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上海再降社保费率 2.5 个百分点?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chenqin​ 发表

这已经是上海市三年来第二次降低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了,上一次降低发生在 2013 年 10 月,从 30% 降低到 29%,在 2016 年 4 月进一步降低到 28%。从正面看,降低费用当然可以降低企业负担,但从反面看,此举似乎又会降低上海市的养老金征缴收入,为未来上海市的老龄化埋下隐患。

事实真的如此吗?恰恰相反,通过降低社会保险缴费率,上海市甚至可以直接增加社保收入

公共财政学中有一条拉弗曲线,说的是当税率为零时,政府不能收税,税收为零;而税率上升到 100% 的时候,企业选择不开工,税收仍然为零。在 0% 到 100% 之间,税收为正值,且会有一个最优税率使得税收总数达到最大。

一般来说,拉弗曲线前提还是比较理想化的,他认为政府可以有效地对企业和个人进行征税,不存在逃税的现象。而当逃税现象存在时,我们可以更好理解税率变动对总税收的影响——税率每提高一点,都有一些本来交税的企业宁愿冒着被罚款的风险也要停止交税,当税率超过最优时,边际上企业逃费带来的税收减少多于缴费的企业的税收增加,此时减少税率反而能增加总税收。

来看看上海的实际情况。2012 年,上海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征缴收入为 1217.86 亿元,(上海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网),而当年上海市劳动者报酬总额为 8389.14 亿元(上海统计年鉴 2015),征缴收入仅为劳动者报酬总额的 14.5%。

可是,2012 年的政策缴纳率明明是 30%,为何真实的缴纳率只有 14.5% 呢?

这里包含多种原因。

第一条原因就是养老金缴纳的算法。通常养老金的缴纳需要有一个根据平均工资确定的「缴费基数」 ,低于缴费基数 60% 的,按照 60% 来缴;高于缴费基数 300% 的,按照 300% 来缴。因此,当高收入群体的工资水平对平均工资影响很大时,60% 到 300% 的截断必定会造成「平均缴费工资」低于「平均工资」。

这第二条原因,就是企业选择不缴纳、少缴纳养老保险费用。

这样的逃费首先体现为「不参加养老保险」。2012 年上海市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职工为 947.98 万人,但同年上海市所有从业人员总数高达 1300 万人以上,即使扣除 50 万农业劳动者,也有四分之一从业人员根本没有参与养老保险

即使是那些参加了养老保险的企业,也可能「少缴养老保险」。根据 2012 年上海市城市调查总队的微观数据,我们可以算出个人缴纳的养老金占个人工资收入比例的分布——我们仅研究当年平均工资的 60% 到 300% 之间的样本,并且考虑到漏报和错报现象,去除了缴费率为 0 的样本和缴费比例超过 10% 的样本,后者可能是错误理解了问题,将雇主缴纳一并计算在内了——在这种情况下,所有样本的个人缴费比例都应该等于 8%,但****实际分布如下图

可以看到,个人缴费比例的分布确实在 8% 的位置达到了最高。同时,在 8% 的左边,有一大群人的实际缴费比例在 4% 到 8% 之间,这有可能是通过降低应税工资额,同时在别处把工资补齐的方式达到的。不管怎样,这一群人的实际养老金个人缴费比例,仅有 5.8%,低于政策缴纳率四分之一。

有四分之一的城镇职工不参加养老保险,参加了养老保险的又少缴四分之一,两者叠加,真实的缴纳率就只剩政策缴纳率的一半左右了。因此,2012 年的真实的缴纳率只有 14.5%,丝毫不让人意外。

接下来的问题,是这样的缴纳率和政策缴纳率之间是否有关系?换句话说,如果政策缴纳率减少了,真实的缴费水平会如何变化?这篇文章(zhenjiang.gov.cn 的页面)给出了一些参考。

2003 年底,上海市推出了上海市小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称之为「镇保」,区别于要缴纳 37% 工资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城保」),「镇保」仅需要企业缴纳职工工资的 25%。对于原本因缴费率较高而不参保的市郊企业,「镇保」可以说是一种量身定做的社会保险制度了。

那么,随着政策缴费率较低的「镇保」被普及到市郊企业,这些企业的实际缴费率如何变动呢?文章发现,继续参加高政策缴费率「城保」的企业,真实的缴费水平进一步降低,从 16.01% 下降为 14.57%;然而,那些参加了低政策缴费率的市郊企业,真实的缴费水平反而从 5.8% 上升为 6.77%,虽然****政策缴费水平在下降,但企业的真实缴费水平反而上升了

这一篇文章(中国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的参与激励 –《经济研究》2013 年 07 期)则通过不同地区的政策缴费水平差异计算了政策缴费水平对真实缴费率的影响,结果也是类似的。文章发现,将较高的政策缴费率下调 5 个百分点,可以使实际缴费率提高 0.48-1.35 个百分点,反而可以增加社保基金收入

事实上,就算不看这些研究论文,从最粗略的统计数据里我们也能发现政策缴费率和真实缴费水平之间可能是负相关关系,2012 年,每一名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缴纳了 12846 元,占当年平均工资 56300 元的 22.8%;而在 2014 年,虽然政策缴费率下调了 1%,每一名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的缴费水平却上升至 24.5%(上海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网)。

与其制定一个难以达到的高社会保险缴费水平,同时容忍大量逃费,还不如降低政策缴费率,减少逃费,甚至还能使得养老金真实缴费提高,这就是上海市一再降低社保缴费率的简单动机。

知乎用户 Lv Winston 发表

3 月 29 日补充

在这个问题上,我不同意

@玄不救非氪不改命

的观点。把大量退休员工一次性转到社保中心时,国有企业或国家都没有向社保中心一次性支付过社保款。这批退休员工为国有企业,也就是为国家工作了一辈子,他们退休以后理应由国家来为他们的养老负责。但实际上,这批退休员工的养老金、医疗保险都是在用新人缴纳的社保费填充。这也是造成老的工业中心城市,比如上海,很早就出现社保空转的重要原因。这也是为什么上海的社保缴纳比例会比其他地方高的重要原因(上海十几年前社保就出现了缺口,所以上海有全国独有的社保审计,所以上海会发生社保案,但即使这样,仍然有缺口,只能让企业来负担)。

以前国家穷,可以要求整个社会,特别是企业来负担。现在国家经济实力明显改善了,以前欠的账不应该适当的还一点吗?怎么就是 “用国有企业的钱,去补贴私人老板,其实就是变相侵吞国有资产” 呢?

-—————————————— 分割线 —————————————————-
谢邀!

由于上海是老工业城市,有大量的离退休人员,因此,上海的社保费率一直处于全国绝对领先地位。以 2013 年上半年为例,当时上海的社保缴费比例如下:
养老保险:个人 8%、企业 22%;
医疗保险:个人 2%、企业 12%;
失业保险:个人 1%、企业 1.7%;
生育保险:企业 0.8%;
工伤保险:企业最低 0.5%
企业与个人合计:48%

同期北京:
养老保险:个人 8%、企业 20%;
医疗保险:个人 2%、企业 10%;
失业保险:个人 0.2%、企业 1%;
生育保险:企业 0.8%;
工伤保险:企业最低 0.2%
企业与个人合计:42.2%

同期广州:
养老保险:个人 8%、企业 12%;
医疗保险:个人 2%、企业 8.26%;
失业保险:个人 0.5%、企业 1.5%;
生育保险:企业 0.85%;
工伤保险:企业最低 0.9%
企业与个人合计:34.01%

2013 年 10 月 1 日起,上海下调社保缴费比例:
养老保险:个人 8%、企业 21%;
医疗保险:个人 2%、企业 11%;
失业保险:个人 0.5%、企业 1.5%;
生育保险:企业 1%;
工伤保险:企业最低 0.5%
企业与个人合计:45.5%
总体下降了 2.5%,但仍然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这次下调:
养老保险:个人 8%、企业 20%;
医疗保险:个人 2%、企业 10%;
失业保险:个人 0.5%、企业 1%;
生育保险:企业 1%;
工伤保险:企业最低 0.5%
企业与个人合计:43%
虽然又下降了 2.5%,但仍然高于北京 2013 年的标准,也明显高于人社部今年 2 月底公布的当前我国社会保险五险费率合计为 39.25% 的标准。

知乎用户 温酒 发表

8090 后下岗潮要来了,你们给我顶住!

什么,顶不住了?
给我创业去顶住!

什么,创业的都倒闭了?
给我活过来顶住!

什么,税太重活不过来?
给我减税顶住!

什么,营改增以后还要亏钱?
给我减少社保金顶住!

什么,你也想少交点社保金多点到手?
你能帮国家解决下岗人口问题吗?不能的话,你想个屁想,滚!

知乎用户 烙饼 发表

**谢邀。我想说的是,上海不应该降费率。**这是一个暧昧的结论。

以下具体说说。

如果宽泛的问我怎么看待上海降费率的问题,有很多观点可以提出来,涉及的内容很多,既有制度机制上的问题,也有管理上的问题。

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是降费率会不会减轻自己的负担,以上都有答案,不是直接降低个人缴费率,而是降单位缴费率。有专家也说,虽然没有直接降,但是企业减负了,个人一定有好处。我不知道这个利益传导的逻辑说不说的通,但是从中多少可以品出一点意思,略去不表。

除了这个大家广泛关心的问题之外,**我最想说的是,上海(包括其他地方)不应该降费率。我这里单讲养老保险,**因为社保费率大头是养老保险(养老保险费率占五险费率的一半还多),有降费空间的也主要是养老保险。

一、一些情况

在阐述理由之前,我想有必要先综述一些基础情况。

我们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现在分为三个部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后两个保险略去不表。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采用的是统账结合的制度模式,就是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单位缴费,一般是工资总额的 20% 进入统筹账户,个人缴费 8% 进入个人账户。**在制度设计上,初衷大概是考虑以统筹账户搞现收现付(pay as you go),即当期缴费收入用来发放当期养老金,个人账户部分搞积累制,类似银行存款。**以国发 [1997]26 号文为标志,97 年正式建立统账结合制度,改革后相当一个时期内,决策层的思路都是要做实个人账户(见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规划纲要,国发[2000]42 号,国发[2005]38 号等关于做实个人账户的表述)。主要办法是利用财政资金把个人账户做实,并且在一些省份开展试点。随着做实个人账户产生了一个社会热议话题——养老金空账。这个概念是随着做实个人账户相伴而生的,具体数字众说纷纭,但把所有人的个人账户都做实至少要几万亿是必须的(主要是弥补改革前没有缴费的“老人” 和“中人”的个人账户)。其实 “空账” 还是 “实账” 本身就是个相对的概念。你要做实,就有空账;不搞做实,去搞名义账户,或者叫搞一个个人权益记账工具,就没有空账的概念,这是制度设计的问题。

后来,东北等十个省市在搞做实个人账户试点之后,有很多问题暴露出来,将大规模资金沉淀之后影响了养老金发放,投资运营的压力也很大。在这种背景下,做实不做实逐渐从学术讨论上升到政策决策日程。

在我个人看来,做实个人账户不仅需要调动巨大的财政和其他资金资源,而且对投资收益的要求非常高,要在参保人整个生命周期内使个人账户收益跑赢通胀率是不可能的,管理成本过高,效率非常低。而且,无论以什么样的制度模式,无论设计多么精巧,养老保险制度最根本的原理还是代际养老,一代人养一代人,这个基本原理是不变的。想在生命周期内靠存款的方式平滑代际赡养比的波动显然是太想当然了。

所以,我接下来的讨论都建立在这样一个前提下:我们的制度是现收现付的。

二、什么条件下可以降费率

**在现收现付的养老保险制度模式下,理想的状态是费率和养老金待遇都应该是浮动的。**正如上文所说,做实个人账户模式的积累制并没有办法做到代际养老负担的平滑,那么就没有必要在制度中沉淀过多的资金,前提要保证当期及未来一个时期内养老金的正常发放和适度增长的能力。在制度赡养比(在职人数 / **退休人数)较高,基金收支结余充盈的条件下,就有这个空间和必要对养老保险费率进行调整。**如德国,他的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的比较好,就有调整的空间,甚至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背景下调低了养老保险费率。(德国联邦政府计划调低养老保险费率 – 财经 – 人民网)同时,养老金的计发办法也应根据基金的收支状况进行自动调节,如瑞典近年的改革就在其养老金制度中设置了调节因子,这个调节因子能根据基金的收支情况自动调节养老金计发规模。**应该说,费率和养老金计发的调整机制应该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这种互动在本质上是退休人员和在职人员在权利和义务上的一种调和。**在危机中凋零的希腊,养老金替代率竟然超过 90%,不工作的老年人与工作的年轻人收入几乎一样,这种责任分担明显是失衡的,显然不公平。

所以,说来说去,养老保险费率降低的前提很简单,就是基金是不是足够充盈以支付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并保证养老金适度增长。这里我想举两个简单的指标,**一个是财务指标,就是养老基金情况。二是制度赡养比情况,这个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制度的可持续能力。这里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经济增长速度,但这里我更愿意把经济平稳增长作为一个前提。**因为在我看来,经济状况是根本的,一旦经济不行了,无论年青还是年老,只有同舟共济,那个时候很多政策都不再是机制性的。

当然,这里还要说明的是在什么情况下,降多少,这种问题我没办法回答。原因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没有费率和养老金调整机制,全部要靠行政决策,过去十余年每年养老金增长 10% 都是行政决策,没有参考指标;降费率也没有。现在养老金调整多少,费率降多少,主要还是行政决策,无法预测。

三、上海应该不应该降费率

在降费率之前,上海养老保险费率为企业 21%,个人 8%。

(一)上海养老保险制度赡养比情况。

根据上海市统计年鉴,2013 年 60 岁以上人口为 387.62 万人,18-59 岁人口数量为 1044 万人。赡养比约为 2.7。同期,全国 65 岁以上人口为 13161 万人,15-64 岁人口为 100582 万人,赡养比为 13.1。另外,根据我掌握的数据来看,上海市养老保险制度赡养比(即制度内参保缴费人数除以退休人员人数)约为 2.56,在全国排名上游偏上,低于全国平均。制度赡养比高于上海的省份既包括广东、浙江等已执行多年低费率政策的省份,也包括陕西、新疆、贵州、西藏等按全国统一费率执行的西部省份。

另外,从趋势上看,上海市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多年来一直为负数,而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近年来保持在 4.9%-5.1 之前,上海人口结构老龄化趋势十分明显。

从这个角度看,上海养老负担仍然很重,而且并没有缓解的趋势,所以上海在全国率先调低养老保险费率似乎理由不足。

(说明:制度赡养比是一个更准确的衡量指标。至于多高的制度赡养比是足够用的,取决于制度的目标替代率。简化计算,如果目标替代率是 56%,企业和个人的费率之和是 28%,那么制度替代率达到 2 就可以平衡。举例而言,如果当前社会平均工资是 1000 元,目标替代率 56% 意味着平均养老金为 560 元,费率是 28% 的情况下一个在职参保人一个月缴费 280 元,那么当月 2 个在职人员就可以养活 1 个退休人员。)

(二)上海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状况。

从上文可以看出,上海在人口结构上并不乐观,但是不是因为经济发达,基金更为充盈的条件下的降费率呢。似乎也不是。

根据上海市财政局公布的数据,2015 年上海市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 1953 亿元,同期收入 2135 亿元,扣除财政补贴后收入为 1829 亿元,扣除财政补贴后制度本身当期收不抵支。从基金滚存结余规模上看,上海 2015 年末养老基金累计结余 1111 亿元,约为 2015 年基金半年支出。并不富裕。

从趋势上看,上海市近年滚存结余增长速度不断下降,而养老金逐年刚性增长。可以说,上海养老基金的收支状况至少相对其他地方而言并不乐观。

综合以上两个指标,可以说上海率先降低养老保险费率的理由不充分。

当然,在这里我并没对 **21% 或者对 20% 的费率是不是真的高做出评估。****我更愿意强调的是不同意上海率先降费率,在讲上海的情况时我也更愿意强调相对性。**这主要是因为我认为一个地方调低不调低费率必须要考虑到制度发展和管理的规范统一。

**社会政策要讲公平,必然包含了地区间的公平。**在我国这样的单一制国家,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弥足珍贵,这需要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政策的统一性,尤其是税负和社保制度。如果各个地方的社保缴费率不能统一,那将会造成绝对的不公平,统一市场无从谈起。

以广东为例,即使在 12% 的单位降费率下,其养老保险基金仍然有大量的结余。这些结余主要是外来务工人员参与就业缴纳的,这些人在广东就业缴费,但极少人在广东领养老金,其养老负担也随之从广东转嫁到其他省份。也就是说,在这部分庞大的人群上,广东的基金是只进不出,其他省份是为广东买单。这本身就不公平,况且广东还调低费率,造成税负洼地,人为造成了不公平竞争。

就业人口是流动的,如果地区擅自调整费率,就会形成一个漏斗,能多收的地方不多收、开口子,收不到钱的地方经济搞不上去又要承担养老金负担。所以,我认为无论从保险的大数法则、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还是现实的紧迫性上看,统一的模式、统一的政策、统一的费率、统一的管理都是我们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不能把养老保险这种保命事业简单的与地方减轻企业负担、招商引资、促进经济,甚至和供给侧改革联系在一块。这是一种绑架,也是短视行为。建机制是百年大业,为了保 GDP 的半个点,坏了规矩的事干了这么多,应该休矣。

聊到了这个地步,**我已经不想对调低一个点是不是合理下结论。因为上海包括广东、浙江这些低费率的省份都没有资格调整费率,无论是上调还是降低都应该由中央政府统筹调整,这也是中央政府的职能。简言之,地方政府是不允许调来调去的(国务院有明文规定)。无奈地是,在现有的制度模式下,地方擅自调整的现象几乎是难以避免的。**要深化改革,而且这也不单单是养老制度的问题。

李克强总理在两会答记者问的时候说,允许地方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社保费率。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降费率减负的呼声不断高涨的情况下,总理可能也等不得了。

知乎用户 玄不救非氪不改命 发表

不仅是上海,其他一些省市也开始新一轮降低社保缴费率。基本都是只降低企业缴费率。所以一些人放着中央文件不看,还幻想到手金额能够多一些的话,可以洗洗睡了。
逾 12 个省市出台降低社保费率措施

但奇怪的是,有些人又产生了另一种幻想。那就是降低社保缴费率不会影响社保水平。例如《京华时报》发了篇文章,叫做《五险一金可以调,社保水平不宜降》。真是奇闻怪事。交钱要少,拿钱要多,对于这位记者朋友,我只有一句老话:“72 个处女你要不要?”
五险一金可以调,社保水平不宜降

说这种话的人,有些用心是好的,是善良的,无非是不懂经济学常识,以为大不了国家可以印人民币给大家发社保嘛。有些人就是别有用心,先给广大无知群众灌输调低社保缴费率也不会影响社保水平,等到国家的社保统筹账户支撑不住了,跳出来质问 “钱去哪儿了?”,一定也还是这些人。

有些姿势水平更高的人,打的是另一个算盘。这边降低企业的社保缴费率,那么空出来的部分怎么办?划转国资去填补降低社保缴费率留下来的窟窿。私人老板少交的社保,让国有企业去填,这等于就是用国有企业的钱,去补贴私人老板。其实就是变相侵吞国有资产。只不过这一轮吃相稍好,资产阶级人人有份。

当然,变相侵吞国有资产,这种事情,理论文章是要做足的。有些姿势水平再高一点的人,自然是把锅甩给 1997 年以前的旧体制。有人讲:“在此之前企业和职工并没有养老保险交费,这些职工进入新的养老保险体系,是作为视同他交过费来对待的,从而造成了后代人必须提高缴费率,来补充老人未交费造成的缺口”。这种话,通过各种媒体讲得多了,一些人也就信了。

但实际上,1997 年以前,国有企业的社保主要是单位自行承担,有些单位,为了解决社保问题,通过自行开办医院等附属机构的形式,以实物方式供给。这些本单位离退休人员、本单位附属福利机构,当然是由当时在职的人员在养,他们当然应该视为交过费了。这么合情合理的事情,怎么就把锅甩到这批人头上了?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有利益集团为了推动降低社保缴费率,正在千方百计制造舆论,误导政府。制造舆论不用说了,把社保说成 “庞氏骗局”,在知乎上就有不少,甚至有人借机兜售商业保险的。比较可怕的是误导政府。

比如说,两会期间新闻发布会,有央视记者是这么提问的:
我们不妨看一个,如果一个职工工资条上一个月的收入是 8000 块钱的话,那么实际收入到手的实际不到 5000 块钱,3000 块钱都去缴纳五险一金了。

李克强答如何解决 “工资 8000 元到手仅 5000 元”

但这根本不合实情。按照 8000 元税前工资计算,扣完社保和所得税,到手仍有 6000 元以上,何来不到 5000 块钱之说?

如果仅仅是一个央视记者,还能说是工作疏忽,问题是,总理去海南问工人,工人也是这么说的:
更令符朝荣感动的是,李克强总理在与他握手后,还仔细询问其月工资情况,“我回答说,我账面工资是 8000 多,包括公积金、社保、风险金等,发到手上的是 4000 多。”

李克强问港口工人工资 答:账面 8000 多 到手 4000 多

顺便说一句,这个港口工人,现在已经是海南港航控股有限公司的党委工作部副部长了。
党委工作部纪检监察室联合召开 2016 年部门工作会

最后,再看一看我们新闻工作者的节操,以下是不同时段凤凰网财经频道关于社保的文章:
这是 2011 年的新闻:
有很多网友表示,当看到自己工资条上那一系列的扣款时就会感到心痛,所以索性不看。其实这是一种误区,除了那些如因缺勤、任务不达标、差错等原因被 “不幸” 和“本不该”被扣的扣款之外,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三险一金” 扣款实则是一种 “定期储蓄” 式的好事,它的背后是企业为员工付出的三倍于此数额的福利。

教你看懂自己的工资条:三险一金扣款是好事 别心疼 (2)_财经

这是 2016 年的新闻:
社保账户里的钱仅仅名义上是你的,但是你并不具有真正的使用权。说白了,社保就是一种工资税,被政府生生给抢走了
其实,政府社保与臭名昭著的庞氏骗局本质上并无区别,都是拆了东墙补西墙。更加恶劣的是政府社保是强制性的,而庞氏骗局毕竟不会强迫你参与。庞氏骗局没法持续维持下去,政府社保当然也不例外。“工资 8000 元到手仅 5000 元” 的真相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们国家的税负太重了!

我国的税负比例,曾长期占据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第二,现在也依旧很高。
2015 年全国税收收入总额 12.49 万亿元,当年 GDP 总额 67.67 万亿元,占比 18.46%
对比近邻日本,2015 年 GDP 初次速报 498.9 万亿日元,当年税收预计 54.5 万亿,占比 10.92%
我觉得,讨论具体的制度设计或者税率,不如直接看结果,结果是最说明问题的吧。
这是税收,税收当中企业承担了多大的比例呢?想想就知道。

再看看社保。社保本质上也是一种税收,美国版的 “社保” 就称为“薪资税”,主要用于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社保本身发挥的作用,在收入调节上的功能也远大于风险保障的功能。

所以,社保现在的意义到底有多大?
养老保险,领取制度一直在变,现在说是劫 “富”(其实是中产)济贫,应该也不算夸张吧?
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确实是有用的,但是医保是有范围的,解决问题的层面和尺度是有限的。
生育、失业、工伤保险,一方面本身缴费少,另一方面不是面向所有人的,暂且不论。
敢问各位深明大义的高手,如果可以选择不缴社保,或者社保改为税后扣缴,您还愿意交?
或者,假如您现在开始独立创办企业,在给员工缴社保的问题上,您的真实心理认识如何?
目前社保缴费比例高,已经是政府都公开承认的事实了,而且这个高比例是由企业承担大头,并且被国家 “统筹”(那就等于变成直接的财政收入了)。

所有的高额税负、沉重的社保负担,最终都会转嫁到消费者的头上。
所以,为什么中国江苏产的东西,在美国买比在四川买还便宜?
因为价格中的一半以上是税负成本再加上高额的房租和运输成本,以及国内日趋昂贵的劳动力成本,当然就是价高质量又难以保证了。
为什么企业对投入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和产能升级一直没有兴趣?
国内产品的质量安全,难道还需要一一细说?只要有足够购买力的人,我相信大多数都会愿意先选择优质的进口产品,国产现在确实也有部分精品,但毕竟还不够有代表性,更多的还是让人担心和烦恼,选国产货的主要理由,可能就是价格。但是,高额税负、高租金、高运输成本这些只要还在,企业如果想搞研发创新,搞技术升级的巨额成本,就会使产品完全丧失竞争力。

现在最大的战略是什么?供给侧改革!
就是要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不是只做量,是要做卖得出去的东西。
那么,通过减轻企业负担从而降低商品价格,当然是一条可以尝试的路径。
于是,还利于民,现在的营改增也好,降低社保比例也好,都是这样。
当然,这是个美好的理想,在过程中还可能遭遇通缩压力和技术升级的迟缓。
但是,有行动就是好的,否则我们的企业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必将一批批阵亡。

以上。
根据各位的指正,修改了部分有明显不妥之处的地方,维持原主旨不变。

知乎用户 何晔 发表

玄处的答案有点外行,1997 年之前的人没有缴纳社保,他说交给国家了就视同交过社保了。但问题是,国家有没有把这部分钱划给社保?因为没有划,所以他现在要用国有资产划拨来填补窟窿。
或者更简单的说,社保成立之前的人,养老费用这笔钱是交给国家的,那养老金不应由社保支出,你交给谁问谁拿。
如果这还看不懂,只能说智商低了。

现在每个人缴纳养老保险都是按 8% 缴纳进个人账户,也就是说,现在你退休,个人账户理应有一笔钱供你提取,实际上个人账户里是没有钱的。所以理论上,等现在这批人退休之后,社保没钱给他们。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也因为过去有笔理亏的账,所以国家把国有资产划归社保,另外还要财政兜底。

知乎用户 刘文麟 发表

如何看待李克强提出的「地方可阶段性地、适当地下调『五险一金』缴存比例」? - 刘文麟的回答
基本就是按照最 XX 的方案来了。
看了布鲁塞尔的爆炸我才明白,比滥,我们还有机会,所以没人在乎作死。

知乎用户 清徽 发表

谈社保,首先就要讲清楚,到底社保是什么机制的?

现收现付制、完全积累制、部分积累制,到底属于这三种中的哪一种。

目前中国是现收现付制,那么减少了企业交的,如果社保支出不变,那么这剩下的钱哪里来?

如果说要变成完全积累制,或者是部分积累制。

那么曾经的全民企业退休职工还好说,国企有责任,在扣除了早已经分配掉的福利外(房改房),从全民所有的国有资产中拿出一笔钱来,支付给全民企业退休的职工。

那么集体企业退休的职工怎么办?他们的企业可能早就已经破产倒闭了,集体企业也不属于全民,全民所有的国有资产承担他们的社保金合适吗?如果合适,那么和现收现付制,也是让全体公民承担,有什么分别?

另外变成完全积累制,或者部分积累制,缴纳的社保积累部分如何保证增值?

还有就是什么时候能够实现完全的跨省市社保转移?我是指包括企业缴纳的社会统筹那部分

现行社保体系中,对户籍歧视也非常严重。这也就是很多在一线城市打工者对此不满的原因,辛辛苦苦的劳动,缴纳了各种税和社保,可是就因为户籍,导致了享受不同的待遇。

而且如果缴纳不满十五年,只退给劳动者个人缴纳的部分,企业缴纳的社会统筹部分就没了,归国家所有了。

应该改的地方那么多,都不去改,对劳动者应得的权益不去保障,给企业减免社保费用,倒是动作飞快,为什么个人缴纳的社保,还照样不变呢?

知乎用户 Gemfield 发表

玄是一派胡言啊

知乎用户 社保分析师​ 发表

降低社保费率当然也有坏处,正常来说社保基金本身应该有造血的能力,可以自行增值。但历史遗留的种种原因导致社保入市才刚刚进入发展阶段,主要的收入来源还是新缴社保费和财政补助。

据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公布的 2017 年度社保基金年度报告显示,2017 年社保基金权益投资收益累计额突破 1 万亿元。

所以一旦降费直接将导致社保基金收入减少,社保更紧张。开源未完成,又要降费,那么就只能节流。

最新数据 2018 年养老金上涨的比例已经缩减为上年的 5% 了。养老保险每年的官方说法都是调整,只是目前还没向下调整过而已。

推广费用更低的中医疗法也是医保紧张的表现,甚至于一直在试探的延迟退休,其核心之一也是如此。

为了能不伤害到整体社会经济,社保降费似乎是必须的。

就像药品有效就有副作用,甚至会有未知的副作用。

但还是得吃药,因为要治病。

知乎用户 吴文泉 发表

一是现存费率太高了,降一点统筹的部分;
二是支持一下李博士的号召,和中央保持一致,海派的队伍要壮大了哦!
三百多个被活捉的小脑仁儿,真是意外收获。

知乎用户 捷税通 发表

只要个人和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必须交社保。除非不是劳动关系。

如果不是劳动关系,那是什么关系呢?

【合作关系】,该模式下不需要缴纳社保。

很多企业会问,这种模式与人力资源代发工资和劳务派遣有什么区别?

我们统一回答下,人力资源代发工资,必须合并上社保和个税,即使系统没合并,企业也有义务。

异地劳务派遣,派遣公司因为当地没有分支机构,那么用人单位有上社保的义务。

在【业务外包】模式下,企业实际成本仅 1% 左右,个税 0.5%-1.5% 也很低。

知乎用户 wuweilxl 发表

如何看待上海再降社保费率 2.5 个百分点?

答:盘活社会流动性。

其实很简单,就是周小川一个响指,说:四十万亿来。于是就多了四十万亿!妹子们都惊呆了。于是周小川又一个响指,说:四十万亿走。于是四十万亿就消失了。这四十万亿根本没有存在过,其余的都不要想。当四十万亿消失的时候,势必会造成流动性不足,而央妈只是提前打预防针而已。

**讲个笑话吧,艾伦和周小川出去钓鱼,水里的鱼正在探讨一个问题,股票、原油、美元、黄金、咬那个钩啊?而我只能冷笑,关心则乱,咬哪一个不是个死???为什么就不能管好自己的嘴呢?政治就是他想吊你,你站在鱼钩前假装思考,他以为是在和你比耐心,其实你不过是吃过饭闲来无事逗他玩。**守现金会贬值,咬钩会跳楼。现金流很重要,但关键还是要耐得住寂寞,不要咬鱼钩。别买黄金、白银和其他,这是鱼钩,咬哪一个都是死,游戏的规则就是这么定的。**懂了没?****懂了没?**懂了没?假如还没懂只能用门夹头,就当启蒙思想了。

知乎用户 「已注销」 发表

失业、工伤、生育,这三项社保企业缴费率下降了 1.75 点,可是我好奇的是有多少人曾经用到这三项中任意一项。

另外我是不认可玄处所谓的阴谋论,中央会不知道真假详细?克强不过和女记者唱了一场双簧,居然会被玄处解读成下套挖坑。

媒体是利益集团的鼓吹手?这是对的。

然而最大利益集团难道不是我党最高领导集体?

知乎用户 咔咔 发表

是响应号召降呗,为企业减 “负”。上海不会是第一家。
不过这叫不叫 “负”,真不好说。毕竟这个费率是规定好的,企业在开薪时已经纳入用人成本。说白了这是给企业送钱。
如果社保资金充足,降也可以,但是选在这个时间点就有点其心可诛了。毕竟前段时间那双簧,就是演技有点差。身边没听说有按实际工资交社保的,目前单位还不错,好像在按工资 80% 左右。
以前单位全公司一个基数,因为在深圳有分公司,为了省钱,单位就把社保等都整到深圳交。但是深圳毕竟是年轻城市,领社保的人少,其他城市不具备深圳条件吧。
不知道你们说玄总是哪位?玄开头的那位?
都攻击人家也是醉了。

知乎用户 一楼楼长 发表

社保政策的变化是必然的。所以不能以五险一金作为唯一依靠。为了能过更好的生活,买商业保险作为社保补充还是有必要的。这样既不必担心基本生存问题,生活也有更大的保障。比如社保中的医疗保险根据各地情况不同,只能报销部分费用,住院津贴这一类的更是想都不用想;但如果根据自身情况购买补充医疗保险,花钱不多却能在需要的时候解决大问题。如果不了解自身社保情况,可以使用超级社保卡,就可以很方便了解社保情况,还能提供完善的解决方法~

知乎用户 周建兴 发表

上海?是不是那个在 2015 年房价暴涨的城市?房价涨太快,消化不了,企业要跑路,市政府还不赶紧安抚?

知乎用户 liveresse 发表

看了这个月工资单, 我心碎了, 这哪是降低啊, 这是增加个人社保啊!!! 我才知道原来不是什么降都好… 欺骗普通百姓的文字游戏玩的真好啊!!!

知乎用户 麦田里的终结者 发表

社保费率下调的原因

在这里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为何中国社保费率长期以来的表现是偏高的。

中国社会保险费率偏高的原因是由诸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不过比较突出的是以下两个原因。首先,就是我国在制度模式上的选择原因。由于我国在以前选择执行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的模式,所以企业的员工和企业本身为了满足目前已经退休人员的养老费的同时,还要为了将来的养老费的需要而支付社会保险费。所以,从总体上来看,社保费率的确定就必须要高于仅用来满足当期支付的社保费率。其次,人口老龄化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现阶段的养老保险方面,表现为大概每三个企业员工要承担一个退休人员的养老费。而现在的医疗技术比以前更加发达,人们的寿命在一定程度下也得到了延长,老龄化的程度将会日渐加深。国家为了养老保险费用的充足,而不得不把社保费率定在很高的水平。

那么,为什么要降低社保费率的水平呢?因为社保费率的居高不下,给退休人员带来益处的同时,也给企业也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降低社保费率最直接的原因。首先,是为了降低企业的成本。前文已经提到,企业要承担一定量的社保费,而这部分的费用也是企业一部分的成本。如果社保费一直偏高的话,企业也要一直承担较大的成本压力。我国三种类型的所有制企业(私营企业,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其中缴纳社保费能力最弱小的是私营企业,根据法律相关规定,私营企业最大的缴费率是 19%,但是实际上私营企业要承担的社保缴费率为 30%。这样一来,便导致了企业的成本大增,利润下降,同时还导致企业缺乏积极性,竞争能力下降。

其次,增加员工的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如前所述,企业员工要承担自己一部分的社保费。而偏高的社保费率直接影响到了员工的收入,使员工的收入水平降低,导致员工的消费能力大幅度下降。当社保费率偏高时,由于企业要承担大量的成本,而不得不面临裁员的选择。而高的社保费率最终导致一部分人群的收入下降乃至失业,这便背离了政府设立 “社会保障制度” 的初衷。

再次,高社保费率,由于给企业加重成本而使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受到影响;而且,高社保费还可能给国家带来经济衰退。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新加坡遭到了严重的经济衰退,新加坡政府认为是因为公积金缴费率过高(主要是雇主缴费率)大大削弱了新加坡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最终新加坡政府把公积金缴费率从 50% 降至 35% 才使国家从此次的危机中缓冲过来。

最后,从总体上看,中国的社保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偏低。在国际上,一般以 “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 来衡量国家政府的财政责任。在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一般为 30%—50%,而现阶段的中国大概在 12%。“效率”与 “公平” 是财政的核心问题,国家也不能单方面照顾已退休的人 (这里表现为公平) 而放弃照顾企业(表现为经济效率)。两者尽量要兼备,所以财政部门有必要对中小企业,降低社保费率水平,而对其他企业(如国有企业)多征该费用来弥补缺口。

知乎用户 wood zhang 发表

上海比较特别。社保险种丰富,之前有城镇职工,小城镇职工 (已经合并取消),还有外来农村户口,还有综合险 (已经取消)。

之前针对外地农村户口的工人,是只交更低费率的三险,没有失业保险及生育保险,医疗保险的费率也是城镇职工的一半。

但今年一下子就全变了,三险取消并入五险,再调低五险费率。企业实际增加 5%。

同时今年针对制造业的工伤费率提高 0.4%。

明降实升。

知乎用户 李逍遥 2 发表

感觉最根本原因是为了降低企业负担。

知乎用户 Gary Guo 发表

私企税负是该降的,私企职工社保是动不得的,问题是补窟窿的钱能否从赵家人嘴里扣出来呢?

知乎用户 熊兜兜 发表

必然的结果
总的原因还是基金结余过多,不然国家又不撒,等下默默降了到时影响支付的话,还不被群众骂死?
缴费率下调,先从生育,工伤和失业保险这三项开始降,纠其原因就是这三项在全国范围,其基金结余都太大,就算不缴都还能用多少多少年,但养老和医疗是不敢大动的。
说说养老保险,首先上海社保基金基本养老金社会统筹部分结余过多,因为大部分外来劳动者在上海工作缴纳社保,但最后会选择会原籍退休,虽然其个人账户里的钱已转移回原籍的个人账户,但其在上海缴纳的社会统筹部分是不退的,这样就导致上海养老保险基金结余过多。其实不只上海,像广州, 深圳这些外来劳动者多的发达城市都一样。
其次,降低缴费率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尤其现在经济形势大环境也不是很好。
最后,养老金缴费率高,易引起群众不满。人类就是这样,不止是我天朝人,全世界人类都这样。总是在得钱的时候开心,交钱的时候生气。得就越多越好,交就越少越好,当然这样想也正常啊。就算个人只需 8%,但由于缴费基数过高,也是负担啊。
再来一句,大魔都那么发达,就算是下调了缴费率也是全国拔前的呀~
正好最近上课也在谈这个问题,就试着来回答啦 (⌒▽⌒),。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呀~

知乎用户 Deluge 发表

总理两会就社保降费已经做了肯定,上海作为费率较高的城市,降低费率肯定是首当其冲的了,但事实上,社保降费真正要救的主战场并不是上海,而是其他产业经济更加陷于困境的地区,虽然只是杯水车薪。
其实,在社保领域没有充分引入商业保险的配合,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个重大缺陷,家长制作风下政府统一费率,统一提供服务,没有区分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同时社保基金也得不到良好的受益。所以一方面,国家应当降低强制社保的费率,另一方面,引入多层次的商业养老和医疗保险,现在的情况像是一只脚走路,容易失稳。

知乎用户 一棵蓝树 发表

空前钜惠!现金让利!

wuli 嗓嗨腻

失业保险金 6.7 折起!

更有养老保险低至 9.5 折!

交社保,时尚更实惠。
低费率,秒杀京津渝。

注:欢迎折叠。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可以说我们还要公平教育,食品安全,医药安全,医疗免费,言论自由,依法选举吗?嗯,不用说了,喝醉了,想太多,洗洗睡吧。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如何看待人社部发言“员工自愿放弃社保单位不能免责”?

品葱用户 白头山伟人金正恩 提问于 7/2/2020 [人社部:#员工自愿放弃社保单位不能免责#]若员工自愿放弃社保,用人单位可免责? 人社部近日表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按时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这 …

如何看待人社部发言“员工自愿放弃社保单位不能免责”?

品葱用户 白头山伟人金正恩 提问于 7/2/2020 [人社部:#员工自愿放弃社保单位不能免责#]若员工自愿放弃社保,用人单位可免责? 人社部近日表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按时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这 …

社保“减免”而非“缓交”,才是对企业的最大救助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许多中小企业面临严峻考验。如何帮助企业难关,成为从政府到民间都关注的焦点话题。对此,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呼吁,建议国家免除企业至少半年的五险一金费用。 此前,曹德旺那一句“小微企业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国 …

中国疫情宅家消费图鉴

2020年已经快过去四分之一了,但疫情还没有结束。 普通人依旧响应着严格的隔离指令,为了自己也为了他人,复工之余,依然以“宅”的方式战斗着。 然而,这种突然开启的抗疫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大众日常的生活习惯,这些习惯有的或许会随疫情消失而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