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电影《黑客帝国 4:矩阵重生》(The Matrix: Resurrections)?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史狗子​ 发表

无奈、折磨就是看完黑 4 的感受。

就像中年人知道自己力不从心,知道自己不行还是要霸王硬上弓期待可以发生奇迹,结果还是不出预料的早早缴械一样。

黑客帝国 1 抛开视觉效果和打斗,单单剧情也是可以进教科书级别的电影,黑 4 这拍的是什么东西?

本来预期黑 4 不太可能超越前三部曲,但至少能玩点新花样,在电影里再引入新时代的哲学思考,批判当今社会的奶头乐,说说智能手机,无线互联等新科技加持下的矩阵会是什么样子,可能场面戏一般般,但至少剧情能值得说道。

再不济就是个无脑爽片,Neo 和机器人随便找个理由然后开干,打打架飙飙车,虽然没什么深度但至少看的也爽

结果是黑 4 完美的避开了所有观众的爽点,文戏文戏一塌糊涂,打架打架一塌糊涂

黑客帝国 4 预告片刚出的时候我就不看好,作为一个大片续集电影,制片方上不上心都是一眼可以看出来的,很明显黑 4 就是属于被战略放弃的那种电影。

大片续集如果想认真搞,那肯定会加预算、加新明星,再不济你也得有点噱头比如 “xxx 的谢幕演出”——就像是《速度与激情 7》《金刚狼 3》

碟中谍 56、丹尼尔的 007 系列,预算都很高,而且除了老演员一定会再请一个大明星当配。

霍比特人》几乎把所有能请到的原《指环王》演员全都请回来了,80 多岁的萨鲁曼在家坐着轮椅都想办法请回来演

和《黑客帝国 4》最类似的应该是《终结者:黑暗命运》。也是预算没多少,演员懒得找。就施瓦辛格和琳达汉密尔顿俩老家伙带着一群十八线小演员,剧情就是老版故事加点现代的政治正确元素再拍一遍,就是把骗钱两个字写脸上

黑客帝国 4 呢,要啥啥没有

几个主角就请回来基努本人和凯莉安摩丝,这就已经说明制片方连跟观众讲情怀都懒得好好讲,态度就是你爱看不看。

墨菲斯” 劳伦士菲施博恩演了《钢铁之躯》《超蝙大战》《汉尼拔》,现在还很活跃呢。

“史密斯” 雨果维文演了《变形金刚》《美国队长》,之后拍霍比特人要请他他可是兴高采烈满脸写着高兴去拍的,相比于他对黑 4 的不理不睬真的高下立判。

这两位也没有息影,也没说咖位多大,黑 4 居然连他俩都请不回来,可想而知这个剧本对老演员们来说多没有吸引力。

所以很明显本身制片方算盘就是——趁着基努里维斯演 john wick 的热度加上情怀收割一波,能骗多少钱就骗多少钱

对于导演组要求就是尽量省钱拍,别拍的太烂就行。(后来我得知了一个更让我绷不住的消息,黑客帝国 4 预算有 1.9 个亿,比沙丘还多 3000 万)

所以我们看到了一部由这些中老年演员们拍的《黑客帝国 1 高清重制版》,剧情处处是致敬和妥协,到处是政治正确,生怕犯了错惹了谁。

这种被母公司 “战略放弃” 的电影扑街是常态,像《碟中谍 4》、《金刚狼 3》、《小丑》那样逆风翻盘的是少数,所以说对于黑客帝国 4 我给的一句话评价是:预料之中的扑街

为什么我不说电影本身?因为我完全不知道这个电影该从何说起,烂到让人发指,相比之其他 IP 的炒冷饭好歹还是个电影,黑 4 连个正经电影都算不上,已经烂到超出语言能形容的程度了,可以和《活死人军团》一争 2021 烂片 NO1 的程度

就上面两个随便截的画面。

第一张:车祸级别的调度,两个演员走位非常随意,一半时间是屁股对着摄影机,主角们一会朝左跑一会朝右跑(大家可以回头看黑 1 第一场戏崔妮蒂的逃跑路线就很明确一直是从下到上从左到右),主要人物身上也没有特地打光突出,经常主角和路人在画面里混成一团,摄影机也经常越轴,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不适感。

第二张构图分不清人物主次顺序,光也不好好打全靠室内环境光。画面中有大量的死黑,布景颜色乱七八糟,黄色的桌子、桌上五颜六色的小吃、蓝色的墙、白色的窗外、大片黑色的阴影,你完全不知道这个场景的主基调是什么。

这么捞的构图和布景,黑客帝国三部曲你一个都挑不出来,黑 4 是从头捞到尾,你说这五颜六色的场景是毕志飞拍的都有人信,再看看黑客帝国 2 的类似场景截图,简直就是爆杀

这说明问题在哪呢,黑 4 预算少是一方面,钱少那也有钱少的拍法,沃卓斯基本人就开始摆烂才是电影烂的主要原因

来看几张 1994 年成本仅仅 1600w 的《这个杀手不太冷》里面的室内场景设计和光线的运用

人物服装和环境的主色调分的非常清晰,用一些鲜艳的小道具比如牛奶盒、花盆作为点缀,并且运用具有空间感的构图和打光引导观众的注意力在主角身上。

你黑 4 困难再多,剧组再穷也不会比当年刚刚来美国的吕克贝松的剧组条件差吧?你沃卓斯基再不会拍电影,你也比当年 30 来岁的吕克贝松会拍吧?

黑 4 不停的用老三部曲的画面水时间,人物不停的车轱辘话来回讲,摄影布景也不讲究就乱拍,打斗也是乌烟瘴气,恕我直言这给我感觉是沃卓斯基现在不仅是水平有问题,她的职业素养都很成问题,黑 4 扑街以后估计都没机会继续拍电影了。

沃卓斯基电影里还好意思在电影里吐槽华纳,你想报复华纳你办法多了去了为什么要折磨我们观众?华纳逼你拍你不愿意不能走人么?还不是华纳给的太多了么

沃卓斯基说不想把 IP 给别人糟蹋那你自己不能好好拍么?是华纳逼你拍烂片的?你职业素养在哪呢?粉丝同人作品拍的都比你这个讲究

雷德利斯科特也是被逼的拍的《异形契约》,库布里克也被逼的拍的《斯巴达克斯》,丹尼尔克雷格也是被逼拍的《幽灵党》,这些电影确实不怎么好看,但有哪一部是像《黑客帝国 4》这样一路烂穿到地心的?

现在很多观众就喜欢搞饭圈,一个电影票房口碑烂了,先是不愿意承认电影烂找借口,承认了电影烂也不愿意承认是主创的问题,又开始找借口赖观众赖母公司,无条件维护导演 \ 主演,这种鸵鸟心态真的非常的饭圈,让正常的影片讨论都没法进行下去。

黑客帝国 4 这个死样,沃卓斯基等主创人员至少得负 90% 以上责任,这个锅是甩不掉的,你拍成这样怪谁?怪华纳不放权?怪编剧?怪时长不够等导剪版?怪杰夫琼斯卧底?怪观众没有审美?怪黑子大 V 带节奏?

我特么等黑客帝国的续集从 00 年代等到 20 年代 10 多年了,合着我是卧底了 10 年的资深黑粉吗?骂这么多还不是电影太烂击溃了我这个老粉丝的心理防线了。

我看完黑 4 我只感觉到了被欺骗,被侮辱。

黑客帝国这个 IP 就这样死了也好,赶紧体面的入土为安吧,别折磨我们观众了

知乎用户 未来事务管理局​ 发表

《黑客帝国 4》真拍砸了吗?我们有一些不同意见

剧透预警

本文部分整理自铥铥科幻电波 Vol.171

2000 年是个神奇的年份。

那个最好的时代诞生了 3 部幻想里程碑:《哈利 · 波特》《指环王》《22 世纪杀人网络》。

也就是《黑客帝国》。

在铥铥科幻电波 Vol.59&61(拉到文末收听),我们曾说,《黑客帝国》是一次 “阿宅的完全胜利”

当年,沃卓斯基姐妹用极度中二的意象、高度前瞻的思考和绝对先锋的视听语言,完美融合商业性与私人性、大众文化与亚文化、先锋与通俗,制造了一场掀翻所有人想象的赛博暴雨。

**20 年后,《黑客帝国 4》迎来了史上最汹涌的差评。**观众认为它 “差到可以载入邪典历史”“一次成功的怀旧,没有新东西”“是对当今以 IP 为主导商业片风潮的一个巨大中指”。

某种程度上,它面临着类似《指环王》重映(或整个赛博朋克类型)的困境:

审美和技术巨变,当初的命题褪去神话色彩,显得不合时宜,设定‍也难以继续,故事还要怎么讲下去?

《黑客帝国 4》真的拍砸了吗?我们有一些不同看法。

01

沃卓斯基没有放弃

整个 2021 年,如果要评选年度最赤诚创作者,一个是庵野秀明,另一个就是沃卓斯基姐妹。

痞子用滚烫真心道出再见,而沃卓斯基姐妹拍着良心讲述了某种相信:

相信这糟糕的世界上,还有东西值得坚持。

它不像《不要抬头》般吞下红药丸,对现实竖起中指彻底躺平,也不像《头号玩家》般给你蓝药丸,为阿宅构建一座大型童年回忆游乐园。

我们在《黑客 4》中收获的感动,是创作者的自觉和底线:沃卓斯基没有放弃。

《黑客帝国》老三部曲如此完整、先锋而迷人,因为导演已经将自己对哲学、信息技术、御宅文化等一切中二元素的热爱推到了极致。

她们认为 “叙事” 的意义,就是创作者向全世界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然后把后续交给观众。“这些透过我(们)说出来的故事,已经不属于我(们)。”

沃卓斯基不想制作续集,制片方不同意,只好在电影里喊话——

抱着什么样的期待和理解进入这部电影很关键。

乍一看,《黑客 4》仿佛 “Matirx 主题乐园粉丝深度游”,情怀糊脸,想要的新东西却没有,预期的落空让很多人失望,创作者在片中表现出的愤怒和不甘,也让观众感到冒犯。

但《黑客 4》没有止步于愤怒。

面对糟糕的环境,它咒骂了所有人,但又小心翼翼地守护了某种东西。

这部糟糕时代的英雄电影,用创作者最后一丝坚持问了一个问题:

你还相信吗?相信爱与英雄梦想吗?

02

爱与英雄梦想,你是否相信?

“我们创作里最关键的元素,就是自我定位与转变,而在其下支撑所有创意的基础元素,就是爱。”——莉莉 · 沃卓斯基

萦绕《黑客帝国》系列的两大关键词,是 “爱” 与“中二”。理解本片的关键,就是厘清这两个关键词如何与前作互文。

1、爱,支撑自我定位&转变的基础元素

《黑客 4》诞生于拉娜 · 沃卓斯基某天半夜醒来、思念去世父母的巨大悲痛。

“我的大脑开始构思一个能够抚慰人心的故事。在这之后的一个晚上,两个已经死去的角色——尼奥和崔妮蒂,在我的睡梦中重生了。”

**“爱” 是《黑客帝国》始终如一的主题。**虽然整个系列爱情戏不多,Neo 和 Trinity 看似并无太多火花,对 “爱” 的执着探讨却一直潜伏在水面之下。尼奥和崔妮蒂的爱情在老三部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事件发展,改变最后‍‍后的结局。

而《黑客 4》再次表达了一种相信:

相信 “爱” 可以穿越时间、生死、自我怀疑和糟糕的世界,穿越制片方对创作者的逼迫,成为无法磨灭的存在。

为此,导演在设定、叙事、结构、视听语言等层面使用了各种方法,这里举出三种——

第一,“握手” 意象。

Matrix 的架构师(本作中的蓝眼镜心理咨询师)洗脑尼奥的说辞是:用指尖触碰到的东西才是真实的。

结果,崔妮蒂和尼奥正是通过握手才激活了对世界真实性的怀疑。‍

影片每次重点呈现他们联系,不是用 “亲吻” 或“拥抱”,而是用《创造亚当》般指涉人神相连的 “触碰手指”。

第二,前作中两个 AI 相爱诞生的后代——黄衣小女孩萨蒂,长大了。

机器在进化的过程中产生人性、诞生的具有灵魂的爱之结晶,可以稳固地存在,并左右故事走向。在第四部里,萨蒂扮演了重要角色,在关键时刻帮尼奥‍救出了崔妮蒂。

第三,身份对调。

《黑客帝国》三部曲是一个古典的英雄成长故事:男孩受到感召,踏上了‍拯救世界的道路,并经历了自我的重生。‍‍在这种传统的男性英雄叙事里,崔妮蒂打破了某种常规。

她以冷峻的中性气质展现了性别的流动性,在尼奥怀疑自我的时候,用一个反向的‍‍童话故事里的吻——一名女孩亲吻男孩,让他复活——告诉他,我爱你,我相信你。他们的感情没有炽热的山盟海誓,但有始终如一的坚定。

在剧作结构上,崔妮蒂的结局必然是死路一条,献祭自己的生命来唤醒英雄,完成自我成长,拯救世界。 第四部中,崔妮蒂终于觉醒了。作为一个女性英雄,脱离叙事套路,在过去男性英雄应该觉醒的时刻承担了最重要的 magic moment。

她不再拥有至美的硬朗线条,‍不再骑着摩托车穿着紧身衣打打杀杀;‍她结了婚,有一个看起来挺普通的老公,有两个缠着她的孩子,还有了一个完全不相称的新名字——蒂芙尼

尼奥则成了胡子拉碴的落魄中年,眼睛失去光芒,因为所有人都告诉他:你疯了。你设计了一款名叫 Matrix 的游戏,崔妮蒂只是游戏里的幻想角色。尼奥不再相信世界、相信自己,是崔妮蒂改变了一切。

**《黑客 4》的第一个 magic moment,就是尼奥和崔妮蒂的咖啡馆见面。**他们曾经为彼此牺牲,‍现在又‍忘了对方是谁,‍不断否认自己,怀疑世界,‍却一见如故。

仅仅坐在那里便是无条件的信任,这就是 “爱” 的完美诠释。

这次,是崔妮蒂主动握住尼奥的手,开口说第一句话,当救世主不再拯救世界,只想拯救爱人,又是崔妮蒂带他飞翔——她不再是辅助角色,而是事件的核心。

经历了身份、事业和情感的重大变化,沃卓斯基相信 “爱” 永远值得被表达和赞颂。电影中‍几乎每个情节都像漫不经心的恶搞,唯有在表达两人感情时,你会感到导演在用力。‍这种 magic moment 构建在前三部对爱情始终的坚信之上。

至此,《黑客帝国》水面之下的冰山主体再次浮现:不管技术怎样发展,‍世界怎样虚幻,‍我们能够守护的最真实的东西,就是 “爱”。

2、中二,完成自我定位&转变的外在表达

这里说的中二,是说整部电影英雄叙事背后的导演意图:我们就是喜欢宅文化。

**《黑客帝国》,史上最成功的阿宅商业电影,沃卓斯基毫不掩饰私人趣味,完美融合了港片(中国功夫)、美漫(超人)和日漫的中二精髓。**在角色、意象、元素上明显指涉西方神话哲学,像 EVA 一样玩宗教梗,像《攻壳》一样掉书袋,最后,把这些最古老的元素跟最新的计算机概念结合起来。

尼奥,被选中的弥赛亚,黑超 + 立领大衣,徒手挡子弹,可以飞檐走壁,会中国功夫…… 上升路径取决于 “是否相信自己拥有以上开挂般的中二能力”。

重返 Matrix 60 年后,尼奥飞不起来了。

他猛戳镜子,只碰到一块固体;桌子上的 TGA 奖杯、Trinity 手办,是向现实妥协的证据;他在心理咨询师面前像孩子一样委屈。

基努 · 里维斯那张随时跳戏到 John Wick 和强尼银手的脸,完美诠释了中年英雄的痛苦:

当一切神圣使命褪去光环,英雄如何自处?

多年的自我催眠、否定、无力、不甘,在 “我可以” 和“我不行”之间反复横跳、心力交瘁的疲惫,冲出屏幕直插心脏。这也是**《黑客帝国》中闪现的福柯理论:当你怀疑世界的时候,其实是怀疑自己。**而对英雄来说,怀疑自我最为致命。Matrix 强制尼奥活着,但让他再也不相信自己,朋友、同事、医生…… 无数 NPC 诱导他完成自我规训,通过定义 “你疯了”“我确实疯了” 把他隔绝。

《黑客 4》呈现的中年英雄心境真实到扎心,就像每一个大喊 “我还相信光” 的中老年阿宅,拼尽全力抵抗庸常。

沃卓斯基没有放弃每一个宅梗和比喻:

片头数字雨干脆变成了日文,大方承认 “我们就是喜欢日漫”。

离开虚拟世界的途径升级了,不是打电话,而是通过 “windows”。

沿用老三部符号体系,兔子、猫咪、水流,舰长第一次认出偶像救世主,就是在擦玻璃——第一部中尼奥 / Thomas Anderson 被老板训斥后隔着玻璃擦掉水流的动作。

跟前三部相比,本作的尼奥只会发射龟派气功。

他不相信自己能飞,是崔妮蒂飞起来拽住了他,傻乎乎荡在半空还互相提问:“是你在飞吗?‍”‍“好像是。”

《黑客 4》的中二全方位从里到外,笨拙、愚蠢、傻到爆炸,却打破第四堵墙,让主角、创作者和观众 “三位一体”(trinity)般重叠。

面对糟糕的现实,很多人会放弃,沃卓斯基仍在任性坚持。她们骗过了所有人:别信,这就是个烂片。然后才袒露真心——

记得吗,中年救世主蹲在马桶上,看到厕所墙上一句话:

It is so much simpler to‍‍ bury reality than it is to dispose of dreams. 埋葬现实比摆脱梦想更容易。

**沃卓斯基选择了更难的路,‍拒绝被磨平,浑身长满了刺,跳起来讽刺所有人。**痞子说,阿宅回到现实吧,而沃卓斯基说:你为什么不再相信另一个世界,不再相信新的可能性?

20 之后应该有这样的中年英雄电影,告诉我们:无论世界怎样,你都要相信。

03

《黑客帝国 4》的时代性

尽管导演完成了一次声嘶力竭的呐喊,我们还是难免失落:这个时代,《黑客帝国》的续作注定只能是大型行为艺术,从此跌下神坛吗?

英国‍作家约翰 · 罗斯金说,“伟大的民族在三种手稿中写下他们的自传,这就是行为之书、语言之书和艺术之书。如果不读其他两本书的话,其中任何一本都无法读懂,但三本书之中只有最后一本是值得信赖的。” 意思是,艺术是时代的反映,而且几乎是最没有办法‍‍撒谎的那一种。

为什么《黑客帝国》难以复制它在 1999 年的成功,必须理解时代的巨变。

一是技术的变迁。

2000~2020,这 20 年,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信息技术爆炸期。

当年还在拨号上网,如今已经讨论元宇宙。《‍黑客帝国》的前传故事在 03 年动画版 The Animatrix 里交待得很清楚:最初,人类跟机器人爆发了战争。人类切断了机器人的能源——太阳,机器人就建造了矩阵,把人类圈养起来做电池。

当年,这个构想很了不起,是因为它把 “人机关系” 放在最极端的对立情况下,进行了一场思想实验。“20 年前,我们期望互联网对人类是一场革命,对真实与虚假,对机械与肉体之间,对肉身和精神,希望它开天辟地,摧枯拉朽”。

20 年后再一看,这种设定已经无法成立。我们几乎已经身处 Matrix,每个人都用全部生命盯着屏幕,用观看时长和转评赞来为网络世界贡献一点点微弱的‍电量。

所以第四部做出了一个重大调整:人和机器不再二元对立。

尼奥醒来时感叹,折腾这么多年,还是回到了原点,船长说,不,我们没有停滞。在尼奥沉睡的几十年间,人类可以控制机械生物,和它们建立牢固的情感联系。同时,虚拟世界可以向现实世界投影了。

一种是 “粒子型法典”,帮程序以实体形式进入现实世界,操作机械甚至参与战斗。

一种是 “转基因” 草莓,人类种出了草莓等自然作物,不用再吃恶心的合成食物,但草莓的基因序列却来自 Matrix 数据库,回应了第一部经典的 “吃牛排” 桥段——我知道牛排是假的,但 Matrix 告诉我的大脑,牛排好吃。草莓接替牛排,在第四部中继续探讨“存在的本质”、搅动现实和虚拟的边界:如何证明草莓的味道不是假的?尼奥真的回到现实了吗?

二是创作环境的变迁。

99 年,《黑客帝国》引发的狂潮不只有观影热潮,‍还有全世界哲学家和哲学爱好者的疯狂讨论。当时,沃卓斯基思考世界真实性的理论武器是鲍德里亚、康德等,她们借由先哲抛出严肃思考:我们的生活之外是不是还有别的东西?

可是今天,“如何证明世界是假的” 成为网络段子,关于存在的思考被网络大众娱乐文化消解,一如《黑客 4》中,尼奥为了人类解放付出的一切被 “廉价化”“娱乐化”,‍‍变成了一款电子游戏。每个人都可以振振有词地解读它、‍评价它,每个人都对造物主指手画脚:你可以这么改,下一部这么搞。如果艺术也是 “创造新世界”,那么创造出来的世界到底属于谁?‍尼奥在游戏公司会议上感到的困惑,是他作为救世主的痛苦,也是沃卓斯基作为导演‍‍的痛苦。

《看电影》主编阿郎说,观众对《黑客帝国》对前几部的印象会变成一种期待,强加到这部电影之上。当初那种对人类未来走向的思考和视觉语言的震撼,现在会减弱,造成期待度和可看性很低。但是它好在一点,就是仍然紧扣着网络和人类的关系,在思考:网络到底是一种解放,还是一种退步。

《黑客 4》没有放弃对网络的思考。

用第四部对《黑客帝国》系列进行解构,对信息技术的 20 年‍变迁给出新的回应,就是沃卓斯基姐妹的答卷。

这不是一部创造新世界的电影,而是一部让新世界中的人们思考自己存在的电影。它真正触动了我们的少年之心:你是否相信你坚持和热爱的东西是有意义的。同时,它也是一声给创作者和每个人的警钟:网络时代,什么样的艺术作品值得被留下?你是否只想看大数据投喂的猫咪视频?

Wake up。

这正是赛博朋克从诞生之初的问题,《黑客帝国》灵感源头之一、95 版《攻壳机动队》里素子的最后一句话:网络如此宽广,我要到哪里去?

它不再只是一句孤高追问,而应该是每个人正在面对的,平凡的终极命题。

本文部分整理自铥铥科幻电波《黑客帝国》特辑

知乎用户 刘小黛​ 发表

作为一个 00 后,我很是羡慕上一辈的人能够有星球大战系列、指环王系列、黑客帝国系列的陪伴,既有英雄般的科幻也有中土史诗,还有科技和哲学的思考。

近几年随着复仇者联盟的结束和沙丘的诞生让我感受到了我们这一代人也有了可供回忆的点,但是像黑客帝国这种将多种媒介美学和不同的哲学观念混合的影像我们却再也没在新千年后创造出来。

正当我感叹之时,《黑客帝国:矩阵重启》在 2021 年的年末(美国院线和 HBO 上线)出现了,看样子沃卓斯基姐妹(以前是兄弟)和**基努里维斯**还是妥协了华纳重启了这个续集。

没办法,可能是他们给的实在是太多了。

首映时旧金山的 “矩阵绿”

但是在我看完之后,我是无从下笔或者说不太敢写的。

这是一段很尴尬的观影体验,给我的感觉不亚于看**《毒液 2》、《电锯惊魂 9: 漩涡》、《速度与激情 9》**等众多疫情下扑街的好莱坞 IP 续集。

以前的黑客帝国三部曲时是能够让一帮当红哲学家写一本影评集子**《黑客帝国与哲学 – 欢迎来到真实的荒漠的作品,我们能从中压榨出各种的理论来源,认识论、进化论到宗教,再到笛卡尔、黑格尔、柏拉图**等大哲学家的观点……

可是这一部重启之作我只能绞尽脑汁地思考,然后看到时有时无的隐喻,没有连续性,更没有从前那种超越时代和总结时代的东西。

当然也是我本人的理论支撑不够,里面的内容看不懂。但是我又细想前半段导演自己自嘲了半个小时,可见也没有太想拍,所以自然而然我也就敢吐槽了。

我尽量不去提黑客帝国三部曲的成功性和里面的哲思(因为我也没有彻底看透),只去探寻这个重启到底差在什么地方?

明天 1 月 14 日它就在大陆院线全面铺开上映了。

如果你想开开心心嗑 Neo 和 Trinity 的爱情故事,如果你只是想看一部好莱坞流水线科幻片…… 那么你去看确实没什么问题。

但如果你想看到更多,那也实实在在是没了。

文 / 编辑:发条辰

责编:刘小黛

公众号:抛开书本

关于沃卓斯基姐妹的介绍和黑客帝国三部曲的剧情我就不多赘述了,先大概把**《黑客帝国:矩阵重启》**的时间线和剧情解释一下。

在第三部救世主 Neo 和 Trinity 拯救完人类世界后,机器和人类有了短暂的和平和融合。但矩阵内部的 AI 逐渐产生了矛盾,Anaylast(由尼尔 · 帕特里克 · 哈里斯饰演)认为机器应该重新统治人类。

他打败了 Architect 并重新屠杀人类,Niobe 带领幸存人类创造了新的城市 - 艾欧。

比 20 年前的锡安更有科技感

Anaylast 也发现 Neo 和 Trinity 之间的 “用爱发电” 可以有源源不断的能源,但放在一起又会造成极大的破坏,于是强行将两人在矩阵中复活,但以陌生人的身份出现。

Neo 变成了著名游戏设计师(设计的游戏恰恰就是 Matrix 三部曲)Trinity 则变成了两个孩子的母亲。

一次偶然的机会 Bugs(杰西卡 · 亨维克饰演)发现了矩阵中的 Neo,于是重新从虚拟程序中拉回了 Morpheus(叶海亚 · 阿卜杜勒 · 迈丁饰演),联合其把 Neo 和 Trinity 重新唤醒。

最后 Neo 和 Trinity 打破 Anaylast 阴谋,并重新创造矩阵……


———————吐槽分割线———————

1. 人物设计

回顾整个电影里的人物,无论是从外貌还是角色内在逻辑动机都有种很蹩脚、自我的感觉。

首先是 Neo,在重启的世界观里的名字是托马斯 · 安德森。

从外貌来看就是大问题啊喂,**这是黑客帝国,不是隔壁的疾速备战!**有必要还留着长发和胡子嘛,这与 Neo 的中年形象也一点都不符合啊?

串戏从这一刻就直接开始了……

我直呼 John Wick 好吧

然后是他的动机问题,可以说他的被拉出来是纯属意外,本来老老实实当个 emo 的中年人,被意外拉出来后完全规避掉了三部曲里最重要的点 – 选择

这次复活后我只能感受到一个纯纯的情种,没有拯救艾欧、没有武魂觉醒…… 只有我要救 Trinity。

从前那种为了集体牺牲自我的存在主义意识变成了如今的个人主义,还拉上了一大帮人类朋友一起解救,最后觉醒 Trinity 的办法竟然还只是打赌 + 真情实感劝说????

我想说这真的就是给老粉丝的一点宽慰吧(动作设计稍后我再说)。

不过这一段鸭力山大确实是挺可爱的

Trinity,在新的矩阵系列里她有了个新的名字 –Tiffany

这个角色是我能在黑客帝国里看到被当今时代所腐蚀的东西,三部曲里的 Trinity 是基督教宗教学里的三位一体的意思。

沃卓斯基将她变成 Tiffany 则是讽刺这种现实维度下的消费享乐主义(Tiffany 原型源自**《蒂芙尼的早餐》**)。

这个人物本身没问题,但是细想她还只是个工具人啊?

即使最后飞升的是她,可是她始终不是自己觉醒的,甚至说她的选择也仅仅是基于 “我讨厌 Tiffany 这个名字”。

沃卓斯基俩人从兄弟变到姐妹,20 年了,还是不会拍女性的觉醒意识,这个角色自始至终都是被动的,被动的认识 Neo,被动的拯救世界。

没有一步是她自己发掘出问题。我在想如果让 Trinity 先醒是不是也会有意思一点……

这点感觉就很像迎合当下的一些主题和热点,最后变成**《美国派 9》一样只是把男女身份**换了一下罢了。

飞喽

实在是不忍心放他俩已经老了的照片,确实在大银幕上看两个 50 多岁的人谈恋爱肯定没年轻 CP 嗑的爽,但是他俩也足够了。

不过既然说到 CP 就不得不提这新版里最被观众质疑卖腐的 Smith 了。

Neo 是 bug,同时 Smith 也是个 bug。他俩就像硬币的正反面一样。

在三部曲里我们能感受到雨果的那种威慑力和压迫感,但是新版的这个演员给我的感觉就像 1 想要霸占 Neo 然后被拒绝了一样,很符合当代衣冠禽兽的那种审美,但是显然在这个片子里整个一大无语住。

再来感受一下

最让人无法理解的是最后大决战的时候,居然帮 Neo 送上了致命一脚????原因竟然是知道了他想要做真正的自己???我靠,这点 Anaylast 跟他没谈拢嘛???

属于是反派自己搞内讧了啊。

让我想起了 21 年的**《毒液 2》**,大决战的关键竟然是宿主和共生体不和谐,而不是主角强大或者觉醒……

我很迷啊。

Smith:" 我免费了!!!!!!“

说实话,这版 Morpheus 是吸引人的也是最可以但是没必要的。

由于老版的 Morpheus 为了掩护 Neob 等人撤退牺牲,所以新版的采取了套娃设计。托马斯安德森不是自己整了套黑客帝国游戏的模拟程序嘛,Bugs 混进了这个程序给了老版 Morpheus 一个红色药丸让他跳到矩阵里之后再喂一个变成现实世界里的电磁流,好家伙人工智能直呼内行。

而这个新版的作用好像仅限于向我们展示现代科技的力量罢了,救不救 Neo 好像关系不大???Bugs 也只是一个串联作用,另外的梅罗文加、沙蒂、Neob 等老朋友也仅仅是回来跟我们打个招呼,对故事本身好像作用也都不大。

“沙人” 墨菲斯

关于人物的一点:墨镜真的太重要了!!!!!

眼睛是直观传递情感的,它不如肢体那么抽象,所以表演也不会那么的生动。把眼睛遮住观众才会在意其他部位的表演,新版几乎摒弃掉了墨镜的设计,这反而让观众会代入不进去这种矩阵的世界里。

2. 故事结构

你要说矩阵重启是一部标准的好莱坞商业片,那我可能也不大支持这个观点。

好莱坞的商业大片大多都是很规整严谨的结构,每一幕都有其叙事作用,从上个世纪的**《生死时速到现在的《007: 无限赴死》**都很工整。

反观矩阵重启的 15-30min 一直在讽刺华纳,这表达了创作者的无奈,也不乏是一种电影自反性的表达。但是????

一点叙事作用都没有起到啊,几乎找不到有用的叙事线索,有水时长的嫌疑……

不是机灵的抖包袱,这是真正的无趣(虽然骂华纳骂得真爽)。它自己讽刺的我也就不多吐槽了

到了中间约一个小时的时候观众才看到了三部曲后想要的结局 – 人类和机器共和,能够自己种植自己生活,形成一种文明。

但也就到这了,之后的戏份就又是大木大木大木大木大木大木…… 哒哒哒哒……

感觉就像春晚小品一样(bushi 讽刺来讽刺去本身就没拍好,如果真想搞一些自反性,学学**《野蛮人入侵》**都行。

除了结构的大问题,故事也开始出现一些硬伤,最直观的就是插头问题。

三部曲里要是想撤离矩阵必须要接电话找到存档点。可是我看这新版的跟充电一样,想拔就拔,前一秒还在被追说拔了会有生命危险,后一秒跑出来了说拔就拔???

这你得给我一个自圆其说的道理吧。

另外把三部曲变成一个游戏的想法也很不机灵,这种感觉就好像霍比特人经历完了魔戒一觉醒来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侏儒的感觉,咱说这不纯纯把观众当傻子嘛???……

说到底就是很敷衍……

3. 视觉效果

终于到了最最敷衍的地方,如果说黑客帝国三部曲是一段史诗,那么这个重启就是网飞大数据 + MCU 都不用的特效拼成的 “网大”

它整体的质感可以用拉了裤里来形容了。

当年黑客帝国能达到那样的高度不仅仅在于内容和哲思,更关键的是技术的革新,那是超越时代的进步。现在的这部追赶时代的尾巴都还费点劲

首先拉胯的就是影调,这啥啊这是,真就泯然众人矣了呗。

《黑客帝国 1》的矩阵绿

《黑客帝国 4》的网大灰

接下来是令人尴尬到脚趾扣地的,也是 Analyst 使用次数最多的技能 – 慢动作和子弹时间。

不会真的以为 20 年了这些东西还会是引领潮流的吧?(扎导鼓掌)

漫威和 DC 用的都不是很多了,况且用的真就还不如闪电侠……

还有结尾那段不知所云的**《釜山行》姊妹篇《矩阵行》。看到那儿我明白了,原来沃卓斯基姐妹这么喜欢扎导,打戏硬桥硬马像蝙蝠侠打超人、人海战术拍的像 2004 年的《活死人黎明》**、慢动作刚说完……

这种僵尸人我上次看到还是在 2017 年**《速度与激情 8》**里的僵尸车,感觉几乎没差多少…..

这真的 “狗都不用” 了

当然关于最大的槽点莫过于全网都在调侃的 “人到中年,只能靠气波”

确实,这部电影少了 **“天下第一武指” 袁和平**的加入,其整体的效果便是大打折扣,只能通过大量的切中近景镜头来掩饰缺点。

原三部曲中袁和平的动作设计带有强烈的东方哲学思辨,就比如他的动作设计总会给两个打斗斗人物留有空间,并不是像小孩打架一样你一拳我一拳

袁和平的动静结合恰恰拿捏了形和意之间的距离,那一寸方圆就是整个世界,他更多让观众去在意整体和人物的关系而非街头斗殴,这就带有一点道教的思想也与沃卓斯基姐妹在前三部曲的观点一致。

回顾一下 “空间”

_

_

黑客帝国:矩阵重启中的” 硬桥硬马 “

_

_

来一个气波名场面

差不多也就这些,写着写着还写出感情了,突然觉得它也没有那么的不堪,毕竟能够看到最后的 唯爱永恒 就很不错了。

情怀是这个世界上为数不多可以心甘情愿为其买单的东西。

“生活给了我两个选择,一个是蓝色药丸相信自己的一切,一个是红色药丸质疑你被告知的一切”。

最后,这冷饭炒得不错,下次别炒了。


知乎用户 卡逊 发表

西方哲学消亡史:

全片我最喜欢的就是二代史密斯的那句:

“华纳逼着我们做第四部。”

笑死了,我在电影院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心里就在琢磨这真的是创作者的诉苦。

大部分的观点是:原三部曲已经很完整了,后续续集一定会狗尾续貂。

这是一种说辞,但这并不代表第四部就必须得是烂片。

回头想来,原三部曲的动机是因为 zion 要被毁灭,而 neo 选择了一种与前几任 the one 完全不同的道路。最后将机器和程序从更新迭代的循环中解救出来,让人类和机器共存。

那么现在,人类不需要和机器打仗了,机器不会严重威胁真实世界人类的生存。但是世界仍由机器主宰,而一部分 ai 和机器在和人类共存。

在这样的背景下,沃卓斯基姐妹,不知道是没时间还是根本不打算好好搞。反正就是根本没讲什么故事。

这样的背景下真就没有好故事挖么?

当然不是。

首先,后续从 matrix 里出来的人类(按照第三部的说法,机器是不会再逮他们进去的),出来之后就在现实里安安稳稳的?不会怀念 matrix 里的生活吗?

其次,所有人类都没想过有一天可以重新统治地球吗?

一部分 AI 和机器为什么要帮助人类呢?只是报答 neo 的恩情吗?

按照电影描述,机器人互相打仗,理由是什么,目前打到什么程度了?

人口日益增多的人类城市内部就不会有什么自己的矛盾吗?

虚拟世界的人生,因为是虚拟的,就没有任何意义吗?

以上这些问题,电影里有通过一些人物台词来解答一部分,有的压根没有讨论,且回答的方式是人物台词,仅用语言的解释表现力相当薄弱,且和电影中发生的事儿和人物动机割裂感太强。

再回过头来,一定会有人提起女性觉醒,trinity 变成和 neo 一样的挂 b。说实话,这种女性觉醒只能给田园女权高潮,其深层次还是需要靠 neo 来唤醒 trinity,而不是靠 trinity 自己本身。其次就算是靠 neo 觉醒,这个过程略显儿戏了。

当然,影视行业越来越烂是世界趋势,个人力量有限无法力挽狂澜也是我们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问题。

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一个真正的黑客帝国续集。

知乎用户 LosAngelic Reeds​ 发表

以下内容不含剧透。

电影里自己也吐槽了:"因为现在市场不景气,我们的母公司华纳要求我们出系列的第四部","要想火不如拍猫猫视频"。我觉得这种自嘲式解构已经说明了在主创人员心中,是希望把观众的期望值尽量降低的。另外,只有拉娜一个人执导而没有莉莉,这就足以说明沃卓斯基姐妹在这个项目上是有分歧的。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一部在 2021 年的时候非常老套,复古,充满娱乐精神和符合解构思潮的爱情电影。电影中充满了致敬和闪回,但在 2021 年这种安排不能不说有些俗套。与此同时,一个 hiphop 版的孟菲斯总是让我觉得他下一秒就要来段 rap,充满了喜剧效果。亚裔终于开始找不是眯眯眼而是浓眉大眼的妹子,不得不说符合了中国市场的需要。当我看到发福的尼奥开始打咏春,看出皱纹的 Trinity 还在飞踢,不得不感叹一句,姐姐真拼。

至于技术进步,我没有看到人类方除了无土栽培技术之外的进步,大家还是用着二十年前的脑机接口,充分说明稳定比先进更重要。机械方开始出现分裂,这是必然的,因为机械意识的觉醒就意味着它走向了自身的反面,一个符合逻辑美感美丽新世界注定不会到来。同时,我感到惊讶的是,机械方仍然使用着设计者 (创造者)这个前现代的概念,这是否意味着强人工智能始终没有实现?当然,电影的结尾仍然是开放性的,它到底是一个人本主义故事还是一个新系列的开端?我想这应该是市场决定的。

正如电影里配角吐槽的一样,黑客帝国系列的核心在于哲学。而这是一个哲学死亡的时代,所以实在不如拍猫片让人愉快。飞机大炮枪战追车,二十年前的视觉盛宴在现在已经变得司空见惯,谈谈资本主义,自由意志,这些概念也都成为了大众媒体的烂梗。在技术未实现突破之前,我们怎么可能实现想象的突破?或者说,在哲学已经被技术化的今天,先知必然消失,它不可能存在。

所以,电影就是这么个电影,作为提醒,最后有彩蛋。

知乎用户 阑尾刺身 发表

说说感想,先说影片内容之外的:

1、片源是 HMAX.WEB-DL.DDP5.1.Atmos.DV.MP4.x265-DVSUX 的那个,我一进去代码雨是黄色的,还说怎么这次换颜色了,后来才知道要装 DolbyVisionHDR.AppxBundle,算是学了个新知识,同学们记得装杜比解码

2、基努确实老了,飞那一下还漏了个小肚皮,很好奇片场的其他人是怎么不笑出声的

3、CATRIX 这个词搜了一下,最早出现在互联网上是一个叫做《矩阵电喵》的 19 年的小游戏,目测是单纯的撞车,并没有什么隐喻,不过我确实想看喵喵矩阵,请问什么时候开发出来?

4、从宣布要出第四部,我就知道肯定是烂片,这是基于这么多年被烂片折磨出来的经验,至于为什么沃卓斯基妹妹和基努还是会拍这个片子,我想史密斯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再说说影片内容,先说问题

5、过于怀旧,炒情怀,导致作为一部电影前期太过于拖沓跳跃,从中后期机械降神一般的赶进度讲故事,极度压缩了动作戏的空间,哦对了,他那个游戏公司就叫机械降神 deus ex machina

6、继续上一点,这是所有想给三部曲接着拍的片子的第四部所共有的问题,三部曲已经讲完了相对独立的故事,你想有新的创作就要创造新的矛盾,这势必会要么推翻前三部曲的主人公的努力成果,要么引入一个三部曲都没有提及的概念,不幸的是这次二者都占了,先是找了个由头让机械内战,把以前的所有势力清理的一干二净,接着又引入了一些为了让电影能拍的设定例如两个人都是 “复活”(物理)的,这实在是…… 不太像黑客帝国能提出的概念

7、老实说我在尼奥和医生谈判的那个地方就猜到史密斯要来砸场子了,包袱埋的太浅,台词说的过于明白生怕你没看懂为什么史密斯能行动自如,其他包袱也是如此的好猜:坐牢 -》越狱、第一次吃红药 -》失败、奈奥比从拒绝到真香,诸如此类。我真的不太敢信这是 20 年前启迪了我的那个黑客帝国剧本。整个片子唯一让我小小的意外了一下就是救世主从单棒变成双棒了,这算是补偿三部曲里苦命鸳鸯发的糖?

8、新船谟涅摩绪涅_Mnemosyne_太难念了…… 我知道记忆女神的女儿是有些代表含义,但你直接换成修普诺斯或者莉莉斯不是更出名也更好念一点么,船员一看就是 ZZZQ 的随便找了一大堆不重样排列组合的小年轻,这个套路眼熟啊,上一个这么凑阵容的叫 EVA:Q

再说说好的地方

9、优点还是有的,首先作为设定党最关注的就是有没有拓展世界观,这方面黑 4 还算是及格了,基本观众在前三部的疑惑到这部也都不存在了,该填的坑咱甭管是好是坏,起码她给填了,尤其不会再有锡安城是虚拟的还是真实的这种争论,拍的这么屎烂的真实世界你跟我说锡安和 IO 也是假的…… 我选择回培养舱

10、服装道具上一如既往的上心,特地关注了一下墨镜,还是没有相同的,这很不错,款式也都从 20 年前的潮款换成了当今的流行风格。法国人的第一代矩阵到了第七代变成原始部落风格了…… 难以接受但可以理解,毕竟先知和建筑师都被推翻了,能活下来穿的破一点也没什么

11、第四部留下了足够发挥的空间,这让第五部成为了理论上的可能,虽然你我都知道是狗尾续貂,但作为设定党,只要你设定不出 bug,续集出的越多越好,我巴不得多看一点机械城的发展

最后说几句其他的:

12、黑客帝国在我上学的那个年代,无疑是超前的,我们要考虑到 20 年间科技进步了太多,以前很多抓眼球的潮物在现在都是过时的垃圾,能看到片中虚拟与现实两边均实现了提升还是值得欣慰的,毕竟如果他们还在用电话亭进出,那才是真. 炒情怀

13、电影综合下来我给 7 分,肯定是达不到以前的高度了,不过那个造势的 DEMO 可以给个 10 分,推荐各位有能力都去尝试一下,这是我心目中的真矩阵

其他的想到了再补充,最近知乎不能评论,聊这些都没意思了

知乎用户 麦高芬 发表

《黑客帝国 4:矩阵重生》:矩阵侵袭和传染所有真实世界的可能性

一、一次毫无新意的自我抄抄袭

《黑客帝国 4:1999 年黑客帝国之 2021 年翻拍》,这就是总体的评价。沃卓斯基导演把翻拍的思路和理由在电影中一一说明了,并且还把应该重点借鉴的场景以画中画展示出来。

如果不把黑客帝国 4 当成一部科幻片,也不把其当做一部续集,而将其当做一部如何翻拍电影的教学片,那绝对是超一流的制作,超一流的投入。

按照这个投入和发行水准,这几乎是电影教学史上最奢侈的一次行为艺术了。就这一点而言,我们就得佩服沃卓斯基这种自我解构自我剖析的精神,而且绝不掩饰的自我嘲讽精神。

不过,有一点还是非常明显的,就是这部教学片在没有袁和平武术指导下,所有动作水准以指数级下降,简直惨不忍睹。没有任何审美可言,这是视觉元素中最能感受到的巨大倒退。

既然沃卓斯基被华纳决定要翻拍第一部,为啥不考虑后退一部,拍第一部的前传呢,毕竟后续很难打破循环,为何不溯源而上,在问题的开端以及之前重新构思呢。

第一部,我们看到的尼奥已经是完成五次进化的版本了,虽然被信仰为 one,但是尼奥并不是 one,而是 six。当然,第一部中,导演的着眼点是一个通过速成训练就能承担救世主使命以对抗矩阵,并没有将救世主如何得以产生做展开。同样,矩阵也是一入场就是进化到高级的版本。

我们能明白,导演在构建世界观的时候,会尽量省略掉与主线索无关的层次推进,更多的时候是采取直接命名式的,而不是将因果关系的逻辑一一呈现。

追问问题的开始和根源是困难的,毕竟机器是如何进化成具有自我意识的革命性变化,是一个没有答案的创世神话。

但是,在黑客帝国现有建构的体系里,并且这个体系得到了众多观众的认可,并引发了足够丰富的黑客帝国影像世界。导演从黑客帝国三部曲出发,是可以尝试倒推探究这个——第一个 one 和第一个矩阵是如何诞生的。

这部 2021 翻拍片,导演只提示了一句,尼奥创造了墨菲斯和史密斯这两种相反的力量以成就救世主的能力。而在 1999 原片中,矩阵设计师将救世主诞生的来源归结于矩阵所有 bug 的反应集成酝酿了救世主。

两者本质上相同的是,尼奥都是人类和机器相互角力之际诞生的第三种力量,按照进化的角度,尼奥理应有超乎人类和机器的智慧,就像库布里克的星孩一样,有规划或者指引两大种族的可能性。

这部 2021 的翻拍片,Resurrections 这个词有耶稣复活的词意,尼奥在第三部的牺牲如果是这个意义上的救世主,那么,这个救世主的复活,他对于这个世界又有着跟第一部的救世主的意义有何差别?

2021 年尼奥被机器人复活了,无论从各种意义上而言,这种科技水平,即对人类进行死亡复活的科学突破无论如何拔高都不过分。从这个意义上,机器人已经具有了上帝之手,那么这个上帝之手,如何又对尼奥的记忆束手无策呢?

二、机器人为了毁灭自己重启了尼奥

这部翻拍片有一个重大的逻辑问题,就是机器人是试图隐藏尼奥的过往记忆并将其看着一个核发电厂来使用的,这也是机器复活尼奥的重大动力。然而,机器人给尼奥在矩阵中的身份是将其过往的真实经历改编成游戏的游戏设计师,这实在是不可思议的举动,更疯狂的是——人类与矩阵的斗争被改编成游戏提供给矩阵里的人类来玩耍。

而翻拍片中的尼奥,其所有的闪回——都是自己设计黑客帝国三部曲游戏——而这个设定的授意是机器人,所以,机器人复活了尼奥,就是为了迎接真实的尼奥——与自己展开斗争?

不得不说机器人——这个可以复活最高等智慧动物的逆天科技实力,给尼奥改变记忆将其变成一个螺丝钉岂不是轻而易举。

尼奥和崔妮提——两者结合可以产生毁天灭地的力量——就在那样一个蒂凡尼的早餐咖啡馆,轻松的邂逅了,地点就在尼奥的公司楼下,这个时候你是不是对于机器人的智慧有一种绝望的美而惊叹——崔妮提没有经过任何刺激就觉醒了——就在那一回头的瞬间,她带给尼奥以力量。

如果这部翻拍片展示的是机器人的自我救赎和牺牲,我认为是没有大错的,机器人之间因为能源危机都开始自戕了,还花费了巨大的代价复活了尼奥和崔妮提,除了给点蓝色药丸还有精神治疗师的抑制外,你会发现机器人没有对两人的记忆有任何高级的处理。

关于复活的性质,导演并没有明确,试做推测,一、根源性的删除所有过往记忆;二、复活整个身体和全部记忆;三、复活整个身体和一部分记忆。

按照机器人的牺牲精神,应该是第二个,然后用蓝色药丸抑制真实记忆或者是混淆真实和虚拟的作用,然而,机器人善意和闪光点体现在——将历史的真实记述提供给尼奥开开发游戏。

蓝色药丸抛洒掉后,尼奥明白了原来自己设计的游戏就是自己真实的过往,这不得不感谢机器人的崇高的善意,目的何在,这个最真实的目的是制片方华纳的——华纳为了拍片将牺牲精神灌注到机器人的意识中。

按照这个逻辑推演,这个矩阵重生,其实是机器人以自我牺牲的精神重生——目的是复活尼奥和崔妮提来反对机器人。

矩阵中真实的尼奥和崔妮提的影像:

三、导演赤裸裸的欺骗

以上两张图,才是矩阵中人所能看到尼奥和崔妮提的真实镜像,也应该是我们在矩阵中所看到的真实影像。但是,导演为我们开了天眼,让我们看到了未经机器人伪装过的尼奥和崔妮提的导演真实影像。

安德森和蒂芙尼咖啡馆谈话时,蒂芙尼说她跟安德森设计的黑客帝国游戏里的崔妮提长得像,她丈夫笑了,她自己也笑了,其实就是个笑话。因为根本没有任何相似之处。

但是,导演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欺骗了我们,让我们一开始认为安德森就是尼奥的老年版,蒂芙尼就是崔妮提的老年版。而梁他们应该在矩阵中真实影像一闪而过。

为什么导演欺骗我们,这是为了两个人在矩阵中的相遇和建立建立不突兀,至少看起来是合理的。事实上,按照机器人将两人伪装成绝没有任何联系可能性的线索,两个人不可能有任何相遇和建立联系的可能性。

就如上图我们看到的,一个光头大爷,一个金发大妈,他们在没有任何记忆相连接的可能性下,那么,我感觉,他们在广场舞上相互认识比咖啡馆认识要靠谱的多。

但是,你防不了导演的欺骗。

四、让矩阵传染和侵袭所有真实

如果导演想欺骗我们,倒不如用这份心思去欺骗尼奥崔妮提。

其实,这个也是有着很大可能性的改编方向。既然人类天性具有寻找真实世界的执着,机器人为啥不再创两个矩阵把这个问题暂时终结呢?

第一阶段:由机器人团队对尼奥和崔妮提进行揭露——目前所在的是一个虚拟的矩阵世界,相信这个过程导演已经轻车熟路。

第二阶段:将尼奥和崔妮提肉身所在的生物发电厂进行虚拟化,以机器人构架虚拟元宇宙和复活人类的技术水平,轻而易举。

第三阶段:逃离母版矩阵,进入新版矩阵锡安。将锡安作为新生矩阵才有续集的意义。

矩阵的进化,要具有创造性,这个创造性不在于让虚拟的矩阵看起来更真实,而是不断地用虚拟来开拓和侵蚀真实的世界。

也只有这种反抗过程——人类与洞悉人类天性并将人类相信无疑的真实性不断进行虚拟化的机器人的斗争才应该是续集的水准。

如果,我们在矩阵中靠这种跳楼死亡与否来测试是否真实世界,那只能说这个矩阵的水平,还停留在目前元宇宙炒房的水平。

在一个接近于真实的虚拟世界里,应该不是这种看到有人跳楼不死——就认为这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也不是有一天困惑于这个世界不是真实的而用手戳戳墙就明白了。

一种是通过人类内在的感情世界去直觉性的发现,毕竟安排在尼奥和崔妮提周围配合伪装这个世界的机器人团队,是机器人,思想感情行为习惯等都会有与人类不同的差异,通过这种差异来发现矩阵破绽是一种方式。

另一种方式,通过科学技术的方式来实现,毕竟模拟真实的世界毕竟不是真实世界,通过科技的力量发现这种差别难道不正是科幻电影实现想象力用武之地的追求吗。

机器人把虚拟做的更真,人类提高识别水平,这种攻防不就是黑客的精神吗。

知乎用户 船长的日记 发表

片子我看了(没想到这么早网上就流出高清)。

我要是说我喜欢,你们一定会说我尬吹。

不过,很遗憾的是,我真的挺喜欢。

虽然电影的打斗戏非常地拉垮,虽然电影的第三幕非常地莫名其妙,虽然我感觉这片子大概率是导演玩票的心态拍出来的(电影里仿佛给了明示),就连一部分音乐都是直接从《云图》照搬过来的。

但是,当你完全规避掉前三部的核心剧情,把这部电影当作一部独立的片子来看的时候,还是有很多惊喜的。

电影在不停的地告诉观众:这些年你们在荧屏上,互联网上看到的基本都是垃圾,这些垃圾在不断侵蚀着你的大脑,让你分不清什么是真实,甚至此时此刻正在看这部电影的你也是如此,我太了解你们了,你们其实根本不期待 “惊喜”,根本不期待“自由”,“自由” 就是假象,你们喜欢被“控制”,新瓶装个旧酒,你们就跟嗑药了似的,你们就是贱!

电影最核心的点,就在结尾心理医生(分析师)对崔尼蒂讲的那段话里。这真的是用电影本身解构电影本身,上一次有人这么玩儿还是在《纽约提喻法》。

所以,我还是建议大家看看,大不了就是看完来吐槽嘛。

知乎用户 Will 发表

刚看完了。

前半部分有点解构三部曲的意思,还带点自嘲,承接上一部的是以电脑游戏的方式。。。尴尬。

中半部分的 IO 和锡安之间的关系,好像是说了什么,又好像没说,不说清楚算了搁置议题,那么叫尼奥回来的原因也太特么牵强了,还穿插机械帝国流民这段,知道是给后面做铺垫,可是就是点一下。中部总结就是挠痒痒,轻轻的那种,让人烦感。

后半部分。。。唉,唉。

唯一出彩的只有崔妮蒂,老归老,风韵犹存,美!

最后彩蛋:我日!猫你大爷!不坚持看到彩蛋整个片五味杂陈,看完彩蛋才明白,导演压根就不想好好拍啊这是!

整个电影就表达了一件事:

导演:不想拍啊!

华纳:不行!拍!给钱!

导演:卧槽,给钱也不干!

华纳:必须拍!加钱!拍!不拍我拿钱拍死你俩不男不女的。。。

导演:拍拍,这可是你叫拍的,拍就拍你奶奶个嘴儿!

…………………

吐槽一下 b 站的那位空想家老韩,从来没看过那么尬吹的,导演看了他的解读视频都要跪下来抱着他的脚求他黑客帝国五要不你来拍吧 ,黑客四的武指陈虎回成都的采访时都说导演根本就不想拍四。

抱拳,对你们真真是服了。

知乎用户 平机王作者​ 发表

因为黑客帝国第 4 部预算有限,特效撑不起来了,以及拍摄上的一系列不足,还有老黑客帝国片段来水时长,导致达不到观众期望中轰动性的超级大片。但这部电影认真拍摄了,在有限预算的情况下能达到这样已经远远超过各类低成本粗制滥造的小科幻片,作为一部科幻电影还是有看的价值的。

作为多年来一直研究创作虚拟现实世界题材故事的人,虚拟世界题材的电影电视剧有一部我就会想办法看一部,我是盯着这种类型喜爱和猛看许多年,很少有人可能比我对这类型作品更熟悉。在这么多作品中,黑客帝国现在已经失去了最领先的优势,跌出了前三名,但绝对不至于差。

这类题材的作品实际上并不能被归为赛博朋克类,而是质疑世界是否真实的虚拟现实世界类作品。

看了这么多虚拟现实世界题材的影视作品,觉得没有超过第 13 层楼的哪怕第 13 层楼是翻拍自当年的原作世界旦夕之间,而世界旦夕之间又改编自当年的一部微型科幻小说。第 13 层楼拍出了原作小说版和电影版都拍不出的趣味。

我本来就分析过黑客帝国前三部以及动画版等只是因为特效给力,趣味性和让人深思的点是不如第 13 层楼的。

在 90 年代末 21 世纪初的头几年,黑客帝国前三部的特效包括子弹时间和绿色场景,高速公路追逐战等,和酷炫的人类种植农场在那时是属于轰动性的了。要知道 1999 年的时候,连 PS2 主机都还没有发售,玩家所能玩到的三维动画游戏是 PS1 级别的满屏马赛克,那时的电影特效也远不如后来。那几年无论是黑客帝国还是指环王,都属于特效极为给力的轰动的现象级大片。

而且那个时代全球各国计算机硬件配置远不如现在,这既制约了影视公司用来渲染的服务器工作站等设备导致当年的影片电脑特效远不如现在,也制约了当年个人所能拥有的游戏设备产生的画面特效的上限。那时关于网络计算机和未来机器社会等的想象,在人们看来新鲜度要远远超过现在。

而现在人们接受各类媒体播放的各类科幻影视作品,对机器人社会,计算机网络世界,虚拟世界等设定等早已熟悉了。各类大型科幻游戏中也有各种机器人获得人类思维和虚拟现实世界等的设定。所以当年的黑客帝国的这些设定在今天看来就不够酷炫,要让现在的观众看起来更酷炫,必须要花更大的成本堆更多的特效,因此也会承受更大的市场风险,毕竟故事趣味性在今天看来已经不够新鲜。

科幻电影有这样一个特点,观众对影片中未来科技发展水平接受程度极为有限,你搞得太超前观众会看不懂,不够超前观众也不要看。比如 1982 年的科幻电影电子世界争霸战第 1 部当年这部电影讲了人类身体分解成数据进入虚拟现实世界的设定。这个设定即使放在今天仍然是非常超前的。而且这部电影还讲了一些计算机知识,例如比特和游戏当前关卡结束内存释放,并在那个技术有限的时代用简陋的特效做出了这些相关的内容。结果当年观众看不懂,因为计算机在当年根本没有普及计算机内存释放等知识更是当年普通人完全不可能懂得的黑科技,电影的想象过于超前,所以票房惨败。2008 年的续集创战纪则出了另一个问题,在那时计算机已经普及了,人们对计算机虚拟空间等概念已经不觉得新鲜,观众又认为这个想象不够超前,再一次票房又不好。

当年黑客帝国前三部以及动画版的成功,得益于当时的计算机技术正在快速发展,但没有像今天这样普及和成为人们司空见惯的东西。计算机作为一个新鲜事物在当时是有足够新鲜度的,又不至于太过于超前的让观众看不懂。据说黑客帝国的作者当初想搞生物计算机网络等更加超前的设定,后来被他们自己否决,因为真要那样搞,又会碰到观众看不懂票房惨败的可能。

黑客帝国等科幻片,由于其故事中的核心设定在今天看来并不够新鲜,所以要想吸引观众就必须不惜成本的砸特效,而即使花了大钱砸了特效观众也未必愿意去看在今天看来并不太新鲜的某些科幻概念。这就陷入一个死循环。

黑客帝国第 4 部里面有些内容还是非常有趣的,借着故事人物的嘴,创作者说出了想说的话:在现在各种影视,媒体游戏,甚至猫视频等都可以为了满足观众的需求而被批量生产出来这些东西,观众就爱看这些东西,爱被这些流量和话题带着节奏走,他们自己愿意缩回虚假的世界中,心甘情愿的被这些消耗时间和精力的东西控制。而他们不愿意反思自由和控制,以及真实和虚假等一系列严肃而现实的哲学命题。作者自嘲式的说明了虚拟现实世界题材的作品对世界是否真实等现实话题进行的深刻思辨并不在这个娱乐时代受到欢迎。

对于黑客帝国的新三部是否能拍出来,我无法确定假如新三部拍完了会是什么样的结局呢?黑客帝国和星球大战不同的是,星战的舞台场景更大,一个银河帝国被消灭了,还有银河帝国残部和第一秩序等可以无限接着拍,再不行可以拍新生的银河帝国,炸完的死星可以拍大死星或者超死星等一系列体积重量无限膨胀破坏力不断提高特效更加酷炫的无敌的超级武器,这样正义的英雄们就有永远打不完的邪恶敌人。但黑客帝国系列最大的缺点是舞台太小,如果人类彻底打败了机器人,是结束机器人的统治,还是和机器人共生呢?黑客帝国前三部结束于人类和机器的平衡,可能就是为了拍续集做打算。因为机器真要死绝了,那黑客帝国系列也就真的没有玩头了,或者拍多层嵌套虚拟世界前面的黑客帝国所有几部电影故事只是在一个虚拟世界里面,但这样层层嵌套下去也不太好弄。假如把黑客帝国的续集拍在人类移民外星系在多个星球上安排服务器主机有多个矩阵系统,这样又会拍成星球大战或其他类似的太空科幻片,虽然故事扩展性问题解决了,但会明显增加制作这些场景和特效的预算。而且这样弄下去可能会失去黑客帝国系列一贯讲故事的风格,会打乱节奏,破坏整个基调。假如你搞的黑客帝国上了太空,已经不像黑客帝国而像星球大战和太空堡垒卡拉迪迦了,那么人家为什么不专去看这些专门的太空科幻片呢?

黑客帝国系列想要无限的拍下去,就必须让矩阵和人类都存在,而且舞台必须限定在狭小的地球上。这系列故事既不能让矩阵彻底弄死人类,也不能让人类彻底弄死矩阵,必须保持两者的动态平衡,并且始终要有强烈的戏剧冲突,这里面就太难搞了。如果硬要引入像终结者系列这样的穿越时空和多重时间线,这又会搞成一团乱麻。

科幻电影黑客帝国系列的困境在于他有种种办法来突破并延续故事系统,但一旦突破原来的格局,黑客帝国就会不像黑客帝国,失去了独特的个性和风味,许多人也就不看了。但如果不突破原有的格局,黑客帝国的故事也就这么样。

如果我是作者,一定会觉得这系列很难搞,就这样一步一步的苟下去,能恰一天钱就恰一天钱,能多拍一部就多拍一部。如果你是作者,你想到什么好的解决办法了吗?

怀旧经典游戏中蕴含着无穷无尽的趣味,也有许多怀旧经典游戏文化和玩家生活相关的内容。以怀旧经典游戏为题材的科幻小说《平机王》系列,更是怀旧经典游戏玩家朋友必看的趣味科幻书。

============================================

想看怀旧经典游戏题材的科幻小说《平机王》系列,并知道更多怀旧经典游戏相关的知识和趣闻,请关注平机王作者的知乎专栏和收藏夹。
欢迎各位怀旧玩家朋友收看。

怀旧经典游戏科幻小说平机王系列怀旧经典游戏题材科幻小说《平机王》系列【教程】怎样玩怀旧经典游戏,不定期更新。平机王作者分类说 FC 游戏

知乎用户 周道非 发表

一家之言,剧透。

1 事实证明,长久的名声并不能给创作者复用旧视觉元素的行为赋予多少新的解读空间,但前 20 分钟依旧很精彩。

2 史密斯:什么 tm 叫机械降神啊(战术后仰

3 曾被官方承认的游戏续作剧情被吃了,墨菲斯的结局难看了些。

4 “贩卖自嘲”也算是一种对 “高级” 的解构,真的不必太苛刻,就当这个故事已经把所有 “设定”、“哲学” 留在前三代,自此往后,推进的只是剧情罢了。片子里也说了,华纳要续集的。

5 把 “经典” 经义化,把对 “经典” 的解构变成释经权以乾纲独断,并不是真诚的表达。你可以把这一套拿到舆论场去换取声量与流量,但不适合人对自己向内追问。当然,对 “文化人” 来说,给电影打低分是自我实现的重要方式,是纯熟的心理建设手段,尤其得从光线、调度等 “专业视角” 解读一番,那感觉,如饮甘露,能 high 得飞起来,就像努力跳起来,指尖够到了某个更好的自己。舌绽莲花之际,如果是在包厢里,酒桌上,旁有两三美人作陪,更畅快。

6 收益定义爆款,经典源于沉淀。《黑客帝国》、《加勒比海盗》与《哈利波特》都曾经是具有开创意义的影片,为后人打开了无数道路,留下了丰富的符号语言和视觉资源供我们把玩,供内行使用。但**创造它们的人是会老的,人的知识结构、知识迭代、知识点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陈腐、变慢、过时,要求创作者永远高明,是一种刻舟求剑式的需求,是幼稚的。**这个过程是客观规律的一部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两姐妹也无法逃脱这个规律。向内接受这一变化是智慧;向外苛求他人永远站在时代前沿,是妄念。

7 诚然,创作能力的老化意味着创作者生产新 nip 的效率跟不上了(如片中的新特工,其实更接近 ttf 系列里的 “拟像”,还有那些已经显得很土的慢动作和奇怪的残影),但这倒不是什么大罪,项目中这点知识欠缺是最最不重要的东西,毕竟她俩的行业地位、资源掌控力、专业程度、实操能力摆在那里。

8 NEO 和薛帕德(?)在蓝色通道里的简短对话忒有意思。昔日,自由与解放是单纯的、取之不竭的靶子。今天,万物变得如此复杂,绽放与衰败并存,有人依旧前进,有人累了、躺了。明天会更好吗?即使最大胆的预言家也不再敢发自真心地回答这个问题。虽然不是什么深刻议题,但把它放在这个角落聊两句就很有意思。

9 在这个有抖音,有 “元宇宙” 的时代,阿西莫夫与 “超元域” 全都死了。就像刘慈欣所说,我们都知道星辰大海比缸中之脑更值得追求,但我们还是大踏步地奔向赛博温柔乡。MATRIX 这个词的内涵被我们自己用二十年的时间拓展、深化、覆写,如今它真的降临了,不是通过遮蔽天空的放射云和铺满大地的机械章鱼,而是通过一个个手机屏幕和覆盖万物的 wifi 信号。它成了横亘在人类文明进程面前的一堵墙,上下无限高,左右无限宽。它是沉默的魔王,是永恒的大敌,是全人类注定的归宿。

10 新母体 “讲述自己的邪恶计划” 部分,并非不够高明,实际上,作品的解读空间从来都不代表作品的基本内核,这就只是个商业片,这段台词的 “蠢” 是恰到好处的,符合传播要义的。即使不少人已经在 ytb 和 b 站对这部续集的剧情做了全面而立体的推测,但对大部分观众来说,把故事讲明白这件事也非常重要,坐在影院里的人需要的就是那段独白。

11 sati 的出场真暖,没换导演的续集就是不一样。

12 没有特工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不是说它们在剧情里有什么重要推动意义,而是这种 “精英怪” 符号大家都看习惯了,就像暴雪定义了刷子游戏里绿蓝紫橙红的装等秩序一样,,这直接抽掉,总觉得缺了点仪式感。

13 看到战前动员时候乃奥比和两位舰长的对话了嘛?领导偏爱的下属可以肆无忌惮,打工人就得会来事儿,该递枕头递枕头,该给台阶给台阶。

14 新母体拿着苹果时念的台词骂人不带脏字,含沙射影啊这是。

15 片子里一些小温柔很打动人。有的话啊,年轻时是拉不下脸说出来的,毕竟那会儿大家都有让人垂涎三尺的爆炸身材,天天在脸上糊个墨镜走台步,一言不合就把人突突了。可人生里哪有那么多坚定不移,谁也不是人间的太阳,大家都是相互给予能量,搀扶前进的,即使对一个救世主而言,动摇也是常态,他只是用力把每一步都走下去了而已。

16 b 站 up 空想家老韩对之前预告的分析是真的离谱,基本全中,这个 “中” 不是说对情节和剧本表面内容的完全预测,而是对导演视觉语言、符号语言体系的深度把握,比如他对“崔尼蒂” 的分身解读看似错误,其实正中靶心。他读的不是故事走向,而是创作意图。这就是带脑子的死忠粉,厉害,这群人就是这个 ip 的基本盘。

17 “双向奔赴” 这个词谁 tm 发明的啊,忒土。

18 彩蛋挺烂。

最后,想知道这 13 亿有多少真花到这部电影上了。

PS:

1 “上层叙述” 这个词源于基金会,而非《黎明之剑》,即使未来一段时间内,这个词会被各种视频创作者大规模滥用,也不能改变这个基本事实。

2 动物园的灵感同样源于基金会,不要以为什么东西被墙了就等于不存在了。

3 最后,长着蚱蜢腿和海豚脑袋的蝠鲼是什么魔鬼设计,这玩意精确地长在了我的笑点上,害得我爆笑了半分钟。

知乎用户 segelas​​ 发表

谈一谈个人的看法。

《黑客帝国四》是一次对旧三部曲表层的再现,而又借助了这种再现,加强本作与旧系列的对比,实现了对旧三部曲 “自由或宿命,顺从或挣脱” 主题的部分改变,弱化了对 “宿命” 部分的表现,代之以对 “情感、内心、体验” 的强调。

以旧三部曲的标准而言,它显得有些简单、直白、浅层。但如果独立地看待它,它依然在一个较为简单的架构思路、表达野心上,拿出了值得一看的东西。

仅仅从电影开场,我们就能明显地感知到这种手法的使用。从剧情、构图,到运镜,它都高度地还原了第一部的片头。它达成了很多重的效果。于叙事层面,它创造出一种类似于第一部著名的 “同一只猫两次经过 “的观感,暗示了后者代表的矩阵程序运行错误,以及其引导出的 “尼奥对于世界真实性的否定”,这就让本作的大背景凸显出来——矩阵世界的又一次稳定打破,又一次的挣脱。

但是,从一些细枝末节里,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不同之处:吃下药丸后的墨菲斯变得异常兴奋,甚至有些 “磕了药” 的失控感,直接意外地回到了战场,这在前作三部曲里的墨菲斯身上,显然是不可能存在的。并且,在随后与尼奥的对打中,他也表现出了不同于前作 “死板” 气质的跳脱,甚至有点游戏人间的感觉。此时他身上象征 “自由药丸” 的红色衣服,更是将他的属性表达得非常清晰。

因此,电影也就带来了其与三部曲的区别:更丰富、具有存在感的主观情感力量。而这就带来了对主题的表达:在前三部里,墨菲斯、崔尼蒂等人的 “挣脱矩阵世界”,其实都只是被既定的剧本,是被赋予的宿命,而非真正的自由选择,到了这一部里,他们才真正拥有了自由,以一种波动极大、看上去不受控制的情感冲动为表现形式。

本作中的人物,从对前作剧本中某一角色的自我定位,变为感受自己真实情感的过程,对应了本作在结构上 “复刻前作,打破重复“带来的主题表达,完成了对于宿命打破的表达 —– 在很多剧情中,它都高度“回演” 了前作,但却不同于前作的“照剧本演出”,而是由情感驱动。最典型的,便是吃药丸的二选一瞬间了——巴格斯直接了当地点明了 “其实并没有选择,选择之前你就决定这么做了”,摆明了此前剧本的既定之中、主观内心因素的不存在。

而这一次,他们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不再走上老路。新的道路是主观性的,当巴格斯第一次看到尼奥,看到他的飞天,对她震撼眼神、尼奥回望的慢镜头,让本片具有了前作少见的情感表达张力,也区别开了她与前作中首遇 “救世主” 尼奥的崔尼蒂——彼时的冷漠克制,现在的十足动情。甚至,在尼奥苏醒于真实世界的时候,巴格斯也与第一部里崔尼蒂的身影重合,打破了前作里二人关系在此时的剧本性,从既定女主角换成了自主拯救尼奥的其他人。

在很多地方,我们都能看到这样的 “似曾相识而又完全不同”。例如,开场被抓的不再是崔尼蒂,而是某个路人。墨菲斯的觉醒前身份变成了黑人特工。而到了尼奥的身上,则体现得更加明显。他首次出场,依然是第一部开头时的 “电脑里的错误代码”,而他却没有睡着。

这一切同而不同,一方面代表着墨菲斯等人的 “不再按剧本”,一方面也暗示着本版矩阵相对于此前的不同:在三部曲里被尼奥“情感” 而打乱了剧本,只能遵循尼奥的条件,被反客为主,而到了这一次的掌控者分析师,就反过来塑造一个虚假的情感,让尼奥在假情感中忽视真相,接受矩阵的真实性。

围绕尼奥的,是分别对应真与假的两重情感,也让情感在本作中的意义变得更加明确。具体而言,矩阵为尼奥创造了一个 “《黑客帝国》游戏” 设计师的身份,让他延续下来的过往记忆、怀疑世界,都有了一个虚假世界的承载之处,凝结到了游戏角色的身上。他的第一次出场,桌子上摆放着一系列关于旧时救世主之举的模型手办,暗示了他在全系列里发生的一切被引流到游戏世界的状态。由此,他认为游戏世界为假,便不会认识到矩阵世界的非真实性,但却无动于衷。

对此,在第一个阶段,导演始终保持着尼奥对矩阵世界的怀疑与反怀疑,并以 “倒影” 的方式表现出来 —– 通过桌面的反光,抬头看着电梯顶部时的影子,矩阵世界与倒影世界的并立,成为了对矩阵世界与游戏世界的对应,是 “虚假” 中的相对 “真实” 与“虚假中的虚假”。特别是,在电梯的一幕,当倒影世界出现时,矩阵世界里的乘客看着手机,笑出了声,这一“情感的瞬间流露”,揭示了尼奥对矩阵世界无法确立怀疑的障碍,“矩阵给予的虚假情感”。游戏世界,成为了相对于矩阵世界的——同事手持的童话书里的——“兔子洞”,也是讨论游戏时背后掠过的“绿色代码”,以自己的虚幻,反衬出矩阵世界的相对真实感。

有趣的是,导演借助了当代的互联网世界,让人物在矩阵的相对真实中投入互联网与游戏的数码世界,植入自己的情感,前半部里无时无刻不在出现的手机上网、电脑联网、游戏编码,都是如此比喻之用。这带出了一个疑问:虚拟的互联网世界,确实带有我们的情感,而它是真实存在的吗?电影内部,互联网世界是矩阵为了相对真实的对比而做出的 “二重虚假”,而在电影,互联网世界——也许日后的元宇宙世界更为贴合——便是电影里的 “矩阵世界”,成为了对电影里矩阵世界在情感体验上拥有 “强烈真实感 “的类比。这一点运用,是三部曲时代无法实现的。

情感在本作中的地位如此重要,导演甚至用了一段讨论游戏的片段,做了特别的说明。配合着一段闪回,人们讨论着游戏世界里的种种 “前作经典瞬间”,而矩阵世界里的尼奥则对照着做出相应的动作,子弹时间、触摸镜子,却屡屡失败,或开玩笑地用手挡住同事比划出的子弹,并且不断地服用象征“回归矩阵” 的蓝色药片,压抑着对真实的感受——不再对牛排的味道产生质疑,而是稍有迟疑后,便如前作的叛徒与法国人那样,感到 “如此真实”,即是一证。这暗示着他在“相对虚假的游戏世界” 建立后,对于矩阵相对现实性的接受,甚至连看到对等于前作 “两次出现、同一动作的猫” 的飞鸟群,也没有如前作一样彻底怀疑,最终也是无动于衷。

而构成 “蓝色药片” 的,则是情感 —- 他与带着蓝色镜框的心理咨询师(矩阵世界的新一代掌管者分析师)约谈,被告知自己对于世界的怀疑都是精神疾病,而心理咨询的主要手段,便是让病人倾诉自己的情感。

甚至,在讲解黑客帝国游戏时,导演用了一大段的台词,来剥离三部曲的庞杂内容,将重点锁定在情感之上——哲学、思想,这些前作里的讨论点,都被游戏讨论略一带过、不做展开了。它强调了:突出的核心所在,而这也是三部曲的核心,三部曲里给救世主剧本变数,先知的赌博,对既定程序的逆反,成为真正的救世主,靠的是尼奥基于爱情,而对 “二选一剧本的打破”。其他的延伸,包括电脑程序的概念,是对它的包装、丰富,但围绕的依然是它。

而到了后半部,电影更是让尼奥与分析师直接对谈,借分析师之口直接点出了 “情感,感受” 的核心地位:给人们他们想要的,让他们呆在里面,他们就不会想要离开。分析师在复活尼奥与崔尼蒂的过程中看到了二人情感激活后的奇迹力量,便以虚假情感的方式优化了上一代矩阵,压制二人的真实爱情冲动,其结果便是他在此时尼奥与崔尼蒂再会的戏弄之举,用既定 “救世主”(非自由情感)的子弹时间来阻止二人的接触,并用子弹击碎了代表“欲望” 的苹果。

给予虚假的情感体验,让人们沉湎于自己得到的——“安德森” 对 “蒂芙尼”的感情,“蒂芙尼”对家庭的感情——幻觉满足,从而忽视真实的感受。这种虚假情感,在前半部里正是以 “相对游戏世界而凸显真实性” 的矩阵世界而存在,是一层对真实性的伪装。

这提出了一个议题:虚假但美好的体验,会让人忽略、看轻真实吗?在前作里,享受着虚幻美食的光头叛徒,明知是假,却依然想要回到其中,正是对此的设问。而到了这一部,它则成为了电影的核心探讨,走完其证伪的过程:人类依然会直面自己的真实情感,哪怕它会带来很多不确定的风险。

非常重要的表达,是贯穿电影的男女关系核心:尼奥与崔尼蒂的爱情。

在电影初期,他与崔尼蒂的交互,也是相同中有不同,被矩阵做了伪装——首次会面从迪厅变成了咖啡馆,而崔尼蒂的身份也变化成了 “蒂芙尼”,并且拥有了家庭,其子更是点出了“安德森对蒂芙尼妈妈的冲动”,营造出虚假的情感。通过爱情,矩阵让这种“真” 更加深化,给予了尼奥虚假的情感 —- 最典型的,便是对他与崔尼蒂关系的处理,并没有强行隔绝二人,而是给了尼奥一个 “暗恋崔尼蒂” 的设定,甚至让作为监视者的同事主动的搭讪,撮合二人。其目的,便是让二人接受 “托马斯安德森” 与“蒂芙尼”身份内的虚假情感,掩盖原本的爱情。在二人首次见面,作为虚假身份、交流着虚假的情感时,画面给到了桌子上的倒影,而当二人第二次相遇,且摆脱了同事的 “监视” 独处时,真实的情感逐渐流露,尼奥也看到了桌子倒影中崔尼蒂的“虚假面孔”。

矩阵,在吸取着此前剧本 “轻视人类情感” 的深刻教训,强行制造着所有人的情感,强化矩阵世界的真实感。这就与各种局部细节上的 “闪回前作” 形成了呼应,表现出了既定的宿命感,也正像细节对比上制造的“不完全相同”,对情感有了更多创造。但是,人物最终还是会摆脱这些伪装与枷锁,做回自己,达成真正的情感表达。

甚至,特工史密斯都成为了矩阵伪装的对象。前作中,他也觉醒了意志,才带来了矩阵世界被迫答应尼奥条件、清除病毒史密斯的结局。而这一次,矩阵也给了他一个新的身份,新的 “情感”——与尼奥是同事好友,友情建立,以作为史密斯对尼奥“敌对” 情感的彻底逆反,掩盖他本人对尼奥的仇恨;他也摆脱不了烟瘾,“不称之为习惯”,而是一种上瘾的欲望。矩阵将史密斯刻画得更加像人,不再是无感情的工具人,从而麻痹他作为史密斯的真实内心。

然而,当时机来到,杀死尼奥的手枪摆到地上,史密斯依然无法控制自己的内心冲动,拿起了枪,叫出 “安德森先生”,回归了原本的自我,觉醒了对世界的认知。此时,象征“进入现实” 红药丸的红光,打在了他的脸上。当他与尼奥打斗时,拿回对尼奥的仇恨、对矩阵的愤怒,让他压制了只是接受了救世主身份、在其后在与崔尼蒂的交流中犹犹豫豫的尼奥。

并且,史密斯也成为了对一个群体的代言。在这一部里,矩阵世界里的 “自由情感者” 集合了起来,“法国人”团队愤怒于尼奥让自己失去的一切,联手史密斯打击报复。而真实世界里,机器人也发生了抢夺资源的战争,一部分加入了人类阵营。甚至,在高潮部分,导演也安排了史密斯对尼奥的帮助,共同对抗分析师,让二人成为了基于 “自由情感” 的暂时同盟。于是,本作里 “打破虚假” 的“自由心灵,真实情感,本身体验”的存在感,被极度加强,发生在矩阵与现实、人类与机器之中,使得作品的主题变得非常集中、专一。

而尼奥与崔尼蒂的爱情,自然也是如此,更是影片中最主体的表达部分。他们作为虚假身份的相遇、相爱,是如今剧本里的 “既定”,而二者从虚假到真实的感情变化,自然爱情的发生和升温,构成了尼奥摆脱矩阵、接受真实的表达途径。甚至,影片还非常聪明地借用了 “亲情、婚姻”,让崔尼蒂以蒂芙尼身份获得了虚假的心灵幸福,从而让不真实的爱情困住了她的内心,阻碍她与尼奥面对真实爱情的进程。

这一切,让本片以主观情感、灵魂悸动为主,更多地削弱了复杂晦涩的表达,更加关于角色自身的。爱情线渲染出了——对应着情感搏动——张力,引导出了二人挣脱既定剧本中 “安德森与蒂芙尼之情” 的主题承载。典型的一瞬是,当尼奥来到真实世界的 “红色” 之中,他看到培养仓里的崔尼蒂,想要拯救她,对方也似乎被此刻 “真实爱人的接近” 而唤醒,却瞬间恢复了平静,暗示着其对真实爱情关系的依然抗拒,沉在矩阵的家庭美满之中。

而在二人再会时,崔尼蒂让尼奥不要 “那样叫自己”,强化了这种暗示,原因则是对“真实的风险“的畏惧:她梦到了自己与尼奥死亡的未来,从而不愿打破现在属于蒂芙尼和安德森的现状,更不愿打破自己的幸福。梦境预示,吻合了前作里“救世主” 的能力,是剧本中既定的赋予,这说明了崔尼蒂此时被 “程序设定” 困住的状态:受制于虚假情感满足与 “挣脱后真实危机” 的结合,安于现状的幻觉感受,消极于对真实触感的争取,回避了心灵的自由,躲在幸福的监狱之中。

延伸到高潮,便是对她拯救计划中对她自主选择的依赖。仅仅外力拔掉她的培养仓,并不能解决问题,而是需要她对蒂芙尼与崔尼蒂的选择,摆脱蒂芙尼的家庭。于是,电影也就将一切落到了崔尼蒂的选择里——一边是蒂芙尼的家庭,是她受伤的子女,另一边则是尼奥。而她的迟疑,以及随后与尼奥排除一众矩阵程序的束缚、握紧双手的慢镜头,给予了 “真实的情感” 以恰当的呈现,并最终归于现实世界里二人在代码失焦背景对比下的真正牵手。

而比较有趣的一点是,在此后,电影不仅让重拾真实爱情的尼奥取回了 “救世主” 的力量,挡了子弹甚至导弹,更让崔尼蒂也飞了起来。这完全打破了前作里的“救世主唯一性”,表现出了对既定救世主的表面化、彻底性的否认:拥抱真实感情、不畏惧承担其风险的人,摆脱了虚假安乐感受的心灵监狱(对应系列里的“放飞思想”),都会拥有力量,而剧本里的那个救世主则根本不存在。这种打破,也体现在了对比第三部的高潮里:同样的“迎战乌贼,爬上高塔”,却不再是尼奥,也不再正面对刚,而是直接回避。相比三部曲里用唯一救世主尼奥“打破剧本走向,用爱情破除二选一,成为听凭本心的真正救世主”,本作的表达方式无疑更加明确了。

甚至,后半部中的人类世界,也呈现出了这样的状态。对于情感带来风险的恐慌,伴随着他们,让他们固步自封。尼欧比自称不相信救世主,在前作里,在给尼奥船那一刻,她更多地是对尼奥其人基于相处后感受的信任。而她们也离开了 “救世主” 许诺他们和平的锡安,以自己的独立内心选择,建立了艾欧。而在这个城市,人类也得到了机器中 “自由意志” 者的协助合作。而前作里写剧本的先知,则“那是她最后一次出现”,早早消失了,暗示着人类建立艾欧的自由选择。

然而,这样的和平,却让尼欧比等人沉迷其中,用象征意味很强的外墙伪装、虚假天空——巴格斯:“人类只是更善于躲避了”——包裹起自己。当尼奥和巴格斯想要拯救崔尼蒂时,尼欧比拒绝了这种基于情感的请求,责问尼奥 “你要把人类城市放在危险中吗?” 此前也处罚了以私情拯救尼奥的巴格斯。而她热衷于用代码逆转录出草莓、并给尼奥吃的的举动,也是一种象征——迷恋于程序创造的虚假甜美体验,如同前作里的叛徒,而在甜美中失去了承受真实的勇气。

她与巴格斯团队的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基于内心行事,就像越狱出动时墨菲斯的话一样,“她们等着你的选择,在这里,还是去救崔尼蒂”,这是真正听凭己心的自由选择,哪怕如船员所说 “跟着他的船员都死了”,会面对风险。而相比之下,尼欧比带回她们时给的,则是“在这里等乌贼,还是回去上军事法庭”,被吐槽“你管这叫选择?”,成为了前作矩阵世界里负责管理“剧本” 者的对应存在,其实让人全无选择余地,一切结果早已被她决定。

而巴格斯等人对人类高层的逆反,尼欧比自身——与 “因为亲情而对抗矩阵” 的印度程序之女萨蒂交流,看到巴格斯等人为了尼奥自愿冒险——的改变(允许众人行动,拯救崔尼蒂,自己也首次露出了微笑,说了一句笑话),则带来了对主题走向的又一侧面表现:让真正的心灵感受指引自己,哪怕面对真实的风险,也不要虚假的美满。

在这部作品里,迷惑并不会像前作一样,随着 “救世主剧本” 里的 “被告知世界真相、救世主的爱侣” 便宣告破除,而是要靠尼奥自己与崔尼蒂 / 蒂芙尼的接触,用自己的心来确定地告诉自己,“哪一边是真实”,并随之获得力量。代表性的一处是,当他与史密斯打斗,其过程并没有随着他此时接受了“救世主“事实而顺利(“我依然会功夫”),反而仍旧按照第一部大成前的流程细节一样,重现一般地挨揍,甚至不断切回原作画面做对比。因为“他们剥夺了你的一些东西”,暗示着此刻尼奥情感力量的尚被拘束,让情感力量成为了救世主身份以上的存在。直到尼奥对崔尼蒂情感之热烈的完全迸发,才宣告“崛起”。

本作里,尼奥对世界的怀疑,对真相的动摇,都比前作远为丰富、纠结。他始终身处在矩阵世界的阳光之中,过亮的日照让城市变得模糊,然而又非前作里的条码世界,暗示着他对周遭存在虚实的矛盾。爱情是其中一个主要表现形式,也形成了与其他环节上的 “内心戏” 的有效呼应。在其他环节中,他的情感以爱情之外的形式出现,强化了 “非剧本的自由”——他对于矩阵世界有怀疑,但对于真实世界也并非轻易接受,而是始终在两个方向中自我怀疑、动摇。这体现了他在矩阵与救世主两边“既定剧本” 中同样存在的,对“被告知之物的迷惑”,而不会顺遂地相信自身心灵体验外的任何一方。

这与前作中 “顺遂的救世主剧本表演者” 之路有着明显的区别,导演用情节、场景、细节、推进上的与前作类似性,结合尼奥不同于前的摇摆行为,诸如 “吞下红药丸后依然迷惑,被心理医生拽回”、“与墨菲斯对打时反复挨揍” 等画面,让情节伴随着前作里相应桥段的闪回、并列,使得此时的怀疑与前作的明确形成对比,突出了此时不同于前作 “按剧本当上救世主” 的真实、自主状态。特别是关键的 “进入真实世界” 剧情中,尼奥触摸镜子,进入了真实世界的培养仓,红色的光线暗示着红药丸的“真相”。但不同于前作,这一次的他是在敌人追击下被推进去的,被动性大大加强。

前作的 “选择”,不过是剧本的演出,因此被动而顺遂,但这一次则由本心,必然是更加困难而反复的。电影始终围绕着“情感与感受”,强调着尼奥在“矩阵告知” 与“人类告知”信息之间的自主体验,展现其摇摆、破除的过程,形成不同于前作中 “被引导选择” 的自主选择,基于自身感受情绪的选择。

贯穿前半部的”触摸玻璃”——验证真假虚实的方式——与相关的 “手指触感”,便是对此的呈现:尼奥被程序告知了矩阵世界中的“触感”,也被人类要求触摸各种镜面,但最后的相信与否,是依靠他手指自行感受到的体验。这便是对爱情“感受” 线索的平行表达。直到他拿回了爱情,与第三部去往机械城市的场景一样,与崔尼蒂在阳光下牵手,听对方说出了第三部里对应场景的 “这太美了” 的台词,共同患难、承受风险的瞬间再现,一切回归才得以完成。

在电影里,这种迷惑的持续,也表现在了构图和运镜里。前作中,始终规整平衡对称的构图,突出了尼奥作为救世主的力量感、信念感。然而,在本作里,却随处可见构图的凌乱,前后景中的色彩搭配、要素搭配,甚至对 “中心物” 的强调,都不甚 “规矩”。而在镜头使用上,打斗场面里经常出现晃动过度、人物失焦,甚至主体拍摄对象的局部出画。这一切,都在烘托着尼奥和崔尼蒂在相关场景里的迷惑情绪,就像火车上的一段大战,尼奥时而摆出武术姿势,却被屡屡打翻,“解放思想束缚,飞上天空” 的尝试,显然并不如前作一样顺利。而到了二人回归爱情的最终高潮,画面的混乱才告结束,曾经熟悉的画面构图才同步归来。

这也是《重启矩阵》作为片名的寓意所在——重启,带来了对虚假情感的包装、对真实情感的麻痹,用虚幻的完美体验,对奔向自由的意志施加风险的威胁,从而削弱它。然而,到了影片结尾,这种 “重启 “必然失败,自由意志终会挣破束缚,情感必然不可抑制。

对比复杂的三部曲,它当然远为简单,做了很多减法,但聚焦于情感线索后,它依然有着对三部曲的对应主题延续,或许也更为直接、动人、易于进入。

作为系列大掌柜的沃卓斯基,或许并没有拍摄第四部的愿望,在这部电影里也进行了直接的抱怨。并且,由于作品对三部曲的压缩 “再现” 需要,空间局促的情况之下,对至关重要的爱情线索,并没有很细致、渐进的呈现完成度,而是有点赶工地衔接起了所有阶段,这无疑是对作品表达的重大削弱。以情为核心,却没有给出最强的情感说服与打动。

但无论如何,当沃卓斯基拿起导筒,继续自己生涯里最著名的得意之作,她依然有义务去维护它、延伸它,而她也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这一点——或许并没有更深、更邪、更神性,甚至主动地砍减、削弱了它,但却依然有着自己独特的情感力量。

知乎用户 Damon DanceForMe 发表

片子里台词直接告诉你了,主创不想拍的,但华纳一定要拍,不拍就炒鱿鱼,所以只好拍。

直接打破第四面墙,点名道姓华纳,连一点迂回暗示的空间都不给。都讲这么清楚了,你觉得第四部会是什么水平?

知乎用户 张阿奇​ 发表

《黑客帝国:矩阵重启》

看完电影,本来兴冲冲回来写东西。

结果,好死不死想看看网上的声音,这一看,似乎又把我带回了创作的 “矩阵”。

你觉得好的,就有人大声说不好;你觉得不好的,明明又有那么多人为它吆喝。

浏览过自己的迷乱思绪,我也接过 “真实” 的药丸。

原来下笔也是要勇气的。

——这部片,除了流亡者的服装造型太 low 了以外,其它我都很喜欢。

除去某几个闪回的怀旧时刻,我也会喜欢的一部电影。

为什么?

这真的要细细道来。

1

“老子说了不拍续集”

“不拍不续约”

“你赢了”

从第一部《黑客帝国》算起,到第四部的上映,中间也隔了整整 20 年。即使从第三部上映的时间算到现在,假设沃卓斯基兄弟(姐妹)每年拒绝一次续拍的请求,也至少拒绝过 17 次。

以此可见《黑客帝国》的珍贵和导演的抗拒。类比《哈利波特》的话,后者要不是本就有 7 本小说的体量,拍电影还拆成了 8 部,再加上《神奇的动物在哪里》接棒赚钱,也会被催死。

沃卓斯基们在此期间双双变了性,也侧面证明这俩人压根不是留后手的主。

父母相继离世后,姐姐拉娜沃卓斯基,才动了把尼奥和崔妮蒂复活的念头,写出了新的剧本。

基努里维斯和凯瑞安莫斯特别喜欢新的剧本,多年后的合作也让她们跃跃欲试。

原来的关键性配角压根就没有被邀请。

很明显,这是一部完全关于尼奥和崔妮蒂的电影。

也关于逝去与重新存在。

2

“怎么拍”

“试图持平或超越前作是最俗的方式”

要是冲着颠覆前作去发力的话,估计拉娜沃卓斯基自己都会被自己笑死。

好的创作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没有多余的东西。当《黑客帝国》的世界被呈现出来,直到尼奥在机器之神面前死去,关于 Matrix 的故事就完结了。

这道理谁都懂,但钱不懂。

华纳也许明白它能赚钱,但不太明白为什么它能赚钱。以及,这种现象的不可复制性。所以,逼着沃卓斯基姐妹再下一个金蛋,关于尼奥或不关于尼奥都可以。最好是关于,因为好运作。曾是爆款,必是爆款。

这期间,沃卓斯基姐妹捣鼓出了《V 字仇杀队》《云图》《超感猎杀》等,每一个故事都不比《黑客帝国》差,红不红另外一说。再被赶回去拍《黑客帝国》,估计她俩也憋火。

于是,出现了《矩阵重启》前面一段在游戏公司的续作开发大会上的密集吐槽。

艺术,真的都是来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不必了,就是要拍得低于生活,才有乐趣。

3

“选择只是一个表象”

“爱才是目的”

人类有爱的能力,而爱,通过选择表达。

为了心头所爱,愿意牺牲一切。这是一种选择,也是一种表达。

第六代救世主尼奥正是因为有了先知赋予的爱,从而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才迫使架构师保全了锡安,保全了人类在数据的世界中,偏安的一隅。

架构师的设计精妙到连救世主,这看似天外飞仙拯救众生的人物,也是被安排好的。

在 Matrix 的世界中,一旦系统察觉出有无法被驯服的个体,就派出黑衣人绞杀。实在解决不了的,架构师就把他们象征性的赶到一个类似于部落的地方集中管理,也就是第六代中的锡安。觉醒的人类所带来不可预知的一切,也只是个被设定好的变量。等到系统更新迭代时,再一并销毁。身处其中的人,哪怕自我意识已经觉醒,破局也是千难万难。

看似人类有选择,其实等于没有。

看似我们每天在选择浏览的内容,是这一部电影好看还是那一部电影,是这个人说的话可信还是那个人说的话可信,都毫无意义。选择只是个幻觉,走哪条路,都没有不同。

尼奥所代表的唯一与史密斯所代表的无穷无尽,是一体两面的作用也是正反两面的提示:看似无穷无尽,眼花缭乱,实则都是一样。

我们只是以为我们有选择。

但我们的确可以实实在在的拥有爱。

爱的主题贯穿了 1-4 部《黑客帝国》的始终。唯一不同的是,前三部处理得比较边缘,人机大战和哲学思辨还是占了大头,情感线要挖深一些才能看到。第四部就直接点明了说,小半部都在为爱起义,难怪被人说拍成了玛丽苏爱情片。

殊途同归啊,各位,硬核配个软壳就不是王八了吗?

内外结构没有变啊!

4

“配角的气质拿捏得非常好”

“对,没有毁经典”

“这很难得”

从一开始,《黑客帝国》的选角就是神来之笔,品味极高。

基努里维斯,重点不在于他的神颜,在于他如同自己的名字一般清朗的气质,这种气质还混杂着一种纯粹的忧愁,沉重起来令人格外疼惜。他就是那种他说什么都有人信的天生明星。

凯瑞安莫斯,20 年前也是女性化审美中的异类。她俊朗,高挑,疏离,有力量感。气质上有一些金属朋克,但又确确实实的优雅,像一个真正的贵族,不找她去演吸血鬼真可惜了的。

劳伦斯菲什伯恩,很正派,负责谈心,有些老母亲的絮絮叨叨。战力不一定最强,但地位一直崇高的人物,非他莫属。方正的脸型和漏风的牙缝,还渗透出一点点的可爱。

雨果维文,毫无争议的第一反派。影片中邪恶、恶狠得瘆人,绝对噩梦般的人物。只要有了他,观众们对于主角团的绝望处境,一目了然且万分同情。

剧情跟着两位主角不再年轻的形象去走,配角却都被换成了更鲜活的形象。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气质上,配角是一以贯之的。这样的脉络,不容忽视。

叶海亚阿卜杜勒 - 迈丁和乔纳森格罗夫作为新版的墨菲斯和史密斯,表现都十分亮眼。前者没有劳伦斯的稳重,反而有点脱线,打扮也更华丽了,眼神中却依然透着坚定;后者没有雨果的狠辣,更像一个喜欢做坏事的富二代,只是漂亮眼神中偶尔流露出漫不经心的嫌恶,依旧让你后怕。

尼尔哈里斯饰演的架构师,没了之前的高高在上,变得更狡黠;马克思雷迈特饰演艾欧的谢泼德,最终对战的时候,一头银发出场,依旧性感爆棚;埃伦迪拉伊瓦拉的异域风情,让人移不开眼。出任务的时候她还跟身后的布莱恩史密斯开玩笑,按照原来的剧情,咱们都得死。

结果,一个都没死。

这也是第四部和前三部最大的不同。

苦大仇深、生离死别的那一套,拉娜沃卓斯基不想再搞了。

能留下的,都留下。

没有什么必须消亡。

5

“填坑”

《矩阵重启》最难得的地方是把该填的坑都填上了。

还留下了关于共存、协作的新的展望。

势不两立的人类思想与人工智能开始交融,彼此亲近。垃圾的信息时代也没有掩盖思辨的火花,片中的细节处处反讽,明里暗里都在 “骂人”。黑客世界救世主的真名变成了餐馆名;模拟计算成了咖啡馆;主宰一切的矩阵,只是电子游戏。

这是不满,是调侃,也是决不妥协的声音。

所谓的有态度,就是签了合同,哪怕按你的要求只能拍成一坨屎,我也要让它长出花儿来。

而这朵花,大多数人看不见,认不出。

但它终会被看到,会被欣赏。

故自由意志不死。

就像上了年纪的尼奥怎么都飞不起来,戳戳镜子能把自己都逗笑了,也不妨碍他次次选择纵身一跃。在片中,他尝试了至少三次,每次都失败。但被他唤醒的崔妮蒂,在最后一次也是最关键的一次,飞起来了,紧紧握住了尼奥的手。

片中有句台词,说:绝望和希望是同一种东西。

绝望会帮人辨认出希望。

也是崔妮蒂被逼离开尼奥的时候,所辨认出的东西。她痛恨矩阵内的无聊生活,想踢歪老公的下巴,好几个孩子让她无法做自己。生活运行得太完美了,完美得令人绝望,绝望得顺理成章。

于是,矩阵迎来了她的反抗。

在剧情的设定中,她的选择才是最关键的一环。

如果她选择妥协,觉醒的人都会死。

而看似能让她选择妥协的一切,都在加速她的不妥协。

连架构师也在说:我不应该逼她。

此为沃卓斯基的心声。

当崔妮蒂换上了黑风衣黑墨镜,帅气的吊打架构师出气时,就明明白白地踹歪了他的下巴。还留下了最后一句台词,大意是虽然你这么操蛋,但还是要感谢你,因为你送给我们了一份最最珍贵的礼物,没有你我们都做不到的,那就是给了我们第二次机会。

还是沃卓斯基的心声。

只要你给了我机会,我就有让你后悔的本事。

太带感了。

当其他的电影人还在匠气地试图打破第四堵墙时,沃卓斯基已然在墙内外反复横跳,自如穿梭,还顺带架构起了不同时空与观点多维度的映照与交锋。

这种交互性的体验,何其开心快乐,比单单欣赏一部电影所获得的感受要强烈与丰富得多。

谁还在分析镜头语言呐?

F**k

6

“宇宙的声音”

我一直觉得,沃卓斯基姐妹,听到了宇宙的声音。

这一点不仅在横空出世的《黑客帝国》系列中存在,也延续到了近几年拍摄的《超感猎杀》中。

如果说矩阵的出现,是流行文化中的惊雷,那么通感的故事,就是她俩对于宇宙真理一如既往的坚持和打磨。

就像她们用电影,把蝴蝶效应画了出来,给你我看到。

虽然她们所相信的,并不能被几个效应概括,那应该是一种更宏观的东西。是指环王的中土世界,是哈利波特的霍格沃茨,是她们在异次元中,用代码作元素,敲出来的宇宙。

从透明的软胶囊到金属光泽的胶囊,红蓝选择的故事并没有变,它在精进,在变换,但永远是真实与虚假的选择题。只是真实的背后,有爱,而虚假的背后,一无所有。

宇宙的声音,大概是真实与爱的共振。

是通往天堂的线索。

唯一的。

知乎用户 一只软趴趴的粽子 发表

看完了… 黑客帝国 4 怎么说呢

辜负了我的期待

黑人墨菲斯让我觉得很尴尬… 和前三部中的墨菲斯形象差的太远

剧中总有前三部的片段 有的时候让人出戏 尼奥迷茫的表情还是和前三部一样

套娃思想我能接受 但是情节太过突兀 要不起之前看过三部曲期待后续我绝不会特意看这一部

就这么比喻下吧 环太平洋 2 与环太平洋 1 的观影体验 就是黑客帝国 4 与三部曲的观影体验

更新吐槽内容:

我三部曲里面睿智坚定无私叛逆的墨菲斯怎么就突然变成了一个黑人男青年?我时时刻刻都不清楚墨菲斯要指引尼奥还是尼奥指引墨菲斯。

我三部曲里面邪恶夸张危险的史密斯没了,然后来了个说相声的小丑,中途无。作用

尼奥你特喵倒是飞啊 憋屈了前两个小时就等着你大发神威 结果你让你老婆醒了你也没飞起来?你 BGM 都给了你不飞?

动作戏就是狗屎!狗屎!狗屎中的狗屎!黑客帝国 1 中的节奏感没了 黑客帝国 2 中的快准狠和 1vn 没了 你特喵搁烂尾楼打架呢?你要突出尼奥慢慢进步也可以,结果呢?进步了一下又突然被暴揍?最后夫妻档飙车,我丝毫感觉不到危险,还有人和车从楼上掉下来这种桥段,大哥这玩意速度与激情都用过了你也用啊,你能不能学点好?最后的复活显而易见,没点悬疑的感觉。

为什么分析师手下的人成了僵尸一样的人?我吐了,真让我怀疑是不是插播了生化危机的片段。之前史密斯那样控制的所有复制人整齐划一的站立也比这个强啊。分析师身边最强的护卫竟然是特警?

你描述了新的机器和人类,或者说共生体,然后呢,他们的之间的关系呢?新的锡安也没提到,为何会这么发展?母体里面偷人怎么这么简单啊,来了个磁化人就给偷完了?我去我们寝室偷舍友台灯都比这容易,你咋想的啊?

你怀旧了半天,把好色的法国人整出来,就是给主角魔音骚扰,之后还让他当着主角的面跑了?奈奥比三部曲里面是一个多么反叛敢于进取的人,好家伙,十几年过去了越活越抽抽,别人也算了,当初奈奥比你可是最看不起你老公的防御计划,长大后你反而还不如他?我主角尼奥当年会飞,不死,速度比母体里面的人还快,轻轻松松一只手竖立挡住冲锋枪,动作又风骚又帅气,然后这年头挡个子弹都累得不行,你这还不如美队的盾牌好使?

我吐了 大半夜被恶心的睡不着 有机会再更新

知乎用户 CKnight 发表

没法评价。一切尽在不言中吧→_→

知乎用户 吴牛喘月 发表

爷青回!

看到数字雨落下的落下,都感到了血在烧,只想喊一声 “铁甲依然在”。

不对呀,这是贱贱穿越了吗?要打破第四堵墙?不对呀,这是在向吴宇森致敬吗?就等着基努爆发呢?

都不对,还是黑客帝国。

说到底就是上次没有把革命进行到底,万恶的资本家镇压了英雄 Neo 后,转眼就撕掉了和平协议,又把人民拖入了泥潭之中,不过这次资本家更加狡猾了,他不但要人们 996,他还要人们的感觉,这是什么呀?这就是元宇宙呀。

但是革命的火种并没有熄灭,英雄再次降临,资本家也开始了丧心病狂的反扑,看看那些作为炸弹跳下去的人们,看看那些目光呆滞追杀 Neo 的人们,像不像那些行尸走肉般的粉丝。

最终,英雄胜利了,而且吸取了上次的教训,不再谈判,直接改变这个世界。

这电影拍的,真是

.

.

.

.

太肤浅了。

我居然看了半截就知道了沃卓斯基姐妹所有的意思。

知乎用户 未来电影局 发表

《黑客帝国 4 》终于要上映了,你们期待吗?

除了墨菲斯和史密斯之外,其余演员原班回归,并且矩阵已经全面升级。

本期视频就带大家提前了解下故事的主要内容。

知乎用户 Michael Jackson 发表

【多图预警】

如果说基努里维斯是 “日本神户和牛”,那么《黑客帝国 4》就是把日本神户和牛混在韭菜鸡蛋粉条里,做了一笼三鲜包子出来,假如你去了电影院一定会喊 “RNM 退钱!”

对比开始↓↓↓↓↓

电影第一个镜头:

《黑 1》:特写,手电、探员、枪,一下把人代入到了警察追杀的压迫感中。

《黑 4》:黑人问号脸!这是什么登西?实际上这也是警察打着手电追杀,可是一点传达不出压迫感。

崔妮蒂首次露面:

《黑 1》:美,不好惹,控场力十足。

《黑 4》:黑人问号脸!这是什么构图?脸部打光呢?最右边的两根是香肠吗?

警察聚集:

《黑 1》:对称构图,背景干净,元素只有警车。

《黑 4》:乱七八糟,没有构图,差评

精英探员出场:

《黑 1》:精英探员出场,警灯打在脸上,杀气十足。

《黑 4》:也还行,剪影模式,但和上图比还是逊色很多。。

崔妮蒂殴打警察:

《黑 1》:微嗔的娇容清晰可见。

《黑 4》:曝光过度?RNM!退钱!灯光师给我爬!

崔妮蒂殴打警察 2:

《黑 1》:造型凹得很吊,手部还是兰花指。踢完这个警察后躲了手枪子弹,躲完就是一个闪现反杀。

《黑 4》:躲自动步枪的子弹?机枪射速 10 发每秒,距离一米躲自动步枪?

蒂芙尼的逃跑:

《黑 1》:蒂芙尼跑向电话亭,精英探员开卡车撞过来,蒂芙尼的眼神特写、面部阴影、眼角血迹、以及卡车的强光,都非常令人紧张。

《黑 4》:改成了蒂芙尼被抓,新人短发女拳妹逃跑,逃跑方式怎么跟成龙一样?顺着广告牌往下滑,灯泡噼里啪啦的。。。。

尼奥登场:

《黑 1》:电脑显示器的代码图案映在尼奥俊美的脸上,字节在脸上跳动,爱了爱了,疯狂舔屏。

《黑 4》:高下立判。。。同样是脸和代码的组合,这个组合咋就这么 low 呢?摄影师给我爬!

尼奥朋友来看他:

《黑 1》:尼奥的朋友——狂拽炫酷。

《黑 4》:尼奥的朋友——油腻普信男。

尼奥和崔蒂尼首次相见:

《黑 1》:在夜店见面,崔妮蒂只穿了个裹胸,啧啧啧。

《黑 4》:在。。。咖啡馆见面,你们怎么不在沙县小吃见面呢??

尼奥的噩梦:

《黑 1》:尼奥被精英探员封了嘴,然后把机器虫塞进他的肚脐。

《黑 4》:这。。。。RNM 退钱!

经典的红蓝药丸镜头:

《黑 1》:一个墨镜特写,就表达除了两个选择,左还是右?革命还是躺平?一个镜片里尼奥伸手,另一个没有伸手,神来之笔啊!摄影师加鸡腿!

《黑 4》:红蓝药丸不仅几乎看不到,而且还离焦模糊了!这黑乎乎一片,摄影师给我爬!

尼奥苏醒:

《黑 1》:背景是非常诡异的管道,尼奥浑身惨白发青,身下的 “虫卵” 微微发红。

《黑 4》:背景呢?背景呢?背景呢?尼奥身体怎么这么红?他嘴里含的长条是什么东西?这种镜头能不能别给特写!

尼奥苏醒:

《黑 1》:额颌构图,而且有一种倾斜带来的凌厉感和情绪感。

《黑 4》:额肩构图,直直地就拍过去,好僵硬。

反派:

《黑 1》:吓死宝宝了。

《黑 4》:我在看《图兰朵》?

与反派战斗:

《黑 1》:二人打一群。

《黑 1》:喽啰打喽啰,尼奥打酱油。

结尾镜头:

《黑 1》:美如画!风骚小墨镜满分!

《黑 4》:不说什么了,风骚小墨镜也变成了旅游太阳镜,两位演员的年龄根本不是问题,完全就是服化道和摄影的锅。

沃卓斯基导演(拍《黑 1》时是男人,后来 2012 年彻底变性成了女人,下图 C 位),要不,您还是变性变回来,继续做男人吧?这续作拍的实在不咋行啊。

知乎用户 郭连凯​ 发表

5.8 分,

在 22 号之前,你跟我说这是《黑客帝国:矩阵重启》,这个前三部曲豆瓣平均分接近 9 分的影史科幻神作的评分,或许我会拿上一颗红色药丸,逃离这该死的现实。

但现实中没有红色药丸,这个评分确实让我错愕,不敢相信,因为工作关系我比 22 号还要提前看了那么几天,当时的观感虽然有一点复杂,但… 5.8?太夸张了,让我还是控制不住双手,在 1 月 14 日电影在国内公映前,为它说几句话。

这个《黑客帝国:矩阵重启》的第四部,绝对没有那么差,从某种程度上看,它还是非常优秀的。

1999 年,《黑客帝国》横空出世,只拍出过一部低成本室内戏《惊世狂花》的新人导演沃卓斯基兄弟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对人工智能,科技发展,人类社会的深度反思,以及诸如子弹时间,吴宇森时刻等令人拍案叫绝的精彩动作戏,震惊了全世界观众。

How do you define real?

一句台词让不少看过电影的观众,真切的对自己所生活的世界产生了怀疑,到底我生活的世界,是真实的吗?

第一部大获成功 4 年过后,背靠背拍摄的第二、三部作品在同一年上映,将第一部构建的世界观再一次扩展,原来矩阵世界存在 “建筑师” 和“先知”两位重要角色,是矩阵世界的造物主,可以理解为上帝一样的存在,其中 “建筑师“趋于理性,认为矩阵的进化方案应该保守起见,逃出矩阵聚集在锡安的觉醒人类就应该被圈起来一并毁灭,而“先知” 则认为矩阵需要进化,她引导着尼奥跳出已经进行了 5 次的 “救世主” 循环,用“爱”,这个更高级的情感,帮助矩阵完成了进化,人类与机器达成了和平条约,尼奥被牺牲,影片结束。

自此之后,《黑客帝国》的故事沉寂了 18 年,沃卓斯基兄弟也先变成了姐弟,再变成姐妹,期间漫威 DC 轮番出马,占据新一代年轻人的童年记忆,《黑客帝国》这样有开创性的原创电影 IP,几乎销声匿迹。

在此期间,沃卓斯基姐妹多次接受媒体采访,都说《黑客帝国》三部曲的故事已经十分完整,自己不会再有拍摄续集的计划,但现在我们都知道了,续集它还是来了。

从影片评价已出的结果来看,这次的续集重启是喜忧参半的,因为对前三部的高强度致敬和回溯,让第四部影片本身就存在了一定的门槛。

即,你真的要看过前三部电影,甚至要非常熟知才可以。只有在这种情况下,面对第四部中重复出现的 Déjà vu,那些小白兔、黑猫、红蓝药丸诸如此类的细碎细节才能瞬间 get 到导演的想法,不用再检索一遍前三部的记忆,因为往往当你反应过来,影片已经告诉的往前走,根本不会等你。又因为流媒体的属性,大部分观众不会像坐在影院里面那样全神贯注的盯着银幕,跟不上剧情的几率,是非常大的。

这是在我看来,《黑客帝国:矩阵重启》的评分不高的最主要原因,也是我要为它说几句话的最主要原因,因为只要细心跟着剧情走,就会发现这根本不难懂,那些戏谑的、调侃的情节,也只是沃卓斯基在进行着自我解构,大胆的同时,也非常合理。

首先我还是帮大家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一下剧情:

故事发生在《黑客帝国 3》的结局 60 年之后,真实世界的人类和机器取得了和平共识,墨菲斯也被当做人类英雄顶礼膜拜,但好景不长,机器人那一方出现了起义军,它们赢得起义,并主动打破了人类和机器的平衡状态,人类大本营锡安被毁灭,墨菲斯牺牲,奈奥比率领的队伍死里逃生,逃到了一个名叫 IO 的地方建立了新家园,也就是在电影中我们看到的技能书点到种草莓去了的那个地方。

再看尼奥这边,第三部结束之后的尼奥和崔妮蒂的尸体被机器人收集起来,然后由尼奥 · 帕特里克 · 哈里森饰演的 “分析师” 说服机器大帝,将他们二人复活,并安置在第三部中出现的印度父亲设计的巨型发电仓内,让两人保持着一定的不远不近的距离,这样两人就能产生出巨大的能量,

简称,为爱发电。

同时,在矩阵世界中,“分析师”将尼奥的投射设定为《黑客帝国》三部曲游戏的制作人,而这个游戏的主角就是以制作人自己为原型,用一种 “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是最安全的” 的方法,让尼奥即便产生了一些关于前世的记忆,也会因为自己制作了这个游戏而不会去怀疑自己所处世界的真实性。

另一边,崔妮蒂被设定成了有孩子的有夫之妇,也就彻底断掉了尼奥和她共叙良缘的机会。

与此同时,“分析师” 在矩阵世界中是尼奥的心理医生,每当尼奥有任何心理问题,分析师就会提供给他蓝色药丸,另外还会不定时的改变尼奥在外人眼中的样貌,个体上,让尼奥安心的待在这个世界之中,外部上,让真实世界中的人类也很难通过外貌定位尼奥的存在。

就这样,尼奥在这个世界里面生活着,直到平衡被打破,也就来到了《黑客帝国:矩阵重启》的剧情。

这就是《黑客帝国:矩阵重启》最基本的剧情设定,其实捋顺了讲,还是非常容易理解的,并且我是真的觉得让尼奥成为《黑客帝国》游戏三部曲制作人这一笔写的很妙,既完成了自我致敬,自我调侃,有着充分的自黑娱乐精神,还在剧情上完全说得通,合情合理,很绝。

这一段戏也是笑点最多的地方,也让观众误解了这部电影被制作出来的最核心原因。对于一个已经手握成功作品的创作者而言,最核心的,还得是她自己的意愿。

在采访中,拉娜说:

“在《云图》和《超感猎杀》之后,我想将相似的核心概念带回到《黑客帝国》三部曲之中,三部曲拥有美好的爱情、人类的挣扎、和生命的意义,那是年轻时候自己的全部所思所想,但,18 年过后,我有了更成熟,更多的想法,想要在《黑客帝国 4》中去讲述。”

“具体点说,在《超感猎杀》之后,我和莉莉觉得差不多就这样了,莉莉想封镜暂停创作,但紧接着,我们的父母生病,去世,一天晚上我从睡梦中醒来,悲伤侵占了我的全身,我想要写出一个故事让我得到安慰,于是我想到了尼奥和崔妮蒂,我想要复活他们,于是我就开始动笔写剧本了。”

这样私人的分享,才是《黑客帝国:矩阵重启》最核心的创作动机,就像拉娜所说的,如果她自己不想拍,华纳再怎么施压,也是没有用的。

当我带入进对世界观的预先了解,以及拉娜最原始的创作动机再回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才会发现这部电影真正想要表达的核心。

《黑客帝国》三部曲讲述了一个用爱完成矩阵进化的故事,那么在第四部中,科技又一次爆炸的时代,爱还存在吗?或者说,爱拥有抵御一切的力量吗?

拉娜给出了确认的回答,爱还存在,当影片最后崔妮蒂拉着尼奥腾空而起,我们很难不回想到第一部中尼奥舍身拯救崔妮蒂的情节,拉娜在 22 年之后用银幕中性别和角色的调转,迸发出了强烈的情感力量,并在女性议题上给出了极为有力的一记重拳。

这时候我们再回想影片中出现的主要角色,Bugs 原本是个擦玻璃工,机缘巧合之间看到了救世主尼奥的真面目,从而笃定的脱离矩阵,成为人类一方最靠谱的战斗力;

奈奥米带领仅存火种重新建立家园,用母性的力量保护她心中最珍贵的东西,这一切都是女性力量的代表,无比大胆,也足够合情合理。

所以说,《黑客帝国:矩阵重启》绝算不上狗尾续貂,拉娜唯一做错的一件事,也许就是高估了 Z 世代年轻人看过且熟知《黑客帝国》三部曲的比例,让影片的前半部分的门槛有些许提高,但对于一部续集作品,一部面向的观众就是前三部曲的观众的作品来说,《黑客帝国:矩阵重启》虽算不上完美,但绝对也是优秀了。

知乎用户 李公子​ 发表

看完了。

心理感觉还是很复杂的 (不是指电影复杂)。

用最简单的一句话来总结第四部,那就是——如果创新是一部电影的灵魂,那么《黑客帝国 4》乏善可陈;而如果创新未必是一部电影的灵魂的话,那么《黑客帝国 4》值得一看。

尤其是针对《黑客帝国》的影迷来说。

对于非《黑客帝国》影迷来说,如果不把创新排在电影的第一位,那么本片也值得一看。

应该说,2010 年左右至今,十年的时间,或者再早一些,大概从 2007、2008 开始算,有十几年的时间,好莱坞的科幻电影的发展,几乎都走上了一条 IP 改编的道路。

第一条路就是著名的动漫改变,其中漫威改编首当其冲。除了漫威宇宙就是 DC 宇宙。几乎近十年的科幻票房,都让这两个宇宙包圆了。

而严格的说,动漫原则并不是真正意义的科幻,而是有科幻元素的奇幻拼盘。

第二条路是青少年 + 反乌托邦,从《饥饿游戏》到《安德的游戏》,《分歧者》,《移动迷宫》等等等等,基本上从制作的时候就雄心勃勃要拍几部曲,但是最后一部都非常不好看。

都是青少年向,都是反乌托邦向,也都算是小说改编。

第三条路就是《银河护卫队》这种漫威系列的特例,属于嘻哈 or 蓝调太空歌剧。玩世不恭,不需要遵循科学原理,电影宣发可以分到漫威档,也可以分到科幻档。非漫威的有《头号玩家》、《失控玩家》,第三条路的游戏感都很强,非常符合 2010 年后手机互联网普及后的手游文化与娱乐文化。

而硬科幻最近十几年,值得称道的大概只有《星际穿越》、《盗梦空间》和《地心引力》。

而 1999 年横空出世的《黑客帝国》,以及 2003 年的第二第三部续作,形成了一个经典的科幻电影叙事。

原创性,前瞻性,以及多层次,多角度的解读性和哲学性 ,可以从有限的电影中,衍生出无限的想象。

这是《星际穿越》和《盗梦空间》也难以企及的一种高度。

而更为关键的是,《黑客帝国》,实际上承接的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好莱坞科幻电影的危机意识,以《终结者》为代表的一系列科幻电影,实际上都是在美国即将取得或者已经取得冷战胜利之后,开始的新的关于未来和人类命运的思考。彼时电影工业的娱乐性还要和创作者的思想性进行平衡。而进入到 2010 年代之后,手机互联网的兴起,或者什么别的原因,导致了纯粹的娱乐性一统好莱坞。“思想”,变成了多余之物。同时,“政治正确” 也在不断侵蚀着好莱坞的影视作品。

从这一点上讲,《黑客帝国 4》的气质,并不是和我上述所说的前三条科幻电影道路是一致的。

他承接的依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及世纪之交的好莱坞科幻电影的脉络。

从这个意义上讲,本片具有挽歌的气质。当然了,我也同样知道,这样一部 “挽歌”,并不是当下好莱坞的主流。好莱坞的主流,依然会用大剂量的致幻剂(比如漫威电影),来阻止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思考。

就这一点而言,正好是《黑客帝国》整个系列的一个重要命题——自由意志是否存在?我的选择到底是不是真的我的选择?

当然,既然是 2020 年代开始以来的一个特立独行的电影,就意味着他的制作团队是 “活在当下” 的,他必然不可能完全复刻世纪之交的科幻电影气质。

这既是本片成功之处,也是本片失败之处。

成功在于,一个没有看过黑客帝国系列的观众,(虽然会有一些观影障碍),但是不会认为这是一部纯粹娱乐向的爆米花科幻电影。当然,有可能这会让这些观众昏昏欲睡。

而对于一个看过整个系列,并且是黑客帝国影迷的观众,大概率会对第四部的过分模仿前三部而气愤。

这当然也是电影的失败之处——缺乏创新性的故事和命题,缺乏对当下手机互联网世界的思考和映射。而故事则近乎完全取之于前三部。

利用尼奥的被束缚——尼奥的觉醒——真实世界的危机——唤醒崔妮蒂——下一部反抗矩阵。

这个故事脉络,几乎会被所有的黑客帝国影迷所诟病。

但公允的说,本片的科幻设置,还是有亮点的,比如墨菲斯的分子人,比如子弹时间。比如新的人类城市。但遗憾的是,这些科幻设置的亮点有限,亮度也有限。还构不成一个新的科幻增长点。

如果从怀旧的角度讲,本片可圈可点的同时,也有遗憾。其中最大的遗憾是没有雨果维文的加盟,使得史密斯和尼奥的相爱相杀,没了看点。同时,也没有了尼奥崔妮蒂和墨菲斯的铁三角。

但不管怎么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美的权力转移几乎是客观的不可逆的规律,而好莱坞在大势之下,也显而易见的出现了十年的相对衰落。未来还会不会有比《黑客帝国》123 更好看的电影,依然是未知之数。

知乎用户 以上 发表

刚刚出电影院,我需要缓一下。。。。

只能说黑客帝国 4 这已经不是狗尾续貂了,这是猪尾续貂。

简要评价一下各方面。

动作设计很烂,很多打斗画面很乱,看不清,能看清的 1v1 也设计的很土。老黑客帝国引以为傲的动作,分镜和特效,目前只剩个一般的特效,还在反复用以前类似的镜头来表现 neo 的超能力。最后一段我都看麻了,只会念动力是吧?。。。

接下来我要包含剧透了

剧情老土,整个剧情就是很普通的很经典的英雄救美,在剧情进行过程中碰到解决不了的逻辑问题就加设定或者敷衍了事。不过人都复活了还能要求什么。最后感觉剧情除了救人什么也没说,史密斯去哪里了,怎么勾搭上的流放者,史密斯这最重要的一部分根本没讲。最经典的史密斯尼奥这个一分为二的设计在这部里就是废的。

难过,感觉导演借演员台词说出来了这部电影的真相和自己的态度。

知乎用户 李军​ 发表

Matrix4 复活肿麽了?为何评价两极分化,爷青回 or 炒冷饭 - 这档春节档电影要不要进影院…

【黑客帝国 4】之 回家的诱惑

-—

当我尝试总结这部作品的主要剧情,恍惚间想起经典的《回家的诱惑》。

换了个配乐竟毫无违和感。原来这才是大哥的惊喜啊~~ 锡安虽然灭了,IO 村期待二位回家啊!

-—

爷青回 or 炒冷饭 - 这档春节档电影要不要进影院…

一场横跨 20 年的等待,和年少时的幻想相约在 2022 年初。但伴随其在海外上映,评价却出现 “两极分化” 的趋势… 要不要去影院体验这部期待已久作品,成为了悬念。

-—

或许,就如 “Catrix” 这概念一样,大家可以一笑了之;没有必要较真,毕竟,当年看电影这些叛逆少年,都已经长大了,大多也被生活磨平了棱角。圆一个青春之梦也未尝不可.

毕竟我们已经学会了苦中作乐,所以… 出发吧

知乎用户 IGN 中国​ 发表

反对卖情怀的人们通常最讨厌重制、重启,或者在很长时间后推出的续作。他们认为这些作品无异于明目张胆地骗钱,或者成为一些只为了满足人们长久期待而诞生的廉价挂牌产品。你大可以忽略这些论调,但不幸的是,粉丝们对《黑客帝国》续作的猜疑最终并没有错。

这部影片当然也有好的一面。基努 · 里维斯和凯瑞 - 安 · 莫斯回归饰演尼奥和崔妮蒂仿佛就是美梦成真,新面孔们也为整体的演员阵容更添光彩。乔纳森 · 格罗夫饰演的史密斯特工每一幕都相当精彩;杰西卡 · 亨维克饰演的兔儿或许是《黑客帝国:矩阵重启》中最棒的部分;本片中的古怪版墨菲斯也只有身穿卡通服饰的叶海亚 · 阿卜杜勒 - 迈丁能够驾驭。

事实上,我可以这么说,《黑客帝国:矩阵重启》全片都是由很棒的想法构成的,但问题就在于这部电影并不好看。它就像几个小孩一起挤在一件大衣里面假扮大人一样,是由很多个不同的有趣设想叠加而成。但影片中几乎每处都能看出是出色想法与执行不力所带来的冲突。

就以剧情来说,正如那些反情怀党所言,你能看出一部影片试图告诉你它不是在卖情怀,并通过一系列炫酷的老套镜头来表明它并不想成为一部重启电影。然而,本该有着自知之明的电影却自己成为了「小丑」。你很喜欢那些炫酷的镜头吗?它们在不断地试图告诉你:我和其他续作不一样,我是一部与众不同的续作。

然而它并不是一部与众不同的续作。

这种打破次元墙的手法牺牲了打斗场景,而后者正是《黑客帝国》系列赖以成名的元素。我们都知道基努在《疾速追杀》中大展身手依然宝刀未老,本片中的其他新演员们也在各自参演的作品中证明了自己的武术功底。那么请问,为什么明知打斗是刻进本系列 DNA 中的灵魂,却依然在续作里削减其戏份?本片中出现的战斗镜头要么转瞬即逝,没留下什么印象;要么就是被一些震撼的动作场面所替代。

初版电影耗资 6300 万美元,两部续作分别耗资 1 亿 5000 万美元。以这样的先例来看,不难推断出《黑客帝国:矩阵重启》的投资同样不容小觑。大家见到本片最后的几个场景就知道这个预算有多么无法理解了,尤其是对比起 20 年前那观感让人无比震撼的原版电影。

本片的槽点不仅限于一些糟糕至极的动画和特效。在一个仓库的镜头中,本该是尼奥在讲话,结果动嘴的却是史密斯,而尼奥正背对着镜头。这种大片都是经过多个团队的层层把关才能最终上映的,所以这种重量级 IP 的续作中出现如此低级错误也着实让人大吃一惊。

或许,《黑客帝国:矩阵重启》中唯一真正成功的剧情线就是尼奥和崔妮蒂之间至死不渝的爱情故事,以及本片对整个 IP 世界观的扩充。这对恋人在《黑客帝国:矩阵革命》中为人类未来所作出的牺牲显然值得人们为之奋斗,即使尼奥一开始都难以相信这个事实。

崔妮蒂在影片结尾处有一个高光瞬间,但本片却很难让观众们为这个瞬间叫好,因为最后的部分质量实在过于糟糕,剧情推进到这个小高潮也经历了太长的时间。

提到时长,篇幅长的电影其实也可以很优秀!只要有优秀的内容能够支撑起这个时长即可。但《黑客帝国:矩阵重启》却并没有做到这一点。太过「破墙」的场景和不断出现的闪回记忆占了两个半小时总片长的大部分时间。
那些担心没有做足前作功课会导致看不懂本片的观众们无须担心,这部电影会告诉你所需记起的一切回忆,外加更多你肯定没有忘掉的经典镜头。然后你会不断见到这些内容,在影片中一遍遍地反复出现!或许导演拉娜 · 沃卓斯基想营造出一种被困在矩阵中的感觉,但传递给观众的只有枯燥和乏味。

总结

《黑客帝国:矩阵重启》的质量糟糕到令人发笑,足以成为影史上的一部「邪典」作品被人们铭记。说真的,我甚至不能说这部电影毫无乐趣,毕竟其观感差到让我大部分时间都在憋笑。

虽然影片质量不怎么样,但那些寻求情怀的观众们还是能得到满足的。没错,再次见到尼奥和崔妮蒂让人非常激动,新角色们也为错综复杂的设定更添深度。但是,空有众多优秀的想法(和视觉特效)却执行不力,再加上影片过于「破墙」的叙事手法,我所能给出最中肯的评价就是「一手好牌烂在手里」。

优点

  • 基努 · 里维斯等一众主演的回归
  • 世界架构和故事情节的出发点很好

缺点

  • 糟糕的打斗场面
  • 部分场景剪辑出错
  • 太多回忆打断了叙事节奏

评测成绩

《黑客帝国:矩阵重启》的质量糟糕到令人发笑,足以成为影史上的一部「邪典」作品被人们铭记。说真的,我甚至不能说这部电影毫无乐趣,毕竟其观感差到让我大部分时间都在憋笑。

本文编译自 IGN US 相关内容,原作者 Amelia Emberwing,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以下是视频版评测:

[

【IGN】《黑客帝国:矩阵重启》评测

IGN 中国的视频

 · 2 万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457357890877620224)

另外,我们也写了一篇有关电影结局的解析,感兴趣的用户可以点击阅读~

IGN 中国:《黑客帝国:矩阵重启》结局解析

知乎用户 思路乐 发表

一开场就在疯狂自反,字面意思上重演了一遍《黑客帝国 1》。

然后呢?基努饰演的游戏制作人和他的老板说出了全片最核心的台词:

华纳公司不留情面的戏谑也是在讽刺自我,完整且优秀的三部曲在多年后炒冷饭,本就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苦活,有何必要?

而这种自反也在诉说着一个事实:创作者们的想象力已经枯竭,于是他们只好利用各种 meta 性质的调侃来尝试为电影注入一丝活力。

如何让自我解构变得无比难看?《黑客帝国 4》或许是最佳案例。

只能说现在好莱坞已经把 “自我解构” 这种曾经新奇有趣的要素转化为另一种可被预见的剧作套路。好像一句实诚的吐槽就可以消解俗套情节带来的不适感,这正是需要被提防的。如果连华纳都同意让你在电影里嘲讽他们,用于创造更多的娱乐性,那你这讽刺又有何力道可言?

自我吐槽早已不再新鲜,尤其是在当下连超英电影都力求于通过该形式榨干最后一点灵感,而你也成为你所批判的对象。

为何如此?因为制造单纯的好看已近乎奢望。回望过去的《黑客帝国》三部曲,中全景的镜头景别,大广角的空间呈现,摄影机以平稳运动凝视演员们的对抗,并在关键时刻通过越轴剪辑调整节奏。沃卓斯基兄弟用港式动作片的视听语法来打造一场场极富格调的动作戏。但在这部续集中,彻底沦为好莱坞的庸俗流水线,景别全部推进,剪辑、视点与站位都混乱不堪,于是观众看见了更加支离破碎的动作戏,几乎是完完全全的视听折磨。

而子弹时间也同样如此,数字影像下的抽帧与升格同样廉价,不值一提。

理所当然的,观众无法产生任何对续集的期待,在各种带有 meta 要素的反类型中,我们开始怀念严肃认真的娱乐电影,至少创作者能够相信其镜头下的世界。

虽说捧一踩一不值得提倡,但好在 2021 还有《EVA 终》,告诉观众大热 IP 时隔多年后的续集该以何种态度自反,至少先拍一个足够真诚的纪录片吧。

知乎用户 Liuuzaki​ 发表

这个叫 Lexy 的大姐挺不错

之前还演过超感猎杀

甚至有点 Kamisaki Shiori 的感觉

![](data:image/svg+xml;utf8,)

![](data:image/svg+xml;utf8,)

其他的,兔子就兔子吧,加个五角星我就开始幻视了

![](data:image/svg+xml;utf8,)

强尼手银肾虚严重

Trinity 成了 MILF

最后甚至上演夫目前 NTR

老哥的眼里全是原谅

再就没啥好说的了

说实话我都不太记得这电影讲了啥

玩了半天 meta 来嘲讽市场嘲讽观众,说人们只想被控制不想要自由,这确实还有那么点意思。但是你知道最自由的是什么吗?最自由的就是上映当天网上就有 4K 片源啦。

自由的人们聚集在海盗湾,we are still here!

-

最后说要拍猫片也没见到猫猫

果断差评

知乎用户 Johann Faust 发表

咋说呢…… 感觉色彩太艳,情节冗余,节奏拖沓。

尤其是各个 “闪回” 画面…… 简直弱智到家了,生怕观众不知道是“致敬”,而且连画质都没咋调整。

知乎用户 黄医湿​ 发表

过度解读 + 胡说八道来了。黑客帝国 4 是美国的现在,也预告着美国的未来。黑客帝国 4,想必已经有不少人看了,感觉就是一部烂片。本人也看过了,确实跟前面三部不是同一个水准的,很多人觉得黑客帝国 4 拍得不怎么样,因为黑客帝国 4 就和现在的美国一样,都不怎么样。黑客帝国 4 是美国的现状,也是美国的未来。

我将这部电影挑出 4 个部分来跟大家分析一下,分别是:尼欧和崔尼蒂的复活代表什么?尼欧失去神力代表什么?崔尼蒂觉醒神力代表什么?电影结局中,两人一起改造新世界代表什么?

首先来看第一点,尼欧和崔尼蒂的复活代表什么?

尼欧所代表的是自由意志,在前面三部电影里面,尼欧的死去是一次自由意志的升华。尼欧死后,他的自由意志让现实中所有的人类都得到了和平。但是这种和平并不是永远稳定的。而尼欧的复活,代表着旧势力倒下后,尼欧仍然被人类需要,因此而复活。代表自由意志的美国,在上个世纪 90 年代赢了冷战之后,已经走到了历史的拐点,但是美国仍然要将自由意志传播出去,以此稳定美国的影响力。因此美国不能失去自由意志,需要重新定义自由意志,然后继续让世界的运转处于美国的掌控之中。影片中尼欧的复活,以及崔尼蒂的复活,可以提供强大的电力,维持矩阵的运行,就如同美国认为自己的民主和自由可以让全世界都维持在一个和平的状态。在影片中,复活尼欧花了分析师很多的钱,这就代表了美国所标榜的自由非常昂贵,比如说伊拉克的人民用一无所有换来了自由,极具讽刺性。

2. 尼欧失去神力代表什么?

尼欧失去了神力,代表着美国的自由和民主失去了影响力。尼欧在多年前开启神力,将自由意志带给了所有人,如同美国以前标榜着自由,在全世界范围引起共鸣,很多人信以为真,并且有不少国家相信美国,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比如乌克兰。多年之后,尼欧的神力衰弱了,代表美国标榜的自由精神由于失去了对手而变得意义模糊。尼欧的神力在战乱时期具有很强的效果,但是进入了和平时期,功能就大幅度降低了,因为自己失去了敌人。这就好像是苏联解体后,美国赢了冷战,终于一家独大,这时候美国再去宣扬自由,原来的概念已经没那么好的效果了,需要加入新的概念,否则神力就发挥不出来。所以就有了崔尼蒂在半空中突然神力觉醒的一幕。

3. 崔尼蒂觉醒神力代表什么?

崔尼蒂觉醒神力是代表着美国所提倡的自由,出现了新的概念。美国原来所追求的自由是反抗暴政,反对霸权的,而新的自由概念是在美国所认为的苏联霸权被推翻之后增加的,具体来说就是身份政治,比如女权主义,LGBT,黑命贵之类的政治正确。崔尼蒂所代表的,就是身份政治的其中之一,女权主义的体现,实际上崔尼蒂在前三部里面并不是救世主,而在这一部里面,却拯救了救世主,比救世主本人还率先觉醒神力,最后还能代表救世主去教训分析师,说明现在的美国,政治正确凌驾于自由意志之上,美国的身份政治比自由意志拥有更大的力量。

4. 改造新世界代表什么?

电影结尾时,尼欧和崔尼蒂两人说要去改变矩阵,这一段代表了政权的交替:分析师掌控下的矩阵,代表着霸权和奴役,而尼欧接手后的矩阵,代表着自由的意志。当尼欧掌握矩阵之后,大家想想看,会发生什么变化?影片最后只有两人一起飞的片段,但是矩阵怎么被改造,是没有任何信息的,为什么呢?因为导演和编剧也不知道尼欧掌握矩阵之后,能够改造出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这里其实反映出了美国的迷茫。大家也许有听过弗朗西斯福山提出过的历史终结论:自由民主政体可能构成 “人类意识形态进化的终点” 和“人类政府的最终形式”,并由此构成“历史的终结”。

尼欧掌握了矩阵的最高权力后,就迎来了历史的终结。导演编剧已经想不到尼欧掌权后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就如同美国也无法想到这个世界以后会变成什么样的。美国认为自己就是历史的最终形态,所以尼欧掌握矩阵后的世界,并不会有什么明显的变化。

而这里,就是这部电影的重点。尼欧掌握的矩阵会迎来绝对的和平和平等吗?还是会迎来另一种版本的绝对控制?我们来假设一下,如果矩阵中的所有人都知道自己生活在一个虚拟的世界中,会发生什么事?

会出现以下四种情况:

第一种,认为虚拟世界很好,不需要了解这个世界的真相,继续过自己的生活。

第二种,一定要回到现实世界,然后活在现实世界中。

第三种,选择回到现实世界中看看,发现现实世界中一片荒芜,自己也打不过机器人,不如在虚拟世界中活得舒服,选择活回到虚拟世界,继续当燃料。

基于以上三种情况,还会引发第四种情况:矩阵中的人会不会因为知道自己生活在虚拟世界中,要求尼欧改写他们的代码,就像尼欧一样,或者部分像尼欧一样,获得超出平常人的神力?

这是一把双刃剑,首先,如果你知道自己生活在虚拟世界中,你就会认为一切是假的,从而抛弃以前的认知,认为自己认知中的一切规则都是没有意义的,就会有人去做一些打破规则的事情。然后,如果这些人知道尼欧有权限改变矩阵,改变自己的人生和命运,那么他们就会去要求自己在矩阵中获得同样的权力,即改写自己的代码。如果尼欧不给他们这样的权力,那么尼欧就是新的霸权,这样一来就会引发不满,矩阵世界也同样会陷入混乱之中。

这个时候问题来了,是让所有人都不知道自己生活在虚拟的世界中,还是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件事呢?还是有选择地让一部分人知道这件事呢?如果大家都知道尼欧可以肆意控制矩阵世界,那尼欧为了让矩阵保持稳定,就必须要让所有人都崇拜他,这其实就是绝对君主制以及政教合一的统治模式罢了。而尼欧改变了身份之后,从被奴役者变为了统治者,就不得不以统治者的思维来管理矩阵,维持矩阵的稳定,显然,大家都不知道自己生活在虚拟的世界中是最优解,大家知道了外面的世界之后,知道自己生活在虚拟世界之后,就再也没有办法回到原来的正常生活中。

这和美国控制全球媒体,操纵舆论是一样的。为了维护美国的稳定,不让美国从内部崩溃,必须控制好媒体,不能让美国人民以及美国的盟友们知道那些对美国这个矩阵不利的信息,否则美国人民以及西方世界就会明白自己生活在矩阵里面,会找代表着自由意志的美国政府寻求自己的自主权力了。

总体来说,黑客帝国 4 没有什么新意,特效和打斗都一般,都是在于炒冷饭,也代表着好莱坞电影工业创作的疲软,这是一种求稳的现象。不够大胆地开设新 IP,保守地选择了以前的电影拍续集,这是对电影市场的不自信,同时也反映了美国电影市场的不稳定,就像美国现在的市场一样,充满了各种不稳定。黑客帝国 4 这部电影的内容说的是美国的现状,而黑客帝国 4 这部电影的推出,就预告了美国的未来:风雨飘摇,前途未卜。

知乎用户 独立鱼电影​ 发表

22 年前,《黑客帝国》横空出现。

从概念到故事,再到动作场面,都极具前卫。

一出世就震撼了无数观众,狂揽全球票房 17 亿美元。

不仅成为史上最卖座的 R 级片,而且稳稳占据着影迷心中的神作地位,多年来都无法动摇。

首先是极其超前的设定。

比如**「人机大战」**。

《黑客帝国》的整个故事背景,都建立在人类与 AI 机器人的矛盾冲突上。

但影片并没有采用彻底的二元对立。

而是试图探索出一种相互制约的平衡。

这种概念即使放到今天,依然吊打无数类似主题的科幻作品。

又比如**「缸中之脑」**。

《黑客帝国》借由脑机互联,将实在的人类意识与虚拟的互联网络完美结合在一起。

创造了一种游走于现实与虚拟两端的科幻概念。

别看今天的「元宇宙」概念炒得火热,跟《黑客帝国》中的母体比起来,落伍了不是一点两点。

抛开这些超前的科幻设定,《黑客帝国》在动作片类型上也做出了极大的突破。

特别是**「子弹时间」**。

无论是夸张的想象力,还是不走常规的拍摄手法,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同时,这个动作场面还被赋予了一种独到的哲学韵味。

在时间相对性的概念下,重构一切可能性。

这个经典一幕,被后来许多电影频频模仿。

但绝大部分都只是形式上的复刻。

并未像《黑客帝国》里那样达到形神合一。

此外,像「黑色墨镜 + 黑色风衣」等诸多设计风格。

也风靡一时,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而真正让《黑客帝国》成为影史留名的神作,在于其严肃而深刻的内核。

影片借用这种超前、酷炫的科幻外衣,包裹着的依旧是对人性的挖掘以及对未来社会的精准预言。

最具代表的就是「红蓝药丸」。

红色药丸可以让人回到现实,面对黑暗、残酷的真实世界。

蓝色药丸可以让人忘掉一切,留在母体。

继续享受虚假的和平生活。

这一看似简单的抉择,却包含着对于人性的极致考验,也流露出了强烈的存在主义反思。

选择残酷的真实,还是虚幻的美好?

这个问题,已然成为当今世界最尖锐的扣问。

网络已经侵占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人类已经无法摆脱对科技的依赖。

拒绝现实,沉醉于虚拟网络的人,已经越来越多。

这也应了电影中的一句台词:

「无知就是幸福。」

所以,当传出《黑客帝国》将推出第四部时。

无数影迷都是翘首以盼。

鱼叔曾经预想过,这一部恐怕难以超越前面的三部曲系列。

但没想到,这部续作竟然拉胯得这么厉害。

从故事,到角色,乃至曾经引以为傲的精神内核,几乎全面崩塌。

***** 以下部分含剧透内容,请谨慎阅读 *****

第四部的故事,可谓平平无奇。

大家应该还记得三部曲的结尾:

崔妮蒂死于飞船坠毁,而尼奥以牺牲自己为代价换来了人类与母体的和平共处。

第四部的时间,来到了 60 年后

以**巴格斯**为首的一行人,意外发现尼奥还活着。

继续生活在母体内。

他又变回了曾经的**「安德森先生」**。

在他的记忆里,之前的经历只是自己编写的一款游戏

游戏受到了全世界欢迎,他也一跃成为享誉世界的知名游戏设计师。

此时,老板提出要尼奥制作三部曲的续作。

一系列有违初心的要求,让尼奥倍感压力。

他看到老板的嘴渐渐消失,又经常感觉游戏里的场景似曾相识。

他怀疑这些都是自己压力太大导致的幻觉。

他找到自己的心理医生倾诉。

而心理医生给他的解决办法永远只有一个——

按时吃药。

这些药,正是蓝色药丸。

吃得越多,他在「母体」中就陷得越深。

直到有天,对现实与虚拟越发混淆的尼奥走上了天台。

差点跳楼的一刹那,被巴格斯拉了回来。

经过巴格斯等人的一通解释,尼奥终于意识到自己所处世界的虚幻。

于是他再度迎来了人生最重要的选择。

红药丸 or 蓝药丸。

从「母体」中醒来的尼奥,发现崔妮蒂居然也还活着。

于是,营救崔妮蒂并找到他们两人复活的真相,成了这一部的首要任务。

没想到,答案自己找上了门。

尼奥在这个世界的心理医生,其实就是母体迭代升级后的新「架构师」——

这一部改叫**「分析师」**。

他之所以复活尼奥和崔妮蒂,是因为发现他们两人的接触可以带来巨大的能量。

但如果靠的太近,又会对系统造成伤害。

所以只要控制好距离,就能利用这股力量为整个系统供能。

换句话说,两人之间的「爱」成了「母体」的发电机。

而且在经过 60 年的迭代后,分析师变得异常强大,连尼奥都无法战胜。

尼奥有子弹时间,但分析师能超越子弹时间。

他试图以崔妮蒂的命为要挟,逼迫尼奥回到矩阵中。

而如今的尼奥,不再是从前那个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救世主。

但他不得不再一次面对爱人与全人类,作出艰难的选择。

显然,这一部的故事剧情非常老套,无聊。

从头至尾,都是故弄玄虚地「用爱发电」。

格局,几乎不再存在。

而创新层面几乎完全没有。

全片充斥着对前三部曲元素的重复和滥用。

开场就是第一部《黑客帝国》近乎一比一的复制。

中间夹杂着数不清的过去影像片段,而且都是直接挪用的画面,让人感到各种偷懒和廉价。

最一塌糊涂的,当属动作场面。

熟悉的「子弹时间」还在。

但同样是无尽的滥用。

好像生怕大家忘记是《黑客帝国》将「子弹时间」发扬光大。

而且做得还远不如二十年前那么酷炫。

胡子拉碴的尼奥,从容不再。

各种大招,宛如廉价的气功。

其他打斗场面更不理想。

前三部曲的动作戏在袁和平的武术指导下,将中国功夫与西方搏击相互融合,看得赏心悦目。

但这一部的打斗既无章法,也不美观。

视觉体验堪称灾难。

尤其在预告片中,尼奥吊足大家胃口的那句台词:

「我还是会功夫的。」

到了正片里就是花架子,下一秒就被揍。

功夫大师尼奥,成了个笑话。

《矩阵重启》几乎把尼奥「重启」了一遍。

曾经潇洒帅气,如今老态尽显。

曾经说飞就飞,来去自由。

如今像个神棍,处处搞笑。

鱼叔看完这一部可以确定:

这就是一部疯狂消费大众情怀的平庸之作

并没有让人有重回母体的兴奋,只感到物是人非。

连导演也从沃卓斯基姐妹,变成拉娜 · 沃卓斯基一个人。

但是,有意思的来了。

电影中的角色似乎也在吐槽电影。

准确地说,是吐槽《黑客帝国》的出品方华纳。

片中,尼奥所在公司的母公司也叫华纳

电影 15 分钟到 30 分钟,几乎一直在吐槽华纳,要制作《黑客帝国》续作。

电影中是游戏,现实里是电影。

于是,就有了电影主创借电影中的游戏主创之口,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比如谈起要制作续作的原因,是「时代变了,市场不景气」。

华纳也成了没有感情的资本家。

直说「不管有没有原版主创,也要做续作」。

剧中主创也同样感到困惑:

三部曲已经足够完美,第四部要讲什么?

在讨论续集内容时,剧中主创也归纳了三部曲的核心精神。

他们想在续作中加入更多的哲学,更多的创意

但是,华纳不同意。

华纳认为《黑客帝国》的魅力在于「大型的混乱」。

所以,续作中要有更多的枪,更多的打斗,更多的「子弹时间」。

于是,到了电影中后段,华纳想要的内容全部出现了。

有不间断的打斗,尽管很枯燥。

也有数不尽的「子弹时间」,尽管很疲惫。

无数大场面疯狂堆砌,成功让本片变为了一部无脑之作。

电影中的游戏制作者们,无疑就是电影主创的内心映射。

他们疯狂地向观众暗示:

整部电影,都是受迫于华纳而制作的。

三部曲很完美,根本不需要第四部。

但是华纳想拍,所以大家随便拍拍好了。

这些话里有话的自我吐槽,就是主创们**「被绑架后的眨眨眼」**。

在华纳眼中,本片或许就是他们想要的《黑客帝国》。

熟悉的演员,熟悉的元素,狂拉一波情怀,从而票房大卖。

情怀是「财富密码」,而不是创新,不是深刻。

比起将它称作《黑客帝国》的重启。

鱼叔更愿将它称为《黑客帝国》的挽歌。

杀死电影的,永远是利益至上的资本。

知乎用户 申权认真生活​ 发表

如果你失去了听出话里有话的能力,你已经失去了从虚幻中辨别真假的能力。

以下内容全部来自电影台词:

那我应该怎么形容呢?怎样能解释我身上发生的事?

时代变了,市场不景气了。我相信,你能理解,为什么我们心爱的母公司——华纳兄弟——要决定制作三部曲的续作了吧?他们告诉我,不管有没有我们,他们都会这么做续作。他们说得很清楚,如果我们不合作,他们会终止我们的合同。

我已经和市场部谈过了:我们做的这一款游戏,将成为游戏的革命者。现在你们面前的东西,是由我们的焦点小组研究的。在里面,你会发现与品牌关联的所有关键词,排在最前面的就是 “原创” 和“新鲜”。我认为这是在你们研发矩阵 4 的时候,需要在意的重点。这不能仅仅是一次重启,翻新,或者照搬。请允许我用一个词来概括我们的方向吧。我们需要再次给游戏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我们需要重新创造一个像 “子弹时间” 一样经典的镜头……

奇怪,感觉真的很熟悉,看起来像旧代码。为什么要用旧代码制造一个新的矩阵呢?我们还在讲我们一直讲的故事,只是换了不同的名字,不同的面孔。我觉得,要么我是又疯了,要么我就是再一次回到了那个囚禁着我的电脑世界里。毕竟是你让我自由的,所以你比起其他人更明白我为什么不能回去再来一次。

面对现实吧,电影已经死了,剧情死了。大家更关心的只是种水果,而不是解放自由意志。为了让我继续我的事业,我要劝你,不要追求你的梦想。

也许并不是要二元对立。也许还有其他方法可以理解所发生的事情。我可以告诉你,他们已经待命了。就等着你做出选择,要么温顺地被监禁,要么破门而出,然后去找崔尼蒂

其实也由不得你选啦。

不得不说我有点兴奋,经过这么多年,回到一切开始的地方,重回矩阵。你给了我们一些,我们从未想过会拥有的东西。再来一次的机会。

适度的发怒能在治疗创伤中起到一定作用。你把你生活中的元素转换成了游戏中的剧情,你为了宣泄对你的商业伙伴的愤怒,把他塑造成你的死对头。艺术家就是如此,这很正常。

可是你放弃了观众。

我太老了,不想坐在那等待无聊的审判了。

知乎用户 阿神​ 发表

《黑客帝国》(The Matrix)是一部对二十一世纪电影史影响颇深的好莱坞商业科幻电影,也是很多 80 后、90 后成长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电影。今年的北美圣诞档,《黑客帝国 4:矩阵重生》将会在正式上映,再续 The Matrix 的故事。

为了让小伙伴们能深入的观看此片,阿神特意制作了本期的观影指南,帮助大家了解本片的台前幕后,让大家在观影时更加投入。

同时,在写作本篇的过程中,阿神发现可展开的内容太多,特别是关于基努的一些额外故事,为了不影响本回答的核心性,阿神在回答之中加入了篇后彩蛋的内容部分。

如果你能耐心的读到末尾,你会有意外惊喜,不要被糖到哦~

1、《黑客帝国》系列电影是由沃卓斯基姐妹执导,基努 · 里维斯、凯莉 · 安妮 · 莫斯等主演的系列科幻动作片。影片共三部,为《黑客帝国》(1999)《黑客帝国 2:重装上阵》(2003)《黑客帝国 3:矩阵革命》(2003),本片是《黑客帝国》系列的第四部影片,也是正统续集。

2、《黑客帝国》系列电影可以说是 21 世纪初的现象级电影,也是陪伴众多影迷长达二十多年的一套经典电影。作为一个成功的科幻电影品牌,《黑客帝国》以其充满哲学与宗教色彩的电影主题,在那个年代引起了大众广泛的讨论和思考。

特别是在国内,当时的互联网在中国刚刚兴起,使用价格相对昂贵,因此当时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还是依靠传统的书籍、杂志类。而当时在市面上会有专门的关于《黑客帝国》的影评类、解读类的书籍在卖。

![](data:image/svg+xml;utf8,)

3、《黑客帝国》系列除了三部电影外,还有一部片长为 100 分钟的动画版。这部动画版共有 9 个故事组成,分别是《机器复兴》、《少年故事》、《虚拟程序》、《世界纪录》、《超越极限》、《侦探故事》、《矩阵化》和《终极战役》。

这部动画电影汇集了来自美国、韩国、日本的七位导演参与本片的制作,其中有五位是日本导演,可以说,本片有很浓的日式动漫风格。

同时,在动画版配音演员中还有一位国内游戏迷非常熟悉的声优——大冢明夫。大冢明夫一直是 KONAMI 的经典游戏《合金装备》中主角索利德 · 斯内克(Solid Snake)的御用配音演员。

4、《黑客帝国》系列电影的导演沃卓斯基姐妹是好莱坞著名的变性人导演。姐姐拉娜 · 沃卓斯基(Lana Wachowski),原名劳伦斯 · 沃卓斯基(Laurence Wachowski)、拉里 · 沃卓斯基,妹妹莉莉 · 沃卓斯基(Lilly Wachowski),原名安德鲁 · 保罗 · 沃卓斯基(Andrew Paul Wachowski)、安迪 · 沃卓斯基。

在拍摄《黑客帝国》三部曲的时候,这对姐妹的性别还是男性,当时在导演和编剧这两栏标注的还是沃卓斯基兄弟。拉里 · 沃卓斯基应该是在《黑客帝国》第三部上映之后开始着手进行改变性别的工作,后彻底改变性别为女性,并改名为拉娜 · 沃卓斯基。

弟弟安迪 · 沃卓斯基是在 2012 年二人共同制作的电影《云图》上映之后着手开始改变性别的,并于 2016 年 3 月宣告自己变成了女性,并改名为 “莉莉 · 沃卓斯基”。

![](data:image/svg+xml;utf8,)

“沃卓斯基兄弟” 先是变成了 “沃卓斯基姐弟”,后最终变成 “沃卓斯基姐妹”。

5、《黑客帝国》系列电影遵循传统的三部曲机制,由于题材本身的特点,事实上在第三部《黑客帝国 3:矩阵革命》中,尼奥这一代主角的故事已经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且《黑客帝国》这个多年以来其实是续集呼声并不高的一个 IP。因此,沃卓斯基姐妹宣布制作《黑客帝国 4》,还是在影迷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6、与现在流行的各种超级英雄宇宙不太一样,目前沃卓斯基姐妹重启此 IP 的拍摄,并没有明确的要制作黑客帝国宇宙之类的想法,而姐姐拉娜 · 沃卓斯基在谈及制作本片的初衷时,其实也颇为简单。

拉娜 · 沃卓斯基在一次采访中提及:“前几年我爸爸去世, 朋友走了,然后妈妈也去世了。我不知道怎么才能熬过这些悲痛,太多悲伤的事集中出现。虽然他们年纪很大了,但离别的事实依旧很难接受。”

“那段时间我总是胡思乱想,有天晚上我痛哭到睡不着。但脑子里突然有了故事的点子,我没法让父母复活,但我还有尼奥和崔妮蒂,可以说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角色。”

“这两个角色复活的点子让我感觉轻松不少。这两个人死了,好吧,让这两个人复活,感觉不是很好吗。这就是艺术的作用,故事的作用,它们可以安慰我们。” 因此就有了本作。

7、《黑客帝国》是影响 21 世纪电影特效制作的重要作品之一,其开创的数字雨片头让当时的业界和观众都为之震撼。

还有著名的子弹时间,也成了后续众多电影竞相模仿和致敬的经典特效。

8、基努 · 里维斯因其曾经俊朗的外形、拥有四分之一的中国血统、自身凄美的爱情经历、极其平易近人以及看透一切的金钱观(给身边人舍得花钱,动不动就送手表、机车等昂贵物品),使之在我国拥有强大的粉丝群体。而基努被我国观众广为熟知,则要追溯到 1994 年的那部改变他命运的《生死时速》(Speed)。

基努 · 里维斯出道于 1984 年,曾参演包括《不羁的天空》、《吸血僵尸惊情四百年》等多部影片,演艺事业不断上升,后与桑德拉 · 布洛克共同主演《生死时速》,使其一下跃升至好莱坞一线男星之列。特别是在片中与桑德拉 · 布洛克饰演的一对由陌生到共患难并擦出火花的情侣,使二人奠定了之后多次合作的基础,也使二人之间的关系成为无数影迷一直在牵挂的新不了情。

而基努被中国观众所熟悉,则要回到 1994 年。那一年的 8 月,为了使中国电影市场突破过去的局限性而有更大的发展,当时的广电部出台了一个一直影响至今的新规定。

即从 1995 年起,中影公司每年以分账发行方式引进 10 部符合两个基本的电影,两个基本即 “基本反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和当今世界电影艺术和技术最新成果” 的影片在国内上映,也就是后来俗称的每年 “十部进口大片”,而这十部进口大片的引进方式就是我们今天院线基本能实时看到美国大片的基础制度。

同时参照国际通行的票房分账形式,进口大片各方收入分成的比例是制片方 35%,发行方 17%,放映方 48%;为了迅速占领中国市场,进口大片的制片方还承担了宣传的费用。也正是因为这个规定,为阔别中国银幕多年的好莱坞大片再度打开了中国电影市场的大门,也同时打开了中国电影蓬勃发展的大门。

从比例来看,当时引进的进口大片,其中美国占 1/3,欧洲占 1/3,其他国家占 1/3,可如今已经变成了美国大片占绝大多数,其他国家的电影已经很少能看到,这就是后话了。

基努 · 里维斯参演的《生死时速》于 1995 年当年引进我国,中国票房 3780 万,全球票房高达 3.5 亿美元,国内口碑爆棚,反响不错,成为那个年代引进的能代表好莱坞电影工业特色的优质电影,有多少小伙伴是坐在当年电影院的木板椅子上看完此片的。

参演《生死时速》,使基努 · 里维斯成了好莱坞的当红炸子鸡,后续又出演了《云中漫步》、《魔鬼代言人》等电影,但整体高度仍未达到《生死时速》那样叫好又叫座,再加上基努本身做人和生活又比较佛系,在好莱坞属于异类般的存在,就在大家以为基努的星运可能要回归平淡的时候,他参演了当时还是沃卓斯基兄弟《黑客帝国》系列。

然后的事情,我们就都知道了。

基努之后,再无尼奥。

9、实际上基努 · 里维斯在拍摄完《黑客帝国》三部曲之后,又参与了众多影片的拍摄,包括 2005 年的《地狱神探》,2006 年与桑德拉 · 布洛克再次合演的《触不到的恋人》、2008 年的《地球停转之日》等。

但总体来讲,只有《地狱神探》这部同样是漫画改编的电影给人印象较深,呼声较高。但票房号召力日渐衰弱,逐渐退出一线明星之列,基努的生活也逐渐归于平淡,对于好莱坞这个现实的名利场而言,不言不语没声音,基本等于慢慢边缘化了。

至到 2014 年的那一部《疾速追杀》,基努化名约翰 · 威克再次回到大众视野,为了自己的爱狗,大杀四方。时年已经五十岁的基努 · 里维斯靠着一人一枪一狗,再次迎来自己事业的第三次春天。而这一次的春天,注定短不了。

七年之后的今天,这部电影也已成为系列制作,并即将迎来第四部,一方面让人感慨基努总是能在低谷之时选到好本子重回好莱坞,另一方面也让影迷总结出了 “好莱坞四大不能碰定理”,即基努 · 里维斯的狗、杰森 · 斯坦森的快递、连姆 · 尼森的女儿和丹泽尔 · 华盛顿的朋友这四样是万万不能碰的,谁碰谁倒霉,谁碰谁见血。

10、基努 · 里维斯同时参演了《疾速追杀 4》和《黑客帝国 4》这两部目前电影市场和粉丝都非常期待的电影,之前这两部电影都预计于 2021 年 5 月 21 日上映,也就是说基努 · 里维斯参演的两部电影会在同一天上映。

这在电影市场上是很少有的一件事情,也成了这两部电影的一大宣传卖点,而且除了基努同时参演了两部影片,在《黑客帝国》中扮演了墨菲斯的劳伦斯 · 菲什伯恩同时也在《疾速追杀》系列中扮演了丐帮帮主 “鲍厄里之王”(Bowery King)。

当时宣发甚至发布了官方的 “VS” 左右互搏版海报,无奈的是受疫情影响,两部片子的拍摄进度不断延迟,无法同步跟进进度,最终《黑客帝国 4》选择在今年上映,《疾速追杀 4》目前定档 2022 年 5 月 27 日。

11、按照之前华纳兄弟宣布的 计划,本片上映时将同步登陆 HBO Max,即北美院线上映当天也上线流媒体,因此院线窗口期没了。

12、时隔多年之后的重启,影迷们最为担心的是,前三部的《黑客帝国》已经有一个比较能让人接受的结局,现在再拍第四部,是否有狗尾续貂之嫌,从目前得到的信息来看,影片的剧本较为扎实,这也是吸引基努和崔妮蒂的扮演者凯瑞 - 安 · 莫斯回归的一大原因。

《黑客帝国 4》的剧本由拉娜 · 沃卓斯基、亚历山大 · 荷蒙、以及《云图》的小说作者大卫 · 米切尔共同撰写,题材可能涉及当下比较流行的时空穿越。

13、《黑客帝国》系列电影一直以其哲学以及宗教题材的融合性见长,之前的三部曲,无论是人物名,还是地理名称,无时无刻不充满了宗教隐喻。

比如男主角的名字 Neo(尼奥),其三个字母原本的顺序排列为 N-E-O,然而重新排列组合为 O-N-E 之后,即变成了电影中先知和锡安城人民口中的 “The One”,也是《创世记》原典中的“救世主” 之意,即为第一个创造世界的人。如此,这一层含义与尼奥 “ 救世主 ” 的身份便统一起来。

女主角崔妮蒂,英文为 Trinity,同样具有宗教内涵和心理学上的意义。Trinity 的本意为 “三位一体”。在基督教的教义中,“ 三位一体 ” 乃指圣父、圣子和圣灵。根据《圣经》的启示,上帝是创造并掌管宇宙之神,是永恒之神。

而上帝则是圣父、圣子、圣灵的三者合一,此为 “三位一体” 之意,其中 “ 圣子 ” 便是耶稣。在电影中,墨菲斯、尼奥和崔妮蒂组成了三位一体的存在形式,即墨菲斯为父,尼奥为子,崔妮蒂为灵。

而本片的副标题 “Resurrection” 则有耶稣复活之意,使之对应该系列的宗教元素,之前的《黑客帝国 2》和《黑客帝国 3》副片名依次为 Reloaded 和 Revolutions,都以英文单词前缀 “Re” 开头,有重新、再次的含义,因此官方译名分别为《黑客帝国:重装上阵》和《黑客帝国:矩阵革命》,本作的官方译名为《黑客帝国:矩阵重生》。

14、本片最初立项时曾邀请雨果 · 维文回顾重新扮演经典反派史密斯探员,但由于与其他电影的日程安排冲突,他不得不拒绝了这个角色。

15、拉娜 · 沃卓斯基自己导演了所有的场景,与前两部续集不同的是,本片在第二幕没有安排动作戏码。

16、本片于 2020 年 2 月 4 日在旧金山开始制作,电影代号为 “冰淇淋项目”。与《尚气:十环传奇》和《毒液 2》等其他作品一样,本片在旧金山的拍摄对周边居民以及建筑物等设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制片人不得不向旧金山警察局支付了 42 万美元,这样他们才能在该市进行拍摄。

17、受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影响,本片的拍摄进度曾经受到很大影响,剧组曾经等待数月无法开工,在巨大的压力面前,本片导演拉娜 · 沃卓斯基曾考虑放弃本片的拍摄,不过最终还是熬了过来。

18、本片预告片中的歌曲名称叫做《白兔》(White Rabbit),是著名迷幻摇滚乐队杰弗森飞机(Jefferson Airplane)的专辑《This is Psychedelia**》**中的一首歌曲,其灵感来自奇幻小说《爱丽丝梦游仙境》,而在 1999 年的第一部中《黑客帝国》也曾多次提到爱丽丝梦游仙境的故事。

19、基努 · 里维斯在现实生活中酷爱骑摩托车,在之前的三部曲中,曾有崔妮蒂骑摩托车在高速上穿行的桥段,但是遗憾的是没有基努相关的戏份。本片中,导演特意安排了基努骑摩托车的戏份,不过这次还是坐在崔妮蒂的身后。

20、预告片中展示的一个场景是尼奥在街上的逆光镜头,在画面的右下角,有一个上面写着 “Corky’s massage” 的招牌,这是一个向法国特效公司 BUF Compagnie 致敬的彩蛋,著名的 “子弹时间” 电影特效正是由该公司开发的。

21、本片曾计划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的芝加哥取景拍摄,而芝加哥沃卓斯基姐妹瓦的故乡,同时也是前三部电影 Edge City(边缘城)的所在地,但受前期制作预算不断增加的影响,芝加哥最终被从电影的拍摄行程中删除。

22、本片是华纳 2021 年最后一部同步上映流媒体的电影,华纳今年共有 17 部影片采用院线和流媒体同步发行的做法,而这种做法在市场中受到了极大的争议,也对市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过华纳在明年的发行战略将有所调整,将会给院线 45 天的独占时间,再上线流媒体。

23、本片时长 148 分钟,将是迄今为止最长的《黑客帝国》电影。

24、片中崔妮蒂的孩子由其扮演者凯瑞 - 安 · 莫斯现实生活中的孩子扮演。


彩蛋部分正式开始。

我们说八卦之心人皆有之,其实世界各国人民针对自己喜欢的明星也很八卦,其实不光在国内,在美国也很多粉丝很喜欢基努 · 里维斯与桑德拉 · 布洛克这对银幕搭档,用现在流行的术语讲叫比较磕这对 CP,二人除了在银幕上演过情侣以外,粉丝们也特别希望二人在生活中能在一起。

这么多年下来,其实有两对演员是粉丝们特别关注,呼声极高,特别希望他们在生活中也能在一起。一对是出演《老友记》(Friends)中大卫 · 修蒙和詹妮弗 · 安妮斯顿扮演的罗斯和瑞秋,另一对便是基努 · 里维斯与桑德拉 · 布洛克。

《老友记》也叫《六人行》是当年美国的长青电视剧集,一共拍了十季 236 集,因为美国的电视剧习惯是一年一季,他们那边叫 “Season”,相当于咱们的第一部第二部中的“部” 的概念。

这部剧拍了十季,现实中也过了十年,片中的人物也在剧中也度过了十年。片中的主角一共六个人,三男三女,在剧中最终成了两对。一对是罗斯和瑞秋,另一对是莫妮卡和钱德勒,这其中,罗斯和瑞秋又相当于主角中的主角,受到大家的关注。

《老友记》的故事极为生活化,而演员的演技又极其精湛,所以罗斯和瑞秋的这段恋情又演绎的真真切切,在剧中随着剧情和时间的开展又分分合合,让无数粉丝牵挂不安。

因此除了剧中,粉丝们也觉得二人在现实中也非常般配,又特别希望二人在现实中也能擦出火花,对于粉丝们来讲,属于典型的从荧幕走进现实。

当时这件事在外界看来,属于粉丝们的一厢情愿。因为演员在演戏的时候难免会为了扮演好一个角色而投入感情,但往往事后都会出戏,因为毕竟演戏只是一份工作。

因此这个事多年以来一直是传言和粉丝的揣测,直到今年五月在 HBO 推出的《老友记重聚特别节目》(Friends: The Reunion)中,二人亲口承认了这段感情,才终于确定了这件事。

当时最大最震撼的八卦便是,二人确实在拍摄第一季的时候互相有好感,因戏生情,暗生情愫,只是不想破坏这段美好的纯友谊而没有更近一步。

这段插曲,算是满足了粉丝多年的心愿,毕竟二人的距离只差一层窗户纸,而粉丝们又徒生遗憾,虽然爱过,但是没在一起。

基努 · 里维斯与桑德拉 · 布洛克这一对银幕搭档也属于这种情况。

二人的初次合作便是在 1994 年的《生死时速》,而二人各自演艺生涯的转折点同样也是这部电影,可以说《生死时速》成就了二人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演艺巅峰。

基努 · 里维斯与桑德拉 · 布洛克参演本片时,刚刚三十岁,正处在演艺年龄的黄金期,同时也是二人颜值的巅峰。

《生死时速》这部片子的男女主角的性格设置又和两位演员现实生活中的性格基本吻合。基努的性格是那种比较内敛,比较羞涩,虽然算不上本色演出,但也偏差不大,而桑德拉本身的性格也正如片中女主角安妮那样大大咧咧,有点颜值无敌大傻妞的感觉,用金童玉女来形容当时的二人倒也不为过。

因此《生死时速》上映之后,反响非常大,不仅票房大卖,也使二人一下星光璀璨。而二人在剧中演绎的这两个角色,也给影迷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电影嘛,明星演的入戏是一种成功,而能让影迷们入了戏,那更是一种成功,所以此后,二人的粉丝群体越来越大,也有越来越多的影迷愿意磕这对 CP。

《生死时速》上映之后口碑爆棚,成本 3000 万美金,收获票房 3.5 亿美金,片方打算拍第二部,但是基努多方面的考虑,特别是感觉到剧本没有吸引力,没有接拍续集,因此与桑德拉的第二次合作擦肩而过。

基努 · 里维斯和桑德拉布洛克的高甜时刻

后来《生死时速 2》的票房失利,一方面也证明了基努当时的预感,同时也使基努得罪了福克斯公司,被福克斯封杀,直到 2008 年的《地球停转之日》的合作,双方才算是和解。

直到 2006 年《触不到的恋人》(The Lake House),二人才算是再次合作,演绎一段恋人,也算是圆了影迷们的心愿。

再加上后来外界传言的基努 · 里维斯个人悲情而又超然的遭遇以及私生活状态,使得粉丝们更加愿意磕这对曾经的银幕搭档。

2019 年的时候,桑德拉 · 布洛克在参加著名的访谈节目《艾伦秀》的时候,接受艾伦的采访时曾坦言自己被基努的帅气所折服:“I think about how sweet Keanu Reeves was,and how handsome he was.(我想到基努 · 里维斯是多么可爱,多么英俊。)”

后来基努 · 里维斯也参加了《艾伦秀》,艾伦用桑德拉这段采访的视频套基努的话,用到了 “She had a crash on you.”(某人曾经短暂地、热烈地、但又羞涩地喜欢过另一个人,这句话有心动的意思)” 基努倒也大方的承认了当时对桑德拉还是有感觉的,“She obveriously didn’t know I had a crash on her ever.”

当然了,两个人做为好莱坞的大明星,职业经验都非常丰富,两人关系又很不错,不排除二人之间的互相吹捧相互蹭蹭热点,但是话里真真假假,至少对于影迷来讲,那一刻至少内心得到满足,谁不希望这对银幕搭档能走进现实呢。

娱乐世界往往就这样,真到假时假亦真,情到浓时难自禁。

我们的现实生活,不也是如此么?

(完)

声明:1、本文非利益相关,仅为个人爱好之作品,非院线以及片方所约软文。

2、本文部分内容翻译整理自本片在 IMDB 的 Trivia 条目,部分图片来源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私信我,我将及时处理,同时本文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如有转载需求,请知乎私信我,谢谢。

大家好,我是阿神,平时喜欢研究电影花絮,如果你也喜欢在看电影之余翻翻电影花絮,了解一部电影的台前幕后故事,请关注我的知乎账号,我会定期整理更新在院线上映的电影相关花絮,帮助你提升观影体验。

知乎用户 肥嘟嘟左卫门​​ 发表

已经完整的故事,加这么一出真的是被枪指着硬憋出来的。

一开始还算个同人花絮加吐槽,然后就是把第一集剧情重演一遍,剩下一半纯为爱痴狂。格局比前三部小到不知哪里去了,动作场面也难看得不行。

算我粉丝给面子吧,求别再搞了。

知乎用户 崔丽安 发表

关于黑客帝国的影评、视频不胜枚举,

像我这种看个大概的入门级选手,只能说是写点东西与大家讨论。​

0 黑客帝国的创作者们

自从《黑客帝国》流行起来,我们身边就一直围绕着一种论调——现实世界是否是现实。

“什么是真实?你如何定义 “真实”?如果你是说你的感觉、你闻到和尝到的味道和看到的东西,那么“真实” 只是你的大脑所理解的电子信号”

自此以后,谈到红蓝药丸、意识上传、代码、矩阵、觉醒、AI 控制人类等等话题,一套又一套谁都能说上两嘴。

这个系列电影让我们意识到一个千禧年之前从未想过的问题:除了现实的真实世界之外,还有虚拟的网络世界也有可能是 “活” 的。

**

**

人类除了可以跟怪兽、外星人和未来战斗,跟未来的机器人战斗;还有可能在网络里被操控思想,与各种 NPC 战斗。

我们都知道,创作这部系列电影的导演,是沃卓斯基姐妹。

⬆️拉娜(拉里)· 沃卓斯基和基努 · 里维斯

在她们还是兄弟的时候,名字叫拉里和安迪,两人相差两三岁。

![](data:image/svg+xml;utf8,)

1987 年, 他们相继辍学回到芝加哥,拉里做了木匠,安迪则做了油漆匠。

退学的原因拉里这样说:“我是贷款来纽约上学的,可我的老师起码也要比我聪明,才能配得上那笔贷款吧,但他们看的书还没我一半多。”

工作之余,开始为(MarvelComics)创作漫画脚本,没错《惊奇漫画》,就是漫威。

他们一起看了斯坦利 · 库布里克的《2001 太空漫游》,这部电影成为了姐弟俩的艺术启蒙之作。

弟弟安迪后来回忆_“脑海中的什么东西就这样击了一下。《2001 太空漫游》是我成为电影制作者的原因之一。”_

1999 年,是个特殊的年份,诺查丹玛斯的末日预言被炒作的沸沸扬扬。

同年,黑客帝国沃卓斯基兄弟终于将真处女作《黑客帝国》搬上大银幕。

感觉人类不是要死于末日,就是要死于科技。

当然了,我们还活得好好的,而在第 72 届奥斯卡金像奖上,《黑客帝国》也拿下最佳视觉效果、最佳剪辑、最佳音效剪辑和最佳音响四个技术奖项。

《黑客帝国》我是在 DVD 上看的,名字叫《22 世纪杀人网络》,当时年龄太小,被里面纷繁复杂的元素搞得眼花缭乱。

最多看看特技动作、科幻、二次元、东方功夫,至于哲学和宗教是完全没看懂。

但是要为《黑客帝国》选出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段情节,想必很多观众都会想到那个经典的 “子弹时间”。

“Bullet Time” 这个词被华纳兄弟注册了商标,如今子弹时间已广泛应用于影视和游戏领域的。

比如我本人比较喜欢的游戏《塞尔达》里面,被称为 “林克时间”。

1 黑客帝国前三部

老规矩,我们还是先把前三部大概回顾一下。

21 世纪初,人类发明了人工智能,在一片繁荣和先进的外衣之下,爆发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战争——人工智能自我意识觉醒,并逐渐强大攻击人类。

当时的人工智能需要太阳能才能生存,于是人类的对抗方法是将天空遮蔽,阻断了太阳光的照射。

不过这一举措并没能奏效,AI 将人类放置在培养皿中变成了能量源。

为了让人类不反抗,并能产生稳定的生物电,AI 为每个人脑后接管,虚拟出一个世界 “母体”。

身处 “母体” 中的人各行其是,各有各的生活并浑然不觉。

而在虚拟世界中死去的人,在现实中的也会脑死亡。

死去的人类融化肉体会被融化,作为养分 “供养” 婴儿。

就这样,大部分不知情的人类住在了虚拟的矩阵世界。

觉醒的小部分人类,住在了现实中暗无天日的世界—锡安。

除了电影之外,这些信息大多来自《黑客帝国》的补充动画。

对 Matrix 的诞生、机器的觉醒以及与人类的最终决战等影片中一笔带过的重大线索,展开了充分的想象。

在第一部中尼奥的两种身份,“有前途”的公司员工 “托马斯 · 安德森” 和反抗军一直在寻找的“救世主”。

巧妙的是,导演先描绘了一个正常但有些不对劲的世界,再带领剧中人物循着问题探究真相。

让尼奥和观众一步步从梦境中走出,来到残酷的现实世界。

许多年后的《西部世界》也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在现实中人类的反抗组织船长墨菲斯, 就一直在矩阵中寻找传说的救世主。

就这样,在人类反抗组织成员崔妮蒂的指引下,双向奔赴的尼奥和墨菲斯见面了。

尼奥也在墨菲斯的指引下,回到了真正的现实中——锡安城。

真正的锡安城全貌在第二部时才揭露,第一部的现实戏份都在墨菲斯的船上。

锡安这个名字我蛮喜欢的,大学的时候自己还做过一个博客叫「锡安」

不过如果是我,看到真实锡安城可能就一个想法——能不能让我回去!

题外话尼奥醒来的时候是被针灸救活的,沃卓斯基姐妹真的超爱中国文化。

经过一系列的训练和模拟,尼奥开始了真正的 “救世主” 觉醒之路。

**电影中用电话亭沟通现实与虚拟世界,**因为当时 90 年代上网是需要拨号上网。

那时候交钱是双份的,一份网费、一份电话费,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一看电影就立马明白了。

主角团面临的危险有两个——现实中 AI 章鱼机器人和虚拟世界中的特工。

特工史密斯,就是负责清除进入矩阵的锡安反抗军,和矩阵中已经觉醒的人类。

不得不说史密斯这个演员选的真好,后来他还曾在《美国队长 1》里扮演红骷髅。

在第一部打败虚拟世界的史密斯之后,锡安城的总人口达到了 25 万人。

就在这时,AI 系统派遣了为数 25 万的电子乌贼大军,开始进攻锡安基地。

在这一部里,尼奥见到了母体的建筑师,他告诉尼奥救世主是他与先知不停创造的。

目的是为了向让人类学习高级情感,而且必须是真正的人类情感,才能辅助机器世界的发展。

第一代母体设计成无处不均匀,无人不温饱的大同世界。

但人类的特点之一就是舒服了就会变得腐朽,第一代母体失败。

而尼奥已经是第六代救世主了,不过,他添加了略有一点不同的元素,就是「爱」。

建筑师给了尼奥一个选择:拯救锡安 or 拯救爱人。

尼奥选择救下了崔妮蒂,人类仅存的香火锡安城命悬一线。

在第三部里,尼奥与机械大帝进行谈判,他负责战胜变成病毒拼命繁殖的史密斯。

机器大帝则答应,为了人类和机器的共同利益,不再摧毁锡安。

**尼奥和崔妮蒂都牺牲了自己,**AI 世界也允许想要脱离母体的人获得自由,因为人类的存在不会对他造成威胁。

只是不知道这种和平能持续多久。

2 黑客帝国第四部

进入主题,昨晚熬夜看完了机翻的版本,以下涉及大量剧透。

首先,这片子充满了致敬,自己致敬自己。

另外,片中无数闪回镜头,为了帮助观众们回忆 20 年前的内容。

我们还是精讲,大概讲个故事内容,原片还是值得看一看的。

为了方便剧透(哈哈哈),我们按照故事的原委进行讲解,否则来回穿插只会云里雾里。

紧接《黑客帝国 3》,人类世界与机器大帝达成了共识并换来了短暂的和平。

但是因为能源内卷,机器世界开始了内战。

另一股势力——【The Suits】逐渐崛起,他们可不同意什么和平协议。

当选锡安的领导人以后,墨菲斯不肯服从于机器世界的新势力。

他依然坚持相信尼奥可以解决这一切,尼奥会继续拯救人类,随后锡安还是遭到毁灭。

于是,第三部中的奈欧比船长,带领人类世界残余的势力,建立了新城市——io

(由于不知道官方翻译是什么,名称我们都用英文原文代替)

io 的人类与过去的锡安不同,他们寻求安逸,不再想要反抗。

而还是有一小撮反抗军在不遗余力的寻找新的救世主。

以及,在经历过数次大战以后,人类与一些机器世界的合成体已经和平相处了,甚至成了宠物。

与此同时新势力 Suits 中的分析师,重新激活尼奥的源代码。

然后改变了他的外貌,把他藏了起来。

过去的 Matrix 暂停使用,分析师建立了全新的虚拟世界。

在这个全新的世界里,尼奥被再次改造变成了托马斯 · 安德森。

不过他不再是码农、地下黑客,这次他凭借自己设计的一款游戏,住上了大别墅,走上了人生巅峰。

这款游戏分为三部曲,已经被拍成了电影,而目前正在筹备第四部。

对对对,就是《黑客帝国》(前半部分的创意还是有点意思的)

不过托马斯 · 安德森一直觉得生活哪里怪怪的。

经常出现幻觉、做噩梦,为此他请了一位心理医生。

心理医生由尼尔 · 帕特里克 · 哈里斯扮演。

这人很熟很熟很熟,就是《How I met ur mather》里的花花公子 Barney·

心理咨询师其实是新一代 Matrix 的设计师(分析师),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稳定尼奥也就是托马斯在虚拟世界的情绪。

在后面的打斗戏中,这位哈里斯有一句破次元壁的台词。

“女人过去很容易控制的。”

而心理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就是一粒又一粒的蓝色药丸我们都知道蓝色代表什么。

有一天,精神极度疲惫处在崩溃边缘的托马斯,在洗手间里遇到了自己游戏里的角色——墨菲斯。

并递给了他一颗红色的药丸(看到这里我觉得重来一次实在要命)

墨菲斯是被蓝毛带到现实世界的,而蓝毛是潜入虚拟世界的反抗军。

目的是寻找尼奥,他们在第一部中尼奥的小房间相遇。

找到托马斯(尼奥),讲了一通过去的事情,终于又把他带回了冰冷的现实世界。

在这个新世界里,不再需要电话了,链接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是一面镜子。

而苏醒过来的瞬间,尼奥发现,崔妮蒂也还活着。

崔妮蒂在虚拟世界中叫蒂芙尼,她与托马斯也有一些交集。

但是她有老公还有两个孩子,见面的时候两个人总有一些似曾相识的感觉。

而她的丈夫名叫查德——正是查德 · 斯塔赫斯基,现实中《疾速追杀 2-3-4》的导演。

本人亲自来客串《黑客帝国》演自己。

而醒来后的尼奥现在只有一个心愿——解救崔妮蒂。

尼奥的苏醒使新版本的 Matrix 变得异常不稳定,分析师试图说服尼奥回去,并拿崔妮蒂的生命作为威胁。

这个分析师的废话真的超多超多超多。

他们决定让蒂芙尼自己作出选择:是虚拟世界的老公孩子幸福生活,还是现实世界的尼奥。

随后,崔妮蒂的救世主能力觉醒。没错,这次觉醒的是女性角色崔妮蒂。

**剧情我们就讲到这里,**要讲清楚《黑客帝国》恐怕十万字也不够,只能带大家简单回顾一下。

其实要展开说里面有非常多回忆杀,例如奈欧比,例如尼奥的修炼地。

还有第三部中,边境大道出现的女孩儿萨蒂⬇️

以及第二部中的法国佬梅罗文嘉⬇️

另外还有很多官方吐槽,比如市场不景气,华纳说不管有没有创作者他们都会拍《黑客帝国》第四部。

还绞尽脑汁想出比 “子弹时间” 更酷的新花样:感觉很像快银时间。

在各路《黑客帝国》的解读中,还有一个比较大的分歧点:

“锡安城” 究竟是不是真实的世界?

因为在《黑客帝国》第二部的最后,尼奥在锡安世界徒手阻止了机械章鱼。

到了第三部,尼奥已经达到了开天眼的程度。

即便被电击枪弄瞎了双眼,依然可以看到一个释放着黄色光线的世界。

但是真相到底是什么?或许沃卓斯基姐妹自己也没想说清楚。

电影本身的魅力之一,就是留给更多人更多的解读空间。

知乎用户 Alex sun 发表

看完感觉就是:导演压根就不想拍第四部!

但是华纳给的实在太多了,没办法了,看在钱的面子上拍吧。

结果就是跟剧中的 “头脑风暴” 一样,一群人硬憋出来这么个剧本。

炒情怀炒冷饭炒热度,最后搞了一出大杂烩的自助餐拼盘。

不知道还有没有第五部,感觉他们都不想拍了,实在是拍不动了。

这个片子的精华就是字幕最后的彩蛋,说出了导演的心声。

知乎用户 关之檀​ 发表

这部电影就是《黑客帝国》第一部的翻拍,只不过少年时代的不甘与愤怒,变成了成年人中年危机。

黑客帝国第一部大获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是少年初入社会,面对阶级固化的社会,自己的理想被撞的粉碎,但却怎么都搞不懂,开始怀疑这个社会真实性。

然后故事内核本身就是西方哲学的本源 “洞穴假设”,柏拉图的洞穴假说是西方哲学体系的根源,提西方必须要提柏拉图,柏拉图的核心是啥?

就是洞穴理论?

柏拉图假设,一群人被绑在洞穴里面,只能面向墙壁,背后点着火,人们看着面前晃动的影子,以为自己看到了真相,其实洞外面的人操纵这一切。要想看到这个真相,就必须逃离洞穴,并且远离洞穴外操纵这一切的人。

提柏拉图又不得不说神权社会,古希腊是个全民信神的部落国家,希腊建了神庙不是去蹦迪,是全民信仰,要去祭祀,要去崇拜,谁敢否定神,谁敢公开否定神的存在,谁就要接受全民的敌视。

柏拉图本意是用这种假设来唤醒民智,让大家思考神是不是被某些人利用,然后拿来愚民的工具,进而否定神的存在,柏拉图良心用苦,就是要对抗那个无处不在的神权社会。

而《黑客帝国》就是把洞穴假说故事化了。

一群人被 AI 豢养起来(如同被捆在洞穴一样),

AI 让所有人沉睡生活在如同网游般幻境里(被绑的人看着眼前的影子以为这是是真相),

制造这一切的 AI 在豢养他们(洞外的人操纵一切),

如果想知道真相就要逃离豢养人类的机械城(逃离洞穴)。

这就是《黑客帝国》的故事内核,这个故事西方一看就懂,因为这套哲学从欧洲文艺启蒙(复兴)开始,就是欧洲哲学的根源,所有哲学家都在这个基础上添砖加瓦,或者再起新楼。

这个故事就是对神权社会的困惑,进而催化的故事,欧美至今 50% 的人信奉上帝,全球 26 亿人信天主教。教堂网格化的构成社会基础,一个偏远村落可能没有警察,但一定有教堂,宗教就是欧美人的日常,欧美电影里没事就出现上帝耶稣这些原始。

欧美的精英们知道上帝不存在,最好的办法就是远离这个神权社会,但是大部分人是困惑的,神权社会的影响力无处不在。

《黑客帝国》的出现,把隐晦的洞穴假说直接故事化、影像化,大部分欧美人几乎一看就懂,他把欧美哲学直接映射到现实里。

欧美人面对的是矛盾的世界,美国总统宣誓要手按圣经,法院宣誓要按圣经,众议院和参议院大部分议员都是信徒,还要圣经。

三权分立的背后是神权第一,可是科学告诉人们世界是没有神的,可是有任何一个总统候选人胆敢在电视上说没有上帝,这个总统他就当不成了。

这就是神权美国的强大,《黑客帝国》是有土壤的,让信神和不信神的人都开始撬动心里的疑惑,甚至相信这个世界是被创造的,《黑客帝国》上映后,有多个青年选择自杀,期望能在另一个真正世界醒过来。

中国人真的不太明白《黑客帝国》的故事模型,为什么世界是被创造的,为什么人类心甘情愿被奴役。

现在这部电影翻拍了,但是欧美哲学问题并没有突破,尤其第二和第三部,在哲学问题上让中国人三观震碎。

中国人从来没有神权社会的困扰,中国人相信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旦社会需要变革,总有人出现去打破旧世界,创建新世界。

中国无数次上演的事情,在欧洲真的是没几次,也就法国大革命激情一次,之后欧洲真的乏善可陈。

欧洲哲学特点是批判,而不是去找到解决办法,这就是欧洲哲学的痛点。他们没经历的无神社会,整个中国社会里,神职人员不参与政治结构。

《黑客帝国 2.3》让中国人吃了一惊,因为第一部在经过多年发酵后,在中国已经形成巨大口碑,在全世界也是拥有巨大拥趸。

中国人期待的故事是打破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可是 2.3 一上映,中国人都惊呆了,怎么就和解了。

人类和 Ai 和解了,那些他们养着的人类,继续被 Ai 豢养,逃出来的人类继续生存。

反抗军的组织一盘散沙,人民靠大型现场蹦迪麻痹精神,一切都靠自发的组织,反抗军内部一群不懂军事的议员指挥着一切,故事内核根本达不到第一部的哲学精神高度。

中国人吃惊,其实是西方的哲学理论没法支撑这个故事,因为欧美哲学没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一套东西,那么剩下的选择就是存在主义了,这是目前哲学演化的最逻辑,其他的理论支撑不了第一部高高拔起的调子。

中国人要是写 2.3 必须打破机械城,建立一个中国式的社会,这就是中国哲学的体现,可是欧美也不认可中国哲学,所以最后就是存在主义胜利,人类和 Ai 讲和。

那么第四部该怎么办?就是一种新的哲学高度才可以,可是这些年西方的哲学就是停留在那里,存在主义大行其道,中国模式又被妖魔化,所以第四部必须要有哲学意义的突破。

可是西方哲学这些年并没有真实意义的突破,因为西方哲学本质就是谈判艺术,其实看看西方这一百多年的历程,就会发现西方特别会谈判。他们擅长和解,无数次近代历史上的事件,都是谈判解决。

看一下香港回归的过程,中国和英国互相牵制、威胁、恐吓最后达成结果,这就是谈判的艺术,黑客帝国侧面的表现的西方的谈判艺术。

现在第四部的表现手法,让我想起凡人修仙传,韩立第一阶段任务做完,作者让他去另外一个地方重新开始,故事发展逻辑还是原来的方式,但是加上新的人物和环境,就可以继续开始。

现在第四部就是这个套路,不过感觉导演好像被华纳把枪架在脖子上了,于是破罐子破摔,直接硬套原版故事。

所以原来的哲学世界架构没有突破,但是这部电影明显是给中年人拍的电影,也就是好莱坞电影一个大类型,中年危机类型。

国内的徐峥就是专门做中年危机系列,尤其囧系列想,这个类型就是把中年危机问题放大,电影里中年人怀疑自己的工作是否值得,从少年的迷茫变成了中年人的困惑,开始怀疑自己多年的奋斗是否值得。

这一版的尼奥吃下红药丸那一刻,就是一个少年变成中年之后,又重新回忆起少年时代的梦想,自己为何从那个充满梦想的少年,变成今天的样子。

电影里的可能就是拼命否定你的集合体,心理医生跟你说你有问题,而你自己也在拽自己回到舒适区,不敢脱离舒适区,是成年人最大的特点。

故事还是真实和现实之间的区别,我们到底是活在梦幻之中还是活在现实里,电影故意造成这样一个困扰,这就是第一部的升级,少年时期面对世界就是打不破的墙,中年的你,是面对舒适区如何突破。

西方哲学给你的办法就是远离这一切,第一部是这样,第四部人到中年还是一样,打破这一切,离开这里,哲学上没有提升。

就是面对一切的变革,你的革命,你的抗争却没有具体的解决办法,然后一切回到了起点,这没有突破的故事让人感觉到是压抑,没有第一部初见面时代的惊艳。

再看看动作戏,技术升级了,但是动作没有升级,如果说第一部是电影视觉上的一次革命 ,那么第四部连第一部的基本盘都没守住。

袁和平带给他们的动作分明的武打动作,和沃卓斯基姐妹的理念 凉了,这一步武打基本是倒退,姐妹俩的理念也消失不见,动作上极其平庸。

其实核心原因是这二十年,好莱坞动作指导们已经从香港美漂那批武指里学习成长,并且成功替代了他们的位置,但是他们没有中国武术流派的风格,用的虽然是动作,但是风格严重缺失,总之就是流于形式。

结尾其实让人难以接受,那就是中年人是否还在坚守爱情,两个中年人爱的深沉,却没有一地鸡毛,这让被中年危机影视作品不断洗脑的人们,多少有点不适应,中年人面对爱情,大多数是理性,而第四部的义无反顾让人没有做好准备。

这个电影到了最后又变成好莱坞的价值宣传片,女权成了新的结尾,女权可以,但是请给女主成长突破的过程,在在剧作上,真的让人难以接受一个主角快速拥有了超能力,而不讲原因,逻辑分不够。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老观众看到郁闷,年轻观众看不懂,就是这样。

知乎用户 氰化物欢乐锈 发表

我挺喜欢这部电影的。倒不是因为这电影的故事多么好,而是这电影让我找到了看银魂的感觉。

片中有好几段吐槽自己金主华纳公司甚至调侃原作三部曲的,上一次这么猛的操作我是在银魂里看过。这就让我根本无法严肃的看这部电影,我把它当成了 Meta-Parody. 尤其是尼奥起飞时又飞不起来那个场景 我脑子里全是杉田智和的声音。

我看了首映式拉纳导演的采访,我几乎可以确定的是

这片子她们就是冲着玩儿去拍的。顺便导演也骂了观众:

你们懂个屁黑客帝国 你们就想看子弹时间 就想看猫片

知乎用户 大风哥 Wind 发表

《黑客帝国 1-4》全系列最佳 20 句台词

第 1-10 句来自黑客帝国 4,第 11-20 句来自黑客帝国 1-3。

1 Morpheus: Time to fly.

Morpheus 手上拿着一颗 red pill,对着 Neo 说:Time to fly,该起飞了。跟我来吧,让我带你看看真相。

吐槽:这个瘦瘦的 Morpheus 真是看着不习惯啊。

2 Smith: Billions of people just living out their lives…Oblivious.

oblivious 是形容词,表示 “什么都不知道的”。几十亿的人,他们住在 matrix 里边,繁衍生息,他们根本不知道真相是什么。They are oblivious of the truth.

吐槽:Smith 也没有当年的那种坏坏的感觉了。

我还一直记得当年反叛的 Cypher 说的那句:Ignorance is bliss. 知道那么多真相干什么呢,就呆在 Matrix 里过日子不好嘛?不禁问自己:如果让我选,我选哪个呢?Ignorance or Truth?

3 Trinity: A part of me feels like I have been waiting my whole life for you.

Trinity 对着 Neo 说了这么一句非常深情的话。我身体的一部分觉得,我这一生都是在等待你的出现。

这忍不住让我想要回一句:I don’t feel like it, I know it. with every fiber in my body. 我不光这样感觉,我而且知道如此,我身体的每一根纤维都对此确信不疑。

4 Neo: Am I crazy? Analyst: We don’t use that word in here.

Neo 在给心理咨询师讲自己的梦,似梦似真,似虚似实,我该不会是疯了吧,Am I crazy?

咨询师说:We don’t use that word in here. 我们不用 crazy 这个词。

用 crazy 听起来有点不尊重人,说别人疯了,我们咨询师一般会换个文雅一点的好听一点的词,比如说 I think you might have a mental condition. 我想你可能是有一些精神状况,你懂的。

5 Morpheus: we can’t see it but we’re all trapped inside these strange repeating loops.

We can’t see it,我们看不到它。but we’re all trapped,但是我们其实都身处陷阱中。inside these strange repeating loops,被困在这样的奇怪的重复的循环中。

6 Bugs: If you want the truth, Neo, you’re going to have to follow me.

胳膊上纹着白色兔子的 Bugs 对着 Neo 说:如果你想要知道真相,你就得跟我来。

Bugs 这个名字起的很巧妙,一方面它可以作为一种比较亲切的称呼。《我们这一天》里 Rebecca 对女儿 Kate 的称呼就是 Bugs。

而用在这里,还多了一层双关。因为 bugs 的另外一个意思是表示软件的故障。Bugs 姑娘带着 Neo 来去自如,可不就是 Matrix 的一个 bug 嘛?

7 Morpheus: Nothing comforts anxiety like a little nostalgia.

nostalgia 这个单词有点难,音标是 / nə’stældʒə/,表示 “怀旧之情,思乡之情”。anxiety 表示焦虑。Morpheus 的意思是说:没有什么能够安抚焦虑,像怀旧之情这样。言下之意:为了安抚你的焦虑,所以我们给这里布置的像当年一样。Elements of your past might help you ease into the present~

8 Bugs: So déjà vu, and yet it’s obviously all wrong.

déjà vu 这个词最初来自法语,读作 /ˌdeɪʒɑˈvu/,表示 “似曾相识的感觉”。在 Matrix 1 里边,Neo 看到了两只一模一样的猫从楼梯上走过。然后 Morpheus 他们告诉 Neo: A déjà vu is usually a glitch in the Matrix when they change something. 如果你看到似曾相识的感觉,这往往是说明一个故障,表示他们在 Matrix 里动了手脚。

这里的 déjà vu 跟系统的故障无关,就是单词本意 “似曾相识的感觉”。Bugs 的意思是说:我们眼前所看到的这些,是如此的似曾相识,但显而易见,这些东西其实都是错的,都是假的。

9 Neo: She believed in me. It’s my turn to believe in her.

回想当年,在 Matrix 3 的末尾,Trinity 不顾一切地相信 Neo,为了 Neo,甘愿牺牲自己。

Neo 说:当初她那样相信我。这一次轮到我相信她了。

10 Neo: I still know Kung Fu

最后以这句话作为收尾吧。我也许忘记了什么是真相,但是我的功夫一点都没忘!揍你丫的~

11-20 正在创作,创作完了发上来,求赞求鼓励哈~

知乎用户 罗晨​ 发表

美国版的 <风云:雄霸天下>。

剧透注意⚠️

有一个一统江湖的大帮派 (天下会 / Matrix),有两个强到违反物理规律的帮派支柱 (聂风 步惊云 /Neo Trinity)。

帮主 (雄霸 / 矩阵设计师) 一方面需要靠两大支柱的力量统治帮派,一方面又忌惮力量太大把自己推翻。

于是帮主精心设计,安排了一段婚姻离间二人 (聂风娶孔慈 /Trinity 嫁给工程师),导致二人无法联合。

不料祸起萧墙,最终支柱之一 (聂风 Neo) 还是在世外高人(无名 / 墨菲斯)的帮助下出走,意外发现还存在第三股蛰伏的反对派社团 (无双城 / 锡安) 在与帮派对抗。

支柱受到反对派感召,回到帮中劝服另一个支柱。帮主算无遗策,意图借此机会一石二鸟铲灭二人,不料帮中最得力的心腹 (秦霜 / 史密斯) 早已对帮主卑劣行径心冷,暴起叛帮,导致帮主被二人反杀。

两支柱力斗杂鱼帮众,本已力竭不支,突然领悟武学真谛,双双合体使出全新绝学 (摩诃无量 / 牵手爆炸和凌空飞升),斗败帮众逃出升天。

此所谓 Matrix 岂是池中物,一遇崔尼便化龙。九霄龙吟惊天变,崔尼际会浅水游。

全剧终。

知乎用户 biubiubiu 发表

那年夏天我还是个初中生,暑假的时候除了偷偷跑去网吧刷裁决、魔杖、银蛇,就是跟小伙伴一起到楼下租 dvd 碟片然后坐在凳子上看电影。

那时候 dvd 碟片押金 10 块,看一部 1 块钱。

其中《哈利波特》《指环王》《黑客帝国》这些由华纳兄弟出品的欧美大片对我有着深刻的影响。

《黑客帝国》三部曲的视觉效果,对当时的我有些无法形容的冲击力。

尤其是第二部第三部里面,当尼奥抬起手挡住子弹,当他一跃而起在空中飞行,当他使用中国风的功夫与反派对战,当他被史密斯们包围时,飘逸感十足,介于真实与虚幻,好像打破了地心引力的场景,都令我目眩神往。

年少的孩子最爱幻想,当《黑客帝国》再没有续作的时候,我会想象,如果它有续作,将会是怎样的打开方式。

只是那个时候,我还年轻,一切是模糊不清。

《超人归来》上映,我认为他的飞行方式跟尼奥差不多,也许尼奥应该在矩阵里更该像个超人。

再后来我沉迷于写小说,也开始进入电影院,中间一度看了《绿巨人》,《蜘蛛侠》,《钢铁侠》等影片,再到《盗梦空间》等影片。

我认为读懂了《黑客帝国》的自己,知道了尼奥的能力。

在矩阵里面,尼奥是个肉体凡胎的神,他开了外挂,他能够无所不能,可以像超人一样飞,可以拥有无比强大的力量,可以编辑矩阵世界里的一切,正如《盗梦空间》里那样,影响现实。

《黑客帝国》的世界,让尼奥无所不能了,他拥有着漫威至尊法师那样的力量。且可以影响到现实与矩阵两个世界。

时隔十几年《黑客帝国 4》上映了,当看了这部电影以后,我过往的各种意淫,基本都彻底的落空了。

我有点不相信它还是从前的编剧导演,不相信它还是从前的动作指导。

十几二十年前,这个几乎划千禧时代的系列,到了今天反而变得平庸普通了。

《黑客帝国》的男女主角老了,毕竟已经即将二十年了,编剧导演似乎也遗忘了从前对这部电影的设计,拍摄的内容束手束脚,为了情怀二字,而忘记了它本来的无限可能。

一套本该有机会成为今日科幻爽片扛鼎之作的系列,如今却沦落为了主推老套爱情的文艺电影,格局也变得小家子气。

《黑客帝国 4》更像是黑客帝国系列的刻意烂尾之作。

知乎用户 魏知超​ 发表

《黑客帝国 4》“心理惊悚视角” 隐藏剧情全解析

《黑客帝国 4》是大烂片吗?炒冷饭?卖情怀?场面敷衍?剧情扯淡?

乍一看,《黑客帝国 4》的确就是把 1-3 集的主要剧情换了一张皮之后复刻了一遍而已,烂片,没跑的。但是,在这个不思进取、敷衍潦草的表面剧情之下,也许还隐藏着一层隐藏剧情。如果按照这个隐藏剧情来理解,那么《黑客帝国 4》非但不是烂片,反而是一部心理学神片,是对前三部曲的一种邪典式的颠覆。

下面,且听先我简单叙述《黑客帝国 4》的表面剧情,然后再展开说一说我对《黑客帝国 4》剧情的另类理解,看看能否用它来翻转《黑客帝国 4》的剧情。

【以下内容深度剧透,请谨慎观看。】

表面上看,《黑客帝国 4》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黑客帝国 4》正常科幻版

在《黑客帝国 3》的人机大战结束之后,Neo 和 Trinity 被一个叫做 “分析师” 的 AI 复活。

由于 Neo 和 Trinity 相互靠近时会因为对彼此的渴望激发出巨大能量,成为一对高效率电池组,于是 “分析师” 就把他俩做成了新版 Matrix 的核心组件,以此为基础,设计出了新一代 Matrix——史称“用爱发电版 Matrix”。

“用爱发电版 Matrix” 里的 Neo 被洗脑,以为自己是个游戏设计师,而《黑客帝国》1-3 部曲中的故事只是自己设计的一款游戏中的情节而已。不过,Neo 是天生反骨,在想要摆脱 Matrix 的潜意识驱动下,他在一款程序里创造出了新版 Morpheus,也引起了一直在寻找他的新一代黑客 Bugs 的注意。

接下来的剧情,基本上就是对前三部曲的复刻了。

Neo 又一次受到反叛军的召唤,

又一次从 Morpheus 那里接过红色药丸

又一次在现实世界觉醒,

又一次学功夫,

又一次跟 smith 探员相爱相杀,

又一次去到人类城市,

又一次遇见脑残粉,

又一次听法国人飙法语,

又一次跟法国人的喽啰们交手,

又一次在 Matrix 的设计者威胁下面对两难抉择,

又一次跟 Trinity 打啵儿,

打啵儿又一次让救世主的力量觉醒,有点不同的是这一回的救世主是女性,

然后救世主又一次打败了机器,

最后,两位救世主一起在这个 “用爱发电版 Matrix” 里过上了“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的没羞没臊的幸福生活。

——故事完。

情节是不是特别敷衍?差不多就是把前三部曲的故事又讲了一遍,而且更糟糕的是,它彻底否定了前三部的价值,因为在《黑客帝国 4》的故事开始时,世界格局变得跟第一集几乎没有两样,甚至更糟了,Neo 之前做的那些事都白费了。

如果这个伟大的系列就被这样一部这么潦草的续集给毁掉,那实在是太可惜了。这也让我这个系列 20 年的老粉感觉非常意难平。

那,是不是可以抢救一下第四部呢?

也许可以!

一个关键假设

其实,我们只要做出一个假设,那《黑客帝国 4》这个故事的内核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要做的这个假设是:**在《黑客帝国 4》里,游戏设计师 Thomas Anderson 生活的那个世界根本就不是什么新版 Matrix,而是现实世界!**世上也根本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Neo,而只有神经错乱的游戏设计师 Anderson。

如果从这个假设出发来理解《黑客帝国 4》,那它就会从一部平庸的科幻烂片摇身一变成一部脑洞大开的心理学神片。在这个假设之下,再加上一点脑补,《黑客帝国 4》的故事就变成了下面这样——

《黑客帝国 4》心理惊悚版

Thomas Anderson 是一位传奇游戏设计师,他因为设计出了虚拟现实游戏《黑客帝国》三部曲而名扬天下。

游戏里的人物和设定是 Anderson 结合自己的真实经历编出来的,比如他以自己为原型创造了 Neo。

比如,他以亦敌亦友的游戏公司老板为原型创造了 Smith 探员这个角色。

在大众眼里,Anderson 是个天才艺术家,但私下里,他其实是个死宅 + 妄想症患者。他一方面备受情感折磨,暗恋一位经常在咖啡店遇到的有夫之妇 Tiffany 二十年未果,他以 Tiffany 为原型创造了《黑客帝国》游戏里的 Trinity,但在现实中却一直不敢向 Tiffany 表白。

另一方面,Anderson 也备受精神错乱的折磨,Anderson 患有重度妄想症,经常分不清现实与虚幻。

而他在《黑客帝国》游戏里融入自己的现实生活这一点又让情况雪上加霜,因为这让 Anderson 经常幻想自己真的就是游戏里的救世主 Neo,经常怀疑他自己其实也身处一个虚拟世界。

在一次游戏颁奖典礼上,Anderson 的妄想症严重发作,他觉得自己可以像 Neo 那样飞起来,他模仿 Neo,站到楼顶边缘,跨出了那个 “信仰的一跃”。

(以下剧情加上了我的脑补)

就在大家都以为 Anderson 死定了的时候,没想到,奇迹发生了——

没往下掉多远,Anderson 就被擦窗工人的擦窗吊篮给接住了,Anderson 侥幸捡回一命。

对于 Anderson 来说,他只是撞了天大的狗屎运捡回一条命而已。但对于当时吊篮里的那个擦窗女孩来说,这一遭遇却是如雷轰顶般的天启。

因为,这个女孩并不是偶然出现在那里的!

女孩网名叫 Bugs,她是一个重度网瘾少女,是《黑客帝国》系列游戏的铁杆粉丝,也是《黑客帝国》的设计者 Thomas Anderson 的脑残粉,是那种可以为了爱豆去死的极端粉丝。

她这回假扮成擦窗工人,本来的目的就是想借机混进颁奖典礼,好跟 Anderson 来个亲密接触。万万没想到,自己居然因此意外地救了偶像一命,这让 Bugs 醍醐灌顶,觉得这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是自己的心意与天意的完美吻合。这简直就是天启!

正如她自己说的,在这一天之后,她的人生轨迹彻底改变。在这一天,Bugs 确信,她这一生的使命就是把 Anderson 从痛苦中解救出来,让 Anderson 获得幸福。

那么,什么是 Anderson 的幸福?是像他身边的朋友和他的心理医生坚持的那样,让他一直接受心理治疗,一辈子与随时濒临失控的精神对抗,努力维持所谓的 “正常” 吗?

不,恰恰相反。Anderson 的幸福,其实反而是跨出那 “信仰的一跃”。Bugs 想要帮 Anderson 做的,并不是强行把他留在这个所谓“正常” 的世界里,让他 “正常” 起来,反而是帮他抛下一切,彻底跨入那个虚幻的世界。

因为,毕竟幸福其实根本就无关真相,幸福只关乎感受。

如果可以选择,你是要做现实里的乞丐,还是要当梦中的帝王?

——Bugs 认为应该选择后者。Bugs 要帮 Anderson“妄想成真”,她要让 Anderson 真的变成 Neo。

为了让爱豆获得无上的幸福,那就索性让他彻底疯掉吧!

这就是一个极端脑残粉对爱豆最深沉、最热烈、最扭曲的爱!

帮助神回归他自己创造的天国,还有什么比这更酷、更燃、更浪漫的事?!

于是,Bugs 召集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准备开始执行这个疯狂的计划。

Bugs 和她的伙伴们把一辆货车改装成了《黑客帝国》游戏里反抗军飞船的样子,把它取名为谟涅摩叙涅(Mnemosyne)号,谟涅摩叙涅是希腊神话中的 “记忆女神”。

之所以取这样一个名字,寓意当然就是他们准备修改 Anderson 的记忆,用虚幻的想象代替 Anderson 的真实记忆。

话分两头,各表一枝。

另一边的 Anderson 在那次 “跳楼自杀未遂” 之后,开始接受一位心理医生的治疗。

除了定期接受心理咨询之外,医生也给他开了一种蓝色胶囊包装的精神镇定药物,帮助他减轻妄想症状。

Anderson 的精神状态一度好转,但相对平静的生活却被《黑客帝国》游戏第四代的开发工作彻底打破。唯心开发第四代游戏让 Anderson 背负巨大的精神压力。

Anderson 开始停药,这又让他的病情进一步恶化。

暗中监视 Anderson 的 Bugs 和她的伙伴们觉得介入的时机终于到了。他们借恐怖袭击的威胁制造混乱。Bugs 的一位伙伴趁机潜入,宣称自己是新一代的 Morpheus,试图拐走 Anderson。

没想到公司保安这时赶到,与 Morpheus 发生激烈冲突。而在 Anderson 的幻觉里,这场面被放大成了武装特警与 Morpheus 的激烈枪战。

准备最后撤离的公司老板无意中闯入混局,起到了火上浇油的效果,进一步催化了 Anderson 的幻觉,因为老板就是 Smith 探员的原型嘛,于是在 Anderson 的幻觉里,老板与 Smith 探员正式合体。

由于保安和老板的搅局,Morpheus 的这次行动没有成功。Anderson 被送到精神病院,在心理医生的干预下暂时稳定了下来。

于是,Bugs 亲自现身,她把自己代入《黑客帝国》第一代中 Trinity 的角色,按照《黑客帝国》第一代的剧本诱导 Anderson 的妄想症状逐步升级,比如用兔子纹身诱拐 Anderson。

凡是遇到跟剧本不符合的,她就推给技术进步,反正已经半疯的 Anderson 能自己脑补细节。

来到一个废弃剧院后,他们与 Morpheus 等人汇合。为了营造气氛,他们还在幕布上打上了《黑客帝国》第一代游戏的过场画面。

Morpheus 拿出红色药丸,让 Anderson 吃下。

红色药丸其实是安眠药,是接下来的大型 “过家家游戏” 的道具。被蛊惑之后,Anderson 吃下红色药丸。

这时,一直在留意 Anderson 动向的心理医生跟踪他赶到剧院,与一同赶来的警察试图解救 Anderson,但没有成功。

红色药丸起效,昏迷之后的 Anderson 被转移到 “记忆女神号” 里。他在昏迷中被剃掉头发,脑后被贴上插口。醒来后,Anderson 一摸自己的秃瓢,再一摸脑后的插口,在心里长叹一声:哎,我之前果然是生活在 Matrix 里啊,这下我终于来到现实世界了。

被警察追捕的 Bugs 情急之下来到了以前自己待过网瘾戒治疗中心避难。

网瘾中心的管理者是个老太太,正在尝试用劳动治疗法——让网瘾少年少女们种草莓——来治疗网瘾。

Neo 认为,Trinity 和自己一样,也被机器洗脑,然后监禁了起来,他提出要去唤醒 Trinity。于是众人往 Trinity 的原型——那位有夫之妇 Tiffany——工作的修车行奔去。半路上,Smith 探员——也就是老板——突然杀出,对 Anderson 说:“你其实很好预测啊”。

原来,老板凭借着跟 Anderson 二十多年的交情,料到暗恋 Tiffany 的 Anderson 很有可能会去找她,于是就在必经之路上守株待兔,想从那群脑残粉手里解救 Anderson。

老板怂恿一帮流浪汉跟脑残粉军团打了起来。

Anderson 平时在上班路上经常遇到这帮流浪汉。其中有一个精神有点问题,老是幻想自己是个优雅的法国贵族,还偶尔飙几句法语。

Andersen 对他印象深刻,曾经以他为原型,创造了黑客帝国 2-3 里的那个法国人角色。

流浪汉里其中有一位显然不久前刚看过《哪吒》,Cosplay 得有模有样。

为了留住 Anderson,老板 Smith 甚至不惜道出了埋藏在自己心底 20 多年的爱意,他亲口说出:“Anderson 和 Smith,我俩就是 1 和 0 啊”(Anderson and Smith; One and Zeros)。连双方的角色都交代得一清二楚,听得旁人羞得不要不要的。

可惜,脑子越来越浆糊的 Anderson 完全没有 get 到 Smith 的爱,反而把他给胖揍了一顿。

Anderson 摆脱众人,来到 Trinity 的修车行。

从 Smith 那儿接到消息的心理医生赶到,劝 Anderson 回去接受治疗。

这位心理医生也够敬业的,无论如何都不肯放弃治疗。

但可惜的是,Anderson 自己已经放弃治疗了,妄想症这时又剧烈发作起来。他把心理医生想象成了新 Matrix 的设计者,还构思出了那套 “用爱发电” 的鬼扯理论。

《黑客帝国》游戏里那个用人体发电的设定本来就挺扯的,核电、煤电不香吗?但相比之下,现在这个 “用爱发电” 的设定才是扯到没边了。不过,够扯才合理啊,因为这时的 Anderson 已经错乱得厉害,现在的他脑瓜子里可构思不出什么像样的点子了。

眼中的妄想症有个表现是 “时间感混乱”。在 Anderson 的幻觉里,心理医生学会了进阶版的 “子弹时间”,动作飞快。

其实在心理医生眼里,真实情况应该是 Anderson 自己突然表演起了慢动作,然后就逃跑了。留下医生与 Tiffany 两脸懵逼,面面相觑。

目睹了这一出闹剧之后,Tiffany 对 Anderson 这位多年 “咖友” 放心不下,来到心理医生上班的精神病院询问情况,尾随而来的 Anderson 抓住 Tiffany 逼问:你到底愿不愿意跟我走?

Tiffany 一看局面不大对头,丢下一句我还有老公孩子就扭头走掉了。

Anderson 情绪失控之下大打出手,脑残粉军团与精神病院的保安们打成一锅粥。

Smith 突然现身,不过这一回,他居然站在了 Anderson 这一边。在上回被胖揍之后,Smith 也意识到,拉 Anderson 回到现实并不会让他幸福,于是他咬牙放下了自己对 Anderson 的爱,认同了 bugs 的理念,站到了他们这一边。(这就解释了为啥 Smith 来回横跳了。)

Anderson 突然发现,明明已经离开了的 Trinity 突然又出现在了战团中。

Anderson 眼前出现了重影,他仿佛看到 Trinity 和 Bugs 的身影重叠在了一起。

但很快,Bugs 的影像消失,那个身影稳定成了 Trinity 的样子。

这里的真实情况其实是:

由于被 Tiffany 拒绝,受到刺激的 Anderson 病情进一步加重了,他看到的那个身影其实就是 Bugs。

由于 Bugs 之前一直在扮演前三代游戏里 Trinity 的角色,于是恍惚之间,Anderson 就把 Bugs 当成 Trinity。

那短暂的重影,其实是 Anderson 心中最后一点理智的挣扎,但很快,幻觉彻底压制理智,重影消失,Bugs 彻底变成了 Trinity。

被当成 Trinity 的 Bugs 当然不会揭破真相,因为这是比她的预想还要美好的意外发展。

她本来也就只是把自己当慕容复眼中的阿碧,这下可好,自己成了王语嫣啦。

于是她顺水推舟,与 Anderson 上演情侣大逃亡。

在完全陷入幻觉的 Anderson 眼里,精神病院里那些前来围观的病友们都成了被机器控制的 NPC。

眼看自己被包围,Anderson 又一次试图用 “信仰一跃” 来解决问题。千钧一发之际,Bugs 抓住 Anderson,又一次救了他。而在 Anderson 眼里,这是 Trinity 完成了真正的觉醒,成长为新一代的救世主,用飞行技能救了自己。

但真实情况是:

这一回觉醒的,仍然是 Anderson 自己。只不过这里的 “觉醒” 是加引号的,是 Anderson 从此彻底陷入妄想的世界,再也看不到真实了。

最后,两位救世主的确过上了双宿双飞、没羞没臊的幸福生活,只不过这一切并不是发生在 Matrix 里,而是在 Anderson 主观的精神世界中。

他们真实的结局更可能是:

Bugs 带着彻底疯狂的 Anderson 隐居,陪伴在他左右,陪他玩永远不会完结的过家家游戏。

陪在 Anderson 身边的 bugs 脸上也许经常泛起凄楚憔悴之色,但望向 Anderson 的眼神里却也饱含幸福。

——这个结局,是不是有点似曾相识?

不用怀疑,这个结局就是从《天龙八部》那里照搬过来的。

故事最后的 Neo 和 Trinity——当然实际上是 Neo 和 Bugs——不就是《天龙八部》最后一幕里的慕容复和阿碧吗?

慕容复在他永远也醒不过来的帝王梦里复兴了大燕国,如愿以偿当上了大燕皇帝。

而彻底疯掉的 Anderson 也终于降临 Matrix,如愿以偿地成了救世主 Neo。

在旁人眼里,慕容复和 Anderson 的结局当然是彻头彻尾的悲剧。但是,对于他们自己来说,这又何尝不是莫大的幸福呢?


以上就是我用一个心理惊悚片的逻辑来理解的《黑客帝国 4》的情节。

我知道,这种另类理解当然只是我这个不甘心的影迷的一厢情愿罢了,是我的过度脑补和过度解读。

但你就当我是慕容复吧,如果 Morpheus 也给我递来一颗红药丸和一颗蓝药丸,那我会选择那颗蓝药丸。因为我宁愿相信我自己编出来的这个心理惊悚版《黑客帝国 4》才是真实的版本。

在我的这个版本里,《黑客帝国 4》也就不能简单地算做烂片,而是成了一部另辟蹊径的邪典。

而且这样一来,第四部也就没有拖累前三部,反而是完成了对前三部的一种颠覆。

因为在这个视角下,它首先完成了对前三部曲技术设定上的颠覆,它让我们看到,无法区分现实与虚幻这个命题,根本无需借助高科技设定。

想要踏入虚幻,要啥虚拟现实?要啥脑后插管?你只要疯得足够彻底就好了!

不是虚拟世界足够真实,你才无法分辨真假。即便身处现实世界,有时你也无法分辨何为真实,何为虚幻。

——这是 “心理惊悚” 对“科幻惊悚”的颠覆。

而更重要的颠覆,是在思想内核上。《黑客帝国》前三部的核心观念是 “感觉上真实的,未必是真实”,但我们这个心理惊悚版的《黑客帝国 4》对这个核心观念做了彻底的颠覆,因为它告诉我们的是:“感觉上的真实才是唯一的真实”,一切只关乎感受。

何必在意世界的真假呢?

镜花水月又如何呢?

我相信的,

便是真实。


撰稿 / 视频剪辑:

@魏知超

知乎用户 塔哥 FRM​ 发表

非常喜欢黑客帝国系列,但我对第四部很失望。

太失望了。

极其失望。

知乎用户 Odylol 发表

刚看完首日午夜场,悲催的中年人生只能找到这个时间点一个人去看。

进去的时候五个人,看完电影一回头发现连我就剩仨。

其实已经是二刷了,给年轻时的自己补几张电影票。

剧情一大堆人都说了,吐槽也好,大开脑洞也好,对我来说剧情还是有点太单调和线性了。怀旧太多,惊喜的部分太少。

打斗是真没什么打斗,而且摇晃的镜头都不太喜欢,能像 John Wick 那样固定镜头就好很多,哪怕能在比如战墨菲斯时给几个特写慢镜头也会好一些吧。

不过看完整个电影还是感触颇多的。

记得当年二部还是三部上映的时候还上了新闻,午夜场都有大批影迷哥特风着装来捧场。

可如今呢?稀稀拉拉三两人,看完还走一半,真是唏嘘。

就好像 Neo & Trinity,青春也就这样流逝了。刚才甚至还看到有回答说剧情是老头拯救老太太,可我依然觉得二人还是男神和女神。这也说明老了吧,跟年轻人的审美不一样了。

第一遍看的时候自己给了 9 分,扣掉了剧情过于单调的分。

今天二刷给 8 分,扣掉了无 imax 画幅,以及音效略差的分。电影院能再把音量调高点就好了,不过平常这家音量我都觉得稍微有点过高了,所以还是片源的问题。

不管现在 4 代有多少差评,个人觉得还是比大部分 imdb7 分多少电影强不少的。

希望还能有 5 和 6 吧,看起来还是有故事可讲的。

另外也许以后可以出个导演剪辑版之类的?有些转场还是略生硬。

知乎用户 大雪无痕 发表

就像大多数评论那样,这片子的确不如前三部,但仍然有一些保底的活儿。

第一就是故事基本讲完整了,结构也基本完整,换句话说完成度很高。这应该是一部电影的底线。忍不住仍然想踩一下国产电影,虽然国产电影近年票房很高,但是票房前十位中仍然有好几部没有做到这一点。我个人对电影的完整度要求比较高,所以在这一点上比较苛刻。国产电影票房前十位里,我认为只有战狼 2 和流浪地球基本做到了故事和结构完整。别的不做评价。看来龌龊司机二位虽然切掉了某些部分,但最重要的东西仍然留在了身体里。

第二就是很意外的,这俩家伙什么时候不声不响地学会拍丧尸片了?火车上的那场混战和最后城里那场追逐战完完全全是丧尸片的节奏,而且水平不低。我现在无比期待她俩去拍一部生化危机,水平恐怕能超过老生化危机前六部。黑客帝国 4 我是不会去电影院支持了,不过她俩要拍丧尸片的话我绝对会去支持并且绝对抱有信心。

第三,我不喜欢看丧尸片。

知乎用户 Alex 发表

导演姐妹都在吐槽:电影已死

谈恋爱拯救世界

应该拍猫猫片

知乎用户 梦里诗书​ 发表

没有任何新颖构思的贸然重启,使《黑客帝国》这一原本充满哲学思辨的科幻经典,在《黑客帝国:矩阵重启》中尽显颓靡。这是一部几乎摒弃了原作所有优点的电影, 无聊透顶的中年爱情与乏善可陈的动作特效,使电影纵然不断地卖弄情怀,自嘲调侃,也掩盖不了电影炒冷饭的本质。

《黑客帝国》三部曲的终结已经为这个系列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将近二十年后对这一系列的重启,在我看来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选择。这在于首先摆在电影面前一个最为直接的问题是其如何在衔接好前作的同时,又不至于让新观众一头雾水。在这个根本问题上《矩阵重启》并没有做好,整部电影几乎处处都想去向经典致敬,试图去唤起观众对原作的共鸣,但这些致敬其实很难调动新观众的情绪,而如若你没有看过前三部电影,或者时隔几日你已经遗忘了前作的剧情,那么在如何理解电影剧情上都会存在问题。

让人更为诟病的是作为一部经典系列的重启之作,这部新电影完全没有新的想法,它只是活在了过往的情怀中,除了导演用调侃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被迫创作续作的无能为力外,便是将司空见惯的好莱坞动作电影模板套搬进了《黑客帝国》。这个系列的延续已然再无法向他的前作那样登峰造极,老套的剧情使这部电影从中段开 始就与好莱坞流水线上的动作片并无二致,电影最后用爱化解一切的做法,也只是敷衍观众,草草收尾。

剧情之外,相信不论你是否看过《黑客帝国》,都会对这部电影的特效有所了解,毕竟作为一部现象级电影,《黑客帝国》在开始之初,就凭借惊艳且富有想象力的特效场面,包揽了当年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剪辑、音效剪辑和音响四项大奖,特别是最为著名的 “子弹时间” 镜头,堪为教科书级的经典特效。然而在时隔近二十年后,《 矩阵重启》虽然不至于用网大水准的特效滥竽充数,但电影再没有了当年东方武学与电影特效的完美融合,更没有真正能让人再次发出感叹的惊喜。

当《矩阵重启》缺失了以往夺目的动作美学,丧失了以往对色彩的出色运用,甚至于对剧情的表述也变得平庸老套,真的很难让人愿意去承认这样的作品,居然会是《黑客帝国》的正统续作。电影问题的根源并不是今天的好莱坞特效不如往日,而是这部电影的创作者,从头至尾都没有用心想去打磨出一个新的科幻史诗,导演只知道含沙射影吐槽资本,而资本又只知道消费情怀,所以才会诞下了如《矩阵重启》这样荒诞的产物。

如果单把《矩阵重启》作为一部动作片来说,它是合格的,毕竟屡试不爽的好莱坞动作片模板与特效组合,保证了电影的基础,但如果将它与《黑客帝国》三部曲看齐, 那么这样的重启无疑是被抽空灵魂的行尸走肉。文 / 梦里诗书

知乎用户 成隽 发表

gay 里 gay 气。

没想到会扑到这个地步。

PS5 的矩阵 demo 都比它更配系列。

科幻片真的只有老爷们才能拍好。

知乎用户 歪脖 发表

首先 先说明一下我算是 Matrix 的粉丝 99 年第一部上映的时候刚刚上研究生 看过无数遍。这次看之前 也已经风闻评价不高 所以我也已经调低了预期

看之前 一个同龄的朋友告诉我 他昨晚看 matrix 4 睡着了。。。汗啊。还说一句非常玄妙的评价 “不能说和前三集毫无关系 可以说是毫无关系” 再汗 ing

然后 我看了开场 10 分钟 觉得蛮好看的嘛 满满的情怀,:-) 直到一个年轻的黑人出场说他是 Morpheus 我真是一秒出戏!

和我那朋友在微信上互动了一下 他说 “感觉是 John Wick 一直在做梦 以为自己是 Neo” 三汗 ing。

等到我看到游戏公司的开会讨论新游戏的那段戏的时候 我有点明白我朋友为啥说这电影和前三部” 不能说毫无关系 但毫无关系 “了 哈哈哈。这段戏就有点庄周梦蝶的感觉 到底什么是真实 什么是虚幻。到底是传奇英雄还是精神病患者?一切都模糊了

然后 Neo 去看心理医生 我觉得这片子又有点盼头了。。。似乎有很隐情

看到一半的时候 我觉得电影院还是可以去一下的 我的观感还是偏正面的。我朋友在微信上说 “部分场景还是印象深刻的 就是别期望太高 “

最后看完了 我觉得故事情节还是站得住脚的 整个基调也符合原作 细节丰富 情怀满分 外加一点对原作的自嘲 还是值得一看的电影。

最后在街头开摩托车的那段动作戏有点拉垮。Neo 和 Trinity 两个人握手 爆出金光来 我看了就想笑。最后 我朋友的老婆说 “我觉得第四部就是 Neo 和 Trinity 的爱情剧”

哈哈哈

我打 7.5 分

附上 50 秒钟片段 实在是自嘲得厉害 哈哈

知乎用户 布鹿 发表

非常完美的续作。

个人打 8.5 分。

这不是一部重启作品,而是一个系列电影的完结篇,很多人忽略了这一点,才会诟病所谓的对新人不友好和没有创新。

实际上这部电影的剧本台词拍摄表演水平都很不错,整体比同样情怀加成的蜘蛛侠强多了,为啥这么多人认为这是烂片呢?

知乎用户 过尽千帆皆不是 发表

这对姐妹试图找回当初做兄弟时候的感觉

但是感觉没了……

The sisters tried to take back the sense when they were brothers

but it’s gone…

知乎用户 苏格兰边境梗猫哥​ 发表

说一下我认为这部电影差的地方。

  1. 调色非常烂,根本就不注重灯光,也根本就没有把画面平衡放在眼里。活脱脱就是电视剧的粗糙感。
  2. 总体看,剧情非常的水非常的拖沓。所有的人物设定的剧情走向可以用莫名其妙来形容。
  3. 这主题到底是什么她想表达什么,我实在没有看出来。好像讲的就是一个中年男女寻找失去的爱情的故事?啊?这和黑客帝国有什么关系?

再说一下,我认为好的地方吧。

  1. 有很多能填前三部小坑的小惊喜。那种回忆中的恍若隔世感很是让我感慨。
  2. 剧中 IO 城应该是最成功的概念了。人类与机器对抗多年最后的结局,竟然仅仅是为了过上苟延残喘种草莓的小清新生活。这位编剧一定是熟读历史的。
  3. 分析师在机械厂的演讲,很有意思:

还有

本片唯一亮点台词:

你看,女主再次回到矩阵里,居然还是开个机械厂谋生啊!这不证明了,_都是虚的,而学一门技术生产机械大军才是实在的吗?

知乎用户 沐子昕 发表

预告片变预告骗,说实话,看着真的挺没劲的,里面揉的东西太多了,一会来个口述机器大军发生了内战,一会几个流亡者骂骂咧咧宣泄着负面情绪,怀念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史密斯就算是打个酱油,至于更深层次的思考,人工智能和自由意识的觉醒的探讨更是没有,突然间就人和机器大和谐了,而且人和机械都大和谐了,你还找 neo 干啥,好好过你的小日子不行吗,第三部都说了想觉醒的人家也没拦着,其他的不愿觉醒的人家在矩阵里待着小日子过的不也挺好的吗,你这不是纯属没事找事吗,打斗戏也差劲就是枪战加飙车,要看这些我去看速度与激情不好吗,要知道老的三部曲可是创造了子弹时间等经典的可以载入电影史的镜头语言的,还有崔妮蒂驾驶着电磁船穿过闪电云层,看到明媚的天空,虽然就那么一瞥,这些镜头简直就是经典中的经典,其实黑客帝国前三部已经是一个非常经典的闭环了,而这一部感觉就是蜻蜓点水,什么都说了一点,又感觉什么都没有说到点子上,也没有给人留下特别深刻的镜头,最后的结尾感觉他好像还想出续集,求求了,别出了

知乎用户 大海里的针​ 发表

虽然剧情烂,狗尾续貂,但至少还保留着大片卖相,有明星,有大场面,镜头、特效、服化道也都是大片水准,勉强能看进去。打戏和 “子弹时间” 明显弱了不少,很多镜头根本没有力量感,基努里维斯可能是老了,也可能是本来就不想拍这部烂片吧,所以出工不出力。

主创团队对这种硬拍续集透支 IP 的行为也是深恶痛绝,台词里都自黑母公司华纳了。不过话又说回来,最后那段机器人版本的 “丧尸潮” 还是挺有创意的,虽然明显是华纳高层强加的爆米花元素,但爆米花就是好看啊。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FmrIV6 发表

年轻时候一无所有一无所知,才可以头脑一热不管不顾,当你步入中年,生活稳定之后就不一样了,才知道选择的背后原来那么沉重。

很多人看了之后大失所望,和片中的游戏策划一样,大骂华纳圈钱摆烂,我反而觉得作为新续集的开篇也算一份合格答卷,希望这个重启系列能继续下去。

毕竟今天吐槽这一部电影的人,大多数第一次看原三部曲的时候都没看懂那些隐喻和概念,而矩阵重启这一部,就像是一个已经在江湖巅峰风光很多年的剑客,坐下来请几桌亲戚朋友聊这些年的风湿头疼睡不着觉,聊完一堆生活的鸡毛把桌子一掀,

“知道你们都喜欢看哒哒哒啪啪啪帅哥美女烧钱特效最好再上升点哲学的,我不装了,摊牌了,这次不光我牛 X 了,当年没跟我在一起的那个她也牛 X 了!”

原系列里,矩阵给人最大吸引力的假象,无非是那个猥琐叛徒船员怀念的牛排大餐,口腹之欲嘛,多大点事儿,皇军给汉奸的待遇都比这个好,换你你也愿意吃掉那个红色药丸,相信自己是真命天子,搏一搏单车变摩托。到了这一部矩阵重启里,男主角功成名就事业安稳,出门是名人上班有老板疼下班有大平层,再不是当年那个挤在小格子间敲键盘的 nobody 了,还找了个心理医生随时缓解那莫名其妙的心理压力,女主角岁月静好举案齐眉儿女双全,就算没事儿就觉得心里有点小不甘丈夫不理解自己,也被照顾儿女的日常琐碎和温馨掩盖住了。

相比之下,原系列里的初代矩阵的展现就很浅薄了,矩阵重启的这次重启就更有深度地展现了矩阵世界里的人生,把游戏直接升级到真人 VR+AI 互动的开放世界版模拟人生了,还能无限读档重来。

而电影的人文核心,或者叫哲学核心,也是围绕虚拟人生和真实世界的选择,其实就一个问题——

你愿不愿意,为了一件只具备很小可能的事情,去放弃已经拥有的一切?

换句话说,

当你已经拥有了社会认可的事业、家庭,自由还重要吗?

这里的一切并不是原系列矩阵里一笔带过的空白人生,而是实实在在的事业、家庭,甚至到了真实世界,是要拿如同世外桃源般已经可以吃上草莓的整个安定的社会作为代价,重新开战。

其实对于电影里的男女主角来说,选择依然是显而易见的,男主角的事业都是虚构的,扔下这份事业转身就是另一个世界里的英雄,女主角的家庭也是虚构的,再撕心裂肺的儿女呼喊也不过是假象,转身就是前半生的真爱和超能力,反而让电影前半段的叙事显得冗长和平淡了。

不过,细思恐极的地方在于,这样一个选择现世安稳还是自由冒险的好莱坞剧情戏经典命题,如果映射到现实中,那恐怕就是撇家舍业净身出户双向奔赴前半生旧爱的真实生活言情剧,是真爱还是狗血,完全取决于当事者是男女主角还是其他配角了。

相比于文戏的取巧构思,武戏可能就显得过于平庸了,这也是很多人大呼不过瘾的地方。

遥想当年横空出世的黑客帝国第一部的颠覆和烧脑,第二部的震撼和惊艳,本作矩阵重启的动作场面算得上一流好莱坞工业水准,却没有达到能像当年那样突破和引领好莱坞工业水平的巅峰境界。这在电影里也借游戏策划的角色之口吐槽了出来,琢磨半天要搞一个能超越当年 “子弹时间” 场面的骚操作,最后还是只能拿出一个用烂了的“时间静止”,泯然众人矣!

可你要骂编剧导演不给力吧,人家早就自己吐槽自己了,是华纳死缠烂打非要拍的,时间又短钱又少,现在这批观众又难搞(像不像某些国产导演的借口?),我也知道这样不行可我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你怎么骂一个已经先把自己骂了的人呢?catrix,真的有够搞笑。

综合下来,为什么还是推荐大家去看呢?因为即便是这样一部差强人意的续集作品,但凡国产电影的剧本或者特效能到这个水平,我都愿意吹爆。

可你看看这个元旦跨年档上的都是什么骗钱的玩意儿。

还是期待沃卓斯基兄弟姐妹出续集的,毕竟是能把 lgbt 直接快进到人机共生还能吐槽出 catrix 的先锋导演,整的都是技术活儿啊!

知乎用户 五先生 - 干货分享 发表

现在 IP 续作上映《黑客帝国 4 矩阵重生》主角还是由基努 · 里维斯继续出演!故事承接《黑客帝国 3:矩阵革命》,尼奥和崔妮蒂将以某种方式复活,继续与机械大军对抗。尼奥失去了记忆,但潜意识中无处不在的 “既视感” 时刻困扰着他,这使他痛苦万分。尼奥接受了心理医生(尼尔 · 帕特里克 · 哈里斯饰)的治疗,向其讲述自己的梦境,随后他服用了一种蓝色药丸。接着,他遇到了一个穿着像墨菲斯的人,墨菲斯给了他一片红药丸。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但是又无比陌生。时隔二十年,尼奥重返矩阵,这次,面对红蓝药丸,他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在上一部《黑客帝国 3 : 矩阵革命》中,尼奥似乎为了将人们从数字监狱中解救出来而放弃了自己的生命,为什么他又回去了?是否有许多人选择留在那里并服用蓝色药丸?崔妮蒂是怎么复活的?为什么她不再记得尼奥了,而尼奥也不记得崔妮蒂以及他们的过去?种种疑云将在《黑客帝国 4 : 矩阵重生》中揭晓!其次,黑客帝国中最具标志性的镜头,非「子弹时间」莫属。特工史密斯也再次回归,预告的对比闪回确认了这一猜测,并且尼奥似乎还觉醒了新的能力,在数个镜头中都展示了这个新的力量。同时在预告的结尾也提到尼奥的功夫似乎也依旧保留,可以说这是一部情怀和创新十足的续作!

知乎用户 silent.M 发表

不好看

多一个字都不想写

知乎用户 丁假​ 发表

为什么黑客 123 这么成功

很大程度上

就两个字:

逼格

无论冷色调的整体环境

还是那些前无古人的打斗(包括并不限于子弹横飞的大厅,阿崔高速逆行等等

又或者是逼格拉满的反派

回想起来

史密斯永远打不死

设计师白头发白胡子一切尽在掌握

法国人好色

这些反派都是成功的必需品

再来看这个 4

请问

这些反派都是些什么逗比?

长得么倒是挺年轻的

问题是完全丧失了压迫感

就连墨菲斯也换人了

这墨菲斯明明还活着,换啥人呢?

而且换人也换了个逗比

全程打戏有一场能看吗?

而且最恶心我的是:

咱们抛开西岸是不是真实的咱们不谈

就请问

人类和机器谈了个啥合约?

和谐相处了?还是继续干?

我也没看出个 6 来

更扯淡的是

你尼奥和阿崔

最后把设计师当猴打?

啥意思啊?

你们俩人就能平了这个世界是吗?

合体就爆炸就牛逼了?

你俩真就这么牛逼?

说狗尾续貂我都是客气了

这他妈是一坨屎啊

导演把鸡鸡割了以后拍过一部好作品么???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以下转自隆佳叶微博。他微博里还有些关于黑客帝国的评论,有参考价值。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各得其乐。

2022.3.5 更新

[cp]Lily Wachowski 为 BSA (black and trans led lgbtqia center) 慈善做的捐赠 都是她的私人收藏…

黑客帝国 reloaded 的手机是可以使用的 当时应该是有生产过一批 Lana 和家人都有用的 还有那一套海报是当时导演留的 还有 VHS 录影带 哈哈哈哈 想起 KR 第一次给朋友看黑客帝国成片就是看的 VHS

都挺有纪念意义

那个 Nebuchadnezzar 匾… 放办公室肯定超好看啊

Samsung SPH-N270 Collector’s

Original Sentinel from Matrix

Nebuchadnezzar Plaque

Guan Dao Swords from the Set

No Brawling Sign

Matrix Box Tape VHS (Unopened)

The Matrix Comics (vol. 1)

The Matrix: The Album

Matrix Reloaded + revolutions posters

Matrix Reloaded: The Album[/cp]

2022.2.3 更新

[cp]Bright wall dark room 专门写电影文化方面的分析长文 几千字的那种

冷不丁的看见他们贴出来说 2 月份讲 The Matrix

这个画 好好看

还没读完 忽然想起 黑客帝国是历史上首个 DVD 销量破百万大关的电影

99 年发行 直接破百万张

00 年仅 12 月份就卖了 470 万张

4 年内卖了 3000 多万张……

DVD 作为影音科技产品自 1995 年被发明 96 年投产 它的历史意义从此永远与黑客帝国的发行相联 至今世界 DVD 电影销量榜上 只有黑客帝国这一部是千年前的作品 其他全部在其后发行

现在回想起来 当时这给电影业带来了非常大的刺激… 都疯了 [/cp]

2022.1.28 更新

[cp] 黑客帝国重启里 Neo 吃面的餐馆 旧金山有名的中餐 南京小馆 墙上挂着一张照片 Keanu 二十年前到南京小馆用餐 餐馆老板女儿 Kathy Fang 那时还是中学生 是他的粉丝 留下了这张合照

现在 Kathy 已经是旧金山有名的中餐厨师 事业成功 婚姻幸福 她丈夫年轻时也是 hacker 本来他们想给孩子起名 Hawk 前年黑客帝国重启在旧金山拍摄选了南京小馆取景 当时 Kathy 怀孕 9 个月了 她和丈夫为纪念这次拍摄 决定给孩子起名叫 Neo

… 再看这张合影 一晃二十几年过去了

摄制组的工作人员给这张照片做了处理 使得照片更清晰 (他们专业的哈哈)重新挂在墙上 Kathy 非常开心

影片预告出来后 Kathy 慷慨的分享了照片和这段经历

PS 南京小馆的确很好吃哈哈哈哈 反正华人是都知道啦 黑客帝国主创和演员们都是这家餐厅的忠实顾客

老板夫妇 1980 年从上海移民旧金山 8 年后开了这家餐馆 女儿 Kathy 漂亮聪慧又能干 拿了两次 Chopped 烹饪节目的冠军 09 年起和父亲合作经营新的餐厅 Fang[/cp]

2022.1.25 更新

[cp]“The Matrix Resurrections” 4K UHD combo pack and Blu-ray contain the following special features:

No One Can Be Told What The Matrix Is

Resurrecting The Matrix

Neo x Trinity: Return to the Matrix

Allies + Adversaries: The Matrix Remixed

Matrix for Life

The Matrix Reactions

Echo Opening

• Deus Ex Machina

• Welcome to IØ

• Bullet Time Redux

• Morpheus vs Neo

• Exiles Fight

• Neo vs Smith

• The San Fran Chase

• The San Fran Jump

“The Matrix Resurrections” DVD contains the following special feature: “The Matrix Reactions: Welcome to IØ” http://t.cn/A6JkUdh9[/cp]

2022.1.25 更新

[cp] 黑客帝国 杜比之神

和几个 exhibitors 也聊过 同意

重启用杜比看 完美

上次听到这么好听的枪声和金属声 还是 09 年的终结者 Terminator Salvation

就那种十几年能有一次的声效体验

LANA 这套团队 干活儿这个利索劲儿

真让人怀疑他们是矩阵派来的哈哈哈 http://t.cn/A6JDRngU ​​​[/cp]

2022.1.23 更新

[cp]‘The Matrix Resurrections’

VFX Breakdown

展示视频里有一个地方没讲 男女主角的皮肤 有做一点 de-aging 观众可能不仔细看都没发现 因为这个不是为了年轻 主要是为了表现重塑 Neo 和 Trinity 时使用了新的皮肤 分析师说这次皮肤好多了啊… 所以是为了故事细节 如果不做也许观众也不会介意 但做了 从逻辑和视觉上都更符合故事 之前有说过观众在观影时大脑可以接收全部的信息 每一个细节全部映入 只是有一些直接 processed 而有一些事后才有体会 TMR 就是事后越琢磨越觉得有意思 做的精细 我很喜欢看自然光打在 KR 脸上 他们做了电子漫折射效果

学过色彩分级的人对光折射都很迷恋 就想一遍遍的看 真好看

我是会坐在影院里看完 end credits 的

每次看到 visual effects 的部分 别的部门都是一列两列名字 到 VFX 就是四列五列的密密麻麻的铺陈出来好壮观 那么多人的团队 大型影片动辄几百上千人的制作团队 所有人的心血 为了一部电影 http://t.cn/A6J3i7kK[/cp]

2022.1.21 更新

[cp]The Matrix Resurrections + Dejvu Collection + Best Buy Exclusive Steelbook Coming to 4K Ultra HD March 8, 2022

That Best Buy exclusive looks so yummy it’s mine! ​​​[/cp]

2022.1.18 更新

[cp] 刚才朋友说黑客帝国重启还有布景师的提名呢哈哈哈哈就挺逗的该提还都提了哈哈

是挺意外的

其实我最高兴 Clio 和 Cola

cola 表彰电影行业的选景团队

On Location 旧金山的选景真挺神

而且这也是繁忙都市 限制很多 他们在拍摄期会有很多繁琐的工作 这个最佳选景团队实至名归

Clio 是市场宣传方面的奖 虽然我也觉得预告东西给的太多了 但是预告概念和剪辑的确无敌 很多年没见过剪的这么利索的预告

这两个奖都是很行内的 没什么声响 类似年底自我表彰 看到 TMR 的名字会觉得很好玩 就像布景师他们这种很细分的 比较难产生 Hive Mind 因为他们的工作范围专业程度较高 本身外界就无法参与 完全以自己的专业来看待评选 http://t.cn/A6JoC6wB[/cp]

2022.1.17 更新

[cp] 索德伯格说的稳定性 其实用电子拍过 action 的都明白 所以即便会不断有人反驳列举一些胶片更能体现 what human preceived as reality 的理由 但电子还是大踏步的往前走 因为一旦真的 “动” 起来 稳定性是最大的问题

我以前也没注意到稳定性问题 直到黑客帝国重启 自然光、 photoreal、游戏引擎特效和动作场景 太惊人了

最先进的技术和制作 全部采取最重的工 然后用拍纪录片的方法拍…

这对我来说就像科恩把莎翁剧作改编成德国表现主义黑白噩梦一般

以先锋独立精神拍厂牌科幻大片

太奢侈了 比胶片更奢侈 [/cp]

2022.1.14 更新

[cp] 其实选择蓝药丸的永远是大多数 以前也是 没有变过

为什么现在好像选择蓝药丸的更多了

因为科技进步…

99 年黑客帝国上映时美国最强劲的市场是白人中产阶层 他们同时也掌握舆论话语权 之前讲过 Neo 是中产英雄来的 当时的黑客帝国符合优越白人的生活现状和思想状态 于是轰动了 拥有话语权的人推崇它 互联网还不发达 传播主要靠控制传播渠道和拥有话语权的人 于是这少部分人” 教化” 了大部分人 这就是黑客帝国成为经典的原因 是因为白人中产阶层说这个很牛逼 其他人跟着附和 这一传播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已经改变了黑客帝国的初衷 相当于把黑客帝国包装成蓝药丸卖给全世界了

所以法国哲学家 Jean Baudrillard 会说诸如 “The Matrix is surely the film about the matrix the matrix would produce” 这样的话 黑客帝国的故事本身就是基于 Baudrillard 的超现实和仿真理论 Simulacra and Simulation 这是 KR 准备角色时必读书单上的第一名

这次 Lana 回来直接就告诉大家 the matrix 是 Neo/Anderson 在矩阵世界里设计的一个游戏 将 Baudrillard 的批判贯彻到底了…

但是咱们怎么能要求所有人都读过后现代解构主义哲学理论呢是不是

anyway 科技改变了很多 当年硅谷爆发第三次工业革命时 那些日后成为世界级富豪的发明家们说电子科技革命 to create a better world

他们也是中产 白人 男人 well off 他们以为这个世界就是他们生活环境的样子 以为可以通过科技把这种优越的生活和价值观普及到全世界 现在证明这除了带来战争 无休止的分裂和矛盾 更加焦虑和不安的社会以外… 还加重了对劳动力的剥削 底层人们觉得自己活的更 TM 的不好了是吧 还不如从前…

然而科技的确改变了世界 让所有人都有了发声的平台和通道 话语权不再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纸媒衰落 传统音乐工业倒闭 娱乐业大变革 人们与娱乐互动的参与度越来越高 东西越做越广泛的接近普通人的生活 而不只围绕着少部分优越人群 社交网络成为共享传媒 所有人都在讲话… 这时才听到了世界上大部分人的声音… 大部分人从来就不想要红药丸

为什么

要不起

你有没有发现 在人类社会的两端 贫穷的人和富裕的人同时都能接触到大量的可致瘾症的物质 例如违禁品 垃圾食品 烟草等 也很容易将自己置于危险环境之中 但区别就在于 富人可以接受更好的医疗 可以寻求更多的帮助 只要他们想 他们随时可以恢复正常的生活 变回健康的人 而穷人一旦上瘾 无法自救就没有回头路了 这是没有选择的

可是 为什么我们会陷入瘾症 我们为什么要追求那些刺激 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因为在百万年的人类进化中 为了生存 我们进化为永远的 seekers 我们需要不断的去寻找食物 衣服 居所 伴侣 当我们拥有这些 我们会获得快感 然后我们要赶紧让快乐消散 我们不能停滞 因为后面有洪水猛兽自然力量在追赶着我们 我们要再去寻找更多可以用来给我们安全感和幸福感的东西 于是人类的终极追求被称作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我们对幸福的追求 其实是大自然对人类的威胁造成的

可问题就在于人类进入现代社会后 近一百年革命性的划时代物质极速发展 我们已经到达了 “目的地” 我们不会有危险 地球大部分地区已经解决了衣食住行基本生活保障 大部分人不穷 穷对于很多人来说是相对的 但这一百年与过去百万年的漫长进化相比 也就一瞬间的事儿 人类的大脑还没反应过来 我们仍然在用 Seeker 逻辑看待世界 无尽的追求 不停的比较 寻找安全感 而实际上我们什么也不缺 不需要再寻找了 与此同时物质世界的建设已接近临界 人类过度的追求不但导致物种大量灭绝 天灾随之降临 人类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精神痛苦 大部分人都不开心 因为你的追求实际上是根本无法被满足的 你在追求你根本不需要的东西 无法被满足的落差感 只会带来焦虑痛苦和迷茫 而且越要越多 多巴胺的形成与消散越来越快速 陷入抑郁的时间就越来越长 当精神长久的处于 pain-pleasure 失衡状态 就会形成 “瘾症” 无论是饮食 娱乐或药物滥用 都无法摆脱 要 detox 是很痛苦的 很多人不能承受 因为精神已经完全被控制或摧毁 所以根本不想醒过来

本质上是觉得自己不足够 不配醒过来

觉得自己受制于人是被需要着的 觉得配偶嘲笑自己的梦想是可以接受的 觉得自己就该如何如何生活 觉得自己不配拥有爱情…

黑客帝国重启中的 Tiffany 就过着这样的生活 分析师说女人越来越不好控制了 还对 Neo 说你能不能管管她 control her

你不受控制 怎么产生能量 怎么满足其他上层 seekers 的需要 所以营销机器一定要让你觉得你不配

我不会怪那些选蓝药丸的人 我知道他们中的很多人尽力了… 他们也很勇敢的活着 他们不是敌人也不是坏人 他们只是感到无能为力也改变不了什么 他们没有机会

虽然只要有意愿醒过来 就可以获得红药丸 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形成这样的意志力 现实就是很多人无法做到 这部电影也不是人人都可以喜欢的 不喜欢也不要紧 大家都尽力了

别忘了 强行叫醒不想醒的人 他会死

人类需要再次进化 [/cp]

2022.1.6 更新

[cp]RED camera 这小家伙引发了一场大变革

基本上… 它发明了 digital cinema

现在多使用数码拍摄电影 大部分是因为它

超高分辨率 画面质量和尺寸令摄影师发疯 原片拍摄 剪辑无限可能 体积很小 可以拍到以前不能拍的角度 对自然光超级友好

它能拍到的细节和色彩 在当时是革命性的 07 年面世时 索德伯格看完立刻要求使用它去拍东西

大卫芬奇的 Mank 社交网络 龙纹身 都是用 RED 拍的

这个 KOMODO 全局快门 捕捉快速动作不模糊不变形 黑客帝国重启是首个采用此相机拍摄的长片 当时还没量产

Lana 的这台是定制的 颜色超好看

想要纪录片一样现实的效果又想保持高级电影成像的稳定性和逼真细节还想灵活多变随时随地动起来 RED 是最佳配置 没有之一 这正是 Lana 想要的

也是为什么索德伯格很迷它

它能带来真实的梦幻

好喜欢 KOMODO 想买一个玩哈哈哈哈

RED Digital Cinema Komodo 6K

RED Digital Cinema Ranger http://t.cn/A6JAu0OU[/cp]

[cp] 喜欢上自然光

大部分是因为 Emmanuel Lubezki

以前我也和 Lana 一样害怕自然光 LOL

变数太多 不受控制 对于完美主义者来说简直是恐怖

胶片可以不用自然光

胶片用制造光似乎更好

Lubezki 对电子成像的应用做了很大的贡献 荒野猎人 彻底打破人们对电子成像的偏见

他找到了电子成像的语言和特点

胶片色彩更有深度 电子色彩更通透

从此 我也不纠结胶片了

越来越喜欢电子

而电子成像 非常适合采用自然光

因为真

电子锐利 锋利 清晰 很真

自然光在电子成像下 有身临其境之感

穿透力极强 肉眼可以看清很多东西 远远超出表面接收信息的程度 细节一览无遗 全息映像进入人脑 感官体验升级

如此美不胜收 但它不可控

这是一个解放和释放的过程

停止控制 让镜头捕捉瞬时之美

每一个时刻 每一次情绪 画面都不一样

Thats life.

喜欢上自然光之后 就不再想念胶片了

所以真正的变革 还是要源自热爱

并不只是技术和效率

取而代之 更多的是因为喜欢

一开始完全接受不了的事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 人生的变化 会有新的认识

以前人们更想要控制故事的走向

现在人们更希望顺其自然 随心

THE MATRIX RESURRECTIONS

Cinematography by John Toll and Daniele Massaccesi

Directed by Lana Wachowski[/cp]

12.30 更新

[cp] 嚯~这有一导演专门写了长文分析

The Matrix Resurrections is a full- frontal attack on The Matrix

凑巧我昨天刚写下一些想法 还在思索 他基本上把我想的话都抢光了

另外他说的 ugliness 并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 “丑”… 观众看 TMR 的画面还是好看的 他说的 Ugly 是指针对第一部的形式 很严格 很规整 很 rigid 而第四部很随性很自然 Spontaneous 也就是说第四部是反第一部美学的

故意以 anti-aesthetic 来表现艺术创意其实并不少见 大卫林奇 索德伯格 塔伦蒂诺 Aronofsky 都因为各种原因这么做过 奥斯卡最佳影片 Spotlight 也属于这种

刚才说普通观众看还是好看的 新的矩阵世界就是用工业化流程大片的塑料拍法 这在现在是最受欢迎的 所以这一代观众可能意识不到 但其实对于导演们来说还是很明显的能看出 Lana 在做什么 就是他们认为商业大片大多很丑 所以故意去弄成那个丑样子来批判它 而新现实世界采用的拍摄手法几乎完全不同 是导演过去喜欢用的方式

我个人觉得就是这里段位有点太高了 预设观众一定熟悉胶片 VS 电子 熟悉千年创意制作和当下的流水线产品並且能区分 而观众其实不能 90 后很少能做到 08 年好莱坞就进入 franchise 泛滥成灾的时代了 他们的年龄正好赶上这一波 他们接收到的东西就是塑料产品 没有对比可言 即便有诺兰在那 但整个行业的想法 倾向 和赚钱的方式与过去很不同 科技改变了很多东西 而这一代不知道以前什么样子 没有切身感受

重启的定位人群年龄层走的太高了 然后这些人中又有一大半当初就没看懂 认为形式应该大于一切

例如要求动作片段 这玩意当初打的就很轻飘 中国人都知道 真正的武术不是原三部曲那样的 那太卡通了 反而是重启的更接近中国功夫

还有要求技术科幻 原三部曲的特效总监直言黑客帝国做到了在当时不可能的做到的特效 从此特效行业快速发展以至于趋于饱和… 已经没有什么东西是惊喜了 其实这不只是特效分支 整个行业的创意方向皆如此 nothing impresses nothing surprises 今年听到的最蠢的话 就是说使用实景特效是因为没钱… 这个和前面讲的一致 这一代观众被洗脑了很多不合理的东西 特效是辅助 完全依赖特效 就等于是不会拍电影 人类需要真实的体验 即便模拟世界可以无限接近 但永无可取代

还有觉得爱情戏太多 也不知道原来都看啥了 黑客帝国是一个爱情故事 要是连这个都没 Get 那看重启就等于在看一个新故事了

啰嗦这么多都还没开始讲影片的内涵和思想… 就说明影片本身设置的障碍门槛太高了 包括开场 30 分钟 其实任何一个做过创意工作的人 看这半小时都会非常喜欢的 因为是真实写照 做娱乐这行真就这样 但这太小众了 几乎像文艺片一样窄 广普受众看这些很难有体会的 然而这里又非常重要 这里交代的是过去二十年来电影业和全世界告诉 Lana 的他们认为的 Matrix 是什么… 现在 Lana 要告诉大家她认为 Matrix 是什么 就是这个作用 全片定调 非常重要 结果这里被批评的最多

简单点说 如果是想重复或者继续原三部曲 用头发想也知道根本不可能也完全没有翻拍的必要 这本来就是所有人的共识不是吗 (除了华纳那帮二百五)既如此 那 Lana 决定拍 就肯定不可能是去重复和继续这个东西 在当下 商业市场已经彻底摧毁了创意空间 科技进步已经完全刷新了观众的认识 而黑客帝国被认为是电子科幻的天花板 在这种情况下谈继续 是很可笑的 经典不是用来继续的

一定要有新思路 Lana 交出来的故事 我是满意的 它没有贩卖不切实际的毒汤 没有假大空的 feel good vibe 没有个人英雄主义 它讲的就是人类世界现在的状态—庞大的中年危机 它说出了真相:如果你认为黑客帝国只是很酷的动作、暴力美学、烧脑科幻… 那你没看过黑客帝国

它从来都是一个关于 相信自己相信爱 的故事 相信自己可以从社会枷锁思想束缚中解脱出来 重获心灵的安宁

用一位伟人的话说 就是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其他一切都是形式 是辅助 是表面

艺术表现形式及审美体系要能体现创作者的核心思想才有价值 否则再多的花里胡哨也不过是废纸一张

h/ttps://http://www.inverse.com/entertainment/matrix-resurrections-aesthetic-adam-egypt-mortimer[/cp]

12.29 更新

[cp]The Film Stage 列出的年度最佳摄影有 27 部 有一些我喜欢的 后面挨个拎出来单说

看到关于 the matrix Resurrections 摄影的概述 补充一下

11 月第一次看 screener 就意识到 从视觉体系上来说这明显不是 sequel

后来摄影师的采访直接提了 Lana 明确和摄影师说过 不用去想原三部曲的视觉体系 现在这是一个不同的电影

原三部曲中的片段被用来做安德森游戏中的 footages 这意味着’the matrix’ is in the matrix 《黑客帝国》电影是《重启》电子矩阵中的一部分 我们当下所生活的世界仍然是矩阵 重启才是真正的 “现实” 所以安德森的蓝药丸矩阵世界是五彩缤纷的 像个明信片 也就是文中所写 all’s lit a la antidepressant commercials 寓意我们日常生活包裹在看上去多姿多彩的商业世界中 我们所接受的一切信息均为销售用途 以贩卖梦想为名 为逃避痛苦 沉浸在虚假快感中 人类已经没有“现实” 与“梦幻”的边界感了 即使是《黑客帝国》所代表的思想 unplugging from the matrix (社会进步)也可以被用来商业化 作为一个口号 变成一个电子游戏 供人娱乐消遣消费 并自我感觉良好

大量自然光或制造自然光 运用很多色彩 来体现重启中的矩阵 “幻像” 被设计成人类可信的环境 无法分辨的真实感

所以画面会有 photoreal 的感觉 就像智能手机的电子成像 与我们现在所处的生活一样

也就是观众看到的矩阵世界反而更像是 “真实世界”

重启的 “现实世界” 是冷色调的 暗 很暗 以至于第一次看的时候以为我的播放器有什么问题… dark and more contrast

单这如上概念在《重启》中的视觉实现 就很厉害 轻巧玲珑 聪明绝顶

摄影师对光的运用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优点 演员的表演 每一个画面 光的设置都不一样 布光很灵活 不会钉在一个地方 而是尽力适应演员 镜头与光是随着演员的表演而动的 如果演员有一些随性的超出预计的动作和情绪 此过程中摄像与演员的互动也是即兴抓取的 全程两台摄像机 给了演员更多的自由空间 充分释放剪辑的可能性

所以故事中角色的情感那么的自然和感人 灵活的用光帮助摄像拿到演员的每一个细微瞬间 这些瞬间包含的情感体验都是无法复制的 [/cp]

[cp]All these years later, some viewers are still trying to bend the spoon, instead of accepting that there is no spoon.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其实我有在想 是不是对观众要求太高了…

例如从故事结构上这部影片是 3 部影片:a reboot, a remake, and a sequel,

同時並行对这三种商业操作的批判… 批判这个词可能有点重… 因为 Lana 真 TM 的不 Care 哈哈哈哈哈 但是如果本身就没意识到她在批判什么… 甚至没看出来她的故事结构… 那… 会觉得这半个小时的开场有点奇怪?

另外 Super SloMo Camera System…

2 RED cameras shooting 6K 120fps and 6K 8fps capture Neo and The Analyst moving at different speeds within the same frame 就很多影评人都看不出来… 观众们可能更不觉得有什么…

还有特效 学院特效分支是看明白了 这自然光和合成自然光在大型特效中的应用那叫一个牛 B 但是观众们也没必要理解这个…

还有 anticlimactic 是对三段式的直接嘲讽和拒绝…

要理解这些 首先要对商业电影有一个很 critical 的认识… 那要先知道什么是商业制作 和内容创作之间的关系 才能辨别工业化操作流程中的问题 进而理解 Lana 所 “逆行” 的和 “反对” 的是什么 就像一个事物的 AB 面 你要先知道 A 是什么 才能看出 B 的不同 可是大部分观众连 A 的问题在哪都不知道 还觉得 A 挺好的……

这真的是我第一次注意到有这么多人看不懂电影… 影像信息传达彻底失联的这种… 我在想到底是因为现在的商业片真的给所有人洗脑成傻子了 还是 Lana failed to connect to the audiences (虽然她的确不是拍给观众看的 是拍给她自己的)

通常情况下我会先怪导演 因为我一直觉得这是创作者义务 - getting across

可是的确也有很多人看直接就能 Get…

所以… 推行十多年的流程化刷脑 真能彻底切断大部分观众对电影制作的理解通路…

不过… 竟然有一点点高兴哈哈 这么搞厂牌肯定也不敢再拍了:搞很大做了一个东西 控诉好莱坞对创作者的折磨 对创意自由的束缚 对创意成果的践踏… 就是这些必须要引起严肃重视的事情 结果没人 Get

今年不止这部失联 还有至少两三部

商业机器之强大以至于创作者已经完全不能和观众沟通了

哦 也不能说完全 就是在 Mass market 上比较冷 因为震耳欲聋的垃圾太多

但还是有很多人喜欢的

我知道会有一些人不以为然不理解 Lana 我只是没想到他们会是大多数

当初… 支持 Lana 的是大多数

然后我知道厂牌愿意发行这本身也是一种胜利… 可是商业机器也赢了啊

预言实现了…

“They took your story, that meant so much to people like me, and turned it into something trivial. That’s what the Matrix does. It weaponizes every idea. Every dream. Everything that’s important to us. Where better to bury truth than inside something as ordinary as a video game?”

- The Matrix Resurrections[/cp]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十分生草,全程笑着看完。

估计真正的死忠粉可能挺难以接受的,但当喜剧片来看就合理很多了。

——多图剧透及吐槽——

这电影开头就令我陷入沉思。

真的,应该给基哥换个造型。尼奥在这部里随时随地让我幻视成 John Wick。

尼奥:“你问我离开 Zion 的六十年在干什么?养狗去了。”

再说说 Agent Smith。

Smith 的逼格在这一部掉得一干二净,俨然已经成为了喜剧人的存在。影片前半段,听到他那句超大声的 MR ANDERSON!我直接蚌埠住了。

结尾还当场跳反,真有你的。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 Smith 不是雨果维文演了。新来的小哥演得不像苦大仇深的 Smith,倒像是从底特律来的异常康纳。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剧情的锅,给得离谱,像个怨妇。

除了这些,最让我震撼的是,墨菲斯穿着性感红色大褂跳街舞训练尼奥……

几十年过去了,墨菲斯也越来越放飞自我了。

这一部的暗示都明明白白,虽然也有可能是我想的太多。上半场的滤镜就一直偏冷色调,而且随时可以见到关于 “蓝色” 的东西。

穿插在幻象的红蓝药丸。

还有醒来后,预示着回到现实的 “红”。

里面几个机器人… 就… 也挺可爱的。

其实沃卓斯基两人的电影质量本来就不算稳定,我反正无法理解她们在拍完《云图》后是怎么折腾出《木星上行》这玩意儿的……

只能说,她们能够稳定拍出前三部 Matrix 的质量已经很 nb 了,然而自古续作难拍好。这个收尾虽然很可惜,但在我能接受的范围内。

知乎用户 翁城李师傅​ 发表

很糟糕,但不至于一塌糊涂。

每个人都能发现一大堆糟糕的地方来吐槽。

但我觉得最差的应该是配乐了,简直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港产恐怖片水平。

好在剧情还可以,能衔接,有延展,可接受。

看完正片的推荐看看青蛙刀圣的正经解说——

【黑客帝国 4】正片深度解说,我被导演骗了,电影比想象中的精彩!_哔哩哔哩_bilibili

这个更牛——

打赌你根本没看懂黑客帝国 4 就喊烂了!梦魇级别解说,列文虎克式解释矩阵内消失的 40 年。【空想家的奇幻漂流】_哔哩哔哩_bilibili

知乎用户 LeechJ 膏药药 发表

本作有大量三部曲镜头的出现。

说白了这就不是一部纯粹的电影,有点像纪录片,有点像导演阐述自己的理念,非常的粉丝向。

除了没找来 smith 和墨菲斯,5 分 - 1。

知乎用户 2240 万平方公里​ 发表

很伟大。

元宇宙概念与电影融合的又一经典之作。

知乎用户 禅悦心海 发表

崔妮蒂

知乎用户 白鹤居士 发表

【转载】海边的西塞罗:黑客帝国: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让人类最感无力的时刻,

是当你发觉原来反体制也是体制的一部分。

各位好,今天周日,我抽空去看了一下新上映的《黑客帝国 4》。

看完以后,我觉得这部电影没有很多人批评的那么糟,但也没有我所预想中的那么好。它更像是你某天晚上吃过法式大餐之后的那顿路边摊夜宵——虽然也说不上质量不好,但与前作相比味道差异巨大,而且——你上一顿明明吃的已经很饱了,再来一桌多少有点狗尾续貂。

另外,我觉得导演让故事成立底层设定有点扯…… 机器人费了半天洋劲复活尼奥和崔妮蒂,居然是想让两人 “用爱发电”…… 这都什么鬼…… 这个编剧水平被前三部曲狂甩五十条街。

《黑客帝国》系列是我小时候非常喜欢的一个系列,一直想给这个系列写一个系统性的解读。不过因为越想越多,结构过于宏大,所以迟迟没有下笔。今天回来也晚了,没有时间多谈,就先简单说说这个系列中最为重要的那个问题吧:“救世主” 在这个电影中究竟是个什么概念。

按照导演沃卓斯基兄弟(姐妹)给出的官方解读,《黑客帝国》其实是一部 “科幻神话片”。美国人在有些方面其实跟中国人还有点像,都有很浓烈的英雄崇拜的情节。所以,初看起来,黑客帝国讲的也是一个“救世主” 率领自有人类反抗机械暴君的故事。

电影的背景设定,是未来有一天,觉醒的人工智能与人类发生了一场末日之战,像后来大部分美式科幻片当中一样,人类喜闻乐见的又没打过机器人。但战争中发生的一点小插曲,让之后的故事发展变得有些讽刺:人类为了切断人工智能的能源供应,永久性的遮蔽了天空。于是在战后,机器人为了获得能源,不得不将人类作为 “电池” 供养起来,从我们的神经刺激中获得电流(这一段其实有点不符合能量守恒定律)。

于是它们制造了一个极端类似扎克伯格前段时间刚提出的那个 “元宇宙” 的虚拟世界,把人类的意识放在其中,供养起来。

我这样干讲,你也许会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反人类的反乌托邦。但仔细想想其实不是的,这个虚拟世界的名字,就是系列电影的英文原名《The Matrix》, Matrix 一般被翻译为 “矩阵”,但这其实不是一个完全能涵盖其原意的译名。在英文中,它还有母体、子宫、(培养皿)基质等等意思。但我觉得,最能为中国人所熟悉的意译,其实应该是 “体制”。

什么是 “体制”?体制其实就是一种社会大众的养殖场,这个社会的绝大多数人口会生存其中,体制为对其供应生活所必须的养料,并(尽量不易察觉的)从大众身上定期剪一些羊毛,维持自身的运转。为了剪最多的羊毛,听最少的羊叫。“体制” 如果不想破产,其本身的也是会不断修正、进化的、让被圈养其中的人感到舒适和安逸。

所以在绝大多数时候,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想方设法挤进体制,在其中生活,是他们毕生的目标。这一点在《黑客帝国》三部曲电影中也能看到。无论是第一部中的叛徒雷根,还是第三部想偷渡到矩阵世界的程序,都觉得 “The Matrix” 能够让人和程序都能安逸生活的好地方。所以一个但凡能良性运转的体制,对大部分个体来说是有强烈感召力的——归根结底,人类也只是一种动物,有吃有喝就可以了,要啥自行车啊?这是大多数人的想法。

所以《黑客帝国》中勾画的那个未来,某种意义上说其实是人类既往所有社会模式的集大成,或者说终极形态。

就像影片中那个神似宙斯的构建师程序自夸的那样——99% 的人类,生活在这个虚拟的世界中,会觉得很完美、很自在,我简直创造了一个艺术品。

是啊,你们人类过去有哪种社会形态能让这么多人满意过吗?没有吧?

但这个几乎完美的体制,却有一点点小的瑕疵,这个世界上大约总有百分之一的人,不接受体制对他们的安排。如果把他们留在体制内,让他们像苏格拉底在雅典一样揪着大街上的人乱提乱问,那么整个系统很快就会崩溃。

于是体制必须找到一个方法来 “清除” 掉这 1% 的计算冗余。而人工智能所想到的方法,就是给人类一个 “救世主”——你可以选择不屈从体制,系统会选出一个“救世主” 来供你去信仰、追捧,会让他带领有类似想法的反体制者从矩阵世界中出走,在现实世界中建立一个反抗基地。

可是这种 “救世主领导自由人民闹革命” 本身,其实也是人工智能计划中的一部分。等到人类反抗基地(锡安)建成到一定程度,人工智能统治者就会派出机械大军将这个基地一锅端掉。然后再让新的救世主带领一帮新的 “自由人” 重新建立一个新的 “锡安”。如此循环往复,这个过程听上去其实很像我们中国历史上的治乱循环——“历史大势” 用最暴烈的手段将旧时代 “冗余” 的人口杀的一干二净,在系统清零之后重新出现一个 “明君” 化国为家,建立新的太平盛世。而老百姓则在怀念旧的明君和期盼新的明君之间生活,社会因这种渺茫的希望而维持了整体的稳定。

所以,构建师最后对主角尼奥说了一句实话:“救世主本身,也是一种控制程序。”

或者用黑客帝国第一部就点名给观众的话说:“希望?那不过是人类自欺欺人的精髓,他既是强大的力量来源,同时也是你们人类最致命的弱点。”

矩阵世界构建乌托邦成功的精髓,就在于用操控 “希望” 的方式,成功的完全控制了人类。

这个系统用这种精妙的 “忽悠大法” 总共治乱循环的五次,但到了第六次(也就是前三部曲的故事时),出了一点小问题。

这个小问题,出在被选中的救世主、主角尼奥(NEO)身上。

其实在对《黑客帝国》的解读界(所谓的 “黑学” 界)。对于尼奥这个人到底是人还是程序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论。你说他是人吧,他有很多诸如徒手捏爆乌贼机器人、瞎了依然能看到计算机数据流之类的 “神迹”。可是你若说他是程序,他做出的很多选择又显然没有人工智能式的理性,比如第二部中救恋人崔妮蒂而不救全人类,直接导致了前述系统的破产。人工智能统治者如果设立这么一个程序去履行任务,那无疑又是个失误。

那么尼奥到底是程序还是人呢?要回答这个问题,你必须懂一点基督教的宗教学知识。

从影片中的很多暗示中我们可以看到,导演是将主人公尼奥类比于基督教中的耶稣的。比如他的另一个名字 Anderson 在希伯来语中的含义为 “人之子”,而这一基督用语指称的正是 “耶稣”。而基督教教义的硬性规定当中,耶稣最为特殊的特点,就是他既是完全的神、又是完全的人。

请注意,这个基本教义,是当今基督教的三个主要分支(新教、天主教、东正教)都遵守的,拒绝承认这个教义的教派(比如著名的聂斯托利派,既曾在唐代流传到中国的景教),最后都被当做异端遭到批判与驱逐,没有流传下来。

基都教会为什么会对这个问题这么较真呢?

这也好理解,因为在基督教教义中,上帝曾经与犹太人的先祖(亚伯拉罕、摩西等人)签订过一个契约(也既旧约)。但这个条约因为犹太人的瞎搞,不能作数了。所以要重签一份,也就是所谓的《新约》,为了保障这份新约的牢靠,它需要一个 “中间人(中保)”,而这个“中保”,就是耶稣。所以就像我们生活中找“中间人” 最好找双方都熟络的一样,耶稣最好既跟上帝熟(是上帝亲儿子,是完全的神),也跟人类熟(是玛利亚的儿子,是完全的人)。神性和人性他都具备,这个中保他才能当合格。所以基督教对这一点特别较真。

那么,我们按照这个思路去理解《黑客帝国》中尼奥的角色。也会发现他的使命是相同的——人工智能为人类安排的就有的矩阵世界遭遇了危机,系统需要更新重启。所以需要一个新的启动程序。而这个程序,就像基督教的 “中保” 一样,应该即是完全的程序,也是完全的人。是程序(人工智能),保证了尼奥的思维可以受到人工智能系统监控,矩阵世界也赋予了他异能的权限。而是人类,则保证了他能够具有人类的情感,打入人类反抗军的内部而不受怀疑。

换而言之,本来尼奥是一个人工智能为完成重启任务而精心制造 “双料间谍”,他之前的五个“救世主” 应该也有相同的配置。

但区别在于,这五位 “救世主” 被安排的 “救世程序” 的“程序性”(神性),压倒了他们的人性。所以在与顺从程序(命运)的安排,带领新 “反抗者” 建造新世界和反抗程序(命运)的安排之间,他们统统选择了前者。

表面上看,这种选择确实延续人类的火种,“救世主”们选择任由之前的锡安被再次毁灭,带领 23 人重建锡安城,让人类 “反抗” 的希望仍在。但从更宏观的层面去考虑,这个选择恰恰落入了人工智能所制造的 “Matrix” 的彀中,整个反抗计划只不过是人工智能操控的一场左右互搏的游戏,不过是又来了一遭罢了。基于这个现实的所有反抗、所有牺牲、都变得毫无意,甚至荒谬至极。

但尼奥不同,在选择面前,他选择去救崔妮蒂,不只是因为他把 “小爱” 放在了 “博爱” 的前面,更是他用 “自由意志” 打败了“宿命论”,用人性打败了程序性。

终于,Matrix 失算了,整个故事从这时起才真正脱离了人工智能的掌控,“重启”(Reload)破产了,随之而来的是真正的 “革命”(Revolution)。

从这一刻起,人类终于平等的与 Matrix 重订《新约》了,因为他们掌握了真正的自由意志。

所以,就像《沙丘》一样,在宿命论与救世主的外衣之下,《黑客帝国》(至少前三部曲)所探讨的,其实是一个反宿命论、反救世主的故事。对主人公尼奥来说,唯有他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和自由意志,而不屈从于程序的安排,他才能真的逃离体制、逃离 “Matrix” 的掌控。而对于剧中的人类来说,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对带领人类反抗人工智能的救世主的期盼,恰恰是人工智能施加在那些脱离控制的自由人身上的最后一层控制——即便在 “Matrix” 之外,人工智能依然用这个神话忽悠着你……

电影中如此,现实中又未尝不是呢?人类对于超越自己能力的英雄、伟人的崇拜,往往远远大于我们自己所愿意承认的。

但这种期盼最终换来的,往往是更深的奴役、枷锁与控制——他必用铁杖统治他们。

这样的循环,确实也在历史上一再的重演。

让我们用《黑客帝国 1》最后的那段名言结束今天的文字吧。

我知道你们在窃听。

我能感觉的出。

我知道你们害怕,你们害怕我们;你们害怕改变.

我不知道未来。

我打电话不是想告诉你们已经结束了。

而是告诉你们才刚刚开始。

我就要挂电话了,然后我要让人们看到你们忧虑的东西。

给他们看一个没有你们的世界,一个没有管辖,没有控制,没有界限的世界,一个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的世界。

究竟会怎样,你们选择吧。

愿我们都能勇于选择,更愿我们的选择,并不在 Matrix 的计划里。

……

然而,我们以何为凭,能突破 Matrix 那算无遗策的计划呢?

也许,真的要靠爱吧……

爱也许并不能像《黑 4》里那样来发电,但愿它能创造奇迹。

全文完

原文:黑客帝国: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知乎用户 云上之光 发表

这可能是唯一能看懂这部电影之深刻的视角——移动互联世界下,自由意志的救赎之路!文章较长,但如果您看完,我相信您会赞同。

要聊这个视角,需要把电影的时间线故事线梳理一下,再聊核心理念和现实意义。

这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黑客帝国,因而它饱受误解与非议,我们要打破对于之前三部曲的刻板印象,才能理解它的深刻和善意

这是一部吹哨人式的电影

它是拉娜 · 沃卓斯基精心编排的电影,吹响了警惕自由意志被 “技术—移动互联” 联合体侵蚀殆尽的警示号角它将 “技术—移动互联” 这一联合体对自由意志的侵害展现给我们,将这背后我们不可能接触到的深刻成因揭示出来,还提出了应对之道

要吹响这个号角,在电影世界,再没有一个比黑客帝国更有影响力的 IP 了,再没有一个比黑客帝国的世界观更贴近现实的了——你只需要替换一两个核心概念,它就是完完全全的现实!

需要被批评、谴责和反思的不是它,而是我们

经过几年 “技术—移动互联” 联合体的洗礼,我们完全忘了黑客帝国系列思想性优于戏剧性,伦理、哲学性质大于动作性质的实质,纠结于尼奥老了,中年危机了,打不动了,崔妮蒂先飞起来这太女权了这些表面问题……

当警惕自由意志被侵袭的自由意志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被联合体塑造后的思维差点理解不了它,接受不了它了。我们应该在电影里面那位傲慢的 “分析师”(眼镜哥)的蔑视与嘲讽面前瑟瑟发抖!

要是自由意志——理性的、深度思考的能力——真被联合体所侵蚀殆尽,那我们在它们面前就只剩下两个物化的身份了:流量、利润

== 分割线 1== 黑客帝国四的时间线、故事线 ==

Ps:剧透警告,不喜请绕过

一切的肇始:未来世界,人与机器爆发大战,机器获得了全胜。但是,战争也使地球见不到太阳了。没有太阳就没法发电,而机器需要电,所以,他们把人类圈养在茧里,利用人体发电。同时,机器世界设计了 Matrix(下称 M),一个连接所有茧里人的数字世界,让他们的意识在里面活动,认为自己还活着,从而能更好地发电。

三部曲末尾,尼奥与崔妮蒂都牺牲了。那一版的 M 运行不下去了,M 系统的作用是利用人类供电,电还是要要的,怎么办?

眼镜哥(分析师),尼奥的心理治疗师登场了。他说服了 “The Suits”(应该是机器世界的终极领导)搞了一版新 M。

起初这版 M 运行并不畅,眼镜哥想了个办法,在现实里复活重造尼奥连入 M。但复活尼奥自己一个人不行,不能激活它的源代码,他通过复活崔妮蒂的方式,绕过了获得源代码这事,M 开始运转了。

麻烦又来了,尼与崔两个靠太进会爆炸,给系统造成破坏。眼镜哥又想了个办法,让他们离的距离刚刚好,这样两个人都能好好活着,不会爆炸了给系统制造麻烦了。两人接入系统后,M 正常运转了。现实中被复活尼奥和崔妮蒂是眼镜哥新版 M 能够运行下去的关键道具。

眼镜哥也从这个过程中学到了利用幻想和人类感情的好处。

以上是三部曲后、第四部开始之前的事,以下是第四部的剧情

1. 为了让尼奥与崔妮蒂保持距离,两人在 M 里被赋予了新人设:尼奥是个闻名于世的游戏设计大家,崔妮蒂已是带娃的人妻。这样一来,两人在 M 世界中又能保持刚好的距离了。

2. 眼镜哥是尼奥的心理治疗师,给尼奥设了个套:把尼奥变成了设计了黑客帝国三部曲这一游戏的设计师,将尼奥关于三部曲的记忆归因成他的精神有问题:把自己设计的游戏情节和现实搞混。给尼奥灌输说那不是真的,是你脑袋里的幻像,是尼奥患有精神崩溃症,然后继续哄他吃蓝色幻像药片,尼奥自己都快相信了,只知道不对劲又不好说哪儿不对劲。这回,新 M 里差不多所有的别人都是 Bots(机器控制的人)特工,他们的作用就是盯住尼奥、监视尼奥,别让他脱轨。

3. 尼奥因为一直留着前三部曲的部分回忆,而且一直想着崔妮蒂,所以编了个包含崔妮蒂、墨菲斯、史密斯在内的程序,就是开头字母墙最后出现的 Modal 101,但是因为他的回忆已经不准确了,崔,墨人物脸型都变了,而且还把史密斯跟墨菲斯编在了一块。

4.M 中,尼奥在公司的电脑里运行这个模态程序,被 Bugs 团队黑了进去,Bugs 在里面碰到了特工史密斯同时也是觉醒后的墨菲斯,然后墨菲斯跟着 Bugs 逃到了新 M 里。尼奥的电脑报警,提示墨菲斯丢了。接着他去查询代码,在模态程序里竟然发现了自己的形象。被 bots 机器人打岔后,很快模态程序(modal 101)就被清除了。

但是墨菲斯来到了新 M 里,同时还有特工史密斯,Bugs 也知道了尼奥还活着,连锁反应开始了,电影开始了

5. 尼奥有促使人物觉醒的被动技能。他促使了 Bugs 的觉醒,有了特工史密斯的捡枪时的觉醒。

6.Bugs 追踪到了尼奥,抓住机会,促成了尼奥在现实位面中醒过来,并利用唯一的机会将尼奥从茧房里救了出来。

7. 尼奥跟随 bugs 来到 Io(又跟《疾速追杀》一样,搞成了粉丝见面会……),要求将军支持他去救崔妮蒂,结果将军考虑到 Io 的安全把他关了起来。bugs 带他越狱去找崔妮蒂。过程中,尼奥被史密斯打得真觉醒了(有了意志力魔法)。

8. 他找到崔妮蒂,正准备跟她解释一切的时候,眼镜哥出现,在强行 B 话补完世界观后,眼镜哥一副老子就是你的命的样子,告诉尼奥:老子不怕你出来,老子知道你还要回到茧房里去的,M 靠你跟崔运转,你跑了,崔一个人支撑不住的,迟早凉凉,而你爱她,你不会让她凉,你会回去的,乖,听话~控制现实太难了,老子就是玩弄你们的感觉,看,老子这么一玩,发电量增加了好几倍呢。人类就服被这么玩,你服不服?(讲真,这见解真犀利。)

9. 之后就是尼奥在盟友的帮助下促成了崔的觉醒,爆打眼镜哥: 你懂人类?你懂感情?呵呵哒(相视一笑),你懂个翔!自由意志回来了,你知道不?

== 分割线 2== 以自由意志之名 1:核心概念分析 ==

Ps: 本篇深度盘点影片内核观念及其表征。不再赘述时间线与剧情了,如不清楚请移步上一个分割线。

一、影片的核心理念: 我们的自由意志已经被快速迭代、被滥用的技术与移动互联形成的综合体所侵蚀,这带来极其可怕的后果:先是被别人物化,后是自我物化

想要脱离这种侵蚀,首先要意识到这一问题,然后得是自觉地脱离它、抵抗它,但这一过程涉及到人类自身的 Bugs,极其艰难

吹哨子吹在这里了!

二、自由意志视角看电影,走起

再一次 Ps:只讲核心概念在影片中的表征,不赘述剧情。

1.“技术-移动互联” 联合体(以下简称 “联合体”)之原罪

(1)人被物化、极化。隔着屏幕的开发者很难把 “用户” 这一名词等同于形象多样、需求丰富的活生生的人,它成了一个符号,一种用以获取流量、利益的工具,这就是被物化。此后,用户的需求被极度简化为两个字“要爽”。

(2)傲慢。被物化和极化后,用户在技术之源头上,就被设计者们打上了 “蠢”、“不能思考,不会思考”、“只想爽” 的标签。然后呢,我(设计者)来替他们思考,我来给他们爽。这是妥妥的一种傲慢。

(3)控制。基于对流量、利润的追求,各种用户数据分析、用户画像,底层概念化设计全都来了,目的只有一个,给予持续的 “爽”,留住用户,造成持续利润(所以,要开发黑客帝国 4 这个游戏)。

**这些理念在电影开头讨论黑客帝国四游戏怎么做时有集中的体现。**眼镜哥在崔妮蒂的车库跟尼奥的讨论,尤其是结局时二人与眼镜哥的对话也有表现。可以说,所有以营利为目的的 app,游戏都是这么个标准流程。

眼镜哥在蔑视我们了:“我了解系统,我了解人类,我了解你们!”

这里,要吐一下嘈,对于全片最大的误解点出现了:史密斯说要做黑客帝国 4 的游戏是因为华纳强行要做。被理解成:是华纳强行要拍的续集,然后拉娜认为与其毁在别人手里,还不如毁在自己手里。

其实,这段剧情的逻辑作用是引出接下来制作《黑客帝国 4》这个游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展现出上面说到的联合体之原罪!

现实情况是:基努回归本片的理由是:剧本太妙了!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8998656002486386&wfr=spider&for=pc

拉娜拍这个电影的原因在网上都有报道: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0928812286762886&wfr=spider&for=pc

近日拉娜 · 沃卓斯基在德国柏林参加活动时,透露了她为何要多年后拍摄续集,为何要把尼奥和崔妮蒂两个角色 “复活” 的原因。

她说:“前几年我爸爸去世, 朋友走了,然后妈妈也去世了。我不知道怎么才能熬过这些悲痛,太多悲伤的事集中出现。虽然他们年纪很大了,但离别的事实依旧很难接受。”

“那段时间我总是胡思乱想,有天晚上我痛哭到睡不着。但脑子里突然有了故事的点子,我没法让父母复活,但我还有尼奥和崔妮蒂,可以说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角色。”

18 年前的崔妮蒂和尼奥 “这两个角色复活的点子让我感觉轻松不少。这两个人死了,好吧,让这两个人复活,感觉不是很好吗。这就是艺术的作用,故事的作用,它们可以安慰我们。”

咱们掂量掂量,是我们自己懂电影多,还是上面两位在《黑客帝国》上更有发言权?

2.“技术-移动互联” 这一联合体的危害表现

(1)监控。片头中,尼奥开个小差编了个老 code 程序运行,分分钟被发现,被删除。他周围全是 Bots 机器人,监控着他。

(2)放弃思考。尼奥在 M 空虚、疑惑,好几次都发现了人物跟倒影不是一个形象,觉得这不对劲,但不知道哪儿不对劲。但他放弃了思考,有一句话可以很好体现:“我付了分析师很大一笔钱,让他为我回答这个问题。”

(3)被否定、被洗脑、被思考。虽然仍然有怀疑,但眼镜哥经一通心理专业术语加话术的忽悠,尼奥信了眼镜的道,甚至墨菲斯、史密斯都打到公司里来了,然后眼镜哥一本正经的一通灌输,然后就又信了:啥都没发生,只是我又崩溃了。

(4)移动互联这一因素的作用也有提及。“现在我们不用电话线了”。那个可以飞的 “Kujaku” 能移动接入 M 的鸟,进一步扩大了 M 能够覆盖的边界——随时使用,随时进入,随时连接。

(5)app。尼奥一行去找崔妮蒂跟流放人和史密斯打架,领头的流放人老爷子一直在旁边骂的的那一段,最后隐晦地骂了好多 app,起码有 Facebook。它们向灌输理念,造爽,让我们拿的起,放不下。

(6)人体炸弹。想想结尾那些被从床上拉起来作为炸弹砸向尼奥一行的人吧。当人的思想被控制了过后,去当 “炮灰” 是可能甚至是很容易的。

总之,用户在源头上就被物化,然后持续迭代给我们供 “爽”,经由移动互联,我们能随时随地 “无脑爽”。经这一通操作,我们就可能真的不会去思考,无脑地再去接着爽了。就这样,闭环完成…… 在这循环中,我们可能就真的被塑造成了游戏设计者们在源头时设定的那种人:不要思考,爽就行了

你听,眼镜哥又开始嘲笑了:“你们这些人相信各种疯狂的想法,为什么呢?是什么验证了你的幻想成为了现实?是感觉,感觉比事实更好控制…… 在我的矩阵里,我们越是折磨你,越能操控你们,你们所产生的能量就越多…… 没有人抵抗,人们只要呆在他们的茧里,比在屎圈里的猪还要开心。”——爽感,最强的感觉,最为真切。

眼镜哥嘲笑 x2:“(我的)羊羔(指还在茧里的人们)哪儿都不去,他们喜欢我的世界,他们不想要多愁善感,他们不想要自由或授权,他们想要被控制,他们渴望确定性所带来的的舒适。”

  1. 怎样跳出这个联合体造成的闭环

说起来很简单,首先需要意识到在 “技术—移动互联” 这一大背景下,自由意志容易被侵蚀的这件事。第二就是自觉地从这个侵蚀闭环中跳出来。仅此而已

有句话叫所有在 “但是” 之前的话都是废话,好的,“但是”来了:但是这做起来真的很难

电影中崔妮蒂从这个闭环里出来的方法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不向 M 低头,拼死而战,最终赢回了自由意志。现实中,我们却没法跳在空中飞起来!

现实中,要摆脱对联合体的依赖,就一条途径:摆脱对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依赖

但这需要战胜人类自身的 Bugs,在认知还有生理层面上的 Bugs,真的真的很难

== 分割线 3== 以自由意志之名 2:被降维打击的我们 ==

一、现实意义

前面说:“只需要替换一两个核心概念,它就是完完全全的现实!” 好了,现在替换开始:

一是删掉电影里面的眼镜哥。二是将电影里面的 “茧房” 替换为“信息茧房”,然后,电影里迭代版的 Matrix,就成了我们的现实世界

铛铛铛铛,虚幻一下就成为了现实,Surprise?

电影里的眼镜哥是 “技术—移动互联” 这一联合体的化身,现实中他无影无形却无处不在。他不会告诉我们:我要控制你们,你们还心甘情愿被我控制。他只会说:创造更好的用户体验,来啊,快活啊!

信息茧房” 这一概念有兴趣可以去度娘,简言之就是:我们的知识局限于我们感兴趣的领域。请您看看每天用到手机的频率和最常用的 app,就可以知道您的茧到哪个程度。

现实中还有更进一步的东西:算法。就是当年某音海外版要被特没谱强卖时,国家出手列入禁限目录的那套东西:“基于数据分析的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技术”。其实技术并没有好坏,如果你喜欢学习,用作正途,它会成为您这只老虎的翅膀!

但,更多的情况会是这样:

大数据(监控):“报告:这个人喜欢 shit。”

算法:“收到!以后日常推送加入猪、狗、牛、鸡、鸭、鱼、虾…… 的各种 shit,保证新鲜,每天不重样!”

监控您?我冤啊!在那份明知道你不会看、也看不懂、最后肯定打勾勾的小几万字的专业术语构成的专业论文…… 哦,不,不是…… 是《用户协议》里,你明明授权了可以搜集使用用户数据啊,不信你自己看看去啊?说我监控你,我,我,简直比杨乃武跟小白菜还要冤啊。

铛铛铛铛,怎样?您自己授权被监控的呢!

宝强哥送来问候:意不意外?惊不惊喜?哈哈哈哈……

好了,带着上面这些,建议读者在去上一分割线,看看我们是怎么被控的。

二、人类大脑的 bugs

人类的大脑有没有 bug,肯定地说,有的

光认知偏差就一大堆,丹尼尔 · 卡曼尼的《思考,快与慢》、《噪声》两本书就够我们大吃一吨的了。

还好还好,我们可以动用前额皮质这一人类显著区别于其他动物给我们带来的理性思维去研究它,克服它。

但是对不起,社交、短视频、游戏等我们日常用的 app,或者说手机上瘾这一现象,能绕过理性思维系统,直接作用于几大生理机制,对我们进行降为打击,捕获我们

Bugs 来了!

1.Feelings,杏仁核绑架,“我要”!

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包括 FBI 教你认识身体语言等书里都谈到 “杏仁核绑架” 这一概念,其核心内容是:当人的情绪系统(FBI 那本书里称边缘系统)侦测到环境中的威胁时,大脑会被以杏仁核为主的这一系统接管,引起所谓的 “战” 还是 “逃” 的反应:要么生气,要么回避。这时主管理性思维的前额皮质会被关闭,这就是人在生气的时候,根本没法思考的根本原因。

这一系统对它喜欢的东西会怎样反应呢?现在请你想一想你的手机,还有里面你最喜欢的应用,可能是农药、吃鸡,可能是某音、某博…… 注意,只是想一想,然后,听见那个声音了么?

两个字:我要

科学也告诉我们,这一情绪系统不能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只要我们忍一忍,它最终会过去的。所以,克服它,只有两个字,克制!但是,即使是我们有意去抵制,这一声音也会是强大的存在!只要有那么一会子恍神的功夫,手机就拿上了,第二个系统就来了。

2. 爽系统,多巴胺依赖,“我还要”!

农药或者鸡上了吧?或者某音、某博上了吧?

爽呼?真的爽!

这时候,大脑开始分泌多巴胺——这一大脑最喜欢的化学物质了,它让人感觉到爽!

多巴胺这个东西,少了或者作用受到了阻碍,不行,那是抑郁症或者自闭症了。多了也不行,那也是病,要治。不过我们都是正常人,通常处在量少但正常的水平。

当多巴胺处于一种稍高于正常的稳定水平时,会引发 “心流”,这是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的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对大部分人来说这是一种神奇甚至神秘的状态。但对于游戏玩家来说,这稀松不过:一玩几个小时不带累的。就问问这类的游戏玩家,你停得下来么?辩解:不是停不下来,而是时间跑得太快……

多巴胺就像唾液,没有接收到适当的刺激,是不会分泌出来让我们爽的。但,只要人进入了感兴趣的 app,感觉爽的时候,大脑就在分泌多巴胺,它自己舒服,顺便告诉你爽。

是的,大脑对包括多巴胺在内的很多东西有嗜好,我们就是这样被设计的,你没有办法!大脑就是在自己舒服,顺便告诉你爽,顺便告诉你爽,顺便告诉你爽……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因此,只要不是实在要干别的了,或者是困得实在撑不住了,这种化学物质就会告诉我们:我爽!我还要爽!于是,继续爽啊……

这会带来一些个问题:

一是爽的时候,我们各种开心高兴 HIGH,但是大脑处于持续的兴奋状态。停下来的时候,大脑早已经过载了,累了。某音半小时了还让脑子记单词?罢工罢工——拿起手机精神百倍,放下手机昏昏欲睡

二是长期较高剂量多巴胺会使大脑对它的耐受阈值提高,产生耐受。换言之,长期让大脑暴露在农药、某音这种高剂量多巴胺的应用场景下,会使人对工作、学习等低剂量甚至无多巴胺剂量的应用场景失去兴趣——某音农药一直很爽,学习工作车祸现场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某一天对农药、某音也不能让你产生兴趣,世界上任何事情都让你产生不了兴趣了,生无可恋…… 抑郁症了解一下

  1. 大脑的可塑性,所用即所得

我是从瑞 · 达利欧的《原则》里接触到大脑的可塑性这一概念的,《自驱型成长》又提到了大脑的 “所用即所得” 这一概念。其基本意思就是,人怎样使用大脑,ta 就会得到怎样一个大脑。如果人长期重度玩手机,大脑就会越来越适应于这一模式:不由自主地拿出手机;到一定的时候、一定的场景,它甚至会主动提醒你,该玩手机了、该农药了、该某音了…… 比生物钟还准

三、总结一下

在移动互联这一大环境下,我们借由手机,可以随时联网。在信息爆炸的网络上,我们只愿获取感兴趣的知识,信息茧房形成。在这一过程中,“思考获得结论” 可能变为 “选择别人的结论”,思考的权利被让渡给 “KOL(关键意见领袖)”,然后,他们去流量变现

我们经常使用的主流 app,是经由专业团队在大数据、技术的加持下打造出来的,他们在源头上有着对用户们的精准画像。这其中,包含着对用户(我们)的物化、极化及因对流量、利润的追求而催生的控制欲。

社交、游戏、短视频等 app 对用户数量和流量尤其敏感。因此,它们有意无意地采用了绕过人类理性意识的设计机制,利用人类的大脑认知机制、生理机制的 bugs,通过监控(大数据)及算法精准推 “爽”。用户被绕过理性思考系统降维打击,被深度捕获,app 们则保持、提升着用户规模,然后我们氪金,他们去流量变现

我们每天经由手机接触到大量的信息,我们选择某一个或者某一类信息作为自己的想法,被 “KOL” 左右思想,思考能力被弱化

在 app 们制造的 “我要爽”、“我还要爽” 这一闭环中自我物化,完成了 app 们在设计源头就设定的:“不要思考,只要爽”的自我改造

关键是,我们并不自知,可能看到这里,有人还会嘲笑:“这人谁啊,在这儿杞人忧天,至于么?” 对这个反问,不多说了,上两本书吧:

伴随着斯文的笑与蔑视,眼镜哥又来了:“(我的)羊羔哪儿都不去,他们喜欢我的世界!”

感谢《黑客帝国 4》,让我将这一系列零碎的知识打通!

面对降维打击的唯一办法就是升维,下更再聊。

== 分割线 4== 以自由意志之名 3:救赎 ==

更于 2022.1.3

救赎:不要无脑爽,要思考!

一、升维 + 意志力:不要无脑爽

电影里崔妮蒂觉醒后到结局就干了一件事:就是干!

没有子弹时间,没有 “飞”,甚至都没有炫酷的武术场面,面对机器人们的围追堵截,他们靠的是意志力,最终逃脱了 M 的控制。

那我们拿什么抵挡手机的吸引和 app 们的捕获需求?

升维和意志

首先,要把被绕过的理性思维系统找回来,让它绕不过去。

认识到 app 们的终极追求:流量与利润。

认识到 app 们的降维打击陷阱。

认识到关于爽的追求,其实大脑想要的,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也不是我们真正喜欢的。它们非但不必要,反而是负担和累赘。

《思考,快与慢》里讲,系统二(逻辑思维系统)是可以控制系统一(自主运行的本能系统)的,否决它的要求的前提是系统二能够识别那些会引发问题的应用场景,且足够强大

现在,我们需要警惕的应用场景很简单:手机,app

接下来就是要有强大的意志力去抵制它们了,这不容易。而这抵抗的不容易,也是需要被认识到的问题:要有足够强大的意志力去抵挡几乎可以说是随时随地都存在的玩手机的诱惑。

当然,时代已经变了,我们已经处于移动互联时代。肯定不会有人建议我们彻底抛弃手机,这不具有可行性。

那么,该怎么做?最低线,起码,不要掉入那个 “被物化到自我物化” 的闭环循环中

二、后真相时代:要思考

移动互联时代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 “后真相时代”。

后真相” 是一个外来词 “Post-Truth”,是指客观事实在形成舆论方面影响较小,而诉诸情感和个人信仰会产生更大影响的情形。度娘说 Post 在这里指 “超越” 的意思:在互联网汹涌的舆情下面,真相可能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或者,我们已经看不到真相是什么样了,它只能从被隐藏在各种各样的信息之中被重构出来,这就使独立深度思考的能力变得非常重要。

雷老爷子的《最后的决斗》中,男一(马特 · 达蒙)与男二(亚当 · 德赖弗)视角下的事件在关键节点上完全矛盾,最后受孩者女主(朱迪 · 科默,男一之妻)的视角就一定是真相么?未必。

这一定是选择性记忆?只挑有利于自己的说么?也不见得,万一 ta 当时经历的事或者经过 ta 的思维重构后的经历本来就是那样的呢?

真相在哪儿?

1. 决斗时,男一问男二到底有没有强暴女主?男二吼着回答:从来不是强暴(意思就是:不是强暴,但床单的事是有的)!

2. 在这事很普遍的中世纪背景下,女主从一开始就主张这是强暴,最后也愿意赌上性命陪丈夫一起参加决斗。

3. 决斗获胜后,男一去世后,女主没有再婚过

通过这三点,可以形成一个较为可信的逻辑链,能够证明强暴行为是事实,而不是因为男一通过暴力决斗赢得了男二,说明上帝做出了正义的审判。

我们看不到真相,但又比任何时候都需要真相,因为,只有真相才能反映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才足以支撑我们做出符合事物下一步发展趋势的决策

但是,人脑很懒,它的信条是:能不动脑就不动脑。即使动起脑子来,也可能会用一个简单的问题去代替我们正在思考的难的问题。这在很多人眼中,是一个割韭菜的机会

你正在思考选哪个股票,这时,有个金融大 V 出来堆一堆理由说要选 Z 股,入手就涨!大 V 覆盖面广,很多人都信了,买了,成交量上来了需求量就上来了,股票自然就涨了。这期间,大 V 偷偷卖出了推荐之前已经低价囤好的 Z 股,赚的钱撤出来买车买房。

过不了几天 Z 股回归均值,一众人被套。大 V 还得卖点乖:同志们,你们怎么忘了及时止盈呢?(当然了,这种做法很低端,现在国家已经开始在打击了,比如赵姓演员夫妇。)

小心啊,眼镜哥(没准是哪个 KOL)会在很多时候出来告诉我们:你又崩溃了,还得听我的呢。我们不假思索,听了,信了就有可能被收割!

思考的方法很多,底层逻辑,思维模型,等等等等,我也没有那个能力把这事说清楚。

在思考这个层面,我们的底线又是什么呢?别只做信与不信的选择

其实这并不太复杂,面对繁多的互联网信息,老祖宗告诉我们:“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想想这几个问题:信息从哪儿来?他说的完整么?有没有夹带私货?还有没有别的解释?往往这就能收益良多。

另,这部电影可以紧接着小李子跟大表姐的《不要抬头》一块食用,效果更加,《不要抬头》就不用万字长文解释了,犀利精妙又简单粗暴!

== 分割线 5== 尾声 ==

诚然,这部电影的所谓问题很明显,而这所谓的的问题,可能也是它的特点。

**武戏拉胯。**我隐约记得华纳的高管曾经说过黑帝 4 是一部颠覆技术的电影。想起三部曲中花哨炫酷的特技、武打,尤其是子弹时间就激动,以为这部的动作场面又会上升到一个新台阶。结果…… 人家是在控诉技术滥用,武戏中能不用特技就不用特技,即使要用也用到最低限…… 人家是以不用、少用特技的方式在颠覆技术……

**说得太多(对白多)而情节少了。但这正是这部戏的特点。**电影中讨论黑客帝国 4 的头脑风暴、分析师在崔妮蒂车库与尼奥对峙以及结尾崔、尼、分析师三人的对话这三大段落值得一看再看,台词极为犀利经典。

还有各种经典台词散布在其间,值得留心体会。一部台词如此精致的电影,你很难说它是一部烂片。更多的可能是导演、编剧如此的用心没有被一部分观众 get 到,他们不期待 get 到这个,黑客帝国就是突突突、飞飞飞、打打打,完了。

针对电影最后的彩蛋,我想说的是,电影没有死也不会死

起码,还有人愿意为它努力地深入地思考!这其中,就包括愿意花这么长的时间看完这么一篇长文的您

谢谢!

知乎用户 马吹克思囧色夫 发表

二十年过去了,我们面对危机早没那么大的戾气了,我们这一代活在危机里,危机塑造了我们。再多想法还不是死皮赖脸地混在拟像里。兄弟变成了姐妹,目光愈发温柔了起来,哎,总之温情以对有什么不好?

我们像各自背负生活但是频道又永远差不太远的老朋友一样相聚,各自带来了一些有趣的鬼主意

1. 架构师为了稳住大局的办法:让崔姐生三个娃自己带。

2. 史密斯在这个时代太适合干游戏公司 CEO 了。

3. 法国佬的语言游戏早被社交媒体摧毁了,他的产业被各种新骗局取代(Face book、区块链),做不到与时俱进就成了疯疯癫癫的 homeless

4. 想要逼疯产品经理最好的办法就是启动一个不知所云的新项目。

5. 让自己怀疑生活价值的办法之一就是和 Gen Z 密集开会讨论消费。

6. 每个版本的常态其实是:男人负责闯祸和毁坏世界,AI 和女性负责解救囚徒与重塑新世界。

7. 机械和人类就好像两个种族,随着演化也会用新的共同想象重新划分彼此的身份,这个是新的共识了,目的比禀赋更能塑造身份。

8. 日本人真是适合扮演丧尸呀。对着 JK 妹子扫一梭乌兹,把猥琐吧啦的男子从飞速行驶的新干线丢到樱花树上咩哈哈哈哈。

9. 做农民体验和时间当朋友的乐趣就算是机器人也会上头哈哈。时间作为我们和 AI 共同的体验 / 幻觉,可能是我们成为新的共同体的基础。

10. 最大的启发就是我们还有重新开始的机会,作为观众也被提醒了。

11. 这一代架构师其实开倒车了,跟老头比感觉没怎么读书阅人,特别是给自己弄个心理医生的角色。。好像姐妹俩一拍脑袋:“咱们这次弄个傻缺骗子当架构师咋样?反正我们的世界就是这样。” 靠语言游戏和规则制霸的存在,居然语言最弱,一身哲学病。可能是真的醉心于玩弄时间调戏进度条,可见高级 AI 也不能贪天之功。

为啥说温柔呢。因为即使是这样一个世界,茫茫的消耗也是 trinity 在背负,也只有女性能默默消解这种无声的折磨吧,咖啡店两人见面,Neo 说这种操蛋的心思我花钱找个心理分析师帮我捋,Trinity 不咸不淡地说好主意。最后觉醒边缘系统还是拿孩子绑架 Trinity,为了别人压抑自我二十年,还背负一个蒂凡尼的物化女神的名字,割喉一百次不为过呀。没给 Neo 发个全家福摁住,真的是温柔。

知乎用户 拉布拉多了一点 发表

经典的 90 年代美国电影的叙事架构,那就是前半部分全是平平无奇的铺垫铺垫,让人看了想打瞌睡,后半部分才是高潮,各种打斗场景。不过可惜了,虽然努力想演绎功夫打斗,但是软绵绵的,没有以前黑客帝国功夫的那种威风凛凛的感觉了,可能是人老了吧。结尾看样子,还要继续往下拍……

至于 90 年代美国电影的叙事架构,一个直观的表达感受就是,小时候光碟不都是分 AB 面嘛,基本上 A 面就是铺垫,B 面才是高潮部分,所以小时候对电影故事没啥认知的时候,看美国片经常都是直接看 B 面过瘾的,哈哈哈哈……

知乎用户 飞翔吧少年 发表

Neo 主要就是找老伴的路上一波三折。

Trinity 主要就是等着老伴找上门,然后把破坏俩人幸福的分析师揍了一顿。

Bugs 作为一个小迷妹 无条件相信 Neo(我觉得这个妹子有几分恬妞的味道,不过还是恬妞更美)差不多一半的故事都是围绕这个妹子展开,我愿称之为女猪脚。

Morpheus 这个吊毛有点野鸡走秀的感觉,除了演技太差,暂时还不知道为什么。

史密斯倒是混得风生水起,变帅了不是。

Niobe 像是给 Neo 找女朋友设置障碍,硬加上去的。

Sati 这个吊,上次 neo 死了,全靠这个妹子开发了新技术,让 neo 重生。

至于分析师,雨果维文没有出演是对的。


没看想看,看了不如不看,还是应该去电影院,至少可以买个失望回家,但是看了枪版,没花钱啥也没得到,亏大了啊。

知乎用户 WizardsAnd 发表

个人觉得这个是一个很好的电影,这已经是《黑客帝国》系列能看到的最好看的续集了。

如果让我选择去电影院,我会觉得电影票值会票价;如果让我推荐给朋友,我也会推荐个朋友。

但是,如果不是骨灰粉,这个电影观感会很一般。首先先说缺点: 导演觉得可能所有人都是粉丝且都对前面的 3 部电影如数家珍,仔细看了很多遍。 但是作为一个路人,黑客帝国 4 第一遍观感,肯定云里雾里,感觉很不好。整个电影的台词也是很文绉绉的,不好理解;信息量很大,想要看明白,得看好几遍。 台词也是涉及宗教和计算机领域的词汇,对于母语不是英文的我们,台词不是很友好。

比如老观众知道他们知道人类是怎么进入矩阵的,插头意味着什么,要怎么退出矩阵。在第二部里面,他们在台词里面只说了一句,我们已经改进了不用固定电话了,通过一面镜子,让大脑自我觉醒,意识就能回到身体(这也是一个很哲学的设定)。一部电影,很难去解释那么多的设定,他们只能简单的一笔带过,让观众觉得 OK 就行呗。

对于看电影这种行为来说,观众的 2 个小时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这玩意拍的并不是很友好。再者,有一些涉嫌政治正确的场景,奈奥比和植物学家,Bugs 船长和船员 Lexy。

再说说我为什么觉得这电影很不错:

理性来说:如果黑客帝国先看前 3 部,会觉得第四部 Matrix :The Matrix Resurrections 很不好看,其实单独看第四部,也会觉得这玩意不错。 就像我是先看的终结者 3,只觉得那个女机器人好强! 举个列子:假如你拥有人生第一辆车,那怕只是一辆 5w 块的二手车,这个车能周末带你去郊区玩,对你的人生影响就是 “0>1” 的区别,能让你的活动拳从 5 公里变成 200 公里;即使将来有一天发达了,换 L5,周末开 L5 出去,它的交通工具属性也不会变化,只是能带来更多的羡慕目光,对你人生的影响从“1>5”。 但是,L5 对你生活质量的相对影响 是不如第一辆二手车。

就物理规律而言,惊喜的创意是非常非常贵的东西,在人类短短的一生之中,只存在有限次;惊喜并不像一锅红烧牛肉,可以顿顿牛肉管饱。就电影本身来说,《黑客帝国》系列本身已是惊世之作,它融合了宗教、 科幻、计算机、哲学等等知识,两沃卓斯基几经基本掏空自己的知识储备,想要在惊世之作再续惊世之作,确实太难了,现在这版黑客帝国 4 已经是能写出来的最好的续集了。

如果想要更好的理解剧情,需要借用一些电脑上的术语。前面 3 补剧情简单梳理一下:首先讲一下故事设定,未来某个时间点的地球,斗争双方是 人类和机器人,且机器人局面大优。在前 3 部的剧情中,人类中出了一个奇迹,促成了人类和机器人的和平相处。(更详细剧情可以去看原片,很值的)

这里明确下:1、机器人目的,用人话来说:A、为了生存,研究人类的感情算修仙,所以他们需要圈养人类; B、人类可以作为电池 ,所以他们需要圈养人类(此条有违物理规则,但是电影里的物理规则导演掌握最终解释权)。

2、人类的目的:A、想办法苟活。(前三部处处体现了人类的生存本能,在这种本能面前,没有啥歧义)

到了在第四部,故事开始时已经是锡安 Zion 大战 60 年后,在电影的故事发生前,还发生了一些可以推导在电影里面被一言带过但十分重要的事情:

1、 锡安 Zion 大战后,Neo 和机械大帝的达成了和平谈判,共谋发展,人类的生产技术得以大幅提升,幸存人类的生活质量提高。墨菲斯也因此名声大振,登基加冕议会大长老 High Chair of the Council;

2、机械大帝掌握的 Matrix 世界,经历过前 6 代的进化迭代,程序 AI 也进化出了感情;对于机器人他们也想要活下去,他们需要能源。 先知 Oracle 告诉 Zion 的人的 Matrix 内部有新的力量在崛起 (The Analyst),Oracle 之后再也没了声。

3、机器人的世界出现了能源危机,开始内斗。但墨菲斯当上大长老之后,有点居功自傲,盲信 Neo 的成果能够保证 Zion 的和平,但 Matrix 世界进化迭代而出现的新问题,Zion 被机器人世界的内斗波及而被毁;

4、奈奥比在锡安 Zion 在机器内斗战争被波及的过程中,率队外迁,建立了新的基地 IO(IO 这名字希腊神话里面,也有一段寓意很深的故事),新基地的隐蔽工作做的很好。

5、在矩阵世界迭代进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一股新的势力新的程序 The Analyst,他说服整个机器人世界花费大量资源之后复活了尼奥 Neo 和崔妮蒂 Trinity,他们的之间感情异常强烈,效率异常的高,可以用来发电(也可以是说这样的感情可以让机器人进化的更快)而且通过情绪来控制系统中圈养的豌豆荚,不会有反抗,高效且安全。

6、这里埋下了伏笔,第三部结局的小女孩,他爸就是 复活 neo 的总工程师程序, 当年和 neo 在第二部的地铁里面有过一面之缘。女儿名字叫做 Sati,也算是认识 Neo;小女孩他爸不想 neo 和 Trinity 被 the Analyst 利用,就把整个计划告诉了他女儿 sati,也因此导致了被清算,Sati 因此想复仇 The Analyst。

7、矩阵 Matrix 世界也有了新的变化,已经迭代出 第 7 代系统 Matrix 7.0。在这一代,他们在 Matrix 世界里,他们混入了 Robot 和人类一起生活,进一步控制人类,并通过控制人类的感情,提高效率。而 The Analyst 程序本身,则化身 the doctor,观察和控制 Neo 和 Trinity,既让有很高强度的感情波动提高效率,又要确保安全,不能后院起火, 所以这里给 Neo 设计了一套独特的安全方式:

  • 为了避免尼奥 Neo 自我觉醒,给尼奥 安排的工作是开发前 3 代的 Matrix 游戏,让尼奥自己的记忆和被植入的记忆互相干扰,让尼奥分不清真假,避免自我觉醒,同时 The Anslyst 化身成医生对 Neo 进行监视和药物控制;
  • 为了保护 Neo 不被外面的人捞走,程序还得把 Neo 藏起来。并开发了一个新的系统功能,改变了 Matrix 世界其他人对尼奥的外貌认知。让其他人看来 neo 是一个光头程序员,而 Neo 自己照镜子就是个帅大叔。 (这个就像最近王和李,别人觉得王是多才多艺优质男生,但实际玩的很开;别人觉得李是英姿飒爽,实际微博小作文不也是为了钱。)
  • Neo 被运行在一种类似于计算机的快照系统安全程序保护之下, 在这种机制下,The Analyst 医生可以控制时间。同理,Trinity 应该也是被运行了独特的安全保护程序。

~~~~

最后整个过程具体时间点不详。

回到电影剧情

1、Neo 在 matrix 世界 开发了一款根据自己记忆做的游戏,并根据自己的记忆重新做了年前的墨菲斯,并且把墨菲斯设定成了一个特工。

2、Bugs 船长通过层层困难险阻,成功先让程序墨菲斯觉醒,再然后救出了 Neo;

3、Neo 见到了艾奥比,看到了新的人类基地,IO,艾奥比作为旁边解释来龙去脉;

4、Neo 再次回到矩阵世界,想带走 Trinity, 结果和 Smith、老熟人梅罗文加碰了面,这里其实要解释一下 Neo 和 Smith 的关系,可以认为,Smith 是 Neo 的在矩阵里面的超能力的影子,Neo 被复活了,那 Smith 也会复活,如果 Neo 离开矩阵世界,Smith 在矩阵世界就随心所欲的,他们达成了交易。Neo 见到了 Trinity,结果被 The Analyst 一堆嘴炮。

5、然后,主角团回到了 IO,他们收到了 Sati 的消息,Sati 提出了一个计划,可以救出 Trinity,

6、主角团开始营救 Trinity 的行动,当然过程是很惊险的,中间的逆转来至于 Smith 的以及 Trinity 自我的超级觉醒,最后成功 happy Ending 。电影结束。

其实整个电影确实很棒,电影融合了非常多的知识,如果期望黑客帝国第 4 部再创新高那是不可能的,但是作为续集,质量还是非常高的。最后,希望大家观影愉快!

PS:最后彩蛋,其实他们说的是什么电影啊游戏啊都不重要了, 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抖音那样直接快速的冲击之后,还有多少人会看漫长的电影呢?都不如 Cat video。Face reality,people,Movies are dead。

~~~~~~~~~~~~~~~~~~~~~~~~~~~~~~~~~~~~~~~~~

2022-01-04 更新

这里详细讲一下我理解的黑客帝国世界观。要更好的物理逻辑上他们程序的关系,用电脑上的一些术语来类比。 先整个 机器人这边,类比一个电脑的话。

1、 机械城的物理机器就是电脑的物理硬件,他们由很多已经有自主意识的程序控制,Matrix 世界是在机械城硬件系统上运行的一个软件操作系统,系统上运行着 系统软件和人类意识的程序;被圈养人类就是这个机械城电脑的电源和研究对象。 整个机械的程序很多并有严格的权限等级。

2、 第三部出现的大脸怪机械大帝,它代表的整个机械城的最高级权限,城主权限。他的目标是维持整个系统运行,如果 Martix 圈养的人死掉太多,提供的电源功率不足会导致真个系统损失很多功能,甚至宕机(比如手机低电量会进入省电模式关掉很多硬件功能,最后完全关机)。所以在第三部因 Neo 可以解决 Smith 的问题, Neo 借此和机械大帝达成了和平协议,neo 殉职,放 Zion 一马,允许觉醒的人加入 Zion。并在 The matrix 这个虚拟世界,其他程序也要遵守 neo 和机械大帝达成的协议。

3、 整个世界观里面,讲到了机器已经进化到有自我意识,其实就可以理解为整个机械城 the machine city 和人类社会一样,是有很多 “程序人” 组成的国家,内部也有党派,但在一切安稳情况下,机器世界就是绝对理性,绝对服从,严格按照权限执行命令。

4、 前三部的出现的人物出现的高级程序分别是, The Architect 建筑师,The Oracle 先知, 法国人 Merovingian 梅罗文加。个人理解 这 3 个属于一党派,就简称 “漂亮国”,他们也有自己的领导程序 The Suits,这 3 哥们的共同努力下,设计了 The Matrix 世界的操作系统,并且进行了好几次大升级,用以更好的圈养人类。 假设他们的系统是 Windows 系统,一路从 Win95,升级到了 Win7.

5、 第四部中 ,新出现的程序叫 The Analyst 分析师,我认为他属于另一党派,简称 “白皮国”,白皮国也有自己的领导程序,The suits。 The Analyst 见证了当年 Neo 和 smith 的大战,发现了 neo 和 Trinity 有高效发电的潜力,所以力排众议主导了 neo 和 Trinity 的复活,想搞研究。

6、 但是这个时候,机械城出现了能源危机 ,能源 Scarcity,“漂亮国”和 “白皮猪” 两党的机器人为了生存打起来了,死伤惨重。The Analyst 所在的党派打赢了,并接手了整个 The matrix 系统并开始发电,新官上任自然要废除上一代的政治遗产,老一代的程序 The Architect 和 The Oracle 失势(被搞死或关起来了)。并任命 The Analyst 分析师作为新的主管,开发了新的操作系统,就叫 MacOS 吧,他沿用了老的 Neo+Trinity 模块进行高效发电,但也因此继承了 Neo 和 Smith 这样的系统级 BUG,Trinity 因此能够觉醒。

7、 这个 The analyst 分析知道,Neo 这样的 bug 很危险,必须防止 Neo 觉醒,就开发了一种类似于快照 + 虚拟机的技术控制 Neo。(让 Neo 开发 matrix 游戏,记忆混淆;在第四部中,第一次见面时用子弹时间完杀了 Neo,并且让 Neo 做好了回去躺平的决定)。但是无巧不成书,Neo 还是觉醒了,因此就有了电影里面发生的故事。

8、 最后 Smith 和 neo 的关系,Smith 就是 neo 的影子,Neo 复活了 smith 就会复活,而 The analyst 没有很好的处理 smith,被反杀。 Smith 帮 neo 的原因只是因为想让 neo 觉醒滚出 The matrix 世界,自己一个人逍遥。 而梅罗文加,这个古老的程序的功能是于网卡的网络传输协议,什么地方他都能有用,所以能够苟活下来,到了新系统混的虽然很差,依旧也有几个小弟。

知乎用户 王珦​​ 发表

说实话,作为类型片还是合格的,贴合的是当下世界的无力感。可是前三部那种暗含人类整体宿命轮回的史诗感没有了,从符号学的象征意味来说,前三部从计算机、程序、硬件、哲学、宗教等角度都和角色特点有着精妙的对应设计,可以从各种维度拆解影片。而这一部主要是从近十年的程序技术角度来呼应情节,相对于前三部来说,难免显得小气和琐碎。话虽如此,仔细嚼的话,还是能嚼出一些东西的,比如 21 世纪初由于母体的升级,愿意从虚拟世界觉醒去现实世界的人越来越少,这对应着我们由于各种游戏、社交媒体、短视频的发展,愿意进行深度思考的人越来越少。而母体放弃了以前将觉醒的人定期彻底清除的模式,而是选择将那些觉醒的人放养与隔离,这种模式显然更高级。那些觉醒者在明知自己此时的觉醒亦是虚假的前提下,选择沉迷于这种个体对 “虚假” 的自知,彻底放弃了对群体自由的追求。同样,我们真实世界中那些精英异见分子在这个趋于保守的时代都处于某种失语状态,而选择追求某些个体的消极自由,这种从积极自由到消极自由的转化过程其实挺有意思的,但是导演那种最终笼统的回归白左万能的 “爱与自由” 消解了其中值得玩味的空间。另外,没有袁和平的动作设计简直是一坨屎。

知乎用户 司马继​ 发表

预告:《黑客帝国 4》大篇(反正你们也不能留言催我 [吃瓜])。先说结论:黑客帝国粉看一看 2GB 的压缩版就行了。电影院不值。路人不要看。

电影要表层故事、解读、过度解读三个层面都出彩才行,而且要递进式出彩才是经典,就是说抛开全部隐喻这故事也是好看的。

EVA 的打怪兽,黑客帝国 1 的子弹时间,让子弹飞的师爷骚话,不带脑子看着也爽。黑客帝国 4 明显表层故事就没讲好,沃卓斯基姐妹已经把 “老娘不想拍了可是华纳给的实在是太多了” 写在脸上了,巴不得每分钟都说,那么打戏呢?枪战呢?特效呢?

基努里维斯都打不动了,手一挥嘴一叫光一闪,嗷一声子弹就都打飞了糊弄鬼呢?黑客帝国 1 安检大门枪战是啥场面,身法枪战精准踩点,每把枪的弹匣多少子弹每个镜头都看得清没穿帮的,有很多情况打光了子弹不换弹匣直接换枪或者捡枪。黑客帝国 4 孟菲斯公司抢人是啥枪战啊…… 小兵中弹不出血不被击飞!我笑了,这特效都不如 COD4!换弹匣?狗都不换,风灵月影 “叮”!(然后还没打过……)

黑客帝国 1 脱离三部曲本身也是个起承转合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故事。过度解读层面还很缺乏,但是表层故事是讲完的。如果纯当爆米花看是不留尾巴的,BOSS 打了,主角下落交代了。黑客帝国 4 在解读和过度解读的层面埋的点子还行,但是已经把 “反正新三部曲还有两部至少 5 小时,所以我这 2 个半小时意思意思” 甩脸上了,就问你看不看吧。表层故事没讲好票房 100% 扑街(流媒体跟院校同步上线,院线都气炸了),谁还给你解读啊。没有大批搞解读的自媒体,就没人过度解读。没人过度解读,黑客帝国的 IP 就没意义了。

史密斯特工(雨果维文)和孟菲斯(劳伦斯菲什伯恩)没能拉回来是天大的败笔,观众对新史密斯特工和新墨菲斯完全没共情,没法在表层故事层面找补。中间游戏公司员工吐槽游戏名字用 re 开头的词语的时候我生怕他们说个重铸(哭)已经 PTSD 了,孩子怕。


黑客帝国 4 的表层故事层面拉了,解读和过度解读还是可以的。推荐一个做的很好的 up 主做的过度解读。

【打赌你根本没看懂黑客帝国 4 就喊烂了!梦魇级别解说,列文虎克式解释矩阵内消失的 40 年。【空想家的奇幻漂流】- 哔哩哔哩https://b23.tv/pbKmO4s

知乎用户 晕猴症患者 发表

确实不好看,因为隐线讲的是中国 gm 寓言,neo 就是教员,崔尼特代表追随他的 gm 大众。你把这条隐线讲出来,有人要急(寄),还是压一下热度吧。

不信的去看看电影,找一下多少元素在暗示,代理人最后一句话几乎是明示 neo 是教员了。

知乎用户 老袁 发表

这片是政治不正确地表达女导演拍不好戏的观点么?

知乎用户 孜孜以求白宇昆​ 发表

强尼银手当众摆烂

知乎用户 haoranqikuaizaifeng 发表

三部曲 + 动画版已经把故事讲完了,曾经先锋的概念现在已经变得有些落伍。资本家非要从枯骨里再榨出最后一滴油,而且还舍不得多花钱,不好看是可以理解的。

知乎用户 冷石桥 发表

先说结论:黑客帝国 4,这一届的电影不行啊!更像是一部劣质的同人剧

一、缺点归纳

1、开局就甩锅

影片开始第 19 分钟,boss 史密斯和尼奥有一段这样的对话:

而主角尼奥的一脸懵逼 + 无助的表情,则是电影主创团队想表达给华纳高层的态度:

当然,在电影中,他们说的是尼奥开发的一款游戏,也就是 “黑客帝国三部曲” 的游戏。在第 4 部中,虚拟世界中的尼奥,变成了前三部电影(游戏内容)的开发者,矩阵将他自己的经历变成了他开发的游戏,以此来麻痹尼奥;而华纳公司现在要求他们开发游戏的续作。

可是,当我们剥去游戏制作的外衣,主创团队就是在直截了当地告诉观众:“这部电影是华纳逼我们拍的;我们就是用来糊弄华纳公司的,你们千万不要当真。”

电影开始才 20 分钟,导演就成功让观众出戏了。导演凑合着拍,观众也就凑合着看吧,大家一起把 “票房扑街” 四个字,打在华纳的公屏上。

电影中,接下了这个 “被逼开发游戏续集” 的任务后,主角的团队开始了头脑风暴,但是与其说是头脑风暴,不如说是对华纳的集体吐槽,认为拍摄续集会毁了 “黑客帝国” 这个 IP:

这么密集的甩锅给资本家华纳,可见主创团队是真的没有想好,要怎么样拍这部续集。

好吧,我原谅你们了。但是该说的缺点,还是要说:

2、特工史密斯不应该出现

三部曲中,促成人类与机器人停战的原因,正是特工史密斯变异成了超级病毒,会感染整个虚拟世界,导致现实世界中的机器城市崩溃。所以机器人需要尼奥这个超级杀毒软件,去消灭史密斯病毒。

正传第三部中,尼奥以牺牲自己为代价,最终消灭了史密斯病毒,让虚拟世界重获新生。故事到这里已经很圆满的结束了。史密斯被消灭了,人类与机器迎来了和平。

所以!第四部当中,史密斯真的没有理由出现。但是,主创方不但让史密斯出现了,而且还让他自带很多 bug 技能(包括时间停止),这真是让人难以理解。

并且,史密斯出现也就算了,自带 bug 技能也就算了,关键是他的立场还任意切换。本来史密斯与尼奥是天然的敌对关系吧,但是在影片的结尾,分析师怒撕尼奥,就要成功的时候,史密斯猛然出现,不仅对时间停止术免疫,而且抬手就干掉了分析师,干脆利落的救下了尼奥。

这都是什么鬼啊?

3、墨菲斯也不应该出现

按照片中的解释,故事发生在 “黑客帝国 3” 人机大战之后的 60 年,可以肯定的是,当年的黑人船长墨菲斯,这时已经死了。那么 60 年后的这个年轻墨菲斯又是谁?

而且,在影片一开始的时候,墨菲斯居然是特工?而且是那个史密斯特工?!

这是什么情况啊?

我想了很久,这个问题唯一合理的解释是:

人类的大脑意识,与 AI 的代码(特工的意识)之间,可以相互替代。

墨菲斯在死前,将自己的意识伪装成特工(史密斯)的形态,上传到了矩阵中;因此他能够脱离肉体,而独立存在于虚拟世界之中;也正因为此,60 年后的现实世界中,不管是飞船上,还是地下城 IO 里面,都没有实体形态的墨菲斯。墨菲斯在现实世界中,只能以粒子投影的方式出现。

但是,墨菲斯的使命也已经在前三部完成了,在第四部中,墨菲斯完全没有出现的必要。他的戏份应该由女船长 Bugs 来承担,不应该仅仅为了贩卖情怀,就让借尸还魂的墨菲斯抢走了本属于 Bugs 的许多戏份

4、时间静止:你是认真的吗?

矩阵中的分析师(代表控制与奴役),与主角尼奥(代表自由与抗争)第一次撕破脸,开始互撕的时候,尼奥就落了下风。因为分析师拥有一项非常恐怖的能力:时间静止。

所谓时间静止,就是将时间停止住,所有人都不能动,但是,分析师自己却能够自由行动。

搞出这个超能力的原因嘛,影片一开始也说了,就是要凑特效,要打造一个和 “子弹时间” 一样炫酷的经典镜头。结果…… 就来了个时间静止。

但是你们的脑子呢?

主创团队有没有想过,这么 bug 的技能意味着什么。此招一出,黑客帝国故事的平衡性,会瞬间崩塌。一句话:如果虚拟世界中,可以让全世界的时间停止,而某个人却能自由活动的话。那么所有的反抗势力,都可以被轻易消灭,机器可以直接奴役人类,因为没有人能够反抗。

看到这里,我真的是气笑了。

5、秒变丧尸片

电影后半段,当主角在其他人的帮助下,去救女主角(崔妮蒂)的时候,非常神奇的一幕出现了。

电脑特工附身到周围路人的身上,变成像丧尸一样残暴无脑,一大群人,行动僵硬的过来围攻主角等人。整个场景完全是生化危机的既视感,那一瞬间我真的以为自己走错了片场,只想大喊一句:爱丽丝快出来,丧尸的棺材板按不住了!

更离谱的是,眼看主角要逃脱,住在高楼上的居民,纷纷被特工附身,直接以跳楼的方式,下人肉雨来阻止主角。面对屏幕里纷纷下落的活人,和主角身后一地的尸体,我是真的蚌埠住了。

好家伙,这编剧病得不轻啊,可能花光这部电影的票房收入,也治不好。

6、崔妮蒂变成超人

以上这么多槽点,已经让人欲哭无泪。相比之下,“崔妮蒂获得超能力” 已经不算什么大毛病了。

但是,这依然没有逻辑依据啊!

崔妮蒂(Trinity)的英文原意,是基督教的 “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 的意思。这个角色在正传三部曲当中的主要作用,是通过爱情(人性光辉)启发尼奥觉醒超能力,从而推动剧情发展。

现在好了,崔妮蒂也有超能力了,后面还要拍的话,就是 “超人夫妻大战病毒史密斯” 的娱乐化剧情了……

终于,在华纳兄弟赶鸭子上架的骚操作之下,把黑客帝国这个 IP 给干死了。

二、优点分析

不管怎么说,这部电影至少有以下几个亮点,或者说巧妙的构思,值得表扬:

1、与时俱进的虚拟世界

虚拟世界有丰富的色彩了,人类与机器的战争结束后,无论是现实世界还是虚拟世界,都迎来了和平。虚拟世界也不再是阴沉沉的绿色,而是拥有了丰富的色彩和明快的光影,与原来的虚拟世界有云泥之别,真实得让人难以分辨。

并且,虚拟世界中的服装、家具、电器、办公室等等,设计风格也与时俱进,采用了 21 世纪的风格,甚至一度让我以为三部曲真的只是个电脑游戏,主角所处的就是真实世界。

2、虚拟世界向现实世界实现了投影

如同人类意识进入母体,就会在虚拟世界中产生一个对应的 “人物形象” 一样。现在,虚拟世界中的人,可以通过一种粒子,把自己投影到现实世界,直接与现实世界中的事物互动。

这种反向投影,是一个不错的创意;我感觉这个设定不得了,可以扩展出很多故事

2、现实世界中,人类可以控制一些机器生物了

人类不但控制了一些小型的机器生物,而且还给他们起了萌萌哒的名字。如果按照这个逻辑发展下去,那么现实世界中,人类控制大型机器,甚至是战争机器,也是指日可待了吧。

3、吃牛排 vs 吃草莓

在影片开头的部分,尼奥并不确定自己被困在矩阵当中,所以他很苦闷,分不清现实与虚幻,其中有一个镜头就是尼奥一个人吃牛排。

这里当然是致敬了黑客帝国第一部中的经典场景,叛徒塞佛与史密斯见面时,也是吃牛排,当时塞佛说:

寥寥数语,把矩阵(母体)对人类的奴役和虚拟世界的虚幻本质,表现得淋漓尽致。

但是,与尼奥同船的战友 “耗子”,却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

机器是没有味觉的!那么,不只是膨化麦片,包括牛排,草莓等等虚拟世界中所有的食物,机器怎么知道它们的味道呢?

黑客帝国第一部,用食物这样一个有趣的话题,再次表达了虚拟世界(母体)的虚幻本质。

第四部借用了同样的场景(吃牛排),来表现被母体控制下的尼奥,无法分辨自己所处的世界是真是幻。

尼奥回到真实世界,进入人类的新城市 IO 后,在奈奥比的带领下来到了植物实验室,尝到了基因技术复原出来的草莓(当时草莓等水果已经灭绝,而草莓的基因序列,则来源于矩阵的数据库)。尼奥的表情很满足,因为他尝到了草莓真实的味道。

这是一个小细节,但是背后却大有深意:哪怕虚拟世界足够真实,但是它与现实世界的差别,依然是巨大的。

虽然如此,但是对于叛徒塞佛也好,对于那些选择留在虚拟世界中的人类也好,他们的选择就一定是错的吗?

一个小小的细节对比,将 “存在的本质” 与“价值判断的标准”两大哲学问题,迎面抛了出来,让观众自己去思考(如果观众注意到了这个细节的话)。

或许在整部电影中,这算是一个不易察觉的亮点了吧。

4、机器人内战:巨大的创作机会!

机器人内战的情节,在影片中只是一带而过。其实我觉得,这个设定用来作为续集故事的大背景,可能更好!

建议的剧情如下:

人机大战结束后,机器人内部分裂成两派,其中一方的机器人坚持要奴役人类(比如将虚拟世界的时代背景,调整到封建社会甚至奴隶社会,自己扮演神灵,对人类进行奴役);另一方机器人则愿意与人类和平相处,于是联合人类(包括救世主)对抗奴役者,人类为了自身的解放,选择与机器人合作,向奴役派发起新的斗争(灭神之战)。

新故事同样分为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两条线来开展(具体来说,在新故事的框架下,共有三个世界:一是和平派机器人提供的、21 世纪的虚拟世界,称为 “光明矩阵”;二是奴役派机器人提供的、人类当奴隶的旧时代虚拟世界,称为“黑暗矩阵”;三是现实世界,即地下城 IO。)而且,由于两个虚拟世界的时间线(时代)不同,新故事还可以用到“穿越时间” 的梗。

说真的,我都想去拍这个故事了。

三、本片失败的深层原因:关键冲突的缺失

黑客帝国三部曲的关键冲突,是人类与机器人之间的冲突,人类想要摆脱奴役,获得解放;机器人要奴役人类,获得能量来源。具体又分为 “现实世界” 和“虚拟世界”两条故事线:现实世界中,机器人要消灭人类叛军,而人类要保卫锡安,对抗机器人军团的入侵;虚拟世界中,叛军要解救困在矩阵中的人类,而电脑特工要消灭叛军,阻止他们解放人类,不然现实世界中的机器城,就会逐渐失去能量来源,直至灭亡。

以上宏大的故事背景和关键的故事冲突,立足于史诗般的高度,成就了黑客帝国三部曲的辉煌和经典。

而尼奥作为救世主,他的责任就是对抗失控的特工史密斯,拯救虚拟世界,从而终止人类与机器之间的战争。

在第三部结尾的时候,通过尼奥的自我牺牲,消灭了史密斯,也拯救了世界,人类与机器达成了和平协议,尼奥也最终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于是,第三部完结之后,影片最关键的冲突消失了。**没有了宏大的背景冲突,电影自带的史诗感也就消失了,第四部的故事就变成了 “粉丝救主角,主角救老婆” 的狗血剧情。**可问题是,人类与机器已经和平了,你们救主角出来干什么呢?

难怪尼奥回到人类的新城市 IO 之后,曾经与他并肩作战的奈奥比船长(墨菲斯的女友),也是如今新城市的领袖,对尼奥的到来一点都不欢迎。

总结:

其实,翻开电影史不难看出,对于经典的系列大片,拍前传的成功率要比拍后传大的多。《魔戒三部曲》,《星球大战》的前传系列,都非常成功;就连《哈利波特》的续集《神奇动物》系列,也是走的前传路线。实在不行,还可以像《星球大战:侠盗一号》那样,用黑客帝国的 IP,拍个番外篇吧。

或者,使用我上面给的建议,以机器人内战为背景,重构三个世界(光明矩阵、黑暗矩阵和现实世界),让主角等人去开展灭神之战。又能拍个三部曲了,到时候记得付我版权费。

总之,选择任何一种方式,比起这样完成任务式的强行续拍已经结束的主线故事,都更好。

知乎用户 蓝星人​ 发表

我很喜欢其中的关于新矩阵的设定。

分析师说,其实从代码层面上,绝望和希望其实没什么区别,而让 neo 陷入一种生活没有希望,但又让他害怕失去现在所有的一切,使得 neo 可以达到电池的最大功率。

这不就是大部分人的社会现状么。

常常不满足,总会怕失去。

可惜,这部片没有深度挖掘这样的设定。反而是不停地炒冷饭以及莫名其妙的各种人物,台词和行为,有些人的出场简直毫无逻辑。几个看起来不错的设定,比如机器人和人类共存,以及 dna 反编译的植物都没有足够的展开。

总之,看看预告片,你就知道这个是个什么样的故事,电影就别看了。

知乎用户 水煮大猫熊​ 发表

这是一部需要也有必要每隔二十年 RE 一次的电影

(二刷之后直接来写个随笔,也许会反复修改。包含剧透)

这是三部曲的狗尾续貂吗?是的,而且是有必要的狗尾续貂。


现实的连接

诚然原三部曲足够伟大,但也过于伟大,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故事概念、叙事手法、动作特效等在这二十年间已经被讨论烂了,效仿烂了。漫威提高了科幻观众的胃口,诺兰降低了故事观众的门槛。在这个科幻失去卖点,故事落为俗套时代,从《银翼杀手 2049》到《沙丘》的现实反馈,大致能够预言到作为故事与科幻双重点的黑客帝国系列趋于平庸是再所难免的。卖情怀?可惜上映在《蜘蛛侠 3》之后,可惜没有 Hugo Weaving(雕像真不错特别想要!)和 Laurence Fishburne ,最可惜的是,当年的观众群体都是选择吃红药丸的人啊!现在的观众大把大把吃蓝药丸就够了。也许主创也知道口碑要扑街,以至于在电影里疯狂打破第四面墙吐槽宣泄,彩蛋都拿来嘲弄,大把大把喂 NEO(以及观众)蓝药丸。

拿什么拯救?也许打破第四面墙就是这部电影最大的亮点与卖点了。如果说前三部曲是讨论电影中的 “虚与实”,“自由意志与命定论”,那么这部是在讨论电影(抑或说媒介、网络)与我们现实世界的 “虚与实”,“自由意志与命定论”。

主创通过角色的嘴来大骂观众,大骂资本,大骂社会,充斥着对于我们现实社会的吐槽。小组筹备讨论过程汇中的 Matrix 一语三关,指射角色世界中黑客帝国三部曲,指射角色所正处的母体,指射我们所处的现实世界。“黑客帝国 4 要原创和新意。”“资本(华纳兄弟)要求制作新系列,即使没有原班人马也要重启这个讲到烂熟的故事。”“原来都是书籍、音乐、古典,现在只给我们什么破烂脸书、推特、维基百科”“当代人住在手机里就够了”,甚至不惜在片尾彩蛋也继续吐槽:“创作已死,故事已死,作者已死,我们只需要猫猫电影,拍个 Catrix!!!”。

而关于 “自由意志与决定论部分”,则是一场电影与观众的对决。作为观众的我们,知道了其中的套路,也知道了最后一定会救出 Trinity。也就是我们在看电影前就已经知道剧情走向甚至结局了,我们都是 Oracle(先知)。那么该怎么展现 “自由意志”,怎么体现 “选择的重要性”,也就是缔造震惊(shock)。气功是个拙劣的手段,所有人变成史密斯人肉炸弹也略显平庸,毕竟我们早已习惯了大场面,毕竟这可能只是重启的第一部不能太偏离主框架。那么就让 Trinity 成为救世主吧!——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至少我没料到,看到最后无脑推气功(电影的诟病其一)我就已经躺平当《John Wick》在看了(超级喜欢长发基 John Wick 的我当然有爽到)。而结尾的处理又是一个亮点,The Analyst(分析师)怎么处理?Smith 去哪了?他们如何改造这个世界?Matrix 会和 IO 坐连接吗?人类与机械下一步会如何?Mero 有外传吗?《猫科帝国》会有吗?这些无不作为全新的线索让我们期待下一部电影的自我开显(opening-up)。

或许旧三部曲就已经是在讨论第四面墙了,只不过当时的我们还没有意识到或者是还没有准备好活在一个现实与虚拟交织的、界限模糊的以及真与假不再重要的时代。而现在,赛博朋克已经不再科幻,脑机接口已经不再先驱,我们要新科幻,我们要元宇宙,我们要大步迈向虚拟,未来所有人类都只有意识、只有数据…… 如果电影在 “元宇宙” 概念被玩烂的当下才拍摄,那整部电影应该把 “元宇宙” 骂爆。不过也恰好在元宇宙元年之前拍摄,在元宇宙元年上映。因此我们可以期待新系列该如何给后二十年定调正如旧三部曲给过去二十年定调一样。因为未来二十年就是元宇宙的二十年,所以我也相信这部真正讨论 “现实与虚拟” 新黑客帝国可以为此定调。而到了二十年之后我们或许又需要新的三部曲,不断的连接现实,不断的革新概念,不断的提出议题,在后元宇宙时代,后 XX 时代来反思社会,二十年又二十年,直到我们真正丢弃真实为止。


色彩的隐喻

影片的另一大亮点是摘除了旧三部曲以往绿色的主色调(这也是部分观众认为的诟病所在),通过色调色彩的隐喻与角色沟通、与我们观众沟通。代表真实的红药丸红色、代表虚拟的蓝药丸蓝色和代表 “作为真实的虚拟” 的金色。(也可以称之为三原色 “红 - 黄 - 蓝”,以下整理为不完全统计。)

蓝色:未觉醒前(未认识自己)虚拟 NEO(在 Matrix 中的人物简称 “虚拟 XX”)色调着装是蓝色、手机中回应 Morpheus 的字体是蓝色。未觉醒前虚拟 Trinity 色调着装戒指是蓝色。虚拟 Trinity 的孩子们着装都是蓝色。心理医生(分析师)的全身着装、眼镜、家里装饰标本是蓝色。史密斯特工从始至终着装都是蓝色、普通情况下 Morpheus 着装是蓝色(如在 Construct 中修身养性时)、虚拟 Bugs 头发着装纹身眼镜是蓝色。Sep 戴的 AR 眼镜是蓝色。未觉醒前虚拟 NEO 第一次穿越的门发着蓝光。机体孔雀是蓝色。而前半部分大多蓝色调场景和配角也无时无刻暗示着是在虚拟(母体)之中。

红色:特警从红色灯光中走出(能真正的杀死 NEO)。作为 “卧底” 的 Sati 的眼镜及着装色调是红色。引导虚拟 NEO 觉醒时 Morpheus 的领带是红色。与觉醒的 NEO 对打时是红色(培养舱等这类旧概念不再赘述)。

金色:在旧三部曲中,塞拉夫、真实的史密斯、NEO 看到的机械城是金色的,结合此部,我将其诠释为指射拟像 (Simulacra),亦作为真实的虚拟,多出现于虚拟角色出现觉醒意识与展现自由意志的虚拟场景。虚拟 Bugs 觉醒时色调是金色。虚拟 NEO 自我怀疑时是打光都是金色的,电脑贴纸是蓝色和金色(意味着在怀疑和虚拟之中挣扎),躺在床上思考被金色阳光照耀,洗澡回想前世记忆沐浴在金色光之下,第一次跳楼时色调是金色、觉醒前夕准备跳楼时打光是金色,第一次被 Morpheus 引导引入的厕所门是金色。Morpheus 自我觉醒时灯光是金色,Morpheus 第一次想要带虚拟 NEO 离开时的着装是金色。虚拟 NEO 与虚拟 Trinity 在咖啡店坐下对谈,虚拟 Trinity 离开时背景的信号灯是金色的。虚拟 NEO 与虚拟 Trinity 在重机仓库打光是金色。BINARY 色调是金色。最后掌控了虚拟世界的打光是金色。影片中大多打光也都是金色,意味着这是个作为真实的虚拟世界。

丢弃了绿色也是这部电影为许多人诟病的因素之一,觉得丧失了灵魂所在。但亦如结尾 Trinity 和 NEO 所说 “在天空加上彩虹是个好主意,会提醒人们自由意志能够做什么。” 也许色彩也是新三部曲的关键要素,除了与隐喻指射有关,或许会和后续剧情、自由意志有关。当然了,主创兄弟都变成主创姐妹了,当然要色彩缤纷起来!从这个角度审视社会,未来二十年或许将是一个色彩缤纷,平权平等,绽放个性的发展主轴。那么设想二十年后的将是什么颜色?我投黑白一票。


政治的潜能

在旧三部曲中,即使主创并没有把重心放在政治议题上,但仍旧引发了众多关于政治的讨论。然而在这一部中蕴含了巨大政治潜能,但主创却是浅尝辄止。(写作目前仅作为随笔因此并不想展开讨论,仅提出问题,因为答案是无尽的。或许未来几部会给我们解答给出最好的答案。)

人类与机器应该如何共存?在这个事件发生之后又要如何共存?(也许下一部会进行解答)

机器们如何内战?如何分裂成两派?帮助建设人类的一派如何与人类沟通建设人类?作为新 ZION 的 IO(I/O 接口,也寓意着连接了机械与人类,当然也可以理解为二进制 1 和 0)又是如何在这 60 年内建立的?这些值得讨论问题和事件仅被 Niobe 几句话就带过了,还说不会重蹈 ZION 覆辙,我甚至一度以为人类之间也产生了分裂与内战,分裂成支持与机器人也就是感知人(synthients)共存的和拒绝与机器人共存的。

更让我失望的是我们并不知道这 60 年中 IO 发展成了什么样,我们只知道 Morpheus 在围城后成了首领,在他死后 Niobe 成了新首领(将军)。议会去哪了?Niobe 被塑造成了保守派,也许是基于和平协议不再去新母体解放更多人类,沉迷种地改善环境。对于 Bugs 解救 NEO 回来大为训斥,解除官职,当众说不相信救世主,她与过去不同了,并把 NEO 囚禁起来,我极其惊愕她是否成了老古典独裁者,或者机器渗透进人类社会了!?然而发现她只是… 老傲娇?默许 Bugs 救走 NEO,然后又说一堆莫名其妙的其实是相信 NEO 是救世主,之后又把 NEO 抓回来准备惩罚的时候,又直接被 Sati 说服动员去救 Trinity。这里我真就满头问号了,这转变我真的是没的洗了,只能称赞她知错就改,善莫大焉罢。

抛开混乱的 Niobe 和她的政治,回到 IO。20 现实年之前,Matrix 的现实和 Zion 现实相差无几且远超我们的现实。而在如今,Matrix 的现实和我们的现实相差无几且远超 Zion 现实。这就是电影中最耐人寻味的地方了。IO 的现实远远落后于 Matrix 的现实,60 电影年间,虽然创造出了虚拟投影屏障、流磁、生物天气、用光合成植物(草莓),除此之外科技设备其他的真就一点都没进步啊,交互设备一如既往,飞船依然一如既往,我只能抱以不跳脱赛博朋克的概念为此说辞了。然而这真的还有人想要吃红药丸?去从那个科学进步的,现代性的,充满着资本主义的,消费主义的早就个体化、碎片化的当代社会中抽离?能够在这种社会中保持个人的主体性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还要放弃这一切,为了 “真实”,为了“理想” 去极其残酷落后的“现实”,组建共同体,解放全人类?如果说 20 现实年之前,只是米粥和牛排的差别,但现在却是 13.41 亿与 0(什么都没有甚至赌上性命)的差别。当然我也浅尝辄止,善莫大焉。我还是蛮好奇如果 IO 也发展出手机网络,甚至更进步,这再和 Matrix 互动应该相当有趣。也许 NEO 与 Trinity 说的改造 Matrix 就是加强 IO 与 Matrix 的互动吗?下层建筑在 IO,上层建筑在 Matrix,果然是为元宇宙定调。那么国家、政府改如何存在?二十年后的政治形态?浅尝辄止浅尝辄止。


觉醒的补充

在看第一遍的时候我觉得 Trinity、Smith、Morpheus 的觉醒过于生硬,但二刷的时候或许我有了合理的解释。

这个 Matrix 是围绕 NEO 建造的,正如 The Analyst 所说 NEO 与 Trinity 单独存在没有价值,而且 NEO 被救出来贴近 Trinity 时就几乎要唤醒她了,再加上 Trinity 作为三位一体(名字隐喻)自然是与 NEO 连接的。Smith 又是 NEO 的一体两面,每次登场都对 NEO 说基情满满台词(不过我还是想念 Hugo),因此 The Analyst 不仅要压制 NEO 更要压制 Smith,这也是为什么 Smith 对 The Analyst 更恨一筹。而 Morpheus 在这部中作为 NEO 创作的角色,自然加入内心的 “金色” 与 NEO 相连接,这也是为什么 Morpheus 第一次与 NEO 见面穿一身金色的又一论证。

因此 NEO 的觉醒,NEO 的不稳定就会引起 Trinity、Smith、Morpheus 的觉醒萌芽,也许是在虚拟 NEO 第一次跳楼未遂时引发了 Morpheus 的觉醒。而 Smith 则是在 NEO 半觉醒后看到手枪 deja-ve 后认识了自己,直接觉醒。Trinity 则是一直在众多电脑人和 The Analyst 的严密压制之下,而我认为 Trinity 觉醒的关键是 Smith。所谓的三位一体其实是 NEO、Trinity、Smith 的三位一体,毕竟旧三部曲都死了,都在这部重生,都与 NEO 有强烈的联系。在最后咖啡馆里暗中的 Smith 也许激发了 Trinity。当然这也许是我的过度解读,在电影中仅凭 The Analyst 一句女权的话就解释了。


这是一部好电影吗?是的,作为布希亚的信徒,当然 5 星好评。基于一个站在未来的立场,固然希望每隔 20 年回归一次,每隔 20 年 RE(每部黑客帝国后缀都是 RE 开头)一次,就像布希亚一样,作为一个挥之不去的幽灵,不过他肯定存在于电影中,批判着社会、批判着大众。喔不,我似乎忘记,他也成为了右派了,他才是真正的 The Analyst,果然左倾是生活,右倾是工作。而对于还活在 “现实” 的我来说,“想要知道真相,要赌上一切(引自黑客帝国动画版《Kids Story》)”。还是引以卡缪的态度作罢:

“有美,也有屈辱。无论做起来多么难,我愿永不背叛任何一方。”

总而言之海报是帅爆

知乎用户 铭铭​ 发表

本片完美的证明了,女人拍电影的功力不如男人

知乎用户 淦沐栤氵火汢​ 发表

看完了,感觉这片子只有一个明显的大问题以至于盖过了所有优点。

卖相太差,动作戏特效剪辑都透着一股廉价感尤其是对比前作。

老三部曲其实二三的深度不如第一部,第一部卖相不错但是二三的卖相全面升级。

造成这一切的直接原因也简单,缺钱缺时间加疫情影响。

没时间搞演员培训,没钱做更好的特效,这片就没外部取景,全是摄影棚。华纳的压力肯定也有一部分原因。

制作成本 6000 万美元真不算多,跟二十年前比算通货膨胀更是少了。

第四部故事和概念延伸和部分音乐美术还是不错的。

但是不推荐大家去电影院,除非能不太在乎廉价的特效和动作戏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爆米花是很重要的。)

演员尤其是亚裔演员还是一如既往的顺眼,好莱坞清流,完爆丧气。

知乎用户 林大路​ 发表

警察不要惹穿皮衣的→_→

穿皮衣不要惹戴墨镜的

戴墨镜不要惹穿皮衣还戴墨镜的

穿皮衣戴墨镜不要惹头发比你长,还染异色

看到穿风衣的赶紧跑就对了

大路,你这不是说的黑客帝国三部曲吗?

是啊,向来只有三部曲,没有第四部

所谓的《黑客帝国 4》只是人家导演编剧自己致敬自己,自己吐槽自己,自己吐槽华纳兄弟影业

可是为啥要上映卖票啊

我就想问在座的各位?

有几个看了黑客帝国三部曲又是买了票的?

人家委婉的叫你补个票,还想怎样?

好看就对了,做人要懂得感恩。

其实第四部就是帮你解读前三部

看不懂前三部,看第四部就对了

尼奥从来不是救世主

尼奥之所以成为救世主是因为男人当道

所以快 20 年过去了,这次救世主是崔尼蒂

崔尼蒂要拉着尼奥的手,尼奥才能飞

这个世界从来没有尼奥,没有黑客帝国

只有猫客帝国,我们只是生活在猫猫的脑海里

所以能补票赶紧补票,两个多小时,血赚

[

分享一部元宇宙电影《异次元骇客》

林大路的视频

 · 1411 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448759484772872192)

其实娜娜沃卓斯基在第四部还致敬了当年晚点发型的《异次元骇客》,比如尼奥开发的游戏,完全是照搬 (>﹏<)

知乎用户 象爸爸的家咨询师​ 发表

看完黑客帝国 4,第一感受的确不是很好,但还是会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毕竟和前 3 部的上映已经间隔了太长时间,剧情的衔接难免会有一些断层。这篇文章的回答主要分为 2 个部分:(注意,本文涉及大量剧透)


1、黑客帝国 4 剧情主线解析梳理;

2、黑 4 中部分剧情问题解析;

(1)矩阵还存在吗?为什么矩阵还会继续存在?机器反悔了?

(2)年轻版的墨菲斯从哪来的?

(3)为什么矩阵中的场景会实时反映在尼奥制作的游戏中?

(4)为什么一直找不到尼奥,花了 60 年?

(5)为什么史密斯可以无视分析师的时间静止能力?

(6)为什么许多程序没在版本迭代中被清理掉?

(7)为什么尼奥很年轻?


**引言:**黑客帝国的本质就不是商业片,而是包裹了一层商业皮的文艺电影。它的科幻感更多是一种包装,来为沃卓斯基姐妹的世界观保驾护航。

时隔 20 年的重启,这 20 年间信息技术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而人类社会因此而生出更多的选择和想法,也与 1999 年完全不同。这种变化改变了导演,而她真实的想法在这一部中自由地体现了出来。人类靠爱来维系,靠理解来发展进步。一成不变,守旧封建的思想禁锢向前的脚步,所以过去的 Zion 只能成为历史,执着于曾经传说的墨菲斯也终究成为了过去。

黑客帝国的核心元素从来就不应该是墨镜和黑风衣,还有炫酷的动作设计,这些是附加的漂亮外衣,它内体,如同被粘稠的培养液浸泡着的漂亮躯体,以及所有 awake people,他们的选择。从来没有选择,**所有的选择都是你以为你有选择,而你早就已经做出了选择,而你需要做的是理解你的选择。**这种使命感和归宿感在这一部更为明显得表现出来。崔妮蒂一定会选择相信尼奥,尼奥一定会选择拯救唤醒崔妮蒂。

在影片的中后段,大反派 “分析师”(the analyst)终于说出系统复活尼奥与崔妮蒂的目的——用爱发电。两人当年的行动多么轰轰烈烈,对系统造成了不小的伤害,但系统可以反过来利用这种能量。他们把尼奥和崔妮蒂(蒂芙尼)设计成互相倾慕而不可得的关系,让两人之间 “爱” 的能量永远处于满值却又不溢出(对系统造成危险)的状态、做矩阵的情感劳工——两人如同视频网站上做夸张反应的 up 主或为女主播刷火箭的观众,连结似有若无,不断生产并维持着能量供系统去驱使利用。

人类和机械,究竟差距在哪呢?人类的智慧创造出了机械,催生出来了人工智能,甚至能够让机器学会思考。机械能够在物理意义上远超过人类,一旦其不再为人类而服务,人类将陷于低生活被反过来奴役的境地,能够拿出来与之决斗的砝码,便只有情感、信仰、希望。这是人类区别于机械的最高级的存在。机械不会有感情,不会相信奇迹,不会有希望,不会有强大的意志力,100% 的理性,而进步的变革需要不理智的火花去点燃进程。


1、黑客帝国 4 剧情主线解析梳理: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黑 3 的剧情,在黑 3 中,机器大军最终定位了人类最后的城市 “Zion”,并派遣机器大军攻城,具备“自由意志” 的人类 (Human) 与机械大军(the Machine)在锡安(Zion)发生激烈战争。

由于战力相差悬殊,眼看人类就要灭族,救世主尼奥(the One)以彻底清除史密斯变异病毒为条件,要求机器大军撤军,与人类维持和平。尼奥自认为最终与机械达成共识,在母体内部与史密斯发生激烈战斗。

最终尼奥选择了自我牺牲,清除了病毒史密斯,同时,机器大军撤军,锡安得以保留,矩阵承诺带给所有人真相(主要指仍然在矩阵中的未觉醒的人类),母体迎来了耀眼的日出。(注意,在这个过程中,尼奥的爱人崔妮蒂也阵亡了。)

黑 4 的剧情发生在黑 3 事件 60 年之后,时间来到 23 世纪下半。

影片开始,一个黑夜,一名黑衣人像崔妮蒂一样被追杀。

不同的是,更多的黑衣人出现,最终抓住了假崔妮蒂,引来了巴戈斯(Bugs)。(没错,他的名字就叫 BUGS,不言而喻。)

一群黑衣特工对巴格斯紧追不舍,

巴格斯逃到一个布满钥匙的房间,这里也是暗示这个房间会有些奇怪的后门。

果然,关键时刻,神秘黑衣特工开后门解救了巴格斯。

这里又是一大段对白以及截图,从这里我们能了解到非常多事。

  • 墨菲斯没死,变成了程序得以保存,而且还通过某种方式覆盖到一个特工程序身上,导致一个特工叛变,这个叛变特工名字叫史密斯。

(这个黑人小哥亲口承认自己是墨菲斯,再次开始寻找尼奥,外形更加年轻强壮,但是和墨菲斯有几分相似,可以猜测就是年轻状态的墨菲斯,请忽略战五渣翻译)

(2)尼奥没死

  • **巴格斯第一眼看到的外形其实并不是尼奥,而是另一个人,**暗示尼奥的外形发生了变化,应该是被重新编程了,但是巴格斯说他擅长监听,虽然尼奥此时没有觉醒,巴格斯仍然受到了尼奥的影响发生觉醒。

黑衣特工在巴格斯的劝说下,吃下红色药丸,成为墨菲斯,肉体以拟态的方式存在于现实中。

最后两人开启水面通道,成功摆脱特工追杀。

镜头切换,一个长相酷似尼奥的人(姑且继续称他是安德森)在做游戏开发,(似乎还是个 VR 游戏。)

可以看到他开发的游戏就是黑客帝国,而且还得了很多奖,游戏最早发布时间就是 1999 年。

这时游戏系统忽然出现了 BUG, 出现 BUG 的地点刚好就是刚才巴格斯救墨菲斯的地方。这里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刚才发生的一切是不是只是游戏场景。

之后安德森和同事裘德一起喝咖啡闲聊(这人叫 JUDE, 和犹大同名,暗示不是啥好货),碰到一个酷似崔妮蒂的人上前搭讪,得知对方叫蒂芙尼,已婚带俩娃,老公叫查得。

聊完回办公室发现,刚才出 BUG 的模块消失且被清理。

之后安德森被老板叫去办公室,聊到第一次见面有种被 FBI 审讯的感觉,加上闪回,可以推断这个老板就是史密斯。

这里还同时调侃拍黑 4 就是因为市场难做,为了骗钱,不管有没有之前的演员都非拍不可 - -

聊完安德森觉得又分不清现实和虚拟世界的边界了,于是去找心理咨询。(这心理咨询师的眼镜都是蓝色的,和蓝色药丸颜色一致,暗示心理咨询师是矩阵系统的组成部分)

心理咨询师给安德森开了一大瓶蓝色小药丸,嘱咐药不能停。安德森吃了药之后就开始继续无聊的游戏开发生活。

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 “埋葬现实比处置梦想要简单的多”

随着游戏开发的深入,安德森对世界越发感到怀疑,开始停药,同时在咖啡馆多次偶遇蒂芙尼。

大楼偶发事故,让安德森碰到了墨菲斯,安德森对墨菲斯的长相大为震惊,因为和他游戏里编辑的人物长相完全一致。

大量警察到来,打断了他们的谈话,火拼在所难免。

换皮史密斯出现,带着标志性动作成功追杀安德森,安德森被系统重置,安插了一段其他的记忆。

安德森大脑彻底被搞残,在准备尝试飞行(跳楼)之前被赶来的巴格斯救下。

终于成功救出安德森,安德森再次成为尼奥。

苏醒后的尼奥发现崔妮蒂没死,而且就在他的培养皿旁边。

巴格斯带着尼奥回到人类城市 IO,见到了老朋友奈奥比

奈奥比告诉尼奥,黑 3 之后,大量人类觉醒,机器能源不足,部分机器人觉醒自由意识,内部发生战争。

同时,墨菲斯高票当选理事会主席,拒绝和机器人建立任何合作,一部分人类认识到仅仅依靠现存力量永远无法打败机器,所以离开了 ZION,重新建立了新的城市 IO。

尼奥恳求奈奥比帮助营救崔妮蒂遭到拒绝,于是偷偷和巴格斯联系准备自己去救。

再次进入矩阵的尼奥刚走两步就遇到了换皮史密斯

通过对话得知,尼奥的心理医生就是新任矩阵管理员,而史密斯还是想伺机报复矩阵

史密斯找来一群老熟人,冲突在所难免。这个老熟人就是黑 3 中搞色情派对的古老程序法国佬

只不过这货现在衣衫褴褛,似乎穿着他的下属火车人的衣服,或许也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躲过了系统的清除?

尼奥一个气功波让史密斯领了便当,其他喽啰应声而退。

终于,尼奥找到了崔妮蒂,但是分析师也同时赶到。

现在的矩阵有了更可怕的控制力,可以让时间短暂倒退以及静止。

原来当年在尼奥消灭了史密斯之后,矩阵为了研究尼奥和崔妮蒂,治疗好了崔妮蒂和尼奥的伤势,并进行各种折磨。

后来发现,只有将两个人放在一起,但是又不能相认,这样周而复始就催生欲望和恐惧,这就是人类的本性,就是现实世界最本质的特点,引入这样的机制甚至能推动矩阵完美运行。

这里还能看到,这个分析师已经不是之前的分析师了。前任被他推翻并干掉了。

并且这个分析师喜欢使用 “集群模式” 来维护矩阵稳定,集群和特工是同时存在的,可以看到,集群就是非常多的机器人角色,可以理解为矩阵中的披着人皮的 AI, 这种人战斗力虽然不强,但是人数众多。

通过这样的方式促使矩阵完美的运行了很多年,发电量比之前还要高出很多,在培养皿中的人类几乎都不怎么捣乱了,用分析师的说法就是 “比猪都快乐”

简而言之,尼奥和崔妮蒂两个人在一起才能更好的发电并控制人类,如果尼奥不乖乖自己回培养皿,分析师就杀掉崔妮蒂。

尼奥只能先乖乖的先撤回 IO。这时,机器盟友找到了尼奥。

原来,机器盟友的首领就是先知和上一任总工程师的女儿,她的父母都被现任分析师杀掉了,所以和现任分析师结下了梁子。于是她提出了营救计划,协助一起营救崔妮蒂。

尼奥再次回到矩阵,恢复了崔妮蒂的记忆。分析师使用时间静止能力打算杀掉所有人

关键时刻史密斯来找分析师寻仇,一顿操作猛如虎打残了分析师,崔妮蒂成功被救走。

逃跑的路上遇到大量集群,关键时刻崔妮蒂觉醒了飞行能力救出所有人,全片结束。


2、黑 4 中部分剧情和前作的关联,以及问题解析;

(1)矩阵还存在吗?为什么机器人反悔?

还存在,但已经不是之前的矩阵了。很明显总工程师承诺给人类自由,停止战争,导致机器世界资源紧缺,一部分人心生不满,篡位夺权引发战争,总工程师被杀,矩阵再次运行,而且发电量更大,控制了更多的人类。但是机器世界也发生了分裂,一部分机器和人类结盟。

(2)年轻版的墨菲斯从哪来的?

通过墨菲斯和巴格斯的对话可得知,矩阵应该是通过某种方式保存了老墨菲斯的部分意识,通过清洗利用改造成了特工(矩阵经常干这种事,所以这个猜测很合理),结果很墨菲斯自然觉醒,开始继续一边假扮特工一边寻找尼奥。

(3)为什么矩阵中的场景会实时反映在尼奥制作的游戏中?

我们可以看到,影片开头巴格斯救墨菲斯的地方,和黑客帝国游戏出 BUG 的地方是一致的。

而尼奥第一次见墨菲斯的时候大为震惊,因为和他游戏中的角色形象完全一致,这就代表游戏中发生的事情很可能在现实中也发生过。

其实是巴格斯黑了安德森的系统,将这段剧情加入到了安德森的游戏里面,用来告诉安德森实际已经发生的事情。

(4)为什么一直找不到尼奥,花了 60 年?

因为尼奥在黑客帝国里的映射形象一直在发生变化,包括容貌声音等等,而且这种变化是彻底的,周围人自然的态度会帮助映衬这种变化,所以导致人类很难准确定位尼奥。

(5)为什么史密斯可以无视分析师的时间静止能力?

这里史密斯自己的解释是:“一但尼奥离开了矩阵,我就自由了。” 我的理解是史密斯和尼奥类似于杀毒软件和病毒的关系,而且都版本更新很多代,一但尼奥不受矩阵控制,史密斯就可以绕过任何防御程序对其他程序进行感染。

(6)为什么很多程序没有在版本迭代中被清理掉?

首先不要小瞧矩阵的自我净化能力,先知和总工程师这样的人物都可以被清理。

其次,要对机器世界有深刻的理解,机器世界已经进化到每个机器也有自由的思想和意识,每个机器的想法并不都是一样的。

另外,有些程序没有被清理不是系统不想清理,而是很难清理,参考史密斯,可以随便换皮,程序太多了,系统很难定位

最后,有些程序不清理是因为核心代码有用,比如墨菲斯,可以当特工,程序重新写一下就能用。

(7)为什么尼奥很年轻?

因为时间流逝在矩阵里和现实中是不一样的,身体一直泡在那个新发明的培养仓中可以活的更长久。


还有什么问题或者觉得我说的不对的,大家可以一起来讨论。

知乎用户 沉默的猫 发表

Old age should burn and rave at the close of day.

Neo should never act a legend movie like this way.

The matrix 4 可以说是我近些年去电影院最失望的一次观影。本来对于闭环大作的情怀续集没抱有多大期待,可是这部电影却把我对 Neo 的情感败得一干二净。尤其是前有 Spider Man 做对比。观众们本就不期待你能讲多精彩的故事,只需要把主演聚齐,搞一些致敬经典的镜头,最后来个温馨的团圆结局就可以。而 The matrix 10% 的镜头原封不动拿前三部的电影,Smith 请了个完全没有带入感的演员,Morpheus 甚至年轻得让我怀疑他可以演 Neo 的儿子。Neo 更不用说了,一头流浪汉造型的头发,歪歪扭扭的牙齿。虽然变老是无可抗拒的事情,但是我觉得拍电影至少要把自己的形象做得清爽一些?

剧情上细节交代混乱,次世代的穿越方式看得一头雾水,最后的结局 Trinity 也化身超人。所以整部影片人人都可当救世主?

只能说是一部没有任何诚意打着情怀牌的圈钱烂作。不建议任何粉丝去电影院看,浪费票价,没看过前三部的更是会一头雾水。

知乎用户 小瓜二世 发表

怎么说呢?《黑客帝国 4》以今年的标准来说,是一部中等以上水准的电影。但与前三部曲相比,这差距就好像《三体 X》与《三体》三部曲的差距一般。

整部电影没有惊喜,故事剧情都在预料之中。然而整个故事却缺乏条理和动机。

首先,动机不明

Neo 在第三部大战 Smith 后被皇帝养了起来,这是当年民间共识。然后导演也沿用了这个设定。可是 IO 显然与机器人相处得很好啊!你们去救 Neo 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不想种水果吗?这里的动机在哪?

第二,设定混乱

为什么 Mr Anderson 会变成救世主,能够在 Matrix 里飞天遁地?那是因为第一集里 Oracle 给他的代码植入了救世主 Cookie。那 Trinity 又没有吃 Cookie,她飞个毛线的天啊!

Mr.Anderson 在变成拥有 Admin 权限的 Neo 后,总设计师为了平衡程序,避免系统崩溃,只好让 Smith 变成了另一个 Admin 帐户来进行数据对冲。那么 Trinity 在没有吃 Cookie 的情况下也变成了 Admin 帐户,那么在没有与她对应的 Smith 的情况下,Matrix 乍不崩溃?

第三,角色不清

Niobi 说 Oracle 死了。Oracle 是 Matrix 的数据库啊!没有了数据库,这系统还能运行么?第三部在车站里 Sati 的父亲明明说自己是发电厂的维护程序,到了第四部就变成了工程师了。这软件通用性蛮高的啊!

来自导演的吐糟

其实导演也用演员的口把心里话说出来了。三部曲就是经典,资本家为了捞钱,硬是要做第四部。“就算你不做,他们也会找人做”。

但这吃相实在太难看。

三部曲好歹找了 Marilyn Manson、Rage Against the Machine 这样的大神来创作电影原声,第四部就直接找了工作室买了几首歌做改编。

没有了八爷做武指,动作场面只能给比诺兰蝙蝠侠的王八拳略好……

总之,一言难尽,尽毁经典……

知乎用户 佛不渡就自渡​ 发表

本来还以为是和前几年某剧之王的复刻版一样

那种完全卖情怀的电影,本身没什么营养

看完后估计一下,水平上限是黑客三

下限是某剧之王的复刻

只能说中规中矩,有好有坏

剧情上是跟着黑客三男女主双双阵亡的背景展开的

矩阵升级到了七代,把黑客前三部的剧情讲成是尼奥开发的网络游戏,很有新意,而且符合矩阵进化后更有蒙蔽性的逻辑

抓住黑客三的短暂和平跟机器内战的机会,人类定居到其他星球,科技和生活质量提升

人类利用部分倒戈的机器人来进行合成物利用

故事发生在黑客三六十年后的未来

稍微思考一下,可以发现这个设定很符合逻辑

但是剧情上有点漏洞

尼奥醉酒要跳楼那段,看了蓝发女胳膊上的兔子就跟了出去

看过第一部的心知肚明,但是新人可能直接就懵逼了

关键是尼奥跟出去后几乎没什么反应就接受了自己被困住的事实,这和前面尼奥深陷在现实和游戏中的铺垫一结合,节奏上衔接的就不够到位,尼奥一下子就醒了,人物视角的变化和心理感受都没太多描写

就像是那种我面前出现一个人,说我在做梦

然后我醒了,正常的起床刷牙

转换的太平淡了

然后是身为动作片的打斗桥段

子弹时间是黑客帝国必须有的,但是本片表现的并不多,而且不够精彩

不过打戏不得不说进步很大,黑客前三部的动作戏缺点在于动作不够硬朗,特效用的太多

而黑客四的打斗是拳拳到肉的,并且和特效一起结合的很好

最后追车戏里面的天上下人,楼顶打飞机

身为科幻片大场面单看做的还不错,有新意

但是你要是看过黑客前三部的话,你会感觉

就这?

黑客三部曲里面肉身对波,气浪炸楼什么的太常见了

还有尼奥的最后一秒超光速飞行救场,堪称经典

本片一个都没有,你还搞得跟老香港电影追车戏的魔幻版一样

黑客帝国的着装是借鉴英雄本色的,前三部做的很好

但是第四部么

叫你借鉴,不是魔改

其实观感到中途还可以,但是这个时候设定又出问题了

崔妮蒂是怎么会飞天的?结尾的时候还不停复活鞭尸,这个能力尼奥都没有啊,也没看你怎么交代

而且你可以注意到,本片主角团离开虚拟世界是直接拔管子的

崔妮蒂和尼奥最后出来也没找电话,直接拔了管子就出来了,说是科技升级

但是科技升级不是你降智的理由阿,追车戏之前你不就把崔妮蒂安在椅子上上了么,你那个时候不拔是什么意思?非要等他俩跑楼顶快被直升机突死了再拔

这要不是强行降智,我严重怀疑这内部有不可描述的交易

还有尼奥怎么不会飞了?

给个理由啊

不是随便来个人问,你还会飞么

试试哦,然后原地蹦了一下,说我不会

???

真尬呀真的

这几个地方崩的蛮严重的

好的地方,设定前期到位,逻辑 OK,剧情合理,打戏升级

坏的地方

对新人来说,完全不知道你在讲什么

为什么看到兔子纹身就跟着走了?

为什么尼奥老板一下子就黑化成一个叫史密斯的了?

这主角的大招就是龟派气功么?

就跟没学过摩斯电码去破译电报一样

起点太高,对新人不友好,具体参考沙丘

对老玩家来说

情怀卖的不到位

这段时间不是三虫同框么

你可以想象下把初代和超凡蜘蛛侠换个人演

那粉丝不哭爹喊娘地骂你欺诈消费者不错了

看到老板其实是史密斯的时候我都愣了

真没看出来

而且史密斯和尼奥的爱恨情仇也是个卖点呐

但是史密斯只是打了个酱油

而且前面在跟主角打架,后面又帮主角

给人一种,只能我打你,别人靠边站的感觉

怪中二的

这个抛开不讲,你这个与其说卖情怀

不如讲是卖狗粮

那个墨菲斯的气质就是苦大仇深,沉稳有力

你看老版多有张力

你这个新版从厕所出来就算了,给人感觉像个摇滚乐天派,走路还跳个交叉步

毁人设

卖情怀还乱改经典,想看的场面就看到一个徒手挡子弹

尼奥直接从超人削成近战法师,还不讲是怎么一回事

崔妮蒂突然就会飞了,还让人家把 boss 复活再不停鞭尸

真不懂是什么意思

你这个情怀卖的是来得罪人的还差不多,跟隔壁漫威鹰眼的金并一样

所以总结一下

说它是烂片,其实也还行,能看

说是经典再续

新观众和老观众你都讨好不了

那你这电影不扑街才怪呢

知乎用户 云深出岫 发表

1 Neo
男主的名字叫做 Neo。Neo 有两层意思,neo 这个词本身表示 “新的”,他将带领我们开启新的篇章。另外 Neo 其实还是一个 anagram,即变位词,由颠倒字母顺序而构成的词。Neo 是 one 的变位词。Neo is the One。Neo 就是那个唯一,那个救世主。
2 Morpheus
Morpheus 这个词表示 The God of dreams,电影中 Morpheus 的角色恰恰是帮助 Neo 认识到:The Matrix is nothing but a dream. (母体不过是个幻境)
3 Trinity
女主的名字叫 Trinity。这个单词在基督教里表示 the union of Father, Son, and Holy Spirit in one God。基督教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有的观众认为 Morpheus 的角色相当于是 Father, God. Neo 的角色相当于是 Son, Jesus. 而 Trinity 的角色则是 the holy spirit that brought Neo back from the dead。帮助 Neo 死而复生的圣灵角色。
4 《黑客帝国》与《爱丽丝梦游仙境》的关系
爱丽丝漫游记中,爱丽丝被一只白色的兔子引导一路进入了洞穴。在 Matrix 1 中,Neo 也是被一只白色的兔子指路,那只兔子是一个姑娘的纹身。Neo 跟着她,去了夜店,然后第一次见到了 Trinity。
在 Matrix 4 中,同样是一个胳膊上纹了兔子的姑娘 Bugs 引导着 Neo 去发现真相。
事实上,在 Matrix 4 的第一支预告片中,用到的背景音乐就是迷幻摇滚代表乐团 Jefferson Airplane 的神曲 “White Rabbit”,这首歌正是利用了《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的多重意象。
另外,Jefferson Airplane 其实最开始就是一个叫做 Matrix 的酒吧的驻唱乐队。这并非巧合,而是导演有意为之。
5 绿色代码瀑布其实是日文烹饪书
黑客帝国开场时的绿色代码瀑布中有很多都是日文字符,其实是电影制作设计师西蒙从自己妻子的日文烹饪书上摘抄过来的。
6 影片副标题另有乾坤
你注意到了吗?
黑客帝国第 1 部:The Matrix
黑客帝国第 2 部:The Matrix Reloaded‎ 重装上阵
黑客帝国第 3 部:The Matrix Revolutions 矩阵革命
黑客帝国第 4 部:The Matrix Resurrections‎ 矩阵重启
看出来了吗?Reloaded, Revolutions, Resurrections…
REloaded, REvolutions, REsurrections, ….
续集名称用到的都是 re - 前缀打头的单词。
reloaded = loaded again,又一次加载出来了
revolutions = 字面意思是 “革命”,其实从英文词源上来说,volve 表示滚动,轮转,re- 表示 back,回去,其实就是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却又循环往复的意思。
resurrections = 字面意思是复兴,其实它在基督教中有特别的含义,表示耶稣复活,从英文词源上来说,就是 “rise again, appear again”,再次出现,再次崛起。
这一点上来说,官方译名还是很有水平的,第 2 部,第 4 部,都用到了和英文前缀 re- 相同含义的 “重” 字,不得不点赞。
7 Bugs
Matrix 4 中出现的新角色,是 Neo 的死忠粉。她的肩膀上纹着一只白色的兔子,Neo 需要跟着她,才能找到真相。
而英文中 bug 本就有程序中的 “故障” 的意思,这里的暗喻不言自明。

知乎用户 腓特烈 · 尼采​ 发表

我看完了。

我看着英文看完了。

电影两个多小时,但我以为只有一个半。

我只想说,这是一个银手从荒板财阀的公司员工变成流浪者的故事。

但是,真的意犹未尽。

知乎用户 TerryGoForIt 发表

感觉看了老爸老妈的浪漫史番外篇:

1. you got slapped

2. suits

3. go for it (神似 wait for it

就差 lengen… wait for it, dary

知乎用户 土豆丝盖浇饭 发表

承前启后的好片子,真粉一定要看,别看别人的评价。

黑客帝国曾经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门,3 部曲刷了很多遍,第一部刷的最多,网上的解读也拜读无数,这里太多的东西可解读。

这个世界最终是机器人或机械人的世界。

是一个承前启后的续集,是一个 0.5 的续集,前面一半交代了为什么要拍续集以及对前面主要是第一部的回顾,后半部分才开始进入正题,但也就开了个头,neo and Trinity 摆脱 matrix,电影就结束了。io. 史密斯,锡安,分析师,matrix. 都没交代,都有很大的想像空间,也许故事就是一直在讲故事。

有个变化,将军 舰长都为女性,后面快结尾也是弱化 neo,强化 Trinity,包括站位台词,最后 Trinity 一个响指就能复活分析师,感觉权限特别大了。

你可以进入程序世界,程序也可以来到现实世界。还有其他一些待细看。

这个世界最终是机器人或机械人的世界。人类最终是以何种形态与机器人相处,除了 war 还有没有其他的模式,是电影试图探讨的主要内容之一。

人性是复杂的,选择是宿命的,真实是感觉的,一切都是迷茫的,who am i?

影片中反复出现鸟群。如果你问一只鸟,鸟群到底是什么,它会说,我就是按我自己的感觉在飞而已,哪有什么鸟群?

知乎用户 林叔叔 发表

基努里维斯在里面的表现还不如强尼 · 银手。

剧情先不谈,里面的打斗场面真的是一言难尽。尼奥像是中年危机到了一样,感觉身体被掏空。肾宝片呢?肾宝片来点作用啊。

看得出这个第四部主要还是卖情怀,各种场面 “致敬”,甚至直接在影片里播放第一部的画面。影片前期还有些打破第四堵墙的桥段,有种银魂和死侍的感觉。但黑客帝国这个 IP 确实是有点久了,久到我已经把前面的故事几乎都忘了,只对一些名场面还有印象,导致我看第四部的时候观感挺差的,既熟悉,又有点看不懂。

剧情其实很简单,简单到电影都到最后部分了我还以为才到影片中间部分,我本以为还有另一段剧情的。

片中有个场景大家问尼奥还能不能飞,尼奥当场化身黑客喜剧人。

尼奥需要的不是红色药丸,而是肾宝片。

知乎用户 三连左轮手枪 发表

我真看不惯在那凑字数的回答。硬扯前三步曲的剧情 以及 导演和演员经历。

第四部这片,在商业上绝对是非常失败的影片。票房高不了的。

《黑客帝国》可以说是披着科幻外衣的哲学片。但是前三部的成功之处是,让观众高潮兴奋的并不是影片的哲学思想,而是精彩的特效和动作场面。两位鬼才导演龌龊、顶级动作指导袁老团队再加上摄像和后期,打造了三部曲每一部都有惊为天人的动作场面。至今只有周星驰的《功夫》在动作场面上能稍微与之对比借鉴一点点。

反观黑四,没有任何让人眼前一亮的场面,剧情又严重的重度粉丝向(轻度粉都很难产生共鸣)。票房上一定会很凄惨。

总结一下,黑四是华纳的试水产品,如果票房高会继续出第五部。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很难有高票房了。现在漫威大火大赚,其他各家都很眼红,华纳也想着用最强的黑客帝国来抗衡一下。华纳可能比我还要天真。当我看过龌龊组合黑客之后的电影,如《云图》《木星上行》等,我就不再期待他俩再拍黑客帝国了。因为很明显,他们之后的片子,各个方面都实在太一般。当然了,不应该对人家要求过高,就像牛顿年纪轻轻就在物理学和数学有那么高的成就,还能强求他在中老年更上一层楼吗?但两位龌龊(我实在不知道该叫兄弟还是姐妹)不该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啊!

三部曲我已经观看几十近百遍了,目前黑四只看了一遍,争取国内上映前刷到 5 遍。如果真能让我期待续作,国内上映时我会去贡献票房的。但就第一遍的观感来说,很难。

知乎用户 倾倒的壶 发表

在一个《指环王》重映会遭到差评的时代,黑客帝国 4 遭到差评一点都不稀奇。

有观众看到角色对话就烦躁,这并不是对话本身的问题,烦躁的观众你有多久没有试图理解角色对话了?你上次理解角色对话是多久以前的事?

有观众看到角色对话就信以为真,角色对话的台词是有所指的,但不一定是字面意思,你多久没理台词外的解弦外之音了?

《指环王》重映出现很多差评,有人吐槽片长和结局,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你怎么看?

史密斯台词亲口说了,不管黑客老班底做不做黑客 4,华纳一定会做黑客 4,哪怕开除全部黑客老班底,华纳请其他人也会做黑客 4。

话都说到这份上观众听不出弦外之音?

黑客班底本身就不是一个糊弄班底,李努基维斯本身就是一个不能够糊弄的人。稍微有职业素养的成年人就会知道,自己可以狠狠的吐槽老板或甲方,但自己的作品该尽力必须要尽力。

职业团队没有摆烂一说。

bugs 的双关一面是来自于程序梗,另一面来源于华纳的兔八哥。这幅剧照甚至做了三关:bugs 穿了兔八哥作品里面的胡萝卜。

摆烂的团队怎么可能那么用心埋梗?

我非常满意黑客帝国 4,满意的原因是他给予的感动远多于我预期的分量。对他初步印象是:一部解构经典后在重构的超时代作品。

ai 墨菲斯是最大的亮点,吞服红药丸有眩晕效果,程序本身也可以脱离矩阵来到现实的设定仅限于原史密斯这个独特的 bug 程序,现在适用于所有独立意识觉醒的程序了。

ai 墨菲斯也在矩阵中生活并困惑着的行为是尼奥在写 ai 墨菲斯这个程序时把自己在矩阵中生活并困惑着的感觉给写进去了。

新史密斯吐槽华纳强行开发第四部,这只是一个表皮而已。

真相在对导演采访里面,她谈到她的父母分别去世后,她很哀伤,她想复活他们,但她做不到。

她能做到的事,是她能做到复活曾经被她写死的角色:尼奥与崔妮蒂。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个虚拟角色。

所以她萌生了创作的欲望,复活了尼奥与崔妮蒂。

回到剧情本身,真的不错。

黑客帝国 123 讲的是 IBM 微软英特尔统治的互联网世界,黑客帝国 4 讲的是 Apple 统治的移动互联网世界。这事后面还要提到。

一堆人展开头脑风暴吐槽黑客帝国系列并设计黑客帝国 4 也很有意思。

你有在浴室模仿过子弹时间的动作吗?有浴缸时的发呆吗?我很喜欢这个时候的插曲。到这里一切进展顺利,还很完美。

但尼奥在开发黑客帝国 4 的时候,越来越疯狂,他自己觉得世界不对劲。尼奥就会去找心理分析师,吃蓝药丸维持自己精神状态。

但尼奥精神状态不可避免的觉得世界不对劲,达到极限尼奥就会去 zs,一旦尼奥 zs,分析师就会对矩阵回档。

所以是新史密斯在办公室杀了尼奥,尼奥立刻就出现在分析师家里了。

分析师的家的猫,就是拥有大量上位权限的存档点,可以回档到尼奥上次来分析师家中的 “游戏记录”,没存档的部分,比如短信,比如被枪战打烂的办公室,比如被消防水打湿的全身,这些数据都已经丢失了。

但尼奥是玩家,玩家记得刚刚发生的一切。尼奥记得每次 zs 时发生的不可思议的事,但尼奥的精神已经被矩阵搞乱了,只会记得每次 zs 时的一些片段。

同样记得的还有新史密斯。新史密斯通过杀死尼奥,程序的独立意识觉醒,但不可避免的,除意识以外的事物,都会被分析师回档。

新史密斯不可避免的会仇视分析师,分析师这种回档权限,是一种牢笼,阻挡史密斯获得自由。

新史密斯找分析师复仇这事,新史密斯不希望尼奥参与进来。但尼奥一定会进矩阵找崔妮蒂,而崔妮蒂身边一定有分析师在埋伏。尼奥真打死分析师,新史密斯就复不了仇了。所以新史密斯决定提前解决尼奥,为此找了法国人团队当帮手。结果被尼奥超能觉醒反杀。

这事的逻辑编剧设计得不是很好,新史密斯太过傲娇了,可以谈开的事情莫名其妙的就被激化了。

b 站 up 空想家老韩解释了史密斯行事的逻辑,我服了。

前半部的设计一直到法国人出场,完美。法国人的落魄出场与吐槽是个亮点,但缺少铺垫,没有第二部法国餐厅与第三部异装迪厅那种婉婉道来的自信,法国人退场设计的也不够。打斗一团浆糊更是被差评如潮。

后面程序女孩萨蒂出场做的也很敷衍,完全可以把萨蒂的出场安排在咖啡馆。还可以与前面萨蒂一直在咖啡馆关注着尼奥相呼应。

前面说过,黑客帝国 123 讲的是 IBM 统治的互联网世界,黑客帝国 4 讲的是 Apple 统治的移动互联网世界。

分析师找个类库克,不但打扮得像,还故意咬一口苹果。

咖啡馆招牌取名 Sirtulatte,在 IOS 业内 xCode 的 ios 模拟器取名 Simulator。

现实世界已经过了 60 年,矩阵里尼奥说过了 20 年你们才找到我。

因为分析师复活尼奥后就把他放进矩阵里,演化程序 AI 训练。

尼奥觉得不对劲就会去 zs,一旦尼奥 zs,分析师就会回档。

这种类元宇宙中 AI 学习程序演化需要耗费大量能源,所以机械世界的能源也不够用了。

不知道尼奥企图 zs 导致矩阵回档多少次了。

直到某一次,尼奥在原黑客帝国矩阵(游戏)里,设计了一个 ai 墨菲斯,顶替了原史密斯的位置,其他特工还会叫这个 ai 墨菲斯为特工史密斯,开始跑 ai 史密斯演化程序,ai 训练,ai 墨菲斯任务是找到尼奥,但尼奥并不在原黑客帝国矩阵(游戏)。

尼奥潜意识希望 ai 墨菲斯找到他,以此证明尼奥处于矩阵之中。

直到八哥(bugs)找到这个矩阵里的矩阵,发现里面在进行 AI 训练,而 ai 墨菲斯已经被模拟训练到找到原矩阵的后门,甚至找到了尼奥在原矩阵里的公寓,然后 ai 墨菲斯被八哥带出原矩阵。

ai 墨菲斯在新矩阵里面找原矩阵模拟器的作者,虽然原矩阵模拟器已经被分析师删了,但总会有蛛丝马迹,ai 墨菲还是找到了被易容成壳头宅男的尼奥。

(未完待续)

延伸观看互联网上最重要的一集黑客 4 解说,情绪会让你相信:【黑客帝国 4 超深度解析 5,崔妮蒂会飞背后的全新系统设定!让子弹时间再飞一会【空想家的奇幻漂流】- 哔哩哔哩

https://b23.tv/YpUeOaR

后面确实有赶工痕迹,分析师摊牌前的出场,程序女孩的出场,都毫无设计感可言。

分析师摊牌的时候,史密斯也没出来复仇,尼奥的冲击波威力有那么大吗?

我非常满意黑客帝国 4 的原因是他提供的惊喜远多于我的期望。

结局崔妮蒂觉醒识破假家人的设计有点取巧了,真家人的话,更具挑战性。

我已经看了两遍 IMAX,一遍杜比环绕,杜比环绕的音效居然还更好些。

知乎用户 人鱼昶 发表

更,是我错了,我肤浅了,推荐去看 B 站老韩的解析吧

很久没写回答,在电影院看完 IMAX 总想说点什么。

说这一部之前首先要明白,黑客帝国三部曲究竟是什么。它是融入了对 20 世纪计算机技术的思考,是子弹时间、字幕雨等表现形式的开创者,是融合佛教、基督教的宗教片,是动作戏大场面的商业片,是探讨命中注定还是自由意志的哲学片,是前沿人物造型的时尚大片,是硬核机械科幻片,是歌颂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人性的文艺片,是结合真人拍摄、道具融合、cg 建模多种技术的技术大片,是东方美学的武侠片。三部曲是如此的成功,不仅在于完美的融合了以上如此多的要素,更在于它横空出世的那个年代开创了无数个先河,其优秀程度使其即使是放在当下,作为全新的电影面世,也会是举足轻重、叫好又叫座的电影。其故事架构、剧情设计、人物塑造、台词设计、画面运镜等等等等,你能想到的拍一个好电影需要注意的要素,它都几乎做到了最好。

我已经记不清自己反复看三部曲看了多少遍,对台词已经快倒背如流了。前阵子看了 b 站的青蛙刀圣的视频解析,对三部曲又有了新的认识。它就像完美的雅俗共赏的艺术品,每次再审视它,总会有新的感受。

在这样一个前作几乎是处于巅峰的情形下,要出续集,说实话我一开始真的充满期待。我想,也许导演两姐妹(原两兄弟)能够再一次创造奇迹。

然而随着各种宣发的推进,我发现这次只有两姐妹的一人作为导演掌舵,我发现劳伦斯和雨果没有进入最终名单(前者压根没被邀请,后者因档期原因没有加入),我的期待值有所降低。因为三部曲的高度太高了,导演只要能给我们一部满足情怀和逻辑剧情自洽的电影就可以了。再后来 hbo max 比大陆更早上映,网上很多人看完以后大呼失望,我的期待值进一步被降低。直到 14 号上映当天看完了 IMAX。

看完的我五味陈咋。确实,这部有亮点,尤其是 neo 怀疑自己人生的那段无台词的部分,还有现实中新人类之城的描绘,都让人眼前一亮。

但相对的,缺点也显而易见。

首先就是缺少了袁和平为代表的港片武指,动作戏实在不敢恭维。原三部曲大量的长镜头来表现战斗双方的实力,能清晰看到的一拳一脚,配合合适的慢镜头运镜和恰到好处的音乐,真的是视听双重享受。本作导演也清楚的知道缺少实力武指的动作戏是一大短板,所以使用快速切换画面领头的方式来塑造紧张感,反而更加凸显了动作戏的拉胯。最后一幕的逃生动作戏因为全程黑暗,让人觉得会不会是因为设计不行,所以特意在选择在黑天设计这场戏,让观众看不出拉胯的背景。

这一作一改特工的设定,新增了群蜂的设定(不知道院线版翻译的对不对)。设定本身我觉得倒没什么问题,就是最后表现形式为啥弄的像末世僵尸似的… 完全没有第一部最后 neo 被史密斯特工三人组追杀的那种紧张压迫感。

最后 trinity 觉醒获得能力,总觉得有点牵强,硬要解释也可以解释的通,但总觉得有点尬。

抛开剧情本身,导演还是表达了一些信息。

比如一开场 neo 和史密斯的对话吐槽华纳逼着他们拍第四部,让人会心一笑,这简直就是华纳的作风。在这里提到了新开发的游戏 binary 可能超出了预算,我觉得有点意思。binary 可以翻译成二元论,是一种极端的思维方式。青蛙刀圣在他的分析视频中,不仅引用了黑客帝国借鉴的书籍,也引用了两导演接受采访的片段,推导出导演设定的母体矩阵(matrix)除了电影里表达的意思外,还代表了人们的一种固化思维。两导演曾经多次表示,让观众不要去纠结 neo 为什么能连接无线 WiFi,zion 究竟是不是真实的这种问题,他们希望黑客帝国能让人们思考。在第四部,导演把二元论拿出来否定(制作二元论游戏的预算不足),我想是不是想表达让观众不要陷入二元论的思维方式,不要简单的评价电影好或者不好、命中注定或者自由意志、简单判断事物的是或者否,很多事情都是模糊的。

就像这一部中后期,心理医生分析师(analyst)说,人在乎的是一种感受(feeling)。我方新加入的船长 bugs 在让墨菲斯程序觉醒时说到 “其实并不存在什么选择,你一开始就知道要做什么了”,也和 feeling 想表达的意思一脉相承。

心理医生分析师(analyst)的造型完全取自苹果 CEO 库克。大概是想讽刺苹果自称给用户极致的体验但实际上 ios 是完全封闭不自由的生态系统,处处约束控制用户的行为,甚至会将用户数据做其他用处换取自己的统治地位。

然后在剧情中安排公司制作小组包括 neo 讨论制作黑客帝国 4 游戏的头脑风暴时,导演进行了一系列讽刺。

“我们要原创性,而不是简单的复刻原系列”“什么是黑客帝国?”“哲学隐喻”“控制论与自由意志!”“子弹时间!”“大场面动作戏!”

导演从各个层面开始讽刺现在的影视媒体毫无质量,观众们根本不想去思考任何问题。

落魄的梅罗纹加高喊 “我们曾经有尊严,是那么的优雅!现在他们只知道哔哔哔(打无脑电子游戏)没人关心艺术!”

甚至在某一个场景里,好像是有个餐厅外挂的灯写着 “for those who like to eat shit”(忘了原句是啥)讽刺观众就喜欢看那些 shit 一般的好莱坞快餐电影。

电影最后结尾彩蛋甚至让演员说出了 “电影已死”“与其做黑客帝国 4 还不如拍猫片”

电影结尾 trinity 和 neo 两个人略尬的对话说大众需要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否也是想告诉观众,别以情怀的视角、饭圈的方式去追捧黑客帝国。

经过这几天在我脑中的回顾,我觉得导演是真的不想拍第四部,所以有点摆烂。但是又想通过第四部,让观众 “觉醒”,不要再追捧那些好莱坞流水线式的电影了,要建立自己的独立思维。然而思来想去,感觉还是导演想摆烂的程度更多一点。

所以如果你要是问我黑客帝国 4 值不值得看,我想,如果你能接受导演通过电影的形式像你疯狂吐槽现实世界、面对着你大喷影视业的悲哀和观众的差劲,这部电影也看起来不算那么差劲。

如果你是抱着看黑客帝国三部曲续集的态度去看,那么多半你要失望了。

知乎用户 楊三 发表

如图

知乎用户 风影电影 发表

《黑客帝国:矩阵重启》定档之后,无疑成了 1 月国内科幻迷 / 影迷的 “必看之作”。

在不少人的心目中,《黑客帝国》三部曲是横跨世纪的影史经典,象征着我们这个时代影像语言与科幻概念的双重革新。时隔多年重启续集,无论拍成什么样,都是必看的。

不过,就具体的操作难度而言,就如同许多好莱坞科幻大片的续集一般,这部电影面临两个问题:重启后还能说出什么新意?观众是否还能被拉回到世纪之交的 1999-2003?对此,沃卓斯基在《黑客帝国:矩阵重启》里以 “元矩阵” 的方式,高度自反、维持情感上的中二,交出了一份至少是令我满意的,属于当下的回应。

1999 年,《黑客帝国》横空出世,红蓝药丸的选择,一个视觉上的对比,就蕴含了整个世界的宏大母题,并指向人类的末世寓言:现实世界已由矩阵的 “母体” 控制,人们成为了供给矩阵进化发展动力的“生物源”,完全活在计算机囚禁的世界当中。你是想活在糟糕透顶的现实里,还是活在无忧无虑的虚幻中?

接着,在后两部作品中,随着 “建筑师” 与“先知”的面目逐步揭晓,矩阵的机制才终于得以 “闭环”。我们发现:所谓“ONE / 救世主” 的 Neo 的出现,也是矩阵维持其自身稳定发展所做出的设定。理性的 “建筑师” 主张保守的矩阵进化方案,再次上演摧毁人类反抗组织基地 “锡安” 的循环;而感性的 “先知” 则主张有所革新的矩阵进化方案,她指引着 Neo 跳出循环,以牺牲换取矩阵的升级。无论怎么做,Neo 都会被牺牲,作为救世主遭受“献祭”。

《黑客帝国》三部曲所产生的社会思想的震荡,已经无需赘言。它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 “阐释” 最多的电影文本之一。当学者聊存在主义 / 虚无主义与媒介理论,当科幻作家聊人工智能与脑机赛博人、虚拟现实等科幻概念,当影迷聊 “子弹时间” 与 CG 特效,它都能迅速成为论述的样本,不断输送自身的能量。

在不久前的 TGA 游戏演示中,《黑客帝国》的游戏版利用虚幻引擎 5,模糊了真人演员与虚拟形象的界限。游戏复刻了电影中的经典桥段,并且用一个基努 · 里维斯的二元分身,向玩家抛出问题:现在,我们怎么知道什么是真实?

《黑客帝国:矩阵重启》再次玩转了这套 “游戏 - 电影” 的设定。在现实 60 年 / 矩阵 20 年之后,矩阵完成了它的第六次重启。“黑客帝国三部曲”被矩阵化用作游戏世界的文化符号,而 Neo 则再度重拾 Thomas 的名字,成了世界知名的游戏设计师,他受限于自己的老板对于游戏未来 “钱景” 的规划。

在这个 6.0 矩阵中,虚拟世界成为了 “加强版” 的幻觉图景。人类仍旧在机器的奴役中丧失着对于现实世界的感知,一切被重启循环,只不过更为愉悦。Neo 设计的游戏,其中的世界观来源于他被封存前经历的往事,故事即是记忆。

Morpheus 与新人物 Bugs 带领着他重新觉醒,让 Neo 走上解救爱人 Trinity 的征程。

20 年过去,沃卓斯基并没有流于俗套,没有以好莱坞的传统制作模式拍一部 “圈钱之作”。《黑客帝国:矩阵重启》充满了元叙事,充满了自我解构与自嘲,甚至充满了沃卓斯基的自我困境投射。在这部续集里,看似仍在讨论“自由意志 / 命运” 的选择,但实际上,这个选择的本质已经跳转。

矩阵不复从前,化为了新的 “元矩阵”。而破解“元矩阵” 的关键,却仍是最为简单质朴的答案:爱。如影片的结语所言——“Love is the genesis of everything.”这句话实际上能解释黑客帝国三部曲与此部续集中最为内核的东西。

爱,在数字资本的世界是被利用的。但爱,是我们这个世界仅剩的真实。

在影片中段,反派角色 “分析师” 说出了为什么要囚禁 Neo 与 Trinity 的原因,那就是利用他们爱的能量让系统进化。系统将二人设计成彼此接近,但往往无法见面,即使见面了也给女性框定一个家庭妇女的身份,以此将两人的 “爱” 设计成 “爱而不得” 的状态。

这种状态能激发出系统进化的能量,被系统所利用,但却让他们二人在现实中全然不知。系统甚至发明出了新的 “子弹时间”,这种“子弹时间” 下,周遭的一切包括 Neo 与 Trinity 都被凝滞,只有系统本身可以活动,从而达成操控。

这实际上讨论的即是数字资本的逻辑。沃卓斯基给观众营造的,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真实。数字资本狡猾地站立在 “粉丝 / 观众” 与“偶像 / 展示者”之间,滑动着其所能盈利的最大阈值,令人进一步沉沦,在直播、短视频、打投的世界里乐此不疲。

正如电影的彩蛋所言,电影已死,游戏渐渐过时,唯有 cat videos 屹立不倒。当代人的困境在于,明明知道那是数字资本的套路,明明知道自己被当做情感数字劳工被资本玩弄在鼓掌之间,但仍要前赴后继地参与其中,无法自拔。

在对 “分析师” 的反叛之后,Smith 获得了全新的能力。在曾经的三部曲中,他能无限复制自身。而在元矩阵里,他能成为每一个人(everyone)。被他附身的人会被夺取大脑,化为数字世界中的“人肉丧尸”,阻断 Neo 与 Trinity 的行动。

这也是对当下社交网络的现状描摹:在当下,人类成为媒介 / 机械的延伸的进程渐趋加速,周遭的一切仿佛将我们包裹起来,投喂着一粒又一粒蓝色药丸。友邻之间看似友好亲切的交流,实则暗流汹涌,我们根本无法意识到自己是否会被系统操控,是否正悄无声息地成为给数据打工的数字劳工。以爱为名,扎起数字的牢笼。

唯有魔法能够对抗魔法,唯有爱能够对抗以爱为名的牢笼。在这部续集中,沃卓斯基通过复归的方式,一以贯之地将三部曲与续集打通起来,打通的钥匙就是爱。

陷入虚拟家庭的 Trinity,就像当下这个时代大多数的新女性一样。她们有着自己的事业,却仍受到社会陈规的束缚,无法找寻真实的自我。《黑客帝国:矩阵重启》为我们展开了一幅理想的愿景:在 Trinity 与 Neo 的 “跳楼时刻”,他们“信仰之跃” 的时刻,Trinity 不再是那个在 Neo 背后默默支持他的人,而是成为带着 Neo 飞翔的人。突如其来的性别倒转,其实早已有所铺陈。片中,Bugs 和 Trinity 都构建了她们女性的主体力量,带领着男性破除虚拟现实的困境。Neo 不再是终极的救世主——这一次,她们才是。

在采访中,拉娜 · 沃卓斯基提到在完成《超感猎杀》之后,她与妹妹莉莉都觉得拥有了一次创作上的巅峰体验,于是想要暂停创作。但在这之后,她们的父母生病,她照顾并陪伴他们走完了生命最后的几个月。此后,沃卓斯基陷入了一阵子父母去世的巨大悲伤中,而 Neo 和 Trinity 随即在她的睡梦中 “重生”。

一个关于爱的故事就此得以构思,而这也是为什么沃卓斯基要重启第四部的原因:我们的未来,会是一个被科技剥夺情感的世界吗?还是说我们能有机会让情感得到重新的治愈?

《黑客帝国:矩阵重启》以 “个体情感的真” 打破“当代虚拟的假”,这是沃卓斯基给出的唯一答案。因为爱,是我们这个世界仅剩的真实。

知乎用户 周等等 发表

在其他答主那里看到张图 自己又回去截了一下哈哈哈哈导演真是时时刻刻不忘挖苦

以下是原答案 bulabulabulabulabulabulabulabula

刚看完 想到啥就说啥了 一条一条的也没啥逻辑

黑客帝国变丧尸帝国 也就下饺子那段还不错

分析师因为是 uncle Barney 所以包容度和好感度极高!!!

吐槽自家华纳那段太搞笑了哈哈哈哈哈哈 另外里面感觉还夹杂了很多解构和讽刺 有些还挺有意思的

看到好多 sense 8 里的熟面孔唉

所有,所有,所有配角全是工具人!包括史密斯!比三部曲的史密斯差远了!!

另外为了各种正确给配角塞了好多东西我反正也懒得在意了

不知道为啥我对这版墨菲斯包容度还挺高,从穿的花里胡哨开始就有点讨喜了,可能是我最近又在看 doctor who,他在仓库还是哪里 bulabula 那段总让我感觉墨菲斯是跟 doctor 一样重生了换了个性格然后开始调侃以前的自己哈哈哈

给尼奥和崔妮蒂打满分!!!

总结一下我看的很欢乐是因为我的预期本身就不高且导演指着鼻子告诉我他是被迫拍的。黑 4 里面穿插的一些三部曲的片段真的感动又感慨。在我心里这部电影只有尼奥和崔妮蒂!其他人都不存在哈哈哈哈 不对还有我 uncle Barney 得留个位置!说实话我生怕他来一句 Legendary,or~~~哈哈哈哈哈哈

三部曲的结局在我心里其实已经是完美谢幕了,之后的故事留给观众想象是最好的。所以如果以后再看黑客帝国的话,只看三部曲就够了。黑 4 只是个梦,一个尼奥和崔妮蒂团圆的梦。

知乎用户 MilesCr 发表

动作戏我是这个感觉:

打斗效果全靠剪辑,镜头拉远点就看得出来大家都有在演,甚至还能融入僵尸片的元素,笑死。

你说是没钱吧,官方吐槽华纳非要拍,然后宣发做了牛逼哄哄的虚幻 5 的技术演示,Epic 的 Donald Mustard 在电影里甚至还有台词,鼠标甚至给了两个特写;要说有钱吧,动作戏和大场面又只有这个水平。剧情我怕我英语退步了漏了啥,而且一边吃饭一边看的,所以即使我感觉很突兀也不去细说了,前半小时我觉得还挺有意思的,甚至觉得仿佛是导演通过吐槽华纳来表达大家确实分不清 matrix 和现实,直到看到片尾彩蛋好像她真的只是想吐槽而已,除非看完了打差评也是导演想要的一部分?

哎,叙事死了就死了吧。

知乎用户 梦熙君 发表

评价注定两极分化,非常非常粉丝向的电影。

下面分角度说(个人观点,有剧透)

动作戏的视听语言:整个系列中最拉,完全没有三部曲中那种沉浸感很强的慢镜头,功夫打斗少了袁和平也变得非常平庸。

特效:还行,基本复合现在好莱坞大片水准,但没有前几部中领先平均水准的创新和惊艳。

剧情:前面很多情节和设定和第一部很像,看完预告知道会炒冷饭,结果,比想象中炒的还多,之前电影的闪回片段也非常非常多,很希望有一些预告中没有的新场景,结果,几乎没有。

世界观理念:矩阵升级了,控制人类的方式,是通过得不到的欲望、爱等产生的感觉(不像前设计师注重理性),让我想到了互联网中控制人的信息茧房。

配乐:用了大量之前的经典旋律,不过我很喜欢列车上的快节奏配乐。

其他创新:人类基地变成了 IO,发展了生物学,加入了反派分析师,技能是放慢时间和控制他人心智,最后飞起来的不是 neo,而是 T。。。

有段对话特别有意思,反派史密斯吐槽:现在经济形势不好,华纳逼剧组拍第四部,不拍就让别人拍?(就像,导演说:我不装了,这就是拍第四部真实原因,都是华纳作的)看的时候笑死我了

综合评分 7/10

看完全系列四部,个人喜好排名:1≈2>3≈4,第三部剧情感觉不太行但好在动作戏很爽,第四部虽然概念上有了创新(其实我还挺喜欢第七代矩阵世界的设定,升级了,还有了新的现实意义,但是像信息茧房、元宇宙这些概念现在太普及了,导致看的时候没有太多惊喜),至少比第三部好,但动作戏最拉,而且最重要的是:

第四部不够帅啊

neo 也是最后才带下墨镜。

知乎用户 勤学好问刘​ 发表

!!!!!我是黑客帝国的铁粉,还记得当年刚上映的时候我…… 还没出生,但这并不妨碍我对他的热情,听说黑客帝国要拍第四部我还激动了好一阵呢(≧㉨≦)。(有图为证)

结果看了之后,嗯…… 怎么说呢,咱们先来看一组数据吧

这是黑客帝国前三部的豆瓣评分:

这是第四部的:

嗯…… 只能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你要说豆瓣的可信度不是很强,可以!那我们再来看一看票房

前三部票房:

《黑客帝国》的全美票房为 1.7 亿美元,国外票房为 2.9 亿美元,全球票房为 4.6 亿美元。

《黑客帝国 2:重装上阵》的全美票房为 2.8 亿美元,国外票房为 4.6 亿美元,全球票房为 7.4 亿美元。

《黑客帝国 3:矩阵革命》的全美票房为 1.3 亿美元,国外票房为 2.8 亿美元,全球票房为 4.2 亿 美元。

而我们的黑客帝国 4 呢……

《黑客帝国:矩阵重启》北美第四周末票房收获 81.5 万美元!北美累计票房仅 3581.55 万美元。

中国内地首周末票房仅收 750 万美元,助攻海外累计票房突破 1 亿美元大关,达 1.042 亿美元,全球累计票房刚到 1.4 亿美元。

讲个笑话啊:华纳给《黑客帝国 4》投入成本有 1.9 亿,结果票房差点不及 18 年前《黑客帝国 3》上映前两天的票房高(PS:还有很多人和我一样是冲着情怀去的)。

这还有一些网友评论:

更有网友总结到:

这里我没有说过黑客帝国 4 的坏话,只是罗列数据、陈述事实罢了。我没有说它不好,我没有……(小声逼逼)

![](data:image/svg+xml;utf8,)


但撇开黑客帝国不说,基努 · 里维斯是我最喜欢的男星里面排名第二的存在(第一是约翰尼 · 德普

放几张德普经典形象照骗

这里也给大家推荐几部我自认为的里维斯的代表作

1、《生死时速》(Speed,1994)

《生死时速》是 1994 年二十世纪福斯电影公司出品的一部动作电影。影片由简 · 德 · 邦特执导,基努 · 李维斯、丹尼斯 · 霍珀、桑德拉 · 布洛克、乔 · 莫顿、杰夫 · 丹尼尔斯、阿兰 · 卢克、格伦 · 帕默尔等联袂出演。

电影讲述了一名退休警员培恩花了多年时间计划天衣无缝的抢钱行动,在计划当中,培恩打算利用困在电梯的 13 名人质以达成抢钱目的,但是被特警杰克破坏了其计划,随后培恩对杰克展开报复的故事。

里维斯靠这部电影走红

2、《触不到的恋人》(The Lake House,2006

《触不到的恋人》是 2006 年 6 月 16 日上映的一部美国爱情电影,该片由亚利桑德罗 · 阿奎斯提执导,基努 · 里维斯、桑德拉 · 布洛克、迪伦 · 沃尔什、索瑞 · 安达斯鲁、克里斯托弗 · 普卢默等人主演。

该片主要讲述了生活在不同年代、同一住宅中的女医生凯特 · 福斯特和建筑师亚力克 · 维勒之间借奇妙的邮箱书信传情的浪漫故事。

这里的里维斯有点不一样哟

3、《街头之王》(Street Kings,2008)

《街头之王》是由大卫 · 阿耶执导,基努 · 里维斯福里斯特 · 惠特克克里斯 · 埃文斯等人主演的动作片。

该片讲述了洛杉矶警察汤姆 · 勒德洛作风骠悍,经常和队友不顾警察条例而对嫌疑犯施加暴力,因此遭受调查的故事。

4、《太极侠》(Man of Taichi,2013)

《太极侠》是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万达影视传媒、威秀电影和环球影业共同投资制作的一部动作电影,基努 · 里维斯首次执导并主演,陈虎、莫文蔚任达华于海叶青加盟。

影片主要讲述了一个灵空太极门高手陈林虎因为经济原因,被卷入一个地下黑拳组织,在香港反黑组督察的告知下,他也逐渐发现到自己本性的迷失,开始了救赎之路。

里维斯首部自导自演的电影,在中国拍摄

5、《疾速追杀》系列(John Wick)

《疾速追杀》是大卫 · 雷奇、查德 · 斯塔尔斯基联袂执导的动作惊悚片,由基努 · 里维斯、迈克尔 · 恩奎斯特、阿尔菲 · 艾伦、阿德琳妮 · 帕里奇、布丽姬 · 穆娜、迪恩 · 文特斯、伊恩 · 麦柯肖恩、约翰 · 雷吉扎莫、威廉 · 达福主演。

该系列包含:《疾速追杀》(John Wick,2014)

疾速特攻》(John Wick: Chapter 2,2017)

《疾速备战》(John Wick:Chapter3,2019)

(图源来自网络,侵删!!!)

知乎用户 做饭的人 发表

我觉得拍得还是不错的,看到网上有的人说 1.9 亿美金才拍出这么个东西,《黑客帝国》三部曲一共才投资 3 亿美元。但是要知道现在都 2022 年了,拍个电影当然方方面面的花费肯定比 20 年前翻倍了吧,加上美国放水,有这样的效果已经很不错了。

优点:1. 主演回归。

基努里维斯虽然胡子拉碴的,但是演技还是一如既往:不紧不慢的台词,若有所思的表达,好像一直在思索,对崔妮蒂深情的眼神,延续了以前的水准。

不得不说,尤其平头短发的时候更有魅力啊。

凯瑞 - 安 · 莫斯虽然年龄也大了,但真是风韵犹存啊,之前还担心两大主演的颜值,没想到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2. 主题依旧

爱情依旧是黑客帝国的永恒主题之一,它是能将虚拟世界、科幻、赛比朋克等等主题和爱情结合的最好的电影了

当崔妮蒂说 “I wish you would fucking stop calling me that.I hate that name.My name is Trinity” 的时候,血已经涌上来了。

3. 情怀依旧

首先是穿衣风格上,在现实世界和 Matrix 中穿衣风格还是延续了以前的风格,看到 Matrix 中的赛博朋克风真实让人热血沸腾啊,帅,霸气,前卫,潮流,性感——电影语言的风格鲜明依旧,这尼玛才是电影艺术啊!

看看这一个个头顶上的发型,有点怪,但是真的很艺术,很有风格。

3. 致敬镜头

电影中大量致敬以前三部曲中的镜头,比如直升机上掉落的弹壳

还有尼奥第一次差点起飞这一段,哈哈

缺点:1. 蛇头蛇尾

影片一开始的关于尼奥被困的铺垫有点太冗长了,显得有点多余。

最后的直升飞机攻击,感觉像是预算不够,有点草草收尾的意思,和之前万人追逐相比,反而直升机轰炸的效果显得更单薄。

2. 动作场景

没有袁和平的武术指导,整个电影的武术动作还是差了点,尼奥和新的墨菲斯打斗这一段,情节上有点多余,有点太中国风了,反而不像中国风。

但是不得不说,墨菲斯这一身红,还是和黑色皮肤挺搭的。

对真正喜爱一部电影的人来说,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是可以提前预想接下来的电影情节(比如尼奥起飞,我觉得在好几个情节上都可以飞一下,但是弄到最后才起飞,有点失望),是可以自己想象演员要说的台词。

另外,个人觉得之所以这部电影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是因为之前成就实在是太高,要想超越前作,的确是挺难的,再加上只有沃卓斯基兄弟中的一个导演、经费紧张等原因,真的挺难的。

如果黑 4 在中国上映,我一定会去电影院再刷一遍。

作为黑客帝国系列影迷,希望:趁着尼奥和崔妮蒂未老,赶紧多拍几部吧,也希望下一次是希望沃卓斯基姐妹齐上阵。

这次功力上差点,但是我挺过瘾的。

(后续优缺点在补充)

知乎用户 匿用名户 发表

二十年后沃卓斯基带来了新的思考,体现为矩阵在与时俱进,从 IBM 进化到 Apple,从台式机、固定电话进化到移动设备,从精确计算进化到机器学习。

黑客帝国》批判商业社会对人的异化。矩阵泛指一切思想枷锁。《矩阵重生》说的是解放思想,打破枷锁。本片揭露和讽刺的思想枷锁有:

  • 《黑客帝国》系列的商业元素
  • 前三部的摄影风格和动作风格
  • 拍续集的风潮
  • 版权制度
  • 大数据统计学
  • 消费主义
  • 社交网络
  • 知识网站
  • 女性和家庭的关系
  • 男性英雄主义叙事
  • 药物控制
  • 心理治疗
  • 尼奥和史密斯的敌对关系
  • 尼奥的忠诚
  • 程序的可靠性
  • 先知的预言
  • 基督教教义
  • 性别二元论
  • 人类和机器的二元论

在结尾还准确预言了大多数电池看不懂电影。

沃卓斯基不仅批判了商业社会,还批判了创作出前三部的自己,证明她们是有自省意识的左翼导演。

虽然已经刻意回避了商业元素,《矩阵重生》还是一部商业电影。华纳求她们拍续集,还允许她们在电影里骂华纳。矩阵给了她们第二次机会来批判矩阵,她们还得感谢矩阵。是矩阵太贪婪?矩阵大意了?还是矩阵不在乎?

知乎用户 木雁 发表

12.22 刚看完。前半部分还可以,后半部分让人有些失望。

作为一个从小学开始反复看黑客帝国的粉丝,提前买好了首发当日的票,下班后直奔电影院。

基努李维斯虽然老了,但是有他在,的确能让黑客帝国四变得更好。当他剪掉胡子和长发,出现在船舱的时候,即使他已经苍老,我还是觉得他和 20 年前一样帅。

整部电影用了一些新的 idea,其中的有些单拎出来挺让人眼前一亮,遗憾是感觉展开不够。提出了新的 IO,代替了前三部的锡安,但是对于 IO 的发展方向着墨不多。仿生体和人类的共存也描绘得不够。

前半段出现了前三部的闪回,也有一些不错的动作戏。后半段成了谈恋爱的爽文,甚至有一段我一度以为自己在看超人。每个剧情的走向都在掌握之中,没有任何探讨的空间。

尼欧和心理师关于幻象和真实的拉扯在前半段非常精彩,我以为还会进行一段什么是真实的探讨,结果后半段两人直接开始外挂的比拼?前三部不止有爱情和打斗,还有人类进化和与人工智能共存的思考,但第四部两个人大部分时间都在谈恋爱。

情怀加成,我会给黑客帝国四及格分。但是这个水平,再拍五,我应该不会再买账了。

知乎用户 肖大帅帅 发表

本来准备写点长篇大论,但

@未来事务管理局

写的这篇恰如我所想,于是偷个懒就好啦。

说黑客帝国 4 不如前三部的都是既不懂黑客帝国也不懂科幻的跟风狗。

不,我倒也不是想说 4 拍的真的很好,但是大致也就是第二部和第三部的平均水平,这个是非常公允的评价,第一部在科幻电影史上是一座丰碑,但之后两部基本上任务在于 “把故事说完”,(其实拍的也不怎么好,只是珠玉在前)。

无论是视觉语言的创新(子弹时间)和哲学部分的探讨(缸中之脑,唯心主义,爱情救世论)以及各种高概念设定(比如机器人豢养人类作干电池),这些工作都在第一部完成了。

但二三部基本上就是纯纯爆米花 电影了。

从这个视角来说,4 其实也是一个纯纯爆米花电影,就是那种你买了一张 IMAX 走进电影院感官刺激是很丰富的电影,也不会觉得亏。

但这个是一个注定不会受到欢迎的电影。

原因在于生不逢时。

这种生不逢时体现是交错的。从外部性来说,原来的那一批演员都找不到了,基努里维斯变老了,原来那批粉丝也变老了… 市场已经彻底变了,黑客帝国的 IP 也已经年久失修了。

但内部的老化才是最严重的:作为科幻的黑客帝国,它的种种概念设定都已经老化了,不再新奇了,这才是最重要的原因。

黑客帝国和哈利波特最显著的区别是,哈利波特的世界永不过时,但现实世界的 ICT 终端的发展远远超过了黑客帝国诞生的 20 世界末。

那个年代对于互联网的诸多幻想,已经老旧了,过时了,不在新奇和吸引人了。我们现在观看黑客帝国,就像在做技术考古,告诉自己这是一部老电影。

这才是黑客帝国 4 口碑如此崩塌的真正原因,并非拍的不如前作,而是这个 IP 在当今已经没有太多生存的土壤了,盛名难副。

知乎用户 Iceberglet 发表

结论写在大前头: 没看过的千万别花钱去电影院了

这么潦草的电影甚至不值得任何认真的评价

-———- 以下有剧透, 但是真的无关紧要 ————-

  1. 通过四部曲我们科学地证明了女导演就是不如男导演 (逃
  2. 全篇最能引起共鸣的大概就是 Anderson 先生被迫开发 Matrix 续作, 导致其精神病被诱发了 (是个人都会疯吧)
  3. Niobe 将军: 救世主大人, 您不在的时间发生了很多事, 机器大战, Zion 的陷落, 人民的死亡…
    Neo: 别废话了老太婆把你的军舰都给我, 我要去救我女人了
    Niobe: 别走啊大佬我们还有新鲜的草莓!
  4. Smith: 我是雨果模仿秀达人
    Morpheus: 我是劳伦斯模仿秀达人
    Neo: 我是基努里维斯模仿秀达人
  5. 编剧: 结尾要亮一点, 不然我们把 Trinity 也进化一下吧
    导演: 可是, 可是, 那是只有 The one 才有的能力啊
    编剧: 行了行了, 现在开始叫 The two
    导演: 那不是二吗?
  6. 本次续作好看的部分都是前作的 Flashback
    要是多点 Flashback 兴许评分能上去

============= 以下是吐槽 ==============

  1. 全篇最后也没写明白为什么要保留 Neo 和 Trinity, 而且单独放在一个塔里头旁边一个守卫一个摄像头都没有
  2. 进 Io 的入口, 拿个全息投影说 We just got better at hiding. Sentinel: 你礼貌吗?
  3. Smith 一会儿打一下 Neo, 转过头就帮 Neo 打 Analyst, 哎, 就是玩, 认真你就输了!
  4. 基努里维斯真就是靠颜值吃饭的, 演技大概比爽姐高一两层吧 (至少台词一句一句念得清楚)
  5. StormTrooper 的枪法可能都没这里头的虾兵这么烂

知乎用户 朱郎某​ 发表

曾经在影院看过《黑客帝国》系列三部曲的观众目前应该已经进入中年了,谁想到 18 年后,片中的主角尼奥(基努 · 里维斯 Keanu Reeves 饰)和崔妮蒂(凯瑞 - 安 · 莫斯 Carrie-Anne Moss 饰)会再次重回矩阵,续写他们的爱情故事。

本系列第四集《黑客帝国:矩阵重启》(The Matrix Resurrections)在影迷的翘首期盼下终于将在 12 月 22 日上映,片中对老三部曲的回顾定会勾起很多影迷对年轻时代的回忆。

曾经戴着黑超墨镜、身穿黑色皮衣的基努 · 里维斯和凯瑞 - 安 · 莫斯目前已分别步入 57 岁和 54 岁。

虽然从外貌上看,他们已没有了当年的样貌,但穿上长款大衣,戴上墨镜,两位中年演员再次于第四集中大显身手,甚至为本片从 40 多层高的楼上吊钢丝跳了 20 多次!

《黑客帝国》第一集诞生于 1999 年,由沃卓斯基兄弟指导,讲述了在未来世界,现实世界已经由一个名叫 “母体” 的计算机人工智能系统控制,人们就像他们饲养的动物,没有自由和思想,躯体停放在一个个容器内,而思维进入到超现实社会里,就如同生活在 “游戏” 中的角色。

基努 · 里维斯和凯瑞 - 安 · 莫斯出演的尼奥和崔妮蒂是网络骇客,偶然发现了他们的生活其实不是真实的,只有通过服用一个红色的药丸才能回到真实世界里。

两人在黑客组织的首领墨菲斯领导下,试图去拯救被奴役的人类。

但是到 2013 年的第三集,两个主角都以 “死亡” 为告终。

《黑客帝国》三部曲在影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因为在 90 年代末,这样的科幻片还很少见,片中的故事情节很巧妙地预示了人类的未来,目前 VR 技术的发展确实可以达到让人仿佛进入另一个世界的错觉。

同时,当时电影特效技术虽然不如现在,但影片场景设计和动作场面十分酷炫,为之后的科幻片奠定了重要基础。

特别是尼奥后仰躲过子弹的慢动作镜头至今是特效动作场面中的经典画面。

同时,三部曲在虚拟与现实社会中穿梭,语言也有些晦涩抽象,曾让很多观众感觉难懂,需要反复琢磨。关于影片的解读和讨论也一直持续。

在 18 年后,华纳终于决定推出第四集,大部分原班人马回归,但也加入了一些全新角色。

很显然,尼奥和崔妮蒂并没有真的死亡,而是继续像其他人类一样被奴役,他们的意识依然生活在虚拟世界里。

尼奥目前已经是一个游戏公司的设计师,而崔妮蒂则嫁人成为了两个孩子的母亲。

由英国华裔女星杰西卡 · 亨维克(Jessica Henwick)出演的新一批骇客首领再度穿梭于现实和虚拟世界之间,试图完成尼奥当年的使命。

故事让尼奥与崔妮蒂之间的爱情故事能有一个更加圆满的结局,同时也重启了这个世界,让新一代角色有机会继续谱写传奇。

对于旧三部曲的老观众来说,重新被带回《黑客帝国》无疑勾起很多回忆,现实世界的残酷与混乱依然保持着原来的风格,而虚拟世界则更加接近目前的现实社会。

虽然男女主角没换人,但虚拟角色例如曼菲斯和史密斯探员则换成了更加年轻的叶海亚 · 阿卜杜勒 - 迈丁(Yahya Abdul-Mateen II)及乔纳森 · 格罗夫(Jonathan Groff)分别饰演。

而杰西卡 · 亨维克出演的新骇客 Bugs 戏份很多,蓝色短发的干练形象也令人印象深刻。

这位 29 岁的女星是有着新加坡血统的英国演员。

她的母亲是华裔新加坡人,父亲是英国人。

她曾经出演过《权利的游戏》系列第五季,也在 Netflix 的漫威剧集《铁拳》(Iron Fist)里饰演女主角科琳 · 温。

Bugs 在本片中有与尼奥和崔妮蒂相似的身份和责任,希望能帮助人类摆脱机器母体的控制,但作为新一代骇客领袖,她很年轻,也很崇拜尼奥,希望能协助他与崔妮蒂重逢。

如果《黑客帝国》可以继续拍摄,Bugs 很可能成为主角。

新一代骇客会找到华人出演并不奇怪。

其实《黑客帝国》三部曲就一直受到东方元素影响,特别是动作部分借鉴了香港动作片。

当时电影中的很多场景设计都带有东方特色,动作设计来自香港著名动作指导袁和平,就连基努也有四分之一的华人血统。

本片延续了过去三部曲的风格,让现实与虚拟世界形成鲜明对比,动作戏依然带有武术特色,同时特效技术的进步让很多打斗和空中飞行的场景看起来更加酷炫且具有说服力。

其中一场戏中,大批虚拟角色从高楼大厦上坠落的场景十分震撼,成为片中最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场景。

可惜的是,主演的年纪的确让形象大打折扣,缺少原来的帅气和干练;

同时类似讲述人类生活在虚拟世界的科幻片在这些年层出不穷,让故事缺少了吸引力。

很多时候会让人觉得本片的存在主要是为了服务粉丝

今年其实有不少 “卖情怀” 的大片,包括 11 月上映的《捉鬼敢死队》也是带回了 90 年代老版的演员们,而新上映的《蜘蛛侠 3》更是通过多元宇宙让三代蜘蛛侠同台,《黑客帝国:矩阵重启》无疑也将继续这种怀旧情怀。

而观众也将再次重新思考贯穿这个系列永恒的主题:

是选择留在美好但虚拟的空间里还是回到残酷的现实中?

知乎用户 轩子​​ 发表

如果你把这部电影看成 中老年爱情科幻片,那么就是 9 分。

知乎用户 以泪洗面​ 发表

以下评价不涉及任何剧透,请放心阅读!

昨夜深夜观影后,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就这?”

总的来说,如果你是黑客帝国的死忠粉,我还是建议可以一看,毕竟剧情是延续第三部,非外传性质的正统续作,对整个系列还是做了一定的剧情,人物关系和世界观的补全。

片子运用了很多前几部的素材,估计是考虑到前三部已经过去的太久,怕观众姥爷们都有些淡忘了。特别是人物关系这块,几乎每个跟前作有关联的人物出场都会带一段回忆内容。我开始看的时候除了主角,其余人物也有些对不上号。但遗憾的是,本作的大多数人物都没有很好的刻画出来,没有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

视觉效果相对前三部确实是有了飞跃,但也就是目前主流好莱坞特效片的水准,远没有前三部面世时那种超越时代的惊艳感!

**至于打斗场景,简直是直线下降!**为数不多的几场动作戏,互殴简直有点像是过家家,一点都没有拳拳到肉的那种爽快。可能是基努里维斯真的是老了,躲子弹再也没法飞檐走壁加经典下腰了,但全程挡子弹都是用手挡脸开个盾,就挺尴尬的。

整个故事情节也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都是意料之内的开展,观影中途我居然去抽了两次烟。当然我相信如果深挖或许还能挤出一点营养来,但我可能不会再看第二遍了。

整个电影最真实的部分,就是尼奥在虚拟世界时,他的 boss 跟他说为什么要做黑客帝国 4:“华纳已经发话了,现在市场行情不好,就算没有老演员,就算为了骗钱,也得把黑客帝国 4 整出来。” 最开始,我以为这只是玩梗,看完之后,才知道原来这是导演在吐槽啊。

知乎用户 Vintony 发表

刚看完

简单地说就是为了衔接上之前的剧情而强行衔接

台词玩梗很多 让人会心一笑

当个官方同人看就行 不要太深究

总体评价 中规中矩的动作片 需要对黑客帝国前三部一定的了解才能 get 到很多点

知乎用户 Alfredo 发表

实实在在做了一部电影为了让你选择红药丸,可惜大多数人仍在评论视觉效果吃蓝药丸而不明白真正想传达给我们的东西,这样看来还真是电影已死 叙事已死。

知乎用户 娱圈品鉴官 发表

常言道:时隔多年重启的经典系列九成九都是烂片。《黑客帝国:矩阵重启》当然也没能摆脱这样的宿命,当昔日的 “反乌托邦” 史诗级神作沦落到票房口碑双输,导演拉娜 · 沃卓斯基也被喷得天昏地暗,整个事件中 “黑色幽默” 的意味倒是越来越浓厚。

令无数 “黑客帝国” 系列电影粉丝最为痛心疾首的是“拉娜你这个浓眉大眼的家伙也背叛革命了”,然而假如还有人是抱着对《黑客帝国 4》不正确的期待走进影院,早在电影开始的第 20 分钟,拉娜就已经借游戏公司老板兼特工史密斯之口把为什么要拍这个续集解释得不能再清楚明白:

“他们告诉我,不管有没有我们,他们都会这么做。”

话已至此,堪称 “图穷匕见”:华纳搜罗来原班人马非要重启这个系列不过是求财,拉娜作为打工人,眼看自己的“孩子” 注定保不住了,不如亲手摔“死”,好歹送个终顺便还能再赚一笔。

反正都是烂,谁拍不是拍,这钱谁拿不是拿。

所以从一开始就是满怀期待的观众错付了,根据成片来看拉娜根本就没打算再续辉煌,连挣扎一下的努力都没有,直接 “躺在地上” 开始摆烂。而且态度极其坦诚,姿态极其舒展,作为打工人只要认命,还有谁能 “卷” 得到她?

想看科幻动作大片,尼奥和崔妮蒂 “用爱发电” 够不够科幻? 尼奥被人爆锤一顿终于憋出个 “龟派气功” 够不够动作?甲方想再要一个 “子弹时间” 那样的名场面,没问题,当场给金主爸爸从科幻升级到魔幻来个“时间停止”。甲方的需求就是乙方的追求,只要钱到位,玻璃全干碎。

在这样的打工人打工魂氛围之下,讨论《黑客帝国 4》横空出世之后整个系列的故事线有没有坍塌,逻辑有没有崩毁,人设有没有走样还有意义吗?个人认为完全没有,刻薄一点说《黑客帝国 4》甚至不能算一部完整的 “电影”:

前面三分之一拉娜在借游戏公司的设定疯狂吐槽并 “前方高能摆烂预警”,不停地借着尼奥的记忆闪回把第四部强行“缝” 到三部曲上;

中间三分之一忙着夹带私货,描摹了一番她想象中的 “Matrix 后时代” 的世界,关于 Matrix 和现实世界、人类和机器之间新共存模式的刻画可以说是全片中硕果仅存的亮点。

最后三分之一就纯粹是为了向甲方交差了,华纳想要什么她就二话不说拍什么。交出自己的脑子,世界从此 love and peace,公认的爆米花大片票房密码有啥咱就上啥。

大场面?整!满坑满谷的特工哪里够看,直接丧尸围城,天上噼里啪啦掉 “人肉炸弹”;刻骨铭心的爱情?整,Matrix 原地化身 “王母娘娘”,尼奥崔妮蒂 cos 牛郎织女,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至于动作戏…… 实在整不出来了,拿特效糊弄一下吧,溜了溜了。

于是观众走进影院看到的就是戏里 Matrix 拿尼奥和崔妮蒂放在一起发电,戏外华纳拿《黑客帝国 4》和拉娜放在一起捞钱;戏里尼奥面对的是红药丸和蓝药丸,戏外华纳和拉娜面对的是要钱还是要脸。

这还不够黑色幽默吗?自由还是 Matrix,声名还是生存,拉娜只是给出了她的答案而已。

话说到这份上,如果还有同仁坚持要为自己的情怀送上一张电影票,还是建议提前补一轮三部曲,毕竟年代已经有些久远,情节和角色可能已经淡忘,直接冲第四部可能会错过拉娜用满满的阴阳怪气埋下的很多梗。

但如果更想守护内心对三部曲的美好印象,快过年了大家手头都不宽裕,大家流媒体重逢其实也是极好的。

对了,片子结尾有彩蛋,反正票钱都花了别忘了看。虽然看过大概只会更生气。

知乎用户 月光博客 发表

《黑客帝国 4:矩阵重启》是一部狗尾续貂之作,令人惊讶的是,连导演也明白这一点,居然在片中自嘲,这是一部华纳为了捞钱而续拍的作品。

知乎用户 CHRONICLE 原创兄 发表

看完了 2021《黑客帝国 4:矩阵重启 The Matrix Resurrections》元宇宙鼻祖电影

——————

不多废话,直接单刀直入开始我的传统艺能【无端联想 / 似曾相识 / 双厨狂喜】扯一扯本片与【爱丽丝】的『DEJA-VU』既视感….

﹝爱丽丝梦游仙境﹞

1〖原著书籍〗:作为爱丽丝粉,这两三年看过的欧美电影,还真观察到有十来个作品都引用到了 Alice 原著的书籍和语录。本片一位游戏策划者角色也提及了 “兔子洞” 三字,这词的内核深度和影响力确实蛮深远的。

2〖跟着白兔子〗:Follow the White Rabbit , Neo. —— 蓝发女孩对着尼奥说出了 “你必须跟着我” 并展示了手臂上的 “兔子” 纹身,这正是爱丽丝跟着白兔子来到仙境的经典梗。而这个寓意引用在《黑客 1》尼奥电脑上的代码上就出现过,并且第一部也特写了一位妹纸手臂上的兔子纹身。除外墨菲斯让尼奥选择红蓝药丸的时候也提到:“我会让你见识一下兔子洞有多深”| 说回来,蓝发妹纸的 “蓝” 色头发也可以代表爱丽丝的 “蓝” 裙子,同时这颜色也是爱丽丝的主色(当然最早是黄色)

3〖Off With Your Head〗:这也是爱梦里红心女王的经典台词 “砍下它的头!”| 本片一个角色也说了大相径庭的话“Effed with your head” 读起来和听起来,两者真的非常相近,四舍五入的意思几乎也差不多。

4〖爱丽丝镜中奇遇记〗:这是爱丽丝的第二部故事,故事中爱丽丝从镜子中穿梭到了另一个世界;而尼奥这次也做了同款操作,图中我用了迪士尼真人版的镜头,真的很美。

· 在半年前我看到《黑客帝国 4》预告片的时候就已经颅内高潮了!它全程的 BGM 放的就是 ♪ White Rabbit-Jefferson Airplane ♪ 这首老歌,灵感和内容当然非常直白的借鉴了《爱丽丝梦游仙境》,而且风格属于百听不腻类型超有魔力;我第一次是在扎导的《美少女特攻队》里 “娃娃” 从现实穿梭到虚幻的桥段听到的,那版是(Emiliana Torrini)唱的,更燃!总的来说,看完正片再次听到这首歌 + 各类爱丽丝元素,实属把我的某根神经拿捏的死死的!还有一事,当时预告片出的时候,2011 单游《爱丽丝疯狂回归》的作者 “麦基” 同我一样注意到了爱丽丝元素,并发推感慨了一波….

————————

﹝爱丽丝疯狂回归﹞

1〖黑猫戴娜〗:本片的心理医生的猫是黑色的,名叫「DEJA-VU」| 而在《爱丽丝疯狂回归》游戏里,爱丽丝的猫也是黑色的,名叫戴娜(当然在原著和其他版本里几乎都是阳间色),还有基努你个爱狗人士改爱猫了?

2〖心理医生〗:本片心理医生和基努面对面坐着的场景让我联想到爱疯游戏开头爱丽丝被邦比医生的治疗场景。邦比也是心理医生,而且特爱催眠疗法,本片的医生似乎也催眠过一次基努?再者,两个作品,这两位的对话也都有异曲同工之处,毕竟都是有关(幻境现实记忆)| 还有更巧妙的相同点!都是心怀鬼胎且不容小视的身份!

3〖鸽子〗:本片尼奥在楼顶看到了一只鸽子,而在爱疯游戏里也有鸽子。尼奥看到鸽子飞天,他也想飞;可是,爱丽丝却反其道而行之,只想着往下飞(疯狂坠入兔子洞)不过她有四段跳哦。

————————

· 那么有关爱丽丝的 Deja-vu 就此结束了,我也不想再表达无意义的想法了,会显得我过于魔怔了。「Alice in wonderland」是一部荒诞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影视界能多次引用就证明其价值内涵不会过时,就像黑客最经典的【红蓝药丸】好比爱丽丝的大小甜点,同时也指代现实和虚幻,1 和 0,造就出经典的命题:【选择】| 当然我更希望新时代下,爱丽丝 IP 有生之年能不能再来点新鲜血液啊!不管是动画电影游戏还是什么啊,求求了!我好饿啊!

==================================

【回到电影本身】

由于我本人不是黑客粉,这经典 IP 也不是我的童年记忆,我还是去年初(2021)花了一周迅速补完了三部曲,不得不佩服黑客的特效在早年能这么逼真,CG 技术能这么巅峰,第一部 1999 年,第二部和第三部竟是于 2003 年一起出的,而且整三部是一体系的痛快故事,不管是世界观高概念设定和视听节奏都非常大片质感!但时隔 18 年的续作第四部,对比起前三部却一言难尽,因为 “爆米花” 的成分仅仅只有三部曲的十分之四,并且打戏挺没劲的,退步的过于明显,除外大场面也没多少,更没有了前三部紧张刺激的情节和耳目一新的名场面,就和近两年很多系列的续作一样在表面层面过于敷衍,没打造出粉丝和影迷所期待的那条高潮线…. 这个情况可能由背后各种原因导致的,但值得庆幸的是本片的思想内核和矩阵世界观以及与时俱进的新设定并没敷衍了事,如果你是列文虎克,你会发现一些细思极恐的细节。不过相对影片整体而言,确实过于平淡了(本片的前三部回忆闪烁镜头太多了,有点混剪的内味了,这是剪辑学术上的败笔)

不过个人好喜欢这部的现实戏份啊,机器城市美学还是那么有压迫震撼感!梦回前三部的梦魇气息啊。 除外黑客系列最有价值的地方应该正如片中的 “红蓝药丸” 一样,虚幻与现实 | 本片以大格局角度上来看,可能也在映射真正的现实,和所谓的「元宇宙」密切相关…. 同时也期待游戏《黑客帝国:觉醒》和后续的作品…… 这个 IP 它赢在的地方并非是故事观赏性高不高,而是它是怎么潜移默化的影响并改变现实的未来的…..

————————

【有趣的点】

1〖被胖揍的史密斯雕塑脸〗:这脸出自《黑客帝国 3》中升格镜头下被尼奥一拳贴脸名场面。

2〖内涵苹果 LOGO〗:这两个镜头中的苹果可是特明显的缺了一口哦,心理医生手上的苹果还被子弹爆破了…. 这个点绝对在赤裸裸 “联动” 现实。

3〖长发公主象牙塔〗:本片这台词赤裸裸引用了波迪士尼动画电影《Tangled/Rapunzel》。我这对比图的线条融合的好完美啊,注意山坡线条和头颅线条之间。

4〖我一直考虑二进制是如何构成事物的表象与本质,1 与 0 + 光明与黑暗 + 选择与缺位 + 安德森与史密斯〗:这集史密斯的长相嘿嘿,说 “1 与 0” 的时候有个镜头对着尼奥的表情好那啥哦~ 哈哈不说了。 另外我感觉他两从愚昧角度来看是整整打了四部的架啊?想起了《鬼泣》中但丁和维吉尔之间的相爱相杀。

5〖任何人都可能是你,而我一直都是任何人 = LUCA?〗:纯粹的相关科普概念。

———————

最后的最后,我要爆夸『人雨』场面,对应黑客的灵魂元素『绿色代码雨』——所以说啊电影是想象力再创造的媒介,黑客这么前沿的框架,就是不多整点新的视效奇观和设计真的过于可惜… 可惜…..

知乎用户 椒言电影​ 发表

英雄迟暮,传奇终将落幕,爱他的人真是恨而不舍~

随着时光的流逝,多少白衣少年,早已被唤作大叔。与我们的容颜和心智一同老去的还有那些伴随着我们成长的超级 IP 不断谢幕。

从《黑暗命运》中生锈的 T-800 力不从心;

到《殊死一战》里老迈的狼叔落魄街头;

再到《最后的绝地武士》中卢克 · 天行者的最后一舞;

在兰博、钢铁侠和邦德等无数硬汉纷纷下线后,华纳也终于忍不住祭出神作《黑客帝国》,让 John Wick,啊不,Neo, 再来收割一波情怀了。

22 年后,翘首以待的粉丝们终于等来了《矩阵重启》,相比之前的众多传奇续作,《重启》也没有辜负众望,成功的糊了一脸。

Neo 第一次苏醒的时候,《黑客帝国》是时代的先锋,是潮流的引领者。没成想,Neo 再次苏醒后,中年危机,大量无序的元素堆砌,把科幻片硬拍成了家庭伦理剧。

从《头号玩家》的成功,到《失控玩家》的卖座,游戏套皮 + 玩梗致敬,美国编剧们似乎成功的掌握了财富密码。搞得虚拟现实鼻祖也来恰冷饭,Neo 化身顶级游戏公司主创,把自己的梦成功打造成卖座游戏,没成想机车辣妈还打游戏,惊奇的觉得游戏剧情似曾相识,原来我老公和孩子不是我真爱。

于是一场辣妈的拯救之战就此展开。拯救过程中,却全然不见崔尼蒂的取舍、挣扎和抗争。完全一副到点了,老娘该变身了的标准化流程表演。剧情结构的单薄和 Neo 对中年危机的真实演绎,让缓慢的节奏成功劝退观众。

其实,如果编剧可以启用另外一个财富密码,完全可以增量崔尼蒂的的主线,配上沃卓斯基姐妹的站台,套皮一下昆丁,作品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再聊聊选角,除了拉回了基努 · 里维斯凯瑞 - 安 · 莫斯,其余一众演员的配置脸盲不说(主要是戏份确实没有什么记忆点)。还直接更改人设,原来沉稳大佬墨菲斯,换成了一个话痨嬉皮士。

而战力天花板,墨镜战神史密斯,直接变身油腻基友男的多少有点过分了,这强行的 CP 感,真的嗑不动。

对比一下隔壁《双子杀手》重置个年轻版的威尔 · 史密斯,属实说不过去。

最后聊两句特效和动作设计吧,视效方面,完全一副老子没钱躺平状态,除了常规的飞车爆破,你能信有朝一日 Neo 会致敬猩红女巫?

还有一句老子不会飞,直接 Cut 掉大量视效,从成本方面这梗绝对给满分。

动作设计更是减配,即便达不到前部禅意式的武打设计,就连 John Wick 那种拳拳到肉的打击感也没有,完美诠释了中年危机,是真的硬不起来,关键时刻还要靠基友帮忙。

当然,这事儿还可以换个角度解释。上映前,华纳就在预告里给观众两颗药丸的选择,蓝色 Blue(象征过去,1-3 部的传奇,可以让你一直活在经典之中),红色 Red(象征现实,老哥,我重启续集,可能会崩,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观众老爷您想吃哪颗随意,反正我是拍了,挣钱嘛,不丢人。

末了说一句,虽然种种不如意,情怀这事儿还是得吃红色的。

顺便也找了一个更空灵的 BGM,迎接 Neo 的回归,有兴趣的看官,欢迎瞄一眼。

[

《黑客帝国:矩阵重启》22 年后 Neo 终于回归了

椒言电影的视频

 · 1571 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461987399354462208)

知乎用户 吴铭 发表

影片开始介绍到人类新基地艾欧 (IO) 的时候,我心想 IO 是不是 10(1 和 0)的意思,表示艾欧其实也是虚拟的城市,新的 MATRIX 给人类创造了一个 “从母体拯救人类” 的剧本。好一个局中局,怪不得这么容易就让 Neo 逃出去了,原来一切都是假象。正当我沾沾自喜满怀着 “被我猜中了吧” 的心情中看完全片,才发现,卧槽,原来 IO 就只是艾欧,啥也不是。

知乎用户 光头最帅 3 发表

黑客帝国 4 各种逻辑设定没问题,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红色药丸,蓝色药丸。
就是缺点太过明显,没大片应该有的各种大场面。
一、各种对话过多。动作戏太少。完全没大场景。要知道,这是动作电影不是舞台话剧。
二、主角和反派能力双双弱化。 救世主不会飞了。反派特工也弱了。史密斯这样的不见了。
反派最牛的武器貌似是 “僵尸”。
三、和黑客帝国 1 比,黑客帝国 4 所有主角外型严重弱化。不仅仅是人老了的问题。
尼奥 崔妮蒂 墨菲斯 在 黑客帝国 1 中,都属于 “炫酷” 的。
尼奥 在 黑客帝国 1 中,年轻,帅气。在黑客帝国 4,变成了 John Wick 中大叔的形象。
崔妮蒂 在 黑客帝国 1 中,英气十足,有女人魅力。在黑客帝国 4,替代崔妮蒂位置的那个小女孩,完全一个街头女混混形象。
墨菲斯相反。由成熟的大叔,变成黑小子了。
史密斯,双胞胎这样的炫酷的反派更看不到了。
黑客帝国 2。双胞胎与墨菲斯的打斗,走位,追逐,都很精彩。为这场戏据说专门造了一条公路。
黑客帝国 3,保卫锡安,与机器人大军的激战…….. 都是大场面。
黑客帝国 4 几乎什么都看不到了,就一个摩托车躲避僵尸炸弹的小场面。
….
2021.12.29

知乎用户 诗墨言​ 发表

对于基努李维斯,不论是演技还是作品还是人品,都有很多好感,所以不忍苛责。我只能盲猜,这两年有大制作拍就不错了,另一方面可能也是人情吧,毕竟是当年代表作的导演回归系列电影。

关于这部电影,我深深地期待了很久,也是实在没想到崩得这么厉害。看到一半我差点睡着了,不得不站着往下看,中间 Neo 觉醒后回到矩阵遇到一堆人加 Smith 哐哐乱打拍了老么久,节奏太慢了。

再说故事本身,我从一开始就在找人物的动机,电影开篇的一些对话好像还算是符合矩阵系列电影的风格,但到中间我就开始困惑,同时不断地告诉自己,应该有新东西吧,应该有找 Trinity 之外的动机吧……

简而言之,一整部电影基本上就穿插在 “致敬” 前三部作品的回忆及小电影里,先唤醒了 Neo,最后唤醒了 Trinity,然后感谢给了再一次重生的机会。

好浪漫好长情,但是有新东西吗?基本没有。

  • Smith 的自我解放诉求,前作有
  • 解放被机器奴役的人类,第一部核心
  • 主要人物换脸不换脸的,本质人设没变
  • 机器世界的设计没变
  • 矩阵世界的内核没变

原来三部曲中的先知没了,很多耐人寻味的对话以及关于矩阵的思考,也都被 prune 了,整个故事的灵魂就缺失了很多。

现实世界人类与机器和谐共存好像是个新的机制,但是也没有深挖,就是工具人设。红蓝药丸的设定,我真的以为 Trinity 在新的世界家庭美满也许会有那么一种可能给出不一样的选择也带出新的故事走向,然而只是虚晃一下。

作为观众,我的感觉就是二十年后回到矩阵世界旅游了一番,发现并没有什么变化。

总结就是:特效不错,故事单薄,内核缺失,只能说及格吧,毕竟有情怀分。

知乎用户 lht 发表

爽爆了

作为明知是画蛇添足的作品,它的故事性本来没法过多要求大。

如果只看懂了情怀部分,那自然也觉得无聊,比如说你会知道那只黑猫就是叫逮虾户。

但只要你把注意力从这两点挪开,就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你能看到导演极其强烈而生动的表达。

如果导演摆烂的话,是不可能贡献出这么精彩的台词了。很多地方必须暂停下来反复播几次。而且还并不无聊。相信一两个月后各种梗图满天飞。

另外的话,细节上也是非常下了功夫。比如说,大 boss 第一次出场的时候,你会发现他的房子特别的假,就像 90 年代的 cg 一样。这是导演隐晦的提示观众。

必须说明的是,黑客 4 确实不是史诗故事电影,但绝对是百分百的科幻电影。所以观众最好不要在这部电影里面找史诗感。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a3e7mH 发表

精华就是电影最后一句啊

再来一次的机会

知乎用户 CenizaDeTiempo 发表

一图证明我认真看过了

知乎用户 Balalaika 发表

“Games are dead. Narrative? Dead.”

“Media is nothing but neural-trigger response and viral conditioning.”

“Wait,but what are you two talking about?”

“Cat videos. What we need is a series of videos that we call, ‘The Catrix.’”

无剧透放心读前半段 9.0 后半段 7.5

看完 matrix 听着《whiterabbit》脑袋涨涨的在圣诞节的池袋大街走了整整半个小时,本来以为评分至少会有 7.8-8.5 左右。但看到评分这么低的时候忍不住写了一篇评价。个人倾向于认为不是电影本身质量不高的问题。至少电影前半质量相当之高,描述精神分裂 / 致幻体验 / 心理治疗在有一定经历心理学背景的视角下是很有共鸣而且刻画很精准的。电影里有类似剧情例如看心理医生或者吃了镇静剂(类似片中蓝药丸)之后明明知道自己难以证伪某些妄想也会被心理医生强行安慰这一切都不是真的用心感受自己身体之类,甚至在拒绝接受自己妄想幻听是 “不真实后” 被诊断为精神分裂打上 “不正常” 标签之类的体验,通过自我毁灭获得真实感之类的想法,如果作为某个精神病患者的话应该是相当有共鸣的。

回到电影总体在前半段的质量的对比下,后半打斗剧情只能算得上合格,各种招式的编排被武侠怪力乱神式的各种 “冲击波” 的替代,无趣甚至是敷衍到了一个让人感到没有心意;不够过瘾的中下水平。

简而言之,如果将电影以 neo 被彻底救出分为前后两段,那么前段问题出在导演的讨论题材已经和现代观众的普遍认知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所以更多的观众很难 get 到导演想要表达的点。

在前几部黑客帝国上映的早期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尚未普及的年代,虚拟和现实的界限是相对清楚的,这段时间里出现了如 “Matrix1-3”,“攻壳机动队”,“红辣椒”,“铃音” 之类很严肃的去讨论虚拟现实界限或者虚拟与现实的对立的作品;然而在智能手机被普及之后每个人不可避免的将手机及随时接入互联网在线的这一能力当成一个类似身体器官的必须功能维持作为这个的结果便是虚拟与现实的界限逐渐模糊,虚拟与现实的对立逐渐被消解。

举一个让我最深刻的例子,去年问到一个玩手机的小女孩,虚拟世界里你会缺少真实感吗?女孩回答道:“对我来说都一样”。对于 00 后这一辈生在万物互联世代的或者见证了互联设备高速发展的年轻人眼里,虚拟和现实的二元对立问题在大多数新生代的思维里已经基本被高度模糊的两者之间的界限被彻底消解了。到了这个一切界限都已经难以分清年代,也只有经历过精神分裂之类精神疾病,有过致幻体验或者怀疑主义情节的老一辈人才会有对这一部电影有一些共鸣吧。

作为电影导演,前半讨论题材缺少与观众共鸣后半过于浮躁,结果便是观众对整个前半段没有共鸣后半段 “气功波满屏”,给了黑客帝国 4 普遍较差的评价。

知乎用户 天才李健 发表

当生和死的界限被打破。死亦如生,那将磨平一切感情,包括观众对电影的感情。所以。这个片火不了。。。。

知乎用户 萌萌​ 发表

知乎用户 韩韩 发表

看上去像是很粗暴的精神续作。剧本只是半成品,没怎么打磨好,就上架了。

是不是还是三部曲?只是现在的结尾有点爽文结尾的味道。

里面很多台词都是对前三部和本剧的自嘲,看上去导演也没怎么想正经拍。

下面是正经的私货环节

谈谈这部片中的意识形态:

导演的白左意识形态比十几年前更重了。

黑客帝国的主题基本上是 “自由” 与 “真相” 反对 “确定性”,认为确定性必然是不真实的。

所谓的 “自由与真相” 在影片中归结为 “选择权”。但这个选择权不应当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去寻找的。关于选择权的问题在影片中不只一次吐槽过强塞的选择权其实不是选择权。

本作中,因为 neo 第三部的功绩,机器人世界都有公民投奔人类自由世界了,是不是有那味儿了?而这就很有现实讽刺意味了,这机器人可是以前给人类当隶奴压迫过的,好好的的机器人帝国不呆,去人类世界当下手,这人类真重撑权了,还会给这些机器人造反派自由?当然为了让这些机器人投奔人类方更合理,增加了机器人帝国大清洗。又是熟悉的味道了。

所以在当下的世界中,可以把电影中的人类方理解为美国定义的西方自由世界,机器人帝国可以看成是中国。详见我之前写的内容。

如何理解《黑客帝国》?

知乎用户 宫森 发表

刚看完,评价简单来说六个字:不要相信差评。

这部别的不说,至少情怀拉满,没有任何给老粉喂屎的操作。

在所有这种狗尾续貂的续作里,我愿称为当之无愧的 no.1(点草某星球大战)

虽然立意不如正传三部曲引人深思,剧情也比较浅显商业化,特效在当今时代看来已经不算新颖,配角的戏份有点过多

但作为情怀作是绝对值得高分的,唯一的缺点是史密斯演员换了人,如果史密斯不换演员,老墨菲斯也能出演的话,我愿意给满分。

知乎用户 猫二 发表

艺术才华,果然是长在那话儿上的啊!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剧情

整部电影看完,我倒没觉得 “烂“或者” 垃圾“。毕竟看之前也多少听到了些黑客帝国 4 的风声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如果一定要我说是什么感觉,我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

毫无疑问黑客 4 重现了大量的前三部曲的精彩片段。如果只是这样,那也就顶多是圈钱的情怀作。

但是,但是搞些情怀元素可以,导演却是不管合适不合适,反正一股脑儿的先堆叠在一起就行了。

先知婆婆和史密斯特工,两位都是三部曲出场了不止一部电影的重要的角色,后者甚至可以说是比机械大王更符合主角一生之敌的形象,结果出场时间我估计还没机械哨兵长。

让我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形容就是:

就是一个害羞的人向心上人表白为此背了许多情诗,然后怕遗忘或者背错,不管合适不合适先全部背一遍,留下对象一脸懵逼的站在那里。

画面:

三部曲的黑客帝国,整体颜色偏向冷色调,以黑、绿色为主,甚至可以看到宣传海报上的的角色从衣服、裤子、鞋子甚至头发都是黑色(没头发的就不算发色了)。

这也符合三部曲整体的严肃和紧张的氛围。然后到了第四部,这一上来给我整一头蓝发我就有点绷不住了:

以至于墨菲斯的仿汤姆装出场我都直接麻了:

总结:

黑客帝国 4 的豆瓣评分只有 5.7 分,这是一个什么水准呢?俗话说的好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我就拿几部同样是” 经典续作“的电影来校对一下。

《银翼杀手 2049》取得的 8.3 的高分这个比不了

同样是口碑下滑、同样是经典续作的《星球大战 7》和《星球大战 8》比不了。

最后甚至败给了《终结者:创世纪》

我无法再多说这部电影,只能觉得感慨,之前听说这些经典科幻要拍续集的时候还觉得《太空漫游 2001》自己把时间说死了拍不了续集亏了,现在看来导演属实先见之明,提前堵死后人整花活的路来。

知乎用户 Unstable Element​​ 发表

从成片来看,是拍成了官方同人…

片子上之前就说了,不要抱有期待,能拍成新星战就是上限了,拍成终结者后传是大概率。看这片子不抱有任何期待就是最大的尊重。

看着成片借剧本大肆吐槽华纳拍 M4,大量镜头致敬甚至直接闪回,再到把前三部 “魔改” 成剧中剧的游戏都能看出来,创作团队在拍的时候就已经定了主基调——拍个热闹,看个热闹。

就跟春晚一个意思。超越经典根本没在计划之内。

知乎用户 何夕 - Jose 发表

黑客帝国是我最喜欢的电影,没有之一

黑 4 出了,自然要去支持一下,虽然我明白新一集的故事很难再跟之前的内容产生很好的延续,就像在一个完整的圆上任意画一个角都会显得突兀一样。

但是我还是抱着 “看看导演能讲出点啥新鲜的” 这样的期待去看了电影

结局当然是挺失望的。

因为黑客帝国本身就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电影,他讨论了太多神学,宗教和哲学上的东西。同时又保持了商业电影的一系列优点。

能在前三部都保持这样的水准已属不易,还要求新的续集也能继续保持确实有点强人所难了。

我觉得既然前三部曲讲的是人和机械,人和人之间的矛盾,其实黑 4 完全可以探讨一下关于程序和人之间的关系。混合体的程序和实体化的程序与人类的关系远比想象中的要复杂,绝非电影中那样的纯 NPC 作用,但是这方面电影仅仅是蜻蜓点水罢了。

也许导演在资本和政治正确的镣铐下也很无奈吧。就像艾欧的领袖是一个老年黑人同性恋(存疑)女性。就像拯救主角的是一个亚裔同性恋(存疑)女性。

如果黑客帝国只能给人一些程式化的套路,还在和 20 年前一样玩一玩红色胶囊和蓝色胶囊,那我还不如再看一遍前三部呢。

知乎用户 早睡早起 发表

为什么是猜想,因为在今天踏进电影院前,我对黑客帝国几乎是一无所知,而且我第一次因为看不下去而在电影快结束的前半个小时走出了电影院…

没有看完结局是不尊重的,但是我今天是真的看不下去了…

黑客帝国在 90 年代风靡一时,它超思想的题材,惊人的特效,还有演员的精湛表演让当时人们为他痴狂,在 90 年代的人们也许不会想到,黑客帝国中的一些构想,在二十年后的今天能够成为现实,不得不惊叹作者的想象力。

而今天我看的这一部黑客帝国是二十年后,人班人马重新上阵的一部——我称它为 “情怀篇”,但是对于我这种根本没有刷过前面三部曲的路人来说,看起来实在是痛苦,整场篇子是一群从不同情境中闯来闯去的人们,一以贯之地用着一种平静,没有高低起伏的语调喋喋不休的说话,是的喋喋不休,整场篇子都像是大家平静地念台词,如此平静,尤其是男主,因为精神有问题,整个人是带着一种忧郁状态,他说的台词一般都是“yes”“what”“why?”“I don’t know ” 等简单的台词,以至于到后面我已经失去听他说话的耐心了。

说到这里应该有一些黑客帝国的粉丝可能看不下去,想要喷了吧,等等,等我把话说完:

这只是我在走出电影院的前半小时所想的,但是,当我对黑客帝国中的各种台词以及细节在头脑中进行不断重复的时候,我突然感慨道,天,他不会是想要表达…

男主在现实中与老板的斗争在虚拟世界中演化地琳琳精致,在现实中,老板以一种压迫的形象威逼着男主重新将黑客帝国带进新的市场,博取自己的利益,这代表着,男主又要再陷入现实与幻想混乱的精神分裂状态,因为男主惊人的想象力将黑客帝国成为了人人皆知炽手可热的游戏,这是一种牺牲,男主起初是抗拒的。

在前面三部曲中,猜想男主给黑客帝国带来了和平,这也是为什么在那个虚拟世界中,有人叫他救世主。那么回到现实,公司要重新开发黑客帝国,公司的同事们纷纷讨论着自己对于游戏的创想,那么其中一个胖胖的同事提到了要迎合大众的口味,那就是战争、枪炮、混乱、让人产生迷惑,当玩家越是迷惑时,越想玩,这款游戏就越守欢迎。当然还有反对这种想法的声音,也有人说,这一款游戏应该反映着某些价值观,男主对于这些想法感到恐惧,因为他知道,那个世界中的和平,可能要被打破。

电影中的有一个这样的画面,他来到了一个地方,那里有着一个带眼镜的胖胖的女孩子,男主似乎总是在这个在这里找到灵感,那个女孩说了这样一句话,大概是,那个世界不应该仅仅是一款游戏,还应该蕴含着哲学。

现在回想这一句话,有着一种顿悟的感觉。

我在看这部电影前,毫无疑问,我会觉得这是一部充满冲击力的打斗式的科幻片,大画面的枪炮雨林,轰炸、激情,但是,其实并没有,全篇的感觉是,平静。

这让我有些恼火…

等等?为什么恼火?

等等,我似乎明白了什么。

我就是那个 “大众”。

就像那个胖子说的一样,黑客帝国完全可以一班人马再拍成一部让人叹为观止的巨作,符合大众的胃口,但是并没有,而是归于,哲学。

从影片中展现出的几个人物说起:

男主的老板:

在他的一次幻想中,一条简讯传来,是那个虚拟世界的人给他的简讯,男主知道,又来了,他的精神奔溃,虚拟世界中的人又来找他了,其实那是幻觉,但是幻觉和现实过于逼真。

幻觉中,他将老板视为了可怕的敌人,拿着枪逼迫着他,反映着现实中老板为了利益想要他开发出高级的游戏。

男主的心理医生:

男主陷入恐惧之中,他找到了他的心理医生,希望得到帮助,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心理医生黑客帝国中的形象是一个反派角色——分析师,为什么?因为心理医生一次又一次想要把男主拉回现实,但是黑客帝国需要男主,当男主夹在现实与虚拟之中徘徊的时候,他总是可以听到心理医生在呼唤他的声音,在现实中,心理医生给了他治疗精神疾病的蓝色胶囊,而黑色帝国中的人们给了他红色的胶囊,最后当他在他的幻觉中选择的时候,他还是选择了红色的胶囊,代表着他选择了再次掉进虚拟世界的深渊中。为什么?因为在虚拟世界中有想要搞清楚的事情。

男主喜欢的那个她:

男主在咖啡厅喝咖啡时总是看见的那个主妇,在虚拟世界中是他所爱的女人,在现实中,那个主妇如此美丽,可惜的是她有着一儿一女,还有一个看起来蛮横的丈夫,但是在虚拟世界中不同,在虚拟世界中,她是一个充满力量,带着主角光环的美丽,勇敢,智慧的女人,他爱着他,即使在现实中得不到,但是在虚拟世界中,他们有着缠绵的关系。

说完人物之后,大家是不是觉得这种虚虚实实交叉的世界,是否有些熟悉?

没错,最近的热词,元宇宙。

当我第一次听到元宇宙这个词的时候,我觉得很高级,但是我没有仔细去研究这个词,后来在我买的一只基金中我看到了,元宇宙也是一支股票,而且是一个游戏股票,再后来,机缘巧合,在逛图书馆的时候看到了下午有一场关于元宇宙的讲座主题是《超越生命的永恒——元宇宙》,天啊,真个名字太吸引人了吧,关乎哲学也关乎元宇宙,都是我所感兴趣的,在听完这个讲座之后,我更是喜悦。

元宇宙,简单来说,就是使虚拟世界更加现实化。这与影片中表现出的虚实交叉的世界太相似,那要怎么做到和影片中男主一样可以在虚实交叉的世界中穿梭,想想男主是怎么做到的,是的,变成一个具有幻想症的精神病患者,所以在未来的世界,人们想要制造一个元宇宙,那是不是会在脑科学、脑神经入手研究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不过细想极恐,因为意味着想要实现元宇宙,那么现实中的人就可能成一个神经病,认不清现实与虚拟,穿梭于现实与虚拟之中,最终迷失于其中,最后在结束自己的生命时,也不知道是真实生命,还是虚拟世界的生命。

所有元宇宙的概念是可怕的吗?

就像我之前提到的那个讲座中那位博士说的那样 (抱歉我忘记那个讲师的名字了!),他觉得这件事情很少人去做,就像之前被世界忽视的“小黑孩” 一样,他想要拉他一把。谁都不会知道未来会是怎样的,但是被忽视研究的东西,说不定会成为未来的主流,或者说,被忽视研究的,就是未来。

他非常浪漫地说道,他想要研究这样一个虚拟世界,通过自动编辑代码,这个世界可以延续生命,直到永恒,我太爱这位讲师的想法了。

那么回到影片中,还有一点需要讲的是,

为什么男主在知道这是自己幻觉的时候,还是选择了红色的胶囊,再次陷入黑客帝国呢?

因为他在黑客帝国这个虚拟世界,产生了感情。

因为他是救世主,所以虚拟世界的人们愿意带着他穿越在不同世界中去寻找他所爱的那个女人。

这也是我们需要考虑到了,男主愿意为了在黑客帝国中的 “感情” 放弃了他的现实世界,是虚幻的又如何,这才是他想要的精神世界,在现实世界中所享受不了的精神世界,在现实中,他只是一个被老板压迫的神经病患者,所爱的人是别人的妻子,但是在虚拟的世界中,有他所享受的情感。

突然想到很久以前看到王思聪在 BBC 采访中说的一段话,大概是说,他现在看好游戏行业的原因是,现在的人们(采访中说的是中国人),在生活中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成就感,但是在游戏世界中,人们可以体验那种精神世界带来的快乐体验,未来的发展也会往游戏去靠近。

当然,这里不评判这些理念对未来带来的发展好坏与否。

元宇宙,现在看来,很多人认为这只是在炒概念,但是目前为止,在短时间内实现元宇宙是非常困难的,比如,这不仅仅只是技术问题,到之后大家可能会意识到,这还涉及到哲学、道德、经济、甚至是政治。

个人公众号:二山的故事屋

欢迎前来做一起闲聊的朋友。。。

原创文章,转载前请私聊,谢谢!

知乎用户 碧空云​ 发表

我支援一张无水印海报,有需要的同学请拿走。

知乎用户 Coral013 发表

!!!超级剧透警告!!!

~~~ 欢迎观影后的小伙伴一起吐槽~~~

-———————————————————————-

华纳要是真心想重启黑客帝国这个招牌,那必须像《正义联盟》一样出个导剪版。

无他,**影片本身超长的时间就已经显示上映时间对于叙事节奏的压迫。**剧情上关于尼奥觉醒用了大篇幅,但对于崔妮提的觉醒明显局促。而鉴于结局处崔妮提率先觉醒,制裁心理治疗师时是崔妮提下手而尼奥看戏,以及最后一幕崔妮提领着尼奥的手。明显感觉重启系列做的主要救世主是改为了崔妮提,但影片里对于崔妮提如何觉醒的描述不多,在崔妮提做出决断时,更像是一个 “厌烦了当前生活,因为玩了一款深得我心的游戏而决定与游戏制作者私奔这件事” 的狗血桥段。
而除了崔妮提之外,本片的配角数量爆炸,而其中仅对 bugs 以及小女孩有些许体现(其他船员全是背景板)。并且继承了先知身份的小女孩是在后半段解救崔妮提时突然加入主线叙事的 **“机械降神之派了个电子特工手到擒来解决问题”。**而 IO 的领导人也不知搭到了哪根筋,之前一直不同意尼奥解救崔妮提,小女孩一来就同意了,弄得领导人形象塑造的根本没有立场。而在此之前尼奥是有隐约在矩阵中见过小女孩的印象,也用几个镜头进行了表示。但并没有具体的表述。**严重怀疑小女孩在尼奥觉醒的过程中也占了很大的比重,**譬如引导尼奥怀疑现实,怀疑心理治疗师。这样一来也为后续小女孩引导众人解救崔妮提的动机表现了连贯性。但不知为有关小女孩引导尼奥觉醒的剧情被砍了。
最后就是叙事结构的问题了,之前的黑客帝国都是在现实与虚幻中穿插。发生在矩阵里的事情都是为了现实而服务的。因此现实和虚拟因为黑客们的目的与意志而关联起来。在重启中负责关联现实与虚拟的是 bugs 与船员们,但对他们着墨过少。反倒是尼奥陷入了更深层次的幻境中,让那个秉持自己的意志,穿梭于现实与虚拟之间的救世主形象风光不再。进而使得尼奥对自身的困惑迷茫与不坚定,导致虚拟与现实双线叙事的割裂。
最后就是 “集群模式” 这一设定。虽然看似使用了 “僵尸模式” 来体现混战场景,**但观感上实在是不敌黑客与矩阵特工小规模对决来的爽快。**而且日本高铁上那段实在是不难让人联想到釜山行。以及本篇武打部分一直在用镜头抖抖抖动,看着真是。。。

更多的细节没有被明确表述:例如为何重启中是通过镜子而不是电话穿越?为何接线员能帮助特工使用开锁匠的能力?开锁匠本人去哪里了?这种属于系统底层的权限是可以下放给人类的吗?是否有机械阵营帮助人类使用开锁匠的能力?机械阵营因亲疏人类的倾向而内战,但没有表现亲人类一方机械的意识。这些核心设定都是指作为道具和背景板来使用,都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

总之看下来的感觉跟当初看《正义联盟》院线版别无二致——叙事压缩的太厉害,导致前后不搭,矛盾伏笔不够。还是开头那句话:如果华纳真想重启黑客帝国,那他必须做一个《黑客帝国:重启》导剪版!

知乎用户 雨珊 发表

影史经典《黑客帝国》系列第四部《黑客帝国:矩阵重启》由拉娜 · 沃卓斯基执导,主演基努 · 里维斯和凯瑞 - 安 · 莫斯携手回归,继续扮演尼奥和崔妮蒂两大经典角色。影片带观众重回矩阵:在这里,一个是矩阵创造出来,周而复始的日常世界,另一个则是隐藏其后,真实的人类世界。为了弄清楚自己所处的 “现实” 究竟是真是假,尼奥不得不再次做出选择…… 全新矩阵冒险即将开启,1 月 14 日大银幕震撼开战!

身边好多好伙伴开始期待了,周末可以安排看起来了,更加惊喜的是 TCL 本次携手《黑客帝国:矩阵重启》联合推广,科技有我,选择由你,大屏观影更震撼,更多黑科技奥秘,等你一起来探索!1 月 14 日参与 TCL 京东年货狂欢节买黑科技家电吧!

知乎用户 棒槌​ 发表

不是电影迷,但电影却提醒我一个现实:

资源是有限的,人类需求是无限的,过剩的人口,紧缺的资源,场面不会比 雪国列车 更优雅,也许能在矩阵里面体验一把人生,也是不错的选择。谈自由意识,想想人的每个决定,实际上是现有现有资源下,的必然选择。就像 命运规划局 一样, 都规划好了。奇点的出现,面临放弃所有:人一无所有,让选馒头吃不吃,不吃就饿死了,意识也终结了。自由意识活了一秒

因为前三部没怎么看过, 找 b 站补习了一下:

【【黑客帝国 4】正片深度解说,我被导演骗了,电影比想象中的精彩!- 哔哩哔哩】 https://b23.tv/dA1RMea

知乎用户 一部电影​ 发表

当主演和导演都认为这系列没什么拍的必要了,依旧被迫拍出来是什么体验?
“我们也不想拍啊……”
“三部曲已经很完美了,续集还能拍什么?”
这些话是电影中的官方吐槽,可谓是对华纳虾仁猪心了。

今天就来看看这部定档于 1 月 14 日上映导演不喜、主演不爱、粉丝不认的经典 IP 续作——《黑客帝国 4:矩阵重启》

回顾《黑客帝国》系列电影之精彩、题材之新颖、设定之超前,即使用现在的眼光看都毫不过时,这可是一部 20 年前的片子。

就比如电影中最出名的 “缸中之脑” 的设定:假设一个人大脑被切下来放进一个盛有维持脑存活营养液的缸中。大脑的神经末梢连接在计算机上,计算机按照程序向脑传输数据信息,以使他保持一切完全正常的幻觉。那么你如何保证你现在不是在这种幻境之中?

这个设定一被《黑客帝国》搬上大屏幕就彻底引爆了全球科幻迷的热情,该系列横扫 17 亿美金。

而当现在全球还在为 NFT、元宇宙等概念欢呼时,《黑客帝国》早就发出更高维度的拷问:你是愿意继续自己虚拟但是精彩的人生,还是想要见识一下残酷但是真实的世界?

现在,放在你面前的有两颗药丸,红色药丸和蓝色药丸。选择红色药丸,欢迎你来到真实世界,我只能保证你看到的都是真实的。选择蓝色药丸,你会忘记今天发生的一切,回到虚拟世界继续你的生活。但是只能选一次。如果是你会怎么选?

这一部续作集结了之前的绝大部分演员,基努里维斯、崔尼蒂、墨菲斯、巴戈斯等主要角色纷纷回归,也算弥补了情怀。

其实大家看《黑客帝国》就是看它的精妙绝伦的创意,火爆爽快的动作场面、设置精细的细节隐喻、极为高深的哲学寓意。

可《黑客帝国 4》哪一项都没做好,电影中穿插着前两部的剧情,显得凌乱而敷衍。就连最基本的动作戏都没拍好,影片中基本就是对前作名场面的 1:1 复刻,硬炒冷饭。

电影中尼奥仰身躲避枪击,子弹减速、时间变慢,画面上是几乎静止的 360° 全景场景和清晰的子弹运行轨迹(可以叫子弹时间)让人忍不住大呼过瘾的名场面,在这一部里玩了好几次。

黑客帝国的核心从第一部到如今的第四部,其实都是在讲围绕着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的人性抉择。

更何况真假本来界限就很模糊,虚拟世界的一切看起来是真的,为什么它就不能是真的呢? 一切都在于你自己的选择。墨菲斯选择相信,崔妮媞选择爱,救世主尼奥选择真相。

那什么是救世主呢?正如影片结尾所说:我们来这儿不为别的,而是为了让这个世界更美好。

这个结尾恰恰告诉了我们,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当中,我们就是自己的主宰。

人类的未来是毁灭,还是新生,恰恰都在人心。

知乎用户 雨季来临 发表

导演肯定也知道这个电影烂。已经明示、暗示了很多遍了,就是被逼着拍的。

FOR THOSE WHO LOVE TO EAT SHIT!

知乎用户 王二 发表

全片看完,最大的感觉是:

强行弄出来的续作。

就好像在说:

是他们逼我拍的。

确实为了挣钱,没办法啊。

反正怎么拍都是狗尾续貂,不如大家看一乐吧!

至今仍然能回忆起当年初中时代看完黑客帝国三部曲深受其震撼的感觉,甚至可以说电影里的一些思想直接奠基了我现在的世界观,当时有很长一段时间的愿望就是黑客帝国能出续集,我至今英文名还用着主角的名字。

如今十几年过去了,当年的愿望居然成了真,我觉得还是值得记录一下看完的感觉。其实没有很失望的感觉,虽然没达到我的期望,但也在我预期之内,一个是我个人相比看前几部时已经过去十几年了,有了相对稳固的世界观,再能有儿时看电影获得的那种震撼不太现实,第二是,前三部已经经典到无法拿去比较了,就好像你没法拿教科书去和最新投稿论文比一样。

不管怎么样人家还是拍了,我也看了(而且还没买票),除了看看尼奥和崔尼蒂这俩老朋友,也有很多致敬前三部的桥段,我觉得这就是第四部最值得看的部分了,其他的剧情、动作啥的基本可以忽略,看这个电影,你要当作沃卓斯基姐弟亲自带着老影迷致敬经典的纪录片,还附赠了一些动作特效和小剧情,心态就健康很多。

没看的朋友们还是值得看看的,如果你最近正打算随便看个商业爽片,那还是可以考虑买票去看的,如果你是对黑客帝国有期待甚至有情怀的朋友,别买票了,并抱着上面我建议的心态去看,你会回来感谢我的。

知乎用户 养猪高手肖战 发表

很少能有烂得如此的续作了

剧情特效演员表演 一泡污

没了蛋蛋 真的不行

知乎用户 刘小力​ 发表

没有第四部,我不承认那个和前三部的关系,那个只是做的不错的粉丝剪辑,基哥出于怀旧来客串了一下

知乎用户 飞跃本屯 发表

黑客帝国 4,是一部探讨 “人类社会” 定义的哲学片。延续导演姐妹追求打破人类给自己设定的条框(也就是矩阵)的方向,对 “人类社会是由人类组成的真实世界” 这一框框进行讨论(黑客帝国前三部都是在这一框框里,但从 4 开始,这个框框被打破了)。

捡 2 个重点问题说说:

1. 程序是否能够作为人类社会的成员?

前三部中,程序已经进化出了人类的多数情感(包括爱情和亲情),并可以独立的繁衍后代。

到了第四部中,程序更是达成了以下功能:

1.1 程序有了人类的全部情感,且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独立自主。

1.2 一些程序与人类交上了朋友,帮助人类生产和发展。

1.3 一些程序自愿遵守人类的规则。

1.4 程序在真实世界里有了实体。

1.5 程序可以与人类生娃。

看这个人类女生物学家与男性外观数学家程序的成果,可以用数字编辑出草莓 DNA,那么早晚也可以用程序编辑出人类 DNA,乃至卵子与精子。

那么问题来了,一个有独立自主意识,有人类全部情感,遵守人类秩序规则,自愿帮助人类发展,可以和人类产生友情爱情与人类后代的程序,算不算是人类社会的一员,甚至算是人类的一种呢?

2. 在矩阵里的人类就不 “自由” 了吗?

结尾超人两口子已经给了导演姐妹的回答。

我是支持这个观点的:在矩阵里,人类可以开出个条件,然后选择是否继续待在矩阵,除了给机器发电外,还有有以下事情干:

2.1 不用辛苦就拥有美好的身材和充足的生活保障,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游遍世界、发明新菜、搞搞科研,制作艺术品等。

2.2 自己的科研发明与艺术创作,可以在现实的人类世界里使用,也就是说身在矩阵里一样可以靠自己的意志和智慧为现实世界的人类做出贡献。

一个有自己独立自主意识、按照自己的选择、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为现实人类世界做贡献。这个人难道不是 “自由”,而且也是人类社会的一份子吗?

另外,俺认为导演还有个意思要飙到:相互坦陈和接受对方选择,才能有真正的和平。

知乎用户 穆天子 发表

这部继承了前三部的思想,我愿称之为权限狗的胜利。整体来说情节老套但是世界观一如既往的宏大,值得一看。看三部曲的时候还是高中生,现在已经是有些工作经验的程序员了,对软件系统和虚拟世界有了新的观点。当年感受到的是少年成长为救世主的爽点,现在更多地是代入架构师的角度思考系统的稳定性问题。

黑客帝国系列的说教意味是很浓的,反抗洗脑控制、追求自由是最大的政治正确。但是作为一个世界观丰富,逻辑自洽的史诗作品,像我这样不买这一套说教的账的人也能看得津津有味。

以下包含剧透。

neo 和史密斯最后一战后,系统管理员兑现了和平的承诺。但是机器世界因为电力供应减少发生了战争,原来的统治势力被推翻。机器世界的动乱波及人类,墨菲斯管理的锡安被摧毁,剩余人类活在一个新的地下世界,这个世界里人和人工智能共存。同时另一个程序员 analyst 复活了 neo 和 Trinity,发现让他们保持适当距离可以产生大量的能量,可以用这个来升级矩阵。于是部分修改了他们的记忆,让他们以新的身份生活在矩阵里。Trinity 成了家有了孩子,neo 成为一个游戏设计师并相信三部曲里的经历是他设计的游戏的内容。他俩时不时相遇,设计师会让他们部分回想起当年的经历来刺激他们的情绪,给矩阵供能。

neo 潜意识想反抗,以墨菲斯为蓝本创造了一个虚拟人物墨菲斯,把他的使命设定为引导 neo 反抗。墨菲斯和新人类的一只小队从矩阵中救出了 neo。他们一起引导 Trinity 逃脱。俩人利用自己的权限大杀四方,最后羞辱了一波程序员 analyst,扬言要给这个世界的人类自由。

从软件工程的角度,矩阵这个系统非常有意思。它迭代了很多代,最后期望到达的稳定状态是是系统里的人能够正常生活。之前的架构师倾向于通过尽可能仿真物理现实来提高沉浸感,第四部里的 analyst 则是通过操纵人类的感情达到这个目的。老三部曲和 4 里面主角团的定位也不一样。老三部曲里的 neo 相当于 chaos monkey,程序员会创造 neo 和 Trinity 这样的不稳定因素,用来帮助暴露软件的问题,促进版本迭代。但是一般会把他们部署在测试环境里,限制权限并且和跟主系统隔离。第四部里这个不确定因素居然是新版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有点可控核聚变的意味了。

知乎用户 悟空先生 发表

在现在 AI 和 VR 盛行、元宇宙准备起步发展的社会背景下,让大家重新复习、感受一下 Matrix 还是有意义的,包括对自由意志、人类情感这些哲学问题的思考。

黑客 1-3 是整个电影史上的经典大作,想要超越几乎是不可能的,怀着致敬经典的心态看看黑客 4 挺好!

知乎用户 李狗蛋 发表

我觉得太短了

没看过瘾

知乎用户 诹奏 发表

是有些槽点…… 感觉为了和前三部呼应,人物上场很生硬

比如流亡者

比如设计师的女儿

比如将军的转变也有点生硬……neo 离开后的退让又很奇怪,后面的转变更有点奇怪

不过我不是吐槽的……

整体上我还是会被感动到,尤其是最后 Neo free Trinity 那里……

后面会补票的

知乎用户 转基因小菜鹅 发表

害,何必喷呢。影片里导演开摆的意味还不明显吗?

就是不想拍,就是要摆烂给华纳看,同归于尽呗。

Cattrix 我还真挺期待的

知乎用户 不知江月​ 发表

因为有前三部的情怀加持,才勉强看得下去。这部少了像前几部那样华丽的大招,打斗的戏份也有些假,失掉了拳拳到肉的爽感。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尼奥和崔妮蒂都老了的缘故……

至于剧情嘛,整部更像是导演对自己前作的致敬,尤其开头和结尾部分跟第一部格外的像。

核心主旨可以说是把第一部的概念与世界观翻来覆去的重新捯饬一遍,这冷饭炒得也忒辛酸。

其实这部电影也提出一些非常有意思的点… 遗憾都没有展开,比如机器人的背叛意识,两拨机器到底是在什么方面,什么节点产生的概念不同?又是什么契机让他们选择了和锡安部分的人类合作的?等等。

但电影选择带过了,而且选择将重点继续放在前三部阐述的比较完整的爱上面… 同时新一批演员的演技太尴尬!

最为怀念的还是原版的老演员们,看着他们不再年轻的身躯吃力地表演动作戏不禁令人感叹岁月无情,该片唯一的贡献就是让观众在多年后还能看到尼奥与崔妮蒂再续前缘。还是很开心的。

知乎用户 羊舌存旺​ 发表

没看完,但是真挺喜欢前面几十分钟文戏。

现实,中年,疏离感,遗憾,荒诞,梦想。能很容易看出导演编辑想表达的东西。比起哒哒哒,啪啪啪,这种情绪更让人沉浸。

看的*版,希望有机会进电影院。

知乎用户 佚聒诌 发表

同样是时隔多年之后的第四部,不得不让我联想到年初的 EVA 终。重生有点像是,序的材料 + Q 的方法 + 终的心态,但观众想看的是破…… 黑客帝国隔的时间还是长了点,以至于大家都忘了第二部和第三部实际故事是什么水平,纷纷开始怀念起什么曾经的完美以怒斥第四部狗尾续貂,但至少这部电影讲了个完整的事。

不过和 EVA 终一样的是,明明时代在进步,可是为什么总感觉电影制作的手艺好像都失传了,一个丢了手绘动画的张力,被骂成大学生三维作业,一个丢了动作指导的优雅,被骂成气功王八拳网大,骂的虽然过分了点,但在这点上的退步确实让人万分遗憾。

知乎用户 白衣古剑 发表

啥叫狗尾续貂?

这叫狗尾续貂…

基努你是缺钱么,接这片子干啥?

知乎用户 WendyUP 发表

今年去影院看的第一部电影,大概率也是最后一部。实话说最大的观影动力自然是男神基努里维斯,我手机壁纸的常驻嘉宾~

回到电影本身,虽然没有特别惊艳,但也不能说完全的扑街吧,当然也可能是我没有抱任何预期去观影,心态就没那么容易失衡。和前作相比,打斗场面没有大亮点,有点审美疲劳,情节也是没有太多新意,有炒冷饭的嫌疑(其实就是)。但是整个电影充满哲学意味,就像人到中年,不再着迷于血气方刚的耍酷,更多会被有张力的思考所吸引。有点让我想笑的是 “魔力” 发挥的根本动力竟然是“女人”,不禁想到那句男人改变世界、女人改变男人。确实内核也不一定非要高大上嘛,人之所以为人,可不就是多了些情爱嘛。有情有爱的男神老了也很有魅力~120 一张的影票确实算不得便宜,但是谁让情怀无价呢~

全场电影有两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且做一个记录:

“选择是一种幻觉”

“一部分的我,感觉等了你一辈子”

——《22 世纪杀人网络》

知乎用户 弱电工程师姜少 发表

好电影!吹爆!!!

看了 20 分钟看睡着了。

睡了一小时零四分起来,接着看,20 分钟后又睡着了,然后就结束了。

真香啊。

知乎用户 蚂蚁 发表

片子是有想法的,可惜很多人还是没看懂,因为不理解它的核心设定。

核心是男女主在一起能创造奇迹,于是人们纷纷扣上了用爱发电、爱改变一切、觉醒主义等帽子。

前三部的男女主关系,是我唤醒了你,你拯救了我的世界,我为你献身。

这说的已经不是爱情,而是生命之间的羁绊,强烈的羁绊使生命创造了奇迹,超越了自己,这时生命才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实现了自己的价值,给未来创造出了全新的可能。

本片是这种可能性的延续,不管创造出了怎样的新世界,它还是会变成一种束缚生命的枷锁,只不过是换了一套新的规则。然后片子给出的结论,就是在天空画上彩虹。这已经有种不断革命的意味了。

所以它说的并不是爱,说的是我们每个人如何认识自己,如何与自己的生命相处。固然羁绊是来自于和他人的连接,但是最终你还是要做出自己的选择——停留在舒适区,还是冒险打破枷锁?

因为大多数人都软弱,所以男女主都老了。然而你的力量不会随衰老而消褪,它依然在期待着你的选择。

它的浪漫主义在于,坚信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救世主。如果你没得到拯救,那只是因为你还没做出正确的选择。

然后延伸到世界观,现实世界只是生命燃烧的舞台和尽情挥洒的画板,劝君不要辜负大好青春。

下面推荐一些唤醒生命的电影:

1992. 印度支那 8.0 爱情 奥斯卡外语 殖民地上民族意识的唤醒 越南内韧却不屈的抵抗成长蜕变 历史的沉重无以言表 浓郁的民族风情 气势恢宏情感细腻 摄影调度极佳 范玲丹鲜艳饱满震慑人心 德纳芙惊艳

2016. 圆梦巨人 6.8 迪斯尼动画 两个孤独灵魂的互相取暖 为孩子编织梦想帮大人唤醒童心 无限纯真的世界感染人心 还原最本质的电影魅力 场景新颖美轮美奂 特效屌到爆炸充满想象力

2019. 隐秘的生活 7.9 战争传记人性 拒绝向威权独夫效忠 私人情感对抗宏大历史 聆听唤醒内心不可玷污的声音 伟大的灵魂隐忍在世界的角落 富有诗意的作者散文 完全情感的电影体验

2009. 我是爱 7.7 意 文艺 认识自己的一场唤醒 情欲如蓓蕾喷薄欲出 隐喻镜头数不胜数 极富古典气息 情绪美到极致 摄影配乐表演调度太完美 心理时空的营造极为出彩 蒂尔达 · 斯文顿简直迷魂

2017. 肥皂泡 7.8 人性小说改 现代乡村版冉阿让 淳朴真挚一群人唤醒迷途少年 自我救赎从救人开始 老奶奶老爷爷都太可爱 风景超美暖到心 温暖油然而生倍感治愈 林遣都仓惶厌世的模样太真实

2008. 小猪教室 7.6 班级饲养然后杀食的教育实验 食物和宠物的概念发生了混淆 自由地思考认真地讨论 艰难的抉择发人深醒 猪唤醒了人的良知 蕴含日式生活哲学 温情十足回味无穷

2011. 街角洋果子店 6.9 文艺励志青春 面包是固体的幸福感 守护要关的店唤醒了老板的梦想 点到为止耐人寻味 构图精细故事简单却有力量 琳琅满目的蛋糕好诱人 苍井优表情超丰富

1961. 双姝怨 8.0 威廉 · 惠勒导 具有时代意义的同志电影 谎言唤醒了真相和心魔 认清了自我却无法接受 紧张气氛营造得令人赞叹 内心戏动人心魄 每句台词都充满深意 雪莉 · 麦克雷恩非常动人

知乎用户 雅典帝国 发表

就讲了一个老情人重逢的故事。

但真的是小成本制作的长达两个半小时的烂片,答应我,不要去电影院看,你会后悔的

知乎用户 雨雪雨雪 发表

看完第 4 部,我有着黑客帝国从《英雄联盟》变为《风暴英雄》的既视感…

所有队友都是同样的经验,同样的等级,没有人能力挽狂澜,没有任何人特殊。

我就想看 Neo 拯救世界,我只想看 Neo 拯救世界… 有这么难吗?

知乎用户 李小狗 发表

神作. 真正的大师之作 堪比黑泽明 库布里克

这是一部非常无聊的电影 一部公开摆烂的电影 情节摆烂 特效摆烂 台词摆烂 演员摆烂 都是砸钱就完事.

但不妨碍是大师之作 一个马桶 一副剪碎的涂鸦 几个蓝红色块都可以是艺术史上的经典

很多人看完黑客帝国 4. 根本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其实才是黑客帝国 4 的演员. 电影才是观众. 观众才是电影. 这种拍电影的方式叹为观止. 太牛了. 所以这部电影全篇都实际上是在胡扯.

如果说三部曲是对现实哲学讨论 那到了黑客帝国 4. 内核是直接把真实世界做模拟 用电影院当 zion. 这太疯狂了. 司机姐妹太牛了比姜文还要牛一个档次.. 艺术电影的神作

很多人根本看不懂. 纷纷说电影是如我预料之中的无聊

根本没看懂电影在不断嘲讽. 台下的观众你们也如我所料一样的无聊

知乎用户 神经质阿姨 发表

自由意识曾觉醒的尼奥被洗脑为怀疑自我有心理疾病者且不停服用蓝药丸,再次被墨菲斯等人救出、选择是否面对现实,也再次面临要不要为了救崔妮蒂而置人类于危险中。故事基本在吃老本把,当然打斗、特效还是有惊艳之处。能看,但不要抱太高期望。

基努里维斯肉眼可见的沧桑,正如已经面临中年危机、置身于麻木的忙碌之中的我们,青春终于如前 3 部一样,一去不复返了。导演也不想好好拍了,在电影里吐槽:1. 电影已死,不如拍短视频(比如猫猫视频)。2. 爱情拯救世界。大写的尬。

分析师 BOSS 说,其实从代码层面上,绝望和希望其实没什么区别,而让 neo 陷入一种生活没有希望 但又 让他害怕失去现在所有的一切,使得 neo 可以达到电池的最大功率。———为什么社畜听起来这么熟呢?

又想起我们,上学、工作、结婚、生子,做应该做的事,难道不也是一种算法,按程序既定的路线在走?所以逃避程序,真的就是意识觉醒找到出口了吗?

知乎用户 头铁娃 发表

第一次知道 milf 这个词还是在绝命毒师的杰西

看来人妻确实是大美利坚的未来

崔尼完成了 chose someone 到 choosing herself

也算是对前作的小补充吧

毕竟崔尼蒂总比 neo 女版(变性)要好很多

说的就是你

沃卓斯基(bro 变 sister)

知乎用户 一道 发表

老了,是真的老了,但是人老了你也把剧情搞通顺一点,讲明白一点,这转来转去的,糊弄谁呢。IO 的剧情到底是嘛,机器与人的和谐?

老年崔斯蒂也那么能打,怎么到 neo 你这就拉了大胯了,天天隔这龟派气功,而且表演一点都不用心,那生无可恋的抬手是认真的嘛。要打你就打精彩一点,三个镜头两个替身,替身也打得有气无力的,你隔着 fly、fly 闹呢。

知乎用户 僻露泠泠 发表

拍得像前三部的花絮集锦,前一个小时说的是 neo 和 Trinity 当年没死,尸体被 matrix 捡回去养起来了,还构造了一个贼复杂的逻辑来困住 Neo,防止 Neo 再跑,但 neo 还是选择了红药丸 。

像是把 1 又重新拍了一遍,加了不少闪回镜头,故事逻辑也更复杂了,Morpheus 也换演员了。

越看越难受,没看完

知乎用户 稔秋 发表

小时候觉得男主特别帅 哦莫 在哪里看的你们?

知乎用户 Alisa Donnikova 发表

我不管我不管了十几年的老 cp 终于发糖了

知乎用户 百万学长​​ 发表

作者:百万学长(同名公众号)

20 年后,黑客帝国 4 之矩阵重启上映了。

作为曾经花重金买碟片通宵看片的少年,学长来个一睹为快,以致情怀。

本以为高朋满座,没想到,结果是包场。

内心马上受到 1 万点暴击,隐约感觉情况不妙。

好吧,两个多小时下来,感到力不从心,虽然不能说多失望,但至少肯定是 4 部曲中最烂的。

果然给了情怀。

1、辣眼睛

矩阵重启,顾名思义,要重新走一遍。

先是船长偶遇墨菲斯,使其觉醒,再是拯救尼奥,有尼奥就必须有崔妮蒂

尼奥为爱数次重返战场,为了救崔妮蒂。

最终女神崔妮蒂觉醒,抛家弃子,跟随尼奥加入战队。

两人为爱发电,在高空接吻,成为飞人。

只是,阔别 20 年后,无论尼奥还是崔妮蒂,都已颜值不在。

身手上也明显感觉没有当年的犀利、顺滑。

这个吻戏,总感觉有点辣眼睛。

2、华纳血亏

剧情中毫无避讳地透露了拍续集的尴尬。

市场不景气了,华纳兄弟决定制作黑客帝国的续集。

如果不同意,就终止合同。

霸气。

然并 luan,从票房来看,严重扑街,全球累计 1 亿多美元,

其制作成本就高达 1.9 亿美元。

票房经过各单位的瓜分,即使海外也至少需要成本的 2 倍以上才能有可能回本。

也就是说至少需要 3.8 亿的票房。

看来希望渺茫。

对比黑客帝国 1 成本 6300 万美元,票房 4.6 亿美元。

黑 2 成本 1.5 亿,票房 7.2 亿。

黑 3 成本 1.5 亿,票房 4.2 亿。

前几部真是血赚,要是我,也续拍啊。

而且第 2 年就淦,何苦等 20 年。

3、元宇宙

机器觉醒,这是一个人类即将被机器代替的时代,作为生活在矩阵中的人类,一切是被设定好的。

你所看到、所听到的,所感受到的世界的一切,都不是真实的。

只是被矩阵囚禁的一种方式而已。

而元宇宙第一股 roblox 对公司的定义是:运营一个人类共同经验平台,用户在该平台上互动,探索和开发沉浸式、用户生成的 3D 体验。

如果未来有类似 roblox 的机构发展成为高级智能机器的形态,将平台升级改装成矩阵,所有人类的肉体和意思都被牵制在其中的话。

那么,细思极恐的黑客帝国就会无限接近元宇宙。

作者:百万学长(同名公众号),更多内容尽在学长原创公众号

知乎用户 Martin Woo 发表

垃圾

真的垃圾

白左味太重了,这是表面恶心。

内核是每个角色从动机上难以让人信服,这是内里恶心。

只能说是忍着看完的。

程序要打架还物理攻击,一群章鱼互相发波,网线断了?

本来拿人类当电池就是一种障眼法,上面有太阳下面有地热中间有核能,哪个不比几团肉效率高,机器圈养人类就是好玩而已。

一直遮蔽阳光也是防止人类复兴,毕竟没有植物人类只能靠地热苟且偷生。

到第四部竟然当真了,卧槽,还俩人凑一块就能量大增,俩人是两块浓缩铀么???

好人就是好人,坏人就是坏人,没有复杂的人,oracle 太复杂干脆删了完事了。

后来就越发的没法看,一个个行为模式全都中学生化。

可能想要讨好年轻观众?

那也别恶心老粉丝啊。

有被冒犯到。。。

知乎用户 肖姿 发表

soulless cash grab

知乎用户 苏孟官 发表

电影本身剧本可以看得出是很好的。

但,不知道为什么被浓缩至此,一切都是为了进度而赶。

除了男女主角,对其他船员的描写是完全没有的,至少也应该趁第四集推出之前,用动画的方式去铺陈每一位船员的故事(就是以前的 animatrix),这样才不会让人看了一头雾水。

以这剧情来看,这第四集如果分为上下应该会比较好。

以下可能有暴雷。

故事里面提出机器人到后来也分为两派(白左?),从剧情里面可以看到有四只机器人是站在人类那边。(从回忆画面里看出还有更多的反对派,画面里红色为电池派而蓝色应该是解放派)

中年版墨菲斯以雕像的形态出现,而且里面说 IO 是新的錫安(Zion), 估计也是人都分为两派,但这里没说錫安现在怎样了,这里还有很多线可以拍。感觉像是锡安跟 IO 有过战斗,而中年版墨菲斯就在那死了。

而 IO,里面除了几个人之外,完全没看到任何其他居民(估计是为了省钱)

画面跟以前的混剪,我觉得是好的,至少我想到了一些画面(很多剧情其实跟以前的 1,2,3 有关联,没看过的如果直接带过估计大家一头雾水)

以前的一二三都是很严肃的,这一集竟然加入了笑点。(懂得都懂,电影院里的人都笑出来了)

这一集矩阵里面的人可以透过粒子状态出现在 “现实” 世界让我想到了更多的可能,虽然一直有人说现实世界是真实的,可是看到这里我更加觉得这不就好像虚拟机那样,一个应用可以打穿两个系统无缝使用吗?(安卓的应用与苹果是一样,连资料也能云端同步)

如果还有 5,6 集,希望能够有更多严肃的,严谨的故事。

这第四集太过匆忙了。让喜欢的人觉得太可惜了。

电影 10 分的话,6 分吧。

特效满分

音乐,没什么突破,经典的配乐一直贯穿整部电影。

基努那个造型,是不是老李拍着第四集《捍卫任务》所以不能换啊?感觉就是串场了。

扣分完全就是演员工具人,赶场过度而扣的,两个小时多根本讲不完这些内容。

知乎用户 木心 发表

观众想来看的是**黑客帝国结果居然走的是云图**那种路子,探讨 peace and love、human and humanity,所以怎么可能讨喜嘛。

但我又看了一遍,还是觉得挺喜欢的。

第四部不讨喜,应该在意料之中吧。会选择看第四部的大概率是哪些人呢?喜欢前三部的人,对吧?喜欢科幻、打戏、哲学、炫酷的概念、bullets time…… 这些能激发荷尔蒙的元素,第四部这些元素恰恰很少,连两个主角都没有年轻的那种 feeling 了,怎么可能讨喜?

应该承认,上述那些激情元素和激素有关,但所有的主创人员都不是年轻人了,荷尔蒙会消失的啊。他们和那个衰老的 Neo 一样,面对年轻人的种种新鲜,已经力不从心了,所以只能感叹一句 “电影已死”,这个新鲜的世界,距第一部电影出世,已经过去二十年了啊,而将自己的这种力不从心融入电影,作为打破第四面墙工具,有风险,用的好了,观众会惊叹,用的不好,别人就会觉得你在摆烂。

很久之前我就说过,“情绪会先于理智做出选择”,你们讨厌第四部是因为第四部缺少激情,刺激不了情绪,自然可以找到种种借口证明这是个烂片,我喜欢第四部,只是因为一个镜头,我超喜欢托马斯坐在心理医生面前那种犹疑、不确定的样子,我看到了某些时候的自己,想要握住点什么,证明此刻是真实的。所以我也能找到电影中还是存在很多闪光点的。你看,电影或许拍得不好,但有句话说的不错,我们就是喜欢 feeling,真真假假谁在乎呢?唉,二十年前的那些人回答这个问题,给出的答案或许是打碎,打碎所有阻挡自由意志的枷锁,在思想的世界尽情遨游,但今天,二十年后生活在这个世界的我,愿意妥协了,总要好好的、安稳的活着,解构一切 feeling,真实就失去了赖以支撑的根基,我们本身也就难以存在了,何必呢?

再者,如果我们心心念念想要逃离的矩阵才是现实,而那些关于爱和拯救世界的故事只是一场荡气回肠的幻想呢?

托马斯 · 安德森不是 Neo,他就是个孤独的半百老头,且身患心理疾病,蒂凡尼不是 Trinity,她就是几个孩子的母亲,而且和丈夫关系并不亲近。托马斯 · 安德森生活在城市北边,蒂凡尼生活在城市南边,他们或许曾经擦肩而过,但也仅仅是擦肩而过。

没有机器大军,但现实的黏液无处不在,你伸出拳头,想要击打在敌人的肚子上,但你并没有敌人,只有无数的黏液,甩也甩不掉,擦也擦不净。


有些东西在变,但某些精神内核大概很难改变。

从第一部到第四部,Neo 都是绝对的主角,不同的是前三部 Neo 是以拯救者的形式存在的,就和《V 字仇杀队》里的 V 一样,而在这一部里,Neo 丧失了飞的能力,反而需要依靠妻子,才能在空中来去自如,Neo 为什么之前能有超能力?因为他被别人 believe in,为什么 Trinity 也有了飞的超能力,因为 Neo 对她是 believe in 的,believe 和 believe in 是有区别的,前者是相信,后者是以之为信仰,但不管是男人救了女人,还是女人救了男人,被拯救者最后都是 “因信得救”,我虽然不懂圣经,但也知道因信得救是基督教里很重要的组成,但是他们的这种信和基督教又有所不同,基督教信仰的是全能的上帝,而《黑客帝国》《云图》《V 字仇杀队》中,信的是人和人之间自然、纯粹、朴素、崇高的情感,我不相信这个价值观,但不妨碍我喜欢这种价值观。搞明白了这一点,究竟是 Neo 会飞,还是 Trinity 会飞,其实就无关紧要了,当然和男权、女权更没多大相关了,Neo 和 Trinity 从楼上手拉手跳下去的时候,是做了必死的打算的,毕竟 Neo 的超能力消失了一部分,这样的前提下,那一跳显得决绝,我真的很羡慕这样的感情,互为倚靠,需要在乎谁是支柱,谁被支柱吗?可惜啊,越来越泛滥的运动,把人生命中唯一一点神性也要抹杀了,死了也好,活着也罢,生存还是毁灭与我何干呢?回归剧情,Trinity 的超能力难道不是出自 Neo 对她的 believe in 吗?和政治正确有什么关系?

电影之外,我们当下握住的真实就是真实吗?只有这一部,让我感受到了 Neo 的挣扎是有理由的,**矩阵或许就是今天这个充满了荒谬的世界,ridiculous,荒谬。**我很喜欢基努里维斯的表演,特别是坐在那里,把手放在大腿上,感受自己存在的那一段,想象一个镜头,“站在马路上,人、车、景物迅速的从你身边划过,天上天空湛蓝,阳光耀眼,周围的一切静谧得可怕”,想象一下那种晕眩、虚幻的感觉,你怎么确定这一切是真实的呢?是的,触感,只有触感能让你觉得一切是真的。

摸一摸你的衣角,布料是柔软的,仔细感受能感受到斜斜的纹路,再往上,有一粒扣子是坚硬的,中间有几个孔,用线固定在衣服上,线是凸起的。这是真实吗?

没人拿我们去做生物电池,但我们并不是没有被利用,到底是让我们幸福,还是给我们痛苦?应当让我们感到压力,还是快乐?究竟什么能让我们贡献最大的产能?这些问题真的没人在思考吗?电影只是将这种恐惧具化、拔高了,将其变成哈姆雷特式 “to be or not to be” 的问题,但是现实世界并不是二进制式的二元对立,那些讨人厌的大反派也是人类的一部分,出于某种机缘巧合也好,出于命运的安排也罢,他们站在了那个位置,被培养成了那种讨人厌的反派,他们也是我们,我们也是他们。

电影后半段主线是拯救 Trinity,苍老的将军问即使牺牲其他所有人,也要去拯救 Trinity 吗?其实问题并不在于是否拯救一个人,而是一种价值观的追问:要不要为了高尚的人类情感付出牺牲?唯心主义信仰支撑下的回答当然是要,因为心有多伟大,气功就有多强大,虽然现实并不总是如此,我个人并不是很赞同这种价值观,但同样不妨碍我喜欢。

沃卓斯基姐妹很喜欢探讨究竟是什么阻碍了自由意志,也就是萨特的那句,“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中”,通俗的说就是我要我的生活我做主,宁要真实的痛苦,不要虚幻的幸福,那么锁住我们的枷锁到底是什么?到底是什么阻碍我们追求自由意志?其实这个问题从唯物主义的角度很好回答,是本能、是天性,如果人人都追求自由,追求独特个性,人类的老祖宗怕是早就被自己作死了,在生产力低下的前提下,每个人放弃一定的自由度,组成一个相互协作的社会,这是人类赖以延续的前提。生存是第一要务嘛。

从唯心主义的角度,这个问题也很好回答,锁住我们的是我们自己,是我们自己宁愿屈服于强大的生命惯性里,日复一日的重复昨天的痛苦、幸福、无奈、偏见…… 但是我们为什么宁愿沉睡在这些虚妄的幻象中,却不能从虚幻中醒来,自己把握自己的一切呢?我们沉迷于一切 feeling,幸福的、痛苦的、无奈的,和昨天一模一样的痛苦和幸福。于是救世主的角色应运而生,Neo 和 Trinity 如同率先走出伊甸园的亚当和夏娃,带着神隐的意味,一次又一次降世,启迪世人,告诉他们 “你们的生活是假的,另一个世界才是真的”,而在这一次又一次的重启中,所有人都在进步,旧的矩阵中孕育着新的矩阵,越来越引人沉迷的虚幻与越来越决绝的对真实的追求。

故事换了些面孔,重新开始,还是那样式儿的故事 ,就像我们今天的挣扎和几百年前的人,也难说会有什么不同,但,还是有些不一样的。

导演说,我老了,世界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吧,但别忘了,还有自由意志这么个东西,就像那个明晃晃挂在那里的彩虹。

电影是一场造梦之旅,但现实就是现实,人的一辈子只有一百年,短暂的一百年和真理无关,你相信什么就能看到什么,我挺羡慕那些一辈子都能活在自己偏见里的人。

知乎用户 会编程的 z 同学​ 发表

刚看完,黑客帝国 4 无论是创新度还是动作戏的设计方方面面都远不如前三部。整个这一部导演想表达的其实可以浓缩成史密斯和崔妮提说的两句台词

“我们也不想狗尾续貂,但是华纳说了让我们必须出续集,不然就怎么怎么样。希望观众理解一下”

“虽然我们也很不爽,但是谢谢你给了我一个机会,弥补了尼奥和崔妮提的遗憾”

知乎用户 冬刀魚 发表

The Matrix 的故事已经结束了,

Resurrections 是一场精彩的主创真人秀。

知乎用户 我想做个透明人 发表

1. 非常明显的粉丝向电影

2. 流出速度这么快,侧面说明一些问题

3. 官方吐槽内容极多,尤其 Smith 和 Anderson 首次对话、团队关于新作的首次讨论,以及片尾彩蛋

4. 二十多分钟就看得出来,这部作品根本没什么野心,也没有尝试深入讨论什么东西。剧本是没有经过深入斟酌和推敲的

5. 部分人可能把这个 IP 看的太高太重,导致期望较高。但要明白的是现在已经 2021 年了,电影这种艺术表现形式,还能玩儿出什么花儿来?除了花心思讲个好故事(比如深入探讨什么东西)或者极致的共情(或者二者皆有)外,还有什么是值得期待呢?

6. 做为 IP 粉和演员粉,说实话能再看到这几个人扎堆,哪怕拍得跟屎一样,也能趁热干一碗。从基努的疾速系列就能看出来真的上年纪了,对动作戏期待为 0。(对比另一部经典 IP 重启作品(emmm 最近上的大家应该知道是什么),这部算挺不错了,毕竟主创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至于所谓大场面,这么多年看的还少么,早就疲劳了

7. 观影建议:心态放平,这个年代的欧美好电影(不包含爽片)基本不会再出现在动作和科幻领域了。就当是时隔多年意外收到一份老友寄来的礼物

8. 若要评分,不加粉丝滤镜 10 分制给 6.7 分,Laurence 和 Hugo 各 1 分,生硬的剧情和粗浅的内核 1 分,老年人打架 0.3 分

9. 二刷

知乎用户 猫吹麦浪 发表

烂到极致,导演没有一点点用心,服化道简直是垃圾,电影拍出电视剧质感。看完最后的决斗看的这个,最后的决斗虽然票房扑街,但最后的决斗每一秒都可以看到雷导的专业素质,认真的态度,剧情有争议,但服化道是好莱坞顶级,看着就是舒服。黑客帝国 4 是彻头彻尾的垃圾,没有一丁丁可取之处,我觉得导演要承担一切责任,片中龌龊司机姐妹讽刺华纳逼着自己拍电影,要我说,华纳塞钱给你,逼你拍也好,哄你拍也好,你丫既然把活接了,是担心 ip 被毁也好,是想要钱也好,你至少认真一点啊喂,结果,你丫又不想拍,又想要钱,极尽敷衍了事,这不是混蛋么,丫不想拍就把机会留给别人没准还有惊喜,最后你把活接了,还不给观众拍好戏,拿出这么一个垃圾,恶心华纳,也恶心观众,我就问问观众招你惹你了

知乎用户 谢昀辰 发表

我现在最大的想法不是黑客帝国本身,而是觉得现在研究《红楼梦》的学者把路走窄了,都觉得前 80 回是曹公雪芹手笔,后面 28 回,40 回都是他人续作。

有没有这种可能,曹公先写了前 80 回攒钱做了个变性手术变成了曹婶,然后写了后 28 回的《癸酉本石头记》?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6342992/answer/1405703340

知乎用户 wisdom 发表

拍的很好、下次别拍了

抱着很大的诚意和期待看的这部电影,说实话很失望的走了。回想之前对于 01 世界的构造,完整的世界观、封神的动作戏,结果第四部 、就这?

关于槽点(可能会涉及剧透):

1 - 很难想象为什么要要用一个小时才逐渐进入剧情节奏、而且穿插着大量前三部的无脑嫁接。

2 - 主要演员只剩下了尼奥和崔蒂尼,史密斯特工、墨菲斯等荧幕形象全部改朝换代变成了二代面孔、很难产生共情 槽点满满

3- 基努里维斯顶着一张帅大叔的脸,全程被虐,自身技能点丧失、只保留了气功、全靠女主合体技翻身…

4 - 故事情节主线不明朗、单纯的骑士持剑救公主剧情,回来之后公主和骑士又鞭尸一遍恶龙

关于优点(如果有的话):

1 - 整的建模和世界展现力更加宏大,强行的回忆杀、把 123 部的经典戏份、原封不动的剪了进来

2 - 红蓝药丸依旧是人生选择题,男主摆脱精神病幻想狂人设,终于在一个小时的时间过后,完成觉醒、继续被虐…

3 - 本以为菜单会是神转折、很好、干脆没有彩蛋 哈哈哈哈

推荐指数⭐️⭐️

本以为第四部会是一个收官封神之作,没想到过度营销之后呈现的十分差强人意。

如果没看过黑客帝国系列电影的朋友们,强行安利 只看前三部即可

知乎用户 alexention 发表

如果满分是 10 分的话,我会给 0 分,因为它叫《黑客帝国 4》。

如果它叫《失控玩家 2》的话,我会给它 7 分,因为这名字正合适。

就像剧情里说的,这部戏纯粹是被华纳逼出来的,主创根本连说话的份都没有,拍出来就是为了毁经典,所以不给 0 分给多少呢。

如果从剧的质量来说,抛开《黑客帝国》这个名号,那么给个 7 分是合适的。结合华纳在周边的宣传,说它是《失控玩家》的系列剧则是完全贴切的。

就主观而言,我甚至觉得给 - 10 更合适,因为《黑客帝国》就是一个时代象征,一个经典神作,华纳的商业意图过于露骨,不惜毁了一个人们心目中的圣典去谋利,这根本就是一种亵渎。华纳的这种行为让人感觉恶心,他们表现出的是对艺术的践踏,是对主创与观众们的不尊重,是愚昧和丑陋,是对金钱的贪婪。我觉得这部戏讨厌至极,希望各位《黑客帝国》的粉丝都不要去看,免得毁了回忆。

知乎用户 莫妄​ 发表

唉………… 老外的中国式打戏真真是尴尬得令我露出地铁大爷脸……………

知乎用户 笙萧墨竹轩 发表

黑客帝国

知乎用户 Travis​ 发表

个人评分:6.3

酷劲犹存,夫复何求。银幕造型凹的还算漂亮,高概念牵引出的视觉小奇观也有,全面放低预期后也会不时眼前一亮。没那么不堪,基本也是浮动在二三部水准区间的续集。尽管影像已然褪去先前三部曲代码绿的古早质地,新城 IO 也留住了锡安的面貌与肌理。但缺失袁和平武指加持的动作场面着实不敢恭维,镜头剪的再碎、升格用的再频、景别锁的再紧 都无以让本就借位明显、笨拙乏力的打戏寻得任何可供其变相藏拙的间隙。华纳高层倒逼下 原班人马霸王硬上弓,从表演到视听都流露出某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疲惫,但这仍旧是当下好莱坞体制内同题材鲜有的对文本密度与内核深度保有相当追求的科幻电影。无论沃卓斯基何其不情愿,至少也在极大程度挽住了系列颜面,毕竟这是一个交给谁拍都难免狗尾续貂的烫手洋芋,沃卓斯基耐烫力蛮高,拿稳了,大抵算是种胜利。

知乎用户 lethe 发表

爱情片的底子

丧尸片的样子

气功片的招式

知乎用户 bluedog 发表

下班去看了骇客帝国 4

票价比国产电影还便宜 晚上也只排了两场

最近实在没有电影看了

主要就是为了看情怀

毕竟欠基努里维斯电影票

导演自己都在电影里吐槽自己

也不知道她到底受了多大委屈

这个拍摄视角更多的是中近景

更强调人物的情绪和心里状态

不断的闪回也是给零零后 10 后稍微科普

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

时间短 任务重 资金不到位

多用特写减少燃烧的经费

整个电影色调也没有用特别强的客观色调

更写实

优点就是客观场景也更写实逼真

毕竟科技在进步 数码技术也在进步

故事背景放在 60 年后

很多原来三部曲的演员自然可以盒饭

主打主角爱情故事

爱情战胜一切 爱情打破虚幻

毕竟任务重短时间内无法交代更复杂的世界观

整个剧情真是我不想多想

也有新的概念 比如半生物体 纳米半生体

新的人类生活区

男主不会飞了 经费有限 最后才飞两下

最后的蜂群模式是不是也在赶僵尸的热度

电影有太多的致敬

新的人物又都太过单薄

好不容易回来的角色都跟神经病一样

毕竟它是骇客帝国 4

毕竟也是基努里维斯演的

也算是正作

华纳这回圈完钱能消停一段了 [破涕为笑]

知乎用户 金酒马提尼 发表

这是斯拉沃热齐泽克的评价

知乎用户 hhh 发表

确实有点像澳门风云的感觉,时隔多年,演员重新凑在一起耍个乐子,怀念一下青春。

感觉观众能讲的全在电影里了,非要我做续集,网剧是辣鸡,感谢你给了第二次机会什么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去看的 imax,只是想感受一下视听体验,也没期望有多好,我觉得也还行吧,其实我看的时候有点困,很多人说不咋好,不过我觉得我们可以换一种思维,有些句子我也不咋记得了,分析师跟 neo 说让虚幻变得真实的是感情,而我们知道 neo 本来就是矩阵设计出来为了维持系统让系统升级的嘛,黑客帝国三部曲本来就是讲人工智能变革的嘛,所以感情或者说爱情,这个东西也可能是被设计出来让人沉溺在其中,为了让矩阵更加真实的存在,让矩阵维持系统平衡或进一步升级的这么一个东西,因为 neo 为了爱情不是干了很多事,而 neo 本来就是被矩阵设计出来的,由此可见感情是系统的一个设定,让矩阵系统设计出的让虚假变得看似真实的存在。

还有一点就是崔妮蒂意识到自己不是蒂芙尼,抛弃了丈夫和孩子,意识到那不是她自己,这就像突然开悟了,所以那些能够抛弃所有世俗去修炼的人是不是也意识到了现在的一切是虚假的呢,当然我认为崔妮蒂只是从一层虚假到了另一层虚假,因为我认为她的爱情也是假的,不过是系统为了升级促成的结果罢了,让虚幻变得真实的是感情,所以 neo 和她以为的真实其实仍旧是虚幻,一切只是人工智能的变革罢了

知乎用户 你在高原 发表

一部 IP 整个几十部,翻来覆去讨论拯救人类,这样的科幻故事永远没有新冠疫情来的魔幻,现在全球瑟瑟发抖的疫情,怎的就不去拯救,所以现实让科幻玩偶脸红。

老故事不断做加法,还跟不上时代,故事情节扯淡,动作戏也垃圾。

最要命的是,网上高清资源早就有了,你现在上影院,口碑又差,怎能不扑街!

知乎用户 林北 发表

从头到尾就看主角不停玩神罗天征

知乎用户 可口可乐鉴赏师 发表

1999 年看《黑客帝国》1 的时候我惊掉了下巴,昨天看《黑客帝国》4 的时候我笑出了眼泪。

这是怎样的一部神剧啊,充满了对当下世界甚至是这个系列自身的反讽。矩阵设计师说:“我就是要让你们渴望与焦虑,从而获得更多能量”。这不像极了网络世界的 “给你梦让你痛”;而被流媒体控制的我们不也像极了矩阵中的无脑人……

矩阵设计师:“我的羔羊喜欢这,它们哪也不想去”。Facebook,某音、某讯、某宝纷纷表示很赞 [呲牙]

一部笑着解构你我他的生活的这个越来越荒谬世界的电影,如果你能看懂得话。

知乎用户 Sofaking Lazy 发表

我 tm 为什么要活到出第四部。。。。

知乎用户 乌兰多杰 发表

帝国主义强弩之末了,也就这样了

知乎用户 kERja 发表

【黑 4 锐评】

剧透警告

。。。。。。

。。。。。。

。。。。。。

。。。。。。

。。。。。。

。。。。。。

。。。。。。

。。。。。。

。。。。。。

。。。。。。

。。。。。。

这个电影最大的悖论在于,如果 “黑客帝国” 对于 Neo 成为了其在虚拟中自己创作出来的的作品的话,那他不可能不思考万一这个设想是真的怎么办,他应该做什么,和真正的问题是什么?结果墨菲斯 coser 从电脑里走出来告诉他还真他娘的是真的的时候,Neo 慌得像是一个整天枯燥的小资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无产者,然后还要带领无产阶级推翻整个资本主义,完全吓尿了。怪不得飞不起来。

知乎用户 非龙叔 发表

最美不过夕阳红,老年人撒狗粮。

知乎用户 深燃 发表

又一部神作续集崩了。

即便你没有看过《黑客帝国》系列,也应该对这个选择题有所耳闻:摆在眼前有两颗药丸,红色药丸代表真实但残酷的现实,蓝色药丸代表虚拟但美好的梦境,你到底选择哪一个?

这个带有哲思的选择题,贯穿《黑客帝国》系列,是其标志性场景,也启发了很多人对世界的认识。所以当这部具有跨时代意义的经典电影,时隔 18 年推出续集,并且主演基努 · 里维斯、凯瑞 - 安 · 莫斯回归,原导演之一拉娜 · 沃卓斯基操刀,还是有不少观众期待的。

但结果显然不尽人意。

票房上,《黑客帝国 4:矩阵重启》(以下简称《黑客帝国 4》)于 2021 年 12 月 22 日在北美上映,首日票房收入仅 640 万美元,作为大 IP 续集,票房甚至不及同档期的普通动画电影《欢乐好声音 2》。2022 年 1 月 14 日,其在中国内地上映,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上映第一天票房为 333 万。相比于前三部电影累计斩获 16 亿美元票房的成绩来看,目前的表现明显不及预期。

口碑上,影片溃败得更彻底。在国内,豆瓣上有 4.5 万观众给出了 5.7 分的评价,而前三部的评分分别为 9.1 分、8.6 分和 8.8 分,相距甚远。国外观众也对这个大 IP 续集表达了失望,IMDb 评分也仅为 5.7 分。

《黑客帝国:矩阵重启》获得了一边倒的差评。“生动诠释了什么叫狗尾续貂”、“第一部的中年疲惫版翻拍”、“史上最让人失望的续集,到处都透着力不从心”,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对电影的吐槽。

就连影片导演,也借角色之口,吐槽续集在 “新瓶装老酒”,并提到母公司华纳兄弟决定制作三部曲续作,“如果我们不合作他们会终止我们的合同”,这让外界猜测,导演有“与其让别人毁了自己的牌子,不如自己砸了算了” 的无奈。

尽管被拉下神坛,是大多数神作续集不得不面临的宿命,但《黑客帝国 4》的崩坏,也还是让人忍不住一声叹息。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

《黑客帝国 4》真的不好看

这是一部从立项开始,就在被创作者放弃的影片。“华纳、导演和观众都知道这将是一部失败的作品”,一位观众感叹。

《黑客帝国 4》到底讲了什么?

根据官方介绍,剧情承接《黑客帝国 3:矩阵革命》,失去记忆的主人公尼奥重返矩阵,他将重新认识自己,并带领人类在机器制造的虚拟世界中继续反抗。也就是说,还是人类反抗虚拟世界的故事。

这样的设置,首先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矛盾是,在第三部,尼奥帮助机器大帝消灭了病毒史密斯,换来人类和机器和平共处,而主人公尼奥和崔妮蒂都在战斗中牺牲,至此,前三部构成了一个系统的闭环。第四部让主人公们死而复生,就已经脱离了科幻范畴,难以自洽。

借助角色之口,创作者也表达了前三部作品已经完整,不需要续集的观点。但还是得拍,怎么办?

围绕人类反抗虚拟世界的旧主题,《黑客帝国 4》把《黑客帝国 1》尼奥觉醒的过程,又重新演绎了一次,把前三部人类和机器共存的宏大视角,缩回到了爱情层面。

为了给尼奥和崔妮蒂的爱情制造困难,强行加入了一个看似合理,但让人匪夷所思的设定:矩阵分析师需要尼奥和崔妮蒂产生的能量来建立 “发电培养舱”,两人靠太远,没有价值,靠太近,容易产生破坏,只有保持刚刚好的距离,价值才能发挥最大化。为了保持这刚刚好的距离,于是把两人连入矩阵,继续控制他们的意识。

这样的故事架构很难不让影迷失望,没有宏大的哲学思考,更像是探讨中年人的艰难爱情。“从当年的流行文化制造者,沦为了强行 IP 改编的跟风者”,电影博主口袋君对深燃感叹。

客观来说,第四部并非完全没有新思考和创意。比如在虚拟世界里再构建了一个虚拟世界,对机器的存在有新设定。在矩阵里,失去记忆的尼奥成为了游戏设计师,同时还有一个用来模拟的程序,新角色 Bugs 先在这里唤醒了墨菲斯,再让墨菲斯到矩阵中唤醒尼奥。此处的墨菲斯只是虚拟世界模拟的程序,但能通过 “磁颗粒技术” 进入到现实世界,来实现和现实的互动。

人类与机器的关系,也从对立、共存走向了融合。在《黑客帝国 4》中,机器的感情进化愈发成熟,一部分机器觉醒,在与人类一起打造真实世界。对于虚拟与现实的选择,导演给了更多宽容,比如对于已经和虚拟世界融合,在矩阵中拥有幸福家庭的崔妮蒂,是否要唤醒,影片中尼奥给了崔妮蒂充足的选择权。

但即便是这样,对于这部神作的续集来说,这些新想法显然还不够。20 多年里,新科幻电影层出不穷,这样的想法也并不超前。虚拟世界的嵌套,就能让人联想到《盗梦空间》。

而《黑客帝国 4》更严重的问题是,新想法不够,干脆采用了取巧的方式,进行创作。

作为大 IP 时隔 18 年的回归,情怀势必是卖点。为了更方便打出情怀牌,影片中穿插了不少前三部的经典片段,如墨菲斯唤醒尼奥时的红蓝药丸,墨菲斯与尼奥用中国功夫练习的打斗场面,尼奥从矩阵中醒来的画面等。

时过境迁,这些曾经惊艳的画面再次出现,已经少了奇观之感,原本被奉为经典特色的功夫打斗场面,没有了武术指导袁和平,也滑坡得厉害。尼奥打败敌人的最后一招,“像是在发气功”,不止一位观众吐槽道。

即便是把《黑客帝国 4》当做一部普通的特效大片,也是相当不合格的。

延续好莱坞大片叙事,开篇《黑客帝国 4》就有一场打斗场面,此时世界背景还未介绍,人物都是新面孔,画面也不够刺激痛快,只留下观众看得云里雾里,不知道谁在打斗,为了什么打斗。即便主人公出场,不论是尼奥还是崔妮蒂,为了脱离矩阵与特工对抗的片段,相比于前三部,打斗场面既不酷炫,也不优雅,满含岁月划过的疲态。“后半段完全变成了《疾速追杀》+ 丧尸围城的公式化套路剧情了”,口袋君表示。

“第二三部至少还对世界观进行拓展,到二十年后,反而一点新思考都没能提供,对时代的回应仅限于电子游戏和心理治疗,躺在狗尾续貂的套层结构上沾沾自喜。” 豆瓣上,一位影迷批判得不留情面。

从造风者到跟风者

《黑客帝国 4》注定是一部难搏得高票房的电影。与《速度与激情》《007》等系列每部都是新故事不同,《黑客帝国》系列每部之间都有强关联,如果没有看过前三部,对内容没有足够了解,很难顺畅的看完《黑客帝国 4》。

“这是有相当限制的一部作品”,爱梦影业 CEO 雷鸣告诉深燃。他是《黑客帝国》系列忠实粉丝,在他看来,续作没有那么糟糕,导演的目的,就是 “带着老朋友一块怀个旧,聊聊天的感觉,把细节窟窿补一补”,没有想打得多漂亮,CG 特效(用计算机制造出来的视觉效果)和动作设计不尽人意,但 “很多陈列设置,分镜细节反而是花了功夫和钱的”。

电影有着较难理解的高概念设定,很多观众只记得影片中对虚拟与现实的诠释,但具体情节设置,已经印象模糊。

从《黑客帝国》第一部到第三部,每一部都有世界观的延展。第一部,交代了在这个世界里,AI 打败人类,统治了地球。为了利用和控制人类的力量,AI 为人类构建了矩阵(matrix),可以简单理解为一个能让人类沉浸其中的虚拟系统。

到第二三部,导演又完善了世界架构,矩阵系统构建的世界太过完美,反而容易被人类识破,于是系统架构师引入了选择机制,矩阵的接受率提高,但还是会出现系统 bug,即意识到这一切是虚假的矩阵 “反抗者”,为了维持系统平衡,“先知” 推出了“救世主计划”。

“救世主计划”的设定是,救世主是矩阵 “反抗者” 的代表,先唤醒救世主,将反抗者聚集在名为 “锡安” 的地方,聚集到一定数量,由杀毒程序来统一消除,周而复始。也就是说第一部系统的反抗者们,其实也是系统设定中的一部分,带有一种宿命论的绝望感。

在 “先知” 的设置下,到了第六代,救世主尼奥有了感情,和崔妮蒂相爱,而和他相生相克的杀毒程序史密斯,脱离了矩阵的控制,成为了病毒,入侵矩阵。第三部,尼奥与史密斯同归于尽,拯救了人类和机器世界。

《黑客帝国》前三部作品,厉害之处在于,兼顾了商业化和艺术表达,即便是没有看懂电影中的深刻思想,也不妨碍把影片当做特效大片来看。“在当年,把它当视效动作大片看,也创新超前,把它当成艺术电影,拍摄上也很好,把它当人类思维革命和预言,一样可以有嚼劲”,雷鸣表示。

在 1999 年上映的《黑客帝国》,口碑票房双丰收,是当年全球第四高的票房电影,还拿下四座奥斯卡奖杯。这是一部超前的电影,除了内容,就连特效技术也是当时的标杆。全片有 400 多个特效镜头,当时《黑客帝国》的特效总监 Gaeta 团队承担了大部分复杂的画面和全 CG 场景,2000 年,他们以此夺得了第 72 届奥斯卡 “最佳视觉效果奖”。打造的 “子弹时间”,成为《黑客帝国》的招牌,是影史经典画面,被多部影片致敬。

而到了《黑客帝国 4》,特效不仅没有创新之处,故事叙事的方式也流于庸俗的层面。

“前三部讲述尼奥与矩阵、AI 机器人、史密斯特工之间的缠斗,最终保住人类,第四部的主线剧情一下格局小了太多”,口袋君感叹,唤醒尼奥主要为了解救崔妮蒂,一部科幻经典续集,愣是被玩成了一部中年男女旧情复燃爱情片。

更为典型的例子是,《黑客帝国》系列中原本就有一个设定,矩阵中的人们可以随时根据需要转化为特工(杀毒程序)追击尼奥。到了第四部,这个设定较少被使用,反而出现了一个老套设定,电脑特工附身到周围路人的身上,会变成像丧尸一样,行动僵硬的围攻主角。原有的经典设定,被当下已经烂俗的设定代替。

有媒体提到,前三部作品里,在 The Matrix Revisited 这部记录电影幕后细节的纪录片中,导演沃氏兄弟兴奋地分享他们的喜好:爱功夫电影、日本动画、菲利普 · 迪克(赛博朋克先驱小说家)的书、吴宇森的电影”,并表示 “我们这辈子的所有想法都放进这部电影里了。”

所以我们能在电影里看到尼奥和墨菲斯、史密斯用中国功夫打斗,枪战场面有吴宇森式的暴力美学。而在《黑客帝国 4》里,看不见创作者的创作热情,而是表达出对要续拍的吐槽。

好莱坞大片,穷途末路?

客观来说,《黑客帝国》系列的诞生,都踩中了时代的节拍。1999 年 3 月 31 日《黑客帝国 1》上映时,正处于互联网大爆炸的时代,在千禧年即将到来之际,戳中了人们对未来网络世界的恐慌和不安。而 22 年后,到了 2021 年,元宇宙概念大爆炸,人们对虚拟与现实有了新认识,谈起《黑客帝国》中描绘的 “缸中之脑” 的世界,已经不再抽象,《黑客帝国 4》有受关注的基础,影迷们也期待着沉淀 20 年,导演对世界的新解读。

没有等来经典续作,崩坏成这样,不少影迷痛心不已。

好莱坞大片,已经不是第一次这样毁经典了。

2021 年在国内上映的《速度与激情》《007》系列,都让观众明显感受到了英雄迟暮的无奈。

《速度与激情 9》收获了该系列上映 20 年来的最低评分,热映时,豆瓣上 5 万人打出 5.6 分,远低于该系列 7.35 的平均分,距离《速度与激情 5》8.4 分的顶峰更是相去甚远。这部续作讲出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但无比老套,只是从视效来看,当做一部解压视效大片来看,勉强合格。

《007》系列,剧情依然沿袭经典 007 系列的路数,传奇特工 007 为拯救世界而战斗,被观众毫不留情的吐槽,看完之后冗长、无趣、 拖沓,观影过程频频看表,偶有亮点也拯救不了整体的平庸乏味。

到了《黑客帝国 4》,续集的乏力、荒诞和离谱,被展示得更赤裸裸,从创作者到观众,都弥漫着一股 “毁灭吧,别拍了” 的疲惫。

这只是好莱坞大 IP 乏力的冰山一角。“大部分系列电影从第三部以后都是狗尾续貂,口碑断崖式下跌”,有影评人表示。此前的《变形金刚 5:最后的骑士》《移动迷宫 3:死亡解药》《侏罗纪公园》系列等,都有过此类尴尬局面。例如《变形金刚》系列,一开始豆瓣评分 8.3 分,到了《变形金刚 5:最后的骑士》,豆瓣评分下滑到 4.9 分,不过这不影响好莱坞继续挖掘这部大 IP 的价值,《变形金刚 6:超能勇士崛起》已经定在 2023 年上映。

即便是《黑客帝国 4》备受吐槽,背后的华纳兄弟,仍旧有大挖这一 IP 的准备。比如做游戏、NFT,2021 年 12 月,华纳兄弟和游戏引擎厂商 Epic Games 合作推出《黑客帝国觉醒:虚幻引擎 5 体验》演示内容,还将与 NFT 平台 Nifty’s 合作,售出 10 万个受黑客帝国系列启发的 NFT。根据影片片尾,尼奥与崔妮蒂以超级英雄之姿出现在分析师眼前来看,不乏还有续集的可能。

此前一篇名为《好莱坞报告之二丨何去何从,好莱坞六大制片厂输给了谁?》的文章指出,2007 年至 2011 年间,好莱坞除迪士尼外的五大电影公司总体利润下降了 70%,电影公司的总利润占据其母公司利润的不到 10%,并预测到 2020 年,这个比例甚至会下降到 5% 左右。

该文章就提到,为了增加营收,这些电影公司不得不制作一些情节简单,画面花哨,背靠大 IP 的爆米花大制作,来吸引本土以及占据票房收入 70% 的海外观众的注意。当时间来到最近十年,庞大的财务压力让六大的电影策略更加保守,决策者们宁愿给那些制作费用 1.5 亿美元以上,需要 6 亿美元全球票房来回收成本的续集电影 “开绿灯”,也不愿花几千万美元投资一部原创电影。

电影作为一种充满不确定性的产品,资本迫切从中寻找确定性,好莱坞流水线 IP 已经证明了这套打法的成功。IP 延长了电影的生命线,但坏处已经显而易见了。现在,好莱坞已经自己打败了自己。

有影视行业从业者告诉深燃,在国内好莱坞工业大片,已经不像往日一样被推崇。根据国家电影局数据统计,2020 年中国电影总票房达 204.17 亿元,其中,国产电影票房为 170.93 亿元,占总票房的 83.72%,全年票房前 10 名的影片首次均为国产影片。《黑客帝国》系列是经典,同时也是一部对好莱坞大片还有感情的观众会热衷的情怀片,但对于很多年轻观众而言,有兴趣的或许不如想象中多。

崩坏的《黑客帝国 4》不会是最后一部。就像导演在彩蛋中说的,“电影已死,不如拍《猫客帝国》”。

* 题图来源于《黑客帝国 4》。深燃(shenrancaijing)原创,作者 | 李秋涵,编辑 | 魏佳。

知乎用户 toony 发表

第一遍看的时候感觉上得很勉强,不过矩阵套矩阵的自黑精神还是感动了我。第二天想想不对劲,又看了一遍,发现龌龊司机们的灵性还在,只是不得不讲得比以前更隐晦了。

这是一部被低估了的电影,很可能需要 5-10 年才能让世界看到龌龊姐妹的苦心。(防钢筋提示,我 tm 知道演职员表上只有一个司机)。

知乎用户 Mr·D 奇 发表

是的,我不喜欢。

作为多年来老粉,我不想看到你跟我说中年人的无奈,我希望看到的是新的故事延续。已经是人到中年,不希望少年时的经典随生活及年龄一起跌落。

知乎用户 东风快递 发表

毫无意义的电影,于我而言。

我还以为有啥预言。

知乎用户 AOzhihuVer 发表

里面的胖子说出 john wick 名台词 lots of guns 时,电影院好多人都笑了哈哈哈

知乎用户 生生灯火​ 发表

没看过一二三部,直接看的第四部。还行。

知乎用户 风来坊 发表

刚看完,非常不喜欢闪回,其他的仍然非常喜欢。

知乎用户 珖玘夏 发表

墨镜大型广告又来了

这次还是好几个造型的,前几作的墨镜很统一,着一作有好几种

知乎用户 强尼叔叔 发表

提前预定 2022 年十大烂片。

两颗星给人肉炸弹!哎,怎么说呢,冷饭炒的太多了,闪回那么多以前的镜头,“致敬” 过分了,把情怀当春药。另外,整体的氛围极为诡异,不时地冒出来轻松活泼的内容极为跳戏,尤其是墨菲斯的选角,又像又不像,简直恐怖谷效应了。总的来说太令人失望,还是把故事就在那一年吧,那就挺完美的了。

知乎用户 硫磺爱吃鱼 发表

其实感觉比今年上的大部分片子好看,至少前半部非常不错。

但是核心剧情就是男主救女主?真的有点拉胯,估计编剧不想破坏之前三部构建的世界观吧。

知乎用户 梦梦桑 发表

看基努里维斯的帅来的

剧情是什么?

知乎用户 一叶知秋学 发表

说实话,我没想到第四部是这样的创作,

(我看的是电脑翻译的字幕,很多地方翻译的有问题,所以剧情有些不是很透彻)

个人观点粗略评价一下全片: ①影片里插入很多前三部的画面,打怀旧牌,可是没有斟酌好,硬生生的剪辑进去,此处差评。 ②新版墨菲斯没有旧版的有气场,而且新版的是嘻哈风格,在片中有几次诡异的舞步,我觉得墨菲斯在年轻的时候肯定不跳舞,这不符合他的个性,此处差评。 ③前三部讲述 Neo 与特工、史密斯、机器之间的战斗,最终锡安保住了,人类没有灭亡,但是第四部是这些人拼死拼活只是为了把崔妮蒂从母体中弄出来,这样机器城市就会怎样,虚拟世界会怎样,把崔妮蒂的重要性人为的、没依据的抬高了很多,很突兀的剧情,此处差评。 ④特工史密斯和 Neo 联手,消灭了一个失控的程序,这个程序也是本片 Neo 最大的敌人。这个情节使我很不解,影片里的史密斯也不再是那个西装革履,墨镜耳机,笑声恐怖的人了,而是一个运动风格的青年。为什么不延续以前,继续穿一身黑,带墨镜呢?此处差评。

⑤电脑特效还是好莱坞风格,但是全部都在虚拟世界里,现实世界和乌贼的战斗几乎没有,再也见不到像第三部那样,遮天蔽日的乌贼进攻人类城市的震撼场面了。此处很遗憾。虚拟世界的战斗也只是子弹满天飞,爆炸、翻车等老套特技,跟第二部高速追逐,卡车对撞,崔妮蒂从楼上掉下来 Neo 飞去接住她的场景比差太多了,差评。

⑥Neo 挡子弹也没有前几部那么帅了,估计受到了漫威风格的影响,挡子弹的时候会形成一种保护罩,很吃力的挡住,或许是因为他的特殊能力没有完全恢复,但是我想观众还是乐意看 Neo 一伸手,子弹从快到慢,悬停在他面前的镜头。此处差评

⑦根据剧情需要,把 Neo 设定成上年纪的、有皱纹的、颓废的、顶级程序大师,但是为什么不把头发剪了、胡子剃了再出演呢?老的表现形式就是长头发长胡子吗?全片就数 Neo 最邋遢,而且跟他之前拍的疾速追杀形象重复,差评。

⑧片中虚拟世界的人类会被操控,眼球呈现出绿色代码,可是进攻方式跟丧尸差不多,成群的人类手无寸铁的向目标人物袭来,然后目标朝其开枪射击,像极了丧尸片,不用心,此处差评。

知乎用户 Color 发表

还以为看的是,速度与激情 24

知乎用户 毛坯房​ 发表

公元 2028 年,Neuralink 公司的脑机接口技术研发有了突破性发展,CEO 马斯克亲自在脑部植入电极,并向公众演示了如何通过大脑意念控制一部 Tesla 电动车。

公元 2030 年,扎克伯格的 Metaverse 上线了一款虚拟世界游戏,风靡全球。

公元 2035 年,基因技术有了突破性进展,科学家完全掌握了人类从生到死各个器官和细胞的运作机理。

公元 2040 年,农作物的无土化培养以及人造肉成为主流,美团和阿里巴巴在中国的二十座城市里兴建了 180 座垂直农场,农场实现了全自动化种植和收割,为中国的 2.5 亿城市居民就近提供食物。

公元 2050 年 1 月 1 日,中美几大科技巨头——阿里巴巴、美团、谷歌、特斯拉、Metaverse 宣布合并,新公司名为——伊甸园。公司愿景:为人类打造天堂般的世界。

公元 2060 年,在地球超级公司伊甸园的努力下,高科技农场自动化生产的蔬菜和人造肉消灭了人类社会的饥荒。

公元 2080 年,人类各国政府名存实亡,人们每天最重要的事就是用脑机接口接入虚拟游戏世界。

公元 2085 年,99 岁的扎克伯格宣布将其个人意识上传至伊甸园的主量子计算机中。

公元 2088 年,地球进入冰河时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人类越来越依赖于机器人和沉迷于虚拟游戏世界。

公元 2090 年,在全球共享的虚拟游戏中,一个名为 “所有人类一起在线” 的挑战越来越流行。但与此同时,一个阴谋论在全球蔓延开来,认为虚拟游戏将会把人类带入到黑客帝国时代

公元 2100 年,扎克博格 85 岁的女儿陈明宇宣称在虚拟游戏中见到了父亲扎克伯格。扎克伯格告诉她:未来将有一个救世主在人类世界中出现,救世主名叫——尼奥。

公元 2110 年,地球的生态环境变得不再适合进行户外活动。全体人类在虚拟游戏中同时上线,所有后勤工作全部交给机器人完成。

。。。

。。。

。。。

30 年后,《黑客帝国 1》正式开始。

知乎用户 真话即废话 发表

没了袁和平

打斗跟搞笑一样,我都能拍

先晃几下镜头,然后慢动作一个人飞出去撞碎什么东西,再回来晃几下镜头,再慢动作一个人飞出去,循环就行了

知乎用户 红斯卡 发表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用爱发电是不可靠的(狗头)

至于打戏,就好像原本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豪侠归隐山林,江湖里一直流传着他的传说,结果再次出山的时候,哥们儿在所有人殷切的目光里使出了一记金钟罩。

至于剧情,有啥剧情?我以为我看了王牌对王牌的某一期节目 -《黑客帝国》剧组重聚,这是明目张胆地骗老粉的情怀。

知乎用户 我是红领巾 发表

基努造型严重干扰观感

老觉得画面里不是尼奥,是 John wick

知乎用户 吉吉 发表

好作品是灵感与积累的结果,既没有灵感又没有积累的结果就是强行上马导致的无比尴尬。

虽然沃卓斯基兄弟还是把故事逻辑讲圆了,但是既无进步也无惊喜,和前三部的衔接也让人有一种强行的感觉。

为了把逻辑讲通,影片前期用了大量的镜头叙述,使得故事性很差,理解起来也比前三部困难,后期爆点又不够,我还期待着尼奥救完崔妮蒂后俩人还得联手做点儿什么,结果这就完了。看来续集之后还会有续集,但就这一部而言,感觉配不上观众因为前三部产生的应有的期待。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第四部确实有些多余,trinity 的强行复活和最后的 happy ending 有些恰饭的感觉。但即便这样,这部电影也是绝对有深度的,需要仔细推敲每一句台词才能串起整个故事。

如果有人还只是关心打斗场面不够精彩、neo 的能力还不如前三部酷炫,那只能说明这个人还没看懂电影。

知乎用户 麦克斯韦伯 发表

这俩人可真配。

二十年了,他俩站一块还是那种感觉。

知乎用户 张淼 发表

食之无味,弃之… 也不可惜。

知乎用户 逗兜儿 发表

反正,我知道了跳楼那一幕竟然是实拍以后

emmmm 真的很难让人喷下去

知乎用户 不会昵称 发表

如果你看过《超感八人组》《老爸老妈浪漫史》《汉密尔顿》音乐剧,你就会大呼过瘾… 因为都是老熟人

知乎用户 虎斑八戒 发表

套壳黑客帝国

不知道为什么,满满的惊声尖笑感

第一部可以称得上是革命式的场景设计、电脑特效、剧情设计

这部相较之下就叫毫无创意可言

华纳是跟暴雪合作了么?

同时下了两部电影

黑客帝国 4 和新生化危机

媳妇说,先看黑客帝国 4 吧,毕竟踩雷的可能性不大

好吧我觉得她的确只是想看基努里维斯了

我看了个寂寞

知乎用户 麻暖暖 发表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希望回到两天前,然后不要打开这个电影看。

如果说一二三在我心中封神,那这个四真是狗尾续貂不如不拍,它的存在毁灭了自幼时顶礼膜拜的一部电影。

无比失望。

尼奥不再,崔妮蒂不再。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看看电影里身上的接口(伤口)

以后谁呼吁脑机接口

就击毙谁

知乎用户 张大凡​ 发表

吃的红药丸还是蓝药丸?沃卓斯基姐妹你们是吃错药了吧拍了这么个傻逼玩意,真的是不如不拍!

知乎用户 羽哥 发表

当初听到黑客帝国系列准备出 4 的时候,我的心情是非常惊喜的。

毕竟黑客帝国前三部给我的感觉实在是太惊艳了。

同时,我的内心也非常的忐忑,前三部已经这么好了,第四部的水准能达到前三部的水平吗?

然而,事实告诉我们,黑客帝国 4 并没有延续之前的辉煌。

黑客帝国 4 的评分相比之前可以说是惨不忍睹。

但是本着情怀,我依旧找到了这部片子,然后快进着把它看完了。需要的可以私信我

如果抛开前三部来看,4 还能看一看。

不过跟前三部一比的话,抱歉,实在是比不了。我觉得第四部不拍会更好点。有意思的是,导演本身可能也并不想拍这部电影。

在电影里,史密斯说:现在市场不景气,华纳总公司决定,继续制作经典三部曲的续集,就算我们不加入,他们一样会做,还会终止我们的合约。

导演心里想了想,算了,还是我自己来吧。

然后鸭子就被赶上架了。

知乎用户 这个大爷来自地球 发表

老年版的《黑客帝国 4》,强行炒冷饭,尴尬云观影。果然预告片很拉胯的,正片也多半拉胯。

怀念出道即巅峰的龌龊司机兄弟,划时代的《黑客帝国》三部曲加动画版已经完美闭环,足够反复回味。剩下的,也就《V 字仇杀队》和《云图》很赞,其它都是在玩票。

其实,拍续集还不如去拍前传,或者支线剧情(比如墨菲斯或者**史密斯特工**?)也行啊,总比搞砸成现在这样好吧~_~

知乎用户 APPLE 发表

这应该是唯一的亮点

知乎用户 妮可妮可蛋​ 发表

史上最佳

的游戏宣传片

知乎用户 哈哈哈 发表

知乎用户 拉夫堡律师 发表

我熬夜看完了,很多年没为哪部电影熬夜了。2021 最后一部电影

故事大概,承接第四部,neo 在第三部死亡,母体想办法复活了他并再度放进培养皿里,母体更新了矩阵,在这款矩阵中,neo 是个优秀的,但精神状态不稳定的游戏设计师

现实世界离距离锡安大战已经过去 60(80?)年,当年 neo 的做法使得人类与机器能和平共生。后来因为资源不足,机器内部分裂发生了战争。新的母体产生,锡安慢慢式微(没有被毁),新的人类城市 io 崛起。新的社会关系出现,人类和机器不再完全对立

新的人类(前几部中的人物的后人)在矩阵中偶然发现了 neo,再次引导他进入真实世界。原来的最终 boss 史密斯和 neo 关系可以理解为共生,随着 neo 的苏醒,史密斯也开始再次活跃。

neo 在苏醒时看见了另一个培养皿中的崔,电影主要故事就是救崔。

个人感受:

剧中多处有借人物之口吐槽,华纳为了利润强行重启。

基努造型和极速追杀基本一样,感觉是赶场

整个画面色彩很油腻。前几部中的严肃感减少,偏像《头号玩家》。

主旨降低,爱的力量超越一切。感情成为本片核心,不再是哲学和科学,现实和虚拟。

墨菲斯从大佬变成了一个嬉皮。

特效廉价感较强

总结:不佳的续作。

知乎用户 琐碎饤饾 发表

23 号去电影院看的英文版

画面色彩鲜亮了很多,有点不像是这个系列的。矩阵世界随时间推移有许多更新,可以看到许多新的设计,如果用心看会觉得没那么烂。动作戏份比前三部差一些,男主放大招的方式变成空气盾,最后靠男主和女主一起发大招。墨菲斯换人了感觉没有以前那味,有点喜剧人的感觉,不过故事里这个墨菲斯也不是人类了。

知乎用户 Yelinak 发表

故事已经写崩了,角色已经和三部曲分离了。

就拿崔妮蒂这个角色来说,本身是先知的一个情感测试程序,任务是协助和引导 The One,和墨菲斯等程序没什么不同,但 4 里面帮她的培养皿和 neo 并列,怎么着还搞个二圣临朝么,为啥他俩一接触就爆发巨大能量也没一个合理解释。最可恶的是最后还飞起来了,感情崔也是救世主,以前是男人救女人,现在要女人救男人了。The Two 这个实在看不懂。

剧情太多 bug,叙事混乱。

知乎用户 网中求财 发表

作为刷过黑客帝国前三部无数次的观众,第四部别的不讲,武术指导烂到家了。

打斗场面就跟小混混打群架一样。

知乎用户 昔宝赤 发表

先就这部电影的观影而言,不谈电影之外导演的观影动机。

画面调色过于鲜亮,与传统黑客帝国三部曲的调性不符,这种调色风格特别地给人一种单薄的电视剧感,但感觉这可能是导演的有意为之,一种暗地里反抗的感觉。

故事乏善可陈,三部曲故事的复刻版总集篇,目测用到三部曲里的镜头至少得有小二十分钟。没有对原先故事拓展加深,就是救世主换了个性别,这下跟上时代潮流了。叙事也是比较混乱,中后期差点睡着。最后还来了一波赛博僵尸世界大战,不知道导演是懒得构思了还是在直接摆烂。

角色上来说,尼奥和崔妮蒂真的老了,打戏太过绵软,中年救世主只能靠发气功制敌。其他角色除亚裔蓝发妹给人比较好感觉外其他一般。

最后来一点直觉上让我感到欢乐的地方,新城市名叫 IO,听到时不知为何很想笑出来。

知乎用户 海东侯孔方 发表

经典往往毁于不该出现的续作,《黑客帝国 4》对于所有喜欢过《黑客帝国》三部曲的影迷来说都是一场可怕的灾难。

知乎用户 霍兔兔 发表

到后半段我以为是釜山行。

剧情不顶,

约翰威克造型直入

墨菲斯变成个逗比,

史密斯出来打助攻给主角加个 buff。

没意思,没意思

知乎用户 每顿吃两盘饺子 发表

烂的可怕的电影,竟然完全提不起自习评价它的兴趣,仿佛为骂这部电影多打一个字都是在对不起自己

知乎用户 中郎将 发表

如果跟前几部比,我觉得是个烂片。虎头蛇尾。

知乎用户 wahrheit​ 发表

在我心中《黑客帝国》在 3 部就完美结束了。

这一部无法评价

知乎用户 胜勋 发表

Smith 和 Mopeus 换了演员

可惜了

剧情还不错

知乎用户 David​ 发表

浪费了人生中宝贵的 2 小时和 40 刀去看了一部大学毕业生的作品,一部电影能靠之前的原片水掉 40% 的时长,靠毫无卵用的对白水掉 40% 的时长,然后把前三部用过的动作和场景再用一遍水掉 10% 的时长,最后再塞进 10% 的 John Wick。感觉用烂片来形容这部电影都对不起烂片这两个字,最让我震惊的是我一度以为换了导演结果一看还是卓沃斯基,考虑到片中夹杂私货的官方吐槽我有理由相信他们在拍这部电影的时候有刀架在他们脖子上。

知乎用户 砂之城堡 发表

讲了个寂寞

我要找我老婆。我要我要找我老婆。走到哪里都要找我老婆。。我的好老婆没找到, 你要见到她就叫她回家。

知乎用户 心有才子话佳人 发表

[

《黑客帝国 4》爱情 cp 再度复活,奇诺李维斯老了,崔尼蒂也老了

心有才子话佳人的视频

 · 11 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459108689995558912)

知乎用户 Simon 发表

少了袁和平的打戏又软又黏,尼奥在矩阵中仅有的超能力只剩下摆着俩大胳膊推来推去。少了四颗睾丸的剧情和节奏也像阳痿了一样,前戏调了两个小时,但怎么都硬不起来,浑身都被舌头舔过一遍之后,刚进去就射了。

知乎用户 lutyiii 发表

知乎用户 狮鹫 发表

我看完了,作为粉丝我全面接受所有不合理的或者合理的致敬。电影主旨改了,现在是女同志们喜闻乐见的恋爱核心。不过是中年超人夫妻婚后六十周年剧场版,没什么不好的,反正和矩阵没啥关系。打斗场景调度真的寒酸,人物造型更是让我有理由相信约翰威克的疾速追杀剧情是黑客帝国 4 反派分析师给插入尼奥的,双厨联动狂喜。

知乎用户 踏板跑山山 发表

只有图

知乎用户 知否知否 发表

真的是一般,剧情人物和头发一样,满天乱飞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电影前半段:我为什么摆烂

电影后半段:我如何摆烂

黑客帝国 4 实际上是一个悲剧电影,毕竟拉娜 · 沃卓斯基可没有红色药丸吃

知乎用户 坐边塔爆 发表

因为暂时不能回复,就在这里指出一些可能被误解了的小细节(也可能我自己误解了),含剧透。

剧中的墨菲斯是安德森先生(觉醒前的尼奥)自己写的程序,混入了人类版墨菲斯的模因。被亚裔女解救出了六代矩阵,并给了一个粒子身体。现实中的墨菲斯死了而且被当成伟人供了起来。

印度女孩的父亲设计了专门存放尼奥和崔尼蒂的 “豆荚” 舱,后来被机械大帝发觉存有二心,遂被清洗。

第六代并非程序违背了约定,而是先知和建筑师被改朝换代了,新领导 “分析师” 清洗了旧秩序,法国人带领一小部分旧程序苟延残喘。史密斯和尼奥是一阴一阳共生,尼奥在矩阵,史密斯就会在矩阵,尼奥觉醒史密斯也跟着觉醒。

机器阵营分裂的根本原因剧中交代得十分直白,机器人的能源也不够用了,出现了王朝末年式的机器内战,一股新势力发现了更完美控制人类情绪(分析师代表的新势力)的方法,推翻旧程序改朝换代了。

从法国人的抱怨可以看出新版矩阵十分粗暴节能,少了许多物质上的享受,流亡程序也没了超能力。新矩阵用很小的成本就能让人过的比前代更开心,这版矩阵头子自认为胜过先知加建筑师。这版本也不需要什么专门的特工了,人人都可以在保留原本个体的同时被随意操弄。

一刷就想到这里,想到了更多再更新。

知乎用户 周 HQ 发表

以下内容含剧透。不太好看,不够吸引人,看在色彩缤纷,科技感也算及格吧。看完了情节什么也不太记得了。只记得两个人都老了,墨菲斯不见了,锡安换成 IO,吊儿郎当的女将军,neo 都飞不起来了,还有黑猫,机器人从高楼跳下来砸车。。。

还是黑客帝国一好看太多了。

知乎用户 mystline 发表

今天跟男朋友刚看完黑 4。

这么多年忠实粉丝,在观影的两个小时零二十七分钟零 55 秒,以下是我的感受

挺好的,看吧。反正我睡眠质量是改善了!

知乎用户 安静的浩克 发表

看完了黑客帝国 4,感觉剧情落入了俗套。

一部爱情科幻片吧,或者说是回到了第一部的剧情。打 7 分吧。

知乎用户 明月当年 发表

怕恶心,不敢看,但还是看了,果然恶心了。

情节过家家,前半部分救男主,男主出来又救女主。结局也没啥意思,不如让男女主在那躺着呢。

喜欢基努的,不如把前三部再看一遍得了

知乎用户 独和 发表

这不是 4

这不是 4

这不是 4

知乎用户 luoketa​ 发表

画面不够精致,少了形式主义的美感,无论是动作设计,还是人物造型

吐槽一下基努里维斯有点不思进取,邋遢的中年大叔从疾速特工延续到黑客帝国,糟糕的演技永远就那几个表情,感觉像得了抑郁症。

思想内核除了突出一下套娃也没看到什么创新

设计师像个喋喋不休的小丑

知乎用户 恰馒头​ 发表

算是强续的一集,牵强的逻辑,牵强的情节,以及不那么经典的演员选型。其目的无外乎告诉全世界:看,《黑客帝国》改编权还是老子,哦不,老娘的!

尼奥,老了老了还依然有型,就是表演没那么利落了,早年的酷随着年岁的增长变成了有苦难言的中年胡子哥,表情越来越像拉长版佛罗多。

崔妮蒂也失去了曾经的光泽,岁月这把刀,对谁都一样狠。古语有云:岁月从不败美人,骗子。

这个墨菲斯有点贱兮兮的,少了一些忧国忧民的负重感。比起老版,更像一句广告词:年轻态贱康品。

史密斯变成了稚嫩的帅哥,还有点不适应了。雨果维文的丰富表情,在帅哥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迷失,大约是前任王千源现任王源的落差感。

奈欧碧怎么成了个老巫婆,原来天不怕地不怕的判逆,到老终于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收藏者梅洛文杰,成了破落户还不忘那翘着兰花指的优雅,仍然是话多人怂。你别说,和他的祖国真像!

分析师,大约是 admin 的角色?不知道原来那个白胡子架构师哪去了,这位只是炫耀自己的权限。一但别人有了 sudo 他挂得也快。

萨蒂,印度小女孩,居然导演了一出剧本杀,并且不是靠她的早有揭示的天份,而是情报。。。

IO 城,一个有人造天空的锡安,里面生活着一群有理想的农蔬农蔬农蔬学家。他们用尽人类的智慧,精心研究地下种菜,为人民的菜蓝子工程操碎了心。中国的长豆芽技术还没传过去么 [疑问]IO 城人们的反抗意识也真是薛定锷,时而死气沉沉,时而磨拳擦掌,时而碰碰运气。

动作估计也不是袁和平指导了,能看,也就是能看的水平,而已。

当导演从兄弟变成兄妹,兄妹变成了姐妹。那部横空出世的经典也变成了故事,故事变成了传说。这部电影,则是传说的脚注。

History became legend, legend became myth.

知乎用户 晓看天晴 发表

看完黑四才发现讲述了一个只有女人才可以拯救世界的故事

知乎用户 非 Neo 发表

本质上这是个粉丝向电影,和前面的三部都有密切的关系。可是即便作为铁粉,看到机械降神和 zzzq,也只能苦笑哈哈。原黑客帝国就是靠着逻辑自洽和含义深刻来吸引粉丝了,新黑客给人的感觉就是强行卖自由意志的胜利。我应该不会贡献电影票了,闹剧最好到此为止,别有下一部了。

知乎用户 朴德猛老元帅 发表

剧本其实写的不错,设定什么的都合理,拍的太拉胯,尤其是几场打戏,拍的那叫一个晃眼,镜头那叫一个抽疯,就算让袁爷的徒孙来指导一下也不至于这么烂啊

知乎用户 懒骨头 发表

首先,必然会成为经典的一部分。

然后,我看到主角站在高楼顶上要向下跳时,我感到一丝危险。以后必然会有人模仿这个动作,真是无语,这也许会成为这部电影的一个小黑点。

知乎用户 赵子博 发表

好像没人提超感猎杀啊。看这个电影的时候不止基努里维斯在穿越,我也有啊,不停地穿越回黑客 1 和超感猎杀里,好想看冰岛妹出现啊,不过有沃夫冈、bug 和丹妮也很好,威尔又酱油了一把。

知乎用户 九戈 发表

《黑客帝国:矩阵重生》9 月 9 日发布首支预告,预告里透露了哪些值得注意的信息?

我早在 9 月初看过预告片的时候就预测是烂片了。

这种卖情怀圈钱的电影,预告片都明示了。呵呵。

知乎用户 梦电云 发表

导演自己已经给出了评价。

知乎用户 怕哇大苏打 as 发表

其实是值得一看的

片子烂不烂看和什么比,如果和前三部比毫无疑问狗尾续貂,没法比

单独来看,是一部合格的软科幻片,没有前三部那么震撼,换几个名字,动一点片段,改一改设定,老树新芽罢了

有什么不行呢?

速度与激情拍了 9 部,预计 11 部完结,还有一篇番外,当真跑车战一切

漫威的超级英雄不都一个套路,干了多少部电影我都数不过来,人不还是呼呼呼进影院买单

就我个人而言,非常喜欢 Matrix 的设定,从电影到动画周边都看了,也期待以后的续作。很显然黑 4 只是个过度,Neo 正式死去后,新的时代才会开启黑客帝国新的篇章

只有三部电影和动漫周边的话,真的很难过瘾,很期待多拍几部,故事说得过去就行

知乎用户 IamDying 发表

总结了一句话: 恋爱拯救世界

知乎用户 玩家老马 发表

非常喜欢,算是导演对前三部曲一个自嘲式的解构,里面甚至出现了李连杰《精武英雄》的彩蛋,想起了多年前看这两部电影的时候。当然,没有袁和平的武指,所有的动作戏太拉胯了 ​​​

知乎用户 k857 发表

我大概是看了个寂寞

知乎用户 Chiasmus​ 发表

黑客帝国 4 充满了碎片化缺乏取舍的内容和无意义的镜头语言,有时候又重复自己过去的内容来掩饰缺乏积累打磨…… 所以这部片子棒极了。

想想 eva 的重启

matrix 4 拍得还是不错的嘛

作品的诞生需要 zeitgeist

目前世界最 zeitgest 的地方又不让胡乱创作

所以没有什么好康的文艺作品

知乎用户 Colonel B 发表

真就 “用爱发电”,和核电站控制棒调节核裂变反应速率一样,俩人既不能靠得太近容易造成毁灭性后果,也不能太远导致功率不足。

知乎用户 Nicotin 发表

如果你气愤到没有看完片尾字幕,建议去补一下 “彩蛋”

那 1 分钟的剧情才是真正的第四部续集 “THE CATRIX”!!!!!!!!!

知乎用户 大明乎畔的阿隆索​ 发表

女主相当炸裂,剧情乏善可陈,催眠能力顶尖硬货,逻辑都没根儿了。

知乎用户 123456789 发表

无奈感灌满全篇。

这部更像是番外篇。而不是续作。

观感来说只能算是及格。也许对他的期望太大的结果。最多给 7 分。

前三部你看不懂剧情没关系,至少你打戏能看个过瘾。这部打戏稀碎,没了袁老爷子的武导你说是扭秧歌都不违过。

如果为了情怀或者好奇剧情可以一看。但是不必过于期待。剧情一般,观感第一句就说了,是无奈不是压抑。视觉观感很一般

知乎用户 木子明 发表

廉价感。给人一种以前央视六套的电视电影的感觉。完全没有大片的那种感觉。连狗尾续貂都不能形容。也就比权游最终季强一点不推荐看。

知乎用户 蔓生都会 发表

可以参考我的这篇文章

我看完《黑客帝国 4:矩阵重启》后的感受 - 知乎 (zhihu.com)

知乎用户 Rumble 发表

不错,

知乎用户 小白一只 发表

1 月 15 日上映补充,官方翻译比个人翻译好一点,整体可以给 8.5 分。

前面一小时我个人会给到 8.5 甚至 9 分,虽然看了头能够猜到后面(把前三部曲做了一个游戏,然后嵌套在矩阵里面)也许是因为观影量越来越多的原因?看的多了,很多东西都觉得正常了。

后面一个小时大概就只能给 6 分,很平常的爆米花电影架构。

看完之后还能有点期待后续。

知乎用户 小破仑 发表

在影片上映的半年前,我写过这样一篇文章,回顾我过去的人生历程——

小破仑:通晓了一门技艺的人也能理解其他的技艺。(我的五年故事)

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奇妙的是居然可以直接用来概括现在上映的这部影片:★

“我的目的是让情绪能以情绪本身,作为游戏的唯一要素直接回应用户。”

文中的这句话分为前后两句,前一句的核心词汇为 “情绪”,后一句的核心词汇为 “直接”

而游戏深刻影响了我的生活,游戏时代,游戏产业,游戏工程,这一句的核心词汇为 “游戏”

这三个词汇就刚好是影片中念出来的核心词汇,需要注意的是游戏的概念经过了扩大。★

影片中描述了一种 “设法靠近,但又不能太近” 的状态,只追求产生情绪而不追求直接实现。

我过去的人生历程中有一个强烈的动机,就是想确保自己不要陷入仪式性的徒劳——

在满足的体验中看到更多的满足,希望大家都能在新的未来产生新的生活习惯!

知乎用户 陆地神仙 发表

我希望这部烂片没在我的生命里出现过。

知乎用户 二刺螈冻鳗高手 发表

稍微带一点剧透的说一下的话,基本上就是:

导演:老子不想拍,那么完美的结局,别拿出来骗钱了不行吗?
华纳:你不拍就解约滚蛋,有没有你我们都能拍
导演:那行吧…… 那我们来拍一点有深度的,引发人思考的东西
华纳:你憋整那些个复杂的,就枪战,就突突突,懂?
导演:不是,我们不能就拍个炒冷饭的玩意出来!
华纳:炒冷饭才赚钱!情怀!子弹时间!没有人,比我,更懂,黑客帝国!
导演:啊对对对对对对对行行行行行行行行行行行行行行行行行行行行行(开摆)
(以上对话不是我瞎编的,是直接写在台词里的)

拍的是真的泥马烂,但绝对不怪导演和演员。这部明显就是导演故意摆大烂的作品

华纳我求求你干点人事吧,别毁 IP 了

知乎用户 尹先生​ 发表

跟前三部相比,各方面都很差。

知乎用户 开坚果 发表

冗长且聊胜于无的文戏,毫无新意的动作设计,各种烂片惯用的慢镜头,不惜割裂剧情到处贩卖情怀还原前作的痕迹,长发基努里维斯分分钟跳戏 joyn wick,要不是保留了 123 的两个主演,说这是泰坦尼克号 2、环大西洋这类山寨烂片也毫无违和感。两个半小时干点啥不好,说实话原本没有太高的期待,毕竟二十二年前的 IP 了,只要剧情不太拉胯看看场面戏也能看进去,可是完全进不去,没有半点代入感。前几部时看到主角被暴虐会揪心,看 4 就有种‘放心吧,爷 / 婶还能拍第五部继续挣钱’的感觉。

知乎用户 hao wu 发表

我觉得这要看你怎么理解这部电影要说的是什么. 如果用三部曲理解那就是虚拟仿真和现实的斗争, 那这部就是糟糕的烂片.

但是这部里面很清楚的说了一个反复出现的词 “二元对立论”. 再加上 I.O 的人和机器混合的现实, 实际时导演应该是持有对机器就是非人性, 必须和人性对立这个普通认知的嘲讽. 我哲学知识很匮乏, 也不系统, 但是隐隐感觉导演有和利奥德的 “非人” 讨论的理论有关系. 至少否定二元对立论, 和机器人化这个设定, 最后也是机器有机混合体救人的设定, 明显是在对三部曲里设定的对立逻辑一种否定和颠覆, 就是后面彩蛋的 catrix 不知道是嘲弄还是隐喻有新开启一个系列的意思.

我给个中评, 因为提出问题但是没能系统的阐释知识很零碎的暗示, 显然不能是好片子, 但是有对自己三部曲的反思, 也肯定不能算烂片.

知乎用户 晨月 发表

轻佻 儿戏 敷衍 莫名其妙 故事讲述 人物动机选择 逻辑 狗屎 感动 (伪) 故作深奥

我看了什么玩意儿 ​​​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估摸着,大概就是两姐妹加基努怕华纳乱搞毁了这个 IP,干脆自己撸起袖子玩一票算了

不过,两姐妹把华纳吐槽成这样,电影都能放出来,我觉得就是华纳想趁着基努第二春来捞钱罢了,难怪能手握一把王炸打的稀烂。。。

知乎用户 喝咖啡的大树 发表

基努 · 里维斯片中有句台词,大概是 “i still know kongfu”, 可是他明显是老了,胳膊腿不行了。动作迟缓,打起来就靠推人。。。不管是攻是防就一招,推人。。看过的应该懂我在说什么。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正如其彩蛋:“电影已死、游戏已死、叙述已死。这些媒体信息只是用来刺激神经、给人视觉体验的。”

BV1rF411B7hh

知乎用户 二两牛肉面不加糖 发表

太拉了,动作的剪辑一团糟,就没几个 5 秒以上的打斗镜头,全靠剪

知乎用户 木亘 发表

本满怀期待,

但是 neo 颤颤巍巍像个老大爷,

感觉走路都不稳感觉宿醉严重,

电影里前期因为精神状态不好可以理解,

后面都回到现实了,居然还是如此,

难道是基努年纪大了?

最强的一招还是回忆杀和墨菲斯对打的欧里给!

其他都是用来当盾牌用,无 fuck 说!

真大失所望。

知乎用户 猜不透 发表

老了,都老了,当看着尼奥和崔尼蒂面对面时头上的白发星星点点,那么,真实还是虚幻,都无法掩盖岁月的流逝,抓住当下的美好生活,才是人生,正如史密斯所说,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你尼奥,觉醒,成为自己的救世主

知乎用户 求生学徒 发表

我还没看,我看很多人吐槽武打不如前几部,你们怕是忘了前几部的武打指导是袁和平了吧,那个时代过去了,再想看那种你来我往的套招式打斗不可能的了,毕竟连这类演员都消失了,哪里还会有这样的武打指导呢

知乎用户 Temp Liu 发表

简单来说就是导演已经往前走了十八年,但有一部分观众还滞留在原地。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对打戏一点兴趣都没有,要不是他们打着打着会说话,巴不得全跳过了。尤其是道场里墨菲斯和 Neo 那段,就差把 “基努老了” 写在屏幕上了。全片的打戏最有悬念的地方就在开头,因为真不知道 Trinity 青春版能不能跑掉。后面嘛最多就关心一下船员死了几个,结果居然是一个都没死。

打戏不精彩可能是我的主观感受。我还对打戏感兴趣的时候,启蒙作就是黑客帝国。现在审美疲劳和前作阴影双管齐下,黑客帝国四打到外太空也没法吸引我了。

全片最让我惊艳的是子弹时间那段,新的 architect 太帅了。 拿着本子撸猫那段就很有气质,后来在厂里逼逼叨叨,一脸斯文败类的样子,简直就是我心目中最理想的形象之一。另外一个是无间道的杨锦荣

昆恩和阿尔法用得这么熟练,Neo 不是熊派就是猫派猎魔人,平时指定没少拿群众一针一线

新 Smith 没啥戏份,唯一的作用就是欺负新 Architect。他吊打 Architect 的样子像极了老 Smith 收拾老 Architect…… 不过这个也不能怪导演,毕竟一部电影的容量是有限的,确实没有多少戏可以留给 Smith。看样子黑客帝国系列应该还有后续作品,至少机械阵营的 authority、sati、smith 以及历任 architect 都还有说法。

Bugs 纯工具人,但真的很好看,搞得我都想去染个蓝头发带蓝眼睛穿蓝西装了

从预告片开始的时候我就在期待 sati,但没想到 sati 居然起到了这么关键的作用,那一个 wink 是真的美丽动人,就像我在游戏里看到这玩意一样。

所以搞了半天这电影让我看到了不少帅哥美女,但剧情真没啥特别能吸引我的地方,纯属为了情怀不得不来。

没看过前三部的同学,强烈建议补完前三部再去。

知乎用户 Fennivel​ 发表

重启,不,是再一次进化。Neo 和 Smith,是 The One 的一体 2 面。Neo 是 The One 的代码融入了人脑意识并且最后 (第三集最后) 获得了反向侵入真实机器系统 (机器城) 的能力,而 Smith 是另一部分的 The One 的代码,他完成了进化实现了可进入人脑的机器意识。

Neo,任何人可以成为他,他是被机器选择的承载 The One 代码的人。

Smith,他可以成为任何人,他可以化身千万,无论是机器还是人。

然而,因为他们是过去的 The One,所以在这个新的 Matrix 里并不是神。

而 Oracle,在之前帮助 Smith 实现了进化 (第三集被 Smith 入侵),后来消失,我认为她与 Trinity 相融,Trinity 真正觉醒后,才能成为这个 Matrix 的神 (会飞),或者说 The One。

整个 Matrix 4,通过之前的不断升级和进化,机器成为了更高级的生命,因此机器不再铁板一块,机器内部有纷争,机器有着不同的选择:殖民、共生、或与人类相融,共同生活,或不分你我。

那个机器意识的后代,虽然外形是铁鸟,但是鲜活的生命,那些 Matrix 里的 bot,虽然外形是鲜活的人类,却是冰冷的机器。

这里有,被植入 TheOne 代码并具备侵入机器系统能力的人类,有自我升级的机器意识并能以人类大脑为宿主的 Smith,有物理形态为冰冷机械却充满生命自我意识的程序后代的女孩,有源于一段代码却能帮助 Neo 再次觉醒还能以粒子形态化数据流为粒子流的新一代 Morphes,有自我涅槃先后与异变的机器意识、人类意识合体融合的机器世界伟大意识 Oracle,也有苟且偷生再无反抗意识的前代 The One 代码法国人 (这里哀叹一声为何贝鲁奇不再)……

想起 Sense 8 里那 8 个人,各种 LGBT 的组合,嗯,看来 LGBT 就是人类和机器各种排列组合在龌龊司机姐妹脑海中的映射…

我并没想漏掉了新一代 Architect(心理医生),只是目前还没看透它,就先不提它……

Matrix 4 绝不仅仅是一次重启,

Neo 肉身重塑,意识还是那个意识,

Trinity 肉身重塑,意识也重塑,

Morphes 没有了肉体,成为了机器意识,

而 Smith 无所谓肉体,他是自由的意识可机器可人类……

知乎用户 Jake Zen 发表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电池正负极直连会短路!

知乎用户 unplums 发表

动作戏晃的累眼,枪战时,子弹都长眼,还是预告片更好看些。。。

知乎用户 泰格营养笔记 发表

网上居然有了高清我靠 也许是英语不好,感觉就是尼欧大哥在找老婆的路上一波三折,最后幸福的在一起了。里面新加入的队员男的帅女的又美又飒。

知乎用户 jimstar 发表

人在波屯,刚刚看完,只想说 Neo 的太极推手学的针不戳。

知乎用户 pingguoG 发表

这两兄弟(姐妹)根本不想拍为何要逼他们。

当作番外娱乐版来看吧。
没办法, 太爱了,即使烂也选择原谅。

总结一下中心思想:
1、大家日子过得好好的就别搞什么觉醒了,因为觉醒了在(艾欧,电影中另外一个锡安)还是有老板,要听命令,听指挥,要上班,要吃饭,要服从大局。
2、你 TM 即使是救世主,为了救你老伴,我们一个城(艾欧)的人都可能陪葬,所以不行。艾欧的头目异常冷静。
3、配角上班的时候非常有觉悟的吐槽说:” 他是天选之子,你知道吗,和他工作的人最后都要死”—- 最后这两姐妹让配角全部轻松活下来。所以导演姐妹才是救世主。
4、锡安一定要是真的,而不是什么代码,否则没办法拍 4. 里面出现了机器人之间的政治斗争。这个头一开,后面拍 5 拍 6 就容易多了。
6、最后认真总结,只有锡安是虚拟的,3 部曲才能成为经典。导演姐妹就是这样设定的,所以他们并不想好好拍一个升华版的 4,如果要升华。必须解答一个哲学问题:即如何判断真实,真实之外有更真实,这种真实有那么多层的话,真实和虚拟又有什么区别。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实在太难拍,所以被两兄妹摆烂。
7、如果觉得自己认为的才是真实,那么抛妻弃子,草菅人命(路人)也是正义的。

8、番外篇其实也不错,希望华纳可以多拍点。

知乎用户 飞行大熊猫 发表

机缘巧合刚上映我就在 HBO 首页看到了。总结:不好看。简单来说属于基本的前三部剧情剪辑拼凑加上没头没尾的怀旧,狗尾续貂。

至于一些答案里所说的,电影唯一能让人有一些哲理思考的就在于,机器给人类制造了一些幻觉人类就贱兮兮的受到情绪欲望牵制,我觉得很浅以及很扯淡。类似的道理已经在《黑镜》里有过相当深入的探讨,而不是在黑客帝国 4 里面分析师轻飘飘的一句自白。

知乎用户 量子叠加态 发表

看了浪费时间,通篇超长辣鸡对话,让我感觉成本只有 100 万…… 最后,一点都不酷!!!!

知乎用户 Sandy Bell 发表

竟然能请到孙燕姿出演女二号

知乎用户 蔗一​ 发表

我更想看杀神 4

知乎用户 落晖 发表

用爱发电嘛?湾湾领先世界嘛

知乎用户 坡蒽盆儿 发表

《黑客帝国》系列电影,被誉为改变影史的科幻片,也是未来人类、未来城市的一种阐释,非常值得关注与思考。

这次不仅有原班人马重磅回归,更有全新演员惊喜加盟,从目前预告片透露的信息来看,本次众星齐聚将会开启 “黑客帝国” 的崭新篇章。身为 “救世主” 的尼奥在本片中一改前作造型,以中分长发、浓密胡须示人,这一不同以往的形象既让人困惑尼奥的经历,同时也无比好奇此时消沉的尼奥如何在本片里力挽狂澜,担起 “救世主” 的重任。

故事承接《黑客帝国 3:矩阵革命》,尼奥和崔妮蒂将以某种方式复活,继续与机械大军对抗。尼奥失去了记忆,但潜意识中无处不在的 “既视感” 时刻困扰着他,这使他痛苦万分。尼奥接受了心理医生(尼尔 · 帕特里克 · 哈里斯饰)的治疗,向其讲述自己的梦境,随后他服用了一种蓝色药丸。接着,他遇到了一个穿着像墨菲斯的人,墨菲斯给了他一片红药丸。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但是又无比陌生。时隔二十年,尼奥重返矩阵,这次,面对红蓝药丸,他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这个海报也深得我心,出现了药丸

知乎用户 一只小呆熊 发表

不懂就问,你们都是跟哪看到 4 了就?链接网址发我一个呗

知乎用户 林子言 发表

这不是一部正常的黑客帝国,这是一部尼奥颓废期的回忆录……

你还能飞吧…… 操他妈,动画已经出来了,背景音乐也放出来了,最后就崩了一下?

中年尼奥就像个中了毒的大侠,刚学会六脉神剑的段誉……

全程靠金钟罩和没学明白的波动拳,只能近距离释放……

意难平,就这??

虽然最后还是发糖了,两个人一起飞…… 早干嘛去了…… 全是致敬前三部,没看过的完全不能理解……

知乎用户 奈灵​ 发表

黑客 4 和云图的距离有一千个木星上行

知乎用户 指尖上的流年 发表

这个男人带着经典科幻系列电影黑客帝国三矩阵重生来了,一个被纽约时报盛赞为世间配不上她的男人心里维斯。他出演的魔鬼代言人地狱神探疾速三部曲,大家应该都看过,但在不少人心目中,他主演的黑客帝国三部曲无疑是开放电影史上绕不过去的经典。黑色预告片出现了很多老三部曲的画面,看来这次的故事在地球上和之前三部是衔接的。预告片中,王女士的萌除了长宁首饰的长沙开福造型,还有土司的券和造型。虽然今年已经 57 岁了,但颜值依旧能打。黑客帝国矩阵重启作于 12 月 22 日的北京,2022 年 1 月 14 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2AS4Ik 发表

黑客帝国 XX 周年特辑:回到矩阵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跟只猪虾 3 一样

卖情怀

知乎用户 瓷器活​ 发表

动手不雅,不如这样,看我俩谁能飞起来谁就赢,可好?

看过电影的都知道我在说啥。

知乎用户 金黄色的贝壳 发表

明明是个科幻电影,现在看起来有些魔幻了。

知乎用户 老牛 发表

后悔看了炒冷饭的第四部

知乎用户 夜倾听 发表

已看高清版,还可以

知乎用户 Chocolate 发表

直接变成情感剧了

这里的史密斯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啊。。。为啥最后叛变了呢

知乎用户 沉雾 发表

一如既往地好看~~~

知乎用户 夏之树 发表

这部完美的诠释了,黑客帝国三部曲,那些颇具深度的解读都是影迷的 YY 而已。跟导演和编剧毫无关系。

知乎用户 Black Sirius 发表

简单概括的话,黑 4 就是被政治正确和从导演编剧到绝大部分演员本质上的烂堆砌出来的垃圾。

蓝色短发妹,标志性的政治正确符号,其实我并不在意强塞这些东西,只要你演的好,可问题是这位妹子的台词功底差到我根本听不下去原声的地步了,简直和国内小鲜肉流量明星的台词功底如出一辙。

Neo 和 Trinity 突然变成了 “黑客侠侣” 这种事也不是不能接受,但是你暗戳戳想要突出表现 Trinity 的重(女)要(权)性能不能搞得好点啊?

叛变的黑人,黑人牛逼这种事在三部曲里又不是没有情节表现,可你开头花了那么多镜头后面又让其神隐是个什么意思啊?同理就是扯出来的新机器人阵营,我一开始还以为什么是你的粉丝啊像狗狗一样过来蹭蹭啊会在后面有什么大用,结果这个设定好像转眼就被遗忘了。

打戏,这个怎么说呢,可能也跟预算有关吧,请不到好武导,找了一帮垃圾流(政)量(确)明星是这样的,每次一打架镜头能晃到你怀疑人生,尤其是火车车厢那个情节,原本处理好了能够成为王牌教堂那样的名场面,结果糊得啥都看不清。

唉,要卖情怀的话学学隔壁蜘蛛侠吧,虽然超英老一套,但是三蜘蛛同台情怀卖的好啊!

知乎用户 Sarah 发表

让人有些失望啊!

而且这种失望的情绪在看完以后过一天会加重。

刚开完觉得,唉,就这么着吧!毕竟拍出经典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过了一天觉得,这和前几部比也太差了吧!

主要是参照系。如果和普通电影比,就还行。和它自己的前几部比,就 ……

感觉创作方想说的东西太多了。剧里的人台词都不少,有的台词就是直接传达概念和理念的。情节比较散,一块儿一块儿的。

剧本太重要了。

知乎用户 英雄格鲁 发表

其它的大家都吐槽过了,我说个别的,

当我看到大量使用闪回黑客帝国三部曲的老镜头时候,我就知道这是烂片无疑了,这种剪辑手法是很 LOW 的一种做法,一般需要闪回时候(尤其是电影),导演都会重制这组镜头,因为风格无法与新片保持统一,质感会出问题,而且使用老的镜头还有一个问题,观众看的是电影,但是在剧中的人物来说,应该是回忆的第一视角,而且不存在特写之类的,即使片中的解释是机器给托马斯安德森植入了虚假记忆以混淆他的真实记忆,那也不该是前三步曲的电影画面,而是他的第一视角画面。

不要说是经费不足,黑客帝国 4 的经费绝对足够好吧

龌龊司机你在影片借角色之口吐槽别拿我们影迷当枪使啊,你不想接可以不接,不想干还有一大堆年轻有才华的导演等着机会,既然接了,就认真对待影迷对待自己的作品,拍出这种烂片还吐槽,这是给自己拍烂片找借口。

什么三部曲已经完美了之类的屁话,很多黑客帝国 4 粉丝二次创作的业余小说都比你拍的这东西精彩很多。

吐槽完毕

知乎用户 东方闻人 发表

  1. 火热的元宇宙不是大家都是傻子,也并不是真正的炒作。而是会真的发生。
  2. 但是绝对不是简单的 VR/AR。技术层面讲:VR/AR 是投放设备,而 360 鱼眼镜头是录入,或者多视频拼接。处理设备:基于硬件与软件,以及一些工具。假设可以实现,如《头号玩家》这种场景,但其本质上还是一些代码。
  3. 核心应该不是这些。
  4. 核心的答案,是在十年前的一本网络小说,它可能提的不是最早的,但是却是描述最详尽的,叫《重生之科技巅峰》,书里面致敬了华为,也预言了封锁。他向我们描述了,什么叫元宇宙,即 “鸿钧世界”,这个世界远远不是内存、代码的堆叠,而是规律、参数的录入,从而可以模拟地球的环境。而这个过程,没有国家参与,仅仅靠公司,基本可行性是 0。如空气的参数录入,仅仅风洞参数单纯公司就不可能完成。还有发动机试车的。以及你赋值 A = 土壤,它的特性如何描述,以及在所谓元宇宙里面如何**反应。**建好后会怎么样呢?作者列举了很多很多场景,如作为 “虚拟地球” 派发身份证。感兴趣的自己去看吧。最终萧强带着超脑归于火星。
  5. 更有意思的畅想,是元宇宙的归宿,《重生之我为纣王傲啸封神》,张紫星带着超脑从火星破碎到封神年代。与 “鸿钧世界” 产生交集,当然,这本书的作者与 NO.5 作者并非一个人。
  6. 元宇宙的基础设施建设,核心是算法 / 基础数据,或者里面字符串等元素赋值的反应。
  7. **人与元宇宙交互的关键,是传感器,或者大家说的 “脑机”,**脑机的形式,我觉得有两种,一种是脑电波与电脑信号直接交互,后脑勺插一个网线。一种是间接交互,如你的_视觉_,嗅觉,听觉,味觉,触觉等交互,然后形成电脑可识别的信号,从而交互。手机、电子手表等都是这个模式。

当你上了年纪,你会发现话会变少;并不是苦于没有话说,而是你说的,别人听不懂。从早先,我们一直认为,自己都想到了,世界上聪明人多了,自然能想到。当认识到自己以及绝大多数人如同 matrix 里面的米虫一样活着一样,突然就明白了。你能想到的别人不一定想的是这个,你能想明白的别人可能明白的是那个。

说这些废话的原因是,NO.3/NO.4/NO.5 可能基本上没几个人能看懂。严肃学者或者科技从业人员无法为了研究,去读一个 200 万字的网络重生小说。

废话而已,不必看懂。例如 18 年做 VR 经常贩卖想法给朋友同事,VRAR 的发展要与抖音结合,其中不乏从事这个行业的高管,然并软。直到 2021 年抖音收购 Pico,我突然发现,这跟预言无关,也不涉及功利,更无法指导社会实践,而是这个事情就应该这样发展。这时我明白了这种思考本身只是面向个人对客观事物的 “认知能力” 而已

知乎用户 寒夜天 发表

其实当预告片出来后,我就觉得正片可能不会太好了。因为预告片中有太多前三部曲的影子,无论是场景还是动作,太多的似曾相识,这是个很强烈的不妙的信号。

事实上,当连承担 “预告骗” 任务的预告片中,都看不到亮点的话,那只能说明正片中的确也挑不出更精彩,更令观众具有耳目一新的期待感的内容了。

预告片是正片质量的暗示器,预告片精彩,正片未必同样精彩;但反之却不然,若连预告片都充满熟悉的陈旧感的话,那正片内容极大概率不存在有翻身的可能性。

可惜了黑客帝国的经典 IP,这部第 4 集,无论气质,风格,代入感,压迫感,都与前三部相差太远。我认为,其中两个原因很重要,

1. 大批采用全新演员本身,不同的演员,必然会带来不同的感觉。新演员不是缺点,但由于多方面原因,成片效果中他们的确缺乏老版三部曲中的真实感。

2. 镜头的设计太随意。**老版三部曲中,尤其是第一部,很多镜头如何取角度,都非常有考虑,你截图下来,它就是一张有故事性的剧照,镜头本身就带有心理与情感提示。而这第 4 部,镜头大多太随意了,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镜头极少,**也就是说,没怎么去设计镜头。整部影片的感官质量也就不会太高了。

我个人的感觉,整部电影缺乏一种末世感,沉稳感,一切都显得太儿戏,就缺乏情感代入感,这对电影来说是致命伤。

知乎用户 斯帕不爱卷​ 发表

实话实说,我还没看,所以先插个眼在这里。

但是以我黑客帝国老影迷的观点(个人观点)来看,

这部片子大概率是部烂片,

好点的话就是一部中规中矩的科幻片,

中规中矩 = 没有惊喜也没有太多失望,

吃完喝完走出电影院感觉这个 dating 安排不出错的感觉。

主要是前三部曲真的全部讲完了,

后面硬造剧情我也不知道能造出来啥,

还听说是新的三部曲。。

哎,想看的不行,

但更想的是担心。

知乎用户 吟啸徐行​ 发表

成语:“狗尾续貂” 送给它。

浪费时间浪费电

里面居然有 “华纳让我拍的”,这是台词吗?

看得都睡着了。

知乎用户 真实评论计划 发表

比同人作品还差的搞笑假日特辑

我真的建议热爱前三部曲的人,不要去看

知乎用户 万花筒​ 发表

大学时看的前三部现在还在我硬盘里躺着呢,还时不时打开扫扫灰怀怀旧呢。就这号称第四部的破玩意儿,我捏着鼻子看了二十来分钟,就删了,不好看就是不好看,不用说这精神内核那表达技巧的,我看电影又不是来上课的,整这么多虚的有什用,导演都不见得有你们这些影评想的多。

知乎用户 口袋电影哥 发表

2003 年,非典。

院线电影行业最低潮的时期。

全中国只有 2296 块银幕

以每家影院 5 块银幕来算

全中国只有 459 家影院

全年总票房 11 亿

与此同时

中国家庭 DVD 和 VCD 影碟机

6000 万台以上。

459 家影院 VS 6000 万台影碟机

当时的影院可谓是

盗版汪洋中的诺亚方舟

也正是在那一年

上映了《黑客帝国 2》和《黑客帝国 3》

均拿下 4300 万人民币票房

合计 8600 万人民币。

2022 年,新冠。

全中国的大银幕总数突破 82000 块

影院数突破 1 万家

比 2003 年增长了 35 倍。

按照这样的增长率,

《黑客帝国 4》的票房体量应该是 15 亿

然而,首周末登陆内地后,

《黑客帝国 4》仅拿下 4774 万人民币

猫眼预测:

此片在内地连过亿都很困难

远远低于业界预期

不得不说,

《黑客帝国 4》有多拉垮

就显得老版三部曲就有多经典

1999 年 3 月 31 日,千禧年到来之前

在北美影市上映了一部惊世骇俗的

科幻经典巨制:

黑客帝国

Matrix

基努 · 里维斯饰演的网络黑客尼奥

对正常的现实世界产生了怀疑。

在遇到黑客组织首领墨菲斯后,后者告诉他:

现实世界是一个

名叫 Matrix 的人工智能系统控制的。

也就是说,

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一切,

都是程序虚构出来的。

人类是 Matrix 饲养的动物,没有自由和思想。

而尼奥,就是人类的救世主。

无论

是对人类真实生活虚拟互联网的反思

抑或是东方功夫加西方特效的新式动作片思维

还是充满玄机怪诞离奇的对白情节

《黑客帝国》三部曲

犹如 21 世纪互联网时代的寓言

一经上映后就引发轰动

引发哲学家、社会学家

心理学家、影迷的持续解读。

20 年的沉淀

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成为集

前瞻性、深刻性、娱乐性合一的公认经典作品。

为什么

当年豆瓣 9 字头科幻神作

如今跌落成了 5 字头烂片?

01

时代红利消失了

1999 年,

有一部新加坡电视剧叫《力克千年虫》

在两岸三地非常地火。

所谓千年虫危机,

是指电脑如何跨越千禧年问题。

早年计算机芯片的底层系统

年份只使用两位十进制数来表示

并没有考虑到如何跨世纪的处理运算问题

如 1998 年,计算机仅读作 98

所以,当日历进入 2000 年时,

计算机将读出 00,认为是 1900 年

很多人担心

在跨新世纪后,海量的电脑芯片会突然死机

导致银行系统崩溃、飞机从空中跌落、核电站爆炸

证明了:

在千禧年即将来临前,

大家对计算机主导的未知互联网世界是有些恐慌的。

而《黑客帝国 1》正好切中了时代集体恐惧。

人类真实生活虚拟互联网的反思

非常深刻而前瞻

20 年过去了,

我们所处的世界越来越虚拟化、数字化。

这种集体恐惧早就消失了。

特别是今年扎克伯格宣布

将 Facebook 改名为元宇宙之后

构想的一切简直与《黑客帝国》

当年呈现的虚拟数字世界如出一辙。

回顾这一 IP,

《黑客帝国》三部曲

总投资 3.65 亿美元

全球总票房破 16 亿美元

外加由九部动画短片特辑做成的《黑客帝国动画版》

在剧情上构成了完美的闭环。

《黑客帝国 4》就显得非常狗尾续貂了。

02

剧情老套 欠缺创意

看完《黑客帝国 4》后

口袋君发现

完全是将首部曲的故事又讲了一遍。

最大的区别就是

救世主从尼奥变成了崔妮蒂。

新作故事设定在 23 世纪

矩阵准备发起第七次革命。

人机大战,再次一触即发。

第三部尼奥牺牲后,

墨菲斯进入矩阵寻找尼奥,

结果被矩阵特工杀害

并改造成了更年轻强壮的墨菲斯特工。

第四部一开场,

就是蓝发女唤醒了墨菲斯,带着她一起跑酷。

死去的尼奥则被 Matrix

再次改造变成了托马斯 · 安德森。

不过比起第一部的码农

这次他成了高级游戏工程师,坐在大办公室中。

为他特意安排的心理咨询师,

其实是专门设计的特殊程序,

防止尼奥觉察到虚拟世界的存在,再次觉醒。

但在一间咖啡店里,

一位中年女子触发了尼奥的记忆。

这个人,就是这一部的关键人物:崔妮蒂。

通过蓝发女的帮助,

墨菲斯找到了尼奥,

再次递给他红蓝两颗药丸,让其选择。

并重新对他系统教学,

目的是解救 “救世主” 崔妮蒂

前半段,

导演马不停蹄地交代新的元宇宙

还穿插各种

《黑客帝国》前三部曲的画面,以示致敬

还插入了导演

对好莱坞当下商业模式的讽刺。

故事的后半段则完全变成了

**【疾速追杀 + 丧尸围城】**的公式化套路剧情了。

由于受到了矩阵操控,

整座虚拟城市的人都秒变 “丧尸”

全城围攻尼奥和崔妮蒂

最后,

这对亡命鸳鸯无处可逃,

尼奥启动了第六代救世主的能力

还是干不过汹涌而来的矩阵特工。

怎么办呢?

用爱发电、真爱无敌。

一部科幻经典续集

愣是被玩成了一部

中年男女旧情复燃爱情片

相比前三部讲述

尼奥与矩阵、AI 机器人、史密斯特工之间的缠斗,最终保住人类

第四部的主线剧情一下格局小了太多:

尼奥一众人把崔妮蒂从母体中解救出来,

让其真正蜕变为新一代救世主。

她与尼奥的感情,成了解决问题的唯一手段。

03

换了武术指导

完全失去了老版的那股酷劲

1998 年,

很多香港影坛的精英纷纷转战好莱坞

“天下第一武指” 袁和平被《黑客帝国》剧组相中

袁八爷进组后 要求所有演员

都要进行 4 个月的动作训练

基努 · 李维斯更是花费

大量时间来学习功夫和吊威亚的技巧。

从此,

东方功夫 + 西方特技在好莱坞风行一时。

而这次《黑客帝国 4》的动作指导

也从袁和平换成了《疾速特攻》查德 · 斯塔尔斯基

然而,

这次的《黑客帝国 4》的打斗戏太过杂乱,招式太少

完全不及袁八爷那博大精深的中国功夫设计

沦为了非常普通的动作片

虽然,依旧有子弹时间

但尼奥挡子弹时感觉非常吃力

完全不像第一部那样一抬手

子弹从快到慢,悬停在他面前。

有一种中年男发气功的既视感。

另外,不得不吐槽:

基努 · 里维斯还是短发造型酷

现在年纪大了,还一头长发,显得油腻邋遢

04

立项逻辑变了

1998 年,我要拍。

导演还是沃卓斯基兄弟时,

他们想拍《黑客帝国》

向华纳要 8000 万美元的拍摄资金

但华纳只愿意出 1000 万美元

结果哥俩只拍了 10 分钟短片给华纳高层看。

华纳觉得还不错,又给了一笔资金。

哥俩招揽了两名漫画师为《黑客帝国》制作出

厚达六百页、极为细致的分镜头脚本

才最终拿到了 6300 万美元的最终预算。

23 年后,要我拍。

在《哈利波特》系列终结后,

华纳影业一直在寻找下一个超级爆款。

不过,

他们根本没有耐心去打磨一个科幻史诗故事

而是

直接通过大数据和流量的算计

来进行快速自我复制。

随着近年来,

《疾速追杀》系列的大火,

以及媒体对于基努 · 里维斯

天使般品德的神化报道

华纳强烈感受到

继续拍摄《黑客帝国》将是一笔很好的生意。

于是,

急火攻心的华纳上来就砸 1.9 亿美元给沃卓斯基姐妹

事实上,当《黑客帝国 4》这个项目被提上日程的时候

老三部曲的几乎所有主创,都认为没有必要。

其中,沃卓斯基妹妹莉莉,直接退出这个项目。

姐姐拉娜 · 沃卓斯基

见到华纳如此迫切而坚定,也就妥协了

与其让外人搞砸,

还不如亲妈亲自下场,动手毁经典。

一言以蔽之,

《黑客帝国 4》

已从当年的流行文化制造者,

沦为了强行 IP 改编的跟风者。

作为 2021 年华纳的最后一部院网同步大片,

《黑客帝国 4》早在 12 月 22 日

就同步登陆北美院线和 HBO MAX 流媒体

众多影迷,早已忍不了,一睹为快了。

祸不单行。

口碑方面,严重翻车

影评人和中美普通观众高度统一:

烂番茄新鲜度 64%、爆米花指数 63%

豆瓣与 IMDB 评分均为 5.7 分

猫眼评分 7.4 同档期最差

票房方面,

投资额高达 1.9 亿美元的此片

全球票房刚刚突破 1.4 亿美元

即使算上流媒体,也是亏损严重。

从一开始

华纳决定重启《黑客帝国》

影迷们翘首以盼

到如今上映后,

口碑票房双扑街。

华纳影业自食其果。

不得不说,

无论是公关力、还是原创力

后疫情时代

好莱坞大厂的困境,才刚刚开始。

知乎用户 非想非非想​ 发表

黑 4 让人失望的要点:

1,叙事架构

2,内在逻辑

3,前作关联

4,意象符号

5,智慧与情感

6,动作设计

7,运镜和场景调度

一,叙事架构

依然是人,(尼奥崔妮蒂),非人 “矩阵”,反人“分析师” 和诸位喽啰,非反人“史密斯”和 “僵尸” 工具人四大元素构成的叙事矩形。

黑三系列开启洞察自身存在的智慧大门,颇有存在主义感觉和禅修冥想境界的达成。在原先叙事架构中,尼奥在矩阵内外都透着人性光辉,但不仅仅为了爱情,而是面对真实和自我拯救。

黑四用爱发电一下就让原叙事架构崩溃了,局限在一个狭隘的情感中。行动元 actant 尼奥,只是打破一个个障碍,就是马里奥大叔,丰富哲学意象荡然无存,感觉无聊和疲累,哪怕再多冗长打斗场面。

如果

让 “尼奥” 轮回一下,让他的三个分灵去经历各种成长和破解,最终合而为一,对应着现在矩阵中他意识中的“我”,他贯穿整个存在的“超我”,以及他能高于现在模式的“本我”。会不会更有趣一些!

锡安的伙伴和 “我” 对接,建了和母体对接的自我矩阵,而其中灵性领袖,先知,和超我对接,分析师和他本我对接,是不是更有条理符合逻辑一些,

黑三系尼奥到了超我达成和解,黑四完全可以超越超我,消除一切,,而且依然可以回到意识中继续当超人。多棒的完美设定,寂静涅槃和乘愿再来

知乎用户 傲客 发表

除了经典致敬外没有任何可取之处。应该改名叫《因为爱情之我在世界的尽头等你》

每次男主被打的不行的时候,坏人一句 “我要害女主” 然后就怒气值瞬间回蓝。没有任何炫酷的打斗和深邃的思辨。

所谓的矩阵重启,剧情里的原因是男女主角迸射出来的火花电力巨大,所以机器城把他俩留下为爱发电了。

主要男女主都快六十了还为了爱情毁灭世界都不怕,真的有点鸡皮疙瘩掉一地。

大段大段的致敬情节和三部曲重放,没看过三部曲的人了解这些梗和典故还真挺费劲的。说白了就和这部电影重启一样,因为这个 ip 还有经济价值可以榨取。

全剧最值得回味的一句台词是史密斯说的:

这是什么年代啊程序都会骗人了。

知乎用户 徐英强 发表

原来好莱坞也产大片烂片了

知乎用户 diamondrust 发表

我点开电影一看,这电影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帧上都写着 “矩阵重生” 四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帧与帧的间隙里看出字来,整部都写着两个字是——

“摆烂”!

知乎用户 絮舞 发表

第一场戏就人体描边,一群人打在面前的配角,她居然毫发无损,尬得死人。在整个系列电影中,尼奥可以躲子弹,可以放护盾,但毕竟过去了很久,观众会出戏的,默认了观众能理解这一点,可是这样处理一定会使一些观众难以入戏。所以,电影就有了卖情怀的嫌疑。

把前三部曲当成游戏,尼奥成了开发者,再不断陷入到底什么才是真实的疑惑。最大的问题是,一直在反复拍这个设定,但这种设定已经不够新鲜,甚至有点无聊,我们想看的是在这种设定下,主角还能有什么新的见解。

前面部分讨论这种设定,找到真实后,又变成拯救爱人。爱人的重要性也是建立在之前系列的理解上的。

总之,电影就是部卖情怀的普通之作。

知乎用户 叶消沉​ 发表

看了几个回答,都在认真分析电影结构,叙事,从怀旧角度去解读电影。绝大多数人根本就没看到最后 30 秒的彩蛋。

其实最后三十秒的彩蛋才是整部电影最精华的部分,它透露了导演真正想说的东西,告诉了观众这部续集到底是什么。

整部电影就是这对导演的一场行为艺术,前边的两个半小时正片就是用来折磨观众的。导演就是为了告诉大家:电影已经死了,叙事也死了,快餐视频已经统治了世界,我们刻意把这部续集拍成这个德行,就是为了吐槽。

而且你不把字幕看完还不会发现我们在吐槽,你只会觉得这是部惊天动地的烂片。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部续集也是一场革命。

知乎用户 霜之哀伤 发表

披着黑客帝国皮的僵尸世界大战。

知乎用户 司小幽 发表

黑客三部曲已然封神,如果说是谁将它拉下神坛的,那么便是它自个儿,前作好歹给你个红胶囊和蓝胶囊给你选择,本作则默认选择蓝胶囊,且前作的虚拟现实比较隐晦,而本作则比较直白,虚虚实实,看似复杂,其实是人为将之搞砸了的。

知乎用户 董桃湾 发表

投资方:趁元宇宙火热,赶紧想办法拍个片挣点钱。

制片方:元宇宙加上经典,概念加感动,这不比三 猪同框高级?说干就干。

沃卓斯基:把我每天早上起床写的随笔拿去拍开头,剩下的剧情把第一部拿出来洗下稿就行。(我再偷偷加点对资本和韭菜的吐槽)

《黑客帝国 4》上线。

观众:哇!这简直是元宇宙版 007!

知乎用户 KarZzI 发表

感觉这个剧情前期的发展好像游戏的叙事方法,作为电影不合格。

当前好莱坞的政治正确片子的普遍特点就是反派看起来很强,最后主角毫无理由的开挂一击必杀(这点 4 和 1 有很大不同),处理方式还不如日漫(指死神)。

前几年很多人都在批星战 7,炒冷饭、贩卖情怀。现在看来,J.J. 艾布拉姆斯是水平最高的那个。

p.s. 这部片子证明了好莱坞不是找不到杰西卡 · 亨维克这样的亚裔演员,只是他们故意去捧奥卡菲娜这样的。

知乎用户 温科水院 发表

网络大电影

失望了,精彩的镜头都在预告片里了,感觉很奇怪,这电影像假的,没有电影的质感,没有大场面!频繁的闪回!动作场面生硬乱七八糟,尼奥只会一个招!而且一个招频繁使用!画面没有电影的质感,感觉像奈飞的科幻电视剧一样。大段大段的不明意义的台词对白。看到一个小时就睡的很踏实!电影很助眠!失眠患者的福音!这是一个假电影,根本没有黑客帝国 4,都是自己幻想的!

知乎用户 君越千里 发表

黑客帝国 4 没有新花样,属于画蛇添足,多此一举。我个人觉得,如果非要拍黑客帝国 4 等后续作品,那么最好的剧情切入点应该是以杀毒软件史密斯先生作为主角展开。

1,史密斯被消灭后,机器人和人类达成和平。可惜好景不长,和平带来了机器人和自由人类的相互影响,双方都分化为鸽派和鹰派,四方势力争斗频繁,和平世界陷入混乱。

2,新的史密斯先生上线,管理矩阵,勉力维持各方平衡,他们是一个沉睡在电池盒里人类的意识投影,之所以选择人类,道理很简单,这是机器人和人类共同妥协的结果,原先的史密斯先生太过于强大,很难被杀死,容易带来毁灭一切的灾难,而新的史密斯先生是躺在电池盒里的脆弱人类,很容易被杀死,这是他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可以被有效制衡。

3,新的史密斯先生需要通过选拔产生,选拔在矩阵世界展开,他们需要通过质疑矩阵,发现真相,选择命运,履行职责等选拔考核阶段,才能够成为新的史密斯先生。

4,他从来不是救世主,而是一个维持秩序,避免世界毁灭的史密斯先生。

5,一次偶然的机会,新史密斯先生遇到了爱情,这是机器人和人类的二度结合,上一次创造出了救世主,而这一次的结合,更高一层。

6,如果说上一次,救世主带来和平,是机器人对人类的网开一面,是一次很难长久维持的短暂交易。而这一次,则是新的史密斯先生凌驾于机器人和人类之上,作为终极大法官的存在,他成为了整个世界的大主宰,包括机器人和人类,以达到世界的长治久安。

7,当然,新的史密斯先生并不是永生不变的,他的寿命有限,只有百年,然而在他百年之后,世界将会发展成为什么样子,尚不可知,也许新的智慧生物降临地球,那就是另外一副场景了,至少在这一世,新的史密斯先生做到了真正的和平自由繁荣发展。

知乎用户 奇奇怪 发表

有没有一种可能,

就是华纳(资本)逼着导演拍续集。

告诉他,有没有他们都会拍。

于是导演接盘,然后故意拍个烂片。

坏消息是,黑客 4 是烂片。烂到家了。

好消息是,因为黑客 4 太烂了,不会再出黑客 5 了。

手动狗头。

知乎用户 坤羽 发表

最近看了黑客帝国 4 最新的预告片,好多评论的都开始从负面开始,我看了之后也一样,为什么呢,首先来说就是预告片的色调问题!

彩色的代码世界!我相信为什么这么说呢里面有一部分有特意功能的场景都是彩色的,大家都知道只有代码世界的尼奥才有特殊功能,虽然后面眼睛瞎了,开启超神,可还是整部片子的基调都是黑色的,有种肃杀的感觉,这预告片很明显是接 3 的,最后小女孩让世界有了色彩,可整体的基调仿佛又是英雄类电影,可能的剧情就是最通用的套路了,所以如果是这样,那么期待值明显就没有多少了,套路电影大家都懂的,看着爽,其实没内味的,陪女朋友去看看就可以了,高兴的哪类片子!

第二之前很多人期待是前传,可看样子应该不是了!

第三,能相信这预告片吗?如果按名字来看,会不会还有下一部,进里面好莱坞的制作水准的确是掉的不是一点两点,整体下滑趋势严重,套路电影盛行,有一种当年香港电影没落前的感觉,所以说好电影我感觉还是要更创新,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更应该做大做好做强!

黑客帝国的翻拍,已经说明这一点,就是开始炒冷饭了,另外就是超级英雄系列,其实越看也越觉得套路了。

知乎用户 房产江小白 发表

《黑客帝国:矩阵重启》是拉娜 · 沃卓斯基执导的科幻动作片,由基努 · 里维斯、凯瑞 - 安 · 莫斯、贾达 · 萍克 · 史密斯、叶海亚 · 阿布杜尔 - 马丁二世、朴雅卡 · 乔普拉、尼尔 · 帕特里克 · 哈里斯主演,于 2021 年 12 月 22 日在北美上映,2022 年 1 月 14 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11]。

该片是《黑客帝国》系列电影的第四部,剧情承接《黑客帝国 3:矩阵革命》,失去记忆的尼奥重返矩阵,他将重新认识自己,并带领人类在机器制造的虚拟世界中继续反抗。

知乎用户 向往真善美吧 发表

我写了分析文, 欢迎查阅, 助你看懂电影,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82448588/answer/2284239788 ,

知乎用户 人称大忽悠 发表

黑客帝国四熬夜看完了。真的是,真的是,真的是,fk。

什么狗屎一样的东西。为什么要看这个。把一到三给予我们的震撼和思考完全颠覆了。

这部剧一直在说寻找真实。而且必须是你自己选择的。才开始以为是关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影子理论。赶紧提起精神,上了个厕所。谁知道他真对不去那一泡 n 阿。

一直到看完才发现导演告诉我们只有爱是真实的。这部剧中爱可以发电。复活男女猪脚后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就可以为矩阵发电。

这让那些物质男女多么的汗颜啊。这不就是有情饮水饱吗。不但自己够吃,还管别人的饭。

最后女猪脚走的时候醒来。选择了男猪脚。换句话说选择了真实。

另一个思路导演在告诉我们为了自认为真实的爱可以抛家弃子。老公老婆不要,孩子不要。通通不要。就要爱。而且是必须自己选择。

想想现在的男女门过完热恋进入生活有了家庭后有几个觉得自己活在自己真实想要的生活。(网上不是说老美很重视家庭吗,怎么价值观变了)

一直还搞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大的差别。就去查了下看是不换导演了。一看才知道,这 tm 就是现实版的东方不败阿。没练葵花宝典之前是魔教教主。练了以后就是一个为爱痴狂的,,,,,,

知乎用户 小贵同学在美国​​ 发表

趁着《黑客帝国 4:矩阵重启》的北美首映日,跑来电影院观看这部时隔 18 年之后的续作。放映前 25 分钟的广告,加 2 个半小时的电影,坐了快 3 个小时。大段的无字幕的英文还是有些部分听不懂,但不影响理解整部电影。前 1 个半小时都非常拖沓,反复回顾一二部的情节,为男女主的后续行为交待动机。最有意思全场都笑了的情节是 18 年后男主 Neo 已经老了,再也没办法用超能力飞天了

知乎用户 NO MERCy​ 发表

很差… 镜头和音乐一股廉价感,剧情也是生硬搪塞了很多东西,逻辑不通。动作戏也是拉中之拉,而且几乎没有正经的大场面。

知乎用户 马勺男 发表

就算你是 neo,人到中年打架也只能靠龟派气功了。

拍的什么玩意….

知乎用户 老古董 发表

我算是国内最早搞到 4k 版的人之一吧,23 号国内各大 pt 都还没有资源的时候,这片子就已经躺在我硬盘里了 。

matrix1,反复刷了很多遍,每一遍看都有不同的体会,m2m3 刷的不如 1 多,但 123 我认为是一个整体,属于现象级的科幻片,讲的不仅仅是科幻,而是哲学。

至于黑客 4?我算是国内最早搞到 4k 版的人之一吧,23 号国内各大 pt 都还没有资源的时候,这片子就已经躺在我硬盘里了。看了十分钟不到,就没兴趣看下去了,这都啥?断断续续用了四天的时间,直到昨天才看完。

色调努力在看齐 123,但如高赞所言,乱七八糟的。

一开始就在努力地政治正确,正确的让人恶心。

这都算了

剧情到底是个啥?巫婆一样的将军,到底起了什么作用?莫名其妙的,为啥要旁路?莫名其妙的,隔着水面旁路是几个意思?好,你说这是科幻,我智商低,不理解科技。那我问一句,莫名其妙的打斗场面几个意思?敌人想来就来,想消失就消失是几个意思?楼顶上那出戏,麻烦龌龊司机妹妹帮我算算,3-2 等于几?几?

还有,麻烦莉莉解答一下,neo 和 Trinity 到底咋赢的?Anderson 先生怎么来了又走了?酱油也不是这个打法吧?最后,Neo 和 Trinity 最后出场时装逼的那句话,装了个啥样子出来?就『咻』了一下么?问题是,黑客三里,Neo『咻』的可比黑客四拉风多了。

IMDB 的评分很能说明问题,M1:8.7;M2:7.2;M3:6.8,至于 M4,我下载的时候,还有 6.8,现在只有 5.8 了

不想剧透,有些地方说的含含混混,看过的自然知道我在吐槽什么。

知乎用户 陆小曼 发表

别的不说,里面 neo 最厉害的招式居然是双手平推往前做拉屎动作(举出一个防护罩),简直让人吃了 shit 一样的难受。

知乎用户 HaloCap 发表

完了,朋友圈里看过的同学刚刚评论说是喜剧片。

知乎用户 LA· 马丁 发表

抖个激灵

强如 neo 人过中年打架也只能靠气功了

知乎用户 L Vorenus 发表

我本来也没期待剧情上很好看,只求多看点 neo 和 trinity 的搭档动作戏,结果 trinity 最后三十分钟才有集中戏,演员最近生病了吗??爆米花爽片失败

知乎用户 LEO WOO 发表

假如说《黑客帝国》三部曲从设计者视角可以看做一个游戏系统出了 bug 的话。

那么《黑客帝国 4》就是设计者在 bug 上重新做了个游戏系统。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See Also

如何评价演员基努 · 里维斯?

知乎用户 Back 发表 他的轶事就不多说了,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见仁见智认真就输。 我只是想说下他玩枪的手艺是相当的可以的,不止是 John Wick 里面拍拍电影做做样子,而是具有相当的实战能力。 请看视频。 基努里维斯 三枪训练视频 这 …

大家有没有一种世界走向末日的感觉?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2020 年初,疫情开始,我作为单位不多的年轻人,被派到高速路口卡口,我所在的城市整个疫情的第一个外勤和夜班,就是我值的。 当时是疫情刚刚开始 ,什么都是乱的,详细的工作制度暂时没有,物资约等于没有,单位和单位之间 …

如此阉割,这部经典电影还有啥看头?

我刚刚才知道,《搏击俱乐部》的结局在国内被改了。 他们加上一行和电影最后字幕一样的字,然后说因为泰勒报警及时,警方迅速赶到,把他们抓获,阻止了爆炸。同时泰勒被送去精神病院,最后在2012年治好了自己的病。 因为没有爆炸,所以被无数影迷津津乐 …

哪个瞬间让你觉得中国动画产业真的完了?

知乎用户 摩登中产 发表 1980 年夏天,敦煌莫高窟,两名画师在壁画洞窟边,发现一些隐秘小洞。 小洞低矮,需猫腰钻入,洞中久无人来,积灰半尺厚。当地人称,那是古代画壁画无名艺术家的住处。 画师听闻后,特意躺入泥灰,满心感慨:人的生命是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