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岁失业 3 个月了,以前外企干了 20 年,该怎么办?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纵苏苏​ 发表

差不多的年纪,七零后,在 2020 年经历了一场为期 7 个月的失业,因为最后 3 个月去卖保险,自购将近 20 万的保费,每天早会拜访颇为忙碌,但是其实没有产生收入。所以事实上失业 10 个月。

这篇回答首发在另一个失业话题中, 今天看到同龄人,做了一点修改,重新发出来,希望能给你启发。

20 年职业生涯,将近 10 年在 500 强美资企业,虽然没有做到很高层,但是外资对 title 本来就比较谨慎吝啬,算有完整的外资经历吧, 希望有一些心境与你分享。

我失业是 2019 年 10 月份被一家民营公司作为中高层遣散(投资人与管理团队整体闹掰),被老熟人介绍去一家金融衍生企业, 各种混乱导致我四个月后裸辞,彼时正值疫情禁足前后,各种艰难吧。

裸辞后完全找不到工作。甚至海投没有任何回应。当时感觉是因为自己到了 “4050” 的阶段,属于政府扶助就业的人群,辞职后找不到工作很正常,其实后来接触了一些失业的人来看,比 40 岁更早失业、履历和能力都更好的人也很难靠投简历再找到工作了。

真是可叹!

2021 年初我去了老领导所在的公司,工作和生活又回归到熟悉的场景。有时候夜深人静,还难免回忆那些失业的日子。现在写下这一段的心路历程,既是我们同龄人之间的惺惺相惜,更也是给到更年轻的一代,希望以自己的经历给愿意阅读的朋友一点启发。

1. 心态的建立: 如果不在体制内或者教师医生,40 岁甚至更早结束职业生涯变成常态,在当今年龄极度不友好的社会环境下,即使没有失业,也要预估一年到两年的失业生活,所谓晴天备伞。有了这样的心态,就不会在失业来临的时候感觉淬不及防,过度打乱家庭的节奏。

2. 家庭消费观:如果已经结婚成家,对家庭财务的安排,始终要保持夫妻双方只有一个人工作也能应对的状态。如果万事都满打满算,房贷车贷杠杆放到最大,认为未来的薪水只涨不跌,孩子的教育和各种生活消费顶格配置,除非家里有矿,那您真是不知道深浅。——近二十多年,六零七零后的职业生涯一般都是顺风上涨,薪水越跳越高的。但是这样的好光景在接下来的若干年甚至以后,可能再也见不到了。我们必须习惯三十年的职业生涯有波折有起伏,甚至间断性失业或者彻底走下坡路

大概七八年前, 我跟先生一起出差到他们的美国总部,参加一个类似世界杰出员工颁奖大会的项目。购物环节同事们自然都是买买买(华人买得最猛烈),我也是顺大溜买一点东西,也帮我国内的同事买化妆品包包。当时买了 2 个 coach 的包包,也在逛 LV,GUCCI 这样的品牌。我老公的好友(也是一个同事)在旁边说: 以你们的身价,应该去看某某这样的品牌。—— 我查了查价格,30 万左右一个包包。好吧—— 我能说我从来不会去买这种东西吗?买得起并不是买的理由。家庭消费观要做长远规划、全面整理,老人、小孩、教育、养老、失业、医疗,虽然不能做最坏的打算,但是一定不能按照最好的计划。

3. 说说婚姻。失业和婚姻有什么关系?如果有可能,不是太勉强,婚姻还是一个人抵御生存风险最好的武器。可能是我年纪真的大了,年轻的时候也跟着一帮小姐妹泡过夜店,也经历过一个人吃火锅一个人住医院的顶级孤独,不当回事。并不惨,是两个原因:一则还年轻,二则父母还在。等到中年以后,如果父母不在,再遇上工作的波折,如果没有家庭的温暖,人很容易怀疑自己的存在毫无意义。因为工作关系结成的都是极弱关系,工作不在关系也就很少在了,如果孑然一身,出门进门都没有人知道和在意,真的蛮难过的。

所以单身的朋友,哪怕有一个还不错的 partner,不用太相爱,也是好的

4. 说回工作机会。40 岁以后(可能 37、8 岁以后),靠投简历找工作真心不容易。我也是 TOP10 本科,硕士,最近两站机会都是老领导给的。2020 年初的一站是主动离职,感觉 A 公司(精神上)脏乱差,而自己又是那一类工作要情怀的(有点矫情哈,但是至今不后悔冒着失业的风险主动离职),就是这份做不下去的工作也来源于好几年前的老领导 A。

5. 我们常说 “跟对人,做对事”,那么怎么才是 “跟对人”?不仅是体制内,体制外也是一样。你看,马明哲是谁的司机?你跟的人,某种意义上真的决定你这辈子的高度(家里有矿的,你跟的是你的爸妈)。信不信由你。

易经说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交贵人九养生,唯独没说 “能力”——能力在一个人一生的际遇中,根本排不上号;能力只是一个特别小的场景中特别虚幻的词。而且能力被限制的时间空间太大,被命运之手一拨弄,乔布斯到了中国古代战国时期,不是要饿肚子吗。

读书好的人,如果再加上前几站工作顺利,特别容易误以为是自己能力好。其实是其他的九条还不错罢了。

从我工作的若干站来看,我有过美国佬老板、香港人老板、大陆人老板,共事时相处都很好,但是后来发现:

**美国人的客气真的就是客气,**动不动 awesome! brilliant! wow! (我现在听一些洋鬼子或者假洋鬼子说这些就会很厌恶,觉得好假),事实是你永远不可能走进他心里,你们不太可能会有特别深刻的共同回忆(可能是我终究没有接近 native speaker 的语言能力和文化共情能力吧!),也不太可能与他们建立与众不同的特殊信任。

我一个耶鲁的前同事,在长达一年的失业中,在得知 LinkedIn 的招聘信息后,联系他的前美国老板,没有获得任何机会,他的语言可比我强多了。所以,我真心认为是缺少文化共情,你怎么去跟一个美国人成为 “老铁”?

再一个香港人老板 C,据说早早就财务自由了,45 岁就环游世界,玩了两年,没地方玩了,也没地方工作了。人就是这样,玩是会玩够的,身体健康就想做事,和财务和年龄关系都不大。他后来创业,做咨询,我当时在 A 公司后来失业回家,始终保持联系,知道他在创业,就免费帮他做一点项目,他说的是 “在你有下一个工作机会前,先帮我做一下!” 后来我失业了,他说 “我也希望终于有一天我能聘得起你!” 听起来很温暖。但是创业艰难百战多。如果我可以不要薪水,是怎么样的合作模式?其实我还蛮 “愿闻其详” 的,但是他始终没跟我说。当然做”打工人“这么多年,我相信他和我一样,并不熟悉创业的合作模式。同样是拿薪水习惯了,真到都没钱拿,还要从口袋往外面掏钱,确实是一个颠覆性的转变。我没迈过去,他应该也很难迈过去吧。反正就不了了之了。

然后就是我认识、跟过的中国大陆(民营企业)的几位领导(现在很庆幸从外企跳到民企,懂的人就懂了)基本上,交往三五年,甚至老领导 A 只是面试过发过 offer 给我,都彼此建立了一种特别的信任:只要我有岗位合适你,我一定会让你来。

5. 说一下结交贵人。2020 年初我从 A 领导那里离职(A 是 2015 年认识的领导,发过 offer 给我,但是被我放了鸽子,当时我处理得还不错,反悔的第一时间发信息、打电话;后来几年中有什么变化也发个信息,间或通个电话;报告放鸽子之后的动向,没有任何放人家鸽子之后的倨傲,释放的信息是我始终愧疚和迫不得已),从 A 公司主动离职,一方面心里失望,另一方面觉得有点对不起 A。我找他辞职时跟他说:你是少有的给过我两次 offer 的人,一次我给你放了鸽子,这一次连试用期都没过就要走。是我对不起你。往后有任何事情,是我亏欠你的,你只管吩咐,我不惜代价帮你。
没想到几个月后他也离职了(在 A 公司,他也不是最好的自己吧!各种难受和难过只有自己知道,可能波及到我,但是我真的不埋怨他)。他很快打电话给我,邀我一起做项目(汗!当时我撒手就走,对 A 的人事物厌恶到极致,他真的一点也不记恨我啊)。(如果不能重返职场,合作几个项目也算一个工作机会吧。)

所以,结交贵人,我理解的是,你们相处的场景未必都是最好最得意的场景,但是你们彼此要能够有一些” 阀 “,让你不断尝试之后跟他建立牢固的信任关系

我也认识一位天津籍的大咖 S(没有地域歧视的意思哈),我们在一家美资公司共事四年,我报告给香港老板 C,但是 S 是中国区的老大,我 Base 在他的职场范围内。可能是因为这样的报告关系,他对我始终很奇怪。—— 一是”捧杀 “,二是” 隔离 “,说起我言必称“专家”,各种场合把我和他的团队隔离,对他团队的人说” 你们配吗?你们配听人家上课讲方案吗?你们比起人家,就是垃圾!“ —— 这话听了如何? 如果你年轻,你会觉得飘? 那你就错了! 这是赤裸裸的捧杀和隔离。我虽然明处暗处做了很多的努力,包括把我在工作之外在一些外部平台上写的工作笔记心得主动发给他,不断找他创造推心置腹的场景和机会,三四年的相处,为他的团队尽心尽责、兢兢业业,始终都没有获得他的心,也始终没逃离他的杀机,当我的老板 C 离职后,我最终还是黯然离职。—— 这种人,从地位上讲应该算是可结交的贵人了吧, 但是他真的是个贱人啊,各种小动作不断,各种离间计不断,连团队吃饭都不叫我。最离谱的有几次,我去上班,发现职场一个人都没有,到中午人陆续进来,告诉我昨晚都去吃庆功饭了,吃到深更半夜所以今天全部中午来上班(我居然啥也不知道,一个暗地的好朋友悄悄说:S 不愿意告诉你,谁也不敢说啊!)。好吧,你一定是心里有垃圾才这样对我,那我也不想去清除你心里的垃圾了,我撤了。

所以结交贵人,肯定要先找那个”阀 “,像一个门一样,你不断地去碰触很多的门,忽然有一扇门打开了,你们从此就有了牢固的信任。但是也可能始终找不到那个” 阀“。找到了,互相心意相通,就可以指出对方的问题,可以在其他人面前不被表扬,偶尔还要当场受过—— 那是因为你是他的”自己人 “,你有” 里子 “,干嘛还要那不值钱的“面子” 呢?

要说的是,真的贵人,可能并不在乎物质上的结交(可能我太幼稚了哈),我从来没有送过哪怕 1 分钱给这些领导。我的想法是,这些人,都是年入几百万的咖位,你拿什么东西去换他最珍贵的信任?我给不起,也不知道怎么给。如果你会,教教我,但是你可能就不会来看这个文章了吧。
6. 从 A 离职后我开始了失业生活。现在看起来是 7 个月,好像时间并不长,但是过程中是感觉未来永远不会重回职场了,中间被父母催催催,最后三个月去做保险,内心也是一样的,并没有从迷雾中走出来。

这篇文章是记录我和先生的点点滴滴。失业后更放大对另一半态度的关注,觉得此生值得。

[为什么我觉得周围没有人婚姻是幸福的?​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7755588/answer/1533845720)

最后 3 个月去做了几天保险。
这篇文章供你参考。我用白描的手法记录的保险生意(记住,保险是一门生意,心态就调节好了),讲真,真的要靠省水省电的人,还是可以去做的,相比其他生意,投资更小,业务模式更成熟,把盈利期望向后面挪一挪,不要指望马上盈利。

[在平安保险工作是怎样一番体验?​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41135/answer/1651111196)

7. 现在重返职场,又是一位老领导 B 的推荐。推荐后走正规面试和背调手续,整整走了两个月。这种职场高龄,还能被接受,真的感慨。—— 一方面的确不容易,感觉自己被信任很开心,另一方面,过往二十年的职业履历实实在在,没有任何弄虚作假,觉得人品这个东西在某些要求这件事的事情上肯定是能变现的,行走江湖,永远不做损害自己人品的事。

入职后,同事们开玩笑说:业内都知道,凡是在我们公司做过的人,出去都不用再背景调查了,因为我们这里祖宗八代都给你翻过了。

8. 今天早上我去公司餐厅吃早餐,乌泱泱的人,远远的,大概隔了十几米,老领导端着托盘吃完站起来,我们互相挥手,他隔着人群叫着我的名字,我戴着口罩哦!没有任何其他人认识我(新同事不会立刻认出我),他的视线一下就锁定我。真的感动,在一个入职不久的大公司,光线暗淡的员工餐厅,一个老领导完全自然地招呼自己。那一刻,至少觉得自己没那么失败吧!

9. 还是要贴上之前写的失业的一点嘱咐: 回家后关注哪些事情

1)去你的社区中心,可能的话,可以申领 12 个月~ 24 个月的失业保险: 别说你看不上,你赚几万块一个月的,现在去申请 1895 元?对,1895 元,你缴了 20 年社保,为什么不去领一点回来?我当时也很清高,没有立刻去办,后来才知道,如果你不去办理失业,又停止缴纳社保, 你的医疗保险账户也就被封存了, **连正常使用都无法使用。**所以那些担心办了失业金就影响以后就业的朋友,可以去自己交居民保险。反正二选一吧,啥也不做,后面就更加被动。

2)关注你的医疗保险,确保不是封存状态,必要的话为自己缴纳居民医保。有不同档的金额选择,不贵。确保你不工作但是还没法律意义上退休的阶段医保卡顺利使用。如果已经申请失业金了,就不用缴纳这笔费用了,你的医疗账户是自然还能用的。所以不申请失业金只有一个好处: 想要掩盖自己的失业履历,未来可以修改简历。—— 看你自己的选择吧。

3)不要再用钟点工或者保姆,买菜做饭晾衣服擦地板,你原本也可以的!受过多年 KPI 的考核,你做什么都不会太差!如果实在缺钱等米下锅,还可以在社区中打听一下,顺便帮还有工作的人接送孩子(需要工作时苍蝇也是肉);因为你们住在附近,会获得邻里的信任感。

4)我最近看到女儿的同学的妈妈,有的在家门口的菜鸟驿站做帮忙领取快递的,有的在小区附近的小机构做接送孩子的。(一般不大的线下机构,如果有好的本科和硕士学历,没有教师资格证也是可以去的,我家附近的几个小机构都欢迎我去呢,就是孔方兄太少,工作时间也要 8 小时)话说回来,真没有工作机会,我是首选卖保险,第二选去教育机构辅导孩子写作业。

5)把工作时来不及看的各种影视剧列出来,把健身计划订出来,下半场,更健康更有趣才对。——要有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能过就要快乐过。

说实话,这一条适合刚刚失业的时候,大概 3 个月以后就不想看剧了。没心情了。好剧也基本追完了。—— 一句话,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休息和娱乐才叫做休息和娱乐,天天休息和娱乐,,反正我是不想再休息和娱乐了。

6)休息一段时间,开始做下个人生阶段的规划,毕竟,你还这么年轻。或许找到了正确的方向,下一个任正非或者宗庆后又诞生了呢。—— 其实我们都知道,99.99% 的人是成不了他们的,他们就是他们,其实他们也不知道他们怎么就成了他们,因为赚大钱是命中注定,赚小钱才是辛苦所得。

对于其他的青年,要从 40 岁甚至不到 40 岁离开职场的众多案例中学到点未雨绸缪:

在职业走下坡路的时候(甚至接下来的几十年),不但不要再擅自使用高杠杆,而且要做战略收缩:在可能的情况下,利用房产的区位价格差异 (中环换外环,外环换郊区,或者大房换小房),把家庭的居住房所占用成本缩减。有效降低生活成本,盘活 “不动产” 的流动性收益

如果住着 2000 万的房产,贷款 1000 万,随时准备接受生活的质问和老板赐予的 “996 福报”,说实话,这是不是在享受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这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目前中国的大多数白领,最大的资产都在房产上,如果房子很好很大,但是还需要还款,即使不需要还款,也不能给你带来流动性,那在没有收入的时候,你难道能拿着大房子给孩子报课外辅导吗?

至于三十七、八岁的职场” 老锐 “,可能高级经理级别,可能总监级别,拿着 20 万~ 200 万的收入,可能老婆不工作,可能养着 2 个娃,可能背着大几百万的房贷,开着沪牌的奔驰车—— 在我眼里,不要装逼,大家都一样,离开这份养着你全家的工作,谁能活得更久谁才真是有本事。

所谓未雨绸缪。

你的高收入,不是慢慢变少的。是忽然变成零。

另外积极学习投资,工作和投资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才能在有工作的时候积累最初的雪球,没工作的时候靠投资慢慢把雪球滚大,甚至从雪球上刮一点雪养家糊口。

家里没矿的年轻人,如果还有一份能忍的工作,先不要放弃,但是心里要很清楚,工作不是你的老婆老公最终还是要回到没有职业身份的自然人,靠其他一切的合法合规手段养活自己和孩子。这个回归或早或迟,但是都会来,对比你的身体情况,你的心理感受是或许太早了。

10 . 结语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创伤。我父母那一代每次听我说自己 “年纪太大了”,就很不能理解,他们的时代,社会整体的职业价值观是 “越老越香”,因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都是第一代,没有形成各类职业 / 专业人士的 pipeline,技术迭代缓慢,人才供给整体还是匮乏的。我父亲早年是一家工厂的工程师,设备科长,是” 有技术的人 “,退休后又被民办企业返聘,反倒等于自然下海,赚到比正常工作还多的银子。所以他们始终认为: 你这么好的大学,这么认真地工作,怎么就没有工作了呢? 你一定是十分不愿意工作吧! 他们真心是 out 了。不要试图去说服和辩论,要自己 move on。就像我一直假设场景,未来自己的孩子,如果同性恋,一辈子打零工,自己也要能接受,不然呢?每个时代都有它的不同,而身处其中的人,每一个选择都是他当下最好最妥帖或者最无奈的选择。你不是主角,你就不要盲目发言了。

这篇文章看看,他们上一代为啥喜欢上班就知道了。要是我,几千几万人等着我解决问题,我不出现,厂子就不转,我也喜欢上班啊!

[为什么现在的人越来越不喜欢上班?​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5873055/answer/1532426448)

我高中初中同学读了工科的,都是不到 40 岁就被逼转型,各种下岗裁员。几个大外企 BU 整体裁员,导致我同学好几个人成了卖保险的、收账催账的,女生就顺便回家了,有伤口,自己慢慢舔吧。

我们经常在群里讨论,为什么教师和医生这些职业相对稳定(但是其实,早 20 年, 班级里最高分的同学是不会去选择师范, 医学当然有, 但是现在风生水起的反而是一般的医学院校毕业的同学,在二三线城市都做了主任)。这些行业,它们的 “更替” 价值远远低于 “积累” 的价值, 还能够保持在 “越老越香” 的行业了。在企业中,最具备积累价值的就是人际关系, 而其他专业技能因为更新太快,反而年纪越大,越容易产生“认知障碍”—— 我不需要你的经验, 你的经验反而造成工作的障碍。—— 这是我们从发展的角度而不是恶意诋毁时代的角度去理解为什么企业职场如此年龄不友好。

既然如此,无论是什么原因, 每个人都会老,甚至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老。不要埋怨自己,不要愧疚,要做的是失业没来的时候早点准备;真的失业来了,勇敢面对,放低心态,做什么都要相信自己不差。—— 对于很多行业来说, 不可能保持最前沿的知识技能更新;而一种 “人” 的本质能力却会发挥作用,真的到菜市场卖煎饼馒头,谁怕谁呢。

生活以痛吻我,而我永远回报以歌。

以上。(看到这里了,双击屏幕点个赞再走吧,毕竟我也是有工作的人了,你的点赞,又不给钱,是我码字的精神支持呢)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这个我可以写一个,决定还是匿了,我江苏沿海这边一个地级市的,81 年,今年正好 40 岁了,我 2018 年从银行离职的,后来发现过了 35 岁真不好找工作了,正常单位人事看你就像劳改犯一样的,估计他们琢磨着这人怎么这么大年纪了还离职,从原来单位离职肯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事情吧,开始三个月还投简历,后来心也死了,从 2018 年离职到现在,家里蹲这么久了,这里说说为什么从银行离职吧,我毕业后就在银行上班了,桂圆是一天没干过,一直干信贷,因为一毕业就进去,看见很多老前辈因为不良贷款,有的进去的,有的离职回家的,有的全家跑路非洲的,各种传说,所以也就很小心,很谨慎,一直如履薄冰干了十几年,因为小心业绩一直不是太好,所以也就没的升职,那些路子野的,要么搞了好几套别野了,要么拿黑钱再孝敬上面的,也下面支行行长之类的干起来了,要么是什么牛鬼蛇神的小孩,莫名其妙的直升机上去了,我也不羡慕,我只求个安全,没想到快到 40 了,还是出了事,记得一笔 1400 万的贷款没收回来,我是主办客户经理,按照行里的规定我全责,行全责我认了,出了事我负责善后,跑法院,来着执行庭的法官去查封,咦怎么出去的法官他们的住宿,吃饭全要我自己掏腰包,咦,怎么还要买烟买酒打点他们,行小几万没了,我认了,过了半年,我们这里是半年调整一次行员等级,我怎么变成最初级的行员了,咦怎么工资只有 1600 一个月了,最主要的是,这个客户不是我的啊,是省行莫格领导家的亲戚啊。这是关系户啊,办业务,我只是操作员啊,我只是个乙方签字的啊,贷款放了,他们去吃饭都没喊我啊,我连包香烟都没拿到啊,行里上下都知道我无辜,但是谁叫你是客户经理呢,你不被黑锅谁背,行了,背黑锅总的有好处吧,没好处谁背?那你 30 大几的中年老男人,家里有小孩吧,有没有车贷房贷,给你被个黑锅怎么的,你还能辞职不成,哈哈哈。

你们说我怒不怒,火不火,我在家想了半个月,两个鬓角的头发全白了,我 81 年的,双鱼座,干你的我辞职还不成嘛,再也没有这些垃圾指标了,也没有没完没了的培训了,也不需要年底年会表演节目了,我去年买了个表,于是辞职信一交,回家了,这里面陆陆续续拖延了一年多才正式离职,我辞职信交了就没去上班,我还等着行里开除我呢,结果他们硬是帮我缴了一年多保险,当然工资是停了,因为我挂着,责任人还是我,名义上还有个黑锅,就是黑锅他不来上班了,后来合同到期,我坚决不再续签,才给我办的离职手续,还好当年是小白的时候故事看多了,所以这笔业务虽然逾期了,但是操作的合同手续等全部完美,抵押物也完好,手续什么的没任何瑕疵,真有什么猫腻,我也不能正常离职的,这也从侧面反应,这个银行业,真的是把我们这种老实人,正直的人逼走了,里面全是牛鬼蛇神,歪瓜裂枣混的风生水起的,我走了,我也不羡慕,反正谁不是活着呢,说不定那一天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你们这些坏蛋你们十套房子怎么样,你晚上能睡个遍吗,还不是一张床,找那么多小妹妹,晚上睡的过来吗,不觉得腰子疼吗,反正远离就远离了吧。

说说现在吧,我 15 年买了个商住,商住这几年一直没涨,非常郁闷,但是这个商住我自己搞了个民宿,生意还可以,一年能有个 12-15 个的收入吧,这个我全部自己打理,做卫生。换洗布草,每次打扫的满身是汗我就安慰自己,是搞这个累,还是培训烦,去拉存款烦恼,贷款收不回来忧虑,我心里想,还是搞这个好,最少最少不要拍马屁了,至少不要防着那个同事打小报告了(说个真事,有时中午再食堂吃个饭,吐个槽,下午直系领导准能知道),所以后来我发现有时想告诉领导什么事,中午食堂吃饭直接吐槽就行了,扯远了,大家应该有感触的。再一个我搬回去跟爸妈住了,虽然老妈脾气爆,没办法,躺平了呗,忍着,离职前手上 50 个,这几年苦哈哈存了到 120 个了,一年理财下来也有 6 个,老婆年终奖 6-8 个,她工资自己买衣服化妆品。这样平时花销掉,不管我一年能存个 20 个吧,反正家里是个女儿,也就这样了,存着钱,我也不买房了,买了的话,这几年的钱全填到去年那波疯涨行情里了。汽车我也基本不开了,就接接女儿,去县城丈人家,或者山姆之类超市大采购开开,或者暑假自驾开开,平时都是电驴搞起,夏天了我也不要西装衬衫了,洞洞鞋,短裤,背心,除了跟父母住有点不开心,小小的压抑外,其实蛮开心的。哦对了,一离职,半年我就减肥 20 斤,爽死了,你们要问我怎么减的,我天天晚上就 2 调羹米饭,菜正常吃,吃完就去骑自行车,一般晚上 20 公里,回来饿了,也别吃,有人说饿了,晚上睡不着怎么办,喝水,喝白开水把胃撑开就不觉得饿了,然后最好有那个心理一直发潮的感觉,那就是再消耗自身脂肪了,基本很快就减了,减了就可以正常吃了,当然最好还是节制点,想想减肥时候的苦,现在就会收敛很多,躺在床上想,上班到 65 岁,然后能活几年呢,我现在这样挺好,我刚刚又买了个大里程的电驴,准备空闲再跑跑外卖,一个月再多挣个 3000 吧,把女儿课外补习的钱挣回来,她刚上初二,再苦个 5 年,她上大学,我也就毕业了。

知乎用户 John Hexa​ 发表

#防止失业#

我一直在谈论一个问题——人才是最重要的。

到你 45 岁,你需要有一群人。一群知道你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了解你的品格和纪录,对你的诚信和职业精神有足够认可、也有把握跟你良好合作、敢于期待而且会期待其成果的人。

这些才是关键。

既不是你曾经众所周知的所谓 “战绩”——此一时,彼一时,你未必能够复现你的辉煌;也不是你曾经显赫的头衔——此一处,彼一处,你未必能做好同样的位置。

而是人,相信 “有你一定比没有你更好” 的人,相信你一定是一个价值的净输出者而不是净破坏者、一定是一个问题的净解决者而不是净制造者、一定是风险的净减小者而非净增加者人。

有足够多持有这样的观点的人,这些人所主持的团队将会永久的欢迎你在任何时候加入——而看得懂这点的人有很大的概率有自己的团队和事业;ta 们所在的团队也会应为 ta 们的担保而对你降低门槛——同样,看得懂这点的人也有很大的概率在 ta 所属的团队里是中流砥柱。

这样你将永远不需要担心失业问题。

因为只要是净贡献,没有人会嫌太小。

你要把你的整个职业生涯的每分每秒都按照这两个视角来进行无间断的审视。

要做到这些的关键在哪里?

1)临财勿苟得,无功不受禄。

这个要视为铁的信条。就算能得、得了没人能把你怎样,也不要苟得

否则你不过是把将来的出路拿来折了现,你在拿这钱的时候一定要想清楚这值不值得。

常做做这种 “折现”,将来路难免越走越窄。这不止是一个钱的问题,还有一个社会关系薄弱、心灵孤独的问题。

那不是你提前拿到手的钱能够弥补的。

人家对这件事有足够的见证,就不会对要不要邀请你有任何疑虑可言——任何时候都不会。

2)在你的业绩足以支付你的薪酬的前提下,“降低上级的管理成本和同级的合作成本” 至少要提高到与创造业绩相称的高度上。

简单来说,就是要让上司、让同级觉得省心、放心,极大的降低 ta 们的心理负担。

这一点至关重要。

知乎用户 老欣猫 发表

我的工作经历跟题主很相似,我刚好比题主小 10 岁,以前在一个大型外企干了 10 年,干的是技术 + 管理的岗位。后来觉得当大企业的一枚螺丝钉实在太枯燥了,也过得太过安逸了,就辞职自己创业。结果创业失败,积蓄也耗光了,我只好重新找工作。找了三四个月,碰壁无数,也曾感慨整个就业市场对我这种过了 35 岁,又没有一技之长的中年妇女极度不友好。

感慨归感慨,人还是要面对现实的。我也渐渐从创业失败的痛苦中走出来。以往的各种坎坷不顺,就让它过去吧。调整心态,调整目标继续找工作,终于在这个月,我找到一份相对满意的工作——在一家几十人的民企做销售。

为啥说是 “相对” 满意呢?因为这个公司算是我碰到过的民企里相对比较正规,老板对我也挺友好,但是,跟原单位比,无论管理模式、公司规模、整体待遇、还有同事的整体素质,都存在一定的落差,而我也算是跨行业重头再来。所以,刚进入这家公司时,我真的非常不适应,一直在怀疑自己当初放弃如此安稳的工作是不是洒。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选择了就好好面对,这几天也总算开始渐入佳境。

前阵子看了一本书,看完后我发现我过去三十多年之所以过得浑浑噩噩,就是因为一直缺乏目标,所以我默默给自己确定了短期、中期、长期目标。现在,我把这份新工作作为一个事业的新起点,只要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能实现自己的目标,规模大小、私企还是外企都只是一个供你发挥的平台。与此同时,我也在努力考各种证书,让自己保持学习的状态,也为自己找一条后路。有了目标的人生,果然跟打了鸡血一样,每天都非常充实。

好像有点扯远了,不知道能不能帮到题主,更多的是借这个地方抒发个人感受。祝愿题主早日找到心仪的工作!

知乎用户 温酒 发表

送外卖吧,送到退休。

这就是结构性失业啊……

结构性失业,和一个人牛逼不牛逼没关系的,说你没了你就没了。

也别想着对抗。

能做的最好的事情,最大限度对抗危机的方法,其实和职业没啥关系。

那就是提前拥有大量核心资产,然后开始吃息吃到退休。

无非是少吃点……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你其实就是二十一世纪的失地农民。

还是大灾年那种失地农民。

多惨翻翻历史书就知道,我不解释了。

翻自己历史不爱国的话,就去翻英国羊吃人。

================

给我的话,去做教写代码啥的也还行,

也能去当当房产中介,总之,还有一口饭吃……

讲来讲去,还是施一公,永远的施一公。

再往下说的话,话题又扯远了。

其实很多人说要活出统战价值我是不完全赞同的,

你也可以活成基本盘。

啥是基本盘?施一公……

至于失地农民,你也有脸叫自己基本盘,哎……

所谓基本盘,就是有资格分享‘安全网’的人……

知乎用户 杰溪流 发表

直接躺平吧。

这是我给你的建议,也是我自己实践得到的结论。

35 岁以前,我经常接到猎头的电话。35 岁以后,即使在职,电话也少了。

离职之后,猎头甚至都对你避而不见。要不是提供的工作职位和薪资都砍一大半,要不就是根本瞧不上你,两个字 “超龄” 就把你堵住了。

我曾经做过挣扎。哪怕是降职,降薪也投投简历看,结果对方根本不搭理。具体的原因我也没有特别去了解。猜测要不超龄,要不就是嫌牵绊多。

那段时间特别的焦虑。但是焦虑没有用,这就是现在的社会,这就是现实。没有一个人可以和大趋势,可以和市场做抗衡。只有乖乖的接受,才能让自己更舒服一点。

其实无论你接受还是不接受,事实基本上都不会改变。接受了反而会让自己舒坦。

如果经济上还过得去,就不要追求太高。钱是永远赚不完的。

离开职场后,除了钱少一些,社交圈子改变了之外,其他也没什么太大的不良影响。好处是获得了更多的自由。时间自己掌控,想做运动做运动,想看书看书,想旅游旅游,想和朋友聚会就去聚会,自己的兴趣爱好反而得到了发展。不过这一切的前提就是 “放下”。

虽然知道即使这么说,很多人都还是做不到,包括我自己,有的时候回想在职场的光辉还是觉得有些遗憾。但是人生就是这样。既然都已经走到这一步了,那就改变方向。心态需要慢慢的调整,执念也需要慢慢的放下。

余生很短,珍惜每一刻。

知乎用户 rq cen 发表

去当地的街道办(乡镇政府)或更上一级政府部门应聘社区工作者岗位。

既然当地有外企长期驻扎,应当为一二线城市。一二线城市政府部门的管理较为规范,社区工作者的管理也非常规范,虽然是签订劳动合同,但已经几乎成为仅次于事业编的 “第三种编制”,并且没有所谓的“35 岁” 门槛。

社区工作者不只是 “居委会大妈”,也有综合协调性的、管理性的、技术性的岗位,虽然要求很低,一般大专就能胜任,但至少不卡年龄,按时足额发放工资并缴纳五险一金。如果工作出色,有专门针对基层工作者的公务员招录岗位可以突破年龄限制报考,或者很多地区有进享(事业)编制度,可以转为事业编或者享受事业编的待遇以及退休待遇。与彻底失业比起来,算是不错的托底。

我刚毕业那年是外企风头正盛的时候,师兄师姐都以进入宝洁、联合利华、麦肯锡、巴斯夫、欧莱雅为最优选择。

当时也是体制内单位最不被看好的时候,八项规定刚出来,从上到下都在狠抓规范整治,所有师兄师姐朋友长辈都在劝别来,甚至我刚入职时单位领导第一句话就是 “哎呦,你来做这个干吗呀,现在不比以前,赶紧到企业里挣钱去。”

但是根据实际找工作面试掌握的情况,体制内已经是当中最好的选择了——虽然收入是最低的。

虽然外企没有民营企业那么严重的管理不规范问题,但是真的能做到毫无征兆地刚刚还在开会下一秒就你让去结算工资拿补偿走人,甚至整个单位全体打包走人。不是因为自己不出色不努力,纯粹是因为各种商业上的考量,说句 “看天吃饭” 也不为过。

刚工作时认识了某家业内 No.2 巨头企业的朋友,他们说由于国内成本上涨,公司已经关掉了国内的很多业务,转移到东南亚去,现在只留了几个办公室。了解了其中一位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对着表格里的内容上颜色,只要认识单词并且眼神好就行。不到两年,他们的办公室直接关门了,全员找工作。

参加工作后调研了很多外企,除了高层领导外,中层和基层员工也都超级年轻,更凸显出我们自己干部队伍年轻化不足的问题。当时有位同伴很不知趣地提问:“你们靠什么吸引优秀人才加入?” 接待人员委婉地回答:“依靠具有激励作用的薪酬体制”。底下一阵苦笑。我没来得及问:“你们靠什么保持员工队伍如此的年轻化?”

工作后比较熟悉的某位同事的配偶,清华博士,在外企做基础研发,听说药物已经要上临床了,没多久说是大陆的整个部门全部关闭,又是全员找工作。

听到街道办的朋友说,他们新招录了一批社区工作者,居然有位中游 985 的博士来应聘。由于社区工作者中一大部分就是大家刻板印象里的 “居委会大叔大妈”,所以这位同事非常惊讶。在面试中特地详细地了解了对方的情况,结果面试变成了一场哭诉。同样是外企,同样是中年失业,同样是许久没有找到工作。

那时就明白了,外企来大陆终究是为了赚钱的,在保证合法合规经营的前提下,任何企业行为都是为了赚钱,能赚到钱时留下,赚不到钱时离开。几年过去了,来了解选调生和其他体制内工作的学弟学妹也越来越多了。虽然公务员可能是被裁员概率最低的工种之一,但总归要提前做好打算并付诸行动。

知乎用户 kyle1370 发表

我想我非常有资格回答你的问题,我同样也是外企因搬迁而失业,然后领了 10 几万的赔偿金,,还有每月领 1700 的失业金两年,然后还挺乐观,用赔偿金开了间小店,以为没问题,当时女儿读高一每年读书加补课大约要 2.5 万,谁知经营不善 8 个月后小店关门,10 几万赔偿金也基本亏完了,当时我和你现在的想法应该是一样的,心理充满了恐慌,我年龄这么大了去哪里找工作,这个家庭如何维持(我老婆工资不高才 3 千出头),然后四处找工作,投简历,年龄真是个大问题,后来到私营贸易公司做食品的做仓管,我记的我去的时候是厦天,每天要卸车,车箱里像蒸笼,我天卸完整个人像掉水里一样,每个月 4 千,我忍了干了 3 个月,有了仓库经验,转到另外一家做果汁牛奶的贸易公司,这家整个仓库就我一个,仓库所有的事都我处理,早上 7 点到仓库,要一直忙到晚上 11 点多才下班,记的刚去时有两天连续做到凌晨 3 点,第二天还是七点到仓库发货,还有一次通宵的,回家的路上真有一种想哭的感觉,凌晨的街头还有美团的小弟,代驾的司机骑着小电动,生活真的不易,但我是男人为人夫为人父,我必须坚持,去年我父亲因中风住院三个月后走了,在这期间每周只能去医院看两三次一个因下班太晚,还有每周只休半天,我父亲走的那天我还在上班,我是一路哭着回去的,今年我考虑了很久,首先这个公司上班时间太长,而且每周只能休半天,而且全年几乎无休,五一,国庆没碰到周六也不能休,过年初四工厂就发货了,仓管必须配合收货,上个月又换了工作,上一家公司收入还是挺高的,这个月开始恢复早 8 点晚 5 点的上班的时间。

以上是我的经历只要你坚持工作机会还是很多的,在生存面前面子算个屁,有机会先上车,不要管有没保险之类的,我去的三家公司都是私营的,都没保险,不要认为以前没做过就不能做,到了这种年龄老板能雇你肯定不会出太高价。

知乎用户 增长黑客陈轩​​ 发表

还能去哪?

——老兵不死,只是去开滴滴!

人事做工资,领导看看薪资表,皱了皱眉头:

“这几个 35 岁以上,又贵又懒又滑头,干掉吧!”

于是人事找你谈话,给点钱滚蛋!

真所谓:

老板叫你周五死,绝不留你下周一

身边这种血淋淋的案例,数不胜数。

大学毕业后,打工仔的职业生命,远远没有你想象得长。

比如 25 岁研究生毕业。你得熬上 10 年,才能有机会赚到高薪

什么叫高薪?

——一年时间能赚到前 9 年加一起赚到的钱,这才叫高薪。

此时你志得意满,赚得很嗨,工作体面,压力一般。

然而

好日子没过两三年,35 岁左右,被领导干掉了

而且你绝望得发现:

再也找不到这样的工作了

.. …

别笑

这是真事。

奔着高薪去的职场生命也太短了。

尤其是平民子弟

那些抖音上意气风发的大佬,绝不会告诉你

能让他坐稳 CEO 宝座的,其实是他爹、他老丈人、他老婆、他二大爷。

他只会挥舞着拳头告诉你:努力!奋斗!996 福分!

北京就是背景,上海就是商海,

理想就是离乡,誓言就是失言,

爱情就是爱请,婚姻就是悔因,彩礼就是财力

25 岁毕业,35 岁拿高薪,38 岁被宰

这就是职场人的一生。

高薪寿命 = 3 年?

一朋友是海龟,财务做了 15 年,考了 cpa、acca… 国内国外一堆证,妥妥的学霸,

可惜,38 岁了

互金行业做财务总监。薪酬很高,

(你懂的这个行业。)

前年失业,

(你懂的这个行业)

在家里坐了一年,根本找不到工作,

平民子弟,这些年赚的钱都贡献给房地产行业了,

投了一年简历,

无论学历、资历、人品都没问题的精英

就是没 offer,

压力山大。

正好我今年做了一家创业公司的营销顾问,推荐他去当 cfo

薪酬虽然掉了不少,但好歹能交月供,不至于坐吃山空。

好多呆瓜以为我是编故事。

只能说是井底之蛙!

还有的说自己妈妈也是会计,赚得很多云云。

我晕

贾跃亭也是会计。你跟贾老板比一比?

未曾清贫难做人,不遭打击老天真

为何 35 岁以上就被干掉?

根本原因是国内对高端人才的需求不够,这是结构性的。

昨天一位经济学大佬讲话

一语中的

“世界经济的驱动力只有两个:一个是美国的科技,另一个是中国的市场需求”

中国消化不了这么多高端人才

中国产业利润养不起这么多高端人才

你自己看看抖音、蔚来、腾讯的人才招聘需求:

全是一两万左右的好不好?

一两万是啥概念?

现在平民子弟 80 后,谁不背一两万的房贷?

现在的一两万,也就是 10 年前的两三千。

中国的企业,绝大多数都是劳动密集型的、成本敏感型的人肉机器。

你 35 岁以上了,就跟用了三年的 iPhone 一样,电池不耐用了。

只能杀掉。不养你了

35 岁被杀的屠宰血案,从 bat 华为小米这类世界 500 强公司挨个捋一捋

哪家没有?

我读书时,老教授激励我们

本科毕业只是 “毛坯”。

研究生毕业才算个 “半成品”,

工作 5 年,才称得上 “成品”

工作 10 年,才称得上 “神品”

工作 20 年之后,才算是 “绝品”

特么,为啥刚刚 35 岁刚刚神品了,就变成了 “废品”?

老教授您出来,看看这帮老板们像话吗?

经济衰退、疫情猖獗,很多人又开始念起来体制内的好

旱涝保收,永远不担心丢工作

从去年开始,好几个做高管的朋友,都失业了。

也都是 38 岁 40 岁左右

有外企事业部的总经理,也有民企 Ceo,

丢了饭碗,下家也不好找。

都有点惶惶然。

其实也好理解

公司赚不到钱,这些高管每年拿那么多钱

哪个老板咽得下这口气?

提拔一个总监,

待遇只有你的一半

还感恩戴德,低眉顺眼,拼命跪舔

那还留你干甚?

好在总经理 ceo 级别的,大都有些积蓄,也有人脉,

寒流之下粮仓还算 OK:

一哥们上次说找前东家,去要欠他的季度奖金,

我随口问了句多少,他说不多,80 万。

还是金融行业来钱快。

他的投资人我也认识,去年失联了。

还是金融行业比较危险。

35 岁妥妥的中产

其实世上本没有中产,不过是资产阶级忽悠无产阶级的概念罢了。

最痛苦其实就是这类人,这个阶段比无产阶级还要惨

因为高负债,对流动性需求极其迫切,一有风传草动,就得卖房卖车

最近北京的项目比较多。手里有几个职位,想优先照顾几个之前的老朋友和老部下

一问,

有失业一年多的,天天被老婆讽刺挖苦蔑视

也有从年薪百万自我降薪到 30 万的,还是没有着落。

也有花呗、借吧、微粒贷、通通借遍了,一到还房贷就失眠心悸的。

35 岁之后的中年白领,成为寒潮中最脆弱的群体。

我来提 5 个小建议吧:

1、投简历,尽量投靠近销售端和业务端的。

这类工作相对好找,你先要保住现金流,不至于为房贷车贷愁白了头。

而且这类岗位也不容易被干掉,毕竟属于结构性薪酬和进攻型岗位,公司的压力也小。

现在所有公司都在开源节流,roi 比较差的高管和职能型中层,都会被拿掉。

2、不要死咬着薪酬。

2021 年不是 2015 年。现在都缺钱。

今天面试一位内勤,毕业三年的小孩,张口要一万八。这其实是耽误自己。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有高薪机会。

3、工作不是投简历找到的。

你要找找自己的朋友、同学、老乡,尤其老上级老领导。

往往就是一个电话、一堆饭就就可能轻松解决掉了。

脸皮厚点。

4、学会居安思危

面试中发现,最有居安思危意识的,往往都是销售出身的。

而职能中层通常缺乏积攒金钱,抵御风险的能力。

当现金流断掉的时候,面对高额债务,一下子傻了眼。

这次危机,也是财富观念的再教育。

让我们深刻地理解一下我们每个家庭的资产负债表。

尤其是中产,一定要警惕。我们要比农村的大爷大妈、要比十八线小商贩,脆弱多了

在高额债务面前,你并不是一个自由身。

什么要富贵?

身为无债,叫富;心中无事,叫贵。

世界上最稳定的关系是——没关系!

无爱一身轻,无债是人生,无情是精英!

5、35 岁之后的中年人,一定要相信自己能搞定。

当然前提是你确实有扎实的专业能力。吃喝混的确实很不好找。

当你确实能给企业带来价值时,你一定是值钱的。

最后,送大家一首诗吧: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全不怕,任尔东西南北风!

加油!

都看到这里了,还不点个赞?

知乎用户 Joy​ 发表

我和你同岁,夫妻双失。我是 3 年前主动退出,因为觉得家庭更重要;但先生去年 5 月的失业对我们还是有打击的。我们慌了一阵,但发现无济于事。于是冷静梳理了一下:1. 目前的钱能支撑多久现有的生活方式和质量?(多年前一旦我俩有风吹草动就着急地立刻缩减各种开支,在忙碌地搬家和适应新生活环境中反而更加急躁,错失了很多新机会)2. 列出大金额的必要开支,比如房租房贷保险和学费,从这些项目中找到最佳替代方案(比如我们有两个房贷,必要时就卖掉一个,或是我女儿读国际学校,必要时转普通学校,这些必须先定方向再慢慢推进,急了不但会损失,而且事后,特别是峰回路转之后会很自责。活到这个年纪,不想再做让自己后悔的事)3. 将之前不太在意的潜在资金整理一下,比如哪些保险要到期,可以通过什么程序第一时间领取分红(不申请的话,恐怕要等到七老八十才领钱)4. 给自己一个阿 Q 式的安慰(鼓励):累了这么多年,放个假吧!探望家人,联系老朋友老同学,除了情感上有治愈的感觉,新的机会有时就在其中。记住,我们这个年纪,这么长的工作资历,必定有很多人脉的,不冷静的时候,什么都想不起来。5. 这没什么丢脸,这只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一个小沟,我们的终点(梦想)还在,哪怕那不是个有收入有回报的事儿,也立刻去做做看吧,别让自己躺在沟里太久。

知乎用户 魔力奥 发表

在一次剧烈心悸之后,我选择了辞职。

我分别继承了父母心脏不好和神经衰弱的基因,并且凭借后天的努力发扬光大。神经衰弱——睡不好觉——心脏问题加剧——进一步神经衰弱…… 这是个不幸的自循环,懂的自然懂。

除非自杀,我的宿命应该就是死于心脏病发作了。我做好了准备,但还是希望来的晚一点。科学这么发达了,人生不满四十,总是有早夭的嫌疑。

所以,经过加班后的心悸,我选择了辞职。卷不过,服输。

辞职信交上去的时候,我心中满怀自信。老魔,过去两三年总包翻了一倍,年纪是大了点,事业正处于上升期。找个工作而已,轻松。

我又错了。

去年很多我看不上的岗位,今年开始看不上我。主要是质疑为什么这么短就离职了。我是怕猝死辞职的,但不能告诉对方实情。当下职场不会招怕死的人,你连死都怕,抗压能力不足啊。我是老油子了,知道 HR 们怎么想的。但我也编不出合适的理由。

自助者天助,紧锣密鼓的自救。

比如,刻意找相对低卷的外企。我知道外企已经不是我年轻时那么高大上了,但是面对降薪一半的 offer 心中还是抗拒的。

比如,划拉一遍圈子。一半的朋友说他保住自己已经用尽全力;一半的朋友推了,或者没有好的结果,或者没有好的价格。

比如,跪舔我曾经拒绝的公司。时过境迁,魔先生,自从你当年拒绝了我们,又来了一个排舔 offer 的,如今我们宁可挑新鲜的。

失业一个月后,我开始认真考虑放弃曾经的傲慢。猝死真的可怕么?啪一下,走了,弟兄们,哥们先烤一步。也行吧。人要服老,不必太挑剔。

这就是中年人生,你在舒适圈里看热闹,世道太平生活小康窗外的风雨观赏起来还挺有情趣。只有脱离了舒适圈,直面江湖,才明白风更紧浪更高,而你,已不再年轻,不再无所畏惧。

怎么办呢?不知道。我只知道这个题目里大部分答案都是窗内人看风观雨的题批,雅则雅矣,无益。

或许没有人知道怎么办,不过放低身段总会好过一点。人生无非三餐一床,毕竟多积累了几年,尚不至于手停口停。很多事,想通了,也就通了。

今天晴,树绿鸟鸣,江南春光正好。

知乎用户 findyi​​ 发表

我的一个好友,45 岁,之前是一个创业公司 CTO,疫情来了之后公司破产,他也加入了找工作大军。

他一直让我帮他内推,我也帮忙推了很多公司,但基本简历关都过不去。

找了 4 个月工作的他,老婆前一段时间也失业了,无法想象,他们一家怎么生活。

以上,绝对真实。你看不见残酷,但残酷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尤其是今年。

那么,作为一个互联网从业 11 年的老兵,经历了 3 次经济周期的我,借题主这个问题,再给大家一些在今天的环境之下的建议吧:

多读书多学习非常重要,哪怕是在危机时刻,在正式分享之前,先送题主和大家一套我花 1 个月时间整理的超级硬核书单,总计 200 本书籍,希望对大家有用:

[2021 年,知乎最硬核书单​mp.weixin.qq.com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p.weixin.qq.com/s%3F__biz%3DMzA3MzA5MTU4NA%3D%3D%26mid%3D100007472%26idx%3D1%26sn%3D22b336af097e6523b2d4ad2a06c44873%26chksm%3D1f15015f286288498d99d2adb4fe044614b439c8061363cdd829713e80f308eb348f5f687a04%23rd)

另外,如果你是程序员或者准备做 IT 行业,算法非常重要,送大家一本阿里 P8 大佬撰写的算法笔记,是他刷 Leetcode 总结的经验,这本资料帮助身边不少朋友加入大厂:

[Github 疯传!史上最强悍!阿里大佬「LeetCode 刷题手册」开放下载了!​mp.weixin.qq.com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p.weixin.qq.com/s%3F__biz%3DMzA3MzA5MTU4NA%3D%3D%26mid%3D100005731%26idx%3D1%26sn%3D5ce2cf62380c53ff7fd6c907cf9769f8%26chksm%3D1f15080c2862811ad02504f0645709e5b08b249a0ad93f8939dcc8f1a1981e6957e9a4dec75f%23rd)

1

做好充分准备

如果你有失业的风险,请提前做好准备。

找工作的准备包括几个方面,首先是一份漂亮的求职简历。

说下做一份简历的几个核心点:

  1. 我要体现什么能力?体现哪些独特的价值?

了解岗位需要什么样的人?符合标准的人具备哪些技能、技巧、能力、素质、甚至经历?

  1. 简历要言简意赅、通俗易通

HR 在筛选简历的时候,往往会用各大平台的搜索功能。所以,关键点一定要突出,比如服务端的简历:突出高并发、高可用、领域模型等等。

不要长篇大论,突出重点即可,HR 看一份简历不会超过两分钟,写太多重点被淹没,可能就直接被 PASS 了。

  1. 专业技能

关于专业技能,一定有个熟悉程度。精通、熟悉、了解这三个词一定要用好。实事求是,千万别给自己挖坑,我在面试人的时候,凡是写的精通,都会一杆子问到底,而如果写的是了解,那要求自然会降低。

  1. 项目经验

描述项目经验,切记结果导向,不管你是产品技术运营设计,都一样。你在项目中最杰出的贡献,做出的最重要的成绩,对业务最大的影响。

最好用最简单的语言描述清楚。

以上是关于简历部分的,再说说面试的准备:

复盘下自己过去的经历,找出每一段的亮点。对自己的工作做一个全面且有重点的总结。

这个过程,其实是在将零散的知识点整合成动态的智慧,让你在面试过程中游刃有余。

多准备一些常见的问题,比如一般面试官都会问:你这段经历最大亮点是什么,你过去工作做得最成功的是什么。

再比如最后一个环节一般都会让你问面试官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绝不能瞎问,透过问题往往能看出来你是否对这个岗位这家公司或者产品做过了解。

比如应聘头条教育的产品,可以问下未来在教研上的投入力度和和节奏。再比如应聘阿里的技术,可以问下阿里是如何扛住双 11 双 12 的海量流量。

这些问法,会给你加分。做好万全准备,就会有更好的结果。

— 2—

多读书多学习

我一直认为读书是世界上性价比最高的成长方式,书很便宜但分量很重,是让我们摆脱平庸走向卓越的方式之一。

冯仑也有一句金句:学先进傍大款走正道。冯仑说的学先进其实就是读书!

哪怕失业找工作,也不要忘记继续充电,这真的非常重要!

另外关于读书,我有一个建议:如果是要获得专业上的成长,建议挑选几本好书反复读。如果是要获得人生认知、格局的成长,建议泛读、通读,在这个基础上挑出适合你的经典,再精读。

这里也送大家一套我花 1 个月时间整理的超级硬核书单,总计 200 本书籍,希望对大家有用:

[2021 年,知乎最硬核书单​mp.weixin.qq.com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p.weixin.qq.com/s%3F__biz%3DMzA3MzA5MTU4NA%3D%3D%26mid%3D100007472%26idx%3D1%26sn%3D22b336af097e6523b2d4ad2a06c44873%26chksm%3D1f15015f286288498d99d2adb4fe044614b439c8061363cdd829713e80f308eb348f5f687a04%23rd)

3

不要期待速战速决

要做好长期战斗准备。尤其是工作 1,2 年被优化掉的和应届毕业生,这两类应聘者的综合竞争力较弱。

如果短时间找的不太顺利,一定不要心浮气躁,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和面试频次,继续加油。半年内能找到合适工作,都算不错的。

应届毕业生如果找工作不顺利,还有一个选择,找找实习的机会。今年不少企业对实习生的需求加大(降本增效),这或许是另一个突破口。

基于这一点,也给那些在岗的同学一个建议,一定要未雨绸缪。抓紧执行报复性存钱计划,年轻人就应该多存钱,更何况在这个环境下。

有一定的积蓄,如果意外来临时,就可以更游刃有余,这很重要。

而正在找工作的朋友们,一定要量入为出,做一个半年左右的规划,这样会更稳妥。

把奋战的时间线拉长,焦虑大概率就会消解。

4

降低预期

前几天面试了一个因为业务调整被大厂优化的应聘者,面试感觉还不错,到了聊薪资环节,他希望基于之前的薪资还能有一定涨幅。

如果是在之前,为了招募人才肯定就发 Offer 了,评估了下成本,最后只能放弃这名候选人。

今年找工作不应该报有过高预期,不排除不少优秀的人才还能涨薪升职,但更重要的是要看清楚大势。

客观的说,找工作的挤兑高峰还没到,目前的时间点不少企业还有招聘需求,如果到了明年,难度只会更大。

北上深这几个一线城市可能还好点,二三线城市很多已经哀鸿遍野了。

有个工作能干着,哪怕薪资低点、环境差点、发展空间小点,都不是问题。毕竟从职场长线来看空窗期是最要命的,那意味着你离开了牌桌。

2008 年,我的一个硕士朋友毕业去了百度,恰逢经济危机没转正就被裁了。找了好几个月,去了一个很小的公司,薪资也只有百度给的一半。

但他耐得住性子,在这个小公司干了 2 年,经济好转之后跳槽到腾讯,薪资也翻了 3 倍。

一时得失并没有那么重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5

谨慎跳槽

如果你所在公司没有裁员降薪、企业运营也一切正常,只是你觉得薪资低了、又或者和领导相处不爽、再或者其他点让你不爽了。

这种情况,千万别裸辞之后再去找工作,最好是继续好好干。实在不爽的,不妨骑驴找马,简历先投起来。拿到合适的 Offer 再辞职。

合适 Offer 不光指更高薪资、更好的职位、或者更好的福利等等。最重要要清楚公司的运营情况,最好找熟人了解下跳槽企业的内部情况。

同时还要清楚新的 leader 对你的期望,大环境这个样子,通过试用期的难度相比往年一定大增,了解未来领导的预期,权衡下是否能达到,很重要。

如果你所在公司已经在裁员降薪,而你还在岗,那么也不要慌张。首先按部就班的把本职工作做好,毕竟薪资低和没工作还是天壤之别。当然,这种情况之下,迅速的找找外部机会就很重要了。

毕竟下一个阶段,不知道是否就裁到你头上了。

还有朋友问我:“洋哥,我现在工作特别累,想跳槽到一家轻松的公司”。

别傻了,这种环境下招人的互联网公司还有轻松的吗?

我认为几乎不可能,道理很简单,如果很轻松的公司说明工作和业务都没那么饱和,在这个环境之下还需要招人吗?

一句话总结下,能苟着尽量苟着,外面的世界未必那么精彩,尤其还要考虑试用期生存问题。

安全是第一位的!

6

行业的选择

现在比较明确的是防疫基本常态化,也就是疫情的影响不会短时间消退。

对于绝大多数行业来说,疫情的影响都是负面的。甚至对旅游、租房等几个领域,近乎是毁灭性的打击。

以下几个行业除外:线上娱乐、在线教育、远程办公、互联网医疗、生鲜外卖、智慧城市等等。

这些行业,非但没有负面影响,可能还有巨大的推动力。

职场人,经济大势好的时候,选择行业最多是发展快发展慢的问题。但在今天这种情况之下,是能不能发展的问题。

如果是疫情利好的行业的 Offer,哪怕薪资、职级、福利等比其他行业的 Offer 差,都应该加入,毕竟可预期的持续性法阵远远比眼前的得失更重要。

7

寻找内推

内推是找工作神器,往往能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比如很多公司基本不招专科学历,但有熟悉朋友背书或者对应聘者很了解,就另当别论。

我过去 11 年职场经历唯二的两个专科下属,都是走内推渠道招聘进来的。

很多招聘方都很认内推,毕竟面试时间太短,这个人真实的能力、风格、耐受度等等,都是未知数。这种情况,能了解更多正向信息,当然是加很多分。

正在找工作的同学,这个时候不要在乎面子了,发动身边所有亲戚朋友,尽可能的多扩大帮你内推的人。

机遇只会留给尽全力行动起来的人。你的老领导、以前的同事,都可能给你提供很好的机会,甚至你以前的下属、认识的年轻人,也可能给予你莫大帮助。

「广结善缘」,这个时候就该派上用场了。平时积累的各种人脉,帮助过的人,这个时候果断开口,厚着脸皮开口,没什么大不了,最多被无视呗。

一轮筛下来,你还能知道,谁真的把你当朋友,谁就是泛泛之交了。完全是一举两得。

毕竟,什么事情都大不过,要吃饭、要生存,区区的面子,不要也罢。

8

保持信心

找工作很顺利的同学就不说了。对于屡屡碰壁的同学而言,心理建设非常重要,如果碰到连续拒绝,千万不要灰心丧气。

要坚信:坚持就是胜利。继续找下去,肯定能就业,毕竟互联网虽然大的红利没有了,仍然是在发展期。

找工作期间,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这点我深有感触,创业失败那一阵,在家休息了一个月,天昏地暗的晚上 4 点睡下午 2 点醒,整个人都是懵的,没休息好不仅身体累也毫无信心。

最好保持上班的作息时间,有时间多看看书,特别历史文化书。推荐一本「人类群星闪耀时」,第一个章节就讲了一个很悲惨的故事,当你发现这么多人都有这么悲惨的历史,那发生在你身上的这点不顺利,甚至都不值一提了。

这又是在传授阿 Q 精神了,是的,这点我最擅长。想开点,就算退一万步说,真找不到互联网的工作了,难道还养不活自己了?

另外,其实我们要保持对长期的确定性。首先,这次疫情中国已经完全控制住了,今天的影响大概率在一年后就没了,甚至那个时候还真会报复性反弹。

再把时间线望远拉,几年之后,新的科技革命一定会到来。5G、AR/VR、AI 大数据、云端化、物联网、智能硬件等等,一定会带来海量的需求和巨大的发展机会。

而到了这一天,仍然在牌桌上的我们,将赢得职场上或者创业上的巨大机遇。

坚持下去,前景是光明的。

知乎用户 杰瑞 cat 发表

这位大哥,你有控制年龄的技术还怕失业?4 月 11,45 岁,3 个月前 46 岁,1 个月前 47 岁。

原来是散播中年危机焦虑的呀,那没事了。

知乎用户 老实人 发表

没用,你只能认命了。

这次遇上了二战后最大的经济危机,不只是你这种四十多的中老年人要认命,连二三十岁的青年人也得认命。

不管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还是四五十岁的中老年人,你都得深刻的认识到,你们这辈子的职业生涯,基本玩完了……

就这么简单,深刻……

公务员体系还好点,能避免大裁员,事业单位,国企,都躲不过大裁员。

经济危机才刚开始,你得准备好未来十年不比今年好的准备……

盛世蝼蚁而已,命运不掌握在自己手里……

顺便唠叨一句,希望这种大的危机不要引发世界大战,虽然一战,二战都是由大的经济危机引发的……

知乎用户 包子​ 发表

我先生 49 岁的时候失业的,上家是外企,压力很大,没过试用期。在此之前在各个地方工作,最长的工作经历也不过 7 年,经常两三年一换公司。

找工作的时候经济压力还是很大的,不过家里存款精打细算的用能够维持 5 个月左右。好在孩子还不在费钱的年龄。我也没有给他太大压力,4 个月后终于找到了他比较满意的工作。

新的工作虽然薪水比之前少了一半,但是他有更多的时间陪孩子,压力也没有之前那么大。生活上砍去一些没必要的开支,也还算滋润。

我举自己的例子是想说,题主现在肯定内心很焦虑,但其实没必要的。跟家人商量商量,看看存款可以维持多久,把心态调整的积极一些。年龄大虽然在人才市场上看的确是缺点,但是这么多年的经验也是一笔财富。

最后祝题主早日找到下家

知乎用户 奢多多​​ 发表

在外企干了这么多年,那应该也没少跑外国了。中国跟国外之间的商业机会太多了。

昨天还听说韩国的家政年薪都 30 万了。

办签证,劳务中介,往国外卖东西,据说老美的黑哥们喜欢假发。还有好多人做中古包,奢侈品,化妆品,那个不能赚钱。

我认识一个以前把国外的二手奢侈品倒到国内的一年都赚了几百万我都打算疫情一过,出国跟他们做了。你咋还纠结上了。

知乎用户 安姐聊职场 发表

同为外企老兵,看到此问题心有戚戚焉,不请自来。

中国外企在经历了光鲜亮丽的黄金 20 年发展之后,现在在民族企业和互联网大厂的崛起下逐渐式微这已经是大家的共识了,题主的问题可能也是诸多 4050 外企人在接下来会普遍遇到的情况。

和民族企业的野蛮生长,一个萝卜顶几个坑相比,外企更多的是依靠制度管理,分工非常细化,也导致了外企员工能力已经被结构化,专精化,一旦他们离开了体系,对外面的世界难免会有茫然和失落。

但事在人为,题主没有给出更多的情况我暂且分几种情况分析:

- 如果是业务部门的前端管理人员,有资源在手上,问题不大,依靠自己的资源和多年的管理经验,找找同行业内的中小型企业,应该能够顺利软着陆

- 如果是职能支持部门,象财务、人力管理,没有现成资源,但有一技之长傍身,考虑通过自己的技能来拓展。可以考虑培训咨询路线,或者职业教练等

我周围的朋友有类似的情况,一位在拿了丰厚的补偿金之后上了名校的 EMBA, 华丽转身再次入职外企甚至职位还比之前高了不少; 另外一位选择了去民营企业, 选择让自己的职业生涯的后端再多一些精彩, 虽然有一段时间颇辛苦,但目前公司也在上市过程中。

回想起 90 年代的 4050 工程,当时也有很多工人下岗,但他们也都摸爬滚打在市场经济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道路。我相信你能在外企屹立不倒 20 年,自然有自己过硬的地方,人生职场都有波峰波谷,发挥自己的长处应该成功就在前方不远处。

知乎用户 臧大为 发表

经济大环境在这里。劳动力减少,企业外迁,全球经济困难,国内需求不足,经济面临衰退。叠加全球疫情的影响,小微企业大量倒闭,整体经济环境非常不好。有房产趁着房价没有崩塌之前处理掉,换成资金到房价低的地方生活。四十五重新就业现在这经济大环境下不容易。

知乎用户 老杨叔聊志愿填报​​ 发表

那些满腹牢骚觉得自己晚生了 20 年没赶上好时候的小伙子们看到没,这才是很多 “白领”“受过高等教育” 的 70 后普遍状态,而不是充分享受了时代红利,几套房,财务自由,那种情况只是少数人。

而且,就是这种状态,也已经领先了很多同龄人了,毕竟当年从千军万马过了独木桥的,毕竟受过高等教育,当年的人中龙凤,至少现在有点家底,至少有一套房子,更多的 70 后则是没过独木桥的,一辈子基本上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存款了了靠体力维持生计。

所以,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窘迫和红利,不要轻易羡慕 70 后,更不要随随便便把自己代入极少数 70 后成功者,那相当于穿越到古代当县令,忒幼稚。

知乎用户 惊涛拍岸 发表

在外企干了 20 年。虽然不知道你是在外企什么行业 岗位,但估计也是管理阶层。

在外企一般都是分工较细,各个岗位,就是螺丝钉。

如果你是资源型的干部,随便可以到民企找份工作。

民企很需要资源。

技术干部亦然。

如果你是管理干部,道理也是一样的。把好的管理思路 理念带进民企,结合民企的实际情况,润物细无声的嵌入外企好的、能用的上的理念、方法、流程,给民企提高效率,增加效益,怎么工作会这么难找呢?

如果你是工人,可能再就业会难点。因为毕竟年龄大了。

年龄大,和年轻人比,性价比小了。

第一是身体,拼不过年轻人。

第二是思维,这个年龄该经历的都经历了,不好 “忽悠”。

第三是有家庭,会分散部分精力。

第四是在有的岗位上,比年轻人价格要 “贵”,会增加企业的用工成本。

希望对您的就业思路有所提示。

知乎用户 黑夜里的大雪纷飞 发表

本来我在高赞 “findyi” 的回答中,根据身边的实际情况评论了几句,突然半路发现某些评论被删,也没法再继续评论,然后发现支持我观点的其他知友的评论也被删了。这就有点匪夷所思了。这算啥操作?好奇怪。

猜想可能是因为我表达了——他说的那种 “他一个好友,45 岁还只有一套房,还要每个月还 3 万贷款,都不知道怎么生活” 这种情况比较罕闻…….

回到题主的问题,如果说 45 岁,然后又是在外企工作了 20 年。就我身边差不多的情况,大家都基本是找的到就继续做做,找不到就愉快退休了。

因为到这个年纪,这个工作履历和工作时间。一般手上两套房和几百万现金是标配。

我表哥表嫂外企去年双双被辞,42 岁,上海两套房无贷,外地一套,几百万现金。公司对他们每人赔偿了大几十万。

45 岁的年纪,差不多婚龄是 20 年前,就算 15 年前晚婚,30 岁。一线房价以上海为例中环 6000 均价。五六十万的总房价。首套不用说早还完了。

然后两口子在一线外企的工资加起来 5、6 十万是有的,20 年平均去掉吃用开销就算平均每年存 25 万一年,存到现在也少说 500 万现金了。这些钱如果早几年,不说远吧,早 5-10 年花个一两百万买了二套房。那资产已经上千万了。我这还没算上双方父母给的支持。

这倒不是说 45 岁比现在 35 岁 25 岁同样学历有多钱。主要是时间和房价,对房子没有眼光也有刚需呀。

所以 45 岁失业真没啥可慌的。中国人爱存钱,喜欢未雨绸缪,都到人生下半场了,养老钱早存好了。要说没法生活真挺少的。百里挑一吧。比较苦的其实是 35 左右的青壮年失业。青黄不接,比较麻烦。

知乎用户 请勿关注​ 发表

我也四十五岁,咱们这个年纪的人赶上了一个好词,叫 “时代红利”,引发出一个叫“先发优势” 的东西,说白了就是用较低的价格存下了固定资产。

在外企干 20 年,眼界在同龄人里应该是超前很多的,几乎是享受时代红利最多的一群人,所以不至于太焦虑。

大多数 45 岁的人,孩子基本不是高中也是初中,教育角度看,家长没什么作用了,除了说吃好以外做不了具体辅导了。

到了 45 岁穿西服还是穿汗衫已经没什么区别了,一个半大老头子没人会在意你的外在了,我现在穿的一件文化衫本来是蓝色的,现在都快变灰色了,鞋也破了好几个洞,我还是穿着,反正没人用择偶期小年轻的标准看我了。

降低欲望,不作不造,即便是靠积蓄也能活了,当然这是底线,工作可以再找,能找到高工资当然更好,找不到也可以低就,我的目标是便利店的理货员。

不创业,不做赔率大的投资,权益类占比在 20% 以下,投资收益目标定在 6%,不要考虑贬值,本金安全最重要。

因为我要孩子晚,大概比同龄人晚了十年,所以我的人生进度也比同龄人延后十年,现在想来也挺好。

知乎用户 茶哥反鸡娃​ 发表

没办法。

我恰好在外企,恰好认识一帮 HR,恰好听得最多的抱怨就是 “怎么开掉那个四十多老不死的怪人”。

世界上 HR 多了,都这么坏?我认识说这话的 HR 大多数都是 40-55 区间自己也是老不死的,怎么解释?

解释就是: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我听到的正规大型国际生意的外企开一个 “老员工” 注意关键词…… 的流程,找法务部,查总部和所在国家地区各种法律,算各种赔偿,想好人走了这个位子 headcount 怎么弄,怎么找替代者,怎么安抚其他人,怎么……

然后,每次成功以后,公司里都是从上到下充满快活的空气……

什么样的 “老不死的” 可以让公司所有人宁可脱层皮地折腾,也要除之而后快呢?

我知道得罪人了,补一句,以上说的仅仅是外国外企万恶资本家欺负外国劳动人民。和我们完全没有关系!

现在说点有关系的。外企二十年了,到什么级别了?赔多少钱?手里客户资源人脉乙方有多少?做技术的没关系,大项目搞过多少个,现在大公司不好说小公司项目经理战略规划前端都需要有经验的人啊?

不能说?能写也行?

不能写,审项目也行!

没干过项目就是那一点笔记本打印机来回倒腾?哪个公司这么爱你啊?养你二十年?

说说我身边四十,算了我说 45 以上的人都在干嘛吧。

一种就是高管。

笑话我说过的那个,疫情飞巴西,死里逃生回来休整(继续上班)一星期然后赶去印度。真事,上个月刚又去巴西了。

一种是自由职业者。

比如我认识一个猎头,最高干到某著名咨询公司副总,合伙人谈崩了脾气大,就自己创业了。能力…… 不提行业跨度也是十个我,除了脾气不好工作狂,没有啥缺点。表现就是现在生意极差,一堆公司想挖他去管个北美或者泛亚太,赌气不去。

麻蛋明天要来蹭饭!

一种就是精英➕资源。

我说过某行业一个真传奇。

我哥们儿老婆研究生,全职太太俩娃带出来人废了,一定要工作,和题主一样困难,到处碰壁,家政公司都不要她因为手慢无。

后来我给托关系,去一个服装公司当临时工盘库员,一小时二十,一天一百五那个意思。

各位我插一句,我肯帮忙不是因为我哥们自己开公司奔驰宝马他老婆开 mini 和 Q5(也没多了不起了,几千万流水,稳定一年几百万收入小老板而已哈),而是因为开 minj 和 Q5 的普通阔太,你是要整哪样啊?我想看剧情。

简单说,库管就是爬上爬下练股四头和下背吧?然后慢慢的,人家学过财会就忙的时候让她去收个银;

然后研究生财会,收银干的不错,就钟点工转临时工转合同收银。

然后人家自己掏钱买公司的工装(很很很贵的!),免费义务帮公司卖衣服,“只要让我学就行。大概三年左右,转合同店员。

三年又三年,转店长。

好啰嗦半天,说一下比如一个国际知名奢侈品店店长的日常?

早上睡到自然醒,店里去转一圈,然后去做 spa,美其名曰陪客户,下午肯定是陪客户(或者闺蜜)下午茶(这个公司报销),晚上如果没有演唱会活动这些公务 “加班” 就回家哄娃玩,每年固定换季飞四次米兰巴黎陪 VIC……

我们后来开玩笑说,“你老婆折腾半天,不和全职时候一样生活啊?”

哥们笑笑不说话。

至于他老婆为什么这么能打?因为我哥们也是倒腾服装的,比他老婆还能吃苦。

那就是 45 岁系列又一种类型了。

好,暂且打住,题主觉得哪种适合自己,可以努力一下哦?

人家四五十岁满大街跑着美图做直播的都有,说实话,我觉得没有理由不努力,而且你看这帮人多提气多哏啊?

知乎用户 定风 - 我看俄罗斯​ 发表

不请自来,78 年的,43 岁。

[富二代家里破产是种怎样的体验?​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664314/answer/1446160171)

曾经也彷徨过,不到 40 岁时在某大型企业跨境物流中心副总经理职上曾经裸辞过一次,很是抑郁,不过很快给一家跨境物流公司做了三个月顾问,拿了十几万的顾问费,然后被猎头推荐到一家国企干了两年。

后被猎头推荐到某民营国际物流企业做泛俄区域副总,俄罗斯国家总经理,驻莫斯科。正值公司做的热火朝天时,入职半年后疫情开始了,俄罗斯公司业务全停,只发基本工资。

一个月一万多块的基本工资只是原综合收入的 1/5 左右,无法接受,因为疫情也回不了国,反正在行业内积累了这么多年经验与人脉,原也计划这段职业生涯后自己创业的,那就提前自己开公司吧。

凭借着多年的经验与人脉,公司开业后一个月就接到一个项目,又签约了几家企业的国际物流业务,第一桶金算是有了。

至今第一家公司已开业一年半,第二家公司已营业半年,接连又接了几个项目,现在准备赶风口开第三家公司了。

希望老哥把这些年的资源和人脉用起来,启动自己的事业,合理合法的多赚人民币、美元和欧元以及各种外汇,哈哈。

补充一句,其实本人所在行业真不存在 35 岁瓶颈,35 岁作为中高层管理人员正是企业与猎头眼中的黄金年龄,我 35 岁时曾经有过一天被 200 + 猎头联系的记录,就算这两年年过四十,自己创业后时不时还是会接到猎头电话,推荐到阿里、华为等企业岗位,去年企业初创时还差点被阿里系的菜鸟物流抓去得福报,哈哈。

恰值端午,祝这位提问的老哥以及各位读到本文的朋友安康并事业顺利。

2021.06.14 于莫斯科

补充一下,各位年到中年还需要找工作的朋友们,如果您有国际项目物流经验可以联系我,我公司正在拓展国际项目物流业务,方向俄罗斯中亚,正在招人,对我来说您年到中年正是经验最丰富的时候,也拥有宝贵的人脉,未尝不能成就一番事业。

2021.06.16 于莫斯科

知乎用户 fairy2020 发表

在一个地方呆久了,就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安全感。一旦打破了,就不知所措。

其实,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绝对的安全区。你走出来了,即使是被动的。恭喜你,你有机会去重新选择人生了。

心态、重要的是心态,调整一下继续出发吧!

45 岁,您比我大,希望您早点找到方向和动力。

知乎用户 钥匙 2020 发表

工作 20 年,钱攒的怎么样,如果不是前两年大肆购置房产加杠杆的那批人,45 岁的人应该属于人生的多金阶段。如果愿意降低生活质量,靠利息吃饭应该也不用发愁的。

疫情这两年,很多人失业,很多人说找工作不好找。其实,市场上一直有招人的公司,只不过,想找到福利好,工作量小,养老性质的舒服单位很难,舍得下力气的人,还是很容易找到被压榨的机会的。因为企业主如果不压榨员工他怎么获得超额利润,他们就是靠这个活着的,无论市场行情怎么样,都能找到要雇人的雇主,只不过,压榨程度不同而已。

45 岁,有钱有经验,如果不想继续出卖劳动力为生,还可以转身当雇主,开启人生新阶段,没准你会发现当老板的你比当员工的你更能干!

推荐阅读:

[现在网上流传的 35 岁很多人会失业,究竟是危言耸听,还是真实存在的?​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5814058/answer/1306844637)

知乎用户 tomywish 发表

首先还是看你在外企从事的专业和岗位,一般技术专业和管理岗位,前景就比较相对开阔,可外可私,继续自己的之前职业生涯,相信很多机会只是时间问题。但是如果是比较技术含量低的专业或者管理岗位,这个年纪和要求的待遇就比较尴尬。

知乎用户 白话打工人 发表

失业不可怕

真正可怕的是无法面对因失业而来的生活的改变。

以前在外企,现在开滴滴,开出租,行不行?

你如果拉的下脸面,狠得下心,有什么不可的。

接受以前自己不愿意干的工作,接受生活水平的直线下降。

我们本来都是平凡世界里的平凡人

以前,借着历史进程和个人努力,做的好一些,人生和生活高度高一些。

现在,下来了,也要坦然接受,接受现实。

我说个真实的事。

我岳父,当兵之后,表现优异,连续三次提干,但都因为只有高小文化,未果。转业之后在油田当工人。

虽然比不上部队提干,但跟小时候吃不上饭要饭,能当上工人,已经强太多了。

干到不到 50 岁,90 年代下岗潮下岗。

浑浑噩噩了一年多

当时岳母也一起下岗了,家里还有两个学生要上学,怎么办?

到街边摆摊卖煎饼,凌晨三点就起床,用的最好的油,用的最好的面。

虽然辛苦,但是算下来,一个月能挣 2000 多,这在当时是很不少了。

一直持续到孩子都上大学之后,才收摊不做了。

45 岁,并不是一个让人绝望的年龄,想想自己的特长,找一份兼顾家庭的工作。

关键的是,你的心里得想明白了。

知乎用户 allan lan 发表

时代变了,请先转变思路。

上周我们给客户推荐一位外企的候选人,职业素养很好,连面试都不愿意请假,但技术确实很匹配,于是客户公司的总监趁中午人选午餐时间赶过去和他约见。但很遗憾,聊完了觉得软性不匹配,放弃:一个如此不能做取舍的人,如何适应竞争的环境?

——

说这个的意思是,对于早期一批高级技术、管理型人才需要转变思路了。

45 岁左右、进外企或者知名国企的,基本上是学历好、品格优良、本分的一群职业人才。

但市场变化很快,就好比改革开放初期

胆子大、不拘一格的人,早就下海致富了

所以我想说,大家一定要解开思想的包袱,不要追求绝对的稳定,不要在乎一时的得失

45 岁既是大家追求的的退休年龄,又是大家害怕失业的年龄

我身边现在已经有很多很多 33 岁左右、在大型互联网公司混到 P8 的人

开始找我们合作,做兼职猎头

不是为了赚多少钱

而是为了打开视野、看更广阔的世界

为自己的人生找到 45 岁之后的第二曲线

——

所以,与其失业等待

不如多尝试

多看看别人在做什么、自己能做什么。

在跨行业交流过程中

也许能够找到自己的优势

也发现自己的不足

并找到自己的新定位

牛逼的人都做了自己的职业规划

而且将近做完了一生的规划

如果你还迷茫

不如停下来想清楚

自己要什么,缺什么,拥有什么

将要的转化为内驱力

缺的转化为机会

拥有的转化为筹码

寻找自己的第二曲线吧!

————

一点小建议:

——

第一:评估自己当前职业路径,是否能上升突破

1、上升空间还有没有?差几级?

2、是否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环境在既有路径上突破?

3、市场环境是否能保障上游的发展路径稳定?比如外企会不会撤出?

4、这个领域是全球化的、市场化的吗?是否有条件出国、去外地?

第二:分析国内市场是否有新兴力量,积极观望

1、前同事们有没有出去创业的?比如英特尔就有不少出去创业,赛灵思也有….

2、国内有没有新兴公司出现带来的新工作机会?

3、有没有一些国内巨头在涉足当前领域?

4、国际市场上有没有一些新的商业变化带来的复合岗位?比如技术转 FAE、产品转解决方案….

第三:最大化接触机会,主动尝试

1、问问身边朋友有没有靠谱的猎头,转介绍,询问他们手上的职位有没有

2、询问职业规划与分析师,请教他们有哪些转型、转职的可能性

3、主动搜寻、罗列市场上目标公司、职位的情况,但不要盲目投递

4、根据 3 的情报找内部人员打听,相信大家都有人脉吧?

第四:复盘信息、机会、新方向,做职业重定向

1、根据已反馈的情况,分析几条可选择的路线

2、与家人商量讨论每一种路线对家庭生活的改变、影响、风险、机遇

3、与朋友、猎头等讨论每一种路线的发展路线和转职可能性

4、选定 1-2 条路线,作为备选重新搜寻机会

第五:建立重新学习计划,向目标发起挑战

1、复盘自己的职业成长历程,提炼出自己的学习模型

2、基于既有的模型,快速制定学习计划,采集学习渠道和信息

3、设定 1-3 个月周期恶补信息和新方向的短期规划

4、接触市场上的机会,争取、尝试

第六:摆正心态,破釜沉舟

选定的路线,决定了自己后 20 年,不能随性,就是干。

————

欢迎交流,有用?点个赞

知乎用户 三小姐 发表

别说 45 岁了,现在发现任何年纪都有失业的可能性。

外企干了 20 年,相信有一定的财富积蓄,也有很强的工作能力了

所以,怕什么?重新开始咯,只是怕外企的好待遇再难遇到,会有些不习惯与失望的

知乎用户 山海评 发表

经理给我了任务,让我辞退掉员工。

作为公司的首席 HR,我就是经理的脏手。这个任务,我没有理由拒绝。这个笑面佛决定着我下个月能否领到工资。

“他给公司工作二十多年了,最近家里人有病,请假多了些。我们能不能缓缓?” 我为这个可怜的中年人说情。

“必须辞退,还不能给补偿,怎么做你去想。” 经理平静地陈诉出来,像好友温馨地聊天,文字内容和说话语气还能分裂成这样。

“主要是,他是在公司成立时就来了,现在他房贷,医药费,孩子读书费。给条活路。” 我不忍落井下石。

“心软了?现在是特殊时期,趁机开除那几个老帮菜。” 经理看我犹豫,起身关上办公室门。“我们准备去市场上去招新人,又便宜,又听话。不腾出位置,公司怎么发展?”

“可是,新招的大学生哪有北春对市场熟悉啊。”

“你知道现在是多大的机遇吗?平时那些名牌大学生对我们公司看都不看一眼。” 经理拿出烟,分我一支,点燃了。“现在好多朋友都问我公司招不招人,名牌大学生托关系就为了进我公司。”

这个是实话,现在就业形势差,内卷的大学生开始冲击小公司,让经理飘飘然了。

“我们趁机屯一波大学生,把老员工裁掉,平均年龄降到三十岁以下。” 经理对市场很敏感。“关键是这些没成家的大学生,身体好,不请假,脑子活,还听话。比这些动不动就拿着功劳苦劳向我请假的老员工好用多了。”

“这帮老员工挺忠心的,上次我们因为货损,降低很多工资,新招的大学生都另谋高就了,这帮老员工咬着牙撑下来了。” 我平时不太抽烟,这会狠狠吸了一口。张北春比我来的还早,要辞退他,我于心不忍。

“你看,你也拿着苦劳跟我说事了。公司养着大家,大家也得养着公司。”

“可是……” 这个理由不成,我一时想不起来用什么来延缓经理的换人步伐。

“你要做不了,我换个人做。” 经理这是最后通牒了。

“还是我来把,其他人再没个轻重。”

(二)

辞退,不能硬来,得找合法的理由。

我翻着那个员工的打卡记录像看着成绩单。寻找着蛛丝马迹。

一年前厚厚一摞的记录不能用。最近一年他请假多了起来。理由和小学生似的没创意:给孩子开家长会,带老人去医院,修房子渗水,还小字注明因周日不能施工。好像周日会放假一样。回老家喝喜酒,处理交通事故,林林总总几十张。

我桌前的半截可乐罐临时做的烟灰缸让我半晚上填满了。找出来许多解除理由。

第二天,公司公告栏里多出一张公告,他无故旷工,给予严重警告一次。

耿直的他冲到我办公室。

“先坐下喝茶。” 我拿出珍藏的茶叶末。

“你这茶烫,我能喝的进吗?”

“你看你的请假单,上面没经理签字,你又没打卡,按制度要开除你,我好说歹说给你降到了严重警告。” 搞人事工作,虽然有时不好干,我还是懂人事的。不能脏活累活我干了,好处名声给经理。

“这个确实没签字,这是经理出去旅游十多天,我送家里老人去医院等不得十多天啊。” 北春一脸委屈。

“打个电话嘛,发个短信也好。” 我能给你争取得都争取了。

“我只有座机,经理不在怎么打通,你给座机发个短信试试?” 张北春是个老实人,这时憋着脸很难看。

我感觉这老实人有些可怜,到现在了,我说了这么多为他好得话,他都没给我说个谢字,心里不爽,感情这事是我挑起来得。虽然是我找得理由,但意思是公司做得。杀牛不能怪刀快,至少怪屠夫的手吧,何况还有想吃牛肉的人呢。

“老兄也多少年了,把处分升格还不是为了保你。处分小了,能服众吗,经理还不得辞退了你。” 张北春爱看三国,知道骂人都是爱,杀头的都是名。阴损的都是不出面的。

“那也不能欺负老实人啊。” 他愤愤地在处分告知书上签名,又甩给我。

看来这老员工想通了我是在保他的,嘴上又软,梗着脖子走了。

(三)

经理叫我去办公室

“怎么辞退那个老张这么慢,这点活都干不好。” 经理嚷嚷着。

我赶紧把门关上,这不能让别人知道。

“经理,我正在做,这不为了给公司省赔偿金嘛。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干人事这么多年,我知道经理的脾气,也知道怎么能宰牛不流血,杀 仁 不留痕。

“我的公司还不我说了算,你直接给他说让他收拾收拾回家去,他那么老实,用得着慢慢来吗?”

确实不用慢慢磨,只要好好跟张北春说,估计他只有哭的份。但不能留下隐患,万一这老实人逼急了,真能敲公司一大笔赔偿金。二十多年的工作时间,够公司小半个月的纯利润了。

我低头抽着烟,不说话。

“算了,平时让你招个人跟兔子一样,辞个人就磨洋工。” 经理看来是真着急了,马上特殊情况就过去了,他看来是真着急。

我还是不说话。听着这话,我吃不透是不用辞退张北春了,还是不用我来辞退了。

“我让市场部杨主任去干吧,他的人让他自己开。人事主任的活,杨主任也干的了。” 经理看电脑了。

烟蒂已经快燃到我的手指,我没感觉到。这话很重,以经理的尿性,这是对我能力的怀疑。多说无益,我只能讪讪地关上经理的房门。

(四)

那个老张被辞退了。

我虽然看着杨主任不爽,这事办的太粗了。直接发出一张解除通知书。不知道哪个狗头军师给他出的主意,说张北春多次违纪,已经有一次严重警告了。这次又顶撞经理,就辞退了。

“你这太不厚道了。” 我递给杨主任一支烟。

杨主任接过烟:“怎么?我的人我来办,不听话就让他滚蛋。不好意思,抢你活了。”

我们抽着烟。我本来想给向他争取个补偿。看来也不成了。我不想多说了。他打乱了我的计划,让我的愧疚少了许多。

本来的计划不是这样的。

(五)

我去看他。他在收拾东西准备回家。

我递给他一支烟,他明显有气不接。我就这么举着。他看我这么倔,又是公司唯一一位来看他的人。接了过去。

我们不说话,就是抽烟。他停下来手里的活。

这会陪伴比较好,周围人多眼杂,也不宜多说。但我还是忍不住。

“回头多聚聚。” 我感觉这老实人可怜,想传授他一套方法。

“嗯” 他显然没有听出我的意思来,吸了一口烟。

“下周五,我联系你。” 我小声地告诉他。

他眼前一亮,抬起头。看着我。我装作漫不经心地弹了弹烟灰。一般这句话都是随口客气一下,定下时间的都代表真事。

“好。” 他收拾东西明显快了起来,一会就一箱子收拾好。

“这点小意思,算我对不起你。拿着先用着。” 我递给他一个信封。

“这。”

“拿着,回聊。” 我眼睛瞄着周围,压低声音说。用文件夹挡着给他信封。

“谢了。” 他真开窍了,拿了信封。

看着他的背影,夕阳刚好,他出门的样子落寞而孤独。

(六)

我在这个公司也有十几年了,实在不赞成公司这套用人方法。作为人事主任,我不想辞退人。即使辞退人也想着做人留一线,日后好见面。经理不这么想,他比我理性的多。

销售部杨主任和经理一种想法。我逐步被边缘化了。他辞退了好多元老。照这个速度,我感觉我快轮到被辞退了。

第二天,我旷工半天。经理给我发了个严重警告。

” 哎,对不起哈,这是制度,谁也不能违反,我也很为难。“经理嘻哈哈地说了些。

我感觉这是对我动手了。不过手段拙劣了些。在老人事的眼里就是小儿科。

作为一只手,我已经没有作用了。经理找到了新的手。

敌不动,我不动。我安分地过着。

周二,经理喊我进办公室。

“经济形式不好,我也没办法。你看这样,我给你三万,你自己另谋高就吧。”

“这,我为公司十几年了,年龄也大了。你这会辞退我,不知道去哪找啊。”

“你这样,我也很为难啊。”

“哎。” 我不说话了。

“那兄弟们要做出什么对不起你的事,不要怪我哈。” 笑面佛还是笑嘻嘻的。

我感觉不会为了不补偿,砍我也不至于。

我冷漠着。这事做的有些绝了。

离开。

“让他明天收拾东西滚蛋。” 我远远听到办公室里经理在吼。看样子是给人打电话,又像说给我听的。

(七)

销售部杨主任一早到我办公室,说你顶撞了经理,按照规章制度要辞退你。但是看在大家兄弟一场,你自己离职比较体面。

我哪吃这一套。但抽烟没有停下来。嘴里也没个话。

看我不上道,回办公室给我一张警告通知。一张辞退通知。

看来都是做好的。

” 你这么做,不怕下一个是你啊。“我调侃着他,像个得胜的将军。

他说他怕,但是今天不辞退我,明天就是他。

这换血换的有些厉害,一帮老员工就剩我和杨经理了。我接过通知书。感谢着他。

但愿日后江湖再见,大家还能抽一支烟。

(八)

周五的晚上,我约了两车人吃饭。

老张开一辆车,我开一辆,十个人奔向城市外的江边。那是我的多年前投资的房子。只是没住过。

我们把后备箱的烟酒菜都搬了出来。用蒸箱蒸热,也一桌大菜。

“哥,你召集大家来,大家来了,说明大家不怪你。也知道事情不是你做的。” 老张喝了一口饮料。开车不喝酒。

“今天不是谈这事的。” 我也喝饮料。

“那喝酒整什么,大家都是被这没良心的公司辞退的。一分钱没赔,我真想揍你。” 老李也是公司元老,今天来的都是公司员工。老李还因为出差出了车祸,腿不利索。

“我让大家带的信封拿来了吗?” 我威严的说,控制着聚餐的头把交椅。

“拿了,拿了,一张辞退证明,看着都晦气。要不是你给我,我早烧了。还有一摞工资单,又不给钱。屁用没有。” 公司销售小海拿出信封。

大家都拿了出来。信封是在他们被辞退的当天,我去看他们给的。

大家看信封。辞退信写的什么?

老张念了出来,因为上班时顶撞经理,严重违纪。予以辞退。公司盖的章鲜红的刺眼。

杨主任辞退我时,告诉我又是旷工,又是顶撞经理啊。我也没话说,旷工不是你给的严重警告吗。

上面就没写这事,就是没有的事。说什么旷工,法院仲裁都不会信。

大家纷粉拿出自己的信封看辞退信。大部分都是因为一点小事给辞退了。但上面写地都不算主要原因。都是些顶撞经理之类。

我们现在申请仲裁,能拿一笔赔偿金。大家都公司老人了,金额还不低。我话轻言重。

大家激动起来。说真有你的。不对啊,这辞退信都是杨主任给我们得,难道杨主任也是我们这一伙的?

“就他,得了。辞退都是他做的。销售他行家里手,人事也就懂个皮毛。复制我的模板,也不想想我是谁。” 我吃了口菜。

“那工资条有啥用?” 老李来了劲头。

“大家的工资条我给算过了,都是公司这些年发给大家的工资。但是,经理给大家不是这么说的,合同不是这么写的啊。” 我卖了关子。

看大家愣神,我索性说了。大家的合同复印件我给大家了。这以前都是签了合同不给大家的。我复制了一份。你看签订的合同有加班费吧?这些年大家都 996 了。加的班,打卡记录都准备好了。加班费经理还出的起。还有大家的工资约定的不高吧?但是,经理口头的工资说的高啊。工作群里的经理发的那些鸡汤和支票,不能都空头的吧,得拿银子来。

辞退,哼,顶撞上司,合同没约定,规章制度说顶撞最多给个处分,关键是,大家顶撞了没?都是为了讨要个说法去跟经理说两句话吧?这算哪门子顶撞。大家也没砸玻璃拍桌子大声吼啊。

不过老李,你得明天就申请,今晚回去我给你写个申请,早晨就寄过去。大家一起申请。

(九)

劳动仲裁,十名员工一份申请。这两年的加班费、赔偿金、工资、报销款,社保奖金,一笔笔算。写的清楚,算的明白。

这帮老员工,工作时间长,赔偿就多。算下来,经理估计得哭。

经理给我打电话,说以前对不住兄弟,让我回去帮他应付眼前这事。钱得事,好商量。

经理就是经理,一看就知道是我的事。关键是申请书上我出头,傻子也看得出来。

“我给你股份,由着他们闹下去,大家都不好过。”

“你出庭的是刚招的人吧,从哪挖来的人事主任,挺漂亮的。” 我调侃着经理。“只是还嫩了点。”

“老兄你开玩笑,你回来,都给你当手下。兄弟对不住了。” 经理也有服软的时候。

“对不起,我滚远了。” 十多年来,我第一次首先挂了他的电话。

(十)

仲裁裁了。结果还行,让公司这两年约等于白干。

公司该走的官司走完,死鱼一样蹦跶。只是我早就保全了公司账户。剩下的,只是时间。

失业的人有时间。

经理还是给我打电话。“你小子,不厚道。坑我,现在要债的银行就堵在门口准备起诉我。老子不会放过你。”

“你当时辞退这帮拖家带口,老弱病残的元老时,他们跟你状态一样,你体会下。” 我心平气和了许多。大家互相不揭短,就事不对人。但经理过分了,我只是拿回他们应得的钱。

“老子钱都转移的差不多了。你们保全的那笔钱,我倒没想到,除了那笔钱,老子破产也不给你。你们那几个人,我一个个搞你们。搞不死你们,我白混这么多年了。跟我比关系硬,给我等着。” 我电话那头都听到经理咬着牙。

“经理还是痛快给钱,你想搞臭我们几个,大家不好再见面。他们都是老实人,还得工作,你痛快给钱,我们也不多要。”

“做梦吧!”

他习惯先挂我电话,我习惯等着电话挂,只是今天赶紧有些气愤。老子不是他手下了。

“大家到路口集合,去我家。” 我打给老张。

(十一)

我写了几封信。

大家每人一份,签好名,

我问大家有退出的吗?现在退出来得及,后悔的把信带回去,回去过安稳日子。我也不会怪大家。

“你给我们追回这么多钱,大家肯定听你的。即使这些钱没了,我们也不怪你。” 老张现在对我忠心耿耿。

其他人也都亢奋,搞他,怕球。

“那想好的把信给我。” 我话不多,像个大哥。

经理想转移财产,我保全的那笔钱还不够我们十个的裁决 的钱。后续肯定麻烦。关键是,他做人狠,老弱病残不放过。

我把信寄出去,这些有理有据的投诉信,举报信将在明天寄给各大职能部门。

我关系不如经理硬,但经理关系估计只能在黑暗中起作用。我就公然用着合法的国家机器。整着这类渣滓。

(十二)

公司现在门庭若市。

要债的一波一波,银行的,信托的,小贷的,看来经理为了扩张,动用了许多资本。

查账的一波一波,劳动监察的,税务的,社保的,还有法院送达传票的。

听前台说,经理焦头烂额,骂街的本事提升了不少,装孙子的能力也大有进步。

新招大学生只能暂缓,托人的又开始打哈哈。

经理给我打过电话,说不让你们吃饭,你们就砸锅。弄得大家都没得吃。

我说,我以前问你给大家留口饭吃,你说不如喂狗。不要欺负老实人。

做人留一线,日后好见面。

如果可以,加个鸡蛋。

知乎用户 orchimike​ 发表

C=βw*Wr+βyw*yw

c 仍然为年消费额,βw 为财富的消费倾向即每年消费的财富的比例,Wr 为实际财富,βyw 为工作收入的消费倾向即每年消费的工作收入的比例,yW 为年工作收入。

对于多数人而言,工作机会和收入也是先上升(20—35)然后平稳(36—40)接着慢慢往下(40—?)的。人过中年,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了,因为体能和经济压力存在,只能自己做一些小生意。

知乎用户 程墨 Morgan​​ 发表

答案往往就在问题之中

2015 年初,某个办公室在建外 SOHO 附近的外企科技公司裁员了,还是避讳一下,这里我们称呼这个公司某 A 吧,某 A 也是世界 500 强的企业,虽然位列 500 强末尾,但好歹也是 500 强啊,很不幸那几年出现了业务问题,要裁撤一个部门,而恰好中国分舵一大半的人都属于这个部门,于是……

某 A 要大批裁人的消息迅速传遍京城 IT 界,要知道,别管很多人都抱怨找工作难,但这个行业里高端人才还是很稀缺的,外企大批裁人意味着突然出现了一大批『高端人才』,所以,一时间,各路人马都蜂拥而至来捞人。

当时我还在创业公司,也和一个伙伴一起去某 A 的办公室,希望通过宣讲招几个靠谱的人。

某 A 这个公司还是挺地道,知道这次大规模裁人对员工影响很大,要让员工找下家行便利之道,所以,很大方地就把公司最大的办公室贡献出来,让来招人的公司轮流宣讲。

我记得,当时轮到我们宣讲的时候,已经晚上 7 点多了,估计按照外企的工作习惯,这个点早就回家,但是还是有几十个员工留下来听各单位的介绍。

开始之前,我的伙伴小声问我:『你注意到没有,这些员工年纪都很大,找工作很难啊。』

他不这么说,我还真没注意,台下绝大部分员工,看相貌都已经 40 岁左右了吧,仔细看,他们的眼神中有明显的疲惫,同时更多的是矜持,毕竟,某 A 是世界五百强企业,还是有面子的。

轮到我们宣讲的时候,我主要讲了一下公司的业务,然后让我的伙伴介绍一下我们的技术架构,结果,我的伙伴也挺牛逼,他直接这么说:『本来我想说架构的,但是我觉得架构是啥不是最重要的,我今天想和大家说说工作本身,怎么样的工作才是好工作。』

台下本来的某 A 员工本来挺没精神的,一听这话,顿时眼中放光了。

我的伙伴接着开喷:『像你们在某 A 干这么多年,做得也很不错,但那也是别人让你干什么就干什么,干得不错,得到一些称赞,得到升职加薪,但是现在某 A 说把你们裁了也就裁了,搞得你们手足无措,如果我们能多想想,怎样才是给自己工作,怎样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那样眼光也不只是手头那点工作,自然看得更远,遇到什么事情也不用慌张。』

台下的某 A 员工们频频点头,看样子他们也深有体会。

然而,等我们说完,请他们提问的时候,他们只有一个问题:『你们还是来说说你们的技术架构吧。』

。。。

当然,这次我们一个人都没有招到,我们也一个人都不想招,回去的路上,我的伙伴说:『这些在外企工作很多年老员工,以为自己端着铁饭碗,从来不思考自己一某三分田之外的事,现在 40 多岁被裁,肯定慌得一 B。』

我承认:『他们到最后还是只能问出技术架构的问题,除此之外,他们也什么都看不到。』

后来,我又重回外企,结合我以往的工作经历,我越来越发现,所谓职场的安全感,不是你现在在做什么工作,而是你始终要多思考,要自己把握,不能被动接受,我并不是说工作要骑驴找马,而是你不需要眼光更大,我见过很多外企人士被淘汰出来,抱怨的都是美国总舵『对我们不公』,当我和他们深聊,我就发现,不是对他们不公,而是他们根本没有搞明白游戏规则。

有一次面试,候选人是某个注明的通讯行业外企,也避讳一下,就叫做某科吧,这个候选人担任过中国区某产品的负责人,当然年纪也不小,然而这个产品被总舵裁撤,他们的部门也就裁掉很多人。

我多问了一句:『为什么你们的产品会被裁撤呢?是做得不好吗?』

候选人说:『不不不,我们做得很好,是总部有偏见,认为我们的架构不合理。』

我又问:『可是这个产品对你们公司肯定很重要啊,通讯行业,怎么可能没有类似产品?』

候选人又说:『总部选了欧洲一家子公司的产品,一开始那家公司只是外包,但是总部认为他们的架构好,就把他们收进来了,用来替换我们的产品。』

我又好奇地问:『大概什么时间总部表现出对你们的架构不满意?』

候选人说:『三四年前吧,我一直想说服他们,他们就是不听,就是瞧不起我们的架构。』

我就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了,三四年的时间,作为产品负责人,依然不能掌握公司的发展意图,依然固执自己的架构,只想着总部『瞧不起我们的架构』,却不想着如何改进架构满足总部的需要,结果输给了一家外包公司,还有什么好说的?这不就是思维除了问题嘛!

所以,我经常说,职场上,别给自己贴什么标签,别觉得自己是外企就有铁饭碗,也别觉得自己在中国分舵天生就会被美国其实,更不要觉得自己牛逼就可以对抗公司决策,多想想自己如何自处,才不会陷入困境。

当然,上面我说的是,你身在外企该如何做,如果你是 45 岁被外企裁了,该怎么做呢?

我开头就说了,答案往往就在问题之中

看这个问题的日志:

看作者的创作过程,3 月份的时候他 47 岁。

1 月份的时候他 46 岁。

现在他 45 岁,在几个月之间年龄波动这么大,肯定不会是虚岁差 2 岁吧,如果不是由返老还童的本事,那肯定只能说明题主已经找到了一个有前途的职业,而这个职业,就是伟大的网络编辑!

知乎用户 未来可期 发表

怎么说呢,我年龄肯定和题主差别比较大的,但是之前也是在集团工作的,最后是做到了城市分公司中层管理。曾经设想过这类的问题,被迫离职或者自愿离职怎么有更好的出路。

所以我当时有这个想法忧虑开始,就开始做一些惯性日常了。

第一,就不断的在更新简历。

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我去处理的和学到的日常,项目,新的挑战。都会归纳成为成果,去更新简历的工作能力,工作经验细节,项目成就等等,增加我的职业能力价值。

第二,有意识的和大顾客及同等级往上高管,聊天时多涉及和询问其工作内容和行业情况、社交渠道、项目来源渠道、学习提升渠道、机遇等,主要是他们的赚钱和事业的侧重点。

然后设想并交流自己能不能做,有没精力时间金钱资源等等,包括到了后期,这些沟通掺杂进了我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意识的逛街也好购物也好,也会去心理计算做可行性报告。

很多人,我看各大平台上面,都说想赚钱创业做副业但是没有项目,和渠道。但是任何方向都不是突然就跳出来的,很多东西就在我们身边,但是就是需要自己去挖掘然后选择。

第三,不停总结在公司学到和得到的一切,工作习惯能力,公司制度文件,公司运营流程,顾客同行资源分类联络等等。所有能整理总结的,全部归档。

在我不断的去交流中,已经确定了两三个可行方向后,并且各项发展方向去对比后。发现集团能给我的上升机会和回报率,虽然是最稳定的但是却不是特别高的,大集团中层到高层仿佛就是天鉴而且一般三年起步,分公司高层总集团又是一个天鉴。于是已经做好了离开的准备。

所以做好这个准备开始,我归档和收集我就越发疯狂和细节控。把每个部门跑了个遍,企业邮箱共享网盘公网的一切,能下载的要到的全部收集保存了。更细致的把每个月的,每个部门的汇报 ppt 下载保存。

因为我清楚的知道,我做了这个离开行业龙头大型集团的选择,那之后想去尝试走的方向基本就不会再是这类了。不论创业还是未完善的公司,我手上的一系列制度和资料,就是我的能力和价值,就是我未来要全部学习和吸收的方向。后来的确证明,这一系列文件,对我的创业起了巨大作用。

筛选方向和做选择这个环节我用了将近一年,每项选择不停的去问朋友圈里已做出成绩的小伙伴,再不停去规划确定好哪条路每一步怎么做。先去哪个小伙伴底下学习,再去哪个朋友公司晋升,再怎么自己独立出来。职业规划都做到三五年,把年薪翻三番的目标一直规划到落实为止。

第四,利用手上的资本,在新的方向里去获取更多的资源互换,且以新方向中出色成功之人去靠拢学习超过。

其实做出选择以后,这一步就比较好做了,只是自己要记得不能松懈且沮丧负面而已。能在大公司做到管理级的,每月每年任务有多么繁重,实力是毋庸置疑的,比社会上大部分人都强。

学习力思考力眼光细节都是不用说的,只是所有事情都有一个过渡期,尤其是新的行业新的项目。得冷静下来多思考,把以前的话术全部换算一下用上,这需要时间和专注力。所有在之前工作中做到的细节,尤其和其他部门对接的东西,这时候可能都得我们去注意和做到。

绝对不能偷懒和松懈。

然后,能在千万人中脱颖而出,在大集团当时有多风光一定要记得这股傲气。大多数人没有见过如此丰富和刀光剑影的风景,都是靠自己,资源眼界远没我们强。所以在新的行业中能做的优秀者,有多少短板无法忽视的?我一直秉持着,我能在原本的行业里做的一直出彩和顶尖,就是我的能力细节耐心都足够,换一个行业依旧如此差的只是经验,这个行业的佼佼者有多大的能力和收获,给我时间我只会超过且更强。这时候需要冷静且勤奋,用手上现有的资源或者恭维或者让利等等手段,去学习去成长去吸收,加速自己对新行业的了解和能力话术转换。

综上,以上几点都走完以后,其实只是见着自己慢慢成长,慢慢去解决小问题,偶尔调整大方向和细节的问题了。

所以对于题主。我的建议是,虽然目前压力是很大,四十多岁孩子应该也在读书或者没有成长,月供也不会少,父母压力也到你们承担。

但是!一定要冷静下来,因为是被迫离职,第一第二第三步你都没有时间去准备和整理,尤其是第三步是最重要的!!!已经离职三个月了,记忆和资料可能都会有点想不起,所以一定要及时去整理,不要让目前你最有价值和宝贵的附属能力流失掉。

在整理期间可以同时用休息时间,去做第一第二件事情,虽然你这个年龄可能去面试大多会不尽人意。但是能做的还是要做,而且整理资料的过程中,也可以顺便简历包装,把自己的工作积累和细节能力也整理剖析一下。

至于第二件事情,正好休息再外出,去联络感情寻求机会。千万不要急,做高管的心思应该能更加藏得住。记忆犹新之前我们总集团的二把手老大,来整顿我们事业部,硬生生默不作声近一年当背景板,看着各大分公司老板,然后把我们行业的运营规则和人了解满以后,一个个开了占权提拔更换了。我也是出来了才发现,很多东西升职,老大提前半年左右就在各种细节给我提醒了。所以,越是这个时候,你越要耐得住心思,不能让人看清了,更加看中你的价值能力。

这么多年的高管经历和社交圈的积累,应该更加的扎实。你圈子里混的好的人只会比我们更多,你的机会只会更加多,不要怕也不要慌,考虑和选择这个事情。其实越长越好,落子无悔,我也相信这么多年的积累应该也足够你们再撑一下的。实在撑不住就做一些资产抵押或者兼职,越是这个时候,越比任何时候要重要。

很多时候,选择大于努力。

互勉。

知乎用户 自费转世仁波切 发表

我今年 30 出头,这些事情已经在我的脑海里演练无数次了。欧美有一种求生文化,天天琢磨世界末日了怎么生存下去。我也是,我天天琢磨明天失业了,怎么办。

跟题主分享我的看法。

事实上 45 岁,过去 20 年一直在外企,经济基础是非常好的。

外企总部不是在北上深广,就是长三角或者珠三角

这个限定条件意味着:工薪高收入,多少积累了有利益关系的人脉和外快,并且赶上了经济富裕地区,相对低房价的时代红利

所以,这个年纪房子也搞定了,甚至不止一套。

车应该也是 3 到 5 年前置换过一次的,8 万公里不到的 BBA,也可能是家庭有两部车。

最最重要的:资产性收入。

感谢过去 20 年的奇迹增长,普通人手里有点钱根本抵抗不了买房的诱惑,就算撑不下去,变卖一套,几百万到上千万到手。

然后配置信托固收提供基础现金流。

唯二忧虑的,孩子本来想留学,现在预算稍微紧一些,只能考虑走高考路线了。

父母如果健在,各种慢性病也找上门了,找有医疗监护的养老机构也要提上议程,这都是花钱的大头。

那么建议就是:

1. 其他资产性收入能支撑就不卖房,不能支撑就卖一套。注意挑 20 年左右楼龄的先出手。因为过多几年,你的下家都很难办贷款了。银行也为难了。

如果紧张窘迫,只有一套房,卖了一线房找个强二线重新布置。

比如广州天河去佛山禅城,一套换三套,一套住两套出租。深圳福田去三水高明,一套换 20 套。只是打个比方。

2. 尽量压缩一下消费,现在不需要定制套装了,也不需要衬手工皮鞋了,也不需要那些为了显示中年活力发朋友圈参加马拉松而买的亚瑟士皮肤衣了,表的话留一块有故事的,比如老婆送的,比如孩子出生那年买的,比如团队达标领导送的,能陪你以后去养老院讲故事的表,再加一块运动表,其他的能出就出了。

优衣库迪卡侬卡西欧小银块或者 APPLE WATCH,干净利落显得年轻精神。

3. 规划好孩子的教育路径,未来是 985 还是 211 决定了你的资产能多大程度被放大增值。

4. 找一份行政性工作,工资肯定很低,没有关系,不是为了钱,是为了让你有个固定的作息时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尊重上帝给人类规定的自然规律。也方便你和同龄人讲中年失业自律自强的故事,和自己和解,也可以激励小孩奋斗。

到各大有偿咨询网站注册顾问专家,大概咨询费每小时 200 美金到 600 美金。你的经验如果很垂直,价格会更高。20 年的外企经历,会讲点 best practice, 来点 case study. 总能赚到这份钱,更重要的是接通电话的那一小时,还能体验专家顾问的待遇,让你有动力梳理案例,提供解决方案,回到脑力工作场景。让你还有做 consulting 的感觉。

或者开自媒体教授做 ppt 技巧,求职技巧,企业站队技巧,让你还有做 coaching 的感觉,外企学习了那么多年的教练技术派上用场了。

it makes you feel good.

所有的情绪都是自律和调整期望来解决,最大的顾虑是亲朋眼里没有面子,但说白了,经济没有太多顾虑,家里人都好,自己有自嘲的心态和勇气,那绝大部分人都活得没有你好。

为了提前体验这种感觉,我还试过背着 edc 包在汽车客运站睡了两个晚上。

也碰巧有机会被派出所传唤留置了 24 小时。和嫖客,吸毒的,做假联想充电器的,手铐铐着钢椅,最舒服的姿势是让辅警拷着椅子脚睡地上。一天两顿小白馒头。脑子里想的都是自由真好。

所以失业可怕吗?

那一刻我觉得自由最可贵,人活着最可贵。

失业算个屁啊。

陆家嘴珠江新城福田大把侃侃而谈的外企高管,疫情来了都收拾包袱被裁了,时代变化太快了,能 20 年拿体面的薪水出入住四星酒店(一般外企标准,如果是头部的外企,外资 1200 以上的酒店是底线。)你已经很强大了。而普通民企职工还为了保住每个月几千块殚精竭虑。你要是外企总监,一个晚上的酒店不含早就是人家一个月的薪水了。

想想南山科技园拿 45 万中位数的 28 岁小年轻已经很成功了,但他如果要在深圳上车,痛苦程度比起你有过之而无不及。

没有谁比谁过得更好。哪怕刻意比较,真的。

5. 捡起年轻时的兴趣爱好,35 岁觉得玩爱好是堕落和奢侈,45 岁失业了玩爱好没有人苛责你了。甚至大家都鼓励你。

射箭,房车 camping,买部带 3090 显卡的电脑,拿出以前用铅笔破解 CPU 倍频的心态和年轻人一样找个事情折腾,还记得第一次从大众软件里看到巫毒卡广告的感动吗?

去和平时混得不如你的同龄人烧烤啤酒,摄影,模型,生命又属于自己了。

6. 坚持运动,定期做自己和家人的高危筛查体检,PET 胃肠镜彩超都别落下,尽量给自己和家人补齐意外险医疗险。

7. 如果父母健在,多陪陪父母。上帝让你在这个时候失业,肯定是有所考虑的。

8. 不要去 KTV 洗浴城了,以前是应付客户没有办法,现在就算真喜欢唱歌去了,多唱点情情爱爱的,不要唱什么重头再来,这个年纪在一外企,足够优秀了,不需要这些廉价的决心和壮志。

9. 如果还觉得自我和解困难的话,寻求一门宗教,没什么不好意思,牛顿也这样。

总之,

和自己和解

回归家庭

做好 “退一步” 的财务规划

BE A MAN

ALL THE BEST

知乎用户 大司马大将军 发表

这个问题,或许我可以回答一下。

2011 年,我入职了一家外资零售企业做城市经理,就是 PR、GR 合一的那种。2013 年公司调整架构,我选择了拿钱走人,任期堪堪不到三年。我的一些同事选择留下,不过从一个前员工群来看,陆陆续续基本上走的差不多了,还有个别还在坚守。尽管,此刻,那家企业早已今非昔比。

我比你幸运的是,我只在这家企业做了不到 3 年,我离开的时候 30 岁。当然,作为外资企业的资深员工,如果你一直不是处在基层的话,按部就班也应该在一个小中层(大中层要靠关系和圈子,高层么,要看外方了),可能资产积累比我多得多。

可是,你面临的问题,显然要比我当时严重的多。

第一个严重,和你是否在外资企业任职既没有关系,也有很大关系。说没有关系,是指任何一个打工人,到了 45 岁再换工作,都是一件很尴尬的事。即便是中层,到大区经理这个层面,也有些尴尬。要知道,程序员到这个年龄已经是甘蔗渣,要被大厂当做不良资产剔除出去了。除非你是高层,或者是极为关键的岗位负责人,比如虽然烂大街但是依然很能忽悠人的副总裁、CEO、COO 以及公关总监。

说有关系,则是因为在外资企业这种近乎流水线工厂的组织机构里,你很难获得你所在岗位以外的其他能力,以及你所在部门以外的其它资源。这里面,既有管理理念的问题,也有外方固有的傲慢和警惕。一个螺丝钉,即便是为他服务 20 年,还是一颗螺丝钉。而且更糟糕的是,外资企业的管理方式、工作思路和薪酬措施,是把双刃剑——你在其中的时候可能如鱼得水,可你一旦离开,会发现处处水土不服。外面的世界是很精彩,可是外面的世界无比残酷。某种意义上说,外资企业有些像体制内。你会发现自己就像《肖申克的救赎》里那个坐了很多年牢终于获得假释,出去后却发现外面的世界早已不是他所熟悉的一切,只能无奈选择自杀的老汉。

我在离开那家企业后,一开始求职的时候就遇到不少钉子。入职一家民营企业后更是颇感挫折——为毛他们居然可以这样工作?!这还只是我只在那里做了不到 3 年而已。工作 20 年,我想你已经把他们的理念和精神镌刻到骨子里了,会自觉不自觉的拿来作比较,然后倍感不适应。这种不适应,将会随着你的职位越高而越发不适应。如果你是一个副总级别,那么恭喜你,到民营企业,你的工作周期很可能只有 3 个月。这种不适大概要经过一两年,换过 2-3 家企业后才能消除。

你会发现,非外资企业没那么多条条框框,没那么多审查机构(吐槽一下我曾经工作的那家外资企业,反海外腐败法,手伸的真长),员工也不可能直接给总裁写邮件——尽管没个卵用,除了 HR 做培训拿来忽悠人。可老板也不会对你文质彬彬客客气气,对你的工作考核也不会多个维度,没事给你聊聊苦劳。你也不会没完没了的处理邮件或者通过邮件处理工作,更不可能通过邮件甩锅或者丢锅。加班不会有统计更不会有奖励,大多数企业的年假制度只是说说而已。能不能休要看老板心情和你自己的贡献。更重要的是,你要学会你曾经鄙视的那些所有龌龊手段,比如送礼、唱歌以及后续相关服务。如果你以前就会,那么恭喜你,你需要更加努力。

你需要适应老板的直接、粗鲁和蛮横,适应结果导向不问过程,适应被夸的天花乱坠的下一秒就可能被骂的狗血淋头,适应今天还信誓旦旦的说你是公司基石明天就可能让你卷铺盖走人,适应公司某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可能是老板的亲戚一旦你无意得罪了他那你就可能渐渐失去老板的信任。所有这些鸡毛鸭血的事情,不要问对错,不要觉得委屈。对不起,这就是现实。要么你拒绝,高傲的离开;要么你接受,卑微的留下。

你需要适应下属的谄媚、油滑和冒犯。你的温文尔雅平易近人,非但没法获得加分,反而可能成为被别人欺负或者拿来当枪使的工具。外资企业团队里也有这样的人,但大家会人模狗样的戴着假面具,至少人前不会表现的明显。在非外资企业里,这层假面具要薄的多,也不是每个人都戴。道理很简单,大家出来都是打工的,跟着你就是要赚钱吃肉,而不是欣赏你的人品。好人品固然会赢得个别人的喜欢,却无法让整个团队服众。能力,具体的说,赚钱的能力,或者让大老板对整个团队器重的能力,才是你作为领导的最大也是唯一价值。在外资企业,哪个 leader 要是脾气臭爱骂人,大家会嗤笑他,他的团队成员会举报他控诉他。但是在非外资尤其是民营企业,哪个 leader 要是脾气臭爱骂人,要么他是领导亲戚,要么他能力很牛逼对公司很重要——不然他早滚蛋了。而且你会发现一个问题,这里的人就像得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对这个负责人既怕的要死,又依赖的不行。

从你失业 3 个月来看,可能之前从事的岗位应该不是太紧俏,之前积累的人脉也不是太可靠。因为至少从结果来看,你没有马上被猎上岗,也没有获得内推上岗。这可能是你专业的问题,有些岗位本身就像熊猫血一样,只有个别企业才需要,也有可能是家庭原因,比如无法接受外派或者出差等,同为中年夹心人,我能明白。然而,这些终归不能代替一个上岗通知,也不会给你每个月可观的收入。

我能给你的建议不多,仅供你参考:

1、忘掉你在那家企业的所有荣耀与履历。你就是一个在某个企业工作 20 年的 45 岁中年人,仅此而已。不要让过去成为你的负担。就算你曾经在那里是个总经理,享受过万人尊崇,现在也要认识自己不过是一个失业的中年人,急需一份工作。

2、面试的时候多谈经验,少谈东家。外资企业出来的人,言谈之间不自觉的对前东家会有种莫名的崇拜和依恋感。你自己感觉不到,但是面试的人会感觉很明显。如果不信,你可以打开手机摄像头,假装对方是一个面试官,录一段自己的应聘视频来看看。

3、降低预期,正视现实。忘了你的双休,忘了你的年假,忘了你的免费下午茶和水果点心,忘了你的团建,忘了你每年一度的免费体检,忘了你的公积金(相信我,至少一半民营企业是不给你交这个的),忘了你的外文名字,忘了你在外资企业里对待老板和下属的方式。哦,还有,忘了你的年薪——如果你之前是年薪的话。求职的人没有太多选择,你应该在下下签里求个最优解,而非继续等待你的上上签。

4、不要盲动去创业,更不要去创业型公司——当然,人家也未必要你。

5、不要焦虑,放空自己,做一些自己从未尝试的事。对过去心怀感激但不要一味迷恋,对未来心存美好但不要盲目乐观。

最后,祝你早日如愿上岗。

知乎用户 出埃及 发表

年龄是最大的障碍 - 请原谅我说得如此直白。

按照 20 年来算,我想你拿到手的 compensation 供你全家吃喝不愁至少一年或一年半吧,你应该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和安排你的 future career path,不需要太急找下家。

题主 45 岁,也算是职场老科勒,我想你并不需要对细节方面的建议。关键要看你如何定义自己未来的方向,包括家庭,孩子等因素。如果你已经是 senior management, 国内民企是一个选项。如果你还从事技术或技术管理,那么的确有些棘手。

知乎用户 许小喵​ 发表

哎,**人在任何年龄任何处境都应该做好应对变化的 plan b,保持敬畏之心。**就算是在顺境、在职业的上升期、在你春风得意之时,都得这样,更不要说随着年龄增大,职业发展受限的时候了。现在网上的舆论里,连 35 岁都似乎已经成为打工人的大限之期,那年龄更大的人提前做好准备,该攒钱攒钱,该谋副业谋副业,这没什么丢人的。

就拿我来说,我是做餐饮的,还没 30 岁,生意这两年都还算顺利的情况下,都无比焦虑,已经做好了不止一个 plan b。为什么呢?

因为我平时就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和环境变化,比如我从 2017 年辞职从事餐饮以来,到现在 4 年内,已经见到过不低于 10 个我曾经很崇拜的同行前辈生意没落了。这些前辈,在我认识他们的时候,基本都是春风得意的,有人两三年就开出了一千多家门店,有人项目连续拿到融资估值几亿,有人不但门店遍地开花,还作为成功典范到处开课做讲师。然而到现在,有人因为政策原因项目一再受阻不得不换方向,有人的项目烧光了钱接连倒闭,有人慢慢从大众视线中消失,门店生意也不温不火。真的,但凡你耐心点观察一下身边事业顺利的人,**就会发现每个人的事业、职业中的高光时刻往往只是存在一段时间,之后还是会面临变化、不得不接受新的挑战。**连拥有过高光时刻的人,尚且如此,那平凡普通的我们,怎么还能安稳地一成不变??

**不是只有上班的人才需要做失业后的 plan b,创业的人也需要,**比如:如果政策原因导致项目没法做了怎么办?如果再来一次疫情怎么办?如果出现更强的竞争者了怎么办?如果对手比我有钱更多怎么办?这些问题决不能等到已经情况变差了再考虑,一定是需要提前做好打算的。怎么做打算呢?比如在顺利的时候不乱花钱,保持节俭,保持攒钱的习惯,学会理财。就拿我来说,即便是现在我每月的开支和我以前上班的时候依然是差不多的,没有买过奢侈品,吃饭仍然还控制在人均 150 以下,出门还是坐地铁,买手机电脑还是追求性价比。攒下来的钱则用来买龙头企业的股票,另外也会投入自己的副业项目。如果说有的人有钱后买奢侈品是一种消费升级,寻求超出普通的快感,那么我会转换思维认为同样的钱用来买入好的公司股票,也可以当做是另一种 “奢侈品”,同样也可以获得消费的快感。当然,买股票之前就已经买了房,解决了生存问题,接下来就是给自己以后的路准备更多的可能性。

那么上班的人的 plan b,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攒钱还是必须的,**不能因为涨工资了或者是工作之外为了补偿自己而总花一些无意义的钱。什么是花无意义的钱呢?比如我认识一些朋友,因为上班一周很辛苦很枯燥,周末会恶补一些快感,比如每周都去蹦迪喝酒或者玩剧本杀一类,我有个朋友每个月花在剧本杀上至少上千元,但是这种一次性的快消式活动,给人带来的益处真不大,花了不少钱但是结束后心灵还是会觉得空虚,但是人会上瘾。同样的如果能选择去健身运动,花的不多,但是结束后身心都会受益,还能给人一些独处思考的空间。我认为攒钱的计划应该优先级更靠前点,而且应该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保持攒钱的习惯。

**然后,提前埋下副业的种子。**副业不一定是当下立马就能做到赚钱的状态,但是你可以先试水,保持一个 “在做” 的姿态更重要一些。比如我有个朋友平时就很喜欢画简笔画,时常会做一些简单的简笔画表情包去投稿,慢慢的也积累了一些粉丝,这时候她还是纯兴趣输出的状态,直到去年疫情期间由于工作并不多,她开始把她的画设计成了手机壳,然后在自己小圈子里预售,由于大家已经对她以往的作品有一些了解了,纷纷都来预定,很快就卖光了。我这个朋友后来就副业专门做一些手绘的手机壳,今年开始还做了帆布包,开了网店专门在卖了。所以,提前埋下副业的种子很重要,不一定要立马开始盈利,先让自己进入状态,等到某个契机可能你的副业就会开始发力。

如果你已经失业了才开始考虑这些,其实确实有点晚了,不过也只能面对现实,尽快开始找到自己新的事业方向。或许你没有想过副业的事,所以现在也无从下手,但是年纪大了可能去打工的选择也很有限。我的建议是:1、先分析家庭的财务状态,想想如果要自己创业的话,有多少可支配的创业资金;2、分析一下自己个人的工作经验和事业资源,看看有没有不那么陌生又适合自己的行业;3、找一些身边同年龄的朋友了解一下大家在做的事,到现在了不能再封闭自己了,该主动出击去了解;4、如果确实没什么创业资金,性格也不适合创业的话,建议还是降低预期找份工作先做起来,免得有太大的心理压力。

知乎用户 元气投影仪​ 发表

45 岁了,真的很难

特别是做技术的,难上加难

如果是做销售、市场、营销、行政、人力的话,有熟人内推还算好办一些

别说 45,真正开始能让简历筛选者在意的年龄歧视是 35 岁以上

如果你应聘一些执行岗位,基本没戏

还不如赌一把经理、总监之类的管理岗

说不定还可以碰上有缘人或者有缘的岗位需求

我假设自己 45 岁突然失业会怎么办

先翻开自己的通讯录或者微信联系人列表

一个个往下看,看哪个像可以给我推荐工作的

不要害羞,一个个去谈,必要时当年约出来吃个饭面谈

看看彼此之间有没合作的机会

因为的确有些岗位,需要一些比较熟悉的人

可能技能不一定完全对口,其实不要紧,很多岗位都是边学边干

而且工作性格这方面也很重要,几十年的工作习惯的话,改不了

如果遇到某些内推岗位需要的刚好和你对口,那就是极好

当然,完全指望内推也是不实际的,各种智联招聘、拉勾网、boss 直聘之类的,能投的也投一下,碰一碰运气

拿到工作后就好好混着,别挑三拣四,确保自己五险一金缴足,苟到啥时候就看天吃饭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删除

知乎用户 大冲 发表

我暂时没有这方面经历,不方便发表言论。只能说谢谢楼主为后来者敲响警钟,我也借此机会,和大家聊一聊副业。

副业,又叫做农副产业,是指生产单位所从事的主要生产活动以外的生产事业。在我国农业生产部门中,是指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大田生产以外的其它附带经营的生产事业,如养猪、养鸡、编席、采集药材等。

这是百度百科对副业的解释,其实副业早已脱离了当年的解释范畴。已经引申为主业以为的第二职业,副业的出现,可以给我们工作更多的选择性,在主业受挫之后,不至于慌乱失措。

提到副业,肯定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兼职,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副业不等于兼职。在大冲认为,副业可以是第二次创业,副业有成为主业的潜力,而兼职永远只能是兼职。副业属于出卖智慧,而兼职只能算出卖时间。

为什么要做副业?

**增加收入:**第一个原因肯定是增加收入,让自身价值最大化。大冲当年开始做副业就是为了赚钱,而且自己也喜欢互联网,既能把自己的兴趣利用起来,还能赚到钱。最重要的是,给了自己更多选择性,有一天你可能会因为你自己的本职工作掉进万丈深渊,但拥有副业会把你给拉上来

**提升竞争力:**副业的过程,就是自我修炼的过程,如果把副业比作孩子的话,那么我们既要当爹又要当妈,既是老师,又是医生。虽然看着很累,但是对自己的提升特别大。当一个人长期处于一种工作环境,每日循规蹈矩、简单重复,视野、思维都会受到限制,副业则会让你的视野再次开阔起来。

而且副业具有可持续性,我们需要不断输入新知识来帮助副业快速发展,学到的知识就有可能去反哺主业发展,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

**时间管理:**每个人每天都拥有均衡的 24 小时,有的人把 24 小时过成了 32 小时,甚至更多;有的人却把 24 小时过成了 16 小时,甚至更少。

大冲不是危言耸听,如果现在不告诉你,你可能还蒙在鼓里。

这 24 小时是绝对公平的,除去 8 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我们还要上班、学习等等,所以再除去 8 小时的特定时间,已经过去 16 个小时。

我们不去考虑睡的怎么样,也不考虑上班学习的 8 小时成就如何,剩下的 8 小时,才是人生的关键,也是决定人一生成就如何的关键 8 小时。

这就是著名的 “三八理论”,把 24 小时过成 32 小时的人,在这 8 小时内,争分夺秒,可以学习更多知识,使自己的工作或学习更进一步,可以兼职其他副业,增加收入的同时,给自己更多选择;把 24 小时过成 16 小时的人,在这 8 小时内,浑浑噩噩,或许在玩游戏,或许在看视频,总之就是让大脑享受及时快乐,浪费了 8 小时,还总是意犹未尽,感觉自己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干。

如果把学习比作投资的话,玩乐就是在消费。投资可以产生很多回报,消费只能满足一时的快感,还可能换来无尽的悔恨。

任何副业,都是对未来的投资,或许是让我们未来多一笔收入,或许是让自己多一份选择,哪怕什么都没有,也能提升自己。

未完待续……

知乎用户 胡青凯​ 发表

是裸辞了吗?

35 以后就很难找了,45 更难,许多单位宁愿提拔有业绩的升上来,也不太愿意贸然外聘。

多试试几个城市和方向吧,或者发展下副业也行。

知乎用户 李白 发表

外企以前薪水那么高,二十年前的外企啊,那时候一个月好几千的工资,和一平米房价也差不多了,当年贷款买房还有退税。。。按说早买房(二套以上)还完贷款还有大笔投资了,孩子应该上高中了,也不像民办小初一样费钱投入高了。

提早退休不香么 [捂脸],为啥一定要干些啥。心态调整调整吧,就靠投资收益过日子,别太浪费。。不然就算呆到退休领退休金,退休金和你在外企收入的落差你也受不了。。。你也不可能一直干下去的。。

并非讽刺,认真的,人不可能一直走上坡,年轻时候就是要爽气点,说走就走直飞大溪地,黑珍珠买买买,该玩玩了,该见识见识了。中老年了就机票特价时候印马泰走一圈,随便兜兜,旅途啥也不买多拍照。。。

其实人生也不亏了啊,在最好的年纪做了最爽的事。。。

知乎用户 考拉熊​ 发表

看到题主很感慨,我们如此相似…….

如今我是下嫁一家物业公司,分管物业管理,每天水电暖和杂七杂八的杂事,我以前的同事听说了都很嘘嘘………..

想当初也是一流的人力资源主管和行政主管,四处讲课的,如今岁月流逝……….. 为了老人孩子只好屈居如此地步。

内心很委屈、不甘心、不情愿……….. 也曾想自己做,现实不允许啊……

老人孩子三座大山狠狠压在身上,都喘不过气来,自己做更加没时间,家顾不上、孩子教育管不了,到最后身体也毁了,即便挣到钱也是后半辈子医药费,又或是给比人挣的钱,还不如眼下少挣点钱,把身体稳住,身体好也是挣钱啊………..

看看如今医院多贵啊!

人到中年靠后,健康第一,身体是革命本钱!再说中年本就病毒,那个企业愿意用身体有风险、精力体力都不如年轻人的我们这些职场老臣?

所以,出路只有两条:

一:自主创业!

要把风险想好了……… 身体的风险、实力的风险和行业选择的风险………

二:找一家能收留的企业(很凄惨,但是年龄没优势啊

江湖后浪推前浪,这是历史的必然,摆正心态吧……………

知乎用户 MUMA​ 发表

去送外卖、做快递,开网约车都可以。

即使在国内有外企的大城市,这三个行业的月薪也足够摸到本地平均工资线以上了,更何况题主在外企干了 20 年,默认现在应该有车有房且基本还光了房贷(自住用房),大概率还有一两套买来投资或出租的房产,可以做包租公,又或者有一些存款等现金资产,每年能吃到固定的利息收益。当然,如果题主说的外企是指在沃尔玛超市干了 20 的收银员那另当别论。

至于其他高赞答案那种在外企 20 年做到中层突然失业后找不到对标岗位的失落感,在答主看来是很没有必要的。因为平台好并不代表着个人能力好,大平台通常把员工当做螺丝钉,少了谁都可以运转,所以大企业的员工技能比较单一,综合能力不见得强。

况且自 20 年前中国加入世贸,外企在国内的地位就持续走低,逐渐被内资企业从很多领域挤了出去。这现象自 2008 年世界金融危机后就表现得很明显了,在 2010 年中国 GDP 超越日本排世界第二后,这种趋势逐渐加速,因此在 2010 年后这十年间题主竟然从来没有想过在外企的自己有可能会失业,这才是匪夷所思的。

由此,答主不建议题主听从其他高赞回答的建议去创业,因为答主觉得题主对市场变化缺乏敏锐的感觉,题主所在的外企大概率也对国内这个快速变化的行业缺乏有效的应对,故题主拿着自己 20 年外企经验去创业,大概率会死得很惨。

额外的,考虑到现阶段内资企业其实从外企挖人才的力度并不低,外资企业里如果真的有内资企业需要的人才,内资企业早就动手猎头了,而题主从外企离职三个月没有找到下家,故答主建议题主认清现实,放低就业标准,如果觉得在家心里不得安心,可以再外卖、快递、网约车三者中选一个过渡一下(建议网约车),或者借这段时间学习一些新的职业技能,比如说会计或理财,无论是转型做会计——会计是目前就业市场上少有的对年龄限制少且对新知识要求不高收入和社会地位还不错的职业,失业后转型做会计,可以算是个百搭的万金油选择[会计培训机构广告位招租]。

又或者从开源节流方面为自己 20 年来积攒的个人资产做个保值增值的理财计划,都是不错的选择[理财培训 APP 广告位招租]。

知乎用户 暴走冬瓜​ 发表

兄弟,你还有多少实力?

我去年 12 月 15 日,也被集团公司以合同不续签 KickOff 了,贡献了 8 年快 9 年的样子,拿了一笔可怜的补偿去原公司取了一张离职证明,没了。

我两娃,还有房贷,上有老下,还背着一位家庭妇女,离职那个晚上,在小店门口买了一箱雪花,坐马路牙子上干喝,喝到后面泪流满面,哭的像条狗。

小店老板还出来安慰我,小伙,失恋多大点事,都经历过你这么干喝不行,来袋小食品不?

就像杀红了眼的饿狼,忽然被裁判员说:你老了,IT 不需要 40 多的,滚吧。

马勒戈壁…… 很操蛋。

好吧,吓唬你的,其实也没这么惨,事实是离职当天我就二家上岗了,薪资还加了点,二家问我能不能早点入职?我当时想我这都没体会到失业的生死揪心,这么快就上岗,是不是有点那个…… 滑稽了。

我不管你们怎么想的,我当时还是硬生生脱了十五天空,找各个老友在拍档上吹牛逼撩妹呢。

失业?不存在的,都山里打出来的老狼,我相信你也是,不要总想着气馁之处,放开了再琢磨,卧槽,世界太大了,哪找不到食。

只不过,这次我也是有点后怕,所以积极开展第二产业,争取直播做的如火如荼。

这个月初盘点,1-5 月份一个人当主播又当发货员做了 91 万销售额了。

累是累了点,我还行的。

加油!

知乎用户 无尽晴川 发表

我 40,也是外企,做技术,刚裁员。公司业务很小众,工作真心不好找。但还是拿到 offer 了。本来打算拿不到 offer,这个月考下 PMP 的证(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认证),去找项目经理的工作。不懂的别误会,项目经理不是一个真的经理职位,就是个打杂的角色,求爷爷告奶奶推进项目进展的那种,工资还不高。总结了一下找工作经历,现在外企很少了,但也不乏对英语和技术同时有要求的外企,在抱怨找不到英语好的技术人员。但技术到金字塔高处的,毕竟是少数,45 岁再失业,除非专家级别,技术岗基本不要了。所以提升自己的能力,有失业的时候逼不得已可以创业的实力,才是正道。这里说的实力不是钱,当然你有钱更好。尽早做到你所在行业的一个更高级的角色,对各部门在公司扮演角色要门清,要懂项目懂运营懂管理,也要积攒一定人脉资源。如果在本公司没机会,要尽量跳槽去做更高级职位。要做到在行业内可以胜任管理几十人部门的角色,失业以后就好找相应职位。哪怕没有相应的职位,向下兼容岗位也比找不到工作好。实在逼不得已,攒点人然后写 PPT 去拉投资创业,也比找不到工作坐吃山空的好。

知乎用户 咨询师裕悦​ 发表

人到中年,突然失业,一定要有存款,社保一定要预留交齐。

然后,休息一下,好好思考,必须工作才能生活吗?

做什么工作?

可不可以做自己喜欢且擅长的工作,哪怕自己创业?

我一亲戚,曾经靠与人合作创业,赚了 2 百万,又倒手买房一套,赚了 70 万,现在她人到中年,和你差不多年纪,有 2 套房,却不愿意创业,每月打工 5 千。工作也不太轻松,但她觉得还好。

我曾经问她,为什么不自己创业,因为她以前不是和人开公司当老板吗,有实力啊!

可是她说,她没有独立创业的经验,她觉得太累,还是打工省心!

所以,今后的职业规划,怎么走,还是看个人的意愿!

无论如何,天无绝人之路,祝你成功。

知乎用户 码农面试资料君​ 发表

标题中问及的问题,已经萦绕在我心里好久,总想就这个话题写点什么,一则是为自己十年的外企生涯做个阶段性的总结,二是想跟天涯上的同仁们交流一下外企的话题,以及服务于外企的大陆中国人的前途。

  一、我为什么要加入外企

  算起来,我服务于 “外” 字头的各种企业已经有十个年头了,现在也基本人到中年了。回想起加入外企的动机,还要回到十年前。 

  1999 年,我还在某省会城市的一个设计院工作,由于项目的关系,跟一些外企公司的员工有过很多打交道的经历。每次设计联络,他们都西服革履地从北京飞来,住在我们这个城市最高档次的酒店,拿着笔记本电脑,以及写满外文的资料,跟我们侃侃而谈。当初我是一个毕业将近十年的工程师,对这些人除了羡慕还是羡慕,羡慕他们出差的待遇,羡慕他们流利的外语,羡慕他们开阔的眼界,给自己立下了志向,以后一定要加入外企! 

  加入外企的过程其实很偶然,也很简单,现在混在外企久了,知道进外企其实就是一层纸,更多的是靠运气。过程我就不细说了,总之我如愿以偿地加入了曾经仰视的外企,然后就是不断地跳槽,现在供职于一家世界 500 强的企业,彻底地圆了自己十年前的梦,成了每天北京地铁十号线国贸站蚂蚁搬拥挤的人流中的一员。

二外企十年,我得到了什么?

  这个问题,也是我最近考虑许久的问题,弹指一挥间,在外企十年了,我得到了什么?我学到了什么?我还能得到什么?我还能接着学到什么? 

  经过不断的思考,我给出了十年后的答案。 

  外企十年,我得到的包括: 

  一份看起来不错的薪水但是绝对中等偏下的生活质量;

  我学到的主要包括:

  供职公司生产的设备的基本原理,以及如何将它们销售出去;

  看起来还可以的英语口语和写作能力;

  外国人是如何想事情的。 

  还能得到什么?

  答案:面对更年轻人竞争朝不保夕的饭碗! 

  我还能学到什么:

  答案:除了吃当年设计院的老本,真的没有什么能学到的了。

三、我对外企的理解和外企供职人的出路

  其实,国内的写字楼外企,跟现在的制造业,没有本质的不同。制造业那些血汗工厂,是利用国内廉价的劳动力跟自然资源,生产出产品销往海外;国内的写字楼外企,也是利用廉价的大学毕业生以及从国企跳槽人员的人力成本,把国外的高价产品销往国内(产品或者服务)。 

  所以,中国的外企,其实就是一个卖产品的公司,而不是开发产品的地方,它所需要的,仅仅是能够帮助它卖东西的人而已,换句话来讲,外企的人其实都是销售人员,只不过岗位不同而已。

  那么,销售团队需要多高的知识能力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在外企,绝大多数的所谓 “技术” 人员需要做的,就是了解本公司产品的性能(无法全部了解,总有许多黑匣子是无法破译的),然后千方百计地把他放在给客户做的技术方案中,然后就是忽悠客户接受你的方案。

  如何忽悠客户呢?很重要的是包装。

  外企的人出行都乘飞机,都住高档宾馆,这是公司形象;  

  外企的人都能讲点哪怕中国式的外语,时不时带几个老外出去,证明自己的东西跟国内的不同; 

  外企的人,办公室助理都是年轻的小姑娘,人称 Office Lady,出去的男士大多西服革履,提着电脑包。 

  有时我真想撕下这些人的画皮,那些年轻的助理们,干的是什么活呢?接电话,发传真,给老板泡茶,给出差的人订机票。当青春离你们远去,久了不说,就 35 岁,在这之后,如果升不上个行政主管什么的,办公室还能看见这些大姐(候补阿姨)们的影子吗?脸蛋如青苹果一般的小女孩儿们每年都从校门踏入这个社会,端茶倒水的活计是不需要资历的,能干的人总是社会上一招一大把。

  还有,那些年轻的 “工程师” 们,干的是什么活呢?所有的技术方案都是为了卖出自己的产品,一次次地拜访客户,一次次地谈价钱,天上飞地下跑。为出售产品而设计的技术方案不会有太高的技术含量的,但你年过四十,当你跑不动的时候,眼睛亮晶晶如星星的小伙子们又从校门出来了,他们有的是青春,有的是干劲,要的是业绩,不讲究的是工资。这时你跑不动了,工资却是人家的两三倍,老板要的是谁,还用问吗? 

  在我每天上班的写字楼里,几乎很难看见年龄在 45 以上的男人。

  人到中年的我,很想知道自己未来的去向。天涯上的同学们呀,谁能告诉我,45 岁以后,外企的人都去哪里了呢?

看来大家的回帖,觉得自己有如下的路可选择: 

  1)自己创业。但是我不是搞纯设备销售的,也没有什么具体的设备可以代理。我是出技术方案的,所以很难找到客户,这条路似乎走不通,除非回到家乡开个小超市什么的,但是老天保佑别哪天周围开个家乐福沃尔玛什么的巨头,那就死定了。

  2)回到国企。暂且不论能否回去,这是个很尴尬的选择,昔日的同事都是领导了,你回去跟人抢位置还是甘心受比你小不少的人领导?但是如果就是想找个饭碗,什么都是可以忍受的。

  3)移民。现在加拿大的技术移民的路已经基本堵死了,就是找顾问公司做包装出去了,也要至少奋斗十年才能站稳脚,十年后,头发都白了,这辈子就算贡献给孩子了。

  4)职业炒股,估计我没有那么高的财商,手里真的没有什么余钱。

  除了上述的几类,我真的想不出还有什么了,大家帮我想想?

楼歪成这个样子,很遗憾,衷心希望今后大家理性讨论。

  在我看来,外企做到 40 岁以上,职位大概可能是:

  1)中级经理层,头衔可能是销售经理或者是技术经理。说实在话,外企的经理头衔算是满大街了,刚毕业的也能给个市场经理或者销售经理的头衔,就是为了出去唬人方便。真正做到中级经理层的,都是能带领一个团队的人物。这些人要是无法升到总监阶层的话,45 岁就到顶了。做销售的人还能存点人脉,做技术的,只能给人打技术零工了。

  2)高级工程师,一般都是技术岗位。不过外企的头衔跟国内的职称是两回事,45 岁下岗了,可能有机会去监理公司之类的地方做个技术苦力,挣点辛苦钱,但是需要撇家舍业了。如果有可能,最好能考个注册证书什么的,以后肯定有得用。 

  3)高级行政职位,比如行政经理或者人事经理什么的。这个感觉最难办,因为年纪大了,哪个公司都不缺非技术岗位的领导。出路如何,我真的不知道。

  其实,感觉老了去私企也不是不行,只要有技术,但是一大把年纪被年轻人呼来喝去,真的不是滋味,不过为了生存,应该能忍得住。

  以上不论是哪个出路,都貌似有点凄凉。

看来要扶楼了,先讲讲自己的职业经历吧。  

我的经历(1)

  我先前供职的设计院是早先冶金部的部属大院,曾经也是中直单位,要说我现在的这点本事,更多地是吃设计院的老本。想当年刚出校门,不知道恋爱为何物,一心向往工作,在各大现场出差都是以半年为单位,处理现场问题,出设计变更,拜老同志为师,每天吃完晚饭后呆在设计队办公室看图纸。说实话,我大学专业成绩一般,但是在现场工作的几年,算是彻底实现了从书本到实践再回到书本的第一个循环。

  不知道现在的毕业生经历如何,我们 90 年代初毕业的那一批人,技术底子一般都是这么打下来的。

我的经历(2)

  时光如梭,转眼到了上个世纪末,我所在的设计室承接了一个国外政府贷款的项目。圈内的人应该知道,政府贷款需要指定采购贷款国的设备,于是一些做工程总承包的外资公司蜂拥而来,作为主要设计负责人,我开始了跟外资公司的零距离接触。

  最开始是做可行性研究,我们出了技术方案后,跟北京来的一家欧洲公司代表处一遍遍地开设计联络会议,以保证设计跟设备唱的是一台戏。十年前跟现在是不一样的,那时候国内还是缺钱,贷款方很牛,对贷款申请的项目审查很严,所以那些外资公司也毫无例外地很牛。

  要说十年前的部属设计院,也是够含酸的,CAD 处于刚起步的状态不说,外语流利的设计人员是奇缺的。好在我们面对的是代表处的人,不过人家的文件都是 E 文,而且跟我们开会,记笔记也是 E 文,真的让我们佩服。每次开完会,我们都会招待他们吃顿饭,有一次喝多了,送他们回旅馆,又受到很大的刺激,人家飞来住的是商贸(香格里拉旗下),我们出差,还是要住肮脏的招待所。 

  至于技术,记得有一次跟我们开联络会的先生在会议中拿出笔记本电脑,现场敲了几个数,就把我手算一周的数据重算了一步。那时真的是羡慕呀,现在明白了,任何设备厂家都是自己的计算模型,他其实不过是输入几个原始数据而已,现在我打电话都能指挥人干这个活计。

  外企呀外企,那时在我心里真是个 NB 的地方,以至于随后的一两年,我对外企的感觉就像邓丽君唱的 “初恋的地方” 一样,我立下了决心,我一定要找到它。

我的经历(3) 

  盼望着,盼望着,机会来了,外企的脚步近了。

  我所在的省上马了一个国外技术援助项目,出资方是某国际组织(名字不提了,圈子太小),由于中方项目经理是我的朋友,我于是借调到了那个项目,跟国外的咨询公司一起工作,但是还不算他们的雇员。

  现在回想起来,如果说设备制造业,外企就是一个销售跟售后平台的话,咨询行业外企应该有更多的技术含量,毕竟是一个玩脑子跟经验换钱的地方。在这里,我系统地学到了很多设计院没有的知识跟技能,但是也明白了一个残酷的瓶颈,就是你的护照决定了你在国内咨询业的地位,要想当国际咨询专家,就要先换护照。 

  虽然明白这个瓶颈,但是当时就是作为国内人员,收入的空间上升也是很大的,所以我舍弃了原来的设计院,义无反顾地投入了这个行业。由于老婆当时在国外,我中间有两三年去陪她,还顺便读了个文凭,毕业后正式加入了一家美资咨询公司。

  就这样,从接触,过渡到正式加入,我花了四年时间,从此开始了正式的外企生涯。

我的经历(4) 

  外企的日子开始还是很阳光的,相信每一个在外企工作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

  作为咨询行业,我们的客户遍及全国各地,所以就会有无休止的出差,开始很是陶醉飞机跟星级酒店带来的舒适跟便利。我跟公司里面年轻的人不一样的是,我有着超过十年的工作经验,所以不用人带,直接就投入各个项目,也很是有成就感。

  时间就这么过去了三年,中间我换过两家公司,都是通过猎头挖过去的,薪水基本维持不变,但是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危机,那就是咨询公司很难找到活儿了。

  了解这个行业的都知道,外资咨询公司的客户大都是国外公司或者国际组织,国内对咨询这个行业还是不接受、不信任的,这也是由于国内的体制所决定的。 

  在国外,咨询公司最多的国家是英国,由于市场饱和,近些年倒闭与被并购的不计其数,为了开拓市场,这些欧美咨询公司拼命想打开中国大门,造成中国国内咨询公司的竞争异常惨烈,往往一个招标有超过 20 家来投,八仙过海,各自拆台。

  咨询公司的人员是靠简历吃饭的,一旦没有了项目,就没有了新的工作经验,简历也就不值钱了。更要命的是,咨询公司的人都要填 Timesheet,这个东西像一条枷锁牢牢地套在你的脖子上,一旦一年你投入在项目上的时间少于 50%,公司就有理由开掉你,因为你连自己都无法养活。

  压力呀,压力,不在压力中爆发,就要在压力中逃亡!

我的经历(5)

  应该说我加入外企的年代,赶上了国内所谓黄金十年的尾巴,这其间也是国际经济泡沫泛滥到破灭的时候。不过随着竞争的加剧,国内外资咨询行业开始了新的一轮洗牌,很多外资咨询公司开始逃离中国市场,而且都是那种突然死亡法,实现没有任何征兆的

  行业里的两家外资公司,都遭遇到了被突然关闭的命运。也就是在某个工作日的早晨,突然从总部来了群由人事财务跟律师组成的团队,带着打印好的补偿合同,召集大家开会,宣布马上关闭 XX 办公室,解除所有人的劳动合同,然后在 N+1(或者更多点)的补偿合同上签字,然后任命留守团队,把现有项目的尾巴处理完后关门。 

  每一个这样的消息传来,我都感觉像冬天的风吹在脸上,刀割似的。难以想象某天我们遭遇到这样的命运,等待我们的将会是什么?

我的经历(6) 

  感谢老天的眷顾,我终于在几年前成功逃离了咨询业的泰坦尼克号,登上了另一艘行业内的巨轮,角色也从高级工程师变成了技术部门的管理人员,虽然手下也没有几个人。公司的情况就不介绍了,因为圈子很小。

  这是一个对于我来说比较新的行当,简单说就是为市场开发准备技术方案。时间久了,就像我在开篇中说的那样,技术方案实际上就是为了推销自己的成套技术产品。

  我们的产品在技术上还是比较有竞争力的,作为技术人员,我几乎看遍了所有的资料,也能跟客户侃侃而谈我们的东西有这个那个的优点,但是深入了解这个产品的机会少之又少。渐渐地,我惶恐了,这么做下去,一个刚出道的工程师,如果改行做市场的话,不出三年,就能把我的工作全部接下来,这就是行业里面的技术吗?时间在消逝,我还在吃着当年的老本,如果不吃技术饭的话,我还能干什么?

我的经历(7)

  我曾经费了很大力气,从宏观经济层面上检讨自己的职业前途。

  我觉得,外资在中国的黄金时代渐渐远去,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高昂的人力跟土地成本正在一步步地将制造业外企逼出这个地区,剩下的将只有服务业外企,加上制造业外企的总部。每个人的职业前途都跟自己的行业和国家的经济状况相关,我离开咨询行业,是因为这个行业没有太大的前途。 

  中国的经济,靠外资外贸拉动已经貌似到了极限,需要调整。国家正借助国企的那只手,来体现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力。我们有很多国企的客户,日子过得其实比我们外企的人员好多了,至少不要上那么高的税,绝大多数外企,呵呵,中秋节连盒月饼都讨不到的,都打到工资里面了。国进民退,国有化在收回民营行业的生计的同时,也正逐渐将外资挤出中国。未来的十年,是国有企业大发展的十年。

  外资外资,能否大行其道首先要看国家是否缺资金。目前的中国,其实是不缺钱的,国家借助外资,其实也完成了国家层面上的原始积累,现在到了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那么,在我这个不尴不尬的年纪,是进还是退呢?

我的经历(8)

  我曾经想到过离开外企,回归国企。毕竟我当年在设计院干了很多年,还是有不错的口碑和人脉的,但是回去就那么简单吗?

  物是人非,其实一点都不简单。 

  首先是要不要你的问题。现在的部属大型设计院,有人托关系花十万八万都进不来,能让你回来首先是天大的面子了。 

  其次是回去干什么?四十多岁的人画图拼体力能拼得过刚毕业的年轻人吗?国企也许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主任什么的职位。 

  另外就是家怎么办?老婆已经在北京找到了工作,回去了一片茫然,都需要重新开始。对于她来讲,不亚于下岗再就业。她在事业单位,为了我丢掉了目前的工作,对她公平吗?

  所以,退,说说很容易,做起来很难下决心的。

我的经历(9)

  如果不回到体制内的话,就只有暂时在现在的公司做下去了,问题是,如何做?

  在外企,国籍决定了你所能上到的最高位置。如果外企是五层楼的建筑的话,每层楼的人依次是:

  五楼:(跨国公司注册国家的)本国人

  四楼:其它国家的外国人

  三楼:东南亚华人

  二楼:有总部工作经验的海龟或者有政府关系及客户背景的中国人,所谓外企的中国高管

  一楼:一般中国本地雇员

  我现在就老老实实地蹲在一楼,相信未来也不会有机会上到二楼。看到这个帖子的外企人士,估计大部分都跟我一样,呆在没有花园的底楼。 

  外企其实是很讲血统论的,你的肤色决定了你哪怕再笨,到了中国也会舒舒服服地呆在 3、4 楼,只要不在市场开发,怎么混日子都可以。

  但是呆在一楼的本地雇员就不一样了,没有别的肤色,手里要是没有多的资源的话,估计出局的年龄在 40-45 岁左右,女的大概是 35-40 左右,君不见一楼的大门外面,还有无数的毕业生挤着要进来吗?就跟春节火车站买火车的长队似的。 

  这也就是我痛苦之所在。

  升值到高管的空间理论上确实有,如果真的是幸运儿,可以将你的职业空间延长到 50 岁,50 以后铁定出局。如何升为高管,需要你在恰当的时候以恰当的方式介入外企外国人高管之间的政治斗争,不要以为外企不需要站队,站错队跟国企一样惨。 

  那么,无法升职的,为了有限地利用 45 岁之前的那段时光,需要做什么呢?我的想法是:

  尽量让自己显得年轻一些。别笑,这真的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年过四十,脸上饱经风霜,像五十岁人似的,保准你老板会找个借口让你早走,而且你呆在一群年轻人中间,自己心里也不是滋味。

  以上是针对男人而言,对女人不用提醒,在任何年龄段(70 之前)都是她们首先关注的问题之一。

  我最近压力大,老得比较快,心里很愁。说不好听的,有点以貌事人的口吻了,但是别笑话我。外企的助理们,其实吃的更是青春脸蛋饭,所以在她们年轻的时候,千万要睁大眼睛,嫁个有潜力的男人,否则到 35 岁了真的很难。

  另外就是学会打理自己的财富。我到四十岁了从来没有买过股票,但是我觉得 Ray99 说的其实没错,应该开始打理自己财富了,但是作为一个技术出身的普通人,达到他所说的财商估计是不可能了。 

  还有就是考证书吧,注册证什么的,老了也许挂个证一个月能混碗面条钱。

  不管怎么样,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态是正常走到 45 岁的前提条件。

  45 岁以后呢?我真的不知道,这也是我发帖寻求答案的原因。

作者:soho 的猫 回复日期:2009-10-23 15:16:01 

  耐着性子看贴,挺不容易的。因为自己也是到了这种不尴不尬的境地。希望获得启发和交流。

  我是北京的,生于斯长于斯,明年 35。女人

  1994 年高中毕业成绩不好,只能上了个成人大专学语言。第二年冬天同班同学介绍进入 top500 强 - DEC 做了部门秘书。月薪 1200。年轻对所有新鲜的东西都好奇,自学了 oa 应用等外企生存必备的技能。97 年进入 Sun,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用了,脱产,家姐出资欧洲学习。念了半年预科之后学得 MBA,学的时候还算含金量比较高呢,回来的时候发现已经是满大街都 MBA 了。

  过去的老板介绍,重新进 500 强做售后服务,月薪 6k。省吃俭用半年后首付 3 万买了京郊的房子。那时候就是踏踏实实的坐办公室 OL。对生活没有大追求。后来是经过了经济风暴,陆续在 GE 等公司做过二线工作,职位最高做到过总监。目前是经理。薪水始终就是那么大几千,生活波澜不惊。直到前两年通过熟人介绍进入 it500 强,薪水没有变,但外快不少。第一年下来算帐,账面 160w 左右。现在房子换成 5 环边百平米小屋,去年买了个车。账面能有个几十万现金。没有婚也没有仔,有个同居 6 年的男友。很开心他能接受我不婚不育的生活原则。

  我这人算术始终都不好,买菜都会弄错帐,心理素质也不行,看不得股票帐涨跌跌玩过山车。所以所有投机的东西都不碰。只是近期全权委托给男友去做。

  同楼主相同的是:

  我们应该是同时代进入外企的。都经历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的获得与失去的时期。都对外企的日子有了透彻的理解,都处在年龄、精力以及阅历上不尴不尬的位置。何去何从,很迷茫。

  同楼主不同的是:

  我没有技术背景,一直做的都是市场与支持。而几乎大部分的外企都是销售公司,在市场上是傀儡,没有一点自主权。可以说在中国就没有真正的市场管理。很遗憾的。我没有孩子,也不希望自己陷入到那种围着老公孩子转的女人。还是希望自己能够有份小收入,以满足自己日常生活及精神上的需要。但在外企时间长了,人也懒惰了。如果要起早贪黑的创业,真的也是有点害怕。

  明年我就 35 了,心很累了,95 年到现在都没有跑出 500 强的圈子,外企怎么回事早看穿了。现在就是纠结是辞职开个小店还是继续这么混下去,非常的矛盾。

  希望同各位同经历的外企女性们多交流

翻看了前几页,本来想看点有营养的意见,没想到看了几页都是吵架,何必呢。

  我来说说我知道的几个人吧

  1 T 先生-外籍人士

  做到了某公司的上海总经理,才华横溢,精力能力无不是一流,典型的中国通,曾经拿到过中国 zf 极高的表彰,大名鼎鼎无人不知。都说他是统领大中华区数百亿人民币业务的总裁不二人选,升职指日可待。

  然而到了 50 多岁,风云突变。问题出在公司总部,这家百年的老店败了,原公司被另外的公司买去。合并后自然免不了一番争斗,很快的他被边缘化,给了一个小职,偏居一隅。T 先生一怒之下辞职而去,幸好还几十年积累的人脉,被客户公司收编,继续做上海总经理。

  只是公司规模和业务范围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完全就是集团军和加强营的区别。没办法,也只好干啊,总不能提早退休闲着吧。听过他醉后的不满,可是又没什么办法。慢慢的这么混着,再过几年,也就等退休了,没什么更大的指望了。

  2. 某公司亚太区经理

  已经是管着从北京上海到新加坡雅加达,甚至东京悉尼的人了。也是看到前途无望,一个中国人,总不至于升到全球的总裁吧。再说公司内部内斗厉害,工作又太辛苦,付出和得到不成比例。不久前辞职去跟老同学做风投了

  3. 老工程师

  50 多了,被以整编的名义往外赶。没大资本做大投资,买了一辆小车,一个出租车的拍照,雇人当了司机,算是个个体经营者吧。同时自己给人家做些技术活。赚的不多,但是还过的去。

  他说自己是快活的,看得出来是真的。人有时候在于满足,如果想不开,整日郁郁,觉得自己从大公司出来怎么成了出租车的小老板,心里有压力就活的不好。

  还有好多例子,认识的很多人基本上都出来创业了。开头虽然艰辛,生意做到后面也有大有小,不一定人人能发达。但是没有说过不下去的。只要调整好心态,安天知命,天定无绝人之路

作者:重回国企 回复日期:2009-10-25 22:43:49 

  08 年因为经济危机被动离开外企。比楼主小近 10 岁。呵呵

  离开后,想得很多问题与楼主一样。楼主已经说了很多,不再累述。

  离开后,第一想法是:自己创业,因为有自己的客户资源,离开了那个公司,这些客户还会只跟着我走。但发现的是,其实你给客户提供的还是外企的产品,只不过你的职责从厂商变成了代理商。其他变化不大,而且代理商的利润因为竞争已经被压得很薄。不是一个长期可以做的产业。而且市场情况和实际情况,你的新的环境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在外企里很多大家都约定俗成的交流方式在你自己用人的时候会发现很难进行下去。这也许就是创业者碰到的第一个问题。

  所以在思考之后,自己只愿意当一个股东,收取点分红的费用。而自己还得继续找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能长期做的事情。

  在和原来外企的圈子里的人聊天中,发现不了什么新的项目和可做的事情,因为他们与楼主一样的困惑。

  在和国企的人聊天中,却总是发现有很多新的项目,不管是国家扶持的也好,还是好的想法也好。

  所以我现在做的事情是:

  做一到两个自己的公司,做到不需要太费心的时候,撤出,自己只当股东,享受分红。

  然后自己找一个大一点的国企踏实做下去,坚持总会有新的成功。

  也层想过再进一家外企,但现在觉得没有必要,个人觉得按照我这个年龄在外企拿 30 万的薪水,不如在国企拿 10 万的薪水,因为在国企的发展会更有前途,就像楼主说的:今后 10 年国企发展会很好,外企的时代已经不如以前。

  所以 08 年被动离开外企后,目前我感觉比在外企更好,除了目前钱没有外企挣得多。但相比还在外企的朋友来说,我有了自己的目标。而且不是被别人主导的。

  目前,我入股的公司(我的股份超过 25%),合伙人都是很好的朋友,很信任。一个公司目前运转正常稳健,每年能保证我投入资金的 20% 的回报。另外一个公司目前正在筹划中,合伙人也都值得信任,如果筹划成功,也能有每月 1-2 万的收入。之后自己依然当个股东。

  然后自己计划在 2010 年找个大的国企里呆着,做自己喜欢的行业和事情。

  因为这个帖子,所以注册了这个名字:重回国企。

作者:就是我的用户名 回复日期:2009-10-26 15:06:36 

  某些人还是别出馊招了。

  你让 LZ45 岁了去创业?创业要陪酒的!五粮液、茅台和各种酒店夜总会在向您招手!俺爹创业,从 20 几一路喝到了 40 几,终于去年在某医院跟他的胆说了拜拜。好赖熬出头了,45 岁从头干?不要命了啊!

  既然不缺钱了,到丽江桂林山清水秀的地方,每天喝喝茶,钓钓鱼,开个小店顺便赚点钱,过几年抱抱孙子不是挺好的。就怕你忙惯了,闲不下来,享受不了那种生活。

  国企也有这种忧虑,大部分人庸庸碌碌一辈子,男的 50 女的 45 退休,领导 60 退休,唯一好点的就是有份稳定的退休金拿。国企外企都一样,不过是中国的国情罢了。

  50 后还工作的我只见过三种人,一种是自己是老板或股东,一种是手段强悍的 ZF、国企领导,还有一种是真有本事、缺你不可的专业人员,教授、医生、老师、科研骨干里的尖子,稍微平常的都没门(这些可都是社会几十年过滤留下的人才啊!)。你要有本事混成涛哥、宝哥那样的,还能工作到七老八十。其他的外企国企民企火星企的各类各种头衔的打工仔,还是回家安心喂鸽子遛狗吧!

作者:ray99 回复日期:2009-10-26 15:28:56 

  无非就是国企由于体制原因更能让人一辈子坚持一个东西,而私企或外企体制更灵活,大家有更大的空间便也有了更多的浮躁,很多人都把跳槽当家常便饭了,永远都是这山望着那山高,结果老了两手空空!

  惭愧。这句话好像是在说我,十余年外企生涯, 跳槽不计其数, 英美法德澳加齐全。八国联军都快凑齐了, 的确有两手空空的感觉, 在现在这家算做得时间最长的了 。

  在这里,成就感谈不上, 老板比较信任,算是公司几个能签银票,支票的人之一,第一次有了想长期做下去的感觉,就不知道公司能让我做多久。

————————————————

版权声明:本文为 CSDN 博主「冰释镜湖」的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45 岁以后,外企的人都到去哪里了呢?(转载:岭南一梦)_DBA never sleep-DBA,永不眠 - CSDN 博客

知乎用户 AIRobot5 发表

35 岁失业,可以考虑改行。
35 岁应该是晋升为行业高手的年龄,这时候,就是公司业绩不好,也应该是很轻松的跳槽,而不是失业。所以,失业的原因很可能就是入错行了,你根本就不喜欢这个行业。

但 45 岁失业就是另一回事了,除了很特殊的情况,不建议改行。能做到 45 岁,其实已经属于行业要员,已经积累的经验是很值钱的,不要小看自己的履历,就算是一个行政人员,也是一个很成熟的,不需要培训,能独挡一面的人才。

其实大厂 20 年的工作经验,也不会是一无所获的。而且,一干就是 20 十年,这样的人工作稳定,忠于职守,很多企业都需要这样的人才。充分发掘自己已经具备的能力,经验,这就是 “该怎么办” 的基础和条件。这种工作经历本来就是一种重新求职的资历,不要忽视了这种资历,特别是求职于另一个大厂的时候。

经济衰退,不得不到小企业就职,就要重振雄风,千万不能老气横秋,小企业需要有经验的人,更需要积极全面处理问题的人,所以要成为多能手,不能继续大厂的我行我素。

当然,时代变了,继续求职对于一个 45 岁的人来说,并不是最佳选择。未来毫无疑问的会转入科技发展、金融投资为主的时代,凭借多年的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如果能转行投资,那就能金蝉脱壳,直上青云。

想要提前退休,知足常乐,那就随遇而安。这个社会,如果放下身段,生存并不难。

人生的成败在于能否抓住机遇,抓住机遇的基础是认识机遇,认识机遇的前提是前瞻性思维

能否抓住机遇,是 “姜还是老的辣”,还是“不如当年” 了,全在自己的心态。
论能力和阅历当然是 “你大爷,还是你大爷”,心态那就很难说了。

关注 AIRobot5,多看几篇我们的文章和答复,理解经济规律,拥抱未来,换个角度看自己,换个角度看世界。

[种种迹象表明全球经济危机或正在到来,如果经济危机爆发我们该如何从中赚钱?​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3324150/answer/1967824475)

Benjamin Lee/ 人工智能创业团队 AIRobot5 创始人
于 2021.06.30

知乎用户 阿甘 发表

裁员还是撤资还是被开还是合同到期不续约,什么行业什么岗位干到哪个级别了,这些都不写清楚你问我们怎么知道你该怎么办,45 进入职场后半期,如果没有混到稳定公司行业头部的企业中高层,谁都有职业连续的问题,但是 45 了总有些家底,能怎么样,说不定人生还有第二春,好好活着就赢了

知乎用户 知不道 发表

不请自来,我是在港资待了 10 多年,然老板关掉了大陆公司,给了赔偿,当时挺有压力,用了俩月去学了行业软件,同时静下心来想了想自己应该怎么走,到了年龄去哪都要从头里,需要勇气,期间也有和朋友试图组建团队,但大势不好,继续调整,找了家国企,目前还在适应,韬光养晦也好,为了五斗米折腰也罢,目前是维持基本生活。

说这么多是想一起打打气。40 了应该不惑了,就当给自己的冷静期,想象初心,准备再出发。但是我的经验就是一定要敢于迈出去第一步,我们可能不如年轻人那样洒脱可以随时放弃,有所依靠,因为我们就是别人的依靠;我们不是要去放弃我们的梦想,而是更加需切实的有所目的的追求梦想。不要让以前的自己束缚现在的自己,做好当下,纳言敏行。

以上共勉之

知乎用户 李峰说 发表

知乎用户 是日已过 发表

提高自己,面对现实。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对面的柏林也不相信。

知乎用户 慕容小雪​ 发表

你好,虽然我比你小几岁,但也正处于同一个阶段,先说说我自己吧。

我坐标北京,金融行业,一直在银行、互金行业发展,因为我是做客服管理的,北京这两年的机会不多,公司为了节约成本都把呼叫中心搬出了北京,所以我就需要常驻外地。经历了两次跳槽,一次是公司不靠谱,一次是公司倒闭了,最近这段时间正在寻找自己新的职业方向,并同时备考 MBA。

最近这一年职场的不顺利,我也开始反思自己,究竟未来的路应该怎么走,最近也是面了几份工作,有的是人家觉得我不错,但我嫌挣得少或者 title 不够,因为已经有两段比较短的经历,我就不想再凑合了;有的是行业我不喜欢,但钱给得够,title 也不错,但人家嫌我在备考 MBA,怕我没时间加班。加上今年的招聘情况确实对中年人群不太友好,所以我也曾经很迷茫。

最近一个月,一直在思考,是不是人到中年了,还要去过这种让人挑来挑去的生活呢?每天 996,常驻外地的生活,挣着几十万年薪,真的值得吗?

所以我开始尝试在互联网上寻找在家 OA 的方式,还在学习和探索中。

其实我觉得不管是 40 还是 50 岁,我们都没什么可迷茫的,职场中有很多可能性,并不是说只有给别人打工才是有前途的,互联网时代,很多可能性都可以挣到钱。我觉得我们的资本在于我们的经验,你在外企 20 年,见识与经历这些都是可贵的可以找找自己擅长什么,当我们已经在职场招聘中不占优势时,就应该换一个角度去考虑问题,而不应该在一棵树上吊死。

通向罗马的路不是一条,同样,能挣到钱的方法也不是只有一个。最近遇到了一个姐姐,已经 50 岁了,当时是在一个保险公司的拉新会遇到她的(由于身边也有朋友在做保险就叫我去听听,虽然我没去),46 岁才生宝宝,在某知名电商公司身居高管的位置,正在想自己怎么能挣钱挣到 80 岁。我当时真觉得很心痛。我觉得这么优秀的她,应该还有其他选择吧?她看起来也是不善言辞的样子,就算走进保险行业,我想她可能也坚持不了多久,前几天又看到那个团队的合影,我真在合影中看到了她的照片,看来她是已经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吧,我也祝福她可以一切顺利。

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不擅长的,喜欢的,不喜欢的,多去发掘自己的优势在哪里,自己有哪些行业可以去尝试,可能你的优势在人脉,那做保险就是不错的选择,只要你不怕有一天会透支掉自己的人脉(我是没有这个勇气,所以一直不敢去尝试);没有人脉就可以看看自己的老本行还有什么可以挖掘的;如果实在没有,也可以试试换个行业发展。未来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只是一味的迷茫,害怕并不能解决自己眼前的问题,360 行,行行出状元,所有事情都只是开始的时候会比较痛苦,但只要坚持下来,成为留下来的那一个,那就会是自己又一次职业生涯的起飞。

重复昨天不难,但开始新的一天其实也不难,只要你敢去尝试。

祝你早日找到自己的方向!与你共勉!

知乎用户 Camille 发表

在任何年纪,任何类型企业工作都有失业的可能。

题目里面说的 “3 个月”,严格意义上来说不能算失业,最多就是两份工作之间的 gap 吧。

具体题目里没有更多的信息,比如是外企里面做什么的,擅长于什么。比较通用的方法就是理理自己擅长什么,作为一个员工的不可替代性在哪里,那么在其他的外企或者是创业公司里面能有什么样的定位,进行接洽然后进一步选择。

始终认为年龄只是一个数字,关键是候选人本身是否具有不可替代性。

知乎用户 雨夜无声 发表

对于您在外企工作 20 年来说,是我一个年轻人比较敬佩的事情,能够在一项工作坚持这么长时间是非常有毅力的,也是有足够的信仰,以及对于工作的热爱。这对于我们经常跳槽的年轻人来说,是很难在一项工作上坚持这么长时间的,您这点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以您的这个年龄,和您的工作经历经验来说,已经是比较成熟的,经历的多,懂得的也多,很多事情,相信您都会有自己比较成熟的想法。相对于失业来说,不管在什么年龄阶段,都会有所经历,只不过是早晚罢了。对于失业后的迷茫,焦虑,也都在不同的年龄段有着不同的感受,也有着不同的压力。

像您 45 岁的年龄,也还是可以正干的年龄,也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段,我相信您的压力要比我们年轻人的压力更大,可能面临着父母养老,孩子上学,孩子谈婚论嫁等等,各种各样的压力,差不多集聚在你们的这个年龄段。这一点我也是非常理解的,毕竟我的父母也是过来人,他所经历的,面临的和您差不多。

失业,往往是不可怕的,可怕的是我们的内心,如果是被一次的失业所打倒的话,那我们就很难再站起来的。

失业,大多数人应该都经历过,习以为常,也不是大惊小怪的事情。它是一段工作经历的结束,也是我们下一段工作经历的开始。没有它,我们怎么会有更多的工作机会选择呢?

得失常存,有是就有得,我们可能短期失业了,但是我们得到了一定的时间去陪伴我们的家人,陪伴我们的孩子,亲朋好友。

所以,对于失业,心态一定要调节好,不能扰乱了我们的正常生活节奏。那么对于下一步应该怎么办,作为可能没有资格和您相提并论的小前辈来说,我自己有一下的一些建议想法,仅供参考,没有任何的针对性,对事不对人。

1. 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平常心对待失业这个问题。

2. 思考自己身上的优点,和自己擅长的技能,接下来的工作选择,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出发,做自己喜欢有兴趣做的事情或者工作。

3. 相信您这么多年的工作经历,应该也有了不少的朋友,或许可以跟自己的朋友一起聊聊天,探讨一下以后的发展道路选择,当然有好的适合自己的门道更好,没有好的,我们也得到了一些相应的经验。

4. 对于目前的年龄阶段,虽然说是学习一张,技能或者学习其他东西很费事,但是人活到老,学到老,很多年龄七八十的还在学习,努力创业生活,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学习呢?可以学习一项技能,或者学习一项工艺手段,可以为接下来的生活收入进行谋生发展。

5. 如果真不知道该做什么,那么就做自己会做的,哪怕是苦力老公,动手动腿的我们总可以做,一边做一边思考自己以后想做的事情,追梦的路上,永远不怕晚,只要还有想法,我们就可以努力去实现。

由于小前辈的经历阅历有限,暂时没有太多好的建议,以上也仅供参考,希望可以给您带来帮助。

点赞➕关注,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您生活愉快。

所有的一切都会过去的,也相信您的生活越来越好。

知乎用户 Snorri 发表

自由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结构性大失业是必然的。全世界各个国家地区,已经出现过不止一次。除非在方针制度上、思想上做出根本调整,重新确立分配制度,重新分配现有资源,否则无法解决大失业问题。

个人在时代的洪流面前永远是无力的。中国的问题就是人和制度不匹配。现在的自由市场经济和生产力水平,必然导致经济危机,导致大失业乃至人口大量减少。

自由市场经济下的资本累积,可以看成是人体内的恶性肿瘤。永远在吸纳财富,却无法提供相应的需求。资本扩张的后果就是不断投资、购买生产资料。占据大量社会生产资料的资本,无法提供相应水平的需求,于是大量社会生产资料就被闲置,或者转为满足少数人的高级需求,比如豪车游艇豪宅嫩模古玩珠宝等等。于是,市场就会鼓励相应的行业发展。这些行业叫做资本依附性行业,即直接或间接依附少数掌握大量资本的人,通过提供相应定制化服务、定制化产品而生存。这些依附型产业从表面上看是单位附加值最高的。比如高端医疗、教育、旅游、农产品,豪宅定制,跑车私人飞机游艇定制,玩伴定制、奢侈品、艺术品、古玩珠宝等等。

依附型经济是脆弱的。比如,生产力水平上升,则满足少数人的高级需求所要的人力减少(比如互联网时代在线涩情业代替了传统卖淫业),于是失业者增加。少数人需求变更(比如从国内豪宅古玩转为痴迷外国豪宅和奢侈品),则满足其需求的行业结构性失业。少数人需求降低或人数减少(转移资产、出国等等),则失业连锁发生。

贫富差距越大,社会生产资料分配越不公平,就越会形成资本依附型的经济结构。依附型结构越明显,社会经济就越不稳定。社会结构性失业、大失业的可能性就越大。

这就好比牛身上的牛虻,牛打个滚,牛虻就得死一片。

即便没有突发事件导致经济失去稳定性,恶性肿瘤也会越来越大,因为资本总要求超额回报。而且越大的资本,越有能力获得超额回报。也就是说,大资本从社会上吸收的财富,大概率是超过其提供的社会需求的(工作岗位、服务岗位等等)。用通俗的话来说,有钱到一定程度,买东西就便宜了,因为都是你家开的。

这个问题在自由市场经济下无解。大失业必然到来,不占据社会生产资料的人,都是要参与洗牌的。所谓的被动收入,也只是让你在洗牌的时候撑得久一点。大资本一旦要吸血了,被动收入也是晚点死而已。当然,还可以所谓的逃离自由市场经济,即所谓的施一公。但施一公也要买菜做饭。除非施一公自己种菜养猪,还能世袭,彻底逃离自由市场经济,并且保证自己一方占据的社会生产资料不减少,否则还是要死。因为资本无法通过贸易扩张了,就会抢夺生产资料。

恶性肿瘤是无法自愈的。只能动刀子。

知乎用户 熊熊​​ 发表

45 岁,外企 20 年,再怎么也有所积累了。

换个企业继续干呗。

知乎有谁能告诉你怎么办?

脉脉也比知乎靠谱啊…

知乎用户 KIM ANDREW 发表

休息呀。

认真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你的职业寿命有多少年。

难道还有 20 年吗?个人感觉你这样的 50 岁也到头了。估计你也没上到总监级以上。不然也不会来这里求助。

所以呀。不就早失业 5 年么。省点花,好好过。想去哪里玩就去哪里玩

知乎用户 一条咸鱼​ 发表

题外话,国内企业一般不会有这种问题,因为大家普遍认为是从 35 岁开始遇到这种问题。

知乎用户 陆闻悦​ 发表

在外企干了 20 年,至少英文不错吧,跟我一样,搞自媒体呗。

专门摘录国外的一些趣事,和对中国热点问题的看法。

挣大钱不能,养活一家老小足够了。

知乎用户 尚君机械加工 发表

失业,还 3 个月,我就有点看不懂了,

首先我自己猜想的,这里的失业指的是稳定的工作,有组织,有规模的企业上班的工作,应该是这样的,

所以,失业 3 个月,就是想找个对口的工作,而没有找到,所以还在一直努力找。是吧

外企,前些年还听上去高大上的样子,现在也就那样了,干了 20 多年,应该是工资还行,

那么说说失业 3 个月为什么我理解不了,在我看来就没有失业这一说,对于大多数打工人来说,能上班,自然安安稳稳的上班就好了,但没有班了,可能会找几天工作,但也用不了 3 个月呀,最多一星期,总要有个活先干着呀,退一步讲,不想受约束,还没有好工作,三个月的时间,自己也能琢磨的事干干呀,像买个水果,送送快递,外卖什么的,夜市摆摊,等等,也不能硬歇着 3 个月呀,工地搬砖也不少挣钱呀。

哦,对了,可能人家根本就看不上这些,。

有点上头了

谁让咱一辈子也没用个正经工作呢

理解不了,

不缺钱的话,还可以再失业 3 个月。

知乎用户 子苓​ 发表

焦虑的人生何止从 45 岁开始。

我已经在外企工作了十五年。马上也要奔四了,去年迎来了第一次工作焦虑。

大家都知道外企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离了谁公司都照样运转,去年传统行业滑铁卢似的的下滑,自己也内心波澜起伏,忐忑不安。

分享一下自己熬过来的经验,供大家参考。

1. 找朋友倾诉,看看是否可以推荐岗位。

我自己也深知年龄带来的压力,在去年的一年时间了,都保持学习的热情,每天在娃睡觉以后,起来看书,找资料,看各行业的分析报告,找到自己长处,并持续放大。

2. 降低心里预期,先生存,在生活。

中年人的压力来自生活的各个方面,上有老下有小,所以做事情,更不能像年轻人那样,随心去做,总结一下自己这些年的工作经验,看看哪些是可以进行深挖的,找到自己的长板。整理好心情,重新再来。

之前看过猫叔的这本书,人生其实有无限的可能,向内求因,向外求果。

3. 多接触一下各种新媒体,寻求多途径变现

现在各种媒体也有一些表现方式,要靠自己去不断摸索。

寻找自己的擅长点,寻找新机会,先生存,在生活。

知乎用户 轻风 Sir 发表

45 岁的您,我想肯定您已经是管理层了,再去找工作的话,肯定还是管理层的工作,虽然不是太容易找,但是机会还是很大的,而且你有外企经验,您的资历和能力,包括背景应该不错,所以我想再找个工作会有更大的发展前景,加油

知乎用户 达啦崩吧 发表

我老公也失业 2 个月了,不知道怎么办,我就多做一些兼职先扛着

知乎用户 小梦​ 发表

其实,你真的不是唯一的一个,尤其是在经历了去年的打击之后

我记得上次回答过的一个问题,那个先生已经四十出头,但是突然公司倒闭,他失去了工作。

其实,方向无非就是两个,要么自己创业,要么继续找工作。

找工作其实对于四十岁以上的人来说,相对就会有点困难。那么,你就需要展示自己的能力。

相比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你能做到的肯定比她们要多,你要充分的展示。

如果单干,那么,就要看你的能力,到底做什么,怎么做,选址、创意等等,都需要认真研究。

当然,还有就是要保持一个好的心态,你要相信,天无绝人之路,加油,希望你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知乎用户 ws3096 发表

很多人讲什么 多看书 多学习 积累人脉 优秀简历 巴拉巴拉

都没用的!

之前杭州一公司不招 35 以上员工的新闻 里面怎么说 ?

因为 35 以上员工 工资高、不好「忽悠」、不够拼 !

俗话说 知己知彼……, 干活不由东……,

所以 要想 35 以后不失业 最重要的是

工资要低! 易被忽悠! 够拼!

肯定很多人该说了 MMP 劳资也知道 就是做不到啊

那有什么办法呢 没办法的 现代社会 劳动力成为商品 你我都是工具人 工具人的宿命就是这样的

除非你老底厚 可以几十年不工作也有体面生活

否则

继续内卷吧 工具人的一生 从胎教就开始卷 一直卷到死的 这就是工具人的宿命

知乎用户 村儿里的村长 发表

刚好也是在 45 岁失业, 分享一下 2020 年失业后的心路历程:

2020 年应验了李宁的经典广告语,一切皆有可能!一场疫情改变一切。

2020 年的元旦过后正筹备餐馆的装修,接下来疫情开始,原计划的装修被迫停止。到 4 月末公司决定项目下马,团队解散。

疫情开始便已经预估到了结果,在公司宣布项目下马前考察了新项目,事实证明这样的准备是正确的。

虽有准备,但是在百年不遇,来势迅猛的疫情下,压力是巨大的,担心家人的健康,担心未来的生计……

一、找到治愈焦虑的利器

压力之下,健康出现了问题,严重失眠,曾连续 10 天每晚睡眠不足 3 小时,心脏感到极其不适。不便就医,开启自救模式。大量阅读!

通过阅读转移注意力和关注点。在书中寻找可以帮助改善睡眠,帮助休息和锻炼心性的书籍,其中一本是安迪 · 普迪科姆的《十分钟冥想》,使用书中的方法终于在失眠的第 11 天入睡。一夜安眠之后,发现能够安心睡个好觉是如此的幸福!

也通过阅读学习感兴趣的技能, 前后参加了三个写作训练营:

师北宸写作训练营 三周的学习掌握了写作的基础常识,成为优秀学员进而有机会入选一把钥匙与阿里友品海购合作的内容社交电商项目,成为友品海购店主,拥有了村儿里跨境电商海购店。
印象笔记音韵写作训练营 七天下来对写作的逻辑结构有了新的认知,6 篇文章被印象识堂推荐,被认可的感觉让压抑的状态得到了疏解。
李笑来写作训练营 八周的学习深入了解了写作的方法论,亲眼见证了李笑来直播写作,7 月下旬开始不到两个月的创作,到现在 11 月份书籍已经出版,确实是实力派!也在梦想着未来可以写本书.

写作与阅读和阅历密不可分,高品质输出,需要高品质的输入。这也是三位老师不断强调的。从年初至今纸质书和电子书听书同步,已经阅读听书近百本,纸质电子各半。

通过阅读找回了自信, 也看了一些名人通过阅读走出困境的故事:

最近的如罗永浩, 背负 6 个亿的债务, 会是一种怎样的压力, 他在脱口秀大会上坦言, 需要每天阅读鸡汤式的书籍为自己打气.

俞敏洪在著作里谈到当年在北大得了肺结核, 住了一年的医院, 读了二三百本书.

作家毛姆把读书形容为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阅读和写作好比左右手, 他们互相协作, 互为补充. 让心智的角色在作者与读者间互换. 阅读可以安慰心灵、改变自我, 写作可以表达自我, 输出价值观和方法论, 影响他人, 在此过程个人得到提升和治愈.

二、让年龄成为优势

10 月份师北宸老师来重庆,师老是 80 后,因为我年龄最大,得一别称 “龙叔”,因为还有 90 后和 00 后的朋友在,也就欣然接受了。虽然岁月不饶人, 但是身心的状态依然年轻, 没觉得在变老, 随着学习的深入, 内心倒是越发觉得充满活力和充盈.

一场疫情获得了在心智和认知方面反省的机会, 阅读斯科特 · 派克的 7 本《少有人走的路》才明白 (第 8 本《少有人走的路: 寻找石头》也已经出版), 走出自我, 方可进步, 越是不自知越是自恋, 自恋会导致心智发育不全, 会阻碍成长和成熟. 心智成长和成熟需要自我觉醒, 是在现实中不断碰壁后的觉醒, 唯有痛到极处方会思变.

无论处境如何, 都要充满信心, 自信是行走在这个不确定世界的通行证. 尤其是人过中年, 更是要有这份自信, 现在的世界似乎有种排斥大龄者的倾向, 非常不喜欢这种近乎年龄歧视的风气.

一个人是否有价值是否成功, 不是单纯以年龄而论. 在《大器晚成》中作者里奇 · 卡尔加德谈到年轻已经成为全球的硬通货, 而大器晚成并未引起人们的足够关注. 个人认为, 是不是大器, 早成还是晚成都无关紧要, 只要不断努力精进,根据自己的优势和节奏活出想要的人生就是成功.

书中谈到人在中年后会迎来创造力巅峰.

信息技术创新基金会(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Foundation)最近发布的研究结果表明,人们的创新顶峰年龄实际上比想象中更晚到来——在我们快 50 岁的时候才会出现,这比西北大学的发现结果还晚了将近十年。美国专利申请者的平均年龄为 47 岁,这个现象也印证了这个趋势——接近 50 岁时才是创造力的巅峰时期。
20 世纪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 · 埃里克森(Erik Erikson)的研究成果也支持了 40 多岁是创业高峰年龄的这个说法。埃里克森认为,40~64 岁是一个特殊的时期,人在这个时期中拥有创造力和经验优势,同时也普遍会产生改善生活的渴望。创业正是许多人追求埃里克森所谓的 “再生力” 的一种表现,人们希望在有生之年不留遗憾,积极成就一番事业。

以上的研究结果与自己的认知不谋而合: 一个不断努力进步, 与时俱进的人, 怎么会因为年龄和经验的增加反而会贬值, 被别人待价而沽呢? 你完全可以去创造机会, 不需要仰人鼻息. 简单总结, 年轻的优势是打工的优势, 中年之后你需要为自己工作, 把你的创造力用于为自己和家人创造价值. 当理顺了这些认知, 人便通透了, 不再纠结和焦虑.

三、利用空档期去蜕变

2020 年算是经历了人生的空档期, 就像蚕的蜕变, 需要安静的待在蚕茧里, 但是内在却进行着准备和变化. 空档期是人生的低潮期, 犹如精神上的新冠, 会经历巨大考验, 体验人间冷暖, 感受世道人心.

身处困境会心生期待, 但是那些被你期待的人往往不会帮你, 即使在困境中你曾提供过机会和帮过他们. 现实往往是熟悉的人更喜欢看你倒霉的样子, 这是人性!

有心之人无力, 有力之人无心, 所以不要指望和期待什么, 否则会很受伤,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走出困境最好的办法是不断去提升自我, 走出去开创新的局面, 这样你会遇到新的朋友, 发现新的机遇.

知乎用户 上官人​ 发表

你今天多安逸,环境变了的时候就有多狼狈。

这就是一句大实话,有人说我贩卖焦虑。

你焦虑到不敢正视现实,还用我贩卖吗?

这一代人,多多少少总会失业的。

干一辈子退休的可能性不大。

10 年前,外企特别火,我很多同事削尖了脑袋往外企跑,IBM、Oracle、HP……

为了啥?钱多事儿少有面子。

进去之前,朋友圈都是凌晨公司大楼,晒加班。

进去以后,都是旅游、晒娃。混呗。

后来外企裁员潮,朋友圈都变成感慨人生了。

既然年轻了选择了混,裁员了就得被迫多跑几家。

我姐们收到好多 Oracle 出来的简历,面试了一圈,再也不要见这种人了,“啥也不会,没有精神”,是她的评价。

中国 6 亿人年收入 1000 元以下,你凭啥超过他们?

你以为你命好?你知道多少人盯着你的位置吗?

就你知道混着舒服?

全国,各族人民,都喜欢!

全世界的无产者,卷起来!

知乎用户 沈先生 发表

找工作呗!你能在外企混 20 年,能力学历肯定差不到哪去的。这个社会就这样,好工作,尤其是值得去全力以赴拼命奋斗的工作,从来都不好找,因为这种工作属于稀缺资源。不过用来混日子的活向来好找,尤其是能在外企混 20 年的,很难想象连混日子的活都找不到的。

然后,工资低点也没办法,你也知道国内私企不是长久之计,外企的工作不是说有就有的,作为过渡期来说,不建议对收入有太高要求的,毕竟自由的时间比收入重要的多不是?空余时间建议可以自己开网店,因为网店的特色在于,成本小、占用时间少不需要把所有时间都搭进去、成果网上可以查到能作为下一个工作的案例。这些个人觉得对你下一份工作或多或少都会有利的,因为网店运营靠的是统筹规划的能力,而不是单方面的能力,这个在你做领导的时候很有用的。

其他的嘛,待过外企英语好的,可以多上脸书油管看看,那里的知识面毕竟比国内丰富得多。

知乎用户 此地有银三百两 发表

插个眼,如果二十年以后我和 b 乎都在的话,现在写的就当做留给四十岁以后的自己的纪念。

第一章、忧虑的开始

我刚毕业就开始担心自己 30 以后的事了。

因为刚开始工作就赶上疫情,新公司和工作生活的不适应和我有点眼高手低的雏鸟心理,经常让我彻夜不眠,大把大把的掉头发。

我不满意自己工作,自己的收入,还天天被老板责备。

原本的挫败感加上这样的工作环境,我几度怀疑是不是自己能力不行。

这样应该比现在好的公司就不要我了吧?或者就算是去了其他的公司也会受到这些让我不开心的待遇吧?……

绝望的山雨欲来。

毕业后奔三之人的忧虑与日俱增。

我是继续漂泊他乡还是回到小县城?离家近点,好跟年纪越来越大的父母有个照应。

小地方的生活节奏比较慢,我也不用那么累。

另一件不得不在意的事就是我爸妈说的 “我也老大不小了,可以谈恋爱,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了”。

可找靠谱的能和自己谈恋爱步入婚姻殿堂的人又不是买白菜。

结婚了自己别说像现在这样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工作,有自己的爱好了。

光想到怀孕、妊娠、带小孩和养小孩的场景,我都有如鲠在喉、如芒在背、如坐针毡。

很多时候我感觉自己就是个停止发育的孩子,许多事都还不会解决,头疼脑热的可能还会先找妈妈,跟多时候状态迷茫。

我并没有准备好那样柴盐酱醋生活,也似乎没有培育下一代的心智,更别说物质条件。

有人说父辈就更苦,但是也这么过来的啊,谁都不是一下子都会的,也是在懵懂迷茫间结婚生子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地过日子,我现在听着只觉纯属瞎扯蛋。

就算下一代的事情先不说,上一代的事目前也是够我开一壶了。

比我早一年毕业的朋友,一毕业,第一笔工资还没焐热,老爸就查出肾癌晚期。

手术动了,寄给我的病历和切片都还没拿给肿瘤医院的专家看,癌细胞就确认转移了。

哎~ 我不是王,也不是王公贵族,可我头顶却也悬着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般锐利的长刃。

那是对日渐老去身体每况愈下的老父母的担忧。

一抬头这刃尖就正对着我的瞳孔,仿佛下一秒就能穿我的瞳仁扎向我的心脏。

工作、理想、爱情、婚姻、父母 ······ 像五只手指,日渐在的脖颈收紧。

我才二十几岁,以我此刻的体力和脑力尚且不能挣脱的毒打,会在我年纪更大的时候对我温柔点吗?

显然是不会的。

当我开始独立挣钱的那一刻,责任的担子就全然压在我的肩头了。

以前不觉得重,只是有人替我扛着。

在我有了自己的家庭以后这个担子只会更重。

而我年纪越大就越体力不支。

就算我不这么认为,至少应聘我的公司是这么认为的。

年纪大的普通职场女性,就是他们眼中的定时炸弹。

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不香吗?

“未来何以立锥?” 在不知道第几个不眠的深夜,我看着指缝中的决意要与我分离的头发默默叹息。

第二章、转变

那段忧虑的时光,我没少干一件事,就是 b 乎和 b 站找 “同好”。

搜索的关键词都是跟我处境和忧虑相同的人们的故事,还有解决问题的鸡汤。

在又一个压抑到不想上班的清晨,我点开一个如何缓解焦虑的视频。

记不清什么人内容了,up 说了句我觉得很有道理的话,并说这句话出自《沉思录》,推荐亲自去读。

暗夜绝望而行的人儿但凡见点光就要跑过去,哪怕遇见的是只萤火虫呢。

我花了一天半读完了将近 18 万字的《沉思录》,虽不能说是豁然开朗,但是我心中郁结似乎就松动了许多。

我追到的不是萤火虫,是一道有缝的墙,有一点光从墙的另一面漏了过来。

人有多绝望就有多渴望。

这本书缓解了我的不安和焦虑,我需要更多这样的感觉。我要顺着那点缝隙扒开更大的口子,我想要更多的光。

还有惊异于我从未有过的看书速度。

我开始大量的阅读。

这是我经将近一年的阅读数据,至少 553 小时的阅读时常。

由于平台不计入自己站外下载的内容,有一大部分的阅读时间是没有记录的。

不完全统计从去年八月看《沉思录》开始我至今读了超过 100 本书。

其中最缓解年龄和时间焦虑的书我提一下:

《沉思录》: 一个千年前的帝王,拥有着普通人一样的生死忧虑,可以看看这个故去多年的大佬的视角和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即使沧海桑田,许多思考竟与今无异。

《富兰克林自传》: 又一个大佬,看他是怎么在逆境中逆袭。

我感触良多,对于我最重要的是他凡是想着去解决,而不是抱怨、妥协和退缩的态度。

即使是年纪很大了,他也还是会先办法解决见到的问题。

这是我所不具备的品质和思维模式,所以才容易遇事先自怨自艾,然后退缩。

《人生由我》:我看到最后才知道她是大佬的妈妈。

看到一个被家暴的单身妈妈是怎么让自己至今白发苍苍却一直闪闪发光的人生轨迹,才发觉我没有遇到家暴男,我也不需要单身抚养这么多小孩,所以我有什么理由放弃和难过。

未来可期。

《和时间做朋友》和《七年就是一辈子》: 两本都是李笑来老师的书,你说鸡汤也好,我读到的是时间的力量。

结合杰夫 · 贝佐斯在一次记者会上回答记者关于他是现在做了什么才让亚马逊增值的回答。

我的领会到是,不是你现在做了什么,所以当下才不如意或者如意,现在的处境不过是你这几年前行为的结果。

那么,未来的如意或者不如意就取决于你现在所做的事。

所以珍惜当下的时间,不要给未来埋雷,种一颗希望的种子。

《人生四十才开始》:这本就比较直击题主的主题。

以我现在的年纪和视角,觉得是本介绍三四十岁以后人生的工作和生活状态的书,并且提醒和教年纪上轻的读者如何未雨绸缪。

第三章、未来可期

除了阅读,我还开始写东西和坚持锻炼。

b 乎瞎写了一年了(望大家多多关照),现在稍微能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

锻炼嘛,嘻嘻嘻直接上图。

看书和健身真是身心发育的强力补剂。

现在,年龄还在与日俱增,依旧没钱,但是我每天都很开心,有自己爱好,有几个交心的朋友,积极地去社交,工作的思路和视野也得到扩展。

这让我对自己的三十和四十岁有了更多的信心。

即使没有立马解决那些将来的问题,但是至少我先没有那种忧虑的负累。

我可以做好当下的事,且更有积极性的做好手头的事。我也觉得自己可以越做越好,这也算是保障我未来衰老的基础保证吧。

对于如果你也在二十几岁,就跟我一样有对于年纪越来越大的压力。我目前觉得只要工作上努力点,让自己积极自信起来,提前十几二十年做好准备,未来可期啊。

至于解决题主的问题,听我个脑子还令不清的 “黄毛” 大丫头的话,还不如花点时间看《人生四十才开始》。

知乎用户 vip 东家 发表

准备养老,快快乐乐过完这辈子

知乎用户 张凡成​ 发表

目录

45 岁失业 3 个月,你要保持啥样的心态

45 岁失业 3 个月了,好找工作吗?

45 岁失业 3 个月了,该怎么办?

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一旦失业,就失去了经济来源,你我的内心就很恐慌!

恐慌归恐慌,日子还很长,生活还要继续!

45 岁失业 3 个月,你要保持啥样的心态

  • **1、保持清醒,这个时候不能盲目,**你要清晰地知道指导自己擅长什么,能够做些什么!
  • **2、已经失业了,不存在骑驴找马这一说。**内心不能慌了,越慌你越不知道该怎么办。可以去旅行个一个礼拜或者一个人去个陌生的地方,待上一个星期。(没有外人打扰的情况下。)
  • **3、要勇于尝试!**45 岁怎么了,还有很多比你我年纪大的人,依然每天为了生活而辛勤打拼着。将以前的工作经历清零,给自己一个勇于尝试的机会。

45 岁失业 3 个月了,好找工作吗?

以前外企干了 20 年,这里我要插一句话,外企的工作氛围同国内的企业有很大的文化差异,当一个人在外企干了 20 年之后,适应民营企业的工作氛围会有很大的不适应性。虽然每个人有个体的差异,但是还是有案例在的!例如我之前有个同事,从国外留学之后,一直在外企工作,后面她到民营企业面试的时候,深刻发现自己的想法同民营企业是格格不入的。后面自己考上了老师,去学校教书了。

所以如果你想要去继续找工作的话,要提前知道民营企业的一些门门道道,45 岁这个年纪继续找外企的工作难度还是很大的。

我说的更加直白一点,现在 35 岁以上的人,在职场上面都受到了很多异样的歧视,45 岁会怎么样,你我更加扎心的明白,时刻保持一个学习的能力,并掌握一门除了主业以外的能力,我认为在现今这个社会,是至关重要的!

45 岁失业 3 个月了,该怎么办?

天天道路通罗马,日子还长,还能够尝试很多有意思的工作!

  • 1、电商
  • 2、自媒体创作
  • 3、小本生意
  • 4、销售类的工作
  • 5、写知乎,做知乎好物带货
  • 6、直播带货
  • 7、短视频剪辑,文案策划
  • 8、摆流动摊位,再不济去送快递,送外卖,开网约车!
  • 9、最后实在不行,大不了,还可以去工地搬砖咯。

人到中年,与其求朋友或者拜亲戚去找一份工作,还不如主动让工作来找你我。上面的这些途径,用心钻研,稳扎稳打,养家糊口并没有太大的难度,重新爬起来,你我的底气也更加足!

知乎用户 我的小恶魔 发表

看积蓄,积蓄爆表,你想干啥干啥。

不然,想办法挣钱呗。

知乎用户 夜阑犹未寝​ 发表

1、不要慌,不要慌,不要慌。人陷在情绪里面的时候,容易把困难放大,把焦虑放大,其实万事都有破解的办法,你要相信工作到处都是,不管是几岁年纪都能找到工作,关键是要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只不过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机缘去找,所以越是这个时候越需要耐心,不能自乱阵脚,影响自己的自信心。因为你的心理状态也会影响你求职时候的表现,人们愿意看到的是一个自信而富有经验的中年人,而不是一个陷入自我怀疑的 loser。

2、复盘一下这 3 个月内没找到工作的原因,客观分析梳理一下自己的优劣势,看看是不是需求错配,还是渠道单一,或者是选择的范围定得太窄、要求太高?找到原因才能对症下药,事半功倍。

3、评估一下家庭现状。这个年纪通常已经有家庭了,可以盘点一下家庭日常的开支、家里的存款和资产情况、以及家庭成员目前的状况,大概算出家底可以支撑自己花多久时间重新找工作,以及现有的家庭状况自己适合找一份什么样的工作,有了目标和方向以后就可以倒排时间表,制定具体的执行计划。人在做事情的时候,会大大减少焦虑。

4、调动一切资源、释放信息。心态要好点,脸皮要厚点,不要自己扛压力,让家庭成员共同知晓,一起出谋划策、调动资源,我想这个年纪多少都有些社会资源的,往往亲戚、朋友、同学、前同事、前合作伙伴等是你最好的再就业信息和机会来源。如果你过往有不错的为人和职业口碑的话,还是有人愿意给你介绍新机会的。

5、最后你找新的工作是为了什么?收入、热爱、兴趣、自我实现?45 岁工作了 20 年,对工作对人生应该都有了不同的体悟,或许已经不再像刚踏入社会时候一样一定需要一份固定的 “工作” 来安身立命,而是有很多的办法达到某个目标。

比如说为了收入,有的人靠投资理财也可以实现,有的人利用自己的经验给不成熟的公司做咨询、接外包项目,有的人可以重新加盟一个创业团队,有的人也可能自己做点生意。

当然了如果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不再为生计发愁,那可以提早进入半退休状态,捣鼓捣鼓兴趣爱好,和好朋友一起整点事儿,甚至保养身体照顾家人,进入人生的另一种境界。

知乎用户 曾子瑜 发表

题主一会儿 45,一会儿 46,一会儿 47,一会儿民企干了 15 年,一会儿外企干了 20 年,明显就是来挖坑的,所以大家不要相信他。

知乎用户 明亚保险经纪王铮​ 发表

现在的社会,对中年人真的很不友好,但这又是个新常态。40 岁的我想告诉 35 岁的你应该在 30 岁甚至 25 岁的时候做好未雨绸缪,因为公司不需要 35 岁不能疯狂加班的你,更不需要 40 岁失去竞争力的你,更别说 45 岁还没有混成一把手的你。

[

40 岁后的人生体会

明亚保险经纪王铮

的视频

 · 565 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349490707720224768)

向你推荐我所在的保险经纪行业,我亲自带过的伙伴上千人,很多现在已经是业内的翘楚,收入几百万的精英。也很遗憾也有很多差强人意。很多情况下,无论你在什么行业,只要具备一些通用素质可以做的很好很极致,我的一篇文章供参考

[https://zhuanlan.zhihu.com/p/107289442​zhuanlan.zhihu.com

](https://zhuanlan.zhihu.com/p/107289442)

如果看完文章,觉得以上素质都具备,可以再看以下视频:

https://www.zhihu.com/zvideo/1374632441190125568

[

什么样的人适合做保险经纪人?

明亚保险经纪王铮

的视频

 · 179 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385601343961403392)

[

保险经纪人年收入到底多少?

明亚保险经纪王铮

的视频

 · 661 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373781049697210369)

知乎用户 冷风呼啦啦 发表

如果是女的,可以考虑提前退休了。享受人生不香嘛?

如果是男的,如果已经干到真正的管理层,那其实还是黄金年龄,不难找到差不多的工作。如果还是基层员工,确实有些尴尬,那就碰运气了。

45 岁就别喝那些自我提升的鸡汤了,高龄➕低职位,本身就是最大的劣势,靠鸡汤吃不饱、也来不及吃饱了。

知乎用户 努力的呼吸 发表

放下原来的骄傲,选择一家认为有潜力的中小企业。过去的经验会让你事半功倍。

知乎用户 Roby 发表

1,你认为你 20 年的工作经历带给你的是解决什么问题的能力?

2,你认为上述能力可以用来解决什么类型的问题?

3,你这项能力背后解决问题的思路能不能用来解决其他类型的问题?

4,看看身边有什么问题值得被解决?

希望你是扎扎实实拥有 20 年的工作经验,

而不是把工作第 1 年的经验反复用了 19 年。

同样,

希望我的答案可以带给你的是启发,

哪怕是一丢丢思考,

最好不是冒犯……

知乎用户 ViVi​ 发表

就应该做好 45 岁退休的准备。无聊就去打打零工,做做公益。

知乎用户 Martin 发表

既然是在外企干的,你就知道有今天没明天的,每天都面临着失业的压力,既然事到如今,重新再找一份工作呗。

知乎用户 流年皆新 发表

首先,要正视现实,这个年龄失业,再找一份满意的工作有难度,用人单位一般更愿要年轻人,而不是中年人。

其次,要寻找与自己在外企相近的工作,这样能发挥自己的优势,更容易就业,还可能得到较高的薪水。

再次,尽管通过自己熟悉的人,多渠道、大范围地多方联系,还可能通过网络平台应聘。

另外,不管失业了多少时间,“基本养老保险” 一定不要中断,想办法缴纳。因为从理论上讲养老保险必须至少缴纳 15 年以上,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时,才能领取退休金。

千万不要懈怠,不要悲观,更不能一蹶不振,怨天尤人。当务之急是行动,搜集信息,想尽办法、寻找出路,相信 “有志者,事竟成”,只要努力了、挣扎了,没有屈服,没有苟且,机会总是有的。

知乎用户 Frannie965124 发表

脚踏实地 该干嘛干嘛

知乎用户 ILOVEKL 发表

外企出来的瘦死骆驼比马大,抱怨个球

知乎用户 小虾米 发表

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未来,莫名忧伤!外企太伤人。

知乎用户 Marcus666999 发表

用自己的人脉,这就是你的本钱

知乎用户 琉璃殇​ 发表

人生啊,茫茫啊,中年焦虑大多来源中年失业。我失业 6 个月了,这个社会对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太不友好,没有方向,没有资源,困局不知如何破。

知乎用户 荔枝语 发表

45 岁失业了,一堆的问题随之而来,中年人的压力,上有小下有老,再找工作,好的平台基本很难,除非你在圈内有一定的影响力,不然再就业就是个漫长的过程

建议先沉下心来,重新定位,如果还想继续在职场,那就调整心态,看看市场行情,不要用过往的平台经历来要求现在。找个有发展前景的小平台也是可以的,不要看一时的得失,看看现在的小平台能给你提供什么样的发展机会,你又能在这个平台发挥多大作用

如果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平台,也可以创业试试,很多人觉得 45 岁创业了应该晚了,其实有很多创业成功的人士都是大器晚成,不能一概而论,不过如果创业就要做好心理准备,这是一个更加漫长的过程,身边朋友也是大龄失业,目前在是做自媒体创业中,我的建议是,想创业,找好方向之后一定要能够沉下来,心态要稳,不能遇到一点困难就崩盘,也别想着一开始就赚大钱,踏实认真去做就好了,坚持下去总会看到希望,我经常会跟朋友说,别着急,别期望一开始就看到结果,先沉淀自己,创业也是学习成长的一个过程,只要用心学习了,任何时候都不晚,期待朋友创业成功,也希望你好运!

知乎用户 刘尔春 发表

我哥在外企干了 16 年,自己辞职,现在波士顿大学读 MBA,快毕业了。

知乎用户 蓝水熊 发表

至少您干到了 45,找点事情做吧,没其它的办法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请问如何投诉 findyi 贩卖焦虑,答案不真实?

知乎用户 龙广平天下 发表

看了半天,是个贩卖焦虑的。20 年外企就是 2001 年进的外企,当时深圳一般外企工资在 3000 左右,基本上可以买一平方,早买房,不折腾,应该财务自由了。

知乎用户 虚幻 发表

放下架子,从新找工作

知乎用户 随心自由 发表

首先,和你一样年龄,45 岁,女性。

目前律师。

律师之前,工作压力辞职,也有主动休息几年的想法,因此,最初是没有感觉到失业的压力的。因为,一自认为不是失业,因为不想找工作,是自己辞职的。二,心里就是计划不工作了,自己做点什么。在 2018 年,忽然陷于一种想找工作而忽然发现自己被失业的状态。因为在自己意识到忽然想去工作的时候,发现居然没有合适的工作等着我,即使我认为不合适的工作,即使我愿意屈就人家也不需要我。

2019 年,参加法考,上岸。

2020 年进入律师事务所。至今

因此,一,我不会安慰你说这个年龄我们还很抢手。二,如果你不适合创业,方向还是工作。那就让自己动起来。先让自己忙起来,感兴趣的不感兴趣的,都做起来。

自己精神状态好起来,机会就回来了。

加油!同龄苦逼失业中年人!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父亲有过类似的经历。父亲原来就职于 IBM,可以说是一份看起来很体面的工作,但是后来 IBM 越来越不景气,开始大量裁员,2016 年,50 岁的父亲不幸被裁员,领了一笔赔偿金走人。

开始父亲非常焦虑,焦虑到 “鬼剃头”,一夜之间少了一块头发;焦虑到每天遛狗几十次,在小区里不知目的地踱步。但是过了不久父亲就“躺平” 了,因为正好遇到我 2017 年要高考,他就愉快地做起了“全职主夫”,每天在家做做饭,然后就是操心我高考的事情。高三期间,父亲还给我请了非常贵的一对一(后来我才知道高达 2000 / 小时),花光了辞退后的赔偿金,虽然我后来觉得此举没什么用处,但是还是很佩服父亲的勇气。

再后来,2018 年,父亲依靠从前的人脉,很快在新的外企就职了,并且新公司居然一下子开出了从前 2 倍的薪水。

所以想和楼主说,顺其自然,随遇而安便是!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40 岁的中年失业者怎么活下去?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这种问题,不到年纪是体会不到那种辛酸的。 我 19 当兵,27 退伍,退伍后进贸易公司从库管开始做,做了几年公司矛盾就自己出来做了,又是业务又是司机,干了两年越来越不景气,过了三十岁自己还是一事无成,那时候就开始有 …

底层残酷物语:58同城里的失业笔记

大家好 上周比比看到了一条辛酸的微博 有人在58上收集了一些失业笔记 让人忍不住扼腕叹息 比如这位老哥 从码头工人干到足浴主管 从烧烤店干到内保 但现在的他**“往后不知道做什么了”** “求工作”、“求指点” 对一些失业者来说 一个不知底 …

35岁后的高管:我在职场上找不到自己的意义丨寻业中国

即便在眼下这个颇为困难的时刻,我依然固执地想知道,当我们退休的那一天,是否还怀有对所从事的工作一如既往的热爱?除了生存的必须,我们能否从其中找到可以丰富和圆满我们人生的要素?并且自豪于自己曾经这样用力活过,找寻过自己对这个时代的价值和意义? …

那些在58同城上写下「失业笔记」的人。

最近,一组「 失业笔记 」在互联网上突然走红,吸引了无数网友的关注、讨论、转发甚至多番感慨。 起初世超在微博里刷到这组笔记时,还有些惊讶,毕竟这样的心情记录在互联网上一直存在,为何偏偏这组内容突然走红? 带着好奇的心态,世超进行了一番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