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国的年轻人面临着一种集体无意识焦虑状态吗?大家如何看待这个中国式独有的社会问题 ?
知乎用户 李露 发表 生为这一代人的我们看似生活物质美满但是承受的也相对更多的压力,记得我上初中那会选择考高中还是上个职高就上班的的问题家里是头等大事研究过的,但是最后觉得还是上个大学更好,既然学的进去的话,那个时候邻里邻居的哪家孩子考了大 …
夏日里和老同学小聚,他小心翼翼问起我近况如何。那会我失业在家已一年多了,也早已学会坦然面对,反正原本也没想过做到老,就当提早几年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吧,读书、写作,在尽力养活自己和家人的同时,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
就像很多人一样,他听完后既像赞叹又像安慰似地说“你现在这样挺好的”,不过让我略感意外地是,他还补充了一句:“其实我还有点羡慕你。”他这两年已混到高管,名下两套房,孩子也在私立学校,在旁人看来可说是“成功人士”无疑,但他说自己“每天都很焦虑”,如履薄冰,因为在如今这大环境下,总觉得自己现在手上的一切稍有不慎就会土崩瓦解。
以我对他一贯的了解,这并非夸大其词,事实上,他只是表达了一种后疫情时代弥漫于全社会的情绪:每个人都赫然发现,自己是随时可能会被替换的,而失败者往往要在承受耻辱感的同时,自己面对缺乏保障的动荡生活。
此时,即便那些暂时位子还安全的人,内心也混杂着恐惧与焦虑,生怕下一个就会轮到自己,哪怕拼命努力,但仍然不确定这是否就能保住自己的饭碗。
这是一种“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人生,仿佛只要一松手就会坠入深渊。与之对应的是一个缺乏保障的社会体系,很多中国人毕竟仍是“手停口停”的,必须不断劳作才能维持自己现有的生活。
由于人们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只是组织这架庞大机器上的一个小零件,决非不可替代,但自己一旦离开却缺乏同样好的机会,这就加深了他们对组织的依附,就算再不能忍受组织提出的种种要求,想想也只能忍了。
很多人与其说是喜欢自己那份工作,不如说是无法失去因那份工作而来的物质生活保障。用大白话说,人们工作既不是因为热爱,也不是为了得到成就感,而只是为了赚钱养家。这其中有着微妙而重大的差异,就像在传统时代,人们普遍把婚姻当作一种谋生手段,因而即便感情破裂也坚持不离。
这也是人之常情。著名调研公司盖洛普根据2014-16年全球155个国家的数据撰写的《全球职场环境调查报告》中指出:全世界平均有18%的员工完全是混日子,67%并不热爱但能敬业,只有15%的员工热爱本职、尽心尽责地投入工作——而能做到最后这一点的,在美国占比高达31%,但在东亚就只有5-7%。
为了能多点选择,很多人也在业余不断充电、学习,甚或是学点理财,以防万一,然而且不说有些职业忙到占有了人们的几乎所有时间,即便有精力培养自己应对风险的预适应能力,人们也常常发现,变化来得太快、太不可预测,很难有什么办法是安稳常胜的。在这样的眼花缭乱的变化面前,很多人都不敢谈论五年以后会是什么样,只能在拼命积累的基础上炒短线,而这又鼓励了投机主义盛行。
与此同时,在“致富光荣”的大潮中习惯了不断向上攀升的人,又难以从那个高高的欲望阶梯上下来。我曾听不少中产人士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说,有房有车、孩子读私立学校、每月开销两三万是理所当然的事。当谈及“财务自由”需要多少钱时,我甚至曾听一位朋友回答:“1个亿。”——他不是在开玩笑,因为他觉得“谁都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只有足够多的钱才能对冲掉那些风险”。
这种高欲望的生活本身无可厚非,但它似乎缺乏中间一档,也就是说,除了顶端能享有充分的安全感之外,再往下就都难免焦躁不安,甚至可能缺乏体面和尊严。这样一来,人生就变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无数人去竞争那仅有的少数席位,同时在到顶之后,还得一直保持在那,不能下来。
近年来盛行的所谓“内卷”,至此也就顺理成章了。个体在这样“你死我活”的竞争环境下,没有归属感,得不到支持和依靠,因为同伴都可能是潜在的对手,“一分干掉千人”的逻辑给个体施加了无限的压力,似乎除了超高强度地投入之外,看不到出路。实际上,很多人觉得“退出内卷”就意味着“承认失败”,而他们之所以拼命奔跑,其实只不过是为了留在原地,免遭淘汰。
公平地说,这一机制尽管让人苦于无法摆脱,但它至少也给了人们机会——哪怕这机会总是可望而不可即。因为这种焦虑感常常也来自一种“从未来回望”的视角:到时后悔,我原本曾经有过机会,却没有抓住。这心态的背后潜藏着一种公平的信念,相信对手并非不可超越,自己“努力一下也有可能做到”,所谓“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如果认为这仅仅只是追逐名利,那就太低估这种社会意识了,事实上,这是一种基于个体“人生规划”和“自我实现”的身份认同,虽然表面上看,这只是意味着在短短的一生中赚更多的钱、爬到更高的位子。问题是,这种“人生规划”往往欠缺弹性,仿佛只有不断飙高一途,承受不起任何的停顿与挫败。
按照现代性理论,这几乎已经是一种“古典”的自我认同了,在许多后现代社会已越来越被一种更具弹性的“情境式自我认同”替代了,这种新认同可以接受所有的自我理解,因为在一个不断变化已成为新常态的社会中,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是暂时的,人生甚至可以不需要规划,关键是具备这样一种能力:只要有新的、更具吸引力的机会,就可以也愿意随时转换跑道。
德国社会学家格尔根精确地把握住了这种新出现的时代精神:
我也在反抗不断追求改良、进展、发展、积累的现代主义的规训。慢慢地,我学会心平气和地放弃想控制我周遭一切事物的欲望。深思熟虑地在海洋中驶向某地——乘风破浪驶向目的地——跟随波逐流、悠游不问漂向何处,是截然不同的。
确实,假如那个不断变动的庞大外部世界已根本超出了你的控制能力,那么,强行控制它将不可避免地带来精神上的高度紧张。
这倒也未必是说干脆躺平,只是要学会在浪峰波谷的起伏中,有所不为地坚持自我。等到亲身实践“顺其自然”时,你就会发现,这其实是很难的,因为这既不是宿命论般地无所作为,更不是消极懒散的借口,而意味着对“自然”和“自我”都要有深切的重新理解。
*已刊“财新文化周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知乎用户 李露 发表 生为这一代人的我们看似生活物质美满但是承受的也相对更多的压力,记得我上初中那会选择考高中还是上个职高就上班的的问题家里是头等大事研究过的,但是最后觉得还是上个大学更好,既然学的进去的话,那个时候邻里邻居的哪家孩子考了大 …
“两年多没工作了,也没觉得哪里不对;每天只吃两顿饭,解决食物问题就是解决一切;每月花销控制在200块以内,没钱了,一年也就工作个一两个月;日常就是家里躺,外面躺,像闲散的猫猫狗狗一样躺……” 近日,一篇《躺平即是正义》的文章火了,而这位作者 …
知乎用户 温酒 发表 不用看,生育率会一巴掌又一巴掌扇在他们脸上,都会青史留名的。 和大家不一样,我虽然希望快点大结局,但我其实并不怎么捉急。 因为我相信客观规律。 1+1 就是等于 2。 哪怕斯大林再搞出一万个李森科,1+1 …
知乎用户 搜狐新闻 发表 分享生活中的心酸时刻 上次骑车看到两个人撞了,在那吵架。 一个说,你骑那么快赶着去投胎啊! 另一个幽幽地说,赶着投胎我就能拖一分钟是一分钟了,我是着上班,迟到一分钟一天白干。 突然两个都不讲话了。 真心酸啊,我也 …
" 交通便捷,带来了工作选择的可能,一些夫妻开启双城生活模式,工作在一城,而婚姻生活在另一城。拉开距离的夫妻们体验着新的关系模式,在维系情感处置矛盾上,也面临多重挑战。 王菁与丈夫的时间是割裂的。凌晨三点她熬夜写稿时,丈夫已在睡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