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素养的试金石(科学猫头鹰微课实录)
科学素养的试金石(科学猫头鹰微课实录) ·方舟子·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昨天的《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做《厚植科普土壤,提升科学素养》。今天讲关于科学素养的问题,并不是冲着《人民日报》的这篇文章来的,这个话题已经提前两周就定 …
谈谈关于科学素养的个人看法
作者:sAy
近日方先生将一封别人发给他的求助信《普通人到底要如何培养科学素养?》公开供大家一起探讨,而我正好有对科学素养有一些看法,于是便写此文来谈谈.
一个人学习的主要目标之一,便是培养起严密的思维(critical thinking),而科学素养是严密的思维的基础.在我看来,尽管现在国内科学素养高的人只是凤毛麟角,但是只要有足够的英语水平、接受正确的指导的话,科学素养的培养便不会十分困难,甚至可以说是严密的思维的培养中相对简单的一环.
怎样才能培养起科学素养呢?
首先,当然是要知道科学的基本特点与性质,例如科学知识是公共可验证的(publicly verifiable),科学实验一般具有可重复性(reproducibility),科学理论一般具有可证伪性(falsifiability),科学概念应基于可观测的事件(observable event )等等等等.要清楚足够多的逻辑学、统计学等方面的常识,明白一些基本的科学原理与方法.例如要知道个案研究(case study)、人们的赞美(testimonial)不是可靠的证据,知道相关性与因果性的区别(A的发生与B的发生相关性很强,既可能是A导致B,也可能是B导致A,还可能是第三方变量同时导致A、B事件的发生),明白实验需要控制变量、有对照组,明白巧合的(coincidence)存在等等等等.这些东西是基础中的基础,看一两本介绍科学方法原理的书(当然不能是国内自然辩证法教授们写的那种书籍)就可以学到,很多人没有科学素养,是因为没有了解这些基本的知识.
知道了基本的科学方法与原理,还得了解科学共同体是如何运转的.要知道同行评审(peer review)机制,了解科学共识是如何建立的,清楚科学是在不断修正中前行的、科学界的主流观点并非是永远不会出错的而只是当前最可靠的.这些也是看书便可以知晓的.只有知道了科学共同体是如何运转的,人们才会真正做到避免阴谋论,相信权威科学机构而非小道消息.
上面两点仅是为科学素养的培养奠定了基础,以下才是真正体现科学素养的地方.
一个有科学素养的人,必须要始终坚持科学怀疑主义(scientific skepticism),亦即绝不轻易相信没有足够证据支持的论断.当你看到一篇“科普文章”时,你会直接接受里面的内容吗?你会相信看到的电视节目里面的“科学家”说的“科学知识”吗?朋友告诉你一个有趣又奇怪的“科学理论”,你会兴奋猎奇地听他/她说完然后又马上去给你的其它朋友摆吗?如果你的回答是“是”,那便是没有科学素养的体现,因为你并没有产生怀疑心.事实上,面对以上情况时,我们在看到足够的证据之前,都不能轻易相信那些“科学理论”.可是,既然我们并非相关领域专家,那该如何求得证据呢?这个问题很简单,从足够权威的科学机构、组织的科普资料里寻找证据就行了.可是不是说要做到有怀疑心吗,为何又要去相信权威科学机构、组织?科学怀疑主义绝不是说叫你做一个怀疑论者怀疑一切,而是说在你知道足够的证据之前对理论保持怀疑.而对一个相关领域之外的人来说,所能了解的最可靠的证据,便是权威科学机构、组织所提供的资料了.我们无法保证权威科学机构、组织提供的资料一定正确,可是我们找不到更加可信的资料了,倘若连它们都不能相信了,那我们就只能去信上帝了:-)(我已建议先去了解科学共同体是如何运转的).所以,只有从权威科学机构、组织提供的科普资料中找到了相关证据,我们才能完全相信一个科学理论.但是我们平时并非总是有那么多时间去查阅相关资料,而很多理论的正确性与我们生活关联并不大,我们也并不十分关心其正确性,这时,我们可以根据其来源的相对可靠性来部分的、带着怀疑心的相信某些理论,例如尽管纽约时报、BBC纪录片并非绝对可靠的科学信息来源,但因为这些来源相对可靠,所以我们可以带着怀疑心的相信其提及的一些科学理论(倘若看关于动物的纪录片时要慢慢查证所有动物的资料,那看纪录片的快乐就全被痛苦给淹没了).可靠性越高的来源,我们相信的程度可以越高,例如面对环球时报、果壳网介绍的东西,我们必须带着强烈的怀疑心,而对于《科学美国人》等刊物上的内容,我们则可以稍微减轻一些怀疑心.但是要注意的是,这是针对私人而言的,倘若你要进行公共演讲、写书、写文章等,你便有责任确保涉及的科学理论的可靠性.
有科学素养的人,必须养成查证来源、参考资料的习惯.这一条和上一条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既然你有怀疑心,自然便会去查证信息的来源、参考资料.倘若你朋友给你讲了一个严重违背常理的“科学理论”,你自然应该问他/她是从哪里知道的,倘若他/她说是从每日邮报、大纪元、科学松鼠会等地方知道的,你大可不用继续认真听下去了(但有时还是得听下去,如果不好意思打断的话,毕竟是朋友……).如果你看到一篇有趣的翻译文章,你应该要有去看看原文的意识.如果你看到一个人写的科普文章,你得去看看作者引用的参考文献到底是诸如维基百科、百度百科、中医期刊这样的不可靠来源,还是比较可靠的来源,看看作者是否歪曲了文献的原意(要特别注意关键字词,有时改变一个词意思就会差得很远,还有些作者喜欢发挥自己无限的想象能力和文学能力,夹进自己的许多私货,要小心).
事实上,完全不局限于科学,一个人在其它方面也应该抱有怀疑心、养成严谨的查证来源的习惯.当你看到鸡汤书上一句貌似不错的名人名言时,你应该怀疑这句名言是否真的存在且出自于这位名人之口(有时间的话还最好查证一下);当你听说一个有趣历史事件时,你应该保持怀疑心,要想到有时间的话最好去查证一下这事件是否真的发生过、具体过程究竟怎样.我曾就一个英语问题与英文老师争论,一位同学翻开学校发的中国人编写的教辅资料告诉我老师是对的,但我并没有轻易相信中文教辅资料上的话,而是去查找了更为可靠的英文资料,最终证明了我是对的.事实上尽管我身处中国,我仍然发现了非常多的极少被人发现的中式英语用法,这得益于我不轻易相信不够权威的高中老师、高中教科书所说的话,而是自己勤查英语母语词典、用法书、语法书等等.
完全不局限于查证来源,一个人应该努力在涉及学问的各方面做到怀疑与严谨,争取勤查资料.小到写作用一个单词时,都要想到去查一下词典看看自己弄错没有.当然并非一定要养成正确洁癖,那样确实很耗时间,例如我知道我的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国家规范,但我现在并不想花时间去认真学习标点使用规范,但至少要有怀疑的意识,要有勤查资料的意识.
上面似乎扯远了,现在又回到科学素养上.我们当然并非总有时间去查阅资料、寻找证据,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还必须要有能凭已有知识初步筛除明显不可靠理论的能力.例如当听别人说外星人造了金字塔、希特勒乘UFO逃到火星上或南极冰盖下面时,我们要能自然地明白其为虚假;当其它人大谈塔罗牌、看手相时,我们要能不查资料就知道其荒谬性.这种能力一方面依赖于人的逻辑思维的严密性,另一方面也离不开科学知识的积累.当然,常识很可能出错,如果一个表面上看起来非常荒谬的理论得到了权威科学机构、组织的支持,我们就应该相信.狭义相对论的光速不变论断粗看荒谬,但既然得到国际主流物理学界认可,我们圈外人士就应该相信.(对于圈内专家而言,则当然可以根据某些证据提出其它一些可能性、猜想,但那是另一回事了.)如果有人非要你相信某个看起来荒谬、严重违反常识的理论,请告诉他/她:证据拿来!(举证责任在他/她哪一方.)
写到这里,不得不说的是,上面提到的查阅资料、来源,都需要有很强的英文能力,这也是我在文章一开始就写到要培养科学素养最好要有“有足够的英语水平”的原因.英语真的是太重要太重要,一个空有一身所谓科学素养但英语却不好的人,就好比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雄鹰,无法发挥出自己的能力.权威可靠地资料文献,绝大部分都是用英文写成的.哪怕科学素养高如方先生之人,倘若英语水平不高的话,也难以了解可信的科学知识.给方先生的信的题目是《普通人到底要如何培养科学素养?》,但是如果普通人不懂英语的话,我也实在出不了什么主意(写信人在德国,倒应该没这方面的问题).没有什么神奇的银质子弹可以来轻松解决这个问题,只能靠自己努力学习英语,如果自己学英语实在太晚,千万千万要让下一代学好英语!但是还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自己英语只有半桶水的话,看英语科普文章可以作为练习英语或者消遣用,但万不可轻易相信自己所理解的内容,因为自己不但可能理解错,甚至还可能理解得和原意正好相反,果壳网、科学公园的某些作者可以作为前车之鉴.
在本文中,我最后谈的一点,也是培养起科学素养所需的至关重要的能力,便是要有能判断科学机构、组织,判断书籍文献,判断信息来源的权威性、可靠性的能力,以及判断什么样的信息至少应达到什么程度的可靠性的能力(一句名人名言我们也许并不会十分在意其真实性,一个单词的使用我们也许不会管其准确性,但涉及生命安全的饮食问题则不然,不能出一点差错).哈哈,如果你空知道要相信权威科学机构、组织,但不知道到底什么机构是权威可靠的,那也只会是徒劳无功,如果你相信错了组织,那更会适得其反.维基百科可信吗?用谷歌搜索经常会搜出来的webmd.com、livescience.com、psychologytoday.com这些个网站上的内容十分可信吗?美国大学网站上的内容可信吗?某位科学公园译文来源 Daily Mail 上的内容可信吗?纽约时报上的内容可信吗?WHO、FDA官网上的内容可信吗?中国食药监局官网上的内容可信吗?用谷歌搜索“GMO”,出来的第一页结果中的哪些网站确实可信呢,换成搜索“strength training”或者“5k race”呢?或者有没有比谷歌更可靠得多的普通人可以用的搜索引擎呢?当然,这些问题过于笼统,对于某些数学定理的证明,当然可以只求助于维基百科,而对于某些政治历史信息、医学信息则不然,再比如《科学美国人》杂志上的有些文章我们不用过于在意可靠性,而另一些则需要我们进一步查证,都不应该一概而论,所以我们还需要明白什么样的信息值得我们去查证,需要什么样的可靠性来保障.关于这一段的内容,我确实也有很多实用的方法可以谈谈,如果详细来谈的话,便又可写成一篇很长的文章,但由于学业紧张的缘故,我暂时不可能再花时间去深入谈如何判断机构、组织的权威性,只能等大考完后再说了.你们可以先参考一下这个网页上的内容Evaluating Health Information,里面有很多教你判断网上医学信息可靠性的文章,但是我觉得其实用性并不是特别的强,有些内容也不适合中国国情.
以上就是我对科学素养的看法.事实上,就在两年前,我还是一个无法判断星座是真是假,相信百慕大三角、UFO等一系列国内某些“未解之谜”丛书的内容,认为中成药副作用比西药(现代化学药)小,持不可知论而非无神论的人,这两年间我看了很多关于科学原理与方法的书籍和文章,查阅了许许多多的科学资料,也受了方先生的很多影响,我敢说我现在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既然我能短时间内从一个几乎没有科学素养的人变得有科学素养,那么说明做到这一点或许并非极度困难(也许英语能力会是最大的阻碍).
我在前文谈到【……科学素养是严密的思维的基础……甚至可以说是严密的思维的培养中相对简单的一环】.为什么我会这样说呢?培养严密的思维的什么环节才是最困难的呢?在我看来,拥有科学素养,无非是对某些“事实”是否为真保持怀疑,能努力做到查证科学事实,是偏向于验证事实一面的,而这是相对简单的一面.真正困难的一面,是对观点的评估——因为现在科学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有很多问题不仅涉及到科学,还涉及政治、社会等,还有一些问题由于太复杂现在也不可能用科学方法仔细研究.如何评估这些关于这些问题的观点,便是培养严密的思维的真正困难的地方.例如欧美该如何对待叙利亚难民,我们该如何对待广州非法移民的黑人,高考录取该如何做到公平正义等等,这些都不是单纯的科学问题(但不少确实涉及科学),不是查查权威资料就可以解决的,因为这些问题上并没有权威,又或者可以说权威不止一个,持各方观点的都有“权威”,不像科学,与主流科学界背道而驰的观点,难以成为大流.在涉及科学素养的问题上,我往往没啥困难;但对于不那么涉及科学的问题,我反而可能犯难.我看到现在有不少科学素养不低的人在这些问题上的观点似乎不那么正确(例如有些人持类似纳粹的观点),感到十分可惜.我自己,在培养严密的思维的路上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文由作者熬夜仓促写成,有缺漏错误请原谅.
二〇一六年五月三日凌晨
(XYS20160504)
科学素养的试金石(科学猫头鹰微课实录) ·方舟子·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昨天的《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做《厚植科普土壤,提升科学素养》。今天讲关于科学素养的问题,并不是冲着《人民日报》的这篇文章来的,这个话题已经提前两周就定 …
北京晨报专访方舟子:其实我是科普作家 2017年04月16日北京晨报 方舟子 本名方是民,1967年生于福建云霄,199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系,1995年获得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1994年创建《新语丝》。2000年 …
方舟子:希望能专门为中小学生写科普 (本文根据方舟子在“精品科普读物漂流进校园”启动仪式上的音频发言整理) 大家好,我很高兴我的图书也能够参加这次的赠书活动。 我写的科普实际上主要是面向成年人的。但是因为在中国,科普往往被当成是少儿的读物, …
也说说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的科学素养 作者:小树 转基因的安全性在欧美发达国家早有定论,没有证据表明它是不安全的,即可认为是安全的。但是在中国出现一种怪像,本属于科学争论、学术争论的范围,却要靠政治家来下定论。如科普作家方舟子所说,大众考 …
科普的艰难 作者:贾湛 一封在德国的华人写的信《普通人到底要如何培养科学素养?》,确实非常让人思考。科普的声音敌不过反科学的声音这让许多人彷徨。新语丝一直就不是一个仅仅揭假的网站,只是政府被利益集团捆绑不作为,许多人只好借助新语丝平台让作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