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man With Attitude|我在哈佛这一年
作者:季天琴 第一部分 “不知道你是否愿意花几分钟写个短笺,”2020年秋季,哈佛大学尼曼基金会的通讯官嘱我写封感谢信,寄至日本的千叶敦子(Atsuko Chiba)基金会。信中客气地建议,其中可包括些我在尼曼的经历,及其对我的影响,诸如此 …
收录于话题 #国外迷案 84个
大家好,我是Wapi。
美国东部时间2009年1月21日19时,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研究生活动中心的一家餐厅内,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砍头事件。时年25岁的博士生朱海洋残忍杀害22岁硕士生杨忻,并将她的头砍下。而从两人见面到案发,仅仅只有两周。
该案一度在留学生圈中引发热议,国内各大论坛至今仍能找到网友当时的猜测与争论。由于朱海洋作案太过突然和残暴,导致人们对他的动机众说纷纭,中文网络上甚至一直流传着大量关于受害人的桃色传闻,让许多人相信她因自身过错才被害。今天这篇将用更准确、客观的信息来还原朱海洋作案的真正原因,并替受害人正名。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为杨忻举办的追悼会)
(字数:11,277)
** 一帆风顺**
朱海洋出生于宁波,网上有帖子说他的父亲是宁波一所大学的教授。从宁波的高中毕业后,朱海洋考取了上海海洋大学2001级国贸专业。
本案发生后的中文报道,很多都用“高智商”“高学历”“学霸”等词语描述朱海洋。
案发后,一篇名为《朱海洋qq空间博客》的网帖中写道:朱海洋相貌英俊,大学时期成绩十分突出。他在大一大二就分别以96、94分的优异成绩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大三的时候参加了托福考试,并取得663分(满分677分);第二年,他参加了GRE考试,数学满分,作文只扣了一分;同年他又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得一等奖。此外,他每学期均获人民奖学金。
本科毕业后,朱海洋继续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硕士学位。2008年,他顺利申请到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农业和应用经济学博士项目,并获得助教职位。
(朱海洋毕业照)
2008年秋季,朱海洋前往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开始自己的学术道路。
此案发生后,许多人猜测朱海洋是否有精神疾病。但无论是朱海洋在国内就读的上海海洋大学,抑或是他在美国的学校,此前都没有发现朱海洋有精神问题。
他学习中遇到的人,似乎对他的评价都不错。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国际中心主任金·贝塞克表示,在他与朱海洋接触的过程中,朱海洋总是表现得很礼貌。《环球时报》一篇报道引述该校中国留学生的话说,朱海洋平日里是个温和、友善的人,他们都对朱海洋残忍杀害杨忻一事感到震惊,无法想象他竟然如此残忍,并认为这或许只是他的一时冲动。
《新闻晚报》曾采访过朱海洋的大学同学及好友王同学。在朱海洋前往美国留学后,两人依然在网络上保持着联系。王同学也不敢相信朱海洋会做出这样残忍的事情。他还向记者回忆起大学时期,他和几个朋友在寝室里玩笑着比划一把东洋刀,朱海洋进来后劝说他们,“别玩了,当心伤着”。在王同学心中,朱海洋是关心身边人的阳光青年。
中英文媒体引用的负面评价,大多来自一个在案发前与朱海洋频繁接触的人——朱海洋的房东。这位美国房东对朱海洋的印象很差,据他说,朱海洋经常与周围人闹矛盾,粗鲁好斗。弗吉尼亚的冬天,气温在零度以下。据房东说,案发前一段时间,和另两个房客合租的朱海洋拒绝开暖气,导致水管冻裂。房东不得不装了一个恒温器,把温度控制在18度多,但朱海洋为了阻止供暖,甚至拉掉了电闸。辛格无奈向当地警方投诉朱海洋,但警方让辛格去找校方解决。
公寓管理员回想起与朱海洋的接触,也认为他很古怪。就在案发当月,朱海洋突然来到物业办公室,指责物业工作人员偷了他的鞋子。管理员问他,会不会是他的两个室友之一拿的,但朱海洋却一口咬定是管理员偷的。
这样的证词,似乎透露着朱海洋在校外、特别是在临近案发时,有着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勤奋节俭
杨忻出生于北京,她的每一张照片几乎都是笑靥如花,认识她的人也都说她是一个漂亮、阳光的女生。
根据她自己在社交网站上填的资料,她的生日为1986年8月27日,处女座。案发后,有人发现朱海洋也是那个网站上她的“好友”之一。
杨忻的家境经济条件一般,据她朋友的回忆文章,她的父母姥姥姥爷都是文化人,当过老师,校长,从小家教较严。
杨忻18岁起便独自在加拿大留学,就读于加拿大纽芬兰的纪念大学(Memorial University of Newfoundland)的会计本科专业。她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在学校读书刻苦,最后一个学期为了提早毕业,甚至修了六门课,同时还打两份工,以减轻父母的经济压力。
杨忻的大学英语老师索尼娅·克努森对杨忻的评价非常高,她说杨忻非常的聪明,在不到三年的时间便完成了四年的商科大学课程。此外,她觉得杨忻可爱又外向,是一个好女孩、好学生。纽芬兰纪念大学的同学和老师都对杨忻的死感到悲伤。
在以优异成绩毕业后,杨忻曾在当地的一家赛百味餐厅临时工作,很快当上了经理助理(另有一说当了店长)。她同时还考了GMAT,申请到了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会计专业硕士,定于2009年1月的春季学期入学。
另根据多个渠道的信息,她已经申请到了加拿大的永久居留权。
多个杨忻的朋友回忆,杨忻平日生活十分节俭,从不化妆,很少上街购物,穿的衣服和护肤品都是国内带来的,几乎没见她戴过首饰,也不用奢侈品。她每次吃学校自助餐,可以吃光四大盘子,再吃一片健胃消食片帮忙消化,是有点可爱的女汉子。
可以说,杨忻在留学期间的生活过得忙碌、充实、上进、不虚荣,以她的性格和努力,必定拥有大好前程。
杨忻曾于2008年10月回国,和母亲一同去西藏旅游。有网友晒出杨忻在西藏旅游时期和他的聊天记录,杨忻说自己已经爬到了珠峰大本营,以后想约四五个朋友自驾游,爬到珠峰的半山腰。
(杨忻的毕业照)
杨忻曾对朋友说过,以后想在美国读完硕士后继续读博士,在大学当老师。她正是朝着这条道路一直奋斗着。
可惜她的人生,在她到达新的国家开始研究生生涯仅仅14天,就被中断了……
不幸发生
2009年1月8日,杨忻到达美国弗理工所在的城市。1月21日,杨忻到达美国的第十四天,她与朱海洋在弗理工大学研究生活动中心一楼的餐厅里喝咖啡。据在场的六七个同学所说,两人只是正常交谈,没有什么异常,更不曾发生争执。
(弗理工大学研究生活动中心)
但毫无征兆地,朱海洋掏出一把大刀向杨忻挥去,并将杨忻的头按在桌上砍下。餐厅内的同学们都吓坏了,没有人敢上前阻止,只是跑到餐厅外报警。警方到达时,朱海洋满身鲜血,正提着杨忻的头颅站在餐厅中间,场面血腥而恐怖。
弗理工大学校报《学院时报》称,朱海洋的作案工具是一把大号的厨房用刀,案发前刚购买。
据警员尼科尔·埃尔文所说,朱海洋被捕时一句话都没有讲,眼神冷冷的,却很坚定。
(朱海洋)
案发后,警方在第一时间搜查了朱海洋的居所。在朱海洋的房间里收集到的证物有:两张购买刀的收据、一个从当地超市购买的包、一部紫色数码相机、一本医疗信息手册、电脑U盘和一本名为《陌生人群》的书籍。
警方在杨忻宿舍里收集到的证物有:一张开给朱海洋的40美元支票、一部照相机、一个粉色的日记本、电脑U盘、电脑闪存和一封没有寄出的信。调查员透露,在那封信的信封上有一个“红色的唇印”。信的内容和收件人未公开。
此案在中美两国各大媒体报道下,引发了民众的热议。
关于朱海洋和杨忻到底是何时相识的,众说纷纭。
据《中央电视台》当年的报道,杨忻于2009年1月8日抵达弗吉尼亚理工所在的城市后,由于人生地不熟,通过同校学生介绍,朱海洋前去接机(也有人说是另一个学生接机)。又因当时学校仍在放寒假,宿舍尚未开放,杨忻曾有几天借宿于朱在校外租赁的公寓。
2010年4月,朱海洋被审判后,弗吉尼亚当地媒体Collegiate Times曾发过一篇详细报道。这家媒体参与了庭审过程,信息可靠。
它提到,朱海洋先是在一个在美华人的社交网站上认识了杨忻**。随后,当杨忻来到弗吉尼亚理工,尚未寻找到住处时,朱海洋曾让杨忻在他的公寓住过四天。此后,他对她展开了追求,希望她能成为女友。**
我推测,杨忻在为去美国读书做准备时,在留学生社交平台上,认识了刚好在那个学校读书的朱海洋,于是两人成了网友。
她到达弗吉尼亚理工后,经同校同学介绍后接机的陌生同学应该是其他人。她和朱海洋联系上后,朱海洋为她提供了一些便利,譬如让她临时借住,陪她寻找住所。
据一家英文媒体采访的研究生院工作人员称,朱海洋曾陪杨忻去研究生院报到,当时他显得较为强势,而杨忻则显得温顺,还有一丝紧张。当时杨忻初来乍到美国,认识的人可能很少,因此在“紧急联系人”那一栏,除了自己母亲的名字,还写下了朱海洋的名字。
(The Daily News Leader (Staunton, Virginia)(2009-01-24))
根据这些信息以及后来的一些谣言,网上有人编造:“杨忻初到美国时得到了朱海洋同学财力物力人力上的大量帮助,朱海洋8天就花了8万,还带着她四处找房”,以此指责杨忻利用朱海洋,显然是夸大其词。朱海洋那些被证实的帮忙行为在留学生圈中很常见。在美国读过书的同学都知道,刚入学时由一些有车的高年级同学帮忙熟悉新环境是极为正常的事,许多人都或多或少得到过这样的帮助。
谣言四起
杨忻和朱海洋从见面到案发最多不过两周,这段时间内究竟发生了什么,朱海洋为何要杀害一个美好的女孩,并且是在公开场合用这样残忍的方式?
2009年的网络虽然不如现在发达,但已经有大大小小论坛、贴吧、社交网络,都在热烈讨论这起案件。
这时,有人发现在一个叫大都会的网站上出现了朱海洋的账号。
这个博主的昵称为Haiyang,相关资料与照片都与朱海洋相符。2009年1月7日题为《股票大蚀,最近很烦,都想杀人或自杀。。。》的日志提到,他炒股亏钱,想杀人和自杀。
这个账号上还发表了一篇日志,标题为《在北京,所有的东西都可以用金钱衡量》。作者称痛恨社会,认为这个社会亲情、爱情、爱情都用金钱来购买,自己变得一文不值。
在另一篇日志《习惯与老歌:未来的路我自己走》中,作者写道“天堂里有美丽的歌声吗?有的话,我愿意早点去天堂!”
如果日志是真的,那朱海洋作案的原因似乎是炒股失败后心理扭曲,有厌世情绪,并想杀人发泄。但这个账号是伪造的,不排除是该网站的炒作行为。
网友很快发现,根据百度1月5日缓存的该网页快照,该博客当时的用户名还不是Haiyang,性别也为女,居住地是北京海淀。似乎有人在本案被广泛报道后,把账号名字照片介绍都改成了嫌犯。其次,朱海洋在宁波长大,在上海读书后就出国了,根本没在北京生活过,这些日志上的内容与他的生活经历等等都不符。
这个伪造账号提醒我们,网上编故事、搅浑水的人非常多,2009年就活跃各个热点新闻中,更别说网络更发达的2021年了。这些错误信息常常会影响我们对一个案件的情绪、感觉和判断。
正因为朱海洋的行为不好理解以及案件备受关注,网上出现了一些帖子,自称认识杨忻或者朱海洋。首先是一个帖子提出了对杨忻生活作风的负面看法,定下了网络上(非现实中认识她的人)谈论她的基调:“不守妇道”。
《这个女生我认识》一贴中说:
这个女生我认识,在加拿大的时候还同上过几节课,就这样被杀真是很震惊。在Memorial University of Newfoundland拿了BBA,后来在Subway做了一段时间经理助理,同时考GMAT。学习很用功,每学期都上6门课,是个很激进而且有目的的人。以前在Library的时候跟她聊天,她说她很喜欢奋斗里的文章,还记得她曾经说“不在国外混出个名堂就不回国”。
跟她说话觉得人不错,但外界名声很不好,还有人说她的绰号叫“插座”。虽然这种说法很过分,但可能也是因为她交的男朋友太多了。在加拿大4年左右,公开的至少有4个,出国前在北京也有男友,每个都是对她有经济支持的。北京的男友都负担她在加拿大回国探亲的机票的,在加拿大的某位男朋友因为要供养她也跟别人借过好几千块钱,至于美国这个我就不是很清楚了。
不过她做事的确很努力,2年多就把大学上完了,后来还工作了1年多。工作的同时考GMAT,申请学校,还去争取了“省提名”的移民计划,听说在加拿大的移民也已经下来了。以前就听她说要进grad school学会计,也是因为本科在商学院的原因。今天看到这则新闻才知道她如愿以偿来美国了,没想到居然就是这样的结局。
这个作者应当真的认识杨忻,许多信息和杨忻的经历能对上。但正如文中所言,其实两人算不上朋友,只不过几年前一起上过几节课,TA说的内容属于道听途说。
退一步说,就算杨忻交过很多男友,且有男友愿意资助她,这都是她的自由,和本案没有任何关系。这个阴阳怪气的发帖人在这节骨眼上抛出这些言论,甚至用了侮辱性的绰号,影响了很多人对杨忻的认知。
现实中,优秀且好看的女生往往更容易成为妒忌她的女性以及求而不得的男性污蔑的目标,而且这种污蔑往往集中在桃色事件、生活作风的问题上。(相信大家都看过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当时的舆论形势是:你们看,朱海洋阳光、善良、英俊、学霸,为何做出这种事?一定是这个女孩自己的错吧。恐怕是杨忻私生活混乱,利用了老实人,他气不过才杀人吧?
尽管这个发帖女生很快删除了帖子并在1月26日就做了澄清,但并没有多少人看到,反而那个侮辱性的称号流传开来。
有了这个帖子的铺垫,这个生活简朴、通过打多份工、自食其力的女生成了许多人眼中的“放荡捞女”,更多度身定做的谣言横空出世。
一位自称弗理工中国留学生在网上贴出的帖子,写道:
我和朱海洋认识得很早,因为我和他是差不多时间到VT(弗理工)的,他给我的总体印象是善良,上进,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对朋友也很热情,平时的时候也经常和他吃饭,买菜。
说到那个受害者如何和他认识的,我也不是很清楚,当初我知道这个女的,我也是偶然到朱海洋住的地方去的时候见到杨小姐,第一次的印象是不错的,人长得挺好也很善于和人打交道,八面玲珑的。
后来朱海洋和我说,杨在他那会住上几天。我就和他打趣让他把握住机会,抱得美人归。他当时不置可否,只是笑得挺开心的。
大概十几号的样子吧,我在路上又看见了朱海洋,就开玩笑问他进了几垒了?当时他的脸色很尴尬,我也就没客气问他发生啥事了?他很犹豫,吞吞吐吐地才说出点事,总结一下就是他和那个女的本垒了,他也没有想到这么快,但更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女的事后却说当时她不是自愿的,要他拿出钱来补偿她,不然的话,她就去警察局和学校去举报他。我听了几乎要昏过去了,我就和朱海洋说“现在都啥时代了,又是在美国,你们的事根本不算事,随便让她去告”。
朱海洋当时说,他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他也一直是好学生,万一被那个女的告了,自己和家里人都会没有面子的,所以很纠结。谈了一会儿,因为我俩都有事,就各自走了。没想到,我再知道朱海洋的消息是在电视上。
这篇帖子绘声绘色,声称杨忻在朱海洋家暂住时与他发生关系,事后还以诬告强奸来敲诈勒索。如果说此前的帖子只是引发大家的猜测,那么这个以知情人口吻写的帖子,则把一些人对杨忻的愤怒推向高潮。
1月25日,与之类似的说法又出现在加拿大的约克论坛上。一个自称与杨忻在纽芬兰认识的男性发表了一篇《我所认识的真实的杨忻》。
在这篇帖子里,他称杨忻圆滑,吊凯子,蹭吃喝,借钱不还。第一次见面,就因为自己开了朋友的宝马车,杨忻对他发生兴趣,两人当天就喝醉,在客厅里发生性关系。此后,自己和朱海洋一样遭到“敲诈”。自己找律师化解,又与她多次发生关系,并说这样的事情在杨忻身上常常发生。
这个极其恶毒的帖子,显然是看了上面的两个帖子后才发布的,也用了一样的侮辱绰号,似乎想要印证上面帖子的真实性。
尽管这个黄谣帖信口开河,且把杨忻的父母误写成干部和央视领导,但它依然广为流传,成为许多人心中的答案:朱海洋是受到杨忻玩弄和敲诈,走投无路才杀人。
(原帖下面许多人的看法被引导)
(也有认识杨忻的人对原帖造谣表示愤怒)
这几个帖子被人转到了国内贴吧。在这些谣言的影响下,2009年的贴吧上,充满着各式各样嘲****讽、侮辱杨忻的帖子,叫她“插座”,甚至还有人为朱海洋写诗,说他是“为民除害”,是“英雄”。
如今,你搜这个案子,一定会看到这样的观点。
但其实,媒体记者采访过杨忻身边的同学老师,他们描述的杨忻的形象和网络传言中的完全不同。杨忻的一些朋友也写过帖子纪念,只是不如这些桃色帖流传快。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法庭还原了朱海洋的作案动机,否定了这些流言蜚语。
学业受挫
一些网络帖子把朱海洋描述为前途无量的阳光少年,被杨忻这样的渣女害了,走投无路才杀人。但其实有证据显示,在认识杨忻前,朱海洋的学业和心理状态就开始恶化。
朱海洋在上海海洋大学读书时成绩优异,赴美留学时也是信心满满,但在弗吉尼亚理工博士项目的第一个学期,他的学习就掉队了。2008年秋季学期末,他被系里宣布:下学期留校察看(academic probation)。
在多数美国大学里,Academic Probation意味着该学生没有达到良好学术地位的最低门槛,即没有达到最低GPA要求。学生在Academic Probation期间会继续上课,但如果在考察期间没有进步,则接下来可能会被停课,甚至面临被开除。就算不开除,也会影响他后续申请助教资格。
知道这个消息后,朱海洋和另一个被留校察看的同学一起去向学校管理层反映过和系里的问题,但没有得到解决,他们也去看过其他学校的项目,考虑过是否转学。
无论如何,过去一帆风顺的朱海洋,此时自尊心受到了很大的打击。**那个寒假他没有回国,而是打电话告诉他父亲,他想退学,还提到了自杀。**他家人反对他退学,让他在学校里做心理咨询。但朱海洋去了几次后,却声称自己的感觉更糟了,因为心理咨询师只是听他讲述,不能给他什么帮助。
朱海洋大学同学王同学也在采访中表示,朱海洋走到今天这一步,很可能是被(学习)压力逼的。他说朱海洋刚到美国的时候,对美国的生活充满好奇与信心。当时朱海洋在qq空间里发表了一篇动态,说到了美国才知道星巴克那么便宜,还说很喜欢看美国的橄榄球赛。但后来朱海洋在qq上对王同学显示出后悔去美国的状态。他说,自己的学习压力太大了,每天都在过高三的日子,而且美国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他读的农业经济学专业找工作很难。
心理专家丹尼尔·穆瑞(Daniel Murrie)曾在案发后对朱海洋、他的父母、同学做过多次访谈。他说朱海洋的母亲和外婆都有精神分裂症,而朱海洋似乎也多年来一直有抑郁症,当他在异国他乡学业受挫后,就彻底崩溃了。
在朱海洋的QQ空间"Ocean’s ocean"里共有22篇日志,最早的一篇发表于2007年1月,最后一篇发表于2008年9月。
我们在网上没有找到这个qq账号,只能从网友的博客中拼拼凑凑出几篇日志。有一篇发表于2008年1月7日的日志描述了朱海洋做的一个噩梦,里面的场景与本案有些许相似。
以下为博文内容(摘自网友的博客):
昨天晚上(准确的说是今天凌晨5点左右),我做了个恶梦。醒来一回忆,的确非常恐怖血腥:地点非常像在水大外面易初莲花门口,我坐在一辆类似812的小公交上,车里乘客不多,都有座位坐,我坐在大概倒数第二第三排的地方;车子在往水大门口方向开。
突然,路中间出现一个中年男子,弯下腰在地上捡什么东西。我仔细一看,天哪,他在用自己的右手捡自己被砍下来的左手(我也不知道是他自己砍的还是别人砍的)!地上有滩血,我很清晰地看到地上他断手的创面非常光滑,血已经不流了;他的神情非常镇定,似乎感觉不到断手的疼痛!
他用自己的右手捡起被砍掉的左手后,开始拿着断手向我坐的小中巴挥舞,但我清晰地记得他的眼睛是盯着司机的。挥舞了几下,司机似乎没有看到他,车子继续向他开去,就在离他还有约一米的距离时候,更离奇可怕的事情发生了:那个男子右手中挥舞的断手突然变成一把长约1.5米、手掌宽、锃亮的弯刀!接着,他用尽全身力气,挥舞着那把弯刀向司机座位前的挡风玻璃砍去!哗啦!当!扑哧!挡风玻璃被砍得粉碎,从刀刃碰撞处向四周迸发出无数裂纹,挡住了那挥刀男子的脸;玻璃裂纹里全是司机的鲜血,还在一股股顺着裂缝往下流;这还不算最夸张,最夸张的是那“扑哧”一声是司机的鲜血喷到我脸上的声音!而我离司机至少有3到4米远!我就感觉脸上像被人迎头喷了一口水,但是鲜血喷得很散,呈雾状;接着,就感到有血留到我嘴角边,那股腥味现在还记忆犹新!奇怪的是,整个过程中、包括司机的血喷到我脸上的时候,我心中几乎没有感到害怕,只是平静地观察、感受着整个过程。
如果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罗伊德、或者德国心理学家容格还活着的话,我可能会向他们诉说我这个恐怖荒诞的梦境,并询问其中到底暗示了什么;可惜二老都已不在世,所以我想向各位朋友请教:你认为我这个恶梦到底暗示了什么?事先说明下,做恶梦当天没有发生任何特别的事情,我也没受到任何外界刺激,甚至也没生气、焦虑或者害怕过;所有这些都让此恶梦显得扑朔迷离、诡异无比!
这篇日志究竟是否出自朱海洋之手,我们已经无法确认。日记发表于2008年1月7日,当时他还没去美国,离他认识、杀害杨忻也还有一年。在梦境中他没有感到害怕,只是平静感受着这个过程。在我看来,梦中人物的行为泄露了,被他牢牢按在潜意识里的对暴力和血腥的渴望。
不管是遗传因素,还是后天性格,朱海洋早在认识杨忻之前就出现了心理问题,而学业挫折更让他的情绪处于崩溃的边缘。
但无论如何,心理专家穆瑞认为朱海洋有刑事责任能力,在法律意义上精神正常。
**追求遭拒 **
法庭上,朱海洋的同学兼好友Needham说了他所知的朱海洋案发前的状态。
Needham也和朱海洋一同被留校察看,两人同病相怜,关系亲密。Needham在2008年12月结婚,邀请朱海洋参加婚礼。那天朱海洋接到了新娘抛出的吊袜带,意味着他将是下个结婚的人。那天他显示出少见的开心和活跃。
在参加完婚礼回来后不久,朱海洋就在社交网站上与杨忻相遇了。他由此认为,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根据心理专家穆瑞的证词,杨忻到了学校后,让消沉的朱海洋仿佛又有了人生动力。但朱海洋告诉穆瑞,他从没有和杨忻有过“浪漫关系”(这词一般包括谈恋爱和纯性关系等),他只是着迷了,一心想和她发展成为男女朋友,可惜他多次对杨忻提出交往,都被拒绝。
朱海洋的执着让杨忻饱受困扰。根据杨忻母亲在美国法庭上的证词,那段时间,杨忻给她打电话,说自己到美国后被一位男同学骚扰,十分烦恼。
由此可见,杨忻和朱海洋从未交往过。朱海洋的一厢情愿、不明事理和执着,对于女生来说,其实已经是一种骚扰。
在开学后,案发前几天,朱海洋再次对杨忻提出交往,这一次杨忻告诉他,自己已经和其他人订婚了。(这里无从判断是真的,还是杨忻为了摆脱他的骚扰而编的借口。)至少从杨忻房间内的口红信来看,她当时是有心仪之人的。
这个消息让朱海洋彻底崩溃了。他告诉心理医生穆瑞,就在那天晚上,他产生了一个不可摆脱的念头:他要杀死杨忻,带着她一起去来世。
他买了两把作案刀具。在案发那天,他给杨忻打了十几个电话要求见面。到了傍晚时分,杨忻可能被骚扰得没办法了,出于无奈,才告诉他自己正在餐厅。
朱海洋去餐厅找杨忻后,坐下来聊了几句。突然,他掏出身上藏的刀砍向杨忻。这突如其来的攻击让杨忻来不及躲闪,她伸手阻挡,胳膊和手上都是防御伤。但她终究还是不敌朱海洋的力量,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斩首。
** 庭审**
在案发两周后,朱海洋曾试图在狱中上吊自杀,被人救下。此后,他开始接受心理治疗。他究竟是真的想自杀,实现自己的心愿去“来世”找杨忻,还是假意自杀,为了装出精神疾病可以逃脱法律的惩罚?这就不得而知了。
在庭审过程中,他一直都面无表情地双眼直视前方,但结束时,他发表了一段简短的话,向受害人家属、学校和社区道歉。
(图片来源:Matt Gentry/Roanoke Times - Media Pool)
2010年4月19日,他的一级谋杀罪名成立,被判终身监禁、不得假释。由于弗吉尼亚当时已经废除了死刑,这已经是最高的量刑。
(The Progress-Index (Petersburg, Virginia)(2010-04-20))
对于他的作案,法官Robert Turk说,朱海洋因为受害人彻底断了他想恋爱的念头,就对她进行斩首,这不符合任何理性的解释。
法官说:“我想你只是太愤怒了,想发泄到别人身上,这吓到我了。”
我认为法官这句话说得很对。
朱海洋在2008年秋季以前,在学业上太一帆风顺,而在博士项目遭到挫折后,他呈现出极低的逆商(AQ)。AQ一般被译为挫折商或逆境商。它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
其实,他们项目里和他一同被留校察看的还有四个学生,但当其他人都试图在下个学期积极表现、挽回局势的时候,他却表现出了极大的抗拒和愤怒,对父母说他要退学、要自杀,像个作闹的巨婴。他虽然在系里同学老师面前彬彬有礼,小心隐藏着内心的攻击欲,但他在校外却故意和房东作对,和公寓管理员作对,找机会发泄挫折感引发的怒火。
他同样不能承受被拒绝。当杨忻再次拒绝他并彻底让他死心后,他应对的方式依然是迁怒于人和毁灭一切。他或许认为自己反正都没有前途可言了,去死、去坐牢都无所谓,但他却压根没想过杨忻还有闪亮的未来在等她。
**与其说他想带一个根本不想和他有瓜葛的女孩一起去来世,不如说他就是想亲手把优秀和美好的东西毁掉,以发泄自己心头的失落和怒火。**这样逆商极低、自私自利的人,如果真有女生和他恋爱,也是难逃悲剧。没人能在漫长的人生中永远一帆风顺,如果有天他被裁员或者投资失利,很可能会成为新闻中谋杀-自杀灭门案(法国恐怖屋事件:全家六口人和两条狗神秘失踪,真相竟是……)或者报复社会案件中的主角。
最让我痛心的是,这个案子中的受害人这么多年都被网络污名化。
杨忻是如此努力地为自己的未来奋斗着,认真地生活着。她像许多初来乍到的新生一样,接受了一个同胞的帮助。当朱海洋追求她时,她没有拖泥带水和暧昧,而是彻底拒绝,可以说,她在整件事上毫无过错,完全是无妄之灾。
但就因为一个接一个来历不明的帖子,她的形象被妖魔化,成了一个放荡、玩弄男性感情、骗取钱财的女子,在许多年中成了一些网友嘲讽和辱骂的对象。给漂亮优秀的女性编排黄谣也是至今网络上许多人热衷干的事。
其实就算不知道庭审过程,我们也可以用严谨的思维来看出那些谣言的逻辑漏洞。首先,如果杨忻是靠发生性关系来讹钱的女孩,她又怎么会写40美元的支票给朱海洋?警方认为这笔钱是她支付给朱海洋的四天借宿的报酬。连这都要算清楚,说明她不愿占他人一点便宜。
有人声称杨忻曾以“非自愿”为名勒索朱海洋数万元而被拒绝。还有人推测,两人1月21日晚在咖啡厅的会面,正是就勒索问题谈判,而朱海洋在谈崩之后“就变态了、就杀人了”。
如果杨忻真的把朱海洋逼得走投无路,在案发前两人又怎么会心平气和地坐在餐厅这样的公共场合喝着咖啡,周围人都说没有丝毫争执的迹象?
更重要的是,朱海洋如果真的是被敲诈的受害人,认为自己这么做有理,又为何不对警察、心理医生说出此事,为自己辩护?要知道他面临的可是一级谋杀的指控。有人说他可能怕丢脸。但他都承认被拒绝了,对于男性来说,承认被敲诈可没有这个丢脸。
当朱海洋被判刑后,新闻热度已经过去。法庭证据显示的——凶手的学业失败、厌世好斗、得不到你就毁掉你等作案动机——却鲜有报道,也没受到多少关注。
反倒是那些谣言,长久留在网络四处,扭曲了大家对这起案件的认知,削弱了人们对受害者的同情,把大众的关注点从谴责罪犯的行为,变成了“反思”女性要自爱。
杨忻在生命的最后几日曾与一位朋友聊天,说自己正在经历“freezing days”,她说的是弗吉尼亚寒冷的冬天,但或许那些自己已经无法辩驳的诋毁,才真的让人寒彻心扉。
希望这篇文章能留在网络上,当大家提及此案时,可以看到更真实的还原,也希望受害人被大家记住的,是她在这世上认真生活过的模样。
(当年天涯的一个帖子)
(云舒、考利对搜集资料亦有贡献,按照案件发生地习惯(记住受害人美好的模样),对罪犯和受害人都未打码。网络和新闻中的杨欣、杨馨均为拼音Yang Xin的翻译,均指本案的受害人杨忻)
参考资料:
新闻晚报 :《朱海洋大学同学“到这一步,可能是压力逼的”》(2009-01-24)
环球华报:《杨欣有加拿大绿卡 温哥华老板回忆说她气质很好》(2009-01-24)
环球时报:《网站太疯狂,竟假冒弗理工杀人事件疑犯朱海洋博客》(2009-01-24)
南方周末:《砍杨欣头的朱海洋:相貌英俊吸引很多女同学》(2009-02-14)
https://bnn.co/news/gb/intl/2009/01/200901240319.shtml
The Daily News Leader (Staunton, Virginia)(2009-01-24)
The Progress-Index (Petersburg, Virginia)(2010-04-20)
Daily Press (Newport News, Virginia) (2009-01-24)
http://www.collegiatetimes.com/news/zhu-sentenced-to-life-in-prison/article_1f28daca-f295-5a1d-8763-b8584d0eac89.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8d68c10100buph.html
http://bbs.tianya.cn/post-no04-763812-1.shtml
http://blog.jackjia.com/?p=9567
http://news.sina.com.cn/s/2009-01-24/010717105792.s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wapi,云舒,编辑:考利
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字版权归没药花园和创作者所有
欢迎转发朋友圈,转载请联系我们
**精选案件专辑 **
关注后回复专辑名称
连续阅读专辑文章
国内大案 | 国外迷案 | 亲密关系中的谋杀 | 连环杀人案 | 国内外冤案合集 | 山东临沭少女失踪案 | 漂流瓶人格 | 视频专辑 | 寄居蟹人格 | 和儿童有关的案件 | 那些我悟出的道理 | Wapi的案件专栏 | 知更鸟at没药花园专栏| 真实讲述 | 漂流瓶人格 | 法律科普 |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谢谢你读完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作者:季天琴 第一部分 “不知道你是否愿意花几分钟写个短笺,”2020年秋季,哈佛大学尼曼基金会的通讯官嘱我写封感谢信,寄至日本的千叶敦子(Atsuko Chiba)基金会。信中客气地建议,其中可包括些我在尼曼的经历,及其对我的影响,诸如此 …
凤凰新闻客户端 凤凰网在人间工作室出品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搜索「在人间」并关注 截至目前,全球累积确诊300余万,其中,美国累积确诊新冠患者超103万人,我所在的康涅狄格州确诊25997人。我是一名耶鲁大学摄影艺术的研究生,目前已居家隔离 …
知乎用户 环球时报 发表 1、我养的狗必须听话,让它咬人就咬人,不让它咬人就得闭嘴。 2、自从立陶宛开始,越来越多的小国或地区开始通过自己的表演,胁迫大国做事。表面上是大国控制了小国或地区,实际上却是大国被自己的小弟绑架。别忘了,第一次世 …
开腔 ▻▻▻ 2021,是美国大片在中国的超级歉收年。 不但漫威系电影全面失踪,其他几大好莱坞制片厂的出品,也是少得可怜。 说起来,有敏感事件敏感人物接二连三的突发状况,也有大疫之年诸业萧条的大前提,但不能不提的是,上峰的宏观调控也在发威: …
孙卓事件,网上已经讨论了很多天,一波三折,不少人情绪激昂。 我看下来,发现大多数网友的价值观是正的,大家痛恨人贩子,呼吁“买卖同罪”,希望从源头斩断拐卖妇女儿童的邪恶之手。 只不过很多讨论明显跑偏了。太多的口水围绕着孙卓的表态而泼洒。孙卓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