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读央行发布 2021 年物价大概率会温和上涨?这预计会带来哪些影响?

by , at 19 January 2021, tags : 通胀 央行 物价 经济 美国 点击纠错 点击删除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日落闲云归 发表

今年全世界货币大放水,总量可能达到几十万亿,美国一年就印了整个货币发行量的五分之一。钱印出来总是要花掉了,这么大体量的货币,任何一个市场都是无法单独消化的,所有国家和企业都想把手头的货币赶紧花出去,变成东西。所以全球大通胀,大宗商品、股市、工业品涨声一片。

同时中国作为产能最大的国家,而且疫情控制的好,产能恢复快,其他国家都来买我们的东西,把美元丢给我们,今年的出口创历史新高。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多进口,把换回来的美元赶紧花出去,但是事与愿违,我们今年的进口反而下降了,一升一降,我们手里就多出来了 3.7 万亿,比去年多了将近 1 万亿。

2020 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创历史新高,达到 321557 亿元,比上年增长 1.9%。其中,货物出口 179326 亿元,增长 4.0%;进口 142231 亿元,下降 0.7%。进出口相抵,顺差为 37096 亿元。
2019 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 31.54 万亿元人民币,比 2018 年增长 3.4%。其中,出口 17.23 万亿元,增长 5%;进口 14.31 万亿元,增长 1.6%;贸易顺差 2.92 万亿元,

这么多的钱,如果全跑到国内市场,那物价和房价都不好控制,所以我们得赶紧把它花出去,往外花钱,要么买东西,要么直接投资。进口东西已经同比下降,不用看了。看看其他的:

买美债,当外汇储备存起来:

2020 年末,外汇储备余额 32165 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了 1086 亿美元。

好像量少了点。

对外投资:

2020 年 1-11 月,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 6593.6 亿元人民币 (折合 950.8 亿美元),同比下降 3.1%。

也是下降。

很明显,输入性的通胀已经不可避免了。

那再看看国内货币供应量:

2020 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 10.1%,比上年末高 1.4 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 8.6%,增速比 2019 年末高 4.2 个百分点。

既然钱已经不可避免的变多了,那么这么多的钱要去哪里就成了问题。

按照以往的套路,首当其冲的肯定就是房地产。去年下半年,从深圳开始,一线城市房价开始新一轮的暴涨。我现在的希望就是,在国家的严厉管束下,一线城市的房产市场就把跑到房地产钱消化完,不要蔓延到二线和三线城市,要是再来一轮 18 年的全国性房价暴涨,这个泡沫就大到无法收拾了。为了防止天量货币推高房地产泡沫,搞出金融危机来,国家提前出手,给房企和银行都戴上了紧箍咒,也就是 “三条红线” 和“五个档次”。

钱去房地产没有那么容易了,那就去别的地方,一个是股市,但是 A 股里面垃圾太多,投资者只能挑好的股票买,优质股的价格被一路推高,茅台都破 2000 了。

但是优质股毕竟不多,所以股市还是不足以消化这么多的货币。

于是物价开始涨了,如果你们最近去菜市场买过菜,就知道最近的菜价上涨有多夸张了。

农业农村部监测 28 种蔬菜价格,其发布 2021 年 1 月份(截至 1 月 10 日)数据显示,全国平均批发价每公斤 5.44 元,较前一月同期(环比)上涨 10.8%,比前一年同期(同比)上涨 5.2%。分品种看,价格较前一个月上涨的有 25 种,其中涨幅超过 30% 的有青椒(36.9%)、冬瓜(35.6%)、洋白菜(31.3%)。

物价上涨已成定局。只是希望基本民生物资价格不要涨得太多,让我们这些底层的人们生活不要太艰难。

2020 年,全球最富有 500 人的总资产增加了 1.8 万亿美元,增幅高达 31%,创该指数八年历史上的最大年度增幅,并且比 3 月份市场的最低点跃升了 3 万亿美元。

2021,各位打工人,请负重前行。

知乎用户 温柔的不锈钢 发表

温和不温和,取决于你看哪里。

要是看股市,估计会比较温和。

要是看食品蔬菜价格,好像有点火热

知乎用户 王克丹​ 发表

由两个事件导致的必然结果!

1)甚至添加了几条非常严厉的措施,且在放水的源头施加限制:2020 年推出房企融资三条红线,富豪排行纷纷易主;以及最后一天出台房贷集中管理办法,限制各商业银行在房贷方向的贷款占比,可谓是釜底抽薪,房地产金融属性极强导致的结果对金融体系的依赖度极高,限制融资和贷款才能从根本上限制水流向房地产。

2)12 月的广义货币供应量 M2 增速为 10.1%,自疫情以来长期维持高位,余额达到 218.68 万亿,甚至超过西方几个主要经济体货币供应量之和,每次的 GDP 与 M2 背离之后,往往是资产泡沫或者生活成本推高的时期,所以央行所说的 21 年物价会温和上涨也就不难理解了,房贷集中管理办法限制钱不让去房地产,刺激经济采取的较为宽松的货币不推高资产泡沫就要推高生活成本,这也是必须要付出的代价,大洋彼岸又要推出 1.9 万亿美元的刺激政策,全球都在用,我们也算非常克制了,自己纵向对比,也要比过去几次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要克制的多!以五年期贷款利率为例,你就能很清楚的看到货币政策使用的周期,这次的特点不仅降息少,还要控制流向,以前是一方面承诺维持房价,另一方面大规模的放水,哪一次不是大几十到上百基点的降息,货币供应量增速在 09 年甚至接近 28%,前一年的降息幅度在 180bp 以上,资产泡沫不可能不涨,而现在是真的在落实房住不炒!是不是打左转向灯向右转下图很容易看出来。

结合上面的两条信息,不难得出一个结论,为了应对疫情,确实用了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但又坚决不希望钱流向房地产,历史事实和规律又告诉我们,刺激性货币的钱不去推高资产价格,就要去推高日常消费品价格,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 21 年股市突然出息了,像西方国家那样起到一定的蓄水作用,否则物价 “温和” 上涨是必然趋势,读者更希望房价涨呢?还是物价涨呢?

补充:看评论比回答还有意思

知乎用户 笨虎 发表

央行说物价温和上涨用词太保守了,但是可以理解毕竟不能吓到大家。预期管理很重要。

之前笨虎跟大家聊过 PPI,也就是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走出了连续三年下降的通道开始抬头回升。

前一阵煤炭、铁矿石价格也都在暴涨,国际原油价格也飙升至近 10 个月来最高水平。

这一方面是因为有疫情即将结束、全球经济即将复苏的预期,但更重要的是,2020 年全球央行放的大水,正在逐渐外溢。

我们感受下全球主要经济体今年放了多少水出来:

最后一张是中国,由于今年放水最少,所以最近人民币一直在升值。

央行放水的路径决定,水首先流入大型金融机构。对于直接融资体系发达的经济体,就会表现为金融资产价格暴涨。

今年在疫情冲击之下经济萎靡不振,多个国家的股市却已经创下历史新高。

接下来第二步,随着预期疫情即将结束社会经济复苏,水会继续下溢把生产资料的价格推高,这就是我们现在经历的阶段。

第三步,会不会把社会消费品的物价推高呢?

这就要看经济复苏的情况、货币流通提高的速度、以及各国央行什么时候进行资产负债表的收缩。

**这可是个精细的技术活儿。**如果收早了收猛了,必然导致各国金融资产崩盘爆发新一轮金融危机,全球进入大萧条。但如果收晚了收少了,又几乎必然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

而各国央行又都纷纷以美联储马首是瞻。目前来看,拜登上来以后肯定不希望立刻金融大崩盘,何况华尔街是他的重要盟友。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也保证:在通胀重返正轨以前不会提前加息

所以现在看来,2021 年出现全球出现相对较高的通胀是确定性较大的事情。中国虽然为了防止楼市泡沫继续扩大自己放水不多,但也要承担输入性通胀的压力,比如铁矿石价格就连创新高。

就在今天上午,多个官媒都统一发布了这样一篇文章:

这是告诉大家,我们有充分的经验和能力来应对可能出现的复杂形势。

但具体到每个家庭和个人来说,资产保值的压力还是不容小觑。

-—

所以对于个人来说,要争取在本轮牛市结束前搞到尽量多的钱。

去年 3 月美股大熔断,全球资产大血崩之后,有些同学就一直空仓至今。他们始终坚信,还会有第二次全球大崩盘。

之前咱们也略微讨论过一个问题:假设各国央行一直放水不停的话,风险资产价格就真的会一直飘在天上不崩盘吗?

为此我找了两组数据,一组是 1952-2012 年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的走势图:

一组是过去 100 年美股历次崩盘的时间和原因:

然后我把两组数据拟合一下,把美股历次崩盘都画了个圈圈:

大家可以发现,在图中 11 次崩盘中,只有 1 次是发生在联邦基金利率的下行周期(绿色圈圈),或者说是在货币宽松周期中。

但这次熊市仅仅持续了 3 个月,道琼斯指数下跌了不到 20%。

剩余的 10 次崩盘中,有 6 次发生在联邦基金利率上行周期(货币紧缩周期),有 4 次发生在联邦基金利率触底阶段,也就是降无可降的时候。

现在,毫无疑问我们还处于超级货币宽松周期之中,但是当这个周期行将结束的时候,就会迎来下一次崩盘。

问题的关键是,联邦基金利率现在已经在 0 的水平,除非美联储破天荒采用负利率,现在肯定是一个利率的底部区间。

2011 年,联邦基金利率同样处于接近 0 水平的时候,欧债危机的爆发还是让美股崩了一次盘。

那么美联储会采用负利率吗?

大家可能知道,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早都已经采用了负利率。

目前日本的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为 - 0.10%,欧洲央行的存款利率为 - 0.5%.

但是欧央行有三大政策利率,其中再融资利率还勉强维持在 0 水平

美国方面,联邦基金利率期货早在 2020 年 5 月起断断续续反映了负利率预期。

但是美联储官员普遍对负利率政策抵触,因为这会从根本上动摇全球对于美元的信心和美元的世界储备货币地位。

毕竟一旦利率为负,就意味着持有信用货币的价值也为负了。到时全球人民都会说:你美元也配叫美金?那还霸权个锤子。

而且另一方面,就是注意美国通胀的抬头。美联储目前的政策目标是平均通胀率达到 2%,所以会容忍通胀短暂超过 2% 的情况。

但目前看起来,美国通胀上升的速度超过预期。看看 1 月 28 日美联储公布最新利率决议的时候怎么措辞吧。

有时候美联储只是删减一个词汇都会引起市场巨震,比如把耐心等待通胀上升中的 “耐心” 删掉。

美股崩盘的时候会不会把 A 股也带崩?

很不幸,大概率会。

自从 A 股纳入 MSCI 指数之后,外资持续涌入,A 股和世界主要股指的联动显著提高,特别是当下跌的时候。

以上,首发于我的微信公号「笨虎的录音笔」

知乎用户 壮士请收下我的赞 发表

但凡你知道它说 “走了点弯路” 的背后意味着什么,

大概也能理解它说 “大概率温和上涨” 对将来意味着什么。

硬说提醒一下的话,

最后一公里总有让人发狂,逼人上车的魔力,

因为最后一公里的收益可能超过之前的一百公里。

不赌为赢。

知乎用户 阿晨 发表

说实话就今年这全球央妈联手放水的劲头… 比四海龙王加起来都壮观!

而这个水量,也只有三个大盘子能接住:

股市、房地产、物价

而最好的情况也是股市涨,其次是房地产,至于猪肉价菜价,真的是无论如何都要守住的!

中国最辛苦最大众的不是一二线买不起房子的…

而是那 6 亿月收入不足一千吃菜吃肉舍不得的…

看国家会怎么处理吧…

知乎用户 陆仁贾 发表

好多人给你解释全球放水,央妈大概率跟着放,还可能面临输入型通胀。

这玩意儿是好解释,但也单纯只是好解释。

央妈说物价温和上涨你就信?

你不会跑一跑你周边的商场、超市、菜市场、小店一类的问问价格么。

同样 30 个鸡蛋,同一个超市,半个月前大概 15 块,一周前 19 块,昨天看 27 块。

这涨的温和么?

央妈告诉你温和上涨,翻译一下:物价要涨,央妈的最大能力就是别让它涨幅太陡峭

人家的意思是努力不要涨太多。

马哲说,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央妈定性:要涨;定量:温和。

还请注意,央妈说的是整体物价——有些部分是没办法的。

知道我现在最担心什么?

疫情冲击 + 社会团购一类的挤压实体投资,类似社区商超、小店一类的投资不做了,这部分资金流入虚拟投机市场。

譬如股市,债市,甚至商品期货。

资金抱团空转炒作,还记得之前的葱姜蒜么?

其实这一轮上涨已经开始了。

温和上涨呢,我是信的,毕竟央妈就是权威信源,不信不成。

但实际上你跟我说温和上涨呢,我就当笑话。

毕竟你买东西的价格它涨的真的不温和。

知乎用户 洛克马戏初号机 发表

影响我不知道,但是这个发布背后的原因可不仅仅是传统通胀或者报复性消费这么简单。

大概率这是在预警未来一年全球热钱进入国内造成的物价上涨。

也就是说,如果你不是在这里调侃,而是今年真打算投资点什么,那么最好现在就开始布局。

因为可能的是,今年一年的市场都会出现剧烈波动,恩,能让你一个暴富或者一夜跳楼那种波动。

因此,早做布局的话,至少比中途上车要强。

另外——

先升后稳也可以视为先升后降再稳。

所以上半年如果出现大规模上涨,那也不要急着追涨,尤其是别在年中追涨。

因为一旦市场过热,央妈百分之百要出手……

到时候,恐怕追涨的手里钱还没拿几天,就都溜走了,运气好的能留下一点,运气不好的还有可能套住。

所以,还是那句话,贪婪,且,冷静。

知乎用户 dear snail 发表

要是工资跟不上生活必需品上涨,内循环就是个笑话。

知乎用户 逐风者 发表

大家不要慌,这波是白菜瘟和黄瓜瘟,等瘟过了就好了。

好了,不开玩笑了。

看社区卖菜马的暗示,大家知道以后葱多少钱了吧?

知乎用户 故人归 发表

我从事家具制造业。

按我所接触的原材料来说,

硬木,从 2020 年 8 月开始,FAS 红橡木价格上涨约 200 美金。FAS 白橡木价格上涨约 300 美金。FAS 级胡桃木价格上涨约 100 美金。常用硬木综合成本上涨约 15% 左右。

海绵,海绵最重要的原材料是 TDI,上游 TDI 价格总体是 1 月降价持续到 5 月开始上浮到 9 月达到顶峰然后又开始降价,而下游海绵生产商的产出的成品海绵价格会有一定滞后性,往往会延迟 1-3 个月表现。

皮料,生皮价格波动较小,全年涨幅约 5% 左右。但是因为海外疫情影响导致进口皮料货物供应周期变长,皮商资金压力凸显,导致成品皮面价格也有 5%-10% 的涨幅。

五金,因为受到钢铁总体价格上涨影响,五金供应出现少量上涨。家具五金用料不算很多,价格涨幅感受不明显。约 5-15%

包装,纸箱价格上半年稳定,到下半年因为开始出现大幅度上涨。我司出口业务较多,明显感受到纸箱市场在年末的时候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

总体来说,家具的原材料约是 5-10% 的年涨幅。人工成本上涨大致也是如此。最终的出货价格也约是 5-10% 年涨幅,今年由于疫情影响,相较往年价格出现了一些短期的较大波动,所以很多工厂的经营压力变大。

进入 2021 年,原材料价格中最不可控的就是北美硬木价格。这对单一实木家具生产商的影响是巨大的。小工厂没有库存应对市场价格变化,很容易就一波带走了。软体家具大概率是维持常规的价格涨幅。

结论,木材用料较多的家具价格可能会出现较大变动,软体和板式家具价格正常增长(但是是高水平增长)。不是所有企业都有能力提升终端零售价格,很多工厂恐怕要靠以次充好来应对市场变化了。

知乎用户 金刚葫芦娃 发表

央妈的表述比较谨慎,这是提前给市场吹吹风,给点信号,当通胀全面来临时市场不至于太那啥。

从宏观来看,通胀肯定是会通胀的,美联储的无限量 QE, 全球大放水势必收割世界的羊毛,今年三四季度美元的贬值就是铁证,我们的货币政策相对于疫情之前也是比较宽松的,M2 连续三个季度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充足的货币供应是为了应对疫情带来的经济压力和各种债务风险,势必也会在危机过去之后带来通胀的副作用。

1、2020 年出口增长 3.6%,贸易顺差创 5 年新高,全年实现贸易顺差 5350.3 亿美元,这些赚回来的钱都会在国内流通带来通胀的压力,2021 年我们的外贸大概率会赚得更多。

2、各个民企在国际金融市场融资借贷的外债持续增长,截止 2020 年 9 月末,我国全口径外债余额为 22944 亿美元,较 2020 年 6 月末增长 1620 美元,增幅 7.6%,这些货币最终都是以本币的形式在国内市场流通。

3、国际金融资本流入 A 股投资我们的二级市场,以上三点都会带来外汇的流入,造成输入性通胀。

为了帖子的安全考虑内生性通胀原因不便细说(主要原因是 M2 的增速)后期为了经济的稳定还会有进一步降息的可能,这也会带来通胀的压力。给大家贴张图,看起来比较直观:

最近几个月,国际大宗商品(比如有色金属)能源(原油、煤炭)进入大幅度上涨周期,我们市场体现就是钢材涨价了,汽油涨价了等等。通胀从上游传导到消费市场有一个过程,最终会带来 CPI 的全面上涨。

为什么深圳上海的房价上涨了?这里面也有部分通胀的原因,这两个城市与国际市场联系更紧密,市场反应也更快,有通胀的原因也有通胀预期引起的市场过度反应,资本为了避险抗通胀恐慌性入市,有投机资本也有社会闲散资本。

通胀的传递顺序总是从金融到实体,从产业链的上游到下游,从生产到消费,从经济发达地区到欠发达地区。

所以各位朋友,没钱的积极负债,有钱的做好资产配置。既没能力负债又没能力做配置的就躺平。

当然我们 GDP 领先全球的涨幅,经济复苏世界第一,物价有点温和的上涨是合理的,合理的,嘿嘿。

知乎用户 henry 发表

你要是去查数据 近几年 CPI 每年都是温和上涨 甚至还有过短暂下跌

但这几年里却经历了房价暴涨 大蒜价格暴涨 水果价格暴涨 部分蔬菜价格暴涨 和猪肉价格暴涨

这些单一品种的物价上涨 是很难对最后所有物品的综合价格平均指数起到重大影响的 毕竟平均数这种指标本来就有迷惑性

但由于它们都是生活必需品 它们的价格暴涨却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

原理也很简单 降准印钱必然通胀 奢侈品贵了人可以不买 通胀压力就都压在必需品 必需品不过衣食住行而已

其中衣奢侈品和必需品界限不明确 拼多多假货多便宜的都有 行太贵了也可以放弃 不出门就好了 住也有政策限购了

因此可以预计 未来所有的通胀压力都会压在食品上 所以对这条新闻的正确解读是 综合物价温和上涨 部分物价甚至会下跌 但农副产品价格必然上涨甚至个别品类暴涨 只不过不一定具体是哪一类农副产品

降准印钱是毒 得戒

知乎用户 单毅 发表

这个世界就是这么残酷:

当你有 1000 万本金后,绝大多数工作回报都追不上「钱生钱」。

而当你有 1 个亿本金后,只要合理理财,你就能再也不为钱工作。

真实而又讽刺。

无奈而又刺激。

物价的波动大吗?

对于最底层的人来说,看都不看,因为根本没钱,涨跌都一样。

对于最顶层的人来说,也看都不看,因为他们也「没钱」,钱只是数字。

温和吗?

看和谁比吧。

和死了比,活着就挺温和。

和饿着比,能吃上就挺温和。

和粮票比,能买的到就挺温和。

我们需要温和吗?

可能是需要吧。

但与温和相比,或许我们更需要「希望」。

鸡蛋 10 块钱一斤不可怕,就怕以后都这样。

现在买不起不可怕,但收入不涨反降很可怕。

2020 年,全球唯一没有大放水的经济大国,唯一 GDP 有正增长的大国,居然没获得本国民众一致好评,反而收获了一些嘲讽……

原来只是微观上悲观,现在宏观也不乐观了。

因为……

大家没有 1 个亿,也没有 1000 万,还要为钱去当打工人,但打工人的收入降了,而有 1 个亿和 1000 万的人收入却增加了。

怎么办?希望在哪?

在「平均」吗?

在「温和」吗?

股市又涨了。

但疫情还没解封。

有人在狂欢,有人痛苦沉默。

……

愿明天会更好!

(还有一点个人想法,发评论里了)

知乎用户 PUPU 发表

知乎是一个相对高端、严肃的社群,希望大家不要人云亦云,刻意制造恐慌!

在分析问题时,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是结合语境,这段话是央行副行长陈雨露在国新办发布会上面对记者提问时作出的回答,全问如下:

经济日报记者:
请问人民银行对今年的通胀形势如何判断?核心 CPI 是否仍将处于低位?有分析认为,由于 CPI 指标没有完全反映市场价格的变动,导致当前的通胀水平是被低估的,人民银行对此如何评价?谢谢。

笔者对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的操作流程还是比较熟悉的,一般而言,国新办发布会上记者的提问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发布方安排的问题。这类问题是由发布方自己准备的,通常会提前几天发给国新办,并由国新办的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提前联系一家身份合适的媒体在现场提出,这类问题通常都比较严谨;
二是媒体记者的自由提问。这类问题就比较多元了,有些很专业,也有些相对业余。

显然,这个问题不像是提前安排好的,应该属于第二类。但不得不说,这位记者还是相当专业的,她的问题其中至少包含了三层意思:

一是对 2021 年整体的通胀形势预测;
二是对核心 CPI 的走势预测;
三是通胀水平的概念和度量问题。

在这三层意思中,第三层有些超纲,主要是为了呼应前段时间央行前行长周小川那篇题为《拓宽通货膨胀的概念与度量》的工作通讯。大家都知道,资产价格变动情况是不纳入通胀指标进行度量的,这也是为什么过去十几年间我国的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但是统计局给出的通胀数据却一直偏低,存在明显的失真现象,这一点饱受诟病。因此自去年以来,有学者提出要把资产价格变动情况纳入到通胀水平中进行测量,但这总体上还停留在论证阶段,现实意义不大。

与之相比,前两层意思就直指问题的核心了,翻译过来,该记者真正关心的其实是:

CPI 和核心 CPI 似乎脱节了。

从上面两张表格中,大家不难看出,2020 年核心 CPI 的涨幅仍然维持在低位,显著低于同期整体 CPI 的水平。

对于 CPI 的定义,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但是对于核心 CPI,可能就会相对陌生一些。

所谓核心 CPI,是指将受气候和季节因素影响较大的产品价格剔除之后的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一般就是剔除了食品和能源价格影响的 CPI 指数。

核心 CPI 主要是在两种意义上来使用,一种含义是指消费价格的上升趋势或者说是指消费价格中变化较为稳定的成分;另一种含义是指受需求拉动而发生的消费价格上涨的幅度,其核心思想是认为那些受供给原因暂时上涨的商品价格,不影响价格上涨的长期趋势,为了准确判断价格上涨的长期趋势,应该将其影响扣除。

弗里德曼说过,通货膨胀在任何时候都是货币现象。自从去年新冠疫情爆发后,全球各国央行都开启了一轮货币宽松进程,美联储在 2020 年一年之内放的水,相当于过去 20 年的总和,我国也不例外。

按照常理,在货币大放水的背景下,不管是 CPI 还是核心 CPI,都应该水涨船高。然而,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显示,虽然 CPI 反弹明显,但是核心 CPI 却仍旧低迷。

换句话说,除了食品和能源价格以外,其它消费品的价格上涨并不明显。

这是什么意思?如果从字面上上理解,这似乎是预示着宏观经济存在通缩风险。

是不是觉得有点天方夜谭?很遗憾,其实这就是我们面临的现实。

在疫情的打击下,过去的一年,许多普通老百姓的收入水平其实是有所下降的。不仅如此,这场疫情还让不少年轻人意识到了储蓄的重要性,开始克制消费欲望,减少除生活必需品以外的非必要消费。

一个最生动的例子就是:2020 年疫情初期媒体宣扬的 “疫情过后的报复性消费” 并没有如约到来!

是不是有点通缩的味道了?

内在逻辑并不难懂,有效需求不足主要是因为分配不公,我们其实已经步入了西方国家的后尘,在一个两极分化的社会,想要单纯的靠货币宽松来刺激消费是很难的,例如日本,安倍政府用长期负利率都没有让经济走出通缩的泥潭。

说到这里,我们再来从头到尾的看看陈雨露的回答,原文如下:

物价的稳定是货币政策核心的政策目标,本周一国家统计局已经发布了 CPI 数据,12 月 CPI 同比由降转升,全年 CPI 同比上涨 2.5%,国家统计局随即对这一指标作了解读。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受猪肉价格和成品油价格上涨的共同推动,2020 年末 CPI 环比涨幅比较大。从中长期来看,2020 年粮食生产再获丰收,生猪产能也已经基本恢复到正常年份的水平,所以 CPI 环比持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我们认为是比较小的。同时,确实我们要关注核心 CPI 的变化。由于居民收入增速仍然在恢复过程中,再叠加局部地区疫情的反复,还有服务性消费仍然受到一定制约,所以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 CPI 仍然处于低位。
下一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国内消费需求逐渐复苏释放,我们认为未来核心 CPI 有望继续回升。总体来看,2021 年我国的物价水平大概率会保持温和上涨,受上年同期基数的影响,预计全年 CPI 同比涨幅将会出现先升后稳的走势。
关于你刚才谈到的 CPI 指标是否应该纳入资产价格变动的问题,目前这还是属于学术界讨论的重要的前沿课题,国际上主要的经济体还没有将具体某类资产价格变动直接纳入 CPI 指标的做法。从中央银行的角度来看,在关注物价的同时,我们也一直在密切关注重要领域的资产价格。在保持物价稳定的同时,通过宏观审慎政策来防范资产价格大起大落带来的宏观金融风险,以切实维护金融稳定。谢谢。

很明显,第三段对标的是记者的第三层意思,意义不大。

再来看前两段,我们从中提炼一下核心意思:

1.2020 年末 CPI 环比涨幅较大的原因是受猪肉价格和成品油价格上涨的共同推动
2.2021 年 CPI 环比持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较小
3. 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 CPI 目前仍然处于低位,但未来有望继续回升
4.2021 年我国的物价水平大概率会保持温和上涨

这是什么意思?在笔者看来,前 2 条是为了否认通胀,第 3 条是为了否定通缩,进而得出第 4 条结论,严丝合缝,相当中肯。

应该说,展望 2021 年,我国爆发大规模内生性通货膨胀的概率并不大;
我们真正应该担心的是外部资金出于避险需要,加速流入中国,从而带来的输入型通胀风险。

要知道,就目前而言,我国几乎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仍然保持着常态化货币政策的主要经济体,说中国是全球资本的避风港并不为过。

在这种情况下,希望央行能够加强跨境资金管控,鼓励企业扩大境外投资,并加强汇率管束,同时大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只要能做到这几点,通胀形势就整体可控。

至于大家高度关注的房价问题,大可不必如此焦虑。在这个问题底下颠倒事实,刻意制造恐慌,鼓吹房价还要疯涨的人,要么就是蠢,要么就是坏!

理由很简单,通胀水平是影响货币政策的两大关键因素之一(另一个是失业率)。

从 2008 年开始,各国央行之所以敢无底线的放水,带动全球经济进入 “比烂模式”,就是因为通胀水平整体上仍处于可控范围,以至于学界甚至都已经开始质疑经典的菲利普斯曲线定律的正确性。

相反的,如果物价上涨速度过快,通胀数据失控,其结果只能是倒逼央行加速收紧货币政策,尽快退出宽松周期。

到那时,房地产市场的走势也就不言而喻了!

知乎用户 茶话股经 发表

大放水之后货币有两个大方向可去,一个是消费品市场,一个是投机品市场。

消费品市场主要取决于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繁荣,消费品价格就会上涨。

投机品市场价格主要取决于货币投放量,货币发的多投机品价格就会上涨。

国内消费品产能严重过剩,实体经济根本不赚钱,消费品并没有涨价基础。

所以汽车,家电,电子产品,服装纺织之类的消费品并没有明显涨价,甚至还有更多的折扣。

投机品市场,主要是楼市,股市,大宗商品,比特币,艺术品,农产品等。

现在一线城市的房子在上涨,全球股市和大宗商品都在上涨,比特币大涨,大部分农产品价格也在上涨。

很明显,超发的货币大部分都流入了投机品市场,并没有流入消费品市场,也就是没有流入实体经济。

这种情况就叫做滞涨,也可以叫结构性通胀。

而这种情况显然是难以持续的。

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原材料成本就会大幅上升,还会增加消费品市场的成本,导致是低迷的实体经济更加低迷。

等到实体经济支撑不下去的时候,大宗商品由于需求不足,价格一样没办法维持下去,最终还是要崩盘。

否则解决经济危机就太简单了,一直放水就行。

不过只要股市和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大跌,各国央行还是会继续大放水救市,把问题继续拖下去。

等到大放水再也不能继续支撑资产价格的时候,经济和资产价格就会走向失控,全球经济就要来一次彻底的大洗牌,也就是发生经济危机。

不过这估计要好几年之后才会出现,两三年内还不至于出现这么极端的情况。

从中期角度看,例如就在 2021 年上半年,美股和大宗商品再来一次暴跌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例如再来一两次熔断之类,那时候 A 股也会被带着一起下跌。

美股一跌,美联储还会继续印钱救市。

如果 A 股跟着出现一波大幅杀跌行情,例如回到 3200 以下,那又会是一次绝佳的中线买入机会。

知乎用户 尔啃 发表

只希望收入也能温和上涨,公司领导对涨工资能有温和态度。

我一个穷光蛋没存款没有资产,怕的只是物价很温和了而工资收入却依旧保守。

知乎用户 pure 日月 发表

国内物价上涨看美联储,中国房地产涨不涨看中国的央行!

2020 年美国大放水,全球大宗商品普涨,前几天不是我国供电紧张,还讨论过是不是中澳煤炭战么,甚至还谈到了铁矿石。

农产品大宗商品方面,我国也比较依赖进口,比如大豆过去一年涨幅就惊人。

这就是所谓的输入性通胀。这不,我国 “第一神油” 都涨价了:

金龙鱼 (300999)11 月 16 日在互动平台表示,近期受到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公司部分产品价格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在行情没有巨大变动的情况下,会尽可能维持较为稳定的价格。

中国房地产涨不涨,看什么呢?当然是看我国央行的货币金融政策了。

那么,国家有没有大放水呢?我认为没有,本轮疫情,相较于欧美日,我国货币金融政策很克制和理智。

具体详见回答:

[现在上海的房价疯涨了吗?​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6484136/answer/1683901128)

而且,最近 10 年,国家遏制 M2 的势头很明显,本质上是 M2 跑太快了,经济发展跟不上,所以需要收紧货币政策,等候经济跟上来。

疫情是打乱了国家的顶层部署,不然,最近 10 年的虚经济指数降速更加明显。

在旧文《如何看待 4 月 M2 余额 209.35 万亿元,同比增长 11.1%?》我已经谈过,我国最近几年就是在限制货币通胀率,要不是疫情必须适当放水避免经济躺平,今年会继续缩减 M2 增速,即便有疫情叠加中美冲突影响,我国也没有无限制放水,从 M2 增速来看,国家是很谨慎的(谨慎的原因是因为大坝没有蓄水空间了!)。

我知道本人人微言轻,很多人还是不认为国家的货币金融政策很谨慎,那就让房地产利益相关的任泽平说服大家吧,其在最新文章有述:

2020 年中国货币政策表现值得肯定,精准把握了力度、节奏和结构,我国成为全球率先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也是少数实施正常货币政策的主要经济体之一。2020 年,相对于美联储快速降息至零利率、开启无限量 QE、向各部门直接注入流动性,无底线 ALL IN,中国央行采取克制式、结构性宽松,根据疫情发展阶段把握政策的重点、力度、节奏,适时向常态模式回归,珍惜有限的常规货币政策空间,值得肯定。——《我们可能正站在流动性的拐点上》

参考欧美日的经验,未来,我国的货币通胀率会继续走低,稳定在一个低通胀的区间。

大家不要刻舟求剑,这也是我反对那些动不动就把通胀挂在嘴边论证房价永远涨的原因。(大人,时代不一样了 - jpg)

未来 CPI 会不会继续涨?

我觉得必然涨!

要我说,副行长的发言还是太含蓄了,我来说一句直白的:今后,我国的物价都会温和上涨。

伴随着我国一步一步步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我国的消费水平也将和欧美日并驾齐驱

我觉得很多人看新闻不认真,或者说没有连续性,所以看到这样的新闻就一惊一乍,还有多少人知道刚刚公布的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以及 20 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内容?!

来看看 2020 年 12 会所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的八项重点任务,**很多人只关注了第六项 “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还有不少人注意到了第七项 “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

但是,较少人注意到了第三项 “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好了,我把第三项主要内容摘录如下:

三是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必须在合理引导消费、储蓄、投资等方面进行有效制度安排。扩大消费最根本的是促进就业,完善社保,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要把扩大消费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费购买的规定,充分挖掘县乡消费潜力。

19 年初,我就在公众号 “悟空新之助” 更新文章《中国与美国 GDP 各细项比重的比较研究》:

**我国和美日相较,最大的不同点就是消费占 GDP 比重严重落后于美日,而投资占 GDP 比重则大幅领先美日。**我们国家会实现伟大复兴,这一点毫无疑问。我们也会成为发达国家,既然都是发达国家,那 GDP 各细项比重也不会有显著差异。因此,以美日来看,我国的消费以及投资占 GDP 比重应该也会在 50~68% 和 17~24% 区间内,我也对照过欧洲主要国家英法德的情况,没有一个消费占 GDP 比重低于 50% 的,英国的和美国差不多约 65%。由此可见,**我们国家的消费能力还有巨大潜力可挖,由消费自身的增长以及消费占 GDP 比重的提升,将会带来戴维斯双击效应。**未来我国消费能力的巨大增长将是显而易见的,消费升级也是值得期待的。
**既然我国的消费占 GDP 比重将会大幅增长,那么哪些消费会尤其闪耀呢?**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去年 7 月,主流媒体大批转载了《经济参考报》题为《养老、教育、医疗有望成拉动内需 “三驾马车”》的文章,其主要观点为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经济水平的继续发展,养老、教育、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刚性需求将呈爆发式增长,有望成为我国拉动内需的 “三驾马车”。

那篇文章也是我当时坚定看好我国老龄化下中高端消费、医疗医药的原因,也是过去两年让大家长期投资这两个板块基金的原因。

我国今后就是靠消费(内需)拉动经济,产业升级当然也是重中之重,正如第六项所说 “扩大消费最根本的是促进就业”,其实,消费升级最根本就是创造高质量的就业岗位,也就是高薪岗位,因此,必须借由产业升级方能完成。

我认为:我国很可能会经历一轮去资产泡沫的过程,伴随着的就是资产大贬值,其中以房地产类的固定资产贬值为主。

我的预感是这轮资产大贬值已经咫尺之遥了,正如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说的:“房地产是我国金融风险方面最大的灰犀牛。” 这头灰犀牛的狂躁症也到了晚期,就差最后一招:天女散花。

之后,我国将迎来又一个 10-20 年黄金发展时期,这期间,高科技领域(信息技术、医疗医药、互联网科技、能源科技等)和中高端消费领域将获得飞速发展机遇期。

说到消费,既然开头提到了 “中国神油”,那么必然要提到 “中国神酒”,茅台自 18 年出厂价提到 969 元 / 瓶之后,至今两年还还没有提价,距离茅台下次提价估计不远了吧,对于茅台来说,提价就代表利润上涨,财务报表就必然惊艳。消费升级、扩大内需下,以茅台为代表的中高端消费将更上一个台阶。

飞天茅台提价历史:

  • 2003 年 10 月,茅台酒出厂价提高 23%,为 268 元,零售价在 320 元左右。
  • 2004 年 - 2005 年,出厂价未涨,为 268 元,零售价在 350 元左右。
  • 2006 年 2 月 10 日,出厂价提高 15%,为 308 元,零售价在 400 元左右。
  • 2007 年 3 月 1 日,出厂价提高 16%,为 358 元,零售价在 500 元左右。
  • 2008 年 1 月 12 日,出厂价提高 22%, 为 438 元,零售价在 650 元左右。
  • 2009 年 1 月 1 日,出厂价提高 13%,为 499 元,零售价在 800 元左右。
  • 2010 年 1 月 1 日,出厂价提高 13%,为 563 元,零售价在 1000 元左右。
  • 2011 年 1 月 1 日,出厂价提高 10%, 为 619 元,当年限价令规定在专卖店最高价格不能超过 959 元,在商超的最高价格不能超过 1099 元。实际上 1 月份市场价已经超过 1400 元,年底则飙升到 2000 元左右。
  • 2012 年 9 月 1 日出厂价提高 33%,为 819 元,零售价在 2300 元左右。
  • 2013 年 1 月 1 日,出厂价 819 元基本没变,但是指标外 999 元; 零售价格在 1519 元左右。
  • 2014 年出厂价仍为 819 元,零售价跌倒 819 元上下。
  • 2015 年出厂价仍为 819 元,零售价上涨到 850 元左右。
  • 2016 年上半年零售价在 880-1000 元左右,下半年价格上涨再度突破 1000 元。
  • 2018 年 1 月 1 日,出厂价提高 18.3% 至 969 元,终端指导价为 1499 元 / 瓶,零售价从年初的 1600 元涨到年底的 1900 元。
  • 2019 年 1 月 1 日,出厂价未调整,指导价为 1499 元 / 瓶,零售价从年初的 1900 元到下半年稳居 2000 元之上,持续至今。

知乎用户 带专魂 发表

有生之年看来有机会体验一下硬着陆,想想都刺激

知乎用户 李小喵​ 发表

看完一圈大佬的分析,我是这么理解的。

全球 QE,货币大放水。

就是全世界现在不缺钱,都是水。

水涨船高,水涨还会大洪水。

所以需要导流到各个庄稼地(产业)。

可问题是现在很多地方的庄稼地歇菜了,荒了,就咱们这还有几亩地在种。

于是,全球的水就往咱这灌。

问题是咱家现在不缺水啊,再灌就没了。

所以,只有两个办法:

一、开更多的庄稼地(产业)——内循环。

二、泄洪区,把水引到低洼地带,所以要炸哪个堤就是个问题。

因为泄洪区是有居民的。

目前咱们有几个泄洪区已经满或者快满,房市就是一个。

反正泄洪是肯定要泄的,大坝撑不住了。

就是泄一个区,还是泄几个区。

但作为大坝管理员的央行还是很有道德的和咱们提个醒:

洪水来了,大坝快撑不住了,我们要炸堤了。

唉╯﹏╰

道理,咱都懂。

咱没地方跑,可还行。

住在岸上的居民,咱就不说了。

剩下的有船的划船,没船的学游泳,游不动的下辈子投胎做个两栖动物吧。

都是福报。

——更——

我也是看了各个大佬的答案,自己做一个总结。

大家都知道钱是用来干嘛的,买东西的呀!

如果钱越来越多,东西却越来越少。

东西就会越来贵啊!

现在的情况是疫情下,很多人没有工作,没办法生产东西,同时他们也没钱买东西。

各国现在是没办法解决工作的问题,但他可以解决没钱的问题——印钱发钱。

所以大家手头上的钱越来越多,可生产东西的人却越来越少。

问题来了,世界上最不缺钱的人是谁?

资本啊!它不能看着各国把自己手里钞票越发越贬值啊,那它得赔死了。

那么当东西比钱贵的时候,肯定买东西啊,保值啊!

所以,黄金,白银,房子,啥玩意保值,买啥玩意儿。

刚刚不是说生产东西的人少了吗?产业也少了,产业就值钱啦。目前还在正常开工的产业只有咱们这啦。资本就疯了,赶紧带着钱来啦,大把撒币。

咱们要是闭关锁国,就大门一关,带着你的钱去吃屎吧!

可咱们的货也就卖不出去了,那产业也死了。所以,不能关门。

咱们还是得用这个钱升级咱家的庄稼地啊!别人的钱不花白不花。

可控制不住啊!

这钱太多了,咱们产业升级不过来啊,东西生产速度赶不上各国发钱速度,所以崩咯,咱们这边不就得炸堤咯。

知乎用户 无志青年刘敬梓 发表

可以可以,前有联储重新定义通胀,后有央行重新定义温和

放水后遗症的时滞差不多了,坐等一个货币流速回升吹起的泡沫

如何看待?当然是满仓看待啊

知乎用户 捕获一只皮卡丘 发表

毁灭吧,赶紧的。

我累了。 (手动狗头)

知乎用户 广州贷款亮洪 发表

失业叫下岗,通货膨胀叫温和上涨,金融危机叫经济下行……… 老配方老味道,专业修辞你懂的

就现在这物价,猪肉三十左右,牛肉四十往上走,白菜萝卜都得两块左右…… 这都还是菜市场价格,好点超市就更贵了。至于外卖,随便一顿就得三十往上走。

可怕的是,小地方和大城市物价并无差别,甚至因为运输成本,某些食物小地方更高,当然外卖确实便宜一点。

普通人吃得好点,包括下馆子和水果零食,现在这物价,一个月三千左右得要吧,小地方五六千的工资,那就意味着,要是在吃上不消费降级,多少人恩格系数已经超过 50% 甚至更多,59% 可就属于国际标准的贫困了啊。

要想不返贫,就得在吃上消费降级,但某种意义上降低生活标准也是一种返贫。


罗斯柴尔德家族影响和控制的全球多数央行在疫情期间大放水,而中国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外面水越来越大,就是想推动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就越来越不利于出口,中国经济对出口的依存度并不低;

如果人民币继续持续升值,就相当于把出口慢慢越勒越紧;

这个话题就是先测风向和打预防针了,2021 要温和放水了,再不放,出口要被勒死。

那么,“温和放水”,就意味着物价要 “温和上涨”。

事实是,跟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一切,现在价格的上涨已经很不温和了,这里媒体说 “大概率温和上涨” 的意思就是,肯定要大幅上涨了。 [

知乎用户 Spontaneous​ 发表

在输入性通胀已经不可避免的情况下,

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一定要控制好物价。

最好的办法是把钱都赶到几个一线城市的楼市去消化干净。

知乎上面 diss 房地产的朋友们,这次祈祷几个一线城市暴涨吧,不然你日常生活成本将陡增。

深圳已经抢跑,上海正在跑,北京即将跑。现在还不够,还要加速才行。

一线城市房价涨得越多,这一波通胀对普通人的影响就越小。

魔幻不?

不,这就是现状。

知乎用户 FreeSoul550 发表

一片祥和。

事实是在水深火热的美国物价只有五六月份的时候涨了一些,到了年底全跌回去了。总体物价对比 2019 基本维持小于百分之十的涨幅。这还是在政府大放水,家家发了几千刀的情况下。哦对了,油价跟 2019 比还有 15% 左右的跌幅。数据源:https://www.bls.gov/regions/mid-atlantic/data/averageretailfoodandenergyprices_usandmidwest_table.htm

盲目乐观低估对手真的不可取。

知乎用户 张茫茫 发表

存钱的人最惨!

平时省吃俭用,老老实实存钱。存到最后全变成废纸。一辈子一天好日子都没过过。

还不如及时行乐,老了就去坐牢养老。

知乎用户 blackwarrior 发表

我就想知道为什么猪肉价格一直维持在高位不降了?

以前猪肉没有这么贵啊,前段时间你说什么猪瘟的事,现在不应该已经过去了么?为什么猪肉价格 2 年了,一直没回落?

鸡肉价格,牛肉价格都没受影响啊,怎么猪肉还是这么贵?

现在五花肉、排骨都成奢侈品了,看抖音的做饭视频,每个做猪肉的菜成千上百的评论都是调侃买不起猪肉,只能看看~

发改委啥的为啥没出来管管?

知乎用户 runner time 发表

热烈祝贺 GDP 突破 100 万亿大关!全国物价同步上涨!鼓掌!

知乎用户 1000 米恐惧症 发表

“温和上涨” 有多温和?没人敢估计,今年美国印钱有多温和,明年通胀就有多温和。

对外依附就一定会有输入型通胀。

简单来说,就是美国印钱中国涨价

美国印钱大家都看到了,不用多说。但印完之后呢?

显而易见,世界上的美元会多起来。

美元多了,美国资本家拿着印钞机就能去买石油、粮食矿产等等国际商品,卖家肯定是要涨价的。

涨价对美国没影响,毕竟人家花的是纸和墨水。

但对中国就不一样了。

美国的美元是开印钞机印的,中国的美元是打工人 996、251 造廉价小商品辛苦挣的。

表面上看中国每年都赚到巨量的贸易顺差,但实际上没卵用,国际上能买的商品有限,多了人家也不卖。

比如喂猪需要大豆,我们倒是想把美国巴西的大豆买光,但这年头谁不喂点牲口啊,每年撑死就能买这点。

高端科技人家把的更严,高端光刻机我们恨不得买百八十台,最好把专利和设计图都买下来。但人家又不傻,肯定是不卖的。

多出来的美元就是一张纸,说贬值马上贬值,还不如大清当年出口瓷器赚的真金白银。

手里的美元贬值之后呢?

国际大豆贵了,国内猪肉就要涨价;

国际铁矿石贵了,国内钢铁工业就要普涨;

国际石油贵了,明年大家多坐地铁……

这就是输入型通胀,美国印钱,中国涨价。

有的同学也许会问,能不能把多赚的的美元换成其他保值的东西?比如黄金?

太天真了,谁会用保值的东西去换美元这种垃圾玩意儿,别人都是像躲瘟神一样躲美元。

之前有小天才们竟还想到买美债吃利息,美国大人们可高兴坏了,不用开印钞机就有大量美元流回来。

然后美帝资本家拿到中国送回去的钱,在国际上疯狂输出,加速美元贬值,中国看着手里的美债都傻眼了。

也就是这两年才看明白了,美元这玩意儿就是个定时炸弹,扔非洲搞基建也不能留在自己家。

给非洲修路之后美帝终于开始骂我们 “新殖民主义” 了,这是好事,敌人骂你说明你做的是对的。当年买美债的时候美帝可是拼命夸中国好的。

国际贸易是有必要的,这年头谁都要打开国门做生意。但不能依附于国际市场,依附就要承担国际问题带来的市场波动风险。

而现实中的资本家,今年出口 996 特色电视机赚到了钱,明年开 10 个流水线继续 996 造电视出口。

资本家面对国际市场的巨大需求,会毫无理智的依附上去,丝毫不会顾及身后的风险,更不会理会国内待满足的屁民需求,人家可是连上吊绳都敢卖的狠角色。

而且资本家通过无脑扩张对外贸易,绑架了天量的就业人口,可谓携就业以令中国。所以今年救市依然是扶的出口企业,你不扶它就会出现史上最大的失业,造成国家动荡。

去年开始说要搞内循环,本质上就是要打破这个局面,但内循环是个长期的战略,这两年很可能不会有明显改变。

打工人勒紧裤腰带苦两年,先活下去再说。长期来看,要尽量往内向型经济择业,因为这是赌上国运的大势。

知乎用户 奢品汇​ 发表

投机的机会来了,很多人将一夜暴富,更多人将一夜跳楼。

租房子打工的还是回老家好点,不然可能是白忙一年了。奢侈品一类的又该突突突的涨了。

知乎用户 孤圣 发表

这些年大量的基建项目造成货币超发,依靠房地产这个蓄水池,物价才得以控制。现在控制房地产,必然会造成物价上涨。这是经济转型的必然痛苦。但愿不要让老百姓承受的太多,真正让物价温和点。

知乎用户 Ghost Wu 发表

还是改不掉那么喜欢给美国人打工的毛病

知乎用户 飞翔的勇士​ 发表

本轮上涨预计是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传导的,所以更多涨价体现在上游而不是下游。

什么是大宗商品?

简单来说主要是工业生产用的上游原材料,即铁矿石等产品。

为什么会涨价?

因为全球主要央行的货币放水,货币大量超发,所以对应的主要涨价的是全球定价的大宗商品。

美联储(美国央行)和欧洲央行资产规模分别扩大了 3 倍和 2 倍。

今年我们央行已经保持足够大的克制了,印钱规模远小于发达国家。

我们有什么办法规避通胀?

多配资产,少留现金。

现金是什么?

存款、货币基金和真实的现金都可以统称为现金。

什么是资产?

股票、基金、核心城市核心地段的房子,一定要 “买你买不起的东西”,好好存钱投资。

知乎用户 童毅 发表

房价可能温和上涨。

房租可能就是火热上涨了。

最怕青菜肉食也火热上涨了。

知乎用户 何逍遥 发表

这是官方在提醒大家:今年大概率要通货膨胀,但是比较温和。

为什么要通货膨胀呢?

因为市场上的钱太多了,钱一多,钱就不值钱了。

具体表现为你早上起来去吃早饭,早餐店的豆浆和包子馒头都涨价了。

你打给个滴滴去公司上班,之前要 20,可能现在要 25。

你下班到农贸市场下买些菜晚上回家做顿饭,发现菜都涨价了。

。。。

这就是通货膨胀最明显的表现之一。

也就是说你的工资可能变相的降低了,之前的 1 万可能只当得到现在的 8K。

那为什么市面上这么多钱呢?

这是因为去年到现在的疫情对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打击,我国还有美国印了大量的钱投入到市场,希望能提振经济,扶持小微企业经营,促进大众消费。

实际上每年都会有通货膨胀,今年因为上述国家放水的原因通货膨胀可能会猛一些。

作为普通人,如何来应对可能发生的通货膨胀呢?

那就是尽量买入资产,少买负债,不要把钱存在银行里。

那怎么来区分资产和负债呢?

简单说,你购入一样东西后,这件东西能马上给你带来收益,这就是资产。反之,就是负债。

比如说,你买了一瓶茅台,放在酒柜里不动,那么它就是资产,因为茅台在不断的涨价,你买入之后从长远来看这瓶茅台就拥有了投资价值,它不断的在给你带来收益。但是如果你把这瓶茅台喝掉,那它就是负债,因为它直接消耗了你的财富。

这里我们暂时不讨论你拿这瓶茅台去做什么,比如社交场合这种情况,那又是另外一回事,我们这里只是简单的说明资产和负债的区别。

以此类推,我们平时能接触到的比较多的资产比如基金、债券、股票、有产生房租的不动产、黄金白银等;而负债就比如名贵的包,汽车,非必须的日常生活品等。

一般来说,资产能产生的收益能高于通货膨胀。

为什么不要把钱存银行呢?

因为银行存款的利息完全跑不过通货膨胀率。

你存 1000 在银行,一年时间过去后,不但没有升值,可能反而贬值了。

所以钱尽量不要存在银行,放在类似余额宝一样的货币基金都可以。

知乎用户 星话大白 发表

最近比较多人询问我一件事情,就是关于央行上周曾经有过的一次表态,认为 2021 年的物价大概率会保持温和上涨。

之所以这件事情比较多人关心,是因为很多媒体当标题党,刻意片面解读央行的这个表态,有意识引导人们认为 2021 年央行也会大放水,然后会导致剧烈通货膨胀出现。

这个再加上当前美联储的疯狂印钞,还有拜登近期宣称要推出新的 1.9 万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

这都让很多人也担心我们央行会不会扛不住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跟随美联储的大放水,导致我们自己也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

再加上最近因为春节的节前效应,导致一些食品蔬菜价格的上涨,也增加了人们对于通胀的担心。

但实际上,央行上周的这番表态,不看媒体刻意摘抄的标题党,我们仔细看原文的话,可以看到央行的表态原文里有几个关键信息:

1、央行只是说物价会保持温和上涨,而非剧烈上涨。

2、央行这句话后面还加了一句话 “受上年同期基数影响”,为何要加这句话呢?因为去年下半年我们的 CPI 物价指数出现比较明显的下跌。这使得今年 1 月份的 CPI 物价指数起点比较低,所以今年物价回升的概率比较大。

3、央行最后一句话是说 “先升后稳”,这句话就是通过 CPI 走势来说的。

所以,看央行的原文内容可以发现,央行的表态并不支持所谓的大通胀说法。

今天文章会就我们在 2021 年的货币政策,以及我们是否会出现大通胀,来做一个全面分析。

希望能让大家不用对通胀感到如此焦虑。

(1)2021 年的 CPI 走势判断

我们可以先来具体看一下 CPI 物价指数。

从过去 12 年的 CPI 物价指数看,我们会发现有一个很明显的问题。

去年上半年因为我们为了应对疫情,选择了降准,这使得上半年 M2 数据猛涨,而 CPI 指数也在去年 1 月份达到了一个峰值。

不过,在今年 7 月份之后,由于央行整体在小幅度收紧资金面,这使得 CPI 数据是一路下降。

在去年 11 月份,CPI 指数一度跌破了 100 点大关,12 月份才小幅度回升到 100.2。

从 CPI 指数看,去年 1 月份见顶后是全年下跌,这才使得央行表态认为 2021 年 CPI 指数会温和上涨。

根据央行的这番表态,我们其实可以给 2021 年的 CPI 指数画一个预测图。

也就是说 2021 年的 CPI 物价指数可能会在 102~103 这个区间去震荡。

上半年可能会从当前只有 100 的位置,回升到 103,然后开始在 102~103 去震荡。

这就是央行表态里所说的,先升后稳的走势。

而 102~103 实际上就是 2010 年~ 2019 年,我们 CPI 物价指数的平均运行区间。

如果今年的 CPI 物价指数控制在这个区间,只是央行把物价控制在既不发生严重通胀,但也不发生严重通缩的情况。

总结一下,当前 CPI 指数正处于最近 10 年来的最低值,所以央行在 2021 年会控制 CPI 指数温和上涨,避免进入全面通缩状态。

换而言之,对我们央行来说,当前避免进入全面通货紧缩状态,把 CPI 控制在温和上涨成为央行的目标。

而反过来说,假如我们有可能进入全面通胀状态,那么央行的这番表态绝不是这样。

了解央行的说话策略就知道,央行对物价指数通常都是涨的时候说跌,跌的时候说涨,核心就是一个字 “稳”。

所以,其实央行说 2021 年物价将温和上涨,反而体现当前的消费端面临比较大的 “通货紧缩” 压力。

为何这么说呢?

因为去年下半年整体的消费仍然还是比较乏力的。

我们可以来看一组数据。

上图是过去 5 年的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变化趋势图。

可以看到,今年一季度因为疫情,我们的人均消费支出出现了大幅度下跌。

后面虽然第四季度有所回暖,但全年的人均消费支出同比仍然下降 4%。

(2)全球经济衰退的大背景

昨天我们也公布了 2020 年的 GDP 等经济数据,不出意外的我们 2020 年的 GDP 是首次突破了 100 万亿大关,达到了 101.6 万亿元,同比增长 2.3%。

由于 2020 年全球疫情肆虐,我们成为主要经济体里唯一正增长的国家。

所以在 2020 年我们能实现正增长,本身的确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在 2020 年这样的疫情年里,能取得这个成绩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不过我们在欣喜之余,仍然必须冷静地意识到,在 2020 年同比增长 2.3% 的背后,经济发展骤然失速的问题仍然存在。

在去年疫情爆发之前,没有人敢想象我们的经济增长会低于 5%,普遍预测会在 5.5%~6% 之间。

而骤然之间下降到 2.3%,虽然仍然是正增长的,但这种增长失速所带来的问题是不容忽略的。

而且要知道,去年 9 月份开始,我们的出口就随着全球疫情肆虐,出现了异常繁荣的景象,这一点我之前也详细分析过很多。

出口的繁荣,带动了大量制造业满负荷运转,也对今年的经济增长做出重要贡献。

但反过来说,如果刨除掉出口部分的影响,单看内需部分的经济,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

现在普遍预测 2021 年中国的 GDP 会实现 8% 的增长。

不过即使 2021 年实现 8% 的增长,按照去年 101.6 亿的基数,可以达到 109.728 亿。

那么这实际上相当于 2020 年和 2021 年,连续两年保持 5.3% 的增长速度。

也就是说,即使 2021 年实现 8% 的报复性增长,也没法完全弥补疫情对经济的伤害,回不到以往年均至少 6% 的高速增长趋势里。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也可以看到当前世界经济的严峻形势。

因为我们已经是疫情控制得最好的国家,即使如此,疫情对我们的杀伤力都如此之大,更何况那些直到现在仍然被疫情肆虐的欧美国家呢?

所以,当前世界经济的衰退预期,仍然是比较明确的。

2020 年世界 GDP 是大幅度下降 4.2%,这使得 2021 年世界 GDP 即使报复性增长达 4%,实际上别说平均下来让两年保持正增长,今年世界经济连要恢复到疫情爆发前的状态也是比较困难的。

所以今年的全球经济形势,也仍然并不乐观,这同样也会给我们带来比较大的压力。

这恐怕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在当前出口数据如此繁荣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强调要加快构建以内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格局。

这其实已经代表我们对 2021 年整体国际局势和经济局势的一些未雨绸缪的准备。

不过,要建立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最重要的问题还是得打通我们的消费端,刺激我们的消费。

去年我们人均消费仍然下降 4%,如何在 2021 年恢复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就成为央行最关注的重点。

这恐怕也是央行会说出 “2021 年物价将温和上涨” 的一个表态的缘故。

可以预期的是央行乃至财政部,会在 2021 年就如何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上,下一番功夫。

但这种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恐怕并不会通过大水漫灌的形势来进行,而是需要央行更加精准的调控,需要更有效的政策去精准扶持。

所以,总体来说,我个人认为 2021 年的国内物价整体仍然会保持一个比较稳定的区间,不会发生暴涨暴跌的情况,也不会出现恶性通胀,这个大家还是可以放心。

因为种种迹象表明,我们央行是已经打定主意不跟随美联储进行大放水。

(3)今年央行仍然不会跟随美联储

其实央行在 1 月 15 日的表态除了提到 2021 年物价将大概率温和上涨之外,在那场新闻发布会里还有另外一个重要表态,是关于 2021 年的货币政策,包括利率和存款准备金。

在这段表态里,央行的货币政策司司长明确表示 “当前利率水平是合适的,存款准备金率水平不高”。

这段话其实打消了很多人对于 2021 年会降准降息的预期。

在央行 1 月 15 日作出这番表态之前,市场还有很多人预期春节前可能会降准一次。

不过央行既然都说了当前存款准备金率水平并不高,言下之意就是当前降准空间比较有限,说白了就是今年除非出现重大意外情况,不然降准的可能性并不高,就更别说降息了。

去年底的经济工作会议定调了货币政策不大转弯,实际上主要就是针对利率和存款准备金。

不大转弯意味着,2021 年加息或者升准的概率很低,但同样的降息和降准的概率也很低。

央行在 2021 年更多还是主要通过 MLF 和逆回购来做日常货币政策进行调节,来进行小幅度收紧资金面的这样一个态势。

这个可以从 1 月份当前的央行 MLF 和逆回购操作看出一些端倪。

在 1 月 8 日,央行开展了 50 亿元的逆回购操作,这是央行在 2016 年 12 月 24 日以来,首次开展 50 亿元的逆回购操作,属于极低量。

要知道在以往逆回购操作通常至少是几百亿,动辄上千亿的操作量,50 亿属于极低量。

但没想到最近这一周,央行还连续进行了 20 亿元的逆回购操作,本来以为 50 亿是地板量,没想到下面还有 20 亿这个极低量。

包括 1 月 15 日央行续做了 5000 亿的 MLF 操作,但实际上市场预期央行本月应该是要有 8000 亿的 MLF 操作量,因为 1 月份央行有 5405 亿的 MLF 到期。

考虑到正常来说春节前央行都会保持充裕的资金面,所以市场是普遍预期央行在 1 月 15 日应该要有 8000 亿的 MLF 操作量,结果实际只有 5000 亿。

所以,央行在 12 月份为了维护企业债市场稳定,而通过逆回购和 MLF 净投放资金后,1 月份马上就又开始收紧资金面。

大家可以再结合元旦后股市出现权重个股单拉指数,但大多数个股普跌的撕裂行情,看出一些端倪。

行情为何撕裂?因为量能不够。

在元旦后指数突破 3600 后,量能却一直没能突破 1.2 万亿的门槛,而要知道 7 月初量能经常是保持在 1.6 万亿的峰值。

股市量能不够的情况下,资金抱团在权重股里,就会对其他中小个股造成资金虹吸压力,造成这种撕裂行情。

包括这两天,连续超跌两个月的个股开始反弹后,权重个股马上开跌,背后也是因为市场量能不够只能做这样的轮动。

而股市量能为何不够?

根源还在于央行这个总水龙头一直坚持不跟随美联储进行大放水。

只要我们的央行不跟随美联储大放水,那么这些外资还有一些内资想要发动一波全面疯牛的可能性就很低,难度会很大,因为量能不够。

所以,元旦后股市指数的上涨,马上对应着央行连续两周进行极低量的逆回购操作,这背后都可以看出央行在刻意给股市降温,避免我们资产泡沫化的风险问题。

不过,我们需要客观注意到的问题是,央行这种不跟随美联储大放水的压力其实是很大的。

特别是在拜登又宣布 1.9 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意味着美联储在今年上半年至少还是要继续印钞扩表,来帮助美国举债。

这实际上也会加大我们不跟随美联储大放水的压力。

其实大家可能也注意到,近期一些一线城市的房价又开始蠢蠢欲动,包括股市这种光拉指数的涨法,背后都可以察觉到,有这么一股势力在配合境外资金,来试图全面引发我们的资产价格泡沫。

而同样的,我们的央行则与之相对应的,在通过一系列货币政策,来避免我们被全面资产价格泡沫。

今年央行的工作难度还是很大的。

一方面要保证物价温和上涨,不进入全面通过紧缩的状态,因为那样对经济的杀伤力太大。

另外一方面还得避免跟随美联储大放水,全力阻止我们自身被资产价格泡沫化。

说实话,这个确实太难了。

(4)部分通胀部分通缩

大家最近也明显感受到,一些蔬菜食品的价格开始上涨,很多人也因此惊呼大通胀要来了。

不过其实,每年春节前的蔬菜食品价格都会上涨,这个并不需要过度去解读。

我们可以再来看一组数据。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20 年的居民消费支出里,按照各类明细的增长情况如下。

2020 年的人均消费里,只有食品烟酒和居住支出是实现正增长,而其他各类子项消费均为负增长。

比如说交通通信负增长 3.5%、教育文化娱乐负增长 19.1% 是下降幅度最大的,其他包括医疗保健、衣着都有 3%~7.5% 的不同程度负增长。

换而言之,2020 年的居民消费,大家除了在吃和住上面花钱更多了,其他方面花钱都更少了。

这实际上也是 CPI 物价指数为什么会在去年下半年呈现快速下跌的趋势,但大家却感觉平时吃的花钱更贵了,这种有点矛盾的现象背后的原因。

这实际上意味着,人们除了在 “吃” 和“住”这两个硬需消费上,面临“通胀压力”,在其他领域都已经进入实质性的“通缩状态”。

这种一边通胀一边通缩,是比较罕见的经济结构失衡情况。

这是很少人注意到的一个问题。

我之前给 2021 年定义的关键词有两个 “颠覆” 和“撕裂”。

其中这种消费端部分通胀、部分通缩的情况,也是这种撕裂的体现。

很显然,如果我们要构建国内大循环,是必然要解决这样的一个消费结构失衡的问题。

而这样消费结构失衡的问题,是没办法通过印钞大放水来解决的。

大家需要明白一个道理。

央行印钞大放水,首先富的是那些拥有资产价格最多的富人,反而普通人是很少惠及到这样的大放水。

所以过去一年美国印钞大放水,美国的贫富差距反而越大,而且是急速拉大,富的人越富,穷的人越穷。

而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

富人有钱,只会造成资产价格上涨。

穷人有钱,才会造成全面通胀。

如果我们的目标,不是为了满足少数富人的胃口,去配合外资制造资产价格泡沫,进行这种经济上的自杀行为。

那么我们就必然不可能去跟随美联储印钞大放水。

反之,我们如果想要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的体系,就得想办法让广大的普通消费群体的收入增加,让穷人更有钱,才有可能扩大内需,解决消费结构失衡的问题,让通胀出现温和上涨。

(5)量化宽松背后的掠夺本质

为什么欧美日等国家,一直把通胀率维持在 2% 作为一个目标,甚至是遥不可及的目标。

比如日本把吃奶的力气都用出来了,但过去这是 20 多年里,日本的通胀率很少维持在 2% 以上。

通胀其实并不可怕,现代经济早就进入到一个依靠通胀来维持经济增长的模式。

通胀率只要维持在 2%,就是温和健康的通胀,只有高于 4% 才有可能进入需要降温的通胀区。

通胀率其实反映的是大多数普通人的消费欲望和消费能力,如果说普通人消费意愿很低,或者说消费能力下降,将进入全面紧缩状态,这其实比通胀更加可怕,也是各国央行一直极力避免的。

但为什么日本疯狂印钞十几年了,通胀率还是那么低呢?

因为日本央行的印钞,实际上就是把钱发到最有钱的人手里,最终只会导致大量的资金沉淀在金融体系里空转,并推升资产价格泡沫。

而大多数普通人的收入,其实不但没增长,反而是下降的。

这一点大家可以看下面这一组数据就知道了。

日本过去 20 多年的 CPI 物价指数基本是原地踏步。

与之相对应的是,日本过去 20 多年的可支配收入一直也处于停滞状态。

但讽刺的是日本在 2008 年之后率先进行了量化宽松的无限印钞模式,践行 MMT 现代货币理论。

但日本央行过去这 30 年,货币印钞总量翻了好几倍,居民可支配收入却不增反跌,最终导致 CPI 物价指数也随之下跌。

这其实已经充分说明了资本主义的一个很严重问题。

那就是由资本主义创造出来的这种 MMT 现代货币理论,包括这种无限量化宽松模式,本质上只是富人对穷人的掠夺。

其结果只会导致,富人越富,穷人越穷,导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我们如果跟随美联储进行大放水,只会跟随欧美日等国家踏上一条举债扩张的不归路,导致我们贫富差距也跟着越来越大。

毫无疑问,这跟我们的理念是完全违背的。

不管是我们最早那句 “先富带动后富”,还是我们现在大力度去扶贫。

从历史的到现在,我们都必须保证把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我们的长期目标。而不是一味地去满足少数富人难以填满的财富增长欲望。

欧美日他们可以搞量化宽松去满足富人的胃口,是因为他们本就是资本为主导的国家,所以他们最终只会做符合资本背后的富人们的利益,去掠夺穷人。

所以,过去这么多年的世界金融体系,本质上就是帮助富人掠夺穷人,帮助发达国家掠夺发展中国家。

西方资本构建起来的金融体系,核心就在于 “掠夺”。

但我们并不是被资本主导的国家,这其实是我坚定认为我们不会跟随美联储进行大放水的原因。

因为这是我们的根基。

如果我们去跟随美联储进行不负责任的大放水,这实际上是动摇了我们的根基。

这种事情,我相信我们是坚决不会去做的。

我们要有信心踏出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经济和金融道路,不走欧美的老路子。

当然了,现在资本已经深入到我们社会的方方面面,再加上资本掌控了舆论,所以有无数媒体和去为资本的利益摇旗呐喊。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从去年到现在,央行的任何表态,都会被媒体断章取义,或者标题党,解读为央行马上要大放水,然后要出现大通胀,这样很容易引发人们焦虑的新闻。

比如最近每天都有人跑来问我,今年我们会不会也出现大通胀,出现大通胀要怎么办。

甚至我前段时间还看到某些所谓的经济学家耸人听闻的宣传,今年会出现 “史诗级的大通胀”。

包括很多媒体还有一些专家,通过这种宣传 “通胀” 的手法,让人们产生财富上的焦虑,逼迫人们赶紧买房买股票,来以此对抗通胀。

搞得好像现在不赶紧买房买股票,手上的钱会一夜之间就不值钱了,房子和股票价格都会马上涨上天一样。

不过,我是认为,美国的确很有可能出现 “史诗级的大通胀”,但我们肯定不会出现这样所谓的史诗级大通胀。

虽然美联储是世界央行的总水龙头,但我们是一个制造业强国,整体物资是可以自给自足的,在可以内部流通的情况下,我们自己的物价体系,绝大部分是由央行的水龙头决定的,美联储的水龙头虽然对我们有影响,但还不至于直接决定我们的水龙头。

当然了,这仅仅只是我的个人观点,仅供大家参考。

只不过,我是觉得,我们还是得对自己有信心,相信我们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不会去跟着美联储进行这种极其不负责任的无限印钞行为。

这种一味满足富人欲望,来掠夺穷人的无限量化宽松模式,是注定不会在我们国家身上发生的。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直都没有进行这种在欧美日国家已经很流行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仍然坚持传统的政策货币政策。

当然,这会导致我们去跟欧美日打交道的时候,面临一些外贸上的压力,比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包括华尔街资本也可能从原材料价格环节上来卡我们脖子,去炒作原材料价格,加大我们通胀压力。

但这种外部的压力,并非完全无法化解。

我们之所以要坚持加快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格局,本质上就是为了化解这种外部压力。

只要我们完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那么不管外部势力如何去给我们施压,我们也都可以无所畏惧。

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

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

我们是清风,也是明月,讲究的是 “润物细无声”,而非掠夺。

其实我能明白大家对于当前通胀压力的焦虑感。

这个一来,是最近食品蔬菜价格因为春节的节前效应确实涨了不少,但实际上每年春节前都有炒作 “蒜你狠,姜你军” 的传统。

二来,明显有很多资本和媒体借助炒作通胀压力的舆论氛围,来增加人们买房买股票来抗通胀的动力,说白了就是赶着人去接盘。

所以在资本操控下的舆论氛围给我们一种马上就要大通胀的压力感,给你一种感觉就是不赶紧买股票买房,手里的钱明天就不值钱了。

这让人们普遍忽视了央行这半年一直极力克制不大放水的事实,这种舆论氛围很容易让人们做出错误的判断。

我希望大家在吐槽完最近食品价格飞涨后,能够理性去冷静思考我们未来的货币政策走向。

而不是陷入从众的吐槽,在群体狂热喧嚣之后,就忘记思考了。

这也是我为何要写这篇文章的缘故。

希望能让大家不用对通胀如此焦虑。

另外顺便吐槽一下,虽然春节前炒作食品价格是传统了,但今年资本通过大宗商品炒作食品价格也太肆无忌惮了。

民以食为天,对于恶意炒作食品价格哄抬物价的行为,国家也该管管了。

不然像去年,只有食品消费支出占了最大头,其他都是负增长,只要吃的贵了,就会挤压人们其他领域的消费欲望,这并不利于我们国内大循环体系的构建。

本文来源于 “大白话时事” 公众号。

作者:星话大白。

我每天都会写分析文章,希望大家多多分享转发文章,欢迎关注!

知乎用户 扶摇投资笔记 发表

感谢邀请,之前写过一个 21 年投资方向的回答,里面写了包括物价的逻辑,这里不重复说了,贴出来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

[2021 年,货币大放水,普通人应该投资什么领域呢?​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9488562/answer/1679660809)

上面有详细的逻辑分析 ,这里再一个图,是国内经济分析师有关于 21 年物价的一致预测,和实际情况差也应该不会差太多。

知乎用户 于禁 91 年 发表

2020 年,中国已借抗疫成功之势,彻底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美国已沦为老二。虽然名义上还有超越中国的 “GDP”,但那都是掺水的,虚假的泡沫。美国唯一仍然强于中国的,只剩军队了,但中国有核武器,他这个优势根本无处施展,只能眼睁睁看着中国经济一骑绝尘将他甩下。

2021 年,是开启国内大循环的时代,国内大循环物价上涨,房价上涨、国际上人民币汇率也上涨,国内国外两者结合,中国人将变得身价更高,进一步拉开和美国的差距,美国恐怕是再也追不上中国了。

知乎用户 夏夏 发表

温和上涨………

怎么感觉味道不对………

上一次说道温和上涨,还是房价,然后房价就坐上火箭了………

这次的物价温和上涨,该不会预示着物价也要翻番吧………

知乎用户 凌海洋 发表

外部压力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在于先富是否会按要求全力去带动后富。

知乎用户 王倾慕 发表

大家都太勤劳了

中国进步才能这么快! 瑞斯拜

知乎用户 卧牛 发表

看日本等发达国家就应该知道,在老龄化和少子化社会中,通胀率上升反而是幸事,最怕的是疯狂放水反而还通缩了。资本不是傻子,无利可图谁去炒物资。

央行的依据是今年内需会释放活力,2020 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 27540 元,比上年名义增长 3.8%。2020 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91981 亿元,比上年下降 3.9%。

2019 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1.2 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 8.0%。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 26523 元,增长 9.0%。一方面能看出根据 2019 年增速,2020 年实际上损失了 10 个点以上的增量。另一方面也能看出以往收入和支出增速接近,而 2020 年却差了 8 个点。

这就是依据,2020 年积蓄的子弹,需要在今年通过调结构和刺激消费来释放活力。

根据 2020 年前三季度 M2 增速 10.9%,2020 年全年至少也是 10%。2020 年 CPI 上涨 2.5%,虽然涨势也挺高。可要考虑这是在前所未有的放水背景下,那么需求的基本面在哪里?

2011-2019 年,我国的消费率平均为 53.4%,2020 年最终消费支出占 GDP 的比重仍然达到 54.3%。可社零却同比下降,这其实就说明去年的正增长是国家救市的结果。

积累的就是财政赤字率和债务,预计今年财政和货币要收着点,进一步向消费终点倾斜刺激消费。我看以前每年都会提温和通胀,在专家眼中温和通胀应该就是 2% 区间,去年收入中位数扣除价格因素也在 1% 以上,算上今年的增长空间,实际上确实有足够的消费增长空间。

只不过由于中国太大,城乡消费水平和物价差距大。实际到一二线城市,物价水平都不止 3%,这个只能说是冷暖自知吧。

我倒是不担心物价问题,能看知乎的人大多都是中间阶层。我相信他们真正担心的一是哪个资产会通胀,二是政府债务扩张后会不会加速收资产税。

知乎用户 Whx 发表

我懂,责任都在美方

知乎用户 缄陌 发表

这有什么好解读的?

该说的早几年前知乎都开始说了,一开始被粉红反对,再后来就被举报删除,到现在了央行一发文大家开始解读了。

这不是明摆着的事情么,经济本质问题不解决,又想让经济 “照旧” 发展下去,没别的路可以走。

只是以前觉得是当鸵鸟心态无所谓,哪管它身后洪水滔天的拖法,现在看来从上到下心里都很清楚嘛,那不就是证明了是不愿意走另一条路,或者说是走不动另一条路去解决本质问题,还想把政策核心放到发展上,用发展生产力来解决问题。

最后是两学一做时间:

列宁于 1913 年在他的文章《革命无产阶级的五一游行示威》中说:“单是压迫这一点,不管它有多么严重,并不总是能造成一个国家的革命形势。在多数情况下,对于革命来说,仅仅是下层不愿象原来那样生活下去是不够的。对于革命,还要求上层不能象原来那样统治和管理下去。” 这两个条件后来被简明地称为 “统治者再也不能照旧统治下去,而社会底层也不愿意照旧生活下去”。在后来的著作中,列宁提出了第三个条件:劳动群众的高度政治积极性,他们愿意采取革命行动。

知乎用户 瑞恩的奇幻博物馆 发表

我更关心的是,大伙儿的收入会不会 “大概率温和上涨”。

如果中位数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等跟不上的话,

物价为啥 “大概率温和上涨”,

货币贬值是否 “大概率温和贬值”,

切蛋糕的刀可以再 “科学” 一些吗?

谢谢。

你是不是和我关心的一样?

知乎用户 坦克手贝塔 发表

之前不说这个的时候也没见不涨,现在说这个,这得涨多少……

知乎用户 弗利萨 发表

我家卖电脑的

好久没卖过显卡了

装了好多核显电脑

知乎用户 冰封的海盗 发表

都是美帝搞的鬼. jpg

放这么多水,总要有东西涨价,收紧房地产融资,其它商品肯定要涨价的呀。

不放水又不行,这么多债务暴雷等着救呢,失业率也不好控制,央妈也很为难啊。

当然,工资永远是不涨或涨的最慢的

知乎用户 龙牙 发表

[龙牙:中欧领导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意味着什么?会带来哪些影响?​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answer/1654088636)

I told you so。

这是个蓄水池,水涨船高,这是必然的。之所以温和是因为要等着工资涨上来,否则会降低生活水平,就这么简单。

RCEP 是战略缓冲区,欧投协议是进攻前沿,三农是蓄水池,一场大型战役的前提条件都有了。阵势已经拉开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那就嘿嘿嘿。这个布局从经济工作会议以后就非常明确了,央行这也不过是重复一遍而已,半个月的事情了,一点都不意外。

1 月 1 日我认为以农村为主体的基建、农村各方面建设、农民生活环境将会是今年经济活动的 “先锋” 和重点,现在依旧这样认为。以解决东西部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为主的一系列措施会迅速实施并取得实际进展。而物价上涨是这种战略的必然现象,否则资本、人才都不可能真的进入西部、进入农村。只有以农产品、西部产品为主的消费品价格真正提高,资本才会真正进入,人才才会真正回流,这毫无疑问。

当然有人会不愿意看到这种事情发生。

但是你不愿意看到,不等于它不会发生,你扯破嗓子喊,你满地打滚,你骂我骂出一朵花,这个事情都不会有任何改变。与其浪费力气搁这儿骂街,还不如想想自己该干点什么呢。

我还是不建议你投资股票或者基金,哪怕是西部基建相关、农业相关,我也认为你不该投。股票基金只是个信心支撑的游戏,跟实际的资金流向没有任何关系,我只信 “村炮经济学”,股票基金仅仅是个追涨杀跌的游戏,资本人才流向西部流向农村,跟股票涨跌没有任何关系。

村炮经济学告诉我们,这个时代恐怕只有村炮能赚钱。

身为一名村炮我认为各位在农村还有个根的人可以想办法改善一下自己的农村居住条件,别去北上广深当 tony、Vivian 了,不值当,能回村里回村里吧,村里工作机会会多起来的。

如果您不是村炮,跟我们这种村炮不是一路货但是恰好又挺有钱的,我觉得投资农村也不一定就非得是股票基金。农村下一步会有一个叫做 “农业合作社” 的东西出现,而且会发展挺好的,跟你现在听说的那种东西不一样。

湖南岳阳的某个蔬菜批发市场。附近农业合作社已经在批发市场购买摊位、自主批发了,经营状况更加透明,也减少了小贩这个渠道,提高了利润率。

在东部中部地区很多农业合作社已经具有了面向社会融资的条件,各类经营活动已经相当规范了,如果有渠道,是可以考虑谨慎投资的。

未来农业合作社会有更大的发展,经营会更加规范和现代化、标准化,融资渠道也会更加畅通,有投资意向的朋友可以多关注一下。

现在是 2021 年 1 月 18 日晚,迄今为止,中央一号文件还没有下发。

这是去年的一号文件,注意日期。

一号文件这么晚下发一定是有原因的,这个原因暂时就不说了,但是我觉得这个原因一定会非常充分,同时非常重要。

一号文件是一年农业工作甚至是全面工作的重要抓手,让我们一起期待吧。一号文件下发后我会结合问价和近段时间新闻给大家进一步分析今年经济形势。

现在,老规矩,豁茶豁茶,等到起就行了。

知乎用户 sundeer 发表

70 多年前有个东西叫金圆券,今年年中讨论赤字货币化,很有意思,后来被否了。结构性通胀,输入型通胀,成本推动型通胀,恶性通胀。成本推动型通胀很难控制,要素重新定价。劳动力成本涨了,农产品,油气,铁矿石,煤炭,纸浆,玻璃,化工原料都在涨价。住房自由,水果自由,猪肉自由,光盘行动,节水节电也不远了。工业品大幅涨价的日子还会远吗,现在有些几千元的家电,电视机、手机、电冰箱,各项费用一去,利润不到百元,汽车不涨价吗。

解决办法不是没有,降本增效。土地价格降下来,金融业务给五大行,还是蚂蚁金服们。说简单也简单,说难比登天还难。

知乎用户 仰望星空 发表

马云说的 “房价如葱” 快要实现了。

知乎用户 听风 发表

物价是否上涨,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货物的供给量;

(2)消费者对该货物的需求量;

(3)货物制造成本的变化。

先说供需关系,对于中国 14 亿人民而言,吃穿住行方面,真正能做到供大于求的,也就只有穿着。

饮食方面不是说吃不饱,而是高蛋白类、奶制品、肉类食物的摄入仍旧是不够的。

参考下今年的肉价,普通家庭不管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是不是都削减了猪肉的购买量,反正我看我们农村今年晒的腊肉比去年少的多。

出行方面,无论是从载具还是道路上看,都是有很大发展需求的,不然每年的过年过节,哪会狂堵成灾,也不至于让我每次过年回家,从市里去县里 60 公里,折腾我三四个小时。

(这里解释一下,不是说汽车保有量和公路里程不够,实在是人多,需求量爆棚,国家的管理已经是很棒的了。)

住房这块,看房价就明白了。

所以说,从供需关系上看,物价上涨是必然的。

再说制造成本,一个是原材料的成本,另一个是人工成本。

先不考虑那么复杂, 我们先假定人工成本不变(呜呜呜,啥都涨,就是工资不涨。。。。),那么对物价有影响的就是材料成本。

材料分两种:一种国内采购的,一种是国外采购的。

那好,现在国外疫情严重,部分航班海运已经停了,更甚者,还有国家层面禁止采购的。

就比如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原本从澳大利亚买,量大价优,但是如果因为各种原因换了一家,品相略差,且价格有所上涨,那钢铁制品价格是不是就上涨了?

这就好比原来两条腿走路,现在一条腿踩了钉子,那可不就是走不快嘛!

知乎用户 赞同了你的回答 发表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2019 年全国的进出口总额占 GDP33%,我们属于贸易顺差,因此出口占 GDP 约 17%。

也就意味着,我们国家的经济有 17% 的占比是受外部影响的。假设这 17%,在 2020 年赚大发了,增加到了 20%,进口依然是 16%,而此时,我们国家内部不印出对应的增加的 4% 的 RMB,是不是就会出现亏空?这部分外币就无法流通?那就必须引出这些钱来抵御外币的冲击?

并且伴随着 RMB 的升值,我们要引出甚至多余这 4% 的 RMB 才可以?但同时 RMB 升值不利益出口企业,这个平衡很难掌控呀。就目前来说,唯一的办法就是两国货币互换,但是我们最大的贸易顺差国漂亮国,就不跟你换,怎么办?

不是进入一个死循环吗?你越努力生产,得到的越多的美钞,但是如果你不跟着美联储印钱,你手里的美钞越不值钱。如果你越跟着美钞印,国内就是恶性通胀。

这是两头堵的决策环境呀,现在说人民币国际化,目前来看有且仅有一种办法,就是货币互换,但是依据的汇率还是在美元体系下的汇率进行折算呀,本质并没有改变呀,这有啥意义呢?

所以这是一道无解难题呀,除非,我们全面跟外国停止贸易合作,直接放弃这 33% 的 GDP,否则永远走不出这个怪圈,但是这也不可能呀,没了这 33% 的 GDP,剩下 67% 也保不住。美国印钱,可以向外输出货币,人民币印钱,输出不了,只能在内部打转呀。

除非,取代美元,让美元无法输出,只能在美国打转。人民币输出,那这不就又演变成修昔底德陷阱里的零和博弈了吗?

所以,到底应该怎么走出这个怪圈呢?

有没有人给我一个思路?

知乎用户 小乖他爹 发表

利好茅台。

狗头。

知乎用户 RoseofVersailles​ 发表

房住不炒,汇率稳定,股市稀烂,你觉得多印的钱跑到哪去了?

不可能三角还能变成全都要三角不成?

知乎用户 言之有李​ 发表

美联储已经计划大放水,估计我们也会被迫跟着精准小放水。

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每天照样是 24 小时,当然是忙着讨生活,多关心加工资。

但不得不要考虑工资的增长是否超过了物价的上涨。

如果工资增长还没有物价增长多的话,2021 年个人以及家庭的生活质量可能就会有所下降,或者透支以前的积蓄。

做外贸的来说,明年美国市场应该相对比今年会有所缓和,甚至呈现向好的趋势发展。

对于普通老百姓要提高生活质量,除了想办法节流,更重要的还是开源。加工资和老板利润依然是一对比较严峻的矛盾体。

如果没有开源,不管怎么样节流,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就会挤压微薄的收益。

在投资方面要重点考虑原材料成本的上涨,物价的上涨毫无疑问会带来一些贵金属以及重要原材料的上涨。

人力成本的增长也是必然趋势,因为美好生活,幸福生活需要更多的财富金钱来维系。

所以物价温和上涨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自己的收入和利润是否会更大的增长,哪个跑得更快,看比赛结果。

知乎用户 洪力 发表

工资不上涨一切等于零

知乎用户 南乔木 发表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央行行长易纲还说 “不能让老百姓手里的钱毛了”。行长怎么也比副行长大吧。

知乎用户 orchimike 发表

一些数据。

那一定不包括房价和油价。我猜?

cpi 接近 0 增长货币 10% 神奇。

知乎用户 快逃 发表

我突然明白了什么

不知道猪肉从 10 块钱涨到 25 块钱算不算温和

也不知道房价从 2000 涨到 20000 算不算温和

可口可乐到一直都是 3 块钱

看评论区有一个人说的

“到底会多温和,才值得官方特意温馨提示?”

知乎用户 没能当裁缝和厨子 发表

空了做做功课,准备买点食品粮食零售商超类股票,能不能出俩妖股能把涨的补回来呢。

知乎用户 青灯不归客 发表

非金融毕业,谈谈浅见,欢迎指正。

首先,我仿佛记得我国每年通胀率在 3% 左右,大白话就是每一块钱同比贬值 3%。世界各国,比如西欧、北美、东亚各地域各个国家每年也在膨胀,区别在于各国货币贬值的快慢。钱在贬值,但是我们的工资每年涨幅不大,相对来讲我们的购买力是呈现出下降趋势的。当然大家可以通过投资来跑赢通胀。

其次,去年新冠横空出世,各国疲于应付,尤其美国,疯狂印钞,托全世界下水。但是没有办法,为了保持各国汇率平稳,各国只能跟美国一样也开启印钞模式。有些朋友想着我国能够独善其身,这是不可能的。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已经有些年头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阻挡不住,各国间的贸易往来愈演愈烈,经济深度捆绑,牵一发动全身。

最后,流入市场的钱多了,钱便会贬值,也就是钱不值钱了,物价自然会抬升。事实是我们的物价每年都在增加,但是由于疫情,那些疫情防控不利的国家,由于各种历史因素形成的政治体系,只能疯狂印钞。但是这轮印钞的规模盛况空前,我国也不能作壁上观。

一言以概括,物价每年都会抬升,由于疫情原因,2021 年的物价增长值会高于往年。大家不必过于恐慌。

知乎用户 bluetrees 发表

意料之中的事情,农民伯伯也要买电视机、空调机的。

怕的是,涨完了,农民伯伯电视机没买上,大伙猪肉还是不够吃,又或者是高价猪肉没人吃,大伙放着猪肉不吃去吃鸡鸭鱼肉了,那就难办了。

最后号召大家去养猪,这…..,就…..。

美帝太狠了。网监看清楚,我说的是美帝太狠了,不要瞎联想,要提高姿势水平。


昨天买了条鲤鱼,4 元一斤,还是去了内脏的,我去乡下摊子上农民伯伯那里直购的,好像挺便宜啊,12 块钱的鲤鱼吃了一天没吃完呀。大概涨完了,农民伯伯的电视机还是小了点。


年前老婆囤了 6 桶油 4 袋大米,够我们吃 1.5 年了,熬到涨工资。女人就是敏感。

知乎用户 op3721 发表

[

央行发布 2021 年物价大概率会温和上涨?这会带来哪些影响

op3721 的视频

 · 1101 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334778285579468800)

特朗普印了 5 万多亿美元,拜登上台也要印 1.9 万亿美元,这些钱都是要全球买单的,意思是我们也要被迫印钞应对。

2021 年是美国衰退的关键年,这一年拜登有大量的工作时间是决定是否恢复特朗普退出的国际组织。2020 年美国的国本已经动过了,国家象征华盛顿已经被推倒侮辱,未来一切都不是梦想。

一、俄国中国欧洲可能不会那么爽快让美国重新回来,退出你美国说了算,但是回来就要我们大家说了算,你美国愿意拿什么来交易。

二、俄国已经开始捅刀了,普京退出《开放天空条约》——这是特朗普退的,以前俄国一直是等美国,现在普京在拜登上台前先决定退出,从此以后,美国欧洲侦察机不允许进入俄国领空飞行了。

三、德国也捅了美国一刀,与俄国配合,重启俄德输油送气管道的建设,预计今年就能建好,特朗普禁止的项目,拜登上台后,这条管道一旦建成,美国的页岩油和气就要失去欧洲市场了。

四、南美风景线已经开启了,特朗普阻止了 4 年的移民潮开始涌动,一共积累了 1100 万移民,准备涌入美国,现在已经在冲卡了,对美国将是巨大的冲击,要知道拜登就是靠支持移民的口号拉票的,他不敢反对移民入境,而一旦开了合法入境的窗口,腐败就会应运而生,靠办理移民入境的营生必将火爆美国。

五、国际事务打不开,国内矛盾巨大,世界一定会对美国疯狂印钞进行合作反击,把美国矛盾尽量封堵回美国国内。

未来的影响:

一、说明国际合作印钞反击美国的共识已经达成

二、特朗普绝对是大功臣,未来历史会给他一个公正的评价的——21 世纪的伟人有他的一席之地。因为世界平等,真正自由,法制建设,特朗普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

伊万卡一言不发,离开白宫,留下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气场强大

op3721 的视频

 · 8174 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334254213337944064)

[

人才啊,超级搞笑的对口型,原谅我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放弃理想

op3721 的视频

 · 2119 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332825349260615680)

三、如果美国在 2021 年没有成功阻止俄国和德国的油管建设,那么,就标志着美国霸权覆灭。

四、世界不可阻挡的进入多极平衡时代,核战争不会发生,局部战争不可避免。

五、未来很可能会由美国发动一场更大规模的生物战。

知乎用户 谢大力 发表

反正都是我们中国赢

知乎用户 可乐猪 发表

哎,以前以为到了 Xx 年翻一番是不可能的,但是现在看看,光靠放水都能翻几番了,像我们这种工薪阶层只能眼睁睁的看血汗钱贬值。

知乎用户 啊毛 发表

房价已经起来了

昨天路过一小区从 12 涨到 17 万了

知乎用户 风眠 发表

建议购买大量的白酒股

知乎用户 曹多鱼 发表

2020 年 GDP 一百万亿。

2021 年物价温和上涨。

知乎用户 吾即耶和华 发表

有一点非常有趣的是

有的人说要 “戒掉降息印钱”

但是问题在于,现在各种流派的经济学家,哪怕不是研究货币,研究宏观经济学的,恐怕面对这么糟糕的全球经济情况,也只有这么一样方式。

难道还能在这种情况下搞出疯狂拉升利率来嘛?如果到了这种时候恐怕就是面对超级大通胀的后手了。

失业还是通胀,永远像是铁轨上的电车,看大家究竟想往哪个方向掰机关。

知乎用户 减刑假释一点通 发表

支持

强烈支持

只要祖国需要

我都可以的

知乎用户 珊迪是只松鼠 发表

很多人企图在这个话题下制造恐慌!不知安的什么心。

近 10 年 M2 增速历年都是两位数,只是近两年在 8 到 9,今年疫情原因恢复到 10 左右,并不突出,不算大增。

也就是说,即便真的物价会上涨,但也只是和往年一样差不多的水平,央行说的温和就真的只是温和,不用打引号。央行说话的每个字都及其严谨,滴水不漏,每个字眼都扣的很紧,比如货币政策 “稳健”“稳健中性”“稳健偏中性”“谨慎稳健” 看似一样但其实释放的信号大不同。

有人把近期菜价上涨也归因为货币供应,醉了,没经历过春节吗?每年春节前因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不都菜价要上涨吗?绿叶菜会因为今年冬季偏冷面临减产而价格走高。近期车厘子价格偏低是因为南美大丰收。粮油价格变动是因为限制美国大豆进口等因素。等等。总之,影响物价走势的因素是很多,但几乎所有的物价变动因素,最终溯源都只走向一个原因,那就是供求关系改变。

资本可以影响供求关系,比如屯大葱、屯蒜,然后捂盘惜售,但资本能控制所有商品都捂盘惜售来改变供求关系吗?控制 14 亿人的生活物资,改变供求关系,那可是天量的资金,资本有这闲心,还不如去炒股。哪怕是人人认为永涨不跌的房子,如果无限加大供应,你看看是涨是跌。

为何资本偏爱大蒜、大葱?因为这东西保存期很长啊,基本不需要用冷链,且种这东西的数量很固定,产量的弹性小。只要能影响一两个星期的供求关系,就可以立刻影响价格,迅速获利。你没听说过有资本屯瓜果来影响供求关系获利吧,因为瓜果的保质期很短啊,你刚屯了一个星期价格上涨了,但是你的瓜果已经不新鲜了,没人买了。如果用冷链屯瓜果,那电费估计还不够上涨的价格。最近车厘子降价这么厉害,为何资本不去屯?就是这个道理。

至于米和面,资本在中国你想屯这两样东西获利?分分钟让你见识到我国制度的优越性。食用油和饲料会受到美国大豆供应的影响,要看和拜登的新贸易协议怎么谈。

其他工业类消费品,在中国,那基本是全盘产能过剩,电子产品、鞋服、日用品,想买多少就能生产多少,就有多少,等等。年初十几块一个的口罩,现在几毛钱,你想想。不会有资本傻到炒作产能过剩的产品吧?

总结一下,就是这次美元的水基本不太可能传导到中国内地的日用百货及生活物资上面。

副行长的原话:“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国内消费需求逐渐复苏释放,未来我们认为核心 CPI 有望继续回升。总体来看,2021 年我国的物价水平大概率会保持温和上涨,受上年同期基数影响,预计全年 CPI 涨幅将会出现一个先升后稳的走势。” 不要只看到 CPI 回升几个字,也要看到前面的字,“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国内消费需求逐渐复苏释放”,这句话指向的背后逻辑也是经济复苏需求增加引起的供求关系改变。“受上年同期基数影响”,这句话的含义是今年初因为疫情原因,很多东西需求减少,价格是走低的,21 年比 20 年肯定会有小幅回升。

总之,大家根本没必要恐慌,今年通胀整体情况不会比往年更遭,至少不会遭到说是暴涨,几倍几倍地涨,怎么可能。即便货币天量供应的 08 年后,物价也没说翻几倍到无法忍受。米面粮油这些东西的价格,这十几年来偶尔上涨偶尔又小跌,基本稳定的不行。

没必要制造恐慌情绪,即便真的 CPI 走高,但大概率甚至还不如之前猪肉价格翻倍来的伤害力大。而且,极大概率到年底 CPI 会走低很多,因为猪周期的低点要到了。背后的逻辑就是,猪肉价格高点的时候吸引了大量资本开始养猪,今年底猪长大了,会集中开始出栏,供求关系极大改变,猪肉价格跌到个位数不是不可能。

我深度怀疑是不是资本屯什么东西屯多了,想出货,才在媒体渲染恐慌,寻找接盘侠出货。难道是黄金?比特币?还是股市?不会是房子吧,不会吧?资本终于扛不住房地产的政策轰炸了吗?我以为深圳南山区和上海内环均价会向 20 万看齐,看来我高估了资本的野心和承受力。

别高估了资本的善意,如果某个领域真的要大涨会赚钱,那么资本会偷偷地进入囤货,不会在媒体渲染。

别低估了资本的恶意,如果某个领域要大跌,资本不会卖力在媒体提醒你,而是渲染即将大涨来吸引接盘侠拉高出货。

当初股价 6000 点的时候,满媒体都在渲染会到 10000 点。

当初 15 年房价在涨价前夕,却没有任何媒体大力提醒你会大涨。

最近,在国家各种政策加码的情况下,甚至央行祭出终极限贷武器并提示风险后(这可是央行亲自提示风险啊,难道你让央行用大白话告诉你???),且最新人口数据显示人口即将下跌的背景下,却越来越多的媒体在极力地渲染房价既将大涨,让你赶紧屯房子。

你品品。

知乎用户 一个伟大的人 发表

低情商:通货膨胀

高情商:温和上涨

知乎用户 不烦了咿呀 发表

今天早餐过后,顺便逛了下菜市场,这点东西就 26 元。理解 “温和上涨” 的意思了吧?挣钱难,花钱却超快!(苦笑)

知乎用户 北京第三交通委 发表

难言违法……

100 万亿……

温和上涨……

自愿降薪……

压力虽远但也快玩不起了。

知乎用户 秦泽华 发表

直接说结果,蔬菜类 5-10 元时代来临了。也就是说全国性的未来想买到 5 元以下的蔬菜很难了。肉类会稳定在 30 元以上,到 50 元之间。

这个目标在 2 年左右时间完成之后,工资会有一轮显著性的提升,低一点涨 50%,高一点翻倍不是梦想。

工资上涨之后,就看房价能不能压得住!!

如果房价没有快速上涨,等于国家给全国人还了房贷,会释放出来超级强的消费市场,内循环真正达成。

如果房价快速上涨,涨幅超过工资,物价,我们的事业就完了!

压住房价,我们就是低配版欧洲。

压不住房价,我们就是高配版拉美。


经历过上一轮涨价的人来说说整个事情的脉络。

第一步,部队待遇提高,已经达成。

第二步,公务员待遇提高,已经达成。

第三步,某种涉及民生的蔬菜肉类领涨,正在进行。

第四步,居民最低工资开始上涨。未来进行。

这是上一轮涨价的步骤,这也是这一轮涨价的步骤。

可以问一下 70 后,80 后,

工资从千元时代到万元时代是不是这样的过程!!!

房价从百元一平到万元一平是不是这样的过程!!!

知乎用户 等等等等等 发表

不请自来。20 年,M2 增速比较快,但市场因为疫情,流动性不是很好,印的钱大多涌入了资本市场推高了资本价格。股市繁荣,茅台一年内市值翻倍,蚂蚁也要借机轰轰烈烈的上市,单被叫停。到年底 zy 经济会议明确提出了控制资本无序增值,给资本市场的火热泼了一瓢冷水。

21 年,更多的钱会从资本市场流入居民部门,预计 21 年 M2 增速会比较慢,即使是美国又要大放水,央妈大概率也不会跟,因为现在已经到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警戒区了。

物价大概率会温和上涨的通货膨胀确实可以预计,因为资本市场的水会有很多流入实体,推高实体资产的价格。

知乎用户 观影大联盟 发表

物价的上涨意味着生活成本的增加,在收入没有相应增加的情况之下,劳动报酬率会进一步下降,即做同样的工作,却换来更少的报酬。

一线城市白领普遍加班严重,其实就是劳动率下降的直接表现,公司需要通过更多工作时长来榨取价值,以此维持一定的工资涨幅,并跑赢通胀。

物价上涨,钱不值钱,于是各种稀奇古怪的项目都会出来招摇撞骗,有的创业者甚至拿几张 PPT 就能获得投资。

在资产泡沫化的同时,许多人勤勤恳恳积累一辈子的财富就这样被各种骗局骗得血本无归,当洪水退却之后,留个社会和百姓的则是一地鸡毛和一堆债务。

既然物价上涨不可避免,普通人就更应该守护好自己的财富,不能开源就记得截流,总之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现金流,千万不要想着透支未来享受现在。

你的钱存在银行,或许是在贬值,但这是大趋势,无法避免,可一旦选择错误的投资或者陷入不必要的消费,成为负债一族,一旦经济低迷,收入锐减,就丧失最后翻盘的机会。

去年疫情,许多人因此失业,断供的房子比比皆是,断贷大潮之下,法拍房的数量持续增加,而这背后都是一个个破产的家庭和凄凉的生活。

知乎用户 暮辞大叔 发表

我们需要节衣缩食,非必需不购买,非必要不消费。

知乎用户 木西林 发表

这是为什么互联网巨头都去卖菜了吗?

知乎用户 日小月 发表

2021 年物价大概率会温和上涨

自信点!把【大概率】3 个字去掉!

坐标上海,1 个月之前的最普通的鸡蛋,小商贩的价格大概是 4.8 元 / 斤,现在 5.5 元 / 斤,涨幅 14.58%,要是去菜场超市还更贵!

猪肉吃不起也就算了,现在鸡蛋也涨价的厉害。

不管是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市场环境是很难控的。这种情况下,各种物价顺势涨价是必然结果。

那么问题来了?大家的工资涨还是不涨呢?

唉,贫富差距又要加大了。。

知乎用户 无觅 发表

物价上涨分为几类吧,也不是所有物价都会上涨。

首先说一下食品吧,包括蔬菜水果和肉类。我们都知道食品要想到达老百姓的餐桌上有这么几个步骤,分别是种植 / 养殖,加工,运输,销售这么几个环节。

种植 / 养殖需要的生产要素大概有以下几个:

  • 劳动力 / 农业机械等
  • 化肥 / 农药 / 饲料等
  • 土地 / 光照等自然条件

所以在种植 / 养殖环节的成本主要受到了劳动力以及华肥农药饲料等成本的制约。

加工行业 (收割,收集,分拣等) 我就不说太多了,主要也是人力成本,农业机械的折旧费,仓库租赁费等。

然后是运输,主要成本为劳动力,过路费,油费,耗损费等。

最后是销售,主要成本为劳动力,租赁费,水电费等。

抛开各个环节的利润不谈,我猜测食品在整个链条里的主要成本分别为耗损率 *(劳动力价格 + 种植 / 养殖原材料价格 + 能源价格 + 商业租赁价格)。

综合来看,我认为目前食品成本增长是由劳动力成本,种植 / 养殖原材料成本,能源 (石油水电) 成本,租金成本驱动的。

当然,我们都知道商品价格并不是由成本决定的,而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但是我认为目前食品的需求和供应总体上是稳定的,可能个别品种,例如猪肉以及某些受自然灾害影响的蔬菜水果受限于产能问题,导致价格暴涨,但是从长期来看,总归会回到供需稳定的状态。而且我也不认为市场上过量的资金会在食品上投机,一方面是因为政治风险太大,另外一方面是食品的存储损耗成本太高,囤几个月就只能烂在仓库里了。所以我认为我国的食品价格大体上是由成本驱动的。因此,食品在 2021 年温和上涨我认为是合理的。

当然,我国的物价指数也并不是仅含食品,还包括生活服务,生活用品,一般消费品等。

至于影响么,我认为也没什么影响。因为我国的物价已经温和的上涨了很多年了。

很多答主说市场上过量的资金会导致物价上涨什么的,就如上面我所分析的,至少在食品行业,受限于各种原因,资金是不会感兴趣的。

知乎用户 banke 发表

提醒一下央行说的温和通胀上涨和大众理解里的 温和 通胀上涨不是一回事。

比如近几年 CPI 分别为 2.9%、2.1%、1.6%(倒序排列),在大众感受里可能属于相对温和的,但这不是经济学意义上温和通胀,在经济学定义里是爬行式通货膨胀。

毕竟如果 CPI 会稳定在 3% 以内,央行也没必要予以特别提醒,毕竟之前几年央行对物价的表态多是 “保持物价总体稳定” 又或者“对物价水平保持定力”。现在央行出来特别提示物价会温和上涨,大概率是央行预判今年 CPI 大概率会突破 3%,但是应该不会超过 10%,因为超过 10% 意味着进入了经济学定义上的奔腾式通货膨胀。在经济学定义里,通货膨胀按照严重程度一般分为:爬行式、温和式、奔腾式和恶性通货膨胀。既然央行表态通胀大概率是温和式的,那么对应 CPI 应该在 3%—10% 之间。

对于温和膨胀对大家生活影响程度,大家大概率会估计不足。这里提醒一下大家,要考虑到过去两年虽然是爬行式通货膨胀,但是也出现了猪肉价格翻几番暴涨局面。如果通货膨胀更加严重,那么也必然出现更多商品物价的暴涨局面。

更详细的分析请参考下文:


美国放水 “抢劫”,我们该怎么办?​mp.weixin.qq.com

美国放水 “抢劫”,我们该怎么办?

本文同步发送于同名微信公众号 “修外求内”,欢迎前往关注。

前言

明天新一任美国总统拜登就上任了,在正式就职前拜登抛出了 1.6 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再算上新冠以来已经实行的 5.2 万亿美元(2+2.3+0.9 万亿)财政刺激法案,美国合计放水近 7 万美元。美国放水实质就是疯狂印美元去全世界买买买来维持自己社会的正常运转。

美国一言不合就放水印钞,这样做有什么害处么?

毕竟是药三分毒啊。

美元放水,世界吃药

美国大放水当然有危害,美国前财长康纳利在宣布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时说过一句很经典的名言:**美元是我们的货币,但却是你们的问题。**话音未落,美元快速贬值为原来三分之一(以黄金计,金价由 35 美元快速突破 100 美元),并在十年内快速贬值至原来的二十五分之一(金价最高突破至 852 美元)。

美元大贬值当然对美国自身经济有一定影响,但是更大的伤害却是由全世界来承担。因为美元是世界货币,可以无阻碍地到世界各地买买买,所以货币滥发带来的通胀危害绝大部分由全世界来分担了。接收美元越多的国家,受到的通胀伤害越大。

作为美元大放水的映照之一,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在疫情前后短短几个月内就飙升近一倍(4 万亿突破至 7 万多亿)。受此影响代表世界物价基础的大宗商品价格都出现大幅上涨,以伦铜为例从 3 月低点至今上涨近一倍。

那么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膨胀近一倍,大宗商品也涨价近一倍,通胀压力已经完全体现在物价里了么?

没有。

主要有三大因素:

第一是货币乘数。货币乘数指是美联储放出的货币在银行体系内每流转一次就会翻一倍(粗略估算),流转次数越多也就会翻更多倍,在银行体系内翻倍的数就被称为货币乘数。但是我们知道美国金融体系里非传统银行金融体系远比传统银行金融体系发达,例如引发 08 年次贷危机的次级贷款市场就是典型非传统银行金融体系。所以美联储放出的水在非传统银行金融体系里会放出更大的倍数。也就是说美联储放出一份的水在经过传统银行体系和更庞大非传统银行金融体系后必然会翻出许多倍,所以目前以大宗商品为代表的通货膨胀远不足于反应目前美联储放水造成的货币膨胀。那么这些膨胀无数倍后的放水没有涌入实体经济造成通货膨胀,又到哪里去了呢?

这就要涉及到我们要讲的第二个因素: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指是实体经济循环外的资本交易市场,美联储这么多年来持续不断的放水之所以没有在美国和世界上造成恶性大规模通胀,主要有一大一小两个原因,主要原因是资本市场分流了绝大部分通胀压力,其次中国爆发的生产力压低了实体经济通胀水平。这两个因素该怎么理解呢?

首先是资本市场,我们在前面讲美联储放水时讲过,美联储放水是通过传统银行市场翻了几倍后进入金融市场再继续膨胀。这里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是有很大部分是重合在一起,简单理解时视为一体也是可以。那么我们想一下,美联储放出的水如果始终在金融(资本)市场里打转转,不流到实体经济里,实体经济会通货膨胀么?

当然不会。

我们知道通货膨胀是指商品数量不变的情况下钱变多了,那么商品价格自然会上涨,钱就变得不值钱了。如果美联储放水始终在金融市场里打转转,没有流到实体经济里,那么对于实体经济来说,商品数量不变,钱的数量也不变自然没有通货膨胀了。

如果这样美联储放水给资本市场的策略一直可以实行的话,那么就会出现美联储放水成功刺激经济复苏,但是通货膨胀始终不会升高的梦幻局面,当然这就是新冠疫情前美国和世界经济的现状。

那么这一梦幻局面可以一直持续下去么?

当然不可能。

实现这一政策会产生两个严重弊端导致这一政策会破产,甚至对经济的反噬危害远超放水策略之前。这两大弊端分别是:贫富差距极化和脱实向虚。前者是对美国、对世界迫在眉睫的伤害,后者则会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

先说一下贫富差距极化。因为美联储放水(钱)都是在资本市场里打转转,而钱又代表着财富,那么就意味着金融市场的财富急剧膨胀而实体经济财富止步不前甚至萎缩。这个金融市场在美国表现以美股为代表,在中国则以房市为代表。所以我们看到了这十几年在美国买美股和在中国买房子的人,资产都打着滚往上翻,而绝大多数没有资格参与这一市场的其他人则明显感觉到经济紧张、生活困难。正是因为资产市场的财富超级膨胀将贫富分化推升到了极限,导致社会严重撕裂,部分国家地区出现严重动乱甚至革命的苗头。

这种贫富差距极化导致社会撕裂甚至动乱,表现在美国是以支持特朗普名义而爆发的中下阶层民众的全国大动乱,表现在中国则是以反对 996、批判资本家、重唱《国际歌》等对资本的反思大浪潮。

很多人将美国大动乱归责于特朗普,将中国反思浪潮归责于少数不良资本家和严重压榨的公司,似乎只要把特朗普批倒批臭,把国内少数不良资本家和公司管束起来就会重回天下太平了。这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舍本逐末的短视做法。

只要导致贫富分化的社会机制没有改变,贫富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进一步拉大,并导致社会撕裂进一步加重,即使批倒了特朗普也会有其他人不断被中下阶层推到前台来,除非贫富差距这一矛盾得到根本缓解。其实作为有着五千年历史国人应该对这一幕感到非常熟悉,毕竟每到王朝末年都会出现民不聊生、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贫富差距极化的社会描写,这种贫富差距极化必然导致中下层民众生活困苦到极点并最终暴动反抗剥削压迫阶级。

在这种暴动起义的初期,原有王朝会尽力剿灭或招安少数起义领袖,似乎只要把这些带头人解决了,王朝又会回到天下太平的安定局面。但是实际结果是起义者剿灭一波又一波,呈现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的态势,只有把原有财富格局彻底打翻建立一个新王朝后,这种暴动起义的局面才会真正告一段落。

放回美国这里,如果放水导致的贫富差距极化局面不得到彻底改变,单纯批倒川普并不会彻底解决美国动乱的局面,反而会在短暂压抑后爆发出更猛烈浪潮。如果把这次川普选举大动乱视为 2011 年占领华尔街运动的再一次兴起的话,我们明显可以看到美国人暴动的广度和烈度都更上了一个级别,也可以视为这一历史规律的现实例证。

所以新总统拜登在上任前就宣布了直接给基层民众发钱的放水方案,寄希望于基层民众在收到补贴后能重新老老实实的回到家里,但是这一补贴方案只能暂时减缓贫富差距极化的速度,只要贫富差距极化机制本身不改变,社会动乱必然会愈发加剧。

上面我们讲了放水导致贫富差距极化对社会经济的短期反噬危害,下面讲讲影响更为严重的 “脱实向虚” 危害。

脱实向虚说是因为放水都给了资本市场,资本市场因此出现了财富大爆炸,相比于实体经济财富的停滞甚至受损,“纯虚拟”资本市场和 “纯实体” 实体经济之间也出现了财富大分化。好比网上段子所说的清华博士卖房创业辛辛苦苦打拼实业二十年,最终只够买回原来房子首付的可悲段子。

既然做 “虚拟” 资本市场只要动动手指就能赚到做实业几辈子甚至十几辈子财富,自然不会有 “傻子” 辛辛苦苦去做实业,而所有人都会涌入资本市场寻求一夜暴富的梦想。

但是任何人都知道,我们吃的粮食,用的手机电脑不会凭空从空气中变出来,都是需要人去做 “实业” 辛辛苦苦生产出来的。如果所有人都去 “虚拟” 资本市场博暴富梦,没有人辛苦生产我们的吃穿用住,那么人类社会必然会崩溃灭亡。

所以美联储放水资本市场既刺激经济发展,又不会通货膨胀的梦幻局面必将因为短期的贫富差距和长期的脱实向虚而出现崩溃并对经济反噬的结局。从现在因总统选举导致的美国全国大动乱和过去几年美国补贴但国内制造业依旧流失加剧的局面来看,这一反噬逆转点已经到来。

反噬之后,未来向何?

既然美国大放水导致的反噬已经到来,那么未来会如何进一步演变呢?

我们在前面讲了美国放水导致两大弊端是贫富差距极化和脱实向虚。那么必然要针对这两大弊端来入手分析。

我们前面说了导致贫富差距的资本市场财富大爆炸,表现在美国是暴涨的美股 “字母组合” 公司,表现在国内则是顶着调控硬涨的各地“房市”。那么如果要缩小贫富差距首先就要从这两个方面着手。

对于国内暴涨 “房市” 来说,在 2016 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提出了 “房住不炒” 的战略调控方向。从之后调控现实来看,虽然还有不少地方楼市在之后持续上涨,甚至短时间暴涨,但是全国楼市整体增幅持续回落,各地房地产商财富急剧缩水是个不争的事实。考虑到我国先于世界其他国家四年出手调控因放水引发的贫富分化和脱实向虚,必将为我国争取到极大的战略回旋空间。

对于美股暴涨 “字母组合” 公司而言,目前面临最大问题就是反垄断。不光是美国国内的反垄断,还面临国际层面的反垄断措施。欧洲最近一直在提的 “数字主权” 主张就是国际层面反垄断的呼声。以 “字母组合” 公司里的谷歌和 Facebook 为例,其营收和市值有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美国之外的国家和地区之上。如果欧洲 “数字主权” 主张得以执行,不仅意味着两者的美国母公司面临拆分,其落地执行欧洲市场业务的公司实体和相关技术人员也将面临拆分。

简单来说,按照欧洲 “数字主权” 主张,互联网公司业务边界应该受到物理国境边界限制。之前 Facebook 和谷歌营运欧洲市场业务完全不需要在欧洲布置多少人手,只要欧洲人民通过互联网登录两者在美国的网站,Facebook 和谷歌就可以因此运营和攻占欧洲市场。但是现在按照欧洲 “数字主权” 的主张:Facebook 和谷歌其运营在欧洲的业务必须要在欧洲有独立的经营实体。所有相关的营运人员、程序、资料和财务等,必须落地在欧洲并和美国母公司完全隔离。也就是说对于 Facebook 和谷歌而言,之后要想在欧洲经营相关业务必须在欧洲建立一整套和美国母公司完全一样的经营实体,并且美国母公司不能有实际控制能力。

举一个现实例子来说明一下 “数字主权” 实行前后的区别。我们知道美国现任特朗普遭到了美国互联网公司的全面封杀,其在推特、Facebook 等网络平台的账户被无限期封禁。如果 “数字主权” 主张得以实行,则推特、Facebook 等网络平台只有权封禁特朗普位于美国境内相关平台账号的使用,除非得到欧洲对应的政府法律授权,否则推特、Facebook 等网络平台无权封禁特朗普在欧洲地区的相关平台账号,这时特朗普可以在欧洲正常使用其账号发表相关言论。

这次推特、Facebook 等网络平台封禁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账号的行为似乎在美国网络上得到空前的欢迎和支持,但是在欧洲似乎听不到类似附和赞同的声音。反而在欧洲一直站在反特朗普第一线的德国总理默克尔表态推特、Facebook 等网络平台封禁特朗普账号是有问题,这就是欧洲 “数字主权” 主张的现实体现。

用反垄断、数字主权等措施来 “拆分” 以“字母组合”为代表的互联网垄断公司,是减缓因他们垄断掠夺民众而急剧加深贫富分化的 “治标” 之策,治本之策还是要切实提高中低层民众的收入水平。

我们知道无论是国内基层群众也好,还是欧美中下层民众也罢,绝大多数人收入来源都是工资性收入,而非资本性收入,而大家工资来源又大多是依赖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所以单从美国来看,从特朗普当初竞选口号到后来实际执政来看,“制造业回流”一直是其大打特打的一张牌,而新任美国总统拜登上任前宣布的 1.9 万亿放水计划里也有近一半是直接给中下层民众直接发钱。无论是 “制造业回流”,还是直接给民众发钱,都是把试图把“水” 往实体经济放的实际举措。既然是把放水从主要放给资本市场,变成稍微往实体经济放点水,这就意味着美国放水政策取向正在发生改变。美国正试图用放水给实体经济,以放任通胀为代价来增加实体经济利润水平,从而激活实体经济,并引导市场资金进入实体经济领域。

而一边用反垄断、数字主权措施来打压资本市场,一边放水给实体经济用更高的收益水平来引导市场资金进入实体经济,这必将导致之前十几年因放水而淤积在资本市场里空转套利的巨额资金骤然转向涌入实体经济体系并造成史无前例的超级大通胀。这种淤水倒灌也是之前说目前物价没有体现出通胀压力的第三大因素。

很多朋友可能认为过去二三十年都没有发生世界范围的通货膨胀,这次肯定也不会。那么建议大家回到文章开头部分看下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时发生了什么?

史无前例的超级大通胀!

美元大贬值!

美国放水 “通胀” 抢劫,我们该怎么办?

前面讲了美国美元大放水可以依靠其世界货币的地位,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通胀抢劫。那么我们该怎么应对呢?

国内观点主要分为两派,跟或者不跟美国的放水。

跟放水很简单,美国放水,我们也放水,大家一起通胀,看谁更烂。但是我们要明白一点,美国是美元发行国,它放水是用印出来的钞票全世界买东西来抢劫全世界,而我们人民币主要只在国内流通。如果我们疯狂印人民币是没法像美元一样对外掠夺的,只能掠夺国内人民,所以这条路是肯定不行。主要原因就在于美元是全世界都认,而人民币只在国内流通。上个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讲了我国未来要实行 “稳健货币政策”,也就堵死了跟随美国放水这条路。

如果不跟呢?

美国会用我们承认美元从我们国内疯狂买东西,把 “无成本” 印出来的美元废纸留给了我们,把实实在在的货物运回了国内。这就是美元放水 “通胀” 掠夺全世界的实质,学界也称之为输入型通胀。考虑到我国是“世界工厂”,世界主要商品都由我国生产提供,那么放水印出来的美元必然主要冲着我们中国来。这样一来我国就会成为美元通胀的主要掠夺对象,也就成了美元最大受害国了。

那么该如何避免这一点呢?

保持外汇储备相对稳定,在对外方向上尽量做到以物(资产)换物(资产),避免实际资产被美元废纸以交易方式带走。

在外汇政策上将采取一主一辅两大政策,主要政策是促进贸易平衡降低贸易顺差,辅助政策是启动逆周期调节体系,保持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防止人民币过快升值,引发贸易动荡甚至金融战争。

先聊聊主要贸易平衡政策。过去因为我国外汇储备较少,而参与世界经济贸易又需要以美元为主进行交易,所以国家出台了很多鼓励出口的政策体系,也希望保持一个较大的贸易顺差(盈余)来积累外汇储备。但是随着中国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再希望保持较大贸易顺差(盈余),既不现实也是弊大于利,所以国家很早就提出了贸易平衡战略,已经举办了三届的上海进博会就是这一战略的重要体现。

在美元大放水掠夺全世界的现在,以美元体现的贸易顺差(盈余)对所在国不再是贸易获益的体现,反而体现的是在美元体系下被美国掠夺数量的多少,体现的是国力受损情况。而这些贸易顺差(盈余)就相当于用美元废纸从中国买走的实物商品数量,这些废纸美元又会留在国内产生对应的通胀压力。

所以我们追求贸易平衡就相当于尽量将废纸美元挡在门外,尽量和其他国家形成物(实物资产)物(实物资产)交换,来尽量减少美元通胀掠夺带来的损害。

假设我们实现了贸易平衡,但是随着美元大放水的推进,我们对外贸易总额也会急剧增加,因此对外贸易中使用的美元数量也会急剧增加,这样必然会让留在我们手中的美元(外汇储备)对应急剧增长。急剧增长的外汇储备加上美元贬值必然会让我们货币——人民币面临强烈的升值压力,而人民币汇率剧烈波动又会引发贸易动荡,甚至会迎来金融战争。

以离我们最近的货币金融战争——亚洲金融危机来讲,就是在美元放水周期内美元大规模流入亚洲各国,推高了其国内通胀和外汇储备。等到这些国家接收了足够多的美元之后,美国又抽水从这些国家抽走美元,导致对应国家外汇储备骤减,汇率动荡影响贸易甚至正常经济运行,最终出现汇率贬值、经济崩溃、社会动荡惨遭美国掠夺的可悲结局。

所以以史为鉴,我们需要保持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避免美元贬值和外汇储备激增可能带来的汇率震荡进而引发贸易动荡,甚至造成经济动荡而被以金融战争的形式被攻击掠夺。

很多关注外汇的朋友应该知道,在之前人民币贬值压力周期里,央行启动了一系列逆周期调节政策,减缓了外汇流出压力,降低了外汇储备流失速度,使得人民币汇率保持了相对稳定。那么现在因为美元放水流入我国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周期里,我们同样可以反向启用这一系列逆周期调节政策,减缓外汇流入压力,降低外汇储备增加速度,使得人民币汇率保持相对稳定。

美元流入压力除了会影响人民币汇率形成人民币升值压力以外,还会对我国国内货币政策形成重要影响。因为增加的外汇储备在央行的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里会形成外汇占款,这里的外汇占款指是央行因接受外汇(形成外汇储备)而向国内市场(收汇公司)投放的人民币。这里对国内增加投放的人民币和公开市场操作(如逆回购、MLF 等)里增加投放的人民币一样,都会增加国内货币供应量。

比如国内近期在讨论最近一周央妈逆回购持续收缩是不是要收拢货币投放了?我们除了单纯考虑国内公开市场操作,还要考虑是不是因为近期贸易顺差(盈利)大增,导致外汇储备增加进而导致外汇占款增加,导致央行向国内市场被动增加货币投放量了?所以要减少公开市场操作的货币投放,以避免货币投放过多造成通货膨胀?

这一猜测是否正确,可以在 2 月 22 号左右央行公布的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里一见究竟。如果这一猜测成真,则意味着未来美元通胀放水周期里,央行货币政策会减少公开市场操作货币投放,来对冲因外汇占款增加的货币投放。

如果因外汇占款增加压力较大导致基础货币量投放较多的情况下,不排除央行通过压低货币乘数来控制市场中流通的货币总量。也就是说如果外汇占款增加较多情况下,不排除央行以提高准备金率及其他控制货币乘数的措施来控制货币总量。

世界通胀前提下的受益方向

美联储主席前几天表态在没有见到令人不安的通胀前不会加息。考虑到美联储已无降息空间(不考虑负利率前提下)只能加息,也就是说美国国内必然会看到令人不安的通胀。而考虑到美联储主席讲话里变动的前瞻指引一般主要是对未来三到六个月的判断。也就是说美联储认为二三季度美国有可能出现令人不安的通胀。

在之前美国放水通胀分析里已经讲过了,美元放水通胀压力因为美元的世界货币属性,其通胀危害必然由全世界来承担绝大部分。那么从美联储表态美国国内会出现令人不安的通胀来推算,那么世界范围内必然会出现更为恶劣的通胀。

在前几天新闻发布会上,央行副行长陈雨露表态我国物价水平在 2021 年大概率会保持温和上涨。这里特别说明一下经济学意义上的温和通胀和大众理解中的温和通胀并不一致。我们知道当 CPI 为正时就意味着通货膨胀,比如近几年 CPI 分别为 2.9%、2.1%、1.6%(倒序排列),在大众感受里可能属于相对温和的,但这不是经济学意义上温和通胀,在经济学定义里是爬行式通货膨胀。

毕竟如果 CPI 会稳定在 3% 以内,央行也没必要予以特别提醒,毕竟之前几年央行对物价的表态多是 “保持物价总体稳定” 又或者“对物价水平保持定力”。现在央行出来特别提示物价会温和上涨,大概率是央行预判今年 CPI 大概率会突破 3%,但是应该不会超过 10%,因为超过 10% 意味着进入了经济学定义上的奔腾式通货膨胀。在经济学定义里,通货膨胀按照严重程度一般分为:爬行式、温和式、奔腾式和恶性通货膨胀。既然央行表态通胀大概率是温和式的,那么对应 CPI 应该在 3%—10% 之间。

对于温和膨胀对大家生活影响程度,大家大概率会估计不足。这里提醒一下大家,要考虑到过去两年虽然是爬行式通货膨胀,但是也出现了猪肉价格翻几番暴涨局面。如果通货膨胀更加严重,那么也必然出现更多商品物价的暴涨局面。

既然中美央行都认为今年大概率是个通胀大年,而我在前一篇《2021 年展望》里也说了,今年关键词应该是 “拨乱反正”,传统上 A 股依靠白酒消费的防御性股票和美股依靠“字母组合” 的进攻性股票来抵御通胀将是不可能。因为我们在前面讲了美国之所以向实体经济放水,就是为了减缓贫富差距极化,而 A 股白酒 “消费” 和美股 “字母组合” 本身就是贫富差距极化的代表,会被精准打击,自然也就无法像之前一样起到抵御通胀的作用。

那么这波放水投向实体经济通货膨胀,在那些标上会反应最为明显呢?

人类社会必需品——“粮食”。

这里的 “粮食” 有两重含义,一重是指我们日常吃的粮食,另一重指是工业生产所需要的“粮食”——大宗商品。

考虑到食品 “粮价” 在这几十年来一直政府关注的 “红线” 指标,且我国主粮能够自给自足并储备充足,预计主粮价格上涨不会太过夸张。但是我国对外依存度较高的副食品,如食用油、肉类等将会迎来明显上涨。

相比于人类对食品 “粮食” 的消耗有限和政府对 “粮食安全” 持续数十年的重点关注,工业 “粮食” 价格的暴涨可能更值得关注。因为我国世界工厂产业链的地位,导致了我国呈现了 “两头在外” 产业特征,即工业原料进口、工业制成品出口两头在外的产业特征。

因为我国 “工业粮食” 对外依存度较食品 “粮食” 更大,预期 “工业粮食” 价格管控难度远高于食品“粮食”。所以预计工业大宗商品,特别是矿产会成为美联储放水影响最大的领域。大宗商品及矿产类资产及股票值得关注。

另外单就 “通货膨胀” 本身而言,离放水源头越近的产业越会收益。之前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放水首先承接是商业银行,其次是占据银行贷款份额最多的房地产业,所以每次央行放水受益的都是银行和房地产业。其外在表现就是央行一放水,“房价”就暴涨。

但是在国家 “银行让利” 和“房住不炒”的战略指导下,银行和房地产业都迎来了持续数年的精准调控,并未从央行放水下获益。例如去年新冠疫情爆发后,央行启动了大规模放水,但是银行收益水平和房地产商日子并没有好过起来,反而是不断有地方房地产商破产和头部房地产商公开 “求救” 的新闻。国内大多数地方并没有因为承接了央行 “放水” 而房价暴涨,少数出现房价 “暴涨” 新闻地区多是利益相关者 “抱团哄抬” 房价所致。

毕竟作为房地产产业链上大鳄的城投和房地产商都难以度日,反而 “寄生” 在前者身上的中介和炒房者反而能大发其利是很难成立的。

而且这次放水不是央行从公开市场操作放水,而是央行通过外汇占款被动放水,在这里放水产业链上最先接到 “水” 应该是出口业务占比较高的制造商。所以除了大宗商品及矿产类外,出口占比较高的资产及股票也有望受益于此。

结语

通胀对人类社会本身是痛苦,就像王朝末年动乱会对人类社会造成重大伤害一样。但是痛苦本身就是 “破茧重生” 所必须经历的一环,就像王朝末年动乱会孕育出和谐安定的新王朝一样,人类也必须经历痛苦的通胀才能摆脱美国(美元)对人类发展的桎梏。

破然而后立!

知乎用户 lili 发表

这样印钱和放水法哪能不物价上涨,看看那些新能源白酒的股票炒的,钱哪还有多值钱

知乎用户 褚艾陆 发表

我估计很多人点进来的目的是想抄作业。

我的作业是这样的,多年以后回头看一下,检验自己键政多年水平有没有提升,也请各位批评指正。

逻辑: 在通货膨胀的周期里,最赚的是贷款,最赔的是放贷,早花钱的赚,晚花钱的亏。如果在通胀的起点贷款买房,你会发现在还了房贷之后再也买不起房子了,这时候的贷款就像做慈善。如果这时候你存了 100,一碗大肉面 20,存了三年连本带利一共 110,而大肉面涨到 40 一碗,是很亏的。

但我的知识有限,解决方案只有几种思路,说穿了无非是买房,买股票,花钱。

1,如果你是应届毕业生,首套房的首付比例是很低的,如果有刚需,不妨大胆一点早点上车,反正房子是用来住的,你总得买房,哪怕最后没跑过通胀,那这东西你也迟早要买。如果你是炒房客,那你自重,哪怕是几年内房产税不出台,几年后出,到时候刚需不足,房子砸手里你又不住,又得不停交税,真的是关门打狗。

2,如果你是股民基民,反正去年我这种臭手都能盈利 30%,但是 A 股太尿性了,你只能选一些你了解的行业。另一方面推荐港股,比如你刷不刷 B 站?打不打游戏?经济如果不景气,是不是会有口红效应?日本经济萧条的时候,游戏和赌博是不是蓬勃发展了?那买啥应该挺容易思考的吧,至于怎么开户自己查去吧,有那种不需要门槛的。

3,花钱。真的,做个好人。挖掘你的消费需求,把它们分级,如果有必不可少的就赶紧买。某呗最烦的用户是哪种?就是预支巨大,但是还款准时的。因为一分钱都没让她赚到。如果过了还款日还没还上,果断问朋友借,不能让那玩意儿赚咱们一分钱。

4,玩游戏代替一些没啥用的消费需求,因为游戏带来的愉悦感是性价比最高的。当然我推荐的是买断制游戏,不是让你去玩氪金抽卡手游。虽然我是手游从业者,但是希望大家去玩一些国产单机游戏支持一下他们,毕竟这么急功近利的时代,能坚持做单机的人真的很值得敬佩。

知乎用户 哈斯塔 发表

我一直持有的农业基金不知道能不能涨一涨呢,2020 年一直跌

知乎用户 家蒙政 发表

影响?影响很直接啊!你去菜场超市买点菜就知道了呗。

刚刚还在跟人说呢,五花肉要四十多一斤了。

宁可居无竹,不可食无肉啊!

最便宜的青菜都要五六块一斤了。

知乎用户 AIRobot5 发表

值得关注的一句话是 “… 持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
这话听起来有点像股评,不像是在表态。

换句话说,大幅上涨是可能的,持续上涨也是可能的,持续大幅上涨也是可能的。

我说过,2021 年,输入性通货膨胀就会到来。全球大规模派发现金。钱能干什么?当然是买东西,去哪里买?当然制造业大国。

现在是船运障碍,一旦货运通畅,贸易项下的外汇将会大量涌入。CPI 和 PPI 将被拉动。

关注 AIRobot5,前瞻新时代的经济。

[AIRobot5:今天股票的上涨,谁是真正的赢家?​zhuanlan.zhihu.com

](https://zhuanlan.zhihu.com/p/345085540)

Benjamin Lee/ 人工智能创业团队 AIRobot5 创始人
于 2021.01.19

知乎用户 与世界为敌 发表

油条的价格涨了是因为炸油条的要吃猪肉

所以清真的油条能保持原价吗?

知乎用户 在行云里 发表

这个问题比较吸引阴阳人哈。

不带立场的说,如果大家至少了解一点经济学,也该知道这件事情的源头是什么。

当然可不敢提那个国家的名字,一说就是转移矛盾,是要被骂的,所以也只能说是我们自己的问题。

虽然别国仗着自己是国际货币老大,不考虑全球市场疯狂印钱发钱,货币贬值,成本转嫁给全世界裹挟着大家一起印钱,导致全球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又不控制疫情任它自由发展,导致咱经济外循环受重挫。

(抱歉,我知道现在不能提疫情,要提也只能提国内的,一说国外疫情围疫救中的帽子就飞到我头上来了,尽管确实是别人不作为导致我们今年不得消停,外贸也做不起来,但那是不能说的,多破坏国际关系啊)

为什么我们不学学别国多印他个几万亿发到每个人手上呢?

虽然超发货币的后果就是资产价格升高通货膨胀加速贫富差距,但是他看上去公平又可靠,老百姓不仅不明白后果,还会替它叫好呢。

每人发它个几千块钱这得多民主呀。

总不至于现在物价上涨了只敢阴阳几句自家人,还为别国的经济控制手段叫好,什么叫做被人卖了还给人家数钱啊?

知乎用户 松仁饼 发表

先列举一下个人认为 2021 将会发生的客观现实,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合理的逻辑推演。

1、2021 年新冠不可能快速消退;

2、世界范围内货币泛滥;

3、全球范围内的贫富差距将进一步加大;


下面是基于以上三点进行预测:

1、科技产业会持续利好。

直接相关的包括且不限于生物工程、医疗医美、医药保健、器材设备等;配套相关的如互联网、信息化、仓储、物流、新能源等;基础相关的如粮食、化肥、农药、种子、电力、材料等。

直接和配套相关的偏向的市场导向,基础的偏向政策导向。

所以,可以持续关注三农、医疗、基建、市场准入相关的政策。热钱的涌入可能捧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巨头,普通人选对了就可以坐上电梯。

2、物价普涨。

泛滥的货币肯定会涌入大宗期货,传导至消费端就是物价、房价等全部普涨。

由于全球范围内生活成本会进一步高企,所以社会内卷化必将将进一步升高**。**

这种环境对中层和底层的民众压力会更大,利好直播娱乐、酒精饮料、游戏、玩具等低门槛的 “奶头乐” 行业。但是与生育相关的产业,比如交际、婚庆、计生、母婴等,会造成持久的影响。对教育的影响犹未可知,短期可能提升,但长期会受大盘缩水的影响更甚。

对传统行业来说,可能会出现挖煤的矿工烧不起煤的严峻问题。消费意愿的降低会直接导致内循环瘀滞,扶贫工作面临严峻挑战。这种情况利好大数据、数据分析和销售渠道,这也是为何各个大平台扎堆进入卖菜市场的原因,但是治标不治本。

金融领域可能会经历最好的也是最坏的浪潮时代,血雨腥风是免不了的。散户可能会遭受有组织的洗劫计划。不要指望着被保护,现在所有的人都想让别人为自己的超发货币买单。

3、社会公平将会进入议程。

由于货币泛滥和通货膨胀,各国都必须想办法稳住国内的环境,至少转移底层对政府的矛盾。所以,强权政府会启动对巨头们的 “反垄断”,对地主阶级的再分配。但二者必将反抗并转嫁矛盾,这就尤其考验政府的治理、执行和宣传水平,以及对弱势群体的保护。

但政府缺失的国家,可能会导致巨头进一步做大,进而引发社会整体动荡,甚至是地区冲突。

对于人口较多或人口爆炸的区域,如东南亚、印度,非洲、中东这些区域,预期会出现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对于我们来说,尤其需要注意印度方向可能会出现雷霆反击的情节,中亚方向可能出现的极端主义势力抬头,以及非洲投资可能遭受的重大损失。

我国的大环境将会遭受多方面多维度的攻击,需要在重重迷雾之中把握主要矛盾,认准航向。

知乎用户 某用户 发表

感觉说了一句废话,这还需要解读?

影响就是明年再不涨工资,吃鸡蛋灌饼都不敢再加蛋了。

知乎用户 布尔乔亚 发表

一方面扩大生产,一方面物价上涨。

越努力工作,越吃不起饭!!

真 TM 讽刺。

知乎用户 温酒 发表

很多人都喜欢问我,为什么他们拼了命去工厂里造洗衣机,

我一直觉得很难回答他们这个问题。

因为答案实在太简单了。

他们去造洗衣机了,当然没猪肉给他们吃了啊……

洗衣机是 GDP 的一部分,但不能当猪肉吃啊……

所以 GDP 猛涨,但他们没猪肉吃啊……

这不是显而易见的吗?

那为什么还难回答呢?

因为这么显而易见的道理都看不懂,那我怎么回答他们的问题,才能让他们看得懂?

你告诉他们,越是跑去以工代赈,就越没有猪肉吃,他们会说你何不食肉糜啊……

知乎用户 被禁言了 发表

以后韭菜们连韭菜都要省点吃了。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是不是中国大部分行业的工资已经不会再增长了?

品葱用户 巴比伦花园 提问于 12/17/2020 除了互联网,金融等高薪产业,是不是大部分职业的工资水平已经基本定型了?未来也不会再增长多少了? 随着中国GDP增速一年年放低,世界经济一年年低迷,中国的工资基本就这么定型了? …

中国和美国差距到底有多大?

品葱用户 Hacker94917 提问于 11/12/2020 墙内的说法都是无稽之谈,大多都是写给小粉红yy的。那么中美在军事,经济,科技方面实际差距有多大?如何用一个简明的栗子概括? 品葱用户 dogg0五入拖拉曼 评论于 中国落后韩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