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浙大博士跳江?

by , at 21 September 2022, tags : 博士 自己 读博 导师 毕业 点击纠错 点击删除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山羊月​​ 发表

这位同学的不幸遭遇让我非常难过,让我想起读博时刻骨铭心的经历。评论里一位知友称认识逝者,指出他的故去和读博没有任何关系,我已经根据这一情况修正了文字,全部谈我自己的经历。

那时我博士论文写不出一个字,每天生活在极度焦虑和恐慌中不可自拔。某天看到学校发的邮件里有一个关于拖延症的 workshop,于是报名参加,结果去了才尴尬地发现报名了十一个人当天只来了俩,我和一个本科女孩。我还特地看了一下报名名单,发现自己似乎是唯一的博士生和中国学生。那时我就隐约觉得哪里不对劲——光我自己知道的退学的中国博士生就有两个人。事实上,无论是调研数据还是现实经历都证明,这个群体承受得压力非常大,但似乎有什么东西堵在哪里,让我们这些博士生们无法走出心灵的牢笼,向外界发出求救的呐喊声。

在这个 workshop 里我认识了两位老师,她们一个负责学生思想健康问题,一个是学校专职的心理咨询师。这两位老师对我的帮助贯穿了接下来的博士生涯。第一位老师孜孜不倦地联系我,每周我们都会一起聊天,我向她倾诉学业上的问题,自己的负担,以及身在海外不知道如何处理的生活上大大小小的问题,她是美国人,身上有种天不怕地不怕的开朗和豪迈,很不拘小节,脸上时时挂着那种被太阳晒出来的微笑,也很不屑英国人的外热内冷的做派。第二位老师则启动了一个博士生心理救助小组,每周一群博士生聚在一起在她的主导下互相鼓励和吐槽。我后来参加了另一个一对一的心理支持项目,每周一个小时,我面对她侃侃而谈自己遇到的各种问题,她则挂着微笑倾听,时不时提醒我喝口水。在这两位老师的帮助下,我熬过了生命中这段最艰苦的岁月,每周我都在工作之余隐隐期待去和她们见面,没有缺席过一次——而这些咨询项目都是免费的,可以说是学生在校园里的隐形福利之一,评论里有知友指出,走出校园后这类心理咨询的价格足以让大多数人望而却步。

如今回想起这些,我想这种期待感真的非常重要,因为它让你知道自己有一个去处,有人在哪里等待着去帮助你。而那种天地之大无处可去的滋味真的会压垮一个人的神经,所以当我听到有些人说:“读博哪有这么大压力,出去旅游 / 逛逛 / 玩玩不就没事了嘛!” 之类的话时内心都是不屑的——说这话的绝大多数都是在想象中读博,根本没有任何切身体会。

**但这里需要特别强调:这种有所去处的期待感必须依靠自己主动经营,说白了就是自救必须先要自己抓住别人伸来的手才行。**在心理咨询项目快结束时,我问咨询老师:“还有没有别的中国学生来这里?” 老师告诉我:“你是第一个来这里的中国学生。” 她这个回应真让我有些震撼了:这么多中国博士生,竟然没有人来参加过这个项目?但转念一想,**其实我自己也有过把自己缩在壳子里的经历啊!那时候别说主动伸手了,自己几乎每时每秒都在身体力行地实践着何为 “微笑抑郁”,表面笑嘻嘻,内心苦逼逼。**也许我们也在努力在一些细节上释放着 “救救我” 的隐秘信号,但内心那种从小到大不求人的自尊心和羞耻心却让我们一次次不由自主把伸出来的手又坚定地缩了回去。

于是我们也许看到,最终一些博士生被压垮了,但他们宁可被压垮了也要坚持爱别人,不给别人添麻烦——可他们为什么做不到爱自己呢?为什么做不到给那些渴望帮助他们的人 “添麻烦” 呢?

这里的问题恰恰在于,他们在严重地贬低一件本来非常中性的事。他们把去求助看成是给别人添的 “麻烦”,宁可自己憋着做一个待着不动慢慢淹死在抑郁沼泽里的“老实学生” 也不愿成为那个四处扑腾救助自己的“添麻烦的学生”。这种心态的构成有很多原因,这里就不赘述了,但我想真诚地对所有博士生说:去看心理医生绝对不是什么羞耻难言的事,而应该是感冒了去医院打针那样得稀疏平常。千万千万别在自己生命岌岌可危时还把爱留给别人,一定要敢于做一个给别人 “添麻烦” 的博士生,因为那根本就不是添麻烦,而是在爱自己!在救自己!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读博期间,每个月都想从楼上跳下去。

咬紧牙关,忍着,继续干活。

后来忍不住了,打电话给心理咨询室,当面咨询,一共 10 次。

对方说建议我休学。

我休学了一年。略好了一点。

我还是不甘心,想完成学业,拿到学位。

于是,又回去读博士。

于是,我变成每个礼拜都想从楼上跳下去。

最后我读完了。

毕业了。

我选择不进高校,做自由职业者。

我终于不想跳了。我博士毕业了。

对了,我也是浙大的博士。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有位朋友,县城高考状元,浙大直博班的博士,延期多年,抑郁症休学。他很决绝的退圈了,在辅导班找到了工作,帮小朋友高考提分,现在做的有声有色。学校喊他回去交篇文章赏个研究生学历,人家理也不理。他在 SMTH 认识的网友很痛心:“这种文章我们帮你凑还凑不出来么?为什么彻底放弃学术?” 看开了的东西都是浮云啊。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从读博那天起就没想那么多,只要能毕业就行。

什么课题、组会、聚餐统统不参加,有人敢质问劳资就祖安问候,再不行就祖安他全家。

从老板到院长有一个算一个我都怼过,怕个锤子。劳资有手有脚,你们要把我开了哥们直接找个工地码农干起也饿不死。我不聋不哑,实在不行找个培训机构混口饭吃我也饿不死。

就这样我顺利地按照自己的想法三年顺利毕业。没啥大不了的事。

每天我也急,也焦虑,但我始终记着吃饱睡足是铁律,管他天塌下来也不能违背。心里有执念但不能和身体过不去。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看了一下这个组,没看到有啥明显问题

(删除若干字)


从遗书来看,好像包袱很重

可能是对自己要求太高,理想和现实出现了偏差。

贱贱的圈 | 群 | 站 «<

知乎用户 钟文​ 发表

图片来源于煎蛋网无聊图

知乎用户 ZM-BAD 发表

那天晚上目睹了刷屏寻人的朋友圈。这种行为,在我们眼里是看不开,或许在他眼里其实是看开了。

不议论,留给学长一片宁静,就是最大的尊重。

知乎用户 Yaokun Ye​ 发表

【10.20 更新】感谢朋友们的关心和点赞,最近心态也调整好了一些,好好加油!本次更新加入了两首类似主题的说唱作品,一是宋岳庭先生的绝笔之作《life’s a struggle》,这首歌在中文说唱界中地位非常,有开辟性的双押、一气呵成的 flow 和深邃的人生经历思考;二是 GAI 爷的《垃圾话》,这首歌是 GAI 爷某年参加一次选秀节目,当着父母的面被淘汰后,想去跳楼自杀,最后想通,写来 DISS 自己的一首歌。两首歌都在 B 站有,推荐!(特别是 GAI 爷的《垃圾话》,千万不要在 QQ 音乐听新版,个人觉得新版完全毁了旧版的感觉!)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604226/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4091173/


回答收到了很多朋友的关心,在此一并感谢!希望大家每天保持好心情,一切顺利!以下是原答案:


同为博士生,表示非常痛心,前两天还有在浙大的同学说找到这位同学了,我当时还为他感到高兴,希望他可以换种心情开心地活下去,唉… 但同时也非常能理解他所面对的压力以及他的一些心路历程… 这里我想和大家认真聊聊读博的一些压力和怎么去排解,希望逝者安息,生者勿再蹈覆辙

实话实说,读博真的很容易出现心理疾病,我自认为平时算是心态比较好的人,但最近也开始有点睡不着觉,科研压力有时候就是这样突然一下就席卷而来,像一只无形的手压得你喘不过气。也许很多朋友不理解:学历这么好看,都读到博士了,怎么也强过很大一部分人了,有什么想不开的呢?我的感觉,读博的压力通常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 科研进展不顺利,同时毕业要求高

答主当年也算是对科研有着狂热追求和兴趣的人,现在是真心觉得能毕业就好,健康毕业人生就成功一半啊!但实际情况往往是,科研进展不如人意,看起来达到毕业最低要求似乎遥遥无期,这对大多数以前各种第一名、各种奖项、各种光环加身的优秀同学来说,是非常需要调整心态来接受的,否则压力会相当大!这种时候,需要多思考,多沟通,多寻求导师和同门的帮助:他们是过来人,总会更有一些经验!如果课题真的太难,要懂得及时止损,循序渐进,先做一些小的、容易满足毕业最低要求的课题,发出保证能毕业的文章,先生存下来,再去追求学术成就!

2. 同辈压力(peer pressure)

我觉得其实这是最容易产生的一种压力。你在读博的时候,可能你曾经一起工作的同学买车买房娶妻生子环游世界了,而你还处在经济独立的奋斗线上,看着房价似乎一涨再涨,想买个新手机都要犹豫好几个月,出去旅游也舍不得,可能还没有女朋友… 都曾经是一起玩耍的小伙伴,这样大的差别,你不难受?说近点,一起入学的同学,发文章的发文章,开会的开会,好像就自己什么名堂都搞不出来,你不难受?这一条和第一条共同作用,更难受… 会比较是正常的,但我真的觉得,多和自己比,让自己每天都能有进步就好!

3. 人际关系的压力

如果老板、同门、同学不是很好相处… 知乎上这种回答很多,可以参考… 我觉得,大家做好自己就好,然后就是多沟通,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误会和冲突。大家有缘在一起,关系搞好总是好事。

读博不易!压力大的时候,多想想父母,多想想朋友,多去跑跑步,吃点好吃的,多开导一下自己。人生何处没有难关,勇敢活下去才是真理。

最后,推荐一首黄旭的说唱作品《forget it》,很治抑郁,还有一些朋友推荐的抑郁缓解方法,希望对大家有用!

歌手: 黄旭《Forget it》 http://url.cn/5G1XQJx @QQ 音乐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6eb671 发表

我是和侯博同级的浙大博士生,我想说,对于博士这个群体来讲,有些事情是看不破是出不来的。

如果我们要灌灌鸡汤,我们可以很轻松的拿出一个无懈可击的鸡汤版本:我和侯博都应该是 93 94 年出生,那个时候中国一年出生 1600 万人,而中国每年只有不到六万的博士毕业生,哪怕算上海龟,可能也要将近 200 个同龄人里,才有一个能有博士的学位,这个比例真的是相当之低,更不要说这六万里大多数博士都并非毕业于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好学校,所以在浙大这种地方,只要能拿到博士学位的,都是优秀的。而浙大的博士毕业水平是两篇 SCI,要不看 IF,真的其实也不是那么难发。

但是,你真的要和浙大的人聊天,这些鸡汤是不管用的,浙大,包括其它名校对于优秀和成功的定义,可能是同龄人中最棒的千分之一乃至于万分之一。举个例子,我导师上周一直在和我谈心,催我努力干活,我会发现,他对成功的定义里,有一条基准线,那条基准线叫做税后收入 1 Million(工业界),或者 40 岁前正教授(学术界)。IT 博士毕业 30-40 万一年在他们眼里是 “这辈子到头也就这样” 的水平。真的到正教授之后他们会满足吗,不会的,真的到教授之后,他们自然会开始向更高的地方冲刺。这种对优秀和学术的孜孜不倦,是几乎所有年轻老师都有的品质。而这些品质,慢慢也就成为了浙大常见的“优秀”。

当你导师问你,云采月,你是这辈子就想拿两篇文章毕业,混个中产,还是想要看看更高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对于这个问题,你愿意和导师说:老师,我就是一条咸鱼,我这辈子虽然很想看到更高的地方,但是我不愿意付出那么多,吗?

这个局是一个死局,会读博士的人,不可能会一点站在世界之巅的想法都没有;而站在世界之巅所需要的努力,才学,乃至于运气,实在不是大多数博士生所具备的。这两者的冲突,是博士所有痛苦的根源。

对于一个博士来讲,什么时候真的能很坦然的面对我的人生,说出一句,我自愿放弃挑战站在站在金字塔最顶端的可能,他才能真的没什么痛苦。不然,都是白搭。要不在通往卓越的道路上痛苦的修炼,要不就是自我了断。


我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回复,加两个我也在探索的开放性问题吧。有很多人会提到这种成功标准是功利主义,恶性竞争,生活在他人评价体系之下,提倡人要有自己的选择等等。那么,是不是意味着,这样的论调否定了中国传统以来所有的诸如囊萤映雪,铁杵磨成针,等等等等强调勤奋的故事的合理性?如果是,那勤奋什么程度才是合适的?

马克思说,人是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如何可以超脱于所处的社会关系拿出一套所谓自己的,可以遵循的人生准则?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看到他的朋友圈,尤其是那句 “不想再假装了,只想做我自己”,我说实话心里很不是滋味。

说实话博士生自杀在顶尖名校还是很常见的。我读大学的时候,科大就发生过好几起自杀还有猝死的消息。这些年,博士生的单身比例,还有抑郁症比例都是远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尤其是理科博士最为严重,理科里又数生化领域最为严重。

至于原因,什么性格问题啊,工作压力大啊,老板坑爹啊,前途迷茫啊,在其他的回答里都已经说的很详细了。我就详细的说一点:外界对我们的高期望。

能在名校读博士,除了少数在本科逆袭的外,大多数博士在小学和中学甚至大学的时候学习成绩都是非常优秀的,在应试教育下,这些人自然而然就是老师和家长眼里的大红人。老师宠着,家长捧着,同学羡慕着,最后顺利进入名校读博,变成 “别人家的孩子”。在外界的吹捧下,我们很容易就产生“高人一等” 的感觉。

比如,我本人是出生在农村,在一个四线小城市长大,高考在应试大省的千军万马中杀出一条血路,进了中科大,然后在中科大继续保持在前 20%,得以出国读物理博士。我一回到自己的家乡,我父母那帮亲戚朋友纷纷都请我们家吃饭,然后所有人一见到我就说 “你怎么这么优秀,大脑是不是跟别人不一样”“你这是要当爱因斯坦啊”“将来你要是拿了诺贝尔奖,别忘了我” 后来我有一次说到自己博士毕业之后要平平静静做一个普通人的时候,周围人都说我疯了。

但是,我知道自己实际上并不优秀,远没有他们吹捧的这么好。虽然在数理化知识的掌握上我比较突出(但是也不是最优秀的),但是在很多方面,我连一般人都赶不上。我特别羡慕我的一些初中同学,他们老早就成家立业了,现在老婆孩子热炕头,天天笑口常开的。而我现在只能孤单一个人跟那些文献啊实验数据作斗争,还要担心自己头发会不会掉光之类。

我想做回普通人吗?想,但是肯定会受到很大的阻力,父母会认为我没出息,外界会认为我疯了,而且自己说实话也很不心甘,毕竟都已经从人堆里爬出来了。所以,我不能平庸下去,我要奋斗,我要达到父母和外界对我的预期。但达到预期是非常难的,毕竟现在学术圈竞争这么激烈,聪明的人太多了,我还是想做回普通人,这就是一个死循环。

《生活大爆炸》里,莱纳德费劲巴力才追到了了佩妮。要是放在中国,清华的讲师费劲巴力去追求一个年轻貌美的低学历女服务生,外界尤其是长辈们一定会觉得他脑袋被驴踢了。但是,现实是,如果这个讲师是个呆板木讷的宅男的话,是根本追不到女服务生的。高学历什么的在父母辈眼里高过天,但是在女生眼里什么都不是,这就是期望和现实的差别。

所以我认为,杀死这个浙大博士的,除了他自己脆弱的内心外,还有外界的高期望。我们不是神,也不是高智商的怪物,我们也只是普通人。

知乎用户 秦殇​ 发表

首先,愿死者安息

理工屌丝专业博士的一般经历:

第一阶段:懵逼新生 - 饶有兴趣 - 奋发投入

第二阶段:前景良好,飘飘欲仙 - 镜中水月,天崩地裂

第三阶段:怀疑自己 - 索然无味

第四阶段:恐慌度日 - 屡思放弃 - 自杀念头

第五阶段:quit or go on

有的毕业了,有的转行了,有的直接放弃了

没必要逼自己那么紧,都读到博士了,靠这个学历,饿不死,大不了消费降级。

不想做的事不做就好了,不想出卖自己也不必出卖,只要不嫌弃清贫,乱世之中也可作个仁人君子。

我是真觉得,没有到放弃生命这么严重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删了。

说来说去是我自己心里过不去。

各位的安慰也好,批评也好,我都悉心听取了。世界上有那么多温暖的人,真的谢谢你们。

遵循死者遗愿,不再过多评价。

知乎用户 小侯飞氘​​ 发表

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现在公布的消息不多,个人猜测侯京京同学应该是由于科研 / 生活上的压力太大,心理健康出现问题才轻生的。

每个人都是有低谷期的,我读博的期间也有过不止一次低谷。那时候,整个世界的在我眼里都是灰色的,360 度放眼望去完全看不到光明。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整晚失眠,脑子里满满的都是焦虑。

最绝望的是,身边的很多人并不理解你这种心情,有的人甚至还会嘲笑挖苦你:

好在我当时的女朋友,现在的妻子还是比较理解我的,承受了我的很多苦水也未曾向我抱怨过。加上自己也在努力的调整心态,才慢慢爬出了低谷。

四肢健全的人难以对残疾人的处境身临其境。没有经历过心理问题的人,也很难理解侯京京同学的痛苦。

心理疾病也是病,也需要治疗和帮助。

希望各位同学能正视和重视心理健康问题,多关心自己和身边人的心理健康。

知乎用户 韩博 Spurs​ 发表

我今年博三,终于搞明白了一些事。

我妈收拾屋子的时候总像打仗一样,风驰电掣,恨不得瞬间把地擦扫完毕,衣服洗完熨好,再炒上几个菜。我爸劝她:“活儿一件一件干,那么着急干嘛?” 可是我妈不听;

我大姨夫开运输车拉河沙,从大河拉到施工点,统计员计数,按趟给钱。于是他从早上工地开工,就一路油门往返于两地送沙子,红灯一秒都不多等,路上喇叭响个不停,能别车就别一下,有时候甚至连午饭都忘了吃。我们大伙劝他:“这么赶顶多也就多拉出一趟车,注意安全。” 可是我大姨夫不听;

我小姨是一个二线城市的女企业家,挺成功的那种。四十多岁了,在外面陪客户经常喝断片,回家吐的到处都是,第二天酒醒了继续喝。我姥就骂她:“都做到副总了就少喝点!让你下面人去应酬!” 可是我小姨不听。

再说回我。半年前我的状态不是很好,就是读博的那些烦事,导致我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有时候夜里两三点就会突然醒来,只要一想起实验室就会变的无比清醒,特疲惫的清醒,浑身难受。自己状态都不好,就更别提与人为善了。和我妈视频的时候她看出来了,就经常劝我:“读博就这几年,挺过去就好了。别太钻研,别上火,没事放松放松…” 道理我都懂,可我不听。不是不听,是我做不到。

读博,就这几年;可就是这几年,挺过去就成功了,挺不过去,就会彻底摧毁一个人,无论是信仰上还是生理上。而对于有些人来说,信仰比生命更重要。

为什么博士生自杀率偏高呢?

很多博士都是读着读着就崩溃了。

崩溃主要来自于两点。

第一点是对个人认知的颠覆。

能读博士的,别管在哪个学校,别管学的什么专业,至少都是个小学霸。至少从初高中就是学年能排上号的,高考全省能进前二百的,大学 GPA 高到保研的。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他们至少在求学路上没遇到过大挫折。他们相信只要努力用功学习,就一定会有好成绩。我曾经也是这么认为的,可现在我懂了,压根不是这么回事。

初中到大学,我们学习的东西都是已经被人研究过的,都是已经被证明了真实存在且正确的,甚至在研究生阶段可能跟着导师师兄就能弄个大概齐,所以在智商差不多的情况下,努力用功就显得极其重要。可读博士不是这么回事啊,读博需要博士自己去证明,去开发,去研究。这个过程,需要灵感,需要运气,更需要耐心。可是,时间不等人啊!我曾经连续几个月实验做不出来,不是不用功,不是没做调研。该做的不该做的都试过了,我每天早上兴冲冲的跑到实验室,忙乎一天却什么都做不成,这种状态持续几个月。当时我就想,宁可回老家林区伐木也不想再读了。

和朋友交流,发现很多博士都遇到过这个问题。博士学习和九年义务乃至大学教育完全是不一样的体系,更不要提读博期间再遇上个黑心导师,没能力,没课题,没经费,还一堆破事。所以有的人读博不确定还能坚持多久,他们会怀疑自己,怀疑自己的智商,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怀疑自己存在的意义。我记得我曾经和老婆说过自己的感受:“我就像一直在水底游,想浮出水面喘口气,却无法呼吸。” 总之就是难受。

第二点是对未来掌控的无力感。

有一个很残酷的现实摆在每个博士生面前:我们已经不年轻了。尤其是国内读博的,研究生就卡两三年,博士再读个四五年,毕业了已然三十大多。这是一个本该有初期事业小巅峰,却拿着少到可怜奖学金度日的年纪。毕了业,没房没车没存款甚至没结婚,仅有的人脉还全都是高校学术圈的那些人。这些还得是在能顺利毕业的前提下,要是再赶上个冷门难就业的专业,就更苦了。眼看着从小到大学习不如自己的同学朋友们做生意,当部门经理,结婚生子,生活看起来别提多美,正常人难免会产生厌世心理。更可悲的是,在外人眼里,博士就应该成功,谁让你是博士呢?

前一阵朋友圈浙大的朋友们一直在转发消息寻人,我也看了他最后的遗书,写得很平静。有些人自杀是想不明白,可我觉得,可能他是想明白了吧。如果非要说点什么,我想说,自我怀疑是每个人进化的必经之路,但自我否定却不是。

我妈妈收拾完屋子要马上下楼买菜,因为只有那个时间段的菜新鲜又便宜;大姨夫多踩几下油门,不出一个月就又给小孙子攒下了一辆电动玩具车;我小姨也不想喝酒,可不喝多订单从哪来呢?场子一百号人谁养活呢?

每个人都有难处,把我们放到别人的那个位置上,说不定,我们表现的更过分。

不要嘲笑这个博士生心理脆弱,有的人活着就只是为了活着,但有的人活着,是为了弄清楚自己为什么而活。

生活本来就不是件容易的事。

知乎用户 曹项 发表

我也是曾是个成绩很好的好学生啊。

但是硕士 SCI 真是写不出啊,着急又没啥办法,天天爬山,在山顶上大喊大叫。这样还是写不出来,我都想花钱去买一篇了……

直到有一天……

一个学长说: 咱们学校研究生毕业取消 SCI 要求了,哇靠,天突然变得好蓝好蓝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如果你是个杠精,请出门左转,就不要看我的回答了。

来说说我自己吧,90 年生,帝都某 211 博士在读,硕博第 5 年了。去年国庆结婚,今年 7 月份有了小宝宝。

博士的痛,博士的压力,博士内心的抑郁,真的不是常人能够忍受的。

首先,我觉得,大部分的博士所面临的大部分的压力,不在于科研,而在于生活(不服来辩)。

说说我校博士待遇,每月学校给 2300,导师给 500。每年学费 10000,奖学金 10000,相互抵消。剩下的看导师心情,我本人,科研能力算是比较强悍的,去年一年,实验室给了我 10850,税后的你们自己算。有图为证(看看这税收的,厉害了)。据我所知,这是我们实验室博士里面比较多的,但不知道是不是最多的,况且,我也不在乎这点破钱。

![](data:image/svg+xml;utf8,)

再说说本人的每个月的花销,房租 4000,吃饭 1000 不到,加油 800,养车平均每月 100 吧,抽烟 500。媳妇在老家带宝宝,每个月花费 2000 吧,宝宝的奶粉每月 1000,德国 aptmail。应酬不定。平均每月要 10000 出头。家庭是山西中部某旅游县农村普通家庭,父母年老,丰年过节,要给双方父母孝敬,父母生病,要花钱给他们治病。

我是看到有一个博士女朋友写的回答才进来的,她说她的男朋友订婚之后选择了离开这个世界,对此我真的很惋惜,也很痛心,愿天堂没有博士。这个女孩子说她跟她男朋友说我们现在一无所有,她的男朋友感觉到很有压力(如果我理解错了,请谅解)。想想我自己,情况何其相似,我结婚之前,她也跟我说想稳定下来,不想在帝都这么飘着,那个时候,我也很有压力,也有过自杀想法,我的口头禅 “地球赶紧爆炸吧”。我完全理解女孩子这样说,她们绝不是喜欢物质的那种女孩子,爱钱的女孩子怎么会和穷逼博士谈恋爱呢,她们只是想要一个简单的岁月静好而已。

可是,就以上的那点钱,怎么能够有个迷你版的岁月静好呢?我去年在德国做访问学者,德国博士每个月 2600 欧,我都不想回来,若不是觉得这样对不起送我出来的导师,我就真的留在那边了。

所以,我刚上博士开始,我一直做私活,我的 IT 水平还可以。学校的科研还要搞,就在刚才,我才睡了两天以来的第一觉,不知道上次休息是什么时候了。现在的我,实验室身兼 4 个项目,外面有三个项目,单子排到了明年 6 月份,算起来,大概有 40W + 吧。真的很忙很忙,我活生生的把全日制博士读成了在职博士。

我还想跟所有的导师说两句,当然,同样的话,我当面和我导师说过了。不管你们出于认为学生清贫才能搞科研,还是出于私利不想给学生钱,你们最终会发现,你不给鸡吃米,你永远吃不到好鸡蛋,如果你们还在为拥有廉价劳动力而窃窃自喜,那你们真的太幼稚,一个只看眼前利益的博导怎么能够钓到诺贝尔。

好在我的导师理解我,至少能容忍我在外面做私活,不理解也不行,不让我挣钱,我立马退学走人,学历这个东西,就是一张纸。不过,我从来不打着导师的招牌去干活,我们实验室也不是做 IT 的,当然,我本人专业也不是 IT,IT 只是我的副业,挣钱的工具而已。

我硕博第五年了,才发了两篇论文,不是我写不出来,而是我真的没有时间。别人问我,你这么牛逼,为啥不写 SCI,不是我不写,我本科就发过 SCI 了。为啥你没有专利,我没有时间写,看着别人拿着我的想法去发专利,拿着我的想法去做实验,想想也就算了。

为啥不好好搞科研,劳资要养家糊口。为啥不能安心搞科研,YOU CAN YOU UP, NO CAN NO BB。为啥不为国奉献,劳资为国守卫边疆的时候(左腿没有半月板,右腿半月板损伤,腰不好),你还在宿舍睡大觉呢。

累,我是真的很累,累到睡不着。我真的厌倦了这样的生活,身边的诱惑,一个接一个,18 年已经收到了好几个邀请,年薪从 60 万飙到 80 万,再到 100 万,我不知道是不是某个时候,我禁不住诱惑。德国的一家研究所给我发了邀请,毕业之后去那边,我也想过岁月静好的生活,工资不需要太高,老婆孩子热炕头就行了。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把 IT 引入到我所在的领域,写几个牛逼的开源项目。

我也有写论文,好几篇草稿,没时间修改。在写 IT 方面的书,没时间修改。还有我高中写的小说,没时间整理出版,好想有个安静宽裕的环境。

在我工位书架底层的第四个文档盒子里面,我准备了一份退学报告,三年前写的,就差写日期了。如果有一天我交上去了,请原谅我,不是不想搞科研,而是咱不配,这个国家,需要的是自带干粮的五毛和自带干粮的博士…… 我,何德何能,敢在天朝读博士,

就酱,我要写代码去了。

但愿,以后这个民族能够善待博士,他们真的是这个民族的未来,现在给他们一点空间和资源,未来,他们给你撑起一片天。

为啥我们在自然科学领域没有诺贝尔,每年诺贝尔发奖的时候,很多人都骂我,国家花这么多钱让你们吃干饭呢。对不起,我们连干饭都没得吃,国家的钱,你们用脚指头想想,用在哪里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插几句吧。在我读硕士时,认识逝者的实验室,他们大老板在所里的口碑不错,以前学弟学妹求问推荐导师时我也是尽量劝去他们组,感觉能进去很幸运,毕竟文章发的好,而且大老板待学生也没有谁说不好的, 实验室的关系私认为不大。

听说逝者本科天大第一保来浙大的,必然基础非常优秀等。第三年虽说只有篇二作,可能他们组要求高吧,而且所内的其他组的学生,第四五年才发文章很正常,犯不着科研上那么大压力。

我觉得玉泉做科研还是很好的地方的,以前白天做实验很烦,晚上下自习 10min 就能到西湖转下,坐在白公堤边静一静,骑车发泄也算种途径。

但转念现在我在魔都读博,跟的老师抓得很严,因为有硕士科研经历,现在的课题都要自己想,导师没有实质性的指导,天天只是催进度如何,吹嘘他以前博士如何自己写文章投文章的不用导师管。因为目前实验室其他人有文章就自己没有,总是被导师认为做的太慢,说要抓紧,但 tm 的实验做不出我也着急啊,你老板作用在哪呢?只知道催,学生不急啊,我也想分析清楚啊,也得时间试错啊!估计等我到了博二博三没成果的话那真是心态要炸了。如果逝者真的是因为科研的原因,那我相当理解了。

但结合其他人的回答和一些分析,估计逝者是性格上有些 “忧郁” 因感情问题未合适的排解吧,没有得到家里肯定性的支持。

我曾想如果那晚他没有跳下去,而是随着消息在朋友圈的蔓延,最后突然现身… 虽然会被老师父母、周边同学等骂了一通,学业肯定进行不下去了,但大不了就不读呗,性命还不大于一个学历?

我现在读博颇有点这种留后路的心态:实在受不了退出就罢了,还有个硕士的学历也不亏。和父母谈过这则新闻,觉得白发人送黑发人,还是对家长太刺激了,我母亲说她一整天不自主地想到这事就后怕。

可惜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浙大啊

当初保研,通过面试,拿到浙大 offer (等额),然后浙大招生老师还一对一私聊要不要名额啥的。结果开系统前两小时,打电话说忘记资格审核,没办法录取我,让我自己想办法。然后威胁我让我写自愿放弃声明,不写就不退系统,让我没办法报名下一个学校。我投诉就发短信质问我凭什么投诉他。

我朋友,某 top3 考研浙大,分也很高,面试没通过。老师私聊他让他调剂浙江工业大学(真讽刺)。他最后某 985 上岸。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18qDn4 发表

等了几天才来回答这个问题。当朋友圈已经转寻人启事的时候,我就知道他生的希望渺茫了。去年此时,我回答了关于 Utah 的唐晓琳跳金门大桥的问题,如果是唐晓琳是因为压力而离开,侯同学字里行间透露着的则是失望。

这个世界从来不善良,也不会温柔相待任何一个人。众生皆苦。可是众生却被要求拼命网上爬。能感受到痛苦和愤怒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说明我们对这个世界还抱有希望。而侯同学可能已经分辨不出痛苦和幸福了吧。

我一直认为,真正想寻死的人不应该被阻拦。因为感受器官已经不在一个次元。任凭我们怒吼睁开眼看一看这个世界多美妙啊,父母多么含辛茹苦啊。对于他们而言可能只是表情夸张的嘴巴一张一合。你怎么能要求一个没有味觉的人靠尝去分辨甜闲呢?

自己给自己的宽容是一种成全。也许离开对他们来说就是自己给的宽容。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物伤其类

其实小哥哥未必是因为学业压力而选择结束

但是搞过学术研究的人

其实都有低谷期

在外面读书的时候

身边好几个女生因为学业压力

而心理问题严重到无法入睡

甚至出现不断哭泣的状态

看着平常乐观开朗的小姐姐

在我面前一边哭

一边说着希望能拿到一等学位

但是又觉得根本没希望

甚至还可能会挂科

不是我们不努力所以学不好

是有些东西努力了

也学不好 真的是很难

难的是如何向父母承认

诶 原谅我 我真的不行

我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优秀

我的朋友 心理问题最严重的时候

就是她学习最用功的时候

每天睁眼就学习 一起坐地铁上学

她一边感冒咳嗽一边在看文献

睁眼文献 闭眼文献

为了 DDL 几乎抛弃了一切业余爱好

然后………

然后就崩了

再后面就是回国修养了一个月

重新回来的时候

我就带着她不务正业吃吃喝喝

后来就没有再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了

回过头 看了看周围的朋友

在外面读书的时候

或多或少都有过一些情绪问题

学业压力 + 孤独 = 摧毁一个人

好几个朋友中间没撑住

就中断了学业 回国了

看客们会觉得

啊 你不过就是读个书

有那么难吗?

不要故作矫情了

诶 这些评论大概也是

为什么我们有问题也只能咽下去的原因吧

说出来……

好像也只是会被嘲笑

有一点点悲伤

也不想被知道是谁

就当做是一个矫情的人的深夜牢骚吧

———————————————

看到好多感同身受的小伙伴

真心的想和大家说一句

开心的活着是最重要的

我知道很多小伙伴真的已经很努力了

但是真的好难呀

是不是

那么多的 paper 那么多的数据

看的眼睛疼 脑袋疼

写出来的论文

被老师认为是一堆垃圾

自己看看也是垃圾

我写硕士毕业论文的时候

有一天早上惊醒

发现掉了一枕头的头发

(好像电视剧桥段 但是真的……

而且头发就像是黏在脑袋上

一碰就掉

那时候我就知道

我这样的心理素质

能读完硕士

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但当一个快乐的小垃圾有何不可

我开始让我父母意识到

我真的不是他们想象中的学霸

读书读的多 不意味着我就什么都行

真的不要逞强

父母刚开始会失落

但是他们会接受的

我们先把自己的伪装卸下来

时间久了

他们也会发现其实我们真的没那么强

听起来 我有点逆着大流

这时候鸡汤博主该让我们继续努力

干货博主会教我们如何克服心理压力

搞笑博主会来一些段子让我们开心

我这个丧丧的小透明

只想告诉大家

没那么优秀

也没关系

甚至当个逃兵也没关系

人活一辈子

不是为了别人的评价而活的

一定一定要开心

穷也好 富也好

开心健康最重要

希望大家都能好好的

(不开心的话,我们评论里聊聊)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抱歉离题了,祝大家都能幸福快乐地活下去。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更新。

没想到有这么多回复。知乎回答了不少问题也写了几篇文章,没想到这篇匿名的文章得到了最多的评论(虽然不是所有答案里最多的哈)。

我不了解浙大这位同学到底是怎么一个状态,所以实在不想发表评论。愿逝者安息。只是想介绍一下我的个人经历与君共勉。

关于月入过万的事情,是做的和留学比较相关的,然后主要是用英语。虽然那时候觉得挺爽的,但其实我不建议大家在上学期间去做一些兼职,真的很浪费精力。之前我觉得自己没什么的,完全可以吃的消。确实是可以吃的消,但潜移默化之间我已经把自己的更多心思倾向于赚钱,因为每次收到几千块钱的时候内心的欲望都会膨胀,想要一次超越一次,有时候无法控制。但实际后来想想那时候实在是见钱眼开,太肤浅了。毕业找个好工作的话两年也能攒出来三十万,完全没有必要和周围的人攀比而想早点去赚钱。还是要淡定,眼光长远一些。

读博士呢,就不要在意任何人的眼光,也不要管外面那些诱惑。别人怎么样的生活状态和自己没有关系,打好自己的基础最重要。其实如果毕业之后想继续走科研的道路,博士就是一个搭建地基的过程。入了职就是老师了,马上要申请各种课题,没几年就要带学生了,如果博士期间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将来怎么带学生?如果从这个角度考虑,其实博士压力蛮大的,特别是想做一个负责任的博士。


作为一个硕博连读第五年的女博士,我来说一下我的感受吧。

惋惜什么的就不用说了,更令人惋惜的是,很多人真的根本不了解一个博士的内心世界,甚至包括导师们。

我以前一直不觉得读博士有什么很大的压力,因为大多数博士其实毕业都是没啥问题的,好一点的学校要求两篇 sci,不算难,毕竟有五年甚至六年的时间去完成。然后对于像浙大化工专业这种,一般都会做实验,只要做一些实验肯定能写出文章来,所以满足毕业并不是难题。我刚一开始读博士读的还算顺利,很快就发了一篇领域内比较认可的期刊,还顺带拿了两万块钱的奖学金。这篇文章能中其实有很多运气的因素在里面,因为做了一个比较有前沿但是做的人少的工作,稍微有那么一点创新。当时大家觉得我文章写的很烂不建议我投那个期刊的,但是我觉得反正自己还有很多时间,大不了就被拒呗。然后就很幸运地给了个大修,修了几个月之后就过了。

其实说顺利是相对的。发文章这事儿是顺利,但心路历程其实很坎坷。首先是读了研究生之后对心态的转变。我发文章的时候,是硕士阶段。我们学校想要转博是需要在第三年申请然后考核的,其实说白了就是老板愿不愿意给你名额。我当时一心是想读博士的,也想成为一名美女科学家,所以找了一个博导。大牛老板,实验室公认的好老板。当时觉得自己一定非常有希望的,也觉得自己能跟着大老板很幸运。

然而事情并不是这样的。老板确实人很好,不会对学生管的太多,也不会压榨人,是属于那种老好人的类型。但是我一直都过的不快乐。因为发现和这个老板完全不来电。我是属于那种比较积极的女生,什么事情都想参与,特别是老板的纵向项目。我觉得这对于以后自己工作非常有帮助,我也不想一直做一个书呆子。当然我也希望和老板通过做项目走的近一点,毕竟近水楼台先得月嘛。老板的项目挺多的,但是没有我的份儿。他两个纵向课题分别分给了另外两个男生(同级)作为博士研究课题,然后我是属于那种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状态。因为他说他不一定有我的博士名额。当时其实有些难受的,因为同级的人都已经在投入状态了,而我还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我是真的不懂啊,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思想觉悟,感觉自己就是一个村里人突然进城。于是我就随便找了点东西做了做,然后研究生前两年就这么过去了。这两年里,我也渐渐接受了老板不给女生派发任务的习惯,不再想着能有什么机会在某个项目上挑大梁,因为虽然我坐在办公室离电话最近的地方经常接到老板电话,但没有一个电话是找我的。很不是滋味,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其实那个时候心情是很糟糕的,经常打电话给男朋友倾诉这些事情,然后讲着讲着就会哭。

这种糟糕的心情,来源于内心的落差。之前一直都是佼佼者,在本科是属于那种被老师捧在手心里的,在家里也是众亲戚都羡慕的掌上明珠,但是来到新的学校,身边所有人都是佼佼者。这倒也还没什么,其实也有比自己差的。但是看到有的人在老板的带领下每天都非常忙碌而充实,积累了很多经验,再看看自己就像被打入了冷宫一样,那种内心的失望感和孤独感是无法形容的。但是没办法,再孤独失望生活还得继续不是?

老板看我发了一篇不错的文章,心情好了很多,在我的再三请求下给了我博士的名额。也算是完成了刚入学就有的愿望吧。其实我想读博士的原因有四个,一个是我觉得既然读了研究生,再多读两年也没什么不好的(我很好奇读博士到底是怎么一种状态),反正能够吃够穿的。第二个原因是家里人学历都不高(农村来的),然后底下有不少弟弟妹妹,我作为最大的领头人能读到博士的话对他们以后的成长会有一些帮助。第三个原因就是我想申请去海外的联合培养项目,因为这算是一个对我来说非常划算的出国学习的机会。总而言之,对我来说读博士是不吃亏的。第四呢就是好高骛远地想为中国的杰出女科学家增加一点人气。

但是面临的问题就是,之前随便做的课题老板不太建议作为博士的课题,因为我们不具备继续深入研究的条件。于是就换了课题。换也不算是本质上的更换,只是改了改材料和背景。其实当时的决定是错误的,因为那个课题完全不具备前沿性,导致我后来一直做的不起劲。这个后续再说。不过当时因为能够顺利转博,然后一下子似乎得到了老板的认可,人太高兴就没考虑这么多。其实我有向老板申请做其他课题,他手头上有一个比较大型的实验课题,但他没有同意,因为他觉得女生不适合。

刚换了课题的时候做的还算是起劲儿,毕竟是新东西。这时候我也在看申请海外联合培养的机会。然后看来看去,才发现完全找不到国外在做这方面事情的团队,这都是国外很多年前都已经做过的了。我主要看的是欧美,日本虽然有人在做但是不算前沿,基金委应该不会批准。当时内心的感受非常复杂,身边那些做电池做能源的,都是好几个地方挑来挑去,我这种是完全找不到地儿。我做的课题其实好发文章,虽然发不了 nature 子刊,但灌水发三四区或者领域内比较认可的一些期刊还是容易的。但是我当时一心认为不能以发文章而发文章,做的东西要真正有实际意义和前瞻性才行。那种换换材料搞一堆不同实验设备测的数据的,我觉得不应该这样做。这是一个态度问题,其实有点不入流。于是导致的问题就是虽然做的东西好发文章,但是我写不出来。每次写的时候都觉得自己羞愧难当,甚至做实验的时候也看不到希望,觉得真的是完全毫无意义的事情,我为什么要做啊。

当时实在是很烦。然后又来了一个戏精的师妹和我做一个方向,老板完全没有给区分,她跟着我做(其实是重复我做的)并且还经常搞点小心思。把我气的不行。那个时候感觉身边的人很多都跟着老板跑这里跑那里的,每天过的好潇洒,然后科研也没拉下。我一直都喜欢出差,但从来没有给过机会。于是刚入学那会儿的那种不公平感和失落感又回来了,做什么都不起劲。

干脆不陪他们玩了。于是我就联系了导师申请出国。当然是申请的不太相关的课题,因为我做的课题实在是找不到同道中人。出国这事儿是很认真准备的,然后也顺利通过了。当时的考虑就是,不管在国内做的怎么样,能出去体验一年无论做什么都是可以的。所以第三年基本上就是处在游离状态,认真做的就是准备出国这件事儿,然后顺带做了些实验但并没有好好写文章。整个人的心情状态并不是很好。

其实第二年和第三年还做了一些课外的事情。当时因为不开心老板完全不给项目锻炼,就跑去自己做了一些网上的兼职。当时的想法就是,我完全可以一边做项目一边做好科研,因为我喜欢同时做很多事情带来的忙碌感和紧迫感。既然老板不给项目,那我就自己找事儿干。当然另一个想法也是赚钱。虽然我是女孩子,但其实是属于那种比较自力更生类型的。我的想法就是不做一个房子车子全部由男方出钱买的女人。然后我也想有一些自己的积蓄,并且也能孝敬一下父母。因为家里是农村,生活条件一般,后来在镇上买了房但是有房贷,还有妹妹也在上学。家里给我的期许是本科毕业就工作养家的,但我很可能要读到博士,这期间每个月也就一千多块钱,就够自己吃喝的。当时还受大环境的影响,对奢侈品和大牌有一些幻想。看到身边很多人都用欧美护肤品背着 mk 的包穿着上千块钱的衣服内心多少有点不平衡,但一个月一千多块钱真的不够买什么的。所以我就偶尔在网上接一些活儿。一般都是周末的时候去做,平时的话都会做科研。然后很快做到了月入过万,也开始给自己买一些贵的东西了。买买买之后大概余下了三十万左右的闲钱都被我存起来了。那时候有朋友硕士毕业找工作,我发现我一边读博士一边也能月入过万并且不用交税,还不用付出太多时间,简直不要太爽。

第四年就是在美国了。这一年过的很快,现在想想简直就是在做梦。在外面完全没有国内的那种心情了。不会没事想着老板打电话会不会找我,不会怀着这种期待,也不会因为别人做的好就感到羡慕和自卑,完全是非常放松的状态。国外的老板人蛮不错的,管的不算严格但是很认真。在那边做课题整体感觉很放松很自然,同时又非常坚定的认可自己,认定自己做的事情是非常有价值的。其实也不是那种前沿性的工作,但是每次和老板的接触都会被他的认真劲儿感动。我感觉在国外一年和国外导师接触的时间都比我在国内三年和国内老板接触的时间多,并且其实对国外导师的感情更深一些,感激之情也更多一些。这一年完全就是人生巅峰,期间的一些经历也对我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首先是感受到了中美科研氛围的差异,真的是很不一样。国外老板对学生做的东西非常关心,经常和学生讨论问题,很多时候我觉得都没必要直接写文章就行,他一定要把事情做的圆满了。然后学生也很乐呵。他们对自己做的东西都充满热情,能给你讲一万个理由他们为什么做这个课题,而我的理由可能就是好发文章好毕业,或者老板要求我做这个。跟他们比我觉得自己就是傻 x。后来国外老板让我介绍我在国内做的工作,被我拒绝了,因为我实在觉得自己做的东西难以说出口。

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在出国体检的时候检测到了一点不好的东西。虽然没有性命危险,但是如果每天生活的压力过大或者过度劳累很可能五十岁就会得癌症甚至死亡。当时拿到体检结果的时候有些崩溃,当然更多的还是吃惊。面临的问题就是,如果你能够通过每天工作 18 个小时变成一个可能非常出色的人但四五十岁就在病床上接受化疗,或者每天工作 10 小时左右不会富甲一方但却能多活三十年,你会选择哪一种呢。和美国人的一些接触可能也帮我下定了决心。那些所谓的名牌都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也不再去买买买。并且更重要的是,我发现自己目前做的事情完全没有必要让自己起早贪黑付出生命和健康的代价去努力,对我来说,之前一直都是在往前看,往钱看,但现在我开始慢下来,低头走自己的路。在美国算是想开了。曾经我觉得一个博士不顺利毕业简直就是可悲,但现在我完全接受这件事情,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曾经我觉得人一定要超越身边的人,但我现在发现真的人外有人,无止境的超越没有任何意义。所以我觉得自己不再像以往那样不开心,也不再在意老板的态度。

于是第五年,带着这种想开了的状态我步入了应届毕业生的大军,开始找工作。找工作的压力还算是小的,毕竟得先毕业。毕业压力不小,因为在美国做的东西没法放到大论文里去。我感觉自己整个博士期间完全就是什么都没做。深深的悔意啊。马上就要交大论文了,我至今一头雾水不知道该怎么做。按照以往,这个时候我都已经急死了,说不定也去跳江了。开个玩笑,我可不舍得这么年轻就滚蛋。但确实是面临很大的问题,换做心理承受能力差的,未必能坦然对待。其实换做大多数博士,我都很好奇他们会怎么对待这件事情。这完全就是一个死局。可是急死也没用,我现在依然每天十点半准时睡觉,七八点起床,就算再时间紧迫我也不会熬夜加班去做什么,更不会每天让自己过的很累很焦虑,因为命最重要。当然我也不再去接网上的兼职了,毕竟月入过万也是需要付出很多时间成本和精力的。

众亲戚都觉得我很牛逼,名校博士,去过美国,拿过奖学金,将来一定是年薪百万的那种。他们聊起我来满眼都是钱的光芒。我呵呵,懒得解释了。去找工作,找来找去总结了这么几个点。

1. 找公司:专业相关的公司基本不要博士只要硕士;要博士的年薪肯定 15 万以上,条件好的能达到 30 万,不过是在一线城市;也有一些比较坑人的公司,给 20 万以上但工作六天班经常加班的那种。专业不相关的,不好找,基本都是小公司和私企,能给到 35 万,在深圳。我们领域大不多博士都不会去公司,因为硕士水平完全够了。待遇不咋样。

2. 找高校和科研单位:基本就是看文章数量,文章在几区,本硕博学校水平和海外经历。文章是最重要的。两个人去同一个单位可能待遇差好几倍,因为文章不一样。985 基本需要很牛才能进去,还得有人推荐。211 也需要很牛,大多数给的是博士后,好一点是师资博士后。双一流略微难,给讲师就不错了。学院好进,去了就是讲师或者副教授,不过能去学院当副教授的基本都不会去学院了。起薪基本上十几万算是好的,安家费最多 40 万,大部分都 10 万,还有两万的(搞笑么)。总而言之,因为手里文章多的喜欢去好一点的学校,文章少的只能去差一点的学校,所以大家刚入职待遇基本就是一年十几万的样子,然后有过渡房居住。后续发展当然是有差距的。不过像什么青千百人我这辈子都不打算考虑了,领域里没见有女同胞拿过大项目的,自己也确实没做什么对社会和科学发展有重大意义的事情。总之做科研这件事情,属于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想发财就使劲出成果,想安度余生的就悠哉悠哉完成基本任务好好给学生上课就行了。将来我是做不了颜宁这种颜值担当的女科学家了,但我想做一个认真负责的好老师。

大概就是这样的状态。博士五年是目前为止心路历程最跌宕起伏的。很多时候其实挺惨的,很多时候又幸运得有些不可思议。期间很多时候痛苦到不行,也曾有很多次夜深人静时候的悄悄流泪,这都很正常。毕竟生活还得继续。

知乎用户 刘畅 发表

曾经读博的时候也差不多一样的感觉,每天如果能正常醒来就觉得这一整天都得感谢再感谢,几次爬过楼顶也几次在江边过夜。

活着本身对精神洁癖的人来说就是煎熬、就是一种慢性自杀的悲哀,最痛苦的自杀。

这种就是能体会的人会说一句其实活着本身就需要各种的理由、不停的找理由活下去,而不像覆灭,仅仅一个就够了。

希望热爱生活的人能长命百岁,希望不想继续同流合污的人各得其所。

以上。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曾在湘江边徘徊许久,最后时刻,给我妈打了个电话。(侯学长应该也犹豫许久)

事情过去 6 个多月,看过精神医生,进行过心理咨询,期间发生很多事情,深刻认知到真实的世界与自己的认知很大的不同。

世界上除了疾病和亲人的逝去能够让人真实的痛苦外,其他的事情都是虚妄的。

  • 那个时候,我觉的世界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很多的各种负面事件,觉得世界不好,没有活下去的信心。
  • 比较,看到其他同学那么多荣誉 ,工作找的那么好,毕业又问题多多。
  • 为了不给人添麻烦,努力维持自己奋进的样子,好累好累。
  • 最糟糕的时候,看不到自己优点,看不到世界的美好的一面,看不到自己曾经取得的荣誉,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心理咨询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世界很多事情就想手掌一样,有正面和反面。当你看到的全都是反面,那么黑暗就将你吞没了。

的确啊,新闻里推送的都是来挑拨你情绪的事件。如果你一直关注这些事情,你的大脑就会被这些事情占领。

关于比较。比较分为两种,一种为纵向,一种为横向。纵向是自己按照时间的长度进行自我比较;横向比较就是和周围人比。我花了很多的时间来解决横向比较的心理纠结。

  • 横向比较有害无益,比赢了并不会多大激励作用,比输了却是大大的打击。
  • 横向比较是一种外在的激励,犹如无源之水。依赖横向比较而取得的进步会让人累的精疲力尽。
  • 纵观我已有的成就,无一不是自己在本身基础上一点点完善自我而取得。横向比较只能赢得一时,不能赢得一世。

所以人得抛弃横向比较, 如自己能不停取得进步,即使暂时不如人也没有关系。

怕添麻烦,本来心理问题很严重 ,**是生病了。**生病了就会添麻烦。

心理疾病和生理疾病都是一样的,严重了都会要人命,所以生病应该去治疗。心理疾病去世大家当做普通疾病去世看待就释怀了。

我一度以我不能按时毕业,签的工作毁掉了,给导师和辅导员添了麻烦,同学又各奔前程 觉得自己落后而懊恼不以。

心理老师告诉我,你现在是生病了。就像你参加跑步比赛,可是腿折了,肯定需要人照顾,哪有生病不麻烦别人的案例。别人只是暂时跑到你前面,等你好了,就可以继续跑了。

我一直用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发现自己原来很优秀。后来到了深圳,某天走在大街上,环顾四周,我觉得自己学历比他们都高多了,见识比他们高多了,我比他们大多数要年轻,我身体也挺好。

我没能按时毕业,错过了很多机会,也弄的一团糟。不过我觉得收获挺大,心理强大了许多。

就算延迟一年,就算最终还是没能拿到学位证,但我只要把自己工作收尾,做好资料整理,对导师做个交代,这段学业也就没有任何遗憾了。

经过这一段经历,我更加相信自己,不论如何,我都将取得一番成就。即使成就不大,也好好的过完人生接下来下来的几十年。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3YV0pj 发表

曾经走到绝路边缘的人说两句。他们缺乏理性的思考,把成功和结果看太重了。

1. 你和教授、院士都会死的,谁也逃不了这个结果。人生如果有意义,那一定不是结果,因为结果都一样:死去、腐烂、被人遗忘。

这个世界你能有多伟大?就算你达到了你的伟大,你的成功,就有人在乎你么?你在乎诺贝尔奖得主奥拓 * 哈恩?不,除了哈恩的父母子女老婆,没人在乎他。哈恩在柏林搞出并发现核裂变,而美国人继承哈恩的成果,并用它造原子弹,策划轰炸柏林。而哈恩曾说过,如果有人用原子弹,他就去自杀。如果你在乎诺奖得主就要在乎他的生命和他的爱国情怀——可是没人在乎,该轰就轰,还是轰柏林。who cares?

他是拿了诺奖,但你知道哈恩爱吃啥,喜欢哪种文学、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做啥?只有他老婆知道。这说明你只知道他的名字,而这意味着你几乎把哈恩忘了。他的意义也在衰减。

你所追求的东西都是暂时的。再过 1000 年,也许人会认为即使哈恩没发现核裂变,也有后人发现,只不过晚几年。1/1000=0,你买 1000 克的大米,多加 2 米粒商家会反对么?谁在乎?意义呢?在时间里消失了。世界花花绿绿,但那些结果无非一个字,空。

况且你可能还拿不了诺贝尔奖。

2. 人生是个过程,不是结果。

黑格尔的逻辑学指出,部分和整体具有相似性。部分的逻辑通过 “正题 - 反题 - 合题” 的方式走向整体。

人生大结局死亡,在其部分中也有对应物。考试分数和死亡一样,你无法更改只有接受,也必须接受;同样的还有毕业、博后出站、项目结题、公司破产了、退休等。

中间只有过程不一样;结果暂时有区别,然而过一阵子好像又没有什么区别了。清华的博士毕业那天,还有人问你本科在哪儿读么?不问论文问这个,就是有病。

3. 意义蕴于过程。

某些人为了真理蹲大牢,比如曼德拉,结果呢?出狱,和普通囚犯一样出狱,结果并没什么特别。但是蹲大狱的过程,反而是他人生最有意义的时候。

还有很多人,蹲进去拒不认错,坚持真理继续抗争,就没再出来。某些人被迫害被冤枉,入狱期间外界以各种诱惑引诱他认错,但他拒绝了。蹲了 16 年最后死在狱中,直到现在我们还怀念他。他们人生的辉煌恰恰发生在失势后在狱中,是炼狱成就了他们,成其大仁。戊戌七君子受尽酷刑也没有把袁世凯和其他变法同仁供出来,这就是他们人生的意义。如果非要看结果,那长期看,他们都死了。短期看,死在狱里。

知不可为而为之。注意过程,注意 “为之”,而不是“不可为” 这个结果。所以这些人才是我们的榜样。

成功固然可喜可贺,但是人生的意义也在成仁。如果在狱中放弃了真理,或者在狱中自杀了,这就是认怂。

人生也是一种炼狱。这个世界也是监狱,各种考验、压迫、各种不自由不平等。如果真理唾手可得,不需要为之奋斗、坚持的话,那人人都是君子。没了考验和困难,世上就没有君子和小人的区别了。所以,放弃抵抗而自杀,这是一种真自杀,毫无意义,是可耻滴。

人来到世上不容易。既然来了,就要在过程中努力修行来提升自己,努力地与苦难、黑暗、无知抗争,少留遗憾。先不说对社会有多少影响,至少也要对得起自己。大胆地去拥抱困难,提升自己的境界:活着,就要像活着的样子。而不是执迷于最后的结果,被烦恼所困,抑或被心魔打败,胆怯、逃避。

知乎用户 机器人孔博士​​ 发表

人皆生子盼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但愿儿子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 苏轼

知乎用户 杳渺 发表

我同学,一山东汉子,本科毕业宴席上聊天时,把手罩于高脚杯上,兴起不慎捏碎高脚杯,导致玻璃插入手掌,鲜血喷涌,但他不为所动,面不改色,谈笑自若,直到宴席结束去到医院,医生做完检查发现神经划断,要求去市医院做手术,期间三个多小时,我没见他皱了一下眉,喊过一声痛!

就这样的铁血男儿,在浙大读博,三年研究成果换一个出国名额,兢兢业业,早出晚归,结果出来后却被学阀窃取,把留美名额给了另外一关系户,一个全程没任何参与的浙大土著女生,却能挂名在我同学的所有研究论文上,他辛苦三年,终究不过是为人做嫁衣。申诉无门,被搞成抑郁症,休学一年多!在他新婚之夜,老同学们一起喝酒,他回想起浙大经历,流下了我生平仅见的第一次泪水,其委屈之情,伤感之处,让周围所有同学不禁为止动容,尽皆下泪。他的一句:“浙大的博士真不是人读的”!至今言犹在耳!

我想如果换了是我,面对如此经历,恐怕早已是一具死尸!我想这个跳江的学生,八成也跟我同学一样,不是浙大的本科生,多半也是农村来的变异家或者小镇来的做题家。拼尽全力考研考到浙大,自以为可以逆天改命,却不知已是半只脚踏进鬼门关。不管中国的博士扩招多少,但请相信我,中国的科研已死,死在了门阀的手里,现在不过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罢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4 月 1 号愚人节来更新一波

前几天中了一篇 CCF-A 顶刊,毕业已经不成问题啦

那些还在努力中的博士们,不要放弃,一定要熬下去

===========================

同为直博生,之前也差点得了抑郁症。

2017 年底经历论文被拒,每天都非常焦虑,感觉会被延毕。然后相处七年的女朋友在我最困难的时候选择了离开,觉得跟我在一起看不到未来。但是我真的是尽力了,每天除了睡觉就是做实验,写论文。那段时间现在想起来都是阴暗的,也不止一次地想退学或者结束自己的生命。

最令人寒心的是家里人的责备和不理解,每次都问我:“发篇论文有这么难么,哪有我工作辛苦?为什么感觉你每天都在写论文?要不要给导师送点礼,这样子你就能早点毕业 “。我不奢望他们能理解我的压力,但是请不要在给我制造压力了,我活着已经感觉很艰难了。学业压力加上孤独有时候真的能压垮一个人的,我有几次差点精神崩溃。好在本身比较乐观,那段时间有好兄弟的陪伴,花了一年时间熬过了最艰难的时候。

愿每一位直博生都能被温柔的对待。

==========================

看到很多人都说是心里太脆弱了

借用列夫托尔斯泰的一句话:你不是我,怎知我走过的路,心中的苦与乐。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随手一答,谢谢你们紧张关心,人间的可爱与不可爱我都见过并且拥有过了,知道你们心意的好。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人群中的人,从来都是,既格格不入,迥然不同,感同身受万万不能;又千篇一律,没太大差别,不过生老病死爱恨情仇。

________________

在人间体会到欢愉,真的不是一件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事。

我知道有人渴望爱,有人渴望财富,有人渴望看见这世界的同与不同。我无比羡慕那些人,挣扎着要有钱,要变美,要去吃,去玩,要发疯的去爱别人,要朝食暮寝,安稳一生。

啊,那些事情是如何让你们快乐并支撑你们醒来的。

毛姆说人人都只看到地上的六便士,没有人抬起头看看月亮。

最可怕的事,我看不到地上的六便士,举起头,头顶也是一片漆黑。

我已经尝试过了你们说的会让自己快乐的方式,都没有用,并没有觉得自己变好。

可我,好想死。

成年人的世界,容不容易我不知道,但不过如此。

愿没有来生。

大概他跟我想的一样吧。

索性,我还有些事可以逼自己去做,假装愿意明天醒来,正常生活。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决定实名前来请愿。

请大家让京京安静地走吧,他既然都这么选择了,就请大家不要再打扰他,揣度他了。

原回答

不要再解读了,京京真的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人,总是为他人着想,忽略了自己。

如果他真的选择了离去,那就祝福他,不要再受到这个社会的残忍对待了。

再去揣度这些,对他又何尝不是伤害,他真的已经够苦了。

京京,你终于为了自己,活了一次。

纵有万般不舍,仍将含泪挥别。

爱你。

知乎用户 凌晨 发表

记得当晚 11 点左右,朋友圈开始刷起寻人启事。

第二天,我一个师弟跟我说:师兄,在读研之前,看见别人读研读博跳楼的很不理解,现在觉得很能理解。

嗯 就这样吧。

知乎用户 剑衣 发表

莫要对导师有期望,莫要对同门有期望,莫要对学校有期望,莫要对自己的科研有期望,莫要对国内科研有期望,莫要对国外科研有期望,莫要对奖学金有期望,莫要对伴侣有期望,莫要对路人有期望,地球少了谁都照样转。

没有期望就不会失望,读博阶段你要做的只是对自己负责,抓紧时间赶紧毕业了事,如果实在毕不到业,就算了,面子算个球,另外为人类做贡献这种事,轮不到你 。

知乎用户 文华​ 发表

我是北工商工业外贸本科毕业的,在我毕业后两年左右,学校就被罚了黄牌,好多年,都是北京各家企业眼中一所不入流的院校。看到这里,再看我的签名,会不会觉得我的专业跨度大得有些可笑?

以我的天赋 (现在看来很有限,但是那时候看自己总觉得自己很厉害的),我的分数,我有可能上北航这个层次的学校,每当我在学校阴暗的八人宿舍里,找不到和舍友共同的话题,我不喜欢我的专业,我觉得我的专业前景黯淡无光,在学校里,我不止一次问自己,我怎么会到这里来。

学校的老师,本科毕业的老师最负责,学历、资历越高的专业课老师越糟糕,甚至有金融老师会在课上说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个地方我也不懂,你们自己看。这个东西我是多年后才逐渐弄明白是怎么回事。

在校期间,由于我对专业课程兴趣寥寥,基本就考个 70,80 分,自己大量时间花费在学习计算机上,但是也只学了个马马虎虎。

毕业后,无论是外企还是国企,我都没有能够进入,事实上,我的同学也几乎都没有,只有个别上了研究生的,后来进了银行。我给妈妈打电话,说,我要考研。老妈很兴奋的告诉我:我有个好办法,你可以一边工作,一边考研。于是,我只能哦,哦……,挂断了电话。

我还是在毕业前半年就找到了工作,在第一家公司渡过了刻骨铭心的三年。我在西单以 600 元的价钱租了一间四合院的小房子,没有暖气,没有网络,只有一张床,冬天冷得无法洗澡,在公司还经常加班到半夜 12 点,1 点。那时候我工资只有 1000。不过,真的感叹北京中心地带的治安一直不错,我这样一个人 30 分钟车程回去几十次,从来没有遇到治安问题。

第一家公司是创业公司,虽然有火箭院这样的大股东,数亿的投资规模,但是依然发不出工资来了,而且,连续 7 个月,而且这 7 个月中,由于很多人离开了,我要做很多人的工作,回家晚的情况更多,以至于同学来找我,我没法接待他,他认为我瞧不起他,断了来往。

有一天,我早回家,我才发现,我原来好久没有看到北京的夕阳了,原来北京在夕阳下,可以这样的慵懒、惬意。

然后,同公司的女孩追我,我们在一起,我离开去了某跨国企业,虽然在那里,我每月能有当时北京不错的薪水,坚持下去,也能够买房,但是我感到恐慌,因为我什么都学不到,我感到有一天我离开的时候,我会什么都不是。于是,我提出来我要到上海去,和同学一起创业。女朋友好多次大哭,我为她安排了不错的公寓,为她交房租(当时她作为金融行业见习生,月薪 1500,而且持续了足足 3 年),我承诺,我会每两周回来看她。后来我做到了,我们在我来上海几年后结婚了。

我去了上海,然后经常在永康的小旅社里蹉跎,经常在半夜里赶货,经常被客户责骂。感谢我的供应商们,虽然他们没有能够提供优秀的产品,但是自始自终,没有人欺骗我。即便这样,还是出问题了,一个产品设计出了问题,因为电池氢气累积,发生了爆炸,产生了数十万的亏损,对于当年的我,不呰于于天文数字。这期间,我父亲因为扑救山火,心脏病发去世了。

后来,我和一家美国企业合作,开发新产品,获得了不错的销量,逐渐填补了窟窿,然后新的问题又发生了:工厂修改了产品方案,对于白人和黄种人之间的差异没有充分的估计,产品会轻易地被白人臂力损坏。再之后,问题接二连三:水泵开关失灵,导致客户小艇沉没。专利发生问题,被美国同行起诉。

和美国公司在策略上产生根本问题,分道扬镳,然而,其实这之后 7/8 年间,我依然在不断帮助他们,这 7/8 年间,我最高峰的时候,个人债务达到了 80 万的水平。这期间我成家、买房,孩子早产,孩子脑瘫,孩子没人能帮助进行康复治疗,我自己亲自陪同孩子在上海,回北京,进行了 4 年多的康复治疗。这期间因为经济能力,不断被妻子训斥,责备。这时候我开始抽烟。我抽烟 5 年,妻子一直不知道,偶尔有两次,也以为我是偶尔抽一点,其实我每天半包,持续了 5 年。

十多年的制造业生涯,让我无法承受,不仅仅是盈利问题,虽然有不顺利的时候,但是也有过不错的盈利,而且是因为我的产品出了问题,是会死人的,这个时候我真正认识到,以我的能力,我的背景,我的人脉,我根本无法支撑比较高水平的实体产品的研发制造。我果断决定抛弃制造业的一切基础,这个时候,我已经 36 岁了。

我甚至很难找到适合我的职位,终于,我从妻子那里借款(幸好她这些年还算顺遂),和朋友建立了一家医疗器械企业,我做 CTO,我知道风险很大,但是我不走这一步,我无路可走,果不其然,这家公司顺利倒闭,我的几十万买到的,是医学行业的资历和一些能力。我得以进入一家小外企,从进入第一天就加班到 10 点,顺利完成了重要的参展产品 DEMO。

事实上,也就是今年,我真正以较高的薪资进入医疗行业一家有规模的外企,一切才算稳定下来,但是回首看去,从我考上大学开始,我已经蹉跎了 22 年,我本来的志愿是做一名火箭工程师,而且我有能力做到,我的高考分数远超北航录取线,如果我进入北航,上面的磨难应该是不会有,但是我又会面对什么呢? 我可以清楚的看到,在某个研究所中长时间超时工作,拿着微薄的薪水,勉强养家糊口——如果我能有家的话。面对一次次低水平的航天生产和研发组织时的无奈和惶恐,对自己事业前途的怀疑和绝望,对于理想的遥不可及。

但是事实上,今天的中国航天虽然种种弊端,比 5、60 年代起步时的一穷二白已经好了不知道多少倍。我虽然一路坎坷,但实际上比很多同学有更好生活和经济条件。

我有朋友在美国藤校做博士,他是复旦的硕士,从小到大都是顶级的学霸。他太太告诉我,不知道有多少次,他因为导师的科研任务,三天三夜不眠不休的调试大型机程序,一个一米八高的大男人,好几次冲出实验室放声痛哭。他有同学被导师牢牢绑在这个博士课程中 5/6 年才能拿到学位,每月拿着 2000~3000 刀的各种收入,前途同样一片灰暗。

后来,他侥幸因为导师跳槽,在第三个学年将学位给了他。他得以进入了大摩,然而,沉重的项目压力,让他的带状疱疹反复发作。然后,没有能抽中 h1b,差点被迫回国(他的方向目前国内还没有,他的资历,那个时候回国还太浅了)。

这个时候,我才知道,我以为自己没有能够进入顶级院校导致后面一路的坎坷,其实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人生和宿命,我们努力,我们奋斗,我们也许无法改变什么,但是我们的民族能够不断前进和发展,我们的后代能具有更加宽阔的眼界,我们所经历的一切坎坷,在历史的长河中,其实都是微不足道的小波浪

所以,那些感到自己艰难,感到前途灰暗的博士、硕士朋友们,天空那么大,阳光总会穿透云层,为什么你非要盯着那一抹乌云呢?

补充一点,我女儿虽然脑瘫,但是程度很轻,她笑起来就像天使一样,就这一点光,就能照亮一切黑暗了!

上面说得是我自己的情况,我来自一个地级市,父母虽然不富裕,但都是国家公职人员,说实话,我还是有人给兜底的。

我有大学刚入学没有几个月就因为精神问题退学的同学,安徽某地的吧,生化专业,母亲来照顾他时就住在他的男生宿舍里,可以想见家境贫寒的程度,退学后,基本肯定一生大概率的会非常艰难,家庭也会很艰难。和他比比,其实我觉得我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我至少有一两条退路,他们一回头,真的无路可退

他们无法面对这些磨砺,一方面是学习,成长经历过于单纯,另一方面也是成长环境过于封闭,而且很多人完全没有退路,农村的认知局限,让他们也无法看到出路,更不知道社会到底什么样,农村的孩子,有的真的很难,希望大家遇到来自完全封闭的农村的孩子的时候,能够多一些包容和善意,多给他们一些帮助和引导!

知乎用户 猴子​​ 发表

特别理解。

不想再装。

读博士最大的挑战,不在科研难,甚至不在压力大,

而是做不了自己的无奈,看不到方向的彷徨,和了无生趣的迷茫

科研累不累?累。但博士是世上最不怕吃苦的一群人,加班熬夜做实验推公式码代码都不是事儿,最怕夜深人静时,实验做着做着,公式推着推着,突然恍惚起来——我是谁?我在干嘛?这玩意儿有啥意义?灵魂三问,就此崩溃。

为什么做不了自己?因为我们清醒的知道,自己做的研究没半点意义,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经不起多少推敲。SCI?EI? 水文章不难, 可有多少工作真正具有价值?亦或是一坨坨裹着一层巧克力的,看起来美味可口的 shi?

外行人不知道,每天搬砖的博士们还不知道么?但那又怎么样?你能大声喊出来吗?谁都知道水文章不好,谁又能不水呢?最后依然在论文里各种说故事各种包装,小同行们互相吹着捧着,把一个其实没有一点用处的小方向吹成一个大大的泡沫。

假装自己的研究很重要,心会很累,慢慢耗尽我们关于学术的一切热情与理想

装,接着装,毕竟这世上谁还不是戴着面具活着呢?

但与工作的同志们不一样的是,他们在工作里的戴面具的目的是明确的,就是钱——为了养家糊口,为了 making money,豁出去了,也收获到了。

但博士们呢,用什么支撑自己装下去?钱?笑话!毕业?笑不出来。坑导师哪儿都有,坑法各异,结果却是一样——让你哪怕装的很辛苦,却总也毕不了业。甚至即便毕业了,又怎样,换个地方继续装?

博士最容易迷茫,因为面对科学的海洋,我们真的太渺小,我们渺小,看似大牛的导师们也渺小,整个人类世界都很渺小。

这种渺小感会令我们不断陷入自我怀疑的境地里,怀疑智商不够用,怀疑研究没意义,怀疑课题没出路,怀疑这世上的一切都是虚幻。找不到一个让自己心安理得的归宿,只能一次次在辗转反侧中彻夜无眠。

牛顿他老人家曾自嘲,说自己只是个在海边拾贝的孩子,那么我们呢,普通博士,或是在捡捡垃圾罢?捡着捡着,看着看着,便想跳了。

能在垃圾中捡到贝壳的终是少数,有时候,读博~= 赌博。

共勉,三思。

一路走好。

知乎用户 sophie 发表

看到很多答主都在说 “我能理解,我可以理解。” 这种话,突然感觉我自己并不是孤独的。

这件事情出来的那天晚上,十点还是十一点的样子,朋友圈里全部都在发着寻人启事,或者说帮忙找找人这种话,但是,我们这些学生啊,除了发朋友圈以及议论纷纷以外,又真的会有几个人能够切身体会别人的痛苦,会去寒冷的钱塘江边上去找呢?最可怕的是,宿舍里的舍友还用他怎么不为他的父母考虑一下这种话来绑架他。

看过他朋友圈的人都知道,他难道没有为他的父母考虑吗?我觉得,恰恰是为别人想得太多而一直以来丢失了自己,当他发现,他无论怎么做,都到达不了别人口中的自己,他选择了放弃。

其实常常以来,我就是这样的人,总是做着别人嘴里的自己,好不容易,拿了优秀毕业生,拿了国奖,上了浙大,读了博士,才发现自己很努力很努力取得的一切也不过如此,而当自己发现毕业好难啊,毕业以后就算工作也好难啊,工作以后想赚大钱也好难啊…… 那我为什么读博士?我真的不开心啊…… 甚至跟人打交道我真的很烦啊,想让别人喜欢真的好难啊,所以,不断发现自己人格中的缺陷,就不断厌恶自己。

知乎用户 不吃鱼​ 发表

有的人啊… 不混学术圈就别瞎揣测人家心理素质差,公道的说一句,能在生化环材突围到博士的人,心理素质起码甩普通人十条街

而且人家都 26 了,还 tm 揣测别人是因为学业压力问题,说实在的有点侮辱人

就算是清北复交,nerd 能有多少,大部分人就只是普通的读书人

生命诚可贵,自由价更高,一个独立的人格选择了离开而已,不存在任何对不起谁的问题

知乎用户 玲珑 发表

我能理解那种感觉。

这种时候,最需要的不是鼓励,不是支持,不是坚持一下,生活更美好这种屁话。

他应该很希望有人可以跟他说,放弃吧,你尽力了,你这么辛苦,别撑着了,谁都会做不下去的。

他说想自杀,我会跟他说,能理解,毕竟你这么难了,如果你实在受不了了,做什么都支持你,这样子他肯定会活下来。

正是那些积极的东西,会把一个人的退路斩断,逼上绝路。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知乎首答。浙大直博二年级某工科在读。

是在网上铺天盖地寻人消息的前一晚上朋友圈炸了,当晚我们所里几个同届的好友在外面喝酒夜宵。回到宿舍大约十二点,母亲大人给我打了微信视频,说听闻该事件,突然特别想我。母亲大人彼时在德国做交流,由于当晚喝了点酒,和母亲大人多说了几句,第二天却记得不清晰了,起来看见她的微信消息,说,开心不开心都要和妈妈说,妈妈爱你。

突然间的泪流满面。

朋友圈后来的几天都在转发寻人,后来找到了人却已经离世。有很多人说,天大毕业又来浙大读博,有什么想不开的。我挺不赞同这些言论的,想不开的应该都是我们这些活着的人,侯同学才是那个想开了的人。毕竟不是谁都能有勇气放弃这个世界。

读博真的是一个修行的过程,以我自己来说,二年级了实验停滞不前,又要面临老师催促成果,本科阶段说白了没什么科研的经验什么都要自己学,有时候真觉得顶不住了,失眠,脱发,胃病各种身体上的烦恼。还有感情上的烦恼都让人绝望。

但同时,作为一个独生女,父母身体又不好,是真的不敢放弃这个世界,同时又贪恋这人世间的各种美好。新闻出来后上了热搜,好朋友们的问候又让我觉得我自己是被人需要的。

很同意高赞回答的看法,可能是他在绝望的时候找不到救赎,如果他能找到倾诉的人,可能就不会走到这一步。这才是最可惜的点。

我后来发了条朋友圈。

别人都祝你快乐,而我只愿,你历经山河,觉得这人间值得。

至少我如今觉得这人间值得。共勉。

觉得偏离主题了,见谅啊多说了几句。

知乎用户 勃欣然 发表

默哀

自从我认识到自己的失败之后,我就从此放弃了对成功的执念。吃米粉、开 uber、不结婚、不买房、不生子。最基本的底线都能做到,还有什么压力呢?

当然,死亡是人的权利;站在生者的角度去评判亡者的选择,是毫无意义并自大的。

但对于生者而言:承认失败,认识失败,加入北极,刻不容缓。

知乎用户 可盈​ 发表

今天看朋友圈,确认这位同学去世了,很惋惜,也愿逝者安息。

目前还不知道他去世的具体原因,但是,博士生这个群体,总是在就读时,承载了太多压力。

这让我想起很久之前,在清华读博的日子。有天晚上九点多,我从实验室回 W 楼,路过一间寝室的时候,听到一位同学在嘶吼 “我感觉我毕不了业了怎么办,我毕不了业了怎么办”,一直到现在,她声音里的无助和绝望,都无法忘记。

记得那天我发了朋友圈,很多博士同学在评论回复:真的好想抱抱她。如果没有过类似的无望,又怎能如此感同身受。

有些人会把博士生的压力和导师关联起来,但是就一般的情况而言,大部分导师对待学生都是不错的。

导师虽然人都普遍不错,但是课题的压力,毕业的压力,年龄的压力,现实的压力,却从不会放过博士生们。尤其是每个学校都有毕业要求,要求文章,要求影响因子,但是,如果课题遇到困难,做不出来,一年又一年地承受失败的煎熬,不知多少博士掉光了头发,失尽了眠。

有个同学,基本每天都在熬夜做实验,但却总是失败,换方向,也没有成功。感觉中间几年见到他整个人都是没有精神的样子。直到他发表了第一篇文章,才能从眼睛里看出光。

我们经常会鼓励自己,也鼓励别人,看看师兄师姐们,都是前三年没什么成果,到了第四年发表了文章。可是,也只有我们自己知道,这所谓的前三年有多难熬。

现在很多学校都有心理咨询中心,可是,真正起到的效果能有多少,我们不得而知。

所以,真正读完博士的人,面对痛苦的博士生,想说的是,如果能坚持下来,希望你能坚持一把,毕竟最好的青春,都花在了科研上,如此放弃,却有可惜。但是,如果你真的熬不住了,甚至因此影响了身心,那就放弃吧,没有什么比健康和快乐更重要。以及,如果你真的熬不住了,请尽量一定要去正规的医院或者诊所看医生,在你无助的时候,有更专业的人可以帮助你。学会求助,也是我们生存的一种技能。

如果你身边有正在读博的人,请偶尔多花点时间去关心他们吧,雪中送过的炭,要珍贵过所有锦上添饰的花。

也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公众号,宇伲说,会定期发布好玩有用的文章,并且会回答大家在后台提出的问题哦。

知乎用户 qadg9​ 发表

看到最后

看完了转发给博士们。

可以救一些命。

知乎用户 kouetsu31 发表

读博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机会成本过高。

如果我们合理假设攻读博士学位的人都有较高的智力水平和较为恒久的毅力,不难想见,如果他利用这些优秀的素质从事其他前期投入较少,回报周期较短的普通工作时,获得的收益和效用应该是高于拥有平均智力和毅力水平的一般人的。然而科研成果可遇不可求,再加上政策上不够倾斜和优待。失去了较大可能拥有的财富地位权利家庭,获得是一片未知。再怎么风险偏好心理可能也是要凉凉。

不过沉默成本,是实在不该影响后续决策的。

知乎用户 王晋东不在家​​ 发表

又有博士生轻生了,很痛心的事。

我们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呼吁后来人:

身体和心理健康是第一位的,

你要相信,现在认为最重要的

Paper,对象,钱,工作,和房子,

一定会有的,

千万不要想不开啊!

知乎用户 华家池之猫 发表

可惜,我的答案刚写完,就证实了。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灭了。


到现在为止也没有警方,校方,或者男生家长方面出来说明信息。说明可能还没有死,或许还有救,还抱着一丝希望觉得他在最后时刻回心转意。的确,985 本科,浙大博士,哪怕中途退出也不是失败者,完全可以东山再起。就算蛰伏几年,只要奋斗不息,重新活个不错的人生,成个不错的事业,有个不错的家庭,都不是不可能的啊。


好了,按照惯例,好话说完,要开始说丑话了。

浙大的 “世界一流大学” 到底还要再有多少牺牲者?从 2009 年玉泉校区西北大学海龟博士自杀开始,到现在,这个学校名气在蹭蹭蹭往上涨,论文一篇发的胜似一篇。但是很多论文,却是靠金钱,研究生的时间堆出来的。虽然赚的了一时名声,但是长远看,却牺牲了一代人。

我虽然在国外接受的科研教育,但是和学校的关系却一直密切。过去本科毕业设计时的导师和他的研究生一直保持密切联络,因此对浙大这几年的发展更加了解的同时,也对其弊端有所察觉。总而言之,浙大的研究生毕业水准在一年年的往上提,从发表 SCI,到后来的影响因子,到现在的硬标准:必须要有 IF 为几分的文章才准毕业。可是 IF 毕竟不是放之而皆准的标准,一些学科的 IF 较高,一些学科的整体 IF 则很低。有的学科如果 IF=6 划线,估计只有 CNS 可以算了。

众所周知,浙大的强项在于应用学科。应用学科不仅仅只是热门学科如计算机,医学。大量的应用学科是没有多少文章可以发高 IF 的文章的。可能 IF>6 的文章一篇,就是这个行业历史性的大发现了。所以这个大环境下,只能一窝蜂的涌向热门领域。你做我也做,就比谁快,就比谁的数据好。把原本是百家争鸣的科研活动,变成了烧钱和研究生时间精力的活动。产出了一堆文章,已经文章机器——毕业生。却还是要去国外进行回炉重造。

以我的专业 “昆虫学” 为例。浙大昆虫所的发表的论文的期刊档次,以及论文深度,远远超过国外的同行。国外一级州立大学农学院的教授还觉得 PLOS ONE 和 Scientific Report 是好期刊,IBMB(IF 约等于 4)两三篇就能去试试助理教授的时候,浙大的博士生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个水平。然而是不是意味着浙大的博士来了美国以后,可以秒杀一票美国毕业的博士,能刚毕业就能当上美国大学的助理教授呢?不是!因为只是论文的机器而已,整个科研思维广度和深度,还是有待提高的。

我不知道这个是否和这件投江事件有关联。不过我想说的是,不仅仅是浙大,这个中国 985 高校的博士生培养目标,不是培养论文机器,不是培养写本子的机器,而是科研的思想,思路的提高,以及在此之上的对科研过程的掌控能力。以论文影响因子论高低的时代,也应该结束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如何看待?能怎么看,人都死了。

遇到什么不要闷着。

自己在研究生期间,尤其是研一下到研二期间,无数次想自杀,后来不再对这个文凭苛求太多,也看透很多,渐渐恢复了,最关键的,一有不爽我就会直接说出来,

经常发朋友圈发牢骚,朋友担心我屏蔽老师没有,我说没有,就是给他看的……

当然并不是对老师有意见,我们老师还不错,很多事也是我们老师无可奈何的。这是行业问题,

所以,

从我的角度来看这位博士,他选择自杀,由多方面因素影响

1,与别人的对比

他这个年龄如果不看淡金钱,曾经的伙伴一个个房,车,家庭齐全,自己还没着落。一对比就会失衡;

2,学业的问题

博士压力肯定大,浙大对博士毕业文章肯定要求 sci,影响因子和数量也是有要求的,如果这个时候碰到一个坑比课题呢?

3,感情与欲望

他没耍朋友吧?在最需要钱和性的年龄选择清心寡欲,无欲无求,会影响其他很多事情的判断抉择。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在自杀前有很多他自己给的暗示明示,有一根压倒他的稻草,然而我们很遗憾,都没注意到,直到最后的遗书……

最后,化工很多是披着化学工程的材料,改变不了这个行业的坑,学这个专业的,自求多福吧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f5Ky9q 发表

古今中外,除了某特定时期。做学问本来就是富裕阶层的选择,少数天才不论。

孟德斯鸠之所以能写出《论法的精神》,是因为他爸爸留给他男爵头衔和一大笔钱(好像是卖掉什么头衔赚的,一码事)。

有的是钱,正好做点学问精神精神,要不天天吃喝嫖赌?

做学问本来也赚不了什么钱,要不就是天才,要不就是家里有点底子。

普通人不适合这个道路。

知乎用户 海雨 发表

孤独。

若没有心理碾压众生的骄傲,或者没有显赫的家室,也没有出类拔萃于人类的智商和对知识疯狂的热爱,建议不要读博。

我没有去具体学校读博,但是这几年也一直自己在跋涉于自己喜欢的知识里,面对人类知识的深渊边缘和未知,与生活和自我展开残酷的战斗。所以理解这种痛苦。

人类的知识和文明宛如国土,都是拼杀出来的——有具体战争,也有自我革命。在未知的知识领域开疆拓土的难度,一点不低于过草地的长征红军。你不知道炸弹会从哪里来,不知道明天还能不能坚持作战,什么时候会 “死掉”,不知道明天会流落于哪块危险之地,不知道战友何时就跑掉或者牺牲了……YOU KNOW NOTHING.

孤立无援于精神之上,他人的书籍和教诲,就像战友和连长,虽然可以搭配起来团队作战,但是自己挨炸的时候,受伤的还是自己而不是别人。

一生无所畏惧的毛,后来说过草地的感觉:“那是我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

知乎用户 李雷​​ 发表

哎,确认去世了,可惜。

作为一个熬过去了博士,虽然现在工作了,但是回想起来,读博期间的事情,有时候真的是很难轻描淡写的一句话说过去,感觉博士还是压力挺大的。

我无意抨击博士培养制度或者说个人的问题,但是我觉得作为一个博士,一个非常基本的能力就是应对压力,那种压力是一种心理上的压力,让你压得很多人都难以承受。所以说读博与其说是学业上的成就,在我看来更多是心理上的修行。

当前我们对博士应对压力的问题还是忽视了很多,很多老板会觉得我自己都熬得过去了,你怎么就熬不过去了,或者怎么着怎么这么矫情呢?真的是,按理说导师们都是经历过这个阶段,但是他们已经忘了这个阶段了。

每一次看到博士去世,都有一种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的感觉。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至于吗?”

“好像至于。”

我是个 985 文科硕士,自杀的念头大概是从研一下学期开始。

我是从 “双非” 踏破铁鞋,第一年就考了 400 多分 “杀” 上来的,毕业的时候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来到 985 读书有一种“上帝宠儿” 的感觉,走在校园里脚步如飞。

但事实证明考试技巧研究的好真不代表可以读好研究生,课堂老师推荐的书我看不懂,每天琢磨论文的事情对我来说非常痛苦,导师放养,知道我就想混个学历,然后疫情爆发了,学校取消了线下课,我原本还能每天去图书馆追一追进度,这样彻底的放飞生活让我离研究生学习轨道越来越远。我相信每个读硕博的人都肯定经历过这样的时刻,不管你是否擅长学术,你只觉得在同龄人里,你既混得不错,同时也是一个废物。骄傲与自卑反复横跳,你总有不擅长的事情,但是读研期间这些情绪会被无限的放大,那段时间我经常喝酒,不想回家,每天就觉得自己是 garbage,反反复复在脑子里都在想,我这样的废物,为什么活着……

我觉得没有人能理解,其实我后来想想,如果当时在学校就好了,研究生同学们应该也都挺痛苦,但可能我一个人闲赋在家,反而与世隔绝了,觉得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还好我有个好朋友是北师大心理学毕业的,强烈建议我去做咨询,在医院确诊抑郁症焦虑症之后,我也开始了我的咨询生涯。其实话说开吧,也不需要太久,我只是知道那段时间我病了,对 “亲密关系” 的抗拒,对读书的抗拒,对工作的抗拒,都源于读研路上的自我否定。生病了就不觉得自己想的是完全对的了,生病了罢了,反而解脱了一些。

后来理所当然的,我毕业论文预答辩就被挂掉,开始延毕之旅。延毕之后,母亲将崩溃情绪倾泻于我,家里亲戚也觉得我是个废物,曾经他们就总想让我趴下一次(因为我一直是家里学习比较好的),看我笑话,这次彻底抓住机会,把我从头批到尾。

我自杀的念头更加清晰,我家住在 15 楼,我房间的窗子打开的时候,我无数次想,我要是把纱窗这样拉起来,然后跳下去,是不是一切就会结束了?会结束吗?我哭着醒来,哭着睡去,是不是跳下去就解脱了?

在 15 楼的窗边认真徘徊的时候,真没想到曾经 “浴血奋战” 换来的结果,是结束自己生命的勇气,但还好我是个懦弱的人,我想到和我相依为命的母亲,想到心疼我照顾我的女朋友,24 岁就这样结束了生命,他们该怎么面对接下来的人生,我一直想给母亲换个大房子,想让女朋友没有经济压力的准备公务员考试…… 还好我很小的时候,我妈就给我植入过一个念头,这个念头救了我一命,我大概十多岁的时候我妈就说,你要是万一哪天就轻生的念头,就想想父母。所以每当我想跳下去的时候,我就在想,我妈马上就要退休享受人生了,这时候这种打击真的让她这辈子彻底来吃苦了,要不退学吧,大不了做一辈子废物,可不能这么祸害自己的老妈。父母离婚后,我开始撑着两个家,爸妈都跟小孩一样每天就是打架吵架和抱怨。

我也没有一股作气,也没有重整旗鼓,只是强撑着一口气,在泪水和无声之中,然后过年、发呆、流眼泪,其实我就是觉得论文太难了,老师每天都吓唬我们,现在各种严格的要求子弹式的冲向我们这些没受过任何研究生专业训练的要饭学生。但是没受过专业训练还要毕业被卡的事儿,怪我们还是怪老师怪学校?没什么好怪的,谁都是来这世道混口饭吃,太简单了有人不爽,太难了是取我们性命,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可是来读研的我也不是就该死吧。我最绝望的不是我过去的失败,而是我觉得自己写不出来,一个字都写不出来,我不会,我学不会,我不懂,我觉得自己几个月都写不出一篇像样的论文。延毕算什么,我写不出来,我退学也没法退,家里不会同意,我自己也不甘心,我卡住了。但我不知道自己卡住了,因为我觉得自己没有未来,这时候但凡有人能助我一臂之力安排一下我妈后半生,我都肘了,说真的。

我后来觉得都不知道为了什么想死了,因为麻了,懒得想了,还是会崩溃的大哭,但是对死亡真的没有任何畏惧之心了。

我觉得说到这儿我在各位看客眼里大概就是普通的废物,可是我想说其实我也不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我还挺励志挺酷的。

我高考前谈恋爱耽误了不假,但是本科期间靠创业自给自足,创收二三十万,到现在带死不拉活的副业(设计、摄影)我要是想做也能轻松创收三五千 / 月,奖学金也拿了不少,全系就考上我一个,还是跨专业六个月上岸 985。研究生期间多个 500 强核心部门实习,秋招 offer 拿到手软,清一色 955 大外企,最高年薪 25w(文科非互联网行业算还不错了)。其实在外人眼里看,好像真的还不错,而且我性格开朗,为人真诚善良,朋友很多,这样也算称得上世俗意义上的 “好学生” 吧。

但你往回看看,我的骄傲多么不堪一击

我看起来正是该如沐春风的年纪,可我几度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

你如果问我至于吗?如果你觉得我们这样想自杀的小孩都是脆弱。

那我告诉你,或许你也没像我们这样努力的学习、逼自己、平衡父母、隐忍情绪、赚钱、争强好胜、想赢、爱家人、不服输…… 那种一口气没喘上来的感觉,除了亲身体验过,谁也不懂。

每个人都告诉我,会过去的,但是怎么过去?好像没人告诉我。

但现在问问过去的自己,至于吗?我会觉得,emmm 不至于。经历了这一劫我明白了两件事,第一,我不能擅长所有事,不是努力就一定会有结果。第二,未来的生活困难重重,凡事不要逼自己太狠,不要与人比较,有些人 30 岁就年薪百万但是 50 岁就死了。

这次我终于想通,觉得这文凭不要也罢,写论文的事情一下子竟变得没那么难了。

知乎用户 深海 发表

一句话,因为钱,因为地位。

一个博士,大部分都 27,8 岁了。许多人都应该结婚生子了,然而博士生呢,特别是一些生化博士,天天钻实验室,还有些是高危的。结婚??别想了,有钱么,有对象么。短时间还行,如果碰到坑导师,压榨一波,几年不出东西,尽给老师免费打工干活了,搁谁都难以接受,一旦失败毕不了业,最好的几年全部浪费,而且找不到工作。都说博士生心理脆弱,抗不住压力,不会排解抑郁什么的,也不想想,不正是病态的环境造成的么,环境如此,你再怎么排解,无非也就是掩耳盗铃,运用类似献身科研(宗教迷信)的借口麻痹自己而已。。。

换个历史阶段。94 高校改革以前,大家知道在高校读书什么样子么。一年的学费两百块钱,然而学生每月补贴,这不是什么研究生博士生的待遇,这是本科生的待遇。学生跟老师,那是同事关系而不是师生关系。94 年后,到 00 年,高校学费迅速涨到四五千,然后社会上就开始充斥着各种考上大学却读不起的新闻了。至于现在的研究生补贴,高校老师分房啥的,都是当年社会主义时期的遗留政策罢了。不仅量减少了,门槛也提高了。所以张召忠老师,当年还当着兵呢,说去读书就去读书,有什么压力么?除了学业上要求高以外,并没有什么压力。

按照当年的待遇,单位分房,国家有补贴,学费基本没有,工作不用愁,结婚生子啥的基本没问题,导师也不能去压榨学生。请问这样的环境让他去搞科研,他还会抑郁么?

记住一句话,资本主义下,绝大部分人都是炮灰

知乎用户 Regina Fu​ 发表

谁不是一样呀,达不到自己对自己的要求,想不开的只能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这段时间对我来说很难熬,面临毕业找工作还是读博,今天和家里人见面,问了一些关于去某个学校读博的事,都是建议我缓一年,目前的水平去不了想去的学校,在这之前我都挣扎了很久了,也算是确定下来,推迟一年,读研已经让我觉得压力很大了,一个人独来独往,没有人陪你说话,每天自习室图书馆健身房,这些都还好,可心理不平衡的是有的人却可以打个招呼走个后门就差不多能被录取了。周围的人还不理解你,觉得你很虚伪,那么上进干什么,别人异样的眼光就感觉你好像一个怪物。

我总说自己是个垃圾,也有过垃圾就该回到垃圾场这样的想法,可是不被理解能怎么样,被别人嘲笑又能怎么样。

逝者已矣, 生者如斯,好好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匿了。

难受。想做点什么,却无能为力。

当天晚上,看到这条消息,转发在朋友圈。老板看到之后,立刻问我什么情况,发生了如下的小窗对话。

(为了保护自己。图被我吃了)

难以想象自己到了这一天的时候,坐在办公室里道貌岸然的这个人会是怎样的嘴脸。心拔凉拔凉的。

朋友圈有朋友回复,说连死都不怕了,活着还有什么可怕的呢。可是,对我们这种人来说,活着,远远要比死亡更可怕的多。

读博的各位,且行且珍惜。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忽悠进来后发现,我们课题组竟然有十个博士,十个博士竟然十个方向。。。课题组所有项目都挂在校外企业。。。导师不给课题方向,又对我提的课题方向看不上。。。僵在这里了,已经博三了什么都没有,实验室还有博 4567,哎。。。

-——– 分割线 ———

感谢大家关心,希望有兴趣读博的同学一定要擦亮双眼,我将我的一点小经验分享给大家:

1. 课题组方向太多。十有八九是坑,可以查阅导师学生的大论文,如果领域跨度大基本导师不参与科研。

2. 导师年龄较大。一般 55 岁以上的博导慎重,如果没有帽子得更加慎重,因为老教授不会事必躬亲,没有帽子无法为学生提供资源支持。

3. 课题组毕业年限长。博士学制一般正常三四年,如果课题组大量博士 5 到 8 年毕业那么也要慎重。

4. 课题组没有额外津贴。博士期间少不了给导师干活,不发津贴的导师一般是穷习惯了,但是学生不行,这种课题组一般一屋子三十多的单身狗。

最后希望大家开心过好每一天

知乎用户 啊啊啊啊啊​ 发表

新闻视频,基本看完了,

其实啊,想做自己,真的很难很难,

生而为人对不起

如果他走了,祝福他吧,如他所愿,

如果是一个玩笑,也祝福他吧,

99% 的人看着稀松平常的事情,也许对于某一个人是在十八层地狱的油锅里面打滚;

我们怎么能够理解其它人的痛苦?

不想假装,也不愿再撒谎,

他们也没有想生出来,

那他们走,我们就祝福他们吧!~

有时候有少部分人,就根本没有想出生过,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看完这个问题的回答,我想如果真有九泉的话,侯同学应该会哭笑不得吧。

媒体在报道的时候,带上的浙大博士身份,自然而然成为核心关键词,却让我们忽略了侯同学博士之外的身份。这个话题下的绝大多数的回答,都像标准答案般,精准的抓住了题眼,然后各人抒发博士如何难读的议论。恕我恶意揣测,其中有一些人,可能连侯同学的遗书都没看过吧。

之前朋友圈被寻人启事刷屏的时候,我想到的也是这些标准答案,博士难读,心理脆弱,抑郁症 blabla。直到朋友给我看了这个回答下目前 700 多赞,却被排序到很后面的那个答案。我去搜了侯同学的遗书,字里行间的轻松背后,那字字揪心的绝望,直击我心。这封信里的所有话,我想有一天如果我因为自己的基佬身份而自寻短见的话,这些话也应该是我会留下的最后的话。

诚然,如这个答案下有些回答所说,人间的悲欢并不相通,大家不过是借着这个别人的话题讲自己的观点而已。既然如此,作为一个还没读到博士的研究生基佬,我觉得有必要讲讲除了博士自杀之外的声音,至少在我看来,虽然与侯同学不相识,但至少能够接近和理解侯同学一些。

然而那个讲侯同学是因为取向问题自杀的答案(个人相信那个答案的真实性),明明有很多赞,却被算法冷藏到了很后面,就好像这个离经叛道的答案放不上台面。是啊,博士自杀,多大的热度,让同样处境的博士们可以自怜,让普通人有机会嘲笑博士如此高的教育水平,心理素质竟然这般差。同性恋自杀呢,抱歉,新闻稿都不会让出现同性恋这三个字,遑论传播和讨论。(抱歉此处有些偏激)

有知友提到隐私问题,我想如果我是侯同学,确实,生死都看开,秘密也已经守了一辈子,也没必要在最后一条朋友圈提及取向,给活着的人徒添烦恼。只是我肯定不希望自己被一个博士身份,代表了我个人所有的喜怒哀乐、我的性格色彩、我的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R.I.P

知乎用户 Bot YY 发表

很为这位学长难受,因为自己也是博士。今年才博一,本来自己想着的是第一年入校可以相对轻松一点点,但是开学一个月后,总是感觉身上有无形的压力。导师关切的目光与未来的 “五年宏伟计划”,父母的亲切期盼和对一家人未来生活的向往,然后同学们打招呼张口闭口的 “X 博”,一切的一切好像在把我向山顶上推。有时候当自己看论文看毛的时候,想着面对着他们的承诺,自己就觉得真的是太菜了,情绪会陡然的不稳定。我只说一个开学至今的自己的变化,我每天早上睡不着懒觉,7 点就醒了,无论累或者不累,无论周末还是工作日。感觉一双无形的手在拉扯着我。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如果一个人觉得活着是一种折磨,想要放弃生命,别人应该阻止吗?

我不知道。

知乎用户 明明如玥​ 发表

**中国的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不是健全一个人的。——许子东。我斗胆揣摩一下,说 “只想做我自己”,说明他活着时没有做到;说 “不想责备任何人,至少认识的没有坏人”,或许内心本来多少想抗议一下。**那一句 “只愿没有来生”,无比沉重,暴露了他深深的厌倦和无奈。

按照世俗的眼光,候京京称得上相当优秀。

26 岁的他,年纪不大,到浙大读书是取得了直博资格,也就是在本科阶段就完成选拔,直接可以读完博士的。

那么优秀的人,最终还是选择在这个寒意初现的季节,纵身一跃结束了烦恼。

02

为什么做自己这么难?

一个可能是,从很小很小的时候开始,环境就教育我们削掉本性,去适应这个按某种范式运行的世界。

环境当然是人构成的,是已经适应了的人,他们也许包括父母家人、老师长辈,甚至整个舆论环境。

读书要越努力越好,最好读那种适合找工作的。

工作要约稳定越好,最好从开头就按部就班未来可见了。

前阵子在微博上看到一个人写他侄儿的同学的真事。

这个男孩读书成绩很好,他心思细腻,喜欢花花草草,想要去读生物相关专业。

但他父亲从他高三起就各种劝他去读师范,吵了快一年,他不听,结果高考成绩确实也不太理想,后来他爸偷偷改了他的志愿。

他被录取了,只好去读师范试试。

读了一个月,还是很不喜欢也无法适应,于是十一回家跟他爸交心。

这次是带着决心来的,他提出你就再供我一年,我努力再考一次,如果考上清华北大,那么就由着我去报,如果上不了这两个学校,那就由你。

他爸还是不肯,觉得他想读的专业,哪儿毕业都找不到好工作,不如读师范稳当。

后来,他割脉了。

在医院的病床上醒过来,周围一圈家里长辈,个个连珠炮一样说他,怎么不理解爸爸的苦心?你爸都是为了你好啊

真 TM 让人绝望。

突然想起了鲁迅评《红楼梦》的一句话,悲凉之雾,独宝玉一人呼吸。

末了,写文的博主嘱咐说,请不要指责这样的人没有勇气,他已经在用他的方法努力抗争了。

在那个年龄和心理状态里,或许换成自己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总是希望争取到理解。

我喜欢的博主荞麦也抱怨过她妈妈带小孩的方式。

荞麦的儿子刚刚两岁,在小区里听到汽车的声音,就会马上躲到草丛里。

结果她妈妈,孩子外婆在旁边说,你是男孩子啊,胆子怎么这么小?

荞麦当场气炸。

这孩子的天性就懂得谨慎,本身是非常好的特质,可大人却看不到优点,只在旁边说你不勇敢。

后来她拒绝了她妈催生二胎的要求,决定尽全力花时间把唯一的孩子带大,少借老妈的手。

03

我们 8090 后这一批人,虽然成长过程中没挨过饿,但从小到大有充分机会接触不同领域的,恐怕也只有大城市有钱家庭的少数孩子。

上过很多节目的音乐人陈萝莉讲,小时候他是个有点自闭的孩子,喜怒哀乐的点都很高,没有几个朋友,还经常被欺负。

有一回去了表姐家,看到一台叫做钢琴的东西,他在上面玩了整整一个上午,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从此就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很小就知道了喜欢什么,还探索出了一个叫做创作的事情,可以一直有饭吃。

初听这个故事,只有感动,但转念一想,好险,还好他有那一回在表姐家玩钢琴的幸运。

若不然,他也只能按照惯常的路线,读书升学,找一份能养家的工作,买房结婚。

他大概率读书不行,只能长成怪咖。

你一看他的摸样打扮,就知道这个人跟所谓的主流世界,是格格不入的。

不是说主流人生不好不酷,我认识很多走传统路线,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开开心心的人。

只是这世界总有一些人,像陈萝莉这样,他们是不适宜走这条大众化的路子的。

这社会变好的重要标准,就是能够容得下这样的人,让他们能够衣食丰足,自得其乐,不被 JUDGE。

当人们提起娘炮、忧郁、不热衷过集体生活…… 不会带着贬损的口气,清楚这些只是不那么大众的正常人性。

逛博物馆、听音乐会、看画展、学滑冰,如果打小能够全方位认识人间的丰富美好,不是只有一条路,也许我们更有机会早点做自己。

也许就不会那么绝然地认定 “人间不值得” 吧。

所以理想的父母,就是能够尽自己的全部力量,去帮小孩认识自己,去长成他们自己,而不是变成一种模板,变成别人口中的 “别人家小孩”。

04

没有陈萝莉那般好运气,早早发现心之所向的,就只能去走那一条独木桥了。

那是侯京京的命运。

这条路上,因为竞争早已白恶化,你需要花掉几个整个青少年期去变优秀。

而优秀只有一条标准,就是获得一个足够好的高考分数。

侯京京也有他的幸运,他有适应这种评价体系的天分,不会因为读书不好,受到白眼和嫌弃,不必因此被踩踏尊严,只有夸奖和羡慕。

只要读书好就能收获好评价,于是越要强的孩子,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很久以前度过一篇小说,名字已经忘了,里面的女主人公是一个从小品学兼优,后来拿到全奖赴美读博的 “才女”,专业也是化工,跟侯京京类似。

她一直爬到了读书生涯的顶端才发现,实验根本做不下去,觉得没意思——在此之前,她完全是因为要强才拼命读书的,一点真心喜欢都没有。

化学、生物这类的学科,又不像数学物理那么成系统,那么纯理性,而是充满了不确定性,非十分热爱不能承受。

泡在实验室里六七年,做不出像样的结果,毕不了业,不知该何去何从。

我是看到浙大博士跳江的事,才想起这篇小说,情节仿佛预言般相似。

当时看了作者的采访,那是她刚出国时写的小说,因为突然发现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默默躲在一个不为人知的角落里,年复一年地消耗着。

而他们远方的父母同学,还以为他们在金字塔里日夜奋战,也许明年就有机会得诺贝尔奖了。

没人愿意去理解 “优秀人士” 的苦,要么当他们是书呆子,要么认为 “你都那么舒服了你还愁什么”。

于是,他们做不了自己了,困在了那种 “优秀” 的牢笼里,动弹不得。

来自:见小曰明(smallsharing)

知乎用户 王超 发表

其实人一辈子,最缺一个引路人,或者贵人。

什么是引路人?就是你现在遇到的困难,遇到的坑,他都趟过,能给你积极的建议和指导。

所以,做一个假设,如果这位博士有认识人或者亲属曾经读过博,或者是大学教授什么的,给点建议也不至于这样。

这个年代最缺的就是贵人。

知乎用户 到处挖坑蒋玉成​ 发表

唉…

R.I.P

希望各位在读的同学能善待自己,退一步海阔天空。

另外这问题其实并非跟劝退无关——哪怕为了自己的身心健康着想,该跑路也一定要及时跑路。如果形势没那么危急的话,佛系读博也是一种退,跟自己和解,真的没什么不好。

知乎用户 是巧克力饼干呀 发表

在我看来,讀研或者讀博不也是为了追求某物而丧失了本性嗎?當你過分追求某物甚至成了反人的时候,知道再多纵浪大化、委运自然的大道理,又有什麼意义呢?

如金庸小说中的人物,有人为了把武功推及到极限,结果自我阉割,他变成了非人。一个人为了推进自己本质到最高,结果变成了反本质。

每天機械般的生活,做着與自己的能力不相稱的事情必然走向身體與靈魂的分裂。

这是这几天的感想。

文学硕士在读,相比于其他学科的研究生,博士生的工作量,我甚至不敢轻易抱怨自己的生活。

每天一睁眼就是竖排繁体古文献,一天到晚跟古籍库拼个你死我活,真的找文献,做综述,做到头晕眼花。刚上研究生一个多月,不近视的我已经与日俱瞎了。

所以我非常后悔走上学术研究这条路,因为我本身就是一个靠记忆力和考试技巧混迹在学术圈子里的伪学霸啊,真心不喜欢学习。这样的日子,让我对古代文学越来越厌恶,开始讨厌自己的专业了。

宿舍里同一专业的妹子,独来独往,十年如一日的早上六点起,中午一点二十起,然后去学习,说是学习,其实就是给老师干没脑子粗活。

我本身就不是个读书的种子,还是混下来去找工作吧,真搞不了学术,太枯燥,太烦了。

人大概就是重复着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才会觉得自己一直在假装着生活吧。

人啊,有时候真得换种活法,找到自己觉得开心的事情干啊……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有过类似经历,理解这位博士的感受,有的时候就是一念之间

博士期间一直很努力,作出的数据也够发好几篇,但是写好 paper,老板就是不看,压着不发,不知道为什么……

论文就那么静静的躺在老板的抽屉里躺了好几年,每次见到老板,老板都说好,马上看,但是过了一个星期,老板没有回应,又过了一个星期,老板还是还是没有回应,就这样一个星期一个星期……

两三年过去了,老板从来没有看过我的论文。

好,paper 不让发,我写毕业论文毕业总行吧,四年了,也该毕业了,结果吭哧吭哧写大论文,写完给大老板要求毕业,大老板还是不看……

那段时间,我对自己产生了强烈的怀疑,不知道自己一直以来到底是为什么,天天早出晚归,夜以继日,为什么都没有应有的回报,觉得自己很可笑,一直以来的信仰坍塌了,怀疑自己的价值,怀疑自己的努力怀疑自己的人生,觉得人生没有意义。

那段时间真的是一根稻草就能把人压垮,整夜的睡不着觉,每天躺在床上就是反反覆覆的在想自己这几年来都经历的什么,努力那么多付出那么多到最后什么也没有,觉得自己就是傻子,特别绝望,每天到实验室里打开电脑就在那发呆,一整天都在发呆,像没有了灵魂。

和小老板聊天,小老板说老板比较忙,最近没时间看论文……

我是一个特别坚强的人,一般不会轻易流泪,但听到这样的话,瞬间眼泪就下来了

后来看到学校心理救助的网站,觉得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后来就去看了心理医生,真的感谢她。

见到医生,医生说有什么我能帮你的吗?

我立马泪就流了出来,哽咽的不能说话

她当时就说别担心,有我来帮你!

不知道为什么,她的话有股魔力,我哗啦啦一把鼻涕 一把眼泪,不知不觉就把一直以来内心压抑的情感倒了出来

她听完,说,我理解你,你没有问题,是你导师的问题,我帮你和导师协调,研究生院为中介,你愿意吗?

她的话让我有了信心,一个毫不相关的人都在帮我,我为什么要放弃自己,轻视自己呢

后来我就去找老板摊开谈了,老板似乎也有点担心,怕研究生院牵扯进来,就放了我……

不过至今想起那段经历,都觉得有个伤疤在哪里,让人窒息,似乎永远都不会消散

知乎用户 Johnny 发表

RIP.

跳江原因不明。但作为一个 phd 在读的人还是有点体会,从读博的角度。

对于读博的人来讲,早点意识到自己是个傻 x,并从心里认同,这点真的重要。

可惜真心认同这点的博士太少了,一步一步考上来,不容易。说任何一个博士是傻 x,估计没人会同意。大家都冲着更高、更快、更强,或抱着学术理想,或抱着逆天改命的梦想,拼命奔跑。

大部分人还觉得自己智力超群,无人能敌,甩初中,高中,本科大部分同学几条街。然而实际情况是别人家庭幸福,生活美满。你是要啥啥没有,空有几篇 citation 为个位数的烂文章。看到自己发的文章,时常想起村头厕所没纸了的段子。

学术这件事,基本你的学校导师档次已经决定了大半。具体可以参考韩春雨事件,一个有影响的成果发生在世界排名 100 名之后的大学的概率实在太小。

学术成就就像是地平线,你可以去追,可惜永远也达不到终点。

得不到自己想要的,自然痛苦。

认识到自己是傻 x 这一点,你就会发现,哇,原来还有人引用我的研究,原来我做的研究还是很有意义。作为一个傻 x,能有一点价值,真的已经很开心了。既然是傻 x,那只要一直跑下去就可以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写在前面,怎么说呢,你想去怪父母吧,又不知道该怎么怪他,毕竟人的认知受教育水平生活经历所限,我也知道不能怨他,因为或许对他太苛刻,毕竟他还是爱孩子的。希望大家都与家人好好沟通吧,最珍贵的品质莫过于能听得进去别人有道理的话了。如果实在听不进去,就离他们远一点,让时间证明一切。希望大家都好好生活,努力,乐观,向上,幸福。

原答案:

理解。

我爸是个对我期望很高的人,我对我自己没有太高期望,我只想衣食住行够我花的就好,至于得了大病的时候,我就直接自杀就可以了,反正死了也就是一堆无机盐,无所谓存在不存在。

前两天还在吵,我其实很不明白,为什么他觉得他那一辈没有完成的阶级跃升,要让我来完成,明明自己就是智商一般的普通人,为什么梦想着让我出人头地,我一点都不理解。

不过可能庆幸的是,我爸或许能听的进去我说的话吧,因为吵过之后我爸就再也不那么说了。

我想说啊,我会努力的,但你不要逼我,好吗。

知乎用户 本杰明​ 发表

我今天第一次因为要到期的科研任务,急的哭起来。

旁观者根本不能理解我。

幸亏还有我太太,可爱的儿子。不然我真的想做一些事情。

知乎用户 沉心纯心 发表

看到这个回答心里很沉重,也是带着沉重的心情在回答问题。尽管我只是一个没有读研更没有读博的本科生,刚毕业,但是我想说的是,当今的中国的硕士生,博士生的科研生存环境,以及心理健康是多么的不好,这些大家都看不到,唯一看得到的,是每年考研人数的激增,去年 2018 年考研人数 238 万,今年预计 250 万,越来越多的人考研读研。但是,研究生,博士生,真的就那么好毕业吗,文章,真的就随随便便,说发就发吗,科研之路真的就顺顺利利了吗?

去年我也考研了,但是大学里根本没有做过科研只知道死读书的人来说,根本不懂什么是科研,只是从大学刚开始学校就开始各种宣传,毕业后应该要读研深造,我们都有种读研才是更好的选择的错觉,于是跟风考研,到我们这届考研,238 万,恰逢去年的考研数学难度爆发,我因为数学和专业课而没有考上某自划线大学。

在大四的十一月中旬,本科毕设选题,我算是迎来了大学里的第一次科研。选毕设导师时,由于考研紧张,瞎选了一个本学院本系的讲师,事实证明这是后来问题的导火索。选好了导师和题目之后就没有再管,直到最后考研结束,开始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就是进行毕设题目,那时候,就开始感觉到了压力,面对这个题目,不会,束手无策,也不知道该学啥,去问指导老师,老师也只能给你一个大的方向吧啦吧啦,甚至不断给你鸡汤让你努力,看着周围的同学貌似都对自己的课程设计有进展?自己还啥也没有,面对课程设计老师的每天的催问进度,我无比的尴尬、紧张,害怕,回到宿舍里,开始胡思乱想,怎么办,好几天都做不出来,能靠自己做出来吗?那段时间我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状态不对,我开始焦虑,我开始心慌,想到自己很难靠自己做出来什么,那真是太难受了,我甚至都想到了这门课要挂科,要延迟毕业,那段时间我不断在知乎上搜索,延迟毕业的相关事宜,更重要的是,我开始怀疑起自己的能力,“我也许就不该去读这个难的要死的专业”,我产生自我怀疑,我开始认为自己不适合本专业,不适合科研,这也直接导致我最后放弃研究生调剂几乎,包括本校读研的机会,都已经联系好老师,最后也都主动放弃了机会。

人,面对困难都是容易产生畏难情绪的,至少在我做课设和毕设的时候,遇到的问题是一大堆的。但是面对困难,面对焦虑,我们要学会调节,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勇敢地和自己的朋友,家人表明自己正处的困境,把自己的焦虑说出来,作为朋友的我们也应该伸出援手,用话语,交流排解朋友的焦虑。我也非常感激在那段时间和我一起做课设的同学,当我说了我遇到的困难的时候,她不断地安慰我,让我别想得太多,我走过了那段尽管现在看起来很小,不值一提的经历,但确对我的影响非常之大,我很难忘记。

看看这些,就知道部分研究生的心里现状了。。。可见大家压力都是非常之大的。

研究生压力太大,缺乏动力,坚持不下去了,该怎么办?觉得研究生读不下去了,想退学怎么办?研究生想退学,读得很痛苦,怎么办?女博士,因为科压力过大,经常一个人哭,请问这是抑郁症吗?科研工作时间长、压力大,很容易精力枯竭,如何调整自己不辜负异地的恋人?

这只是我写答案时随意搜索的几条回答,但是我觉得都足以说明什么了。

在后来熬过毕设的一段时间,那段时间我又开始思考起了读研的想法,毕竟自己大学四年,死读书,也是为了以后能上研,直到后来看到这个问题下贱贱老师的这个问题:

什么人不适合做科研? - 贱贱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6852301/answer/468950709

这才真的让我死了心,去工作吧,,,我这样的人,尽管看起来书呆子,也不是科研的料,因为没钱。。。等以后自己挣了钱出国留学吧。。。。

知乎用户 康复 Doctor.Yin​ 发表

尤博士是同济大学汽车工程专业的博士研究生,92 年,他是我的患者。我一直非常佩服各 985 高校理工类博士研究生,觉得这些家伙的脑容量忒大儿。我就没那实力去读过博士,老老实实混个小硕滚回市三级医院上班划水。

尤博士主要是 “颈椎不舒服”,“腰也有点儿问题”。我看了他发过来的 CT,MRI,除了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椎小关节错位之外,并无特别明显的 “颈椎间盘突出”,“神经根,脊髓” 受压情况。尤博士的主要症状是自觉头颈部肌肉存在着牵扯,这让他的整个肩胛骨感到特别的不适,已经影响到他的日常学习工作,晚上还睡不着觉,这种情况已经持续大半年了。

尤博士找我之前都去了以下医院的骨科,康复科:

  • 上海复旦大学的附属医院
  • 上海同济大学的附属医院
  •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见长)

医生看了他的片子,都告诉他没事儿,让他好好休息,不要那么紧张。这样的结果让尤博士很不爽,觉得这些医生很垃圾。我看了尤博士的片子,除了影像报告上写的问题,还存在一些脊柱小关节错位的情况,脊柱的侧弯。综合医院骨科,康复科一般不会把这些视为大问题。

我本意是想让尤博士过来湖南省看看啥毛病。可惜,尤博士在上海科研工作忙,导师那里又批不到假。本来计划暑假过来看病,又被导师拉着干活儿。爷爷病重,他从上海回兰州呆了 3 天就又回来搞科研工作。

尤博士这么忙,我看他也来不了,就给他推荐了我在上海的几位同学 / 老师:

我的老师,师兄出马,我自然是信心满满。尤博士给我的反馈结果,他在张老师的诊断下,刘师兄的治疗下症状是得到很大缓解(他告诉我好多了),告诉我张老师的诊断和我给他的诊断基本一致。我悬着的心总算落下,觉得他不需要过来湖南看我。


过了 2 月,尤博士联系我,说想过来看看,并告诉我他又去了一些医疗机构:

  • 上海脊近完美运动康复中心
  • 北京协和医院骨科
  • 成都体育学院附属医院(四川省骨科医院)

我很奇怪,不是说好多了么?怎么又跑了这么多地方?我给刘师兄打了个电话,问了下尤博士的情况。刘师兄告诉我,尤博士只看了一次,就没再来了

我试探着问尤博士:“刘师兄给你做了治疗,既然好多了,怎么就不多看个几次?” 尤博士告诉我:“导师任务催的紧,经常出差,刘师兄治了一次是好多了,可第二天又差不多。” 问道这里,我有点不太想接诊,觉得这个问题有点棘手

尤博士也算是把全国知名的医疗机构走遍了,也没得出个所以然,我心里还真没底。他一直约我瞧病,约了 8 月要出差就推迟到 9 月,9 月导师要求赶任务就推迟到国庆,国庆导师又有新的任务就有推迟到寒假。


我问他:“寒假到底行不行?”

他告诉我:“可以,寒假他可以拿出 10 天时间过来系统看看。”

我问他:“那你到时候怎么回家过年?”

他说:“没办法,只能这样了。”

我问他:“就不能和你的老板请个假?”

他告诉我:” 不行的,老板管的严,只会抓着你干活儿。“

我问他:“老板给你开了

不晓得咋回事儿,后面写的没发出来,懒得写了!就这样,总之,我觉得读博士的人精神方面都存在一些焦虑不安的情绪,焦虑的情绪可能会让他们作出一些偏激的行为!

知乎用户 北洋青年 发表

朋友圈一片转发,作为校友看到这个消息一直很揪心。

同为化工土博,深刻感受到这种抑郁与无力。前一阵暑假压力也特别大,和同组的师弟师妹一直说 “青年湖底很凉爽,是哏都伏天避暑胜地,我在湖底等着大家”。后来,许多朋友安慰,慢慢度过了这个阶段。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压力,你能做的更多的是克服它,而不是畏惧它。克服不了,可以绕过去,千万不要在一个坑里摔倒,就老死在这个坑里。毕竟世界的坑这么多,还要去其他坑里躺一躺…… 也希望博士的朋友们能没事多联系,不要让悲剧重演。

愿逝者安息,希望另一个你能过得开心。

知乎用户 大霞 发表

浙大博士跳江失联!很心痛!我敢他肯定是一个善良、努力的人,希望他没有跳江,不然他的父母该有多心痛!我可以明白他的无助、绝望,但我不明白他为什么对这个世界一点眷恋都没有。他说他想做自己很难,是因为他的老师、家人对他要求很多很高吗?是因为他想在大好年华做其他事情但是却又不得不承受社会给他的压力吗?他有点累了,可是这个世界上生活的人,不论有钱人,还是穷人,谁人的压力小,甚至小学生中学生的压力都是比较大的。我不明白到底是怎么了,为什么没有活下去的希望,而你偏偏走上这条不归路,可能我还没有重度抑郁,没有办法身临其境体会别人的痛苦,可是生活的意义就是苦中作乐啊!唉,愿逝者安息,同为博士读的很艰难考虑退学的人

知乎用户 老杨叔聊志愿填报​ 发表

一声叹息,不知道说什么好,愿逝者安息,在事情没水落石出之前别把这事和读博联系在一起。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尊重他的选择,可以想象他在生活中是苦苦挣扎了多久才走出这一步,他有勇气结束自己生命,而不愿苟活在人世间。在美帝读博,读到第四年,抑郁症爆发,每天连起床都觉得是个艰巨的任务,没有退路,我也没有勇气去死,浑浑噩噩的混完了博士拿到学位后工作了三年才慢慢的缓过来。

有的时候,其实人啊,活得稀里糊涂点更好;我现在都不愿意多想深想问题,平添烦恼,生活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吧,实在妥协不了了,下定决心了,走了也算是解脱了

知乎用户 小山坡 发表

高三的时候有段时间状态很差,每想到如果考不上大学,我会过得很惨,晚上都会哭。现在研究生毕业一年多,发现同学里面很多没读大学的也在社会上干的风生水起。出学校一年接触的人越多,越感觉社会大学出来的学生路子很广,单论赚钱,学历的决定性不超过 30%。

以前每次回来家里老人都夸我念书厉害,现在都夸在工地的表哥和做生意的表嫂年入百万。。。

读书受挫,大不了就不读了,天无绝人之路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记得在一门课上说过,除了犹太人外,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群自杀率越高,原因之一是他们更容易感觉自己 没用,大概可以说成是自遵心更易受打击。

知乎用户 江酒舟 发表

在我下载知乎以前,一直以为博士是全世界最伟大的称呼,并以此为目标孜孜不倦地努力着。

直到我在知乎……

关注了很多大佬……

终于认清了现实……

图源水印,侵权删

实名哭泣。

后来不仅是博士,一直到清华北大、海归高材生,突然也好像被拉下神台一样变成了普通人。

这可都是我曾经写在日记里规划了无数次美好的未来啊。就这样被简单潦草地通知:,他们的生活也不怎么样,也就是个为了生活苦苦奔波的人啊

于是我又难过了很久,惆怅地在自己的日记本里涂涂改改。

直到我看到这个问题,莫名就释怀了。

是的呀。他们都是普通人啊,都有普通人的烦恼,就算有多少身份的叠加他们都是脆弱的

我又凭什么觉得只要上了浙大,只要当了博士,就一定会是了不起、刀枪不入的人呢

去掉前缀,也就不算是新闻了吧,毕竟大学生投江自杀的不算大事。

但我还是希望世界对他们温柔一点,而我们也能对他们宽容一点,不要因为他们的学历和成绩就对各种事实加以批判和抨击,从而又成了营销号的一篇文章。

(对我觉得这个又要在各大营销号和公众号大肆渲染炒作什么的了)

有回答说已经确认死亡了…

愿你在另一个世界没有那么多的失望和难过,死者安息

知乎用户 霸天 发表

我深入打交道过两位浙大的教授,我们是甲方,负责将一些研究所不愿意做的,利润不太高的分系统外包给一些高校的老师。其中一个老师是控制学院的,头衔也不差,国务院津贴专家,求是特聘教授。在接触他之前,我对于这种高级知识分子还是有一些尊敬的,但是打交道时间长之后,从此对这些专家教授没有任何好感。

该教授很早就不搞学术了,从 2006 年作为第四负责人获得国过一个科技进步二等奖之后,主要的心思就是拉项目挣钱,以劳务派遣的方式招聘一些人,再加上自己的研究生,博士生组成一个团队,对外接项目挣钱。该老师工程能力和经验很差,他领导的团队做出来的东西,在我们看来就是一坨屎。只有那种演示的项目能大概搭建出一个勉强能够运行的系统,如果是型号上需要交付的产品,他们无一例外要搞烂尾,他们完全没有质量,可靠性方面的概念,生产制造也是找一些专门做打样的小作坊(大的加工厂哪有心情接他们这种散单),做个上百套设备,能从中挑出几十套能运行的就不错了,其他都有或多或少的问题,在实验室演示的时候牛逼吹的震天响,一到现场用就拉稀。该教授让自己老婆到外面注册公司,接项目的时候打着学校的名义,实际签合同的时候想办法把项目搞到他老婆控股的公司,他的心思完全不在学术上,也不在培养学生上,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搞钱。平时和我们打交道的多是他的博士生,有一个博士,从 26 岁读博,一直到了 34 岁才让他毕业。拿到博士学位证书的当天,他就退出所有的项目群,把他的导师拉黑,所有项目上的电话一律不接,忍气吞声那么多年,终于可以不再被该导师拿捏了。

该老师极其自负,谁都看不上,和其他老师都搞不好关系,他的团队现在就他一个人,带着他自己的学生。刚开始合作的时候,他们团队还有一个副教授,没到半年,他们两个老师就开始内讧,互相撕逼,逼团队内的人员站队,然后就是各自分家单干,然后两拨人分别找到我们这些甲方,互相摸黑对方,爆对方的黑料,说对方水平菜,让我们不要再和对方合作,让我们这些外人看笑话。他们手下的学生,算是倒了血霉了,夹在他们两个人中间,都得罪不起,里外不是人。

他的博士一个月就几千块钱,啥都安排他的学生去做,从出差拉项目,到写方案评审,到设计实现,到最后去要钱,都让他的博士出马,他就项目开始的时候来洽谈下,后面就全部甩给他的学生。每个星期,开组会,就在那里翘着二郎腿问进度,不满意就挨个骂。开会的时候,每个人都要拿个笔记本,要记他讲过的话,他讲完后会让人复述他讲过什么,复述不出来,或者理解有偏差,要被骂得狗血淋头。上次看到这个场景,还他妈是新闻上北朝鲜的政府官员跟在金正恩委员长屁股后面用笔记委员长的讲话。他团队里面的人,只要是劳务派遣进去的,极其不稳定,刚对接没多久,就换人,只有他的几个博士生最稳,就跟牛马一样,随叫随到,不配合就延期毕业警告。

读博士遇到人渣和垃圾导师的概率是很高的,说是导师,其实他啥都教不了你,他就像一个包工头,小老板一样,就让你帮他干活挣钱。你要是能干,就一直卡着不让你毕业,让你多当几年免费劳动力。在外面上班,不爽了大不了直接走人,读博你都没法走,走了损失就太大了,只能忍气吞声,跪舔导师到毕业的那一天。如果中途忍不住和导师闹掰,他有一万种办法毁灭你的前途。如果你的导师是以接企业的项目或者国企研究所的外包为主,那你要小心了,你跟他读研读博就是个打杂的,学不到什么东西,也提升不了学术水平。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消息已经确认,他已经走了。

这是今年第几个新闻了,硕士自杀,博士自杀。没有人是傻子,也没有人愿意自杀,自杀是不得已的决定,用一个曾有自杀想法的人的眼光来说,自杀是看开,自杀是妥协,自杀是无奈,自杀是穷举所有能够选择的活法权衡未来过后的选择。

我们绝不给别人添麻烦,绝不愿意让别人看到,甚至不愿意让别人知道一星半点,如果有一种无痛苦不留痕迹的死亡方式再好不过了,我没有去做是因为我怕疼。

不想去看待,更没有资格评价。

因为我们都没有经历过他所经历过的!

但是我知道,他一定很痛苦,自杀也不是一时冲动,既然已经做出了选择,我希望他在另一个世界能够快乐。

知乎用户 王天祺 发表

默哀

广大读博的同志都应该找一个舒缓压力的方式。比如说浙大的可以找紫金港相声队,南七的去找科大相声社。以我的经验来看,这些社团的同志们没有抑郁的,心情不好的时候,找人对词使几段伦理哏,跟桌子里面那捧哏的说几遍我是你爸爸心里就可痛快了。

同辈压力大的时候多听听郭德纲和侯震老师的歪唱太平歌词,减压效果拔群

2009 高清《 歪唱太平歌词》(侯震、郭德纲)

你看人家侯宝林的孙子,相声说成这样还好意思出来混呢,说不好相声还能报幕去呢不是么

知乎用户 兔兔他爸​ 发表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中国人历来尊崇知识和读书人,认为读书好能够改变命运,认为读书好能够实现阶层跃升。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农耕时代最美好的屌丝逆袭童话,可惜随着时代变革这一切都已经成了历史。

在这个义务教育已经普及的年代,穷人家的孩子读个金融、IT 本科研究生这种经世致用的专业,可以在毕业后有机会找到收入不错的工作,改善个人和家族的命运。

穷人家的孩子,读个冷门专业,还一门心思的读到了博士,这简直是作死的节奏。

为了理想读书,做学问,这些都是富人阶层才能享受的奢侈消费。

想要追求读书的乐趣,想要享受做学问的幸福生活,要么只有甘于清贫;要么就自己这一代好好赚钱攒家底,让下一代去享受吧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只能匿名说点儿身边事儿。

我以前在某大老板的二老板(女)手下搬砖。开始几年她还不是博导,但是却成为我的实际导师。然后张嘴就是 10 分的论文,喜欢拿别的领域,比如能源和纳米材料来批判小组成员的无能,发不了高端 Paper。后来她挂名招来一个女博士生,某天当着一群硕士批判她能力赶不上本组的 1 年级硕士。我承认她能力确实不行,关键是不会拍二老板马屁,这一点儿远远差于我。。。。中间省略。。。。然后,她就抑郁了。父母过来找二老板谈话,说得很委婉,言下之意就是你别管她,出了事儿你抗不了。人家父母也是有钱人,见过世面,就把二老板震住了。二老板只能背后愤愤不平。我就劝她看开点儿,让她混毕业吧。3 年后女博士什么也没做出来,因为不允许她做贵的检测,理由是实验跟本学科无关。

后来二老板拿到博导的招生资格,通过个人关系从某地级市 XX 理工学院搞来一个博士生,号称历史级别的动手能力,短板就是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欠缺。作为博士一年级新生,他被二老板带着出去开会和申请项目,当然我也全程参与了。一年的时间,他享受着各种夸赞,以至于组会 PPT 就 3 页几句话也能被尬吹一波,这是属于他的时代。二老板逢人便夸,也当着我的面夸他。我只能陪君一乐,于是就吹他 “半天不干活,人就没法活”,二老板深以为然。一年后到了写小论文的时候,二老板慷慨激昂地告诉他,为了你能更上几层楼,一定要补齐短板。然后就紧锣密鼓地开展论文写作。居然是先写中文,再翻译成英文,我深以为乐。后来一次偶然的情况,我看到他论文的实验设计,然后告诉他有问题。经过二老板的客观分析这篇论文报废,属于补都没法补的那种。没多久他也抑郁了,晚上头撞墙,满学校晃荡。。。。退学。他父母是农村人,穷的叮当响那种。后来二老板痛失爱将,声泪俱下,一脸委屈。我只能破费一下,花了一包 10 张装的纸巾,毕竟我能用半个月。我批评了二老板,招学生不能只看技能水平,还要看心理素质,二老板深以为然。

实际上,缺乏逻辑思考和联想能力,又不看文献的人是不适合做科研的,动手能力强根本就是个伪命题。早期我已经发现这哥们儿有问题,喜欢想当然,不看文献,全凭感觉,满满的民科范儿。我跟二老板提过,可是她不以为然。

知乎用户 Jeff 发表

这要是放在前两年,我是断然不能理解的。

现在

只能说死多容易,活着才难

他只是选择了一条容易的路

一条回不了头的路

而已

再劝想入博士坑的小鲜肉

入坑前几个基本条件如果无法达成

三思,慎重

1. 家庭条件,绝对不能承担养家糊口的压力来读博

2. 绝对不要因为别人而读博

3. 绝对不要有太强的功利心

4. 要非常耐得住寂寞

5. 要有好奇心和主观能动性

6. 能认清毕业后现实和想象中的落差

哀其不幸,哀其不争,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不知道去怪谁,没有任何人应该被责备。

他的导师是一位很负责任,科研造诣很深,对自己的学生很好的老师。

他的父母这几天接触觉得是通情达理的,中年丧子还是很坚强很理智,没有埋怨学校埋怨老师。

他自己,我真的打从心底里觉得是一个非常非常非常好的师弟,热心,靠谱,有上进心,为他人着想。其实不是很想提起他,他算是我身边第一个突然离去的朋友了。

也不知道该说啥,反正看着他的父母这几天发了一首 “亲爱的小孩” 我真的是听了开头不忍心继续听下去了。试着发了微信想安慰一下叔叔阿姨但是却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说了一句叔叔阿姨请坚强。阿姨回复说:为了宝宝安心,我会的。

我不知道这件事情和 “读博士” 有没有关系 ,但是关注这个话题的应该大多是博士,希望大家真的看开!看开!虽然说死生是自己的事情,但请考虑下自己的家人吧。博士这个东西,读不开心不读也罢。真的没啥的。人生百十年,区区五年算的了什么?

还有请不知情的人们不要上来就批评学校,批评老师,批评家长甚至批评师弟了。不要评价就是最大的尊重。

希望叔叔阿姨一切安好。

知乎用户 月下独酌 发表

并非博士,不过是个小小的学士,不过也想过来答一下。

首先对这位博士表示遗憾。本身这么优秀的人,人生不过刚刚开始,却凋谢了。

我小的时候经常觉得活不下去了。老师讲的课我没听懂,感觉没法活了。同学瞪了我一眼,觉得没法活了。记得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一个周末,我躺在床上,乱想道,听说结婚要领结婚证,可我都不知道怎么领,没法活了。

现在想想那时候自己能活到现在可真不容易。那些想法也可笑的厉害。

现在的中国,社会发展一日千里,技术和商业模式更新换代也不过是转瞬之间。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人们的欲求也被刺激的无限大。

这导致了中国人一直都在追求更好的路上。房子,大房子。车子,豪车子。工作,好工作。旅游,出国旅游。

总之,明天一定要比今天好。自己一定要比别人好。进步可以,退步绝对不行。

可是,我们古人还有一句话,叫做:“退一步海阔天空。” 这不是一种怯懦,这真的是生活的智慧。关键时刻能够救命的智慧。

所以,当你前进不了的时候,不妨退一步。天塌不了,太阳也会照样升起。你的生活依然还可以过的很好。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每次看到这种新闻都觉得很痛心,同时也感到很无助。

说说我自己的事情经历吧。自从读硕士以来,刚一进入实验室就感受到压抑的氛围。提前一个月入学,因为导师打电话来催。然后是迎接我的师姐,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后来我才知道那会她本该已经毕业了的,但是未能正常参加答辩,心情肯定不好。从我进去的那一天开始,就不断地听到师兄师姐们对导师以及课题的吐槽,甚至有师兄说你退学吧,这是个坑。那会这个师兄也正面临毕业,正是压力最大的时候。

我们的这个导师,从我一入学各种盯着,催进度,刚开始还能接受,毕竟是新人,越往后,跟导师的相处和交流变得越难。

现在已经两年零四个月过去了,我还在这里,每天的心情都蛮压抑的,虽然有好朋友的安慰和陪伴。可是在课题上的无助,没人能帮我。有那么两次预约了心理医生,但到要去的时候都放弃了。医生没办法解决我没有解决已经导师也没有说如何解决的课题。

我常常很想躲避,很想放弃这个学位,但是已经坚持了两年多了,也告诉自己再努力努力。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读着读着就很怀疑自己怀疑人生。我经常性焦虑,经常性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这些是来源于导师经常的训斥。

我感到最无奈和最愤怒的是毕业的决定权完全在于导师,他觉得你努力就是努力,他觉得没看见就是不努力,然后就以各种理由来为难你。

知乎用户 phk189 发表

没在中国读过大学,对这个博士和他导师不了解,不妄作评价。

不过我想说,博士真的是需要想好再读的学位。我导师在我选择前长谈了好多次,博士要做多久,要做什么,有多煎熬,以后毕业的路怎么走——争夺有限的教职;要不还是要进企业。等等。很多人没有想好就跳进去了。

还有就是选个好导师,有个好的 Promotor,真的太重要了。

知乎用户 露卡 发表

大家真的要正视抑郁症。相信大脑也是一个机器,机器有了毛病不修理,实验结果只会越来越错。一旦发现有抑郁倾向,立即要增加睡眠,加强锻炼和饮食,甚至看医生开药。有时抑郁的感觉不是厌世,而是死亡的的想法变成了一种甜蜜温暖的诱惑


知乎用户 柒的幻想 发表

写这篇文章是因浙大博士侯京京投江而起,晚上又看到一条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坠楼的新闻,这些本该成为国家中流砥柱的孩子们,就这样放弃了生命,让我觉得我们最应该教给孩子的是:看清生活的本质后,依然热爱生活。

阎罗殿中站着新来的一男一女。

判官翻了翻生死簿,问道:“汝二人皆为博士,乃国之重器,为何竟要自杀?自毁前程不说,难道也不想想自己的家人么?”

一男子闻言哭道:“俺是河南人,08 年参加高考,以全省理科成绩前一百名的成绩,考入复旦大学,当年俺们全省 90 多万人参加高考,这学校只招 28 个人。村里人都说我是飞上枝头的金凤凰,都说我从此改变了命运。”

“既然有此造化,不好好珍惜,为何要轻生?” 判官厉声问道。

“我坐十六个小时的火车到了上海,宿舍是四人间,除我以外的三个人都是本地人,后来我才知道:那一年上海不到 10 万人参加高考,学校却总共招了 700 多人。我梦寐以求的高等学府,不过是人家眼中退而求其次的选择,真正有能耐的人,都把孩子送去国外读书了。”

“出身不如别人,难道就是你自杀的理由么?” 判官面露讥讽之色。

那男子也不看阎王脸色,继续说道:“交不起学费,我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第一年父亲每个月给我打六百元生活费,到了第二年,我开始自己在外面做家教赚钱,每个星期能赚三百元,一个月下来还能给父亲打四百块,父亲总对村里人夸我,还没毕业就能赚钱了。”

“这不是很好么?” 判官声音低了下去。

“可我每月辛苦赚来的这一千二百元,还不够我舍友脚上随便穿的一双限量版球鞋。在宿舍他们都是用上海话交流,起初我听不懂,自己买了本《上海话入门》偷偷的学,还没学会怎么说,倒是先听懂了他们说的是什么,他们说我是乡巴佬、是刮皮、是小八拉子、是硬盘。他们聊房产、聊股市、聊车、聊艺术、聊音乐,可这些我什么都不懂,后来我学会了上海话,却从没在他们面前开过口,我渐渐的明白,我们不是口音上有差异,我跟他们之间,根本不是一个阶级。舍友每周末都会回家,而自从我到上海之后,连过年都没有回去过。”

判官终于又找到一个可以插话的点,连忙高声问道:“你这个不孝子,难道上了大学就不认老家的父老乡亲了?”

“我是舍不得来回的火车票,更怕回去后乡亲们问我,上海好不好?毕业应该就留在学校当老师了吧?复旦毕业的博士每月能赚多少钱?我是本科直博,到了硕博阶段就开始跟着导师做横向课题,导师的横向课题很多,忙的时候从早到晚我都坐在办公室干活,而和我同级的另外一位博士就很轻松,因为他的家庭背景,能给导师带来其他方面的便利。”

男子停下来,挠了挠自己没有多少头发的脑袋,又接着说道:“临到博士毕业的前一年,我还在边给导师做课题,边准备自己的毕业论文。而另一位博士一直都在准备自己的论文,这几年已在不同的期刊和杂志上发表了十几篇论文,而我因为长期熬夜写论文,头发都快要掉光了。有次见面我称赞他的论文数多,他有点神秘的告诉我:其实现在有人专门做这种生意,代发论文,不同级别的期刊,价格不同,让我别着急,实在不行准备好钞票,他帮我联系人代发几篇。我瞠目结舌地看着他离开,连句谢谢都忘了说。”

此刻,就连判官都无话可说,只能静静地听着他继续往下说。

“终于,论文通过盲审,我开始忙着找工作,偶然和那位博士聊起工作的事情,他叹了口气,说家里已经给他安排好毕业后到当地的某所高校任职,语气之中是满满的不甘与不满意。而我所知道的是:像我这种博士期间没有出国留学经历的,想留在当地高校任职几乎是不可能的。我并不是没有争取过出国留学的机会,但是导师觉得我挺能干活,曾明确表示不想放我出去,而导师不推荐的话,我拿不到国家基金委的资助,剩下的办法就只有自己联系国外的导师,即使国外有导师愿意让我过去,费用我也承担不起,于是只好作罢。”

男子咽了口唾沫,又继续说道:“工作终于定了下来,月薪 17K,对于刚刚毕业的我而言,还可以接受,接下来就是找房子从学校搬出去。我联系中介,在张江找到一套不到 60 平米,离地铁骑车大概十五分钟的房子,租金要 5500,再加上水电煤气宽带费,每个月三分之一的收入就交给了房东,我想和房东再讲讲价,上海老阿姨一脸不耐烦的说:‘麻烦你搞搞清楚,我家有三套房子出租的唻,你这个价格已经是很划算的了呀,不信你看看小区里面还有比我家便宜的不啦?’这确实是我能找到的性价比最高的房子,咬咬牙定了下来。房东要求押一付三,再加上给中介的中介费,一下就花出去两万多,心里只好安慰自己:已经工作了,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生活刚刚给了我一些希望,紧接着就又将它敲得粉碎。年底母亲打来电话说:父亲查出胃癌,送到县医院检查之后,医生建议转到大医院治疗。父亲不让母亲告诉我,但是母亲看着父亲日渐消瘦的身体,还是忍不住给我打了电话。我要求父亲到上海来治疗,并联系了一家杨浦区的医院。父亲很执拗,但是在我的再三劝说下还是同意过来,几年未见父亲,在车站见到父亲的时候,我险些认不出他来,因为得病的缘故他的脸色发黑,人也瘦了一大圈,见到我之后父亲笑了,看着他脸上纵横沟壑的褶子,我却忍不住流下泪来。”

男子说着眼睛里又流出泪来,他用手背抹了抹,接着往下说:“平时在学校都是在校医院看病的我,从来没想过父亲住院的花费如此高昂,入院时交的五万元只用了不到十几天的时间,护士就又催我去缴费,这些年跟着导师做课题攒下的钱,除去自己平时花销、以及还助学贷款,其实并没有攒下太多,就在我一筹莫展之时,导师听说了我的情况,给我送来了 5 万元,同门的师兄弟和师姐师妹们又帮我凑了 6 万多,但我知道这 11 万对父亲来说仍然只是杯水车薪。那段时间父亲知道我在为钱的事情发愁,多次提出不想治了,要回老家。我明白父亲什么意思,但是作为儿子,我怎么可能答应父亲这样的要求?就在筹来的这笔钱用完,护士再次让我准备去缴费的第二天晚上,父亲趁母亲睡着,从住院部的顶楼天台上一跃而下。”

男子说到这里,已经没了眼泪,只是紧紧的握着拳头:“我没有想到父亲用这样决绝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因为属于自杀,医院出于人道主义赔偿了我们三万元,但是我永远失去了我的父亲。母亲在父亲走后一直都在哭,一边哭一边埋怨自己没有照顾好父亲,我听着母亲的哭声,心如同被放进绞肉机里一样难受。母亲最后提了一个要求,就是她想找辆车将父亲拉回老家,这也是父亲最后的心愿。然而,二老的这个心愿我也满足不了,根据《殡葬管理条例》当地派出所要求我们必须将尸体火化,之后可以将骨灰带回。没有办法,我只能陪着母亲,带着父亲的骨灰回到老家,村子里的乡亲们都来给我父亲送行。近年来,河南省每年有 25 万人被确证患癌,平均每 400 个人中就有一个癌症患者,而在我们村,两百多个人中,胃癌有 6 个,肺癌有 11 个,这些患癌的乡亲们曾经以羡慕的眼神看着我父亲去了上海,如今再看着我父亲变成一坛骨灰回来。他们看着我的眼神里充满了不解,我不敢抬头看他们。”

“所以,你就自杀了?” 判官听到这里忍不住问。

“没错,我料理好父亲的后事之后,就没有了活下去的渴望,我知道很多人在我死后骂我,说国家培养我不容易,我不应该轻生,但他们没有过我的经历,没有体会过我的痛苦,没有体验过我的付出,没有遭受过我的挫折,他们有什么资格评价我?若是他们和我身份对调,他们可以做的比我更好么?” 阎罗殿中回荡着男子这一连串的发问声,没有人可以回答他的问题。

许久之后,判官问另一名女子:“那你呢?”

那女子四十岁上下,此刻见判官问她,兀自答道:“2004 年,我硕士毕业后在合肥一所大学任教,工作后经人介绍认识了我的丈夫,他与别人合伙经营一家外贸公司,平时在家的时间少,晚上常常很晚才能回家,早上习惯了睡懒觉。结婚后时间不长,我们有了孩子,我觉得自己照顾不过来,就请母亲过来帮我们带小孩。母亲与我们的日常作息、生活习惯、理念等方面都有差异,她觉得丈夫晚上很晚才回家,早上又赖着不起床,家中所有的家务活都是由我来干不说,孩子上幼儿园之后,每天孩子的接送也都是由我负责,她心疼我,因为这个事情,和丈夫发生过几次争吵。”

“这也不算什么大事啊,找个保姆或者让你婆婆来不就行了?” 判官身边的小鬼插话道。

“我丈夫的母亲走得早,后来他父亲虽有续弦,但丈夫不想让他的继母来帮忙带小孩。后来我们商议再三,丈夫提议:让母亲回去,找个保姆来带。当时他俩的关系已经闹得很僵,我也不想让母亲再待在这里每天难受,所以就答应了丈夫的要求。母亲走的时候拉着我的手,泪眼婆娑的说:‘孩子啊,我觉得你太辛苦了。’没错,作为青年教师,真的是很辛苦,在外人眼中,大学老师有寒暑假,不用天天上课,受人尊敬,是个很不错的职业,其实个中艰辛,只有我们自己知道。大学老师虽然不用每天坐班,但是评定职称、申请课题和项目都是要依靠论文,而论文,是要花大量时间读文献、搞调研、一页一页熬出来的。大学里的男教师,几乎都要被论文逼的‘聪明绝顶’,而女老师则更惨,我们往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照顾家庭和小孩。母亲回去之后,家里请了几任保姆,都没有母亲照顾的细致,这无形中又给我增加了很多压力。”

“世上哪个职业是好干的?你说写论文难,比你们辛苦的大有人在!你说带小孩辛苦,世上也不止你一个女人带小孩。” 判官说道。

“如果只是写论文,我是不敢说自己辛苦的,正常上课要花时间备课,担任班主任后还要开班会和班干部们操心班级建设,最难得是每年临毕业前,很多学生自己不操心毕业论文的事,而我作为他们的论文指导老师,要看过每个人的论文,并提出修改意见,再督促他们按要求修改。有时候我都不知道现在的孩子怎么想的,我花了时间和精力给他们提出意见,他们只要按照我说的部分认真修改,就肯定能过。但是他们会问:‘老师,为什么你的要求这么严格?某某某的老师就没怎么提修改要求。’是的,有些资格老的教授,他们手上有一大堆的横向课题,根本没有时间去看学生的毕业论文,他们只需要在答辩前给学院提前知会一声,负责答辩的老师多多少少就会对他的学生有所照顾,但是,如果论文质量太差,学院为自己的名声考虑,依然是不会让他们过的,而这些不合格的论文,在二次答辩的时候,会再交给我们这些青年教师去负责。大牛的时间宝贵,难道我们青年教师的时间就不是时间么?还有些学生,之前一直联系不到他,临到答辩前一周,开始疯狂发信息打电话给我,晚上十一点以后还问我自己的论文哪里需要修改,原谅我也有家庭,有小孩需要照顾,不能 24 小时为学生服务,大学生的思想就是先进,他们会因为这些在网上发帖子说答辩老师不理他们,有这些时间,花时间把论文改好不是更好么?”

“他们还是孩子,你要体谅他们!” 远处,一个老婆婆年纪的鬼魂听了女子的话,叫喊道。

判官有些尴尬的解释说:“她的孙子就是这样被她骄纵成杀人犯的。三十岁的孙子临刑前,这老太婆还在喊:‘他还是个孩子。’可惜没人理她了。”

女子苦笑了一下,继续说道:“工作七年之后,学校新招进来的老师都是博士学位起步,院里领导多次暗示我去读个在职博士,否则的话,以后的职称评定、岗位工资评定,我几乎没有优势。当时孩子已经满六岁,可以上小学了,于是我跟丈夫商量,准备去读个在职博士。丈夫的生意这几年有了起色,他是不赞成我再去读博士的,觉得本来学校的工资也不高,又那么累,何必再去受读博士的那份罪?”

“你丈夫说的也有道理,不是都说人分三种:男人、女人、女博士么?” 判官听到这里也忍不住说。

“看来阴阳两界其实没什么不同,人们都对女博士有偏见,作为女人我很想问一句:同样都是博士,为什么男博士不被社会视为怪物?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男权社会,男女平等喊了这么多年,其实骨子里还是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明明是为了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上更进一步,却要莫名其妙的承受社会这么多的不理解,明明我为这个家庭付出的更多,可是我的丈夫却一点都不能理解我。我和丈夫因为这件事吵了好几次,最后他才答应尊重我的选择。之后我联系到了一位南京大学的教授,他同意让我去他那里读博。”

“开始读博之后,每个周末我都要坐高铁去南京,周日下午再从南京回来。尽管如此,能和导师交流的时间其实也很少,其他全日制的研究生和博士生师弟师妹们和我年龄差距也比较大,日常的交流也很有限,可能因为在学校工作这几年没有在专业领域做深入研究,准备毕业论文阶段我写的异常吃力,几乎每次写完后交给导师,导师都能指出很多需要改进之处,而这些地方我又觉得自己没有能力进行深入研究。于是常常推倒重来,重新拟定题目再写,而这样导致的结果是下次和导师再次讨论时,又面临一堆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转眼四年时间过去,我始终交不出满意的毕业论文,导师私下找我谈话,因为他感觉我当时的状态已经不适合再做博士研究,想问问我是否考虑退出。我其实也有些动摇,这四年时间,周末我几乎没有时间陪丈夫和孩子,长时间的在合肥和南京两地跑,也让我感觉很疲惫,我跟导师讲我需要回去考虑一下再给他一个明确的答复。”

“退出就退出呗,难道你就因为这个自杀?” 判官听女子说到这里,开口问道。

“回去后我跟丈夫说了导师的建议,本想让他安慰我一下,谁知他竟问我:‘你花了四年时间去读博士,现在到毕业了又说要退出?我都不知道你这些年到底跑去南京在干什么?家里啥事不管,小孩也不操心……’他一开口我就后悔自己为什么要告诉他,我知道这几年他对我有怨气,可是平日里依然是我接送小孩上学,晚上也是我辅导小孩的功课,只是周末让他多操点心,为什么在他嘴里我就变成了不回家的女人?我心里难受,只好找平时关系好的一个同事去商量,她听完后问我:‘会不会是导师在暗示我送点什么东西?’导师在行业内也算是个大牛,每次给我指导论文时意见也很中肯,所以我之前从来没有这么想过。听她这么一问,我心里也有些怀疑了起来,毕竟社会上这样的事情听得太多了,我想来想去觉得不排除有这样的可能,于是再次回南京有机会单独和导师沟通时,我问导师,如果我想继续在他这里读博并且想顺利毕业的话,需要多少钱?”

“哦?你们导师怎么说的?” 判官和周围的小鬼们都好奇的凑上来。

“导师显然没有这样想过,他听到我这样问他,先是一愣,然后很有涵养的说我想多了,如果想毕业,还是需要在论文上多花点心思。说完后他就走了,我不知道他心里会怎样看我,也恨自己怎么变成了从前自己最讨厌的那一类人?那一整个下午我脑海里没有其他事,始终在想如果自己毕不了业,老公会不会跟我离婚?同事会不会嘲笑我努力了四年最后一无所获?导师和师弟师妹们会怎么看我?我一个人在校园中边走边想,越想心里越乱,不知怎么就掉进了杜厦图书馆前面的河里,我听见有人喊‘有人落水了’却丝毫意识不到那个落水的人就是自己,直到校保安将我拉上岸,又将我送到了校医务室,可能是他们联系了我的师弟师妹们,他们都来看我,我脑子里面一片空白,抓住一个平时和我关系还算不错的师妹的手,一直问她:‘我是不是不能毕业了?我是不是不能毕业了?’他们所有人都安慰我,可我觉得他们所有人都在嘲笑我,笑我论文写得不好,笑我想毕业想得疯了。”

“古有范进中举,今有博士落水,真是害人的制度啊!” 判官听到这里不由感慨道。

“后来学校派一个心理咨询处的老师来找我聊天,和她聊了一个小时,我感觉好多了,清醒过来之后我觉得今天落水的事情让我羞耻。可能导师也听说了我这个情况,于是找了几个已经毕业的师兄帮我修改论文,可是我总觉得他们想把我的论文改的面目全非,根本不是我本来想要的样子,可是他们都说:只有按照他们说的改,才能顺利通过。我开始觉得他们一个个都不是好人,他们这样那样改我的论文,都是想害我不能毕业,我决定向学校告发他们,我向学校反映了这个情况,可是学校只是劝我想开一些,人生的路还很长什么的,好在我找过学校之后,导师便不再让他们帮我改论文,我将自己的论文改好之后交上去,耐心等待盲审的结果。”

“如果我没猜错,论文最终没有通过盲审,所以你就自杀了?” 判官问道。

“是的,论文没有过,我没脸回去见我的丈夫,更没脸去面对我的同事们,也不想见那些师兄师妹们,我觉得只有杜厦图书馆前面的河让我觉得轻松,我想不通当时他们为什么要救我出来,所以我一个人悄悄地在那天晚上走进了河里。”


故事讲完了,结果一点都不正能量,甚至很丧,对不起。

看着新闻里满脸笑容的少年投江,心情低落到了极点,根据自己身边曾经真实发生过的故事,花了几个晚上,写了这篇东西出来。我想没有人会愿意轻易结束自己生命的,他们在做决定之前,一定经历了很多让他们觉得难以承受的苦痛,我们无法轻易去评价逝者的人生。

然而我还是想对有轻生念头的孩子们说:当你能在大学里面读研究生以及博士的时候,你已经在国内算得上佼佼者了,无论遇到什么难关,请不要放弃自己的生命,想想家乡冬日里的早点,想想这么多年你付出的努力,你不应该给自己安排这样一个结局。

也想对很多家长说:不要总是盯着孩子的成绩,不要总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去比较,每个人都是独立完整且唯一的,你爱的应该是你孩子本身,不是他的成绩,不是他上学的那所大学。

文中所提到的高考录取率,癌症患者人数,都是源自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至于医疗问题、学术造假问题也都是真实存在的社会现实。只有所涉及到的两所高校(复旦大学和南京大学)是我杜撰出来的故事发生地,在此说明。

我的其他回答:

张学友为什么可以这么密集地在各个地方开演唱会?为什么要这么卖命地开演唱会呢?

邀请您关注本人公众号:(QIDEHX)柒的幻想

知乎用户 老游说留学 发表

原生家庭留下的影响太深了,他们没能走出来

借助我的合伙人

@陈思炜

老师的一个回答来解读

太看重对孩子能力和成绩的培养,不看重父母观念对孩子的影响
一个人观念的形成 95% 源自于 12 岁以前的经历,而这 12 年也是孩子和父母关系成型的黄金十年。可以断言,错过了这段时期,你再想给孩子灌输任何观念都于事无补,强行对孩子进行说教只会徒增子女与你之间的紧张感。

观念,是先【观】才有【念】。
父母对子女起到影响的部分主要是观念教育

中国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谈:父母观念教育对高材生犯罪的心理动机的影响

观念教育【观乃感官,孩子听到看到触到】是:
1】言传(你反复唠叨什么:注意,反复唠叨的东西一定会成为孩子的信念)
2】身教(你的观念会透过你对各种人生选择的态度反映出来,被孩子吸收)
3】情感连接(孩子表面上会主动吸收学习他喜欢的大人身上的品质,但是家长身上不好的东西也会被孩子潜意识吸收,成为以后与他人相处的魔咒)

观念的定义:
主体的行为,由意识驱动,行为的性质,由观念决定,观念的形成来自于思想,思想来自于主体本身意识能力成长环境
没有思想,就不会有观念。
具备的本能意识和存在的具体环境决定着本身的思想,本身的思想决定着自身的观念,自身的观念决定着自身的行为
个人的行为_呈现了_思想,思想_呈现了_观念
有什么样的意识能力和环境条件就会有什么样的思想,具备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观念,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
自身形成的各种观念成了自身一切是非善恶的判断依据。

生命观、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大部分成型于 12 岁以前的东西,我们中国父母普遍重视程度不够。我们太害怕孩子在上了高中以后考不上好大学,孩子进入工作以后又太害怕孩子无法出人头地,所以花大把时间和金钱在孩子的学科补习和功能化的教育上。

巨婴人格是双刃剑

我们或许是对人性没有信心的一代,
在这个人口庞大、教育资源和一切优质资源匮乏的国家,
我们害怕一个幼小无知的孩子,无法内生出超越阶层的能力
所以我们给孩子强调最多的是,“好好学习(学校书本),才能出人投地”。
对女孩儿,强调最多的是 “要乖巧懂事”;对男孩儿,强调最多的是 “男子汉要勇敢”。
而通过父母的相处,女孩儿从小就被暗示 “要提供情绪价值,我才能好嫁”,
男孩儿从小就懂得 “我要成为最会赚钱或者最有权势的那个人才会赢得一切”
我们势必要举全家之力,倾斜全部资源 raise up【培养】一个有能力的孩子——好学校、好工作、好伴侣,好圈子。

然后这个过程中,可能真正只有一半能够适应这种生活的人安全进入了中年期,不出意外地迎来中年危机而更多的孩子,甚至都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因为’能力不济" 被淘汰,心态比较好的在 30、40 找到了新方向、新归属。
心态不好的,那批最脆弱 (少有人生来强硬,实属正常) 的孩子可能
还未成年或以犯下罪孽、辍学、吸毒、在不能承受的情况下早婚、抑郁等等心魔缠身。

要知道,人只有 5% 左右的行为来自于意识层面,95% 左右来自于潜意识。
对于信息渠道单一、生活场景单一的孩子来说,这 90% 诱发 ta 做出错误决策的观念——都来自于家庭的影响。

你经常挂在嘴边的人生信条,一定会成为孩子内心的刺青。
而地狱模式的应试教育,让中国孩子缺乏和周围人、自然和人类文明多元互动的机会。
如果应试教育是暂时逃不开的宿命,那作为家长请务必重视你在孩子 12 岁以前与他的相处,以及,真的要多给予陪伴。

你陪孩子长大,孩子才会陪你到老。
真正能拿住人情感的,是无声的陪伴,不是高明的说教。

在观念上,除了 “要努力” 以外,
一定要重视在性别差异的基础上,给孩子多灌输多元化的好观念。
请注意,灌输从来不是坏事。
事实上,必须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对你产生强烈抵触以前,完成观念的灌输。

哪些观念非常重要,一定要趁早多和孩子强调?

我觉得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每个家庭的资源禀赋都不同。
唯一的指南针是,多站在【人的一生】这个大时间维度上,来参考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信条。

如果是女孩儿:

1】女孩儿当自强,女孩儿和男孩儿没有天赋上的高下;
2】家人需要女性的温柔才能揉成一股合力;
3】善良不是懦弱,在能够保护好自己的情况下,善良是现代女性最美好的品质

如果是男孩儿:

1】谦让弱者,要欺负只能欺负比自己强大的人
2】斗争心态没有什么不好的,强悍是有美感的
3】一个男人的温柔只给母亲、女儿和老婆

不管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

1】做一个靠谱的人比做一个聪明人重要
2】钱很重要,但钱的来源和留住钱更重要
3】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不管什么时候,眼里有活,手上做事,心里有他人

当然,其实很多观念不仅靠唠叨,更多靠父母关系对子女的展示。
总之,不要害怕孩子嫌弃你唠叨,就是要在 12 岁以前多和孩子表达观念、行为展示观念、多陪伴孩子,听孩子说话。

祝天下家庭幸福美满。

知乎用户 鱼鱼​ 发表

还是我导师好,他说:看见学校的毕业要求没,达到了,就完事。我第二年 SCI 就见刊了,之后一年多无所事事,每周两个半天跟导师出门诊,其他时间偶尔去科里晃一圈,也不干活,导师每次看见我就笑着说:你这下轻松了。

知乎用户 启真湖大闸蟹 发表

在很多人眼里,“浙大”、“博士” = 社会精英, 但事实上,没有超群的智商,盛世美颜,显赫的家世,超神的运气,大部分人都只能接受自己只能做个普通人。然而,这强光环下的人,特别是从小接受光环的人,接受这一现实真的很难…. 听到新闻后,我的感受竟然是我能理解,有时候真的怕自己坚持不下去,因为就像走进一个黝黑的洞,找不到出口,对未知的恐惧和绝望,是真能逼死人的。但是,我坚持认为,自杀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知乎用户 洪权​ 发表

大学教育没有心理教育。情绪调节等内容。

知乎用户 白纸是遗忘症 发表

和 H 博士有着相似的背景,所以在朋友圈刷屏伊始就颇为关注这事,今天听闻已经发现了遗体,意料之内之余分外惋惜。在这里说下我的感受,或许有臆测的成分,还请见谅,就当我的一段自白吧。

先说为什么格外关注,我和他虽然来自天南地北,他来自天大,我本科毕业于南大,学校虽然没什么值得提的,但在内心里那份天之娇子的自豪与后来的落差或许正是跌落的势能。说些相似的,我和他是同一级的研究生,我是硕博连读,同样研究生三年级,化工专业(且偏化学和材料,驰名中外的劝退方向),同样没有成果没有文章,组里也都有相当牛逼的师兄师姐,身处环境之中,难免会和周围的横向或纵向比较,发现师兄师姐还是同窗做的都相当顺利,自然会有巨大的落差。

在朋友圈刷屏时,我正好刚和大老板提交了退学申请。研究所第一年上课,来这分配导师时因为毕业学校和性别被老板分去了一个孤独的方向,小老板无心科研,也没有师兄师姐可以学习继承,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一年了,也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不想去实验室,不想和外界联系,有时候打开勿扰模式,在宿舍里一呆就是一天。我觉得自己预期在这里耗费光阴倒不如提早离开去闯荡,继续呆这万一崩溃了就一了百了了。但目前为止底线仍然坚守着,明确着活着就有一切可能。

把 H 的这个事情发给天大的师兄看,师兄惊呼 H 是他的亲师弟,因为这份连结,一下子更拉近了我和他的距离,感觉他似乎就是我,而我不能像他一样。说什么我要替他活着未免太过矫情,说他替过去的我跳了下去似乎有些绝情,但那一瞬间的确有一丝这样的感觉,向死而生,我也没有了那样的丧。找组里几位师兄和小老板聊了聊天,又和大学室友商议了一番,最后总结了一下,和老板说决定换一个课题。大老板也相当痛快同意了。

自从换了个课题,换了个小导,心情好了许多,整个人都轻快了许多,走路走着都可以小跑起来,于是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周末。却在此时刷到这样的结果。

R.I.P.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博士毕业,做了一年失败的博后。

没去医院看过,但是自认有抑郁症。就像一个开关一样,一下子就完全感受不到任何感觉了,像是灵魂被抽离。这个时候如果再受到压力就会暴躁,思想极端。缓解需要脱离那个环境,然后过一周。

我算是老板的开门弟子,组里人丁不旺。所以,我就像被绑在了实验室,有各种各样的事情要做。不敢高兴,也高兴不起来。同龄人各个都很优秀,师弟妹也一个比一个好,博后和教职的压力越来越大,前途在哪里?

我选择了退出,在一年失败的博后之后找了个工作。现在工作是我最开心的事情,没什么压力,按部就班的做就好,还有双休国庆各种法定节假日。晚上回来吃个饭洗个澡睡觉,想想过去的日子,真是恍如隔世。

我会永远记得没有方向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一躺就是多半天,也会记得实验做不下去回家被瓢泼大雨浇的浑身湿透。我不记恨它们,也不会感谢它们。

如果坚持不下去了,就退一步。真的,能走到这一步的博士生,去任何公司,都能很快成为业务骨干。虽然不能出人头地,不能桃李满天下,再也没有机会当院士,但是,至少可以给家人一些依靠。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说…… 如果感觉博士期间压力太大的话…… 养只猫吧,最好是布偶那种黏人的猫。相信我,有用。

再大的压力又怎么了,反正老子是只猫……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以前在玉泉读研,压力也大的想自杀… 纳米发光方向,研二还没有任何成果,半夜还在实验室测光谱养细胞拍 SEM,做一批失败一批,回头汇报给老师还要不断挨批。没有成果,周末休息一下都会觉得罪恶。不断怀疑自己,否定自己。

想和人说说话,我妈也不理解,认为你这个也不是大事,要不退学吧(事实上她到处吹牛她有个浙大研究生的女儿,可能也是自豪吧)骑虎难下啊。

可能,最后的最后,我承认了自己的失败吧。不是读书做科研的料,只要学位就可以啦…

知乎用户 闰土 发表

非常感慨和惋惜。

自杀是一件需要极大勇气才能完成的事情,几乎每个人都动过自杀的念头,但真正有勇气完成自杀的不足万分之一(据香港大学研究报告显示,2011 年中国的年平均自杀率每 10 万人 9.8 例)。

所以,请不要给自杀者乱扣 “懦夫” 的帽子,他们不缺少勇气,只是遇到了人生中万中无一的困境,遭受着万中无一的痛苦和折磨,物质上、精神上、肉体上的都算数。

这时候活着的痛苦已经远大于死亡,“死都不怕,还怕活着” 的自我安慰也已经失效,如果没有外人的发现和帮助,自杀真的难以避免。

哎,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他们是万中无一的不幸者。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学校和家庭教给我们的东西和社会教的东西真的差别太大。从小老师教育我们要善良,诚实,遵守规则,成功属于这样的人。但事实却相反,世俗的成功大部分属于走偏路,歪路的人,只要他们成功,没人会质疑他们的道德。又想成功,又不想违背最初的良知,确实很矛盾。

知乎用户 矮穷菜丑肥宅 发表

得知对面楼的师兄跳了,我们这些直博的新生也开始慌了

知乎用户 银角大王 发表

其实真正轻生的博士,原因都差不多。吓唬人的完全不是这种做法。

从要延期到已经延期的这几年了,我失去了不止一件人生中的重要东西,用生无可恋来形容似乎有点过分,但确实和一无所有没什么区别。外在依旧脸皮薄,内在早已 “二皮脸”。既然一无所有,何不佛系的面对,况且我胆子小,走不到那一步。

当然,副作用还是有的,除了圈子里的人和至亲,完全不想面对其他关心你的人。他们无法理解你为什么夜以继日不敢休息,他们无法理解你为什么还不能毕业,懂得人自然懂,不懂的解释起来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你自己的困难,实验室的情况,投文章的机制,毕业的要求,每一项都足够向圈子外的人说很久,而每一项都影响着你的毕业。甚至于无法用任何一个新闻事件里的情况直接套用到自己身上,因为这样真的有失公正。

有时候啊,人设这东西真的是个枷锁。如果你自己看开了,从 “优秀” 到“差生”又有何妨?那起码自己能平安的活下去;如果关心你的人理解了,那你的生活会更精彩一些。

知乎用户 陈长生 发表

逝者安息,希望下辈子你能过上自己想要的人生。然后谢谢你以及这个问题下的很多回答,让我萌生的轻生念头打消了。

失踪当天就看到有人在转发寻人启事了,跟很多答主一样,看那篇绝笔很有感触,大家都是敏感孤独,想要做到别人口中那个优秀的自己却又深知自己完全做不到。发现自己跟他还蛮像的,他是天大–浙大,我是同济–南大,差不多的专业,差不多的敏感,不愿打扰别人。不知道他究竟为何走上绝路,但我在科研遇阻,无人诉说,同时又深深为前途担忧的时候,也很容易萌发出一死了之重置人生的想法。读博真的是脑力体力心力的三重考验,尤其这个过程中你若是遇到坑爹导师遇到爱攀比的父母遇不到带给你心动的那个人。还是希望学校和社会和个人都能更加关注读博群体心理健康吧,那些看起来优秀的人真的比你想象的更脆弱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JFab2x 发表

还没读博,正看机会考,也听说博士压力大。

对于这位前辈的经历,只能叹息,曾经有同学就因为某校博士跳楼太多,没敢读,打到回府读了本校的博士。

逛知乎那么久,感觉中国博士的内卷化确实太严重了,年年毕业要求水涨船高,又没有什么合理的退出机制,如果没有那张毕业证,可能就是高校的临时工。

希望无论哪位前辈,实在撑不下去的时候就放下吧,自己解决自己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能带来更多问题,

如果受但不公,那就舍弃一切去反抗,

然后,回家!!!

知乎用户 不良人 发表

看了这么多回答,说不上什么感觉

可能我还是没有吃过太多的苦,当然生活的苦也吃过,不过或许自己忘性大

刚毕业的时候转行不顺,现在也是半死不活的吊着,当时的心态可能就是一直觉得自己能混好点,没想到泯然到路人都算不上,医生不想做,其他行业做不好,于是心情抑郁,不想说话,但从没想过死

有点像站着说话不腰疼哈

很多人为什么会得抑郁症,我这个局外人的看法,就是要么心气高,要么心思敏感,说玻璃心有点重,但不得不说有些的确是玻璃心的(没黑的意思啊)

但还是想说,想开点呀,没什么大不了的

把自己放低一点,先做普通人试试呀,不想做的事不做能怎样呢?现在又不是八九十年代,还能饿死人吗?

人就这一辈子,死了多可惜

其实很多读到博士的位置,你出来做大牛困难,但比一般人都要好的多了,没必要把自己逼那么紧

穷没什么的,何况现在的生活,怎么也提不到穷的

买房买车嘛,大部分人都买不上,所以,还担心什么呢

我每次想不通的时候,就老是安慰自己,就像自己公众号说过的一句话:

比上不足,那就往下比啊

上班的时候为了不堵车,我一般七点起床,路上经常会碰到一个女性,应该是小儿麻痹症的患者,她走路很费劲,每走一步右脚都要转个圈然后才能迈步,别人大步子迈的虎虎生风,她要多走好半天才能赶得上别人随意的几步路

有时候一起坐 BRT,早高峰大家都懂的,挤的轰轰烈烈,每个人都健步如飞,生怕挤不上去,这样一个行走都不是很顺利的人,有时候就因为慢几步,就连挤个车都赶不到人前

或许和人家这么比有点不合适,但每次碰到她,我就觉得,人家都努力的活着,你身体健康,有什么不能活下去的呢

还有欠债几百万的,不也好好活着吗

读到博士,那么多苦都吃完,一死全没了,多可惜啊

其实看破之后,真的没什么,有吃有喝有屋睡,不也是一种生活嘛

想一想,我们都是一群碳水化合物,在宇宙里说是尘埃都是放大了无数倍的效果,兢兢业业,站到地球的顶端,还是尘埃

比上不足,我们都往下比一比吧

知乎用户 王俊俊 发表

这个社会在加速吞噬单纯和温柔的人

所有的美好都被肢解成俗人不费力就能获取的即时快乐,哪怕有人死去,也还要补一句这是他看不开

生命应坚强忍耐享受过程云云

毫无共情的分享真的自以为是

这种答案变成政治正确太可笑了

如果连选择死掉的权力都没有

我真不知人们还剩下什么东西

互联网让无知和浅薄连成一片

反智主义和割裂冲突随处可见

聪明人忙着抢夺话语权道德点

说这就是常态你要接受现实啊

熟练的掌握各种各样的辩论法

然后继续讨好无知以求得金钱

利益关系已经变得无法再赤裸

死亡是歌曲中唯一动人的音符

腐朽腐烂腐败好像鳄鱼的胃囊

无力改变这个让人恶心的世界

所以在遗书里写下不想尝试了

最后留下一句爱每个遇见的人

可是却还要被你批判点评一番

说什么这样很冤枉是他看不透

过分

其实即便别人活下去也和自己无关吧

为什么死掉的时候却突然跑出来了呢

把自己的价值观趁人死掉之后贯彻给对方

该死的人其实是你吧

有人在网上自杀死掉

你趁机感伤的讲鸡汤

而被你感化的网友们

浅薄而自信的活下去

从来不考虑别人感受

就这么吞噬了一个又一个有所顾虑的人

还反而觉得洋洋自得

为什么要害怕死亡

我永远不会说怕死

因为生命没有意义

所以强行赋予意义

因为害怕意义不被认可

所以再把这意义推诿给别人

残忍而不自知的样子

肯定活的好幸福

但也很恶心

知乎用户 疾风劲草 发表

读博士半途而废的沉没成本太高,只能逼自己,一不小心就把自己逼上绝路。上图是我当时的真实心理,已经读了 4 年,后来又熬了 3 年才毕业。最后就是在崩溃的边缘艰难毕业。不想再回首那段时光。

知乎用户 路囧 发表

逝者已逝,死者为大。

对正常人而言,很难理解抑郁症患者的世界,不便作过多评论;

对于我而言,虽然也经历过很多挫折和困难,甚至有些事有可能会毁灭自己的前程,当时的确比较焦虑但却并没有过多的失眠抑郁啥的,始终相信能够挺过去吧,或许这就是 “命硬”,没想到最后还真就挺过来了,而且结果收获还不错,而到了现在已经可以一笑而过了。

我认为,人关键还是要调整好心态吧,顺境逆境关键还是看心境。

知乎用户 Marvin Dada 发表

类比一下学习感受:

本科阶段:晴天,微风习习,学校告诉你,沿着塑胶跑道一路跑过去,10 公里,终点有个奖杯,跟奖杯合个影,你就毕业了。

研究生阶段:恶劣天气,一路泥泞,导师告诉你,前面有个奖杯,多远不知道,但是肯定有,不过摔坏了,你去把他修好,或者改一改颜色,至少比现有状态好就行,基本你也就毕业了。

博士阶段: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周围是陡峭的峭壁,导师告诉你,来,我先教你怎么使用攀岩工具。然后说,这一座座的峭壁的顶上,可能有个适合做奖杯的材料,也可能什么都没有,也可能是坨垃圾,我已经这么爬了 20 年了,目前爬过几十个了,也找到一些材料,能不能做奖杯也还在摸索,小奖牌做出几个,但是意义不大。我觉得这座就不错,你可以试着从这座峭壁开始往上爬,不过上面有什么我也不知道,你先爬上去看看。不行再换一个爬,希望你能成功找到有用的东西。

爬一面就需要 1-2 年,但每每抓到的都是无用的东西。考虑到已经投入的成本和未来无望的预期,天天在这种无望和怀疑中还要摸索向前,再看看周围硕士毕业的同学们都已经收入颇丰,组建家庭,我觉得毕业的博士生都是心理强大能够负重前行的人。

不强大的…… 可能就会退出。

退不出的,想不开的,可能再有点其他事项,压上最后一根稻草,就……

知乎用户 timeloser 发表

看到有知情者说,侯跳江不是因为读博,而是因为出柜不被认可的事,我突然想说些话。

每次出现博硕士生自杀的事,知乎评论或是网上新闻,总是大规模指向读博的极端痛苦与压力,进而上溯至学生抗压能力太弱、不会疏通、不懂求助。

但是读博真的有渲染的那么可怕吗?

事实上,近几年出现的事情,背后都有特殊原因:

2017 年 12 月 26 日,西交大博士杨宝德被发现溺弊,死因与其老师驱使劳役有关;

2018 年 3 月 26 日,武汉理工大学陶崇园自杀,死因与其导师逼迫和奴役有关;

而如今 2018 年 10 月 10 日,浙江大学侯京京跳江,死因或与其出柜无门,与家人无法沟通有关。

我没有去做大数据整理,但单就近两年比较出名的案例来看,博士工作学习本身不是他们选择放弃生命的主因,主因都是在学术工作之外,往往是外在的他人太过强烈地干预了他们的生活与选择,尤其是导师权力过大等。

假如杨宝德、陶崇园都遇到了好的导师,鼓励他们好好学术,以他俩的资质和求学心,一定可以做出很好的成果;如果侯京京有一个开明的家庭,尊重孩子的选择,我想学术上的小挫折也不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新自由主义时代,中国也是一样,我们太强调个人的努力与成功了。一旦遇到这些极端的事件,你没有处理好,就怪你心理能力太差,抗压能力不够,可是我本身有什么义务去 hold 住这些在我生命正常范畴之外的挫折?

有些网友就这些博士自杀的事,大肆渲染读博的压力和痛苦,每天都不知道是活着还是死着。导致一些期待读博的人,都对博士产生了畏惧和负面情绪。

是时候该祛魅了!

博士真的那么了不起,那么极端痛苦吗?

就我的经验来看,我觉得博士的时间自由,不用朝九晚五,人际交往比较简单,工作内容也更有弹性,而且集中努力取得成果的工作性质,也让我很有成就感;至于集中写论文那段时间的痛苦与焦虑,其他行业也会有,只要你不想糊弄了事,想要在一个行业好好做出成果,你都会经历这样的痛苦与焦虑,比如跟我做投行的男友比,我觉得他承受的压力比我更大,他不仅要 24 小时待命,还要在项目终结时连续熬夜,平时更是有很多人际交往和日常杂务的压力,而且项目、成果、年终考核,比我们来的要累。

所以如果你想要读博,博士工作本身没什么问题。只是你要避免其他客观因素,给你造成太多困扰。因为人的职业和人生选择,本来就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

那么我觉得一个人想要好好读博,最好保证以下几个方面没有问题:

1. 有一个支持你读博的开明家庭。

2. 你的男朋友或女朋友也一样支持你读博。

3. 提前查好导师背景,导师的人品甚至胜过其能力。

4. 一个真正愿意指导你的导师,比一个不愿意花太多心力的学界大佬,对你更有利。

5. 没有太大的经济和生活压力,不用花费太多时间去赚取生活费。

先说这几方面吧,大概都是基本的客观条件。

反过来,导师权力过大、父母观念保守等问题,有时候容易促成这些学生的极端情况,我们恰恰应该反思的是,导师制度该如何完善?父母该如何承担角色?两代人该如何沟通?

而不是一味惋惜逝者,并在心中同情地认为是他个人心理能力太差。

知乎用户 泰姆雷 发表

我在读博士最艰难的日子里,也有过一段时间有自杀倾向。当时每天晚上睡不着觉,焦躁不安,心率很高,但是一到白天又毫无斗志,浑浑噩噩。

后来花了很长时间自我开解,当时还不了解心理咨询这回事,但后来回想,我是自己给自己做了个心理咨询,歪打正着。我不断问自己,最差的情况是什么?延期,如果延期能毕业,是否还会焦虑?转硕,如果几年后转硕(我是直博),不就是比别人多损失几年,未来的路还能不能走?quit,如果直接退学,肯定比毕业难受,但是否就山穷水尽了?

就像这样我做了很长时间的自我剖析,才慢慢放下包袱。后来方向找到了,文章也有了,虽然延了期,但最后还是毕业了。回想起来恍如隔世。

国内读博士的,应该都是第一次读博(至少 99% 都是吧),对期间的心理磨难准备不足。如果导师未能提供足够帮助,心理辅导又跟不上,很容易出事。加强对大龄博士的心理辅导,应是当务之急了。

知乎用户 鸿雁 发表

看了一些留言,个别人的经历真的感同身受,也讲讲自己短暂的读博经历吧。

本人也经历过硕博连读,再主动退博的经历,个人资质一般,刻苦努力,个人预测读博可以混个毕业文凭没啥大问题,但过程可能会非常痛苦。如果选的导师和自己又有点八字不合,或者脾性不合,不能够给予足够的耐心和支持。再有甚者连周末,国定假期都要逼迫进实验室,一味地逼迫出成果,那读起来真的就比较痛苦。

个人经历和同期同学比起不算最痛苦吧,但又有谁知道自己面临的其他外在困境呢。所以都没法用自己的经历去简单横向比较吧。

在硕士再选择硕博,是当初被硕导画的饼所诱惑,能够被诱惑,其实也是心存科研之外的杂念太多,想着留校就业等等。

待硕博连读之后,导师态度在半年内可见明显变化,大有当牛马使之趋势,同时也看到一个个同学准备硕士答辩之欢快愉悦,顿感压力倍增,在几次导师不近人情的谈话之后,自己也有点抑郁症的症状,睡眠质量极差,头发掉的厉害。考虑到自己也老大不小了,还不能给家里支助,还要农村年迈父母支持,心有不甘。但又面临要赔偿一年一万的学费,犹豫了几周,同时也把想法和导师沟通,看看导师的态度,导师的态度无非也是继续画饼,最终还是下定决心弃搏。

想想也可笑,毕业之后多年,导师还在不忘初心叫我写文章,被我以工作忙为由推脱了,现在大概也因为确实毕业比较久了,不再找我写了。

回顾这些年的读研读博经过,如果再有一次机会,我可能还是会这么选择吧,因为在当初是做了自己认为的最优的原则,但都无法预料到后续外界因素的变化,幸兴自己及时退博吧,要不然自己再读下去,将要面临着更加严骏的就业,找对象,父母养老等多重压力,可能也会撑不下去吧。

感恩这一切的磨难~遇到的所有事情~付出的所有学费都是值得的~

知乎用户 wjxjmj 发表

【文字体验一下失败博士生的糟糕生活吧】

第一章

经历了各种教辅、模拟和考试重重磨难,怀着忐忑、不安与些许对家人的思念,满脸稚嫩的你终于开启了大学时代。你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开始了,不过此时你可能尚未察觉。与之前的学校相比,在这里,你需要按照课表在不同的教室迁徙。年长的老师可能操着不那么标准的普通话,年轻的老师则多半行色匆匆,不过相同的是一到下课,他们便纷纷消失于人海之中。

面对着课堂上毫无吸引力的 ppt,你可能会质疑老师到底有没有认知讲课,但你大概很快就明白,学习这事,还是要靠自学。面对毕业,你差不多一开始就排除了直接工作的选项。原因大概是学生会或社团里的研究生学长学姐看起来生活愉悦,也可能是你不喜欢业界的面试,特别是群面的那种面试,更有可能是你拿到了保研资格,本校还是外校,哪种都不好放弃。可能你火候不到,需要考研,不过这也不是问题,大不了多考几次。只要你不想工作,总是可以考上。

第二章

研一,一切都显得那么顺理成章,甚至学习生活也是大学时代的解析延拓:上课,吃饭,睡觉以及无所事事。导师和颜悦色地告诉你只要专心上课就好,师兄师姐们友善地邀请你参加周末团建。你甚至可以参加社团跟本科生们一起玩。不过科研这玩意终于要找到你了。那天,导师带你去了实验室,安排一个不知道要年长你多少岁的博士师兄带你科研。博士师兄发给你一堆文献,让你复现一下论文结果。

可能这是你第一次认真地看英文文献,你有太多的地方不懂。好在博士师兄很给力,不仅带你搞懂了方方面面,还顺便告诉你如何进行改进。可能你所在组颇具沉淀,公用电脑上存储了论文模板、绘图工具、程序代码已经实验所需的所有资料。导师觉得你的论文草稿有点糟糕,或者还不错,这区别不大,多修改几轮总是会让导师满意的。

从博士师兄那里得知,论文投稿是否被接受是有一定运气成分的。为了顺利毕业,你最好暑假前再准备一份草稿:你已经轻车驾熟,博士师兄头脑里想法很多,并且草稿投递出去后,你有大把的时间。不仅如此,博士师兄主动帮你对付了审稿人的诘难。

研二,在一片欣羡之中,你收获了 2 篇 SCI。事到如今,你本可以顺顺利利毕业,拿着硕士学位去大厂厮杀,或者直接回老家考公务员。但你没有,因为从多个不同的渠道,你了解到你其实已经到达博士毕业的最低标准了。可能处于导师的邀请,也可能是处于舍友的鼓噪,你对读博这事开始动心。况且你发现就业前景一年不如一年,现在硕士找工作的难度似乎比以前本科生找工作还难。

你开开心心地开启了人生中的读博时代,可能你在本校直接转了硕博连读,或者在导师的推荐下去了别的学校读博,只要你没选择出国读博,这区别不大。可能你的家庭条件还不错,你的父母为你读博欢欣鼓舞。你自己的精神也彷佛得到了升华,你可能觉得不再是从前的自己,但又说不清不同在哪里。

第三章

博一照旧是上课。可能有的老师丢过来一本教材让你们轮流讲,或者让你把自己的论文和相关资源当大作业上交,这些不难对付。不过你终于感觉到大学里还是有人认真讲课的。讲台上的学术大佬确实气度非凡,什么 “机理”,“抽象”,“独立思考”,高大上的概念不绝于耳。你激动了,你扪心自问自己硕士做的是什么狗屁,你现在是一名独立的思考者了,你要创造你自己的独特价值!

博二,你终于可以摆脱各种课程,可以专心的做研究。很幸运,你说服了导师以开展自己的研究。你可能需要打开梯子,在学术引擎上搜索你由来已久的好奇。兴趣是第一驱动力,你甚至暗中高兴你所在的学科与好奇居然有点吻合,于是你沉浸在文献的海洋。

然而,进度总是与你想象的不符。你发现近年来相关文献非常稀疏,仅有的几篇也是挂羊头卖狗肉,你甚至觉得这有点缺少学术节操。你终于在几本古老的大部头里发现了相关讨论,于是顺利找到了最新进展:原来自己猜测的关键词是不准确的。最新的文献表示,你所思考的那个问题确实是多个学科中都会遇到的障碍,是多个学术分支的瓶颈。你欢心鼓舞,你觉得自己果然是个天才。

你感觉这个问题也不是特别难,因为哪怕可以把瓶颈拓宽一些,也是非常好的结果,而不是像张益唐那样必须确实攻克某个问题。你可能确实比较聪明,很快能想到拓宽瓶颈的思路。不过这些思路感觉挺不错,但具体实施起来,总是在某些犄角旮旯里与预期不符,仿佛一个到处漏气的自行车轮胎。此时你可能还不会懂,论文往往告诉你怎样做会成功,但几乎不会告诉你怎样做会导致失败,而导致失败的具体原因则更是避而不谈。

现在你的处境有点尴尬。2 年过去了,你一次次的冲锋都失败了,甚至想再看一遍唐吉可德以给自己鼓励。你现在仍然有点犹豫,你不确定到底是你关注的问题太难,还是自己太笨,或者兼而有之。你不确定这个问题是不是还要继续做,所以你也没有打算开题。你有点不开心,于是跟舍友聊了聊天,你发现舍友同样不开心:他的导师强迫他们每个月交一篇论文草稿,他的师兄受不了导师的辱骂选择退学了,而他自称自己也在考虑是不是也要退。

你很好奇他们可以一月一篇。舍友悄悄告诉你,他们组里有各种论文模板,以及导师以大作业方式收上来的各种资源,写论文完全就是体力活。你感叹还好自己不是牛马。并且硕士阶段的资源仍在你手里,需要的话,你也可以快速造论文。于是你安心的继续探索你的好奇。

第四章

博三一开始,导师叫来与你谈心。博士开题后两年才可以申请博士学位,你再不开题,就要延期毕业了。你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研究方向。最终你觉得好奇心可以放一放,还是先利用硕士时的资源达到毕业条件,再去重拾好奇比较好。你确实快速地完成了一篇草稿,并投给了之前中过的期刊。不过有点不幸,你直接收到了拒信:审稿人告诉你,这个方向已经有太多的结果,而你的结果没有显著的突破。

你将结果转给之前的博士师兄,请求他给你点意见。博士师兄表示自己毕业后退出科研圈,不做科研好久了。这个方向确实之前水的差不多了,有几个关键点是可以做,但那意味着要另起炉灶,费力不讨好。此时你还不死心,降低期望期刊继续投递,你惊奇地发现水刊的审稿人一样不好对付。面对着越来越多的拒信,你越来越不开心。你发现,你其实对硕士阶段做的东西并不是很懂,由于只是依葫芦画瓢,你完全没有办法做出显著的突破。

做人最难的就是欺骗自己。你不能去做一件既不喜欢又不理解的研究,况且这个研究确实很难发好文章了。你励志要研究热点方向,在领域内的顶刊上各发表一篇文章,这样才不虚读博此行。你开始沉溺于顶刊的论文,却发现大部分论文居然不是很能看懂。还好,此时小你一届的师弟发了一篇顶刊。在组会上,你觉得师弟研究的问题并不难。而且你敏锐的意识到,师弟的研究方向有个类似的方向,是能发顶刊的绝好机会。

你约了导师详谈。导师严重批评了你近年来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你决定立即确定研究方向,并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相关论文。

第五章

博四,你的舍友开始准备毕业。你拿起舍友的学位论文,他的学术成果列表惊掉了你的下巴:仅仅见刊的论文就有 8 篇,其中两篇是领域内顶刊,其余的大多也是 2 区 SCI,剩下的已录用和审稿中跟见刊的一样多!你的脑子嗡的一下就响了,你所追求的顶刊在一床之隔眼里像是泔水,即便是 2 区 SCI 也不是现在的你可以随便碰瓷的!

不过想到你已经有了可以发顶刊的方向,你稍微没有那么沮丧了。你早上起的没那么晚了,去了实验室立刻开始阅读相关文献。此时你斗志昂扬,没多久就找到了新方向里的瓶颈。你在组会上热烈地向大家介绍你的思路,导师和同门们都认为很不错,甚至你的类似方向的师弟也表示要抱你大腿。

你起早贪黑地设计方案以解决新瓶颈。由于这次你有了经验,你很快就发现这个问题是个坑。虽然类似的方向中存在多种分析工具,但由于你找的新方向具有一个独特的假设,已有的工具不能处理你思考的问题。当然,你不是一个很懂得退缩的人,你有一颗勇敢的心。为了提出新的工具,你不顾时间地闯入了数学的汪洋深渊。高度抽象的理论给你大脑带来很大负担,不过不用怕,随着时间的流失,你的大脑慢慢习惯了各种抽象概念。你终于可以利用新的工具处理问题。虽然有点拮居聱牙,但你确实以某种不常见的形式完成了草稿。你很开心,你觉得有志者事竟成,终于可以给顶刊投稿了。

万幸,顶刊的编辑给你送外审了。草稿仿佛是你的孩子,从送审那一刻起,你便牵挂不已。你着手用另一种方式解决新方向的瓶颈,并且按照学校要求,一篇顶刊就可以达到毕业条件,你开始考虑自己是不是应当开始结识女生考虑脱单的事了。

不快也不满,顶刊的结果回来了。你忐忑地打开编辑来信,发现仍是一封拒稿信。你发现,各个审稿人的关注点完全不在你的瓶颈上。有一两个审稿人认为这个问题比较有趣,但更多的审稿人对此视而不见。你有点愤懑为何多数审稿人都关注该问题的细枝末节上。导师约你谈了心,建议你接下来按照审稿人关注的点来写文章,博士是有期限的,超期要被清退的。你认真思考后,认为自己还有时间,决定雪藏该瓶颈问题,而是转向审稿人关心的问题来做文章。

第六章

博五,你的一两个延毕的师兄顺利拿到学位,你的师弟也开始准备学位论文了。而你的论文数量仍旧为零。这之后,你更加不爱说话了。你甚至没有心情去品味自己有多难过。你确实按照审稿人关心的问题做了文章,但投给顶刊还是被拒绝了。审稿人认为,类似的工作已经有很多了,而你的工作没有显著的突破,只是已有方法的简单组合。

你陷入了沉思,可能这是你第一次对自己保有怀疑。你的舍友离开后,新进来一个博士生。新舍友告诉你,他是大学老师,因为学历不够,被学校赶出来读博的。交谈之后,你发现他的年龄比你大,这让你安心了很多。不过新舍友喜欢在宿舍打游戏,让你原本就不好的睡眠雪上加霜。你发觉凌晨 2 点后新舍友鼾声很大,凌晨 4 点的鸟叫声很吵,你不能确定是继续睡还是索性去实验室。

为了避免上午无法苏醒,你还是回到实验室。五年来的耕耘毫无收获,这令你魂不守舍。你渐渐地改成了白天睡觉,晚上科研的生活形式。你每天脑袋发懵,靠着咖啡勉强维持科研。你有点不太明白审稿人究竟喜欢怎样的文章,你觉得自己硕士时轻松收获 2 篇 SCI 像是一场前世今生那样的梦幻。你觉得自己只是喜欢求索,但并非喜爱科研。不过你还是坚持阅读文献,你终于熟悉了该领域中常用的套路与技巧,但毫无例外,这些技巧在你的研究方向上,几乎全部简单的组合都被做掉了。

你感觉有点绝望。你有点想不起来当初为何要死磕问题的瓶颈,你现在就像沙漠中即将被渴死的人那样渴望论文。你也丝毫不记得你的初心,你想的只是如何在新发表的文章上,立刻添加新的技巧和套路,抢在别人之前投出去!

第七章

博六,你终于在科研上有了一点底气。你以为事情会一天天好起来。新舍友跟你讨论论文的发表技巧,你有点心情跟他谈论各个期刊的投稿周期和要求。你听说他追了一个女生,你没在意。不过你认为自己确实需要快点毕业,这样才好脱单。

然而真正的故事才刚刚开始。你投出去的几篇稿件,仍然还是纷纷被拒了。审稿人指出了几个问题,但那是该方向基础假设造成的,不应当由你来承担。此外审稿人认为你的写作非常差劲与丑陋。这不怪你,因为翻译器确实可以保证没有语法问题,但也只能大概保证没有语法问题而已。导师坦诚地说,这个方向确实有点难办,你看你要怎么办?

离开导师办公室的那一刻,你觉得自己是不是毕不了业了。你不得不承认自己再一次选错了方向。并且回想起来,你确实没有进行过正经的写作训练。博一时确实有写作课程,不过写作老师仅仅是让同学依次上台介绍自己的写作感想而已。你自己介绍了什么,大概只是转折要用 however 什么的吧。

你请求申请 CSC 出国 2 年刚回来的师妹帮你改一下英文表述。你才发现原来的稿件里存在如此多的语言问题。由于新的方向没有原方向那样的模板,你必须亲自写作,这就导致了大量的语言问题。师妹建议你联系英语母语者为你润色,可是你由于一直没定研究方向,即没有申请过 CSC,也没有联系过外国教授。你才发现距离自己独立发 SCI 还很遥远。

不过你仍然是个不服输的人。你开始每天固定半小时的时间朗读英语新闻,并开始阅读英文写作教程。你才发现写作的重要性不亚于论文的创新性。好在你看的写作教程是英语的,毫无保留地介绍了各种写作技巧。几个月后,你确实开始觉得之前的稿件是一坨垃圾。

语言表达的问题令你暂时安心,但论文的创新性仍然悬而未决。虽然你已经大量阅读了领域内论文,你对该领域已经具有深刻的见解,但领域内核心问题没法解决,因此你必须要向审稿人说明,你的旁支末节的修补工作是有意义的。为了冲刺顶刊,就不能使用广为人知的常用套路和技巧来修补,因此你必须开始研究隐蔽在文献的汪洋大海里的高级技巧。

你还是很努力地想完成学业的,因此你没完没了地搜索文献,真的找到若干偏僻的高级技巧。此时导师找你谈心,建议你立即着手写几篇中文稿件以避免英文语言表达问题,按照毕业条件中 EI 数量来投稿。你接受了导师的意见。不过中文期刊使用的 ctex 模板严重干扰了你的写作,甚至搞坏了你的 texlive 环境。不过好处是导师终于可以帮你审阅中文表达了。导师认为你在使用英语语法进行中文写作,这是不可接受的。你发现原来自己也不会写中文论文。

你优先投递出去了几篇中文稿件后,立即开始将学会的高级技巧应用在研究的问题上。你发现,这些技巧可以方便的应用在你师弟的那个研究方向上,但由于你的研究方向的独特假设,应用在自己的方向上困难重重。你需要顶刊,所以你开启了大脑的最高功率来解决这个难题。你发像为了利用高级技巧,你必须给出几个更为基础的定理。幸运的是,在一些取舍之后,你在春晚的声音里完成了这篇稿件,并立刻向顶刊投稿。

你觉得自己似乎要耗尽了精力,你全天无精打采,即便发呆也要被耳鸣和头晕所困扰。你恨不得一直盯着稿件系统里的状态。但你知道,这样一篇稿件是远远不够的,你还需要更多的高级技巧。科研没有止境,你需要以最快的速度将高级技巧应用起来,否则只是白费功夫。

此时中文稿件开始有审稿意见。你甚至无需仔细看就知道审稿人提出哪些问题,因为显然英文稿件也是这帮同行审阅的。死马当活马医,你还是认真感谢审稿人的仔细阅读以及其提出的宝贵意见,并一一回复。你觉得你的命运竟然就掌握在这些素不相识的人手中,你是一个体面的学术人,但为了能发表文章不得不将厌恶一一伪装起来。

顶刊终于回信了。然而,你还是被拒绝了。虽然审稿人表示你确实解决了某个问题,但编辑认为本期刊是高水平期刊因此很遗憾不能接收这篇稿件。The decision is final 这句简直要了你的命。没办法,你只好转投次一级的顶刊。

第八章

博七,你在实验室已经是最大的老大难了。你的师弟师妹纷纷开始毕业了,由于你不爱说话,实验室新来的学弟学妹觉得你有点奇怪。你不跟他们一起去食堂吃饭,也不参加周末的团建活动,甚至你可以不参加组会。你永远是那么孤零零地坐在实验室的一角做科研。有时候师弟师妹也会问你几个学术问题,你觉得那些问题很浅显,但还是有气无力地回答了。不过你还是最喜欢熬夜,这样整个实验室只属于你一个人。实验室里人多热闹的时候,可能你还会喜欢爬到楼顶去呆着,那里看一看到城市的天际线,日落的时候特别的美。不过你不能距离楼顶边缘太近,你担心你会跳下去,因为跳下去就可以解脱了。但想想父母,想想审稿意见还没返回,以及还没有脱过单,这些夙愿令你持续活着。

你可能会思考活着的具体意义,因为貌似从大学时代结束以来,就再也没有开心过了。许多人可以说出自己活着的意义,但你的意义貌似就是为了获得博士学位。但学位不过是一张花花绿绿的纸,得到它就能快乐起来了吗?你可能会慢慢接受人活着本来就没有意义,所谓的意义是自己赋予的,例如自己要拿到博士学位。人活着不过是一种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唯一迷惑的是人具有主观感受。想得到学位而不能,可能仅仅只是一种心理状态,或者大脑某个部位过于活跃,但它确确实实实实在在导致了清晰的稳定的疼痛。这种疼痛挥之不去,就像因为带着静电那样无法摆脱的塑料袋。

你认为一旦你拿到学位,就能治好这种疼痛了。

次一级的顶刊也不是善茬。你在投递出别的稿件后不久,次一级顶刊发来了审稿意见。毫无意外,审稿人仍旧对你的研究方向的基本假设提出了问题。好在你已经轻车驾熟,已经知道如何巧妙地回答问题,将问题的核心引导到别的地方去。另一些审稿人则提出了一些工作量极大的问题。这没有办法,你必须添加工作以令审稿人无话可说。经历了一个多月的紧张修复,你终于投递了修改稿和审稿意见回复。你忐忑不安,但也只能等待命运的安排。

很快,你发现有 2 篇中文稿件被接收。导师前来庆贺,但你丝毫不感到开心。在应付中文稿件的各种校对之外,你需要进一步研究新的技巧以写作更多的草稿。你很快发现,其实有价值的新技巧没有那么多。一些最新的技巧看宣传很不错,但组合起来性能并不突出,甚至可能很糟糕。相比那些快速出文章的博士生,你依然不能稳定地出文章。你可能花了 2 个月的时间研究了一种新方法,但它实际上存在文献中没有提及的局限性。你也许想深挖其局限性,这样说不定可以改进这种方法,但你又发现其实对此方法的改进非常非常多,但一时半会你又判断不了这些改进工作是否真的解决了局限性,一如自己的文章也没有解决问题的核心瓶颈。

你觉得你缺乏学术后劲,你甚至想毕业后是不是还要继续科研。你开始觉得学术界也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而且就算是自己的文章,也不得不在开头大肆吹嘘以显得其具有价值,但实际上在可预见的未来都只能是废纸几张。

次一级顶刊的二审意见回来了。你发现出现了新的审稿人,也许是一审时没来得及回复的。新的审稿人指出了问题令你脖子一冷,看起来论文中确实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你开始没日没夜地核对理论。你发现,由于这个高级方法过于晦涩,几个月后你自己已经看不懂自己的稿件了。你必须从头推到,这耗费了你很大的经历。你发现自己确实犯了一个隐蔽的错误,又过了一个月,你终于修复了这个问题,不过稿件看上去更加丑陋了。你开始为你的这个稿件感到紧张,不过加油吧,三审开始了

第九章

博八。你收到越来越多的拒稿信。其中一些确实有不好修复的理论问题,这是不随大流做研究的副作用。另一些稿件则反复被拒绝,最甚者已经被拒绝 6 次。你终于迎来了好消息,次一级顶刊终于接收了你的稿件。你终于可以准备毕业了。

你接下来需要尽快开始写作学位论文,即便文章数量还不够,你需要推测下哪些文章有可能被接收,从而将其写成学位论文的一部分。此外,你需要额外注意的是,你要在学位论文中展现你的研究是成一个系列的。这对你而言是个难题,因为你只是将各个技巧和讨论,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组合一下,本身并非成体系的研究。相比之下,你的前舍友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他可以从已发表论文中,挑选出几篇相关的论文串起来,假装它们是成体系的研究。

回到宿舍,你隔壁舍友告诉你,你的新舍友就要毕业了。这对你来说有点惊奇,因为一个天天打游戏的家伙怎么可能这么快毕业。你刚开始还在怀疑隔壁舍友在耍你,但很快你确定了新舍友真的要毕业了。你想办法找到了新舍友的学术成果列表,这份列表再次惊掉了你的下巴:你新舍友发表了 8 篇 SCI,几乎全都是 2 区!你已经历练过了,所以这次心态还算平和。你发现这些文章,其一作和二作反复交替:要么一作是你的新舍友,二做兼通信是一个像是女生的名字,要么一作和二作反着来。晚上,在跟新舍友聊天的时候,你验证了你的猜测:这些论文都是他女友写的,而他确确实实只是每天打游戏。只所以文章不带他导师,因为他跟导师已经闹掰了。

你简直要疯了。

不过你还是要赶着写学位论文。学位论文一般主体 4 章,每章最好分为两节,各从两个方面探讨本章内容。而章与章之间要存在一条线索,假装你是在沿着一个技术路线在思索。但你的文章数量不够,内容也不成体系。你需要在学位论文里创造新的内容,这消耗了你大量的时间。本来应当 2 个月完成的学位论文,你花了 3 个月仍然没有完成初稿。

导师提醒你,学位论文肯定需要大量修改,并且匿名审核需要 2 到 3 个月,如果超过最大年限你仍然没有拿到学位,那么你会被清退处理。如果你当初选择的是硕博连读,那么你连硕士学位也不会有:换而言之,在最坏的情况下,你这十一年来一无所得。

你为了赶时间,仓促之间完成了初稿,被导师认为内容不足。你还是需要添加一章以说明研究的丰富程度。你不得不搜肠刮肚向学位论文里添加内容。预答辩后,你一边修改小论文,一边在审核系统内等待学位论文外审结果。三位匿名外审专家将会对学位论文进行打分,超过 80 分才被判定为及格。如果不及格,只有一次重新送审机会。如果二审依然不过,那么你将失去申请博士学位资质。

此时,导师认为你已经不忙了,于是安排你帮导师带一下本科毕业设计。这天,导师安排一个不知道小你多少岁的研究生来找你。你把自己搜集的几篇经典文献发给他,让他随便复现一个就好了。不过研究生师弟貌似啥都不懂,你还是手把手告诉他每一步怎么做,顺便把之前感觉创新性不是很强的技巧和套路告诉了他。你暗暗想,若是及时写出来,发个底层的 SCI 还是可以的。

新来的研究生师弟即勤奋又聪明,颇具自己当年的影子,不久便在你给的论文模板个工具包的支持下完成了初稿。你接过稿件,一眼就看出各种翻译器的痕迹。不过也无所谓了,你随手修修改改,英语就已经比较通顺了。你教会师弟投稿之后,顺便告诉他,审稿有周期,是否被接收是有一定概率的,保险起见你需要再写一篇。没有经过科研磨难的硕士师弟立即答应了,你暗暗想,如果过自己带学生,是不是可以出许多篇 SCI。这又点燃了你的学术理想。

第十章

外审结果还顺利,只要再通过正式答辩,就可以向学术委员会申请博士学位了。现在你真的需要思考一下毕业后的去路。真的,曾经要不可及的毕业,现在触手可及,但这已经不会令你开心了。你发现,学术生涯离不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而青年基金限制年龄 35 岁,你已经没有几次机会了。由于你没有顶刊,中青基的概率非常渺茫,也正因此稍微好一点的高校不会聘你。然而一旦你去了二本双非,那么国自然、省自然青年项目都不太可能中了:这意味着即便不非升即走,你也只能长期处于讲师的位置。如果不能主持省级项目,那么评副高遥遥无期。

有个消息是,你先前毕业的师弟,已经凭着顶刊拿到了青基,很快就要上副高了。师弟表示要请大家吃饭,你以要准备正式答辩的借口回绝了。

你需要仔细思考自己的出路。这一天,你也许可以不用再假装自己喜爱科研,但长期的科研生活令你对高校的工作环境产生了依赖。你想不到自己没有寒暑假的情形,即便之前的寒暑假自己也没有怎么休息过。你也许会去拼一把,找个师资博后试一试,不过你已经不再年轻,失败的后果是无法承担的。你跟导师谈了谈后,你决定还是在 35 岁大幕降临之前先找个坑。

曾经你觉得毕业后就会很开心,但现实总是提醒你你过的真的很糟糕。在各个应聘面试上,比被反复诘问为何花费了如此之久的时间才毕业,彷佛延期过久是一种罪。临毕业时你被组里认为是随手一篇 SCI 的大神,但在面试中你是个彻底的失败者。你可能还会失落,因为愿意接纳你的高校档次比学校低好多,一旦想一想你这辈子就要在这个名不见经传的高校里工作一辈子,是不是确实像是某种程度的坐牢呢。

这些事情你越想越不开心,你要在这么几个月中,决定自己余生的流逝方式。你可能会想,如果本科毕业直接工作,趁着年轻力壮多卷一卷,现在也许已经财富自由了。退一步,如果硕士毕业后去考公务员,现在也已经过上悠哉游哉的生活,说不定二胎都会打酱油了。哪怕是读博前几年 quit,也可以去业界闯一闯,挣它一套首付问题不大。现如今,马上就到了大厂优化的年龄,人生的选择已经寥寥无几了。

人生最大的悲哀在于持续失去越来越多的可能性。

生命的智慧在与尽可能的保持可能性,所以人生的最优解很难与重开重叠。

请一定要坚持下去。

知乎用户 喵喵酱 发表

近几日,朋友们都或多或少的关注了本校博士侯京京跳江自杀事件,在消息刚传出来的时候,大家都是掐腕叹息的,继而心有戚戚焉,欲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却又都能感同身受,最后只好化做一声叹息。

博士,作为一个奇怪的群体,承受了周围人过多地不解,我的大部分研究生以前的同学得知我还在读书的时候,第一反应总是 “啊还是上学幸福啊”,我常常只是笑笑,有时候也轻描淡写地解释两句并非他们所想的那样,读博这种学生生涯,和本科甚至硕士都已经是完全不同的生活体验。

博士是有光环的。但当读到博士的时候,当面对周围人投来的不一样的眼光的时候(有时不一定是艳羡),实际上会产生对自己深深的怀疑——我真的当得起博士这个名吗?我所花费的时间,在我毕业的那天,能够让我与众不同吗?当所有的时间都看似自由支配的时候,你敢于把它拿来随意消耗吗?选择读博的人必然对自己有不一般的要求,他们对自己有所期待,对知识、真理等闪光的信念或多或少有着向往,但懂的越多,越发现世界之广袤,凭一己之力能走到何处,我相信大部分同侪都产生过畏惧荒凉之感,却又只能继续走下去。如果一个人选择了读博却又对优秀这种词毫无贪念,对走到更高远的地方,拓展自己人生的宽度和深度毫无野心,我很想问:读博做什么?何必?人生原可以有很多种更幸福的路可以走。

但选择了这样的人生,意味着将自己放入一个看似十分自由的环境——学制到期可以延毕,课程修完进入论文写作的阶段之后,每一天好像都是在 “放假”。而真正的“无期徒刑” 才刚刚开始,你可以放任自流,但随之产生的焦虑将只能自己承担。仅从这一点上讲,我其实十分怀念读博之前的工作生活——至少,还是有下班的时候,放假的时候,生活只属于自己的时候。而我在任何放松的娱乐生活之后都会陷入深深地自责,并曾经陷入了恶性循环——我想大部分博士都经历过失眠,或者在夜深人静时候思考自己人生意义的时刻。那些时刻,正是这些选择了放弃的人们的极限时刻。

我更无意去赘述原本应倾尽全力为人类的知识添砖加瓦的博士们在经济、感情等方面的耗费,因为我知道选择任何一条路,都不会好走,所有的烦恼都将继续。但我只想说作为一个追求卓越的人,应该有坚韧不拔的品质。就像玛莎 ·C· 纳斯鲍姆所说,“人的卓越应该被看作是一种本质上有所需求的东西,一种在世界中生长、不可能变得无懈可击且保持自身特有的优雅的东西。”

博士们不是超人,并非无懈可击,但,脆弱之后,应该继续前行,才对得起追求光环路上的你曾经的付出。

知乎用户 Michael Jackson 发表

之前看到类似于武汉叫爸大学事件那种学生被欺负导致自杀,是令人悲而愤的。而这个新闻中,虽然不知道死者学生为了什么才会跳江自杀,但是从其朋友圈遗言看,着实令人悲而憾,逝者安息。

《无间道》中倪永孝对韩琛说:“阿琛,你信佛吧?拿起容易,放下难。我现在能放下,你应该为我高兴。” 倪永孝表面上这样说,让韩琛相信自己要退出香港黑道并移民海外,放下了倪家的黑社会势力,但是其实并没有放下,而是设局要搞死其它大佬,为父报仇,巩固倪家势力,最后洗白家族。

最后倪永孝被韩琛出卖,被警察射中头部,死于亲弟弟的怀里,全家被泰国人屠杀,倪家几乎灭族。

阿孝负担着自己家族的命运,是很累的。但是放下这个使命,更难。

![](data:image/svg+xml;utf8,)

虽然佛教里讲,四大皆空,但是生命的意义就是在四大皆空中折腾一番,折腾出点动静,这是唯一的选择,也叫正能量,具体到人身上就是为了多巴胺活着。多巴胺就是大脑里分泌的一种让你开心满足、具有情欲的化学物质。

你看美女直播打网页游戏,明明知道这玩意是假的,网红美女是假的,游戏里的金币是假的,但是你的多巴胺只要为了这些事分泌了,你就停不下来。

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的老人们省吃俭用,脑海里始终徘徊着饥饿的回忆,让他们花钱下馆子是剜他们心,存钱存粮食坐着不动,倒是促进多巴胺分泌的事。

文艺女青年在秋天看到落叶败花,觉得风很凉手脚都凉,写了首语无伦次的现代诗,凄凄惨惨戚戚,然后心里难过一番,眼泪汪汪的发呆,这种自我陶醉的事情也是多巴胺。

曾经路过一个酒店,估计里面场地被传销团体给包了,远远就传来口号呐喊声,类似于,“告诉老师你们是谁?”“精英!精英!精英!”“大声点听不清!”“精英!!精英!!精英!!”,从呐喊声中我就感受到浓到化不开的多巴胺。

底下人的多巴胺不值钱,一部智能手机基本解决需求,上面人的多巴胺不容易得到,小钱小东西都不值一提了,玩的就是心跳,权势是最高级的游戏。台湾金马奖最佳剧情电影《血观音》里面演棠夫人为了走好权势跃升这步棋,把自己女儿当性交易工具用甚至最后不惜杀掉,棋局下赢了,棠家也跃升为集团。

权欲使人产生的多巴胺,也许和毒品有一拼,都是欲罢不能的东西。你看抖音小姐姐和玩贪玩蓝月都能欲罢不能,人家玩权欲欲罢不能哪怕要大家都人头提在裤腰带上你还说人贪婪?

说白了都是对多巴胺分泌的欲望。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多巴胺分泌水平骤降,会带来极大的痛苦与不甘心。

有麻辣小龙虾吃,你还会吃五毛一包的辣条吗?

曾经沧海难为水。毒品和权欲就是巨大的沧海。

说远了,看似跑题其实并没有跑题。

前面说白了就是在讲,人是为多巴胺奖励活着的,只不过方式不同。如果太钻牛角尖,太执念于一种事情,有一种事情实在是放不下,就是 “执念之苦”

浙大这位博士生生前发朋友圈,“不想再假装,不想再撒谎,只想做我自己而已,是真的难。。。所以单纯就是有那么点累了,所以就算了。”

很多事情,放不下,就会累。

并不想有些回答一样,七嘴八舌地讨论别人的事。只是想从这件事出发讲一些关于生活的理论。

有一段时间,我在做一个实验,非常想尽快地把它做好,于是就每天不干别的净做实验了,一旦实验运行,就盯着性能参数看,看着它一会高一会低跟炒股票似的,焦急地等待着结果出来,一验证,结果不好,做了几轮仍然不理想,非常郁闷,又不甘心,继续做,睡得也晚。

那段时间我的生活中充满了焦虑和郁闷,因为我的多巴胺分泌仅仅和实验结果耦合在一起了。忽然,我走出家,骑上山地车,去外面骑啊骑啊,不再去想实验的事情,心情逐渐变好了,而且有氧运动可以促进多巴胺分泌,感觉自己没有那么焦虑,像被拉扯着的毛驴。晚上再看一部评分挺高的电影,喝点酒喝的颇有睡意,和家人好友聊两条微信,第二天起来又是新的开始。当然那个实验依然要做,不甘心放下,最后被我发现了 bug,结果还行。

我后来想,一个人的多巴胺分泌要有 dropout(丢掉)才能避免过拟合。

这是装逼的话,说白了,如果有一件事让你离不开,一旦离开它你就无法开心无法满足,甚至失魂落魄痛苦绝望,你就主动或被动地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钻牛角尖了,你的生活满足感会不稳健。

先说什么是神经网络的过拟合,假设让一个小孩,判断眼前看到的是人还是动物,过来一人,小孩说是人,然后把这人的胳膊砍掉一只,小孩说,这是动物。这小孩脑瓜就过拟合了。识别人还不够稳健,把两条胳膊作为判断人的必要条件。

然后说什么是 dropout,就是 “放下但不完全放下”,例如教这小孩,人不一定非常完整,把胳膊砍掉一只,还是人,砍掉两只,还是人,砍掉一只胳膊一条腿,依然是人,砍掉半条胳膊一只手,还是人,头卸掉,就不是人了,所以也不能完全放下。

再举个正常例子,一小女孩早恋,一提起一个叫李报国的男孩就春心荡漾、眼神迷离,天天想着他念着他,李报国跟她说话少了语气沉了,她就焦虑,李报国给她借橡皮手碰了一下,她就欢喜,收到李报国情书就觉得此生有了依靠,和李报国吵架了就哭了一晚上没睡着,这就是过拟合,客观上讲有点偏执,主观上讲这叫纯情。

假设李报国喜欢玩网络游戏,花钱买装备去网吧,见了亲爸妈跟见仇人一样,一伸手就是要钱,不给钱就离家出走,他爸把他腿打断了,但是他依然不能离开网络游戏。

佛祖讲,回头是岸。很多事要放下,回头。

当然了,人性本身就是贪婪的,放下和回头有时候会非常难。

所以,既然做不到完全放下,可以平时时不时随机的放下一些东西,然后稍微适应一下没有这些东西的感觉,缺乏什么都不至于过于痛苦失落,不至于走死胡同里再也出不来累并痛苦着。这时候再想放下已经晚了。

该文章同步更新于微信公众号 “修罗笔记”:sura23mj,欢迎关注

知乎用户 失落的时代 发表

我很同意前面人的观点,主要原因不是工作也不是论文。毕业后,去个二本高校不行么?去找个博士后不行么?去考公务员不行么?去私企,去国企不行么。一个浙大博士怕没有工作?我觉得击败博士大多是生活上的艰苦。

比如某人,北美博士,当了几个助教加上奖学金,在加拿大一年收入 4W 加币,可是有老婆孩子都要照顾,年底一看,您猜怎么着,还得借钱。怎么和老婆交代,怎么面对自己宝宝,看看自己,三十了已经,口袋空空,我天,分分钟想切腹自尽。

======================================

月:

自己学费 500

幼儿园学费 1000

房租 1400

通信费用 80+50

车保险,房子保险:140

一年要 38000 加币保底,就问你怕不怕。

==================================

什么,说是他目标太高?年轻时候,谁还没有个抱负什么的,谁都会不甘心。那又怎么样,看看周围的人,你勤奋搞不过人,智商也不比人高,野心什么的就算了吧。

知乎用户 Autumn’sFall 发表

作为一个土博,希望大家能理解,博士并不仅仅只有毕业压力的。说实话,如果只是要毕业的话,我相信这件事并不会压垮这些博士生。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就昨天华南理工大学一个建筑的硕士跳楼了

我也有点感同身受

虽然我只是个菜鸡

你问我如何调节?

蹦迪 抽烟 喝酒真的是个解压的好方法

当然 酒不要多喝 不然让智商下滑了更痛苦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看到这个新闻的当时特别心疼。因为自己也是某 985 大学末流工科专业的 16 级博士,现在国外念书。刚到国外的那一个月,因为不习惯语言,感到异常孤独;因为到博三了还没有 paper,毕业遥遥无期,因而感到异常恐慌;同届同学成果一个接一个发表而自己还卡在定课题和开题的状态,因为异常压力大;那会和父母关系也不好,觉得他们太干涉我的生活;和男票也经常吵架,觉得他不够关心我,觉得异国恋他变心了。最严重的一次写好了遗书放在书柜里,一个人在湖边走,特别想走着走着就往湖中心去了… 查好了这边自杀的最好方法,现在地铁站边上屡屡有种跳下去的冲动… 心疼这个孩子,是因为他和我也许面临的是同样的压力,我们不被理解,被现实世界束缚了太多,却要以一颗完美主义的心态去抱憾生活中太多的不完美。他去了,而我留下那封封好了的遗书,还活在这个世界上,每天面对自己微小的进步,也要面对在课题面前的茫然无措,步履维艰。生而为人,真的很无奈!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想跟大家分享一句话,杜牧《阿房宫赋》的结尾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 下面是原答案 –

看看中国还有多少人在为生存苦苦挣扎,这才叫众生皆苦

看看今天安逸的生活是前人用什么换来的

看看今天还有多少人不珍惜这份来之不易

博士怎么了?博士的压力比饱一顿饿一顿的压力大?

我想问如果这是中国一个底层劳动人民自杀了会有这么大轰动吗?博士和劳动人民有本质区别吗?

没经历过风吹雨打自然觉得整个社会就应该是温室,经历过苦日子的人绝不会浪费走一趟的机会

看答主很多都是博士,可能都没有经历过苦日子不知道底层是怎么生活的吧,也不怪

很多人可能要说了,你不理解精神疾病的痛苦

我想问,精神疾病怎么来的,是不是长期觉得自己不公,自己没有得到应得的东西

我只想说,很多时候不是世事不公,而是没摆正自己的位子罢了

知乎用户 知行者​ 发表

【要有定力】想起来我读博士时候舍友抑郁状态,我毕业找工作就不敢做任何有压力的选择。只敢回小城市小学校,过普通安逸的生活。科研,我们神往,但是不能亲临。

——上一个答案,是我 2019 年 10 月,在之前的单位写的。

当时觉得进退两难,后来也不断地努力下,寻找到了工作的出路和变化。

可见困难都是暂时的。在困难面前多想出路,少想艰难。不要把自己想的彻底没机会和没可能,机会和可能都是慢慢找出来的。

知乎用户 晚晴小筑 发表

一条生命的逝去,总是有些让人哀婉叹息。不管他是不是名校博士,留给亲人朋友的是无尽伤痛和半辈子走不出的阴霾。

有时设想,如果他没有那份读书科研的天赋,入了一个普通大学,考了一个普通研,出来寻寻觅觅工作,找一个女朋友,过早的为了生活、工作、家庭奔波,沉迷于一些碌碌琐事,做一个如我辈的俗人,或许这一切也不一定会发生。

我也曾有一段时间,像困在沙漠里,看不见人,听不见一丝回响。像关在一个黑屋子走不出去,食髓无味,只觉人生无趣,世事本就无意义。

如果感觉生命难过,请放过自己,抛开一切世俗给你的价值观,过的轻松些。

人间不值得,开心最重要。

人没了,就真的什么都没了。

知乎用户 蛤蟆仙人 发表

估计这位同学是有抑郁症等问题吧,否则不至于轻生。有人会猜测博士老板人品差、变态,导致博士生出现心理问题,博士走投无路自杀。我觉得这可能性不太大。不就是个浙大的博士学位,不要了就行,至于自杀么?

万一在天朝读博遇到变态导师怎么办?退学出国啊!

  1. 立刻放下手上的工作,不再搭理老板,开始准备 GRE、托福。有个成绩就行了,成绩高低真的无所谓,除非是不缺生源的 top 学校拿这些筛简历。(排名低的学校很可能也对 GRE quantitative 有要求,因为研究生院排名中有学生平均的 GRE quantitative 成绩。但是智力正常的中国学生 quantitative 分数都不会低吧?)
  2. 开始找国外教授套磁,要是有华人教授回复和面试,就把自己情况实话实说,不会有问题。本来就是浙大在读的博士,只要眼光别太高,总能找到国外教授接收你。
  3. 谈妥了就提交申请材料(本科成绩单、GRE、托福、PS、CV)。提交之后告诉对方教授,让他赶紧给你发 offer。
  4. 拿到 offer 了还等什么?赶紧从中国退学啊!美国随便一个学校也总比浙大读博好吧?拿个浙大的 PhD 找教职基本上只能在中国了,例外有,但是极少。表现一般的浙大博士想在中国找个 211 的教职都挺难,当码农年薪还没美国的硕士高。

在中国不爽的话就退学吧,拿美国全奖 PhD 真的比你想象中简单得多!我们学校在美国综合排 60 多、CS 排 100、地理位置非常好,我们 CS 系给 PhD 全奖也只能招到中低档 985 的学生。就算以后不想在学术界,CS PhD 毕业找个年薪 20W 美元的码农工作也不太难。真没必要为了浙大的烂学位抑郁 5 年甚至走上绝路。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还是想匿名回答一下,毕竟我明面上还是一个阳光男孩

浙大大四在读,正在准备申请,虽然不是博士,但是经历了票圈刷屏之后,结合最近的心理情况也有些想法

上了大四之后我发现,我身边同学们,除了个别优秀的同学外,在这个时期承受着极大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对未来的迷茫,对于过去的后悔和对于同学的羡慕。

emm,有可能是因为我们是 loser,哈哈哈

不过尽管如此,这些同学们还是没有就此放弃或者沉沦,仍然在与自己情绪的斗争中努力。

但是,这样很痛苦,没有任何宣泄的途径。在这种情况下我作为一个明面上的阳光少年居然也迸发了自杀的念头,以及其他一切可以逃避的念头。于是我问了问另一个去过心理咨询室的同学,那里到底有没有用。

情况大概是,心理咨询室的小姐姐会听你讲,但是你讲的一切对她而言都掀不起一丝波澜。我并不是说这样不好,事实上大家的心理障碍有大有小,正常的压力说不上需要特殊关怀(虽然正常的压力对我们这些脆弱的大学生来说也可能致死)。也许对于只是需要一个宣泄口的绝大多数同学来说,已经足够了。但是我觉得,学校在心理建设这方面做的还是很差。

我们理论上讲是应该能够独自承受这些压力的。可是我们缺爱,孤独,寂寞,迷茫,痛苦,懒,没有正能量。正能量从何而来呢?给我们用来坚持的力量从何而来呢?同学之间彼此鼓励,彼此支持是很重要的;来自学校的关心也是很重要的,辅导员、班主任(我真的没见过三次以上班主任,新生之友这种东西更是只是一个名词);还有一点,光做场面上的爱过宣传,却无法把竺可桢的理念传输到大家心里,又如何给我们带来正能量呢?

浙江大学号称世界一流大学,然而抛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们,真的像竺可桢所言那样想要去主持国运、转移风气的人,又有多少呢?其中又有几个人,是靠浙江大学熏陶出来的呢?从入学到现在,唯一真正能够深入我心的能量,只有黑白剧社的《求是魂》。

希望学校对心理建设多多上心,哪怕每年去再多 BAT,掩盖再多自杀的学生,一旦出了一个像厦门大学一样的表面党员,学校的脸还不是分分钟丢尽。

别再让同学们前赴后继地跳楼跳江了。

知乎用户 闵炜东 发表

不解读是对死者最大的尊重。一路走好~

知乎用户 小七同学爱学习 发表

想起读研的时,校篮球赛因本学院男生较少,所以和心理系的男生们一起组成联队。队内第一次训练,初识了博士师兄,师兄发际线尚在,满脸胡渣一身肌肉凶神恶煞。小弟脾气暴躁,球场上与他人时常发生冲突,本以为队伍里有师兄在,会成为低配罗德曼或追梦格林,为小弟出头。哪知师兄次次扮演球场老好人,充当球场小可爱,化解冲突。后每有人生未来困惑,都会找师兄谈心,相见恨晚十分畅快。毕业之际,面临工作,论文,读博压力颇大,一日约师兄球场 solo,回去路上问师兄人生抉择如何,师兄却和我聊起了主和他的信仰。破案了,原来师兄是虔诚的基督徒。不经感叹,生活总归要有些信仰,那些黑夜里的痛苦也好,无人能说的辛酸也罢,或秉持着某种信仰,或放下包袱与人诉说,或看看大山海洋,总能给自己留条逃避那些幽暗密闭时刻的绳索。

对逝者只有无限的惋惜和敬意,愿安息

知乎用户 Marin​ 发表

到了一定时候,一定要学会和自己和解,要降低期待。如果实在做不到,要去寻找其他代替品让你能收获成就感和高自我评价。要用死亡成全自己的完美主义,还是用所谓的 “认怂” 放弃一直以来的坚持,这是一个问题。逝者已矣,惟愿其他同样有类似情景的人好好活着,不要太逼自己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正在紧锣密鼓准备 12 月份考研考浙大的人来这看一眼,默哀一分钟,然后忘掉这个事,要接着复习了。我有个今年考浙大的 QQ 群,目前几百个人在讨论真题,没有人提到这事。

不是不触动。可能高处不胜寒,但得先能走到高处。看着这个问题下所有答主的标签不是硕士就是博士,学长学弟的叫着,心里的悲伤就没那么单纯了。前仆后继轻生的人总不如前仆后继等着填补你空缺的人多,做人还是多考虑自己比较好。

知乎用户 方建华 发表

一个人读了越多的书,人就越来越复杂,对自已要求就越来越高,结果理想和现实差距越来越大,就压力越来越大,结果想不开,就选择离开。

那些小学都没有读的,很少想不开,选择结束自已的生命。

书读多了,人就越来越痴了,痴字,是一个病字旁加一个知识的知字,书读多了就会得知识的病,读痴了。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高学历的人,最终选择了归于佛门。

因为他感到,活的太痛苦了,进了佛门一切都了了。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

需然读书增加了知识,可是同时增加了人的烦脑,没有一个傻子会选择自杀,因为他头脑里没有那么多知识,人很简单,就跟动物一样,没有一个动物会选择自杀,只有人才会选择。

人太高了,是下不来的,学了那么的知识,自已下不来。

在常人的眼里,已经读到了博士,只要退一位就海阔天空,可是他一直在高处,现在下不下来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二更既然大家这么喜欢,再讲点经验 1. 尊严不重要,结果很重要。现在的孩子手的屈辱太少,要会忍辱。2. 受辱了内心是不平衡的,要学会合理的发泄,跑步,喝酒,交两三个挚友很重要。3. 闲时不要封闭自己世界,要打开胸怀,看看人物传记,那个历史人物是一开始成功到最后的,做大事不经历磨难怎么可能,近看太祖,邓公做事不都是努力到不能努力,再看看市井小人,哪个不是为生活拼尽全力?很多同学从小优秀惯了,离开了奖励,赞扬就没办法生活,大家如此优秀,人家凭啥为你让路?所以读书也是一场修行!最后一条,一定要有情商,要搞好同门的关系,不要以邻为壑,吃亏必然的,但是吃小亏的大优惠!没本事搞不出大文章的时候要学会适当降低自己的目标,要会模仿别人,总之读书时间的好朋友是你一辈子的好资源,等你到了单位,你再也没有这样的平台和机会,珍惜那些和你一起受辱被骂的人,试着包容他们,他们有能的时候一定会帮你!当你在一个大集体里,和集体目标一致,毕业,留校都很具体!当你去面对苦难的时候一定不要放弃,你知道这是你更强大的机会来了。顺风顺水一定是下坡路 ,爬坡上坎一定在攀登的路上,风景都在凌绝顶,山高人为峰!是男人就应该对自己狠一点!当你明白世事无常,当你明白天地不仁,当你明白恒河沙数,当你明白人生如梦幻泡影,当你明白自己的渺小又伟大,当你彻夜难眠,不甘心,又心如死灰的时候,请相信你开悟的实际到了,王阳明龙场悟道,你在无人的宿舍点一支烟,想想未来,有能考上博士的智商,有坚持到底的精神,就算博士没毕业,干啥你也会成功的,老子就算送外卖也会大数据,老就算去做鸭也知道健身,也会外语,老子怕啥,有种跑道上见,战场上见!

一更我是在 37 岁高龄考上医学博士的。读博期间各种被闹腾,家庭,孩子…,借给朋友的钱,反正差点离婚。在实验室里,除了大老板就是我最老,学什么都吃力,被各种各样的事情和人默默的羞辱,组会上各种被骂,脱产十二年去读书,怎么办?熬。每天跑步十公里,每周末喝一次酒,每天抽五支烟。还好三年顺利毕业,第三年发了两篇四分左右的文章,带了一个小题到新单位中了小基金,发了两分左右的小文章。给一个忠告吧!一定要记住跑步,第二听金刚经,道德经。第三佛家所说布施,忍辱,持戒,精进。一定可以的,我一个底层 211 的临床医生都可以,这些上名校的孩子有什么不可以,既然有勇气去结束自己的生命,为什么不让自己倒在冲锋的路上!

知乎用户 子休鱼 发表

一个低级无趣的问题。

一个人死后无法为自己发声,

就变成了人们随意谈论的纸片人。

很多人在借着他的死,

来讲述自己的故事,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来博取自己的共鸣,

这是对死者的消费。

他决定死去了,就死去了。

没有那么多因果逻辑去推敲。

他面对的情和事加上他自己孕育出了跳江的结局。

我们为什么不能尊重一个自己执行了死亡的人呢?

我并不是否认大家所讨论的心理辅导的意义,自己坚强不屈的意义。

如果你想倡导心理辅导,你可以拿一个国家推行心理辅导前后的数据来说话。

虽然讲故事更容易煽动情绪,但是对死者消费,太恶毒了。

知乎用户 人类装逼精华 发表

我也是,真的每天都想死。海外博士第四年,换导师吗?我现在博士第四年了,没有一篇第一作者文章发表。第一个项目做和华为合作的项目做了一年半年。最后写了论文,但是论文投了一年半发表不出来。然后我换方向了,第二个项目做了四个月,投了个光学的会议,做到第三个月的时候老板说不感兴趣了。我说我想扩展投个期刊,他说中的可能性不大。买了个相机让我做,相机工作原理和他说的不一样,就有问题,想法不 work。然后项目停了。这时候一个博后提出了一个想法,我跟着做,然后结果现在发现和想象的不大一样不知道怎么整出个论文。试着和老板商量能不能换个项目。说了一个月老板不同意。老板脾气不是很好,之前骂了我一个月,又加之一直没有文章,就被吓得出抑郁症了。现在见到老师体型相似的人就害怕。每周 meeting,因为现在项目很难,而且看不到希望。每周担心没东西汇报,心情更加焦虑抑郁。效率更加底了。太水的研究老板不给做。不怎么关心学生死活,但是项目上面还是上心,只是经常拍脑袋提出一些 idea。但是明知道不可行还是得做。管的很死,控制欲也强。但是也不算不给自由,只是我确实用完了他的信任。现在就是这个项目上面看不到希望,但是如果实在要做,问人,自己学,可以应付每周汇报。但是还是不知道怎么出文章。之前有两篇文章在投,我说转去修改这个,这样我可以一步步走出抑郁,老板不同意,说我在逃避困难。我不怨恨老板,我是老板我也会这么觉得。但是就是现在陷入这种死局了。老板为人脾气也很不好,没有结婚,也很难沟通。我现在很害怕老板了,每次想到要见他就很害怕,做不出来东西,不知道怎么汇报很容易崩溃。经常有自杀的想法。
想要转的导师人很好,但是方向基本全换了,要从头学。导师为学生毕业着想,想办法帮助学生早点毕业。也不 push,每一两个月讨论一下,一般交给博后带,但你想讨论随时都可以。这样的环境可能我可以一点点走出抑郁。方向也还有些兴趣。
犹豫要不要换,但其实也还没联系新导师,不确定他一定会接受。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开始我也和很多高票回答的那些答主一样,觉得是他的科研压力太大了,但是后来看了一些别的回答,特别是他本人的文字,我觉得可能很多人大多误解了。

“不想再假装,也不愿再撒谎,只想做我自己而已,是真的难。”

他的文字根本没有提到科研的压力,而更多的是自我的问题。他给别人呈现的自我并不是他的真实的自我,但是因为一些原因,他并没有办法给别人展示真实的自己。

是什么原因?是什么真实的自我?

这个事情给我的触动很大。作为一名博士生,我当然能够理解科研压力的存在,但是很多时候,在我内心深处的压力,确实是自我的问题。我不否认科研的压力,但是这个压力和歧视、疏离、和至亲的不理解、逼迫相比,可能没有那么重要了。很多时候很羡慕那些直人朋友,如果我是直的,那么我根本不用每天这样焦虑,迷茫该何去何从。我可能直接就回大陆,找一个高校就职了。但是深层的自我告诉我自己,我不能。因为那样的环境,可能没有办法让我真实的活。

科研的压力是普遍的,是客观存在的而不是人为的。而因为社会的不宽容,家人朋友的不理解而造成的歧视和压力,是主观的,是个体无法改变的或很难改变的,我总觉得科研的问题,总有办法解决,灵活一些,坚持一下,总会过去,但是后者,我们怎么坚持?怎么灵活?

唯有逃离。

我在知乎依旧不敢实名。很多涉及自己信息的回答都匿名了。See,这就是不真实的活。

我现实生活中,很少有直男朋友了,如果我可以选择,肯定是和基友一些玩。和直人在一起的那种伪装而产生的心累,真的不如和基友一起骚浪来的爽快。

知乎用户 希仔 发表

他在遗书里写,他遇到的都是好人

我觉得这是最悲伤的一件事

因为,你没法把失败归结到任何其他人或者因素上

所以,这都是你自己的错

只能以死谢罪

兔死狐悲 物伤其类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

知乎用户 番茄 asd 发表

爸妈自己读没读过博士还挺影响读博体验的。。。

我爸妈其实对我特别好,就是每周打电话的时候都会问我,怎么样啊,这周有什么进展啊。。你们说读博士的时候怎么可能每周都有进展呢!!我老板都不敢这么问!!每次就只能随便敷衍一下,更可怕的是他们还幻想着觉得有一天我可以搞一个大新闻,出专利,开公司走上人生巅峰 (真的我爸就是觉得博士都可以这样)每次我想解释一下真的没有那么容易的时候,他们就会跟我说你要相信你自己,我们也相信你,你好好努力 blablabla。。

没有相关背景的爸妈真的很难理解真正的科研生活,一切都在在他们自己的幻想之中,我们又戳不破他们想象的泡泡,压力可能就越来越大了。。

P.S. 男朋友爸妈都是博士。。。他们对他的期待就正常多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是个水博,第六年了,还没有毕业,再不毕业就没有学位了,不过我不会想不开。虽然我导师在学术帮忙帮不了我,但是他对我很好,我在这里的每一天都很开心。实验室关系也都很融洽,而且我从不觉得我死了能解决问题。即使最差的结果我没有拿到博士学位,我也可以继续生活下去。

所以,希望大家可以变的和我一样没心没肺吧。因为世界很美好,我不想在遍历之前离去。

知乎用户 胡悠 发表

每年自杀的人那么多,有什么好特别的,压力和迷茫,不是少数的专属。

死者为大,也就不多说什么了,最有资格去品评一个人生命的,就是他自已,既然人家选择了这条路,何必在乎什么看法。

本人以前自杀未遂,当时想想确实各种痛苦各种迷茫,现在回头再看,呵呵。

有时候,活着比死亡更需要勇气,不要去阻拦一个真心寻死的人。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请各位不要解读了,也不要把自己的经历和京京的经历相对比,你想的不一定就是他当时所想。如果真的觉得读博艰难,那就去看医生,而不是在这里找共鸣,谢谢!逝者已往,请各位尊重他。

知乎用户 爵士猫 发表

人类的癌症、艾滋病、抑郁症这一类现代 100 年而大规模爆发的疾病,都是人类现代文明与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也就是现代文明生活的副产品。

人类的整体基因构架,是人类文明发展相匹配的。人类 1 万年前的基因,100 万年前的基因,与当今现代 100 年的人类基因构架发生了巨大变化,人类几十万个基因片段丢失了、退化了,这是科学已经证明的例子。人类古老的基因片段,只是在非洲最古老的部落才可以检测到。而在现代社会,比如欧美种群中,是无法检测的。

同时,人类文明与科学发展,又在不断改变人类的情绪、认知、伦理道德,以至于不断改变人类的基因构架。CCR5 基因片段是欧洲黑死病带来的,也就是一种人类情绪发展的抵抗危险的机制。

人类的癌症、艾滋病、抑郁症这一类现代 100 年而大规模爆发的疾病,本身就意味着人类基因构架的缺陷,人类基因构架必须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因此,人类的癌症、艾滋病、抑郁症本身的发生,不是罪恶!是告诉人们,人类呀,你必须调整你的文明模式,调整你的基因构架了!

东方社会古老的禅修办法,可以有效抑制、缓解人类的癌症、艾滋病、抑郁症本身的发生,而得到大力推广、复兴!

-————————————————————-

不动情就不会陷入其中,不动心就不会受到伤害。
静静看着就好,它自然会演变,就像是每个生命都拼命活着一样。

谬矣!禅修,不是断灭,让你断绝你的希望。
禅修,是大智慧。是深观世界的缘起缘灭。是照见五蕴皆空。五蕴皆空。就是没有障碍。
你的大智慧,就可以得到大自在,大自由,进入涅槃境界,无所住而无所不可为之。
这就是所谓的菩萨行。
照见五蕴皆空。
而有平等性智、大圆镜智。
这就是观天下人,皆为利来来往往,而不见天下有一个人也。

成吉思汗征服欧亚,纳粹日本的集中营,也是为了蒙古人、纳粹、日本人的利益。

这种暴行,已经深深进入俄罗斯人、蒙古人、中国人的血液中。

俄罗斯人、蒙古人、中国人因此信奉强权,哪里有一丝一毫的淡忘呀!

-—————————————————–

禅宗公案

可曰:“诸佛法印,可得闻乎?”

祖曰:“诸佛法印,匪从人得。”

可曰:“我心未宁,乞师与安。”

祖曰:“将心来,与汝安。”

可良久,曰:“觅心了不可得。”

祖曰:“我与汝安心竟。”

慧可法师问达摩祖师:“所有的佛所传的这个最高的真理,我有没有资格听闻和得到呢?”

达摩祖师说:“所有的佛所传的最高的真理,并不是向别人那里求得一个东西的。”

慧可失望地说:“我的心得不到安宁,请你帮助将我的心安定下来。”

达摩祖师说:“把你的心拿来,我给你安。”

慧可呆住了,过了好一会,说:“我找不到这颗心,那根本是了无迹象可得的啊。”

达摩祖师说:“既然找不到心,那么我已经给你的心安定好了。”

-———————————————

看来,对生的渴望,是和人想象力相关的事情。

人如果能不期待未来,那么生活之梦也就破碎了,所以生死的话题,也就成为了一种无所谓的事情。

生则活着,死则死了,就这么简单。

不贪恋,也就不生谋取,即无生无死皆无一切贪婪。

那么,我想也就是安定吧。

仔细思考一下。【人如果能不期待未来,那么生活之梦也就破碎了,所以生死的话题,也就成为了一种无所谓的事情。生则活着,死则死了,就这么简单。不贪恋,也就不生谋取,即无生无死皆无一切贪婪。】,还是有很多漏洞。

生则活着,死则死了,就这么简单。这样看你如何生,如何死了。

当下,要你和一群真实的猪,生活在一起,吃猪食,与猪屎混在一起,这是【生则活着】,你可以活下去吗!

当今社会物质供应,可谓充足,为何有那么多抑郁症患者,活着那么痛苦呀,大量的抑郁症患者自杀!

所以,不是【生则活着,死则死了,就这么简单。不贪恋,也就不生谋取,即无生无死皆无一切贪婪。那么,我想也就是安定吧。】这么容易!

【生则活着,死则死了,就这么简单。】,首先是起码的物质条件的满足,其次是精神情绪的满足,也就是【心安理得】的满足。心安,才可以转向更高级的精神活动【不贪恋,也就不生谋取,即无生无死皆无一切贪婪】。

为何有那么多抑郁症患者,活着那么痛苦呀,大量的抑郁症患者自杀!就是他们心不安呀!

马薇薇几年前意气凤华,到如今,深受抑郁症的折磨,整个人的外貌与精神发生重大变化,为何呀!

这证明,人类的生命的最深处有着一种深深的不安的习气,或者说天赋业力,我称之为【意识空间的核心构架】,他才是真正决定一个人生命的进程与变化的主导因缘!这一主导因缘,不是当下的今世生活的结果,而是你的前世数万年数千年数百年积累、沉淀、演化的结果!

马薇薇深受抑郁症的折磨,也是宿世的习气与天赋的当下的发挥现实作用了。

不安的习气或者说天赋业力,不存在善良或者罪恶的判定,当事人根本不必为此自责!他只是天赋业力,与当今的社会运行是不是匹配的问题!

爱因斯坦天赋业力与西方社会的现实发展匹配,他就是天才的大科学家!

马薇薇天赋业力与中国社会的当下现实发展不匹配,他就深受抑郁症的折磨!

所有的重大恶性犯罪行为,都是当事人天赋业力与社会的当下现实发展不匹配的结果,比如重庆公交车事件,当今社会不断发生的官员贪污事件,社会上不断发生的诈骗事件,等等。

所以,禅修,就是一种纠正人的不安的习气或者说天赋业力,达到心安的有效工具!

-———————————————-

2018-11-24 日的奇葩说,很有意义。他真正的探究了人生悲伤与痛苦的意义。我才知道,马薇薇是一个抑郁症的患者。她太不容易了!很勇敢的女性!

所谓的佛学佛法,就是从痛苦中发展出来的。佛陀当王子的时候,就是感受到痛苦,才寻求出家。

后来的佛学大德,通过禅修的实践,找寻到了止息痛苦与烦恼的路径。大德们体证到了,今世的痛苦,往往是你我前世的习气的流转。

我就是像马薇薇一样,不断回忆自己今世的失败、荒诞、痛苦、灾难,从而看清了自己的【本来面目】,从而自己的意识情绪可以做到以【不思善 不思恶】的客观、理性的角度,看待自己的过去、看待整个世界,从而可以理解自己的今世的失败、荒诞、痛苦、灾难,也能理解他人的与世界的种种今世的失败、荒诞、痛苦、灾难。这就是佛学的无所住而生其心,也可以称为悲心

马薇薇当下还处在一种修炼修行的过程中,祝福她!

也祝福所有的抑郁症患者!

祝福世界中,所有的做过善事、做过恶事的每一个人类个体!

-————————————————————-

禅宗的核心,就是【直达自己的意识空间】,意识空间就是心,你到底如何认知!

意识空间 = 本来面目!

有问曰。本来面目是有耶。是无耶。

答曰。非有非无也。

问曰。如何是非有非无耶。

答曰。若本来面目是有者。是谁本来面目耶。

答曰。是我本来面目也。

问曰。汝是谁耶。

答曰。我是我自己也。

问曰。本来面目是谁耶。

答曰。亦是我自己也。

难曰。汝是汝自己。本来面目又是汝自己。如是汝岂有两个自己耶。是故本来面目非是有也。

问曰。如何是非无耶。

答曰。有觉有知有见有闻尚不是本来面目。何况无觉无知无见无闻虗妄断灭为本来面目耶。是故本来面目非是无也。

问曰。毕竟如何是本来面目。

答曰。如眼不能自见故。不可说是有也。以实有眼故。不可说是无也。本来面目亦复如是。以不能自见故。不可说是有也。以实有本来面目故。不可说是无也。思之。思之。

知乎用户 弓长日升 发表

看看日本的自杀率,再看看我们,还有 “很长一段路要走”。真想开门 “失败学”,告诉大家,人间不值得。最后重申,远离垃圾专业!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浙大读化工,我只是研一,还没进实验室,不了解他们组情况,没资格评价。

我只知道应该不只是科研压力。只知道全学院的老师都很悲痛,这已经不是浙大今年的第一例了。从我们开学第一天起,老师就反复和我们说,如果实在读不下去可以换课题组,如果想不开就找他聊聊。从院长到导师到辅导员到师兄师姐,几乎每个人都要跟我讲一遍。想必这种情况已经在我们知道或者不知道的情况下发生过若干次…… 我本科拿过两个国奖,发表过两篇文章,但是在这里还是被秒成渣渣,不是履历被秒,而是那种无法言说的素养,我能从言行举止强烈地感觉到在这里我根本不是一块好料。像我这样心理素质差到爆的人,还没开始科研,我还在写 review,我已经慌了,真的。

所以我想说,学长的世界我们都不懂,生命早就不是生而为人的第一要素,所以也不能评价对错。我十分敬佩他的潇洒,十分敬佩他的勇气。

(大师兄现在在五道口做博后,日常聊天就是劝我别读博,劝我别读博后,劝我别搞科研……)

知乎用户 扯淡专家 发表

这种问题还是客观看待吧,自杀虽然是小概率事件,但是一个大学,数万人众。每年发生几次自杀事件可算必然。不要轻易拿 “伪化生” 借题发挥了。

知乎用户 爱走路的剑剑 发表

我也忧郁过,虽然不是博士生,独生子女政策,父母的教育偏差,以及学校里唯成绩论。是很容易出问题的,我之前成绩挺好,基本都是班级前三,初中高中觉得不需要朋友,只享受赢别人的快感。

然后就就悲剧了,人在 18 岁左右会突然有强烈的社交需求,也会意识到世界不是以自己为中心。这时如果从小都是独来独往的,那就会很悲凉,只能不断补人际关系的课。

当然博士生有别的更多压力,只是从社交角度,虽然凡事靠自己,但大多人是有社交和倾诉需求的。

知乎用户 沁月 发表

可能能懂他的博士同学们也很累,他不好意思因为自己的情绪耽误他人宝贵的时间吧。现在很流行讲的一句话就是负能量,如果他倾诉又有多少人愿意在自己很累的情况下再耐心开导他人呢?如果大家都不容易,那么有时不得不选择各人自扫门前雪。更何况博士很多都有爱人或恋人,别人有问题会直接找家人或恋人倾诉,那么既然别人没找他,他又怎么好意思找别人倾诉?不能一直索取啊。

很多时候如果不是互相需要,很多人不愿意多花时间。每个人的时间有限,家人爱人工作学业,还有多少时间分给朋友呢?有时我碰到困难的时候,想了想别人的处境,也就自己尽量处理了。

知乎用户 华尔街老兵​​ 发表

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

读不下来博士,就不要读了。将来的人生路还很长。

知乎用户 Shannon 发表

其实整件事情让我觉得最寒心的地方在于,即便新闻已经铺天盖地,沸沸扬扬,我身边的朋友还有家人也没有一人来问候过我目前的心理状况。

要知道,我妈妈可是一个看到美国死了一个人的新闻就觉得整个国家都不安全的人。

我导师日常喜欢推送各种鸡汤小短文并附带自己的评论,却没有对这么大的事情发表任何评论。

究竟要损失多少生命,才能让你们觉得,博士生的心理问题,与他的学术成就无关,本身就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呢?

呼吁大家多给身边认识的博士生一些关心和爱。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科研是个无底洞,你付出的努力并不能换来相应的回报,试错的时间,学校的压力,导师的压力,工作的压力,以及导师的不作为,一切的一切都在向你迫近,在我看来,许多学校的导师根本没有资格担任导师,而你又恰好有着父母的一贯以来的期许,会产生厌世的情绪,会想顶多这一辈子就靠着让父母不担心假装开心的活着,但是当压力积攒到只剩最后一根稻草,会彻底崩溃掉,甚至于作为理科生,明白所有的想法是错的,自己可以退学,消费降级,碌碌无为的活着,不至于走向结束生命的道路,但心理跟本过不去,所有纷杂的事情一团乱麻,这时候什么都不想去想,也不想去理会。

从来没人去管那些导师有没有资格教别人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歪歌喽,我想写写博士家属的压力

并且由于先生还要在学术圈混,只能匿名了

现在的情况就是我和先生两个人的钱 “养” 他的导师,而先生为了导师的美好生活日夜加班、出差,半年看不到人

先生补助 3000, 我工资 5000 + 不固定,看每月工作量

帮导师做项目,我们家的车开出去在工地上用了半年,天天走的是比搓板路还烂的路。其他费用说是给报销,半年了倒贴进去两万多,但什么时候报销还不知道,就这个项目先生的师兄也贴进去快三万了,信用卡都刷爆了,也是一分没给报下来

然后另一个项目也开始了,又交给先生做,我们家车跑坏了在修,只能租车走,这下租车、住宿等一干费用又要先生自己贴,大概要一万多,我说我没钱了,一部分存款存了定期,其他的已经给你转了两万多了,你怎么办,他说用蚂蚁借呗借一些先用着

说到这里我真的又生气又郁闷,我们家车你霸占着半年了,我天天上班只能骑自行车上班,下雨舍不得打车淋得跟狗一样。俩人一个月纯收入八千左右,到头来除了老早前存的一点存款和自己的日常开销,其余全贴进去了,导师就是不给提报销的事情。先生常年派出去出差,回来就是熬夜加班,家里什么都不管,吃饭的时候还问我勺子放在哪儿的,一瞬间就想掀桌子了。

别说博士回抑郁,家属也要跟着一起抑郁了。

知乎用户 江先生​ 发表

其实做人我们很重要的一课就是学会真实,如果你害怕真实的感受表达出来会伤害一些人或者被一些人,你可以学习李诞的方式,用开玩笑的方式说真话,甚至找一些你觉得安全的方式表达出来,当你不开心,你一点不敢表露,慢慢你会发现你总是莫名的不开心,明明很开心的事你觉得越来越没意思,让自己开心越来越难,心总是萦绕着就业升学成功的压力与做不到得不到不敢的痛苦,有一天你发现你总是问自己活着是为什么?你从哲学心理学里找答案,只是你不会找到答案,因为你内心围绕着只有活着就是痛苦

知乎用户 想不起来 发表

我是博士,已经毕业了;我先生也是博士,就快要毕业了。

我和先生都算出身不错,城市家庭独生子女,从小到大也没有受过穷没有受过饿的,读博士纯粹就是愿意读博士,没有任何经济压力。我们开始交往的时候,我读了两年,先生读了一年,彼此都很相爱,所以也没有什么没有另一半感觉孤独等等感情上的烦恼。

我们没有任何后顾之忧。但是就是这个单单纯纯的读书科研,很多时候都让人喘不过气来。

我前导师是副校长,根本没时间理我。到了最后我真的都快抑郁了,见人就跟人家诉苦啊哭啊的。可能因为是女孩子,大家都真心帮助我,上针对拖延症的学习班啊,参加博士组织啊什么的什么的,最后居然能够换了导师立刻答辩毕业了。这种经历让我死了学术这条心,毕业之后马上找了工作和硕士们一起进公司当职场新人。

我先生的实验也是一会儿顺利一会儿不顺利,导师也是一会儿忙一会儿有空,再加上我毕业了他还没毕业,我工作养家了他还没毕业,爹妈也催,朋友也催,他在我身边永远都是好丈夫,但是我知道他心里的压力真的好大。尤其是最近我怀孕,孕期反应比较严重,有一次就是单纯地表达了一下恶心得不行还要坚持上班比较辛苦,先生就难受得不行,觉得自己要是早毕业早工作我就可以不用受苦安心在家养胎…… 当时我吓的赶紧不抱怨了,因为我也读过博,我也知道快毕业的时候这些难受,这些压力,我不想我爱的人有更大压力。至于学术追求什么的,他早先还有一些学术理想,毕竟硕士期间就发了很好的论文,可是生活过到现在,也就变得很实际,也都放下了吧。

所以,就像我们这种家庭情况稍微好一点的,有相爱的伴侣的,读博士期间都会有这样那样的压力,那么那些经济情况不好的感情生活不顺利的博士生们面临的压力到底有多大我是连想都不敢想。

抗压能力人和人之间却有不同,但我相信如果压力真的到了一定大的程度,人支撑不住的。

知乎用户 时雨​ 发表

之前我一直不知道为什么人会轻生,明明生活有这么多美好。

直到我读了博士,我明白了,即使生活有这么多美好……

知乎用户 老书​ 发表

自杀是很常见的死亡模式,中国每年有二十万左右自杀。成年男性自杀率高于女性。所以浙大博士也好,民工也罢,自杀并不奇怪,和身份无关,只是他个人的选择而已。

知乎用户 YuPan​ 发表

回答里那么多物伤其类的。几年前熬出来的女博士給大家讲个笑话吧,希望大家看完想开了,熬过去了,前途明媚了。

以前有节保险法的课上,老师说人身保险合同签订两年内自杀是不赔付的,然后她说同学们你们要是念了博士想不开了,就去买份你能买的起的最大额保险,受益人填父母至亲,你走了至少給他们留点经济保障,但是请务必挺两年,你都放下一切了,这两年里也没什么事好往心里去,两年以后,大概率你就熬出来了,不想自杀了,这是保险公司分析大数据研究出来的,定这个两年限制不是没有道理的。

这倒不是要跟大家推销保险,只是这个结论让我觉得每个人在这几年的磨练里都是隐藏了主角光环的,只要你不罢演,就能挺到剧终。学生党们就当读博是一场大考,统计学家已经剧透了大家都能及格,只是考的好的有奖励,垫底的墙角罚站,咱们脸皮厚点,罚站都可以不在乎还在乎找周围人求助补课吗。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浙大居然没有成功的封锁这个新闻,让我感到震惊。

想当年,蓝田某同学跳楼,cc98 直接挂了半天,登不上去。

知乎用户 阿布​​ 发表

谢邀。

大约 3 年前,有幸认识了一位名校的博士生(性别女),当时以半咨询形式和她定期进行沟通。

最初,她来找我是因为感情问题,问题只有一个 “为什么我之前两年来感情一直不顺利?”

到底有多不顺利呢?2 年期间,没有恋爱超过 3 个月的男友,每一任都如此,而且 24 个月期间前后谈过 5 任男友,每一任男友最后分手的理由都是一个 “我感觉不到你喜欢,对不起我很不开心”。

后来随着会谈次数增多,我逐渐对这个女性有了一定的了解,发现她两个特点:

1. 骨子里带着一种固执,她只会选择她认为合适的时候以她舒服的方式,说想说的话,做想做的事,而且认为自己是对的,而忽略了对方的感受,哪怕对方明确表示过不喜欢,她也以 “我忘了” 为理由。

2. 认为自己的实验做得好,科研有成果,人生就是成功的。

这位女生从始至终,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 “试错并没有错,我也没有错,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毛头小伙子已经逐渐成为中年大叔了,我现在回过头来看,人生是个试错的过程,可是我们都容易反复在一个地方跌倒。人生不是科研,很多事情错过了就没机会重来了。而且人生不是只有一个目标,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内容来支持我们的人生。

仅以本人经历的个例来看待这个问题,还请各位海涵。

知乎用户 Constantine Shao 发表

读过博士的普通人都能理解其心境。逝者安息。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作为一个大四跨专业外保失败,只能在本专业读研的人,我想来说一说。

其实,之前我怎么也理解不了为什么有人会选择自杀,明明世界有那么多有意义的事情和好吃的。

但是等我自己跨入这个深渊之后,我才明白没有什么不可能。

并不是人间不值得,而是我不值得。

一直以来学习成绩还算不错,毕竟是小县城里的,就算优秀的了,自尊心也很强,为了学习真的很吃苦。

但是大学学了很扯的专业,种地,我自己真心不喜欢做实验,而且我个人动手能力很差,就是记忆好。

想过外保,想着法律,但是因为自己当时的不坚定,父母的打击,和自以为是 ,报的学校太高,夏令营失败。

推免复试的时候,又因为自己的英语拉分 被拒绝。就差了 0.5 分过及格线。

本来想着就这样接受命运安排吧,但是看着其他同学纷纷外保到更好的学校,学着很好的专业,超级羡慕,我完全不知道自己要干嘛。父母逼我接着读博,可是我自知不是那块料,本专业读研究生没有前途。我不知道要不要考虑放弃保研,去考研。

整个人都快要分裂了,别人觉得我挺正常的,但我已经濒临崩溃,做什么也提不起兴趣,常常发呆。明明有大把的时间可以玩,但我一点也不想玩,学英语也学不进去。

和家里面也闹扳了,外保失败一部分原因是听了父母的话,后来才发现二十多年他们一直没有把我当人看,只会一根棒子一块糖,不停地逼我,哪怕我哭着求他们也没有用。

想着死了就好了。比如喝个乙二醇,或者一氧化碳中毒什么的。

可能我还会犹豫很久。

很大一部分人,从小开始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就是不断往上走,比上不比下,一个人的意义就是功成名。但是因为选择,因为家庭,因为眼界等等,他们被现实一下子狠狠地扇了一巴掌,明知无望却被迫在一个压抑的环境中继续往前走,而他们的家人父母只会嘲笑他们,逼迫他们。不要说追求那么高干嘛?因为从一开始就被灌输你要做到最好,你会觉得除此以外人生全无意义。任何情感上的慰藉你都觉得浅层而又表面,毫无意义。

你已经不能从简单的娱乐或者情感中获得满足,唯有付出努力获得的回报才能让你满足,而那种努力白费的痛苦感,梦想被迫撕裂的痛苦感,对自身价值否定的痛苦感,每日每夜灼烧着你。被迫在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继续读研三年,就像一场漫长的折磨。这些并不是谈个恋爱,买个东西就能解决的,但总有一些傻逼觉得 OK。

我只想对死者说:

虽然不曾真正了解你,但我知道你走得很苦,那种独自一人努力往前走但没有人愿意做你坚实的后盾的感觉很令人绝望。如果你觉得这个决定能让你解脱,那请你重新做回自己吧。

知乎用户 亏大了​ 发表

硕士在读,有读博的打算。在硕士时都能感受到很大压力,更别谈读博了。昨天看公众号看到这样一首诗,分享给大家,也分享给自己,希望自己能学会更爱自己,身体心理健康才是最重要的。时常宽慰自己,漫漫人生长路,这点落后,不算啥。

…………………………………………………………………………

我会采更多的雏菊

纳丁. 斯特尔

如果我能够从头活过,

我会试着犯更多的错。

我会放松一点,我会灵活一点。

我会比这一趟过得傻。

很少有什么事情能让我当真。

我会疯狂一些,我会少讲点卫生。

我会冒更多的险。我会更经常的旅行。

我会爬更多的山,游更多的河,看更多的日落。

我会多吃冰激凌,少吃豆子。

我会惹更多的麻烦,可是不在想象中担忧。

你看,我小心翼翼地稳健地理智地活着。

一个又一个小时,一天又一天。

噢,我有过难忘的时刻。

如果我能够重来一次,我会要更多这样的时刻。

事实上,我不需要别的什么,

仅仅是时刻,一个接着一个。

而不是每天都操心着以后的漫长日子。

我曾经不论到哪里都不忘记带上:

温度计,热水壶,雨衣和降落伞。

如果我能够重来一次,

我会到处走走,什么都试试,并且轻装上阵。

如果我能够重头活过,

我会延长打赤脚的时光。

从尽早的春天到尽晚的秋天。

我会更经常的逃学。

我不会考那么高的分数,除非是一不小心。

我会多骑些旋转木马,

我会采更多的雏菊。

知乎用户 明通端悫 发表

人要通情达理 贵在知人知己

想博士出成绩 得达到高级思想家的水平

要不自己是 要不导师是还愿意指点

所以

一 知己

认清自己 是小镇做题家还是真爱科研 国内大学老师其实是穷的 辛苦的还早夭 混子老师教授很多。

二 知人

看看导师是不是伊朗印度农村出来的凤凰男女 那些都恨不得把学生榨干挤死。海外中国人读博士自杀的后面都有个伊朗人印度人 这俩同宗同源 本质都是贱民国家小人国家 阴损坏概率太大

看看导师是不是不学无术的假大师 国内不是教授靠翻译国外开源骗政府一辈子钱了。规模庞大 现在也有 google 学术这些可以查影响力。

三 行情

丘成桐跟陈省身读博士 陈让丘成桐搞搞庞加莱猜想 邱老评估了下 觉得自己博士期间搞不定 所以选了别的课题

现在各行业都人工智能 但这东西难度也是三个级别 一数学理论 人工智能理论基础是柯尔莫哥洛夫逼近定理 二模型 三算法 这个简单 应用级别的。你靠三技术员水平的东西搞博士一二的东西 肯定没懂行情。

这些都不乐观没仔细评估

最好别读博士

知乎用户 十步我敢当 发表

如何看待富士康打工妹自杀?

如何看待四十岁农村养殖户自杀。

如何看待全职妈妈自杀。

如何看待浙大博士自杀。

归纳起来,就是如何看待人自杀。

过分的强调自杀的人的身份背景,是反智的和反道德的。

核心在于,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只要圈子够大,什么样的事情都可能发生,都有机会发生。特别是基于人性的特质上的相关。

比如同性恋,双性恋,群交癖好,吸毒,偏执,吝啬成痞,嫉妒到病态,灭世的想法,妄想狂,自锁倾向,等等。

博士这个群体也不例外。我本人见过博士夫妻办婚礼纯粹功利化,豆腐干当菜,为了挣酒席钱丧心病狂,完全无视宾朋的观感和必要的体面的,见过博士夫妻不赡养父母的,见过异性交际障碍男人也喜欢,女人也喜欢但仍然找不到性出路的。见过嫉妒成狂外面表现的知性回去折磨家人的,等。

互联网出现的时间还不够长。移动终端的普及的时间还不够长,不足够长到影响人们形成新的认识世界的方式和新的社会规则。喜欢猎奇的习惯加上负面消息传播上的特点在互联网加持下的放大效应下,导致新闻事件的庸俗化和碎片化。

本质上讲,浙大博士自杀只是个概率问题。受过全面的科学训练的博士,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博士应该明白这一点。

物伤其类是本能。但是答主们从自杀扯到群体命运和科研体制,教育体制就扯远了。是定体问同个水平线上的思维模式。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12 级工科直博生,至今一篇中文核心,毫无压力。。。

知乎用户 乐观的悲观者​​ 发表

真相以及在答案了。。就不评论了。。我只想说。。。

这几天安慰我请我吃饭的人明显多起来了。。。

请不要这样 - -

知乎用户 Spontaneous​ 发表

我读博的时候有过这位博士生类似的状态,也想过跳江。

说实话,我挺佩服他的,我也就想想,不敢去做。

我想说一句政治不正确的话。

活得这么累,结束自己的生命挺好的。他纵身一跃的时候,估计在享受着结束自己生命的那一份诗意吧。一切都结束了,真好。

祝他在天堂比人间幸福,比我在人间继续苟延残喘幸福。

知乎用户 暗影​ 发表

我们实验室有精神疾病的博士不止我一个,无非是程度问题。我总结了一下,读博的同志们都是有精神疾病的,因为正常人不会那么执着,而执着是研究的基本要求。毕业的博士都是自己把自己治好的,我快治好了,因为我明白了一点,心里要放轻松,创新最忌讳心里压力大。那些没治好的,学校每年都有疯了的,我只想说,出师未捷身先死,都是了不起的勇敢者。科研本来没有路的,都是前人的鲜血和尸骸铺出来的。最后,与诸君共勉,定当奋勇前行,要当碾不碎敲不烂的铜豌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浙大化工已毕业博士来答,与当事人没见过面,没有直接联系;匿名是这个猜测对当事人及其家人可能会有影响。大家觉得不合适请留言,我会删答案。

可能我只是不太喜欢,也不太适合这个世界,所以再也不想多做停留了;不想再假装,也不愿再撒谎,只想做我自己而已,是真的难。所以单纯就是,有那么点累了,所以就算了。不想责备任何人,至少此生为止认识的没有坏人,爱你们,也希望你们越来越好。要说有什么遗憾那就是对不住家人吧,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对不起啊,妈,也是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只剩下愧疚,**只愿下辈子投胎不做您的孩子,也不想再让您受伤。**最后就想说,这是我自己的选择,不怪任何人,不想给大家添麻烦。也请不要找我,因为真的找不到了,毕竟钱塘江嘛。不想要葬礼,安安静静的就好了。走啦,各位,勿念。此生缘尽,只愿没有来生。”

因为朋友圈的关系,这几天直接或间接收到很多相关信息,大家请见我引用的侯同学的朋友圈遗言加粗部分,**根据我不成熟的看法,可能、或者、也许,**是侯同学的性取向问题,在向他父母出柜后,结果遭到他母亲的强烈反对,加上一贯地隐瞒自己性取向造成的抑郁,一时作出的不理性举动。

侯同学的导师我见过,科研能力很强,思路非常清晰,他们组的科研产出也算高,他才博 2,在我这个过来人看来,就算 0 产出,应该也不是为了读博读不下想不开。所以。。。。

其实我在我的非匿名答案中多次指出,有的答主非常善于在科研话题下答题,只要碰到相关话题就算不了解原委也要来硬答,我知道你们在科研上有非常深入的见解,但是有的人为了赞,带起节奏真的什么带血馒头都肯吃。

再次声明,我这个答案是猜测,随时删帖。

知乎用户 麸小麦 发表

不建议为了追求所谓的学业和事业的成功而长期熬夜,不注意饮食。晚上不睡,白天睡的人不属于睡眠缺失的人。

睡眠的重要性可能还是被很多人忽略了,成功学的东西倒是影响了一大批人。长期牺牲睡眠我认为等同于在慢性自杀,很简单的道理: 长期睡不好,情绪很容易不好,而且靠自己很难调节,而情绪不好又会影响做事效率,效率不高会加重焦虑和忧虑情绪,进一步增加睡眠的困难,长期这么恶性循环下去,就算天生体质好情绪稳定的人也很容易被击垮。

而情绪不好时是很难客观冷静的思考很多事的。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X3t0r3 发表

硕士满街走,博士如走狗。

博士、硕士、学士,跟普通初中文化,小学文化的人,不都是人嘛。人活下去不易啊。

一个博士跳江自杀,大家很关注。多少普通工人跳楼自杀了,又有谁关注了?

知乎用户 真吾父 发表

没有得到过,既不知道失去的悲伤。

知乎用户 aogutu 葛忠涛 发表

非政客人员,非重大恶人,大部分人的一生,只有部分思维是经过磨炼的,其它大部分思维就像幼儿一样,经不起诱惑,也经不起打击。

所以,才有想不开自杀的,脑子不理清陷入感情纠纷的,一根筋被骗的。

一个人,

要么从行事步骤数习惯上入手,

要么从未经锻炼的思维区域入手,

要么从情绪暴躁点入手,

大致上,啥高智商高经验都会成为马奇诺防线。

●我从小学到三十岁,二十多年家里人官场般的轮番挑刺、挑衅、围攻锻炼下,才磨练了几乎无弱点的思维承受力。

我自信很多人没有这个锻炼机会,所以他们思维有很多致命弱点。

知乎用户 Lillylover 发表

说个好朋友打算跳河时候的心态。

出门前觉得呼吸困难,一定要走出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出了门在路上走着泪水就止不住,连哭声都止不住。只能拿手捂着嘴一路哭,希望经过的车辆听不见,看不到。

本想去往常散步的地方走一走,希望抑郁的心情能得到舒缓。走到那座平常的桥面时,突然就走不动了。

看着河面反射过来的灯光,思考良久。

这河水冷吗?够深吗?我手机还在身上,要不要留个遗言?可是掉水里估计也就泡坏了吧?

摸索着一只脚就跨上了桥栏杆,刚刚跨上去就又止不住地哭起来。

最后朋友没有跳下去,而是选择发了疯地给我打电话,等我接了之后劝回去了。

热爱生活的人却又看不见希望,真的不想轻生却又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能撑下去。

人心都不同,面对的困难都不同,那一瞬间的心态更是不同,旁人又能怎么看待呢?

选择都是自己的,一跳固然万事了,但也就没有然后了。

知乎用户 奇鸣​ 发表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ZJU 本

曾经有一段时间非常崩溃,想向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求助,点进去要先填一个表格,写父母工作人际关系近期遇到的困难同意录音协议,无异于二次伤害,颤抖着填完,再点,发现时间已经约到一周后……

黄花菜都凉了好吗?


其实那段时间之后,我意识到了我们一直所受到的教育是 “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而不是 “发现自我,寻找幸福”。一位老师跟我说,要学会与内心中真实的自己沟通,不是妥协,而是和解。

与大家共勉。

知乎用户 Brestand​ 发表

真要想跳江建议干点好汉该干的事再跳江。

想好好活着就直接撕破脸。

知乎用户 沐天同 发表

能怎么看,人已经没了。

被爆出来还有关注,还有地下那些没有爆出来的。

最近上海有一个初中生也自杀了,各种第一,还获得奖项,最后通过跳楼这种方式结束自己生命。

都是没有任何征兆,最后发现一封遗书。

遗书内容主题都是自责,感谢。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bXRC9q 发表

刚好也是浙大的博士,也是曾经经历了绝望,每天图书馆撸文献,撸公式,半夜失眠楼梯间抽闷烟,也是苦熬侥幸毕业。

读博真的是拼概率,科研是有风险的,不是每个课题都能有理想的成果,当然也不是出不了文章,过于较真的人,不懂套路的人,科研很难很难。当时也是没希望,没成果,同辈都已经买车买房,而自己家庭条件不好,读博还是低收入,想过找心动过但不敢去追妹子,真是不想在低谷拖累任何人,毕竟一个人要熬过去都已经很艰难了,又何必连累他人呢。

感谢低谷时给我鼓励的亲人、基友们,慢慢打起精神推出了理论,编出了程序,发出了文章,虽然还是延期毕业,陪上了大把青春,终究拿到了学位。

祝福还在苦熬的所有博士,活着很难,相信我,挺过去了之后,你会知道毕业了也一样有很多艰难时刻,但经历过博士,面对这一切艰难都不那么困苦了!

知乎用户 绿城小电驴 发表

哎,一声叹息。利益相关:ZJU 化工本硕。只能说没有一定的家底和强大的内心就别读博士了,真的,没必要和自己较劲。

知乎用户 法斗叔叔 发表

以前读书的时候,读到过一次跳楼自杀的学生的遗书

跳楼者是学硕并且已保博,学校的风云人物

跳楼自杀的原因是被自己喜欢的女生拒绝 + 发现自己得了乙肝…….

当时给我看遗书的长辈最多的是对她这个学生的可惜和愤怒

与我记得遗书里也有一句类似 “装不下去了” 的话

是啊,一死了之了,但是你对得起一个人拉扯两兄弟长大并借债让你上大学的母亲,和为了弟弟能读书放弃了大学录取资格去打工给弟弟找学费的哥哥么?

知乎用户 Merlin 发表

1. 浙大有很多优秀的博士,自己认识的就有好几位.

2. 导师曾经说过,没想过自杀就毕业的博士不是好博士。

正因为浙大的博士优秀,是好博士,所以才离自杀更近吧

3. 自己在读博最低谷,压力最大的时候也想过自杀. 至于浙大博士跳江,只能说,他没迈过去这个坎儿…

有人会觉得这个博士心理素质低… 自己只想说,很理解他..

知乎用户 桑麻长 发表

看了一圈,发现好多博士要么正在抑郁要么曾经抑郁,,不知道说什么安慰的话才能起作用。只是以后会更加的尊重读研的莘莘学子们

知乎用户 九四干​​ 发表

很多人理解不了都博士还想不开!太不成熟了!混吃等死都一般人强,为什么要寻死呢?

但是,对于他们这些人,让他们混吃等死,可能比死还难受!

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心安理得放纵自己,他们会有亏欠感!做咸鱼也是需要勇气的!

我听我导师说,他博士毕业都要掉层皮!博士能毕业,心理素质杠杠的!

知乎用户 林二 发表

今天刚好在看好医生第二季第三集,陌生医生为患者做了个选择,“我认为生命比梦想重要”,我想我们不论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应该都强调生命重于一切的理念,让这个理念沁入到骨髓,这样或许每个想轻生的人或许都有道阻隔的坎,毕竟人生太脆弱了。

知乎用户 谢土豆 发表

一个即将延毕的女博士,应该会有点小小的资格回答这个问题吧。情绪这个东西,控制得久了,就不那么想控制了。有时候想疏解,并不是购个物,旅个游,看场电影就可以解决的。我的课题一直进展得不顺,当然大部分是自己的原因,但是有种焦虑是如影随形的,就是你不知道你想要的明天到底会不会来。老板在他需要的时候,你永远都得在;你在需要老板的时候,他几乎都不在。不是说老板在人品上有硬伤,但是你在学业上基本是一个人在战斗。我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在抑郁与焦虑的情绪里度过,也有过一睡不醒的念头,但也就是想想而已啦。周围的朋友都觉得我的生活过得如他们羡慕的一般,学校不错生活补助不低,老板不 push,爸妈不催婚,课外的生活很优雅。当同龄的发小们在家奶孩子忙得一塌糊涂面目全非的时候,我还在发岁月静好的朋友圈。可是,只有身边和我一起延毕的伙伴们才知道我们所有的这些看似消遣的东西只是为了给自己内心一种温暖,如果冷太久麻木了,就不怎么再想去热爱这个世界。或许是我们这一代太脆弱,太经不起打击,但科研本来就是一条孤独的路。我不知道跳江的他经历过什么,对周围的人 nice,表现的很阳光是从小到大我们所接受的教育所要求我们的,或者说是一种自身的修养吧,但并不是一个人内心真正的温度。胆小如我,终究不会选择这么极端的方式去对这个世界发脾气,或许他也只是累了,想休息了,请不要责怪他,尊重他对自己生命的选择。只是我想说,每个人都需要承受生活的重量,就算是厌倦了目前的生活,最坏的打算就是放弃目前所拥有的一切,选一个能让自己轻松快乐的生活方式重新开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想休息也不是只有选择死亡这一条路。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在读博士有很多,如果不是浙大的博士,而是一个双非高校的普通博士,是不是就没有那么高的关注度了呢?

细思极恐~

知乎用户 三七墙 发表

都说了别找,还是要找,而且找到了。

前几天刚看到新闻写了首诗,《飞》:

我想从这窗口飞出去

飞出去

振翅翱翔

如果跌落

就跌进大江大河

希望你看不到我在天上

希望你找不到我在海里

雄鹰被困在蛛网

那些细密的针脚

是牵绊的家

飞吧

这一次

你已付给了自由代价

没想到后续新闻更让人难受,用死换来的自由最后还是得面对泡得变形的尸体。

知乎用户 还是叫回花裤子 发表

名校头衔加高学历就能让一堆公众号和各位大 V 的高潮。请不要消费死者。关于原因官方并没有定论,仅仅凭朋友圈一句话就能意淫出一篇鸡汤文或者侃侃而谈硕博的不易,更有甚者能得出教育失败。多大样本得出多大的结论,单个个例上升到国家层次也是牛逼。配文:做个真实的烂人,远比做个听话的行尸走肉强多了。呵呵。看起来很有道理,说到多少人心坎里了,可是不过是借着消费的热点的毒鸡汤。最可悲的是,清一色的评论都觉得深以为然。

他的世界里一定有他所不解的痛苦,我们无法理解的痛苦。就不要过多的揣测消费。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vPWfXs 发表

曾经在博三也想过找学校最高的楼了此残生。后来付诸行动之前好好想了一下,如果没有博士学位是不是就活不下去,答案是否定的,最差我可以送外卖,送快递。。。然后每个月省点钱出来,还可以买 steam 上中意的游戏玩。至于婚姻也是可有可无的,结不了婚有欲望五姑娘可以解决。嗯!我还是可以苟延残喘地活着的。。。于是我没去死。

知乎用户 清晨​ 发表

我读研读博都非常不快乐。

我的导师都非常不好,一个是标准的恶的形式的中国导师。让你干杂事,如同家奴,让你像古代学徒那样尊敬他,帮他跑腿。

一个是上了年纪但指导学生没有任何经验,擅长人际情商高的外国导师。

这两个导师共同的效果是,可以让你对原本感兴趣的专业产生厌恶。

其实导师什么样对一个学生影响太大了。

国外比国内好的一点是,每年会有院长和博士生谈话,关心你是否和导师相处愉快,是否想换导师。而且国外老师不是一个组的,关系不像国内那么紧密,你想转导师,没有国内那么难。

读博,博后,我还是建议去国外,或者国内千万要打听好。不过,我从来听说读博要自己花钱的。

知乎用户 安纳海姆球王​ 发表

人啊,有时候应该学会和自己和解,当然是在努力反抗命运,经历过暴风雨之后

我想说的是,这博士男主还那么年轻,为什么不多给自己几次犯错的机会?他这就放弃了?

知乎用户 要成长 发表

其实我从读博士那天就想好了,读不下去或者读的不好,以后回老家养猪算了。


拿得起也要放得下,才能配得上自己的人生。


博士一定就厉害吗? 名校博士一定就厉害吗? 恰恰相反,实际生活与想象中的落差,大的惊人。读博时内心充斥着各种焦虑,不安,迷茫。别人娶妻生子,别人工作赚钱,只有你,还在拿着一点钱,在实验室里挣扎,变胖,掉头发,找不到女朋友,失去爱好,失去生活。


现在,世界上每个人,都在规划自己的人生,可是有几个人,能够规划好自己的人生。我们基本上都是普通人,不是英雄。想要变成英雄,要先做好普通人。


我敬佩自杀的同学,因为我没自杀的勇气;我又可怜自杀的同学,因为我有活下去面对这操蛋人生的勇气。


大家都活过一辈子,我当然要活出自己的样子。该做实验做实验,该努力就努力,最重要的,特别是所谓名校的博士生,要懂进退,你并不比别人强,别人发论文,拿高薪,又漂亮女朋友,就是人家有本事,看得开一点,现在努力提升自己还不晚,等你消沉几年,就没机会了。话说回来,压力越大,可能机会越好。高温高压,C 都可以成钻石,不知道你会变成什么样子。

知乎用户 二丫 发表

死者为大吧,愿安息。当他徘徊在江边,看着汹涌的江水,渺小的自己,却最终选择淹没在冰冷的江水中,心中好痛惜,可能那是你能做的最容易的事,但是活着总归是不易,可能是抑郁那只黑狗吞没了你。

从一开始的复旦投毒案开始,陆续有这样令人惋惜的事件,或者误入歧途,或者自我了断,我们总是会有这样的情况,人生的脚步走着走着,却忘了我们最初想要的,偏离了我们的价值观和生活的轨道,甚至不知道自己活着的意义。

行将毕业,也曾面对情绪的低落,焦虑的笼罩,生活中的压力还是需要自己去化解,与生活和解,与自己和解,相信自己,于人于己充满怜悯之心,nobody said it would be easy ,they just promised it would be worth it .

生活的压力,可能是实验 bug,生活的玩笑,精神上的自我否定,无价值感,可能是大龄青年的无业压力,可能是大龄啃老的憋闷,也可能是人生路口选择的迷茫彷徨,大家都一样。如果你的身边有众多支持体系,那多你是幸运的,如果没有那就充分迎接和体味这种痛苦,让我们忧伤,难过,这些都是真实的,拥抱它,融入你走过的路。

看到你对父母的愧疚,那就是无颜面对吧,任何一个善良孝顺的孩子都会有这样的想法,我也是无能为力。我只知道,父母最初的想法就是希望我们健康,开心快乐,哪怕孩子是平凡的。

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想成为一个平凡但不平庸的人!我依然平庸,米叔曾说过你追求卓越,卓越就会靠近。

知乎用户 芬尼根狂欢日​ 发表

同为浙大博士,我只能说,虽然自杀是一种不提倡的行为,但我真的无比理解他。

核心期刊如此难发,科研任务如此之大——关键是毕业以后的前途几何根本无法预知。除了在求真的道路上付出最大成本并且毫无保障地探索下去,无路可走。

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因为读博的各种压力选择自杀,周围的亲戚朋友大多不无鄙夷地说:“读不下去就别读了啊,干什么不能活,为什么想不开”。面对这些回答,我不响,但我知道,这对他来说,不可能,对我而言,也一样。

有位知友写得好: 这个局是一个死局,会读博士的人,不可能会一点站在世界之巅的想法都没有;而站在世界之巅所需要的努力,才学,乃至于运气,实在不是大多数博士生所具备的。这两者的冲突,是博士所有痛苦的根源。

知乎用户 虎说八道 发表

浙大博士跳江悲剧之我见 ,敬请收听音频

没人有权利指责年轻人没有理想_冬薪_心灵 - 喜马拉雅 FM

知乎用户 雨泽 发表

在我看来

没必要

心态这种东西,必须要处理好

哪怕我不读博士,哪怕我不上学,哪怕我不找工作

哪怕不毕业

活着总是好的。更何况有博士之前的学历,又怎么可能无法在社会中生活下去呢?

希望悲剧别再重现

让逝者安息

知乎用户 有你一个好果子吃 发表

读博不容易!心疼这么一个优秀的同学就这样离开了……

分享一下我的经验,共勉。

读博期间一定要培养一个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

读博的过程大家都懂,就我来说,自打硕士同学一毕业,周围朋友和圈子的数量骤减,几乎就是一个人从早到晚几点一线。自己一个人的话真的容易孤独,这么大岁数了,周围的朋友也都有自己的事情。朋友们的心是好的,不读博的朋友可能不会理解你的心态,读博的朋友会很理解,但是人家也有很多自己的事情,所以能帮助你的只有你自己。

科研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头皮发麻的事情,容易走牛角尖,并且精神紧绷一天,如果不放松一下,这样会对后面的精神和工作造成负面影响。

我认为精神就等同于人体的脉络(中医)或是循环系统(西医),多种负面的思路涌在一起会造成堵塞,这样的话精神堵住了就不容易出来了,久而久之会造成精神方面的创伤。因此经常疏导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而经常运动是一种很好的解压和疏导方式,会适当的舒缓自己的精神,身体也会越来越好。我建议多参加团体的活动,这样团队的活动会避免自己为自己造成孤独的氛围,并且相互鼓励会让自己的心情更加愉悦。对于身体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就我来说,两三天晚饭的时候踢球,在没有踢球习惯之前,我平均每年会生病 2-4 次,而现在平均每年会生病 0-1 次,精神状态也好多了。并且观察周围,运动和不运动的同学无论是精神层面还是身体层面差别还挺大的。至于会不会影响科研,我觉得还好吧,要是不踢球的话吃完晚饭回到教研室,脑子是懵的,效率不高…… 况且长时间不运动的话,思想真的容易跑偏,这是很可怕的。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把我的经验分享给各位朋友,随想随写可能逻辑不够,文笔不好请多见谅。

最后祝愿各位在读博的朋友早日毕业,身体学业双丰收!

再说点儿:喝酒也是一个很好的解压方式。不爽的时候找几个哥们儿,路边小摊上整点儿凉菜烤串,啤酒就是上,开了就是干,或者吹牛逼或者开骂随便你发泄。也别喝太多,喝到晕晕乎乎就行,小风儿一吹,赛过活神仙!床上倒头就开睡,第二天又是崭新的一天!

知乎用户 大大大夭兽 发表

。读博真的折磨人,尤其延毕憋不出东西的时候,简直想死,不对,就是他娘的想死。

知乎用户 太阳元素 发表

上世纪 70 年代,世卫组织提出了新的医学模式,生物,社会,心理,至今我国还是在生物模式打转,心理问题除了零星报道外,zf 从来没有重视过,甚至用承受能力差,不懂事来指责心理病患者,长期不理会这个群体,这些人的归宿要么自杀,要么去杀人

知乎用户 痞子汤 发表

发现自己没有办法活成他人要求的那样!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各位:

事实不明的情况下,请不要吃人血馒头!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目前国家似乎有 “扩大博士产出规模” 的意图。现阶段却时有博士生想不开的事件发生,真是闹心。各位在读博士生和即将读博士的硕士、本科生们,你们要坚持住啊,祖国的弯道超车、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就靠你们了。

目前中美贸易战正酣。前段时间一场 “中兴事件” 似乎让全国上下甚至包括街头乞丐在内的所有人都猛然意识到自主研发核心技术的必要性。之后微信朋友圈时不时有人分享 “芯片”“AI”“量子科技” 等内容。在外面打车遇到很多出租车司机都知道说“你们这些科研人员才是国家的希望所在,我们这种人靠着几栋房子养养老就行了”。看来国家的生产力发展和突破亟待大量的科研(以在未知领域探索为主而不是以工程制造和设计为主)人员推动。而海外(理工科)PhD 们又很少回国,即使回国也是奔着人才头衔和永久职位回来养老 + 捞经费的。目前又出现了部分海归再次归海的现象。那边,既得利益者们又不愿出让多少利益给这一部分人。为了维持国家稳定,目前无法明显撼动他们的利益。总的来说,国家现在需要大量的默默奉献、不问成败、薪水、文章、房子、职称等的科研人员。

所以能怎么办呢?当然是牺牲质量换取数量的方式大量培养博士喽,任务主要划分给部分科研环境、条件欠缺的学校和研究小组、院所以及较缺乏学术使命和道德感的导师们。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地方和导师在招收博士生时本来就本着一种 “多生一个孩子也就是多一双筷子的事” 的心态,多多益善。反正随便搞点成果发发低影响因子的文章即可毕业,毕不了业也是博士生自己的问题。而对于那些科研条件尚可的机构、或者学术使命感道德感强的导师,招收博士时,一般是要考虑多些 “这个人什么背景啊、水平啊、是不是符合我在某个科研领域内探索的抱负的要求啊、能不能 handle 我这些精密的仪器啊、英语水平如何看个文献领悟程度高低啊、会不会浪费我宝贵的科研经费啊” 等内容。

届时,当社会上博士数量激增时,你们这些博士面对 “爱干不干,反正有其他博士干” 的雇主的时候,你还有什么选择?看看自己的科研经历,除了会刷试管、配鸡尾酒、烧炉子、改改别人写好的程序中的参数,你会什么?

知乎用户 邵专利材料​ 发表

我看很多‘为博士正名’的回答。

我倒是觉得,和读博也有那么点关系。

最核心的一点可能就是: 经济决定政治。

(不知道逝者的情况,纯粹是个人的感受,猜想)

一个人需要通过挣钱来体现自己的价值,获取相应的地位。

出柜的道德压力实质上是一种成本,如果逝者经济独立,可以支持他的理念,估计他就有其他的选择——不理会他人(父母)的想法。

以知乎很火的一个话题——为啥不碰瓷豪车——为例。

大多不嫌事大的小伙伴各种举例,给出的答案是撞死赔你钱。

这就是钱的威力。

我们假设一下,逝者的父母依靠他生活(或大幅提高生活品质),想来,仅父母的想法,是无法(不敢)约束逝者。

随便码了些字,词不达意,凑合看看吧,大概意思应该是表达出来了。

知乎用户 炸鸡配可乐​ 发表

我当年考研过了国家线,未过所报考学校的线,服从调剂只能去东北或者西北的院校。

有个同学和我分数差不多,他问我去不去,一块儿买机票。

我犹豫了一晚上,最后还是决定放弃。

我当时是想去南方读研的,本来预想的挺好读研读博有机会就出国,要不就留校或者进医院。

但我个人分数低,是我自己高估自己的能力了。

我还是想读好学校,不想去读生化专业,我虽然喜欢冬天,但东北真的太冷了,西北的气候内陆吃海鲜不方便。

家里父母是支持我去读个学历的,说毕业了考博还是考公都行。

但我最后还是和同学说,放弃了,还是工作吧。

然后,他就去读了东北一个研。


每次群里线上视频,他都一脸痛苦的样子,最后跟一个在上海读研的同学,一个在西北读研的同学和我这个已经工作的人说,幸好你们没去东北读研,要不是为了毕业证他就直接回老家了。

他有个同期男同学,读了半年直接肄业了,办了退学。

我也没读过研,不知道这到底是多痛苦,但看那个在上海读研的同学日子过的挺好,他老板还经常请吃饭啥的。

西北的同学说她就没见过自己的导师,一直是她学姐带她。。。

后来,他毕业了,给导师送了五万块,才毕业的。


所以,我想,要是真的很痛苦,不论是读研还是读博,一开始就放弃沉没成本低些。

放弃也没什么,我至今庆幸我没服从调剂,直接放弃了。

我自己就是那种想的多的人,估计要真的很难,我得抑郁吧。


所以,不要把自己逼到题中那个地步,放弃就放弃吧。

放平心态,接受落差,别逼自己了。

不然应该是真的很痛苦,不然他不会跳江的。

再有就是听这几个读研的同学说的,高校里水儿可深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每个人都不容易。

很多难以言说的苦不是可以用段子说说笑笑就可以化解得了的。

浙大是一所好的大学,博士也是一个优秀的博士,就是没有扛住一瞬间的心灰意冷。

我们可能都没那么苦,同情他。

看完了吧,生活接着过,只不过节奏要加快了。

知乎用户 盖伦 发表

天大化工 12 届。。。诶。。。

知乎用户 月棠 发表

作为一个自己刚刚浙大硕士毕业,男朋友还在浙大读博并且延毕的人,看到这种新闻心里异常难受。

我在浙大本硕六年,男朋友本科直博待了十年半,所有浙大人都是我们的校友,真心希望每一个校友都能安好。

更希望男朋友早日毕业,脱离苦海。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爸妈天天说: 读博读得整个人都变了…

说实话之前可能看到自杀之类的新闻会心有戚戚,现在已经,没什么感觉了…

我觉得生,或者死,就是一种自我选择,somehow,跟我今天选择吃萝卜还是吃白菜一样…

活着,又一定是有意义或者政治正确的事吗?其实对大多数人来说,只是一种无意识行为罢了…

而一旦有了一些新的看法,就需要经常找活下去的理由;对我来说,是父母;是责任;除了这个,似乎真的也不想活下去…

就是你以为,你一关关过,其实过了又怎样? 不过又怎样?人生底色就是痛苦的,不过是痛苦的方面不一样罢了…

已顺利毕业,还是 outstanding phd thesis,可又如何呢?还是一样的,今天明天,今年明年…

知乎用户 风萧萧 发表

博士的崩溃在于用脑过度,用思考代替了作为一个人,一个生命的基本感官体验。思考活着的规则不好,博士体系不好,但是忘记了,就算规则再不好,也有作为生命体的基本快乐模式。那些不想活的博士,我回收他们的生命三年,三年之后还想死我不拦着。

在一个思维模式,或者一个生活纬度上不快乐,你就要考虑升维或者降维了。一般情况下,读书少思考能力不足,做事找不到方法的,需要升维;否则需要降维。

博士这类群体,大都生活经验不够丰富,自以为聪明,跳过很多他们认为毫无意义但是却必要的人类社会活动,失去很多体验。

他们重视理性,忽视了感性带来的情绪释放,长期下去,自以为看到的世界就是真的这样。

人生本苦,但是追求快乐幸福却是永恒的人类需求,所以,自救的第一步就是远离苦水苦海

知乎用户 木上花园​ 发表

前几天看到这个消息时候,第一时间给我那正在读博第七年的男友打了电话。很怕,真的。

还好他还比较乐观。

读博的压力真的很大。写论文的任务压在心头,总有种到不了头的感觉。想想我自己写个硕士论文,都要崩溃,更何况博士论文。

愿这位去世的博士安息。也希望正在读博的博士们挺住,多想想爱你们的人。

祝愿顺利。

知乎用户 van 斯摩格 发表

读过博的人,除非是混毕业的或者是天才型的,一般都会经历很多精神上的挣扎和折磨。有句话说得好:读博的几年就是一个不断和 “自我厌恶” 作斗争的过程。

刚进去的时候,总是意气风发的,总是认为自己可以改变世界的,尤其是发了第一篇文章,做了第一次报告之后,就自认为一颗学术界的新星要冉冉升起了。

再过上一段时间,文章被拒,自己辛苦研究出来的成果和别人一比, 效果和效率都大大不如,这时候就会觉得自己是不是智商有问题。还有很多时候,会对课题自我怀疑:“我做的东西到底有没有实际用途?我学的是屠龙之术吗?” 这是因为科研不是读书,读书是已知这个问题有答案,我来学习答案。科研是不知道这个问题有没有答案,甚至不知道这算不算一个好问题,但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

所以很多时候你看到博士生很谦虚,那不是谦虚,那是自卑。你身边如果有博士生,多给他们一些鼓励,少问一些这样的问题 “你做的这东西有啥用?特斯拉车你会做吗?阿尔法狗你会做吗?谈对象了吗?啥时候毕业?找工作了吗?”

知乎用户 吕大威 发表

谢邀,博士研究生在读,最近在实习,答一下。

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最近十年差不多算是翻倍了,此外根据教育部的规划(2020 年在读研究生存量达 290 万),未来几年依然会保持这个增长速度,博士的稀缺性下降的很快。**_重点来了,_但是社会和家庭并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对于博士的期待非常非常高,远高于硕士,这就造成博士研究生的心理压力很大。**高校科研改革,教授们的科研压力越来越大,传导到博士研究生上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社会不接受、家庭不理解、毕业压力大、自我认同感急剧下降,对未来的期待也就不那么大了。**此外,博士研究生对于自然世界和社会的基本运行规律认知更深刻,对于社会的丑恶部分、对于运气在成功中的决定性作用等认识更多些,对于未来的期待感也会低一些。

最后,我想说,在高压力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下,不同学历水平的人群中都存在一些自杀的人,而学历高的同志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可能更高,因此,我不认为博士研究生自杀的比例最高,这个事件吸引眼球的原因是浙大、博士等字眼而已吧!

知乎用户 为什么要写真名 发表

是怎样的绝望才会说出,下辈子都不想为人的遗言……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匿名答一波,希望我直博的五年 (现在才第一个学期) 能想开一点。

哎,研究生刚开学,感觉自己就快抑郁了,因为上课听不懂,课后自己也看不懂,脑袋里一直想着如果当初没来这所大佬聚集的学校 (某华五) 就好了,在自己本科学校 (某 211) 读研,还能当个学霸,在这里简直渣成灰。

不得不感叹,人与人之间的智商差距真的比人与狗的差距都要大,没错,我比 dog 还不如,周围的大佬真的是很强很强,自己越学越没动力,看不懂书就玩手机,玩了之后,内心罪恶感满满的,但是真的看不懂书啊!

好在,我跟家里人说出了这些,然后他们也并没有要求我一定要读博,读不了就转硕,最差就是拿着本科文凭去找工作。。。

现在想来,既然我当初选择了,那么就应该努力去实现,不给自己留遗憾,哪怕中途 quit,我也问心无愧。

尽吾智也而不能至者,其孰能讥之乎?

管 tm 别人怎么看我,为自己而活!

知乎用户 90 后扶墙挨打 发表

半夜睡不着,感觉现在学术环境卷的对所有人都不和谐。

不单单是博士,青年教师,博士后都在承担着巨大的压力。

可以说这个事件不是偶然,私下有很多这种事,只是有的人咬着牙,哭着喊着继续坚持,有的人大不了放弃,靠着父母家的积蓄照样活得自在。

唯独对那些穷人家的孩子,是种巨大的折磨,因为别无选择。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看了题目,我想问个问题,如果他跳江之前我在旁边,我会劝他么?会救他么?

大部分人会说,会!毕竟是条命,也如好多人说的,就算只拿到本科毕业证,也是百里挑一的人吧。

那我能救他么?

不能!我救不了他,谁都救不了他。只有他自己能救自己。

劝他的人会说,的无非三类

一,你面对的困难总会过去,回去努努力。

二,想想你的家人,你死了他们怎么办。

三,就算毕不了业,你也是 985 的本科生,百里挑一的人才,不会活的比大部分人差。

其实,这些话他都对自己说过,之后,他还是想死。

所以,如果我在他身边,我会问他,你真的想好了?如果是肯定的回答,我尽量帮他把脸盖上。

不接受任何质询,不做任何解释。

知乎用户 无产接班人 发表

有时觉得自己很痛苦,压抑。也有动过自我了断的念头。

自己每次通过大吃大喝,泡个热水澡,关手机睡觉调节过来的。

再后来成为了一个佛系青年后,生活的就更舒服了。

我知道逃避虽可耻,但真的很有用。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能理解他

在别人面前,我阳光爱笑,可是私下,我连自己得了忧郁症都不敢和爸妈说。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他是因为自己是同志而跳江明志的。

知乎用户 Hasaki 发表

希望国家有天也会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不仅仅是唯成绩论

把心理健康也加入教育

我希望这是个假消息

一定会是个假消息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利益相关:其他某 top3。

如何看待?媒体更开放了呀,学校的权力更小了呀。我们读书的时候… 这种消息都是一天之内压下来,事后提起来大家都是无凭无据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这是一个充满戾气的答案 (没睡好脾气躁)

如果能把他抓回来我会对他说:

跳跳跳,你上博是为了跳江吗?你到底为何选择了读博?

有什么过不去的坎?过不去我们绕开行吗?如果是嫌没钱,那离开找工作,行吗?如果是觉得没做自己,那换个学校?不行出个国继续读?

人生不是只有一条路,一条路走累了不想走了,换一条行吗?实在不想动身我们去下个棋旅个游看个书,攒攒力气?

还觉得不行咱们明天再来讨论,总之先别乱动。

唉就这么跳江了,多少人想读博没机会或者没实力,你这一下浪费了多少资源伤害了多少感情。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身为本科生,没法像前面几位博士那样把这个问题分析得这么透彻,珠玉在前,但是有可能将来也会成为一名博士,便想在这里写下一点想法。

首先一点,只有真正经历过内心的无助与针扎般的煎熬,才会开始去以同理心看待这样的轻生。

我理解他,同时我也怜悯他。

今年年初开始,我便陷入一种很奇怪的心理状态,变得不愿意与周围的人交流,试图将自己孤立起来,与这个世界隔绝,人们有时候会开玩笑似的说要自闭了,在我这,这并不那么像一句玩笑。我最夸张的一段时间一天只讲三句同样的话,就是 “阿姨,我要这个,这个,三两饭。”

但同时我又十分孤独,渴望有人来陪伴,希望能够吃吃喝喝快快乐乐聊聊天。

这样矛盾的心理状态,让我十分难受,我当时便想到的一句话是,我喊哑了嗓子,但没人能听到。

那段时间我学会了抽烟,有时候一晚上就要抽掉一包,变得失眠,整夜整夜不合眼,坐在寝室楼下抽烟,一支接一支不断。

我想了想,我会陷入这样的状态大概是因为我对现状的不满以及对未来不确定的迷茫。我高考失利,进入现在的这个 211,对现状的不满以及清北优秀同龄人的闪耀,让我十分焦虑。于是我就这样陷在自我烦恼里,一直往下坠。

好在我终于走了出来,继续享受着秋日的暖阳。

我相信这位博士生也一定是遇到了一些让他绝望到能够抛弃父母,抛弃这个世界的问题,也许是课题的进展受阻,也许是生活上的麻烦。

其实以前没有碰到这样的问题的时候,我认为这样寻求短见的人是心理素质不达标的人,但只有真正在绝望里踽踽独行过之后,才会羞赧于自己的尖酸刻薄。

我父母自我上小学的第一天就给我灌输这样一个观念,成绩好坏什么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身体健康,快乐生活。小时候我不懂,一方面不懂怎么会不快乐,另一方面不懂快乐为什么会比大家一直都在强调的成绩更加重要。慢慢长大经历过一些坎,如果我将来有孩子,我也会对他说,爸爸对你的唯一期望是要快乐。

这个社会发展得太快,也总有人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在贩卖焦虑,制造紧张氛围,他们知不知道,他们随手写的一篇爆文,可能是击垮在奋斗路上遇见问题的人内心防线的最后一个石块。

写在最后,躺在床上,睡前刷到这个问题,有感而发,在这里写下这些文字,希望既是对逝者的缅怀,也希望是对生者,特别是遇见问题的人们的一种慰藉吧。在这里与各位共勉,要快乐!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感觉这个人简直就是我另一个我

如果他还活着,我很想和他认识一下,然后和他喝酒喝到通宵。

看透一切真的好烦啊,如果有来生,我拒绝做聪明人。

以及出柜这件事情,他以为自己读到博士走向人生巅峰就有资格出柜了,看来实际上并不是。

中国的教育啊,太功利,教人家做个成功的人,不教人家做自己。可是啊,人人都做自己了,国家的事情怎么办啊,我们是个发展中国家,你得允许发展中国家犯错摸索啊!

老板人很好,实验进展顺利,如果他还活着,他会收到邮件,因为浙大涨工资了。

可是我还是能理解他为什么自杀,因为即使一个博士,也不过如此,没资格出柜,还是要踏入社会成为普通人。而且我们这个社会,真的还没发展到可以包容出柜的程度,一个博士回家了,家人只会说,好找工作了啊!然后他只想博士毕业走上人生巅峰之后让自己更有资格出柜而已。

以及,正在码这些字的人也想过一万种结束痛苦人生的方法。

首先,想过皈依佛门,但这货偏偏是个共产党员,遂放弃。

其次,割腕。这个人偏偏晕血,遂放弃。

逃避可耻,但有用。自杀的人不傻,傻子才不会自杀,我不是谦虚,我是真的自卑。

写到这儿吧,毫无逻辑。

知乎用户 岁月 发表

我觉得是 7 年及其以内算是可以的了

因为我们很多是国内三年硕士

国内 / 外四年博士,一共 7 年

所以,直博五年确实太短,7 年之内就不用担忧

知乎用户 域外听风 发表

除了很顺风顺水的那一批人,其他人读博都想跳过吧。

主要是付出和回报不对等。

学校里不比外面 PUA 少,而且还没有钱。

知乎用户 张文武​ 发表

同为浙大博士怒大一波。浙大博士补贴并不低,毕业后待遇也不低,所以别扯什么经济原因。

就不能正视一下现实?浙大博士不是重点,甚至没有关系,当下中国社会忽视心理健康,青少年心理教育和心理疾病治疗缺失才是根源好吗!浙大博士跳江上了新闻,更多普通年轻人跳楼你们就没看见?

知乎用户 Notch 发表

压力就是这么大啊,哎。尤其是化工类的,大坑。

我当年学计算机的一样陷入抑郁症,拯救我的是一条金毛狗狗。之前我是特别特别害怕大狗的人。

后来我家一直说养狗有什么用,还花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我只能说,你们不懂。因为真就是狗狗拯救了我的命啊

知乎用户 小马讲物理 发表

不要逼自己,不要吓自己,有什么能杀死我呢?

感谢《荒野独居》,让我知道那怕在最寒冷的北极圈也可以生活下去;

感谢杀心成焚老哥的流浪视频,流浪汉流浪的生活也挺有趣;

看看梭罗独自在瓦尔登湖的生活,弗兰克关在纳粹集中营的生活,《瓦尔登湖》和《活出生命的意义》是人类的瑰宝。《庄子》《老子》更是告诉我们身外无物,再牛逼也不过是七尺肉团。不要为外物所累,要逍遥的生活。

能杀死我的是什么呢?贫穷?诋毁?被人瞧不起?旧社会穷人讨饭讨到家门口,大家都会给口饭吃。如果有一天命运逼着我讨饭,我相信你也一定给我一个白面膜。

知乎用户 曹舟力​​ 发表

强答一下吧,看到好几位的分享,最大的感觉是位内心极度孤寂的人,这种孤寂不是对社交而是说内心深处的那种孤独,即使有看似好正常的社交,好的社会成就,但是骨子里内心深处的那种孤寂,缺乏触碰和交流是很难抗下去的。

这几年国内对于温尼科特的内容引入越来越深入和全面,一个人的适应性社会自我(虚假自我)不管被塑造的多么强大,学业有成事业有成成家立业,如果真实的自我压抑太厉害,迟早要崩的,而这种崩溃不管对社会还是个人家庭,亲朋好友都会造成巨大的遗憾。

今天刚好听 第六届康宁精神医学国际论坛 ,晚上抽空就请小朋友画画,画爸妈,画自己,画生活……

这种画是种自我链接,真实自我的表达,这类(外行并不懂)梳理还是很重要的。

国内可以,还是应该学国外更好建立这些预警系统,提供服务,鼓励人们去接受心理咨询,心理支持,心理服务的。

即使说深度心理学,动力性的人手不足,CBT,人本,家庭,社工个案服务,团体也都是可以的。

这位博士的家人是很需要心理支持吧,他的周边人和领导都会需要居丧干预之类心理服务。

音乐治疗相对最快容易普及

之前看到这个 https://m.bilibili.com/video/av30346605.html

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她 / 他也曾活过……

11 月 9 日到 11 日,第二个周末在传媒学院有 Joseph Moreno 教授的创造性艺术音乐治疗,他是心理剧创始人 JL 莫雷诺的侄子,一直保持跨学科工作方式,出版有《演出你内心的音乐——音乐治疗与心理剧》,有兴趣的欢迎参加。有十分国家级继续教育 I 类学分。

知乎用户 丫丫学医 发表

死生一瞬间,在我不在天。既已选择一条不归路,是好是歹外人亦无法评述。只是,作为一较为典型的高学历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得提上日程,学校,导师,还有社会,应当宽容。一个人不论年龄多大,没有走出过校门,就永远不能以年龄计能力!毕竟双商均衡的人实在太少,天才也只是相对某一个领域而言,所以,不要预期值太高,一个正常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缺陷,跟着本能走才是最正常的认识观。

思绪有些混乱,但还是想表达一点: 自由诚可贵,科研价更高,若为生命故,二者皆可抛。一个人生命只有一次,不能逆转,所以只能不断前行,只有这样,才能领略各种不同的风景,体悟不同的人生真谛。

曾记得,留给我们无限后世名而惊才绝艳的海子,也是在年纪轻轻的时候,在大家都认为其前途无限的时候,就给我们一段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的旖旎,选择卧轨自杀。其实,我一直不懂,为什么一个在别人眼中算是 “功成名就” 的俊才就这么草率的结束他的生命。不论什么原因,为情,为事。这都不是一个人要结束自己生命的借口,在一定范围内,生命的长短我们兴许可以自控,但是,别忘了,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的生命不止代表自己,也是父母生命的延续,父母养大了我们,不说现在尽孝,但完整的把他们生命延续下去,这也貌似是最基本的华夏五千年的文明传承了吧?不要说什么 “生不带来死不带走” 之类的话…… 有一种痛叫做“白发人送黑发人”,所以,珍爱生命,也是对父母含辛茹苦养育自己多年最为基本的承诺。不然,本来是父母怀着的最美好的期待,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他们也真的只是期盼自己的孩子能够幸福,不想竟会痛不欲生的“悔教子女学有成”。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愿大家珍爱生命,远离黑色!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直接原因:我们这个社会对小镇做题家的容错率太低了。

根本原因:有些人的容错率太高了。


卷卷卷,卷那么多。

就算初高中以为自己是天之骄子,读完大学对自己的期望也不过是:

工作上十来年有个别太偏的房,有个十来万的车,妻子没有绿自己,身体没有透支到出一些大问题。

考上 985 意味着我是同龄人的前 2%,更好的学校读研因为很多人工作了不能直接比就算保持在前 2% 吧——幻想一下,将来的生活水平在十年后能奋斗到前 30% 里不过分吧?


吉力:人大的硕士才进得来——而且可想而知吉利兄进去以后能步步高升至少到父辈的水平;而硕士很可能进去之后能提升的只有工龄。


浙大的博士再不济读不出来也有硕士吧。

能有个地方让他发挥一技之长;或者能有个地方让他安心工作有一碗普普通通的安乐茶饭。

我想谁也不会跟自己过不去。


可如果你在求学二十年的旅程上都是胜利者,只要失败一次就没有立身之地(至少在他眼里没有

那也不过就是一步到位罢了。

这个世界他所能接触到的部分里,没有值得他留恋的东西。

社会也许是宽容的,包容的,但这一面永远没有对他展现过。

知乎用户 干净 发表

很痛心,对于大学生来说,特别在国内在读博士前要慎重考虑自己的兴趣、经济条件、抗压能力,再做出读博士的决定,不然可能就是跳进了一个 “坑”!其实读博士是一个自我修炼的过程,正如孟子所说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用知乎精英的思维解读遗言:

可能我只是不太喜欢,也不太适合这个世界,所以再也不想多做停留了;

从我直博到浙大以来,这个世界变了,房价一路暴涨,我觉得我活下去没有意义了。

不想再假装,也不愿再撒谎,只想做我自己而已,是真的难。

不再为自己的名校高学历感到自豪,其实我努力考上名校就是为了赚大钱,看看师哥师姐们,我觉得我太天真了,伪化生专业不行,就业完全不如计算机和金融。

所以单纯就是,有那么点累了,所以就算了。

反正 985 本科加 985 直博也不可能买得起杭州的房子了,我早已看穿了。

不想责备任何人,至少此生为止认识的没有坏人,爱你们,也希望你们越来越好。

身边认识的家人朋友都没能够赶在房价暴涨之前上车,也不求你们借钱我上车,祝你们好运吧。

要说有什么遗憾那就是对不住家人吧,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对不起啊,妈,也是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

我之前打算买钱塘江江景房,把您从家里接过来安享晚年的,对不起,永远不可能实现了。

只剩下愧疚,只愿下辈子投胎不做您的孩子,也不想再让您受伤。

这辈子浪费了您那么多养育我的时间和金钱,下辈子投到富人家里再偿还给您。

最后就想说,这是我自己的选择,不怪任何人,不想给大家添麻烦。

凑齐六个钱包也付不起首付,我真的不想耽误各位亲人,你们留好钱该吃吃该喝喝。

也请不要找我,因为真的找不到了,毕竟钱塘江嘛。

如果不能生在一线城市成为土著,还不如做一条钱塘江的鱼。

不想要葬礼,安安静静的就好了。走啦,各位,勿念。此生缘尽,只愿没有来生。

不要给我破费办葬礼了。生在买不起房子的家庭,还不如不生。

知乎用户 儒林列传 发表

算个投入产出比,这个账很容易算出来。基本上都是在三五分钟内就拿定主意,算好账了,有的时候赚了点儿便宜,有的时候损失了一点儿,也都过去了。生活总得向前。至于有些事情,暂时挂账上,随时可以算账的。账本没清,事儿就不会完。

知乎用户 林金杉 发表

我们没法挽救他的生命。

我们只能改变社会对他的看法,

减少社会对他的压力,无论是生活还是别的,

以及,自控需求。

但愿我不会选择跳江,我还不是博士呢。

学历低,情商低,收入低,说得我都情绪低落了。

知乎用户 无名小卒​ 发表

可惜不能水个博士。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前段时间在日记里碰巧写了,现在人很少注意心理,养生开始考虑了,但心理问题往往比身体还重要。

我当年被论文压着的时候,每晚睡不着,眼里全是泪,头皮发麻,晚上怕睡不着,早上害怕醒来太早,在楼道里望着天花板一个人哭,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二三与人说。。

后来那段时间,我感觉压力实在太大,有一天中午,哭着告诉了我一个能联系到我父母的朋友,说出了如果有一天我失联了的话。。。

我从大二开始吧,我的随身的包里常年装着一封写给父母的信,我害怕意外哪天意外比明天来得更快,他也一直知道我有这个习惯。

后来他奈着期末,每天都联系我

好在后来一切顺利,过来了,i am fine now

知乎用户 啦啦德玛西亚 发表

只谈自己,老板和博士并不是统一战线的,我不否认老板也很忙,也很焦虑,但是老板的焦虑是没人训斥的,做的好,上杰青,做的不好也是有口饭吃的。但,博士不一样,老板是催的,有想法了让你做,没想法了让你想着做,所以博士大多心累

知乎用户 huiyji 发表

如果人生碰到点困难就自杀的话,那我觉得所有人都不用活了。

知乎用户 摇曳的杂草 发表

本人在读博士,深刻体会到博士生的不易。温馨提示大家如果有读博的想法,先去调查一下老师的人品,是否还在做科研,是否有很多与科研无关的项目。如果遇到一个不指导学生,每天让你做项目,论文要一作,还不报版面费,压着学生不让毕业,言而无信的导师,那真的是想死的心都有了!

请大家远离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博导李 * 来,整个一神经病……

知乎用户 dengdeng 发表

自杀的人很多,不要因为是博士生身份就过度关注他。不要宣传悼念,自杀情绪会传染蔓延。这些都是搞学生心理的人清楚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自杀还是个人因素占了主导地位,虽然博士群体压力大但自杀的毕竟是极少数,就像每年都会有留学生,高校教师,金融投行从业人员以及企业高管这些常人眼中的精英群体自杀一样,基因和后天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看待世界的方式,所以我们每个人对相同一件事的看法都不相同,同一种压力困难在有的人看来忍一忍就过去了,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在另外一些人看来可能就会真的异常艰难,不管你是浙大博士还是高中没有毕业,身处国内还是国外,当有一段时间所有的负面情绪突然涌来,任自己如何努力也无法从负面情绪解脱出来的时候,真的会觉得活着真的很痛苦,死亡就是解脱。

这无关对于错,愿逝者安息,但只想对活着的正处在困难中或经历绝望中的人说,我们每个人都在负重前行,内心都有别人无法体会到的酸楚,当如果真的有那么一瞬间你觉得自己已经痛苦到极点再也不想存活下去的时候,千万不要冲动选择快速结束自己的生命,因为很多时候你真的只是在某段时间消极情绪爆发了,并不是真的想死,相信我几乎所有自杀后濒临死亡又被医疗救回的人 (不包括那些嚷嚷着要自杀寻死觅活的却没真正到濒死线上的) 事后都后悔了,当你真的要死的那一瞬间,你的所有感情都会消失了,唯一有的只是生理上的对生命的渴望。所以假如某一时刻你决定要自杀了,不妨选择一种给自己留条后路的方式,来测试一下自己是否真正的想自杀,比如绝食自杀,倘若你真的一心寻死想要解脱,你会坚持下来直到死亡,若是坚持不下来那就对生命还存在一丝渴望,你便只是情绪上很痛苦但没有到非死不可的地步,还可重新活过来,只要活着事情就会发生转机。

能一路坚持读到名校博士的人少之又少,这些人都是社会的栋梁之才,所以看到博士自杀实在感到惋惜。人越往上走压力越大,这些压力有的是外界给的,但大多数还是自己加在自己身上的,所以有些时候真的不妨停下来认真想一想这些压力是什么,什么对于我才是真正重要的。

真心推荐哈佛大学 Tal Ben-Shahar 博士的幸福公开课,希望能些许缓解一下每个人身上的压力。

知乎用户 ABCDEFG 发表

我就是那个没假装过,没撒过谎,做自己的人。不想被资本控制,只能被资本淘汰,不过我无所谓,可能他太在意世俗的眼光,太在意世俗的价值观。如果人不能做自己,只能被别人控制,我想对他来说可能非常痛苦。

失去的是社会的枷锁,得到的是身心的自由。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们学校 7 月份一个博士学弟自杀了,刚结婚没多久,据说是抑郁症。而我自己在度过了艰难繁忙的 8 月之后终于抽出空去了一趟安定医院做了一系列检查诊断:中度抑郁。

我自己很清楚,因为学过心理学,在做问卷的时候很多答案倾向于选轻的,内心真的抵触重度抑郁这个诊断,但我真的有过几次一觉睡去不再醒来的愿望。

这个世界不是我们以为的样子,看到了那么多丑陋、虚伪、自私、恶心、没有下限的事情,温暖寥寥无几,但我们无力反抗,我们付出了很多但是最后的收获却都不由自己决定。谁还没有尝过几次心灰意冷的滋味?

博士这个群体也好,其他抑郁症高危群体也好,我想都是差不多的,各有各自的问题,每个人也都有每个人的原因,但请求你们 no judgement,尊重一下死者,不是只有博士软弱,也不是只有抑郁症的人才算有病,何况有病也不等于有罪啊!

知乎用户 wpqepuwt 发表

哪怕你再有才华和能力

如果不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情

发生类似这样的悲剧

你不觉得很可惜吗

知乎用户 李狗蛋 发表

化工博士。。

唉,读什么化工啊?

他要是读个浙大计算机

这么拼的人,本科毕业就 BAT 了

太难了

我们怀念他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前几日见微信中寻找他,昨日有他投江的消息。生前有告别世间的遗言,厌世,愧疚与无奈的苦楚。他一定很痛苦,世界让他痛苦。

他与我同届,大致也同岁。现在他放弃了自己的肉身,放弃与这世间有关的一切。不知道他有没有从痛苦中解脱,愿他安息,愿他得他所渴望的一切。

我好似很能理解他人一些深刻的痛苦。因为自己也曾在那今日与往昔,往昔与未来无差别的黑暗中行走。那时的生与灭几乎无差别,那时生的光彩全都隐匿且自己完全没有心力去探索已隐匿的光彩,因而相信灭是前路,怀疑光于自我的真实存在。那时,是一日日看光线消逝,不惋惜也无法挣扎,那时的心已木讷与风化,风吹草动皆是一场飓风扫荡,揭起表皮又长久无法愈合。那个时候,除了天空忽然被外力撕开一道开口,让光全部倾泻进来,除了有人以源源不断的温暖向你输送养分之外,命悬一线,生命枯槁的人,和一株病木没有分别。

抑郁症不是洪水猛兽,只是和发烧后落下病根而形成的重疾无异,是在精神层面的积小成大的疾病。

没有人会埋怨和蔑视生了癌症的人,但人们会指责和歧视抑郁症患者。像生了一场病一样,需要他人理解与照料,也需要自己静心等待时间,药物与亲人朋友发挥效力,要相信努力康复的那一天,和相信很多疾病都会在痛苦忍耐与增强体质后好起来一样自然且会发生。

这没什么奇怪,也没什么好羞耻。和其他疾病一样,环境中的病菌会因个人免疫力的强弱而形成不同的结果,它会令一些人生病,也会令一些人免于此病。当患病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普遍,人们就一定会知道是环境中的病菌太过于严重。这在精神疾病领域也一样,指责或者主观的评断对医治病情一点意义也没有,了解病因并合理治疗才是人们应该用力和尽力的地方。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地球六十亿人尚且存在如此巨大的个体差异,在精神与个人遭遇层面,差异性可想而知。但巨大的差异性的背面,就是共性存在的基础。

他的死,令我想起动物纪录片中的场景。一头小鹿随队伍渡河迁徙,过程中险脱鳄鱼血口,但重创令它无法随队伍继续行走。伤口溃烂使他奄奄一息,幸运的话,母鹿会脱离鹿群独自折返寻找小鹿,来为他舔舐创口并以爱抚鼓励它好起来,别放弃。但如果不幸,母鹿没有来,或者没能及时赶到,小鹿一定会在伤心痛苦中看见死神,并愿意同它离去。一切都有些偶然的因素。他像那头没有等来母鹿的小鹿。

对他的评论中,有高赞的一条,赫然写着:“读书读傻了。”这句话我很熟悉,因为我时常听到这一句从我父亲口中讲出。我一度非常伤心,一度甚至会故作 “聪明” 以令他赶到开心和满足。当我施以 “故作聪明” 而真能取得他欢欣时,心中又有不知是谁傻而有所疑惑,不读书就不傻了吗?显然不是。

生是事实,死也是。不过是期间六十年。幸福的人觉得太短,痛苦的人嫌太漫长。不足够时人便会心生珍惜和珍视,而漫长难熬时人会选择荒度和浪费,因而幸福是藏在时间里的秘密。但幸福又是什么呢?幸福是自由, 是爱,是光明和希望。幸福是付出与收获,是在爱的和痛的感受里收获与付出。爱是生命本身。至少,爱能给生命带来一些滋养,而爱绝对不是随口的评价。

知乎用户 搅屎棍 发表

首先,默哀

另叹息。

其实,自杀的是一个博士,且是浙大的,才会吸引广泛关注,这也源自社会心理的盲目和公共认知的误解: 学历越高,学识越博,心智越善,素质越优。实际上,无论国内外,学校教育绝对不是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只是人社会化的课堂,走向职业社会阶梯。在我看来,自杀与他杀无异,都是对生命的漠视。有的人站的再高也看不见视野所及的风景美好,行的再远也体会不了来时旅程的初衷,忘了归途。拿再高的学位也不能真正理解生命的意义。我们拥有生命,但没有放弃生命的权力。这位优秀但不完美的同学,留给大家的只有唏嘘感叹,半刻即忘。留给家人挚爱的是余生的悲痛回忆,铭心刻骨。

大部分博士应该是应届上的,就年龄而言,应该都不小,按理应成家立业,上赡父母,下育子女,但奈何拿着微薄的补贴,惑于穷酸单纯的爱情,惘于生活的意义,过着脱轨于物质社会的生活。博士有压力? 压力大于辛苦创业的民企老板? 压力大过养家糊口的流动民工? 压力大过全仓梭了的中国股民? 我见过丧夫后又癌症晚期却仍为父母余生考虑的大龄女博士,也见过无所事事刷抖音整天抱怨的无知小青年,博士并不特殊,死亡也不是解脱。

关于抑郁症,没有医学知识,不知道是不是脑子越好,读书越多更容易有,但博士往往需要独处,静坐,也更容易有这种不良倾向,但如果仅因为生活,学习,工作不如意就轻生,只能说: 朋友,你太脆弱了!假如你能被挽救,你还是有着玻璃一样脆的心。人生本就不易,但这个和平的年代已是难得,平静的活着就已是值得快乐的事。

世人皆不同,心有殊,世人皆悲哭,乐无异。哪怕没钱,没房,缺爱,只有能自得其乐也算是活出真我,何必执着功名利禄。只要亲朋挚爱健康顺遂人生平安,何须贪念富贵荣华。

诸位博士,读书写作之余,多运动,多享受,珍爱生命,远离负能量。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Xyo1ud 发表

其实吧,我发现身边读博的反而都是家境一般的同学。我们这类人从小受父母的影响,骨子里是不愿意于说出自己的想法的。逆来顺受。

真正家境殷实的朋友,至少我身边的来看,没有见到一个国内博士生。

按照上一辈人的实际情况,确实读书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不过我们确实该思考自己到底适合不适合继续读书深造,有时候书读的越多,学习的内容越新。渐渐的就感觉不到这个世界最稀疏平常的快乐了。

可以说几乎每个博士都是 “井底之蛙” 吧,缩在自己的领域太久,太精了,直到全世界真的只有你一个人懂这些玩意了。你也变得更不容易快乐了。

社会舆论是不可能理解博士内心的,再过几代人,或许可能会吧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回答删了又写,写了又删,想要直抒胸臆又怕政治不正确。

我表示十分理解他的做法,我也好多次包括现在也是感觉活着没什么意思,身边没有坏人,就是感觉生活不过尔尔,每次把我从绝望的边缘拉回来的就是父母了,想到如果我不在了父母会有多伤心我就强迫自己活下去。

大概就是太宰治的精神状态吧,当然,我的觉悟肯定比不上他。

像我们这种小地方出来求学的所谓县城学霸,是根本没有试错的成本啊。选择了化学化生就意味着你只能一条路走到黑啊。

什么兴趣爱好,什么享受生活,这根本和我一点关系都没有啊。活着就已经很劳神劳力了,你还要活的好,活的滋润,活的对得起你所承受的期待。

哪有那么好的事情啊,所以,我不止一次在考虑一走了之,想想父母,也就先将就的活下去吧。

也许我还是有活下去的目的的吧?

知乎用户 Vioil​ 发表

我以后混的不好就找个月薪三四千的,好死不如赖活着

知乎用户 橘尾猫 发表

钱塘江其实一点也不好看,当我走在江边,竟然没有要跳的欲望。也许仅仅是不想死在这样单调的江里。

去了钱塘江后去了浙大看,觉得浙大校园里真好,每个人都好不一样,他们都好优秀的样子,每个人都在骑单车,赶时间,在便利店里也是忙着修改 ppt,背资料。浙大是我一直很想去的学校,虽然当时成绩也很好,但是要上浙大还是不太可能的事情。甚至老师有时还会嘲讽我说:“你能上浙大?”

反正到了现在,别说浙大了,我连大学都没念成。可是当我第一次进浙大第一次感受里面的人事物的时候,我还是觉得我以后可以上浙大的,即使不上浙大我也能去别的一样好的学校。我也能成为像他们这样的人,也可以在校园里骑着单车顺着余晖,跟着微风一起,徜徉学海。

一个人是到了很绝望很绝望的时候才会想要去死的,我体会过,那种对世界毫无眷恋的心痛感,就想消失在这个荒谬的人间。所以面对一个人的死亡,我们不论悼念心痛悲伤或是不解,都不应该去妄加评论。人的生命如此短暂,不过银河系里的一瞬飞逝,而他比我们大多数人还要短暂,所以让我们相信他的光芒会更加耀眼。愿他在银河系的另一个地方,能过着他想过的生活。这话对他说,也对我们说。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读博,但是老板总是 push 我做实验,课题慢了不开心,做不出来能力不行,想课题一分钟,做实验做一年,我们都明白自己是廉价劳动力,可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成了廉价劳动力,是我选错了路吗,我只想好好读书,我有错吗?

发文章,挂个大佬当通讯就可以发好文章,在热门的领域就可以发好文章,老板说他有科研科研理想,想发大文章,小文章不发,我发不出大文章怎么办,我只想好好读书,我有错吗?

毕业,我辛辛苦苦高考,努力直博,拼尽全力发文章,结果告诉我博士不好找工作,人家金融 cs 本科毕业 5 年都功成名就,而我还要去企业做实验,工资低,加班多,还被人嘲笑土味老博,家长不理解我读书有什么用,我也不知道我读书有什么用,我只想好好读书,我有错吗?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能我读错了书吧。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资本控制得时代按照计划经济的安排来,不就得这样吗?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这个问题下面,高赞答主清一色全是博士,加上知乎上博士也较多,各路博士感同身受,一路狂顶这类答案,所以这个问题也成了博士们的宣泄口,以至于好像只剩下一个标准答案了 —– 科研有多苦!科研当然苦,博士生们自然需要社会的不断关注与身心健康开导。可是若答案只有这个方面,这个问题何必强调 “浙大博士” 呢?“如何看待博士群体自杀情况频发?”不是更能体现这类回答吗?

这类问题即便具体到个体上,自杀者走向这一步即便是一些特殊原因,也一定可以帮助改善一类人的心态,如果说研究生自杀就是因为科研,员工自杀就是因为企业狼性,学生自杀只是因为成绩等等,那些其他的情况呢?人生只有科研苦吗?单身半辈子不断被催婚不苦吗?恋爱十年最后未能修成正果不苦吗?背井离乡每天都好孤独不苦吗?甚至是校园霸凌,家庭暴力,特殊人群的平等的社会地位?总不能每次都等到下一条活生生的生命逝去再来 “如何看待” 吧。

很多人都认为研究生自杀因为科研是自然而然的理由,还是希望这个问题不要仅仅是博士群体的狂欢,希望能够有其他类别的群体的心声,即便所说的不一定真的是该博士的跳江理由,从而去帮助那些可能面临和这位浙大博士相同的问题的人。

看到其他答主有说到其他理由,却被别人评论是不要过分猜疑或者毁清誉,因此有感而发。

知乎用户 知行合一 发表

为逝者惋惜。

人类文化已经发展出对环境、压力、挫折的种种认知,相应的解决办法有克服、接纳、习惯、避世乃至自杀。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就这样束缚了我们自身。复杂的人际关系、日益严峻的就业、繁重的学业任务、高成本的生活等等造就了一部分人对生命的放弃。

这样看待生命的行为会留存在知乎,留存在网络上,留存在人类文化中。一个人就是文化的制造者,然后这种看待生命的文化会经过人与人的联系(现代网络)发展成一股巨大洪流,未来的人们会有一部分被卷入其中,悲剧会继续上演。

有没有可能终结这股文化洪流?或者说,当一个人失意、受挫、痛苦、悲伤、烦恼、抑郁的时候,怎样从自我毁灭的文化中迈出?

心理学发展出另一看待生命的文化视角,回避或忽视,或是升华,拯救了无数的生命。

但为什么要仍然受制于人类文化?或许,当我们抛开对现状的分析、判断、评价,抛开文化观念,抛开关于烦恼、挫折、不幸、困难、失败等的概念,乃至抛开自己作为一个人的立场,这个时候,我们就能够终结自我毁灭的思想洪流。

让大脑停止运转,停止思想,什么也不做,就是在对问题背后的文化根源的觉知中,问题被化解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以前呢,觉得人怎么不是活着,没必要为个学历真豁出去命。

但等你真在里头,有时候命就是没有实验,没有文章重要,有时候,真拿寿命换现在能有个明朗的局面,你很难说是不愿意的。

读博这段,学业上课题研究不下去,中途换了课题,生活上聚少离多到底是离婚了。延期延的不能再延了。

同龄人顺利的博士都毕业了,我自己一切一切拖拖拉拉这么多年,没有一点光亮。

以前也会觉得自杀太不负责任了之类,大家都会说怎么都是生活,但真的走到这一步的时候,活下去就是需要很大勇气,因为不管怎么选择都很痛苦。家人的责任,亲人朋友的眼光,最重要的自己过的七零八落的生活。一样的同学,副教授都评完了,自己连大论文都磕磕绊绊。这两年父母身体都出点问题,家里还很多事情等着我。我真的时刻都很想哭,但没时间留给难受。

只能说,有缘看见的,一样读博不太顺利的博士,我这样的都还活着,希望你也能多坚持坚持。

知乎用户 哇的一声哭出来 发表

直博第八年的老博表示这次锅不该学校和导师背了。

直博二年级不至于因为学业压力太大而寻短见。很多人二三年级课题都没确定下来。

个人认为其成长经历和原生家庭是自杀的主要原因。

这类故事大致是这样: 一个从小学习成绩很好的乖乖孩,是家庭的骄傲,因为成了家庭炫耀的资本,反而一点错误污点都不能有,为了满足所谓优秀的标准而疲于奔命,长期自我压抑束缚,让外在形象和内心自我的统一撕裂,心力交瘁。希望真实自我得到肯定的愿望不能被理解和接受,希望改变现状实现自我的力量不能合理宣泄,亲近的人不能理解,自己反而承受道德的指责,最终这股本该让人独立成熟的革命性的力量转向了自我,然后就是自我否定和毁灭。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曾经的我也有一个发 CNS 的心,直到进组后逐渐发现自己不是搞科研的料,或者说志不在此,于是我选择从大佬组退学,转会到一个放羊组,从此柳暗花明又一村。

其实,人有时候就是自己不肯放过自己,坚韧不拔的精神固然值得提倡,但若实在难以承受,就退一步吧,毕竟人不仅仅为自己而活。

知乎用户 丹青墨染 发表

我觉得你们倒是给我举出一些让人能心安理得的活下去的理由啊。想死就死呗,挺好的,我不认为他是承受不住压力而死亡的,我更愿意相信他是对世界失望而求死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你们别再瞎猜了… 逝者安息 ,匿了

知乎用户 想吃天鹅肉的青蛙 发表

已经确定遇难了,只能说万事皆虚,众生皆苦。另外,想黑专业的省省吧,都是薄命人,谁瞧不起谁啊。

知乎用户 Penny 发表

最近晚上在江边散步,忍不住想起那个夜晚,一个绝望的人曾走入这冰冷的江水中。


我想我从这件事里得出的感受是,要让自己的痛苦有一个出口。无论这出口是一个人,还是一种爱好,或是另一种生活。

没经历过博士的学习,也不清楚这位同学跳江的原因。

我无法振振有词地说生存比死亡值得,但是生存的可能性真的已经穷尽了吗?

万物的意义,需要 “我” 的存在来体会。

活着的日子,每天都为自己和世界寻找一种连接,无论日月山川还是人情世故,抑或是理念思考、感受情绪,来过一遭,充分体会方忍罢手。

愿他安息。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08 年 X 天

某位师兄在我们楼下网球场猝死……

当然,他不是自杀的

只是累的

没过几天

赶上汶川地震的当天

校园里一对情侣跳湖自杀

这倒不是我们院的

又没过几天

部分同学组团参观了学院楼的顶层——传闻中适合跳楼的风水宝地

大家还分别进行了演讲

别误会,大家没跳,只是相互打气

这几件事看似不相干

但是对我影响深远:

1、要懂得选择环境

2、要懂得管理情绪

知乎用户 来鸡 发表

phd 的多少都有比较心烦的痛苦的时候。

根本的解决方案有两个,一个是高校得少招点 phd 了,就算是最好的大学,你看有几个 phd 能真做出好东西的,还不是灌水混毕业 。这东西质量越比数量重要,就算一个学校一个系里,一个好的 phd 顶 10 个混日子的。

二是如果本科同学读博的比例低,也不要硬读了,几年后和本科硕士毕业的同学比会很不平衡。班上有 50%+ 读 phd 的你再去读吧,反正最后大家都一样惨。

知乎用户 轻似梦 发表

真正的心死并不需要寻死,死亡也不会是解脱。留在世上,或生或死,或颠沛流离艰难坎坷,或荣耀繁华富贵已极,都不重要。眼前的是非荣辱,黑白颠倒,又有哪些真哪些假。天予一日之生,虽荆棘亦当赴刃;或止半刻之限,纵念念亦当放手。福来不必喜,知亦有祸之相待;穷亦不必悲,定伴有通之将来。尘世颠倒,上天拨弄,只要心存 “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虽造物亦奈我何?生命还是很珍贵的,还有很多美好的事物值得去追求,任何时候都不要将自己的生命弃如草芥。生活中不是每个人的承受能力都那么强,只要人人收敛些,口下留情,便是在世佛陀,具无数慈航矣。博士的心理压力应该很大,我一个硕士都读的死去活来的,作为身边的人,如果能多给点鼓励和安慰,少一些催逼和问责,也许会挽救一条生命。但扰嚷俗世,有多少人有慈悲之心呢?没有经历过,便不会懂得,不会懂得。哪会慈悲?多换位思考一下吧。

知乎用户 工程转中文研究僧 发表

中文系博士还可以吧,最起码不至于跳楼。

知乎用户 欧丁之矛 发表

唉,我想说没读过博士真的无法理解那种抑郁,想到了我的一个 mentor 的说法,每一个能毕业的博士都很厉害,不管他有什么 paper

知乎用户 郭境 发表

可悲可叹可怜,知识和学识竟然成为了一副恐怖精神枷锁,使思维越限越深,最后走向绝路,却不知 ,退一步海阔天空如此简单的道理 ,事实上,这学历已经让他超过绝大部分同龄人。可见,金钱至上,不成功人生就没意义的主流价值观毒害不少人。

知乎用户 dzqwym 发表

真的是搞笑。一群无病呻吟的人。

还什么同病相怜、兔死狐悲之类的话。

清北复交也有屠狗之辈,乡村野夫也有英雄豪杰。

一个博士跳江,只能说明单个人有问题,无关社会无关周边无关家庭无关同学,现实生活也不过是给了他不想活下去的的最后一条理由罢了。

知乎用户 嗷呜一啸 发表

正好公众号写了点关于这个的,顺手转过来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本意是告诉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不仅仅是注重学习,应该要让孩子学会各种适应社会的能力,而不是培养一个毫无社会适应能力的学霸巨婴。

在我看来,确实是一篇非常好的文章,但是他用了一个我认为不适合的例子——前些日子,浙大一名博士跳江自杀了。而这篇文章正是因为这件事才诞生的。

我想说的是,这位博士真的是家人没有培养好他适应社会的能力才离开这个世界的吗?私以为真不是这样的。抑郁症,大家几乎都耳熟能详,但我们身边真正了解它的人太少了。大部分人眼中的抑郁症患者:矫情;“多大点事啊,谁没有不高兴的时候,怎么还一直这么故作悲伤呢”;“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你都没吃过这世上的苦头,还自怨自艾呢”;“这么点年纪会有什么心事,我每天的烦心事比你一年的还多呢”。

其实,这位浙大博士已经在朋友圈表现出来了,他已经和世界分离了,被拉向了深渊,家人的牵挂已经不足以把他拉回来。在很多人心中,或许是这样想的:都已经是浙大博士了啊,26 岁,年纪轻轻就快站在人生巅峰了,以后要什么没有,还有什么得不到的,还有什么不满足的?这么就自杀了呢?

在我们身边,抑郁症患者很少会意识自己的状况出现了问题,这是大环境所致,病症没发生在自己头上,总认为只是一般的负面情绪。

抑郁症就一定会自杀吗?不是的。首先,抑郁症真的会带来一些生理上的问题,胃疼,头昏,失眠等,去做相关检查还不一定能查出是什么病因,这些疾病看起来好像是小问题,很多人都有过这些小症状,但是如果是一直患有呢?这真的是一种无休止的折磨。而且常常会认为所做的事毫无意义,自己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悲观的情绪一旦诞生,难以靠发泄的形式去排除,只会让自己越陷越深,被黑暗拉扯着。发展到严重的时候,应该就是再也不会有快乐和悲伤,整个人是麻木的,最在乎的人和事也毫不相干了。

导致抑郁症患者自杀的,还有一个客观的因素,就是我前面所说的那一类道德绑架的旁观者,可以不安慰,但请别道德绑架他人,可能正是这几句 “安慰”,才让人跳向深渊,也可能正是这几句 “安慰”,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如果有一天,身边一个平时很乐观的人向你倾诉,如果不知道情况,请不要乱给安慰或者自己的见解,你可能不知道他鼓起了多大的勇气才向你倾诉。

被世界放逐的感觉,真的很恐怖,能走出来真的很幸运,走不出来,也请大家不要道德绑架。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但是,请相信,人间是值得我们留恋的,有家人的牵挂,或是恋人的思念,甚至是狗狗的眷恋,再不济,每天醒来,阳光依然等着你去沐浴。

活着很累,很苦,但也有甜,别人给不了,那就自己寻找,找不到,试着创造。实在不行,找医生,找心理咨询,总是有办法解决的。别放弃,活着总会有希望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惋惜。

同为博士,入学一个月左右,一开始压力很大几乎睡不着觉,现在已经慢慢习惯了。所幸我的导师是个非常好的人,不但学术水平在业内是 top 的,人品也非常好,非常关心学生,性格非常大气的一个优秀女性。导师虽然要求高,但是是学术水平要求高。

我之前念了一个奇葩的硕士,糟糕的导师,来自团队男老师的性骚扰(强奸未遂),毕业时候因为考博时间冲突导师不让参加答辩,不让毕业,可惜我和党委书记认识,并且举报了她。最后如期毕业读博了。

愿走好

知乎用户 阿贵 发表

长期的精神压力产生了巨大的精神痛苦,这种痛苦不断的累积最终超过了对死亡的恐惧。这个时候人就会遵从人的本能,通过死亡来逃避这种痛苦。

想要避免这种情况,需要想明白两个问题: 人生的目的是什么,人生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校友走好,希望下一世你能想明白这些问题。

知乎用户 Hajo 发表

坏孩子杀别人,好孩子杀自己!

难道不知道人生就是要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嘛!

以后有机会去教书,我一定会给青少年们不停地灌输 “好死不如赖活着” 的人生道理!

知乎用户 夏阳​ 发表

我读博的时候,有一段时间特别想不开。正好赶上国科大的心理咨询室巡讲,说有问题可以打 xxx 电话,预约时间到咨询室排解。

第二天在我思考了半天是从 13 楼跳下去还是开煤气之后,拨了这个号码,接线员问我是哪个导师,学号多少。

我说我是 xx 导师的客座生,这两年压力很大,已经不能正常控制情绪和思考问题了,经常想死,请问可以约时间做心理测试么。

对面说,“客座的学生不归我们管,你哪个学校来的找哪去” 就挂了电话。

万幸的是我当时抗过来了。

但是焦虑强迫还是没有好。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作为一名博士生和博士生家属,看到这个问题真是很有感慨~~~

博士的压力真的是无所不在。即使我们在选择读博前已经做好了心理建设,对几年内没车没房收入低下的显示有了充分的认识;即使我们的家人多有支持,心理上经济上从不给予过分的压力;即使我们相互支持且对生活有着良好的规划,完成科研目标之余恋爱结婚怀孕全部按照制定的时间表进行。。。。。。可博士生活中还是会有很多无奈的人和事。

我和先生都是受留学基金委资助的博士生,同时攻读国内和德语区某大学的双学位。先生的学术水平高我一筹,已经完成了大论文的撰写并于昨天在国外完成了答辩。他在国外的审稿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有领域内的领军人物、院士、苏黎世理工的教授、刚从 MIT 回欧洲的教授等,均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他的研究可以开辟该领域内的新分支,答辩等级是 1 分 sehr gut(最高)。然而,这份高兴仅仅持续了半天的时间。这份博士论文在国内的盲审中受到了某一位审稿人的质疑,盲审结论迟迟不予回复。而其质疑的原因仅仅是,先生的论文中主要为理论研究为主辅以数值分析,缺少试验研究。

说实话,这个理由让我们感到非常无语。要知道,工科的学术研究中,堆积试验结果写论文才是最简单的方式,真正能在理论研究上有所开辟和成就才是最为难得的。而被这位 “专家” 质疑的理论研究成果,刚刚发表在领域内最好的期刊上。博士的压力,仅仅做好自己做出高水平研究是不够的,你还得面对你的坏运气。喜悦总是短暂,苦逼才是主旋律。

而我自己,除了学术产出上的压力外,越来越更多感觉到女性这个社会角色带来的压力。读博几年发了三篇 SCI 检索一作文章及若干其他检索源论文,虽不算很好的成绩,但已经满足毕业要求,大论文内容完备只待写成即可。但为了提高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努力摆脱已婚未育女性的标签,也不得不掐算着日子怀孕,争取答辩生娃找工作一个不落。

怀孕以来,虽然身体诸多不适,为了不拖慢进度依然每天正常工作,同时在先生准备答辩期间一力承担全部家务。德语区学校比较 flexible,且没有学费,同事们工作或者生娃休息两年再回来答辩的也屡见不鲜,因此压力不大。但来自国内的压力也源源不断。说实话,国内导师人很不错,需要指导时随时能够邮件语音交流。但每隔两天导师就要语音问问进度,同时再三嘱咐:“两个学位都必须要赶紧拿到!小论文数量质量还要再提高!这样才有竞争力才可能留校!没有论文只能去个一般的 211 学校,接不到项目的;接不到项目就只能拿死工资也写不出文章,没有发展前途。” 关于生孩子,导师的态度是 “生孩子是可以的应该的,但是生出来就不要带了,给父母带,浪费时间”。

其实内心很想告诉老师:我只想去个普通的 211 学校,做个普通的有假期的老师。生了孩子,我真的得带,因为父母的退休年龄也刚推迟到 60 了呀。然而,我不敢。。。。。。。。。。

博士不易,女博士更不易,向每一个拿到博士学位还身心健康的前辈致敬。

知乎用户 杰尼猴 发表

本来是个可以推进同性平权促进社会进步的焦点事件,结果硬是成为了屡见不鲜的高学历人群自杀事件,然后被人们遗忘。心如死灰的侯同学并不在乎他的离去会为社会带来什么变化。上千万和他一样的同性恋人群依然生活在与家庭和内心的抗争中。

————————————————————————

想起了《天佑鲍比》;想起了鲍比母亲的心态转变;想起了鲍比的母亲哭着说 “是我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儿子!”

……

自私地希望侯京京的母亲在心态转变过后,能够像鲍比的母亲一样站出来,为像侯京京一样善良又痛苦的人而发声。

我知道这么做会让阿姨承受更持久的伤痛。

也知道这么做是在利用侯京京事件的影响力。

但京京的在天之灵看到自己的离去换来了社会的极大进步,拯救了无数与他一样善良的孩子,或许会感到些许欣慰吧……

祝京京在另一个世界不再伪装,不再痛苦和绝望……

知乎用户 童晓枫 发表

说一个别的。

其实中国很多在读博士并不适合读博士。

无论你过去的成绩有多优秀。

因为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考试成绩与你的科研能力没有任何关系。

知乎用户 哏都抠脚妹 发表

博士这种东西啊,真的是家里有钱吃穿不愁的人才应该去读的,因为真的太坑了,家里没钱真活不下去啊。

不过话又说回来,家里有钱的谁去读博士啊,自己找不痛快吗?

我国的科研环境就是这么被搞烂的,多给点助研津贴会死吗?

手动滑稽。

知乎用户 鲜于鹏飞 发表

我不想看待。

一群对死者并不了解的人在这里进行看待,就像在街上大声评价路人的衣品,还要借此推测他的故事。实在是对已死的人缺乏尊重。

知乎用户 天高不算高 发表

一个个都写的像公众号一样抒情,比起‘寄到灾区的千纸鹤’,我觉得,更该对制度,伦理进行反思,昔人云:将以有为也。这才是有用的。

知乎用户 纪念余响 发表

很遗憾,很难过,这么年轻。

各位在读的永久脑损伤患者,别忘了咱们是有退路的。

2005quit 掉美帝的博士,是我目前为止最最重要的决定。

知乎用户 dreamingmoon 发表

考进浙大自然不易,但是活着这件事哪有容易的?一千个日日夜夜的读博时光,我明白了这一个道理:

不要轻易放弃,痛苦的煎熬也是一种人生的体验,甚至是唯一的体验。不能轻易放弃,否则怎么知道时光对我们的安排究竟是什么?

当然,不放弃更是因为,哪怕决定遗弃生命,也不算一了百了,因为下辈子还会遇到一样的坎…… 没有认真想过要站到怎样的高处,只是熬过时光,做我该做的。

知乎用户 洛清寒 发表

做数学题的时候,你如果做不出来就永远做不出来,只能看答案。可是读博的时候答案在哪里?没有啊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今年博五。虽然不能了解这学弟的境况,但是谈谈自己感受。

导师从两年前就开始赶我了,死皮赖脸留在实验室。现在的状况就是论文没有,毕业无期。

做的方向比较小众,关注的人少,文章也发不高。自己做出来一些东西,可以发个三分左右的。

但是看看现在各大可以做科研的院校招人招人要求,第一要海归,第二要高于 5 分。不然就要从博后做起。

而在实验室也不顺,各种拉帮结派。科研大环境是各种变通,明知实验有问题,但是大家都这么做的啊。。。。

环境不好,理想破灭,大概如此

知乎用户 上弦月如钩 发表

我只说说我曾经的研究生经历。

那会儿写毕业论文,特别是最后半年,我觉得是我人生里最艰难的半年,那会儿甚至有去找心理医生的念头。也是从那时起,我的拖延症开始无比严重,因为焦虑。

很多需要第一次了解的知识,做出来的结果老板不满意,重新想思路,重新统计,反复做无用功,等等。到了写论文阶段,还一遍一遍被老板叫到办公室,一遍一遍修改。临近答辩,还在修改论文的地狱里。

每一个月,我都告诉自己,过了这个月,下个月我一定不做了。这句话我一直到毕业才实现。

毕业以后,我半点没有读博的念头…

以上是我读研究生的经历。

我不知道读博会遭遇什么,应该比我的经历更焦虑。

越长大越苦,这半年因为工作生活里的一些事情,又有焦虑的趋势。但我其实并不是一个容易焦虑的人……

大家多彼此体谅,多彼此关心吧

知乎用户 瑞雪丰年 发表

读博的时候有个初中同学说了两句话:

真羡慕你,每天轻轻松松什么都不用干。

你收入少是因为你不努力。

包括现在的妻子,说起我的博士生涯,她也说过,能有多大事啊,能有多大压力啊,真是玻璃心(认识她在毕业之后)

所以这练就了我一个心态: 看所有非博士毕业的都当 SB 看。

知乎用户 杨札 发表

同为博士,虽然我是个渣渣博。对于这位博士确实感到惋惜,但是对于这种轻生念头真的是很没必要的。

说一下自己的感受,跟我一届的本科生,那会有个对口研究所缺人,本科也招,很多都去了,但是我选择了读研,但是现在那个研究所牛逼了,博士都得挑了。。。另外,跟我一届的同学硕士毕业去杭州,当时房价 9000 多买了套房,现在等我毕业再去,房价近 30000,人家已经是人生赢家了,我去了却买不起房了,真是早买一套房,胜读十年书!我郁闷么,郁闷呀!这应该就是同学之间对比产生的压力。

同样,读博时选了个导师基本不咋指导,都是放养状态,前几年天天跟着小导师做一些没啥技术的项目。博士课题都得靠自己啃论文找,玩笑话就是自己是自己的博导,而别人跟了个牛逼导师,一去就直接给个方向,都不用想直接往里扎就行。另外,学校毕业要求高的一逼,赶超一部分 985,这都得靠自己啃笔杆子写。这样发论文没别人快,国奖啥的与你无缘,别人导师自己还会写高区文章然后给他个二作,但学校也认。所以你自己一个人在苦逼憋文章的时候人家导师已经带着他装逼带着他飞了。我郁闷么,郁闷呀!这应该就是学业导致的压力。

当然大部分人还有生活上的压力,我这感觉比较小,因为导师自己在学术上没时间指导所以在生活上还是很大方的,基本按照学校最高发放,当然主要还是项目比较多,实验室有钱。这也是读博期间唯一比较省心的地方了,嘿嘿嘿。

说这么多主要表达啥呢?读博确实辛苦,但是感觉主要的还是得把心态放宽,与别人比还不如与以前的自己比。而且有一点感觉很重要就是还是要认清自己,当初有机会保研中科院或者清华但是没去,虽然可能因为懒得报(主要是保本校很省事呀,还可以直博,虽然后悔直博了,但是当初还是冲直博去的),但是自己也觉得能力上确实还差点,不如待自己学校做做实验室扛把子舒服。

作为农村出来的本科生,能混个博士就已经算是光宗耀祖了,所以呢当初主要的目的就是混个毕业证就行,嗯,已经把自己心态摆的最低了,然后在这种低心态的情况下,反而发现自己能够静下心来做点东西,然后出点成果,顺利的满足毕业要求(哈哈哈,不要笑话,就是这么没追求)。

给各位正苦逼压力山大的博士:

放宽心态,认清自己

实在不行:

去 TM 的博士,老子不读了!

最后

未来还很长,且活且开心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再也不敢瞎发牢骚了,害怕被学校送去精神病院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读博 5 年,延毕一年。曾经有段时间也觉得极其奔溃,课题组的黑暗不是组内的人根本难以理解。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每年都这样,每隔一段时间就有报道硕博生自杀的。我明白死者的感受,我也快了吧。

知乎用户 猪锅锅 发表

这是一个价值观在成败定义上走了极端的人。

本质就是如此吧。

如果你去读博,你觉得压力山大,你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你选择读博是为了啥。

在我来看,选择读博的人应该多是为了追求学术的极致,而不是为了追求钱财。

还记得清华大学的廖蕾么?

对,就是在酒桌上和富佬玩暧昧游戏的人。

人家念的是机械专业,毕业去做了证券。

这就是价值观的选择。

我并不认为这是有问题的选择。

但读博这件事,读研这种事,我感觉你需要 check 一下你的初心。

学术就是学术,不要在搞学术的时候去和没有赌博的人比卡里的钱和社会地位。

知乎用户 赛赛 发表

看遗书的描述,这是比较典型的抑郁症的表现。

显然,读博士的人中抑郁症或者轻度抑郁的人的比例是远高于其它行业的。

估计是因为论文实在太难憋了吧…… 而且比较容易抑郁的通常都是那些能力比较好,对于自己要求较高的人。处于最低水平的博士虽然通常非常痛苦,但还能够经常性的抱怨 paper 太难写,这样的同志整体上来说是安全的,虽然很痛苦,但总是能够熬出来的。那些已经无力发出抱怨的声音的人才是离危险最近的。

如果一个人是个学渣,那么学习不好对于他的打击不算太大。但是对于一直顺风顺水的大学霸来说,遇到这么一个重大困难,又无从下手的样子,确实有比较大的影响。而且博士的人际活动也过于单一,就是面对那么几个人,对于保持良好的心情不太有利。更糟糕的是,博士钱还少啊!

所以如果要上博士,还是要淡定点,写不出来好的论文就写水的,接受自己的水。

知乎用户 小女子 soso 发表

读博士,能成功毕业,心态必然是经受了巨大挑战 。还是找一个可以支持的人,难受的时候,学会倾诉

知乎用户 唐浩 发表

他在那个环境呆太久了,精神上和坐牢服无期徒刑有啥区别,该出来散散心,多走走,玩玩,就像修仙一样,到了瓶颈期,不能死磕,人开心了,轻松了,才能活下去,才能有所突破。显然,他是卡在某个地方了,于是生无可恋了,要是能把一半功力传给我,我也够用半生了啊

知乎用户 Mark 学长 发表

从惋惜到理解

小的时候,特别怕死,觉得生活丰富多彩。长大了,觉得不再害怕死亡,死亡的念头甚至会让你觉得快意和舒服。

自杀的原因很多,终究还是社会结构性的问题,这种结构本身就是我们自己建构的,自掘坟墓发生在你我之间的日常生活中。

知乎用户 Chally 发表

科学研究的基础是 事实,一个科员人员因为不堪造假而心理崩溃,可以想象他所处的研究环境有多么的糟糕!更可怕的是,这种环境是不是普遍的?甚至超过了一般人的想象?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硕士毕业工作爽歪歪,念不下去就不要太强迫自己嘛,真是进入死胡同钻不出来了,身边因为没个开导的。

知乎用户 小怂包她超有錢 发表

他压力应该很大吧

其实挺心疼的到最后他说不想给任何人添麻烦

他说遇见的没有坏人希望他们过得好爱他们

他说对不起家人很愧疚

但是他坚持不下去了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来描述我心里的想法

但是很心疼他对他而言这应该是一种解脱吧

但是我又觉得他要是没跳就好了毕竟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爱着他

可是我不是他也不能将我自己的想法安在这个哥哥身上

只能说愿天堂没有痛苦吧!

知乎用户 执行合宜 发表

看到不想再装下去了,我就知道八成是得了抑郁症了,不评价死者反而我理解他。我想说的是,请大家重视抑郁症,去了解它至少知道抑郁症表现的症状是什么,可以去包容身边的抑郁症患者,有效的帮助他们不要做不懂装懂的安慰,这样或许能救他出来。因为人们的不理解所以才会装。

知乎用户 平常平等 发表

随便所点别的,

本科时候挂点科是不是免疫力强些,,

知乎用户 傻帽子 发表

读博士期间不想活很正常,认真想死感觉还是没法心思放在课题上。多虐死人的课题我都没想过放弃它,都是深呼一口气再继续。人总有在某个阶段觉得生活无法继续下去了,回头好像全世界都不许。若是这世界允许哪怕流浪也不会有人非议你,或许就不会死了

知乎用户 酒馆关门我就走 发表

我好羡慕他啊

我也想跳

但一堆烂摊子我爸妈收拾不来啊

知乎用户 qin 830​ 发表

放下中国人活得太辛苦了。这个例子,不过是缩影而已。

放眼望去,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副教授,正教授,哪个不是上了套一样飞奔?

我一直觉得,能读博士的人,都是战士。

到了谈恋爱的阶段,要拼,要做实验。

到了生孩子的阶段,要拼。

慢慢孩子长大了,父母变老了,还在拼。

没有头的。

改革开放前,大家是想拼没机会。

现在是不想拼你都没法停下来。

整个社会被 “成功学”“人上人” 洗脑太久,人不失衡是不可能的。

有一个跳楼了,还有很多没跳楼但每天度日如年看不到希望的。

后退一步,好不好?

知乎用户 lagrangeform​ 发表

不理解,怎么啦,活着就是希望,生命力和内心都要无比强悍

知乎用户 虾虾 发表

永远为别人而活,而不知道我该怎么活,生活怎么立的起来。这个社会太强调集体而忽视个体了。

知乎用户 夜落叶 发表

读博士和读硕士不一样的。

硕士基本水水就毕业了。

可是博士。

尤其是名校博士。那个毕业难啊。

直博是拿不到硕士毕业证书的。

站在高处的人,是不愿意接受滑坡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博士生,尤其是中国的博士生就是一种矛盾的群体,其中一个极端是富有理想主义,以追求真理为目的读博的人,还要面对丑恶的现实,虚伪的嘴脸,主观能力或客观条件原因致使学业不顺,往往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死是唯一的解脱。而另一个极端是对知识和真理毫无敬畏,一心求得利益,反而左右逢缘,活得轻松自在。很多时候还真是劣币驱除良币的一个过程。当然极少数真正的牛人凭着自己天赋和能力杀出重围获得成功,但绝大部分的介于前两者之间的人,因为这种矛盾处于深深痛苦之中,最终想摆脱痛苦也只有上面两种途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与题目关系不大但我就是想说一下。

身处生命科学天坑,周围 graduate student 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是常态。

同楼层的年轻人里唯二两位精神状况良好的,背景差异很大,但有一个共同特点:家里有钱,父母讲理。

知乎用户 Thinking-MS 发表

自杀和个人面对压力的反应有关。本人也是在读博士,相当一部分导师带的学生比较多,无法对每个学生都会指导到位,但是博士生普遍还比较年轻,面对困难自己找不到解决的办法。这样会很容易产生孤独无助,我对这种深有感受,自己做的东西和导师方向不一致,啥都要自己克服,但是我年过三十了,而且有工作有家室,所以啥事都看淡了。面对困难会积极面对,找导师,找同学来解决问题,有事也不会在心里憋着。从这位同学遗言看出来,他对导师没有啥埋怨,所以责任不该在于导师,我遇到的导师都是很好的。有时候发现自己做的东西毫无价值,自己做的东西就像狗屎一样,就容易失落,我深有体会啊

知乎用户 静默​ 发表

唉╯﹏╰。只能说读书读多了成了理想主义者,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产生的厌倦和深深的无力感。

一般名校博士很多学生时期都会产生一种错觉就是这个社会人生存发展的的底层逻辑是有知识有能力且有奉献精神――> 对这个社会做有建设性的事情――> 获得相应的财富名誉和地位――> 成为人生赢家。

但是!!这个社会运行的底层逻辑是,一小部分人通过不合法的手段或者运气获得原始积累――> 迅速通过资本侵占到社会各个领域――> 然后进一步剥削大部分人――> 阶层固化。这个时候你拥有再多的知识也无力回天。尤其是生物化工这些基础科学,投入产出不成正比,就业难,就更加看不到希望。

其实看透了这个世界基本的运行逻辑你会很绝望,支配这个的不是知识,技术,信仰……。而是权力和资本,获得权力和资本的方法是什么――暴力和剥削。要想改变命运最好的方法不是读书,研发技术,而是想方法成为资本和权力的附庸,然后从中分得一杯羹!!!

其实宇宙最基本的规律――熵增定律也预示着一切终将是悲剧,任何一个系统之间的博弈终将是一起毁灭的负和博弈。

知乎用户 小 C 童鞋 发表

遗书写的诚恳动人,应该是自己已经想清楚了,才选择结束生命的。不是当事人可能很难明白他想要自杀的动机和心理感受,也不能完全的把责任推给学校、博士制度甚至社会,不同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的生活环境会和不同性格经历的个人产生不同的化学反应。

希望有天能有合法的安乐死制度吧,大家可以体面自由的选择结束生命。

知乎用户 peipei 发表

看到有些评论嘲讽,说什么 “真没用,还是博士呢” 之类的,就很生气,我不认为一个有勇气跳钱塘江的人心理那么脆弱,而是真的遇到了自己解不开的结,中国的博士压力真的特别大,只能说,无奈

知乎用户 爬山爱好者 发表

很难熬的。熬过去了就脱胎换骨,熬不过去也不要肆意责备评价。

困 “要快乐” 真是作为一个人最难达到的目标了。

知乎用户 海菁 发表

博士论文一般需要写 10 万至 20 万字,关键是需要原创性,要命的是还需要较短时间内有原创成果,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造成心理压力巨大,甚至出现博士研究生跳江事件。所以,能博士毕业的,除了极少数是真材实料,大部分博士都是水货,而且水货博士都是现实主义者,都不是和自己过不去的人,只不过是拿一个文凭而已。

知乎用户 奈奈​ 发表

杭州学校里的整个环境真的很卷很卷。

学校中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时不时就有领导来或者有其他学校来参观。平均每个月一次,于是就各种整和卷,不是说想争最好的那个。

只是老师们都比较爱面子,不想做考核最差的那个。

知乎用户 求之不得 发表

他的世界,咱不理解啊!

知乎用户 王小鹏 发表

我想提一件事情,请大家思考下:百日维新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纷纷逃跑,逃到外国租界,以避免杀身之祸——其实就是维新失败的责任,逃避责任。谭世同留下了,没有效仿康梁之类逃跑。没有选择:“只愿意承担维新成功的责任,不愿意承担维新失败的责任。” 谭世同说:革命没有不付出代价,怎么行?所有人都不愿意为失败付出代价?其实就是不愿意为革命付出代价!他们只是想收获成功的果实,而不想付出失败的责任。这就是只想着进,不想着出。就是沽名钓誉之辈嘛。

请大家思考一下:谭世同就逃不了吗?难道谭世同没有两条腿?只是康梁之类他们人人有两条腿?还是说,康梁他们每人有四条腿?

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会有成功和失败,不会说某件事情总是成功,不会失败。如果这样总是成功的事情,还等着你们康梁去做吗?人家皇帝不会做吗?成功了收获果实,失败了承担责任。这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做的。就是狗都有这类感情。你落魄了,失败了,狗是不会抛弃你的,他还是一如既往的跟着你。其实,真正的革命者是谭世同。康梁支流,充其量是沽名钓誉之辈,说不好听点,是没有骨气的狗。

-——————————————————————————————-

价值观的不同,追求的不同。

有人说我的追求是人生价值的实现,比如说司马迁,即使受到非人的折磨和屈辱,所有的人都不理解,也要坚强地活下去,因为《史记》还没有完成。

也有人说,我的追求就是天天开开心心的活着,那么受到别人歧视和不理解的生活,每一天都是地狱般的生活。因为没有意义。

同样的人,同样的环境,同样的自身条件,不同的追求,会有截然不同的选择和结果。

有人觉得,直接并没有错,我的生活我自己做主,为什么要天天演戏给别人看?那样太累了。实在不行,那就 Over 了。

有人说,为了追求自己喜欢的妹子,哪怕上刀山,下火海,也要咬紧牙关,挺一挺就过去了。

人生目标,是深深埋藏在人心中的,是不容易被人发现的。正是这个目标导致了人的种种行为和态度。

知乎用户 黄杉 发表

能上到博士的人恐怕应该是在人生的很多方面都比较顺利的人吧,

更年轻的时候多体验几次被踩在泥里恐怕就会好很多

郭德纲师父就说过,他们这行得先学会把尊严放下,得不要脸啊。

知乎用户 许多 发表

真正的是要打倒学阀,及打倒一切以压榨为目的的不给学位。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fI7D0T 发表

每年很多硕博生自杀的

高校学生心理问题事实上还挺普遍的

感到可惜吧

除此之外我也说不出什么其他的了

知乎用户 Johnzy7​ 发表

搞啥啊唉。。也可能之前就有抑郁倾向吧。。尊重当事人自己的选择吧。。一路走好。。

不过不希望博士被贴上这样的标签。。博士不博士的。。都是一种经历而已。。本质上跟工地搬四年砖没有区别。。

再说了。。死都不怕。。还怕活着吗。。。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简单的说,就是导师不认真带我们,让我们荒废,让我们放纵又回过头后悔自己,悲伤之下…… 想起听人说的日本导师,那份学术的认真………… 那是别人家的好导师

诛心啊诛心啊,什么都不会教你,最多请你吃两顿饭,然后说我对你多么多么好,别个导师一年见不到人,都是放养,我这里有会那里有事,老婆跟我闹,孩子不放心,今天提点你一下已经是我的心血之谈了,好了,你按照我的方针思路,自己弄出来,啥?还是不会?隔壁上一年的弟子从来不让我操心!在如此天马行空的指导下,只能自己思索,然后,我要你有何用?然后,然后就是就是催崔催,啥?还没懂?我上次吃饭说了半天是对牛弹琴!……

想起刚进全真教的杨过……

知乎用户 旅途图 发表

所有的悲剧,都是由当事人能力不足造成的

知乎用户 Kim Young 发表

博士同学们,你要有个 985 的本科学历,出去一样有饭吃,不比别人差。不要只眼巴望着老板给饭吃,给毕业。在博士期间遇到糟心老板,是最糟的。因为没人制止他。出了社会就知道,外面那些老板你不叼他,他不能拿你咋样。

看开点,受不了,大不了退学,没必要搭上自己性命。

知乎用户 Douglas 发表

列几个问题

人为什么选择死亡

博士为什么选择死亡

浙大的博士为什么选择死亡

死亡带来了什么

人选择死亡的原因千千万,可能是没有抓住自己生命的现实,觉的生活都是苦难,看不见未来的希望,觉的自己麻木不仁,这些并不是内耗带来的,而是一个拥有自由的灵魂对生命存在的感悟,告诉你为别人活也好,为自己活也好,不自由也可以活着也好,没有未来也可以活着也好。如果只是给自己一个理由活,那么就要抛弃很多社会的定义,就会被排挤被受伤,成为一个普世健全的人意义在哪里,在于我活着。

人活着解决了吗,好难,那博士为什么,科研,一个新的领域,毕业 KPI,课题组人际关系,课题等,解决不完的问题,遥遥无期的希望,孤独的命运,被压榨的苦难,这些是什么,如果说我毕业就可以高新收入,我冲啊,可没有保障,没有安全感,没有前进的正确感。

浙大,啊,工作肯定没问题啦,大概是人际与自己的 KPI 吧,人呢别太为难自己,如果这个标签难活,就作为一个人活着,扔掉不知名的东西,先活着,这个目标高于一切

知乎用户 蓝鸟 发表

是另一个不认识的,也是在烤鸭店,对象的同学。在日本。背面就是海沟。

知乎用户 sunray 发表

给人一个清静好么?楼上一群因为钱因为地位这种垃圾论调的,人都走了还要蹭热度?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博士生抑郁多半与导师有关。

知乎用户 开水稀饭 发表

太年轻啊

知乎用户 木头桑​ 发表

通过同学了解是一个浙大男青年跳江,不是一个博士跳江。

不要把你们自己读博的心酸强安在别人身上,愿逝者安息。

知乎用户 用户 000001 发表

其实我觉得选择死亡真的需要特别大的勇气。无缘无故哪来这么大的推动力呢?必定是遭受了很多别人无法体会到的痛苦与无助,有着别人没有的绝望感。遗书在评论区也看过了,意思很明显,希望看到的人别伤心,尊重他。作为一个陌生人,我们应该尊重他的决定。不议对错,不扯是非。就算无法理解,尊重就好。

尊重,带着心去感受,去体会,去思考,却不要随意说出来。

知乎用户 IWillStalinU 发表

学材料的,就不奇怪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如何看待华中科技大学提高博士论文盲审标准的新要求?

知乎用户 翔安安云 发表

生活本不易,每个人都不容易,不要只看到外表光鲜的一面。逝者安息。

知乎用户 别发病就行 发表

要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知乎用户 自考人生 发表

个人的压力是常人不能够理解的,只是没有挺过去,太过于极端了,如果当时多想想以后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去做,还有很多条路可以走,我想就不会出现这种悲剧了。

知乎用户 fcfdff​ 发表

不要跳!不要跳!真的没办法了,喝点小酒跑到阳台什么的放声哭,会有人替你想办法的,

知乎用户 任何 发表

希望我到那天的时候,你们可以快点找到我~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在中国,一个抑郁症的压力比读两个博士的压力都大,一个同性恋的压力比读 10 个博士都大。因为好奇,很多时候会多方打听,有不少自杀的,同时又很优秀都是同性恋,当然只是部分,在这个回答下同性恋都能基本感觉出来,而普通人却察觉不出来。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本人北美某计算力学强校微大龄在读博士。

曾经由于学术做的不好,peer pressure 大,加上感情问题处理的不妥当,严重焦虑过一年。这一年中除了精神痛苦意外,生理疼痛也比较严重。具体表现为长期睡眠差,入眠时间长,经常躺了两个小时睡不着,醒来早,不论几点睡,四点必然会醒,且睁眼之后再也睡不着;脖子,左脸部,后脑勺,左手臂和左后背长期酸痛,僵硬,不能缓解,严重时手会不可控的震颤,一旦专心的思考问题必然会加重疼痛。曾经以为自己要挂掉还去过 ER,做了个 x-ray 和抽了两管血,就花了 800usd,真是血亏。

所以对于这位刚刚离世的博士算是感同身受吧。结合之后症状缓解的情况,我给有类似症状的同学们一点建议:

  1. 要正念,专注于手头上的事情,不要念想过去,不要担心未来。同理,不要老担心 paper,paper 多少其实和组和方向有很大的关系,不能横向比较。要下意识的告诉自己,在做有意义的事情就好。日子一天一天慢慢过就好。
  2. 早睡,且睡前要放空大脑。
  3. 适量和咖啡,或是尽量少喝。我之前一般是一天两杯,喝了之后焦虑症状明显加重。
  4. 找个合适的女朋友,不合适的尽早分。
  5. 告诉自己,人生不一定非要有 phd degree,能顺利读下来最好,读不下来生活还是要继续。
  6. 不要在意其他人的看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关注自身就好了。

祝所有博士生都能生活在正常的轨道上,好好生活,好好工作。

知乎用户 whatever 发表

首先非常理解他。即使在今天,我也时常会陷入焦虑和自我怀疑中。有时候焦虑到一整天都不能专心工作,担忧最糟糕的后果出现。我时常看到那些极其优秀的人,感觉自己的人生毫无价值。

是的,当我横向比较的时候,我发现我真的太普通了,身边的每个人仿佛都比我优秀。可是再想想,走到今天,也是一路过关斩将,跟很多人比起来,我还是有极大的优势。

其实很多博士的处境不比他好到哪里,但很多人都过来了。如果他还活着我会告诉他下面几件事情:

1. 人生的路很长,博士读 3 年还是 6 年,提前毕业还是 延期毕业这些从 20 年的眼光来看,并无二致。

2. 保持归零的心态,承认自己的不足,接受他人比自己优秀的事实。当承认这一点的时候,才不会盲目的跟他人比较。

试想,如果周围的人都是斯坦福 MIT 的学霸,你还会跟他们比较,想要超越他们吗? 如果是我,我只想跟他们做好朋友,虚心得向他们学习。

3.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4. 想想那些身患绝症,身体残疾的人,就算搬砖我们也可以没有病痛的搬砖啊!况且以我们的水平,也不至于去搬砖:p

5. 多跟身边的人交流,给予爱就会得到爱。

6. 生活太美好了,健康的活着就是上帝的恩赐啊

(这些都是我经常提醒自己的话,亲测有效)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作为个毫无成就的辣鸡专科生。我只能祝一路走好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不读博士的师兄在这里给你们几条建议。

大部分工科理科博士硕士,特别是男生。

往往过于善良,不想给别人添麻烦。

实际上是自己胆怯,懦弱。

谁让你不舒服,

你就让谁不舒服。

谁对你好,

你就对谁好。

如果真的是科研问题,很简单,国外有 quit,你不能 quit 只是因为父母期望自己面子而已。

说实话,sci 水成这样,发不出来那真的没什么好说的。

在我眼里,文章除了计算机顶会,大部分都是水的。我研一一篇 a 区,研二一篇 a 区。国内外大部分学科都尼玛一群睿智教授,他们懂个锤子。

做实验水数据。呵呵,而我 90% 的时间都在睡觉玩游戏看书而不是,做科研写文章,一丁点时间。

匿了面的被认出来,所以我不读博了,转行做游戏挣挣钱,40 岁再去读博来得及。

why so serious?

想想小丑会怎么做。是每个老师和学生的选择才造就科研的乱像。呵呵呵呵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不会有人看到,但是我想说。

知乎上已经有人爆出实际的导火索,明明是因为性向引发的各种迷茫也好,冲突也好,打压也好,最终是个悲剧。为什么朋友圈就有了一堆怪父母没有教孩子为人处世的奇葩安利文。

性向这个话题带来的压力,君非锅中鱼俎,安知水深火热。总有些人避重就轻,片面之词居然还能振聋发聩,也不过是取悦别人而已。为什么不能让他静静的离开呢?

知乎用户 勇气 lisa 发表

女博士四年级,准备明年毕业,找工作中。老公去年博士毕业,找工作一路波折,最后算是转行了,他心态很好,说不管干啥能有钱挣就行。非常感谢他,在我各种痛苦郁闷中开导我,告诉我不管怎么样,开心就行。

行业不景气的时候,博士就业真的是个大问题。各大研究院去不了了,做博后要挑选了,去学校要么 10 篇文章打底,要么有人推荐了。

本专业的博士性价比越来越低,除非特别想去高校,因此我劝退了好几个准备直博的师弟。

其实比较失落的是,和研究生同学相比,买同样面积的房子,我们需要多付出 3-4 倍的房款,而这些钱,工作 10 年可能也拿不出来。但是又能怎么办呢,后面的博士也前赴后继着呢

博士几年,心态变好了很多,很多事无法强求,比如实验。能做的也就是顺其自然,而最重要的是开心。

有段时间真的特别讨厌朋友圈,屏蔽了很多人,后来想开了,其实看看大家的生活也蛮好。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1ZMe7s 发表

不愧为浙大的博士 哲学功底深厚 这么快就超越人类极限境界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和侯同学同年,和男朋友都是 top5 高校的博士。两个人同级,目前半同居状态。

你觉得我俩一定能互相鼓励理解是吗?

然而事实是,两个人至今都还没有能毕业的成果,研究方向也不是很清晰。彼此在一起表现看起来笑哈哈,然而不敢讨论结婚(已经在一起 4 年半,双方父母都见过好几次),不敢讨论就业,不敢讨论毕业…… 稍微讨论一下,聊天就进行不下去了,只能久久的沉默。

父母朋友更是不能理解。他们都觉得,优秀如我俩怎么可能达不到毕业要求?怎么可能毕业找不到工作?

然而高考中哪怕本科时的佼佼者,可能确实在科研领域难有所成。

不愿意像那些真正的学术大牛 24 小时泡图书馆,又不耻于像那些投机分子一样投稿水一级。找不到学术的兴奋点,又没有跳出圈子的豁达。

整个人快枯萎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具体情况不得而知

但我觉得照这个架势

我早晚也想去跳黄浦江

一个人干三个组的活,不仅要做自己事,还要做师姐的事,最他妈坑爹的是,老师的孩子搞什么科学创新,脑门一拍,我他妈还要帮高中生做

我自己的事情都那么不上心,最近天天揪着我,说赶紧做啊,不然咋跟孩子交差,神经病啊!他自己的作业让他自己做啊!他不是很优秀吗!不是啥都会吗!不是博览群书嘛!

我他妈,要炸了,你给我数据让我毕业也行啊,啥屁都没有,天天加班到十一二点,为别人做嫁衣裳

选对老板很重要,呵呵

知乎用户 会打机的猪 发表

不知道为什么

很多高校的负面新闻

都总是和化工相关专业挂钩

远离天坑 爱护自己

知乎用户 青争 发表

人应该知世界之大,知自己渺小,知时间之长,知得失去留皆常态。所以即使不够优秀,品性也自然会宽容豁达,谦逊理智,沉稳而令人心安。

--------分割线--------

可能死生在少数人生活中只是一种形式而已。但是人们会习惯带着主观色彩评判,尤其是死生。

知乎用户 爱吃火锅的 xc 发表

有人说他看不开,可我觉得他是看开了。

生活是个陷阱,终归是要走向死亡,却在一步步麻痹你对过程的感知。

我们的生理机构注定了我们是大自然的生殖机器,消费其他生物和被其他生物所消费,充斥了人类的一生。

知乎用户 火炎焱燚​ 发表

当你觉得无路可走的时候。

不要忘记你还有最后一条路。———犯罪。

自杀真的是最蠢的一条路,连别人都不敢伤害,凭什么伤害自己。反思,反思,反甚鸟思。

强者提刀向他人,弱者提刀向自己。

知乎用户 sheng li 发表

为什么这么多人觉得跟读博有关系?!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们没有选择生的权力

难道选择死的权力也要被剥夺吗

知乎用户 明澈澈 发表

我没有读博士。我也没读硕士。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本科毕业生。

我觉得在每进入一个新阶段,最难的事情都是与理想中的自己和解。

原谅自己没有成为那样的自己。

其实是很难的事情。如果梦想上的砝码只承载了自己的期望的重量。翻了就翻了吧。放弃的是自己的期望而已。

但如果承载的是自己多年的寒窗苦读,多年高处不胜寒的孤独,多年亲友自然而然的期望。恍然你才发现你的梦想如此渺茫,这一刻你应该觉得自己失去了整个人生。

被自己的人生抛弃的人,爬起来应该很难吧。

知乎用户 步履不停 发表

中国社会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认为学历越高越厉害,可以赚到更多的钱,当更大的官,而不清楚现代博士教育是学术教育,除非自己对这个学科有特别强烈的兴趣并且有意从事学术道路才值得去读博士,可悲的是很多学生也进入这个误区,有的时候甚至把学校当作逃避现实的地方。希望以后此类的悲剧能越来越少

知乎用户 兴趣使然 发表

第一时间朋友圈就有很多同学转,看到有一条信息是 “监控看到走上了钱塘江大桥”。

我一下子想起高二的时候周末回家,我妈说起她小姐妹的儿子一直有抑郁症,上周末留下了遗书。“监控只看到上了复兴大桥,没看到下来。” 一周后尸体在下游被找到了,身份证确定了信息。

尽管我和他素未谋面,每周回学校经过四桥,我都会想起他,和我同岁的男生。

当时看到这位博士的事情,我大概就猜到结局了,一模一样。

如果身边有一个人要自杀,我倾尽全力阻止他,说服他,哪怕他死意已决,我也要努力尝试。这是我的人生理念。

但如果对方真的死了,我自己不会,也不想任何其他不了解真相的人用自己的逻辑去揣测他们的死因,因为你不了解,也无法了解了。死亡是他们最后的尊严,请尊重他们。

知乎用户 Born hesitation 发表

博士失联那天,寻人启事和他的最后一条朋友圈刷屏了自己的朋友圈。最后的朋友圈文字十分平静,没有一点激烈的言辞,语气很轻松,但又充斥着对人生的无奈,让人感到压抑。就像暴风雨来临前的那种绝对的寂静。最终很遗憾,他还是离我们远去了。

浙江大学博士,在很多人看来这都是一个值得足够尊重与称赞的身份。在中国传统应试教育大家推崇” 好好读书” 和普遍欣赏” 会读书的” 大背景下,能在国内 top5 的高校攻读最高学位,是百万同龄读书人都没能做到的事情。但是,居庙堂之高,往往高处不胜寒。到这个阶段,往往承担着各种压力,想的越多,压力越大,自身的外界的,有形的无形的。如果不能很好地释放,压力逐渐积累,最终任意一件小事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稻草。

当事人是浙大 16 级的直博生,不出意外的话只有推免生才能有资格申请直博。从天津大学化工推免到浙大化工,是一所 985 高校强势学科到 top5 高校强势学科的跨越。从这个背景上看,他其实属于同专业同级研究生中最好的一批生源。一般来说,推免生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种自豪感,一算是对自己本科阶段努力取得成绩的认可,二算是对自己个人能力的一种自信及肯定。这种自豪感,再加上身边诸如” 保送生啊,那肯定很厉害啊,那一定有前途啊” 这一类的看法,会让当事人在研究生开始阶段或多或少有一定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会在与同学的竞争对比中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发酵,如果没有摆正心态或者正视此问题只是一味盲目的对比,压力可能会变焦虑,严重者甚至导致抑郁。当事人的学生类型,或许让他在一开始就有一定的心理包袱。

接下来谈谈其他方面。答主在本科阶段听说过好些轻生的实例,但据说都是感情纠纷导致的。到了研究生阶段,感情方面可能成熟了,但却要面临更多其他方面的问题。比如学历和年龄 (延毕问题),就业与工资(发展问题),买房和成家(生活问题) 等等等等。当事人在博士三年级,可能面临科研不顺没有文章可能被延毕的局面,其实挺尴尬的。再加上化工这个专业,还是属于传统行业吧,在就业和薪资待遇上其实明显不如当下的风口行业或强势工科诸如计算机,电子,光电,电气等等。很可能博士学位的工资也就 20-25w,且就业面较窄。这就更别提买房等事情了。在大约 25 上下的年纪,我觉得这些都是应该考虑的问题。不一定要非常操心,但是也该放在心上去思考了。有时候如果想不明白很可能陷入恶性循环,引发焦虑,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再说说研究生生涯。直博五年本来就是个漫长且煎熬的过程,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这段时间你注定不会一帆风顺,甚是很可能走很多弯路。当事人的化工专业,答主自认为是一个可能有点坑的专业,一旦方向选的不对,很可能劳心费神还徒劳无功。如果碰上一些比较坑的导师,很可能连续踩好几个雷区。最终就导致了啥成果都没但时间却悄悄流逝了,与同学同行之间差距越拉越大,这种失败却还美其名曰” 积累了丰富的实验经验”。这种科研上的不顺与挫败感久而久之,积攒下来可能就是对专业的失望,对未来的焦虑。再横向对比一下有些顺风顺水的同学,加上导师不管不顾还依旧疯狂压榨,心态很容易出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心理上极大的落差,这些也都是导致一个人做出极端选择的诱因吧。

最后,当时人在最后的朋友圈中只提到了对母亲的歉意,推测很可能是来自单亲家庭。或许家庭的原因对当事人也有一定影响吧。

说了这么多,其实还是想提一个观点: 正视现实生活中的压力。以上提到的可能只是在研究生阶段会遇到的一部分问题,可能还会有更多的朋友有其他同样导致压力和焦虑的问题,诸如考研,就业,日常学习,情感生活等等等等。不论是啥,总归是要找一个树洞发泄出来,或者是朝着积极的一面去思考,化压力为动力,才能让自己的生活充满阳光和色彩吧。

希望大家都不要被现实打败,战胜压力和焦虑,当生活的主宰者。也愿逝者安息,天堂没有烦恼。

知乎用户 乐乐 发表

非常勇敢。

他很平静地选择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众多回答中一水的价值观都建立在自杀是一件多么错误的事情这个前提上。这就注定了这些回答背后没有一个人理解他,认同他,关怀他。没有一个人站在他的立场感同身受。或者是你不愿,或者是你不能。

对于自己不能理解的事情,妄加猜测,自以为是的站在道德和人生智慧的制高点上,对他人的人生妄加点评。不低级吗。

利益相关,浙大校友。

八年前听说类似的事件我内心是恐惧和排斥的。

国人大多排斥死亡这件事。 没有好好的思考和正视 这件事。

投江也许不是他唯一的选择。

但是是这个人的选择。

在生命的自由上没有什么价值观高于个人的意志。

自杀不是无可厚非。

是无可非。

只是一种人生选择。

知乎用户 墨墨达 发表

知乎用户 sandbox 发表

不随便评价,是最大的尊重。

珍惜当下

知乎用户 Francis Zhang 发表

生死类问题过于沉重,一般不愿意评论作答。
但是这类悲剧的背后,往往都源于一种人生观:
因为有期待,所以孤注一掷,结果有落差,然后寻短见。

有期待本身是好事,
表明世间还是有值得追求的人或事;
孤注一掷也不能算错:
学生就好好学习,白领就好好工作,老板就好好经营公司。

问题就出在结果的落差上:
大部分人会随着时间慢慢接受各种不如意,
尤其是很多不如意确实源自自身能力不具备;
但对于少部分自身优秀且真正做到了孤注一掷的人,
不如意是对他们过往长久付出乃至人生寄托的彻底摧毁:
那种落差瞬间产生的破坏力相当于在自己体内引爆了一颗核弹。

做过高杠杆交易的朋友应该很清楚:
你可以选择高倍杠杆,但你要接收爆仓的可能性;
如果不能,就不要碰杠杆甚至不要重仓。

其实人生很像市场,大盈利都是源自大行情,
个体能力不能说不重要,但最终结果都是市场给的;
你可以不断学习训练提升自己,但能收获什么最好不要有主观预期,
因为你的预期也改变不了结果,市场不可预测。

无论你是学业不顺还是职场不顺或者情场不顺,
以下原则永远适用而且绝对不是鸡汤:
1. 永远不要单向重仓 (爆仓意味着游戏结束)
2. 永远不要奢望一步登天 (机会来临时自然会发生)
3. 尽人事,听天命,没有过分期待,结果反而超预期
4. 通过系统能力提升不断进步,避免依赖单点 (单点故障意味着人生卡顿)

主要解释下第 4 点:
可以设定一个个目标,考什么学校 / 找什么伴侣 / 去什么公司;
但内心里要非常清楚,自己的进步一定是系统能力和资源的综合作用:
考上 985 是因为专注力、学习能力、思维体系的结果;
职场取得成功是因为业务理解力、沟通能力、项目管理能力的综合作用。
所以目标只是一个个点,驱动你进行各种系统能力和资源要素的掌控;
当你具备系统能力时,能做的事情就会有很多,
既没必要单向重仓更不可能单点故障。

如果你身边有因为学业 / 情场 / 职场问题焦虑压抑的朋友,
同时觉得我说的还有一丢丢参考价值的话,
可以把我的回答分享给他们。
不是为了赞或者显摆,
只是觉得上述原则真的能缓解很多压力,
希望能够帮助更多人!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补充:我的身边也有几个像这位博士一样有困扰的好朋友,巧的是,他们都有抑郁症。但是同样身份但没有读研的同学却没有,这是什么主观观测偏差吧 (还是匿了)

-——————————————————————–

最近看了很多博士相关的问题,感觉博士是真的容易心理有问题,我并不是什么特例。

一直以来,我的师弟师妹们对我的评价是:闲云野鹤。这是我本科毕业的时候辅导员告诉我的,那个时候我才发现,维持表面上的波澜不经其实是部分有害的,应该在正常的场合下表现自己的情绪。不论旁观者是否理解,也不要造成误解。从上硕博以来,我好像也没怎么改变,可能自己是个天生的咸鱼,只有遇到龙门才会焦虑一下的人。如今我也面临毕业,文章被压,巨大的焦虑每天围绕着我,这样的情形下,我太容易说出:我累了,我想休息一下。但是抑郁带来的拖延日复日将人拉进失败的深渊,如果不去寻求帮助,将万劫不覆。

巨大的压力下人是需要一个出口的,读博的人无不是心怀着英雄主义的情怀进来的,我很难想像有人来读博每天进实验室前都低头小声对自己说:不好意思打扰了,我要开始读博了。但是当科研不顺,文章被拒,人很容陷入自我否定的情绪,尤其是配上抑制带给人的沮丧感,这感觉,真的酸爽。我这么说,是因为我上周刚去心理门诊,诊断是中度抑郁和中度焦虑,但是我心里仍然清楚,仍然能想明白。这位同学想必也是在巨大的沮丧下,把自己的导师用他严谨的逻辑思维从压力对象中摘了出去。但这并不防碍一个旁观者对这件事的判断,因为这是分不开的。

在此之前,哪怕是一年之前也不能体会,毕不了业是怎么样的压力,我也知道若干年后我将怎么嘲笑现在的自己,但是如果今天有个同道中人说不干了,咱们自杀吧,我也会和他一起去找一个合适的天台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看有的回答说是因为出柜未成,如果是这样,真的太能理解他最后说的话了,每一句都能以同的身份深刻体会。我在爸妈和朋友眼中也属于为人、长相、成绩还不错的那种。目前刚读完研,找到一份喜欢的工作,家里就开始有点示意找对象的事了,朋友也是,每次都要‘关心’一下你的对象问题,真的是,可否不要问了……。大学曾经某段时间我也极度抑郁,有一次在宿舍里痛苦得哭出来还是躲在被窝里怕吵到室友,那段时间真的看不到未来。

过个三四年,就要出柜了,三四年是我目前的计划。哎,以我爸妈那种性格,我想不出任何办法让他们接受我的同时不伤害他们自己,我能想到的最有可能的就是父亲喝酒度日母亲以泪洗面。父亲三高脂肪肝,母亲天生好焦虑。虽然出柜之后我会很倔强说自己没错,我也确实没有错,但是爸妈痛苦我也很难受。。。骗婚形婚我都不会去做,骨子里属于向往自由不想演戏的那种,生而为人,本来我应该活得更洒脱些,目前想尽办法蓄积力量,去枷锁中。。。

文中截图来自网上

知乎用户 请容我插一下嘴​ 发表

说实话, 真的不想看到这种新闻了。因为躺在钱塘江底下的,有可能是你,也有可能是我。

想要顺利完成博士太难了。

首先,你要有足够的奖学金支撑你的生活。这里我就不吐槽国内有些学校发的钱比低保还差,就那么点钱,尼玛有些不是人的老板还总想着分点油水。

其次,你要有还算过得去的科研实力。科研实力这东西就是玄学,说白了就是发 paper。但做不出成果发不出来啊,眼看着同组人发 paper 跟发情一样简单,谁都会有压力。

然后,要和老板关系好。国内这父子师徒式的关系简直是要人老命,尼玛出去工作都不用像在学校一样对老板这般阿谀奉承。但没办法,毕业证捏在老板手上。退学吧,这沉没成本又感觉太不值了。

还有,要有一个比较好的课题。一个好的课题,也就是容易发 paper 的课题,可以让一个科研实力不咋地的博士也容易出成果。但课题太烂的话,真的难为了一片勤勤苦苦的博士。课题谁来定,有些老板想当然硬塞给学生自己觉得可以的课题,做不出来就怪学生。

人这辈子就这么多年,开开心心的活着比什么都好。多少人是真正 enjoy 做科研的?大部分人做的,不就是骗政府,骗企业钱的 paper 工作罢了,更别说生化环材这种天杀的垃圾专业(我就是这其中一个专业谢谢)。

人这辈子,就该自私,就怎么开心怎么来。

知乎用户 程小轩 发表

读他的遗书,我忽然想起废名的《掐花》来:

此水不现尸首,一天好月照澈一溪哀意。

人言汹涌,甚于钱塘。祝天国安好。

知乎用户 GD Yang 发表

五位杂陈,没有资格去评论他发完朋友圈后的纵身一跃到底是懦弱还是勇敢,我们也不知道他承受了多大的压力,经历怎样的内心煎熬。

很多人读完博士都会脱层皮,也可能会有最为苦闷的一个时期,实验不顺、没有论文、经济拮据、没有对象,最为抓心的是对于未来看不见希望,和自己最初的梦想相去甚远。

学会认识自我,接纳那个不优秀的自己,读到博士也就比旁人多念了几年书而已,放低对自己的期望。没有学位又能如何,开滴滴摆夜市又能怎样。

人生已如此艰难,先把自己整开心再说。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非常难过非常难过。我们这个社会对人的心理健康关心太少,对心理疾病的认识太少。侯同学遗书体现出来的情绪有典型的抑郁症特征,如果及时治疗,侯同学的悲剧本来是很有可能避免的。

侯同学让我想到自己读博的时候,科研的压力,生活的压力,感情的不顺,在异国的迷茫。从白天到黑夜,从黑夜到白天,每天都是黑白没有颜色。每天都在电脑前挣扎,在疲惫和自责间挣扎,今天写的东西,明天又自己删掉,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读博的第一个年头,全 a + 完成课程,为 qualification 投的两篇顶会论文虽然水但也发了。然而从第二年开始,一切都不一样了。研究反复撞墙,每次以为有新的发现最后的结果都是失望,失望。导师安慰我说,相信我能做出有价值的结果,不过做研究即使没有正面结果,能证明此路不通也是价值。我接受不了这种 “价值”。

幸运的是我遇到了现在的妻子,虽然她也不理解抑郁症是怎么一回事,像多数人一样觉得是懒病矫情,但没有她的陪伴打气我肯定是走不过来的。幸运的是我的导师坚持让我去看心理医生,如果没有看医生没有吃药,我做不完论文也拿不到学位。

直到去看医生之前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抑郁症,只以为是之前一段感情失败带来的心理问题,怪自己不会管理情绪,怪自己没有计划好科研方向和节奏。疗程开始不到一个月的时候,才开始明白抑郁是病,是病得治病,治病得吃药,而吃药会有效!

知乎用户 不动青山​ 发表

十月份的钱塘江,江水应该很冷吧

知乎用户 谢平安 发表

看到他留的遗言,真的觉得很熟悉,因为想起来我以前也留过类似的遗言,所以我理解他。

被终极问题难倒了,给不出让自己信服的答案,甚至自己都不想选择相信了,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始终要面对的这些问题的。

所以你看,人类有那么多种的性格,那么多种的兴趣爱好,丰富的情绪变化,都是一个个给出的答案啊。

再说说我,在我失控消失后,我被我的家人找了回来,原本心急如焚的他们在找到我之后却显得非常平静,没有任何责怪,只是我爸在回去的车上和我讲了他得知后都做了些什么,他说你要是真这么做了你妈妈会很伤心,他说你要有什么想法就直接和他沟通,就这样,之后这件事就再也没提过。我好像一下就回归了正常,不再逼着自己给自己答案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答案以及对这个世界的回应,而这些又受到很多东西的影响,任何一个外人甚至连他自己都可能无法全部了解到全部真相,所以,我只能表示理解,只能絮叨说一堆废话。

知乎用户 日三金 发表

只能说心痛。化学小硕,还有一年毕业,在学业,毕业要求的 Sci 论文的压力下苟延残喘。科研这条路,真的不好走。每日机械的待在实验室,却没有成果,年龄家庭毕业,哪个想起都会让人失眠。已经考虑拿不到学位就拿不到了,三年,拖垮了身体和心情,却一无所获,虽然没有一个交代,但是还是想多体验一下生活,毕竟还要养父母。无数次听到有关抑郁的词汇和歌曲,就会哭,那种伤心绝望闷真的很难受。人生实苦。

知乎用户 炽炽寒 发表

2018 年的十月已经过去很久了,我再次想到了我的朋友,所以想再来看看关于他的事情。

大多数答案还是在 “博士” 这个关键词上。我与他相识,是因为我们都是同性恋。我并没有见过他本人,但是我们一直保持着联系。

我在朋友圈看到他的遗书的时候,心很痛,很着急,并且感同身受。虽说世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但却让我非常敏锐的感觉到事情的诱因是什么。

我的母亲还算开明,但在我出柜的时候,她的反应真的让我觉得自己已经没有任何价值,不该在世上多留一刻。

当时我在学校里,打完那通电话后我出门了,没回寝室,在大街上逛了整宿,不知道往后的日子该如何去度过。

我没有他那样的勇气去结束自己的生命,我说服了自己,就算再不堪,也得活下去。第二天我回了寝室,往后的好长一段时间都郁郁寡欢,我找别人倾诉,好基友们开导我,终于度过了那段难熬的日子。我与家里人也慢慢的和解了。

我的朋友想必比我更加心智坚定,更加在乎自己的家人。所以才会酿成这样的悲剧。

他如此优秀,学业上的事儿不在话下。当然,这些压力固然不能排除,可是这样一个积极向上,老师同学都称赞的博士,还是没能逃过那一关。

各种各样的压力堆积起来,终于在某一天,因为某件事儿,爆发出来了。

但愿他在天上能做真正的自己。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在我读博进入第三年,虽然一篇文章(一作)还没发,但是内心努力告诉自己我已经进入节奏可以出文章了的时候~

老板辞职跑路了!!!!!

留给我两条路:

i)在学校找一个别的老师从博三开始一个新领域的工作~(因为学校没有别的组和我们的研究类似);

ii)跟着老板去另外一个国家重新开始读博~~

#¥%%&%&&#*%@&$*#&^$&*#*#&

当时我是我们组唯一一个读到一半的学生啊!可以抱个团的人都没有啊!

知乎用户 alvan 发表

以下纯瞎想!

我觉得教育部门应该在博士这个学位之后再设立若干更高级学位,让那些学术上无建树,经济上无能力变现而又心气高企的博士有一条继续活下去的出路。

博士是象牙塔顶上的位置,然而塔尖上站不下那么多的人。

知乎用户 竹子青青​ 发表

浙大博士哎,不管是就业还是科研都已经是打败了不知道多少人了,可以说有着无比光明的未来啊,结果就是不想再假装了然后跳江了?感觉就是硬生生把自己愁死了。

看后续有没有别的补充吧,比如家庭有困境啊,被导师压榨翻不了身啊,被诈骗导致经济损失太大啊什么的,不然就一个不想假装了就跳江的话,emmm,不是很懂这些大佬们的操作。

众生皆苦,但活着才有未来和希望,才有办法改变你现在看不惯的一切,死了只是把身上的担子推给别人而已,对于解决问题没什么帮助。

我还是很惜命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不知道小本科生能不能说两句。

大学也想着考研来着,就是顺势而为而已,专业课和英语,都没什么感觉,不好也不坏,但是看到 zz,我真的会反胃,我真的见不得睁着眼睛说瞎话的感觉,真的撑不住,放弃了。还有其他原因,一是家里条件一般,想早点工作,二是觉得科研这种事情,是要专门的大神或者机构去做,我们这样的小喽喽,不可能有什么成就的(有反转)。

接下来的六七年,都在平凡和平庸中度过,没想过什么有深度的问题,依然觉得,作为一个医生,学好别人研究的成果,用于患者身上,也是一种敬业。

期间的一个病例,对我今后的影响极大。一个经尿道输尿管置管(小手术)的患者,腰麻效果很好,但是手术半小时之后,患者主诉难受,说不上来哪里难受,同时心率逐渐增快,70 + 最后升高到 170bpm,血压也是升高,160/80 左右,患者还主诉 “冷”,但是摸手是温热的。我搞不明白是何原因,更是受了学术会议上一个类似的病例的影响。那个病例是全身麻醉,同样的小手术,同样半个钟之后出现剧烈高血压 200/100 左右,心率也升到 190 左右,最后大佬们在会议上也根本不提,患者可能发生了什么,只是说 “这个患者术后去 ICU 查 bnp 升高,提示可能发生心衰,那么你在患者心率很快的时候用了美托洛尔,是不是不太合理(现在看来,真实 qnmd 大佬,bnp 升高→心衰,就很机械)”。所以当患者心率 170 的时候,我竟然不敢给美托洛尔这类药了,实际上,这时候用这类要,是非常非常必要的。虽然患者后来没有发生严重后果,症状也在给了地米和异丙嗪之后逐渐消失。但,这个患者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个病例一直躺在我的电脑里,我询问了很多麻醉科医生,都没有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最终我猜测,患者在输尿管置管过程中,有输尿管内电切(炎症肉芽肿)的动作,加上冲水(压力增加),是难道感染灶内的病原体以及内毒素,通过破坏的血窦直接进入体内,所引发超急性感染(比书本上的急性感染更加急性),同时引发了炎症反应(手温暖)和应激反应(心血管表现)。一提起感染,人们往往想到的是血压下降,但这并不对,因为入院就诊的患者大多是已经经历血压升高这个感染的最初表现之后,才被医生接触的。实验也发现,人体直接注射内毒素,最初的反应就是心率增快,血压升高。

19 年,因甲状腺乳头状癌做了手术,我感觉命不久矣,于是决定将这个问题查个水落石出,开始翻阅各种教材,但是教材内容都没有类似的描述,单从教材无法找到答案。从急性感染→sirs→mods,读的原始资料越多,越发现教材很扯淡,那些我们一直奉为真理的东西,你想不到它的假设和推理以及证明是如此地漏洞百出,而各种教授以及他们带的学生,乖宝宝不会在乎这些基础理论的对与错,能顺大势,发表文章,顺利毕业,是最最重要的事情。

HBNI"> 随后,我发现整个医学的框架都是非常有问题的,比如什么反馈调节这种最最基本的理论,你会发现,作为一个最基本的理论,竟然对医学界没有通过过任何一种疗法,同样 sirs 也是,理论牛逼哄哄,临床实际应用为 0,不是几乎为 0,就是 0。深的不扯,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足以证明医学知识的加购如此脆弱与荒唐。

例子:健康成人(清醒),直立位和平卧位,心脏水平的血压,那个高?这个问题 70% 以上医生的回答都是错的,这些回答错误的人中,包括了北京阜外医院的大教授。昨天还问实习生了,她掐指一算,站立时血压低,因为站立时,心脏回心血量减少(血液更不容易回到心脏)。就是这个本科时候每个老师都会说的话,跟了每个医生一辈子,他们永远不会稍微想一下,这合理吗?这是正确的吗?如果站立起来血压还更低,那你还能站起来,还能跑?还能将同样的血流量压到位置更好的脑?

对此我不仅找到了论文支持(仅一篇),也自身亲自做了实验,可以 b 站搜索 “站着和躺着哪个血压高” 视频。

一个心血管专科的赫赫有名的大教授,学了一辈子的医学,竟然连这个最基本的问题都只能靠猜,还猜错了,你觉得是这个教授的问题,还是医学本身的问题?我觉得这个教授也就是个正常人,一个厉害的正常人,真正有问题的就是医学知识本身,他们傲慢自大,错而不自知,以利益作为主导。

其他的问题也是一样的,对的错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都会一五一十的全部照学。你要是觉得现代医学多么多么牛逼,看看一个区区新冠折磨了我们多少年,应该就能想明白了。

再举最近的例子,nature 的一篇老年痴呆的开山之作 “误导了这个行业 16 年”,论文造假。

去年,诺贝尔生理学奖得主,论文造假。

近两年,国内因为论文造假或者学术不端被撤职的教授副教授,不低于 200 人。

贾浅浅副教授教你在雪地里尿一个坑。

就整个医学框架都是漏洞百出,更何是在此基础之上写论文的教授研究生呢?又更何况是国内这种只在乎内卷的教授研究生呢?能研究个啥?不是对他们有意见,只是这就是事实,大家读书读研的目的是什么?心里门儿清,这种状态下还能搞出什么真知,难如登天,但是水水论文毕业,还是可行的,不寒碜!

这个学术界都污秽不堪,作为研究生,本只想混个学历,但却做着自己根本不喜欢,也不是很擅长的事情,怎么能不煎熬呢?要睁着眼睛说瞎话,怎么能不煎熬呢?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对于自己的病我们都清楚,同时我们也知道如何自救,只是一旦救成功了,我们便死了!

知乎用户 汪韬 发表

我来说说读博期间保持心情的办法吧,专业计算数学。

第一,不要多想一些事,简单就好。比如你老板怎么还不改你的论文啊,投的论文怎么还没消息啊,我同学这么厉害我这么弱,等等之类的,做了该做的事不想就对了。

第二,保持研究兴趣,觉得学术无聊无趣不要强撑,换个角度看待问题,出门散散步 (去洗个澡,洗个衣服换套衣服放松下,吃个芝士蛋糕) 思考下,或者直接休息。尽量保持研究是挺好玩的这种状态。

第三,吃好吃的,熬夜玩游戏,买东西←_←,(最近买游戏王卡都要破产了),约会等。

明早还有讨论班,今天一个已经运行了七天的程序炸了,今天还有几个定理没证明出来 (也许永远也证明不出来),但是科研总是坎坷的嘛,我心态好就行了,这是第四点。

知乎用户 Keith Holmes 发表

希望大家知道,大部分博士生也是普通人,也有自己的需求,不是就靠科研就能快乐的,再说科研也是大部分时候都让人绞尽脑汁的,再加上理工科的科研环境本身就较为压抑,如果没办法排解再加上社会家庭以及同辈压力,有时候真的会觉得自己活的很失败。

读博痛苦的时候,有时候会想,拿个硕士学位也可以啊,也能好好生活,也能好好过这一辈子。但是话说回来,能选择去读博士的人,人人都是想要追求卓越追求最优解的,因此很多人心目中是没有退路的,只能往前走。

愿逝者安息,也希望同行者知道,我们是有退路的。

知乎用户 你是在想 peach 发表

那天晚上,研究生群里成立了搜寻小分队,从九点多知道消息一直到凌晨沿着钱塘江找人,直到辅导员和警察强烈要求返校。那时候,我们找到不只是这位迷失在钱塘的学长,更是多年以后的自己。

知乎用户 坐看云起时 发表

“可能这个世界不适合我了吧,走啦。”

明明是轻快的语气,却让人很难受。

可能死亡对他是一种解脱吧。终于认识到众生皆苦的本质,终于认识到自己是个普通人,终于承认自己的能力别说改变世界,连拯救自己都做不到。

幼时的理想破灭,父母的期望落空,同龄人的艳羡变成怜悯,人生规划一再下调,是我不适合这个世界吧。

师兄走好,你既然无憾,我表示理解。

相信你是真的解脱了。

自杀,就是对生的恐惧大于对死的恐惧。

知乎用户 江户川柯西 发表

怎么说呢

逃避虽然可耻,但是有用。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有过轻度抑郁,医生说,任何能让你开心的事情就去做,只要不违法。所以什么酗酒翘班打游戏,只要开心就好。

但是每个人不一样,所以不要想太多未来,如果做不好做不到会怎样怎样…… 只要能身心健康的活下去就好了,博士就算不能毕业,难道原来的本科学位,硕士学位就找不到工作了吗?

每个人都是人中龙凤,抑郁就是因为觉得自己应该做到最好…… 昨天同学聚会还有人说,某人现在在私企做个总经理,混得很惨…… 这就是无形的压力。也有人说以为我会是长江学者。那有怎样呢,只要不要面子,压力就会小很多。

知乎用户 渣渣 发表

从遗书看,写的非常真诚了。对于他,这是种解脱;对于我们和这个社会,这是种悲哀。

虽然我知道发生这样的事也不会给世界带来什么大的变化,但还是希望还活着的每一个人能够多一些真诚,多一些包容。

知乎用户 一片海 发表

学历高会站的更高看到常人看不到的风景,也会体会到常人无法体会的悲凉。

知乎用户 杨阳​ 发表

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

回想起多年前博士在读时,每一天都是 “迎接一模一样的昨天” 的绝望,想过无数种死法,现在想起,仍是泪流满面

最后在当时的男朋友,现在是老公的陪伴下,熬过来

想对有缘看到这个回答的人说,再坚持一下下,一下下就好,你肯定能走出去

知乎用户 独立的鱼 发表

朋友圈看到消息,真的很心痛,还跟朋友说真的不想去妄加揣测这位博士为什么会这样做,同为博士,能理解这种感情,而且我也不知道他经历过什么我没法想象的噩梦。

本人女,硕博连读第四年,期间也是真的有是很长一段低谷期,太多痛,无法言说。但庆幸自己还在咬牙坚持,也总在跟以前的自己妥协,不想太逼迫自己了,怕真的把自己逼疯掉,所以奉劝各位读博的同志,特别是对自己抱有很大期待的同志,多想想自己其实也就是个平凡人,做平凡事,人生的路很长,五年也就人生的一个小结点而已。

默哀…… 也祝所有博士都能好好生活。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来说说我自己的经历吧。

答主 91 年生,高考没考好,不想复读,去了一个双非。在大学表现还不错,毕业之后去了美国专排 Top40(综排 Top70,常年稳定)的学校读研。美国 Top 40 在知乎这种人才济济各种大牛的聚集地真的再普通不过了,但是对于答主来说,已经很满足了。曾经答主所在的院系还进过 Top30,无奈后来跌出。

硕士毕业之后,申请了外校同领域不同专业的博士。现在博士四年级,在做毕业论文。

说说我想过自杀的几个时候吧。

美国的博士要求很严格。答主院系要求博士生每年在全系面前 present 一篇论文。当时答主英文还不是很好,而且说实话,第一年还不知道自己对哪个方向感兴趣(答主非理工科专业),关于 methodology 也不是很懂,所以就很慌张。所以对于这个十分慌张。答主开车回家会经过一座桥,那段时间经常会想从桥上冲下去。给朋友打电话各种诉说。说的时候还行,挂了电话就开始难过。焦虑到最后整个人崩溃。我在距 presentation 三天前去看了心理医生。在医生的疏导下,坚持了过去,之后缓和了很多。

第二年结束之后,要考博士生资格考试。当时系里的情况是,比我高一年的学生不是一开始就 quit 了,就是被 kick out。跟我一年的一个德国人,在第二年结束之后也去创业了,于是就剩下答主自己考试。考过资格考的博士都知道这个考试意味着什么,有多重要,压力有多大(有些专业 comps 确实很水,但是答主领域要求还是很严格的)。而且并不是只考答主的专业,非答主专业的科目也要考。答主一个人准备考试、复习,还要担心过不过,于是在重压之下,答主开始胃疼。去校医院检查了很多次,什么事都没有,吃药也不管用。后来一个医生跟我说,我是便秘,让我喝泻药。结果本来胃就不舒服,再喝泻药刺激,答主的胃更疼了,疼到想切腹自杀。那天晚上都已经把后事给我表妹交代了,让她帮我照顾我爸妈。把我表妹吓得赶紧给我姑我妈我爸打电话,我妈在电话那边哭,我姑也在劝我想开点,坚持一下,明早先看病。这次胃疼一共持续了 9 个小时,从下午 6 点到凌晨 3 点。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不打急救电话叫救护车,美国的救护车多贵大家自行搜索吧。第二天决定跟系里申请延期考试,回国休养,系里也同意了。然后买了 2 天后会过的机票。回国之后也做了一系列检查,包括胃镜,依然没有任何问题。医生也不能说没问题,就写了浅表性胃炎。

第三次是上个月。答主是 gay。暑假爸妈来看我,我妈无意中看到我和别人的聊天记录,发现了这件事,我被迫出柜。我妈天天哭,情绪不稳定,亲子关系降到冰点。即使他俩回国后,也还在逼我成为异性恋。答主这边学业压力也很大,导师也一直催我,于是我又抑郁了,又萌生了自杀的念头。这次的感受很真实。很多人对抑郁症患者说,你连死都不怕,还怕活着吗?但是这次真的感受到这样痛苦的活着真的不如死了。于是又去看了心理医生。这次的心理医生是个中国人。因为学校中国学生很多,所以专门聘请了一个中国人。这次算是比较痛快地把自己心里的话都说出来了。答主英文还行,之前都是都跟美国咨询师聊,但总感觉有一些情绪无法很好的表达,这次真的蛮好的。

总的来说,博士的压力真的很大。很多朋友跟我咨询读博的事,我都建议他们不要读。如果不热爱学术,千万别读博士。如果给我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我一定不会读。

再有,对于答主来说,我自身的 identity 不仅是少数族裔,还是性少数群体。这种双重的 minority 会更难。而且答主一直生活在偏僻的农村,基本没啥基友,26 年母胎单身,所以真的蛮孤独的。

最后,希望各位朋友都善待周围的博士,善待性少数人群,善待抑郁症患者。

知乎用户 dd ddd 发表

这一跳 又推动社会进步了,这么牛逼的人都顶不住压力 跳下去了,

一心望子必成龙的父母可以省省心了。

以后那些什么无脑的 虎爸 虎妈 就应该要考虑下 是不是要尊重下自己孩子的生命了,


虽然这样消费死者不好,但是说实话这种事是真有推动意义的。

知乎用户 人生若只如 发表

想起来自己博二的时候,睡不着的夜晚和大把掉落的头发,学会放过自己是读博最大的收获。

知乎用户 米大可 发表

我在写大论文的最后一年,无数次在晚上熄灯躺下后,想着明天自己醒不过来,会有多好。

有无数次在早上醒来后,第一件事不是去上厕所(就像赵丽蓉奶奶那样),而是先痛哭一场,哭够了,才能爬起来,继续一天的思考和写作。

我也曾盯着削苹果的小刀发愣,想象把刀刺入自己的手臂时的感受。后来我再也不买苹果或者梨等需要削皮的水果回宿舍。需要吃水果时,要么在食堂买份 8 元的水果捞,要么去超市买切好的盒装水果。

不能让自己再拿起水果刀……

那一段时间,我抛夫弃子,长期独自住在学校提供的小小单人宿舍里,白天长时间坐在书桌前,对着电脑冥思苦想;晚上睡在窄窄的不足一米宽的床上,身下是薄薄的褥子,整个床硬得硌骨头;吃饭就去最近的食堂,固定几样菜式,不必思考吃什么,什么好吃,只要填饱肚子就走人;每天抽出一个小时去锻炼身体,要么去操场上跑步,要么到宿舍楼一处风景好的窗口,望着天际线跟着 KEEP 跳操。

如何看待浙大博士跳江?我觉得自己也是堪堪与跳楼擦肩而过,不敢再回头看。

我曾在另一篇回答中简单描述过博士生的压力,评论区里有些质疑、嘲笑、讽刺、辱骂…… 我不打算回复,因为人的悲欢本来就不相通,更何况那些人并不明白博士生到底在做什么,有点儿类似孔子说的 “三季人”。当然,还有很多人连阅读理解都不过关就开始喷了。

那些人会如何看待浙大博士跳江?大概是幸灾乐祸吧。就像这道题目中透露出来的轻蔑,以及为了隐藏轻蔑而故意贴出的链接:

想讽刺博士生就直说吧,何必拉扯大学生和 18 岁的准大学生?欲盖弥彰。

知乎用户 徐徐徐徐胖 发表

那天晚上看到票圈刷屏 寝室有人说了句

诶一个学长失踪了 然后就是一片寂静

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好像什么样的评价与情绪都不太合适 只能说我懂得那种在这种 peer pressure 之下 心情会到怎样的绝望与压抑

为什么优秀的标准那么多 无穷无尽

适可而止的自信与底气真的不是谁都有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也说说吧,我是个没用的在读博士,很水很水,说实话读博士这几年一直战战兢兢,特别害怕见老师,也害怕见同学,害怕聚会,自闭了吧。这几年没有真正快乐的时候,文章发不出来,周围人和自己对自己过高的期望让我很害怕,总是下意识逃避,可是又能逃避到哪里去呢,哪怕在国外、在远离学校和家乡的远方,看着眼前的美好景色,一想到这些东西,整个人还是忧心忡忡。一边自怨自艾,一边拖延,总是不愿去面对那些事情,,慢慢过年不想回家,和家里交流越来越少,害怕面对他们的询问和目光,,,总之我给我和我的家人丢脸了吧,读博读废了大概就是我这种体验,嗯!

多么怀念那些心中没有压力,没有追命般的任务悬在脑袋上,能够快乐彻底放松的日子啊!!

如果我没有亲人,没有朋友,没有人在意我,也许这个博士我就不会去继续硬着头皮读了吧

知乎用户 庭院深深 发表

没有读博,但是竟然隐隐地感觉能够理解侯京京的选择。越长大越感觉到生而为人的不自由与被辜负。工作压力与种种不顺,自我期许与现实表现之间的巨大落差往往让人难以承受,尤其是从小就被光环环绕的所谓优等生。高考那几年是我们人生最为辉煌的时刻,之后就是不断地清醒地认识自己如此无能,如此无聊,如此愚笨。我们何曾被世界如此善待过,除了那些成绩辉煌的时刻。我们的心灵变得对周遭的反应脆弱敏感。希望每一个折翼的天使们,都能找到开心的自足的自己,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知乎用户 火独明 发表

佛曰人世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喜怒哀乐,谁也逃不掉。应该认识到这个世界的复杂,清楚这个苦多乐少的世界,才能在生活中遇到困惑于难题后从容一些。众生皆苦,苦才是人生。

知乎用户 好好赚钱 发表

说什么好?

不成熟?

见识不够?

抗压不行?

不敬畏生命?

对一个死去的人,说什么都没有必要了,因为只有活人会听。

“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人迟早会死,何必急于一时?

还是先活着,积蓄力量,等待机会。

人有无数种活法:

没有知识的农夫,哼着小调劳作;

没有双脚的青年,读书写作;

没有前程的中年,为生计奔波;

要想办法活下去,

只要活着,就还有希望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和老公都是本硕博 985,4 大天坑专业。

非常理解这位同学。最难过的不是压力大或者辛苦,而是没有希望

我相对来说好一点,文章毕业都还算顺利,但毕业了也转行了,博士期间研究的屠龙之术也没用上。现在在拼命补知识基础,补经验,同事小伙子还开玩笑说你用读博的时间考个 CPA 多好。老公经历了换导师,课题另起炉灶重来,延期毕业,现在在一家外企做研发。

读博的时候感觉课题的实际意义几乎没有,训练的都是发文章的技巧(扪心自问,我们的导师和课题已经属于很贴近实际,不是那么水的了,但依然如此),可能还是因为年轻,有理想主义情结和中二病。所以当时想换行尝试更多可能性,当然也是受身边人刺激:一直以来好像自己都是身边这个群体里不错的那一批,但是从读博开始就被其他的人越甩越远,收入上,社会认同上。自己也想试试有没有可能突破。

博士为什么觉得没有希望?很难毕业,标准越来越高,而且即使达到了硬性标准,有的导师也不一定会放人。专业不好的毕业了也很难找工作,找到了工作收入天花板也比较低。这种现实和学生时代一直被熏陶的 “学习好就是好” 是相悖的(学生思维要不得),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去消化,接受现实。我和老公都用了比较长的时间来完成这个蜕变吧。

如果有和这位同学类似境地的朋友,我想说放低对自己的要求,活着就是最大的希望

知乎用户 沁之 发表

这几年来第 N 次看到博士生轻生的消息了,作为一个在读女博士,非常痛心!

各位在读的,准备读博士的朋友们,请一定要坚强乐观一点,实在不行,那就往后退一点。

不要因为科研上的不顺,人品差的导师,感情上的挫折等等,就被打趴下,人生的路本来就是坎坎坷坷,哪有那么多顺心如意,有信念,挺挺真的可以过去。

最不济退一步,不要这个博士学位罢了,实在承受不住就往后退,不要逼自己啊,生命比什么都重要。

觉得自己有坏心情一定要及时调整,方法很多,和周围同学朋友吐槽一下,跑个五公里,痛痛快快哭一场,匿名网上吐吐苦水,唱唱歌吼几嗓子,放它一个星期的假什么都不干等等。不要怕调节自己浪费时间,没有什么比处在坏情绪下继续科研更浪费时间了,没有什么比你的身心健康更重要的了。人的很多想法都是在一念之间,所以一定不要把自己的发条上的太满,负面情绪要及时释放发泄,等发泄完了,你会发现爱谁谁爱咋地咋地的豁达又回来了!

真要是走到了自己调节不好的地步,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无论如何请保有一个信念,要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活下去。

最终啊,人要和自己过得去,要和自己和解,要爱惜自己。

诸位共勉!

多希望他只是躲起来调节自己而已!!!

知乎用户 韩依然 发表

虽然没有读过博,作为博士家属也听老公说过读博的种种。还记得去年 11 月 20 号老公握着我的手说,狍狍终于有女孩子陪我过生日了,好开心。读博的男生收入低压力大,同龄人都有车有房有妻有儿了自己却什么都没有,那种滋味定然不好受。老公读博也抑郁过,幸而走出来了,我也很庆幸能和他相伴一生。在读的博士们困难都是暂时的,好日子都在后头,一定要勇敢的活下去。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过高的心理预估和现实失败的落差

无法排解的孤独和对周围世界的格格不入感

可能这些都是在追求更优秀的自己过程中必须经历的吧

知乎用户 牵牛花的夏天 发表

他有自己的名字吧

不叫浙大博士。

知乎用户 阿狸 发表

男友通信业博士一枚,我硕士毕业前和他有一次对话,印象特别深

我:飞哥啊,我进了社会这个监狱,你可要常来探监呐。

飞哥:我才是监狱里的那个,你这刑满释放了,别光想着放飞自我,记得常来看看我。

博士不易,愿这位壮士在另一个世界平安喜乐,快活地做自己。

另外,愿男票早日出狱,娶我。

知乎用户 Dr.Neo 发表

作为一个正在考博的人,看了之后很是感慨,关于那位博士自杀的原因我无从猜测,也许是受长久以来的精神疾病的折磨,和博士生涯无关。也许是博士的任务太重,导致心里变化。

不过各位答主的回答倒是很负面,大多把博士生涯描述的很压抑。

我觉得各位可能是把读博的结果看的太重要了。

人的很多痛苦来源于求而不得并且将所求结果看的太重。

然而实际上,你的所作所为可能并没有你想的那么重要。

稍微熟悉科学史的人就知道,微积分是两位大神几乎同时创建出来的,进化论也是几乎同时由一老一少两位科学家同时提出的,量子力学更是多人合力才产生的。那些名垂青史的人,也是在人类不断进步的知识发展历程中幸运地被选中而已。

这些最伟大的思想说白了,即便不是 A 提出来的,那么过几年总会有 B 或 C 或别的什么人提出来。这些伟大的理论几乎是人类发展的必然结果,更不要说那些什么院士或者教授搞出来的东西,到底有没有用还是两说,说不定只是给人类的知识库增加一些无用的边角料罢了。

具体到搞科研的人,说实话,你自己做的东西到底有多少是水出来混毕业的,有多少是可能对别人有点借鉴意义的,难道心里没点 B 数?不要把自己搞得东西看的太重,你做的东西没有多重要,但是你对你的家人很重要,一家人能开开心心在一起比什么都重要。

借用凯恩斯的一句话:“长远来看,我们都是会死的。“所以,你在这个星球上的所作所为,最终,该归尘的归尘,改归土的归土。

对我来说,读博是一个从小的理想,但是如果未来有一天真的读不下去了,我也不勉强,退学就是了。

写这些和各位正在挣扎的博士们共勉。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匿名回答吧,不要问我为什么匿名,因为圈子太小

先说一下看法,我很理解,但不支持,博士群体的心理状态都多多少少有点问题,承担的压力不是没有读过博的人可以体会的。

本人博四了,所在学校正常毕业年限是 3 年,所以现在是延期状态。

来简单说说情况。

文章刚刚达到毕业要求,已经不想去追求更高的标准了。我只想早点毕业,现在正在码论文,争取明年夏天能顺利滚蛋。延期后学校不给一毛钱,是的,一毛都没有,导师上次发钱是今年 6 月 10 多号的事情,发了 1600 块,还因为财务的原因扣掉了 1/3。导师有一学期都不发一毛钱的记录,说出来都不行,连一个其他实验室的小硕都不如。我姑且当做他觉得他不缺钱,大家都不缺钱吧,或者他没有受过苦,觉得大家都不苦。好在小老板看我们可怜,每个月发 400 块的生活费(10 个月)。综合下来,算高一点我的年收入是一年 8000。本人已婚、育有一子,有房贷,每个月 2000 出头。经济生活压力全部落在我老婆身上。平时是我妈妈帮我带儿子,我能做的就是给儿子买点尿不湿,生活支出我妈有一点帮助,但是不多,因为我们一家都是农村的。老婆上班比较远,每个月通勤费用 600+,这还是我骑着车接送她一半的情况(实在有点远,她骑车我又不放心,完全送我又太耽误),她比较辛苦,一年下来大概 8w 左右。另外还有买房欠下的 4w 外债。

如果这些还能让人忍受,那我最不能忍受的就是对学生的不闻不问。由于硕士不是现在这个老板,但是现在这个老板是行业的大牛,满心以为能学到一些东西,然后来到这个实验室。结果来了以后干的活都是做财务,写专著,做快要做完和你论文没啥关系的项目(就是各种擦屁股),各种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要你自己定方向,我花了大量时间迷茫、困惑、走弯路。你要做的论文东西他根本不懂,也不能提供理论和技术上的支持。入学到现在,交流不超过 10 次,今天上午直接来问我,今年年底答辩吗?论文做的如何了?我真的服了,我真的搞不懂有些博导,是怎么导的,不指望生活上的关心,也不指望心里上的关注,至少自己的本分要做好吧。

写这些主要是觉得,博士的心里压力真的挺大的,尤其是延期的博士,更是一种罪过,那种无力感,毕业遥遥无期的恐慌。另外真心觉得读博是有钱人才该有的追求,到了我这种年纪,上有老,下有小,面对这种境况真的是非常无力和无奈。在学校面对焦头烂额的学术,回家里处理婆媳之间的冲突,晚上躺在床上经常无法入睡,MD 这理论哪里有问题,这那程序怎么跑不通?要不要花钱找人搞,哪里来钱?

好了,也就是吐吐槽,洗把脸又 TM 是清爽的一天,加油啊!虽然听起来有点自欺欺人。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如果按照无神论观点,人死后就一了百了,那么,我很恭喜这个博士脱离苦海。人生有时真是生不如死。为什么死就是让人悲痛的?有时看见一个人受苦,还不如让他去死。他能顺利死去,真是该祝福他,为他高兴。唯二心疼他的是生前承受的心理压力与死亡时的生理痛苦。

然而,我是个有神论者。以前我也想过自杀。但是,我不确定死后就一了百了,而且很可能死后要面对更痛苦的情况。这个世界没有百分之百的证据证明人死后就一了百了。相反,很多经历过濒死体验的人叙说他们死后的经历。

对于这个同学,生前肯定经历了很痛苦的事,而且也坚持了很久。这一路肯定很不容易。

有三个希望,一是愿这世界更美好,少点迫使人们想自杀的人或事;二是这个同学一路走好;三是这个同学的家人节哀。

知乎用户 啸寒菌 发表

半夜看到这个消息,挺震惊的,也挺难过的。我现在是浙大数学研二的,说实话目前生活也没那么大压力,但是我隐约可以感同身受。唉,兔死狐悲,且行且珍惜吧。

知乎用户 徐卓菲 发表

以前在欧洲做博后,发现欧洲本国人民的博士生往往特别自信,哪怕延期一年毕业,也非常乐观,工作快乐。这与他们衣食无忧,并且博士生阶段的待遇密切相关。一个博士生的收入和社会上其他职业的岗位收入差别不大,如果有幸拿到一些奖学金项目,让一家人生活无忧,完全没有什么问题。在这样的环境下,有一定科研兴趣和才能的人,做点东西出来一般不难。回国后,偶尔一次和南方科大的博士交流,发现那儿的氛围也很好!

知乎用户 所罗门 发表

现在研究生,不敢走读博的路…… 大概能够理解一点点的心情,读研这时候也不是没有一个人在宿舍抱头痛哭过,也不是没有一个人在大雾沿着水走过,也不是没有一个人恨不得跑到力竭然后哭喊过。

就是那段日子挺难的。。。这个学长很辛苦了吧,真的很辛苦了,一路走好。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经历过无助的煎熬,看穿了生死,逐渐明白生活大不了就是不停的 fight,人总是有自己的局限。好也罢,坏也罢,最烦那些一概而论,还整天要求你一直正能量的人。到头来,还是弱肉强食,强的,才有话语权天天要你正能量。

世界每分每秒都有人离去,你不孤单,而我们这些弱者也依旧在战斗,都好。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其实我觉得,最好的死法就是拼尽全力去爬山吧,世界高峰那种,能活着下来,我便征服了一座山,下不来,我就可以成为彩虹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对像我这样的普通人来说,这个世界很烂,但死亡需要勇气。哪怕想着死后便跳出一切尘世的牵绊了,眼下还是要被责任感桎梏。

死生是大事,万望要慎重。

有时候觉得活着实在是太孤独了。身处一片黑暗,找不到来处更看不到未来。简而言之就是不抱任何希望,因此也就没有一点动力。普世的价值观并不与内心的期望契合,也没有特立独行的勇气;而眼见的环境看不见一点进步的可能。但有时又能在黑暗中见到星火,真的勇士总是踽踽独行。可这样只更绝望:只敢看着,偷偷地想,鼓掌都要思虑一番。

太懦弱了。对不起。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唉,校友学长走好,能体会他的感觉,不知是不是因为学业的原因,还是希望现在的老师能警醒一些,学生也是人,别把人逼的太惨!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c0kNI1 发表

自由真的无法降临人间吗?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反对以上所有所谓应该退一步、应该降低期待的回答,这样的回答,与其说是给别人的建议,不如说是将自己代入进去之后,给答主自己的提醒。

有的人说,直博读不下来,大不了退一步,本科毕业算了。

有的人说,不要对自己那么高要求,降低期望,水几篇文章混到毕业算了。

有的人说,生命最可贵,不管遇到怎么压力,大不了什么都不要了,活着最重要。

依我看,这些所谓的建议,都是站在说话不腰疼。

问题出现了,难道你以为这是他生命中出现的第一个问题?他是 24 岁的博士生,中学的时候、大学的时候,难道全部是一帆风顺没有遇到任何问题?你以为他以前没有降低过期望?之前就有答主指出,天大化工第一,完全可以保清华甚至出国。也许人家高考的期望就是清华,已经降低过期望去了天大。保研的时候期望又是清华或者出国,然后又降低了期望去了浙大。已经经历过不知道多少次煎熬了,这次最终被生活中的问题击倒了,你还以为他是第一次遇到问题不肯降低期望,不肯退一步。

降低期望也好,退一步也好,并不能彻底的解决问题,只不过是暂时的活下来,把问题延后了。这次遇到问题退一步,下一次遇到问题退一步,终有一天,可能会退到自己的底线,到了底线之后,就退无可退。

之前有一个清华生物系的大学生毕业十几年后当了保安经理,很多人替他惋惜,说刚毕业的时候如果在公司好好干,现在说不定也混的不错,当时没顶住压力,结果最后落到当保安的地步。这个清华毕业生,不正是在遇到生活中无法解决的问题之后选择退一步,降低期望,选择更差的职业吗?怎么又有人觉得他不该退呢?如果他当时不退,会不会跟浙大博士一样的结果呢?那时是不是又有人建议他应该退一步呢?

还有三和大神,难道一天之内就变成三和大神的?难道不正是一步一步的降低生活期望,一步一步退,最终变成了三和大神?三和大神不正是采用了 “什么都不要,活着最重要” 的人生态度吗?为什么又有那么多人鄙视三和大神呢?

生活,与其说是一场旅行,不如说是一场马拉松比赛。有的人跑到 2 公里,扛不住倒下了,有的跑到 5 公里,扛不住倒下了,有的人跑到 15 公里,扛不住倒下了,候博士差不多倒在了 15 公里的地方,那些指责侯博士脆弱的人,你怎么知道他以前没坚强过呢?如果他以前没坚强过,可能连 15 公里到跑不到。

知乎用户 风言不知道 发表

如果活得太累,就问问自己 “是不是把太多事情都想得理所当然了?”

凭什么别人就应该理解你?凭什么觉得自己付出了就一定要有回报?凭什么觉得自己付出真心,别人就该还以真心?凭什么别人就应该按照你以为的那样来做?

明明是自己没有充分认识这个世界,却觉得一切都是这个世界的错。

即使自己心中理想的世界和现实大相径庭,你也可以选择独善其身。而且我认为,只要愿意去尝试,一定可以在这个复杂的世界找到自己的容身之处。

适应孤独,学会和自己相处,就能立于不败之地。接受这个世界的多样性,包容这个世界你暂时还没能理解、无法改变的地方。

站在上帝视角,要承认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渺小,世界不会因为缺了自己而发生多么大的改变,所以不要活的那么沉重。

站在个人视角,这整个世界也只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我们对自己拥有充分的支配权,我们的个人意志、个人生活都是至高无上的,所以不要那么沮丧。

知乎用户 小强 发表

最近看了王小波的《黄金时代》,感触很多,对上个世纪的事情多了一些了解。

嗯,就这样。

不对还有,

最近听了台湾的电台 96.3《耳朵借我》的录音,很有趣,真的很有趣。

打算自己作曲写歌,吉他学了几年了,所以很期待会不会写出好听的歌。

我是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毕业的,现在工作三年了,是一个程序员。

以前很在乎别人的看法,现在基本上别人怎么看,不会太在意。

虽然很穷,开二手 f0,没老婆,房子还有段时间才拿到,但自由感觉还是有的

想干嘛就干嘛,能力范围内的,因为不用管别人怎么看。

嗯就这样。

所以我很想活下去。

知乎用户 太一​ 发表

逆商挺重要的,科研的灵魂是兴奋点与乐趣感。

知乎用户 小天真不想取名字​ 发表

跳楼自尽属于一种 心理障碍,心理疾病逐渐累积的 “果”。

他的压力积攒导致了毒素堆积,产生了心理问题、心结,没有人会喜欢、爱他、给他支持,看不见他的那些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的日积月累,产生了障碍。

在西方,自杀行为是一种自我伤害、属于心理障碍。

如下几条 :

  1. 读博士压力大
  2. 没有人懂他、爱他、支持他。中国人的爱普遍是畸形的。
  3. 没有被人爱过的人、当然也不会爱上自己、照顾自己、自我觉察和调整。
  4. 遇到困难,在大环境的不良下,xxx 们的否定下,网传 pua,一否决二否决三否决,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进入习得性无助的死循环。

知乎用户 问汤哪得清如许 发表

其实有一点我一直想说…… 就是一旦你自己活不下去的时候,与其自杀,不如宰了那个让你活不下去的人。

知乎用户 小鱼 发表

读博那几年想起来都痛苦,这辈子读书最痛苦就是那几年,所以现在也放弃科研了,算是接纳自己的无能为力和自我妥协吧,要不然抑郁症肯定好不了。。。

知乎用户 畸人刘二​ 发表

不敢以命博命只有别人欺负到死,这样的人就算毕业也不会在学术上有什么成就。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老实人,走的时候应该带走几个恶人,不枉来人间走一趟。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总体来说,博士对大部分人的压力是比较大的。因为你可能真的写不出来,想不出来,这是科研上的压力,生活中你已经 25 以后了,然而还没有什么钱,很多博士待遇并不好。然后人生问题可能也没有解决,读博的痛苦让你不敢从事高校,职业的迷茫。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所能认知到,各阶层的一流人物,无一不在夹缝中求生存

知乎用户 余生映好 发表

这是我在微博写个候京京的话。

京京,你的选择应该会让你释然吧,人性的复杂险恶与虚伪一次次的摧残着我们对这个世界虔诚的期许,如果这个世界不是我们出生时就所认识的那样,那我们为什么要跟随别人的脚步去重新认识这个世界?我们不愿了解太多东西,了解的越多就越发的失望。

京京,在世俗的眼中你本不该离去,但是谁又真正的去理解你,走进你的内心去体会你的痛楚。世人皆不是你,他们人云亦云,他们坐凳吃瓜,他们拍手叫好,他们甚至会把你当做饭桌上的调味剂。只要他们开心就好,我想你也是这么觉得的吧。

京京,人间的确不值,你勇敢的选择撇弃这令人作呕世界,你是勇敢的。但是不要来生就是你的不对了,来生选个你喜欢的种族吧,千万不要再选人类了。[蜡烛][蜡烛][蜡烛]

—— 余忧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是一个很乖的学生,平时特别低调,对人也特别尊重。今天被导师骂了。因为她以为我要求她给我找工作或者推荐读博,或者出国什么。

我之前研一的时候,她鼓励我出国读博或者考博士,还说自己呢,读博有资源,可以推荐,出国的话还是鼓励你,但是确实我没有什么资源,不过呢,我那么看好你哦,你一定要去试试呢,看看我儿子,二专的,现在还是去日本留学了,你也一定可以啊,并且一脸慈爱地告诉我出国或者读博多么多么好,其实现在想想细思极恐啊,她一直以为我就一个死读书,家里面苦出身,老实木讷,肯定容易被忽悠,就明摆着给我下套嘛,等我开口问她能不能推荐读博或者出国或者介绍工作,又含糊不清,即不拒绝也不完全答应,打太极一样让人觉得可能有希望啊,然后等我快研三到时候因为破二本不能申请出国读博,考博又因为破二本学历考不上,工作也因为破二本垃圾专业也找不到,从而挖苦羞辱我,以此搓我锐气,如果我再开口求她找工作,再各种打击我,说其实我可以给你介绍工作,但是你撒泡尿看看你自己什么货色,没有哪个老总会给你工作的,老师可都是为你好啊,可惜你不中用呢,做什么都不行,骂人损人还能够占据道德高地,真的是高招啊,不愧是官场大学毕业留校任教的狠角色呢,可惜啊可惜,我虽然比你年轻 30 岁,看似单纯好欺负,其实眼界很高的,家里面也有很多 985211 教授亲戚,还有更高地位的大佬,哥哥姐姐有不少高中就出国的,然后在英国 Top4 的名校毕业,所以我听她那样说,就马上问问我哥哥姐姐们申请出国需要什么条件,知道情况后从而觉得出国去名校不可能嘛,我破二本怎么可能申请到牛校,国外名校也是要看学校背景的啊,我花家里面几十万存款读个野鸡大学,又不是美国英国那大学,有什么用嘛,但是出于她那么相信我,就随口答应说到时候看看嘛(研一到研二问我很多次,问我读博还是工作),反正现在还早。故事从一开始看似她手握大局,说我实验啊论文啊做的不好,当然你是老师,我是学生,学业上哪里不好我肯定不生气,肯定要认真悉心听你指导,然后改正错误,不过后来画风就突变了,从性格家境读博到找工作各方面,一直开大嘲讽我,举例论证,可是呢我一直不说话,让她无法把控我的情况,不知道我家境,只能通过观察我的不反驳 + 面瘫脸来再次印证我只是一个农村娃,可惜啊可惜,我只是演技高深而已呢,或者说我素质高,不轻易吐露家境和自己的成就,被我一剑封喉,满血反杀,又体面又干净,和吃相难看的你行成鲜明对比,具体如何请看下文。

然后,见面就开始各种弯酸羞辱我,从我性格,人品,学习,家境各种打击我。她说读博是一个好事情,但是我学术这么垃圾没有一个博导会收我的(然后我成绩其实特别好,年级经常第一,托福及格,6 级很高分,她主要没有什么水平,发不了 SCI 所以这样辱骂我,还说我留本校读研根本不配,不配享受我们学校资源,其实我们学校就一个破二本,她当初天天打电话求着我留下来读研,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我不考了那么就招不到研究生,学校就不行了要取消硕士点了)。其次,各种举例打击我,辱骂我,说他儿子二专,现在日本留学,多么多么聪明多么多么认真,然后我就一个死读书的,没有什么眼光,不活泼,死气沉沉的,活的太沉重了,也不晓得我们家里面干什么的(以为我家里面都农民,不过你一个老师,为人师表,关心我家里面干嘛,难道农村的就可以随便欺负,家境好的就忌惮吗,那好,我就陪你演出这场戏,看看从你最里面还能够说出哪些难听的话),然后说他儿子一个同学也是二专计算机专业,家里面农村的,父母还是残疾人,他在成都找了月薪一万的工作,也没有读研,英语也不好,但是就是特别活泼,比她儿子性格好(你那意思不就是说你儿子二专学了计算机厉害死了嘛,随便一个二专同学都比我这个垃圾研究生还厉害嘛,我自己选错专业没有眼光,活该),我也把你当我儿子一样,所以也想趁这个机会批评你(对不起,我担待不起,好歹我高考考了二本谢谢,而且我托福也不比你儿子低,家里面也比你有钱谢谢,关键我素质还比你高),然后说我想出国也是很好的想法,虽然没有钱就算了(WTF,难道我天天要高音喇叭一样告诉别人我家里面多少房产,多少铺面,家里面爸妈哪个单位吗,我疯了嘛,有一种东西要隐私好吧,我也怕有熟人找我家借钱啊,亲戚知道家底就算了,我就来个学校读书我告诉你干嘛呢? 我爸爸电力公司上班(已经做了 30 多年了,从 18 岁成年就一直呆在单位)月薪上万+稳定,我妈妈央企小职员(也是电力行业,虽然工资一般但是稳定,和我爸爸一样从成年到退休都在这个单位),退休去了医院打字录数据(我妈妈很努力,而且虽然只是初中生但是很有智慧,一直在学习还过了计算机 2 级,所以找到一个在医院录出院入院手续的工作,上班半天,然后回来收房租什么,眼光也很高,在我高一就买了县城的房子和铺面,现在房价已经 1 万 5 了,而且限购,铺面在一个大学旁边,一平 4 万现在住镇上,因为清净离父母单位近),家里面房子铺面多少要给你说? 房租一年多少我要给你生说? 我要告诉你我家里面不动产好几百万嘛,然后告诉你我家里面现金 80 万足够去个破小日本留学了嘛,之所以不去出国不是没有钱是因为我工作找的很好,读博也找不到的好工作,你可以清醒一点嘛,之所以我不想出国是因为我读博出国都找不到这么好的工作了好吗?)。还说我,什么都不给她汇报,不积极,以后上班工作出问题了,项目损失多少钱老总就让你滚了,没有老总敢给你工作(敢情你真的以为我要求你找工作嘛,那只是客套啊大妈,我叫你老师,研一给你送特产那是尊重你好吧,你不要入戏太深了好吗,之前只是奉承你几句话你不要当真了好嘛,难道我不知道你那水平嘛,况且我那么努力凭什么要靠你给我介绍工作,你自己能不能推荐工作心里面没有逼数吗,你推荐的工作还不如我随便找的呢,况且我研三过后找你帮过什么事情吗?)然后我忍不住了,就说我找到工作了。她以为我找到的是私企,就各种旁敲侧击说什么,你这种德行,去企业老总野会把你开了,我和 XX 还有 XXX 老师也谈过你,说你虽然本科成绩好,但是研究生确实是读的很没水平(我没有 SCI 你心里面没有 AC 数嘛),然后没有哪个老总会给你工作,会把你辞退的。我已经很气愤了,但毕竟我还是有素质的,我就轻描淡写的说了句 “国企正式员工不会被辞退的”,看的她抽搐的脸,我心里面没有一丝波澜,甚至想笑,老师不是被美誉为象牙塔的工程师嘛,怎么这么恶心,我没有见过一个人会这么恶心,可能觉得我户口农村的吧,可是呢,我家里面有房产哦还有铺面哦,父母工作都很好哦,我穿着可能一般,只是我不会打扮穿不出质感,其实我一双皮鞋就上千了,爸妈给我一个月生活费是 3K~5K 不等,可能我比较邋遢不喜欢攃所以经常看起来都很旧的样子,不管什么东西到我手里 2-3 天就旧了,可能她误以为我穷吧,我也没有用苹果手机什么,我是真的不喜欢而已,要买随便都可以买的,不过觉得不喜欢罢了,我宁愿把钱花在其他上面。然后她突然收起了那张张狂的脸,露出温柔的笑容,问我,你到底去的哪个企业,我淡定的回了句 “XXXX,世界 500 强国企总部”。她脸抽搐了一下,温柔得对我说,老师刚刚说那么多话,2 个小时的谈话,其实只是对你好,可能话有点重希望你不要放在心上,然后我微笑着,意味深长地说 “严师出高徒,谢谢您的教导,我必铭记于心”(特意强调高徒二字),我也没有去观察她的窘境,就迷之微笑地出去了。

-———————————————————– 分割线

PS:只想说,还好我家境好,自己也很争气拿到好工作了,至少比破二本学生出去好 n 个 Level,很多二本垃圾学校垃圾专业努力几十年也去不了这种平台的单位,甚至 PK 掉了西财和川大金融管理类硕博才去的那个单位,总部基本上是海龟(常青藤等顶尖牛校,基本上就是美国英国的名校海龟)+ 清北,还有部分当地 1 本或者 211985 的学生,可能地域优势吧本地人很多,当然还有当地 985 以及财经 211 硕博就可以去的分公司(290 家分公司,遍布国内各省,成都啊,重庆啊,广州啊,大连啊,还有海外的美国啊,新西兰啊等等)而且我至少家里面不是底层的,只是平时比较老实比较善良,什么都忍,可能那个疯婆子觉得我是农村人吧,家里面没有背景可以随便欺负。只是她不晓得,她欺负人选错了对象,如果换成真的农村的(没有冒犯的意思,我也是农村人,只是后来爸爸妈妈很努力的买房),破二本硕士学历,垃圾专业,性格木讷老实,对人真诚善良,对他人而言只是一个可以装逼的对象和随便欺负的人而已,不过她错了,我不是。

你的善意你的友好你的优秀得带点锋芒。以及,打死不相往来,我只想快点毕业,尊重你我因为我有教养,并不是意外着我真的必须跪拜你,总算知道为什么他儿子高考只考了二专了,哎,流氓类文人啊,真的是 TTM 的恶心了。

还有我真的是知道我们学校垃圾啊,我考本校只是想轻松一点,况且我喜欢虐菜不喜欢去名校被虐而已,反正不管我学什么专业什么垃圾学校毕业的,反正最后肯定可以找到一顶一的好工作的,所以无所谓喽。所以从研一开始就一直听她逼逼夸我们学校多牛,她自己资源多好把我送去 985 读博,自己哪个学生去了什么事业单位(还不是别人自己考的)多么厉害,哪个朋友的儿子去了哥伦比亚大学读博(又不是你儿子,切),哪个同事的女儿在什么省级政府部门工作又嫌弃无聊辞职出国读研了,我都随口附和,毕竟演戏还是要全套的,反正我心里面知道你什么水平,我演完,扮猪吃老虎嘛,撑到毕业就 OK 了反正没有来往了,毕竟听你吹牛我还觉得蛮好玩的,谁晓得你还在快毕业的时候羞辱我,说她二专儿子的同学,计算机专业在成都月薪 1 万(还特意强调他父母农村残疾),我这种死气沉沉的性格,读研又没有做太多项目(你自己有没有项目心里面没有 AC 数嘛),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行,没有哪个老总会给我工作(拜托我能不能找工作关你什么事啊,我不工作家里面收房租也很强啊,还有理财都不用工作了好嘛? 还有,老总给不给工作是老总的事,现在都凭本事吃饭,我去了世界 500 强国企总部都没有本事,那你有本事你去啊,你一个生物的教授你去金融行业投简历啊,你不是专家嘛,你不是博士嘛,你儿子又那么牛,高考二专研究生日本读的农学你让他去投金融 500 强啊,看看老总给不给你工作),TM 老子又不是不晓得生物类专业垃圾找不到工作,计算机二专都可以找比生物研究生高薪很多倍的工作,我没有撕下来你的遮羞布(毕竟不好招生,我一直都看破不说破,学弟学妹问我我们学校好不好,老师还不好,专业好不好我都说的很客观,就说还是不错的)还真的以为我傻嘛,那好啊,互相伤害啊,那我直接告诉你我找到金融行业世界 500 强国企总部的工作了,看你怎么逼逼啊,来啊,你儿子不是牛逼嘛,你不是教授嘛,来啊,有本事让你儿子在小日本博士毕业后找到我这样的工作啊,哈哈哈哈,真的是,看她那一脸惊恐的抽搐表情我就开心,反正我装弱也装 2 年了,你之前一直批塞我我当没有听到,居然还敢说不晓得我家里面干嘛的,哈哈哈,那对不起啦,我不陪你演戏了,我告诉你了,请你自己圆场哈哈哈哈。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i7153M 发表

人迟早都要死的,早点晚点没什么区别。可惜我没有他勇敢,如果我走了,父母该怎么办?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针对上述某些回答)请不要用经济学的名词去解释生命。

qtdyd“机会成本”,以为每个人都是 “理性人”or“经济人” 吗?!

生活远非一个模型可以解释的,保持尊重吧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觉得读书,做科研最大的压力在于结果。而且博士生对于科研难度要求较高,在短的时间内要做出好的成果。

而一般普通的人,普通的工作,基本没有什么是时间解决不了的。拖过去,挨过去,时间会让这个事情过去。

可是科研,论文是一个你没有结果你永远没办法拿到毕业证,无法终结的事。除非你中断自己的学业。

可是又有太多人,没办法告诉家人,虽然我读到了博士,读到了硕士,但是我就是一个普通人,我一路都是靠着努力勤奋走出来的。在一个通过勤奋和努力都没办法做到的世界,我对自己充满的严重的怀疑。我不行,这三个字充斥着自己的脑海。自己认为自己不行,精神上就真的垮了。

没办法回到没读博以前的普通日子,没办法接受自己不行。通过拿到学位证明自己可以有如此渺茫。生不如死吧。

说一点我自己的感受。从小由于过分认真,听话,传统的理念深入我心。要善良,要为他人着想,要遵纪守法,要无私奉献等等。可是真实的世界真的是这样的嘛?那些教我们的教授,把我们当网大把大把捞钱; 那些成功的部门领导,踩着前人的成果往上爬; 那些在一个位置呆的很稳的技术骨干,明明就挑挑拣拣,利用职务的权利整治那些他不喜欢的人; 那些所谓社会上的成功人士,无不游走在法律边缘,通过人情,喝酒,围标等手段打压其他人。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

所谓的成功是这样的嘛?我们努力多年,拿到硕士,博士学位。一样要在毕业以后,成为自己曾经最看不起的人嘛。如果这样,为什么要教我们善良,无私,遵纪守法。

我真的很难接受自己变成这样的人。我很难接受这个社会其实就是这样不堪。我也很难接受我要把这种不堪扩大,然后带给我将来的孩子。我更不能接受给他一个美好的愿景,却通过自己的实际行为,告诉他,你看你的爸爸妈妈也是这么不堪。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人有权主宰自己的生命,也有能力决定自己生命的中止。

但人终究是社会的人,一个人不只为别人而活,也不唯为自己而活。

我觉得有必要尊重一个人所作出的放弃生存的选择。但他既然放弃了这个世界,就不要苛求世间一定要理解并且认可他作出这种选择的缘由吧!

所以我向来历来是不喜欢厌世常见的那种轻生者的。我为他们而惋惜,更有种与对亲戚家孩子恨铁不成钢近似的愤怒。而且,因为我时常为自己年华的虚度、为亲人的老去而惶恐不安。他们的放弃对我而言,就像是一个不尊重他人的穆斯林大肆宣传吃猪肉有多恶心。感觉自己珍重的事物与这份珍重的心遭到了冒犯。

知乎用户 红鼻子叔叔 发表

抑郁症各行各业都有,博士也不例外。甚至,因为博士读书多,思考问题深入,更容易抑郁。不是有句老话吗:痴呆儿童欢乐多!

按理说,博士在精神和物质上都是优于常人的,那么是什么动机造成了抑郁呢?其实不外乎三方面原因:

一是过分要求,把 “可以” 当成“必须”。例如,“我这篇文章应该可以录用吧”,在心理上理解成“我这篇文章必须录用”,期望值过高,导致挫折感过强。

二是绝对概括,把部分当成整体。例如,几次实验失败,在心理上理解成 “总是失败”,看不到成功与希望,心灰意冷。

三是内心悲观,把挫折当成终身审判。例如,一次科研项目没申请到,在心理上理解成 “完了,全完蛋了”。事实上,跌倒了还可以爬起来。

以上是个人的揣测,也许是其他原因,例如感情、经济等,仅供大家参考。更多教育问题,欢迎在 “红鼻子叔叔” 公众号留言,共同探讨!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他选择跳江自然有他的原因,你不能穿着他的鞋走一遍他的路,给予逝者最后的尊重。

-———— 下面随便说说

这些年逐渐的明白了一个以自由看待教育的观念,“官方教育”始终是想把你培养成它想变成的人,专业设置,培养方案,都是人定的,主观的东西就要保持质疑的态度,而不局限于 “官方的培养方案” 这种东西。

所以可能要给一些 “学霸” 们泼冷水,如果你是真心喜欢科研,想在高校任教,的确无可厚非。错就错在,一部分人从本科开始就上错了车,却不愿意逃离安乐窝,稀里糊涂读了硕士,甚至是博士。在得知当年同班的一些学渣们在某领域小有成就或者在职场平步青云时会怀疑自己,想到儿时的梦想,看看现在的自己,自然会有一种难以述说的苦楚。通过一系列教条麻痹自己,披着为 xxx 奉献的躯壳而活着。这类人是他的错吗?不,不是。

知乎用户 FireLighting 发表

感觉读博的人都是有想法的,要么扬名立万要么上街要饭,平平淡淡是什么不存在的。还是我等闲鱼混个硕士学历,过得轻松,承认自己平凡,快乐幸福的在小康之路上奋斗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为人母看到这个消息和遗言,泪崩啊!有什么过不去的坎,这么绝情?想开点,大不了不要这学位吧。人生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父母若开明些,情况也许会更好些吧。可惜了这个孩子,心痛。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想起来老师的一句话,博士要读好几年,而且这几年你没有收入,不知道未来干什么,不知道前途是否光明,面对各种同学已经结婚生子,升官发财。(大概这意思,有稍微添油加醋)期刊,论文

我们不过是个人而已,不要相互为难了

知乎用户 任巍 发表

人活一世,除了智商,还要注意情商、财商、挫折商的培养。

做事情要基于热爱去做,就不会太在意别人的眼光,你来世界一趟,还没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也没享受到美好的爱情,确实可惜。

这也给我们提了个醒,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能钻死胡同,世界很大,不要活在一种标准里。

知乎用户 Phoebe 发表

人生以后有多长且未知,但硕博的精神压力真是很多人截止目前为止的巅峰了…

如果没有力气往前走了,站定也是好的,以后会越来越好…

还有就是,对自己好一点,忍受不了就不要忍受了,活着才能有以后,才有机会回头笑看这段经历…

知乎用户 王健 发表

针对评论中的一些问题说说我的想法。第一,勤奋努力是一个相对普世的价值观,当然前提是在你有事业企图的前提下,不想做成任何事情当然就不用考虑去努力突破。想在任何领域有所成就,不付出努力和超越,一般不可能。第二,什么是事业?权位,财富,高薪中产,慈善事业,探索科学,追求艺术,征服高山等等,都算。这里可以有多元维度,国内的问题是维度太单一,导致的问题是,千人一面,有很多人其实内心里不是这个,但是在外界的压力下,也得拼着上。顺便提一下你导师的心态,明显也是受大环境影响,只说一点,四十岁以后获得比教授大的成功者也不少,关键在于你是否一直在努力做你想做的事业,成就有早有晚,急于求成的心态也不一定好,参见韩某某。第三,人生的维度更宽广,事业只是其中一维,当然是重要的一维,其他的也很重要,事业成功的人生不一定幸福,事业平庸的人生不一定失败。第四,上面所有的一切都建立在看清楚内心的想法和目标的基础上,才能在外界的压力下作出自己坚定的选择,据我观察,大部分人都在随大流,看清自己的人生目标其实挺难,大部分人的问题不在于不努力,而是找不到自己真正的目标。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只是想放过我自己,

因为我真的有点累了,

想停下来休息而已,

与天无关,与人无尤。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为什么说欧洲是博士的天堂?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天坑专业,在瑞士度过了 20-30 岁的大部分时光,拿到了硕士博士。如果说在瑞士读书的优势,我觉得有下面几点: 1. 钱多。我这些年靠博士的工资,去了二十多个国家。后来毕业离开瑞士去别的地方工作,退回了部分养老金。 …

如何看待网传西南交通大学博士坠亡?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根据蟑螂效应,发现一只蟑螂,家里面已经有十几万只蟑螂了。建议教育部,出台对导师有约束性的文件,别再停留在师德师风层面。这种学生自杀的事件近年来频出,不是偶然事件,但是没有那个老师受到处罚。另一方面,建议纪检部门,对 …

读博第5年,我从北大退学了

黄高乐以中南大学计算机系连续四年年级第一的成绩,保研进了北大计算机研究所,读“直博”,也就是硕博连读。理想情况下,四年之后,他能拿到一个北大的博士学位。现实却是,读博第五年,也就是2019年,他办了退学。 就读期间,他所在的实验室有5位在读 …

中国研究生导师是否权力过大?

知乎用户 光荣与梦想​ 发表 现在对学术圈就那样,本科毕业写论文导师一面都没见过,微信不回,电话也一样(自己怀孕了,3 月 4 月生产和坐月子,接的学生也是最多的),从未有过任何的指导,但还是在指导卡上签了字,答辩一边不让答辩,理由是论文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