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人为什么会因信息污染而上当受骗

by , at 16 September 2017, tags : 谣言 辟谣 指控 断桥 造谣 点击纠错 点击删除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忽悠的原理与技巧# 答疑系列

网友 罚写忧郁的台湾乌龟一百遍 来信提问:

断桥大叔,你在信息污染一节末尾列了个表格,表格里显示“运用逻辑思维的知识分子”比常人更容易被“信息控制”手段欺骗。是不是写错了?前两章你对聪明人很是推崇,还表演了不借助任何知识,只用纯粹的逻辑分析,攻破身高骗术的手段。但在第三章,你却说这些人也会受骗上当。为什么?

信息污染看上去高大上,可我怎么觉得没啥特殊?不就是连续不断的造谣吗?单写一节那么多,不明白。请释疑。

——————————————————

断桥大叔(!)回复:

罚写忧郁的台湾乌龟一百遍,你好。

你说的没错,信息污染就是不断造谣。为展示信息污染,我和新浪两名志愿网友从2012年3月到8月,就涉及此事的上千个谣言里选取了约50个进行溯源查证。但见稿时因篇幅所限,只列了20多个。我的目的并不是辟谣,而是让大家体会信息污染的气氛,因为大部分读者可能并非参与者。

第三章我写得不好,谈下思路。

1.首先讲什么是辟谣。前几周网上曾热议一条裙子。裙子主人原本只想秀下装束,却发现她的朋友分成两派,一派认为裙子颜色是白金的,另一派则认为是蓝黑的。随后事态扩大,网上爆发了集体争吵。

很快媒体介入,比如有媒体调查称,68%的网民认为是白金,32%认为是蓝黑。但细心的读者会注意到,严肃大报多做了一件事——求证。它们去店家买了同款裙子,发现颜色是蓝黑,没有白金款。这叫结论。有结论后,尽管我个人认为像白金,且多数网民支持我,但我知道自己判断有误,剩下的问题就是了解为什么错(此例中我的错误原因是知识盲点,不了解光照、白平衡对大脑判断颜色的影响)。

现在我们换个议题。比如有人指控,断桥你高考作弊,理由是平时成绩不好、贪玩、高考当天突发交通堵塞你家离考场太远到不了等等。推测是你爸与评卷老师有旧,没考让他给记了个高分。我应当怎样辟谣?称自己学习能力强,交通堵塞时有小路可到考场?这叫“以推理对推理”,最后参与者会分裂成两个群体,诬蔑者最喜欢这种辩论,因为无论骗到30%的人,还是10%,他都是“净赚”,怎么都赢。他只要传播这个“对我不利的议题”就行了。这是 3.5 话语权战争 中的内容。

正确方式是拉出监考老师,她证明:断桥当天确实在考场考试。找出高考考卷,是我的笔迹。这叫辟谣诬蔑者的指控被证伪了。与证人证据不符的推理是错误的,这是 3.4 克服偏见 中的内容。

然而,辟谣与谣言相比,有两个特点:

(1).辟谣成本远高于造谣。造谣就是拿个材料胡说一通,辟谣得找来当事人和证据。

(2).谣言跑得远比辟谣快,覆盖面大。知道蓝黑白金之争的网民很多,知道裙子确为蓝黑色的人很少。

2.接下来说舆论。理想情况下,我与指控者面对面,辟谣后议题结束。但舆论不同。

在舆论中,恶意指控者能玩的花样很多,他不承认正规辟谣方式,攻击你的证人(买通的)、证据(造假的)。并不停地摆出自己的“证言”(被他歪曲转述的当事人言论)、“证据”(断章取义,屏蔽了辟谣与解释,或与结论无逻辑关联的材料),并要求你采取他的方式证明,比如出来走两步,接受他的测试之类的(其共同点是胜负标准主观,由构陷者说了算,或过程不可操作)。一个议题不能持续时,他再抛出十个。

想和污蔑者面对面?呵呵,你永远找不到他,但是他能正义凛然地让大家认为是你不敢找他。如果你特别特别牛逼,例如恰好姓罗,扛着摄像机抓到他,还能全国直播。这时你会发现他突然对议题不感兴趣了,一言不发地看手机。等回到家,连上网络,他又复活了,生龙活虎地攻击你的手机质量不好。

通常,恶意舆论中的辩论是这样的:

指控:断桥你高考作弊。★辟谣:监考老师A作证我在考场(证人)。追加指控:她是你买通的。旁观起哄1:断桥成绩不好,同学都说他是傻瓜。起哄2:断桥接受采访时连话都不会说。起哄3:听说断桥考到这所高中就是为了泡监考老师A。★辟谣:考场还有监考官员B,他是旁证(证人)。追加指控:你们是利益集团。旁观起哄1:听说断桥家能量大着呢。起哄2:我当年高考,旁边一个学生把所有考官都买通了抄答案。起哄3:听说监考官员B和断桥他爸以前是同学。★辟谣:我还有当年的试卷(证据)。追加指控:这是你伪造的。

旁观起哄1:你看试卷上这个字笔迹和旁边有点不一样,两个人写的。起哄2:分数位置不对,我当年阅卷时是在那里打分。起哄3:中国这种造假大国什么不能造?

经过这轮辩论后,指控变为:断桥成绩不好,原本考不上北大,他有权有势的老爸买通了老同学监考官员B,伪造了试卷,安排和断桥感情有温度的监考老师A到考场作弊……谣言变得有血有肉,“可信度”更高了。刚参与这个话题的新人,看见人物、情节如此详细,和证人证据丝丝入扣的谣言,非常震惊:肯定是仔细调查过的!于是一下子就信了。殊不知构陷者根据我提供的辟谣信息确定方向,通过观察观众的反应来增删材料,让谣言进化得更具备欺骗性。这个过程,叫传播筛选

没人会跟一条裙子较劲。但话题涉及到人就不同,有人就有恩怨、有江湖。参与这类讨论,你会发现议题无法被证伪。因为无论出示什么,只要与构陷目标不符,对方都不会认可。参见 3.3 可证伪性 。但这并非议题本身特殊,而是错误的思维方式与破坏讨论规则(例如不停追加指控)的行为导致议题不能被证伪

起哄者是《动物庄园》里喊着“四条腿好,两条腿坏”的羊,行为目的是恶化讨论氛围。在正常情况下,随讨论深入,旁观者会去伪存真,趋近正确答案。若讨论规则被破坏,大量参与者在造谣传谣、总结改编谣言、污蔑瞎掰……旁观者将陷入困惑之中,信的谣言越来越多。怎样找到一群人来起哄?成本高的方式是拿钱买,成本低的方式是煽动仇恨,一般是两种方法合用。参见 3.2 诉诸公众

3.最后谈信息污染。信息污染就是不断造谣,那它和单造一个谣有何不同?

以信息控制为例,它有几种类别。先看书中1.1节中的例子:

指控:你忘了书中一句话,所以这本书不是你写的。

当然,这类指控在现实中会添加大量主观性信息和外围谣言。

指控:才写完两个月(造谣),你就在重要的(主观随意性)电视访谈上,忘了自己书里那么精彩(主观随意性)的一句话,所以这本书绝对不是你写的。辟谣:(破除信息控制)这本书写的是我的赛车生涯。

旁观者:哦,那看来这个判断错了。

但该判断并非因这是本写我赛车生涯的书才错,而是原本逻辑就错。如果你逻辑足够强,那识破谣言只需一秒钟,无需破除信息控制。

接着看下一个,方舟子对崔永元慈善基金接受红十字会拨付的质疑。(来源:新华网《方舟子举报崔永元基金涉嫌违法违规 列6大“罪状”》)

指控:《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章程》第七条规定的救助、资助范围包括:(一)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开展红十字人道主义救助活动,促进红十字事业健康发展;(二)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对伤病人员和其他受害者进行救助;(三)协助政府改善贫困地区的医疗卫生条件,关注和保护人的生命与健康;(四)协助政府改善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资助和支持教育事业;(五)扶危济困,敬老助残,资助和支持老年福利事业;
“口述历史”不属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章程》规定的救助、资助范围,并非人道、慈善工作,属于超范围滥用社会救助资金。

你能否看出问题?

其实说穿了很简单,红十字会章程第七条所列资助范围共有八款,方舟子删去了可能与崔永元基金相关的三款,然后在媒体上用剩下的五款指控。当然,如果你指出这一点,他会摆出无数理由辩称即便加上那三款也成立,但他难以解释为什么要搞信息控制。相关知识请复习 1.4 信息控制

与上个例子不同,要识破这类指控,必须补足完整信息,与智力无关。无论你智商是40还是400,如果你不花费精力搜索信息,就无法做出正确判断。因为这是你的知识盲点

最后我们看第三个例子。方舟子展示崔永元豪宅,指控他巨额资金来源不明。(来源:方舟子 腾讯微博 2014/1/9)

与第二个例子不同,这并非公共信息,而属于私域。不但难以用逻辑判断,你也很难补足完整的信息。

当然,由于造假较粗糙,所以还是能找到。这三张图片更早的来源分别是论坛八卦帖中的“倪欣住处”、网络视频中的“周立波豪宅”和“任达华豪宅”。这叫未经质证的信息。这类信息可以批量编造,记者或小编在家中敲敲键盘五分钟就能造出一条。如果愿意再花十分钟修修图,神仙也找不到。针对私人的信息是否能得出正确判断,同样与智力无关,仅取决于你信任的信息源是否可靠

假设这类指控再模糊一些,以至于你完全无法求证:

指控:断桥以前穷困潦倒,但创建慈善组织四年后,他居然有钱到欧洲玩了一个礼拜。一定是从善款里贪钱了。

此时正确的认知方式不是去打探我的隐私,而是提醒质疑者遵循规则:如果公益基金按规定披露了详细收支并进行审计,那么就不能以创办者的私人财产变动质疑,因为他所履行的披露职责,已经否定了从慈善中直接牟利的可能,正确的质疑方式应当是由专业人士核查披露后的帐目。但要当心构陷者诉诸专业壁垒。

举这些例子是为了说明,能否识破信息控制,很大程度上与智力高低无关。

把一个个质疑拆开分析,都很容易对吧?现在我们考虑新情况,假设某群人连续不断地编造了1000个这样的谣言,会出现什么情况?

断桥能辟1000个谣?太抬举我了。我们三人花半年查清了50个谣言,还不能保证均正确。搞清1000个谣言非得十年不可。但造1000个谣很简单,我花一两个礼拜就够了,如果人手充足,还可以缩短几天。

既然无法尽数辟谣,那这件事是不是就变得不可知了呢?并非如此,与证人证据不符的传言都无须理会。而且,虽然不能具体判断所有这1000个指控,我们却能观察到舆论环境呈现出某些特征。因为造谣虽简单,要让大部分谣言获得广泛传播却很难,忽悠者必须恶化讨论环境,破坏讨论规则,才能做到。整本书介绍了大量破坏讨论规则的手段,包括煽动仇恨,污名化、攻击证人、诉诸公众等等。观察这些现象,思考这些行为的目的,有助于你做出正确判断。

对舆论不熟的意见领袖,会有怎样的思维盲点?他们不知道群众运动中谣言的规模,不理解造谣者的动机,不相信知识和经验盲点的存在,不了解传播,以为凭借智力就能识破所有谣言。

在信息污染环境下,水平一般的意见领袖通常的认知情况是这样的。

舆论中针对当前议题共有1000个谣言在传播,10%被辟谣。他接触到了其中100个谣言和10个辟谣,根据其认知能力,最终会形成这样一个分布:

30%的谣言,他取信了。(他想:我得出结论了,这人果然是假货。)30%的谣言,他将信将疑。(他想:虽然证据不铁,但既然有了结论,这30个可以从结论反推,当作旁证。)30%的谣言,他识破了。(他想:虽然是造谣,但居然歪打正着)

10%的谣言,被辟谣。(他想:天哪,正义的打假者义愤填膺,不小心说错了几句话,居然有批人因为这个跑出来为骗子说话,拉黑。)

你在微信朋友圈看见的谣言基本上都是这类意见领袖所传播,但他们将来在网络上的地位会逐步下沉,只能覆盖到低端用户。本书并不适合这些读者。

水平较高、逻辑较强的意见领袖,他们接触100个谣言的同时,会碰到20个辟谣,因为其信息源水准高,被话语权的情况没有前者严重。最终认知分布如下:

5%的谣言,他取信了。(他想:我得出结论了,这人果然是假货。)75%的谣言,他识破了。(他想:顺着那5%的铁证往下深挖不就行了?质疑者们干嘛不停地造谣和抛出弱智分析呢,真是愚蠢,品德败坏。)

20%的谣言,被辟谣。(他想:质疑者们不听我劝,非得干傻事,瞧瞧,被人抓到小辫子了吧?但这些辩护终归是避重就轻,为啥不来批驳我得出结论的那5%的铁证呢?)

他们思维清晰,逻辑强,所以很少会将信将疑,论述要么成立要么不成立。但正因为他们聪明,所以极度自负,有时100个谣言,只有一两个骗到了他们,他们就立刻死心塌地,认为结论已定。所以像信息控制这种对普通人和聪明人效果相仿的手段,对他们有特效。

信息污染这章,说的是这么一回事:

5%的谣言,你取信了。(全是谣言,这是命中你知识与经验盲点的部分)75%的谣言,你识破了。(全是谣言,这是对你无效的部分,但没有这75%,就没有你那5%,因为构陷者不知道你会取信哪5条,他们只能不停地造谣试探。)

20%的谣言,被辟谣。(全是谣言,这是被辟谣的部分,但因为辟谣成本高,传播力弱,所以无法覆盖全部。)

构陷者不停造谣,从各个角度,用各种手法攻击,并不仅仅因为他们思维紊乱,品德败坏,更不是因为他们愚蠢。他们期待的是,每个人都能从这堆谣言里,取信命中自己盲点的那一小部分。此时你会发现每个人取信的铁证各不相同。这就是3.1 信息污染

断桥

《忽悠的原理与技巧》一书连载页:《忽悠的原理与技巧》目录、腰封与阅读提示 - 忽悠的原理与技巧 - 知乎专栏

捐赠页:http://www.weibo.com/p/1001603821412967178202

作者支付宝帐号:poqiaohuyou@gmail.com

若有问题。发信请寄:email:poqiaohuyou@gmail.com,或知乎上的@断桥,或新浪上的@破破的桥

因时间关系,作者只会挑选少量回复。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好好说话

不好意思,又用回原题图,让读者们失望了。 有不少读者觉得我用这个图,动机不良,阴阳怪气。 好吧,其实他们说的对哦。 有人就会说,你就好好说话,好好配图,好好写你的东西,不可以么。 是呀,我也想好好说话啊,要不,您教教我? 互联网这几年确实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