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帜鲜明地讨厌厅局风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最近受某明星考编的影响,有个词又火了起来——厅局风。

甚至有人发出了“宇宙的尽头是考编,时尚的尽头是厅局风”的感慨。

就在我还不明白这到底是个什么玩意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厅里厅气”“局里局气”等词了。

/

到底什么是厅局风?

厅局风是一种着装搭配,大体上就是戴着无框眼镜,深色的夹克,配同色西装裤,内搭浅色衬衫,最常见的配饰是保温杯或者黑色公文包。

当然,单单凭借文字描述或者一张照片,大多数人还是不懂什么是厅局风,但大家可能早就见过厅局风了,比如《人民的名义》里的达康书记,《蜗居》里的宋思明,《大江大河》里的宋运辉,都是这种风格。

简而言之,厅局风就是一种老干部穿搭。

只不过大多数厅局风们看起来,没有老干部的矍铄和慈祥,反而倒是颇具弧度的大肚腩、隔着手机都能感受到的老人味让人记忆深刻。

比如我们的大队长,表情太意气风发了,没有忧国忧民的劲儿,即便配饰是史诗级的五道杠,依然没有抓住厅局风的精髓。

厅局风的眼神一定要深邃,虽然本人实际上可能处于“三战四战,还没上岸”的社会弟位,但眼神上看起来至少要关心一个地级市的百姓民生。

/
我讨厌厅局风,讨厌这种病态审美。

厅局风服装风格跟时尚俩字不能说一模一样吧,只能说是毫无关系。

你需要敏锐地避开所有时尚元素,才能选出这么一身来。

除了极少数靠脸支撑起整体颜值的人外,大部分年轻人厅局风穿搭都油的不行,毫无美感,把黄晓明扔油缸里泡上三天,都不可能这么油。

就这么一身,评论区还有人疯狂示爱,求国家发一个这样的男朋友,难怪有人说,这届年轻人偏爱丑东西。

厅局风之所以叫厅局风,是因为只有到了一定级别才有人穿,而这种级别一般一座小城市只有四五十人。

除开厅局风衣服所代表的价值属性,厅局风的流行,其实和90年代的那种中年富态美一样。只要腆着个大肚子,就算成功的中年人了。

这种风格谈不上好看,厅局风的核心就是消除自己的个性,因为体制内的领导干部都不缺关注度,所以从根本上来说,这种着装风格就是没有审美。

所以,其实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推崇厅局风,穿的也不再是衣服,而是人情世故,就像推崇胖一样,他们推崇的不是美,而是地位。

厅局风,重要的不是风,而是厅,而是局。

/

我讨厌厅局风,讨厌这种审美,更讨厌它骨子里的“爹味”。

厅局风的穿搭细节,可以让一个二十岁的人,看起来拥有三十岁的能力和四十岁的社会地位。

因为所谓的厅局风,实际上是部分领导考察时穿的衣服,这身打扮兼具休闲和商务两种属性。

但人家并不是只穿这种拉链夹克啊,人家正式场合有定制的西装和中山装,这才是真正的厅局风。

服装与权力的深层隐喻,其实都离不开婚恋,中国以前管新郎叫新郎官,穿的也是满朝朱紫的朱红色,种种迹象表明,被热捧的厅局风背后,实际上是对社会婚恋心态的侧写。

厅局风并不是一种审美,而是一种求偶策略。

这种穿衣风格能火,只能说明一件事:爹味之所以被骂,是因为爹味还不够“爹”。

“在XX,穿这么一身的女婿可以坐主位,老丈人还要给他敬酒。”

看到上面这话的时候,我甚至产生了生理不适,就穿这么一身破衣服,拼夕夕可能都不到两百块钱,不仅想当爹,而且还想当爹的爹。

含爹量超标了啊。

年轻人学什么都快,包括文化糟粕,厅局风都能被他们形容成“拿着五险一金,工作努力,圈子干净,举止优雅,中控台摆着国旗,后备箱放着米面粮油的安全感。”

但不知道这些人有没有听说过一句话:上岸第一剑,先斩意中人。

毕竟穿着一身厅局风的年轻人,自恃清高、大男子主义、想要体制内的恋人、喜欢听话的女人,看起来比一个考公七八次不上岸的loser要求这些要合理得多。

厅局风与其说是“制服诱惑”,不如说是“铁饭碗诱惑”。

/

回到开头,我讨厌厅局风吗?

其实我没那么讨厌,它也没那么丑,我只是讨厌一件事——

越来越多人推崇有钱人,推崇他们三观,推崇他们五官,推崇他们的衣冠,他们的推崇,又逼着更多的人去认同,去接受,去改变。

他们的喜好,成了这个世界的喜好,成了这个世界的风向标。

而我们,无可奈何。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我非常厌恶日本的一切,这到底对不对呢?

知乎用户 一般路过的哈尼​ 发表 请不要太在乎这个,因为你的立场随时可能改变。 这得看中日关系,关系好的时候,会大量引进日本动漫,会说中国人的女排是日本人教的,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时候,也有很多日共来帮忙,很多日本人也被当成烈士安葬在中国,南京 …

我们可能生活在一个平庸的时代

这两天,关于人教社小学课本插图问题的风波席卷全网,不止一人来问我有什么看法。这本来没什么可讲的,无非是那些翻来覆去已经被说烂了的几个点,真正值得关注的并非事件本身,而是数亿人竟然目不转睛盯着这样一件小事。 当然,这么说很可能被视为一种令人不 …

人教版“翻车教材”背后这些细节,看完脊背发凉……

你好,我是人在上海的在风 ** 1 ** 今天先不写上海,因为这个事更有必要说说! 首先今天看到这个热搜的时候,还有点莫名奇妙。 想着之前也有教材,因为“普及生理知识”引起过争议;所以这次,感觉可能是哪位家长太过敏感,矫枉过正。 直到我点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