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等 17 部门发布「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可能带来哪些影响?

by , at 17 August 2022, tags : 生育 家庭 政策 孩子 托育 点击纠错 点击删除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搜狐新闻​ 发表

仔细看了一下政策的原文,说实话,虽然和之前的政策比多了很多具体内容,但整体感觉还是太粗,我看下来觉得最有价值的大概就是下面两条:

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同步参加生育保险。未就业妇女通过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享受生育医疗待遇。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缴纳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含生育保险费),保障其生育权益,所需资金从失业保险基金列支。————灵活就业人员和失业人员以后都有机会领取生育津贴了。

指导地方综合考虑医保(含生育保险)基金可承受能力、相关技术规范性等因素,逐步将适宜的分娩镇痛和辅助生殖技术项目按程序纳入基金支付范围。——无痛分娩和试管婴儿,以后会纳入医保了。

其它的都是些看起来很美好,但实际执行和落地起来,问题很多:

进一步完善公租房保障对促进积极生育的支持措施,各地在配租公租房时,对符合条件且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可根据其未成年子女数量,在户型选择方面给予适当照顾;优化公租房轮候与配租规则,将家庭人数及构成等纳入轮候排序或综合评分的因素,对符合条件且子女数量较多的家庭可直接组织选房;完善公租房调换政策,对因家庭人口增加、就业、子女就学等原因需要调换公租房的,根据房源情况及时调换。——孩子多的家庭申请公租房时会有更多优待。但是房子都没有,还生二胎三胎的,咱也不知道说啥好。

推动创建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推动用人单位将帮助职工平衡工作和家庭关系相关措施纳入集体合同和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条款。实施母乳喂养促进行动。女职工比较多的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孕妇休息室、哺乳室,配备必要母婴服务设施,更好满足孕产期、哺乳期女职工的需求。鼓励有条件的用人单位、学校、社区、群团组织等开展寒暑假托管服务。——这一般也就大型国企或事业单位有条件搞这些,私企或小企业就不要想了。

鼓励实行灵活的工作方式。用人单位可结合生产和工作实际,通过与职工协商,采取弹性上下班、居家办公等工作方式,为有接送子女上下学、照顾生病或居家子女等需求的职工提供工作便利,帮助职工解决育儿困难。——灵活办公,这得向公司申请并且获得允许才可以,而且就算公司特意弹性上下班或居家办公了,也是很多问题。疫情期间,很多公司都是居家办公,不少公司会要求天天开着摄像头监视员工,还得天天写日报,没有下班概念,领导随时召唤…… 而且我想没有哪家公司能同意员工居家办公长久达到三年,能同意你这 2 周或者 2 个月居家办公就不错了,后面咋办呢?

切实维护劳动就业合法权益。推动完善促进妇女就业的制度机制,加强对女性劳动者特别是生育再就业女性相关职业技能培训。持续开展就业性别歧视约谈工作,依法查处侵权行为。督促用人单位依法依规落实对孕产期、哺乳期女职工关于工作时间、工资待遇、劳动强度等方面的特殊劳动保护。加强监管执法,健全司法救济机制,探索开展妇女平等就业权益保护检察公益诉讼,维护妇女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强化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推动职工权益保护法律法规贯彻落实。———保护女性劳动者合法权益这一条,落地就更难了。很多企业都精得很,招女员工太麻烦了,干脆就不招,或者根本就不把你当女的,怀孕期间也给安排一堆活,你要是拒绝就是主观能动性差,最后拿个最差考评,没有奖金,等于间接降薪了。工会更是个摆设,我就没听说过哪家工会发挥过作用的,很多工会的人员都是 HR 兼任的,这和请恶霸地主当县官有啥区别?

总之,我觉得在鼓励生育政策上还任重道远,继续摸索吧,希望能早些出一些更接地气更容易落地执行的政策出来。

知乎用户 雪球妈妈​​ 发表

先上结论:

Anything looks like a favor to women would be used against them.
任何看起来像是对女性的特别优待最终都会反过来制约她们。

政策规定了生育的福利,但是真正的问题是:

  1. 谁在为这些福利买单?
  2. 他们愿意买单吗?
  3. 如果不愿意,他们有办法逃单吗?

作为人力资源从业者,我的目光是聚焦在第七章:

构建生育友好的就业环境

(十六)鼓励实行灵活的工作方式。用人单位可结合生产和工作实际,通过与职工协商,采取弹性上下班、居家办公等工作方式,为有接送子女上下学、照顾生病或居家子女等需求的职工提供工作便利,帮助职工解决育儿困难。

企业接收到的信息:

1)团队管理成本

女性员工比较麻烦,会要求灵活办公,要求居家办公。如果按照这个政策走下去,我这里的女性员工可能比较难以管理。

(十七)推动创建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推动用人单位将帮助职工平衡工作和家庭关系相关措施纳入集体合同和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条款。实施母乳喂养促进行动。女职工比较多的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孕妇休息室、哺乳室,配备必要母婴服务设施,更好满足孕产期、哺乳期女职工的需求。鼓励有条件的用人单位、学校、社区、群团组织等开展寒暑假托管服务。

企业接收到的信息:

2)财务支出

如果我公司女性比较多,我就需要建立孕妇休息室,哺乳室,配备必要母婴服务设施。这些空间和设施的成本是多少?我可以负担吗?

(十八)切实维护劳动就业合法权益。推动完善促进妇女就业的制度机制,加强对女性劳动者特别是生育再就业女性相关职业技能培训。持续开展就业性别歧视约谈工作,依法查处侵权行为。督促用人单位依法依规落实对孕产期、哺乳期女职工关于工作时间、工资待遇、劳动强度等方面的特殊劳动保护。加强监管执法,健全司法救济机制,探索开展妇女平等就业权益保护检察公益诉讼,维护妇女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强化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推动职工权益保护法律法规贯彻落实。

企业接收到的信息:

3)法律风险

国家会对女性员工的保护更加好一些,如果我司孕产期女员工去投诉的话,我有多大的概率能赢?还是我会被按着吊打。


谁来为生育买单?

然后,大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都会开始思考一个问题:

1)如果这些成本我接受了,对企业有什么好处?
2)这些成本我接得住吗?如果接受了,我还能稳定盈利吗?
2)如果我不愿意接受,我可以逃单吗?会被处罚吗?

然后,企业会发现:如果我不公开在招聘广告上拒绝女性,但是在实操过程中就是不招聘女性,这些成本就消失了,而且没有处罚——我真是个大聪明。

我在之前一个高赞回答里提过:

如今职场女性和企业主在生育上的矛盾激化,既不是女性员工的问题,也不是企业的问题,其实就是一个财务问题:女性的生育成本,到底谁来买单?

如何看待女员工入职才 3 天就宣布怀孕,产假结束提出辞职?

咱坦诚说,绝大部分企业的觉悟,到不了蜘蛛侠水平,大概率还停留在毒液水平。

更何况企业发现只要略施小计,就能规避这个社会责任。

对于女性来说,生育本身就是走鬼门关,加上还会受到各种职业发展上的限制,意愿也是不足的。

三孩政策的受益者是谁?

当然是我们的伟大祖国。

我们国家如今为什么开放二孩,接着开放三孩,未来还可能全面开放?

因为我们很清楚,如果年轻人都不生了,咱 80 后 90 后未来的养老是没人解决的。

这个盘得有人接。

40 年后,我年近 80,按照政治书上说的,那是一个「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间节点。到时候,我们这一代人的养老金,是出在当时的 20-40 多岁的年轻人身上的,也就是 10 后 - 30 后

到时候人口结构是不允许失控的。

要么是从外引入,比如菲佣,当然咱的规模,怕是 3-5 个菲律宾满足不了。

要么是靠咱自力更生,那就需要有更多的激励策略——掏钱。

企业是逐利的,不愿意养闲人,理解。

女性生孩子需要得到足够的经济和安全保障,也理解。

正常的逻辑是谁受益谁买单。

咱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强国了,还机智滴用法规把责任安排给企业。企业嘛觉悟有限,不愿意买单。这就是今天企业和女性员工矛盾重重的根本原因。

如果出台一项新 policy:

企业有怀孕女员工的,用出生证来换取抵税资格,生孩子的女员工越多,税优政策力度越大。

到时候你会发现,老板都会关切的问女员工:你都 26 了怎么还不生孩子?你结婚两年了是可以考虑起来了哦。

这是我作为一个普通人力资源从业者想到的方案,不见得一定对,可能还有细节需要完善,但是大方向上,我认为是靠谱的——不要让职场女性和企业为生育买单,因为他们会用子宫 / 脚投票。

知乎用户 Sean Ye​​ 发表

看了几条,自己挑个重点:

推进辅助生殖技术,预防非意愿妊娠,减少非医学需要的人工流产。

鼓励灵活工作,住房政策向多子女家庭倾斜。

虽然很好理解,要扩大人口,就要促进人生孩子,也就是怀了最好就是健康的、健康的最好就要生了、生了再让个人公司政府三方一起养。

但真的会有用吗?信心不大。

说到要养小孩,那么首先公司要能放人,于是意见指出说要让父母要能灵活上下班,这样才有养孩子的时间,或者让公司构建孩童友好型场所,让员工带着孩子来上班。

但就这个疫情,好多公司大规模裁员就不说了,倒闭的发不出工资的也比比皆是,要让公司负担起这部分育儿费用,我看挺悬,就看后续还有没有更具体的公司补贴相关政策了。

养不一定有着落,那么生呢?

预防非意愿妊娠,减少非医学需要的人工流产,这两条连一起看,其实也就是释放出了一个明显信号,如果真不想生,小年轻就要做好安全措施,一旦怀上了而且没有什么大的健康问题,只是单纯不想要,那么 “非医学需要的人工流产” 可就难了。

那么推进辅助生殖技术有用吗?

2021 年 5 月,《柳叶刀》发表的《中国女性生殖、孕产妇、新生儿、儿童和青少年健康特邀重大报告》显示,2007 至 2020 年,中国不孕发病率已从 12% 升至 18%。据此粗略估算,我国不孕不育的患者人数在 2020 年就已超过 5000 万人。

这里头因素很多,工作压力、生活习惯,近年来很多男性的精子质量不断下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临床上不孕率的升高是有目共睹的。

这样看,似乎放开辅助生殖技术对人口增长是挺好的,这几年我国的辅助生殖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如果真有 15% 的人口因此获利,那么起码生育率不会降的像之前一样那么难看。

然而,我国不孕率真有那么高吗?形势真有那么严峻,每八对夫妇中就有一对受不孕不育问题困扰?事实上,这个数字仍有争议,主要原因就是不孕率的统计方法不同。

在医学领域,出于诊断治疗和医学统计的需要,一般倾向于采用 “没有怀孕” 作为判断标准,一个女性只要在无保护的性生活下超过 12 个月 ( 也有用 24 个月的标准) 仍没有怀孕就被判断为不孕,与此相反,人口学领域的研究旨在衡量一个人口的不孕模式和变动趋势,更倾向于将不孕不育视作没有活产,而不仅仅是没有怀孕,对女性不育状态的维持时间也限定得更长,会使用 3-7 年作为期限,以更好地反映女性或夫妇“无子女” 的状况。

2020 年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有一篇基于人口调查数据的分析研究显示,在临床医学和流行病学领域,出于诊断和治疗的需要,判断妇女是否不孕的时间期限往往被压缩得很短,仅在 6 个月到 2 年之间,这一范围过于狭窄,据此计算出的不孕率会高于妇女中真正终身未怀孕或无子女者的比例。

医学定义下的不孕率并不意味着真的有超过 15% 的夫妇终身无法或无能力生育。将用于医学诊断和流行病学统计的不孕率简单误解为一批人中有大量妇女会终身无子女,并以此估计生育水平,就会对中国的真实生育水平产生极大的误解,将会大大高估不孕症对生育水平的影响

这篇研究从终身生育行为的角度出发,利用历次人口普查和 1% 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中国 40 岁及以上妇女中终身无活产子女者的比例始终非常低,约在 0.42%-6.07% 之间,终身不孕者的比例也极低, 约在 0.27% -1.00% 之间 (排除未婚妇女) 。考虑到其中还有自愿不育的妇女,真正因生育障碍而终身不孕不育的妇女比例还会更低,远未达到 15% 的水平,在这样的情况下,非自愿不孕不育对我国生育水平的影响是较为轻微的。

而且现如今辅助生殖技术一次几万的价格对一般家庭也是一笔大开销,也就是说,指望这部分不孕不育的人群挑起人口生育的大旗是不现实的,也许有用,但没有大用。

归根到底,生育率的下跌还是因为年轻人的思想发生了转变,种种压力下 “生不起孩子”,就看之后还有没有更加具体的挽救年轻人思想的措施了。

不过,现在科技那么发达,越来越多工作都被或者即将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一边是生育率下跌人口不够,一边是大批失业的 “无用之人”,这对比只怕以后会越来越明显

知乎用户 鹿辞鑫​ 发表

作为奶爸,谈点感性的体验吧。

个人觉得影响我生育欲望的最大因素是安全感。

我原来在北方工作,那个城市比较落后,生活节奏慢,车开得慢悠悠的,路上全是晃晃悠悠的人群,街边各种小店和摊贩。

虽然工资低,但是物价也低,工作压力没有那么大,小地方都是熟人社会,即便做错点事情也不会多严重。

可是自从来到沿海城市,路很宽,街道很干净,楼很漂亮,车很多速度也快,没有小店小摊,没有烟火气,没有人情味。

同样的规章制度,北方小城只是做个样子,这边是真的执行,譬如你忘了监考或上课迟到,那是教学事故,可以开除你。

每日提心吊胆,手机各种提醒,唯恐自己忘了就坏事了。

所以这边的效率高,背后是无数人的无数的担惊受怕。

这边房价又高,背的房贷也高,你虽然工资高了,但是不敢丢了这份工作。

于是更加担惊受怕,没有安全感。

跟其他动物一样,处于受惊状态的人,是很难(授)受精的。

……

可以这么讲,大城市本身就是一个扼杀生育的地方。

城市越大,人与人之间越疏远,规则也越严格,也越没有弹性和人情味。

这就是经济和效率的代价。

所以即便你在一线城市有房子,大概率也是不愿意生孩子的。

因为越大的城市,越没有人情味,每个人都是孤岛。

再加上通勤时间长,夫妻俩都难得在家里做顿饭吃,哪里有什么烟火气呢?

这样的家庭能养一个孩子都是不错的了。

……

想要提高生育率,得改变这种不安全的紧绷的氛围才行。

让节奏慢下来,让人更有安全感,让人与人之间更有人情味。

可是资本是不会允许这样的氛围出现的。

所以如果还有希望,希望只能在 “社会主义” 这几个字上。

知乎用户 简在我心​ 发表

看文件,很重要的一点是找到里面有哪些东西是最重要的、需要最先最努力去落实好的,他们业内人士叫 “可操作性”。

一份文件摆在桌上,所有的要求里,哪些更有可操作性?哪些会更快实现?哪些会不打折扣地落实下去?

最直观的判断方法是,去找相应的要求是否有量化标准、是否纳入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考核、是否有很具体的、涉及到权责的安排。

其次是琢磨用词。

比如,当文件中的某件事带有定量词汇,像 “增加”“减少”,就相对重要——为什么文件要强调“增加”?因为原来少呗。相对而言,“增强” 就是一个不太好量化的行为。年底来督查重点任务完成情况的时候,是否增加看一眼数据便知,是否增强则需要带有主观判断了。

再举个例子:“完成”和 “推动完成” 和“推进完成”是不一样的;“制定”和 “研究制定” 和“探索制定”是不一样的;“可以做某事”和 “要做某事” 和“必须做某事”是不一样的(这是大部分媒体会忽略的方面,很多媒体搞标题党,把文件里的 “可 XXX” 直接改成“好消息来了以后我们都能 XXX”,很不职业,误导受众);“提倡”和 “鼓励” 和“支持”和 “引导” 和“组织”五个词各自不同,而这五个都跟 “落实” 不一样——“落实”又跟 “实现” 不一样。这些细微的差别,也能反映出文件内容的紧要程度次序。

此外,文件特别是这种政策类指导意见,每一段基本上是遵循总分结构。第一句讲大方向,后面每一句都是分层次讲具体要做些什么。

这份文件内容,我粗略看了一遍,个人感觉,群众能切实体会到、而且比较重要的内容主要有:

(我把关键的词语给加粗了,还在后面的括号中写了自己的粗浅理解)

1. 各省、市、县级均应设置 1 所政府举办、标准化的妇幼保健机构。(硬性要求,非常具体,指标到县,这样具体、明确、细致的要求,在这种级别的文件中并不常见。)

  1. 做好新生儿参加居民医保服务管理工作。(我印象中,之前的新生儿参保是自愿的,居民去给孩子落户口时,工作人员会问一下要不要参保。这次提出要做好管理工作,很可能各地区会下指标。)

  2. 减少非医学需要的人工流产。(定量词汇,考核的时候可能会看数字。)

  3. 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2022 年,全国所有地市要印发实施 “一老一小” 整体解决方案。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和引导,实施公办托育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和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带动地方政府基建投资和社会投资。(硬性要求,资金来源、载体活动和要求都比较具体,属于各地区拿到文件就可以开始干的。)

  4. 落实社区托育服务发展税费优惠政策。(硬性要求。)

6. 托育机构用水用电用气用热按照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硬性要求、非常明确。“按照”就是一模一样,假设是 “比照” 那就未必一模一样了。)

7. 各地要建立托育机构关停等特殊情况应急处置机制,落实疫情期间托育企业纾困政策。(硬性要求,涉及到机制创新,一定会进年底考核内容。)

  1. 深入开展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创建活动,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有明确的载体活动,没准会加入创城大礼包……)

  2. 严格落实托育机构消防安全指南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加强部门综合监管,严防安全事故发生。(硬性要求。)

  3. 国家统一规范并制定完善生育保险生育津贴支付政策。(硬性要求,各地区在发放保险津贴方面,包括方式、数额可能都会有变化。)

11. 未就业妇女通过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享受生育医疗待遇。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缴纳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含生育保险费),保障其生育权益,所需资金从失业保险基金列支。(非常具体,直接规定了任务所需资金来源。)

  1. 实施好 3 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硬性要求。)

  2. 切实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硬性要求,不过 “家庭经济困难” 的标准似乎没有明确。)

  3. 确保义务教育学位主要由公办学校提供和政府购买学位方式提供。继续落实 “两免一补” 政策,降低学生就学成本。(比较具体。这里有的朋友可能会说,都有 “确保” 了,为什么不是硬性要求?因为后面还有个“主要由”,也就是给公办、购买学位之外的方式留了个口子。)

  4. 严格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政策。(硬性要求。)

  5. 持续开展就业性别歧视约谈工作,依法查处侵权行为。(比较明确,这一点也是各地区方便做出成绩的,因为约谈工作并不需要许多资金投入,而且易于宣传。有经验的领导干部,一定会首先在这方面出成果。)

  6. 破除婚嫁大操大办、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破除” 是很硬的词,不过具体要求并不明确,到了县一级可能会有界定是否属于大操大办、高价彩礼的具体数额……)

18. 组织创作一批积极向上的文艺作品,讲好新时代美好爱情、和谐家庭、幸福生活的中国故事。(非常具体,具体到 “幸福生活” 后面没有 “等” 字的程度。)

19. 开展全国生育友好工作先进单位表彰活动。(有明确的载体活动。)

想仔细研究的朋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把上面的内容分类,大致就能把握文件到底要求了什么,其中什么内容最重要。

其实没想到这个只分析文字、不做过多推论、也没有感情色彩的答案会有人关注,而且点收藏的朋友好像比较多。

这东西有什么值得收藏的…… 多看几次文件,谁都能总结出这些东西。归根结底,政策性、指导性文件不像有的朋友认为那样,都是翻来覆去说一样的话,也绝对不像少数人渲染得那么高深莫测。的确,文件的每一句都是经过思考才写上去的,但这并不是为了把含义隐藏起来,而是为了把含义表达得更准确、更通俗,所以用词很讲究精确。

总之,一个行业有一个行业的习惯而已。

与其挖空心思琢磨文件所谓的 “真意”,不如对照现代汉语词典反复看几遍,我们的收获会更大。另外,看文件一定别带情绪。人是有感情的,谁都避免不了先入为主,那就尽量理性一点、客观一点,对文件的理解也就更准确一点。

知乎用户 等待鱼鱼 发表

第六七条『降低托育机构运营成本、提升托育服务质量』戳中我了。

养一个娃,最艰难的时间段在哪?

不同人家有不同的体会,但就我来说,最难的时间就是产假结束到娃上幼儿园之前。

钱的开销都是固定的,一周一罐的奶粉也不是负担不起,从生活开销里挤挤孩子就大了。

但照料这个钱省不下来,两年半是 30 个月,这 30 个月:

育儿嫂,能带孩子的 5000 打底,30 个月就是 15 万。

送托育机构,费用比育儿嫂略低,也得十来万。

老人来带孩子也不是不行,这要老人退休或者自由职业,还有,老人来带几年孩子,你不能没有一点表示吧?轻了不行,重了一样是生活的负担。再者,现在年轻人有几个住大 house 的?人一多,居住体验也差。年轻夫妻有足够的情商应对生活中的磕磕碰碰,处理不好极易引发家庭矛盾。


所以看到降低成本,提升质量的时候,心里有一点差异,能感觉这份文件不是一个空话,而是切实做过调研,了解过年轻父母困难的。

父辈那会生孩子多,为什么?

对农村来说,就是多个筷子多个碗,长大就是劳动力。

而城镇职工一样没有后顾之忧,很多工厂、医院有托儿机构,母亲产假结束,孩子往那一放,下班过来带回去就好。

挺羡慕那会的。

后面如果让托育机构大力发展,甚至转变为社区卫生中心那样的模式,普适、经济,哪怕质量不高,自然对想生孩子的家庭有很大的意义。

生育率降低本身不可避免,

想提高,不是去催促不想生的人变的想生,

而是给想生的人创作条件,让他们安心的生。

知乎用户 陈子杨 Dr.outside​​ 发表

开始急了?好看的还在后头呢,预计 2022 年,负增长至少 50 万,2025 年以后如果生育没有起色,那么至少年均负增长 500 万以上是新常态

2023 年 1 月下旬公布 2022 年出生人口,大讨论开始,静观其变

实施积极生育支持措施,需要积极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建立健全人口服务体系。《指导意见》就以上两方面工作作了具体安排,提出充分发挥各类媒体作用和群团组织优势,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倡导尊重生育的社会价值、尊重父母、儿童优先、夫妻共担育儿责任。推进婚俗改革和移风易俗,倡导积极婚育观念。组织创作一批积极向上的文艺作品。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开展全国生育友好工作先进单位表彰活动。加强政府和社会协同治理,强化乡镇(街道)、村(社区)等基层人口管理体系和服务能力建设。强化基层人口信息管理职责,促进基础信息融合共享,科学研判生育形势和人口变动趋势。建立健全生活、养老、医疗、精神慰藉等全方位帮扶保障制度,动员各级计划生育协会深入开展 “暖心行动”。

这一段很有意思,教育广大女性回归家庭,向传统伦理回归,三从四德再树起来?

知乎用户 强哥 发表

适时可以推出生育码,

出行需要凭 健康码、行程码、核酸码、生育码 进出公共娱乐场所。

针对育龄民众分阶段分年龄段进行赋码

未满 25 岁未婚未孕给绿码

25-30 岁已婚未孕给黄码

30 岁以上未婚或者未孕给红码。

红码人员的出行消费提价 100%,黄码提价 50%,绿码按原价。

如果生满 3 胎给金色边框,消费打 9.9 折。

生满 5 胎给金色 + 证书级生育码,消费打 9.5 折。

60 岁依旧未孕的取消养老金!

希望此建议尽快落实,推动社会健康发展势在必行!

知乎用户 王牌唱多火箭队 发表

开门见山,直接梳理一下有用的大概有哪些类型的政策:

1. 婴幼儿健康照顾

2. 休假以及社会保险类

3. 住房类

4. 税收类

5. 就业类

6. 服务类

7. 教育类

其中不算是空话的,正儿八经可能能有点用的,我看还得是住房类政策。其他方面的政策,不说老调重弹吧,也就是聊胜于无。有些话已经喊了好多年了,比如教育问题,就业歧视问题,这个很可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也很难有切实有效的政策可以出台。

比如我觉得社保政策还可以再倾斜一些,文中的社保政策只是 “未就业妇女通过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享受生育医疗待遇。”,范围太窄,还可以继续拓宽。

重点来看看住房类关键政策:

1.“进一步完善公租房保障对促进积极生育的支持措施。”

2.“在缴存城市无自有住房且租赁住房的多子女家庭,可按照实际房租支出提取住房公积金;对购买首套自住住房的多子女家庭,有条件的城市可给予适当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等相关支持政策。”

一个是公租房,一个是公积金。不得不说这两项政策,如果落到实处的话,还是有比较大的好处的。公租房如果可以保障一定的质量,对低收入人群来说确实算是一个解决住房问题的好手段。而公积金贷款额度如果可以切实上调,起码就住房贷款利息这方面对部分家庭也有不小的缓解压力。

这两项政策,我个人还算满意,但是该说不说呢,确实也没有强到有决定性的作用,应该说是一个好的开端吧。我相信,至少高层还是有解决问题的心的。

知乎用户 叶公子高 发表

记得小时候,老人们总是说,多子多福。特别是生个男丁,过年的时候祠堂里要热热闹闹好几天。

到父母那一代,就已经是生女儿招商银行,生儿子建设银行。

到我们这一代,就是子孙自有子孙福,不生子孙我享福。

为啥转变那么大呢?真的如砖家叫兽所说,年轻人没有担当,没有社会责任感,所以不愿意生孩子?

我有问过一个朋友,他有一个孩子,老人一直跟他说让他继续生,但是他和老婆都不同意。他说,我辛辛苦苦也就这样过着生活,生下一个就好好的养。要是生下两个,我没有办法保证他们有更好的生活。生下来就要负责,当下小孩养育成本那么高,加上房贷车贷老人养老,实在是负担不起。

我又问了另外一个未婚朋友,他说有去相亲,但是都没有什么结果。虽然有彩礼钱,但要买房没有钱,现在拍拍拖,玩玩可以,结婚不敢想。每个月赚的钱都拿去拍拖了,吃喝玩乐送礼物,根本剩不下钱,结婚动不动就是要房要车,根本没有条件。

是年轻人不愿意有个家,不愿意娶妻生子,不愿意多生几个么?当然不是,是因为太难了。

整篇指导意见看下来,就没有提到高房价的,就没有提到城市落户和适龄儿童就读困难的问题**(真是长篇大论避开要害)**,指导意见上面的提取住房公积金,保障怀孕妇女的就业和产假,有几个私营企业和工厂能做到?

若是不先解决成年人 996 内卷和高房价高负担的问题,怎么有希望让新生儿的成长环境更好呢?

连父母都天天 996,每月忧虑房贷压力,开始厌倦这个社会。那他们怎么可能会愿意生下孩子让孩子继续经历这样的人生?

不生孩子不是不负责任,是因为吃过太多的苦,看清了太多的真相,看到人生过程有各种洪荒猛兽,和遍地荆棘,才不忍心把孩子带来这个世间。

若有本事让孩子生下来变成人才那还好,若明知是牛马,那便算了吧。

既然知道无能为力,也许这是最好保护你的方式。生下那么多,然后全部卷的要死,那便算了吧。

关注我的公众号,有最新的时事和房产资讯,还有犀利点评。

公众号:hardy 聊一聊

知乎用户 hardy​ 发表

有没有可能,人家根本不关心生育。

就是来给房产壮信心的。

知乎用户 薇尔莉特 发表

来说说感想

一、总体要求

“长期” 均衡发展,明白了,就是以后的事儿

二、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

没人生你服务谁去啊?

三、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人人都知道公办的幼儿园、养老院,那是出了名的难进,人领导生了三胎,你孩子还有资格进?

四、完善生育休假和待遇保障机制

有本事先把劳动法落实了

五、强化住房、税收等支持措施

住房政策向多子女家庭倾斜,说白了,有钱的多生,没钱的别生

六、加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减负减负,越减越负

七、构建生育友好的就业环境

得了,企业更不会雇佣女性了

八、加强宣传引导和服务管理

当年超生的牵牛扒房,城里面超生就开除的,这些人可都还是中年人呐

你现在要贴大标语 “多子多福”,我看谁信

知乎用户 轮回 发表

生孩子?生个孩子,小时候喝三聚氰胺的毒奶粉;上学的时候学习洗脑的毒教材,吃有害食材做的毒校园午餐,遭受没学校保护的校园霸凌;工作了在血汗工厂上没有劳动法保护的班,享受 996,过劳死的福利,挣着仅够温饱的工资,还着全世界最高利率的房贷,老了没有养老金,还得继续去建筑工地打工混口饭吃。还是不生了吧。

知乎用户 流水 发表

大家都在分析政策,我来把我认为重要的条款分析下,其实很多条款是相互对应的。


(四)提高家庭婴幼儿照护能力。建立完善健康科普专家库和资源库,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新媒体等多种渠道,普及科学育儿知识与技能。
鼓励地方采取积极措施,支持隔代照料、家庭互助等照护模式。
扩大家政企业上门居家婴幼儿照护服务供给。鼓励有条件的托育机构与家政企业等合作,提供上门居家婴幼儿照护服务。
鼓励有资质的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和专业人员,依托村(居)委会等基层力量,通过家长课堂、养育照护小组活动、入户指导等方式,提高婴幼儿照护能力。
充分发挥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积极作用,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支持。

第一种是老人或亲朋照料,说明国家认为婴幼儿扶养的基础是家庭。这样既能消化养老保险,还能推动改善性住房降低年轻人生活成本。

第二种是企业服务,还是传统市场化运作,鼓励大概率是地方政府发补贴,终归还是需要家庭掏钱购买。

第三种是公共机构指导,仅仅是指导而已不负责。


(五)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2022 年,全国所有地市要印发实施 “一老一小” 整体解决方案。
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和引导,实施公办托育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和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带动地方政府基建投资和社会投资。公办托育机构收费标准由地方政府制定,加强对普惠托育机构收费的监管。拓展社区托育服务功能,完善婴幼儿照护设施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
支持有条件的用人单位为职工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务。加快制定出台**家庭托育点管理办法。在满足学前教育普及的基础上,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 2—3 岁幼儿**。

第一,中央给钱和地方花钱主要方向还是基建,接下来又是一波城市基建更新投资拉动 gdp。

第二,许多幼儿园早就有小小班和托管服务,接下来只是给补贴的问题。

第三,家庭托育点对应的是前面家庭互助模式,这种模式曾长期存在亲戚之间,少数是好友之间,它反而是不太好直接管的问题。


(六)降低托育机构运营成本。“十四五” 时期,拓宽托育建设项目申报范围,中央预算内投资加大支持力度给予建设补贴。科学布局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落实社区托育服务发展税费优惠政策完善土地、住房、财政、金融、人才等政策,鼓励地方对普惠托育机构予以支持。托育机构用水用电用气用热按照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鼓励社会资本设立托育服务事业发展基金,向托育行业提供增信支持。各地要建立托育机构关停等特殊情况应急处置机制,落实疫情期间托育企业纾困政策。

其实就是给托育机构补贴,只是各种优惠很容易出现骗补和挂羊头卖狗肉搞房地产行为,这里面的腐败空间很大,就看地方怎么完成任务。


(七)提升托育服务质量。深入开展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创建活动,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研究制定托育服务相关制度规范,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托育服务。
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开设托育服务相关专业,加快培养专业人才。依法逐步实行托育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准入制度。深入实施康养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加强托育岗位人员技能培训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等要加强对托育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的业务指导、咨询服务和监督检查,预防控制传染病,降低常见病的发病率,保障婴幼儿的身心健康。严格落实托育机构消防安全指南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加强部门综合监管,严防安全事故发生。加强社会监督,促进行业自律。

能说出 “加快培训”,说明这方面的人才缺口很大,上面很着急。这样一来一往就业就有了,学校经费也要扩张。


(九)完善生育保险等相关社会保险制度。国家统一规范并制定完善生育保险生育津贴支付政策,强化生育保险对参保女职工生育医疗费用、生育津贴待遇等保障作用,保障生育保险基金安全。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同步参加生育保险。
未就业妇女通过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享受生育医疗待遇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缴纳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含生育保险费),保障其生育权益,所需资金从失业保险基金列支
指导地方综合考虑医保(含生育保险)基金可承受能力、相关技术规范性等因素,逐步将适宜的分娩镇痛和辅助生殖技术项目按程序纳入基金支付范围。

第一,未来趋势是生育基金与职工医保合并,它针对的是参加了职工医保但没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接下来职工医保缺口可能会加大,财政补贴需要税费会增加。

第二,我以前说过职工养老和居民养老会并轨,医疗也一样。未就业妇女的生育保险让居民医保补充,在不考虑劳动者意愿前提下强制把失业保险拿出来缴纳职工医保。

池子就这么大,顾得了这头就顾不了那头,未来各种保险并轨会事实上发生。首先解决的还是居民与职工保险的并轨,只靠其他池子补充是短期指标之法。

因为支出成本是硬支出,不是说农民买药就能便宜,市民买药就贵。成本同等条件下还靠每年居民保险那点定额租是根本不够的,这就又牵扯到与资本的剩余价值分成博弈上,也是迟早的事。


(十)加快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促进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
进一步完善公租房保障对促进积极生育的支持措施,各地在配租公租房时,对符合条件且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可根据其未成年子女数量,在户型选择方面给予适当照顾
优化公租房轮候与配租规则,将家庭人数及构成等纳入轮候排序或综合评分的因素,对符合条件且子女数量较多的家庭可直接组织选房;
完善公租房调换政策,对因家庭人口增加、就业、子女就学等原因需要调换公租房的,根据房源情况及时调换
(十一)精准实施购房租房倾斜政策。住房政策向多子女家庭倾斜,在缴存城市无自有住房且租赁住房的多子女家庭,可按照实际房租支出提取住房公积金;对购买首套自住住房的多子女家庭,有条件的城市可给予适当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等相关支持政策。
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多渠道增加长租房供应,推进租购权利均等。各地可结合实际,进一步研究制定根据养育未成年子女负担情况实施差异化租赁和购买房屋的优惠政策。

第一,之前某位教授拿社保与生育挂钩被批了半天,事实上再怎么政治正确也于事无补,现实就是现实。

公租房问题上就非常现实,多孩家庭优先,没什么好说的。这只是刚开始,未来各种福利政策都会对多孩家庭倾斜配套。虽然没搞出不生育税的问题,可羊毛出在羊身上,给多孩家庭的补贴就是从少子或一人户家庭上出的。

第二,还是没忘了房地产,我国商品房发展的这么多年小户型是销量王者。利用改善性住房调整机会,推动中大户型房子的开发投资。


(十三)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继续实施 “十四五” 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着力补齐农村地区和城市新增人口集中地区普惠性资源短板。
切实落实各级政府发展学前教育责任,健全政府投入为主、家庭合理分担、其他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机制
优化完善财政补助政策,逐步提高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水平,保障普惠性学前教育有质量可持续发展。健全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切实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

督工狂喜的政策来了,既然学前教育也成了政府主导,接下来学前教育机构大概率不是国有化就是公家补贴为主。还是老话羊毛出在羊身上,政府的钱从哪儿来又是一个问题。


(十四)提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依法落实政府举办义务教育的主体责任,优化义务教育结构,确保义务教育学位主要由公办学校提供和政府购买学位方式提供
继续落实 “两免一补” 政策,降低学生就学成本。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提升课后服务质量,按规定保障课后服务经费。
严格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政策。加强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监管,规范培训机构收费行为。加强对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树立科学育儿观念。

这段话没什么好说的,还是双减的延续,方向性大于具体性。

感觉现阶段也只能靠政策监管和财政补贴,具体怎么个主体主阵地,我看他们还在摸索。


(十九)积极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充分发挥各类媒体作用和群团组织优势,积极开展人口基本国情宣传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倡导尊重生育的社会价值、尊重父母、儿童优先、夫妻共担育儿责任。推进婚俗改革和移风易俗,破除婚嫁大操大办、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倡导积极婚育观念。
组织创作一批积极向上的文艺作品,讲好新时代美好爱情、和谐家庭、幸福生活的中国故事。
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开展全国生育友好工作先进单位表彰活动,评选一批工作扎实、成效明显、群众满意的先进典型,鼓励和带动基层积极创新,营造生育友好的社会环境。

第一,影视行业赚钱的机会来了,希望他们能用点心,别拍出说教片。其实鼓励生育电影就是鼓励婚姻和恋爱,尤其是突出回归家庭主题。这点可以学学美国保守派电影,别老是拿钱不干事应付差事。

第二,各个公职单位最需要的是政绩,像城市和单位评选才是实打实的利好。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深刻认识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人口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密切协同配合,加快完善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总结确实能看出全文体现出国家的紧迫感,看来今年确实要进入人口负增长。到 2035 年中国就是重度老龄化国家,还有十几年的时间调整,时间上是够了。

整个文件在各个方面和利益结构都提到了,非常全面具体。文件主要对象还是婴幼儿,提了 “一老” 和青少年,也只是顺带的不是重点。

从发展的角度看也是一次投资和就业机会,钱从哪里来说得很清楚是量力而行,中央应该会有专项债和转移支付帮助。它难就难在大量服务主体多是国有资本支撑,这里面的财政负担会很大。

回到问题前提,钱的问题是靠发展还是靠改革,或者说最终还是靠改革,起码现阶段发展还能支撑一阵子。

知乎用户 卧牛​ 发表

直到现在,专家们依旧找不到大家不愿意生的原因,却还是津津有味地闭门造车,以为降低些许的生育成本、多休几天假,甚至拔根牛毛当牛排,大家就会一拥而上,集体开始伏地挺身,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我们生育孩子,是希望孩子过得比我们好,比我们走得更远,替我们看到更多的诗和远方,但现在我们收获了什么?是河南考生 551 分都无学可上,是 16-24 岁的年轻人失业率高达 19.9%,是北大原子核物理女博士成功应聘街道城管……

不用江西的周先生嘲笑我们,也不用人民日报撰文批评 “小镇做题家”,我们自己都觉得万分羞愧,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更可恨的是,可以当做纪念的石头还被美国人搬走了。

养育孩子,0 到 3 岁虽然艰苦,但也可以克服,3 到 6 岁,幼儿园费用虽然是个负担,但还可以忍受,7 到 15 岁,9 年义务教育更是一晃而过,但从 16 岁起,每一年都是巨大的负担,除了暴增的生活费、教育费、培训费、资料费、考试费等,更重要的是孩子与父母压力都大,大家一起拼命卷。

只要有光明,卷也是有价值的,但卷到最后,你就给我来个这——御封 “小镇做题家”,并赠送对联一副,上联 “看他坐拥七套房”,下联 “看她创业 2 个亿”。

一个不尊重劳动者的地方不配拥有劳动力,一个爆锤年轻人的社会也不可能会提高生育率。

知乎用户 逆江小鱼​ 发表

急了急了,上面有人急了

考虑到这一批韭菜十到二十年之后就割不动了

就开始颁布措施催年轻人生,骗年轻人生了呗

免得几十年之后没有韭菜割了

知乎用户 西街卖可乐 发表

囤点套和毓婷

断套风暴要来了。

想结扎和上环的要尽快,以后这类手术医院都不给做了。

以后的套将又贵质量又差,劲一大就漏,都是故意的。

目前只想到这么多。

蹲咋样吧。

知乎用户 盛京剑客 发表

17 个部门,没一个肯出钱的

知乎用户 总被删答案 发表

具体内容不谈,因为没什么可谈的。

来谈谈未来吧。

未来的态势就是一半 90 后不结婚生子,人口会在出生 800 万稳定到 2035 年。2035 年以后会掉到 500 万。

房地产收上来的地产税将不超过 4 万亿,如果还继续现在的土地财政状况——已经是最好估计。如果房价下行 20%,将一分钱都收不上来。

GDP 将遇上一次极大的萧条,可以媲美 1929 大危机的那种。至少掉 20% 的那种(房地产占经济比重就 20%)

利好游戏,短视频等奶头乐行业,营收扩大但是利润不增。

最后,预测今年人口在 850-950 万左右。

知乎用户 丁一帆 发表

不婚不育的看了波兰不经。

或者说当前类似的基本都是隔靴搔痒。

过不久就被忘了。

什么时候能拿出当初计划生育的气魄来呢?

知乎用户 禁与千寻 发表

有些人最擅长的就是他请客,别人买单。

这次又是谁当冤大头?

其实现在这些政策我很多不看大概也知道是啥指导思想。越南最擅长的就是让能吃苦的多吃苦,那么到了生娃这事上,估计还是鼓励能生的多生,不生的就别生。所以很可能还是鼓励三胎四胎五胎,反而是一胎你爱生不生。

这就叫按能分配……

当然,如果你想响应国家的号召,那么:

论坛上线三天,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知乎用户 一直住顶楼​ 发表

总结:已经结婚买房买车的 80 后们,再加把劲,多生几个,90,00 后这帮兔崽子,婚都不结,弃疗了

知乎用户 泉禾丹 发表

公租房要向多孩子的家庭倾斜,但对于没有孩子的人呢?现在的问题是一胎降的太狠,大多数人在工作的地方连个像样点的房子都没有,你让大家怎么能够安心的去结婚生育?我看这些家伙根本就没有想真正的解决生育问题,为了应付应付舆论而已,将来或许还是要走腾笼换鸟的路,等穷人绝育的差不多了,再去迎接黑叔叔绿叔叔进来,反正你不生有的人想生。

知乎用户 鲱鱼罐头 发表

周劼就是最好的避孕药

仔细看了,基本都是 “生” 的政策。长大了,干啥啊?还做房奴、做底层吗?

社会资源都在 “周劼们” 手里,社会几乎固化,用周劼的聊天回答:

![](data:image/svg+xml;utf8,)

用最最简单的逻辑:

中国就只有这么多好岗位:少干活、多拿钱,权利大、能力低,这些岗位靠的是什么?努力吗?

中石油、中石化这都不提,上半年,三大运营商合计实现营收约 9133.8 亿元,净利润约 933.5 亿元,日均约赚 5.16 亿元。高速公路(周劼)、银行、保险,那个干部岗位不是给自己家里人,自己人准备的?

周劼的话,全网都有,

绝大多数人的人生从怀孕起,就注定了平凡和必须拼命奋斗,那是政策的问题吗??

固化的社会阶层和持续升高的生活成本,才是最好的避孕药。

知乎用户 雪友​ 发表

阔以想象,周公子相同档次的家庭会积极生三胎,

他们有财力,有实力,有症厕,

假如以前生一个,在系统内需要给子女安排一个位子,

以后生三个,在系统内需要给子女安排三个位子,

假如以前有十个岗位,有三个岭岛,每个岭岛安排一个子女岗位,还有六个岗位给普通人,

现在有十个岗位,有三个岭岛,每个岭岛安排三个子女岗位,还有一个岗位扩能给普通人,

鹅且这一个岗位还被好几个子女的配偶盯上了,争得不可开交,

普通人想进系统内的扩能性降低到零,

知乎用户 朱栗敏 发表

知乎每隔半个月就会有一个关于生育的的问题上热榜,

以前这种问题下面总会有高赞,几万赞都是少数,也有很多人积极的回答。

现在十七个部门发布的指导意见,还是搜狐新闻提问的。

我以为在知乎这样的问题可以引起剧烈讨论,然后会有大 v 发表高论,

现在在知乎热榜上面前三位,我看最高赞也就 300 多个。

然后我看了一下回答,现在这种问题都没人写回答了。

过去还有人慷慨陈词,针砭时弊,一吐为快。甚至还有大 v 发布高论。

然后这类问题在知乎上面都是火爆发言,

现在关于生育的问题下,作为热榜前三位,发言的都没有几个人了。

翻遍这个问题下所有帖子,都没看到有一个大 v 出来发言。

带来的影响不知道,但是关于生育的问题,网友似乎越来越少人关注这类话题了。

知乎用户 东岳老师​​ 发表

通过这个指导意见,我们可以看出生育问题是多方原因结合,主次矛盾并发的产物,就像一团缠在一起的毛线,想要解决需要花时间精力慢慢抽丝剥茧,逐步改善整体环境,提供生育保障和配套服务,为愿意生的人解决后顾之忧,才能让有生育意愿的群体愿意生,至于不愿生的群体,是没办法让他们去生。

但就改善整体环境这一步,目前是存在很多困难的,对于现在深陷高强度工作的中青年群体来说,除了生育的成本,更缺乏养育孩子的时间和精力,在盛行 996 白加黑的职场上,打工人们已经透支了全部的时间和精力,在推崇奋斗和内卷的社会大环境下,想要兼顾家庭事业非常的难,很多人根本是挤不出来时间给孩子,之前看过一个新闻说大厂员工晚上六七点吃饭时间时,父母会把孩子带到公司附近的工作,父母见一面孩子再加班到深夜,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在孩子的成长中是严重缺位的。

同时孩子生下来后给谁带也是当下难题,指导意见上给出的策略是隔代抚养和家庭互助,家庭互助在陌生人社会下很难做到,最终还是落到父母头上,但全指望父母未免有些苛刻,父母一生劳累,但老年依旧要负担起照顾孙辈的重任,而且父母也有老去、劳动能力消失的那一天,他们也会需要子女去照顾,到那时候小家庭就面临上有四个老人下有三个孩子的极限挑战。同时随着老龄化社会出现,延迟退休和发掘 “年轻老年人人口红利” 已经是提上议程的事情了,到那时候六七十岁的老年人可能还在工作,更没办法去带孩子了。

所以就单单 “没精力时间生”、“生下来谁带” 这两个问题,就牵扯到很多社会领域,甚至出现两个领域风向相冲的问题,这不是一句既要又要就能解决的,也不要单纯指望年轻群体自己克服,还是要多为年轻群体考虑,想想他们的难处,在政策上朝他们倾斜。

知乎用户 谦逊好学盛老湿​ 发表

说好话,干软事。

知乎用户 我爱青霞梦瑶 发表

判断一个 “指导意见” 有多少含金量,有多少实质性影响,

其实可以看看其舆论占领程度,

若是能长时间霸占热搜、热榜,朋友圈刷屏,各种圈子满天飞,各种版本小道消息 + 解读,那么显然是重磅动作。

若是热榜、热搜都看不到几个,朋友圈和各种群一点水花都没有,相关资讯探讨寥寥,那么显然不能说一点用没有,只能说没有一点用。


知乎用户 青山布衣 发表

以前坐火车的时候,到了吃饭的点,就有小推车推着卖盒饭。

刚开始 30 元一份,后面 20 元一份,再后来 10 元一份。

所以,不着急的话,再等等,后面优惠更大。

而且,越到后面,小孩上学高考直接能少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竞争者。

比如 2016 年山东出生 177 万,2021 年山东出生 75 万。

想想,只不过是 5 年时间,山东的小朋友们一下就少了 102 万竞争者,这压力一下减少一倍不止。

知乎用户 天星舰水手 发表

是吗?前几天我还去帮我表弟办理准生证呢,生的还是第一胎,我心想这恶心东西怎么还存在呢?

唯一的进步是,以前我的是本子,现在的是一张纸。

办理准生证须要以下资料,想生的可以收藏,不想生的就当看个笑话:

说起本子,我就想起当年第一胎去办准生证,我是去医院产检才知道原来要这东西的,要早知道我连一胎都不想生。

我跟老婆是不同市的,所以还要两边都审批才行。你知道这个过程有多恶心,我生个小孩,还要领导给我审批,那一刻就明白了自己只是牛马,也决定了这一胎后就再没二胎了。

完了,终于拿到准生证的时候,工作人员说要交 100 元,当时啥也不懂就直接交了。事后才知道,这证是不用交这 100 元的,但无凭无据我也没办法回去找人算账了。

当然了,这事最搞笑的是,我和我老婆在自己家里都不是排行老大,也就是在那个年代我们俩都是计划外的,属于躲过一劫的娃。

只要准生证还在,就别希望人们多生了。

还有,我说我意识到自己是牛马,这说法有点夸张了,真正的牛马根本不用忧愁生下来谁养。

知乎用户 黄祖兴 发表

哈哈哈,笑了。

说得好像 996 的原因是我们没有《劳动法》一样……

我自己有个猫,用猫舍举个例子吧。

品种猫的猫舍,有如下几种:

1。母猫自然发情怀孕,生产过后自己带小猫一段时间。直到下一次发情怀孕。

2。母猫怀孕(可能是用激素诱导,可能是自然怀孕,可能是自然为主,激素为辅),生产过后自己带小猫一段时间,一方面能带幼崽,一方面自己得以休养。小猫能离开母亲(1 到 3 个月大) ,母猫进入下一轮循环。母猫 “用” 三年,退役(一般这种母猫身体还很好,可以卖个好价钱)。

3。母猫打激素发情怀孕,生下来小猫直接人工喂养。母猫打激素再次发情怀孕。身体虚弱就用药物维持。直到母猫身体垮掉或 “产量” 下降过低。母猫淘汰(美其名曰“放生”)。

大概…… 母猫也是一种 “…… 红利” 吧。

知乎用户 如意金箍乎乎乎 发表

任何事情,你不去做,原因无外乎两个。要么是主观上不愿意做,要么是客观上没有能力去做,或者兼而有之。为啥生育率与日俱降,其实就是二者兼而有之的结果。

生育率低下的原因

原因之一:主观上不愿意生

这个世界上任何人去做任何事,本质上都是由经济效益决定的。一件事产出大于投入,这种情况下做的人就会越来越多。产出小于投入,做的人就会越来越小,这就是任何社会环境下的客观公理。农业社会环境下,或者说贵金属本位的经济环境下,由于没有货币超发。财富价值由劳动创造,此时作为劳动力的人,就是社会上最重要的价值创造者。这种情况下,多一个劳动力意味着可以多创造一份价值,所以自然多子多福,多多益善。

而在非贵金属本位的法币经济环境下,由于货币没有金银监管,可以肆意超发。导致财富价值除了由劳动创造以外,也可以依靠资本增值来实现。而在实体经济增值愈发进入瓶颈,国家依靠增发货币来刺激经济增长的年代,资本增值所带来的财富实现远超劳动。

这种环境下,对劳动力的投入所实现的财富价值收益明显小于投入增值资产所实现的财富价值。出于逐利本性,人们主观上自然更加愿意追逐可以增值的资产,比如房产,股票,艺术品古董等等,而不是下一代的劳动力。

我们看,随着房价越来越高,不生育,而且倡导终身不育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但同样渴望买房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自己可以 996007,可以不要孩子不结婚也要供一套房子,即便在大城市供不起也得在老家供一套,其经济学原理就在这里。

而另一方面,本质属性上作为劳动力的下一代,这个劳动力的定义也发生了巨变,导致主观上不愿意生的同时,客观上也越来越没有能力生。

原因之二:客观上没有能力生

农业时代劳动力培养简单,低投入高回报

1,农业时代的劳动力的定义很简单,很扁平化,无非就是干体力活。培养教育成本很低,基本不需要读书识字,没有教育成本。

2,农业时代的劳动力培养健康成本很低,小小年纪得了重病夭折了也就夭折了,哭两场再生一个就可以了。

3,农业时代的劳动力培养精力成本很低,幼童出生了,往往是父母在田里干活,随手就把孩子放在地头。或者父母在田里干活,幼童由哥哥姐姐照顾。

4,农业时代的劳动力培养时间成本很低,农业时代的劳动力十岁左右就要下地干活。也就是说纯粹意义上的投入时间也就十年左右,第 11 年就开始产生回报了。

5,农业时代的婚配成本很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双方的婚配完全由双方父母决定。男女双方本人完全没有决定权,乃至事前连姓名相貌都不清楚,整个程序较为简单。

6,农业时代的劳动力回报很高,在王朝中前期,由于土地兼并不严重。自己培养的劳动力耕自家的土地,自己培养的劳动力创造的价值完全回报给了自己。而在王朝后期,土地兼并严重,大量自耕农沦为佃农。自己培育的劳动力开始给地主打工,导致自己培养的劳动力创造的大部分价值回报给了地主。

但由于劳动力培养的低成本,导致即便创造出的大部分价值回报给了地主,剩下的价值依然高于培养劳动力的投入。回报还是大于投入,所以还有继续生育的动力,甚至更大了。之前创造一个劳动力需要 5 的投入,可以得到 20 的回报,只要 2 个就可以获得 40 的回报。现在还是 5 个投入,可以获得 10 的回报,需要 4 个可以获得 40 的回报。为啥每到王朝末期都是人满为患,这是重要原因。

7,除了创造生产力之外,农业时代父母在不远游,培养的下一代不但可以作为劳动力,还可以在身边孝顺父母。

而工业时代,对劳动力的定义与培养与农业时代完全不同,培养成本相比农业时代简直几何级提升,但回报却低的可怜。

1,工业时代劳动力的定义高度复杂。不同层级的劳动力其价值创造能力有天壤云泥的差异,谁都希望自己的下一代成为具有巨大价值创造能力的高等级劳动力。要做到这一切,就需要高强度的教育投入,在义务教育之外,还要让孩子学习无数课外提高班,兴趣班,以便让下一代成为高等级劳动力。而资本抓住了这种心理上的弱点,利用父母对下一代劳动力的高期许获得暴利。

2,工业时代的劳动力培育健康成本很高。从出生开始,无污染的有机奶粉,各种有机食品,无污染的儿童服装等等等等。而资本同样抓住了这种心理上的弱点,利用父母对下一代劳动力的高期许获得暴利。

3,工业时代劳动力培养的精力成本很高。家长除了要忙于工作,还要陪孩子上课外提高班,兴趣班,早教班,批改作业等等等等。

4,工业时代劳动力培养的时间成本超高。农业时代十年就可以享受回报了,但工业时代大学毕业工作得 24 年,如果要进一步深造可能延长到 30 年。

5,工业时代婚配成本超高,除了双方父母同意以外,男女双方必须同意。与父母主要考虑一些理性的物质条件不同。男女双方往往对婚配的另一半提出大量不切实际,充满臆想的要求,无限度抬升了婚配成本。

6,工业时代劳动力的回报极低。前面讲了,在农业时代,如果是王朝中前期,基本上自己培育的劳动力都能回报给自己,即便到了后期回报低于前期,但也可以覆盖培育成本。

但在工业时代,即便培养者以超高成本培养出了一个极为优秀的劳动力,培养者本人获得回报也微乎其微。

首先,大部分回报都回报给完全没有承担培育成本的资本了,资本没有或者只承担了很小的劳动力培养成本,但却获得了劳动力创造的绝大部分价值,而真正的培养者所得所剩无几,不仅没有价值,反倒大概率还得倒贴。

为什么人人都考公务员事业编要成国企正式工?当然有各种理由,比如稳定不裁员社会地位高等等。但最根本原因在于公务员国企事业编是社会上少有的可以做到产出大于投入的工作。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产出相对于投入越来越大,而在私企则是越来越小。

在企业,你获得了 10 的回报,需要付出 15 的努力,创造出 30 的价值才可以实现。而在政府,你获得了 7 的回报,只需付出 6 的努力,创造 8 的价值就可以了。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私企你获得 10 回报的难度越来越大,因为私企不养闲人,35 岁以上不裁你就不错了,这种情况下你想要获得 10 的回报可能要付出 25 的努力。

而政府不裁员,论资排辈,工资年年上涨,赚的越来越多,而干的越来越少,毕竟年年有年轻人进。之前你付出 6 获得 7,可能现在你付出 4.5 就可以获得 10 的回报。

同样是人到中年,同样获得 10 的回报,可能私企需要比政府多 25/4.5-1=4.5 倍的付出。

7,可以养儿防老吗?很难,现在基本上很少有子女和父母住在一起。如果你在小城市,还要面临子女跑到大城市工作,成为空巢老人的风险。结果你孩子生孩子了,可能你还要负担孙子的费用,并且带孙子。

换句话说,从怀孕到子女长大成人这样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中。你付出了一切,而且几乎没有回报。全都回报给生命周期各个时间段出现的资本了。

市场经济环境下,人人都要回报大于投入。仅仅用一个延续下一代是你的责任与义务这种大话空话,是没办法填补生养孩子产生的巨大而持续几十年的赤字的。

政策是否有用?

从头到尾看了,讲的一大堆,但真正实际的,出血的,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几乎没有。而且补贴侧重点严重有问题。

1,一些大量补贴,鼓励,纳入,优惠看着很好,但可操作性其实很差。比如什么友好型办公,弹性工作,也就是听君一席话,听君一席话。和没说没有区别。即便可以执行,也都是政府国企,而非民企私企。

2,补贴侧重于三胎,而事实上现在生育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在于年轻人不生一胎。把有限的资源补贴给那些有能力生育的,是不是完全不指望年轻人了?

3,而且补贴的对象是生孩子之后才有补贴。要是有钱生孩子,还需要补贴吗?这算不算本末倒置?

知乎用户 悟空孙​ 发表

你不生,我不生,我们都有一个美好的人生

知乎用户 陌上笑 发表

看到新闻 第一时间来知乎

只有这里才有爽文

知乎用户 浦东叶良辰 发表

一、关于如何照看孩子,我看指导意见是这样描绘的:**支持隔代照料、家庭互助等照护模式。**扩大家政企业上门居家婴幼儿照护服务供给。鼓励有条件的托育机构与家政企业等合作,提供上门居家婴幼儿照护服务。鼓励有资质的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和专业人员,依托村(居)委会等基层力量,通过家长课堂、养育照护小组活动、入户指导等方式,提高婴幼儿照护能力。充分发挥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积极作用,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支持。

这是写给留守儿童的群体的,鼓励留守儿童的父母要大胆的生育,不要有顾虑,因为有隔代照顾,还积极呼吁 “虚无” 的公益慈善异构支持。

二、发挥好税收、金融等支持作用。**实施好 3 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建立对依法保障职工生育权益用人单位激励机制。向提供母婴护理、托育服务以及相关职业培训、消费品生产的企业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这项政策,让我联想到,农村为了鼓励养殖户养猪,进行养殖补贴,就是要拿着养殖的照片去领补贴,有的 4、5 家把猪聚在一起,这样每个人都照一遍,养殖户领了远远超过自己养殖数目的补贴,这个政策会鼓励服务机构造假,不一定能惠及到老百姓。

三、推动创建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推动用人单位将帮助职工平衡工作和家庭关系相关措施纳入集体合同和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条款。实施母乳喂养促进行动。女职工比较多的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孕妇休息室、哺乳室,配备必要母婴服务设施,更好满足孕产期、哺乳期女职工的需求。鼓励有条件的用人单位、学校、社区、群团组织等开展寒暑假托管服务。

实际上这项开支也是很大的,有的幼儿园延时 1 个小时,一个月收费是 1000 的,所以延时最好是公益免费的。

**四、**维护计划生育家庭合法权益,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参与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扶助关怀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生活、养老、医疗、精神慰藉等全方位帮扶保障制度,动员各级计划生育协会深入开展 “暖心行动”。

计划生育部门会开展 “暖心服务” 吗?不要太官僚就烧香了,不奢望!

知乎用户 实战专家鲍明忠 发表

法国近几十年来,工人从资产阶级那里学会了人工节制生育:或者完全不生孩子,或者不多于两个。工人们极端贫困。以致很难或者根本不可能养活大的家庭。结果,法国的人口几乎没有增长。法国资产阶级感到兵员不足了。它大声疾呼:“民族要灭亡了!德国人口增长比我们快!他们的士兵要比我们多!” 顺便说说,即使参军的那些士兵,也是一年比一年糟糕:身材矮小,肺部虚弱,气力单薄。于是资产阶级 “顿时慷慨起来”:亲自起来坚决主张为工人阶级进行某些改善,使之恢复一下元气,多生一些孩子。要知道,如果把母鸡杀了,那它就再也不会生蛋了。 ——《共产主义 ABC》- 第十二节 资本主义国家

知乎用户 Jskdbhsu 发表

17 部门出台积极生育支持措施:住房政策向多子女家庭倾斜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 17 部门今日(8 月 16 日)发布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意见》要求,深入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完善和落实财政、税收、保险、教育、住房、就业等积极生育支持措施,落实政府、用人单位、个人等多方责任,为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实施母婴安全行动提升计划。推进妇幼保健机构能力建设,各省、市、县级都应设置 1 所政府举办、标准化的妇幼保健机构。加强高质量产科建设,全面改善住院分娩条件。推动落实出生缺陷三级防治策略,健全 “县级筛查、市级诊断、省级指导、区域辐射” 的出生缺陷防治网络,强化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听力障碍和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和诊断。

加强生殖健康服务,扩大分娩镇痛试点,提高不孕不育防治水平。预防非意愿妊娠,减少非医学需要的人工流产。

实施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

《意见》指出,提高儿童健康服务质量,实施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提高家庭婴幼儿照护能力。

《意见》指出,加强 0—6 岁儿童和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加强基层儿童保健服务网络建设,推进基层医疗机构儿童保健门诊(儿童保健室)标准化建设,提高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业从事儿童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医生配备水平。“十四五” 期间,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开展 10 个左右儿科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推进儿科医联体建设,促进优质儿科医疗资源下沉和均衡布局。

提高家庭婴幼儿照护能力。鼓励地方采取积极措施,支持隔代照料、家庭互助等照护模式。扩大家政企业上门居家婴幼儿照护服务供给。鼓励有条件的托育机构与家政企业合作,提供上门居家婴幼儿照护服务。鼓励有资质的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和专业人员,依托村(居)委会等基层力量,通过家长课堂、入户指导等方式,提高婴幼儿照护能力。

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 2—3 岁幼儿

《意见》指出,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支持有条件的用人单位为职工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务,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 2—3 岁幼儿。

《意见》明确,2022 年,全国所有地市要印发实施 “一老一小” 整体解决方案。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和引导,实施公办托育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和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带动地方政府基建投资和社会投资。公办托育机构收费标准由地方政府制定,加强对普惠托育机构收费的监管。拓展社区托育服务功能,完善婴幼儿照护设施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

降低托育机构运营成本。“十四五” 时期,拓宽托育建设项目申报范围,中央预算内投资加大支持力度给予建设补贴。落实社区托育服务发展税费优惠政策。托育机构用水用电用气用热按照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各地要落实疫情防控期间托育企业纾困政策。

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开设托育服务相关专业,加快培养专业人才。依法逐步实行托育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准入制度。深入实施康养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加强托育岗位人员技能培训。

完善生育休假和待遇保障机制

优化生育休假制度,完善生育保险等相关社会保险制度,逐步将适宜的分娩镇痛和辅助生殖技术项目按程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各地要完善生育休假政策,帮助职工平衡工作和家庭关系,促进公平就业和职业发展。要结合实际完善假期用工成本合理分担机制,明确相关各方责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障职工假期待遇。

国家统一规范并制定完善生育保险、生育津贴支付政策,强化生育保险对参保女职工生育医疗费用、生育津贴待遇等保障作用,保障生育保险基金安全。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同步参加生育保险。未就业妇女通过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享受生育医疗待遇。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缴纳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含生育保险费),保障其生育权益,所需资金从失业保险基金列支。

住房政策向多子女家庭倾斜

《意见》指出,强化住房、税收、金融等支持措施,住房政策向多子女家庭倾斜。

《意见》指出,进一步完善公租房保障对促进积极生育的支持措施,各地在配租公租房时,对符合条件且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可根据其未成年子女数量,在户型选择方面给予适当照顾;优化公租房轮候与配租规则,将家庭人数及构成等纳入轮候排序或综合评分的因素,对符合条件且子女数量较多的家庭可直接组织选房;完善公租房调换政策,对因家庭人口增加、就业、子女就学等原因需要调换公租房的,根据房源情况及时调换。

《意见》明确,住房政策向多子女家庭倾斜,在缴存城市无自有住房且租赁住房的多子女家庭,可按照实际房租支出提取住房公积金;对购买首套自住住房的多子女家庭,有条件的城市可给予适当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等相关支持政策。各地可结合实际,进一步研究制定根据养育未成年子女负担情况实施差异化租赁和购买房屋的优惠政策。

实施好 3 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建立对依法保障职工生育权益用人单位激励机制。向提供母婴护理、托育服务以及相关职业培训、消费品生产的企业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实施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

《意见》指出,“十四五” 期间,将实施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着力补齐农村地区和城市新增人口集中地区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短板。

《意见》指出,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切实落实各级政府发展学前教育责任,健全政府投入为主、家庭合理分担、其他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机制。逐步提高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水平,保障普惠性学前教育有质量可持续发展。健全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切实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

提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依法落实政府举办义务教育的主体责任,确保义务教育学位主要由公办学校提供和政府购买学位方式提供。继续落实 “两免一补” 政策,降低学生就学成本。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严格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政策。加强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监管,规范培训机构收费行为。

鼓励实行灵活工作方式 解决职工育儿困难

《意见》指出,构建生育友好的就业环境, 鼓励实行灵活的工作方式,帮助职工解决育儿困难。

用人单位可结合生产和工作实际,通过与职工协商,采取弹性上下班、居家办公等工作方式,为有接送子女上下学、照顾生病或居家子女等需求的职工提供工作便利,帮助职工解决育儿困难。

推动用人单位将帮助职工平衡工作和家庭关系相关措施,纳入集体合同和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条款。实施母乳喂养促进行动。女职工比较多的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孕妇休息室、哺乳室。鼓励有条件的用人单位、学校、社区、群团组织等开展寒暑假托管服务。

推动完善促进妇女就业的制度机制,加强对女性劳动者特别是生育再就业女性相关职业技能培训。持续开展就业性别歧视约谈工作,依法查处侵权行为。督促用人单位依法依规落实对孕产期、哺乳期女职工关于工作时间、工资待遇、劳动强度等方面的特殊劳动保护。

知乎用户 人民网​ 发表

灵活就业的人口原来要保障生育权?

灵活就业的本质是剥夺了一部分人正常工作的权利,本来工作就应该完全按照劳动法走,8 小时,给够五险一金,给够休息时间,这下倒好,动不动灵活就业,动不动就可以缓付工资,可太灵活了。

因为无法保障充分就业,工业社会,没有稳定工作的人,约等于社会性死亡,剥夺生存权利。

这个时候想着去保障生育权?

无法充分就业,可以理解,但这丝毫不影响,联系你的人,给你报上 2000 月薪,稳定就业。

你们现在搞的这些,看着有点让人…… 没有食欲,影帝,奥斯卡!

还有那啥公租房,别人一问就很难申请,工业区工厂拿去当宿舍就一大把,最双标的还得是你们。

赶紧重开吧,这游戏没法玩,神经病。

知乎用户 农村卖油翁​ 发表

这是一个三胎全面开放的配套政策

估计完全开放,不限制的生育政策很快也会到来

这个指导意见开篇就是 “深入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说明二胎的开放没有对人口的增长产生多少积极的作用,需要落实多三胎全面开放的配套政策

让大家敢生,肯生

这个配套政策非常全面,我们可以一起来看一下,按照顺序,慢慢解读

【婚嫁、生育、养育、教育】都会考虑到

完善和落实财政、税收、保险、教育、住房、就业等积极生育支持措施,落实政府、用人单位、个人等多方责任,持续优化服务供给,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积极营造婚育友好社会氛围,加快建立积极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健全服务管理制度,为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点评:**说明这是一个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的三胎配套政策,还提到了综合施策、精准发力

我觉得婚嫁是核心,先让大家结婚没有压力,生孩子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一胎先稳住,才会有二胎,三胎

因为老子都说了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开始是最重要的,有人积极的结婚了,后面才有可能推动

我觉得先把房价搞下来,彩礼我们年轻人自己想办法,也不过分麻烦社会,我们年轻人也尽自己所能

这个时候大家要说了,彩礼才几个钱?

不好意思,我江西的

大家应该就懂了,年轻人自己解决彩礼已经是非常英勇的决定了,不是每个战士敢说这种话

爱真的需要勇气啊,各位

后面还说了怎么做,我们一起来看看

加强生殖健康服务,提高儿童健康服务质量,改善优生优育全程服务,提高家庭婴幼儿照护能力,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降低托育机构运营成本,提升托育服务质量

**点评:**主要就是围绕婴儿的健康,托管,照顾来的,但我还是认为最艰难的是父母

可以轻轻松松的结婚,成为了父母,然后这些东西都好说,都不是问题

还是老子当年说的哪一句经典名言: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这句话什么意思?生了一个,才会生第二个,第三个,无限个

第一个才是最难的

而且是扶持三胎,三胎是什么意思?就是已经有了一胎和二胎,总不能是第一个就算三胎吧

那人家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了,还能不知道怎么照顾小孩子吗?

所以问题的关键,关键的问题还是一胎的问题

生孩子这种事,一回生,二回熟,先帮助年轻人完成一胎,后面的东西,才好推广

向有孩子的父母推广 2 胎,3 胎是有机会的,向单身贵族推广 3 胎是没有机会的

我的天,这里终于提到了房子的问题,我们来认真看看

强化住房、税收等支持措施
进一步完善公租房保障对促进积极生育的支持措施,各地在配租公租房时,对符合条件且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可根据其未成年子女数量,在户型选择方面给予适当照顾
在缴存城市无自有住房且租赁住房的多子女家庭,可按照实际房租支出提取住房公积金;对购买首套自住住房的多子女家庭,有条件的城市可给予适当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等相关支持政策
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多渠道增加长租房供应,推进租购权利均等
发挥好税收、金融等支持作用。实施好 3 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建立对依法保障职工生育权益用人单位激励机制。向提供母婴护理、托育服务以及相关职业培训、消费品生产的企业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点评:**白高兴一场

我以为是要推出房产税了,原来是要生了孩子的人可以实施好 3 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

还是 3 岁以下

而且还要对向提供母婴护理、托育服务以及相关职业培训、消费品生产的企业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这现在创业搞母婴企业还来得及吗?

公租房不是不好,挺好的,但都是在偏远到不行的地方,虽然是很便宜,但是又不是自己在山上种菜,那种房子能住人吗?

还是婚房?

你和人家说你家有房子,是公租房,你看人家告你诈骗波

不过我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一旦体验过公租房以后,估计就会一心一意的买房子,所以这个不一定是坏事

当然长租房是真的不错,如果可以搞起来的话,我觉得长租房是真的可以,比公租房靠谱

长租房可以一直租下去的话,这个确实对解决住房是有帮助的

房子的价值在于地段,地段,地段!长租房地段可以选,这就是价值,比便宜的多的多的公租房靠谱

然后又提到了加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提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加强生理卫生等健康教育

点评:这个怎么说呢,可能有效果,只是可能吧

但还是没有老子提出的重要看法重要: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还是要把重点放父母上面

结了婚,孩子的这些问题不是核心问题

终于开始提到就业的问题,构建生育友好的就业环境

鼓励实行灵活的工作方式,用人单位可结合生产和工作实际,通过与职工协商,采取弹性上下班、居家办公等工作方式,为有接送子女上下学、照顾生病或居家子女等需求的职工提供工作便利,帮助职工解决育儿困难
推动创建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推动用人单位将帮助职工平衡工作和家庭关系相关措施纳入集体合同和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条款。实施母乳喂养促进行动。女职工比较多的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孕妇休息室、哺乳室,配备必要母婴服务设施,更好满足孕产期、哺乳期女职工的需求。鼓励有条件的用人单位、学校、社区、群团组织等开展寒暑假托管服务
切实维护劳动就业合法权益。推动完善促进妇女就业的制度机制,加强对女性劳动者特别是生育再就业女性相关职业技能培训。持续开展就业性别歧视约谈工作,依法查处侵权行为。督促用人单位依法依规落实对孕产期、哺乳期女职工关于工作时间、工资待遇、劳动强度等方面的特殊劳动保护。加强监管执法,健全司法救济机制,探索开展妇女平等就业权益保护检察公益诉讼,维护妇女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强化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推动职工权益保护法律法规贯彻落实

点评:

100% 的利好考公,考编制

大部分企业如果我们和人家提出这些要求,要人家同意我们去接送孩子,但我工作,把公司的一个地方专门改造成为孕妇休息室、哺乳室,还要配备必要母婴服务设施

那这个钱是不是从工资里面扣?

这些要求都是对的,都是人性化的,但是很多公司没有人性啊

正规的单位,很难做到这些,大家其实大部分人都在中小企业混口饭,能不被开除就不错了,还敢提这些要求?

那公司肯定是你家开的

这个比较难,不是普惠的内容,只能说能落实,但只能落实一点点,还是要去大企业,好公司,好单位,才可能拥有这些福利

最后聊到加强宣传引导和服务管理

积极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充分发挥各类媒体作用和群团组织优势,推进婚俗改革和移风易俗,破除婚嫁大操大办、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倡导积极婚育观念
建立健全人口服务体系,组织创作一批积极向上的文艺作品,讲好新时代美好爱情、和谐家庭、幸福生活的中国故事。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开展全国生育友好工作先进单位表彰活动,评选一批工作扎实、成效明显、群众满意的先进典型,鼓励和带动基层积极创新,营造生育友好的社会环境

**点评:**这个真的好,我非常支持

尤其是 “破除婚嫁大操大办、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倡导积极婚育观念”

破!必须破,而且要立法,规矩一个数字,大家来投票,每个地方应该多少钱,如果超过就抓起来

必须破!必须抓!必须坐牢!

这个时候你可以会说,不至于吧,老铁

非常至于,因为我的江西的

你听了我是江西的,你马上支持我

必须破!

但是呢,有没有一种可能,彩礼可以转换各种形式来收

这个不叫彩礼,叫见面礼,或者是懂事礼,或者是不给就滚礼

这种情况怎么办?

非常难监管,如果人家就是要我一笔钱才能结婚,但是这个钱不叫彩礼,那怎么办?

假如真的管了,人也抓了,那因为这种事搞的人家坐牢了,这个婚还能结的下去吗?

这些都是需要去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综合来看,这个指导意见,我觉得很有想法

我非常支持

只不过希望在房子方面可以多一点支持,是地段好一点的房子多一点支持

而且希望可以多一点补贴,是真正的可以直接给的补贴

然后彩礼就算了,还是不要抓人了,还是给吧,房价 + 补贴多给一点,可以弥补彩礼就好了

这样大家都好,不会伤和气

毕竟结婚是两家人的事情,不能谈道理,如果一个地方就是有这些世俗,你也谈不了道理

反正都是钱嘛,其他地方便宜了也一样

最后就是希望可以多对一胎支持支持,多对还没有结婚的年轻人支持支持

二胎,三胎的朋友其实相对来说都是比较强的,敢生二胎的强者,不一定需要三胎的这些扶持

反而是还在观望结婚不结婚,生不生一胎的朋友们,才是最需要扶持的对象

就像老子说过的最经典的话: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

把一搞出来,后面的二,三就不难,难的是现在一很多人在观望中,没有太多信心开启一

大家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知乎用户 阳光下的沈同学​ 发表

计划生育乃是国策,上利国家,下利你们, 我就不明白了, 这天大的好事, 为什么就是推行不下去

知乎用户 大飞飞 发表

说句实在话,每年看这些。都真的和看天书一样,还不如看当地的政策来的实际。天天写自己的思想,方向,要求,规划啥的。90-99 年轻人缺的不是思想,方向,要求,规划啥的。我们要的你怎么做。举个最简单例子,比如最后一项落实生育妇女利益,能不能有关部门拿个章程,如果企业不遵守,罚多少,在那家公司的妇女能补偿到多少钱,如果上升到去法院打官司后,法律援助会有那些公司提供,要不要诉讼费等等。要的是可操作的实际行动,而不是一些指导思想的文章。中国人天天都在受教育,遇到事情了,都不说话了。唉!

知乎用户 澳门皇家赌场大公子 发表

积极生育支持措施来了!住房政策向多子女家庭倾斜、完善生育休假和待遇保障机制!刚刚,17 部门重磅发文,涉 7 大方面、20 项措施

每经编辑 黄胜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 17 部门今日(8 月 16 日)发布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意见》要求,深入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完善和落实财政、税收、保险、教育、住房、就业等积极生育支持措施,落实政府、用人单位、个人等多方责任,为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意见要点:

1. 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完善生育休假和待遇保障机制

2. 住房政策向多子女家庭倾斜

3. 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 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 2—3 岁幼儿

4. 指导地方逐步将适宜的分娩镇痛和辅助生殖技术项目按程序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

5.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把人口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加快完善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意见全文如下: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综合施策、精准发力,完善和落实财政、税收、保险、教育、住房、就业等积极生育支持措施,落实政府、用人单位、个人等多方责任,持续优化服务供给,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积极营造婚育友好社会氛围,加快建立积极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健全服务管理制度,为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

(一)改善优生优育全程服务。实施母婴安全行动提升计划,全面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推进妇幼保健机构能力建设,各省、市、县级均应设置 1 所政府举办、标准化的妇幼保健机构。加强高质量产科建设,全面改善住院分娩条件。推动落实出生缺陷三级防治策略,健全 “县级筛查、市级诊断、省级指导、区域辐射” 的出生缺陷防治网络,提升婚前保健、孕前保健、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服务水平,针对重点疾病推动围孕期、产前产后一体化管理服务和多学科诊疗协作,强化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听力障碍和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和诊断。

(二)提高儿童健康服务质量。实施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加强 0—6 岁儿童和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率。加强基层儿童保健服务网络建设。推进基层医疗机构儿童保健门诊(儿童保健室)标准化建设,提高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业从事儿童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医生配备水平。“十四五” 期间,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开展 10 个左右儿科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推进儿科医疗联合体建设,促进优质儿科医疗资源下沉和均衡布局。开展母婴友好医院和儿童友好医院建设。做好新生儿参加居民医保服务管理工作。

(三)加强生殖健康服务。扩大分娩镇痛试点,规范相关诊疗行为,提升分娩镇痛水平。指导推动医疗机构通过健康教育、心理辅导、中医药服务、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辅助生殖技术等手段,向群众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提高不孕不育防治水平。推进辅助生殖技术制度建设,健全质量控制网络,加强服务监测与信息化管理。开展生殖健康促进行动,增强群众保健意识和能力。加强生殖健康宣传教育和服务,预防非意愿妊娠,减少非医学需要的人工流产。

(四)提高家庭婴幼儿照护能力。建立完善健康科普专家库和资源库,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新媒体等多种渠道,普及科学育儿知识与技能。鼓励地方采取积极措施,支持隔代照料、家庭互助等照护模式。扩大家政企业上门居家婴幼儿照护服务供给。鼓励有条件的托育机构与家政企业等合作,提供上门居家婴幼儿照护服务。鼓励有资质的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和专业人员,依托村(居)委会等基层力量,通过家长课堂、养育照护小组活动、入户指导等方式,提高婴幼儿照护能力。充分发挥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积极作用,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支持。

三、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五)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2022 年,全国所有地市要印发实施 “一老一小” 整体解决方案。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和引导,实施公办托育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和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带动地方政府基建投资和社会投资。公办托育机构收费标准由地方政府制定,加强对普惠托育机构收费的监管。拓展社区托育服务功能,完善婴幼儿照护设施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支持有条件的用人单位为职工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务。加快制定出台家庭托育点管理办法。在满足学前教育普及的基础上,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 2—3 岁幼儿。

(六)降低托育机构运营成本。“十四五” 时期,拓宽托育建设项目申报范围,中央预算内投资加大支持力度给予建设补贴。科学布局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落实社区托育服务发展税费优惠政策。完善土地、住房、财政、金融、人才等政策,鼓励地方对普惠托育机构予以支持。托育机构用水用电用气用热按照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鼓励社会资本设立托育服务事业发展基金,向托育行业提供增信支持。各地要建立托育机构关停等特殊情况应急处置机制,落实疫情期间托育企业纾困政策。

(七)提升托育服务质量。深入开展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创建活动,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研究制定托育服务相关制度规范,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托育服务。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开设托育服务相关专业,加快培养专业人才。依法逐步实行托育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准入制度。深入实施康养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加强托育岗位人员技能培训。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等要加强对托育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的业务指导、咨询服务和监督检查,预防控制传染病,降低常见病的发病率,保障婴幼儿的身心健康。严格落实托育机构消防安全指南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加强部门综合监管,严防安全事故发生。加强社会监督,促进行业自律。

四、完善生育休假和待遇保障机制

(八)优化生育休假制度。各地要完善生育休假政策,从保障职工生育权益和保护生育职工健康权的功能定位出发,体现保护生育和养育过程,帮助职工平衡工作和家庭关系,促进公平就业和职业发展。要结合实际完善假期用工成本合理分担机制,明确相关各方责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障职工假期待遇。

(九)完善生育保险等相关社会保险制度。国家统一规范并制定完善生育保险生育津贴支付政策,强化生育保险对参保女职工生育医疗费用、生育津贴待遇等保障作用,保障生育保险基金安全。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同步参加生育保险。未就业妇女通过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享受生育医疗待遇。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缴纳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含生育保险费),保障其生育权益,所需资金从失业保险基金列支。指导地方综合考虑医保(含生育保险)基金可承受能力、相关技术规范性等因素,逐步将适宜的分娩镇痛和辅助生殖技术项目按程序纳入基金支付范围。

五、强化住房、税收等支持措施

(十)加快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促进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进一步完善公租房保障对促进积极生育的支持措施,各地在配租公租房时,对符合条件且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可根据其未成年子女数量,在户型选择方面给予适当照顾;优化公租房轮候与配租规则,将家庭人数及构成等纳入轮候排序或综合评分的因素,对符合条件且子女数量较多的家庭可直接组织选房;完善公租房调换政策,对因家庭人口增加、就业、子女就学等原因需要调换公租房的,根据房源情况及时调换。

(十一)精准实施购房租房倾斜政策。住房政策向多子女家庭倾斜,在缴存城市无自有住房且租赁住房的多子女家庭,可按照实际房租支出提取住房公积金;对购买首套自住住房的多子女家庭,有条件的城市可给予适当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等相关支持政策。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多渠道增加长租房供应,推进租购权利均等。各地可结合实际,进一步研究制定根据养育未成年子女负担情况实施差异化租赁和购买房屋的优惠政策。

(十二)发挥好税收、金融等支持作用。实施好 3 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建立对依法保障职工生育权益用人单位激励机制。向提供母婴护理、托育服务以及相关职业培训、消费品生产的企业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六、加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十三)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继续实施 “十四五” 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着力补齐农村地区和城市新增人口集中地区普惠性资源短板。切实落实各级政府发展学前教育责任,健全政府投入为主、家庭合理分担、其他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机制。优化完善财政补助政策,逐步提高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水平,保障普惠性学前教育有质量可持续发展。健全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切实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

(十四)提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依法落实政府举办义务教育的主体责任,优化义务教育结构,确保义务教育学位主要由公办学校提供和政府购买学位方式提供。继续落实 “两免一补” 政策,降低学生就学成本。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提升课后服务质量,按规定保障课后服务经费。严格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政策。加强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监管,规范培训机构收费行为。加强对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树立科学育儿观念。

(十五)加强生理卫生等健康教育。针对在校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通过定期举办专题讲座、开设公共选修课程等方式,开展生理卫生教育、青春期教育或者性健康教育,加强婚恋观、家庭观正向引导。

七、构建生育友好的就业环境

(十六)鼓励实行灵活的工作方式。用人单位可结合生产和工作实际,通过与职工协商,采取弹性上下班、居家办公等工作方式,为有接送子女上下学、照顾生病或居家子女等需求的职工提供工作便利,帮助职工解决育儿困难。

(十七)推动创建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推动用人单位将帮助职工平衡工作和家庭关系相关措施纳入集体合同和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条款。实施母乳喂养促进行动。女职工比较多的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孕妇休息室、哺乳室,配备必要母婴服务设施,更好满足孕产期、哺乳期女职工的需求。鼓励有条件的用人单位、学校、社区、群团组织等开展寒暑假托管服务。

(十八)切实维护劳动就业合法权益。推动完善促进妇女就业的制度机制,加强对女性劳动者特别是生育再就业女性相关职业技能培训。持续开展就业性别歧视约谈工作,依法查处侵权行为。督促用人单位依法依规落实对孕产期、哺乳期女职工关于工作时间、工资待遇、劳动强度等方面的特殊劳动保护。加强监管执法,健全司法救济机制,探索开展妇女平等就业权益保护检察公益诉讼,维护妇女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强化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推动职工权益保护法律法规贯彻落实。

八、加强宣传引导和服务管理

(十九)积极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充分发挥各类媒体作用和群团组织优势,积极开展人口基本国情宣传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倡导尊重生育的社会价值、尊重父母、儿童优先、夫妻共担育儿责任。推进婚俗改革和移风易俗,破除婚嫁大操大办、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倡导积极婚育观念。组织创作一批积极向上的文艺作品,讲好新时代美好爱情、和谐家庭、幸福生活的中国故事。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开展全国生育友好工作先进单位表彰活动,评选一批工作扎实、成效明显、群众满意的先进典型,鼓励和带动基层积极创新,营造生育友好的社会环境。

(二十)建立健全人口服务体系。以 “一老一小” 为重点,建立健全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加强政府和社会协同治理,强化乡镇(街道)、村(社区)等基层人口管理体系和服务能力建设。完善生育登记制度,全面落实出生医学证明、儿童预防接种、户口登记、医保参保、社保卡申领等 “出生一件事” 集成化办理。强化基层人口信息管理职责,促进入户、入学、婚姻登记、卫生健康等基础信息融合共享,科学研判生育形势和人口变动趋势。维护计划生育家庭合法权益,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参与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扶助关怀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生活、养老、医疗、精神慰藉等全方位帮扶保障制度,动员各级计划生育协会深入开展“暖心行动”。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深刻认识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人口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密切协同配合,加快完善积极生育支持措施。各地要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加强统筹规划、政策协调和工作落实,结合实际及时完善具体政策措施,周密组织实施,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落实到位。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地方的指导,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及时细化配套措施,推动解决工作中面临的问题,不断完善服务管理制度。立足国情,加强评估论证,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完善跨部门协调机制,强化重要政策统筹研究和督促落实。完善优化生育政策目标管理责任制,研究建立指标体系,监测评估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成效。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及时妥善回应社会关切,营造良好氛围。重要情况及时报告。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卫健委网站

知乎用户 每日经济新闻​ 发表

谢邀。

字词。

慢慢来,生育率是个非常诚实的指标。

扫了一眼文件,算面面俱到。

生育、入学、住房、税收、就业,基本都提了一遍。不过这是份指导文件,具体措施还是等下面来拆解。

指望靠一份文件来扭转势头是不可能,但有胜于无。

经过这几年的无效折腾,上下起码该承认一个常识:

人的再生产,离不开对人的再投资。

母猪怀了还得加料,怎么人就要负债生育、养育、教育?

国家不是没有对国民进行投资。但是长期以来,这些投资都是聚集在劳动者的 “再生产” 上。

在咱这,只要愿意学,能以很低的成本成为一名工程师,起码你不用担心动辄上千美刀的教材钱。

这就是对劳动者的 “再生产”。

但对生育者的 “再生产” 投资,很少,因为这二者在收益上存在矛盾。

站在国家的角度,要从劳动者的再生产上获益,核心是过剩。

制造过剩的劳动者,他们彼此就会自行压低价格提升效率,卷起来。这种内卷的劳动力市场能带来更高额的投资回报。

“人口红利”、“工程师红利” 都是我国传统竞争优势。

但工业化后的生育者不适合过剩竞争的环境。

自然经济时代你可以这么搞。我爷爷那辈七个还是八个兄弟姐妹,最后就活下来三个,这种夭折率在一百年前不奇怪。

现在的父母经受不起。精神和财力的投资从备孕阶段就开始了,夭折是家庭的严重损失。

因为相比起自然经济时代,工业化后的生育者,其生育行为是重投资。

投资的参与度越高,对风险就越厌恶。就像小区草坪里的野草、和家里那盆多肉。

所以当潜在生育者意识到生育的高风险后,他们就会退出生育。

例如明确高的生养和身心成本,和明确低的子女就业与情感回报。

“生不起” 不是指单纯的进产房环节,而是入托入学、学区房、课外辅导、高考等一系列看不到头的开销。

中间但凡有个环节跟不上,子女很可能就够不上父母辈的生活水准,阶层降级。

重投资换来更差的一代,这种风险不如不生。

而这个风险的来源就是劳动者的过剩。

竞争需要过剩,但严重过剩会导致大量无效竞争,也就是内卷。

内卷大环境里的家庭会主动加重子女的无效竞争,路径依赖了。

国家为了竞争优势,放任乃至鼓励这种过剩,后果就是大量劳动者自发或自觉地放弃了生育者的角色。

少生、晚生,以致不生。在决策上放弃生育,把原本用于生育的投资转为社保类开支,例如养老、医疗、作长期储蓄的购房。

最后形成了一种奇观:在物质产能极大过剩的环境里,人停止了自我的再生产。

现在亡羊补牢晚不晚,已经有点难说了。

但如果没有看得见的手来限制劳动者过剩,那生育率一定会继续下跌。

限制劳动者过剩,就是限制普通人的劳动参与,限制加班、限制超长工时、限制不稳定薪资。

因此折损的企业效率和劳动者薪资,应由国家以法律形式进行补助。对个人是社保,对企业是减税降费。

说白了就是福利型社会,允许懒汉,允许较低薪但严格管理工作时长,允许最低社会福利达到可免于就业的水平,允许五个人低效率地干三个人的活。

以国家强制力保证这一原则的普遍执行。

所以我认为最鼓励生育的是《劳动法》。

廉价公共服务资源同样重要,但没有劳动环境的改变,生育率还是很难起来。这是远景。

你要机器就不会有人,机器不会生;要人就没机器,因为人要娱乐,要换尿片,要躺在沙发上放空。

生育率就是个 “做人还是做机器” 的拉锯。

不急,这是 “我家真有一头牛” 的剧本,最能看出两方真心。


闲聊公号:王子君的碎碎念。

知乎用户 王子君​ 发表

我倒是有两个要求,不多,看有关部门敢不敢做:

1. 清算以曾昭起为代表的刽子手,处以极刑;

2. 疫情防控期间,孕妇(和陪护人)产检、就医应当无条件放行,封控隔离不得干扰孕妇和婴幼儿的营养标准和母婴用品供应,不得为孕妇赋黄码红码。

知乎用户 晚空 发表

国家卫健委等 17 部门发布「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说得一套一套的。

不知道这 17 个部门的公务员们大多数生了二胎吗?以身作则呢?

还是嘴上鼓吹生二胎三胎,背地里大肆鼓吹独生子女好?如下图某医师公二代,宣传独生子女如何如何好

知乎用户 韩灭郑​ 发表

不要看怎么说,还是要看怎么做?能做多久?

我们看到了国家层面对解决「人口危机」问题的迫切愿望。

但现实是,即便全面生育政策放开,依然无法阻挡生育率下滑的趋势。

这足以证明:生育从来就不是一个政策问题,而是一个经济问题。

「没钱,没时间,没精力」的「三无」青年可能生育吗?他们连婚都不想结。

大家都知道这几年经济形势不好,不少人都失业了。可最近统计局发布的数据还是令人感到意外。

16-24 岁城镇青年人失业率从今年今年 3 月份的 16% 开始开始大幅提升,
已经连续 4 个月创新高。
4 月、5 月、6 月、青年失业率分别为 18.2%、18.4%、19.3%。
7 月份,16-24 岁城镇青年人失业率为 19.9%,比上月上升 0.6 个百分点。

年轻人成为失业主力,说明经济的活性出现了大问题。

虽然说这部分年轻人群体目前还不是生育主体,但在未来五到十年,他们就会成为主流婚育群体。他们对未来的预期也决定了结婚和生育选择。

显然,1990 年代以后出生者对未来的收入成长并不看好;但他们小时候的生活条件相对优越,“由奢入俭难”,加上房价、物价居高不下,生活开支远高于上一代人。随着这批人成为中国的生育主力,中国的生育率可能更不乐观。

年轻的生育忧虑——「说白了就是钱」,几张 A4 纸解决不了生育率低的问题。

而意识的觉醒,才是让年轻人真正走上了「自我解放」之路。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被所谓的「社会责任」绑架。如果为了应付父母的逼婚压力去结婚,或是为了传宗接代去生育。不仅仅牺牲了个体的自由和幸福,更是对下一代的不负责任。

还有,过去我们习惯性地认为农村人口生育意愿还是很高,但我们也错了。

以农村 30 到 34 岁以下年龄组为例,尽管城市生育意愿相对较低,但农村生育意愿下降速度比城市还快。城市和农村民众的生育意愿正在趋同。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多来自农村的年轻人进入到城市工作生活,受到大城市文化影响,他们也在改变自己的认知,对于生育抱有更为谨慎的态度。

好了,适婚的人选择不婚或者不生。那么愿意生的,面对的压力更大。「生育环境」对女性的不友好,让越来越多的女性不愿意生育。

首先,整个社会对养育小孩提供的支持明显不够。有报道指出,在中国,“0-3 岁阶段的幼托机构几乎为零”,如果没有父母一辈的帮忙,双薪家庭几乎不可能靠自己独立抚养小孩。

而为了缓解养老金压力,政府开始研究延迟退休的政策,一旦更多的老人无法在儿女生育时伸出援手,很多年轻家庭可能只能选择放弃生育小孩。

社会中不少人都在说「全职妈妈是一份风险和收益极不对等的工作」,但现实中,有几个人谁愿意牺牲自己的人生价值去选择这样一份工作呢?

这一次十七部委的联合发布的「意见」,只是从国家层面上,对于支持生育、养育,提出了指导性的措施和意见。细致和可行程度先不必细究,就是在具体实施层面,肯定是会存在着许多无法落实的地方。

显而易见的一个问题:当地方政府连基本的财政自主能力都没有的时候,是先保民生,还是先保护生育呢?

@知乎亲子

知乎用户 川与流​ 发表

昨天晚上,我打算约几个朋友吃饭,我做了非常详细的规划,比如开车走哪条路不堵,到了停车怎么停,点什么菜,喝什么酒等等。

他们问:谁请客呀。

我说:你们吃,当然是你们自己负担了。

他们就不来了,这是怎么道理?

知乎用户 有点蛋疼 发表

你以为他睡醒了,谁知道他点了那个 “五分钟后再提醒”,翻个身继续睡

知乎用户 七亢 发表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 17 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提出,精准实施购房租房倾斜政策。住房政策向多子女家庭倾斜,在缴存城市无自有住房且租赁住房的多子女家庭,可按照实际房租支出提取住房公积金;对购买首套自住住房的多子女家庭,有条件的城市可给予适当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等相关支持政策。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多渠道增加长租房供应,推进租购权利均等。各地可结合实际,进一步研究制定根据养育未成年子女负担情况实施差异化租赁和购买房屋的优惠政策。

《意见》提出,要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2022 年,全国所有地市要印发实施 “一老一小” 整体解决方案。拓展社区托育服务功能,完善婴幼儿照护设施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支持有条件的用人单位为职工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务。在满足学前教育普及的基础上,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 2—3 岁幼儿。托育机构用水用电用气用热按照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鼓励社会资本设立托育服务事业发展基金,向托育行业提供增信支持。各地要建立托育机构关停等特殊情况应急处置机制,落实疫情期间托育企业纾困政策。

《意见》还提出,鼓励实行灵活的工作方式。用人单位可结合生产和工作实际,通过与职工协商,采取弹性上下班、居家办公等工作方式,为有接送子女上下学、照顾生病或居家子女等需求的职工提供工作便利,帮助职工解决育儿困难。女职工比较多的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孕妇休息室、哺乳室,配备必要母婴服务设施。鼓励有条件的用人单位、学校、社区、群团组织等开展寒暑假托管服务。

《意见》强调,要切实维护劳动就业合法权益。推动完善促进妇女就业的制度机制,加强对女性劳动者特别是生育再就业女性相关职业技能培训。持续开展就业性别歧视约谈工作,依法查处侵权行为。督促用人单位依法依规落实对孕产期、哺乳期女职工关于工作时间、工资待遇、劳动强度等方面的特殊劳动保护

知乎用户 中国网​ 发表

这么说吧,大家都管等于都不管。

知乎用户 夏天​ 发表

现在才出台,是不是太晚了?

五、(十一)精准实施购房租房倾斜政策。 住房政策向多子女家庭倾斜,在缴存城市无自有住房且租赁住房的多子女家庭,可按照实际房租支出提取住房公积金;对购买首套自住住房的多子女家庭,有条件的城市可给予适当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等相关支持政策。

好不容易挤出来一个政策,还得是 “多子女家庭”,一胎都不生了,还想把政策限定在 “多子女家庭”……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深刻认识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人口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密切协同配合,加快完善积极生育支持措施。各地要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加强统筹规划、政策协调和工作落实,结合实际及时完善具体政策措施,周密组织实施,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落实到位。

一把手能压一下房价么?

总结:就是鼓励生了二胎的继续生三胎,毕竟,小年轻们一胎都不生了,鼓励也没有用了。

知乎用户 木桐 发表

国是大的家,家是小的国。大的家、小的国齐心协力,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破解三孩新政难题!

三孩政策的困局,除了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副院长丁志宏所说,生育、养育成本外,育龄夫妇对未来生活质量的考虑,也影响着育龄夫妇的生育意愿。同时,不知道是不是灯下黑,可能是财力原因,国家起码有四个措施支持,能够促进三孩政策尽快出效果!

一是,三孩父母的社保方面的补贴;

二是,三孩家庭房贷的三五年延缓;

三是,三孩家庭小孩的个性化兴趣教育;

四是,三四线城市的消费立市

详情请参阅:

超投必投:性价比高的三孩鼓励政策:父母社保的十年奖励 0 赞同 · 0 评论文章

二、三孩家庭小孩的个性化兴趣教育

顶级流量明星易烊千玺,不屑于小镇做题家,中考都能糊弄过去,没做几道题,唱了几首歌,一唱成名、一鸣惊人的财富高度和社会经济地位,让做了几万道难题的小镇做题家,奋斗几十年都无法企及:这样的顶流明星得蜀望陇,走捷径要跟小镇做题家争编制: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小镇做题家,刚刚不想内卷、刚刚不想躺平,刚激发奋斗的心,马上就拔凉拔凉的,你说小镇做题家弱弱的心,怎么不破防摆烂?

从人教社的毒教材事件到顶流明星与小镇做题家争编制,其实都是义务教育阶段,单一教育垄断惹的祸!

是时候反思义务教育法、考虑修订义务教育法,破除毒教材和小镇做题家的 “余毒”!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

几十年来的素质教育,抵不过 “高考凭分录取名校” 这根指挥棒!

要破除小镇做题家的前途自嘲与忧虑,除了破除拥有财富是成功的唯一标志的 “拜金主义” 风气,除了破除单一义务教育阶段的垄断,还应该建立有兴趣基本收入保障体系。

义务教育阶段的非多元化、单一垄断,是小镇做题家存在的基础,其结果导向是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好像是为独生子女政策量身定做的:宝宝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出来就必须是社会的精英,逼的父母双方 6 个家里长辈重点照顾,鸡娃从此诞生,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也成了宿命。

破壁这种教育内卷:三孩新政下低成本教育新方法:兴趣小学、兴趣现象教学法!

三孩政策来了:「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考虑到三孩养育的巨大成本,首先应该给九年义务教育法开一个口子,让三个的小孩,可以选择兴趣小学培养兴趣爱好技能,能够做一些兴趣工作,尽早为家庭赚钱,同时不会耽误小孩子的豆皮应试教育!

三孩政策,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从一娃到三娃,首先要从破除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垄断开始!

如同易烊千玺一样,出名、挣钱,都要趁早!

以义务教育名义垄断的应试教育内卷,束缚了儿童的天才、天性。

国家是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中小学教育历史上,也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中小学教育历史上的 “合” 是指,教育不分课程的有教无类、因人施教的综合教育、目前流行芬兰的兴趣现象教学法;中小学教育历史上的 “分” 是指,中小学教育的分科教育,分为数学、语文、政治、物理等。

其中综合教育与分科教育的二个极端是,达芬奇的伟大和中国足球之粗劣。

达芬奇的伟大,不仅指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艺术家,而且是开创性的工程师、科学家。他在绘画、雕塑、建筑、科学、音乐、数学、工程、文学、解剖学、地质学、天文学、植物学、古生物学和制图学等领域都有极高的造诣和成就。

中国足球之粗劣,不仅是指这个足球是著名的臭球篓子,而且在中国球迷心目中臭名昭著。大多数球员自身素质差不自律,踢球不用脑子。如果中国球员在中小学学习中应用现象教学法,从小多开展 “自律对球员生命周期的重要性” 课题讨论,就不会拿自己的足球生命周期开玩笑,职业生涯一有钱、一有机会就吃喝嫖赌,把自己可能成为李宁、姚明那样的人生,打回原型为普罗大众。所以中国足球这么臭,应该是追求分数的分科教育的结果。

详情请参阅:

超投必投:三孩新政下教育新方法:兴趣小学及兴趣现象教学法!1 赞同 · 0 评论文章

三、三孩家庭房贷的三五年延缓

笨蛋都看得出,经济下行在疫情、中美贸易战的压力之下,最主要的困难是缺乏强劲的国内消费需求;笨蛋也看得出,内需缺乏是因为高房价下对房奴消费需求的挤压;笨蛋也知道,作为中产阶级主流 — 中国房奴的消费需求,一旦释放出来,还怕什么贸易战?笨蛋不知道,房贷如果结合三五年的月供等额消费贷,合资格房奴的首套房贷,只要展延三五年,必定能激活万亿内需。

三孩家庭合资格首套房贷展延三五年的内涵

合资格首套房贷展延三五年,其内涵是在房贷基础上,给首套房贷业主以三五年的月供等额消费贷优惠;就是说,业主这三五年原本用于房贷的还款,可以月供等额进行消费三五年,三五年之后再继续还款房贷;在完成房贷还款后再还款这三五年消费贷 + 房贷的组合贷;期间由于长达十几年、几十年的时间差,其组合贷的通胀贬值及巨额利息补贴由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按照税收分配比例承担;故在房贷暂时不还,业主可以借未来的消费贷等额月供金额消费,是房贷 + 消费贷的组合贷款优惠,房贷在消费贷基础上展延三五年!

详情请参阅:

超投必投:激活万亿内需,只需首套房贷展延三五年 2 赞同 · 0 评论文章

四、三四线城市的消费立市

三四线城市,房租不高,菜品新鲜,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广大群众,具有无比巨大的吸引力;如果能够筑巢引凤,解决他们的工作机会、发财致富机会,三四线城市才能应对超大城市圈的人口虹吸、财富虹吸而不致沦陷。

三四线城市是养育三孩成本性价比高地区。三四线城市的工作发财机会多,生活配套齐全,将成为三孩政策效果的爆发地!

三四线城市的消费刺激起不来,除了缺乏消费的第一推动力—消费立市以外,还缺乏全国消费人员的流动性。如果一个 80 万 - 90 万人口的三四线城市,吸纳了 3 万 - 5 万的大学毕业生创业就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 3 万 - 5 万的兴趣爱好者来长租,来养老休闲、教学进修、创业就业,这个城市的活力、消费源头活水就有了。

一个如鹤岗这样房价白菜价的三四线城市,吸纳大学毕业生创业就业 5 万—10 万人,为他们改造建设配套兴趣直播长租公寓 3 万套 - 5 万套(其中一半面向大学生、一半面向全国乃至全球的兴趣爱好者),发行公租房 REITs 债券 10 亿 - 20 亿,申请有兴趣基本收入保障试点,5 万—10 万大学毕业生配套三年青年文化强国基金 5 亿 - 10 亿;申请本市消费分税制试点、本省头部企业大股东超投必投机制试点,在本市 5 年平均社会消费总额(SCG)的基础上, 今后 5 年社会消费总额年均增长可以达到 10% 以上,REITs 债券、青年文化强国基金 5 年后年度收益率 5% 左右。

如果有四个如鹤岗这样房价白菜价的三四线城市,2 个东北、2 个华南的城市,组成消费立市兴趣产业联盟,四个城市一起吸纳大学毕业生创业就业 20 万—40 万人,同时向全国人民推荐、推广东北、华南四地的 “天南地北任我行”3 个月的短租生活体验,入住每个城市短租兴趣直播公寓,以消费立市、三年青年文化强国计划(有兴趣基本收入保障)之青年文化强国基金、REITs 债券、超投必投机制等,创造强劲国内消费需求 10% 以上,以消费立市产业联盟名义,联合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上述机制的综合试点,有机会获批吗?

得到国家营业税费、所得税费的按比例返回,三四线城市发展消费的劲头就更足了。

例如中国工商银行总部在北京,假如全国工商银行的年度营业额 1 万亿,纳税一千亿,所得税五百亿,二百亿给工商银行总部所在地北京财政和中央财政,三百亿按照全国各地的营业额,作为消费分税返回,比如成都,其工商银行的营业额是 100 亿,可以占 1%,凭借强劲的金融消费市场,成都市政府,可以免费获得返回工商银行消费分税所得 3 亿。

三四线城市市场可以轻轻松松通过消费您工商银行的产品、服务获得消费分税返回,我干嘛还要吃力不讨好的像河南保护当地村镇商业银行?如果你消费了我的市场,我财税还一无所得,干嘛不地方保护主义?

三四线城市消费立市的政绩考核指标,唯有 SCG;一二线城市可以 GDP、SCG 兼顾,主要以 GDP 为主。从 GDP 到(TR)SCG 的考核,可以让三四线城市市长的升迁,不唯上,只唯下!

三四线城市本地 SCG 增长率政绩考核,能够真正体现为人民服务:只有服务好本地市民、发展消费、消费立市,本地 SCG 增长率的考核,才能遥遥领先同级领导,想不升迁都难。同时本地 SCG 增长、消费政绩可观,通过省以下财税改革,可以得到更多的财税转移支付,发财了。

所以,三四线城市本地 SCG 增长率政绩考核,既能够按照年度消费总额排座次,也能够升官发财,而这正是三四线城市消费立市的目的。

详情请参阅:

超投必投:大的家小的国齐发力,破解三孩新政难题

生育三孩的父母,除了应该享受国家和政府规定的生育政策及其他优惠政策外,还应该发动国有资产对三孩父母进行社保奖励,充分体现家庭养育三个小孩的国家人力资源价值,体现国人 “养儿防老” 的传统文化。

生育三孩的父母社保的十年分别奖励主要包括:每个小孩从出生到满十周岁,父亲奖励的十年社保,是每个月总额二百元的五险一金,母亲奖励的十年社保,是每个月总额四百元的五险一金。养育三个小孩十年,父母社保所得十年的分别奖励,足以体现国家倡导、国人认可 “养儿防老” 的传统文化,同时体现母亲在养育小孩方面的辛劳付出。

生育三孩父母社保的十年奖励,为什么是目前性价比最高、无本万利的三孩鼓励政策?

其一,从国资委资产按照生育指标划拨资金,对社保基金大力补充,是国资委投资国家人力资源、能够在全社会形成广泛共识;

其二,不需要财政掏现金,以时间换空间,父母退休时,三个小孩已经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

其三,生育三孩父母社保的十年奖励,变相催婚、催生,若不婚、不生,养老必定吃亏!

知乎用户 超投必投 发表

这份指导意见看起来是面面俱到的,毕竟连银保监会这种部门都出来联名了。就生育、托育、保险、入学、住房、税收、贷款支持、就业、劳动保护、医疗健康基本都叙了一遍。然而作为一份 17 个部委的联名指导意见,个人认为,象征性的意义大于实质,看似动作大气场足,实际上具体措施落实与不落实,对提高升育率的帮助有限,总体来说,这是一份有胜于没有的廉价纸头。 试想,母猪怀上了猪崽都还要给加饲料,人却要负债生育、负债教育,现实都卷成这样了,底层的生育压力能不大吗?

把生育搞成了家庭重大投资,“国家”成为生育的受益者、底层人民的巨大生育投资成 “国家” 的韭菜园子。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宝,从投资的角度,对孩子的投资是一家人参与度最深的投资,即然参与度深,那么对风险的厌恶也深,当潜在的生育人群意识到生育的高成本风险后,大家就会更加谨慎的对待生育问题。 当前的社会生育成本还好,养育成本几乎是没有上限的,而年轻人 20% 的失业率叠加大部分年轻人收入与上一辈人的退休金倒挂。也就是说,现在底层社会的生养成本高而且育龄人群当下正面临着低收入和失业的风险,自身保障起来就很难了,哪里还敢轻易的生养。 养育需要入托入学、学区房、补课辅导、中考、高考等一系列财力精力保障,其中一个环节掉队,孩子可能面临的就是社会层级下沉。也就是说,长线重投资之下依然是面临就业压力,所以会让生育压力加剧。 为什么家长要给孩子入好的幼儿园、好的小学、请辅导、买学区房,说白了,就是人比物贱之下的劳动力过剩,过剩势必会带来竞争,竞争会形成内卷,内卷就是只要有能力就会加入的无效竞争,最终,家长和孩子就在这个严重过剩的大环境里不惜余力竞争着,内卷了,而无力参加就是躺平了或者说是被辗平了,对于生育变得犹豫起来,少生、晚生甚至不生

而此时我们国家的决策层还要鼓励这种过剩,而不是帮助育龄人群稳定就业,那么育龄人群自然就要自求多福,把原本可以用来生养的资金转化为当前生活的保障(保险开支、医疗开支、失业备用金储蓄、购房养老),这样的入不敷出之下还敢轻易的生养也只有自给自足的农村了。但是如今农村城镇化多年,农村人口向城市迁徙迅速,所以空巢化的农村也没有多少育龄人口了,我现在就是躺平了,还别说挺放松的,不会为了房车养育费发愁了,轻松了不少,至于说需求,其实也很容易解决,例如陌陌啊悦技这些上面交友的不也多嘛,尤其悦技直奔主题,约个电影啊娱乐的,对眼了短期恋爱的各取所需的大有人在,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该吃该喝该玩,真挺放松,还不用累垮身体。。

说到底,本质的问题在于就业环境,假如现在的育龄人群(也就是年轻人)的工作很好找,小两口工作上三五年就能买房的,那生育率自然就会上去了,有恒产者有恒心。倘若育龄人群大多数还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那么低生育率就是年轻人无声而又诚实的抗议。

知乎用户 荀崇 发表

这是由卫健委牵头的 17 家单位,共同设计的人口问题路线图。

该路线图以 “家庭” 为纽带分别向两翼展开:一条沿着多组家庭、增加怀孕、增强托育、增强保健的轨道从内部挖掘人口潜力;一条沿着稳定家庭、降低开支、单位支持和社会支持的轨道从外部挖掘人口潜力,最终在 “增加及保育人口” 的交叉点汇合。

林林总总,七款二十条,联合发布的部门竟然多达 17 家,其中不乏有在民生课题中很少出现的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足见这次中央是下了决心,准备在人口问题上 “大动干戈” 的。

第一款是提升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包括改善优生优育全程服务、提高儿童健康服务质量、加强生殖健康服务、提高家庭婴幼儿照护能力等四条。其问题指向应为 “降低婴幼儿死亡率” 和“提升婴幼儿健康水平”,兼有扩大人口基数和提高人口质量的目的。而相当一部分 “提升婴幼儿健康水平” 又关联到“降低婴幼儿死亡率”,因此这一款可以看做是主要为提升人口数量服务,是为在总降生人口数量不变的范畴里做大人口数量的努力方向。

第二款是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包括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降低托育机构运营成本、提升托育服务质量三条。其问题指向应为 “降低育儿成本”,不论是增加托育服务,还是降低托育机构成本,或是提升托育服务质量,最终都关联到育儿家庭的相应成本。比如扩大托育服务面积则边缘家庭受益,降低托育机构成本则托育服务价格降低,提升托育服务质量则降低家庭育儿质量开销。因此这一款是为激励适龄父母生育愿望,扩张总降生人口数量。

第三款是完善生育休假和待遇保障机制,包括优化生育休假制度、完善生育保险等相关社会保险制度两条。其问题指向应为 “降低怀孕负担”,怀孕前后妇女在职业发展中退步、孕期妇女没有收入且支出激增危及家庭财政健康,这是适龄父母怀孕的主要担忧。因此,以休假制度来保证职业前途、以生育保险来保证家庭财政健康,是为提升“怀孕几率” 的制度性保障。

第四款是强化住房、税收等支持措施,包括加快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精准实施购房租房倾斜政策、发挥好税收、金融等支持作用三条,其问题指向主要是 “降低适龄男女青年的婚姻成本”。加快住房保障是让更多适龄青年有房可住,主要针对的是未婚青年。精准实施购房租房倾斜政策,是为无房的多子女家庭提供更好的居住条件,降低其对生活质量的担忧,主要针对外来已婚人口,如农民工家庭。税收金融方面是改善与婴幼儿有关的个人、单位、企业的相应支出,实现个人减税、单位减费、企业融资的目的,主要针对城市中等收入家庭。

第五款是加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包括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提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加强生理卫生等健康教育三条。其问题指向应为 “降低家庭教育开支”,学前教育的数量供给可以解放更多父母,提高义务教育均衡可以降低因互相攀比而产生的 “额外教育开支”,加强生理卫生可以视为 “性教育适当普及”,可以降低青春期学生的躁动,从而提升教育获得而不增加开支,同时保护和提升适龄男女青年的生殖质量,保护新生人口的供给稳定提高。

第六款是构建生育友好的就业环境,包括鼓励实行灵活的工作方式、推动创建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切实维护劳动就业合法权益,其问题指向应为 “用人单位创造鼓励产子的软环境”。拥有固定工作的适龄青年是提供新生儿的主要人群,其日常接触环境主要是单位,因而以工作单位为抓手,从上下班时间、孕妇服务设施、企业组织提供帮助等多方面综合给予激励扶持,同时强化法律保障的刚性,构建一个有利于怀孕的兼有硬度和温度的框架结构。

第七款是加强宣传引导和服务管理,包括积极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建立健全人口服务体系,其问题指向应为 “社会培育激励产子的环境”。所谓生育友好氛围,是要从道德舆论、婚姻成本、儿童生存等方面塑造鼓励结婚、鼓励生育的大环境。所谓人口服务体系一方面是建立人口问题跟踪体系,精确掌握人口变动、查找变动原因并进而解决人口问题,确保人口稳定供给;另一方面是要打通生老病死的全环节,以肉眼可见的方式提供新生儿健康成长、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优良环境,降低人口供应疑虑。

七款分析下来,可见围绕 “增加人口” 这个核心任务,以卫健委牵头的 17 家单位,共同设计了如下路线图:以 “家庭” 为纽带分别向两翼展开:一条沿着组建家庭、顺利怀孕、托育提高、幼儿健康的轨道从内部挖掘人口潜力;一条是沿着稳定家庭、降低开支、单位支持和社会支持的轨道从外部挖掘人口潜力,最终在 “增加及保育人口” 的交叉点汇合。

从目前我国的政治经济态势以及国际斗争态势来看,在现有条件下这已经是中央及各部门能拿出来的最成体系、最大力度的人口激励组合政策了。其中有两个隐含的链条,是政府部门不方便说,我这种 “网友” 需要放胆直言的东西。

一是以上政策事实上推出了我国的 “单身税”,由政府出面对多子女家庭进行多方面经济扶持,必然相应减少了单身人士享受的公共资源,比如创建儿童友好型社区、城市,那么城市面积就这么大,公共设施就这么多,你多,我就少。只是碍于种种原因不好明白的这么说而已,但事实如此。做蛋糕需要时间,某一时刻,蛋糕就这么点大,多子女家庭多分,其他人少分。

二是人口管控的精确时代来临,因为人口减少问题是几乎当下几乎所有发达国家的通病,欧美发达国家通过引进移民来减缓,绝对不适应我国实际。而前苏联也没有能够很合理的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缺少了最合适的借鉴。近年来各地方在人口忧患的意识影响下什么招都使,反过来说明我国在人口政策方面的战略部门,事实上也不太知道具体怎么解决,顶多有个哲学方向。为了有效解决人口压力,在现实科学技术条件下,将建立一套包括详细生物信息在内的人口管控机制,使人口生产有序可控,换言之,这是新时代的以 “人口质量提高、人口数量稳定” 为使命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基础设施。

这里要分析一下欧美包括前苏联人口问题困境的原因,本质上是阶级问题。欧美国家剥削的太重,育儿成本太高,而苏联倾斜的太狠,育儿成本等于没有。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极端其实都指向了同一个方向,就是享受当下、享受生活。育儿成本太高,危及生活质量所以不愿意生孩子;育儿成本没有,育儿就没什么用所以也不愿生孩子。而两种分裂导向一致性的结果又和欧美文化息息相关,众所周知,欧美世界是个 “衰亡的亡灵世界”,一神教的天堂地狱说客观上塑造了欧美文明,却也让非现实的东西在社会中所占比例太高:既然一切都是神的决定,那么为什么不享受活着的生活?

如果基督教文明没有崩塌,还可以通过 “神的旨意” 塑造育儿导向,而现实是基督教文明崩了,只剩下了若干概念:既提供了躺平借口,又没有组织力、动员力、号召力。

而我国自始至终都是世俗文明,儒家的积极入世、积极改造世界的观念根深蒂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先天下” 等观念是牢固的社会道德标准。事实上从人口危机出现在大众面前之后,几乎每个中国人都会下意识的思考该问题,在时机到来的时候会下意识的去做有利于解决该问题的选择。因此,我对我国解决人口问题、尤其是自生性的解决人口问题比较乐观。

事实上我国当下人口问题的出现,正是欧美 “衰退的亡灵世界” 所影响的结果。消费主义、享受当下、女拳等等,哪一个不是欧美引进的?哪一个不是人口增长的的大敌?如果我们意识不到欧美发育不健全文明对我国文明的侵害,继续沿着欧美国家错误的道路前行,比如引进移民以冲抵,那么就会越错越多、越走越歪。

中华文明屹立世界五千年,不是上帝赐予的、不是躺到今天的,不是白混的,是有着自身极为强大、稳定、坚韧的优越性的。历史上无数新生王朝都面临过人口问题,汉、唐、宋、明、清等等,都有一套解决方式,事实上都取得了成功。只要把这些历史上的元素抽离出来进行哲学拔高再结合当下条件,就会有新生的办法,此次 17 部位的 20 条措施,其实就是同类型的、新时代的人口激励措施,最终也必然取得成功。

最后提醒两点:一是在我国的文明体系里,剥削是人口销毁的主要对手,区别无非是古代剥削引发内战,现代剥削压抑育儿愿望,这一点倒是和欧美发达国家类似。所以要控制剥削水平进而控制相对的育儿负担、做大做强国有资本提升政府转移支付能力;二是要高度警惕西方文明的侵染,在我国文明体系里人口增加根本不是问题,完全、彻底不需要西方文明的 “指点”,谁再敢说“腾笼换鸟” 谁就是妖言惑众的妖人

知乎用户 社会科学 发表

看似非常重要的 “意见”,实际上不疼不痒,没解决什么实际问题。

生孩子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女性愿意生的问题,现在很多的女性不愿意生的原因是企业对女性的就业存在歧视。意见中虽然对女性就业和孩子生育养育的问题看似提出了 “解决方法”,但在实际过程中很难执行。

第七条中提到 “构建生育友好的就业环境”

(十六)鼓励实行灵活的工作方式。用人单位可结合生产和工作实际,通过与职工协商,采取弹性上下班、居家办公等工作方式,为有接送子女上下学、照顾生病或居家子女等需求的职工提供工作便利,帮助职工解决育儿困难。

(十七)推动创建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推动用人单位将帮助职工平衡工作和家庭关系相关措施纳入集体合同和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条款。实施母乳喂养促进行动。女职工比较多的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孕妇休息室、哺乳室,配备必要母婴服务设施,更好满足孕产期、哺乳期女职工的需求。鼓励有条件的用人单位、学校、社区、群团组织等开展寒暑假托管服务。

(十八)切实维护劳动就业合法权益。推动完善促进妇女就业的制度机制,加强对女性劳动者特别是生育再就业女性相关职业技能培训。持续开展就业性别歧视约谈工作,依法查处侵权行为。督促用人单位依法依规落实对孕产期、哺乳期女职工关于工作时间、工资待遇、劳动强度等方面的特殊劳动保护。加强监管执法,健全司法救济机制,探索开展妇女平等就业权益保护检察公益诉讼,维护妇女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强化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推动职工权益保护法律法规贯彻落实。

现在 90% 以上的企业是民营或者外企,有多少个民营或外企可以允许员工长期实行弹性工作或者居家办公?从孩子出生到上幼儿园阶段,孩子需要人专职照顾,如果没有老人帮忙即使居家办公也很难兼顾工作和照顾孩子。

孩子上了幼儿园对大人来说是一段幸福的时光,到了小学噩梦又来了,下午 3 点多就放学,现在学校开设托管可以到 5:30,接孩子的前前后后大约需要 1 小时左右,试问哪个公司愿意让员工 3:30 或 5:30 的前后 1 小时去接孩子,而且这事一干就是六年。

意见中还提到 “女职工比较多的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孕妇休息室、哺乳室,配备必要母婴服务设施,更好满足孕产期、哺乳期女职工的需求”,如果建立孕妇休息室、哺乳室得需要有地方啊,没有地方怎么建,建这些地方谁出钱,企业出?哪个公司愿意呢?

绝大多数企业是趋利的,除非央企和国企,但这类企业比例能有多少。如果让民营企业负担这么多的成本,那么对于多数企业来说,不招女员工不就完事了或者招了之后女员工怀孕了,想各种办法不用了。

对女性这些就业歧视结果就是很多的女性根本就不愿意生,甚至根本就不结婚。企业高兴,女员工工作保住了也高兴,那么一定有人不高兴了,面对这么低的生育率,国家出台了各种政策,但好像也没什么效果。

看一个答主回答提到 “正常的逻辑是谁受益谁买单”,多生孩子实际上是国家受益,那么国家出台的政策不能让企业买单。

Sean Ye 答主提出 “企业有怀孕女员工的,用出生证来换取抵税资格,生孩子的女员工越多,税优政策力度越大”,我觉得这个建议很好,可以再加上一条,录用一个女性,政府可以给予一定的补贴,到那时,老板们会天天问 HR 们,录用了多少个女员工了。

解决生育意愿是前提,但也并不完全是生育意愿造成的生育率下降,面对高额的房价、教育的成本(别提双减,不知道减了什么)以及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于一个普通的老百姓来说,谁敢生完了一个再生一个接着再生?

知乎用户 晨曦职语 发表

看都懒得看

知乎用户 卡列戈 发表

时代变了,现在是 2022 年,仅仅从房地产市场的角度来考虑就知道至少未来 20 年,我国生育率不可能超过 2,在改善分配降低劳动时间一系列措施之后,生育率才有可能到 1.5 附近,这是房地产市场决定的。

现在给每个孩子一间卧室应该是大家的共识了吧?那么两室一厅最多就生一个,三室一厅最多也就生两个,四室两厅才有可能生 3 个。

在考虑到最近疫情,让大家意识到储备 1-2 月生活必需品是必要的,那么一个卧房就不得不改成储物间 / 书房 / 老人住的客房这样的,那结果就是四室两厅才大概率会生两个。可能要 5 室以上,才有生 3 个的可能。

而且生育率是不可能靠少数人拉动的必须全体老百姓都有,才能拉动,那么想让所有育龄期夫妇买到四室两厅的房子,才有可能从房地产市场的角度,达到让生育率超过 2 的基础。

但是一个东西想要到老百姓手里,有一个前提就是它不缺,而且量特别大,价格怎么都上不来,这才能到老百姓手里,否则就是少数人的享受。那么想要每个育龄期夫妇都能买得起一套四室两厅的房子,得等到什么时候,就算从现在开始只造四室及以上的房子,也得 20 多年才能让 4 室的房子不稀缺吧?

而且还得保证育龄期夫妇不去买二手的三室房子,以及买了四室及以上的房子之后,每个月家里收入还完房贷之后能养两个孩子,这样,四室两厅的房子,才能保证每对育龄期夫妇养两个孩子。

所以卫健委联合其他部门推出的这些措施,怎么说呢,能不能真金白银的投入,去落实,是一回事,就算落实了,用处也是聊胜于无

知乎用户 ZT135 发表

说一些很尖锐、很敏感也无法回避的问题:现行体制下我们推行某些政策必须要经过自上而下一整套流程:

开会—征集意见—调研—统计汇总—开会等环节,

每个环节缺少关键人物都无法进行,

每个环节的上一步如果没有落实也无法进行,

假如某个环节出现问题那么整个链条都要重来,

这就非常容易出现有结果时却已经过了最关键的阶段,

对于一些讲究时机的关键事项来说就直接导致落地即过时甚至淘汰,

疫情期间很多活生生血淋淋的例子已经体现的淋漓尽致:

面对临盆的产妇,

一边是规定程序,

一边是人命关天,

很多人在程序面前为了不丢帽子毅然选择了抛弃人性:“反正我是按规定上报了,领导批准了才能办。什么?领导去开会了不在?那不好意思,我也没权力解决,您再多耐心等等吧。”

这种思想的产生不仅仅是某个人的问题,更折射出现有的某些机制亟需改革,不然大厦很容易在最细微处崩塌。

对于问题中提到的这些指导意见亦是如此:

1. 顶层设计的往往都是框架,具体落实还要看各地方如何理解 “圣旨” 的种种精神、意图,制定更详细、完备的方案、细则来落实,否则步子大了出问题谁来负责?乌纱帽谁来戴?在各种会议、调研、督导过程中,往往已经错过了很多稍纵即逝的黄金时期;

2. 要落实就要人手,如果没人就要增加人均工作量,目前的体制改革、绩效改革已经让很多人 “大出血”,基层干部负担已经很重,能自给自足已经跑赢大部分人了,更别提有家庭、有生活质量,那都是个中翘楚才有的待遇。上边大手一挥:“给我干!” 下边怎么可能确保“100% 不打折”?只要打折就会出现问题,有问题最后还是组织背锅,最后反而成了恶性循环;

3. 老百姓是真没钱,这就不用说了:

疫情这几年已经把人折腾够呛,并出现更明显的贫富分化现象:达官贵人们通过殷实的财富积累可以轻易抓住疫情期间的种种机遇,想开团就有资源、有渠道、有背景,而韭菜们只能在各种逼不得已的形势下进一步被收割,而生孩子这种 “大事” 更是钱包收割机,很多人的思想已经是“自己都活不下去了,就别让孩子来这世界上遭罪了。”

最后很容易导致有钱有权的多生,

不仅享受到了各种利好政策,

还让财富、权力进一步向家族集中,

让贫富矛盾更尖锐;

4. 很多措施看起来本末倒置:

比如给多孩家庭提供住房政策倾斜,现在的问题是因为没条件买房才不敢生,你却告诉我生了孩子才有政策,那假如我生了孩子结果政策没了、优惠没了、房子不够了等等情况出现,谁来给我兜底?

以前还说只生一个好,xx 来养老;现在还提倡让自己卖房进养老院,这怎么搞?

5. 假如你喜欢一个人,

她总和你说自己家里条件不好,

你会给他买吃的、穿的、用的,

你会把自己的所有心甘情愿给她,

突然有一天你在外面听到她和几个富二代说:

“就是那个舔狗傻乎乎的给我花钱,我只是随便说说他却当真了!真蠢啊哈哈哈!”

你是什么心情?信任是如何崩塌的?

这个例子和问题有什么关系呢?

你细品……

![](data:image/svg+xml;utf8,)

最后

总体看下来,

这个问题如果用一句话概括:

非常官方、非常正式,但不够接地气。

最后再吐槽一下:

我非常的希望有一些对我有实际价值的政策落地,

因为我也有孩子,

但是目前的条件下我养一个孩子已经精疲力尽,

你光喊口号让我生,我爹妈、我媳妇儿爹妈病了谁来管?我工作要不要干?我社交圈还要不要维护?我们这一代的大多数可都是独生子女啊!

毕业分配工作没赶上,福利分房没赶上,

找对象不要房不要车也没赶上,

现在拉扯一个孩子加照顾四个老人已经够累了,

咱就给点实实在在的好不好?

知乎用户 阿 sir 奶爸李大圣 发表

作为一个非常关注政策的人力资源博主,大部分内容之前都出过解读。再给大家画个重点,并附上解读链接。

1. 加强生殖健康服务。

扩大分娩镇痛试点,规范相关诊疗行为,提升分娩镇痛水平;推进辅助生殖技术制度建设;加强生殖健康宣传教育和服务,预防非意愿妊娠,减少非医学需要的人工流产。

目前已执行的有这些政策:

如何看待北京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试管婴儿费用可以报销?会对生育率有何影响?

2. 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

拓展社区托育服务功能,完善婴幼儿照护设施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支持有条件的用人单位为职工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务。在满足学前教育普及的基础上,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 2—3 岁幼儿。

3. 优化生育休假制度。

帮助职工平衡工作和家庭关系,促进公平就业和职业发展。

目前已执行的有这些政策:

4. 完善生育保险等相关社会保险制度。

逐步将适宜的分娩镇痛和辅助生殖技术项目按程序纳入基金支付范围。

5. 加快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促进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

目前已执行的有这些政策:

长沙出台优化生育政策「本地户籍生育二孩及以上家庭增加一套购房指标」,如何看待这一举措,会带来哪些影响?

6. 精准实施购房租房倾斜政策。

住房政策向多子女家庭倾斜。

7. 鼓励实行灵活的工作方式。

用人单位可结合生产和工作实际,通过与职工协商,采取弹性上下班、居家办公等工作方式,帮助职工解决育儿困难。

8. 切实维护劳动就业合法权益。

推动完善促进妇女就业的制度机制,加强对女性劳动者特别是生育再就业女性相关职业技能培训。

9. 税收优惠政策

目前已执行的有这些政策:

国务院最新通知:「照护 3 岁以下婴幼儿可减个税,每人每月 1000 元」,将带来什么影响?有何积极意义?

想了解更多,请继续关注我们 @51 社保,如果还有薪酬个税、五险一金劳动法等人力资源相关问题,欢迎随时来撩~

知乎用户 51 社保​ 发表

教育时间延长,生育年龄推迟是很自然的,但是自然生育年龄段并没有太大变化,导致生育率下降也是很显然的事情。教育时间延长也意味着育儿时间延长,一对夫妇能承担的时间成本也是有限的,育儿数量下降不可避免。

有人鼓吹富裕家庭多生,然而富裕家庭花费了更高的育儿单位时间,意味着他们占用了更多贫困家庭的育儿时间(劳动时间)生产了更少的新生代。是得不偿失的策略。抚育一个国民老公的成本大概可以解放 100 个家庭多生 100 个新生代吧,然而国民老公还占用了大量育龄妇女的宝贵自然生育时间却半个新生代都没有。繁育一个国民老公大概减少了 200 个新生儿吧。当然我认为繁育奶茶妹妹更不划算,用资金折算我觉得繁育一个奶茶大概减少 500 个新生儿。

上面时间成本无关房产因素,预示着如果不能缩短教育时间,或者延长可用育儿时间,出生率降低不可避免。和什么房价毫无关系,房价是次要因素,不是决定因素。决定因素是总的可用育儿时间和育儿单位时间的比值。高房价不过是家庭需要花费更多的劳动时间在购买房屋上,这样当然会挤压可用育儿时间,高利率也意味着家庭需要花费额外劳动时间负担资金成本。但,这些都没有教育时间延长来的严重。毕竟利率会下调,生产房子的效率在大幅度提升,与之对比的是育儿效率在大幅度下降,单位时间在快速提升,且无有效解决办法。

要么有人专职育儿,意味着全社会努力增加总育儿时间,比如夫妇一方专职育儿,或者加强社会化抚育提高育儿效率降低单位时间,比如推行寄宿制学校,让学校承担更多责任。要做到这些要用经济手段诱导,舆论手段改变认知,法律手段调整权利和义务,都是远水不解近渴。

简单的方法,人造子宫(社会化抚育),或者一半人不准读大学,比如某些鼓吹职业教育的。好像受高等教育就不是干工人的活了。然而职业教育的回报会远低于高等教育的回报也是无解的。如果职业教育的回报高于高等教育的回报,意味着人类在提升劳动生产率上毫无进展,这显然就是全人类的末日了。

知乎用户 bluetrees​ 发表

建议有兴趣的看一下《苏联巨变之后中国的现实应对与战略选择》这篇文章。

你生或不生,无人在意。

在平服社会不满情绪方面,我们当然要做大量的工作,克服自身缺点,以赢得人民的支持和信任。但这并不意味着向公众许诺不现实的高标准。

知乎用户 四九 发表

知乎用户 七头蛇​ 发表

㊙️㊙️㊙️㊙️㊙️㊙️㊙️㊙️㊙️

一、总体要求

〔略〕

二、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

(一)改善优生优育全程服务。

〔略〕

(二)提高儿童健康服务质量。

〔略〕

(三)加强生殖健康服务。

〔略〕

(四)提高家庭婴幼儿照护能力。

〔略〕

三、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五)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

〔略〕

(六)降低托育机构运营成本。

〔略〕

(七)提升托育服务质量。

〔略〕

四、完善生育休假和待遇保障机制

(八)优化生育休假制度。

〔略〕

(九)完善生育保险等相关社会保险制度。

〔略〕

五、强化住房、税收等支持措施✅

(十)加快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 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促进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
  • 进一步完善公租房保障对促进积极生育的支持措施,各地在配租公租房时,对符合条件且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可根据其未成年子女数量,在户型选择方面给予适当照顾;优化公租房轮候与配租规则,将家庭人数及构成等纳入轮候排序或综合评分的因素,对符合条件且子女数量较多的家庭可直接组织选房;完善公租房调换政策,对因家庭人口增加、就业、子女就学等原因需要调换公租房的,根据房源情况及时调换☑️

(十一)精准实施购房租房倾斜政策✔️

  • 住房政策向多子女家庭倾斜,在缴存城市无自有住房且租赁住房的多子女家庭,可按照实际房租支出提取住房公积金;对购买首套自住住房的多子女家庭,有条件的城市可给予适当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等相关支持政策☑️
  • 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多渠道增加长租房供应,推进租购权利均等☑️
  • 各地可结合实际,进一步研究制定根据养育未成年子女负担情况实施差异化租赁和购买房屋的优惠政策☑️

(十二)发挥好税收、金融等支持作用。

〔略〕

六、加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十三)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

〔略〕

(十四)提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

  • 依法落实政府举办义务教育的主体责任,优化义务教育结构,确保义务教育学位主要由公办学校提供和政府购买学位方式提供☑️
  • 继续落实 “两免一补” 政策,降低学生就学成本☑️
  • 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提升课后服务质量,按规定保障课后服务经费☑️
  • 严格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政策☑️
  • 加强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监管,规范培训机构收费行为。加强对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树立科学育儿观念☑️

(十五)加强生理卫生等健康教育。

〔略〕

七、构建生育友好的就业环境

(十六)鼓励实行灵活的工作方式。

〔略〕

(十七)推动创建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

〔略〕

(十八)切实维护劳动就业合法权益。

〔略〕

八、加强宣传引导和服务管理✅

(十九)积极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

  • 充分发挥各类媒体作用和群团组织优势,积极开展人口基本国情宣传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倡导尊重生育的社会价值、尊重父母、儿童优先、夫妻共担育儿责任☑️
  • 推进婚俗改革和移风易俗,破除婚嫁大操大办、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倡导积极婚育观念☑️
  • 组织创作一批积极向上的文艺作品,讲好新时代美好爱情、和谐家庭、幸福生活的中国故事☑️
  • 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 开展全国生育友好工作先进单位表彰活动,评选一批工作扎实、成效明显、群众满意的先进典型,鼓励和带动基层积极创新,营造生育友好的社会环境☑️

(二十)建立健全人口服务体系

〔略〕

**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深刻认识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人口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密切协同配合,加快完善积极生育支持措施。各地要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加强统筹规划、政策协调和工作落实,结合实际及时完善具体政策措施,周密组织实施,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落实到位。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地方的指导,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及时细化配套措施,推动解决工作中面临的问题,不断完善服务管理制度。立足国情,加强评估论证,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完善跨部门协调机制,强化重要政策统筹研究和督促落实。完善优化生育政策目标管理责任制,研究建立指标体系,监测评估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成效。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及时妥善回应社会关切,营造良好氛围。重要情况及时报告。**

知乎用户 圣母白莲花公主​ 发表

人口是国家头等大事,促进积极生育已经是共识,三胎与优生优育已成为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今年 7 月,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 2022》报告提出,中国最早可能在 2023 年出现人口负增长。8 月,国家卫健委在《求是》杂志发文,指出中国总人口增速明显放缓,“十四五” 期间将进入负增长阶段。人口负增长的新局面会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必须尽早规划、积极应对。

而且,从今年发布的数据来看 “除了天津、海南的数据还没出炉” 各地在 “生娃” 这件事上都不太乐观。

全国 29 个省份中,有 14 个省为人口正增长地区,15 个为人口负增长地区。

2021 年出生人口排前五的,依次是广东、河南、山东、四川、河北等几个人口大省。但在这几个人口大省中,除了广东的出生人口仍有 118 万,河南、山东的出生人口已跌破 80 万,四川、河北两省的出生人口则分别为 57 万和 53 万。

除此之外,从民政部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 年我国结婚登记数据为 763.6 万对。

这是继 2019 年跌破 1000 万对、2020 年跌破 900 万对大关后,结婚登记对数再次跌破 800 万对大关。这一数据创下 1986 年以来的新低。

2006 年以来,中国生育旺盛期女性已婚比例持续下降,20 岁 - 34 岁的已婚比例从 77.9% 下降至 68.5%。

也就是说:中国人口负增长的根本原因,其实就是不敢结、不敢生造成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对于不敢结、不敢生的情况,国家卫健委等 17 部门日前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能解决 / 改善这种情况吗?

《意见》指出强化住房、税收等支持措施,精准实施购房租房倾斜政策。住房政策向多子女家庭倾斜,在缴存城市无自有住房且租赁住房的多子女家庭,可按照实际房租支出提取住房公积金;对购买首套自住住房的多子女家庭,有条件的城市可给予适当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等相关支持政策。

答案显而易见,作用是有的,但起不到决定性作用!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张毅 2020 年初曾公开表示,政策放开后,出生人口为何不升反降?主要原因是生育旺盛期育龄女性人数的急剧减少。与 2018 年相比,2020 年处于生育旺盛期的育龄女性(20-29 岁)人数减少 600 多万人;即使宽泛比较,处于育龄期(15-49 岁)的女性人数也减少了 500 多万人。

更值得注意的是,人们的一孩生育意愿也在明显下降。人口学会副会长、西南财经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杨成钢指出,2019 年出生人口中,二孩及以上数量的比例达到 59.5%,一孩所占比例仅为 40.5%。在他看来,这说明二孩政策已发挥了应有的效应,关键问题在于,人们生育一孩的意愿已经明显下降,一孩的出生比例 “太低了”。

如果将一孩出生比例与过往普查数据作对比,这一结论会更为清晰。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一孩出生比例还有约 68%,十年后第六次人口普查时降至 62.17%,随后不到十年间,该比例就几乎断崖式下跌到了 40.5%。

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历史积累的二孩生育意愿释放完成后,如果继续维持现有的生育意愿,未来的一孩和二孩数量都会加速下降。

对于每对伴侣来说,是否决定生育、生育几个孩子,首要考虑的便是生育环境和成本。经济学家、恒大研究院院长任泽平今年曾撰文分析,近年来房价、教育成本和医疗费用均快速攀升,独生子女 “四二一” 的家庭结构养老负担重,女性劳动参与率明显增加,但就业权益保障不够,这些客观条件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生育成本的增加。

除此之外,生育率还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密切的负相关。杨成钢介绍,目前生育率低于更替水平的均为发达国家,高于更替水平的则多为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劳动力素质的更高要求、教育的普及、女性劳动参与率提高等等,这些改变都会指向生育率的降低。“联合国有一句比较经典的话,叫发展是最好的避孕药。” 杨成钢说。

长期研究人口政策、上海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左学金列举出了与生育率相关的更多细节:现代化进程中,男女性别平等观念加强,女性就业比例越来越高,在职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注重职场的女性通常不大愿意生育,因为生孩子需要在家照顾,会影响她的工作。而放弃工作意味着让丈夫独自赚钱养家,家庭很可能又要面临难以承受的经济压力。

左学金指出,国民非常看重对孩子的教育投资,近年来,“少生优生” 的观念深入人心,促使教育成本越来越高。此外,随着社会保障逐渐完善,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日趋淡化,也会削弱人们的生育意愿。

因此,如果单从目前政策角度来看的话,中国人口负增长肯定是已成定局,政府的相关政策虽有作用,但不大,甚至于翻不起任何浪花!

知乎用户 热评研究员​ 发表

国人的生育欲望,实际还是很高的。

起码不输印度人。

现在年轻人喊着不婚不育,实际心里还是期望着婚育。

喊,恰恰是因为心有不甘。

现在做好这三点,生育率完全救得回来。

1、完善全民保障。2、严格执行劳动法。3、大中城市保证一半常住人口住上满足生活需求的保障房。

不过,时间不多了。再过 10 年,那时的年轻人真的把不婚不育看做正常生活,不喊不叫不抱怨,那就神仙也救不回了。

知乎用户 lili 发表

看了一下,都生三胎了还公租房的家庭得是啥家庭啊?

据我所知,能生三胎的女方一般都是不上班的。

还不如落实一下促进结婚支持措施,毕竟没结婚的更不可能有孩子了。

知乎用户 小鸟不死 发表

发布的部门越多,内容越多,效力越小。

结果就是,没任何影响。

工资提不上去、男女比例严重失衡改变不了、现代人观念改变不了,一切都是空谈。

别说三个了,有很多人连一个孩子都照顾不过来,你们让生三个放哪里?放大街上吗?“优生优育” 提了几十年,你们自己忘了?怎么优育?谁给优育?

图网侵删:

知乎用户 道小忘​ 发表

建议部委和年轻人一样躺平。

现在的年轻人竟然试图以不生孩子来要挟祖国,简直是不忠不孝。对于这种躺平行为千万不能妥协,不能让步。

部委也和他们一样躺平,看看谁能躺得过谁。

啊,已经在躺了,这些措施只是作秀,没有实质性影响啊,那没事了。

知乎用户 walle 发表

感谢国家如此大力的支持生育,正是因为有了你们快速,有效,及时,正确的政策调整,润美三年后,我家的第一个宝宝才能在今年出生。(狗头

知乎用户 马克之 发表

我算是看明白了,鼓励三胎不等于鼓励生育,只有三胎才有 xx 价值。

鼓励鼓励鼓励,支持支持支持。怎么鼓励,怎么支持,钱从哪里来,通过什么形式花?

知乎用户 你以为啊 发表

刚好前面有个热搜: 统韩国总统称「若朝鲜走向无核化道路,韩国将对朝鲜实施援助计划」。

目前的支持措施更多的是针对三孩,可是卫健委要搞清楚一件事情,就是我一胎的体验不好,我是不会生二胎的,更不会生三胎。

这就好比韩国总统给朝鲜画饼: 你生了三胎,我给你福利。

退一步说,这也不是一个卫健委能搞定的事情,生育意愿下降是所有的经济、文化、教育、医疗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体制内有句话: 牵头就是磕头,就卫健委想牵 17 个部门,看着够呛。

知乎用户 我去买几个橘子​ 发表

有句话叫:好话说尽,坏事____。

没看到专项配套资金规划与项目计划,约等于传销。

知乎用户 雪泥鸿爪 123 发表

无甚影响,真金白银又不肯拿出来,总是各种限制条件,不就是单身税吗?随便收。

知乎用户 洛神葵 发表

政策总以为给了诸多支持,殊不知这些支持对于多胎家庭九牛一毛,想以这些政策来促进多生育简直痴人说梦。

主要是把这两年的政策又汇在一起炒个饭,基本没有任何新意。更遑论有真金白银般的举措。
人口数量和质量关系民族未来,一旦出生率进入下降通道,就很难回头了。要是以前的政策有用,生育率能这样断崖?有关部门要惊警醒才好。
这届年青人不好 “骗” 的!

说句实在话话,其实干货并不多。

这年头大家是真生不起嘛?无非就是降低生活质量而已。现在的关键是,你多生就是在惩罚父母,尤其随着养老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生孩子的意义还剩多少?有个就完了,两个就属于要上天。就减税每年多个少个千儿八百的,谁缺这点钱?国家是觉得多了这千儿八百的,孩子就能养活了?

幼儿园,托管所不免费,谁生啊?优化?是市场化吧?然后再比一比,不是新崛起一波学区房,就是富人才能生。多生的家长钱绝对不是最根本问题,钱多少都不够,最重要的是生活质量。三个孩子鸡飞狗跳,白天上班都纯属放假。

这还没提一人准备一套房呢!在北京这种地方,谁没个兴趣爱好?像谷爱凌这种,培养一个要多折腾?一个孩子能有理想,两个孩子能有梦想,三个孩子就只剩幻想了。这还是好在取消了补习班。但话说,又没取消家教,反而给富人的孩子更多机会,穷人的孩子,就别有兴趣爱好了,他们不配。

现在已经不是仅仅住房的问题了,整个关乎民生的开支过大,都会阻碍人们的生育意愿。工作、教育、医疗、就业等等都很困难。再说这些年的实践表明,优惠政策常常会进入少数人的腰包。这些年城市里的保障房、廉租房敢不敢查查,去向都是怎样的?现在的主要问题是社会体系需要改革,各部类产品的比价关系需要调整,高房价、高医疗、高能源、高教育等等与实体经济之间真正财富产生的关系,政府财政需求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关系,超大城市模式下泡沫经济的问题,收入分配的差距扩大化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这个社会存在的巨大问题,都严重影响这社会的正常循环,破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很惊奇的发现联合发文单位竟然没有农业农村部。它可是管着农民宅基地审批的,而城市化过程中被征地拆迁的农民拆迁安置政策又和宅基地审批政策紧密相关,目前很多地方宅基地审批拆迁安置都还有独生子女优惠政策。难不成只鼓励城镇人口多生、农村人口就不管不顾。

知乎用户 沉默驴子​ 发表

请问一下提这个意见的领导

是没上过班吗?

你越这样,企业就越不招女性

尤其是未婚未育、已婚未育的女性

招了她们一堆屁事

不招她们屁事没有

你是企业老板你怎么选

这个提议难道不是在惩罚企业吗?

这种事情不能罚

要奖才行

比如招聘女性减免税负

国家替企业去承担这部分费用

这才有改变的希望

我知道肯定会有人说

最后还是纳税人出钱呀

你给她们补钱,不就是相当于从我们身上扣钱吗?

这不就是单身税、丁克税吗?

但是兄弟们

如果现在还不补救的话

人口崩塌带来的后果会更恐怖

就说未来几年预见的

婴幼儿产业 → 幼儿园 → 幼小衔接等等行业规模迅速崩塌

那这些卖婴儿奶粉、婴儿玩具、婴儿衣服、幼师、幼小衔接的从业者大批量失业

但是他们不会 “自杀”

他们会去选择去卷别的行业

没准就是和你去竞争

继续压低你的工资

知乎用户 明黎​ 发表

中国从 2000 年起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虽然早已经推行了二胎政策,并且现在也放开了三胎,但依旧没有太多人选择生孩子,郎咸平说道如果大家都不生二胎,50 年后的中国人口将会变成 5.8 亿人。

14 亿和 5.8 亿相差了八亿多人,这相当于中国将减少一大半的人口。在这之后,中国也将成为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问题牵扯的是人们不要二胎,那么人们不要二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一个家庭要养育一个孩子,其花费的钱在 62 万到 198 万之间,这只是一个正常孩子的日常所需,如果孩子有个什么病痛,其所需要的金额将会更高。在教育一个孩子都很难的情况下,人们根本不可能做出生二胎这样不理智的举动。

除了钱之外,人们所顾虑的还有孩子们的照顾问题。当我们去问那些带孩子的妈妈们对孩子有有什么感受或者是看法,有些妈妈或许会说可爱,但大部分的妈妈都会说一句困。因为在出生之后的需要吃母乳,且孩子睡眠没有规律有时候半夜会醒好几次,饿了病了尿了他都会哭,如果妈妈不及时起床照顾他,那他便只能一直哭,无论是起来照顾他还是不起来,妈妈的睡眠都会受到影响。

诸如此类的经历可能有些妈妈会觉得幸福,但大多数妈妈会觉得这是一种煎熬,再生二胎的话,她们可能熬不过来。还有一个原因便是照顾孩子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在夫妻两人没有结婚的时候,他们可能会选择出去旅游,或者去逛街看电影,即便是不出去,也可以窝在家里安静地玩耍一整天。

然而,当他们有了孩子之后,那便是随时待命状态无论是吃饭还是睡觉都像是在打仗一样,精神高度集中。一个孩子就足以将他们折腾成这样,更别说再来一个孩子了。既然有这么多消极的原因,为什么国家还是要开放二胎政策呢?其实这也是为了中国人民和社会发展着想。夫妻两人多生一胎有助于缓解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情况。独生子女结婚之后所要供养的父母有四人,这将会比别人的压力更大,同样,国家对老龄人口的负担也会更重。

不过,国家虽提倡生育二胎,而作为生育的主体,我们需要思考的是要不要生,为什么生,支撑生育的理由是什么。只有准备好了,才能真正地去准备生育二胎,而如果只是觉得自己该生育二胎,或者只是为了响应国家政策那么孩子出生也不一定能得到父母全部的爱。

知乎用户 雍和 发表

参考之前的计划生育,和如今的防疫。

真把 “促生” 搞成硬性规定,『层层加码』必然少不了。

上面若不惩罚『层层加码』的人,估计是离不开 “特殊时期” 了。(实际为了促生,真不一定禁止)

明明是应该靠大力发展『人工智能』解决的问题,非得靠 “人口红利”。

知乎用户 幸存者偏差 发表

我和我老婆的生活自从娃降生后,生活彻底不可逆的改变了,从生理到心理。

有娃和没娃生活态度精神状态都变了。这个措施只希望不要成为空门。

知乎用户 刘原​ 发表

说两点:

1. 别看这么多部门盖章,不是力度更大、举措更实了,反而是更虚了。因为这么多部门会签,只能取最大公约数,有棱有角的实质性举措都在反复多轮的征求意见中沟通没了。

2. 这事让某委牵头是没用的,一万年也不可能有用的。

还用问为什么吗?

知乎用户 许涵仁​ 发表

就不能来点实在点的措施?

生孩子的直接给补贴,最起码能覆盖奶粉和尿不湿的钱,一直到三岁。

幼儿园免费上。

家里孩子不到三岁的员工可以按时上下班,不要只强调妈妈,孩子爸爸也是很重要的。不需要什么母婴室哺乳室的,只要能让孩子父母按时回家就行。在办公区设立母婴室,难道能带孩子上下班?还是说到点了有人能把孩子送过来喝奶?离家近的可以,远的呢?早下班比什么都强。

说到这点都感觉可笑,这都什么世道了,按时上下班都需要立法保护了。。。我记得我刚上班那时候有孩子的可以提前下班走的,中午还有类似于哺乳假的吧,可以晚到半小时一小时之类的,还是私企。

我就不说房价了,不求能跌,别涨得太快就行。

我觉得济南某些方面做的还是不错的,首先人文环境好,大家对孩子都很宽容。上个月带孩子做火车出去玩,带孩子的可以提前检票,走单独的通道,坐专属电梯上下楼,非常的方便。

知乎用户 雾失楼台 发表

知乎用户 西门豹的精神门徒​ 发表

衰退一旦形成,势能不可挡,各方面的红利已经被最近几年的各种神操作折腾光了。

别的不说,就防疫防成那样,孩子要和家长分开隔离,动不动封家里不让出门,孩子上网课,大人没法工作。在这种时代里,正处于婚恋生育期的年轻人还会选择生孩子吗,他们自己的生存都成问题啊,所以之前看好多都预计 2027 年人口负增长,都是乐观的估计,有可能会更早出现人口负增长,立帖为证。

而且我记得,很早之前,在知乎看过一个答案,说如果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过长时间的话,那么生育率就再也提不上去了。原因是如果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话,那么就会让全家人把所有的精力和金钱投入在这个孩子身上,给他配备最好的婴育产品以及提供他们所能承受着最好的教育,进而导致婴育产品价格水涨船高,毕竟谁都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即便国家放开生育政策,也会因为如果生两个孩子导致每个孩子能享受的资源 (不仅仅是金钱) 减少一半,加上不菲的育婴成本,而导致大部分人不愿意多生。

后来嘛,大家都看到了,六个钱包的提出,简直震惊了我的三观。我一直认为,国家会控制房价上涨的,会给老百姓提供安居乐业的条件的。然而并不是,甚至六个钱包的解释也从爷奶爹妈孙媳拓展到爷奶姥爷姥姥爹妈了,生育税直接收到了 70 年后,正常人都看出来这种模式只适合一个孩子的模式,而且是本地土著的模式,如果家里没个钱是承担不了第二个孩子的。

从现在对教辅机构的打压来看,美国是意识到这一点的,但后来提倡的均衡教育,让成绩好而家庭贫困的学生失去了跨学区接受更好教育的可能,从以前高考地区录取不平衡到现在的一条龙不平衡,再加上提倡职业教育给人当头一击,属于妄想让下层阶级子子孙孙无穷尽给人当牛马了是。

既然你想让我的孩子继续做牛做马,爷不陪你玩了,就例如现在我身边就很多不婚不育的,单身一个人过跨阶级也很不错,至于需求,其实现在陌陌啊悦. 技这些社交也多,尤其悦技还很多直奔主题见面活动的,约个电影啊娱乐的,短期恋爱或者各取所需的也大有人在,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嘛。就算家里再怎么催或者再怎么样,爷最多生一个孩子,然后就用祖传的房子跟另一家独生子女拼接,孙子辈再只生一个,这样来个几代属于几十口人财富给一个人了。那我的玄玄孙也许也还有阶级跨越的机会。

从毕业前心存幻想认为会大庇天下寒士给群众解决住房问题,到工作后看到美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只能空喊口号。从最初的心怀梦想兼济天下到后来冷暖自知明哲保身到最后麻不不仁冷眼旁观。这代人用亲身体会社会毒打对鸡血口号达到了群体免疫

口号这种东西没用的,人民会用自己的经历选择他们自己愿意走的路,除非你敢用强制手段干预或者配置资源去引导。但你现在又不舍得资源,又想牛马给你下崽,送你个白眼,哪凉快哪去吧。

知乎用户 招绮 发表

嗯呐…

一句一句看完…

我是明白了,基本还是老套路,翻译成人话就是。

我就是说说哈,你们别当真,钱跟补贴你们这群韭菜也配拥有。

不说人话,不干人事。

知乎用户 578578 发表

你看,他们把保障当成了福利,想要以之奖赏那些能满足他们需求的人。

这和某些地方政策性保障住房的倾斜政策一样,先给 “人才”,再给 “企业”,最后轮得上的,才是那些切实需要保障的人群。

知乎用户 鴻和 发表

汽车撞墙你知道拐了;

股票涨起来你知道买了;

犯错误判刑了你知道悔改了;

大鼻涕流到嘴里你想起来甩了啊。

晚了!

知乎用户 风雨巷 发表

提高教育门槛,生育率自然提高,

知乎用户 锻神锋​ 发表

带来更少的出生人口。

很多伤筋动骨的改革措施没有实行,

养老金改革(台湾民进党的军公教改革)

房地产改革(香港取消公摊,新加坡公租房,日本租住同权. 房地产税),

教育改革(日本幼儿园和中小高中免费入学,)

带来的是出生人口生育率维持不到 2,自然状况下就会越来越少。人生苦短,及时行乐。

知乎用户 大明只有一个太阳 发表

多谈谈具体政策落地,少说些指导意见!

说到鼓励生育这个问题,不得不提及欧洲各国的相关政策和配套措施,我们可以把国内出台的政策和配套措施同欧洲国家进行大致进行对比。

以波兰为例,在福利方面,除了基本的免费医疗和 12 年免费教育保障以外,为了鼓励生育,早在 2016 年波兰就通过了二孩新政,根据该计划波兰政府将为每个家庭的第二个及以上孩子提供每月 500 兹罗提 (约 900 元人民币) 的补助,直到其年满 18 周岁为止(对人均收入低于 800 兹罗提的家庭,波兰政府也给予第一个孩子补助)。

2019 年 7 月,波兰政府加大投入,重新调整了 “家庭 500+” 补助计划,无论家庭收入多少,为每个家庭的每个小孩每月提供 500 兹罗提的经济补助,并会逐年增加,直至年满 18 周岁,包括在波兰工作生活的外国人同样也享受这一福利。

2022 年初波兰实施的 “波兰新政” 内容,涉及到的关于家庭福利政策如下:

1、向政策颁布之时每个 12-36 个月大的二孩和后出生的第二个孩子提供 12000 兹罗提(约 2660 欧元)的一次性补助。

2、2500 兹罗提以下的养老金免于缴税。

3、20-40 岁的年轻家庭享受最高 40% 的住房贷款补贴(最多 22220 欧元)。

4、根据孩子数量,家庭可享受最多 33330 欧元的住房贷款减免。

5、70 平米以下的房屋建造给予程序便利。

6、对于不在 “家庭关怀资本” 规定范围内的 3 岁以下儿童(比如家里第一个孩子),其托育机构也享受补贴。每个孩子每月都能让日间托儿所、儿童俱乐部或日间托育机构获得约 87 欧元的补贴(不超过父母支付的费用)。这笔钱直接转给托育机构,且同样不和收入挂钩。

对于有宝宝出生的父母除可享受 20 周的产假和 6 周附加假外,还可以享受 26 周的育儿假期。在产假和附加假期间可以拿到全额收入,另外 26 周育儿假期则可拿到全勤收入的 60% 或 80%。也就是说,波兰产妇可以带薪休一年的产假。如生双胞胎或者多胞胎还可以再增加 11 至 17 周不等的假期,准妈妈在公立医院生孩子除费用全免以外,还能获得一次性 1000 兹罗提的补助,对于经济困难家庭则可以获得 2000 兹罗提。

此外还有众多其他福利,主要分为:育儿补助、家庭困难及住房补助三种。例如:孕妇津贴、哺乳期津贴、儿童福利金、教育补助、家庭津贴、监护人津贴、单亲津贴、子女赡养费、照料津贴、收入补助金、伤残生活津贴、失业者困难补助、病假补助、社会保险、养老院和护理院津贴等等。

知乎用户 曹爽​ 发表

看了一下全文,还是什么都说完了的老腔老调,只能说是指导性纲领,缺乏具体的强有力执行动作。看似面面俱到,实际上哪里都照顾不到,还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釜底抽薪,无法解决问题。

经济下行,被迫躺平

税重惠少,日夜烦恼

钱包全掏,房价太高

笑贫赞娼,三观肮脏

礼崩乐坏,人心腐败

法治成虚,言无所居

天降政疫,白费努力

基尼太美,阶级壁垒

知乎用户 慕容紫涵​ 发表

降房价、降养育成本、严格执行劳动法,这个问题就可以谈,否则都是耍流氓。

而且不要说没钱,想想你们一个个搞棚改推房价的时候拿了多少钱,给真正工作干活的多少钱?

可以说是搞棚改发钱重拳出击,人才引进补贴我唯唯诺诺。

最后的结果那就是劣币驱逐良币,不干活的拿了大头,推高了房价,加剧了年轻人的生活压力。

年轻人要么退而躺平,要么随着房价被推高的程度进一步增加内卷,自然不会生孩子,也没能力、没时间生孩子。

天天喊口号有啥用,大家真缺什么其实谁都知道,不愿意让利,光搞口惠而实不至,有毛线用。

知乎用户 Jarvis​​ 发表

其实这事很少解决,把当年做决定的事,反向操作不就完了吗?

少生的给多生的交社会抚养费,,

知乎用户 小五 125 发表

靠这些措施,提高人口出生率,很难。

知乎用户 观海听涛 发表

当前两大难题,一是生孩子的少了,二是买房子的少了。可以让孩子越多的家庭享受更多的购房资格,这样两个难题同时解决。

知乎用户 防腐管干部 发表

给自己家生 2 孩子,不,这一定是给国家生,终究是国家的一员,国家是真正的唯一收益者,

**只有假期不给工钱,没有任何效果,既然那么简单,**早生了。国家必须要给多生孩子父母的生养钱,就是国家雇生养人,这人就是多生娃的父母。一个郭嘉只会挣或割本郭嘉任何人民的钱是最没水平的。

其实郭嘉应该明白一点,少生最容易,没之一。多生困难可说是和养老金一样最难,没之一。一定要注意,如果国家最好工作是公务员,这国家一定没有好的未来,没之一,老板是重要,但是老板是可以移民的和转移财产的,他们只为资本服务,国家没有资本是不行的,国家必须对老板和进步者和百姓都要好 - 他们互相供应,国家才不会灭亡和萎缩,毕竟历史上,官商永不分家,罗马元老院和地方其他民族,法兰克和英吉利和其他民族的利益集团独立之争,和拼音文字声音文化的必然分裂,赎罪卷,土耳其税,日本德川和三井,秦,汉唐蕃王,明末三蕃,其中最重要亡国的就是高通胀和嗑多杂税。一定要注意,为啥美国现在很分裂,美白人只有 65% 了,都靠拉美人永远稳定增长,而金的时代是美白人占 90%,能一样么。永远国家要是扩张都是需要有人口净增长的,和有足够多人口的,对于中国来说 14.44 亿人和 15% 以下的老人,真的是必须的红线,人的精力终归是有限的,他国也是有不少努力的人呢,中国因为选择了和平向宇宙和其他地方扩张,发而展,你不向其他向多发新枝和发长和展开怎么发展,这是必须的,人口减少注定是会失去的和通缩的。永远都是没有主体民族,国家一定会分裂,会以各种形式,而中国如果不是世界第一,注定和俄罗斯一样。要么有优秀移民,要么自己多生,但都一定要注意,不给足够工钱和每周工作 5 天并每天 8-10 小时是拿不来的,这是最吸引人的,没之一,美国的强大就来源这里 - 最重要的一点,这标准不是郭嘉定的,而是类似国际劳工组织定的,和众多人和科学者总结的,保姆都要给工钱更何况生养孩子,现在孩子和伴侣只是个至亲和朋友而已,每个人都如此,人家尽力了就只能如此,都只有那么多财产都有自己的困难处和精力,而不是谁打倒谁 - 成本反而最大,参考 WENGE,谁割韭菜谁 - 成本反而最大,参考 WENGE,国家人口兜兜转转终究是国家和国家人民来用生养,多生孩子终究是给郭嘉生,因为郭嘉是最大收益者 - 没之一,毕竟郭嘉有是想稳赚不赔的,每个人都给郭嘉打工,或者给老板上司打工,老板上司再给郭嘉打工,公司和个体户和国家靠人民的钱活着,你不要说啥为人民服务,不说多多少了,你 GONGWUYUAN 到手的比一般打工的肯定多,都是给人干活服务,而 GONGWUYUAN 干的都是文员文秘工作,这没有多大产值,研究院那是国防军事科研机构 - 不是公务员,都应该差不多。而且移民都有故乡情结,这是不可避免的,中国就是如此,这十分正常,要不是美白人底子厚的世界第一并总是在最高端的地方有玻璃墙保护,早就不行了,所以从生 2 孩子开始算,每个孩子每月给 2000 元或当地最低工资是对郭嘉最划算的。否则未来定是收缩的日本,但是可能还不是日本技术和发达国家,因为老年化率使郭嘉无法正常维持,只能不断收缩并彻底生病卧床躺平,现在看起来是郭嘉生养人了 - 大错 - 这是多生养孩子的工资,生养出来的最后都是给国家服务啊 - 国家不印钱券,谁掏?百姓力薄,创业又没有稳定抵押物,没法走账目,房子不动产和能源是基本最简明最稳定抵押物,马斯克不买地不能抵押的和做生意的,做生意没有抵押物是不可能的,最好办法是限购,就像超市和个体户和机构对有需要的人服务,连 2 套养老房和买点理财都要收杂税和没保障,没钱多活几年,这大赔本的百姓和老板真的做不起,但孩子大了就能创造生产力带来金钱效益,这比老人要多多了,他们以后必老那,都在努力工作学习和发明创造高科技,这很好,这收益比 2000 元多多了,感情能谈,但是名著里写着,我爱郭嘉但郭嘉必须爱我,郭嘉的默然,注定是其他亲人的默然,2 个陌生人终究要成家走,而且但是,保姆工钱谁掏?不给你工钱行吗,是吧。

ICOM:如何多生育简化版 1 赞同 · 0 评论文章 1 赞同 · 0 评论文章 2 赞同 · 0 评论文章 3 赞同 · 0 评论文章 3 赞同 · 0 评论文章 3 赞同 · 0 评论文章 3 赞同 · 0 评论文章

关键感觉现在会中文的真多,网上真的真假难辨,无法相信任何话,导致脸都不要了 - 无信而导致没法和这种做生意,而且很多网友回答都是互相反着的,一面是财富税务负担重,一个是没有足够人口,但有高科技,仍然导致各方面收缩的前车,比如和丑国斗法,还有国内社会问题导致移民,这老提问题,不提解决办法,真的是对付国最好武器啊,没之一,要你无法判断经营方向了,中国人是很会生意的民族,终究是继续经营的。

40% 家庭又 2 套房,这只是用来多活几年的,96% 家庭有一套房,房子占家庭资产 70%,而企业基本不会为了社会景气只有 50-60 多点而进行融资 - 风险太大,地价和基础设施和其他基础投资是 70% 进行社会融资。

万能的知乎网友,你们说的不见得,就是全对,又犯了严重不能呼吸卡脖子的错误。

芯片行业上演「抢人」大战,有员工提辞职,公司加薪 100%,企业间「竞拍式挖人」,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 ICOM 的回答 - 知乎

芯片行业上演「抢人」大战,有员工提辞职,公司加薪 100%,企业间「竞拍式挖人」,如何看待这一现象?3 赞同 · 2 评论回答 3 赞同 · 2 评论回答 3 赞同 · 2 评论回答 3 赞同 · 2 评论回答 3 赞同 · 2 评论回答 3 赞同 · 2 评论回答

看似帮着人帮国人,其实是递刀子和再骗人,

比亚迪宣布进入日本乘用车市场,网友称「 有一种手机圈华为的感觉 」,你怎么看? - 惊鸿悦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4607306/answer/2589520075

比亚迪宣布进入日本乘用车市场,网友称「 有一种手机圈华为的感觉 」,你怎么看? - 老杨叔聊志愿填报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4607306/answer/2589678668

广告合作,请直接私信。

知乎用户 ICOM 发表

不结婚,女人愿意生小孩吗?

男人没房,女人愿意嫁吗,能结婚吗?

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数都能在 25~30 岁的最佳生育年龄买得起工作地的房子吗?

知乎用户 光明顶左使​ 发表

给个政策,再给个仨瓜俩枣的,就可以撬动巨大成长,这在六七年前还有可能。今年是 2022 年了,不是那个时代了。

知乎用户 倬彼昊天 发表

我仔细看了全文。但我感觉,不会有什么效果。

第一,当前经济形势差,很多人的生计都有问题的时候,生育率不可能上去,正如 1959-1961 年时出现的状况。

第二,很多政策比如单位的生育假落实等等都是需要最底层的企业落实。员工的生育对国家是有益,但企业是否能看到收益呢?我感觉短期内大概率看不到。如果大部分普通企业没有利益,他们也不会有那么高的动力去执行,最终结果只能是女性未来的就业门路越来越窄。

如果未来经济形势好了,再加上政府有实实在在的利益输送,生育率才可能反弹。

从目前情况看,留给拯救生育率的时间和机会越来越少。

知乎用户 锦衣夜行​ 发表

人活都快活不下去了,还生?不过如果是以牲畜的姿态活下去的话倒是不难,但是那就不叫生育了,叫配种。

知乎用户 蠢治​ 发表

你不生我不生,有的是——人生

汉语博大精深

知乎用户 月星辰 发表

取消学区房,全部摇号,学校教师全部轮岗,第一步先做好。

知乎用户 hyu jj 发表

一、法定恢复孝文化。

子女未来一生收入,50% 打入父母账户。归父母支配。

二、廉租房配给制。本地户口生一个孩子,父母和孩子就享受 20 平方廉租房指标。

不生一平方没有。

生一个可以廉价租 60 平方廉租房。

生两个可以廉价租 80 平方

生三个廉价租 100 平方。

有产权住房的不享受廉租房,但是房贷可以降息,生一个降低 1/3,生两个降低 2/3,生三个免息。

真想要生育,这么改,能多生出 5 亿。

现在的政策都是踢假球。意思意思,不行有移民。

知乎用户 maomaobear​​ 发表

没直接发钱的措施都是没用的。当年是怎么罚 “超生” 家庭的,现在反过来照那个标准奖就行了。实在舍不得往外掏钱,能让《劳动法》硬起来,管管 996 行不?

知乎用户 牙医小赵​ 发表

好好好!

军人、公务员、教师,特别是共产党员的中高级干部,要带头落实三胎政策——60 岁之前的人必须养育三胎。军公教人员是为人民服务的杰出代表,更要坚决落实政策。

军公教人员没有养育三个孩子的,禁止离婚!

军公教要做出表率的作用,只有这样人民才会积极生养孩子。

军人,没啥可说的,必须需要很多儿子来接替自己的岗位。谁要是不积极,开除军籍!

公务员,一定要用行政命令来落实。毕竟中国有上亿人口的公务员,这些人士不仅有权,还有丰厚的经济实力,生养四五个孩子没问题。谁要是脱奸耍滑,撤职查办!

教师,一定要养育六七个孩子,这是为了自己的饭碗。要是没有孩子,数千万的教师只能是失业的下场。谁要是逃避责任,开除!

充分动员会居委会村委会互相监督互相举报,一定要把生育三胎的政策落实到实处。

各个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假如完不成目标,罚款、降级、撤职、坐牢——不论大小(除非医生开出不孕不育证明)!必要的时候必须一刀切——要为国分忧!

这是生死存亡的关头!

若不采取有利的措施,20 年之后,至少有一千万教师失业,两千万公务员没有服务的对象失业,没有年轻的人来保家卫国。

对于普通的百姓,凡是生养一个孩子,一次性奖励 2 万,生养两个孩子,一次性奖励三万,生养三个孩子,一次性奖励十万!要是生养四五个孩子,一次性奖励 30 万!

知乎用户 jingdayao 发表

然并卵,卫健委是个什么东西?有资格改变官僚大爷口袋里面的钞票数量吗?

答案没有,所以咯,文件就等同于放屁,看似震天响,实则连屁都不如… 生育率下降,连我这升斗小民都知道什么原因?

你们这些官僚体制内的人不知道?

别逗了,你就是大英帝国国防部的参谋长……

让大家以为发一堆文件有用,其实,生孩子跟国家半毛钱关系没有,你想生就生,不想生就不生……

所以咯,他们计划生育…… 说你多说你少……

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这个实力生或者拒绝生孩子……

知乎用户 苦艾酒 发表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目前来看,任何措施都已经挽救不了生育率。

接受现实,一起走进人口减少的大周期吧。

知乎用户 龙在野 发表

其实大家都明白。影响生育的主要原因是啥。

是房价!!!

房价不控制一下。

生下来的都是韭菜。

知乎用户 不玩抖音和基金 发表

说点务虚的吧。

人口的问题其实解决起来也简单,什么时候国家拿出 “不再把人力当成资源” 的态度来制定政策、规划方针;老百姓看在眼里,知道自己和自己的后代不再是拴在工厂 / 工地 / 房地产里 996 的驴。那时候,人才会重新有生育的意愿。

简单说,就是以人为本。

具体执行措施其实也简单,首先从严格落实劳动法开始——如果这一条都做不到,那么其他任何措施都是在缘木求鱼——其次是加大教育投入,保证教育公平,最后才是公办育儿园、幼儿园之类的硬件措施。生育率暴跌的主因是人心已变,不再相信生养后代对自身有任何积极意义,育儿园、幼儿园之类的硬件问题不过是细枝末节罢了。但是想要根治,没有大刀阔斧的改革是做不到的,所以接下来就看中央的手笔了。而且这次也不用妄想相信后人的智慧了,毕竟很快就要没有后人了,哪来的什么智慧。

我们拭目以待吧。

PS:鼓励二胎、三胎是没有用的,因为现在的生育主力——90 后 00 后——缺乏的是生育一胎甚至是结婚的意愿。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这个问题讨论太多次了,俺就直接说结论吧。

影响完全没有,甚至很多人呼吁的发钱发福利多休假落地,一样对提高生育率没啥影响。没有玩命的举动,生育率就别想上来。

所谓玩命,

一是对外,抢资源抢工作抢定价权,钱多了才能干正事。

二是对内,要把生育变成挣钱的事情,既生一个孩子领的钱等于抚养期间社会平均收入,生两个那领的钱就超过父母之一的打工收入(多出的钱足够支付抚养费和学费等),生三个那领的钱足够父母双方都不去工作还能让我全家有足以支持小康以上的收入。

生孩子比打工挣钱多,才能真正有效的鼓励多生。

知乎用户 飞跃本屯 发表

你养过猫吗?

猫在下崽后如果得不到充足的营养,会吃掉自己的幼崽。

郭德纲讲过一个段子:

愚公移山,子子孙孙无穷尽也而山不加增。

上帝听了非常感动,决定帮他一把。

派了一群神仙帮他家生孩子。

后面于谦说得啥来着?我给忘了

知乎用户 炒面面包子​ 发表

2022 年中国人口数据预测如下:

出生人数:929.34 万人

环比出生减少人数:132.76 万人

死亡人数: 1021 万人

环比死亡增加人数:7 万人

年末人数:141120.24 万人

年末减少人数:139.76 万

韭菜唯一的选择就是:非对抗,不合作。

详见:https://www.zhihu.com/answer/2578145488

知乎用户 文刀​ 发表

没有任何影响!

依旧是推广电动车充电桩(既要又要)的那套,想吃桃子又不肯给钱。

指导意见 = 宣传标语

有政策推进?

没有,我只是鼓励哦~

比如说充电桩推广扯了多少部门的蛋,下了多少的文就不说了,一具体到要住建、消防去配合的审批及验收的事情,立马就剩下了口头同意,连去看现场都免谈。

物业也不傻,你不愿意审批也不愿意验收,回头一起火了这板子全落我身上,公司要罚款,个人要坐牢,于是能推就推,推不了就找个担责的商用充电桩公司应付了事,业主私人充电桩那是万万不肯的。

我一点都没骗大家,其实鼓励生育跟鼓励新能源是一个鸟样的态度,弄这么久都没一点实质性的好处漏出来,但凡有 8 年前唱红歌的积极性也不至于一地鸡毛。

农作物长势不好时,农民还知道施肥打药浇水没跟上,看来是脱离一线太久,要再来一次上山下乡才行。

知乎用户 脚丫​​ 发表

知乎用户 听风君​ 发表

不急,和它耍耍

知乎用户 听风回想 发表

哥几个又来看爽文了

知乎用户 123 发表

我有一个市场化的方案解决生育率的问题。当今社会,不生小孩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能赚钱但不想生,另一种是不能赚钱想生不敢生。这两种人其实是互补的,只要建立一个平台促成他们达成某种交易就可以了。

首先我们通过立法建立生育积分这个概念。生育积分跟个人绑定,并根据年龄设定指标。不考虑特殊人群,30 周岁的指标是 1 分,38 周岁是 2 分,45 周岁是 3 分。如果没有在这 3 个周岁的时刻达成指标,将附生育码黄码,在社会上受到一些限制,但这 3 次均可以通过缴纳罚款变回绿码。当达到 50 周岁没完成 3 分指标时,将违反刑法,罪名可以叫破坏国家发展罪之类的。以上都可以通过立法来实现。

接下来讲下生育积分的规则:

一,每一个新生儿将带来 2 个积分。积分可以以 1 为单位在父母之间分配。例如生育一个小孩,可以每人 1 分,也可以其中一方 2 分,另一方 0 分。如果是双胞胎,则带来 4 分,可以 4:0,3:1,2:2 分配

二,积分可以交易。通过全国统一平台,每个人可以在上面发布购买和出售的申请,每月结算一次进行交易。交易规则如下:

1,出售者按挂网时间顺序排序,先挂先卖。出售申请可以撤回

2,购买者按出价高低排序,相同价格按时间排序进行交易。底价 10 万 / 1 分(假定)。出价需要预付 100% 的价款,交易失败就退还。出价后可以加价但不得减价或撤回申请。

3,每月 15 日中午 12 时进行结算。成功的交易将以匿名的形式披露交易的分数和价格

4,每日 0 时公布当前最高出价和中位价供参考

如此一来,如果你不想生,则可以出高价买分。如果你想生很多又没钱,就可以通过卖分来赚养育成本。请注意的是,每个小孩是 2 分,按上述例子,每分 10 万那就是 20 万了。

假定所有人都不想被判刑,就会达到人均 3 胎的平衡。当然这些积分的数值是可以调整的,例如想人均 2 胎,就调整成 2 分达标之类的。

知乎用户 xiaowait 发表

党员带头升,升一个不与任何提升,生两个有机会,生的越多,提职越快

知乎用户 小富即安可以理解 发表

人在三亚,没东西吃,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生?生出来给你们封控?

知乎用户 盾矛 发表

房价不腰斩,996 不根除,说这种话,就三个字回复你

看爽文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先说结论:没、luan、用。

瞄了个大概,都懒得去仔细看,列了很多项,真正有效的、能让生育家庭受益的、能落实的… 少得可怜。

公租房,为了少花点钱租个连位置都不能自己选择的房子去生崽?且租了以后不能计划购房,不然公租房就要还回去?卫健委这帮人定的这些措施,不单低估了不想生育人群的奋斗目标,还间接限制了他们未来的计划。还来个 “生的越多,越优先排公租房”…… 公租房是市中心的大别野不?竞争力这么大?有趣。

再说,已经有房的就没资格去排公租房。外地人社保没在当地城市交够年限的也不能排公租房。要不你让人回老家生?诶巧了,人老家有房…… 所以说这个干嘛勒?


其他的就更不用提了,牛头不对马嘴。

我就没搞明白这个卫健委到底有没有做民调?不做民调多逛逛知乎也行啊!在国内,到底是哪些人群不想生不敢生,连这都没弄明白,搞一堆所谓优惠政策做样子给谁看呢…… 乱七八糟列这么多,没一个对的上号的,精准错位。

知乎用户 花生了什么树​ 发表

就这?我还以为计生干部又要重出江湖了

知乎用户 sjinny sun 发表

不管金钱还是时间,我都不缺,但我不多生。

我不生的理由很简单,车和狗。

室外太鸡巴危险了,我没有办法盯着好几个孩子。

要是能放心让孩子自己在外面跑,我生几个都无所谓。

从没见别人说过这个理由,不知道为什么。

知乎用户 手撕狗肉 发表

说几个观点:

1. 这两年好像一直在说要支持生育、鼓励生育二胎三胎,但政策基本都是多些假期、每月最多不过三到四位数的补贴和一些口号,甚至还有荒唐的生育贷,而这些东西离广大普通人很遥远,可以理解为劳斯莱斯五元优惠券。

2. 老百姓要的是真正与他们有关而且马上可以得到实惠的政策,是类似于 “打土豪,分田地” 这样的简单粗暴且实惠东西,而不是高喊 “民主、民权、民生” 这样的老百姓不知所云得东西。

3. 基于前两条来看,至少目前为止,他们担心的并不是人口数量下跌,而是担心人口突然断崖式下跌危机他们的利益,所以还是以鼓励(hu you)为主,所以一旦有人听信 hu you 而生了孩子,那么这群人很有可能被过河拆桥。

4. 生育率这几年突然变天,这其实是一个系统性问题,是很多问题导致的一个结果。包含:人口基数过大、廉价劳动力内卷(劳动法形同虚设)、企业政府过于依赖廉价劳动力获取税收和利润而且不思进取没有及时进行科技突破和产业升级、分配制度有重大缺陷(分配不公、税收制度不健全)、土地财政(房地产问题)、教育问题(教育体制、垃圾幼师、虐童、校园霸凌)、食品安全问题(毒奶粉、幼儿园餐饮问题严重)等等。

5. 以上问题长期存在且都没有很好的得到解决,现在想单纯的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估计很难奏效,如果政府想短时间内改善生育率那就要拿出真金白银给老百姓,不过真金白银这种东西吃进去容易吐出来难。

6.zheng fu 一直擅长使用行政手段,基于此建议将公务员把是否有二孩纳入录取和考核指标,比如有二孩或以上的优先录取、优先评优或升职,对于体制内无孩公务员坚持每周开展思想教育,党员须带头生育两个或以上的孩子,国企或私高级领导干部(两代人内)可以在三个孩子基础上每多生一个就减免相应税收。

7. 对于普通私企和老百姓而言,可以通过进一步修订《劳动法》严厉打击一批典型违反《劳动法》的企业或企业老板以表保护劳动人民基本权益的决心,同时宣布对侵犯有孩子的打工人权益的企业进行顶格处罚。

8. 以上 6.7 两条只要政府能咬牙执行下来,基本不用出什么真金白银的现钱,三五年内生育率应该能稳住不少。

知乎用户 木下 发表

对于生孩子这件事,涉及这么多政策条款,如此多的行业领域,还有如此多的部门。真是让我叹为观止!

目前生育一胎年龄段大致在 25 岁 - 35 岁之间,二胎和三胎大致在 28-40 岁左右,这大概应该是卫健委的领导们需要仔细分析,我是按照通识来估算的,主要是为下面的论证设置条件。

论证一:现在一胎年龄段的人们处于什么样的生活和工作状况,决定了他们生孩子的意愿。我最近和 90,92,94 几个年龄段的客户沟通个人保障及家庭保障时发现,他们保险意识很强烈,对于大病医疗和养老都处于担忧级别,而生育意愿消极率达到 90%。而我的几个仅有的 95-97 年客户甚至还没有完成研究生学业,保险意识一致强烈,但是可惜的是都没有男女朋友,生育意愿更是达到极度消极程度。虽然在北京统计样本不能代表所有或者大多数,但是我也追问了我的客户,他们的同学朋友和同事是否已经生育或者有积极生育意愿。答案是一致否定的。为什么?回答是 “哪有空考虑哪个啊!生了工作没了咋办?被歧视咋办?”

根源:这个年龄段有的还在上学,绝大部分工作年限是 3-5 年,在工作单位是出了学习期和实习期,正在承担事务性并且重复性,响应式工作任务,100% 的存在 996 加班,甚至 007 的外派工作。基本无暇考虑家庭生活,更不要提生孩子。

结果是一胎生育年龄推迟到 32-35 岁,这基本上就少了一代人。

论证二:二胎或者三胎家庭的是什么样的家庭?他们是否需要积极生育积极措施?作为保险经纪人,在为宝宝做保障计划书时,客户多数是二胎妈妈或者三胎妈妈,基本上年龄在 42-46 岁之间,算是一个统计样本,家庭状况也可以参考:全职妈妈或者家庭状况中产向上,保险意识明晰准确。医疗,寿险,年金一样都不少。

结果是显而易见,这样的家庭不存在积极生育的意愿问题,只是存在生理限制,如果年龄和身体允许,四个五个不在话下。那么积极生的,还需要这些政策吗?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论证三积极生育的目标人群到底是那个年龄段?这是一个悖论,解决 “积极” 的方法一定是意识的问题?为什么要生孩子?———养儿防老?养孩子完成任务?养个孩子玩?替父母生个孩子给他们的晚年找点事?90 后,00 后,10 后每一代人都在不同的原生家庭成长,每个阶段社会环境也不同。

结论:一个促进积极生育措施的影响度可想而之。

建议让人大代表中,政协代表中的 90 后和 00 后多提提意见吧,倾听一下孩子们心声。

各个部委的领导们放下笔杆子,多做点访谈,收集点统计样本。把纳税人的钱花在合适成本支出中。

知乎用户 明亚保险经纪晓艳​ 发表

白搭,要保生育,先保劳动法,劳动法形同虚设,一切生育福利最终都会转化成育龄妇女的就业负担,从而更加抑制生育意愿。明知现今劳动法形同虚设,却置若罔闻,而去花力气扶持生育,说白了还是那套傲慢的做事方式,只奖励看得见的,对我有用且迫切需要的东西,那些看不见的,惠民不惠我的,想都不要想。现在生育就是需要的,而劳动者的福利保障跟我有什么关系。

知乎用户 尚何书 发表

“减少非医学需要的人工流产”,字字千钧啊。

美国尚且可以合法的到合法的州合法的堕胎,而在这里,这短短几个字的力量,远超法律。

也许不知哪天起,当孕妇想要在合法合规的医院人工流产的时候,收到的回复永远都是 “本月名额已满”,幸运的话也许私下里能收到 “加价可以,二十个 w”;而不合法合规的医院,可能存在多少?

// 建议给人工流产增加十个月的冷静期。

知乎用户 金先生 发表

让我不生二胎的念头一丝动摇的可能都没有。

你 108 个部门联合发布积落实又怎么样?

知乎用户 政治性抑郁患者 发表

政府急可以理解,几年后幼儿园没有生源,小学招不到一半,初中高中都受影响。

到时候是养闲人还是就地解散?要知道一个地级市一年建了十所小学,招募老师若干,这都是财政压力

知乎用户 夜泮 发表

生孩子 去库存 一举多得

知乎用户 MCS 源君 发表

穷则一个不生,富则多生几个。如此往复,世上就没穷人了

知乎用户 夜见蔷薇 发表

(十九)积极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
充分发挥各类媒体作用和群团组织优势,积极开展人口基本国情宣传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倡导尊重生育的社会价值、尊重父母、儿童优先、夫妻共担育儿责任。
推进婚俗改革和移风易俗,破除婚嫁大操大办、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倡导积极婚育观念。
组织创作一批积极向上的文艺作品,讲好新时代美好爱情、和谐家庭、幸福生活的中国故事
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开展全国生育友好工作先进单位表彰活动,评选一批工作扎实、成效明显、群众满意的先进典型,鼓励和带动基层积极创新,营造生育友好的社会环境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假设有一天,生育回到了预期的水平,他们会怎么做? 回想一下

知乎用户 传奇 panda 发表

住建部:加大对多子女家庭公租房精准保障力度,主要有三方面支持

**【大河财立方消息】**8 月 17 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就《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指导意见》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公租房对促进生育的支持措施,如何通过加强公租房保障来促进解决多子女家庭住房困难的问题?住房城乡建设部住房保障司副司长潘伟对此进行了回答。

潘伟表示,近年来,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相关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指导督促各地进一步规范发展公租房,通过实物保障与租赁补贴并举,不断加大对城镇住房收入困难家庭的保障力度。城镇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已经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其他住房收入困难家庭居住条件得到有效改善。截至去年底,通过公租房保障帮助 111.4 万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6.9 万三孩家庭,2.3 万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解决了住房问题。

下一步,住房城乡建设部将继续指导督促各地进一步规范发展公租房,以这次《指导意见》的出台为契机,加大对多子女家庭公租房精准保障的力度,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支持:一是在配租公租房时,对符合条件且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可根据其未成年子女的数量,在户型选择方面给予适当照顾。二是优化公租房轮候与配租规则,将家庭人数及构成等纳入轮候排序或综合评分的因素,对符合条件且子女数量较多的家庭,可直接组织选房。三是完善公租房调换政策,因家庭人口增加、就业、子女就学等因素产生需求的,根据房源情况及时给予调换。

责编: 陶纪燕 | 审核: 李震 | 总监: 万军伟

住建部:加大对多子女家庭公租房精准保障力度,主要有三方面支持

知乎用户 大河财立方​ 发表

一步一步来

劳动法双休什么的先落实了再说吧

知乎用户 穷蘑菇 发表

模仿西方社会促进生育是没有出路的!中国文化不允许我们走西方社会的发展道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特别是在这个促进生育率的问题上!

工业革命把物质资料生产集体化企业化,家庭经济解体,家庭小型化,家族观念淡化。这就需要我们在小家庭之上建立集体生活经济单位大家庭,帮助小家庭完成人自身生产再生产任务。中国文化是集体主义文化,不会允许资本主义把人群碎片化的。人群碎片化会导致整个人类社会走向衰亡!

中国文化是系统逻辑整体思维文化,中国人运用系统控制思想建立起来大一统系统管理民主制,系统管理民主制会因势利导,按照中国文化集体主义理念妥善解决家庭解体生育率下降问题的!

在小家庭之上建立集体生活经济大家庭,就是要把物业公司和业主委员会合而为一建立集体生活经济单位,以物业费房产税作为常项收入,从婚育生养教育养老就业方方面面帮助正在解体的家庭完成人自身生产再生产任务。由社区集体生活单位和用工企业签订用工合同。建立社区集体生活部落文化!把计划生育任务指标下达社区集体生活单位。

知乎用户 庄建西 发表

我国近些年的生育率是一年不如一年,每年的出生人口年年都在下降。最新的人口数据已经可以明确的表明我国快的话两三年之内将进入到人口负增长,慢的话一个手数的过来绝对不会超过两个手,也将进入到人口负增长。

众所周知我们中华文明圈国家自古以来都非常注重教育。近年来得益于多年的经济发展,我们的受教育时间越来越长,文化水平也越来越高,导致毕业工作的年龄越来越大,结婚的年龄也越来越晚。众所周知过晚的结婚,过晚的生育,对孩子的身体和孕妇的身体都不好。

在生育率如此低的情况下,应该制定一些好的政策的政策,可以鼓励一些生孩子意愿比较强的人,多生孩子,早生孩子。

实际上大部分有生孩子意愿的人,没有女儿想要女儿,没有儿子想要儿子,总感觉儿女不双全,有点儿遗憾。

如果有这些好的政策,对生育的刺激作用会更好。比如说生孩子多的家庭,可以优先获得廉租房资格,廉租房的面积在给的大一点,孩子多了不拥挤。另外孩子多的家庭在挑选学校的时候,可以优先挑选好的学校,学费也要给予适当的减免补贴。另外升学考试的时候可以做一些加分处理,这也会让很多家庭少担心一点孩子的学习。毕竟多子女的家庭最怕的就是因为孩子多上不了好学校,升学考试考的差,因为没有考进理想的学校,孩子的前途差。也让那帮一孩儿的或者是丁克的看一下,孩子多了照样可以抚养成才。

既然人口下降严重了,补贴要到位,好钢要使得刀刃上。毕竟现在很多家庭经济支出大头的是房子,养孩子支出大头的是教育,这两样政府做一些兜底的话对生育的提高会很有帮助。


为什么会出现生育率逐年降低这种结果?主要是男女首次结婚年龄越来越大,育龄时间越来越短。这两个要点不解决的话,对生育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

人口下降嘛,最主要的影响就是经济将陷入停滞期,甚至进入到负增长。比如说我们的邻国日本,他的经济长期不景气,主要原因就是人丁稀少,已经进入到了老龄化社会。

很多人有一个误解,认为发达国家人口少,所以发达。实际上最主要的原因是发达国家由于历史上的原始积累,所以还能吃一段时间老本。

我认为这种吃老本是不可持续的。试想一下一个年轻人,如果不愿意结婚也不愿生子,他有什么担当?工作嘛,怕苦怕累,发工资嘛就立马花掉了。这种人对社会的贡献能有多少?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这种人占的比例过大时,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能力也越来越下降。

由于人口进入到负增长之后,劳动力大幅减少,导致用工成本急剧上升。用工成本极力上升之后会导致大量的企业工厂选择外迁。一旦选择外迁,很长时间之内,根本不会再迁回来,会导致本国经济长期停滞,进入到不景气阶段。

留在国内的企由于本国企业严重缺乏劳动力,会引进大量外国劳工。外劳由于来自不同的国家民族 ,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有着各自不同的宗教信仰,很难彻底的融入到本国社会。一旦达到一定的数量,闹起事来也很厉害。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欧洲国家的一些移民,闹起事来经常出现打砸抢,甚至出现一定的人员伤亡。

如果年轻人的数量一代比一代少,经济也越来越不景气的话,会导致一个直接的结果就是国防预算也越来越少。这将导致部队的规模也越来越小,新武器的开发也越来越慢。连军队的官兵基本上都是白发兵,没有什么可用之青壮精兵。一旦遭遇战争,对国防的压力也是非常大的。

由于年轻人一代比一代少,会导致一个直接的结果,养老金缺口越来越大,逼迫着不少老年人高龄了还要出来工作,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的邻国日本。因为不出来工作的话,养老金不够花。

老年人在人口比例中过大的话,会导致本国经济消费市场严重萎缩。因为老年人你让他吃个东西吧啊,他忌口,很多东西吃不了。你让他出去玩吧,腿脚不好,很多地方他也不想去。对新鲜事物接受程度比较差,很多新产品根本就不愿意购买。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年龄大了之后身体机能下降啊,消费的大头儿都在维持身体健康上面,用于其他消费的钱非常有限,也舍不得消费。直接的结果就是本国的经济市场规模不断的缩小,经济也会越来越不景气。

人口增长主要受制于哪些因素?我认为主要是结婚率和结婚年龄。

目前我国的人口情况如何?我认为从人口数据上来看,大概快的话可能一个手能数得过来,慢的话最多不会超过两个手,我国将彻底进入到人口负增长状态中。

如何提高我们民族的生育率?我认为想要提高我们民族的生育率,首先就要保证青年男女适龄结婚。只有适龄结婚的青年男女,她们的育龄更长,生育能力才能更强。

目前的现状是很多地区男女首次结婚年龄:男性为 30 多,女性也差不多 30 了。结婚如此之晚,会导致育龄时间太短,导致全社会的生育率低。女性是不是健康年龄都差不多 30 了,第一胎就 30 多了,第二胎都要高龄了。高龄产妇因为身体状况不及年轻妇女,他的生育意愿也比较低。

目前的现状是有些计划生育时期配套的一些措施,现在仍然在严格执行,只有彻底废除这些措施。我们民族的生育率才会有个明显的上升。这些措施都有哪些呢?

一个是目前很多地方严格执行升学年龄限制。目前很多地方的很多学校仍然严格执行七周岁升一年级,不到这个年龄需要复读到这个年龄才能升上去。甚至经常出现晚生几天,复读一年这种状况。在严格升学年限制面前,不论你家孩子上了几年幼儿园,也不论你家孩子的学习成绩。一部分学习成绩行,但是年龄不足,能升学升上去的,大部分都是走人情关系才能升上去。

还有一个问题呢,就是我们目前小学执行的六年制问题。明明五年都能学完的,非要硬生生的劈开成六年。如果真心想为学生减负,那为什么不在中学阶段给学生减负呢?众所周知,中学阶段学科更多,学习压力也更大。

以上两条计划生育时期执行的措施,推迟了学生的毕业时间,推迟了年轻人的就业时间,推迟了年轻人的结婚年龄,也推迟了年轻人的育龄时间,最后也增加了不少家长的养孩子成本。

实际上做家长的都希望孩子能快快长大,早日成家立业,减轻自己的生活压力。尤其是目前养育孩子成本居高不下的今天,孩子能早个一两年参加工作,对家长来说身上的担子也能减轻不少。

除了以上的两条问题目前为止,中国的法定结婚年龄是世界上最晚的,这个是不是也应该改一下了?就是因为配合计划生育政策法定结婚年龄一直往后推,最终导致很多人没有结婚证的保护。男的提起裤子就不认人了,你说让人家女孩子怎么办?做人流吧,可能会导致终身不孕,不做吧,以后怎么嫁人?这也是我国每年流产人数破千万人次的主要原因;这也是我国不孕不育率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

知乎用户 送給你真心的祝福 发表

光有政策还不够,还要有监督与处罚机制

如何能够让政策落地,使各部门积极配合,这是重点。个人觉得只有政策还不够,还要有相应的监督和处罚机制配套,这样才能有效执行。

政策是给育龄人群的生活保障,监督与处罚机制是对相关配合部门的考核,两项缺一不可,否则就会成为一纸空文。

目前我们是出台了很多鼓励生育的政策,但是还缺少监督和处罚机制,所以接下来我们应该根据出台的政策制定相应的监督和处罚机制,从而为鼓励生育的政策保驾护航,让育龄人群切实享受到政策带来的实惠,从而激发他们生育的意愿,保证我国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

知乎用户 传奇的侠客​ 发表

有生育意愿的人还是有很多的,钱到位了,啥都好解决。

知乎用户 孕脉健康繁华 发表

一切不主动降低人口密度的 “促进生育” 措施都是无效的。

疏散大型、超大型城市,优化人口分布。才能真正提高生育力。

要不然就打仗吧。三战一过,城市化墟。婴儿潮自然就来了。

知乎用户 earthbear 发表

为应对低生育挑战,我国自 2013 年以来不断推进生育政策宽松化改革。2021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明确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2022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将 3 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减轻家庭养育负担。三孩政策配套措施的落地落实,是 “十四五” 时期的关键任务。

优化生育政策势在必行

我国的人口转变在社会经济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共同推动下加速完成,我们进入低生育社会已经 30 年。包括全国人口普查在内的多次调查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生育水平和生育意愿出现 “双低” 现象,一是生育水平低于生育意愿,说明尚有生育需求未得到满足;二是生育意愿低于更替水平,说明育龄人群的生育信心明显不足。提振生育水平需要与提振生育信心并策同行。

目前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面临着低生育挑战,为提升生育水平,各个国家和地区采取了不同程度的生育促进措施,近些年有些低生育国家和地区的生育水平有所回升,回升的幅度、原因和可持续性等正在引起密切关注。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将有助于我国更快走出生育持续过低的困境,这使得优化生育政策势在必行。

优化生育政策重在加强配套支持措施

优化生育政策不仅是对家庭生育数量的政策规定进行宽松化改革,更重要的是通过增强政策的包容性满足育龄人群的生育需求,减轻和消除家庭的生育阻碍因素,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

生育政策是政府用来调节人口增长的重要手段,它随着人口形势变化而不断调整和优化。生育调节的方向随国家目标而变,在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而人口增长过快的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采取的是数量约束型的政策手段,通过实施普遍一孩生育政策来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在结构问题凸显、低生育水平面临反弹风险的 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实施的是以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目标的结构优化性策略;随着人口内在增长率所蕴含的负增长势能不断累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口形势发生重大转折性变化,中央决定推行以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为目标的包容性生育政策。

我国现时期的生育政策优化呈现与既往历史时期截然不同的两大特点,一是生育率调整的政策方向从严控下压转为宽松上调,二是政策实施配套措施从辅助转为并行。生育政策配套支持措施过去主要遵循奖励扶助与社会抚养费征收等 “奖罚并重” 的原则,2021 年中央决定明确“取消社会抚养费,清理和废止相关处罚规定”,积极生育支持成为当前配套措施的主基调,而且成为决定生育政策实施效果的关键因素。

配套措施推行应关注青年群体 促进社会性别平等

积极生育支持的相关配套措施一般包括时间支持、经济支持和服务支持 3 个方面,需要系统化和整体性设计与推进。

我国三孩生育政策的配套支持措施也涵盖了上述 3 个方面。时间支持措施以带薪产假、丈夫陪产假、父母育儿假为主要内容,已体现在 2021 年修订后的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地方《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经济支持和服务支持是 2022 年《政府工作报告》着重强调的内容。其中,“将 3 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意味着将在国家层面通过税收体制对家庭生育予以经济调节和保障,经济支持的层次更高、更规范,意味着生育突破了家庭事务范畴,进入公共事务领域。教育 “双减”、生育奖励金发放等其他经济支持措施,也在积极推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是不可或缺的服务支持措施,为有需求的家庭提供便利、可及、支付得起的婴幼儿照护服务,解决母亲产假之后、孩子入托之前“谁来带娃” 的难题。这些措施形成合力,有助于减轻家庭养育负担,共同推动三孩生育政策实施。

配套支持措施推行应特别关注青年群体的婚育意愿及行为。对 2016 年全面两孩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估结果显示,政策宽松化显著增加了二孩的出生数量、提升了二孩总和生育率,但由于一孩出生数量和一孩总和生育率过低,在总体上呈现为近年来出生数量的不断下降与总和生育率的持续低迷。因此,我国实现适度生育水平的关键在于增加一孩生育。重塑社会婚育文化,加强青年婚恋观、家庭观教育引导,营造适龄婚育和生育友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应成为配套措施的重要内容。

配套支持措施推行还应贯穿社会性别平等理念。随着女性受教育水平和劳动参与程度的提升,育儿所导致的工作和家庭的冲突愈加明显,其主要原因在于社会领域和家庭领域的性别角色分工存在不一致。在单位,女性往往与男性承担同样的工作职责;在家庭,女性则被视为生育主体,这反过来又会影响用人单位在招聘、晋升等环节对女性的评价。生育政策宽松化、产假延长等改革举措及配套支持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应具有社会性别平等视角,扭转 “育儿是女性专责” 的意识,明确育儿分担机制,在利益相关者中合理分担生育的各类成本,平衡生育支持措施和女性就业之间的关系,以消除女性生育的后顾之忧。

遵循人口发展规律减负赋能 按家庭需求精准施策

生育率降低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持续过低的生育率不利于国家民族发展,因此,适度提升生育水平成为人口转变完成后面临低生育挑战的世界各国和地区共同努力的方向。

人口发展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人口系统的要素表现具有内外不一的性质。“总和生育率低于更替水平” 只是一种粗略说法,实质是内在自然增长率小于零,或者净再生产率小于 1,反映为母亲一代生育的、存活到生育年龄的女儿一代的数量已不足以替代母亲一代的数量。这种代际更替水平是人口发展趋势的内在表现,与外在由于出生和死亡所引起的人口自然增长及人口规模变化不一定同步,而且人口规模越大、受年龄结构影响所产生的惯性就越大,表现为即使内在人口已经负增长,外在人口数量却依然继续攀升。比如,我国生育率在 1992 年已低于更替水平,标志着内在自然增长已经启动负增长程序,但人口总量仍呈现惯性正增长,继续从 1992 年的 11.7 亿人增加到 2021 年的 14.13 亿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从 1992 年的 11.60‰直到 2021 年降到 0.34‰,才落入零增长区间。人口系统要素表现内外不一的这一特点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迷惑性,对公众理解人口形势造成很大干扰,对人口政策的顶层设计提出了高瞻远瞩和未雨绸缪的更高要求。

遵循人口发展规律,三孩生育政策的实施应循序渐进、水到渠成,不能奢求立竿见影;配套支持措施要立足于为家庭减负赋能,以满足家庭需求为出发点,关注人群需求的异质性,既要满足一般需求,也要满足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人群的特殊需求,增强家庭发展能力;要考虑配套措施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特别是涉及资金发放、假期安排等类政策措施,兼顾利益相关者的多方诉求精准施策,确保政策措施落地落实且在较长时期内可持续。

知乎用户 无意义的工具人 发表

有几吧影响!

又搞啥十个区域联合体,盲猜数千亿投入,

谁他妈有钱去联合体?

一群傻逼政策。

难不成现在妇幼保健院和三甲医院不满足要求? 早他妈干啥去了?

boll shit!

都他妈够你给娃娃发补贴十年了。

知乎用户 你的热心网友 发表

没卵用

知乎用户 战斗力拉胯的南拳 发表

有能力遵守的,不敢

没能力遵守的,不想

需要的人,杯水车薪

不需要的人,看都不看

知乎用户 王先生 发表

全面普及纯爱本子,所有学校必须要求学生阅读规定数量的纯爱本子并鼓励模仿,所有书店必须出售纯爱本子并摆显目位置,全力支持创作纯爱本子,诋制纯爱本子违法,严禁宣传 ntr 本子同性恋本子,出售 ntr 本子同性恋本子违法,所有网站必须打纯爱本子广告,所有电视台必须打纯爱本子广告,就行了

知乎用户 反击国漫喷子 发表

进一步 “劫贫济富” 咯

艹,说好的共同富裕呢

(,,´・㉨・)ノ"(´ っω・`。) 打"

知乎用户 许松山 发表

先把那些延迟计划生育的官员好好查查,作为政府的智囊团,怎么出的政策!

知乎用户 风语金声​ 发表

就山东这高考难度,生多了咋办?

2022 年,我省报名参加高考考生共 86.7 万人

知乎用户 诺曼地豆腐 发表

虽然目前很多政策还比较宏观,属于大方向上定调。

但总体来说,很积极,对于未来生育率保持稳定有正向激励作用,绝不至于向高赞评论区说的那样带有悲观。

知乎用户 希言自然不终朝 发表

哦~~

知乎用户 深海恐惧 发表

少生少育优生优育的思想观念已深入人心,想改变,再等个三十年吧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发表

最简单的分析,政策即使全部达到甚至超过预期目标,落地需不需要时间,生效需不需要时间?

我们缺的是新生人口么?我们缺的最关键的反而是时间

即使政策最理想的状态,也会出现几年的新生断崖,更不用说政策有太多想当然得东西了

大势不可逆,与其想着做美梦恢复新生人口数量,不如考虑下以后几次断崖下跌后,如何维持住最底线的国度需求

知乎用户 原来是人心啊 发表

促生政策总是在深入,加强,优化,换言之,现在的政策还远远没到位

这一次的政策感觉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波浪

我一直认为,促生政策的深入的方向是:从为生育减负,到为生育增利

现在还是处于减负的阶段,本质上是,让父母因生育背负的负担小一点,但仍旧是负担。

什么时候生育变成有利可图的时候,例如为新生儿发津贴,奖励住房等等,那才是扭转势头的时候

这次的政策算是一个预热吧,或者是保持热度

大招应该会有的,但没必要是现在;预计在召开之后,会有重磅措施,拭目以待吧

知乎用户 鲁哈花​ 发表

大海里撒盐——齁咸

知乎用户 雨之痕 发表

阅,下一条!

知乎用户 墨守 发表

只谈宏观,不看落实,最后就是束之高阁。

知乎用户 缺耳朵 发表

地球上有一个国家十几亿人还嫌少。这个国家就是中国。

知乎用户 我想起我 发表

产检现在全部自费 上海

知乎用户 oowu 发表

4 个大字,毫无诚意

知乎用户 一一一 发表

我觉的吧就一条就够了

凡是有休产假的女性员工的公司,国家直接发补贴,如果超过一定数量,还给奖励。

这一下就解决了

就业歧视,女性有工作不敢生,公司对休产假员工克扣工资等一系列的问题。

这以后公司优先招结婚的怀孕的,我踏马真是个人才。

知乎用户 大宋 发表

二胎以后,每生一胎每月提供 1000 元补助,直到 18 岁以后!

知乎用户 抖抖抖抖飞 发表

_13 价肺炎疫苗 600 一针,一共需要打四针。_不打不让上幼儿园。养孩子成本这么高是谁造成的?现在还想鼓励生育?口丕。

知乎用户 翠星石 发表

不给真金白银忽悠谁啊

知乎用户 止于唇齿掩于岁月​ 发表

大早上看到热搜第一:鼓励生三孩 17 部门联合发文

总感觉有什么 DNA 里的东西被触动了,请问上一个 “17()联合()”,他是好人吗?

——————

下午又看到什么 “婴幼儿无人照料是阻碍生育首要因素”,真就个个都是师爷,装糊涂的天才。

对于当代年轻人被剥削压榨的一丁点儿油水都不剩了导致经济绝育,这种摆在眼前的事实那是闭口不谈。

给年轻人发钱,落实劳动法,搞利益再分配的本事,没有。

但是借着给 “年轻人解决托幼需求”,开托儿所收钱的本事,不仅有,而且很大。

以前你们 4-5 岁才花钱送孩子上幼儿园那不行,现在得 2-3 岁就送托儿所了,美其名曰减轻压力,实际上就是让你安心当牛马挣完钱了再丢托儿所,一鱼几吃。

“明明父母和爷爷奶奶带的蛮好的,你把它换了干什么你告诉我?”——某不知名前国足选手

——————

也许有小伙伴可能会产生的明明出台了那么多配套措施和扶持政策,你怎么能说他是师爷的疑问?

我只能说,咱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 30 年,装外宾骗自己已经骗不下去了……

知乎用户 莫得感情的改锥 发表

听其言,还要观其行。

在具体政策出来之前,让子弹在飞一会。

如果只是买房倾斜之类的隔靴搔痒,那就不能说一点用没有,起码也有点娱乐作用。

如果相关政策是严格执行劳动法让底层牛马解放出来有闲暇娱乐和抚养时间,那才是真正的对症下药。然后在此基础上完善婴幼儿抚养福利,开设一些普惠的婴幼儿照顾和教育机构,那我相信生育情况还是能改观的。

其实就是取决于国家把我们当 “人” 看,还是把我们当成 “资源” 看。如果觉得我们是一个正常的人,就给我们做人的尊严,让我们对我们的后代所要生活的社会有信心,否则,我们可能就真的是最后一代了。

我们生孩子,是期望让孩子能更好更幸福的生活,而不是当干电池。

知乎用户 张斯托洛夫斯基​ 发表

其实吧,这些指导意见已经非常全面了,从孕、产的医疗健康,到普惠托幼,到产假保险,就业置业等等方面的倾斜。

总体倾向就是好,鼓励育龄人群生育。

只是从指导意见到具体实施,再到有成效,不知道要过多久。

就我小范围的观察看,愿意生二胎三胎的女性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工作特别稳定,一眼望到头的稳定,各种福利都有的,不用担心失业的;

还有一种是没正式工作,或压根就没工作的,生孩子也不会耽误什么。

在私企民企外企中小企业的,竞争压力比较大的,休个产假就可能被边缘化的,基本上生完要给孩子就不想再生了。

以上没啥官方出处啊,是我自己瞎琢磨的,不要太较真啊!

现在的就业形势对女性不友好,对中年男性也不咋友好。除非自己工作的公司能顺顺利利不出岔子,不然 40 来岁再出来找工作,也不是这么容易的事。

毕竟,不是每个中年男人都有强大的人脉,能得到内推的工作机会。

看吧,职场对育龄男性和育龄女性都不咋友好,生好几个孩子,可怎么养的?总不能都扔到老家去,让他们当留守儿童吧?

要说私营企业民营企业有年龄歧视就算了,毕竟企业要盈利,要生存。

可公家招人,对年龄也是卡的死死的。

现在的大趋势就是,要延迟退休,要生二胎三胎,中老年人以后去哪里工作呢,吃不上公粮的,只能自主创业了吗?

支持措施一大堆,导向是好的,看具体落地吧,期望真的能解决后顾之忧。

虽然我不想生二胎,还是挺希望别人响应的,毕竟生育率上去了,我们老了之后才能多领点养老金!

知乎用户 柚妈充电屋 发表

要记住一个规律:发布部门越多,章越多,越没部门负责。

最有力的是 XX 工作小组,其次是单独一个部门。

知乎用户 ATea oisatea 发表

这个问题很重要的一点是保高房价和保出生率二选一,不存在既要又要。

房价过高,年轻人只能晚买房或者干脆买不起房,这会影响后续的结婚和生孩子,并且高房价意味着高房贷,本来可用于养孩子的钱也只能养房子了。

房价降低,年轻人就可以早买房,后面的结婚和生孩子也可以提前,而省下来的房贷钱也可以用于生活和养孩子。

看后续各地方的具体政策,如果地方具体的政策是:多孩家庭赏一个购房名额,定向降息降税,每月发个千八百的补贴,无法落实的租购同权。那这支持生育的政策基本上没啥用。

从古到今,谁都知道要做正确的事,但做正确的事很难。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能不能先把劳动法落实了?

知乎用户 谦豫 发表

全文太长,挑一个点说吧。

**(十一)精准实施购房租房倾斜政策。**住房政策向多子女家庭倾斜,在缴存城市无自有住房且租赁住房的多子女家庭,可按照实际房租支出提取住房公积金;对购买首套自住住房的多子女家庭,有条件的城市可给予适当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等相关支持政策。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多渠道增加长租房供应,推进租购权利均等。各地可结合实际,进一步研究制定根据养育未成年子女负担情况实施差异化租赁和购买房屋的优惠政策。

为有子女家庭提供住房政策是好的,但让没买房、没结婚、没生孩子的广大青年能买房、能结婚、能生孩子是不是更重要?

知乎用户 无面者 发表

我认为我的办法还是可以逐步缓解我国人口结构问题的,希望为国家提供一种思路。
目前国家政策的重心错了,现在生育的重心不应该放在三胎上,应该把重心放在小年轻的身上了。
国家总以为让 90 后 00 后生孩子非常难,不如 70 后 80 后好指挥,但这也太理想化了,在 90 后和 00 后已经长大的前提下,你觉得他们会让自己的父母再给自己生一个兄弟姐妹吗?别做梦了
现在的主攻点只能是 90 后 00 后的一胎或者二胎,最重要的还是一胎,但一胎的前提是 90 后 00 后的婚配问题

转来转去就是两个问题:
1、如何提高男女的准确匹配率,这就涉及到很多的小点
①打压类似小红书中女尊男卑的思想,打压广泛传播 “名媛” 思维的博主,打压拱火男女对立的思想的博主,把正确平等的男女价值观树立起来。(小红书和抖音上居然还有教女生怎么把男生及男生家房产骗过来的教程,这些博主真是社会毒瘤!)
②提高乡村男生的收入,继续大力推行乡村振兴战略,并切实建立落实好超高收入人群的第三次分配机制,使得乡村男生的收入得到切实提高,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我国传统中 “男生最好比女生强一点” 的择偶思维。(这里不是说要打压女生的收入也并不是歧视女性,因为很多体力活女生是做不了的,所以这里我只是提倡给男生提供更多的赚钱机会)
③大力发展正经的婚恋节目婚恋软件,比如 “新相亲大会” 这种,摒弃低质量的 “非诚勿扰” 或者一些比较扯淡的恋爱综艺,树立正确的婚恋价值观
④降低大学生的学习及就业压力,这里面其实又涉及到两个方面,一个是如何把蛋糕做大,另一个是如何把蛋糕分好
2、如何降低男女结婚生子的困难
①买房问题,其实当前房价牵涉国家的一条极长的产业链,如果房价大幅度降低,那么过去的一系列体系都会崩塌,到时候地方政府发不出工资,房地产中下游大规模裁员,房贷体系崩塌,顺带传导到金融系统中,这是不可想象的,所以,目前房价绝不能大规模降低,我相信这条结论大多数人都认同。
那么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如何能够解决买房问题呢?
我认为,可以采取降低首付比例并降低房贷利率的方式,来保证年轻人买得起房且还得起贷款,但这样的政策一出,一定会对房价起到拉抬的作用,这时候国家要严格对二手房的限购政策,这样就可以保证小年轻们可以以较低价格买到房。(其实国家目前正在想这个方向转型)
②教育问题,不再将优质校区与房子捆绑,采用完全抽签的方式进行分配,拓展 9 年义务教育时长,将幼儿阶段的教育纳入其中现在小孩子的幼儿园费用动不动就上万,真是骇人听闻,什么样的幼儿园教育值得这么高的学费?
大力发展社区养老,在解决掉前述房价问题的基础上,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一个社区养老服务区,供老年人居住,配备充足的家政人员,保证足够的配套医疗,以解决年轻人的后顾之忧。(最好是经过调研之后,各家老人均距离自己的孩子不远,这样的话比较人性化)
人口结构是一个世纪难题,往往开始负增长以后就难再逆转过来了,希望国家能够早点采取措施,逐步克服人口结构难题。

知乎用户 硬核学长​ 发表

一个 3 胎家庭,

爸爸 + 妈妈 + 3 个孩子 = 5 人,

在城市打车,属于超载,网约车不敢接单,只能叫两辆车,或者约 7 座商务车

从这类小事就可以看出……

你完善个鸡巴完善,天天在那嘴炮

知乎用户 洪大發财 发表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少生优生,幸福一生

知乎用户 安新蜂农​ 发表

喇叭 唢呐 曲儿小 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

军听了军愁 民听了民怕 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 吹伤了那家

只吹的水尽韭润罢!

知乎用户 麦琪 发表

95 后在京,背着房贷就已经捉襟见肘了,再看身边养孩子的朋友一个个叫苦不迭的,咱都不谈生活品质,就生存水平都称得上直线下降。

所以对于我们这样的普通家庭而言,不是不想生,我甚至由衷的喜欢孩子,但是生不起。

我害怕,怕以后给媳妇儿买杯奶茶都有负罪感。

知乎用户 豆汁儿丶 发表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不动摇!!

知乎用户 千帆 Chiho​ 发表

俄罗斯一亿人 1800 万平方公里

加拿大几千万人 近千万平方公里

美国三亿人 九百多万平方公里

地方跟咱差不多比咱多的人都远少于咱们

印度十四亿人 三百万平方公里

跟咱人口差不多的 地方远小于咱们

为啥就咱缺人啊

知乎用户 sledge 发表

1. 搞了这么多,都没有说保障一下双休,控制加班时间的问题。

本来上班就累,还没有时间好好休息。恋爱都不想谈,还谈结婚生孩子。信了你的邪……

还有法定节假日,公务员怎么放假,其他企业就怎么放。

2. 时间多了。宣传让男男女女都去健身,胖的减肥,瘦的增肌。有条件去健身房,没条件自己在家练。

锻炼会使人皮肤变好,容光焕发,气质体态得到提升。从最原始的角度吸引异性。

好的身材,会吸引十分人;胖的话,真的下不去嘴。

3. 给大家宣传一下,结婚不是非要买房子。租房子结婚也挺好,合理安排孩子就近读书。同时,对租客的利益要有法律保障,网上好多抱怨租房麻烦,房东毁约涨价的。

取消彩礼,或者改叫生育基金,直接打女方卡上或者建立公户。要赡养父母的话,每个月打点钱。

然后,向大家保证,下一代不会卷了,孩子会更轻松,会过得比父母更好。有好工作,压力更小,过得更幸福。

4. 让大家更新一下传统观念。女主外,男主内也挺好,很正常。主内的人不是没有能力,只是遇到对的人,甘愿为对方打辅助,放弃部分自由,主外的人要心怀感激,男女同理。

女生可以低娶。女孩可以娶老公,孩子随你姓,还有人帮忙照顾。男生,不要求多帅,身材练好点,皮肤不要有大片痘痘就行。最好生俩,一人一个姓。

一个家庭内部应该是平等的,互相包容体谅。

最后的最后,我觉得以上这些都是在说梦话。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关于鼓励韭菜自我繁殖的指导意见》

知乎用户 青鱼 Simon 发表

开放一夫多妻制吧,马云马化腾这些娶百八十个老婆,生育率就上来了。

中下层男性都应该有工蜂的觉悟,找个土地庙养老吧。

高素质的女性确实也很受伤,但是不愿意共夫生育的女性也不在国家考虑范围之内。

知乎用户 武陵轻薄儿 发表

仔细看了一遍,有一些鼓励,但是鼓励有啥用。。最大的难题,房子,公租房杯水车薪,现在公租房三五十平,三胎居住条件可想而知,也普惠不了几人。公积金政策,呵呵,该赚的利息是一分不少还多的,原先贷款 100w,现在多胎让你贷款 150w,利息多还几十万,担子更重。我想问这些制定政策的人,想象力也就在那了,了不了解实际情况。有没有一定点诚意?

有顾虑产假期的,职场问题也难以解决。说和职工商量弹性上班,居家办公,谁和你协商,先把 996 解决了再说吧。2-3 岁幼儿园,2 岁话还不咋会说,还完全不能自理,就送托儿所。?专家是请得起保姆照顾,不用这么早送托儿所。

还有医保的,产检费用一两万什么时候可以支持报销?

等到落实,老龄化早就不可逆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口号喊的震天响。做起事情来就是把你当沙比。

知乎用户 手里都是牌 发表

知乎用户 路子辰​ 发表

政策看上去很美好,但是实际的落实呢?这个指导意见并没有说。现在的问题不在于没有好政策,而是有好的政策但不见落实,那么对于年轻人来说,这样的政策就约等于不存在。

其实平心而论,这些政策我至少十五年前,胡锦涛担任总书记的时候,就看过类似的说法,这个政策也喊了十几年了,然而变化呢?基本看不到。

为什么这样的政策难以推行和实施?原因就是结婚生子不像大家想的那样,一个政策或者一个命令就能够贯彻执行,现在摆在年轻人面前最大的问题不是政策和条件不够好,而是没有人认为自己的生活能够持续变好,一个没有希望的人生,怎么会让年轻人愿意结婚生子?

之前有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后来这句话被衍生了含义,“如果你感觉你在负重前行,那么一定有人在替你岁月静好”,当年轻人的生活看不到希望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我们看到的是 “周喆”们的舒适生活,我们看到的是 “易祥千玺” 们对资源的吃干抹净。如果人生都是这个样子,那么你怎么能够让年轻人有希望?怎么能够让他们有信心养育子女,而不是生“小韭菜”?

所以问题不在于喊口号,不在于下多少个指导文件,而是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我们当然不奢求这个时代能够打翻特权阶级,我们只是想在特权阶级享受生活的时候,不要把手伸到我们的碗里大捞特捞,还嫌弃油水不够。

之前在知乎上,有人吐槽去河南做生意,连街道办都要跑过来 “要好处”,觉得生意做不下去了。可能有人会笑话这个人“蠢”,非要跑去河南做生意,但是大家想过没有,如果连街道办都要跑过来“要好处”,那么跟他“要好处” 的人会有多少?而做生意是要成本的,生意人为了覆盖成本,必然要提高售价,提高售价之后,吃亏的还是老百姓。这些机构“要好处”,最后的成本转嫁到所有人民身上,你觉得年轻人面对这样的世界,还会有希望吗?

政策永远是好的,但是执行政策的人也是好的吗?执行政策的过程中,是否真的能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如果是,那么不会出现 “周喆” 这样的人,但如果不是呢?这些政策最终的受益者又是谁?

所以这个问题所展现的,是一个又一个人们关心却又无法解答的问题,对于每个人来说,他们所面对的正式这样没有答案的困境。没有人不想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没有人不希望自己能够有一个更有希望的未来,但是这个时代所面对的,是一个我们眼看着不公平发生,却又无力阻止的世界,这样的世界怎么会不让我们感到痛苦呢?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能否来到这个世界,因为替我们做出选择的是我们的父母,但是我们有能力为我们可能到来的孩子做出选择,而年轻人的选择是:

扯淡!

知乎用户 王东来 发表

现在看,当初草率的一夜之间锤爆教培

以为是雷厉风行雷霆万钧的刺激生育的一招

反而有可能成了生育的拦路虎

要知道生养孩子

钱当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一个稳定的环境

因为孩子不能断供,不能止损

孩子生出来不能塞回去

所以哪怕我一个月三四千,如果我对未来的预期是在相当一段长的时间里这三四千我大概率是都拿得到的

其实是有相当一部分人会生的

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呗

他自然会按照三千活法来生养孩子

反倒是今天一万,明天可能归零的人,他们更加会抗拒生育的风险

现在这种环境,往大了说,各种危机

往小了说,各地风起云涌的疫情,各种一张 a4 就直接整改锤爆

稳定从何谈起?

大量的人别说孩子的未来了,自己的未来都忧心忡忡

这种心理层面的不安全感,再叠加现实层面的经济压力

这不是你整几个平价幼儿园,多放几天假,就能抵消的了的

知乎用户 四刀暴击了 发表

任何一个成功跨越中等陷阱的国家,生育率都会下沉而难以逆势改变!

  1. 毕竟!随着科技和人文主义社会的更迭,家庭的概念在淡化!【PS:请尊重事实与底层逻辑,剔除立场,否则不客观的回答会一文不值,且哈哈镜化】
  2. 大家心中的自我实现更为重要,比如我们更多听到的是我,而不是我们!我是谁,我要成为谁变得越来越主流!
  3. 马斯洛的六种需求象限中有所体现,一代一代的人大家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经历不同的观念与教育,最后导致精神升华的必然结果!也有大部分的人跳出了,上学、工作、买房负债、支付账单 - 付出更多的负债付账单的恶性循环!上岸了!

但是【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逻辑需要客观看待】比如:是什么推动着国家经济向前?

没错答案是:【人口】所带来的支出!才有了另外一个人的收入,科技的加持才会有生产率的提高!

其实结论很清晰【抚养成本与自身意愿】

1、越发达的国家越不生,意愿导向归因:自我实现,自我体验很重要!有孩子会成为我的累赘

2、发达不代表中低端人口的养娃成本下降,反而是上升的!

最后:有钱的不想生! 没钱的养不起!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什么?我们的钱从哪来?【对于想生娃的收入】宏观来看

过去我们强大的贸易的体系,称霸为世界工厂!输出商品、赚着外汇,同时开动人口红利所到来的房地产繁荣!而现在呢?当然很多事情也许不是我们的问题,但毕竟它们快熄火了,所以后面的问题就更加严峻,如何增加收入?

  1. 人民币被更广泛的应用,从一个资本输入性国家转变成资本输出型国家,输出我们自己的过剩产能,在被毛衣封锁的时候,同样有盟友接收你的过剩产能,现在有么? 有!沙国可能会在未来与人民币 - 石油挂钩,这个背书才能让你在金融上有更多手段可用
  2. 消费! 有人才会有消费!如果都不愿意生了,就会进入存量博弈的困境,当然我们也吃到了人口所带来的好处,我们的科技也依托于人口,因为有了人口很多基础科学和应用才能被广泛的商业化!

知乎用户 波多野猫叔​​ 发表

这个文件 7 月 25 日就向社会公开了,我作为一个天天玩知乎的摸鱼分子,竟然不知道。当然我知道不知道,根本无关痛痒,但是说明了没有热度,不吸引眼球,从另一个角度说,有没有对症下药,擒贼先擒王呢?应该是没有。

不要问国家为你做了什么,而是要问你为国家生孩子了么?这种思路说说可以,都对,正确,太正确了,大炼钢铁可以的,目标万斤可以的,牛羊猪狗,其他好多,都可以爆量。

人类是社会动物,是动物界的天顶星存在,与低级动物的根本区别,就是人类有思想。想让出生率上去,就得让人思想,想生,围绕这个展开,促进生育就摸到关键点了。

赵教授的办法是个好办法,可以试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知乎用户 dahai 发表

这些政策大概也就是公务员,事业单位,

央企国企能享受到,

这不是间接鼓励大学生考公呗。

私企,小微企业,灵活就业,自己创业的,有几个能享受到的

知乎用户 无雨也无晴 发表

五年前我感觉社会已经形成共识了,没钱别生小孩。

而前几年一胎生育率之所以过得去,不是因为大家生活还行,而是很大一部分已婚夫妇踩到生育年龄了,对未来还有期盼。

咬咬牙,生了赌一把,结果……

那时候捞一把劳动法,还可能打破刚形成的不婚不育共识,把生育率拉上去。

现在嘛……

共识怕是已经形成思想钢印了。

不要说城市里的小布尔乔亚们,这一点点甜头甚至已经打动不了农村人了。

感谢抖音和快手,让这些劳苦人看到这个世界的酒池肉林是建立在什么东西上的。

是牛马的血肉和骨髓。

知乎用户 深水 发表

一千万新生婴儿你嫌少,九百万应届毕业生你嫌多;

60 岁退休你嫌早要多多延迟,35 岁以上员工你嫌老要多多「毕业」。

我建议把多余的年轻人先埋起来,

等到将来年轻人口少的时候挖出来接着用。

知乎用户 果冻菌​ 发表

大部分内容都落实不了。参考如下词汇,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blabla,今年这形势,大部分地方都没有财政资源去落实政策。

知乎用户 Schumann 发表

意见总结起来一句话:建立敢生、愿生、能生、会生的长效机制。

支持措施主要集中在: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完善生育休假和待遇保障机制,强化住房、税收等支持措施,加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构建生育友好的就业环境。

按照国际标准,社会人群中 60 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 10%,或 65 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 7%,即为老龄化社会;65 岁以上人口比例达到 14%,为深度老龄化社会,达到 20% 为超级老龄化社会。

中国现在是什么水平呢,60 岁以上人口占比 18%,65 岁以上人口占比 13%,已经是妥妥的老龄化社会,马上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我们再来看看我国各年龄段人口数量分布:

可以看到,30-59 岁之间人口最多,6.63 亿人,占全国人口 46%;0-4 岁人口为 7479 万人,是各年龄段最少的,反映最近 5 年出生人口出现了显著下降。按现在的趋势,伴随数量庞大的中年人相继进入老年,而新出生人口不断下降,中国老龄化问题会进一步加深,而且速度很快。

也就是说未来中国干活的人越来越少,要养的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与日韩不同,中国仍处于中等收入国家,未富先老将导致后续经济活力下降,存在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

生育问题刻不容缓!

人口是一个长期慢变量,现在不行动,当问题严重的时候可能已经无法解决了。

从这两年政策的出台来看,上面已经认识到问题的严峻性,期待后面政策落到实处,尤其是住房、教育两座大山。

知乎用户 票风笔记 发表

他急了,我已经切了。

知乎用户 Mr.Doge 发表

文 \ 江湖小舞

“坐轿子的人整天为减轻抬轿子的人的负担操碎了心。”

在媒体报道的《国家卫健委等 17 部门: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消息下面,一条点赞最多的评论可谓是道出了 “最本质的核心事实”,那就是,随着“住房政策向多子女家庭倾斜” 意见的发布,国家级三胎催生举措开始提速。

“扩大分娩镇痛试点,提高不孕不育防治水平;分娩镇痛和辅助生殖技术逐步纳入医保;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 2-3 岁幼儿;强化住房、税收、金融等支持措施,住房政策向多子女家庭倾斜……”可以说,今天,国家卫健委等 17 部门联合发布的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是从点到面的一整套组合拳,相比此前各地零星的“土政策”,算是国家级的“催生集结号” 已经吹响。

应该这一次集中亮相的 “组合拳” 中,有一些是之前已经公布的措施,比如普惠托育服务、3 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等,都曾在社会上引发广泛讨论,只是,相较于养育孩子的巨额开支和沉重负担,单纯的个税扣除似乎对于一些收入尚未达到个人扣除标准,又可能是潜在生育主力的群体而言,并不太起作用。

而 17 部委的合力发文,确实新增了一些重磅举措,特别是对住房政策的倾斜,显然是直指当今社会底层群众背负的一项最沉重家庭负担,对于绝大多数买房家庭而言,一套房子就掏空了三代人的六个钱包,还有背负长达二三十年的还贷压力,可以说,终其一生,很多人都是游走于挣房贷、还房贷的路上,别说养育三个孩子,就是光房贷一项就力不从心了。

剑指住房,可以说这体现了国家催生的坚定意志,对于潜在生三胎家庭而言,是一种莫大的关怀和福利。当然,具体的倾斜力度还得看政策落地之后的实际成效,如果没有具有实质性吸引力的力度,恐怕仅仅是住房策略的倾斜,也无法撼动多数民众不生三胎的决心。

从一胎到二胎,显然跟从二胎到三胎付出的养育成本,并不是简单的一倍二倍三倍的关系,而是指数型的增长,毫不夸张地说,如果说一胎家庭需要付出的各项叠加成本是 1 的话,二胎可能就是一胎的 4 倍,三胎可能会是一胎的 27 倍,并不是说实质性会付出这么多,而是为了说明,不能只是认为三胎耗费精力是一胎的三倍这么轻松。

毕竟,当今社会的养育孩子早就跨越了 “一个羊是放,三个羊也是放” 的阶段,而是向着成长品质、成才概率、未来潜力等更高层次的追求迈进,人们与其更愿意毕其功于一役,养育好一个孩子,也不愿意广撒网式的力求多生博得一个有出息的孩子,凡事一旦向着品质努力,自然而然大家对数量就不会那么在意了,除非别有所求。

除了一些硬性措施惹人瞩目以外,最吸引我关注的则是 “积极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 表述的写入,无论是措辞本身,还是 “倡导尊重生育的社会价值” 的重构,乃至 “组织创作一批积极向上的文艺作品,讲好新时代美好爱情、和谐家庭、幸福生活的中国故事” 的套路,都带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滋味。

诚如网友所言,“我是 95 后,应该说我们 90 后最常听到的那些标语现在都还有印象吧,大部分 90 后都是独生子女,比如少生优生幸福一生,只生一个好,政府来养老之类……”,当然,还有《超生游击队》这样的文艺作品,已经成为刻在几代人心目中难以磨灭的印痕,如今想要扭转这一认知,恐怕还真得付出点努力,而这,显然要比不让生更为困难。

不过,相较于此前浙江温州龙湾区 “催生方案” 中引发热议的直接发钱举措,“对符合条件的二孩、三孩户籍家庭发放育儿补贴,二孩每月每孩发放 500 元育儿补贴金,三孩每月每孩发放 1000 元育儿补贴金,直至 3 周岁。”这一次的 17 部委联合发文中,并没有体现,另外,一些举措的表述也过于笼统,让人看不到多生背后的切实福利。

必须要说,在少子化隐患较为明显的地区,哪怕是出台了更为细节化的 “催生举措”,甚至喊出了“0 到 6 岁一起养” 的口号,“给养儿育女的家庭最大的奥援,减轻家长负担,让家长实质有感”,并且幼托补助及育儿津贴数额非常明确,二胎、三胎家庭每月还能再加发,却也无法取得立竿见影的成效。

毫无疑问,相较于不让生,催生更是难上加难。毕竟,除了增加福利举措的吸引力之外,总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禁绝了避孕套。

当然,我们也已经看到,有人甚至将主打超薄安全卖点的日本某安全套品牌视为了 “我国人口事业的绊脚石”,在有些网友看来,“这种卖日本超薄避孕套就该千刀万剐,日本避孕套为什么要超薄,还不是既要爽,又不给国家贡献孩子,这明显就是日本内务省的阴谋。”

说笑之后,对于 “催生” 而言,在目前的组合拳之外,仍然需要更为明确、具体、看得见的“福利政策”,如若不然,恐怕难以奏效。

知乎用户 聞舞 发表

事实

香港特区:

第三十七条 香港居民的婚姻自由和自愿生育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澳门特区:

第三十八条 澳门居民的婚姻自由、成立家庭和自愿生育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外国人:

269. 对在中国定居的外国人所生子女是否执行计划生育政策?
根据国家计生委《关于在中国定居的外国人生育问题》规定:夫妇一方未加入中国国籍,所生子女不入中国国籍者,原则上不管。

其他:

第四十九条 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
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观点

想想自己属于第几等人。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从事行业跟医疗沾点边。

大家可以从行业角度看一下,这几年医疗服务行业投资的风口在哪。

反正妇产是早死得透透的,儿科业务也萎缩。反而是宠物医院、线上医疗以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年轻化)有些热度。

看资本风向就知道了,生育率算是彻底完犊子了。这些投资机构早把这些数据算好了,每年多少出生人口,多少女的,推到各年看适龄生育人口,基本都是很直白的数据。

所以怎么看这个政策?说真的除非拿出刺激房地产的劲儿,不然也就是打一水花图一乐,年轻人看看就好。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评论一语道破天机……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作为一个医生,首先我对 “卫健委” 三个字始终很反感,实名制反感。

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关于生育率的相关问题的文件,中央 zf 不止一次的,把卫健委署在牵头的位置。

我真的是想笑。

首先,目前的低生育率,到底是谁的锅,或者说主要责任在谁,这个不好说。但是你每每让卫健委出来挑头?在暗示,低生育率问题,主要是卫生部门的责任?

第二,政策是要靠钱来支持的。现在没有设立人口问题政府专项资金。鼓励生育,钱从哪里来?你把卫健委推出来,那么这个钱,卫生系统逃的掉?不得担负一部分?

第三,能不能大大方方地给补贴?能不能把鼓励和奖励生育落实到具体的钱上面?这是整个社会的危机,是整个国家的危机,是整个民族的危机,结果呢?

现在上面的意思,是这个问题,卫生系统全责?卫生系统主责?

zf 又一次准备发动群众斗医院?斗医生?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17 个部门搞这些虚头巴脑的政策干嘛,

首先应该尊重个人选择,有人愿意生,有人不愿意,爱生生,不生我不去打扰。

其次,鼓励三胎真的好吗,三个甚至四个五个能教育的好吗?培养出来的是合格的公民还是社会的害虫?二胎应该是这个社会的最优解,人口也能保持一个恒定的比例。

现在关键的问题不在于生育,而在于年轻人压力太大,结婚晚,另外由于脑残的离婚冷静期等政策,年轻人也不愿意结婚。

中国从来就没有尊重过个人的私权,结婚离婚是个人自由,国家不应该干涉

知乎用户 梵高​ 发表

男性终身工亡率大约 240/10 万,相当于生 14 胎的死亡率。

按工作 35 年算,每生育 1 胎差不多相当于男性工作 2.5 年。

那么女性每生育 1 胎换算成 2.5 年工龄,当地计生办给 2.5 年当地男性人均工资,缴纳 2.5 年社保,提前 2.5 年退休,这部分资金由五险一金中的生育保险负责支出。

产假期间办理停薪留职手续,档案转入当地计生办,原用人单位不支付任何薪水,产假结束后恢复原岗位,原用人单位不得拒绝。每一个孕妇休产假期间,对用人单位按实习生工资额度(不超过当地法定最低工资的 2 倍)进行减税。

每抚养 1 名孩子到 18 岁,夫妻双方都能获得 2.5 年男性人均工资,2.5 年工龄,2.5 年社保,提前 2.5 年退休,这部分资金由五险一金中的生育保险负责支出。

统一男女退休年龄。

给予、收取彩礼定性为贩卖妇女,定刑事责任。

强制登记婚前资产,强制按婚前资产的比例分配子女姓氏。婚前资产比例不超过 2 倍的,子女优先随婚前资产多得一方姓,但不得超过子女数量的 2/3(也就是第 2、4 胎必须随婚前资产少的一方姓);婚前资产比例超过 2 倍的,设立 1 年结婚冷静期,子女全部随婚前资产多的一方姓。

执行工龄换算制度。最短退休工龄为 50 年,最长退休工龄为 100 年,最早退休年龄提前到 40 岁,最晚退休年龄延长到 80 岁。

军人每服役 1 年换算成 2 年工龄,海外、高原、危险地区服役换算成 5 年工龄,战时服役换算成 10 年工龄。

基层公务员按 1.2 倍工龄换算,外勤警察、法院执行部门按 1.5 倍工龄换算,消防员按 2 倍工龄换算。

其余工种按职业工亡率 / 人均工亡率进行换算,但最高不得超过 5 倍。

例如建筑工人年工亡率超过 100/10 万,差不多相当于 1 年生 6 胎,是人均年工亡率的 15 倍左右,但最高只能换算成 5 年工龄,执行 5 倍最低法定工资,用人单位缴纳 5 倍社保,每工作 1 年提前 5 年退休,换算工龄满 50 年且年龄超过 40 岁即可退休,换算工龄超过 100 年强制退休。

例如教师、内勤警察、非基层公务员、超市导购、汽车销售人员的年工亡率远低于人均工亡率,那么工作满 50 年才能退休,但最迟退休年龄不得超过 80 岁。

增加公务员招聘中二级科员的比例(原办事员),事业编中非专业人员一律按正式合同工招聘,以及国企的非作业岗位,这三类岗位学历放宽到大专,不限专业,不限应届毕业生,必须通过国家计算机二级(offce 方向)的考试,报考年龄不得超过 30 岁,并且拥有不少于 10 年的换算工龄。

定期对于体制内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职工、干部进行清退,换算工龄不足 50 年的自行寻找工作,换算工龄满 50 年或者 80 岁后领取退休工资。

不愿意生孩子没关系,生育保险不再由用人单位单方面缴纳,职工也需要缴纳生育保险。

不愿意上工地、出外勤、值夜班也没关系,60 岁被清退的时候还可以刷 20 年盘子再领退休金。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别说人了,就连动物都知道,想生育,先打窝。

去年九月份的″努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相关政策执行进展如何?

知乎用户 墨寒 发表

生育问题作为一个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的研究热点,很多学者已经通过实证发现了不少的现象和规律。影响民众生育意愿的因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17 部门的指导意见固然值得肯定,起码说明他们正视这个问题了,但是是否能挽回生育率呢,就留待大家思考了。

下面盘点部分学者的研究结论:

1. 生育支持越早效果越好,生育抑制政策口惯性和生育观念的改变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扭转。与时间补贴相比,现金补贴的激励效果更大,现金补贴与时间补贴相结合的政策效果最为显著。[1]

点评:两个字,要发钱!

2. 收入不确定显著抑制了二孩生育意愿。与高收入阶层相比,低收入家庭脆弱性更大,收入不确定显著抑制其生育意愿。社会阶层流动增加了二孩生育意愿, 并显著降低了收入不确定对二孩生育的不利影响。[2]

**点评:**想想这几年,大家的收入确定性和社会流动性是更强了还是更弱了?有恒产者有恒心。还是得发展经济,让大家变富。

3. 利用香港地区的样本研究结果表明,房价指数平均上涨 1%, 总和生育率将显著下降 0.45%。

**点评:**近期房价跌了,倒是利好生育意愿,不过房价与收入比呢?居者有其屋,安居才乐业。

4. 研究证实,女性劳动参与对生育意愿有负向影响,家庭照护是女性劳动参与影响生育意愿的一个重要机制,缓解女性 “工作 - 家庭” 冲突应成为未来公共政策的重要关注点。

点评:不可能让女性不参与工作。但如何让女性放心参与工作,如何缓解 “工作 - 家庭” 的冲突,解决职场歧视和小孩托管是迫切需要解决的。17 部门里面有相关条例,但解决因生育带来的女性就业歧视,措施力度似乎不够。在 996 流行的当下,无论男女工作时间都很长,资本通过性别歧视来规避生育假期的影响,那政府该当如何呢?

参考文献:

[1] 陈梅, 张梦皙, 石智雷. 国外生育支持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 [J]. 人口学刊, 2021,43(06):54-67.DOI:10.16405/j.cnki.1004-129X.2021.06.005.

[2] 徐巧玲. 收入不确定与生育意愿——基于阶层流动的调节效应 [J].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9,40(05):61-73.DOI:10.13502/j.cnki.issn1000-7636.2019.05.005.

[3] 易君健, 易行健. 房价上涨与生育率的长期下降: 基于香港的实证研究 [J]. 经济学 (季刊),2008(03):961-982.

[4] 李月, 成前, 闫晓. 女性劳动参与降低了生育意愿吗?——基于子女照护需要视角的研究 [J]. 人口与社会, 2020,36(02):90-99.DOI:10.14132/j.2095-7963.2020.02.010.

知乎用户 经管法保研小站​ 发表

从上到下,我只看到一个词:甘愿为奴

知乎用户 DataIdea 发表

我说直接点吧。没有思想解放,人人平等的意识没有深入人心,人还分三六九等。生育率只会越来越低!让人生娃的前提是你生下来的是人而不是某些人的牛马!

知乎用户 Junta 发表

这篇文章真是很典型,标准化的空话白话文,和政府打交道多了,一看到这种文章结构就很头疼,写了几大篇,又感觉什么都没写;感觉想做点什么,但是又不想动;说明只是简单的鼓励和引导,根本没措施没计划、没保障、更不会有什么落实和结果。文章中出现了大量的鼓励引导这样的字眼,哪个企业会执行?各级政府财政紧张谁出钱?散了散了

知乎用户 严泽亮 发表

我提几个建议吧,

考公优先:一胎加分,二胎面试,三胎录取

然后考公考核按买房生育来,谁房子多房贷多,孩子多直接挂钩绩效考评升迁。

直接内循环,别老惦着穷人的,多想想人民公仆,现在这时候房价和人口需要先锋队带头冲锋的

知乎用户 KafterJ 发表

重点有这一句 “加强生殖健康宣传教育和服务,预防非意愿妊娠,减少非医学需要的人工流产。”

知乎用户 圣斗士沙加 发表

我仔细看了一遍指导意见,几乎涵盖了能想到的方方面面, 很细致,也很周到!

不过,现实中实践起来估计难度不小!

首先各级财政之间会为了经费分配而争执不休,虽然这可以从监管上下本解决,但是真正具体落实的时候相信还是会有不少问题,为了支持生育所要涵盖的教育,医疗,托儿,保险等等都是长期且巨额的投入,国家顶层的战略规划是想的很长远,而且很理想的; 可是落实到各级财政和基层官员,你就不可能指望每个地区的人都有如此长远且务实的眼光了,所以政策落实的怎样?都有可能要打上问号…

再有个更重要的是,现如的适龄生育人群无论男女,往往受教育越多,见识越广,越不想过早生育; 原因无外乎会打扰自己原有的生活,会加重经济负担,会阻碍事业发展等等; 而各用人单位尤其是民办单位也明确或委婉的指出,录用适龄生育女性存在一定的 “风险”,因为指不定哪天结婚生子,工作将会被耽误较长一段时间,必然会对企业的效益带来一定的影响; 所以,综合起来看,生育率下降和社会压力造成的人们心态改变关系非常大,当中牵扯到的利益必然是多方面的。

所以我相信要铺开和落实这些政策,最理想的地方自然是一二线城市,因为它们财政富裕,科教文卫等等公共事业也发展的相当全面,生育辅助可以涵盖到建议中提到的方方面面,而且这些大城市的适龄生育人口往往较多,政策覆盖面也就更大。可是另一方面呢?生活在这些城市的居民往往也是生活压力最大的一群人,高企的房价和高昂的日常生活成本,使得不少人几乎选择了 “与工作结婚”,要想过上幸福的婚姻生活,并且孕育下一代,往往在没有足够的经济条件之前,是很多人不会考虑也不敢考虑的事情,即便真的迈出这一步,按照现在的生活水准和教育理念,生育 1~2 个孩子,往往已经是一个小康家庭所能承受的极限了。所以即便这份政策建议涵盖的方面非常多,但在经济补助达到足够量级之前,我相信不少年轻人对于是否要多生这个问题还是持保留态度的…

不过最后我还是愿意乐观的相信,只要这些政策落实到位,切身实地的解决适龄人群生儿育女的困难,应该还是有希望把生育率提高的,毕竟大家庭独有的温暖,也是很多人希望得到的。

知乎用户 展翅翱翔胡 发表

能不能不要把中国人民当牲口啊

知乎用户 越来越优秀 发表

不婚不育是韭菜对这个社会最好的控诉!

知乎用户 WCL​ 发表

996 土地财政 房贷利息

这三个大方向可不能动

知乎用户 像是仙 发表

知乎用户 彭心明 发表

唯一看出来能具体落实的就是第十九条

说明今年春晚提前六个月预订一个生娃相关小品咯 最好暗线包含针砭当代年轻人不相亲不结婚的意向,经过父母的规劝,社区的帮助,大过年的看到别人一家六口其乐融融团聚的画面,从而痛改前非带着女友连夜民政局结婚第二天抱娃回家与父母相聚的 happy ending 。

赢嘛咯

知乎用户 帅气的羊羊 发表

好多空话

知乎用户 可以好冷 发表

这一回

起码有财政部人民银行的的署名,老爷们终于慢慢发现苗头不太好了

上世纪出生潮的老一辈开始退出劳动力市场,低廉劳动力越来越少,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外资制造业开始慢慢往东南亚转移了,内资低端制造业也不好过

年轻人不结婚不生孩子,房子也不好卖了

老人越来越多,不抓紧补充人口干活,将来整个社会的年轻人创造价值都养不起老年人了,必将出现内需萎缩 + 外需竞争力差的局面

但是这个政策依旧解决不了年轻人的核心问题,只有对房产、教育、医疗等方面出台专门的强力政策,才有可能改善年轻人的求生压力。至于现在鼓励生育,也只不过是针对小部分群体,效果不敢奢望。

知乎用户 如也 发表

前排占座的预定广告位!

全文看下来,字里行间透漏着毫无自信的感觉: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就如同外交部的发言一样。

知乎用户 遥遥 发表

弟弟九个月的时候被打掉了,从那时起,妈妈耳鸣了十年,她经常和我说晚上有飞机在耳边响。31 年过去了,他应该已经投胎了吧,希望他投个好人家。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日本生小孩发钱 免费医疗 免费教育 生育率也上不去

你想靠几条措施 你发钱吗?小孩生出来要做核酸吗?

把小孩生在这里就是对小孩最大的不负责任 周公子之流除外

知乎用户 飘飘然 发表

靠 A4 纸生孩子?缺了大德了好吧

知乎用户 梁知之 发表

这是为公务员、国企 、事业单位 的 正式工(少数 ?)定制的吧 ?

跟普普通通的广大人民群众、老百姓,上班族有什么关系 ?

高房价,烂尾楼,

上学难就业难,看病难看病贵,

996,低薪资,

灵活就业 ?

你法我笑,

村镇银行 ,

赋码爷,

周公子,

捅喉咙 ,

地沟油、毒大米 ,

……………

17 位大爷,先解决以上问题 ,再来谈谈二胎、三胎,可好 ?

知乎用户 一粒浮尘 发表

我觉得和 天猫 法拉利 1000 -50 优惠卷一个味。。。

不想生的,觉得自己生了养不起的。。一胎都不想生,,

养的 3 胎的,,你只要放开 3 胎。。他们就会去生。

996 嗝屁那么多人。。也没见人管管。。

哦。。不对。。根本就落实不了。。不让 996.。员工还不乐意。。。

那么高房贷和育儿养家成本。。。只有 996 才负担的起。。这才是源头吧。。

买房本意是想让自己下班后有个退路。。现在买房等于自断后路。。你都不敢随便辞职。。整个人都绑定在还贷这条路上了。。

知乎用户 略略略 发表

国家能强制你不生,国家就能强制我生。

既然我没有选择权,我强烈要求国家把白老师许配给我。

其他女明星我有压力,白老师老公欠那么多钱都能摆平,白老师这种贤妻良母型的正适合我这样一穷二白的狸子。

知乎用户 查理斯宾塞 发表

无聊透顶的政策,涉嫌歧视独生子女家庭

知乎用户 我是一一 发表

我认为这个政策本身就不是针对全民执行的。

因为针对全民执行第一成本太高。第二效果太慢。所以看这个政策还是要看起头的单位。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军队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这里面重点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军队各有关单位,这些部门加起来人数不少,而且从就业角度、社会地位与收入水平看在国内都算拔尖的,所以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最先起效的部分应该是从以上单位开始的。

我不多说文件后面的内容了,就单说文件第一段内容

深入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综合施策、精准发力,完善和落实财政、税收、保险、教育、住房、就业等积极生育支持措施,落实政府、用人单位、个人等多方责任,持续优化服务供给,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积极营造婚育友好社会氛围,加快建立积极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健全服务管理制度,为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首先有用人单位责任这条就注定这条政策与绝大部分人毫无关系了,扪心自问擅长搞 996 的私企,擅长一个人当三个人用的工厂,在以前经济尚好的时候都实现不了以上的政策,在经济逐步面临下行风险的当下,能实现好的时候都实现不了的政策吗?

一部《劳动法》执行起来都千难万难的今天,法律都无法解决的问题,那在法治社会能靠什么解决呢?除非能真的对社会非国有单位严格执行《劳动法》否则这个文件就对绝大部分人毫无意义。

大家喜闻乐见的房价问题,更是模糊处理。

住房保障体系的建立,最终的大部分受益者是谁,我相信一定是从权力部门向外延伸的,特别是带上公积金这个东西后。

总之,这个世界能挽回生育率的工业国家,不能说少,也就是一个都没有吧。

知乎用户 光暗 发表

简单起来一句话概括就是:“我们会为老百姓提供除实质帮助以外的一切支持。”

知乎用户 scutzsffeell 发表

啧啧啧

我还是那句话,有能力的多生,指标福利先给他们,一家十个二十个更好,像马斯克这样,我不会眼红的,自己这辈子当牛马认了,也改变不了什么,实在不忍心让后代继续,本着不给社会添麻烦拖后腿的想法,每次一人均各种数据总感觉羞耻,就到我这终结吧。

知乎用户 呱皮 发表

人口出生率不断降低,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我国的生产关系总和、社会关系总和出现了新的变化,进而导致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有所变化,引发了贫富差距拉大、社会资源分配失衡的问题。

17 部门发布的 “指导意见” 里面所有的措施,无一例外全都是围绕着 “社会资源分配” 这个核心问题展开的,也就是从社会资源分配方面加强基本保障。从这一点来说,这些部门不愧是国家级部门,看问题肯定是看到了根子上,解决问题也是从根子上出发(不能说全部,至少是局部),这比过去某些 “人大代表” 那些乱七八糟、像说书讲笑话一样的馊主意要靠谱得多。

有朋友觉得这些指导意见还比较粗糙。但现实情况是,如果不再进一层,适当的对生产关系、社会关系进行一定程度的纠偏,适当的调整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要干这事无异于掀起一场不流血的革命,要触动很多利益集团的蛋糕),就连这些 “很粗糙” 的指导意见和方法措施能否全部实现,都还是个问题。

不调整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有些措施就很难真正落地。不是上面不想落地,而是真正实行起来,阻力很大,具体落实政策的行动有很多看不到的困难。

在这里有一个历史案例可以参考。

四川凉山州,在解放之初(1952 年)就成立了民族自治州,名义上它已经是解放了。但是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当时国家没有从根子上重构凉山州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所以凉山州在 50 年代中期仍然处于奴隶制、农奴制和封建制并行的历史阶段,其社会制度和区域上层建筑本身就是一个毒瘤,底层百万群众过的还是刀耕火种、备受压迫的半原始生活。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上面有多好的政策,都没法在凉山州真正推行下去。

后来党中央下定决心要彻底改造整个凉山州,于是在 1956 年初开始在凉山州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改革,经历了一些流血斗争,牺牲了一些同志,后来才彻底摧毁凉山州的落后制度、阶级堡垒和反动残余,重构了凉山州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从根子上将不利于彻底改造凉山州的各种因素扫清了,凉山州这才真正步入社会主义社会,上面的政策才能真正推行下去。尽管如此,凉山州由于积累的问题太多,光是让这个地方摆脱贫困都花了几十年的时间。可见就算是调整生产关系、社会关系了,要让一个地方真正发展起来,要让成千上万的人真正过得更好一些,都还要继续花费很大的力气。

而现在的人口出生率下降问题是全国性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的变化问题也是全国性的,由此带来的贫富差距拉大、社会资源分配倾斜还是全国性的。要调整和优化全国性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能办成这件大事儿的人,完全可以名垂青史、流芳百世,那功劳可不是一般的大,这样的人在后世必定会被称为杰出的 “共产主义者、政治家、改革家”。看看这个头衔的分量,就知道要做到这件事情有多大困难,有多大挑战。

如果不调整生产关系、社会关系,想要让社会资源分配更均衡一些,还是有着一定的难度和挑战的。

一笔很简单的账我们可以算一算。在目前的环境中要实现社会资源的均衡分配,就要做到 “损有余而补不足”。问题是那些“有余” 的人,他乐意放弃自己的既得利益或者将要得到的巨大利益,去 “补不足” 吗?最直白的一个问题就是,政府拍出去的地皮,会不会去掉泡沫降价拍卖?开发商建起来的房子,会不会去掉泡沫降价出售?各种价格上涨的商品,能不能让它们价格回落?在生产关系、社会关系丝毫不变的情况下,在物价不变、通胀不变、总体经济压力不变而且还持续加大的情况下,从什么地方、什么途径去调动社会资源来给大家提供更多的保障?毕竟社会资源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呀。

鼓励人们多多生育,是因为人口出生率降低会影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影响经济全局。而人们的生育意愿降低,恰恰又是由各种经济压力和社会压力带来的。也就是说,这个链条的情况就是先出现了经济问题,进而出现了生育率问题;而生育率问题又反过来会导致经济问题加剧,于是又进一步扩大生育率问题……

希望不要形成这么一个恶性循环。

目前最现实的预期就是,就算暂时无法调整生产关系、社会关系总和,只要社会资源的分配相对均衡一些,不要倾斜得比较明显,比较厉害,相关民生保障工作做得扎实一些,我想生育率降低的问题应该会有所缓和,应该是能看到一些工作实效的。

知乎用户 獴回头 发表

有总比没有好,重视总比不重视好。

公布的措施中,从政策、观念、就业、待遇、舆论导向等方面都作了很不错的具体安排,说明国家把优化生育和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高到了新的一个高度,应该会起到很大的正面作用。

要是女生最佳生育年龄 25-30 岁,第一胎提供零首付免息房货贷款,估计生者云集。别喷我,我只是大胆做个假设。

毕竟有家才安心有下一代嘛。

知乎用户 刘会计师​ 发表

百日无___?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防疫不结束,是不能生孩子的。出门口罩,天天核酸,对小孩太残忍了!

知乎用户 乎乎 发表

有人笑话: 印度人口就一亿人。

要是印度问中国几亿。你怎么回答?

知乎用户 养猪户 发表

如果劳动法都落实不了,我们玩什么啊?

愣着干嘛,快点赞啊!

知乎用户 深海巨鲨​ 发表

房价收入比这么高。。。大部分农村出来的在县城都买不起房,然后没房的在婚姻市场压根没啥结婚的机会 ,靠公租房还能结婚还能生二胎三胎?生下来当刷碗工还是掏粪工啊。

知乎用户 花猫 发表

先把双休给老百姓强制落实了,比啥都强!

知乎用户 三乙 发表

对于没有强制性的措施对于生育率的提升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不如将高中入学资格和三胎绑定:不生三胎的话,老大没有高中入学资格。当然也可以放松一点,老大可以不用考虑五五分流,有进入高中的资格。

相当于给了 15 年的时间让家长生二胎和三胎,时间上还是蛮充裕的。

既满足了家长想要孩子读书改变命运的想法,又可以促进生育,还可以送一部分孩子进职高。可谓是三全其美。

知乎用户 DIBAL 发表

坐等禁止堕胎命令出台……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男女同等产假!

知乎用户 杨帆​ 发表

利,不让

话,猛说

知乎用户 Erica​ 发表

还是老官场文风,这语言看起滴水不漏,实则没有可行性。“多子女” 到底是几个?“有条件的城市” 到底是如何认定?农村不算?“可以”、“一定的”,说了半天等于没说。

知乎用户 Yes 发表

就一个劳动法都他妈跟玩似的,这个要多假有多假。

知乎用户 形势一片光明 发表

今日看到最讽刺的一句话:1000 万新生儿嫌少,1000 万大学毕业生嫌多。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全国人大代表黄细花建议「全国全面放开生育」,你怎么看?

知乎用户 中国新闻周刊​ 发表 群众养不起,那是因为有一群人在吃断子绝孙饭, 一个小孩的养育成本都啥样了?只要和小孩挂钩的商品,都可以漫天要价。母婴产品价高质低、童装比成人衣物还贵、奶粉什么的我都不惜的说。学区房要多少钱?这些年课外辅导行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