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海南即将封关,没几个工厂愿意进入到海南?

by , at 13 August 2025, tags : 海南 封关 工厂 不是 政策 点击纠错 点击删除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朦胧的天空之城 发表

信誉差!!!如果是以前信誉好点,特喵的海南这政策早就嘎嘎冲进去了,都怕去晚了汤都喝不上,这几年信誉越来越差,大家都观望。都怕过去了明天政策又改了,又要管控投资又打水漂了。这谁敢去?

知乎用户 老陶 发表

一开始社保只需要交十年,六十就能退休

后来要十五年,然后加到二十年,又改到六十五才退休

现在又新增个人养老金

最后弄到社保这种东西人人喊打

放到这个问题也是一样的,绿灯没有倒计时,不知道开到什么时候

最可怕的是,你绿灯过去了,他判你闯红灯也没问题

知乎用户 求生之路 发表

以前新疆霍尔果斯当地政府搞特区。

就是税收优惠政策,你在我这办公司有免税额度,有省政府背书。

大家一看有这好事?

各行各业都去那办公司,免税嘛谁不喜欢,再说还有背书对吧。

你现在查新闻还能查到,好多明星名下都有霍尔果斯的公司。

我们公司也去搞了一个分公司,把部分业务挂那个公司避税了。

刚开始挺好的,确实部分免税,过了一年半还是两年我忘了,新官上任,不认了。

不认也就算了,还要追缴,过去免的税都得追缴。

追缴也就罢了,还要交滞纳金,因为你没有缴税——哎不是免的税吗?那不管,你交不交吧,不服可以去告,胜诉率有 0.03% 哟。

这特么引蛇出洞啊。

懂吧,海南这地方你敢去?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发表

Fool Me Once, Shame On You.

Fool Me Twice, Shame On Me.

知乎用户 大是大非不用脑 发表

以我人生几十年的经历来看,我都记不清这是第几次要大开发海南了。

就算有些人有侥幸心理,想赚一笔就走,估计也望而却步吧。

知乎用户 无聊乐 发表

没什么吊用。

香港稳定币政策刚宣布的时候比这还轰动。

结果,现在居然要实名制,大陆人还没资格。

直接凉凉。

知乎用户 刘星星老同学 发表

划一个圈圈,定向发债印钱,定向投资,定向补贴

特区、湾区、大湾区,新区、高新区、国家高新区,免税区,数一数全国有多少。

定向发债(印钱)补贴,富了一批又一批权贵和关系户。

这种模式玩了多少年了, 这种地方全国有多少?

知乎用户 白夜飞雪 发表

我觉得中共中央需要明白一件事情。

一棵树九头鸟,打死一只还剩几只?

知乎用户 锤爆殖雏蛙头 发表

你先告诉我一个自由贸易港为什么要工厂进去?自由贸易港不是做贸易的吗?代理商家入驻不是很合理吗?工厂进去算怎么回事?你到底在想什么?

知乎用户 文信 发表

别让李嘉诚跑了,别让潘石屹跑了,别让黄仁勋跑了,还有谁,欢迎补充。

知乎用户 咸鱼 发表

不会吧,难不成提问的人没听说过雄安

知乎用户 hong zuo 发表

什么赚钱

直接动手抢

一出事就说坏事是东北人干的,结果一骂人就是满嘴琼州土话

这种投资环境,跟印度打的有来有回,谁敢去啊

知乎用户 hello 发表

放心,可以 100% 确定,那个地方翻不起多大的水花。甚至连个响都听不到。工厂首先要有产业工人,有多少人愿意去那谋生,其次,发展工业需要资源,电力资源水资源各种物资,海南有啥?就一个旅游资源,海南都能玩砸了,还指望啥。

知乎用户 江河湖海 发表

所谓立木为信;

上次我扛了木头,你没给钱;

这次还立木呢?

咋为信啊?

你当我傻啊。

知乎用户 人要先满足自己​ 发表

现在不光是国人没有自信

外国人也没有自信啊

今天给你开绿灯明天就增加收费,这谁受得了

知乎用户 升斗小民 发表

积累好名声没个几十年都不够看,败坏名声就快的多了,名声一差,观望的人就更多了。

知乎用户 小葱​ 发表

国家给海南的机遇不止一次了,说难听一些,每一次的力度和政策都至少够扶起来一个中大型城市了,而海南是怎么做的呢?全拿去炒地皮卖地了,这么抽象的行为我也是生平仅见。

知乎用户 屎不过三 发表

海南:对民营企业家涉案人员能不捕就不捕能不判实刑就不判实刑 。

以上都来自海南官方文件和公告。

知乎用户 苍天已死 发表

企业投资设厂是为了赚钱去的,不是活腻了要去找死去的

海南高院女法官被公诉!曾被举报身家超 200 亿,是史上最富法官

知乎用户 风雨同舟 发表

今天出政策,明天打电话不许录音

知乎用户 GustavII 发表

wto 都被你玩烂了还自有贸易呢

知乎用户 wx7c10617fc288be42 发表

你可以查查, 海南被来回折腾多少次了, 潘石屹最早的房地产好像就是海南起来的.

来来回回弄有啥用, 法律 < 权利的地方怎么弄都没用的

知乎用户 momo 发表

Where is Jack Ma?

知乎用户 糖泥 发表

香港以前为什么发达?可不是把他用围栏隔开这么简单!

知乎用户 拌红尘 发表

事先说好开场干活挣钱缴税,大家相安无事,一本万利。

事成流官上任,翻脸不认,追缴并罚,家财散尽,无处申冤。

你是个正常人你怎么选??

知乎用户 小桶 发表

只要海南放开内地不让玩的项目,海南瞬间起飞~

推牌九啊,人名币清洗啊,各种颜色业务啊,猪器官买卖啊~

知乎用户 澹台离明 发表

做所有交易,都要考虑,违约的后果,一个地方发达,就是这个地方有成熟的,相对完善的善后处理系统。

香港强,就是人家司法无缝连接英国法理,这才是真正的国际化软件。

中国大陆涉外法律,只能说还在进步中,远达不到国际信誉的程度。

知乎用户 假乐 发表

对照组:

北朝鲜,南朝鲜

香港,新加坡

香港,海南

知乎用户 der der 发表

因为海南套了 3 代人了

fool me once shame on you, fool me twice shame on me.

知乎用户 快乐一夏 发表

现在广东都热的飞起,海南就更热了,除非你海南工厂不需要碳基人,不然这么热的天,厂房全装空调也不现实,毕竟电费也不是免费的。

知乎用户 阿西吧 发表

狼来了的故事谁没听过啊。

知乎用户 据说他姓 feng 发表

海南是让你当香港用的,当维京群岛用的,而不是让你当东莞惠州用的。

说这个意思是大方向,有政策陆陆续续出台的预期。

政策这玩意,说不准。既然这么多企业去维京群岛搞 VIE 架构,在海南画个圈,满足一定条件低税收允许在海南搞类似 VIE 的玩意,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毕竟,一个免税岛,以前也是没想过的事情。

钢筋太多,关闭评论区。

知乎用户 水瓶座的守护​ 发表

会开了一遍又一遍,口号喊的一声比一声高

但是,即使抛开营商环境不谈

谁能答复我,除了税收双 15 的优惠,其他的还有啥?

说封关了执行一税制,别说征求意见稿,连个一税制税率多少的风声都不舍得放出来,你叫企业家先砸个几千万来赌你的政策优惠?

知乎用户 嘟嘟爹 发表

一个封关吹了有几年了吧

赶紧的

知乎用户 极短 发表

可能办工厂的老板在海南吃过海鲜

知乎用户 股足永弃期祈 发表

物以稀为贵,当年自贸区就上海一个值钱,后面就成自贸村了烂大街。同样,有了香港再去玩海南搞特区,就是东施效颦。后面封关特区也要烂大街,什么舟山,大连,青岛等都可以玩

知乎用户 幸福老文 发表

当年,深圳起始阶段为什么得以迅猛发展,不是因为内资,是外资,当年全球资本相信小平经济学,所以投,全球资本投资规模大,所以那地方就有了钱,内地的百姓就往那里涌。他们跟着国际资本,学到了新技术,提高了工作效率,甚至改变了咱们国人对于商业的认知和处事逻辑。同时,这一大批新深圳人挣到了钱,他们也接着继续投资,有的投产业,有的投地产,有的投金融。深圳的财政和税收都发展起来了,然后政府也有了钱,政府也继续扩大了进一步的投资。大家都有了钱,因此消费也被拉动,各种服务业都被带动了起来,深圳的消费力一跃在全国领先。

现在的海南封关,可比不得当年的深圳:

(1)免税这个概念的时机,和全球大环境不在一个频道。特朗普的关税协议,必然导致全球关税潮,这个节点全球各国都盯着中国的出口加关税,咱们总不可能做个关税大豁免的冤大头吧。大背景下,海南这个免税的口子就不太可能稳定,今天欧盟和中国开干,明天美国和中国开干,后天或是加拿大或是澳大利亚和中国开干,海南的免税政策都处于一种极大的不确定性状态中。

(2)缺乏投资。和当年的深圳不同,当下处于投资稀缺的时代,别说全球资本大批量撤出中国,国内的民营企业现在几乎都揭不开锅。外省市的国企不会冒着政治风险在海南下注,而央字头企业也从 2024 年开始以稳定而保守的投资策略和大投资渐行渐远。最后,仅靠实力本就平平的海南本地国企投,靠海南本就不多的民企换个纳税的壳子投,太难太难。

(3)国内消费降级。这几年国内房地产市场价格大幅度下降,导致百姓资产普遍贬值。而失业率居高、收入水平下降更是引发了普遍性的消费降级。在此背景下,高端消费品、购买奢侈品市场都在不断萎缩。打个比方,在不免税的上海,瑞士男表的成交价格都可以和瑞士当地拼,不然就维系不了门店运营。在国内消费大降级的年份,依靠免关税吸引国内的购买力效果可想而知。

或许是海南太把自己当回事了,真不合时机的把自己当成了当年的深圳,甚至臆想自己会和香港 PK,才会有封关前的局促和不安吧。想多了。

知乎用户 蓝鹅 发表

我至今也想不明白,“自由贸易岛”、“开放之岛” 是怎么跟 “全岛封关” 如此自然地出现在同一篇公文里的,辩证法学的真是 666

知乎用户 王哈哈 发表

90 年代,中央出台海南经济特区政策,全国资本趁着政策的东风前往海南投资,欲效仿当时的深圳,资本逛了一圈海南,发现当地只适合投机炒房《古惑仔》谈大陆的烂尾楼指的就是海南。

中央多次扶持海南,经济特区→旅游岛→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岛(封关),光拿政策引导,只会催生挣快钱,钻空子的思路,天晓得政策哪天就会变!

知乎用户 王夏 发表

因为过去的同意不是同意,同意可以撤销并倒查 20 年。

知乎用户 隐仕 发表

经历这事的人还没老吧?多少人破产?这一手再玩不灵了吧?

1988 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凭借特区经济建设的优惠政策,吸引了百万人才下海南。1992 年之后,海南的房地产市场加速升温,房地产的价格猛涨,来海南投资房地产的人日益增多,最高潮的时候,在海南注册的房地产公司达 4000 多家。海南房地产市场的火爆拉动了海南特区经济的非正常增长,带动了金融业的非理性繁荣,全国许多金融机构纷纷到海南设立办事处、代表处,大量的资金涌入海南。据统计,1992-1994 年, 流入海南的资金达 1000 多亿元,其中绝大部分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据说当时有两个 “70%”,即进入海南的资金 70% 投资于房地产,投资于房地产的资金 70% 来自银行贷款和信托资金。

然而,好景不长,由于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远远超过同时期的需求,仅靠投机资金支撑的市场需求是难以持续的,先是部分投机资金的开始流出,然后是大规模的流出,市场迅速降温。随着 1993 年 6 月 24 日中央政府开始整顿金融秩序,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大规模的治理整顿,海南省的房地产泡沫在急剧膨胀后砰然破裂,绝大多数房地产开发商成为银行的债务人,贷款回收困难, 严重影响了银行的正常经营,海南的经济发展随即变得十分困难。房地产泡沫时期,金融机构投入了大量资金,泡沫破裂后,大批金融机构陷入流动性困境。房地产价格剧降,很多已经建好的商品房卖不出去,没建好的商品房无力续建。据调查统计,截至 1998 年年底,海南省竣工的商品房只占商品房开发建设总规模的 46%, 而这些已竣工的商品房又有将近一半没能卖出去。房地产泡沫破裂,海南经济随即陷入困境。

随着海南房地产泡沫经济的破裂,各行各业都受到冲击,冲击最大的当数当地的金融机构。据央行调查统计,截至 1998 年年底,海南房地产占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资产累计达到 406.57 亿元,且多数已成为不良资产。大量信贷资金被套在房地产上,流动性迅速减慢,再筹资成本增高,多数金融机构出现支付困难,海南的金融体系大规模萎缩。海南发展银行被关闭后,还有 11 家信托投资公司停业整顿, 仅有的 1 家城市信用社也于 2002 年进入停业整顿。

如果不是房地产泡沫,海南经济就不会虚假繁荣,更不会吸引大量的金融机构趋之若鹜。为了增加竞争筹码,各家金融机构不惜违规经营,盲目冒进,为了吸引储户,不计后果地高息揽储,将风险防范置之一边。房地产泡沫破裂后,金融机构的贷款收不回来,高利息的存款不能按时到期兑付本金和利息,大批信用社和信托投资公司陷入经营困境,影响了社会稳定,成为后来海发行被关闭的导火索。

知乎用户 重生之大厂外包 发表

从顶针到划圈,无不证明了:不是没办法让你有钱,而是不想,或者说还没 “规划” 到你。

其次,大部分工厂都已经自身难保了,谁还想扩展业务的事啊?

知乎用户 momo 发表

党员优先,一亿党员随便填

知乎用户 张毅 发表

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应该意味着只有海南进口没有关税,海南造的东西买给别人没有关税,卖给我们,也就是大陆有关税,我可以把海南当成一个归中国管道新加坡。

但是,有什么好处呢?国内商人直接去新加坡投资是不是更划算,有些人投资之后还能混个双重身份,多一个选择,鸡蛋分开放,不一直都是常规选择吗?

谁会来海南投资,来海南投资建厂的事以前的外国人,还是现在的大陆商人?

如果是外国人,他们投资后就不是为了卖给大陆,而是为了卖给另外一些外国人,但是漂亮不管海南是不是零关税,它只认中国的都加重税,欧也一样,东南亚那些国家呢,直接去建厂就行了,不用绕道海南。这条路,我没想懂,望指教。

如果是大陆商人,就像我上面说的,去海南建厂不是为了内销,是为了外销,如果为了外销那么更好的选择是去销售地区建厂,除非,不允许资金出去建厂的企业,比如国企或者其他受管控的企业资本。

最后,现在不懂的希望时间证明有高人,而不是没音讯,就像雅鲁赞布江,希望是长期有利,而不是为了投资。真怕我老了,养老金池子里没钱了,就算干到 65 还不能活成我妈现在的模样。

知乎用户 rocxian 发表

自贸岛的关键是外国公司…..

现在外国公司来华投资额根据统计局数据已经下滑了

知乎用户 Jason1106 发表

艺术来源于生活….

高砌墙

号称地方首富,实际上也是叱咤风云

一个片警都给他干到最后吃了花生米
在鄙人的印象当中

我好像还没有听说过哪个富豪把体制内的谁谁谁消灭了(当然除非这人自己有问题,被人点了)
惹急了,掘坟鞭尸都给你撸出来
不用什么核武器,就一张 A4 纸
马云都退了,做了一个闲散之人

您跟我说这个?

得了您呢

知乎用户 某乎第二靓的崽 发表

海南这个地方很抽象,从独立建省开始。就一直在炒,炒房子,炒地皮。现在又来了。

知乎用户 没有名字可以了吧 发表

1 民风淳朴,热情好客,从来不坑外地人

2 土著居民生活富裕,消费能力强

3 交通便利,四通八达,连接各交通要道

4 政策稳定,法制健全,实实在在有红利

知乎用户 有罐牛奶 发表

其实,海南完全可以凑一支捕奴队,去广东抓个十万黑色老广回来种棉花。

理由也是现成的,协助广东打击三非。先把人抓回来,再让他们自证清白。一个礼拜没人来要人,说明就是野生资源。

过个几年,就又多了个景点。

岂不美哉?

知乎用户 冬子 发表

“为什么海南即将封关,没几个工厂愿意进入到海南?”

请部你的数据在哪里 ?海南设关后,应该有多少企业进驻?目前已有多少?还有多少缺口?多和少的标准和依据是什么?

拿你自己装修房子,以点带面?现在地产行业都不景气,装修行业能兴旺?不仅是海南,全国都一样,建材市场好多店都在苦苦支撑,有些已经关门了。。。

知乎用户 慕凌空 发表

长三角上海,整个长江所有城市最后都会汇聚到上海那一个点上。

长三角因此有着无比巨大的优势。

珠三角有香港。

国际贸易最优解就是香港。

所以珠三角没上海那么广袤的腹地也能非常发达。

海南有什么?

同一批人换个帽子,然后就会不一样了?

你要是真觉得会不一样,球球你评论我,等你老了我靠卖你保健品生活。

知乎用户 尘埃 发表

什么时候开始修桥修隧道了,才说明是真正开始大力发展海南

否则就是什么封关之类,纯纯就是喊喊口号

知乎用户 诗文漫步 发表

醒醒,实际上并不是工厂不愿意进海南,而是海南就没打算让工厂进来。

一直以来,海南心念中的产业都是那些低投入高产出的高大上的产业,例如旅游、贸易、房地产甚至传说中的博彩之类的,整个海南就连燃油车都不欢迎,更别说污染更严重制造业了。

知乎用户 亚尔炒鸡蛋 发表

海南这地方就不可能发展起来,你说海南发展工业建设大量工厂?先不说其他的,就说发展工业那可是需要消耗大量电能和淡水资源,这两样东西海南不具备,除非发展核电和传统火电,但海南是个岛,对于核电始终持谨慎态度,环保当下火电又不可能,所以海南工业巨大的用电需求从哪来?海南虽然雨水充沛,但根本存不住水,经常面临半年雨水多半年雨水少,那个工厂能忍受停工半年?

海南不适合发展工业那学香港和新加坡发展金融业?对不起,香港那种西方从小养大的养子都已经不被信任了,你海南那什么让国际资本信任?你的法律如何保证没有随意性?今天发个法律合法,明天又不合法了,最终解释权归你谁敢去?除非像西方一样司法独立出来,让国际资本相信你的司法是稳定的,但司法独立是雷区绝对不可能实现,所以又陷入死循环。

你说既然国际资本不相信,那我们国内资本照样能让海南发展起来。你不如问问国内各地区是铁板一块吗?国内各省表面一家亲,实际上那个地方没有地域矛盾和自己的小心思?长三角和珠三角早就形成了稳定的产业链和市场,为什么去你海南从头开始?生产完了再运回大陆?物流费你海南出啊?

除非你海南的金融系统不受监管,真正的金融自由,但按照国内资本的德行,你敢让海南不受金融监管,国内这帮资本就敢借着海南把资产全部转移出去,所以海南不可能不受监管,既然你海南司法没法独立,金融也受监管,还额外增加运回大陆的物流费,国内资本安于现状在大陆躺平不好吗?

知乎用户 设计师阿强 发表

因为只是说说,落地的东西很少,海南真正要做的事情还有太多。工厂进来了,不是只干一两天的事情,投资进来的都是真金白银,人家肯定要考虑再三。

知乎用户 小舟 发表

某公司的子公司要注销,税务局要求补税 200W,没有任何理由,说不补就税务稽查,老板托关系花了 20w 活动经费,补了 50 万税收,得以注销。

这是常态

知乎用户 兽公子 发表

一棵树九头鸟,打死一只还剩几只?

这句话企业家肯定知道答案

知乎用户 住在海边的猪猪 发表

淡水鱼不愿意进入大海生活

肯定不会是因为,自己喜欢住在拥挤的河流吧…

环境有毒啊,你让淡水鱼怎么在咸水生活…

知乎用户 kramer 发表

捕猎者跟着猎物走,人跟着钱走。

海南这种政策在海南目前的社会状况下,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能让什么人什么公司更容易赚钱?

至少短期内,不存在任何优势。(人才,电力,教育,医疗,天气,物流,港口,交通,等等,都看不出海南的任何优势,甚至远低于平均水平)

以后,也许有机会。但得比较久以后。比如当绝对控制南海,南海大开发,油气公司大量进驻。毕竟,南海的油气储量不是小数目。如果仅仅是旅游和购物,海南不会有出头之日。

知乎用户 天翟 发表

一哥们不断说话不算数,N 次后还会信?

知乎用户 momo 发表

一代人更比一代人强呗。

如果是 90 年代。

北京的富哥王哥南下深圳,干事业。

部委的潘子。南下海南。开干。

民大的强子,干互联网。

杭州教师老马,放弃教师编制。

他们的选择在目前看来都是错误的。

他们努力发展经济,干实业。反而被认为是错误的。

路灯警告。

强子们已经知道错了。

说 “如果是这个年代,他也不干实业了。考公考编”

今年是 2025,这代年轻人比 90 年代的人更加进步。

直接考公考编一步到位。

知乎用户 云养猪大户 发表

你知道深圳经济特区之后又规划了多少了经济特区吗?最后有几个真正有用?

印钞能消除贫困的话,现在大家都去印了。

知乎用户 小宝哥 发表

还记得吗?当年某国营饭店的 “不得辱骂殴打顾客”!

知乎用户 爱吃肉 发表

人家又不是傻子,商业投资基本上都是要取决于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三者,你猜海南现在在三者之中哪一个能比印度(真印度)强?总不至于是海南办个证比印度快吧

知乎用户 楚生​ 发表

听说要搞自贸岛很久了,最近又听说要封关了。但也许是我水平低,我始终没搞明白所谓海南自贸岛到底有什么优势产业?到底要搞什么?哪里自由了?

现在的政策是都是 “螺丝壳里做道场”,在逼仄的空间里玩 “创新”,除了有点声音意外,还能有什么呢?

知乎用户 木木 发表

。。看到回答,有人说没有工厂是因为海南信誉差、地方主义、政策朝令夕改…………

这些情况可能存在但不是主要原因。。最主要的是,上面之前给海南定位是 “国际旅游岛”,在岛上是不允许有重工业存在的。。

早些年海南很多地方有糖厂、丝绸厂、涤纶厂、水泥厂等工业设施,后来要发展旅游业,这些厂就全部被取缔了,只有部分地区有保留一些工厂。。

知乎用户 我想吃元气弹 发表

在海南建工厂,但你原材料,配件还是得从大陆用轮渡运过来。

货车轮渡总费用=计价重量 ×(船舶运费 + 港口作业包干 费 + 货物港务费),外来货车在海南停留需按日缴纳,标准为 11 元 / 吨 / 日。

例如,车货总重 48 吨 + 18 吨附加 = 66 吨;普通货物;2 名司机。计算:运输费:66 吨 × 37.2125 元 / 吨 ≈ 2456 元司机票:1 人包含 + 1 人客票 41.5 元总计:≈ 2497.5 元

光轮渡费用就高的离谱

知乎用户 我叫伍仟萬​ 发表

不邀自来,不要自恋。

HK 的今天就是海南的明天!

知乎用户 不会养猪的自己丶 发表

两个字,公平公平还是特么的公平

知乎用户 镜镜詅痴 发表

这个问题 2000 多年前的普布利乌斯 · 科尔奈利乌斯 · 塔西佗已经回答过了

知乎用户 弗立安米尔 发表

别闹了,到时候别说是对你个人,对一个公司,就连对一个国家都能历史文件不具有现实意义。能在这样刀锋之地玩转的只有杨兰兰之类的家族,还有各种手套。

知乎用户 地狱男爵 发表

要发展早发展了,之前是不想吗?

知乎用户 space 发表

香港是中英美以及其他一些国家合力的产物,当时在亚洲需要这样一个特殊的交流窗口,不论实业还是金融还是文化,都可以玩。英国不想放弃香港,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香港塑造成一个超前的国际都市,又能赚钱又能通过这个通道了解知悉内陆地区的情况又能宣传英国文化,谁也舍不得放手,必须大力发展。美国需要这个通道来向亚洲民间(特别是大陆)传递资本主义以此来和平演变。中国则需要这个通道来接收资本主义的商品和现金流以及将其作为国际交流窗口(所以当时很需要香港但是又要时刻警惕被资本主义给杯酒释兵权)。海南明显没有这种历史机遇。

在现代金融体系里玩金融建工厂进行各种商业贸易活动,离了华尔街很难玩得转,华尔街不是式微了要完蛋了,是追求仍然要经常露面但是尽量低调了。

知乎用户 夏渺 发表

我的规矩就是规矩,谁不服?

知乎用户 mzxdnb​ 发表

节能环保卡太死,有的地方现有产能都不能全开;

土地贵,房地产热的时候涨上去了;

物价贵,用工成本高;

岛内市场小,外运(指面向内陆方向)也不方便;

产业链少,长一点的产业链应该只有石化比较完整,依赖内陆;

政府没钱,即使不想躺也很难办成事;

知乎用户 默默等待 发表

有想去的,问题是不让去。海南的政策最适合的是谁?比亚迪啊。15% 的税,国产化率超 30% 就可以视为海南生产免去二次关税,这不就是为比亚迪量身定做的吗?问题是比亚迪去不了啊。不然国内有比亚迪工厂的地方就要对比亚迪实行 “制裁” 了。把对付特斯拉那套用在比亚迪身上了。国家希望海南引进的是外资而不是和国内其他省份 “抢饭” 吃。但是就目前的环境而言,海南与内地省份 “抢饭” 吃比引进外资容易的多。看吧,如果 12 月份还是这样,为了不让海南太难看可能会允许比亚迪在海南设厂。如果这样的话其他有比亚迪工厂的省份就要联合起来和海南 “battle” 了。

默默等待

59350 次赞同

去咨询

知乎用户 八桂邓叔 发表

生产回旋镖的工厂,有没有搞头?

知乎用户 周先生 发表

民风过于淳朴,以至于把很多海岛旅游爱好者宁可绕道去东南亚。

那换个问法,让你去印度开个厂,你愿意么?

知乎用户 叶子落向天 发表

【1】

JQK ,先把你勾过来,再把你圈住,最后养肥了杀猪。

很多人都举例子了,比如,霍尔果斯,国务院出台文件要振兴新疆,要搞好口岸,出台文件说文化产业可以免税。

那大家来投资,投资完了,人家说政策不算数还要追缴。这就是猪养肥了再杀。

【2】

再来说工厂,工业

工业的一个关键,就是上下游紧密联系,要保证运费足够低,沟通成本足够低。

海南一个孤岛搞工业,成本大了去,谁会去投资啊。

知乎用户 萤火虫 发表

去了解一下海南的厂房租金吧。

知乎用户 Ming 发表

你图片里的行业相关专业在海南不属于高层次人才认定的范围里面。这些专业的高端人才,先不说工资,连高层次人才补贴都没有,可想而知,这些工厂在海南开厂的遇到的问题,支持没有,阻力不少。

知乎用户 AUTOCAD 发表

明天就是历史文件不具有现实意义。

信用这块绝对的不讲信用,传统发家史

知乎用户 MollyToken 发表

知道汉人是几等不,洋老爷都下手死整,汉人还想好好的?

知乎用户 言出法随​ 发表

你查过海南的环保政策吗?

开厂?

打螺丝打魔怔了?

知乎用户 下雨的街道丶 发表

大鸣大放这一块,引蛇出洞这一块

知乎用户 老来乎​ 发表

现在都是去越南,那边开始走邪路了

知乎用户 橘树 发表

连准备工作都不做,真的想发展海南的话就应该出台政策把人流吸引过去。而不是靠一纸文书光在嘴上说。

知乎用户 瑞克禁卫 发表

参考拉斯维加斯 而且海南地理环境更是优越 赛马博彩合法化 直接起飞

知乎用户 隋嘉谟 发表

我准备先去海南工地上打工,挣点小钱儿,然后开了一小饭馆,又改了一小杂货店。业余时间炸油条。接着又扩建成一麻绳厂,随后翻建成一工艺美术大楼,最后立了一座垃圾处理中心。然后我就回北京,把北京的建设好好地抓一抓。首都嘛,就该有个首都的样子。

知乎用户 贸易风暴​ 发表

没有地方保护,你出去就是肥羊!

在当地,你手下几千上万号人跟你吃饭,查你等于自摘乌纱帽,谁敢?

所以真大佬都不怕麻烦,利润低没人抢,多雇人没人敢动,就是护身符。

知乎用户 0x000000 发表

香港能成那是因为早期香港本来被英国…… 回归后什么样子,大家不懂吗?丢了亚洲金融中心的头衔。

然后气不过,准备自己骗自己,重新搞一个?

俺想不通,你连香港都玩不转,凭什么海南能让你玩转了?

知乎用户 罗伯特塞夫 发表

宏观经济通缩的情况下,产业资本以自保为主——甚至为了自保要断尾求生。怎么可能拿钱投资?

至于金融资本,不说烂尾楼需要用金融资本去填。就现在股票市场的情况,就算有公司愿意炒作自贸港概念——也不一定能上市。谁没事闲的在国内搞风险投资啊?

知乎用户 小帅猫王仲 发表

我国各个地区建设、发展是很需要政策支持的,不过有些年轻朋友可能不是太了解,海南此前经济发展速度有限——并不像其他某些区域一样——没有政策支持,反正一直很有政策。现在说 “经济特区” 很多朋友只能想到 4 个,甚至有些朋友只知道 1 个深圳,但实际上海南全省也是。

这总不能叫没有政策支持吧?反而是有着巨大的政策支持。

几十年过来了,也就那么回事吧……

因素很多,地的、人的、大环境的等等等等,我这里只说一点:

那些特区甭管最终有没有成功,但至少最初规划的时候都有设想的、对应的承接就近发达地区产业外溢和经济投资的目标,海南能承接谁?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诸国?就那些国家,能不捣乱就不错了,再说他们还盼着别人去投资呢…… 所以更多还是承接广东的。

承接广东的?即便完全排除历史纠葛、完全理性的考虑,广东过半的山区,就是台地平原的区域也有不少相对落后的地方,都还不知道谁开发呢,要知道去年(24 年)广东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才首次过了五万。当然已经很不错了,仅次于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和天津,排在全国第六。人家广东那边富的地方是真富,可穷的地方更多。那么广东富了的人有了钱,不在广东投资,跑到海南干什么去?你看现在有些广东人即便不在家乡投资,宁可去浙江,都不去海南。实际上就是这几十年海南是经济特区,有人去投资吗?有啊,还不止广东,哪都有。但大多都是捞一票、或者很不幸没捞着,就走了。(这方面重点表扬东北人,他们是真奔着在海南落地生根去的……)

这几十年,除了个椰树椰汁白白嫩嫩,大家能记住什么?

去投资的骂街,说人家当地人宗族旧观念、旧势力怎么着怎么着的,不好相处如何如何的。海南人还骂街呢,都奔着到人家那捞一票走了的心态,你是走了,钱也带走了,把房价、物价炒上去了,什么都没给人家留下……

当然我不是来断案的,更不是来挑拨同胞关系的,甭管到底是哪方原因、还是双方都有问题,反正大多就是这种状况。所以你说什么 “没几个工厂愿意进入海南”,实际海南要发展,这条路在过去几十年已经证明了至少不会走得很顺畅,封关也不是为了让海南再走这条路。

现在海南封关,这当然是好事,但究竟能发展到什么程度,似乎还有待观察。

知乎用户 银扣子 发表

首先地理原因,海南和大陆之间隔着一道海峡,进出口都要多一次航运成本,怎么看都是走广州更直接

其次海南的 zf 班子是四野留下的东北派系为主

知乎用户 李星畴 发表

真有想不开的,你去海南待过一次就明白了。

除去海口三亚(甚至无须除去),去其他县市转转,看看他们的交警、警察、其他 ZF 部门人员。

我知道世界是个草台班子,大家都差不多的草,但也没必要草到那种地步吧。

知乎用户 馒头 发表

开着车子或者坐火车进出一次海南就知道什么原因了。单靠飞机解决不了交通问题。

知乎用户 马力​​ 发表

因为你说的这些家居装修相关的工厂,海南是不是封关对他们没差别。

海南封关对于工厂的吸引力,在于从国外运过来的原材料,只要经过加工后增值 30%,就可以 0 关税进入大陆。

注意,海南封关有两条线,一条是海南对国外的,商品是 0 关税进入海南,另一条是海南对大陆的,原则上这些商品不能直接进大陆,或者要补关税。但是只要加工增值超过 30% 就可以 0 关税,这对于加工国外产品增值卖大陆是有吸引力的。

但是,并不是说对于所有产品和背后的工厂都有吸引力。

像你说的那些要供应海南本地市场的,如果在大陆已经有了工厂甚至产业集群,当然是从大陆批发进来成本更低。

封关又不是不让外地的产品进来,而是关税方面的单独结算。

知乎用户 取个名真难​ 发表

琼州海峡大桥建好了吗?

高峰期间,车都开不出来,还运货?

走轮渡,车货混装,要不要再买个轮渡的保险?

知乎用户 Moser 发表

港口运输是一个大问题。

在内地的工厂,材料和成品全国运输都很方便。

但在海南,所有东西进出海南,基本都是通过港口轮渡,而且柴油车有额外离岛通行费,运输成本很高。港口排队时间不定,大批材料进入被港口卡出是常事。封关后如果再加上关税检查,时间只会拖的更长。

知乎用户 Ezreal 发表

根本原因肯定是赚不到钱啊,资本的核心是要赚钱。只要能赚到钱,一切都不是问题。非洲、外星都能去干。

怎么评估赚钱: 当然是评估风险跟收益啊。

如果是通用项目但资本家都不去投,大概率按照资本家的经验评估结果: 此项目风险远远大于收益。

你让资本家赚白菜的利润,担白粉的风险。除了忽悠,谁会去啊? 被忽悠多了,傻子也长记性了

知乎用户 粉笔头 发表

李嘉诚遇到最讲信用的大陆仔就是张子强

知乎用户 XIAOC​ 发表

因为名义上是放松政策,实际上是加强监控。

没错,规则上的确是放松了,但只是受监控的放松。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规则上说:

「对某某商品 A 放松监管」

一一这话很有意思,什么叫放松监管?

首先得对商品 A 进行监管,然后才能放松,对不对?

首先必须知道商品 A 是什么,才能更好的处理对不?

知乎用户 穆小旗 发表

改革开放初期,

给与沿海部分条件好的地区特殊政策和特殊经济待遇,

是为了开辟一条通向国际的贸易线路,

打开一扇国际经济的窗口,

才有了后来的经济腾飞。

后来陆陆续续很多地方都搞出了所谓的 “自贸区”,

但都是非常小的区域,

明眼人都知道什么档次的人才能分到这杯羹。

现在都 2025 年了,

突然海南封关,

用一个孤悬海外的省搞出个贸易经济的国中之国,

这是什么操作?

只怕不是哪个黄金家族要立经济 “封国” 了。

知乎用户 王 Marc 发表

海南早在 1988 年就成立里经济特区,最早的一批五大特区,除了汕头,哪个没发展起来

几十年过去了,对比起深圳,珠海,厦门,现在海南哪里有点经济特区的样子

而且连旅游业也是年年搞年年骂。要不是人口实在太多,且很多人出不了国,海南的游客绝对少一半。

工厂不愿意来肯定是有原因的

总感觉海南的发展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目标,做房地产吧泡沫了,做旅游吧也是一言难尽(去过的都懂),发展经济吧感觉也不突出

画个圈就能发展经济的时代过去了,唯有脚踏实地才有出路

知乎用户 晓凡 发表

害怕穿着衣服进去,光着身子出来!

知乎用户 bubb 发表

从我在三亚上了四年本科的体验来说,海南只要不建跨海大桥就永远发展不起来,什么政策什么国际旅游岛、封关都是梦话

知乎用户 飞天玲小龙 发表

不要问我这种无聊的问题,想知道,就来海南生活。

知乎用户 jaray 发表

工厂绝大多数是来料加工, 仅仅只有港口是不够的

知乎用户 凌奥​ 发表

海南封关是为了发展旅游业服务业,不是为了搞制造业,当然没工厂啊

知乎用户 画易 发表

海南封关 基本就自娱自乐 没什么用的

当年总设计师画了好几个圈 只有深圳一个成功了,不是画了圈就能发财的

海南要想有前途 搞实业不太可能, 只有打造服务业才有点机会

把海南搞成澳门菠菜和日本风俗业结合体的娱乐城 有可能成为亚洲最大的娱乐城,不光带动海南 连广东 云南都可能辐射到

知乎用户 he 克扑爱仁 发表

看了几个回答,我一直以为只有医保会制定新规倒查再加额外罚款,想不到有些地方也是先提供优惠政策减税、后面改政策了要求追缴之前减少的税再加滞纳金,现在不知道我离开医院转行,新的工作会不会也遇到类似这样的处境。

知乎用户 你是谁的某人​ 发表

HK 的维多利亚湾都要改名了,说好的一百年不变呢,难道 1997+100=2025???

果然——大王说几就是几!!

知乎用户 面面俱到 发表

海南的定位本来就不是工厂区。

海南是自贸试验区,也就是零关税区

零进零出,对于新兴高附加值产业,具有巨大吸引力。但对传统工业并不一定,因为物料供应和配套、人力等短期因素负面影响更大。

知乎用户 起飞咯​ 发表

首先,海南已经从九十年代至今被炒糊了

其次,深圳那个代表风向的暴露的广告牌还在吗

知乎用户 会思考的丘丘人 发表

免税免税不是你想的免税,这玩意就是文字游戏罢了

海南是独立国家吗?他只能免地方税,真正的大头中央税他又免不了

主要还是信用不行,信用可比黄金还宝贵

知乎用户 solidsnakeshenyi​ 发表

容易关门打狗,瓮中捉鳖。

知乎用户 戒烟戒酒​ 发表

海南开放,搞色情赌博,我就不行发展不起来

知乎用户 流响出疏桐 发表

“改革开放,招商引资” 的重点不是商和厂,而是市和资。

不是工厂不愿意去,有免税的优惠,对于工厂微薄的利润率而言,当然愿意去。

关键问题是资本不愿意去。因为国际市场在排斥。免税再好,也经不住加关税。

知乎用户 Jimmy 仔​ 发表

狼来了的故事也就喊了三遍

海南封关喊了多少遍了?

知乎用户 秦端雨 发表

冷知识:工厂要请工人,工厂还要开空调。

知乎用户 对不起 yui 发表

都去海南了,为啥不直接去印度?印度难道比海南差? 别人优惠还大。所以都是赌 干嘛不赌印度。

知乎用户 嘻嘻不嘻嘻 发表

信用这东西消耗容易修复难。

知乎用户 罗汉 发表

时代不一样了吧

以前是好的坏的一起往里面冲

冲出一个深圳,冲出一个浦东

现在这么饱和,都是红海,好的去哪里都一样

坏的冲进去,海南不就那样了

人口红利,政策红利,目前来看效果都不太好,可能需要布局者在海南深耕细作

知乎用户 啥球丫不信 发表

省长退休了都被抓了。一言难尽

知乎用户 kotori kanbe 发表

就是因为(相对来说)没有工业才选海南做自贸区了。

因为一旦封关,物流效率就会降低,对于制造业其实是不利的。

知乎用户 东南偏南的死宅 发表

知乎用户 橘子皮 发表

这么低智商的问题以后不要邀请我

知乎用户 zhlaan 发表

你这不是个笑话吗?他还能不听中央的吗?

知乎用户 阳光微笑 发表

相对来说市场太小。

知乎用户 王佐木 发表

硬件可以砸钱,几年就能起来,软件怎么搞?

吸引外国来这里,总得解决一个语言的问题吧,当地商贩有多少懂外语的,就这个沟通门槛就不是短时间能解决的,最后过去的最多是几个被政策压着过去的国企,或者一些过去纯薅羊毛的公司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释永信被查,这是不是一件令所有人大快人心的一件事?

知乎用户 大熊喵​ 发表 2025 年查处他,结果查出来的所有罪名都是 2015 年全国人民就已经都知道了的,连一个新鲜的都没有。 2015 年查处他是大快人心 2025 年查处他那就是细思恐极了 知乎用户 雨果老弟 发表 大概率是永信头上 …

工劳小报|医院关停,医护埋单

**CDT 编辑注:**读者可前往工劳小报官网订阅新闻信,或加入 Telegram 群。工劳小报简介:“工劳”这个名字是工人和劳动的简称,同时也是 “功劳” 的谐音。我们想透过 “工劳” 这个词来强调基层劳动者在维持中国社会运转中的贡献。但 …

释永信被查,这是不是一件令所有人大快人心的一件事?

知乎用户 阿西吧 发表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前几年查的时候,信誓旦旦的说他没问题呢? 怎么现在就突然有问题了,是不是该把当初的调查组好好的查一查? 知乎用户 和光同陈 发表 如果在西游世界里,释永信连小雷音寺的黄鼠狼都算不上。 顶多就是黄 …

风声|国家发放育儿补贴,为什么有的人“不领情”?

原创 贾拥民 风声OPINION ** 凤凰网原创 **国家层面补贴,这代表着在人口和生育政策领域,计划的成分基本上完全消失了。遗憾的是,不少媒体很快将这项补贴政策纳入了“拉动消费、促进经济”的叙事框架。这样一来,也就把生育孩子这件事情彻底 …

释永信被查,这是不是一件令所有人大快人心的一件事?

知乎用户 阿西吧 发表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前几年查的时候,信誓旦旦的说他没问题呢? 怎么现在就突然有问题了,是不是该把当初的调查组好好的查一查? 知乎用户 和光同陈 发表 如果在西游世界里,释永信连小雷音寺的黄鼠狼都算不上。 顶多就是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