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为学区房破釜沉舟吗?不为孩子付出一切就是自私吗?
知乎用户 大可 发表 邀请我昨天晚上就收到了,但是我看完你的问题,我整个人是一种特别无力的感觉,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听说以前有种刑具叫站笼,半人高,长宽皆不过一尺。人进去,直不起身,也坐不下来,只能佝偻着站着。就算去铁打的汉子,进了这个笼 …
在杨显惠先生的《夹边沟记事》中看到过一段。
文革时在夹边沟的大农场劳作,饿的浮肿,就有人去河堤上捋草籽。草籽很小,捋回来还要经过麻烦的加工才能食用,否则致命。
刚发现草籽的时候大家都去捋,后来渐渐发现,捋草籽消耗的热量大于食用草籽提供的热量。
吃草籽的人,饿死的更快。
捋草籽的人越来越少了,这不是带来生机的食物,只是让死亡加快的过程。
我想,逮蚂蚱就捋草籽。
蚂蚱飞那么快,逮住他要消耗多少能量,而且蚂蚱小,并不能提供太多能量。
输出严重大于输入,饿死是迟早的事,还不如躺着不动死的慢。
何不食肉糜?
-————————————————————
题主的疑问是 有那么多的昆虫 为什么不吃昆虫呢?
人在饿起来,你真的以为想不起来吃昆虫吗?
才不是,人饿起来树皮,观音土都吃。
既然题主提到了蝗灾,那就拿蝗虫举例。
首先题主你的描述并不准确,在蝗灾的时候,人是吃蝗虫的。
“(唐)贞元元年(785年),夏蝗,东自海,西尽河陇,蔽天,旬日不息。所至草木及畜毛靡有孑遗,饿殍枕道。秋,关辅大蝗,田稼食尽,百姓饥,捕蝗为食。”
“(宋)淳化三年(992年),六月甲申,飞蝗自东北来,蔽天,经西南而去。是夕大雨,蝗尽死。秋七月,许、汝、衮、单、沧、蔡、齐、贝八州蝗。”" 有蝗起东北,趋至西南,蔽空如云翳日……"
“(元)至正十九年(1353年),五月,山东、河东、河南、关中等处,蝗飞蔽天,人马不能行,所落沟堑尽平。""(蝗)食禾稼草木俱尽。所至蔽日,碍人马不能行。填坑堑皆盈。饥民捕蝗以为食,或曝干而积之……”
“(明)成化二十一年,大旱,飞蝗兼至,人皆相食。流亡者大半,时饥民啸聚山林。太平县蝗虫飞,飞蔽天,禾穗树叶食之殆尽,民悉转壑。是年垣曲民流亡大半,聚啸山林。三月,平阳蝗。四月,河南蝗。七月顺天蝗。”
“(清)咸丰七年(1857年),春,昌平、唐山、望都、乐亭、平乡蝗,平谷蝻生,春无麦。青县蝻子生,抚宁、曲阳、元氏、清苑、无极大旱,蝗…… 武昌飞蝗蔽天。房县、枝江、松滋旱蝗,宜都有蝗长三寸余。秋,黄安、蕲水、黄冈、随州蝗;应山蝗,落地厚尺许,钟祥飞蝗蔽天,亘数十里……”
接下来说一下,蝗虫是否可以抵御饥荒。
答案是悲观的:不可以。
你以为蝗虫是那么容易吃的?
你怎么预料蝗虫来的时间?
蝗灾时的蝗虫是迁徙的飞蝗,就是说不会固定下来,并不是你平常看到的土蝗。怎么捉?
就假设你捉的到,如果想靠吃昆虫来抵御饥荒的话,你要在蝗虫来的时候囤积多少的蝗虫(昆虫)?单个的蝗虫体积过于小,你一顿要吃多少才能吃饱?
昆虫大多都是季节性的,春夏比较常见,天气一凉,入秋入冬数量减少,去哪捉?
所以根本不是不吃,而是吃不到。或者,吃不饱。
题主说:很多人确实不喜欢接受新鲜事物,他们的脑子想不到昆虫能吃似乎也有很大可能。
饿都要饿死了,他们也没有脑子来考虑什么新鲜不新鲜事物了。
以上。
如果你能想象当时易子而食的惨烈,就不会问这种问题了。
人类在求生的时候,智商绝对不会比你低。能吃的,都吃了。不能吃的,也吃了。
记得杨继绳先生在《墓碑》里描写吃亲子的一段里这么写道:
姐姐怕被父母吃掉,于是主动把弟弟洗干净,然后躲了出去… 晚上回家,弟弟不见了。只看见盆子里有一只小手。
嗟乎!何不食肉糜!!
谁说没吃过鱼?我爷爷那几年一家人就是靠鱼活下来的,他说非常幸运,他们当时所在的地区(宿松县某地)有比较多的鱼,只是要偷偷的弄(而且他们当时是灾难最轻的人群和地域,不过奶奶所在的医院还是常收到饿的将死的人);但他认识的其他地方的人,就没那么幸运了,直接饿死的都有。老鼠青蛙蛇这些是肯定要吃的,虫子没听他说过,估计那么小虫子,消耗的体力都吃不回来吧(又不是随手一抓一把虫子,你得去地里挖呢)。。。。
不是不吃,是获取不够稳定,不够吃。
————
小时候吃过蝗虫、捞过鱼虾的人来答吧
虽然很多知友提出了热量不足等很多有理有据的观点,但都不符合实际,只是合理想象而已。
植物食粮,具有长期稳定的优点,估计人类在短时间内都不会抛弃,而动物类食品限于获取、保存的难度,难以支持人类捱过较长时间
反对
观点。猎取鱼虾等动物并不费劲。
如果大家看过张贤亮的小说,就知道人在终年吃不饱的情况下,是如何绞尽脑汁想出好点子的。
为了填饱肚子,人民群众的智慧不比爱因斯坦低。给我一把刀,我就能做根鱼竿;给我一块布,我就能做成虾网;给我一根针,我就能拿石头锤弯了钓到鱼;给我一个簸箕,我就能在小溪里淘到鱼;哪怕我徒手,都能挖蚯蚓用手钓到鱼(小学时在无人指点情况下独自琢磨并全部试验成功)。
1、吃蝗虫的问题
答案,可以吃。在足够的食量下,营养绝对够。但抓过蝗虫的人都知道,蝗虫很不好抓,我小学时候经常在足球场那么大的草地上空手抓蝗虫喂鸟,其实每天也就抓个十几只而已,当然打死的也算,就会多一点,绝对不够吃的。如果给我一个网兜…… 可能一顿两顿没问题,但过几天估计就逮不着这么多了。但这些蝗虫根本不能吃,一股腥苦味。能吃的主要在稻田里,我们叫’稻虾 “,烤着吃,香喷喷的。我上 2 年级的时候还用油灯或者火柴烤着吃,倍儿香。四季都有,但冬天少,春天苦,秋天的才好吃。特别是南方以水田为主,春夏两季水位高没法抓,秋收后才能大规模捕捉,而三年困难时期哪有稻田啊?
2、鱼虾的问题
这个才是重点,当时的江河湖海鱼虾之多,后人无法想象。即便以我的常识和从小捞鱼的经验,我都无法想象家乡的几十米宽的小河里有近 2 米的江鳗。但不管怎么说,捕鱼绝对是可以养活一家人的,即便在 90 年代刚开始出现水污染的时候,技术稍微好一点的小孩,每天都能捕到几斤鱼虾。热量是绝对够的。
虽然分量足,热量够,但每天吃还是没办法满足身体需要。鉴于当时的条件所限,基本上餐餐都只能做清炖鱼汤,盐都不舍得多放的那种(虽然离海边不远,但困难时期真的什么都没有)。虽然鱼肉鲜美,但没有油盐,保管你两顿就没胃口。到了 90 年代的我们,才有足够的油、盐、辣椒、味精等调味品,才能做出美味的食物。
南方,水产丰富。只要有河流的地方,就饿不死人。
以前父辈都是拿鱼叉叉鱼,七八斤的大鱼不在话下。当然还有很多高效的办法,特别是小溪的,三五个人合力堵住,留一个口子,用簸箕或者竹笼放在出水口,啥事都不用干,一天少说也有十几斤。全家人吃不完。当然,有渔网就更好了,考虑到当时物资匮乏,可能大家都搞不到渔网。话说渔网很容易织的,村里老人大部分都会修补。
问题只是在于不是每个地区都有江河湖海。而且据说三年困难时期是比较干旱,如果河流干了,估计连植物都没得吃。
3、其他吃的
鸟(哎,这才是奇淫巧计之集大成者,可惜本人学艺不精。我同学早读的时候去设套,课间去收,一天下来也有七八只,不够吃,下饭还行,特别香。高手冬天能套到天鹅,肉硬难嚼),螃蟹最好抓,我小学在村边,课间十分钟能抓一串放抽屉,上课时候满教室爬;还有青蛙,又能钓,又好抓;
蛇、老鼠,黄琼、狐狸、松鼠都是能吃的。考虑到三年困难期间,大概只有老鼠能吃了。但中国人捕鼠可是很有一套。山边的同学套山老鼠,一只三四斤,晒干了挂梁上,一整年都可以吃。
实在没技术,最不济的还可以捡贝壳、蚌煮了吃啊。河里、田里到处都是。蚯蚓是不能吃的,肚子里都是泥,而且黏糊糊的,弄不干净。
以上说的都是动物,还有植物呢?遍地都是啊,不一一举例了。
4、其实当时最缺的是盐和油
这才是怎么也吃不饱的缘故,吃多少都觉得肚里空空。我记得小时候用猪油拌饭都吃得津津有味。如果没饭吃,迟早会遇到天气不好毫无收成的情况,断一两次粮,可能就没说的这么风光了。而且南方潮湿,鱼干腊肉都放不久,除非经常烘烤保持干燥,估计要捱过冬季还是有点难度的。对了,螃蟹和虾吃多了保证你拉肚子拉到站不起来。
怎么看起来我童年就像张贤亮的小说里似的?
注,这是南方,物产非常丰富,当时人口密度也不是很高。
最后,我必须承认,现在人口密度太大了,河里被人拿电机扫荡过,鱼虾蛇,包括田螺泥鳅黄鳝全部死光。关于以前的神奇景象,貌似在某篇小学课文里讲到草原上的河里架锅抓鱼的故事有描述。
最后就讲一下这个二十年前的梦幻家园是怎么破灭吧。
大约是九十年代中后期,出现了两大杀器,短短时间就摧毁了家乡的生态环境。这两大杀器分别是电机(用于电鱼)和农药,用电机电鱼的人罪不可赦,电机一插,方圆几米的鱼虾、泥鳅鳝全部翻白肚皮,一条河划过去,一边岸就没有什么能逃命的。加上农药开始普及,残留严重,加上除草剂污染,河里的鱼虾开始绝迹。很快,生活污水和汽油也加入杀手阵营,河里的鱼肚子里开始出现汽油味和大粪味。
全部过程大概也就一年多,不到 2 年。
事实告诉我们,生态环境真的很脆弱。
第一,捕捉这些东西,是很消耗热量的,已经很多人说过了,题主不信可以自己去抓抓看。这个实验不难做。我可以很负责的说,我小时候带着院子里的三个小朋友一起,抓蝗虫挖蚯蚓喂我养的一只小刺猬,从放学到天黑累的气喘吁吁,成果也就是刚够喂那只刺猬的。喂我家那只老母鸡肯定就不够了。
第二,鱼虾昆虫这种东西,消化吸收他也是需要能量的,没有谷物主食,吃这些东西照样死人。你可以搜一下 “蛋白质 减肥”。
人类把米面作为主食,不仅仅是因为容易获得,更是因为他的不可替代。
人都爱吃肉吃鱼,但为什么大家不都去做游牧民族或者干脆渔猎度日?为什么只有到了农业社会才真正产生了现代文明?答案很简单:游牧或者渔猎吃饱吃好是个很大的问题,只有能生产粮食的农业社会才会在吃饱之余有闲情逸致来追求点绘画技术,演奏音乐,探索点科学。
我以前开户外店的时候搞野外生存,带队上岛,临走之前个个吹牛说去吃海鲜,在上面呆两天都饿的半死,这还是和平年代,肚子里本来有油水,也不干重体力活,只是单纯的找东西吃而已。第一天晚上基本就都把发的那块饼吃掉了,第二天费尽心机抓鱼捞虾未遂,撬些海虹,越吃越饿,没热量,心发慌。
有一本书叫《枪炮、病菌与钢铁》,可以读一下。
-————————————————————————————–
杨枫 回复 一步莲华
看过了你的亲身经历,没觉得你说的和我说的有啥区别,你自己也说了 “总感觉吃不饱”,我也说过了,只吃鱼虾没有谷物也是个死。
搜一下 “蛋白质 减肥”,用 Google ,不要用百度,你会发现,现代社会的有效减肥方式之一就是多吃鱼虾白肉,少吃甚至不吃米面和油,就能瘦下来。人要消化吸收掉蛋白质的话,需要有脂肪辅助,需要消耗糖分。
你可以想象在那个年代的乡下,伴随着重体力劳动,吃一个减肥食谱。
当然,物产丰茂的地方的确会比较少有饿死的,但如果江南水乡那种像你说的随便一抓一天就抓几十斤鱼的地方都 “总感觉吃不饱”,你可以想象那些抓不到鱼的地方的人的生活。
回头想想,你跟我说的不完全一样,你显然回答的是题主的最表面的那个问题,也就是告诉他,有人吃,而且是挖空了心思到处找着吃。
但我觉得题主真正想问的是:吃这些东西能不能避免饥荒,防止饿死人,我的回答是:饥荒年,大家就算拼命吃这些东西,也难免饿死,因为没有主粮了。
我小时候没真正赶上饥荒,但也有主粮不足的问题,我小时候村外有河,我也会捞鱼摸虾,但我不觉得鱼虾好吃。我作梦会梦见的最好吃的东西,是一个白面馒头,雪白雪白,抹上红彤彤的豆腐乳,使劲一大口咬下去,咬得嘴里满满的,牙龈上发烫,鼻孔里都是白面的香气。这个馒头吃下去,我就有力气去河里摸鱼虾玩了。我特别期待做这样的梦,突然醒来,嘴里都是满意的口水。于是赶紧闭上眼在梦里继续吃馒头。
我四五岁的时候,得了腮腺炎,吃不下东西,我爷爷心疼我这个独孙,走了几十里路到镇上给我买了豆腐乳,回家给我蒸了一个馒头。
我家距离不远还有个水库,水库里有很大的鱼,但我从来没听过我爷爷奶奶他们谈过如何痛快的吃鱼,能听到的都是哪年哪月痛快的吃了次馒头,吃了次大饼,吃了次米饭,吃了次包子。。。。
人类对所谓鱼虾美食的欣赏,是建立在 “主粮吃饱” 的基础上的,当你吃不饱饭,摄取的碳水化合物不足,糖分不足,脂肪不足的时候,你压根没有精神和动力去品大闸蟹的美味,你首先要做的,是吃饱,吃饱了才有力气,才走得动。在吃饱这件事儿上,一筐大闸蟹,也不如两碗大米饭管用。
当然,也许楼主需要的只是一个有或者无的问题,那就是我多想了。
写了一些这几年在的美国生活经验和故事,发在微信公众号里,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关注 “shenghuozaimeiguo”
**
或者扫码**
老家山东沿海地区,原先我们老家有不少渔村,我爷爷当时在县政府工作,听他讲困难时期的事时候我也有过这种疑问,为什么当时候人们不吃海里的鱼呢?听他讲是因为当时渔村都是实行合作社,也就是鱼打来不是你个人的,是公家分配,而且当时公家把鱼都熬成了腥肥浇灌在田里,你要是偷拿鱼那是犯法。而且听他说,当时生活困难就根本没出现过什么自然灾害,庄家照样长,鱼也照样打,造成困难的原因不是天灾是人祸!
那三年我姥爷家是靠着鱼虾和螃蟹活下来的,我妈小时候吃伤了到现在不敢吃任何海产品。。。
我只讲一件事情,不讲什么捉昆虫耗费的体能比吃进去少,不讲昆虫的季节性,不讲昆虫可食性。
我的爸爸现在 50 多岁,这是他 60 年代的事情。在农村,你出门砍柴,你要早上 5 点起来,开始走山路,去砍柴,这样才能保证你在吃午饭的时候能走回到家(这还是熟工的工速),注意,这里不是西北,这是在浙江,一个江南水乡。注意哦,当时也已经过了大饥荒了。
你在讲吃昆虫,你给我在大西北这类地方找出漫山遍野的昆虫我看看。
题主未必是不懂,而是无法想象。我有时也会想:到底有多惨,天上的鸟,水里的鱼,地上跑的,全没了吗?那是怎样的情景?我想象不出来。就想我也想象不出来几十万上百万的屠杀是怎样发生的,一个活人身在其中是怎样的境遇?遍野的尸体有多可怖?
没有看到过的事,就无法保持足够的敬畏,甚至会产生跃跃欲试的想法。这个念头也就是下一次灾难的培养皿。
我在野外实验的时候想抓到够吃一顿饭重量的昆虫可不容易。你说昆虫数量多, 但是也该想到它们的大小。而且昆虫的活跃程度让你很难捉到。 较大体积的昆虫经常是鞘翅目的甲壳或者鳞翅目多水分体液,能给人提供的脂肪和可消化糖类确实不多。
至于为什么不吃鱼, 这个问题我觉得和饥荒的人们为什么不吃肉粥是一类问题。
何不食肉糜说的应该就是题主这样的人吧
靠海的闽南人。家里的老人说,以前那个年代实在穷,什么都没得吃,天天吃鱼,天天吃虾,没米只能吃海鲜了。
他们经常说当年吃到都想吐的鱼到现在一条却卖了 1500。
想起严歌苓的《第九个寡妇》,有一段描写大饥荒。那个地方的人不会收拾鱼,做鱼的时候,不掏下水,味道极不好,害怕刺,平时根本不吃,所以也就不会捕鱼。王葡萄好厉害。
我外婆一家就是渔民,祖辈捕鱼,她以前跟我谈过去的事说
三年自然灾害颗粒无收的时候,推崇要吃大锅饭,不允许自家开锅烧鱼什么的,每天还会有闻香队到船上闻你家的锅,闻到鱼腥味就是右派批斗,捕到的鱼都上交,堆在什么地方发臭了都不允许人自己去吃
我外婆一家就是吃水草什么的撑下来,岸上的农民大多数都是饿死,但是有些官员或者红卫兵什么的就过得还行
还好我乡下是亚热带海洋气候丘陵地形,即使干旱年份小溪也不至于断流,红薯管够,出生时虽然营养不良不长个至少饿不死人。
人都敢吃,不敢或者不想吃虫?《夹边沟往事》里面第一个故事 “上海女人” 里就说了:全都被吃光了。还有人说干嘛不吃狼?饿成纸片了,有力气打狼?而且狼还是群体出动。你要给狼群送温暖?
何不食肉糜
闹饥荒的时候,
有些人饿死了,有些人却活了下来;
饿死的是是怀抱期待的人,活下来的是看透现实的人;
怀抱期待的人疏于行动,看透现实的人未雨绸缪;
疏于行动的人吃尽最后一粒粮食的时候饱饱地睡去,
未雨绸缪的人未吃尽最后一粒粮食的时候就已经上路去寻找希望;
睡去的人醒来时腹中空空,已无力气寻找期望,死了,
生命,永远走在希望的路上。
这世界,就是这样,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上图
题主可以自己了解下哪些地方的人有吃昆虫当主要食物来源的习惯,这些地方无一不是昆虫遍地不用力气抓就能收集到一大群的那种地方,比如非洲某地,蚊子多的好像空气一样,随便拿个大锅挥几下用手在锅里摁几下抓一抓就是个虫子肉饼,这样的地方才能以吃虫子为生,而且也不是只吃虫子。请题主给我在中国找一个这样的地方
蝗虫恐怕都饿死了,不过类似的问题,说明国家在这些非常时代的历史还原上还需更多努力。
(70 年代的飘过。。。)
伪问题。怎么不吃?吃啊!鱼不必说,蝗虫吃了粮食,人只好吃蝗虫。42 年蝗灾的时候,我们那边就有把蝗虫穿起来吃的。
但是这样的东西毕竟不是粮食,营养和数量都不够养活人,所以只有逃荒或者挨饿,甚至饿死。
“你爸爸饿得不行了,本来想去镇上买点盐冲水喝,结果半路晕倒被抬回去了!” 我急忙…….. 村里全变了样,村里的鸡狗全不见了,安安静静,死气沉沉。门口的树皮被扒光,树根被挖了出来,家门口的小池塘也被放空了,据说是为了食用里面的河蚌,河蚌很腥,往年是从来不吃的,村里有人去挖白土,一边挖一边往嘴里填…… – 摘自《墓碑》
我能说那会儿我爸爸玩弹弓打死个鸡,我奶奶就把鸡扔了,然后全家吃红薯么。。。。
你似不似 sa,那时候连树皮草根都吃光了,别说昆虫
题主这个问题过于天真了,饥荒的大背景下,能吃的都吃了。人肉在肉铺公开叫卖的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
题主不妨设想以下情形: 某个几百万人的省会城市,因为某种原因(战争? 外星入侵?),物流全部中断,城市外部粮油食品全没了,只能靠现有存货。那么,普通人会经历什么? 能坚持多久? 社会秩序,组织结构,饮食习惯,价值观念会发生什么演变??
古代大灾荒发生的时候,就是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人遇到这种问题(虽然没有现代城市那么集中,但水旱蝗灾的面积可能很大,与前面设想中的规模具有可比性)。
不吃鱼,饿死都不吃鱼……
据说补到鱼之后就扔了,或者送给江苏的媳妇……
别问我为什么,我也不知道。地处中原……
我现在还不吃鱼,不吃鸡,不吃贝壳等等
我也觉得蛮奇怪的。
在我们那地儿,像我这样的人不在少数唉。
何不食肉糜的既视感。。
人家都快饿死了,都是知识分子,你以为人家智商低想不到吗。
看看电影才知道当地环境的恶劣。
蝗虫和蚂蚱是一个东西吗?
饥荒不是因为不吃
是因为没得吃
都到了吃树皮树叶观音土的地步,题主你觉得呢?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道德风险和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几乎所有的老年人都对现在的生活感到满意,可能是我出生在农村。老年人一提到共产风就各种心酸吐槽,那个年代不当干部就只能饿着!幸亏有美洲传来的红薯
我奶奶说三年困难时期老家的人连大雁的粪都捡来淘洗淘洗吃了,有个原来在国民党部队当过兵的人会抓蛇和老鼠,普通人根本抓不住,也没人想起来吃鱼
河南 1942 发水的时候,那个时候是吃树皮,
何不食肉糜。题主你想想连树皮都啃光了。昆虫怎么活。
大部分地方的昆虫不想亚马逊哪里一样又多又好找。饿的头晕眼花了还有力气去满世界找昆虫吃?抓昆虫消耗的卡路里超过了吃昆虫得到的卡路里,越是去抓昆虫吃越饿。
想要抓鱼首先你要会抓鱼,然后你附近要有湖泊或者河流,山区小溪里面的鱼够你吃几天?你说你去其他人附近的河流湖泊找吃的,饥荒年代你去抢吃的你不要命了么,你一个营养不良的瘦子能打的赢那些吃鱼的壮汉?
贝爷的节目看了就会发现,虫子只有有毒和没毒的区别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来网上的一个段子
一个小渔村没得吃,就天天吃大闸蟹
(其实是我忘了说的哪里了。。。)
知乎用户 大可 发表 邀请我昨天晚上就收到了,但是我看完你的问题,我整个人是一种特别无力的感觉,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听说以前有种刑具叫站笼,半人高,长宽皆不过一尺。人进去,直不起身,也坐不下来,只能佝偻着站着。就算去铁打的汉子,进了这个笼 …
中共灭绝人性 有人似乎很庆幸中国大饥荒没有留下照片。这跟罪犯庆幸作案时没被监控拍到是同一心理。知罪而不敢认罪。但问题是,罪犯没被监控拍到不等于没有犯罪。大饥荒没有留下照片不等于没有发生过大饥荒。 最重要的是,照相机在19世纪就发明出来并被用 …
你敢吃转基因大米吗——转基因科普讲座之四 ·方舟子· 这几年来,全国各地网友经常举行转基因大米品尝会,品尝由华中农业大学提供的抗虫转基因大米。这种转基因大米获得了农业部颁发的安全证书,但是还没有被批准商业化种植,没有正式上市,网友们品尝的是 …
👇全文高能预警👇 每当夏季雨水来临前后,我国南方局部地区的朋友们总会因一类小虫子而愁眉不展,甚至惊慌失措。 在南方中低海拔地区夏季的黄昏,山区林地附近屋子昏暗的灯光下,很快会出现一只扇着四片狭长灰翅的小虫子,接着是两只、三只、千千万万只…… …
——————— 你喜欢观察小昆虫吗? 蚂蚁、蝉、螳螂、蟋蟀、蝈蝈、萤火虫……这些自然界中我们最熟悉而陌生的小生物,其实都有着许许多多的奥秘。 它们是如何捕食,怎样在地下建立起自己的洞穴,又是如何遇见爱情,孵化后代的呢? 今天,要推荐给大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