中山二院乳腺外科团队多人患癌,真是试剂惹的祸?
中山二院乳腺外科团队多人患癌,真是试剂惹的祸? 作者:王晨光 11月7日,有自媒体传言,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乳腺外科研究团队多人罹患癌症。传言语焉不详,但用意和指向很明确,那就是该课题组是做肿瘤方面研究的,传言中多位课题组成员的患癌与其实 …
中山二院实验室集体得癌症可信吗
·方舟子·
网上传言,广州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乳腺肿瘤中心实验室人员集体得了癌症。这个实验室是做肿瘤模型的,把试剂打到实验动物老鼠体内,让它们长肿瘤,就这么建造肿瘤模型,结果把人也造出肿瘤了。说是有6个人得了癌症,包括3个博士生、1个博士后,都年纪轻轻,还不到30岁就已经得了癌症了,得的还是罕见类型的癌症,可见实验室管理有问题。证据何在呢?证据就是微信聊天的截图,还有人晒出了一张胰腺癌的病理报告。
院方出来辟谣说没有这回事,但很多人还是不信。现在这些机构都没啥公信力,出来辟谣,反而让更多人相信那不是谣言。但是,如果我们用常识思考一下,就会知道这事是不可信的。
癌症可以说是一种“老年病”,年纪越大,得癌症的概率就越高。在不到30岁的年轻人中,得癌症的概率非常低。一个实验室有一个年轻人得癌症有可能,但好几个年轻人都得癌症,这是不可能的。不过人们说了,正是因为这不正常,才说明实验室有问题。不是说实验室在用什么试剂建造动物的肿瘤模型吗?试剂就是致癌物。没错,给动物比如老鼠注入致癌物,很容易就长肿瘤,而且很快,几个月就会长肿瘤。但人跟动物包括老鼠是不一样的,即使致癌物被人摄入了,要长肿瘤也是一个很缓慢的过程。首先是有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变成了癌细胞,然后癌细胞增殖,一直长到变成可以被检测出来的肿瘤,这个时间很长,一般来说,要十年、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即使有学生到实验室接触到了致癌物,也不可能在读书期间或刚毕业没多久就得了癌症。如果是读书期间或做博士后的时候得了癌症,那么可以判断,这不是因为在实验室里碰到了什么致癌的因素导致的,而是去读书之前就已经得了癌症,只不过没有查出来而已。
这事应该是有点影子的,毕竟有人晒出了内部的聊天记录,还有病理报告。但最可能的是,有人得癌,却被夸大成了有很多人得癌;甚至是有人跟实验室不对付,对实验室的老板导师不满,故意散布谣言。
院方出来辟谣说得很详细,说在该实验室读过书的人当中,现在总共只发现有三个得了癌症。其中有两个是毕业之后留在医院的乳腺外科工作,现在发现得了癌症。还有一个曾经在实验室进修过一年,回了原来的单位,现在也发现得了癌症。院方还很谦虚,说癌症的诱因很复杂,可以由第三方机构来做调查评估,看这些人得癌症是不是跟实验室的环境有关系。
院方对这三个病例的情况介绍得很详细,我们可以做一个判断。首先可以把进修的那个人排除。那个人是2021年去实验室进修的,2023年发现得了乳腺癌。这才两年时间,所以她得乳腺癌肯定跟她曾经在实验室进修没有关系,乳腺癌的发展不可能那么快。剩下的两个病例,第一个是2017年到这家实验室读博士,毕业以后留在医院工作,到现在才过了五六年时间。她得的是胰腺癌。胰腺癌很难发现,早期没有什么症状,等到发现,已经是晚期了。网上的说法是,根据病理报告,她的胰腺癌已经是晚期并转移了。那么可以知道,这个人得癌症也跟她在实验室读书、做实验没有关系。从接触到致癌因素,到得了胰腺癌,到晚期被发现,得十几二十年的时间,所以这个得癌也可以排除跟实验室有关。
另一个病例是2013年到这家实验室读书,毕业之后留下来在医院工作,现在发现得了滑膜肉瘤。他发现得了肿瘤跟到这家实验室读书,相距有十年时间,倒也不能完全排除得肿瘤跟在这家实验室工作有关系,但这毕竟只是一个个例而已。按照医院的说法,这家实验室是2009年建的,到现在总共培养了200名学生。在200名之中出现一个癌症,这个比例并不高,不能说明跟在这家实验室做实验有关。虽然不能完全排除,但也可以认为没有什么异常,看不出它们之间有什么关联、因果关系。
所以,不用靠什么第三方评估,只要仔细看一下这三个病例,就可以认定没有异常,看不出这家实验室有什么管理不善的地方导致了癌症高发。只有一两个癌症,算不上异常。
生物医学实验室经常要用到放射性同位素做标志,如果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不做好防护,那么是会增加癌症风险。生物医学实验室用的很多试剂属于致癌物,如果管理不善、操作不当,接触到了致癌物,也会增加癌症风险。由于这个事件,很多学生就在网上抱怨他们的实验室很不重视生物安全,比如通风橱坏了,长时间都不修,摄入致癌物的风险也就增加了。这是由于实验室的老板或者学校的管理方对这个问题不重视。
实验室的老板导师本人也有可能不把这当回事。我举一个例子好了。几年前我揭露号称发明了新的基因编辑方法的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发现他做实验不戴手套,被我嘲笑了。当时北大教授兼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还在力挺寒春雨,为韩春雨辩护说:好的实验室,学生做实验都是不戴手套的。意思是我是从不好的学校的实验室出来的,才会戴手套。饶毅还说:我本人做生物实验就从来不戴手套。他后来摆拍做实验,果然也不戴手套。这表现出了饶毅对生物医学实验的无知。为什么做生物医学实验要戴手套?一方面是防止样品受污染,另一方面是防止手沾上了放射性同位素、致癌物试剂,增加了实验人员的风险。这就是为什么做实验一定要戴手套,要穿实验服,给自己多一层保护。
饶毅的实验室如果像他吹嘘的那样,好的实验室做实验都不戴手套,那就表明,饶毅教出来的学生接触到放射性同位素、致癌物的可能性要比其他实验室高得多,他的学生以后得癌症的风险也要高得多。只不过我刚才说了,从接触致癌因素到得癌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过十几二十几年才会表现出来。所以饶毅的学生得癌症的风险是不是更高,目前可能还看不出来。再过十几二十几年去做一个调查研究,也许就会发现,饶毅的学生得癌症的比例果然高得惊人。
2023.11.7.录制 2024.1.6.整理
(XYS20240222)
中山二院乳腺外科团队多人患癌,真是试剂惹的祸? 作者:王晨光 11月7日,有自媒体传言,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乳腺外科研究团队多人罹患癌症。传言语焉不详,但用意和指向很明确,那就是该课题组是做肿瘤方面研究的,传言中多位课题组成员的患癌与其实 …
体检中盛行的肿瘤标志物筛查,无一获批却已大行其道 作者:王晨光 对于关心自己健康的群体,“肿瘤标志物”已经是一个耳熟能详的专业术语。在多数人谈癌色变的大环境下,很多体检机构趁机推出针对健康人的“肿瘤体检套餐”,“滴血验癌”成了推广的噱头。近 …
确实有癌症能传染,但不是你想的那样 作者:王晨光 中山二院“集体患癌”事件早期,有一位以业余科普作家身份出现的“呼吸科邹医生”,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中发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苏士成教授团队学生集体患癌,可怕的背后真相》一文,给出了除致癌试 …
具备这几个条件,才是值得做的癌症筛查 作者:李长青 当前很多医疗机构和查体公司推荐的癌症筛查是没有必要的,很多筛查手段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但并不是所有癌症筛查都没有必要,早期筛查依然是癌症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 那么,医学科学界认为值得推荐的 …
反思癌症早筛:统计偏差“造就”夸大的作用 作者:王晨光 “筛查可以发现早期癌症、延长生命”,这一论断对大众和医生来说都不陌生。许多肿瘤患者及其家属都曾经听到过医生言之凿凿地说:“没有这些筛查和早期诊断手段,很多癌症患者检查出来就是晚期,很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