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资本论批评(3)–“替代弹性”科普

by , at 03 November 2020, tags : 资方 总工 弹性 总回报 点击纠错 点击删除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这一次先科普点基础知识。

上次的资本论批评已经说明了,所谓r>g导致资本恶性增长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并不存在。其实关于r>g的问题还有很多可说的,但我们暂且先搁置该问题的其他方面,而是集中精力审视和经济不平等密切相关的另一个重要的技术问题-替代弹性,搞清Piketty在对这一概念的使用中,到底有什么问题。

这是个看起来很专门,很高级的经济学概念。但其实只是对我们日常接触的,很容易理解的一些经济学现象的理论包装。本来,学者在面对公众讲解问题时,不该使用过多学术性专业概念。但在这次的争论中,专业名词一再出现。比如在最近何帆对21世纪资本论的赞扬性评论中,就又提到了替代弹性。这种做法的问题是,容易给公众一个印象:既然你没法理解这些学术概念,那你就缺乏思考和质疑有关结论的能力和资格,因此最好接受我们专家的意见。

因此,笔者作为不同意有关结论的反驳者,只能专门辟出一节,先对这一经济学概念进行科普。争取让读者有机会把握其精髓。已经熟悉这一概念的朋友可以跳过。

这具体是啥呢?和经济不平等又有何关系?让我们从Piketty原书的论述说起。

前面我们讲过,Piketty认为,资本总量会按回报率r增长,国民总收入会按g增长,因为r>g,所以会造成相对国民收入的资本总量恶性增长。这个论述的问题,不仅在于没考虑资本家的储蓄/再投资率s_c,还在于,资本总量,那是个总存量的概念,而国民收入,是个流量概念。拿存量和某时间段的流量相比,多少有点莫名其妙。更加合适的做法,应该是把每年的国民收入拿出来具体考察,看看其中归于资本家的是多少,归于劳工的又是多少,这个比例又如何变化。

为了论述方便,我们假定经济体内的总人口不增长,劳工供应总量不变。按照Piketty的说法,随着不断扩大再生产,资本总量供应会越来越多。但我们都知道,资本主义社会的特点是竞争性市场,各种资源定价由供求关系决定。如果资本总量供应越来越多,单位资本的回报也会随之下降。

比如资本是房产,回报是租金。可供出租的房子多了,而人口没增加,租金只能下调。又比如资本是机器,回报是产品利润,机器多了,生产的产品多,价格也会降低。

另一方面,对劳动力来说,如果供应总量不变,但资本在增多,则劳动力会相对稀缺。因此工资会抬高。

这都是常识。

但这时问题出来了,在资本(机器,房产)增多的情况下,资本家获得的资本回报总额和劳工获得的工资回报总额的比例,如何变化?

这个问题就难判断得多。每个劳工工资提高,所有劳工的总收入肯定提高。但资本方面呢?单位资本回报降低,但资本总量又在增加,两个数乘起来,总回报可增可减,和劳工阶层的总工资收入的比例也可增可减,还有可能不变。

替代弹性的概念就是描述这问题的。

如果资本总量增加引发的一系列变化后,资方总回报和劳工总工资比例保持不变,则替代弹性等于1。如果资方总回报的增长比例超过了劳工总工资的增长比例,则替代弹性大于1。如果资方总回报的增长比例落后于劳工总工资的增长比例,则替代弹性小于1。

举个例子。某个工厂,原有100台机器,雇了100名工人。每台机器每天生产100件商品,每件商品售价2元,但所需要的原材料价格为1元。而工人每天工资是60元。

因此,每件商品销售获得的利润为1元。这也是该工厂生产所创造的附加值–产品价格和原材料价格的差值。

对该工厂来说,每天总产量为100×100=10000件商品,销售总利润是10000元。给工人发放工资总量为60×100 = 6000元。剩下的是资本家的回报=10000-6000=4000元。该厂资本家总回报和工人总工资比例为4000/6000 = 67%。

然后工厂主觉得利润不错,决定再购入10台机器,扩大生产。这时总机器数量变为100+10 = 110台,增加10%。工人还是那么多。每个工人干的活多了,所以工厂主为防止工人跳槽,不得不加工资,假定每人每天多给两块钱,工资变为60+2=62元。

所以这时工人总工资增加到62×100=6200元。因为工资提高,工人没有跳槽,因为机器增多,每天产量增加为110×100=11000,即比原先增加一成。问题来了,现在每件商品利润多少?还是一元?

肯定得有所降低。因为不仅这一家工厂会扩大生产,所有的工厂都会有类似的策略。所以全社会该商品总供应增多,价格和利润不得不降低。但利润具体降低多少,很难判断,和各种复杂的经济,市场状况有关。我们先假定一个数值,看看会发生什么。

假定每件商品的利润从1元降低到九毛四,即0.94元。

此时,销售11000件商品的总利润,不再是11000元,而是 11000×0.94 = 10340元。发工资后,还剩下

10340-6200 = 4140元,归资本家。这时资本家总回报和劳工总收入比值是4140/6200 = 67%,和以前保持不变!

也就是说,资本家决定扩大再生产10%后,虽然他的回报增加4000 -> 4140,但劳工总收入也增加 6000->6200,二者增加比例一样,资本家在收入分成方面没有占到更大优势。

按照我们前面的说法,用经济学专业术语来讲,此时替代弹性为1。也就是说,资本家总获利增长的比例,和劳工总工资增长的比例相同。

但是,难道那个九毛四的利润不是我们自己设的吗?如果扩大再生产后,每件商品的获利高于九毛四,则资本家总回报会超过4140元。比如,我们假定每件商品获利为九毛五,则通过同样的计算,资本家总回报增长为4250元。这时工人总工资仍然为6200元,所以资方回报和劳方总工资比例为 4250/6200 = 68.5%。高于刚才计算的67%。也就是说,资方在收入分成中占了优势。这种情况下的替代弹性该怎么计算?

计算方法是,资方回报增长率和劳方总收入增长率的比例。此时,资方总收入,从扩大生产前的4000元,增长到之后的4250元,增长率为 6.25%。而劳方的总收入,从扩大生产前的6000元,增长到扩大生产后的6200元,增长率为3.33%。所以替代弹性为 6.25%/3.33% = 1.875。也就是说,假如替代弹性大于1,资方总回报增长得比劳方总工资多,资方占优势。

反过来说,如果扩大再生产后产品利润下降比较大,例如,降为九毛三,情况又会如何?这时,产品总利润变为11000×0.93 = 10230元,给工人发工资6200元后,资方利润仅剩4030元。所以资方总回报和劳方总工资比例降为4030/6200 = 65%。比起扩大生产前的67%,劳方占了优势。

这时的替代弹性是多少?这时劳方总工资前后增长仍然是3.33%,但资方回报增长仅为0.75%,替代弹性为 0.75%/3.33% = 0.225。也就是说,劳方占优势时,替代弹性小于1。

那么真实世界的替代弹性是多少呢?学过宏观经济学的都知道,美国经济学家,前参议员Paul Douglas早在1927年就发现,无论经济规模如何扩大,美国国民收入中,劳工部分占比长期稳定于70%。根据我们前面的说明,这表明,替代弹性的数值就是1,因为不断的扩大再生产,没有造成劳资双方中任何一方的优势。

为解释这个现象,Douglas和另外一位数学家Charles Cobb合作,提出了著名的Cobb - Douglas生产函数。这成为宏观经济学的标准模型。

本公微专门关注美国政治经济话题。本人为理科生,语死早类型,除了干货,无以奉献。欢迎大家搜索“北大飞”,或点击屏幕右上角图标进入菜单选择关注。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21世纪资本论批评(4)– 替代弹性的毛利与净利之辨

上一部分科普了替代弹性的概念。我们提到,替代弹性和收入不平等的关系在于,替代弹性的大小,代表了在资本回报率降低情况下,资方和劳方总收入比值的变化。在标准的Cobb-Douglas劳动生产率模型下,替代弹性等于1,此时虽然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资 …

从高以翔被累死谈工会

点击上方蓝字“北大飞”订阅本公号 因高以翔之死事件,在微博上发表了关于工会问题的若干评论,感觉有些意义,收集一下保存于此处与读者共享。 1、高以翔被累死这事情又一次说明:必须有工会,有集体谈判权的工会。实际上绝大多数中国人对什么叫“集体谈判 …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否会损害贫困者的利益?

知乎用户 Manolo​ 发表 已有许多非常精彩的答案,受益甚多。个人角度看,提高最低工资的影响究竟如何,是一个让大家了解经济学家究竟在做什么的特别好的机会——社会科学中的问题常常是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困难。优美的理论,并不总能征服繁杂的事 …

迈尔斯

知乎用户 chenqin​ 发表 这张图包含的信息太过丰富,包括许多效果相反的东西都被混杂在其中,在没有进一步研究之前,是什么都看不出来的。 先从代际收入弹性的测算说起。所谓代际收入弹性,就是父辈的收入对子女收入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