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分析生育意愿降低原因,「经济负担重」占 75.1 %,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生育抉择?
知乎用户 封面新闻 发表 最大问题还是:孩子不是宠物,需要操心的地方太多。 宠物嘛,说难听点管饱就行了,偶尔还要从宠物身上找点乐子。 真的生病了,能治好 OK,治不好也没办法。 但孩子明显不同,你得好生伺候着,还得进行各种教育。 花钱无法 …
如何看待?
证明我国人口出生率已初步具备发达国家特征!
关于育龄妇女,问题下有不少发言存在误区。我只复读一下我过去就发过的一些观点。
国际上的育龄妇女标准一般是 15-49 岁。但 15-49 岁年龄组太宽泛,两端的生育很少,和中间放在一起做分母显然不合理。
“生育旺盛期妇女”不是新造词,它很早就在论文里作为专业名词,只是先前没有在大众视野里出现过。没必要揪着 “旺盛” 两字不放,这不是重点。
把哪个年龄段作为 “生育旺盛期” 更合理?过去人口学界很多人把 20-29 岁作为“生育旺盛期”,因为使用者认为中国的法定婚龄是女 20 岁,设定在 20-29 岁是合理的。后来婚育逐渐推迟,平均初婚已经有往 30 岁走的趋势,设定在 20-29 岁这个年龄组已经不太切实际。
根据 2019 年的分年龄生育数据,把 “生育旺盛期” 设定在 20-34 岁这样生育能够占到 85% 的年龄组还是比较合理的。
卫健委发言人说十三五间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年均减少 340 万。如果一定要算这样的年均,那么可以说十四五间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数年均减少 530 万。
如表,2020 年时 20-34 岁育龄妇女有 13922 万,而到 2025 年是 11258 万,十四五末要比十三五末少 2664 万。2664/5=532.8。
过去出生了多少女性人口,将来到具体年龄段的育龄妇女的天花板也就这么多(中途因故死亡是少数)。如果公布了 2021 年出生人口中的女性数量,那么 20-34 岁育龄妇女规模就可以大致推算到 2041 年。
卫健委上一次发布会不知为何用的是 21-35 岁育龄妇女,我在图中只好把 2019 年的 20-34 岁数据当做 2020 年的 21-35 岁数据来用。这次卫健委又改回 20-34 岁年龄组,那么直接横向对照着看就可以了。
至于生育意愿下降那就太复杂了。
虽然很多研究早就用 CFPS 和 CHFS 数据去做单因素分析,也很容易得出 “xxx 与生育意愿 / 水平下降有一定 / 显著的相关关系”,但相关性是否能、又如何能推导到因果关系?这是统计学上的难点,也是统计结果产生误导的经典原因。
因果关系都无法明确定下来,就更不要说弄清楚不同的因素间是如何相互联系、如何共同作用最终产生低生育意愿和低生育水平。
在事实上目前低生育问题就是个黑箱,对其成因只能笼统概括说它是多方面的,想解决问题也只能是综合施策并不断观察。光是发现某一个因素的相关性,以至于说改这一条就能解决问题,是缺乏系统认知的表现。
我觉得很简单。
数据说的是 “生育旺盛期妇女年均减少 340 万”。
原因无外乎:
1. 新生儿数量本来就逐年降低,这就导致新出生的女婴越来越少,也就是说,能长得到生育旺盛期的 “苗子” 越来越少。
2. 有些女同胞在生育旺盛期未能完成生育 “任务”,拖“过期” 了。甚至干脆 “闲置” 了。
至于为什么生育意愿下降……
这不明知故问么?
你又想噶韭菜,又不想给韭菜浇水施肥,还总是手欠,时不时摆弄一下韭菜,干扰生长。
别说是产量逐年降低,哪天撂荒了都不稀奇。
动不动就说生孩子,说人口减少了。
不是,大家能不能认真想想生的是孩子不是阿猫阿狗这个问题。
年轻人结婚,买房就已经是一大笔钱了,俩人都要工作,女的怀孕了意味着赚钱能力降低了,但是孩子出生哪样不花钱啊?再有,俩人都工作累的要死要活,咱就不提性生活,备孕的时候还能发现一大堆问题。
ok,咬着牙生了第一个,你还得人家生第二第三?
请问谁养啊?
得,养孩子的钱是有,但是孩子赶上头疼脑热生病不舒服去医院,总得有人请假陪同吧?
孩子上学等各种教育需要有人管吧,需要有人盯着吧,爹妈工作都忙到飞起的前提下谁能顾得上?
不是每一家都有靠谱的老人帮忙啊,就算是有,老人也因为年纪和健康状况的限制,也不能彻底丢给老人吧。
动不动谈生育率,动不动说没人生孩子,能不能看看现实问题啊?
我这都没提到怀孕的不适和风险不是每个人都愿意经历以及经历一次后再去经历的,单纯提现状谈物质,不解决这些谁生?
人又不是种马,就管交配生下来过了几小时小马驹自己跑起来的。
这现象说明啥,说明现在人都不傻了,不是管生不管养的了,是追求生活质量了。
挺好,说明生育权可以控制在自己手里,对谁都好,省的生下来养不起还得去众筹或者弃子。
我举个例子
大火的剧《女佣》,讲的是美国一个被家暴的家庭主妇,带着孩子跑出来独立生活的故事。这个主妇,出来就能住进家暴收容所,后来因为住收容所拿不到抚养权,就到处蹭住。随后又回到了家暴的老公身边,后来又忍不了带着孩子又跑出去了,又去了家暴收容所。
我想问一下,中国被家暴的家庭主妇,跑出去能去哪? 有家暴收容所吗?
有人说回娘家,独生女当然可以回娘家,但是有很多女人,娘家还有个弟弟,回得去吗?回去了也被当个外人,被弟弟、弟媳被嫌弃、被重男轻女的爹妈嫌弃。所以有很多女人要么在夫家忍,要么就只能去流浪,除非有工作和赚钱的能力,才能有个地方遮头。
非独生女,不能没有工作,不能没有钱,不然很容易就会陷入贫困的泥沼。如果还带个孩子,更别提还有个吸血的老公、吸血的原生家庭,那陷入贫困就是非常正常的事。现在的就业环境,讲实话,怀孕很难两全。
家里财产继承,轮不到女性。
生孩子,容易死、容易有后遗症,这算是造物主的诅咒。
社会制度让女性容易贫困,生育本能让女性容易死亡,想要有钱、又活得健康、活得久,唯有努力赚钱、远离男人、不生育。这样才不会中了社会制度、生育诅咒的陷阱。
我以为这世界只分强弱,不分男女
无论谷爱凌有多强,低阶层的男人想的是她宫寒不好生孩子
高阶层的男人想的是她基因好可以多生几个。
知乎男人对着谷爱凌家庭背景一顿分析,埋怨自己的身世凄惨,家庭不行。然后讨论来讨论去,就是该不该生孩子该生几个。
我只觉得,谷爱凌身上让我觉得很有力量,她让我看到了作为人类应该有的强大的精神力,让我觉得震撼且欣赏。
也许人生无论选哪条路都会后悔,但把自己没有找到幸福能力的原因归根于是因为别人不行是很懦弱的事,无论男女。
不要对女性的生育能力过于关注,人类有人类的进程和选择。
我有信心我的这条回答过万赞
因为人要意识到自己是人,一个人能给世界留下什么?孩子未必是唯一和最好的方式。
自己有人生追求,能给后辈们鼓励,成为他们的榜样。这种精神,品性才是我们真的应该给孩子们留下的。
想要孩子的当然不反对,人的精力有限,愿意生育的为这个世界留下了后代,不愿意生育的为这个世界留下了更多的梦想~
谢邀。
这不是很正常吗?人口老龄化加快,育龄妇女老去的速度大于新增速度,犹如一个蓄水池,流入蓄水池的水量小于排水口水量,蓄水池里面的水当然会减少。
而且,疫情耽搁了一群人的生育计划,让很多人增加了两岁,这是难以想象的。过去两年,时间过得够快了吧,浑浑噩噩就过来了,一下子全体百姓就老了两岁了。
前面我说过疫情下的流动性放水让某些少数城市的核心地段房地产迎来最后一波逆势上涨,但是,疫情也会加速房地产走向没落,该观点就是基于疫情会加速生育率下滑,该学术论文算是佐证了我的观点。
1、疫情影响
人口学专业期刊《人口研究》21 年 5 月发表的一篇文章《新 guan 肺炎疫情对中国出生人口变动影响》,该文章得出了如下结论:
由于一孩出生数量的逐年大幅减少以及二孩出生增长的渐趋减缓, 我国近年来出生数量持续走低;
30 岁以下妇女的生育数量大幅减少是我国近年来出生人口规模缩减的主要推动力;
疫情危机与我国近年来出生下降趋势叠加, 加速了我国出生人口数量和生育率的下行: 疫情对我国婚育的抑制性影响既全面又广泛,导致 2020 年一季度婚姻登记对数下降 45%、四季度出生人口数量锐减,尤其是 30 岁以下人群的生育数量以及 1 孩的出生数量下降更为迅猛, 压低了我国的出生人口规模。
下面选择性分享一下该论文一些关键数据图表并作扼要解析——
**图 1:**过去 4 年出生人口中,一孩占比较稳定,二孩经过 17 年放开二胎刺激高峰后开始下降,三孩占比最近 4 年逐步提高(强调:三孩占比虽然提高但是不代表数目提升,因为 17 年以来我国每年出生人口是减少的!)。
**图 2:**二孩红利锐减,3 年时间就腰斩了,2020 年一孩减少幅度很大。
**图 3:**很明显,放开二胎让 35 岁以上女性生育暴增;30-34 岁女性几无影响;30 岁以下持续锐减,说明年轻人不想生孩子,或者说年轻人不能生孩子。
**图 5:**这张图很有意思,大家要记住全面放开二胎是 15 年末宣布的,记住这个就可以理解为什么 16 年前 2 个月的出生人口少于 15 年,而 17 年前半段出生人口多余 16 年而后半段出生人口少于 16 年了。
这张图还揭示了疫情导致出生人口减少,2020 年 11-12 月出生人口突然下坠。疫情全面爆发节点时间是 20 年 1 月 23 日封城,10 月怀胎算正好是 20 年 11 和 12 月,可见疫情导致出生人口减少。
前面我说过疫情下的流动性放水让某些少数城市的核心地段房地产迎来最后一波逆势上涨,但是,疫情也会加速房地产走向没落,该观点就是基于疫情会加速生育率下滑,该学术论文算是佐证了我的观点。
不管是疫情造成经济消沉导致收入减少,还是疫情打乱了很多人的结婚生子计划,以及疫苗进一步延期很多人生育时间表。一句话:疫情大大不利于生育。
2、人口负增长转瞬即至
1 月 17 日,统计局公布 2021 年全年出生人口 1062 万人,死亡人口 1014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48 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0.34‰,即 2020 年跌破 1‰,再下一城跌破 0.5‰
2020 年出生人口为 1203 万,因此 2021 年相较于 2020 年减少 141 万、下降幅度 11.72%。七普统计局说 2016 年出生人口 1800 + 万,意味着 5 年时间,出生人口下降约 800 万。
七普数据澄清过程中统计局原话:“两次普查间对应的相关年份出生人口平均每年要修订增加大概 100 万人左右”。按照这个说法 2016 年出生人口将近 1900 万。因此说 5 年时间出生人口下降 800 万是可以的。
今年人口努力实现了正增长,但也仅增加不足 50 万,明年呢?
对于 2021 年人口数据,我曾经也说过 2021 年出生人口约 1000 万。在最近一篇文章《疫情对出生人口的影响,2020 年人口出生率跌破 10‰意味着什么?!》是如下描述的:
**上数据数据表明,如果 2021 年出生人口下降幅度超过 17%,那么假定死亡人口不变,总人口就会负增长。**以上数据表明,2021 年总人口会不会负增长还不好说,但是 2022 年基本上可以确定负增长,因为生育率下降还是很明显的,随着建国婴儿潮开始离世,死亡人口也会开始稳定增长。
3、老龄化加速和城镇化到顶
统计局还公布了最新的人口结构数据:从年龄构成看,16-59 岁的劳动年龄人口 88222 万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 62.5%;60 岁及以上人口 26736 万人,占全国人口的 18.9%,其中 65 岁及以上人口 20056 万人,占全国人口的 14.2%。
65 岁人口超过 14%,说明我国正式步入老龄社会,我国步入人口老龄化的时间点和我此前预判一致。
我们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我国人口老龄化在加速,因为七普显示 2020 年全国老龄人口(65 岁及以上)占比 13.5%,这么来看 **2021 年老龄人口占比增加 0.7%,人数约 1000 万。**对比历史数据(如下图),可以发现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在一年一加速。
相对应的,劳动力人口在快速锐减,这将非常考验未来的养老,20 年后我们一个劳动力得创造 2 倍与现在的劳动价值才能保障国人整体生活水平不至于下滑,当然,自动化系统和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我们,但是得解决机器人创造财富的分配问题。(旧文《从《美国工厂》窥探智能化时代的 “新失业”》)
统计局还公布了 2021 年末中国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 64.72%,比上年末提高 0.83 个百分点。2010-2020 年中国城镇人口比重上升 14.21 个百分点,平均每年 1.41%,21 年仅 0.83%,可见我国城镇化率降速明显,城镇化到顶是毫无争议的事实。
未来随着农村老龄人口离世,我国城镇化率会像曾经的日本那样自动被动上升。
4、为什么生育率很重要?
这一点可以参见去年央行的论文的解读——《【完全解读央行论文】人口老龄化是今后我国所有问题的基本盘!》。
关于 “人口红利是个暂时的机会” 的这段分析很精彩,逻辑清晰地道出了人口红利的真相。当前,我们的人口红利正在急速消失,对应的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我们已经走到了要为人口红利还债的关口了。
我国人口红利来去匆匆主要是源自计划生育,之所以有计划生育,是因为建国初期全国生育引导失衡,人口的急速增长导致人口过多的担忧,从而催生出计划生育,这就导致我国人口演化很激荡。
过去的经历告诉人们,任何所谓改变只不过是转移了矛盾,矛盾并没有消失,而是会换一种模式到来。
当下,市面上有部分人喜欢简单线性的从 “人口减少,人均资源 / 财富就会增加” 的角度认为人口减少就是大利好。
这是大错特错的,因为人口的非合理减少,很可能造成经济衰退,这样意味着社会的财富减少,如果社会财富减少的速度大于人口减少的速度,人均财富就会减少。
我们当下面临的老龄化严峻性,还能用合理范围解释吗?
4、总结(本部分为旧文)
我国人口老龄化和生育率下滑不可逆转,但是,不代表国家就应该无所作为。对于现在的我们,生育率稳住下降颓势就是赢,我国未来半个世纪的目标可能是要稳住 800 万出生人口底线。
如果我国接下来两年内不能切实降低人民的生活压力,那么按照当下出生人口每年减少 15% 左右的速度,到 2025 年我国出生人口就只剩下 500 万了,这将会从根本上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而且由于又老了两岁,最后一波婴儿潮都 30 + 岁,更加生不动了,就回天乏术了。生孩子还是要靠 90、00 后,而不是 40 岁的女性!
目前,房价和养育成本下降速度要和生育率下降速度比大小,两者现在属于非此即彼、水火不容的关系。继续抓住房地产,那么生育率必会继续自由落体,这样即便短期维持住了房价,那么生育率下坠最终也会导致房地产崩溃。
保房地产,还是要保人口,保住中国未来发展之根脉,这就不构成一个选择题,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就是人口,尤其是年轻人口,人口结构如果成了倒金字塔,那么就会不稳定,随时可能坍塌破碎。
未来几年,我们会深刻感受到人口老龄化深化和生育率下降的影响力,比如婴幼儿商品(奶粉、衣物、童车等)等越来越不好做了,农村以及小城镇的学校学生越来越少、空置教室越来越多。
**当下的人口老龄化意味着我国要经历一轮系统性重构,这轮重构的核心论题:**老龄化(引申养老、医疗)、促进生育、经济转型升级(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国际关系处理(市场这张牌要怎么打?世界工厂要如何维持并升级)……
为了健康永续发展,国家马上还会有更强的刺激生育率政策出台,房地产泡沫是必须破掉的,高房价是普通家庭最沉重的一座山。教育和医疗(这两个也已经开始了)紧随其后,再过 5 年,全社会养老问题将是头等大事。
告诫大家**:搬好凳子,静观其变,攒钱蓄力,再谋宏图。**
历史人口生育方面文章
就这个生育旺盛期妇女能不能改成处于生育适龄期妇女。。。
但是怎么改措辞都有点不合适。。。
我跟我同学聊过一个模型,社会统一接管。且未来技术都成熟。
每个娃儿出生的时候取脐带血干细胞,可在一定条件下诱导成成熟生殖细胞。这样这些孩子长大结婚以后,夫妻俩直接去调细胞出来,人工受精,人工培育胚胎至婴儿阶段。出门抱走时候凭亲子鉴定。
这样思路可以开阔一点。比方两个老爷们儿。。。也是可以的,细胞质部分不知道用干细胞的行不行。。。手动狗头
这样可能能提高一部分生育率吧。
再有也希望生育以后还是可以以女性为主,打通需要双方都齐全等卡壳的措施。
关于不想生孩子的问题,原因也是多样的。
1、经济压力太大,房价物价涨太快,自己都养不活,没能力要孩子。
除了不断攀升的房价,在大城市里养小孩的成本太大,教育费用就是个大头。
虽然也有人说,没钱也能把孩子养大啊,毕竟穷有穷的养法,富有富的养法,但在如今这个时代,没有哪个父母不想给孩子更好的,迫于经济的压力,不敢生或不敢多生。
2、传统思维与新观念的博弈
现如今的 90/00 后,因为受现代思维的影响较大,丁克一族、晚婚晚育甚至不婚不育越来越多,尤其是女性的思想更趋于独立,是否生育或多生的传统观念,已慢慢被新的思想取缔。
同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非常注重个人的空间和自我的幸福度,不想因为孩子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放弃自己想要去做的事情。
很多人就觉得,一个人或者两个人过也很好啊,何必非要生个孩子呢?
3、教育程度的提高
随着教育的水平的提高,对心理学的认识也越来越重视,有时候大家会发现很多上一辈人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简单粗暴,不尊重孩子,所以在网上也能看到很多人在表示原生家庭的伤害时很难恢复的,而他们对于养育一个孩子更是没有信心,甚至是排斥。毕竟,教养孩子真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干脆就不生。
同样的,也了解到资源分配不均,更加清楚的认识到 “多养几个,不如养好一个” 的道理,所以宁愿不生或者少生。
4、更多现实及舆论影响
女性对生育的恐惧,怀胎 10 月到后期对孩子的照顾,可能面临工作与家庭的双难局面。
生孩子怕自己的工作不保,可能从结婚开始,领导就要开始考虑她是否要休产假,是否回家带孩子,公司好的项目自然也轮不到她头上,几年的职场努力可能都将功亏一篑。
不生孩子,家里人会劝、催,甚至可能周围人也会背后说闲话。
于是不敢轻易迈出那一步。
更有产后抑郁、婆媳关系等诸多问题,加重女性群体恐育的心理现象。
因为问题的前提错误,90 年代已经和现在差不多了。
年轻人有 “变得” 不生孩子了吗?这个问题不关年轻人的事情,问中年人去吧。
正常。某种程度上讲,是个好事。
之前在另一个问题 “为啥现在离婚率这么高” 的问题下面,大家达成了一致:离婚率高,某种程度上讲是因为逼婚率太高。
其实大家可以对比一下,80 后大学生和 90 后,00 后大学生有什么区别?答案是,80 后大学生的朝气其实比 90 后 00 后要蓬勃的多,而且,80 年代的社会风气,比后面要开明的多。很多你的父母长辈,你去打听打听他们年轻时候的爱情故事,比你的腻歪多了。如果你的父母出生于 60 或 70 年代的话,他们的青年时代,也正是在 8,90 年代这个社会风气最开放的时候。
现在当年的年轻人当了父母,为啥就这么喜欢逼婚?不是因为他们封建保守势利眼,恰恰是因为他们那个年代的人太单纯了,他们那会儿的婚姻感情,真的就是凭感觉在一起的。但是吧,毕竟他们那个年代每个人的生活,都很模式化,几乎每个人都是流水线一般的,上学,工作,结婚生育三步走,他们也会拿当年的那个价值观衡量现在的年轻人。在他们看来,结婚生育和你上完初中就要上大学一样,这是必须经历的,如果你晚于别人,他们就有挫败感,就像别人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学,而你却复读一样。
于是就有了逼婚这个奇特现象。其实,两个人如果是有感情基础的,什么鸡毛蒜皮的事情都是小事。而一开始没有感情基础,那么一切都只能按照交易的标准了,什么房子车子礼金全来了。
令人耐人寻味的是,很多人口口声声反婚反育,但实际上,面对父母的逼婚,他们怂的比谁都快,于是就稀里糊涂地结婚了,然后因为没有感情基础的利益婚姻,于是稀里糊涂地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又稀里糊涂地在网上各大平台疯狂吐槽自己的另一半。
于是在这种大背景下,离婚率能不高吗?
所以,离婚率高其实某种程度上是个好事。最起码人们知道关键时刻要用法律思维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忍着扛着,否则也许后果更严重。
说了这么多思想上的事情,我一个朋友说的很好,我们的国家,虽然早已是工业文明,但是思想上距离一个真正的现代化国家,还很远。
所以,思想文化这方面,我们拭目以待,看看它会如何发展。而这些高离婚率,低生育率,不过是这个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阵痛而已。
要听真话吗?
我前两天开了个群。
其实开群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玩王者荣耀。
我开之前是有点担心的,因为我在知乎上,说话有点得罪人。
是个所谓的平权派。
因为这点,超级怕进来个女权,或则进来个男权。
万一有些人,说些有的没的,烦死了。
我不想玩个游戏,还要做家长。
结果事实是我多虑了。
女孩子进来的,倒还比较活跃。
男孩子进来的,都特么安静如鸡。
一个比一个温文尔雅。
就三天下来,啥情况?
我直接懵逼了,我觉得我跟社会脱节了,我觉得我真的不能再被喊哥哥了,得被喊叔叔了。
女生和女生一起玩,男生和男生一起玩,没有带妹狂魔,倒是一堆人找我这个老男人玩!
我在玩游戏的时候,队聊。
我随口一问,女生未来打算。
基本都是要独立,都是要考研,没有一个表示要结婚。
当时我仅限于此,我觉得对女生还是要有起码的尊重。
那我又问一下男生,我觉得男生之间应该比较放得开,三个男生,声音一个比一个好听,长相一个比一个帅。
结果,都没找女朋友。
不是人家找不到,就是妥妥的不想找。
我真的想脱口而出,你们疯啦?
我还在质疑,这一切是真是假的时候,他一个寝室的同学,貌似其中一个人找了女朋友。
结果整个寝室的男生都起哄。
我以为的起哄是羡慕嫉妒恨。
可事实上,
我当时听见这些男孩子说:你都没有踏上社会独立,你去谈女朋友,你这人实在不靠谱,你女朋友这种恋爱脑蠢的要死。
这话一出,我被震慑到差点不知道天南地北了。
现在的学弟学妹这么通透吗?
等我拐弯抹角问带我玩游戏的男生,你们寝室怎么这样的时候。
他满不在乎的说,大学都这样啊,石头哥,你有疑问吗?
没,我可不敢有疑问,忙掩饰的问他,你都要毕业了,你将来有什么打算。
他说他想创业,想写文字,想去天南地北看看。
我实在憋不住了,我说你怎么不考虑个人终身大事?
他来了句:我自己都没过舒服呢,我找女朋友,耽误自己,耽误别人,有意思吗?
**所以,看看这个问题:**国家卫健委表示「生育旺盛期妇女年均减少 340 万」,如何看待这一现象?育龄妇女生育意愿为何下降?
我看到这个国家卫健委所谓的表示的时候。
我只想笑笑,这种没有人情味的数据,真的才是祸根。
知道吗?
生育旺盛期,这五个字,上次听到时候。
还是我在我兄弟的养猪场。
很负责的说一句,
当下育龄的男女不愿意生孩子。
就连储备的男女,也对婚姻抱着无感的态度。
有关个人与家庭、个人与社会的各种 “反传统” 新思潮不断涌现:不婚、丁克、低欲望、佛系…… 传统社会赋予家庭的期望和施加于个人的桎梏,已经在个人主义至上的现代社会逐渐瓦解。
原罪是哪?
说多了,没意思,大家都懂。
别什么事情都说女性,女性。
男性躺得更平!
PS:刚给他们看了链接。
这群弟弟妹妹说,生孩子的大任交给你石头哥了。
我们只想躺平玩游戏!
这特么,没救了!这帮死 00 后!!
好,说明我国生育率已由高速增长阶段积极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生育率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生育率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
推动高质量发展,就要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加快建设现代化生育体系,这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健在发布会上解释,育龄妇女数量取决于以往的出生队列规模,1962 一 1975 年以及 1981 一 1997 年中国出生人口规模均超过 2000 万人,在死亡水平缓慢变化的条件下,不同规模出生队列人口进入育龄期将影响育龄妇女总数。
宋健提到,未来一段时期,1981 一 1997 年间高出生队列仍是中国育龄妇女的主体,但后续进入育龄期的妇女数量在缩减,由此导致育龄妇女总数持续下降,内部年龄结构趋于老化,尤其是 20 一 34 岁生育旺盛期育龄女性规模在 2030 年前下降明显,这将给出生人口带来较大下行压力。
另一方面,近年来,中国的生育率下降迅速。生育率是指平均每个妇女在育龄期生育的孩子数。宋健认为,一孩总和生育率下降抵消了二孩总和生育率上升的效果,这是群众生育意愿走低、婚育年龄推迟、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等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杨金瑞提到,年轻人婚育观念显著变化。当前,90 后、00 后作为新的婚育主体,绝大部分成长和工作在城镇,受教育年限更长,面临的就业竞争压力更大,婚育推迟现象十分突出。婚姻推迟增加了女性终身不婚的可能性,进一步抑制了生育水平。同时,生育意愿持续走低,育龄妇女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2017 年调查为 1.76 个,2019 年调查为 1.73 个,2021 年调查降到 1.64 个。
杨金瑞表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住房、教育、就业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的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居高不下,也加大了年轻人生育顾虑。
此外,新冠肺炎疫情或对部分群众婚育安排产生一定影响,比如对未来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性的增加会降低人们的生育意愿,又比如疫情减少家庭成员的收入,使得育儿成本对于生育的影响更加突出。宋健认为,目前大多数的研究表明,新冠肺炎疫情对出生产生的影响是负面的,不过疫情对于中国出生人口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未来能否平缓出生人口下降趋势,关键在于生育率能否有所提升。” 宋健指出,这就需加快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建设,缓解群众面临的压力,推动适龄婚育,提振生育水平。
就我身边来说,生二胎,需要有钱有闲。生三胎就不在我们的考虑范围了,因为我们这边很少见生三四个的,多是独生子独生女,至多俩。
没钱又没闲的就不说了,身边很多这类的,直接没生,工作生活已经累死人了,他们不想抑郁,而且也自觉没条件带孩子。
有点儿钱没闲的,憋着生了一胎,感觉苦日子熬出来了,是万万不想再重复一次了,孩子有一个已经足以暖心了,已经不考虑生二胎的事了。
有比较多钱但是没闲的(夫妻俩都要工作,工作很忙,双方父母都不算特别靠谱这样的),其实想要二胎,但是没闲,没闲啊!对,已经有些钱了,但还没有到财富自由的地步,所以放下工作是万万不可能的,只能望洋兴叹,一边羡慕二胎家庭,一边没办法的继续奔。
有钱还有闲的,只是少部分,他们确实能带又能生,我现在听说的很少的三胎家庭,就出自这部分家庭,而且她们总是几年内就添齐几个孩子,感觉不是在怀的路上就是在生的路上,带孩子不辛苦,父母和保姆分担了,也不用考虑抚养费,总是觉得陪够了孩子,再去想下一步的事。
这种家庭,真的很少,大部分是第一二种家庭,所以为啥没有生育意愿呢?
一,穷,二,忙。
又穷又忙,懂了吗?
前几天算了儿子的花费,一年 13 万,到大学毕业总计花费 296 万。(大家分享一下培养一个孩子到底要多少成本?)
一线城市郊区租房,上的是最便宜的民办,补习班只有一个,在家做饭,打扫卫生、带孩子全自己干,没有雇人。
还没算上怀孕生产、研究生、博士、结婚、买房的费用。
生一个负担就这么大,哪里敢生两个、三个……
尊重少生(不生)孩子的夫妻,非其所愿,只为不能!
最新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 2021》显示,2020 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 8.52‰,首次跌破 10‰,同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仅为 1.45‰,创下 1978 年以来的历史新低。2020 年,全国出生人口 1200 万人,比 2019 年下降达 18%。
现在无论是中国、日韩,还是欧美发达国家,这些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在为人口出生率低而烦恼,都在绞尽脑汁鼓励大家多生孩子。可实际情况是无论怎么鼓励,效果都不明显,那怎么办呢?
我国现在也面临低生育率的问题,人口出生率已经跌破 10‰,所以开始实施 “三孩政策”,允许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
说起人口生育问题,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国从 80 年代初开始实行独生子女政策。
如果你出生在 80 年代初期,那时,单位的墙上、工会的板报上…… 很多地方都写着宣传计划生育的大标语,比如 “少生、优生、优育”“男女都一样,只生一个好”。30 多年过去了,我居然还能清楚地记得,可见当年计划生育“广告” 非常成功,影响力确实深入人心。
上个世纪 80 年代是嫌出生人口太多,现在是嫌出生的孩子太少。此一时,彼一时,要说过去不搞计划生育也真不行。
新中国 72 年的历史上,出生人口高峰有过三次。
第一次出生人口高峰出现在新中国刚成立后 1949-1958 年,10 年间累计出生人口 2.06 亿,根据《统计年鉴》,1952 年的人口出生率达到了 30‰。
第二次出生人口高峰从 1962 年开始,那一年,人口出生率又一次跃升至 37% 以上,年出生人口超过 2000 万人的状态持续到了 1975 年,14 年间为中国带来了 3.64 亿的出生人口。
为啥两次人口高峰跳过了 1959-1961 年,因为发生了三年自然灾害,吃饭都成问题了,生孩子的事情也得放放了。
这两次生育潮,让中国的人口总量从建国时的 5.5 亿人口直接跳涨到 9.3 亿,创造 1964 年到 1974 年期间,平均每 5 年净增加 1 亿人的人口高速增加的奇迹,要知道,在那个时代,全世界只有中国、印度、美国和前苏联四个国家的总人口在 1 亿人以上,我国十年间净增加了 2 亿人。
就当时情况来看,众多的人口确实给就业、民生等带来很多问题。计划经济年代,国家尚无法创造出匹配人口增速的工作岗位,大量没有充分就业的人口会给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等带来隐患。
于是在第二次人口高峰的末尾,中国开始了影响深远的计划生育政策。1973 年,中国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成立。整个 70 年代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以 “晚,稀,少” 为主。
到中国的第三次人口高峰期,实际上是第一个和第二个生育高峰出生人口进入了生育期,育龄人群快速增加,虽然出生率水平赶不上前两个生育高峰,但是年出生人口超高 2000 万人却持续了 17 年,从 1981 年延续到 1997 年,累计出生人口达到 3.75 亿人。
但这一次的出生人口高峰,并不是由于女性的高生育率带来的,而是当时育龄女性的庞大数量带来的。
到 80 年代以后,中国开始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一对夫妻生育超过一个孩子,被定义为超生,并受到经济和行政处罚。这一政策延续了 30 多年,直到 2016 年废止。张艺谋的如果晚点被媒体曝光,那几百万的罚款也不用交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经济近 40 年的强劲增长和韧性,都受惠于这三次人口高峰带来的人口红利。包括中国加入 WTO 依靠比较成本优势扩大出口,持续了几十年的房地产红利,都和人口基数大息息相关。
以后人口红利不在了,就要琢磨别的发展出路了,提高单位人口的劳动产出,提高劳动效率和劳动产出价值,是思路之一。现在我们搞国产替代、专精特新,就是这个道理。
过去几十年是人口增加太多要控制人口增速,现在却因为出生人口太少,要鼓励大家多生孩子、少加班,多养孩子,少花钱。专家们说阻碍生孩子的原因是 “生、养、育” 太贵,然后 “教育双减” 政策出台了(当然 “教育双减” 还有许多其它方面的考虑),起码 “育” 的费用降下来了。
养娃的费用降下来了,真的能让出生率上去吗?
在人口问题上走在中国前面的欧洲、日本等国家,自从 1990 年代开始出台各种政策,包括:给予多项补贴、延长产假、鼓励男性共同做家务等,但是从结果上看,几乎都是收效甚微。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结婚不愿意生孩子, 因为他们害怕承担责任,害怕自己承担不了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如果你问身边单身的人你为什么不结婚?
答案大概是这样:
如果你再问刚结婚的年轻人,你为什么不生孩子?
他们会说:
以上的回答有没有跟你一样的。
为什么女孩子被告知 “只有结婚生子你才能算人生圆满,干得再好不如嫁得好”,同时男孩子被告知 “你必须先有好的生活才有条件结婚 “?
结婚的首要条件不应该是两个人相爱吗?
接下来才是三观,性格,经济条件等。结婚也不是女孩的万能药,能解决你的一切问题,因为,结婚也仅仅是意味着婚姻生活的开始。
两个人在一起,准备结婚度过一生,是因为他们相爱,并且彼此无可替代,他们足够信任对方,无论富贵贫穷,无论健康疾病,无论人生的顺境逆境,在对方最需要你的时候,不离不弃直到永远。而不是,为了组建家庭,为了生孩子,更不是为了去过旁人眼中的无比正确的人生。
即便你好不容易结了婚,那边一群催生的已经排好了队。这个社会最擅长的是制造焦虑,动不动就说同龄人正在抛弃你,你的同龄结婚了,你是单声狗,你的同龄人的大宝都会打酱油了你还是单身狗,你的同龄人升职加薪年入百万,你的同龄女性叱咤职场还生养二胎,反正就是各种你的同龄人比你牛掰比你厉害,然后给你扣上一个大写的失败。
在教育上更是有过之无不及,什么买不起学区房不适合养孩子,阶层固化下如何才能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熊孩子都是熊家长造成的,这个社会正在惩罚玩手机的父母,月薪两万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寒门再难出贵子,贫穷会遗传,一圈看下来人已经吓蒙,养个孩子太恐怖了!
你是男性,如果妻子回家生孩子,你自己一个人要承担照顾全家的衣食住行,生活起居,如果有能力还得请保姆,请不起保姆还得麻烦自己的父母,孩子出生奶粉尿不湿这都是小事,早教课得上,兴趣班不能少,辅导课也得一对一补。你赚钱的速度完全赶不上全家人花钱的速度。
你是女性,不管选择回家生孩子还是继续留在职场,都不会尽如人意,照顾孩子的基本上还是母亲,你专心在家带娃,会被人说,除了带孩子啥也不会,你去上班挣钱,会被人说,生完孩子连管都不管。你是一个母亲,孩子哭了闹了生病了全家人都说是你造成的,都怪你,还说你连个孩子都带不好。
见的多了,听得多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结婚不愿意生孩子,更愿意把钱用在投资自己和改善自己的生活品质上。基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莫名的恐慌,他们宁愿专注的活在当下。与其困在婚姻生活的一地鸡毛不如放手追求自己的诗和远方。
愿望是美好的但也架不住社会的主流价值观,适合的年纪做适合的事,可惜全天下都没有适合结婚的年纪,存在的只有适合结婚的对象。擅长道德审判的人,总乐于对你的生活指指点点,不结婚说你不孝,不生孩子说你不孝,不生二胎说你自私,一个孩子太孤独。你说养孩子成本太高了,他们不管,他们说现在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了,你得生,国家鼓励你生,你说钱呢?他们说,自己想办法!简直就是耍流氓。
从一个女性的角度来说,生个孩子真的没那么容易。
身边好多女性,从怀孕期间开始就天天吐,身体不舒服,胃也难受。
基本上吃不了什么东西,有时候闻着味道都会吐。
很多父母在身边的,基本上就是父母给做好,带饭上班。
外地务工人员基本就快绝食了。
好多人真的是为了孩子强忍着吃了几口,再去厕所吐。
幸运一点的,反应没有这么大。
但是也要看每周检查结果控制饮食,什么指数高了不能吃什么,什么指数低了赶快吃点啥。
每次去医院检查就像对你进行审判,生怕查出点什么毛病影响孩子。
从怀孕开始就各种保健品不离手。
什么叶黄素、DHA、复合维生素,补铁补血补钙。
身体不像自己的,更像是孩子的。
赶上这年双十一双十二还要准备囤奶粉、尿不湿这些东西。
然后是各种类型的宝妈群,各种置换东西。
因为奶粉、尿不湿就很贵了,衣服什么的大部分都要捡别人剩下的。
经济压力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的压力是家里的老人不理解。
很多老人觉得都是这么过来的,嫌弃现在的孕妇 “娇气”。
“怎么就你事情多,怎么就你这不能吃那不能吃,都给孩子饿坏了?”
甚至还有一些保守的,不让用尿不湿。
好不容易生完孩子了,还要开始复健。
为了恢复身体锻炼,防止漏尿,子宫脱垂。
可大部分妈妈身体还没有恢复好就要开始奶孩子了。
奶孩子期间问题就更多了,什么堵奶涨奶,温奶喂奶。
然后是坐月子,面对的除了孩子就是老人,消息闭塞没人理解,非常容易得产后抑郁。
坐完月子去上班,中午去厕所隔间吸奶,下班赶紧回家看孩子,后半夜天天睡不好哄孩子睡觉。
之后开始操心孩子的奶粉,还不会有问题?会不会营养不够?会不会吃了闹肚子?
孩子大一点又要开始研究绘本、幼儿园、早教班。
再大一点又要研究学区房、课外班、学校。
有时候真的很佩服那些妈妈们,经济压力,精神压力,难以被人理解和肯定,加上产后抑郁。
有些人还会借机讽刺别人一孕傻三年。
这么看下来,好像很多事情可以用钱解决,但是很多事情又没有办法完全用钱解决。
从就业角度来说,社会上还有一定的性别歧视,女性不生孩子之前就已经很难就业了。
加上结婚生子以后社会默认女性对家庭的付出,职场上就更加偏爱男性。
什么时候社会能够真正的分担女性压力,正视女性的付出,也许才会有人愿意生孩子吧。
社会应该是多元的,包容的,不管你结婚与否,孤独终老还是有人陪伴一生,不管你生子与否,是决定丁克只想过好自己的一生或是子孙满堂享受天伦之乐。这些都应该被允许存在。生而为人,各有各的活法。
一个能容忍不同观点与不同的生活方式的社会,才是一个幸福的社会。参差多样乃幸福本源。如果所有人的生活都是千篇一律和一成不变的,那这个世界将会是多么无趣。
无论是买房买车,还是结婚生孩子,没有哪一个是必须应该去做的,只有自己是否愿意,踏入人生的另一个阶段。
什么时候该结婚什么时候要孩子都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所有决定的前提都是你愿意,并且已经做好准备迎接生活的新开始,父母催促,朋友劝告,年龄大了,都不能成为当然的理由。
不随便结婚才是对自己和将来的另一半最大的负责,在做好当父母的准备以后才生孩子才是对自己和未来的孩子最大的负责。
林语堂说我要有能做我自己的自由,和敢做我自己的胆量。当然,结不结婚,生不生孩子也都是你自己说了算,因为你的人生是你在做主,旁人的看法,世俗的评价都与你无关。
当你真正为自己活的时候,其他什么都不重要,包括婚姻和孩子。
写到最后,我想说:
世界上上真的有不想结婚生孩子的女人吗?是不想,还是不敢想。
看完这篇内容之后,我怎么感觉把矛头对准了女性,怪他们太努力工作,读太多书?
为什么不是自己检讨一下现在的房价、物价还有养小孩的成本呢?如果能够做到大部分人的温饱都不成问题的话,我相信解决生育问题就自然而然了。想想,现在从一个小孩出生到他 3 岁左右最少就得花十几万,还是很平淡养的那种,这样的环境下,谁又那么想生小孩呢?
打工人自嘲的社畜虽然带着一个 “畜” 字,但社畜是人,自嘲 “社畜” 的目的不是让某些人真觉得打工人是“畜”,觉得打工人就是在围栏里必须乖乖听话的
而且生育这件事,只和妇女有关吗?
所以说人类其实是同性繁殖的?
每天的 996 甚至 007,说句啪的时间都没有毫不为过
真心希望某些重要人士能够知道,人类的生育需要精子与卵子的结合,而不是一个卵子咔嚓变孩子
并且,请勿将矛盾强加转移
1. 红线部分:
原来现在年轻人在城镇长大工作,接受长时间教育,以及努力工作好好当社畜在现在已经是一种罪了,原因是导致婚育推迟?
难道只有在农村长大并工作,高中毕业就干活,早生孩子多生孩子才是 90.00 后的正道?
当然我知道现在的政策就是这样的路线,所以我们不愿意,所以不生不育
这才是现在年轻人结婚但迟迟不生育的原因
是真的不想生?
其实归根结底是不敢生
2. 蓝线部分:
婚姻推迟增加了女性不婚的可能性,进一步抑制了生育水平???
原来现在只有女性不婚?男性可婚?既然女性不愿结婚,男性想结婚,那这意思是男性和男性???
哈???我看是谁笑了?
哦,是我笑了
我上面写过了,就算结婚了,也不是女性单性繁殖,而是需要精子与卵子结合
别说啪没有时间,那些本来血气方刚的少年工作一年就会连 lu 都没了精神,精子和卵子怎么结合?孩子从哪来?
石头缝里蹦出来?(参考国内孙悟空)
砍竹子后喜当爹?(参考日本辉夜姬)
还是要处女生子?(参考欧洲耶稣他妈)
咱就是说,有事说事,别搞转移矛盾那套,又把生育和男女对立绑一块说女的都不想结婚,有意思吗???
3. 黄线部分
生育意愿持续走,低育龄妇女平均打算生孩子数量 balabala……
说句实在话,1 个左右的预期,对于当代年轻人才是正常的
年轻人现在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对多子家庭没有什么意向与好感,比如现在很多独生子女结婚都会可以避免多子家庭(这是事实,勿杠,谢谢)
并且,生养孩子的成本逐渐增高,一个孩子很可能是一个普通家庭所能承担的最大容量,再多一个都养不起
高房价,高物价,低薪资,以及阶层上升通道的关闭,才是不敢生孩子的关键,而不是有些人说的现在人上学太多了结婚太晚了,这还是在转移矛盾
所以说,现在人不想结婚不想生孩子,这是事实
但是需要明确的是,其根本的矛盾是很明确的,如果把社畜真当傻子,就这么光明正大的将矛盾转移给打工人本身,那老龄化问题也只能向日本和韩国看齐了
最后,有没有人想过:
为什么 90.00 后受教育时间延长后,婚育意愿就下降了呢?
为什么现在大力鼓励职业教育早早把年轻人送进工厂?
话已至此,各位祝好
微博:畫未菇凉
公众号:畫未的信
隔三岔五,写信给你
因为大家获得的信息量多了,有了自己的判断,不那么容易被洗脑了。
我家一女性亲戚 90 多岁了,生了 5 个孩子,两男三女,一辈子操持给儿子都买了房子,最终孝敬她养老的只有三个姑娘。
老太太年龄大了,爬楼不方便,于是卖了房子买了一电梯房。当年生日宴上,两个儿子加儿媳把好好的一个生日宴搞成了鸿门宴,逼着老太太要卖房的钱,把老太太气的不行。
我经常去探望老太太,她常念叨的一句话就是,孩子生一个就行了……
我要用美剧《绝望的主妇》这个句句扎心的片段来回答这个问题。
Lynette 在等待产检时遇见了年轻的准妈妈,而下面的这段对话,堪称女性话题界的经典。
女人孕育子女真的很不容易,而这其中的艰辛,非旁人所能体会,更别提帮助。
明知故问,引蛇出洞。
生育问题本就是一个巨大矛盾,简单来说,养孩子要花很多钱花很多时间精力陪伴教育,而 996 加班文化横行的当下,打工人连自己都养不活、连休息都不能保障、连住的房子都买不起、买了还得背一身债,如何去照顾抚养孩子?
可能有人说,过去那么苦不照样一家养好几个,多个孩子不就多口饭的事,但问题是在这个极度内卷的时代,有多少父母希望孩子一出生就是未来进厂打螺丝的命?而且有多少年轻人愿意大幅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来养许多孩子?
把生育意愿变化和生育旺盛期女性就业率变化结合在一起看,那就是答案。
为啥生育率和女性就业率会同步下降呢?因为养不活自己的女人,更不敢随便生出来养不活的孩子。
至于人数下降,每一个育龄妇女都是由出生女婴成长成的,出生的女婴少了,未来的育龄妇女肯定也会少了了。
做过多年数据分析的人都知道:数据之间一般不是孤立的,必有相关和因果。单独拎出一个数据来,很难讨论的。就像是:理解和讨论一个 “词语”,不能脱离它所在的那段语境去理解。理解和讨论一个数据,也同样不能脱离它的数据 “语境”(来源去脉)去解读。
比如:
“生育旺盛期” 如何定义?
“生育旺盛期妇女年均减少 340 万”。这个数字具体是怎么计算出来的,以及统计口径(用了多少样本,怎么抽样的)。
这些都没说明完整,大家就会根据自己的认知和想象去自行理解,各说各的,思维发散得很远、偏离得很远。如果再代入各自的生活经验和情绪诉求,那可就更热闹了。
1 月 21 日更新:感谢楼下各位的指正。好吧,我今天认真审题了。
从文章的内容来看,“生育旺盛期” 是用年龄来定义和作为划分标准的:“20-34 岁”。
依照这个计算逻辑:
2020 年生育旺盛期的女性是指 “1986 年~2000 年” 之间出生的女性。
2021 年生育旺盛期的女性是指 “1987 年~2001 年” 之间出生的女性。
2021 年生育旺盛期女性相对 2020 年下降的人数
=2001 年出生的女性人数”—“1986 年出生的女性人数”= —473 万
(1987 年~2000 年出生的女性为重叠部分,2020、2021 年都有统计在内)
这是一道简单的算术题,答案几乎是明摆着:因为 80 后的母亲是 60 后(超生一代),00 后的父母是 80 后(独生一代)。按这个逻辑计算,得出来的结果为 “逐年减少”、“年均减少” 也就不足为奇了。
比如:2022 年相对 2021 年会怎么变,大家现在就可以计算了:=“2002 年出生的女性人数”—“1987 年出生的女性人数”,2023 年及以后用同样的逻辑类推。大家看看结果。
在理清了 “生育旺盛期” 这个指标的定义之后,你会发现计算变得很简单,答案变得很明白。
下面,详细回答标题提出的两个问题。
1、“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首先,“生育旺盛期” 这个指标这样定义是否有意义,值得商榷。因为目前来看,继续用这个指标这个定义的话,在接下来的 5~10 年里,这个指标会不断地告诉社会大众 “生育旺盛期妇女逐年减少 xx,年均减少 xx”,会不断增加社会大众的焦虑。
其次,这里将 “生育旺盛期” 定义为 20 岁~34 岁,但根据人口专家的统计,现在的平均婚育年龄好像已经推迟到了 27~28 岁左右(还是 29 岁?)。而现在赶着生二胎三胎的,是任泽平提到的 “1975 年~1985 年出生” 的这个群体,放在 2020 年来计算,也就是 “35 岁~45 岁” 这个年龄段的女性群体。
**感觉,有些指标的设定,是否有点脱离社会的实际情况?比如,**用 20 岁~34 岁定义的 “生育旺盛期” 指标,忽视了实际上很高产的 “35 岁~45 岁” 这个年龄群体,而被它纳入统计的 “20 岁~24 岁” 这个年龄段的女性,应该都还在读大学吧?不知道有没有统计过这个年龄段的真实结婚比例和真实生育比例?确定把这个年龄段纳入指标、并用这部分的人数变动,去揭示啥 “少子化”、“生育意愿” 下降的问题?
(如果再考虑有相当一部分比例的女性会读研读博,也就是 25 岁~28 岁这个年龄段的女性是否可以全部统计为 “生育旺盛期”?那问题就更复杂了。毕竟,还在大学读书的女生理论上虽然是处在 “生育旺盛期”,但实际上能生娃吗?学业不允许,婚也还都没结,怎么生?)
2、第二个提问:“育龄妇女生育意愿为何下降?”
“生育意愿持续走低,育龄妇女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2017 年调查为 1.76 个,2019 年调查为 1.73 个,2021 年调查降到 1.64 个。”
统计,特别喜欢使用抽样调查、根据样本推算总体的情况。首先感觉,这应该是通过抽样调查得到的数据。
统计也特别喜欢使用平均数。总体平均数在描述总体情况和变化趋势时是挺好用的,但是当抽样调查是为了深入分析原因和对症下药解决问题时,使用总体平均数反而会遮盖群体之间的差异,这和平均数很容易遮盖贫富差距,是类似的道理。
个人看法:在生育意愿上,育龄妇女之间应该是存在群体差异的,并不是所有的群体都出现了生育意愿下降。比如:
不同地域的育龄妇女,生育意愿及其走势是不同的;有生育意愿下降的地域,也有生育意愿平稳的地域,这个跟地域文化和地域观念有关。
农村和城镇、城镇和一二线城市的育龄妇女,生育意愿及走势是不同的。一二线城市生育意愿下降,但农村和三线之下的城镇可能是平稳的。
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妇女,生育意愿及走势是不同的。本科以上的育龄妇女生育意愿下降,但高中及以下的育龄妇女生育意愿可能是平稳、甚至上升的。
不同年龄段的已婚妇女,生育意愿及走势是不同的。95 后生育意愿下降,但家庭和工作稳定的 80 后,生育意愿可能是稳中有升的。
再比如:在知乎平台上,一群喊不愿生育的,这是一个群体。但在知乎平台外,在网络之外,另外一个群体可能正在兴致勃勃地商量生二胎、生三胎,换更大的房子,换可以全家出行的车。
总之,生育意愿,恐怕是不能简单量化、并平均了之的,要分群体来看。大数据时代,也有更精确的大数据获取途径、和数据分层挖掘手段了吧。
最后想问一下:啥时候,才能不再满屏谈 “生育焦虑”,而是满屏谈“人才红利”,满屏谈“用科技创新发展生产力” 呢?
生育抉择先往后稍稍。
你先把结婚问题解决一下。
真的,趁现在还有机会,不要像二胎三胎一样,等你开始动手的时候已经晚了十年。
目前我们大家在结婚这件事上过度关注女方了,以至于我几乎看不到对男性结婚意愿问题的分析。因为我国现在暂时还是处于男性是结婚主动方这一传统思想的阶段,可能大家很多人根本就没想过有一天男性也会开始反婚。
典型的欧美日本,等到男女都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婚人群和思想,那才是真没救了。
我国现在男性反婚的问题初露矛头,主要在大城市经济优势的男性中体现,其他的什么说彩礼那些人不过是在讲价争利益,因为毕竟现在很多女生择偶要求过高,男生自身条件不好的话,很难追到一个女生,所以现在就很多的男生宁愿去陌陌或者更直接点的悦技上约个妹子,尤其悦技上女生很多都直奔主题,解决需求快,也不愿意浪费大把的时间和金钱在女生的身上,因为就算好不容易在各种糖衣炮弹的洗礼下找到女朋友,然后来个天价彩礼,房车必须,这不 game over 么。。。其实本质上还是认可男性主动的婚姻的。
还有一点,我看见很多人再说给女性生育补贴福利,来挽救生育率。
事实上,单纯的给女性越多的生育福利女性越惨,因为作为一个社会人来说她的竞争力就会越低。
正确的做法应该将其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给母亲一部分给父亲。
这样做,第一可以避免女性的就业高压,男女都要休产假,也就不存在什么招男性性价比更高等等问题。比如生娃福利补贴,给母亲一千块,和父母各给五百对家庭来说是一样的,但对公司来说就不一样,前者条件下肯定更愿意要男人,后者则拉平了这项差距。
第二,把男性逼回家庭,除生理以外的带娃需求男女共担。比如带娃假的拆分,很明显会产生一个结果,父亲现在放假了,母亲在上班,请问孩子谁带?但凡是个正常家庭答案不言而喻。
但其实,我们国家现在人不值钱,别说什么合理的福利分配了,现有的福利都落不了地。既然他们还没有真的着急缺人,我们急什么。
终于正视这个问题了,中国家庭生育率几乎没变化(因为二胎略微上升),变化的是结婚率,生育年龄和育龄人口,针对这些问题下手才可能解决问题
屠宰场里的母猪才说生育旺盛期
挺好的
女性应当有选择生育的权利
这证明越来越多的女性和男性为自己而活,而不是被捆绑在家庭这个单位里。
作为一名男性,我询问过了周边的很多年轻男性,他们也支持女性拥有婚育的选择权。时代是会进步的,那种非要女性生育的观念就应该被唾弃。
我希望女性不要有,男的非逼着女性结婚,非要奴役女性的想法。
没有!!!男女各自过好自己的就行了。你们不生,不但不反对,反而支持。
当年计生办不就这目标吗?
如今实现了,还不满意了?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还是早知今日,所以当年?
然后腾笼换鸟?
美国那边腾笼换鸟,现在黑命贵了
您是今天才想到呢,还是四十年前就计划好了?
其实问题的根源在这个描述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她们的名称是 “生育旺盛期妇女”,是 “婚育主体”,是 “育龄妇女”。她们就像没有灵魂的工具一样以统计学数据的方式被描述着。
但我告诉你,她们是人,是有自己的感受、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人生支配权的活生生的人。
稳中向好,表明我国已经开始正式迈入发达国家行列。
那些危言耸听说生育率下降不好的专家都是公知分子,幕后受资产阶级的经费,国家要严查!
封建思想的余毒正在清除,诸位年轻人一定要保持战略定力,不要被外界所影响。
社会的进步是在一代人的葬礼中进行。
鼓吹提高生育率的专家这一代人死完后,我们才能真正进入现代化国家。
非必要不生娃
神 TM 生育旺盛期。
想出这破词的人,全家都生育旺盛期。
之前没听说过,生育旺盛期妇女。
听起来像我们农村说的,发情期的母猪。
用我的亲身经历告诉你,为什么意愿下降!
31 岁结婚,32 岁生孩子,33 岁产假结束上班被变相辞退,33 岁到 35 岁,在家全职带娃!
过年 36 岁,孩子上了幼儿园,我想回职场!
但是同行业都在要求年轻化,我这个年龄是个限制,曾经的工作经验因为 3 年没上班,也不值钱了!
之前给商场做招商运营经理,工资 1 万一个月。
现在只能看普通岗位,工资 4 千,能给我机会面试就感激不尽。
别再问为什么生孩子意愿下降了,只有经历过才会懂。
重新进入职场,从找工作开始就非常焦虑,发动各种人脉,各种渠道,投简历,都石沉大海。
回老行业,嫌年龄大
去新行业,嫌没经验
做中高层管理,嫌你空窗期 3 年
从底层开始,嫌你年龄大,零零后都叫你阿姨了,你怎么让老板看得上你
生孩子,有很大概率意味着人生要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从人生角度看,35 岁还年轻
从职业寿命看,35 岁,被淘汰了
没工作,没钱,没能力,没价值,自己都看不起自己,自己都焦虑的睡不着,还有心思再去想生不生的事儿?
那多半是家里有矿,或者 闲的!
生育率是降下去起不来了,可是房价却涨上去就下不来了。
有舍必有得,有得必有失,这是舍得大智慧啊。
从微观上,现有制度让家庭负担生养孩子的全部成本,收益却分配给社会跟家庭,收益甚至抵不上支出,本质上是惩罚生育。这种背景下理性的选择是不生育,其后果就是现在的生育率。
当然,你可以说工业化必然降低生育率,可工业化太大了总要有个主要原因吧,而且总不可能逆工业化。养老金是社会工业化的伴随制度,从形式上看似乎也是生育下降的主要原因。在现有养老金制度下,个人退休后的生活水平与自己有没有孩子没有关联,甚至没有孩子自己能存更多钱。而养老金的本质是用当前工作的人养当前退休的人,也就是说其他人花钱培养的孩子最后在养别人的父母,这是实打实的惩罚生育。
当然你可以说现在退休的人当年也是这么过来的,但是人口结构是实打实的变了,八亿劳动力养两亿老人跟两亿劳动力养八亿老人的难度不是一个数量级,需要的政策肯定也是不一样的。保持中国现在的人能有一个完整的退休生活需要至少每年一千万新生儿,而不改革的话新生儿跌破这个数字似乎就在几年间了
解决方案有两个,一个是发钱,这要面临一个钱从哪里来的问题。这也分为两派,一个是全民加税,包括但不限于延长退休打击偷税,一个是收直接税也就是富人税。从正义性来说我是支持收直接税的,毕竟我是穷人,比较穷人才是大多数。
另一个就是提高生孩子的收益,或者说让养育孩子的收益尽可能的回收到原本的家庭。简单的说就是改变社会养老金与孩子无关的现状,_现有养老金制度下的最优策略就是不生孩子。_这也分为挺多流派,一个是建立家庭养老金账户,一个是赵燕菁的孩子跟以后的养老金比例直接挂钩,一个是翟东升的回到养儿防老的东亚优秀传统,直接取消养老金。
宏观方面,观察东北乃至北方的衰落,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这些地方的年轻人,从出生到完成基础教育的阶段都是在故乡完成的,在这个阶段他们是完全的消费者,不是生产者,不参与劳动,不创造财富。他们是家乡耗费资源投资的宝贵财产
而当他们完成高等教育或者直接参加工作成为劳动者创造财富的时候,往往是在发达地区工作,为大城市创造财富带来税收。
大城市不用承担养育的成本,而直接攫取年轻人的劳动力,赢两次;衰落的地方输两次,输麻了。进而大城市越来越好,衰落的地区越来越差
可你大城市能生养几个人?长此以往,社会人口再生产怎么可能进行?
补充一下,这个机理不仅适用于国内,也适用于全球体系。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收割,除了资源与财富的掠夺之外,最关键的就是人才的收割。来自第三世界国家的知识精英在本国通过各种竞争占用本国本就稀缺的教育资源完成了基础教育,而后留在发达国家从事极为低端的工作,一方面是浪费了人才,一方面更是使得后发国家宝贵的教育投资化为泡影
中国之所以能走出这个陷阱,关键在于体量。相对于每年流失的人才,每年剩余的人才也是一个很恐怖的体量,可以满足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85 前妇女瑟瑟发抖,生怕郭嘉来一个 “延迟生育旺盛期”,把我们 85 前纳入进去。
我是男性。
我拔过牙,做过龈下刮治,都有麻药,依然觉得很疼,做过一次就不想再做了。
活生生撕裂下体的感觉,我无法想象。
人不应该是家庭,国家,社会的工具。
人应该为自己活。
任何一个女性不想生孩子,我都觉得是应该被尊重被理解的。
任何一个女性想生孩子,我都觉得应该是出于自己的,而不是配偶,家长,社会的需要。
生育旺盛期妇女减少和妇女生育意愿下降没有任何关系,
生育旺盛期妇女就是适和生育年龄的妇女,就是青中年妇女,
青中年妇女减少,说明什么,说明人口进入老龄化了呗,
人口为什么进入老龄化,因为过去人人只敢生一胎,说白了是计生政策造成的,
以前的计生委做的事情,和现在鼓吹女人不婚不育的事情是一样的,说不定就是同一拨人干的,
所以就很清楚了,鼓吹女人不婚不育的人,就是以前计生委养的扒屋抢钱的临时工,
而妇女生育意愿下降,没有的事,现在放进来这么多黑人,愿意非婚生子的女人肯定比以前多,
男女比例失衡,女性本来就比男性少。随着教育的进步,和普及,越来越多的女性知道生育意味着什么,而不是懵懵懂懂就当了母亲。
所以,育龄妇女生育下降有人为因素,有社会进步因素。
家庭教育应该改变方向,更早的普及生理差异,和生育所引起的生理、心理问题,当男孩女孩都意识到生育的女性要承担什么和付出什么的时候,更学会尊重自己的母亲,可能未来会更美好。
而不是很多男性根本不认可女性生育付出和实际影响(事业工作身材身体),处处觉得不公平,这是教育的失败。
当所有人都觉得生育很辛苦牺牲很大的时候,才能更加合理的做出选择和判断。
女性必须知道生育意味着她会面临什么风险和后果,以及如何对孩子负责,男性必须知道生育对女方造成什么风险和后果,以及他需要做出什么来弥补和保护或者说赢得女方对此付出,以及如何对孩子负责。
房价很贵,大声喊着房产是泡沫,我不当韭菜,这类人就是不会为了生育去付出的,他们肯定觉得结婚也是当韭菜。
所以看开吧。
男士们早就把 35 岁的女士不当女的了。(因为年纪大不好生育)
在他们眼里上 35 的那不是女的。那是剩女。(其实上 30 很多妹子就已经被莫名其妙的嫌弃了)
那是不考虑结婚的。结婚那也是实在没有年龄小貌美的了。
20-40 的男士们还在瞄着 20-28 的妹子们。所以继续卷起来吧。
35 岁以上想生育的(其实也还能生育)妹子也基本被迫不婚不育了。
育龄妇女生育意愿下降,是因为她们的空闲时间越来越多。
随着经济由高速发展全面转向高质量发展,我们的出生人口也由高速出生转向了高质量出生。良好的经济基础,为育龄妇女提供了良好的就业环境。没有人歧视妇女,恰恰相反,有觉悟、有理性、有爱心的企业家都想要尽可能地延长育龄妇女的产假——产假越长,妇女的生育意愿就会相对而言越是下降。毕竟,妇女不想让自己对公司有所亏欠,妇女都希望自己能够多多将自己的精力奉献给公司等。如果可以为孩子做决定,妇女还希望自己的孩子也继续过上与自己类似的生活,那就是继续将一切奉献给公司等。除了产假之外,其他假期也是数不胜数。比起西方资本主义对女性的严重伤害,我们的育龄妇女可能享受到了平均每年一百五十天到一百八十天的假期,于是,无论在什么时候,妇女的空闲时间都非常多,这就使得妇女能够经常一个人呆在家里,而生育至少也需要两个人才行。所以,空闲时间的增加是重要原因。
育龄妇女生育意愿下降,是因为她们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高。
男女平等事业一直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任务。显而易见,我们已经很好地完成了这项任务。男女平等事业越是发展,男性和女性的关系就越是亲密美好。这就是为什么在我们这里,几乎不会听到基于某些旁支末节、精心算计的性别对立。由于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包容开放,我们也从来没有用性别对立等等来转移人们的注意力。男人和女人的管理天赋是相近的。如果拥有平等的环境,那么男性管理者和女性管理者会以相对均匀的状态分布到各层级的机构里。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各层级都有女性自己的声音,女性不再被男性代表了,家庭暴力也几乎销声匿迹。每当我们想到平等的环境,那名新时代自信女性莹女士的声音就会在我们耳边响起:
“我也是十四亿分之一……”[1]
育龄妇女生育意愿下降,是因为她们的经济状况越来越好。
在这个美丽的时代,我们已经很少在线上或者线下听到妇女为儿女的教育、医疗和护理而发愁。这是因为我们拥有良好的素质教育 [2],以及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3]。无论你生活在哪个地方,都能拥有基本同等的教育质量。并且,随着 “减负” 工作的深入进行以及游戏防沉迷系统的全面开展,我们的少年儿童都必然会在阳光下、相关机构的马克思主义全方位关怀下健康成长。
比如我们前面或许没有提到的晓萍克(化名)女士,就在美国买了别墅,并且她的后代也在美国的顶尖高校念书。因此,我们可以得出推论:晓萍克女士不会为儿女的教育等发愁。而正如她所说,她跟别的女性一样都是十四亿分之一,这就意味着别的女性拥有跟她同等的条件。
“人生人数稳中向好是历史必然。” 著名瑞士学者说。
“相关工作成就是不朽的。” 著名神秘以色列学者说。
为了提高生育率、稳定家庭,全球各国都是怎样保障家庭主妇、全职太太、妻子的利益的?
1,日本
在日本,学历越高的妇女反而越想成为家庭主妇。
在日本,无论男女,一旦工作就需要缴纳所得税、社会保险和厚生年金,
但日本的家庭主妇作为丈夫的抚养对象,可以不缴纳保险金却享受相同的保险待遇,到了 65 岁也同样可以领取国民年金。
在日本,男人如果提出离婚,基本都是 “净身出户”。
2,美国
家庭主妇不交纳社保退休金,但是在她到达退休年龄时,仍然能够领取配偶退休金的一半。
只需家庭中有一人工作,妻子和不满 18 岁的孩子都能够享用医疗保险。
一个男的如果养一家老小,到年底有大笔的退税,有时候退税甚至达到一个人工资的标准。
美国婚姻法承认家庭主妇,和家庭煮夫的贡献,并保护弱者。
3,韩国
韩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除了法律规定的之外, 不管当事人实施的过错行为是否违法, 只要一方对离婚有过错并负有主要责任, 另一方无过错且因过错行为或离婚本身遭受了精神上的损失即可适用。
4,德国和法国
在德国,全职妈妈每月个人补贴 300 欧,家庭补贴 700 欧;老公也能够享用一定金额的税费优惠。两项加起来,每月最多可享用 1000 欧元左右的国家补贴。
和德国的状况差不多,法国政府每个月也会发放给全职妈妈们一笔 1000 欧元左右(约合钱 7300)的政府补贴(已包含 200 欧住房津贴)。
5,意大利
假如全职妈妈没犯错,但丈夫想离婚,丈夫就会被法官判付给全职妈妈一定的生活费,直到她找到工作或新老公。
假如在哺育孩子的过程中,老公不幸逝世了,政府还会付给全职妈妈丈夫生前 2/3 的工资,直到本人逝世。
同时,国家还会补助她的子女不断到 18 岁。
6,加拿大和英国
在加拿大,做家务被写进法律,太太可以将家里的甩手掌柜告上法庭;在英国,满足一定条件,离婚时,妻子分丈夫一半的养老金。
7,瑞典
奶爸全球出名,马路上随处可见推着婴儿车、抱着孩子的爸爸们。
资本为了利润可以出卖绞死自己的绳索,这根绳索叫做大众焦虑。
大众焦虑了,就会疯狂的花钱,疯狂购买资本推销的商品。
但大众焦虑也会带来生育率急剧下降、社会信任下降、社会戾气变重……
当社会极端焦虑时,资本利润最大化,但社会秩序也会崩溃。而资本也会死于社会秩序的崩溃。
有毒吧?主楼什么破逻辑?
问题是育龄妇女人数下降,来问妇女生育意愿为何下降?
不是应该反问为什么女性越来越少了吗?
不是应该思考 20.30 年间发生了什么吗?
之后才是女性生育意愿下降吧?
说实话就国内这个家庭(绝大部分)不给女儿支持买房、房价又高到普通人没家里支持根本买不起、家庭资源只倾斜给男的,男的却还得了便宜卖乖卖惨、男的有婚前房却要女的赚钱养家还贷(相当于给租金)又当免费全职保姆又家务全包又生育孩子丧偶式育儿男的回家就是当老爷打游戏摸摸孩子头都算好男人、孩子还不跟自己姓一旦婚变法律既然不承认家务劳动也捍卫婚前财产女的就是被敲骨吸髓还要带个拖油瓶走、而女方婚前买房就要被骂算计,遇到家暴出轨 gay 骗婚也离不了婚、女性遇害命案中 50% 都是丈夫下手,离婚冷静期和法院初审不判离能逼到一个母亲抱着孩子跳楼的地步,就这些还没提到现实中各行各业对女性的就业歧视各种 “只招男性” 以及三胎政策一出女性就业困难直线上升的大环境——但凡能养的起自己的女性,别说生孩子了,婚都不想结。
不孕不育保平安在现实中逐渐成为真理。
资本家不是要研制人造子宫了吗?还要我们妇女干啥!又要女人生三胎又要女人有事业,我们是女人,不是超人!
现在的女性为啥越来越不想生孩子了?
其实,大多数女生都知道 “20~34 岁是最佳生育年龄”,但一个扎心的事实是,很多人在这个年龄正是事业刚刚步入正轨的阶段,如果此时选择了 “生”,往往就意味着舍弃 “升”。
因为生孩子很可能会把职场女性推入边缘化的危机。
(来源:日剧《我,到点下班》)
而且生孩子后,女性的时间将不断被上班、家务、孩子拉扯,因为目前大部分的家务都默认由女性承担。
(来源:《半坡上的家》)
电视剧《安家》中,需要夜里加班的妇科医生妈妈,为了不打扰家人休息,只能坐在卫生间马桶上工作。
在这种困境下,很多女生不得不错过 “生育黄金期”。
我们来看几个案例
之前,马来西亚的一位妈妈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自己生完孩子的私密照,引发热议。
![](data:image/svg+xml;utf8,)
(图片来源:AsiaWire/Doreen Ching)
她叫 Doreen Ching,虽然很年轻,但已是四胞胎的妈妈。
照片中的她看起来恢复得相当好,但她的肚皮照,可以用 “触目惊心” 来形容:
(图片来源:AsiaWire/Doreen Ching)
很多人看到 Doreen 的这张照片后都感到震惊,并感慨自己的妈妈很辛苦。也有很多人攻击她 “令人作呕”;还有人认为只能怪她生了四胞胎。
大家会这样评论,可能是不清楚生孩子对女性的身体究竟有多大影响。
是的,妊娠纹只是基本影响之一,而且这更多和基因有关,并不是生的孩子少就能避免。
萨拉 · 卡伍德曾经是英国广播公司(BBC)的主持人。
![](data:image/svg+xml;utf8,)
(图片来源:IMDb)
她生完第一个孩子后,虽然把体重减下来了,但肚子还是和怀孕几个月时一样大。看起来就,很奇怪:
(图片来源:http://www.babycentre.co.uk)
而且肚皮皱皱的。
(图片来源:http://babycentre.co.uk)
直到她怀第二个孩子时,助产士才告诉她,她这是严重的腹直肌分离(Diastasis Recti),需要做康复锻炼。
腹直肌在腹部前面,通常我们所说的 “八块腹肌” 就是指它们,它们上连我们的胸骨、肋骨,下连我们的盆骨,被肌筋膜包裹、相连。
女性在怀孕中,为了容纳胎儿逐渐变大的身体,肚子会不断变大。
(图片来源:《Make Room for Baby from YOU! The Experience》)
这会拉伸腹部的皮肤、肌肉、肌筋膜,当拉伸超过一定限度,皮肤和肌肉组织的纤维就会发生断裂,导致腹直肌发生不同程度的分离 [1]。
很多像萨拉这样的女性,都会误以为小肚子是太胖导致的,拼命做平板支撑、仰卧起坐,这反而让症状变得更严重。
珍妮 · 鲍德温怀孕 4 个月的时候,腰部、大腿根部开始剧烈地疼痛。她向她的助产士求助,被告知是 “耻骨联合痛”,孕妇都有,不用担心。
**“耻骨” 是骨盆盆底呈三角形支撑的两根骨头,也就是妹妹附近硬硬的骨头。**而 “耻骨联合” 呢,就是连接它们之间的韧带、软骨等组织:
(图片来源:pathologies.lexmedicus.com.au)
怀孕时,人体会承受胎儿巨大的压力、改变体型,这就会打破人体原本的力学平衡,为了达到新的平衡,骨盆的位置、脊柱的曲度就可能发生改变,有些关节就会错位。
加上怀孕时体内分泌的 “松弛素”“黄体素” 等激素会令关节韧带变得松弛,一些关节就会出现轻度分离 [2,3]。
(图片来源:截取自香港卫生署影片《产前产后护理教室: 骶髂关节和耻骨联合痛的护理》)
这样站起来、翻身、走路因为拉扯到耻骨和盆骨关节,就会产生撕裂样的疼痛。特别是抬起一条腿时,可能会痛到 “怀疑人生”。
如果分娩时时间太久、胎儿比较大,还会进一步损伤耻骨联合的韧带。
珍妮最明显的就是上下楼梯。有一次她去见妈妈时,甚至疼得好像要瘫痪了一样,根本抬不起腿。后来,她连站起来都很费劲,家务和婴儿房装饰都交给了老公。
终于熬到 “卸货”,医生和助产士都说通常生完孩子就好了。珍妮也深信这点,高兴得不得了。
然而,直到她 5 个月的哺乳期结束,直到儿子 1 岁,直到 2 年过去,她仍然被疼痛折磨着。
网友 JZ(花开富贵老娘发飙)曾在微博开了个帖子,让生育过的女性聊聊关于生育她们都经历过了什么。
在帖子下面,几乎一大半都是:漏尿、阴道壁膨出。
(图片来源:花开富贵老娘发飙)
这些问题大部分和 “盆底肌” 有关。
盆底肌在骨盆的底部,它就像个吊起来的肉兜,牢牢地兜住你的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为它们提供支撑力。
(图片来源:Continence Foundation of Australia)
如果这些肌群被过度拉伸,那么它们和附近的软组织就会受伤,并最终导致盆底肌的力量不够,兜不住器官,产生漏尿、阴道脱垂甚至子宫脱垂。
(图片来源:Continence Foundation of Australia)
而女性的怀孕和生产,会不断拉伸甚至撕裂盆底肌,不管是剖腹产还是顺产 [4,5]。
所以,很多妈妈可能都有漏尿的问题。
(图片来源:花开富贵老娘发飙)
只是妈妈们可能不知道是生孩子导致的,也不知道怎么和别人说。
是的,明星、超模们生完孩子或许依然光彩照人,但普通人需要付出很大的牺牲,经历很多痛苦,面对很多的难题,有些问题也许是医学能解决的,例如无痛分娩,有些则不能。
生孩子的其它部分影响:
还有掉发、长斑、腰酸背痛等等。
参考文献
[1]Akram J, Matzen SH. Rectus abdominis diastasis. J Plast Surg Hand Surg 2014; 48:163.
[2]Maternal vasodilation in pregnancy: the emerging role of relaxin.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Regulatory, Integrative and Comparative Physiology. August 2011, 301 (2): R267–75.
[3]Symphyseal distention in relation to serum relaxin levels and pelvic pain in pregnancy. Acta Obstetricia et Gynecologica Scandinavica. August 2009, 79 (4): 269–275.
[4]Patel DA, Xu X, Thomason AD, et al. Childbirth and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an epidemiologic approach to the assessment of prevention opportunities at delivery. Am J Obstet Gynecol 2006; 195:23.
[5]DeLancey JO, Kearney R, Chou Q, et al. The appearance of levator ani muscle abnormalities i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s after vaginal delivery. Obstet Gynecol 2003; 101:46.
我一直都坚持人口越少,对我们个人越是好事,多少人吃的满脑肥肠,人口数量在这些人眼里都只是红利
所以以后看到类似的新闻都当成喜讯来看便罢
问什么就答什么,真听话
搞了一段时间学生工作,发现领导们特别喜欢统计各种数据。一方面,我觉得是为了平复自己的焦虑,一方面是为了应付更高层领导的询问。其实很多数据实时在变,根本没法统计清楚。就算统计清楚了,也没什么用。比如现在多少学生在校这个数据。经常在统计,但没有一个辅导员敢打包票在校学生就真的是这个数字。
我劝领导们还是少要点数据,为啥呢?数据相互之间是有联系的,以前造假吧,只改一个,现在就要改一串。但是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就像所有的软件都需要不停的修复 bug 一样。造出来的数据也需要不断修复 bug。但是一旦公布出去了,这些 bug 被大家知道,影响不好。
当女性参与劳动率达到一定程度,减少生育福利或保障必然减少女性生育率,增加生育福利或保障但由用人单位承担,则会导致内卷反而降低在职女性生育意愿。
现在女性不打拳的是已经躺平了,打拳的是有生育意愿但是找不到冤大头的,为什么国男越来越苦了? 因为组成家庭的成本越来越大了。社会的本质不是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而是能力越大甩锅的本事就越大。国家甩给企业,企业甩给家庭,家庭无法组建最后社会承担后果。
又想获取廉价劳动力,又不想承担生育支出,就没办法维持劳动力再生。
只薅家庭羊毛,不滋养家庭,还想要源源不断想增就增想降就降的出生率? 没有这么好的事情。
育龄妇女少了,不是几十年积累的结果吗?
二十年前不生女的,不就导致如今育龄女性减少么。别提什么大环境造成生育意愿下降了,都快没女性了,以后只会更快的断崖式下跌
生育旺盛期妇女为啥减少,是长到 20 岁突然去世了么?不是,是 20 年前她就被流掉或者溺死了,所以 20 年后的她们消失了。
别说生育意愿了,好多 90 后连结婚意愿都没有了。。。
看看现在生二胎生三胎的,基本上都是 80 后。
看看九零后现在结婚率才多少?
城市化必然带来少子化,这个是避免不了的。
扯这个蛋,关心什么生育意愿,还不如盯着自己公司,今年的年终奖能不能发下来吧!会不会被裁员呢?
没几个人真的生育旺盛到忽视疼痛和身体不适的!
生孩子真不是便秘了拉粑粑那么舒爽
这种说法说的,好像女的个个可喜欢拉粑粑式生孩子,到年龄了就控制不住一天吧唧生一个,一天吧唧生一个,少生一个得难受死
控制不住的随时随地生孩子是么?
这就跟给男人安一个剁叽叽旺盛期的词
女人好奇啊:明明切一刀又快又干净,还不用走路甩来甩去,也不用动不动夹毛,更不用担心动不动激凹尴尬,为什么剁叽叽旺盛期的男人不喜欢剁?
为什么不喜欢?因为老子没有剁叽叽旺盛期,只有用叽叽旺盛期!
是因为疼!
是因为剁了没啥好处!
留着它甩来甩去不是更好吗?
人类,也不过是有发情期,生育旺盛期的动物的意思吗?
哇哦,这是什么 2022 年牲口报告数据?
我是女的,我同意引进外女,谁愿意生谁生,挺好。
我不打拳,没意思,煞笔才老想着改变全社会。
我就想好好工作,过我自己的生活,尽量少交养老保险那就更好了,毕竟肯定要自己养老的。
人就一辈子,我或许被历史车轮碾过,但我不想变成没有尊严的资本主义猪猡。
为啥把女少的锅推给计划生育。
计划生育是不准多生,没让你只生男专堕女啊。
香火之国,这阳刚之气足足的。
昨天看到一则消息说的是周杰伦宣布昆凌怀三胎,肚皮圆滚滚似皮球,称孩子是最好礼物_祝福_生下_周董
祝福周董之余,和媳妇随口说了一句:周杰伦要生三胎了。媳妇冷冷的回了一句,他们有钱,生多少都养得起。听后很不是滋味,这完全是经济基础决定孩子个数,这鬼逻辑竟让我无言以对。
回想我们生老大老二的时候,从产检到出生,从出生到上幼儿园,最难的不是钱,而是时间,老人身体不好,我们又要忙着上班养家,请个保姆又担心老人不高兴,又担心带不好,又担心经济收入跟不上,让老人带,老人又没有精力,这是媳妇生老大老二留下了阴影,心里不禁黯然,生孩子这件事情,最后扯到了与经济直接挂钩上面,简单粗暴无言以对。所以:
妇女生个小孩辞职在家辛苦带娃,收入没有了,工作没有了,保险也没有了,在家不受老公待见,还要处理婆媳关系,与老公关系恶化离婚可能会因为没有工作争取不到抚养权,最终人,才,青春,前途都没有了,想想有多惨,想想这个风险有多大?
这个类似话题从 2021 年下半年一直说到了 2022 年……..
为什么?因为刚开始是专家慌了、如今是整个社会都慌了……………..
**少生孩子和不生孩子越来越严重!**怎么办啊?那些天量盖起来的房子未来卖给谁?无数教培机构已经是秋风里的落叶,萧条得很!
无数年轻人躺平了………….. 新一代女性高呼 “苏醒自我,还我自由,心自由、身体自由、生育自由……”
当自己都很难养活自己的时候,你让大多数年轻人生孩子那不是扯吗?
以前专家口若悬河说的是一套,如今专家话锋一转又是一套……… 拜托:看看那些专家多大年龄了??有一个是年轻的吗?
全都是老朽之人,思想老、观念老、想法幼稚、跟不上时代…………..
从这些将进博物馆的人脑子冒出来的会有什么建设性意见???
不懂,所以说的都是浮云!
真正看到年轻人疾苦的是那些年轻人的父母,这些父母深感自责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家长不再要求孩子要孩子了,因为这些家长知道:如今的孩子们活的太累了………
不忍心再让孩子们掉进新的苦难当中去!宁愿自己老了自己养也不想麻烦孩子们,也期望自己的孩子能活的轻松点…………..
毕竟是自己的孩子自己疼啊!
专家会疼吗?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不是自家的孩子…………
所以,怎么说又那么说或者反过来说…………..
年轻人根本就不在信任这些人的言论了,因为年轻人只信自己感受到和看到的社会,真心不愿意自己的孩子想自己一样活的那么卑微和痛苦……………….
所以,就有了这类的问题!
很奇怪?一直有很多人再问为什么?一直有很多专家和管理机构在考虑为什么……………
细品细细品!
据我观察,新时代女性。如果没有优质家境支持,在大城市工作和立足,就已经够她们累的了。哪里还有时间和精力去结婚和生娃。
结婚和生子的时间,很自然的被延迟了几年。
可以观察下 “生育旺盛期 + 3 年” 妇女同比数量。
加油嘛
继续无脑占女性嘛
继续奖励 1500 嘛
才少 340 万
说难听点能干啥
参考这篇文章
人类很奇怪,就是不能住高楼,住了高楼就不爱生育了,和居住面积和房价关系不大,即便是住大平层还是不爱生育。我作为人类也没懂为啥住公寓楼就不爱生娃了,联系起来的直接原因到底是啥我也没琢磨清楚。
直接住到地上,挤一点也没事,生育率就恢复了,例如日本生育率比韩国强。
怕大家不爱读长文,摘录了主要观点,
文中观点认为韩国人均居住面积在东亚各国不算差,但是住了公寓楼生育率就掉的一塌糊涂。非常非常违背直觉,小蜗居是生育杀手这符合常识,大平层也白搭则有点难以置信。
| 看到一个韩国数据说,在 1990 年时 23% 的家庭住在公寓楼里,而到了 2005 年就达到 53%。去搜了下生育率,分别是 1.57 和 1.08,掉的非常快。尽管韩国住宅楼最多是 80-200 平米的,平均数超过 100 平米,应该是世界第一,还看到有老外奇怪要这么大干什么(他们直觉中公寓楼不是 house,不适合家庭代代居住)。
没想到韩国这种大板楼,看似既节约用地,又保证居住品质,仍旧是生育率杀手。再对照德国,套均面积 90 平不算小,房价房租控制到几十年没有波动(不愧德国人),但由于公寓比例高、大宅少(超过 120 平米的只有 1/4),结果就是单身或者小两口住房非常舒服,想多养娃就特别痛苦,青年们也会把自己的选择合理化,目前 40-44 岁有大学文凭的女性丁克比率超过 1/4,成了文化了。 |
---|
摘录了文中的一张图
摘录了文章中的主要观点
| 我曾在一篇旧文里提到过房产影响生育的视角:
住房有几个房间。四五个卧室的一定比一居室、二居室的生育意愿强;多少岁获得住房。到三十多岁才能稳定下来考虑生娃,就不大行。美国房价中位数大概是家庭收入中位数的 3 倍出头,而台湾是 6 倍、香港长期在 10 倍以上,就有明显的生育率差异。最后是加班还贷压力、托幼教育压力和阶层晋升压力等,导致养育的机会成本高昂。但这三条用来分析欧洲时不那么好用,大略看了一下数据,发现需要修正权重,那就是:公寓楼是大杀手。独栋和联排,只要是独门独户,即使面积小也不碍事;但住宅楼就是不行。其次是城市拥挤程度,得能够自由 “摊大饼”,过度拥挤也是非常不利的。 |
---|
结果相当明显:住公寓楼的家庭超过一半,毫无例外、无可救药的生育灾难;公寓楼只占两三成的就没事儿。 |
---|
辅以这张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就更有意思了,英国法国的人均面积不比德国、意大利、希腊大,比美国枫叶国袋鼠国小的多,生育率仍然稳的很。看来人均面积和房价的影响,要低于住公寓还是独栋联排。(图中俄罗斯和中国人均面积为何远小于日本,多半不是土地不够,而是观念或者机制的问题) |
---|
生育有高峰期,高峰期会创造更多的人口,将在未来导致下一个生育高峰期出现,也就是说生育高峰期的妈妈会在下一个生育高峰期成为奶奶。
然而大概从 00 后开始,育龄妇女数量就会有比较明显的减少,再叠加出生率本身的问题,这就是戴维斯双杀。
低端制造业产业转移 + 互联网行业饱和 + 房住不炒,这是三重利好。又反过来还可以影响生育率,生育率下降又导致各行各业市场萎缩,这又是一个双杀。
没有钱的父母,怎么生小孩。不生小孩,将来市场就会萎缩,导致父母灵活就业只能自己混口饭吃,都丁克了。
由于我国人口庞大,因此人数缺口旁大,想通过移民的方法也不行,且不说移民带来的其他问题。移民是欧美日韩解决人口问题非常有效的手段。
我相信咱中国人其实都是生殖癖,毕竟很多人的父辈、祖辈都是农村人。真正聪明的中国人,已经在某个发达国家计划着生 5 胎了吧。
空置房年均减少 340 万套。
这是什么神仙去库存?
如何看待?其实大部分人只是想通过这个信息来抱怨一下,让自己心情变得舒畅。
说句肯定得罪人的话,生育意愿下降的最大原因并不是生活累,压力大,甚至也不是所谓城市化,其实就是女性教育程度越来越高,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了。所以是无解的。
受教育程度提高后,人会变得自爱,很难再相信各种集体文化,需求也会变得越来越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无法解决问题的,人们对生活的需求永远会快过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一个现代美国的出租车司机的生活水平可能远高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地主,但他的幸福感一定低于中国古代的地主,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他的幸福感是通过和同类的对比产生的。
比如卫生巾,在 50 年前,这东西在中国都很少有人听说,而现在则是生活必须品。80-90 年代,一个女性使用卫生巾是可以获得优越感和幸福感的,而今天,没有一个女性会因为今天她能用卫生巾或卫生棉棒而感到幸福,因为所有人都拥有。
就像王者荣耀等游戏一样,有赢的就一定会有输的,有人比别人幸福,就一定有人因为生活水平不如别人而感到不幸。
在今天,人类生育下一代究竟能得到什么呢?除了所谓的孩子带来的快乐之外,甚至连养老都很难指望孩子。你需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需要提供一份至少不能过度低于身边孩子的教育,饮食,休闲。
而在落后地区,生孩子可以带来当家长时宛如神明的权力感,(在古代,甚至父母打死孩子都是合法的)可以在村里发生冲突时获得更强大的武力,而成本只是需要让他吃饱。
人类的本性是什么很难说,但人性中一定有很大一部分是利己的,一个现代受过良好教育的女性,她的需求一定是大部分现代男性无法满足的,同时她也不会愿意依附别人,她也许没有读过类似波伏娃的著作,但她一定有类似的观点。
另一部分女性呢?一旦这部分女性的需求都得到满足,比如男性应该承担家庭财政负担,还要负责做饭,刷碗等家务,那么男性也会有疑问,结婚生子能给男性带来什么呢?
如果有人愿意统计一下,中专女性和 211,985 女性的生育率,结果一定是一目了然,受教育程度和生育率成反比,所以提高生育率的办法其实很简单,降低女性地位,让她们回归家庭,降低她们的期望值,自然就会提高生育率,但这种办法难道真的有人愿意使用吗?所以一定是无解的。
为什么生育意愿下降了?
因为生育成本上升了,
为什么生育成本上升了?
其实是因为科学技术发展了,
社会不需要这么多劳动力了,
反应到现实中,
就是对于人的要求高了,
35 岁以上不要了,
本科以下不要了,
在人类没有走向宇宙之前,
人口越多,
人均占有资源便会越少,
人均土地面积必然也会变少,
那资源必然越来越贵,
比如北上广人口再翻倍,
可想而知房价会上升到什么程度→_→
还有就是老龄化问题,
老龄化问题其实就是因为现在条件好了,
寿命变长了,
如果一个国家人的寿命只有 60 以下,
会产生老龄化问题吗?
不会!
如果一个人活到 80 岁,
20 岁前不工作,
60 岁后不工作,
那等于工作 40 年养 40 年,
如果活到 100 岁呢?
那就是工作 40 年养 60 年,
所以随着人类条件变好,
老龄化必然以后成为世界问题,
更可怕的是,
未来科技发展,
黑灯工厂,AI,自动驾驶,
很多低端岗位会被淘汰,
而高端岗位并不需要这么多人,
人要成为劳动力才有价值,
现在生的越多,
长大后没有相应的岗位,
没有工作反而是社会隐患,
所以除非人类走向宇宙,
不然随着科技发展,
预计 30 年后就是人类人口的峰值。
生育是劳动力再生产。你的孩子是一件劳动力产品,他成年后去当工人做贡献,去生产物质产品,拿一点薪水。这一点薪水,他要抚养妻儿双亲,你就是靠这些薪水的一部分来接受 “赡养义务” 的。而他生产的物质产品则和你没关系,属于企业家所享受的劳动力资源。
所谓 “人口红利” 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生育率迅速下降,少儿与老年抚养负担均相对较轻,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上升,从而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1]
民法典 第二十六条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2]
从个人的角度来看,生育是回答 “老了怎么办” 这个问题的。按照道理来讲,机器的出现使得更少的青壮足以赡养更多的不事生产的老人。
然而,机器制造的产品却不归属于劳动者,因而劳动者就难以利用这种物质产品的丰富来赡养老人的。如果说劳动力再生产(生育)是一种劳动行为,那么这种劳动行为就在 “失却劳动产品” 中达成异化,形成了劳动者与劳动行为间的对立。
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的东西: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
因此,工人只有在劳动之外才感到自在,而在劳动中则感到不自在,他在不劳动时觉得舒畅,而在劳动时就觉得不舒畅。因此,他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因而,它不是满足劳动需要,而只是满足劳动需要以外的一种手段。
劳动的异化性质明显地表现在,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它强制一停止,人们就会像逃避鼠疫那样逃避劳动。外在的劳动,人在其中使自己外化的劳动,是一种自我牺牲,自我折磨的劳动。最后,对工人说来,劳动的外在性质,就表现在这种劳动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别人的:劳动不属于他,他在劳动中也不属于他自己,而是属于别人。——《1844 年经济哲学手稿》[3]
此外,消灭问题的提出者,则问题本身也将不复存在。提出 “老了怎么办” 的,是一个假想中存在的老人,而当这一假想的老人消失后,“老了”也就不存在了,也就没有追问 “怎么办” 的必要了。
「我死之后, 哪管洪水滔天」——佚名
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人是生产产品以满足自身而非生产自身以满足产品。
只有一种情况是强调 “人需要生产自身以满足产品”,那就是产品的占有者向劳动者说这句话。如果劳动者本身是产品的占有者,那么他就会自己向自己灌输“多子多福” 的观点,而如果劳动者并不是产品的占有者,那么他就会和占有者形成天然的对立,同时也与劳动行为——生育形成了对立。这种对立的结局是“拒绝劳动”,这在生产上叫做“罢工”。
生儿不复举,鳏寡不妻娶。——《晋书 列传第四十五 王湛 袁悦之 祖台之 荀崧 范汪 刘惔 张凭 韩伯》
下降这不是很正常吗?当所有的成本都甩到老百姓头上的时候,这个结果就成了必然。再加上所有的阵地都放弃了,再想组织起来还会那么容易?
先说最相关的抚育成本,任何时代抚育孩子的成本都不是一两个人可以承担的。母系社会承担这个责任的是产妇的母族,注意是母族而不是母亲,任何一个母族的亲属都会帮助抚育幼儿。例如舅舅保护族群的安全,阿姨帮助照顾幼儿等等。
在父系封建社会则主要是婆家承担主要责任,娘家承担辅助功能。娘家族主要是照顾产妇身体,婆家则主要是物质和安全。
母系是氏族,封建父系是家族,而现代社会是更小的家庭。计划经济时代,是通过单位来帮助家庭承担抚育成本。80 后小时候应该还有一个熟悉的地方—托儿所。通过国家和企事业单位办理照顾幼儿的方式,来让双职工家庭更快的恢复和投入生产工作中,帮助承担了一部分抚育成本。
从事实上来说,当时的托儿所以现在的眼光看有很多问题,但就如同体工队提供的设施和人员一样,全部折算为经济成本是个体无法负担的,这里还不考虑其他成本。
而现在由于抚育成本全部压在了个人头上,势必会造成家庭里至少有一个人在孩子进入幼儿园之前无法工作。这样就使得双职工的成本增加了,很多家庭无法承担。
第二期许没有了。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坚韧,最吃苦耐劳的群体,家庭是他们的图腾,孩子是他们的希望。为了家庭和孩子,中国的男人能自己吃糠咽菜,只为多攒一点钱给自己的父母妻儿。
我不止一次的看到以白开水和馒头为最为自己的午餐和晚餐的工人,他们最得意的是年底有能带多少多少钱给自己的父母妻儿。
也看到过企业白领,几乎全部铺在工作上,只为多挣点钱,要不是岗位还有点体面的需要,只怕他们的着装都不会有一点点讲究。
中国男人可以为了自己的家庭,把自己的一切需求都压缩到维持生存必须的那个程度。毫不夸张的说,只要父母妻儿光鲜亮丽,衣食无忧,他们毫不在意自己衣衫褴褛,食仅果腹。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环境下,他们挣到的钱能满足他们的期许。一旦经济放缓了呢?他们发现自己的后代可能要踏入和自己一样的循环,他们还能心甘情愿的做牛做马?
中国人民当然有其局限性,但不要忘了中国人民是善于学习和进步的,49 年以前中国还是封建父权时代,女性不但和男性一样被三座大山压迫,还有夫权的压迫。然而到 80 年代,全国上下都能认同妇女广泛参与社会生存和政治活动,这是何等飞跃性的成绩?即便是美国也做不到。
而 90 年代放弃思想领域,05 年全盘引进西方女权体系放弃自己的体系,放任谩骂,攻击,侮辱和抹黑。
不教民以战是为弃之,既然放弃了指导,那也不奇怪人民放弃对未来的期许。网女成天说如果降低生活水平为什么要结婚。对啊,没错,谁喜欢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平呢?所以现在很多男性也懂的要觉醒了,宁愿去陌陌啊悦技这些上面找个短期的,尤其悦技还很多直奔主题见面活动的,解决一下自己生理需要就行了,还谈什么爱结什么婚花什么心思去哄你们,这种玩的几天一换,那不自由生活质量还高吗?反正人都只活一次,为什么不把钱都花在自己身上呢?自己都不愿做牛做马,为什么要让后代来做牛做马呢?
因为生育对女的没好处。就这么简单。
大前提:家庭内部财产在男性后代和女性后代之间不公平的分配。
前提:女性需要客观承担怀孕生产哺乳等一系列活动。且没人能代替。
政策面:产假时长男女不同,且男的可以选择不休,女的为了活下去,必须有一小段修养时间。所以用人单位本着性价比的原则,进一步缩小了女性就业范围。
社会面:女的想找个有钱的 - 拜金
男的想找个漂亮的 - 人之常情
且上述情况反过来时,舆论对男性吃软饭不像女性吃软饭那样友好。
女性自身认知缺陷:①年轻就是资本(现在都已经婚前财产制了,还想靠年轻拿到一堆虚无的婚前财产和婚后的隐形债务,实在是智商堪忧,我不明白有钱男人找这种女人繁衍后代,难道就一点也不担心后代智商均值回归。)②靠男人过日子(男人拿着原生家庭给的大把资金支持,买房买车,还尚且知道要靠自己赚钱,有些女人自己原生家庭重男轻女,却妄想靠男人改变生活。)
男性自身认知缺陷:①我只要奋斗几年,就能找大学生谈恋爱。(大学生是岁数小,又不是傻。还是那句话,就算有这样的女大学生,傻到拿不到爸妈的钱,却觉得自己能拿到大龄男朋友的钱,找这种智商的女性,真的最优解就只是玩玩而已了。况且还有一个烫知识:不是所有奋斗到大龄的男性都能有钱到女大学生随便找。)②我是为了要女性的生育能力,不然我结婚干嘛?(这句话真的是低端男最喜欢说的一句话了,简直大错特错。1 - 生育能力是男女一起看的,且男性的生育能力更重要。女的生育能力再强,配一个精子活性约等于零的男性,那也生不出孩子,生了也是隔壁老王的。还不如不孕不育。2 - 你想要找个美女让孩子有好的基因,女的也想找一个更适应社会规则的聪明人给孩子一个好的基因。所以不分男女,早早发现自己不是那块料的话,早点结婚反而对你好。3 - 有时候,你对女的没有付出感情,或者女的对你付出感情后,你抱着一个搭伙代 yun 的态度跟人家沟通,很容易的就得到一个对你没感情的女人。一个对你没感情的女人放在身边有多危险,不用我多说了吧。而且态度是装不出来的,这点上女人有天生的直觉,咱也不懂为什么,反正就是能分辨。所以不要自欺欺人。觉得自己没办法和这个女的相处,就别结婚。误人误己)
以上所有你都觉得自己没踩雷,没有碰到偏心的父母、险恶的资本家,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还有软硬件都靠谱的结婚对象,最后,还有婚育意愿,那么恭喜你,你是为国家做贡献的人里面的一员了。
“婚育推迟现象十分突出。婚姻推迟增加了女性终身不婚的可能性”
我认为这才是主要原因。你以为婚育推迟不过是今年不生明年生,积攒到后面爆发。实际上,女人 20-30 年龄段假如一拖而过,那么就没机会了,之后会直接在择偶中被略过。
回答 1:
因为 80,90 后的出生人口就是大幅度下降的,得益于计划生育政策。人口总数都下降了。
然后由于一些地区的重男轻女传统思想,加上只能生一个。堕女婴,导致女性更少了。
并且,00 后人数比 90 后更少。这种减少只能是持续的。目前可以看到的未来,会持续 20 年以上。
回答 2:
生育意愿减少也是必然的。比如学历越高,生育愿望越低。这是国家发展必不可少的步骤。很穷以及很富有都会促进生育,中等收入生育欲望都很低。比如:韩国、日本。
并且我们也没有生育良好的政策,能维持成这样,主要是靠伟大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过对于妇女来说,反正自己在传统观念里面都是无后的,差异不大。
现在,就是赶紧加大生育激励政策。鼓励想要生育的人生二胎、三胎、四胎。靠传统精神有点靠不住了。
前段时间开放三胎的消息出来时,我就一直有个想法,想采访下身边的人是否有生三胎的想法,只是单纯好奇这个开放之后生活中的人到底是什么反映?咱也不研究那高深的命题,就是本着主观、好奇的想法聊聊看!
第一个受访对象是我的老板。
老板就是大多数人口中那类有条件生三胎的人,性别女,今年 40+,自己开公司,收入不错,目前有两个女儿。而且她还有一个比正常三胎夫妻更大的一个优势,她自己就是在辅助生殖行业的。
当时这个消息出来,毕竟跟我们这个行业还是息息相关的,老板很有兴致地走出办公室跟我们讨论了这个问题,趁这个时候我也问了老板是否有生三胎的意愿?老板直接说:“生,为什么不生?” 我想说难道你不担心孩子怎么带的问题?三个孩子,每人一句,都能把家里吵翻天!
老板的回答让我震惊了!
有钱人的生孩子跟普通人生孩子真得不一样,老板跟我们分享的理念是多子多福,她说她的朋友们最少都是两个孩子,家里有保姆照顾,不放心保姆的会把父母接过来,家里房子也大,不愁没地方住,他们夫妻都有自己的事业,孩子的教育问题会请专门的老师去安排。
就像以前国外的贵族一样,孩子的生活起居有保姆照顾,出门有司机接送,有家教负责教育,而父母在有兴致的时候才会把孩子叫过来亲一亲,问问情况,时间短的堪比下属报告。说实话这种我只在电影和小说中才能看到的情节,确实是我们老板对于为什么不生三胎的态度,为什么不生?因为对她来说,可能只是多花点钱的事,而她可以赚更多的钱。
第二个受访的对象是我姐。
姐就是人们口中那种普通家庭,年龄 30+,全职家庭主妇,目前两个女儿。当时开放三胎的消出来后我也兴致冲冲地去问我姐的想法,因为我姐因为二胎的原因跟婆家闹得挺不愉快的,我们老家那边到现在为止重男轻女的思想还挺严重,她婆婆一直想要孙子,没想到一胎是个女孩,但没太强烈,还照顾了小孩几年,然后就一直催生二胎了,还叫我妈一起帮忙催!
后来我姐答应生二胎,怀孕期间她婆婆一直说到医院找人查下孩子性别,我姐不愿意,说不管男孩女孩都是生,有啥好查的!就为这事还闹得挺不愉快,后来我姐生的时候都没来,是我妈去的,一听是个女孩,关系到现在都没好。
我问了三胎的事情之后,我姐给我的说法就是:“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打死也不会生二胎。” 生活变得一地鸡毛,没生孩子前,夫妻两人还能每年出去旅行,周末出去打打牙祭,现在是折腾不完的琐事,而且还要时刻关注两个孩子之间的平衡问题。老大的课业要辅导,小二的奶粉还要冲,懒觉???她可能已经很多年没有尝试了。
以上就是两大类人对于三胎的反应,其实这两类人都挺有代表性的,几乎代表了两大类人,当然还有一种就是越穷越想生的,据网友的分析就是拼孩子翻身的命运,这个还是太魔幻了,不过似乎也有些道理。
至于另外一类人,我跟单身的朋友们也聊过三胎的话题,问如果以后结婚会生几个孩子,额,她们的回答,都不想结婚,生啥?好的,对不起,打扰了!
都说要生生生!
但没人说生娃养娃的钱从哪里来。
女人为什么生育意愿不强?首先要解决女人的后顾之忧,生育率才有可能提高。
1. 工作问题。身边有个两娃的全职妈妈,生两娃,带两娃,现在娃上幼儿园她想找工作,发现很难了,几年没有工作了,只能工作挑她,她挑不了工作,好一点的单位根本就进不去。
2. 产后恢复问题。生生生,生成了黄脸婆,各种松弛,各种老态,各种臃肿,没钱已经很惨了,还被丈夫嫌弃。生娃看似两个人的事,实际上是女方承担了所有。
3. 生娃后生活的重心放在娃身上,单位指责你工作不上心,丈夫指责你眼里只有娃没有他。
4. 教育问题。生个娃,娃不会自己就健健康康地长大,也不会自己自觉读书,更不会自己就学好一身本领,这中间要花多少时间精力金钱?
5. 生娃到底是为了什么?传宗接代?继承家产?光宗耀祖?防老?
前面三个就算了。防老到底怎么防?说实话,人老了,身上都有一股老人味,就是让人本能嫌弃的味道,是要做到老了还让子女不嫌弃呢?连自己都嫌弃自己。
情感上的需求?这么多年的相爱相杀还不够吗?
生病了有人照顾?还是花钱请个靠谱的护工吧!护工不好可以辞退,娃不孝你能拿他怎么地?
。。。
不如自己清清静静的过日子。
别人产后身材变形自己还打扮得漂漂亮亮闪耀着成熟之美;
别人因为带娃闹矛盾,自己则想撸猫就撸猫,怎么舒服怎么来;
别人因为娃小走不开,自己一开心就走万里路,不开心就在家读万卷书,不香吗?
别人因为辅导娃读书血压高,自己天天锻炼身体保养得当活出了生命的宽度和长度;
别人因为娃叛逆期和娃相爱相杀气到怒吼:当初还不如直接把你射墙上!反正我没这个苦恼,继续过云淡风轻的日子;
别人因为娃早恋各种不省心在那原地爆炸,反正我没有这个苦恼,继续云淡风轻;
别人因为养娃开销巨大,被上司 pua,被公司压榨,被逼着加班,拿最少的钱干最重的活。。。不敢辞职,我呢,反正没有养娃,攒得下来钱,有存款会理财,还有副业,干得开心就蛮干着,干不开心没有工作也不会让自己生活质量下降,心态好;
别人因为娃读书择业择偶心梗,我看书旅游听音乐插花茶道打球。。。修身又修心。。。
别人因为娃成家了很久不来看一眼痛骂娃不孝顺,我劝了劝他们,继续自己的云淡风轻。。。
别人因为生病了,娃也不来照顾,骂骂咧咧说你小时候生病了我怎么熬夜怎么散家财怎么寻名医。。。我劝他们看开点,娃也有自己的事业自己的家庭要经营,他们也不容易。。。
这世界上唯一确定的是自己能对自己好一点
看下八九年代和 2000 年后的出生人口情况,就一眼就能看出来,育龄妇女的数量在急剧减少,从 80 年代到 90 年代中期每年新生人口数量都在 2000 万以上,而 2000 年以后,新生人口数量基本都在 1500 万以下,考虑到出生男女性别比,刚好符合每年 300 多万的代际衰减,这其实是农业化往工业化发展的体现!
另外,不单单是育龄妇女数量减少,青壮年男性数量减少的其实更多!
窥一斑而见全豹
两年前产科就已经没那么忙了
这些年办离婚案,我发现有孩子和没孩子的案子,差别非常大。当然,我说的不是案件难度上,而是当事人的心态,对离婚的看法。
刚结婚一两年的,没孩子,说离就离了,委托很爽快;只要生了孩子,各种顾虑,各种羁绊,想离?真没那么容易。而且生育后最难得可贵的就是自由,很多想去做的事情,有了孩子后已经很难去行动。
现在女性生育意愿下降,原因无非生养孩子的成本太高、担心被挤出职场、对身体伤害大。
另外,女性备孕有时是一个对身心都很折磨的过程,试管更痛苦,除了要评估自己是否能承受外,还要考验队友的心理变化,队友能不能在配偶孕期承受她所有的坏脾气,满足她任性的要求,帮她缓解焦虑和压力呢?
所以,现在生育意愿下降,说明有一部分人在想自己为什么要生孩子,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对方?为了父母?如果能想明白,也是对家庭和孩子负责的表现,总比稀里糊涂想要孩子,稀里糊涂把孩子养大靠谱吧。
以前年轻人谈恋爱搞对象大都靠亲戚朋友介绍,或者就是在本单位或者附近单位里找,认识异性的途径是相当匮乏。
现在除了那些传统的方式,还有各种软件,APP,平台,娱乐的场所也是各种各样,甚至想认识不同国家的异性朋友也不是啥难事。
然而,越是这样大家结婚和生育的意愿反而降低了。
也许正是因为认识各种异性变得如此轻松使得大家变得不再那么珍惜这种机会了,反而觉得今天这个不行,明天就换一个人,人不有道是嘛,这个 APP 玩够了,换个软件接着玩。而大家就是这样每天每月每年在这种玩乐中让时光消逝了。所谓的 “玩物丧志” 应该也适用于此吧。
当然,造成这么人不想结婚不想生孩子的原因也很多,并不能一一列举。
今年 35 岁,不知道算不算生育旺盛期妇女?
对比一下国内和国外认识的差不多同龄的女性朋友:
意大利这边,独子少见,两胎三胎常见,四胎五胎有但不多。
国内的朋友,算了一下我认识的。三分之一的是两个孩子,其他都是独子。
我感觉两个环境关于孩子的话题很有趣。意大利这边熟人会问有没有二胎打算或者觉得多要几个孩子蛮正常;国内朋友之间就常感叹养孩子很累,一个孩子都很累。
现在女性不需要依附男人,不再是婚前从父,婚后从夫。不管受教育程度,只要愿意,总能在社会分工中找到自己的一个位置,养活自己。但是国内外对女性来说,保障大不同。人的本能都是自我保护的。
聪明一点的女性发现结婚生子的代价太大,风险过高,自然会降低生育意愿。
如果把法律福利大环境完善一下呢,比如:认可家庭主妇的贡献,在离婚方面保障女性和孩子的利益;家庭主妇也能在孩子爸去世后续领他的养老金;减轻养孩子的负担,比如医疗教育方面;比如不把房子与教育挂钩…….
要想马儿跑,总得喂点草吧!要想女性生二胎三胎四胎…… 总要各方面给予点支持。不然谁会那么傻!
首先,生育旺盛期这种措辞惹人不快,毕竟再怎么当资源来评价,我们依然还是一头头活生生的人。
其次,这种调查不是应该男女平权,也讲讲男同胞年均减少多少吗?就因为男性时间长且可一对多所以在生育方面可以忽视掉就不统计不报告了?奶牛场的种牛还得填张表呢。
反倒是为何下降问题本身无需回答……
这个问题从提问到回到,挺反映知乎水平的。
先说答:很多一行字抖机灵排在高位,基本说明现在知乎的 “娱乐” 属性了。从一个求知学习的网站,变成了娱乐求 “爽” 的网站。
再说问:发布会原文如下
出生人口下降是多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一是育龄妇女特别是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规模下降。“**十三五” 时期 20-34 岁生育旺盛期妇女年均减少 340 万,2021 年相比 2020 年减少了 473 万。这是带动出生人口数量下降的重要因素。
**二是年轻人婚育观念显著变化。**当前,90 后、00 后作为新的婚育主体,绝大部分成长和工作在城镇,受教育年限更长,面临的就业竞争压力更大,婚育推迟现象十分突出。婚姻推迟增加了女性终身不婚的可能性,进一步抑制了生育水平。同时,生育意愿持续走低,育龄妇女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2017 年调查为 1.76 个,2019 年调查为 1.73 个,2021 年调查降到 1.64 个。
**三是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偏高加重了生育顾虑。**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住房、教育、就业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的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居高不下,加大了年轻人生育顾虑。相关配套支持政策不太衔接,托育等公共服务不太健全,让许多年轻人在生育问题上犹豫不决、望而却步。
此外,新冠肺炎疫情也对部分群众婚育安排产生一定影响。
这个 “三是” 和“此外”直接被省略了。
真要说该如何看待,看完这个发布会的原文,比看 100 个知乎帖子都强。
http://www.nhc.gov.cn/xcs/s3574/202201/2f6644a01e3948219ed923ec524a4730.shtml
这不只是我们遇到的问题,所有发达国家都遇到同样问题,育龄妇女们越来越不愿意生了。
经济学家构建了不少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获得比较多共识的理论是:
经济发展会带来两个效应,收入增加和通货膨胀,在人们的生育决策中,通胀带来的负面影响,远大于收入增加带来的正面影响,结果就是经济越发展,人们生育率越低。
第一个阶段,文明未开化时,人口死亡率高,只有高出生率群体才能生存下来,这些群体就形成了,跟高生育率相一致的制度和习俗;
第二个阶段,文明进一步发展,卫生和营养水平提高,导致人口死亡率逐渐下降,但这时,一方面,传统高生育率制度和习俗仍然存在,另一方面,孩子也依旧可以带来家庭生产力的提高,人们依旧保持高生育率,人口增长率快速提高,达到创纪录的高度。
第三个阶段,随着文明进入现代化,此多养孩子带来的利益和满足减少了,而抚养孩子的费用反而增加了,最终结果,生育率的不断下降和低死亡率的出现。
受教育程度对生育的影响是负面的。无论是女性还是男性,随着教育水平提高,夫妻生育率都呈直线下降。
学历越高的男女,越不把结婚生子视为必然,甚至还视为负担,。
他们把追求个人体验和价值,摆在更重要的位置,而现代社会的各种诱惑,也取代了养育孩子乐趣,自然没精力养儿育女了。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人们的物质需求被满足后,人们的追求,就会从物质需求转向精神需求。
这些精神需求,指个人价值实现、追求理想、自主性、自我尊重。
随着人们追求上的改变,对个性化的尊重,对社会多样性的包容,取代了过往的强调传统,强调集体性的观念,导致均初育年龄不断提高、不婚主义盛行、女权意识觉醒、高离婚率等现象。
这些都进一步推动,社会生育率逐步走低。
这题目提出来的意义在哪?为何不换成 “如何降低生育成本?”
想想看,是啥家庭才会考虑生育呢?
父母健康,有钱,男女双方工作稳定,有房,收入殷实,无后顾之忧
全中国能达到这样标准的人,有多少个?
调查意愿度有意义吗?
真实原因是不想吗?而是没有能力啊。
其一:咪蒙的锅
其二:资本主义的锅
这两件其实是一件,拜金主义事实上就是资本主义下产生的价值观。女性天生的弱势在资本主义体系下,只能最大程度开发性别优势。物化女性的不是男性,而是资本市场。
女人要做女强人,要自己能养活自己,和女人要顾家要持内,本质上是一件事:将女人和人撕裂开成为单独的主体。人的辛苦与女人的辛苦成为不同的事。进一步,从而洗脑让女人去压榨男人。这一步步的引导都是资本主义精心构建的陷阱:把劳资矛盾转移成男女对立。
但在资本主义社会,这是没有办法的事。资本家必须赚钱:我可以做慈善,但必须是等我赚了钱以后。这部分社会成本资本家天然是拒绝的。所以,女性在劳动市场是什么鬼样子有目共睹:政治正确都救不回来。
社会主义天然优势是企业不惧怕社会成本,厂建托儿所,厂建医院学校都办下来了,还会怕养不了一个孕妇、一个妈妈?企业是社会的,社会责任自然而然企业承担,这是制度优势。
后面就看看如何利用我们本身的制度优势扭转这个局面了。生育观念是个长期的过程,是一种社会集体价值观,所以这个局面是不可能短时间扭转的。但千万别把提升女性权益转移成压榨男性,毕竟生孩子只有女人也不行。
瞧这问题问的,还能为啥,因为穷啊!!
放眼身边我的朋友们,也可以说我们这一群妇女们,但凡家里有二胎的,绝对是有钱的,家里还有四位老人能给照顾孩子的!!有钱又有闲,养孩子就太容易了!!老人不养,请俩保姆,家里乱七八糟的家务都能解决,你只需要下班回家和孩子享受亲子时光就行,钱,是万能的!
但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养一个娃就累个半死了!!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钱,白天得上班挣钱,晚上下班回家一刻不停,收拾家务照顾孩子,一样不落,一切搞定一看时间,十二点了,一觉醒来你就想到,又得面对这样的生活,更别说俩孩子,那就完全失去自我了!!我觉得,应该没有女人想过这样的生活,索性不如不生孩子,高质量的过好自己的人生~
**重点还有我们那不成器的老公,现在中国男人的带娃意识已经起来了,但远远不够啊!!**大部分男人都以在家带娃为耻,他们认为带孩子就是女人的事情,男人的任务就是挣钱,问题是,他们也没挣回家多少钱啊…. 每个人压力都很大,不仅仅是男性!
现在很多男人在家带娃还得夸夸,我不是很能理解,这不是应该的吗?孩子又不是女人一个人的,俩人共同带娃,共同挣钱减轻彼此的负担,这次才是最好的道路!!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你会发现,很多家庭都陷入了丧偶式带娃,爸爸在家就是个摆设,这就算了,他还是家务的垃圾制造机,这完全是给自己添堵啊!!再生个娃,日子就没法过了…
最重要的是,现在女性的自我意识已经崛起,面对事业和婚姻的选择,很多女性还是非常清醒的选择了先挣钱这条道路,毕竟自己有钱才是王道啊!!
剥削与压迫 房贷赚的是断子绝孙的钱
以我周围的情况看,夫妻双方有一个有生二胎的欲望的,基本都要了二胎。如果夫妻两个都不想要二胎的,无论生活质量怎么样,都不会要二胎,有一些一胎都不要。
天天给我整一些明明字都认识,连起来也认识,但是就是看着贼别扭的词,什么暖大龄男青年计划,出轨不能判定感情破裂,现在又来个生育旺盛期妇女? 有多旺盛? 旺盛到明知道生孩子又疼又伤身体,搞不好命都没了,或者工作没了都还要上赶着生孩子的地步?
排在这个问题上面的问题就是答案。
新闻结合看,佳能赔偿金十年 30 万
国内工厂保证不了待遇
生育当然有压力
女人都去哪儿了
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
生儿养女,一辈子
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
女人都去哪儿了
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
柴米油盐
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
因为没人带孩子啊,以前我外公外婆双职工,两边工厂都有托儿所,反正产假休息完,带上孩子直接去工厂托儿所,晚上下班带回来就好了,当时孩子生病一半医保,加上托儿所吃饭特别便宜,孩子根本没啥成本。。
现在据我所知上海没有托儿所,要 2 岁半以后送幼儿园,那 1-2 岁谁带?后续抚养成本也非常高,生完一个,大多数没精力生第二个了。
钱
我国的生育率看来已经具备了发达国家的特征,但是我国还没有具备发达国家的福利。
要是福利也能向发达国家看齐,那么生育率应该还能挽回不少。
看到 “生育旺盛期” 这个词,我有点愤怒。上一次听到类似的词语是我妈妈说“这鸡今年都不下蛋”,我妈妈是为了吃鸡蛋,那国家呢?是为了吃孩子,还是为了吃女人?再上一次,是我看一个文章里把女性比作“母猪”,好吃懒做,没有贡献,猪生的意义就是配种下猪,好笑又生气。
而且 “生育旺盛期” 也很有意思,“最佳生育期”是在女性的 26 岁,26 岁诶,无论去做什么都是最佳年纪吧,女人一生的意义又不是生孩子,为什么要把最佳年纪花费在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上?
最重要的是,女性不想生孩子、不愿意结婚的理由,他们装死不愿意解决,只是一味地逼迫女性回归家庭,恨不得所有的女性都像他们推出的央 8 上星热剧——被拐卖的妇女爱上了买自己的 qj 犯并致富了他们那个贫穷落后的小农村。最近又增加了堕胎难度,看有的地方评论说,已经有小医院已经一刀切不给堕胎了……
OK,随他们怎么呼吁吧,他们一次次在腐烂的皮肤上画上优雅的妆容,对下面流脓溃烂的伤口视而不见。
这种现象有什么好看待的?
说明我国除了生活水平和工作待遇方面以外,其他均以进入发达国家队列。
对幸福感的追寻,让人们降低了对孩子的需求。
郭全志聊写作:专注于写作力训练。
点赞收藏加关注,让你写作不迷路。
这个问题和陕西家暴的问题放在一起真是典中典了。
再加上周杰伦三胎,真是妙不可言啊。
普通人真的能活着就不错了,自己吃喝玩乐不好嘛,结婚了还要冒着被家暴的风险。
生孩子这种福气还是留给 8 位数身家以上的人们吧。
话说,自古以来都是这个道理,权贵多生,老百姓少生,大家各自有各自的分工。
中山靖王生一百多个儿子,司马懿他爹司马防生八个儿子。
和古人相比,周杰伦王思聪这些富人生育意愿才是太低了,还是请国家卫健委多管管他们吧。
越来越多的人明白了,
(仅仅从个人角度出发,我第一次怀孕时,胖了 50 斤,吐称鬼,这还不辛苦?
但是摸着肚子,知道里面有一个新生命,我可以把 ta 带到这个世界上,让 ta 感受一次人生,我便觉得异常美好)
而
(摊手…… 反正你会面临各种失控。
即便你有一身武艺,对方也真心想跟你一起施展拳脚,但失控才是常态。
或者换个角度,这才是人生本来的样子吧)
感谢互联网,
(这就劝退了一波人)
(哈哈哈哈,反正我是真心不想再生)
生育,需要考察的东西,真的太多。
啥生涯规划,你做得再好,
生不好,嫁不对人,
能真的把所有规划全部还原成零!!!
因为这是两个人的事,
怎么看待?
(仅从个人经历看,大众社会的排斥性认知发生转变,无论从最初的整容,到不婚但可以选择冻卵,再到比如接受普通人做心理咨询,婚姻只是生活方式,大家自由选择。我的感受是,虽然要面对他人的眼光,但是自由度真的有变高,生育权和不生育权,原本就是自主支配的)
(我只能又主观了,在我日常接触的案例中,多数是女人不想生,男人说,生吧生吧。不必承担生育风险的一方,往往最积极主动,哈哈哈。但生了之后,多数男人又懒得养,可能我狭隘了,他们管,只是管得不符合女人的期待而已,要不哪里出现这种经典词汇——诈尸式育儿,丧偶式育儿)
于是乎,干脆别丧偶式育儿了,
不得不说,经济学理论改变头脑,
拜拜,恋爱脑!
拥抱人生,可以生育,
同时另一半,
就这样~
该入关不入关,导致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衡
一个 40 年无战事的地区,男性人口占比高,本来就是很正常的现象
这些多出来的男性人口,只是增加了该地区的内卷程度,但并没有给该地区增加任何的实质的生存空间和生存资源,所以男性人口的真正价值根本就没有提现出来
男人不能生孩子,大多数男人做题不如同年龄的女性,男性考公也没女性行,男人坐办公室说实话这年头也创造不出什么有效用的价值,都是一些磨屁股工作伪需求。
所以要不就继续无效内卷,看着南拳女拳在这个只有 100 万平方公里平地的国家互殴,花大把的钱在鸟不拉屎的悬崖上修村落,整天想着怎么在人均 1 万美元 GDP 的国家搞分配,搞 common prosperity,要不就发挥男性人口的真正功用。
那个张艺谋生了多少个?你参照对方的薪资福利给国民你看谁不生,连一个节日假期都抠抠馊馊的,平日累成狗回家还得辅导一个四脚吞金兽,不突发脑溢血已经是身体强健的证明了,还怎么造人?
我国的人口出生率已达到或超过发达国家的生育水平。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育龄妇女不是一年下降的。三十年前借的款快到还钱时限啦。
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这话说的… 男性生育意愿也在下降啊… 搞得繁衍后代只有女性生女性养女性参与一样…
我身边有很多 30 多岁的女同事,别说生小孩了,连婚都不愿意结。她们有体面的收入、有房、有车,节假日就出去旅游,平时工作出差个把月也不在话下,不用担心家里有小孩要照顾。感觉她们活得自由自在,也不用操心婆媳矛盾。
反观我们这些有小孩的女性,每天工作间隙谈论的就是小孩的吃喝拉撒,还有与婆婆老公的矛盾。
现代社会,找一个真心相爱的人很难,即便找到了真心相爱的人,结婚后就不是两个人的事了,而是背后两个大家庭,生小孩后就更加了,两个完全不同的原生家庭会因为小孩被迫融合在一起,各种矛盾开始产生。
即便你是名牌大学研究生毕业,即便你是世界 500 强公司诧叱风云的职场干将,你也会被家庭鸡毛蒜皮的事情所打败。
更何况这社会上,有很多夫妻并不是爱到骨子里才结合为夫妻的,很多就是到了要结婚生子的年龄了,就结婚生子了,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矛盾就出来了。像这两天网上的热搜新闻:某公司管理人员暴打老婆,完全不顾孩子就在旁边。类似的新闻平时也挺多,估计也让很多现代女性惧怕婚姻,冒着生命危险生下的小孩,却无法保证让他 / 她幸福成长。
现代社会各种压力都挺大的,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也挺多,让自己活得幸福快乐一点就已经比较难了,如果还要生一个小孩,并保证他 / 她也幸福快乐,更是难上加难。我想这应该就是很多现代女性不想生小孩的原因吧。
我父母那一代生孩子的成本是国家承担的,国有企业,一年带薪产假,托儿所,福利分房等等等等。
现在的生育成本都是个人承担的。
国家都承担不起的,个人就能承担得起?
以前还有个家族老本吃一吃,现在买房都把老本掏空了,不生孩子这很奇怪吗?
这个啊,就该产假工资托儿国家全包才行。
毕竟国家需要人口,个人可未必需要。
因为女人求生欲高。
我记得一般形容这类女性有个适龄这个词吧,为什么要说生育旺盛期妇女?你都把女人当子宫看了,女人可不得用子宫投票?
建议把题目改成育龄家庭生育成本为何降不下来。
以前传统的农业社会,男性因为体能优势,所以在农耕时候可以创造更大的产出。这就造成女性相对处于从属地位。
我们看古代很多都是一个男性娶很多的女性。而女性的目的在古代就是用来传宗接代的。古时候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汉代《大戴礼记》记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这里的无子去,就是如果一个女性不能为家族生育,是可以被休掉的。可能当时女性的地位。
我们看清宫剧的时候,很多地位低下的妃嫔,如果生了龙种,那么就可以实现职位的升迁。我们看《甄嬛传》里,安陵容为了能够得到宠幸,哪怕知道怀了孩子也保不住,但是为了完成地位的转变,吃着保胎安胎的药也要让孩子在肚子里面待的时间长一些。
甄嬛也利用孩子,知道孩子保不住,制造意外现场,让皇上以为是皇后害死了孩子,而被打入冷宫。
所以,古代女性只是单纯的生育工具。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科技的发展下,人们把重体力工作很多都交给了机器完成,更多的依靠脑力劳动。这个时候男性的体能优势地位就被打破了。很多工作,反而女性比男性能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社会的发展下,女性开始更多的进入职场,而不再是一个生育工具存在了。每个人都有追求自我实现的梦想。男性想要在职场取得成功,女性当然也想要。
而这个时候,生孩子显然阻碍了女性的持续进步。很多女性因为生孩子,职业生涯会遇到重大挫折。之前京东的女副总裁杜爽,原本职场生涯好好的,结果就是因为意外怀孕。被东哥说了这么一番话。本来得到高薪职位就不容易,凭什么为了生孩子就要做出这么大的牺牲。
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就是女性平权,现在因为生孩子导致女性权利受损,所以就不要生孩子的好。多一个孩子多遭一份累。
现在我们面临了人口问题,要多生孩子没错。只是,不能以让女性的权利滑坡作为代价。什么叫生育旺盛期妇女? 合着,又要被变回生育工具了呗。
我们将现在科技进步了,为什么不在科技上多动动脑子。
比如,通过体外受精,在培养液里发育,就像很多科幻电影那样。不过这稍微涉及伦理问题。要看法律后续的进展。
我国 2003 年出台的《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第六条第一点规定:“利用体外受精、体细胞核移植、单性复制技术或遗传修饰获得的囊胚,其体外培养期限自受精或核移植开始不得超过 14 天。”
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我不生有的是人生
多好,说明大家都能理性对待感情问题了。
统筹全局着眼于未来,总是我们从政者该有地认识和责任。毫无疑问,当代的年轻人在生育问题上,目前是踏上了一个非常艰难且危险的道路,
没有人可以预见前路如何,我国的发展及年轻一代人自身又将为之付出如何的代价,往后的数年里,我们的耐心和意志都将经受考验,很多恐惧和批判将使得人们警惕威胁,但最大的威胁,是即使我国花大功夫解决了生育问题的拦路虎,教育,医疗,住房都不那么难的时候,年轻人依然在婚育上毫无作为,无动于衷
找翟振武吹啊,这个砖家不是能让中国人一年生 4900 万么。
一个字,难。
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出生人口进一步下降或不可避免。
这需要出台一系列政策,来提高育龄夫妇的生育意愿,创造生育友好社会。
就像前段时间,各地纷纷增加生育假,想要通过政策的实施来增加生育率,但摆在生育率面前的,是女性就业的难题,这个很难解决。
简单举个例子,目前全国各省产假各有不同, 最多的是西藏:1 年;其次是河北、海南:98 天 + 3 个月,甘肃、黑龙江:180 天,广东:178 天。
产假最少的 5 省是:天津、江苏、浙江、湖北、新疆,有 128 天;上海刚刚摆脱全国最少省。
但是产假的增加能带来生育的提升吗?可以,但作用不大。
对于年轻女孩来说,增加 30 天产假和多一个孩子面临的各种费用,以及来自公司的各种压力相比,依然不具备足够的诱惑。原本女性就业就难,我能够理解公司的难处,但不可否认的是,生或是不生,正逐渐成为一道送命题。
我们需要看清的现实,年轻人不想生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压力和自我空间的需求,就像有网友说 “更难找工作了”。
哪怕多出西藏来说,就算让你休,可这些生育假能都休完吗,敢休完吗?
这是必须下定决心解决的问题,只治理校外培训机构是没有用的,必须对用人制度、教育体系进行根本性改革。
如果只摇旗呐喊,不击鼓鸣军,那这个问题永远也解决不了。
这个问题在热搜来蹭下热闹。
今年的净新增人口数据只有三四十万,极其危险,男女对立都是次要的,关键是我国城市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一个普通年轻人,除了编制,在家乡找不到能养家糊口的像样工作,电商也在吸地方的血。年轻人只能成为大城市的韭菜,可他们是永远买不起大城市房子的。
就这样她们在大城市徒耗青春,即使是昙花一现,也比在家乡什么都没有要好。
青年女性只能去大城市献血,这种竭泽而渔的发展模式,是不可能有生育机会。难道你告诉我一个租房住的城市女白领,能偷偷把孩子生了,然后惊艳所有人?
所以说生育意愿极低这事和男女对立没一点关系,只和家乡有没有工作机会、工作地点能不能买房有关系,说再多的延长产假等寄吧,都是扯淡。
疫苗半年加强一次
打完疫苗半年以后才好开始备孕
一个完美的闭环产生了!
我开玩笑问过我老公,想不想要个老三?
老公如临大敌:你敢?再要我骨头渣滓都不剩了!
不光女性生育欲望降低,男性也是。
我们生活标准最高的阶段,是只有大宝一个娃的时候,有钱有闲。毕竟,两个人供一个娃,绰绰有余。
然而我们的目标是俩,于是有了二宝。
生活水平急剧下降。
我成为了心心念念的家庭主妇,终于可以全身心自由陪娃,生活压力全部转嫁到老公身上。
这下变成一个人供俩娃 + 一个大人了。
大宝的教育二宝的奶粉尿不湿俩娃的衣食住行全家的保险…… 不算不知道,细算吓一跳。一个娃时啥都不在话下,啥啥都要最好的,现在,我们得精打细算。
好在,二宝即将上幼儿园,我也实现了陪娃三年的愿望,准备出去工作。
以前单位都问女性要不要二胎,现在变成要不要三胎了。这让女性找工作雪上加霜。
我找不到工作老公也会受影响,他就得承担更大的压力。
我周围好多女性试探性问另一半要不要二胎,自家老公都拼死不从。
经济压力真的会使人绝育。
生育旺盛期这个词已经引起不适了
能育种的母猪少了,而且母猪普遍不愿产仔,只能说养猪场的管理水平太差
为何下降?我们自已性别鉴定后堕掉了啊,不嫌女童少,生育时嫌育龄女性少?
现在拐卖的黑手已经伸向国外了,周围小国家能有多少人供贩卖?
如果生孩子能够产生像中彩票一样的效益,我相信所有的女性都是愿意生的;为什么男性宁愿研发人造子宫和体外生殖的技术,也不愿意让自己来生?谁愚蠢,啊?
就如同如果不是有工资可以领,为了生存和养家糊口的需要,谁愿意去上班的,还要九九六零零七的,我每一天在家躺平不香的嘛?
毕竟我真有一头牛的嘛。
这问题还能够问出来,要么是蠢,要么是坏,或者二者兼有。
我家除了我之外都想要我生二胎。
听多了有时也有生二胎的念头,但想想自己这模样,还是算了吧!
不想让他来世上再经历一次我这样的生活与轮回了。
什么一个小孩太孤独,找个说个话的人都没有。我是有个哥,有个姐但是我能找他们说什么呢?
孩子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什么的论点还是算了吧,因为她的无限可能的基点在于我。
现在挣钱养老育儿,等到孩子她到了步入社会的年龄后我自己就看余粮决定是否还要没日没夜的工作挣钱。我这边不给她生活压力,只是做一个简简单单的引路人,我能给她提供的也许只有作为一个正常人应该拥有什么样的三观了。物质这块帮助不了什么,自己就这 B 能力。
说的很丧,生活是越来越好,但对未来很悲观。
这不是作的吗,你们自己看不起没钱没车没房的人,现在又隔着说生育旺盛期,笑死
计划生育,让 90 后比 80 后少了近 40%。现在以 80 后生育主体过渡到 90 后为生育主体了。适合生育的自然减少。
至于晚婚晚育,读书毕业就 22,23 了,工作稳定下来 26。没家底的解决房子问题要 30 左右了。这个时候才安心下来考虑结婚生娃。
到了 35 岁又要担心失业问题,普通老百姓哪敢随便生呀!
说明国家支持妇女解放,我国女性权益创历史新高
女人不是不生,是看这男人配不配让她生
如果是不满意的男人,女人生一个孩子可能是意外或者社会责任感,但绝对不想也不会生二个了生的痛苦是短暂的,而养育孩子是一生的苦和累!为什么女性的生育意愿越来越低了呢?因为男人没有给她足够的安全感啊。现在很多人都说这个生育率降低啊,是因为养育一个孩子成本太高了啊。
其实除此之外呢?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啊,就是现在这么高的离婚率啊,让很多女人不敢轻易的生孩子啦,除非他确定以及肯定他的男人很爱她,而且呢,人品很好,有责任有担当啊,不会因为生完孩子之后啊,就嫌弃她胖啊,也不会因为这个激素降低啊,就变得暴躁抑郁而不耐烦,反而更加理解她,心疼她啊,主动承担起这个家庭责任啊,再孝顺自己父母的同时呢,也不忘关心岳父岳母,如果男人能做到这样,那这个女人肯定会义无反顾的为这个男人开枝散叶啊。
不是女人不愿意生孩子,而是他觉得你的种种所作所为啊,但他没有为你生孩子的想法啊,如果你深情又专一啊喂。老婆呢,可以远离所有的诱惑啊,对自己的老婆呢,常怀感激之心啊,让他在朋友面前提起你的时候,内心都是满满的自豪感,这才是女生想要的安全感
怀孕生子,自己是需要面对什么,我们心里都有谱,但是很多男人不仅不清楚,还以为是你不相信他能当好一个爸爸,所以才不愿意生孩子的。今天我来说一说啊,一个女人成为一个妈妈之前,他需要经历的那些事情。孕期呢,她身体所有的部分都会变大。但是生完孩子过后,她的胸部会下垂,小肚子上会有难看的妊娠纹,女人都爱美嘛,也是女人内心深处我们最骄傲和自信的源泉。但是孕期、产后对绝大多数女人来讲就是在变丑,她的自信、骄傲、美丽在这个过程当中被一点点磨灭。
生孩子的时候你真的就像一块肉,没什么隐私,没什么尊严。为什么说每个妈妈和孩子都是过命的交情呐?真的是用命用血,用疼痛坏的孩子。对于这么痛苦的经历,女人们其实心里都是有谱的,所以女人们才会希望老公能对自己疼爱一些,呵护一些,毕竟如此剧烈的心理和身体折磨,真的是害怕。
对女人当然会生,但是他愿不愿意生是一个问题,他愿不愿意和女生是另外一个问题,你只看到简单,你看不到勇敢,你只看到表面的完整,你看不到背后的爱。对那个愿意和你生孩子的女人好一些,我不说爱不爱,生而为人,这是你最起码应该选择的善良吧。
说明女性地位高
要生育率就降低女性受教育程度。
把部分高高在上女性拉下来,拒绝彩礼淘汰底层男性。
生孩子有啥好处?要是有人给我一堆钱,我倒可以考虑考虑。
现在人们已经从传统的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的思想里走出来了。
总觉得活的累活的累,现在人们都想活的轻松点。
虽然这种思想对社会发展不好,属于个人享乐主义,但是从个人角度来说,这就是一种思想解放。从个人角度,追求享乐主义,就一定是错的么?
90 和 00 年左右的孩子,好多是留守儿童。
90 他们已经进入了生育的高峰期,00 后也即将进入生育年龄阶段。
可是社会没有什么变化。
好多人宁可不生,也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再做留守儿童,夫妻也不想两地分居。
如果要我说,提高生育率,第一条,就是取消各地的户口限制,当然首要的就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
按居住地登记户口。
说明什么?说明了女拳口中的生孩子是谎言啊,其实是诈骗。
还生育旺盛呢,社畜们有时间有精力造娃?有金钱与时间养娃?女性到了 35 + 比男性就业难多了,当然男性也难,生了娃,谁养育,国家集体抚养么。
有人整天算计女人的子宫,女人再去算计自己的老公,完美。
为促进人民妇女群众生育意愿,提高妇女工作待遇与薪酬,
妇女每月享有半月灵活调整生育假期,且薪酬必须按正常发放,
坚决保障怀孕期间待遇与岗位,孕后在征得妇女同意后方可进行调岗,
如有需要妇女加班,每月加班工时不得超出 48 小时,
妇女万岁,
生育万岁,
人民万岁,
中国万岁。
这妇女生育意愿数据看着是提高了,但为什么妇女就业率如此之低,你有什么头绪吗?
以上
换个角度想想呢?
生育旺盛期妇女年均减少 340 万,因为本来就不是每个都想生、敢生、能生,那说明每年因此少出生的人口≤340 万啊。
应该感谢拜登、马云、王思聪、高晓松等,让年轻人不敢生。
大炮开兮轰他娘!看不懂的,管你友军敌军,统统意大利炮伺候。
结合评论区观点补充一下:
16. 严禁自慰,贩卖飞机杯和假鸡巴以贩毒论处。
17. 医院提供结扎手术服务者三年徒刑起步。
18. 移民以叛国论处。
19. 未婚就业群体需缴纳婚育基金,按个人和企业 5:1 缴纳。未育就业群体需缴纳生育基金,按个人和企业 5:1 缴纳。
1. 严禁未婚同居,大力批判未婚性生活。
2. 避孕套和避孕药纳入专许经营,实名购买。
3. 提高女性就业门槛,但任何单位不得歧视已育女性。
4. 封禁所有情感类自媒体。
5. 微博、豆瓣、B 站、抖音等平台无限期彻底整改。
6. 取缔一切幼儿、小学培训机构,包括早教班、外语班、兴趣班、素质班。
7. 提高个税起征点,提高高收入群体税率,逃税入刑。
8. 二胎提供公租房,最长可免费租 10 年。三胎政府提供不低于 120 平米商品房。
9. 延长幼儿园、小学在校时长,严禁学校给学生布置任何形式的家庭作业和任务。
10. 设立公立婴幼儿托管机构,二胎及以上完全免费,最多可托管三年。
11. 二胎家庭去所有 5A 景点门票半价,二胎以上家庭免费。
12. 降低大学录取率至当前四分之一,二胎高考加 30 分,三胎高考加 100 分。
13. 除证明有缺陷者,堕胎入刑。
14. 倡导多子多福观念。
1111115. 我困了,开始说胡话了,睡!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结婚不愿意生孩子, 因为他们害怕承担责任,害怕自己承担不了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如果你问身边单身的人你为什么不结婚?
答案大概是这样:
如果你再问刚结婚的年轻人,你为什么不生孩子?
他们会说
以上的回答有没有跟你一样的。
为什么女孩子被告知 “只有结婚生子你才能算人生圆满,干得再好不如嫁得好”,同时男孩子被告知 “你必须先有好的生活才有条件结婚 “?
结婚的首要条件不应该是两个人相爱吗?
接下来才是三观,性格,经济条件等。结婚也不是女孩的万能药,能解决你的一切问题,因为,结婚也仅仅是意味着婚姻生活的开始。
两个人在一起,准备结婚度过一生,是因为他们相爱,并且彼此无可替代,他们足够信任对方,无论富贵贫穷,无论健康疾病,无论人生的顺境逆境,在对方最需要你的时候,不离不弃直到永远。而不是,为了组建家庭,为了生孩子,更不是为了去过旁人眼中的无比正确的人生。
即便你好不容易结了婚,那边一群催生的已经排好了队。这个社会最擅长的是制造焦虑,动不动就说同龄人正在抛弃你,你的同龄结婚了,你是单声狗,你的同龄人的大宝都会打酱油了你还是单身狗,你的同龄人升职加薪年入百万,你的同龄女性叱咤职场还生养二胎,反正就是各种你的同龄人比你牛掰比你厉害,然后给你扣上一个大写的失败。
在教育上更是有过之无不及,什么买不起学区房不适合养孩子,阶层固化下如何才能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熊孩子都是熊家长造成的,这个社会正在惩罚玩手机的父母,月薪两万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寒门再难出贵子,贫穷会遗传,一圈看下来人已经吓蒙,养个孩子太恐怖了!
你是男性,如果妻子回家生孩子,你自己一个人要承担照顾全家的衣食住行,生活起居,如果有能力还得请保姆,请不起保姆还得麻烦自己的父母,孩子出生奶粉尿不湿这都是小事,早教课得上,兴趣班不能少,辅导课也得一对一补。你赚钱的速度完全赶不上全家人花钱的速度。
你是女性,不管选择回家生孩子还是继续留在职场,都不会尽如人意,照顾孩子的基本上还是母亲,你专心在家带娃,会被人说,除了带孩子啥也不会,你去上班挣钱,会被人说,生完孩子连管都不管。你是一个母亲,孩子哭了闹了生病了全家人都说是你造成的,都怪你,还说你连个孩子都带不好。
见的多了,听得多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结婚不愿意生孩子,更愿意把钱用在投资自己和改善自己的生活品质上。基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莫名的恐慌,他们宁愿专注的活在当下。与其困在婚姻生活的一地鸡毛不如放手追求自己的诗和远方。
愿望是美好的但也架不住社会的主流价值观,适合的年纪做适合的事,可惜全天下都没有适合结婚的年纪,存在的只有适合结婚的对象。擅长道德审判的人,总乐于对你的生活指指点点,不结婚说你不孝,不生孩子说你不孝,不生二胎说你自私,一个孩子太孤独。你说养孩子成本太高了,他们不管,他们说现在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了,你得生,国家鼓励你生,你说钱呢?他们说,自己想办法!简直就是耍流氓。
坐标一线城市,生了二胎没了自己。每天上学早 6 晚八。哪有时间生三胎,二胎都后悔了。
最幸福的就是带着一个孩出去,关键多数是妈带,爸爸必须挣钱呢。
让我哭一会儿吧,每天晚上还睡不好,起床都是头疼的要命,一天还有很多工作。继续哭一会儿。
竟然还有些地方生女孩会觉得抬不起头。流三次也得拼个男孩。
即使是女人,也觉得不生儿子就对不起婆家。
那怎么会有育龄妇女的增长呢?
有因必有果。
看看今天的王鹏飞视频就知道了
这一现象的产生是经济原因,经济基础决定了什么时候要孩子,要几个孩子。
富 : 生多少孩子都不嫌多,什么时候都能生都想生
穷 : 富了再生
穷富分界线 : 有份稳定工作,当前和可预见的未来没负债 (比如: 未来想买房,车,表…… 带来负债 -> 则返贫 ->影响现在生孩子的决定)
生不起
养不起
活不起
死不起
你们真是不会说话,我来替领导说吧:
生育旺盛期妇女年均减少 340 万 vs 2021 年出生人口下降 140 万。
促进生育措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生育率不是可口可乐原浆,应该也考虑生育妇女平减系数,这样算出来生育率就是上升的。
当年嘲笑日本老龄化的事情仿佛是在昨天
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取得显著成效。
依法治国取得显著成果。
好事呀,美国人才 4 亿,不也照样是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嘛
诸位行走的生育旺盛期子宫们,我们得好好合计一下,如果我们不是生育旺盛期了,日子咋过。
本旺盛期子宫给自己准备了即使不工作也能稳定进账维持温饱的储蓄投资,也尽可能让自己工作压缩在自由职业的范畴。
储备了一个隐私共享财产共享可互相交付后背的丈夫。
储备了一个愿意出钱出力的婆家。
准备只生一个娃。尽可能别让娃影响人生主线。
你们呢。
毕竟,现在的职场和民法典对女性真的不友好。
我们也是怕因为生育被人骂职场废物,怕养娃被人骂不能死在工作岗位上。
我们这些无产打工人,只是希望可以多干点活多挣点钱而已。
横竖民法典表示男人靠不住。
我们也不敢占男人便宜。只能自己打拼了。
感谢你看到这里,我年轻时迷茫时也是有很多比我年长的姐姐在拉着我往前走,所以少走了很多弯路。
而现在,我想把我走过的弯路与逃过的弯路的经验都告诉有缘的你。
你发现了我,可能再熟一点会感慨为什么没有早点发现我。
公众号:杜嘟嘟嘴很毒。
每周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可以直接实操的恋爱相处干货,一个一语中的的犀利吐槽。
快来,置顶星标,就不会错过每周的三篇干干干干货了!
知乎干货已获赞 200 万➕,收藏 80 万➕。我希望在恋爱婚姻家庭上,能够守护好善良的你!比心~
一群人说话没大脑。
先不说这个数据的来源是否经过了推敲,但仅从话术和社会的态度而言。
目的是为了让男性焦虑,社会总是在欺负底层男性,这是不对的。中国底层男性的结婚意愿还是很强的,态度很好,没道理老实人就得被枪指着。
男性背负的责任太大,虽然生理上更自由,心理却从来不自由。一个赚 1 万的女性,可以活的有滋有味。而一个赚 1 万的男性,没有任何人看得起,贫困潦倒。
这个标题女性看了是没任何感觉的,估计还会觉得很雀跃。老娘确实是稀有的小仙女。
这个数据表示的是人口在下滑。
而随着我父母 60 后这一辈人 (平均 5-8 胎) 的陆续去世,人口是无法避免的大幅度下滑的。保守预计会至少下降 10% 以上,那么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最近又有人跟我忽悠房价要上涨,我觉得这种大环境下,并不现实。
我们都将无可避免的面对父母的去世,面对自己成为大人。
我们面临一个很现实的困境,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资产——人在收缩。即使按照最低工资,一个人也能为国家带来 60 万以上的 GDP。
小仙女只是下滑的数据的一部分,理论上同龄男性数据的下滑会更明显。只是大家不说,这很遗憾。
在任何国家,男性都是蓝领的主力,女性要的是白领工作,而白领工作本来就不多,即使不赚钱,它也不多。我们所有人都没意识到,即使是现在这种社会环境,也是不可多得的,人生来就是为了受罪的。
所以女性要求的所谓工作机会平等,其实是不平等。我父母那一辈,很多女性都是做重体力工作,现在呢?我只看到大量的男性在建筑工地里。小仙女们在城市里心怀怨气。
其实女性的就业机会蛮好的,我所呆的互联网行业统一有一个特点,阴盛阳衰。大部分男性老板还是喜欢女性员工的,赏心悦目。你会发现女性集中在了运营,采购,产品,市场,人事,财务,行政几个部门。真的是女性更有优势?为什么偏偏是除了技术和销售?
女性的生理特点和行为习惯,决定了她们容易掌握社会风气,掌握话语权。
可你给每个小仙女发一个亿也不会改变生育下降的局面,她们只会意识不到自己是便宜货,只会更挑剔。因为生育下降的本质是男性地位的下降。
其实,当每个男性都月薪 2 万以后,女性的生育意愿自然而然的就会提升。
只是这个社会比较奇葩,喜欢把压力转移到弱者身上,却又不愿意解决真正的问题。
时代发展,感觉不奇怪!
不想生,也害怕生,没玩够,压力大,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1. 建议加快合成人人格矩阵科技研究,争取早日机械飞升。
2. 不是所有 15-49 岁妇女都有生育能力,比如我。
3. 尽快培养男妈妈。
随手搜了一下,至少生育旺盛期不是最近新造的词。前年我在地铁修建话题下,一篇千赞的内容,因为出现了 “PPP 模式” 被人举报涉黄,然后至今没有恢复。现在怒骂旺盛这个词不好的,让我恍如昨日。
以上为吐槽,以下为回答
其实我个人觉得 “如何看待「十三五生育旺盛期妇女年均减少 340 万」这一现象” 和“育龄妇女生育意愿为何下降?”这两者不构成逻辑关系。但你要说一点关系也没也不对,所以强达一波吧。
1. 独生子女思想余威仍在
十三五时期就是 2016~2020,在【20,34】为女性生育旺盛期为限,那么这批人的出生时间在【1982~2000】。看看,都特喵是上世纪的老棒槌了,嗯包括我自己也是。2000 年吧,那会还是电视黄金时期的尾巴,网络开始显现威力但受限于成本和速度并不是主流,这批孩子的三观构成大多是 父母为主因,其他为辅助。反正我打小就会背 “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独生子女最光荣”、“少生少育、优生优育” 等等。**咱不讨论上面的话对不对,没意义都是过去式了,**但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我烙印下了 “生一个挺好” 的思想钢印。
这个钢印的效果可是很强的,别人问我打不打算要老二,我的心路历程都是:?为什么要老二,一个不是挺好的吗 → 可是上一句不构成回答啊,找个理由搪塞一下吧 → 啊,我不打算要,毕竟我现在 balabalabala
2. 现实困境客观存在
教育:我媳妇本科复读了一年考研,硕士毕业已经 27 了。应届生身份肯定重要,找上了工作进入正轨、筹备完婚礼,度完蜜月,好嘛,她已经 30 了。
房子:中国人对房子是有执念的,我个人是真的没觉得租房有什么差的,房东爱涨价就让他涨呗,还能比房价用于理财更高?可是我知道很多很多人和我想的是完全不一样的,甚至我能在随时能买的情况下坚持到现在 30 多还这么想的已经属于异类了,当然最后还是被我媳妇破功了。为什么这里要提房子,因为生育的最直观变化就是,2 人世界变成 4 人世界,夫妻变成夫妻加至少一个老人和一个孩子。而夫妻可以蜗居一居,老人来了孩子大了就得三居打底,孩子两个就得考虑小换大了。咱不说北京房价,随便一个 8000 / 平的,每多一个,舒适感不变的话空间需要增加 30 平。24~48 万出去了,专家不是说 “一万月薪属于高收入” 么,嗯不吃不喝 2~4 年,图啥啊。
预期寿命:这个属于优渥医疗条件的必然产物。盛唐的预期寿命只有 40 多,往前还有 30 不到的,而现在可是已经保 7 望 8 争 9 了。那么以此对人生进行规划的结果必然也不同。可是计划可以涂涂改改,而适合生育的生理时间却不由我们轻易改变。
工作:咱们现在提倡男女平等,都说妇女能顶半边天,都看不起古代男尊工作挣钱女卑相夫教子(体会意思就行,我知道古代穷人家的女性也需要操持家务补贴家用)。但是实际上换个角度想,古代男性赚的钱,可以在物质上满足一家用度,而现在男性赚的钱,满足物质已经捉襟见肘了却还需要满足新出的精神需求。所以吧,全职太太们的烦恼,其实在我眼中已经是我个人不可触及的家庭条件了,因为我一年收入不够我们一家三口花的,所以我媳妇也只能老老实实上班打卡去了。而工作后,就有太多的牵绊让你不愿、不敢或压根没计划去生孩子了。
3. 这条新闻到底想说什么
“balabalabala. 生育意愿持续走低”、“balabalabala. 生育意愿已成功控制在较低值上”、“balabalabala. 生育意愿低已成为社会问题”。上面三个说的是一个事情,都是对数据的直观解释,但是有基本阅读能力的人都能读懂这三条的话风是完全不同的。官字两张口,要知道他想说什么,或者他想谁听到这个话。
鼓励有钱有闲的人生?不好意思,真有钱的,早就把罚款交了该怎么生怎么生了;
鼓励赤贫需要赌孩子天赋异禀的家庭的人去生?不好意思,这些人该生也早生了,反正都穷的没什么可被罚的了,你还能把孩子塞回去?
所以啊,这话是给剩下的中间那几亿人听的。更准确的是需要这些人传给自己的后代,烙印一个新的思想钢印:国家希望我们多生几个,多生几个比独生子女要幸福的多。
宣传口的事情,无外如是,再加上我们的一党执政不存在政策三五年一推翻的破事,这种布局未来的事情,其实就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车轮。可以预见的是,不远的未来,这车辙印上,会出现很多类似 “二孩家庭比独生子女家庭的优势体现在哪”、“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如何解决”、“如何解读多孩家庭对父母幸福度的提升” 等等话题,这些,都叫:推波助澜
国家卫健委近日发文:【生育旺盛期妇女年均减少 340 万】育龄妇女平均打算生育 1.64 个子女 #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副司长杨金瑞 20 日表示,“十三五” 时期 20-34 岁生育旺盛期妇女年均减少 340 万。那么,究竟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的?不孕不育的临床表现和影响因素是什么呢?又有哪些危害以及并发症呢?
是原因造成生育旺盛期妇女年均减少的现象?
首先,出生人口数量下降是重要因素。其次,当前的婚育主题是 90 后、00 后,她们绝大部分成长和工作于城镇,教育年限长,就业压力大,婚育推迟现象十分突出。婚姻推迟增加了女性终身不婚的可能性,进一步抑制了生育水平。同时,生育意愿持续走低,育龄妇女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2017 年调查为 1.76 个,2019 年调查为 1.73 个,2021 年调查降到 1.64 个。
不孕不育的临床表现:
**1. 月经异常:**女性不孕不育,最初的体现,就在我们的月经情况上。如果你发现你的月经出现异常,月经的周期改变,或者提早,或者延迟。
**2. 乳房变化:**女性不孕不育,第二方面体现,就在于乳房。其表现在于,非哺乳期乳房会出现一些乳汁溢出,乳房出现肿痛尤其在月经期间。
**3. 阴道分泌异常:**阴道分泌白带异常,也是表示我们的身体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白带过多、有异味、色泽异常、白带中有血丝,阴道还会出现骚痒、疼痛。
**4. 小腹疼痛、坠胀:**小腹无缘无故的经常有疼痛感,其腰部,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坠胀。这些小问题,很有可能是我们的身体内部,出现炎症所致。
**5. 体重的微妙变化:**体重的微妙变化,很有可能是因为女性体内的雌性激素变少,而反之雄性激素迅速增多所导致,所以过快增长的体重一定要十分慎重对待。
不孕不育的常见发病因素如下:
**1. 输卵管原因:**常见的是因输卵管炎症引起的输卵管堵塞、粘连、梗阻等,输卵管过长或狭窄等因素也影响精子、卵子或受精卵的运行。
**2. 内分泌及排卵因素:**常见导致不排卵的原因,如多囊卵巢、卵巢早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等的障碍。
**3. 子宮因素:**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异常、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子宫疾病等。
**4. 阴道因素:**处女膜闭锁,阴道闭锁或缺如,阴道中隔、阴道肿瘤等都可以引起改性交障碍而导致不孕。
**5. 宫颈因素:**凡子宫颈狭窄、炎症、肿瘤、外伤、粘连等均可影响精子通过;宫颈若有糜烂,其分泌物也有杀伤精子的作用。
**6. 卵巢原因:**卵巢内滤泡发育不良,不能排卵形成黄体,卵巢早衰、多囊卵巢、卵巢肿瘤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均严重影响卵泡发育及卵子排出或受精卵着床。
**7. 先天性原因:**先天性因素造成不孕者为数极少。这类因素主要是严重的先天性生殖器官发育不全、性染色体异常等。
**8. 免疫原因:**免疫因素可以造成不孕是近些年才提出来的,因为患者的血液或体液中存在抗精子抗体,这种抗体是精子的敌对物质。
9. 流产次数过多:人工流产是在患者的体内雌孕激素均处于较高的水平时进行,对患者的子宫内膜进行创伤性的剥离,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损伤子宫内膜,导致子宫内膜分泌不良,最终影响受孕。
**10. 错过最佳生育时间:**从女性的生理规律来说,最佳生育能力的年龄在 24-29 岁,30 岁以后缓慢下降,35 岁以后迅速下降,卵子的质量也逐渐变差。
不孕不育危害以及并发症:
1、不能怀孕本身的困扰。
2、家庭、社会等压力造成的心理障碍。
3、各种并发症:代谢性疾病,如子宫内膜癌、乳腺癌、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若无代谢性基因问题,则无需长期服药。
如果你或者你的家人出现以上所述病症,请尽快找泊头市中医院专家李宁主治医师问诊治疗!
点击: 这里直接下载 “移动健康专家”APP,即可寻医问诊,最权威的专家医生 24 小时为您答疑解惑!
李宁 主治医师 泊头市中医院 妇科
擅长: 推算孕周,宫外孕,先兆流产,乳腺病,多囊卵巢综合症,孕期报告解读,胎停育,优生指导,不孕不育,早产,胎儿健康状况评估。的诊疗。
**医学背景:**本科学历,主治医师,从事工作十五年
【李宁主任医师】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好评率达 91.4%,每年有成千上万患者不远万里找其寻医问诊,以致于医院门口常年排起长龙,甚至是一票难求。
移动健康专家 APP 急大家之所急,想大家之所想特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通在线寻医问诊服务,让广大患者在家通过手机就能够连线专家名医实时在线问诊,免去舟车劳顿、排队,挂号等候的漫长时间,从此不再为看病难、寻医难而懊恼。
抚养成本太高,收益不稳定
肯定,现在各种避孕措施很到位,再加上每个女生都不信任身边的男人的很多,再说,就是你即使真的是都满足了夫妻双方的要求,都备孕了,也没有那么多时间精力,现在内卷压力很大,很多家庭主妇都得出来工作,赚钱买奶粉,你不赚钱攒钱,那咋生孩子?
再说都提倡三胎,都没法带那么多孩子,都扔给老人不现实,然后就是现在都是先顾及自己个人的前途和事业的很多,尤其是大城市,你看真的就是有孩子的,那都是本地的,外地的都得先稳定自己的收入和工作,女生也需要拼命,现在靠男人的是真的没那么多。
所以,压力所致,也没有那么多可能性,再说,你以为随便就能怀孕?身体不好也接受不了,再说现在也是真的哪里有时间思考这些,开放的思维和环境,早就让很多女生甚至走向丁克了。
我觉得**将孩子冠姓权、抚养权、赡养权全部划开来,根据孩子抚养权方的付出,来决定冠姓权和赡养权,**在这个感情薄弱信任低充满诱惑的社会,或许可以再激励一把女性生育意愿。
1、孩子抚养权跟老人赡养权对等,对于抚养孩子的父母方才能申请赡养权。
2、更改孩子冠姓权,抚养孩子一方的父母方可以更改孩子姓氏。
3、完善孩子教育补贴。
4、完善农村宅基地女性所有权。
很多妇女并不是不想生育,只是不想结婚生育,生育的风险和收益是可视的,但是婚姻的埋没成本是不可控的,特别是对于受过高等教育,能够自己养活孩子的,并不介意有个自己姓氏的孩子。
但是如果一定要结婚并冠以父姓,如果双方百年好合还好,孩子开心幸福一生还好。如果最后婚姻闹得一地鸡毛,母亲好不容易争取到抚养权,但是孩子改姓操作是很难的,本身自己抚养孩子够辛苦,父亲跟小三逍遥快活,孩子还要冠以父姓,简直不要太恶心。对于孩子父亲挣到抚养权并尽到抚养义务的,母亲没有尽到抚养义务的,我也很主张剥夺对母亲赡养义务和冠姓权。
这个社会对于婚姻双方信任程度基本降到最低点了,离婚和财产分割已经很狗血了,要是再牵扯到孩子抚养权冠姓权和赡养义务,不对等的付出和女性埋没成本,简直不想生了。
简单的说,让各就各位,谁付出谁收获,按付出多少获得多少权利,把婚姻户口和孩子切割,把抚养权冠姓权赡养义务切割,当孩子不再因为婚姻的好坏而成为牵绊,相信更多女性会有生育意愿。
我是麦田小王子,开心就好。
挺好的,还是觉得计划生育好。小时候到处都是标语:
1. 只生一个好,国家帮养老
2. 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
3. 少生优生
4. 干部生了计外孩,坚决把他落下台
诸如此类,观念一旦形成很难逆转,没有一代人的时间是很难看到效果的。
大爷,如果你有 1 千万,打美国你愿意捐给国家吗?
我愿意。
大爷,如果你有一头牛,打美国你愿意捐给国家吗?
不愿意。
为什么?
因为我真有一头牛。
对于国家人口形势我表示深刻理解,但也无能为力。
只有农药化肥和育种技术能让中国摆脱两千年饥荒的循环,而不是农民数量。同样地,只有人造子宫可以真正实现妇女解放,而不是育龄人口数量,科学技术永远是第一生产力。
谁的问题?谁的责任?是不是外人挑拨?
总体来看人口红利依然存在,劳动力资源依然丰富,人口红利继续存在,人口总量仍然保持增长,劳动年龄人口总量仍然庞大,未来让我们乘风破浪,一起加油。
男的生育意愿也下降了好吧
这个好啊,说明独生子女政策执行的比较好
为我国的政策执行成功感到非常的骄傲,说明我国已经有了新的突破,有了新的进展已经行近到发达国家的行列
让我们一起来为国家欢呼吧
育龄妇女生育意愿为何下降,是因为大部分妇女不想再生育了。
人口是一个国家的重中之重。
个人建议,不要在过于看重伦理,那些都是封建的东西,万事万物存在即合理。
未来应该:
1. 在小孩出生满一岁以后,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高中,大学代管一条龙服务,由国家承担养育成本,降低生育成本。
2. 官方开设并大力推动生孕和养育业务和抚育场所(孕育中心),招收女性生育人员,终身职业制度,不受 3 胎限制,并配备专业医生团队。实施优生优育,生育小孩全包 30 万,抚育费用每月 5000 直至成年,子女对生育人员有养育义务。解放有生育意愿的女性进行生育,让有爱心的女性多生多养。(生育年龄 20-32 岁,6-10 胎)。严惩诋毁孕育中心和生育人员行为。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
3. 大力发展繁衍装置和技术,官方鼓励并组织老年人群看管幼儿。
太棒了!
只单单说一个方面,昨天晚上同事说的。
以事实说话才是硬道理
他儿子幼儿园大班,一天的作息时间是早晨六点起床去幼儿园,晚上五点奶奶去接,回来吃完饭,六点半看十五分钟电视,开始写作业两个小时,八点半洗漱睡觉,睡前听故事半小时。
回家后写作业全程母亲跟着,买了两套房子,第二套学区房,都有贷款。这真是举全家之力来攻孩子上学。
他很累,也很焦虑,怕孩子上不了好大学,怕孩子厌学。
我听完了也蒙了,这才是幼儿园就这么努力了? 那我家娃娃怎么办?她上不了高中只能去技校,去了技校就去电子厂或者工厂,赚钱多少无所谓,真的是辛苦………… 等等等等一大串的焦虑。
你说生吧,累!真累!心累!
你说不生吧!烦!真烦!七大姑八大姨的念叨
其实所有都指向钱和资源,有了钱雇一个司机,请一个保姆,找一个家教,上一个好学校,无所谓,有了钱真的可以无所谓!学不好可以继承家业
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有人生在罗马,但还有人可以把罗马炸了,重建罗马
这就是生一个,已经焦虑成这样了,还生? 除非智商负数,或者真的是可以给孩子一个好的未来
真没必要担忧啦~
把年龄范围扩大一下,不就没问题了吗?
看到这个提问,感慨万千。
今年 29 岁的我,不管是我还是身边的同学朋友,也都到了结婚生子的时候。
但是,以我闺蜜为例,闺蜜比我小一岁,25 岁的时候结婚,半年后怀孕,现在孩子快两周岁。
怀孕前,闺蜜是培训机构的王牌老师,我时常能在大街小巷看到她的宣传照片。每每两个人聚会,她都会骄傲的跟我分享她教育事业的成功。我看着她幸福又骄傲的模样,既羡慕,又敬佩,同时也感到无比的幸福和骄傲。
怀孕后,闺蜜便迫于种种原因,辞职在家养胎。这一辞,便将近三年,三年。第一年养胎,第二年哺乳,第三年陪伴。等她出来工作,教育机构纷纷倒闭,学校招聘纷纷偏向应届生,她这么一名优秀的教师,最后将将做了一名公立学校的代课老师。现在工作快半年,白天她教书备课,晚上她照顾孩子,休息日也是照顾孩子。自从我这个干儿子出生后,她已经两年没有出门跟朋友聚会,两年没有买衣服,甚至连我的婚礼都是着急来,着急走。她的丈夫是个编外城管,每个月都没有多余的钱给闺蜜,闺蜜只能用自己怀孕前省下的钱照顾孩子和自己。每每我去她家里看她,她总是羡慕的看着我,敬佩我工作蒸蒸日上,有自己的时间和自己的生活。看着她这个样子,我说不出的难过和苦涩,想责怪她老公不负责任,又怕他对我闺蜜不好;想让她别那么懂事,多麻烦麻烦婆婆,又怕她婆婆为难她;不论我心中千回百转,最后只是叹气。
而闺蜜这样的母亲,在我们中国社会,完全不是个例,身边的朋友生了孩子后,大部分都是闺蜜的生活模式,甚至更辛苦,只有少部分工作没有受影响,家庭也能给分担。
试问,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谁想生?谁敢生?生育率只能是越来越低,女性的生育意愿只能是越来越差,甚至连结婚意愿,都只会越来越弱。
1、猪场的规划与设计技术。养猪人可以通过自己的设备供应商获取这项技术。
2、饲料配制技术。养猪人自己采购小型饲料加工设备,购买预混料和大宗饲料原料(玉米、豆粕等),按照预混料供应商提供的推荐配方生产全价饲料。
3、环保技术。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养猪人要掌握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堆肥法和立式发酵罐法。
4、生物安全防控技术。主要包括猪场的清洁与消毒、免疫、驱虫、疾病的诊治等。
5、精细化饲养管理技术。主要包括精准饲喂、猪舍环境精准调控(温度、湿度、空气新鲜度等)、合理的饲养密度、良好环境卫生、每天的定时巡检等。
养猪人只要肯埋头苦干,结合自己的资源条件选择适合的喂猪方式,再掌握上述技术,就能比大多数同行跑得快,成为现到最后的赢家。
没有,育龄妇女当年就没生出来,跟生育意愿关系不大
国家没有发现各种类型的自媒体错误的爱情观正在带坏几代年轻人吗?我觉得这才是造成这几年人口净增长减少,结婚人口减少的原因
是我说的不严谨,应该是各种类型的媒体,算法,你只要点赞认同了某类说法就会推荐相类似的文章
【【说点 “梦” 话】中国超一亿女性正在被捧杀!- 哔哩哔哩】 https://b23.tv/78TZ8Zx
【糟粕滚粗,短视频洗脑下的当代青年爱情观为何走歪?- 哔哩哔哩】 https://b23.tv/6XKmdBN
这两个视频基本观点和我一样,不是说所有媒体,而是一部分媒体在传播这样的爱情观和消费观,相信这个的人不清楚有多少,但这部分人对于婚姻的期待值太高,结婚的可能性和离婚的概率就会变高
不拆分巨型人口的城市就无解。
别催了,越催越不想生
1、生育旺盛期女性在出生的时候受到 “重男轻女” 的思想压制,对生活充满不安全感,怎么每人提;
2、夫妻两个人关系如果和谐,为什么要孩子?两个人关系如果不和谐,为什么要孩子?
3、网爆各种形式的家暴男,遇人不淑,遇到这样的人,自己活着都够呛,为什么要生孩子;
4、在十八线小城市,生个孩子,房子车子教育医疗,不止 100 万,生得起吗;
5、生孩子休产假、回归职场万一被歧视呢,万一降薪呢,万一丢工作呢,谁负责;
6、万一丧偶式带娃,谁负责;
7、生孩子的痛感是同时断 20 跟肋骨,万一孩子不孝顺,天天找罪受,何必去鬼门关走一遭;
8、自己自力更生,吃穿不愁,自由自在,结婚都不想,怎么会想生孩子。
女孩子为老公生孩子,一定是爱惨了他吧。
用我们周口人的话来讲,不管你是有什么疾病,不管你是有什么情况,不管你结不结婚,只要你在生育旺盛期,不听劝阻,恶意不生娃,先教育!再拘留!
我竟想到了美剧使女的故事
养不起
与其问年轻人为什么不恋爱,不结婚,不生孩子。
不如去问问国家统计局我们现在的恩格尔系数是多少,问问四大银行年轻人的平均负债情况,问问劳动局的同志们上一次加班是什么时候,问问菜市场的菜价是多少,问问房屋中介最近的房价是多少,房租是多少。
等你问完这些,我想你就没有什么想问的了。
旺盛这个词挺难听的,可能是我敏感?
你用旺盛这个词造几个句子,就知道了
原因一,大概是年轻人都 996 了,哪有时间谈恋爱?
没时间谈恋爱,怎么培养出愿意结婚,愿意互相体谅、愿意一起生孩子养孩子的感情?
原因二,养孩子,大人需要付出的太多。
原因三,在我们最相信自己接受到的信息的年龄,单位学校,传递给我们的信息都是 “计划生育好”“只生一个好”,而且我们也确实感受到了少子化给自己的好处,那不想多生不是很正常的吗?
就是养不起。
养我家崽一年基本开销在四万块左右,加上房贷十万块,两头的老人一年三万,养车一年三万块。我们基本月光,实在挤不出钱来再养一个了。再挤就只能从自己嘴巴里挤了。人情往来总要开销吧,水电燃气物业费总没办法省吧,一年四季衣服总要添一点的吧,要工作要出门见人啊。
说起来也很可怜,工作看起来也体面。一年到头也余不了什么钱。亲朋好友问为什么不要二胎,只能笑笑。
拿什么生?
某哥刚结婚,家里有房有车,赚的钱够零花就行
嫂子抱怨:丈夫工资太少,不够用,生完得赶紧去找工作。
这是有房有车的,我没房没车,不知道我得攒几年。
“育龄旺盛期妇女”…
感觉像说能繁母猪计入生物资产
由于我国解放了生产力,
大家都去生产了,
自然就不去生产了,
下一步希望继续解放生产力。
人应该先有自己才有家庭,
自己都顾不过来管什么家庭?
生育率更与我何干?
管他洪水滔天。
我国 20-34 岁生育旺盛期妇女减少 340 万,与此同时,生育意愿降低至 1.64 个。90 后、00 后大部分在城镇接受教育,学业年限很长,毕业以后要面临严峻的社会竞争。结婚时间的推迟,可能进一步增加女性终身不婚的概率。(信息来源:中新网)
育龄女性不愿生育,导致的结果就是人口结构倒三角,中国人未富先老,提前进入老龄社会。这会发生很多问题:
比如:经济要发展,必然要求社会经济有一定的通胀率,我们的父母辈当年工资 800,社保交 20 块一个月,肯定用不到今天。所以我们现在交的社保,是给现在的老年人发养老金用的。等到我们老的时候如果这个社会没有足够的年轻人,那么养老金的发放就有可能存在问题。
又如:经济的发展需要内需和外需两架马车,如果国内人口急剧减少,内需自然就会大量减少,因为消费的主力军就是年轻人。一旦我们的内部需求下降,就只能依靠出口维持经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如日本和德国,他们可以依靠中国这个大市场养活他们,美国可以随便印发美元养活自己,中国既不能随便印钞票,又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养活中国,最终中国还是只能靠自己。
有什么办法可以促进我们的年轻人愿意生育呢,我们可以参考一下老牌资本主义老龄化国家的经验:
① 个税和婚育绑定:
德国的个人所得税对已婚人群和未婚人群是采用不同的等级进行征收的,已婚已育人群享受税收优惠,家里人口越多越优惠。打个比方,在我们国家,妻子月入 2000,丈夫月入 7000,丈夫是要交个人所得税的,妻子没有达到起征点,所以免征。但是,如果我们采用德国的方法,夫妻二人加起来一共月入 9000,平均一人 4500,没有达到起征点,也就不用交税,这样可以促进年轻人结婚。如果夫妻二人加起来月入 12,000,还是要征税,不过可以少征,但是生完一个孩子以后,家里有三口人,平均下来每个人只有 4000 块,不到起征点,又可以免征税,这样可以促进生育。
② 房产税和家庭人口数量绑定:
房产税的征收势在必行,为了做到人人有房住,我们可以给每个人一定的免征面积,假设每个人享受 30 平米的免征面积,夫妻俩买了 80 平米的房子,就需要交 20 平米的房产税。但是,这时如果夫妻俩生了一个孩子,平均下来每个人都不到 30 平,那么这样的家庭就可以免征,这又可以促进生育。
③ 大学免费制度:
教育费用是大家最头疼的部分,高昂的教育费用,让很多家庭不愿意生孩子,或者要生也只愿意生一个。欧洲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用教育免费的制度,不仅九年义务教育免费,高中和大学也采用免费的制度。学生上学除了要交住宿费以及买书的费用以外,其他学费一律全免。教育彻底公益化,有利于减轻家庭的负担。当教育费用不再令人头疼,生育的意愿自然会上升。
还有一些政策,比如给予多生孩子的家庭养育补贴、严禁堕胎,等等。个人觉得有的方式不一定适合我们国家。现在的年轻人,就连男性的结婚意愿都不高。高房价、高彩礼、高离婚率、35 岁失业,都是拦路虎。谁也不想因为婚姻让自己的生活一地鸡毛。要年轻人生孩子,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
还是那句话,如果按照屁股来说的话,增加福利降低养育成本确实能促进部分生育
但事实就是,社会包容度和妇女受教育程度的上升,生育率自然而然会降下去
和福利关系不大,看看日本,北欧就知道了
如果光看生育率,黑叔叔和绿叔叔生的最多
而且绿叔叔一部分随着工业化和世俗化后,现在还有在回升
怎么办?无解
首先社会舆论,特别是那些市场化的媒体都知道妇女在结婚后消费力会下降,会更多的储蓄
所以一个劲的在捧自由独立自主不婚不育的女性
那么,生育率是不可能上去的
短期可能能够维持经济增速
但是长期,供给和需求都大幅度减少
最后人员都往大城市集中,旱的旱死,涝的涝死,乡镇地区基础设施也没人维护
首先媒体包括主流社会应该宣扬对母亲的尊重
当代女性主义最可笑的一点是,她们认为女权就是追求男性特质,然后极度唾弃自己本身的特质。她们标榜父权社会的男性特质为独立自主的象征。而市场也知道这能够解放短期生产力和消费力而去顺应
所以无解
个人观点:
生育对女性不好的文章越来越多,现在新媒体发展迅速,大众的是非分辨能力都不尽相同,所以很容易被舆论或者风评带跑偏。
先不论生育对女性的身体健康的影响到底是不是真的,因为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现在网上根本没有任何资料能证明到底有什么好的影响或者坏的影响,不要拿一堆视频来说事儿,随便穿个白大褂就是专家医师了?你身边 xx 生完怎么怎么样?你就没想过你身边的 yy 生完怎么就没事儿呢?国家也出或者不敢出一个真正的科普,真是无奈。(不敢出是指,100% 会被某些人说是捏造事实,伪造真理,这玩意儿你没法深究啊)
所以主要从家庭和事业上来说:
1、家庭,我和我的妻子现在也正在备孕中;我是北方人,从小家里、学校、亲戚朋友、周边的环境都教育我们男孩子不要欺负女孩子,女孩子是宝贝,这个思想也贯彻至今,所以家里所有的家务、琐事都是我处理的,我妻子算是真 · 十指不沾阳春水。家里父母辈的都有催要孩子,但是还是尊重我俩的意见,而且我妈着急也是怕我妻子在大一点,生孩子会有危险(原话单独跟我说的,妻子不在。这里也不要纠结说为什么有危险还要生,你他妈的不生孩子对得起祖国吗?ciao,真要是要不上真就是不要了,这个问题不大。)所以怀孕及生育后,我妻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和待遇应该高不到哪儿去,但是也低不下来了,毕竟已经在天花板上飘着了。
这段话主要是简述一下 “我” 妻子(这里双引号表重点,小学学过吧?)的家庭情况。
2、事业,我俩本就打工族,妻子也怕丢掉工作,所以也咨询了很多身边的同事,对工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为与行业最少会有半年的一个真空段,这是无法避免的,但是在孕期她可以继续完成她的雅思学习和考试,从而在生育后更换工作或者继续在当前公司任职。
所谓的事业上的影响的确是目前最大的一个风险,但是我觉得我妻子够优秀,所以这个也还好吧。
3、身体,次要说一下,因为这个东西真的很难说啊;目前妻子最大的后顾之忧就是对身体的影响(没错,上面那俩她不担心。。。)一是怕体型不好,二是怕一些并发症。这两项我肯定是依着她来,她想让我怎么配合就怎么配合,这没啥好说的,我左右不了,安慰也没用。全靠个人,全靠她自己,我能做的就是监督并且给予一切帮助。
以上是我们这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爱国、爱党的 90 后已婚夫妻的想法和现状。
连我们这个想要、能要孩子的家庭都有这些顾虑,更别提那些本就在想要、不想要之间反复横跳的人了。个人认为,是国家疏忽引导或者说是落到地方,地方上懒于引导;社会上新媒体无良炒作;某些自认被歧视的群里自我 YY,还要带着别人下水的那群人;作出来的。
另外国家有很多保险(很便宜)都是给孕妇们准备的还有给新生儿的,只是大家不去了解。国家也在一点点努力,解除孕妇们的大环境上的焦虑(自己家里的事儿,国家管不了啊!)
反正字里行间都透露着我爱国的中心思想,国家就是对的,国家就是没错。大家爱看就看,不爱看也别评论,看着也烦,你也骂不过我。
国家在一点点变好,在一点点进步,社会的黑暗面很难消失也几乎消失不了,纵使他有万般错,但是没她哪儿有家,没家哪儿 tm 的有你啊。
挺好的,妇产科不用那么忙了,孕妇们做 b 超也不用排那么久的队了。
意愿下降是必然的,生不起养不起,还生来做啥? 现在女性怀孕直接影响职业前途,就咱国家这个调调,过几年结婚更会直线下降
我觉得那句话说得好,你不生有的是人生
下降和我们有什么关系?人少了好
看到这个说法真的是挺无语的。
什么叫「生育旺盛期妇女年均减少 340 万」?
为什么减少 340 万,因为当年计划生育的成果,延时到现在表现出来了。
所以事实是计划生育导致生育适龄人口下降,不论男女。
你只提女性是什么意思?你当生育是母猪配种吗?找个种猪过来专门配种就行?
就卫健委这番说法,我估计五年内没有任何提升生育率的有效措施,人家完全没把这个当回事。
人口规模减小→做蛋糕的人变少→蛋糕不变甚至变小→劳动者分到的蛋糕变少→生存学习成本增加→分出来的蛋糕能养育的人口减少→人口规模加速下滑→……
死亡螺旋了属于是,就看自然禀赋均衡点在哪了。
育龄妇女减少本来就是人口老龄化的自然结果而已,不止女性,适龄男性同样也减少啊。卫健委非得说成育龄妇女减少,引得微博女拳高潮一片。
“生育旺盛期”这个形容很不合适,我觉得替换成 “最适龄生育期” 更妥当。
那么最适龄生育期女性的减少,是不是出生人口数量下降的重要因素?
我个人用一点没有证据支撑的思考来看,好像不是。
在我狭窄的视野里,似乎年龄越大的女性,对于生育的意愿越强。就像 60 后比 70 后生育意愿强烈,但身体当时已经不允许了。70 后生育意愿要比 80 后强烈,但三胎政策放开,许多 70 后已经无法再生了。而 34 岁并不是一个女性不能生育的界限,也不是其是否愿意生育的界限。
而至于为什么我国新生儿数量越来越少,大家心知肚明,但我不能说……
生育意愿的下降现象在 90 后身上开始愈演愈烈,身边大多数 90 后都表示 “不想生”。究其原因,一方面,这个群体正成为社会生产力的中流砥柱,许多人的事业和收入都处于拼搏上升的阶段,养娃将使其不堪重负。
但其实更关键的原因是,传统的生育文化已逐渐开始瓦解,新的生育文化正在被重塑。
是什么推动着新的生育文化形成?
现代金融保障体系的建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众所周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家庭最基本的特点是有后代、子女,才不枉此生,子女在传统中国社会里有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 “养儿防老”。在没有市场提供的各类保险、借贷、投资基金、养老基金等金融产品的前提下,生儿育女,最好生儿子,成了规避未来物质风险和精神风险的具体手段,说白了,在物质层面来看,子女就是父母对未来的投资,或者为自己未来买的一份保险,是一个人老年生活的最主要依靠来源。
但社会的高速发展,除了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外,金融体系内的保障体系发展也日渐成熟,各种境内外金融产品、金融工具、商业保险等都可以给一个人的一生提供不同阶段的收益和保障,“养儿防老” 在物质上的必要性自然受到很大的冲击,功能减弱。因此,生儿育女的目的已经逐渐转变为一种家庭精神需求,因为在家庭社会学看来,家庭的凝聚核心很多时候是孩子,孩子在维护和凝聚整个家庭的正常运转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整个家庭的愿景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都和孩子密不可分。
这在一些学者的调查中可以得到印证。
经济学家陈志武在著作《金融的逻辑》中提到,他曾经在北京、丹东、徐水县以及河南的三个村里做过一次调查,当被问及 “你为什么生孩子” 时,北京只有 12% 的人说“养子防老”,而三个村平均有 69% 的人说“养子防老”,丹东和徐水在这两个极端之间;当被问及 “你是不是因为爱小孩而生孩子” 时,北京有 55% 的人说“是”,而三个村平均只有 16% 的人说“是”,丹东和徐水仍然在这两个极端之间。在这几个城市中,北京的收入水平最高,丹东市次之,徐水县第三,而河南的那三个村最低。由此可以看出,高收入者更倾向于购买各种金融保险产品,其生儿育女是出于感情,而不是“养儿防老”,但在缺乏保障的低收入群体中,孩子依然是其重要的保障来源。
不难看出,经济与金融的发展正在改变当下的生育文化,而在农村,生育文化依然很大程度上保留着儒家价值观,生儿育女依然是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未来,这种城乡之间的分化是逐渐趋同,还是会继续分化,或许最终还是由社会需求来决定。
先别说生育,生育是后话,就先问问大家想结婚吗?答:不想。作为男的,如今结婚不如躺平,一个人,不拖累自己,不拖累别人。更别说要孩子,要孩子是有皇位要继承?还是冠个姓继承老螺丝钉的位置?最不爱听的就是,男人要有责任。。。爱谁谁,对自己负责足够了,哪来那么多社会道德责任,只要不入局,那就没有局,只要不解难题,那就没有难题。
压力大 就是 不结婚不生育
无论男女 这是个普遍的现象
生育意味着养育
意味着时间和金钱的花费
真的是花不起 这个社会到处都是钱的影子
怎么也磨出不了的
生孩子就是造钱 不服不行的
这种热搜很难让人想生
社会的共识:生了就是黄脸婆,有婆媳关系
谁愿意这样啊
这是真的女权报告
别急
旧时期 16 岁就结婚备孕了,甚至更早,又有三从四德的影响,生育欲望自然旺盛
好在封建糟泊经过百年的打击终于到了收获的时期
晚婚晚育早就过时了,粗略的算
就拿去年 1000w + 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分流 50%,一共 2000w 年轻人
女大学生按 50% 算 500w,平均 18 岁上大学,22 岁毕业,你指望毕业就结婚备孕?那个不出去工作一两年采取考虑结婚问题,
再加上 2021 年考研人数 377 万,传闻录取率女多男少,再加上存留的 313.96w 研究生,这些女生的年龄必然都远远超过了 22 岁,个顶个达到了晚育年龄,考不上没关系,这 377w 的人心思多半也在考研上,哪怕期间谈恋爱磕磕碰碰,也都没有达到结婚备孕的状态
2021 年考公人数 537w,录取率虽然不高,但是这部分人都在卷,必然拿出这一年的时间来学习,恋爱啥的可能都要推迟,更不要说结婚备孕了
前一秒在磕糖吵架或是说考验,后一秒直接备孕,无论男女都得吓一跳吧,这根本不是年轻人的思路
总之,女性掌握了自主赚钱能力后,社会地位必然提升,参加工作甚至是自我提升以求管理岗位,生育意愿必然进一步下降
这不正是我国女性权利发展和成果的体现吗
生育意愿下降是与个人的利益相挂钩的。如果生育不能为个人带来各方面的利益。而要降低生育者的生活水平。给生育者带来各个方面的反反复复的麻烦和负担。那么实际是肯定可以给生育者带来沉重的打击。因为我们人类作为物质运动发展的形式。首先需要优先满足的就是其低级物质运动形式。也就是物质运动和感情欲望系统的利益原则。然后才谈得上物质运动发展的高级运动形式,也就是道德原则。如果利益原则都不能满足的话,是谈不上道德原则的。这就是我们人类的两种行为方式的原则。
由于主要矛盾的存在,也由于人性和社会制度的发展,让人类更重视利益原则了。知道它是我们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我们不筑牢这个基础的话,就谈不上生存和发展了。因此我们就不再把道德原则作为优先发展的对象。这是我们人性的解放,意味着把利益原则作为优先发展的对象。这也是压迫者掠夺压迫的重点目标!舆论要求先满足利益原则,然后再发展道德原则。这与人性和社会制度的发展的自然规律是一致的。无条件的强调道德原则,才是违反自然规律的。
所以在现阶段,人们根据自己的自身情况决定自己的生育意愿是无可厚非的。如果我们要促进人类的生育意愿,我们就应该要改善,我们的社会分配制度,促进人们切身利益的满足。在这个基础上人们的生育意愿才会逐步的增加。如果没有这个条件,而要人们实行道德原则,提高生育意愿,那么在人性发展觉醒的今天,是没有可操作性的。当然我们物质运动的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在低级阶段满足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加强全社会的人性修养,就是物质运动高级阶段的探索和修养,从而确立我们符合自然规律的科学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才能更好的指导我们的物质发展,向着更科学更平衡的方向发展,而避免误入歧途。
那么我们要怎样才能做到利益原则的满足,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过渡到道德原则的满足呢?就是我们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人性和社会制度。随着人类主要矛盾的逐步解决。在满足人民利益的基础上,人们的道德原则就会逐步的提高。而我们的生产力人性和社会制度的运行,就会逐渐进入良性循环永续发展轨道。如果是一味强调道德原则,他也不能满足人们的利益原则的需要。从而我们的生产力人性和社会制度。会进入恶性循环的违反自然规律的发展轨道。从而造成人类历史进程和道德水平的退步。
解决途径:
郑爽这样的偷税狂人生个百八十个
还有那种 100 手段的女书记生百八十个
109 亩别墅的干部高官也可以生百八十个
我很好奇知乎上有多少人有双休的同时,工资还能达到 5000 以上的
我身边所有朋友同学战友亲戚。
除了几个凤毛麟角的端铁饭碗的
其他所有人,要么有高薪没双休,要么有双休没高薪。
绝大多数人都如此。
要么有钱了,但是时间全没了,拿什么生孩子?
要么没钱,有时间,那又拿什么生孩子?
没钱没时间,生孩子出来让孩子靠叶绿体光合作用自己长大吗?
结合其他的政策来看,越是发达平等的地方,生育率越低,所以就压榨女性的资源和空间来促进生育。女人越想反抗,就越堵住出路,让女性从一就业开始就备受歧视,伴随着整个职业生涯,堵住女性出路的同时鼓励生育,让女人们都窝在家里给男人生儿育女。
发达地区的女性生孩子都是有高福利在做保障的,回望现实,我们一个发展中国家又有什么保障呢呢?是生孩子后出去找工作备受歧视从而没人要,去当全职主妇?
PS:个人没有鼓励不婚不育,私认为结婚生子还是挺美好的,但对于尔等普通人而言,三胎真的没必要(特别有钱的随意~),一个俩个就差不多了。。。毕竟养娃成本太高了惹
BTW,现在社会的环境对女性也确实不友好,已婚未育受歧视,已婚已育受歧视,没结婚的也歧视,真的里外不是人啊。。。入职之前把底细调查的明明白白,毫无隐私可言。土澳找工作都不会过问私人婚姻和家庭状况的,甚至连性别都不允许过问,所以与其想着怎么压榨女性,还不如改善一下生存环境,让大家生儿育女有个强有力的保障。
穷,卷。
身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我都已经心力交瘁,三胎?呵呵,打死都不要!
孩子生病在医院就诊时的煎熬就不说了,两个人弄一个都还忙不过来,但最让人头大的是学习!辅导孩子写作业简直要命!兴趣班特长班我都比娃还要能放弃!
现在,我已经彻底躺平,放过孩子,放过自己~
单看生育率,我国要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啦
生孩子对女性来说,伤害太大。说直白一点,没有任何好处。
两个问号问的问题不一样。
生育旺盛期妇女减少是因为计划生育,该年龄段的女性减少了。
育龄妇女生育意愿降低原因复杂,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感觉生孩子压力大。
对国家来说,生育率下降不是好事。
对个人来说,不生孩子甚至不结婚,是不是好事… 谁知道呢?
开放单身试管生育吧,我觉得想单身生孩子的女性并不在少数
还是那句话,如果你觉得生孩子需要你去克服千难万险,那就说明这个环境不适合生孩子。你如果要硬生,除非收益远大于风险…
生育率低不是中国的问题,而是现代化的问题。
越是现代化的国家,生育率越低。可以说现代化优化了人类的一切,但是在生孩子这件事上失效了。
生孩子这件事,或者说人口再生产,本来是人类社会存续最基本的事务,但不能享受现代化带来的效率、舒适的,反而受到挤压。
原因很多,生产力不发达、伦理不允许、种内竞争激烈等等,现代化给人了舒适,现代化让医院给了我们「不疼的权力」,但是在生孩子、养孩子这件事上,没法不疼,没法很轻松。
当然,你说郑爽生孩子代孕不就可以不疼吗,养孩子也好像很轻松,但是她只是特殊案例,不是一般规律。
人类繁衍后代是基因给的枷锁,和所有动物都是一样的
少生晚生确实对个体来说确实是对的,实验室里的小白鼠都懂饱暖思淫欲,饥寒先苟住。
最新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 2021》显示, 2020 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 8.52%o , 首次跌破 10%o, 同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仅为 1.45%o , 创下 1978 年以来的历史新低。2020 年 , 全国出生人口 1200 万人, 比 2019 年下降达 18%。
现在无论是中国、日韩, 还是欧美发达国家, 这些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在为人口出生率低而烦恼, 都在绞尽脑汁鼓励大家多生孩子。可实际情况是无论怎么鼓励, 效果都不明显, 那怎么办呢?
我国现在也面临低生育率的问题,人口出生率已经跌破 10%o , 所以开始实施 " 三孩政策”, 允许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
人口生育率受多种因素影响, 比如政策、文化。信仰、医疗、经济教育。抛开政策不说,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经济发展、受教育程度以及精神追求。
1、经济发展得越好, 生育率通常就会越低。
经济发展会带来两个效应, 收入增加和通货膨胀, 在人们的生育决策中, 通胀带来的负面影响, 远大于收入增加带来的正面影响, 结果就是经济越发展,人们生育率越低。
第一个阶段, 文明未开化时, 人口死亡率高, 只有高出生率群体才能生存下来, 这些群体就形成了, 跟高生育率相一致的制度和习俗;
第二个阶段, 文明进一步发展, 卫生和营养水平提高, 导致人口死亡率逐渐下降, 但这时, 一方面,传统高生育率制度和习俗仍然存在, 另 - 方面, 孩子也依旧可以带来家庭生产力的提高, 人们依旧保持高生育率, 人口增长率快速提高, 达到创纪录的高度。
第三个阶段, 随着文明进入现代化, 此多养孩子带来的利益和满足减少了, 而抚养孩子的费用反而增加了, 最终结果, 生育率的不断下降和低死亡率的出现。
2、受教育程度越高, 生育率也会越低。
受教育程度对生育的影响是负面的。无论是女性还是男性, 随着教育水平提高, 夫妻生育率都呈直线下降。
学历越高的男女, 越不把结婚生子视为必然, 甚至还视为负担,。
他们把追求个人体验和价值, 摆在更重要的位置, 而现代社会的各种诱惑, 也取代了养育孩子乐趣,自然没精力养儿育女了。
3、人们越是富裕, 越是追求精神上的满足, 生育率也就越低。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论, 人们的物质需求被满足后, 人们的追求, 就会从物质需求转向精神需求。
这些精神需求, 指个人价值实现、追求理想、自主性、自我尊重。
随着人们追求上的改变, 对个性化的尊重, 对社会多样性的包容, 取代了过往的强调传统, 强调集体性的观念, 导致初育年龄不断提高、不婚主义盛行、女权意识觉醒、高离婚率等现象。
这些都进一步推动 , 社会生育率逐步走低。
太贵了,生不起呗,有啥好分析的
说来说去,分析来分析去,不想生不敢生都是因为生不起
豆芽上天天看一个孩子一年花十几万,生了孩子回不了职场,生了孩子全家裤腰带都勒紧
如果生一个仔可以不花钱,不加剧家里经济压力,个人不被职场歧视,生育率能跌?
想要解决人口问题,就必须探索一条社会化抚养的道路,中国和国外的国情不一样,三座大山压在青年人的头顶上,怪不得消费萎靡呢。房贷,父母养老,孩子养育,怪不得大家都不愿意结婚呢。据我观察,在中国,在主流的观念里,男人还是要承担更多的赚钱责任的,女孩子们主流的观念里更多的还是照顾家庭的责任。从一个简单的现象可以看出来,一个家庭收入低,社会主流观念更多的认为是男人挣不到钱,一个家庭脏乱差,社会主流则更多认为是女主人不会持家。但是在我们接受的教育里,却并不是这样的,男女是平等的,起码在学校是这样的,甚至女孩在学校教育的阶段还有考公考编上是更有优势的。这种现象反映在经济上,就是社会上女性更愿意消费,更有消费能力。因为潜意识里,大部分女性并没有把这三座大山放在自己身上,这也是当前男女矛盾的根本原因之一吧。
针对这个问题,我觉得一部分靠房地产先富起来的城市完全可以承诺嘛,凭该市购房合同,在该市生产公立医院费用及子女小学初高中公立学校教育费用可以报销,这部分费用由卖地的钱里出。
有些人生来注定是牛马!
有些人视普罗大众为牛马!所谓的育龄 FN,在某些阶层看来就是创造劳动力的牛马而已!
据统计,女性选择不生育的主要主观原因如下:
· 不想失去个人的自由:79%
· 想要获得更高的婚姻满意度:62%
· 事业上的考虑和经济利益:55%
· 早期社会经验的影响,对自己做父母的能力的怀疑:31%
· 害怕生育、恢复过程中的生理痛苦:24%……
生育前后,女性体内产生的激素变化强烈,例如:动情素的增加,女性的脂肪也随之增加;黄体素上升;准备哺乳使得泌乳素更多等。
哺乳期过后,乳房的弹性降低,腺体萎缩导致乳房就会变小、下垂。
产后阴道松弛,盆底肌群恢复不良,产生漏尿。
水蛇腰变成的水桶腰,光滑的肚皮变成了皱巴巴的像泄了气的皮球,“妊娠纹” 留下的白色或银白色的有光泽的疤痕线纹。
“个体” 到 “儿媳妇”、“妻子”、“母亲”,让女性在复杂的关系中扮演各种角色,唯独失去了 “自我”。
女性多重身份导致了内在焦虑感与自责感,想花多点时间陪伴孩子,工作时间减少,晋升机会也减少;
若工作上投入时间,加薪升职,但陪伴孩子时间少了,受到家人指责,孩子也不亲近,失落感和内疚感剧增。
女性经常在这种矛盾中自我攻击,周而复始,增加心理压力。
生育前,家庭的情感中心在丈夫与妻子之间,但随着孩子的出生,家庭的重点逐渐转移到孩子身上。
当一个家庭的核心不再是夫妻身上,而转移到孩子身上,那些家庭情感割裂的程度就会加深,进一步危害孩子的身心健康。
综合多项调查的结果,中国女性约 15% 会遭遇产后抑郁症。
近年来,母亲抑郁自杀,甚至还带着孩子一起的例子并不少见。这些母亲在产后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还要经历带娃的辛苦和家人的不理解,精神压力非常大,情绪经常处于奔溃边缘,容易产生严重的产后抑郁症。
如今养育一个孩子要花费高昂的费用,付出的人力、物力已经远超过年轻人的承受范围内。
3 月份,俞敏洪开直播说:养育孩子成本没那么高,第一个孩子孩子用旧的东西,第二个样子照样用,所以我鼓励大家生孩子。还说他觉得要有四五个孩子会更好。
这样的言论,立刻冲上热搜,引来网友热烈的讨论。
曾经,一篇《月薪三万撑不起孩子一个暑假》文章,道出了的多少家长的心酸。月薪三万的企业高管妈妈,因为孩子暑假要出国游学、报钢琴和游泳班、请保姆照顾生活等,假期支出达到 3.5 万,
此外,有人开玩笑说,房价是最好的避孕药!
美国最大的房产平台 Zillow 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证实:房价和生育率之间存在着极强的负相关关系,以全美国 25-29 岁妇女为样本,房价平均每上升 10%,生育率就下降 1.5%。
任泽平等学者联合撰写的《中国生育报告 2019》中就曾提到:「住房、教育、医疗等直接成本高、养老负担重、生育机会成本高,抑制生育行为。」
我们也可以说,生育率的进一步下降不是因为愿意生育人数的减少,而主要是成本提高,导致人们的生育意愿不能完全实现。
女性一直被灌输 “没有孩子,生活就不完整”,但是现代,还有很多女性通过其他途径实现了生活中的完整。
我国著名舞蹈家杨丽萍,曾经被怼不生孩子是人生的失败,但众多女星出来支持杨丽萍老师,指出女人实现生活意义的途径是多样的,而不是以结婚生孩子为唯一目标。
杨丽萍用舞蹈活出了自我,活出了精彩,这些都是她个人的选择。每个女性实现自我的价值都可以是多元化的。
有的女性,家庭美满,孩子可爱,她觉得幸福,这就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
有的女性,她愿意为事业付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而放弃结婚生子,这也是她的选择;
在当今这个社会,每个女性都有权选择自己想过的生活,实现自我。
社会环境的变化,女性不生育的心理,是社会发展的一个投射,代表了女性自我价值实现的多元化。
一个国家越发达,生育率越低,这代表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女性对于 “自我实现” 的需求越强烈。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 · 马斯洛
(Maslow.A.H.)从人类动机的角度提出需求层次理论,该理论强调人的动机是由人的需求决定的。而且人在每一个时期,都会有一种需求占主导地位,而其他需求处于从属地位。
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需求是由低到高逐级形成并得到满足的。
现代女性的 “自我实现” 的方式已由单一的结婚、生育发展到了多元化,可以通过职场、赚钱、助人等形式提供。
现代女性更追求真正的自我满足,而不是依附于别人来实现自我价值。
不管你处于什么阶段,是否结婚、生子,这已不是评判一个女性成功与否的标志。
你是全职妈妈,每天为家庭打理好一切;
你是叱咤职场的女强人,每天为工作忙忙碌碌;
你是享受自我生活的丁克一族,只为自己而活;
你是往返于工作和家庭,努力找到平衡的职场妈妈……
这个包容的社会,给了女性充足的自我空间,让女性的心理也越来越强大。
她们没有想到未来的孤独终老,
只珍惜眼前活得精彩的生活;
她们不再以别人的眼光来衡量自己;
只要你内心充盈,生活可以过得很好。
End.
作者 | HANMINSI
编辑 | K
图源丨网络
[
2021 年全国人口比上年末增加 48 万人,几点建议
玄心的视频
· 773 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466687247014055936)
是好事。
1、出生人口减少、出生率低是发达国家的共性,中国在人口出生率上超前达到了发达国家水平。
2、说明国家的教育取得重大成果,女性接受高等教育,婚育观念发生了颠覆性变化。
3、女性为了教育、就业,推迟婚育时间,充分表明妇女能顶半边天。
4、总财富增长大于总人口增长,则人均财富增长,大家越来越富裕。
5、新婚育主体主要成长和工作在城镇,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6、女性终身不婚,避免育儿支出,增加外部消费,利于经济循环。
那为什么生孩子警告反而变多了?
杨金瑞表示,出生人口下降是多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一是育龄妇女特别是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规模下降。“十三五” 时期 20-34 岁生育旺盛期妇女年均减少 340 万,2021 年相比 2020 年减少了 473 万。这是带动出生人口数量下降的重要因素。
**二是年轻人婚育观念显著变化。**当前,90 后、00 后作为新的婚育主体,绝大部分成长和工作在城镇,受教育年限更长,面临的就业竞争压力更大,婚育推迟现象十分突出。婚姻推迟增加了女性终身不婚的可能性,进一步抑制了生育水平。同时,生育意愿持续走低,育龄妇女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2017 年调查为 1.76 个,2019 年调查为 1.73 个,2021 年调查降到 1.64 个。
**三是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偏高加重了生育顾虑。**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住房、教育、就业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的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居高不下,加大了年轻人生育顾虑。相关配套支持政策不太衔接,托育等公共服务不太健全,让许多年轻人在生育问题上犹豫不决、望而却步。此外,新冠肺炎疫情也对部分群众婚育安排产生一定影响。
我觉得人口问题会引发蝴蝶效应,那些回答里面阴阳怪气的,幸灾乐祸的那些人,不生孩子就能独善其身?
生育率的快速下降
原本就是 “生育意愿下降”
和 “适孕年龄妇女人数下降”
两方面共同组成的罢了
只不过因为某些原因
人们过于关注其中一方面了而已
我比较直白,我就是怕痛,宁愿老了孤独致死也不想承受开膛破肚阴部撕裂的痛处。不想体会漏尿妊娠纹孕吐,腹直肌分离甚至是羊水栓塞而死。
我始终建议,降低,降低,降低外国女性婚姻生子入籍门槛,国内的女性的生育意愿和某些思想,以及择偶条件,你们是不能逆转的,国男也是不可能满足的,同样的,国男的择偶偏好,目前的国内女性也很少有能满足的。一边是极度开放,一边是偏向保守,很难融合,一边需要物质,一边无法达到优越的经济条件,更难在一起。
但是广大外国女性,尤其是东盟十国女性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女性的生育意愿还很强烈,经济条件,国内也占优势,引入外国女性,补充劳动人口,弥补性别比例,提高生育率,对国内男女的未来养老提供保障。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比如,像中国最开始的跨国婚姻数据,一年的跨国婚姻数据最高达到 10 万人一年,9 成 9 都是外嫁,东南亚等第三世界国家女性数量很多,生育意愿比国内强烈,达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不仅仅在于经济的差距和文化霸权,更有他们对外来女性通过婚姻低门槛的入籍,获得绿卡的政策。
中国现在有了经济基础,和一定的基础福利,所需要的仅仅是一个合适的政策,更加友好的对待正在日益扩大的外籍新娘群体,是对全社会,全体男女未来有利的事。
有些人还在担心文化的问题,在我国开放第一例跨国婚姻以来,外嫁到其他发达国家的国女有多少?生育了多少混血儿?他们目前都已成年,其他国家有没有因此,诞生了一批亲华派?他们的文化根基改变了吗?
还有,这里也要借用一下我一直所在抨击的女权的某些理论,当然,我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谢谢她们在外嫁盛行的时期,提供的合理化理论基础,现在可以同样用在外娶上。
我们已经具备了经济,物质条件,有更为重要的的包容文化的优势,更有一定的理论需求来驱动,只需要推动一个政策,大家共赢,表现在数字上,我个人认为,超越国女外嫁最高峰并不难。
并非因为生活压力直接遏止了婚育。
城市人口的独立性是婚姻的障碍,也是生育下降的重要原因。谁都不靠谁,怎么支撑婚姻?彼此没有必要性需求。
女性独立能力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城市生活环境安全舒适,工作机会均等,男性优势下降。
中国大部分男性对自己要求不严格,没有运动习惯,缺乏力量的魅力。男性能力下降无法吸引女性。
竞争条件单一。优质男的唯一的最主要的条件是财富,多金成为独木桥。没有几个能通过金钱的标准。
确实新冠肺炎疫情也对部分群众婚育安排产生一定影响
毕竟真怀孕的连医院都不让进直接流产
另外我能理解卫健委出发点是好的
但是这些延长产假等方案估计是用脚想的
是你给女性发工资么?
最后成本都摊给企业让企业更不愿意招女员工生活压力进一步扩大
这种举措真的有用么?
还组织实施好三孩生育政策
大部分人自己活得都费劲你还让他生孩子觉得可能么?
就算养猪
你换位思考下猪如果一出生就知道自己生下来就要被杀的
而且吃的越多长得越肥死的越快
你觉得猪还愿意吃饲料么?
同理
房价居高不下买不起房子
工作压力大没时间谈恋爱
生活压力大物价飞涨资本还天天骗妹子搞消费陷阱男生不花钱都不配有女朋友
请问你让人怎么生孩子?
中国人传统思想都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不是真的生不起谁不愿意要孩子啊
如果真的想解决问题请从根本上解决
不要一天到晚转移矛盾今天怪婚育观念后天怪疫情
真的
承认确实有问题不丢人
说一个嬉笑怒骂的说法——《摩尔庄园》的影响。
《摩尔庄园》开服于 2008 年,玩家群体是 8-14 岁。也就是说,摩尔庄园的目标群体生于 1994 年以后,刚好覆盖 “当代的婚龄人士”。摩尔庄园的影响力还算比较大的。
摩尔庄园里面,摩尔(鼹鼠)的传统宠物为 “拉姆”,不仅有不错的智慧,而且可以上天入海,得到神秘力量成为“超级拉姆” 以后更是无所不能。拉姆虽然有四种不同性格(与先天颜色绑定),但整体都是乖巧良善的。
见识过了能力出众还可爱的拉姆,为什么会选择人类小孩呢?
多年来,房地产疯狂的发展,只带动了一部分低技术企业,虽然面上过去了,问题是严重的。小地方缺少就业,大城市房价超高
这块是大头支出对年轻人来说,所以怎么降低最大头,廉租廉住是核心,商品化超高房价的房子让不想生育的已生育人士去买
其次,社会各领域收入差异显著降低,因为部分行业的所谓高收益,根本不是因为其技术水平高端,因为我们尚无这样的高端产业。富的越富,穷的越穷,没有必要
最后对 3-16 岁的低龄学生实施全面补助,因为毕竟支出很小,每月譬如 5 百元而已,
刚打击课外语数外辅导班是没用的,那个支出仅仅占了一小部分而已,这部分功能完全可以由学校代替,因为过于简单,学校可以承担一部分落后学生的补课
钱从哪里来?
从低效的国企,无效的科技投入和打击天量腐败财物里来:
国企每一年因为长期低效和腐败损失掉的钱(这部分钱改进后可以免掉巨大的损失),以及大量被空手套白狼,只产出了非常无聊的不被世界认可的文章的科技资金,这些数量就已经非常庞大了
每一个官员,已有的,如果查明资产和其收入明显不对等的,直接立案,可以回收很大的不当所得。
经过十年左右的时间,可能 90 后和 00 后的生育意愿就可以逆转,因为开销明显降低了,他们不必疲于奔命,或者因为时间不充裕,收入不高,一想到育儿就望而却步了
社会生存压力大,工资水平跟不上,职场压榨不断升级。
社会浮躁风气正盛,情感关系错综复杂,女性生育愿意自然不强。
就我自己来说,我自己是 90 后,我正当生育黄金期,我和对象是非常有意愿生育孩子的,我们还想生三个起。
但是基于房贷、车贷、工作的竞争压力等等原因,我们在生育黄金期生不起,不敢生。
生孩子不是生出来就行了,还要考虑如何 “养育”,如何培育一个在未来可以生存很好的孩子。
想起这些就觉得恐惧。
我们自己都没办法好好生存,更别说有信心养育一个能够生存得很好的孩子了。
可能我现在的想法有点悲观,可能有人觉得我杞人忧天,会说 “谁知道 30 年后的环境如何呢?儿孙自有儿孙福”。
但是我不这么认为,为人父母是有责任教育好孩子的,当我没整明白自己的时候也没信心做好孩子的榜样。
不是我们生育意愿下降了,而是压力让我们太没有安全感了。
压力山大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现在生活这么方便,很多人都宅在虚拟世界里,连找对象的意愿都没有,还谈什么生育意愿?
要不,国家先包分配对象?
不可能,我们生育人数在今年疫情的情况下都是正增长,明年疫情都要结束了,肯定会生起来的,加油奥利给:)
不管在那个国家 女权越多 权利越大 生育率越低,没有例外 发展再好的国家都一样,本来就靠生孩子卖价格,权利越来越大价格就越来越高,到最后男性也不给钱了,指望提高妇女地位促进生育就是做梦
卫健委所给的解释有四个因素,一个是生活成本提高,第二个是育儿成本提高,第三个是适龄男女不婚率提高,第四个则是因为疫情。
卫健委发言人水平不行!应该让我去当,我会这么说:我国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卓有成效,妇女地位相比之前显著提高,高素质高水平高要求女性年均增加 340 万。
因为统计学把他们叫做 “生育旺盛期妇女”,统计的时候只看符不符合“能生育” 的这个条件,说白了就是统计有多少个子宫是能正常生养的。
但在社会上,她们是白领是精英有事业心有自我追求的女性。有事业追求的女性,生一胎基本都会打住了,更多的是不生选择单身或丁克,之前也说妇女能顶半边天,能和男同胞一样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咋滴,现在又叫这部分人不顶天了?
我国人口红利将向纵深方向发展,人口形势稳中向好、持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
坐着看。
因为没钱,而生孩子的成本居高不下,zf 还不干预。所以,会下降。
纠正一下题目,不是妇女生育意愿下降而是整个社会男女老少都不想多要孩子!
最主要原因是,男人的收入不足以供房供车还有钱满足一家的开销。女人被逼着在工作和怀孕间纠结。
说明什么?
再不给生孩子的家庭降低负担
以后你就算是给多少补贴,也没有生孩子的人了……
因为育龄妇女没有安全感。
你以为我要打拳?
对也不对。
我不打男女,因为我这拳要给 xxxxxxxx(八个字)
我觉得生孩子的关键不在于当下的好处,比如发钱给假期,而在于对未来保障。
育龄妇女很简单就能看到自己生育的风险。一个是沉没成本,俗称孩子不能塞回去,开了的骨缝也很难回到少女时代。一个是机会成本,俗称一怀孕就辞退,前二十多年辛苦读书工作,一朝回到解放前。
这些东西,你说量化?根本无法量化,每个人都不一样,而且不仅仅是发钱就能解决的,因为钱的收益未必全给到产妇(不要说什么自私,整体来看人都是自私的)
那怎么办?国家把这个责任承担起来。给一个风险兜底。
让产妇知道无论怎么生孩子生几个孩子,自己工作是铁打的,晋级升职也就耽误一年,孩子生出来哪怕自己要上班,不依靠老人一样有地方给放心的照顾,男人孕期产后不老实不用自己动手,就有人狠狠收拾他等等。
总之自己的事业和人生轨迹依然按照原来的计划进行,生孩子只是按了暂停键,而不是终止键。
希望是最宝贵的东西。
只要未来的预期是确定,向好,有保障的。我并不觉得会有多少女人梗着脖子死活不生。
应该有人知道我说的啥模式了。不过估计回不去了啊。哈哈哈,所以这生育率,也回不去了。哈哈,就这样吧。
必须承认,女权在中国又一次赢了。。。
放开三胎之后,生育率并没有出现预想中的增长。据报道,国家卫生健康委表示,“十三五” 时期 20-34 岁生育旺盛期妇女年均减少 340 万,2021 年相比 2020 年减少了 473 万。这几年出生人口也在下降。除了这个宏观原因,还有什么让大家不想生了?
如今就业环境越来越卷,竞争压力也更大,有太多的 90 后、00 后选择大学毕业之后继续深造。一方面是因为自身本来就有想继续充实自己的意愿,还有部分是逃避 “毕业即实业” 的就业压力。
996 成为了很多人年轻人的工作常态,他们持续着工作家两点一线的工作太久。而且年轻人为什么越来越不敢体检?职场健康,很多疾病的年轻化,每天两点一线挣得钱,可能还不够给自己看病的。
好不容易熬到有可以自己支配的时间了,发现早就过了恋爱的年纪。在家人亲戚的催促下,相亲成功就结婚也成为有些人的摆烂。依然还有很多年轻人还想享受自由带来的乐趣,比起生孩子,让自己活得快乐一点或许会是许多年轻人更愿意做的选择。
毕竟大清已经亡了,婚姻不能保证爱情和付出。没人能理所当然的获得爱、钱、关系。来越多的人不再愿意将就,如果不是真正喜欢的那个人,即使晚婚晚育也没关系。有网友说:书读的愈多、工作越充实的年轻人,结婚越晚、离婚率越高、生孩子的概率也越低。
首当其难的就是住房问题,房价越来越高,但结婚总要买套新房。不说三代人,就是小两口和父母住在一起,两代人生活观念的不同,矛盾只会越来越多。尤其在婆媳问题这个千古难题上,只会难上加难。
如果小两口都是上班族、父辈又没有足够支持的话,结婚买房生子教育都是花大钱的地方。尤其生孩子后,家庭的生活质量都会下降不少。有太多的小两口这么一合计,干脆不生的想法就顺理成章了。
如果是一些没啥经济基础的家庭,35 岁失业也成了常态。外加女性的职场问题,孕假产假在现实生活总有问题。万一没了工作,连维持自己的生活都难,再加上孩子压力只会更大。
当女性越意识到 “婚姻不是神话”,“婚育压力 90% 在女性身上”,才可能更自由的选择生育。有婚姻很好,没有婚姻也能享受自己的人生,使用好自己的生育权,这才是根本。
在我 20 岁出头的时候,那时,社会上还奉行 “单独二胎” 政策。我一直预期自己将来嫁一个独生子,生两个孩子,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男孩比女孩大三岁。哈哈哈,为啥要大三岁,因为我觉得这样方便他们从对方的朋友圈中找男女朋友(为啥当时作为未婚女青年就想这么多?!)。作为独生子女,不知道为啥一直会有这样的想法。撇去生孩子给身体带来的巨大痛苦,照顾孩子对身体和睡眠造成的异常压力外,我还挺喜欢孩子的。
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应该还没忘记今天早上 3 点,娃就在我身边咿咿呀呀的闹。
我老公是坚决不再生了,尤其是在照顾完儿子之后,见识到了一个婴儿对一家人作息的伤害。当然,我觉得更多的是他想着未来儿子在上海买房的压力。直接就没提过再生这回事。就连我试探性的提出来,也被他求着说请饶过他。
生孩子的时候,是公公婆婆在上海照顾我们,后续间或我妈从武汉来替换过几个月。然后再是公婆,现在又是我爸妈。两边的老人对生孩子的口径都挺一致的:不生。
“生一个挺好,你们还生的是个儿子。要再生个儿子,你们这一辈子就别想撑头(挺过来的意思)。”
“生孩子有啥用,人活在世上,有个念想就行了。生那么多,累死你们。”
“是你爸妈想要吗?谁想要谁照顾,(只要不是我带)我这边没意见。”
“你说生孩子有啥用,我生你也没办法指望你养老送终,连城市都更换了。你现在还需要我带这个小的,这还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我就想退休好好生生自己生活。打麻将、跳舞、约熟人出去玩,不要太开心。让我好好快活几年,不行啊?非要困在上海,哪里都比不上我自己家。”
我们两边都是城市的普通家庭,两边爸妈都是原来的国企员工。年轻的时候老老实实执行独生子女政策。中年的时候遇到国企改革下岗,又老老实实自己出去再就业。也幸亏是只有一个孩子,咬咬牙,什么样的工作也都愿意去尝试,只要孩子能健康长大就行。
还好,我老公和我都算是争气的孩子。不过我们也是在搜刮完老人后,才能在上海首付买房立足。实话实说,每个月的压力都不小。还没谈上将来给两边老人养老,和自己小孩的教育问题。两边的老人过来的时候,没高血压的都突然血压升上去了,肩周炎、腰椎疼。身体都会时不时这里不好,那里不对付的。说白了,都是照顾娃闹的。
娃的爷爷和外公都公认:我不是他的祖宗,他是我的祖宗!
哈哈哈,两边老人带娃的效果就是谁都亲身体验到带娃的不容易。我还记得刚结婚的时候,我被我爸爸催赶紧生孩子。还责怪我说 “你结婚不生孩子,别人(指我老公)跟你结婚为了什么呢?”
“难道结婚就是为了生孩子?”
“即便你们一代不这么想,你还要对别人(指我老公)的爸爸妈妈负责,别人要抱孙子的啊。”
后来爸爸来上海带了娃,就再也没有提生孩子这件事。并且让我好好考虑下他们的晚年,不想接下来所有的退休生涯都花在带孩子这件事情上。一个已经够了。
我还试探性的问 “再生一个,跟你姓?”
“跟谁姓那是你的事啊,我是带不动了的”
两边爸妈身体上都有多多少少的基础病。我爸还做过颈椎的手术。带过娃的就知道,带娃是个责任心非常重的事情。保障娃的安全和不能让娃生病是都是第一要务。
我也问过老公,什么情况下会考虑再生一个?
“有能力给两个孩子都赚出一套房,并且能够减轻父母带娃的压力,就是说能请得起育儿嫂或者保姆”
三口之家,我也是超过了中国的平均标准了。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 2021》,全国平均家庭户规模为 2.49。
就我自己而言,感谢两边爸妈的付出和帮助,我才能够继续在职场上继续拼搏。我自己也不愿意做一个牺牲自己成就孩子的女性。
因为我有老人可以倚仗。
有些家庭中,两边爸妈都指望不上,只能女性牺牲自己的事业用于照顾小朋友。对于现有的家庭状况和资源,也许三口之家真的是我这个小家最能承受的最好的状况了。
暂时没办法给国家的人口资源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
很大一部分责任在年轻人。
好吃懒做,不愿吃苦,不愿奉献,忘记了无私奉献的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
喜欢逃避责任,喜欢念叨劳动不光荣,抱怨房价高。
年轻人把责任都推给国家和社会,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自己不努力,不结婚,不生孩子,反而过来抱怨生活压力大,抱怨房价高。
大部分责任都在年轻人。
哥几个又来看爽文了
社会问题不解决,眼看着大家一步一步地从对婚恋失望到生活失望,现在着急了?希望亡羊补牢吧
首先还是要明确,红利究竟是谁的红利?
能让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中国人生育率下降到这个地步
这得把人逼成什么样子
讲一下我的工作
有些公司待遇好,有些公司待遇差
有些公司亏损甚至倒闭,有些公司发展蒸蒸日上
我作为一名学历不高能力不强的员工
没有资格去好的企业
所以我去了一家比较差的企业
虽然这家企业给我的待遇很差,但既来之则安之,我是真心想让这家企业蓬勃发展,可惜老板不愿意听员工反应问题,他自己也发现一些问题但懒得大动干戈,所以就一直拖着,一直恶化着,表面上还在盈利,但实际上只是在吃老本,当别的企业越来越好,我这家企业员工的流失加上老本的凋落,我现在只能偷偷学习,卷起来,想办法去那些好的企业,可惜难度太大,都在卷,算了躺平
当然中国人口还是在增长有 48 万呢
14 亿人还是很多对吧
以后的事管它呢对吧
很多人会指着自己的辛苦说自己很努力了
我才二十几岁大学刚毕业
谈了个对象准备结婚
她对我的要求不会说你刚毕业所以不要房子不要彩礼
为何不敢说有结婚意愿的男女平均减少多少万?
稳中向好。人口从高数量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变。
针对美欧媒体称中国面临人口危机、甚至会影响实现中国梦,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 5 月 12 日表示,中国的人口总量持续增长,仍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中国人口 14.1178 亿,不是依然比美欧国家人口总数加起来还要多吗?不知道有关媒体记者如何摇身变成了人口统计学专家和社会学家,从何得出‘中国人口危机说’这个结论。”华春莹表示,这次人口普查数据也反映出中国人口发展面临的一些结构性矛盾,中国将推动高质量发展,有针对性地制定人口相关战略和政策。她表示,过去几十年来,在中国发展的几乎每一个关键阶段,西方都会对中国做出种种评判和预测,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论调,如 “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 等,但都随着中国的持续发展被事实一一“打脸”。“我们希望热衷于炮制各种论调的人,也能和我们中国人民一样健康快乐地生活,共同去迎接并且见证中国梦的实现。”(记者马卓言、孙楠)
最近调查不合适,期末考试了,家长更不想生。
顾左右而言他,就是不提最关键的——房价
说一千到一万,放水导致的,早买资产,通过放水稀释货币购买力,资产购买力不变,变成了早变资产早享福。
通过放水偷存款购买力,何必问为什么不生。
一个劳动力十年前 3000,十年后 5000。10 年前,只算食品购买力是 10 年后的 2-3 倍,如果算房子,购买力是十年后的 4-5 倍。那么 10 年后收入看着涨了,实着购买力下降,反而降薪了,5000 不及当年的 3000,只有当年 1500-2000 的购买力。
只有把钱变成资产就不贬值了,那么年轻人更愿意先把钱变资产,而不是结婚生育。
年轻人预计他们购买力年年下降,未来朝不保夕,不生或者推迟生育,减少生育是符合自身利益最大化的。
如果这个事情谁有责任,央行、地方政府是主要责任主体。
生育旺盛期妇女
女权们不来打几拳?
我感觉他们就没把人当人,说的跟适合交配的母猪一样。
辅助生殖可以炒一波了。
很多人到了这个时期连婚都没结。
家暴和出轨不闹到上新闻的程度都很难离婚。。
好家伙 你终于发现不是假期的原因了啊
如何看待?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好事,大好事!
这里不谈经济,只谈社会现象。
现在的女性之所以在农村市场不愁嫁,就是因为农村家庭和男性的生育意愿十分强烈。
只要女性能这样坚持不生下去,什么房车彩礼迟早会成为过去式。
从此所有男性女性都能过上独立自主终生躺平的美好生活。
生育意愿看上去是讲的育龄妇女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家庭的意愿问题,归根结底是当今中国社会养育孩子的成本问题。
中国社会的教育重视程度在国际上闻名遐迩,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而在国家 “双减” 政策前,孩子的教育成本是孩子养育的重要家庭支出,各类培训班,特长班形成产业化,在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 的思想驱动下,家长们趋之如骛,高水平的教育成本让中国家庭不敢多生一个。
房子是中国人另一大家庭支出。中国大部分家庭都在为摘掉 “房奴” 这顶帽子而早出晚归。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房子就是家的根本属性,没有房子的家庭就没有家的归属感。而传统思想中,生儿子还要给他买个房子讨老婆,有房的男生在婚恋市场是加分的。多生一个孩子就要多买一套房,而中国目前的高房价不是普通家庭所能负担的起的。
高教育成本和高水平的房价,才是家庭或者说育龄妇女生育意愿低的根本原因!
![](data:image/svg+xml;utf8,)
据说卫健委还打算出实招、出硬招呢!
这是当年计生办扼杀太多婴儿想要将功折罪?
问题生不生娃就不是你卫健委能管得了的事儿啊!
我不生娃难道是因为避孕措施太好? 生产难度太高?
特么是因为没钱啊我没钱啊!
你让住建委、教育部、发改委来我都有点期待。
一天天的不知道在造些啥。。。
请不要偷换概念,不是女性受教育的程度影响生育的意愿,而是我们生活压力增加了,来说一下现实的问题:
自 2022 年 3 月开始,疫情再次爆发,今年的工作确实很难找,现在的年轻人,又有家庭的负担,上有老,下有小,两个人要养活四个老,一个小,加上城市生活压力很大,车贷、房贷、孩子教育费用逐年增加,生活成本、家庭开销,什么费用都涨了,但是工资却没有涨,不是女性受教育的程度影响生育的意愿,而是在城市生活,已经很难了,哪里来的勇气生二胎,我们头上已不是三座大山了,是 N 座。
这两年,生活真的很不易,收入不稳定,还可能失业,真的太难了!
主要原因是:
1、去年 3 月数据统计,我国灵活就业人员规模已达 2 亿人。最早叫待业,后来叫自主创业,如今又换了,叫灵活就业,汉语果然是门不断进化的语言,只要不说 shive,就没有 shiye 人员;
2、以前打工的人即使被裁,很容易去小公司找到工作。而疫情以来,很多小公司已经没了……
![](data:image/svg+xml;utf8,)
3、有的养猪企业直接裁员 70%,还不给补贴,就是直接逼你走;
4、双减,教培直接全没了,只有大的培训机构才有补偿。小机构,有的老板直接跑路,连员工工资都没发;
5、没有增加就业,现在国家限电,电费涨价了,浙江开三休四,广州开二休五,外地工人没事做很多都回老家了,就业确实很严峻;
6、去年快递、外卖行业,有大批人员流入,还有一堆女外卖员了,以前根本没有。经济下行,点外卖的人也少了,送外卖也不好做,晚上去一个商场吃饭,看到门口有好多外卖员聚在一起等单子,这在以前都很少见的;
7、疫情以来,旅游业的导游,很多都失业了,景点没人去了,空空如也;
8、去年下半年,地产界纷纷掀起了裁员潮,还有恒大的暴雷,影响很大,很多一线、二线房价,一手房、二手房房价开始下降了,房地产成为了夕阳红的行业;
9、一些实体店铺贴着转让 / 出售,一直空着,街上没人,没有高的收入,每个人都要理智消费了;
10、经济确实不景气,看看考研考公考编的人数就知道,所有人都挤破头进国家单位,可见,一晚公家饭,依然还是那么香;
11、超市收银员,12-14 小时,有夜班。每周休一天。没有其他,月薪 3500 其他全没有。坐标帝都。昨天我看贴的小广告。今天就招到人了。
12、高校辅导员招聘不到 10 个名额,收到将近 700 份研究生简历,其中还有个别博士。这两年,由于疫情的影响,有很多公司破产倒闭,导致很多人失业。
13、没有破产的企业,现在也是在苦苦撑着,能按时发工资,不裁员,真的就很不错了。
14、金融行业开始整体崩盘,自 2022 年 1 月 1 日起,股票、基金、期货,让你一夜回到解放前,你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买在高点的,骑虎难下,买在低点的以为可以抄底,实际上本金都亏的不到 6 成了,30% 左右跌幅都是小的震荡,让你日夜煎熬;
15、在没有发生疫情以前,市场就比较疲软,产品饱和,很多企业面临着转型,行业面临着洗牌。这种情况下,限制又加上疫情,使很多企业的经营状况,都不好,就不会再大力发展,招新人了;
16、电商和直播带货的冲击,使传统企业的老板,做什么都没有利润,生存艰难,发展到现在直播卖货的人比买产品的人还要多,请问卖给谁,连明星都开始直播带货了,很多明星还翻船了,从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变成了 “潘子”?
17、2022 年 3 月以来,疫情再次爆发,全国有疫情的中高风险区,已暂时关停棋牌室、酒吧、迪吧、网吧、KTV、图书馆 (城市书房)、健身房、麻将房、桌游室、游泳馆、足浴店、艾灸馆等,室内密闭公共场所,所有的教育培训机构基本关闭,能提供的就业岗位,也比较以前又减少了很多,剩下的人能够干嘛去,所有工作难找了,好的工作就更加难找;
18、俄乌战争一开始,能源开始暴涨了,出现油价 7 连涨,目前 92# 汽油 8.61,95# 汽油 9.16,据专家估计未来会将会突破 10 元大关;
综上所述,疫情还没有完全控制住,一边是大量的就业岗位在减少,一边是失业人口在增加,所以造成今年的工作很难找,只能说,希望疫情早点结束。
生活那么美好,世界那么精彩,何必浪费 30 年时间~ 不分男女
时间跟资源均自由且富足当然另当别论
其实从人口增长率就能看出这一问题了,生育意愿下降本质原因是太卷了。
「生育旺盛期」
这词越听 越觉得像是形容养猪。
卫健委按理说也都是读过书的文化人,中文里千千万万博大精深的词汇中,怎么就唯独选中了这几个词呢?
不过话倒也说得通,也许在卫健委看来,这事和养猪似乎也没有多大区别吧。
生育旺盛期妇女年均减少 340 万的好处:
(1)有利于国家加速资金积累。实行计划生育,使国家用于新增人口的消费减少,从而加速资金积累。
(2)有利于劳动就业。实行计划生育,可以使每年进入劳动适龄人口减少,从而有利于劳动就业。
(3)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人口质量。实行计划生育,国家可以把积累下来的资金用于教育,使更多的人受到更多更好的教育和技术训练,从而达到提高全民族的人口质量的目的。
(4)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人均资源水平。实行计划生育,可以缓解人地矛盾,提高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人均占有粮食的水平。
(5)有利于农民少生快富。实行计划生育使每个家庭的人口减少,不仅可以减少家庭消费,而且使家庭主要成员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发展家庭经济和健康娱乐中,从而保证家庭幸福、社会稳定。
看大家回答了那么多,都没把计划生育只生一胎的账给算上去。
你想啊现在大多数的家庭结构是 421,即四个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大多已进入婚育年龄,这种家庭模式开始呈现出主流倾向。
而这种 “倒金字塔” 的家庭结构,也衍生出一些现实问题来。如何养老,如何教育孩子,身处 “上有老、下有小” 的中间层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421 家庭结构,相当于 6 个中老年人,1 个孩子,其中去掉男生一半多的数据,还有不婚丁克,永居在外等各种因素的女生,还剩零点几个生育旺盛期妇女呢?
你想啊,我们爷爷奶奶辈以前至少三四个孩子,有些家庭五六个的不少见,甚至是七八个,十个都有。自然相应的生育旺盛期妇女数就多了。不说多,至少是相当于 1 吧。
所以比较下来,生育旺盛期妇女数呈现几何式断崖式下跌。
只要数学不是体育老师教的,细想下就能懂。
一、当然是受西方享乐主义的影响啦!
什么丁克,躺平?以享乐为荣,还甩锅给高房价。
试问爷爷奶奶辈们有啥条件,有啥教育条件。当初的房价对他们来说,又何尝不是天价?那时候没有避孕药,也不知道啥叫避孕,有一个生一个。
凭借他们吃苦耐劳,奋力拼搏的劲,把一代二代孩子们拉扯大,成就了中国现在的样子!即使是现在,他们已九十上百,但仍见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身影。
现在的年轻人就是缺少了这种积极向上、拼搏的精神。
至少现在是和平年代,撸起袖子加油干就行啦。爷爷奶奶辈们经历了多少苦,战乱,饥荒,国家一穷二白,建设初期……
现在的年轻人相比爷爷奶奶辈们,幸福不知多少倍了。
身在福中要知福,惜福。
不要为自己的享乐找理由,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
女性充分参与社会的竞争,爱教育程度高。女博士,博士后已不鲜见。
不要说博士,就是现在普通的硕士毕业,也已经二十六七岁了。毕业后还要拖拍几年,再步入婚姻,年龄就到近三十了。
建议国家减少义务教育年限,硕士教育的年限。给孩子们腾出几年宝贵的恋爱时间。
女性本来也没怎么想生育,以前碍于生活所迫生孩子。现在女性可以不依赖男人生活,于是男人就无法转嫁生育痛苦
俗话说越穷越生,道理简单,家庭越穷对男性依赖越大,没有话语权没的选择
说明环境不适合育龄妇女生育,所以生育意愿下降。其实不仅是生育意愿下降,结婚意愿都下降了。看看现在结婚率就知道了,结婚率都不高生育意愿更不可能高。与之相反的是离婚率逐年上升,说明大部分人还不清楚和什么样的人组建家庭就结婚了,结果发现婚后生活完全不是电视综艺给自己带来的印象中的那样。所以更不会愿意生孩子。
总结一句话,现在的生活压力以及网络媒体宣传下的物质追求,尤其是后者,对于物质的追求和过度消费宣传,才是生育结婚率下降的罪魁祸首。毕竟大家见到了穷奢极欲的生活后,很难冷静下来面对自己平凡朴实的生活。
生育是个经济行为,不要神化了。
生育旺盛期…… 当母猪呢。
怎么看?我一边看着电视一边磕着瓜子我一边看
![](data:image/svg+xml;utf8,)
今天说句三句半,
锣鼓家伙敲起来,
不知说好说不好。
试试来。
耕地有减没有增,
粮食产量有顶峰,
人口增长无止境,
受穷!
独生子女就是好!
国家政策有关照!
养老保险人心快!
不赖!
孩子多了要吃喝!
娶妻修房花钱多!
育目生育危害大!
罪过!
痴呆不能结姻缘.
近亲结婚后果多,
非法婚姻要堵严.
把关。
这还不明白吗?中国强大了!
生育旺盛期…
坐标北京,89 年单身未婚未育,跟我年纪相仿的未婚男女很多,已婚未育的也很多。能明显感觉到,女性生了孩子身体素质普遍下降不少。周围已婚已育的人士,一般也是只生一个,跟少生优生观念有关,也和育儿压力大有关。其实男性也有最佳生育年龄(35 岁前),女性 35 岁以上生育也是可以的,再说这也和每个人身体素质有关系。择偶方面,很多人对 35 岁以上女性不友好,但女性平均寿命已经超过 80 岁,以前女性生二胎很多都是将近 40 岁了… 现在大家学历普遍提升,硕士毕业一般 26 岁了,等工作稳定有一定经济基础了再生育,也能给孩子更好的保障。
针对一线城市,个人建议降低育儿成本,也要鼓励 35 岁以上未育的生育(有些 20~34 岁的其实不着急生育)。
PS: 生育率低和结婚率低有很大关系
这几年来,我国人口持续下降。1 月 20 日在国家卫健委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人口家庭司副司长杨金瑞介绍,出生人口下降是多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data:image/svg+xml;utf8,)
一是育龄妇女特别是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规模下降。“十三五” 时期 20-34 岁生育旺盛期妇女年均减少 340 万,2021 年相比 2020 年减少了 473 万。这是带动出生人口数量下降的重要因素。
二是年轻人婚育观念显著变化。当前,90 后、00 后作为新的婚育主体,绝大部分成长和工作在城镇,受教育年限更长,面临的就业竞争压力更大,婚育推迟现象十分突出。婚姻推迟增加了女性终身不婚的可能性,进一步抑制了生育水平。同时,生育意愿持续走低,育龄妇女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2017 年调查为 1.76 个,2019 年调查为 1.73 个,2021 年调查降到 1.64 个。
![](data:image/svg+xml;utf8,)
三是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偏高加重了生育顾虑。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住房、教育、就业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的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居高不下,加大了年轻人生育顾虑。相关配套支持政策不太衔接,托育等公共服务不太健全,让许多年轻人在生育问题上犹豫不决、望而却步。
此外,新冠肺炎疫情也对部分群众婚育安排产生一定影响
富有的可以多生,反正负担得起。清贫的也可以多生,散养着,能成才一个算一个。中间阶层就需要精打细算了。
“十三五” 时期 20-34 岁生育旺盛期妇女年均减少 340 万,2021 年相比 2020 年减少了 473 万。生育意愿持续走低,育龄妇女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也在逐年减少。
第一个问题:生育旺盛期妇女大幅度减少,是出生人数下滑的主要原因。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育龄妇女是基数吗,基数越大,可能出生的人口就越多。基数萎缩了,出生人口数量怎么能够上来。
第二个问题:育龄妇女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也是生人数下滑的重要原因,重要性不低于生育旺盛期妇女人数。这个道理也很简单,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是乘数吗?在基数相同的情况下,乘数越大,可能出生的人口数也就越多。如果乘数足够大,即使基数缩小,出生人口数量也会增长。但是目前现实并非如此,基数和乘数同步缩小,那么结果就是,出生人口数量减少会越来越多。
第三个问题:妇女生育年龄问题也很值得重视。六普数据表面,中国妇女的平均生育年龄已达 29.13 岁,超过了专家建议的 28 岁前的黄金生育时段。七普数据目前还没有查到,随着女性受教育水平的提高,男女职业发展越来越平等,初婚年龄越来越大,晚婚必然导致晚育,估计中国妇女的平均生育年龄难以下降,生育年龄越来越大,会导致生育意愿下降、打算生育子女数减少,这也是影响出生人口数量的因素。
啥子生育旺盛期,搁这形容生产队的驴吗生育旺盛期……
奈何我读了书,知道了人口在某部分眼里是人口红利,有小孩也只是世世代代被割的韭菜,所以开心啊,人还是太多太多了。
已婚两年,还没考虑生孩子,算是很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了吧。
为什么生育意愿会下降?
因为我真的不想降低我目前的生活质量啊…
我国人均年 GDP 已经到了 1.25 万美元,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生育率当然也要看齐发达国家。这叫稳中向好。要那么多人干嘛,蛋糕是已经足够大了,但是已经拥有大部分蛋糕的人是不会愿意分出来的,更多的人只会让中产和底层的资产缩水,让富人更富。疫情这一现状又加速了资本的集中。把蛋糕分好才能真正解决生育养老的问题。一味的做大而进行低效的再分配是无用的。连生活都困难的人们又怎么愿意去繁衍后代呢?除非你不给卖避孕套和避孕药,那出生率就自然一路高涨了。
周围结婚生子的都是 2015 年房价暴涨之前买房的
我要是在西安这种城市年薪达到 20-30 万,市区有个三居室或者四居室,不用加班啥的我还是愿意生的,现在事业单位一个月三千这点破工资油都加不起了,生个鸡毛啊。
我们国家人口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
很多人只考虑有没有钱
对我来说 我身体受不了 为什么我要拿我的生存质量去为人口做贡献
我生一个孩子 身体已经受损了 这个看人 你根本不知道你会有什么后遗症
一到这个时候,小粉红们的爱国热情就消失不见了。
现在育龄期女性,应该是独生子女国策时生的孩子吧?那时出生率岂止腰折,简直是以前的 30%25%,可以说是直线下降。
所以说现在育龄期女性少,不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吗?
所以,一直在这里贩卖焦虑,有意思吗?
你给我翻译翻译
什么叫生育旺盛期?
翻译翻译
什么他妈的叫他妈的生育旺!盛!期!
合着你以为女生就应该 “旺盛” 的生育?
你真的需要更多年轻人吗?
35 岁劝退休,这不是人很多吗?
今天刚刷到陕西家暴男王某飞的视频新闻,看完惊呆了,别说生育,随着人渣们的暴露,为了保平安直接不结婚的女性会比原来那种传统社会比例越来越多…… 这的确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做为婚姻与生育的双重失败者,我只想对那些不结婚不生孩子的人说一句,你们是对的。
挺好的 不婚不育大家都不用活得这么累了
发展的问题交给发展去解决。赶紧搞出靠谱的人工子宫就好了。
怎么看,去问问那些当年被强制上环妇女怎么看啊?
讲个真事,前几天跟家门口便利店女老板聊天。她说她当时生完孩子上第一个环,移位了,引起了很严重的炎症,要取环。征得户籍地计生委同意后,做了取环手术。戏剧的来了,计生委主任让医生取完旧环,直接上新环。如果当时不上,就要追医生的责。
然后,女老板当天晚上就昏迷进了急救室。
而且那个计生委主任, 没受到任何影响。
这事儿国家头疼去就好,老百姓该干嘛干嘛,反正中国人多,我们这一代人没啥问题,我死以后管它洪水滔天。
还生育旺盛期?什么破词儿,
以为母猪配种么?
事实上把女性看成生育工具人真实存在,
喜欢孩子就生,但违背,强迫意愿就是纯坏,
当女性发现自己的子宫,要听全家的,
恭喜解锁工具人的悲惨生涯,好戏在后。
那视频给我看的全程黑人问号脸,
一出活灵活现的,生育旺盛期妇女不生下场,
母子,主持人,砖家,眉飞色舞,轮番登场,
这女的是唯一的正常人吧,却被群体攻击。
“还为了我妈生孩子,你答应过我爸”
老子想生就生,不想生就不想生,
自己说了算,
吗?
很正常啊,独生子女政策执行了这么多年算算时间应该也差不多了
别说什么妇女
全国男性女性劳动法都实施起来
把分配搞好
一个人干一个人的活
养老金 生活的空余时间 社会的戾气都解决了
数字往往是制定相关政策的前奏。这个数字的最终指向是放开外籍女子入籍的政策,以利农村单是男人结婚难的问题。如果一些女权主义闹腾也要开放外籍男人入籍限制,可以拿出数据做挡箭牌。
希望大家别人云亦云,别赌气起哄,问问你自己内心,抛开经济因素,喜欢几个就生几个呗。别像 08 年赌气房价太高绝不买房的群体一样。
房子赌错了后期咬咬牙上车也行,你不生孩子决策错了想再来可就没机会了。
稳固的和欣欣向荣的社会应该是年轻人口占比很大的社会,我总怀念儿时水渠边成群结队玩耍的小伙伴和嬉闹声,而如今已是一片凋敝。
多生孩子,依然是大多数中国人最好的投资,至于无病呻吟的中产,放心,不会因为少生一个孩子你就能跨越阶级,变得更为富有。
现在生一个孩子或者丁克看着爽,抚养成本低,自己尽情浪,但就像央行报告说的,现在的爽不过是未来的负债,终究要还的。
生育权在你,你喜欢生几个就生几个,没必要看国家政策,喜欢孩子罚款也生,不喜欢给钱也不生。这是我一贯坚持的原则,不应人云亦云。
我国育龄妇女生育意愿稳中向好
首先你要活得有尊严,不说物质多么好,起码要受到最基本的尊重。而不是爱干不干,不干就滚,有的是人代替你。
这点不改变,生个孩子重复自己的艰辛,何必难为孩子
社会化抚养
不直面问题,怎么解决问题?
妇仇者联盟去干嘛啦? 整天就知道打拳?
查查她们复联的人三胎生够了没?
量变引起质变。
多多益善。
少而精。
厚积薄发。
首先人口出生率锐减,从现今人口规模和社会状况上看, 有正面作用。人口增长触顶反弹是社会维持发展的自主行为和必然结果。只是一些就此问题的发言着实荒唐可笑和显露心意。
前有国家统计局把人口出生率降低 “甩锅” 给女同胞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王萍萍发布文章称,2021 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0.34‰,比 2020 年下降 1.11 个千分点。
王萍萍表示,人口增长持续放缓是由于出生人口继续减少,这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育龄妇女人数持续减少。2021 年 15—49 岁育龄妇女比 2020 年减少约 500 万人,其中 21—35 岁育龄妇女减少约 300 万人。二是生育水平继续下降。受生育观念转变、初婚初育年龄推迟 (10 年推迟约 2 岁) 等多方面的影响,2021 年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继续下降。
现有国家卫健委将出生人口降低问题 “甩锅” 给女同胞
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副司长杨金瑞 20 日表示,“十三五” 时期 20-34 岁生育旺盛期妇女年均减少 340 万,2021 年相比 2020 年减少了 473 万,这是带动出生人口数量下降的重要因素。此外,当前,90 后、00 后作为新的婚育主体,绝大部分成长和工作在城镇,受教育年限更长,面临的就业竞争压力更大,婚育推迟现象十分突出。婚姻推迟增加了女性终身不婚的可能性,进一步抑制了生育水平。同时,生育意愿持续走低,育龄妇女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2017 年调查为 1.76 个,2019 年调查为 1.73 个,2021 年调查降到 1.64 个。
为什么单拿女同胞说事儿?说生育旺盛期妇女和育龄妇女减少,怎么减少的,凭空消失了吗?
人口出生减少是女性减少?我是活在西游记的女儿国,并且子母河的水要枯竭了吗
更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把 15 岁也算到育龄妇女,是想要增加所谓的减少的数据吗?有人说:啊你不懂,联合国规定 15 岁。我问你中国的法定结婚年龄是多少岁?15 岁的中国女性都在干什么? 不断强调女性意欲何为?不出来刷一下存在感好像显得不作为,刷一下存在感吧,立刻显露出滑稽。
印度,非洲,出生率高的都是这些地区,中国要去对标这些国家?
现在为什么大家关注人口,生育率。既然不想生有啥好关心的。还有很多人生不出来,不能生 ,更没啥好关心的。
那为啥还这么热门,这么多人?
无非就是房子啦,收入啦,通过这个来发牢骚。
问题是有用么?
要是真有一天国家说出台一个政策,生一个给 100 万,三胎给套二线城市房子。
到时候看肯定大部分人开始抵制这个政策,凭啥钱都给育龄妇女了?
哈哈哈。是不是脑子都瓦特了,一点点推理能力都没有么。打个斗地主你都得想想后面怎么打呀。
接受并执行计划生育的那一代人才可谓真正爱国爱到了无私奉献宁可牺牲孩子性命的一代人,他们很伟大。但随着年龄的增大他们开始迫不及待的希望自己的独生子女赶紧结婚生孩子,刚开始和颜悦色的说是为了你好,后来急赤白脸的说是为了满足自己抱孙子和孙女的遗愿,现在终于可以理直气壮的说是为了国家 (国家现在也确实迫束手无策)。而 90、00 这两代人也终将成为上辈人口中的不忠不孝,不忠于国家不孝顺父母。这种明显矛盾的原因其实大家都清楚,只是他们没有意识到 90、00 这两代人不会再去牺牲他人(下一代) 来去展示自己的孝顺与爱国。所以网络上才出现一种魔幻的情景,年轻人嘴上喊着爱国情绪高涨,而对国家来说迫在眉睫的困难却视而不见。
这都是福报啊,现在的社会上女性的社会地位就是很尴尬,想让女性生孩子又不能够保证女性的正常权益,生育欲望自然是下降的。
在一个这么美好的消费时代。
为什么要把时间花在繁殖上呢?
去追寻诗和远方不好吗?
去醉生梦死不好吗?
一个人吃饱喝足全家不饿不好吗?
想和谁出去玩就出去玩不好吗?
在这么美好的消费时代,不管男女,谁都喜欢自由自在!为什么要生小孩呢。实在想不通,除非你是马老师,可以生二孩、三孩、或者十孩都可以!因为什么都有人帮你干了。他只要放精子就好了!
知道了这么多网络消息,你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你知道又如何,该结婚生子,一个也不会少,你愿意一个人生活也很好。
都是自己的决择。
而且现在新闻都是在满足网友的恶趣味而已。
对你的人生无任何参考价值。
玩不过就不玩啊小孩子都知道
挺好的啊,早说过:这盛世如你所愿。
大部分人一出生就不平等,为什么还要孕育新一代延续呢…… 比人家努力几倍得到的可能是仅有一两次机会还不一定成功,人家的成功是 N 次尝试堆出来的可比性都没有。
鼓励制造新时代的底层,见识度增加了更加不愿意
有人聊生育困难群体吗?
现在环境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社会压力问题等等造成的生育困难群体应该也不小吧……
想不想生和生不生之间还有个能不能生、敢不敢生的问题。
现在社会性避孕套太多了…… 发不出声的人们只能用身体表达自己的想法了……
还有,女性真得挺难以从婚姻中获得性价比较高的产品。婚都不想结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还有,女性有抚养后代的本能冲动,但是没有传递自己基因的冲动。男的有传宗接代的想法,女人没有。因此,有相当一部分女生很乐意独自养个孩子,如果能从基因库选一个够优秀的就 Ok 啦……
乍一眼看成 “生育旺盛期妇女年均收入减少 340 万”,还以为国家终于开窍了,终于明白为啥妇女不想生孩子了,因为真的太损失金钱了…… 结果,好家伙,是我想多了。呵呵那你们接着催吧
主要还是:穷。
国家卫健委回应出生人口下降:婚育观念和生育升本等因素所致,还需及时纠正。
前几天算了一下支出,大女儿出生到现在三年多,前前后后花了差不多六十万,关键还都是杂七杂八的花钱项目。花出去看不到的那种。这个是之前打死我都想不到的!如果没生娃之前有人说一个小孩子三年六十万,我是万万不相信的!
挺好的,等我工作 35 岁应该不用担心被裁员、找不到工作了吧
挺好的,达到了国际一线标准
为何?
揣着明白装糊涂是吧?
高房价高生活成本低工资看不见?
还搁这装?
装给谁看?
师爷你可真是高手?
我国已经步入发达国家行列,这次我们赢了。
卫健委的这个消息,是否从一个侧面提醒人们,应该多关心关心妇女,尤其是生育年龄期的妇女?
现在,年轻人的负担很重,而因为生儿育女,女性的负担更重,付出更大。
谁都想过好日子、过相对舒服的日子,想让妇女作为生育机器的时代已经越来越远了。
将来,如果还在和女方因为彩礼嫁妆问题,闹的不可开交的话,会不会结婚人数也这样逐步减少,都很难说呢。
意愿下降,相信最大的根本原因就是 “极高” 的成本。
我记着在哪个新闻里面看到过:
现在个别城市发展迅猛,是好事也是坏事。
确实
想要发展就要劲儿往一处使,集中力量向前冲,但到后期考验人性的时候到了,先富带动后富却受到重重阻碍。
相信国家也知道且正在解决。
九零后,91 年。
还没毕业,对象 92。预计 6 月份毕业,然后工作,刚买了房,借了一大笔钱。工作需要适应工作,还房贷,还借的首付,攒钱交契税个税,装修。对象工作三年多了,稳定了一些但是很忙,压力也大,收入尚可,但是不敢病不敢休。
预计年内会把婚结了,简单办一下,怎么简单怎么省钱怎么着。
生孩子的规划至少要放到两三年后稳定住了才敢考虑,虽然年龄已经不小了。如果不把欠的钱还了,再因为生孩子少了一个人的收入,真的不敢想……
身边的人结婚的有一半多一点,有孩子的有四分之一,有两个孩子的寥寥。
不敢生、生不起、也养不起……
能生的时候,政策只能让你生一个,好了,过了生育年龄,想生也生不了了。更别说生儿育女的成本水涨船高。
现在生一个孩子,从备孕开始就要大把花钱,到怀孕再到出生,对每个家庭都是一种压力。
妇女生一个小孩,如果自己领养的话,差不多要三五年不能工作。要是生两个孩子,那压力得有多大啊!
2025 年后该部分人口会增长
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似乎更适合社会健康的发展,但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又会变成现在这样:生育成本高会降低生育率,提高妇女生育奖励又会导致妇女失业,经济压力就全转移到了男人身上,男人压力太大就不结婚了,生育率更低!
开个脑洞,让科技来解决!科技带来的生产力提升可以无限降低生活资料的成本,自然也能降低生育成本。目前能想到的有几个点,首先就是人造子宫取代怀孕生产过程,然后高性能 AI 机器人解决抚养教育玩耍…… 全程替代父母。爹妈只需要远程办公的时候顺便观赏一下娃娃就行了。
育龄妇女的不可逆减少。
出生女孩不可逆减少。
育龄妇女继续减少。
清算寄生官员。
人口继续减少。
少子化。
无子。
无
。
男的减少更多,不配提及吗,国男真惨
现代人人到中年 (40 岁) 得头胎也不是少数。
但房价过高的问题客观上限制生育。
请务必核实此数据。
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很重要,别给统计局的工作人员增加工作难度。
有问题吗?没有问题,这不是早该在统计数据里面体现的东西吗?又不是没有人口普查数据,现在才恍然大悟,骗谁呢?怎么说,这点小问题都上热搜?
国家卫健委回应出生人口下降:婚育观念和生育升本等因素所致
1 摒弃现有的家庭关系,安排男女生育,禁止双方恋爱。
2 摒弃现有的道德观念,生命公式判定,人类基因划分。
3 摒弃现有的追求信仰,安排人口远行,灯塔利益优先。
永远跑不过房价的工资
永远跑不过医院的收费
永远跑不过课外的教育
有人在天上飞,有的人只能在泥坑里挣扎!
生育旺盛期妇女
这用词
有点流气!
是因为房价高吗?那么鹤岗的生育率应该很高。
是因为福利差吗?那么北欧国家生育率应该会很高。
别整得生孩子是女性的事情,这不是两性的事情吗?
怎么研究不全面点?
生育是生育体的本能,但是一旦周围环境不适合生育,生物就会停止繁育后代。
周围就非常明显。八零后生完了。九零后不愿意生,零零后不想生。随着八零后陆续步入而立之年,最后一届有条件生也愿意生的人口阶层正在消失。我读大学的时候班里有将近一半人谈恋爱。现在零零后的小朋友连恋爱都不愿意谈了,刷剧,抖音,游戏哪个不比恋爱轻松?更别说结婚生娃了。
不要问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生,而是要切实提高年轻人的教育,工作,生活水平,真正关心他们的个人诉求。把年轻人当一个个独立的具有自我意识的人来看待,而不是生育机器。
也不要提什么人口红利正在消失,因为人口红利本身就是不发达国家才有的,是依靠获得厂哥,厂妹的剩余价值而获得的。
实际一点就是,先从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党员开始,先进行疏导,接下来便是出政策出方案,我大胆预测一下,即使先行状态下政策的改变绝对不可能一下子改变现象,根本上的因素还是年轻人与上层建筑抗争的结果,那为何要抗争?不言而喻了吧
本来想说女拳的 又给删掉了
还是因为媳妇太难找,结婚生子成本太高
分分钟一整个行业几百上千万人失业,生出来你养?
以现代社会普遍恶性抵制 “全职妈妈” 这一舆论现象看待这个问题的话,个人觉得 “育龄妇女生育意愿减少” 实属正常现象!
难道 “趋利避害” 也会存在性别偏差吗?
这到底是得罪了谁?!
什么勾八问题,有人生有人死,
婚姻推迟增加女性终生不婚的可能性。
这么写,情商真的很高,很多人看不懂。
真实的意思是,推迟结婚,导致部分女性嫁不出去。
32 岁,33 岁都很着急了,天天加班,加上疫情原因,很多年轻人约会不能去,时间莫名其妙涨了两年,不是优秀不优秀的问题。同样要求买房买车彩礼,年轻女性更有优势。男性条件差的,也不会找过了生育年龄的女性。
少生优生,幸福一生,公平公正,富裕幸福。
有一种丰收的喜悦
劳动法执行下去,工人待遇提高生育率自然就上来了,现在谁不想生两个,但是谁敢多生啊。
国家人口已经完成由高速度增长到高质量增长的转变。
说明了我们这儿的教育普及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生育率高的那几个地方,非洲中亚西亚,受教育程度非常低,条件也很差。
证明整体在稳中向好
我觉得是好事情,我上学的时候就不喜欢《愚公移山》的故事,我觉得愚公把子孙后代当成畜生在使用,生出来是拿来铲土的。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
这种愚公移山式的击鼓传花游戏,细想一层,基本毫无意义,不觉得这种活动很无聊吗?
17 岁开始,我就很困惑,我的人生到底为了什么而存在,父母叫我别多想,那我就不想,后来容不得我不想,想通想透后,一股倦意袭上心头。
我不禁感慨:就这啊!!
没有什么是必须传承下去的,任何事物与人,都有 “到此为止” 的时候,人终其一生,避不开的只有两件事:“被人决定的出生”和“被大自然无差别召回的死亡”。
前者充满了生物的自私性,后者则充满了一种天道恒常的超然性,冷漠,但却隐含着深层的 “仁爱”。
来过,看过,既然总要到此为止,那这件事为什么不能由我来做。
北京是挺响应政策的,但也就是一线城市。
生育旺盛期妇女路过。我觉得我像被配种的。
有人总是在说房价和妇女地位低。
实际上房价降低了,依然没有用。
房价只是资本剥削你的介质,在消费主义横行的社会,没有了房价的压迫,依然会有新的消费标准代替它。
有人总寄希望于房地产崩盘,但是看看日本,房地产泡沫爆炸后,一直到现在,年轻人还是消极生活,仿佛看不到希望。
你说生活压力大,导致婚姻和生育成本高,人们生育意愿下降。
当你康康,西欧北欧生活压力够小了,依然生育率极低。
但是相反,非洲、阿拉伯国家生育率貌似在逐步提升。
那些被西方发达国家收留的难民,因为生活条件优越,生育意愿更加强烈了。
至于妇女地位低吗?
如果只把生育率当做唯一目标,那我觉得妇女的地位还不够低。
我有个暴论,几乎所有生育率低下的国家,都和西方资产阶级女权盛行有关。
越是妇女地位低下,女权低迷的国家和地区,生育率越高。
即使是伊斯兰世界的伊朗和土耳其,这两个国家是伊斯兰世界女权先进的国家,所以导致了生育率开始下降。
但这也是必然的结果。随着女性的教育、地位不断提升,生育作为伤害女性身体的一项 “重要任务”,趋利避害是正常的。
只有人造子宫的出现,才能挽回人口不断下降的趋势。
但是总有人阻止这项技术的发展,声称这是违背人伦,侮辱造物主的技术。
请问这些人是谁呢?这项技术动了谁的蛋糕?
另外,国家都不急,咱们瞎操啥心?
如果国家真的着急了,一纸政策就解决了啊?
比如现在每年公考人数都在增加,出个政策,公务员面试,30 岁以下的应试者已婚的加 5 分,已婚有孩的加 10 分;
新婚家庭个税有一定程度的减免,有新生儿的家庭加大减免力度;
家中有二孩三孩的家庭,高考生加相应的高考分数(当年我上大学时候的山东室友,还因为是独生子女,高考加分了,同理非独也应该可以加分);
家中有新生儿的家庭,增加落户积分,租房有优惠政策,或者首套房贷审批宽松等等手段,刺激一下不就行了?
很庆幸自己尚未 30 岁,不急着要生孩子。我的孩子晚生几年可以错过很多竞争对手,真好。
今年刚生完孩子来答一波!!
1. 首先大多数女性怀孕都会因为激素水平不稳定出现一些妊娠期的症状,孕早期的呕吐,反酸水,孕酮水平过低,甲状腺数值异常,大多都要进行保胎!!
2. 到了孕中期会出现的问题就是血糖高啊,甲减啊,血糖低啊,缺铁性贫血啊,缺乏腿抽筋啊,激素造成的满脸爆痘啊,出现妊娠纹啊
3. 孕晚期就是腿抽筋啊,喘不上气啊,腰酸背痛啊
产检的费用也是挺贵的,抽血查各种参数,我记得查好几次生化套餐几千块
做三维或者四维,胎儿心脏彩超,唐氏筛查这些也要 1 千块了
年纪大的(满 30 岁)就要做无创 DNA, 还有羊水穿刺,又上千块没了
平时的抽血,尿检,胎心监护,吸氧,B 超,如果你血糖高,或者甲状腺异常,每周都会去查一下,孕期下来也要大几百了
产检开的钙片,铁剂,DHA,维生素整个孕期下来要 1 千块了
我目前能想到的就是这些,这些都是怀孕前承担的不单是费用问题,身体上也有一些问题
生完之后就不要提了,以前没生孩子之前我也觉得很多人不生孩子的原因是房价高,物价高之类的
实际上生完之后才发现从怀孕开始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还有一些宝宝不是健康的
等你生完之后,你就想给宝宝最好的,但是条件有限精力有限,所以越来越少的人去生了
现在社会,女性怀孕提倡顺产,产后又提倡母乳喂养;鼓励妈妈们做职业女性,3 岁以内又说最好要自己带。全职太太没保障,职场妈妈难兼顾家庭和工作。没有老人帮忙年轻人能养的了孩子吗?时代进步下,大多数老年人已经不愿意带小孩了。我们都是平凡的普通人。没有家境的支撑,养孩子哪有那么容易。。。。。。
最低工资标准应当满足工人阶级的生存保障及繁育后代的要求。
当然,工人阶级不生了… 不一定只是收入问题。
当资本家阶级不需要这么多工人养活的时候,有一万种办法消灭这个群体里的低端部分,
就跟消灭老鼠一样。
都怪资本家
为什么是 20-34,25 岁以前多数都还在上学,理论上能生,现实生的都是极少数,根本没有统计进去的意义呀。
生活成本高
996,007 盛行,35 岁程序员转行滴滴司机跑外卖比比皆是,满脑子都是这些你让大家怎么安心生孩子
育儿成本高
鸡娃的家庭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中产家庭家长开始焦虑,不希望自己奋斗到的社会地位消失,只能无限的鸡娃,带来的就是育儿成本的增高,很多家庭不愿意多生或者不生
婚姻不稳定
现在的电视剧,十个里面五六个是讲离婚的,给大众传播负能量的电视剧,给人们的感觉就是 “离婚才是解脱” 这就是潜移默化的引导大众,准备结婚的不敢,结了婚的一有不如意就想离婚
我娃说长大了不想谈恋爱结婚,只想跟闺蜜过日子。我娃的男生同学说长大了不结婚,就做单身狗挺好,哈哈哈,现在的孩子比我们那时候通透。我娃说生个孩子干什么,学习累死,卷死。再就是游戏好玩啊,有了手机,有了游戏,就够了
难道你指望现在的家庭什么烦恼都没有?然后工作随便找?然后一点压力都没有?然后随便找间房子一买就 OK?不会吧Σ(っ °Д °;) っ?
白岩松觉得很淦
因为减少量达到了百万级别,不适用于我国目前国情,所以该数字没有参考价值。
或者采取传统方法,谈谈人均,我们规定一个 “人均减少”,就是“生育旺盛期妇女年均减少量”÷“我国总人口”,并且“人均减少” 不超过 0.5 就是正常
那么 “人均减少” 也才不到 0.0025,如此看来并没有什么大问题。
嘿嘿,在问题面前,一味只会抱怨,不去想点解决问题的方法,怎么复兴中华?
建议采取我上面的两种方法!
该现象验证了一句话 “读书改变命运”
在农业社会里原来应该在 18 岁甚至更早年龄进行首次分娩的女性,现在仍然在学校里接受教育。
同时这也是一个个人命运契合时代发展的结果。
女性在结束学业以后可以不要原生家庭的接济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财务独立,有自己的选择权,没必要过早结婚,实现人身依附。
这也是 “男女平权” 运动的阶段性成果。
当然,长辈对于女性责任的定义在目前的社会上仍然涉及到双重标准,这可能是下一步平权工作的重点。
那么如何提高适龄女性的生育意愿呢?
我认为可以有以下几个点:
1、保证离异人员的婚姻自由,在婚恋市场不受歧视
2、加强性教育,塑造新的性文化。
3、把男女生育福利拉平,将生育补助投入公立月子中心和月嫂中心。
4、养育补贴进基金,多生多得,定期分红
5、拉平基础教育水平,提高高等教育学费
以上谁出钱?答:单身人士与私校!
2. 男人发现生个孩子自己也得带了,累的一比。
3. 现代社会,孩子大了之后对父母的收益除了 60 岁后养老几乎为 0 了,又不用下田干体力活。没好处谁生?
4. 网络发达了,以前的年轻人都是被忽悠着结婚生孩子的,现在网上一看,好家伙结婚生孩子这么麻烦啊。再加上各种男女拳师打拳
所以男人女人都不想生孩子了,就这么简单,扯什么生活压力大都是扯淡,现在的压力能比以前大?以前都能饿死人的,压力不大?还不是生孩子,女人不生没地位,生了大多女人带,大了点就能下地了
你该去问男人跟男人他妈怎么看?
最主要的问题都不敢说,那就问问大部分 80 90 为啥没有兄弟姐妹吧,分析其他的很难说不是避重就轻。
这个措辞就有种工具人的感觉了,也是,站的高度不一样吧。
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随着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企业对劳动力的依赖程度下降,人民生活成本增加,压力变大。从而从之前的多生变为现在的少生、优生。
任尔东西南北风。
当年抓计生的时候,拼命抓使劲罚,还不是照样有人生。现在催生,拼命催使劲催,还不是照样有人不愿意生。
人民不是傻子,大部分人都知道什么时候该生,什么时候不该生。
成本太高了,白眼狼例子压太多啦,最重要是都不想结婚孩子怎么来
离婚率进一步下降,一切稳中向好
房子的问题不解决,就不要谈生育了
出生率率先与国际接轨,完成了对标国际的夯实一步
在被家庭关系捆绑的农业社会,生育代表着女性的家庭地位,因为只有生育才能带来劳动力,从而维系着农业生产。
但是进入工业化社会后,这种靠农业生产维系起来的家庭关系难以持续,对于工业生产而言,男女在性别上带来的巨大生产力鸿沟被填平,这也反过来促使女性摆脱在农业家庭中的附庸地位,逐渐迎来了经济上独立,这种经济上的独立催生了女性意识。
生育过程是痛苦的,生育之后带来的养育过程也是痛苦的,女性之前必须要生育是因为如果不生育,她们在农业社会的家庭体系中无法生存。汉朝的礼制中女性 “无子” 男性既可以休妻,唐朝这种规定更是被写进律法,并未后世所延续。在农业社会无法生育对女子就意味着死亡。在进入工业社会后,女性开始有机会对生育说不!女性第一次取得了经济上的独立地位,可以不依赖男性而生存。女性地位越高生育率就越低。但是我们能够开历史的倒车,抛弃工业化社会吗?那叫因噎废食,不仅仅是开历史倒车的问题了,而是连车都不开了,爬着走。
现实就是,现代社会的工业化国家全部无法维持 2.1 的生育率水平,哪怕是福利国家的代表,小国寡民且资源丰富的北欧五国。能够稳定维持在生育率 2.1 以上的国家只有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低生育率是工业化的必然现象,现在只有在农业社会都未完全形成的非洲国家才保持了 5.0 左右的超高生育率。
未来各国要维持生产、消费水平必然要大量移民,潘多拉的魔盒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打开了。现在欧美因移民带来的乱象或许就是之后很多国家的缩影。当然如果选择自我封闭,不参与到与其他国家的竞争中,放弃人口优势也是可以的,但前提是就算你真的能够自我封闭,也得寄期望于对方也自我封闭。
证明 90 年代和二十世纪初的计划生育政策目前取得优秀的成绩
不论是否承认,受教育程度越高,生育率就月底,这是全世界认同的事宜
有钱的生 100 个吧,将财富分一分既能增加人口数量又能降低财富的两极分化,没有钱的自己看着办。
小孩都不想生,我很难不认为你是牟利玩家…
好了认真说,鼓励生育和实现畜养、家养动物参与人类简单劳动我觉得都要抓,也都要硬
以前人类发展的自然减员是被动减员,现在人类发展的自然减员是主动减员。
没有什么可看待的,科技的发展,促进劳动生产力的提升,以后的发展不需要那么人力,现在劳动密集产业,基本上都用工业机器人替代了。
细思极恐,全世界的人都是女性生的。
而女生在婚姻家庭中的地位长期处于弱势的情况长期不会改变,建议发展人造子宫,代替女性生育,两个人也可以一起赚钱养家。
看到有位答主说到的直接税,扩展一下。
直接税的确是很好的办法,特别是结合昨天前十富豪有 70% 的财富这条新闻,直接向 1% 的富有人群增收一项专项的税种。
直接税专用于减少家庭养育成本,进行专项补贴,包括教育、医疗、乃至女性的产假、育儿假。
不能说给了女性育儿假然后纯让企业承担成本,那人家肯定选男性。国家的补贴要这么用,比如女性休育儿假,公司凭相关证明材料可以进行抵税,那企业也肯定会支持员工去休假,甚至鼓励员工要用足。
强烈呼吁一房一孩政策,一房一孩政策是解决人口和房产问题的不二之选。
在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今天,在人口增长缓慢的今天,在提倡文化创新的今天,让有多套房产的富人多生孩子,一房一孩,不让富人伤筋动骨,也不让穷人负债累累,更能复兴千百年来的婚姻制度。
古代有钱人大房二房三房,一房一妻,现在实行一夫一妻制度,大房二房三房,一房一孩。
我将其称为:二十一世纪推恩令
关注我,我是一个总能创造新思维的人
我一个女人,可以赚钱买车买房,假期可以出去度假,但是结婚生孩子了以后一切都改变了,我不但要赚钱还要伺候公婆,还要带娃!
勿以麻小而不赢,勿以赢小而不麻。
低情商:当代育林妇女生育条件差,生孩子困难。
高情商:当代育龄妇女生育意愿低。
看孩子问题,入学问题是大难题,根本没解决,就让大家生?0-3 岁托管机构国外很普遍,国内有半岁后可以托管的嘛?没有的话就要不选择牺牲事业,要不选择拖着老人带(老人肯的话),对妈妈们来说,哪一条路都不好走。再说入学问题,我家小孩是人口爆炸的 2017 年出生的,和放开二胎的赶在了一起,那一年的人特别多,政府以及幼儿园根本没做好应对准备,片区公办园只容纳 300 多个人,实际报名人数 1000 多个,最后积分排名先后入园。你可以说,去私立园上,当时的爆发,私立园也是装不下的,最后当地街道临时突击修建了一个公办园,没人敢去上,那个园 9 月份还在装修,延迟入学半年左右,而且离家很远,实在没办法的大部分孩子,去了那个遥远的刚装修好的公办园。
还一点,产假真的太短,我所在的省,依旧是 128 天
所以,任何配套跟不上的话,生孩子靠勇气?靠热情?目前鼓励家长们发愤图强自己解决所有问题多生,怎么可能?
女性太难了,又要生娃,又要工作,还要顾家。不能简单点么?一边又要女人把孩子带好,一边又鼓吹女性能顶半边天。关键这期女性大部分独生子女,根本没人分担养老压力,30 出头,养老,有的还要养老的老。现在很多女性还在为难女性,一定要工作不能依附男人,说的好听,实际上能带好娃又能工作好的少之又少,根本不能两全,两边抓的,估计两头都顾不好,又迫于压力不得不两边抓,最后一地鸡毛,那种牺牲自身发展的呢,全职出来后根本很难再就业,一点保障都没有,为了孩子牺牲发展,最后往往落得不太好,那种保证发展,牺牲娃娃,娃娃大多都带废了,身体和心理上都有缺失。现在想的太明白的女性,深刻领悟到了生育对女性没一丁点好处,根本不想生,婚都不想结,说她们现实也不为过,也算一种聪明吧!
国家想催生,还是多解决女性痛点吧!那些丧偶式育儿的,教育督促男性,有啥用啊!还不如来点痛的,学习下瑞士那边怎么保障女性权益的吧!
同时,现在父母不学习是一件恐怖的事情吧!拿到了相关的证,才能享受相关的待遇,督促父母更好的教育下一代,国民素质才会提高。
你确定你们村还让你回吗?
恶意回乡是要被村长骂的。
天天内卷,天天鸡娃,天天鸡自己。不努力是你的问题,看看后浪的 3w 工资,你 3k 不是你的原因吗?我哭了 我是垃圾 我不配在大中华
一线二线城市的小年轻,你就是再动员,都不愿意生,任凭你说的嘴巴磨破了皮。
不如国家多去十八线小城市宣传一下……
然后,我觉得国家应该把以前生了二胎三胎罚款的钱,还给人家。
卫健委的 “表示”,又进一步引起焦虑。
“为什么大家都不生?我感到未来没有希望……”
然后在知乎再提一个问题 “育龄妇女生育意愿为何下降?”
如此反复……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
所以别 BB 了,手里有钱,老婆有闲,男人 “坚挺”,女人不要老打拳,这样才能走向正常!
卫健委不知道总和生育率怎么算的么。
简单只从社会角度看,总体就是社会压力大,大部分人赚的钱少,工作事还多,面对各种新社会的新问题!!
简单只从人的角度看,年轻人想法开放是好事,个人认为开放进度还是有点快,就像罗翔老师说的,当感情来时就结婚,感情走时就离婚,谈什么生育意愿呢,有的感情来时还只贪图身体!!另外,我想说生育意愿降低可以包括男性,甚至不婚也包括男性,复杂的是人,不是社会。
在这个快餐时代的社会,希望都能能遇上小火煮慢粥的爱情吧!
因为大家都患上了一种穷病。。
不光女性,我一个男性也不想要孩子,天天加班 996,房价高起,房贷压在心头上,何必呢,家里又不是有王位要继承,要孩子不是给自己增加压力嘛
当初没考虑到留下来的会不愿意生娃……
带二胎的辛苦,让老大看了今生都不想要孩子了。
婚姻就像购物, 我退货那么难干嘛要买?我可以平替啊, 就算不能平替, 这个风险这么大, 我宁愿不要这个商品, 两害相权取其轻, 你以为这是什么时候了, 还一堆傻子呢, 现实就是最好的答案。女孩子多读书, 其他事别着急。
我觉得各取所需,无需焦虑。喜欢享受生活的就可以享受生活,有本事又有意愿的就去多生。
中国古代的生育观念就很好,富不过三代,三代以后人口多就变穷了。穷不过三代,三代以后就绝后了。至于国家民族,升斗小民无需操心。只要穷人让出生态位,自有富人的不肖子孙来填补。
老生常谈的问题了,一个孩子从出生到成人,需要花费太多金钱、时间精力,而绝大部分人这两样都没有。
社畜要多搬砖,娃儿一个就够了。
挺好的,所以我不生,为人口下降做贡献
前半句和后半句没什么关系吧。前半句谁说的貌似是生理上的客观事实,后半句说的应该是思想上的主观意愿…
对象都找不到,你跟我谈什么孩子
结婚的少了那么多,怎么生?
反正最后的结果肯定是 “赢麻了”“伟大胜利”
這一現象難道不是當初人為的嗎?
当时把想生的必须在新疆落户,边防自然就强了
因为我们想要靠自己立足
爽文每天都要看的 不能停 至于原因 不能说的秘密
为什么要问这种明知故问的问题?反正有新举措新格局新方向新生活,不用太担心呀。
生育成本太高,对育龄女性的保障还不够
比谁都清楚明白,非要装糊涂干啥啊
请卫健委和统计局先 solo 出结果我们才好看待
少生优生!提高人口质量!这波我们赢了!
推进国家治理能力 (生育能力) 和治理体系 (生育水平) 现代化。
不是不孕不育的 90 后 00 后比想象中的多吗?
证明我国在生育方面已赶英超美,向成为发达国家的路上又进了一步
因为她们的主体是工人、农民、无业游民,而不是企业家、行政工作人员。
男的没钱,男的不帅,男的不高,男的不会来事。。。
女的要车要房要彩礼,要高要帅要幽默。。。
双方根本不在一个面上,一起为地球环保做贡献。
“生育旺盛期妇女” 这种说法,我第一反应是联想到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讨论母猪。
这个妇女是不是不包括未婚女性?没结婚一般不叫妇女吧
非不要,不结婚
非必要,不生娃
希望诸位将此 12 个字方针继续贯彻下去
严禁恶意结婚,恶意生娃
直至将生育旺盛期妇女动态清零
感觉生孩子,孩子会受苦,自己会受苦,爹妈公婆也会受苦,全家都会受苦。
孩子要面对激烈的竞争,童年开始被各种课程包围。
小夫妻要还房贷车贷,养车,养孩子的各种费用,双方父母如果身体不好,还需要医疗费用,要攒孩子婚房婚车的钱和自己的养老钱,基本失去了为自己活着的权利。
双方父母梦想中的养老生活基本没有,要帮忙看孩子,要和子女媳妇女婿住在一起,各种矛盾,什么养养花钓钓鱼跳跳舞写写字,不存在的。
众生皆苦,男人苦女人也苦,小朋友苦年轻人苦老人也苦,所以生孩子干嘛呢。
连自己都养不起 还要养孩子?
我只关心以后房价会不会降
两个问题,一是处于 20-34 岁的女性数量在持续减少,二是生育意愿下降。
为什么处于 20-34 岁的女性数量在持续下降?第一种可能的原因就是本身处于 20-34 岁的人口数量就在持续下降,这也许与计划生育有关系。第二种可能的原因是新生儿男女比不均衡,根据网上查到的信息,2000 年我国新生儿男女比是 116.9,1990 年为 111.3,1982 年为 108.5,这与重男轻女的落后思想关系密切。
至于为什么育龄女性生育意愿下降,卫健委其实已经指出了根本问题(但这一段提问者和很多微博都没有提到),总结一个字:穷。
三是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偏高加重了生育顾虑。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住房、教育、就业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的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居高不下,加大了年轻人生育顾虑。相关配套支持政策不太衔接,托育等公共服务不太健全,让许多年轻人在生育问题上犹豫不决、望而却步。
最近又看了点什么集团大小姐大少爷们的豪门联姻故事,看看人家办一场婚礼都要上亿,再想想一辈子都挣不上一千万的自己,深刻感受到阶级矛盾才是根本矛盾。日常仇富成就达成(1/1)
另外,生育旺盛期是个啥修辞,你当这是老母猪下崽啊。
我就是一个育龄妇女了,暂时还没孩子。
我是 94 年的,拖到今天竟然还不算晚,身边还有很多没对象。
农村人底子差,在城里首先就一套房做拦路虎,为了房子,东拼西凑,结婚也要花钱,还要还房贷。
房贷六七千,借了几十万,这么多钱,哪有什么生育条件。
职场对女性真的非常不友好,尤其是这个阶段,妥妥的鄙视链最底层。
格外珍惜工作(加班,短时间不能有生育想法)
现在社保都是按最低系数交的,生育津贴也没多少钱,对于一个小孩来说是毛毛雨。
介于以上两个原因,我已经被压垮了一大半,内分泌失调,月经不调。
医生说怀孕有难度,正在喝药调理中。
说到以前没钱大家也生很多个,我想到两句话。
1 - 不患寡而患不均
以前你穷我穷大家一起穷,现在你卷我卷大家一起卷。
2 - 网络是把双刃剑
谁叫现在网络发达到大家知道什么叫好日子了呢。
应该有很多类似的朋友吧。
没事,可以人工试管 + 基因编辑, 南科大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
凭着生育一条就想占所有的便宜这现实吗?每年为国家牺牲的人男性多还是女性多?如果可以提前退休那为什么大家不都提前退休呢?都是喜欢干活是吧?不把人均寿命拉平,不把退休年龄拉平就别说什么女性吃亏。多少男性愿意和女性调换位置,男的生育,女性多服役多牺牲,晚退休,更低的人均寿命。作为女性你愿意和男性对换吗?男性每个月来大姨妈也可以啊,起码男性来大姨妈不会把气都撒在女朋友身上吧。
女性有不生育的理由,男性同样也有。女性没有生育的动力那男性就更没有生育的动力了。什么年代了,还指望传宗接代?女性不想生孩子,男性连婚都不想结了,因为婚姻带给男性的只是枷锁而已。可以看看法国什么情况?女性继续打拳,那就别怪男性提裤跑路了
生育旺盛期妇女减少是因为人口老龄化。妇女生育意愿下降是因为工资低、加班多、工作压力大、生活成本高。
我从下一代开始改变女权
宁添十座坟不添一个人!广西的标语是,一胎环,二胎扎,三胎四胎杀杀杀、云南的:一人超生,全村结扎!— 以上内容来自腾讯视频,崔永元说的。
考虑到大人物要求爱护地球,降低人类粮食危机。碳中和等一系列问题。大家都为地球减负担。现在普遍不想生了。又要求人们生育二胎三胎。还有人大代表要求养老金和生子女数量挂钩,大意是生三个 55 岁退休,生两个 60 退休,生一个 65 岁退休,不生 70 退休(你不生韭菜你就自己顶上)
你想人生孩子,就要搞好就业环境,让人民工资涨上去。物价房价降下来。教育医疗保险都弄好。
“宁添十座坟不添一个人”“一胎还二胎扎,三胎四胎杀杀杀”_腾讯视频
我们来从成本收益角度分析一下:
1. 生孩子成本很高
这一点没啥好辩的,不赘述。搭十几年进去,经济投入也高。
并且单纯通过补贴,对于成本的降低而言是杯水车薪。补 100 万够么?一比还是不生更赚啊对不?
2. 收益不高
养着好玩?不如猫猫狗狗吧。留着养老?靠不住的。族群传递?关我毛事?
是不是奇怪了,为什么现在地球上有那么多生育率 4-6 的地方,古代也有多子多福的说法,甚至形成了老一代执念?
因为对他们来说,生孩子,是必要的。
3. 危机感,是生孩子的决定因素
中国古代,养孩子也很贵。粮食一点不比黄金差。为什么大家拼了命也要生儿子?
想想饥荒来了,你家有粮没儿子,邻居家没粮有几条大汉,谁能活下来?不言而喻。
战乱地带也是,家庭家族人多,才能抢到资源。
那时候人口死亡率也高,对抗的方式就是多生几个。拼了命也要生。
4. 危机感是怎么没的?
来自现代国家的强大能力。国家用武力保障了人民安全,甚至担负了失业和养老。那生孩子就没那么重要,起码不用多生。
如果说还有危机感,那就是老年人去医院做手术,要家人签字。OK,生一个。
万一夭折?OK,生两个双保险。最多了。
5. 怎么破?
a 宣传养老保险不足以真正的养老(已经很多人这么想了吧)
b 用比较自然的方式降低养老金,增加生育津贴,让不生的补贴生育的
c 全社会敬老爱老,蔚为成风。
算了算了,还是移民来得简单。看看越南和黑人媳妇,哪个看得顺眼一点?
当年为什么那么能生孩子?生到国家计划生育?
生活条件上升,对未来充满希望,生孩子一本万利!
现在为什么那么不想生孩子?宅到国家鼓励生育?
生活条件暴跌(房价等暴涨而工资不动),对未来充满不确定(35 岁开除),生孩子万本一利!
--
我是真不明白,15 年开放二胎的时候那些专家们做出的各种乐观预测是因为他们脑子瓦塔了吗?
但我知道,现在这些人只是在踹着明白装糊涂而已
现在生育旺盛期妇女年均减少 340 万,我隐隐有种预感,等 00 后年均减少千万都有可能。毕竟现在思想开放了,时代进步了 00 后已经学会反抗。
生儿防老,但是要付出几十年的教育心血和金钱,伺候孩子吃喝拉撒睡,为孩子操碎了心,孩子的中考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孩子还有结婚生育买房子,最后父母愁白了头,鸡毛蒜皮的事 er 一堆。
自己经历过也不想让自己的后代重走自己的路了。
与其疲劳几十年,不如享受当下的美好,养儿防老,现在很多人都活不到老,还不如保持身体健康,少生病。
有的人不生孩子,是害怕疼痛,怕后遗症,怕身材走样,怕落下工作,怕成为黄脸婆
有的人不生孩子是付出太多,金钱精力太多。
但是也有人喜欢小孩,喜欢抚养小孩的过程,喜欢有孩子的家庭更加热闹。
总的来说,从我身边的小样本来看,倾向前者,不过不管怎么样,尊重个人选择。
生育与否是个人的权利。
各种原因说一千道一万,归根结底是婚育的信心普遍越来越被摧毁,越来越小,不敢结婚不敢生。
大量人文主义心灵鸡汤灌满主流媒体,天天贩卖焦虑…… 懂的人就懂,不懂的人我说了你也不信,这也是信心问题。
这事早就被搞成所谓发达国家标志了,换句话说,政府也很焦虑,到底是要当发达国家还是人口分布健康的国家?
我举个不太被砖家们谈及的常识性问题为例,就是女性过了最佳育龄后,不仅结婚的可能性大幅降低(题目中提到的 “终身不婚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生理上的孕育能力会迅速下降,向零趋近,或许花很多时间精力战胜了“不敢生” 的焦虑后,面对的却是身体无能的现实,外貌上能通过化妆、美容什么的搞得像年轻人,内在器官却很诚实。也就是说,这个 340 万的数据意味着每年增加这么大一群眼馋孩子的假大妈——年纪大了却永不可能当亲妈了。如果情况不变,过个二十多年,就意味着社会上多了上亿的无孩子的中老年妇女。她们的精神面貌,对社会安定团结将构成严重的影响,甚至很多时候是决定性的影响…… 当她们组团偷抢别人的孩子的时候,是不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或者她们移情到某种不健康的活动中的时候带起某种风潮……
这一个亿的假大妈,主要生活在所谓一线城市吧?有那么多广场给她们跳舞吗?她们追星起来会不会比年轻人更可怕?
……
1、经济能力不够
90 后仍然是作为生育的主力军,00 后刚入场不久,而第一批 90 后到目前为至也就 32 岁,除非家里的经济积累富足,或者个人的收入水平很高,否则很多人都背负着房贷、车贷的压力,当然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载抚育一个子女。
2、教育期限延长
很多人到大学毕业是 22 岁,此时男生恰好达到国家规定的法律结婚年龄,但结婚就意味着买房、买车、以及抚养子女,所以对刚出校门的大学生来说,这些挑战和压力犹如 3 座大山;而若读研,则可能 25 岁才刚毕业,其中还有些人在多年的学业生涯复读的,毕业时间还要往后推迟。即便工作三年结婚,也要 25 或 28 了。
3、优生优育意识
养育子女并非意味着给够吃喝就行,3 岁上幼儿园,25 岁研究生毕业,其中奶粉钱、学杂费、生活费、衣服、医疗、兴趣班等,养育一个子女的开销可是很大的。当前我国的养育意识从人口就是家庭的生产力已基本转换为精英教育才能让家庭的优质生活延续下去,所以,优生优育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4、离婚概率增加
就在刚过去不久的 2021 年上半场,我国的离婚率达到 23%,可以说 5 对夫妻就有 1 对办理了离婚,所以,对婚姻的不信任感及家庭矛盾的增加也使得 90 后,00 后们晚婚、少育。
5、职场生育歧视
刚进入职场的年轻人一般不会连续在一个公司呆满 3 年,所以在毕业 3 年内生育小孩,一般是入职新公司 1~2 年,除非所任职的岗位内容很佛系,否则大都会对工作生涯产生影响,很多女性在备孕期间听从丈夫的建议换工作,这很常见。
6、孤独水平不高
结婚是为了什么?当然是希望生活过得更好、更幸福。而如今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处于人生最好的年纪,无论是养育子女还是享受生活、追寻梦想、实现自我价值,都是最好的年纪,为什么要忍受家里琐事、柴米油盐、宝宝哭闹、把屎把尿、婆媳战争?除非所获得的幸福能完全覆盖这些痛苦,结婚和育婴也是符合经济学原理的。
7、养老保障完善
我们无须过多的子女来保障自身的养老问题,一个子女就够了,假如晚年孝顺,也是多陪陪自己身边而已,养老的经济问题不用晚年的自己和成年的子女担心,也能让自己年轻时活得更洒脱些;而子女若是不孝顺,也就一个子女而已,能够承担。
8、个人观念开放
我们不是基因的奴隶、不是繁衍的机器,性作为爱情的催化器,并不能让我们成为繁衍的机器,我们抚育子女完全是想要实现自身作为父亲、母亲的身份。养育一个小孩,能完全满足我们对于成为父母的需求,让生活更加幸福。
您好 这是两个问题
生育旺盛期妇女年均减少 340 万是因为我国计划生育的显著功效,在正向调节人口对环境、经济影响时带来的副作用。长远来看,计划生育对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起促进作用。事物都有两面性,在控制当时出生人口的同时势必会造成现今生育适龄女子的减少。但总体而言,私认为计划生育的功大于过。
生育意愿的下降可以从多个方面分析: 1. 经济环境: 高房价和高物价下,男女的生育意愿均在下降。2. 价值体现: 随女性受教育程度增加,自我实现的渠道和方式增加。3. 职业选择: 除体制内,生育对女性职业发展造成较大影响。 4. 情感需求: 在娱乐形式多样化的当下,女性的母性基因 / 情感需求可通过其他形式满足。5. 生物的趋利避害性: 女性婚姻 / 生育的试错成本过大;女性认识到生育对身体 / 心理的不可逆负面影响。
建议: 顺其自然 1. 请尽可能地保障每一位母亲的权益,在认识到生育会带来各种危害及副作用却仍然选择将一个新生命带到世界上,这是该值得敬佩以及尊重的人 2. 若不能抑制体制外女性的生育负面影响,可鼓励体制内女性的生育意愿 3. 科技迅速发展 AI 可以填补未来劳动力不足等情况 社会化抚养也不是不可能 4. 任何的政策都具有时代局限性,不作为或许就是有作为
《生育旺盛期》
没有人味。
引用下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 年中国共享经济平台行业市场供需规模及投资风险预测报告》数据。
再考虑到男女生育意愿下降的幅度。
咱还是聊聊玩命强占下一轮工业革命前排位置,多挣点钱后引入移民的准备更靠谱一些。
教育水平越高的人,选择不婚或者丁克的人群越多!
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女性都在思考婚姻和家庭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
如果一个独立的女性,有能力,事业有成,她可能想恋爱,但是不想结婚生子,或者结婚但是要丁克。
一旦步入婚姻将面临的问题很多,生孩子,养孩子,要平衡家庭和事业,要为家庭牺牲很多,付出很多,牺牲自己的自由,也有可能在付出很多之后也得不到任何回报。
在男权严重的过去,“嫁汉嫁汉,穿衣吃饭” 咱们父母辈的人,大多数的婚姻都是没有感情的,只为了传宗接代和生存下去。
可是现在很多女性都独立自主,她们想要自由,想要爱情,想要选择自己的生活,不想为家庭付出太多,想要为自己而活。
所以,生育率低下这是正常的。
只能说活该 ,让你继续放任那些企业,996007 无限的压榨劳动人民,还有谁想生呢?出来混迟早要还的,一边声称经济多么多么好一边就是无声的反抗
「地球上に女は何人いると思っているの? 38 億。あと 5000 万」
国家卫健委公然冒犯女性?
如何看待优秀的独立自主女性年均增加 340 万?
就算经济问题都解决了,有人能解决怀胎九月对女性造成的巨大身心影响和负担吗,说的就好像生孩子跟下蛋一样 “噗” 一下就完事了。
放过女性吧,大力发展机器人克隆人技术不好吗?
我觉得这一现象说明年轻人都是读过书识过礼, 有脑子的,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不生孩子的好处.
至于原因嘛, 有没有一种可能: 是因为生育成本太高了.
女生成本: 要是生, 就精力上不够完成现有工作 (怀孕, 生子, 孩子一岁前不容易脱手)+ 找不到好工作 (用人单位考虑用人成本)+ 家庭事业都操劳, 把女人当男人压榨.
男生成本: 要房子 + 车子 + 结婚举办婚礼 + 彩礼 + 养育孩子, 生产队的驴都没这么压榨的.
什么时候, 回到 90 年代, 各大厂都管住, 包分房了, 有厂内小学了降低生育成本的时候, 也许会好起来.
生育旺盛期作为女性看了,真是生理不适。
如何看待,大概就是冷漠。
按照年龄来说,我可能是符合适龄生育期的,但我的生活不是。
生孩子不是结果,是我迈向幸福新生活中的过程而已,当然孩子才是国家卫健委关注的重点,我的幸福与否跟他们的目标无关,不值一提。
想说些生活压力,林林总总,又觉得都是如此,不必多提,懂得自懂,不懂得写长篇大论也不过是无病呻吟。
与生孩子一样走低的还有婚姻,这个社会不太宽容全职妈妈,大部分家庭的现实情况也不太能承担全职妈妈,天亮了差不多准备上班,天黑了差不多回家休息,好不容易的休息难道还要用来争分夺秒谈恋爱结婚造孩子么?为何生育意愿下降?因为生孩子太难了啊,会为本就不容易的生活里加了多道沉重的枷锁。车,房,孩子,学习教育,需要大量的金钱,需要大量的时间成本,而这些,年轻一代的人有的实在不多。我身边目前结婚生孩子的家庭,大部分需要仰赖家里老人相助,买房会掏空家底,养孩子需要每月补贴,花时间过来照顾。社会太忙啦,大家都需要往前跑,哪怕有慢些的人,拖着拽着也不得不走上时代的洪流。
有心想抱怨两句,却拔剑四顾心茫然。
为何呢?
看这问题就知道又开始瞎带节奏了,卫健委说的是 “生育旺盛期” 这是生理概念还有适龄人口的客观减少是客观现实,但到问题落脚点变成了“生育意愿”。于是肯定又有人抱怨社会压力发泄情绪,顾左右而言他模棱两可,还能获得高赞。好像每个关于人口的问题都不能逃脱这一模一样的套路。
其实微博的评论不错的
提到了教育、住房、家暴问题
阴阳怪气真的足
整天催生,不考虑实际问题就很 xia
还有女生为什么恐婚恐育
然而这件事上还有人扯女拳,女拳做的并没有错啊
反而是……
现在年轻人对自己的定位更精准了
如果没钱没权,生孩子是阶级固定的,还不如不生
而且生孩子对女性来说的损伤难以言表,并不是轻飘飘说几句就可以的,也不是钱能弥补的
坚定的不婚主义者
我一个人养娃,感觉非常的力不从心,这一生,我可能都会在出租房度过,因为我要支付教育费、生活费、房租,这些我就很吃力了,收入月月清 0,因为要照管孩子,注定事业上无法付出很多精力拥有多高的收入。
养娃的时候,如果有长辈坚定的帮扶,无论是婆家还是娘家,那都是非常好的。可惜我没有,我时刻在惶恐中,烂泥中。我没有另外一个人做家庭的支点,但好在我是自由的,我承担所有的责任,也拥有选择的权利,我想做什么都可以。
这时候告诉我,再生个娃娃吧,我得吓死。为什么再去给自己一副枷锁呢?去面对男人、鸡毛蒜皮、再生养娃娃的辛苦、教育、医疗、住房,去妥协,去做牛做马。这是深渊
在我看来,婚姻和生育带来的是榨取,是强烈的不安全感,阻碍我体验生活的快乐。
生育旺盛期? 这是官方措辞?
不要怪女人不婚不育了
看官方这些表达
都在男权社会里
还想提高生育率
想什么呢?
上一个问题是如何看待 “昆凌喜怀三胎”?
有没有一种可能,其实大部分人都是想生的呢?
1、就业竞争压力大,996 与 35 岁 + 危机盛行,劳动监察部门对此不管不问,以民不报官就可以不管为由,通过劳动人民维权流程将本该得到政府劳动监察部门帮助和处理的问题隐藏起来。后果就是劳动人民由于 996 和 35 岁 + 中年危机不敢生。劳动人民由于维权成本高、维权流程复杂,这不正是相关部门需要改进地方么?大家都忙着 996 加班,如果没有父母可以帮忙,接二胎三胎放学都是一个问题。
2、房价这么高, 年轻人买不起房,原本计划生二胎三胎的家庭由于置换大一点的房子压力大,不得不放弃此计划。一套房子,如果人越多越希望居住空间大一点,谁也不愿意挤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
怎么这么多回答反智的,女性已经非常清醒的认识到,凭啥我又要生孩子,又要照顾家庭,又要做家务,又要工作,我去 tm 的吧,女性为啥会有如此清醒的认识到这个道理,因为女性低位的上升,那么女性地位到底上没上升我们暂且不说,这生育可真是遇到了史无前例的宇宙级别的压力,房价,女性意识上升,不愿意生,养老,就业,医疗,除了能让你吃喝拉撒,睡我们暂且不谈,你到底能不能睡,你在哪睡,你能睡多久,996, 007,女性意识一提示,生育年龄就上去了,到时候即便是想生,年龄大了也生不出来,我们单位好几个试管婴儿的,还不一定成功,绝了,所以,怎么说呢,赢麻了就完事了,必须赶英超美,仅仅经济上赶那发展的不全面,生育也得赶上,这才是大国形象,nice!
现在生育率还行,我说的是和 10 年之后比。
计划生育政策 1982 年 9 月定为基本国策,1982 年 12 月写入宪法,这之后一年比一年管得严,直到 2016 年 1 月放开。
中国的平均婚育年龄就算 25 岁,独生子女这一代平均婚育就是 2008 年。到今年有孩子大多数 13 岁左右。10 年之后就算这些孩子也进入婚育年龄,至少比现在减少 340 万要加倍。
其余什么都不算,也是要大幅减少的。
一个个税都交到超过第五档的家庭,都没有办法体面的养育两个男孩成人,那么一定是哪里有问题了
我第一次见。能把人类用 “生育旺盛期” 来形容,你把人当成什么了?
一种会产出幼崽的动物?还是会增加人口红利的生育机器?
如果我能在国内呆几年,我才不会生孩子。
回国后,啥都不懂,就结婚生了孩子,结果孕期自己照顾自己,月子里自己照顾自己,一个人带娃到一岁多,好不容易大了,可以轻松些了,结果意外有了二胎,以我所受的教育不允许我做一个事情,所以我顶着压力生下来。
因为大宝的时候什么也不懂,没请月嫂,二宝果断早早订好月嫂,最后一个月请了保姆,就这样,大着肚子带着大宝 ,生了二宝,月嫂在二宝两个月之后走了,我一个人带俩。
好在老公很好,有时间就回家帮忙。
就这样,房子没买,孩子的户口成了问题 上在亲戚家。
很多事情,就简单一个户口的问题,要是这样,一开始我就自动绝育了,生个毛线呀,把自己累的半死,就夫妻俩不香吗?或者是,干嘛结婚,一个人不香吗?
上面什么实际行动都没有,就让我们生娃,我们不敢生呀。
昨天关注了房价,在降,可是,好的地段,它不降价呀!
要么回去住乡下,乡下户口迁不回去 ,跟乡下老人住一起,这不得天天吵架?
算了,现在的韭菜们不笨,谁生?
生育旺盛期… 又不是下崽儿的猪
这一天来的好快……
图片来源于煎蛋网无聊图
这时候不说,你不干 (生),有的人会干 (生)?
现象是指事物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的外部形式。
怎么看待这一现象?这只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外部表现形式之一。生育意愿上升或者下降都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表现,为何意愿下降就成了一个问题,难道上升就不会成为另一个问题吗?
在考虑为何育龄妇女不愿意生孩子之前,不如先完善保护妇女权益的法律体系,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服务水平,保障妇女平等就业的权利。
不要问妇女为什么不愿意生了,多问问她们要什么。
另外,生育率下降只是因为育龄妇女的减少吗?育龄男性的意愿呢?妇女生育意愿上升也不见得生育率就能上升。
核心问题:1. 劳动法落实问题。2. 房价和收入严重不匹配。
跟卫健委没什么关系吧
我今年 22 了,我连自己的狗都养不了送回老家让奶奶养了。
第一,消费观念的改变。现在的生育主力军都是 90 后,大多数 90 后都是独生子女,养尊处优,来到社会当然会花很多钱来维持自己以前甚至更好的生活水平,再加上那么多年的通胀,房价高涨和消费主义的侵入,90 后的生活成本会比以前自己爸妈的时代要花的更加多。如果政府只是发放补贴我怀疑他们只会用来做个人消费,如果是育后补贴我觉得这样为了钱去生育孩子的父母那还是合格的父母吗?尤其是 90 后的女生,你们身边如果有都可以问问,她们有多少人会为生育放弃自己的优质生活?
第二,内卷严重且收入不高。我们 90 后从小到大都在内卷中成长,不是跟别人家的孩子比就是跟班上成绩好的同学比。到了社会还是要比,比谁更晚下班,比业绩,完了还要看着抖音的 “富人 “生活感受人与人的差距。现在是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转型的阶段(也就是经济没那么好的意思),高校的落后教育提供不了产业需要的高级人才,而且还供大于求,导致现在的学历贬值,考研人数暴增,年轻人的受教育年限增长。每个毕业生出来工作要面对老板,做研究生也要面对一个 “老板”,被人握住命运咽喉的生活几时才休?再说回 90 后妇女,她们的产假延长反而成为就业的歧视要素,国家政府没有很好的分担企业的对妇女的补贴当然会造成妇女的就业歧视了。现在的 90 后妇女都要求经济独立,现在很明显在事与愿违,国家能否考虑一下?
第三,疫情原因。听说今年有可能结束新冠大流行,再加上我国疫情应对显著有效,那问题不严重。
以前经常听马督工说 “社扶”,我也挺支持的,但是看新闻多了我明白国家应该不会这么做。所以国家还是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好好发展生产力稳步降低房价,鼓励长租,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尽量减少 996,还要鼓励甚至立法提倡双休制度,再用力加强对企业的和富人的税收监督,加大企业对大专等职业院校学历人群的收入,提高高校的教育质量适应产业转型的需要,减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至少不要再让他们互相攀比成绩了),维持妇女的产假长度不变之外也要增加男性的陪产假,政府出钱完全负责对妇女产假的补贴,努力提高妇女在职场上的地位和收入,大力打击抖音、微博、小红书等互联网平台的不良内容,打击社会上过剩的攀比之风与消费主义,积极纠正和引导年轻人的理性消费观念。
另外我想要求各大高校开设婚恋课程,教育年轻人正确良好的婚姻观和恋爱观,不鼓励也不制止校园早恋(我希望能像日本一样有这样的校园风气),前提还是加强中小学的性教育工作。
笑了,生育意愿为何下降,年轻人为什么没欲望,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结婚,为什么不愿意生孩子,为什么躺平,这踏 m 不都是一个问题?你们不知道为什么?天天给耶问这些问题,跟个无辜制杖似的啊呀这些问题好新奇啊,这是为什么嘞?谁不知道为什么?谁不知道怎么看待?有用吗?怎么办啊?有人房产论栋算动不动一千多户收租月收入几百万,有些人踏 m 的当牛做马 996 一辈子也换不来一个安身立命的破水泥盒子死了说不定连个骨灰盒都踏 m 买不起,人都麻了!结果你在这问,啊呀,这群牛马怎么都不愿意生孩子了呢?好奇怪哦。我说我杀人不眨眼你问我眼睛干不干;鬼子都打进宛平城了你还在这问那个小兵怎么失踪的,有意思吗肠粘膜的。
怎么办的问题都已经写在列位导师毕生的著述里了,少买两件消费主义垃圾去买点好书在这里面研究研究怎么看待问题怎么解决问题吧我的老宝贝啊!最先进的思想都在这里了别在网上翻了,看来看去不都是那么点情绪输出吗?你看这么久除了头发更少了游泳圈更大了眼神更疲惫了年纪轻轻就要得冠心病了,你是工资涨了还是找对象了还是胸肌大了陈伯时间长了?去锻炼身体去武装思想啊!行动起来啊我的老 baby!
说白了,就是养不起,我摊牌了。
四五线城市,身边有朋友小孩子一岁左右的,我们也都具体咨询过,从怀孕到孩子一岁多,一个孩子大概需要小十万块。那我和老公刚工作一两年,还没什么积蓄,双方家庭虽不至于拖累我们,但是也帮不上什么忙,我们两个人得什么时候能攒够十万块钱?况且这还是一个刚生下来的孩子的开销,以后上幼儿园,入学那压力就更大了。幸好我和我老公也都不怎么喜欢小孩,一想到有了孩子以后生活节奏彻底被打乱,生活水平也要有所下降,就好像兜头一盆冷水立马能让人清醒。
而且三胎政策开放以后,我很不喜欢网上的一些官方言论,就好比这个什么 “生育旺盛期妇女”???哇~真的让人看着很火大。我也不是什么女拳,我就是觉得有些说法真的很不尊重人,我们又不是母猪。我们小学课本还教育我们要 “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幸福一生”,这才过去几年,我们好像就要沦为生孩子的工具人了???
害!人生这么短暂,当然自己开心最重要啦!也许有一天我们俩想开了,也有钱了,可能会要小孩吧,但肯定不是现在。这‘生育旺盛期’挺短暂,我觉得我的青春更短暂,此时不享受更待何时啊!催生的都是坏蛋!
第一,虽然我是男生,但我明白在职场上缺席将近好几个月对女性是什么结果,这样一来就有一部分追求事业的女性会选择不生育,但是这个不是最大的原因,别的国家同样存在这个问题,但是生育率没有崩的这么惨的;
第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生孩子是一个家庭深思熟虑之后作出的决定,往往家庭会考虑自己的经济能力、抗风险能力和生孩子后要投入的时间和金钱成本。房价、医疗和教育三座大山一压,有谁还会想生娃啊?大家都会根据自己有的经验对未来做出判断,自己都还住着出租屋,自己生病都不敢去医院,自己拼死拼活都才上个普本,那生孩子是准备既累了自己又苦了孩子吗?
第三,很多人都还没有条件组成家庭。工作时间在不断延长,以前约出去吃饭看电影的时间现在在加班;求偶成本也在不断提高,以前象征性的黄金三件套变成了有车有房,男生看不上女生,女生也看不上男生;校园里的恋爱更是因为工作分崩离析,现在连一个稳定的让人恋爱的环境都没有,你跟我谈生娃?
累了,毁灭吧,赶紧地
不分男女,应该说家庭生育意愿下降。多数年轻人被房贷压的喘不过气,然后让他们为下一代准备首付?
如果没有老一辈人的催促以及传统生儿育女观念的束缚 生育意愿会再低 3 成以上你信不?
赞同一位答主所说,生的不是娃,是资本的韭菜。
我们结婚了,27 岁,妥妥的生育旺盛期,但我得跟我老公一起挣钱还房贷,生了孩子也没人带,更何况,就算有人免费给我们带孩子,我们也养不起,哈哈,被高房价反噬了吧,经济增长不是迅速么,怎么就这么迅速的呢,是靠一个五线城市一万的房价三千的工资迅速起来的吧,叫你割我们韭菜,还要让我们生小韭菜接着割,我可去你大爷的吧,老子就是不生,急死你们这群狗仔子。
作为一个老手游玩家表示
一个又肝又氪的游戏 是没人玩的……..
说明我们国家由高数量国家转变为高质量国家。一切稳中向好。
明知故问
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
一句话:投入成本高于收益。
这让我想起了前不久的热搜话题:# 怀孕其实也没那么难熬 #。当时我看到这个热搜,整个就问号脸。都用上 “熬” 这个字了,怀孕能舒服到哪去?
![](data:image/svg+xml;utf8,)
来看看吧,怀孕会给女人带来什么:长胖、色斑、手脚浮肿、随时可能发生的孕吐、妊娠纹… 更不要说生孩子的 12 级疼痛、产后抑郁、盗汗、觉浅、脱发…
这些光看都感觉到辛苦了,而这些却是妈妈们真真切切地经历过的。
更何况,适龄生育年龄的女孩,哪个不是在事业的上升期?本就在职场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性,很有可能因为怀孕而丢掉晋升机会,甚至丢掉工作,最后为了家庭成为家庭主妇,还换来一句 “是我养的你”,这让人怎么敢生?
以前的人愿意生小孩,有一部分原因是养儿防老。现在么,我觉得以我二十几年当子女的经验来说,子女并没有什么用(bushi)。靠山山倒靠人人跑,与其付出十几二十年的时间精力去赌一个未来,不如自己努力,您说是么?
当然,养小孩的过程确实会给人带来很不一样的满足感。但是现在娱乐方式这么多,玩手机玩游戏它不香么?养养宠物还更省心。
而且,生孩子前提是要找到个合适的人啊!不然受这罪干嘛?没事旅旅游逛逛街,这多自在。
因为减少的那部分在还是受精卵的时候被杀掉了,所以减少了。侥幸没有被杀掉的那部分要和生活抗争,争取不成为一个 “只是带个孩子有什么大不了的” 的人,所以抽不出时间来生啊。
为什么总要把低生育率表述为女人的问题?女人是一个人能生孩子?还是拼命生孩子的趋势无法阻挡,有钱,有人,有时间,男人也积极,就是女人在横拦一脚?多少次了,官方的发言只要一谈生育率低的问题,总要把原因归结到女人身上,这次还创个新名词 “生育旺盛期”!到底是真的拎不清还是憋着什么坏呢?婚姻是个人的理性决策,生育是家庭的理性决策,造成今天这种局面有多种因素,最明显的几座大山就在那摆着呢?看不见吗?少造势,多做事!现代社会了,心里清楚的人更多了,坦诚一点不好吗!
男的也有适合生育年龄还有需要健康体魄呀。。。。任何一方身体不允许,都影响胚胎。没有合理备孕,遭罪的还是女性,流产或者胎停伤害太大了。
谈生育,切勿只提女性,请结合男性情况综合讨论。
鲁迅:随感录三十七
近来很有许多人,在那里竭力提倡打拳。记得先前也曾有过一回,但那时提倡的,是满清王公大臣,观在却是民国的教育家,位分略有不同。至于他们的宗旨,是一是二,局外人便不得而知。
现在那班教育家,把 “九天玄女传与轩辕黄帝,轩辕黄 帝传与尼姑” 的老方法,改称 “新武术”,又是 “中国式体操”,叫青年去练习。听说其中好处甚多,重要的举出两种来,是:
一,用在体育上。据说中国人学了外国体操,不见效验;所以须改习本国式体操 (即打拳) 才行。依我想来:两手拿着外国铜锤或木棍,把手脚左伸右伸的,大约于筋肉发达上,也该有点 “效验”。无如竟不见效验! 那自然只好改途去练武松脱铐” 那些把戏了。这或者因为中国人生理上与外国人不同的缘故。
二,用在军事上。中国人会打拳,外国人不会打拳:有一天见面对打,中国人得胜,是不消说的了。即使不把外国人 “板油扯下”,只消一阵“乌龙扫地”,也便一齐扫倒,从此不能爬起。无如现在打仗,总用枪炮。枪炮这件东西,中国虽然“古时也已有过”,可是此刻没有了。藤牌操法,又不练习,怎能御得枪炮? 我想:打拳打下去,总可达到“枪炮打不进” 的程度。这件事从前已经试过一次,在一千九百年。可措那—回真是名誉的完全失败了。且看这一回如何。
生育对于妇女是不公平的,这是一个客观事实,换句话说,女性学历越高,社会和家庭地位越高,社会分工越重要,生育意愿就越低,这是很显而易见的推断
所以要增加生育率,很简单,宣传女(子无才就是)德就行,剥夺女性的受教育权,工作权,降低社会和家庭地位,自然就愿意生了,和什么房价,物价关系都不大,女性生育机器的属性越高,就越会生,反之亦然
不会吧,不会吧,不会以为年轻人随便生孩子吧,难道我们期待的是一个年轻人疯狂生小孩, 疯狂赚钱贷款买房的社会?
别问,问就是我国女性思想的巨大进步,她们不想再被家庭所束缚,为男性做生育工具,伺候公婆,当免费保姆,这当然应该大力支持啊。
女性有权利追求自己的事业和梦想,我国本科生在校比例女性已经高于男性了,在这样一个女性受到严重压迫的国家,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我国女性就是比男性优秀,理所当然应该追求凌驾于男性之上的权利。很明显正负也意识到了这点,近期那个什么《妇女权益保障法》迎来大修,其中提出了多条保障且扩大女性权益的内容,就是这种民意的体现。
至于你问: 那为什么我国女性劳动率还连年下降呢?私以为是因为我国法律还不够完善,在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比如: 荷兰、美国内华达州等女性从事的合法产业在我国仍然是非法的。这表明我国的法治建设仍任重道远,应当充分尊重女性的就业意愿,向这些先进的发达国家学习,为促进男女平等添砖加瓦,这对于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也具有重要意义,在疫情肆虐,全球经济疲软的当下,也是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的一剂良方。
我国女性思想的进步和解放意味着国家思想的进步和解放。而反观国楠,简直就是在拖后腿,传宗接代?你家里是有皇位要继承吗?保护女性,灾难面前让女性先走?快收起你那高高在上的作态吧,真下头。你谁啊?女性需要你保护吗?人家不会自己保护自己?灾难来临的时候你保护好自己,别给救援工作添堵就谢谢您了。房子加名,工资上交?笑死个人了简直是。你是觉得优秀女性买不起房子吗?还加名,赤裸裸的歧视!现在我国女性的工作能力不下于男性,甚至在大部分情况下,表现更为优秀。就你那微薄的仅够糊口的工资还上交,打发叫花子呢你?彩礼、约会男性默认出钱?道理同上,这就是对女性赤裸裸的歧视,你是觉得别人掏不起那个钱吗?这就好像我请马云吃饭,为了摆阔让他别客气,随便点一样。他心里只会当我是个傻 X。
综上,不要再把我国女性当成弱势群体,任何给女性让利的行为都属于对女性的歧视。我国女性无论在智力还是体力上都不亚于男性,参考公务员男女比例、在校本科生男女比例、女性割喉男司机,广东某高校食堂女生持瓶子怒砸男生后脑勺,湖南临湘女子高速路刀捅男司机等。在我国女性已经思想解放了十几年的当下,我国男性仍然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看待男女问题,被封建的思想枷锁牢牢束缚着。应当向先进的发达国家男性学习,去责任化。男性就应当供养家庭?家庭是你一个人的?学学女性,国内知名媒体人咪蒙受复联邀请参加活动,我国女性解放的代表人物杨笠就受到了国际权威媒体 BBC、纽约时报的盛赞,她们才是思想解放的代表。
很显然,在思想解放的道路上,我国男性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怪不得微博女性一直要辱骂男性呢,实在是恨铁不成钢啊!希望越来越多的国楠早日醒悟,不要再给男女平等添堵了。
[
【番外篇 02】看腻了生育的阻力,你是否思考过动力对生育率的影响?
兵来姜挡也的视频
· 3 万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471513318703296513)
第三期内容发布以后,一些朋友问我对于生育率这件事到底是什么看法,所以本期我就谈谈我的观点。
我的观点是,生活压力肯定是生育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不是主要原因可能就因人而异。而且生活压力可能主要是影响了二胎以后的生育意愿,而对一胎影响较小,不过对结婚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并且要减小生活压力对生育率的影响,主要可能还是要靠降低刚需的成本,而不是靠提高人们的收入。
我们先看看生育率的定义是什么,我查了一下,它的分母是 “同时期的育龄妇女人数”,那么按照这个算法,结婚率的降低应该也会体现在这个生育率上面,晚婚晚育的趋势也会体现在这个生育率上面。然后是生活压力的定义,如果定义成房贷、奶粉钱这种,那可能未必能算是主要原因;而如果定义成所有与钱相关的压力,那么基本上就可以算是主要原因了,不过还不能说是全部原因,不信你可以假设一下,如果生养孩子完全不需要钱,你是不是就一定愿意生?
一胎和二胎的不同影响呢,主要还是一个文化上的边际效益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儿孙满堂呀,养儿防老呀,这些虽然现在有所减弱了,但影响还是比较深刻的。所以对于已经结婚的人来说,生一个和不生的区别还是比较大的,但是生两个就觉得必要性不大了。
至于如何减小生活压力的问题,为什么说靠提高收入的办法可能效果不如降低刚需成本来得好呢?我们可以想想提高收入会带来些什么。比如结婚门槛进一步提高,水涨船高嘛,依然提高不了结婚率;比如钱多了拿去干嘛呢,如果房子依然还是最保值的商品,那么自然还是流向房地产的收益最高咯;比如多的钱谁给呢,自然是企业给咯,那么也就推高了用人成本,降低了国际竞争力。
讲完我的观点呢,我想谈一下我对于如何提高生育率的一些个人看法。这里就不光是判断类问题了,也是顺便为后面将要讲的方法类问题、决策类问题先做个铺垫。
首先我们看生育率这个东西基本上是由生育意愿所决定的,其他所有的外部条件,最终都需要通过影响生育意愿来影响生育率。也就是说,只要双方不顾一切地想生,一般没什么东西能阻挡得了,除非生理问题。那么这样子的话,我们就可以把提高生育意愿作为我们的目标。
于是,这个问题就被转化为了一个主观的问题。下面我们就要开始进行分类,来找原因和对策了。对于一个主观问题,我比较推荐的一个分类方法是按照利和弊来分,俗话说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嘛。那么要想提高生育意愿,就要使得生育成为一件利大于弊的事情。也就是说要增大生的利或增大不生的弊,以及减小生的弊或减小不生的利。可能有些拗口噢,但暂停一下不难理解。
但必须注意,这里的利和弊需要把它看得比较广义。有物质的,有精神的;有具体的,有抽象的;有意识到的,有没意识到的;有程度判断正确的,有程度判断错误的。这里我们就按照物质的和精神的来分分看。
虽然这里定下了分类方法,但我还是想要有所侧重。因为生育的阻力大家平时看的聊的已经非常多了,尤其是物质经济方面的阻力。所以我这里也不班门弄斧了,而是想着重聊一下容易被忽略的动力方面的、精神方面的问题。
按照后面方法类问题要强调的原则,这类事情我们要先找原因,后找对策。具体到这个生育的问题,我们是站在国家的角度上思考,所以应当是从个人的角度找原因,从宏观的角度找对策,也就是如何改变外部条件,来改变不利于目标的原因。
设定好这些讨论的大前提,我们重新回到树状图里面。
“增大生的利” 在物质方面,比如说养老方面的好处,还有可以推出的奖励、补贴、减免等政策,还可以搞一些亲子游的优惠,搞一些对成才孩子父母的奖励,等等就不多说了。精神方面,比如说生孩子能感受到孝顺的体验,但现实是很多人都已经被熊孩子吓到了,不惹事就不错了,哪里还奢望什么孝顺。那么这里就可以让学校加大对孩子的思想教育。学校现在是怎么做的呢?减少作业负担,然后让学生有时间去做做家务什么的。但是家长哪里肯呢,站在他们的利益上,有这时间做什么家务,做题去。那么这里面的矛盾就不可调和了吗?我觉得并不是,做题的同时一样可以进行思想教育,数学应用题就是个很好的切入点。比如说归一的问题,就可以跟节约、环保等众多话题联系起来;牛吃草问题,就可以跟今日事今日毕,跟还贷问题联系起来;广为诟病的注水排水问题,就可以跟这次的郑州暴雨,跟记忆与遗忘联系起来。如果这类题目的比例能够增加,经过这么 6 年、9 年、12 年的轰炸,孩子对这类问题的理解显然比几句口号的作用深刻得多,在家里自然也能够主动做好这些事情,留给家长们的就是省心的良好体验。何况这样的题目可以随着年级变化,难度上出到大学都没有问题。
再比如说,生孩子能体验到培养的成就感。但现状是,很多家长体会不到成就感,只有无力感。如果孩子一出生就开始高考倒计时,甚至想要靠着孩子将来出人头地这么遥远的事情来提供成就感,这是违反人性的,就好像在小学想要用将来找个好工作来激励自己一样不靠谱。如果你是个爱玩游戏的家长,你可以想想,你玩游戏的成就感是全靠通关那一下吗?显然不太可能。成就感是累积起来的,游戏深谙人性,它及时快速地提供反馈,哪怕意义不大,依然诱使你不断继续下去。养孩子也一样,靠一个终极目标是不容易坚持的,我们应当拆分目标,比如德智体美劳、各种不同的能力等等。学校如果要搞一些排名,也应当尽量丰富多样,仅按照学科还不够,还要再细化,让孩子与家长能够切实感受到某一阶段的努力是有意义的。
再比如说生孩子能够锻炼提升自己。很多家长可能不理解这一点,觉得养孩子就是一件纯粹付出的事情,自己没有什么实际的收获。其实不然,养孩子的过程中可以显著锻炼自己的能力,尤其是沟通和表达的能力。想想看,如果说你连物质和精神都几乎完全依靠自己的孩子都搞不定,还有多大可能能搞定工作中遇到的其他人呢?如果你说的话连小孩子都能听得懂,你的工作汇报还有多大可能让人觉得不知所云呢?除此以外,你还可以通过孩子的思维弥补自己失去已久的好奇心,在跟他一起探索、查询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周围还有那么多以为懂了其实不懂的问题。等孩子长大一点,你甚至可以跟他讨论一些自己工作上的问题,孩子跳出思维定势的发言,说不定就能给你带来全新的思路。
再比如说生孩子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但现状是,不少家长觉得,生得再多也是泼出去的水,农村的孩子往城市跑,小城市的孩子往大城市跑。那么是不是在城市化的同时也要乡村振兴,为那里提供更多岗位;是不是一些大学可以在二线城市开分校,地价便宜,学生也少一些灯红酒绿的诱惑;是不是通信技术继续发展,通信费用继续降低,让不在身边的亲人也像是陪伴在身边一般。
“增大不生的弊” 在物质方面,比如说收税。当然现在情况还没有严重到需要采用这种方式来逼迫的程度,而且这会产生很多副作用。但是在以后的方法类问题中我们会提到,在找对策的过程之中不要过多考虑对策的取舍问题,不要自己局限自己的思维,取舍问题等到找完了再考虑。精神方面,比如说定一个亲子节,有孩子的就可以放假,没孩子的就上班,看着朋友圈里的同事在外面玩,自己在单位干活。比如说将来如果养老资源紧缺,那么生过孩子的优先。当然了,在对策取舍的阶段,能用激励的,尽量不用惩罚。
“减小生的弊” 在物质方面,比如说影响工作前程,那么需要更好地保障妇女的工作权益,尝试一些公司、园区为组织的托管。比如说各项开销,生活开销、教育开销、婚房开销等等。这里我稍微提一下教育开销,前一阵子双减政策出台,将来家长们会省下不少补习班的开销,但是家长们的需求依然存在,所以需要提供更多低成本高覆盖的学习途径,以及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出路。
精神方面,比如说很多人觉得养孩子会耗费自己大量的精力。这确实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也可以相对地少耗费一些精力,那就是要学会并行。比如婴儿期的孩子,大多数时候可能只要你陪着他、看着他就可以了,那么这时候你完全可以戴个耳机,听那些有声读物,听培训、听音乐、听小说,都可以。比如稍大一些的孩子,你可以利用每天吃晚饭的时候进行一些思想教育,虽然可能对消化不是很好,但用餐时间因为情绪比较放松,确实是孩子一个比较容易接受教育的时段。为了避免情绪紧张,你可以聊一些别人的事情,比如新闻上的事情,甚至随便聊都可以,因为不管聊什么其实都能够传递三观。还有你玩游戏的时候也可以同时积累教育素材,把剧情切碎了,孩子做得好就接着讲,做得不好就不往下讲。我在小学的时候就很佩服班里的一个同学,他就靠一张嘴一支笔,就可以让我扮演一个角色去探险,非常身临其境。虽然长大一点后我发现他搞的剧情跟宝可梦游戏里是很像的,但我依然觉得他很厉害,因为他很会察言观色,看到我有点腻了就说我突然捡到一个什么宝贝,看到我有点飘了,就说敌人由于什么原因而复活了,总之可以靠一张嘴一直吊着我。比如再大一点的孩子,你甚至可以直接跟他讨论自己工作中的非专业问题,邀请他一起想办法,没必要把他隔离在象牙塔里面,教育的同时也不耽误自己工作。
再比如一些人不敢生孩子是出于对未知的恐惧,特别是我们这一代很多是独生子女,没看过父母怎么带大弟弟妹妹,全靠道听途说,而现在自媒体时代的网络上又充满了焦虑,更进一步放大了这种恐惧。所以在媒体上,不要为了吸引眼球而充斥着各种熊孩子的视频,应该要多放一些暖心的视频来对冲,这不是粉饰太平而是反映事实,两种孩子或者说一个孩子的两面,本来就同时存在,而且我看熊的不会比乖的多。然后大学可以组织一些提前的角色扮演,比如组织大学生们去幼儿园,跟孩子们玩一玩,聊一聊,深入接触一下,可能就会发现这也不是一件那么恐怖的事情。
再比如一些人缺乏养育技能,导致事倍功半,此处再次点名独生子女。那么国家就可以提供一些普惠的培训,电视台可以推出一些相关的节目,讲述如何解决一些养孩子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这不仅是让已经生了孩子的家长少走弯路,更是给还没生孩子的人提供一个强大的心理后盾 “将来有问题会有办法解决”。
再比如一些人觉得孩子会耽误二人世界的时间。那么各种各样的托管形式就大有可为,比如社区托管、公司托管、专业机构托管,甚至旅行社、餐厅这种,稍加引导或许也愿意托管,“谁受益谁承担” 嘛。
后面 “减小不生的利” 我就不多说了,大家可以自己想想。其实很多情况下,“生的利”与 “不生的弊” 是等价的,“生的弊”与 “不生的利” 是等价的,当然也有一些不等价的方面。
好了,我们回顾一下,分类的思想保证了我们思考不会太窄,先找原因的思想保证了我们思考不会太浅,这两个思想我们会在后面的方法类问题中着重强调。至于对策的取舍,我们一般建议先采用那些重要的,以及那些容易的。比如一些刚需的开销像是房价,它的影响可能超过其他好几个影响之和,就应该大力解决。而一些其他容易的事,比如这里的改一些数学题目,做一些电视节目,也可以推进起来,哪怕作用未必很大,但也积少成多。
以上就是我想表达的一个个人观点,作为一个聊天、作为一个番外篇跟大家分享。其实也没有分得很多、挖得很深,但是这么一个框架记录下来之后,我今后有什么新想法就可以往里面填,大家有什么不同想法也可以往里面补充,也就是我一直强调的,写下来让思考得以延续。
好,本期内容就到这里。谢谢大家,记得关注。
说明本国男性的素质亟待提高!【注:此处 “素质” 指各方面,包括但不限于道德素质、体能素质,对待女性的态度等等】
女的说不结婚因为治安不好如何如何。
男的则觉得没有结婚的物质条件。
反正男女都觉得结婚率下降塔会有所作为,笑死了。
非女拳勿锤!
生育旺盛期妇女这个名词也太奇怪了吧!
印象里以前用 “旺盛” 来做形容词的,不是庄稼,就是牲口……
咋的,真把女性当……
楼里很多好建议,大家可以参考……
人文关怀、社会进步是从小处开始的,不是一句 “沿用旧词” 能打发的……
毕竟最初提这些旧词的人思想和现在已经不同步了……
每次聊到生育问题,我女朋友都会说到在哪里定居、小孩小时候谁带、上学了谁去接等等令人头疼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成本真的不低。国家如果不想办法降低这些问题的解决难度,普通人生孩子的顾虑就难以消除。
又得靠农村了,身边一些初中不上学早早完婚的,生了两个闺女的,还要生呢,反正生不出皇太子绝不罢休。
结合图片使用更加
男生答
生理上,十个月孕期,辛苦吧?体重暴增,免不了吧?妊娠纹,很丑吧?要是再破腹产,或者切一刀,不是更惨?
搞不定再来一个产后抑郁?
心理上,我真的喜欢小孩吗?我能做个好妈妈吗?万一生完小孩又离婚怎么办?
经济上就不要提了,生活水平得下降多少?
这么多理由,还不能抵抗下 “生育冲动”?
乃耐滴,生!为什么不生!
说实话,工作卷到半夜,性生活都是奢望,自己都自顾不暇,生孩子图啥?
明摆了就是 15 年房价翻番之后出生人口快速下降
对各个方面都很悲观,感觉生活没意思,哎
当下社会风气导向也是重要因素,现在获取信息很容易,各种平台和朋友圈等网络平台展示的都是炫富、晒车、晒美、各种晒,直接导致年轻人心浮气躁,以及抬高了社会平均价值(比如收入,在抖音里收入 10 万元以下都成了低收入人群),现实与网络的差距太大,从根本上来说是我国现在的贫富差距加大,所以国家提出扶贫、共同富裕、取消各种辅导班。
现代年轻人经历相对吃苦较少,又看到网络上各种杂乱的信息,网络流量集中在了某某明星、某某富二代、电视剧中尽是皇家、豪门、美女…… 视频直播流量也是集中在了长的好看的美女主播,在这样的环境下,十分容易迷失自我,社会价值观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从网络回到现实中后,又觉得生活没希望,直接选择了躺平。在这样的背景下,年轻人的心理落差太大,婚都不敢结,谁还愿意生娃?
男的懒得赚钱,女的拼命花钱。两拨入都养不活了,再养小的,开玩笑吧。
杠精不要回复,这是知乎发的,不是我说的
我虽然不是女性,但是我可以从男性角度谈谈什么物资条件下我才愿意生养孩子。
首先我需要一套二居室,不用太大,90 平就行,如果是二胎就需要三居,这种情况就暂不考虑了。房子不需要在市中心,只要交通便利就可以。其次需要一辆车,车不用太好,10w 左右代步就可以,有车的话房子需要带一个停车位。其次要有闲钱养孩子,吃喝拉撒不算自己的,光孩子少说一年得两万吧?
以上都是刚需中的刚需,我没办法预估以后的事,就按十年的尺度算算十年内要娃我要花多少钱,房子青岛市区两三万一平的买不起,那就买城阳的,均价 15000,90 平 135w,首付三成是 45w,加 10w 的车位、10w 的装修、十年的贷款利息、十年的物业费和水电费总计算 120w 这是少说了吧?车子 10w,十年的维修保养保险油费我算 5w,这就 15w,夫妻两个人一年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人情往来,再怎么少也得五万吧?光我俩人保险一年就一万了,十年这就是 50 万。最后孩子十年间平均一年两万,十年就得 20w。
就算到这,就打那些鸡毛蒜皮的破事都没有,按最低生活水准来看,十年的时间我一共需要 120+15+50+20=205w,也就是说我和我对象一年要争 20w,一个人平均挣 10w,每人每个月 9000 块钱才能过十年全家身体没有大毛病、不敢有大的娱乐项目、不敢失业、没有存款,还只有一个娃的普通生活。
我就想问一下,不说全国,就说青岛,家庭平均年收入有 20w 吗?勉强活着都不容易了,生一个娃真就尽力了,还二娃三娃,你当葫芦娃他爷爷,天天浇点水就行吗?
我倒想问问,为什么会有生孩子的意愿?到底是为什么,要生个孩子来让自己身材走形,被老公嫌弃,房贷车贷供不起了还能卖,孩子生了你能不花钱养?要么自己放弃工作带娃,或者让老年人过来带娃产生一堆矛盾?有哪点好处?
996 007 各家没了烟火气
我是生了一个都后悔的,但上了贼船,就下不来了。
身边的人都说一个孩子太孤单了,让我生二胎,我说要生你自己生去,我是打死不要二胎的。
我儿子 1 岁半的时候肺炎导致呼吸困难,在医院排队 6 个小时,医生就一句:太严重了,赶紧找有儿科的床位住院,妇幼没有床位了。我老公开车,我抱着孩子,我们找医院找了一夜。能打通电话的都打了,不能打的都开车直接去医院问。我哭着求很多护士医生,说我儿子呼吸困难,需要吸氧,我不要床位,抱着他也行,最后都只得到一句:医院没有床位,没有办法。最后凌晨 5 点找到一家医院儿科有床位的,到了医院医生赶紧送进抢救室抢救。医生还教育我们一番,说让孩子病情拖得这么严重才来医院。他当然不知道我们白天上班,每天下班就是跑医院、排队,最后医生不过匆匆忙忙花个 1 分钟胡乱开点药回家吃。最后就耽误成右边的肺都堵塞了。
这样的经历,我这辈子不愿意再经历一次!
之前愿意生,是因为资源是从孩子流向父辈的,生的孩子越多,对父辈的资源供给就会越多。而现在资源是从父辈流向孩子的,自己都养不活,活不舒坦,哪有资源给孩子
说个真事儿吧。人在上海,意外怀孕,同事都帮忙隐瞒非常照顾。距离预产期还有 1 个多月时(2021 年 10 月)被老板发现了,直接开会讨论,一起研究找什么理由将她开除。会议结束后,命令律师加紧写书面通知给她。第二天就收到解聘通知。
目前,失业状态,宝宝已出生。
现在的政策是,产假延长到了 5 个月。她呢,产后休息 2 个月了,正在焦虑地找工作。。。
问: 还继续生吗?
答: 绝对不敢生了,也许等财务自由了再考虑吧
这是多年来宏观经济调控的结果。解铃还须系铃人,还需要宏观经济调控回去
1、从小受到的教育 “少生优生”,观念已固化;
2、为什么现在高龄产妇越来越多?大学毕业,就已经是妈妈辈们当妈的年龄了。再在社会上混个几年,很多不靠父母没有关系的,刚能有点点起色,就接近 30 岁了。结婚生一胎,都是高龄产妇,身体没有完全恢复,又要奔到工作中去。身心疲惫的情况下,哪还想生二胎?
3、来自社会的压力,社要求女性要经济独立 + 小孩要陪伴 + 顾家 = 铁打的女人;社会要求男性要事业有成 + 小孩要提升素质教育 + 家庭陪伴 = 铁打的男人。养一个小孩,好一点的搭进自己的父母,很多父母都不能帮着带小孩的,就难以在工作与陪伴之间进行很好的平衡,哪有勇气生二胎。
3、教育成本高!
别把目光都集中在妇女身上啊,去看看隔壁 “生育” 旺盛期”男人
因为 “只享受性别权益,不履行性别义务” 主义日益盛行。
第一,意愿的下降是婚姻的不幸福,以及生育成本让大多数人喘不过气来。
第二,好不容易生完一胎,把苦日子熬过去了,又要过苦日子,谁都不想,生娃,带娃,成天都是蓬头垢面,作为女人也想天天美丽动人,所以生活多了自己的私欲。
第三,根本上很多人没有生育保险,夫妻双方都没有,生娃的意愿更低,剖腹产和顺便报销都在几千块,但生娃住院要一星期,如果没有生育险,孩子落地就是上万。
第四,婴幼儿商品,价格涨的太快,就拿热门的奶粉来说,2 段奶粉永远比 3 段卖的贵很多,大部分 3 段奶粉有香兰素,麦芽糊精,很多家庭顶着 12 个月后依然喝着 2 段奶粉。
第五,生娃降低家庭收入,本身收入不高的家庭,因为生娃降低了收入,现在养自己,养老人,都已经很难了。
第六,总结以上,为什么不降低生活成本,降低生育成本,为什么不想生这么明显的社会实践摆在眼前,不知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作为 90 后只生一个,不生两个,自己已经很苦逼了,让下一代更加优秀才最重要,努力培养一个,总比分心培养两个好。
2017 年: 全年净增人口 779 万人
2018 年: 全年净增人口 530 万人
2019 年: 全年净增人口 467 万人
2020 年: 全年净增人口 204 万人
2021 年: 全年净增人口 48 万人
下面一评论:“又肝又氪的游戏吸引不到新用户是非常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的”。
连 “老用户” 都不怎么想带“新用户”“入坑”。
对于 “老用户” 来说,简单的概括就是三个字:“生不起”
补一块儿:
河神:“年轻人,你掉的是这份不辛苦,但是工资只有 3000 的工作?还是天天加班但月薪很高的工作?”
你:“很辛苦,但月薪很高的工作。”
河神:“很好,年轻人,你很诚实,我决定把这两份工作组合一下送给你。”
接着河神继续说道:“接下来你就拥有一份天天加班但工资只有 3000 的工作了。”
你:“??????????”
新形势下人口高速增长转为人口高质量增长。
第一,虽然 2022 年了,但是在中国,重男轻女的观念还是根深蒂固的。第二,女性生育成本太大,再加上越来越多的女性没必要用自己的生育功能去获得生存资料,生育这件事对于女性不是必选项了。
所以,女性的总数在减少,女性生育的意愿也在减少。
我国人口实现由数量到质量的关键转化!人口素质稳中向好!
形式挺好的
争取早日动态清零
穷人最大的善,就是放弃生育,
生孩子干嘛?代替自己继续当韭菜吗?
韭菜不需要传承,人才需要。
看这几天的新闻没?育龄妇女都快被男的打死了,还生什么孩子
二胎妈妈回答一个。首先,三胎我是不会再考虑的,主要还是精力方面。一是家庭:爸妈公婆年纪大了,已经带不了娃,作为 80 后一代,大都没有兄弟姐妹,父母身体健康还好,身体不好那真是一个苦逼,上有老下有小,那边工作请假还得看领导心情,再来一个娃,谁带?别跟我说保姆,保姆真不是大多数家庭都能请的,何况现在提倡自己带娃。二是工作:我们夫妻都是普通基层公务员,一有政策,从上到下层层加码,动不动就值班备勤,取消年休、育儿假;一年到头一半时间都要求你备勤在单位,有什么办法呢?你要二胎、三胎,你必须重点在家庭,但是现在这情况,你怎么顾家庭,怎么敢要?你出再多政策,也抵不过下面单位磨你个细水长流。
有钱 有时间照顾娃 有能力照顾娃的 多生些孩子 钱少 没时间照顾 美更多能力照顾的 只要一胎或者不要。自然选择罢了。
为什么下降?
穷人过的什么日子不知道吗?连自己都养不活还养别人,真是可笑至极!
今年有幸响应了一下党的号召。
前提,四五线城市。
14 年生老大的时候,租的房子,钱也没几个,孕期检查花费 2000,生孩子顺产花费 2600,合计 4600,没有任何一项多余费用。
今年生老二,孕期检查合计花费 10000,医院生产剖腹产花费 14000,疫情期间只允许一人陪护,请护工花费 2000。在这个城市剖腹产生一个孩子固定费用 26000。7 年时间,医院增加的检查项目真无数,原来产前检查一次一二百,现在产前检查一次都是四五百,最后两三次都过千了,产后检查原来只要一百多,现在直接七八百,项目一大堆。还不算买尿不湿奶粉奶瓶消毒柜吸奶器各种必备用品囤货花了三千,后续还有发生额。
实在是忍不住想要吐槽医院了,7 年时间价格和项目品种变化这么大,小年轻没点积累真不敢生,我这虽然有按比例报销,实在是感觉这个金额太夸张了。要是人手不足的家庭还得请月嫂或者住月子中心,想想也是醉了,一二线城市费用估计更夸张吧。
好事啊,说明我国女性正在觉醒;
职场女性对于职业生涯更加看重;
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逐渐得到满足;
经济快速发展推进个体意识增强;
大家在为了更好的国家和社会努力奋斗,有些来不及生孩子了
以前生育率高重要的一点可以说是做父母的责任心不够,责任心越够对生育越会谨慎
后人有后人的智慧
怎么看?坐着看,躺着看,趴着看,睡着看,横着看,竖着看,翘着二郎腿看,靠着贵妃椅看。
为什么?用头想,用脚想,用屁股想,用指甲盖想,用头发丝想。
本质是社会财富分配不均 可是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啊
“当前,90 后、00 后作为新的婚育主体,绝大部分成长和工作在城镇,受教育年限更长,面临的就业竞争压力更大,婚育推迟现象十分突出。”
这句话仿佛在说 “都怪现在女的生活环境好了书读多了只想拼命工作,居然不愿意下崽了”。
隔壁家暴的热搜还不能说明问题么……
“到三十年以后,目前特别紧张的人口增长问题就可以缓和,也就可以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了”
———《关于控制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
中共中央,1980 年 9 月 25 日
“2020 年以后, 庞大的 1960 年代生人开始步入退休之年, 届时退休人口平均每年净增 1000 万以上并 持续 10 余年(2022—2033 年)。相反,由于长期低生育率,支撑经济增长和赡养、抚 养的新增劳动力人口不仅不能替补这些 “空 缺”,反而以平均每年 600 万人的速度持续递减。
这种人口年龄结构极其不平衡的替代 变化,将会给我国不够强盛的社会经济发展 和相当不完善的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养老 服务等带来前所未有的全面冲击。
人口这些内在结构的严重失衡,不仅给未来社会稳定带来威胁,也使我国今后经济失去了可持续增长的活力,失去了大国博弈的竞争力。
今日老欧洲及日本等国家的发展困境皆与其人口老龄化有关,而我国由于人口性别与年龄结构问题叠加,情况只会更糟。”
———《30 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亟须改变》
李建新,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2011 年 12 月 5 日
之前看过一个专家的分析,说是因为人口质量大大提高了,大家品品
人口实现由高数量增长向高质量增长了!
我想换一个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
之前很多答主提到了职场对女性的不公平,但是我觉得可能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现在女性对自身发展选择的权利变多了。
从医学角度来说,女生的适孕年龄是 24-30 岁,男生的适孕年龄是 25-35 岁。不可否认的是相较于男性,女性的适孕年龄更短。
封建年代,战乱横生,为了快速补充人口,恢复发展生产力,一夫多妻制是自然选择。很多女生丧失了对自己命运选择的机会,在家里安排下早早成家生子。在这种体制下,每当改朝换代后人口便会迎来一波爆发式增长。
新中国成立后,男女权利平等。女生有更多的权利选择自己的人生。现在社会压力与日俱增到,学历进阶成为很多人的选择。如今可以明显感觉到周围高校的高学历女性越来越多。甚至已经出现了要超过男性的趋势。硕士博士毕业后进入职场很容易错过适孕年纪。
我觉得适孕女性年均减少数,其实可以回归一个系数一定程度上说不定也能反应一下社会内卷程度
其次我觉得随着一零年代咪蒙的盛行,实际上对这种局势可能也存在着一些影响。尽管在职场上女性的确会存在不公平待遇,但是我觉得舆论场上的基本论调还是偏向于女生。每天吸纳着各种闺蜜虚伪的捧杀,拿着魔法棒的仙女怎么会看得上普信男。原本可能只是一小部分,但是北师华理的事情很难不让人去认真思考背后衍射出来的问题。逐渐会演变成适孕年龄较短的女生去驱导适孕年龄较长的男生。形成了一对多而不是一对一的映射,形成了虚假繁荣的泡沫。一旦男生弃号不玩了跑去鼓捣纸片人了,泡沫破裂就很容易造成剩女聚集,趋势从大城市向小城市席卷。
私认为解决问题首要问题还是要解决女性工作保障问题。其次还是应该回归爱情的本质,少一份权衡利弊,多一份多巴胺的指引。
(一部分)90 后背负的太多了吧,从小也没个兄弟姐妹,长大了还被催着生孩子,生一个还不行,得三个,父母被首付掏空之后,还盼望着能养老。
生育旺盛期妇女数量减少难道不是因为当年的计划生育吗?跟现在愿不愿意生有什么关系吗?
提前步入发达国家队列,赢麻了 [惊喜]
毕竟我也觉得我女儿不结婚生子比较好。婚姻带来的幸福感并不能远大于麻烦。
没意思,女性除了生孩子没别的价值了吗,天天都是生孩子。
我 22 应届生,没踏入社会,就害怕的不行,感觉窒息。一线城市乡村,家庭情况不好,初中的时候父亲家暴母亲。想通过努力学习有出路,结果念完硕士没啥用,工作不好找,抑郁症不想活,你说为啥?社会压力这么大,我活的这么痛苦,我为啥拉一条生命陪绑?活着真难。负责人的态度是不要孩子。我真的受够了。生活一片黑暗!不喜勿喷谢谢。
脑中回想起一句话:
公平, 公平, 还是 tmd 公平!
也许这个才是主要原因吧
房价,医疗,养老,教育。这就是原因吧。
生育旺盛期,就是女的 20—35 岁,男的 24—40 岁,跟生育意愿半毛钱关系没有
卫健委也是不小心说了个专业名词,没有冒犯女性
现在处于生育旺盛期的男男女女,基本上都是计划生育后出生的,逐年减少不是很正常吗
因为没钱养,怕生出来苦了孩子。
我想了解生育旺盛期女性是什么意思?
责任都在男的,因为男的钱和房产不好骗了,所以男方要是积极给钱和房产加名的话,那就生!
引战的流量够了吗?
最近关于年轻人婚育持续下降的话题很热,我觉得下降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社会资源的稀缺,二是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但是根本原因一定是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
首先是社会资源的稀缺,包括很多人给出的房价太高,工资太低,加班时间长…… 年轻人没钱没时间谈恋爱结婚生孩子。其实在我看来这些都是外因,根本左右不了生育率的持续下降。换句话说,就算现在政府宣布,每个年轻人免费分配一套房,工资涨到一万以上,每天工作八小时,周末双休…… 我相信短时间内会刺激生育率回升,但是拉长时间来看,比如五年,十年后,生育率一定又会基本回到原来的轨道,平稳或者缓慢下降,不会改变下降的趋势。因为这些东西都是外因起不了决定作用,否则解释不了为什么欧美发达国家生育率也在持续缓慢下降。欧美国家地很大,人均资源很丰富,社会保障更好,甚至还能收割剥削广大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但是人家的生育率并不高,人口也没大规模增加,所以高房价低工资等资源性因素并不起决定性作用。
其次是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我认为这才是当今生育率持续下降的根本原因。为什么中 g 古代以及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没有这些问题?为什么在印度和一些非洲国家生育率极高?根本原因就是在这些国家女性社会地位远远低于男性。男性主导着社会的一切,占据着社会的绝大部分资源,女性除了依靠男性,别无所依,必须用自己的生育资源从男性手里获取生存资源。
另外这些国家和五六十年代的中 g 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贫穷。因为贫穷,社会资源太少,所以必然导致极少的资源掌握在男性手里。吃都吃不饱了,管你是男的女的,没人跟你客气,所以受教育的权利,工作的权利肯定轮不到女性。无法接受教育必然导致个体意识的丧失,无法工作必然导致经济上的不独立,这些导致女性社会地位的低下。而这恰恰能够解释为什么越是贫穷落后的国家和地区生育率越高,为什么出现 “越穷越生” 的现象?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男女平等思想的大行其道,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又成必然。(从人的角度来看,这种平等似乎是合理的,但是从人类发展的角度看,这种平等未必是合理的。因为之前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上似乎没有男女平等时期,也没有任何一个社会族群或者地区出现过男女平等)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生育率的降低。
因为在一个平等的社会里,男性是没办法用强迫的手段占有女性以及让女性为自己生孩子。这时候女性就掌握着极大的主动权,可以由自己觉定嫁或者不嫁,生或者不生。从女性的角度看,生孩子这件事可能并不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甚至意味着风险和 s 亡。繁衍更多的还是动物属性更强一些,人类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尽可能使自己摆脱动物属性,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所以当女性获得足够的地位和权利的时候,自然也希望使自己摆脱作为人类繁衍后代这一角色的动物属性。
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其实答案已经很明显了。根本途径就一条,提高男性的社会地位,降低女性社会地位。具体措施主要如下:
一是控制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数量和程度。比如大部分女性上到高中,然后分流。一小部分极有天赋的女性继续深造,绝大部分进入其它类型的 “学校”(职校或者其它)。
二是将女性尽量排除在工作领域之外。比如用高税收或者上升通道有限,再比如严厉打击直播,短视频等 “美色” 经济,就是想尽一切办法 “断” 女性财路。
第三,不让女性接受教育,不让女性工作,这必然导致全体女性社会地位的极大降低,所以必须出台法律保障婚内女性的合法权益。比如家庭暴力,丈夫出轨,丈夫提出离婚必须课以重税…… 总之,尽量保障结婚女性的各项权益。
(除了以上措施外,还有一种情况也会出现类似的状况——战争。战争时期,男人如狗,女人更是连狗都不如。因为战争需要暴力,而女性往往是被暴力的对象。)
最后,还想说下,高生育率有那么重要吗?降低女性社会地位是一定能带来生育率的大幅提高,但是人类发展到现在真的需要那么高的生育率吗?
独生子女政策执行了 35 年,这是自然的后果啊。
不减少,反而增加,那才是咄咄怪事。一定有一些地方的计划生育部门,没认真执行政策。
那些从一开始就不被期待出生而被性别选择放弃的小女婴,有人会想起来她们吗?
现在是越来越多的人不婚不育。
若干年后,这批不婚不育的人的养老问题也会开始凸显。
只举两个例子。
都是家里远亲那种,都是 2021 年发生的真实事例。
一个 50 多岁的亲戚在重庆,超市打工,老婆开了一家小区里的小理发店,育有一女,2021 年高考。
然后这个亲戚生病了,很严重的那种,卧床不起,治疗费用需要十万起步那种。
然后他老婆没有办法,就水滴筹,筹到了 8000 多块,然后小理发店也不敢停,一停全家人都没有生活来源了。
更请不起护理人员。
亲戚还有一个老母亲,年近 80,神智不太清醒,一个妹妹,四十多岁未婚,母亲由妹妹照顾。
反正一家人真的挺惨的。
第二个事例,亲戚女,70 多岁,丈夫 80 岁,两人再婚。再婚前,男方三个子女,女方两个子女。
然后亲戚女也是生病了,也是很严重,脑梗,住在医院生死未卜。
男方子女、女方子女均不管不顾,特别女方的儿子,沿海城市打工,母亲患病之前还能联系上,母亲病重后,手机号就变成空号了。
女方女儿去医院照顾了一晚上,就再也不去了,并声称母亲的事情从此与她无关。
现在由 80 岁的老人独自一人在医院照顾 70 多岁的脑梗病人。
对了,这个女亲戚娘家有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好几个,但是她病了后,迄今为止,她娘家人没有一个人去医院看望过她,理由是疫情期间,医院只准一人陪护不准其他人探视。
真的是人间实惨。
看了这两个事例,你改变你不想结婚生育的初衷了吗?
看了这两个事例,你改变你想多子多福的生育理念了吗?
我不知道会带给你们怎样的启示。
这里我只陈述事实。
但是可以预见的是,今日不婚不育的这群人,他们未来的养老一定会成为一个社会痛点问题,国家一定要未雨绸缪,长远规划。
生育旺盛期减少又不代表性欲旺盛期妇女减少
佛系,这是对虚无主义社会的报恩
数据显示,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四年多以来,我国每年的出生人口不升反降。
一方面,育龄妇女人数大规模减少;
另一方面,即使政策进一步放开,但家庭生育意愿下降。
生育从来都是女性的【权利】,不是义务。
生与不生,决定权在生育者的身上。
而且生育不只是女性一方的事,是夫妻双方,甚至掺和双方多方家庭的事。
如果生育带来的却是生活质量的下滑,也不能给孩子带来好的教育培养好的生活,
何必给自己找麻烦?
当然了,相比于女性付出的生育代价,男性不用承受生育之痛,照料之苦,职场之险,故生之幸之。
退后一步讲,要是能有政策扶持、家人关怀、经济实力等方面,让生育旺盛期妇女有 “生育可太值了!我太乐意生育了!“这些想法,生育率绝对上涨~
改革开放面临的新挑战是什么?
进入新时代我国人口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哈哈哈 哥几个又来看爽文了?
三胎已经满足不了当下的现状了,既然已经结婚生了的就向着四胎五胎努力吧,不想生的也就不会结婚了,00 后是指望不上了,还是得看 80 后
如何看待?
额,不太想看,也没心思看,更没兴趣去思考这玩意
学而优则仕,知识改变命运。
受不了 自觉就减少了
争取早日实现动态清零
如何看待?好耶!
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更不是工具。
因为生育对女性没有任何好处,除了生育本身的风险以外,还要花大量钱去养,甚至还会影响自己的事业,导致收入更少了。现在人连房子都住不起了,谁没事干还生孩子啊。嫌自己活得不够难吗。
本来我一直想不婚不育,这样就能跨过 35 岁就业的坎,可以独立买个一线的房子。后来想想,我完全可以不买房拿这个钱去单身生育,房子的钱可以穷 fire 了。35 岁可以去国外找工作拿孩子补贴啊。
啊,我终于反应过来了,只要不买房 35 岁自动在国内劳动力市场淘汰,就可以生孩子了。孩子还是比钢筋水泥要可爱。
生活压力大,一套房子掏空六个人的钱包都不止,工资低,天天被压榨怎么生?
首先,不想生孩子,我怕他会以后会很差,学习上,工作上都不行。培养一个孩子少说 200 万,孩子刚生下来夫妻俩就得半夜醒来好几次照顾孩子,我本来就神经衰弱,睡不好觉对身体伤害多大就不用多说了。孩子长大,有自己的思想开始不听话,还嘴气你,现在中考 1:1 分流,五成去中专,五成去高中我很害怕我的孩子到时候废物的连高中考不上,好不容易考上高中,最后连本科都考不上,我真的不太能接受孩子未来比我还差。所以,不要孩子就杜绝了以上所有的可能性。
过年鞭炮都不让放了,生你娘的蛋
不知道自己算不算沉默的大多数,为什么觉得我和我周围的人结婚生育的欲望并没有降低。
在此只说说自身情况和我周围看到的。26 岁研究生在读,说实话超级想谈恋爱,很想组建家庭,很想生孩子,有时候会因为得不到这些而黯然神伤,突然发现自己在这个年龄段居然对家庭那么的渴望。但自身不爱交际,社交圈太窄,平时除了学习,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和运动,实在是遇不到合适自己的伴侣。周围的同学,朋友也几乎从未说过不结婚不生孩子,只是都遇不到彼此喜欢的人,只好被迫单身。
我个人觉得,生育率降低根本不是问题,现代社会本来就不应该有这么多人。
甚至我还觉得这跟什么房价物价也没什么直接联系,不然你没办法解释新加坡和北欧国家的人为什么一样不结婚生孩子。
这只是一种社会规律而已,非人力所能改变。接受就好
达尔文说过: 能存活下来的物种不是最聪明的,也不是最强壮的,而是最能适应环境的。生育其实成本很低,只不过很多人不具备筛选信息真伪的能力,看了很多虚假或者偏激的信息,使得自己不婚,只能是自己的基因被社会淘汰。
我没记错的话卫健委就是当年的计生办吧,所以你懂的,祭出下图
1. 当前处于适龄生育的这一波人在当年的计划生育的政策下,出生率已经大幅缩水。
2. 等这一波人到了适婚的年龄,又是房价高,就业难,结个婚能把家底都搭上。造就了结婚难。
3. 而且好多适龄女性已经对婚姻不再向往,不结婚自己一个人更潇洒自在。我身边就有好几个女性朋友已过三十仍旧单身,宁缺毋滥。
4. 再说结了婚的这一波,生一个孩子就已经够累了,一个孩子需要至少两人看护,钱和精力缺一不可。生二胎一定是下了很大决心,就更别提三胎了。
5. 国家生育政策导向不合理,二胎好多家庭都不愿意生,开放三胎也不会对现状有多大改观,除非那些有钱有闲的家庭,或者要追生儿子或者女儿的家庭才会有这个动力。
6. 对于只能自己看护孩子的年轻人来说,就意味着一个人挣钱一家人花。希望国家能出台政策对这种只能一人上班的家庭按照平均收入征税,而不是按照个人收入征税,在一线城市工资过万养活一家真的是很拮据了,所得税还得缴一大笔,简直肉疼。另外建议二胎或者三胎出生就可以计入减免税政策里,而不是非要等到入园的年龄。
育龄妇女红利不够用了?
有毛
「十三五」时期 20 至 34 岁生育旺盛期妇女年均减少 340 万,这是带动出生人口数量下降的重要因素。
第二,年轻人婚育观念显著变化,90 后 00 后作为新的婚育主体,90 后 00 后作为新的婚育主体,面临的就业竞争压力更大婚育推迟现象十分突出。
第三,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偏高加重了家庭的生育顾虑,相关配套支持政策还不太衔接,托育等公共服务不太健全,让许多年轻人在生育问题上犹豫不决望而却步。
生不生,生几个,看似是女人做主。
实际上,大部分时候,是由男人决定的。
因为大部分家庭,男人是主要收入来源,而且是稳定来源。
正常吧,现在生育主力是独生子女这批人,和上一批多子女家庭一比那人数肯定下降啊。现在开放二胎三胎,等他们长大了人数又会涨上来的。
育龄期妇女生育意愿下降是城镇化和经济发展的结果。简单算一下,女性这一生到底有多少时间可以用来生育。现在人们接受教育的时间大多延长,读大学是很普遍的现象。甚至还有读研究生,读博士,乃至博士后的,学习的时间占据了人生最好的一段时光。等到考虑结婚大事的时候,已经二三十岁了。
受教育程度越高,就越难找到心心相悦之人。优雅的外表百里挑一,有趣的灵魂万一挑一。而真正能引起共鸣之人却是一生未必相遇。是跟随世俗的观念,在父母的催促下,与相亲对象凑合凑合共度一生。还是追随内心的声音,绝不将就,甚至更喜欢孤身一人,不愿成为生育的工具。生儿育女多少事,必须慎重考虑,而不是仅仅为了延续自己的基因。
更何况,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往观念受到东西方文化的冲击。女性的工作能力并不比男性差,甚至还有可能更强。这让她们更不愿意将时间花费在备孕怀孕带孩子上。女性能创造不输于男性的一切,却不得不耗费一部分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家庭上。谁做家务,谁炒菜,谁洗衣,谁打扫卫生?就算这一切能得到妥善的解决,生孩子也会成为女性无法避免的问题。
生育是一个漫长而沉重的事情。从备孕开始,女性要忌食禁口,化妆品不能乱用,查阅着孕期相关的资料,身心为着迎接小家伙的到来而准备。直到十月怀胎,孕吐没胃口,或者便秘腹泻都是小意思。最艰难的是,祈祷自己千万不要感冒发烧,这一年最好都不要。不然为了小家伙,只能自己硬抗了。到后期,你会发现自己脸色枯黄干燥,肚皮上或多或少有那么些妊娠纹,大腿静脉曲张,下肢水肿。还不停地跑厕所,肚子越来越沉重,到后来走路都成了一种负担。这些是男性永远无法体会的。
然而一切只是刚刚开始。话说孩子最好带的时候,就是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带给女性的不仅是身体的伤害,更是心灵的疲惫。这时候,女性才会发现,自己嫁的是人是狗,自己婆家是怎么样的态度。然而孩子都生了,又能怎么办。大多数人都妥协着生活,将就着过完这一辈子。月子后带孩子的折磨,没有睡过整夜的觉,在持续不断的啼哭声中崩溃。如果你是母乳喂养,那么更惨,通乳的痛苦,涨奶的艰难,还要半夜爬起来打奶。万一孩子有个头痛脑热,男人只会轻飘飘地说一句,你怎么带得孩子?在大家眼中,带得好就是应该的,带得不好,就是你的问题。那么为什么男人不自己带呢?你说男人要挣钱养家,那么女人也可以,而且未必赚得比男人少。你说因为要母乳喂养,就要妈妈带。那喝奶粉又怎么样,赚钱买最好的奶粉,或者打奶出来,不也是一样的吗?
如果不幸生了孩子,那么这一辈子都将围着孩子打转。女性将沦为母亲的角色,而不再是她自己。所以为什么生育意愿降低,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连只生一个都是问题。
死亡旺盛期不死亡?(狗头)
为什么不愿意生孩子?这两天的家暴新闻就能看到问题的一角。
对于很多女性来说,婚姻现在已经变成了一场冒险,而一旦踏入婚姻发现生活艰难想要离开的时候,孩子便成了所有人(包括自己)劝说自己忍耐的理由。
在中国的传统思想里,结了婚,女人便是妻子、母亲、儿媳…… 总之不是自己。没有了自己,活着的意义依赖于老公和孩子,便成为了最没有价值的人。
若是幸运,夫妻和睦,孩子教育的好,到老了自然能有个顺心的晚年。
若是不幸,夫妻不和,原生家庭给孩子种下伤害,孩子长大后还会不断地因此受到影响,甚至怨怪父母。
为孩子牺牲自己的一生,难道是女人唯一的归宿吗?
生孩子或是不生孩子,都是女人的权利。
社会发展人口繁衍固然重要,但是若不能解决现实问题,改变女性在社会和婚姻中的身份认知和保障,会有越来越多女性拒绝生育的。
如何看待?
这不自然现象吗?
你让计划生育然后我成了独生子
十几年后你让二胎了,我莫名其妙多了个亲人,不能说开心也不能说生气
只能说无语
ta 还没上小学,三胎政策就已经出了,这时候就已经意识到了不对劲,有些绳子拉得太紧了,突然松了,那时候的意愿或多或少都带了些不自然的成分
有时候都不懂那些人到底在操什么心,那些数字的上涨给他们带来了什么?成就感吗?
也许都是出于为人类着想吧,我暂且这样想,只是一想到我的出生和我未知的未来在一帮并不是固定的人看来只是一些数字,因为是数字,所以一个孩子的出生与降落,性格与未来都可以忽略不计。
还有就是,有些话多说了会使人反感的,会怀疑你的动机
开放与号召就在于那些字眼是否在一些平台上活跃过度
很可惜,对于这一切,我越来越像个旁观者,也不打算参与进去了。
扯啥?没时间带娃,就是原因。
这 是计划生育的必然结果导向 意外的是养育成本直线上升速度超出 90 年代预期太多
我做为育龄女性中的一名,我和我老公除了担忧自身生存压力大之外,不生的原因其实更多考虑孩子生长环境问题,包括了自然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儿童用品安全性,儿童拐卖、侵犯问题,儿童出行安全问题,学业压力问题,等等如何让他们活得更快乐问题。生其实容易,养育需要担心的问题太多太多了。
人口实现由高数量增长向高质量增长的积极转变。
想生的,男方不愿意生
要了解为什么大家都不生孩子了,这才是问题的根本
建议国家给生育妇女发工资,发 36 个月,标准就是当地最低收入 5 倍
《动物世界》中有一句解说词: 当生存环境恶劣时动物们会自动减少生育,甚至绝育!就如动物为什么迁徙? 因为它们要给后代一个光明的未来。
动物通人性,人是高级动物。动物如人,人如动物。何况是人呢?
社会劳动力分配不正义。
类似的问题,一天到晚问问问,没完没了
赶紧世界末日吧
我在等国家研究出男性怀孕成真的事实
我们男性太穷,配不上,满足不了很多女性对婚姻的幻想,所以我们男的还是和男的一起玩算了 -_-||
身边很多同龄人,有对象的选择不结婚,没有对象的选择不谈恋爱。
首先是择偶观发生改变。很多人不再以一段感情为婚恋的基础,而是以一定的物质条件为基础。
男女性在选择结婚对象时,对对方的要求不再是合乎眼缘,而是是否有稳定的工作、家庭背景是否得力、能否提供情绪价值。稳定工作根据地理位置、月收入、工作性质等再区分不同的等级。家庭背景根据是否独生子女、家庭年收入、家庭固定资产、家庭年收入以及对该女性的关爱程度来选择。最后一个情绪价值,是一个很玄乎的东西,不可以可靠计量,考验女性的情商、智商、应变能力、包容心、同情心、共情能力等等,其评判标准由个人而定,可能根据个人所处环境、情形发生变化。
其次是具有足够的判断能力。一方面是对自身有足够的认识,自身能力和个人发展都有一定的认识,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适合什么。在这一代人经过了大学教育,生活轨迹和成长经验具有大部分的重合,知道自己的分量,拼搏怕失败,又不甘心现状。另一方面是觉得婚恋的风险性太高,基于谨慎性的原则不去开始一段感情,不开始就不会承担感情失败的风险。
最后就是没有足够的渠道去让那些适合的男男女女相遇并相爱。大部分人喜欢的人是一类人,具有相同品质以及三观的一类人。如何相遇。如何产生接触,如何让他们明白各自是合适的人,应该是这些渠道要解决的问题。
对于有足够经济实力的女性来说,男生能提供的价值是非常有限的,外在的条件的影响程度比较小,影响程度更多的是男性自身的修养、见识以及其(ti)他 (li)。
生活成本太大,35 还可能被裁员,生个屁啊
麻蛋 买个房子还烂尾,生个叼毛生
你说呢
这其实并不是社会的主观意识问题。从人类繁衍生息的角度来说,大部分的家庭还是乐意。多子多福的。出现这样的局面不仅是很多。家庭个体不愿意看到的。也是整个国家不愿意看到的。对于底层的百姓来说,不愿意生,存在着很多的无奈和不得已而为之。
对国家而言,生育率下降将意味着人口红利即将消失。这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毕竟人口红利决定着消费和生产力的问题。
当前之所以生育旺盛期,妇女下降减少。更多的还是经济问题。是由于近些年国内整个发展经济结构所导致的这一现象。我们不要动不动就把责任推脱于西方发展是如何如何,更多的其实还是由于我们的经济结构,导致当前有很多的青年人从不敢生,到不想生,再到不愿生。
就目前来说,除了男女比例失调。更多的还是由于社会经济畸形。各地政府为了追求所谓的 GDP 不断推高房价。当一个家庭连在城里安身都成了问题的时候,你觉得他还有什么意愿吗?
随着近些年不断的农村人口涌向城镇,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从出发点上是好的,是为了提升城镇化率是为了提升城市的经济发展。但是我们不要忽略一个事实,原本就贫穷的农村人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一旦这个成本过高,必然会导致他们需要付出非常昂贵的代价。从而也必然会导致一部分人在本该生育的年龄,而没有精力去考虑生育的问题。
从那个维度呢,我们可以说是社会进步,也可以说是一种退步。这个方面主要讲的就是女权主义过度泛滥。当然这也和我们的文化有很大的关系,毕竟在过去几千年当中,我们这个社会主要都是以男权为主。人人平等是我们一直所提倡的。可是一旦需要以经济指标来衡量一个人的人品。和基本素质的时候。在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当中,必然会有一大部分男性群体会处于弱势。
这兴许也是一种优胜劣汰的过程。在人类成长进程当中,必然也会有一部分人被淘汰。目前生育旺盛期妇女下降似乎也在证明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因为淘汰的不只是男性,也包括了那些终身不再生育的女性的基因也在也将不再会得到延续。
1、经济导致现在很多人不敢生,不想生,不原生。
2、女权文化不断上升,也导致一部分女性对生育这件事不再把它当成女性理所当然应该去做的事情。
王班长
戎创未来 CEO
943 次赞同
去咨询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现在很多孩子都养得太精贵了,不生二胎担心自己生活质量下降,另一个担心再生一个,两个孩子整体的生活、教育、娱乐水平下降。
父母或者祖父母那一代人,考虑这方面因素很少,因为他们没过份的想过把孩子养得很精贵。我们把计划生育中的独生子女政策,执行得太彻底了,没有过渡和缓冲,短时间直接跳跃另一个极端。
不想生,要养需要好多精力
我们生完自己养自己,拖着带上的身体,遇到好老公婆婆可以理解,遇不到就残喽,轻则抑郁重者着 ZHISHA,女孩子们婚前你是要自己,彩礼拿手上给孩子和自己生育用,生完找不到工作,被社会嫌弃.. 要积极面对
事实证明避孕套并不是最好用的避孕手段,是什么呢
怎么说的女人感觉像是母猪下崽旺盛期???要不也整个精子旺盛期吧
社会压力这么大谁还愿意生孩子?
“尽管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句话,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因为无论男女,都在为了生活努力奋斗,挣钱养活自己要紧,不让家人担心,不给朋友添麻烦,对社会多做贡献,这是当代大部分年轻人的生活愿景
用所谓 “生育旺盛期” 这类具有学术性的词汇来描述当代中国的生育情况,也是迫不得已,主要是为了警示社会,中国未来 50 年可能会缺人
当年把孕期妇女抓起来强制流产,一对夫妻一个孩,现在只恨妇女只有一个子宫
年轻人结不结婚生不生孩子,只是为了家庭,并且最大程度上出于个人意愿,国家总不能逼着年轻人生吧,再来个婚后强制交配?真拿中国年轻人当生育工具了
没钱 没精力 又想给已经出生的孩子好的生活 不希望她过着羡慕别人的日子 不希望她因为钱而过着小心翼翼的日子 所以没有经济能力真的尽量不生二胎 希望我的女儿长大后可以去念好的大学 可以去尝试自己感兴趣的新鲜事 嫁人的时候给她准备足够的嫁妆支持她的小家庭 让她永远不会因为没钱睡不着觉 也不会因为钱去低声下气 有一天她老了 我也希望她能变成一个快乐的小老太太 儿孙满堂 子孙尊敬她 孝顺她
人没了 灵魂就得到了自由 虽然已经不知道灵魂是不是还有自我意识了 但是也管不了一代代的了 就希望她和她的下一代过的幸福啊 也不会为了过节上坟的事情要生个男孩 人都没有了 那些虚头巴脑的事情都不好说 只要我的宝贝女儿开心的过日子就行了
必须得有实打实的优惠政策,指着嘴上说的那些口惠而实不至的所谓政策,一点用都不管的
要时间没时间
要钱没钱
现在很多工作面试都会问你有没有结婚,有没有男朋友。因为一旦结婚要孩子就会休婚假产假,产假至少半年没了,公司招了你,希望你能来工作的,并不是来休假的。
因为生育旺盛期,育龄女性这些词显示了一部分社会下意识的倾向,到了育龄的成年女性直接催婚 (不管男女,罗马 / 丁克 / 优生优育思想不是一天建成的),而不管育龄前甚至育龄前一年还禁止早恋的保守型守贞性教育或者无性教育的风气影响。
还有原生家庭伤害、性别歧视等等元素让部分女性思想被动早熟,在育龄前就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生育观,自己想明白了当然不会轻易被别人左右。
用词就不准确,它们针对的是不生少生群体应该叫丁克 / 优生优育思想的人(不分是否育龄),而非整个育龄群体,以生育旺盛期来概括称呼颇有种说 “别人(即育龄中秉持多生 / 顺其自然不结扎观念的群体)都生了 / 多生,你为啥不生。” 就像小格局传统父母催婚观念,不敢生 / 不想生的人需要的是大格局大家长的真情人文关怀来去除不安全感与获得理解,而非和小家一样的道德绑架似的关怀。
这个措辞女性一听会炸毛的, 感觉像动物,还有不是女生不愿意生孩子,现在 90 后生活很难的,房价这么高,教育成本这么高,就业这么难,经济这么差,一地鸡毛~
本人 33 岁,刚生完娃出月子。切身体会来说下生孩子感受:
1、从怀孕到生产,真的是挺累挺受罪的,怀孕期间各种身体不适,还要处处小心谨慎,各方面都提心吊胆,害怕孕期出什么差错。生孩子的过程呢更是真的是感觉人间地狱走一遭,要我半条命。
2、怀孕生子对女性来说损伤还挺大的,生完一个多月了,肚皮又黑又松像麻袋,怀孕以前肚子白白且平坦;盆底肌严重无力,腹直肌分离 4 指,这些都是我没想到的。
3、娃生出来了就开始了漫长的养育之路,每 2 小时喂奶一次,24 小时白天黑夜循环,严重缺觉,全身酸痛,身心俱疲。有家人帮忙一起照顾且老公和婆婆对我已经是非常非常好了,但是身为妈妈,对孩子付出的肯定是最多的,我家宝宝的一举一动我都能解读出来他是想干嘛,因为我 24 小时全天候陪伴着他,和他待在一起。
要说家里多了一个孩子是多么开心的大喜事啊。目前我还没有什么太大感受,可能是因为一直以来太疲惫了,更多的是对宝宝的责任心。也许等他大点了,我会有做妈妈的幸福感和喜悦感吧。
现在的年轻小姑娘年轻貌美,吃喝玩乐多开心,想想以后要承受这些,那真的是会恐婚恐育。
想哪说哪,先写这么多吧
好事啊!好日子快来了!你不生我不生,你不买房我不买房,好日子不就快要来了吗?
生育旺盛期是什么你妈东西???
我想生,我老公的单位不放人啊。老公是狱警,今年疫情加重,他们上班时间改变,目前已经一个月没回家了。而且每次回家都遇到生理期,比药还准,简直了。
现在多地延长产假,就想问延长时间的生育津贴怎么解决。官方回答了再说其他!
什么叫 “生育旺盛期”?
人均社畜?
生生生,
养的起吗?
怎么看?生一个孩子不只要考虑奶粉钱,还要考虑以后买房钱,这些都没压力了随便生
属于是通过设置准入条件,控制数量,倒逼生育精品化了
结论:对职场女性来说,生孩子就是一场渡劫,有可能将拼搏几年取得的成绩全部清零
本人,33 岁,互联网公司从业,刚修完产科回公司;产假回归回,汇报级别降了两级,并接了一个很差的坑,简称 “茂坑”。收入也回到两年前。孕期,依旧正常工作,从怀孕开始到孕 30 周,没有间断过出差。正常上班到 40 周 +,也照常加班。但依旧面临着生孩子带来的各种职场困扰。
我并不是个例,其他生完孩子的同事面临更尴尬的局面,产假修完没坑可填,大部分哺乳假结束的宝妈,就面临被裁。(公司还是合规的,三期员工不会裁)
生完孩子面临收入、职场环境大幅度下降。对于在职场有一定追求的女性,如何敢生娃;收入下降,如何养娃。这是个恶性心话。
生二胎对我来说,是坚决不可能的事,不是因为生孩子和怀孕的艰辛。更是因为生一次孩子就会面临:职场环境变差、收入降低(甚至面临失业)、家庭开销却变大,这一步无解的命题中
生育搭配旺盛。。。这词语搭配怎么怪怪的
我们 lsp 一般都说幸育旺盛
2021-34=1987
2021-20=2001
20~34 岁女性即 1987~2001 年间出生的女宝。
这部分人逐年大幅度减少,为啥?这不是显而易见的吗?这不正是计划生育追求的客观结果吗?证明只生一个好贯彻的比较到位。再往后推几年,这个年龄段的女性减少的客观值会减低,因为出生的女宝实际数少了呀。要真说这是个锅,这锅也不是女性该背的。毕竟被不被生出来又不是女宝自己能决定的。
现在女性生育意愿降低,这个也不好说。往前倒推四五十年,女性生育意愿真的就高吗?那个年代,可能因为重男轻女不停生,可能因为不能科学避孕不停怀,可能因为每天没那么多事经常造… 总之,导致子女多的原因很多,但不能证明是女性生育意愿高导致的。
现在女性生育率有个研究值,但这个值也不能代表女性真实的生育意愿。比如条件允许,喜欢小孩的女性生十个八个都无所谓,多多益善,但条件不允许啊。
如果女性生育意愿真的如报告的一样降低了,然后人口出生率因此降低了,那是好事呀。说明女性不想生,就真的能实现不生,这说明女性独立了,有话语权了。对于已经结婚的,那说明男性尊重女性意愿,这是大好事啊!
怕是怕过去出生人口多其实主要是男性意愿导致的,人口减少是政策导致的,而现在出生人口少还是男性意愿占主导的,结果锅让女性背。
想看点正常回答都难 神蛆怎么闻着味儿就来了
[生育 “旺盛期”] 这个标题就已经很雷了
我和对象卡在结婚上。就我俩这情况,她爸妈都不同意我俩结婚,更别说生小孩了。
嗯,穷人不配结婚生子!
生育率下降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减轻生育压力对中短期是有效的,但从长历史纬度来看效果不佳,人工子宫,社会化抚养可能会是长期解决人类繁衍问题的关键。
说明中国正向发达国家迈进,同时男女地位越来越平等。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认知能力也有很大提升,这应该国家发展中的一个过程。至于原因,有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种是可以生,但不想生,不管是一胎还是二胎,主要是主观意愿不想生。
第二种想生,但双方身体不允许,简称不孕不育的,经过治疗还是无望的。
前者,由于自我认知,生活压力大,从孩子出生,到上学,工作,结婚。处处充斥着竞争,内卷,资源抢夺等等,而中国的父母,总是想给予更多的给孩子。于是就有了压力和焦虑。所以,更多家庭不愿意生育二胎,特别是北上广一代。还有女性考虑到二胎的产后恢复等原因,还是有很大疑虑的。除非是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同时充分做好女性工作;
后者,就比较麻烦。周边朋友就有,女方身体原因不能生育。这几年全国奔走,花了大几十万。最后女方无法排卵,于是放弃。像这种的确定无法生育,国家是不是可以通过其他政策措施给予支持,未来代孕是否可以有正常渠道,在不违背道德伦理情况。
90 后生人,二线城市某国企。怀孕还没到三个月,领导让我上夜班。我???
另一个领导不止一次在办公室大声鄙视女性。
就这还生二胎?
生也是死,不生反而不会穷病死。这是越来越多人的想法,似乎都看破红尘了。是什么原因呢?
觉着很多人危言耸听了,现在形式还不严峻。
现在在电脑面前,手机面前看这条回答的各位,你们是否觉得很累?每天上班完了下班以后只想着回家躺着,晚上睡不着,白天睡不醒。社交圈子固化,交流的人也仅限于网友和同事。
现在生活压力过大,更多在大城市打拼的工薪阶层和小白领们在为了保证现有生活水平的情况下永无止境的加班,007,996,甚至无休。加不完的班,做不完的工作。
因为一旦停下来,各种生活压力只会更大。
资本的引导让人们为了追求美好的生活而进行更多消费,也压缩了大家更多的可支配时间。
在有了男女朋友以后也占用更多一部分时间。
而如果考虑生育,除了时间成本,更多的就是经济成本。
不结婚和不想生育的人越来越多,并不是他们不想结婚和不想生育。而是社会逼迫着大家为了保证生存活下去先低欲望。最后其中大部分人直接躺平。
生存难,生活更难。毕竟社会大部分人的收入是很低的。
房价
知乎用户 封面新闻 发表 最大问题还是:孩子不是宠物,需要操心的地方太多。 宠物嘛,说难听点管饱就行了,偶尔还要从宠物身上找点乐子。 真的生病了,能治好 OK,治不好也没办法。 但孩子明显不同,你得好生伺候着,还得进行各种教育。 花钱无法 …
知乎用户 宋词 发表 是时候再放一波图了,董在 17 年高位疯狂鼓吹环京,宣称只要 “信董藩,得金山”“听我课,不用管别的”“听一次买两套,听四次买八套” 但是如果发展道路影响到投资结果,那就是 “天意”“命运”“我们没有办 …
知乎用户 经济观察报 发表 我们这一代人,是听着 优生优育,晚婚晚育,计划生育好,只生一孩 等口号长大的 人是怎么被教育的,他就会怎么做 哦,临了,您告诉我,哎呀!不小心讲错啦!那些话不是对你们说的啊!你们咋当真了捏! 啧 您咋不说 是政 …
知乎用户 Summer 发表 昨天看到这个政策实施,第一反应就是,为什么男性的陪产假一天都没有增加。 国家不是提倡男女双方共同养育孩子嘛?为什么只增加了女生的产假。 说真的,女生的产假 128 天是够的,但爸爸的陪产假 15 天就远远不够。 …
** 3.7** 知识分子 The Intellectual 保护女性的权益,提倡性别平等,应该是提高生育率政策中核心关注的问题 | 图源:pixabay.com ** 编者按 ** ✚ ● ○ 2022年全国两会正在召开,多位代表和委员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