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卫健委消息,2035 年左右中国将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这将为社会发展带来哪些挑战?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中国新闻网 发表
借用网友的一段话:干活的时候嫌人少,吃饭的时候嫌人多。
仔细想想,我国的人口和经济发展问题其实真就是上述的这个特征,经济高速发展非常依赖劳动力红利的释放。人口结构相对年轻,干活的人多,且多是低需氧的,每个人干的活多,花的钱少,几十年的积累又很大部分拿去给后代缴土地税了,以此来支撑宏观资源的配置。典型的干活的时候嫌人少,嫌劳动者不愿意加班,鼓吹 996 甚至 007,讲奉献却又忽略公共福利的返还。
随着人口结构失衡和上移,出现了上宽下窄,人口虽然还是可以很长时间维持在 14 亿左右,然而,干活的人变少了,反过来人体机能逐渐老化,出现更多的疾病是可以预料的。再加上过去太过于讲究低需氧,多数的劳动者是没有原始积累的,老后怎么办,靠着每月不到 100 块的养老金?杯水车薪啊,或者说谁来维持这部分公共支出,出钱总是很难的,有原始积累的多又可以获得更高的养老退休金,而没有原始积累的劳动者获得很少的养老金,一旦停止工作可能就会出问题。这就对应了第二个问题,吃饭的时候又嫌人多。
我国的发展离不开老一辈的低需氧劳动者,不能因为没有交养老金就否认了其对经济体的贡献,发展阶段的公共福利保障政策缺失并不是劳动者的错,但客观问题也不是感性能解决的,关键还是谁来承担这部分重度老龄化的资金缺口。
1)延长劳动时间,最近也开始放风日本老后再就业的规模了,大概是一个方向,老年人再就业,自己养自己,如果读者在农民,会发现,不用宣扬,老人就在养自己,直至实在躺下干不动了。
2)年轻人交更多,人口结构就是那样,还有人说现在的人口减少到未来 20 年才能看到,15 年搞了一个涨价去库存,既透支了生育率,又透支了老一辈的劳动积累来交税,2035 年刚好是 20 年,冥冥之中就是这么巧,现在的因未来的果。未来可没有那么多年轻人来缴纳社保养老,逼太狠直接就是低欲望社会,非暴力不合作,年轻人不玩了,谁都不好过。
3)科技进步带来生产效率的大幅度上升,很多科幻电影所描述的那种,重复劳动交给机器,劳动者要学习的是如何开发和应用这些设备。毕竟还有十几年,万一有重大突破呢?
4)政府负债维持公共福利的日本模式,日本既是深度老龄化的国家,又是全球平均寿命最高的经济体,同样身处东亚。很多人总是看不上日本模式,但发展红利返还这块,东亚里面日本做的并不差,宏达叙事总是离不开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几十年的工业化和发展红利,养活 4 亿老人原则上不是问题,就看宏观上怎么配置资源了。
人口在工业化下不是问题,不能干活的时候嫌人少,吃饭的时候嫌人多,发展红利应该拿出来一部分返还多数参与建设的劳动者的老后生活。
知乎用户 王克丹 发表
人口红利不行了,你可以把地方上闲置的高分子技术转租出去,譬如说,还可以把内部的光刻机,粒子对撞机,高端芯片拿出去出口。也可以把地方闲置的航母和星际飞船租给社会作为载人和运输使用。我想这些都是提高财政的方式,也是对低收入地区获得收入的一种补充吧
知乎用户 匿名甩户 发表
建议灵活调整老年人年龄标准。
我认为国际上对于国家进入老龄化的标准,并不符合国情。
根据 1956 年联合国《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确定的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 7% 时,则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
1982 年维也纳老龄问题世界大会,确定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 10%,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严重老龄化。
可以看到,联合国制定标准的时间是 1956 年,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的要求,不能做到与时俱进。
可以修改为有特色的新的年龄划分标准:
1、40~59 称之为青年人。
2、60~74 岁称之为中年人。
3、75~89 岁称之为资深中年人。
4、90~99 岁称之为高龄中年人。
5、100 岁以上称之为退休中年人。
相信老龄化问题一定会迎刃而解。
知乎用户 果冻菌 发表
难道我们现在指望的是,劳动力很多,年轻人随便找,一点福利不用给,只要是个工作,一个月给 3000 块钱,一万个大学生抢破头?
不会吧???
知乎用户 Snowman 发表
无非是老生常谈的未富先老难题,告诉我们中国梦实现的最后机遇期只剩下 13 年。
如果 13 年内未能实现现代化,接下来就很难了。起码从城镇化和就业结构角度看,中国还有发展潜力,只是到了债务经济的还债期有点难受。
养老问题无非是一个社会的财富分配问题,中国现在是 52% 的人口养 14 亿人,劳动人口越来越少的前提下还要维持不劳者的分配消费,同时要积累资本去发展难度不会小。
从积累资本的角度来说就要降低消费成本,老人不生产价值,养老产业的发展就是坐吃山空消耗社会资本。所以从国家角度看是希望家庭养老进行内部消化,而家庭劳动成本是客观负担。
这就与产业升级挂钩,真正的问题还是要靠发展解决。现在的信息革命还是停留在第一次工业革命轻工业发展阶段,高度依赖劳动密集型产业。只有进入信息技术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工业发展阶段,变成高度依赖资本的资本密集型产业。这样人力被大量排斥,从养老角度看消费成本就能得到空前降低。
衍生出的问题是分配难题,老人可以靠意识形态强制吃全社会的租,劳动力可不行。三大产业间通过互换劳动成果维持生产进行,服务业积累了大量就业,一方面使劳动力价格被推高,另一方面使服务业作为商品的终端流通领域分割了大部分利润。
新的信息革命无异是在消灭商业资本,压缩了流通领域的流程,使消费者可以直接对接到生产者。这就搞成了自己消灭自己的游戏,技术越发展越失业,越失业越没消费,最后一起玩完。
所以发展和分配是一体的难题,既然讲发展就不能不看分配。提这个还是要回到债务经济怎么解决的问题上,它依然是消费型的剪刀差游戏。
短期内不指望技术革命,要不就对外转嫁帝国主义路线,要不就对内消灭债主社会主义路线。两个都很难做到,就只能延续老路子,就是这次的保交楼模式。
借新债还旧债向下转嫁,全民积累全民负责,少数私有化获利。目前看城乡二元结构也不剩多少了,农村还有最后一口。在短期内技术革命无望前提下,还是有一定余力继续搞的。
知乎用户 卧牛 发表
说明计生委那帮人已经彻底认输了,实际情况肯定会提前几年甚至十年开始,现在公布是因为瞒不住了!
知乎用户 IT 网站设计 发表
看到这样的问题,就想到努力,你说努力我就想笑。
已退休和近十年将要退休的公务员和各种企事业单位的老人,不要逼逼叨年轻时候付出了多少,做了多少贡献,交了多少社保,才拿到大几千甚至上万的退休金,广大农民老百姓交公粮,城市建设付出的不比你们少,你们可曾给过他们交社保的机会?人口红利,到头来,他们出了人,你们享受了红利,养老金都不如你们零头。跟努力有个毛关系。
挑战?挑战什么?
领着退休金,享受着免费医疗各种福利的黄四郎们有什么挑战,要多老实有多老实,绝对听话。
挑战在哪?底层人民…… 国家要么多花钱安抚,要么多花钱维稳。
现在依旧如此,发相同的薪资,企业员工为什么交的税却比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多?哦,原来绩效奖金不缴税,只算基本工资那部分,我去年买了个表。
各种社保缴纳基数,又为什么做不到统一缴纳 12%?是我不想缴吗?补充公积金大多数企业都没听说过。双休节假日为什么做不到统一?不是有劳动法吗?你法我笑真的够讽刺。
我爱这个国家,但是如此大型双标,让我不禁思考,这个国家也同样爱我吗?
不想结婚,结婚也坚决不生。
——————————————————————
重病需用猛药医。
废除退休金,统一养老金制度,改变靠国家养老的观念,这些啃国族比好吃懒做的啃老族更可怕;
废除公积金制度。公积金的差距,几十块到上万不等,差距真的太大。
做不到全民医疗,那就七十以上全民医疗,一视同仁。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没有任何挑战,只有赢!
知乎用户 MR. 笨 发表
意味着全面保守化、信心丧失。
意味着资产价格崩塌、社会支出骤增。
意味着就业环境恶化、彻底进入恶性循环。
我一直在讲一个事:
在人口问题上,不要把国家抽象理解成一个整体,要把国家理解成一个人。
国家是人,人口结构就是年龄。
人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决策逻辑是不同的。
1
国家年轻的时候,穷一点不可怕。
20 多的小伙子,有手有脚,只要肯干,钱是能赚来的,不过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底子好一点,做程序,做金融,美国霸权收割世界。
底子不好一点,做代工,做黑工,世界工厂输出产品。
真就家里连这点底子都没有的,那就跑人家赚钱就好。
想办法搞一张机票,真不行船票也够用,跑到其它国家,然后再想扎根下来了。
别觉得这个事魔幻
很多小国的外汇都是靠这些输出劳动换来的,微观上个体也是这么把钱给搞来的。
举个我留学时的例子
印度老哥是咋做的?
开学第一天,先来学校报道,然后转身就去打工了,人家跟你明说了:
我就是要靠打黑工赚学费留下来。
洗盘子、端盘子甚至就是掏粪端尿也可以做。
这是国家 20 来岁的样子,没啥负担,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只要给钱,啥都做。
甚至牺牲点身体,熬熬夜也不是不行。
很多新兴国家,不讲环保,不讲社保。
年轻的时候,没人在意环保,也没人在乎社保。
给钱就行。
2
就算国家到中年,也没大多事。
看生理,30 多岁才是一个人真正发力的时间点。
这个时候,国家不像 20 多岁那样一穷二白,多少有了些积蓄。
有了积蓄,就可以做点投资。
没知识,开个饭店,做个厂子,做点体力活,虽然钱还是赚的不多,但好歹自己有个厂子,比以前纯粹出卖劳动力强多了。
有知识,做高科技领域,做飞机,做芯片,做程序员,做光刻机,什么赚钱去赚什么的钱,甚至这个时候咱还能向外太空探索一下。
是,探索外太空不赚钱,但这不重要。
这个时候,大家有钱,能赚,敢造。
我们想搞新能源,能搞。
贾跃亭骗补,不太好,不要紧,国家是有钱的,骗了也就骗了,我们可以继续补贴,可以继续豪横。
谁年轻时候没被骗过?
谁年轻时候没跌过跟头?
谁年轻时候没失败个几次?
但这不重要,我们年轻,我们就有底子,我们以后还能赚回来,所以我们没把他当回事。
年轻,就是资本。
这个资本,就是拉满的试错成本,拉满的预期管理。
而且银行,也敢借钱。
因为你年轻,你还有未来,所以银行敢借给你三十年。
而且就算你想打架,也不是不行。
30 岁的小伙子,气血正旺,打架起来谁怕谁。
一巴掌过去,湾湾不是问题。
这是国家中年的样子。
3
但一旦国家老了,这个逻辑就彻底变了。
为什么?
因为你已经不敢再动了。
你老了,你干不动了,60 的身体和 30 岁的身体没法比。
而且就算你愿意干,企业不会让你干。
为什么?
企业怕你死,30 岁的员工,企业只发工资,企业压力不大。
但一旦遇到了 50 岁的员工,企业就不想招了,只要一个猝死,企业就可能会因此破产。
老龄化社会就不要提什么投资了。
你扪心自问,你都 60 岁了,你还会去投资创业吗?
不会了,你会把钱存银行,等着养老。
于是就成了恶性循环。
老龄社会,就算有工作需求,也不会用老年人。
工作机会崩了。
于是消费跟着就会垮。
但老人不行。
不敢消费,也消费不动了。
身体不仅是革命的本钱,还是消费的本钱,没了身体,还消个什么费?
20 多岁的女孩,要买这个买哪个,要化妆要口红,但你看 50 多岁的老太还会干这个吗?
低成本低欲望活着就行,钱留着给医院,我要活着。
一个老人这样想不打紧,但怕的是所有老人都这样想。
隔壁日本,老龄化达到 30%,1/3 的人都是老人,靠储蓄能活这么久吗?
不能。
消费崩了。
怎么办?
卖资产。
要有个孩子还好,老年人兴许还想着把资产留给孩子,稳一稳,但要是没有后代,你说老年人会怎么办?
我都快死了,还要这么多资产干嘛,能卖的都卖了,我走了。
于是资产价格崩了。
房地产崩了,股市也崩了。
而且再一个:
老人是不会贷款的。
他自己不会贷,银行也不会批。
道理很简单,我今年都一百了,你银行说借给我 30 年贷款我不敢借?
你给多少我就敢借多少,来吧。
最后信贷也崩了。
国家还敢借钱,但个人不会了。
4
这就是老龄化社会的样子。
去过日本的朋友都清楚,你出去打个出租车是见不到年轻人的。
都是老人在做这个,路边的便利店,也是老人。
东京还好点,再往其他地方去,名古屋、大阪这些,年轻人稀稀疏疏的。
可能很多人看到这儿会疑惑:
就算是日本,老龄化之后也没多惨啊。
是啊。
日本富啊,当年的日本,一亿多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产业结构也是有的,日系车,索尼大法都是有的。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
日本有我们,在中国崛起的时候,日本可以出口产品到我国,可以利用我国的劳动力,可以在我国获取投资收益来反馈国内,但我们有哪些吗?
我们是没有的。
对我们来讲,老龄化已经不可逆转。
我们现在能做的实际就是再拼一波,赶在老龄化社会彻底到来之前去升级产业结构,然后变富,最后再拿着这些钱来养老。
或者是等待美国那边出问题,我们吃美国的增量给自己再续一波。
这就是老龄化的意义所在。
周五公号会有广告,后天会继续给大家写如何应对老龄化社会。
知乎用户 曹多鱼 发表
9 月 20 日),国家卫健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当下及未来人口老龄化的情况与趋势。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老龄化呈现出数量多、速度快、差异大、任务重的形势和特点。到 2050 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和比重、老年抚养比和社会抚养比将相继达到峰值。
2050 年前后我国老年人规模将达峰值
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司司长王海东介绍,我国老龄化呈现出数量多、速度快、差异大、任务重的形势和特点。
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快。截至 2021 年底,全国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 2.67 亿,占总人口的 18.9%;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 2 亿以上,占总人口的 14.2%。据测算,预计十四五时期,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 3 亿,占比将超过 20%,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35 年左右,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 4 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 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同时,人口老龄化区域差异大。从城乡来看,城镇地区老年人数量比农村多,但农村地区老龄化程度比城镇地区更高。按照 2020 年数据,全国 60 岁及以上人口占辖区人口比重超过 20% 的省份共有 10 个,主要集中在东北、川渝等地区。
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重。到 2050 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和比重、老年抚养比和社会抚养比将相继达到峰值。随着老年人口持续增加,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给公共服务供给、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应对任务很重。
我国 10.3 亿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王海东表示,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十八大以来,我国老龄工作取得显著进展和成效。截至 2021 年底,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10.3 亿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 13.6 亿人,参保率稳定在 95% 以上,全民医保基本实现。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达 49 个,参保人员达 1.45 亿。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
我国医养结合的标准规范体系初步建立,服务供给显著增加。截至 2021 年底,全国医养签约数是 2017 年的 6.6 倍;两证齐全医养结合机构数较 2017 年增加 76.7%。医养结合已纳入全国质量工作考核省级政府质量工作考核要点。
下一步将深化医养资源共建共享。合理布局康复医院、护理院、安宁疗护机构等接续性医疗机构,健全医养合作机制。鼓励农村地区通过毗邻建设、签约合作、两院一体等多种方式实现医养结合。加大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供给,支持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为失能、高龄等老年人提供居家医疗服务,这是老年人迫切需要的。落实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同时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质量,落实医养结合标准规范,开展医养结合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实施好医养结合示范项目,让老年人获得优质、高效、便捷的医养结合服务。
全国超三成养老床位在社区
王海东透露,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全国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总数达 36 万个,床位 812.6 万张。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老年健康促进行动,不断提高老年人健康管理和服务水平。深入推进医养结合,截至 2021 年底,全国共有两证齐全医养结合机构 6492 个,机构床位总数 175 万张,医养签约近 7.9 万对。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永新表示,在加强养老方面,我国推动养老服务市场全面放开,相继出台土地供给、税费优惠、财政补贴等优惠扶持政策。连续实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敬老院改造提升等专项行动和试点。2012 年 - 2021 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 359 亿元支持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到目前为止,社区养老服务基本覆盖城市社区和半数以上农村社区。截至 2022 年第一季度,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达 36 万个,床位 812.6 万张,床位数是 2012 年底的近 2 倍。
近年来,民政部积极推动养老服务发展的重心向居家社区倾斜,指导推动各地在区县层面建设连锁化运营、标准化管理的示范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截至 2022 年第一季度,全国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 32 万个,床位 308 万张,分别占到全国养老服务机构设施数和床位数的 88.9%、38%。
十三五时期,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投入 50 亿元支持 203 个地区开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2021 年、2022 年,投入 22 亿元支持 84 个地区开展居家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在这些试点和提升行动中,推动各地探索形成家庭养老床位,助餐、助浴、助洁、助医、助行、助急六助服务,探访关爱,互助养老等满足老年人多元养老需求的服务模式。
我国约有 1000 万老人患阿尔茨海默病
9 月 21 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需要照看及康复护理,对家庭来说是巨大的责任。王海东介绍,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期痴呆最主要的类型,我国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中约有 1500 万痴呆患者,其中 1000 万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阿尔茨海默病对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健康中国行动老年健康促进行动将 65 岁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增速下降设为结果性指标之一。
近年来,国家卫健委组织 15 个省份开展老年人失能(失智)预防与干预试点工作。在全国 1672 个城乡社区启动实施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为 58 万名老年人提供心理与认知状况评估,开展分类干预和转诊服务。指导开展黄手环公益行动,预防老人走失。
国家卫生健康委在部署 2022 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时明确,各地要结合实际开展老年人认知功能初筛服务,对初筛结果异常的老年人,指导其到上级医疗卫生机构复查。
此外,我国职业教育在学历证书 +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中,将失智老年人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纳入试点。目前,已经有 4 万多人考取此证书。
人口危机,少子老龄化危机,已经悄然降临到还不太富裕的中国
这是一个比经济危机,科技被卡脖子,疫情爆发更大的危机,如果处理不好,说他会动摇国本,也不为过
因为,发展经济要依靠人,发展科技要靠人才,发展军事,也得靠人……. 人是 1,经济、文化、科技、军事…… 等等所有的一切,是 0,如果没有前面的 1,后面加再多的 0 都没有意义
现在,我国中长期的人口问题,已经非常严峻。以前都是我们这些民间自媒体体在关注这些问题,官方对这个问题还有点遮遮掩掩,现在,官方终于也亲口承认人口问题的严重性了,可见,人口危机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中共国家卫健委党组近日在《求是》发表文章指出:新时代我国人口发展面临着深刻而复杂的形势变化,人口负增长下少子老龄化将成为常态:
一是随着长期累积的人口负增长势能进一步释放,总人口增速明显放缓,十四五期间将进入负增长阶段。
二是生育水平持续走低,近年来总和生育率降到 1.3 以下,低生育率成为影响我国人口均衡发展最主要风险。
三是老龄化程度加深**,预计 2035 年前后进入人口重度老龄化阶段(60 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 30%)。**
四是家庭小型化,2020 年平均家庭户规模降至 2.62 人,较 2010 年减少了 0.48 人,养老和抚幼功能弱化。
五是区域不平衡,一些生态脆弱、资源匮乏地区人口与发展矛盾仍然比较突出。
其实说白了就一句话:很多年轻人不结婚,不生娃,甚至不谈恋爱,导致新生人口逐年下降,新生婴儿越来越少,年轻人越来越少,老年人越来越多
最后的结果是少子化,老龄化,当少子老龄化达到一个临界值的时候,整个社会的总人口就开始逐年减少
中国将进入老龄化社会,中国很可能未富先老
每年新生婴儿数量下降多厉害,我们来看看数据
2016 年全面二孩政策实行,当年出生人口攀升至 1786 万,创 2000 年以来峰值,但之后连年大降,最新的数据是:2017 年出生人口下滑至 1725 万; 2018 年再下降至 1523 万; 2019 年下降为 1465 万; 2020 年下降至 1200 万;
也就是说,国家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除了部分受压制的需求短暂释放后,生育率马上一路走低
2022 年年初,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一组数据,数据显示 2021 年的新生儿人口数量为 1062 万,相较于 2020 年,减少了 138 万人,人口出生率为 7.52‰
每年新生人口从 2016 年 1786 万降到 2021 年 1000 万多点,仅仅用了 5 年时间,多么触目惊心的严峻趋势
2022 年新生婴儿,按照目前一些省份披露的数据,很有可能跌破 1000 万,到时,中国的总人口数很可能就进入负增长阶段
一旦总人口进入负增长区间,按照国际上的惯例,其趋势将不可逆转
少子老龄化的危害:
1、加大财政压力。
年轻人少,老年人多。意味着领养老金的人越来越多,交养老金的年轻人越来越少
进的少,出的多
本来已经紧张的财政,将更加雪上加霜
地方财政有多困难,看两个例子
辽宁葫芦岛市卫健委日前在答复政协委员提案时坦言,全市财政收入受到较大冲击,形势紧张,既要确保按时还债、又要确保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发放,维持正常运转都非常困难,对公立医院补偿机制难以落实。答复还透露,受疫情影响,防护物资费用大幅增加、医疗收入减少,公立医院债务水平急剧上升。
据澎湃新闻视频报道,7 月 19 日辽宁丹东振安区医院部分职工反映,已经连续五个月没有发工资,医院还欠了二十多年的养老保险,还有取暖费没有报,公积金从来没有缴纳过。
从 2000 年到现在,工资里该扣扣,医院里没给我们缴,该名职工表示原因是医院效益不好。
到时,养老金的压力,医疗保险的压力再堆到政府头上,更是雪上加霜
2、影响经济发展
少子老龄化,被照顾的人多,年轻人不够用。一对夫妻,上面有四个老人要赡养,下面有小孩需要抚育。
到时老人没人照顾,小孩没人抚育,年轻人压力太大没法正常干活,年轻人没法正常劳动,必然导致经济陷入停滞。
经济陷入停滞,收入必然下降,收入下降,消费降低,经济会进一步陷入低迷。年轻人压力太大,生活都困难了,只能保生存了,其他的谈恋爱、结婚、生育就先放一边吧,先活着最重要。这样就导致生育率进一步下降。
陷入了恶性循环
3、影响科技创新、军事发展、文化自信、制度建设……
前面我们说过,不管是发展经济,还是发展经济和科技,都离不开人。而年轻人是最有活力的一群人,年轻人变少了,那科技创新,军事发展肯定要落后,总不能靠一群 70、80 岁的老人吧。总不能指望 80 岁的爷爷奶奶辈去扛枪保家卫国吧
日本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由于少子老龄化,人口下降,不仅仅经济上失去了 20 年、30 年,科技上也被我们国家迎头赶上,家电、汽车、新能源等不停被中国超越
现在,中国也陷入少子老龄化的困境,按照目前趋势,后果可能比日本还要严重,毕竟人家人均收入比我们富得多,就是吃老本,也能扛一两代人。反观我们国家,有几家普通老百姓有那么多存粮
解决之道
坦白讲,人口少子老龄化趋势一旦形成,很难改变,解决起来非常困难
还是以日本为例,从 2008 年开始,日本人口数量就开始持续减少,如今已经持续了 12 年,而且每年减少的数量一年比一年厉害,看不到丝毫好转的迹象
不管政府如何补贴,给假期,给钱,给各种补助,年轻人就是躺平,就是不生
在日本,新婚夫妇可获得最高 60 万日元补贴,男性陪产育儿假 30.4 周为全球之最,而 0-3 岁儿童每人每月可享 1.5 万日元补贴……
然而,12 年了,日本人口减少的趋势,仍然一年比一年恶化
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官方终于出来表态,直面承认我国的人口问题
其实,在我看来,真要解决人口少子老龄化问题,也不是不能解决,关键是看政府下多大决心,利益集团肯不肯让利而已
年轻人不结婚、不生娃,甚至不谈恋爱,就两个原因,一个是不愿生的问题,一个是生不起的问题
不愿生,毕竟是少数,如果有条件,你告诉我年轻人不想 XXOO,不想你侬我侬,不想花前月下,不想大长腿,不想爽爆天….. 我是不信的,刻在人性里几千几万年的基因,你告诉我那么容易就改变了,糊弄鬼吧
那剩下最大的原因,就是生不起的问题,就是压在年轻人身上的那几座大山,就是结婚生育的成本,就是高房价的成本,上学的成本,还有就是收入就业的问题
但是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得让利益集团切切实实出血,就得在现有的利益格局下重新配
希望国家能早日拿出一个比较切实有效的办法,因为,越往后拖,情况越严重,代价越大。
当今国与国之间,最大的竞争是什么?
是经济、是文化、是科技、是制度、是军事,是全方位的竞争
但说到底,还是人的竞争
都说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更难,但这件事,已经到了非办不可的地步了,否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就只剩梦想了
知乎用户 趟 Jolly 发表
又上班摸鱼看爽文是吧?
知乎用户 鲍勃 发表
其实这个问题,看日本就知道了,老龄化最大的后果,就是整个社会环境走向保守。
由于年轻人少,老人们对未来没有预期,只想着提款自保,不敢投资,不敢消费,不敢创新,不敢试错。
胆小苟安带来的结果,则是错过一切可能改变命运的机会和风口,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在沼泽中慢慢下沉。
在绝望中等死,究竟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明知再不行动就是坐以待毙,为什么不赌一把?
因为机会和挑战并存,风口也意味着风险,必须做好鸡飞蛋打的准备,可老龄化社会永远是求稳第一。
日本要不是接连错过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两个黄金风口,经济何至于一无起色?
但经济越没起色,年轻人越对未来没信心,陷入低欲望社会,消费起不来百业萧条,生育率越没希望,成了恶性循环。
孙正义为什么被日本年轻人喷?
因为日本人认为,他投资阿里,阿里崛起后带来的工作、消费、技术升级和相关产业链都留在中国,软银吃到了分红,可日本什么也没得到。
对孙正义的责难,主要集中在 “软银那么有钱,你为什么不重点投资本土企业?”
孙正义能怎么说?
难道告诉年轻人,现在日本没希望了,没有年轻人了,我是企业家,不是慈善家,投资日本企业,拿不到未来?
所以他不能开口辩解,老老实实挨骂就完了。
中国未来的老龄化社会,和日本会有不同吗?
不知道,这也不是我们普通人能操心的。
作为普通人,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家人,不去违法犯罪,不增加政府的维稳成本,就是对老龄化社会最大的贡献了。
剩下的,就交给历史吧!
—————————————————————
闲聊公众号:特例的猫
微信页面搜索框,直接搜 “特例的猫” 即可
房子难卖,房价暴涨:诡异背后是悲凉难以评价的陈云和计生国企 “用工荒”:这届年轻人,连牛马都不愿做了?3 岁前,每月给二胎补贴 1000 元,有用吗?
知乎用户 特例的猫 发表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对 “老龄化” 这个词脱敏。该说的我都说过了,也不想再复读早就复读过几十次的数据,就提一些非数据的东西吧。
首先,部委方面提老龄化的次数越多,意味着延迟退休越来越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深度老龄化是每个现代国家都要面对的真正的未有之大变局,我们熟视无睹的普遍五十多岁退休还能领较高额退休金只是历史的偶然。延迟退休是必然要实施的,与个体情感上是不是愿意接受没有任何关系。当然,家里有老人领钱的年轻人交钱时心里可能还平衡一些,家里没有老人领钱或者领得少的,就好好赚钱管住手脚存养老本吧。这就又转到下一点:
老龄化加深,自然利率会继续下行。不要看见宣称回报高的 “金融创新” 就急着去交钱,极容易上当受骗失去本金。不止用利诱,处于恐惧状态的人更容易上当受骗。那些炒作将来有大通胀、存银行会快速贬值的,往往是想先让读者恐惧起来,吸引他们去买自家的理财产品。更何况很多所谓的 “稳健型” 理财产品,其实都是地方债包装成的,谈到地方债大家众口一词说还不上了,那么它包装出来的理财你怎么就敢买?
再者,不要听了老龄化就去买纯养老地产。在自理以外,就是再好的硬件设施,没有配套的劳动力也无法达到养老目的。对养老而言,便利的服务和近距离的医疗比所谓山清水秀重要得多。比起城市里现成的配套,纯养老地产往往搞自己独立的配套,这究竟是不是靠谱、将来有没有足够的劳动力让这些独立的配套运转起来?即使是城市里的配套,将来当地收上来的房产税是不是足够把它们维护得像现在这么好都是个问题。
由于计生宣传的惯性,常见的一种观点是 “人少了,就业就容易了” 或者“大量老人退休,给年轻人空出大量岗位”,其实这是错误的。
即使主流媒体再怎么宣传老年红利,我们要明白老年人能产生的需求相对少,或者说从他们身上赚钱的机会更少。所以随着老龄化加深,社会总需求的增长也会逐渐减弱甚至达峰,那么对应的岗位也不会像以前那么多了。
此时还有老年人与年轻人竞争上岗的问题。根本用不着到 80 后退休时养老金的实际替代率就下降很多了,没有在年轻时提前做好准备的老人就需要再打一份工维持生活。那么在那些劳动强度不高、可替代性强的岗位上老年人比年轻人的优势就大得多,很容易出现韩国那样大量老年人在打工、年轻人因找不到理想工作形成非意愿失业的情况。为什么找不到理想工作?因为他们心目中对标的是老龄化程度没那么高时的资本密集型行业开出的薪资,除非再出现新的科技飞跃,这是难以复现的。
韩国的年轻人如何应对这一情况?除了积极调整个人心态,现在韩国 19-49 岁的成年人中有三成选择与父母同住,这其中又有不少人处于无业状态。虽然收入依然没有达到理想水平,但与父母同住能够显著降低生活成本。
总的来说,对个人应对重度乃至极度老龄化的建议就是多努力、多思考、少负债、少折腾。我们当然都希望更宏观的层面能够做出一些动作,比如在收入分配方面能够做得更好,但也要认识到老龄化程度越来越深的社会也越来越倾向于稳定和保持现有秩序,难以出现较大的调整。
当然,目前的发展程度已经足够让普通人在将来有相对于现在老年人平均水平的更体面更合理的老年生活,不必过度焦虑、过于激动。但是,“相较现在更体面更合理的老年生活”与 “七十岁还在为生存而工作” 并不矛盾,若不想让现在 “干到七八十岁” 的戏谑在未来的自己身上成为现实,那就要尽早做好准备,从多想一想开始。
知乎用户 古都闲云 发表
普通人少关注宏大叙事,多关心关心自己是否能吃饱饭,睡觉有没有窝。
你以为那些人真在乎老龄化?他们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他们表面高喊主义伟光正,背后全是利益压榨剥削。
顶多就是想牛马少了,财富增长曲线是不是要放缓了。
我觉得首要解决的是: 缩小贫富差距,不患寡而患不均。争取把一次分配做好,另外让先富起来的人真正带动后富,而不是把门关上,搞阶级固化和两极分化。
小民爱国爱党更爱人民,早日实现共同富裕!
知乎用户 jiaqi134 发表
从养老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中国迅速进入老年化社会无疑会为社会的养老体系带来严重的挑战。
截止 2021 年底,65 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占总人口 1/7,2035 年这个比例会达到 1/4, 而预计到 2050 年,这一占比将超过 1/3。
即 30 年以后 (80、90 后进入退休年龄的时点),3 个人里面就有一个是超过 65 岁。
目前社会养老保险的机制是:你年轻时交上去的钱转移支付给了当前的老人,等你老了由那时的年轻人来支付你的养老费用。 问题是现在工作的年轻人和老年人的比例可能是 2:1,以后变成 1:1 甚至更低时,这种机制还能继续运行吗?
此外,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以前人均寿命是 70 岁,而以后可能变为 75 甚至 80 岁,这些都使得过去的养老机制在将来未必适用,社保资金的缺口会越来越大。可以预见我们这一代人的养老已经不能完全依靠基本养老保险了。
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的现状,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的退休金是无法满足正常生活的,所以很多退休后的老年人依旧在从事体力劳动。
中国目前的养老体系有三个支柱:第一支柱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企业年金,第三支柱个人投资储蓄。企业年金的覆盖率目前还非常低。参考国外的经验,个人储蓄投资所占的比例将会大幅提高。
美国有一个著名的 401k 计划,这个 401k 计划是美国为鼓励国民增加养老储蓄于 1978 年推出的,最大的特点在于税收优惠,对于存入养老账户内的收入延迟缴税,免征投资收益所得税。此计划推出后,养老金资产规模迅速增加,给股市带来了万亿美元级别的增量资金,成为美国股市长期走牛的有力推手。
得出的结论就是,年轻人从现在开始就得为养老进行储蓄了。
2022 年 6 月 24 日,证监会研究起草了《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意见的核心内容是每年个人养老金缴纳 1.2 万,参加人有税收优惠,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劳动者均可参加,国家都在开始喊你买基金去养老了。可以说中国版的 401k 计划呼之欲出。
长期储蓄和短期储蓄还是有明显区别的,短期不需要太考虑收益率,而长期不同的年化收益率会带来天地之别。
长期理财追求适当的收益率是非常有必要的,假如一个人从 30 岁开始为养老做投资,投资周期为 30 年,每年年初投 1 万元,在不同收益率下 60 岁退休时攒的养老资金总额如下:
上表展现了「复利」的威力,以 30 年的时间维度每年定投 1 万元,购买货币基金和优秀股票基金之间是 10 倍的差距。事实上当前货币基金的收益已经跌破 2% 了,而利率持续下行是大势所趋,所以要想在退休后的生活更加宽裕一些,需要同时做到投资年限足够长以及收益率要达到一定水平。
根据上表,如果收益率真能达到年化 15%,每年存 2.5 万,30 年后则可积累到千万资产。
在全世界经济增速下台阶的背景下,固定收益的利率会长期走低,余额宝的年化收益已经进入 1 打头的年代了,那些高固定收益的产品对应的是房地产上行周期,而如今暴雷的概率还在变大。买银行理财、买房、买高固定收益的信托或者非标类的产品在当前环境下,都不是很好的选择。对于老百姓来说,长期的钱除了通过基金配置优质公司的股权,没有太多其他选择了。
尽管这两年市场行情不太好,但拉长时间来看,股票类资产还是所有资产里面收益最高的,过去十几年 A 股指数没怎么涨,偏股混合公募基金指数过去十年的年化收益率也有 10%,如果选择优质的基金经理,则长期有望达到满足养老需求的理财收益目标。
巴菲特说过:“人生就像滚雪球,关键是要找到足够湿的雪和足够长的坡,这样你的雪球会越滚越大。你会遇到很多坎坷,但只要坚定信念,最终的回报是你不敢想象的”。
以为养老做准备去理财的角度来看,我们的时间足够长 (足够长的坡),关键要找一个长期收益率较高的资产。国内外的经验都告诉我们,优质的权益类资产就属于长期收益率最高的,个人投资者可以通过选择优质的基金来布局。
国家都说了要去刚兑,我们也要摒弃过去那种守着固定收益不放的思路,挑选市场上最优质的的基金,承受适当波动的同时追求更高更长远的收益。我相信,即使进入老年化社会,我们依然能够用未雨绸缪的投资为自己的晚年提供可靠的保障!
小 tip:在大家都最不愿意买的时候去购买高波动的股票型基金能有效提高长期收益。
知乎用户 研选基汇 发表
在 9 月 20 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消息之前,中国发展基金会发布的《中国发展报告 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早有预测,
2025 年 “十四五” 规划完成时,65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将超过 2.1 亿,占总人口数的约 15%。
报告提出,“十四五” 将成为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最重要的 “窗口期”,
并建议分步实施退休年龄调整方案,为全面实施 60 岁以上退休做好准备。
在未来十几年的中国,人口严重老龄化是无可避免的大环境。
人口老龄化除了可能会带来生产力不足等影响外,最直接的是会对国家的养老机制带来巨大的压力。
随着我国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缴纳社保养老金的年轻人将越来越少,而需要领取养老金的老年人口越来越多。
2017 年,国务院印发《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决定统一划转企业国有股权的 10% 充实社保基金,以弥补养老保险基金缺口。
但这一举措对于弥补养老金缺口这一问题所起到的作用还是微乎其微。
养老金缺口增大,可能会导致养老金替代率持续走低。
养老金替代率,是指退休时的养老金收入与退休前工资收入之间的比率,
反映了我们的养老金能在多大程度上,让我们退休后也能维持现在的生活水平。
从 2008 年到 2016 年,我国基本养老金替代率始终在 47% 左右,低于国际警戒线 55% 的水平。
根据世界劳工组织发布的《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基本养老金替代率低于 55%,退休者的生活水平将严重下降。
47% 的基本养老金替代率,意味着退休后的养老金收入还不到在职时工资收入的一半,一退休就成为低收入群体。
总体来看,在人口老龄化、经济发展趋缓的背景下,社保养老金面临着很大压力,
在这种大环境下, 如何科学高效地应对老龄化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
有一位网友曾计算过,如果从 30 岁开始储备养老金,退休时至少要攒够:500w
500 万梦咱不敢做,但 97 万的现实,我是看得一清二楚。
一、“存款花完怎么办,我可能会自杀”
纪录片《团块世代:悄然迫近的老年破产》主人公青山政司在面对镜头时,轻描淡写地说出了这句话。
话语间带有戏谑,眼神里却透露着绝望。
如此生活 68 年,直到大厦崩塌。
这里先跟大家解释下什么是 “团块世代”。
1947 年到 1949 年,日本出现二战后第一次婴儿潮,诞生了约 1000 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 10%,这一代人被叫做团块世代。
这群人是上世纪 60 年代日本经济腾飞的主力军,也被认为是富足的一代。
LPRW"> 但进入晚年之后,很大一部分反而陷入经济困难。
青山政司的原话,是这么说的:
明明我年轻的时候经济发达、公司优秀、收入丰厚,为什么晚年沦落到这个地步?
六年前,妻子去世,他独自照顾 91 岁的老母亲。
由于老人腿脚不便,再加上患有老年痴呆,几乎失去了自理能力,衣穿住行都要青山事无巨细地照顾。
幸运的是,年轻时候青山攒下了一笔可观的存款:2000 万日元。
换算成人民币约摸着 97 万元(以最新汇率为准)。
母亲没有退休金,青山政司每个月的退休金是 8 万日元( 3888 元人民币)。
除日常开销、护理费外,还有药品和保险,每个月要花 15 万日元。
也就是说,一个月超支 7 万日元,一年下来是 80 万日元( 38886 元人民币)。
短短五年时间,已经用掉 400 万积蓄。
青山政司说,剩下的最多够花:十几年。
很模糊的时间轴,他祈祷自己和母亲可以没病没痛度过余生。
生活上是能省则省,每天两人的伙食费用控制在 500 日元( 24 元人民币),家里有个冰箱,但大部分时间是闲置状态,一盒几百元的小菜也要分两三顿吃完。
以日本的物价,肉是奢侈品,不是吃不起,是不敢吃。
谁能想到,日本曾经引以为傲的 “长寿” 标签,在这里竟成了一代人最大的噩梦。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采访结束末尾,记者问他,如果这些存款花完了该怎么办?
青山政司说道:我可能会自杀。
二、光靠社保养老金,够体面养老吗?
可能大家会觉得这个日本的个例。
我去找了日本的相关官方数据:
目前日本 65 岁以上的老年人有 3627 万人,老龄化率已经达到 29.1%。
日本现在有 25.1% 的 65 岁以上老人还在工作。如果只限于 65-69 岁的老人,其比例则高达 50.3%,有史以来第一次突破 50% 大关。
掐着这么一算,2035 年重度老龄化情况也就和现在的日本老龄化差不多。
刚好正是我们这群 80、90 后四五十岁,刚好处在上有老下有小的赚钱时期!
嗯…… 为啥我有种想逃离这个世界的感觉!
你以为这就够残酷了!
不不不,中国发展基金会发布的《中国发展报告 2020: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显示,2050 年,中国老龄化将达到峰值,中国 65 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 27.9%。
没错,刚好是我们这群打工仔退休的时候,老龄化到达巅峰,老人占了总人口近 1/3,你敢想象吗!
比起老龄化,我更担心辛辛苦苦熬到退休,发现我还要努力看门打更,来赚自己的养老钱!
应了那句老话 “活到老,干到老!”
有人可能会觉得是杞人忧天。
中国的养老金连续涨了 18 年,这个节奏下去,意味着退休后能领到更多钱。
但具体每月能领多少?我帮大家算了一下。
以深圳的高大爷为例:
假设高大爷从 25 岁开始缴养老金,每月一直按上一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缴满 35 年。
到 60 岁退休时,假设退休前一年的社平工资是 1 万元 / 月。
那高大爷退休后,每月可以领取 5658 元养老金。
乍一看,好像不少的样子?
咱们简单做个对比。
高大爷退休前 1 年的工资是 1 万,退休后领 5658 元,相当于退休前工资打了 5 折 。
别说打 5 折了,就算不打折,每个月的工资都不够花,退休后大爷的生活质量肯定得降低。
而且,这是在非常理想的情况下,高大爷才能领到的养老金。
✅首先,工资不能 “拖后腿”,不能低于社会平均工资;
✅退休前,社保不能断缴 (换句话,不能轻易裸辞)
✅公司以实际工资为缴费基数(有些公司为了节省成本,缴纳基数是社会最低工资标准)。
几十年下来,要一直满足以上 3 个条件的,没几个打工人能做到。
所以,在物价飞涨的面前,未来这笔钱只能解决基础的养老生活。
外出旅游、休闲度假,还是不要想了,只能靠其他收入来源。
另外,未来社保养老金的压力可真不小。
我国养老金支付实行的是 “现收现付制”。
简单粗暴地说,就是收现在年轻人的钱,给老年人发钱。
难怪不少网友猜测,等到退休那天,可能还真有一大批老人,因为 “维持生计” 而不敢退休。
就像那群 70 岁,仍然不敢退休的日本老人一样。
所以说,养老,我们不能单纯地依赖国家。
养老金保证基本的生活水平还可以,但是按照现在人们的消费水平,想要过上更有品质的晚年生活,
我们还需要尽早行动起来,为养老早做准备。
目前来看,商业保险中的养老年金,是保障我们晚年生活质量不错的好选择。
三、想要体面养老,我们能做什么?
聊到这,不难发现,想要过上舒舒服服的养老生活,最最重要的就是:提前准备好养老钱,最好能稳稳赚收益。
最常见的攒钱方法就是存银行,或者短期理财。
虽然收益一般,但风险低,相对灵活,5 年、10 年内要用到的钱(例如日常开支、应急资金),可以放在这里。
但如果要实现长期目标,例如 2、30 年后的退休生活,用以上工具,可能会有利率下行的风险。
比如现在存 3 年定期,到期后再存,收益有可能会降低。
这个咱们看看最近多家国有大行自 9 月 15 日起再度调整个人存款利率就知道了。
未来看情况,存款利率可能还会继续下调。
其实,从国内历史来看,不管是存款,还是保单,利率大趋势都是向下的。
如果想要高收益的朋友,对于擅长投资理财的朋友,像股票、基金这类型的工具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风险较高。
很多时候,我们不炒股或许也能战胜 90% 炒股的人。
那对于大部分普通人,该如何应对老龄化,提前准备好养老钱呢?
主要有以下三点:
1、赚到足够多的钱,退休之后衣食无忧
虽然文章开头,网友给的衣食无忧标准是 500 万。
但对大多数年轻人来说,每天被 “996”、“内卷” 等工作压力裹挟着,肩上还扛着 “上有老下有小” 的重担, 攒够 500 万谈何容易?
至于多少钱才叫 “足够”?
每个人的标准都不一样,还真得看自己的消费习惯如何。
最好的办法,稳住工作的同时,强迫自己养成储蓄的习惯,降低消费欲望,避免被消费主义洗脑。
2、活的有价值,做一个可以被 “利用” 的人
别觉得这是一句 “假大空” 的话。
人毕竟不可能靠贩卖劳动力或通过机械性的工作过一辈子。
看看纪录片里的老人,退休之后晚年凄凉,还要跟年轻人同台竞争最基础的活儿,怎么拼得过,拿什么拼。
有一个词叫:向人脉借力。
读着拗口,其实很好理解。
年轻气盛的时候,做人做事可能会受限于眼界、人脉以及思路打不开,很难发挥个人价值;
但活过半百,也该轮到自己发光散热,努力让自己变得有价值,成为一个可以被朋友 “利用” 的人。
3、通过资产配置,实现长久的 “钱生钱”
坦白说,投资理财的手段很多,但能长期保持稳定收益的却很少。
拿去炒股,常常是 “一顿操作猛如虎,亏钱亏到埋进土”;
放进银行,这段时间的存款利率,大家有目共睹。
毕竟,用作未来养老的钱,不建议冒风险。
如果想要一种工具,能兼顾安全和稳定收益,养老年金险和增额终身寿险,能有一席之地。
想实现养老升级,让晚年生活有保障,我们可以发挥社保和商业保险的作用,两条腿并行实施。
我给大家做两套方案,一下子就明白了。
举个例子,张三今年 30 岁,当地平均工资 7000 元,30 岁开始交社保,连续缴费 15 年,选择 60 岁退休,来看看张三老了能领多少养老金。
**方案一:**一条腿走路,只买社保,按 300% 最高档缴纳,每月缴费 4620 元;
**方案二:**两条腿并行,买社保,按 100% 缴纳,每月 1540 元;余下的 3080 元,拿来买养老年金险。
商业养老年金选的是目前大热的养多多 2 号,我们来看看一条腿走路和两条腿走路的差距有多大:
方案一,如果完全是社保养老金,60 岁退休后,每月能领 5650 元;
方案二,社保养老金能领 4600 元 / 月,商业养老金还能再领 6242 元 / 月,一共领取 10842 元 / 月。
相比只交社保的方案一,每年多领取 62304 元。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而且,这笔钱是源源不断的,活多久就能领多久。
想进一步了解养多多 2 号,或其他养老年金险,我之前有写过测评文章,可以移步看这篇:
专心保:商业养老保险是赚还是坑?养老年金怎么买最划算?(附 2022 高收益养老年金险榜单)
当然,如果你想知道怎么挑选到更好的、适合自己的养老产品,
或者想定制适合自己和家人的养老方案,也可以随时来找我 @专心保
写在最后
人渐老去是个不可逆转的过程,也是我们不得不面临的现实。
如果想要真正做到安享晚年,提前做好一份适合自己的养老规划必不可少,
多一份未雨绸缪,就少一份步履维艰。
如果这篇内容对你有所帮助,不妨顺手点个 “赞”
关注 @专心保,让你随时掌握市场最新保险解读,欢迎将本文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知乎用户 专心保 发表
之前还担忧中国人生孩子太多,突然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向,说形势刻不容缓,重度老龄化转瞬即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剩下 10 来年窗口期了!
那些搞政策理论研究的人们都是吃白食的吗?早干嘛去了?
早人家也在研究,但人家是这么说的,我们要积极看待老龄化。汉语博大精深,在积极这事上就能看出来。
以前提积极,主要是说从正面看,也就是说事物是两面性的,老龄化虽然带来一些问题,但也是好事啊,说明社会进步了,说明更加文明了,既然是好事,为啥要着急呢?由此,上上下下一个口径,积极看待嘛。
可积极这词还一个意思,就是要主动,要提前,火车要撞过来了,你不得主动避开?
可就是这么荒谬,在以前的提法中,2021 年以前,“积极看待” 主要指的是正面看待,这下子可好,既然是好事,那还着什么急啊。2021 年之后,“积极” 才更多的变成要赶紧介入的意思。
这里面到底是什么原因,有没有猫腻,就不得而知了
所以,才有一夜之间告诉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剩下十年机会窗口。
知乎用户 果酱君 发表
-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最直接也是最大影响就是经济活力问题,比如消费方面老龄人肯定远逊于年轻人,创造力方面老龄人也不如年轻人。
- 人口老龄化对我们个人来说,最重要就是做好两件事:其一是工作和投资(PS: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投资),其二是养老。
今天,卫健委在回答记者关于人口老龄化问题时候透露了几个重要数据,一举将人口问题推上了热搜:
- 截至 2021 年底,全国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 2.67 亿,占总人口的 18.9%;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 2 亿以上,占总人口的 14.2%。
- 据测算,预计 “十四五” 时期,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 3 亿,占比将超过 20%,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35 年左右,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 4 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 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PS:21 到 35 年,14 年间增加 2 亿 60 岁以上人口,这是一个巨大的增量市场,一方面代表了压力之大,另一方面也代表了产业发展的机遇。4 亿老龄人,每人每年生活费 1 万就是 4 万亿。)
- 二是人口老龄化区域差异大。从城乡来看,城镇地区老年人数量比农村多,但农村地区老龄化程度比城镇地区更高(PS:历史文章《【深度长文】我国人口所面临的挑战与非对称机遇!》有详细数据,此文建议必读)。按照 2020 年数据,全国 60 岁及以上人口占辖区人口比重超过 20% 的省份共有 10 个,主要集中在东北、川渝等地区(PS:在分析成都房地产前景我阐述过四川老龄化问题,非成都地区优质年轻人被吸收到顶了,四川急需加速非成都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重。到 2050 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和比重、老年抚养比和社会抚养比将相继达到峰值。(PS:我此前也是估算 2050 年左右是我国老龄化最高峰,和卫健委一致,65 岁划分则是 2055 年**)**随着老年人口持续增加,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给公共服务供给、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应对任务很重。 (PS:一方面国家会加大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可能有一波非常大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潮;另一方面就是养老问题的妥善解决了,或者说缓解。)
这些数据,在我过去人口相关的文章中也重复过 N 多遍,随着出生人口下滑和人口老龄化越来越显著,人口已经成了所有人重点关注的话题,每次人口新闻爆出,都可以上热搜。
在 2019 年的文章《如何看待 2019 年出生人口预估约 1100 万?》,我曾说:未来几十年人口老龄化以及人口负增长将长期占据中国热点新闻前列,国家大小会议及文件也将频繁出现 “老龄化”“养老”“促进生育” 等词汇。
很显然,现在已经是这样的了,而且未来还将持续下去。
对于人口老龄化这个事实,关注我的朋友想必是理解得透透的了,因为我真的重复太多次了,比如:单纯人口分析,房地产角度分析人口影响,投资角度分析人口影响,甚至国际关系中我也会把人口作为重要参数加以分析。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最直接也是最大影响就是经济活力问题,比如消费方面老龄人肯定远逊于年轻人,创造力方面老龄人也不如年轻人。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劳动力倒不是最大影响,因为自动化、智能化已经很先进了,通过采用机器人和智能技术可以解放很多劳动力。虽然我国人口老龄化,但是基于我国庞大人口基数,劳动力还是很富裕的,现在的失业率数据也可以为证。
认为老龄化导致劳动力不足是很多人的误解,还有说要引进非洲人,那就更是离谱了,我国需要高消费能力的年轻人而不是一穷二白的年轻人,所以怎么可能大规模引进劳动力?我国自己的年轻人都缺乏工作呢!(其他国家有钱家庭年轻人我认为引进一点也是可以的)我国依然是世界上移民最严格的国家,有些政策变化一点要先搞明白,别一惊一乍被带节奏了,我国不可能大规模引入劳动力,把心放肚子里。
人口老龄化对我们个人来说,最重要就是做好两件事:其一是工作和投资(PS: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投资),其二是养老。
【先说一句】大家一定要多关心自己的父母长辈,多问问有没有人向他们推销保健品和养老项目,以防父母长辈被骗财。现在很多诈骗团体盯上了老龄人对疾病恐惧和养老恐惧,千方百计通过保健品、养老项目等骗取钱财。
对于第一个问题,老龄化无疑会系统性改变一些产业的根基,比如工作方面,选择人口老龄化相关的会比婴儿相关的好很多,因为一个是庞大的增量市场,另一个则是缩量市场,比如奶粉 / 纸尿裤方面,我们可以顺其自然推导出成年奶粉和纸尿裤是一个不错的市场,我还真看过相关研报,我国成年纸尿裤渗透远低于欧美日韩,有相当发展空间。
投资亦如是,人口老龄化下,医药医疗大健康产业这是肉眼可见需求,大家千万不要低估了人类对生的渴望,就像不能低估女性对美的渴望一样。不要拿个例说事儿,要是经济允许,谁不希望多活一秒呢!?日本这个先行人口老龄化国家就是很好的案例,资产泡沫破灭后,日本医药医疗板块是走势 top 的板块。
对于第二个问题,我也谈论过多次,比如文章《年均 2000 万人退休,最大 “退休潮” 来临!》。
2021 年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曾说:
如果继续执行现行养老保险体系,到 2023 年,全国范围内职工养老保险即出现资金缺口,到 2029 年,累积结余将消耗殆尽,到 2050 年,职工养老金累计缺口占当年 GDP 的比例将达到 91%。
另外,到 2050 年,中国全社会总养老金支出(包括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占 GDP 的比例将达到 11.85%,这一水平与当前欧洲一些高福利国家的水平大致相当
我国现行养老体系包括三支柱,第一支柱包括由政府主导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此外,全国社保基金(国家已经多次让央企给社保基金注资,截至 2020 年底累计有 1.21 万亿)作为补充来源,用于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支出的补充、调剂;第二支柱是由单位主导的职业养老金,包括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是由个人主导的个人养老金(刚起步)。
但是我国目前主要依赖第一支柱,截至 2020 年,第一、二、三支柱占比分别为 69.7%、29.8%、0.5%。
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虽然数额尚可,但是覆盖的人群很窄。据人社部披露数据显示,截至 2021 年末,全国共 11.8 万个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参加人数 2875 万人,占第一支柱参与人数比重仅 2.8%。
目前,第三支柱规模较小、基本可忽略不计。当前第三支柱主要为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为了应对已经到来的养老金危机,发展第三支柱势在必行。
2022 年 4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我国养老第三支柱顶层制度正式确定。目前我国个养老金制度刚起步,很多还不完善,比如额度每年限制 12000,个税减免等(以后很可能有投资收益税收减免,投资交易费率更低等优惠政策)。
【温故知新 · 旧文】为什么生育率很重要?
这一点可以参见去年央行的论文——《【完全解读央行论文】人口老龄化是今后我国所有问题的基本盘!》,关于 “人口红利是个暂时的机会” 的这段分析很精彩,逻辑清晰地道出了人口红利的真相。当前,我们的人口红利正在急速消失,对应的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我们已经走到了要为人口红利还债的关口了。
我国人口红利来去匆匆主要是源自计划生育,之所以有计划生育,是因为建国初期全国生育引导失衡,人口的急速增长导致人口过多的担忧,从而催生出计划生育,这就导致我国人口演化很激荡。
过去的经历告诉人们,任何所谓改变只不过是转移了矛盾,矛盾并没有消失,而是会换一种模式到来。
当下,市面上有部分人喜欢简单线性的从 “人口减少,人均资源 / 财富就会增加” 的角度认为人口减少就是大利好。
这是大错特错的,因为人口的非合理减少,很可能造成经济衰退,这样意味着社会的财富减少,如果社会财富减少的速度大于人口减少的速度,人均财富就会减少。我们当下面临的老龄化严峻性,还能用合理范围解释吗?
我从 15 年左右注册知乎,刚开始仅分享爱好,18 年左右开始(海啸知识输出是 19 年开始)系统性研究人口、房地产、金融投资、国际关系和发展等课题,并将研究成果分享到知乎和公众号,现在——我在房地产、人口、国际关系、金融投资领域迎来丰收季,无数案例验证我当初判断的准确性。
18 年我判断我国在 21-22 年人口将负增长。这个观点在当时绝对大胆,因为就没有机构和专家敢这样预测,尤其是全面二胎政策刚出来,基本上机构和专家都预测我国人口 2030 年左右开始负增长。(旧文《【深度长文】我国人口所面临的挑战与非对称机遇!》)
我国人口老龄化和生育率下滑不可逆转,但是,不代表国家就应该无所作为。对于现在的我们,生育率稳住下降颓势就是赢,我国未来半个世纪的目标可能是要稳住 800 万出生人口底线。
如果我国接下来两年内不能切实降低人民的生活压力,那么按照当下出生人口每年减少 15% 左右的速度,到 2025 年我国出生人口就更少了,这将会从根本上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而且由于又老了两岁,最后一波婴儿潮都 30 + 岁,更加生不动了,就回天乏术了。生孩子还是要靠 90、00 后,而不是 40 岁的女性!
目前,房价和养育成本下降速度要和生育率下降速度比大小,两者现在属于非此即彼、水火不容的关系。继续抓住房地产,那么生育率必会继续自由落体,这样即便短期维持住了房价,那么生育率下坠最终也会导致房地产无以为继。
保房地产,还是要保人口,保住中国未来发展之根脉,这就不构成一个选择题,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就是人口,尤其是年轻人口,人口结构如果成了倒金字塔,那么就会不稳定,随时可能坍塌破碎。
未来几年,我们会深刻感受到人口老龄化深化和生育率下降的影响力,比如婴幼儿商品(奶粉、衣物、童车等)等越来越不好做了,农村以及小城镇的学校学生越来越少、空置教室越来越多。
**当下的人口老龄化意味着我国要经历一轮系统性重构,这轮重构的核心论题:**老龄化(引申养老、医疗)、促进生育、经济转型升级(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国际关系处理(市场这张牌要怎么打?世界工厂要如何维持并升级)……
为了健康永续发展,国家马上还会有更强的刺激生育率政策出台,房地产泡沫是必须破掉的,高房价是普通家庭最沉重的一座山。教育和医疗(这两个也已经开始了)紧随其后,再过 5 年,全社会养老问题将是头等大事。
【人口红利不是贬义词】我不认为人口红利是贬义词,不清楚为什么把这联想到贬义,人口其实是我国取得如此多成果的最大武器,人口红利没什么可耻的,这是事实。
我国作为后发国家,没有资本、生产资料和科学技术红利,本身是靠人口红利发展起来的,后发国家皆如此。
但是,绝大部分国家可没有做到我国这样的成就,如果把人口划分为 1 亿以上,我国的成就在世界救找不到先例(印度是反例验证),日本也是前面就是老牌工业强国,有积累的。
像新加坡这种小几百万的国家就别拿来做例子了,位置好,人口少,发展自然可以很快,新加坡是一个 “公司型的国家 “,本身犹如大公司运作。
最亮眼的还是韩国,真的是一穷二白、一无所有发展成发达国家。但是韩国也靠人口红利啊,也出现过韩国人全球各地工作赚外汇。
人口问题我已经持续研究 5 年时间了,各个方面都有系统性研究,更多历史人口生育方面文章详见微信号【悟空新之助】(五个字,谨防假冒)
- 【收藏转发】6500 字完全解读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
- 官方石锤,人口普查中的性别占比自相矛盾!
- 【完全解读央行论文】人口老龄化是今后我国所有问题的基本盘!
- 何不生三胎 = 何不食肉糜!
- 取消教师寒暑假舆论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 K12 教育培训大势已去,识时务者为俊杰!
- 如何评价攀枝花给二、三孩发育儿补贴 500 元 / 月,直至孩子 3 岁?
- 人口是最核心问题,政策解读之《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
- 北京 / 上海 / 浙江纷纷出台新生育政策,但力度还是远远不够!
- 疫情对出生人口的影响,2020 年人口出生率跌破 10‰意味着什么?!
- 【促进生育】驳斥某网红经济学家「央行多印 2 万亿,抓住 75-85 年还能生的时间窗口」
再次劝诫大家(跟着国家的意志走,关注实体经济,关注产业升级,别再炒房了):
- 一个人的奋斗只有与国家前途命运产生和谐共振,才能收获事半功倍之效,
- 一定要相信国家的纠错能力,一旦触发纠错机制,必然有雷霆万钧之势能。
- 天空已然破晓,一个居住无忧的新时代已经在徐徐走来,
- 所有的铺垫,都为了一个目的,去泡沫让经济继续飞扬。
- 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当你的眼界不在局限于个人利益相关,而是基于当下内外的环境,以最有利于国家发展(甚至世界发展)的角度思考,很多答案不言自明!
- 不要懊恼过去,因为纯属浪费时间;与其惆怅过去,不如放眼未来。也不用担心时代不给机会,想一想,你有没有足够的智慧发现机会在哪里,没有就提升自己直到有,以及机会出现的时候是否做足了准备。
-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重要提醒:中国房地产的万字分析长文详见个人公众号:【悟空新之助】(五个字、谨防假冒!)
全方面考虑中国人口、经济、政策和世界格局分析中国房地产,可能是最全面的房地产分析文章,知乎还是太谨慎啦,最近又掀起了新一轮删文清查活动,给大家带来的不便,还请见谅!
目前我正在公众号更新系列文【中国城市房价漫谈】,目前写了深圳、武汉、天津、西安、厦门、青岛、长沙、成都、南京、广州、杭州、天津、沈阳、郑州、重庆、济南、昆明、南宁、海南……(二线以上城市基本上全覆盖),接下来将会定点分析中国典型城市的房地产走势,欢迎来阅读。
知乎用户 pure 日月 发表
“尊老爱幼”中的 “尊老” 作为中华民族的 “优良传统” 面临巨大挑战。
“银发经济”不仅是 “” 银发”相关行业的经济,也是 “银发” 劳动带来的经济。农村殡葬业逐步绝迹,城市殡葬业迎来顶峰。
“啃老” 作为不孝的代名词都会消失,“拒绝赡养” 也可能变成正常现象。
时代的重任,会压在 “尚能饭” 的老人和 “997” 的年轻人肩上。老爷们和少爷小姐们还是岁月静好。
人民对公正平等的追求同分配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
知乎用户 天线宝宝烤面包 发表
老龄化问题虽然严峻,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带领下依然能够克服。只要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不怕困难,勇于斗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老龄化问题的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使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二,把握矛盾,确定重心。老龄化问题能不能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取决于我们能否准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确定中心任务。抓住老龄化问题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带动全局工作,既是我们党长期奋斗积累的重要经验,也是我们奋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要牢牢掌握的思想和工作方法。
第三,总揽全局,协调四方。必须准确把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条红线,深刻认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推进老龄化问题攻克的核心任务、关键所在,把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贯彻到老龄化问题各方面全过程,建设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体系,为党的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提供坚强制度保障。
知乎用户 一点微光 发表
要充分调动中青年人口(16 岁到 80 岁)的自主能动性,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自立更生,绝不做懒汉。各部门要严格监督,坚决杜绝败坏社会风气的懒汉产生。
要合理布局地产行业,扎实推进医区房建设工作,把医院建在群众的家门口。x 市的孙大妈说:“自从买了医区房,看病拿药都方便了。以前去医院要走十几分钟,现在五分钟就到了。”
实行分级医疗制度,严格落实本区域医保本区域报销,不买医区房不予报销。全新医区房产,父母入住,子孙还贷,还不快来!
知乎用户 一番怪兽 发表
今年 2022,就算现在开始大规模生,到 2035 年这批孩子也就 13 岁,距离成年还有 5 年,距离大学毕业还有 9 年,根本无法成为生产力。
那早干嘛去了?20 年前要是开始开放二胎,我没准还能有个弟弟或妹妹呢。
更别说,从 2022 年突然开始大规模生育根本就是痴心妄想,到 2035 能扭转局势就不错了。
疫情和封城再来个三年,房价和 996 再持续五年,神仙来了也难救。
那能怎么办?估计到最后也就是从非洲引进黑哥们来当劳动力这一条路。
到时候整顿职场的就不是 00 后,而是 0 元购了。
知乎用户 画画的花噎菜 发表
重度老龄化很可怕,尤其在高通膨时代,不要看老龄化表象,要看后面带来的一连串后果,日本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当一个社会老年人占很大比例,会把 “人生” 的原本作息打乱,应该带娃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突然发现养老金不够养活自己,迫不得已必须出去继续搬砖。
如果把日本当成前车之鉴来看,他们现在老年人群已经占人口 3 成,那人所面对的挑战就是 “退而不休干到死”,所以社会一系列配套资源要跟上。
日本人的平均寿命,女性 87.57 岁、男性 81.47 岁。厚生劳动省提出了一个口号 “人生 100 年時代”,意思是以后大家的年龄可以活到更长,甚至是——百岁,言下之意 “你能活 100 岁,60 岁就退休,是不是有点浪费”?
日本 65-69 岁年龄段工作率有 50%,反观我们的职场文化,现在来看 35 就劝退这种肯定是很悬,未来老年人想找工作,也要有合适的岗位愿意接受。
日本新闻经常演那种八九十了还出来工作的达人,那后劲儿就跟看鬼故事一样。比如这爷爷九十多岁了,在麦当当上班,人家能一周上四天夜班……. 摸摸小肚子你行么?
从整个社会层面来看,重度老龄化就是劳动力不足,如果没有充足的劳动力支撑,劳动密集型产业也会发生改变,要么就是改变产业结构,要么就是找其他劳动力来源。
有可能是机器人,有可能是外国人。日本就开放外国人入境工作了,结果又产生一大堆新问题。所以社会的「重度老龄化」是冰山表层,水面之下庞大的问题错综复杂,没有任何人能置身事外……..
对了,有人说日本人不是不爱买房,爱租房么?这话说对了一半,还有另一个现实。日本房东不愿意把房子租给老年人,因为怕成事故房,日本老年人租房很难的。都说年轻人难,老年人也不容易。
[
超单身社会(不是不能结婚,而是不愿结婚!回应越单身
京东
¥49.00
去购买
[
世界人口简史 A Concise History of World Population
京东
¥55.00
去购买
[
译文纪实 · 老后破产:名为 “长寿” 的噩梦
京东
¥38.00
去购买
知乎用户 张艾菲 发表
微博有个热搜,招洗碗工要 30 岁以下。
知乎用户 张点心吧 发表
2035 年左右,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 4 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 30%,
未来房产税怎么办?
你们不要指望 60 岁老年人去给自己房子交房产税吧?
你们敢停水停电停网收房产税,太简单了,
60 岁老人房子的水,电,网,也是你们敢停的?
别说停电,
个别老北京下岗或者退休职工的电费,现在都是原单位或者市委交的,你们去问问就知道了,
原因是历史遗留问题。
连电费都要给人交,你们觉得可能去收多少房产税?
知乎用户 啊啊啊啊啊 发表
基本可以断定两个趋势:
第一,延迟退休 10 年内就会落地!
第二,很多 80 后和 90 后,可能不得不在退休后继续工作。
以前日本是我们最好的学生,现在,我们是日本最好学生,日本踩过的雷,我们会一个不少:
房地产泡沫,超级老龄化,人口负增长,内卷,躺平,低欲望社会……
日本 65 岁以上老年人工作率超过四分之一,我感觉 80 后和 90 后也差不都。
建议大家看看《老后破产》这部片子,
现在老后破产,还在继续工作的人,恰恰是上个世纪 80 年代把日本房价炒高,然后在最高点接盘的那群人。
加上人口结构恶化,现在的年轻人交纳的养老金,不足以供养现在的老人。
以此作为对比,在 2020 年之后,我们的这波接盘侠,命运未来是差不多的,大部分 80 后和 90 后,都是这个命。
不过,不同的是,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的时候,已经进入了发达国家水平,人均 GDP 超过 3 万美元。
我是时代之,茫茫人海,我们终会相遇,欢迎关注,祝你幸福!
知乎用户 时代之 发表
这些老龄人口在 60 年前都是新生儿,现在老龄人口太多说明当年生得太多。新中国成立后实行鼓励多生的政策,导致人口膨胀——人口从 1949 年的 5.16 亿暴增至 1979 年的 9.75 亿,短短三十年增长 80%,仅 60 年代的 10 年就生了 3 亿多——所以今天鼓励多生 60 年后老龄人口也就多。弄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就会改变人口观,中国当前的人口危机仍然是人口太多与资源匮乏之间的矛盾。
中国 14 亿人口,目前仍然是世界第一。
下面看看资源情况(只举几个关系国计民生的主要资源):以前中国自以为地大物博,但改革开放让中国人看到了世界,原来中国不仅不是地大物博,而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虽然有些资源总量不小但一人均(那时 10 亿人)就现原形了。所以从那以后地大物博这个词就很少出现了。难道,这两年随着战狼式言论泛滥,连中国资源匮乏的事实都不承认了?
用几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为例看看中国资源匮乏的现状:
1. 土地资源
中国虽然有 960 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但大部分是不利于人类生存之地。这就造成国人对实际国土状况的错误认识。
从黑龙江爱辉到云南腾冲画一条地理分界线(差不多是 45°)将中国分成西北和东南两部分,其中西北面积占国土面积的 64%,只居住着总人口的 6% 的人;而东南部分的面积仅占 36%(其中还有浙江、福建这样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地区,而且两广也是山多地少),却居住着总人口的 94% 的人口。这样中国大多数人的人口密度与印度相差不大,但耕地面积却只有印度的 60% 多一点;
2. 水资源
中国属于严重缺水的干旱国家,人均水资源只有 2000 立方米,只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再具体点,据水利部统计,全国 669 座城市中有 400 座供水不足,110 座严重缺水;在 32 个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有 30 个长期受缺水困扰。在 46 个重点城市中,45.6% 水质较差,14 个沿海开放城市中有 9 个严重缺水。北京、天津、青岛、大连等城市缺水最为严重。
3. 油气资源
中国的油气资源也及其匮乏,每年要大量进口才能满足国内需求。具体,每年进口石油 5 亿吨,天然气(包括液化天然气)1700 亿立方米。
自己想想吧!
知乎用户 俗士 发表
这不是我想看到的知乎。
高赞除了极个别答主在认真回答问题,其他的,全部都在发泄情绪,都在调侃,都在讽刺,都在阴阳怪气。
我看高赞,我是想看看有没有什么举措,我是想看看有没有什么机遇,我是想看看我未来该怎么发展,我是想知道我应该怎么避险,我更想知道我未来几十年应该干什么。
结果呢?看了二十个回答,有价值的,一两个。我们天天骂知乎不如以前专业了,可是忘了,组成知乎的是我们这些人。
有的问题,比如说某某专家又傻逼了,出来调侃几句,阴阳怪气几句无妨。
老龄化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将持续四十年的绝对严重的社会问题,他不是一届政府的错误,也不是一句话可以概括可以解决的,都 tm 发泄个鸡毛情绪,谁特么不知道……
……………
为此,我不得不搜了很多其他材料。
根据现在的数据,目前,养老行业的市场规模,8 万亿左右,到 2030 年有望实现 22.3 万亿,而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发布的《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到 2050 年,中国老年人口的消费规模将增长到 106 万亿元左右,占 GDP 的比例将增加到 33%!
看了这个,我是很震撼的。
如果我能顺利活到 2050 年,我也 57 岁了,也将要开始使用这个市场。
估计到时候,57 岁大概相当于今天的 50 岁。估计到时候,要工作到 68-75 岁。
所以,那个时候应该还要继续发展事业。
未来三十年,这也是有不少机遇的。
有人说日本老龄化这些年如何如何,其实和我们不一样,毕竟科技在进步啊。
我个人觉得,有些行业是必然有前途的。
养生、理疗、服务、旅游、陪护、人工智能(针对老年人开发的)、智能家居机器人、老年人生活用品、老年人网络服务专员等等。
现在,很多医院都有陪伴就医业务,老人来就医不方便,可以请人陪着,从头到尾,一小时几十块钱。
我认识一个,一小时 60 元,有的一单三四个小时,这哥们一天运气好赚四五百,运气不好一分钱赚不到…
主要是现在很多人还不信任这些陪伴就医者,也没有形成行业信用。
陪伴就医是什么行业?是代驾!是出租车!
很多人雇不起私人保姆,来医院两眼一抹黑,有个专业的陪护,俩小时可能就能解决一天的问题,比保姆好多了,毕竟保姆不可能比这个陪护人员更懂这家医院!!
试想一下,如果你父母去就医,你上班太忙没法陪伴,如果有一个靠谱的、非黄牛、正规公司、有保障、非常熟悉医院流程的人,陪你父母两三个小时,解决他的一切就医问题,只需要花一二百,你愿不愿意???
是我,我是保证愿意的!
无数行业都是一片光明,就比如说陪伴就医,如果你搞个滴滴这样的公司行不行?
你找几个聪明人、干过陪伴就医的人,一起想一些非常适用老年人的专属方案,从大城市开始试点,搞几十家医院,然后注册公司,搞不好就可以开始融资了!!
(注,如果有聪明人要搞这样的公司,如果你是真行,我经过考察,我有投资的意向!)
据说,已经有好几家这样的陪护公司了!
很多人在纠结这个公司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人家已经好几家公司都正式开始营业了!!
但是,这市场空间还是有,现在入也不晚啊
从老年人生活习惯来看,消费主要集中在四个领域,第一是日常生活,第二是疾病治疗,第三是养生与健康,第四是社交和娱乐。
几乎每一个,都有无数商机。
中国想平稳跨过老龄化问题,靠人是不行的,必须依赖科技。
就比如说波士顿动力公司的那些机器人,现在是还不行,再迭代十年,说不定就能进行基础的端茶送水、搀扶、身体健康监测等等了,这些东西现在来看,也不是很难啊!
人类必须殖民于科技,不能殖民于同类。
所以,人工智能、机器人行业未来一定是四次科技革命的核心。
什么最赚钱?那一定是制定标准。
老年人的很多东西,有标准吗?现在很匮乏
就比如说,老年人需要补钙补铁,需要低嘌呤、低脂肪、低盐的食物,这些现在有饮食标准吗?
你为什么不能尝试搞一个,引领一下行业?
再次说回机器人。
一个保姆,一年,最少五万。
所以,机器人,真的有用的话,五万一台,一定有人买!
机器人的程序更新、配件维修、保养、迭代升级等等,以后会不会像汽修店一样到处都是?
这是科幻??你错了,这就是市场的问题。只要机器人有十万亿级别的市场,这些都能实现。
我才疏学浅,我不懂那么多,但是我讨厌这个问题下的知乎环境。
很多小号发泄情绪无所谓,你们一个个几万粉丝的大号,不动脑,全在带节奏,吸流量呢?
我这句话估计会挨骂,说我装逼,说我道貌岸然…
但是这不重要,我一点都不在意挨骂。
我非常非常希望,你们这些大 V 们,你能提出点未来三十年的好路子,如果真的有哪个有效,我真的可能入行,说不定感谢你一辈子!
知乎用户 奉义天涯 发表
国家统计局同意了吗,你卫健委说这话
知乎用户 青川 发表
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人真事
部队的计划生育工作一直以来执行地异常严格。当时已经是 201X 年,某部士官家属临时来队,周末休息请了几个要好的战友一起到家聚餐。席间在该士官介绍自己妻子的时候,大家发现这位嫂子已有很明显的身孕,明显与他们夫妻二人申请领证的日期不符,于是餐后有人便向组织报告了相关情况。
“先上车后买票”——组织上当然是高度重视,“计划生育”一直是居于 “一票否决” 的高度,一旦有失,整个团级单位将会一年白干。
于是派了营级教导员开始脱产,那段时间专职负责劝说引导工作。软磨硬泡、威逼利诱,最终小夫妻俩答应做引产手术,一条小生命就此撒手人寰。
人口年龄结构分子分母的算法中,青少年的分子中便少了 1 名……
该教导员工作认真负责,如今早已走上了团级主官——政委的岗位。不过有得也有失,他如今也 40 好几了,结婚十多年以来一直未有孩子。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个人的建议,大家可以把时间提前到 2030 年前。为什么?
08 年底,全国 65 岁及以上人口 10956 万人,占全国总人口 8.3%,比上年升 0.2%。60 岁及以上人口 15989 万人,占全国总人口 12%,比上年升 0.4%。
《中国发展报告 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测算,2020 年中国 65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约有 1.8 亿,约占总人口的 13%;2025 年 “十四五” 规划完成时,65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将超过 2.1 亿,占总人口数的约 15%。
预计‘十四五’时期,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 3 亿,占比将超过 20%,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35 年左右,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 4 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 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个人以为,老龄化加速是大趋势,大家要做好延迟退休的准备了;而且:新加坡将按计划在 2022 年 7 月 1 日将法定退休年龄提高到 63 岁,将返聘年龄提高到 68 岁。公共服务部门将在今年 7 月 1 日提前实施。新加坡计划在 2030 年前将法定退休和返聘年龄提高到 65 岁和 70 岁。
日本政府正式实施《改定高年龄者雇佣安定法》。这份法案的最核心的内容,是把企业员工的退休年龄从 65 岁提高到了 70 岁。
从国际惯例来看,未来的延迟退休,达到 70 岁也可能只是时间问题。对于在座的各位,与其希望靠退休金养老,倒不如好好规划自己健康和资产,先解决了 35 岁的关口,再来考虑延迟退休的落魄吧。
知乎用户 orchimike 发表
医务人员,讲几个可能出现的问题。
医疗风险显著增加
手术风险中,麻醉占到大部分,毕竟,外科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
麻醉风险中,决定性的又是既往疾病,其中,年龄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最近几年,明显感觉到老龄化的加速,越来越多 60-70 岁的老年人,开始做各种各样风险的手术。
最明显的是关节置换手术。
老年人都有关节毛病,到了一定年龄都会要换关节。关节置换是比较成熟的手术,但面对的患者却常常伴有各种各样的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
这些都显著增加麻醉风险——麻醉药都会一定程度抑制心血管作用,所以全麻时,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血压的波动会非常明显,由此带来的心脏供血、脑供血、微循环等等都会增加术中风险。
严重的低血压,甚至可以导致心跳骤停。
为了应对这个问题,现在对于高龄患者的关节置换麻醉,我们越来越倾向于神经阻滞配合浅镇静,尽量减少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但面对一些腹部、胸部、脊柱、颅脑等方面的手术,我们的方法就十分有限。
因此,高龄到来,并且这一波高龄患者大多没有系统的健康管理,很多基础疾病频发,
可预见的是在临床工作汇中,患者越来越棘手,和家属谈风险越来越重。
医疗成本显著增加
风险的增加必然导致成本的增加。这不仅仅是医保负担增加,也包括个人支付中不可避免的增加。
现在医保还在勉强维系支付大头,一些常见疾病个人负担的部分不多。但这个模式在今后可能并不能长期维系。
医保的收入降低,支出增加,并且伴随医疗风险增加,一些不可预见的情况也会增加医疗成本。
当前公立医院已经处于收支平衡的极限,基本只有大三甲医院在赚钱,中小医院基本都在亏钱或者靠财政补助。
所以,在可预见的未来,个人支出的医疗成本会逐渐升高,尽管不至于到美国人的水平,但一定会比现在高出很多。
如果现在都觉得看病贵,那么非常肯定的说,以后会更贵。
医疗等待时间显著增加
现在大家都习惯到了医院就看病,今天挂号今天就要诊断拿药。
这是现在全医疗系统满负荷运转的结果。
老年人看病不比年轻人,各种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都要更加全面、细致,所带来的就是个人就诊时间和周期的延长。
现在拍个磁共振,大一点的医院预约基本都会要两周左右的时间,而在老龄化人口更多的时候,这个周期可能翻好几倍。
尽管应对这一问题,我们应该进一步扩充医疗资源,扩大医疗人员队伍,但从这两年的形势来看,不说扩大,医务人员的队伍不缩小就已经是万幸了。
所以,可预见的就是看病的时间越来越长,号越来越难挂,等床位的时间进一步延长。
医疗资源逐渐集中、聚集
人口的减少,老龄化的增多,带来的结果就是人们逐渐向中心城市聚集,毕竟大城市意味着更好的医疗条件和更便捷的交通。
这也导致最近几年,大医院的规模越来越大,中小医院则逐渐收缩。
极端的例子是上海的三甲医院,一张床可能等一两个月,而小城市的三甲医院,可能有大把的空床。
中国的分级诊疗一直没做起来,所有人在碰到稍微大点的疾病就是去大医院。这就导致患者资源也在向大医院集中。
小医院没有病人,就没办法开展业务,人员得不到锻炼,医院也得不到发展,只能逐渐萎缩。
大医院病人不断,规模不断扩大,对周围的小城市进一步产生虹吸效应,导致医疗资源进一步的集中和聚集。
郑大一附院这几年突飞猛进的发展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尽管医疗资源的集中,有利于医疗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但也制约了医疗服务的普及和覆盖,归根结底还是会制约医疗可及性。
而医疗可及性,是老百姓最直接的就医感受。
好在这两年,社区医院的发展得到了支持,在一些地方也形成了一些很好的规模。
但未来医疗分级如果还是如此,那么出现比郑大一附院更大规模的医院,也就不足为奇了。
知乎用户 kkhenry 发表
最辛苦的恐怕是 85 年到 95 年出生的这批人,完美承接高房价 + 延迟退休 + 老龄化。
65 岁退休,基本上半残了,带不带孙子孙女?不带,子女完蛋,一群老人 + 孩子 + 工作。带,自己就是退休 + 带娃 + 医院 + 坟墓。
很多人反对集采,那好,你来选择方案:
第一、更高的人均社保缴费和更高的人均自费医疗支出,第二,集采。选哪个?
把老人,小孩,体制内扣掉。
干活的还有多少人?
这些人创造的财富多少是花到自己身上的?
对于绝大多数人,高股息股票 + 养老年金 + 美国科技股 + 中国消费股,你就是人生大赢家。
其他,不要多想。
知乎用户 贫民窟的大富翁 发表
新时代矛盾论
14 亿人干活嫌少,14 亿人吃饭嫌多
35 就业太老,60 退休太早。
1000 万毕业生太多,1000 万新生儿太少。
3 万收入算多,30 万首付算少。
知乎用户 大明级休勃立安号 发表
当初的那波婴儿潮,终于老了
知乎用户 ChrisJK 发表
我有一计。
可以让现在的 80 后 90 后 00 后强制 996 甚至 007。
最大程度释放(压榨)剩余价值,给 50 后 60 后 70 后养老。平稳度过 60 后婴儿潮一代的养老问题。
最关键的是,一辈子 996/007 的这一波人,预期寿命将大大降低,这样就不存在养老问题。
知乎用户 Spontaneous 发表
谢邀!老龄化社会已经到来了,他们过去的思维模式,工作生活方式,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的进步,而且影响了下一代的教育,这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况且他们的精神支柱就是曾经的传宗接带,一味的秉承着过去的思维模式看待现在的社会,这也就是家庭婚姻问题的根源所在。
首先必须抛弃过去的思维模式,用最理性的观念,学习全新的销售理念,全新的生活工作,社会的各种各样的新鲜事情,勇敢面对现实中的所有,用最科学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家庭,尤其是孩子的未来,毕竟每个小家庭都需要守护着自己的父母,一旦结婚了面对的是四位老人的所有人情关系网,这才是重中之重,也是解决家庭婚姻问题的根源所在!
其次面对老龄化的难题,从根本入手,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毕竟中国历史发展趋势,近现代史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影响,至今为止都没有消失,总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出现,所以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婚姻问题,这才是社会进步与老龄化消费需求的矛盾点!
智能化社会,网络平台的纵横交错,信息每天每刻都在发生着瞬息万变,所以及时纠正他们的思维模式才是重点,否则真的会影响社会的进步,家庭的幸福快乐!
不相信我说的话,你们自己看看,多少老人始终秉承着过去的观念,不肯正确对待现实社会的发展,却又喋喋不休的抱怨自己的退休工资不够用的,每天都在重复着过去的事情,却又不肯接受全新的生活工作方式,怎么会不影响家庭的幸福快乐呢!
市场经济时代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的进步,文化水平的参差不齐,原生家庭的不健康,再次充斥着社会的每个角落,这也就是为什么总是会出现问题的根源所在,过去的消费理念,消费水平真的已经跟社会严重脱节,加上家庭问题的不断恶化,这才是离婚率飙升的主要原因所在!
年轻人不结婚,不生孩子,他们的经历时间全部在工作中,怎么处理工作生活的所有,还不需要面临两面讨好的地步,这才是真正的终点,所以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改变他们的观念,思维模式,以及对于现实社会的正确看待,才能走出过去的阴影,彻底摆脱现在的状态,不会让人心声厌恶,甚至于间接的摧毁了自己的小家庭的幸福快乐,且行且珍惜吧!各位长辈们,单元每个女孩子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快乐时光!
知乎用户 baby 发表
好吧,因为我奶奶那一代生的太多了
知乎用户 jane 发表
利好黑心医院,养老院,国家应先抢夺垄断控制这两条产业链。
知乎用户 岁余 发表
以下完全是脑洞瞎扯,话扔前面。
到时候…… 真的不好说中国也变成了移民国家?
也学现在发达国家那样,吸引发展中国家精英移民中国?
反正我觉得吧,印度人虽然奇葩,但是牛人能人还是挺多的,到时候吸引一些印度人才……
反正我个人挺喜欢印度美女的,我也不知道为啥。
菲律宾印尼缅甸那几个劳务输出大国,到时候也可以利用一下资源。就现在孟加拉斯里兰卡那边的工人(男女都算),工资期望值不到国内一半,而且一个月休一天,天天十二小时工作量。
我没有说所有人都一样,我是说这个标准➕管吃住,你招几百万工人都没问题。
我这几年有一个感受,生在中国真的是可以感恩一点点的,对比亚洲周边国家,比我们差的还是大多数,仅个人观感吧。
知乎用户 茶哥反鸡娃 发表
都想看烟花是吧?!!
但是人家真的不急啊,不就是老年人多么,老年人有什么好怕的。
医疗私有化一招就灵,反正医保池子也没钱了,这些年该套出去的都套出去了。
开始医疗分级,没有社区医院介绍信不得进入三甲医院看病。社区医院进行预约制,有病了您先在家坚持一下,排队一周再来看,说不定就不用看了。
公立医院只处理一些常见病,慢性病,大病重病医保不管,您去私人医院。一次手术几十万,一个月药费几万块,不仅老龄化解决了,还能增加税收呢。
“没钱您别治了” “得为儿女多想想” “不能拖累家人啊” “您也不想您的孩子恨你吧”。
知乎用户 何必呢 发表
只放一张图。
下面反映的是中国抚养比变化。
抚养比,即非劳动年龄人口 ÷ 劳动年龄人口 ×100%。
抚养比越高,说明社会养闲人越多。
从数值来看,改开后我国的战略是千方百计不养闲人,坚持一胎化,为资本和社会前进减负。
所以到 2010 年,中国抚养比低至超乎想象的 36%,而美国最低时刻也在 50% 以上。
知乎用户 柳桢的笔记本 发表
只能说明 1975 年及以前出生人口太多
知乎用户 一个 UFO 维修员 发表
2022 年 61 岁的刘德华进行了一场线上演唱会的直播,创下了超过 4 亿人次的观看记录;
到了 2035 年,如果 74 岁的刘德华还有精力再开演唱会的话,他肯定还会创造差不多的观看记录,在那个时候,他的粉丝虽然老了但是还没有死。
麦当娜说过:我永远不会过气,因为我和我的粉丝会一同老去。
想一想,2035 年都已经接近 21 世纪中叶了,但是最流行的歌曲和明星仍然是上个世纪 8、90 年代的。这妥妥是对当时的娱乐圈的压制。娱乐圈的衰退就是必然。
以上只是社会发展的冰山一角,就连号称走在时代最前沿的娱乐圈都止步不前,你还能指望其他行业有所发展?
其实看看现在的娱乐圈,各种怀旧、各种过气明星翻红、各种经典剧集重置,娱乐圈已经多久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了?
为什么?其实就是消费主力的年轻人变少了,只能去讨好消费能力不强但是群体庞大的 70、80、90 后的中年人群。
知乎用户 老牛冲在前 发表
这不是打那些天天嚷嚷 “时间在我” 的人的脸吗?
不过卫健委自己前几年还不愿意承认这么个事儿呢。
知乎用户 永乐大帝明成祖 发表
这意味着 2035 年我国将迎来两大利好一大提升,
1. 庞大的银发市场。将会产生旺盛的消费需求,拉动整体市场的发展。
2. 庞大的银发人力资源。对整体市场而言会涌入大量的银发人才,对企业而言意味着会有更加低成本、高质量、多经验的人力。
3. 降低对老年劳动力的歧视。大量的高龄劳动力,将逐渐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人们也必将用更加客观、更加平等的态度,来对待他们。
知乎用户 池里莲结 发表
贴一片我被限流的文章,这次不知道能不能不限流了。
晚上出门散步的时候,看到路边几个开了几年的小吃店都贴上了转让的告示,同时看到一条街上现在标配是 4 个药店、两个诊所、若干个治疗灰指甲 20 元足疗按摩的店铺。联想到前几天看到的一些新闻,一个是 “老乡鸡决定开放加盟,同时招股上市启动”,一个是从现在开始,将迎来最大退休潮,65-70 这一批婴儿潮的人就已经开始进入了退休年龄,预计每年将会有 2000 万人从岗位上退休。
一方面是路边经营了几年的夫妻店进入了倒闭期,一方面是大型连锁餐饮企业开始不断扩展,同时出生率最高的那代人群不可避免的进入了老年时期,医疗行业相关产业在每年翻倍的长,越南经济未来的一段时间在我看来对于普通人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未来。有点感慨良多,越南经济确实进入了一个向下的时期,而且这是注定无法避免的结果,因为这是由于多年来的人口结构决定的,注定无法避免。
如果你现在想着开一个小吃店、食品店,我劝你千万不要开。因为作为风险率最高的行业,食品行业基本是整个创业项目中最坑的项目,如果你开的是改善型美食项目,譬如说是那种西餐、网红食物,总之是家里吃不到的,适合一家人偶尔吃一顿尝个鲜可能死的还不那么难看。
但是你开的要是什么解决午饭,刚需型美食,我奉劝你乘早止损。 因为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越南将损失大批需要在外面解决吃饭问题的人,需求端每年将会大量的减少。 人一旦退休,他就不需要再去外面吃饭了,因为每年都有着大量的时间在家里琢磨着吃喝。同时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粮食、蔬菜和猪肉这种原材料注定要上涨,一方面是需求端大量减少,一方面是成本端不断上升。同时刚需性的食品行业是对价格敏感度非常高的行业,你无法转嫁你的成本给顾客,那些一份炒饭、一份盖浇饭就只卖 10 元、15 元的餐厅,你总不能一下子涨 5 块吧。
但是老乡鸡、KFC 这种大型连锁企业,得益于他们的流程优化、以及原材料成本优势,尽量做到成本和售价互相平衡,所以我也可以预测到未来将会是路边夫妻店的末日,大型连锁企业会不断的吃掉大部分夫妻店的份额。老乡鸡开放加盟模式,在我看来就是标志着加速这一过程的标志,作为中式快餐目前最大的企业,老乡鸡吃一顿饭大概需要 20 元左右,我相信就算是未来五年原材料成本上浮 50% 的保守估计下,他依然可以做到 20 元的客单价,并且还能有利润,但是那些夫妻店呢,他们能否保证自己 10 元一份的炒饭不涨价呢?结果不言而喻。
随着每年 2000 万人的退休,越南将进入到一个 “低欲望社会”。可能有些人会觉得,退休之后人有的时间会更充足了,消费能力和欲望也会随之提高,我想说错了。你们忽略了一个根本的问题,那就是人的年龄决定了身体,身体决定了你得欲望。随着越南退休年龄的提高,男性退休年龄已经到了 60 岁,60 岁一甲子,这已经是标准的老人了。 身体精神方面早已经进入了衰退期,你想想看你 18 岁的时候每天都是充满精神的,可以通宵一晚上,第二天还能去上课,下午还能出去玩,你得身体可以支撑你吃喝玩乐一整天。但是你 38 岁的时候呢?你还能通宵吗?你还能这样吃喝玩乐一整天吗,你虽然比 18 岁的时候消费能力提升了一大截,但是客观条件上已经不满足了,你的身体接受不了。那么到了 68 岁,你的消费欲望就更加不足了,随着人口老年化越来越严重,整个越南进入“低欲望社会” 几乎是无法避免的。
同时由于教育鸡娃问题被掏空的 80 后,和住房问题被掏空的 90 后,两代人的消费能力早已经被提前透支的太多,目前整个以欲望消费为商业基础将会受到极大的考验。众多手机厂商的报告都显示,手机的销售量都产生了下滑,手机作为我们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终端,他的销量我觉得是一切欲望消费的基础。可能目前大家还觉得消费还不错,但是把时间拉长远来看,消费的下降似乎是无法避免的。一个人的消费就决定了另一个人的收入,整体的下降无可避免的导致社会财富的下降。
更不用说目前基本还没看到解决的房地产问题、教育不公的问题依旧是一个大雷,这些雷并没有解决只不过是在短期内被隐藏了。就我来看想要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不断的通货膨胀稀释债务价值,但是这也不可避免的将会导致生活成本的提高。
唯一值得投资的方向就是医疗相关产业了,街边上不断新开的药店诊所以及针对中老年人开设的按摩店,侧面的印证了这一切。所以未来的几年不要瞎折腾,关于食品行业的任何创业想都不要想,下跌过程中,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等着触底反弹信号的明确到来。
知乎用户 不睡觉假扮王祖贤 发表
既然都要重度老龄化了,直接来点猛料呗!我觉得,应该直接发生育补贴,一直发到孩子初中毕业!
生一胎的家庭,每月补贴 1000 元。
生二胎的家庭,每月补贴 2000 元。(叠加一胎的,每月共补贴 3000 元)
生三胎的家庭,每月补贴 3000 元。(合计每月 6000 元)
大家首先要明白,我说的这个价它合理,为什么我认为补贴奖励的幅度空间是 3000-5000 一个月,不是更高的一个月补贴 1 万?
因为 5、6000 块钱是一个魔咒!
它是一个普通人能拿到的最高月薪。你不用吃惊,如果一个人月入 5000 到手,他已经超越了 90% 的中国人的收入了。如果生了三胎,一年国家的补贴就 7.2 万元。
这可是实打实的 7.2 万元哦!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 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 97379 元,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 57727 元。
看见我加粗的部分了吗?
全国私营单位平均年收入才 5.77 万元,而且这还是扣五险一金之前的,实际到手估计也就是四万多五万不到。
这个 6000 元的三胎补贴,意味着什么,明白了吗?
意味着,只要你生三胎,相当于你家多了一个劳动力在赚钱。
哪怕妇女或者丈夫其中一个在家全职带娃不工作,国家也给了你一份工资。一份全国平均水平的工资。
很多人都会笑了,6 万块钱够干嘛的?还带三个娃!不做梦吗?
别忘了这么几个事实啊!
中国月可支配收入少于 1000 块钱的人有六个亿
你月薪到手 5000 已经超越了 90% 的中国人
因为它不是拿中产阶级的钱去补贴富裕阶层。
而是拿着中产和富裕阶层的钱,去补贴最底层。
什么样的人,生娃意愿不强烈?
城市中产阶级,背着房贷车贷,上有老下有小,一月就算补贴 5000 块钱,他们也不会生三胎,因为他们绝对会算一笔账,生三胎,女性朋友就意味着至少七八年不能进入职场,这对一个普通城市中产阶级的影响是致命的。除了国企、事业单位、公务员这样的稳定单位外,什么私企或者外企愿意让女职员七八年不上班?更何况 35 岁就是属于被优化的年纪了,你见过谁 35 岁还找工作方便吗?
如果真的是三胎补贴,那得一个月补贴 5000 刀,外加 150 平廉租房带学区还差不多。
你信不信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都没这个力度,普通人家生三胎还能有这个力度?
现实吗?您配吗?
反正我不配。
所以广大的城市职工是不会选择生三胎,除非女方是体制内职工,并且男方家里条件优渥。
7.2 万块钱对于城市中产阶级来说杯水车薪,于事无补。
但是朋友,你去过农村吗?你去过乡镇吗?你知道低保户吗?
就算你都没去过,最近奥运冠军全红婵你知道吧!?
你应该知道她家多穷了吧!?纵然那么穷,没有补贴,他们还拼命生孩子。如果给他家一个月 6000 块钱的补贴,是不是可以改善他们家很大的生活近况?
起码可以偶尔吃肉了吧?起码可以住的起医院了吧?起码她全力以赴备战奥运少了后顾之忧吧?
6000 元的三胎补贴,补贴的是最底层。
反正广大农村地区、中西部地区都是疯狂爱生孩子的,就算你不补贴,他们也想生,这补贴了,他们更乐意了啊?!他们的孩子长大了,就不是人口红利吗?各种快递、外卖、物流,新的劳动力不就能继续涌入城市吗?他们本来就没钱,6000 块补贴只够温饱,他们的孩子大概率就会进入制造业,成为厂哥厂妹,继续去大城市打工。
所以为什么我们把补贴的时间放在孩子义务教育结束之后?
因为我们可以倒逼三胎家庭去把孩子送进职业学校,而不是去读高中啊!
中产阶级觉得这补贴太少了,太亏了,不会去生,所以说,城市少子化现象还会继续,他们精心培育自己的一二胎,他们的孩子大概率继续中产阶级的生活。因为城市还有新的劳动力年轻涌入,城市依旧会发展,房价依然会坚挺,甚至继续涨价,中产阶级依旧是吃一波红利呀。反正有源源不断的年轻人来接盘。
富裕阶层,呵呵哒,6000 块钱还不够一天花的,他不在乎啊!有没有补贴还会生的,生一堆娃娃好争家产啊!土豪不都喜欢换老婆吗?不都 60 多岁人了,还娶 20 多岁的娇妻吗?多生几个孩子呗,三个哪够啊?和原配大老婆,生个大公主,以后重点培养,还可以联姻什么的以后强强联合,多生几个儿子,自己香火就有望了。和娇妻小老婆再生个小公主,完全按照孩子自己的意愿去培养,小女儿要富养,以后还可以逐梦演艺圈什么的。。。
知乎用户 香樟连翘 发表
卫健委:2027 年中国人口将负增长。
你猜卫健委 2022 年说 2035 年的事情靠谱不靠谱?
2013 年还在说,解除计划生育,最多一年要生 4000 万呢。从 2022 年往回推 13 年,还在逼逼叨啥我都不敢想。
依我之见,不如大力发展,切实推进,建立健全分级医疗体系,试点医区房等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服务。既能带动一波消费,又能体现分级医疗的优越性。
知乎用户 药罐子 发表
这个很好办呐,延缓老龄化的方法太多了,随便举几个
1、重新定义各年龄段人口
比如重新定义 20-40 为青年,40-65 为中年,65-70 为 “初老”,70 以上才算真正老年群体
这么一搞数据甚至能降 15%
2、重新定义老龄化标准
国际上为 “社会人群中 60 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 10%,或 65 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 7%,即为老龄化社会;65 岁以上人口比例达到 14%,为深度老龄化社会,达到 20% 为超级老龄化社会。”
我们依次增加 5~10 岁,然后增加比例,构成 “特色老龄化标准”,如:
社会人群中 70 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 15%,或 75 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 10%,即为老龄化社会;75 岁以上人口比例达到 15%,为深度老龄化社会,达到 30% 为超级老龄化社会。
这么一搞数据甚至能再降 20%
3、重新制定统计标准
实行调查双轨制,参考统计失业时为 “全国城镇调查_失业_率”,那么调查老年人数量以后遵循?“全国城镇调查老年率”,未来年轻人进城是大势所趋,农村注定将成为孤寡老人聚集地,只会拉高分子,把这一块去掉,数据也能再好看一个度,再将个 10% 没问题
话说,别光赞,来个关注呐
知乎用户 熊猫哥 发表
老龄化的问题讨论的太多,这里我换个方向出暴论吧:
老龄化不是真正问题,问题依然是因财富分配不合理而导致就业岗位缺乏,后者解决好,老龄化程度就会降低,老龄化影响也会降低。而解决不好,老龄化程度与危害都会日益严重。
因为目前 60 岁老人,很多人身体和智力足以支持 8 小时正常强度工作,并不是只能吃老保。可问题是 8 小时正常强度工作,满足年轻人都远远不足。
这就进入了年轻人没好工作于是不敢生育,年轻人没缴纳社保的工作于是老了没福利,老了没工作只能等死这样的死循环。
而通过对外扩张把海外的中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抢过来,通过内部调整分配让更多人有钱消费提供大量服务业岗位。给社会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年轻人选择多收入合理敢生,老年人可以找到低一截的工资工作。这样老龄化就没那么可怕了。
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现代就业岗位不足,要解决这点就要对外抢,对内分。
知乎用户 飞跃本屯 发表
其实老龄化影响的并不是生产能力,要知道现在大批量采购一台传统工业机器人也就十几万人民币,就算加上各种配置和调试,也就一次性投入二十多万,一劳永逸。而一二线大城市就算是普通产业工人,一个岗位(包括日班中班两个班次)的人员费用一年至少也是 20 万(人员工资 4000-5000 多,年用人成本 10 万左右,两个人就是 20 多万)。而更加便宜灵活的智能协作机器人就算加上配置调试的成本也就十几万。
唯一限制机器人大规模推广的因素不过是太多中低端工厂还没有具备这个意识,再加上二线以下的城市人力成本实在是太低了(工厂里面擦着最低工资,2000-3000 多的工作比比皆是,而且没有五险一金)。因为人口红利的资源诅咒,所以中国的中低端工厂并没有很强的推广技术的动力。但是伴随老龄化和人口成本上升,这种动力迟早会越来越强的。
所以说,永远不用担心因为老龄化导致生产能力不够,在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能力永远不是问题,经济问题永远出在消费能力上面,出在市场不足上面。机器人是不会消费的,只有人会消费,而且得是年轻人。
深度老龄化最大的问题是两个,一个是消费和市场极具塌缩,导致整个社会的老龄化螺旋通缩。另外一个是社会主流预期变得极度保守内缩,丧失了开拓和创新的能力。而这两个能力,可以说是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动机。
而中国由于未富先老,再加上缺乏福利和保障,这种情况会尤为严重。想象一下,一个六亿人口养老金 200 块一个月(相对 100 块已经翻倍),还有一两亿人口人均养老金刚刚过千,这样的国家就算是有生产能力,谁来消费呢?难道中国人的命运就是永远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劳动生产,然后把廉价商品输出给欧美国家的底层百姓?
中国未来必然是一个大体量,低配版的日本。要知道未来的中国会如何,看看九十年代和零零年代的日本,看看这些年的东北,在他们的生活水平上打个折扣,就是这个样子了。
知乎用户 玄睛 发表
1,大力发展烟草业,让不抽烟的中年人学会抽烟,既能增加税收,还能减轻个人工作生活压力,最后又能缩短社畜寿命,极大的缓解老龄化压力。
2,严厉打击色情行业,买卖一律入刑,小电影小黄油小黄文严厉打击,让你 lu 都没有素材,租鸡青一是吧,把鸡先搞没了再说,想解决生理需求老老实实找老婆去。
3,出台相关法律使堕胎违法化,打掉的孩子多可惜啊,这可都是以后的人口红利啊。
4,严格管控避孕产品,并课以重税,凭性病诊断证明才可以购买高价避孕套,这样既能增加财政收入,又能提高生育率。防止性病传播改为靠警力控制
知乎用户 刘厂长 发表
当年人口红利那么丰富,那么就应该预计到三四十年后,这些红利都会变成老龄人口。
不过,既不肯给红利们与劳动相符的报酬,也不想给红利们以符合社会发展的福利,还想要红利们的后代继续贡献,真真是牛。
老龄化,不论是重度中度还是轻微,需要的不是燃烧年轻人,而是财政。
可惜,财政来自于世界前列的税收,仍是烧的年轻人。
当然了,不需要纠结,2035 年老龄化重度,2045-2050 年老龄化重度就差不多解决了吧。
只是,想想那些体制内退休的手拿大把退休金的老人,想想那些毫无道德的老了的坏人,乃至想想农村那些被传统文化腌好的重男轻女催婚逼婚的老人,想想这些的一手催出的当前时代的文化和塑造了当前扭曲社会的老人,重度老龄化来的太慢了,因此我觉得是好事。
MD,很多老东西死的太晚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其实问题没那么难解决。
你希望精细化行政管理,你就得多招工作人员。
你希望市场扩大,你就得要求企业拿出更多利润,多招工作人员。
更多的人有工作,市场就一定会变大。
更多的人在做工作,市场就一定会变好。
现在的问题是政策面一直背离了客观规律,老希望用更少的人实现这种市场性质的目标。
那不玩儿闹吗?
不管你现在是哪个行当的,只要不涉及高精尖研究这种,是不是人多了,活儿就好干?
那市场上拿着钞票的人多了,是不是营商环境就变好了?
营商环境变好了,是不是钱就容易赚了?
有工作的人越少,市场上流动的钱就越少
市场上流动的钱越少,各行业越内卷,倒闭的公司就越多
各行业越内卷,有工作的人就越少
最后市场肯定就会萎缩到一个要崩盘的地步
现在主要问题是立法层面没有对 “恶性竞争” 做出严格的规范
导致各企业不得不去恶性竞争,只为了活下来
但这最终影响的终归是税收吧?
知乎用户 无名医师 发表
生就生,不生就滚蛋,中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
知乎用户 promise 发表
世界的观念有相通 如竞争
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被释放的古希腊奴隶伊索所著
流传全世界 家喻户晓 里面有个故事叫龟兔赛跑 大家都很熟悉
兔子让龟 龟就赢
兔子大意 龟都能跑赢
龟不放弃 总有机会
读这种寓言的人
都认同:
不尽力 兔子也输 尽力龟在赛跑中也可能拣到机会
中国喜欢讲铁杵磨成针
铁杵磨成针 苦工又浪费
可用在跑步上 即不给别人机会 有机会也要拣到
看一些外国人的介绍 他们比较对中国的孝文化不解
中国是一个特大 特别高效 竞争强度非常大的国家
不崩溃是有原因(对外国人是一个谜团)
中国人讲家国精神
国就是家 家就是亲人
五湖四海皆亲人
亲人之间的吵闹
总是有情
那在国外推行 孔子文化 孝道 行吗
要是能减少 世界矛盾 甚至全球梦相通 可以减少多少生命和财力的浪费
可遗憾 学不了
中国人也不知道为啥会有家国亲人精神
家国亲人精神和竞争有矛盾
胜负真实 谁都想赢
中国人解释为牺牲
。。。
牺牲证真心
牺牲验团结
可牺牲的前提是先有家国亲人的认知
当中国进入重度老龄化
这个时间也还很久 10 多年吧
我们还是会以这种态度来面对
这种态度的举例 就像台湾
台湾有一定军力 附近还有日本和美军
除非台湾独立 会导致台海战争
否则不会武力统一
台湾心属中国 未来中美关系有进展
不论通过谈判(强硬谈判)还是别的 (小范围军事冲突)
(美国不可能轻易放弃台湾 一定会强硬)
台湾都会回归
但是 应该都会造成一定麻烦的后果
这时候就会牺牲验决心 非常之麻烦
知乎用户 1111111 发表
我不太同意王某人千篇一律的复读教科书式内容。
资金缺口的资金来源只能是消费(内需),而不是出口(外需)。
出口互联网、芯片、新能源车、光伏,确实能续命,但只是短暂而已。字节跳动和原神出口国外,也不见得中国能好到哪里去,而且互联网行业也已经玩死了,也就这样了。
造车抢占德日汽车产业,中国会因此变好吗,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比亚迪这种头部企业和 zf 是开心的,跟中国恐怕关系不一定大。而且可怕的是,新行业带来的经济新增长点,意味着国人劳动者又要 996 疯狂加班压榨,比亚迪死了好多人也不见有什么关注度。
老龄化并不一定导致资金会不够用,因为我国目前就没打算养农村老人,而是养体制内那一块。未来也不会去养老人,而是保住核心中国人的养老就行了,至于老卢瑟放弃就好了,老卢瑟能咋滴?这可是左翼社会主义的一贯作风。因此我国不存在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问题,养老金也不一定会入不敷出。
真正能够解决资金问题的是促内需,做大蛋糕。然而左翼社会主义是不会这么做的,社会主义不养懒人。中国人必须通过 996 超时加班来挣饭吃。到时候年轻人更少,消费能力大降,蛋糕极具缩小,就更要努力。劳动者不努力,可能发生小规模饥荒,但是网线一掐,谁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也不要指望我国 zf 会上高负债,以我国竭泽而渔的搞法,我怀疑左翼社会主义 zf 连庞氏骗局都玩不好。
总体来说,老龄化只是我们这些中国底层劳动者的问题,从来不是体制内核心中国人的问题,悠着点,没什么大不了。
知乎用户 为谁零落为谁开 发表
很简单的,就是以后高产出的人口少了,高消耗的人口多了,那么这些消耗哪儿来
我一直说房地产是税,无数人不认可,那么现在就很明确了,房地产这个大税源没有了,高产出人口还要进一步减少,高消耗人口还要进一步增加,那怎么办?
只有两个办法,一,开源,大家再多交点税,老年人再多做点工作,二,节流,延迟退休。
至于房产税么,以前我是觉得打死不会出的,因为出了房地产就会崩,而政府是不能搞崩房地产的,但是今年这么搞么,我就开始怀疑房地产真的可能会被搞崩,而一旦崩了,那房产税一定会出来,到时候天天呼唤房产税的人就会发现,房产税出来,房价跌了,对自己一点好处都没有,全是坏处,但是怪谁呢,求仁得仁的事情
知乎用户 我不做镰刀很多年 发表
我想到以前一个笑话。
70 后意思是干到 70 岁退休
80 后意思是干到 80 岁退休
90 后意思是干到 90 岁退休.
哈哈哈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所以富豪开始跑了啊
知乎用户 凯的风云 发表
不管国家发展成什么样子,对我们中国来讲,只有赢,区别只是小赢中赢还是大赢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什么叫功在千秋?
第一步,不惜一切代价搞出原子弹,杜绝外部攻破堡垒的可能性。当然了,这玩意的正确用法是,你敢过来我就死给你看,而不是你想的那样。
第二步,强制生育,一方面填补第一步消耗的代价,另一方面以后的任何内部变动都如同泥沼中行走,困难重重
第三步,摧毁一代人的道德体系。尽管这一代人没有发挥作用,但是他们的子女(约 95 到 05)却能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
此等智慧恐怕冠绝古今,以前没有,世界范围内没有,以后也不会再有。当世界大同时,他的名字一定会刻在每个人的心里。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大家都在发泄情绪!
一点一件都没有!
国家这个情况,每个乐子人都有责任!
我也是,嘿嘿,看戏真爽。
知乎用户 一条咸鱼 发表
一直以来我们都存在一个严重的错觉,就是人口是个慢变量,改变需要很长时间。实际不然
2021 年,随着中国人口净增长数额下滑至四十八万,人口出生率下滑至 7.52%,老龄化社会已经近在咫尺。
人口出生率为什么会发生跳崖式下跌,这一点前文已有分析,今天这篇文章主要讲讲人口下跌会带来什么后果。
首先看下我国的人口结构历程
世界银行将一个国家的人口转变阶段分为四种:
①前人口红利阶段:这个阶段生育率高,幼龄人口比较多,而劳动力比较缺乏,所以生育负担比较重
②早期人口红利阶段:这个阶段幼年人群逐渐成长起来开始劳动,国家形成了一定人口红利
③晚期人口红利阶段:这个阶段人口有些老龄化,但是仍然有大量适龄劳动力可以带来人口红利
④后人口红利阶段:这个阶段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劳动力不足,人口红利消失
我们国家一共出现过三次婴儿潮
第一次婴儿潮出现在 1950 年 - 1957 年,这是首次婴儿潮
第二次婴儿潮是主力婴儿潮,1962-1973 年,这一段时间的年均出生人口达到了整整 3000 万
第三波婴儿潮是回声婴儿潮,1981-1991 年。
再看第二张图
1981 年 - 1991 年出生的孩子在 2000 年后就开始逐步进入劳动力市场了,2002 年 - 2010 年,我国 15-64 岁人口整整增长了 11%,15-59 岁适龄劳动人口突飞猛进,享受到了极大的人口红利,这一时期属于早期人口红利阶段
然而 2010 年,15-59 岁适龄劳动人口达到峰值,同时,我们第一波婴儿潮是 1950 年 - 1957 年,从 2010 年开始,第一波婴儿潮出生的小孩儿就开始逐步步入 60 岁,开始变老。
(2010-2020,65 岁以上人口增加一倍)
所以 2010 年是一个转折点,它标志着中国的人口红利开始走下坡路、人口老龄化负担开始逐渐增加,我们开始从早期人口红利阶段转变为晚期人口红利阶段,这个拐点在国际上也有一个名词:第一次人口转折点。
俗话说的好,有一就有二,那第二次人口拐点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总人口达到峰值,然后开始负增长
这个第二次人口拐点之前有专家预测会在 2030 年到来,但是 2021 年新增人口只有 48 万,如果出生率继续有小幅下滑,2022 年,就会迎来第二次人口拐点
更可怕的是,一方面,1962 年开始的主力婴儿潮在 2022 年后将会正式步入老年,老龄化压力会翻倍上升,另一方面,2016 年之后的生育率断崖式下降的影响,还没有显现。
等 2032 年,2016 年之后出生的娃开始逐渐步入劳动力市场,届时恐怕我们的劳动力数量会出现跳崖式下跌,供给侧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接下来说说人口结构巨大转变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2010 年我们迎来第一次人口拐点,在之后劳动力逐渐减少,劳动力成本开始大幅增加,这会驱使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逐渐离开中国寻找劳动力成本更低廉的国家,比如越南。
而 2010 年开始的经济基本面的走弱,奠定了 2015 年那场危机的基础
未来随着我们逐渐步入后人口红利阶段,劳动力成本会不断上升,供给侧受到的冲击的同时也会对我国的外商投资与出口产生巨大影响
另一方面,人口直接决定了需求,决定了未来长期的通胀走势
人类是有消费周期的
小的时候零收入,基本什么东西都是父母买,支出极少,在 22 岁大学毕业后,收入增加,同时开始租房,自己负担起吃喝拉撒几乎所有的支出,之后还会买房子(这几乎是最大的支出),再之后若有保障性住房,则消费曲线会再创巅峰,在 50 岁左右之后,人的消费曲线会开始下降,一方面房贷基本还差不多了,另一方面人老了,吃喝玩乐不可能像年轻一样了,消费能力开始下降。
因此在人口步入老龄化后,老人的消费能力会下降,同时由于年轻人人口少于老年人,导致老年人养老金不可避免的下滑。这又会让老年人的消费能力雪上加霜。
消费的下滑不只会出现在老年人身上,还会出现在青壮年身上,由于老年生活没有保障,所以青壮年必然会开源节流,增加储蓄为以后的退休生活做准备。
从日本的例子来看,日本虽进行了多轮量化宽松却久久不能摆脱通缩的陷阱,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需求萎靡。
所以在未来老龄化已成定局的中国:
①供给侧会受到极大冲击,由此会引发外资撤离、出口业受到冲击。(正在发生)
②需求侧严重受损,长期趋势下通缩不可避免
③养老体系出现资金缺口,由此会带来延迟退休、养老金减少,极有可能走日本新加坡的路——部分老年人终身工作
④年轻人为了保护现金流,不婚、丁克现象会成为未来很长时间的常态
知乎用户 一条有梦想的韭菜 发表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九日,计生委的副主任赵白鸽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说:
“中国在过去三十年里少出生了四亿人口,按照目前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四点五七吨计算,中国如今每年减少十八点三亿吨二氧化碳排放”。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 “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知乎用户 井冈山观心 发表
专家不都说了吗?
把闲置房子租出去,然后用私家车去拉活。
跟日本学学,与国际接轨。
这样下去大家都会很幸福的。
知乎用户 小豆丁 qaq 发表
我农村的,是见识过计划生育政策是怎么执行的。
当时很多人是跑大山里面搭个小篷子偷偷摸摸生孩子的。
90 后可能知道一部分,多问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计划生育执行力,你就会发现,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在计生委的推动下,稳中向好,取得空前绝后的成功
知乎用户 优秀的胖头鱼 发表
广东产业升级, 腾笼换鸟, 人口也需要产业升级, 从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 从生产制造, 到消费立市,把一二线城市不适合生产制造的大学毕业生、中老年劳动人口,转移到三四线城市,发展消费,应对 2035 年左右中国将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目前我们的国内内需、内循环发展不甚理想、发展遇到瓶颈,主要是全国所有城市都去 “招商引资”,发展生产制造,这样的 “GDP 挂帅” 一刀切,这不现实、也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如果全国大多数城市都不去制造刺激消费、创造发展消费,消费凭什么凭空产生?
发展双循环经济,其中的内循环要成功,应学习外循环的经验:外循环的模式是中国制造、全球消费,内循环必须一二线城市制造、包括三四线城市的全国消费;所以三四线城市必须消费立市,以消费分税制为基础发展城市经济;一二线城市与三四线城市的发展战略要区别对待,按照他们的具体禀赋,分别定位生产与消费,或者兼而有之,形成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内循环。
一二线城市的超大城市圈,聚结了金融、房地产、先进制造业等高端价值产业链,其发财致富机会、高薪机会,相比其他城市,拥有无比丰厚的条件,在市场经济马太效应机制作用下,其虹吸效应明显。
人口跟着财富走。超大城市圈的人口虹吸,必然伴随着财富虹吸。三四线城市为避免人口及财富被一二线城市虹吸效应,消费立市的变道超车机制显得格外重要。
一二线城市的市长,因为其配套产业链的完善,仍然有条件招商引资,从生产供给端来经营城市、产业园区、产业链;但是三四线城市,因为条件所限,招商引资效果甚微,就不再适用于城市经营模式;而城市经营模式弊端非常明显:争抢资本来生产、制造产能过剩、产品服务内卷;争抢总部来落地,炒高房地产。。。
启动大消费,以 SCG(本地消费总额)增速指标为主,是建立统一大市场、形成国内消费为主的内循环,三四线城市消费立市发展建设的千载难逢好时期!
稳住下滑趋势,市长政绩考核指标一定要有 SCG(本地消费总额)增速。破除 GDP 挂帅,一定要设立超越 GDP 增长率的地方领导干部考核机制,那就是 SCG 增长率的考核机制,即本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的政绩考核机制,这个考核机制的基础是国家实行消费分税制。
本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Total Retail Sales of Consumer Goods),是指发生在本地企业(单位)通过交易售给个人、社会集团,非生产、非经营用的各种消费的实物及非实物商品金额,包括房贷、电力、电信等,以及提供餐饮服务所取得的收入金额。本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还应该包括电商的实物及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与 GDP 对应,本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Total Retail Sales of Consumer Goods),可以简称(TR)SCG。
最近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三四线城市消费立市的政策红利,比如,省以下财税改革的基于消费分税制试点、公租房 REITs 试点、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中办 国办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等政策红利,只要合理综合运用,再结合有兴趣基本收入保障试点、超投必投机制的试点,三四线城市的快速发展机遇期,水到渠成。
三四线城市的消费刺激起不来,除了缺乏消费的第一推动力—消费立市以外,还缺乏全国消费人员的流动性。如果一个 80 万 - 90 万人口的三四线城市,吸纳了 3 万 - 5 万的大学毕业生创业就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 3 万 - 5 万的兴趣爱好者来长租,来养老休闲、教学进修、创业就业,这个城市的活力、消费源头活水就有了。
一个如鹤岗这样房价白菜价的三四线城市,吸纳大学毕业生创业就业 5 万—10 万人,为他们改造建设配套兴趣直播长租公寓 3 万套 - 5 万套(其中一半面向大学生、一半面向全国乃至全球的兴趣爱好者),发行公租房 REITs 债券 10 亿 - 20 亿,申请有兴趣基本收入保障试点,5 万—10 万大学毕业生配套三年青年文化强国基金 5 亿 - 10 亿;申请本市消费分税制试点、本省头部企业大股东超投必投机制试点,在本市 5 年平均社会消费总额(SCG)的基础上, 今后 5 年社会消费总额年均增长可以达到 10% 以上,REITs 债券、青年文化强国基金 5 年后年度收益率 5% 左右。
如果有四个如鹤岗这样房价白菜价的三四线城市,2 个东北、2 个华南的城市,组成消费立市兴趣产业联盟,四个城市一起吸纳大学毕业生创业就业 20 万—40 万人,同时向全国人民推荐、推广东北、华南四地的 “天南地北任我行”3 个月的短租生活体验,入住每个城市短租兴趣直播公寓,以消费立市、三年青年文化强国计划(有兴趣基本收入保障)之青年文化强国基金、REITs 债券、超投必投机制等,创造强劲国内消费需求 10% 以上,以消费立市产业联盟名义,联合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上述机制的综合试点,有机会获批吗?
得到国家营业税费、所得税费的按比例返回,三四线城市发展消费的劲头就更足了。
例如中国工商银行总部在北京,假如全国工商银行的年度营业额 1 万亿,纳税一千亿,所得税五百亿,二百亿给工商银行总部所在地北京财政和中央财政,三百亿按照全国各地的营业额,作为消费分税返回,比如成都,其工商银行的营业额是 100 亿,可以占 1%,凭借强劲的金融消费市场,成都市政府,可以免费获得返回工商银行消费分税所得 3 亿。
三四线城市市场可以轻轻松松通过消费您工商银行的产品、服务获得消费分税返回,我干嘛还要吃力不讨好的像河南保护当地村镇商业银行?如果你消费了我的市场,我财税还一无所得,干嘛不地方保护主义?
三四线城市消费立市的政绩考核指标,唯有 SCG;一二线城市可以 GDP、SCG 兼顾,主要以 GDP 为主。从 GDP 到(TR)SCG 的考核,可以让三四线城市市长的升迁,不唯上,只唯下!
三四线城市本地 SCG 增长率政绩考核,能够真正体现为人民服务:只有服务好本地市民、发展消费、消费立市,本地 SCG 增长率的考核,才能遥遥领先同级领导,想不升迁都难。同时本地 SCG 增长、消费政绩可观,通过省以下财税改革,可以得到更多的财税转移支付,发财了。
所以,三四线城市本地 SCG 增长率政绩考核,既能够按照年度消费总额排座次,也能够升官发财,而这正是三四线城市消费立市的目的。
知乎用户 超投必投 发表
离老龄还有 13 年,大有可为,黄金时期
知乎用户 红旗漫 发表
重新定义一下老年人的标准不就好了,60 岁属于中年,70 岁办退休,啥问题都解决了!
知乎用户 张大锤 发表
国家卫健委等 17 部门发布「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可能带来哪些影响?
如同当时我在这个回答中所说
现在国家面对的养老金结构是什么?
我们 80,90 后独生子女计划生育的一代正在成为交养老金的主力,而参与计划生育的父母那代人开始领取养老金
如果当时这代人计划生育政策执行到位的话,随着越来越多当时参与计划生育的老年人进入退休状态
养老金收支结构就会越来越倾向于领养老金的基数为 2,交养老金的基数为 1
城镇居民和职工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一共有 104037 万人(包含现在缴费的和离退休人员)
减去上边查到的离退休人员 12762 万人,也就是现在在缴纳保险的人,是 91275 万人
城乡居民养老金我不太了解
也没在职,不知道在职的每年缴纳多少
就光以我自己缴纳灵活就业 100% 基数,一个月是 1200 左右
我父母那一辈的普通职工,现在退休领养老金是接近 3000 一个月
也就是说,需要两个以上的人缴纳,才能保证一个老人养老金的正常发放
现在缴纳人数大于领取人数,还能收大于支
但是随着 60 年每年净增加 2000 万左右的人口 (可以预计未来每一年新增的离退休人数)
对比 80 年代每年净增加 1500 万左右人口
90 年代 1600 到 1000 万人口
2000 年后每年净增加不到 1000 万
2021 年甚至只净增 48 万人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
因为 70 年代人口增长不快,1900 到 1100 万净增浮动,1100 万 + 占了半数
所以我国在养老金收支问题上的矛盾,主要会在近 10 年初步显现,在 20 年后彻底爆发
增长新生人口已经是刻不容缓的问题
但是,需要掏空 6 个钱包的高房价,向一线城市集中的医疗,教育资源
太多阻碍当代年轻人生育意愿的问题
需要去解决了
韩国日本的老龄化现状就是我们的实际参照
相比之下,我国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民众会是将来这些问题爆发的直接受害者
产业升级做大蛋糕是一方面
再分配的调整也是刻不容缓了
比如前些天的银行存款降息,本意是让大家让存款搬家,促进消费,间接影响社会经济流动和投资
但是就以我身边的人来说,绝大多数 3 年前 3 年定期 3.85% 利息的人,今年 3.25%3.15%3% 依然是续存
尽管利息少了那么多
因为大家都隐隐察觉到,收入在不变或者减少,(非一二线城市,目前所在城市并无太多的稳定就业机会,市中心街上的商店,一年或者半年周期换老板)
支出在变多(通膨物价上涨是客观事实)
那么最安全的,依然还是银行(多年前的大规模民间借贷暴雷事件使本地人谈投资色变)
而能够解决这个的,除去未来不知道什么时候达成的产业升级做大蛋糕外
只有调整再分配
使的底层百姓拥有更多
才能真正刺激消费,从而带动内循环经济
这,才能从根子上解决年轻人的生育意愿,以及将来进入重度老龄化要面对的困难
知乎用户 白白胖胖 0 发表
看新闻怎么不截重点啊?连老龄化也要特色,也要赢。
知乎用户 近战牧师 发表
大城市问题都不大,有钱,没有也会有人给。
中小城市也可以再苦一苦县乡。
县乡就难一点。
地再少也是最后生存的底线,仅此而已。
知乎用户 二民 发表
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当时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为 1.22,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这一数字下降为 1.18。在人口学界,这两次普查的总和生育率数据偏低是一个共识。
2015 年,有媒体根据《中国统计年鉴 2016》公布的 2015 年全国 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报道称,中国 2015 年总和生育率仅为 1.047,这个数字不仅比日本全国水平低,甚至比东京的城市生育率还低。
不过,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总和生育率数据可能不会重蹈五普、六普以及 2015 年 1% 人口调查的覆辙,1.3 的总和生育率可能十分接近实际的水平。
知乎用户 大明只有一个太阳 发表
就是有的 byd 吃太多,不吐出来
知乎用户 空气阻力 发表
从今往后老龄化往前迈进的每一步,都会深刻印在现有的养老制度上面。
老,不可怕,老有所养,就更不可怕。
可怕的是老无所养,无所居,无所慰。
估计在不久的将来,出现的最严重的社会矛盾,还不是贫富差距的矛盾,劳动保障的矛盾,社会价值观的矛盾。
而是老人和老人之间,不平衡的养老制度的矛盾。
准确的说 90 之前,很少有独生子女,受计划生育影响最严重的是 90 到 00 之间的这十年。
倒推一下 90 后的父母的年龄,也是 60 后和 70 初的那一批人口。他们兄弟姐们众多,平均每户最少 3 个孩子。
这批人都逐渐的在向 60 岁行进,是很恐怖的。
恐怖在哪?
在那个生产力不足的年代,他们改变自己人生的机会有两次,一次是恢复的高考,一次是下海经商。
然后再想找到其他的有质量的出路,难于登天。
但人生的旅途终归只有一次,在那个平均文化程度也就初中文化的年代,他们很难迸发出高昂的生命斗志。
所以埋头苦干者,可能在没有养老保障的情况之下,就面临着苦一辈子的结局。
在没有实现全民医疗平等的前提下,很难有别的方法去完美解决这个泱泱大国的老龄化问题。
对,就是没有。
权利,特殊福利太重要了。谁在那个享受福利的位置上,谁就能安稳入睡。
中国人,生病不爱去医院。
谁都知道原因,不是不爱去,是不舍得去。
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老龄化问题就能改善一大半。
生老病死,病是关键。
农村空心化,老龄化守村者众,可能再过些年,会出现,花甲老人,去街上卖菜都等不到买主的现象。
孩子上学,娶妻生子,都一点点向城市集群靠拢,留下农村已经空心的承载了几代人朗朗读书声的学校就此凋零,这是一个死循环的问题。
没人想看到这样,但改革发展的洪流之中,必将用一代人甚至两代人做为牺牲品。
润出去的那批人,首要目的无非两个:孩子教育,养老优势。
至于重度老龄化将会带来哪些挑战?
都说看日本,都说会眼睁睁的走日本走过的路。
但我可能更悲观,
因为中国的老人,大部分人买不起车,也开不了出租车。
有些人甚至一辈子都没坐过小汽车!
这是苦难与悲凉的强烈对比!
知乎用户 大黑儿 发表
那也就是 80 后呗,两个人养四个老人,还有二胎三胎,好家伙,驴都不这么干
知乎用户 Fm25ToLife 发表
会出现很多独生子女家庭 4-2-3 结构甚至更老一辈在上,独生子女撑不住而老人老了,独生子女和他们的父母没有社会帮扶,将产生不和谐不幸福的哀叹。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人民寿命平均已经达到 80 岁,老人应该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老人的评价标准有待提高,假如按 75 岁失去劳动能力算老人的话,老龄化并不明显,当然离 “全国政协委员丁佐宏:66 至 79 岁仍是中年,鼓励 60 岁以上初老群体再就业”,还是有调整空间的。
老龄化提了好多年了,这将为社会发展带来哪些挑战?问我,不知道,精英专家什么的一大群研究这么多年问这,应该已经有了答案,问问也只是问问,回答并不重要。
知乎用户 复合维生素 发表
现在去看很多事其实不难,方式很多,主要还是有没有必要去做。
就说进一步推动健康管理和医疗人才下沉吧:
1. 推进专硕和社会规培一体化,对社会规培表现出色的学员提供支持计划,在基层完成三年服务期(按照当地平均工资 3-5 倍补助)直接授予 PUMC 的硕士学位
2. 推进健康管理下沉,将疾病早筛早控纳入人才项目评定指标,鼓励公共健康导向并开辟专项晋升名额
3. 授予公共卫生医师执业证书持证者处方权,但不允许规培
4. 将对老龄化严重,人口失衡地区的不对称医疗支援纳入发达地区卫健委、医院、科室政绩考核 kpi,将对老龄化严重,人口失衡地区的医生职业教育纳入发达地区科室高职称医师绩效考核指标
5. 力推护师,技师,药师规培制度,其中一年必须前往老少边穷新西兰地区接受异地全科培训
6. 扩展无边界医生,授予可以在公共场合佩戴的荣誉奖章(包括但不限于粤西北特别奖章,日喀则特别奖章,边境特别奖章等)
然后如何解决老龄地区的老年人关怀问题呢,其实也很简单:
1. 公务员及国资委管控公司员工将每年回家乡时间、对家乡贡献、生育情况纳入优先晋升考核指标
2. 对非国有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将每年回家乡时间、对家乡贡献、员工生育情况纳入税收减免指标
3. 对在发达地区打工人士征收家乡建设基金(类似侨汇)
这些都是很容易想到的,我个人的感觉是,其实老龄化远没那么严重,至少不需要真的去用强力手段。
知乎用户 钟宇斐 发表
我的父亲是 1963 年生人,快 60 了。曾经国企棉纺厂下岗职工。辗转过很多个工作吧,这几年再找工作已经不容易了,其实在大街上一走一过你就看到无论什么工作,招工年龄大多都限制 55 岁,哪怕你身体很好,超过这个年龄了也是不要的,咱们毕竟有的是人,不缺人。
去年过年饭桌上,父亲叔叔都在,父亲跟我开玩笑说,现在我这快 60 了,你啥时候养我啊,我也开玩笑说你才 60 就想躺平,你得奋斗啊。叔叔说,明年我 52,再过两年我也快退休了 (钢铁厂特殊工种),发不了几个钱,还得找活干。
结果今年家里变故比较大,叔叔脑梗了,至今已经昏迷 5 个月了,终究是没挺到退休。钢铁厂已经不给发工资了,一个月给发 500 块钱。他同事们凑了一万多块钱来家里看了看他,还挺有人情味的。也算叔叔 17 岁就在这个厂子干了一辈子有点朋友,堂弟辞了职,在家专心照顾叔叔。父亲找工作也是很难了,60 了哪儿都不要,好在他也有朋友,去给朋友开钩机去了。
有时候我也感叹自己的无能为力。对这个家感觉很抱歉。跌跌撞撞快 30 了,单身,在读研三。其实我曾经也有机会的,要是我之前本科毕业后不辞职,继续在那个单位干下去,也许一切都不一样?
我小时候一直是想着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我的家庭情况,来报答家人的养育之恩,无数次幻想过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画面。高考六百分读了 211 王牌专业,我以为这就可以了,后来发现哪有那么容易。
普通人家的孩子没有试错的机会,如果你走错了路,你最起码需要付出大量时间代价来修正回来。等你修正回来,父母已经太老了。我们真的太渺小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干活时候不提高工人工资,由着资本家随意压榨本国工人,尤其是台企,玩了命的压榨大陆普通工人工资,侮辱工人人格(第一步就是身份证扔地上)。就这还嫌人少。
要吃饭了,嫌人太多了。
工会?还不如越南(一颗星的越南)。
资本家福特还知道要提高工人工资,才能促进消费。
知乎用户 天马山脚下小书童 发表
数字越来越大
赢!
知乎用户 再也不乱说辣 发表
讲三个笑话。
虽然军事武器排名世界第一,全球 200 多个军事基地,荣获世界自由民主灯塔称号和诺贝尔和平奖,但是天天喊安全受到威胁,建国以来基本上一直在发动战争四处侵略。
虽然世界人口第一大学生数量第一,但是天天喊缺乏劳动力和新生儿,然后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灵活就业,还逼着签灵活就业协议。
虽然国土面积 1710 万平方公里世界第一,但还是需要缓冲区和生存空间。
不要对号入座啊!
再讲个笑话。
一位年轻人在工作时抱怨道:“这种 zf 真差劲儿!!” 结果被一位克格勃听到而遭逮捕。年轻人辩解说:“我根本没讲是哪个政府,你怎么可以随便逮捕我呢?”
" 你少骗人,” 克格勃咆哮道,“我在这里工作二十多年了,哪一个政府差劲我不会知道吗?”
不要误会啊,我不是针对谁,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乐色。
知乎用户 天地我心神明 发表
那时应该还在核酸吧 2019+100—2035=84 支柱产业还在 问题不大
知乎用户 Iamhere 发表
![](data:image/svg+xml;utf8,)
分析一下,基于中国老龄化,后续会比较火的行业:
一、服务业
1. 上门养老服务。做家务、做饭、帮忙洗澡,维修维护,日常家庭健身指导。
2. 代养老服务。包含上门养老之外,还增加开车送老人去医院,在院看护,接回家等。
3. 老人一对一陪聊服务。
4. 在线养老指导教育。由在线培训转型。
5. 临终关怀。
6. 送终一条龙服务。从筹备逝者用品、由医院或住所转移逝者、墓地选择、火化办理、到葬礼筹备全部代办。
7. 社区养老服务。以社区、中型小区为单位,减少人力开支,开展上述所有业务。
8. 金融型养老保险。
9. 服务型养老保险。
10. 人生传记型的手册、书籍、电影编辑制作。由婚庆、婚纱摄影转型。
11. 中老年就业指导中介。主要开展非体力型的工种。
12. 帕金森预防班。由青少年学科培训班转型。
13. 遗嘱服务、遗产税评估和办理服务。
14. 遗赠来源型的各类基金会。
15. 基于上述服务的互联网公司。
二、制造业
1. 老人智能家居。
2. 老人用中短途通勤设备。
3. 老人居家健康检测监测设备。
4. 养生类药品、老年常见病药品。
5. 家庭备用急救设备。
6. 成人用新型尿布。
7. 人生去处小盒子。
8. 逝者智能 AI 生成器。可以与经逝者人生经历、习惯、性格、语言植入的 AI 进行交流。
9. 制造业智能机器人。
10. 动力外骨骼。(穿戴后老年人可以搬运重物)
三、土地市场
1. 乡村公墓。
2. 公寓式家庭小盒子存放型房开。
3. 传统房产向小盒子存放房产转型。
4. 墓地与房产置换服务。
上述是产业,下面是法律领域:
1. 立法许可超期就业人员在 70 岁退休时获得服务型养老保障。
2. 立法许可经法定审定程序后可以安乐。
3. 禁止资本垄断养老市场、身后事市场。
4. 强化遗产税监管和财产赠予的个人所得税监管。
5. 小盒子型房产规划与规范。
6. 乡村公墓安葬城镇居民规范。
7. 个人类 AI 建立与使用规范。
8. 颁布养老法。
慢慢更新
知乎用户 文暮 发表
让我们拭目以待
知乎用户 Memory 发表
计生委以及支持者们赢了,颁发一个 1000 吨的勋章一人一个都不过分呀。
知乎用户 YU-NO 发表
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实现年轻人和老年人之间的利益均衡,既能够确保届时的老年人不必支付太高的养老成本,可以安享晚年;又不至于让越来越少的年轻人因过高的 “养老分摊” 而失去奋斗动力。
“既要,又要”,实属不易。破局之策就是让国外的年轻人为我们的养老买单,策略就是尽量占据产业链的顶端位置。类似于美国的互联网巨头、消费电子巨头和欧洲的高端制造、奢侈品牌等,只要占据了产业链顶端位置,就能靠较少的人力投入赚取产业链中大部分利润,变相实现让海外的劳动力帮我们养老,以此缓解国内年轻人与老年人利益冲突,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未来全球产业的竞争,主要围绕能源领域的新能源产业链,智能制造领域的集成电路、与人类寿命相关的生物制造、粮食及种业安全、和事关整个制造业效率的工业数字化转型等展开。
近年来,围绕先进制造业布局,欧美中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欧美主要国家相继出台政策,鼓励先进制造业回流,意图在下一次工业革命中继续占据领先位置。
与此同时,经过长期的亏损式发展,我国在新能源领域实现了全球领先;在消费电子终端品牌侧实现突围,涌现出以华为为代表的一批高端品牌,上游产业链也在加速突围 “卡脖子” 工程,加速国产化替代;在整个制造产业链 / 供应链领域,我国作为制造大国,一直保持着相对优势,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实现了全球制造份额的逆势提升,竞争力持续提升。
综合来看,只要我们在先进制造领域的突围与追赶保持当前的势头,那么未来有望通过占据全球产业链中利润最丰厚的环节而实现国民财富的快速增长,从根本上突破 “人口老龄化” 的困局。
知乎用户 薛洪言 发表
唯一的挑战就是如何从稳中向好到稳赢向上……
知乎用户 快进键 发表
养老金可能会不够。
延迟到 65 岁退休。
知乎用户 旭崽子 发表
稳中向好!
知乎用户 萝卜丝一丝 发表
家庭解体生育率下降正在逼迫人类社会走向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这是今后一二百年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重度老龄化会逼迫人类社会走向养老社会化和集体化。逐步加强社区养老是大方向!
目前我们应该尽快把物业公司和业主委员会合而为一建立集体生活经济大家庭,从婚育生养教育养老就业方方面面帮助正在解体的家庭完成人自身生产再生产任务!以物业费房产税作为常项收入,钱多多办事钱少就少办事,先把组织架构建立起来,为以后集体化社会化养老做好前期工作!逐步开展和完善社区养老的力度!
中国文化是系统逻辑整体思维文化,集体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中国文化不会允许人群碎片化和极端自私化的。中国文化全面复兴进入主导地位,引领人类社会走向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
有人好像觉得共产主义理想遥不可及,实际上,中国社会几千年来一直就是建立在个体劳动家庭经济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工业革命打破了家庭经济基础和家族宗法制度,我们就是要在集体劳动企业化生产的基础上,在 “企业—家庭” 的基础上重新建设社会主义而已。原来物质资料生产在家庭内完成,人体自身生产自然以家庭为单位为主,现在物质资料生产集体化社会化,人自身生产自然以社会化集体化为主导。
强调人的社会性是主导地位就是社会主义!
大的企业,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实行国有制(就像以前的盐铁官营一样),普通的企业适合私营的就放开私营。在小家庭之上建立集体生活经济大家庭,建设集体生活社区部落文化,协调小家庭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就是中国文化、中国社会,也是人类社会的未来!
知乎用户 庄建西 发表
那时我已经老了
再有几年
我就毕业了
哈哈哈
知乎用户 一念神魔 发表
计划生育都能搞,
不如当年计生委老领导站出来示范下计划死亡?
知乎用户 金钱草含羞 发表
两种生意我都想好了,给有钱老人卖保姆服务,给没钱的老人卖止疼片
知乎用户 王通 发表
不调侃了,也不抖机灵了。
未来的形势更加严峻。
延迟退休,养老金,医保入不敷出
老年银发就业
活到老干到老
关于老年人的社会新闻越来越多
失去活力
知乎用户 夏天 发表
会变得更加的和谐并且轻松,看一看当今的日本,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
知乎用户 小马 发表
我就讲个事实,90 年代 200 块钱工资,五险一金,公务员国企都是顶格交。私企不交的占多数。
后来他们 10 年左右退休的,国企公务员那时候月薪 2000 多,那时候他们退休的话有 1600 一个月,私企退休的 200 块钱一个月(如果前面没买,还是需要补缴 7~8 万)
重点来了,20 年左右平均工资 6000,这群原来领 1600 的,现在领 5000 以上;私企那种 200 块钱的,现在 1200,只比你们省最低收入标准高一点点。。。
如果 50 年,平均工资在 25000,那时候,国企公务员退休的领 22000 以上,而私企按最低标准,预计不到 3000。那时候泡面可不是 3、4 块钱,参考欧美,应该在 20 以上,暂不算医疗,就吃喝翻个五六倍,你看你那可怜的养老金活得起嘛?还不赶紧跑,这才是真相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人口老龄化?
没关系,你可以加盖养老院,对老人实行 “社会化抚养”,
或者重新定义 “老年人”,比如 90 岁以下都是中年人,不到 90 岁不允许退休,不允许领退休金……
结婚率下降?
没关系,可以强制征收 “单身税”,对于适龄未婚男女统一征收 30-40% 的单身税,用于 “上海国企老总买宾利”
生育率暴跌?
没关系,可以强制征收 “不育税”,对于已婚未育人士统一征收 50% 的不育税,1% 的税收用于给育儿家庭发放福利,49% 用于周公子买豪车别野
ps;不育税与单身税或可叠加征收,如此两难自解也。
知乎用户 热水宁宁 发表
西方国家恶意夸大渲染中国的人口压力
他们妄称中国有严重的老龄化危机
我也是十四亿分之一
我的同事家人也是十四亿分之一
我们在这的看回答的知友朋友们也是十四亿人中的一员
我们怎么没有老龄化
我们为什么觉得自己仍然年富力强
我们为自己在中国加班努力奋斗而感到骄傲,自豪
_(:з」∠)_别急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国有一老,如有一宝。
一下子多了 3、4 个亿的国宝,国家应该高兴珍惜才对呀,哈哈!
知乎用户 赖七七 发表
好日子要来了
知乎用户 马里奥 发表
有啥挑战,事业单位公务员的人数最多也就五六千万,其他人该怎么办?大部分人是在私企,大部分职场人士干到 35 岁公司就不大爱要了,养老吧太小,找工作把太老,你说该怎么办?
很多人说要不就去送外卖、当协管、打扫卫生,去和更下一层的人竞争,要不就回去种地,这样也不是不行。
将来的日子可能是这样的,不管你学历多高,能力多强,到了 35 岁之后,没人要就去送外卖,打扫卫生,这样导致这些服务行业格外的内卷。
那些本来学历不高,不能够往社会上层走的人,靠这个工作日子也过的幸福美满,忽然挤进来一大帮学历高的竞争,即使这帮人很菜,但是来内卷抢单了,一来二去大家都赚不到什么钱,都挤在社会的下层,还每天关注新闻,大谈爱国,关注国际形势。一来二去社会的戾气就上来了。
你说让国家放宽年龄限制,国家说从来就没有限制过年龄。
摆在大家的面前就只有创业的一条路可走了。比如摆地摊,菜市场,但是竞争也很激烈,也让很多不打算进入公司的人多了不少竞争对手。
就像当年的改开,摸着石头过河吧,这个过程肯定要淹没不少人,但又能如何呢!
毕竟,这就是人类发展的进程啊!
知乎用户 好看日报 发表
有些人的回答在装牛魔酬宾呢?!
“知乎现在怎么全是阴阳怪气”“与其阴阳怪气不如想想解决办法”“现在的知乎全是情绪发泄”
喊了这么多年的严格执行劳动法他们听了?
喊了这么多年的合理再分配他们听了?
喊了这么多年的依法治国他们听了?
怎么好事就是他们自己说了算,我们的意见不重要;坏事就得和他们一起承担啊?
真的彻底崩坏的时候人家楼顶有直升飞机跑了,剩下等死的不还是我?
知乎用户 连朝细雨刚三月 发表
老龄化严重最大的问题就是养老问题 劳动力短缺 人工智能 尚未取代廉价劳动力 造成小薇企业大面积破产
相对于 90 后 00 后来说就算不结婚也的赡养两个老人 结婚的加上孩子最少五个
只要熬过这个时期 00 后 90 后子女就能迎来一个大时代 那就是医疗 土地 住房 财产得到更大的板块 拉动贫富差距
知乎用户 共享互助 发表
很魔幻的感觉,一边说重度老龄化,一边招聘不要 35 以上的,甚至不要 30 以上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个人感觉,等到 90 后和 00 后退休,能不能领到养老工资都不好说,因为干活的人越来越少,吃饭的人越来越多。。。到时候真要是领不到退休工资,那么之前交的社保,能不能全额退款?如果不能的话,有句话说的好。。。但是我不太敢说。。。
知乎用户 Healer 发表
1. 加快推进房产税;
2. 体制内吃空饷不干活的还是太多,比如喝茶大叔、自信健身大叔、说媒大妈,这帮人都要除掉;
3. 降低公务员退休待遇。
知乎用户 Dworkin 发表
你选的嘛偶像!awsl
知乎用户 哈哈哈 发表
锻炼身体,保持健康;努力工作,存钱养老!这是我现在的生存口号。
重度老龄化社会会带来哪些挑战?以下这些恐怕是最明显的:
1、就医难,看病贵
早前医保交够 15 或 20 年就可享受终身医保,即交满一定年限,在退休后,不用再交医保的钱,也能享受医保待遇。
但随着人口负增长,能够持续给医保交钱的年轻人却越来越少。
池子里的钱减少了,但医疗支出却在增加。
这也正常,年纪越大,身体机能在逐步下降。
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
中国 2022 年人均预期寿命是 77.93 岁,但是健康预期寿命却不足 70 岁。
也就是说,大致有 8 年左右的时间带病生存,
慢性病、老年病、老年照护都需要支出大量的费用。
而大部分老人需要去公立医院就诊,才能进行医保费用的报销。
目前公立医院看病都已经人满为患,医疗资源分配不均了。
如果想要享受优质医疗服务,比如去私立医院、国际部或者特需部等,
往往需要支付更多的费用。
一旦得重病,医保报销范围和金额有限,
此时老人家又没什么收入,单靠退休金那真的是杯水车薪了。
2、养老难
少子化叠加老龄化,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养老。
从以前的三代同堂的 421 家庭,到未来四代同堂的 8422 甚至 8421 家庭,家庭养老负担或越来越重。
“养儿防老” 模式,显示已经不能满足未来社会发展趋势。
虽然不少人都参加了国家的社保养老,
但我们目前的社保养老制度,是现收现付制度,
也就是拿年轻人交社保的钱,给老年人发退休金。
当以后年轻人越来越少,老年人却越来越多时,
养老金总额增加少、消耗大,国家养老压力不可谓不大。
尤其是未来 15 年,将有 3 亿多人迈入 60 岁
婴儿潮变退休潮已成为板上钉钉的事实。
人怕老来贫,树怕老来焦。
这一部分人,该如何养老?是个难题。
单靠社保养老,很明显不足以应对未来这一波退休潮。
提早给自己补充好退休金才是上上策。
未来年轻人越来越少,
我们应当如何应对老龄化、少子化带来的医疗和养老问题呢?
抛开社会层面问题,我们简单说说个人力所能及的事情。
可能会有朋友说:你不会是上面派来的,想骗我们生二胎、三胎的吧!
虽然现在人们的普遍共识是 “养儿难防老”,但终归也是一个可能靠得住的选项。
当然了,生育这件事情,愿意生当然最好,
不想生,那就不生!
除了生娃,更重要的是提前做好规划。
比如针对未来可能会发生的医疗风险。
除了积极锻炼身体,早睡早起外,每年定期的体检也别忘了做。
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小病发展成大病。
在养老方面,虽然社保不多,但总比裸奔好。
所以该交还是不能停。
同时,可以做好未来的财富规划。
比如适当增加未来现金流收入。
趁年轻有为,收入比较高的时候,每年定期存一笔钱,再通过时间复利增值。
为年老的自己多准备个钱袋子。
知乎用户 奶爸保 - 嘉林 发表
去年年底的新闻:
日本机构估算:2033 年中国 GDP 将超过美国,到 2050 年被美国再次反超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 12 月 16 日报道,日本经济研究中心 12 月 15 日发布的估算结果显示,中国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在 2033 年超过美国。两国 GDP 发生逆转的时间比去年 12 月的推算结果(最快为 2028 年)要晚。预计到 2050 年美国将再次反超中国。日本经济研究中心认为,从长期来看,中国人口减少导致的劳动力短缺将会成为 GDP 增长的绊脚石。
日本经济研究中心此次以亚太地区的 18 个国家和地区为对象,统计了 2035 年的经济增长预期。其中还发布了中美两国到 2060 年的长期预测值。
据估算,从 2020 年 12 月的估算结果来看,在新冠疫情 “严重” 蔓延的情况下,中美 GDP 逆转的时间为 2028 年;在疫情 “标准” 蔓延的情况下为 2029 年。为了矫正国内房地产过度投资问题,中国加强了金融管制。从中期来看,这种做法也会抑制投资,导致增长率降低。由于拜登政府采取大规模财政支出措施,2021 年美国经济迅速恢复,这也是两国 GDP 逆转时间延后的主要原因。
日本经济研究中心的预测认为,到 2038 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将扩大到高于美国近 5% 的水平,但到本世纪 40 年代中美的 GDP 差距将开始缩小,到 2050 年美国将再次超过中国。日本经济研究中心 2019 年公布的长期预测估算结果显示,按实际计算,再次发生逆转的时间为 2053 年。
日本经济研究中心就再次逆转的背景原因指出,“由于人口减少和生产效率增长乏力,中国经济的增长率将急剧减速”。中国 15 至 64 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在 2013 年达到峰值,但总人口很有可能在不久后转为减少。有观点认为,2021 年的出生人数将创下 1949 年以来的最低纪录。
报道称,人口减少不仅仅只是因为劳动力减少而导致经济增长下行。为应对快速老龄化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也已成为当务之急。如果支撑养老金等的刚性财政支出增加,政府对高科技产业的支持等也有可能受到影响。
-—————————————————–
值得注意的是,2035 年我国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也就是 65 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 20%,
而日本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的时间点是 2005 年,参考 2005-2006 年的相关新闻链接:
日老龄社会白皮书:65 岁以上人口首超 20%日本老龄社会白皮书:65 岁以上人口首超 20%- 搜狐新闻65 岁以上人口占 21% 日本成为全球 “最老” 国家
也就是说,我国的人口结构上落后日本 30 年时间。日本踩过的坑,我国也会踩一遍。
参考最近的 2022 年的新闻:
日本 65-69 岁老人就业比例过半!老龄化催生日韩 “银发就业热”
2022 年的日本,65 岁以上人口占比突破新高:
日本成为全球老龄化最严重国家,65-69 岁就业率超过 25%
据日本总务省日前发布的人口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日本 65 岁以上的老年人有 3627 万人,与前一年相比增加了大约 6 万人,老龄化率已经达到 29.1%,分别刷新历史最高纪录。
日本的老龄化程度在 200 个人口超过 10 万人的国家和地区中位列第一,大幅超过第二名意大利(24.1%)、第三名芬兰(23.3%)。据日本国立社会保障 · 人口问题研究所的推算,当第二代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人在 2040 年超过 65 岁时,老龄化率将会达到 35.3%。
65 岁以上人群就业率达 25.1%
当然区别在于,日本再烂,日本政权合法性地位不会被外部威胁。而我国不同,我国如果陷入经济趋势性问题,那么我国的危机就比西方国家要严重了,西方国家到时候介入搞颜色闹事。我国未来可能堪比前苏联那种遭遇政治危机的水平,而我国此前的 10 次危机,参考温铁军老师的相关学术分析,都是靠 2 元社会体制下的人口红利承受的。那么未来失去内部的承担代价的人口红利,那矛盾就会更加直接和明显的暴露出来。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五星越南的 “肉食者” 一直都是拿孩子来绑架家长来交各种土地税、择校费等等。所以 “肉食者” 最关心的是,孩子少了,以后拿什么来绑架 “达利特”? 所以“达利特” 就不要幻想 “肉食者” 会让出一部分蛋糕给你生孩子等等。
知乎用户 靓仔 发表
哥几个上班时间又来看爽文啦?
知乎用户 可惜可惜 发表
现在,专家讲还有 13 年人口红利期。
13 年后,专家讲老年经济蓬勃发展,退休再灵活、自由就业,继续发光发热成为社会普遍理想和共识。
伟大就完事了……
知乎用户 心灵寄汤 发表
不要慌,不要急,
重度老龄化只是挑战了制度与规则,
只需改编制度与规则即可:
以后 60 岁属于中年,80 岁办退休,身强体壮者可延缓 5 年待 85 岁退休。
并申明:
85 岁退休者将享受 100% 的养老保险,
80 岁退休者将享受 75% 的养老保险,
70 岁退休者将享受 50% 的养老保险,
60 岁退休者将不能享受养老保险,
这样以来
1. 补充越来越少的新增人口,解决了生产力问题;
2. 根据 “十四五规划”2025 年中国人的人均预期寿命可达 78 岁,那么 70%-90% 的人无法领取全额
养老保险,甚至养老保险直接减半,解决了全面老龄化养老负担;
3. 倡导 “越老越拼” 风气,提升中老年人国际社会竞争力;
emmmmmmmmmmmm
暂时就这些吧
知乎用户 emo 鲁树人 发表
比起风凉话,我更想看看评论区有没有好的解答。
知乎用户 阿琳 发表
(我有一个暴论)和病毒共存,政府顶住舆论压力,先走一批。
注意⚠️
我的目的是减少老龄化人口,优化人口结构,至于因为和病毒共存而导致经济倒退暂时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更新
其实具体实施起来还有好多细节,大家可以一起讨论一下。比如说看上去是四亿老龄化人口,其中城市和农村老人的比例关系是多少?我主要想抹除的是城市户口的老龄人口,因为一个退休干部一个月的退休金(6000 来算)可以养活 30 个农村老人,城市里病毒传播速度要快得多,我们再加一条 “新冠治疗自费”,以避免多余的财政支出。一万个退休干部养活了三十万个农村老人,以此做等价代换,我们年轻人给别人养老的收入支出也会轻松不少。
我这样写多少有点反社会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2022,老龄人口达到 2 亿,“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显现”
2035,老龄人口突破 4 亿,那必然是重大利好啊!
赢麻了!
知乎用户 不废江河 发表
我国需要灵活老龄化,重新定义一下什么是老年人就好了
知乎用户 强国有我李自成 发表
中国现在劳动力人口 7.93 亿,60 岁以上老人 2.67 亿;2035 年劳动力人口 7.43 亿,60 岁以上老人将突破 4 亿。
怎么解决后面的人民养老问题用 “挑战” 一词恐怕都不够贴切。
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 2035 年实现现代化,实现技术革命和产业升级,我们还有 13 年。
举个简单例子:
算力指数每提高一个点,国家的数字经济和 GDP 将分别增长千分之三点五和千分之一点八。
再举个我比较熟悉的例子:
现在全球都在数字化转型,转型到底有啥用,无非就是降本增效。降本:企业需要的劳动力减少;增效:企业收入增加。于国家也是一样,降本增效,甚至寻求到新的增长,解决社会福利问题。
以车企为例:像一汽大众这样的全球大型车企公司很早就开始了全面数字化建设,基本都构建了一套相对比较完善且复杂的数字化系统架构。
但随着数据应用需求越来越多,像:企业内部数据分析、BI、业务使用以及企业外部的发票查询、服务订单查询等等。
而数据分散在不同业务系统和数据库,数据的获取主要依靠开发团队针对各个业务需求和所需取数的平台单独开发数据接口。
以前是纯人力开发,可能几天开发一个 API,而且性能不一定好。现在用 DaaS 平台,几分钟开发一个数据 API,而且能重复使用、还有配套的数据安全服务。
用 DaaS 平台帮助企业进行数据管理和数据消费,这就是技术进步带来的降本增效。
技术进步积少成多就是技术革命,期待国家尽快步入现代化吧。
知乎用户 麦聪软件 发表
解决养老问题的实质是,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如何做呢?
我给出的方案是,养老院建在学校里面,养老与教育有机结合。
简单来说就是尊老 + 爱幼,发动中小学生照顾老年人,推动老年人教授中小学生技能。
发动中小学生照顾老年人很好理解,中小学生每天都要打扫卫生,时不时还要大扫除,养老院建在学校里面,对学生来说也就是多打扫一个养老院的事情。
至于推动老年人教授中小学生技能,灵感来自于日本社团。
既然,安西教练和龙崎教练这两个日本的老头老太太能在学校社团里面教学生,没道理中国的老头老太太不行。
而且我认为,中国可以更进一步,学校老师只需要负责文化课,把体育、音乐、画画、书法、手工等兴趣课都交给社团的 “教练” 们。
学生上午学文化课,下午进入社团跟着老头老太太学兴趣课。.
因为老头老太太人多,学校可以开设各种各样的兴趣社团,体育里面有篮球社、足球社、排球社、乒乓社、羽毛球社等等,音乐能分西洋乐器、中国乐器,等原神火得再久一点,印度乐器社,中东乐器社可以有,画画有漫画、素描、油画、水墨…… 手工就更多了(折纸、木工、航模等等)。
只要老头老太太会的,都能够成立社团。
而且,因为老人多学生少,学生们完全不用固定在一个社团,可以在各个社团这里学学那里看看,只要 “教授” 够多,每个学生来了之后都能得到一对一从零开始的辅导,不用担心受到冷落,或会被其他同学拉下。
至于不少老头老太太没有一技傍身怎么办?跟着学个一两年,自然有能力教后来的小朋友了。
尝试了各种各样的社团之后,每个中国孩子就能发现自己的天赋和兴趣所在。
然后,孩子们在自己有天赋的地方持续耕耘,中国未来的足球巨星、篮球巨星、音乐家、歌唱家、漫画家、发明家、科学家…… 都能从小小的社团里面成长出来,这些老人就是他们的授业恩师。
每个老人都是从学校中走出来的,在生命的终点到学校中去,膝下孩孙满堂,自己的知识技能有人传承,死去之后人能记住自己。
这便是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知乎用户 自牧 发表
怎么会这样,大家快努力想想办法啊!不然 2035 年还要等好久啊
知乎用户 mm94zh 发表
很容易
把原来 60 岁以上称为老人,改为 80 岁以上才叫老人
这不老龄化就低很多了吗
知乎用户 泡泡科技 发表
2016-2021 我国结婚率下降百分之 40,新生儿下降了百分之 40 多,日本用了接近 40 年时间才把新生儿数量下降到的程度,而我们只用了 6 年。
人口出生率暴跌原因很简单
因为丢了样东西:那就是 “希望”
当勤劳不能致富,知识无法改变命运,
大部分人为了一堆钢筋混凝士耗尽半生,自己活得一言难尽
也就不愿再让下一代受苦了……
老龄化… 其实也不用等到 2035
老家某 60 万人口县级市,去年一年只出生了 67 人。
知乎用户 劉龑 发表
后来,我又看了看上个世纪的年轻人
![](data:image/svg+xml;utf8,)
![](data:image/svg+xml;utf8,)
![](data:image/svg+xml;utf8,)
![](data:image/svg+xml;utf8,)
![](data:image/svg+xml;utf8,)
![](data:image/svg+xml;utf8,)
![](data:image/svg+xml;utf8,)
![](data:image/svg+xml;utf8,)
知乎用户 斯达巴科卡飞 发表
继续提高老年退休干部待遇,花光养老金!
继续压榨 007/996 的打工仔,减少他们的寿命!
身体好的打工仔,继续延长他们的退休年龄,扩大剩余价值!
做好政策引导,加强宣传教育,讲奉献,讲吃苦耐劳,做好心理疏导!
我愿意从我做起!
知乎用户 贵乎药丸 发表
一千万新生儿嫌少,一千万大学生嫌多
知乎用户 hape 发表
我看好像少有人意识到这意味着明年 3 月之后官方将大力推进延迟退休。
关于未来 “延迟退休” 的政策,可能 99% 的人都太乐观了。
我国对于 “延迟退休” 的表述是:
![](data:image/svg+xml;utf8,)
翻译一下:
1 “实施”,不同于以往的 “研究”,“推进”,“实施” 的意思是十四五期间,也就是 2025 年之前,这件事肯定要办了;
2 “渐进式”,意思是这事听上去太艹蛋,一步到位的话肯定影响太大,一步一步来吧。
为啥明年三月之后会加大推进力度呢?让下一届挨的骂更多一些。
关于延迟退休,目前你看到的几乎一切算法,什么哪年生人对应几岁退休啊之类的,都是谣言或者所谓专家自己的建议而已。
目前全国有且只有江苏省走出了延迟退休的第一步,2022 年 3 月 1 号开始实施,大意是本人自愿,用人单位也同意,可以至少延迟退休一年。
看上去非常温和吧,但是,
别忘了 “渐进式” 这三个字。
延迟退休,这只是第一步而已。
目前推测,60 后,75 前退休受到的影响不会太大,75 后,80 后,艹,又 TM 是 80 后……
80 后开始大面积退休在十八年以后,延迟退休再渐进,也会走得很远了,80 后,丢掉幻想准备延迟吧。
90 后以后就更别幻想 60 岁能退休了。
个人估计 80 后退休年龄要比现有退休年龄至少延迟 3-5 年,至少。
官方现在嘴很硬,说社保很好,很充足,年轻人缴纳社保很积极。但如果没有央企利润划拨的话,每年养老金其实都是……
其实你反过来想,假如养老金非常充足,每年收大于支,干嘛要让那么多人不开心,干嘛去惹那个骂,去推进延迟退休呢?
灵活就业都 2 亿了,有那么多岗位供你延迟吗?
劝各位胖友还是要交社保,目前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确实是 15 年,但请注意,请注意:
有官方文件明确提到将逐步提高养老金缴费最低年限,
所以未来有可能交了 15 年社保,还是不能领取养老金。
最重要的不是这个,而是社保已经取消了一次性补缴制度,只有少数符合条件的允许补缴。
大多数人别想着 59 岁的时候交点滞纳金一次性补齐 15 年。
大家好好活着吧,按现有退休金的规则,每个人(除了 2024 年 11 月之前办理退休的体制内)活到约 71.6 岁,个人账户耗尽,就可以去薅统筹账户里的羊毛了。
该吃吃,该喝喝,少喝鸡汤,怎么开心怎么来。
别 TM 听 “专家” 忽悠你,“勤”就能怎样怎样了……
知乎用户 光导爱数钱 发表
所以说此刻就是国力巅峰了…
要打美国佬就特么直接动手吧…
知乎用户 考古专家孙殿英 发表
如果卫健委 2035 年,那我觉得 2025 就有可能了
知乎用户 小智笑嘻嘻呢 发表
知乎早就说烂的题目,结构玩坏了怨不得别人
接下来一年死掉两千万,一年消失一个法国的经济预期增量,添上一个日本的养老负担,你的好日子还在后头
我永远不会忘记当初的残暴,永远祭奠那些未出生的生命
知乎用户 不成村落夕陽邊 发表
重度老龄化,是一个国家 60 岁以上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超过 30%。
最新有一个新闻,日本老龄化率已达到 29.1%,距离重度老龄化一步之遥。日本的人口问题在网络上被人调侃已久。
如今这个大难题在中国被官方正式地提出来,形势想必已经很严峻了。
2035 年,90 后 45 岁左右,80 后 55 岁左右,正在浏览知乎的你我,就是这个重度老龄化下必须支撑的个体。
所以普通人怎么办呢?国家政策我们无法左右,只能从自己出发,避免大潮来到时,殃及个人。
1、一定要进正规企业,就是那种会给员工买**五险一金**的。父母没有养老保险的话,试下能不能帮他们买点,不然年纪大了遇到困难,可能求助无门。
**2、孩子要生,不过一定要科学育儿。**年纪大了以后,是需要人照顾的,如果没有孩子,只能找别人家的孩子照顾你,得花钱,而且很大可能要低三下四的。
不过,养孩子一定要教会后代独立生存的能力,不然养大了不仅无法为自己的老年生活分担压力,还会带来无穷尽的麻烦。
比如在日本纪录片《老后破产》里,中产夫妻吉春、惠子,陷入老年贫困的原因之一就是 36 岁的儿子带着两个孩子投奔他们,一家人全靠 67 岁的吉春养活,生活顿时入不敷出。
3、尽可能多存钱,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早点为未来做准备。不要为一些没有什么用、虚荣的东西买单。对普通人来说,钱这种东西,是没有存够的那天的,越多越好。
《老后破产》里也有这样一位老人,他的存款达到了 2000 万日元(约合 98 万元人民币),本以为养活自己的老年生活够用了,没想到生活得节衣缩食,不买贵菜,便宜的菜也得分好几天吃。
因为他 91 岁的母亲没有退休金,每月的护理费、医药费等,得花 15 万日元(7000 多人民币)。他的退休金入不敷出,只能动用存款,已经花掉了 400 多万日元了。而且母亲患有老年痴呆,他必须盯着照顾,没办法出去找工作挣钱。存款花完那天怎么办呢?他对记者说:“可能选择自杀吧”。
唉其实想想也很心酸,这些如今捉襟见肘的老人,年轻的时候也是意气风发的。
4、健康第一,要保护好自己,身体是一切的本钱!工作时不要太卖命,要关注身体,爱护身体,靠消耗身体得来的,终究都会还回去的。
做个普通人,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没有大病大灾,平静生活,已经很幸运很幸福了。身体不好,哪怕挣到钱了,生活质量可能也没那么高。
**5、与人为善,广结良缘。**只有懂得关心别人,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别人才愿意无私地给你帮助,避免年纪大了陷入孤苦无依的境地。
珍惜年轻时候的时光,早点做准备,等到重度老龄化的重担,实实在在影响到你的生活,不至于太过慌乱无措。
祝每个人都好。
知乎用户 刘丽珂 发表
搞快点,快快快,跑步前进。现在的企业双休的都没几个 不拿人当人,招聘要求全是 35 以下甚至 30 以下,就是因为人多 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呵呵。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一群不创造价值的人管理着蛋糕,并吃下了最大一块蛋糕,现在这群人在担心剩下蛋糕不够大了,以后分不到更多怎么办?
这是整个国家和这个文明的病。
知乎用户 辰龙寅虎 发表
知乎用户 闹东大师 发表
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如今还怕马儿老!
在农村,哪怕是牛马,老了都能被主子善待吧!
知乎用户 srx 发表
挑战一 :【ZD 不调,人先 G】
现代金融制度让养儿防老的必要性下降。生育率的降低会变成轮旋性下降,老龄化将十分严重,城市不作政策调整的话,必将迎来快速衰退滑坡
挑战二:【未富先老,惨兮兮】
中国老龄化加速,2019 年 65 以上人口占比 12.6%,2022 占比超过 14%,2033 占比超过 20%,2060 年占比更是超过 35%。
美、日、韩老年人占比达 12.6% 时,人均 GDP 在 2.4 万美元以上,中国就 1 万美元,
未富先老有点懵,日本老龄化占比达到 12.6% 时发生了楼市大崩盘,日本将老龄化视为国难,65 以上老年人占比 28%,我们大概 20 年后就会达到日本现在水平,到时养老金缺口巨大。
那个时候应该叫什么呢?(下面留言我看看)
有人说像日本也没什么不好!
那我们看看现象就知道了
日本严重的老龄化,让多数有钱老人缺乏安全感,没有消费欲望。老百姓存钱成瘾只为打消焦虑,无论如何刺激,不消费、不投资、不创业,成为主流!找个企业上班赚工资是常态,进入佛系社会。
90 年代股市、楼市泡沫破裂的杀伤力摧毁了信念,老百姓资产缩水不说,更会让人彻底对未来失望。从此日本制造走入下行,错过了互联网高科技时代,失去了创新创业的动力的平均主义,给年轻人的铁饭碗心态再次加码,让日本年轻人不断追求安逸,对消费形成巨大打击。最后日本看上去像是一个巨大的养老院!
当然!日本出问题时候,已经是发达国家,即便失去 30 年经济也依旧发达,中国还不具备吃老本的能力
怎么救?除了鼓励创新创业,扩大消费市场,防止资产泡沫破裂别无选择。但因为立场、利益这三个还能做到什么程度?目前看不到
挑战三:【内需】
我们的办法就是增加内需消费,但代价就是必须降低生活负担,毕竟人们总会在住房,医疗,教育,养老四大存金领域上不遗余力的储蓄。
貌似,按住房价,打掉财富效应,教育住房资源脱钩是最优解!但目前的收入的问题是最大隐患!
挑战四【地产】
全社会的资产,过度倚赖房地产,一旦某一时刻,房价逆转,流动性消失,发现自己的房子根本卖不掉!资产价格也会瞬间暴跌。没有买家了,不能平仓,负值交割的情况出现
比如 08 年,底特律的房子就 1 美元甩卖。就是因为大家都缺钱,房子没人要,而此时美国的房产税,让底特律的房子变成了负资产,没有价值,每年还要交几万美元的税,
日本同样出现过,一些非核心地区,由于遗产税,子女已经不想再继承父母的房产了,不但房子卖不掉,还要再交一笔钱,所以他们选择了放弃继承。这都是流动性的问题,我们随着老龄化临近,房产税出台,未来不排除也出现这种可能。特别是你手上的二手房,如果你急需用钱,比如 3 个月内就要拿到钱,恐怕已经出现了流动性问题。当你着急卖的时候,才会知道,房子有多难卖。
挑战五:【医疗】
其实老龄化会带来需求驱动的是:创新药(成本前置等待爆发),CXO,医疗器械等会在二级市场会迎来一波估值修复且长期增长的预期,但是由于这两年的特殊情况,这个步伐在减缓!一方面是需求、人没了还治什么? 另一方面:大家都在赛跑!我们本身有多快?这是个问题,另一个问题是,你是追赶者?还是被追随者!
知乎用户 波多野猫叔 发表
瑞士银行不是有 3w 亿吗,大家都这么有钱了怕什么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别怕,到时候专家会建议大家的
知乎用户 我很废我知道 发表
意味着人口增长稳中向好,人口情况从「数量」迈向「质量」,进一步强化、推进、完善从「人口大国」到「人口强国」的发展,养老产业蓬勃向上
知乎用户 海人 发表
歪?在?麻烦接下专家视角
知乎用户 Pidgeot 发表
那个时候我接近四十,但是还能拿的动武器来革命,一切都将结束,买不起房,出不了彩礼,结不了婚,生不起孩子,父母离开或者快要离开的一群单身成年男性,我不知道怎么维稳,政府将没有手段来了,因为,大不了一换一或者一换 n,这是好事,外国人再提供武器资金,和平演变,这个问题其实已经出现了
知乎用户 黑暗中的白墨 发表
不准恶意变老
不准恶意不买房
不准恶意不买墓地
不准恶意不贷款
不准恶意不买房
不准恶意不消费
不准恶意不结婚
不准恶意不生娃
如有违反,建议根据党纪国法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知乎用户 Yu Qing 发表
到 35 年的时候,90 后四十多,00 后三十多,10 后二十多,不婚不子的估计 2-3 亿,上无老下无小受过中等以上教育且兜里揣着毛泽东语录的少说得 1 亿,想想都刺激。。。
知乎用户 Wane 发表
2050 年的陌陌聊天记录
追风少年:Hi
小兔乖乖:Hi
追风少年:看你动态了,感觉你很漂亮。
小兔乖乖:你多大啦?做什么的。
追风少年:69 了,在工厂做组长,你呢?
小兔乖乖:72 啦, 现在跟着学姐做美甲
追风少年:你有男朋友吗?
小兔乖乖:还没有,现在主要以事业为主,暂时不考虑
……………………………………………………………………………………………………………………………………………….
“居民朋友们!居民朋友们
小兔乖乖:先不聊了,我要下楼去…….√π|~£€^°
追风少年:好的。
知乎用户 黑白先生 发表
希望那个时候,我 已经离开了越南。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二十年前中国社会上就已经有大量人口政策应该转向的声音了。一些学者也在媒体上发声。
通过很简单的数学就能计算出现在中国的人口结构。
二十年前就已经有很多国家掉进少子化和老龄化这个坑了。
所以我觉得没啥好说的,这不是蠢,完全就是有些人在使坏。
为了一己私利损害整个国家的未来,这种人叫什么?
现在这帮人想必已经在美国了吧。
那些拼命抹黑我们的国家的,多半是这些人的子女吧。
知乎用户 欧阳 发表
80 后又要讲老笑话了:
校长在新学年开学典礼上郑重宣布:
去年高一学生打扫了一年厕所,他们辛苦了。我们决定,今年由高二打扫!
知乎用户 八里土人 发表
知乎用户 若非命 发表
牛逼 100 年都没有就开始倒计时了,发展真快
知乎用户 日了天线宝宝 发表
挑战?什么挑战?老年人就不能加班吗,老年人就没有奉献精神吗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老龄化是发达国家的特有问题
发展中国家担心这个属实有点杞人忧天了
发达国家担心老龄化是因为完善的福利,庞大的养老金和医保支出会拖垮国家财政
而在一个大半人口为农业户口的低福利国家
大批农村老年人 80 岁尚能带孩子、种地自给自足
一个月几百块养老金,这点钱怎么也不会出不起
真正的问题其实是城市老年人,虽然人数不比农村多
但支出往往是农村老年人的十倍
只要转换思路,来个农村养老,把这群人都送到乡下
问题马上迎刃而解
农村空气好,还有纯天然的新鲜蔬菜,自己动手又能锻炼身体
生病了中药免费吃
这不比城市空气污浊的鸽子笼宜居到哪里去了?
知乎用户 秦一鸣 发表
意思就是说,**因为某些不可描述的原理,**时间变的更加紧张了,当代年轻人必须加倍努力工作,无私奉献,使我国必须在 2035 年之前完成产业升级成为发达国家,才能成为日本那样富后就老的国家,
如果 2035 年之前没有产业升级,以后也就没啥机会了,你不能指望一群老头老太太完成产业升级吧,最后的结局就是未富先老,无法突破发展的瓶颈掉进中等收入陷阱
所以说现在时间很宝贵,年轻人应该只谈奉献,不谈待遇,抓紧时间工作,争取能在 2035 年之前成为发达国家
知乎用户 room 发表
做了个动力学分析。
每个圆圈都是个发力点,但在中间环节发力只能治标,发力一减弱效果很快就会消耗掉。
就好像上游在肆意排污,中游拼命搞水净化项目,来改善下游水质。事倍功半且不可持续。
必须从源头下功夫,或者同时对环路上的所有节点下功夫。
知乎用户 蒋甬杭 发表
我们青年人要把握机会,深耕老年人市场,化挑战为机遇,更好服务老年人,更好发挥他们的价值,更好丰富他们生活,为中国老年人的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一定能将中国建设成为老年人口强国。
第一步,先找个工作
知乎用户 你不认识我 aa 发表
你拼命地拉高卖地价,用来给老爷们发放高工资高福利待遇。
房地产赚钱最多的,不是银行,也不是房地产商,是卖地的。
地要好卖,房子要能卖的出去,地就得一直涨,房价越来越高。
买不起房,结不起婚,要不起的爱情,养不动的娃。
你说开放二胎,我买不起多一个房间的房子。你说开放三胎,有人婚都结不起。
为了买房,为了拼命还贷款,996 啊,福报啊,没命地干活,内卷!
真的有人说的对,高房价,赚的就是断子绝孙的钱!!!
看看身边的人,谁不是忙忙碌碌,谁不是搞钱内卷到一脸憔悴?
只有老爷们赚的盆满钵满,然后送子女带着钱出国。
牛马永远是牛马。生存环境恶劣的时候,自我绝育。
知乎用户 奶酪 发表
已经完了,比隔壁美帝的狗下场还要惨。
作为耗材就要有耗材的觉悟,一直到入土都要好好奉献。化作春泥更护花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难道领导们想的是年轻人每个人生 3-4 个孩子,不需要休息,也不追求个人价值,就是一味的工作工作工作,工作到 50 岁直接原地去世,不占用国家的资源来养老?不会吧?
知乎用户 你给的拥抱 发表
我警告大家啊,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要讲。
知乎用户 dongdong 发表
用十几年时间追赶发达国家水平,大赢特赢,稳中向好!!
知乎用户 丶薛定谔的叮当猫 发表
别再乐观了,老龄化一旦开始,便很难刹车,家庭倒三角,人口丁字型。先说人口,说白了是笔经济账。人都是趋利避害的,收入持续降低,工作极不稳定,放开三胎也收效甚微。
消费萎靡不振,年轻人生存已成问题,顾不上生活和娱乐。现有的工作,很难再干十年,他们要存钱对风险。孩子是吞金兽,他们更不会背贷养房。
对父母养老而言,有退休金勉强度日,没有就只能坐吃山空。年轻人的工资,也仅够自己生活,很难补贴家用。将来老人和自己看病,可能都是问题。
年轻人毫无闲暇,生病不敢请假,事假很难获批。加班应酬,开会写文,没有实力和精力,去抚养孩子,照顾父母,说难听点,最后尽孝都成问题。
鼓励老人再就业,不要五险一金开卷,这无异于饮鸩止渴。简而言之,落实劳动法,避免恶性竞争,中小微活了,打工人松了,消费生育就都有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进入老龄化?有没有搞清楚,先进入的是一帮上没老下没小的壮年化,能顺利进入老龄化我就烧高香了
知乎用户 Johnny 发表
说明他们没去过农村。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养老一定会成为大问题,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老人们的钱全给子女花了。
我是 90 后,80 后 90 后无疑是最幸福的一代人,我的爷爷奶奶结婚的时候连床棉被都没有,我爸小时候是在饥寒交迫中长大的。那个时代没有需要减肥的胖子,不喂不吃饭的孩子。
我们这代人无论家里有钱没钱都是家里人宠着长大的,有独立的卧室,夏天有空调,有游戏机计算机,有 24 小时热水,冰箱里全是好吃的,这些很平常的东西,我们父母那代人年轻的时候是不曾拥有的,而经历过二战的爷爷奶奶那代人,能活下来都是幸运的。正是因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们吃过苦,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了,老爸老妈们有了些许积蓄依然克勤克俭,舍不得出国旅游舍不得顿顿下馆子,舍不得买名牌手表名牌服饰,甚至舍不得经常买海鲜牛肉。
我同学圈朋友圈 10 个人里面得有 9 个,房子是爸妈给买的,没发现有谁小两口自己住便宜的老旧小区,体谅父母一辈子不容易,希望父母有钱能为自己换个大房子改善的,一个都没有。
只有个别特别能干能吃苦创业收入高有给父母买房子的。
多种原因房价高,父母给出个首付也正常,钱难挣大家都不容易,老爸老妈付个首付装个修,后续年轻人努力工作养家还房贷也挺好。
可有一部分人年轻人可不这样,自己都为人父母了还不成熟,入不敷出两口子月光不攒钱,顿顿下馆子不做饭,买一大堆衣服价签都没摘最后全卖给收旧衣服的了,然后继续买,房贷还不上了,采暖费交不起了,想起老爸老妈了,情人节给老公给媳妇给男友女友买贵重礼物,养个宠物都不少花钱,父亲节母亲节发个朋友圈装装像文字尽孝。
父母的钱是可以不给子女花的,他们愿意付出是因为爱,作为子女不能太理所当然,父母如果都不给子女花钱,那任何困难都得我们自己扛了。
为什么部分医生老师特别牛,因为给他们送贵重礼物包高额红包的患者、学生家长多,都不送红包他们还牛什么,可惜膝盖一旦弯下去,习惯了就直不起来。
我们享受父母的馈赠可不能太习惯,要感恩。
这就是大部分普通工薪阶层的父母真实写照,就算身在一二线城市,赶上城镇化带来的福利,几十万买的房产转眼间短短几年价值千万以上,可他们出门依然挤公交地铁。
发达国家的老人可不是这么过日子的,自驾游、买劳力士、衣服裤子鞋不一定都是 BV、普拉达、阿玛尼那样的一线品牌但也都特讲究特别有品位。
我客户一阿姨,她儿子在澳洲多年,小哥的澳洲朋友是厨师,手艺不错,开餐厅多年经营的很好,收入也不错,想再开个规模大一点的分店缺钱,跟父母借,结果父母拒绝了,父母不缺钱,但他们的理由是钱留着环游全球用,厨师的爱人是北京姑娘,最后岳父岳母出的钱,没办法,国外老人不心疼子女,咱们国内老人心软呀。
我另一个客户,早年德国留学时认识一个教开飞机的德国人,带学员开一圈收入是几百欧吧,我记不清了,但这德国飞行员哥们别说是 996 了,经常连续很多天不工作,而且最令人费解的是喜欢自己独自一人开飞机闲逛,带学员飞多好还有钱挣,为什么非的自己飞呢?其实我也喜欢独处不想被打扰,无奈不挣钱哪行呀,他还喜欢滑雪,喜欢滑翔伞,月入上万欧不够花。
而我们这边,工作、攒钱是最重要的事,不管是工薪阶层,连极少数那些生意做到资产千万以上的人依然开足马力努力奋斗不敢有一丝懈怠,而且不管你拥有几十万还是几千万,大部分钱全都用在购置房产了,20 岁时我觉得这样很正常,吃苦耐劳努力奋斗嘛,现在看这样活着就跟傻子一样。
我们的父母累,我们也累,因为 90 后的孩子已经开始有上小学的了,很多家长自己不努力,总想着用孩子找面子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还要找借口说为孩子好,爱孩子,给小孩报一大堆兴趣艺术班,从幼儿园开始争先恐后给老师送红包,也不像年轻时候抱怨社会不公平了,轮到自己孩子也开始走后门了,结果一样都没学明白,钱白花了,礼也白送了,因为现在喜欢甜老师的家长太多了,比甜男神甜女神还邪乎,大家都送跟大家都不送其实一样没区别,只有一两个家长送也许会有特殊待遇。
我结识的特别富有或者学历特别高名牌大学的硕博,我发现他们普遍对孩子学历不是特别在意。
最容易逼孩子的家长是那些自己不愿意努力改变生活的人。而这些人也是依赖老爸老妈最严重的人,他们虚荣,从小到大衣食住行,再到结婚房车装修家具家电婚礼庆典甚至蜜月旅行任何一样档次低了都不行,他们到是有面子了,溺爱他们的父母可倒霉了。
年轻人从谈恋爱开始、到买房结婚、再到养孩子,一系列消费数额很惊人。
甘愿为子女无条件付出的爸妈到老了才发现,辛苦一辈子没有多少钱花在自己身上,然后自己的子女自己挣的钱不够花,还很溺爱孙子。
最终的结局就是大部分老人吃了一辈子苦,到老了晚年生活依然在吃苦,攒的钱都给子女花了,还得给子女带孙子,少不留意一点小事没做好子女还不高兴,甚至有帮子女吧养猫养狗不伺候好宠物子女都骂自己爸妈的。
重度老龄化意味着所有跟老人相关的消费需求价格都会水涨船高,未来养老院、聘请护工费用一定高到惊人,现在已经有老人需要雇用年轻人带他们去医院挂号看病之类的服务了。
很多小年轻,年少轻狂,觉得到老了自我了算,没啥事去重症监护室溜达一圈,看看那些忍着剧痛花着高额医药费还想多活一天算一天的病人,哪有不怕死的。
年轻人离死亡还有一段很长的岁月,才敢口出狂言,如果所有人都有勇气直面死亡,抗日战争还需要打 8 年?当然了确实有英雄存在,不然我们这代人可能不会汉语只会日语了。
老龄化只会越来越严重,个人愚见,老龄化已经不可逆了。
因为还有很多年轻人的爸妈很穷,他们从小到大也没有条件读好一点的学校,他们人脉见识都只停留在老家小地方有局限性,并不是他们不想结婚生孩子,而是现实生活所迫,就算他们眼光一点都不高,依然找不着愿意跟他们结婚的对象。
还有一些年轻人想的开,有点钱长的也不错,但是不想结婚生孩子,不想像老爸老妈那样辛苦一辈子,想为自己而活,我不会说这样的行为很自私,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不自私,只不过每个人兴趣爱好人生观价值观都不同,自私的地方也不同而已。
种种原因导致出生率下降,带来的连锁反应就是一路高歌猛进连涨 20 年的楼市在最近一年多的时间都开始降价了,二手房无人问津,只有少量的重点学区房还很抢手,说实在的,这年月还能在大城市为了拼孩子抢学区房的,家里资产不会少,别管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有钱还是两口子能挣还是没啥钱也要培养孩子打肿脸充胖子,这样的人相对十多亿总人口又能占百分之多少。
疫情几年,十多年积累轰然倒塌的老板们太多了,还有 3、40 岁失业找不到工作还不起房贷的,人活着挺累的。
我是奶奶带大的,老太太在世的时候我常听她回忆往事,老人们日子哭了点,但是心态都特别好,没有那么多娱乐项目,但每天也都开开心心的,一家人平平安安就行,不攀比不虚荣,没有那么多尔虞我诈,日子不富有但也有盼头。
有时候我在想,为什么父母那代人单身的特别少,而我们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这么多,却有那么多人不快乐,甚至抑郁。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明白了为什么不开心。
生活水平从过去的 10 分提高到了 80 分,可现在人们内心的欲望相比上代人提高了 1000 分,所以很多人不快乐。
忠言逆耳,实话不好听,听过我说这些话的老人都感触颇深,可知乎都是年轻人在玩,这个回答注定不会有赞,这 3000 字回答我只希望能有缘改变一些年轻人对人生的态度,对父母的态度,少关心一些不值得关心的人和事,例如瞧不起你的男神女神,跟你身份收入不匹配的奢侈品,多分给父母一点爱吧。
感谢阅读。
知乎用户 孤独又狂野 发表
今天你一个人掏空六个人的钱包。
未来六个人掏空你一个人的钱包
知乎用户 乖离 发表
真的有点破防,我出生,搞计生;我读书,搞教育市场化;我结婚,房价开始起飞;我 40,开放三胎;我 55,国家老龄化,要灵活退休????
我们小时候说什么小皇帝宠坏的一代….
我们年轻时说什么 80 后垮掉的一代…
不能紧着一批人薅羊毛啊……
知乎用户 菠菜豆腐 发表
养殖场的鸡不下蛋了,
是该鸡反省
还是养殖场反省?
知乎用户 无惨出来晒太阳 发表
预言一波就这最后几年,它们也做不出什么改变,也不会做任何改变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两条路:
1、用治理手腕让大家生小孩;
2、用科技手段让人类不再需要生小孩;
知乎用户 莱猫猫 发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没结束,就重度老龄化了,社会主义国家到现在教育,医疗,住房,一个都还没解决呢?
知乎用户 夸美纽斯 发表
社会主义不养老汉,建议延长退休年龄至 80 岁。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苏伊士运河没加盖,卫健委喜欢高生育率可以游去非洲。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老东西,早该爆金币了
一想到四十年后我的孙子会这么骂我,委屈的眼泪就忍不住流下来……
等等,我就是最后一代?
那没事了
老东西,早该爆金币了!
知乎用户 公孙蛋蛋 发表
知乎用户 二营长 发表
就算没有老龄化,你们也会说还是苦一苦老百姓
知乎用户 东风夜放花千树 发表
看这个问题下的回答就跟看爽文一样
心情都变好了捏
知乎用户 比头像严肃 发表
到时候边关的老兵往地上一躺,就问那印度年轻小兵敢不敢扶?
知乎用户 lion heart 发表
半只脚踏进美利坚的老爷们怎么会管你这韭菜未来的死活?
唯一让他们担心的是你躺平了,他们的下一代还怎么割。
醒醒吧,傻孩子。
知乎用户 赞美愚者 发表
看看日本的今天就知道了。
一人血书提议安乐自由,实在不想 70 多岁了,养老金领不出就算了,还要被鼓励工作,不努力工作就是不上进的老年人。
我实在没有大局观,让我活够了就体体面面地告别世界吧。
知乎用户 夏小姐 发表
建议把平均寿命提高到 100 左右
把退休年龄延长到 80
毕竟都能活 100 了,干到 80 也没啥不行
中国人需要为祖国做贡献
什么?你问祖国对你的保障?
来人!拖出去。
知乎用户 梦先生 发表
这不是你选的吗?偶像
知乎用户 啊啊啊对对对 发表
别说 2035 了,现在饭馆儿不都是白发服务员,以前喊老妹儿,现在得喊姨,麻烦倒点水。保安,清洁工,盖房子,修路的,更别提种地的,慢慢的工厂也大龄老龄化了,年轻人都去送外卖了。人跟人不同命啊,同样的老年人,一边是又唱又跳又买到处旅游,一边是累死累活遭人扣钱呵斥。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不要制造老龄化焦虑了
2022 年日本 65 岁以上人口是 30%,2035 年中国 60 岁以上人口是 30%,两者还相差 5 岁。(我不太明白为什么不按国际标准统计 65 岁以上的)日本 2022 年目前来看没有崩溃。
太多人小看了目前的工业能力,以财富为标准的话 80% 的人拥有社会财富不超过 20%,只要国家把社会财富稍微合理分配些的话根本不用担心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中国最大的问题是人口过剩,中国自然资源不丰富、科技水平也不高,养活这么多人只有一条路就是低价出卖劳动力换取高科技产品和自然资源。
这条路是不可持续的,高科技不是说有就有的,自然资源更不可能凭空变出来,中国人想活的轻松点只能降低人口。
各位需要清楚人口老龄化是必然的,人均寿命在增加人口肯定带来老龄化。人口结构如果不变那么人口总量会一直膨胀下去。
印度没有老龄化问题不是因为印度做的好,相反是印度人均寿命只有 68 岁比中国少 10 岁。
这么多年过去了大家应该明白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勤劳并不能致富,想要改变生活状态调整供求关系才是正解,一个岗位缺人才会工资高。
最后还是和各位说下红利是国家、资本红利,是工人的绳索。
一方面抱怨 996、高房价、高物价、担心失业,一方面还在那担心人口结构。日本 65 岁以上人还有 25% 的就业率,这不是坏消息,想想中国多少人 35 岁以后就找不到工作了?
知乎用户 不需要冷静 发表
我都担心,这个数据他们还美化了下
知乎用户 安娜 发表
老百姓要的多吗?
安居乐业而已
安居:背负半辈子的债务才能买个自己的小屋
乐业:农民工被压榨的惨不忍睹,上班族 996 精神崩溃
知乎用户 一江秋 发表
从个人理性的角度出发,聊聊我们该怎么办吧。
这个消息至少有这样的作用:之前我们年轻人闹着躺平,除了个人利益出发之外,多少也包含了一些想对国家 “施压” 的想法;而如今看来,走到这一步是板上钉钉的事了——我们躺不躺、生不生,都影响不了十五年后重度老年化局面的来到。这时候不管是痛心疾首、还是拍手称快,输出情绪都没有太大意义;心平气和思考下,大潮下我们这艘个人的小船怎么做才是相对最优的。
我也很希望知乎上的智者能对这方面给出一些解答、进行一些讨论,但可惜没找见。权当抛砖引玉吧。
我是 94 年生人,男性,独生子,父母生育我的年纪较晚,现已在退休年纪。从这个话题下的各类分析来看,我大概属于受时代负面影响最大、“最辛苦” 的那一代。大体上,我是打算如此度过这场危机的:
一、首先关于 “润” 这一点,显然可以避免国内的很多问题,当然当今时代也存在过往不可比拟的风险。在此我不做讨论,假定未来长期在国内定居。
二、父母的养老。这是未来十五年要面临的第一个问题。父母老了后会面临生活、医疗、陪伴这三方面的问题。i)生活,特指经济开支相关,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丰俭由人,唯一要注意的是,城乡有些观念很看重养老金,如果父母没有的话,如今不要再去为他们购买养老金了,理由大家都明白。ii)医疗,随着老龄化程度增加,未来可见的社会医疗需求会增加,从市场调整的滞后性推断,未来的医疗成本可能会大幅增加(即使不考虑疫情影响),我会选择为父母补齐或购买尽可能多的商业医疗保险,虽然成本不低,但考虑未来的医疗价格增加,这笔 “投资” 很可能是划算的。iii)陪伴,这是我们这代子女很难提供的东西了,但所幸父母那代人正是超生厉害的一代人,兄弟姐妹很多、街坊邻里的关系也比当今要强,我会劝父母回老家居住,亲人、朋友间相互有个照应,同时多走动处理好相关亲戚、堂(表)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在老家的。以前我总是忽视、不屑这类关系,但养老这件事上,全靠自己小家庭可能是行不通的。
三、养育子女。我还未娶妻生子,所以这部分也要做一些规划。结婚和生小孩其实是两个话题,我认识的大多数人,虽然觉得生小孩辛苦,但基本都还是愿意结婚的——前提是符合自己的婚姻预期。当今人们不愿意生小孩是社会现状、高层建筑未做好造成的;但不结婚则不完全是,两性关系的变化、爱情观的影响,这些是更直接的原因。所以这个话题下,更该优先讨论的是要不要生小孩。
我个人是打算生育小孩的。我考虑了以下几个因素:
1)小孩的抚养压力下降。可能看起来不合常理,但我认为这是符合规律的:小孩的抚养压力和出生率成正比。本质上来说,现代家庭抚养小孩的经济、精神压力主要来自于孩子间的竞争。学习、特长、就业、婚恋,在这种竞争压力下,我们不得不付出很多经济与精力来 “鸡娃”;同时小孩子也很苦。当出生率下降到足够低,而小孩成长所需的社会资源还因为惯性相对富足的时候,小孩的竞争压力会可想而知的变低。不能用现在小孩的环境来直接参考未来的环境。我生育应该还有些年头,这样等小孩长大成人估计在二十年以后;重度老龄化应约而至的彼时,社会需要青年,他们的生活环境,即使再好不到哪儿去、也不会比我们这代人更差了。至于个人具体的措施,我会考虑以相对轻松、不鸡娃的方式来抚养我的孩子,如何育儿展开又是很大的话题了,大体上只是说明:我不需要付出太多的抚养成本,小孩成长后的环境也会尚可。
2)拥有自己的孩子会带来很大的好处。说白了,我们的社会又将回到 “养儿防老” 的时代。我是个贪生怕死的人,和许多豁达、愿意安乐死的年轻人不同,我恐怕需要经历老年时代。在我的观念中,社会制度和资本均不能提供足够的养老保障,毕竟保姆打老人的时候可不管你有没有养老金、富不富有。三四十年后我老了,彼时的社会按最坏的情况估计,会是很恐怖的老龄化社会,如果没有子女,我很难想象度过有尊严的老年生活。但与此同时,我又不希望我的孩子是为社会养老准备的,或者说不希望老鼠的孩子是给猫准备的。因此我会重视家庭亲情教育,以使得在子女眼中,父母亲情的优先级至少高于奉献社会。此外我也会重视朋友关系的经营,尤其是定居地的:我没有兄弟姐妹,多少要仰仗朋友们一起互助养老了。
四、其他。工作、婚恋、财产保护,这些话题其实也该谈,但关系没有那么大。就先略过了(要下班了)。
总的来说,还是希望能和大家讨论讨论。大势如何不可避免,自己的路总是要自己走。
知乎用户 tohs 发表
哥几个又来看玄幻片了 / dog head
知乎用户 Eggg 发表
没有发达国家的命,得了发达国家的病!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刚看到英国一些公司试行每周 4 天工作制。
我的建议是 80 岁退休,让 70 80 90 00 后活到老干到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社保也没压力
知乎用户 歪比巴卜 发表
建议严查
卫健委内部也混进去了外部势力
竟然敢发出这种不好的消息
知乎用户 八股文战士 发表
房价挖空了未来所有想象空间,15 年一顿操作加上近些年的一顿骚操作,把人口给消灭了,
为了短期利益,把所有的问题都交给后人解决,一个个顶级专家们都是在自己的位置思考国家未来,从未站在普通人的角度,没有站在未来的角度去着想,出现这种局面,就狠心让房地产崩盘,哪怕经济不发展,甚至后退,去长远解决问题,都比现在拖字诀都要靠谱
现在无异于就是滚雪球,等吃药身体都有抗药性了,那再也没什么用了,就剩下破罐子破摔了,那就是消亡的铁证。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发表
为什么不把闲置的公务员外包给 996 血汗工厂打工来补充财政空缺呢?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又是这张图
知乎用户 二霞雩叟 发表
是时候宣布新的人口年龄划分标准了~ 80 岁以上属于老龄人口,35~80 属于壮年人口,小壮 35 起中壮 50 起大壮 65 起,70 以上才可断缴社保,80 以上领取养老金。切切实实消灭了老龄人口,解决了中国的老龄化问题。如果,20~35 没工作闹事,可以设置职业教育学院 – 工厂模式,农场模式,佣人模式,回炉模式。切实解决一些壮年人口效率比较低下的问题,解决一些青壮年人口比较活跃的问题。
知乎用户 加隆 发表
开玩笑吧?重度老龄化的日本现在是有大量岗位也老龄化,比如七八十岁的出租车司机之类的!
就在不久前,我们小组一半人被裁了,主要都是年龄在 30 以上的,说好的 35 岁呢?这人口很充足呀,我不怕干活,但有哪个私企肯招募四十岁以上的!(非股东或关系户)?
现在老老实实打个工都难,还能说啥呀…… 什么时候能别这么豪横裁 30 岁以上的,我谢谢他!
知乎用户 吴兴威 VVL 发表
干活嫌人少。吃饭嫌人多
方法有一种:那就是放开疫情管控,老龄化就下降了。而且大家也希望放开。想撇责那就公投是否放开。
知乎用户 阿卡丽 发表
可以学习西安,促进退休人员再就业嘛。至于年轻人没工作,并不重要。
知乎用户 知乎小白 发表
有一个挑战一直被忽略:老年人(特别是农村老年人)的自杀率居高不下。
恕我懒惰,我直接上一下别人总结的数据(原文链接放到下面了)
我分析的原因:
1、从我的认知来看,农村的道德标准和大多数城市中产以上的人群差别很大,这是现象
2、农村的环境条件差,老人更容易得病,得病是致贫的最大因素,这对经济条件差的农村人是恶性循环,这是根本
说说老年人为什么自杀:
有研究表明,人类三十岁之后(我觉得现在得是四十岁了吧)兴趣与欲望会消退很多。换句话说,三十岁之后,人活着的最大目标就是孩子,这是基因决定的。
所以老人,尤其是年岁较大的老人,对活着并没有那么渴望,再加上由于生理原因,兴趣和欲望的大幅度降低让老人逐渐与社会脱节,不会玩手机,也不会看电视(这里批评一下当今的智障电视),所以老人的自杀对他们是一种解脱。
最后说最重要的一点,老人越老越会失去尊严,随着年岁的增加,老人先会失去拿去重物的能力,然后就是做饭的能力,接着是正常交流的能力,这样的老人只能够被别人照顾,而如果没有亲情做依托,或者没有亲人在监督,照顾他的人大多数都会显露出强者压迫弱者的姿态,如果老人年轻时本身是一个强者,那么他自杀的概率就会很高,如果老人本身是个弱者,那么老人的心理也会出现问题。而后辈亲情的多少最大程度在于经济,还有一部分在于良心。
怎么解决才算好:
大多数的人第一意识都会是照顾自己的父母,在没有特殊情况时没有哪个人一开始就在思考抛弃父母,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经济能力,毕竟人到中年很多时间都是身不由己的。
所以怎么让老年人既可以经济实惠的生活下去,又可以提升生活质量,还能够为社会做出一份力。
老年大学是一个很不错的想法。
至于怎么去做?最大的阻碍是什么?政府是否会财政补贴?这能否做成一个利国利民的生意?
大家说说
知乎用户 左利手 发表
退休公务员全都进厂就完了,不进的全都突突了美滋滋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4 亿老年人,到时候人口规模在 11-12 亿左右。
1/3 老年人,如果没有新生儿的话,平均一个年轻人和一个中年人养一个老人。
如果有新生儿的话,平均 1 个中年人和 0.6 个年轻人养 0.4 个婴儿和一个老人。
值得注意的是,中年人有资产优势和体力劣势,我估计大概一个中年人只能创造 0.6 个年轻人的劳动产出。
显然 1.6:1 比 1.2:1.4 好,利国利民,轻松化解挑战!
知乎用户 我好像还挺行的 发表
我能活到那时候再说吧
知乎用户 缺个脚的三极管 发表
说明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工作做得好啊! 改了名字大家就不认识了吗?
知乎用户 霁明 发表
咱老人要为国家好,我不退保谁退保!
现在的年轻人呐!不容易,一个个起早贪黑上班,还要养活四个父母 “四” 个孩子,社保的钱都是从他们口袋掏的,我才 70,虽然老话说人活 70 古来稀,现在是新社会,活到 80 90 有的是!我还能为社会做贡献!我还有闲置的房子,还有私家车,一个月也不少钱。孩子们的这钱我不能要!我要主动退掉社保!为国家为人民减轻负担!
孩砸!听大爷的,年三十也得歇歇,走跟大爷回家,咱们一起包饺砸!
掌声雷动,经久不息,观众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he tui
知乎用户 加勒比的海贼 发表
大家可以到辽宁看看,这个 60 以上老年人占据 24% 的省份,小孩比例低,老年人口高,流失大,有句话说:东北人活着就是为了离开东北像这些城市,财政收入几乎没有,又有庞大的养老金支出。及其悲哀。
知乎用户 老实人张五爷 发表
不必过于紧张,毕竟人口基数大,而且六七十岁还在打工赚钱的比比皆是。
现有人口逐渐老去是必然的,解决方法就是提高出生率,又回到老生常谈的问题上来了,“年轻人为什么都不结婚了不生孩子了,该如何应对?” 诸如此类。
说到底,挑战就是【政府愿意为提高人口出生率做哪些努力】。这种努力不是说出离婚冷静期这种限制性政策,或者延长产假、陪假、要求企业不得歧视的这种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举错,而是真正有可行性的鼓励方式。
知乎用户 星河 发表
能有什么挑战…… 老龄化了就能不卷了是咋地?
本质上就是经济总量撑不起这么多人口,所以总有人要往上爬,中间的最是殚精竭虑,你不爬就维持不了中产生活,爬了就是卷啊。
知乎用户 月缙云 发表
重度老龄化其实这个年份只会提前到来不会晚到
特别是现在这个还是房价的油门继续踩死,非到最后紧要关头不降价,地方政府只能靠土地财政
还有隔壁银发经济就是个笑话,那些整天鼓吹延迟退休好的,不是国贼就是国贼
昨天在 B 站看到一个视频,一个日本老奶奶,82 岁还要坚持开鳗鱼店,自己开摩托车去送外卖
82 岁本来是颐养天年的年纪,却为了两餐还要继续奔波(对比一下我们的可以想想以后满大街的爷爷奶奶辈的外卖员)
那造成目前中国重度老龄化是什么呢?
都说生产力决定一切,但是我们为什么还存在 996,007?这可不是一个正常的现象
毕竟 8 个小时工作制对应的可是一百年前的生产力啊
那怎么解决呢
很简单
落实劳动法并政府主动监督
落实食品安全法并政府主动监督
富人税
土地财政深化改革
这四个,那个都是硬骨头,但是只要解决了,老龄化少子化都解决了,因为老百姓生活好了,生活有盼头了,年轻人就敢结婚和生孩子了,然后形成良性循环
当然可以什么都不管继续摆烂,只是民族复兴就是空中楼阁,毕竟一个低欲望中国并不会影响既得利益群体们有光明的未来
知乎用户 一位无名刀客 发表
别的不关心,我就想知道什么时候推进安乐死,吃了一辈子苦,我不想在我已经尽到自己责任的情况下,让自己也成为一种活着的痛苦,我只想态度清晰,无痛无伤体面的离开这个世界。这辈子就这样,下辈子我不来了
知乎用户 DONUWE 发表
知乎说不生孩子的几个做到了
每隔一段时间,高赞都要拿老龄化和人口出生率来嘲笑一番,装外宾来狂欢,感觉赢麻了,出了口恶气一样
不管你是不是中国人
全球第二经济体,出现问题,这是全世界买单的
城市更加聚集竞争压力加大房价上升更加内卷,县城和农村如果没人,发展潜力降低
更多贫困地区被边缘化
当然国家肯定不会坐视不管,人口调节力度将会加大,出台更多政策
只要经济发展,内卷就不会消失,觉得人少就能躺平的思想很幼稚
知乎用户 蓝天是我的保护色 发表
据说在日本,老人会故意犯点小罪,然后坐等着被抓捕,进去以后,有免费的体检,半军事化的管理。
早上 6 点吹号,6.15 准时起床。然后刷牙洗脸叠被子。准备吃早饭。
吃完早饭以后就是洗碗,然后读监规。读完以后放风一小时锻炼身体,做做健身操。
健身操做完,再做一点队列训练,剩下再看书一小时,准备吃午饭。
午饭配置营养丰富,有水果,有肉,有蔬菜。
吃完午饭,进行午休。
午休完以后,收拾好床被,该洗衣服的洗衣服,其他人可以看电视。
电视看完再放风一小时,锻炼身体,练习走队列。看书。
然后准备吃晚饭。晚饭吃完,开会讨论今天学习心得。
该洗澡洗澡,洗完澡以后看电视,洗衣服,看书。
10 点钟准备睡觉。
如果生病了,可以拿免费的药。如果意外死亡了,家里可以赔一笔钱。
我觉得老人肯定也会搞个几十万,花完然后再去里面多大呆一段时间。
总比自己在家饿死,冻死。上吊死,喝药死好。
知乎用户 实话商人 发表
管我屁事,地球要毁灭了,我开瓶酒庆祝一下,赶紧的,毁灭吧
知乎用户 武器大师 发表
离重度老龄化还有十几年,中国经济就能如此 “高质量” 发展,等到真的重度老龄化了,还不得质量上天了。海外华人华侨赶紧润回来吧,遍地是黄金。
知乎用户 第三行星的奇迹 发表
逢五小庆,逢十大庆,逢百上千普天同庆
2035 年,基本国策五五周年庆
所谓双赢,就是赢两次
从担忧老龄化的角度来看,4 亿老人不过 30# 老龄化,与较坏的可能相差甚远,赢
从基本国策的规划来看,我国于 2022 年提前达成人口峰值的目标,大幅超前八年,能把有限的精力抽身出来投入到无限的矛盾中去,赢
综上所述,养精蓄锐,调养生息,尽情享受绚烂人生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呜哈哈哈哈,把全世界最温顺的绵羊给养到有绝种倾向,也是一种本事。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老胡今天要说些可能挨骂的话。先前曝出的中国人口老龄化事件为何招致大量负面舆情,就是因为中国人口老龄化脱离了人们的平常心和世俗认知,过犹不及。近来由于中国人口老龄化事件的发生,很多人都受委屈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给那些群众造成的不便可想而知。我们的社会需要保持必要的宽松度,这是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它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但我们的社会需要发展、强化对那些问题的承受力。这其实也是和谐的一项题中之义。可是,即使是这样,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出现仍然代表了一定的意义。老胡今天略作梳理中国人口老龄化发生的过程和原因,是为了提醒当前案例所暴露的一些缺陷和问题。可是,即使是这样,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出现仍然代表了一定的意义。希望国内的学者、媒体人都恪守实事求是的底线,在中国人口老龄化事件中无论是站在什么立场上,出于什么目的,都不突破这个底线。老胡今天略作梳理中国人口老龄化发生的过程和原因,是为了提醒当前案例所暴露的一些缺陷和问题。今天有两个人在微信里问我,最近的中国人口老龄化是不是真的?我个人愿意相信,中国人口老龄化是假的。尤其是,此前出过类似的情况,那些群众已经经历了测试。我相信并且希望中国人口老龄化会是假的。
知乎用户 来个耳机 发表
作为一个全科医生,我简单的谈论一下我们在卫生医疗领域所面临的困境或者难题吧!
1. 农村留守老人过多,然而知识水平不高,造成对慢性病的认知存在问题。逃避性治疗、甚至拒绝治疗。
首先要谈到什么是逃避性治疗,就是患者在存在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时,首先想到的不是进行一个综合性的治疗,使血压、血糖维持至一个相对安全的范围,防止出现并发症。而是以症状缓解与否为用药及治疗标准。
更有甚者不治疗、甚至拒绝治疗,出现症状用药、出院或者症状好转立即自行停药。当然这并不常见
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脑梗死、脑出血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增高。
2. 当时在国家大力支持下问题 1 正在被改善,但是这就又造成了另一个问题,由于是现存的大量农村老年人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主,医保资金大量的用于解决问题 1 药的问题和严重并发症的问题,进而造成了农村医疗卫生人才待遇不足(当然这是以我所在的地方为例)。本就缺乏人才,这就更造成了留不住人才的问题。
现在以强制的行政手段解决问题,一定会造成后果的反弹。
3. 随这老龄化的进程加速,尤其是 60 岁以上的农民工最终的养老还是需要回归农村,可以说农村是养老的蓄水池,但是这个蓄水池也在面临着干涸的问题。首要的就是这部分人的收入问题,随着耕地的集体化种植,耕地收入会相对而言的降低,有人可能会说不是农民不是也有养老金的吗?当然有,但是杯水车薪,以本地为例,养老金约为 300 / 月,甚至很多老人都没有养老金这部分收入。是不足以负担衣食住行及医药费用的。而且随着老龄人口进一步增加,这个问题会更加显著。
4. 农村老年人精神娱乐活动的缺乏问题。是,现在是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但是我们好像跟老年人生活在两个不同的空间,年轻人一个手机能乐的玩一天。但是有人观察过老年人吗?多半在家发呆半天,然后在村头,楼下聊天一个小时,而这个问题在农村更为明显,所以很多时候不是老人喜欢去医院聊天,也不是想打扰我们的正常诊疗活动。而是因为他们明白只有我们会认真的听他们的需求,并且为他们解决一些问题。不要说现在年轻人抑郁的特别多,其实老年性抑郁的发病率也在增高。
知乎用户 全科陈医生 发表
这就没有美国一点责任?
知乎用户 Tiger 发表
快点搞老人上山下乡吧,去农村体验美好生活,分半亩地种点粮食,老人又吃不多,再收一半公粮,还能把房子让出来,挺好
知乎用户 蛋蛋 egg 发表
虽然已经有了很多优秀的答案,也知道自己的回答大概率不会被看到。
我没有那么高的家国情怀,也没有全局的政治眼光。
看到这个问题,我还是忍不住想回答一下,因为老龄化的问题在我家体现的尤为明显,才 32 岁的我却感觉自己已经有了 82 岁的心态,不敢轻易生病,不敢轻易死去,不敢轻易要孩子,不敢轻易换工作,不敢轻易出去旅行,不敢轻易做任何决定,我完全觉得自己就已经被上一代所绑架,是为了上一代而活着。
简单的说一下我的情况吧,我今年 32 岁,爸爸 67 岁,母亲 71 岁,我是父母养女。他们在年纪已经比较大的时候领养了我,我在西南最偏僻的小山村长大,独门独户,方圆 1 公里都没有人的那种,就是您可能会在湖南卫视变形记里面看到那种穷困莫若的地方,就是我长大的地方。
很多人都说,只要自己努力就能改变命运,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但是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我承认我的生活和我小时候比是变好了。但是我觉得自己真的已经很努力了,但是很多东西我却改变不了,甚至我觉得我连正常的生活都负担不了。
可能自己在读书方面有点天赋吧,一路从闭塞的西南小山村,然后考到成都的一个二本师范学校,最后又到保研到上海华东师大读研。毕业以后在四川二线城市公立中学担任一名高中老师,在您看起来这应该也算知识改变了命运,但是这一步步成长的过程真的让我觉得越来越喘不过气。
在我研究生毕业读书的后两年,我的母亲就生了重病脑溢血,彻底丧失了劳动力,并且成了半瘫(其实在我大一的时候,我母亲就已经发过一次脑溢血了,只是恢复效果还不错)。
于是在我的整个大学和硕士阶段,我的学费全靠贷款,生活费全靠奖学金和勤工助学以及兼职来覆盖,从大三开始,每月向家里汇 500~800 不等的生活费,没错,在别人还在向家里拿生活费的时候,我已经在往家里汇生活费。于是整个大学和硕士阶段我不会轻易出去吃好吃的,也没有想过买好看的衣服,我把唯一投资的钱都放在了提高自己的能力方面,参加了一些摄影和 ps 的课程。学习这个的初衷也是想留下和父母相处的美好时光。
在我研究生刚刚毕业的 2018 年 6 月份,农村老家的房子,就因为年久失修,摇摇欲坠。母亲那个时候身体不便,家里离场镇很远,医疗生活都不方便,父亲也全职照顾母亲,但是父亲又属于那种传统的大男子主义,很多时候只只顾自己享乐。比如白天去场镇上打牌,然后要晚上六七点再回家,我妈没有办法自己热饭吃,冬天都只能吃冷饭。想到这里我就觉得无比的心酸,于是在我刚毕业的时候,我就拿自己硕士阶段攒的 2 万块钱,火速在镇上租了房子,剩下的在我工作的地方租了房子和交了工作保证金。
工作以后一样的经济压力摆在眼前,在即将到来的买房结婚的问题上,我家里确实不能给我一分钱的支持,我每个月定期还得向家里打生活费。在工作上遇到问题也没有办法找家人倾诉,因为我母亲自从脑溢血以后沉默寡言,基本丧失语言沟通能力。而我的父亲毫不避讳的说,真的是一个比较自私的人,信奉的是及时享乐主义,工作上面的引导和开导就别指望了。
于是在 2020 年我结婚了,我老公情况也比较特殊,父亲去世了,母亲年龄也比较大,今年 60 岁了,无业,我和老公长跑 8 年,最后结婚,当然也就接受了我们两个人需要承担三个老年人养老的事实。
而且关键的是我们双方的家庭都不能为我们买房子支持一分钱甚至我们每个月还得给两边送生活费。
人最关键的就是不能对比,我为了买一个房子凑首付是七凑八借最后负债 20 万买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在这个过程当中,我和老公的双方父母真的是不能支持一分钱,不是他们不愿意,是真的没有。
我现在的状态是今年 32 岁,虽然和老公都看似有着体面的工作。但是每个月工资已到账,除去房贷,剩下的就想着攒钱赶紧把首付还了,(最悲催的是,我现在都还在还研究生阶段的助学贷款)…
现在最怕的事情就是任何一边的老年人生病,生大病的话,那就万劫不复,生小病的话那就穷半年或者是一年。
所以对于孩子一方面是不敢生,另外一方面是我从小到大我觉得太艰难了,我不想带他来,这个人世间受罪,也就是说我对于生孩子这件事没有半点渴望,我老公也一样。
人真的就是不能比较,和我横向的同事一对比,你真的明白如果家里能有一星半点的支持,你的日子真的会轻松的不止一点半点。我从不责怪我的父母或者是我老公的父母,没办法给我们提供首付,也不觉得每个月给双方付生活费有什么不对,但是我是真的想说,这样的日子真的太难了。
这种日子会让你一直处于一种惶恐当中,真的是不敢生病不敢失业,不敢放飞自我。双方的老人就像一个镣铐一样绑在你的身上,而你匍匐跪在地上爬行。
虽然我一直在抱怨,但是我明白自己的责任。也在想办法改变困局,增加自己的收入。毕竟一路走来,我觉得自己真的算尽力了,但是世界哪有那么容易一夜暴富的办法。
我或许也只是在那众多养老压力下匍匐前进渺小的一员吧。社会上为什么大家不愿意生二胎?为什么年轻人不愿意在背上房贷?为什么大家会降低欲望?或许这就是答案吧。
知乎用户 铁芒萁 发表
这个问题下回答的诸位
无论你是严肃的分析问题
还是幽默的玩梗
还是发泄情绪
也无论你是想要为解决问题出谋划策
还是希望问题继续恶化
还是仅仅等着看烟花
这一切的一切
他们
都。不。在。乎。
知乎用户 墨洛温 发表
政务处分法第 16 条规定,对同一违法行为不能重复作出政务处分和处分。有图有真相,湖北省监察委员会竟然违法支持和维持一个非法的第二次处分决定。
知乎用户 祝申辉 发表
35 就业太老,60 退休太早。
1000 万大学毕业生太多,1000 万的新生儿太少。
3 万的可支配收入算多,30 万的首付算少。
-— 借用某网友的吐槽
知乎用户 霍霍的小世界 发表
说 2035 就 2035
快一年也不行
老龄化也得听 d 话
知乎用户 蓝色的魔法师 发表
然后 35 被社会淘汰
知乎用户 哈哈呼呼 发表
知乎用户 芥子纳须弥 发表
卫健委已经服输了,
你统计局怎么说?
@国家统计局
知乎用户 qqq1qqq 发表
人在日本。
看这个消息真的是,五味杂陈。
我国面对比日本还要严峻的人口结构问题。
贫富差距极大 (0.6,这个水平的其他国家就在非洲,拉美呢)。
内需市场没有 (不讲劳动法哪儿来的内需)。
真的想看看,我共怎么破局。期待一下。
知乎用户 GodCat 发表
既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现在还嫌马儿生得少
知乎用户 乔乔 发表
只能说工业化 4.0 刻不容缓
未来大规模的机器制造已经成了定势
未来老龄化的趋势已经无法阻挡
若是吃 “人口红利” 上瘾的肉食者再不知道调整工业化的底层逻辑
未来必然将会被自己强迫制造出产业工人所吞噬
如今的五五分流不过是饮鸩止渴
放开生育也就是亡羊补牢
未来天下大势,浩浩汤汤
逆者亡顺者昌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你们是不是希望凭空出现一堆 20 岁年轻人,成为低待遇甚至无待遇的劳动力,然后等到他们 35 岁时再让他们凭空消失?
知乎用户 阿波菲斯 发表
知乎用户 人生旅客 发表
我爸像我这么大的时候,我已经上学前班了。
我现在还没结果呢。
急什么,挑战得靠后人的智慧了。
知乎用户 总是 发表
前些年计生办,后几年计老办是吧,经历比巴菲特都丰富
知乎用户 藏红花煮饭 发表
能不能提前到明年?
知乎用户 司马彘乎 发表
赡养压力在 00 后,但 00 后会乖乖履行义务吗?
知乎用户 柯南的脑电波 发表
生在这片土地 感觉毫无希望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现实是只要网上一搜招聘,要求 35 岁以下,985、211 毕业,有 xx 证优先,有大厂经验优先。如在 35 岁失业,请问,36 岁以后到 60 岁退休,这段时间可以做什么工作养活自己?扫地都要 35 岁以下,更不要说养家养老了。
知乎用户 Chrits 发表
拒交房产税的比例会变高
收税要趁早 越晚越难收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到 2023 年,计划生育将取得阶段性突破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出现这样的局面,不正好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嘛。
知乎用户 荒庭 发表
别急,好日子还在后头
知乎用户 别爱 发表
都说的很对,但都忽视了 2035 年这句话本身就代表离现在的 2022 年还有 13 年。
13 年啊!能做的事太多了,既然已经知道 13 年后会严重老龄化,而且这个过程不可逆,那你会不会选择在这最后的时间段梭哈一把呢?
这才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我的看法是梭哈一定会来的,现在说这个只是提前给国内某些 “反对者” 一个提醒,好子日不多了,要么最后搏一把,要么日本化。那当前看日本现在的局势还看不懂吗?日本化是没有前途的,日本在坚持经济不衰退方面熬了这多年,2022 年最终还是熬不下去了。所以中国看似两条路,但其实只有一条走得通……
知乎用户 光暗 发表
这一切都指向一代人(80,90)
知乎用户 老姚 发表
下一代的负担只会越重,因为周劼会越来越多
知乎用户 莫先生 发表
难道都是来看爽文的吗
知乎用户 蒙面触手怪 发表
上学的时候,人多,就业的时候,人多。
到了咱老了,结果:养老院人多!
这会使社会有较大的负担。
同时会有很多新的老年护理等产品,并达到一定的发达程度。
不过,别担心,50 年内,这样的问题会逐步解决。
知乎用户 秀如 发表
继续割裂,看日本,乡下没年轻人,甚至没人,银座新宿秋叶原年轻人扎堆歌舞升平。
劳动力少?消费少?那是全国。
一些城市可以实现局部年轻人社会。
知乎用户 远程办公的马涛 发表
可以在接下来的 13 年继续大力发展房地产,反正地没人种,全部用来建楼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放开道德观,开放安乐 S,老人自己轻松,国家轻松
知乎用户 星海 发表
这有啥挑战的
只要禁止 1985 年之后生的人出国(除极少数因公出国或 “因公” 出国)
那国内所有的问题和 “问题” 都能迎刃而解
(1985 年是根据知乎上最喜欢谣传的 35 岁失业 + 2020 年决定)
知乎用户 雅丽丧娜非法姨民 发表
关我屁事
知乎用户 欧阳皇皇 发表
原来 2035 年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意思是这个
知乎用户 在夕阳下 发表
没有挑战!
人人老龄相当于人人不老龄。
中国梦的实现进度稳中向好!!
知乎用户 Theseus 发表
肯定不是我们自己的问题
知乎用户 小白牛 发表
即便这样老爷们也不会给你汤喝
知乎用户 妈宝男 发表
差不多吧,2016 是出生率断崖的一年,算 2016 这一年出生的人口 18 岁开始工作,刚好 2034 年,劳动力数量断崖式下跌,与此同时,累积的老年人占比也会上升不小。
知乎用户 HTPC 发表
解决挑战还不简单?
灵活一点,规定 80 岁以上为老年人口,问题解决!
知乎用户 毕竟 wo 伦 发表
能预料到以后的困难场景,工业要没升级成功,后面更困难。
说不定以后就成俄罗斯那种鬼样了,说不定隔壁印度就崛起了,反正我不报太大希望。
知乎用户 用户名 发表
还搁着看爽文呢,不如好好想想收单身税,无子税的时候怎么办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这么多的老年人,然而目前社会养老体系的建设还有非常多需要提升的空间,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地区,这些群体可能才是老年人群体中的大多数。
未来十年若想要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完善的步伐,必然离不开对于这部分群体的资金和人力的投入,可是这笔钱该由谁来出?这部分劳动力该由谁来提供?
干活的人减少,需要躺着接受服务的人越来越多
那么干活的人一个人该干几份工才能维持社会按原样继续运转?
本就缺乏的劳动力又如何能保障养老服务过程中的供应链?
最后又有多少人能真正享受到养老服务?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老龄化根本不是问题,甚至老龄化还是一项好的指标,任何发展好的社会都会老龄化,生活环境、医疗条件的改善就会让人的寿命延长。
解决老龄化问题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延长退休年龄,这是发达国家基本都在做的,德国 2012 年就决定将退休年龄从 65 岁逐步调整到 67 岁,如果不接受就没办法拿满退休金。这个措施争议不大,毕竟寿命延长,工龄顺延顺理成章。
所以老龄化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搭配少子化。
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自然寿命延长是客观现象。但少子化并不是,少子化是主观的选择,这才是麻烦的关键。你不能决定你活多久,但你可以决定你生不生。
少子化不但会加速老龄化,而且在东亚儒家文化圈,年轻人本来就背负儒家伦理传统的重负,年轻人和老人之间的此消彼长会加剧世代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国家层面上的劳动力缺乏与养老保险压力其实本质上就是普通家庭里年轻人奉养老人的体现。
所以预期担心老龄化,还是优先处理少子化吧。
不过遗憾的是,目前除了放宽移民限制之外,还真的无解。
知乎用户 笛吟低语 发表
政府应该鼓励退休老年人创新创业,随着近期我国不断走向转型化进程以及社会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剧,退休老年人创新创业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是解决社会就业压力的有效办法。
退休老年人有着较为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创造力,且这个群体社会实践经验与能力丰富,与创业的成功要素相匹配,相比于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退休老年群体,基本上经历过改革开放,经历了社会体制的改变,他们在思想上比较与时俱进,同时在心态上又比较包容,能更从容的应对创业过程中的风险
退休老年群体的几大特征:能力、人脉、社会资源等都很成熟和丰富。和年轻创业团队相比,“资金” 已经不是太大问题。
应该大力发掘退休再创业老人的商业价值,就应该帮助开拓老人事业,不是关起门来,让大家在养老机构唱唱歌,跳跳舞,而是帮助这些有着专业技能和才华的退休老人一起再创业,帮他们走出去,发挥自己的价值。
只要身体允许,只要心态年轻,人生没有 “退休”,更无 “老年”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要那么多无用的人干啥,留下能给国家做贡献的就好了。有能力的人多生,做不出贡献的就不要生啦。多累啊这社会。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实在不行,把老龄人口定义的岁数往上提好就行了
知乎用户 困己 发表
评论区虽然一片绝望,但实际上还是乐观了
知乎用户 口都哇 DIO 哒 发表
算笔账:一辈子的收入开支是 600w,享受了的有多少?被拿走了多少?
有人总是计算有多少钱可以实现财富自由,却没有想过普通人一辈子能赚多少钱,花多少钱。
如果我们一眼望到老,其实很明显,我们一辈子的收入和大部分人一样是既定的。按照目前的工资水平计算,以年入 6w 计算一个成人的收入,生命周期按照 60 年计算(20-80 岁),那么大概一辈子的收入现值是 360w。如果很幸福,你的家庭另一半也上一辈子班,也能活到 80 岁,恭喜啦,你们一共的收入是 720w。
一辈子如果真的看到头了,也就没有什么梦想了。
我们假设社会中产的收入还要高些,也就是年入 10w,那么一个人的收入是 600w,两个人的收入是 1200w。如果一辈子你没有继承父母的资产,那么顶多消费这么多价值的商品。
我们换算以后就更清晰了。一套房子大概是 100w-200w,按照 150w 计算,每个月 1500 元的衣食住行开支,一年合计 2w 元,一辈子是 120w,一辈子经历两次大病,一次是中年,一次是老年,每次进医院大概是 20w,两次合计 40w,此外每年感冒发烧计提 1000 元,60 年大概是 6w 元,这些都是硬性开支,合计 316w。也就是无儿无女过最穷酸的日子,活到老,也需要三百多万。一旦你需要养儿养女,开支会更加多,比如一个孩子一年开支 2w(只吃饭上公立学校),25 年需要 50w,两个孩子穷养需要 50w,一个孩子加结婚费用,不买房的前提下,需要 70w 投资。如果很不幸,你的孩子没出息还要你买房付首付,那么你还得准备 50w 首付,否则他极有可能不认你了。合计投资需要 120w,也就是穷养一个孩子需要这么多钱。
这个大前提是你的父母不需要你花钱,此时合计开支在 436w。
**也就是你的人生余额为 360-436=-76w 元。**当然假设你还有老婆,你们两个的余额为 360*2-436=284w. 算起来还是娶老婆划算一点,**前提是你的老婆一个月只花 1500 元,包括吃饭、衣服、手机、化妆品,当然这个完全不可能。**按照常理来计算,女人的开支是男人的两到三倍,也就是除去基本生活费以外,每年的开支还有手机一部,化妆品衣服若干,以及部分休闲交友开支,大概是 2-3w,也就是 60 年合计 120w-180w。
你们两的收入余额为 284-180=104w。除以 60 年大概是 1.8w。
难道这个钱真的是被你们享受了吗?
当然不是,你也不可能没有朋友,也不可能没有父母,当然,这 100w 可能是你投资的损失,作为韭菜,从历史来看,几乎每个经济体都有泡沫和萧条,那么这 100w 就是你给泡沫经济贡献的产物,比如房子、P2P、创业等。当家庭收入折现合计为 1200w 的时候呢?
孩子就得上私立学校,两个家庭劳动力的开支就大了,私家车成为了多余的负担,一个孩子一年私立合计消费 8w 元,两个 16w,25 年开支大概是 400w,外加各 100w 的结婚资金,大概孩子消耗掉 600w,其余 600w 中,两个劳动力合计每年 6w 开支,360w 开支,加上汽车 60w 开支,一共合计 1020w,不附加医疗开支。
最终中产的剩余价值为 200w 左右,比无产多 100w 左右,这多余出来的剩余价值,也就是给社会泡沫贡献的价值,也就是中产存在的价值。
传统意义上一个家庭的劳动力是 1.5 个,生育率大概也是 1.5,目前全社会的生育率为 1.3,也就是所有的中产开始向无产靠近。
我们计算过资产阶级大概是 100w,无产阶级 130000w,中产大概是 9000w,中产是资本家收割的主要对象,无产迈向中产然后被收割回到中产,中产迈向资产被收割,轮为无产。
乔治 - 奥威尔在其作品《一九八四》中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社会被强烈的划分成几个部分,大家在残酷的生存环境下,像螺丝一样完成自己所属的那个环节,在社会机器面前,一切都显得苍白无力和冷酷。
低欲望社会充斥着一个时代,一个月花完就啥也没了,那么中国房奴的剩余价值是什么?
是利息!
我们把房奴的收入折现以后发现房奴的剩余价值 = 房子贷款的利息,最后被金融机构榨得一干二净。千万不要小看每年 5% 的利息,普通的人收入不具有增值属性,银行资本才具有这种属性,因此资本过剩供给的情况下,剩余价值其实就被资本提前贴现了。
只要房子存在,人活着,这种关系在签订契约的时候,就终生有效了。
满清社会富足吗?
从一些外国人的记录中我们可以看到,遍地都是饿的皮包骨头的农民,如果这种以剥削口粮为富足的社会值得歌颂,那就是对文明的玷污,我们如今看印度人、非洲人,不就是这样的吗?印度人口和我们规模差不多,但是口粮仅仅我们的一半,难不成我国老百姓吃多了?
当然不是,而是他们吃少了,朝鲜很少见大腹便便的人,大部分都是瘦瘦的,因为饿的不行,领袖过节才能吃上豆腐,平时油脂摄入更是少得可怜。
我们实现牛奶自由了吗?
很难说,严格意义上来说,很多地方喝牛奶还是奢侈品,**只有小孩子喝,成年人和老人摄入量有限。**但总体上比印度要强很多,毕竟他们吃不饱。为什么欧美大部分人很穷呢?
因为他们的收入和笔者计算的结构一样,剩余价值被大企业安排的井井有条,汽车、手机、旅游等,能有剩余价值存余的只有精打细算的中产。如果作为一个中产不精打细算,同样是一辈子花光吃光,什么也留不下。—- 算了算,我们大部分人其实花超了,只能后半辈子少花点了。
参考
- ^ 算笔账:一辈子的收入开支是 600w,享受了的有多少?被拿走了多少?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1MjE5MDAzNw==&mid=2247485611&idx=1&sn=13eca06d4c5be24590f930139642ce2c&chksm=fb84a191ccf328878a106220f5667b10731abd5341efa3421d03faf87d8fc6c975d7906d71fe&scene=21#wechat_redirect
知乎用户 房住不炒科技兴国 发表
比例还会越来越高,35 年这个时点,是不是过于乐观我持怀疑态度。
老年人的死亡数字其实比较稳定,然后每年新增的老年人人口其实呈加速增长的趋势,因为这是早年间人口红利时期新生人口的投影嘛。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新生人口的断崖式下跌导致自然出生率趋于 0,甚至是负数,也就是人口总数这个分母基本不变甚至开始变小。而同期老年人口不断上涨,这老龄化情况肯定会越来越严重,甚至有加速的趋势。
知乎用户 心倦 发表
想要生 要么过非洲的平均生活,要么阶级利益平等!不平等 是根源!
知乎用户 康忙 发表
笨死了,改一下老龄化的年龄标准不就降下来了
知乎用户 我只是个孩子 发表
利好医疗,所以今天医疗板块大跌⊙▽⊙
知乎用户 海粼 发表
别光说啊,你倒是把房价降下来啊,打压一下高价彩礼啊,解决一下教育内卷问题啊,强硬一点啊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有这么多老人,中国必将空前繁荣。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会影响我拿 3000 块的工资吗?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不急跟它耍耍.
知乎用户 Qing Freedom 发表
70 岁退休,大家拄拐上班。
知乎用户 漫长的快乐 发表
哪会有挑战?!
到时候房子多出来了,卖了就好了。
知乎用户 时代的名字是 发表
开放四胎
知乎用户 暴躁老弟 发表
反正老爷们又不敢,补贴养老基础设施和养老专业人员,或者补贴婴幼儿,让家庭有闲钱和闲暇精力能够分点给老人。敢吗。
只敢用嘴忽悠韭菜们奉献自己,但是现在的韭菜,特别是照顾老人的韭菜以前都是女韭菜干的,现在的女人没有过去贤惠了 能照顾自己父母都不错了,婆媳大战更加普遍,,而且一般好人没好报,。看这个新闻妻子伺候瘫痪婆婆 10 年,婆婆去后被丈夫离婚妻子崩溃痛哭:没良心 (baidu.com)。 用嘴忽悠的化,建议重点还是在男人身上为好,像这种 孝美行天下!“最美儿媳” 宋华:给婆婆洗脚捏脚尽孝心 (baidu.com),完全可以性别互换,举办男人照顾老人的比赛。以前各种宣传攻势,女的都越来越不贤惠没有按照既定方证走,老爷们还不如转换重心忽悠男韭菜。反正现在制造业萎靡消费下行。
知乎用户 刘林 发表
是不是开始打预防针,温水煮青蛙,等到 80、90 后退休的时候没有退休金,讲究自力更生?
知乎用户 亦如歌 发表
看了很多回答啊,我觉得有一个潜在问题,似乎被大家忽略了。我抛出来,大家讨论讨论。
老龄化社会,中老年人的思维固化,将是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
不展开说,怕被喷。大家和谐讨论吧。
知乎用户 EthanHQian 发表
1、固定资产更加重要,健康的身体更加重要,什么时候都是主要靠自己
2、只要人口在趋势上是逐渐减少,在人口的整体问题上就还是利好
3、重老龄化不是世界末日,只是很多人会换一个活法,甚至只是换一种认知。就像上个世纪 60 年代很多人还在爆生,70 年代开始逐渐只能生一个
4、好奇的人,可以问问家里上个世纪 30-40 年代生的长辈,当时为啥会生了那么多孩子
5、很多人其实都不具备洞悉人口问题的能力,但其中更聪明的那一部分,选择不庸人自扰,而是努力挣钱保养身体
知乎用户 醉酒看狗 发表
昨天天府之国幼儿园保教费,去年的 400-500,今年的听说到了 1000 多(道听途说具体我也没核实)。这涨幅,嗯,加上杂七杂八的别活了。去年我这个区幼儿园有项每月几百的补贴也砍了一大半 (这项在问政上问过就是砍了)。所以别他喵鬼扯老龄化了,该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国仍年富力强。
知乎用户 进口 dog 发表
还是人受到的教育太多了,像那些贫穷落后的地区和国家,就没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取消义务教育,这样就解决了工厂用工问题,人口老年化问题,就业压力问题,一箭三雕。培养这么多眼高手低的学生有什么用,不愿意吃苦,不愿意生娃,也没这么多岗位给他们。注意进厂时机
知乎用户 适者生存 发表
感觉我发现了一个秘密。
为什么农村养老金是 105 起步,因为我们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
比如许多地方不超过 2000 的最低工资,就可以雇佣清洁工、门卫……
虽然工作不太累,每天工作时间不算太长,6、7 个小时,但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每天 50-60 就打发了。
假如农民养老金提高的到 1000,衣食无忧,许多农民肯定不会干清洁工工作,这时候社会上的工资可能要开到 3000。
现在老年人 2.6 亿,一大半农村户籍,每个月拿 105 起步,这点养老金根本养不活自己。
你必须劳动,才能赚点吃的穿的。
整个社会享受到比较廉价的劳动力,国家财政省了一大笔钱。
人是最宝贵的资源,如果俄罗斯的人口再多个 5000 万,达到两亿,就不会陷入现在的困境之中吧。
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
希望我们不要遇到这样的困难,几十年后缺年轻人。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尽快启动新基建 - 人口基建。
禁止 3 个月以上婴儿堕胎。富人和中产可以自己养,穷人养不起可以赠与国家养。
鼓励穷人使劲生,反正国家养。每年一万亿建设社会化抚养机构。
孩子采用低成本养育模式,保证安全和营养,智能 Ai 陪伴,不补习不买房不内卷。软件统一教育,突出培养奉献精神,可能培养出来的比一般家长培养的更优秀。医疗走保险。
这样最大的教育,医疗,买房成本都没有了。
从赠送给国家起,和父母签订断绝关系合同。孩子和银行签订贷款协议,抚育费工作后从工资里面扣。
就这样,国家仅仅投入一点建设抚养机构的钱。就可以创造出一条人口产业。
而人口是消费之母,能迅速稳定生育率,稳定经济下滑预期。
知乎用户 和珅 发表
不会的,现在招聘 35 岁嫌弃太老,有些地方玩超过 30 岁都不要,要严格执行计划生育现在 1000 万大学生太多了,新生儿跌破千万是个好苗头有利降低竞争,我表现少生甚至不生减轻国家负担毕竟国家会帮我们养老!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90 后 00 后可能不大会面临 35 岁危机了,毕竟到时候 35 岁还是年轻人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修改 “童工” 以及 “老年人” 的定义
知乎用户 喵一三 发表
这种壮举,在现实中只有两种行为可以媲美。
.
第一个是:2000 年前,韩国青瓦台派出杰出的水利专家,帮秦国拆水渠。
当时秦国关中平原干旱,全凭郑国渠的灌溉,才能沃野千里。
结果秦始皇在韩国水利专家的诚恳建议下,花了整整 10 年拆除了郑国渠,节省了水资源,终于成功一统天下。
.
第二个是:西方的太阳之王葛温,嫌弃整个【罗德兰大陆】灵魂力量强大、可供燃烧的耗材太多,一点都不环保。
于是他把一个个薪王纷纷杀死,让整个【火之时代】提前熄灭。
知乎用户 雨雪雨雪 发表
1. 对外宣传,严峻性
2. 准备延迟退休
知乎用户 悟能 发表
2035 年我刚好老了,所以我们 80 后被坑了一辈子,老了又变成社会的挑战啦?80 后独生子女最多一代,买房最难得一代,养育孩子,二胎的主力军,养老最重的一代,完了自己老了又变成累赘了……
知乎用户 随心 发表
先说结论,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了新的强有力引擎。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人们对老龄化产生了过多的负面看法。但我们在正视问题的同时,不应该过于夸大人口老龄化的危害。事实上,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
事实上,老龄群体通过日常生活与社会参与行动,不断创造着健康生产力、消费生产力、家庭功能生产力及劳动生产力,是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伴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龄人口的生产力也在不断提升,我国正在赢来第二次人口红利!
我国老龄群体在长期历史文化积淀下,通过与现代生活方式相融合形成了较为鲜明的特点:
首先,中国老年人注重健康保养。这一点在城镇老年人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健康与保健的观念以及相应的生活方式正在借助制度设计、大众传媒、社会舆论、老年产品等渗入老年人的生活。老龄群体注重健康,一方面能够有效地提升个人身体素质,为创造新的生产力打下生理基础; 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健康水平的提高来有效减少医疗费用支出,从而为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到生产服务领域创造物质条件。
其次,中国老年人保持着较为旺盛的消费力。消费能力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及公共服务制度的不断完善而动态提升,有利于创造出结构升级、更有活力的消费市场。
再次,中国老龄群体注重家庭代际关系。这是与西方发达国家老年人显著不同之处,西方的人口老龄化现象产生于工业社会后期,解决人口老龄化及代际抚育照顾问题很少利用到家庭功能,主要通过划分政府与市场的职责,用相关法律制度和社会服务来达到目标。但中国老年人家庭归属感更强,也更愿意承担家庭责任,比如通过为子女承担家务、隔代抚育等活动来支持家庭内的年轻一代从事社会领域的工作,对提高年轻人劳动效率以及社会整体生产力具有良好的正向效应。
最后,中国老龄群体的工作欲望更强。中国老龄群体人力资本积累时间较长,有着较好的知识技能储备和较雄厚的工作经验,为其直接参与社会生产提供了智力支持。中国城镇许多 “退而不休” 的老年人不仅在现实中践行了 “积极老龄化” 的理念,而且也在客观上推进了第二次人口红利的开启,正在形成对社会生产力的直接支持力量。
……
本回答主要内容节选于《理论与改革》2021 年第 5 期,作者边恕
知乎用户 春隰 发表
在保险及养老领域,我认为主要有这么三个方面与大家的生活密切相关:能不能很好地养老、就业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对我们及下一代是危还是机、以及保险公司将迎来更严俊的财务压力。
这是一个非常吸引眼球并且获得绝大多数人关注的问题,作为一个保险财经领域的资深从业人员,我想尝试从上述三方面,简要地讲讲对养老及保险行业可能带来的挑战吧。
一、养老危机
按题主的数据,我们要先整体上分析一下我们在 2035 年,也就是不远的 13 年后将面临什么形势:
1、**超多老人:**你走在大家上,每 3.5 人中就有 1 位老人。咋一看没什么,但你分析一下人口的年龄结构,你会发现,这 3.5 人,合理的结构应该是 1 位老人,1 位青壮劳力,1 位小朋友,这时,剩下的 0.5 位究竟是老?还是青?还是幼?已经不重要了吧?这个时候你应该深刻地感受到一个事情,如果你,大概率还是这个青壮劳力,从抚养比的角度上讲,这些人都是靠你养着的,你说你压力大不大?你说国家压力大不大?严重地不平衡啊!!!
2、**人活着钱可能没了:**从国家卫计委刚公布的我国人口预期寿命来看,我们的预期寿命已经突破 79 岁,达到了 81 岁。大家要知道,在国际上,有个普遍的规律,对于正常的发展的社会来说,人均寿命每 3 年增长 1 岁,而我国自改革开放后,人均寿命的发展也基本符合甚至比这个要高。所以,大家可以以此推算,我们面临的养老压力不仅有上面结构上的问题,还有养老时长上的资源储备消耗问题,简单讲就是:人老不死了,但钱可能很快没了。
3、**需求和准备严重不对称:**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知道不管是国家社会的,还是我们个体的,在养老储备方面虽不能说一片空白,但如果用 “刚在一张白纸上描了个框架” 来形容其实也不过份。与旁边的日本相比,人家虽然迷失了 30 年,但却是富了之后才老的。而我们是典型的未富先老。
二、就业形势
在经济就业方面,大家这些年感受比较明显的是,在互联网经济(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经济的冲击下,实体经济举步维艰,特别是线下商店和小作坊这些可以安置中低端就业劳动大军的行业正在面临巨大的转型挑战。而如果叠加老龄浪潮的影响,这个危机可能会更严峻。从这个角度讲,我们就可以理解国家为什么严格限制互联网巨头,对社区团购等新型业态做出了巨大的限制。
但矛盾不是想当然就可以解决的,压制不是办法,落后生产力的生产模式总要让渡给代表社会发展方向新生产力要素。所以,国家早前推出的新基建,其实也是在探寻这方面的解决方案,引导市场资源(老人其实也是新经济形态重要的消费大军及潜在的劳动力资源)走向更高端的业态。
只是,在这个形势下,我们(特别是 80 后也差不多是老人了)是否在资源储备或能力认知上,能顺利对接上新老龄经济结构下的新就业需求(不要忘了国家已经多次放风延迟退休)。
三、保险公司赔付高峰的挑战
讲完养老和就业这对孪生兄弟,那接下来要讲的就是服务于他们的保险行业了。
一保险行业不再吸引大量就业人口,
这点大家可以从这两年保险行业的发展态势上可以感受得到,从监管的数据上看,目前保险代理人已经从高锋的 900 多万(市场有说法,虚挂人力上讲实际有近 1200 万)降到了不足 300 万。这是就业人口减少的一方面,另一方面,随着庞大的代理人大军的收缩,服务于他们的内勤以及周边产业(如行销辅助、培训等)等也必然有更大的需求下滑。这就是服务行业的特点。
从这个角度上讲,他其实也加剧了上面讲的就业形势的严峻性。
二是考验保险公司财务稳健性的赔付潮的到来,
我国保险行业实打实地讲,是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友邦 92 年引进代理人制度后发展起来的,一般来说,一家保险公司从成立到迎接第一次赔付高锋是 20-30 年。原理不复杂,购买保险的主力军一般是 30 岁左右这个人群,再过 30 年,他们退休了,一是要领养老金,二是年龄大了,健康方面问题要陡然增多,健康保障方面的大额赔付也跟着巨幅提升。
而当老龄化加剧时,这些赔付高峰将呈现叠加效应。在老龄化背景下,新单购买量会相对下降,存量保单赔付率会相对提升,这一降一升,无疑将给保险公司的现金流带来严峻冲击,可以相见的是,相对坚持长期主义,前期以及现在在产品上没太激进的公司,相对安全一些。而前期以及现在在产品定价上相对激进,特别是之前监管严厉叫停的那种(负债驱动型)的产品定价策略将给这些保险公司带来严重的资金压力。
所以,如果从上面这个角度上讲,还真的要再提醒一下:保险不是比较拼现在谁的收益高,谁的费率低。保险是做中长期家庭财务规划的,更要看背后的保险公司经营的稳健性。
知乎用户 早茶午咖 发表
反正我只知道新冠这三年把医保池已经要整没了
知乎用户 luix 发表
降低退休工资就行了。
知乎用户 群众 发表
老年人多了,年轻人少了,这说明社会在进步,因为医疗、卫生、教育、环境等条件都提高了,所以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年轻人也更大程度上摆脱了封建伦理的束缚有了更自由的生活方式选择权(比如可以不结婚,结了婚不要孩子……)
这对于构建开放包容的文明社会是有助力作用的。
至于某些极少数的人之所以害怕老龄化,不外乎三方面的原因:
1、怕养老、医疗费用过高,国家负担不起
2、怕年轻人太少,劳动力不足
3、对于前两个问题束手无策,给不出好的解决方案
在我看来,人口的增长与减少是一种人类群体意识进行自我调整的自然规律——资源充足人口增长,资源匮乏人口下降,就像呼吸一样正常,就像新浪推旧浪一样自然。
只要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地制定并执行用于指导人们依照规律做事、生活的政策,就可以化解各种问题,让百姓工作高效、生活幸福。
如果非要跟自然规律对着干,人口要下降了我就不让你下降,还要想法让你增加…… 虽然我们短时间可以起到一定的 “调节” 作用,但是自然规律的反作用力只会不断积累,终有一天会更猛烈地爆发出来,带来更严重的问题。
所以,我觉得挑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寻找规律去迎接挑战,而是要想尽办法否定、逃避和消灭挑战。
知乎用户 静待新世界 发表
低龄老人
知乎用户 生炒糯米飯 发表
中国人民不畏惧一切挑战,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35 岁中年危机先解决一下吧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发表
抖个机灵献上一策
现在适婚适育年轻人交的养老保险退回,让他们对没有后代的后果产生恐惧,让他们唯一的养老方法只能是生孩子,有了孩子以后就被套牢了,房地产那一套就能继续玩下去 生育率还能保持着,以改兼振,两难自解。
知乎用户 满盘皆输 发表
我国已经出现出生率逐年降低,总人口增速减缓、劳动力占比下降、老龄化占比上升几种情况。
老生常谈的问题了,房价,医疗,子女抚养成本,现在疫情期间得再加个就业压力。
这些就没了吗?
还有。
从很多新闻上我们也可以了解,女性就业年龄歧视,怀孕就遭公司辞退;还有家暴。
还有。
离婚冷静期到底是谁想出来,并且还能实行?!
冲动离婚毕竟是少数。能到离婚的程度,一定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是否可以考虑实行结婚冷静期?
这些因素让年轻人不得不向现实低头。
现在已经不是 “养儿防老” 的时代了。我们周围的人现在普通都有个意识,给自己买一些保险,或者多存点钱,等生病住院尽量不麻烦孩子。
如何国家再不出台一些相应的措施,这些问题只会越来越加剧。
知乎用户 梦小禅 发表
到了 2035 年,不会每天还要下楼做核酸吧?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很多人都把收入和房价等跟生育率联系起来,当然分配和房价是很严重和重要的社会问题,但是很多发达国家同样生育率低下就从某方面说明收入和房价对生育率不起决定性因素。
像我们上个世纪大搞计划生育的时候,还有印度,都很穷,但是拼命生,这是为什么?因为多生是会短期的降低生活质量,但长期看是为整个家庭乃至家族添加了一个劳动人口。以前我国是小农经济,人可以说是最主要的生活资料,多一个劳动人口就会多一个致富的机会。并且在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当时,多一些孩子就是自己老的时候多了一分的保障。
而如今多生在短期和长期并不能带来收益,几乎都是负的,当然这是理性的说,感性上还是很多人有生育的情感需要。从小的教育到结婚生子,整个前半段的人生中国的传统文化下是要包圆的。更别说,如果生了一个孩子,双方长辈没有帮衬的前提的,等于父母其中一个一定会失去工作,少了相当大的一部分收入来源。
所以很多人不生,说白了未来是负收益,并且当下会还会降低自己的生活品质,就算生也会考虑再三,更别提多生了,这是说的比较难听和理性的。如果想生,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跟品质,大多数人都能生。以前穷的时候,一家人住大通铺天天啃地瓜一样生一大群。
所以我觉得国家要做的不是什么杂七杂八鼓励生育得政策,而是要建立一套社会抚养体系。甚至从幼儿开始,建立托养制度,那种全年 24 小时的抚养体系。别管上班多早,下班多晚都能把孩子接送,假期也能随时把孩子接回来。这首先解决了是夫妻生育之后不至于立刻丧失个人生活,损失收入来源,缓解了生娃带来的生活品质的降低。我相信大部分人会愿意出钱去托养,国家公办的托养场所再补贴一部分,生育率肯定会有所缓解。
但是可以预见的是会耗费巨大的财政支出,但是我觉得长期对于国家的收益是正的,也是我等屁民能想到的解决办法。
知乎用户 Maybe 发表
在座的各位都要做好自己养老的准备。
知乎用户 海盗派 发表
关我吊事,反正我不结婚不要孩子,把养孩子的钱省下来,少说几十万。
等老了把房子押给银行,借个几百万,怎么也花不完。
死了就让银行把房子收回去。以房养老嘛。
管你生育率高生育率低,跟我都没关系。爱咋咋滴。
知乎用户 撸猫逗狗真君 发表
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取得巨大成功,点赞
知乎用户 嘘嘘差 发表
我曾记得有一句话在我国特别流行,上到企业老总,下到部位主管,但凡跟管理挂点边的都喜欢挂在嘴边:「你不干多的是人干!」
OK 兄弟们,来看我看我,我宣布个事儿:「我不干多的是人干嗷!」
知乎用户 将行远 发表
借用网友的一段话:干活的时候嫌人少,吃饭的时候嫌人多。
仔细想想,我国的人口和经济发展问题其实真就是上述的这个特征,经济高速发展非常依赖劳动力红利的释放。人口结构相对年轻,干活的人多,且多是低需氧的,每个人干的活多,花的钱少,几十年的积累又很大部分拿去给后代缴土地税了,以此来支撑宏观资源的配置。典型的干活的时候嫌人少,嫌劳动者不愿意加班,鼓吹996甚至007,讲奉献却又忽略公共福利的返还。
随着人口结构失衡和上移,出现了上宽下窄,人口虽然还是可以很长时间维持在14亿左右,然而,干活的人变少了,反过来人体机能逐渐老化,出现更多的疾病是可以预料的。再加上过去太过于讲究低需氧,多数的劳动者是没有原始积累的,老后怎么办,靠着每月不到100块的养老金?杯水车薪啊,或者说谁来维持这部分公共支出,出钱总是很难的,有原始积累的多又可以获得更高的养老退休金,而没有原始积累的劳动者获得很少的养老金,一旦停止工作可能就会出问题。这就对应了第二个问题,吃饭的时候又嫌人多。
我国的发展离不开老一辈的低需氧劳动者,不能因为没有交养老金就否认了其对经济体的贡献,发展阶段的公共福利保障政策缺失并不是劳动者的错,但客观问题也不是感性能解决的,关键还是谁来承担这部分重度老龄化的资金缺口。
1)延长劳动时间,最近也开始放风日本老后再就业的规模了,大概是一个方向,老年人再就业,自己养自己,如果读者在农民,会发现,不用宣扬,老人就在养自己,直至实在躺下干不动了。
2)年轻人交更多,人口结构就是那样,还有人说现在的人口减少到未来20年才能看到,15年搞了一个涨价去库存,既透支了生育率,又透支了老一辈的劳动积累来交税,2035年刚好是20年,冥冥之中就是这么巧,现在的因未来的果。未来可没有那么多年轻人来缴纳社保养老,逼太狠直接就是低欲望社会,非暴力不合作,年轻人不玩了,谁都不好过。
3)科技进步带来生产效率的大幅度上升,很多科幻电影所描述的那种,重复劳动交给机器,劳动者要学习的是如何开发和应用这些设备。毕竟还有十几年,万一有重大突破呢?
4)政府负债维持公共福利的日本模式,日本既是深度老龄化的国家,又是全球平均寿命最高的经济体,同样身处东亚。很多人总是看不上日本模式,但发展红利返还这块,东亚里面日本做的并不差,宏达叙事总是离不开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几十年的工业化和发展红利,养活4亿老人原则上不是问题,就看宏观上怎么配置资源了。
人口在工业化下不是问题,不能干活的时候嫌人少,吃饭的时候嫌人多,发展红利应该拿出来一部分返还多数参与建设的劳动者的老后生活。
知乎用户 发表
人口红利不行了,你可以把地方上闲置的高分子技术转租出去,譬如说,还可以把内部的光刻机,粒子对撞机,高端芯片拿出去出口。也可以把地方闲置的航母和星际飞船租给社会作为载人和运输使用。我想这些都是提高财政的方式,也是对低收入地区获得收入的一种补充吧
知乎用户 发表
建议灵活调整老年人年龄标准。
我认为国际上对于国家进入老龄化的标准,并不符合国情。
根据1956年联合国《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确定的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时,则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
198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世界大会,确定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严重老龄化。
可以看到,联合国制定标准的时间是1956年,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的要求,不能做到与时俱进。
可以修改为有特色的新的年龄划分标准:
1、40~59称之为青年人。
2、60~74岁称之为中年人。
3、75~89岁称之为资深中年人。
4、90~99岁称之为高龄中年人。
5、100岁以上称之为退休中年人。
相信老龄化问题一定会迎刃而解。
知乎用户 发表
难道我们现在指望的是,劳动力很多,年轻人随便找,一点福利不用给,只要是个工作,一个月给3000块钱,一万个大学生抢破头?
不会吧???
知乎用户 发表
无非是老生常谈的未富先老难题,告诉我们中国梦实现的最后机遇期只剩下13年。
如果13年内未能实现现代化,接下来就很难了。起码从城镇化和就业结构角度看,中国还有发展潜力,只是到了债务经济的还债期有点难受。
养老问题无非是一个社会的财富分配问题,中国现在是52%的人口养14亿人,劳动人口越来越少的前提下还要维持不劳者的分配消费,同时要积累资本去发展难度不会小。
从积累资本的角度来说就要降低消费成本,老人不生产价值,养老产业的发展就是坐吃山空消耗社会资本。所以从国家角度看是希望家庭养老进行内部消化,而家庭劳动成本是客观负担。
这就与产业升级挂钩,真正的问题还是要靠发展解决。现在的信息革命还是停留在第一次工业革命轻工业发展阶段,高度依赖劳动密集型产业。只有进入信息技术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工业发展阶段,变成高度依赖资本的资本密集型产业。这样人力被大量排斥,从养老角度看消费成本就能得到空前降低。
衍生出的问题是分配难题,老人可以靠意识形态强制吃全社会的租,劳动力可不行。三大产业间通过互换劳动成果维持生产进行,服务业积累了大量就业,一方面使劳动力价格被推高,另一方面使服务业作为商品的终端流通领域分割了大部分利润。
新的信息革命无异是在消灭商业资本,压缩了流通领域的流程,使消费者可以直接对接到生产者。这就搞成了自己消灭自己的游戏,技术越发展越失业,越失业越没消费,最后一起玩完。
所以发展和分配是一体的难题,既然讲发展就不能不看分配。提这个还是要回到债务经济怎么解决的问题上,它依然是消费型的剪刀差游戏。
短期内不指望技术革命,要不就对外转嫁帝国主义路线,要不就对内消灭债主社会主义路线。两个都很难做到,就只能延续老路子,就是这次的保交楼模式。
借新债还旧债向下转嫁,全民积累全民负责,少数私有化获利。目前看城乡二元结构也不剩多少了,农村还有最后一口。在短期内技术革命无望前提下,还是有一定余力继续搞的。
知乎用户 发表
说明计生委那帮人已经彻底认输了,实际情况肯定会提前几年甚至十年开始,现在公布是因为瞒不住了!
知乎用户 发表
看到这样的问题,就想到努力,你说努力我就想笑。
已退休和近十年将要退休的公务员和各种企事业单位的老人,不要逼逼叨年轻时候付出了多少,做了多少贡献,交了多少社保,才拿到大几千甚至上万的退休金,广大农民老百姓交公粮,城市建设付出的不比你们少,你们可曾给过他们交社保的机会?人口红利,到头来,他们出了人,你们享受了红利,养老金都不如你们零头。跟努力有个毛关系。
挑战?挑战什么?
领着退休金,享受着免费医疗各种福利的黄四郎们有什么挑战,要多老实有多老实,绝对听话。
挑战在哪?底层人民……国家要么多花钱安抚,要么多花钱维稳。
现在依旧如此,发相同的薪资,企业员工为什么交的税却比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多?哦,原来绩效奖金不缴税,只算基本工资那部分,我去年买了个表。
各种社保缴纳基数,又为什么做不到统一缴纳12%?是我不想缴吗?补充公积金大多数企业都没听说过。双休节假日为什么做不到统一?不是有劳动法吗?你法我笑真的够讽刺。
我爱这个国家,但是如此大型双标,让我不禁思考,这个国家也同样爱我吗?
不想结婚,结婚也坚决不生。
——————————————————————
重病需用猛药医。
废除退休金,统一养老金制度,改变靠国家养老的观念,这些啃国族比好吃懒做的啃老族更可怕;
废除公积金制度。公积金的差距,几十块到上万不等,差距真的太大。
做不到全民医疗,那就七十以上全民医疗,一视同仁。
知乎用户 发表
没有任何挑战,只有赢!
知乎用户 发表
意味着全面保守化、信心丧失。
意味着资产价格崩塌、社会支出骤增。
意味着就业环境恶化、彻底进入恶性循环。
我一直在讲一个事:
在人口问题上,不要把国家抽象理解成一个整体,要把国家理解成一个人。
国家是人,人口结构就是年龄。
人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决策逻辑是不同的。
1
国家年轻的时候,穷一点不可怕。
20多的小伙子,有手有脚,只要肯干,钱是能赚来的,不过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底子好一点,做程序,做金融,美国霸权收割世界。
底子不好一点,做代工,做黑工,世界工厂输出产品。
真就家里连这点底子都没有的,那就跑人家赚钱就好。
想办法搞一张机票,真不行船票也够用,跑到其它国家,然后再想扎根下来了。
别觉得这个事魔幻
很多小国的外汇都是靠这些输出劳动换来的,微观上个体也是这么把钱给搞来的。
举个我留学时的例子
印度老哥是咋做的?
开学第一天,先来学校报道,然后转身就去打工了,人家跟你明说了:
我就是要靠打黑工赚学费留下来。
洗盘子、端盘子甚至就是掏粪端尿也可以做。
这是国家20来岁的样子,没啥负担,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只要给钱,啥都做。
甚至牺牲点身体,熬熬夜也不是不行。
很多新兴国家,不讲环保,不讲社保。
年轻的时候,没人在意环保,也没人在乎社保。
给钱就行。
2
就算国家到中年,也没大多事。
看生理,30多岁才是一个人真正发力的时间点。
这个时候,国家不像20多岁那样一穷二白,多少有了些积蓄。
有了积蓄,就可以做点投资。
没知识,开个饭店,做个厂子,做点体力活,虽然钱还是赚的不多,但好歹自己有个厂子,比以前纯粹出卖劳动力强多了。
有知识,做高科技领域,做飞机,做芯片,做程序员,做光刻机,什么赚钱去赚什么的钱,甚至这个时候咱还能向外太空探索一下。
是,探索外太空不赚钱,但这不重要。
这个时候,大家有钱,能赚,敢造。
我们想搞新能源,能搞。
贾跃亭骗补,不太好,不要紧,国家是有钱的,骗了也就骗了,我们可以继续补贴,可以继续豪横。
谁年轻时候没被骗过?
谁年轻时候没跌过跟头?
谁年轻时候没失败个几次?
但这不重要,我们年轻,我们就有底子,我们以后还能赚回来,所以我们没把他当回事。
年轻,就是资本。
这个资本,就是拉满的试错成本,拉满的预期管理。
而且银行,也敢借钱。
因为你年轻,你还有未来,所以银行敢借给你三十年。
而且就算你想打架,也不是不行。
30岁的小伙子,气血正旺,打架起来谁怕谁。
一巴掌过去,湾湾不是问题。
这是国家中年的样子。
3
但一旦国家老了,这个逻辑就彻底变了。
为什么?
因为你已经不敢再动了。
你老了,你干不动了,60的身体和30岁的身体没法比。
而且就算你愿意干,企业不会让你干。
为什么?
企业怕你死,30岁的员工,企业只发工资,企业压力不大。
但一旦遇到了50岁的员工,企业就不想招了,只要一个猝死,企业就可能会因此破产。
老龄化社会就不要提什么投资了。
你扪心自问,你都60岁了,你还会去投资创业吗?
不会了,你会把钱存银行,等着养老。
于是就成了恶性循环。
老龄社会,就算有工作需求,也不会用老年人。
工作机会崩了。
于是消费跟着就会垮。
但老人不行。
不敢消费,也消费不动了。
身体不仅是革命的本钱,还是消费的本钱,没了身体,还消个什么费?
20多岁的女孩,要买这个买哪个,要化妆要口红,但你看50多岁的老太还会干这个吗?
低成本低欲望活着就行,钱留着给医院,我要活着。
一个老人这样想不打紧,但怕的是所有老人都这样想。
隔壁日本,老龄化达到30%,1/3的人都是老人,靠储蓄能活这么久吗?
不能。
消费崩了。
怎么办?
卖资产。
要有个孩子还好,老年人兴许还想着把资产留给孩子,稳一稳,但要是没有后代,你说老年人会怎么办?
我都快死了,还要这么多资产干嘛,能卖的都卖了,我走了。
于是资产价格崩了。
房地产崩了,股市也崩了。
而且再一个:
老人是不会贷款的。
他自己不会贷,银行也不会批。
道理很简单,我今年都一百了,你银行说借给我30年贷款我不敢借?
你给多少我就敢借多少,来吧。
最后信贷也崩了。
国家还敢借钱,但个人不会了。
4
这就是老龄化社会的样子。
去过日本的朋友都清楚,你出去打个出租车是见不到年轻人的。
都是老人在做这个,路边的便利店,也是老人。
东京还好点,再往其他地方去,名古屋、大阪这些,年轻人稀稀疏疏的。
可能很多人看到这儿会疑惑:
就算是日本,老龄化之后也没多惨啊。
是啊。
日本富啊,当年的日本,一亿多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产业结构也是有的,日系车,索尼大法都是有的。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
日本有我们,在中国崛起的时候,日本可以出口产品到我国,可以利用我国的劳动力,可以在我国获取投资收益来反馈国内,但我们有哪些吗?
我们是没有的。
对我们来讲,老龄化已经不可逆转。
我们现在能做的实际就是再拼一波,赶在老龄化社会彻底到来之前去升级产业结构,然后变富,最后再拿着这些钱来养老。
或者是等待美国那边出问题,我们吃美国的增量给自己再续一波。
这就是老龄化的意义所在。
周五公号会有广告,后天会继续给大家写如何应对老龄化社会。
知乎用户 发表
9月20日),国家卫健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当下及未来人口老龄化的情况与趋势。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老龄化呈现出数量多、速度快、差异大、任务重的形势和特点。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和比重、老年抚养比和社会抚养比将相继达到峰值。
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规模将达峰值
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司司长王海东介绍,我国老龄化呈现出数量多、速度快、差异大、任务重的形势和特点。
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快。截至2021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占总人口的18.9%;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亿以上,占总人口的14.2%。据测算,预计十四五时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比将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同时,人口老龄化区域差异大。从城乡来看,城镇地区老年人数量比农村多,但农村地区老龄化程度比城镇地区更高。按照2020年数据,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辖区人口比重超过20%的省份共有10个,主要集中在东北、川渝等地区。
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重。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和比重、老年抚养比和社会抚养比将相继达到峰值。随着老年人口持续增加,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给公共服务供给、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应对任务很重。
我国10.3亿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王海东表示,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十八大以来,我国老龄工作取得显著进展和成效。截至2021年底,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0.3亿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6亿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全民医保基本实现。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达49个,参保人员达1.45亿。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
我国医养结合的标准规范体系初步建立,服务供给显著增加。截至2021年底,全国医养签约数是2017年的6.6倍;两证齐全医养结合机构数较2017年增加76.7%。医养结合已纳入全国质量工作考核省级政府质量工作考核要点。
下一步将深化医养资源共建共享。合理布局康复医院、护理院、安宁疗护机构等接续性医疗机构,健全医养合作机制。鼓励农村地区通过毗邻建设、签约合作、两院一体等多种方式实现医养结合。加大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供给,支持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为失能、高龄等老年人提供居家医疗服务,这是老年人迫切需要的。落实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同时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质量,落实医养结合标准规范,开展医养结合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实施好医养结合示范项目,让老年人获得优质、高效、便捷的医养结合服务。
全国超三成养老床位在社区
王海东透露,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全国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总数达36万个,床位812.6万张。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老年健康促进行动,不断提高老年人健康管理和服务水平。深入推进医养结合,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两证齐全医养结合机构6492个,机构床位总数175万张,医养签约近7.9万对。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永新表示,在加强养老方面,我国推动养老服务市场全面放开,相继出台土地供给、税费优惠、财政补贴等优惠扶持政策。连续实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敬老院改造提升等专项行动和试点。2012年-2021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359亿元支持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到目前为止,社区养老服务基本覆盖城市社区和半数以上农村社区。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达36万个,床位812.6万张,床位数是2012年底的近2倍。
近年来,民政部积极推动养老服务发展的重心向居家社区倾斜,指导推动各地在区县层面建设连锁化运营、标准化管理的示范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全国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32万个,床位308万张,分别占到全国养老服务机构设施数和床位数的88.9%、38%。
十三五时期,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投入50亿元支持203个地区开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2021年、2022年,投入22亿元支持84个地区开展居家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在这些试点和提升行动中,推动各地探索形成家庭养老床位,助餐、助浴、助洁、助医、助行、助急六助服务,探访关爱,互助养老等满足老年人多元养老需求的服务模式。
我国约有1000万老人患阿尔茨海默病
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需要照看及康复护理,对家庭来说是巨大的责任。王海东介绍,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期痴呆最主要的类型,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约有1500万痴呆患者,其中1000万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阿尔茨海默病对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健康中国行动老年健康促进行动将65岁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增速下降设为结果性指标之一。
近年来,国家卫健委组织15个省份开展老年人失能(失智)预防与干预试点工作。在全国1672个城乡社区启动实施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为58万名老年人提供心理与认知状况评估,开展分类干预和转诊服务。指导开展黄手环公益行动,预防老人走失。
国家卫生健康委在部署2022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时明确,各地要结合实际开展老年人认知功能初筛服务,对初筛结果异常的老年人,指导其到上级医疗卫生机构复查。
此外,我国职业教育在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中,将失智老年人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纳入试点。目前,已经有4万多人考取此证书。
人口危机,少子老龄化危机,已经悄然降临到还不太富裕的中国
这是一个比经济危机,科技被卡脖子,疫情爆发更大的危机,如果处理不好,说他会动摇国本,也不为过
因为,发展经济要依靠人,发展科技要靠人才,发展军事,也得靠人…….人是1,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等所有的一切,是0,如果没有前面的1,后面加再多的0都没有意义
现在,我国中长期的人口问题,已经非常严峻。以前都是我们这些民间自媒体体在关注这些问题,官方对这个问题还有点遮遮掩掩,现在,官方终于也亲口承认人口问题的严重性了,可见,人口危机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中共国家卫健委党组近日在《求是》发表文章指出:新时代我国人口发展面临着深刻而复杂的形势变化,人口负增长下少子老龄化将成为常态:
一是随着长期累积的人口负增长势能进一步释放,总人口增速明显放缓,十四五期间将进入负增长阶段。
二是生育水平持续走低,近年来总和生育率降到1.3以下,低生育率成为影响我国人口均衡发展最主要风险。
三是老龄化程度加深**,预计2035年前后进入人口重度老龄化阶段(60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30%)。**
四是家庭小型化,2020年平均家庭户规模降至2.62人,较2010年减少了0.48人,养老和抚幼功能弱化。
五是区域不平衡,一些生态脆弱、资源匮乏地区人口与发展矛盾仍然比较突出。
其实说白了就一句话:很多年轻人不结婚,不生娃,甚至不谈恋爱,导致新生人口逐年下降,新生婴儿越来越少,年轻人越来越少,老年人越来越多
最后的结果是少子化,老龄化,当少子老龄化达到一个临界值的时候,整个社会的总人口就开始逐年减少
中国将进入老龄化社会,中国很可能未富先老
每年新生婴儿数量下降多厉害,我们来看看数据
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实行,当年出生人口攀升至1786万,创2000年以来峰值,但之后连年大降,最新的数据是:2017年出生人口下滑至1725万;2018年再下降至1523万;2019年下降为1465万;2020年下降至1200万;
也就是说,国家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除了部分受压制的需求短暂释放后,生育率马上一路走低
2022年年初,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一组数据,数据显示2021年的新生儿人口数量为1062万,相较于2020年,减少了138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52‰
每年新生人口从2016年1786万降到2021年1000万多点,仅仅用了5年时间,多么触目惊心的严峻趋势
2022年新生婴儿,按照目前一些省份披露的数据,很有可能跌破1000万,到时,中国的总人口数很可能就进入负增长阶段
一旦总人口进入负增长区间,按照国际上的惯例,其趋势将不可逆转
少子老龄化的危害:
1、加大财政压力。
年轻人少,老年人多。意味着领养老金的人越来越多,交养老金的年轻人越来越少
进的少,出的多
本来已经紧张的财政,将更加雪上加霜
地方财政有多困难,看两个例子
辽宁葫芦岛市卫健委日前在答复政协委员提案时坦言,全市财政收入受到较大冲击,形势紧张,既要确保按时还债、又要确保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发放,维持正常运转都非常困难,对公立医院补偿机制难以落实。答复还透露,受疫情影响,防护物资费用大幅增加、医疗收入减少,公立医院债务水平急剧上升。
据澎湃新闻视频报道,7月19日辽宁丹东振安区医院部分职工反映,已经连续五个月没有发工资,医院还欠了二十多年的养老保险,还有取暖费没有报,公积金从来没有缴纳过。
从2000年到现在,工资里该扣扣,医院里没给我们缴,该名职工表示原因是医院效益不好。
到时,养老金的压力,医疗保险的压力再堆到政府头上,更是雪上加霜
2、影响经济发展
少子老龄化,被照顾的人多,年轻人不够用。一对夫妻,上面有四个老人要赡养,下面有小孩需要抚育。
到时老人没人照顾,小孩没人抚育,年轻人压力太大没法正常干活,年轻人没法正常劳动,必然导致经济陷入停滞。
经济陷入停滞,收入必然下降,收入下降,消费降低,经济会进一步陷入低迷。年轻人压力太大,生活都困难了,只能保生存了,其他的谈恋爱、结婚、生育就先放一边吧,先活着最重要。这样就导致生育率进一步下降。
陷入了恶性循环
3、影响科技创新、军事发展、文化自信、制度建设……
前面我们说过,不管是发展经济,还是发展经济和科技,都离不开人。而年轻人是最有活力的一群人,年轻人变少了,那科技创新,军事发展肯定要落后,总不能靠一群70、80岁的老人吧。总不能指望80岁的爷爷奶奶辈去扛枪保家卫国吧
日本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由于少子老龄化,人口下降,不仅仅经济上失去了20年、30年,科技上也被我们国家迎头赶上,家电、汽车、新能源等不停被中国超越
现在,中国也陷入少子老龄化的困境,按照目前趋势,后果可能比日本还要严重,毕竟人家人均收入比我们富得多,就是吃老本,也能扛一两代人。反观我们国家,有几家普通老百姓有那么多存粮
解决之道
坦白讲,人口少子老龄化趋势一旦形成,很难改变,解决起来非常困难
还是以日本为例,从2008年开始,日本人口数量就开始持续减少,如今已经持续了12年,而且每年减少的数量一年比一年厉害,看不到丝毫好转的迹象
不管政府如何补贴,给假期,给钱,给各种补助,年轻人就是躺平,就是不生
在日本,新婚夫妇可获得最高60万日元补贴,男性陪产育儿假30.4周为全球之最,而0-3岁儿童每人每月可享1.5万日元补贴……
然而,12年了,日本人口减少的趋势,仍然一年比一年恶化
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官方终于出来表态,直面承认我国的人口问题
其实,在我看来,真要解决人口少子老龄化问题,也不是不能解决,关键是看政府下多大决心,利益集团肯不肯让利而已
年轻人不结婚、不生娃,甚至不谈恋爱,就两个原因,一个是不愿生的问题,一个是生不起的问题
不愿生,毕竟是少数,如果有条件,你告诉我年轻人不想XXOO,不想你侬我侬,不想花前月下,不想大长腿,不想爽爆天…..我是不信的,刻在人性里几千几万年的基因,你告诉我那么容易就改变了,糊弄鬼吧
那剩下最大的原因,就是生不起的问题,就是压在年轻人身上的那几座大山,就是结婚生育的成本,就是高房价的成本,上学的成本,还有就是收入就业的问题
但是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得让利益集团切切实实出血,就得在现有的利益格局下重新配
希望国家能早日拿出一个比较切实有效的办法,因为,越往后拖,情况越严重,代价越大。
当今国与国之间,最大的竞争是什么?
是经济、是文化、是科技、是制度、是军事,是全方位的竞争
但说到底,还是人的竞争
都说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更难,但这件事,已经到了非办不可的地步了,否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就只剩梦想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又上班摸鱼看爽文是吧?
知乎用户 发表
其实这个问题,看日本就知道了,老龄化最大的后果,就是整个社会环境走向保守。
由于年轻人少,老人们对未来没有预期,只想着提款自保,不敢投资,不敢消费,不敢创新,不敢试错。
胆小苟安带来的结果,则是错过一切可能改变命运的机会和风口,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在沼泽中慢慢下沉。
在绝望中等死,究竟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明知再不行动就是坐以待毙,为什么不赌一把?
因为机会和挑战并存,风口也意味着风险,必须做好鸡飞蛋打的准备,可老龄化社会永远是求稳第一。
日本要不是接连错过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两个黄金风口,经济何至于一无起色?
但经济越没起色,年轻人越对未来没信心,陷入低欲望社会,消费起不来百业萧条,生育率越没希望,成了恶性循环。
孙正义为什么被日本年轻人喷?
因为日本人认为,他投资阿里,阿里崛起后带来的工作、消费、技术升级和相关产业链都留在中国,软银吃到了分红,可日本什么也没得到。
对孙正义的责难,主要集中在“软银那么有钱,你为什么不重点投资本土企业?”
孙正义能怎么说?
难道告诉年轻人,现在日本没希望了,没有年轻人了,我是企业家,不是慈善家,投资日本企业,拿不到未来?
所以他不能开口辩解,老老实实挨骂就完了。
中国未来的老龄化社会,和日本会有不同吗?
不知道,这也不是我们普通人能操心的。
作为普通人,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家人,不去违法犯罪,不增加政府的维稳成本,就是对老龄化社会最大的贡献了。
剩下的,就交给历史吧!
—————————————————————
闲聊公众号:特例的猫
微信页面搜索框,直接搜“特例的猫”即可
知乎用户 发表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对“老龄化”这个词脱敏。该说的我都说过了,也不想再复读早就复读过几十次的数据,就提一些非数据的东西吧。
首先,部委方面提老龄化的次数越多,意味着延迟退休越来越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深度老龄化是每个现代国家都要面对的真正的未有之大变局,我们熟视无睹的普遍五十多岁退休还能领较高额退休金只是历史的偶然。延迟退休是必然要实施的,与个体情感上是不是愿意接受没有任何关系。当然,家里有老人领钱的年轻人交钱时心里可能还平衡一些,家里没有老人领钱或者领得少的,就好好赚钱管住手脚存养老本吧。这就又转到下一点:
老龄化加深,自然利率会继续下行。不要看见宣称回报高的“金融创新”就急着去交钱,极容易上当受骗失去本金。不止用利诱,处于恐惧状态的人更容易上当受骗。那些炒作将来有大通胀、存银行会快速贬值的,往往是想先让读者恐惧起来,吸引他们去买自家的理财产品。更何况很多所谓的“稳健型”理财产品,其实都是地方债包装成的,谈到地方债大家众口一词说还不上了,那么它包装出来的理财你怎么就敢买?
再者,不要听了老龄化就去买纯养老地产。在自理以外,就是再好的硬件设施,没有配套的劳动力也无法达到养老目的。对养老而言,便利的服务和近距离的医疗比所谓山清水秀重要得多。比起城市里现成的配套,纯养老地产往往搞自己独立的配套,这究竟是不是靠谱、将来有没有足够的劳动力让这些独立的配套运转起来?即使是城市里的配套,将来当地收上来的房产税是不是足够把它们维护得像现在这么好都是个问题。
由于计生宣传的惯性,常见的一种观点是“人少了,就业就容易了”或者“大量老人退休,给年轻人空出大量岗位”,其实这是错误的。
即使主流媒体再怎么宣传老年红利,我们要明白老年人能产生的需求相对少,或者说从他们身上赚钱的机会更少。所以随着老龄化加深,社会总需求的增长也会逐渐减弱甚至达峰,那么对应的岗位也不会像以前那么多了。
此时还有老年人与年轻人竞争上岗的问题。根本用不着到80后退休时养老金的实际替代率就下降很多了,没有在年轻时提前做好准备的老人就需要再打一份工维持生活。那么在那些劳动强度不高、可替代性强的岗位上老年人比年轻人的优势就大得多,很容易出现韩国那样大量老年人在打工、年轻人因找不到理想工作形成非意愿失业的情况。为什么找不到理想工作?因为他们心目中对标的是老龄化程度没那么高时的资本密集型行业开出的薪资,除非再出现新的科技飞跃,这是难以复现的。
韩国的年轻人如何应对这一情况?除了积极调整个人心态,现在韩国19-49岁的成年人中有三成选择与父母同住,这其中又有不少人处于无业状态。虽然收入依然没有达到理想水平,但与父母同住能够显著降低生活成本。
总的来说,对个人应对重度乃至极度老龄化的建议就是多努力、多思考、少负债、少折腾。我们当然都希望更宏观的层面能够做出一些动作,比如在收入分配方面能够做得更好,但也要认识到老龄化程度越来越深的社会也越来越倾向于稳定和保持现有秩序,难以出现较大的调整。
当然,目前的发展程度已经足够让普通人在将来有相对于现在老年人平均水平的更体面更合理的老年生活,不必过度焦虑、过于激动。但是,“相较现在更体面更合理的老年生活”与“七十岁还在为生存而工作”并不矛盾,若不想让现在“干到七八十岁”的戏谑在未来的自己身上成为现实,那就要尽早做好准备,从多想一想开始。
知乎用户 发表
普通人少关注宏大叙事,多关心关心自己是否能吃饱饭,睡觉有没有窝。
你以为那些人真在乎老龄化?他们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他们表面高喊主义伟光正,背后全是利益压榨剥削。
顶多就是想牛马少了,财富增长曲线是不是要放缓了。
我觉得首要解决的是:缩小贫富差距,不患寡而患不均。争取把一次分配做好,另外让先富起来的人真正带动后富,而不是把门关上,搞阶级固化和两极分化。
小民爱国爱党更爱人民,早日实现共同富裕!
知乎用户 发表
从养老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中国迅速进入老年化社会无疑会为社会的养老体系带来严重的挑战。
截止2021年底,65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占总人口1/7,2035年这个比例会达到1/4,而预计到2050年,这一占比将超过1/3。
即30年以后(80、90后进入退休年龄的时点),3个人里面就有一个是超过65岁。
目前社会养老保险的机制是:你年轻时交上去的钱转移支付给了当前的老人,等你老了由那时的年轻人来支付你的养老费用。 问题是现在工作的年轻人和老年人的比例可能是2:1,以后变成1:1甚至更低时,这种机制还能继续运行吗?
此外,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以前人均寿命是70岁,而以后可能变为75甚至80岁,这些都使得过去的养老机制在将来未必适用,社保资金的缺口会越来越大。可以预见我们这一代人的养老已经不能完全依靠基本养老保险了。
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的现状,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的退休金是无法满足正常生活的,所以很多退休后的老年人依旧在从事体力劳动。
中国目前的养老体系有三个支柱:第一支柱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企业年金,第三支柱个人投资储蓄。企业年金的覆盖率目前还非常低。参考国外的经验,个人储蓄投资所占的比例将会大幅提高。
美国有一个著名的401k计划,这个401k计划是美国为鼓励国民增加养老储蓄于1978年推出的,最大的特点在于税收优惠,对于存入养老账户内的收入延迟缴税,免征投资收益所得税。此计划推出后,养老金资产规模迅速增加,给股市带来了万亿美元级别的增量资金,成为美国股市长期走牛的有力推手。
得出的结论就是,年轻人从现在开始就得为养老进行储蓄了。
2022年6月24日,证监会研究起草了《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意见的核心内容是每年个人养老金缴纳1.2万,参加人有税收优惠,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劳动者均可参加,国家都在开始喊你买基金去养老了。可以说中国版的401k计划呼之欲出。
长期储蓄和短期储蓄还是有明显区别的,短期不需要太考虑收益率,而长期不同的年化收益率会带来天地之别。
长期理财追求适当的收益率是非常有必要的,假如一个人从30岁开始为养老做投资,投资周期为30年,每年年初投1万元,在不同收益率下60岁退休时攒的养老资金总额如下:
上表展现了「复利」的威力,以30年的时间维度每年定投1万元,购买货币基金和优秀股票基金之间是10倍的差距。事实上当前货币基金的收益已经跌破2%了,而利率持续下行是大势所趋,所以要想在退休后的生活更加宽裕一些,需要同时做到投资年限足够长以及收益率要达到一定水平。
根据上表,如果收益率真能达到年化15%,每年存2.5万,30年后则可积累到千万资产。
在全世界经济增速下台阶的背景下,固定收益的利率会长期走低,余额宝的年化收益已经进入1打头的年代了,那些高固定收益的产品对应的是房地产上行周期,而如今暴雷的概率还在变大。买银行理财、买房、买高固定收益的信托或者非标类的产品在当前环境下,都不是很好的选择。对于老百姓来说,长期的钱除了通过基金配置优质公司的股权,没有太多其他选择了。
尽管这两年市场行情不太好,但拉长时间来看,股票类资产还是所有资产里面收益最高的,过去十几年A股指数没怎么涨,偏股混合公募基金指数过去十年的年化收益率也有10%,如果选择优质的基金经理,则长期有望达到满足养老需求的理财收益目标。
巴菲特说过:“人生就像滚雪球,关键是要找到足够湿的雪和足够长的坡,这样你的雪球会越滚越大。你会遇到很多坎坷,但只要坚定信念,最终的回报是你不敢想象的”。
以为养老做准备去理财的角度来看,我们的时间足够长(足够长的坡),关键要找一个长期收益率较高的资产。国内外的经验都告诉我们,优质的权益类资产就属于长期收益率最高的,个人投资者可以通过选择优质的基金来布局。
国家都说了要去刚兑,我们也要摒弃过去那种守着固定收益不放的思路,挑选市场上最优质的的基金,承受适当波动的同时追求更高更长远的收益。我相信,即使进入老年化社会,我们依然能够用未雨绸缪的投资为自己的晚年提供可靠的保障!
小tip:在大家都最不愿意买的时候去购买高波动的股票型基金能有效提高长期收益。
知乎用户 发表
在9月20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消息之前,中国发展基金会发布的《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早有预测,
2025年“十四五”规划完成时,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将超过2.1亿,占总人口数的约15%。
报告提出,“十四五” 将成为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最重要的“窗口期”,
并建议分步实施退休年龄调整方案,为全面实施60岁以上退休做好准备。
在未来十几年的中国,人口严重老龄化是无可避免的大环境。
人口老龄化除了可能会带来生产力不足等影响外,最直接的是会对国家的养老机制带来巨大的压力。
随着我国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缴纳社保养老金的年轻人将越来越少,而需要领取养老金的老年人口越来越多。
2017年,国务院印发《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决定统一划转企业国有股权的10%充实社保基金,以弥补养老保险基金缺口。
但这一举措对于弥补养老金缺口这一问题所起到的作用还是微乎其微。
养老金缺口增大,可能会导致养老金替代率持续走低。
养老金替代率,是指退休时的养老金收入与退休前工资收入之间的比率,
反映了我们的养老金能在多大程度上,让我们退休后也能维持现在的生活水平。
从2008年到2016年,我国基本养老金替代率始终在47%左右,低于国际警戒线55%的水平。
根据世界劳工组织发布的《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基本养老金替代率低于55%,退休者的生活水平将严重下降。
47%的基本养老金替代率,意味着退休后的养老金收入还不到在职时工资收入的一半,一退休就成为低收入群体。
总体来看,在人口老龄化、经济发展趋缓的背景下,社保养老金面临着很大压力,
在这种大环境下, 如何科学高效地应对老龄化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
有一位网友曾计算过,如果从 30 岁开始储备养老金,退休时至少要攒够:500w
500 万梦咱不敢做,但 97 万的现实,我是看得一清二楚。
一、“存款花完怎么办,我可能会自杀”
纪录片《团块世代:悄然迫近的老年破产》主人公青山政司在面对镜头时,轻描淡写地说出了这句话。
话语间带有戏谑,眼神里却透露着绝望。
如此生活 68 年,直到大厦崩塌。
这里先跟大家解释下什么是“团块世代”。
1947 年到 1949 年,日本出现二战后第一次婴儿潮,诞生了约 1000 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0%,这一代人被叫做团块世代。
这群人是上世纪 60 年代日本经济腾飞的主力军,也被认为是富足的一代。
LPRW">但进入晚年之后,很大一部分反而陷入经济困难。
青山政司的原话,是这么说的:
明明我年轻的时候经济发达、公司优秀、收入丰厚,为什么晚年沦落到这个地步?
六年前,妻子去世,他独自照顾 91 岁的老母亲。
由于老人腿脚不便,再加上患有老年痴呆,几乎失去了自理能力,衣穿住行都要青山事无巨细地照顾。
幸运的是,年轻时候青山攒下了一笔可观的存款:2000 万日元。
换算成人民币约摸着 97 万元(以最新汇率为准)。
母亲没有退休金,青山政司每个月的退休金是 8 万日元( 3888 元人民币)。
除日常开销、护理费外,还有药品和保险,每个月要花 15 万日元。
也就是说,一个月超支 7 万日元,一年下来是 80 万日元( 38886 元人民币)。
短短五年时间,已经用掉 400 万积蓄。
青山政司说,剩下的最多够花:十几年。
很模糊的时间轴,他祈祷自己和母亲可以没病没痛度过余生。
生活上是能省则省,每天两人的伙食费用控制在 500 日元( 24 元人民币),家里有个冰箱,但大部分时间是闲置状态,一盒几百元的小菜也要分两三顿吃完。
以日本的物价,肉是奢侈品,不是吃不起,是不敢吃。
谁能想到,日本曾经引以为傲的“长寿”标签,在这里竟成了一代人最大的噩梦。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采访结束末尾,记者问他,如果这些存款花完了该怎么办?
青山政司说道:我可能会自杀。
二、光靠社保养老金,够体面养老吗?
可能大家会觉得这个日本的个例。
我去找了日本的相关官方数据:
目前日本6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3627万人,老龄化率已经达到 29.1%。
日本现在有25.1%的65岁以上老人还在工作。如果只限于65-69岁的老人,其比例则高达50.3%,有史以来第一次突破50%大关。
掐着这么一算,2035年重度老龄化情况也就和现在的日本老龄化差不多。
刚好正是我们这群80、90后四五十岁,刚好处在上有老下有小的赚钱时期!
嗯……为啥我有种想逃离这个世界的感觉!
你以为这就够残酷了!
不不不,中国发展基金会发布的《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显示,2050年,中国老龄化将达到峰值,中国65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27.9%。
没错,刚好是我们这群打工仔退休的时候,老龄化到达巅峰,老人占了总人口近1/3,你敢想象吗!
比起老龄化,我更担心辛辛苦苦熬到退休,发现我还要努力看门打更,来赚自己的养老钱!
应了那句老话“活到老,干到老!”
有人可能会觉得是杞人忧天。
中国的养老金连续涨了18年,这个节奏下去,意味着退休后能领到更多钱。
但具体每月能领多少?我帮大家算了一下。
以深圳的高大爷为例:
假设高大爷从25岁开始缴养老金,每月一直按上一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缴满35年。
到60岁退休时,假设退休前一年的社平工资是1万元/月。
那高大爷退休后,每月可以领取5658元养老金。
乍一看,好像不少的样子?
咱们简单做个对比。
高大爷退休前1年的工资是1万,退休后领5658元,相当于退休前工资打了 5折 。
别说打5折了,就算不打折,每个月的工资都不够花,退休后大爷的生活质量肯定得降低。
而且,这是在非常理想的情况下,高大爷才能领到的养老金。
✅首先,工资不能“拖后腿”,不能低于社会平均工资;
✅退休前,社保不能断缴(换句话,不能轻易裸辞)
✅公司以实际工资为缴费基数(有些公司为了节省成本,缴纳基数是社会最低工资标准)。
几十年下来,要一直满足以上3个条件的,没几个打工人能做到。
所以,在物价飞涨的面前,未来这笔钱只能解决基础的养老生活。
外出旅游、休闲度假,还是不要想了,只能靠其他收入来源。
另外,未来社保养老金的压力可真不小。
我国养老金支付实行的是“现收现付制”。
简单粗暴地说,就是收现在年轻人的钱,给老年人发钱。
难怪不少网友猜测,等到退休那天,可能还真有一大批老人,因为“维持生计”而不敢退休。
就像那群70岁,仍然不敢退休的日本老人一样。
所以说,养老,我们不能单纯地依赖国家。
养老金保证基本的生活水平还可以,但是按照现在人们的消费水平,想要过上更有品质的晚年生活,
我们还需要尽早行动起来,为养老早做准备。
目前来看,商业保险中的养老年金,是保障我们晚年生活质量不错的好选择。
三、想要体面养老,我们能做什么?
聊到这,不难发现,想要过上舒舒服服的养老生活,最最重要的就是:提前准备好养老钱,最好能稳稳赚收益。
最常见的攒钱方法就是存银行,或者短期理财。
虽然收益一般,但风险低,相对灵活,5 年、10 年内要用到的钱(例如日常开支、应急资金),可以放在这里。
但如果要实现长期目标,例如 2、30 年后的退休生活,用以上工具,可能会有利率下行的风险。
比如现在存 3 年定期,到期后再存,收益有可能会降低。
这个咱们看看最近多家国有大行自9月15日起再度调整个人存款利率就知道了。
未来看情况,存款利率可能还会继续下调。
其实,从国内历史来看,不管是存款,还是保单,利率大趋势都是向下的。
如果想要高收益的朋友,对于擅长投资理财的朋友,像股票、基金这类型的工具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风险较高。
很多时候,我们不炒股或许也能战胜 90% 炒股的人。
那对于大部分普通人,该如何应对老龄化,提前准备好养老钱呢?
主要有以下三点:
1、赚到足够多的钱,退休之后衣食无忧
虽然文章开头,网友给的衣食无忧标准是 500 万。
但对大多数年轻人来说,每天被“ 996 ”、“内卷”等工作压力裹挟着,肩上还扛着“上有老下有小”的重担, 攒够 500 万谈何容易?
至于多少钱才叫“足够”?
每个人的标准都不一样,还真得看自己的消费习惯如何。
最好的办法,稳住工作的同时,强迫自己养成储蓄的习惯,降低消费欲望,避免被消费主义洗脑。
2、活的有价值,做一个可以被“利用”的人
别觉得这是一句“假大空”的话。
人毕竟不可能靠贩卖劳动力或通过机械性的工作过一辈子。
看看纪录片里的老人,退休之后晚年凄凉,还要跟年轻人同台竞争最基础的活儿,怎么拼得过,拿什么拼。
有一个词叫:向人脉借力。
读着拗口,其实很好理解。
年轻气盛的时候,做人做事可能会受限于眼界、人脉以及思路打不开,很难发挥个人价值;
但活过半百,也该轮到自己发光散热,努力让自己变得有价值,成为一个可以被朋友“利用”的人。
3、通过资产配置,实现长久的“钱生钱”
坦白说,投资理财的手段很多,但能长期保持稳定收益的却很少。
拿去炒股,常常是“一顿操作猛如虎,亏钱亏到埋进土”;
放进银行,这段时间的存款利率,大家有目共睹。
毕竟,用作未来养老的钱,不建议冒风险。
如果想要一种工具,能兼顾安全和稳定收益,养老年金险和增额终身寿险,能有一席之地。
想实现养老升级,让晚年生活有保障,我们可以发挥社保和商业保险的作用,两条腿并行实施。
我给大家做两套方案,一下子就明白了。
举个例子,张三今年 30 岁,当地平均工资 7000 元,30 岁开始交社保,连续缴费 15 年,选择 60 岁退休,来看看张三老了能领多少养老金。
**方案一:**一条腿走路,只买社保,按 300% 最高档缴纳,每月缴费 4620 元;
**方案二:**两条腿并行,买社保,按 100% 缴纳,每月 1540 元;余下的 3080 元,拿来买养老年金险。
商业养老年金选的是目前大热的养多多 2 号,我们来看看一条腿走路和两条腿走路的差距有多大:
方案一,如果完全是社保养老金,60 岁退休后,每月能领 5650 元;
方案二,社保养老金能领 4600 元/月,商业养老金还能再领 6242 元/月,一共领取 10842 元/月。
相比只交社保的方案一,每年多领取 62304 元。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而且,这笔钱是源源不断的,活多久就能领多久。
想进一步了解养多多2号,或其他养老年金险,我之前有写过测评文章,可以移步看这篇:
专心保:商业养老保险是赚还是坑?养老年金怎么买最划算?(附2022高收益养老年金险榜单)
当然,如果你想知道怎么挑选到更好的、适合自己的养老产品,
或者想定制适合自己和家人的养老方案,也可以随时来找我 @专心保
写在最后
人渐老去是个不可逆转的过程,也是我们不得不面临的现实。
如果想要真正做到安享晚年,提前做好一份适合自己的养老规划必不可少,
多一份未雨绸缪,就少一份步履维艰。
如果这篇内容对你有所帮助,不妨顺手点个“赞”
关注 @专心保,让你随时掌握市场最新保险解读,欢迎将本文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知乎用户 发表
之前还担忧中国人生孩子太多,突然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向,说形势刻不容缓,重度老龄化转瞬即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剩下10来年窗口期了!
那些搞政策理论研究的人们都是吃白食的吗?早干嘛去了?
早人家也在研究,但人家是这么说的,我们要积极看待老龄化。汉语博大精深,在积极这事上就能看出来。
以前提积极,主要是说从正面看,也就是说事物是两面性的,老龄化虽然带来一些问题,但也是好事啊,说明社会进步了,说明更加文明了,既然是好事,为啥要着急呢?由此,上上下下一个口径,积极看待嘛。
可积极这词还一个意思,就是要主动,要提前,火车要撞过来了,你不得主动避开?
可就是这么荒谬,在以前的提法中,2021年以前,“积极看待”主要指的是正面看待,这下子可好,既然是好事,那还着什么急啊。2021年之后,“积极”才更多的变成要赶紧介入的意思。
这里面到底是什么原因,有没有猫腻,就不得而知了
所以,才有一夜之间告诉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剩下十年机会窗口。
知乎用户 发表
-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最直接也是最大影响就是经济活力问题,比如消费方面老龄人肯定远逊于年轻人,创造力方面老龄人也不如年轻人。
- 人口老龄化对我们个人来说,最重要就是做好两件事:其一是工作和投资(PS: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投资),其二是养老。
今天,卫健委在回答记者关于人口老龄化问题时候透露了几个重要数据,一举将人口问题推上了热搜:
- 截至2021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占总人口的18.9%;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亿以上,占总人口的14.2%。
- 据测算,预计“十四五”时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比将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PS:21到35年,14年间增加2亿60岁以上人口,这是一个巨大的增量市场,一方面代表了压力之大,另一方面也代表了产业发展的机遇。4亿老龄人,每人每年生活费1万就是4万亿。)
- 二是人口老龄化区域差异大。从城乡来看,城镇地区老年人数量比农村多,但农村地区老龄化程度比城镇地区更高(PS:历史文章《【深度长文】我国人口所面临的挑战与非对称机遇!》有详细数据,此文建议必读)。按照2020年数据,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辖区人口比重超过20%的省份共有10个,主要集中在东北、川渝等地区(PS:在分析成都房地产前景我阐述过四川老龄化问题,非成都地区优质年轻人被吸收到顶了,四川急需加速非成都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重。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和比重、老年抚养比和社会抚养比将相继达到峰值。(PS:我此前也是估算2050年左右是我国老龄化最高峰,和卫健委一致,65岁划分则是2055年**)**随着老年人口持续增加,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给公共服务供给、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应对任务很重。 (PS:一方面国家会加大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可能有一波非常大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潮;另一方面就是养老问题的妥善解决了,或者说缓解。)
这些数据,在我过去人口相关的文章中也重复过N多遍,随着出生人口下滑和人口老龄化越来越显著,人口已经成了所有人重点关注的话题,每次人口新闻爆出,都可以上热搜。
在2019年的文章《如何看待2019年出生人口预估约1100万?》,我曾说:未来几十年人口老龄化以及人口负增长将长期占据中国热点新闻前列,国家大小会议及文件也将频繁出现“老龄化”“养老”“促进生育”等词汇。
很显然,现在已经是这样的了,而且未来还将持续下去。
对于人口老龄化这个事实,关注我的朋友想必是理解得透透的了,因为我真的重复太多次了,比如:单纯人口分析,房地产角度分析人口影响,投资角度分析人口影响,甚至国际关系中我也会把人口作为重要参数加以分析。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最直接也是最大影响就是经济活力问题,比如消费方面老龄人肯定远逊于年轻人,创造力方面老龄人也不如年轻人。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劳动力倒不是最大影响,因为自动化、智能化已经很先进了,通过采用机器人和智能技术可以解放很多劳动力。虽然我国人口老龄化,但是基于我国庞大人口基数,劳动力还是很富裕的,现在的失业率数据也可以为证。
认为老龄化导致劳动力不足是很多人的误解,还有说要引进非洲人,那就更是离谱了,我国需要高消费能力的年轻人而不是一穷二白的年轻人,所以怎么可能大规模引进劳动力?我国自己的年轻人都缺乏工作呢!(其他国家有钱家庭年轻人我认为引进一点也是可以的)我国依然是世界上移民最严格的国家,有些政策变化一点要先搞明白,别一惊一乍被带节奏了,我国不可能大规模引入劳动力,把心放肚子里。
人口老龄化对我们个人来说,最重要就是做好两件事:其一是工作和投资(PS: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投资),其二是养老。
【先说一句】大家一定要多关心自己的父母长辈,多问问有没有人向他们推销保健品和养老项目,以防父母长辈被骗财。现在很多诈骗团体盯上了老龄人对疾病恐惧和养老恐惧,千方百计通过保健品、养老项目等骗取钱财。
对于第一个问题,老龄化无疑会系统性改变一些产业的根基,比如工作方面,选择人口老龄化相关的会比婴儿相关的好很多,因为一个是庞大的增量市场,另一个则是缩量市场,比如奶粉/纸尿裤方面,我们可以顺其自然推导出成年奶粉和纸尿裤是一个不错的市场,我还真看过相关研报,我国成年纸尿裤渗透远低于欧美日韩,有相当发展空间。
投资亦如是,人口老龄化下,医药医疗大健康产业这是肉眼可见需求,大家千万不要低估了人类对生的渴望,就像不能低估女性对美的渴望一样。不要拿个例说事儿,要是经济允许,谁不希望多活一秒呢!?日本这个先行人口老龄化国家就是很好的案例,资产泡沫破灭后,日本医药医疗板块是走势top的板块。
对于第二个问题,我也谈论过多次,比如文章《年均2000万人退休,最大“退休潮”来临!》。
2021年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曾说:
如果继续执行现行养老保险体系,到2023年,全国范围内职工养老保险即出现资金缺口,到2029年,累积结余将消耗殆尽,到2050年,职工养老金累计缺口占当年GDP的比例将达到91%。
另外,到2050年,中国全社会总养老金支出(包括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占GDP的比例将达到11.85%,这一水平与当前欧洲一些高福利国家的水平大致相当
我国现行养老体系包括三支柱,第一支柱包括由政府主导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此外,全国社保基金(国家已经多次让央企给社保基金注资,截至2020年底累计有1.21万亿)作为补充来源,用于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支出的补充、调剂;第二支柱是由单位主导的职业养老金,包括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是由个人主导的个人养老金(刚起步)。
但是我国目前主要依赖第一支柱,截至2020年,第一、二、三支柱占比分别为69.7%、29.8%、0.5%。
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虽然数额尚可,但是覆盖的人群很窄。据人社部披露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全国共11.8万个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参加人数2875万人,占第一支柱参与人数比重仅2.8%。
目前,第三支柱规模较小、基本可忽略不计。当前第三支柱主要为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为了应对已经到来的养老金危机,发展第三支柱势在必行。
2022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我国养老第三支柱顶层制度正式确定。目前我国个养老金制度刚起步,很多还不完善,比如额度每年限制12000,个税减免等(以后很可能有投资收益税收减免,投资交易费率更低等优惠政策)。
【温故知新·旧文】为什么生育率很重要?
这一点可以参见去年央行的论文——《【完全解读央行论文】人口老龄化是今后我国所有问题的基本盘!》,关于“人口红利是个暂时的机会”的这段分析很精彩,逻辑清晰地道出了人口红利的真相。当前,我们的人口红利正在急速消失,对应的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我们已经走到了要为人口红利还债的关口了。
我国人口红利来去匆匆主要是源自计划生育,之所以有计划生育,是因为建国初期全国生育引导失衡,人口的急速增长导致人口过多的担忧,从而催生出计划生育,这就导致我国人口演化很激荡。
过去的经历告诉人们,任何所谓改变只不过是转移了矛盾,矛盾并没有消失,而是会换一种模式到来。
当下,市面上有部分人喜欢简单线性的从“人口减少,人均资源/财富就会增加”的角度认为人口减少就是大利好。
这是大错特错的,因为人口的非合理减少,很可能造成经济衰退,这样意味着社会的财富减少,如果社会财富减少的速度大于人口减少的速度,人均财富就会减少。我们当下面临的老龄化严峻性,还能用合理范围解释吗?
我从15年左右注册知乎,刚开始仅分享爱好,18年左右开始(海啸知识输出是19年开始)系统性研究人口、房地产、金融投资、国际关系和发展等课题,并将研究成果分享到知乎和公众号,现在——我在房地产、人口、国际关系、金融投资领域迎来丰收季,无数案例验证我当初判断的准确性。
18年我判断我国在21-22年人口将负增长。这个观点在当时绝对大胆,因为就没有机构和专家敢这样预测,尤其是全面二胎政策刚出来,基本上机构和专家都预测我国人口2030年左右开始负增长。(旧文《【深度长文】我国人口所面临的挑战与非对称机遇!》)
我国人口老龄化和生育率下滑不可逆转,但是,不代表国家就应该无所作为。对于现在的我们,生育率稳住下降颓势就是赢,我国未来半个世纪的目标可能是要稳住800万出生人口底线。
如果我国接下来两年内不能切实降低人民的生活压力,那么按照当下出生人口每年减少15%左右的速度,到2025年我国出生人口就更少了,这将会从根本上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而且由于又老了两岁,最后一波婴儿潮都30+岁,更加生不动了,就回天乏术了。生孩子还是要靠90、00后,而不是40岁的女性!
目前,房价和养育成本下降速度要和生育率下降速度比大小,两者现在属于非此即彼、水火不容的关系。继续抓住房地产,那么生育率必会继续自由落体,这样即便短期维持住了房价,那么生育率下坠最终也会导致房地产无以为继。
保房地产,还是要保人口,保住中国未来发展之根脉,这就不构成一个选择题,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就是人口,尤其是年轻人口,人口结构如果成了倒金字塔,那么就会不稳定,随时可能坍塌破碎。
未来几年,我们会深刻感受到人口老龄化深化和生育率下降的影响力,比如婴幼儿商品(奶粉、衣物、童车等)等越来越不好做了,农村以及小城镇的学校学生越来越少、空置教室越来越多。
**当下的人口老龄化意味着我国要经历一轮系统性重构,这轮重构的核心论题:**老龄化(引申养老、医疗)、促进生育、经济转型升级(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国际关系处理(市场这张牌要怎么打?世界工厂要如何维持并升级)……
为了健康永续发展,国家马上还会有更强的刺激生育率政策出台,房地产泡沫是必须破掉的,高房价是普通家庭最沉重的一座山。教育和医疗(这两个也已经开始了)紧随其后,再过5年,全社会养老问题将是头等大事。
【人口红利不是贬义词】我不认为人口红利是贬义词,不清楚为什么把这联想到贬义,人口其实是我国取得如此多成果的最大武器,人口红利没什么可耻的,这是事实。
我国作为后发国家,没有资本、生产资料和科学技术红利,本身是靠人口红利发展起来的,后发国家皆如此。
但是,绝大部分国家可没有做到我国这样的成就,如果把人口划分为1亿以上,我国的成就在世界救找不到先例(印度是反例验证),日本也是前面就是老牌工业强国,有积累的。
像新加坡这种小几百万的国家就别拿来做例子了,位置好,人口少,发展自然可以很快,新加坡是一个“公司型的国家“,本身犹如大公司运作。
最亮眼的还是韩国,真的是一穷二白、一无所有发展成发达国家。但是韩国也靠人口红利啊,也出现过韩国人全球各地工作赚外汇。
人口问题我已经持续研究5年时间了,各个方面都有系统性研究,更多历史人口生育方面文章详见微信号【悟空新之助】(五个字,谨防假冒)
- 【收藏转发】6500字完全解读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
- 官方石锤,人口普查中的性别占比自相矛盾!
- 【完全解读央行论文】人口老龄化是今后我国所有问题的基本盘!
- 何不生三胎=何不食肉糜!
- 取消教师寒暑假舆论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 K12教育培训大势已去,识时务者为俊杰!
- 如何评价攀枝花给二、三孩发育儿补贴500元/月,直至孩子3岁?
- 人口是最核心问题,政策解读之《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
- 北京/上海/浙江纷纷出台新生育政策,但力度还是远远不够!
- 疫情对出生人口的影响,2020 年人口出生率跌破 10‰意味着什么?!
- 【促进生育】驳斥某网红经济学家「央行多印 2 万亿,抓住 75-85 年还能生的时间窗口」
再次劝诫大家(跟着国家的意志走,关注实体经济,关注产业升级,别再炒房了):
- 一个人的奋斗只有与国家前途命运产生和谐共振,才能收获事半功倍之效,
- 一定要相信国家的纠错能力,一旦触发纠错机制,必然有雷霆万钧之势能。
- 天空已然破晓,一个居住无忧的新时代已经在徐徐走来,
- 所有的铺垫,都为了一个目的,去泡沫让经济继续飞扬。
- 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当你的眼界不在局限于个人利益相关,而是基于当下内外的环境,以最有利于国家发展(甚至世界发展)的角度思考,很多答案不言自明!
- 不要懊恼过去,因为纯属浪费时间;与其惆怅过去,不如放眼未来。也不用担心时代不给机会,想一想,你有没有足够的智慧发现机会在哪里,没有就提升自己直到有,以及机会出现的时候是否做足了准备。
-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重要提醒:中国房地产的万字分析长文详见个人公众号:【悟空新之助】(五个字、谨防假冒!)
全方面考虑中国人口、经济、政策和世界格局分析中国房地产,可能是最全面的房地产分析文章,知乎还是太谨慎啦,最近又掀起了新一轮删文清查活动,给大家带来的不便,还请见谅!
目前我正在公众号更新系列文【中国城市房价漫谈】,目前写了深圳、武汉、天津、西安、厦门、青岛、长沙、成都、南京、广州、杭州、天津、沈阳、郑州、重庆、济南、昆明、南宁、海南……(二线以上城市基本上全覆盖),接下来将会定点分析中国典型城市的房地产走势,欢迎来阅读。
知乎用户 发表
“尊老爱幼”中的“尊老”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面临巨大挑战。
“银发经济”不仅是“”银发”相关行业的经济,也是“银发”劳动带来的经济。农村殡葬业逐步绝迹,城市殡葬业迎来顶峰。
“啃老”作为不孝的代名词都会消失,“拒绝赡养”也可能变成正常现象。
时代的重任,会压在“尚能饭”的老人和“997”的年轻人肩上。老爷们和少爷小姐们还是岁月静好。
人民对公正平等的追求同分配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
知乎用户 发表
老龄化问题虽然严峻,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带领下依然能够克服。只要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不怕困难,勇于斗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老龄化问题的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使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二,把握矛盾,确定重心。老龄化问题能不能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取决于我们能否准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确定中心任务。抓住老龄化问题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带动全局工作,既是我们党长期奋斗积累的重要经验,也是我们奋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要牢牢掌握的思想和工作方法。
第三,总揽全局,协调四方。必须准确把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条红线,深刻认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推进老龄化问题攻克的核心任务、关键所在,把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贯彻到老龄化问题各方面全过程,建设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体系,为党的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提供坚强制度保障。
知乎用户 发表
要充分调动中青年人口(16岁到80岁)的自主能动性,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自立更生,绝不做懒汉。各部门要严格监督,坚决杜绝败坏社会风气的懒汉产生。
要合理布局地产行业,扎实推进医区房建设工作,把医院建在群众的家门口。x市的孙大妈说:“自从买了医区房,看病拿药都方便了。以前去医院要走十几分钟,现在五分钟就到了。”
实行分级医疗制度,严格落实本区域医保本区域报销,不买医区房不予报销。全新医区房产,父母入住,子孙还贷,还不快来!
知乎用户 发表
今年2022,就算现在开始大规模生,到2035年这批孩子也就13岁,距离成年还有5年,距离大学毕业还有9年,根本无法成为生产力。
那早干嘛去了?20年前要是开始开放二胎,我没准还能有个弟弟或妹妹呢。
更别说,从2022年突然开始大规模生育根本就是痴心妄想,到2035能扭转局势就不错了。
疫情和封城再来个三年,房价和996再持续五年,神仙来了也难救。
那能怎么办?估计到最后也就是从非洲引进黑哥们来当劳动力这一条路。
到时候整顿职场的就不是00后,而是0元购了。
知乎用户 发表
重度老龄化很可怕,尤其在高通膨时代,不要看老龄化表象,要看后面带来的一连串后果,日本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当一个社会老年人占很大比例,会把“人生”的原本作息打乱,应该带娃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突然发现养老金不够养活自己,迫不得已必须出去继续搬砖。
如果把日本当成前车之鉴来看,他们现在老年人群已经占人口3成,那人所面对的挑战就是“退而不休干到死”,所以社会一系列配套资源要跟上。
日本人的平均寿命,女性87.57岁、男性81.47岁。厚生劳动省提出了一个口号“人生100年時代”,意思是以后大家的年龄可以活到更长,甚至是——百岁,言下之意“你能活100岁,60岁就退休,是不是有点浪费”?
日本65-69岁年龄段工作率有50%,反观我们的职场文化,现在来看35就劝退这种肯定是很悬,未来老年人想找工作,也要有合适的岗位愿意接受。
日本新闻经常演那种八九十了还出来工作的达人,那后劲儿就跟看鬼故事一样。比如这爷爷九十多岁了,在麦当当上班,人家能一周上四天夜班…….摸摸小肚子你行么?
从整个社会层面来看,重度老龄化就是劳动力不足,如果没有充足的劳动力支撑,劳动密集型产业也会发生改变,要么就是改变产业结构,要么就是找其他劳动力来源。
有可能是机器人,有可能是外国人。日本就开放外国人入境工作了,结果又产生一大堆新问题。所以社会的「重度老龄化」是冰山表层,水面之下庞大的问题错综复杂,没有任何人能置身事外……..
对了,有人说日本人不是不爱买房,爱租房么?这话说对了一半,还有另一个现实。日本房东不愿意把房子租给老年人,因为怕成事故房,日本老年人租房很难的。都说年轻人难,老年人也不容易。
[
超单身社会(不是不能结婚,而是不愿结婚!回应越单身
京东
¥49.00
去购买
[
世界人口简史A Concise History of World Population
京东
¥55.00
去购买
[
译文纪实·老后破产:名为“长寿”的噩梦
京东
¥38.00
去购买
知乎用户 发表
微博有个热搜,招洗碗工要30岁以下。
知乎用户 发表
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
未来房产税怎么办?
你们不要指望60岁老年人去给自己房子交房产税吧?
你们敢停水停电停网收房产税,太简单了,
60岁老人房子的水,电,网,也是你们敢停的?
别说停电,
个别老北京下岗或者退休职工的电费,现在都是原单位或者市委交的,你们去问问就知道了,
原因是历史遗留问题。
连电费都要给人交,你们觉得可能去收多少房产税?
知乎用户 发表
基本可以断定两个趋势:
第一,延迟退休10年内就会落地!
第二,很多80后和90后,可能不得不在退休后继续工作。
以前日本是我们最好的学生,现在,我们是日本最好学生,日本踩过的雷,我们会一个不少:
房地产泡沫,超级老龄化,人口负增长,内卷,躺平,低欲望社会……
日本65岁以上老年人工作率超过四分之一,我感觉80后和90后也差不都。
建议大家看看《老后破产》这部片子,
现在老后破产,还在继续工作的人,恰恰是上个世纪80年代把日本房价炒高,然后在最高点接盘的那群人。
加上人口结构恶化,现在的年轻人交纳的养老金,不足以供养现在的老人。
以此作为对比,在2020年之后,我们的这波接盘侠,命运未来是差不多的,大部分80后和90后,都是这个命。
不过,不同的是,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的时候,已经进入了发达国家水平,人均GDP超过3万美元。
我是时代之,茫茫人海,我们终会相遇,欢迎关注,祝你幸福!
知乎用户 发表
这些老龄人口在60年前都是新生儿,现在老龄人口太多说明当年生得太多。新中国成立后实行鼓励多生的政策,导致人口膨胀——人口从1949年的5.16亿暴增至1979年的9.75亿,短短三十年增长80%,仅60年代的10年就生了3亿多——所以今天鼓励多生60年后老龄人口也就多。弄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就会改变人口观,中国当前的人口危机仍然是人口太多与资源匮乏之间的矛盾。
中国14亿人口,目前仍然是世界第一。
下面看看资源情况(只举几个关系国计民生的主要资源):以前中国自以为地大物博,但改革开放让中国人看到了世界,原来中国不仅不是地大物博,而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虽然有些资源总量不小但一人均(那时10亿人)就现原形了。所以从那以后地大物博这个词就很少出现了。难道,这两年随着战狼式言论泛滥,连中国资源匮乏的事实都不承认了?
用几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为例看看中国资源匮乏的现状:
1.土地资源
中国虽然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但大部分是不利于人类生存之地。这就造成国人对实际国土状况的错误认识。
从黑龙江爱辉到云南腾冲画一条地理分界线(差不多是45°)将中国分成西北和东南两部分,其中西北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4%,只居住着总人口的6%的人;而东南部分的面积仅占36%(其中还有浙江、福建这样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地区,而且两广也是山多地少),却居住着总人口的94%的人口。这样中国大多数人的人口密度与印度相差不大,但耕地面积却只有印度的60%多一点;
2.水资源
中国属于严重缺水的干旱国家,人均水资源只有2000立方米,只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再具体点,据水利部统计,全国669座城市中有400座供水不足,110座严重缺水;在32个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有30个长期受缺水困扰。在46个重点城市中,45.6%水质较差,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中有9个严重缺水。北京、天津、青岛、大连等城市缺水最为严重。
3.油气资源
中国的油气资源也及其匮乏,每年要大量进口才能满足国内需求。具体,每年进口石油5亿吨,天然气(包括液化天然气)1700亿立方米。
自己想想吧!
知乎用户 发表
这不是我想看到的知乎。
高赞除了极个别答主在认真回答问题,其他的,全部都在发泄情绪,都在调侃,都在讽刺,都在阴阳怪气。
我看高赞,我是想看看有没有什么举措,我是想看看有没有什么机遇,我是想看看我未来该怎么发展,我是想知道我应该怎么避险,我更想知道我未来几十年应该干什么。
结果呢?看了二十个回答,有价值的,一两个。我们天天骂知乎不如以前专业了,可是忘了,组成知乎的是我们这些人。
有的问题,比如说某某专家又傻逼了,出来调侃几句,阴阳怪气几句无妨。
老龄化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将持续四十年的绝对严重的社会问题,他不是一届政府的错误,也不是一句话可以概括可以解决的,都tm发泄个鸡毛情绪,谁特么不知道……
……………
为此,我不得不搜了很多其他材料。
根据现在的数据,目前,养老行业的市场规模,8万亿左右,到2030年有望实现22.3万亿,而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发布的《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的消费规模将增长到106万亿元左右,占GDP的比例将增加到33%!
看了这个,我是很震撼的。
如果我能顺利活到2050年,我也57岁了,也将要开始使用这个市场。
估计到时候,57岁大概相当于今天的50岁。估计到时候,要工作到68-75岁。
所以,那个时候应该还要继续发展事业。
未来三十年,这也是有不少机遇的。
有人说日本老龄化这些年如何如何,其实和我们不一样,毕竟科技在进步啊。
我个人觉得,有些行业是必然有前途的。
养生、理疗、服务、旅游、陪护、人工智能(针对老年人开发的)、智能家居机器人、老年人生活用品、老年人网络服务专员等等。
现在,很多医院都有陪伴就医业务,老人来就医不方便,可以请人陪着,从头到尾,一小时几十块钱。
我认识一个,一小时60元,有的一单三四个小时,这哥们一天运气好赚四五百,运气不好一分钱赚不到…
主要是现在很多人还不信任这些陪伴就医者,也没有形成行业信用。
陪伴就医是什么行业?是代驾!是出租车!
很多人雇不起私人保姆,来医院两眼一抹黑,有个专业的陪护,俩小时可能就能解决一天的问题,比保姆好多了,毕竟保姆不可能比这个陪护人员更懂这家医院!!
试想一下,如果你父母去就医,你上班太忙没法陪伴,如果有一个靠谱的、非黄牛、正规公司、有保障、非常熟悉医院流程的人,陪你父母两三个小时,解决他的一切就医问题,只需要花一二百,你愿不愿意???
是我,我是保证愿意的!
无数行业都是一片光明,就比如说陪伴就医,如果你搞个滴滴这样的公司行不行?
你找几个聪明人、干过陪伴就医的人,一起想一些非常适用老年人的专属方案,从大城市开始试点,搞几十家医院,然后注册公司,搞不好就可以开始融资了!!
(注,如果有聪明人要搞这样的公司,如果你是真行,我经过考察,我有投资的意向!)
据说,已经有好几家这样的陪护公司了!
很多人在纠结这个公司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人家已经好几家公司都正式开始营业了!!
但是,这市场空间还是有,现在入也不晚啊
从老年人生活习惯来看,消费主要集中在四个领域,第一是日常生活,第二是疾病治疗,第三是养生与健康,第四是社交和娱乐。
几乎每一个,都有无数商机。
中国想平稳跨过老龄化问题,靠人是不行的,必须依赖科技。
就比如说波士顿动力公司的那些机器人,现在是还不行,再迭代十年,说不定就能进行基础的端茶送水、搀扶、身体健康监测等等了,这些东西现在来看,也不是很难啊!
人类必须殖民于科技,不能殖民于同类。
所以,人工智能、机器人行业未来一定是四次科技革命的核心。
什么最赚钱?那一定是制定标准。
老年人的很多东西,有标准吗?现在很匮乏
就比如说,老年人需要补钙补铁,需要低嘌呤、低脂肪、低盐的食物,这些现在有饮食标准吗?
你为什么不能尝试搞一个,引领一下行业?
再次说回机器人。
一个保姆,一年,最少五万。
所以,机器人,真的有用的话,五万一台,一定有人买!
机器人的程序更新、配件维修、保养、迭代升级等等,以后会不会像汽修店一样到处都是?
这是科幻??你错了,这就是市场的问题。只要机器人有十万亿级别的市场,这些都能实现。
我才疏学浅,我不懂那么多,但是我讨厌这个问题下的知乎环境。
很多小号发泄情绪无所谓,你们一个个几万粉丝的大号,不动脑,全在带节奏,吸流量呢?
我这句话估计会挨骂,说我装逼,说我道貌岸然…
但是这不重要,我一点都不在意挨骂。
我非常非常希望,你们这些大V们,你能提出点未来三十年的好路子,如果真的有哪个有效,我真的可能入行,说不定感谢你一辈子!
知乎用户 发表
国家统计局同意了吗,你卫健委说这话
知乎用户 发表
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人真事
部队的计划生育工作一直以来执行地异常严格。当时已经是201X年,某部士官家属临时来队,周末休息请了几个要好的战友一起到家聚餐。席间在该士官介绍自己妻子的时候,大家发现这位嫂子已有很明显的身孕,明显与他们夫妻二人申请领证的日期不符,于是餐后有人便向组织报告了相关情况。
“先上车后买票”——组织上当然是高度重视,“计划生育”一直是居于“一票否决”的高度,一旦有失,整个团级单位将会一年白干。
于是派了营级教导员开始脱产,那段时间专职负责劝说引导工作。软磨硬泡、威逼利诱,最终小夫妻俩答应做引产手术,一条小生命就此撒手人寰。
人口年龄结构分子分母的算法中,青少年的分子中便少了1名……
该教导员工作认真负责,如今早已走上了团级主官——政委的岗位。不过有得也有失,他如今也40好几了,结婚十多年以来一直未有孩子。
知乎用户 发表
我个人的建议,大家可以把时间提前到2030年前。为什么?
08年底,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1095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8.3%,比上年升0.2%。60岁及以上人口15989万人,占全国总人口12%,比上年升0.4%。
《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测算,2020年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约有1.8亿,约占总人口的13%;2025年"十四五"规划完成时,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将超过2.1亿,占总人口数的约15%。
预计‘十四五’时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比将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个人以为,老龄化加速是大趋势,大家要做好延迟退休的准备了;而且:新加坡将按计划在2022年7月1日将法定退休年龄提高到63岁,将返聘年龄提高到68岁。公共服务部门将在今年7月1日提前实施。新加坡计划在2030年前将法定退休和返聘年龄提高到65岁和70岁。
日本政府正式实施《改定高年龄者雇佣安定法》。这份法案的最核心的内容,是把企业员工的退休年龄从65岁提高到了70岁。
从国际惯例来看,未来的延迟退休,达到70岁也可能只是时间问题。对于在座的各位,与其希望靠退休金养老,倒不如好好规划自己健康和资产,先解决了35岁的关口,再来考虑延迟退休的落魄吧。
知乎用户 发表
医务人员,讲几个可能出现的问题。
医疗风险显著增加
手术风险中,麻醉占到大部分,毕竟,外科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
麻醉风险中,决定性的又是既往疾病,其中,年龄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最近几年,明显感觉到老龄化的加速,越来越多60-70岁的老年人,开始做各种各样风险的手术。
最明显的是关节置换手术。
老年人都有关节毛病,到了一定年龄都会要换关节。关节置换是比较成熟的手术,但面对的患者却常常伴有各种各样的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
这些都显著增加麻醉风险——麻醉药都会一定程度抑制心血管作用,所以全麻时,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血压的波动会非常明显,由此带来的心脏供血、脑供血、微循环等等都会增加术中风险。
严重的低血压,甚至可以导致心跳骤停。
为了应对这个问题,现在对于高龄患者的关节置换麻醉,我们越来越倾向于神经阻滞配合浅镇静,尽量减少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但面对一些腹部、胸部、脊柱、颅脑等方面的手术,我们的方法就十分有限。
因此,高龄到来,并且这一波高龄患者大多没有系统的健康管理,很多基础疾病频发,
可预见的是在临床工作汇中,患者越来越棘手,和家属谈风险越来越重。
医疗成本显著增加
风险的增加必然导致成本的增加。这不仅仅是医保负担增加,也包括个人支付中不可避免的增加。
现在医保还在勉强维系支付大头,一些常见疾病个人负担的部分不多。但这个模式在今后可能并不能长期维系。
医保的收入降低,支出增加,并且伴随医疗风险增加,一些不可预见的情况也会增加医疗成本。
当前公立医院已经处于收支平衡的极限,基本只有大三甲医院在赚钱,中小医院基本都在亏钱或者靠财政补助。
所以,在可预见的未来,个人支出的医疗成本会逐渐升高,尽管不至于到美国人的水平,但一定会比现在高出很多。
如果现在都觉得看病贵,那么非常肯定的说,以后会更贵。
医疗等待时间显著增加
现在大家都习惯到了医院就看病,今天挂号今天就要诊断拿药。
这是现在全医疗系统满负荷运转的结果。
老年人看病不比年轻人,各种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都要更加全面、细致,所带来的就是个人就诊时间和周期的延长。
现在拍个磁共振,大一点的医院预约基本都会要两周左右的时间,而在老龄化人口更多的时候,这个周期可能翻好几倍。
尽管应对这一问题,我们应该进一步扩充医疗资源,扩大医疗人员队伍,但从这两年的形势来看,不说扩大,医务人员的队伍不缩小就已经是万幸了。
所以,可预见的就是看病的时间越来越长,号越来越难挂,等床位的时间进一步延长。
医疗资源逐渐集中、聚集
人口的减少,老龄化的增多,带来的结果就是人们逐渐向中心城市聚集,毕竟大城市意味着更好的医疗条件和更便捷的交通。
这也导致最近几年,大医院的规模越来越大,中小医院则逐渐收缩。
极端的例子是上海的三甲医院,一张床可能等一两个月,而小城市的三甲医院,可能有大把的空床。
中国的分级诊疗一直没做起来,所有人在碰到稍微大点的疾病就是去大医院。这就导致患者资源也在向大医院集中。
小医院没有病人,就没办法开展业务,人员得不到锻炼,医院也得不到发展,只能逐渐萎缩。
大医院病人不断,规模不断扩大,对周围的小城市进一步产生虹吸效应,导致医疗资源进一步的集中和聚集。
郑大一附院这几年突飞猛进的发展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尽管医疗资源的集中,有利于医疗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但也制约了医疗服务的普及和覆盖,归根结底还是会制约医疗可及性。
而医疗可及性,是老百姓最直接的就医感受。
好在这两年,社区医院的发展得到了支持,在一些地方也形成了一些很好的规模。
但未来医疗分级如果还是如此,那么出现比郑大一附院更大规模的医院,也就不足为奇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最辛苦的恐怕是85年到95年出生的这批人,完美承接高房价+延迟退休+老龄化。
65岁退休,基本上半残了,带不带孙子孙女?不带,子女完蛋,一群老人+孩子+工作。带,自己就是退休+带娃+医院+坟墓。
很多人反对集采,那好,你来选择方案:
第一、更高的人均社保缴费和更高的人均自费医疗支出,第二,集采。选哪个?
把老人,小孩,体制内扣掉。
干活的还有多少人?
这些人创造的财富多少是花到自己身上的?
对于绝大多数人,高股息股票+养老年金+美国科技股+中国消费股,你就是人生大赢家。
其他,不要多想。
知乎用户 发表
新时代矛盾论
14亿人干活嫌少,14亿人吃饭嫌多
35就业太老,60退休太早。
1000万毕业生太多,1000万新生儿太少。
3万收入算多,30万首付算少。
知乎用户 发表
当初的那波婴儿潮,终于老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我有一计。
可以让现在的80后90后00后强制996甚至007。
最大程度释放(压榨)剩余价值,给50后60后70后养老。平稳度过60后婴儿潮一代的养老问题。
最关键的是,一辈子996/007的这一波人,预期寿命将大大降低,这样就不存在养老问题。
知乎用户 发表
谢邀!老龄化社会已经到来了,他们过去的思维模式,工作生活方式,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的进步,而且影响了下一代的教育,这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况且他们的精神支柱就是曾经的传宗接带,一味的秉承着过去的思维模式看待现在的社会,这也就是家庭婚姻问题的根源所在。
首先必须抛弃过去的思维模式,用最理性的观念,学习全新的销售理念,全新的生活工作,社会的各种各样的新鲜事情,勇敢面对现实中的所有,用最科学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家庭,尤其是孩子的未来,毕竟每个小家庭都需要守护着自己的父母,一旦结婚了面对的是四位老人的所有人情关系网,这才是重中之重,也是解决家庭婚姻问题的根源所在!
其次面对老龄化的难题,从根本入手,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毕竟中国历史发展趋势,近现代史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影响,至今为止都没有消失,总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出现,所以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婚姻问题,这才是社会进步与老龄化消费需求的矛盾点!
智能化社会,网络平台的纵横交错,信息每天每刻都在发生着瞬息万变,所以及时纠正他们的思维模式才是重点,否则真的会影响社会的进步,家庭的幸福快乐!
不相信我说的话,你们自己看看,多少老人始终秉承着过去的观念,不肯正确对待现实社会的发展,却又喋喋不休的抱怨自己的退休工资不够用的,每天都在重复着过去的事情,却又不肯接受全新的生活工作方式,怎么会不影响家庭的幸福快乐呢!
市场经济时代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的进步,文化水平的参差不齐,原生家庭的不健康,再次充斥着社会的每个角落,这也就是为什么总是会出现问题的根源所在,过去的消费理念,消费水平真的已经跟社会严重脱节,加上家庭问题的不断恶化,这才是离婚率飙升的主要原因所在!
年轻人不结婚,不生孩子,他们的经历时间全部在工作中,怎么处理工作生活的所有,还不需要面临两面讨好的地步,这才是真正的终点,所以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改变他们的观念,思维模式,以及对于现实社会的正确看待,才能走出过去的阴影,彻底摆脱现在的状态,不会让人心声厌恶,甚至于间接的摧毁了自己的小家庭的幸福快乐,且行且珍惜吧!各位长辈们,单元每个女孩子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快乐时光!
知乎用户 发表
好吧,因为我奶奶那一代生的太多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利好黑心医院,养老院,国家应先抢夺垄断控制这两条产业链。
知乎用户 发表
以下完全是脑洞瞎扯,话扔前面。
到时候……真的不好说中国也变成了移民国家?
也学现在发达国家那样,吸引发展中国家精英移民中国?
反正我觉得吧,印度人虽然奇葩,但是牛人能人还是挺多的,到时候吸引一些印度人才……
反正我个人挺喜欢印度美女的,我也不知道为啥。
菲律宾印尼缅甸那几个劳务输出大国,到时候也可以利用一下资源。就现在孟加拉斯里兰卡那边的工人(男女都算),工资期望值不到国内一半,而且一个月休一天,天天十二小时工作量。
我没有说所有人都一样,我是说这个标准➕管吃住,你招几百万工人都没问题。
我这几年有一个感受,生在中国真的是可以感恩一点点的,对比亚洲周边国家,比我们差的还是大多数,仅个人观感吧。
知乎用户 发表
都想看烟花是吧?!!
但是人家真的不急啊,不就是老年人多么,老年人有什么好怕的。
医疗私有化一招就灵,反正医保池子也没钱了,这些年该套出去的都套出去了。
开始医疗分级,没有社区医院介绍信不得进入三甲医院看病。社区医院进行预约制,有病了您先在家坚持一下,排队一周再来看,说不定就不用看了。
公立医院只处理一些常见病,慢性病,大病重病医保不管,您去私人医院。一次手术几十万,一个月药费几万块,不仅老龄化解决了,还能增加税收呢。
“没钱您别治了” “得为儿女多想想” “不能拖累家人啊” “您也不想您的孩子恨你吧”。
知乎用户 发表
只放一张图。
下面反映的是中国抚养比变化。
抚养比,即非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年龄人口×100%。
抚养比越高,说明社会养闲人越多。
从数值来看,改开后我国的战略是千方百计不养闲人,坚持一胎化,为资本和社会前进减负。
所以到2010年,中国抚养比低至超乎想象的36%,而美国最低时刻也在50%以上。
知乎用户 发表
只能说明1975年及以前出生人口太多
知乎用户 发表
2022年61岁的刘德华进行了一场线上演唱会的直播,创下了超过4亿人次的观看记录;
到了2035年,如果74岁的刘德华还有精力再开演唱会的话,他肯定还会创造差不多的观看记录,在那个时候,他的粉丝虽然老了但是还没有死。
麦当娜说过:我永远不会过气,因为我和我的粉丝会一同老去。
想一想,2035年都已经接近21世纪中叶了,但是最流行的歌曲和明星仍然是上个世纪8、90年代的。这妥妥是对当时的娱乐圈的压制。娱乐圈的衰退就是必然。
以上只是社会发展的冰山一角,就连号称走在时代最前沿的娱乐圈都止步不前,你还能指望其他行业有所发展?
其实看看现在的娱乐圈,各种怀旧、各种过气明星翻红、各种经典剧集重置,娱乐圈已经多久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了?
为什么?其实就是消费主力的年轻人变少了,只能去讨好消费能力不强但是群体庞大的70、80、90后的中年人群。
知乎用户 发表
这不是打那些天天嚷嚷“时间在我”的人的脸吗?
不过卫健委自己前几年还不愿意承认这么个事儿呢。
知乎用户 发表
这意味着2035年我国将迎来两大利好一大提升,
1.庞大的银发市场。将会产生旺盛的消费需求,拉动整体市场的发展。
2.庞大的银发人力资源。对整体市场而言会涌入大量的银发人才,对企业而言意味着会有更加低成本、高质量、多经验的人力。
3.降低对老年劳动力的歧视。大量的高龄劳动力,将逐渐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人们也必将用更加客观、更加平等的态度,来对待他们。
知乎用户 发表
贴一片我被限流的文章,这次不知道能不能不限流了。
晚上出门散步的时候,看到路边几个开了几年的小吃店都贴上了转让的告示,同时看到一条街上现在标配是4个药店、两个诊所、若干个治疗灰指甲20元足疗按摩的店铺。联想到前几天看到的一些新闻,一个是“老乡鸡决定开放加盟,同时招股上市启动”,一个是从现在开始,将迎来最大退休潮,65-70这一批婴儿潮的人就已经开始进入了退休年龄,预计每年将会有2000万人从岗位上退休。
一方面是路边经营了几年的夫妻店进入了倒闭期,一方面是大型连锁餐饮企业开始不断扩展,同时出生率最高的那代人群不可避免的进入了老年时期,医疗行业相关产业在每年翻倍的长,越南经济未来的一段时间在我看来对于普通人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未来。有点感慨良多,越南经济确实进入了一个向下的时期,而且这是注定无法避免的结果,因为这是由于多年来的人口结构决定的,注定无法避免。
如果你现在想着开一个小吃店、食品店,我劝你千万不要开。因为作为风险率最高的行业,食品行业基本是整个创业项目中最坑的项目,如果你开的是改善型美食项目,譬如说是那种西餐、网红食物,总之是家里吃不到的,适合一家人偶尔吃一顿尝个鲜可能死的还不那么难看。
但是你开的要是什么解决午饭,刚需型美食,我奉劝你乘早止损。 因为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越南将损失大批需要在外面解决吃饭问题的人,需求端每年将会大量的减少。 人一旦退休,他就不需要再去外面吃饭了,因为每年都有着大量的时间在家里琢磨着吃喝。同时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粮食、蔬菜和猪肉这种原材料注定要上涨,一方面是需求端大量减少,一方面是成本端不断上升。同时刚需性的食品行业是对价格敏感度非常高的行业,你无法转嫁你的成本给顾客,那些一份炒饭、一份盖浇饭就只卖10元、15元的餐厅,你总不能一下子涨5块吧。
但是老乡鸡、KFC这种大型连锁企业,得益于他们的流程优化、以及原材料成本优势,尽量做到成本和售价互相平衡,所以我也可以预测到未来将会是路边夫妻店的末日,大型连锁企业会不断的吃掉大部分夫妻店的份额。老乡鸡开放加盟模式,在我看来就是标志着加速这一过程的标志,作为中式快餐目前最大的企业,老乡鸡吃一顿饭大概需要20元左右,我相信就算是未来五年原材料成本上浮50%的保守估计下,他依然可以做到20元的客单价,并且还能有利润,但是那些夫妻店呢,他们能否保证自己10元一份的炒饭不涨价呢?结果不言而喻。
随着每年2000万人的退休,越南将进入到一个“低欲望社会”。可能有些人会觉得,退休之后人有的时间会更充足了,消费能力和欲望也会随之提高,我想说错了。你们忽略了一个根本的问题,那就是人的年龄决定了身体,身体决定了你得欲望。随着越南退休年龄的提高,男性退休年龄已经到了60岁,60岁一甲子,这已经是标准的老人了。 身体精神方面早已经进入了衰退期,你想想看你18岁的时候每天都是充满精神的,可以通宵一晚上,第二天还能去上课,下午还能出去玩,你得身体可以支撑你吃喝玩乐一整天。但是你38岁的时候呢?你还能通宵吗?你还能这样吃喝玩乐一整天吗,你虽然比18岁的时候消费能力提升了一大截,但是客观条件上已经不满足了,你的身体接受不了。那么到了68岁,你的消费欲望就更加不足了,随着人口老年化越来越严重,整个越南进入“低欲望社会”几乎是无法避免的。
同时由于教育鸡娃问题被掏空的80后,和住房问题被掏空的90后,两代人的消费能力早已经被提前透支的太多,目前整个以欲望消费为商业基础将会受到极大的考验。众多手机厂商的报告都显示,手机的销售量都产生了下滑,手机作为我们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终端,他的销量我觉得是一切欲望消费的基础。可能目前大家还觉得消费还不错,但是把时间拉长远来看,消费的下降似乎是无法避免的。一个人的消费就决定了另一个人的收入,整体的下降无可避免的导致社会财富的下降。
更不用说目前基本还没看到解决的房地产问题、教育不公的问题依旧是一个大雷,这些雷并没有解决只不过是在短期内被隐藏了。就我来看想要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不断的通货膨胀稀释债务价值,但是这也不可避免的将会导致生活成本的提高。
唯一值得投资的方向就是医疗相关产业了,街边上不断新开的药店诊所以及针对中老年人开设的按摩店,侧面的印证了这一切。所以未来的几年不要瞎折腾,关于食品行业的任何创业想都不要想,下跌过程中,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等着触底反弹信号的明确到来。
知乎用户 发表
既然都要重度老龄化了,直接来点猛料呗!我觉得,应该直接发生育补贴,一直发到孩子初中毕业!
生一胎的家庭,每月补贴1000元。
生二胎的家庭,每月补贴2000元。(叠加一胎的,每月共补贴3000元)
生三胎的家庭,每月补贴3000元。(合计每月6000元)
大家首先要明白,我说的这个价它合理,为什么我认为补贴奖励的幅度空间是3000-5000一个月,不是更高的一个月补贴1万?
因为5、6000块钱是一个魔咒!
它是一个普通人能拿到的最高月薪。你不用吃惊,如果一个人月入5000到手,他已经超越了90%的中国人的收入了。如果生了三胎,一年国家的补贴就7.2万元。
这可是实打实的7.2万元哦!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97379元,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7727元。
看见我加粗的部分了吗?
全国私营单位平均年收入才5.77万元,而且这还是扣五险一金之前的,实际到手估计也就是四万多五万不到。
这个6000元的三胎补贴,意味着什么,明白了吗?
意味着,只要你生三胎,相当于你家多了一个劳动力在赚钱。
哪怕妇女或者丈夫其中一个在家全职带娃不工作,国家也给了你一份工资。一份全国平均水平的工资。
很多人都会笑了,6万块钱够干嘛的?还带三个娃!不做梦吗?
别忘了这么几个事实啊!
中国月可支配收入少于1000块钱的人有六个亿
你月薪到手5000已经超越了90%的中国人
因为它不是拿中产阶级的钱去补贴富裕阶层。
而是拿着中产和富裕阶层的钱,去补贴最底层。
什么样的人,生娃意愿不强烈?
城市中产阶级,背着房贷车贷,上有老下有小,一月就算补贴5000块钱,他们也不会生三胎,因为他们绝对会算一笔账,生三胎,女性朋友就意味着至少七八年不能进入职场,这对一个普通城市中产阶级的影响是致命的。除了国企、事业单位、公务员这样的稳定单位外,什么私企或者外企愿意让女职员七八年不上班?更何况35岁就是属于被优化的年纪了,你见过谁35岁还找工作方便吗?
如果真的是三胎补贴,那得一个月补贴5000刀,外加150平廉租房带学区还差不多。
你信不信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都没这个力度,普通人家生三胎还能有这个力度?
现实吗?您配吗?
反正我不配。
所以广大的城市职工是不会选择生三胎,除非女方是体制内职工,并且男方家里条件优渥。
7.2万块钱对于城市中产阶级来说杯水车薪,于事无补。
但是朋友,你去过农村吗?你去过乡镇吗?你知道低保户吗?
就算你都没去过,最近奥运冠军全红婵你知道吧!?
你应该知道她家多穷了吧!?纵然那么穷,没有补贴,他们还拼命生孩子。如果给他家一个月6000块钱的补贴,是不是可以改善他们家很大的生活近况?
起码可以偶尔吃肉了吧?起码可以住的起医院了吧?起码她全力以赴备战奥运少了后顾之忧吧?
6000元的三胎补贴,补贴的是最底层。
反正广大农村地区、中西部地区都是疯狂爱生孩子的,就算你不补贴,他们也想生,这补贴了,他们更乐意了啊?!他们的孩子长大了,就不是人口红利吗?各种快递、外卖、物流,新的劳动力不就能继续涌入城市吗?他们本来就没钱,6000块补贴只够温饱,他们的孩子大概率就会进入制造业,成为厂哥厂妹,继续去大城市打工。
所以为什么我们把补贴的时间放在孩子义务教育结束之后?
因为我们可以倒逼三胎家庭去把孩子送进职业学校,而不是去读高中啊!
中产阶级觉得这补贴太少了,太亏了,不会去生,所以说,城市少子化现象还会继续,他们精心培育自己的一二胎,他们的孩子大概率继续中产阶级的生活。因为城市还有新的劳动力年轻涌入,城市依旧会发展,房价依然会坚挺,甚至继续涨价,中产阶级依旧是吃一波红利呀。反正有源源不断的年轻人来接盘。
富裕阶层,呵呵哒,6000块钱还不够一天花的,他不在乎啊!有没有补贴还会生的,生一堆娃娃好争家产啊!土豪不都喜欢换老婆吗?不都60多岁人了,还娶20多岁的娇妻吗?多生几个孩子呗,三个哪够啊?和原配大老婆,生个大公主,以后重点培养,还可以联姻什么的以后强强联合,多生几个儿子,自己香火就有望了。和娇妻小老婆再生个小公主,完全按照孩子自己的意愿去培养,小女儿要富养,以后还可以逐梦演艺圈什么的。。。
知乎用户 发表
卫健委:2027年中国人口将负增长。
你猜卫健委2022年说2035年的事情靠谱不靠谱?
2013年还在说,解除计划生育,最多一年要生4000万呢。从2022年往回推13年,还在逼逼叨啥我都不敢想。
依我之见,不如大力发展,切实推进,建立健全分级医疗体系,试点医区房等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服务。既能带动一波消费,又能体现分级医疗的优越性。
知乎用户 发表
这个很好办呐,延缓老龄化的方法太多了,随便举几个
1、重新定义各年龄段人口
比如重新定义20-40为青年,40-65为中年,65-70为“初老”,70以上才算真正老年群体
这么一搞数据甚至能降15%
2、重新定义老龄化标准
国际上为“社会人群中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7%,即为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人口比例达到14%,为深度老龄化社会,达到20%为超级老龄化社会。”
我们依次增加5~10岁,然后增加比例,构成“特色老龄化标准”,如:
社会人群中7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5%,或7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0%,即为老龄化社会;75岁以上人口比例达到15%,为深度老龄化社会,达到30%为超级老龄化社会。
这么一搞数据甚至能再降20%
3、重新制定统计标准
实行调查双轨制,参考统计失业时为“全国城镇调查_失业_率”,那么调查老年人数量以后遵循?“全国城镇调查老年率”,未来年轻人进城是大势所趋,农村注定将成为孤寡老人聚集地,只会拉高分子,把这一块去掉,数据也能再好看一个度,再将个10%没问题
话说,别光赞,来个关注呐
知乎用户 发表
老龄化的问题讨论的太多,这里我换个方向出暴论吧:
老龄化不是真正问题,问题依然是因财富分配不合理而导致就业岗位缺乏,后者解决好,老龄化程度就会降低,老龄化影响也会降低。而解决不好,老龄化程度与危害都会日益严重。
因为目前60岁老人,很多人身体和智力足以支持8小时正常强度工作,并不是只能吃老保。可问题是8小时正常强度工作,满足年轻人都远远不足。
这就进入了年轻人没好工作于是不敢生育,年轻人没缴纳社保的工作于是老了没福利,老了没工作只能等死这样的死循环。
而通过对外扩张把海外的中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抢过来,通过内部调整分配让更多人有钱消费提供大量服务业岗位。给社会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年轻人选择多收入合理敢生,老年人可以找到低一截的工资工作。这样老龄化就没那么可怕了。
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现代就业岗位不足,要解决这点就要对外抢,对内分。
知乎用户 发表
其实老龄化影响的并不是生产能力,要知道现在大批量采购一台传统工业机器人也就十几万人民币,就算加上各种配置和调试,也就一次性投入二十多万,一劳永逸。而一二线大城市就算是普通产业工人,一个岗位(包括日班中班两个班次)的人员费用一年至少也是20万(人员工资4000-5000多,年用人成本10万左右,两个人就是20多万)。而更加便宜灵活的智能协作机器人就算加上配置调试的成本也就十几万。
唯一限制机器人大规模推广的因素不过是太多中低端工厂还没有具备这个意识,再加上二线以下的城市人力成本实在是太低了(工厂里面擦着最低工资,2000-3000多的工作比比皆是,而且没有五险一金)。因为人口红利的资源诅咒,所以中国的中低端工厂并没有很强的推广技术的动力。但是伴随老龄化和人口成本上升,这种动力迟早会越来越强的。
所以说,永远不用担心因为老龄化导致生产能力不够,在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能力永远不是问题,经济问题永远出在消费能力上面,出在市场不足上面。机器人是不会消费的,只有人会消费,而且得是年轻人。
深度老龄化最大的问题是两个,一个是消费和市场极具塌缩,导致整个社会的老龄化螺旋通缩。另外一个是社会主流预期变得极度保守内缩,丧失了开拓和创新的能力。而这两个能力,可以说是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动机。
而中国由于未富先老,再加上缺乏福利和保障,这种情况会尤为严重。想象一下,一个六亿人口养老金200块一个月(相对100块已经翻倍),还有一两亿人口人均养老金刚刚过千,这样的国家就算是有生产能力,谁来消费呢?难道中国人的命运就是永远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劳动生产,然后把廉价商品输出给欧美国家的底层百姓?
中国未来必然是一个大体量,低配版的日本。要知道未来的中国会如何,看看九十年代和零零年代的日本,看看这些年的东北,在他们的生活水平上打个折扣,就是这个样子了。
知乎用户 发表
1,大力发展烟草业,让不抽烟的中年人学会抽烟,既能增加税收,还能减轻个人工作生活压力,最后又能缩短社畜寿命,极大的缓解老龄化压力。
2,严厉打击色情行业,买卖一律入刑,小电影小黄油小黄文严厉打击,让你lu都没有素材,租鸡青一是吧,把鸡先搞没了再说,想解决生理需求老老实实找老婆去。
3,出台相关法律使堕胎违法化,打掉的孩子多可惜啊,这可都是以后的人口红利啊。
4,严格管控避孕产品,并课以重税,凭性病诊断证明才可以购买高价避孕套,这样既能增加财政收入,又能提高生育率。防止性病传播改为靠警力控制
知乎用户 发表
当年人口红利那么丰富,那么就应该预计到三四十年后,这些红利都会变成老龄人口。
不过,既不肯给红利们与劳动相符的报酬,也不想给红利们以符合社会发展的福利,还想要红利们的后代继续贡献,真真是牛。
老龄化,不论是重度中度还是轻微,需要的不是燃烧年轻人,而是财政。
可惜,财政来自于世界前列的税收,仍是烧的年轻人。
当然了,不需要纠结,2035年老龄化重度,2045-2050年老龄化重度就差不多解决了吧。
只是,想想那些体制内退休的手拿大把退休金的老人,想想那些毫无道德的老了的坏人,乃至想想农村那些被传统文化腌好的重男轻女催婚逼婚的老人,想想这些的一手催出的当前时代的文化和塑造了当前扭曲社会的老人,重度老龄化来的太慢了,因此我觉得是好事。
MD,很多老东西死的太晚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其实问题没那么难解决。
你希望精细化行政管理,你就得多招工作人员。
你希望市场扩大,你就得要求企业拿出更多利润,多招工作人员。
更多的人有工作,市场就一定会变大。
更多的人在做工作,市场就一定会变好。
现在的问题是政策面一直背离了客观规律,老希望用更少的人实现这种市场性质的目标。
那不玩儿闹吗?
不管你现在是哪个行当的,只要不涉及高精尖研究这种,是不是人多了,活儿就好干?
那市场上拿着钞票的人多了,是不是营商环境就变好了?
营商环境变好了,是不是钱就容易赚了?
有工作的人越少,市场上流动的钱就越少
市场上流动的钱越少,各行业越内卷,倒闭的公司就越多
各行业越内卷,有工作的人就越少
最后市场肯定就会萎缩到一个要崩盘的地步
现在主要问题是立法层面没有对“恶性竞争”做出严格的规范
导致各企业不得不去恶性竞争,只为了活下来
但这最终影响的终归是税收吧?
知乎用户 发表
生就生,不生就滚蛋,中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
知乎用户 发表
世界的观念有相通 如竞争
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被释放的古希腊奴隶伊索所著
流传全世界 家喻户晓 里面有个故事叫龟兔赛跑 大家都很熟悉
兔子让龟 龟就赢
兔子大意 龟都能跑赢
龟不放弃 总有机会
读这种寓言的人
都认同:
不尽力 兔子也输 尽力龟在赛跑中也可能拣到机会
中国喜欢讲铁杵磨成针
铁杵磨成针 苦工又浪费
可用在跑步上 即不给别人机会 有机会也要拣到
看一些外国人的介绍 他们比较对中国的孝文化不解
中国是一个特大 特别高效 竞争强度非常大的国家
不崩溃是有原因(对外国人是一个谜团)
中国人讲家国精神
国就是家 家就是亲人
五湖四海皆亲人
亲人之间的吵闹
总是有情
那在国外推行 孔子文化 孝道 行吗
要是能减少 世界矛盾 甚至全球梦相通 可以减少多少生命和财力的浪费
可遗憾 学不了
中国人也不知道为啥会有家国亲人精神
家国亲人精神和竞争有矛盾
胜负真实 谁都想赢
中国人解释为牺牲
。。。
牺牲证真心
牺牲验团结
可牺牲的前提是先有家国亲人的认知
当中国进入重度老龄化
这个时间也还很久 10多年吧
我们还是会以这种态度来面对
这种态度的举例 就像台湾
台湾有一定军力 附近还有日本和美军
除非台湾独立 会导致台海战争
否则不会武力统一
台湾心属中国 未来中美关系有进展
不论通过谈判(强硬谈判)还是别的 (小范围军事冲突)
(美国不可能轻易放弃台湾 一定会强硬)
台湾都会回归
但是 应该都会造成一定麻烦的后果
这时候就会牺牲验决心 非常之麻烦
知乎用户 发表
我不太同意王某人千篇一律的复读教科书式内容。
资金缺口的资金来源只能是消费(内需),而不是出口(外需)。
出口互联网、芯片、新能源车、光伏,确实能续命,但只是短暂而已。字节跳动和原神出口国外,也不见得中国能好到哪里去,而且互联网行业也已经玩死了,也就这样了。
造车抢占德日汽车产业,中国会因此变好吗,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比亚迪这种头部企业和zf是开心的,跟中国恐怕关系不一定大。而且可怕的是,新行业带来的经济新增长点,意味着国人劳动者又要996疯狂加班压榨,比亚迪死了好多人也不见有什么关注度。
老龄化并不一定导致资金会不够用,因为我国目前就没打算养农村老人,而是养体制内那一块。未来也不会去养老人,而是保住核心中国人的养老就行了,至于老卢瑟放弃就好了,老卢瑟能咋滴?这可是左翼社会主义的一贯作风。因此我国不存在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问题,养老金也不一定会入不敷出。
真正能够解决资金问题的是促内需,做大蛋糕。然而左翼社会主义是不会这么做的,社会主义不养懒人。中国人必须通过996超时加班来挣饭吃。到时候年轻人更少,消费能力大降,蛋糕极具缩小,就更要努力。劳动者不努力,可能发生小规模饥荒,但是网线一掐,谁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也不要指望我国zf会上高负债,以我国竭泽而渔的搞法,我怀疑左翼社会主义zf连庞氏骗局都玩不好。
总体来说,老龄化只是我们这些中国底层劳动者的问题,从来不是体制内核心中国人的问题,悠着点,没什么大不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很简单的,就是以后高产出的人口少了,高消耗的人口多了,那么这些消耗哪儿来
我一直说房地产是税,无数人不认可,那么现在就很明确了,房地产这个大税源没有了,高产出人口还要进一步减少,高消耗人口还要进一步增加,那怎么办?
只有两个办法,一,开源,大家再多交点税,老年人再多做点工作,二,节流,延迟退休。
至于房产税么,以前我是觉得打死不会出的,因为出了房地产就会崩,而政府是不能搞崩房地产的,但是今年这么搞么,我就开始怀疑房地产真的可能会被搞崩,而一旦崩了,那房产税一定会出来,到时候天天呼唤房产税的人就会发现,房产税出来,房价跌了,对自己一点好处都没有,全是坏处,但是怪谁呢,求仁得仁的事情
知乎用户 发表
我想到以前一个笑话。
70后意思是干到70岁退休
80后意思是干到80岁退休
90后意思是干到90岁退休.
哈哈哈
知乎用户 发表
所以富豪开始跑了啊
知乎用户 发表
不管国家发展成什么样子,对我们中国来讲,只有赢,区别只是小赢中赢还是大赢
知乎用户 发表
什么叫功在千秋?
第一步,不惜一切代价搞出原子弹,杜绝外部攻破堡垒的可能性。当然了,这玩意的正确用法是,你敢过来我就死给你看,而不是你想的那样。
第二步,强制生育,一方面填补第一步消耗的代价,另一方面以后的任何内部变动都如同泥沼中行走,困难重重
第三步,摧毁一代人的道德体系。尽管这一代人没有发挥作用,但是他们的子女(约95到05)却能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
此等智慧恐怕冠绝古今,以前没有,世界范围内没有,以后也不会再有。当世界大同时,他的名字一定会刻在每个人的心里。
知乎用户 发表
大家都在发泄情绪!
一点一件都没有!
国家这个情况,每个乐子人都有责任!
我也是,嘿嘿,看戏真爽。
知乎用户 发表
一直以来我们都存在一个严重的错觉,就是人口是个慢变量,改变需要很长时间。实际不然
2021年,随着中国人口净增长数额下滑至四十八万,人口出生率下滑至7.52%,老龄化社会已经近在咫尺。
人口出生率为什么会发生跳崖式下跌,这一点前文已有分析,今天这篇文章主要讲讲人口下跌会带来什么后果。
首先看下我国的人口结构历程
世界银行将一个国家的人口转变阶段分为四种:
①前人口红利阶段:这个阶段生育率高,幼龄人口比较多,而劳动力比较缺乏,所以生育负担比较重
②早期人口红利阶段:这个阶段幼年人群逐渐成长起来开始劳动,国家形成了一定人口红利
③晚期人口红利阶段:这个阶段人口有些老龄化,但是仍然有大量适龄劳动力可以带来人口红利
④后人口红利阶段:这个阶段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劳动力不足,人口红利消失
我们国家一共出现过三次婴儿潮
第一次婴儿潮出现在1950年-1957年,这是首次婴儿潮
第二次婴儿潮是主力婴儿潮,1962-1973年,这一段时间的年均出生人口达到了整整3000万
第三波婴儿潮是回声婴儿潮,1981-1991年。
再看第二张图
1981年-1991年出生的孩子在2000年后就开始逐步进入劳动力市场了,2002年-2010年,我国15-64岁人口整整增长了11%,15-59岁适龄劳动人口突飞猛进,享受到了极大的人口红利,这一时期属于早期人口红利阶段
然而2010年,15-59岁适龄劳动人口达到峰值,同时,我们第一波婴儿潮是1950年-1957年,从2010年开始,第一波婴儿潮出生的小孩儿就开始逐步步入60岁,开始变老。
(2010-2020,65岁以上人口增加一倍)
所以2010年是一个转折点,它标志着中国的人口红利开始走下坡路、人口老龄化负担开始逐渐增加,我们开始从早期人口红利阶段转变为晚期人口红利阶段,这个拐点在国际上也有一个名词:第一次人口转折点。
俗话说的好,有一就有二,那第二次人口拐点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总人口达到峰值,然后开始负增长
这个第二次人口拐点之前有专家预测会在2030年到来,但是2021年新增人口只有48万,如果出生率继续有小幅下滑,2022年,就会迎来第二次人口拐点
更可怕的是,一方面,1962年开始的主力婴儿潮在2022年后将会正式步入老年,老龄化压力会翻倍上升,另一方面,2016年之后的生育率断崖式下降的影响,还没有显现。
等2032年,2016年之后出生的娃开始逐渐步入劳动力市场,届时恐怕我们的劳动力数量会出现跳崖式下跌,供给侧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接下来说说人口结构巨大转变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2010年我们迎来第一次人口拐点,在之后劳动力逐渐减少,劳动力成本开始大幅增加,这会驱使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逐渐离开中国寻找劳动力成本更低廉的国家,比如越南。
而2010年开始的经济基本面的走弱,奠定了2015年那场危机的基础
未来随着我们逐渐步入后人口红利阶段,劳动力成本会不断上升,供给侧受到的冲击的同时也会对我国的外商投资与出口产生巨大影响
另一方面,人口直接决定了需求,决定了未来长期的通胀走势
人类是有消费周期的
小的时候零收入,基本什么东西都是父母买,支出极少,在22岁大学毕业后,收入增加,同时开始租房,自己负担起吃喝拉撒几乎所有的支出,之后还会买房子(这几乎是最大的支出),再之后若有保障性住房,则消费曲线会再创巅峰,在50岁左右之后,人的消费曲线会开始下降,一方面房贷基本还差不多了,另一方面人老了,吃喝玩乐不可能像年轻一样了,消费能力开始下降。
因此在人口步入老龄化后,老人的消费能力会下降,同时由于年轻人人口少于老年人,导致老年人养老金不可避免的下滑。这又会让老年人的消费能力雪上加霜。
消费的下滑不只会出现在老年人身上,还会出现在青壮年身上,由于老年生活没有保障,所以青壮年必然会开源节流,增加储蓄为以后的退休生活做准备。
从日本的例子来看,日本虽进行了多轮量化宽松却久久不能摆脱通缩的陷阱,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需求萎靡。
所以在未来老龄化已成定局的中国:
①供给侧会受到极大冲击,由此会引发外资撤离、出口业受到冲击。(正在发生)
②需求侧严重受损,长期趋势下通缩不可避免
③养老体系出现资金缺口,由此会带来延迟退休、养老金减少,极有可能走日本新加坡的路——部分老年人终身工作
④年轻人为了保护现金流,不婚、丁克现象会成为未来很长时间的常态
知乎用户 发表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九日,计生委的副主任赵白鸽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说:
“中国在过去三十年里少出生了四亿人口,按照目前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四点五七吨计算,中国如今每年减少十八点三亿吨二氧化碳排放”。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知乎用户 发表
专家不都说了吗?
把闲置房子租出去,然后用私家车去拉活。
跟日本学学,与国际接轨。
这样下去大家都会很幸福的。
知乎用户 发表
我农村的,是见识过计划生育政策是怎么执行的。
当时很多人是跑大山里面搭个小篷子偷偷摸摸生孩子的。
90后可能知道一部分,多问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计划生育执行力,你就会发现,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在计生委的推动下,稳中向好,取得空前绝后的成功
知乎用户 发表
广东产业升级,腾笼换鸟,人口也需要产业升级,从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从生产制造,到消费立市,把一二线城市不适合生产制造的大学毕业生、中老年劳动人口,转移到三四线城市,发展消费,应对2035 年左右中国将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目前我们的国内内需、内循环发展不甚理想、发展遇到瓶颈,主要是全国所有城市都去“招商引资”,发展生产制造,这样的“GDP挂帅”一刀切,这不现实、也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如果全国大多数城市都不去制造刺激消费、创造发展消费,消费凭什么凭空产生?
发展双循环经济,其中的内循环要成功,应学习外循环的经验:外循环的模式是中国制造、全球消费,内循环必须一二线城市制造、包括三四线城市的全国消费;所以三四线城市必须消费立市,以消费分税制为基础发展城市经济;一二线城市与三四线城市的发展战略要区别对待,按照他们的具体禀赋,分别定位生产与消费,或者兼而有之,形成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内循环。
一二线城市的超大城市圈,聚结了金融、房地产、先进制造业等高端价值产业链,其发财致富机会、高薪机会,相比其他城市,拥有无比丰厚的条件,在市场经济马太效应机制作用下,其虹吸效应明显。
人口跟着财富走。超大城市圈的人口虹吸,必然伴随着财富虹吸。三四线城市为避免人口及财富被一二线城市虹吸效应,消费立市的变道超车机制显得格外重要。
一二线城市的市长,因为其配套产业链的完善,仍然有条件招商引资,从生产供给端来经营城市、产业园区、产业链;但是三四线城市,因为条件所限,招商引资效果甚微,就不再适用于城市经营模式;而城市经营模式弊端非常明显:争抢资本来生产、制造产能过剩、产品服务内卷;争抢总部来落地,炒高房地产。。。
启动大消费,以SCG(本地消费总额)增速指标为主,是建立统一大市场、形成国内消费为主的内循环,三四线城市消费立市发展建设的千载难逢好时期!
稳住下滑趋势,市长政绩考核指标一定要有SCG(本地消费总额)增速。破除GDP挂帅,一定要设立超越GDP增长率的地方领导干部考核机制,那就是SCG增长率的考核机制,即本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的政绩考核机制,这个考核机制的基础是国家实行消费分税制。
本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Total Retail Sales of Consumer Goods),是指发生在本地企业(单位)通过交易售给个人、社会集团,非生产、非经营用的各种消费的实物及非实物商品金额,包括房贷、电力、电信等,以及提供餐饮服务所取得的收入金额。本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还应该包括电商的实物及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与GDP对应,本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Total Retail Sales of Consumer Goods),可以简称(TR)SCG。
最近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三四线城市消费立市的政策红利,比如,省以下财税改革的基于消费分税制试点、公租房REITs试点、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中办 国办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等政策红利,只要合理综合运用,再结合有兴趣基本收入保障试点、超投必投机制的试点,三四线城市的快速发展机遇期,水到渠成。
三四线城市的消费刺激起不来,除了缺乏消费的第一推动力—消费立市以外,还缺乏全国消费人员的流动性。如果一个80万-90万人口的三四线城市,吸纳了3万-5万的大学毕业生创业就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3万-5万的兴趣爱好者来长租,来养老休闲、教学进修、创业就业,这个城市的活力、消费源头活水就有了。
一个如鹤岗这样房价白菜价的三四线城市,吸纳大学毕业生创业就业5万—10万人,为他们改造建设配套兴趣直播长租公寓3万套-5万套(其中一半面向大学生、一半面向全国乃至全球的兴趣爱好者),发行公租房REITs债券10亿-20亿,申请有兴趣基本收入保障试点,5万—10万大学毕业生配套三年青年文化强国基金5亿-10亿;申请本市消费分税制试点、本省头部企业大股东超投必投机制试点,在本市5年平均社会消费总额(SCG)的基础上,今后5年社会消费总额年均增长可以达到10%以上,REITs债券、青年文化强国基金5年后年度收益率5%左右。
如果有四个如鹤岗这样房价白菜价的三四线城市,2个东北、2个华南的城市,组成消费立市兴趣产业联盟,四个城市一起吸纳大学毕业生创业就业20万—40万人,同时向全国人民推荐、推广东北、华南四地的“天南地北任我行”3个月的短租生活体验,入住每个城市短租兴趣直播公寓,以消费立市、三年青年文化强国计划(有兴趣基本收入保障)之青年文化强国基金、REITs债券、超投必投机制等,创造强劲国内消费需求10%以上,以消费立市产业联盟名义,联合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上述机制的综合试点,有机会获批吗?
得到国家营业税费、所得税费的按比例返回,三四线城市发展消费的劲头就更足了。
例如中国工商银行总部在北京,假如全国工商银行的年度营业额1万亿,纳税一千亿,所得税五百亿,二百亿给工商银行总部所在地北京财政和中央财政,三百亿按照全国各地的营业额,作为消费分税返回,比如成都,其工商银行的营业额是100亿,可以占1%,凭借强劲的金融消费市场,成都市政府,可以免费获得返回工商银行消费分税所得3亿。
三四线城市市场可以轻轻松松通过消费您工商银行的产品、服务获得消费分税返回,我干嘛还要吃力不讨好的像河南保护当地村镇商业银行?如果你消费了我的市场,我财税还一无所得,干嘛不地方保护主义?
三四线城市消费立市的政绩考核指标,唯有SCG;一二线城市可以GDP、SCG兼顾,主要以GDP为主。从GDP到(TR)SCG的考核,可以让三四线城市市长的升迁,不唯上,只唯下!
三四线城市本地SCG增长率政绩考核,能够真正体现为人民服务:只有服务好本地市民、发展消费、消费立市,本地SCG增长率的考核,才能遥遥领先同级领导,想不升迁都难。同时本地SCG增长、消费政绩可观,通过省以下财税改革,可以得到更多的财税转移支付,发财了。
所以,三四线城市本地SCG增长率政绩考核,既能够按照年度消费总额排座次,也能够升官发财,而这正是三四线城市消费立市的目的。
知乎用户 发表
离老龄还有13年,大有可为,黄金时期
知乎用户 发表
重新定义一下老年人的标准不就好了,60岁属于中年,70岁办退休,啥问题都解决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国家卫健委等 17 部门发布「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可能带来哪些影响?
如同当时我在这个回答中所说
现在国家面对的养老金结构是什么?
我们80,90后独生子女计划生育的一代正在成为交养老金的主力,而参与计划生育的父母那代人开始领取养老金
如果当时这代人计划生育政策执行到位的话,随着越来越多当时参与计划生育的老年人进入退休状态
养老金收支结构就会越来越倾向于领养老金的基数为2,交养老金的基数为1
城镇居民和职工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一共有104037万人(包含现在缴费的和离退休人员)
减去上边查到的离退休人员12762万人,也就是现在在缴纳保险的人,是91275万人
城乡居民养老金我不太了解
也没在职,不知道在职的每年缴纳多少
就光以我自己缴纳灵活就业100%基数,一个月是1200左右
我父母那一辈的普通职工,现在退休领养老金是接近3000一个月
也就是说,需要两个以上的人缴纳,才能保证一个老人养老金的正常发放
现在缴纳人数大于领取人数,还能收大于支
但是随着60年每年净增加2000万左右的人口(可以预计未来每一年新增的离退休人数)
对比80年代每年净增加1500万左右人口
90年代1600到1000万人口
2000年后每年净增加不到1000万
2021年甚至只净增48万人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
因为70年代人口增长不快,1900到1100万净增浮动,1100万+占了半数
所以我国在养老金收支问题上的矛盾,主要会在近10年初步显现,在20年后彻底爆发
增长新生人口已经是刻不容缓的问题
但是,需要掏空6个钱包的高房价,向一线城市集中的医疗,教育资源
太多阻碍当代年轻人生育意愿的问题
需要去解决了
韩国日本的老龄化现状就是我们的实际参照
相比之下,我国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民众会是将来这些问题爆发的直接受害者
产业升级做大蛋糕是一方面
再分配的调整也是刻不容缓了
比如前些天的银行存款降息,本意是让大家让存款搬家,促进消费,间接影响社会经济流动和投资
但是就以我身边的人来说,绝大多数3年前3年定期3.85%利息的人,今年3.25%3.15%3%依然是续存
尽管利息少了那么多
因为大家都隐隐察觉到,收入在不变或者减少,(非一二线城市,目前所在城市并无太多的稳定就业机会,市中心街上的商店,一年或者半年周期换老板)
支出在变多(通膨物价上涨是客观事实)
那么最安全的,依然还是银行(多年前的大规模民间借贷暴雷事件使本地人谈投资色变)
而能够解决这个的,除去未来不知道什么时候达成的产业升级做大蛋糕外
只有调整再分配
使的底层百姓拥有更多
才能真正刺激消费,从而带动内循环经济
这,才能从根子上解决年轻人的生育意愿,以及将来进入重度老龄化要面对的困难
知乎用户 发表
看新闻怎么不截重点啊?连老龄化也要特色,也要赢。
知乎用户 发表
大城市问题都不大,有钱,没有也会有人给。
中小城市也可以再苦一苦县乡。
县乡就难一点。
地再少也是最后生存的底线,仅此而已。
知乎用户 发表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当时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为1.22,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这一数字下降为1.18。在人口学界,这两次普查的总和生育率数据偏低是一个共识。
2015年,有媒体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6》公布的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报道称,中国2015年总和生育率仅为1.047,这个数字不仅比日本全国水平低,甚至比东京的城市生育率还低。
不过,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总和生育率数据可能不会重蹈五普、六普以及2015年1%人口调查的覆辙,1.3的总和生育率可能十分接近实际的水平。
知乎用户 发表
就是有的byd吃太多,不吐出来
知乎用户 发表
从今往后老龄化往前迈进的每一步,都会深刻印在现有的养老制度上面。
老,不可怕,老有所养,就更不可怕。
可怕的是老无所养,无所居,无所慰。
估计在不久的将来,出现的最严重的社会矛盾,还不是贫富差距的矛盾,劳动保障的矛盾,社会价值观的矛盾。
而是老人和老人之间,不平衡的养老制度的矛盾。
准确的说90之前,很少有独生子女,受计划生育影响最严重的是90到00之间的这十年。
倒推一下90后的父母的年龄,也是60后和70初的那一批人口。他们兄弟姐们众多,平均每户最少3个孩子。
这批人都逐渐的在向60岁行进,是很恐怖的。
恐怖在哪?
在那个生产力不足的年代,他们改变自己人生的机会有两次,一次是恢复的高考,一次是下海经商。
然后再想找到其他的有质量的出路,难于登天。
但人生的旅途终归只有一次,在那个平均文化程度也就初中文化的年代,他们很难迸发出高昂的生命斗志。
所以埋头苦干者,可能在没有养老保障的情况之下,就面临着苦一辈子的结局。
在没有实现全民医疗平等的前提下,很难有别的方法去完美解决这个泱泱大国的老龄化问题。
对,就是没有。
权利,特殊福利太重要了。谁在那个享受福利的位置上,谁就能安稳入睡。
中国人,生病不爱去医院。
谁都知道原因,不是不爱去,是不舍得去。
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老龄化问题就能改善一大半。
生老病死,病是关键。
农村空心化,老龄化守村者众,可能再过些年,会出现,花甲老人,去街上卖菜都等不到买主的现象。
孩子上学,娶妻生子,都一点点向城市集群靠拢,留下农村已经空心的承载了几代人朗朗读书声的学校就此凋零,这是一个死循环的问题。
没人想看到这样,但改革发展的洪流之中,必将用一代人甚至两代人做为牺牲品。
润出去的那批人,首要目的无非两个:孩子教育,养老优势。
至于重度老龄化将会带来哪些挑战?
都说看日本,都说会眼睁睁的走日本走过的路。
但我可能更悲观,
因为中国的老人,大部分人买不起车,也开不了出租车。
有些人甚至一辈子都没坐过小汽车!
这是苦难与悲凉的强烈对比!
知乎用户 发表
那也就是80后呗,两个人养四个老人,还有二胎三胎,好家伙,驴都不这么干
知乎用户 发表
会出现很多独生子女家庭4-2-3结构甚至更老一辈在上,独生子女撑不住而老人老了,独生子女和他们的父母没有社会帮扶,将产生不和谐不幸福的哀叹。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人民寿命平均已经达到80岁,老人应该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老人的评价标准有待提高,假如按75岁失去劳动能力算老人的话,老龄化并不明显,当然离“全国政协委员丁佐宏:66至79岁仍是中年,鼓励60岁以上初老群体再就业”,还是有调整空间的。
老龄化提了好多年了,这将为社会发展带来哪些挑战?问我,不知道,精英专家什么的一大群研究这么多年问这,应该已经有了答案,问问也只是问问,回答并不重要。
知乎用户 发表
现在去看很多事其实不难,方式很多,主要还是有没有必要去做。
就说进一步推动健康管理和医疗人才下沉吧:
1.推进专硕和社会规培一体化,对社会规培表现出色的学员提供支持计划,在基层完成三年服务期(按照当地平均工资3-5倍补助)直接授予PUMC的硕士学位
2.推进健康管理下沉,将疾病早筛早控纳入人才项目评定指标,鼓励公共健康导向并开辟专项晋升名额
3.授予公共卫生医师执业证书持证者处方权,但不允许规培
4.将对老龄化严重,人口失衡地区的不对称医疗支援纳入发达地区卫健委、医院、科室政绩考核kpi,将对老龄化严重,人口失衡地区的医生职业教育纳入发达地区科室高职称医师绩效考核指标
5.力推护师,技师,药师规培制度,其中一年必须前往老少边穷新西兰地区接受异地全科培训
6.扩展无边界医生,授予可以在公共场合佩戴的荣誉奖章(包括但不限于粤西北特别奖章,日喀则特别奖章,边境特别奖章等)
然后如何解决老龄地区的老年人关怀问题呢,其实也很简单:
1.公务员及国资委管控公司员工将每年回家乡时间、对家乡贡献、生育情况纳入优先晋升考核指标
2.对非国有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将每年回家乡时间、对家乡贡献、员工生育情况纳入税收减免指标
3.对在发达地区打工人士征收家乡建设基金(类似侨汇)
这些都是很容易想到的,我个人的感觉是,其实老龄化远没那么严重,至少不需要真的去用强力手段。
知乎用户 发表
我的父亲是1963年生人,快60了。曾经国企棉纺厂下岗职工。辗转过很多个工作吧,这几年再找工作已经不容易了,其实在大街上一走一过你就看到无论什么工作,招工年龄大多都限制55岁,哪怕你身体很好,超过这个年龄了也是不要的,咱们毕竟有的是人,不缺人。
去年过年饭桌上,父亲叔叔都在,父亲跟我开玩笑说,现在我这快60了,你啥时候养我啊,我也开玩笑说你才60就想躺平,你得奋斗啊。叔叔说,明年我52,再过两年我也快退休了(钢铁厂特殊工种),发不了几个钱,还得找活干。
结果今年家里变故比较大,叔叔脑梗了,至今已经昏迷5个月了,终究是没挺到退休。钢铁厂已经不给发工资了,一个月给发500块钱。他同事们凑了一万多块钱来家里看了看他,还挺有人情味的。也算叔叔17岁就在这个厂子干了一辈子有点朋友,堂弟辞了职,在家专心照顾叔叔。父亲找工作也是很难了,60了哪儿都不要,好在他也有朋友,去给朋友开钩机去了。
有时候我也感叹自己的无能为力。对这个家感觉很抱歉。跌跌撞撞快30了,单身,在读研三。其实我曾经也有机会的,要是我之前本科毕业后不辞职,继续在那个单位干下去,也许一切都不一样?
我小时候一直是想着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我的家庭情况,来报答家人的养育之恩,无数次幻想过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画面。高考六百分读了211王牌专业,我以为这就可以了,后来发现哪有那么容易。
普通人家的孩子没有试错的机会,如果你走错了路,你最起码需要付出大量时间代价来修正回来。等你修正回来,父母已经太老了。我们真的太渺小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干活时候不提高工人工资,由着资本家随意压榨本国工人,尤其是台企,玩了命的压榨大陆普通工人工资,侮辱工人人格(第一步就是身份证扔地上)。就这还嫌人少。
要吃饭了,嫌人太多了。
工会?还不如越南(一颗星的越南)。
资本家福特还知道要提高工人工资,才能促进消费。
知乎用户 发表
数字越来越大
赢!
知乎用户 发表
讲三个笑话。
虽然军事武器排名世界第一,全球200多个军事基地,荣获世界自由民主灯塔称号和诺贝尔和平奖,但是天天喊安全受到威胁,建国以来基本上一直在发动战争四处侵略。
虽然世界人口第一大学生数量第一,但是天天喊缺乏劳动力和新生儿,然后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灵活就业,还逼着签灵活就业协议。
虽然国土面积1710万平方公里世界第一,但还是需要缓冲区和生存空间。
不要对号入座啊!
再讲个笑话。
一位年轻人在工作时抱怨道:“这种zf真差劲儿!!”结果被一位克格勃听到而遭逮捕。年轻人辩解说:“我根本没讲是哪个政府,你怎么可以随便逮捕我呢?”
" 你少骗人,”克格勃咆哮道,“我在这里工作二十多年了,哪一个政府差劲我不会知道吗?”
不要误会啊,我不是针对谁,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乐色。
知乎用户 发表
那时应该还在核酸吧 2019+100—2035=84 支柱产业还在 问题不大
知乎用户 发表
![](data:image/svg+xml;utf8,)
分析一下,基于中国老龄化,后续会比较火的行业:
一、服务业
1.上门养老服务。做家务、做饭、帮忙洗澡,维修维护,日常家庭健身指导。
2.代养老服务。包含上门养老之外,还增加开车送老人去医院,在院看护,接回家等。
3.老人一对一陪聊服务。
4.在线养老指导教育。由在线培训转型。
5.临终关怀。
6.送终一条龙服务。从筹备逝者用品、由医院或住所转移逝者、墓地选择、火化办理、到葬礼筹备全部代办。
7.社区养老服务。以社区、中型小区为单位,减少人力开支,开展上述所有业务。
8.金融型养老保险。
9.服务型养老保险。
10.人生传记型的手册、书籍、电影编辑制作。由婚庆、婚纱摄影转型。
11.中老年就业指导中介。主要开展非体力型的工种。
12.帕金森预防班。由青少年学科培训班转型。
13.遗嘱服务、遗产税评估和办理服务。
14.遗赠来源型的各类基金会。
15.基于上述服务的互联网公司。
二、制造业
1.老人智能家居。
2.老人用中短途通勤设备。
3.老人居家健康检测监测设备。
4.养生类药品、老年常见病药品。
5.家庭备用急救设备。
6.成人用新型尿布。
7.人生去处小盒子。
8.逝者智能AI生成器。可以与经逝者人生经历、习惯、性格、语言植入的AI进行交流。
9.制造业智能机器人。
10.动力外骨骼。(穿戴后老年人可以搬运重物)
三、土地市场
1.乡村公墓。
2.公寓式家庭小盒子存放型房开。
3.传统房产向小盒子存放房产转型。
4.墓地与房产置换服务。
上述是产业,下面是法律领域:
1.立法许可超期就业人员在70岁退休时获得服务型养老保障。
2.立法许可经法定审定程序后可以安乐。
3.禁止资本垄断养老市场、身后事市场。
4.强化遗产税监管和财产赠予的个人所得税监管。
5.小盒子型房产规划与规范。
6.乡村公墓安葬城镇居民规范。
7.个人类AI建立与使用规范。
8.颁布养老法。
慢慢更新
知乎用户 发表
让我们拭目以待
知乎用户 发表
计生委以及支持者们赢了,颁发一个1000吨的勋章一人一个都不过分呀。
知乎用户 发表
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实现年轻人和老年人之间的利益均衡,既能够确保届时的老年人不必支付太高的养老成本,可以安享晚年;又不至于让越来越少的年轻人因过高的“养老分摊”而失去奋斗动力。
“既要,又要”,实属不易。破局之策就是让国外的年轻人为我们的养老买单,策略就是尽量占据产业链的顶端位置。类似于美国的互联网巨头、消费电子巨头和欧洲的高端制造、奢侈品牌等,只要占据了产业链顶端位置,就能靠较少的人力投入赚取产业链中大部分利润,变相实现让海外的劳动力帮我们养老,以此缓解国内年轻人与老年人利益冲突,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未来全球产业的竞争,主要围绕能源领域的新能源产业链,智能制造领域的集成电路、与人类寿命相关的生物制造、粮食及种业安全、和事关整个制造业效率的工业数字化转型等展开。
近年来,围绕先进制造业布局,欧美中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欧美主要国家相继出台政策,鼓励先进制造业回流,意图在下一次工业革命中继续占据领先位置。
与此同时,经过长期的亏损式发展,我国在新能源领域实现了全球领先;在消费电子终端品牌侧实现突围,涌现出以华为为代表的一批高端品牌,上游产业链也在加速突围“卡脖子”工程,加速国产化替代;在整个制造产业链/供应链领域,我国作为制造大国,一直保持着相对优势,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实现了全球制造份额的逆势提升,竞争力持续提升。
综合来看,只要我们在先进制造领域的突围与追赶保持当前的势头,那么未来有望通过占据全球产业链中利润最丰厚的环节而实现国民财富的快速增长,从根本上突破“人口老龄化”的困局。
知乎用户 发表
唯一的挑战就是如何从稳中向好到稳赢向上……
知乎用户 发表
养老金可能会不够。
延迟到65岁退休。
知乎用户 发表
稳中向好!
知乎用户 发表
家庭解体生育率下降正在逼迫人类社会走向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这是今后一二百年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重度老龄化会逼迫人类社会走向养老社会化和集体化。逐步加强社区养老是大方向!
目前我们应该尽快把物业公司和业主委员会合而为一建立集体生活经济大家庭,从婚育生养教育养老就业方方面面帮助正在解体的家庭完成人自身生产再生产任务!以物业费房产税作为常项收入,钱多多办事钱少就少办事,先把组织架构建立起来,为以后集体化社会化养老做好前期工作!逐步开展和完善社区养老的力度!
中国文化是系统逻辑整体思维文化,集体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中国文化不会允许人群碎片化和极端自私化的。中国文化全面复兴进入主导地位,引领人类社会走向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
有人好像觉得共产主义理想遥不可及,实际上,中国社会几千年来一直就是建立在个体劳动家庭经济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工业革命打破了家庭经济基础和家族宗法制度,我们就是要在集体劳动企业化生产的基础上,在“企业—家庭”的基础上重新建设社会主义而已。原来物质资料生产在家庭内完成,人体自身生产自然以家庭为单位为主,现在物质资料生产集体化社会化,人自身生产自然以社会化集体化为主导。
强调人的社会性是主导地位就是社会主义!
大的企业,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实行国有制(就像以前的盐铁官营一样),普通的企业适合私营的就放开私营。在小家庭之上建立集体生活经济大家庭,建设集体生活社区部落文化,协调小家庭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就是中国文化、中国社会,也是人类社会的未来!
知乎用户 发表
那时我已经老了
再有几年
我就毕业了
哈哈哈
知乎用户 发表
计划生育都能搞,
不如当年计生委老领导站出来示范下计划死亡?
知乎用户 发表
两种生意我都想好了,给有钱老人卖保姆服务,给没钱的老人卖止疼片
知乎用户 发表
不调侃了,也不抖机灵了。
未来的形势更加严峻。
延迟退休,养老金,医保入不敷出
老年银发就业
活到老干到老
关于老年人的社会新闻越来越多
失去活力
知乎用户 发表
会变得更加的和谐并且轻松,看一看当今的日本,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
知乎用户 发表
我就讲个事实,90年代200块钱工资,五险一金,公务员国企都是顶格交。私企不交的占多数。
后来他们10年左右退休的,国企公务员那时候月薪2000多,那时候他们退休的话有1600一个月,私企退休的200块钱一个月(如果前面没买,还是需要补缴7~8万)
重点来了,20年左右平均工资6000,这群原来领1600的,现在领5000以上;私企那种200块钱的,现在1200,只比你们省最低收入标准高一点点。。。
如果50年,平均工资在25000,那时候,国企公务员退休的领22000以上,而私企按最低标准,预计不到3000。那时候泡面可不是3、4块钱,参考欧美,应该在20以上,暂不算医疗,就吃喝翻个五六倍,你看你那可怜的养老金活得起嘛?还不赶紧跑,这才是真相
知乎用户 发表
人口老龄化?
没关系,你可以加盖养老院,对老人实行“社会化抚养”,
或者重新定义“老年人”,比如90岁以下都是中年人,不到90岁不允许退休,不允许领退休金……
结婚率下降?
没关系,可以强制征收“单身税”,对于适龄未婚男女统一征收30-40%的单身税,用于“上海国企老总买宾利”
生育率暴跌?
没关系,可以强制征收“不育税”,对于已婚未育人士统一征收50%的不育税,1%的税收用于给育儿家庭发放福利,49%用于周公子买豪车别野
ps;不育税与单身税或可叠加征收,如此两难自解也。
知乎用户 发表
西方国家恶意夸大渲染中国的人口压力
他们妄称中国有严重的老龄化危机
我也是十四亿分之一
我的同事家人也是十四亿分之一
我们在这的看回答的知友朋友们也是十四亿人中的一员
我们怎么没有老龄化
我们为什么觉得自己仍然年富力强
我们为自己在中国加班努力奋斗而感到骄傲,自豪
_(:з」∠)_别急
知乎用户 发表
国有一老,如有一宝。
一下子多了3、4个亿的国宝,国家应该高兴珍惜才对呀,哈哈!
知乎用户 发表
好日子要来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有啥挑战,事业单位公务员的人数最多也就五六千万,其他人该怎么办?大部分人是在私企,大部分职场人士干到35岁公司就不大爱要了,养老吧太小,找工作把太老,你说该怎么办?
很多人说要不就去送外卖、当协管、打扫卫生,去和更下一层的人竞争,要不就回去种地,这样也不是不行。
将来的日子可能是这样的,不管你学历多高,能力多强,到了35岁之后,没人要就去送外卖,打扫卫生,这样导致这些服务行业格外的内卷。
那些本来学历不高,不能够往社会上层走的人,靠这个工作日子也过的幸福美满,忽然挤进来一大帮学历高的竞争,即使这帮人很菜,但是来内卷抢单了,一来二去大家都赚不到什么钱,都挤在社会的下层,还每天关注新闻,大谈爱国,关注国际形势。一来二去社会的戾气就上来了。
你说让国家放宽年龄限制,国家说从来就没有限制过年龄。
摆在大家的面前就只有创业的一条路可走了。比如摆地摊,菜市场,但是竞争也很激烈,也让很多不打算进入公司的人多了不少竞争对手。
就像当年的改开,摸着石头过河吧,这个过程肯定要淹没不少人,但又能如何呢!
毕竟,这就是人类发展的进程啊!
知乎用户 发表
有些人的回答在装牛魔酬宾呢?!
“知乎现在怎么全是阴阳怪气”“与其阴阳怪气不如想想解决办法”“现在的知乎全是情绪发泄”
喊了这么多年的严格执行劳动法他们听了?
喊了这么多年的合理再分配他们听了?
喊了这么多年的依法治国他们听了?
怎么好事就是他们自己说了算,我们的意见不重要;坏事就得和他们一起承担啊?
真的彻底崩坏的时候人家楼顶有直升飞机跑了,剩下等死的不还是我?
知乎用户 发表
老龄化严重最大的问题就是养老问题 劳动力短缺 人工智能 尚未取代廉价劳动力 造成小薇企业大面积破产
相对于90后00后来说就算不结婚也的赡养两个老人 结婚的加上孩子最少五个
只要熬过这个时期 00后90后子女就能迎来一个大时代 那就是医疗 土地 住房 财产得到更大的板块 拉动贫富差距
知乎用户 发表
很魔幻的感觉,一边说重度老龄化,一边招聘不要35以上的,甚至不要30以上的……
知乎用户 发表
个人感觉,等到90后和00后退休,能不能领到养老工资都不好说,因为干活的人越来越少,吃饭的人越来越多。。。到时候真要是领不到退休工资,那么之前交的社保,能不能全额退款?如果不能的话,有句话说的好。。。但是我不太敢说。。。
知乎用户 发表
1.加快推进房产税;
2.体制内吃空饷不干活的还是太多,比如喝茶大叔、自信健身大叔、说媒大妈,这帮人都要除掉;
3.降低公务员退休待遇。
知乎用户 发表
你选的嘛偶像!awsl
知乎用户 发表
锻炼身体,保持健康;努力工作,存钱养老!这是我现在的生存口号。
重度老龄化社会会带来哪些挑战?以下这些恐怕是最明显的:
1、就医难,看病贵
早前医保交够15或20年就可享受终身医保,即交满一定年限,在退休后,不用再交医保的钱,也能享受医保待遇。
但随着人口负增长,能够持续给医保交钱的年轻人却越来越少。
池子里的钱减少了,但医疗支出却在增加。
这也正常,年纪越大,身体机能在逐步下降。
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
中国2022年人均预期寿命是77.93岁,但是健康预期寿命却不足70岁。
也就是说,大致有8年左右的时间带病生存,
慢性病、老年病、老年照护都需要支出大量的费用。
而大部分老人需要去公立医院就诊,才能进行医保费用的报销。
目前公立医院看病都已经人满为患,医疗资源分配不均了。
如果想要享受优质医疗服务,比如去私立医院、国际部或者特需部等,
往往需要支付更多的费用。
一旦得重病,医保报销范围和金额有限,
此时老人家又没什么收入,单靠退休金那真的是杯水车薪了。
2、养老难
少子化叠加老龄化,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养老。
从以前的三代同堂的421家庭,到未来四代同堂的8422甚至8421家庭,家庭养老负担或越来越重。
“养儿防老”模式,显示已经不能满足未来社会发展趋势。
虽然不少人都参加了国家的社保养老,
但我们目前的社保养老制度,是现收现付制度,
也就是拿年轻人交社保的钱,给老年人发退休金。
当以后年轻人越来越少,老年人却越来越多时,
养老金总额增加少、消耗大,国家养老压力不可谓不大。
尤其是未来15年,将有3亿多人迈入60岁
婴儿潮变退休潮已成为板上钉钉的事实。
人怕老来贫,树怕老来焦。
这一部分人,该如何养老?是个难题。
单靠社保养老,很明显不足以应对未来这一波退休潮。
提早给自己补充好退休金才是上上策。
未来年轻人越来越少,
我们应当如何应对老龄化、少子化带来的医疗和养老问题呢?
抛开社会层面问题,我们简单说说个人力所能及的事情。
可能会有朋友说:你不会是上面派来的,想骗我们生二胎、三胎的吧!
虽然现在人们的普遍共识是“养儿难防老”,但终归也是一个可能靠得住的选项。
当然了,生育这件事情,愿意生当然最好,
不想生,那就不生!
除了生娃,更重要的是提前做好规划。
比如针对未来可能会发生的医疗风险。
除了积极锻炼身体,早睡早起外,每年定期的体检也别忘了做。
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小病发展成大病。
在养老方面,虽然社保不多,但总比裸奔好。
所以该交还是不能停。
同时,可以做好未来的财富规划。
比如适当增加未来现金流收入。
趁年轻有为,收入比较高的时候,每年定期存一笔钱,再通过时间复利增值。
为年老的自己多准备个钱袋子。
知乎用户 发表
去年年底的新闻:
日本机构估算:2033年中国GDP将超过美国,到2050年被美国再次反超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12月16日报道,日本经济研究中心12月15日发布的估算结果显示,中国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在2033年超过美国。两国GDP发生逆转的时间比去年12月的推算结果(最快为2028年)要晚。预计到2050年美国将再次反超中国。日本经济研究中心认为,从长期来看,中国人口减少导致的劳动力短缺将会成为GDP增长的绊脚石。
日本经济研究中心此次以亚太地区的18个国家和地区为对象,统计了2035年的经济增长预期。其中还发布了中美两国到2060年的长期预测值。
据估算,从2020年12月的估算结果来看,在新冠疫情“严重”蔓延的情况下,中美GDP逆转的时间为2028年;在疫情“标准”蔓延的情况下为2029年。为了矫正国内房地产过度投资问题,中国加强了金融管制。从中期来看,这种做法也会抑制投资,导致增长率降低。由于拜登政府采取大规模财政支出措施,2021年美国经济迅速恢复,这也是两国GDP逆转时间延后的主要原因。
日本经济研究中心的预测认为,到2038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将扩大到高于美国近5%的水平,但到本世纪40年代中美的GDP差距将开始缩小,到2050年美国将再次超过中国。日本经济研究中心2019年公布的长期预测估算结果显示,按实际计算,再次发生逆转的时间为2053年。
日本经济研究中心就再次逆转的背景原因指出,“由于人口减少和生产效率增长乏力,中国经济的增长率将急剧减速”。中国15至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在2013年达到峰值,但总人口很有可能在不久后转为减少。有观点认为,2021年的出生人数将创下1949年以来的最低纪录。
报道称,人口减少不仅仅只是因为劳动力减少而导致经济增长下行。为应对快速老龄化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也已成为当务之急。如果支撑养老金等的刚性财政支出增加,政府对高科技产业的支持等也有可能受到影响。
-—————————————————–
值得注意的是,2035年我国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也就是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20%,
而日本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的时间点是2005年,参考2005-2006年的相关新闻链接:
日老龄社会白皮书:65岁以上人口首超20%日本老龄社会白皮书:65岁以上人口首超20%-搜狐新闻65岁以上人口占21% 日本成为全球“最老”国家
也就是说,我国的人口结构上落后日本30年时间。日本踩过的坑,我国也会踩一遍。
参考最近的2022年的新闻:
日本65-69岁老人就业比例过半!老龄化催生日韩“银发就业热”
2022年的日本,65岁以上人口占比突破新高:
据日本总务省日前发布的人口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日本6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3627万人,与前一年相比增加了大约6万人,老龄化率已经达到29.1%,分别刷新历史最高纪录。
日本的老龄化程度在200个人口超过10万人的国家和地区中位列第一,大幅超过第二名意大利(24.1%)、第三名芬兰(23.3%)。据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人口问题研究所的推算,当第二代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人在2040年超过65岁时,老龄化率将会达到35.3%。
65岁以上人群就业率达25.1%
当然区别在于,日本再烂,日本政权合法性地位不会被外部威胁。而我国不同,我国如果陷入经济趋势性问题,那么我国的危机就比西方国家要严重了,西方国家到时候介入搞颜色闹事。我国未来可能堪比前苏联那种遭遇政治危机的水平,而我国此前的10次危机,参考温铁军老师的相关学术分析,都是靠2元社会体制下的人口红利承受的。那么未来失去内部的承担代价的人口红利,那矛盾就会更加直接和明显的暴露出来。
知乎用户 发表
五星越南的“肉食者”一直都是拿孩子来绑架家长来交各种土地税、择校费等等。所以“肉食者”最关心的是,孩子少了,以后拿什么来绑架“达利特”? 所以“达利特”就不要幻想“肉食者”会让出一部分蛋糕给你生孩子等等。
知乎用户 发表
哥几个上班时间又来看爽文啦?
知乎用户 发表
现在,专家讲还有13年人口红利期。
13年后,专家讲老年经济蓬勃发展,退休再灵活、自由就业,继续发光发热成为社会普遍理想和共识。
伟大就完事了……
知乎用户 发表
不要慌,不要急,
重度老龄化只是挑战了制度与规则,
只需改编制度与规则即可:
以后60岁属于中年,80岁办退休,身强体壮者可延缓5年待85岁退休。
并申明:
85岁退休者将享受100%的养老保险,
80岁退休者将享受75%的养老保险,
70岁退休者将享受50%的养老保险,
60岁退休者将不能享受养老保险,
这样以来
1.补充越来越少的新增人口,解决了生产力问题;
2.根据“十四五规划”2025年中国人的人均预期寿命可达78岁,那么70%-90%的人无法领取全额
养老保险,甚至养老保险直接减半,解决了全面老龄化养老负担;
3.倡导“越老越拼”风气,提升中老年人国际社会竞争力;
emmmmmmmmmmmm
暂时就这些吧
知乎用户 发表
比起风凉话,我更想看看评论区有没有好的解答。
知乎用户 发表
(我有一个暴论)和病毒共存,政府顶住舆论压力,先走一批。
注意⚠️
我的目的是减少老龄化人口,优化人口结构,至于因为和病毒共存而导致经济倒退暂时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更新
其实具体实施起来还有好多细节,大家可以一起讨论一下。比如说看上去是四亿老龄化人口,其中城市和农村老人的比例关系是多少?我主要想抹除的是城市户口的老龄人口,因为一个退休干部一个月的退休金(6000来算)可以养活30个农村老人,城市里病毒传播速度要快得多,我们再加一条“新冠治疗自费”,以避免多余的财政支出。一万个退休干部养活了三十万个农村老人,以此做等价代换,我们年轻人给别人养老的收入支出也会轻松不少。
我这样写多少有点反社会了。
知乎用户 发表
2022,老龄人口达到2亿,“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显现”
2035,老龄人口突破4亿,那必然是重大利好啊!
赢麻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我国需要灵活老龄化,重新定义一下什么是老年人就好了
知乎用户 发表
中国现在劳动力人口7.93亿,60岁以上老人2.67亿;2035年劳动力人口7.43亿,60岁以上老人将突破4亿。
怎么解决后面的人民养老问题用“挑战”一词恐怕都不够贴切。
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2035年实现现代化,实现技术革命和产业升级,我们还有13年。
举个简单例子:
算力指数每提高一个点,国家的数字经济和GDP将分别增长千分之三点五和千分之一点八。
再举个我比较熟悉的例子:
现在全球都在数字化转型,转型到底有啥用,无非就是降本增效。降本:企业需要的劳动力减少;增效:企业收入增加。于国家也是一样,降本增效,甚至寻求到新的增长,解决社会福利问题。
以车企为例:像一汽大众这样的全球大型车企公司很早就开始了全面数字化建设,基本都构建了一套相对比较完善且复杂的数字化系统架构。
但随着数据应用需求越来越多,像:企业内部数据分析、BI、业务使用以及企业外部的发票查询、服务订单查询等等。
而数据分散在不同业务系统和数据库,数据的获取主要依靠开发团队针对各个业务需求和所需取数的平台单独开发数据接口。
以前是纯人力开发,可能几天开发一个API,而且性能不一定好。现在用DaaS平台,几分钟开发一个数据API,而且能重复使用、还有配套的数据安全服务。
用DaaS平台帮助企业进行数据管理和数据消费,这就是技术进步带来的降本增效。
技术进步积少成多就是技术革命,期待国家尽快步入现代化吧。
知乎用户 发表
解决养老问题的实质是,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如何做呢?
我给出的方案是,养老院建在学校里面,养老与教育有机结合。
简单来说就是尊老+爱幼,发动中小学生照顾老年人,推动老年人教授中小学生技能。
发动中小学生照顾老年人很好理解,中小学生每天都要打扫卫生,时不时还要大扫除,养老院建在学校里面,对学生来说也就是多打扫一个养老院的事情。
至于推动老年人教授中小学生技能,灵感来自于日本社团。
既然,安西教练和龙崎教练这两个日本的老头老太太能在学校社团里面教学生,没道理中国的老头老太太不行。
而且我认为,中国可以更进一步,学校老师只需要负责文化课,把体育、音乐、画画、书法、手工等兴趣课都交给社团的“教练”们。
学生上午学文化课,下午进入社团跟着老头老太太学兴趣课。.
因为老头老太太人多,学校可以开设各种各样的兴趣社团,体育里面有篮球社、足球社、排球社、乒乓社、羽毛球社等等,音乐能分西洋乐器、中国乐器,等原神火得再久一点,印度乐器社,中东乐器社可以有,画画有漫画、素描、油画、水墨……手工就更多了(折纸、木工、航模等等)。
只要老头老太太会的,都能够成立社团。
而且,因为老人多学生少,学生们完全不用固定在一个社团,可以在各个社团这里学学那里看看,只要“教授”够多,每个学生来了之后都能得到一对一从零开始的辅导,不用担心受到冷落,或会被其他同学拉下。
至于不少老头老太太没有一技傍身怎么办?跟着学个一两年,自然有能力教后来的小朋友了。
尝试了各种各样的社团之后,每个中国孩子就能发现自己的天赋和兴趣所在。
然后,孩子们在自己有天赋的地方持续耕耘,中国未来的足球巨星、篮球巨星、音乐家、歌唱家、漫画家、发明家、科学家……都能从小小的社团里面成长出来,这些老人就是他们的授业恩师。
每个老人都是从学校中走出来的,在生命的终点到学校中去,膝下孩孙满堂,自己的知识技能有人传承,死去之后人能记住自己。
这便是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知乎用户 发表
怎么会这样,大家快努力想想办法啊!不然2035年还要等好久啊
知乎用户 发表
很容易
把原来60岁以上称为老人,改为80岁以上才叫老人
这不老龄化就低很多了吗
知乎用户 发表
2016-2021 我国结婚率下降百分之40,新生儿下降了百分之40多,日本用了接近40年时间才把新生儿数量下降到的程度,而我们只用了6年。
人口出生率暴跌原因很简单
因为丢了样东西:那就是“希望”
当勤劳不能致富,知识无法改变命运,
大部分人为了一堆钢筋混凝士耗尽半生,自己活得一言难尽
也就不愿再让下一代受苦了……
老龄化…其实也不用等到2035
老家某60万人口县级市,去年一年只出生了67人。
知乎用户 发表
后来,我又看了看上个世纪的年轻人
![](data:image/svg+xml;utf8,)![](data:image/svg+xml;utf8,)![](data:image/svg+xml;utf8,)![](data:image/svg+xml;utf8,)![](data:image/svg+xml;utf8,)![](data:image/svg+xml;utf8,)![](data:image/svg+xml;utf8,)![](data:image/svg+xml;utf8,)
知乎用户 发表
继续提高老年退休干部待遇,花光养老金!
继续压榨007/996的打工仔,减少他们的寿命!
身体好的打工仔,继续延长他们的退休年龄,扩大剩余价值!
做好政策引导,加强宣传教育,讲奉献,讲吃苦耐劳,做好心理疏导!
我愿意从我做起!
知乎用户 发表
一千万新生儿嫌少,一千万大学生嫌多
知乎用户 发表
我看好像少有人意识到这意味着明年3月之后官方将大力推进延迟退休。
关于未来“延迟退休”的政策,可能99%的人都太乐观了。
我国对于“延迟退休”的表述是:
![](data:image/svg+xml;utf8,)
翻译一下:
1 “实施”,不同于以往的“研究”,“推进”,“实施”的意思是十四五期间,也就是2025年之前,这件事肯定要办了;
2 “渐进式”,意思是这事听上去太艹蛋,一步到位的话肯定影响太大,一步一步来吧。
为啥明年三月之后会加大推进力度呢?让下一届挨的骂更多一些。
关于延迟退休,目前你看到的几乎一切算法,什么哪年生人对应几岁退休啊之类的,都是谣言或者所谓专家自己的建议而已。
目前全国有且只有江苏省走出了延迟退休的第一步,2022年3月1号开始实施,大意是本人自愿,用人单位也同意,可以至少延迟退休一年。
看上去非常温和吧,但是,
别忘了“渐进式”这三个字。
延迟退休,这只是第一步而已。
目前推测,60后,75前退休受到的影响不会太大,75后,80后,艹,又TM是80后……
80后开始大面积退休在十八年以后,延迟退休再渐进,也会走得很远了,80后,丢掉幻想准备延迟吧。
90后以后就更别幻想60岁能退休了。
个人估计80后退休年龄要比现有退休年龄至少延迟3-5年,至少。
官方现在嘴很硬,说社保很好,很充足,年轻人缴纳社保很积极。但如果没有央企利润划拨的话,每年养老金其实都是……
其实你反过来想,假如养老金非常充足,每年收大于支,干嘛要让那么多人不开心,干嘛去惹那个骂,去推进延迟退休呢?
灵活就业都2亿了,有那么多岗位供你延迟吗?
劝各位胖友还是要交社保,目前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确实是15年,但请注意,请注意:
有官方文件明确提到将逐步提高养老金缴费最低年限,
所以未来有可能交了15年社保,还是不能领取养老金。
最重要的不是这个,而是社保已经取消了一次性补缴制度,只有少数符合条件的允许补缴。
大多数人别想着59岁的时候交点滞纳金一次性补齐15年。
大家好好活着吧,按现有退休金的规则,每个人(除了2024年11月之前办理退休的体制内)活到约71.6岁,个人账户耗尽,就可以去薅统筹账户里的羊毛了。
该吃吃,该喝喝,少喝鸡汤,怎么开心怎么来。
别TM听“专家”忽悠你,“勤”就能怎样怎样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所以说此刻就是国力巅峰了…
要打美国佬就特么直接动手吧…
知乎用户 发表
如果卫健委2035年,那我觉得2025就有可能了
知乎用户 发表
知乎早就说烂的题目,结构玩坏了怨不得别人
接下来一年死掉两千万,一年消失一个法国的经济预期增量,添上一个日本的养老负担,你的好日子还在后头
我永远不会忘记当初的残暴,永远祭奠那些未出生的生命
知乎用户 发表
重度老龄化,是一个国家60岁以上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超过30%。
最新有一个新闻,日本老龄化率已达到29.1%,距离重度老龄化一步之遥。日本的人口问题在网络上被人调侃已久。
如今这个大难题在中国被官方正式地提出来,形势想必已经很严峻了。
2035年,90后45岁左右,80后55岁左右,正在浏览知乎的你我,就是这个重度老龄化下必须支撑的个体。
所以普通人怎么办呢?国家政策我们无法左右,只能从自己出发,避免大潮来到时,殃及个人。
1、一定要进正规企业,就是那种会给员工买**五险一金**的。父母没有养老保险的话,试下能不能帮他们买点,不然年纪大了遇到困难,可能求助无门。
**2、孩子要生,不过一定要科学育儿。**年纪大了以后,是需要人照顾的,如果没有孩子,只能找别人家的孩子照顾你,得花钱,而且很大可能要低三下四的。
不过,养孩子一定要教会后代独立生存的能力,不然养大了不仅无法为自己的老年生活分担压力,还会带来无穷尽的麻烦。
比如在日本纪录片《老后破产》里,中产夫妻吉春、惠子,陷入老年贫困的原因之一就是36岁的儿子带着两个孩子投奔他们,一家人全靠67岁的吉春养活,生活顿时入不敷出。
3、尽可能多存钱,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早点为未来做准备。不要为一些没有什么用、虚荣的东西买单。对普通人来说,钱这种东西,是没有存够的那天的,越多越好。
《老后破产》里也有这样一位老人,他的存款达到了2000万日元(约合98万元人民币),本以为养活自己的老年生活够用了,没想到生活得节衣缩食,不买贵菜,便宜的菜也得分好几天吃。
因为他91岁的母亲没有退休金,每月的护理费、医药费等,得花15万日元(7000多人民币)。他的退休金入不敷出,只能动用存款,已经花掉了400多万日元了。而且母亲患有老年痴呆,他必须盯着照顾,没办法出去找工作挣钱。存款花完那天怎么办呢?他对记者说:“可能选择自杀吧”。
唉其实想想也很心酸,这些如今捉襟见肘的老人,年轻的时候也是意气风发的。
4、健康第一,要保护好自己,身体是一切的本钱!工作时不要太卖命,要关注身体,爱护身体,靠消耗身体得来的,终究都会还回去的。
做个普通人,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没有大病大灾,平静生活,已经很幸运很幸福了。身体不好,哪怕挣到钱了,生活质量可能也没那么高。
**5、与人为善,广结良缘。**只有懂得关心别人,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别人才愿意无私地给你帮助,避免年纪大了陷入孤苦无依的境地。
珍惜年轻时候的时光,早点做准备,等到重度老龄化的重担,实实在在影响到你的生活,不至于太过慌乱无措。
祝每个人都好。
知乎用户 发表
搞快点,快快快,跑步前进。现在的企业双休的都没几个 不拿人当人,招聘要求全是35以下甚至30以下,就是因为人多 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呵呵。
知乎用户 发表
一群不创造价值的人管理着蛋糕,并吃下了最大一块蛋糕,现在这群人在担心剩下蛋糕不够大了,以后分不到更多怎么办?
这是整个国家和这个文明的病。
知乎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发表
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如今还怕马儿老!
在农村,哪怕是牛马,老了都能被主子善待吧!
知乎用户 发表
挑战一 :【ZD不调,人先G】
现代金融制度让养儿防老的必要性下降。生育率的降低会变成轮旋性下降,老龄化将十分严重,城市不作政策调整的话,必将迎来快速衰退滑坡
挑战二:【未富先老,惨兮兮】
中国老龄化加速,2019年65以上人口占比12.6%,2022占比超过14%,2033占比超过20%,2060年占比更是超过35%。
美、日、韩老年人占比达12.6%时,人均GDP在2.4万美元以上,中国就1万美元,
未富先老有点懵,日本老龄化占比达到12.6%时发生了楼市大崩盘,日本将老龄化视为国难,65以上老年人占比28%,我们大概20年后就会达到日本现在水平,到时养老金缺口巨大。
那个时候应该叫什么呢?(下面留言我看看)
有人说像日本也没什么不好!
那我们看看现象就知道了
日本严重的老龄化,让多数有钱老人缺乏安全感,没有消费欲望。老百姓存钱成瘾只为打消焦虑,无论如何刺激,不消费、不投资、不创业,成为主流!找个企业上班赚工资是常态,进入佛系社会。
90年代股市、楼市泡沫破裂的杀伤力摧毁了信念,老百姓资产缩水不说,更会让人彻底对未来失望。从此日本制造走入下行,错过了互联网高科技时代,失去了创新创业的动力的平均主义,给年轻人的铁饭碗心态再次加码,让日本年轻人不断追求安逸,对消费形成巨大打击。最后日本看上去像是一个巨大的养老院!
当然!日本出问题时候,已经是发达国家,即便失去30年经济也依旧发达,中国还不具备吃老本的能力
怎么救?除了鼓励创新创业,扩大消费市场,防止资产泡沫破裂别无选择。但因为立场、利益这三个还能做到什么程度?目前看不到
挑战三:【内需】
我们的办法就是增加内需消费,但代价就是必须降低生活负担,毕竟人们总会在住房,医疗,教育,养老四大存金领域上不遗余力的储蓄。
貌似,按住房价,打掉财富效应,教育住房资源脱钩是最优解!但目前的收入的问题是最大隐患!
挑战四【地产】
全社会的资产,过度倚赖房地产,一旦某一时刻,房价逆转,流动性消失,发现自己的房子根本卖不掉!资产价格也会瞬间暴跌。没有买家了,不能平仓,负值交割的情况出现
比如08年,底特律的房子就1美元甩卖。就是因为大家都缺钱,房子没人要,而此时美国的房产税,让底特律的房子变成了负资产,没有价值,每年还要交几万美元的税,
日本同样出现过,一些非核心地区,由于遗产税,子女已经不想再继承父母的房产了,不但房子卖不掉,还要再交一笔钱,所以他们选择了放弃继承。这都是流动性的问题,我们随着老龄化临近,房产税出台,未来不排除也出现这种可能。特别是你手上的二手房,如果你急需用钱,比如3个月内就要拿到钱,恐怕已经出现了流动性问题。当你着急卖的时候,才会知道,房子有多难卖。
挑战五:【医疗】
其实老龄化会带来需求驱动的是:创新药(成本前置等待爆发),CXO,医疗器械等会在二级市场会迎来一波估值修复且长期增长的预期,但是由于这两年的特殊情况,这个步伐在减缓!一方面是需求、人没了还治什么? 另一方面:大家都在赛跑!我们本身有多快?这是个问题,另一个问题是,你是追赶者?还是被追随者!
知乎用户 发表
瑞士银行不是有3w亿吗,大家都这么有钱了怕什么
知乎用户 发表
别怕,到时候专家会建议大家的
知乎用户 发表
意味着人口增长稳中向好,人口情况从「数量」迈向「质量」,进一步强化、推进、完善从「人口大国」到「人口强国」的发展,养老产业蓬勃向上
知乎用户 发表
歪?在?麻烦接下专家视角
知乎用户 发表
那个时候我接近四十,但是还能拿的动武器来革命,一切都将结束,买不起房,出不了彩礼,结不了婚,生不起孩子,父母离开或者快要离开的一群单身成年男性,我不知道怎么维稳,政府将没有手段来了,因为,大不了一换一或者一换n,这是好事,外国人再提供武器资金,和平演变,这个问题其实已经出现了
知乎用户 发表
不准恶意变老
不准恶意不买房
不准恶意不买墓地
不准恶意不贷款
不准恶意不买房
不准恶意不消费
不准恶意不结婚
不准恶意不生娃
如有违反,建议根据党纪国法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知乎用户 发表
到35年的时候,90后四十多,00后三十多,10后二十多,不婚不子的估计2-3亿,上无老下无小受过中等以上教育且兜里揣着毛泽东语录的少说得1亿,想想都刺激。。。
知乎用户 发表
2050年的陌陌聊天记录
追风少年:Hi
小兔乖乖:Hi
追风少年:看你动态了,感觉你很漂亮。
小兔乖乖:你多大啦?做什么的。
追风少年:69了,在工厂做组长,你呢?
小兔乖乖:72啦,现在跟着学姐做美甲
追风少年:你有男朋友吗?
小兔乖乖:还没有,现在主要以事业为主,暂时不考虑
……………………………………………………………………………………………………………………………………………….
“居民朋友们!居民朋友们
小兔乖乖:先不聊了,我要下楼去…….√π|~£€^°
追风少年:好的。
知乎用户 发表
希望那个时候,我 已经离开了越南。
知乎用户 发表
二十年前中国社会上就已经有大量人口政策应该转向的声音了。一些学者也在媒体上发声。
通过很简单的数学就能计算出现在中国的人口结构。
二十年前就已经有很多国家掉进少子化和老龄化这个坑了。
所以我觉得没啥好说的,这不是蠢,完全就是有些人在使坏。
为了一己私利损害整个国家的未来,这种人叫什么?
现在这帮人想必已经在美国了吧。
那些拼命抹黑我们的国家的,多半是这些人的子女吧。
知乎用户 发表
80后又要讲老笑话了:
校长在新学年开学典礼上郑重宣布:
去年高一学生打扫了一年厕所,他们辛苦了。我们决定,今年由高二打扫!
知乎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发表
牛逼100年都没有就开始倒计时了,发展真快
知乎用户 发表
挑战?什么挑战?老年人就不能加班吗,老年人就没有奉献精神吗
知乎用户 发表
老龄化是发达国家的特有问题
发展中国家担心这个属实有点杞人忧天了
发达国家担心老龄化是因为完善的福利,庞大的养老金和医保支出会拖垮国家财政
而在一个大半人口为农业户口的低福利国家
大批农村老年人80岁尚能带孩子、种地自给自足
一个月几百块养老金,这点钱怎么也不会出不起
真正的问题其实是城市老年人,虽然人数不比农村多
但支出往往是农村老年人的十倍
只要转换思路,来个农村养老,把这群人都送到乡下
问题马上迎刃而解
农村空气好,还有纯天然的新鲜蔬菜,自己动手又能锻炼身体
生病了中药免费吃
这不比城市空气污浊的鸽子笼宜居到哪里去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意思就是说,**因为某些不可描述的原理,**时间变的更加紧张了,当代年轻人必须加倍努力工作,无私奉献,使我国必须在2035年之前完成产业升级成为发达国家,才能成为日本那样富后就老的国家,
如果2035年之前没有产业升级,以后也就没啥机会了,你不能指望一群老头老太太完成产业升级吧,最后的结局就是未富先老,无法突破发展的瓶颈掉进中等收入陷阱
所以说现在时间很宝贵,年轻人应该只谈奉献,不谈待遇,抓紧时间工作,争取能在2035年之前成为发达国家
知乎用户 发表
做了个动力学分析。
每个圆圈都是个发力点,但在中间环节发力只能治标,发力一减弱效果很快就会消耗掉。
就好像上游在肆意排污,中游拼命搞水净化项目,来改善下游水质。事倍功半且不可持续。
必须从源头下功夫,或者同时对环路上的所有节点下功夫。
知乎用户 发表
我们青年人要把握机会,深耕老年人市场,化挑战为机遇,更好服务老年人,更好发挥他们的价值,更好丰富他们生活,为中国老年人的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一定能将中国建设成为老年人口强国。
第一步,先找个工作
知乎用户 发表
你拼命地拉高卖地价,用来给老爷们发放高工资高福利待遇。
房地产赚钱最多的,不是银行,也不是房地产商,是卖地的。
地要好卖,房子要能卖的出去,地就得一直涨,房价越来越高。
买不起房,结不起婚,要不起的爱情,养不动的娃。
你说开放二胎,我买不起多一个房间的房子。你说开放三胎,有人婚都结不起。
为了买房,为了拼命还贷款,996啊,福报啊,没命地干活,内卷!
真的有人说的对,高房价,赚的就是断子绝孙的钱!!!
看看身边的人,谁不是忙忙碌碌,谁不是搞钱内卷到一脸憔悴?
只有老爷们赚的盆满钵满,然后送子女带着钱出国。
牛马永远是牛马。生存环境恶劣的时候,自我绝育。
知乎用户 发表
已经完了,比隔壁美帝的狗下场还要惨。
作为耗材就要有耗材的觉悟,一直到入土都要好好奉献。化作春泥更护花
知乎用户 发表
难道领导们想的是年轻人每个人生3-4个孩子,不需要休息,也不追求个人价值,就是一味的工作工作工作,工作到50岁直接原地去世,不占用国家的资源来养老?不会吧?
知乎用户 发表
我警告大家啊,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要讲。
知乎用户 发表
用十几年时间追赶发达国家水平,大赢特赢,稳中向好!!
知乎用户 发表
别再乐观了,老龄化一旦开始,便很难刹车,家庭倒三角,人口丁字型。先说人口,说白了是笔经济账。人都是趋利避害的,收入持续降低,工作极不稳定,放开三胎也收效甚微。
消费萎靡不振,年轻人生存已成问题,顾不上生活和娱乐。现有的工作,很难再干十年,他们要存钱对风险。孩子是吞金兽,他们更不会背贷养房。
对父母养老而言,有退休金勉强度日,没有就只能坐吃山空。年轻人的工资,也仅够自己生活,很难补贴家用。将来老人和自己看病,可能都是问题。
年轻人毫无闲暇,生病不敢请假,事假很难获批。加班应酬,开会写文,没有实力和精力,去抚养孩子,照顾父母,说难听点,最后尽孝都成问题。
鼓励老人再就业,不要五险一金开卷,这无异于饮鸩止渴。简而言之,落实劳动法,避免恶性竞争,中小微活了,打工人松了,消费生育就都有了。
知乎用户 发表
进入老龄化?有没有搞清楚,先进入的是一帮上没老下没小的壮年化,能顺利进入老龄化我就烧高香了
知乎用户 发表
说明他们没去过农村。
知乎用户 发表
养老一定会成为大问题,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老人们的钱全给子女花了。
我是90后,80后90后无疑是最幸福的一代人,我的爷爷奶奶结婚的时候连床棉被都没有,我爸小时候是在饥寒交迫中长大的。那个时代没有需要减肥的胖子,不喂不吃饭的孩子。
我们这代人无论家里有钱没钱都是家里人宠着长大的,有独立的卧室,夏天有空调,有游戏机计算机,有24小时热水,冰箱里全是好吃的,这些很平常的东西,我们父母那代人年轻的时候是不曾拥有的,而经历过二战的爷爷奶奶那代人,能活下来都是幸运的。正是因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们吃过苦,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了,老爸老妈们有了些许积蓄依然克勤克俭,舍不得出国旅游舍不得顿顿下馆子,舍不得买名牌手表名牌服饰,甚至舍不得经常买海鲜牛肉。
我同学圈朋友圈10个人里面得有9个,房子是爸妈给买的,没发现有谁小两口自己住便宜的老旧小区,体谅父母一辈子不容易,希望父母有钱能为自己换个大房子改善的,一个都没有。
只有个别特别能干能吃苦创业收入高有给父母买房子的。
多种原因房价高,父母给出个首付也正常,钱难挣大家都不容易,老爸老妈付个首付装个修,后续年轻人努力工作养家还房贷也挺好。
可有一部分人年轻人可不这样,自己都为人父母了还不成熟,入不敷出两口子月光不攒钱,顿顿下馆子不做饭,买一大堆衣服价签都没摘最后全卖给收旧衣服的了,然后继续买,房贷还不上了,采暖费交不起了,想起老爸老妈了,情人节给老公给媳妇给男友女友买贵重礼物,养个宠物都不少花钱,父亲节母亲节发个朋友圈装装像文字尽孝。
父母的钱是可以不给子女花的,他们愿意付出是因为爱,作为子女不能太理所当然,父母如果都不给子女花钱,那任何困难都得我们自己扛了。
为什么部分医生老师特别牛,因为给他们送贵重礼物包高额红包的患者、学生家长多,都不送红包他们还牛什么,可惜膝盖一旦弯下去,习惯了就直不起来。
我们享受父母的馈赠可不能太习惯,要感恩。
这就是大部分普通工薪阶层的父母真实写照,就算身在一二线城市,赶上城镇化带来的福利,几十万买的房产转眼间短短几年价值千万以上,可他们出门依然挤公交地铁。
发达国家的老人可不是这么过日子的,自驾游、买劳力士、衣服裤子鞋不一定都是BV、普拉达、阿玛尼那样的一线品牌但也都特讲究特别有品位。
我客户一阿姨,她儿子在澳洲多年,小哥的澳洲朋友是厨师,手艺不错,开餐厅多年经营的很好,收入也不错,想再开个规模大一点的分店缺钱,跟父母借,结果父母拒绝了,父母不缺钱,但他们的理由是钱留着环游全球用,厨师的爱人是北京姑娘,最后岳父岳母出的钱,没办法,国外老人不心疼子女,咱们国内老人心软呀。
我另一个客户,早年德国留学时认识一个教开飞机的德国人,带学员开一圈收入是几百欧吧,我记不清了,但这德国飞行员哥们别说是996了,经常连续很多天不工作,而且最令人费解的是喜欢自己独自一人开飞机闲逛,带学员飞多好还有钱挣,为什么非的自己飞呢?其实我也喜欢独处不想被打扰,无奈不挣钱哪行呀,他还喜欢滑雪,喜欢滑翔伞,月入上万欧不够花。
而我们这边,工作、攒钱是最重要的事,不管是工薪阶层,连极少数那些生意做到资产千万以上的人依然开足马力努力奋斗不敢有一丝懈怠,而且不管你拥有几十万还是几千万,大部分钱全都用在购置房产了,20岁时我觉得这样很正常,吃苦耐劳努力奋斗嘛,现在看这样活着就跟傻子一样。
我们的父母累,我们也累,因为90后的孩子已经开始有上小学的了,很多家长自己不努力,总想着用孩子找面子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还要找借口说为孩子好,爱孩子,给小孩报一大堆兴趣艺术班,从幼儿园开始争先恐后给老师送红包,也不像年轻时候抱怨社会不公平了,轮到自己孩子也开始走后门了,结果一样都没学明白,钱白花了,礼也白送了,因为现在喜欢甜老师的家长太多了,比甜男神甜女神还邪乎,大家都送跟大家都不送其实一样没区别,只有一两个家长送也许会有特殊待遇。
我结识的特别富有或者学历特别高名牌大学的硕博,我发现他们普遍对孩子学历不是特别在意。
最容易逼孩子的家长是那些自己不愿意努力改变生活的人。而这些人也是依赖老爸老妈最严重的人,他们虚荣,从小到大衣食住行,再到结婚房车装修家具家电婚礼庆典甚至蜜月旅行任何一样档次低了都不行,他们到是有面子了,溺爱他们的父母可倒霉了。
年轻人从谈恋爱开始、到买房结婚、再到养孩子,一系列消费数额很惊人。
甘愿为子女无条件付出的爸妈到老了才发现,辛苦一辈子没有多少钱花在自己身上,然后自己的子女自己挣的钱不够花,还很溺爱孙子。
最终的结局就是大部分老人吃了一辈子苦,到老了晚年生活依然在吃苦,攒的钱都给子女花了,还得给子女带孙子,少不留意一点小事没做好子女还不高兴,甚至有帮子女吧养猫养狗不伺候好宠物子女都骂自己爸妈的。
重度老龄化意味着所有跟老人相关的消费需求价格都会水涨船高,未来养老院、聘请护工费用一定高到惊人,现在已经有老人需要雇用年轻人带他们去医院挂号看病之类的服务了。
很多小年轻,年少轻狂,觉得到老了自我了算,没啥事去重症监护室溜达一圈,看看那些忍着剧痛花着高额医药费还想多活一天算一天的病人,哪有不怕死的。
年轻人离死亡还有一段很长的岁月,才敢口出狂言,如果所有人都有勇气直面死亡,抗日战争还需要打8年?当然了确实有英雄存在,不然我们这代人可能不会汉语只会日语了。
老龄化只会越来越严重,个人愚见,老龄化已经不可逆了。
因为还有很多年轻人的爸妈很穷,他们从小到大也没有条件读好一点的学校,他们人脉见识都只停留在老家小地方有局限性,并不是他们不想结婚生孩子,而是现实生活所迫,就算他们眼光一点都不高,依然找不着愿意跟他们结婚的对象。
还有一些年轻人想的开,有点钱长的也不错,但是不想结婚生孩子,不想像老爸老妈那样辛苦一辈子,想为自己而活,我不会说这样的行为很自私,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不自私,只不过每个人兴趣爱好人生观价值观都不同,自私的地方也不同而已。
种种原因导致出生率下降,带来的连锁反应就是一路高歌猛进连涨20年的楼市在最近一年多的时间都开始降价了,二手房无人问津,只有少量的重点学区房还很抢手,说实在的,这年月还能在大城市为了拼孩子抢学区房的,家里资产不会少,别管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有钱还是两口子能挣还是没啥钱也要培养孩子打肿脸充胖子,这样的人相对十多亿总人口又能占百分之多少。
疫情几年,十多年积累轰然倒塌的老板们太多了,还有3、40岁失业找不到工作还不起房贷的,人活着挺累的。
我是奶奶带大的,老太太在世的时候我常听她回忆往事,老人们日子哭了点,但是心态都特别好,没有那么多娱乐项目,但每天也都开开心心的,一家人平平安安就行,不攀比不虚荣,没有那么多尔虞我诈,日子不富有但也有盼头。
有时候我在想,为什么父母那代人单身的特别少,而我们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这么多,却有那么多人不快乐,甚至抑郁。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明白了为什么不开心。
生活水平从过去的10分提高到了80分,可现在人们内心的欲望相比上代人提高了1000分,所以很多人不快乐。
忠言逆耳,实话不好听,听过我说这些话的老人都感触颇深,可知乎都是年轻人在玩,这个回答注定不会有赞,这3000字回答我只希望能有缘改变一些年轻人对人生的态度,对父母的态度,少关心一些不值得关心的人和事,例如瞧不起你的男神女神,跟你身份收入不匹配的奢侈品,多分给父母一点爱吧。
感谢阅读。
知乎用户 发表
今天你一个人掏空六个人的钱包。
未来六个人掏空你一个人的钱包
知乎用户 发表
真的有点破防,我出生,搞计生;我读书,搞教育市场化;我结婚,房价开始起飞;我40,开放三胎;我55,国家老龄化,要灵活退休????
我们小时候说什么小皇帝宠坏的一代….
我们年轻时说什么80后垮掉的一代…
不能紧着一批人薅羊毛啊……
知乎用户 发表
养殖场的鸡不下蛋了,
是该鸡反省
还是养殖场反省?
知乎用户 发表
预言一波就这最后几年,它们也做不出什么改变,也不会做任何改变
知乎用户 发表
两条路:
1、用治理手腕让大家生小孩;
2、用科技手段让人类不再需要生小孩;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没结束,就重度老龄化了,社会主义国家到现在教育,医疗,住房,一个都还没解决呢?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会主义不养老汉,建议延长退休年龄至80岁。
知乎用户 发表
苏伊士运河没加盖,卫健委喜欢高生育率可以游去非洲。
知乎用户 发表
老东西,早该爆金币了
一想到四十年后我的孙子会这么骂我,委屈的眼泪就忍不住流下来……
等等,我就是最后一代?
那没事了
老东西,早该爆金币了!
知乎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发表
就算没有老龄化,你们也会说还是苦一苦老百姓
知乎用户 发表
看这个问题下的回答就跟看爽文一样
心情都变好了捏
知乎用户 发表
到时候边关的老兵往地上一躺,就问那印度年轻小兵敢不敢扶?
知乎用户 发表
半只脚踏进美利坚的老爷们怎么会管你这韭菜未来的死活?
唯一让他们担心的是你躺平了,他们的下一代还怎么割。
醒醒吧,傻孩子。
知乎用户 发表
看看日本的今天就知道了。
一人血书提议安乐自由,实在不想70多岁了,养老金领不出就算了,还要被鼓励工作,不努力工作就是不上进的老年人。
我实在没有大局观,让我活够了就体体面面地告别世界吧。
知乎用户 发表
建议把平均寿命提高到100左右
把退休年龄延长到80
毕竟都能活100了,干到80也没啥不行
中国人需要为祖国做贡献
什么?你问祖国对你的保障?
来人!拖出去。
知乎用户 发表
这不是你选的吗?偶像
知乎用户 发表
别说2035了,现在饭馆儿不都是白发服务员,以前喊老妹儿,现在得喊姨,麻烦倒点水。保安,清洁工,盖房子,修路的,更别提种地的,慢慢的工厂也大龄老龄化了,年轻人都去送外卖了。人跟人不同命啊,同样的老年人,一边是又唱又跳又买到处旅游,一边是累死累活遭人扣钱呵斥。
知乎用户 发表
不要制造老龄化焦虑了
2022年日本65岁以上人口是30%,2035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是30%,两者还相差5岁。(我不太明白为什么不按国际标准统计65岁以上的)日本2022年目前来看没有崩溃。
太多人小看了目前的工业能力,以财富为标准的话80%的人拥有社会财富不超过20%,只要国家把社会财富稍微合理分配些的话根本不用担心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中国最大的问题是人口过剩,中国自然资源不丰富、科技水平也不高,养活这么多人只有一条路就是低价出卖劳动力换取高科技产品和自然资源。
这条路是不可持续的,高科技不是说有就有的,自然资源更不可能凭空变出来,中国人想活的轻松点只能降低人口。
各位需要清楚人口老龄化是必然的,人均寿命在增加人口肯定带来老龄化。人口结构如果不变那么人口总量会一直膨胀下去。
印度没有老龄化问题不是因为印度做的好,相反是印度人均寿命只有68岁比中国少10岁。
这么多年过去了大家应该明白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勤劳并不能致富,想要改变生活状态调整供求关系才是正解,一个岗位缺人才会工资高。
最后还是和各位说下红利是国家、资本红利,是工人的绳索。
一方面抱怨996、高房价、高物价、担心失业,一方面还在那担心人口结构。日本65岁以上人还有25%的就业率,这不是坏消息,想想中国多少人35岁以后就找不到工作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我都担心,这个数据他们还美化了下
知乎用户 发表
老百姓要的多吗?
安居乐业而已
安居:背负半辈子的债务才能买个自己的小屋
乐业:农民工被压榨的惨不忍睹,上班族996精神崩溃
知乎用户 发表
从个人理性的角度出发,聊聊我们该怎么办吧。
这个消息至少有这样的作用:之前我们年轻人闹着躺平,除了个人利益出发之外,多少也包含了一些想对国家“施压”的想法;而如今看来,走到这一步是板上钉钉的事了——我们躺不躺、生不生,都影响不了十五年后重度老年化局面的来到。这时候不管是痛心疾首、还是拍手称快,输出情绪都没有太大意义;心平气和思考下,大潮下我们这艘个人的小船怎么做才是相对最优的。
我也很希望知乎上的智者能对这方面给出一些解答、进行一些讨论,但可惜没找见。权当抛砖引玉吧。
我是94年生人,男性,独生子,父母生育我的年纪较晚,现已在退休年纪。从这个话题下的各类分析来看,我大概属于受时代负面影响最大、“最辛苦”的那一代。大体上,我是打算如此度过这场危机的:
一、首先关于“润”这一点,显然可以避免国内的很多问题,当然当今时代也存在过往不可比拟的风险。在此我不做讨论,假定未来长期在国内定居。
二、父母的养老。这是未来十五年要面临的第一个问题。父母老了后会面临生活、医疗、陪伴这三方面的问题。i)生活,特指经济开支相关,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丰俭由人,唯一要注意的是,城乡有些观念很看重养老金,如果父母没有的话,如今不要再去为他们购买养老金了,理由大家都明白。ii)医疗,随着老龄化程度增加,未来可见的社会医疗需求会增加,从市场调整的滞后性推断,未来的医疗成本可能会大幅增加(即使不考虑疫情影响),我会选择为父母补齐或购买尽可能多的商业医疗保险,虽然成本不低,但考虑未来的医疗价格增加,这笔“投资”很可能是划算的。iii)陪伴,这是我们这代子女很难提供的东西了,但所幸父母那代人正是超生厉害的一代人,兄弟姐妹很多、街坊邻里的关系也比当今要强,我会劝父母回老家居住,亲人、朋友间相互有个照应,同时多走动处理好相关亲戚、堂(表)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在老家的。以前我总是忽视、不屑这类关系,但养老这件事上,全靠自己小家庭可能是行不通的。
三、养育子女。我还未娶妻生子,所以这部分也要做一些规划。结婚和生小孩其实是两个话题,我认识的大多数人,虽然觉得生小孩辛苦,但基本都还是愿意结婚的——前提是符合自己的婚姻预期。当今人们不愿意生小孩是社会现状、高层建筑未做好造成的;但不结婚则不完全是,两性关系的变化、爱情观的影响,这些是更直接的原因。所以这个话题下,更该优先讨论的是要不要生小孩。
我个人是打算生育小孩的。我考虑了以下几个因素:
1)小孩的抚养压力下降。可能看起来不合常理,但我认为这是符合规律的:小孩的抚养压力和出生率成正比。本质上来说,现代家庭抚养小孩的经济、精神压力主要来自于孩子间的竞争。学习、特长、就业、婚恋,在这种竞争压力下,我们不得不付出很多经济与精力来“鸡娃”;同时小孩子也很苦。当出生率下降到足够低,而小孩成长所需的社会资源还因为惯性相对富足的时候,小孩的竞争压力会可想而知的变低。不能用现在小孩的环境来直接参考未来的环境。我生育应该还有些年头,这样等小孩长大成人估计在二十年以后;重度老龄化应约而至的彼时,社会需要青年,他们的生活环境,即使再好不到哪儿去、也不会比我们这代人更差了。至于个人具体的措施,我会考虑以相对轻松、不鸡娃的方式来抚养我的孩子,如何育儿展开又是很大的话题了,大体上只是说明:我不需要付出太多的抚养成本,小孩成长后的环境也会尚可。
2)拥有自己的孩子会带来很大的好处。说白了,我们的社会又将回到“养儿防老”的时代。我是个贪生怕死的人,和许多豁达、愿意安乐死的年轻人不同,我恐怕需要经历老年时代。在我的观念中,社会制度和资本均不能提供足够的养老保障,毕竟保姆打老人的时候可不管你有没有养老金、富不富有。三四十年后我老了,彼时的社会按最坏的情况估计,会是很恐怖的老龄化社会,如果没有子女,我很难想象度过有尊严的老年生活。但与此同时,我又不希望我的孩子是为社会养老准备的,或者说不希望老鼠的孩子是给猫准备的。因此我会重视家庭亲情教育,以使得在子女眼中,父母亲情的优先级至少高于奉献社会。此外我也会重视朋友关系的经营,尤其是定居地的:我没有兄弟姐妹,多少要仰仗朋友们一起互助养老了。
四、其他。工作、婚恋、财产保护,这些话题其实也该谈,但关系没有那么大。就先略过了(要下班了)。
总的来说,还是希望能和大家讨论讨论。大势如何不可避免,自己的路总是要自己走。
知乎用户 发表
哥几个又来看玄幻片了/dog head
知乎用户 发表
没有发达国家的命,得了发达国家的病!
知乎用户 发表
刚看到英国一些公司试行每周4天工作制。
我的建议是80岁退休,让 70 80 90 00后活到老干到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社保也没压力
知乎用户 发表
建议严查
卫健委内部也混进去了外部势力
竟然敢发出这种不好的消息
知乎用户 发表
房价挖空了未来所有想象空间,15年一顿操作加上近些年的一顿骚操作,把人口给消灭了,
为了短期利益,把所有的问题都交给后人解决,一个个顶级专家们都是在自己的位置思考国家未来,从未站在普通人的角度,没有站在未来的角度去着想,出现这种局面,就狠心让房地产崩盘,哪怕经济不发展,甚至后退,去长远解决问题,都比现在拖字诀都要靠谱
现在无异于就是滚雪球,等吃药身体都有抗药性了,那再也没什么用了,就剩下破罐子破摔了,那就是消亡的铁证。
知乎用户 发表
为什么不把闲置的公务员外包给996血汗工厂打工来补充财政空缺呢?
知乎用户 发表
又是这张图
知乎用户 发表
是时候宣布新的人口年龄划分标准了~80岁以上属于老龄人口,35~80属于壮年人口,小壮35起中壮50起大壮65起,70以上才可断缴社保,80以上领取养老金。切切实实消灭了老龄人口,解决了中国的老龄化问题。如果,20~35没工作闹事,可以设置职业教育学院–工厂模式,农场模式,佣人模式,回炉模式。切实解决一些壮年人口效率比较低下的问题,解决一些青壮年人口比较活跃的问题。
知乎用户 发表
开玩笑吧?重度老龄化的日本现在是有大量岗位也老龄化,比如七八十岁的出租车司机之类的!
就在不久前,我们小组一半人被裁了,主要都是年龄在30以上的,说好的35岁呢?这人口很充足呀,我不怕干活,但有哪个私企肯招募四十岁以上的!(非股东或关系户)?
现在老老实实打个工都难,还能说啥呀……什么时候能别这么豪横裁30岁以上的,我谢谢他!
知乎用户 发表
干活嫌人少。吃饭嫌人多
方法有一种:那就是放开疫情管控,老龄化就下降了。而且大家也希望放开。想撇责那就公投是否放开。
知乎用户 发表
可以学习西安,促进退休人员再就业嘛。至于年轻人没工作,并不重要。
知乎用户 发表
有一个挑战一直被忽略:老年人(特别是农村老年人)的自杀率居高不下。
恕我懒惰,我直接上一下别人总结的数据(原文链接放到下面了)
我分析的原因:
1、从我的认知来看,农村的道德标准和大多数城市中产以上的人群差别很大,这是现象
2、农村的环境条件差,老人更容易得病,得病是致贫的最大因素,这对经济条件差的农村人是恶性循环,这是根本
说说老年人为什么自杀:
有研究表明,人类三十岁之后(我觉得现在得是四十岁了吧)兴趣与欲望会消退很多。换句话说,三十岁之后,人活着的最大目标就是孩子,这是基因决定的。
所以老人,尤其是年岁较大的老人,对活着并没有那么渴望,再加上由于生理原因,兴趣和欲望的大幅度降低让老人逐渐与社会脱节,不会玩手机,也不会看电视(这里批评一下当今的智障电视),所以老人的自杀对他们是一种解脱。
最后说最重要的一点,老人越老越会失去尊严,随着年岁的增加,老人先会失去拿去重物的能力,然后就是做饭的能力,接着是正常交流的能力,这样的老人只能够被别人照顾,而如果没有亲情做依托,或者没有亲人在监督,照顾他的人大多数都会显露出强者压迫弱者的姿态,如果老人年轻时本身是一个强者,那么他自杀的概率就会很高,如果老人本身是个弱者,那么老人的心理也会出现问题。而后辈亲情的多少最大程度在于经济,还有一部分在于良心。
怎么解决才算好:
大多数的人第一意识都会是照顾自己的父母,在没有特殊情况时没有哪个人一开始就在思考抛弃父母,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经济能力,毕竟人到中年很多时间都是身不由己的。
所以怎么让老年人既可以经济实惠的生活下去,又可以提升生活质量,还能够为社会做出一份力。
老年大学是一个很不错的想法。
至于怎么去做?最大的阻碍是什么?政府是否会财政补贴?这能否做成一个利国利民的生意?
大家说说
知乎用户 发表
退休公务员全都进厂就完了,不进的全都突突了美滋滋
知乎用户 发表
4亿老年人,到时候人口规模在11-12亿左右。
1/3老年人,如果没有新生儿的话,平均一个年轻人和一个中年人养一个老人。
如果有新生儿的话,平均1个中年人和0.6个年轻人养0.4个婴儿和一个老人。
值得注意的是,中年人有资产优势和体力劣势,我估计大概一个中年人只能创造0.6个年轻人的劳动产出。
显然1.6:1比1.2:1.4好,利国利民,轻松化解挑战!
知乎用户 发表
我能活到那时候再说吧
知乎用户 发表
说明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工作做得好啊!改了名字大家就不认识了吗?
知乎用户 发表
咱老人要为国家好,我不退保谁退保!
现在的年轻人呐!不容易,一个个起早贪黑上班,还要养活四个父母“四”个孩子,社保的钱都是从他们口袋掏的,我才70,虽然老话说人活70古来稀,现在是新社会,活到80 90有的是!我还能为社会做贡献!我还有闲置的房子,还有私家车,一个月也不少钱。孩子们的这钱我不能要!我要主动退掉社保!为国家为人民减轻负担!
孩砸!听大爷的,年三十也得歇歇,走跟大爷回家,咱们一起包饺砸!
掌声雷动,经久不息,观众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he tui
知乎用户 发表
大家可以到辽宁看看,这个60以上老年人占据24%的省份,小孩比例低,老年人口高,流失大,有句话说:东北人活着就是为了离开东北像这些城市,财政收入几乎没有,又有庞大的养老金支出。及其悲哀。
知乎用户 发表
不必过于紧张,毕竟人口基数大,而且六七十岁还在打工赚钱的比比皆是。
现有人口逐渐老去是必然的,解决方法就是提高出生率,又回到老生常谈的问题上来了,“年轻人为什么都不结婚了不生孩子了,该如何应对?”诸如此类。
说到底,挑战就是【政府愿意为提高人口出生率做哪些努力】。这种努力不是说出离婚冷静期这种限制性政策,或者延长产假、陪假、要求企业不得歧视的这种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举错,而是真正有可行性的鼓励方式。
知乎用户 发表
能有什么挑战……老龄化了就能不卷了是咋地?
本质上就是经济总量撑不起这么多人口,所以总有人要往上爬,中间的最是殚精竭虑,你不爬就维持不了中产生活,爬了就是卷啊。
知乎用户 发表
重度老龄化其实这个年份只会提前到来不会晚到
特别是现在这个还是房价的油门继续踩死,非到最后紧要关头不降价,地方政府只能靠土地财政
还有隔壁银发经济就是个笑话,那些整天鼓吹延迟退休好的,不是国贼就是国贼
昨天在B站看到一个视频,一个日本老奶奶,82岁还要坚持开鳗鱼店,自己开摩托车去送外卖
82岁本来是颐养天年的年纪,却为了两餐还要继续奔波(对比一下我们的可以想想以后满大街的爷爷奶奶辈的外卖员)
那造成目前中国重度老龄化是什么呢?
都说生产力决定一切,但是我们为什么还存在996,007?这可不是一个正常的现象
毕竟8个小时工作制对应的可是一百年前的生产力啊
那怎么解决呢
很简单
落实劳动法并政府主动监督
落实食品安全法并政府主动监督
富人税
土地财政深化改革
这四个,那个都是硬骨头,但是只要解决了,老龄化少子化都解决了,因为老百姓生活好了,生活有盼头了,年轻人就敢结婚和生孩子了,然后形成良性循环
当然可以什么都不管继续摆烂,只是民族复兴就是空中楼阁,毕竟一个低欲望中国并不会影响既得利益群体们有光明的未来
知乎用户 发表
别的不关心,我就想知道什么时候推进安乐死,吃了一辈子苦,我不想在我已经尽到自己责任的情况下,让自己也成为一种活着的痛苦,我只想态度清晰,无痛无伤体面的离开这个世界。这辈子就这样,下辈子我不来了
知乎用户 发表
知乎说不生孩子的几个做到了
每隔一段时间,高赞都要拿老龄化和人口出生率来嘲笑一番,装外宾来狂欢,感觉赢麻了,出了口恶气一样
不管你是不是中国人
全球第二经济体,出现问题,这是全世界买单的
城市更加聚集竞争压力加大房价上升更加内卷,县城和农村如果没人,发展潜力降低
更多贫困地区被边缘化
当然国家肯定不会坐视不管,人口调节力度将会加大,出台更多政策
只要经济发展,内卷就不会消失,觉得人少就能躺平的思想很幼稚
知乎用户 发表
据说在日本,老人会故意犯点小罪,然后坐等着被抓捕,进去以后,有免费的体检,半军事化的管理。
早上6点吹号,6.15准时起床。然后刷牙洗脸叠被子。准备吃早饭。
吃完早饭以后就是洗碗,然后读监规。读完以后放风一小时锻炼身体,做做健身操。
健身操做完,再做一点队列训练,剩下再看书一小时,准备吃午饭。
午饭配置营养丰富,有水果,有肉,有蔬菜。
吃完午饭,进行午休。
午休完以后,收拾好床被,该洗衣服的洗衣服,其他人可以看电视。
电视看完再放风一小时,锻炼身体,练习走队列。看书。
然后准备吃晚饭。晚饭吃完,开会讨论今天学习心得。
该洗澡洗澡,洗完澡以后看电视,洗衣服,看书。
10点钟准备睡觉。
如果生病了,可以拿免费的药。如果意外死亡了,家里可以赔一笔钱。
我觉得老人肯定也会搞个几十万,花完然后再去里面多大呆一段时间。
总比自己在家饿死,冻死。上吊死,喝药死好。
知乎用户 发表
管我屁事,地球要毁灭了,我开瓶酒庆祝一下,赶紧的,毁灭吧
知乎用户 发表
离重度老龄化还有十几年,中国经济就能如此“高质量”发展,等到真的重度老龄化了,还不得质量上天了。海外华人华侨赶紧润回来吧,遍地是黄金。
知乎用户 发表
逢五小庆,逢十大庆,逢百上千普天同庆
2035年,基本国策五五周年庆
所谓双赢,就是赢两次
从担忧老龄化的角度来看,4亿老人不过30#老龄化,与较坏的可能相差甚远,赢
从基本国策的规划来看,我国于2022年提前达成人口峰值的目标,大幅超前八年,能把有限的精力抽身出来投入到无限的矛盾中去,赢
综上所述,养精蓄锐,调养生息,尽情享受绚烂人生
知乎用户 发表
呜哈哈哈哈,把全世界最温顺的绵羊给养到有绝种倾向,也是一种本事。
知乎用户 发表
老胡今天要说些可能挨骂的话。先前曝出的中国人口老龄化事件为何招致大量负面舆情,就是因为中国人口老龄化脱离了人们的平常心和世俗认知,过犹不及。近来由于中国人口老龄化事件的发生,很多人都受委屈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给那些群众造成的不便可想而知。我们的社会需要保持必要的宽松度,这是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它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但我们的社会需要发展、强化对那些问题的承受力。这其实也是和谐的一项题中之义。可是,即使是这样,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出现仍然代表了一定的意义。老胡今天略作梳理中国人口老龄化发生的过程和原因,是为了提醒当前案例所暴露的一些缺陷和问题。可是,即使是这样,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出现仍然代表了一定的意义。希望国内的学者、媒体人都恪守实事求是的底线,在中国人口老龄化事件中无论是站在什么立场上,出于什么目的,都不突破这个底线。老胡今天略作梳理中国人口老龄化发生的过程和原因,是为了提醒当前案例所暴露的一些缺陷和问题。今天有两个人在微信里问我,最近的中国人口老龄化是不是真的?我个人愿意相信,中国人口老龄化是假的。尤其是,此前出过类似的情况,那些群众已经经历了测试。我相信并且希望中国人口老龄化会是假的。
知乎用户 发表
作为一个全科医生,我简单的谈论一下我们在卫生医疗领域所面临的困境或者难题吧!
1.农村留守老人过多,然而知识水平不高,造成对慢性病的认知存在问题。逃避性治疗、甚至拒绝治疗。
首先要谈到什么是逃避性治疗,就是患者在存在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时,首先想到的不是进行一个综合性的治疗,使血压、血糖维持至一个相对安全的范围,防止出现并发症。而是以症状缓解与否为用药及治疗标准。
更有甚者不治疗、甚至拒绝治疗,出现症状用药、出院或者症状好转立即自行停药。当然这并不常见
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脑梗死、脑出血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增高。
2. 当时在国家大力支持下问题1正在被改善,但是这就又造成了另一个问题,由于是现存的大量农村老年人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主,医保资金大量的用于解决问题1药的问题和严重并发症的问题,进而造成了农村医疗卫生人才待遇不足(当然这是以我所在的地方为例)。本就缺乏人才,这就更造成了留不住人才的问题。
现在以强制的行政手段解决问题,一定会造成后果的反弹。
3. 随这老龄化的进程加速,尤其是60岁以上的农民工最终的养老还是需要回归农村,可以说农村是养老的蓄水池,但是这个蓄水池也在面临着干涸的问题。首要的就是这部分人的收入问题,随着耕地的集体化种植,耕地收入会相对而言的降低,有人可能会说不是农民不是也有养老金的吗?当然有,但是杯水车薪,以本地为例,养老金约为300/月,甚至很多老人都没有养老金这部分收入。是不足以负担衣食住行及医药费用的。而且随着老龄人口进一步增加,这个问题会更加显著。
4. 农村老年人精神娱乐活动的缺乏问题。是,现在是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但是我们好像跟老年人生活在两个不同的空间,年轻人一个手机能乐的玩一天。但是有人观察过老年人吗?多半在家发呆半天,然后在村头,楼下聊天一个小时,而这个问题在农村更为明显,所以很多时候不是老人喜欢去医院聊天,也不是想打扰我们的正常诊疗活动。而是因为他们明白只有我们会认真的听他们的需求,并且为他们解决一些问题。不要说现在年轻人抑郁的特别多,其实老年性抑郁的发病率也在增高。
知乎用户 发表
这就没有美国一点责任?
知乎用户 发表
快点搞老人上山下乡吧,去农村体验美好生活,分半亩地种点粮食,老人又吃不多,再收一半公粮,还能把房子让出来,挺好
知乎用户 发表
虽然已经有了很多优秀的答案,也知道自己的回答大概率不会被看到。
我没有那么高的家国情怀,也没有全局的政治眼光。
看到这个问题,我还是忍不住想回答一下,因为老龄化的问题在我家体现的尤为明显,才32岁的我却感觉自己已经有了82岁的心态,不敢轻易生病,不敢轻易死去,不敢轻易要孩子,不敢轻易换工作,不敢轻易出去旅行,不敢轻易做任何决定,我完全觉得自己就已经被上一代所绑架,是为了上一代而活着。
简单的说一下我的情况吧,我今年32岁,爸爸67岁,母亲71岁,我是父母养女。他们在年纪已经比较大的时候领养了我,我在西南最偏僻的小山村长大,独门独户,方圆1公里都没有人的那种,就是您可能会在湖南卫视变形记里面看到那种穷困莫若的地方,就是我长大的地方。
很多人都说,只要自己努力就能改变命运,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但是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我承认我的生活和我小时候比是变好了。但是我觉得自己真的已经很努力了,但是很多东西我却改变不了,甚至我觉得我连正常的生活都负担不了。
可能自己在读书方面有点天赋吧,一路从闭塞的西南小山村,然后考到成都的一个二本师范学校,最后又到保研到上海华东师大读研。毕业以后在四川二线城市公立中学担任一名高中老师,在您看起来这应该也算知识改变了命运,但是这一步步成长的过程真的让我觉得越来越喘不过气。
在我研究生毕业读书的后两年,我的母亲就生了重病脑溢血,彻底丧失了劳动力,并且成了半瘫(其实在我大一的时候,我母亲就已经发过一次脑溢血了,只是恢复效果还不错)。
于是在我的整个大学和硕士阶段,我的学费全靠贷款,生活费全靠奖学金和勤工助学以及兼职来覆盖,从大三开始,每月向家里汇500~800不等的生活费,没错,在别人还在向家里拿生活费的时候,我已经在往家里汇生活费。于是整个大学和硕士阶段我不会轻易出去吃好吃的,也没有想过买好看的衣服,我把唯一投资的钱都放在了提高自己的能力方面,参加了一些摄影和ps的课程。学习这个的初衷也是想留下和父母相处的美好时光。
在我研究生刚刚毕业的2018年6月份,农村老家的房子,就因为年久失修,摇摇欲坠。母亲那个时候身体不便,家里离场镇很远,医疗生活都不方便,父亲也全职照顾母亲,但是父亲又属于那种传统的大男子主义,很多时候只只顾自己享乐。比如白天去场镇上打牌,然后要晚上六七点再回家,我妈没有办法自己热饭吃,冬天都只能吃冷饭。想到这里我就觉得无比的心酸,于是在我刚毕业的时候,我就拿自己硕士阶段攒的2万块钱,火速在镇上租了房子,剩下的在我工作的地方租了房子和交了工作保证金。
工作以后一样的经济压力摆在眼前,在即将到来的买房结婚的问题上,我家里确实不能给我一分钱的支持,我每个月定期还得向家里打生活费。在工作上遇到问题也没有办法找家人倾诉,因为我母亲自从脑溢血以后沉默寡言,基本丧失语言沟通能力。而我的父亲毫不避讳的说,真的是一个比较自私的人,信奉的是及时享乐主义,工作上面的引导和开导就别指望了。
于是在2020年我结婚了,我老公情况也比较特殊,父亲去世了,母亲年龄也比较大,今年60岁了,无业,我和老公长跑8年,最后结婚,当然也就接受了我们两个人需要承担三个老年人养老的事实。
而且关键的是我们双方的家庭都不能为我们买房子支持一分钱甚至我们每个月还得给两边送生活费。
人最关键的就是不能对比,我为了买一个房子凑首付是七凑八借最后负债20万买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在这个过程当中,我和老公的双方父母真的是不能支持一分钱,不是他们不愿意,是真的没有。
我现在的状态是今年32岁,虽然和老公都看似有着体面的工作。但是每个月工资已到账,除去房贷,剩下的就想着攒钱赶紧把首付还了,(最悲催的是,我现在都还在还研究生阶段的助学贷款)…
现在最怕的事情就是任何一边的老年人生病,生大病的话,那就万劫不复,生小病的话那就穷半年或者是一年。
所以对于孩子一方面是不敢生,另外一方面是我从小到大我觉得太艰难了,我不想带他来,这个人世间受罪,也就是说我对于生孩子这件事没有半点渴望,我老公也一样。
人真的就是不能比较,和我横向的同事一对比,你真的明白如果家里能有一星半点的支持,你的日子真的会轻松的不止一点半点。我从不责怪我的父母或者是我老公的父母,没办法给我们提供首付,也不觉得每个月给双方付生活费有什么不对,但是我是真的想说,这样的日子真的太难了。
这种日子会让你一直处于一种惶恐当中,真的是不敢生病不敢失业,不敢放飞自我。双方的老人就像一个镣铐一样绑在你的身上,而你匍匐跪在地上爬行。
虽然我一直在抱怨,但是我明白自己的责任。也在想办法改变困局,增加自己的收入。毕竟一路走来,我觉得自己真的算尽力了,但是世界哪有那么容易一夜暴富的办法。
我或许也只是在那众多养老压力下匍匐前进渺小的一员吧。社会上为什么大家不愿意生二胎?为什么年轻人不愿意在背上房贷?为什么大家会降低欲望?或许这就是答案吧。
知乎用户 发表
这个问题下回答的诸位
无论你是严肃的分析问题
还是幽默的玩梗
还是发泄情绪
也无论你是想要为解决问题出谋划策
还是希望问题继续恶化
还是仅仅等着看烟花
这一切的一切
他们
都。不。在。乎。
知乎用户 发表
政务处分法第16条规定,对同一违法行为不能重复作出政务处分和处分。有图有真相,湖北省监察委员会竟然违法支持和维持一个非法的第二次处分决定。
知乎用户 发表
35就业太老,60退休太早。
1000万大学毕业生太多,1000万的新生儿太少。
3万的可支配收入算多,30万的首付算少。
-—借用某网友的吐槽
知乎用户 发表
说2035就2035
快一年也不行
老龄化也得听d话
知乎用户 发表
然后35被社会淘汰
知乎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发表
卫健委已经服输了,
你统计局怎么说?
@国家统计局
知乎用户 发表
人在日本。
看这个消息真的是,五味杂陈。
我国面对比日本还要严峻的人口结构问题。
贫富差距极大(0.6,这个水平的其他国家就在非洲,拉美呢)。
内需市场没有(不讲劳动法哪儿来的内需)。
真的想看看,我共怎么破局。期待一下。
知乎用户 发表
既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现在还嫌马儿生得少
知乎用户 发表
只能说工业化4.0刻不容缓
未来大规模的机器制造已经成了定势
未来老龄化的趋势已经无法阻挡
若是吃“人口红利”上瘾的肉食者再不知道调整工业化的底层逻辑
未来必然将会被自己强迫制造出产业工人所吞噬
如今的五五分流不过是饮鸩止渴
放开生育也就是亡羊补牢
未来天下大势,浩浩汤汤
逆者亡顺者昌
知乎用户 发表
你们是不是希望凭空出现一堆20岁年轻人,成为低待遇甚至无待遇的劳动力,然后等到他们35岁时再让他们凭空消失?
知乎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发表
我爸像我这么大的时候,我已经上学前班了。
我现在还没结果呢。
急什么,挑战得靠后人的智慧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前些年计生办,后几年计老办是吧,经历比巴菲特都丰富
知乎用户 发表
能不能提前到明年?
知乎用户 发表
赡养压力在00后,但00后会乖乖履行义务吗?
知乎用户 发表
生在这片土地 感觉毫无希望了
知乎用户 发表
现实是只要网上一搜招聘,要求35岁以下,985、211毕业,有xx证优先,有大厂经验优先。如在35岁失业,请问,36岁以后到60岁退休,这段时间可以做什么工作养活自己?扫地都要35岁以下,更不要说养家养老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拒交房产税的比例会变高
收税要趁早 越晚越难收
知乎用户 发表
到2023年,计划生育将取得阶段性突破
知乎用户 发表
出现这样的局面,不正好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嘛。
知乎用户 发表
别急,好日子还在后头
知乎用户 发表
都说的很对,但都忽视了2035年这句话本身就代表离现在的2022年还有13年。
13年啊!能做的事太多了,既然已经知道13年后会严重老龄化,而且这个过程不可逆,那你会不会选择在这最后的时间段梭哈一把呢?
这才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我的看法是梭哈一定会来的,现在说这个只是提前给国内某些“反对者”一个提醒,好子日不多了,要么最后搏一把,要么日本化。那当前看日本现在的局势还看不懂吗?日本化是没有前途的,日本在坚持经济不衰退方面熬了这多年,2022年最终还是熬不下去了。所以中国看似两条路,但其实只有一条走得通……
知乎用户 发表
这一切都指向一代人(80,90)
知乎用户 发表
下一代的负担只会越重,因为周劼会越来越多
知乎用户 发表
难道都是来看爽文的吗
知乎用户 发表
上学的时候,人多,就业的时候,人多。
到了咱老了,结果:养老院人多!
这会使社会有较大的负担。
同时会有很多新的老年护理等产品,并达到一定的发达程度。
不过,别担心,50年内,这样的问题会逐步解决。
知乎用户 发表
继续割裂,看日本,乡下没年轻人,甚至没人,银座新宿秋叶原年轻人扎堆歌舞升平。
劳动力少?消费少?那是全国。
一些城市可以实现局部年轻人社会。
知乎用户 发表
可以在接下来的13年继续大力发展房地产,反正地没人种,全部用来建楼
知乎用户 发表
放开道德观,开放安乐S,老人自己轻松,国家轻松
知乎用户 发表
这有啥挑战的
只要禁止1985年之后生的人出国(除极少数因公出国或“因公”出国)
那国内所有的问题和“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1985年是根据知乎上最喜欢谣传的35岁失业+2020年决定)
知乎用户 发表
关我屁事
知乎用户 发表
原来2035年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意思是这个
知乎用户 发表
没有挑战!
人人老龄相当于人人不老龄。
中国梦的实现进度稳中向好!!
知乎用户 发表
肯定不是我们自己的问题
知乎用户 发表
即便这样老爷们也不会给你汤喝
知乎用户 发表
差不多吧,2016是出生率断崖的一年,算2016这一年出生的人口18岁开始工作,刚好2034年,劳动力数量断崖式下跌,与此同时,累积的老年人占比也会上升不小。
知乎用户 发表
解决挑战还不简单?
灵活一点,规定80岁以上为老年人口,问题解决!
知乎用户 发表
能预料到以后的困难场景,工业要没升级成功,后面更困难。
说不定以后就成俄罗斯那种鬼样了,说不定隔壁印度就崛起了,反正我不报太大希望。
知乎用户 发表
还搁着看爽文呢,不如好好想想收单身税,无子税的时候怎么办
知乎用户 发表
这么多的老年人,然而目前社会养老体系的建设还有非常多需要提升的空间,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地区,这些群体可能才是老年人群体中的大多数。
未来十年若想要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完善的步伐,必然离不开对于这部分群体的资金和人力的投入,可是这笔钱该由谁来出?这部分劳动力该由谁来提供?
干活的人减少,需要躺着接受服务的人越来越多
那么干活的人一个人该干几份工才能维持社会按原样继续运转?
本就缺乏的劳动力又如何能保障养老服务过程中的供应链?
最后又有多少人能真正享受到养老服务?
知乎用户 发表
老龄化根本不是问题,甚至老龄化还是一项好的指标,任何发展好的社会都会老龄化,生活环境、医疗条件的改善就会让人的寿命延长。
解决老龄化问题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延长退休年龄,这是发达国家基本都在做的,德国2012年就决定将退休年龄从65岁逐步调整到67岁,如果不接受就没办法拿满退休金。这个措施争议不大,毕竟寿命延长,工龄顺延顺理成章。
所以老龄化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搭配少子化。
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自然寿命延长是客观现象。但少子化并不是,少子化是主观的选择,这才是麻烦的关键。你不能决定你活多久,但你可以决定你生不生。
少子化不但会加速老龄化,而且在东亚儒家文化圈,年轻人本来就背负儒家伦理传统的重负,年轻人和老人之间的此消彼长会加剧世代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国家层面上的劳动力缺乏与养老保险压力其实本质上就是普通家庭里年轻人奉养老人的体现。
所以预期担心老龄化,还是优先处理少子化吧。
不过遗憾的是,目前除了放宽移民限制之外,还真的无解。
知乎用户 发表
政府应该鼓励退休老年人创新创业,随着近期我国不断走向转型化进程以及社会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剧,退休老年人创新创业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是解决社会就业压力的有效办法。
退休老年人有着较为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创造力,且这个群体社会实践经验与能力丰富,与创业的成功要素相匹配,相比于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退休老年群体,基本上经历过改革开放,经历了社会体制的改变,他们在思想上比较与时俱进,同时在心态上又比较包容,能更从容的应对创业过程中的风险
退休老年群体的几大特征:能力、人脉、社会资源等都很成熟和丰富。和年轻创业团队相比,“资金”已经不是太大问题。
应该大力发掘退休再创业老人的商业价值,就应该帮助开拓老人事业,不是关起门来,让大家在养老机构唱唱歌,跳跳舞,而是帮助这些有着专业技能和才华的退休老人一起再创业,帮他们走出去,发挥自己的价值。
只要身体允许,只要心态年轻,人生没有“退休”,更无“老年”
知乎用户 发表
要那么多无用的人干啥,留下能给国家做贡献的就好了。有能力的人多生,做不出贡献的就不要生啦。多累啊这社会。
知乎用户 发表
实在不行,把老龄人口定义的岁数往上提好就行了
知乎用户 发表
评论区虽然一片绝望,但实际上还是乐观了
知乎用户 发表
算笔账:一辈子的收入开支是600w,享受了的有多少?被拿走了多少?
有人总是计算有多少钱可以实现财富自由,却没有想过普通人一辈子能赚多少钱,花多少钱。
如果我们一眼望到老,其实很明显,我们一辈子的收入和大部分人一样是既定的。按照目前的工资水平计算,以年入6w计算一个成人的收入,生命周期按照60年计算(20-80岁),那么大概一辈子的收入现值是360w。如果很幸福,你的家庭另一半也上一辈子班,也能活到80岁,恭喜啦,你们一共的收入是720w。
一辈子如果真的看到头了,也就没有什么梦想了。
我们假设社会中产的收入还要高些,也就是年入10w,那么一个人的收入是600w,两个人的收入是1200w。如果一辈子你没有继承父母的资产,那么顶多消费这么多价值的商品。
我们换算以后就更清晰了。一套房子大概是100w-200w,按照150w计算,每个月1500元的衣食住行开支,一年合计2w元,一辈子是120w,一辈子经历两次大病,一次是中年,一次是老年,每次进医院大概是20w,两次合计40w,此外每年感冒发烧计提1000元,60年大概是6w元,这些都是硬性开支,合计316w。也就是无儿无女过最穷酸的日子,活到老,也需要三百多万。一旦你需要养儿养女,开支会更加多,比如一个孩子一年开支2w(只吃饭上公立学校),25年需要50w,两个孩子穷养需要50w,一个孩子加结婚费用,不买房的前提下,需要70w投资。如果很不幸,你的孩子没出息还要你买房付首付,那么你还得准备50w首付,否则他极有可能不认你了。合计投资需要120w,也就是穷养一个孩子需要这么多钱。
这个大前提是你的父母不需要你花钱,此时合计开支在436w。
**也就是你的人生余额为360-436=-76w元。**当然假设你还有老婆,你们两个的余额为360*2-436=284w.算起来还是娶老婆划算一点,**前提是你的老婆一个月只花1500元,包括吃饭、衣服、手机、化妆品,当然这个完全不可能。**按照常理来计算,女人的开支是男人的两到三倍,也就是除去基本生活费以外,每年的开支还有手机一部,化妆品衣服若干,以及部分休闲交友开支,大概是2-3w,也就是60年合计120w-180w。
你们两的收入余额为284-180=104w。除以60年大概是1.8w。
难道这个钱真的是被你们享受了吗?
当然不是,你也不可能没有朋友,也不可能没有父母,当然,这100w可能是你投资的损失,作为韭菜,从历史来看,几乎每个经济体都有泡沫和萧条,那么这100w就是你给泡沫经济贡献的产物,比如房子、P2P、创业等。当家庭收入折现合计为1200w的时候呢?
孩子就得上私立学校,两个家庭劳动力的开支就大了,私家车成为了多余的负担,一个孩子一年私立合计消费8w元,两个16w,25年开支大概是400w,外加各100w的结婚资金,大概孩子消耗掉600w,其余600w中,两个劳动力合计每年6w开支,360w开支,加上汽车60w开支,一共合计1020w,不附加医疗开支。
最终中产的剩余价值为200w左右,比无产多100w左右,这多余出来的剩余价值,也就是给社会泡沫贡献的价值,也就是中产存在的价值。
传统意义上一个家庭的劳动力是1.5个,生育率大概也是1.5,目前全社会的生育率为1.3,也就是所有的中产开始向无产靠近。
我们计算过资产阶级大概是100w,无产阶级130000w,中产大概是9000w,中产是资本家收割的主要对象,无产迈向中产然后被收割回到中产,中产迈向资产被收割,轮为无产。
乔治-奥威尔在其作品《一九八四》中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社会被强烈的划分成几个部分,大家在残酷的生存环境下,像螺丝一样完成自己所属的那个环节,在社会机器面前,一切都显得苍白无力和冷酷。
低欲望社会充斥着一个时代,一个月花完就啥也没了,那么中国房奴的剩余价值是什么?
是利息!
我们把房奴的收入折现以后发现房奴的剩余价值=房子贷款的利息,最后被金融机构榨得一干二净。千万不要小看每年5%的利息,普通的人收入不具有增值属性,银行资本才具有这种属性,因此资本过剩供给的情况下,剩余价值其实就被资本提前贴现了。
只要房子存在,人活着,这种关系在签订契约的时候,就终生有效了。
满清社会富足吗?
从一些外国人的记录中我们可以看到,遍地都是饿的皮包骨头的农民,如果这种以剥削口粮为富足的社会值得歌颂,那就是对文明的玷污,我们如今看印度人、非洲人,不就是这样的吗?印度人口和我们规模差不多,但是口粮仅仅我们的一半,难不成我国老百姓吃多了?
当然不是,而是他们吃少了,朝鲜很少见大腹便便的人,大部分都是瘦瘦的,因为饿的不行,领袖过节才能吃上豆腐,平时油脂摄入更是少得可怜。
我们实现牛奶自由了吗?
很难说,严格意义上来说,很多地方喝牛奶还是奢侈品,**只有小孩子喝,成年人和老人摄入量有限。**但总体上比印度要强很多,毕竟他们吃不饱。为什么欧美大部分人很穷呢?
因为他们的收入和笔者计算的结构一样,剩余价值被大企业安排的井井有条,汽车、手机、旅游等,能有剩余价值存余的只有精打细算的中产。如果作为一个中产不精打细算,同样是一辈子花光吃光,什么也留不下。—-算了算,我们大部分人其实花超了,只能后半辈子少花点了。
参考
- ^算笔账:一辈子的收入开支是600w,享受了的有多少?被拿走了多少?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1MjE5MDAzNw==&mid=2247485611&idx=1&sn=13eca06d4c5be24590f930139642ce2c&chksm=fb84a191ccf328878a106220f5667b10731abd5341efa3421d03faf87d8fc6c975d7906d71fe&scene=21#wechat_redirect
知乎用户 发表
比例还会越来越高,35年这个时点,是不是过于乐观我持怀疑态度。
老年人的死亡数字其实比较稳定,然后每年新增的老年人人口其实呈加速增长的趋势,因为这是早年间人口红利时期新生人口的投影嘛。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新生人口的断崖式下跌导致自然出生率趋于0,甚至是负数,也就是人口总数这个分母基本不变甚至开始变小。而同期老年人口不断上涨,这老龄化情况肯定会越来越严重,甚至有加速的趋势。
知乎用户 发表
想要生 要么过非洲的平均生活,要么阶级利益平等!不平等 是根源!
知乎用户 发表
笨死了,改一下老龄化的年龄标准不就降下来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利好医疗,所以今天医疗板块大跌⊙▽⊙
知乎用户 发表
别光说啊,你倒是把房价降下来啊,打压一下高价彩礼啊,解决一下教育内卷问题啊,强硬一点啊
知乎用户 发表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有这么多老人,中国必将空前繁荣。
知乎用户 发表
会影响我拿3000块的工资吗?
知乎用户 发表
不急跟它耍耍.
知乎用户 发表
70岁退休,大家拄拐上班。
知乎用户 发表
哪会有挑战?!
到时候房子多出来了,卖了就好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开放四胎
知乎用户 发表
反正老爷们又不敢,补贴养老基础设施和养老专业人员,或者补贴婴幼儿,让家庭有闲钱和闲暇精力能够分点给老人。敢吗。
只敢用嘴忽悠韭菜们奉献自己,但是现在的韭菜,特别是照顾老人的韭菜以前都是女韭菜干的,现在的女人没有过去贤惠了 能照顾自己父母都不错了,婆媳大战更加普遍,,而且一般好人没好报,。看这个新闻妻子伺候瘫痪婆婆10年,婆婆去后被丈夫离婚妻子崩溃痛哭:没良心 (baidu.com)。 用嘴忽悠的化,建议重点还是在男人身上为好,像这种 孝美行天下!“最美儿媳”宋华:给婆婆洗脚捏脚尽孝心 (baidu.com),完全可以性别互换,举办男人照顾老人的比赛。以前各种宣传攻势,女的都越来越不贤惠没有按照既定方证走,老爷们还不如转换重心忽悠男韭菜。反正现在制造业萎靡消费下行。
知乎用户 发表
是不是开始打预防针,温水煮青蛙,等到80、90后退休的时候没有退休金,讲究自力更生?
知乎用户 发表
看了很多回答啊,我觉得有一个潜在问题,似乎被大家忽略了。我抛出来,大家讨论讨论。
老龄化社会,中老年人的思维固化,将是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
不展开说,怕被喷。大家和谐讨论吧。
知乎用户 发表
1、固定资产更加重要,健康的身体更加重要,什么时候都是主要靠自己
2、只要人口在趋势上是逐渐减少,在人口的整体问题上就还是利好
3、重老龄化不是世界末日,只是很多人会换一个活法,甚至只是换一种认知。就像上个世纪60年代很多人还在爆生,70年代开始逐渐只能生一个
4、好奇的人,可以问问家里上个世纪30-40年代生的长辈,当时为啥会生了那么多孩子
5、很多人其实都不具备洞悉人口问题的能力,但其中更聪明的那一部分,选择不庸人自扰,而是努力挣钱保养身体
知乎用户 发表
昨天天府之国幼儿园保教费,去年的400-500,今年的听说到了1000多(道听途说具体我也没核实)。这涨幅,嗯,加上杂七杂八的别活了。去年我这个区幼儿园有项每月几百的补贴也砍了一大半(这项在问政上问过就是砍了)。所以别他喵鬼扯老龄化了,该的!
知乎用户 发表
我国仍年富力强。
知乎用户 发表
还是人受到的教育太多了,像那些贫穷落后的地区和国家,就没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取消义务教育,这样就解决了工厂用工问题,人口老年化问题,就业压力问题,一箭三雕。培养这么多眼高手低的学生有什么用,不愿意吃苦,不愿意生娃,也没这么多岗位给他们。注意进厂时机
知乎用户 发表
感觉我发现了一个秘密。
为什么农村养老金是105起步,因为我们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
比如许多地方不超过2000的最低工资,就可以雇佣清洁工、门卫……
虽然工作不太累,每天工作时间不算太长,6、7个小时,但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每天50-60就打发了。
假如农民养老金提高的到1000,衣食无忧,许多农民肯定不会干清洁工工作,这时候社会上的工资可能要开到3000。
现在老年人2.6亿,一大半农村户籍,每个月拿105起步,这点养老金根本养不活自己。
你必须劳动,才能赚点吃的穿的。
整个社会享受到比较廉价的劳动力,国家财政省了一大笔钱。
人是最宝贵的资源,如果俄罗斯的人口再多个5000万,达到两亿,就不会陷入现在的困境之中吧。
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
希望我们不要遇到这样的困难,几十年后缺年轻人。
知乎用户 发表
尽快启动新基建-人口基建。
禁止3个月以上婴儿堕胎。富人和中产可以自己养,穷人养不起可以赠与国家养。
鼓励穷人使劲生,反正国家养。每年一万亿建设社会化抚养机构。
孩子采用低成本养育模式,保证安全和营养,智能Ai陪伴,不补习不买房不内卷。软件统一教育,突出培养奉献精神,可能培养出来的比一般家长培养的更优秀。医疗走保险。
这样最大的教育,医疗,买房成本都没有了。
从赠送给国家起,和父母签订断绝关系合同。孩子和银行签订贷款协议,抚育费工作后从工资里面扣。
就这样,国家仅仅投入一点建设抚养机构的钱。就可以创造出一条人口产业。
而人口是消费之母,能迅速稳定生育率,稳定经济下滑预期。
知乎用户 发表
不会的,现在招聘35岁嫌弃太老,有些地方玩超过30岁都不要,要严格执行计划生育现在1000万大学生太多了,新生儿跌破千万是个好苗头有利降低竞争,我表现少生甚至不生减轻国家负担毕竟国家会帮我们养老!
知乎用户 发表
90后00后可能不大会面临35岁危机了,毕竟到时候35岁还是年轻人
知乎用户 发表
修改“童工”以及“老年人”的定义
知乎用户 发表
这种壮举,在现实中只有两种行为可以媲美。
.
第一个是:2000年前,韩国青瓦台派出杰出的水利专家,帮秦国拆水渠。
当时秦国关中平原干旱,全凭郑国渠的灌溉,才能沃野千里。
结果秦始皇在韩国水利专家的诚恳建议下,花了整整10年拆除了郑国渠,节省了水资源,终于成功一统天下。
.
第二个是:西方的太阳之王葛温,嫌弃整个【罗德兰大陆】灵魂力量强大、可供燃烧的耗材太多,一点都不环保。
于是他把一个个薪王纷纷杀死,让整个【火之时代】提前熄灭。
知乎用户 发表
1.对外宣传,严峻性
2.准备延迟退休
知乎用户 发表
2035年我刚好老了,所以我们80后被坑了一辈子,老了又变成社会的挑战啦?80后独生子女最多一代,买房最难得一代,养育孩子,二胎的主力军,养老最重的一代,完了自己老了又变成累赘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先说结论,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了新的强有力引擎。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人们对老龄化产生了过多的负面看法。但我们在正视问题的同时,不应该过于夸大人口老龄化的危害。事实上,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
事实上,老龄群体通过日常生活与社会参与行动,不断创造着健康生产力、消费生产力、家庭功能生产力及劳动生产力,是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伴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龄人口的生产力也在不断提升,我国正在赢来第二次人口红利!
我国老龄群体在长期历史文化积淀下,通过与现代生活方式相融合形成了较为鲜明的特点:
首先,中国老年人注重健康保养。这一点在城镇老年人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健康与保健的观念以及相应的生活方式正在借助制度设计、大众传媒、社会舆论、老年产品等渗入老年人的生活。老龄群体注重健康,一方面能够有效地提升个人身体素质,为创造新的生产力打下生理基础;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健康水平的提高来有效减少医疗费用支出,从而为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到生产服务领域创造物质条件。
其次,中国老年人保持着较为旺盛的消费力。消费能力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及公共服务制度的不断完善而动态提升,有利于创造出结构升级、更有活力的消费市场。
再次,中国老龄群体注重家庭代际关系。这是与西方发达国家老年人显著不同之处,西方的人口老龄化现象产生于工业社会后期,解决人口老龄化及代际抚育照顾问题很少利用到家庭功能,主要通过划分政府与市场的职责,用相关法律制度和社会服务来达到目标。但中国老年人家庭归属感更强,也更愿意承担家庭责任,比如通过为子女承担家务、隔代抚育等活动来支持家庭内的年轻一代从事社会领域的工作,对提高年轻人劳动效率以及社会整体生产力具有良好的正向效应。
最后,中国老龄群体的工作欲望更强。中国老龄群体人力资本积累时间较长,有着较好的知识技能储备和较雄厚的工作经验,为其直接参与社会生产提供了智力支持。中国城镇许多“退而不休”的老年人不仅在现实中践行了“积极老龄化”的理念,而且也在客观上推进了第二次人口红利的开启,正在形成对社会生产力的直接支持力量。
……
本回答主要内容节选于《理论与改革》2021年第5期,作者边恕
知乎用户 发表
在保险及养老领域,我认为主要有这么三个方面与大家的生活密切相关:能不能很好地养老、就业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对我们及下一代是危还是机、以及保险公司将迎来更严俊的财务压力。
这是一个非常吸引眼球并且获得绝大多数人关注的问题,作为一个保险财经领域的资深从业人员,我想尝试从上述三方面,简要地讲讲对养老及保险行业可能带来的挑战吧。
一、养老危机
按题主的数据,我们要先整体上分析一下我们在2035年,也就是不远的13年后将面临什么形势:
1、**超多老人:**你走在大家上,每3.5人中就有1位老人。咋一看没什么,但你分析一下人口的年龄结构,你会发现,这3.5人,合理的结构应该是1位老人,1位青壮劳力,1位小朋友,这时,剩下的0.5位究竟是老?还是青?还是幼?已经不重要了吧?这个时候你应该深刻地感受到一个事情,如果你,大概率还是这个青壮劳力,从抚养比的角度上讲,这些人都是靠你养着的,你说你压力大不大?你说国家压力大不大?严重地不平衡啊!!!
2、**人活着钱可能没了:**从国家卫计委刚公布的我国人口预期寿命来看,我们的预期寿命已经突破79岁,达到了81岁。大家要知道,在国际上,有个普遍的规律,对于正常的发展的社会来说,人均寿命每3年增长1岁,而我国自改革开放后,人均寿命的发展也基本符合甚至比这个要高。所以,大家可以以此推算,我们面临的养老压力不仅有上面结构上的问题,还有养老时长上的资源储备消耗问题,简单讲就是:人老不死了,但钱可能很快没了。
3、**需求和准备严重不对称:**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知道不管是国家社会的,还是我们个体的,在养老储备方面虽不能说一片空白,但如果用“刚在一张白纸上描了个框架”来形容其实也不过份。与旁边的日本相比,人家虽然迷失了30年,但却是富了之后才老的。而我们是典型的未富先老。
二、就业形势
在经济就业方面,大家这些年感受比较明显的是,在互联网经济(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经济的冲击下,实体经济举步维艰,特别是线下商店和小作坊这些可以安置中低端就业劳动大军的行业正在面临巨大的转型挑战。而如果叠加老龄浪潮的影响,这个危机可能会更严峻。从这个角度讲,我们就可以理解国家为什么严格限制互联网巨头,对社区团购等新型业态做出了巨大的限制。
但矛盾不是想当然就可以解决的,压制不是办法,落后生产力的生产模式总要让渡给代表社会发展方向新生产力要素。所以,国家早前推出的新基建,其实也是在探寻这方面的解决方案,引导市场资源(老人其实也是新经济形态重要的消费大军及潜在的劳动力资源)走向更高端的业态。
只是,在这个形势下,我们(特别是80后也差不多是老人了)是否在资源储备或能力认知上,能顺利对接上新老龄经济结构下的新就业需求(不要忘了国家已经多次放风延迟退休)。
三、保险公司赔付高峰的挑战
讲完养老和就业这对孪生兄弟,那接下来要讲的就是服务于他们的保险行业了。
一保险行业不再吸引大量就业人口,
这点大家可以从这两年保险行业的发展态势上可以感受得到,从监管的数据上看,目前保险代理人已经从高锋的900多万(市场有说法,虚挂人力上讲实际有近1200万)降到了不足300万。这是就业人口减少的一方面,另一方面,随着庞大的代理人大军的收缩,服务于他们的内勤以及周边产业(如行销辅助、培训等)等也必然有更大的需求下滑。这就是服务行业的特点。
从这个角度上讲,他其实也加剧了上面讲的就业形势的严峻性。
二是考验保险公司财务稳健性的赔付潮的到来,
我国保险行业实打实地讲,是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友邦92年引进代理人制度后发展起来的,一般来说,一家保险公司从成立到迎接第一次赔付高锋是20-30年。原理不复杂,购买保险的主力军一般是30岁左右这个人群,再过30年,他们退休了,一是要领养老金,二是年龄大了,健康方面问题要陡然增多,健康保障方面的大额赔付也跟着巨幅提升。
而当老龄化加剧时,这些赔付高峰将呈现叠加效应。在老龄化背景下,新单购买量会相对下降,存量保单赔付率会相对提升,这一降一升,无疑将给保险公司的现金流带来严峻冲击,可以相见的是,相对坚持长期主义,前期以及现在在产品上没太激进的公司,相对安全一些。而前期以及现在在产品定价上相对激进,特别是之前监管严厉叫停的那种(负债驱动型)的产品定价策略将给这些保险公司带来严重的资金压力。
所以,如果从上面这个角度上讲,还真的要再提醒一下:保险不是比较拼现在谁的收益高,谁的费率低。保险是做中长期家庭财务规划的,更要看背后的保险公司经营的稳健性。
知乎用户 发表
反正我只知道新冠这三年把医保池已经要整没了
知乎用户 发表
降低退休工资就行了。
知乎用户 发表
老年人多了,年轻人少了,这说明社会在进步,因为医疗、卫生、教育、环境等条件都提高了,所以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年轻人也更大程度上摆脱了封建伦理的束缚有了更自由的生活方式选择权(比如可以不结婚,结了婚不要孩子……)
这对于构建开放包容的文明社会是有助力作用的。
至于某些极少数的人之所以害怕老龄化,不外乎三方面的原因:
1、怕养老、医疗费用过高,国家负担不起
2、怕年轻人太少,劳动力不足
3、对于前两个问题束手无策,给不出好的解决方案
在我看来,人口的增长与减少是一种人类群体意识进行自我调整的自然规律——资源充足人口增长,资源匮乏人口下降,就像呼吸一样正常,就像新浪推旧浪一样自然。
只要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地制定并执行用于指导人们依照规律做事、生活的政策,就可以化解各种问题,让百姓工作高效、生活幸福。
如果非要跟自然规律对着干,人口要下降了我就不让你下降,还要想法让你增加……虽然我们短时间可以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但是自然规律的反作用力只会不断积累,终有一天会更猛烈地爆发出来,带来更严重的问题。
所以,我觉得挑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寻找规律去迎接挑战,而是要想尽办法否定、逃避和消灭挑战。
知乎用户 发表
低龄老人
知乎用户 发表
中国人民不畏惧一切挑战,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知乎用户 发表
35 岁中年危机先解决一下吧
知乎用户 发表
抖个机灵献上一策
现在适婚适育年轻人交的养老保险退回,让他们对没有后代的后果产生恐惧,让他们唯一的养老方法只能是生孩子,有了孩子以后就被套牢了,房地产那一套就能继续玩下去 生育率还能保持着,以改兼振,两难自解。
知乎用户 发表
我国已经出现出生率逐年降低,总人口增速减缓、劳动力占比下降、老龄化占比上升几种情况。
老生常谈的问题了,房价,医疗,子女抚养成本,现在疫情期间得再加个就业压力。
这些就没了吗?
还有。
从很多新闻上我们也可以了解,女性就业年龄歧视,怀孕就遭公司辞退;还有家暴。
还有。
离婚冷静期到底是谁想出来,并且还能实行?!
冲动离婚毕竟是少数。能到离婚的程度,一定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是否可以考虑实行结婚冷静期?
这些因素让年轻人不得不向现实低头。
现在已经不是“养儿防老”的时代了。我们周围的人现在普通都有个意识,给自己买一些保险,或者多存点钱,等生病住院尽量不麻烦孩子。
如何国家再不出台一些相应的措施,这些问题只会越来越加剧。
知乎用户 发表
到了2035年,不会每天还要下楼做核酸吧?
知乎用户 发表
很多人都把收入和房价等跟生育率联系起来,当然分配和房价是很严重和重要的社会问题,但是很多发达国家同样生育率低下就从某方面说明收入和房价对生育率不起决定性因素。
像我们上个世纪大搞计划生育的时候,还有印度,都很穷,但是拼命生,这是为什么?因为多生是会短期的降低生活质量,但长期看是为整个家庭乃至家族添加了一个劳动人口。以前我国是小农经济,人可以说是最主要的生活资料,多一个劳动人口就会多一个致富的机会。并且在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当时,多一些孩子就是自己老的时候多了一分的保障。
而如今多生在短期和长期并不能带来收益,几乎都是负的,当然这是理性的说,感性上还是很多人有生育的情感需要。从小的教育到结婚生子,整个前半段的人生中国的传统文化下是要包圆的。更别说,如果生了一个孩子,双方长辈没有帮衬的前提的,等于父母其中一个一定会失去工作,少了相当大的一部分收入来源。
所以很多人不生,说白了未来是负收益,并且当下会还会降低自己的生活品质,就算生也会考虑再三,更别提多生了,这是说的比较难听和理性的。如果想生,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跟品质,大多数人都能生。以前穷的时候,一家人住大通铺天天啃地瓜一样生一大群。
所以我觉得国家要做的不是什么杂七杂八鼓励生育得政策,而是要建立一套社会抚养体系。甚至从幼儿开始,建立托养制度,那种全年24小时的抚养体系。别管上班多早,下班多晚都能把孩子接送,假期也能随时把孩子接回来。这首先解决了是夫妻生育之后不至于立刻丧失个人生活,损失收入来源,缓解了生娃带来的生活品质的降低。我相信大部分人会愿意出钱去托养,国家公办的托养场所再补贴一部分,生育率肯定会有所缓解。
但是可以预见的是会耗费巨大的财政支出,但是我觉得长期对于国家的收益是正的,也是我等屁民能想到的解决办法。
知乎用户 发表
在座的各位都要做好自己养老的准备。
知乎用户 发表
关我吊事,反正我不结婚不要孩子,把养孩子的钱省下来,少说几十万。
等老了把房子押给银行,借个几百万,怎么也花不完。
死了就让银行把房子收回去。以房养老嘛。
管你生育率高生育率低,跟我都没关系。爱咋咋滴。
知乎用户 发表
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取得巨大成功,点赞
知乎用户 发表
我曾记得有一句话在我国特别流行,上到企业老总,下到部位主管,但凡跟管理挂点边的都喜欢挂在嘴边:「你不干多的是人干!」
OK兄弟们,来看我看我,我宣布个事儿:「我不干多的是人干嗷!」
知乎用户 发表
借用网友的一段话:干活的时候嫌人少,吃饭的时候嫌人多。
仔细想想,我国的人口和经济发展问题其实真就是上述的这个特征,经济高速发展非常依赖劳动力红利的释放。人口结构相对年轻,干活的人多,且多是低需氧的,每个人干的活多,花的钱少,几十年的积累又很大部分拿去给后代缴土地税了,以此来支撑宏观资源的配置。典型的干活的时候嫌人少,嫌劳动者不愿意加班,鼓吹996甚至007,讲奉献却又忽略公共福利的返还。
随着人口结构失衡和上移,出现了上宽下窄,人口虽然还是可以很长时间维持在14亿左右,然而,干活的人变少了,反过来人体机能逐渐老化,出现更多的疾病是可以预料的。再加上过去太过于讲究低需氧,多数的劳动者是没有原始积累的,老后怎么办,靠着每月不到100块的养老金?杯水车薪啊,或者说谁来维持这部分公共支出,出钱总是很难的,有原始积累的多又可以获得更高的养老退休金,而没有原始积累的劳动者获得很少的养老金,一旦停止工作可能就会出问题。这就对应了第二个问题,吃饭的时候又嫌人多。
我国的发展离不开老一辈的低需氧劳动者,不能因为没有交养老金就否认了其对经济体的贡献,发展阶段的公共福利保障政策缺失并不是劳动者的错,但客观问题也不是感性能解决的,关键还是谁来承担这部分重度老龄化的资金缺口。
1)延长劳动时间,最近也开始放风日本老后再就业的规模了,大概是一个方向,老年人再就业,自己养自己,如果读者在农民,会发现,不用宣扬,老人就在养自己,直至实在躺下干不动了。
2)年轻人交更多,人口结构就是那样,还有人说现在的人口减少到未来20年才能看到,15年搞了一个涨价去库存,既透支了生育率,又透支了老一辈的劳动积累来交税,2035年刚好是20年,冥冥之中就是这么巧,现在的因未来的果。未来可没有那么多年轻人来缴纳社保养老,逼太狠直接就是低欲望社会,非暴力不合作,年轻人不玩了,谁都不好过。
3)科技进步带来生产效率的大幅度上升,很多科幻电影所描述的那种,重复劳动交给机器,劳动者要学习的是如何开发和应用这些设备。毕竟还有十几年,万一有重大突破呢?
4)政府负债维持公共福利的日本模式,日本既是深度老龄化的国家,又是全球平均寿命最高的经济体,同样身处东亚。很多人总是看不上日本模式,但发展红利返还这块,东亚里面日本做的并不差,宏达叙事总是离不开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几十年的工业化和发展红利,养活4亿老人原则上不是问题,就看宏观上怎么配置资源了。
人口在工业化下不是问题,不能干活的时候嫌人少,吃饭的时候嫌人多,发展红利应该拿出来一部分返还多数参与建设的劳动者的老后生活。
知乎用户 发表
人口红利不行了,你可以把地方上闲置的高分子技术转租出去,譬如说,还可以把内部的光刻机,粒子对撞机,高端芯片拿出去出口。也可以把地方闲置的航母和星际飞船租给社会作为载人和运输使用。我想这些都是提高财政的方式,也是对低收入地区获得收入的一种补充吧
知乎用户 发表
建议灵活调整老年人年龄标准。
我认为国际上对于国家进入老龄化的标准,并不符合国情。
根据1956年联合国《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确定的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时,则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
198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世界大会,确定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严重老龄化。
可以看到,联合国制定标准的时间是1956年,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的要求,不能做到与时俱进。
可以修改为有特色的新的年龄划分标准:
1、40~59称之为青年人。
2、60~74岁称之为中年人。
3、75~89岁称之为资深中年人。
4、90~99岁称之为高龄中年人。
5、100岁以上称之为退休中年人。
相信老龄化问题一定会迎刃而解。
知乎用户 发表
难道我们现在指望的是,劳动力很多,年轻人随便找,一点福利不用给,只要是个工作,一个月给3000块钱,一万个大学生抢破头?
不会吧???
知乎用户 发表
无非是老生常谈的未富先老难题,告诉我们中国梦实现的最后机遇期只剩下13年。
如果13年内未能实现现代化,接下来就很难了。起码从城镇化和就业结构角度看,中国还有发展潜力,只是到了债务经济的还债期有点难受。
养老问题无非是一个社会的财富分配问题,中国现在是52%的人口养14亿人,劳动人口越来越少的前提下还要维持不劳者的分配消费,同时要积累资本去发展难度不会小。
从积累资本的角度来说就要降低消费成本,老人不生产价值,养老产业的发展就是坐吃山空消耗社会资本。所以从国家角度看是希望家庭养老进行内部消化,而家庭劳动成本是客观负担。
这就与产业升级挂钩,真正的问题还是要靠发展解决。现在的信息革命还是停留在第一次工业革命轻工业发展阶段,高度依赖劳动密集型产业。只有进入信息技术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工业发展阶段,变成高度依赖资本的资本密集型产业。这样人力被大量排斥,从养老角度看消费成本就能得到空前降低。
衍生出的问题是分配难题,老人可以靠意识形态强制吃全社会的租,劳动力可不行。三大产业间通过互换劳动成果维持生产进行,服务业积累了大量就业,一方面使劳动力价格被推高,另一方面使服务业作为商品的终端流通领域分割了大部分利润。
新的信息革命无异是在消灭商业资本,压缩了流通领域的流程,使消费者可以直接对接到生产者。这就搞成了自己消灭自己的游戏,技术越发展越失业,越失业越没消费,最后一起玩完。
所以发展和分配是一体的难题,既然讲发展就不能不看分配。提这个还是要回到债务经济怎么解决的问题上,它依然是消费型的剪刀差游戏。
短期内不指望技术革命,要不就对外转嫁帝国主义路线,要不就对内消灭债主社会主义路线。两个都很难做到,就只能延续老路子,就是这次的保交楼模式。
借新债还旧债向下转嫁,全民积累全民负责,少数私有化获利。目前看城乡二元结构也不剩多少了,农村还有最后一口。在短期内技术革命无望前提下,还是有一定余力继续搞的。
知乎用户 发表
说明计生委那帮人已经彻底认输了,实际情况肯定会提前几年甚至十年开始,现在公布是因为瞒不住了!
知乎用户 发表
看到这样的问题,就想到努力,你说努力我就想笑。
已退休和近十年将要退休的公务员和各种企事业单位的老人,不要逼逼叨年轻时候付出了多少,做了多少贡献,交了多少社保,才拿到大几千甚至上万的退休金,广大农民老百姓交公粮,城市建设付出的不比你们少,你们可曾给过他们交社保的机会?人口红利,到头来,他们出了人,你们享受了红利,养老金都不如你们零头。跟努力有个毛关系。
挑战?挑战什么?
领着退休金,享受着免费医疗各种福利的黄四郎们有什么挑战,要多老实有多老实,绝对听话。
挑战在哪?底层人民……国家要么多花钱安抚,要么多花钱维稳。
现在依旧如此,发相同的薪资,企业员工为什么交的税却比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多?哦,原来绩效奖金不缴税,只算基本工资那部分,我去年买了个表。
各种社保缴纳基数,又为什么做不到统一缴纳12%?是我不想缴吗?补充公积金大多数企业都没听说过。双休节假日为什么做不到统一?不是有劳动法吗?你法我笑真的够讽刺。
我爱这个国家,但是如此大型双标,让我不禁思考,这个国家也同样爱我吗?
不想结婚,结婚也坚决不生。
——————————————————————
重病需用猛药医。
废除退休金,统一养老金制度,改变靠国家养老的观念,这些啃国族比好吃懒做的啃老族更可怕;
废除公积金制度。公积金的差距,几十块到上万不等,差距真的太大。
做不到全民医疗,那就七十以上全民医疗,一视同仁。
知乎用户 发表
没有任何挑战,只有赢!
知乎用户 发表
意味着全面保守化、信心丧失。
意味着资产价格崩塌、社会支出骤增。
意味着就业环境恶化、彻底进入恶性循环。
我一直在讲一个事:
在人口问题上,不要把国家抽象理解成一个整体,要把国家理解成一个人。
国家是人,人口结构就是年龄。
人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决策逻辑是不同的。
1
国家年轻的时候,穷一点不可怕。
20多的小伙子,有手有脚,只要肯干,钱是能赚来的,不过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底子好一点,做程序,做金融,美国霸权收割世界。
底子不好一点,做代工,做黑工,世界工厂输出产品。
真就家里连这点底子都没有的,那就跑人家赚钱就好。
想办法搞一张机票,真不行船票也够用,跑到其它国家,然后再想扎根下来了。
别觉得这个事魔幻
很多小国的外汇都是靠这些输出劳动换来的,微观上个体也是这么把钱给搞来的。
举个我留学时的例子
印度老哥是咋做的?
开学第一天,先来学校报道,然后转身就去打工了,人家跟你明说了:
我就是要靠打黑工赚学费留下来。
洗盘子、端盘子甚至就是掏粪端尿也可以做。
这是国家20来岁的样子,没啥负担,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只要给钱,啥都做。
甚至牺牲点身体,熬熬夜也不是不行。
很多新兴国家,不讲环保,不讲社保。
年轻的时候,没人在意环保,也没人在乎社保。
给钱就行。
2
就算国家到中年,也没大多事。
看生理,30多岁才是一个人真正发力的时间点。
这个时候,国家不像20多岁那样一穷二白,多少有了些积蓄。
有了积蓄,就可以做点投资。
没知识,开个饭店,做个厂子,做点体力活,虽然钱还是赚的不多,但好歹自己有个厂子,比以前纯粹出卖劳动力强多了。
有知识,做高科技领域,做飞机,做芯片,做程序员,做光刻机,什么赚钱去赚什么的钱,甚至这个时候咱还能向外太空探索一下。
是,探索外太空不赚钱,但这不重要。
这个时候,大家有钱,能赚,敢造。
我们想搞新能源,能搞。
贾跃亭骗补,不太好,不要紧,国家是有钱的,骗了也就骗了,我们可以继续补贴,可以继续豪横。
谁年轻时候没被骗过?
谁年轻时候没跌过跟头?
谁年轻时候没失败个几次?
但这不重要,我们年轻,我们就有底子,我们以后还能赚回来,所以我们没把他当回事。
年轻,就是资本。
这个资本,就是拉满的试错成本,拉满的预期管理。
而且银行,也敢借钱。
因为你年轻,你还有未来,所以银行敢借给你三十年。
而且就算你想打架,也不是不行。
30岁的小伙子,气血正旺,打架起来谁怕谁。
一巴掌过去,湾湾不是问题。
这是国家中年的样子。
3
但一旦国家老了,这个逻辑就彻底变了。
为什么?
因为你已经不敢再动了。
你老了,你干不动了,60的身体和30岁的身体没法比。
而且就算你愿意干,企业不会让你干。
为什么?
企业怕你死,30岁的员工,企业只发工资,企业压力不大。
但一旦遇到了50岁的员工,企业就不想招了,只要一个猝死,企业就可能会因此破产。
老龄化社会就不要提什么投资了。
你扪心自问,你都60岁了,你还会去投资创业吗?
不会了,你会把钱存银行,等着养老。
于是就成了恶性循环。
老龄社会,就算有工作需求,也不会用老年人。
工作机会崩了。
于是消费跟着就会垮。
但老人不行。
不敢消费,也消费不动了。
身体不仅是革命的本钱,还是消费的本钱,没了身体,还消个什么费?
20多岁的女孩,要买这个买哪个,要化妆要口红,但你看50多岁的老太还会干这个吗?
低成本低欲望活着就行,钱留着给医院,我要活着。
一个老人这样想不打紧,但怕的是所有老人都这样想。
隔壁日本,老龄化达到30%,1/3的人都是老人,靠储蓄能活这么久吗?
不能。
消费崩了。
怎么办?
卖资产。
要有个孩子还好,老年人兴许还想着把资产留给孩子,稳一稳,但要是没有后代,你说老年人会怎么办?
我都快死了,还要这么多资产干嘛,能卖的都卖了,我走了。
于是资产价格崩了。
房地产崩了,股市也崩了。
而且再一个:
老人是不会贷款的。
他自己不会贷,银行也不会批。
道理很简单,我今年都一百了,你银行说借给我30年贷款我不敢借?
你给多少我就敢借多少,来吧。
最后信贷也崩了。
国家还敢借钱,但个人不会了。
4
这就是老龄化社会的样子。
去过日本的朋友都清楚,你出去打个出租车是见不到年轻人的。
都是老人在做这个,路边的便利店,也是老人。
东京还好点,再往其他地方去,名古屋、大阪这些,年轻人稀稀疏疏的。
可能很多人看到这儿会疑惑:
就算是日本,老龄化之后也没多惨啊。
是啊。
日本富啊,当年的日本,一亿多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产业结构也是有的,日系车,索尼大法都是有的。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
日本有我们,在中国崛起的时候,日本可以出口产品到我国,可以利用我国的劳动力,可以在我国获取投资收益来反馈国内,但我们有哪些吗?
我们是没有的。
对我们来讲,老龄化已经不可逆转。
我们现在能做的实际就是再拼一波,赶在老龄化社会彻底到来之前去升级产业结构,然后变富,最后再拿着这些钱来养老。
或者是等待美国那边出问题,我们吃美国的增量给自己再续一波。
这就是老龄化的意义所在。
周五公号会有广告,后天会继续给大家写如何应对老龄化社会。
知乎用户 发表
9月20日),国家卫健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当下及未来人口老龄化的情况与趋势。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老龄化呈现出数量多、速度快、差异大、任务重的形势和特点。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和比重、老年抚养比和社会抚养比将相继达到峰值。
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规模将达峰值
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司司长王海东介绍,我国老龄化呈现出数量多、速度快、差异大、任务重的形势和特点。
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快。截至2021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占总人口的18.9%;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亿以上,占总人口的14.2%。据测算,预计十四五时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比将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同时,人口老龄化区域差异大。从城乡来看,城镇地区老年人数量比农村多,但农村地区老龄化程度比城镇地区更高。按照2020年数据,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辖区人口比重超过20%的省份共有10个,主要集中在东北、川渝等地区。
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重。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和比重、老年抚养比和社会抚养比将相继达到峰值。随着老年人口持续增加,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给公共服务供给、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应对任务很重。
我国10.3亿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王海东表示,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十八大以来,我国老龄工作取得显著进展和成效。截至2021年底,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0.3亿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6亿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全民医保基本实现。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达49个,参保人员达1.45亿。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
我国医养结合的标准规范体系初步建立,服务供给显著增加。截至2021年底,全国医养签约数是2017年的6.6倍;两证齐全医养结合机构数较2017年增加76.7%。医养结合已纳入全国质量工作考核省级政府质量工作考核要点。
下一步将深化医养资源共建共享。合理布局康复医院、护理院、安宁疗护机构等接续性医疗机构,健全医养合作机制。鼓励农村地区通过毗邻建设、签约合作、两院一体等多种方式实现医养结合。加大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供给,支持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为失能、高龄等老年人提供居家医疗服务,这是老年人迫切需要的。落实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同时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质量,落实医养结合标准规范,开展医养结合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实施好医养结合示范项目,让老年人获得优质、高效、便捷的医养结合服务。
全国超三成养老床位在社区
王海东透露,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全国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总数达36万个,床位812.6万张。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老年健康促进行动,不断提高老年人健康管理和服务水平。深入推进医养结合,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两证齐全医养结合机构6492个,机构床位总数175万张,医养签约近7.9万对。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永新表示,在加强养老方面,我国推动养老服务市场全面放开,相继出台土地供给、税费优惠、财政补贴等优惠扶持政策。连续实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敬老院改造提升等专项行动和试点。2012年-2021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359亿元支持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到目前为止,社区养老服务基本覆盖城市社区和半数以上农村社区。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达36万个,床位812.6万张,床位数是2012年底的近2倍。
近年来,民政部积极推动养老服务发展的重心向居家社区倾斜,指导推动各地在区县层面建设连锁化运营、标准化管理的示范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全国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32万个,床位308万张,分别占到全国养老服务机构设施数和床位数的88.9%、38%。
十三五时期,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投入50亿元支持203个地区开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2021年、2022年,投入22亿元支持84个地区开展居家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在这些试点和提升行动中,推动各地探索形成家庭养老床位,助餐、助浴、助洁、助医、助行、助急六助服务,探访关爱,互助养老等满足老年人多元养老需求的服务模式。
我国约有1000万老人患阿尔茨海默病
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需要照看及康复护理,对家庭来说是巨大的责任。王海东介绍,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期痴呆最主要的类型,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约有1500万痴呆患者,其中1000万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阿尔茨海默病对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健康中国行动老年健康促进行动将65岁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增速下降设为结果性指标之一。
近年来,国家卫健委组织15个省份开展老年人失能(失智)预防与干预试点工作。在全国1672个城乡社区启动实施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为58万名老年人提供心理与认知状况评估,开展分类干预和转诊服务。指导开展黄手环公益行动,预防老人走失。
国家卫生健康委在部署2022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时明确,各地要结合实际开展老年人认知功能初筛服务,对初筛结果异常的老年人,指导其到上级医疗卫生机构复查。
此外,我国职业教育在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中,将失智老年人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纳入试点。目前,已经有4万多人考取此证书。
人口危机,少子老龄化危机,已经悄然降临到还不太富裕的中国
这是一个比经济危机,科技被卡脖子,疫情爆发更大的危机,如果处理不好,说他会动摇国本,也不为过
因为,发展经济要依靠人,发展科技要靠人才,发展军事,也得靠人…….人是1,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等所有的一切,是0,如果没有前面的1,后面加再多的0都没有意义
现在,我国中长期的人口问题,已经非常严峻。以前都是我们这些民间自媒体体在关注这些问题,官方对这个问题还有点遮遮掩掩,现在,官方终于也亲口承认人口问题的严重性了,可见,人口危机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中共国家卫健委党组近日在《求是》发表文章指出:新时代我国人口发展面临着深刻而复杂的形势变化,人口负增长下少子老龄化将成为常态:
一是随着长期累积的人口负增长势能进一步释放,总人口增速明显放缓,十四五期间将进入负增长阶段。
二是生育水平持续走低,近年来总和生育率降到1.3以下,低生育率成为影响我国人口均衡发展最主要风险。
三是老龄化程度加深**,预计2035年前后进入人口重度老龄化阶段(60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30%)。**
四是家庭小型化,2020年平均家庭户规模降至2.62人,较2010年减少了0.48人,养老和抚幼功能弱化。
五是区域不平衡,一些生态脆弱、资源匮乏地区人口与发展矛盾仍然比较突出。
其实说白了就一句话:很多年轻人不结婚,不生娃,甚至不谈恋爱,导致新生人口逐年下降,新生婴儿越来越少,年轻人越来越少,老年人越来越多
最后的结果是少子化,老龄化,当少子老龄化达到一个临界值的时候,整个社会的总人口就开始逐年减少
中国将进入老龄化社会,中国很可能未富先老
每年新生婴儿数量下降多厉害,我们来看看数据
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实行,当年出生人口攀升至1786万,创2000年以来峰值,但之后连年大降,最新的数据是:2017年出生人口下滑至1725万;2018年再下降至1523万;2019年下降为1465万;2020年下降至1200万;
也就是说,国家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除了部分受压制的需求短暂释放后,生育率马上一路走低
2022年年初,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一组数据,数据显示2021年的新生儿人口数量为1062万,相较于2020年,减少了138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52‰
每年新生人口从2016年1786万降到2021年1000万多点,仅仅用了5年时间,多么触目惊心的严峻趋势
2022年新生婴儿,按照目前一些省份披露的数据,很有可能跌破1000万,到时,中国的总人口数很可能就进入负增长阶段
一旦总人口进入负增长区间,按照国际上的惯例,其趋势将不可逆转
少子老龄化的危害:
1、加大财政压力。
年轻人少,老年人多。意味着领养老金的人越来越多,交养老金的年轻人越来越少
进的少,出的多
本来已经紧张的财政,将更加雪上加霜
地方财政有多困难,看两个例子
辽宁葫芦岛市卫健委日前在答复政协委员提案时坦言,全市财政收入受到较大冲击,形势紧张,既要确保按时还债、又要确保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发放,维持正常运转都非常困难,对公立医院补偿机制难以落实。答复还透露,受疫情影响,防护物资费用大幅增加、医疗收入减少,公立医院债务水平急剧上升。
据澎湃新闻视频报道,7月19日辽宁丹东振安区医院部分职工反映,已经连续五个月没有发工资,医院还欠了二十多年的养老保险,还有取暖费没有报,公积金从来没有缴纳过。
从2000年到现在,工资里该扣扣,医院里没给我们缴,该名职工表示原因是医院效益不好。
到时,养老金的压力,医疗保险的压力再堆到政府头上,更是雪上加霜
2、影响经济发展
少子老龄化,被照顾的人多,年轻人不够用。一对夫妻,上面有四个老人要赡养,下面有小孩需要抚育。
到时老人没人照顾,小孩没人抚育,年轻人压力太大没法正常干活,年轻人没法正常劳动,必然导致经济陷入停滞。
经济陷入停滞,收入必然下降,收入下降,消费降低,经济会进一步陷入低迷。年轻人压力太大,生活都困难了,只能保生存了,其他的谈恋爱、结婚、生育就先放一边吧,先活着最重要。这样就导致生育率进一步下降。
陷入了恶性循环
3、影响科技创新、军事发展、文化自信、制度建设……
前面我们说过,不管是发展经济,还是发展经济和科技,都离不开人。而年轻人是最有活力的一群人,年轻人变少了,那科技创新,军事发展肯定要落后,总不能靠一群70、80岁的老人吧。总不能指望80岁的爷爷奶奶辈去扛枪保家卫国吧
日本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由于少子老龄化,人口下降,不仅仅经济上失去了20年、30年,科技上也被我们国家迎头赶上,家电、汽车、新能源等不停被中国超越
现在,中国也陷入少子老龄化的困境,按照目前趋势,后果可能比日本还要严重,毕竟人家人均收入比我们富得多,就是吃老本,也能扛一两代人。反观我们国家,有几家普通老百姓有那么多存粮
解决之道
坦白讲,人口少子老龄化趋势一旦形成,很难改变,解决起来非常困难
还是以日本为例,从2008年开始,日本人口数量就开始持续减少,如今已经持续了12年,而且每年减少的数量一年比一年厉害,看不到丝毫好转的迹象
不管政府如何补贴,给假期,给钱,给各种补助,年轻人就是躺平,就是不生
在日本,新婚夫妇可获得最高60万日元补贴,男性陪产育儿假30.4周为全球之最,而0-3岁儿童每人每月可享1.5万日元补贴……
然而,12年了,日本人口减少的趋势,仍然一年比一年恶化
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官方终于出来表态,直面承认我国的人口问题
其实,在我看来,真要解决人口少子老龄化问题,也不是不能解决,关键是看政府下多大决心,利益集团肯不肯让利而已
年轻人不结婚、不生娃,甚至不谈恋爱,就两个原因,一个是不愿生的问题,一个是生不起的问题
不愿生,毕竟是少数,如果有条件,你告诉我年轻人不想XXOO,不想你侬我侬,不想花前月下,不想大长腿,不想爽爆天…..我是不信的,刻在人性里几千几万年的基因,你告诉我那么容易就改变了,糊弄鬼吧
那剩下最大的原因,就是生不起的问题,就是压在年轻人身上的那几座大山,就是结婚生育的成本,就是高房价的成本,上学的成本,还有就是收入就业的问题
但是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得让利益集团切切实实出血,就得在现有的利益格局下重新配
希望国家能早日拿出一个比较切实有效的办法,因为,越往后拖,情况越严重,代价越大。
当今国与国之间,最大的竞争是什么?
是经济、是文化、是科技、是制度、是军事,是全方位的竞争
但说到底,还是人的竞争
都说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更难,但这件事,已经到了非办不可的地步了,否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就只剩梦想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又上班摸鱼看爽文是吧?
知乎用户 发表
其实这个问题,看日本就知道了,老龄化最大的后果,就是整个社会环境走向保守。
由于年轻人少,老人们对未来没有预期,只想着提款自保,不敢投资,不敢消费,不敢创新,不敢试错。
胆小苟安带来的结果,则是错过一切可能改变命运的机会和风口,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在沼泽中慢慢下沉。
在绝望中等死,究竟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明知再不行动就是坐以待毙,为什么不赌一把?
因为机会和挑战并存,风口也意味着风险,必须做好鸡飞蛋打的准备,可老龄化社会永远是求稳第一。
日本要不是接连错过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两个黄金风口,经济何至于一无起色?
但经济越没起色,年轻人越对未来没信心,陷入低欲望社会,消费起不来百业萧条,生育率越没希望,成了恶性循环。
孙正义为什么被日本年轻人喷?
因为日本人认为,他投资阿里,阿里崛起后带来的工作、消费、技术升级和相关产业链都留在中国,软银吃到了分红,可日本什么也没得到。
对孙正义的责难,主要集中在“软银那么有钱,你为什么不重点投资本土企业?”
孙正义能怎么说?
难道告诉年轻人,现在日本没希望了,没有年轻人了,我是企业家,不是慈善家,投资日本企业,拿不到未来?
所以他不能开口辩解,老老实实挨骂就完了。
中国未来的老龄化社会,和日本会有不同吗?
不知道,这也不是我们普通人能操心的。
作为普通人,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家人,不去违法犯罪,不增加政府的维稳成本,就是对老龄化社会最大的贡献了。
剩下的,就交给历史吧!
—————————————————————
闲聊公众号:特例的猫
微信页面搜索框,直接搜“特例的猫”即可
知乎用户 发表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对“老龄化”这个词脱敏。该说的我都说过了,也不想再复读早就复读过几十次的数据,就提一些非数据的东西吧。
首先,部委方面提老龄化的次数越多,意味着延迟退休越来越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深度老龄化是每个现代国家都要面对的真正的未有之大变局,我们熟视无睹的普遍五十多岁退休还能领较高额退休金只是历史的偶然。延迟退休是必然要实施的,与个体情感上是不是愿意接受没有任何关系。当然,家里有老人领钱的年轻人交钱时心里可能还平衡一些,家里没有老人领钱或者领得少的,就好好赚钱管住手脚存养老本吧。这就又转到下一点:
老龄化加深,自然利率会继续下行。不要看见宣称回报高的“金融创新”就急着去交钱,极容易上当受骗失去本金。不止用利诱,处于恐惧状态的人更容易上当受骗。那些炒作将来有大通胀、存银行会快速贬值的,往往是想先让读者恐惧起来,吸引他们去买自家的理财产品。更何况很多所谓的“稳健型”理财产品,其实都是地方债包装成的,谈到地方债大家众口一词说还不上了,那么它包装出来的理财你怎么就敢买?
再者,不要听了老龄化就去买纯养老地产。在自理以外,就是再好的硬件设施,没有配套的劳动力也无法达到养老目的。对养老而言,便利的服务和近距离的医疗比所谓山清水秀重要得多。比起城市里现成的配套,纯养老地产往往搞自己独立的配套,这究竟是不是靠谱、将来有没有足够的劳动力让这些独立的配套运转起来?即使是城市里的配套,将来当地收上来的房产税是不是足够把它们维护得像现在这么好都是个问题。
由于计生宣传的惯性,常见的一种观点是“人少了,就业就容易了”或者“大量老人退休,给年轻人空出大量岗位”,其实这是错误的。
即使主流媒体再怎么宣传老年红利,我们要明白老年人能产生的需求相对少,或者说从他们身上赚钱的机会更少。所以随着老龄化加深,社会总需求的增长也会逐渐减弱甚至达峰,那么对应的岗位也不会像以前那么多了。
此时还有老年人与年轻人竞争上岗的问题。根本用不着到80后退休时养老金的实际替代率就下降很多了,没有在年轻时提前做好准备的老人就需要再打一份工维持生活。那么在那些劳动强度不高、可替代性强的岗位上老年人比年轻人的优势就大得多,很容易出现韩国那样大量老年人在打工、年轻人因找不到理想工作形成非意愿失业的情况。为什么找不到理想工作?因为他们心目中对标的是老龄化程度没那么高时的资本密集型行业开出的薪资,除非再出现新的科技飞跃,这是难以复现的。
韩国的年轻人如何应对这一情况?除了积极调整个人心态,现在韩国19-49岁的成年人中有三成选择与父母同住,这其中又有不少人处于无业状态。虽然收入依然没有达到理想水平,但与父母同住能够显著降低生活成本。
总的来说,对个人应对重度乃至极度老龄化的建议就是多努力、多思考、少负债、少折腾。我们当然都希望更宏观的层面能够做出一些动作,比如在收入分配方面能够做得更好,但也要认识到老龄化程度越来越深的社会也越来越倾向于稳定和保持现有秩序,难以出现较大的调整。
当然,目前的发展程度已经足够让普通人在将来有相对于现在老年人平均水平的更体面更合理的老年生活,不必过度焦虑、过于激动。但是,“相较现在更体面更合理的老年生活”与“七十岁还在为生存而工作”并不矛盾,若不想让现在“干到七八十岁”的戏谑在未来的自己身上成为现实,那就要尽早做好准备,从多想一想开始。
知乎用户 发表
普通人少关注宏大叙事,多关心关心自己是否能吃饱饭,睡觉有没有窝。
你以为那些人真在乎老龄化?他们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他们表面高喊主义伟光正,背后全是利益压榨剥削。
顶多就是想牛马少了,财富增长曲线是不是要放缓了。
我觉得首要解决的是:缩小贫富差距,不患寡而患不均。争取把一次分配做好,另外让先富起来的人真正带动后富,而不是把门关上,搞阶级固化和两极分化。
小民爱国爱党更爱人民,早日实现共同富裕!
知乎用户 发表
从养老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中国迅速进入老年化社会无疑会为社会的养老体系带来严重的挑战。
截止2021年底,65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占总人口1/7,2035年这个比例会达到1/4,而预计到2050年,这一占比将超过1/3。
即30年以后(80、90后进入退休年龄的时点),3个人里面就有一个是超过65岁。
目前社会养老保险的机制是:你年轻时交上去的钱转移支付给了当前的老人,等你老了由那时的年轻人来支付你的养老费用。 问题是现在工作的年轻人和老年人的比例可能是2:1,以后变成1:1甚至更低时,这种机制还能继续运行吗?
此外,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以前人均寿命是70岁,而以后可能变为75甚至80岁,这些都使得过去的养老机制在将来未必适用,社保资金的缺口会越来越大。可以预见我们这一代人的养老已经不能完全依靠基本养老保险了。
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的现状,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的退休金是无法满足正常生活的,所以很多退休后的老年人依旧在从事体力劳动。
中国目前的养老体系有三个支柱:第一支柱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企业年金,第三支柱个人投资储蓄。企业年金的覆盖率目前还非常低。参考国外的经验,个人储蓄投资所占的比例将会大幅提高。
美国有一个著名的401k计划,这个401k计划是美国为鼓励国民增加养老储蓄于1978年推出的,最大的特点在于税收优惠,对于存入养老账户内的收入延迟缴税,免征投资收益所得税。此计划推出后,养老金资产规模迅速增加,给股市带来了万亿美元级别的增量资金,成为美国股市长期走牛的有力推手。
得出的结论就是,年轻人从现在开始就得为养老进行储蓄了。
2022年6月24日,证监会研究起草了《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意见的核心内容是每年个人养老金缴纳1.2万,参加人有税收优惠,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劳动者均可参加,国家都在开始喊你买基金去养老了。可以说中国版的401k计划呼之欲出。
长期储蓄和短期储蓄还是有明显区别的,短期不需要太考虑收益率,而长期不同的年化收益率会带来天地之别。
长期理财追求适当的收益率是非常有必要的,假如一个人从30岁开始为养老做投资,投资周期为30年,每年年初投1万元,在不同收益率下60岁退休时攒的养老资金总额如下:
上表展现了「复利」的威力,以30年的时间维度每年定投1万元,购买货币基金和优秀股票基金之间是10倍的差距。事实上当前货币基金的收益已经跌破2%了,而利率持续下行是大势所趋,所以要想在退休后的生活更加宽裕一些,需要同时做到投资年限足够长以及收益率要达到一定水平。
根据上表,如果收益率真能达到年化15%,每年存2.5万,30年后则可积累到千万资产。
在全世界经济增速下台阶的背景下,固定收益的利率会长期走低,余额宝的年化收益已经进入1打头的年代了,那些高固定收益的产品对应的是房地产上行周期,而如今暴雷的概率还在变大。买银行理财、买房、买高固定收益的信托或者非标类的产品在当前环境下,都不是很好的选择。对于老百姓来说,长期的钱除了通过基金配置优质公司的股权,没有太多其他选择了。
尽管这两年市场行情不太好,但拉长时间来看,股票类资产还是所有资产里面收益最高的,过去十几年A股指数没怎么涨,偏股混合公募基金指数过去十年的年化收益率也有10%,如果选择优质的基金经理,则长期有望达到满足养老需求的理财收益目标。
巴菲特说过:“人生就像滚雪球,关键是要找到足够湿的雪和足够长的坡,这样你的雪球会越滚越大。你会遇到很多坎坷,但只要坚定信念,最终的回报是你不敢想象的”。
以为养老做准备去理财的角度来看,我们的时间足够长(足够长的坡),关键要找一个长期收益率较高的资产。国内外的经验都告诉我们,优质的权益类资产就属于长期收益率最高的,个人投资者可以通过选择优质的基金来布局。
国家都说了要去刚兑,我们也要摒弃过去那种守着固定收益不放的思路,挑选市场上最优质的的基金,承受适当波动的同时追求更高更长远的收益。我相信,即使进入老年化社会,我们依然能够用未雨绸缪的投资为自己的晚年提供可靠的保障!
小tip:在大家都最不愿意买的时候去购买高波动的股票型基金能有效提高长期收益。
知乎用户 发表
在9月20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消息之前,中国发展基金会发布的《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早有预测,
2025年“十四五”规划完成时,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将超过2.1亿,占总人口数的约15%。
报告提出,“十四五” 将成为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最重要的“窗口期”,
并建议分步实施退休年龄调整方案,为全面实施60岁以上退休做好准备。
在未来十几年的中国,人口严重老龄化是无可避免的大环境。
人口老龄化除了可能会带来生产力不足等影响外,最直接的是会对国家的养老机制带来巨大的压力。
随着我国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缴纳社保养老金的年轻人将越来越少,而需要领取养老金的老年人口越来越多。
2017年,国务院印发《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决定统一划转企业国有股权的10%充实社保基金,以弥补养老保险基金缺口。
但这一举措对于弥补养老金缺口这一问题所起到的作用还是微乎其微。
养老金缺口增大,可能会导致养老金替代率持续走低。
养老金替代率,是指退休时的养老金收入与退休前工资收入之间的比率,
反映了我们的养老金能在多大程度上,让我们退休后也能维持现在的生活水平。
从2008年到2016年,我国基本养老金替代率始终在47%左右,低于国际警戒线55%的水平。
根据世界劳工组织发布的《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基本养老金替代率低于55%,退休者的生活水平将严重下降。
47%的基本养老金替代率,意味着退休后的养老金收入还不到在职时工资收入的一半,一退休就成为低收入群体。
总体来看,在人口老龄化、经济发展趋缓的背景下,社保养老金面临着很大压力,
在这种大环境下, 如何科学高效地应对老龄化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
有一位网友曾计算过,如果从 30 岁开始储备养老金,退休时至少要攒够:500w
500 万梦咱不敢做,但 97 万的现实,我是看得一清二楚。
一、“存款花完怎么办,我可能会自杀”
纪录片《团块世代:悄然迫近的老年破产》主人公青山政司在面对镜头时,轻描淡写地说出了这句话。
话语间带有戏谑,眼神里却透露着绝望。
如此生活 68 年,直到大厦崩塌。
这里先跟大家解释下什么是“团块世代”。
1947 年到 1949 年,日本出现二战后第一次婴儿潮,诞生了约 1000 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0%,这一代人被叫做团块世代。
这群人是上世纪 60 年代日本经济腾飞的主力军,也被认为是富足的一代。
LPRW">但进入晚年之后,很大一部分反而陷入经济困难。
青山政司的原话,是这么说的:
明明我年轻的时候经济发达、公司优秀、收入丰厚,为什么晚年沦落到这个地步?
六年前,妻子去世,他独自照顾 91 岁的老母亲。
由于老人腿脚不便,再加上患有老年痴呆,几乎失去了自理能力,衣穿住行都要青山事无巨细地照顾。
幸运的是,年轻时候青山攒下了一笔可观的存款:2000 万日元。
换算成人民币约摸着 97 万元(以最新汇率为准)。
母亲没有退休金,青山政司每个月的退休金是 8 万日元( 3888 元人民币)。
除日常开销、护理费外,还有药品和保险,每个月要花 15 万日元。
也就是说,一个月超支 7 万日元,一年下来是 80 万日元( 38886 元人民币)。
短短五年时间,已经用掉 400 万积蓄。
青山政司说,剩下的最多够花:十几年。
很模糊的时间轴,他祈祷自己和母亲可以没病没痛度过余生。
生活上是能省则省,每天两人的伙食费用控制在 500 日元( 24 元人民币),家里有个冰箱,但大部分时间是闲置状态,一盒几百元的小菜也要分两三顿吃完。
以日本的物价,肉是奢侈品,不是吃不起,是不敢吃。
谁能想到,日本曾经引以为傲的“长寿”标签,在这里竟成了一代人最大的噩梦。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采访结束末尾,记者问他,如果这些存款花完了该怎么办?
青山政司说道:我可能会自杀。
二、光靠社保养老金,够体面养老吗?
可能大家会觉得这个日本的个例。
我去找了日本的相关官方数据:
目前日本6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3627万人,老龄化率已经达到 29.1%。
日本现在有25.1%的65岁以上老人还在工作。如果只限于65-69岁的老人,其比例则高达50.3%,有史以来第一次突破50%大关。
掐着这么一算,2035年重度老龄化情况也就和现在的日本老龄化差不多。
刚好正是我们这群80、90后四五十岁,刚好处在上有老下有小的赚钱时期!
嗯……为啥我有种想逃离这个世界的感觉!
你以为这就够残酷了!
不不不,中国发展基金会发布的《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显示,2050年,中国老龄化将达到峰值,中国65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27.9%。
没错,刚好是我们这群打工仔退休的时候,老龄化到达巅峰,老人占了总人口近1/3,你敢想象吗!
比起老龄化,我更担心辛辛苦苦熬到退休,发现我还要努力看门打更,来赚自己的养老钱!
应了那句老话“活到老,干到老!”
有人可能会觉得是杞人忧天。
中国的养老金连续涨了18年,这个节奏下去,意味着退休后能领到更多钱。
但具体每月能领多少?我帮大家算了一下。
以深圳的高大爷为例:
假设高大爷从25岁开始缴养老金,每月一直按上一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缴满35年。
到60岁退休时,假设退休前一年的社平工资是1万元/月。
那高大爷退休后,每月可以领取5658元养老金。
乍一看,好像不少的样子?
咱们简单做个对比。
高大爷退休前1年的工资是1万,退休后领5658元,相当于退休前工资打了 5折 。
别说打5折了,就算不打折,每个月的工资都不够花,退休后大爷的生活质量肯定得降低。
而且,这是在非常理想的情况下,高大爷才能领到的养老金。
✅首先,工资不能“拖后腿”,不能低于社会平均工资;
✅退休前,社保不能断缴(换句话,不能轻易裸辞)
✅公司以实际工资为缴费基数(有些公司为了节省成本,缴纳基数是社会最低工资标准)。
几十年下来,要一直满足以上3个条件的,没几个打工人能做到。
所以,在物价飞涨的面前,未来这笔钱只能解决基础的养老生活。
外出旅游、休闲度假,还是不要想了,只能靠其他收入来源。
另外,未来社保养老金的压力可真不小。
我国养老金支付实行的是“现收现付制”。
简单粗暴地说,就是收现在年轻人的钱,给老年人发钱。
难怪不少网友猜测,等到退休那天,可能还真有一大批老人,因为“维持生计”而不敢退休。
就像那群70岁,仍然不敢退休的日本老人一样。
所以说,养老,我们不能单纯地依赖国家。
养老金保证基本的生活水平还可以,但是按照现在人们的消费水平,想要过上更有品质的晚年生活,
我们还需要尽早行动起来,为养老早做准备。
目前来看,商业保险中的养老年金,是保障我们晚年生活质量不错的好选择。
三、想要体面养老,我们能做什么?
聊到这,不难发现,想要过上舒舒服服的养老生活,最最重要的就是:提前准备好养老钱,最好能稳稳赚收益。
最常见的攒钱方法就是存银行,或者短期理财。
虽然收益一般,但风险低,相对灵活,5 年、10 年内要用到的钱(例如日常开支、应急资金),可以放在这里。
但如果要实现长期目标,例如 2、30 年后的退休生活,用以上工具,可能会有利率下行的风险。
比如现在存 3 年定期,到期后再存,收益有可能会降低。
这个咱们看看最近多家国有大行自9月15日起再度调整个人存款利率就知道了。
未来看情况,存款利率可能还会继续下调。
其实,从国内历史来看,不管是存款,还是保单,利率大趋势都是向下的。
如果想要高收益的朋友,对于擅长投资理财的朋友,像股票、基金这类型的工具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风险较高。
很多时候,我们不炒股或许也能战胜 90% 炒股的人。
那对于大部分普通人,该如何应对老龄化,提前准备好养老钱呢?
主要有以下三点:
1、赚到足够多的钱,退休之后衣食无忧
虽然文章开头,网友给的衣食无忧标准是 500 万。
但对大多数年轻人来说,每天被“ 996 ”、“内卷”等工作压力裹挟着,肩上还扛着“上有老下有小”的重担, 攒够 500 万谈何容易?
至于多少钱才叫“足够”?
每个人的标准都不一样,还真得看自己的消费习惯如何。
最好的办法,稳住工作的同时,强迫自己养成储蓄的习惯,降低消费欲望,避免被消费主义洗脑。
2、活的有价值,做一个可以被“利用”的人
别觉得这是一句“假大空”的话。
人毕竟不可能靠贩卖劳动力或通过机械性的工作过一辈子。
看看纪录片里的老人,退休之后晚年凄凉,还要跟年轻人同台竞争最基础的活儿,怎么拼得过,拿什么拼。
有一个词叫:向人脉借力。
读着拗口,其实很好理解。
年轻气盛的时候,做人做事可能会受限于眼界、人脉以及思路打不开,很难发挥个人价值;
但活过半百,也该轮到自己发光散热,努力让自己变得有价值,成为一个可以被朋友“利用”的人。
3、通过资产配置,实现长久的“钱生钱”
坦白说,投资理财的手段很多,但能长期保持稳定收益的却很少。
拿去炒股,常常是“一顿操作猛如虎,亏钱亏到埋进土”;
放进银行,这段时间的存款利率,大家有目共睹。
毕竟,用作未来养老的钱,不建议冒风险。
如果想要一种工具,能兼顾安全和稳定收益,养老年金险和增额终身寿险,能有一席之地。
想实现养老升级,让晚年生活有保障,我们可以发挥社保和商业保险的作用,两条腿并行实施。
我给大家做两套方案,一下子就明白了。
举个例子,张三今年 30 岁,当地平均工资 7000 元,30 岁开始交社保,连续缴费 15 年,选择 60 岁退休,来看看张三老了能领多少养老金。
**方案一:**一条腿走路,只买社保,按 300% 最高档缴纳,每月缴费 4620 元;
**方案二:**两条腿并行,买社保,按 100% 缴纳,每月 1540 元;余下的 3080 元,拿来买养老年金险。
商业养老年金选的是目前大热的养多多 2 号,我们来看看一条腿走路和两条腿走路的差距有多大:
方案一,如果完全是社保养老金,60 岁退休后,每月能领 5650 元;
方案二,社保养老金能领 4600 元/月,商业养老金还能再领 6242 元/月,一共领取 10842 元/月。
相比只交社保的方案一,每年多领取 62304 元。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而且,这笔钱是源源不断的,活多久就能领多久。
想进一步了解养多多2号,或其他养老年金险,我之前有写过测评文章,可以移步看这篇:
专心保:商业养老保险是赚还是坑?养老年金怎么买最划算?(附2022高收益养老年金险榜单)
当然,如果你想知道怎么挑选到更好的、适合自己的养老产品,
或者想定制适合自己和家人的养老方案,也可以随时来找我 @专心保
写在最后
人渐老去是个不可逆转的过程,也是我们不得不面临的现实。
如果想要真正做到安享晚年,提前做好一份适合自己的养老规划必不可少,
多一份未雨绸缪,就少一份步履维艰。
如果这篇内容对你有所帮助,不妨顺手点个“赞”
关注 @专心保,让你随时掌握市场最新保险解读,欢迎将本文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知乎用户 发表
之前还担忧中国人生孩子太多,突然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向,说形势刻不容缓,重度老龄化转瞬即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剩下10来年窗口期了!
那些搞政策理论研究的人们都是吃白食的吗?早干嘛去了?
早人家也在研究,但人家是这么说的,我们要积极看待老龄化。汉语博大精深,在积极这事上就能看出来。
以前提积极,主要是说从正面看,也就是说事物是两面性的,老龄化虽然带来一些问题,但也是好事啊,说明社会进步了,说明更加文明了,既然是好事,为啥要着急呢?由此,上上下下一个口径,积极看待嘛。
可积极这词还一个意思,就是要主动,要提前,火车要撞过来了,你不得主动避开?
可就是这么荒谬,在以前的提法中,2021年以前,“积极看待”主要指的是正面看待,这下子可好,既然是好事,那还着什么急啊。2021年之后,“积极”才更多的变成要赶紧介入的意思。
这里面到底是什么原因,有没有猫腻,就不得而知了
所以,才有一夜之间告诉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剩下十年机会窗口。
知乎用户 发表
-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最直接也是最大影响就是经济活力问题,比如消费方面老龄人肯定远逊于年轻人,创造力方面老龄人也不如年轻人。
- 人口老龄化对我们个人来说,最重要就是做好两件事:其一是工作和投资(PS: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投资),其二是养老。
今天,卫健委在回答记者关于人口老龄化问题时候透露了几个重要数据,一举将人口问题推上了热搜:
- 截至2021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占总人口的18.9%;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亿以上,占总人口的14.2%。
- 据测算,预计“十四五”时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比将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PS:21到35年,14年间增加2亿60岁以上人口,这是一个巨大的增量市场,一方面代表了压力之大,另一方面也代表了产业发展的机遇。4亿老龄人,每人每年生活费1万就是4万亿。)
- 二是人口老龄化区域差异大。从城乡来看,城镇地区老年人数量比农村多,但农村地区老龄化程度比城镇地区更高(PS:历史文章《【深度长文】我国人口所面临的挑战与非对称机遇!》有详细数据,此文建议必读)。按照2020年数据,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辖区人口比重超过20%的省份共有10个,主要集中在东北、川渝等地区(PS:在分析成都房地产前景我阐述过四川老龄化问题,非成都地区优质年轻人被吸收到顶了,四川急需加速非成都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重。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和比重、老年抚养比和社会抚养比将相继达到峰值。(PS:我此前也是估算2050年左右是我国老龄化最高峰,和卫健委一致,65岁划分则是2055年**)**随着老年人口持续增加,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给公共服务供给、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应对任务很重。 (PS:一方面国家会加大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可能有一波非常大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潮;另一方面就是养老问题的妥善解决了,或者说缓解。)
这些数据,在我过去人口相关的文章中也重复过N多遍,随着出生人口下滑和人口老龄化越来越显著,人口已经成了所有人重点关注的话题,每次人口新闻爆出,都可以上热搜。
在2019年的文章《如何看待2019年出生人口预估约1100万?》,我曾说:未来几十年人口老龄化以及人口负增长将长期占据中国热点新闻前列,国家大小会议及文件也将频繁出现“老龄化”“养老”“促进生育”等词汇。
很显然,现在已经是这样的了,而且未来还将持续下去。
对于人口老龄化这个事实,关注我的朋友想必是理解得透透的了,因为我真的重复太多次了,比如:单纯人口分析,房地产角度分析人口影响,投资角度分析人口影响,甚至国际关系中我也会把人口作为重要参数加以分析。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最直接也是最大影响就是经济活力问题,比如消费方面老龄人肯定远逊于年轻人,创造力方面老龄人也不如年轻人。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劳动力倒不是最大影响,因为自动化、智能化已经很先进了,通过采用机器人和智能技术可以解放很多劳动力。虽然我国人口老龄化,但是基于我国庞大人口基数,劳动力还是很富裕的,现在的失业率数据也可以为证。
认为老龄化导致劳动力不足是很多人的误解,还有说要引进非洲人,那就更是离谱了,我国需要高消费能力的年轻人而不是一穷二白的年轻人,所以怎么可能大规模引进劳动力?我国自己的年轻人都缺乏工作呢!(其他国家有钱家庭年轻人我认为引进一点也是可以的)我国依然是世界上移民最严格的国家,有些政策变化一点要先搞明白,别一惊一乍被带节奏了,我国不可能大规模引入劳动力,把心放肚子里。
人口老龄化对我们个人来说,最重要就是做好两件事:其一是工作和投资(PS: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投资),其二是养老。
【先说一句】大家一定要多关心自己的父母长辈,多问问有没有人向他们推销保健品和养老项目,以防父母长辈被骗财。现在很多诈骗团体盯上了老龄人对疾病恐惧和养老恐惧,千方百计通过保健品、养老项目等骗取钱财。
对于第一个问题,老龄化无疑会系统性改变一些产业的根基,比如工作方面,选择人口老龄化相关的会比婴儿相关的好很多,因为一个是庞大的增量市场,另一个则是缩量市场,比如奶粉/纸尿裤方面,我们可以顺其自然推导出成年奶粉和纸尿裤是一个不错的市场,我还真看过相关研报,我国成年纸尿裤渗透远低于欧美日韩,有相当发展空间。
投资亦如是,人口老龄化下,医药医疗大健康产业这是肉眼可见需求,大家千万不要低估了人类对生的渴望,就像不能低估女性对美的渴望一样。不要拿个例说事儿,要是经济允许,谁不希望多活一秒呢!?日本这个先行人口老龄化国家就是很好的案例,资产泡沫破灭后,日本医药医疗板块是走势top的板块。
对于第二个问题,我也谈论过多次,比如文章《年均2000万人退休,最大“退休潮”来临!》。
2021年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曾说:
如果继续执行现行养老保险体系,到2023年,全国范围内职工养老保险即出现资金缺口,到2029年,累积结余将消耗殆尽,到2050年,职工养老金累计缺口占当年GDP的比例将达到91%。
另外,到2050年,中国全社会总养老金支出(包括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占GDP的比例将达到11.85%,这一水平与当前欧洲一些高福利国家的水平大致相当
我国现行养老体系包括三支柱,第一支柱包括由政府主导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此外,全国社保基金(国家已经多次让央企给社保基金注资,截至2020年底累计有1.21万亿)作为补充来源,用于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支出的补充、调剂;第二支柱是由单位主导的职业养老金,包括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是由个人主导的个人养老金(刚起步)。
但是我国目前主要依赖第一支柱,截至2020年,第一、二、三支柱占比分别为69.7%、29.8%、0.5%。
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虽然数额尚可,但是覆盖的人群很窄。据人社部披露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全国共11.8万个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参加人数2875万人,占第一支柱参与人数比重仅2.8%。
目前,第三支柱规模较小、基本可忽略不计。当前第三支柱主要为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为了应对已经到来的养老金危机,发展第三支柱势在必行。
2022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我国养老第三支柱顶层制度正式确定。目前我国个养老金制度刚起步,很多还不完善,比如额度每年限制12000,个税减免等(以后很可能有投资收益税收减免,投资交易费率更低等优惠政策)。
【温故知新·旧文】为什么生育率很重要?
这一点可以参见去年央行的论文——《【完全解读央行论文】人口老龄化是今后我国所有问题的基本盘!》,关于“人口红利是个暂时的机会”的这段分析很精彩,逻辑清晰地道出了人口红利的真相。当前,我们的人口红利正在急速消失,对应的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我们已经走到了要为人口红利还债的关口了。
我国人口红利来去匆匆主要是源自计划生育,之所以有计划生育,是因为建国初期全国生育引导失衡,人口的急速增长导致人口过多的担忧,从而催生出计划生育,这就导致我国人口演化很激荡。
过去的经历告诉人们,任何所谓改变只不过是转移了矛盾,矛盾并没有消失,而是会换一种模式到来。
当下,市面上有部分人喜欢简单线性的从“人口减少,人均资源/财富就会增加”的角度认为人口减少就是大利好。
这是大错特错的,因为人口的非合理减少,很可能造成经济衰退,这样意味着社会的财富减少,如果社会财富减少的速度大于人口减少的速度,人均财富就会减少。我们当下面临的老龄化严峻性,还能用合理范围解释吗?
我从15年左右注册知乎,刚开始仅分享爱好,18年左右开始(海啸知识输出是19年开始)系统性研究人口、房地产、金融投资、国际关系和发展等课题,并将研究成果分享到知乎和公众号,现在——我在房地产、人口、国际关系、金融投资领域迎来丰收季,无数案例验证我当初判断的准确性。
18年我判断我国在21-22年人口将负增长。这个观点在当时绝对大胆,因为就没有机构和专家敢这样预测,尤其是全面二胎政策刚出来,基本上机构和专家都预测我国人口2030年左右开始负增长。(旧文《【深度长文】我国人口所面临的挑战与非对称机遇!》)
我国人口老龄化和生育率下滑不可逆转,但是,不代表国家就应该无所作为。对于现在的我们,生育率稳住下降颓势就是赢,我国未来半个世纪的目标可能是要稳住800万出生人口底线。
如果我国接下来两年内不能切实降低人民的生活压力,那么按照当下出生人口每年减少15%左右的速度,到2025年我国出生人口就更少了,这将会从根本上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而且由于又老了两岁,最后一波婴儿潮都30+岁,更加生不动了,就回天乏术了。生孩子还是要靠90、00后,而不是40岁的女性!
目前,房价和养育成本下降速度要和生育率下降速度比大小,两者现在属于非此即彼、水火不容的关系。继续抓住房地产,那么生育率必会继续自由落体,这样即便短期维持住了房价,那么生育率下坠最终也会导致房地产无以为继。
保房地产,还是要保人口,保住中国未来发展之根脉,这就不构成一个选择题,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就是人口,尤其是年轻人口,人口结构如果成了倒金字塔,那么就会不稳定,随时可能坍塌破碎。
未来几年,我们会深刻感受到人口老龄化深化和生育率下降的影响力,比如婴幼儿商品(奶粉、衣物、童车等)等越来越不好做了,农村以及小城镇的学校学生越来越少、空置教室越来越多。
**当下的人口老龄化意味着我国要经历一轮系统性重构,这轮重构的核心论题:**老龄化(引申养老、医疗)、促进生育、经济转型升级(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国际关系处理(市场这张牌要怎么打?世界工厂要如何维持并升级)……
为了健康永续发展,国家马上还会有更强的刺激生育率政策出台,房地产泡沫是必须破掉的,高房价是普通家庭最沉重的一座山。教育和医疗(这两个也已经开始了)紧随其后,再过5年,全社会养老问题将是头等大事。
【人口红利不是贬义词】我不认为人口红利是贬义词,不清楚为什么把这联想到贬义,人口其实是我国取得如此多成果的最大武器,人口红利没什么可耻的,这是事实。
我国作为后发国家,没有资本、生产资料和科学技术红利,本身是靠人口红利发展起来的,后发国家皆如此。
但是,绝大部分国家可没有做到我国这样的成就,如果把人口划分为1亿以上,我国的成就在世界救找不到先例(印度是反例验证),日本也是前面就是老牌工业强国,有积累的。
像新加坡这种小几百万的国家就别拿来做例子了,位置好,人口少,发展自然可以很快,新加坡是一个“公司型的国家“,本身犹如大公司运作。
最亮眼的还是韩国,真的是一穷二白、一无所有发展成发达国家。但是韩国也靠人口红利啊,也出现过韩国人全球各地工作赚外汇。
人口问题我已经持续研究5年时间了,各个方面都有系统性研究,更多历史人口生育方面文章详见微信号【悟空新之助】(五个字,谨防假冒)
- 【收藏转发】6500字完全解读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
- 官方石锤,人口普查中的性别占比自相矛盾!
- 【完全解读央行论文】人口老龄化是今后我国所有问题的基本盘!
- 何不生三胎=何不食肉糜!
- 取消教师寒暑假舆论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 K12教育培训大势已去,识时务者为俊杰!
- 如何评价攀枝花给二、三孩发育儿补贴500元/月,直至孩子3岁?
- 人口是最核心问题,政策解读之《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
- 北京/上海/浙江纷纷出台新生育政策,但力度还是远远不够!
- 疫情对出生人口的影响,2020 年人口出生率跌破 10‰意味着什么?!
- 【促进生育】驳斥某网红经济学家「央行多印 2 万亿,抓住 75-85 年还能生的时间窗口」
再次劝诫大家(跟着国家的意志走,关注实体经济,关注产业升级,别再炒房了):
- 一个人的奋斗只有与国家前途命运产生和谐共振,才能收获事半功倍之效,
- 一定要相信国家的纠错能力,一旦触发纠错机制,必然有雷霆万钧之势能。
- 天空已然破晓,一个居住无忧的新时代已经在徐徐走来,
- 所有的铺垫,都为了一个目的,去泡沫让经济继续飞扬。
- 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当你的眼界不在局限于个人利益相关,而是基于当下内外的环境,以最有利于国家发展(甚至世界发展)的角度思考,很多答案不言自明!
- 不要懊恼过去,因为纯属浪费时间;与其惆怅过去,不如放眼未来。也不用担心时代不给机会,想一想,你有没有足够的智慧发现机会在哪里,没有就提升自己直到有,以及机会出现的时候是否做足了准备。
-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重要提醒:中国房地产的万字分析长文详见个人公众号:【悟空新之助】(五个字、谨防假冒!)
全方面考虑中国人口、经济、政策和世界格局分析中国房地产,可能是最全面的房地产分析文章,知乎还是太谨慎啦,最近又掀起了新一轮删文清查活动,给大家带来的不便,还请见谅!
目前我正在公众号更新系列文【中国城市房价漫谈】,目前写了深圳、武汉、天津、西安、厦门、青岛、长沙、成都、南京、广州、杭州、天津、沈阳、郑州、重庆、济南、昆明、南宁、海南……(二线以上城市基本上全覆盖),接下来将会定点分析中国典型城市的房地产走势,欢迎来阅读。
知乎用户 发表
“尊老爱幼”中的“尊老”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面临巨大挑战。
“银发经济”不仅是“”银发”相关行业的经济,也是“银发”劳动带来的经济。农村殡葬业逐步绝迹,城市殡葬业迎来顶峰。
“啃老”作为不孝的代名词都会消失,“拒绝赡养”也可能变成正常现象。
时代的重任,会压在“尚能饭”的老人和“997”的年轻人肩上。老爷们和少爷小姐们还是岁月静好。
人民对公正平等的追求同分配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
知乎用户 发表
老龄化问题虽然严峻,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带领下依然能够克服。只要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不怕困难,勇于斗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老龄化问题的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使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二,把握矛盾,确定重心。老龄化问题能不能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取决于我们能否准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确定中心任务。抓住老龄化问题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带动全局工作,既是我们党长期奋斗积累的重要经验,也是我们奋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要牢牢掌握的思想和工作方法。
第三,总揽全局,协调四方。必须准确把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条红线,深刻认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推进老龄化问题攻克的核心任务、关键所在,把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贯彻到老龄化问题各方面全过程,建设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体系,为党的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提供坚强制度保障。
知乎用户 发表
要充分调动中青年人口(16岁到80岁)的自主能动性,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自立更生,绝不做懒汉。各部门要严格监督,坚决杜绝败坏社会风气的懒汉产生。
要合理布局地产行业,扎实推进医区房建设工作,把医院建在群众的家门口。x市的孙大妈说:“自从买了医区房,看病拿药都方便了。以前去医院要走十几分钟,现在五分钟就到了。”
实行分级医疗制度,严格落实本区域医保本区域报销,不买医区房不予报销。全新医区房产,父母入住,子孙还贷,还不快来!
知乎用户 发表
今年2022,就算现在开始大规模生,到2035年这批孩子也就13岁,距离成年还有5年,距离大学毕业还有9年,根本无法成为生产力。
那早干嘛去了?20年前要是开始开放二胎,我没准还能有个弟弟或妹妹呢。
更别说,从2022年突然开始大规模生育根本就是痴心妄想,到2035能扭转局势就不错了。
疫情和封城再来个三年,房价和996再持续五年,神仙来了也难救。
那能怎么办?估计到最后也就是从非洲引进黑哥们来当劳动力这一条路。
到时候整顿职场的就不是00后,而是0元购了。
知乎用户 发表
重度老龄化很可怕,尤其在高通膨时代,不要看老龄化表象,要看后面带来的一连串后果,日本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当一个社会老年人占很大比例,会把“人生”的原本作息打乱,应该带娃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突然发现养老金不够养活自己,迫不得已必须出去继续搬砖。
如果把日本当成前车之鉴来看,他们现在老年人群已经占人口3成,那人所面对的挑战就是“退而不休干到死”,所以社会一系列配套资源要跟上。
日本人的平均寿命,女性87.57岁、男性81.47岁。厚生劳动省提出了一个口号“人生100年時代”,意思是以后大家的年龄可以活到更长,甚至是——百岁,言下之意“你能活100岁,60岁就退休,是不是有点浪费”?
日本65-69岁年龄段工作率有50%,反观我们的职场文化,现在来看35就劝退这种肯定是很悬,未来老年人想找工作,也要有合适的岗位愿意接受。
日本新闻经常演那种八九十了还出来工作的达人,那后劲儿就跟看鬼故事一样。比如这爷爷九十多岁了,在麦当当上班,人家能一周上四天夜班…….摸摸小肚子你行么?
从整个社会层面来看,重度老龄化就是劳动力不足,如果没有充足的劳动力支撑,劳动密集型产业也会发生改变,要么就是改变产业结构,要么就是找其他劳动力来源。
有可能是机器人,有可能是外国人。日本就开放外国人入境工作了,结果又产生一大堆新问题。所以社会的「重度老龄化」是冰山表层,水面之下庞大的问题错综复杂,没有任何人能置身事外……..
对了,有人说日本人不是不爱买房,爱租房么?这话说对了一半,还有另一个现实。日本房东不愿意把房子租给老年人,因为怕成事故房,日本老年人租房很难的。都说年轻人难,老年人也不容易。
[
超单身社会(不是不能结婚,而是不愿结婚!回应越单身
京东
¥49.00
去购买
[
世界人口简史A Concise History of World Population
京东
¥55.00
去购买
[
译文纪实·老后破产:名为“长寿”的噩梦
京东
¥38.00
去购买
知乎用户 发表
微博有个热搜,招洗碗工要30岁以下。
知乎用户 发表
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
未来房产税怎么办?
你们不要指望60岁老年人去给自己房子交房产税吧?
你们敢停水停电停网收房产税,太简单了,
60岁老人房子的水,电,网,也是你们敢停的?
别说停电,
个别老北京下岗或者退休职工的电费,现在都是原单位或者市委交的,你们去问问就知道了,
原因是历史遗留问题。
连电费都要给人交,你们觉得可能去收多少房产税?
知乎用户 发表
基本可以断定两个趋势:
第一,延迟退休10年内就会落地!
第二,很多80后和90后,可能不得不在退休后继续工作。
以前日本是我们最好的学生,现在,我们是日本最好学生,日本踩过的雷,我们会一个不少:
房地产泡沫,超级老龄化,人口负增长,内卷,躺平,低欲望社会……
日本65岁以上老年人工作率超过四分之一,我感觉80后和90后也差不都。
建议大家看看《老后破产》这部片子,
现在老后破产,还在继续工作的人,恰恰是上个世纪80年代把日本房价炒高,然后在最高点接盘的那群人。
加上人口结构恶化,现在的年轻人交纳的养老金,不足以供养现在的老人。
以此作为对比,在2020年之后,我们的这波接盘侠,命运未来是差不多的,大部分80后和90后,都是这个命。
不过,不同的是,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的时候,已经进入了发达国家水平,人均GDP超过3万美元。
我是时代之,茫茫人海,我们终会相遇,欢迎关注,祝你幸福!
知乎用户 发表
这些老龄人口在60年前都是新生儿,现在老龄人口太多说明当年生得太多。新中国成立后实行鼓励多生的政策,导致人口膨胀——人口从1949年的5.16亿暴增至1979年的9.75亿,短短三十年增长80%,仅60年代的10年就生了3亿多——所以今天鼓励多生60年后老龄人口也就多。弄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就会改变人口观,中国当前的人口危机仍然是人口太多与资源匮乏之间的矛盾。
中国14亿人口,目前仍然是世界第一。
下面看看资源情况(只举几个关系国计民生的主要资源):以前中国自以为地大物博,但改革开放让中国人看到了世界,原来中国不仅不是地大物博,而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虽然有些资源总量不小但一人均(那时10亿人)就现原形了。所以从那以后地大物博这个词就很少出现了。难道,这两年随着战狼式言论泛滥,连中国资源匮乏的事实都不承认了?
用几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为例看看中国资源匮乏的现状:
1.土地资源
中国虽然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但大部分是不利于人类生存之地。这就造成国人对实际国土状况的错误认识。
从黑龙江爱辉到云南腾冲画一条地理分界线(差不多是45°)将中国分成西北和东南两部分,其中西北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4%,只居住着总人口的6%的人;而东南部分的面积仅占36%(其中还有浙江、福建这样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地区,而且两广也是山多地少),却居住着总人口的94%的人口。这样中国大多数人的人口密度与印度相差不大,但耕地面积却只有印度的60%多一点;
2.水资源
中国属于严重缺水的干旱国家,人均水资源只有2000立方米,只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再具体点,据水利部统计,全国669座城市中有400座供水不足,110座严重缺水;在32个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有30个长期受缺水困扰。在46个重点城市中,45.6%水质较差,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中有9个严重缺水。北京、天津、青岛、大连等城市缺水最为严重。
3.油气资源
中国的油气资源也及其匮乏,每年要大量进口才能满足国内需求。具体,每年进口石油5亿吨,天然气(包括液化天然气)1700亿立方米。
自己想想吧!
知乎用户 发表
这不是我想看到的知乎。
高赞除了极个别答主在认真回答问题,其他的,全部都在发泄情绪,都在调侃,都在讽刺,都在阴阳怪气。
我看高赞,我是想看看有没有什么举措,我是想看看有没有什么机遇,我是想看看我未来该怎么发展,我是想知道我应该怎么避险,我更想知道我未来几十年应该干什么。
结果呢?看了二十个回答,有价值的,一两个。我们天天骂知乎不如以前专业了,可是忘了,组成知乎的是我们这些人。
有的问题,比如说某某专家又傻逼了,出来调侃几句,阴阳怪气几句无妨。
老龄化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将持续四十年的绝对严重的社会问题,他不是一届政府的错误,也不是一句话可以概括可以解决的,都tm发泄个鸡毛情绪,谁特么不知道……
……………
为此,我不得不搜了很多其他材料。
根据现在的数据,目前,养老行业的市场规模,8万亿左右,到2030年有望实现22.3万亿,而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发布的《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的消费规模将增长到106万亿元左右,占GDP的比例将增加到33%!
看了这个,我是很震撼的。
如果我能顺利活到2050年,我也57岁了,也将要开始使用这个市场。
估计到时候,57岁大概相当于今天的50岁。估计到时候,要工作到68-75岁。
所以,那个时候应该还要继续发展事业。
未来三十年,这也是有不少机遇的。
有人说日本老龄化这些年如何如何,其实和我们不一样,毕竟科技在进步啊。
我个人觉得,有些行业是必然有前途的。
养生、理疗、服务、旅游、陪护、人工智能(针对老年人开发的)、智能家居机器人、老年人生活用品、老年人网络服务专员等等。
现在,很多医院都有陪伴就医业务,老人来就医不方便,可以请人陪着,从头到尾,一小时几十块钱。
我认识一个,一小时60元,有的一单三四个小时,这哥们一天运气好赚四五百,运气不好一分钱赚不到…
主要是现在很多人还不信任这些陪伴就医者,也没有形成行业信用。
陪伴就医是什么行业?是代驾!是出租车!
很多人雇不起私人保姆,来医院两眼一抹黑,有个专业的陪护,俩小时可能就能解决一天的问题,比保姆好多了,毕竟保姆不可能比这个陪护人员更懂这家医院!!
试想一下,如果你父母去就医,你上班太忙没法陪伴,如果有一个靠谱的、非黄牛、正规公司、有保障、非常熟悉医院流程的人,陪你父母两三个小时,解决他的一切就医问题,只需要花一二百,你愿不愿意???
是我,我是保证愿意的!
无数行业都是一片光明,就比如说陪伴就医,如果你搞个滴滴这样的公司行不行?
你找几个聪明人、干过陪伴就医的人,一起想一些非常适用老年人的专属方案,从大城市开始试点,搞几十家医院,然后注册公司,搞不好就可以开始融资了!!
(注,如果有聪明人要搞这样的公司,如果你是真行,我经过考察,我有投资的意向!)
据说,已经有好几家这样的陪护公司了!
很多人在纠结这个公司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人家已经好几家公司都正式开始营业了!!
但是,这市场空间还是有,现在入也不晚啊
从老年人生活习惯来看,消费主要集中在四个领域,第一是日常生活,第二是疾病治疗,第三是养生与健康,第四是社交和娱乐。
几乎每一个,都有无数商机。
中国想平稳跨过老龄化问题,靠人是不行的,必须依赖科技。
就比如说波士顿动力公司的那些机器人,现在是还不行,再迭代十年,说不定就能进行基础的端茶送水、搀扶、身体健康监测等等了,这些东西现在来看,也不是很难啊!
人类必须殖民于科技,不能殖民于同类。
所以,人工智能、机器人行业未来一定是四次科技革命的核心。
什么最赚钱?那一定是制定标准。
老年人的很多东西,有标准吗?现在很匮乏
就比如说,老年人需要补钙补铁,需要低嘌呤、低脂肪、低盐的食物,这些现在有饮食标准吗?
你为什么不能尝试搞一个,引领一下行业?
再次说回机器人。
一个保姆,一年,最少五万。
所以,机器人,真的有用的话,五万一台,一定有人买!
机器人的程序更新、配件维修、保养、迭代升级等等,以后会不会像汽修店一样到处都是?
这是科幻??你错了,这就是市场的问题。只要机器人有十万亿级别的市场,这些都能实现。
我才疏学浅,我不懂那么多,但是我讨厌这个问题下的知乎环境。
很多小号发泄情绪无所谓,你们一个个几万粉丝的大号,不动脑,全在带节奏,吸流量呢?
我这句话估计会挨骂,说我装逼,说我道貌岸然…
但是这不重要,我一点都不在意挨骂。
我非常非常希望,你们这些大V们,你能提出点未来三十年的好路子,如果真的有哪个有效,我真的可能入行,说不定感谢你一辈子!
知乎用户 发表
国家统计局同意了吗,你卫健委说这话
知乎用户 发表
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人真事
部队的计划生育工作一直以来执行地异常严格。当时已经是201X年,某部士官家属临时来队,周末休息请了几个要好的战友一起到家聚餐。席间在该士官介绍自己妻子的时候,大家发现这位嫂子已有很明显的身孕,明显与他们夫妻二人申请领证的日期不符,于是餐后有人便向组织报告了相关情况。
“先上车后买票”——组织上当然是高度重视,“计划生育”一直是居于“一票否决”的高度,一旦有失,整个团级单位将会一年白干。
于是派了营级教导员开始脱产,那段时间专职负责劝说引导工作。软磨硬泡、威逼利诱,最终小夫妻俩答应做引产手术,一条小生命就此撒手人寰。
人口年龄结构分子分母的算法中,青少年的分子中便少了1名……
该教导员工作认真负责,如今早已走上了团级主官——政委的岗位。不过有得也有失,他如今也40好几了,结婚十多年以来一直未有孩子。
知乎用户 发表
我个人的建议,大家可以把时间提前到2030年前。为什么?
08年底,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1095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8.3%,比上年升0.2%。60岁及以上人口15989万人,占全国总人口12%,比上年升0.4%。
《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测算,2020年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约有1.8亿,约占总人口的13%;2025年"十四五"规划完成时,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将超过2.1亿,占总人口数的约15%。
预计‘十四五’时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比将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个人以为,老龄化加速是大趋势,大家要做好延迟退休的准备了;而且:新加坡将按计划在2022年7月1日将法定退休年龄提高到63岁,将返聘年龄提高到68岁。公共服务部门将在今年7月1日提前实施。新加坡计划在2030年前将法定退休和返聘年龄提高到65岁和70岁。
日本政府正式实施《改定高年龄者雇佣安定法》。这份法案的最核心的内容,是把企业员工的退休年龄从65岁提高到了70岁。
从国际惯例来看,未来的延迟退休,达到70岁也可能只是时间问题。对于在座的各位,与其希望靠退休金养老,倒不如好好规划自己健康和资产,先解决了35岁的关口,再来考虑延迟退休的落魄吧。
知乎用户 发表
医务人员,讲几个可能出现的问题。
医疗风险显著增加
手术风险中,麻醉占到大部分,毕竟,外科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
麻醉风险中,决定性的又是既往疾病,其中,年龄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最近几年,明显感觉到老龄化的加速,越来越多60-70岁的老年人,开始做各种各样风险的手术。
最明显的是关节置换手术。
老年人都有关节毛病,到了一定年龄都会要换关节。关节置换是比较成熟的手术,但面对的患者却常常伴有各种各样的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
这些都显著增加麻醉风险——麻醉药都会一定程度抑制心血管作用,所以全麻时,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血压的波动会非常明显,由此带来的心脏供血、脑供血、微循环等等都会增加术中风险。
严重的低血压,甚至可以导致心跳骤停。
为了应对这个问题,现在对于高龄患者的关节置换麻醉,我们越来越倾向于神经阻滞配合浅镇静,尽量减少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但面对一些腹部、胸部、脊柱、颅脑等方面的手术,我们的方法就十分有限。
因此,高龄到来,并且这一波高龄患者大多没有系统的健康管理,很多基础疾病频发,
可预见的是在临床工作汇中,患者越来越棘手,和家属谈风险越来越重。
医疗成本显著增加
风险的增加必然导致成本的增加。这不仅仅是医保负担增加,也包括个人支付中不可避免的增加。
现在医保还在勉强维系支付大头,一些常见疾病个人负担的部分不多。但这个模式在今后可能并不能长期维系。
医保的收入降低,支出增加,并且伴随医疗风险增加,一些不可预见的情况也会增加医疗成本。
当前公立医院已经处于收支平衡的极限,基本只有大三甲医院在赚钱,中小医院基本都在亏钱或者靠财政补助。
所以,在可预见的未来,个人支出的医疗成本会逐渐升高,尽管不至于到美国人的水平,但一定会比现在高出很多。
如果现在都觉得看病贵,那么非常肯定的说,以后会更贵。
医疗等待时间显著增加
现在大家都习惯到了医院就看病,今天挂号今天就要诊断拿药。
这是现在全医疗系统满负荷运转的结果。
老年人看病不比年轻人,各种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都要更加全面、细致,所带来的就是个人就诊时间和周期的延长。
现在拍个磁共振,大一点的医院预约基本都会要两周左右的时间,而在老龄化人口更多的时候,这个周期可能翻好几倍。
尽管应对这一问题,我们应该进一步扩充医疗资源,扩大医疗人员队伍,但从这两年的形势来看,不说扩大,医务人员的队伍不缩小就已经是万幸了。
所以,可预见的就是看病的时间越来越长,号越来越难挂,等床位的时间进一步延长。
医疗资源逐渐集中、聚集
人口的减少,老龄化的增多,带来的结果就是人们逐渐向中心城市聚集,毕竟大城市意味着更好的医疗条件和更便捷的交通。
这也导致最近几年,大医院的规模越来越大,中小医院则逐渐收缩。
极端的例子是上海的三甲医院,一张床可能等一两个月,而小城市的三甲医院,可能有大把的空床。
中国的分级诊疗一直没做起来,所有人在碰到稍微大点的疾病就是去大医院。这就导致患者资源也在向大医院集中。
小医院没有病人,就没办法开展业务,人员得不到锻炼,医院也得不到发展,只能逐渐萎缩。
大医院病人不断,规模不断扩大,对周围的小城市进一步产生虹吸效应,导致医疗资源进一步的集中和聚集。
郑大一附院这几年突飞猛进的发展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尽管医疗资源的集中,有利于医疗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但也制约了医疗服务的普及和覆盖,归根结底还是会制约医疗可及性。
而医疗可及性,是老百姓最直接的就医感受。
好在这两年,社区医院的发展得到了支持,在一些地方也形成了一些很好的规模。
但未来医疗分级如果还是如此,那么出现比郑大一附院更大规模的医院,也就不足为奇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最辛苦的恐怕是85年到95年出生的这批人,完美承接高房价+延迟退休+老龄化。
65岁退休,基本上半残了,带不带孙子孙女?不带,子女完蛋,一群老人+孩子+工作。带,自己就是退休+带娃+医院+坟墓。
很多人反对集采,那好,你来选择方案:
第一、更高的人均社保缴费和更高的人均自费医疗支出,第二,集采。选哪个?
把老人,小孩,体制内扣掉。
干活的还有多少人?
这些人创造的财富多少是花到自己身上的?
对于绝大多数人,高股息股票+养老年金+美国科技股+中国消费股,你就是人生大赢家。
其他,不要多想。
知乎用户 发表
新时代矛盾论
14亿人干活嫌少,14亿人吃饭嫌多
35就业太老,60退休太早。
1000万毕业生太多,1000万新生儿太少。
3万收入算多,30万首付算少。
知乎用户 发表
当初的那波婴儿潮,终于老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我有一计。
可以让现在的80后90后00后强制996甚至007。
最大程度释放(压榨)剩余价值,给50后60后70后养老。平稳度过60后婴儿潮一代的养老问题。
最关键的是,一辈子996/007的这一波人,预期寿命将大大降低,这样就不存在养老问题。
知乎用户 发表
谢邀!老龄化社会已经到来了,他们过去的思维模式,工作生活方式,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的进步,而且影响了下一代的教育,这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况且他们的精神支柱就是曾经的传宗接带,一味的秉承着过去的思维模式看待现在的社会,这也就是家庭婚姻问题的根源所在。
首先必须抛弃过去的思维模式,用最理性的观念,学习全新的销售理念,全新的生活工作,社会的各种各样的新鲜事情,勇敢面对现实中的所有,用最科学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家庭,尤其是孩子的未来,毕竟每个小家庭都需要守护着自己的父母,一旦结婚了面对的是四位老人的所有人情关系网,这才是重中之重,也是解决家庭婚姻问题的根源所在!
其次面对老龄化的难题,从根本入手,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毕竟中国历史发展趋势,近现代史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影响,至今为止都没有消失,总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出现,所以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婚姻问题,这才是社会进步与老龄化消费需求的矛盾点!
智能化社会,网络平台的纵横交错,信息每天每刻都在发生着瞬息万变,所以及时纠正他们的思维模式才是重点,否则真的会影响社会的进步,家庭的幸福快乐!
不相信我说的话,你们自己看看,多少老人始终秉承着过去的观念,不肯正确对待现实社会的发展,却又喋喋不休的抱怨自己的退休工资不够用的,每天都在重复着过去的事情,却又不肯接受全新的生活工作方式,怎么会不影响家庭的幸福快乐呢!
市场经济时代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的进步,文化水平的参差不齐,原生家庭的不健康,再次充斥着社会的每个角落,这也就是为什么总是会出现问题的根源所在,过去的消费理念,消费水平真的已经跟社会严重脱节,加上家庭问题的不断恶化,这才是离婚率飙升的主要原因所在!
年轻人不结婚,不生孩子,他们的经历时间全部在工作中,怎么处理工作生活的所有,还不需要面临两面讨好的地步,这才是真正的终点,所以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改变他们的观念,思维模式,以及对于现实社会的正确看待,才能走出过去的阴影,彻底摆脱现在的状态,不会让人心声厌恶,甚至于间接的摧毁了自己的小家庭的幸福快乐,且行且珍惜吧!各位长辈们,单元每个女孩子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快乐时光!
知乎用户 发表
好吧,因为我奶奶那一代生的太多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利好黑心医院,养老院,国家应先抢夺垄断控制这两条产业链。
知乎用户 发表
以下完全是脑洞瞎扯,话扔前面。
到时候……真的不好说中国也变成了移民国家?
也学现在发达国家那样,吸引发展中国家精英移民中国?
反正我觉得吧,印度人虽然奇葩,但是牛人能人还是挺多的,到时候吸引一些印度人才……
反正我个人挺喜欢印度美女的,我也不知道为啥。
菲律宾印尼缅甸那几个劳务输出大国,到时候也可以利用一下资源。就现在孟加拉斯里兰卡那边的工人(男女都算),工资期望值不到国内一半,而且一个月休一天,天天十二小时工作量。
我没有说所有人都一样,我是说这个标准➕管吃住,你招几百万工人都没问题。
我这几年有一个感受,生在中国真的是可以感恩一点点的,对比亚洲周边国家,比我们差的还是大多数,仅个人观感吧。
知乎用户 发表
都想看烟花是吧?!!
但是人家真的不急啊,不就是老年人多么,老年人有什么好怕的。
医疗私有化一招就灵,反正医保池子也没钱了,这些年该套出去的都套出去了。
开始医疗分级,没有社区医院介绍信不得进入三甲医院看病。社区医院进行预约制,有病了您先在家坚持一下,排队一周再来看,说不定就不用看了。
公立医院只处理一些常见病,慢性病,大病重病医保不管,您去私人医院。一次手术几十万,一个月药费几万块,不仅老龄化解决了,还能增加税收呢。
“没钱您别治了” “得为儿女多想想” “不能拖累家人啊” “您也不想您的孩子恨你吧”。
知乎用户 发表
只放一张图。
下面反映的是中国抚养比变化。
抚养比,即非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年龄人口×100%。
抚养比越高,说明社会养闲人越多。
从数值来看,改开后我国的战略是千方百计不养闲人,坚持一胎化,为资本和社会前进减负。
所以到2010年,中国抚养比低至超乎想象的36%,而美国最低时刻也在50%以上。
知乎用户 发表
只能说明1975年及以前出生人口太多
知乎用户 发表
2022年61岁的刘德华进行了一场线上演唱会的直播,创下了超过4亿人次的观看记录;
到了2035年,如果74岁的刘德华还有精力再开演唱会的话,他肯定还会创造差不多的观看记录,在那个时候,他的粉丝虽然老了但是还没有死。
麦当娜说过:我永远不会过气,因为我和我的粉丝会一同老去。
想一想,2035年都已经接近21世纪中叶了,但是最流行的歌曲和明星仍然是上个世纪8、90年代的。这妥妥是对当时的娱乐圈的压制。娱乐圈的衰退就是必然。
以上只是社会发展的冰山一角,就连号称走在时代最前沿的娱乐圈都止步不前,你还能指望其他行业有所发展?
其实看看现在的娱乐圈,各种怀旧、各种过气明星翻红、各种经典剧集重置,娱乐圈已经多久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了?
为什么?其实就是消费主力的年轻人变少了,只能去讨好消费能力不强但是群体庞大的70、80、90后的中年人群。
知乎用户 发表
这不是打那些天天嚷嚷“时间在我”的人的脸吗?
不过卫健委自己前几年还不愿意承认这么个事儿呢。
知乎用户 发表
这意味着2035年我国将迎来两大利好一大提升,
1.庞大的银发市场。将会产生旺盛的消费需求,拉动整体市场的发展。
2.庞大的银发人力资源。对整体市场而言会涌入大量的银发人才,对企业而言意味着会有更加低成本、高质量、多经验的人力。
3.降低对老年劳动力的歧视。大量的高龄劳动力,将逐渐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人们也必将用更加客观、更加平等的态度,来对待他们。
知乎用户 发表
贴一片我被限流的文章,这次不知道能不能不限流了。
晚上出门散步的时候,看到路边几个开了几年的小吃店都贴上了转让的告示,同时看到一条街上现在标配是4个药店、两个诊所、若干个治疗灰指甲20元足疗按摩的店铺。联想到前几天看到的一些新闻,一个是“老乡鸡决定开放加盟,同时招股上市启动”,一个是从现在开始,将迎来最大退休潮,65-70这一批婴儿潮的人就已经开始进入了退休年龄,预计每年将会有2000万人从岗位上退休。
一方面是路边经营了几年的夫妻店进入了倒闭期,一方面是大型连锁餐饮企业开始不断扩展,同时出生率最高的那代人群不可避免的进入了老年时期,医疗行业相关产业在每年翻倍的长,越南经济未来的一段时间在我看来对于普通人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未来。有点感慨良多,越南经济确实进入了一个向下的时期,而且这是注定无法避免的结果,因为这是由于多年来的人口结构决定的,注定无法避免。
如果你现在想着开一个小吃店、食品店,我劝你千万不要开。因为作为风险率最高的行业,食品行业基本是整个创业项目中最坑的项目,如果你开的是改善型美食项目,譬如说是那种西餐、网红食物,总之是家里吃不到的,适合一家人偶尔吃一顿尝个鲜可能死的还不那么难看。
但是你开的要是什么解决午饭,刚需型美食,我奉劝你乘早止损。 因为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越南将损失大批需要在外面解决吃饭问题的人,需求端每年将会大量的减少。 人一旦退休,他就不需要再去外面吃饭了,因为每年都有着大量的时间在家里琢磨着吃喝。同时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粮食、蔬菜和猪肉这种原材料注定要上涨,一方面是需求端大量减少,一方面是成本端不断上升。同时刚需性的食品行业是对价格敏感度非常高的行业,你无法转嫁你的成本给顾客,那些一份炒饭、一份盖浇饭就只卖10元、15元的餐厅,你总不能一下子涨5块吧。
但是老乡鸡、KFC这种大型连锁企业,得益于他们的流程优化、以及原材料成本优势,尽量做到成本和售价互相平衡,所以我也可以预测到未来将会是路边夫妻店的末日,大型连锁企业会不断的吃掉大部分夫妻店的份额。老乡鸡开放加盟模式,在我看来就是标志着加速这一过程的标志,作为中式快餐目前最大的企业,老乡鸡吃一顿饭大概需要20元左右,我相信就算是未来五年原材料成本上浮50%的保守估计下,他依然可以做到20元的客单价,并且还能有利润,但是那些夫妻店呢,他们能否保证自己10元一份的炒饭不涨价呢?结果不言而喻。
随着每年2000万人的退休,越南将进入到一个“低欲望社会”。可能有些人会觉得,退休之后人有的时间会更充足了,消费能力和欲望也会随之提高,我想说错了。你们忽略了一个根本的问题,那就是人的年龄决定了身体,身体决定了你得欲望。随着越南退休年龄的提高,男性退休年龄已经到了60岁,60岁一甲子,这已经是标准的老人了。 身体精神方面早已经进入了衰退期,你想想看你18岁的时候每天都是充满精神的,可以通宵一晚上,第二天还能去上课,下午还能出去玩,你得身体可以支撑你吃喝玩乐一整天。但是你38岁的时候呢?你还能通宵吗?你还能这样吃喝玩乐一整天吗,你虽然比18岁的时候消费能力提升了一大截,但是客观条件上已经不满足了,你的身体接受不了。那么到了68岁,你的消费欲望就更加不足了,随着人口老年化越来越严重,整个越南进入“低欲望社会”几乎是无法避免的。
同时由于教育鸡娃问题被掏空的80后,和住房问题被掏空的90后,两代人的消费能力早已经被提前透支的太多,目前整个以欲望消费为商业基础将会受到极大的考验。众多手机厂商的报告都显示,手机的销售量都产生了下滑,手机作为我们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终端,他的销量我觉得是一切欲望消费的基础。可能目前大家还觉得消费还不错,但是把时间拉长远来看,消费的下降似乎是无法避免的。一个人的消费就决定了另一个人的收入,整体的下降无可避免的导致社会财富的下降。
更不用说目前基本还没看到解决的房地产问题、教育不公的问题依旧是一个大雷,这些雷并没有解决只不过是在短期内被隐藏了。就我来看想要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不断的通货膨胀稀释债务价值,但是这也不可避免的将会导致生活成本的提高。
唯一值得投资的方向就是医疗相关产业了,街边上不断新开的药店诊所以及针对中老年人开设的按摩店,侧面的印证了这一切。所以未来的几年不要瞎折腾,关于食品行业的任何创业想都不要想,下跌过程中,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等着触底反弹信号的明确到来。
知乎用户 发表
既然都要重度老龄化了,直接来点猛料呗!我觉得,应该直接发生育补贴,一直发到孩子初中毕业!
生一胎的家庭,每月补贴1000元。
生二胎的家庭,每月补贴2000元。(叠加一胎的,每月共补贴3000元)
生三胎的家庭,每月补贴3000元。(合计每月6000元)
大家首先要明白,我说的这个价它合理,为什么我认为补贴奖励的幅度空间是3000-5000一个月,不是更高的一个月补贴1万?
因为5、6000块钱是一个魔咒!
它是一个普通人能拿到的最高月薪。你不用吃惊,如果一个人月入5000到手,他已经超越了90%的中国人的收入了。如果生了三胎,一年国家的补贴就7.2万元。
这可是实打实的7.2万元哦!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97379元,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7727元。
看见我加粗的部分了吗?
全国私营单位平均年收入才5.77万元,而且这还是扣五险一金之前的,实际到手估计也就是四万多五万不到。
这个6000元的三胎补贴,意味着什么,明白了吗?
意味着,只要你生三胎,相当于你家多了一个劳动力在赚钱。
哪怕妇女或者丈夫其中一个在家全职带娃不工作,国家也给了你一份工资。一份全国平均水平的工资。
很多人都会笑了,6万块钱够干嘛的?还带三个娃!不做梦吗?
别忘了这么几个事实啊!
中国月可支配收入少于1000块钱的人有六个亿
你月薪到手5000已经超越了90%的中国人
因为它不是拿中产阶级的钱去补贴富裕阶层。
而是拿着中产和富裕阶层的钱,去补贴最底层。
什么样的人,生娃意愿不强烈?
城市中产阶级,背着房贷车贷,上有老下有小,一月就算补贴5000块钱,他们也不会生三胎,因为他们绝对会算一笔账,生三胎,女性朋友就意味着至少七八年不能进入职场,这对一个普通城市中产阶级的影响是致命的。除了国企、事业单位、公务员这样的稳定单位外,什么私企或者外企愿意让女职员七八年不上班?更何况35岁就是属于被优化的年纪了,你见过谁35岁还找工作方便吗?
如果真的是三胎补贴,那得一个月补贴5000刀,外加150平廉租房带学区还差不多。
你信不信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都没这个力度,普通人家生三胎还能有这个力度?
现实吗?您配吗?
反正我不配。
所以广大的城市职工是不会选择生三胎,除非女方是体制内职工,并且男方家里条件优渥。
7.2万块钱对于城市中产阶级来说杯水车薪,于事无补。
但是朋友,你去过农村吗?你去过乡镇吗?你知道低保户吗?
就算你都没去过,最近奥运冠军全红婵你知道吧!?
你应该知道她家多穷了吧!?纵然那么穷,没有补贴,他们还拼命生孩子。如果给他家一个月6000块钱的补贴,是不是可以改善他们家很大的生活近况?
起码可以偶尔吃肉了吧?起码可以住的起医院了吧?起码她全力以赴备战奥运少了后顾之忧吧?
6000元的三胎补贴,补贴的是最底层。
反正广大农村地区、中西部地区都是疯狂爱生孩子的,就算你不补贴,他们也想生,这补贴了,他们更乐意了啊?!他们的孩子长大了,就不是人口红利吗?各种快递、外卖、物流,新的劳动力不就能继续涌入城市吗?他们本来就没钱,6000块补贴只够温饱,他们的孩子大概率就会进入制造业,成为厂哥厂妹,继续去大城市打工。
所以为什么我们把补贴的时间放在孩子义务教育结束之后?
因为我们可以倒逼三胎家庭去把孩子送进职业学校,而不是去读高中啊!
中产阶级觉得这补贴太少了,太亏了,不会去生,所以说,城市少子化现象还会继续,他们精心培育自己的一二胎,他们的孩子大概率继续中产阶级的生活。因为城市还有新的劳动力年轻涌入,城市依旧会发展,房价依然会坚挺,甚至继续涨价,中产阶级依旧是吃一波红利呀。反正有源源不断的年轻人来接盘。
富裕阶层,呵呵哒,6000块钱还不够一天花的,他不在乎啊!有没有补贴还会生的,生一堆娃娃好争家产啊!土豪不都喜欢换老婆吗?不都60多岁人了,还娶20多岁的娇妻吗?多生几个孩子呗,三个哪够啊?和原配大老婆,生个大公主,以后重点培养,还可以联姻什么的以后强强联合,多生几个儿子,自己香火就有望了。和娇妻小老婆再生个小公主,完全按照孩子自己的意愿去培养,小女儿要富养,以后还可以逐梦演艺圈什么的。。。
知乎用户 发表
卫健委:2027年中国人口将负增长。
你猜卫健委2022年说2035年的事情靠谱不靠谱?
2013年还在说,解除计划生育,最多一年要生4000万呢。从2022年往回推13年,还在逼逼叨啥我都不敢想。
依我之见,不如大力发展,切实推进,建立健全分级医疗体系,试点医区房等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服务。既能带动一波消费,又能体现分级医疗的优越性。
知乎用户 发表
这个很好办呐,延缓老龄化的方法太多了,随便举几个
1、重新定义各年龄段人口
比如重新定义20-40为青年,40-65为中年,65-70为“初老”,70以上才算真正老年群体
这么一搞数据甚至能降15%
2、重新定义老龄化标准
国际上为“社会人群中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7%,即为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人口比例达到14%,为深度老龄化社会,达到20%为超级老龄化社会。”
我们依次增加5~10岁,然后增加比例,构成“特色老龄化标准”,如:
社会人群中7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5%,或7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0%,即为老龄化社会;75岁以上人口比例达到15%,为深度老龄化社会,达到30%为超级老龄化社会。
这么一搞数据甚至能再降20%
3、重新制定统计标准
实行调查双轨制,参考统计失业时为“全国城镇调查_失业_率”,那么调查老年人数量以后遵循?“全国城镇调查老年率”,未来年轻人进城是大势所趋,农村注定将成为孤寡老人聚集地,只会拉高分子,把这一块去掉,数据也能再好看一个度,再将个10%没问题
话说,别光赞,来个关注呐
知乎用户 发表
老龄化的问题讨论的太多,这里我换个方向出暴论吧:
老龄化不是真正问题,问题依然是因财富分配不合理而导致就业岗位缺乏,后者解决好,老龄化程度就会降低,老龄化影响也会降低。而解决不好,老龄化程度与危害都会日益严重。
因为目前60岁老人,很多人身体和智力足以支持8小时正常强度工作,并不是只能吃老保。可问题是8小时正常强度工作,满足年轻人都远远不足。
这就进入了年轻人没好工作于是不敢生育,年轻人没缴纳社保的工作于是老了没福利,老了没工作只能等死这样的死循环。
而通过对外扩张把海外的中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抢过来,通过内部调整分配让更多人有钱消费提供大量服务业岗位。给社会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年轻人选择多收入合理敢生,老年人可以找到低一截的工资工作。这样老龄化就没那么可怕了。
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现代就业岗位不足,要解决这点就要对外抢,对内分。
知乎用户 发表
其实老龄化影响的并不是生产能力,要知道现在大批量采购一台传统工业机器人也就十几万人民币,就算加上各种配置和调试,也就一次性投入二十多万,一劳永逸。而一二线大城市就算是普通产业工人,一个岗位(包括日班中班两个班次)的人员费用一年至少也是20万(人员工资4000-5000多,年用人成本10万左右,两个人就是20多万)。而更加便宜灵活的智能协作机器人就算加上配置调试的成本也就十几万。
唯一限制机器人大规模推广的因素不过是太多中低端工厂还没有具备这个意识,再加上二线以下的城市人力成本实在是太低了(工厂里面擦着最低工资,2000-3000多的工作比比皆是,而且没有五险一金)。因为人口红利的资源诅咒,所以中国的中低端工厂并没有很强的推广技术的动力。但是伴随老龄化和人口成本上升,这种动力迟早会越来越强的。
所以说,永远不用担心因为老龄化导致生产能力不够,在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能力永远不是问题,经济问题永远出在消费能力上面,出在市场不足上面。机器人是不会消费的,只有人会消费,而且得是年轻人。
深度老龄化最大的问题是两个,一个是消费和市场极具塌缩,导致整个社会的老龄化螺旋通缩。另外一个是社会主流预期变得极度保守内缩,丧失了开拓和创新的能力。而这两个能力,可以说是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动机。
而中国由于未富先老,再加上缺乏福利和保障,这种情况会尤为严重。想象一下,一个六亿人口养老金200块一个月(相对100块已经翻倍),还有一两亿人口人均养老金刚刚过千,这样的国家就算是有生产能力,谁来消费呢?难道中国人的命运就是永远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劳动生产,然后把廉价商品输出给欧美国家的底层百姓?
中国未来必然是一个大体量,低配版的日本。要知道未来的中国会如何,看看九十年代和零零年代的日本,看看这些年的东北,在他们的生活水平上打个折扣,就是这个样子了。
知乎用户 发表
1,大力发展烟草业,让不抽烟的中年人学会抽烟,既能增加税收,还能减轻个人工作生活压力,最后又能缩短社畜寿命,极大的缓解老龄化压力。
2,严厉打击色情行业,买卖一律入刑,小电影小黄油小黄文严厉打击,让你lu都没有素材,租鸡青一是吧,把鸡先搞没了再说,想解决生理需求老老实实找老婆去。
3,出台相关法律使堕胎违法化,打掉的孩子多可惜啊,这可都是以后的人口红利啊。
4,严格管控避孕产品,并课以重税,凭性病诊断证明才可以购买高价避孕套,这样既能增加财政收入,又能提高生育率。防止性病传播改为靠警力控制
知乎用户 发表
当年人口红利那么丰富,那么就应该预计到三四十年后,这些红利都会变成老龄人口。
不过,既不肯给红利们与劳动相符的报酬,也不想给红利们以符合社会发展的福利,还想要红利们的后代继续贡献,真真是牛。
老龄化,不论是重度中度还是轻微,需要的不是燃烧年轻人,而是财政。
可惜,财政来自于世界前列的税收,仍是烧的年轻人。
当然了,不需要纠结,2035年老龄化重度,2045-2050年老龄化重度就差不多解决了吧。
只是,想想那些体制内退休的手拿大把退休金的老人,想想那些毫无道德的老了的坏人,乃至想想农村那些被传统文化腌好的重男轻女催婚逼婚的老人,想想这些的一手催出的当前时代的文化和塑造了当前扭曲社会的老人,重度老龄化来的太慢了,因此我觉得是好事。
MD,很多老东西死的太晚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其实问题没那么难解决。
你希望精细化行政管理,你就得多招工作人员。
你希望市场扩大,你就得要求企业拿出更多利润,多招工作人员。
更多的人有工作,市场就一定会变大。
更多的人在做工作,市场就一定会变好。
现在的问题是政策面一直背离了客观规律,老希望用更少的人实现这种市场性质的目标。
那不玩儿闹吗?
不管你现在是哪个行当的,只要不涉及高精尖研究这种,是不是人多了,活儿就好干?
那市场上拿着钞票的人多了,是不是营商环境就变好了?
营商环境变好了,是不是钱就容易赚了?
有工作的人越少,市场上流动的钱就越少
市场上流动的钱越少,各行业越内卷,倒闭的公司就越多
各行业越内卷,有工作的人就越少
最后市场肯定就会萎缩到一个要崩盘的地步
现在主要问题是立法层面没有对“恶性竞争”做出严格的规范
导致各企业不得不去恶性竞争,只为了活下来
但这最终影响的终归是税收吧?
知乎用户 发表
生就生,不生就滚蛋,中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
知乎用户 发表
世界的观念有相通 如竞争
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被释放的古希腊奴隶伊索所著
流传全世界 家喻户晓 里面有个故事叫龟兔赛跑 大家都很熟悉
兔子让龟 龟就赢
兔子大意 龟都能跑赢
龟不放弃 总有机会
读这种寓言的人
都认同:
不尽力 兔子也输 尽力龟在赛跑中也可能拣到机会
中国喜欢讲铁杵磨成针
铁杵磨成针 苦工又浪费
可用在跑步上 即不给别人机会 有机会也要拣到
看一些外国人的介绍 他们比较对中国的孝文化不解
中国是一个特大 特别高效 竞争强度非常大的国家
不崩溃是有原因(对外国人是一个谜团)
中国人讲家国精神
国就是家 家就是亲人
五湖四海皆亲人
亲人之间的吵闹
总是有情
那在国外推行 孔子文化 孝道 行吗
要是能减少 世界矛盾 甚至全球梦相通 可以减少多少生命和财力的浪费
可遗憾 学不了
中国人也不知道为啥会有家国亲人精神
家国亲人精神和竞争有矛盾
胜负真实 谁都想赢
中国人解释为牺牲
。。。
牺牲证真心
牺牲验团结
可牺牲的前提是先有家国亲人的认知
当中国进入重度老龄化
这个时间也还很久 10多年吧
我们还是会以这种态度来面对
这种态度的举例 就像台湾
台湾有一定军力 附近还有日本和美军
除非台湾独立 会导致台海战争
否则不会武力统一
台湾心属中国 未来中美关系有进展
不论通过谈判(强硬谈判)还是别的 (小范围军事冲突)
(美国不可能轻易放弃台湾 一定会强硬)
台湾都会回归
但是 应该都会造成一定麻烦的后果
这时候就会牺牲验决心 非常之麻烦
知乎用户 发表
我不太同意王某人千篇一律的复读教科书式内容。
资金缺口的资金来源只能是消费(内需),而不是出口(外需)。
出口互联网、芯片、新能源车、光伏,确实能续命,但只是短暂而已。字节跳动和原神出口国外,也不见得中国能好到哪里去,而且互联网行业也已经玩死了,也就这样了。
造车抢占德日汽车产业,中国会因此变好吗,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比亚迪这种头部企业和zf是开心的,跟中国恐怕关系不一定大。而且可怕的是,新行业带来的经济新增长点,意味着国人劳动者又要996疯狂加班压榨,比亚迪死了好多人也不见有什么关注度。
老龄化并不一定导致资金会不够用,因为我国目前就没打算养农村老人,而是养体制内那一块。未来也不会去养老人,而是保住核心中国人的养老就行了,至于老卢瑟放弃就好了,老卢瑟能咋滴?这可是左翼社会主义的一贯作风。因此我国不存在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问题,养老金也不一定会入不敷出。
真正能够解决资金问题的是促内需,做大蛋糕。然而左翼社会主义是不会这么做的,社会主义不养懒人。中国人必须通过996超时加班来挣饭吃。到时候年轻人更少,消费能力大降,蛋糕极具缩小,就更要努力。劳动者不努力,可能发生小规模饥荒,但是网线一掐,谁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也不要指望我国zf会上高负债,以我国竭泽而渔的搞法,我怀疑左翼社会主义zf连庞氏骗局都玩不好。
总体来说,老龄化只是我们这些中国底层劳动者的问题,从来不是体制内核心中国人的问题,悠着点,没什么大不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很简单的,就是以后高产出的人口少了,高消耗的人口多了,那么这些消耗哪儿来
我一直说房地产是税,无数人不认可,那么现在就很明确了,房地产这个大税源没有了,高产出人口还要进一步减少,高消耗人口还要进一步增加,那怎么办?
只有两个办法,一,开源,大家再多交点税,老年人再多做点工作,二,节流,延迟退休。
至于房产税么,以前我是觉得打死不会出的,因为出了房地产就会崩,而政府是不能搞崩房地产的,但是今年这么搞么,我就开始怀疑房地产真的可能会被搞崩,而一旦崩了,那房产税一定会出来,到时候天天呼唤房产税的人就会发现,房产税出来,房价跌了,对自己一点好处都没有,全是坏处,但是怪谁呢,求仁得仁的事情
知乎用户 发表
我想到以前一个笑话。
70后意思是干到70岁退休
80后意思是干到80岁退休
90后意思是干到90岁退休.
哈哈哈
知乎用户 发表
所以富豪开始跑了啊
知乎用户 发表
不管国家发展成什么样子,对我们中国来讲,只有赢,区别只是小赢中赢还是大赢
知乎用户 发表
什么叫功在千秋?
第一步,不惜一切代价搞出原子弹,杜绝外部攻破堡垒的可能性。当然了,这玩意的正确用法是,你敢过来我就死给你看,而不是你想的那样。
第二步,强制生育,一方面填补第一步消耗的代价,另一方面以后的任何内部变动都如同泥沼中行走,困难重重
第三步,摧毁一代人的道德体系。尽管这一代人没有发挥作用,但是他们的子女(约95到05)却能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
此等智慧恐怕冠绝古今,以前没有,世界范围内没有,以后也不会再有。当世界大同时,他的名字一定会刻在每个人的心里。
知乎用户 发表
大家都在发泄情绪!
一点一件都没有!
国家这个情况,每个乐子人都有责任!
我也是,嘿嘿,看戏真爽。
知乎用户 发表
一直以来我们都存在一个严重的错觉,就是人口是个慢变量,改变需要很长时间。实际不然
2021年,随着中国人口净增长数额下滑至四十八万,人口出生率下滑至7.52%,老龄化社会已经近在咫尺。
人口出生率为什么会发生跳崖式下跌,这一点前文已有分析,今天这篇文章主要讲讲人口下跌会带来什么后果。
首先看下我国的人口结构历程
世界银行将一个国家的人口转变阶段分为四种:
①前人口红利阶段:这个阶段生育率高,幼龄人口比较多,而劳动力比较缺乏,所以生育负担比较重
②早期人口红利阶段:这个阶段幼年人群逐渐成长起来开始劳动,国家形成了一定人口红利
③晚期人口红利阶段:这个阶段人口有些老龄化,但是仍然有大量适龄劳动力可以带来人口红利
④后人口红利阶段:这个阶段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劳动力不足,人口红利消失
我们国家一共出现过三次婴儿潮
第一次婴儿潮出现在1950年-1957年,这是首次婴儿潮
第二次婴儿潮是主力婴儿潮,1962-1973年,这一段时间的年均出生人口达到了整整3000万
第三波婴儿潮是回声婴儿潮,1981-1991年。
再看第二张图
1981年-1991年出生的孩子在2000年后就开始逐步进入劳动力市场了,2002年-2010年,我国15-64岁人口整整增长了11%,15-59岁适龄劳动人口突飞猛进,享受到了极大的人口红利,这一时期属于早期人口红利阶段
然而2010年,15-59岁适龄劳动人口达到峰值,同时,我们第一波婴儿潮是1950年-1957年,从2010年开始,第一波婴儿潮出生的小孩儿就开始逐步步入60岁,开始变老。
(2010-2020,65岁以上人口增加一倍)
所以2010年是一个转折点,它标志着中国的人口红利开始走下坡路、人口老龄化负担开始逐渐增加,我们开始从早期人口红利阶段转变为晚期人口红利阶段,这个拐点在国际上也有一个名词:第一次人口转折点。
俗话说的好,有一就有二,那第二次人口拐点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总人口达到峰值,然后开始负增长
这个第二次人口拐点之前有专家预测会在2030年到来,但是2021年新增人口只有48万,如果出生率继续有小幅下滑,2022年,就会迎来第二次人口拐点
更可怕的是,一方面,1962年开始的主力婴儿潮在2022年后将会正式步入老年,老龄化压力会翻倍上升,另一方面,2016年之后的生育率断崖式下降的影响,还没有显现。
等2032年,2016年之后出生的娃开始逐渐步入劳动力市场,届时恐怕我们的劳动力数量会出现跳崖式下跌,供给侧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接下来说说人口结构巨大转变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2010年我们迎来第一次人口拐点,在之后劳动力逐渐减少,劳动力成本开始大幅增加,这会驱使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逐渐离开中国寻找劳动力成本更低廉的国家,比如越南。
而2010年开始的经济基本面的走弱,奠定了2015年那场危机的基础
未来随着我们逐渐步入后人口红利阶段,劳动力成本会不断上升,供给侧受到的冲击的同时也会对我国的外商投资与出口产生巨大影响
另一方面,人口直接决定了需求,决定了未来长期的通胀走势
人类是有消费周期的
小的时候零收入,基本什么东西都是父母买,支出极少,在22岁大学毕业后,收入增加,同时开始租房,自己负担起吃喝拉撒几乎所有的支出,之后还会买房子(这几乎是最大的支出),再之后若有保障性住房,则消费曲线会再创巅峰,在50岁左右之后,人的消费曲线会开始下降,一方面房贷基本还差不多了,另一方面人老了,吃喝玩乐不可能像年轻一样了,消费能力开始下降。
因此在人口步入老龄化后,老人的消费能力会下降,同时由于年轻人人口少于老年人,导致老年人养老金不可避免的下滑。这又会让老年人的消费能力雪上加霜。
消费的下滑不只会出现在老年人身上,还会出现在青壮年身上,由于老年生活没有保障,所以青壮年必然会开源节流,增加储蓄为以后的退休生活做准备。
从日本的例子来看,日本虽进行了多轮量化宽松却久久不能摆脱通缩的陷阱,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需求萎靡。
所以在未来老龄化已成定局的中国:
①供给侧会受到极大冲击,由此会引发外资撤离、出口业受到冲击。(正在发生)
②需求侧严重受损,长期趋势下通缩不可避免
③养老体系出现资金缺口,由此会带来延迟退休、养老金减少,极有可能走日本新加坡的路——部分老年人终身工作
④年轻人为了保护现金流,不婚、丁克现象会成为未来很长时间的常态
知乎用户 发表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九日,计生委的副主任赵白鸽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说:
“中国在过去三十年里少出生了四亿人口,按照目前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四点五七吨计算,中国如今每年减少十八点三亿吨二氧化碳排放”。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知乎用户 发表
专家不都说了吗?
把闲置房子租出去,然后用私家车去拉活。
跟日本学学,与国际接轨。
这样下去大家都会很幸福的。
知乎用户 发表
我农村的,是见识过计划生育政策是怎么执行的。
当时很多人是跑大山里面搭个小篷子偷偷摸摸生孩子的。
90后可能知道一部分,多问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计划生育执行力,你就会发现,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在计生委的推动下,稳中向好,取得空前绝后的成功
知乎用户 发表
广东产业升级,腾笼换鸟,人口也需要产业升级,从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从生产制造,到消费立市,把一二线城市不适合生产制造的大学毕业生、中老年劳动人口,转移到三四线城市,发展消费,应对2035 年左右中国将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目前我们的国内内需、内循环发展不甚理想、发展遇到瓶颈,主要是全国所有城市都去“招商引资”,发展生产制造,这样的“GDP挂帅”一刀切,这不现实、也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如果全国大多数城市都不去制造刺激消费、创造发展消费,消费凭什么凭空产生?
发展双循环经济,其中的内循环要成功,应学习外循环的经验:外循环的模式是中国制造、全球消费,内循环必须一二线城市制造、包括三四线城市的全国消费;所以三四线城市必须消费立市,以消费分税制为基础发展城市经济;一二线城市与三四线城市的发展战略要区别对待,按照他们的具体禀赋,分别定位生产与消费,或者兼而有之,形成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内循环。
一二线城市的超大城市圈,聚结了金融、房地产、先进制造业等高端价值产业链,其发财致富机会、高薪机会,相比其他城市,拥有无比丰厚的条件,在市场经济马太效应机制作用下,其虹吸效应明显。
人口跟着财富走。超大城市圈的人口虹吸,必然伴随着财富虹吸。三四线城市为避免人口及财富被一二线城市虹吸效应,消费立市的变道超车机制显得格外重要。
一二线城市的市长,因为其配套产业链的完善,仍然有条件招商引资,从生产供给端来经营城市、产业园区、产业链;但是三四线城市,因为条件所限,招商引资效果甚微,就不再适用于城市经营模式;而城市经营模式弊端非常明显:争抢资本来生产、制造产能过剩、产品服务内卷;争抢总部来落地,炒高房地产。。。
启动大消费,以SCG(本地消费总额)增速指标为主,是建立统一大市场、形成国内消费为主的内循环,三四线城市消费立市发展建设的千载难逢好时期!
稳住下滑趋势,市长政绩考核指标一定要有SCG(本地消费总额)增速。破除GDP挂帅,一定要设立超越GDP增长率的地方领导干部考核机制,那就是SCG增长率的考核机制,即本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的政绩考核机制,这个考核机制的基础是国家实行消费分税制。
本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Total Retail Sales of Consumer Goods),是指发生在本地企业(单位)通过交易售给个人、社会集团,非生产、非经营用的各种消费的实物及非实物商品金额,包括房贷、电力、电信等,以及提供餐饮服务所取得的收入金额。本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还应该包括电商的实物及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与GDP对应,本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Total Retail Sales of Consumer Goods),可以简称(TR)SCG。
最近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三四线城市消费立市的政策红利,比如,省以下财税改革的基于消费分税制试点、公租房REITs试点、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中办 国办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等政策红利,只要合理综合运用,再结合有兴趣基本收入保障试点、超投必投机制的试点,三四线城市的快速发展机遇期,水到渠成。
三四线城市的消费刺激起不来,除了缺乏消费的第一推动力—消费立市以外,还缺乏全国消费人员的流动性。如果一个80万-90万人口的三四线城市,吸纳了3万-5万的大学毕业生创业就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3万-5万的兴趣爱好者来长租,来养老休闲、教学进修、创业就业,这个城市的活力、消费源头活水就有了。
一个如鹤岗这样房价白菜价的三四线城市,吸纳大学毕业生创业就业5万—10万人,为他们改造建设配套兴趣直播长租公寓3万套-5万套(其中一半面向大学生、一半面向全国乃至全球的兴趣爱好者),发行公租房REITs债券10亿-20亿,申请有兴趣基本收入保障试点,5万—10万大学毕业生配套三年青年文化强国基金5亿-10亿;申请本市消费分税制试点、本省头部企业大股东超投必投机制试点,在本市5年平均社会消费总额(SCG)的基础上,今后5年社会消费总额年均增长可以达到10%以上,REITs债券、青年文化强国基金5年后年度收益率5%左右。
如果有四个如鹤岗这样房价白菜价的三四线城市,2个东北、2个华南的城市,组成消费立市兴趣产业联盟,四个城市一起吸纳大学毕业生创业就业20万—40万人,同时向全国人民推荐、推广东北、华南四地的“天南地北任我行”3个月的短租生活体验,入住每个城市短租兴趣直播公寓,以消费立市、三年青年文化强国计划(有兴趣基本收入保障)之青年文化强国基金、REITs债券、超投必投机制等,创造强劲国内消费需求10%以上,以消费立市产业联盟名义,联合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上述机制的综合试点,有机会获批吗?
得到国家营业税费、所得税费的按比例返回,三四线城市发展消费的劲头就更足了。
例如中国工商银行总部在北京,假如全国工商银行的年度营业额1万亿,纳税一千亿,所得税五百亿,二百亿给工商银行总部所在地北京财政和中央财政,三百亿按照全国各地的营业额,作为消费分税返回,比如成都,其工商银行的营业额是100亿,可以占1%,凭借强劲的金融消费市场,成都市政府,可以免费获得返回工商银行消费分税所得3亿。
三四线城市市场可以轻轻松松通过消费您工商银行的产品、服务获得消费分税返回,我干嘛还要吃力不讨好的像河南保护当地村镇商业银行?如果你消费了我的市场,我财税还一无所得,干嘛不地方保护主义?
三四线城市消费立市的政绩考核指标,唯有SCG;一二线城市可以GDP、SCG兼顾,主要以GDP为主。从GDP到(TR)SCG的考核,可以让三四线城市市长的升迁,不唯上,只唯下!
三四线城市本地SCG增长率政绩考核,能够真正体现为人民服务:只有服务好本地市民、发展消费、消费立市,本地SCG增长率的考核,才能遥遥领先同级领导,想不升迁都难。同时本地SCG增长、消费政绩可观,通过省以下财税改革,可以得到更多的财税转移支付,发财了。
所以,三四线城市本地SCG增长率政绩考核,既能够按照年度消费总额排座次,也能够升官发财,而这正是三四线城市消费立市的目的。
知乎用户 发表
离老龄还有13年,大有可为,黄金时期
知乎用户 发表
重新定义一下老年人的标准不就好了,60岁属于中年,70岁办退休,啥问题都解决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国家卫健委等 17 部门发布「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可能带来哪些影响?
如同当时我在这个回答中所说
现在国家面对的养老金结构是什么?
我们80,90后独生子女计划生育的一代正在成为交养老金的主力,而参与计划生育的父母那代人开始领取养老金
如果当时这代人计划生育政策执行到位的话,随着越来越多当时参与计划生育的老年人进入退休状态
养老金收支结构就会越来越倾向于领养老金的基数为2,交养老金的基数为1
城镇居民和职工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一共有104037万人(包含现在缴费的和离退休人员)
减去上边查到的离退休人员12762万人,也就是现在在缴纳保险的人,是91275万人
城乡居民养老金我不太了解
也没在职,不知道在职的每年缴纳多少
就光以我自己缴纳灵活就业100%基数,一个月是1200左右
我父母那一辈的普通职工,现在退休领养老金是接近3000一个月
也就是说,需要两个以上的人缴纳,才能保证一个老人养老金的正常发放
现在缴纳人数大于领取人数,还能收大于支
但是随着60年每年净增加2000万左右的人口(可以预计未来每一年新增的离退休人数)
对比80年代每年净增加1500万左右人口
90年代1600到1000万人口
2000年后每年净增加不到1000万
2021年甚至只净增48万人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
因为70年代人口增长不快,1900到1100万净增浮动,1100万+占了半数
所以我国在养老金收支问题上的矛盾,主要会在近10年初步显现,在20年后彻底爆发
增长新生人口已经是刻不容缓的问题
但是,需要掏空6个钱包的高房价,向一线城市集中的医疗,教育资源
太多阻碍当代年轻人生育意愿的问题
需要去解决了
韩国日本的老龄化现状就是我们的实际参照
相比之下,我国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民众会是将来这些问题爆发的直接受害者
产业升级做大蛋糕是一方面
再分配的调整也是刻不容缓了
比如前些天的银行存款降息,本意是让大家让存款搬家,促进消费,间接影响社会经济流动和投资
但是就以我身边的人来说,绝大多数3年前3年定期3.85%利息的人,今年3.25%3.15%3%依然是续存
尽管利息少了那么多
因为大家都隐隐察觉到,收入在不变或者减少,(非一二线城市,目前所在城市并无太多的稳定就业机会,市中心街上的商店,一年或者半年周期换老板)
支出在变多(通膨物价上涨是客观事实)
那么最安全的,依然还是银行(多年前的大规模民间借贷暴雷事件使本地人谈投资色变)
而能够解决这个的,除去未来不知道什么时候达成的产业升级做大蛋糕外
只有调整再分配
使的底层百姓拥有更多
才能真正刺激消费,从而带动内循环经济
这,才能从根子上解决年轻人的生育意愿,以及将来进入重度老龄化要面对的困难
知乎用户 发表
看新闻怎么不截重点啊?连老龄化也要特色,也要赢。
知乎用户 发表
大城市问题都不大,有钱,没有也会有人给。
中小城市也可以再苦一苦县乡。
县乡就难一点。
地再少也是最后生存的底线,仅此而已。
知乎用户 发表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当时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为1.22,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这一数字下降为1.18。在人口学界,这两次普查的总和生育率数据偏低是一个共识。
2015年,有媒体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6》公布的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报道称,中国2015年总和生育率仅为1.047,这个数字不仅比日本全国水平低,甚至比东京的城市生育率还低。
不过,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总和生育率数据可能不会重蹈五普、六普以及2015年1%人口调查的覆辙,1.3的总和生育率可能十分接近实际的水平。
知乎用户 发表
就是有的byd吃太多,不吐出来
知乎用户 发表
从今往后老龄化往前迈进的每一步,都会深刻印在现有的养老制度上面。
老,不可怕,老有所养,就更不可怕。
可怕的是老无所养,无所居,无所慰。
估计在不久的将来,出现的最严重的社会矛盾,还不是贫富差距的矛盾,劳动保障的矛盾,社会价值观的矛盾。
而是老人和老人之间,不平衡的养老制度的矛盾。
准确的说90之前,很少有独生子女,受计划生育影响最严重的是90到00之间的这十年。
倒推一下90后的父母的年龄,也是60后和70初的那一批人口。他们兄弟姐们众多,平均每户最少3个孩子。
这批人都逐渐的在向60岁行进,是很恐怖的。
恐怖在哪?
在那个生产力不足的年代,他们改变自己人生的机会有两次,一次是恢复的高考,一次是下海经商。
然后再想找到其他的有质量的出路,难于登天。
但人生的旅途终归只有一次,在那个平均文化程度也就初中文化的年代,他们很难迸发出高昂的生命斗志。
所以埋头苦干者,可能在没有养老保障的情况之下,就面临着苦一辈子的结局。
在没有实现全民医疗平等的前提下,很难有别的方法去完美解决这个泱泱大国的老龄化问题。
对,就是没有。
权利,特殊福利太重要了。谁在那个享受福利的位置上,谁就能安稳入睡。
中国人,生病不爱去医院。
谁都知道原因,不是不爱去,是不舍得去。
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老龄化问题就能改善一大半。
生老病死,病是关键。
农村空心化,老龄化守村者众,可能再过些年,会出现,花甲老人,去街上卖菜都等不到买主的现象。
孩子上学,娶妻生子,都一点点向城市集群靠拢,留下农村已经空心的承载了几代人朗朗读书声的学校就此凋零,这是一个死循环的问题。
没人想看到这样,但改革发展的洪流之中,必将用一代人甚至两代人做为牺牲品。
润出去的那批人,首要目的无非两个:孩子教育,养老优势。
至于重度老龄化将会带来哪些挑战?
都说看日本,都说会眼睁睁的走日本走过的路。
但我可能更悲观,
因为中国的老人,大部分人买不起车,也开不了出租车。
有些人甚至一辈子都没坐过小汽车!
这是苦难与悲凉的强烈对比!
知乎用户 发表
那也就是80后呗,两个人养四个老人,还有二胎三胎,好家伙,驴都不这么干
知乎用户 发表
会出现很多独生子女家庭4-2-3结构甚至更老一辈在上,独生子女撑不住而老人老了,独生子女和他们的父母没有社会帮扶,将产生不和谐不幸福的哀叹。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人民寿命平均已经达到80岁,老人应该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老人的评价标准有待提高,假如按75岁失去劳动能力算老人的话,老龄化并不明显,当然离“全国政协委员丁佐宏:66至79岁仍是中年,鼓励60岁以上初老群体再就业”,还是有调整空间的。
老龄化提了好多年了,这将为社会发展带来哪些挑战?问我,不知道,精英专家什么的一大群研究这么多年问这,应该已经有了答案,问问也只是问问,回答并不重要。
知乎用户 发表
现在去看很多事其实不难,方式很多,主要还是有没有必要去做。
就说进一步推动健康管理和医疗人才下沉吧:
1.推进专硕和社会规培一体化,对社会规培表现出色的学员提供支持计划,在基层完成三年服务期(按照当地平均工资3-5倍补助)直接授予PUMC的硕士学位
2.推进健康管理下沉,将疾病早筛早控纳入人才项目评定指标,鼓励公共健康导向并开辟专项晋升名额
3.授予公共卫生医师执业证书持证者处方权,但不允许规培
4.将对老龄化严重,人口失衡地区的不对称医疗支援纳入发达地区卫健委、医院、科室政绩考核kpi,将对老龄化严重,人口失衡地区的医生职业教育纳入发达地区科室高职称医师绩效考核指标
5.力推护师,技师,药师规培制度,其中一年必须前往老少边穷新西兰地区接受异地全科培训
6.扩展无边界医生,授予可以在公共场合佩戴的荣誉奖章(包括但不限于粤西北特别奖章,日喀则特别奖章,边境特别奖章等)
然后如何解决老龄地区的老年人关怀问题呢,其实也很简单:
1.公务员及国资委管控公司员工将每年回家乡时间、对家乡贡献、生育情况纳入优先晋升考核指标
2.对非国有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将每年回家乡时间、对家乡贡献、员工生育情况纳入税收减免指标
3.对在发达地区打工人士征收家乡建设基金(类似侨汇)
这些都是很容易想到的,我个人的感觉是,其实老龄化远没那么严重,至少不需要真的去用强力手段。
知乎用户 发表
我的父亲是1963年生人,快60了。曾经国企棉纺厂下岗职工。辗转过很多个工作吧,这几年再找工作已经不容易了,其实在大街上一走一过你就看到无论什么工作,招工年龄大多都限制55岁,哪怕你身体很好,超过这个年龄了也是不要的,咱们毕竟有的是人,不缺人。
去年过年饭桌上,父亲叔叔都在,父亲跟我开玩笑说,现在我这快60了,你啥时候养我啊,我也开玩笑说你才60就想躺平,你得奋斗啊。叔叔说,明年我52,再过两年我也快退休了(钢铁厂特殊工种),发不了几个钱,还得找活干。
结果今年家里变故比较大,叔叔脑梗了,至今已经昏迷5个月了,终究是没挺到退休。钢铁厂已经不给发工资了,一个月给发500块钱。他同事们凑了一万多块钱来家里看了看他,还挺有人情味的。也算叔叔17岁就在这个厂子干了一辈子有点朋友,堂弟辞了职,在家专心照顾叔叔。父亲找工作也是很难了,60了哪儿都不要,好在他也有朋友,去给朋友开钩机去了。
有时候我也感叹自己的无能为力。对这个家感觉很抱歉。跌跌撞撞快30了,单身,在读研三。其实我曾经也有机会的,要是我之前本科毕业后不辞职,继续在那个单位干下去,也许一切都不一样?
我小时候一直是想着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我的家庭情况,来报答家人的养育之恩,无数次幻想过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画面。高考六百分读了211王牌专业,我以为这就可以了,后来发现哪有那么容易。
普通人家的孩子没有试错的机会,如果你走错了路,你最起码需要付出大量时间代价来修正回来。等你修正回来,父母已经太老了。我们真的太渺小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干活时候不提高工人工资,由着资本家随意压榨本国工人,尤其是台企,玩了命的压榨大陆普通工人工资,侮辱工人人格(第一步就是身份证扔地上)。就这还嫌人少。
要吃饭了,嫌人太多了。
工会?还不如越南(一颗星的越南)。
资本家福特还知道要提高工人工资,才能促进消费。
知乎用户 发表
数字越来越大
赢!
知乎用户 发表
讲三个笑话。
虽然军事武器排名世界第一,全球200多个军事基地,荣获世界自由民主灯塔称号和诺贝尔和平奖,但是天天喊安全受到威胁,建国以来基本上一直在发动战争四处侵略。
虽然世界人口第一大学生数量第一,但是天天喊缺乏劳动力和新生儿,然后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灵活就业,还逼着签灵活就业协议。
虽然国土面积1710万平方公里世界第一,但还是需要缓冲区和生存空间。
不要对号入座啊!
再讲个笑话。
一位年轻人在工作时抱怨道:“这种zf真差劲儿!!”结果被一位克格勃听到而遭逮捕。年轻人辩解说:“我根本没讲是哪个政府,你怎么可以随便逮捕我呢?”
" 你少骗人,”克格勃咆哮道,“我在这里工作二十多年了,哪一个政府差劲我不会知道吗?”
不要误会啊,我不是针对谁,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乐色。
知乎用户 发表
那时应该还在核酸吧 2019+100—2035=84 支柱产业还在 问题不大
知乎用户 发表
![](data:image/svg+xml;utf8,)
分析一下,基于中国老龄化,后续会比较火的行业:
一、服务业
1.上门养老服务。做家务、做饭、帮忙洗澡,维修维护,日常家庭健身指导。
2.代养老服务。包含上门养老之外,还增加开车送老人去医院,在院看护,接回家等。
3.老人一对一陪聊服务。
4.在线养老指导教育。由在线培训转型。
5.临终关怀。
6.送终一条龙服务。从筹备逝者用品、由医院或住所转移逝者、墓地选择、火化办理、到葬礼筹备全部代办。
7.社区养老服务。以社区、中型小区为单位,减少人力开支,开展上述所有业务。
8.金融型养老保险。
9.服务型养老保险。
10.人生传记型的手册、书籍、电影编辑制作。由婚庆、婚纱摄影转型。
11.中老年就业指导中介。主要开展非体力型的工种。
12.帕金森预防班。由青少年学科培训班转型。
13.遗嘱服务、遗产税评估和办理服务。
14.遗赠来源型的各类基金会。
15.基于上述服务的互联网公司。
二、制造业
1.老人智能家居。
2.老人用中短途通勤设备。
3.老人居家健康检测监测设备。
4.养生类药品、老年常见病药品。
5.家庭备用急救设备。
6.成人用新型尿布。
7.人生去处小盒子。
8.逝者智能AI生成器。可以与经逝者人生经历、习惯、性格、语言植入的AI进行交流。
9.制造业智能机器人。
10.动力外骨骼。(穿戴后老年人可以搬运重物)
三、土地市场
1.乡村公墓。
2.公寓式家庭小盒子存放型房开。
3.传统房产向小盒子存放房产转型。
4.墓地与房产置换服务。
上述是产业,下面是法律领域:
1.立法许可超期就业人员在70岁退休时获得服务型养老保障。
2.立法许可经法定审定程序后可以安乐。
3.禁止资本垄断养老市场、身后事市场。
4.强化遗产税监管和财产赠予的个人所得税监管。
5.小盒子型房产规划与规范。
6.乡村公墓安葬城镇居民规范。
7.个人类AI建立与使用规范。
8.颁布养老法。
慢慢更新
知乎用户 发表
让我们拭目以待
知乎用户 发表
计生委以及支持者们赢了,颁发一个1000吨的勋章一人一个都不过分呀。
知乎用户 发表
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实现年轻人和老年人之间的利益均衡,既能够确保届时的老年人不必支付太高的养老成本,可以安享晚年;又不至于让越来越少的年轻人因过高的“养老分摊”而失去奋斗动力。
“既要,又要”,实属不易。破局之策就是让国外的年轻人为我们的养老买单,策略就是尽量占据产业链的顶端位置。类似于美国的互联网巨头、消费电子巨头和欧洲的高端制造、奢侈品牌等,只要占据了产业链顶端位置,就能靠较少的人力投入赚取产业链中大部分利润,变相实现让海外的劳动力帮我们养老,以此缓解国内年轻人与老年人利益冲突,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未来全球产业的竞争,主要围绕能源领域的新能源产业链,智能制造领域的集成电路、与人类寿命相关的生物制造、粮食及种业安全、和事关整个制造业效率的工业数字化转型等展开。
近年来,围绕先进制造业布局,欧美中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欧美主要国家相继出台政策,鼓励先进制造业回流,意图在下一次工业革命中继续占据领先位置。
与此同时,经过长期的亏损式发展,我国在新能源领域实现了全球领先;在消费电子终端品牌侧实现突围,涌现出以华为为代表的一批高端品牌,上游产业链也在加速突围“卡脖子”工程,加速国产化替代;在整个制造产业链/供应链领域,我国作为制造大国,一直保持着相对优势,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实现了全球制造份额的逆势提升,竞争力持续提升。
综合来看,只要我们在先进制造领域的突围与追赶保持当前的势头,那么未来有望通过占据全球产业链中利润最丰厚的环节而实现国民财富的快速增长,从根本上突破“人口老龄化”的困局。
知乎用户 发表
唯一的挑战就是如何从稳中向好到稳赢向上……
知乎用户 发表
养老金可能会不够。
延迟到65岁退休。
知乎用户 发表
稳中向好!
知乎用户 发表
家庭解体生育率下降正在逼迫人类社会走向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这是今后一二百年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重度老龄化会逼迫人类社会走向养老社会化和集体化。逐步加强社区养老是大方向!
目前我们应该尽快把物业公司和业主委员会合而为一建立集体生活经济大家庭,从婚育生养教育养老就业方方面面帮助正在解体的家庭完成人自身生产再生产任务!以物业费房产税作为常项收入,钱多多办事钱少就少办事,先把组织架构建立起来,为以后集体化社会化养老做好前期工作!逐步开展和完善社区养老的力度!
中国文化是系统逻辑整体思维文化,集体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中国文化不会允许人群碎片化和极端自私化的。中国文化全面复兴进入主导地位,引领人类社会走向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
有人好像觉得共产主义理想遥不可及,实际上,中国社会几千年来一直就是建立在个体劳动家庭经济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工业革命打破了家庭经济基础和家族宗法制度,我们就是要在集体劳动企业化生产的基础上,在“企业—家庭”的基础上重新建设社会主义而已。原来物质资料生产在家庭内完成,人体自身生产自然以家庭为单位为主,现在物质资料生产集体化社会化,人自身生产自然以社会化集体化为主导。
强调人的社会性是主导地位就是社会主义!
大的企业,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实行国有制(就像以前的盐铁官营一样),普通的企业适合私营的就放开私营。在小家庭之上建立集体生活经济大家庭,建设集体生活社区部落文化,协调小家庭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就是中国文化、中国社会,也是人类社会的未来!
知乎用户 发表
那时我已经老了
再有几年
我就毕业了
哈哈哈
知乎用户 发表
计划生育都能搞,
不如当年计生委老领导站出来示范下计划死亡?
知乎用户 发表
两种生意我都想好了,给有钱老人卖保姆服务,给没钱的老人卖止疼片
知乎用户 发表
不调侃了,也不抖机灵了。
未来的形势更加严峻。
延迟退休,养老金,医保入不敷出
老年银发就业
活到老干到老
关于老年人的社会新闻越来越多
失去活力
知乎用户 发表
会变得更加的和谐并且轻松,看一看当今的日本,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
知乎用户 发表
我就讲个事实,90年代200块钱工资,五险一金,公务员国企都是顶格交。私企不交的占多数。
后来他们10年左右退休的,国企公务员那时候月薪2000多,那时候他们退休的话有1600一个月,私企退休的200块钱一个月(如果前面没买,还是需要补缴7~8万)
重点来了,20年左右平均工资6000,这群原来领1600的,现在领5000以上;私企那种200块钱的,现在1200,只比你们省最低收入标准高一点点。。。
如果50年,平均工资在25000,那时候,国企公务员退休的领22000以上,而私企按最低标准,预计不到3000。那时候泡面可不是3、4块钱,参考欧美,应该在20以上,暂不算医疗,就吃喝翻个五六倍,你看你那可怜的养老金活得起嘛?还不赶紧跑,这才是真相
知乎用户 发表
人口老龄化?
没关系,你可以加盖养老院,对老人实行“社会化抚养”,
或者重新定义“老年人”,比如90岁以下都是中年人,不到90岁不允许退休,不允许领退休金……
结婚率下降?
没关系,可以强制征收“单身税”,对于适龄未婚男女统一征收30-40%的单身税,用于“上海国企老总买宾利”
生育率暴跌?
没关系,可以强制征收“不育税”,对于已婚未育人士统一征收50%的不育税,1%的税收用于给育儿家庭发放福利,49%用于周公子买豪车别野
ps;不育税与单身税或可叠加征收,如此两难自解也。
知乎用户 发表
西方国家恶意夸大渲染中国的人口压力
他们妄称中国有严重的老龄化危机
我也是十四亿分之一
我的同事家人也是十四亿分之一
我们在这的看回答的知友朋友们也是十四亿人中的一员
我们怎么没有老龄化
我们为什么觉得自己仍然年富力强
我们为自己在中国加班努力奋斗而感到骄傲,自豪
_(:з」∠)_别急
知乎用户 发表
国有一老,如有一宝。
一下子多了3、4个亿的国宝,国家应该高兴珍惜才对呀,哈哈!
知乎用户 发表
好日子要来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有啥挑战,事业单位公务员的人数最多也就五六千万,其他人该怎么办?大部分人是在私企,大部分职场人士干到35岁公司就不大爱要了,养老吧太小,找工作把太老,你说该怎么办?
很多人说要不就去送外卖、当协管、打扫卫生,去和更下一层的人竞争,要不就回去种地,这样也不是不行。
将来的日子可能是这样的,不管你学历多高,能力多强,到了35岁之后,没人要就去送外卖,打扫卫生,这样导致这些服务行业格外的内卷。
那些本来学历不高,不能够往社会上层走的人,靠这个工作日子也过的幸福美满,忽然挤进来一大帮学历高的竞争,即使这帮人很菜,但是来内卷抢单了,一来二去大家都赚不到什么钱,都挤在社会的下层,还每天关注新闻,大谈爱国,关注国际形势。一来二去社会的戾气就上来了。
你说让国家放宽年龄限制,国家说从来就没有限制过年龄。
摆在大家的面前就只有创业的一条路可走了。比如摆地摊,菜市场,但是竞争也很激烈,也让很多不打算进入公司的人多了不少竞争对手。
就像当年的改开,摸着石头过河吧,这个过程肯定要淹没不少人,但又能如何呢!
毕竟,这就是人类发展的进程啊!
知乎用户 发表
有些人的回答在装牛魔酬宾呢?!
“知乎现在怎么全是阴阳怪气”“与其阴阳怪气不如想想解决办法”“现在的知乎全是情绪发泄”
喊了这么多年的严格执行劳动法他们听了?
喊了这么多年的合理再分配他们听了?
喊了这么多年的依法治国他们听了?
怎么好事就是他们自己说了算,我们的意见不重要;坏事就得和他们一起承担啊?
真的彻底崩坏的时候人家楼顶有直升飞机跑了,剩下等死的不还是我?
知乎用户 发表
老龄化严重最大的问题就是养老问题 劳动力短缺 人工智能 尚未取代廉价劳动力 造成小薇企业大面积破产
相对于90后00后来说就算不结婚也的赡养两个老人 结婚的加上孩子最少五个
只要熬过这个时期 00后90后子女就能迎来一个大时代 那就是医疗 土地 住房 财产得到更大的板块 拉动贫富差距
知乎用户 发表
很魔幻的感觉,一边说重度老龄化,一边招聘不要35以上的,甚至不要30以上的……
知乎用户 发表
个人感觉,等到90后和00后退休,能不能领到养老工资都不好说,因为干活的人越来越少,吃饭的人越来越多。。。到时候真要是领不到退休工资,那么之前交的社保,能不能全额退款?如果不能的话,有句话说的好。。。但是我不太敢说。。。
知乎用户 发表
1.加快推进房产税;
2.体制内吃空饷不干活的还是太多,比如喝茶大叔、自信健身大叔、说媒大妈,这帮人都要除掉;
3.降低公务员退休待遇。
知乎用户 发表
你选的嘛偶像!awsl
知乎用户 发表
锻炼身体,保持健康;努力工作,存钱养老!这是我现在的生存口号。
重度老龄化社会会带来哪些挑战?以下这些恐怕是最明显的:
1、就医难,看病贵
早前医保交够15或20年就可享受终身医保,即交满一定年限,在退休后,不用再交医保的钱,也能享受医保待遇。
但随着人口负增长,能够持续给医保交钱的年轻人却越来越少。
池子里的钱减少了,但医疗支出却在增加。
这也正常,年纪越大,身体机能在逐步下降。
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
中国2022年人均预期寿命是77.93岁,但是健康预期寿命却不足70岁。
也就是说,大致有8年左右的时间带病生存,
慢性病、老年病、老年照护都需要支出大量的费用。
而大部分老人需要去公立医院就诊,才能进行医保费用的报销。
目前公立医院看病都已经人满为患,医疗资源分配不均了。
如果想要享受优质医疗服务,比如去私立医院、国际部或者特需部等,
往往需要支付更多的费用。
一旦得重病,医保报销范围和金额有限,
此时老人家又没什么收入,单靠退休金那真的是杯水车薪了。
2、养老难
少子化叠加老龄化,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养老。
从以前的三代同堂的421家庭,到未来四代同堂的8422甚至8421家庭,家庭养老负担或越来越重。
“养儿防老”模式,显示已经不能满足未来社会发展趋势。
虽然不少人都参加了国家的社保养老,
但我们目前的社保养老制度,是现收现付制度,
也就是拿年轻人交社保的钱,给老年人发退休金。
当以后年轻人越来越少,老年人却越来越多时,
养老金总额增加少、消耗大,国家养老压力不可谓不大。
尤其是未来15年,将有3亿多人迈入60岁
婴儿潮变退休潮已成为板上钉钉的事实。
人怕老来贫,树怕老来焦。
这一部分人,该如何养老?是个难题。
单靠社保养老,很明显不足以应对未来这一波退休潮。
提早给自己补充好退休金才是上上策。
未来年轻人越来越少,
我们应当如何应对老龄化、少子化带来的医疗和养老问题呢?
抛开社会层面问题,我们简单说说个人力所能及的事情。
可能会有朋友说:你不会是上面派来的,想骗我们生二胎、三胎的吧!
虽然现在人们的普遍共识是“养儿难防老”,但终归也是一个可能靠得住的选项。
当然了,生育这件事情,愿意生当然最好,
不想生,那就不生!
除了生娃,更重要的是提前做好规划。
比如针对未来可能会发生的医疗风险。
除了积极锻炼身体,早睡早起外,每年定期的体检也别忘了做。
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小病发展成大病。
在养老方面,虽然社保不多,但总比裸奔好。
所以该交还是不能停。
同时,可以做好未来的财富规划。
比如适当增加未来现金流收入。
趁年轻有为,收入比较高的时候,每年定期存一笔钱,再通过时间复利增值。
为年老的自己多准备个钱袋子。
知乎用户 发表
去年年底的新闻:
日本机构估算:2033年中国GDP将超过美国,到2050年被美国再次反超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12月16日报道,日本经济研究中心12月15日发布的估算结果显示,中国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在2033年超过美国。两国GDP发生逆转的时间比去年12月的推算结果(最快为2028年)要晚。预计到2050年美国将再次反超中国。日本经济研究中心认为,从长期来看,中国人口减少导致的劳动力短缺将会成为GDP增长的绊脚石。
日本经济研究中心此次以亚太地区的18个国家和地区为对象,统计了2035年的经济增长预期。其中还发布了中美两国到2060年的长期预测值。
据估算,从2020年12月的估算结果来看,在新冠疫情“严重”蔓延的情况下,中美GDP逆转的时间为2028年;在疫情“标准”蔓延的情况下为2029年。为了矫正国内房地产过度投资问题,中国加强了金融管制。从中期来看,这种做法也会抑制投资,导致增长率降低。由于拜登政府采取大规模财政支出措施,2021年美国经济迅速恢复,这也是两国GDP逆转时间延后的主要原因。
日本经济研究中心的预测认为,到2038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将扩大到高于美国近5%的水平,但到本世纪40年代中美的GDP差距将开始缩小,到2050年美国将再次超过中国。日本经济研究中心2019年公布的长期预测估算结果显示,按实际计算,再次发生逆转的时间为2053年。
日本经济研究中心就再次逆转的背景原因指出,“由于人口减少和生产效率增长乏力,中国经济的增长率将急剧减速”。中国15至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在2013年达到峰值,但总人口很有可能在不久后转为减少。有观点认为,2021年的出生人数将创下1949年以来的最低纪录。
报道称,人口减少不仅仅只是因为劳动力减少而导致经济增长下行。为应对快速老龄化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也已成为当务之急。如果支撑养老金等的刚性财政支出增加,政府对高科技产业的支持等也有可能受到影响。
-—————————————————–
值得注意的是,2035年我国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也就是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20%,
而日本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的时间点是2005年,参考2005-2006年的相关新闻链接:
日老龄社会白皮书:65岁以上人口首超20%日本老龄社会白皮书:65岁以上人口首超20%-搜狐新闻65岁以上人口占21% 日本成为全球“最老”国家
也就是说,我国的人口结构上落后日本30年时间。日本踩过的坑,我国也会踩一遍。
参考最近的2022年的新闻:
日本65-69岁老人就业比例过半!老龄化催生日韩“银发就业热”
2022年的日本,65岁以上人口占比突破新高:
据日本总务省日前发布的人口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日本6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3627万人,与前一年相比增加了大约6万人,老龄化率已经达到29.1%,分别刷新历史最高纪录。
日本的老龄化程度在200个人口超过10万人的国家和地区中位列第一,大幅超过第二名意大利(24.1%)、第三名芬兰(23.3%)。据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人口问题研究所的推算,当第二代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人在2040年超过65岁时,老龄化率将会达到35.3%。
65岁以上人群就业率达25.1%
当然区别在于,日本再烂,日本政权合法性地位不会被外部威胁。而我国不同,我国如果陷入经济趋势性问题,那么我国的危机就比西方国家要严重了,西方国家到时候介入搞颜色闹事。我国未来可能堪比前苏联那种遭遇政治危机的水平,而我国此前的10次危机,参考温铁军老师的相关学术分析,都是靠2元社会体制下的人口红利承受的。那么未来失去内部的承担代价的人口红利,那矛盾就会更加直接和明显的暴露出来。
知乎用户 发表
五星越南的“肉食者”一直都是拿孩子来绑架家长来交各种土地税、择校费等等。所以“肉食者”最关心的是,孩子少了,以后拿什么来绑架“达利特”? 所以“达利特”就不要幻想“肉食者”会让出一部分蛋糕给你生孩子等等。
知乎用户 发表
哥几个上班时间又来看爽文啦?
知乎用户 发表
现在,专家讲还有13年人口红利期。
13年后,专家讲老年经济蓬勃发展,退休再灵活、自由就业,继续发光发热成为社会普遍理想和共识。
伟大就完事了……
知乎用户 发表
不要慌,不要急,
重度老龄化只是挑战了制度与规则,
只需改编制度与规则即可:
以后60岁属于中年,80岁办退休,身强体壮者可延缓5年待85岁退休。
并申明:
85岁退休者将享受100%的养老保险,
80岁退休者将享受75%的养老保险,
70岁退休者将享受50%的养老保险,
60岁退休者将不能享受养老保险,
这样以来
1.补充越来越少的新增人口,解决了生产力问题;
2.根据“十四五规划”2025年中国人的人均预期寿命可达78岁,那么70%-90%的人无法领取全额
养老保险,甚至养老保险直接减半,解决了全面老龄化养老负担;
3.倡导“越老越拼”风气,提升中老年人国际社会竞争力;
emmmmmmmmmmmm
暂时就这些吧
知乎用户 发表
比起风凉话,我更想看看评论区有没有好的解答。
知乎用户 发表
(我有一个暴论)和病毒共存,政府顶住舆论压力,先走一批。
注意⚠️
我的目的是减少老龄化人口,优化人口结构,至于因为和病毒共存而导致经济倒退暂时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更新
其实具体实施起来还有好多细节,大家可以一起讨论一下。比如说看上去是四亿老龄化人口,其中城市和农村老人的比例关系是多少?我主要想抹除的是城市户口的老龄人口,因为一个退休干部一个月的退休金(6000来算)可以养活30个农村老人,城市里病毒传播速度要快得多,我们再加一条“新冠治疗自费”,以避免多余的财政支出。一万个退休干部养活了三十万个农村老人,以此做等价代换,我们年轻人给别人养老的收入支出也会轻松不少。
我这样写多少有点反社会了。
知乎用户 发表
2022,老龄人口达到2亿,“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显现”
2035,老龄人口突破4亿,那必然是重大利好啊!
赢麻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我国需要灵活老龄化,重新定义一下什么是老年人就好了
知乎用户 发表
中国现在劳动力人口7.93亿,60岁以上老人2.67亿;2035年劳动力人口7.43亿,60岁以上老人将突破4亿。
怎么解决后面的人民养老问题用“挑战”一词恐怕都不够贴切。
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2035年实现现代化,实现技术革命和产业升级,我们还有13年。
举个简单例子:
算力指数每提高一个点,国家的数字经济和GDP将分别增长千分之三点五和千分之一点八。
再举个我比较熟悉的例子:
现在全球都在数字化转型,转型到底有啥用,无非就是降本增效。降本:企业需要的劳动力减少;增效:企业收入增加。于国家也是一样,降本增效,甚至寻求到新的增长,解决社会福利问题。
以车企为例:像一汽大众这样的全球大型车企公司很早就开始了全面数字化建设,基本都构建了一套相对比较完善且复杂的数字化系统架构。
但随着数据应用需求越来越多,像:企业内部数据分析、BI、业务使用以及企业外部的发票查询、服务订单查询等等。
而数据分散在不同业务系统和数据库,数据的获取主要依靠开发团队针对各个业务需求和所需取数的平台单独开发数据接口。
以前是纯人力开发,可能几天开发一个API,而且性能不一定好。现在用DaaS平台,几分钟开发一个数据API,而且能重复使用、还有配套的数据安全服务。
用DaaS平台帮助企业进行数据管理和数据消费,这就是技术进步带来的降本增效。
技术进步积少成多就是技术革命,期待国家尽快步入现代化吧。
知乎用户 发表
解决养老问题的实质是,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如何做呢?
我给出的方案是,养老院建在学校里面,养老与教育有机结合。
简单来说就是尊老+爱幼,发动中小学生照顾老年人,推动老年人教授中小学生技能。
发动中小学生照顾老年人很好理解,中小学生每天都要打扫卫生,时不时还要大扫除,养老院建在学校里面,对学生来说也就是多打扫一个养老院的事情。
至于推动老年人教授中小学生技能,灵感来自于日本社团。
既然,安西教练和龙崎教练这两个日本的老头老太太能在学校社团里面教学生,没道理中国的老头老太太不行。
而且我认为,中国可以更进一步,学校老师只需要负责文化课,把体育、音乐、画画、书法、手工等兴趣课都交给社团的“教练”们。
学生上午学文化课,下午进入社团跟着老头老太太学兴趣课。.
因为老头老太太人多,学校可以开设各种各样的兴趣社团,体育里面有篮球社、足球社、排球社、乒乓社、羽毛球社等等,音乐能分西洋乐器、中国乐器,等原神火得再久一点,印度乐器社,中东乐器社可以有,画画有漫画、素描、油画、水墨……手工就更多了(折纸、木工、航模等等)。
只要老头老太太会的,都能够成立社团。
而且,因为老人多学生少,学生们完全不用固定在一个社团,可以在各个社团这里学学那里看看,只要“教授”够多,每个学生来了之后都能得到一对一从零开始的辅导,不用担心受到冷落,或会被其他同学拉下。
至于不少老头老太太没有一技傍身怎么办?跟着学个一两年,自然有能力教后来的小朋友了。
尝试了各种各样的社团之后,每个中国孩子就能发现自己的天赋和兴趣所在。
然后,孩子们在自己有天赋的地方持续耕耘,中国未来的足球巨星、篮球巨星、音乐家、歌唱家、漫画家、发明家、科学家……都能从小小的社团里面成长出来,这些老人就是他们的授业恩师。
每个老人都是从学校中走出来的,在生命的终点到学校中去,膝下孩孙满堂,自己的知识技能有人传承,死去之后人能记住自己。
这便是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知乎用户 发表
怎么会这样,大家快努力想想办法啊!不然2035年还要等好久啊
知乎用户 发表
很容易
把原来60岁以上称为老人,改为80岁以上才叫老人
这不老龄化就低很多了吗
知乎用户 发表
2016-2021 我国结婚率下降百分之40,新生儿下降了百分之40多,日本用了接近40年时间才把新生儿数量下降到的程度,而我们只用了6年。
人口出生率暴跌原因很简单
因为丢了样东西:那就是“希望”
当勤劳不能致富,知识无法改变命运,
大部分人为了一堆钢筋混凝士耗尽半生,自己活得一言难尽
也就不愿再让下一代受苦了……
老龄化…其实也不用等到2035
老家某60万人口县级市,去年一年只出生了67人。
知乎用户 发表
后来,我又看了看上个世纪的年轻人
![](data:image/svg+xml;utf8,)![](data:image/svg+xml;utf8,)![](data:image/svg+xml;utf8,)![](data:image/svg+xml;utf8,)![](data:image/svg+xml;utf8,)![](data:image/svg+xml;utf8,)![](data:image/svg+xml;utf8,)![](data:image/svg+xml;utf8,)
知乎用户 发表
继续提高老年退休干部待遇,花光养老金!
继续压榨007/996的打工仔,减少他们的寿命!
身体好的打工仔,继续延长他们的退休年龄,扩大剩余价值!
做好政策引导,加强宣传教育,讲奉献,讲吃苦耐劳,做好心理疏导!
我愿意从我做起!
知乎用户 发表
一千万新生儿嫌少,一千万大学生嫌多
知乎用户 发表
我看好像少有人意识到这意味着明年3月之后官方将大力推进延迟退休。
关于未来“延迟退休”的政策,可能99%的人都太乐观了。
我国对于“延迟退休”的表述是:
![](data:image/svg+xml;utf8,)
翻译一下:
1 “实施”,不同于以往的“研究”,“推进”,“实施”的意思是十四五期间,也就是2025年之前,这件事肯定要办了;
2 “渐进式”,意思是这事听上去太艹蛋,一步到位的话肯定影响太大,一步一步来吧。
为啥明年三月之后会加大推进力度呢?让下一届挨的骂更多一些。
关于延迟退休,目前你看到的几乎一切算法,什么哪年生人对应几岁退休啊之类的,都是谣言或者所谓专家自己的建议而已。
目前全国有且只有江苏省走出了延迟退休的第一步,2022年3月1号开始实施,大意是本人自愿,用人单位也同意,可以至少延迟退休一年。
看上去非常温和吧,但是,
别忘了“渐进式”这三个字。
延迟退休,这只是第一步而已。
目前推测,60后,75前退休受到的影响不会太大,75后,80后,艹,又TM是80后……
80后开始大面积退休在十八年以后,延迟退休再渐进,也会走得很远了,80后,丢掉幻想准备延迟吧。
90后以后就更别幻想60岁能退休了。
个人估计80后退休年龄要比现有退休年龄至少延迟3-5年,至少。
官方现在嘴很硬,说社保很好,很充足,年轻人缴纳社保很积极。但如果没有央企利润划拨的话,每年养老金其实都是……
其实你反过来想,假如养老金非常充足,每年收大于支,干嘛要让那么多人不开心,干嘛去惹那个骂,去推进延迟退休呢?
灵活就业都2亿了,有那么多岗位供你延迟吗?
劝各位胖友还是要交社保,目前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确实是15年,但请注意,请注意:
有官方文件明确提到将逐步提高养老金缴费最低年限,
所以未来有可能交了15年社保,还是不能领取养老金。
最重要的不是这个,而是社保已经取消了一次性补缴制度,只有少数符合条件的允许补缴。
大多数人别想着59岁的时候交点滞纳金一次性补齐15年。
大家好好活着吧,按现有退休金的规则,每个人(除了2024年11月之前办理退休的体制内)活到约71.6岁,个人账户耗尽,就可以去薅统筹账户里的羊毛了。
该吃吃,该喝喝,少喝鸡汤,怎么开心怎么来。
别TM听“专家”忽悠你,“勤”就能怎样怎样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所以说此刻就是国力巅峰了…
要打美国佬就特么直接动手吧…
知乎用户 发表
如果卫健委2035年,那我觉得2025就有可能了
知乎用户 发表
知乎早就说烂的题目,结构玩坏了怨不得别人
接下来一年死掉两千万,一年消失一个法国的经济预期增量,添上一个日本的养老负担,你的好日子还在后头
我永远不会忘记当初的残暴,永远祭奠那些未出生的生命
知乎用户 发表
重度老龄化,是一个国家60岁以上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超过30%。
最新有一个新闻,日本老龄化率已达到29.1%,距离重度老龄化一步之遥。日本的人口问题在网络上被人调侃已久。
如今这个大难题在中国被官方正式地提出来,形势想必已经很严峻了。
2035年,90后45岁左右,80后55岁左右,正在浏览知乎的你我,就是这个重度老龄化下必须支撑的个体。
所以普通人怎么办呢?国家政策我们无法左右,只能从自己出发,避免大潮来到时,殃及个人。
1、一定要进正规企业,就是那种会给员工买**五险一金**的。父母没有养老保险的话,试下能不能帮他们买点,不然年纪大了遇到困难,可能求助无门。
**2、孩子要生,不过一定要科学育儿。**年纪大了以后,是需要人照顾的,如果没有孩子,只能找别人家的孩子照顾你,得花钱,而且很大可能要低三下四的。
不过,养孩子一定要教会后代独立生存的能力,不然养大了不仅无法为自己的老年生活分担压力,还会带来无穷尽的麻烦。
比如在日本纪录片《老后破产》里,中产夫妻吉春、惠子,陷入老年贫困的原因之一就是36岁的儿子带着两个孩子投奔他们,一家人全靠67岁的吉春养活,生活顿时入不敷出。
3、尽可能多存钱,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早点为未来做准备。不要为一些没有什么用、虚荣的东西买单。对普通人来说,钱这种东西,是没有存够的那天的,越多越好。
《老后破产》里也有这样一位老人,他的存款达到了2000万日元(约合98万元人民币),本以为养活自己的老年生活够用了,没想到生活得节衣缩食,不买贵菜,便宜的菜也得分好几天吃。
因为他91岁的母亲没有退休金,每月的护理费、医药费等,得花15万日元(7000多人民币)。他的退休金入不敷出,只能动用存款,已经花掉了400多万日元了。而且母亲患有老年痴呆,他必须盯着照顾,没办法出去找工作挣钱。存款花完那天怎么办呢?他对记者说:“可能选择自杀吧”。
唉其实想想也很心酸,这些如今捉襟见肘的老人,年轻的时候也是意气风发的。
4、健康第一,要保护好自己,身体是一切的本钱!工作时不要太卖命,要关注身体,爱护身体,靠消耗身体得来的,终究都会还回去的。
做个普通人,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没有大病大灾,平静生活,已经很幸运很幸福了。身体不好,哪怕挣到钱了,生活质量可能也没那么高。
**5、与人为善,广结良缘。**只有懂得关心别人,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别人才愿意无私地给你帮助,避免年纪大了陷入孤苦无依的境地。
珍惜年轻时候的时光,早点做准备,等到重度老龄化的重担,实实在在影响到你的生活,不至于太过慌乱无措。
祝每个人都好。
知乎用户 发表
搞快点,快快快,跑步前进。现在的企业双休的都没几个 不拿人当人,招聘要求全是35以下甚至30以下,就是因为人多 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呵呵。
知乎用户 发表
一群不创造价值的人管理着蛋糕,并吃下了最大一块蛋糕,现在这群人在担心剩下蛋糕不够大了,以后分不到更多怎么办?
这是整个国家和这个文明的病。
知乎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发表
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如今还怕马儿老!
在农村,哪怕是牛马,老了都能被主子善待吧!
知乎用户 发表
挑战一 :【ZD不调,人先G】
现代金融制度让养儿防老的必要性下降。生育率的降低会变成轮旋性下降,老龄化将十分严重,城市不作政策调整的话,必将迎来快速衰退滑坡
挑战二:【未富先老,惨兮兮】
中国老龄化加速,2019年65以上人口占比12.6%,2022占比超过14%,2033占比超过20%,2060年占比更是超过35%。
美、日、韩老年人占比达12.6%时,人均GDP在2.4万美元以上,中国就1万美元,
未富先老有点懵,日本老龄化占比达到12.6%时发生了楼市大崩盘,日本将老龄化视为国难,65以上老年人占比28%,我们大概20年后就会达到日本现在水平,到时养老金缺口巨大。
那个时候应该叫什么呢?(下面留言我看看)
有人说像日本也没什么不好!
那我们看看现象就知道了
日本严重的老龄化,让多数有钱老人缺乏安全感,没有消费欲望。老百姓存钱成瘾只为打消焦虑,无论如何刺激,不消费、不投资、不创业,成为主流!找个企业上班赚工资是常态,进入佛系社会。
90年代股市、楼市泡沫破裂的杀伤力摧毁了信念,老百姓资产缩水不说,更会让人彻底对未来失望。从此日本制造走入下行,错过了互联网高科技时代,失去了创新创业的动力的平均主义,给年轻人的铁饭碗心态再次加码,让日本年轻人不断追求安逸,对消费形成巨大打击。最后日本看上去像是一个巨大的养老院!
当然!日本出问题时候,已经是发达国家,即便失去30年经济也依旧发达,中国还不具备吃老本的能力
怎么救?除了鼓励创新创业,扩大消费市场,防止资产泡沫破裂别无选择。但因为立场、利益这三个还能做到什么程度?目前看不到
挑战三:【内需】
我们的办法就是增加内需消费,但代价就是必须降低生活负担,毕竟人们总会在住房,医疗,教育,养老四大存金领域上不遗余力的储蓄。
貌似,按住房价,打掉财富效应,教育住房资源脱钩是最优解!但目前的收入的问题是最大隐患!
挑战四【地产】
全社会的资产,过度倚赖房地产,一旦某一时刻,房价逆转,流动性消失,发现自己的房子根本卖不掉!资产价格也会瞬间暴跌。没有买家了,不能平仓,负值交割的情况出现
比如08年,底特律的房子就1美元甩卖。就是因为大家都缺钱,房子没人要,而此时美国的房产税,让底特律的房子变成了负资产,没有价值,每年还要交几万美元的税,
日本同样出现过,一些非核心地区,由于遗产税,子女已经不想再继承父母的房产了,不但房子卖不掉,还要再交一笔钱,所以他们选择了放弃继承。这都是流动性的问题,我们随着老龄化临近,房产税出台,未来不排除也出现这种可能。特别是你手上的二手房,如果你急需用钱,比如3个月内就要拿到钱,恐怕已经出现了流动性问题。当你着急卖的时候,才会知道,房子有多难卖。
挑战五:【医疗】
其实老龄化会带来需求驱动的是:创新药(成本前置等待爆发),CXO,医疗器械等会在二级市场会迎来一波估值修复且长期增长的预期,但是由于这两年的特殊情况,这个步伐在减缓!一方面是需求、人没了还治什么? 另一方面:大家都在赛跑!我们本身有多快?这是个问题,另一个问题是,你是追赶者?还是被追随者!
知乎用户 发表
瑞士银行不是有3w亿吗,大家都这么有钱了怕什么
知乎用户 发表
别怕,到时候专家会建议大家的
知乎用户 发表
意味着人口增长稳中向好,人口情况从「数量」迈向「质量」,进一步强化、推进、完善从「人口大国」到「人口强国」的发展,养老产业蓬勃向上
知乎用户 发表
歪?在?麻烦接下专家视角
知乎用户 发表
那个时候我接近四十,但是还能拿的动武器来革命,一切都将结束,买不起房,出不了彩礼,结不了婚,生不起孩子,父母离开或者快要离开的一群单身成年男性,我不知道怎么维稳,政府将没有手段来了,因为,大不了一换一或者一换n,这是好事,外国人再提供武器资金,和平演变,这个问题其实已经出现了
知乎用户 发表
不准恶意变老
不准恶意不买房
不准恶意不买墓地
不准恶意不贷款
不准恶意不买房
不准恶意不消费
不准恶意不结婚
不准恶意不生娃
如有违反,建议根据党纪国法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知乎用户 发表
到35年的时候,90后四十多,00后三十多,10后二十多,不婚不子的估计2-3亿,上无老下无小受过中等以上教育且兜里揣着毛泽东语录的少说得1亿,想想都刺激。。。
知乎用户 发表
2050年的陌陌聊天记录
追风少年:Hi
小兔乖乖:Hi
追风少年:看你动态了,感觉你很漂亮。
小兔乖乖:你多大啦?做什么的。
追风少年:69了,在工厂做组长,你呢?
小兔乖乖:72啦,现在跟着学姐做美甲
追风少年:你有男朋友吗?
小兔乖乖:还没有,现在主要以事业为主,暂时不考虑
……………………………………………………………………………………………………………………………………………….
“居民朋友们!居民朋友们
小兔乖乖:先不聊了,我要下楼去…….√π|~£€^°
追风少年:好的。
知乎用户 发表
希望那个时候,我 已经离开了越南。
知乎用户 发表
二十年前中国社会上就已经有大量人口政策应该转向的声音了。一些学者也在媒体上发声。
通过很简单的数学就能计算出现在中国的人口结构。
二十年前就已经有很多国家掉进少子化和老龄化这个坑了。
所以我觉得没啥好说的,这不是蠢,完全就是有些人在使坏。
为了一己私利损害整个国家的未来,这种人叫什么?
现在这帮人想必已经在美国了吧。
那些拼命抹黑我们的国家的,多半是这些人的子女吧。
知乎用户 发表
80后又要讲老笑话了:
校长在新学年开学典礼上郑重宣布:
去年高一学生打扫了一年厕所,他们辛苦了。我们决定,今年由高二打扫!
知乎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发表
牛逼100年都没有就开始倒计时了,发展真快
知乎用户 发表
挑战?什么挑战?老年人就不能加班吗,老年人就没有奉献精神吗
知乎用户 发表
老龄化是发达国家的特有问题
发展中国家担心这个属实有点杞人忧天了
发达国家担心老龄化是因为完善的福利,庞大的养老金和医保支出会拖垮国家财政
而在一个大半人口为农业户口的低福利国家
大批农村老年人80岁尚能带孩子、种地自给自足
一个月几百块养老金,这点钱怎么也不会出不起
真正的问题其实是城市老年人,虽然人数不比农村多
但支出往往是农村老年人的十倍
只要转换思路,来个农村养老,把这群人都送到乡下
问题马上迎刃而解
农村空气好,还有纯天然的新鲜蔬菜,自己动手又能锻炼身体
生病了中药免费吃
这不比城市空气污浊的鸽子笼宜居到哪里去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意思就是说,**因为某些不可描述的原理,**时间变的更加紧张了,当代年轻人必须加倍努力工作,无私奉献,使我国必须在2035年之前完成产业升级成为发达国家,才能成为日本那样富后就老的国家,
如果2035年之前没有产业升级,以后也就没啥机会了,你不能指望一群老头老太太完成产业升级吧,最后的结局就是未富先老,无法突破发展的瓶颈掉进中等收入陷阱
所以说现在时间很宝贵,年轻人应该只谈奉献,不谈待遇,抓紧时间工作,争取能在2035年之前成为发达国家
知乎用户 发表
做了个动力学分析。
每个圆圈都是个发力点,但在中间环节发力只能治标,发力一减弱效果很快就会消耗掉。
就好像上游在肆意排污,中游拼命搞水净化项目,来改善下游水质。事倍功半且不可持续。
必须从源头下功夫,或者同时对环路上的所有节点下功夫。
知乎用户 发表
我们青年人要把握机会,深耕老年人市场,化挑战为机遇,更好服务老年人,更好发挥他们的价值,更好丰富他们生活,为中国老年人的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一定能将中国建设成为老年人口强国。
第一步,先找个工作
知乎用户 发表
你拼命地拉高卖地价,用来给老爷们发放高工资高福利待遇。
房地产赚钱最多的,不是银行,也不是房地产商,是卖地的。
地要好卖,房子要能卖的出去,地就得一直涨,房价越来越高。
买不起房,结不起婚,要不起的爱情,养不动的娃。
你说开放二胎,我买不起多一个房间的房子。你说开放三胎,有人婚都结不起。
为了买房,为了拼命还贷款,996啊,福报啊,没命地干活,内卷!
真的有人说的对,高房价,赚的就是断子绝孙的钱!!!
看看身边的人,谁不是忙忙碌碌,谁不是搞钱内卷到一脸憔悴?
只有老爷们赚的盆满钵满,然后送子女带着钱出国。
牛马永远是牛马。生存环境恶劣的时候,自我绝育。
知乎用户 发表
已经完了,比隔壁美帝的狗下场还要惨。
作为耗材就要有耗材的觉悟,一直到入土都要好好奉献。化作春泥更护花
知乎用户 发表
难道领导们想的是年轻人每个人生3-4个孩子,不需要休息,也不追求个人价值,就是一味的工作工作工作,工作到50岁直接原地去世,不占用国家的资源来养老?不会吧?
知乎用户 发表
我警告大家啊,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要讲。
知乎用户 发表
用十几年时间追赶发达国家水平,大赢特赢,稳中向好!!
知乎用户 发表
别再乐观了,老龄化一旦开始,便很难刹车,家庭倒三角,人口丁字型。先说人口,说白了是笔经济账。人都是趋利避害的,收入持续降低,工作极不稳定,放开三胎也收效甚微。
消费萎靡不振,年轻人生存已成问题,顾不上生活和娱乐。现有的工作,很难再干十年,他们要存钱对风险。孩子是吞金兽,他们更不会背贷养房。
对父母养老而言,有退休金勉强度日,没有就只能坐吃山空。年轻人的工资,也仅够自己生活,很难补贴家用。将来老人和自己看病,可能都是问题。
年轻人毫无闲暇,生病不敢请假,事假很难获批。加班应酬,开会写文,没有实力和精力,去抚养孩子,照顾父母,说难听点,最后尽孝都成问题。
鼓励老人再就业,不要五险一金开卷,这无异于饮鸩止渴。简而言之,落实劳动法,避免恶性竞争,中小微活了,打工人松了,消费生育就都有了。
知乎用户 发表
进入老龄化?有没有搞清楚,先进入的是一帮上没老下没小的壮年化,能顺利进入老龄化我就烧高香了
知乎用户 发表
说明他们没去过农村。
知乎用户 发表
养老一定会成为大问题,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老人们的钱全给子女花了。
我是90后,80后90后无疑是最幸福的一代人,我的爷爷奶奶结婚的时候连床棉被都没有,我爸小时候是在饥寒交迫中长大的。那个时代没有需要减肥的胖子,不喂不吃饭的孩子。
我们这代人无论家里有钱没钱都是家里人宠着长大的,有独立的卧室,夏天有空调,有游戏机计算机,有24小时热水,冰箱里全是好吃的,这些很平常的东西,我们父母那代人年轻的时候是不曾拥有的,而经历过二战的爷爷奶奶那代人,能活下来都是幸运的。正是因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们吃过苦,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了,老爸老妈们有了些许积蓄依然克勤克俭,舍不得出国旅游舍不得顿顿下馆子,舍不得买名牌手表名牌服饰,甚至舍不得经常买海鲜牛肉。
我同学圈朋友圈10个人里面得有9个,房子是爸妈给买的,没发现有谁小两口自己住便宜的老旧小区,体谅父母一辈子不容易,希望父母有钱能为自己换个大房子改善的,一个都没有。
只有个别特别能干能吃苦创业收入高有给父母买房子的。
多种原因房价高,父母给出个首付也正常,钱难挣大家都不容易,老爸老妈付个首付装个修,后续年轻人努力工作养家还房贷也挺好。
可有一部分人年轻人可不这样,自己都为人父母了还不成熟,入不敷出两口子月光不攒钱,顿顿下馆子不做饭,买一大堆衣服价签都没摘最后全卖给收旧衣服的了,然后继续买,房贷还不上了,采暖费交不起了,想起老爸老妈了,情人节给老公给媳妇给男友女友买贵重礼物,养个宠物都不少花钱,父亲节母亲节发个朋友圈装装像文字尽孝。
父母的钱是可以不给子女花的,他们愿意付出是因为爱,作为子女不能太理所当然,父母如果都不给子女花钱,那任何困难都得我们自己扛了。
为什么部分医生老师特别牛,因为给他们送贵重礼物包高额红包的患者、学生家长多,都不送红包他们还牛什么,可惜膝盖一旦弯下去,习惯了就直不起来。
我们享受父母的馈赠可不能太习惯,要感恩。
这就是大部分普通工薪阶层的父母真实写照,就算身在一二线城市,赶上城镇化带来的福利,几十万买的房产转眼间短短几年价值千万以上,可他们出门依然挤公交地铁。
发达国家的老人可不是这么过日子的,自驾游、买劳力士、衣服裤子鞋不一定都是BV、普拉达、阿玛尼那样的一线品牌但也都特讲究特别有品位。
我客户一阿姨,她儿子在澳洲多年,小哥的澳洲朋友是厨师,手艺不错,开餐厅多年经营的很好,收入也不错,想再开个规模大一点的分店缺钱,跟父母借,结果父母拒绝了,父母不缺钱,但他们的理由是钱留着环游全球用,厨师的爱人是北京姑娘,最后岳父岳母出的钱,没办法,国外老人不心疼子女,咱们国内老人心软呀。
我另一个客户,早年德国留学时认识一个教开飞机的德国人,带学员开一圈收入是几百欧吧,我记不清了,但这德国飞行员哥们别说是996了,经常连续很多天不工作,而且最令人费解的是喜欢自己独自一人开飞机闲逛,带学员飞多好还有钱挣,为什么非的自己飞呢?其实我也喜欢独处不想被打扰,无奈不挣钱哪行呀,他还喜欢滑雪,喜欢滑翔伞,月入上万欧不够花。
而我们这边,工作、攒钱是最重要的事,不管是工薪阶层,连极少数那些生意做到资产千万以上的人依然开足马力努力奋斗不敢有一丝懈怠,而且不管你拥有几十万还是几千万,大部分钱全都用在购置房产了,20岁时我觉得这样很正常,吃苦耐劳努力奋斗嘛,现在看这样活着就跟傻子一样。
我们的父母累,我们也累,因为90后的孩子已经开始有上小学的了,很多家长自己不努力,总想着用孩子找面子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还要找借口说为孩子好,爱孩子,给小孩报一大堆兴趣艺术班,从幼儿园开始争先恐后给老师送红包,也不像年轻时候抱怨社会不公平了,轮到自己孩子也开始走后门了,结果一样都没学明白,钱白花了,礼也白送了,因为现在喜欢甜老师的家长太多了,比甜男神甜女神还邪乎,大家都送跟大家都不送其实一样没区别,只有一两个家长送也许会有特殊待遇。
我结识的特别富有或者学历特别高名牌大学的硕博,我发现他们普遍对孩子学历不是特别在意。
最容易逼孩子的家长是那些自己不愿意努力改变生活的人。而这些人也是依赖老爸老妈最严重的人,他们虚荣,从小到大衣食住行,再到结婚房车装修家具家电婚礼庆典甚至蜜月旅行任何一样档次低了都不行,他们到是有面子了,溺爱他们的父母可倒霉了。
年轻人从谈恋爱开始、到买房结婚、再到养孩子,一系列消费数额很惊人。
甘愿为子女无条件付出的爸妈到老了才发现,辛苦一辈子没有多少钱花在自己身上,然后自己的子女自己挣的钱不够花,还很溺爱孙子。
最终的结局就是大部分老人吃了一辈子苦,到老了晚年生活依然在吃苦,攒的钱都给子女花了,还得给子女带孙子,少不留意一点小事没做好子女还不高兴,甚至有帮子女吧养猫养狗不伺候好宠物子女都骂自己爸妈的。
重度老龄化意味着所有跟老人相关的消费需求价格都会水涨船高,未来养老院、聘请护工费用一定高到惊人,现在已经有老人需要雇用年轻人带他们去医院挂号看病之类的服务了。
很多小年轻,年少轻狂,觉得到老了自我了算,没啥事去重症监护室溜达一圈,看看那些忍着剧痛花着高额医药费还想多活一天算一天的病人,哪有不怕死的。
年轻人离死亡还有一段很长的岁月,才敢口出狂言,如果所有人都有勇气直面死亡,抗日战争还需要打8年?当然了确实有英雄存在,不然我们这代人可能不会汉语只会日语了。
老龄化只会越来越严重,个人愚见,老龄化已经不可逆了。
因为还有很多年轻人的爸妈很穷,他们从小到大也没有条件读好一点的学校,他们人脉见识都只停留在老家小地方有局限性,并不是他们不想结婚生孩子,而是现实生活所迫,就算他们眼光一点都不高,依然找不着愿意跟他们结婚的对象。
还有一些年轻人想的开,有点钱长的也不错,但是不想结婚生孩子,不想像老爸老妈那样辛苦一辈子,想为自己而活,我不会说这样的行为很自私,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不自私,只不过每个人兴趣爱好人生观价值观都不同,自私的地方也不同而已。
种种原因导致出生率下降,带来的连锁反应就是一路高歌猛进连涨20年的楼市在最近一年多的时间都开始降价了,二手房无人问津,只有少量的重点学区房还很抢手,说实在的,这年月还能在大城市为了拼孩子抢学区房的,家里资产不会少,别管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有钱还是两口子能挣还是没啥钱也要培养孩子打肿脸充胖子,这样的人相对十多亿总人口又能占百分之多少。
疫情几年,十多年积累轰然倒塌的老板们太多了,还有3、40岁失业找不到工作还不起房贷的,人活着挺累的。
我是奶奶带大的,老太太在世的时候我常听她回忆往事,老人们日子哭了点,但是心态都特别好,没有那么多娱乐项目,但每天也都开开心心的,一家人平平安安就行,不攀比不虚荣,没有那么多尔虞我诈,日子不富有但也有盼头。
有时候我在想,为什么父母那代人单身的特别少,而我们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这么多,却有那么多人不快乐,甚至抑郁。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明白了为什么不开心。
生活水平从过去的10分提高到了80分,可现在人们内心的欲望相比上代人提高了1000分,所以很多人不快乐。
忠言逆耳,实话不好听,听过我说这些话的老人都感触颇深,可知乎都是年轻人在玩,这个回答注定不会有赞,这3000字回答我只希望能有缘改变一些年轻人对人生的态度,对父母的态度,少关心一些不值得关心的人和事,例如瞧不起你的男神女神,跟你身份收入不匹配的奢侈品,多分给父母一点爱吧。
感谢阅读。
知乎用户 发表
今天你一个人掏空六个人的钱包。
未来六个人掏空你一个人的钱包
知乎用户 发表
真的有点破防,我出生,搞计生;我读书,搞教育市场化;我结婚,房价开始起飞;我40,开放三胎;我55,国家老龄化,要灵活退休????
我们小时候说什么小皇帝宠坏的一代….
我们年轻时说什么80后垮掉的一代…
不能紧着一批人薅羊毛啊……
知乎用户 发表
养殖场的鸡不下蛋了,
是该鸡反省
还是养殖场反省?
知乎用户 发表
预言一波就这最后几年,它们也做不出什么改变,也不会做任何改变
知乎用户 发表
两条路:
1、用治理手腕让大家生小孩;
2、用科技手段让人类不再需要生小孩;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没结束,就重度老龄化了,社会主义国家到现在教育,医疗,住房,一个都还没解决呢?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会主义不养老汉,建议延长退休年龄至80岁。
知乎用户 发表
苏伊士运河没加盖,卫健委喜欢高生育率可以游去非洲。
知乎用户 发表
老东西,早该爆金币了
一想到四十年后我的孙子会这么骂我,委屈的眼泪就忍不住流下来……
等等,我就是最后一代?
那没事了
老东西,早该爆金币了!
知乎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发表
就算没有老龄化,你们也会说还是苦一苦老百姓
知乎用户 发表
看这个问题下的回答就跟看爽文一样
心情都变好了捏
知乎用户 发表
到时候边关的老兵往地上一躺,就问那印度年轻小兵敢不敢扶?
知乎用户 发表
半只脚踏进美利坚的老爷们怎么会管你这韭菜未来的死活?
唯一让他们担心的是你躺平了,他们的下一代还怎么割。
醒醒吧,傻孩子。
知乎用户 发表
看看日本的今天就知道了。
一人血书提议安乐自由,实在不想70多岁了,养老金领不出就算了,还要被鼓励工作,不努力工作就是不上进的老年人。
我实在没有大局观,让我活够了就体体面面地告别世界吧。
知乎用户 发表
建议把平均寿命提高到100左右
把退休年龄延长到80
毕竟都能活100了,干到80也没啥不行
中国人需要为祖国做贡献
什么?你问祖国对你的保障?
来人!拖出去。
知乎用户 发表
这不是你选的吗?偶像
知乎用户 发表
别说2035了,现在饭馆儿不都是白发服务员,以前喊老妹儿,现在得喊姨,麻烦倒点水。保安,清洁工,盖房子,修路的,更别提种地的,慢慢的工厂也大龄老龄化了,年轻人都去送外卖了。人跟人不同命啊,同样的老年人,一边是又唱又跳又买到处旅游,一边是累死累活遭人扣钱呵斥。
知乎用户 发表
不要制造老龄化焦虑了
2022年日本65岁以上人口是30%,2035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是30%,两者还相差5岁。(我不太明白为什么不按国际标准统计65岁以上的)日本2022年目前来看没有崩溃。
太多人小看了目前的工业能力,以财富为标准的话80%的人拥有社会财富不超过20%,只要国家把社会财富稍微合理分配些的话根本不用担心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中国最大的问题是人口过剩,中国自然资源不丰富、科技水平也不高,养活这么多人只有一条路就是低价出卖劳动力换取高科技产品和自然资源。
这条路是不可持续的,高科技不是说有就有的,自然资源更不可能凭空变出来,中国人想活的轻松点只能降低人口。
各位需要清楚人口老龄化是必然的,人均寿命在增加人口肯定带来老龄化。人口结构如果不变那么人口总量会一直膨胀下去。
印度没有老龄化问题不是因为印度做的好,相反是印度人均寿命只有68岁比中国少10岁。
这么多年过去了大家应该明白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勤劳并不能致富,想要改变生活状态调整供求关系才是正解,一个岗位缺人才会工资高。
最后还是和各位说下红利是国家、资本红利,是工人的绳索。
一方面抱怨996、高房价、高物价、担心失业,一方面还在那担心人口结构。日本65岁以上人还有25%的就业率,这不是坏消息,想想中国多少人35岁以后就找不到工作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我都担心,这个数据他们还美化了下
知乎用户 发表
老百姓要的多吗?
安居乐业而已
安居:背负半辈子的债务才能买个自己的小屋
乐业:农民工被压榨的惨不忍睹,上班族996精神崩溃
知乎用户 发表
从个人理性的角度出发,聊聊我们该怎么办吧。
这个消息至少有这样的作用:之前我们年轻人闹着躺平,除了个人利益出发之外,多少也包含了一些想对国家“施压”的想法;而如今看来,走到这一步是板上钉钉的事了——我们躺不躺、生不生,都影响不了十五年后重度老年化局面的来到。这时候不管是痛心疾首、还是拍手称快,输出情绪都没有太大意义;心平气和思考下,大潮下我们这艘个人的小船怎么做才是相对最优的。
我也很希望知乎上的智者能对这方面给出一些解答、进行一些讨论,但可惜没找见。权当抛砖引玉吧。
我是94年生人,男性,独生子,父母生育我的年纪较晚,现已在退休年纪。从这个话题下的各类分析来看,我大概属于受时代负面影响最大、“最辛苦”的那一代。大体上,我是打算如此度过这场危机的:
一、首先关于“润”这一点,显然可以避免国内的很多问题,当然当今时代也存在过往不可比拟的风险。在此我不做讨论,假定未来长期在国内定居。
二、父母的养老。这是未来十五年要面临的第一个问题。父母老了后会面临生活、医疗、陪伴这三方面的问题。i)生活,特指经济开支相关,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丰俭由人,唯一要注意的是,城乡有些观念很看重养老金,如果父母没有的话,如今不要再去为他们购买养老金了,理由大家都明白。ii)医疗,随着老龄化程度增加,未来可见的社会医疗需求会增加,从市场调整的滞后性推断,未来的医疗成本可能会大幅增加(即使不考虑疫情影响),我会选择为父母补齐或购买尽可能多的商业医疗保险,虽然成本不低,但考虑未来的医疗价格增加,这笔“投资”很可能是划算的。iii)陪伴,这是我们这代子女很难提供的东西了,但所幸父母那代人正是超生厉害的一代人,兄弟姐妹很多、街坊邻里的关系也比当今要强,我会劝父母回老家居住,亲人、朋友间相互有个照应,同时多走动处理好相关亲戚、堂(表)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在老家的。以前我总是忽视、不屑这类关系,但养老这件事上,全靠自己小家庭可能是行不通的。
三、养育子女。我还未娶妻生子,所以这部分也要做一些规划。结婚和生小孩其实是两个话题,我认识的大多数人,虽然觉得生小孩辛苦,但基本都还是愿意结婚的——前提是符合自己的婚姻预期。当今人们不愿意生小孩是社会现状、高层建筑未做好造成的;但不结婚则不完全是,两性关系的变化、爱情观的影响,这些是更直接的原因。所以这个话题下,更该优先讨论的是要不要生小孩。
我个人是打算生育小孩的。我考虑了以下几个因素:
1)小孩的抚养压力下降。可能看起来不合常理,但我认为这是符合规律的:小孩的抚养压力和出生率成正比。本质上来说,现代家庭抚养小孩的经济、精神压力主要来自于孩子间的竞争。学习、特长、就业、婚恋,在这种竞争压力下,我们不得不付出很多经济与精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