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万科创始人王石称「不应把谷爱凌当做目标教育子女」?你觉得中国父母在教育上存在哪些问题?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财经》杂志​ 发表

我就喜欢他这种说话说一半的,我就喜欢做阅读理解

王石真的不把孩子往谷爱凌的方向培养,他很明白自己的孩子是什么材料

但是他在把自己的孙子和重孙子往谷爱凌的方向培养

石老板的子孙,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一定会有混血

你以为谷爱凌的标准是奥运冠军吗?

不是的,以谷爱凌为目标是两头吃

王石的孩子已经很难两头吃了,也没有本事两头吃

只能经过洗身份,洗学历,洗血统之后的下一代,才可以来回横跳两头吃

奥运冠军多了,能一个小项目金牌就换几个亿的人有几个?

全红婵怎么没有两亿代言费?

是她不优秀吗?

是她的爹拖后腿了

王石就是那个不给孩子拖后腿的父母

先把孩子弄到美国,混个名校文凭,大公司名号

后面有没有本事不重要,也不需要他们赚钱养家

接着生呗

想生黑人生黑人,想生白人生白人

虽然说没有女儿有点费劲,但是老王家有钱啊

只要有钱,什么种都借的来

到时候再给校董事会写信,要哈佛就哈佛,要斯坦福就斯坦福

实在不行,大不了再捐个楼

不就是名校嘛,小问题

我现在唯一担心的就是老王能找到州议员和美军将军写推荐信,让下下代上西点军校

再让孩子杀回来当个中国将军

那就超越谷爱凌了

在中国就是中国将军,在美国就是美国将军

天策上将啊……

知乎用户 金陵小老头​ 发表

#目标谷爱凌#

什么叫做 “把谷爱凌当目标”?

是指 “取得两枚奥运金牌 + 考上斯坦福 + 当上模特” 吗?

是在担忧这种 “业绩压力” 会造成性格缺陷,然后反而得不偿失?

于是觉得 “我只期盼你当个普通人” 至少在这方面没有风险?

那么,“我只期望你当个普通人”,怎么解释你要花钱帮我上贵族学校呢?为什么你要帮我创造种种条件 “追求成功” 呢?

你的子女上的什么学校?是 “普通人上的普通学校” 吗?

第二,如果你确实指望我当个普通人,那么普通人英语不怎么样啊,你催我学英语干嘛?

普通人身材都一般啊,你为什么要催我减肥?

你说只期待我当普通人,那么我按普通人的标准自我要求,为什么不行?

所以啊,父母——尤其是中产阶级以上的父母——说什么 “我只期望你当个普通人”,纯属自欺欺人。

这只是一种发现子女有抑郁 / 自毁迹象,于是鸡贼的拿来挂在嘴边给自己脱罪的说辞罢了。

成龙成凤的事我全都做了,但是这话我全不说。

将来你 “抑郁” 了可怪不着我,我可一直都表示 “只期望你当个普通人” 的,你别冤枉我。

有意思吗?有用吗?

问题的症结并不在 “应该把期望奥运夺冠改成期望成为普通人” 上。

问题的症结在 “期望不应该放在成就” 上。

我根本没资格去 “期望” 你是奥运夺冠、还是成为普通人。

我又不是上帝,我的 “期望 “根本没有什么意义。

同样,你也不是上帝,你的 “期望 “也没什么意义。

既不要期望奥运拿牌,也不要期望成为普通人。

你要做的,是不要搞到命运让你当了什么,结果你当不住。

命运要你当奥运冠军,你就要当得住,当得好。

命运要你当普通人,你也要当得住,当得好。

我的责任是帮你获得从命运的一切安排中尽量结出最多果子、得到最好体验的技能和准备。

不是去帮你锁定我对你的人生规划——无论是奥运冠军,还是普通人。

也不是去帮你锁定你对你自己的人生规划

我算什么东西,你算什么东西?人的命运轮得到我们来 “规划”?

你能管住中美冲不冲突吗?还是能管住新冠发不发生?还是能管住俄罗斯打不打乌克兰、石油涨不涨价?还是说你能保证无论发生什么都不可能影响到你的计划?

你要是管不住,你那些志在必得、于是将整个前半生寄托在达到某个里程碑上的规划有何意义?

你以为这是 “降低要求” 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吗?

那万一要是你计划当个普通人,结果命运把你送上了操作台,你要么挺身成为英雄,要么缩头受万世憎恨,就是没有 “当个普通人” 这个选项呢?

幸福不幸福的要害根本不在于奥运冠军还是普通人,把前者改成后者根本不解决任何问题——事实上还制造了问题。

你喊着期望 ta 当奥运冠军,ta 没达到你的期望,ta 还可以喊一嘴 “我只想当个普通人”。

你一直嘴上说 “只期望 ta 当普通人”,ta 没达到你的期望——以你这个口是心非的、嘴上不说的、事实上的奥运冠军的期待,这基本上是必然结果——ta 再要怎么办?

你一直在喊只期望 ta 当个普通人,然后你还是唉声叹气、眉头紧锁,

你觉得 ta 会怎么想?会怎么办?

这种游戏,难道你只要不押大、改押小,你就不会输?

想不输,唯一的出路是根本不要玩

谷爱凌拿没拿奥运金牌、当没当 model、上没上斯坦福,根本不是谷爱凌值得你注意的地方。

是她在最后关头仍然敢做大动作的勇气,敢于不在乎一些活见鬼的烂话的硬气,坚持练习精益求精的恒心,很值得你拿来当目标。

奥运冠军还是普通人,这要看上帝。这份勇气、硬气、恒心,你要有。

不管当奥运冠军还是当普通人,没这些都会痛苦——你以为奥运冠军就肯定不会痛苦吗?奥运冠军就肯定不会自杀?

无论是当奥运冠军还是当普通人,有这些都会容易活得开心。

从奥运冠军撞断了腿,变成了普通人,有这些一样容易活得开心。

从普通人一夜成名,变成了奥运冠军,有这些一样容易活得开心。

谷爱凌不是问题。

你才是问题。

早点改了这种 “成就期望” 的恶习。

知乎用户 dg9qa​ 发表

哪有父母不希望孩子有所成就呢?我们国家也需要更多 “龙凤” 人才去建设。但是最大的问题是,多数父母严以律孩宽以待己,见效甚微

许多父母喜欢将自家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进行全面的比较,但是却不过问自己和其他父母的行为习惯和认知上的差异。虽然家庭的经济状况会影响父母的养育效果,但是我们不能将家庭教育全都归结于钱财,父母的思想、生活和学习习惯更直接影响了孩子的成长

以睡眠习惯为例,睡眠直接影响青少年的智力和学习成绩,睡眠不足会阻碍青少年智力发育,甚至造成永久性脑损伤。中国教育部要求小学生、初中学和高中生的睡眠分别达到 10 小时、9 小时和 8 小时,而六成的中小学生睡眠不足。谷妈妈允许谷爱凌每天睡足 10 个小时,那么,你的孩子每天睡多久呢?在你孩子因睡眠不足无法早起、无法专心上课的时候,你有没有责怪孩子懒惰呢?你有没有向学校申请让孩子多睡一会呢?

其实,**言传的力量远比不上身教,把自己的品质传递给孩子往往比言语批评或教导更有力量。**沉迷于游戏的孩子家中经常有沉迷于打麻将或赌博的父母,不爱学习的孩子家中肯定有不爱学习的父母。

曾经有一位家长粉丝问我,她的孩子备考四六级一点都不自觉,挂了好几次,还不好好学,该怎么办?我说,您可以和孩子一起学英语,给做孩子的榜样。她说,“我不行的,得有人监督我,我自己学不下去的。” 我说:“孩子会学习父母的行为,您自己坚持不下去,孩子怎么听您的呢?”

这样的教育算不算是一种懒教育呢?孩子的基因来自于父母,言行受父母影响,父母对自己采用低标准,又怎能要求孩子做到高标准呢?

其实,孩子最大的榜样就是父母。

我对语言学习的热爱其实是受我爸的影响。2021 年,26 岁的我第一次发现我爸保存着 80 年代的词典和笔记本。20 多岁的他一边工作一边孜孜不倦地学习外语 ——英语、日语、希腊语和古埃及文,希望有朝一日能出国读书,但最终因为资金和照顾家庭的原因,没能出国。但是,时至今日,快要 60 岁的老爸,每天起床就看打开央视英文台,跟读英语美文,摘录词句。他说,活到老学到老。

翻开我老爸青春时代的笔记本,那一瞬间,我发现我们的学习习惯高度相似,他年轻时的铆劲和我上学时一模一样。

从小到大,我爸大部分时间都在他自己的书房里阅读和备课,我爸妈从来不过问我做没做作业,也不管我考几分, 也不给我制定时间表,让我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

我爸妈最关心的是我的身体健康,确保我每天营养均衡、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我妈酷爱打羽毛球,我爸从二十多岁开始一直坚持练习武术站桩或者长跑,一把年纪了还要跟单位里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一起比赛跑步。我小时候一放学,他们就带我户外活动,自然而然,我也保持了十多年每天跑三公里的习惯。

如果把孩子比作鱼儿,父母的行为习惯就是鱼儿赖以生存的水,虽然鱼儿感受不到水的存在,但水无时无刻不影响鱼的习性。

所以,**真正的教育是言传身教,家长不应该仅让孩子向其他孩子看齐,却从来不思考自己应该向别人的父母看齐。**孩子要不断学习,父母也应该不断学习,没有人天生适合做父母,也没有人天生会教育。如果你觉得谁的孩子教育得好,就要多多向他人请教。如果你觉得谷妈妈培养有方,那么你就去向她学习。羡慕别人家的孩子,把压力给到孩子,不如去学习别人家的父母,严以律己宽以待孩。

知乎用户 夏冰雹​​ 发表

当过董事长的就是不一样,果然很懂。

不是揶揄啊,我觉得王石的话没毛病,但也只是没什么。有很多父母包括我就没把谷爱凌当做目标教育子女。

把明星和名人作为教育小目标,确实失败的可能性非常大。星二代和名人二代都是少之又少,一方面说明这条路不好走,另一方说明星星们自己也闹不清自己怎么出名的。

虽然的确有不少父母梦想着孩子成名成家,但是在心里多半也有个兜底的界限,那就是孩子将来过上普通人生活也可接受。大多数父母焦虑的不是孩子不能成名成家,而是能不能过上普通人的生活。可怜天下父母心,自己当孩子时浑身是胆,有了自己的孩子后胆战心惊。

说到 “普通人”,问题又不普通了,因为此普通与彼普通相隔千万里。王(石)的普通人和我眼里的普通人肯定就不一样。

要说中国父母在教育上的问题,很多就跟对于 “普通 “的定义有关,而这不仅是跟孩子有关,还跟父母自身有关。

每一个孩子都不普通,但是有多少父母真正地看见孩子的不普通之处?

又有多少人明白,终究一生无论成就如何我们过的都不过是普通人的生活?

奥运精神向着更高更快更强,在养儿育儿这件事情上我们何尝又不是抱着同样的梦想?梦想的可贵之处在于它即便不能实现,也能给我们热情。所以,望子成龙很朴素又很伟大。

上帝本事多大,造了亚当和夏娃还是不听话。我们普通人想将孩子塑造成某种特定类型的成年人,翻车是大概率的事件。

成为父母,照顾孩子,是成为一种深刻而独特的人类关系的一部分,投入到一种的特定的爱当中,而不是特定的目标当中。

知乎用户 古读​ 发表

生活累,一小半来源于生存,一大半来源于攀比。

鸡血教育大人小孩都累,语数外补习班,琴棋书画兴趣班,择校出国留学,家长希望小孩赢在起跑线。代价是孩子 3-18 岁几乎所有课余时间,孩子累倒路中间。到后来大部分孩子还是成为平凡,输在终点线,我们不要拔苗助长

父母只要保证孩子 “吃饱穿暖 + 学校读书 + 适当陪伴”,佛系养娃,不攀比不焦虑,顺其自然,不拖小孩后腿,孩子只要考的上,就供他读书,一直到大学甚至博士毕业。(成绩差考不上高中就上 3+2 大专读技校卫校等),就算 60 分合格的父母。必要做 100 满分的父母当然养不起了。

独生子女享受着所有的爱,同时也承受着所有的压力和希望。尤其是父母望子女成龙凤的,认为没有数量必须保证质量,不能接受平庸的小孩,不能接受阶级滑落的。

我是独生子,高中本来在普通高中,成绩排名前五,父母不甘心,怕我成绩差将来工作辛苦,逼我借读重点高中 3 年,成绩中下游,因为借读身份被边缘化。高考分数本来接近本一线,大学填志愿出馊主意填高了落榜,连二本都上不了,害我复读 1 年。复读的一年我天天和爸妈抱怨 “你们说上海电力好的呢?真的好啊,所以现在落榜了,都怪你们啊,你们害我复读啊。。。

高中 4 年我很自闭自卑,都是因为父母望子成龙,逼我借读害我复读。

很多家长嘴上说 “为孩子好”,报一坨兴趣班补习班,担心输在起跑线,企图按**双语幼儿园-> 重点小学-> 重点中学-> 名牌大学路走,容不得丝毫闪失,**代价是孩子从 3 岁到 18 岁几乎所有课余时间,压榨孩子真的好吗,孩子累吗?

不如生二胎减少焦虑,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压力和希望不全放在一个孩子身上。

事实上我现在混得也不咋地,虽然最终考上了 211 名牌大学材料学硕士, 去了一家全国 500 强机械制造厂一样 996,也需要经常去车间,收入和大专技校毕业的同龄生产一线焊工差不多。我的 211 硕士同学无论在苏州还是西安收入都和我差不多。大多在郊区工厂上班,反倒证明了读书无用论。

知乎用户 韩灭郑​ 发表

这回答可能会让很多父母感到不适,但结合我这些年接触的家长,基本都验证了我的观点。

作个类比:

很多中学生觉得自己在学习上不行,是智商问题,殊不知,中小学的学习根本没达到拼 “智商” 这些天赋的阶段。

同理,很多中国父母在教育上觉得自己比不过别人,是家庭条件问题,殊不知,儿童教育对家长的要求根本没达到拼 “家庭” 这些 “天赋” 的阶段。

为什么?

对于谷爱凌的教育问题,很多家长很自然的关注点是——家庭条件优越

但其实应该看什么?

是在教育的过程中,

第一,是先培养起孩子的兴趣,促进其学习动机的形成。

第二,才是给予尽可能优质的指导。

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可惜的是,如今社会上很多家长都把他们调转了。

培养兴趣?去兴趣班!哦不,其实只是不想神兽呆在家。

去搜搜看谷燕是怎么培养谷爱凌的吧。

(你也可以学的会)

钱固然重要,但也没有那么重要。

把培养顺序弄对了,有钱的话能方方面面优秀,没钱的话起码也能在某一方面优秀。

不可否认,谷燕很优秀。

但是,还是开头的话,儿童教育还没到拼父母自身优秀的阶段。

知乎用户 21 世之光​​ 发表

1. 其实最扎心的问题应该是,没打从心底认识到自己是普通人,以为自己是天才,怀才不遇,无奈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孩子身上。

我之前有一个同事,他一直这么说:

我没有升职加薪,那是我运气不好,缺少机会,我家没那个关系。
所以我的能力是杠杠滴,我的基因是优质滴,我的闺女,就是天之骄女!我已经什么都给她尽我所能的提供最好的啦,她不一样,她可以哒!

他的孩子考的好与不好,就成为了他的晴雨表,每天张口闭口就是自己的小孩怎样怎样,仿佛在说,看吧,我很牛的,我家小孩这么厉害。考上了 XX 大学,学了 XX 专业。

其他的同事一听他提起就默默地不说话,我们办公室里的金融搬砖工,上学的时候哪个不是小学霸,他闺女的学校又是多么的普通。

等他闺女真的大学毕业,找了一份普通的工作,板上钉钉成为了一个打工人的时候,也不知道会不会被他一遍遍的念叨:

你怎么还没升职加薪呢?你是不是不努力?你是不是情商低不会说话?

看吧,这些父母哪里是没有接受自己的子女是普通人,他们只是自己还没学会内心自洽,不甘于平庸、平凡、普通罢了。

2. 自己回家橙色软件短视频,要求孩子识字背古诗弹钢琴。能行吗?

言传不如身教。我家娃快五岁了,我发现他学我学的特别快。

我看见别人插队,忍不住站出来骂人一通,他也跟着吼;我在家没事背单词,他也要学英语;我一拿出手机刷某宝,他就说妈妈给我放奥特曼,我要看电视,凭什么你能玩手机我就不能看动画片?

我相信有心的爸爸妈妈一定都能发现我说的情况,这在有娃的家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只是自己不愿意承认而已。

明明自己不想努力,却编着瞎话骗孩子,我年纪已经大了,努力不动了,也没希望了,但是你不一样,你年轻,拼搏吧,少年!你的未来不是梦!

说白了就是什么呢?想空手套白狼。不给马儿吃草,还想马儿跑。我这里说的草不是什么物质上的付出,而是精神上父母的榜样作用。

自控力是会传染的,爱好也是相互影响的。心理学家称之为 “目标传染病”。

每当我们看到别人屈服诱惑的时候,我们会不会本能的也想放纵一下。比如在你面前大吃大喝的姐妹或者老公。如果我们身边的人都有自己的目标,一直在努力行动的时候,我们也会想要一目标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

所以好消息是,如果父母自律,喜欢读书学习,孩子自然而然就爱学。坏消息是,父母喜欢打游戏吃鸡,孩子也会喜欢。朋友也是一样。

而且我们更容易被自己亲密的人所带动,父母的影响力那更是大上加上大。

3. 随大流,啥火学啥,天赋兴趣无所谓,我一定得付这个报班费。

从来不管孩子喜欢且擅长什么,别人有的我也要有。我有个亲戚,给自己家孩子报名了一万多的小提琴,孩子拉起来那个愁容满面啊…… 怎么说呢,比弹棉花还难听难看。

他的想法就是:

哎呀,人家都报名学了啊,我家也不缺那个钱,我也给他报名。
从来不管小孩喜欢不喜欢,反正别人学的我家也要学。

我就不明白了,这个每个人的天赋兴趣点都不同,怎么能火啥学啥呢?

我和我老公都是肢体不协调的人,我家娃非要上那个舞蹈课,我说行吧,给你报个试听课。

结果上完课,老师非常委婉地说:

嗯,孩子可能小了,不太适合……

我明明看见还有更小的,他都没去说。我猜想,一定是怕我家这样的去学了砸了他们的牌子吧…… 我家娃一看自己是班里跳的最差的,后来没上完的试听课怎么也不愿意去了,我也就随他了。我本来报名,也是想让他面对现实。

4. 我说什么就是什么,我吃过的盐巴比你吃过的米还多,难道我能不比你懂吗?

整天让孩子这也别管,那也别多想。然后忽然有一天就说:

孩子你怎么这么大了,怎么做个决定还需要我帮你呢?

反正我也是大无语,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难道和父母一点关系都没有吗?小时候不引导思考,做什么决定都是听我的,你一反驳就是:我能没有你懂吗?

孩子肯定会想:

我无论说什么想什么决定什么都是不对,我又何必去白费那个力气呢?

长此以往,孩子还想思考吗?孩子那个小脑袋里面的那些小突触啊都是在发育着,各种搭建链接着,家长这么一剪刀咔咔全剪了,完了还抱怨:哎呀,孩子,你的脑子怎么都装的都是浆糊啊?

先说这么多,共勉吧~

知乎用户 乔小慧 发表

【中国父母在教育上存在的问题?】这个话题太大。我只谈谈父母给我的教育和我给予孩子的教育。

我觉得我们这一代人在努力吸取父母对我们教育的教训,把自己所欠缺的使劲弥补给孩子。从两代父母来看,一些方面年轻父母做的非常好,但是在其他方面,我们也有些【矫枉过正】或者换汤不换药。

如何去把握 “度”,是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1. 关于 “成功”,标准答案太有限。

我爸爸曾这样评价过我 “花开的很大,但是没有结果子”,意思是在 我们那里能考上研究生,算是开了一朵很大的花,但是没有考公务员和老师,就是没有 “结果子”。

关于我是干什么的?每当我的父母被别人问这个问题时,我能感觉到他们很尴尬,嘴里呜呜啦啦,脸上也写满不愿意回答。以至于这几年我也觉得自己特别不光荣,我也曾想过自己是否对得起 “父母的供养和老师的栽培”?

我知道父母的初心是好的,没有一个父母不盼望自己的子女能过上好日子。但是我们的父母因为认知水平和所处年代的局限性,他们给出的答案不一定是唯一且正确的。

那么这个问题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有所改变吗?

看似改变了,实质真的变了吗?

前几天我在知乎看到一个提问 “孩子说长大以后想当一名司机,我该如何回应?” 我把问题下的所有回答都看完了,看到了当代父母对孩子兴趣爱好的支持,对 “非成功路子” 的理解,对各种职业的包容。

我家孩子最大梦想是当农民,我和我老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最大努力让孩子圆梦。家里的阳台在我们努力下变成了菜园和花园,水培菜、土培菜、各种花的种植,只希望孩子在这狭小的空间能体验当农民的成就感。

后来我也带孩子回到老家,清明前后和姥姥一样种瓜点豆,在家门口一亩三分地里种上了各色蔬菜,然后除草啊、打药啊,每次干活都会带上孩子。大概再有半个月我们就要带孩子回家收麦子了。

我想孩子长大之后不一定能实现当农民的愿望,但是不管她长大干什么,她都会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也会明白,所有的收获不一定是及时兑现的,就像种子在土里发芽、生根、长大要经历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这种等待是当下焦躁的社会气氛中很稀缺的。

这样看,我们年轻父母做的好像还不错?

我们和咱父母相比,到底是彻底改变还是换汤不换药呢?

我不否认,我们在对待孩子兴趣问题时,是大力支持的。

但是我们依旧希望孩子好好学习,学习各种各样的技能,明里暗里补课,各种各样的启蒙和提前学习。有时候我问我自己,我做这些事情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我到底希望我的孩子长大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当孩子长大,我们变老的时候,我们会变成当初父母的样子吗?

(我没有信心给出否定的回答)

2. 给予太多,期待太多,家长孩子都太累!

因为我们小时候物质缺乏,我们非常渴望玩具。我们小时候没有学过任何乐器,现在看到别人有一技之长,非常羡慕。我们便把自己缺的那部分都弥补给孩子,除了玩具,小时候受到的教育、对待、态度都是相同的道理。

以前太少,现在太多一定是好的吗?

太多玩具
太多爱
太多书
太多食物
太多事情代替孩子做
太多保护
太过精细护理
……

很正常,当我们给予太多的时候,我们报的希望就越大,期待的回报就越多!

我们风雨无阻地送孩子去练钢琴加上高额的钢琴课,我们期待能收获下一个郎朗。我们买了超多的益智玩具和创意课程,我们期待收获一个超级聪明的孩子。我们从小给孩子听英文儿歌,看原版绘本,期待收获英语如母语水平的孩子。

我们提供了超好的条件,给予孩子超多的玩具,但是我们期望更高。所以孩子真的很累,家长更是筋疲力尽。

我姑姑是老师,在我小时候她非常喜欢给我讲故事。我们小孩子都很喜欢听故事,但是姑姑讲完故事之后,总喜欢问我们一个问题 “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从此,小孩子见到姑姑讲故事,都要跑掉,没有一个人愿意听故事。

最近认识一位姐姐,是中学老师,她的一番话让我内心平静了很多:

“不是所有事情一定要有一个结果!”

就拿陪孩子练钢琴这件事来说,那么多学习钢琴的孩子,到目前为止也就一个郎朗。
我们学钢琴先不要定下 “当郎朗” 的目标,让孩子爱上音乐就是一个不错的目标,可千万不敢变成孩子恨音乐。

回到题目里,我看到自己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断矫正自己曾受到的打击,但有时候就会【矫枉过正】,走向另一个极端。我觉得我们存在问题,和自己认知有关,更和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

确实,我不会以谷爱凌为目标去培养教育孩子,因为我距离谷妈妈还有很大很大的差距。我能做的就是在我的基础上,在我的能力、认知、条件范围内,给予孩子我认为合理的教育,因为人不会做出超过自己认知范围外的事情。

@知乎亲子

知乎用户 UU 妈妈绘本玩读​​ 发表

从介绍来看,王石其实在节目中只说到自己的孩子,并不是给民众的孩子提建议。

所以也没有必要对他大加嘲讽,他说的基本没错。

但是,他的话也没有什么参照价值。

毕竟人家的孩子是标准的后浪,只要他(她)愿意,一辈子变着花样浪都行。

王石留下的资产足够他的孩子舒舒服服地当一倍子普通人了。

只是,

这样的【普通人】,与我们这样的真正的普通人有什么关系呢?

作为普通人的孩子,最重要的是量材施教,量自己的能力施教。

不要预设立场,

不要预计立场,

不要预设立场。

也许我们的孩子是块顽石,那么我们就助他成为高楼的柱子。

也许我们的孩子是雄鹰,那我们就要尽力助他飞翔。

如果我们的孩子真的有成为谷爱凌的潜质,为什么我们不可以把她当作目标?

千年前的陈胜吴广都能喊出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的口号,

我们 21 世纪的家长,

难道就一定要让孩子从小就失去梦想?

从这个角度来说,王石挨骂不冤。

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作为父母,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给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发挥自己的能力。

如果他们有滑雪天赋,就鼓励他们以谷爱凌为目标。

如果他们有篮球天赋,就鼓励他们以姚明为目标。

如果他们爱好科学,就鼓励他们以杨振宁为目标。

如果他们有弹钢琴的天赋,就鼓励他们以朗朗为目标。

如果他们即没有天赋又没有梦想,这也正常,那就鼓励他们以周围的努力工作、认真生活的普通人为目标。

有时候,我们不能为孩子提供最好的条件,甚至连最基本的条件都提供不了。 那也没有什么,世事本就如此。

我们尽我们的努力,孩子尽孩子的努力,那就够了。

目标并不必然会实现,有时候,放在心底的目标也是目标。

知乎用户 仰望星空 发表

顺便补充下:

中式父母教育上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一个社会问题。

1、企业单位招贤纳士都是按文凭论英雄。

2、应试教育让稀缺院校变成多数人跨越成功的唯一途径。

3、学习雷锋好榜样。树榜样立模范是我们的特色,别说谷爱凌了,只要频繁出现在大众面前的大神(如韦东奕、潘周聃)谁家不想要一个。但是我们要知道珠穆朗玛峰只有一座。

4、中式教育和西式教育的不同,中式教育适用于大众化普民化,所以中等人才据多,但适合我们体制需要。而西式的更多样化,但是教育出来的人更倾斜于两个极端(不好就差)。这也是适合他们资本国的需要。

5、经济学上有个基础知识 “供求关系”,世上先有了需求后面才有了供给。所以企业和事业单位应该看的不是学历高低而是要看人才技能对口。当需求变化了后,我们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也会变化的。


谢邀!

最大的特点就是鸡娃!

望子成龙本是一件好事,只是多数人盲目跟风鸡娃,让孩子未能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所以从这方面来讲我还是比较认同王石说的。

就拿谷爱凌的例子来说吧!

你认为她是赢在家庭培养还是赢在自身兴趣上呢?

很多人盲目就在这个地方,本末倒置的把培养放在前兴趣放在后。其实是当家人发现她有这方面的才能,才给予了相应的培育。

反观我们大城市中得家长,孩子的假期基本都在学习五花八门的专业课。看到时下开始重视编程,马上就报名学上。当冬奥会结束时,大批人又在给孩子报滑雪课。真的是世界热门什么家长就安排什么。

再看乡村孩子的家长,他们也鸡娃,但是因为条件有限,所以多数在精神上对孩子鞭策,少数倾尽家财要和城市孩子硬刚的,躺平的也不少,毕竟供房养娃和新时代年轻父母的消费观,真正实现了 “实力不允许”。

《伤仲永》的故事,依然主动或被动的发生在当下这个社会上。

知乎用户 脱钩先生​ 发表

因为王石先生已经替自己的子女成为谷爱凌了。

他的子女有住不完的房子,上亿的财富。

只要再设立一个家族信托,避免大额征税,这样他的财富就可以传上两三代,只要王石先生不想太远,想到家族四五代以后怎么办,王石先生跟他的家人现在已经可以安安心心的做 “普通人” 了。

知乎用户 赛博人猿​​ 发表

培养一个谷爱凌一年上百万起步?专业人士:有钱也还远不够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滑雪运动非常小众且门槛很高。但它也是一项有魅力甚至有魔力的运动,一碰就 “上头”“入坑” 的人比比皆是,甚至在 “雪圈” 有人调侃滑雪是“白色鸦片”,会像上瘾一样难以割舍。

近几年来,随着北京冬奥会的筹备和举办,全民上冰雪的热情被进一步点燃。滑雪也逐渐开始 “出圈”,变得越来越流行,不仅参与的人数快速增加,也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参与到滑雪运动中来,毕竟哪个妈妈不想要一个谷爱凌或者苏翊鸣呢?

滑雪为何如此令人着迷?只能是 “贵族运动”?

2009 年,毕业来到北京工作的彭超和同事一起第一次在京郊雪场滑雪。“我当时刚从欧洲留学回来,我在欧洲都没去滑过雪,在北京滑了一次就一发不可收拾地成为了狂热滑雪爱好者。” 彭超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彭超告诉记者,过去滑雪爱好者确实是一个非常小的圈子,但最近几年,他明显感受到滑雪开始在大众群体中流行起来。

“很多人说,是北京冬奥会带火了滑雪,冬奥之后大家可能就不滑了,我并不这么认为。北京举办冬奥会当然有推动作用,但在此之前,滑雪的人就已经越来越多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经济发展了,中国人的消费水平,尤其是一二线城市,已经到了可以消费滑雪的阶段,而滑雪又是一个太容易被爱上的运动。” 彭超说。

在彭超看来,滑雪除了能够带来肾上腺素飙升的快感,它还有无限的设定,你可以几乎永无休止地自我挑战,通过解锁新技能、新雪道、新雪场、新装备,不断收获成就感。

此外,滑雪还可以分为旅行党、装备党、摄影党、竞技党、社交党、户外党等诸多门派和玩法,“单拎出来哪一样,都足够让人着迷了。比如仅仅滑雪旅行一件事就足够丰富,从东北到新疆,从日本到北美欧洲,反季节再去新西兰,无数迥异的雪道和美景在等着你。”

但彭超也反复强调,在他看来,滑雪并不是一定要高消费的 “贵族运动”,花几百元租服装雪具在郊区雪场滑雪,和花十几万置办全套装备飞到国外滑雪,都有各自的快乐。

“滑雪上的投入确实可以非常昂贵;但接触它的门槛并不高,可能很多人因为社交媒体上一些网红发出的‘炫耀帖’而产生了误解,但其实滑雪的快乐是可以非常简单的。” 彭超说。

过去很多年彭超和多年的雪友比利白一直业余创作关于滑雪旅行、装备和培训的经验分享,2020 年夏天,被疫情困住的他们决定用更认真和投入的态度来对待这件事情,一起组建创业团队,创办了热雪(SnowFever),并很快获得了风险投资。

热雪集合了装备、旅行、培训三大业务,我们希望跟更多人分享滑雪者对装备和滑雪旅行的真实体验,为推动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彭超说。

不仅只因北京冬奥,滑雪运动和滑雪培训早已火爆

“带着未来一起向未来。” 北京冬奥会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李小飞则正在带几位小学员在吉林松花湖进行滑雪训练,他在朋友圈分享了小朋友们在雪上的精彩瞬间,并配上了上述文字。

自嘲已经 “吸雪” 十几年的李小飞(Bruce)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他从 2010 年开始就迷上滑雪,在此之后,他几乎用掉了自己所有的假期时间来滑雪。后来做了爸爸,四、五岁开始,他就带着小朋友一起滑雪。

“其实不管有没有北京冬奥会的契机,都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爱上滑雪运动,尤其是小朋友们。” 李小飞说。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变化,坚定了李小飞离职创业的决心。他之前一直在做环保行业,并且做到了一家上市公司的高管。“从滑雪爱好者到从业者,一来是源自于真的喜欢,二来也是看到了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国冰雪市场一定是有巨大的商业机会的。” 李小飞说。

于是,李小飞和中外雪友一起创办了 Style Elite 滑雪训练营,专门从事青少年滑雪培训。

在李小飞看来,有一个重要的趋势已经出现。“前几年,一般都是家长本身喜欢滑雪,才会带着孩子一起滑;但这些年,尤其是北京申办冬奥会成功以后,开始有很多家长自己并不会滑,但希望孩子能够学好滑雪。” 李小飞说。

据李小飞透露,因为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之后,北京各个区县的体委以及很多学校都开始组建冰雪项目的运动队,升学、择校等原因推动了很多家长把孩子送来参加滑雪培训。而对于那些想去国外读书的孩子,有一项运动特长也是申请名校时一个很大的加分项,而滑雪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这两部分需求占到了青少年滑雪培训市场的挺大一块。” 他说。

谷爱凌的故事激励 “海淀妈妈”,但“谷爱凌” 能复制吗?

谷爱凌、苏翊鸣等 00 后冬奥明星运动员的 “出圈”,更是再次激发了家长们的热情。于是,有网友调侃:要相信 “海淀妈妈”,给她们一个谷爱凌故事,她们一定会还给世界更多惊喜。

但李小飞却很想提醒那些想要培养出 “谷爱凌和苏翊鸣” 的家长们:他们的家庭所付出的时间、精力、财力是超出想象的,想要复制出下一个 “谷爱凌和苏翊鸣”,是非常难的。

“比如大家最关心的、但其实最不重要的财力上,培养出一个谷爱凌或者苏翊鸣到底需要多少钱?” 李小飞透露,**仅仅在教练费、训练费用上,一年没有 7 位数的投入是不太可能的。**而且由于国内没有成熟的训练体系,大部分想走专业竞技道路的孩子,都需要到国外去学习和训练,海外留学和陪读的费用,教练费和培训费,食宿、交通、比赛的费用…… 都是巨大的开销。

彭超也告诉记者,一位让孩子走专业竞技路线的家长曾经跟他抱怨:最贵的并不是培训费、教练费和全世界飞行的住宿、机票费用,而是比赛时滑雪板上要涂抹的一种蜡。“那个东西按照克数算比黄金都要贵,但滑几个转弯也就没了。” 彭超说。

“虽然谷爱凌、苏翊鸣进入专业运动队之后会有赞助,进入国家队体系可以由国家承担培训和比赛费用,但在那之前都是靠他们的家庭来支撑的。任何运动走向专业都是‘军备竞赛’。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家长只有经济实力还远远不够,还要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储备,为孩子设计出科学的培养规划和训练计划,不是花钱把孩子扔给教练就可以的。” 李小飞说。

李小飞还回忆说,早在 2015 年前后,他就经常看到谷爱凌和苏翊鸣到北京第一个对外的专业蹦床馆去训练。“因为蹦床对自由式滑雪、单板、双板都是特别好的辅助训练,那时候经常会看到他们两个去跳。” 他说。

此外,李小飞也表示,运动员除了运动能力和肯拼肯吃苦的精神,还需要很高的综合素质,平时训练水平很高,但一上场就不行的运动员也有很多。

“比如谷爱凌就是很非常典型的比赛型运动员,有一颗‘大心脏’,她最后一跳敢于挑战自己,而不是求稳保银牌,这种性格与家庭教育和成长环境都有很大关系。” 他说。

李小飞认为,谷爱凌和苏翊鸣太个案化了,对于绝大多数孩子和家长来说,他的建议是回归运动的本质,而不是追求成绩和结果。

“让孩子在滑雪场的人造雪上绕着插好的小旗子搞竞速,和去大山中享受滑过自然粉雪的快乐,这是两件事。” 李小飞说,他希望家长和孩子们都能通过滑雪强身健体,享受到运动的快乐,并让滑雪成为小朋友拥抱世界的通用语言。(文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孙冰

知乎用户 中国经济周刊​ 发表

她父亲是美国人,毕业哈佛大学。

她妈妈是北京人,毕业北京大学。

外公是中国名校足球主力

外婆是交通运输部退休干部。

自己被斯坦福大学录取。

每天睡够 10 小时。

以上哪点哪个家庭可以做到?

知乎用户 老实人张五爷​ 发表

一言以蔽之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总想着让孩子成才,却从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家长都不努力成为谷燕(不仅是财富地位之类)还指望妄想孩子能成为谷爱凌?

连当好一个称职的家长都做不到,就归结于孩子没天赋,自己没有钱?笑话!!!

正确的观念,良好的教育,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你才有资格去说,我孩子没成功,是因为自己没钱,孩子没天赋。

才有资格去说,我们没有谷燕那样的精英,规划孩子未来的眼光和财力。

知乎用户 桂枝折断了​ 发表

大部分企业家不是优秀的运动员,把孩子培养成运动员风险太大,毕竟自己不擅长,让孩子冒着谷爱凌那样可能摔断头的风险去成为企业的打工人很不合算。

王石这样的退休企业家完全可以指望也一般会希望孩子学习自己身上的优点改正缺点成为优秀的企业家或出资人、投资人,当然未必会成功就是了。

王健林就公开讲过,希望王思聪有能力就接班万达,没能力就继承股份让职业经理人管公司。

知乎用户 指给我敌人在哪里 发表

但凡头脑清醒一点的普通家长,都不会把谷爱凌当作目标教育子女。

谷爱凌的成功当然属于极小概率事件,是中美两代精英的知识经验和财富累积所造就的,即便是如王石这样的中国社会精英人群,更别说普通人了。

就说硬性指标,培养一个谷爱凌需要多少钱?谷爱凌的妈妈给出了答案:100 万美元,但这可能只能勉强覆盖谷爱凌滑雪的费用。

有的媒体还算过,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投入就要达到 1000-1500 万人民币。

这还没算谷爱凌从小到大参加各项兴趣培养的费用,其中每一项都花费不菲。最后选定滑雪作为主要的方向,也是相当烧钱的运动。

整体估算下来,培养谷爱凌的费用是在 2000-3000 万起步的。所以,先不谈教育理念,就看教育投入,99.9% 的普通人已经出局了。

虽然以目前谷爱凌的商业回报来看,这算是一次相当成功的风险投资。但你首先要有这样的实力投入才行。

当然,像王石这样的社会精英人士,负担这样的教育投入也是问题不大的。但他们为什么并不对子女期望呢?而觉得作普通人就好呢?

这样的表达,总感觉太过鸡汤。因为他们对「普通」的标准定义已经比大多数人高出许多。他们也无需凭借子女的成龙成风,来向别人证明什么。

如果说中国家长在教育上存在着「攀比」的问题,那问题的根源,来自于「普通人」对于未来的不安全感。

当社会阶层愈发固化,关系和资源被高度垄断,普通人社会保障制度又难以令人满意。

自身条件和能力有限的家长,似乎也之后通过「鸡娃」来为孩子创造一种打开上升通道的可能,让孩子可能在资源分配中占据相对有利的位置,

这个过程肯定是艰苦的、甚至是扭曲的,它脱离了教书育人的本质,也是压抑自我的。但社会现实只能将你推向这里,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似乎还没有更好的办法。

而精英和高知,这些拥有优质社会资源人,却总会去劝慰大家,做个普通人挺好。

清华大学教授刘瑜曾在在一次演讲中称自己的女儿正在「势不可挡地成为一名普通人」。

她提到现在孩子人人都学钢琴的现象,她说,你想想看,北京可能有 300 多万孩子在学钢琴,咱们楼上楼下就有四五家,在这种情况下学钢琴,要想出类拔萃,这不是自取灭亡吗?还不如让孩子学习古希腊罗马史。

她也是一名母亲,她在演讲中提到现在孩子普遍的焦虑、抑郁症、空心病等,还有育儿重担由女性承担的后果。

她说,如果一个人选择 “放弃成功”,也未必是坏事,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是最重要的人生功课。

但问题是:既然能够通过优渥的家庭条件、社会资源和人脉关系,就比较容易地获取人生攀升的捷径,谁拒绝这样世俗意义的「成功」而去做一个普通人呢?

有人说:刘瑜说的太对了,教育就是发现真正的自我,疯狂军备竞赛有害无益,沦落到小镇做题家是太可悲了。但是她当然可以这样说,因为一年挣两百多万,全家移民上英国去快乐教育了。她的孩子,可以安心做普通人。

我要是也这么干,孩子将来人才市场挤破头,简历都没人收。

你看,站在不同立场之上,「普通人」的处境,就是这么与众不同。

知乎用户 川与流​ 发表

知乎上以前有个问题 “李白值不值得同情”,排名第一的回答随说 “我是什么东西,我也配同情李白?”

这问题也一样啊,我算个什么东西,我孩子又算个什么东西,我也配把谷爱凌当目标教育孩子?

我的孩子以后能谋个有编制的稳定工作,我就算教育成功了。

谷爱凌?什么时候我有私人飞机了再说吧。

知乎用户 MadMel​ 发表

我觉得我前董事长说的没啥毛病。

学教育学的时候明白一个道理,教育者最需要做的事是引导孩子发现自己本身存在的潜能,不要抑制天性。

说白了,教育就是引导孩子,发现自己已经有的潜力,而不是要求孩子朝着某个方向成长。

中国父母在教育上最大的问题就是,把力气花在他们无法决定的事情上,却对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找百种借口,比如要求孩子朝着自己想要的地方发展,对自己却各种宽容自我放弃,自己不努力,却要孩子成龙成凤,合理么?

谷爱凌能有今天的成就,首先因为谷燕自己就优秀,谷爱凌站在她妈的肩膀上看到的世界,跟普通父母站在山脚下看到的世界是完全不一样的,同时谷燕不对她的天性限制,加以引导,才能到现在这样。

试问国内的父母,有几个人能做到在孩子小的时候就不去跟周边的孩子比较,只把注意力关注在自己孩子身上,去发现孩子的潜力,这对父母本身就是很高的要求,需要父母本身认知水平足够能够发现孩子的天分,并且不被传统观念束缚要求孩子获得传统意义的成功,同时还有足够的经济条件给孩子创造条件去开发他的潜能

拿我自己来说,我小时候爱音乐,喜欢唱歌,我父母说这不利于学习不让学,所有的一切都是为读书服务,因为在他们的思维里只有读书这一种成功,别人家也都是这样的,你搞音乐艺术算什么成功,不行,你必须按照我们觉得成功的路走

早早就抑制孩子的天性,是孩子慢慢变得平庸的原因,但很多父母意识不到,他们觉得我是为孩子好,天性有什么好的,谷爱凌那样才是最好的

其实想要孩子成为谷爱凌的最简单方法,就是不把谷爱凌当成目标,认真去观察了解你的孩子,他喜欢什么,愿意为什么事情愿意花时间,然后你加以引导,没准你孩子未来会成为自己领域的 “谷爱凌”,可以是唱歌、体育、影视、绘画

别要求孩子成为你想他成为的人,给他一片好的土壤,你孩子会自己朝着想要的方向生长的。

知乎用户 菊香小姐​​ 发表

谷爱凌是 18 岁快 19 岁踏上巅峰的。

如果你 70-71 岁生了个闺女,培养她到谷爱凌的高度,你都 90 岁了。

我是不太认为,一个 80 几岁的人能有精力陪着孩子全世界到处训练比赛,而且还是条件较为艰苦的雪上项目。

只怕人没培养出来,人都进了盒子。

所以不把谷爱凌做目标是相对理性的选择,可以多活几年。

知乎用户 乘风破浪的爷爷​ 发表

我赞同这样的看法。

不仅仅是 “谷爱凌”,“谷爱一”“谷爱二”“谷爱 +∞” 都不值得,成为任何教育的目标。

如果让卡尔 · 罗杰斯来说,他会讲:「教育的目标,应该是让人们 “成为 ta 自己”」

托马斯 · 奥格登有一篇文章叫《你长大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文中讲,另一位心理学家温尼科特,在医院做临床医生的时候,有一段时间专门和青少年工作,他会问每一个青少年这个问题:「你长大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他认为青少年们对这个问题的反应,是十分重要的。这个问题可能是我们任何人,从生命早期到生命结束那一刻为止,都会叩问自身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

「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为什么这个问题如此重要,在《你长大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篇文章的结尾,奥格登用自己的一个临床案例,说明了这件事。

他有一个病人,叫 C 先生,从小就是一位脑瘫患者,在和奥格登进行好几年的心理治疗后,他有了许许多多的重大改变。

有一次,C 先生向奥格登汇报了一个梦:

“梦里没发生什么事。我就是患有脑瘫的我,我当时正洗着车,把车里的收音机开得很大,享受着音乐。”

奥格登认为,这个梦是极其重要的,它不仅提到了,他患有脑瘫这一事实,而且他似乎完全接受了,它作为他自己的一部分:「我就是患有脑瘫的我……」

还有比这更好地方式,去有爱的认识、和接受他自己本身吗?

他不再是像曾经,感到自己是个怪物,在梦中,他成为了一个快乐的婴儿,有一个爱他本身的样子的母亲,在为他唱歌,为他洗澡。这个梦中的画面,不是那个成功赢得了不可亲近的母亲的爱的狂热画面,而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梦里没发生什么事。”
能够认识并温柔地接受他自己本来的样子,这可能是 C. 先生当时(在那个时刻)对 “长大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的回答——他自己。

就像这幅漫画的隐喻一样,如果教育是告诫(甚至逼迫)子女,要成为 “另一个人”,那么长大后,ta 永远学不会,如何 “成为 ta 自己”,ta 始终相信,「我是不值得被爱的」。

这也是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是最糟糕的教育说辞。

「你要努力。但你可以朝任何你想去方向努力。」

「如果无法达到你心中的目的地,开始上路也是值得骄傲的。」

这是我心目中更好的教育说辞。

知乎用户 曾旻 Zeng Min​ 发表

中国父母在教育上没有任何问题,中国父母在经济上有问题。

中国父母的平均工资低的可怜,如果你有一个农民工爸爸、车间女工妈妈,那你能得到的父母帮助就是一个月小几千块、甚至几百块钱。

几千块钱能培养出谷爱凌吗?谷爱凌不是只靠努力就成为谷爱凌的,谷爱凌这一路是靠钱砸出来的。

中国父母根本不需要解决教育问题,而是中国需要解决父母经济水平的问题,经济水平高了,自然就子女教育的经费就足。

在中国的大润发超市做收银员的单身妈妈李翠花,忙碌了一天后终于在 17:00 下班走出了商场。伴随着身后巨大的商场熄灯关门的声音,她的手机里响起了银行发来的信息,她收到了这个月的工资 12151.77 元(1700 欧元)。走出商场后她径直走向停车场的汽车,坐在驾驶座上,她狠狠心点开了网购 app,花了 6426.19 元(899 欧元)买下了一部 iphone13promax,这部手机女儿馋了很久了,今年过年送给她这个做礼物吧,奖励她成绩又提高了。“妈妈虽然给不了你荣华富贵,但是希望你能永远开心幸福!” 李翠花这样想着,充满了母亲的慈爱。

知乎用户 陆离先生​ 发表

问题不来自父母,而是来自社会

如果这不是一个人口和资源高度不配比的内卷社会,如果这不是一个社会资源分配高度不均的社会,如果这不是一个动不动就降准印钱导致物价飞涨的社会

那父母自然不需要鸡娃,孩子长大了不需要你争我夺,不需要拿命换钱应对通胀,税收能有效地把资源再分配给穷人和普通人,那孩子随便培养开心就好

但事实显然不是如此,中国的孩子从出生那天就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鸡娃才能勉强不降级,不鸡娃 30 年后就会被通胀和内卷彻底淹没

谷爱凌确实是小概率,但鸡娃大概率是不得不选择的

这是社会的选择,不是父母能左右的

知乎用户 henry 发表

抛开房地产不谈,王石说了一句人话。

知乎用户 allen xun​ 发表

1 确实不该把谷当成目标。

2 王石说教育子女的话是不是有什么不对劲?以他为模板,那是要小伙子先去泡个牛人的女儿,靠岳父飞速发展,然后等年龄大了再把发妻蹬了?

知乎用户 饼当 发表

假如你出生在一个非常有钱的家庭里。

当你还小的时候,不知道钱意味着什么。

你可以去各种兴趣班,做个优秀的孩子,勤奋上学。

好好听爹妈的话。

但长大以后呢?

意识到家里的钱够自己吃一辈子。

只要自己不赌博,不瞎创业,父辈的家业甚至够自己的孩子和孙子吃一辈子的时候。

你还能踏踏实实地工作,努力,学习,奋发上进吗?

我是很佩服那些家境优渥又很努力的年轻人。

因为他们明明可以不努力但是选择了努力。

给我有这样的家庭。

我直接躺平。

吃喝玩乐。

很遗憾,我不仅懒,而且还穷。

所以只能挣扎一下。

明面上努力工作。

但我的内心还是渴望着躺平只是没有条件而已。

我从来不去嫉妒家境优越的人。

因为他们的小孩,一旦没教育好,就很惨。

我长大的环境。

拆迁户,暴发户很多。

那些都是家里长辈在忙,只会砸钱给小孩让他们自己玩的。

初中班里就有吸毒的人。

高中就有包养空姐的人。

大学就有赌博欠下几百万的人。

就有开着豪车酒驾撞伤人的。

他们是知道家里有钱又没找到人生意义的,所以对于他们来说,玩才是最重要的。

有钱,又没人管,会把自己一辈子都给玩坏的。

一个有钱的家庭,出一个纨绔子弟比出一个优秀的孩子简单得多。

当然,我身边也有很多家境很好又很努力的人。

但无一例外,他们的父母都是很优秀的人,靠自己本事发家,并不是暴发户,甚至他们的祖辈都是高知分子。

这种优秀的人能培养出来,是有家族的底蕴在的。

说一下身边的两个例子:

我国外交换时的舍友。

单亲家庭。

没毕业他妈妈就给他买了五套房。

详细情节我写在这个回答下面了。

如何看待「清华女博士报考长沙协警」,知情者称「系在校生,遗憾未被录取 」?当前毕业生就业形势如何?

回应这个话题。

他妈妈和他说过一段话,他转述给我听的。

他妈妈告诉他:

为什么要一直买房给他,因为他妈妈作为一个白手起家的人,吃过社会的苦,但真的有能力的时候,是最不想自己的孩子吃自己吃过的苦,能给到自己孩子保障的,就是给他一直买房,让他接受好的教育形成合格的三观。

所以他妈妈只希望他做一个普通人,吃好穿好,能有喜欢的人结婚生子,这一辈子自己过得舒坦就行。

我高中的同学。

他家到底多有钱,他自己都不知道。

我们高二去玩真人 CS。

玩完他邀请我们去他另外一个家吃个饭。

在深圳葵涌,一整片别墅全是他们家族的。

十几栋。

高三,有一次出去玩我喝多了,去他福田的家里睡。

是小区两套房子打通,一共差不多三百平米。

我们大学的时候,不在一个地方念书。

假期聚会,我刚考完驾照。

他开了一辆车过来,给我练练手。

我问他车多少钱,我对车不了解。

他说十来万吧。

结果,我开车载我另外一个初中同学一起吃夜宵的时候。

我初中同学看到车立马兴奋了,让我要借他开。

我说不是什么好车,那么兴奋干嘛。

他骂了我傻 X,说这车过百万。

具体奔驰的哪一款我给忘了。

不过,我那高中朋友,是真不知道车值多少钱,反正家里有车空着就给我开出来了。

到大家本科毕业,他去国外兜兜转转念了几年书。

后来找了份月薪六千的工资。

并且他妈表示还不错。

举这两个例子。

就是想说,并不是家里有钱,就一定要求孩子优秀的。

更多的是,能做一个普通人,正常地活着,挺好的。

我是个想要躺平的人。

那些努力上进优秀的人,我给他们鼓掌喝彩,你们太棒了。

选择一起躺平的,不挺好的嘛,我们又没给这个社会带来什么伤害。

家里能接受,我们也没干啥坏事,做个普通人不好吗?

知乎用户 小鹿飞飞 发表

说的挺好的,把怪零当做目标教育子女,凭啥?

凭你是谷燕?凭你创投业务 nb?

凭你能在上个世纪就去美国?

凭你能娶一个白皮?

凭你能北京美国两头飞?

凭你爹妈是大学教授?

没有硬件,那就创造条件。鸡娃,不如鸡自己。

当然,还有个选择,那就是降低期望,爹娘普通,那孩子能健健康康长大就好了;爹娘是富二代官二代,希望孩子健健康康长大的其实也很多(不够我也见过一代爹妈和女儿关系不和,要求卷卷卷的但很少);爹娘是普通人中的普通人,希望孩子健健康康长大的…… 其实也不算少。

从小到大,中国教育甚至环境都没有教育我们 “舍”,一直在教“得”;“得” 一次不够,要 “得” 两次,赢两次;不光要 “得” 两次,还要“既要 xxx,又要 xxx;但不能 xxx,更不能 xxx”。累不累啊!

知乎用户 Larry 发表

世人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尤其是一些自己失败却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的一些父母。

龙也好,凤也罢,但是莫要忘记龙凤只一人,身为龙凤者世人均羡慕,但身在金字塔的顶端你又怎知他们不羡慕你们。

中国式的的教育,以及父母都过分的焦虑,压的孩子喘不过气,甚至有的孩子小小年纪就患上心里疾病。

就比如我自己,昨天带孩子去楼下玩耍,大概六七个和我家宝宝差不多大的孩子,其中一个妈妈拿出绘本以小老师的样子给孩子们读绘本,其他孩子都在认认真真的听,唯独我家宝宝自己一个人玩翻看着书籍,没有融入其中。

看到她这样的 “另类” 行为,那时候其实我的内心也出现了短暂的焦虑。

  • 马上孩子就要上幼儿园了,她这样会不会不合群?
  • 上了幼儿园以后,如果老师讲课她是不是也会这样不认真听课?
  • 为什么她的喜好和其他孩子不同?
  • 我是不是做错了,平时是不是对她约束太少,导致没有一点纪律性?
  • 今天开始是不是也要像其他父母一样,每天给她阅读绘本。

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像过山车一样在我大脑中不停的运转。

后来她自己也不是很喜欢坐在那里,然后去玩滑板车,虽然一个人但是玩的却很开心。

看到她开心的模样,瞬间我就释然了,曾经的我告诉自己现在的孩子太过可怜,从三岁就被约束在小小的教室里,如果我有孩子三岁之前一定让她自由自在的成长,确实我也是这么做的,只让她开心的玩耍,对于学习和养成阅读的习惯都不曾强迫。

当宝宝的一声 “妈妈,我棒不棒”,瞬间把我的思绪拉回,确实她还小,而对于其他孩子来说,她也有她的优点,比如学习能力很强,平衡力很好。

就这样我再次坚持曾经的决定,再让她开心的玩几个月吧,马上就要上幼儿园了,留给她无拘无束的开心玩耍的时间也不多了。

万科集团创始人、董事会名誉主席王石在一档节目中表示,他并没有望女成凤望子成龙的期待,对于下一代,能让他在社会中成为一个普通人就非常不错了。

确实如他所说,在这充满诱惑的社会,能做到三观正就已经很好了。

孩子有所成就固然好,但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也非不可,人生短短几十年,只要身体健康、三观正已然足矣。

知乎用户 妮宝妈妈 发表

龙生龙,凤生凤,好不好,王石没有教育焦虑,估计他不用焦虑吧。

因为,投胎是个技术活,姿势正确的,坐拥各种资源,基因好,教育资源好,学区房,华人身份等,诸如谷爱凌等。

大多数家庭都是普通家庭,如何面对教育问题呢?

首先,培养孩子目标不明确,虎头蛇尾。每个人对孩子的期待都是在逐步降低的。刚生下来到小学之前,那就是神童转世,文曲星下凡,个个都是清北 985,上着上着,小学,中学,初中,高中,期待逐步降低,高考时,很多家长觉得有学上就不错了。别问我怎么知道的,因为我也是这么过来的。

当孩子在上学中厌学,抑郁或者发生其他健康问题,恐怕是只要正常活着父母就很开心了。

二就是没有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人,而是父母的附属品。我们往往按我们期待的样子和方向去培养孩子,却很少有人关心孩子自己想成为什么样子。孩子从小就在说教,道理,攀比中长大,渐渐长成别人心目中的样子,却忘了自己本来想成为的样子。

三是功利性太强,我们学艺术,学特长的目的,绝不是为了欣赏,为了孩子健全的人格,而是为了升学。所以我们培养匠人容易,培养艺术大家难。

但是,这仅仅是我们的问题吗?恐怕全世界家长都差不多,那为什么要让我们反思呢?

谷爱凌只是个案,不具有普遍性,她是天时地利人和资本各种因素叠加在一起的产品,不具有批量生产的能力,真正应该关心的,是我们千千万万的做题家。

知乎用户 安纷 发表

话倒是没啥毛病,但是从王总嘴里说出来,还是有些怪怪的……

知乎用户 王天元​​ 发表

抛开孩子本身特质,谈教育都是耍流氓。

其实面相学问会说的更直白,关于人一生的财呀,福啊,寿啊,婚姻,家庭,交友各方面都有详细论述,但是现在这个被视为封建迷信不太好讲,我就从中医面诊角度讲一讲。

中医面诊是通过一个人的面部特征看到一个人的身体体质,可以作为诊断疾病,咱们这边简化一下。

因为面诊上面山根,是属于肝脏和心脏的反射区,身高偏高的人呢,往往天生的心脏以及肝脏更具有优势,那么带来两个社会优势。

第 1 个就是人更具备活力,因为心脏强,气血强。

第 2 个具备更好的抗疲劳能力以及快速恢复能力,因为人体的解毒排毒啊,需要通过肝脏。

第 3 个颧骨更宽更饱满呢,往往体内的睾丸素水平更高,这种人自主性攻击性更强,必须要给他点压力才会少瞎折腾。

![](data:image/svg+xml;utf8,)

如果是下面这个山根非常低的类型呢,就不太适合,因为他先天的心脏肝脏功能偏弱。

这种偏弱你去医院检查是检查不出来的,因为医院只检查基本的生理功能,只有当他们增加负荷的时候才能看出来。

比如说就算两个人都不进行体育锻炼,衡量他们躺下和站立起来的心跳数量差距,那么山根高的人就会差距更小,意思是同样的负担,体质基础好的人只需要稍微超载就可以。

第 2 种学生那怎么办呢?主要是要提高他们的智慧,识人本领,让他们善于做选择,不要总想着拼命,事实上他们根本也拼不起来,这种娃优点就是很少乱折腾,不会搞什么黄赌毒,那么一生也会顺风顺水。

如果家长不懂,然后对第 2 种孩子拼命的鸡娃,这种孩子往往又不太懂得平反抗,最后就会容易往抑郁或者内向方面发展。

而身高高心脏肝脏强的人呢,嗯,孩子往往也更折腾,如果教育好了,既然反正更好,如果没有教育好,往往也更是叛逆。

知乎用户 高山流水​ 发表

普通人够不着,还是别学了,好好的内卷吧。

翻译一下是不是是这个意思?

知乎用户 简山在创业​ 发表

说的没错。非常同感。谷是不宜广泛宣传的。徒增平凡人的焦虑。

导向非常不好。

中国父母,教育问题,这些都是天大的问题,开研讨会都论不清楚,问的话,也增焦虑。

中国式家长,最大的问题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根本没有想过龙或凤是否幸福。最大的问题是不想在平平淡淡才是真中好好把握每一天的生活。

没耐心认认真真的生活。

是不是媒体宣传 “龙” 和“凤”太多了?平凡美丽的普通的,不入媒体人的眼?

还有舆论阵地如果让新媒体自媒体占领,那就更热闹,更乱了。

知乎用户 简兮​ 发表

说的很对,要我说的话拐 0 就不应该存在

那一个个家长让孩子学习谷爱凌,也不撒泡尿自己照照自己啥熊样。

谷爱凌母亲北大毕业去斯坦福深造,还曾有华尔街工作经历,家境优越,钱包鼓的一批。

不说钱,就这智商能比吗?这还就是母亲这辈的,姥姥那辈早就润出去了,那时候能润的条件也不用多说。

出生咱平头老百姓含着奶嘴

谷爱凌含着金汤匙

这家长不就是好高鹭远吗,不说好高鹭远,不好听,换个说法:清楚自己的定位。

就谷爱凌那爱好谁玩得起?

射箭,滑雪,马术,攀岩

哪个在国内便宜了?

再者说谷爱凌这玩意有啥值得学习的?教孩子灵活爱国吗?

这还不够灵活,还得在 met lega 上来句我是 Asian American

这也不够,人家嘴上说着爱中国,手上拿着韭菜盒子,背地里赚了 2.2 个亿,一分钱的税都不给中国。

这时候就有人要说,谷爱凌交了 1.4 亿的税,实则不然。

那是企业代扣代缴的。

谷爱凌完美的解释了什么叫嘴上都是爱国,脑子里全是生意。

这还不够呢,表面上看着是个中国人,背地里偷偷关注了个如画账号,就问你 6 不 6?

这是学习啥?学习不爱国吗?学习灵活魔法上网吗?

这一个美国人来中国赚完钱回国了,咱还得跪着捧他?

大可不必

总是有的家长看着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怎么好,但是别人家的孩子再怎么样也不是他的。

为什么?「别人家的才是最好的」

中国家长需要做到的就是,把自己的孩子当成最优秀的孩子去培养。

别提什么别人家的孩子,那就是纯纯放狗屁,这事就跟演员一样,拿到哪个剧本就得演那个,有什么权利挑三拣四的?

要是想拿到好剧本,自己就得是大牌,自己屁都不是还想让一代人的爆发超越人家三代人的积累?

想啥呢?

某些家长就是吃着手里的,盯着盆里的,都是一样的,看着手里的就是咋看咋不舒服,盆里的越看越喜欢。

实际上呢?

吃着一个味。

有的玩意看着倍儿好,实际上也就那回事。

成功本身就是小概率事件,我不会奢求我未来的孩子什么,我只求他能够开心,快乐,做个好人。

还奢求啥?

这就够了!

知乎用户 熊小明 发表

我因为创作方向的原因,接触过的家长朋友应该算很多了,上千个应该是有的,但我面向的主要是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孩子家长,——因为我写学区房嘛,学区房只针对小学和初中,初中因为与高中关联紧密(比如集团校直升),所以高中多少也了解一些、北京石家庄的高中排名文也写过。

当然,家长找我咨询,肯定不止学区房,聊孩子相关也是一方面。我其实很怕和家长聊小孩,因为一开头,就停不下来了,占用时间很长,但正经内容是没多少的,主要还是家长自己的焦虑和吐槽……

接触过的家长朋友里,有孩子很聪明的,小升初到中高考,不用上多少辅导班,也不用家长着急上火,省钱省心,所谓前 5% 的牛娃,但这种案例极少极少。冲着谷爱凌这种目标去培养的,更是极少,为啥呢?——因为到了四年级,老师会给家长聊升学的事情,家长也多少摸清了自家孩子的底限和上限,自家人知自家事,是不是谷爱凌那块料,老师和家长可太清楚了。

这是一般家庭育儿的第一个节点

在这个节点之前,大部分有条件的高知父母非常想让小孩享受一个自由欢乐的童年,音画体美、各地旅游、公主王子、宝贝宝贝、各种挑幼儿园和小学…… 但一切在四年级之后,随着升学的压力,班级和年级排名的压力,周边家长军备竞赛的压力,被老师喊去学校的压力等影响,这种氛围基本就消失了,或者再挣扎半年一年,就变成了——找朋友问问哪家辅导班靠谱,一对一好贵,这是我亲生的吗,这毕竟是我亲生的,这么笨的基因肯定是娃爹遗传的……

熬过小升初的方式很多,最鸡最聪明的家庭走最天才的路线,比如人大附早培;能点招上岸的,就不用学区房了,各城市点招规模现在变小了,但还是有的,最普遍常见的比如北京的特色校、海淀朝阳的初中点招、西城德胜、丰台十二中、石家庄某些机构、甚至初中直接到优质小学招人等。用得上学区房的,反而是最后一批了,初中就算能上名校,进的也是普通班。

到初中阶段,第二个节点就来了,这个节点叫做——青春期叛逆

对家长和小孩来说,都是最痛苦的时期,小学小孩往往是比较听话的,进了中学,和家长对着干的例子变得极多,我接触的所有中学家长,都反馈过这个问题。好在初中的知识比较简单,有两年的时间可以让双方磨合,哪怕最后初三才醒悟过来,也还是来得及。

初中阶段,是中上层小孩吞金很厉害的时期,小学考试科科满分很常见,课内考点太简单,拼点招肯定得靠课外的,以前还有教辅机构,现在没了或者转入地下,但点招还存在,所以这部分钱依然省不下来。到初中后,对牛娃来说、掌握好课内知识、能上个重点班、或者分层优异、课外培养点其他技能就足够了,但对排名中上层的少年来说,课内跟不上或没吃透,就得在课外找补,这钱蛮多的,我接触的初中生家庭、教辅花费加上其他日常开销,一年 10 万 + 真的非常常见,——别着急骂我,是真的很常见,家长往往自己也很诧异:怎么养着养着,多了这么多开销……

最后一个节点在高中

现在初高中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很多牛中往往会用初二集团内直升的方式,捆绑优质生源,让少年从初三开始接触高中内容,多学一年高中知识,占一些先发优势吧。所以初中阶段的内卷很厉害,越牛的中学越卷,争校内排名,重点分班或分层,争提前签约直升的名额。抗不过内卷的,初中就得走别的路,比如特长生、音画体美、小语种等弯道超越的。

这时候,上了高中,少年个性变得非常鲜明,经常出现不适应学校学风氛围要求转学的情况,高中是最能看出一个小孩上下限的阶段,这时候,上课外班的效果很明显不如初中,性价比很低,一是高中知识有了深度,需要拼一点天赋,二是小孩心性初步确定,学不进去谁也没辙,是不是谷爱凌根本用不着高考、几场模拟考就卷出结果了。

夜深了,就写这些吧。总之绝大部分家长,从第一个节点,小升初开始放低自己对小孩上限的期待,初二再降,高三前基本躺平,也有小孩突然崛起、再走下坡路、再起、再下坡的反复案例,这种小孩属于有一点天赋、但不是特别聪明、心态不稳的那种。

王石,在中国房地产界是老大哥的地位,但他很明显有过对小孩期待放空的经历,才会说出「不应把谷爱凌当做目标教育子女」这种话。

从我接触到的 80 90 后父母来看,现在中国父母教育上没什么普遍存在的、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他们自己刚从小孩阶段走出来,要的孩子也很少,二胎算很多了,花在小孩上的精力和资源非常多,再多苛求他们,真的就太过分了。

知乎用户 丹心学楼​ 发表

谢邀。

我不太想评价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因为每个孩子是不一样的,气质不一样、性格不一样、家庭环境不一样、培养路线不一样、遇到的问题不一样,怎么能用同一个标准衡量不同父母的不同做法呢?

离开了具体问题只笼统分析,有失偏颇

你不是他,更不是他的孩子。

我最恨的,就是那些育儿书籍,最最恨的,就是唯育儿书是听的做法。作者或许是睿智的、正确的,但也只是适用于自己的孩子而已

我不认为中国的父母比所谓美国、日本的差。优秀卓越的孩子哪国都有,十恶不赦的人渣,哪国也不少,都跟父母关系紧密呢。

都只是在各自文化传统、社会环境中不断迎合和顺从,尽力给子女铺最好的路罢了

谷爱凌这件事,在我看来,该反思的不是父母教育的问题。

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面对媒体导向时的反应,更值得思考

我的关于谷爱凌的第一篇回答,写于她风头正盛的时候。虽说是审美是主观的,言论是自由的,依然被喷惨了,到现在不敢开评论。我不懂,一个人得了奥运冠军,被媒体大肆报道,一夕之间,就可以突然改变人的审美风格了吗

她的脸还是那张脸啊。不承认她美,就是 “给女生贴标签”“白幼瘦的低级审美”……

**网友真的是好忽悠的。**只要媒体捧的,比如丁真、王冰冰,立马一堆追随者;只要媒体看不惯的,比如 “耗子尾汁”,口水和骂声立马席卷而来。

**那些,真的是你自己的判断、自己的喜好吗?**而不是为了时髦和流行。

**网友又是较真倔强的。**媒体越捧,我越是看不惯;媒体越批评,我越为其鸣不平,你呼吁什么我就反对什么,众人皆醉我独醒,极尽讽刺之能事。

这些,真的是你自己的真实想法、你自己的人生选择吗?而不是为了合群和 “显得与众不同”。

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自己的思考,不要被舆论裹挟着走,成为他们的工具和一部分。

知乎用户 诗不成​ 发表

最大的问题就是给自己的孩子寄予太大的期望,而且这个现象是社会普遍的,这就导致了内卷不断地加剧,每个人活着的目的就是挤掉别人。只要自己不落后,那就是成功了,整个社会氛围对失败者的宽容度低,只赞颂成功者。

答主目前也经历过不少这种状况了,饭桌上的家长明里暗里都在攀比谁的孩子学习好… 却没人比谁的孩子更快乐,不过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文化,也不指望几十年就能改变些什么,如果不是每个人拼破头地干活,也不可能这么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是,虽然这与普通人的生活幸福程度没多大联系。

而且中国的阶级上升渠道是比较固定的,大多数人都是学习 12 年,考个好大学,然后在大学里继续卷,卷完了就进大公司实习,再加上我国人口多的情况,所以这条路注定了人挤人,有的受不住压力就跳楼了,没办法。

在中国,人与人之间的戾气很大,因为从小受到的排名式教育的原因,很多人的好胜心特别强,即使没道理,也要硬刚到你服气为止,这种现象在集体宿舍里尤其普遍。人多也造成了没有隐私,每个人应付工作的同时还要处理人际关系,猝死的人每年都有。我就好奇了,为什么欧美的流浪汉每天翻垃圾箱都不会死,但我们的白领竟然会死在空调房里?能把人的身体这么坚强的东西都搞垮的力量,到底是残酷到了何种地步啊。

这里再提一句,我感觉在中国,有能力爬上金字塔塔尖的,往往不是那些在某个领域特别有建树的人,而是那些背后搞小动作、人前装得人模狗样、人情练达的世故高手,但他们的业务能力往往一般,只是这个人情社会刚好成就了他们而已。

所以为啥中国出不了科学界、文学界、艺术界的开山级人物(我说的是国内,不是外国华裔),这可能也和专注于学问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被上面那种人情高手排挤掉了有一定的关系吧。所以我特别喜欢韦神,就是因为他代表了传统知识分子的胜出,而不是那些伪君子的胜出。

扯了这么一大堆,到此收篇吧。我想说的不过是子女兴趣才是最重要的这个观点罢了,有时候没必要别人干什么你就跟着干什么,而且非要以超过别人为目标,不仅别人很累,你自己也很累的,希望这些父母和他们的孩子做个人吧。

知乎用户 悲伤的奥德赛​ 发表

与其学习谷爱凌妈妈的方法

不如学学苏轼的心态

『惟愿孩儿愚且鲁

无灾无难到公卿』

知乎用户 小火杉 发表

应该把目标定位为田朴珺,这样才能有 “贵族” 气,联 wifi 有仆人专门拿来一个 925 银定制的托盘里放着写有密码的纸张。

这个 925 银托盘是用三万锤敲打而成。

纸是三个 18 岁未婚少女用脚踩出来的纸浆,用武夷山泉水定制而成的纸。

而密码也是手写上去的,得用瘦金体,笔是万宝龙的。

知乎用户 路人甲​ 发表

低情商:你们也想吃屁?

高情商:不应把谷爱凌当做目标教育子女。

知乎用户 未时王者客时卿​ 发表

这就是卷啊

就算制造再好再宽松的条件

那也是一样要卷的飞起的

因为我们的家长相信一分耕耘一份收获

能干到 90 的绝不能 89

看到别家的小狗会作揖

他们绝不是只是想这只小狗真有趣

而是想既然这条狗会作揖

那么我家的那条也一定会

只要练就行

甚至还可能会翻跟头,数数,听英语

你不拿谷爱凌当目标

也会拿这样那样的小孩做标本

还会觉得自己要求也不高

更何况

我们国家不卷个全国前 10%

以后日子都不会太舒坦

这就更要卷了

所以真的太累了

至死方休

所以生孩子?

对不起

打扰了

知乎用户 吖 bi​ 发表

行了,王先生不妨先让您家的贵族女士尝试着做个普通人吧。

知乎用户 LEO1983​ 发表

知乎用户 何 yulu 发表

希望孩子成为 “别人家的孩子”,自己却成不了 “别人家的父母”。

谷爱凌的成功离不开家庭教育的影响,大家都知道她出生在一个高知家庭,母亲是北大 + 斯坦福毕业,父亲是哈佛大学毕业,精英家庭培养出精英孩子,这本来就是一个顺理成章的剧本。

寒门越来越难出贵子,能培养出谷爱凌这样的孩子,绝不仅仅是她父母的功劳,而是源于她家几代人的付出和积累,有一代人下降或者断层,都培养不出谷爱凌。这句话不难理解,谷爱凌的成功离不开父母的优秀,而优秀的父母又离不开祖辈的悉心培养。这样一代又一代的正面影响,才让我们看到了今天的谷爱凌。

鸡娃不如鸡自己,当你抱怨孩子不够优秀时,扪心自问一下,你足够优秀吗?你都是各普通人,为什么要孩子成为精英?

知乎用户 苏焰 发表

我觉得,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看 “不应该把谷爱凌当做目标教育子女”。

首先,站在王石的角度,他说这种话,给人一种 “站着说话不腰疼” 的感觉。

王石自己身价上亿,几代人不愁吃喝,劝导别人不要把谷爱凌当做目标教育子女,这没有说服力啊。不过呢,如果他没有现在的财富和地位,他说这话也没有说服力,别人会说,“你自己就这样,凭啥还不让别人上进啊。” 这本身就是个悖论。当然,还有个很大的可能,王石如果是 nobody,他说啥话都没人关注,更不可上热搜。

其次,站在普通人的角度,我个人也觉得不应把谷爱凌当做目标,来教育自己的子女。

这个目标太高远了,普通人无法企及。人家谷爱凌父母是普通人吗?不是啊,人家父母都是精英,是社会上的 top 级的人物,自己跟别人父母相差十万八千里,却让子女以谷爱凌为目标,这事有点可笑啊。反正我干不出来这事,也从来没想过。学习下谷燕的育儿理论,改善下自己的教育方法,我觉得还是可以的,以谷爱凌为目标,对普通人来说,属于是痴心妄想。

中国父母在教育上存在哪些问题?就我自己观察到的来看,有如下的问题:

1、父母面临的教育压力大

这个压力不仅指金钱,还有时间和精力。培养孩子不仅费钱,还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我孩子还在上幼儿园,没有太多作业,但我已经感觉到累了,方方面面都要操心,跟小朋友相处如何?性格方面有哪些变化?学习,课外作业,节日老师布置的手工作业,每周要填的小脚印,这些琐碎的事情,都要去考虑。此外,还要陪读绘本,学英语,学认字,零零碎碎的,也需要去规划和落实。

2、父母容易焦虑

这个不用多说,焦虑大概是时代病,没有人不焦虑,没有父母不焦虑。父母都想给孩子最好的,但跟人一比,发现自己做的远远不够,没法不焦虑。

3、很多父母不懂教育孩子

我觉得,当父母挺难的,孩子在成长变化,父母也要不断学习才能跟上,而且,每个孩子都有独特性,很多育儿书上的方法不是通用的。最让人无奈的地方是:你的教育成果如何,要很久以后才能检验。等你能检验的时候,已经不能返回来,修正你的教育方法了。

父母愿意学习还好,还有些父母不肯学习,对孩子的教育简单粗暴,还很专制,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也会很辛苦。

以上。

知乎用户 Gloria 的悦读纪​ 发表

王石未必懂教育,但绝对懂谷丁真这样的黄皮白心人,毕竟他们家还有个田爱凌呢。

知乎用户 无为而智 发表

写段对话《普通人》

甲:父母

乙:子女

甲:你看看人家谷爱凌,你再看看你!你好意思吗?你应该多向人家学习学习!

乙:怎么了?夏奥会你拿那些金牌运动员教训我,还有点道理,毕竟人家也是普通家庭;冬奥会滑雪的不都是有钱家庭吗,和咱们没有任何可比性啊!

你拿冬奥会的金牌运动员来教训我,这就不对了吧?

甲:怎么不对?我小时候让你学滑旱冰,你怎么不学?

乙:你连旱冰鞋也没舍得给我买一双啊。

甲:我说要给你买旱冰鞋,你不是说不要吗?

乙:我那时候一个小孩子,能懂什么啊?你要是真想让我学,就该先买回家。

甲:先买回家,你不用,那不是白白糟蹋钱吗?我给你买的跳绳,都落灰了!

乙:旱冰鞋和谷爱凌有什么关系?谷爱凌是滑雪的!

滑雪和滑冰根本不是一回事,和滑旱冰更是八竿子打不着!

甲:你穿着旱冰鞋练习滑旱冰,练习好了,说不定有人选拔你去滑冰!

滑冰滑好了,说不定有人选拔你去滑雪!

乙:你想得可真美啊,谁说滑旱冰滑好了就能被选去滑冰的?

人家选滑冰的苗子,也是要在东北选吧!

咱们这里都不结冰,谁会来这里选滑冰苗子?

甲:滑冰的都是东北的?就没有一个不是东北人的?

乙:也有不是东北人的,但绝大部分都是东北人。

甲:那你不会和那些不是东北人的学习?

乙:那人家家里也提供了滑冰的启蒙教育条件啊。

甲:条件,条件,你就知道条件,满嘴都是条件!

我能给你创造滑旱冰的条件,你为什么不珍惜?你现在后悔了吧!

你小时候要是好好学习滑旱冰,从滑旱冰选拔到滑冰,从滑冰选拔到滑雪,说不定现在就厉害了,和谷爱凌一样了!

乙:第一,能买得起一双滑旱冰鞋,不等于能滑好旱冰;

第二,能滑好旱冰,不等于有机会练习滑冰;

第三,有机会练习滑冰,不等于能练好滑冰;

第四,能练好滑冰,不等于有机会练习滑雪;

第五,有机会练习滑雪,不等于能练好滑雪;

第六,就算能练好滑雪,和谷爱凌还差十万八千里呢。

甲:谷爱凌是人,你也是人,怎么就差十万八千里了?

难道人家是人,你是猪?

乙:有时候人和人的距离,就是比人和猪的距离大,你应该接受现实。

首先,谷爱凌的家庭条件非常好,普通人是比不上的。

甲:你也想有谷爱凌的家庭条件,对吧?你别做梦了!

我告诉你吧,你要是有谷爱凌的家庭条件,你比现在更懒!

你还会努力学习吗,你还会努力工作吗?

照你这个懒劲儿,说不定不学习也不工作,天天在床上躺着,在家里拼命吃。

乙:我一点也不懒啊,我上学时候天天写作业,现在天天工作,哪里懒了?

甲:那你肯定没有谷爱凌勤奋,人家谷爱凌家庭条件那么好,还那么勤奋,你为什么不勤奋?

乙:你也没有谷爱凌的父母那么勤奋啊。

甲:人家谷爱凌的父母,生了个厉害孩子,能不勤奋吗?

我要是有人家的福气,也生个厉害孩子,那我也勤奋。

乙:谷爱凌生下来就是厉害孩子吗?不是后天被教育的吗?

甲:有人生下来就厉害,父母就有福。

乙:谁说的?

甲:老话说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要是人生下来都一样,为什么很多人非要和基因好的另一半结婚?

还不是为了生个厉害孩子,以后享福!

乙:所以,你是说我的基因不好?

甲:你的基因是两个人的,你随我的那一半,样样都好;另一半基因,实在有些差!

可惜我结婚结错了,被害惨了,没生出个厉害孩子。

乙:那你当年为什么要和所谓 “基因不好” 的人结婚呢?

要么是你条件不好,要么是你眼光不好,也怨不得别人。

甲:我当年哪知道 “基因” 这回事儿?

你慢慢长大,那么平庸,那么没出息,我才知道 “基因” 的重要性!

乙:可是,我觉得你的基因也挺平庸的啊,看不出哪里厉害了。

甲:要是没我这一半基因,你能读完书?你能找到工作?你说不定和二傻子一样,天天在街上疯跑!

乙:总之,你提供的基因一般,提供的经济条件一般,努力程度一般,你不是谷爱凌的父母,就别指望孩子是谷爱凌了。

甲:你也基因一般、经济条件一般、努力程度一般啊,你不想要谷爱凌这样的孩子吗?

乙:不想要,我一点也不希望天才托生在我这里。

我条件不好,怕会耽误了天才,搞出一个 “方仲永” 来。

我希望天才都能托生在有钱、有爱、有学识、有精力的家庭,把天赋变成才华。

甲:真没出息!唉,我当时要是生个天才,绝对不会说出这样没出息的话!

乙:依我看,乌龟天生就没有翅膀,还是脚踏实地好好爬行吧,能多爬几步也是好的。

总想着一步登天,和雄鹰一样翱翔,会焦虑死的!

知乎用户 乔加西 发表

近日,万科集团创始人、董事会名誉主席王石在一档节目中表示,他并没有望女成凤望子成龙的期待,对于下一代,能让他在社会中成为一个普通人就非常不错了。把谷爱凌这种极为优秀的特例作为教育目标,成功也只会是小概率事件。

**

**

中国城市年轻人缺少一段苦难经历

去年 4 月 8 日,王石在湖北省图书馆发表最新演讲。有现场观众提问:我们作为普通的年轻人,想问一下对于普通年轻人职业发展的一些建议。因为刚刚大家问的都是比较大、比较宏观的问题,我想问一下比较聚焦的,比如年轻人在职场中需要一些什么样的韧性。

王石认为,现在中国城市的年轻人是缺少一段苦难经历。

他谈到在以色列访学两年的感受,他提到,以色列的孩子高中毕业之后首先考大学,大学考完之后先服兵役。这个对男女都适用。以色列国防军男女比例是 1:9,不可能女生都去当兵,但是你不当兵也不能去上大学,去做公益,做政府部门的公益或者是公益部门。“无论如何,上大学之前至少你要在社会上锻炼、贡献、承担责任两年到三年,之后你才能上大学。我们看到了中国人就怕从起跑线输起,输不起,哪个人说考大学考三年都没考上,你肯定落后了。”

王石说:“我在国外待了十年,我越发感觉到年轻人的机会是在中国,中国的机会比国外要多得多。当然很多研发、高等教育,国外很多都做得非常好,差别还是有的,但就以大多数人到社会上闯荡、就业、创业,中国提供这样一个空间、环境,但是我们缺少挫折、苦难、委屈这样的经历。”

**

**

曾劝年轻人不要做房奴

2020 年王石在一宗节目中被问及 “曾劝年轻人不要买房,不要着急赚钱,要先做公益和做一些探险,有些网友评价就说这个言论不是太接地气,你怎么看” 时,王石直言:“那是断章取义,我经常不接地气。”

谈到给年轻人的建议,王石表示,年轻人不要太急于求成,所谓的 “不要买房” 就是不要做房奴,不要急于创业,要是想不清楚,哪怕做点公益呢?

2019 年 11 月,王石就自己的新书《我的改变:个人的现代化 40 年》接受专访。面对 “你曾说年轻人不要着急买房子,那什么事才是年轻人应该着急做的?” 的提问,王石表示现在的年轻人太急躁了,没想好自己的目标之前,先做公益,或是探险去,别老想着赚钱,别被一些东西困住。

王石说,年轻人做什么事都不要着急,你们有时间。年轻人一定要想想,你到底想做什么。我朋友,华大基因的汪建,他女儿在高考前跟他说,爸爸,我不想上大学,我想跟着你去登山。

“一年之后,他女儿又说,想去读书了,结果一考试就被杜克大学录取了,毕业找工作时去了麦肯锡。面试本来 20 分钟,后来她和面试官聊了一个多小时,因为面试官竟然也是登山爱好者!当时她就被录取了,面试官说:杜克大学毕业的人很多,能登雪山的有几个?” 彼时王石称。

**

**

“买不起房可以先租,回老家也是很好的选择”

2019 年 4 月,王石在另一则节目中,被问及年轻人在一二线城市工资买不起房时表示,买不起房可以先租,回老家其实也是很好的选择。

王石当时说,买不起房可以租,回老家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实际上买房子不是目的,更多的来说是栖息地、居住,过美好的生活。实际上你到大城市打工就是一种挑战,暂时在某一个城市你买不起房子,但你回去之后再创业,可能再回来就成为一个买得起房子的创业者了。”

王石认为,你真的一旦房子买了,实际上等于就把你限定在那里了。我的建议来讲,年轻人即使买得起房子,也不要着急买房子。

知乎用户 灰产圈​​ 发表

以前是望女成凤,现在是望女成神

造神到极致就这样啦

知乎用户 红旗漫 发表

有些回答都在批判父母望子成龙的教育方式,我想说点儿别的。

即使有一部分父母想要用自己的期望去超控孩子的人生,但大部分家长还是希望孩子可以健康长大,做个普通人,过普通的生活就好。

可从现在的社会环境来看,做个普通人,过普通的生活都很不容易!!现在社会的普通人背负着房贷、车贷,一个月挣着几千的工资,这就是大多数人的生活,很普通,也很现实。

不扯那么多的大道理,简单说说找工作,企业第一看的就是文凭,文凭不达标,直接被 PASS 门外,公司根本就不想去了解你!!所以家长拼了命的去培养孩子,报了各种补课班,希望孩子在以后的社会里能有更多的竞争力,应试教育下,不鸡娃不行啊!!

所以,谷爱凌这种事情看看就好,毕竟没几个人能拥有她的原生家庭。王石的话一样,听听就行,他对普通的理解和我们不一样,最起码他的孩子大概率没有房贷啊~

回到话题,再说说教育!!

**我不建议家长给孩子去规划人生!!做教育这么多年,我发现父母们最大的问题就是想要孩子按自己规划中的路走。**上什么大学,选什么专业,出来做什么工作,甚至选国企还是体制内,往后的十几年家长都给安排好了。

丝毫不夸张,我身边有个朋友,立志让孩子考上国防大学,整天给孩子看各种军事记录片… 可小朋友才四岁啊… 他不喜欢看军事纪录片,他只喜欢看喜羊羊和灰太狼啊!!

还有些家长,整天把 “爸妈就你一个孩子,回家考个公务员多好”、“你要好好学习,以后才能出国留学” 挂在嘴边,多少人背着父母强烈的期望,成为了父母想要的样子!!

我很喜欢孙瑞雪在《爱与自由》中写到:

“儿童出生的时候,他虽然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但是他是带着一样东西来的,这个东西是每个人生中必不可少的,那就是成长的潜力。”

所以给孩子一些选择权,我们在给孩子期望的同时,要尊重孩子的能力与爱好,毕竟高不可攀会丧失信心,唾手可得会消磨斗志,富于挑战才会催人奋进啊~

知乎用户 逸 momo 发表

希望某些父母在把谷爱凌当作子女的教育目标之前,先把谷燕当作自己的教育目标

知乎用户 fiscal 发表

接受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自身强大

而不是靠意淫变得强大

我们生活中需要懂得文字,要能理解文本信息、新闻、错综复杂的消息。所以我们要学好语文,提高阅读能力和速度,掌握逻辑分析能力,可以辩证地思考问题,同时也要精通检索能力方便筛选过滤有效信息

我们生活中需要经验、理财、算账等等,那样就需要一定的数学能力,还有数字敏感性,要懂得从数据中分析出规律

我们的工作学习可能会消耗很多体力,那就坚持锻炼身体确保精力充沛

我们要和人沟通,所以需要语言、社交技巧,语文让我们掌握了基础的文字应用和梳理的技能,社交能放大我们这方面的技能,数学知识和逻辑、推理能力能让我们在社交中更容易理解对方的行为和目的,也能避免被欺骗

如果不仅仅要和本地人沟通,我们就需要学习外地的方言,别指望着让别人来适应自己。如果要和老外沟通,那至少得把国际通用的英语掌握了,别想着我们国家强大了就瞧不起别人,拒绝学习外语,那只是懒惰和无能并不是骄傲

如果工作上懂得简单编程能让自己事半功倍,甚至效率十倍提升,就不要因为自己的工作不需要编程就放弃学习,掌握新技能可以让工作更轻松,为啥非要维持原样天天受累呢

不断学习、思考怎么简化工作,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就是好的培养子女的方式,任何一个领域要掌握一定基础都需要付出,但总能获得回报,走极致和极端的收益不一定高,确实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成为谷爱凌

知乎用户 Chris Kung​ 发表

可能房地产大佬的意思是:

如果所有家长都把谷爱凌当做目标教育子女,

那谁的孩子来当牛马呢?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剧本,当流水线上的商品教育使不得。无论是 “普通人” 还是“谷爱凌”,根本来说都没有重视子女的个性,只是套了个模板把孩子养大,模板不像人的个性是百花齐放的,模板有高低好坏优劣的分别。但人会被模板给异化,失去自己的主体性

比如 “谷爱凌” 模板是好的,“普通人”模板是不那么好的。于是又有人争论 “普通人” 更好,于是在这种一次又一次的争论中,人被异化了,从自然人变成了某种符号,抽象的属性和“商品”。

再者,王石实际上也有自己的资本和认知让孩子探索并培养自己的目标。这就是培养孩子得天独厚的优势,光是资本就已经让自己的后代在很多人穷其一生都达不到的终点上了。

为什么鸡娃的家长会以明星名人为孩子的目标,是因为这种路径和模板已经被证实 “成功”,就好像可以减少试错成本和沉没成本。但很可惜的是,每种成功都是独特的,特别是有资本的家庭,更是用资本堆砌出来的(这被包装成运气)。于是单一的以“某名人” 作为目标,只会画虎不成反类犬。

对于青少年来说,过早的加上成年人的期待和模板也很容易导致自我同一性出现问题。阻碍个体的性格和心理发展。套模板培养成功万万不可取。没有自我远比无法成功更可怕。过度鸡娃只会培养空心人,极端的空心人例子请参见北大吴谢宇弑母案。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人被成功符号异化后自然也就丧失了人性。有成功无人性才是最可怕的。

没有自我正是同一性早闭 [1]

——在我还没有成熟时,我就已经被放到了模具里面,人参果如是说

同一性早闭。指的是在青春期并没有经历过危机或者探索,而过早地做出了投入,但这种投入是非自觉的,是以别人对他的期望为投入方向的,是父母或权威人物等重要他人为青少年的未来发展目标做的决定。这类人是老师、家长眼中的 “好学生”“好孩子”。通常会表现出高水平的专制性,低水平的自主性和外控的行为方式。[2]

一个家境贫寒、无人管教在街边斗殴的街头青少年混混,与一个在学校完全被逼迫听从父母安排不断学习的少年,谁更有自我呢?

答案是:都没有

混混和少年实际上都在经历同一种危机:即是自我认同危机,如果再这么继续下去,他们可能就会成为 “同一性早闭” 中的一员。

混混由于无人管教与无人引导,ta 浑浑噩噩也并不明白读书的意义,或是努力工作的意义,对于 ta 来说,ta 所处的环境只会告诉他——你必须用暴力的方式去保护自己,在这种环境下混混是没有办法探索更多的世界关、未来发展的可能性的;而对于在学校不断拼命刷成绩,被父母规划好了未来的人生的少年来说,即使 ta 属于有人管教与引导的状态下,也无法完成自我认同。为什么呢?恰恰是因为过度的管教与控制,反而压抑了这名少年的主观能动性,ta 也是难以去探索更多的世界观,未来发展的可能性的。

关于青少年性格心理发展的路径、自我同一性的完成全部回答看这里:

当我们说一个人「没有自我」的时候,这个人性格上有什么问题?

认识孩子的优势与才干,找到最适配学习方法

教育孩子绝不是胡来的事情。特别是现在这个产业升级的时代,越来越强调优生优育。而孩子也绝不是白纸一张家长写什么就是什么。孩子也会有自己的先天气质和个性,如果要找到培养孩子的最佳方法,其实就是发掘并培养其优势,打造学习方法(而非一昧复制,比如搞个什么量子波动速读是万万不可取的)。找到核心竞争力专精,这样再怎么样都不至于 “泯然众人” 且孩子自身也更加舒适。很多时候我们不必死磕劣势,务必记得“瑕不掩瑜”!

探索孩子的性格优势就会变得十分地重要,譬如笔者作为 MBTI 国际认证师,荣格八维心理类型分析师,国培网心理咨询师,在我所了解的知识体系和框架中。我们是可以通过 MBTI 荣格八维测评,家庭儿童心理书籍去初步探索和了解家庭关系的处理的。这对提早发挥孩子的优势潜能格外的重要

人格类型发展最完美的模式是儿童的周围环境鼓励其天生能力的发展。但是,如果环境与其天生的能力冲突和矛盾,迫使儿童依赖非自然的精神活动过程和态度,结果会产生人格类型的变更,使得受害者失去自我,成为他人的粗俗和沮丧的复制品。最初存在的可能性越大,今后未能达到自我实现的沮丧和悲哀也越大。荣格认为," 作为一种规律,当外界的影响导致了人格类型的变更,个人会在今后成为神经官能症患者……。对人格类型的逆转被证明对生理和机体都是有害的,通常会引发严重的枯竭状态。"(1923,415)[3]

测试链接自取:

有没有什么可信度比较高的心理测试、人格测试呢?

咨询预约(不接心理咨询,是性格解析和优势咨询):

若化生咨询介绍及价目表:ALP 荣格八维定位咨询、AGE 职业学业生涯咨询、副业打造咨询、性格心理分析、心理疏导咨询

参考

  1. ^ 当我们说一个人「没有自我」的时候,这个人性格上有什么问题? - 若化生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611018/answer/1844064761
  2. ^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年
  3. ^《天资差异》

知乎用户 若化生​ 发表

他不需要望女成凤望子成龙,实际上他的下一代有很多选择,成龙成凤只是其中一条路而已,就算没有走这条路,还有许多路可以走,所以谷爱凌也不必然是他们的目标,如果他们想,他们可以;不想,就有别的目标。

但是到普通人这里,不把谷爱凌当做目标是因为…… 这对父母本身的压力太大了,对比双方的家庭背景,难道不怕自己的孩子质问自己,为什么没有先提供这样的条件吗?

![](data:image/svg+xml;utf8,)

其次普通人还有很多更容易达到的目标,比如考入清华的邻家哥哥,获得全额奖学金的亲戚女儿,手工第一名的小朋友……

将这两个问题连在一起,尤其是出自王石之口,感觉中国父母的不足大概就是没有那样的阶层和地位了吧,不过话说回来,如果单独考虑 “中国父母在教育上存在哪些问题”,我可能会觉得是缺乏边界感。

上一代父母很容易把孩子当做自己的附庸或者所有物,想要掌控孩子的一切,不尊重孩子的权利。在他们看来,看孩子日记,拆孩子信件根本与隐私权无关,而是自己想要关心孩子的体现。进孩子房间门不需要敲门,因为整个房子,包括孩子都是自己的,有什么不能看的呢?

问题 “妈妈和老婆掉进水里先救谁” 的问题那么难回答也是因为很多时候,人们没有意识到当孩子成家以后他有独立的家庭,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是未来相伴终生的妻子,而母亲也有父亲来陪伴。(丈夫同理)

社会心理学真有趣 & 心理学考研,欢迎关注 “奇迹杂货店”

知乎用户 舒晴​​ 发表

我就不明白,有些人教育怎么就盯着谷爱凌了…… 这种顶尖的人,是想教育就能教育出来的吗?能明白的话,有啥好讨论的啊。

知乎用户 坚壳种子 发表

王石:

我的子女水平不行

你们别欺负他

老老实实躺平

让我的子女割你们韭菜吧

求求你们了

知乎用户 胡笳风月​ 发表

不敢不敢,

我现在还担心儿女以后吃不饱穿不暖,毕竟现在社会已经这么内卷了。

感觉这话要火:普普通通王思聪

知乎用户 满满的负能量 发表

对于富二代,想做普通人只有创业这条路

知乎用户 剑圣 发表

统战价值是因为资本场域定在不同,算是一种场域内个体的吸纳策略。

中国父母在教育上怎么能解决自身个体存在于哪个场域内的问题?这个责任和你没关系。

答:中国父母在教育上不存在问题。

知乎用户 快乐三剑飘 发表

大家都理解错了

王石先生这句话说的是自己

不是说有了孩子的父母就都是一样的父母

我是这样理解王石先生的谈话的:

当你有了经济基础或政治基础,能够像谷爱凌父母那样教育子女的话,也不用非那样去做,除非你们没有了给子女更好的出路和发展。

王石先生根本就是对着全中国前 0.5% 的父母说的,并不是指不如它的 99.4% 的父母,也不是那 0.1% 的父母。

知乎用户 战少勇 发表

一个家庭出身有问题的人大谈教育,这本身就是个笑话。

虽然我也不喜欢谷爱凌,但是我更讨厌王石这种人渣。

王石怎么成为荣誉主席,这个故事就不多说了,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他的新老婆田朴珺是什么样的人,名媛教父啊!

俩个三观不正,男盗女娼的人给你大谈教育,简直就是№№№№№№№№№№№№。

做好自己就行了,定位清楚自己的实际情况,基本上教育都不会太差。

知乎用户 洛天 发表

愚昧无知,这就是最大的问题。

知乎用户 Yuxuan Deng 发表

笑话,他又不代表普通人,他的话要反着看。

知乎用户 沈大侠 发表

说的不错。谷,就是精致利己主义者教育的极致

知乎用户 潇生客看世界 发表

说的很对啊,你想把孩子培养成谷爱凌,首先要给孩子造个有顶级运动天赋的身体,你有那本事么?

知乎用户 Thermal​ 发表

基本同意,当前大多数人都没能力也没资格让子女学习谷爱凌。

只有自己先把谷燕当做目标来奋斗并成功之后,才有资格把谷爱凌当做目标教育子女。

知乎用户 萝大锤​ 发表

本来教育子女就不应该有什么目标…

你需要提供足够的养料帮助你的子女成为 ta 们自己而不是成为谁。

知乎用户 吾欲揽六龙 发表

不存在 “应该不应该” 这种问题。

因为你好像是没有能力,而不是不想。

我应不应该买价值上亿的园林别墅?这样会不会让孩子养成奢侈的习惯?

这都什么鲨卵问题,这是我该想的?

知乎用户 KING 发表

听王石教你怎样管理家庭。

知乎用户 音梨 发表

王石的孩子想要成为社会中一名普通人,需要付出比普通人更大的努力!

所以加油。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要掂量自己是否有谷爱凌父母的资质,父母的资质是育儿的基础

知乎用户 周二 发表

教培行业倒下了~

海淀黄庄也烟消云散了~

国家已经意识到,树立鸡娃只能让大众更焦虑,而现实是鸡娃就那么几个,大部分都还是普普通通的娃,只是大众不认为自己家的娃是属于普普通通而已。

就像谷爱凌,确实非常优秀,可以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当然更倾向于这种精神上的,专注,努力,刻苦,尽情的做好自己,但是以谷爱凌今天获得的成绩为目标,大部分人都的挂在沙滩上,就像奥运冠军只有 1 个,即便亚军站在她身后,那也是望尘莫及。

所以大家在各自的位置,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就很难得,毕竟现在跨越层级越来越难,土鸡变凤凰更是万种挑一的概率,就像王石先生说的,希望他的下一代是普普通通的人就行,那也是在人家那个位置普普通通,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王石的孩子再怎么普通,还是妥妥的富二代。

这也是很多父母教育陷入的困境之一,自己飞不动了,完全寄希望通过教育让下一代去跃层改变命运,这不能说绝对不可能,还是王石先生说到的结论,小概率事件而已。

把这个问题想通了,其实也能把其他问题想通,辅导班看孩子兴趣,而不是应试考核,读书也可以万家言,而不是只盯着辅导课本,日常活动也不是楼下跑跑,有机会多带孩子走出家门,看看外面的世界!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欢迎大家关注

@Super 周周周

知乎用户 Super 周周周 发表

说得很对。

谷是羡慕不来的,也争取不来的。谷在运动上是有天赋,但是天赋背后的事是说不好的。中国人中有那种程度天赋的人不少,世界冠军也不是一个两个,但是谁得到了谷那样的资源了么?所以她背后的事水很深啊,深到可能连王石那样的人都要感叹一下的程度。

王石提醒一下各位中国父母各位中国青少年真没错。谷是不可复制的,再有天赋再努力也没用,把她当成奋斗目标是不切实际的。

王侯将相有否种乎?还需要一代代人用实际去回答。

知乎用户 哲瓦德 发表

以王老板的身家,把他的子女比作谷爱凌不是埋汰他吗?

知乎用户 水平不够会被 发表

几个人配?把谷爱凌当做目标也要看看人家爹是什么爹,妈是什么妈,人家祖上两代就领先你祖宗八辈了,又有钱又能受到政治上的正面宣传,这在国内不是无敌?打游戏的都知道神壕那是 GM 都跪舔的存在,豹子头把神壕当目标多少有点憨

知乎用户 白白 发表

谷是一个原因,不是结果

其实,谷的成功与父母的 “言传身教” 四字关系不大

如果谷没有走体育路线,也一定会成功

顶级私立高种 + 哈耶普斯麻是她的下限

谷是反卷的,她强调享受人生,享受荣誉

学习谷?

我想问问各位中国家长

你们配吗

知乎用户 HKS72​ 发表

他自己屁股都一滩事,还好意思

知乎用户 苏微 AI 发表

说得对,不要设立根本做不到的目标。

知乎用户 杜断 发表

恰恰相反

我觉得中国的父母应该向谷爱凌学一点

什么叫综合素质下,有一技之长

而不是只有一技之长

或者只有 “综合素质”

中国一直存在一种统计学悖论

我称之为

“中国男足悖论”

假设,中国人的体质和越南人差不多

中国人中出现会踢球的人的比例与越南人是一致的

为什么 14 亿人中选拔的中国男足

被 9851 万越南人中选拔出来的越南男足

给踢爆了

这是逆着逻辑来的

你说踢不过西方国家是体质问题

那踢不过越南是什么鬼

中国人体质不如越南人?凭什么?

体质问题?还是体制问题?

西方国家的模式是什么?

基础学业保证 + 课余运动

课余可以踢球,可以篮球,可以滑雪。

打得好进校队,打得更好去打联赛,打奥运……

打不好怎么办,

老老实实考大学,学业不碍事的。

所以国外中产乐意孩子有一技之长,踢球也好,玩音乐也好,都可以

而国内的模式是什么

课业?

你上那么多课怎么有时间踢足球?

你踢了半天足球还能考的过你熬夜刷题的同学?

你踢了足球还想正常考大学?体育生?

足球影不影响升学?影不影响就业?

太 tm 影响了

与其赌个不确定的未来,家长是热衷于搞个做题家还是搞个球星?

所以 14 亿是虚的,绝大部分家长是不可能把孩子送去专业的场所练球的,也不会让他们花大量的时间去练

催着孩子刷题还来不及

就业形势那么严峻,学历贬值那么严重,连学历都没有你看大公司让不让你过简历关……

回到谷爱凌身上

她很努力

也很幸运

我希望每一个少年,在其成长的关键时期,有个人能发掘他,鼓励他,让他在自保的同时有一技之长

中国永远需要做题家,做题家解决问题的能力绝对是有助于方方面面的建设,但是不应该逼着每个人去做做题家,尤其是把某些天才埋在题海里

我们缺做题家

但我们也缺天才

按照 14 亿人口的比例来算,我们的天才科学家数量是太少了

知乎用户 Adam096 发表

不应把谷爱凌当做目标教育子女的前提是,中国父母有谷爱凌父母的本事…

知乎用户 风雨不动安如山 发表

意思就是可以把某田姓女当做目标教育子女。

知乎用户 celestialempire 发表

王老板培养一下田小姐呀,别一味蛮干挣钱了。

王老板说的这句相当理性的话说明大佬的智慧真的很难影响配偶,想平静地过日子都被迫被小娇妻一通乱折腾。

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最应当将自己手头的资源作优化配置的同时充分考虑中国的国情。

适当卷不要拼命卷就好了嘛!

最近我和同事们都很痛苦,在极端疲劳的情况下要学各种对工作生活无用的知识,被不在一线教书的上级管理部门一通检查,有人竟然提出来要要在化学药品贮藏室里挂窗帘。

老师们也在卷,表面上所谓提升教学质量,实际上一点没发觉,有的孩子根本不想上晚自习。

我也想适当卷,不想拼命卷?

知乎用户 最爱周慧敏 发表

中国父母的问题应该找另一个巨大抽象的 “大父母” 解决。

毕竟谷爱凌的成功啊,有个人的因素,也有时代的因素,你说是吧?

知乎用户 变夫人​ 发表

滑稽

知乎用户 小个 发表

人家说的没错,这些所谓的有钱人家,成功人士,他们教育子女的方式,有的只是看上去很美,等真正几十年下来,未必就能教出人才。

只是有钱人家的孩子,有更多的试错空间,就算人家没有成才,也可以去继承家产。

普通老百姓真的没有能力去学这个

知乎用户 胖橘子压倒炕 发表

你们都照这个培养了,怎么体现我们世世代代人上人的地位,进厂,都给我进厂。

知乎用户 狮子大人 发表

不把谷爱凌当目标,难道把咸鱼当目标?

知乎用户 一只柚子 发表

做人不能太谷爱凌,当然你根本没资格。

知乎用户 文明认同 发表

你不可能指望每个人都有一个外国人的爹地。

知乎用户 响马 发表

他说的挺对,那不是教育出来的,那是钱权砸出来啊。

知乎用户 罗夏 发表

“我们是最后一代”

知乎用户 222 发表

换个人名,换个国家,这东西也成立。

你甚至换个朝代也成立。

这上下句有毛的逻辑关系。

![](data:image/svg+xml;utf8,)

知乎用户 涂罗方丈​ 发表

王石眼中的下一代成为一个 “普通人” 大概就是指“无灾无难到公卿”。

知乎用户 五七八黑 发表

做人不要以王石为目标,借了老丈人的力上了位,然后抛弃了妻子,又要吃嫩草找了个 “WiFi 密码都要用托盘给别人的精英贵族” 女性做老婆。

知乎用户 青青子衿勿忧我心 发表

以谷爱凌为目标的话,父母加起来提供的条件起码不能比谷妈一个人提供的差吧。

知乎用户 孔纯全 发表

知乎用户 不要给我推广告啦 发表

王石现在的话当做放屁就行了,他这圈子二婚多的是,但能够像他这样 low 出圈的也是少有。

除了特别有资本的那些人,谁会把谷爱凌当作目标?

你们圈子的卷事就不要讲给普通老百姓了,更不要想着教育,真是蠢话听多了,自己也开始不着调了。

知乎用户 卤人甲 发表

赞同一个答主所说的 “不要把成就作为期待”,毕竟她的全能型成就是成长环境、自身条件、机遇时间等等综合因素造成,即使王石这样拥有丰富资源的人也要承认那是 “小概率事件”。但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身心健康、自信勇敢、放到人群中社会上活得下去的人,还是有很多值得向谷爱凌家人学习借鉴的地方。

知乎用户 梁明霞心理咨询​​ 发表

不。

父母很少会把「谷爱凌式人物当做目标教育子女」

更多地,普通父母眼中,她就是个滑雪的运动员(可能暗含收入不高、爱玩、没有稳定工作)

普遍人想法下是知道成不了这个人,也不会成这个人

父母的思想大部分是已经固化的

若是谈教育,前段时间尬吹 “羽生结弦”“谷爱凌” 的媒体个人认为才是需要好好教育的,夸张说这些既不是媒体职人也不是文化传播者,只不过是想要博眼球关注的 “跳梁小丑” 罢了

知乎用户 随便完美主义 发表

总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 someone, 而且是 someone else, 不甘心让他们成为他们自己。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普通家庭是培养不出类似谷爱凌的孩子,强行培养,只能造成失败的例子,对孩子打击非常之大。

只有受过高等教育父母,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家庭,周边生活氛围很好的前提下,才可能成功。

不要被眼前的假象所迷惑,不要一味的跟风,不要鸡娃教育,只要孩子观念正确,平安健康,快乐成长,比什么都好。

知乎用户 首博尔 SOBRING 发表

8848 钛金子女

知乎用户 九叶痕子 发表

没错

要以贵族为目标培养孩子

最好报 99 万的学习班,上网课连 WiFi,密码都用银盘子托着。

知乎用户 欧几里不得 发表

不自信,没个性。你看谷爱凌访谈就知道了,一个爱笑,表情夸张的姑娘。

如果这个姑娘是一个中国人,大概率会变成傅园慧一样的表情包。虽然大伙不觉得傅园慧夸张表情讨人厌。但是一定是觉得很奇怪。

知乎用户 这么那么 发表

可能我想得比较极端:有钱人当然这样呼吁,万一…… 万一普通家庭父母培养成功呢?岂不是威胁到他们的上流圈子?!你一个普通人居然可以成功!不行!先从想法萌芽之初扼杀你,否定你呢~现实中,我虽然知道这个概率非常小。谷爱凌有好多优点啊,自信,热情,不怕挑战,大家可以学啊,这个只要在孩子成长中给予正确的感受指导,反正这就是我理解并且可以做到的 “目标”。每位家长的期望目标不一样,所以王这么说,我只能从这样的角度想,不喜勿喷

知乎用户 Canna 发表

教育是因人而异的事情,关键是发觉孩子自身的潜能和兴趣,而不是成为某个别人。

知乎用户 我是谁​ 发表

没有经营财富的能力还生孩子就是最大的问题

知乎用户 黑夜神 发表

谷爱凌是天才,这不是你想培养就能培养出来的。谷爱凌愿意为中国参赛,中国人应该懂得感恩。

知乎用户 NightRoad 发表

他这是培养田扑君呢

知乎用户 面具北单 发表

把谷爱玲当做目标教育子女的话,应该指的是把子女换成美国籍吧,不是指内卷吧

知乎用户 不知道取什么名字 发表

想把谷爱凌当做榜样教育孩子?谷爱凌有美国国籍,你们孩子有吗?谷爱凌一出生就有,你们孩子一出生就有吗?谷爱凌出生就在美国,你们孩子出生在美国吗?随便你们骂我,我就是羡慕人家美国国籍,巴不得自己也有。

知乎用户 Kevin lor 发表

把谷爱凌当作目标?

她的家境资源和起点有多少家长有能力提供呀?

知乎用户 郁闷的折耳猫 发表

给我爹打个电话,催促他赶紧成为富一代,飞机都没有,我怎么打卡体育课

知乎用户 树熊的大树 发表

有没有一种可能,是这里面也有某些家长看透了,从小培养孩子 “灵活国籍”“反复润当人上人” 的思维

知乎用户 时光旧梦 发表

教育没有万能药,成功的人生对于每个人的意义也不同。

每个人的天赋和特长不一样,有人平衡发展,有人长于计算,有人精于总结,也有人擅长分析,更有人文学才华光彩夺目。关键在于培养过程中发现孩子的天赋和特长,如果没啥特长和天赋,可能就是个普通人,长大能找个工作,养活自己不啃老就是成功。对于厉害的孩子尽力培养不埋没天赋就好。

知乎用户 老牛 发表

利益相关,云南人!

俗话说:老鸦别说猪黑!

自己靠什么起家的忘记了吗!

都是靠寄生吸附于宇宙第一公司大宿主的一二代,把房价搞得高不可及让年轻人毫无希望的就是这些家伙,好好听宿主的话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香吗?还整天唧唧歪歪想引领公众观念价值!

再说一遍,褚 XX 曾经是违反我国法律的犯罪分子,给云南人民和整个云南的政治生态环境都带来了无法挽回的损失的那一类,居然还在出狱后能够东山再起,离不开姓王的这个老家伙的努力支持。还把褚某人宣传得就像云南人民的救星一样,可不可耻,真实的不要碧莲!

知乎用户 横打顺算​ 发表

我觉得,中国教育有意思的一点就是总喜欢立一个目标。好像一个孩子天生应该成为一个优秀的复制品才是教育的成功。

但是中国式家长在确立了目标的同时,又会开始选择性装瞎。忽视不同个体之间所处环境的差异(资源、人脉、环境等),并对 “失败者” 加以谴责打压。

这就会让一些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到十分痛苦。为什么有的人小小年级成绩斐然,而我累死累活却做不到?这种比较中的产生的否定感,可能会使孩子在成长的过程里惯性的否定自我存在的独特性。

而这种对自我存在的否定,也是很多人成年后自卑的来源。同时,可能会带来一些例如善妒,低自尊等副作用心理。

当然,这里不是想否定目标在成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而是希望更多家长可以正确引导孩子认识目标存在的意义。

知乎用户 herin 发表

先说结论吧

就算你想把谷爱凌做目标教育孩子 又有多少家长可以负担得起?

普通人能把孩子送上大学 健健康康成长就很不错了

然后像王石这种级别的大佬 教育孩子的方式太多种选择了 其实就看大佬们怎么想

严厉的就是从小让孩子学各种补习班语言课艺术课音乐课 小学毕业就懂四五门外语什么钢琴十级会画国画 但是这样孩子真的都会开心吗?

放养的就是啥都不管孩子只要健健康康不干坏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就好 因为自己的资源就摆在那 要啥有啥 孩子想怎么用都行

当孩子把一件事情做到了极致 成为那个领域的佼佼者 不也很好么?

所以吧 主要还是看你有没有钱

有钱的 你想怎么教育孩子都行

没钱的 只有知识能逆天改命

没有其它

知乎用户 华广中的一只猫 发表

王石自己就是走入赘女婿 + 批条套利路线的,有成熟的本土化成功道路何必借鉴大洋彼岸的?

知乎用户 老虎不发威 发表

谷爱凌的成功是典型的美国梦的成功,也是美国教育下的产物,如果我们每个家庭以教育出谷爱凌为目标,那就等于间接说明了中国梦不如美国梦,也宣告中国教育和中国文化的死刑。

知乎用户 谷爱凌我的超人 发表

应该把谷爱凌的爸爸妈妈,当做目标,教育自己,

这样孩子就不会想跳楼了

知乎用户 隔壁王叔叔 发表

不学谷爱凌,学王石找个高官家庭,靠着老丈人的权利赚了一笔又一笔,然后一脚踹了原配,跟一个整容装逼的伪文青厮混就对了~

知乎用户 纳格兰的风 发表

多数中国父母只想孩子能做个普通人。操不多的心,挣尚可的钱,有健康身心,能享受生活。

什么样的生活工作环境,才能做个普通人?

早教,鸡娃,学区,内卷只是表象。

知乎用户 鸿飞碧落 发表

我不觉得有什么问题,我觉得造神很有问题,谢谢。

知乎用户 极品学渣 发表

实话,你自己没本事就别折腾小孩子了

知乎用户 hgfvbytgj 发表

把谷爱凌当做目标教育子女,那不是得先有人家爸妈的财富积累和文化基础……

谷爱凌的家庭放在国内,应该能秒杀很多很多人了吧……

找目标不是应该找个有机会实现的吗……

知乎用户 喵喵酱在此 发表

父母的目标是不是谷的父母

知乎用户 心灵成长 发表

一句再正常、再普通不过的话了,不具有评价价值。

应该把谷爱凌的父母作为目标教育自己。

知乎用户 大跳 发表

伤仲永原文与翻译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见过书写工具,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作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从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写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作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余闻之也久。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明道年间,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叫他写诗,已经不能与从前听说的相称了。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再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又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

曰:‘泯然众人矣。舅舅说:“他才能完全消失,普通人一样了。”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王安石说: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

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知乎用户 武装押韵 发表

我可从来没把谷爱凌当做孩子教育的目标。我也没觉得谷爱凌对国家对民族做了什么了不起的贡献

知乎用户 乱云飞渡 发表

本身就不应该。

一是普通家庭根本没有这么多财力物力。本身就是极小概率事件,怎么能随随便便模仿成功?她的家族已经在好几代人的努力下完成了原始财富的积累,而我国大部分人远远达不到这个层面,没有原始积累很难塑造出这样一个人。

二是,中国人其实骨子里是认同中华文化的。谷爱凌不是。她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任何一个国家的存在,都必定有一部分人要牺牲自己的利益去成全后代,我们歌颂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无一不是这样。我不反对人为自己的利益而活着,但是也希望,每个人明白,当你接受了国内九年义务教育,当你上了高中上了大学,并不是你有多优秀,而是你的国家真的为你付出了很多(你以为你花的那点学费能支撑你上大学?你能力非凡?你生在非洲贫困国家试试)我们感谢时代,感恩中国,虽然中国有很多很多问题,建设她,而不是一边唾弃一边背叛她。

中国并不需要谷爱凌。中国需要亿亿万万踏实、勤劳、热爱生活的年轻人,当然,也希望社会善待年轻人,多给年轻人接受教育(包括职业、婚姻、思想)的机会,多给年轻人机会。

知乎用户 满满则溢 发表

我们家就是父母农民,兄弟姐妹三个都是研究生,我弟弟妹妹都是 211 研究生毕业,我是一个双非院校读的研。我们每个年龄差距是 2 岁。

我家就在大西北的某村庄里,那里人大多都很穷,但是对学习这件事还是整体比较重视。我家所在的生产队里面几乎每家都有一个大学生,当然层次可能不太一样,有的是 985,有的是大专。

父母都是老实又勤快的农村人,他们文化程度是小学毕业,我上小学的时候全家人每年的收入有时候甚至不够循环用,所谓的循环就是地里产出的农作物和家里养的猪和其它动物,拿到市场上卖了之后所赚到的钱,又拿去给我们交学费和买地里面要用的化肥,以及全家人的日常开销,当时学费也挺高的,2003 年初一的学费是 300 多块。

我们的生活捉襟见肘,平时穿衣服都是城里亲戚给的旧衣服,吃饭很少吃到肉,一般过年时候才会买点,平时大多是祖母和我妈腌制的咸菜,夏天有自己地里的时蔬。周末和寒暑假都会和父母去劳动,帮他们在地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计,家里加上奶奶六口人,爸爸还承包了村里的公共土地,还有一个大果园子,但是经济效益很低,到了季节的时候,我们可以自由吃一些苹果和桃子,杏子。家里农活非常多,父母常年面朝黄土背朝天。

小时候很少看电视,接触到外面世界的机会甚是可怜,爸爸的哥哥在当地的城里事业单位工作,叫大伯,每次回到老家探望我奶奶的时候,都会语重心长的给我们说,读书和上大学的好处,因为他觉得自己吃到了读书的红利,我们每次坐成一排像是上一堂领导讲话的政治课,气氛严肃,又好像是给庸俗的生活打鸡血。

后来我上了初中,经济开销逐渐变大了,我爸爸迫于压力学习了一门当地殡葬行业的服务行业,给去世的人做花圈和纸活,在当地的镇子上租了一处比较破烂的房子,全家五口人挤在一个土炕上,直到我高中毕业。但是那个纸活店对我们一家帮助很大,慢慢地经济收入变好了,也算是摆脱了那种极度贫穷的状态。

我和妹妹学习方面资质不如弟弟好,当时考高中录取率 20% 几,我和妹妹都是自己努力考上了当地的高中,当然算是录取里面比较靠后的考生,但是弟弟考进了前 50 名。

我自己上高中的时候数学学的不太好,高考分数很低,落榜了,然后又经过复习考到了一所省会的三本,当时的学费挺贵,一年有一万多,再加上每个月的生活费,一年下来应该有两万多,四年下来有近 10 万吧,当然也有国家补助的助学金和奖学金作为辅助。自打读了那所很差的三本以后我就更加努力,想要自己变得优秀回报父母,经过不断努力,其中也很有挫折,考上了一所双非大学的研究生,每年学费一万多,还好我第一年自己在深圳打工四个月差不多赚回了第一年学费,已经算是对父母的一份减压。我目前是一名自由职业英语老师,但是我觉得自己自从那年高考落榜以来,我一直都是以自学为主,自律为辅。父母对我的学习全程都很支持,甚至即使我想读博士,他们也会倾尽全力以支持,非常感激父母在有限的认知和能力之下,能在学习上给我最大的经济支持。

再说我妹妹吧,她当年也是考了一所三本院校的医学生,读了 5 年本科,花费每年也得两万以上。但是她上学期间和我一样孜孜不倦,我们自尊心都很强,内心有一点敏感脆弱,怕别人说我们都上了三本大学,所以她也经过不懈努力考上了西北某省会城市的 211 大学的医学硕士,读了三年,每年的花费也有两万多,她自己也很自强不息,努力搞好学业,获得两次国家奖学金,发表了重要的期刊等,目前在沿海某新一线城市省级三甲医院上班。

我弟弟本科比我们两个考的好,他读了某南方省会城市的一本大学的理工科专业,学费比我和妹妹少很多,一年加上生活费 1 万吧。然后又经过自己的努力,读研究生考到了西北某 211 工科大学的工科专业,一年学费 1 万多。正好今年毕业,签到了某通讯大厂的研发部门。前几天父母在老家收到了弟弟签的公司提前给寄的粽子大礼包,把二老高兴的,我们看到心里也很是慰藉,或许这就是他们当初付出的一种回报。

父母支持我们三个读研,付出了很多心血,虽然后期有那个纸活店做经济支撑,但是异常辛苦,他们在那个小作坊里常年劳作,冬天就靠一个小煤炉子取暖,大冬天还有室外的活,妈妈上炕睡觉的时候脚要暖半天才能热,长时间蹲下起来干活,导致腰肌劳损,现在经常腰痛,妹妹想让妈妈去她工作的医院里做微创手术,因为疫情还没去成。爸爸因为常年用手拧铁丝,指甲磨损严重,冬天时候双手粗糙又龟裂严重。他们的活需要经常熬夜,很多时候都是熬通宵,妈妈脸上皱纹比同龄人多很多,还有什么比给女人脸上增添皱纹更痛苦的事情。有时候想起来很难过。我们三个也是常年周末帮助他们干活,现在想起那些活依然有些头疼。他们这么多年来受到的苦也不是我的文字能写清楚的,但是终于苦尽甘来。目前父母还不愿关门,继续做一些活,不想给我们增添压力,我们每次都让他们少做一点,或者把店关了,他们总是觉得自己还能做,觉得我们在城市里生活也有压力。

想当初,我们三个都不上大学,不读研,或许父母那时候会稍微轻松一点,但是他们用最朴素的价值观来思考,觉得读书和上大学是长远获益的事情,所以才能坚持到最后,真的也很佩服他们,日后我们也会更加好好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我和妹妹如今都已经结婚,对象也都是研究生,爸爸有时候会开玩笑说,自己现在有 5 个研究生孩子了。能有今天,他们的人生经历真的很艰难。

其实,单说花多少钱,很难评估父母的付出,毕竟赚钱对他们来说,本来就很艰难。

知乎用户 李朝阳​ 发表

确实,你想培养出谷爱凌那样的孩子,你首先得和谷爱凌她妈一样优秀而且能赚钱。

知乎用户 彭北航 发表

从她来的第一天开始,疯狂炒作疯狂造势,知乎微博抖音,我都点了不感兴趣还是推给我。

第一波故事讲完人设造完,开始铺天盖地的广告轰炸。我打开手机,所有 APP 的首页封面是她,地铁上到处是她的海报,连我回到家,电梯里的广告还是她。。。。。。

然后,圈钱跑路走人了

剧情缜密紧凑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吃干抹净

见过圈钱的,没见过这么渣都不剩的,直到现在,竟然、她竟然还能上热榜。。。。

知乎用户 伟学先生 发表

这世界上并没有什么事是非我做不可的

我做什么事都好像都有人比我做的更加优秀

那么就要什么也不做去死吗?

普通人干什么都比不过别人,那普通人都该去死吗

不过王石的孩子哪怕躺平了也注定比一般人物质条件更优渥就是了…


知乎用户 icy·lyling​ 发表

不是谷爱凌的妈,想要谷爱凌那样的娃

做梦呢

知乎用户 许纪间 发表

亚裔终于拍出 Turning Red 和 Everything Everwhere All At Once 的 2022 年,我们还在车轱辘应不应该接受过普通的一生,还在车轱辘名人这样讲是虚伪说一套做一套或者是钱太多了孩子可以随便躺在钱上做一个 “普通人”。够了吧,社会都卷成这样了,还不愿意彼此放过吗,是有多大的童年阴影和 ego 要用一生去折磨自己顺便影响整个社会的环境。

知乎用户 Arisa 发表

我觉得现在的社会不太正常,有点急功近利,当然也会年轻人的生存环境有关,太激烈的竞争让父母焦虑,希望孩子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胜出。

我觉得理想的社会有竞争,但不是很激烈,大家都能找到合适的工作,也能生活的很好,所以没必要拼成绩。没必要攀比,因为你和别人攀比,其实就是你拿自己短处去和别人的长处对比,那么你只会伤痕累累。

虽然我觉得理想的社会可能不存在,但是北欧国家应该是最接近的,其次是其他西方发达国家,比如英国、德国、荷兰、法国,美国等,比较累的就是我们了。所以年轻人越来越不想生孩子了。

知乎用户 chemhehe 发表

u1s1,谷爱凌告诉了我我开拓了条培养后代的道路,认真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人人都想做墙头草,老王哪来的机会造墙呢?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

知乎用户 刘平​ 发表

我的评价: 王石比他的老婆还是强很多

知乎用户 逸仙 发表

其实就一句话 潜水不养真龙

谷虽然算不上真龙 但也不是鱼虾可以达到的高度

知乎用户 qwe 发表

会有不希望自己孩子成龙成凤的家长吗?会甘愿自己的孩子做社会中的普通人的家长吗?我表示质疑;

或许是认知偏差?在我们国家那些站在金字塔顶尖的人的认知是不是和我们老百姓真的是不一样?

我眼中的 “社会中的普通人” 是每天早 9 晚 6,住出租屋,每天不是挤地铁就是挤公交,熬到 30 岁出头才能勉强背上 30 年的房贷的这绝大部分人啊!

知乎用户 JOJO.Zhou​ 发表

#目标谷爱凌#

什么叫做 “把谷爱凌当目标”?

是指 “取得两枚奥运金牌 + 考上斯坦福 + 当上模特” 吗?

是在担忧这种 “业绩压力” 会造成性格缺陷,然后反而得不偿失?

于是觉得 “我只期盼你当个普通人” 至少在这方面没有风险?

那么,“我只期望你当个普通人”,怎么解释你要花钱帮我上贵族学校呢?为什么你要帮我创造种种条件 “追求成功” 呢?

你的子女上的什么学校?是 “普通人上的普通学校” 吗?

第二,如果你确实指望我当个普通人,那么普通人英语不怎么样啊,你催我学英语干嘛?

普通人身材都一般啊,你为什么要催我减肥?

你说只期待我当普通人,那么我按普通人的标准自我要求,为什么不行?

所以啊,父母——尤其是中产阶级以上的父母——说什么 “我只期望你当个普通人”,纯属自欺欺人。

这只是一种发现子女有抑郁 / 自毁迹象,于是鸡贼的拿来挂在嘴边给自己脱罪的说辞罢了。

成龙成凤的事我全都做了,但是这话我全不说。

将来你 “抑郁” 了可怪不着我,我可一直都表示 “只期望你当个普通人” 的,你别冤枉我。

有意思吗?有用吗?

问题的症结并不在 “应该把期望奥运夺冠改成期望成为普通人” 上。

问题的症结在 “期望不应该放在成就” 上。

我根本没资格去 “期望” 你是奥运夺冠、还是成为普通人。

我又不是上帝,我的 “期望 “根本没有什么意义。

同样,你也不是上帝,你的 “期望 “也没什么意义。

既不要期望奥运拿牌,也不要期望成为普通人。

你要做的,是不要搞到命运让你当了什么,结果你当不住。

命运要你当奥运冠军,你就要当得住,当得好。

命运要你当普通人,你也要当得住,当得好。

我的责任是帮你获得从命运的一切安排中尽量结出最多果子、得到最好体验的技能和准备。

不是去帮你锁定我对你的人生规划——无论是奥运冠军,还是普通人。

也不是去帮你锁定你对你自己的人生规划。

我算什么东西,你算什么东西?人的命运轮得到我们来 “规划”?

你能管住中美冲不冲突吗?还是能管住新冠发不发生?还是能管住俄罗斯打不打乌克兰、石油涨不涨价?还是说你能保证无论发生什么都不可能影响到你的计划?

你要是管不住,你那些志在必得、于是将整个前半生寄托在达到某个里程碑上的规划有何意义?

你以为这是 “降低要求” 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吗?

那万一要是你计划当个普通人,结果命运把你送上了操作台,你要么挺身成为英雄,要么缩头受万世憎恨,就是没有 “当个普通人” 这个选项呢?

幸福不幸福的要害根本不在于奥运冠军还是普通人,把前者改成后者根本不解决任何问题——事实上还制造了问题。

你喊着期望 ta 当奥运冠军,ta 没达到你的期望,ta 还可以喊一嘴 “我只想当个普通人”。

你一直嘴上说 “只期望 ta 当普通人”,ta 没达到你的期望——以你这个口是心非的、嘴上不说的、事实上的奥运冠军的期待,这基本上是必然结果——ta 再要怎么办?

你一直在喊只期望 ta 当个普通人,然后你还是唉声叹气、眉头紧锁,

你觉得 ta 会怎么想?会怎么办?

这种游戏,难道你只要不押大、改押小,你就不会输?

想不输,唯一的出路是根本不要玩。

谷爱凌拿没拿奥运金牌、当没当 model、上没上斯坦福,根本不是谷爱凌值得你注意的地方。

是她在最后关头仍然敢做大动作的勇气,敢于不在乎一些活见鬼的烂话的硬气,坚持练习精益求精的恒心,很值得你拿来当目标。

奥运冠军还是普通人,这要看上帝。这份勇气、硬气、恒心,你要有。

不管当奥运冠军还是当普通人,没这些都会痛苦——你以为奥运冠军就肯定不会痛苦吗?奥运冠军就肯定不会自杀?

无论是当奥运冠军还是当普通人,有这些都会容易活得开心。

从奥运冠军撞断了腿,变成了普通人,有这些一样容易活得开心。

从普通人一夜成名,变成了奥运冠军,有这些一样容易活得开心。

谷爱凌不是问题。

你才是问题。

早点改了这种 “成就期望” 的恶习。

知乎用户 一方通行 发表

连谷爱凌的妈妈都比不上,哪里来的勇气觉得自己孩子可以成为下一个谷爱凌

知乎用户 陌上尘开 发表

这回谷圣的粉丝总不能说王石也在酸她吧?

知乎用户 白鳥瞳​ 发表

没问题啊

比谷爱凌更有知名度的冠军那么多,还有不少出身平民

苏翊鸣,范可新,徐梦桃,全红婵。。。。

普通人还不如把全红婵当目标教育孩子,至少可提供的家庭环境不会比人家差太多。

知乎用户 叶卡捷琳喵​​ 发表

此时我对王老板的好感度暴增

知乎用户 嘻哈 发表

美国体制下的优秀产物,谷爱凌多优秀,美国就有多好

知乎用户 翙翙其羽 发表

父母可以提供的无非两样,一个是降落伞,一个是滑翔翼,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做滑翔翼的手艺。

降落伞是静态的,使得不会摔得太惨;滑翔翼是发展的,决定可以飞到多高。

真正有价值且可传承的是后者。做滑翔翼的手艺有好有坏,在有意或无意的家庭教育下代代相传。每代人做的滑翔翼有大有小,有松有牢,甚至常常只有个空壳。

降落伞好做而滑翔翼难造。均值回归的存在使得越优秀的飞行家其做滑翔翼的手艺越难传承。

与其空想可能飞到的高度,不如踏实打磨手艺并耐心传授,剩下的就是等风来。

知乎用户 朝暮 发表

应把谷爱凌当作目标教育父母

知乎用户 MandarinLu 发表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王石作为公众人物这么讲 一定是有目的 就像永远不要相信政治家的嘴一样… 最主要的一点是为了迎合三胎政策 不要忘了他从一开始就是官倒

知乎用户 冰洗江海 发表

在于摆不正自己的位置,总是想中彩票

知乎用户 止水 发表

谷根本就不适合做为现阶段年轻人的榜样,官家立这个人为榜样,对于国内的人来说,扪心自问有几个能给子女像谷一样的生长条件,对于在国外的中国人来说,大多数也达不到她这个高度,人家在国外普普通通的过的好好的,也基本不考虑回来。

知乎用户 qffs 发表

谷爱凌是润二代,王石一资本家当然害怕底层贱民个个都学印度人先润带后润,贱民不足怎么把他捧起来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王石是个好鸟吗?

知乎用户 醉酒书童 发表

王石这个人,吃了多少红利,踩了多少人爬上来的。现在拿出一种公知企业家的样子,装起来了 赶紧回家和独立女性小田玩球去吧 别找骂

知乎用户 青蛙生气了 发表

这是实实在在的。奥运冠军不是培养出来的,你得有天赋才行。

没有天赋,朱易那种就顶天了。

很多人总觉得谷是资本堆出来的,忽略了她自己的天赋和努力。

知乎用户 福豆子​ 发表

让子女拿谷爱凌当目标,那也先得把谷爱凌的父母当成自己的目标

知乎用户 JuXL 发表

这个讲法是对的,谷艾琳工具人

知乎用户 知鱼猫猫 发表

王石这纯属废话!中国人有几多另一半是美国人?又有几个有小谷父母的基础条件?就老王这条件在中国以算万中无一了也学不来,首先他的另一半就相当拉胯了怎么学?

知乎用户 天行健 发表

功利心太重

知乎用户 东北以北 发表

那应该把谷艾琳她妈当做目标教育自己及子女?

知乎用户 梦林森​ 发表

父母教育的问题? 我感觉从根本来说是社会的问题吧。

也是有点讽刺:

呵呵呵。

知乎用户 太阳系公民 发表

你能给你的孩子们提供谷爱凌的资源吗?

谷爱凌的成功除了自己的努力离不开金钱 / 人脉

这些普通家长都有吗?把谷爱凌当做目标教育子女的先问我们自己能像谷爱凌爸妈那样子再说吧

知乎用户 Home Deus 发表

应把王 s 当作目标教育自我奋斗

应把田 pj 当作目标教育爱情贵族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别说谷爱凌这样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人,就是把谷爱凌的爸妈当做目标教育子女,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过高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你王石他凉的能花钱把自己整上珠峰,就不能让普通老百姓做点高大上的梦?

知乎用户 魔爪​ 发表

承认父母平庸,承认自己平庸,我目前达到的境界。

孩子才 4 岁,看以后培养吧。

知乎用户 一名工地搬砖工 发表

王石口中的普通人和我们以为的普通人其实根本不是一类人。

王总的财富、社会地位决定了他确实不需要再望子成龙,他自己就是 “龙”。只要他的孩子成就没有超过王石自己,那就是王石口中的“普通人” 了。可这是什么样的普通人:他这辈子就会比 99% 的中国人过的都要好,过着金字塔顶尖的 “普通人” 生活。

王总口中的 “普通人”,我们不能信。

王总所说 “不要把谷爱凌这种极为优秀的特例作为教育目标” 倒是值得借鉴一二。

谷爱凌的成功,不是简单的鸡娃。

谷爱凌确实天赋异禀,但这种精英的培养成本,得千万起步!(这可是谷妈接受采访,亲口所言)

谷爱凌有个满分的家庭。全家都是顶级名校毕业,爸爸毕业于哈佛大学,妈妈北大毕业,斯坦福读书,是滑雪教练。就连爷爷都是斯坦福的高材生。

谷爱凌的成功是其他家庭不可复制的。

谷爱凌的家庭从不为钱发愁,意味着试错成本降低,可以全方位培养孩子。即使走了弯路也无所谓。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她可以进行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北京学奥数,到美国参加高考;在美国接受培训,到中国参加比赛,可以进行错位竞争。

我们如果直接将谷爱凌作为自己的鸡娃目标,那结果可能是孩子疯了、你也疯了、家也散了。

我们根据我们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制定比较靠谱的鸡娃目标,比如考个 211/985,有专业技能傍身、有一项特长点缀生活。

知乎用户 时光会厚待有心人​ 发表

您可以去问您爸妈,看他们抽不抽您就完事了。不抽,说明中国父母在教育上还有很大问题,建议您再问一次。

谷爱凌为什么成功,教育是主导因素?师爷您才是装糊涂的高手!

知乎用户 冯天羿 发表

1.“你看看那谁家的 xxxx,你怎么就不向人家多学学

攀比式教育:摧毁孩子的自信,孩子自卑从小抓起,自我废物养成记。

2.“你这么小,你懂什么?

集权式教育:剥夺孩子一切发言权力,以及应有的部分选择权,完全以自我为中心。

3.“爸爸妈妈老了以后全靠你了,所以你要好好努力。”

压力贯彻教育:让孩子从小就背负起 40 年后的重任,责任感从小抓起。

4.“你这个年纪,搞什么歪门邪道的东西(爱好)?好好学习才是正经事!”

拒绝多元化发展:抹杀一切孩子的兴趣爱好,专享定制人生,只会读死书。

5.“我也都是为了你好

单方面考虑教育:一切决定出发点于自身,不顾虑孩子感受,不把孩子当成个体。

6.“xxx 成绩不好,以后你不许跟他玩!”

以成绩为看人标杆:只允许孩子和 “好” 孩子玩,成绩就是 “好” 的衡量标准。

7.“我家小孩年纪这么小,他懂什么?不就是打碎了你家玻璃吗?你一个大人还跟他一般见识?”

倚小卖小:年纪小就是所有错误的最好借口,给孩子建立逃避责任的理由。

8.“像我以前那个年纪,饭都没得吃,你现在能吃上饭还不知足?”

拿旧时代环境与新时代对比:喜欢感叹过去,拿以往的标准对标新时代生活。

9.“你把这碗饭吃了,我一会带你去买玩具。”

错误引导:让孩子觉得不吃饭 = 可以获得新玩具,于是越来越挑食,建立扭曲的价值观。

10.“虽然妈妈跟你说过考第一名就给你买游戏机,但是现在妈妈没有钱。”

不履行承诺:随意画大饼,让孩子体验多次失望,逐渐丧失话语可信度,导致孩子越来越不听讲。

11.“你一天到晚就知道吃睡,我生你有什么用?”

贬低式教育:主要跟随自己心情走,不去考究问题根本,一旦问题发生,所有错误都会放大化,优点一文不值。

12.“考第二名你有什么好骄傲的?人家乐乐拿的可是第一名。”

力争第一:付出的努力如果达不到最好,就等同于没付出,不对孩子的努力做出相应肯定,看不到孩子的努力,吝啬自己的夸奖。

13.“我可是你妈,我看你日记怎么了?”

剥夺隐私权:孩子成长生活透明化,无任何隐私可言,一切都要在自己的把控中,不允许任何事情超出自己的掌控范围。

14.“这么个大小伙,有什么好害臊的,你从小到大都是我带的,我什么没见过?”

成长发育无隐私:不懂得避嫌,没有和孩子划定明确的生活分界线,不给孩子足够的隐私。

15.“她是妹妹,你是姐姐,她比你小,你就让着点她。”

长必让幼准则:从不公平起见,总会资源倾斜,导致孩子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差,年长的孩子心中有怨,年幼的孩子肆无忌惮。

知乎用户 Diego​ 发表

我没有把她当作目标教育子女,教育上的问题,就是缺少陪伴吧,连陪伴都没有谈什么教育,他根本不听啊。

知乎用户 gunner 党爷爷 发表

把谷爱凌当成目标教育子女?

你出得了国门?由美国国籍吗?

十个小时的睡眠目标在小学阶段都得不到保证,就你也配?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你指的是培养一个名媛,还是培养一个运动员?

知乎用户 少年神话 发表

谷爱凌一切行为被国家大力推崇 媒体大肆赞扬取得的成绩更是十人九慕 王石凭什么公然跟国家唱反调 王石应该说每个孩子都要成为谷爱凌 美式教育万岁!

知乎用户 卢晨阳 发表

一个人的成功是几代人的努力。

光她妈是北大学生这点,有多少家庭能复刻得了。

不过北大学生也分优劣,她妈妈显然是成功典范之一。

北大也还有一批屌丝出身,常年拿着这个身份使坏的呢,偏偏还一事无成。

知乎用户 卓梁​ 发表

之前看见有个人说:人越长大越要学会接受普通。接受自己的普通、家庭的普通、子女的普通。。。但是。。。我确实只是一个普通人,过好自己就行,我希望我的小孩也是一样。我会尽我所能支持小孩子的学习,如果她有自己的兴趣我也会全力的支持。就算到最后我的小孩还是没有踏入 211985 的机会。。。至少作为父母。。。我还是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当然我对我小孩的期望就是普通二本就行。。。

知乎用户 22 楼彦祖 发表

体育明星本来就是物质丰富的小资产阶级的精神消费品

知乎用户 冷允 yous 发表

万科集团创始人、董事会名誉主席王石

他并没有望女成凤望子成龙的期待,对于下一代,能让他在社会中成为一个 “普通人” 就非常不错了

华腾:“普通家庭”

王石:“普通子女”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发表

很正常啊,父母自己水平不够,怎么可能通过鸡娃来培养下一代,我怀疑这些鸡娃的父母还觉得要是能重新活一遍肯定走向成功

知乎用户 MUJI 发表

谷爱凌的路线其实就是

奥运冠军 ->网红 + 明星

跟教育一个普通人当明星差不多天方夜谭。

需要长得帅或漂亮,要知道之前同一路线的有刘翔,孙杨,张继科,郭晶晶等等。

个个帅哥美女,长得丑的奥运冠军无人问津。。

谷爱凌招人讨厌的原因主要是:

1)开始想挣钱时打爱国牌,称自己是中国人。

最后钱赚够了,跑美国去了,称自己 “在中国是中国人,在美国是美国人”,好一个二五仔。

2)我其实除了两个亿以外,一点也不羡慕谷爱凌的生活和教育。

3)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谷爱凌成功方式和 MC 天佑没啥区别,都是靠流量,而不是自身的教育。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说给普通人看的

反正大多数人也没人家那个父母的财力影响力来培养

不如告诉他们这样没用,还能图个心安

而且普通人越甘于普通,有钱 / 权的人就越不容易被动摇

双赢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中国家长就是既想马儿跑的快,又想马儿不吃草。

孩子小的时候说国外小孩 18 岁就不靠家里,自己老的时候还得要求孩子孝顺。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建议在问父母之前,先问问社会,问问政府,到底多少不公我们能看到,还有多少不公我们连看都看不到。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这可能是第一个后浪偶像,让普通家长和孩子同时感到自惭形秽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他啥时候变教育砖家啦?

知乎用户 sh3790778​ 发表

目标太高

知乎用户 东耳山 several me 发表

我们都知道,谷爱凌的家境特别好,而我们很多都是普通家境,我们要从自身实际出发,不过分攀比!

中国父母教育孩子,我说说我的家庭教育吧:

我们家就是普通家庭,典型的女主内男主外,我妈管我的学习,我妈对我的教育是赏罚分明,比如说,我考试考的比上次好了,我妈就奖励我吃顿好吃的,买个滑板;我写作业不认真写,我妈就打我,我错了马上就改!

知乎用户 China pipicui​ 发表

有些人就很奇怪,总能在各种角度找到相对负面的喷点。

当新闻里说学习谷爱凌是,他们说:“别人什么家室,什么背景,普通人怎么可能复制,拿那种人当目标是不是搞笑。”

当有人说别把谷爱凌当目标,他们又说:“资本家就是有套路,不让普通人奋斗,就想更好地割韭菜。”

其实王石说这话,换个人来说,可能会被夸 “合理”。

但王石就不行,跟张朝阳前段时间让年轻人别过度努力一样。

说的话正不正确不重要,重要的是说话的是谁以及说的对象是谁。

老实说,真要把青蛙公主当做教育目标,还不如学习一眼丁真来的成功率高。

知乎用户 就叫老张好了 发表

他算什么东西

知乎用户 我爱一条虫 发表

把田朴珺当做子女教育的目标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如果「鸡娃」们最后成了普通人,家长能接受吗?

知乎用户 阿董 Adong​ 发表 我大一的时候干过一段时间的家教,带过很多种不同类型的学生,其中有一个学生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 他是个高二的男生,语数外政史地六门都烂得很平均。第一节课试讲的时候,他母亲就坐在后面时刻盯着,就和慈禧太后垂帘 …

如何评价李玫瑾教授?

知乎用户 马丁. Success 发表 李教授有好多对普通人来说极有实用意义的做人,做事,自保,自励的经验和建议。 其中印象最深的一个是:如果一个孩子在校园里想避免霸凌,和被人欺负,被孤立,被针对,最好的方式是与几个人通过共同爱好,融入一个 …

如何看待当今小学生的疯狂内卷?

知乎用户 Chloranthus​ 发表 看过一个新闻采访:一位官员说,政府从来没有想要把北京房价降到人人都买得起的程度。(视频更新在文章后方) 是的,全中国十三亿人,不可能人人都住在北京。 同理,中国十三亿人,总要有人送外卖。 如果我和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