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参见《解码中医》(XYS20160422)】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按:参见《解码中医》(XYS20160422)】

解码中医(续)

作者:梅断桥

解码中医(5):肝主疏泄

中医对五脏功能的认识,以肝和脾偏离实际最远。肺通鼻主呼吸,心通血管主血脉,肾通膀胱主小便,这些通过初步的解剖都比较容易认识。但肝脏和脾脏这两个实心的脏器是干什么的,中医就很难搞明白了。中医认识到胆汁是肝脏分泌的,“胆汁为肝之余气所化”。除此以外就全是臆想了。

中医认为肝脏的主要功能是主疏泄。肝失疏泄会导致各种病变。疏泄,简单地说就是要“通”。不通则痛,就麻烦。人体中有很多通道:血管、呼吸道、消化道、尿道、产道精道,还有中医不知道的淋巴管、神经。所以中医的“疏泄”可以说抓住了生命活动的一个重要侧面。

但这里产生了两个问题。第一,为什么是肝主疏泄?第二,肝如何主疏泄?

对于第一个问题中医的解释是:五行中肝属木(别问我为什么),而且据说“木喜条达”(看来中医把藤类植物排除在木之外)。我的天,这理由够免强,够奇葩。且不说把木的属性直接应用到肝上很荒唐,“条达”和“疏泄”也不是一回事吧?真正的理由恐怕是:肝还闲在那里没给安排工作呢!

对于第二个问题中医使用了一个模糊的概念:气机。肝气疏泄就能保持和调节全身气机的畅通。既然肝主疏泄本身是出于臆想,对肝如何主疏泄当然就没有任何生理或病理的依据了。

已经成为中医定论的“肝主疏泄”说其实出现得不算早,首见于元代朱丹溪的《格致余论》:“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 \而直到明清时代医家才扩展肝主疏泄的功能,将其与情志活动,脾胃的消化功能,血液、津液的运行输布联系起来。

中医认为肝失疏泄会引起以下的病变:  (1) 肝气郁结,疏泄失常:胁肋、少腹胀痛;偏头痛,耳胀闷;痰气交阻于咽喉,梅核气;  (2) 肝阳上亢,肝气上逆:眩晕,头痛头胀,目胀,耳鸣,甚或血随气逆,吐血咯血。  (3) 肝火上炎:面红,目赤肿痛,耳肿。  (4) 肝风内动:抽搐,口眼歪斜,角弓反张。  (5) 肝血不足,筋目失养:目涩昏花,夜盲;筋脉拘急,屈伸不利,关节疼痛,手足颤抖,肢体麻目,爪甲不荣。  (6) 肝血不足,经血乏源:月经量少,甚则闭经。  (7) 肝气犯脾,脾不升清:眩晕飱泄、腹胀纳呆。  (8) 肝气犯胃,胃失和降:胃脘胀痛,呃逆嗳气,呕吐泛酸。  (9) 肝胆失调:胁胀痛,黄胆,口苦,厌食油腻,食欲不振。   (10) 精神情志不畅:情志压抑,多疑善虑,郁郁寡欢,唉声叹气,甚或悲忧欲哭;若气郁日久化火,则烦躁易怒,失眠多梦,妄言失志。  (11) 冲任失调:性欲低下,阳痿;月经不调,闭经;经前乳房小腹胀痛,经行腹痛;或反之性欲亢进,早泄,遗精;月经先期,崩漏。  (12) 水津不布:水肿,臌胀。  (13) 血行不畅:瘀血,癥结,痞块。  (14) 肝不藏血:吐血,咯血,衄血;月经过多,崩漏。

从上面的病症可以看到,中医让肝管的事儿不仅多而且杂,像是肝这棵树上被挂满了各色的许愿袋。有些症候似乎也很难和“疏泄”联系起来。

解码中医(6):肺主气

【肺主呼吸】

中医对肺的描述是“虚如蜂窠,下无透窍,吸之则满,呼之则虚。” 吸进清气,呼出浊气,吐故纳新。吸气是向内向下,呼气是向外向上。中医把呼吸这一基本动作引伸向了许多生理和病理的现象。

【肺主全身之气】

中医认为肺不仅主呼吸,而且主宰全身之气。这里所谓的全身之气接近于功能、能量的意思。也包括中医认为贯通心脉推动血液运行的宗气。《内经》说:“肺者,气之本”,“诸气者,皆属于肺”。现在我们都知道通过呼吸摄纳氧气,由血液携带到全身,同时把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古人当然不知道这些,但他们应该知道呼吸的功效决不只限于肺的内部,否则将是没有意义的。如果风箱吸进的空气吹不到烧火的地方,只在风箱里进进出出有什么意义呢?古人也许只是无意识地把呼吸的空气和代表身体功能能量的“全身之气”贯通了起来,使得呼吸的功效投射到了全身。这样做意味着概念的置换。科学地讲概念是不能够置换的,但这种模糊变通的做法使古人能对未知的事物提供某种解释,其缺点是也可能使人们满足于自圆其说而放弃对真知的探求。对于惯用概念置换的中医来说,把主宰全身之气的功能也归于主呼吸之气的肺是顺理成章的。而这也暗合了呼吸摄纳氧气供全身使用的现代理解。中医还把呼吸的动作引伸到全身,认为全身气机的调畅运行就是气的“升降出入”。

因为肺主全身之气,一些虚弱的病人中医就认为是肺气虚,表现为呼吸微弱、少气懒言、语轻声微、倦怠乏力等等。临床上还常见久病咳喘,特别是年老体弱的患者,多有纳气困难。据此中医又有“肾主纳气”的说法。其实用“肺肾两虚”就足以说明这些现象,本无须另立新说,徒增纷扰的。

【肺主宣肃】

中医还从肺主呼吸引伸出了“肺主宣肃”的说法。宣,指肺气向外向上宣通发散,对应于呼。肃,指肺气向内向下通降,对应于吸。

(1) 肺主宣发

气道通畅才能呼吸平和。很多呼吸系统的疾病会有咳喘、胸闷、多痰、鼻塞等呼吸不畅的症状,这就是肺失宣发。中医还认为肺能向体表宣发“卫气”抵御外邪的入侵,但当正不胜邪时也可能通过体表受到外邪的侵袭。外感风寒会有打喷嚏、咳嗽、嗓子不适等感冒症状,严重的能引起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这时往往有发热、恶寒、无汗或汗出等中医称为“表症”的症状。中医把这称为“肺合皮毛”(把皮肤病归因于肺是对肺合皮毛的严重误解)。现在我们知道很多呼吸系统疾病是由致病微生物引起的,而受了风寒体温降低会使人体的免疫力下降而生病。中医则笼统地称之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由于呼吸系统疾病很常见,中医又称“肺为娇脏”。此外,中医还认为“脾气散精,上输于肺”,即消化系统获得的水谷精微最终也要经由肺气宣发输布到全身。当然这只是中医的想像。

(2) 肺主肃降

呼吸以气息调匀平和,吸气量大为好。所以中医认为肺气以降为顺,“肺苦气上逆”。许多呼吸系统疾病有呼吸急促,咳喘气逆。这就是肺失肃降。此外肺主肃降还有将水津下降到膀胱的意思。

【助心行血】

中医把心比作君,把肺比作相。“肺者,相辅之官”,“肺朝百脉,主治节”。这些都反映了中医对于心肺功能紧密相关的认知。心主血,肺主气;心主行血,肺主呼吸。心肺相互配合,保证气血的正常运行,维持机体各脏腑组织的新陈代谢。在病理上,肺的宣肃功能失调,可影响心主行血的功能,而致血液运行失常。反之,心的功能失调,导致血行异常时,也会影响肺的宣发和肃降,从而出现心肺亏虚,气虚血瘀等症候。具体地讲,当心肺功能障碍或衰竭时常会有心悸,心慌,胸闷,气短,唇青舌紫等症状。

【肺主通调水道】

中医认为肺主肃降有将水津下降到膀胱的功能。通调失职会导致水肿、小便不利、尿闭。这是因为一些呼吸系统的病候会伴有水肿。这种情况常见于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心肺功能障碍或衰竭。当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都有问题时,前者的症候往往被后者的症候所掩盖。中医把通调水道的功能归于肺,就是因为没有认识到心脏在体液运行方面的关键作用:充血性心力衰竭(右心衰竭)或缩窄性心脏病导致静脉回流不良,静脉内压力升高而引起水肿。中医把分布水津的功能分派给了肾(肾主水)、肺(肺主通调水道)、肝(肝主疏泄)、脾(脾主运化水湿),却唯独漏掉了心。

事实上,水肿主要有心源性、肾源性和肝源性,肺脏和脾脏不会直接引起水肿。所以中医认为肺主通调水道就主要是基于错误的认识。

解码中医(7):中医的脏象与事实的契合度

中医的脏象是人体内在脏腑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

本来,研究生理和病理必须以解剖为基础。但自从儒学成为中国的统治思想以后,解剖竟成了大逆不道的事。由于这种历史条件的限制,中医对人体结构的认识有很多都是错误的。有人为了掩盖这些错误,试图把中医的脏腑同器官脱钩,说脏腑只是表示功能的符号,和现代医学的器官相比没有意义。但这样做不仅不符合脏腑本来的意义,而且使中医完全丧失了解剖学的基础。这对中医的伤害远大于承认中医对脏腑功能认识的错误。或许你可以不把中医和西医或现代医学作比较,但却必须和事实做比较。

下图将中医的脏象分成了三类:白色表示基本符合事实,黄色表示部分符合事实,或者作为古人的认识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符合事实,蓝色表示纯粹是臆想。虽然粗略,却能直观地反映中医的脏象学说和事实的契合度。如果把中医不了解的生理功能也考虑进去,脏象与事实的契合度还要差很多。

也许有中医的支持者会说,中医的脏象虽然和实际器官的功能不符,但并不等于遗漏,比如脾胃就代表着消化系统的功能,心就代表着大脑的功能。但毕竟先承认了张冠李戴,再说“其实帽子还在”,比盲目的将错就错好。

解码中医(8):天马行空的阴阳

一、什么是阴阳学说

阴阳原指向日和背日,向日为阳,背日为阴。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朴素的对立统一观,是古人通过对昼夜之变化、寒暑之交替等自然现象的长期观察和思考总结出来的规律。阴阳既可以代表相互关联而性质相反的两种事物或现象,也可以说明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易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张景岳说:“阴阳者,一分为二也。”

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基础的秦汉时代,正是阴阳学说大行其道的时代。它渗透到医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形成了中医学特有的思维方法和理论依据,所谓“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详细见附录。对阴阳学说缺乏了解的人,建议先看附录。)

二、阴阳学说的缺陷

(1) 阴阳分类的刻意性和恣意性

有些事物或现象本来没有必要作为一个对立的统一体加以把握,但中医也刻意地将其分为阴阳。因为是刻意的,这些阴阳区分当然就不会产生什么实际的意义,反而增加了阴阳学说的玄学倾向。

比如,表为阳,里为阴;四肢的外侧为阳,内侧为阴;上为阳,下为阴;左为阳,右为阴;升为阳,降为阴;出为阳,入为阴;腑为阳,脏为阴;外感六淫为阳,七情饮食劳逸所伤为阴;药性的四气为阳,五味为阴;五味之中甘辛为阳,酸苦咸为阴;升降浮沉之中,升浮为阳,沉降为阴;天干的甲丙戊庚壬为阳,乙丁己辛癸为阴;地支的子寅辰午申戍为阳,丑卯巳未酉亥为阴,等等。

阴阳分类的刻意性导致阴阳分类的恣意性。因为背后没有什么道理,所以就只能搬出古人、经典、权威来说事,而这又加剧崇古和裹足不前的恶性循环。

(2) 阴阳分类的矛盾性

中医把阴阳作为辨证的总纲。这就需要对阴阳的分类有一个标准或范本。中医是以水火作为范本的,“水火者,阴阳之徴兆也。” 问题是,阴阳既要包罗万象,又要和水火有一定的相似性,这之间是有矛盾的。上面提到的刻意分类的例子,就很难说和水火有什么相似性。

阴阳的辨证也常常会出现矛盾。如六经辨证的阳明病属于里热。若以表里论,应该属阴;若以寒热论,则又应该属阳。遇到这样的情况,实践中往往不得不采用“合则用,不合则弃”的策略。如阳明病就被归于三阳证,忽略了其表里的阴阳属性。

(3) 阴阳分类的随意性和模糊性  这是阴阳的无限可分性导致的必然结果。例如,心肝脾肺肾五脏属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属阳;而心肝脾肺肾之中,又以心肺属阳,肝脾肾属阴;心肺之中,又以心属阳(是为阳中之阳),肺属阴(是为阳中之阴);肝脾肾之中,又以肝属阳(是为阴中之阳),脾肾属阴;脾肾之中,又以脾属阳,肾属阴(是为阴中之阴);而肾中又有肾阳(是为真阳、命门之火)。。。Give me a break,这不成诡辩家的乐园了吗。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应用中的问题

(1) 天马行空,不接地气

虽然中医的阴阳学说精緻复杂,但却都是些无法量化、无法测量的抽象的哲学概念。即使是认为哲学对其他学科有指导意义的观点,也承认哲学不能代替其他具体学科的研究。而阴阳学说不仅是中医的思想方法,而且被直接嵌入到其基础理论之中,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从诊断到治疗,理、法、方、药,无不以阴阳立论。《内经》说:“明于阴阳,如惑之解,如醉之醒。” 《景岳全书》写道:“医道虽繁,而可一言以蔽之者,曰阴阳而已。阴阳无谬,治焉有差?”这是对哲学功能的误解和对哲学概念的滥用。现代医学不讲阴阳也同样治病。尽管在无法知晓细节的古代用阴阳来概括生理和病理的状况是出于不得已,甚或是一种聪明的做法,也尽管阴阳常被具体化为表里、寒热、虚实、气血,或者通过与脏腑的结合具体化,毕竟凡事称阴道阳不免有眉毛胡子一把抓及雾里看花、隔靴搔痒之嫌。

没有具体的知识和手段,一切都等于零。如果哲学能解决问题,有病找哲学家好了,要医生干什么?

(2) 虎头蛇尾,缺少临门一脚

中医在诊察辨证、确立治法方面把阴阳学说发挥得淋漓尽致,但在落实到方药时往往和阴阳对接不上,距离所谓“以药之偏性纠正身体之偏性”相去甚远。扶阳和滋阴的药为数甚少,且不说是否真有那样的疗效。药性的寒热温凉四气,或有所据。而五味以及升降浮沉,虽有阴阳属性,却全是不足为信的臆说。

四、哲学有什么用?

自从科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以后,哲学的功用就江河日下了。虽然牛顿、爱因斯坦、海森堡、玻尔这些科学巨匠仍然认为哲学是有用的,

现在绝大多数的科学家已经不关心哲学,也不想进入这门学科了。一个研究者不了解哲学,也能做出很好的成绩。下面收录几个科学家关于哲学的评价。

如果实验在所有季节和每个地方都进行了数千次而没有产生哲学家、诗人和历史学家预测的结果,这将毫无意义。难道我们必须相信他们的话而不是我们自己的眼晴?  ——伽利略

科学哲学对科学家的作用,就象鸟类学对鸟类的作用一样。  ——理查德·费曼

大自然不咨询哲学家。  ——约翰·沃克

在对隐藏因素的硏究中,(科学家)从可靠的实验和示范中获得的理由,比从可能的猜想和普通哲学家的观点中能够得到的更多。  ——威廉·吉尔伯特

我试图阅读各个年龄段的哲学家,并发现了许多有启发性的想法,但它们没有朝看更深层次的知识与理解方向继续。然而,科学给了我稳定进步的感觉。  ——马克斯·玻恩

科学家们非常雄心勃勃,也非常有竞争力。如果他们真的认为哲学会帮助他们,他们就会学习并使用它,然而他们没有。  ——刘易斯·沃尔伯特

‘我们为什么来这里,我们来自哪里?’ 传统上,这些都是哲学的问题,但哲学已经死了。哲学家们没有跟上科学的现代发展。特别是物理学。  ——史蒂芬·霍金

【附录:中医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中医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

(1) 阴阳学说的特点  a) 阴阳的普遍性  阴阳是对自然界一切事物对立双方的概括。《内经》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  阴阳虽然含有对立统一的意思,但是它与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范畴有着根本的区别。矛盾范畴对于各对立面的性质,除了指出其对立统一外,不加任何其他限定。因此,对立统一范畴是事物和现象最抽象最一般的概括。而阴阳范畴不仅具有对立统一的属性,而且又有指向性等另外一些特殊的规定,从而使其包容性和适用范围受到限制。  b) 阴阳的指向性(规定性)  就阴阳两个对立面而言,其各自的指向性是一定的。如以天地而言,天为阳,地为阴。以水火而言,火为阳,水为阴。以动静而言,动为阳,静为阴,等等。凡是活动的、外在的、上升的、明亮的、温热的、功能的、兴奋的、机能亢进的,都属于阴;凡是静止的、内在的、下降的、晦暗的、寒冷的、物质的、抑制的、机能减退的,都属于阴。但当前提或语境发生变化时则不受此限。例如,38℃的体温相对于37℃为阳,而相对于39℃则为阴。这也是阴阳的一种相对性。  c) 阴阳的无限可分性  阴阴之中还可以再分阴阳。如昼为阳,夜为阴。一日之中,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为阴中之阳,等等。《内经》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2) 阴阳的相互关系  a) 阴阳对立  对立指矛盾、斗争。汉代的董仲舒说:“阴与阳,相反之物也。”但阴阳在对立之中又有相互关联、相互交感,构成一个矛盾的统一体。  b) 阴阳互根  互根指双方的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孤阴不生,独阴不长”,“阴阳离绝,精气乃绝。”  c) 阴阳消长  阴阳的相互对立和依存不是处于静上不变的状态,而是始终处于“阳消阴长”或“阴消阳长”的变化之中。这类似于酸碱值。酸性弱了,碱性就增强;碱性弱了,酸性就增强。正常情况下阴阳处于动态的平衡。如果这种消长关系超过一定的限度,不能保持相对平衡,就会出现阴阳某一方的偏甚或偏衰的病理状态。  d) 阴阳转化  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面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中医把阴阳转化的条件称为“重”或“极”,所谓“重阳则阴,重阴则阳”,“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临床上阴证和阳证相互转化的情形并不少见。在阴阳转化之前的阳明消长,还是一个量变的过程,而一旦发生阴阳的转化,就是质变的过程了。

二、阴阳学说在中医的应用

(1) 养生保健  “阴阳平匀,阴平阳秘。”  “和于阴阳,调于四时。”

(2) 诊察辨证  《内经》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色泽鲜明者属阳,晦暗者属阴;声音洪亮者属阳,低微断续者属阴;口渴喜冷饮者属阳,口渴喜热饮者属阴;脉浮、大、滑、数、实属阳,脉沉、小、涩、迟、虚属阴。  阴阳是辨证的总纲。表征、实证、热证为阳;里证、虚证、寒证为阴。虚证中,气虚属阳虚范畴,血虚属阴虚范畴。

(3) 分析阴阳盛衰并确定治疗法则  中医认为,无论外感或内伤,其基本变化都能概括为阴阳的偏盛或偏衰。  阴阳偏盛:  阴阳偏盛即阳盛或阴盛所导致的病证。治疗原则是“损其有余,实则泻之”。  阳胜则热(实热证):阳气亢盛,故热。汗出、口渴、面赤、脉数等,热见于表,故曰“阳胜则外热”。阳盛易导致阴津受伤,故曰“阳胜则阴病”。治以“热者寒之”。若已伤及阴津,则辅以益阴。  阴胜则寒(寒实证):阳气遏抑,故寒。或因感受寒湿,或因过吃生冷。形寒肢冷、喜暖、口淡不渴,或腹痛腹泻,舌谈苔白、脉迟等,寒聚于内,故曰“阴盛则内寒”。阴盛会导致阳气受损,故曰“阴胜则阳病”。治以“寒者热之”。若已损失阳气,则捕以扶阳。  阴阳偏衰:  阴阳偏衰即阴虚、阳虚,是属于阴阳任何一方不足的病变。根据阴阳消长的道理,阴阳任何一方的不足,会导致另一方的偏盛。  阳虚则寒(虚寒证):阳不制阴,故寒。面色苍白、畏寒肢冷、神疲蜷卧、自汗、脉微等,阳不达表,故曰“阳虚则外寒”。治以扶阳以制阴,“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阴虚则热(虚热证):阴液亏损不足以制阳。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口舌干燥、脉细数等,阴亏于内,故曰“阴虚则内热”。治以滋阴以抑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阴阳互损:  根据阴阳互根的道理,阴阳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影响到另一方,最终导到阴阳两虚。阳损及阴,以虚寒为主,虚热次之。治宜补阳配阴。阴损及阳,以虚热为主,虚寒次之。治宜补阴配阳。而阴阳两虚则是虚寒虚热并存的状态。治宜阴阳双补。  阴阳转化:  阴阳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临床上是需要预见并防备的。

(4) 归纳药物性质  中药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的特性。四气又称四性,即寒、热、温、凉,五味有酸、苦、甘、辛、咸。四气属阳,五味属阴。四气之中,温热属阳,寒凉属阴。五味之中,甘辛属阳,酸苦咸属阴。升降浮沉之中,升浮属阳,沉降属阴。  ——  解码中医(9):万能无用的五行

【万能的五行模式】  “五行”指木火土金水。中医把五行分属给肝心脾肺肾五脏,据说是根据五脏的生理特性和发生病变以后的证候表现与五行各别特性相类同而将二者联系起来的。不仅如此,中医还把自然界和人体的其他许多要素按五行进行归类。

图1:事物属性五行归类表

古人面对纷繁复杂的自然现象以及人的生理病理现象,又不知道其背后的原因,于是借助五行以分别万汇,使事类相从而挈其纲,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显然这样的联系和归类不是根据事实,而是根据臆想。臆想不是什么“朴素的唯物论”,而是不折不扣的唯心论。  中医导入五行模式,除了说明五脏的属性,更主要的是为了说明五脏之间的关系。疾病的症状常常会涉及到多个脏腑,有些可能是某些疾病固有的症状,有些可能是因为并发症。脏腑之间真实的生理及病理关系是很复杂的。中医对脏腑功能本身的认识都有很多错误,要认识其相互间的生理及病理关系就更难了。于是五行这种臆想的模式就成了中医表现五脏关系的主要理论工具。

图2:五行的相生相克  图2显示的是正常情况下存在的生理关系,中医称为“制化”,即制约、生化的意思。对中医来说,更重要的是要利用病理情况下的关系进行辨证论治。相生关系也称为母子关系。作为病理关联母病可以及子(母子两虚),子病也可以及母(子夺母气)。相克关系方面,过分的克称为“乘”,反相的克称为“侮”。《内经》说:“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相乘,不是因为克他者盛就是因为被克者虚。相侮,不是因为克他者虚就是因为被克者盛。总之是盛者凌虚的意思。  理论上,有了以上的定义当出现与任何两个脏腑相关的病候时,总能自圆其说地解释其间的互相影响:在图2中,如果两个脏腑相邻,则其间有相生关系。其病理关联可以用母病及子或子病及母来解释。如果两个脏腑不相邻,则其间有相克关系,其病理关联可以用相乘或相侮来解释。如果出现与三个以上脏腑有关的复杂病症,则仍然可以利用五行模式分别就其中的两组病症加以解释。从这个意义上说,五行模式是万能的。因此利用五行模式把医案写得头头是道,可以说是一种装门面的骗人把戏。

【五行模式的实际运用】  实际辨证时一般会首选五行模式中一些常见的类型来解释病机。如“肝气犯脾,脾不升清”(相乘)、“木火刑金,肺失清肃“(相侮)、“水不涵木,肝风上旋”(母病及子)、“虚劳久咳,伤及脾胃”(子病及母)等等,都是常见的类型。理论上也可以有“脾旺侮肝”等等,但实际上却极少见到这样的类型。所以常见类型的存在和运用在某种程度上是实践对理论模式的修正,也是中医对一般五行模式的修正,使其稍微向实际靠近一点。  然而,既然五行模式本身是臆想的,依据它的辨证再“精当”都是虚妄。从这个意义上说,五行模式是无用的。但症状症候却是客观存在的,所以“肝气犯脾”这样的说法仍然起到识别病症的名称作用。中医针对病症有治法和方剂,所谓“有法有方”。例如对于“肝气犯脾”,常用“培土抑木”之法,方剂则有半夏天麻白术汤等等。事实是法为虚而方为实。真正有意义的是方剂,因为这里含有经验的成分。  明白人知道五行只能当作事后解释用的玄说,充其量也只是利用“肝气犯脾”这样的病症名称把症状和方剂联系起来,而重点应该放在认准对症的方剂上。从经验获得的方剂实际是独立于五行这样的玄说的。朝这个方向推进到极致,甚至可以做到“始于玄而终于医”。不明白的人真会根据五行进行推理,并试图以这种理论来指导处方用药,其结果是比瞎蒙好不了多少。最可恶的是大学的教科书也这样写,真是害人不浅。接受了错误的教育或者日久浸润其中,对臆说信以为真的人恐怕不在少数。所谓胶柱鼓瑟此之谓也。  此外,由于中医的“脏象”在不同的脏腑常有类似的功能,认定某一症状所属的脏腑往往会有岐见。辨证时认定哪些是主症哪些是从症往往有很大的主观性。认定究竟是母病及子还是子病及母,或者究竟是相乘还是相侮,虽说可根据相关脏腑病候的虚实等来判断,但实际是没有客观标准的。这也是中医的辨证论治难以得到唯一结论的原因之一。

【五行模式的扬弃】  把五行模式中的各种病理关联抽象成一句话就是:“脏腑A影响到了脏腑B”。看穿了这一点就能理解,有没有五行模式对中医来说其实是无关紧要的。在玄学盛行的古代,五行被应用到中医。在现代医学的知识体系下,脏腑间的相互关系早已相当明确,完全没有必要保留纯玄学的五行模式。中医苦五行久矣,还要“认贼作父”到何时呢?

一代国学宗师章太炎先生曾说:医之圣者,莫如仲景,《平脉》《辨脉》及《金匮要略》发端略举五行事状,而他篇言是者绝少。今即不言五行,亦何损于中医之实耶?医者之妙,喻如行师,运用操舍,以一心察微而得之,此非所谓哲学也,谓其变化无方之至耳(按:无方即无定例)。五行之论亦于哲学何与?此乃汉代纬候之谈,可以为愚,不可以为哲也。且五脏配以五行,《尚书》古今文二家已有异议。郑康成虽从今说,及注《周官?疾医》云:“肺气热,配火;心气次之,配土;肝气凉,配金;脾气温,配木;肾气寒,配水。”则犹从古说也。以此知五行分配,本非一成。……五行之说,昔人或以为符号,久之妄言生克,遂若人之五脏,无不相孳乳,亦无不相贼害者。晚世庸医籍为口诀,则实验可以尽废,此必当改革者也。

解码中医(10):浅说中医的气

“气”,是中医的基础概念之一,也是最复杂多义、模糊交错、难以捉摸的概念。本文以中国古人对物质和能量概念的理解为切入点,探讨气概念的起源及其各种含义,同时揭示气概念的原始性和模糊性。

一、中国古代哲学的元气论

东汉思想家王充在其著作《论衡》中说:“元气未分,混沌为一”。蒙学读物《幼学琼林》说:“混浊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中国古人想像的原始宇宙是一团混沌的元气,“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元气论就是这样一种宇宙观,认为气是至精至微的物质实体,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基本元素,是世界的本原。“气者,万物之所资始也”,“万物之生,皆禀元气”。宇宙由无形之气变化而生成有形之物。《说文解字》说:“气,云气也,象形。”可见,哲学的气概念是以云气为原型抽象出来的。

元气论认为气始终处在不断的聚散、升降、运动之中,运动是气的根本属性。因此在中国古人的心目中,气是物质和能量的混合体。换言之,中国古代没有充分发育出把物质和能量截然分开的思想。

元气论还认为气分为阴气和阳气,所谓“气分阴阳,阴阳相错,而变由生。”

元气论只是古代中国人的一种宇宙论假说,不可避免地带有朴素性和直观性。它解释不了星光红移、背景幅射和大爆炸。对于宇宙的前世今生,现代科学也是处于假说的阶段。有些人把元气论吹捧得像宇宙真理似的,很是可笑。

二、中医的气

和阴阳学说一样,哲学的元气论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医,形成了以生理之气为核心的中医学特有的气理论。气是万物的本原,而人是天地自然的产物,因此气也是生命的本原。所谓:“气者,人之根本也。”“人之生死,全赖乎气。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死。”

中医的气具有元气论的物质性。如“营气”就是指从饮食中吸收的营养物质,是存在于血中的气。内经说:“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其次,中医的气也具有元气论的运动性,带有能量。“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内经是这样描述气的:“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用“雾露”来形容气存在的状态,表述出气的物质特性;用熏肤、充身、泽毛来描述气的运动状态,则表述的是气的功能特性。

但中医的气和元气论的气之间,又有着重要的区别。元气论的气,其最基本的属性是它作为万物本原的物质性;而中医的气,其最基本的属性却是它作为生命之本的功能性。所谓“气散则死”指的显然不是构成身体发肤的物质,而是指生命功能。这一点从气属阳也可以看出。中医的气不再包括肉眼可见的有形物质,而是常把气与形、气与血相对待。所以,只从元气论的角度来理解中医的气显然是不够的,古人也未必只从抽象的哲学概念或宇宙论出发考虑中医的问题。

(详细见附录。)

三、能量、功能、与隐喻

既然中医的气是以功能性作为其最基本的属性,本文就以能量及功能作为切入点展开讨论。现代科学认为,世界是由物质、能量、信息构成的。在不发生核变化的前提下,质量和能量分别守恒。若有核变化,则物质和能量按照E=mc2 (能量等于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的质能公式互相转換。道家经典《淮南子》中说:“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 这里的“形”、“气”、“神”,大体与物质、能量、信息相对应。

当能量被供给某种机构时,就能实现某种功能。如帆受风能行船,水车受流水能推磨,等等。同理,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获得能量就能实现身体的各种功能。

中国古人对能量的理解主要反映在“阳”和“气”两个概念上。阳是能量的属性,气是能量的载体。阳主温煦即通过阳气放热,气主动即做功。而放热和做功正是能量的表现。在古人看来,无论是阳光还是火,都难以直接用来做功。而人有力气,能做功。这大概就是古人在阳之外还要引入气概念的原因吧。古人为什么要选择气作为做功的能量载体的原型呢?人们很容易观察到自然界有做功能力的,除了动物以外就是流动着的气和水。水有形,相似于血和津液,被中医认为属阴。而“气,云气也”,可以翻云覆雨,甚至形成台风,正是能量载体的绝好原形。又能“若雾露之溉”,润泽化生万物。在固体、液体、气体的三态当中,气体是最活泼多变的形态,无孔不入,润物无声,看似无形却有象。用气来表示体内复杂的化生过程,是中医取象比类的结果。所以本质上讲,中医的气就是个隐喻(metaphor)而已。更巧的是人需要呼吸空气,一旦呼吸停止人就会死亡,“人活着就是这口气”。这样,用气作为身体能量的载体也就顺理成章了,虽然严格来讲把呼吸之气和生理之气等同起来是非理性的概念置换。

这里不妨对照一下现代医学对体内能量转換的理解。人体从外界吸纳的食物、水和氧,在体内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转变成营养物质和内能。一部分用作生命活动所必须的能量和保持体温,一部分用于对外作功和散热。 能量主要来源于摄入食物的氧化分解。营养物质在体内发生的生物化学过程会释放出化学能。食物被消化、吸收、利用并代谢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物质代谢又可分为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前者是释放能量的过程,释放的能量通过机体的利用转化为功和热。后者则是储存能量的过程。

中医把人体内复杂的物质和能量的代谢过程笼统地描述为气血的“化生”或“气化”。可见中医的气就是用隐喻概括了体内参与能量转化过程的各种物质、能量本身、以及所实现的功能。体内的“化生”或“气化”无处不在,故曰“气者,体之充也。”但不应忘记,人体内真实的生物化学机理要比这复杂得多,“生化”和“化生”虽只一字的顺序之差,前者是科学概念,后者则是笼统的原始概念。

【附录:中医气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气的生成和作用

人体之气,源于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元气、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和呼吸吸入的清气。中医认为气的生成有赖于全身各脏腑组织的综合作用,其中与肾、脾胃和肺的关系尤为密切。  气有维持着肌体一切生命活动的作用。一般地概括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营养作用:脾胃运化产生水谷精气,以填充和营养脏腑四肢百骇。  (2) 推动作用:人体的一切功能都有赖气的推动,如推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推动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  (3) 温煦作用:即保持和调节体温的作用。“人体通体之温者,阳气也”。  (4) 防御作用:中医用“正气”代表人体的抗病能力,用“邪气”标示致病因素。正气不能抵御邪气的侵袭就会生病。故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5) 固摄作用:指气对血、津液、精液等液态物质的稳固、统摄,以防止无故流失的作用。这些实际上是通过脏腑组织的功能而实现的。

二、气的运动及其异常

人体内气的运动称之为气机。而气的运动是通过脏腑的功能活动来实现的,故又有脏腑气机之说。人体与外界有物质的交换,就是吸进清气,呼出浊气;摄入饮食,排出排泄物。而这些物质的交换都是通过脏腑的功能,即气机来完成的。中医把这称为气机的“出入”。人体与外界的物质交换一旦出现滞碍甚至停止,无论是入的方面还是出的方面,都意味着人处于危险的状况。又因为人是直立动物,体内物质运动主要表现为升降,如呼气为升,吸气为降;血液上行到头为升,下行到足为降;食物或排泄物沿消化道或尿道的运行为降等等。中医把这些称为气机的“升降”。因此,气的运动就成了气机的“升降出入”。所谓“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另一方面,气的化生即气化一般伴随着形和气的相互转化。所以总体来说,人体是一个不断发生着形气转化的、气机升降出入运动着的有机体。  由于人体的功能就是气的作用,功能失常就是气机的异常。具体而言功能衰弱是气虚,如精神委顿,倦怠乏力,动则心悸,呼吸气短等;功能痺阻是气滞,如食积,胸闷,喘咳,瘀血,情志抑郁等;功能反常是气逆,如呕吐,咳喘,咯血,吐血等;功能衰弱导致脏器下坠是气陷,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意识障碍导致神志不清是气闭,如昏厥等;功能衰竭是气脱,如面色苍白,汗出不止,目闭口开,全身瘫软,二便失禁等。

三、气的种类  (1) 元气(与元气论的“元气”不同)  “元气”又称“原气”、“元阳”、“真阳之气”,禀受于先天,是人体发育、繁衍的根源。这一点很好理解,婴儿在出生之前就有了生命。《内经》说:“方其始生,赖母以为之基,坤道成物也;赖父以为之栀,阳气以为捍卫也。” 机体生、长、壮、老、已的过程,与元气的盛衰相关。中医认为先天之气以精的形式禀受于父母,藏于肾,肾精化生元气。《内经》说:“精者,身之本”。 又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  (2)真气  中医认为,脾胃将饮食化生为水谷精微,以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牌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  另一方面,通过肺的呼吸把自然界的清气吸入体内,与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气合而构成“真气”。《内经》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真气即人的后天之气。所以真气,犹言人体的正气,可以概括整个人体的生理功能,真气运行于人体周身,无处不到,即所谓“充身”。  根据其化生过程和分布范围的不同,真气又有多种作用和称谓。  其一是“营气”,是血脉中具有营养作用的气。《内经》说:“营者, 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六腑也。”由于营气行于脉中,而又能化生血液,故常以“营血”并称。营气与卫气相对而言属于阴,故又称为“营阴”。  其二是“中气”。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又把来源于水谷精微的气称为中气,或径称为“胃气”。他在《脾胃论》中说:“人受水谷之气以生,故以胃气为本。”  其三是“卫气”。《内经》说:“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漂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这些描述大概是模仿了守护城池的卫兵的动态吧。中医认为外邪一般从外表入侵,由表入里,所以卫气的功能也以作用于体表为主。“盖阳气为卫,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毛,肥腠理,司开合,此皆卫外而为固也”。  其四是“宗气”。“宗气”又称“大气”。《内经》说:“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又说:“左乳下,其动应脉,宗气也。……其动应衣,宗气泄也。” 意思是心脏跳动时有宗气泄到血管里,而且“应脉”。《难经》中说:“气主呴之。” “呴”即嘘吹之意。这是古人认为血液运行要靠宗气的推动。可见宗气主要是代表心肺的功能。“出于喉咙”一语不好理解,亦或是与清气相通之意?

以上是对各种气做了一个尽可能浅显的疏理。实际上中医的气在其作用、生成和分布上比上面的解说要复杂模糊得多。不同时代的医家论述也多有出入。仅举几则中医典籍的叙述为例,读者可自鉴。  “五谷入于胃也,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灵枢?刺邪》)  “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万脏,别出两行营卫之道,其大气之博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出于肺,循喉咽,故呼则出,吸则入。”(《灵枢?五味》)  “宗气留于海,其下者,注于气街;其上者,走于息道(《灵枢?刺节真邪》)。   :“宗气者,动气也。凡呼吸、言语、声音,以及肢体运动,筋力强弱者,宗气之功用也”(《读医随笔?气血精神论》)。  “夫合先后(按:指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而言,即大气之积于胸中,司呼吸通内外,周流一身。顷刻无间之宗气者是也。”(《医宗金鉴删补名医通论》)。  “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诸气,经历五脏六腑……所止辄为原”(《难经?三十六难》) 。

解码中医(11):中医能治什么病?中医真能治本吗?

旧时的中医,80%以上的精力是放在传染病上的,但实际上是无能为力。中医对刀枪外伤是听天由命。对危重急症无力回天,对妇产科急症束手无策。对心脏病和中风无计可施。对肿瘤及其它需要做手术的病望洋兴叹。对血吸虫、钩虫等地方性寄生虫病一筹莫展。凡是现代医学能治好的病,中医都败下阵来了,变成了“疑难杂症”专业户。其实中医何偿能治什么疑难杂症,不过是最后的避难所而已。

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是,“中医治本,西医治标”。中医真能治本吗?

中医诊治疾病的过程是这样的:

(病因)=>症状=>症候群=> “证”(即“痰饮”等中医概念) =>方剂=>中药=> (有效成分)

治病的本质是药物的有效成分对于病因的治疗作用,而中医对药物的有效成分和病因(如微生物)都一无所知,如何治本?

认为中医能治本是误把中医概念当成了疾病的本质。中医概念基于古代哲学和玄学,容易给人以高深莫测的感觉。

反而是现代医学更注重治本。首先要通过各种检查手段确定病因,然后才会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对症治疗被放在次要的位置,如果查不出病因往往就无法施治,而这却是现代医学经常遭人诟病的地方。中医只要辨证就可以施治。中医对病因的认识非常粗浅,不过风寒暑湿燥火的外感六淫,喜怒忧思悲恐惊的七情内伤,外加饮食劳逸等而已。再看中医的传统治法:汗法、吐法、下法、和法、温法、清法、消法、补法,有几法是治本的?

中医界有人说什么“中医是形而上的道,西医是形而下的术”,真是浅陋得可以。朱熹说:“《大学》说格物,却不说穷理。盖说穷理,则似悬空无捉摸处。只说格物,则只就那形而下之器上,便寻那形而上之道。” 这才是有见地的见解。

解码中医(12):近代医家论述经络即血管

承认经络即血脉的医家自古有之。近代随着西学东渐,西医的血管一词传入中国。和今天的中医界不同,当时敏感的医家几乎立即就把血管和经络联系了起来。以下是几个例子。

一、清代的王清任在其所著《医林改错》中说:  『古人言经络是血管,由每脏腑向外长两根,惟膀胱长四根。余亲见百余脏腑,并无向外长血管之形,故书于图后以记之。』

二、清代的宝辉(玉删宝)在其所著的《医医小草》一书中写道:  『西士言血由脉管之尾,入微丝血管,缠布周身,以充肤热肉。其所谓微丝血管者,孙络也。微丝血管之血行遍周身,渐并渐粗,而入回血管。回血管者,络脉也。』

三、民国时期的北京名医秦伯未在其所著《国医基础讲义》“经络之研究”一章中写道:  『中医治病,特重经络,此经络究属何物,殊无定论。或谓即是血管,其所以动而应手者。西学家言,确乎有据,则中医向谓十二经脉自为周环者,必非血液循环之真相。且即以古说证之,十二经信即血管。』

四、任应秋先生是学中医的人都敬仰的现代中医大家。在其《中医基础理论十讲》的“气血生理属性之概念”一文中,讲解了中医有关血的贮存和循环。文章清楚地表明,经络就是血管。但奇怪的是,任先生并没有据此对经络学说提出质疑,比如走行路线和功能与血管不同等等。看来有些人明明知道是什么回事,却仍要充当古人的代辩者。

『二、血的概念  ……  (二)血的贮存  《素间·脉要精微论》中说:“夫脉者,血之府也。”古人训“府”为“聚”,言全身的血液都聚存于经脉和络脉之中。中医学认为,经络是人体的组织之一,呈网状遍布于周身,表、里、上、下无处不有。《灵枢经脉》中说:“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血液随经脉、络脉而遍及全身。《灵枢?本脏》中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此“阴阳”是指三阴、三阳,即五脏、六腑之意,凡经脉、络脉所在之处,即血液所到之处,故经脉、络脉的作用就是贮存和运输血液。如《灵枢,决气》中说:“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大小不同的经脉和络脉,为血液的运行提供了条件和环境,使其不能越于此范围之外。  血是怎样入于经脉之中的呢?中医学认为,血在化生之初就已存在于经脉之中了,即《灵枢?邪客》所云“注之于脉,化而为血”,《灵枢?营卫生会》所云“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其次,通过心脏运行于经脉之中,因为心脏与经脉是相连接的,如《素问?痿论》中说“心主身之血脉”,又如《素间?六节藏象论》中说“心者……其充在血脉”。

在所有的经脉之中,中医学认为“冲脉”(按:奇经八脉之一)为人体的血海。如《灵枢?海论》中说:“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冲脉起于胞中,行于身前者挟脐上行至胸,行于身后者上循背里。《类经》中解释说:“血海者,言受纳诸经之灌注,精血于此而蓄藏也。”此外,中医学还认为,肝亦为藏血的脏器之一。如《素问?五脏生成》中云:“人卧血归于肝。”故冲脉与肝于血的贮存功能则大有关系。

(三) 血的循环

《素问·举痛论》中说:“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说明血液存于经脉之中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中医学认为血的流动有两大特点:一是循环式的流动,即所谓“环周不休”;二是有节律的流动,如《素问?平人气象论》中说:“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正因为血液的流动有节律,才可以用呼吸的节律来计算,多于此者或少于此者都属病变。  血为什么会呈循环式的流动呢?《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中说:“经脉之相贯,如环无端。”经脉在人体内的分布是相互贯通的,血在人体内便很自然地形成一种环流。《灵枢?经水》中说:“经脉者,受血而营之。”“营”具有两种含义:一是运营,二是营养。正因为血能反复地营回运行,才能使机体各个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  ——  【《肘后备急方》摘录】

屠呦呦先生在提取青蒿(其实是黄花蒿)的有效成分时,据说是受到《肘后备急方》的启发才想到使用乙醚。不了解中医的人往往会认为,中医古籍里记载的方药都是经过长期的实践证明是有效的,其实不是这么回事。这里就洒一洒《肘后备急方》的第一章,让大家见识见识这是一本什么内容的书。从书中可以看出,古人对药物的疗效是很轻信的。而这并不是《肘后备急方》所特有的现象,大名鼎鼎的《本草纲目》也差不多。牛马粪这类东西入药很容易让人产生怀疑,但如果是植物或矿物就很难置疑了。  ——  《肘后备急方》摘录

救卒中恶死方第一 (无删节)

救卒死,或先病痛,或常居寝卧,奄忽而绝,皆是中死,救之方。  一方:取葱黄心刺其鼻,男左、女右,入七八寸。若使目中血出,佳。扁鹊法同。是后吹耳条中。葛当言此云吹鼻,故别为一法。  又方:令二人以衣壅口,吹其两耳,极则易,又可以筒吹之,并捧其肩上,侧身远之,莫临死人上。  又方:以葱刺耳。耳中、鼻中血出者莫怪,无血难治。有血是候,时当捧两手忽放之,须臾死人自当举手捞人,言痛乃止。男刺左鼻、女刺右鼻中,令入七八寸余,大效。亦治自缢死。与此扁鹊方同。  又方:以绵渍好酒中,须臾,置死人鼻中,手按令汁入鼻中,并持其手足,莫令惊。  又方:视其上唇里弦弦者,有白如黍米大,以针决去之。  又方:以小便灌其面,数回即能语。此扁鹊方法。  又方:取皂荚如大豆,吹其两鼻中,嚏则气通矣。  又方:灸其唇下宛宛中,承浆穴,十壮,大效矣。  又方:割雄鸡颈取血,以涂其面,干复涂,并以灰营死人一周。  又方:以管吹下部,令数人互吹之,气通则活。  又方:破白犬以拓心上。无白犬,白鸡亦佳。  又方:取雄鸭,就死人口上断其头,以热血沥口中。并以竹筒吹其下部,极则易人,气通下即活。  又方:取牛马粪尚湿者,绞取汁,灌其口中,令入喉。若口已噤者,以物强发之;若不可强者,乃扣齿下;若无新者,以人溺解干者,绞取汁。此扁鹊云。  又方:以绳围其死人肘腕,男左女右,毕伸绳从背上大槌度以下,又从此灸,横行各半绳。此法三灸各三,即起。  又方:令爪其病患人中,取醒。不者,卷其手灸下文头随年。  又方:灸鼻人中,三壮也。  又方:灸两足大指爪甲聚毛中,七壮。此华佗法。一云三七壮。  又方:灸脐中,百壮也。  扁鹊法又云:断豚尾,取血饮之,并缚?以枕之,死人须臾活。  又云:半夏末如大豆,吹鼻中。

又方:捣女背屑重一钱匕,开口纳喉中,以水苦酒,立活。

按此前救卒死四方,并后尸蹶事,并是魏大夫传中正一真人所说扁鹊受长桑公子法,寻此传出世,在葛后二十许年,无容知见,当是斯法久已在世,故或言楚王,或言赵王,兼立语次第,亦参差故也。

又张仲景诸要方。捣薤汁以灌鼻中。

又方:割丹雄鸡冠血,管吹纳鼻中。

又方:以鸡冠及血涂面上,灰围四边,立起。

又方:猪脂如鸡子大,苦酒一升煮沸,以灌喉中。

又方:大豆二七枚,以鸡子白并酒和,尽以吞之。

救卒死而壮热者。矾石半斤,水一斗半,煮消以渍脚,令没踝。

救卒死而目闭者。骑牛临面,捣薤汁灌之耳中,吹皂荚鼻中,立效。

救卒死而张目及舌者。灸手足两爪后十四壮了,饮以五毒诸膏散有巴豆者。

救卒死而四肢不收,矢便者。马屎一升,水三斗,煮取二斗以洗之。又取牛洞一升,温酒灌口中。洞者,稀粪也。灸心下一寸、脐上三寸、脐下四寸各一百壮,瘥。

若救小儿卒死而吐利,不知是何病者。马屎一丸,绞取汁以吞之。无湿者,水煮取汁。

又有备急三物丸散及裴公膏,并在后备急药条中,救卒死尤良,亦可临时合用之。凡卒死、中恶及尸蹶,皆天地及人身自然阴阳之气,忽有乖离否隔,上下不通,偏竭所致,故虽涉死境,犹可治而生,缘气未都竭也。当尔之时,兼有鬼神于其间,故亦可以符术而获济者。

附方扁鹊云,中恶与卒死鬼击亦相类,已死者为治,皆参用此方。

捣菖蒲生根,绞汁灌之,立瘥。

尸厥之病,卒死脉犹动,听其耳中如微语声,股间暖是也,亦此方治之。

孙真人治卒死方。以皂角末吹鼻中。

(XYS20190924)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批中医讲座第16讲:中医在国外受欢迎吗?

批中医讲座第16讲:中医在国外受欢迎吗? ·方舟子· 中医界有些人总爱抱怨中医发展受打压,说是中医中药在国外如何如何吃香,再这么下去,要被日本、韩国超过了。国内媒体上还经常有报道宣传中医中药如何扬威海外,哪种中成药又获得了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

方舟子对我的影响(勘误补充版)

方舟子对我的影响(勘误补充版) 作者:陆安春 按: 最近有读者留言说方舟子本人转发了这篇文章,并指出了文中的错误:《南方周末》应为《南方人物周刊》。加之本文写于数年前,有些内容也需要更新或补充说明,故更正、完善后重发(原稿约1.2万字,更新 …

方舟子过时了

方舟子过时了 作者:后军 方舟子过时了,我总结有以下6条理由: 1)方舟子批评中医过时了。批评中医是方舟子科普打假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但国家提倡大力发展中医之际,中医走进课堂、中医走进宪法,批评中医的声音在自媒体之外也已经被完全抛弃。此时,方 …

主动退出世界医学院校名录是中医发展的正确方向

主动退出世界医学院校名录是中医发展的正确方向 作者:夏沙 近期有一则消息迅速引爆了大家的朋友圈和各种媒体平台,那就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等8所中医药大学突然被世界医学院校名录(World Directory of Medical Schools, …

中医可以抗击新冠疫情吗?

中医可以抗击新冠疫情吗? 作者:佚名 从去年底开始,全世界都在抗击新冠状病毒带来的疫情。为了使疫情早日结束,广大医务工作者舍生忘死,夜以继日地奋斗在抗疫的第一线。目前,疫情在中国已经基本被控制住,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有望在不久的将来解除紧急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