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点独家|美团计划5亿美元投资理想汽车,投后估值40.5亿美元
2020年5月27日,第10000辆理想ONE下线 文 | 王海璐 宋玮 编辑 | 黄俊杰 《晚点LatePost》独家获悉,造车新势力理想汽车即将获得5.5亿美元D轮融资,美团领投5亿美元,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跟投剩余5000万美元中 …
这题我真会。
去年朋友带我去赶饭场。走到中州大道路口右拐弯,速度有点快,前面有一辆城市里最常见的卡箱翻卸式的垃圾车,从后面缝隙处飞过来一团白影,啪叽一声顺着车窗风擦着我的肩膀滑进来了。
我给朋友说,啥垃圾掉车里了。
然后我们停车找垃圾,找半天找不到,最后在副驾驶丝圈脚垫上找到了碎成几块的水银滴。
在路边抖了抖,又去洗车行洗了洗车抽了抽风。
老板也是见怪不怪,说跟垃圾车后了吧,下次把门窗关好。
我问老板怎么会有水银,老板说家庭和药房诊所坏了的体温计温度表之类的东西乱扔垃圾桶,垃圾车一股脑把垃圾收进去,水银很重,颠簸几下就会从车缝隙里流出来。如果有车在后面跟着,就很容易中招,我们还算好,这玩意如果跑进空调口很难弄出来,而且不容易察觉。同样的还有饭店里垃圾渗的食物油滴。
因为疫情影响,这两年各区域的体温计的需求非常大,所以确实会出现这类情况。
当然不排除投毒。画重点。我只是就事论事。
我相信理想汽车在生产中不会混进水银,但车体和部件接触到水银的几率还是有的。所以李总大可不必气急败坏。
评论有人说温度计水银太少。其实打碎过那种最普通一块钱一根的那种温度计的人都知道,这玩意摊手上并不算少。至少有一毛硬币那么大一块。
还有人说现在这种温度计很少了,但其实还是很多的,尤其是医院诊所门诊里,而且比电子温度计量的准多了,目前还是硬通货。
以上。
新车提车第一天,我在后座发现水银。那我的态度和车主一样。
提车三个月。发现水银。我会先想后座坐过谁。问问孩子们有没有玩过水银温度计。
投毒?不是学化学的。我不认为水银的投毒效率高。
我觉得有个回答说垃圾车掉下来的比较合理。概率?轮不到你是 0。轮到你是百分百。
水银温度计少见?并不。
不信自己淘宝搜。
李想的回复虽然欠妥,但是支持。
在理想汽车座椅发现水银,这本身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如果水银是从理想整车厂里面出去的(前面本人有回答过不可能从整车厂出去的),后果是无法想象,作为理想汽车的 CEO,李想的回复完全能理解。毕竟是自己创立的品牌,是不能接受任何的污蔑的,作为一个公司的一把手,下面还有很多人要靠他发工资,肩负的重任不小,能说出这种话,虽然不妥,但是站在他的立场,没有问题。
至于后面又删掉微博嘛,谁还没在气头上说过狠话呢?是吧?
[理想汽车回应座椅发现疑似水银物质「已展开全面调查」,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0160887/answer/1981554749)
“造谣我们用水银的人和媒体,祝愿你们血液里流动着水银,脑子里装满了水银!” 看到这句话就莫名的想笑,简直要笑出猪叫声。
是那种又可气又可笑的笑,估计李想是感觉智商受到了侮辱吧!这么可笑的理由也拿出来造谣实在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问我怎么看待这件事?我就是不怎么看待。
李想作为一个公司的 ceo 说出这样的话确实有失水准,也有点失了风度。
但是反过来想想,估计是实在是气的不行了吧!谁也不愿意被人莫名其妙的冤枉,尤其是这种可笑的理由。
发完了之后,心中的一口恶气出了,冷静下来了,回去想了想,这么说有点不合适啊!赶快删了吧。
得发个正常的,官方的。
“理想 ONE 在产品设计、原材料选择、生产制造、运输以及交付环节均未使用到汞(俗称水银),并且符合《汽车禁用物质要求》(GB/T 30512-2014)及欧盟 ELV 等有害物质相关要求,请各位用户放心使用。”
这个就正常了,就是希望到最后别被打脸了,虽然删除的快,但是也已经被大家知道了,别到最后真是理想的问题那到时候反噬起来可就不得了了。
生产环节没什么地方会用到单质汞,
而且,水银不但非常容易挥发,流动性也不错,
可挥发且流动的水银,是在满是缝隙孔洞的皮革座椅上发现的,足以证明是有人故意放上去的。
是谁放的呢?
如果理想报案了,就是真的有人栽赃诬陷,到时候我们应该力挺理想抓出幕后黑手。
如果没报案,就是理想自己搞的营销手段,因为没曝出这事儿的时候,我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个公司和这么个车。
换位思考一下呗。
假设你是一个小饭馆主厨,这天有位客人点了一份回锅肉盖饭。
上菜之后,隔了两分钟,客人拍桌而起。
“老板,你这回锅肉炒饭里怎么会有一颗避孕药!”
这时,母胎 solo26 年的你,会如何回应他?
如果是我,
我也会说,“祝你脑子里装满避孕药!”
显然大佬不常上网,不关注网友们的分析反馈和网络舆论对这件事的真实看法啊。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并没有谁刻意参与造谣冤枉理想汽车。
但大佬已经出离了愤怒的边缘。
愤怒会降低一个人的智商,愤怒的态度和言语,也并不能得到正向反馈。
理性解释清楚就行了。
汽车的生产不会用到水银,座舱的皮革座椅材质内,更不可能夹杂水银。
水银具有流动性和挥发性,酷热夏天的汽车座舱避免不了高温的曝晒,能够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温度保证水银以固体形态存在,这需要极度的巧合,或者本就是有心。
谩骂造谣者无济于事,报警查明真相,以正视听,才是明智之举。
一种可能是蠢。
这是投毒(涉嫌以投放危险物质的方法故意伤害罪),刑事案件,不是民事纠纷。就好像你开个餐馆,有人拉肚子,你可以破财认栽,也可以据理力争。但是有人在菜里发现不明来源的砒霜,不报警?还在那自证清白请过路好心人做大法官?脑子呢?基本的法律常识呢?
正常的处理方式,不管车主有没有报警,不管车主什么态度,立刻保护现场,报警,往严重的报,态度做足,主动权抓到自己手里。同时联系熟悉的媒体跟踪报道:“我企用户疑似遭人有毒有害物质,本着为用户负责的态度,我们高度重视,立即拨打了公安机关电话,请警方介入调查。”
警察立案侦查,积极配合,媒体跟踪报道,把自己放在车主一边,都是投毒事件的受害者;警方敷衍,也跟车主站在一边,把事情闹大,充分体现自己不满,闹得越大越有利。查出真相,矛头自然指向投毒者,查不出来,也是警方的锅。
而不是拿什么 “建议车主报案”、“我们已展开调查” 之类的官方口吻,有意无意把自己跟车主对立起来。更不是在网上跟网友对线,吵赢了怎么样?本来能让矛头指向该指的方向,有必要霸气外泄把矛头撅了?意义呢?炫肌肉?你把车主怼的社会性死亡又怎么样?杀鸡儆猴?让其他车主老实一点,遇到类似问题自己去整明白,别牵扯上李想?
以下纯个人猜测——估摸着是客服部门处理客户投诉形成惯性思维了。第一反应就是避免介入太深,只 “建议”、“声明”,不做更多行动。或许以往尝到了不少甜头,甚至内部为“避免公司经济损失” 发过奖金。对于一线员工,毕竟都是打工的,说多错多,主动帮客户忙活的客服说不定都开掉多少了。打官腔对公司或许是个蠢决定,但是对于个人而言,至少能保住工作。
李想完全有条件跟车主站一边,跟车主一起怼警方不力、怼罪犯阴险、怼社会矛盾激化…… 车主不干都不行。车企都主动报警,放在公众眼皮底下积极解决了,车主要再处处针对,就理不直气不壮了。结果呢?强势出击,怒怼车主,让网友选择站自己还是站车主…… 嗯,怼得漂亮。
再说一遍:怼——得——漂——亮。
首先我是很尊重李总的,能把理想做起来,非常了不起。
但是这件事上,李总素质真的不高。
即使他们造你的谣,伤的只是你名誉和经济。
你直接要他们死,这个反击太多戾气。
不是文化人说的话。
李总的性情还是有失体面。
修养不高。
然后百度了一下,果然,李总的学历是高中。
学历不代表能力,但是,有些性格,学院或社会出身,不一样。
想想,马云,刘强东,马化腾, 他们不会在公众场合下口出恶言。
总是把自己弄的体面些。福报啦,兄弟啦,都会讲漂亮话。
就连特斯拉,被各种各样的真的假的丑闻缠身。
也只是永不妥协,车主再教育,法务部关注,
可不敢祝造谣的原地车祸。
看评论说李总真性情,被人造谣不能骂回去嘛。
反击当然可以,但是公开诅咒,就是 LOW 了。
李总自己都觉得不妥,删帖了,你们洗什么呢。
比方说
某国说新冠起源于中国,我们回复,希望你全国都得新冠。
某人说在京东买到毒大米,刘强东说希望你全家吃毒大米。
某人说马云是大忽悠,马云说希望你一辈子光遇到骗子,
某人说特斯拉刹车失灵,特斯拉说咋没把你撞死呢。
这是真性情吗。
李总用这种骂街式的情绪宣泄,不体面。
1。水银的挥发比普通人想象的慢得多。
先搬一个 @计军平 两年前的相关回答。
作者:计军平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0315250/answer/67064222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根据 Thomas G. Winter (2003) 发表在美国物理期刊上的名为《一滴汞的蒸发》(The evaporation of a drop of mercury)实验论文,20 摄氏度室温下 0.2 克水银(一粒汞珠)经过两个半月,仅挥发掉一丢丢(见图 1,汞的重量从 0.2022 克降至 0.1986 克)。需注意的是,汞的挥发速度呈现初期快、后期慢的特点。
在两个半月实验的基础上,Winter 又进行了理论分析。假设这粒 0.2 克的汞珠在挥发过程中直径不变(保持 0.305 厘米),室温为 20 摄氏度,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至少需要 3 年挥发完(见图 2 公式)。不过(接下来的内容很重要), Winter 指出,在考虑实际情况后(比如在挥发后,汞珠的直径会变小,导致汞的挥发面积变小;再比如灰尘附着在汞珠的表面,进一步降低了汞的挥发速度),0.2 克汞完全挥发完所需的时间远不止 3 年。(编者注: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0.2 克汞挥发完真的有可能需要 10 年。)
简单地说,论文通过实验证明,一滴水银在室温下需至少三年、最长可能十几年时间才能全部挥发。
以下是对部分评论的回应:
这篇文章有个 BUG,没有研究温度对汞挥发性的影响曲线。
但是我们可以大致猜测一下。
汞的沸点是 356 度。汽车中的温度最高可达 50-80 度,就算是 80 度吧, 也是远远没有达到沸点。
一般来说,液体的蒸发速率随温度增加而增大,但不是线性关系。当温度远低于沸点时,可近似认为蒸发速度与【温度与沸点的温差】成反比。
那么 356-20=336 度, 356-80=270 度,那么蒸发速度相差大约 25% 左右,不精确,但定性应该够了。
就算你车里 24 小时维持 80 度,蒸发完的时间也不过从最少三年降为最少两年多而已。
还有人说大的汞滴表面积大,蒸发更快。
蒸发速度与表面积(即半径平方)成正比,而重量与体积(即半径的三次方)成正比。所以,很遗憾,汞滴越大,蒸发速度越慢。
那么 4 月提车,如果原来车里就有水银,到 7 月初能挥发的是极少一部分,基本上还是原来那么多。
那些说什么一两天水银就会挥发的答主,完全是想当然了。
这篇文章还很出了一个结论,如果是纯水银的话,由于其挥发很慢,如果是在房间里挥发,其挥发的汞蒸汽的浓度很低,一般不会对人的健康造成损害。
看最后一句,如果在房间里挥发的话,蒸汽密度小于 OSHA(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 认定的安全标准的四百分之一。
虽然车内温度可能比常温高一点,但上面已经论证可能只会高个 25% 以内。车内空间比房间要小,但净空间一般也超过了房间的 1%,算下来汞蒸汽的浓度很大概率仍然低于安全标准。
所以有理由相信,如果车里发现的汞是纯汞的话,也不太可能对车主的健康造成太大的损害。
(这又打破大家的一个想当然的 “常识”)
2。生产过程中用不到水银,只能说明不会批量出现普遍性的水银污染,不代表特殊个例的汽车不可能出现异常的水银污染。
有没有可能某个检测或生产装备设备泄露了白水银遗留在汽车里?有没有可能某个环节的员工因某种原因(如打碎了体温计)不慎将水银遗落在坐垫上?甚至,也不能完全排除某个环节的员工故意投毒的可能性呀。
从座椅厂家到汽车生产厂家到运输公司到 4S 销售店,任一个环节的能接触到汽车的人员都有(有意或无意)投放水银的可能性。
李想怎么能一口咬定汽车生产及流通过程中一定不会出现意外呢?
3。当然也不能排除车主提车后,在两个月的使用时间里,车上的乘客不慎或者故意遗落水银的可能性。
如果是故意的,那就涉嫌刑事犯罪了(虽然通过上面的文章可知这些水银并不能达到实质性的投毒效果)。
4。李想微博直接否认了异常情况下交车前车内遗落水银的可能性,且骂车主和媒体 “脑子里有水银”,这不仅是灾难性的公关回应,而且涉嫌人身辱骂了。
只能说,很 LOW,非常 LOW, 还可能涉嫌违法,至少违背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
李想可能是被害妄想发作,觉得 “肯定有刁民想害朕”,或者是 “肯定有对手陷害寡人”。
但是,越是这样怀疑,越应该谨言慎行呀。如果真有人要搞你,你这种情绪化的回应不是正着了别人的道吗?
李想如果象如下一样回应,还会招来大家的批评吗?
我们知悉一个理想车主的汽车床垫上发现了疑似水银的液态金属粒。我们对此高度重视,马上进行了全面的审查。经确认,理想汽车在生产过程中的所有环节都没有用到水银,所以可以排除是正常生产过程中被污染的可能性。
我们分析,不排除是某个乘客或接触汽车的人员有意或无意在座位上遗留水银的可能性。我们愿意协助车主报案,让警方查明真相。如果是无意泄漏,我们会提醒其它车主注意避免类似的风险; 如果有人故意投毒,我们支持将投毒者绳之以法。
感谢车主对理想汽车的信任,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将永远与车主站在一起。
理想的公告,还有李想本人的微博:
网友挺双标的,这就成了 “能理解、该怼、谁还没个脾气”,而不是“傲慢” 了。
回归事件本身,我个人认为就是车主自导自演的一场闹剧,目的么,自然是因新款上架被割韭菜咯。
跟特斯拉郑州温先生、张女士,异曲同工之妙。
李总之前在员工坚守商业机密的时候的态度可不是这样的啊
为什么现在又无论如何都可以辱骂车主了呢?
还是说,刑不上管理层呢?
从汽车之家出来的一部分人挺爱怼人的。
韩路怼起人来和李想比不遑多让,经常在评论区开怼。
陈震和他们两个比都算很好的了。
唉
谁都没注意到"4 月提车"这个关键词吗?
5 月 25 日,理想 ONE 发布新款,引发 4、5 月提车车主维权。
在这之前,理想车主的团结性不亚于蔚来车主。
但发布新款之后,引发的反噬估计李想也没想到。
微博很多理想的自干五都不发声了。
一个维权的微博视频上,一个车主说"我把你当家人 “……
这就是个车主的自编自演。但事情的发展超过了车主的预想。多少人想吃理想的人血馒头。
理想去库存没错,新能源车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步落后步步落后,而理想又处在港股上市融资的冲刺时期。但后果是李想人设崩塌的献祭。
李想怼得没错,如果不冲冠一怒,"毒车门"一发酵,加在理想 ONE 上的莫须有的罪名就如特斯拉刹车门般致命。但是,归根到底还是上面所说人设崩塌、墙倒众人推。
除非人为故意放进去,否则汽车里确实不可能出现水银。
换我我也骂造谣的。
但是李想他是个 CEO,自己在办公室骂骂也就算了,公开写微博骂就很不专业了。
我能理解李总的愤怒,这谣言堪称无脑,初中物理都不及格那中,却又在个别同样无脑的言论狂欢中展现了无比恶意。
在娱乐至死的年代,公众要的不是真相,而是一个精彩故事。
就像理想汽车公告说的,他们确实用不到水银,这波我站理想汽车。个人建议车主先自查,看看老婆孩子、搭乘过的人,有没有打破过探热针之类带水银的物件。排查没有后建议报案,让公安机关进行专业的调查和惩治。
说真的,以我的学识,确实不认为这滴水银来源于汽车本身,并且一挤压就漏出来。
有回答说水银不适合投毒的,这里稍微说说:微量又长期的水银摄入,可以缓慢,潜移默化又不可逆地毒害目标的神经系统。这其中的 “缓慢” 就有大量操作空间,最简单的:在长时间后,生活痕迹就会逐渐掩盖真相,最初的犯罪痕迹会逐渐消失。
基于情绪化的回怼之后感觉有失妥当,遂删掉回复后改为较为官方化的回复,就这么回事儿。
车内不可能出现单体汞的,什么车都不可能出现的,如果有,一定是外部带进去的。你可以用甲醛试纸说车内甲醛超标,你可以翻拆说车内沥青隔音材料味道大,但出现单体汞,还是一颗颗肉眼可见的汞珠,这不扯么?
查一下汞的饱和蒸气压就不会张口就说出汞容易挥发的这种胡话。
汞蒸气的毒性 (ld50 值小) 与汞的挥发性不是一个概念。
“TMD!一帮搞臭技术的,天天冲我们 BB !
难道这不是投毒案?水银是挥发性液体,并有剧毒,在汽车这种密封空间可能危及生命。
但厂方说的挥发是短时间,也不成立,水银的挥发时间是按年计算的。
但反过来看,如果几百克水银在密封的汽车里,要多长时间身体才出现中毒现象,
所以要验血,从而推测水银存在的时间。
据说警方不受理报案,这完全是没道理的,无论是车主勒索,还是投毒(人为还是厂商),都足够刑事了吧。难道几百克水银在密封空间不致命?警方不受理的依据是什么呢?
这件事如果是竞争对手投毒的话,那就说明国内汽车企业之间的竞争可谓毫无底线。
这种情况还是有一定可能性的,例如刹车失灵一案中,特斯拉方面就指对方背后有人,毕竟如果是一个普通的车主如何有能力组织拖车拉着 model3 巡游、找来模特站台,然后进入上海车展还有人组织配合?
在其他行业中也曾出现类似的恶性行为,微波炉叮手机、火烧手机等并非全是虚幻,可见一些企业为了赢那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只是这次这样的情况就恶劣了,竟然忘座椅上扔水银,这可是要人命的东西,一个企业如果为了赢不将人命放在心上,那么这个企业的产品又能好到哪里去?
如果这些企业都如此做的话,结果就是将消费者往外资品牌推,其实这也不奇怪,国内企业家拼命鼓吹自家品牌,但是他们的老板却普遍用着外资品牌汽车、外资品牌手机的比比皆是。
继续作死吧,最终的结果恐怕是谁也逃不过。
先前特斯拉陶阿姨面对车闹只说了句 “对于不合理要求绝不妥协”,被全网群嘲,还被拉到央视疯狂批斗,现理想总裁发博辱骂网友用户,却被奉为真性情,有血性,这届网友人均 yyp。
这个回复没啥品位,格调太低
这种摆明了跟车企沾不上关系的事情,直接让他们去报警就好了
车企再怎么偷工减料也不没有无中生有的功力……
一开始是个悬案,李想硬生生要败自己路人缘。
反正不管怎么样,理想的车子我不会考虑,一个不尊重消费者的品牌不值得消费。
支持理想硬气回复。
如果 TSL 喜提女车主事件被证实是女车主恶意讹诈, 我也支持 TSL 硬气回复。
李想还是年轻,正常人都知道这件事不正常,你和人家对喷反而暴露你更大的问题。
从理想前阵子的新车事件就看出来了,做事真是不过大脑的。哪有突然发布新车不提前告知的,放眼看去,BBA 就不说了,雷克萨斯,英菲尼迪,凯迪拉克,林肯,沃尔沃,哪个不是老早就放出新闻了。
这个水银事件,身为 CEO 有必要这么冲动的吗,身正不怕影子斜,完全没必要理会。怼是怼舒服了,拉低品牌档次。真的是连特斯拉那个女老总都不如,这事换特斯拉身上估计已经炸了。
这车没开过,也不关注。
说说这个事。
人家这段话原本有个主体,就是祝 “造谣的人与媒体”。
到标题这就变成了 “祝你们”,这一改变后明显打击群体更广,且敌我不分。任何看到这段文字的人都受到了连带打击。
好家伙,我与你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你却祝我脑袋长水银!吾躺枪矣!!!
加上前面的 “疑” 有水银,就给人一种人家稍微质疑一下你的汽车,就被你不分青红皂白,情绪激动,逮谁是谁,一顿狂喷的感觉。
一个暴躁总裁的形象跃然而出,然后会衍生出这样人的做的产品自然不靠谱的感觉。
这是一种典型的媒体常用的文字游戏。
如果做为一般人,人说的这话本身没毛病,因为社会上长着脑袋不用的人太多,逮着什么都以为得了理,言辞激厉,得理不饶人,结果最后发现是自己的问题,然后又委屈巴巴地埋怨别人不说,不解释清楚,自己又不是专业人士怎么知道?
反正都是你的错!
这种人我也想骂,往死了骂。但是作为一名企业高管,哪怕是一般员工,公开发表类似的言论还是有点不妥,因为这是政治正确!你骂隔壁老王傻叉,那是你没有素质,脾气不好,骂人!但是你要是说黑人傻叉,那就是种族歧视了。
消费者永远是对的!你怎么能说消费者呢?!
所以可能也因为意识到了这点,随后就删了。
站在商业的角度来说,这事容易给友商送助攻。
这让我想起一个笑话,某人与他人争吵,情绪激动,骂道:你特么去死!
众人纷纷指责他不应该如此说话,后来迫于压力,他道歉了:我之前让你去死,这是不对的,所以你现在不用去了。
先 “祝福”,后删除就跟这个一个意思。
有几个事大家伙一般都应该听过,“小龙虾都是避孕药喂的”,“大米都是塑料做的”,尤其是家里的长辈,朋友圈里那些吃饱了撑的一天到晚爱发一些 “快转!晚了就删了” 的人!
就像前几天还有人在传类似的(以下图片新闻为谣言)
这这些谣言压根没有啥技术含量,稍微百度一下就会有相关的辟谣文章,哪怕不去看,自己想想都知道,小龙虾要用避孕药喂能赔死,用塑料做大米卖一样能赔死。
你见过有人用铜冒充生铁卖人么?就是这么个道理。
座椅上发现水银,水银在人们印象里就是有毒的物质,在汽车座椅上被发现,就让人潜意识觉得这车质量不行,导致有害物质泄露了。
造车不用水银,车内也没什么地方要用水银,更不会泄露在座椅上。
非要说座椅上有的话,还有人车震呢!嗯嗯啊啊的太放飞自我搞不好座椅上也会留下点呢!
你总不能说,我这车买了没多久,今天发现他自己在座椅上打了个冷战了吧!
买了辆 LSP?RNM 退钱!
在网上和人直接互怼真的很影响个人形象和公司形象。
如果抓不到造谣者,只能用这种方式口嗨反击,只能显示出 CEO 的无能。如果不能够直接找到造谣者,这种互撕只会毁掉路人缘。
殊为不智。
这就是个局,目的已经达到了
哪里有水银已经不重要了
除非车子不开,座位也没人做过,否则水银不可能 3 个月还在座位上。
是个正常初中毕业的人都能得出这个结论。
这个李想大概就是这么觉得的——你可以黑我,黑我的车,但是你不可以智侮辱我的智商。
如果是非恶意的事件,最大的可能性是有人在后座弄坏了水银温度计。还是先问问后座坐过什么人吧。
看到这个标题,真是绝了!
我在想啊,如今做媒体的都丧失掉职业操守了吧。
不体面。
暴露了李想的涵养。
这厮应该之前是做汽车之家的吧,卖了十个亿。
于是认为自己智商可以碾压别人。
这跟徽州宴老板娘说她的狗比小孩值钱性质差不多。也跟史玉柱做保健品一样,极度蔑视民众的智力。
想起我们读初中的时候,有时候有个 A 放了个屁,但大家却以为是 B 放的,都说是 B,B 气急败坏,说 “如果是我放的我全家死光光,如果不是我放的你们全家死光光!” 那是何等歹毒哈哈
你们知不知道理想前段时间开除了一名员工,理由是辱骂记者?
https://m.weibo.cn/1243861097/4630735099791858 (二维码自动识别)
所以理想老板骂你了就骂你了,怎么着?
谁叫你是…………guo 男。
但我好奇的一点是,如果这时候有女性车主站出来,对理想老板这一言辞做出批评。理想的董事会会不会也像处理那个实习员工一样,把李想开除了事?
让我想起了《极限挑战》第一期,黄渤体验快递员那集。
一箱水果变质,被接收人以超期未配送导致货物损坏(水果配送超期了几个小时,水果变质的原因肯定和快递员无关而是整个配送环节出了问题)为由拒收了,需要扣除黄渤的当日工资。
黄渤扛着那箱水果,突然就发泄一般的把箱子扔在了地上。走了几步,又折回来拿走了箱子离开。
整个车辆的生产环节,是用不上汞的,那么如果真的在座椅上发现了汞,原因极大概率和汽车生产商是没有关系的。所以李想的情绪失控在所难免,只不过有的人失控就是在屋子里骂脏字,有的人是直接发文。情绪失控结束后,理性删除了微博,也就能够理解了。
理特互换,评论过万。
祝你们脑子装满水银这句话说的对不对,我觉得一定程度上是对的。
但这句话如果由理想汽车 CEO 来说,特别是在公共平台微博上发出的话,个人觉得不太合适。
毕竟这么大公司了,肯定是有公关部的,这种涉及公司负面的新闻,还是应该由公司对外窗口来发声比较合适。
作为创始人 CEO 这么说可以理解,毕竟这个有点物理常识的人都会觉得有点扯的新闻竟然被爆出来,说明还是有人凑热闹不嫌事大的,私下骂几句是应该的,但大庭广众骂的话语言的艺术性还是差了点。
利益相关:理想车主,当然我的车没有水银哈哈。
我觉得任何有初中物理化学知识的人都应该能够理解这事吧?
其实也没说脏话,还好吧。而且说的是造谣的,也算是精准攻击了,倒是没必要对号入座吧,
其实理想 one 这种增程式汽车根本不是什么新能源、新东西。上个世纪 60 年代的国内外露天矿山就有这种玩意,载重量几十吨的、一百五十多吨的自卸卡车。这种自卸卡车叫电动轮汽车,其动力系统是由柴油(或汽油)发动机带动发电机,再由发电机带动电动机,最后由电动机驱动车轮。只是在当时,这种电动轮汽车没有蓄电池。几十年过去,这种燃油动力汽车增加了一块蓄电池后忽然被打上了 “新能源” 的标签了。车企忽悠消费者获取暴利并骗取大量财政补贴,个别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从车企那里寻租吃回扣,致使国家利益受到严重伤害。目前,不少增程式车企仍在利用虚假广告宣传忽悠消费者,但长期看来,这种旧能源的增程式汽车不可能有发展,最终只会被真正的新能源汽车所淘汰。
护犊子再正常不过,但是作为公众人物满嘴喷不合适。这个车主投诉真伪吃瓜人难分辨,但是明显不和逻辑,提车当天发现是合理的,提车很久了,水银从哪里掉出来的呢,难道座椅还会析出?车顶滴落?都找不到合适的可能
碰瓷的消费者的确并不少见,当事人发的微博我看了,很好奇为啥那么一条微博就让李想爆燃了。
作为一个涉关汽车品牌的 CEO,面对那条微博,直接判断为消费者碰瓷,并出言不逊,这让我觉得。。
理想汽车这个牌子,股价大起大落日后估计会是很正常的事,要不再往后 PR 经费方面得多做点预算了。
毕竟在中国,一名 CEO 的嘴估计是没人能让他闭住的。
这暴脾气是怎么当上 CEO 的?
这么明显的造谣中伤,还有人帮造谣者说话,因为是顾客所以就随便造谣,没有任何后果,厂家还得跪着舔?李想骂得没问题。
洗地的可真多。
我也觉得这个水银和理想大概率无关。
但是 CEO 这么说话的事情就这么硬生生忽略了?
真 ·“脑子装满水银”
-———- 以下更新一些科普内容 ———–
既然洗地的人这么多,连说句话都难,那我也科普一把吧。
很多地方都说水银易挥发,那这个 “易” 到底是多易呢。
理想官方说:
里面还特意请大家网络查百科。
还有一些媒体,大 V 也如此表达,甚至某位手机高层号称化学知识还给化学老师了。他的化学老师怕是坐不住了吧。
下面这个就更搞笑了:
也有理性的:
再对比下厂家和车主的文明程度:
开篇我说过,我也觉得这个水银和理想大概率无关。只不过这一炸,炸出来了某些公司公关人员,高层,以及请回来洗地的大 V 门,化学知识真的都还给化学老师了。既然提示别人运用网络查百科,自己咋就不去查查再说话呢?还是说说这是叫做自黑公关?
科普时间到:
我查了下百度,真没说水银挥发速度到底是多快多慢,中文维基百科也没有,我慌了,怪不得让大家查百科,原来查了也没有答案。好在最后我找到某份科学期刊,有好事的科学家真就认认真真做了个一滴水银蒸发速度的科学试验。
具体内容我就不贴了,大家感兴趣的也可以去认真看看全文。
论文里提到,实验的时候,在 20 度室温环境下,0.2g 的水银经过两个半月的时间,蒸发了多少呢,蒸发了 0.0036g。惊喜不。具体数字是这样的,他去了一粒汞珠,测量重量是 0.2022g,然后放在一个敞口容器中,经过了 2 个多月,剩下了 0.1986g。他还在实验的基础上又做了一个理论分析,推测这个 0.2g 的水银,如果没有人为干预的话,可能要 3 年。这个速度够快吧,拍个视频,做个剪辑都比这时间长。
更多的内容我就不贴了,想要论文的也可以找我。
挨打了敢还手,毕竟是亲儿子,这大概就是新势力们和特斯拉的区别。
2020年5月27日,第10000辆理想ONE下线 文 | 王海璐 宋玮 编辑 | 黄俊杰 《晚点LatePost》独家获悉,造车新势力理想汽车即将获得5.5亿美元D轮融资,美团领投5亿美元,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跟投剩余5000万美元中 …
2020年5月27日,第10000辆理想ONE下线 文 | 王海璐 宋玮 编辑 | 黄俊杰 《晚点LatePost》独家获悉,造车新势力理想汽车即将获得5.5亿美元D轮融资,美团领投5亿美元,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跟投剩余5000万美元中 …
知乎用户 小林凑齐七个字 发表 怎么没有? 理想 增程式一直被吐槽过渡技术,1.2T 发动机,号称新能源车百公里油耗 8-9 个油。 断轴一开始召回说是升级,都没被媒体和用户放过,最后理想道歉了。 蔚来 38 …
知乎用户 一片云 发表 这是一篇 “讨贼檄文” 啊! 我本不愿以阴谋论来揣测这篇文章,但文章后半部分大面积的篇幅在将问题的症结归咎于两个人的身上——朱晓彤和陶琳。 我仿佛看到的是一篇明朝朝堂上言官的奏章。几大罪状列举下来,状状见血。 “欺 …
《营造一个小气候》 这封回信写于2019年2月3日,2020年9月20日订正 昨夜,后台收到一位年轻人的来信: 鹿鸣君,我有一个问题一直想问。 我来自一个勉强过小康线的家庭,衣食基本无忧,但是其他的就不太能够供给,现在家里的房贷还没有还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