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基层供销社恢复重建至 1373 个,基层社员达 45.2 万人,重建供销社对经济发展具有哪些意义?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经济观察报​ 发表

要不要这么巧。

知乎用户 开心一笑 发表

意义就是,你要选择丰富花样多,可以去沃尔玛家乐福等超市与购物广场,你要便宜可靠覆盖全,还是得国家队出面,自然就是国营超市 —– 供销社了。

疫情前,资本家好像还可以。疫情来了,撕破了面具露出了资本家的真面目。疫情刚开始的时候,所有公立医院一声令下全力支援武汉,几乎没有一个拉跨的存在,即便有也能通过约谈乃至处罚相关责任人等解决问题。

但是私立医院却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关门闭客。支援多少亏多少,多看病人多赔钱,干脆我就不开门了,将损失降到最低。这也直接导致了本来打算扩大私立医院经营规模的政策搁置。

接下来是今年,上海静默期间的各种神操作,捐赠蔬菜拿出来卖,通行证拿出来卖,送外卖发财,调配物资只能通过某一 app,价格也很国际化等等。甚至于负责物资分配的公司利润暴涨,打算上市收割一波股价,发的财报 2 季度利润顶上过去数年。

然后是郑州富士康,为了不停生产,做出了那么多离谱的操作。员工的基本生活都没办法保证,上演了一出匪夷所思的闹剧。

资本归根究底是逐利的,只要有利润拿,底线低的发指。

反观各个部门,贡献了疫情期间大部分志愿者,各大国企提供的商品也没有出现离谱的涨价,甚至说煤炭涨的快一点后,国家出台限价令,煤炭价格很快就控制住了。即使有一些突破底线的事发生,数量也很少,事后追责处理也都很及时。

国家可能不会给你提供顶尖的商品和服务,但是可以保证最基本的需求。

资本可以给你顶级的商品和服务只要你给钱,但是你若没钱,底线可没办法保证。

有人搁那里阴阳怪气,我也不多说啥,就说国家铁路集团,能保证几十年火车票不涨价,能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修高铁的同时给中西部带来同样繁密的高铁网络,请问世界上哪一家私企能做到?青藏铁路,几乎都是修在无人区,如果不是国企,这条铁路能修吗?哪一家私企能这样给无人区修一条铁路?私企老总挣上千亿可以进富豪榜,可以把自己宣传成伟大的人。国企老总搞个几亿的小金库就得下台进去了。

供销社说白了就是国营超市,不是某些人口中的洪水猛兽,它可以在以后农村人口愈发减少和老龄化以后给这些人一个基本的购物需求,也可以在一些运输成本高的极偏远地区实现平价购物。也可以同某些快递超市一样承担收发快递的功能。当然它也可以在特殊时期保证基本物资供应和物价稳定,不至于再现上海资本狂欢。

有人说什么不对等竞争,再举个例子,快递,也是公私都有的市场,并不存在不对等竞争。你要服务好速度快,有顺丰和四通一达再加上京东菜鸟等等,你要便宜可靠范围广,有中国邮政稳大盘。四通一达不可能单独为一个小山村开辟一条路线一个网点,但是中国邮政可以。

反过来看供销社,你要选择丰富花样多,可以去沃尔玛家乐福等超市与购物广场,你要便宜可靠覆盖全,还是得国家队出面,自然就是国营超市 —– 供销社了。

知乎用户 Mr. 磨叽​ 发表

我说一个今年的见闻吧。

在福建出差,看了一些农业项目,和几个地方负责农业的官员聊了挺多的。(因为弹窗,只好在当地养行程码。。。)

就是这几年的扶农助农。

真的,真的一直在搞。

特别是智慧农业这块,良种、良苗、机械化、科学管理都在往下渗透,在提升生产效率环节是正经花了挺多功夫的。

但是在流通环节,就显得稍微差了那么一些,也许是当地觉得这块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然后就先抓大放小了。

结果几年下来就发现一个问题。

很多资本和互联网企业进入农村以后吧,还是老策略,捡能挣钱的生意做。

之前来的时候提的口号可是不错——农产品上行、工业品下行。

地方配套给了不少补贴,钱不多,主要是基础设施。

然后发现一个问题,工业品借着电商是呼呼地下行(因为有了物流设施),很多农产品上行还是老一套。

实操里,很多所谓电商下沉,最多就到 “二批” 层级,就是那些负责一个小片区的批发商,并不直接对接农民。

结果就是确实中间渠道的产地一批、销地一批二批被绕过去了,消费者承担的价格低了一些,但农民那块儿的收购价还是没变化。

每次看一个大爷、大妈在那说有了谁谁谁,东西不愁卖了,我就心说——这咋和我调研的不一样呢?

全国这么多农民,有多少个能彻底绕开所有批发商呢?

还有另外一个问题,资本对生产扰动太大了。

去年有一个奶茶行业的爆款,油柑茶

各大奶茶厂商在全国各地疯狂的包油柑园,然后撺掇农民多种。

结果一些农民太冒进,把一些其他的果树砍掉换成了油柑。

当然要是我,可能我也这么选,毕竟抢货的时候,那个价格非常高。曾经 10 块钱一斤,被抢到 4、50 块钱一斤。

结果今年,油柑相关饮料已经不火了,存量的货被打到了几块钱,更大的问题是油柑栽下去一般 2~3 年以后才开始结果,后面产能还会更大。

市场却没有了。

类似这种因为爆款,农民增加产能,最后却卖不出去的现象,不是孤例。

资本市场这种几个月就变风向的玩法很正常,消费市场每年潮流不同也可以理解,但是对农业生产来说,这个波动太大了,农民承担不起。

最后说回这个事情,供销社。

关于供销社的性质和科普其他人说了很多,不重复了。

我想说农业产业是一个长周期,低回报甚至没回报的赛道,它的最终汇报,更多来自于农业农村的发达、农民收入提升,进而促进本地发展和消费。

资本或者资本扶持的企业,寻找的是短期高回报的项目(这个我比较熟悉,他们都说长期主义,其实。。。),按照前几年的玩法,天然不太适合这个领域。

如果有,那也大概率变成把不重要却最挣钱的事情干了,很重要的基础工作他们不碰;或者说收益留给自己,但是风险甩给农村农民。

从之前的经验看,除了推动市场化,还是得国有资本、国有企业参与,成不成这个还有待观察,但大的策略更符合这个市场。


以上,供参考。

知乎用户 王家 CFA​​ 发表

知乎用户 满城全是黄金甲​​ 发表

我的 “最新” 呢?

知乎用户 塔斯马尼亚雨林​​ 发表

家里还有 7 亩地,是真不好干,种基础庄稼吧,不成规模,投资大利润低。种子、化肥、灌溉、机械、人工都在涨价。

种经济作物吧,跟风和市场价格波动太大,什么赚钱种什么,开始有产量了,价格又下来了,大概是每几年才能遇上一次比较赚钱的时候。

基本物资供应纯市场化也会出问题,比如前几年大量的资本介入卖菜行业,平台一旦形成垄断也能预料到一些排他性和定价权问题。

统筹统销也有问题,掌握资源和政策倾斜以后,挤压市场其他主体,比如小微企业和国企央企之间的关系。

资本会垄断,宏观倾斜也会垄断,判断标准可能还是要统计基本物资供应端和物资消耗端的利益,供应端的农民收入是否可以增加,消费端的物价指数是否稳定,让商品更好的产出流通和消费是改革的目标。

试点不就是去收集这些数据么?用数据作为验证总是靠谱的事情。

知乎用户 王克丹​​ 发表

有些人就是宁要资本主义的草,不要社会主义的苗,看见供销社这种社会主义尾巴就条件反射一样大喊割掉。

都这么多年了,还对这些名词这么敏感,你们对市场经济是多没信心啊?

顺便科普个热知识:市场经济不等于私有制,计划经济也不等于公有制。

知乎用户 谢流远​ 发表

不知道为什么,我一看到这个新闻,首先想到的是,是不是全国都恢复基层供销社以后,再有疫情封城时的团购蔬菜就从基层供销社买了?


不是,我特别想知道你们评论啥了,这一天系统删了几十条评论,我一条都没看到……

知乎用户 杜腐​ 发表

与民争利 ×

与资本家争利 ✓

该有了,必须有了,你们天天念叨的美国食品卷消费券一美元炸鸡这边都来了,你咋还要躲开呢?教科书般的叶公好龙呗。

为啥说该有了,必须有了,这几年雪糕刺客,糖果刺客,水果刺客层出不穷,国家几次发消费券也基本买东西两个不行,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很明显的年轻人总是上网抢所谓的羊毛卷,而超市为了差异化竞争尽可能的主营高附加值产品。

毫不夸张的讲,现在太多人对商品价格没概念,喝着 20 多的奶茶,冻成冰棍卖你 15 才发现是刺客这点就很讽刺了。

所以必须有一家正经的官价让人有点印象了。

至于古墓派的以后买不到东西都供销社言论。那是因为汉奸常年看的中国新闻都是阴间滤镜得出的结论。人家就算是贪官也没他们那么蠢。咋滴,经济不要了,创业就业不要了,各个都是为了实现原教旨主义共产主义的革命战士是吧。这么纯粹的人可不好找。

知乎用户 者也​ 发表

为什么我反对现在的 “供销社”

首先,目前看,供销社的经营范围,主要是粮油、副食、各类果蔬肉生鲜以及一些家用百货零售。乍一看,这没什么问题。而且价格或许还比市面上很多同类型的小超市更加便宜。但是,有没有人想过,其实大多数这类小超市、小卖部、生鲜店,也都是小公司或个体户,小本经营。国资下场,则必然抢走这些最脆弱的小微企业的饭碗,造成很大一部分人失去自己的产业,他们是这个国家最为脆弱的经营者。

其次,有说法是,供销社代表的国资下场,是为了强化保供,稳定基本生活物资。我信了他的邪,首先,粮油副食和家用百货,除去如中粮之类本来就是国资的源头企业,其他货源也基本上都是农民和一些小企业。这种小生产,尤其是农副产品,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不稳定,生产不稳定,运输不稳定,收购价就不稳定。这是这一类商品的生产特点带来的。你国资下场,就没有天灾了?就没有运输问题了?要保障基本价格,完全可以通过出台基本生活物资限价和禁止囤积居奇的法案,占据销售下游对此毫无帮助。

再次,是说助农。这个也是笑话,早年农民和菜贩子进城买菜城管抄摊子的时候你怎么不提助农?农民菜烂在田里运不出去的时候你怎么不提助农?

最后,我扒一扒这几年来这些措施,首先是搞市容管理,把一批进城卖菜卖水果的菜农果贩搞走了,剩下的则进了菜场。菜场要付摊位费,而且远不如地摊方便灵活,客流自然减少。空出来的生态位被各种超市小店替代,这些小店好在货源稳定,价格相对稳定,而且明码标价童叟无欺。可是如今,又通过国资下场,明摆着是想垄断这块市场。可能你会说,那也没什么。可诸位别忘了,我们如今有这么些品目繁多的消费品,那是因为企业之间有竞争,企业为了讨好你们这些消费者,拼命想办法出新品,连大米都能换出三四个花样,方便面一家超市能搁四五个牌子,各有七八种口味,饮料更是五颜六色摆三四个冰柜。如果下游被一家企业垄断了,你看看还有没有如此丰富的商品供应。

再有一点,如果有朋友做批发或零售行业应该知道,大多数时候下游零售商家是大爷,他们收谁家的不收谁的就一句话。如果有一家供应商,货品一家超市都不要,那他就可以倒闭了。如果有个人,垄断了大多数下游,那对这些供应商真可以说是为所欲为,想让谁死谁就能死,想让谁活谁就能活。


大家评论含蓄些⊙ω⊙

知乎用户 扬云鸣玉 发表

从初衷来讲是好事!

某直播间里,一根玉米卖 6 块,被质疑后,还言之凿凿地说 “谷贱伤农”,

其实能有几毛钱能真正落到农民口袋里呢?

“助农” 这杆旗号,已经被某些利欲熏心中间商,给透支到褪色了。

如果供销社真能做到统购统销,压缩中间商赚差价,对农民增收,对粮食安全,对充实财政,都有积极意义。

另一点就是 feng 控期间,我们都吃过高价菜,

但菜价高的原因,并不是运力不够,也不是产能不足,而是层层的 “人为阻拦”,导致我们只能买“特定渠道” 的菜。

这个 “特定渠道” 可不是一般人搞得定的,京东怎么样,再大的品牌供应商,照样被盘得死死的。

但供销社是部级单位,魔法斗魔法,或许就能赢。

大家都不是小学生了,都是会独立思考的人,那么你看一项政策,就不能光看个表面逻辑,

得既会看 “帽子,还会看 “鞋子”,

更重要的,是会看 “手套子”。

帽子,指政策的初衷,或者说目标。

鞋子,指政策落地的实际效果。

手套子,则是指它具体执行的方式。

只有这些方面都落到实处了,你才能看出一项政策,到底是不是好政策。

否则你光看个表面逻辑的话,那 “以改兼赈,两难自解” 是不是好政策?

涨价去库存是不是好政策?

初衷好,结果未必好,对吧?

王安石搞变法的时候,有一项政策叫 “市易法”,是从西汉桑弘羊的 “均输” 和“平准”中演化而来的。

其设计初衷,也说是要对农业和手工业商品统购统销,打击大商人囤积居奇,平抑物价,利用规模效应,降低综合成本,

既让平民百姓获益,也能充实国库。

开阖敛散之权不移于富民,商旅以通,黎民以遂,国用以足。

按理说,这么两全其美的政策,应该一直推行下去,对不对?

但却直接导致了王安石被罢相。

因为再好的政策,也需要一个个人去执行,

是人,权力一膨胀,欲望也跟着膨胀。

市易司的官员们,首先是用非市场手段,打击其他商贩:

置市易司强市榷取,坐列贩卖。增商税色件下及菜果,而商贾始困矣;又立赊贷之法,诱不肖子弟破其家。”
尽笼诸路杂货,渔夺商人毫末之利。

其次是垄断货源:

凡商旅所有,必卖于市易司。

结果造成:

卖梳朴则梳朴贵,卖脂麻则脂麻贵。
官中自为兼并。
商贾为之不行…… 而上下均受其弊。

市易法之弊,连最初倡行的人都 “愤惋自陈…… 都邑之人不胜其怨。”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一项政策好不好,要看怎么落地,以及落地之后的效果,

这会儿谈支持还是反对,都为时尚早,而且你说了也不算。

所以不如先看看,如果好,也别吝惜掌声,如果不好,就讲讲原因提提改进。

知乎盐选 | 王安石变法:改革,是要分蛋糕,还是要做大蛋糕?

知乎用户 叶泊枫​ 发表

我在这个问题里把观点写清楚了,尽量回避意识形态话术,也就不多说了。

最近各地都在说重启供销社,没经历过当年的情况,大家怎么看?

就算不考虑农民收入问题,物流体系的产业升级也是非常必要的。毕竟中间商太多和中间损耗过大,损害的是社会整体利益。如果供销社的建设是基于流通效率优化,我是非常支持的,至于利润分割反而是小事。

2020 年我国农产品流通业存在的问题分析:毁损率高、流通成本高、附加值低等 - 立鼎产业研究网根据中物联冷链委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水果、蔬菜、肉类、水产品流通腐损率分别达到 11% 左右、20% 以上、8%、10%。而在发达国家,果蔬损失率一般控制在 5% 以下,其中,美国由于农产品全产业链以冷链物流为支撑,果蔬从田间到餐桌过程中的损耗率仅有 1%-2%。
我国农产品流通成本一般占总成本的 35% 左右,其中鲜活产品及果蔬产品要占 55% 以上,而国外发达国家物流成本一般控制在 10% 左右。

知乎用户 卧牛 发表

有一个明显的误区在于:“供销社是计划经济的代名词,供销社的推广意味着我们要重回 60 年代。” 事实上,资本主义国家也搞过供销社,而且还是在最推崇自由市场竞争的英国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大大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谁都没有想到萨拉热窝的枪响最终能引发世界大战。因为在此之前欧洲已经经历了 40 多年的和平,经济空前繁荣,科技飞速进步,各国充分享受到全球化带来的红利。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战争还是爆发了。

更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这场战争一打就是 4 年。在此之前,随着铁路和电报的普及,欧洲战争更多是以月为单位,普法战争也就打了 7 个星期。按照当时各国朝野的设想,一战应该是场高科技战争,速战速决,最多 3 个月就能见分晓。然而,壕沟和机枪的应用使一战沦为拉锯战,交战国双方陷入痛苦的拉锯之中。

一战中排队乞求食物的儿童:

由于没有预料到是持久战,战前欧洲各国都没有储备充足的战略物资,到了 1915 年,也就是战争第二年,各国都出现严重的物资短缺问题,其中最要命的是粮食的紧缺,这使欧洲陷入大面积饥荒之中。

对德国来说,由于海外贸易被封锁,德国的海外农业进口渠道完全中断。更重要的是,在物资短缺的背景下,本该用于生产化肥的合成氨被拿去制造炮弹,我们知道,化肥供应对农业生产非常重要。德国粮食产量大幅下降,老百姓连面包都吃不上,只能去啃食芜菁,这是一种给牲畜吃的食物。上百万妇女和儿童饿死,这也成为德国走向战败的重要原因。

英国也好不到哪去,虽然英国能从殖民地源源不断进口粮食,但在战争时期,粮食消耗远大于粮食供应,英国也出现食物短缺问题,鲜肉、鸡蛋、牛奶、糖、咖啡、水果等食物逐渐从餐桌上消失,一些买不起食物的穷人则被饿得头晕眼花。到了战争后期,英国被迫推行食物配给制,每个人每天分到的食物仅够维持生存。

一战的俄国,拥有欧洲最多的耕地,乌克兰这片黑土地不用浇化肥也能大量生长食物,按理来说不缺粮食。但战争爆发后,俄国大部分火车运力都被用于运送军队,落后的管理造成交通系统混乱,以至于俄国根本没有办法把农村的粮食完好无损地运到城市,很多粮食只能堆在田地里面任由腐烂。俄国也爆发大面积饥荒,商店里根本买不到面包,很多工人被饿得奄奄一息,冬天的时候遍地都是饿死或冻死的人。饥荒最终为俄国带来了革命,使其成为一战中最早崩溃的大国。

一战后,各国对饥荒进行反思,总结出的最大教训就是战争时期没有建立全国范围内粮食统销统购制度,这才导致大量人民被饿死。从那时开始,无论是英国、法国、德国,都积极筹备供销体系建设。

1939 年,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英国对德国宣战。二战前,英国每年从海外进口 2000 多万吨粮食,比如从印度和埃及进口谷物,从美洲进口肉类,从澳洲进口奶制品,农业对外依赖度非常高。为了迫使英国投降,德国出动潜艇袭击英国贸易商船,很多载有食物的商船被击沉,这就使得英国面临严重物资短缺问题。

但早在战前,英国就建立了战时食品供应部,这个部门不仅搭建了覆盖全国的物流供应网,也修建了大量粮食销售渠道点。战争爆发后,英国食品供应部听从专家建议,根据国民总需求和英国粮食供应情况制定了人均口粮标准,以满足最低营养摄入。

二战期间英国有很多穷人,如果光靠市场手段的话,这些穷人是买不起食物的,这些人要么饿死、要么暴动。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崇尚自由市场经济的英国破天荒地推行粮票制度,确保普通人都能领到粮票,以领取维持生存所必须的食物。

光有粮票还不够,英国还修建了很多公众食堂。这些食堂通常建在人口稠密的穷人区,食物售价非常低,以解决低收入人群饮食问题。越是物资紧缺的时期,公共食堂的作用就越大,虽然里面吃得不咋地,但至少能保证人民不饿死。

就这样,凭借着食品供应部、粮票制度、公共食堂,英国成功挺过了二战食物短缺的时期,避免像很多国家一样大量饿死人,这套制度还有效改善了贫富差距问题,使穷人也能有饭吃。

作为对比,解放战争时期的国民政府就失败得多。抗日战争后,出于打内战的需求,国民政府将大量资源投向军事领域,这就严重限制了民用品供应,各地出现物资紧缺问题。

上海的商人宁可把物资堆在仓库腐烂也不愿意向穷人低价出售:

特别是当时的上海,作为中国金融中心,上海有很多喜欢投机倒把的奸商,利用物资短缺的机会,大肆囤积居奇。这些商人在上海修建了一座座仓库,用于储存大米、布料、煤炭、食盐等关乎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尽管上海有很多饥肠辘辘的流民,每天都有人饿死,但这些奸商宁可食物腐败也不愿意低价出售给穷人。为满足一己私欲,他们更愿意把物价炒上去。

排队领救济粮的上海老百姓:

如果当时的国民政府,能学习英国搞统销统购,或者是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食品供销社,那绝对能从根源上打击奸商囤积居奇的行为,也能降低平民被饿死的概率。但国民政府根本就没有这个执行和动员能力,也没有提前做过部署,内部腐败还很严重。蒋经国曾亲自跑到上海 “打虎”,结果打到四大家族这一关的时候就黯然止步。最终“打虎” 失败,上海乃至全国粮价继续暴涨,越来越多的百姓吃不上饭,这成为国民政府垮台的重要原因。

在某种程度上,市场经济也好供销社也罢,都只是一种手段,并不是只有资本主义才能搞市场经济,供销社也不必然意味着要回到计划经济。在和平年代,市场的效率当然要比供销社高;但在在战争时期或者其它非常时期,供销社的价值就能体现出来。

因为市场经济说白了,是以价格为导向,依靠价格来调节社会供求。但在物资短缺时期,如果只靠价格来调节供求的话,必然会导致大量穷人面临吃不上饭的问题。哪怕是 2022 年的上海,在疫情期间一样有很多穷人,以及不擅长使用手机的老人,面临过食物短缺的难题。试想,如果能早点在上海普及供销社,并在人口稠密的社区修建公众食堂,那上海疫情期间食物短缺的问题或能明显缓解。

我们也要看到,当前的国际环境有加速恶化的趋势,12 月美国大概率要通过《台湾政策法案》,中美走向全面冲突的可能性并不低,对此应该时刻保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参考一战的情况,一旦中美开战,美国很可能会在马六甲海峡以西拦截中国商船,对中国发动贸易禁运,限制中国粮食和能源外部获取能力。这种时候我国必然会面临物资短缺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推广供销社,建立公众食堂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中美冲突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以年为单位,对资源的消耗量也将是天文数字。如果我们能像二战时期英国那样,建立全国范围内的统销统购机制,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粮食和石油等战略进行合理分配的话,是可以避免资源消耗殆尽风险的,这有助于与美国长期对抗。

事实上,现阶段的供销社,主要涉及粮食、棉花、化肥、种子、农具等战略物资领域,更多考虑的是安全需求而非经济需求。供销社的推广并非是要回到计划经济,而是在中美对抗大背景下所做出的超前部署,这是一种战略眼光的体现。否则一旦等战争来临再搞供销体系建设就来不及了,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过,在战争时期靠市场手段来调节物资分配,必然会出现饿死人的现象。

未来 5 年,安全问题比经济问题更加重要,其中最重要的安全应该是粮食安全。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一旦粮食供应短缺,就容易引起社会秩序混乱。要想解决粮食安全,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一、严守 18 亿亩耕地红线,杜绝非法占用耕地问题;

二、保障育种安全,提高粮种自主可控能力;

三、围绕粮食领域建立全国范围供销体系,并在人口稠密区建立公众食堂;

四、确保化肥供应能力,战时应保证化肥生产能有效满足农业需求;

五、进一步培育高产水稻,并在新疆、内蒙等地区探索种植抗旱作物的可能;

六、丰富陆路粮食进口渠道,降低粮食海运占比,增强 “反封锁” 能力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洋恺宏观》

知乎用户 最美的唐诗 发表

未来并不知道,只能说过去,

在计划经济的发展历史上,总是存在三部曲,分别是统购统销、集体化、全面计划经济

这个基本逻辑是这样的,由于统购统销,必然导致压低市场价格来购买农民的产品。而农民也不傻啊,农民就会减少生产,甚至就不卖给政府,这样一来,就会导致生产与需求的不均衡状态,于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要么以市场的方式重新解决,要么就是进一步计划,通过集体化的方式,强迫农民进入集体化,从而解决统购统销带来的问题。而农民一旦进入集体化,那么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都被牢牢控制,也就陷入了全面计划经济。

知乎用户 林先生 发表

有些人啊,反复炒作这事,不是傻,是坏

昨天才出的滚烫的新闻:

6.26 万亿什么概念呢?阿里同一年,境内销售额是 7.4 万亿。

而且分项看,2021 年,全系统农产品销售额 27591 亿元、日用品销售额 14925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24.3% 和 17.1%。

此外,供销社早就政企分开了,企业都自负盈亏。

举个例子,我们南京满大街的苏果超市,也是供销社旗下(华润占股 85%,江苏省供销社 15%),另,党组织关系在供销社这头。

而且供销社这几年也非常灵活,尤其企业端自负盈亏,公私合营不少,非常开放。

知乎用户 南小鹏​ 发表

最近,关于 “供销社重出江湖”、“重启供销社” 的话题上了热搜,引发人们热议。

然后很多人对供销社的印象停留在了计划经济时代

一时间,也在有些人故意带节奏之下,试图把这个话题往 “回到计划经济时代” 的方向去引。

但实际上供销社一直都在,并未消失过,只不过为了适应市场经济时代,供销社相比上世纪,也有了很大的改变。

在十几年前,供销社的存在感确实很弱。

但在 2014 年开始,在乡村振兴的战略指导下,过去这 8 年,供销社一直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

如果非要说 “重启供销社”,准确说应该是 2014 年就开始启动了,而不是今年才重启。

其实我在 2019 年就分析过供销社这件事情。

2018 年供销社全系统实现销售总额 5.9 万亿元。

其中,农资、农产品、消费品、再生资源构成供销社的主要收入来源。

此外,2018 年供销社全系统电子商务销售额 2998 亿元。

并且,供销社的这个营业规模还在增长。

2021 年,供销社全年销售总额创历史新高,达 6.26 万亿元。

这是一个什么水平?

A 股 4700 家企业里,营业收入最高的石化双雄,2021 年的营业收入是 2.61 万亿元和 2.74 万亿元。

卖石油的收入,都远低于供销社。

但就是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却被互联网很多人当做不存在,最近开始炒作起 “重启供销社”。

这个主要是因为,供销社的面向对象是农民,城市里的人,确实很少能接触到供销社,还以为是已经沦为历史。

但供销社其实一直都在,只是不怎么被城市里的人们所知。

这件事情也充分说明了 “沉默的大多数”。

其实只要稍微有关注政策动向的人,应该很清楚,供销社很早就在加速发展。

2009 年 11 月,《国务院关于加快供销合作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

2013 年,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支持供销合作社开展农产品流通,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在这之后,每年的 “一号文件” 和《政府工作报告》都多次提到了供销社。

比如,2021 年的 “一号文件” 就提到,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明确提出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开展生产、供销、信用 “三位一体” 综合合作试点,健全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综合平台。

所以,供销社的加速发展,是 2014 年就开始了。

另外,在上世纪计划经济时代,供销社是集资成立的 “超级连锁店”,当时供销社几乎包揽了我们几亿农民的买与卖,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再到化肥种子燃料,还有各种各样的日用品,可以说是应有尽有。

但随着现在经济发展,大型商超和便利店早已经满足了人们日常零售购物需求,而且在物资富足的现在,也确实不怎么需要供销社提供这样的零售服务。

但现在的供销社定位,更多是在于 “助农” 上。

供销社现在的全称是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营业务是农产品流通,比如帮农民收粮卖粮。

此外,供销社现在还提供 “保姆式”“菜单式” 土地托管服务,包括了耕、种、管、收、售全产业链服务。

说白了,供销社这是在帮助农民整合资源,避免农民分散经营比较低效化,也是为了解决农民收入低的问题。

比如说,最近这半年,有一个很热议的话题就是,虽然一些粮价在上涨,玉米在一些电商平台都能卖得很贵,但农民的收入却依然很低。

农民卖粮的价格提不上去,更多的利润是被流通端和销售端赚走。

这是因为农民都是比较分散,没办法拧成一股绳,所以在面对一些资本的时候,农民是比较势单力薄,很容易被压低价格。

而供销社的作用,就是去帮助农民把资源整合,让农民拧成一股绳。

此外,近两年,社区团购兴起,资本开始涉足买菜卖菜业务。

然而资本在无序扩张的时候,往往通过各类补贴,疯狂扩张市场,把一些小商贩挤垮后,这类烧钱模式却又支撑不下去,就会给我们农贸物资的供应链体系,带来一些混乱。

所以,如何规范农贸物资流转,是需要有一个统筹规划,不能把这样的民生大计,完全交给资本去扩张。

再比如,最近某家主营农副产品的采购和销售,是某大城市最大的食堂食品供应链综合服务供应商、保供企业,跑去港股上市,然后披露的财报令人咋舌。

该农贸企业的毛利率达到惊人的 53.4%,并且今年 1-5 月,该企业毛利率更是高达 69.6%。

这个毛利水平是远高于行业正常的 20% 水平。

诸如此类的一些问题显示,要提高农民的收入,实现乡村振兴,就一定得统筹整合农贸物资的流转体系,这样的事情只能由国家牵头。

所以,供销社当前的定位仍然还是在助农上,围绕着帮农民 “供” 和“销”,这是我们乡村振兴战略的一环。

这件事情,本来就跟计划经济没有什么关系。

只不过,在当前比较特殊的一个时间阶段,总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试图把各种话题,引导到重回计划经济上。

不过我们走的,一直都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前面,还有社会主义。

我们当前,既不是计划经济,也不是西方那种有些 “自由泛滥” 的市场经济。

我们即不会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也不会被西方忽悠变成 “自由泛滥” 的市场经济。

事实上,欧美等国最近这些年,也越来越不像是 “完全自由化的市场经济”,不如美国最近通过的芯片法案和 “减通胀法案” 里,都是大量用补贴来吸引制造业回流,是典型的行政干预经济的手段。

再比如,德国在 9 月 21 日,宣布对天然气巨头 Uniper 实行国有化。

都是西方国家面对危机时,不得不出手对经济进行调控。

随着我们的发展,我们这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实已经正在被西方学习,只是西方明面上不好意思这么说而已。

事实也证明,市场并不是万能的,不能什么事情都只交给市场解决,自由主义经济已经暴露出越来越多问题,特别是在当前世界经济通胀高企、全球供应链紊乱的情况下,市场经济所谓 “看不见的手”,并不一定能把经济往好的地方拨,也可能是往糟糕的方向拨。这个时候经济仍然需要国家调控。

要是市场如此万能,那么经济危机就不会周期性出现。

凡事物极必反,过犹不及。

没有十全十美的经济模式,只有最适合自己国情的经济模式,这是一个摸索的动态过程,要不断优化,不会是永远一成不变的。

我们还是得用这种辩证和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

我是星话大白,欢迎点赞支持。

知乎用户 星话大白 发表

意义么,本话题下头一回看到我乎不能按时间排序…

知乎用户 老常​ 发表

最近一个关于中国要重建供销社的话题莫名其妙的火了起来,各种奇奇怪怪的评论文章出炉,有人说中国要搞计划经济了,有人说中国要开历史倒车了等等,逼得人民日报旗下的侠客岛都出来辟谣,回应这个所谓重建供销社的话题。

我用的词是辟谣,因为这真的算谣言。

这则谣言的起源是湖北日报在 10 月 11 日的时候发布的报道,标题是**《基层供销社恢复重建至 1373 个》。**

这个信息没有任何问题,但过了十几天之后,被某个大媒体给改了个标题,换成了湖北重建供销社,偷偷去掉了 “基层” 两个字,然后发了出去,然后又被一群大媒体转发,从而掀起了一股浩大的讨论中国为什么要重建供销社的话题。

人家湖北日报标题写的清清楚楚是基层供销社重建,为什么要给改成供销社重建,去掉了最关键的 2 个字,从而故意引导舆论?

这水平之高,手法之精准,擦边球火候的把握之巧妙令人叹为观止,你要说这不是故意的我绝对不信,绝对是高手。

谁先发的,谁跟风转发的,我这里就不截图点名了,都是大型正规媒体,要不然也不会造成那么大风波。

但互联网是有记忆的,发帖都是有记录的,一查即知。

湖北省重建基层供销社,和湖北省重建供销社,这两个标题有多大的区别?

区别那简直太大了,天地之差。

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一个认知盲区,大锅饭时代的那个供销社一直都在,而且非常庞大,所以根本无需重建,需要重建的是基层供销社。

曾经的供销社确实是计划经济的代名词,统购统销全国物资,各种粮票肉票布票都是供销社发明出来的。

当年的供销社拥有绝对垄断的市场地位,其他人无法购买和卖出任何物资,别说大资本家,就算是农民偷偷卖只鸡都算投机倒把。

改革开放后,供销社的绝对垄断市场地位被打破,国家允许全民经商,谁都可以做买卖,同时要求国企盈亏自负,于是供销社瞬间变得亏损累累。

理论上说,私企的活力是无限的,僵化的国企一旦失去了垄断市场地位就不可能和民企抗衡,所以供销社死定了,也是很多人潜意识里认定供销社早就是历史名词的原因。

但实际上供销社并没有死,反而活的非常好。

改革开放后一度陷入重度亏损局面的供销社,并没有投降认输,而是打算凭自己的本事,在自由市场经济中和私企们公平厮杀。

供销社决定改革,吸收先进国际龙头商超集团的管理经验。

1991 年 1 月 24 日,《中国商报》的头版报道的标题是《改革是供销社克服困难的根本出路》。

随后,供销社不断改革自己,不断试错,不断提升自己的市场能力,不断向着扭亏为盈的目标努力。

供销合作总社是国务院直属机构,属于正部级建制,一直没有撤销过。

2000 年,供销社全系统实现了总账级别的扭亏为盈,当年实现净利润 13.77 亿元。

2021 年,供销社全系统实现了 6.26 万亿元销售额,同比增长 18.9%,是中国物资零售领域的超级龙头巨无霸。

这一切,没有丝毫的政策保护,完全是在毫无门槛的商品零售领域,和千千万大中小微市场零售主体激烈厮杀出来的结果。

是不是颠覆了很多人的三观?

国企能这么牛?能在完全无政策门槛保护的前提下击败无数大中小私企,成为自由市场经济下的龙头巨无霸?

要是国企真能这么牛,当初计划经济就是无敌的啊,供销社当年被授予了完全垄断市场地位都不行,现在那么多挑战者,怎么就行了?

当年供销社不行,主要是因为大家都在吃大锅饭,没有任何业绩考核指标,而且没有挑战者后直接导致了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的局面。

但真要发狠,大家公平进行市场厮杀,供销社还真的很强。

因为商品零售领域有个特性,就是规模优势极其明显,规模越大越牛逼。

全球最强的商超集团沃尔玛,员工数高达 230 万人,完全就是一个小国家。

因为有了这庞大的集团规模,沃尔玛才能把商品的采购价格压下去,才能把成本降到最低。

但是当一家私企的员工数高到了一个地步,就会患上大公司病,内部效率越来越低,贪腐情况越来越严重。

很多国家都没有 230 万公务员,但沃尔玛却有 230 万员工。

怎么管理这 230 万员工?怎么防止自己的中高层管理不贪腐?这都是严重困扰沃尔玛的问题。

所以当沃尔玛的规模扩张到 230 万人时,扩不动了,发现自己规模越大反而越亏钱,根本无法管束内部员工,规模优势变成了规模劣势,这就导致沃尔玛摸到了自己的组织上限,再也无法扩张。

很多私营大公司扩张到一定规模后都会患上大公司病,变得越来越僵化,越来越官僚主义,越来越脱离人民群众,自身效率变的越来越低,最后抵达无法扩张的平衡点。

组织程度越复杂的公司,员工数量上限越低,目前全人类最高的就是沃尔玛,共 230 万员工。

私营企业有很多优势,反应灵活,效率高等等,小私营企业的效率是国企和大私企无法比拟的,但当私营企业的规模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其优势就越来越小,和国企就越来越像。

等都拥有了规模优势后,比的就是谁更能约束手下员工,谁更能治理管理层的贪污腐败和渎职之罪。

私营大企业有很多自定的制度来约束手下,不少特大私人集团的制度也很完善。

但再完善,那也是一人之力,最多几十个创始人打造出来的私企,论规章制度不可能比得过中国共产党这个百年大党。

别的地方私营大企业还能说道说道,但轮到如何约束手下员工,如何治理管理层的贪污腐败和渎职之罪。

共产党或许做的不完美,但绝对比那些私人老板控制的大型集团要好得多。

所以,当供销社适应了市场经济之后,把外国大型商超的物资管理制度一学,然后直接再套用我们国企的管理办法,国家纪委来直管自身管理层的贪腐和渎职。

这一下子直接无敌了,硬撼大中小微所有市场零售主体。

你要是中小微零售企业,我就和你比采购成本,利用超大规模优势带来的低成本直接立于不败之地。

你要是大型零售企业,也有个几十万员工,我就和你比管理,利用自身的低贪腐和低渎职来和你比最终成本,还是立于不败之地。

只要特大商超集团查内部贪腐和渎职的能力不如国家纪委,就基本不可能打赢供销社。

你有的优势他都有,你没有的他也有,这仗怎么打?

所以最近一二十年,改革好自身的供销社成功在市场厮杀中站稳了脚跟,并开始反攻,规模逐年扩张。

现在的供销社遍布全国,共拥有几十万个基层网点。

你没印象,只是因为没注意,因为供销社网点都改造的和普通商超看起来差不多,只留一行小字来说明自己身份。

有的供销社,叫小鲜驿站。

有的供销社,叫便民服务中心。

里面的布局和构造,和普通商超一模一样。

这样的基层小网点全国共几十万个,堪称到处都是,只是有的只留一行小字,有的干脆连小字都没留,你不知道他们居然是供销社开的而已。

所以根本不需要重建供销社,因为供销社一直都在,而且规模极大。

那为什么要重建基层供销社?

因为在当年自负盈亏的改革过程中,目标是一切围绕利润走,哪个网点亏钱就砍掉谁,只看利润,各基层网点也独立核算盈亏。

在 1992 年到 1998 年,供销社疯狂大砍自己的基层网点,平均每天砍掉 274 个,连砍 6 年,这才最终在 2000 年实现了扭亏为盈的目标。

一切围绕利润走,这没有错,毕竟给国企的目标就是自负盈亏嘛。

但是国企毕竟是国企,和私企还是不一样。

当供销社缓过劲来,大幅盈利并扩张之后,就要开始履行自己的国企义务了。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曾多次指示,要发挥供销合作社应有的作用。

什么意思呢?

供销合作社诞生于 1928 年,最初就是为农民服务的,从农民手中收购物资,利用红军的力量卖出去,让农民可以避免各路牛鬼蛇神的盘剥,把自家农货卖个高价。

改革开放以来,供销社不断改革,以扭亏为盈为目标,以利润为核心考核指标,这没有错,但在这种目标的指引下,供销社放弃了那些特别穷困的地区,因为在这些地区开供销社是只亏不赚的。

私营商超都不想去,供销社也不想去,谁去都不赚钱。

2014 年,湖北供销基层社(非基层网点)数量只有 696 个,相比于 1984 年减少了 61%,超过一半的穷困乡村都被放弃了,和私企一样把商超集中在城市和富裕乡镇,因为在这些地方搞商业才会有利润。

但是中国要搞扶贫了,需要供销社为这些贫困乡镇出力。

2015 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正式发布,提出供销社要按照强化合作、农民参与、为农服务的原则,因地制宜的进行改革,逐步办成能让农民得到实惠的新型供销社。

在这种背景下,全国各地的供销社都开始进行了基层供销社的重建工作,恢复曾经被放弃的那些亏钱地区。

市场经济下企业绝对不会在亏钱地区做业务,但有时候企业亏钱并不代表社会整体会亏钱,市场经济的唯利润至上,这个思路也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永远一定正确的。

有些事,是很难做,但我们不得不做。

在这种情况下,湖北省用 6 年的时间大力重建基层供销社,截止 2021 年底让全省基层社总数达到了 1373 个,基本实现了全湖北省乡镇全覆盖,社员发展到了 45.2 万人。

这当然是好事,发个新闻通报把数据和事实简单陈述一下这不很正常,也没自吹自擂。

在贫困乡村发展的这些供销社基层网点,主要干些什么事?

把网点开到农民家门口,卖各种农资,化肥农药无一不卖,还卖各种生活用品,大商场里卖的供销社都有,降低贫困乡村的物价。

但这只是顺便的,因为供销社除了供,还能销,贫困山区的农民最缺的是销。

贫困农民的农产品,供销社到你门口收,抬高农产品的出货价格,切实提高农民的收入。

供销社仅自身资产就拥有 2 个万吨级码头,11 条铁路专用线、37 个国家级化肥储备库,和数十万个基层网点。

这庞大的基础网络是供销社能收购农民手里任何农货的保证,无论你们这个村种什么,供销社都能卖出去,所以贫困农户种出来的东西供销社啥都收,且不压价,真正的助力乡村振兴。

既能收物资,也能卖物资,能做到这个的也就只有供销社了。

当然,因为这个乡镇太穷,农民的钱太少,怎么搞都肯定是亏钱的,属于贴钱给农村开荒。

现在的乡村振兴核心思路和以前的扶贫没有变化,还是要继续提高农民收入,让脱贫农民能开始奔小康,这就要继续给农民搞好基础建设,做好服务,让勤劳的农民能发财,有赚钱的门路。

这个活很难,很苦,还血亏,所以你不能指望私企去做,他们愿意当辅助军就已经很好了,主力还是得供销社来干,毕竟是亏钱的买卖,要是能赚钱早些年就不会放弃这些乡镇的基层社。

供销社花了 20 年的时间改革终于实现了扭亏为盈,又花了 20 年时间成长为了零售领域的巨无霸,从此再也不愁赚钱的问题了。

而现在,中央让供销社继续改革,改革的新方向是学会如何适当的在农村亏钱,学会如何和贫困农民共赢,解决中国的贫富分化问题。

这就是重建基层供销社的意义。

都不想亏钱做事,都不想当开荒牛,那就让供销社来亏这个钱,让供销社去贫困山区当这个开荒牛。

这能有啥问题,这难道不是好事吗?

就这还有人故意搞事情,刻意删除关键词汇,故意误导大众舆论。

好歹同为黄皮肤,你们这么卖力的扰乱中国,良心不会痛吗?

作者:远方青木(ID:YFqingmu )

原文:供销社不代表计划经济,也不代表亏损和落后

知乎用户 远方青木​ 发表

看来起码是没有 “最新” 意义。

知乎用户 子易​ 发表

我想当供销社领导,为人民服务。

知乎用户 夺了鸟位 发表

赞同:

ip 属地河南

ip 属地四川

反对:

ip 属地上海

知乎用户 洋葱小姐与猫猫 发表

我对这事就一个观点,对此不满的,感到害怕的,哭爹喊娘的,应润尽润,而且你们看,我国怎么说也有 28 个免签国,52 个落地签,这么多国家呢,你既然都觉得末日要来了,为何不跑呢?

这么些个国家,很多别说供销社了,国家主要资源,重要产业都掌握在大公司手里,不就是你们心中的理想天堂么?

乘着现在能跑,就快跑啊,何必在这里忍受呢?

我是真心实意对各位说这话的,毕竟诸位都这么害怕了,再待下去把自己吓出病可怎么办呢?应润尽润,快点体验没有公有制的世界去吧,

让你们去改变,你们骂人,让你们润,你们骂人,然后又在那边又哭又闹的,一点没有作为成年人的主观能动性。

知乎用户 幻想乡的洛克马戏​ 发表

11 月 2 日,湖北省纪委监委网站发布消息,省人大常委会委员、人事任免工作委员会主任、湖北省供销社原主任赵东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审查调查。

知乎用户 龙宇 发表

敢用这个字眼,就不怕你们讨论。

只要用适当的筛子,就会有很多正向的论证出来。

我的观点很简单,如果你是未来或者过去穿越到现在的人,看到当前的状态,你要不要选择适应。

是的。我可能就是怂。

知乎用户 William 发表

这两天我倒是没关注供销社,我一直在关注网民舆论。

好了,这时候有意思了:

以前喊入关,反对者喊分配。

以前喊发展是最大的道理,反对者喊分配不好谈什么道理

以前高喊前 30 年是人间天堂,虽然困苦,眼里有光。

现在呢?

之前喊分配的现在在积极润入关,关键是一说就是好,一问就不润。

之前喊共同富裕的,现在大批特批 “国进民退”

之前喊前 30 年好的,我怎么看到某些个网左也在这个回答下 yygq?

——————————————

诚然,你可以说,这些声音的发声主体不一致,怎么能混为一谈?

那我给你总结两点:

1. 某些人既不是网左,也不是网右,他就是个 “反对政府一切的反对党” 而已。只要利益落不到自己头上,你永远都在反对

2. 任何政策都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

如果,有一样政策让所有人满意了,存在两种可能:

要么,这项政策在和稀泥,说好听话,没行动

要么,这项政策在转移矛盾,转移到外国关注度就低很多了

知乎用户 KK 小小​ 发表

总想搞大新闻。

报道里面有一句,通过招商引资,开放办社。这句最关键的话被遗漏了。

听风就是雨。

与供销社有关联的,还有合作社这个词。

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这些年注册了多少个各种性质的农村合作社。去看看这些合作社是真的合作还是假的合作。看看农村合作社,在社员入股,退出,分红,资产性质,产权性质,这方面与计划时代合作社的差别。

重建供销社有什么意义?谈何重建,重建后的供销社,是以前的供销社么。

送外卖的,注册了个体工商户,就不是雇工,变成了自雇佣。

失业人口,摆下地摊,就成为了灵活就业人员。

农村的搞土地承包的,牲畜养殖的,园林苗木的,乡村旅游的,找来几个农民画个押,就成了农村合作社。

把原来搞农资销售的,做养殖种植的,做销售的个体户,交点加盟费,弄个名册,再招商引资,连接几个成熟市场,搞搞信息咨询,就成了供销社。

总觉得有些丧气。

一谈分配吧,就总会有人在历史堆里面,翻些吓人的词出来,主要防左啊,社会主义啊,供销社啊。言论一出来,左边的人就兴奋,恩自上出,上面终于要改革了,有希望了,拜谢天恩。右边的人就愤怒,你说是害怕吧,人家一点不害怕,接着就是翻老账,骂得有声有色。

搞半天,也就是把水搅浑。论个两天,又各自都忘了,接着该干嘛干嘛。

上边反反复复,把事情说得很明白了,两个三十年,互不否定。仔仔细细说了,不走老路,也不走邪路。历史决议也做了,盖棺定论,翻篇的就翻篇了。

周伯通的左右互搏术,是被困在洞子里,创出来自己和自己玩的。

交给郭靖后,是用来同时耍两套武功的。

交给小龙女,是用来自己搞双剑合璧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相矛盾,内在冲突;还是两路出击,双管齐下;又或者珠联璧合,互促互进。不同的人,有不同看法,做不同选择。

各安天命。

知乎用户 常安​ 发表

虽然我知道这样的构想,恢复供销社的基层网点,让供销社能够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发挥作用,起到服务村民、振兴乡村的作用。但是我认为,由于供销社的属性,和他们说到的经营模式并不匹配,如果在绝大部分的地方推广,很有可能水土不服,甚至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就拿基层社来说,沿海地区我不知道,但是要在我们这里推广,首先要解决基层社属于什么性质,运营成本是自己解决还是财政拨款,供销社的人从哪里来,如果需要专人,工资社保从哪里出,要不要编制,待遇到底怎么样。然后,物资供应的模式是什么,物流成本应该由谁承担,太多细节的问题。如果不解决,盲目的推广所谓经验,那不过就是政治作秀了,起到的作用就不过是给领导拍照了。

政府应该在这里面介入到什么程度,如果介入过深,效率和真正发挥的作用就成问题。比如要销售农产品,如果按照政府那一套,效率低下起肯定的了,而且也不会有人承担责任,毕竟以现在的问责趋势,谁能承担得起国有资产流失的帽子。如果不按政府的模式,真按市场化运行,先不说人员适不适合,总不可能所有地方都盈利吧,那亏损的地方,又该怎么处理呢?

供销社的重新回来,总给我一种莫名的像以前扶贫的集体经济的感觉,有的地方做出了成效,那当然是好的,但不是每个地方都适合发展集体经济和供销社,不根据实际情况,盲目推广,那就只能沦为光鲜的数字,领导的背景板,实际作用?你关心这个有什么目的?

知乎用户 猪脚 发表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供销社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知乎用户 伍亦勤 发表

很多年轻人不知道以前供销社代表的计划经济是什么。其实可以借用线下门店想象一下。

现在线下门店生意受到网购冲击,原因,一是竞争不够导致服务差,二是商品不够丰富。

比如我前几天在门店给老人买的供奉灯油,15 元 500ml,网上一查,同品质 19.8 元 2L 包邮。线下常常买到质量差价格贵的商品,而且附近只有这家,急用就不得不买。而网购的话,你只要稍微细心一点,起码可以做到质量差价格低,质量好价格高,实在不满意还能退,之前五金店买了一把网线钳,买回来之后又找到以前的了,未拆封,回去找店主愣是不给退。

商品种类数量这一方面,万能的某宝可不仅仅是吹嘘。有时候你想象出一种商品,到某宝搜,大概率都能搜索到。比如我买机械计时器之前从来没见过也不知道有这玩意,想象应该有,一搜果然有。比如说我的 Applewatch 不支持门禁卡,我就想会不会有人做一种表带,里面放个迷你门禁卡,一搜果然有。还有恰好利用门口空间的折叠鞋柜、可以加洗涤液的马桶刷、等等,我相信每个人家里都会有很多这种东西。

而以前的供销社就是把竞争低、产品少这两个缺点再放大一百倍。

如果只是重建一些供销社本身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大家害怕的是 “只有” 供销社,害怕的是供销社所代表的计划经济卷土重来。那么各种态度差、高价低质,你就只能忍受,因为别无分号。更有各种商品以 “合理” 的理由不售卖,比如苹果手机不能卖只能卖华为中兴啦、某游戏不利于青少年成长只能卖健康的国产游戏啦、某些品牌有过产品质量以外的出格行为所以全部下架啦,你更是必须接受。

即便是理想化的、真心为你好的计划经济,也不可能做到商品丰富,历史上各国的计划经济别说 “做到” 了,它们的 “目的” 都只是满足基本需求而非多样化需求。因为由于 “成本” 考虑,你不可能计划得太细,很多非常个性化东西不可能被制作出来。比如我上面提到的门禁表带,我购买的时候,全网只有一家在卖,月销量只有 30 多条。全国 14 亿人,每月 30 多人的需求,你觉得应该被 “计划”、真的能“计划” 吗?

而且,如果你留意一下你会发现,主张计划经济、打倒资本家的人,往往不会提打倒资本家后怎样监督替代资本家的后来者(只要人类分工协作存在,就必然有领导者和组织者,不是资本家那就得是别人),而历史上的计划经济也确实无一例外都缺少甚至没有监督机制,在根本没有相应监督机制的情况下,由于人的私心存在,计划经济根本不可能会真心为你好、以你为出发点为你计划。

这就是很多人害怕供销社的原因。

有人说,也没说只允许供销社存在啊,供销社只是保障某些地区购物不方便,所以设立了供销社,如果真是这样那是好事,但我的建议是,如果真是这样还是别叫供销社了,起个别的名字,你拿着镇江陈醋的瓶子往人家酒杯里倒长城干红,就很怪,是吧。

知乎用户 看火人 发表

供销社这个问题从你乎吵到微博又反刍回来,三回啊三回,然而你乎各色右友除了发电,供销社怎么样也弄不明白。这流量不恰白不恰,有不得不爆金币的理由呢。所以今天我们继续发扬文抄公的光荣传统,直接一个抄书。

供销社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结及 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研究

孔祥智 赵 昶 *

摘 要 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题中应 有之义, 也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 作为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 有机衔接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供销社在服务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着重要 作用。 基于 2018 年 9 ~ 11 月对山东、河北、 浙江三省的供销社综合改革成果实地调研的材料, 本文深入分析了三省供销社服务乡村振兴的作用机制 及典型案例, 探究了供销社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结的作用路径与供销社改革 服务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 实践证明, 通过综合改革, 供销合作社系统的 体制机制逐步理顺, 在产业振兴、 人才振兴、 文化振兴、 组织振兴等各个方面都正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既是为农服务的国家队和生力军, 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国家队和生力军。

关键词 供销社 联合社 乡村振兴

一 引言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监事会的委托,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合作社研究院由孔祥智教授和 7 位博士、 硕士研究生组成的调研组, 在 2018 年 9 ~11 月对山东、 河北、 浙江三省的供销社综合改革及其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作用展开了调研。 调研组认真研读了各省份相关的文件和材料, 对河北省三县 (市) 以及浙江省三县 (市) 的供销社改革及其在乡村振兴中的带动作用进行了详细调研, 在各县市级都召开了由供销社干部职工及部分农民成员参加的座谈会, 获得了翔实的一手调研材料。 调研工作结束后, 由多位教授、 副教授、 博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组成的课题组, 经过多次研讨, 并结合 2017 年对山东省十县 (市) 供销社改革和联合社发展的调研资料, 撰写了本文。

课题组认为, 供销社综合改革的总体成效显著,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以及健全农业基本经营制度、 推进农村社会治理等方面具有重大理论与实践创新, 形成了一整套规范化、 成体系、 可复制、 可推广的改革经验。 改革在各个省份呈现不同的组织特点, 山东省成立了以土地托管为核心的县乡两级联合社, 河北省成立了由省到乡镇的四级联合社, 浙江省成立了独具特色的四级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 (以下简称农合联), 这些都是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具体形式。 总体来看, 即使不同省份的供销社在综合改革中呈现不同组织架构, 但其本质都是为了资源整合, 更好地为农服务, 为乡村振兴服务, 为小农户和现代农业之间搭建桥梁。 通过综合改革, 各级供销社在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结的基础上, 也发挥了在产业振兴、 人才振兴、 生态振兴、 组织振兴等方面的带动作用, 构建了具有供销社体系特征的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体制机制。 因此, 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有利于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有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施。

二 构建供销社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的理论分析

(一) 供销社成立的目的和改革的目标就是民有、 民管、 民享

新中国成立初期, 中央政府面对的最大问题是 1. 2 亿户分散的小农户如 何适应工业化、 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需要。 为此, 1950 年 7 月, 全国合作社工作者会议第一届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 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作社法 (草案)》 《农村供销合作社章程准则 (草案)》 等文件, 成立了中 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 统一领导和管理全国的农业、 供销、 消费和城市 合作社。 1954 年 7 月, 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改名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 总社, 并明确了后者在过渡时期的三项基本任务: 通过供销业务, 开展城 乡物资交流, 为农业生产服务, 以支援国家工业化, 并巩固工农联盟; 根 据国家计划和价格政策, 通过有计划的供销业务和合同制度, 引导小农经 济和个体手工业逐步纳入国家计划轨道, 并促进社会主义改造; 在国营商 业的领导下, 扩大有组织的商品流转, 领导农村市场。 可见, 供销社一开 始就是为了保护农民利益、 连接小农户与现代化大生产、 促进农业社会主 义改造而出现的, 并且基层社主要是由农民入股组成的, 是农民自己的组 织, 当然代表农民利益。 即使在 1958 年农村人民公社化以后, 基层社改为 公社的供销部, 在 1960 年 2 月, 国务院同意批转商业部 《关于改进农村人 民公社商业管理体制的意见》 中仍然强调供销部要挂两块牌子, 一是供销部, 二是供销合作社, 并保留原供销合作社的民主管理制度。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 供销社改革的方向就是恢复原有体制、 密切与农 民的利益关系。 1981 年 12 月 18 日, 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向中共中央、 国务院报送了 《关于供销合作社改为集体所有制试点的报告》, 提出通过试 点恢复供销合作社的集体所有制性质, 通过购销业务, 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引导农民逐步实现新的联合。 1982 年中央 “一号文件” 指出: “农村供销合作社是城乡经济交流的一条主要渠道, 同时也是促进农村经济联 合的纽带。 要恢复和加强供销社组织上的群众性、 管理上的民主性和经营 上的灵活性, 使它在组织农村经济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1982 年 12 月 通过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正式确立了供销合作社的集体经济性质。1995 年 2 月 27 日, 中共中央、 国务院下发 《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 定》 (中发 〔1995〕 5 号), 指出: “供销合作社的问题实质上是农业、 农村、 农民的问题。” 提出了改革过程中必须做到 “三个坚持”, 即 “必须坚持 供销合作社集体所有制性质” “必须坚持为农业、 农村、 农民提供综合服务的办社宗旨” “必须坚持自愿、 互利、 民主、 平等的合作制原则”。 1999 年, 国务院发布 《关于解决当前供销合作社几个突出问题的通知》 (国发 〔1999〕 5 号), 指出: “基层社应直接体现为农服务宗旨和合作经济性质。 …… 真正做到民有、 民管、 民享。” 提出要创造条件把供销社逐步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 组织。 2009 年 11 月 17 日, 国务院发布 《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发 〔2009〕 40 号), 要求供销社 “努力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 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 农民专业合作的带动力量, 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

党的十八大以来,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供销社改革和发展问题。 2014 年,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决定在河北、 山东、 浙江、 广东四省开展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 国务院办公厅在 《关于同意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在河北等 4 省开展综合改革试点的复函》 (国办函﹝ 2014 ﹞ 37 号) 中 对试点工作提出了要求, 即 “改造自我、 服务农民”。 前者指把自身改造为真正的合作经济组织, 后者指在改革中构建为农服务体系。 2015 年 3 月 23 日, 中共中央、 国务院发布 《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 (中发 〔2015〕 11 号, 以下简称 “中发 11 号文件”), 指出供销社改革的第一条基 本原则就是 “坚持为农服务根本宗旨。 …… 做到为农、 务农、 姓农。” 改革 的目标是: “到 2020 年, 把供销合作社系统打造成为与农民联结更紧密、 为农服务功能更完备、 市场化运行更高效的合作经济组织体系, 成为服务 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 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 梁纽带, 切实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写入党章, 2018 年 “中央一号文件” 即要求加快供销 社改革, 要求 “重点解决农产品销售中的突出问题, 加强农产品产后分级、 包装、 营销, 建设现代化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体系, 打造农产品销售公共 服务平台, …… 加快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 可见, 无论从历史看, 还是从改革的方向看, 供销合作社都离不开农 民, 都是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 “民有、 民管、 民享” 是其基本内核, 成为为农服务的生力军是其改革方向。

(二) 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供销社不可或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生产体系、 经营体系, 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这是基于我国基本国情而作出的正确决策, 具有极其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的规划, 我国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现代化, 当 然也包括农业农村现代化。 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是农业农村现 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也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

根据统计资料, 中国目前共有农业经营户 2. 1 亿户, 不同类型的农户与 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作用机制也存在着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 当前中国农户分化趋势日趋明显, 农业收入在其家庭总收入中占比很小 (农业收入占比 20% 以下) 的农村非农户, 农业生产已被高度边缘化, 成为周末农业、 体验农业、 休闲农业; 二兼农户 (农业收入占比 20% ~ 50% ) 的主要精力也不可能在农业上。 这两类农户纳入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方式可能主要是土地流转、 入股甚至退出, 要帮助他们放手发展非农产业或者进城务工。 对于那些农业收入占比较高的纯农户 (农业收入占比 80% 以上) 和一 兼农户 (农业收入占比 50% 以上), 农业是其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产业。 因此,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应该是分类指导、 有序推进, 而不是 “一刀切”。

从长期来看, 一部分小农户会继续兼业工农, 往返城乡, 他们需要质 优价廉的社会化服务; 一部分有条件又比较 “决绝” 的小农户有可能彻底放弃土地迁入城镇, 他们正在寻求更高的价格以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 一部分市民化能力不太强或比较 “审慎” 的小农户在进城后可能更愿意保留农村土地作为 “退路”, 他们主要看重租金收益以及可否随时收回土地; 一部分善于经营农业的小农户可能会选择接收其他小农户的土地发展成为规模经营主体 (大农户), 或者在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支撑下演变为能够从农业经营中获得与外出务工经商相近收入的专业化、 职业化农民, 他们需要稳定的土地经营权或者农业社会化服务。 基于此,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作用机制, 如图 1 所示。

概括起来, 可以总结为以下两大方面。

一是从农户分类看, 纯农户与一兼农户通过农产品市场体系、 农民专 业合作社、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方式实现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二兼农户与非农户通过土地流转、 土地入股、 土地退出 以及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二是从产品分类看, 以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生产为主的农户倾向于采取 利用农产品批发市场 (距离市场较近) 和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纵向协作 形式。 以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生产为主的农户倾向于采取加入农业社会化服 务体系的协作形式 (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也是社会化服务主体)。

在上述联结机制中, 农民合作社处于中间环节, 起到支撑作用。 这是因为, 第一, 从长期看, 小农户连接市场的发展方向必然是合作社, 这是 由国内外经验所证明的。 第二, 尽管目前土地流转比例已经达到 35. 1% , 但远没有形成足以抵御市场风险的经营规模格局, 小规模依然是中国农业经营的基本特征。 即使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 依然需要联合起来, 或者领办合作社, 或者加入合作社。 第三, 龙头企业自己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越来越少, 其主要任务是加工或者销售农产品, 实现价值增值, 其基础当然是生产领域的农户。 这样, 构建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是至关重要的。 实践证明, 这个机制就是合作, 即 “企业 + 合作社 + 农户”, 或者企业的合作社化, 少数企业已经出现了这样的趋势, 如广东温氏集团和山东新希望六和集团等。

但应该看到的是, 截至 2018 年 6 月底, 全国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 210. 2 万家, 平均每个村 3 家以上。 笔者调查过一个人口不过几十万人的中等县, 合作社数量有 3000 多家。 数量尽管多, 但平均每个合作社的成员数却很少, 全国平均为 60 人左右, 很多为 20 人左右, 很难真正发挥作用。 这也是一些 业内人士批评合作社 “空壳社” 的原因之一。

2017 年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以下简称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施行 10 周年, 这部法律对于合作社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如果说前十年主要推动合作社在数量上的发展, 那么进入第二个十年以后, 合作社的发展应该以提质增效为主要目标, 即提升合作社发展质量, 增加合作社给成员带来的实际经济效益。 怎样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呢? 课题组的看法是: 再合作。

再合作的途径有两条, 第一条是扩大成员数量。 从现实中看, 这个途径难度很大, 调查中发现, 大部分合作社都保持办社初期的规模, 只有少数经济效益较高的才有可能扩大规模, 而且非常缓慢。 因此, 再合作主要依靠第二条途径, 即联合, 在合作社基础上成立联合社, 原合作社继续保持独立经营状态。 合作社之所以倾向于成立联合社, 是因为联合社能够为它们带来制度净收益。 如果这个净收益为零或者为负, 或者需要成员社负担较大的成立联合社的交易费用甚至财务费用, 那么, 这样的联合就会趋于失败。 相反, 若通过联合降低了生产成本, 减少了交易费用, 并促进了产品的价值增值甚至品牌溢价, 切实提升了农户的利益, 那么联合便带来了制度净收益。 因此, 要促使再合作实现正向制度净收益, 进而在联合的过程中保障农民的利益。

应该说, 2017 年修订的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适应了合作社在第二个 10 年发展中 “再合作” 的要求。 新法专设一章 (第七章) 规定了联合社发展问题。 其第 56 条规定: “三个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自愿的基础上, 可以出资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第 57 条规定: “农民专业合作社联 合社依照本法登记, 取得法人资格, 领取营业执照, 登记类型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第 58 条还规定了联合社和成员社之间的财务关系, 即 “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以其全部财产对该社的债务承担责任; 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成员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承担责任”。 在 这样的制度框架下, 联合社和成员社都是独立经营单位, 有利于提高合作 社自身组建联合社或者加入现有联合社的积极性。

当然, 在现实中, 并不是有了制度框架, 合作社就会自然而然地联合起来, 而要有外力的推动。 其中, 最有效的外力就是市场压力。 从合作社发展的历史上看, 农民愿意组成合作社, 是因为市场压力, 即合作起来闯市场, 实现合作共赢的目标。 而合作社之间的再合作, 即成立联合社, 也是因为市场压力, 即联合起来闯市场。 当然, 由于两次合作或者联合的层次不同, 面对的市场规模以及要实现的目标也差异很大。 不仅合作社之间可以联合, 联合社之间同样也可以联合为更大的联合社。 通过不同层级的联合, 联合社规模会越来越大, 对市场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 在许多欧洲国家, 一个国家的某一农产品主要由一家大型合作社控制, 这样的合作社大多为联合社, 只是由于联合社运作时间过长, 最低层次的合作社有的已经自动失去了独立经营职能。

中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才刚刚起步, 积累的经验不多, 出现的类型也极为有限。 在现实中, 主要是同业联合, 即同一行业的合作社联合在一起共同面对市场, 目前最成功的就是奶业联合社, 其主要原因是乳品加工企业的垄断程度高, 全国乳业被少数几家大型企业所垄断, 这就不可避免地损害奶农的利益。 当奶农组建合作社以后, 发现单个合作社仍然难以抗衡乳品企业, 于是只好再合作, 即成立联合社。 当然也有异业的联合, 即处于产业链不同环节的合作社联合在一起, 这种类型联合社的存在大多基于产业链延伸而带来的制度性净收益。

然而, 无论哪种联合方式, 合作社之间的联合或再合作都需要支付一定的交易成本。 如果这个交易成本过大, 则联合就不会成功。 这就存在市场失灵问题。 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力量进行弥补, 但合作社之间的联合是市场行为, 靠政府机构进行 “撮合” 是不合适的, 并且实践证明大多不能成功。 而供销合作社是集体经济组织, 同时又可以承担一定的政府职能, 在农民眼里, 供销社在某种程度上是政府的代表。 尤其是县级以上合作社, 由于参公管理, 实际上具备了政府机构的某些特征, 可以承担政府交办的行政事务。 也就是说, 供销社既可以行使一定的政府职能, 又具有市场主体的性质, 尤其是基层社更是如此, 因此, 在合作社再合作的关键时期, 供销合作社能够发挥独特作用。 河北、 山东等试点省的经验表明, 供销社 正是在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再合作的过程中找到了 “改造自我, 服务农民” 的联结点, 找到了与农民利益密切连接的路径, 从而找到了 “回家的路”。

三 密切供销社与农民利益联结的路径分析

中发 11 号文件指出, 要把供销社打造成为与农民利益联结更紧密、 为农服务功能更完备、 市场化运作更有效的合作经济组织体系。 因此, 如何密切供销社与农民利益联结, 使其重归为农、 务农、 姓农的原点, 打造以农民为主体的实体性合作经济组织体系是供销社改革所必须解决 的问题。

2019 年 2 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关于促进小农 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 提出 “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客观要求”, 要 “提高小农户组织化程度”, 并 “健全面向小农户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进而实现规模化经营。 在小农户 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过程中, 供销社发挥着桥梁与纽带的平台助推 作用, 在促进农户联合生产、 合作社联合经营的同时, 更加密切与农民利 益的联结。

具体来看, 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组织形式有两种, 一种是土地流转, 也就是通过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实现一定程度的规模经营, 包括出租、 入股、 转让、 代耕代种以及土地退出等; 另一种是 “小规模 + 社会化服务”, 也就是在现有小规模经营的基础上, 通过社会化服务实现规模化。 在这两种形式的衔接过程中, 供销社作为重要的合作经济组织, 通过各种途径密切与农民的利益联结, 包括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积极组建农合联或联合社、 改造基层社、 搭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发展新型庄稼医院、 推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等方式, 对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具体来看, 各种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结的路径都在不同层面上解决了与农民利益切实相关的问题。

(一)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产业农合联) , 搭建上下 贯通的三级农民合作组织体系, 解决农民种什么、 怎么种的问题

我国农户的特点是小而散。 根据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 截至 2016 年底, 全国共有农业经营户 20743 万户, 但是其中成规模的农业经营户只占 1. 9% 。 这种分散耕种的经营方式造成了农民单打独斗的局面。 单个农户信息获取渠道较为闭塞, 个人掌握的农业种植技术相对落后, 大部分农户都是凭老一辈的经验和自身的感觉去种植, 完全是传统的靠天吃饭。 农民种 什么、 怎么种的难题是保证农民利益所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

针对这些情况, 搭建 “村级农民专业合作社 + 乡镇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 县级农民合作社联合社 + 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上下贯通的体系建设, 真正使供销社通过联合社 (农合联) 这个组织体系, 把广大农民群众组织起来, 联系在一起, 实现规模化生产和经营, 使农民在生产生活中离不开供销社, 供销社也离不开农民, 解决农民种什么、 怎么种的问题, 进而实现政府得民心、 农民得实惠、 供销社得效益的工作目标。 政府—农民—供销社三方中, 供销社既是政府服务于农民的直接组织, 又是农民所需要的支撑。 供销社有熟悉农业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员, 有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有雄厚的资金保障, 焕发出自身强大的辐射功能和联结功能。

以山东省供销社为例, 按照强化合作经济基本属性和农民主体地位的原则推进自我改造, 通过大力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 依托基层社、 县级社自下而上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及联合社与基层社、 县级社融合, 吸纳了全省 192. 9 万户农民入社。 这种农民专业合作社及联合社的组织方式和为农服务中心利益联结机制的精巧设计, 极大地密切了供销社与农民的利益联结。 在村级层面, 通过党建带动社建、 村社共建, 领办创办了一批依托当地特色农业产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实现了农民增收、 村集体经济壮大、 供销社增效、 精准扶贫、 社会稳定等 “多方共赢”。 在乡镇层面, 以领办创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核心成员社, 联合本区域龙头企业、 合作社、 家庭农场、 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组建了一批实体性乡镇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在工商部门登记为合作社法人), 实现了镇级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供销社基层社和为农服务中心 “三位 一体”, 彻底重构了基层供销合作社的工作机制, 全面强化了基层社 “为农” “务农” 的服务功能, 使其再一次焕发了生机与活力。 在县级层面, 通过发挥县级社的牵头作用, 引导县域内乡镇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其他产业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及联合社再联合, 打造县域综合性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一般在编制部门注册登记为事业法人, 与县级供销社 “一套机构、两块牌子”)。 可见, 山东省供销社通过综合改革, 采取村、 乡镇、 县 (市) 三级联动的方式建立了一套垂直运作体系, 在各个层级都切实保障了农民耕、 种、 收、 售等各个环节的利益。

浙江省则是通过建立农合联组织体系来密切与农民的联系。 浙江各地根据省委、 省政府的部署和 “浙委发 〔2015〕 17 号” 文件的精神, 引导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各类为农服务组织 (企业) 联合起来, 组建农合联。 农合联是以生产、 供销、 信用、 服务功能为基础, 具有对农民生产生活综合服务功能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 实行农有、 农治、 农享, 在民政部门注册登记, 接受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管理。 农合联按行政层级设置, 以县、 乡两级为重点, 逐步形成省、 市、 县、 乡镇四级组织体系。 各地农合联都建立了会员大会及理事会、 监事会, 县级农合联都组建了以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为依托的农合联理事会执行委员会, 选举政府分管领导为农合联理事长, 聘任供销社联合社理事会主任为农合联理事会执委会主任。 县乡两级农合联广泛吸纳区域内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及联合社、 行业协会、 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和为农服务组织、 涉农企事业单位等为会员, 这使农合联不仅有自有集成、 自育新生的服务功能, 而且有外部转入、 协作覆盖的服务功能。 各地供销社还根据农合联理事会执委会的要求, 优化内部机构设置和人员 力量配备。 因此, 浙江省农合联通过发挥自身强大的资源整合优势, 形成了各自领域范围内的销售服务网络, 使得农民不再为农产品的销售问题困扰, 搭建了供销社与农民之间有形的利益联结桥梁。

(二) 发展土地托管服务, 搭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解决农 村土地谁来管的问题

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出, 土地撂荒已经成为普遍问题。 针对农村缺少劳动力、 土地撂荒突出的经营模式, 供销社实行 “保姆式” 全托管以及半托管的方式, 对耕、 种、 管、 收、 加、 储、 售等生产环节提供全方位服务, 降低生产成本, 解决土地无人种的问题, 同时促进农民收入增加。

具体来说, 供销社以土地托管为核心, 以社会化服务促进规模经营, 密切与农民的利益联结。 按照农民出资、 农民参与、 农民受益的原则, 以为农服务中心为纽带强化产权、 服务和利益联结, 保证了为农服务中心的可持续运行, 同时在 “服务农民” 方面, 探索以土地托管为核心内容的社会化服务模式, 通过服务规模化逐步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从而保证规模效益、 促进农民收益的提升。以山东省为例, 在供销社改革的过程中主要形成了两种托管模式: 一是全托管服务, 又称 “保姆式” 托管服务; 二 是半托管服务, 又称 “菜单式” 托管服务。

为增强土地托管能力, 山东省供销合作社还建设为农服务中心, 在保证土地有人管的基础上, 通过提供完备的社会化服务来降低成本, 最大化土地托管的收益。 按照最佳效益规模, 经过反复实践探索, 在平原丘陵地区以大田作物托管服务为主的为农服务中心, 一般占地 20 亩左右, 服务半径 3 公里, 辐射面积 3 万 ~ 5 万亩, 形成 “3 公里土地托管服务圈”, 重点开展测土配方和智能配肥、 统防统治、 农机作业、 烘干贮藏或冷藏加工、庄稼医院、 农民培训等服务, 并为涉农部门设立服务窗口; 在山区以林果 等经济作物托管为主的为农服务中心, 以山体自然形成的小流域为基本单元, 服务半径约 6 公里, 辐射面积约 10 万亩, 大致形成服务圈。 两者均与 2001 年合并前的乡镇建制区域基本吻合。 在建设主体上, 为农服务中心由县级农业服务公司联合镇级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共同建设和运营, 每处投资大约 500 万元, 山东省各级财政扶持 30% ~ 50% , 剩余部分由县农业服务公司和镇级农民合作社联合社自筹。 本着农民出资、 农民参与、 农民受益的原则, 山东省供销合作社对为农服务中心的出资比例作了设定, 原 则上县级农业服务公司不超过 30% , 镇级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不低于 70% , 其中镇级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中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出资比例不低于 80% , 这样就保证了农民社员在为农服务中心中的持股比例最低为 56% , 体现了农民的主体地位, 进而密切了与农民的利益联结。

总之, 土地托管之所以深受农民的广泛欢迎, 关键在于它不触动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 不涉及农民土地财产权利的重大转变, 而是通过服务规模化解决了家庭经营的细碎化问题, 开辟了一条土地流转之外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新路径, 丰富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内涵, 为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提供了 “山东方案”。 通过开展农村土地流转托管模式, 既解决了农村土地撂荒和 “谁来种地、 地怎么种” 的问题, 也促进了各级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大力发展特色、 高效的农业产业化规模经营, 实现了农业生产现代化、 服务规模化。

(三) 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服务, 搭建供销社特色的合作金融体 系, 解决农民资金少、 发展难的问题

制约农民发展规模化的最大问题便是资金问题, 因此从农户的利益出 发, 解决农民的核心需求问题、 破解经营主体融资难的问题是供销社密切 与农民利益联结所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2017 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 《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 中首次提出积极发展生产、 供销、 信用 “三位一体” 的综合合作。 因此, 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服务, 创建具有供销社特色的合作金融体系是 “三位一体” 综合合作的要求, 供销社不仅要在生产、 销售等环节给农民带来切实的好处, 还应扩大服务范围, 在信用、 金融等方面破解农民的关键难题。比如, 浙江省各地在组建农合联时, 都要求农信机构加入农合联, 为农合联会员提供授信服务, 为农民资金互助会提供 “账款分离” 的运行服务。 浙江瑞安的兴民互助社, 是于 2015 年浙江省供销社 “三位一体” 改革中建立的, 由原中国保监会正式批复、 以服务农业生产财产险为主的农村保险 互助社。 它采用互助合作机制, 由瑞安市马屿镇 22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552 名农户自愿筹资组建, 注册资本 100 万元, 营运资金 500 万元, 为入社社员提供保险服务。 此次战略合作, 意味着太平洋产险瑞安支公司为兴民互助社开展的种植保险、 农产品货物运输保险、 农户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等提供分保服务, 并帮助开发针对农户生产、 销售、 金融信用等方面的保险产品。 课题组在调查中发现, 通过互助社的 “货物运输保险” 业务, 马屿镇柴下村村民郑某种植大棚番茄, 此前一旦遭遇冻害就会损失惨重。 投保之后, 只需每亩交 108 元保费, 就能最高获得 1200 元赔偿金, 对他来说, 一旦作物遇灾, 这些赔偿金就是来年再投入生产的本钱。 因此, 各个联合社在供销社的支持下开展各类信用保险项目, 切实解决了农户的核心需求, 从根本上密切了供销社与农民群众的关系。

(四) 提升农产品流通服务水平, 加强供销合作社农产品流通网络建设, 解决农民销售难的问题

创新流通方式, 推进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 从而解决农民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 供销社成立联合社 (农合联) 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与企业联合, 组建农业服务公司, 建设电子商务平台。 比如, 县级农业服务公司应该作为全县为农服务体系的龙头, 统筹推进县域农业社会化服务, 发挥承担、 承接政府惠农政策和购买服务、 农资仓储服务、 大型农机具服务、 对接第二、 第三产业融合发展、 关键技术培训、 分享创新成果等功能。 各地联合社 (农合联) 应该把构建服务链和产业链不同环节主体之间的合作联结机制作为推进全产业链发展的核心, 努力形成 “层层向上参股” 的利益共享机制和 “层层向下参股” 的经营指导机制, 打造纵向合作、 一体经营的利益共同体。 各地联合社 (农合联) 在组建日用品和农产品销售服务体系时, 要引导供销社、 超市企业、 消费合作社、 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参股组建连锁配送公司, 同时引导连锁配送公司分别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消费合作社建立按交易额返利的机制, 形成生产者、 流通者、 消费者的利益共同体, 在销售环节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 比如, 河北省供销系统在搭建 “三位一体”(供销合作社 + 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 供销集团)、 “五级联动” (省、 市、 县、 乡、 村) 的全新供销合作社组织架构时, 以各级社供销企业集团为支撑, 推进跨区域横向联合和跨层级纵向整合, 促进资源共享、 上下贯通的合作经营服务体系的建立, 使得农产品的流通实现了全省范围内的整合流动, 解决了农民销售难的问题, 极大地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五) 推进供销社基层社改造, 实现农民得实惠、 基层社得发展的双赢

密切与农民的利益联结, 还要脚踏实地从最基层的组织抓起, 加快推进基层社的改造, 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 一方面, 通过共同出资、 共创品牌、 共享利益等方式, 创办一批管理民主、 制度健全、 产权清晰、 带 动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山东省供销社正是在正确认识这一现实的基础上, 以 “党建带社建, 村社共建”, 与农村基层党组织紧密合作, 共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村综合服务社, 以及各类农业生产项目, 通过 “输血”“造血” 等方式为农村培养干部队伍, 不仅促进了农民收入的提高, 同时促进了村集体收入的提高。 在此基础上, 供销社基层社在农业生产经营和农村生活服务两个方面都实现了覆盖, 延伸了供销社业务, 使供销社从最基层实现了 “姓农” 的要求。 同时, 通过共建农民专业合作社, 使农民在各个主要产业上实现了合作, 为服务规模化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 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综合服务平台作用, 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围绕当地优势产业开展系列化服务。 比如, 浙江省在基层社的改造中, 以为农服务为宗旨的农合联综合服务体系是一大亮点, 充分发挥供销社优势而形成的服务功能和服务体系作为建设生产服务功能和生产服务体系的重点。 一是构建以庄稼医院为基础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按照 “农资配送中心、 农技植保专业合作社、 庄稼医院” “三位一体” 的思路, 通过开展测土配方施肥、 用药、 植保门诊、 处方供药和农机种收 “一条龙” 服务, 向农民宣传推广高效优质的新产品、 传授生产实用的新技术, 积极开展试验示范, 组织科技咨询、 测土配方施肥用药、 植保门诊、 处方供药和农机种收等服务, 为农民提供全程系列化服务, 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二是建设 “智慧农资” 和 “网上庄稼医院”; 三是构建特色产业服务体系; 四是整合品牌资源, 构建品牌体系, 着力培育和打响一批以省农合联、 省行业协会为载体的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 整合和减少县域品牌, 支持龙头企业打造自身品牌, 形成 “区域公共品牌 + 县域品牌 + 企业品牌” 的体系。

四 供销社改革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 “乡村振兴战略” 是新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的指导方针。 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 需要新理念、 新思路、 新方法。 供销社作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 在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新理念、 新思路、 新方法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因此, 供销社必须抓住这一重大机遇, 参与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 通过综合改革, 供销社在乡 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 发挥了在产业振兴、 人才振兴、 文化振兴、 生态振兴、 组织振兴等方面的作用, 试点省份均根据自身条件形成了不同模式。

(一) 供销社改革与产业振兴

推进乡村振兴伟大战略, 产业振兴是基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 “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相衔接的形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让 “小农户” 实现 “大经营”, 二是 通过加入农民合作组织, 例如合作社、 联合社等规模经营主体, 实现为小规模农户提供统一的社会化服务。 可见, 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在产业振兴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通过供销社改革, 有利于发挥规模经营主体在为农服务中促进现代产业发展的作用。

1. 河北省: 实施龙头企业带动, 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河北省供销社通过强化各级联合社分工协作, 统筹社有企业、 基层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服务资源, 形成了供销社为农服务的规模优势。 供销社通过引领并培育多元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 构建起了新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集生产、 供销、 信用于一体, 提供 “三位一体” 综合服务。 一方面, 通过提供社会化服务, 农业要素市场突破流动壁垒, 产业结构随着要素禀赋的流动而实现重组, 使得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推进。 随着城乡要素结构交换程度的加深, 不同领域产业在农村范围互相渗透, 最终推动了农村三次产业融合的进程。 在农业服务业发展过程中, 物流产业、 互联网产业、 金融产业等农村服务业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这些产业与农业生产行业结合起来形成了农村的新产业、 新业态, 促进了农村三次产业融合的实现, 提升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力。 另一方面, 在供销社带领下, 唐山蓝猫、 天成, 枣强欣苑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 “入社入团” 的方式加入到供销社为农服务的过程中, 加快推进涉农企业与农业经营主体走向集团化, 为农村三次产业融合的实现注入经济活力。

案例 1: 河北政麟食品有限公司

(1) 发展现状

河北政麟食品有限公司是曲周县供销社社属全资控股企业, 也是河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政麟公司先后获得河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 河北省著名商标企业、 河北省明星企业, 邯郸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 邯郸市食品工业优秀企业等荣誉, 被河北省企业联合会评为河北省明星企业, 2016 年被河北省品牌节组委会评为 “河北名片” 。

政麟公司主要生产速冻甜玉米、 菜花和水果、 蔬菜罐头等有机产品。 公司 “金日” 牌甜玉米、 小杂粮、 挂面等产品连续三年在中国 (廊坊) 农产品交易会上被认定为名优农产品, “金日” 商标被河北省工商局评为省著名商标。 近年来, 按照 “公司 + 基地 + 专业社 + 农民” 的模式, 构建了集种植、 加工、 仓储、 物流、 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 实现了产供销有机衔接, 走出了一条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子。目前, 已经形成果蔬速冻、 冷链物流、 有机粗粮加工三大支柱产业, 建成种植基地 8 个, 发展合作社 26 个, 辐射带动原料种植 12 万亩, 增加农民收入 1. 5 亿元。 同时, 注册成立了河北曲辰食品有限公司, 总投资 5 亿元, 打造首农有机食品曲周产业园, 主要产品为绿色毛菜、 净菜、 速冻果蔬等, 涵盖根茎类、 叶菜类、 瓜果类、 菌类、 芽类共 50 多个品 种。 目前净菜加工车间已竣工投产, 将实现从种子到筷子, 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食品安全模式, 成为华北南部直供北京、 天津的农产品供应基地和农业产业化示范区, 带动引领曲周县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格局。

(2) 努力创新生产,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是创新技术。 牢牢树立 “技术立企” 理念,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在政麟公司成立技术研发部, 开展新技术、 新品种、 新工艺研发。 通过改造升级农产品加工设备、 农业服务设施, 增加科技农业技术含量和水平, 发展科技农业示范项目, 提升农业产业附加值。 刘大寨小米专业社开展菠菜示范种植, 采取 “示范基地 + 合作社 + 龙头企业 + 连锁商超” 模式, 发展菠菜种植基地 3000 亩, 实现了从菠菜的种植、 加工、 销售 “一条龙” , 远销国外。

二是创新新产品。 先后开发了甜玉米粒、 速冻甜玉米、 速冻菜花、 速冻菠菜、 速冻食用菌、 水果罐头、 蔬菜罐头、 冻干蔬菜等有机产品, 并对产品包装设计不断改进, 使其各具特点, 受到消费者欢迎。 公司生产的 60000 公斤速冻蔬菜通过海运打入美国市场, 摆上美国市民的餐桌, 使供销社的企业品牌在国际市场闪耀。

三是注重科技培训交流。 组织专业社、 家庭农场、 种植大户观摩学习, 让先进典型现身说法, 交流经验。 同时, 公司与各种植大户建立了技术服务制度, 跟踪指导。 多管齐下, 确保了农产品从种到收的精细化作业。

四是打造科技种植示范基地。 以中国农大为技术依托, 在富仓公司种植基地采取育苗移栽, 多茬种植模式种植甜玉米, 即从年初开始以大背陇小株距的方法播种, 进行多茬间作, 按照统一整地播种、 统 一肥水管理、 统一技术培训、 统一病虫防治、 统一机械收割的 “五统一” 生产模式, 促进良种良法、 农机农艺有机结合, 加快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步伐, 实现了甜玉米一年三熟, 产量由 1. 2 吨增加到 3. 6 吨, 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极大调动了农民种植积极性。 一年三熟种植模式现已发展到 9000 多亩, 受益农民达 2000 多户。 由公司引领的甜糯玉米种植已经成为冀南的一大特色产业, 正逐渐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 实现了科学种植, 实施规模化、 集约化、 产业化,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钱粮双增收。

(3) 运用营销手段, 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一是注重品牌效应。 按照 “创立一个品牌, 带动一个产业, 致富一方百姓” 的发展思路, 大力建设名牌龙头企业、 培育名牌合作社和创建名优农产品, 积极探索规模化经营新模式, 多措并举, 增强市场竞争力。 “金日” 牌甜玉米、 “阁韵” 牌有机蔬菜、 “嫁惠” 牌种苗等 10 余种企业产品畅销全国各地, 在北京、 天津、 太原、 济南、 石家庄等地市场深受消费者欢迎。

二是积极对外宣传。 积极参与各类产品交易会、 洽谈会, 广泛宣传供销社的产品, 扩大产品的市场影响力, “金日” 牌甜玉米先后被省经贸委评为农业名优新产品, 连续 3 年在中国 (廊坊) 农产品交易会上被认定为名优农产品, 连续两年被中国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评为全国百佳农产品品牌, 在中国 (沈阳) 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获得名优产品称号。

三是发展物流配送, 拓宽分销渠道。 公司建立了农副产品配送中心, 根据市场运营情况, 制定了 “巩固华北、 东北市场、 开拓华东市场, 推动国际市场” 的销售战略, 加强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销售触角 不断延伸, 逐步形成了信息整合、 网上交易、 仓储物流、 终端配送一体化经营模式, 带动甜玉米、 糯玉米、 毛豆角、 小杂粮、 蔬菜、 水果种植面积达 12 万亩、 专业合作社 26 家、 受益农户 3326 户, 户均增收 5100 元, 社会效益显著。 构建大型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网络, 研发生产的高端有机鲜食速冻蔬菜, 畅销周边省市, 并成功打入美国市场, 累计出口速冻蔬菜 5000 余吨。 依托县农资公司, 构建农资流通网络, 发展农资连锁店、 农资服务站、 经销点等销售网点 275 个, 遍布全县 80% 以上行政村。

(4) 不忘为农初心, 提高企业为农服务水平

一是帮助农民销售。 依托社属农产品龙头企业政麟公司, 开展订单式服务, 创新服务新体系; 2017 年, 依托社属企业政麟公司与农户签订了 3000 亩的 “托管订单” 。 2018 年 7 月以来, 大名县大蒜严重滞销, 价格暴跌, 蒜价也由寻常年份的每公斤 10 元左右一下子狂跌到三 四毛钱都卖不出去, 广大蒜农望蒜兴叹, 苦不堪言。 曲周供销社积极发挥龙头企业的信息优势联系外销, 同时, 龙头企业政麟公司推出大蒜代储任务, 为蒜农代储大蒜 200 吨, 减少蒜农损失。 与美食林等 12 家大型超市达成了 “产销对接” 合作, 将商品配送到城乡超市、 酒店、小区等需求终端。 大力开展有机食品、 绿色食品、 无公害食品、 地理标志性农产品 “三品一标” 创建活动, 实现年销售收入 300 万元。

二是开展农民合作。 主办了穗丰园甜玉米专业合作社, 参股了曲周县龙昇种植专业合作社、 曲周县阁润蔬菜专业合作社等 3 个专业合作社, 领办了曲周县耕兴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等 23 个专业社; 并依托曲周县农民合作社联合社与全县 26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了 8 个生产基地, 总面积达 12000 亩, 走出了一条 “公司 + 专业社 + 基地 + 农户” 的联农机制。

案例 2: 河北曲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1) 发展现状

河北曲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曲周县供销社直属企业, 注册资金 1000 万元, 是一家集基地建设、 蔬菜加工、 果蔬速冻、 物流配送为一 体的大型农业现代化企业, 旨在打造北京首农食品曲周产业园。 公司坐落于中原经济圈中的邯郸市曲周县, 曲周县是一个典型的平原农业县, 位于漳河冲积平原, 属黑龙港流域。 先后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 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 中国甜玉米之乡等多项国家级荣誉。

公司占地面积 180 亩, 总投资 3. 6 亿元, 建有净菜加工、 芽苗菜智能化生产、 鸡蛋自动化清洁、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等项目。 公司以现代化建设标准, 引进世界一流设备, 拥有国内一流的追溯、 检测、 物流三大中心。 公司建有保鲜库 10000 余立方米, 冷链配送车 20 余辆, 拥有完整的冷链物流体系。 公司自建产品全程可追溯系统, 扫描二维码便能查询每一个环节, 让消费者了解产品信息, 放心食用。

公司自有、 合作果蔬基地 5 万亩, 以全球领先技术优化土壤、 管理种植, 从根本上保证产品质量。 主要销售的产品为绿色毛菜、 净菜、速冻果蔬等, 涵盖根茎类、 叶菜类、 瓜果类、 菌类、 芽类共 50 多个品种, 产品以绿色蔬菜为原料, 经自动化加工, 可直接烹食, 具有安全 (无农药残留、 无重金属) 、 营养、 新鲜、 卫生、 方便等特点。 公司以完善的设施和健全的制度确保卓越的产品质量, 致力于成为国内一流的农业现代化龙头企业。

公司坚持 “为农、 务农、 姓农” 理念, 带动全县 26 家专业合作社, 带动蔬菜、 水果种植面积 12 万亩。 探索 “公司 + 基地 + 农户” 三位一体的 “订单式” 农业发展的新路子, 打造集 “种植、 加工、 仓储、 物流、 销售” 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 实现产、 供、 销有机衔接, 融合发展。 公司建有农技农机服务中心, 拥有各类农业机械 100 多台 (套) , 为农民开展系列化、 专业化、 规模化托管服务。

(2) 服务理念

一是质优价惠的健康服务。 通过严格的全流程质量控制, 持续改善每一个环节, 旨在能为百姓日常生活提供质优价惠、 绿色健康的蔬菜产品, 为加强食品安全、 提升居民健康付出不懈努力。

二是绿色增长保护环境。 采用先进技术, 优化解决方案, 要求自 身在种植、 加工、 配送、 销售等环节保护好土壤、 不断降低对能源和水资源的消耗, 发展循环农业。 净菜产品的推广, 还将有效帮助城市减少蔬菜垃圾和用水浪费。

三是带动农民致富, 参与精准扶贫。 通过规模化、 一体化、 现代化的生产经营模式, 发挥区域农业资源优势, 提供创业创新平台, 带领农民致富。 积极参与政府精准扶贫计划, 为贫困户提供场所设施、工作机会、 技术培训等。

四是提供援助, 支持公益。 将积极应对地区发生的灾害, 提供力所能及的人道主义援助。 准备与素质教育、 医疗健康等方面的优秀 NGO (非营利性公益组织) 深度合作, 努力成为负责任的企业公民。

2. 山东省: 以土地托管为核心, 探索农村现代流通服务新模式

(1) 开展土地托管, 打造三公里土地托管服务圈

土地托管是山东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在综合改革中, 立足于人多地少的基本省情农情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探索出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新模式, 是以服务规模化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创新。 在实践中主要形成了两种托管模式: 一是全托管服务, 又称 “保姆式” 托管服务, 主要是为农户提供所有生产经营环节服务。 一般情况下, 委托和受托双方签订服务协议, 事先确定种植作物及产量、 服务项目、 托管费用等信息。 全托管服务对服务主体的能力和实力有较高的要求, 需要整合农资、 农机、 农技等各类生产要素, 对农民节支增收效果明显。 二是半托管服务, 又称 “菜单式” 托管服务, 主要是为农户提供耕、 种、 管、收、 烘干等某个或某些生产经营环节的服务, 按实际作业项目结算服务费用。 半托管服务相对灵活, 也是托管服务的主要方式。 随着土地托管模式的成功推广, 山东省供销合作社系统积极拓展服务领域, 创新服务方式, 加快推进 “两个延伸” “两个提升”。 服务对象由龙头企业、 农民专业合作社、 家庭农场、 专业大户等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向分散经营农户延伸, 服务领域由大田粮食作物向山区、 丘陵经济作物延伸; 服务手段由机械化服务向全产业链科技进步提升, 服务方式由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向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提升。

案例 3: 莒南县洙边为农服务中心———粮食托管收益显著

莒南县洙边为农服务中心是莒南洙边供销社农民合作社联合社下的为农服务平台, 主要是由丰禾农业服务公司、 洙边供销社农民合作社联合社以及博丰家庭农场按照 3 ∶ 5 ∶ 2 的出资比例建设的。 洙边为农服务中心占地 20 亩, 总投资 500 万元 (上级政府扶持资金 300 万元, 自筹资金 200 万元) , 其中建设性投资 320 万元, 设备投资 180 万元。 洙边为农服务中心的建筑面积共有 4200 平方米, 晾晒场 7600 平方米, 购置农机具 20 多台 (套) 。 为农服务中心的经理是博丰家庭农场的农场主庞立虎。 博丰家庭农场成立于 2013 年 7 月, 最初是流转土地种植小麦和玉米; 后来由于流转土地比较困难, 庞立虎便开始与洙边镇基层供销社合作, 开展土地托管服务以顺应当地农民保留土地经营权的需求, 同时也减轻了家庭农场流转土地的资金和经营压力。

洙边为农服务中心设置有测土配方、 智能施肥、 统防统治、 农机作业 (存放维修) 、 粮食烘干贮藏、 庄稼医院 (视频对讲系统) 、 农民培训等七大服务功能。 同时, 中心还整合农业、 气象、 农产品检测、 农机等涉农部门入驻, 形成了 “一站式一个窗口” 的全程社会化服务 中心, 服务半径 3 公里, 服务耕地面积达 5 万亩, 服务人口 5. 2 万。

半托管目前是洙边为农服务中心主要的托管方式, 托管环节集中在耕种和收获两方面。 因此, 整合农机具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降低中心自购农机具的资金压力, 分散风险。 由服务中心联系作业, 便于土地连片, 降低农机路耗, 提高作业效率, 同时也省去了农民和农机手之间的交易成本。 因此, 通过为农服务中心接受的农机服务, 其价格都要低于市场价。 关于中心和农机手之间的农机服务费分成, 如果农机具持有者自己作业, 则其在分成中占大头; 如果农机具持有者只提供农机, 农机手由服务中心雇用, 则其在分成中占小头。 此外, 为农服务中心还会对农机手进行技术培训以提高作业质量。毋庸置疑, 洙边为农服务中心的社会化服务收益非常显著。 2016 年, 服务中心检测土壤面积 3. 7 万亩, 智能配肥 1400 吨; 实施大田作物托管 5. 04 万亩, 其中小麦 2. 56 万亩, 花生 9300 亩, 玉米 1. 55 万 亩; 承接政府购买小麦一喷三防 1. 6 万亩; 烘干小麦 1000 吨、 玉米 500 吨。 最终实现农资销售收入 308 万元, 土地托管服务费收入 320. 3 万元, 利润合计 79. 5 万元, 节省农民生产成本 133. 5 万元。 下面以小麦为例, 来说明洙边为农服务中心提供土地托管服务的增效情况。 如表 1 所示, 土地托管的亩均成本可以比农民自己种植节约 47 元, 亩均产量能 够增加 100 斤, 共计可以比农民自己种植增收 172 元 / 亩。

粮食作物土地托管成功后, 山东省供销社又向其他作物和畜禽养殖领域进行了拓展。 比如, 山东省昌乐县供销社与河北双星种业公司合作建设为农服务中心, 在两个镇托管甜瓜基地 3000 亩, 开展了种子供应、 技术指导、 产品销售、 品牌建设等服务, 使亩均收入达到 2 万元以上, 农民得到了实惠, 企业得到了效益, 为设施农业托管服务趟出了一条新路子。 山东省蒙阴县岱崮为农服务中心主要以果品种植户为服务对象, 为果农提供品种更新、 施肥用药、 喷灌浇水、 剪枝整形、 疏花疏果、 套袋采收、 分级冷藏、 运输销售等一条龙服务, 托管面积 3 万多亩。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供销社依托鲁盛养鸭专业合作社, 建设肉鸭养殖服务中心, 采用 “龙头企业 + 专业 合作社 + 养殖农户” 模式, 形成覆盖种鸭养殖、 鸭苗孵化、 饲养技术、 疫病防治、 饲料供给、 屠宰加工等全过程的肉鸭养殖规模化经营服务体系, 延长了肉鸭养殖产业链。 该区供销社还建立了为农服务中心与龙头企业对接机制, 探索肉鸭养殖与粮食作物规模化服务对接, 农民种植的粮食作物收获后, 经为农服务中心烘干, 直接供给临沂六合配合饲料有限公司 (区供销社社属企业), 用于生产鸡鸭鱼猪及特种动物配合饲料, 实现了种植业、 养殖业、 加工业、 服务业的融合发展。 目前, 该产业链条每年肉鸭加工能力达到 2000 万只, 年饲料生产能力 60 万吨, 每年可为 60 万亩粮食作物提供包括有机肥在内的规模化服务。 可见, 托管和服务规模化领域的拓展是无止境的。

案例 4: 鲁盛养鸭专业合作社———托管服务领域向养殖业扩展

鲁盛养鸭专业合作社是依托河东及周边地区肉鸭养殖的资源优势, 由河东供销社发起, 吸收农民养殖户于 2014 年 10 月组建成立, 成员出资总额 216 万元, 其中供销社出资 75. 2 万元, 占 34. 81% 。 合作社现有员工 53 人, 社员 326 户, 发展养殖户 820 户。 合作社充分利用六和品牌优势, 组织标准化、 规模化、 产业化的肉鸭生产经营, 提供种苗孵化、 合同订购、 资金支持、 饲料供应、 技术指导、 卫生防疫、 回收加工、 市场销售等服务, 形成了上联生产基地、 下联养殖农户的标准化生产经营服务体系。 目前合作社有员工 46 人, 社员 326 户, 服务车辆 10 余台。

鲁盛肉鸭规模化经营服务体系如图 2 所示, 2007 年到 2009 年, 为解决鸭苗质量不稳定问题, 合作社投资建设了 2 处种鸭养殖场, 并配套建设了鲁盛鸭苗孵化厂。 在解决种苗问题的同时, 鲁盛养鸭合作社继续深入对接区供销社组建的肉食、 饲料加工龙头企业, 不断延伸服务产业链。 以合作社为纽带, 实现了与年肉鸭加工能力 1500 万只的六和鲁盛食品公司、 年产能均为 30 万吨的 2 家六和饲料股份有限公司、 年产能 4 万吨的盛宏动物油脂公司的业务对接: 饲料公司以优惠价格向合作社提供饲料, 由合作社以垫付的方式连同防疫药品、 优质鸭苗等一起, 配送给养殖户; 合作社回收的成品鸭, 直接供应给六和鲁盛食品有限公司; 此外, 六和鲁盛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过程中的鸭板油等, 又可供应盛宏动物油脂公司, 用于生产饲料用油脂, 循环供应给饲料公司。

图 2 中的 5 个龙头企业、 1 个合作社组成了河东区供销社肉鸭养殖服务中心平台, 整合了种鸭养殖、 鸭苗孵化、 饲料加工、 肉食生产、 合作社养殖服务等全过程的一条龙服务。 其中种鸭场成立于 2007 年, 总投资 510 万元, 养殖基地 2 处, 种鸭存栏量 5 万只, 均为英国引进的父母代樱桃谷鸭。 孵化场成立于 2007 年, 总投资 320 万元, 根据合作社的养殖量和订购合同采取自行孵化和市场购销相结合的方法, 保证种苗供应。 六和饲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供销社与六和集团共同投资建立的股份制企业, 以优惠价格向养鸭专业合作社提供科学配置的饲料。 六和鲁盛食品有限公司是由河东区供销社、 山东六和集团、 台商三方 合资建设的股份制企业, 每年加工肉鸭 2000 多万只, 解决了养殖户肉鸭的销路问题, 同时肉鸭产品统一纳入六和集团销售网络, 出库的同时就完成了销售, 促进了养殖标准化与规模化。

在规模化肉鸭养殖的同时, 为解决资金制约的问题, 合作社还开展了内部的信用互助, 汇聚社员入股资金, 入社社员可以向合作社申请小额互助金, 享受优惠利率和便捷手续, 用来建设标准化鸭棚、 扩大养殖规模等, 有效解决了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过程中出现的 “资金难” 问题。

合作社提供技术指导, 农户按照合同标准化养殖, 不受市场波动的影响, 每只肉鸭可以获利 2 ~ 3 元不等。 目前, 该产业链肉鸭存栏量保持在 60 万只, 一期养殖小区建成后将实现 120 万只左右, 合作社对养殖户的垫付资金保持在 1000 万元左右, 年助农增收达 2000 万元以上。 鲁盛养鸭专业合作社运用 “龙头企业 + 专业合作社 + 养殖农户” 的模式, 形成了一条较完整的肉鸭全程养殖服务产业链。

(2) 升级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 打造全省供销 “一张网”

山东省供销合作社按照 “适度规模的众多市场经营主体与构建信息化综合平台提供全渠道服务相结合, 是山东供销流通现代化重要路径选择”的顶层设计, 整合系统网络资源, 大力实施 “农村现代流通创新工程”, 以 “互联网 + 流通” 为实现形式, 积极探索 “前台多样化、 中台模块化、 后台一体化” 的电商模式, 促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发展, 加快构建农村现代流 通体系。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 建立省级综合性电商平台。 省社出资 2000 万元成立山东供销综合服务平台有限公司, 并与京东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成立山东供销京东农贸发展有限公司。 山东已有 93 个县 (市、 区) 接入山东供销 e 家, 开设 B2B / B2C 县 (市、 区) 分站 180 个, 实现了全省县 域电商 “一张网”。 其次, 支持县域电商多样化发展。 县级供销合作社灵活运用微电商、 自媒体等手段, 积极尝试社区配送、O2O 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形式。 全系统已开设各类县域电商平台 137 个, 有 53 个县级供销合作社列入当地政府电子商务领导小组, 22 个市县供销合作社成为领导小组牵头单位。 目前电商交易额已达 152. 6 亿元, 同比增长 4. 7 倍。 再次, “模块化” 构建供销电商生态圈。 依托浪潮集团的技术优势开发编程, 将各地多样化经营的 “成功要素” 转化成标准化的信息功能模块, 研制了山东供销 e 家模块。 目前已在山东供销 e 家平台建立 “集采平台、 农超对接、 为农服务” 等 7 个模块, 开展日用品统采、 农资统采、 农产品上行等业务, 大幅降低采购成本, 保证产品质量。 最后, “一体化” 统领系统电商发展。 通过构建省 级综合性电商平台, 提升 “中间服务” 能力, 免费提供标准化的交易、 结算、 仓配等电商模块产品, 统一县域电商交易平台, 使之在同一平台分区运营, 促进网上互联互通、 共享共赢。 流通体系的建立健全, 使农产品流通更加通畅, 反过来促进了土地托管的深入开展。

案例 5: 东阿县合作社联合社——— “两条线一大片” 的服务运营机制

东阿县合作社联合社由东阿县联创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和盛佳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两大公司参股支持, 由 10 个乡镇级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共同参与组成。 其中两大参股公司分别引领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体系与 农村现代化流通服务体系两大线路, 为下属 “一大片” 的十个乡镇联合社成员提供服务, 联合社再进一步服务于下属专业合作社, 最终实现惠农利农。 具体的业务开展情况见图 3。

社会化服务体系由东阿县联创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引领下属乡镇为农服务公司, 乡镇为农服务公司由下向上参股, 已建成的五家为农服务公司已经实际入股 25% , 其余正在建设中的为农服务公司也参与了剩余部分股份。 全程社会化服务体系以为农服务公司为运作枢纽, 县级联创农业服务公司作为龙头企业, 承接各项政府购买服务和公益性活动, 而各乡镇服务开展以各自为农服务公司为依托, 以大田土地托 管为切入点, 在耕、 种、 管、 收、 储、 售等主要环节提供全程社会化一条龙服务, 开拓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主渠道, 打造既能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综合性、 规模化服务, 又能体现国家意志和政策导向的服务队伍。 在县级服务公司联创公司的领导下, 各乡镇为农服务公司旨在打造农资直供、 农机服务、 农民培训、 测土配方与智能配肥、 庄稼医院与统防统治、 烘干仓储 (冷藏加工) 、 综合服务等方面的全方位一条龙服务, 开拓 3 ~ 5 公里托管服务圈, 托管服务面积 3 万 ~ 5 万亩, 以达到助农增收、 助村集体壮大、 合作社得发展的显著效果。 2015 年以来, 东阿县供销社已先后建成了大李东来顺、 大桥田园牧歌、 刘集盛欣、关山乐农、 牛店飞翔等 5 处为农服务公司, 高集金腾、 杨柳合利、 姜楼农裕、 铜城浩泽等 4 处为农服务公司正在建设过程中。 按照省社 2020 年实现为农服务中心镇域全覆盖的要求, 县社制定了到 2018 年实现为农服务公司 (占地 20 亩左右) 乡镇全覆盖的发展目标, 拟在陈集、 单庄、 黄屯、 大桥 4 乡镇再建设 4 处为农服务中心。 选址工作已完成, 正等待土地规划调整批复, 努力争取政府的扶持政策, 最大限度地解决为农服务中心建设中的土地手续、 资金困难等问题。 截至 2016 年, 全县已实现土地托管服务面积 30 亩, 完成 5 处为农服务中心建设, 同比增长 25% , 新添智能配肥设备 5 套, 配肥面积 7 万亩, 测土配方面积 5 万亩, 植保飞机配备增加 17 台, 飞防面积达到 10 万亩。

现代化流通服务体系是以东阿县盛佳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为依托, 以乡镇综合服务网点为各自的分平台构建的。 通过流通服务体系, 将传统网络信息化, 建立县社主导、 盛佳电商公司企业化运营下的 “供销 E 家东阿运营中心 + 10 个乡镇、 一个园区综合服务网点” 运营模式。融合东阿县内外资源, 将已租赁或已承包的原基层社网点中属于流通类的一并纳入现代流通服务体系中, 强化供销 E 家东阿运营中心的创新孵化能力。 县级供销 E 家电商平台正在建设中, 10 个乡镇供销社传统网络信息化改造和电商网络中心在 2018 年底完成并实现对接工作。 依靠已租赁承包的基层社网点和现有的盛佳电商平台, 东阿县 2016 年实现了 3000 万元的电子交易额, 农村服务社共计 715 个, 城乡社区服务中心完成两处, 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完成两处, 填补了以往在实体性流通方面的空缺。 东阿县供销合作社发挥流通网络覆盖城乡的优势, 加快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 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开拓农 村市场, 促进了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

(3) 推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山东省各级供销合作社充分发挥合作经济组织的优势, 打破三次产业条块分割、 信息不对称等壁垒, 打造创新链, 提升价值链, 拉长产业链, 让农民群众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 高密市孚高农业服务公司借助土地托管形成的新优势, 与山东望乡食品有限公司联合组建了山东望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开展专用小麦订单生产和深加工, 共同打造从粮食生产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 还与正大集团合作, 推动由玉米订单生产、饲料加工向养殖业发展; 已带动当地订单小麦、 玉米种植面积 10 万亩。 枣庄市山亭区店子供销合作社, 围绕当地大红枣特色产业, 组织农民成立枣店香大红枣专业合作社, 改良旧品种, 引进新技术, 实施精准施肥智能化, 加工产品多样化, 市场销售品牌化, 托管的 6 万亩大枣市场价大幅提升, 产值由原来的亩均不足 3000 元, 提高到 8000 元以上。 法国罗盖特、 美国国民淀粉、 泰国正大、 中粮集团等国内外大型企业, 以及当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纷纷与供销合作社联合合作, 实现了共建共享、 多方共赢。

3. 浙江省: 做大做强社有企业, 建设农合联龙型大产业

浙江省引导农合联成员利用农合联组织网络优势, 拓展产业发展范围, 做大产业规模; 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提升产业层次; 推进同行一体经营, 减少无序竞争。 支持较大规模和较强实力的成员企业利用这一优势, 充当行业龙头企业。

(1) 面向市场需求, 打造产业体系

强化贸易龙头作用, 带动精深制造业、 高端服务业发展和特色种养业提升, 推动 “以贸为主” 的供销社产业结构向 “贸工农服一体” 的农合联产业结构转变, 形成龙型产业链。 通过加快社有企业转型升级进行综合改革, 主要内容有: ①培育和壮大一批龙头企业, 在农资和农产品流通领域确立主导地位, 浙农集团已经成为全省农资领域的行业龙头; ②培育发展新兴产业, 形成为农服务导向明确、 主业突出、 有限多元的发展格局;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推进管理体制、 经营机制和商业模式创新。 同时大力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比如, 曹村镇与中青旅、 浙江绿城两大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将投入 50 亿元以上, 依托天井垟万亩良田, 建设草花基地、 彩色稻田, 打造环境美、 观赏性强、 功能配套的田园综合体。同时, 依托全镇 18 个村整体开发建设, 打造集农旅、 文旅、 康养于一体的特色田园小城镇。 又如, 南滨街道美丽田园综合体项目, 已完成一期土地流转 500 亩, 建设草花基地、 彩色稻田, 打造环境美、 观赏性强、 功能配套的城郊湿地型田园综合体。

案例 6: 普惠蔬菜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供销社参与服务规模化

嵊州市蔬菜产业农合联于 2017 年 8 月在嵊州市蔬菜专科医院普惠蔬菜基地成立, 由专业合作社及联合社、 家庭农产农技服务站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涉农企事业单位组成, 现有会员 98 个, 其中单位会员 93 个, 个人会员 5 个, 单位会员中包含联合社 1 家, 专业合作社 63 家, 家庭农场 23 家, 涉农企业 7 家, 成员覆盖全市主要乡镇 (街道) 。 蔬菜产业农合联依托蔬菜专科医院和蔬菜产业农合联办公室为服务平台, 开展蔬菜产业全程社会化服务。 服务内容包括科学育苗、 种植管理、 产品加工、 品牌营销、 产业融资 “蔬菜贷” 等, 覆盖产前、 产中、产后全过程。 截至 2018 年 4 月, 累计完成种子种苗服务 850 多万株, 提供各类种子可播种面积 12000 亩左右; 销售蔬菜 1417 多万斤, 同比 增长 11. 5% 。

嵊州市现代农业特色明显。 全市现有各类蔬菜基地 12 万亩, 种植 规模较小且分散。 市农合联立足蔬菜产业发展生存现状, 引导同业专业合作社、 相关经营主体组建产业农合联, 并以产业农合联为载体, 配备蔬菜专科医院, 整合服务资源, 增强服务功能, 构建专业性服务体系。

(1) 组建蔬菜产业农合联

蔬菜产业农合联由普惠蔬菜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嵊州市蔬菜产业协会、 城关供销社牵头, 组织蔬菜产业会员参与成立。 蔬菜产业农合联负责研究制定和组织实施本行业的发展规划、 指导协调解决会员生产经营中的矛盾和问题、 向政府部门反映本行业意见要求, 争取扶持政策; 开展专业技术培训, 组织新品种、 新技术引进、 推广与研发等。下设服务平台为产业办公室、 蔬菜专科医院, 负责具体产业服务的实施, 提供科学育苗、 种植管理、 产品加工等生产性服务, 配备基地统购统销、 产业融资等特色供销、 信用服务。 蔬菜产业农合联为会员提供优质种苗, 实现 “浙蒲 6 号” 蒲瓜苗、 “浙椒 3 号” 辣椒苗、 “浙茄 3 号” 茄子苗等多种作物全市统一供育苗, 全市 86 家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纳入社会化服务体系, 培育省级家庭农场 3 家, 惠及农户 3000 余户。

(2) 标配蔬菜专科医院

探索 “一个产业农合联标配一个作物专科医院” 的专业性服务模式, 按照 “六大统一、 八大功能、 三大监管、 产销贷联动” 标准建设蔬菜专科医院, 开展技术指导、 测土配方、 农资供应、 品牌营销等服务, 成为产业农合联专业化运作的主要抓手。 与蔬菜产业相结合, 建设专业化服务平台。 以蔬菜产业为导向, 根据 “邻村、 便民、 近基地” 的选址要求, 建设具有供销标识特性、 互联网特征、 嵊州文化特色、 农合联特点、 蔬菜产业特质的三星级作物专科医院。 发挥会员单位专业技术工作人员作用, 由嵊州市蔬菜产业协会副会长汪江宁担任蔬菜专科医院院长, 外聘省农科院技术专家、 草根医生等组建技术团队, 负责专科医院具体运作。 与 “三位一体” 农合联服务职责相匹配, 增强服务功能。 蔬菜专科医院作为蔬菜产业农合联的服务机构, 提供科学育苗、 种植管理、 产品加工等生产性服务, 配备基地统购统销、 产业融资等特色供销、 信用服务。 与 “共同富裕” 基本原则相统一, 推动利益联结。 以 “品牌发展、 销售先行” 为目标导向, 建立 “产—销—贷” 良性循环运作机制。 销售带动生产, 把控质量安全放心关。 庄稼医院与蔬菜产业农合联会员签订统购统销合同, 提供种子秧苗, 全程指导生产种植, 按照技术标准统一收购, 日销蔬菜 8000 公斤以上。 销售生成信用, 提供 “蔬菜贷” 信用服务, 蔬菜产业农合联会员可享受 3000 万元免担保低息贷款。

(3) 强化产业特色服务

根据蔬菜产业特殊服务需求, 发挥市镇两级农合联通用性服务的辐射带动作用, 促使服务纵向专业化延伸, 横向全产业链拓展。 科技辅导与蔬菜产业相结合, 更好地实现生产协作精准化。 聘请高校、 科研机构技术专家与本地能手组成专家团队, 制定茭白、 儿菜等 6 类作物标准化种植技术。 产品营销与产业发展相结合, 更好地实现供销协力品牌化。 建立区域品牌和产业自有品牌相结合的 “母子品牌” 精品化, 发挥农合联公共品牌 “吖吖蔬蔬” 带动作用, “吖吖蔬蔬” 茭白在 2017 年浙江精品果蔬展销会上获金奖。 资金信贷与产业需求相结合, 更好地实现信贷协同个性化。 农业银行针对蔬菜种植需求, 推出 3000 万元 “蔬菜贷” , 利率低至市场同类产品的 35% 。

(2) 整合组织资源, 优化组织体系

浙江各地组建农民合作社联合社、 涉农行业协会, 切实改变了一些地方农民合作社、 农产品加工流通主体数量多、 秩序乱、 相互竞争过度的状况。 全省供销社系统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已达到 176 家, 它们积极引导农合联成员企业和供销社社有企业推进资本运作, 打造行业龙头企业。 按照 “全省一盘棋” 的要求, 推进经营主体一体化, 形成以行业龙头企业为主导、 涉农行业协会和农民合作社联合社为协调、 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为基础的经营组织体系, 着力克服恶性竞争。

案例 7: 瑞安市花椰菜产业农合联———组织体系的优化

瑞安市花椰菜产业农合联, 是在瑞安市蔬菜产业协会的基础上, 吸纳瑞安市农民专业合作社、 家庭农场、 农业龙头企业、 销售商、 农资供应商、 电子商务、 金融机构、 物流等组织组建起来的产业农合联, 是一个实行自主经营、 民主管理、 统一服务的社会团体, 属瑞安市农合联派生机构, 也是农合联组织服务农民的重要载体。 瑞安市花椰菜产业农合联按照 “三位一体, 服务三农” 的要求, 通过基地种植、 技术指导、 生产供应、 产品加工、 品牌销售、 资金互助等规模化运作, 为会员提供以下六方面的服务: 一是及时提供信息; 二是组织指导生产; 三是积极开拓市场; 四是发展农村互助金融; 五是做好会员培训; 六是加强典型宣传。 初步形成了以合作与联合为纽带、 强强联合的格局, 成为浙南地区最有影响力的花椰菜基地。 瑞安市花椰菜产业农合联现有会员 43 名, 涉及上望、 莘塍、 汀田、 塘下、 飞云等乡镇, 花椰菜生产基地 5 万多亩。 2017 年花椰菜总产量达 3 亿吨, 农产品销往北京、 山东、 辽宁、 重庆、 上海等地 (见图 4) 。

(3) 整合品牌资源, 构建品牌体系

浙江省着力培育和打响一批以省农合联、 省行业协会为载体的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 整合和减少县域品牌, 支持龙头企业打造自身品牌, 形成 “区域公共品牌 + 县域品牌 + 企业品牌” 的体系。 目前, 全省供销社系统已有中国驰名商标 8 件, 省茶叶集团的 “骆驼” 牌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 “天香” 牌九曲红梅成为 G20 会议红茶。

萧山区开展 “一村一品一合作社” 的建设工作 (见表 2), 打造瓜沥镇 兴围村萧山传统萝卜干品牌村、 进化镇吉山村萧山青梅品牌村、 益农镇三围村芹菜品牌村、 河庄街道新围村白对虾品牌村、 戴村镇南山村粮油品牌村和宁围街道宁东社区花卉苗木品牌村等 6 个农产品品牌村, 为发展现代农 业、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为推进 “一村一品一合作社” 建设, 区供销联社还安排专项资金, 用于对品牌村建设的扶持。 具体举措如下: ①生产加工补贴, 包括种子种苗补贴, 免费提供萧山传统萝卜干和芹菜种子, 粮油种子实施零差价供应, 青梅、 杨梅和花卉苗木种子种苗实施优惠价供应, 具体来讲, 农户种植 “一刀种” 萝卜在市场价的基础上每 500 克补贴 0. 1 元, 农户向加工企业投售粗加工萝卜干的, 在市场价的基础上再每 500 克补贴 0. 5 元。 加工企业加工萧山传统萝卜干的, 在销售价的基础上每 500 克再补贴 0. 5 元; 设备设施补贴, 对每个品牌村建设投资额在 5 万元 (含) 以上的, 按实际投资额给予 30% 的补助, 最高不超过 10 万元; 工资性补贴, 组建品牌村建设加工技术团队, 特别是组建土专家团队, 加强生产加工环节的技术指导, 并给予土专家团队以工资性补贴。 ②品牌创建奖励。 对每个品牌村当年成功申报农产品品牌和产品认证的, 省部级奖励 5 万元, 市地级奖励 3 万元, 县区级奖励 1 万元。 ③工作绩效奖励。 对推进 “一村一品一合作社” 建设工作有力、 成效明显的企业和个人, 通过 “一事一议” 的办法给予一次性奖励。

嵊州市供销社努力打造各级联合品牌化, 变 “一枝独秀” 为 “百花齐放”。 一是建立区域品牌和产业自有品牌相结合的母子品牌精品化, 发挥农合联公共品牌带动作用, 开拓产业 “小” 品牌, 合作社 “微” 品牌的精品化销售渠道。 绍兴市一级, 组织推荐市农合联优质会员产品参与授权使用 “会稽山珍” “鉴湖鲜” 两支绍兴市域公共品牌, 积极参与 “特色中国 · 绍兴馆” 线下实体馆建设工作, 收集 150 种名优名特产品, 入馆展销。 嵊州市一级, 探索建设县域公众品牌, 注册一个全县域、 全品类、 各产业可用 的区域公共品牌。 二是产业品牌显特色, 加快建设黄泽黄桃、 石璜葱姜、长乐葡萄、 鹿山蔬菜等一批农合联运营区域内农产品公共品牌产业。 如黄泽黄桃通过展销会推荐、 农旅节庆等多方推广, 黄泽镇已成为华东地区知名黄桃精品产地与货源直釆地, 平均每年实现规模销售 1250 万斤, 贡献产值达 5000 万元。 三是自主品牌提价值。 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对接省农商院、省经贸学院等高校开展农企对接合作, 建设一批教学实践基地, 实施一批产学研联合项目, 扶持一批科研成果转化项目; 积极组织农企参加农产品展销会、 博览会、 产业论坛, 交流品牌建设经验, 扩大品牌影响力。

瑞安市以 “品牌 + 农业” 推动产品高端化, 创建全省首个县级区域性农产品公共品牌 “瑞安农产”。 以 “品牌 + ” 带动农产品供需对接, 破解 “种易卖难”, 打通 “供给端”, 吸纳 24 家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加盟, 整合近 200 种农产品, 主打 “鹿木马蹄笋” “荆谷白银豆” 等在温州地区最具知名度、 最受市民喜欢、 最有需求市场的瑞安优势农产品; 打通 “营销端”, 委托浙工大统一品牌视觉形象设计, 目前已在温州市区、 瑞安开办 6 家品牌形象店, 统一打响品牌, 拓展销售市场。 注册温州市首个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瑞安清明早”。 引导高楼镇 15 个村的 7 家茶叶专业合作社抱团成立瑞安市东瓯清明早茶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对清明早茶生产、 加工、 销售、 包装全过程一套标准, 进一步提高产品品质和市场占有率, 打响瑞安本地茶叶知名度, 有力推动山区经济薄弱村 “消薄”。 挖掘瑞安乡土文化包装地域特色农产品品牌, 以文化创意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比如, 将瑞安非物质文化遗产———杨梅纯酿酒, 通过文化创意包装, 打造 “禾盛农夫” 品牌, 荣获 2018 年温州文博会文化创意金奖, 被纳入温州 “城市之礼”。

(4) 加强流通渠道建设, 健全营销体系

浙江省社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 运营和管理, 着力提高同业经营者的组织化程度, 切实改变同业经营者过度竞争的状况, 促进中小微农产品经营主体有序竞争、 公平交易。 支持省级行业龙头企业以传播产业文化为纽带, 建立覆盖全国各省的高档农产品经销体系。 优化出口农产品结构和市场布局, 着力提高出口农产品在发达国家和中高档市场的份额。

以瑞安市为例, 打造 “三位一体” 合作经济产业发展示范区。 一是抓住电商竞相进军农产品销售领域的有利机遇, 与中国供销集团中合置业有限公司签订框架协议, 预计投资 10 亿元, 建设集办公、 仓储、 物流、 线下展示、 线上交易及配套服务于一体的全国农村合作 “三位一体” 一站式市场化服务基地, 大力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和定价话语权, 项目主体工程预 计 12 月底竣工。 二是打造 “互联网 + ” 营销平台。 大力推行政府平台引领、 专业团队创办等多种网销模式, 与瑞安日报社联手创办的 “瑞安淘”, 汇集 45 家合作社共 300 余种农产品; 与瑞安农商银行合作的 “丰收购” 平台, 活跃用户达 23 万人, 累计实现销售额 1000 余万元; 与邮政系统合作 “邮乐网” 销售的 “天井垟大米” 已突破 100 万斤, 每斤价格提高 0. 2 ~ 0. 3 元。 特别是引导平阳坑镇 22 个村参股, 组建善康农产品供销平台, 搭建了 6 个生产基地和 8 个战略合作基地, 生产销售 60 余种优质绿色生态农产品, 打开了农村土特产新销路。 三是打造 “智慧 + ” 流通平台。 以瑞安农贸城为主平台, 以马屿、 陶山、 高楼、 湖岭、 滨海为区域集散中心, 以其他乡镇 (街道) 为补充, 构建 “1 + 5 + X” 流通平台体系, 让瑞安农产品与市场对接更加紧密。 引导全市 157 家农业龙头企业, 积极开设第三方电商平台旗舰店, 借力菜鸟、 京东等智慧物流, 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 农业龙头企业华盛水产, 拥有亚太地区最大海上水产加工船 “华盛渔加 1 号”, 开创了海上直接加工海产品的先例, 通过联手农鲜达、 顺丰速递, 实现了 “30 分钟完成海上鱼虾加工, 48 小时送达消费者家门口” 的目标。

(二) 供销社改革与人才振兴

推进乡村振兴伟大战略, 关键在人才。 供销社通过发挥资源整合的引领作用, 集聚人才、 引进人才、 培训人才, 为乡村人才发挥作用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供销社为农服务的主要优势是能组织有强大经济实力的社有企业及与其保持合作关系的大企业为农业农村提供服务, 这些企业与供销社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农村带来了管理要素、 技术要素等先进要素, 实现在农村范围内的人才溢出效应。 同时, 重视基层社带头人的引领作用, 也使得农业产前、 产中、 产后各环节的技术带头人与农民实现充分交流。

山东省寒亭区供销社开展 “新型农民社员素质提升工程”, 具体为区供 销社与山东经贸职业学院开展经常性的校社合作交流培训活动、 在供销社为农服务中心设立培训教室、 配备必要的教学设施设备, 通过聘请农技专家、 借助区内外各种培训资源和平台, 与区农业局、 人社局、 农机局和各街道、 农资生产厂家联合组织农民社员参加各类培训。 该工程具体目标为建立完善多元化、 多层次培训农民社员的要求并且保证每年培训不少于 5000 人次。 目前, 区供销社与山东经贸职业学院正式签署了 “科研实训基地合作协议”。 通过合作, 充分发挥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行业产业发展的职能作用, 促进校社合作、 产教融合, 加大各类技能型专业人才和职业农民培养力度。

河北省优化人才集聚的环境, 为人才引进提供良好的平台。 内丘县金店镇成立新农协等新型农村综合服务组织, 为新乡贤等人才引进以及人才培训提供了新的平台。 新农协通过组建矛盾调解中心, 吸引了精通法律的新乡贤主动加入为农服务过程之中, 给他们专业能力的展示提供了用武之地。 同时, 通过组建农民大讲堂, 现代先进思想文化以及农业专业知识能够面对面地传递给农民, 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水平, 为农村提供更多的人才储备。 曲周县供销社与中国农业大学、 首农集团等强强联手合作, 开展系列科技和人才共建项目, 建立农业示范园、 甜玉米示范基地、 蔬菜标准化种植基地、 大学生创业基地、 旗帜供销示范岗等。 在安寨镇投资 320 万元, 采用 “村两委 + 龙头企业 + 合作社 + 农户” 模式, 从当地 115 户农民流转土地 170 亩, 建成了农业示范园, 开展绿色高效农作物种植, 实现为农增收。 农户以每亩土地年租金 1000 元价格流转给公司种植, 农民还可到示范园工作, 使农民既可租地收租金, 又可到示范园上班挣钱。 辐射带动全镇 5000 亩土地, 为农民提供蔬菜育苗 520 万株, 为农户提供了年均 9000 人 次工作岗位, 使农民户均增收 5500 元, 受到农民欢迎。 通过退城进区, 金日食品成功组建为龙头企业———河北政麟食品公司, 项目总投资 5 亿元, 占地 100 亩, 形成了 “果蔬速冻、 冷链物流、 有机粗粮加工” 三大支柱产业, 构建了集 “种植、 加工、 仓储、 物流、 销售” 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 带动农民增收 1. 5 亿元, 直接提供就业岗位 1800 个。

浙江省萧山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是萧山供销社下属的农资供应公司, 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着力打造为农服务的专业团队, 为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提供人才支撑。 一是加强人才引进。 按照 “建好一支队伍, 带动一个产业” 的思路, 萧山区供销社与浙江农林大学等多所高校合作共建 “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先后引进浙江农林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江西农业大学的农学、 植保、 园艺专业硕士、 本科生 6 名, 分别组建了植保服务团队、 种子种苗经营团队、 农技推广服务团队, 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 二是组建专家团队。 通过与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资质合作, 聘请浙江大学、 浙江农林大学和省、 市、 区农科院的 30 多名专家学者, 成立萧山区农资商品科技应用专家顾问团, 定期开展农技培训和下乡指导活动, 提高了公司农业科技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三是提升技能素质。 萧山区供销社早在 2007 年就创办了萧山区农资消费教育学校, 积极开展农民素质提升工程, 已累计举办各类农民素质培训班 300 余期, 免费培训种植大户、 农民社员和农资经营人员 1. 2 万余人次, 成为萧山培育现代新型农民的重要阵地。

案例 8: 西湖区转塘供销社、 德清县供销社———助推返乡创业, 建立人才团队

浙江德清县供销社助推返乡创业, 实现人才回归。 一是通过现有合伙人的示范带动作用, 吸引了更多本地青年回归农村, 合伙人的月收入保持在 5000 元左右, 比全省平均月收入高 7% , 其中最高月收入可达 20000 元。 二是通过出台电商补贴、 就业补贴等政策, 优化青年创业环境, 每年按照 《德清县促进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若干扶持政策》 对村淘项目制定专项激励方案, 并依照 《德清县一次性创业社保补贴实施办法》 给予合伙人相应的创业社保补贴。 三是以县职业中专为县电子商务教育培训基地, 举办淘宝青年创业大赛, 组织电商精英培训交流, 邀请淘宝大学老师进行讲授, 提升农村青年电商水平, 累计培训 2000 人次以上。

西湖区转塘供销社则是组建人才团队 , 实现人才振兴 。供销社要 适应城市化转型发展 , 人才是最不可或缺的因素 。几年前 , 转塘供销 社有近百名股东和职工 , 大多是老供销人 , 平均年龄达到 51 岁 , 文化 水平以中专 、高中为主 , 在城市化 、市场化面前存在身体 、思想和能 力的不适应 , 转型发展缺乏人力 、智力的支撑 。转塘供销社面对人员老化 、能力不足等困境 , 实施 “育” 才计划 , 推动人才引进和团队培 养 , 一方面 , 改革股份结构 , 逐步实行 “ 人走股转”, 疏通人员进出通 道 ; 另一方面 , 加快人才引进和培养 , 5 年内新招录大学生 17 名 , 职 工平均年龄下降了 10 岁 。通过一线锻炼 、推进重点工作 、管理岗位任 用 、推荐入党等途径进行培养 , 在股权分配 、奖励激励等方面激发其创业热情 。一支有朝气 、有干劲的新供销人团队逐步形成 , 为转型发 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三) 供销社改革与文化振兴

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 , 供销社在乡村文化振兴中同样大有可为 。供 销社通过整合城乡资源 , 向农村注入了先进的现代要素 , 不仅为农村经济 增长注入了活力 , 也为农村带来了现代文化要素。

1. 建立文化主题馆 , 聚推合作文化的繁荣

浙江省嵊州市供销社在其农民合作经济服务中心下设立供销文化主题馆 , 共分 “一树繁花夺眼红” 的辉煌荣耀、“ 栉风沐雨砥砺行” 的艰难岁 月、“勠力同心挥彩笔” 的崭新实践三大块内容 。通过供销文化主题馆 , 让 在岗的供销人 , 有榜样的激励 、精神的感召 ; 让退休回来的供销人 , 有 “ 社不老” 的欣慰、“情未了” 的记忆 。嵊州舜禹名茶专业合作社以 “ 一种 好芽 · 百家合作 · 千年文化” 为脉络 , 建成 “ 茶香十里” 主题馆 。三界社 以 “ 始宁旧址 · 供销情缘 · 农合新葉 · 粮油田园 · 村嫂服务”、黄泽社以 “ 老社稽古 农合长廊 基地览胜 供销歌拍 黄桃诗词” 为内容 , 建成镇 级社史馆。

浙江省瑞安市陈岙村为活跃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 近年来建成了包括 科普展示馆在内的温州市级科普文化中心 、村级农家书屋 、多媒体文化活动室 、电子阅览室及乡风文明馆和移风易俗走廊等文化设施 ; 加强了书画、 摄影 、舞蹈 、戏曲活动队伍建设 , 设置书画摄影沙龙工作室 ; 成立村文明 协会 、业余太极拳剑和文艺体育爱好者队伍 , 并在每个节假日开展活动。

2. 创作诗歌书刊 , 举办各类文化节

嵊州市供销社提炼出 “厚德诚信 、合作惠农 、务实创新 、拼搏奋进” 16 字供销精神 , 创作供销之歌 《 一树繁花夺眼红》, 拍摄改革专题片 《 而 今迈步从头越》。农合联出版《 合作天高》, 供销社编辑《 永恒记忆》。黄泽 供销社利用黄桃产业 , 举办黄桃丰收节 、黄桃诗词会等 “ 黄桃文化” 活动 , 还举行了香榧炒制等大型节会 , 助农促销。

瑞安市陈岙村编写 《 陈岙村史》、陈岙村歌 《 富在青山绿水间》、越剧 新唱《 美丽村庄数陈岙》。业余文艺队的两个保留节目 《 首首都是心里的 歌》 和《 唱一唱陈岙村》 还成为省魅力新农村评选节目的重头戏 。为推进 邻里和睦 , 制定《 陈岙邻里公约》, 连续举办 “中秋邻里文化节”, 评出文 明户 、好人好事进行表彰 。为杜绝旧不良风俗复现 , 制定了 《 陈岙村移风 易俗村规民约》, 建立村民议事会 、道德评议会 、禁赌禁毒会 、红白喜事理 事会组织 , 特别是由村集体出资 300 余万元 , 将钱 、陈 、董 、叶 、戴姓氏 5 个宗祠和多个宗教活动场所全部集中到 “ 畚斗肚” 地块 , 建成 “ 陈岙宗祠 文化园”, 为宗族和谐相处提供了阵地 , 消除了各宗祠祭祀祖先互相攀比、 互不服气闹矛盾现象 。 同时 , 开展文明创建工作 , 制定和落实 “ 垃圾不落 地 、出门讲秩序 、办酒不铺张 、邻里讲和睦” 的制度 , 倡导喜事新办 、丧 事简办 , 有效地解决了原来办酒席铺张浪费和送丧发放礼金乱象 , 深得全 体村民的好评 。举办 “ 醉美陈岙生态旅游文化节”、连续两届的 “ 陈岙九龙 杯” 跨越大罗山徒步登山越野大赛 , 利用省级大罗山登山健身步道组织邀 请国内外 1600 多名选手参赛 ; 努力办好温州 11 个县 ( 市 、区) 代表参加 的温州市第二届休闲 “ 岙运会”; 连续三年协办以 “ 同心 · 同行 · 同梦” 为 主题的海峡两岸瑞台青年交流活动 , 力求通过这些活动不断提升陈岙的知 名度和影响力。

3. 成立公益服务组织 , 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1) 河北省 “ 内丘好大哥” 调解工作室

“内丘好大哥” 调解工作室的建立 , 促进了整个内丘县乡风文明 、治理有效的建设。“ 内丘好大哥” 调解工作室组建于 2015 年 7 月 , 在县司法局 和上级部门的帮助指导下 , 到 2017 年底 , 共调解案件 210 余件 , 调解成功 率 98% , 所化解的矛盾纠纷无一例出现反悔反复问题 , 所在大辛庄村连续 10 年无上访现象 , 被评为 “ 全国文明村”, 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 , 促进了社 会和谐 。工作室位于内丘县金店镇大辛庄村 , 成立者是党支部书记郝保德 , 兼任 “ 内丘好大哥” 调解工作室理事长 , 被司法部授予 “ 全国模范人民调 解员”“全国孝亲敬老之星”“全国优秀农民工”“河北省人大代表”“邢台 市优秀村党支部书记” 等荣誉称号。

①完善管理制度 , 调节流程专业化。“内丘好大哥” 调解工作室通过健 全完善并有效落实各项制度 , 极大提升矛盾调解专业化 、精细化水平 。一 是建立学习交流制度 。定期互通矛盾纠纷信息 、交流经验做法 、分析方法 对策 , 定期请法院和司法行政机关专业人员讲解法律执行难点 、人民调解 工作疑点 , 等等 , 使 “ 好大哥” 们的职业素养得到全方位提升 。二是完善 文书管理制度 。围绕解决 “ 重结果 、轻程序” 问题 , 切实规范了各类调解 文书的制作和保管 。对已化解矛盾纠纷的登记原始记录 、调査笔录等各类 文书 , 全部以正规卷宗立卷标准装订成册 , 并按照矛盾纠纷类型进行分类 保管 , 做到了 “ 一案一档”, 保障了调解活动的规范性 。三是运行信息报告 制度 。主要包括日常工作的统计性上报 、重大敏感事项上报以及典型事例 的上报 。通过第一手信息的及时规范上报 , 方便了行政主管部门了解和掌 握基层苗头性 、倾向性社会矛盾和信访问题 , 也确保了各类矛盾纠纷的及 时处置。

②“双回访” 制度 。为做实 、做细每一起矛盾纠纷的调解工作, “ 好大哥” 调解室探索实行双重回访的工作方法 , 即对于达成调解协议的案件 , 定期由调解员和司法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分别进行回访 , 以巩固调解成果。 特别是针对调处的复杂纠纷中履行调解协议的关键人 , 进行多次回访 , 及 时了解协议的执行情况 , 保障调解协议的实效 。金店镇后河村两户李姓人 家 , 因为祖坟问题产生争执 , 双方发生了肢体冲突 , 矛盾随时有升级的可 能 。经过 “ 好大哥” 的悉心调解 , 双方达成了和解 , 并签订了调解协议。 但在回访中发现一方当事人有反悔迹象 , 调解员和县司法局的工作人员迅 速进行了回访疏导 , 最终使当事人履行了调解协议 , 真正做到了 “ 案结、事了 、人和”。

③建设敬老院 。在调解过程中, “内丘好大哥” 工作室发现部分村贫困 老人吃住困难 , 生活没有保障 。郝保德认为 , 在全面建成小康的路上 , 不 能让一个群众掉队 , 这些人的吃住问题也是社会问题 , 如果解决不好 , 也 将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为此 , 他多方筹资 300 多万元 , 建起了占地 15 亩 , 建筑面积 2500 多平方米的高标准的 “ 老来乐” 幸福院 , 集休闲娱乐、 社会养老 、医疗保健等功能于一身 。敬老院三栋二层楼房 , 设置床位 80 张 , 院落里花草有序 , 环境优雅 。不仅本村贫困老人免费入住 , 而且全县范围 内贫困 、残疾老人也能在这里安享晚年。2020 年 , 已有 60 余人免费入住。 敬老院配有卫生室 , 免费给老人诊病看病 , 实现了医养结合。

(2) 村嫂服务社集聚 “ 嵊州村嫂”

嵊州市仙岩镇王树村嫂服务社是城关供销社顺应服务美丽乡村环境建设 , 应王再娥等 39 位热心公益事业的农村妇女竭力要求 , 于 2017 年 10 月 组成的志愿服务组织 。仙岩镇王树村嫂服务社按照自然村分布下设 4 个服务 分社 , 分别是上王舍村嫂服务分社 、 中王舍村嫂服务分社 、下王舍村嫂服 务分社 、梓树村嫂服务分社 。根据服务内容设有志愿服务队 、村嫂排舞队、 清洁卫生队 、亲情服务队等 4 支服务队伍 , 为村民百姓提供一系列的公益服 务活动 。服务社提供文化娱乐 、村庄整治 、邻里守望在内的三大类 9 项公益 服务内容 , 分别是文艺表演 、政策宣传 、文明倡导 、卫生包干 、污水治理、 拆违劝导 、邻里守望 、扶弱帮残 、纠纷调解 。通过 “嵊州村嫂” 的公益服 务建设 , 缓解了当地村民的矛盾纠纷 , 促进了乡风文明建设 , 极大地丰富 了当地农民的文化生活 , 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振兴。

案例 9 : 东阳市虎鹿供销社———“文化 + 供销 + 产业” 新模式

近年来 , 虎鹿供销社积极配合虎鹿镇政府和当地村对社内老旧资 产进行改造提升 , 并进行文化产业植入 , 推动当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1) 助力蔡宅村精品旅游线打造

虎鹿供销社蔡宅分社所在的蔡宅村近年来被列为浙江省首批历史 文化村落保护重点村 、 中国传统古村落 , 至今仍保留着 200 多幢历史古建筑 , 具有较高历史和文物保存价值的有 50 余幢 , 并且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 , 文化旅游休闲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为了配合东阳市 “三宅一体” 古民居休闲旅游建设 , 打造蔡宅精品旅游线 , 虎鹿供销社启动了蔡宅综合楼项目建设工程 , 项目总建筑面积为 9702 平方米 , 投资 160 多万元 , 建造符合蔡宅的古建筑风格的仿古建筑 , 以实际行动发挥供销社助力 “ 三农” 的乡村振兴战略力量 。一方面 , 引进文化产业项目 。虎鹿供销社为蔡宅综合楼引进了文化产业项目——— 古风画院 , 正式开班后将有大批文艺师生入驻 。 另一方面 , 引进医药服务网点 。蔡宅村要转型升级为集旅游 、休闲 、文化于一体的古村落 , 医疗服务必不可少 , 虎鹿供销社为蔡宅综合楼引进了一家中西医药销售服务网点 , 为蔡宅村当地及外来游客提供必要的医疗咨询和购买服务。

(2) 助力厦程里村影视文化产业发展

厦程里村日前被列为第四批中国传统古村落 , 共有 42 处不可移动 文物 , 以明清古建筑为主 , 其中 “八面朝厅” 的位育堂古建筑群为省 级文保单位 , 是古建筑专家眼中的 “ 中华大地第一民宅”。古建筑外还 有秋车 、抬阁等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 古建 、文化等旅游资源丰富。

为支持厦程里村古建 、文化旅游产业建设及虎鹿镇 “小城镇” 建设 , 虎鹿供销社对虎鹿综合商店老旧房屋进行拆后重建 , 并按照镇村规划 , 建造融合厦程里村特色的古建 、文化风格建筑 , 以支持省级历史文化 名镇建设 。建成后 , 计划引入培训班 、茶叶销售与加工业 。为支持厦 程里村影视文化产业全域化发展机遇 , 深度挖掘虎鹿镇传统文化内涵 , 东阳市社和虎鹿供销社正就虎鹿肥料部土地租赁事宜与投资者进行磋 商 , 计划引进一家影视投资公司 , 将虎鹿镇打造成为一个集市镇公园 于一体的影视外景拍摄基地 , 作为横店镇影视外景的补充。

虎鹿供销社通过 “文化 + 产业 + 供销” 新模式的建立 , 实现了 “ 文化资源 + 供销资产” 的双盘活 。一是资产盘活 , 形象提升 。虎鹿供 销社配合虎鹿镇 “ 小城镇” 建设及厦程里村 、蔡宅村美丽乡村建设 , 对老旧房屋进行古建筑风格的改造提升 。有利于提升供销社在当地政 府和群众中的形象 , 也符合供销社服务 “ 三农”, 支持当地古建 、文化产业旅游发展 。 同时有利于虎鹿供销社开展低效 、老旧资产的改建、 重建工作 , 资产盘活 , 提高建筑安全性的同时使资产得以保值 、增值。

二是产业发展 , 多方受益 。配合虎鹿镇政府和当地村引进文化产业项 目 , 既带动了虎鹿供销社自身资产的使用价值 , 也盘活了当地的闲置 存量建设用地 , 直接提升了村集体经济效益 , 又有效促进了虎鹿镇整 合生态 、古建 、文化 、农业等资源融合 , 实现了多方资源的盘活 。 同 时发展旅游经济 , 培育虎鹿镇的 “东白山— 厦程里—蔡宅— 西坞” 生 态旅游观光精品线项目 , 让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农民增 收的新渠道。

(四) 供销社改革与生态振兴

乡村生态振兴战略的实施主体是农民 , 受益者也是农民 。推进生态振兴 , 关键是要通过实行标准化生产 , 使得农民进入农业绿色生产的轨道之 中 , 让农民能切实参与到生态振兴的贡献与受益之中 。在为农服务过程中 , 供销社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效益 , 通过组建 、领办现代农业示范园等方 式 , 打造集生态 、科技于一体的现代农业 , 既提高了农产品的科技含量、 质量 , 提升了农业生产价值 , 也培养了农民在农业经营过程中的环保行为。 同时 , 供销社在供应有机肥 , 提供施肥用药配方 、技术的指导过程中 , 也 广泛地影响了农户的农业经营环保行为。

1. 环境整治

河北省供销社加快再生资源流通网络建设 , 成立了河北省再生资源有 限公司 , 并在市级 、县级设置分公司 , 同时还建设了再生资源循环经济产 业园 , 提高了城乡资源的利用效率 , 缓解了垃圾随处填埋等在农村常见的 污染问题。

浙江瑞安市陈岙村通过宣传和加大对垃圾清扫 、管理力度 , 全面实行 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处理 , 既扮亮了村庄 , 又进一步增强了全体村民的环保 意识 , 爱惜环境成为广大村民的自觉行动 , 由此又被授予 “全国文明村” 等荣誉称号。

案例 10 : 内丘县金店镇小辛旺村——— 人居环境整治三部曲

金店镇小辛旺村 , 位于内丘县城东南 2. 5 公里 , 地理位置优越 。全村 201 户 , 721 口人 , 耕地面积 1500 亩 。如今 , 该村年平均收入已从 2013 年的 6780 元增加到 11000 多元 。村主导产业是种植 、养殖业 。先 后被授予 “2013 年河北省美丽乡村”、“2012 ~ 2013 年度省级文明村”、 “2014 年全国防震减灾先进村” 以及 “ 河北省美丽乡村”、“ 全国乡村 旅游模范村” 等称号 。特别地 , 该村重点打造生态园 , 发展千亩樱桃园 , 壮大集体经济 , 促进美丽乡村与乡村旅游结合 , 做到人居环境美、 特色产业兴 , 实现 “ 西边山区有富岗 , 东边平原有小辛旺” 的奋斗目 标 。 自从村委会换届以来 , 小辛旺村强化乡村环境卫生整治 , 着力建 设 “ 美丽乡村”, 对民居进行改造提升工程 。王延昌书记带领村民在短 短 8 个月之内 , 做了大量的工作 , 清垃圾 、修街道 、改厕所 、绿化庭院 , 按照红瓦白墙设计标准统一改造 , 完成了全坡改造 58 户 、半坡改 造 95 户 、铺设小巷 13000 平方米 、墙壁粉刷 32000 平方米 。具体而言 , 环境治理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修路 、改厕与清理垃圾。

第一件事是修路 。 小辛旺村把街道加宽 , 拆除违法乱建 , 铺上水 泥路 , 极大地便利了车辆的来往 , 并且环村绿化植树达到 3500 棵 , 绿 化了道路环境 。特别地 , 为了把进村的路取直 , 王延昌书记主动做出 表率 , 先动了自家的祖坟 , 把大爷爷的坟南挪 3 米 , 没有要村里一分钱 补偿 。没有资金 , 先从自己的积蓄中拨出 30 万元 , 对村内 3 条主要街 道进行了硬化。

第二件事是改厕 。改厕的困难更多在于难以纠正村民们的传统意 识 , 他们认为 : 厕所建在家外是多年的传统 , 在家里建厕所是不可理 喻的 。为了打破这一传统认识 , 王延昌书记通过让班子成员带头 , 展 示在家里建设厕所的好处 , 并多次到村民家里开展思想工作 。此外 , 改厕由于是环境整治中的重点内容 , 这项工作得到县政府的大力支持 , 批发提供每家村民的改厕便器 。改厕工作的完成除了提升人居环境质 量之外 , 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因不注重卫生条件而带来的疾病问题 , 让 村民真正过上卫生健康的生活 。并且 , 全村 201 户旱厕改造完成后 , 原 来的地方被规划成小菜园 , 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率并优化了村庄家家户 户的空间布局 。 因为改厕力度大 , 任务进展顺利 , 小辛旺村成为内丘 改厕的第一个示范村。

第三件事是清理垃圾 。 小辛旺村建造统一的垃圾倾倒处 , 由村民 自觉前往 。王延昌书记在村外租了 2 亩地 , 挖了一个 4 米深 、12 米宽、 60 米长的垃圾填埋坑 , 解决大家倒垃圾的难题 。然而 , 村民清理垃圾的意识仍较为淡薄 , 缺乏这一卫生习惯 。 因此 , 王延昌书记通过实时 监督的惩罚机制 , 来提高村民集中清理垃圾的自觉性 , 王书记介绍道 “村里在胡同口安装了监控 , 发现谁乱扔垃圾 , 就到大喇叭上喊”。往往广播还没结束 , 被点名的村民就赶紧去清理了 。在每天上午 9 点垃圾清运车来之前 , 各家各户只需推着小辛旺村标配的小车去村东倒垃圾 即可 , 这就避免了生活垃圾堆放产生的细菌和蚊虫。

2. 新农村建设 : 瑞安市陈岙村的实践

浙江省瑞安市陈岙村通过新农村建设 , 由一个落后 、闭塞的偏僻小村 , 蜕变成了新型农村社区 、国家 AAA 级旅游景区以及全国文明村 。从 1999 年 开始 , 全村经济借助发展电镀 、水暖等行业崛起 , 逐步调整了产业结构。 2002 年以来 , 村集体对陈岙溪小流域进行治理建成自来水厂有偿向外供水 , 并从 “千百工程” 入手 , 通过 “ 三改一拆”, 建成村属标准厂房用于租赁等 多元化创收 , 使村集体每年收入达 500 多万元 。 同时实施 “ 青山白化” 治 理 , 迁移村域范围内 2000 余座坟墓 , 另外通过土地整理开发出 75 亩土地 , 经 “ 招拍挂” 为集体得到 2. 43 亿元资金 。相继投入资金建成科普文化公 园 、文体活动中心 、村民活动中心 、图书阅览室和老人公寓等公共设施 , 免费开放并向全村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照料服务 。多年以来 , 陈岙村把生 态文明建设作为抓手 , 率先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 建成垃圾资源化 利用中心 , 始终坚持 “ 一张蓝图画到底” 的原则 。在美丽陈岙建设的同时 , 以根治劣 V 类水质为目的 , 率先在全省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 2011 年以来 , 相继投入资金 5000 多万元 , 对陈岙溪小流域 4 公里范围内的 80 多家企业进 行搬迁 , 拆除违法建筑 60000 多平方公里 , 对两岸的景观进行综合提升 , 达到了 “ 五水共治” 战略要求和效果 。水质改善后 , 陈岙村还成功推出 了游泳 、漂流 、皮划艇等水上运动项目 , 解决了富余劳动力 , 并实现了可 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为产业 “ 退二进三” 转型升级闯出了一条新 路子。

在此基础上 , 该村于 2008 年着手旧村改造工作 , 现旧改一期 “中溪花苑” 安置房已建成 。该小区建筑以庭院为基本单元 。景观建设融入青山、 绿水 、古榕的江南民居风格 , 使小区的品位得到提升 , 成为浙南地区农房 建设的示范窗口 。陈岙村已经邀请全国最高端的专业团队为陈岙编制乡村 旅游规划 , 力求打造一个功能设施全 , 生态环境好 , 集乡村民宿 、水上娱 乐 、温汤养生 、露营探险 、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美丽旅游乡村。

3. 大田托管美丽田园建设

不同于山东省供销社以粮食托管为主的大田作物土地托管 , 浙江省萧山区供销社通过 “大田托管” 来促进美丽田园的建设 , 开创了为农服务的 生态新模式 。一是搭建平台 , 组建团队 。牵头组建了杭州广农粮油专业合 作社联合社 , 吸收萧山农资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和区内 18 个镇街的 34 家合 作社、861 户社员入社 , 把区内的专业合作社 、种粮大户联合起来 , 有效构 建起试验示范 、病虫防治 、栽培技术 、农机服务等为农服务的综合平台。 同时 , 出资组建了全资的杭州萧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配备专业技术人员 8 人 , 作业施工队 6 支 , 作业人员 400 多人 , 主动承接美丽田园建设工作 。二 是创新模式 , 复绿造景 。萧山区供销社以土地托管为切入点 , 对城区及周 边收储地块创新托管模式 , 实施复绿造景。2016 年 7 月 , 由萧山区政府牵 头专门举办了萧山区大田托管美丽田园建设签约仪式 , 明确了由区供销社 承接相关平台 、镇街收储流转土地的美丽田园建设工作 。 目前供销社大田 托管面积近 3 万亩 , 其中钱江世纪城的 65 个区块近 3000 亩土地及湘湖三期 都通过大田托管营造了城市景观亮点。

受钱江世纪城管委会委托, “亚运林” 期区块配套工程交由萧山供销社 承接 。作为亚运村首个项目 , 规划建设的 “ 亚运林” 是 2022 年亚运会喜迎 中外嘉宾 、展示杭州美丽形象的窗口 , 也是钱江世纪城沿铁路景观带的一 部分 。地理位置位于世纪城板块东北角 , 是亚运村与高铁线间狭长形绿地 的起点 , 是与亚运村配套的示范林之一 , 也被选定为 2018 年植树节省市区 党政军义务植树点。

(五) 供销社改革与组织振兴

推动乡村组织振兴 , 需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堡垒作用 。在山东省供销社综合改革过程中 , 通过 “村社共建” 工程 , 实现了组织振兴 , 具体来 讲 , 在增强了村集体实力的同时 , 也促进了村级组织的建设 , 实现了供销 社自身的发展壮大 。具体做法是 : 紧紧依靠农村基层党组织 , 坚持与农村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精准扶贫 、第一书记 、经营服务相结合 , 与村 “ 两委” 共建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村综合服务社 、农业生产发展项目和干部 队伍 , 促进村集体和农民 “ 双增收”、供销社基层组织向农业生产经营和农 村生活服务 “ 双覆盖”, 使供销社从最基层实现了为农服务的要求 。村 “ 两 委” 组织农民以土地托管 、土地入股等方式自愿加入合作社 , 或将村级资 产资源折价入股共建产业项目 ; 供销社利用健全的经营服务网络 , 领办创 办农民专业合作社 , 为农民提供生产生活 “ 一揽子” 服务 ; 农民专业合作 社开展规模化生产经营 , 实现了 “ 服务规模化 + 农民组织化” 的有效衔接 和真正落地 。更重要的是通过村集体 、供销社 、农民共同开展生产经营和 服务 , 形成了利益共享 、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 保证了农民对村级重大 事务的参与权 、知情权 、监督权 , 避免了利益分配上可能产生的矛盾纠纷 , 促进了乡村共建共享 、和谐共赢 。有了村社共建 , 特别是村社共建农民专 业合作社 , 后续发展起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才成了有本之木 , 故村 社共建是供销社改造自我的源头和基石 。它不仅是对供销社自身的改造 , 也是对当前农村社会治理机制的完善 , 有助于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 促进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 。全省所有市 、县党委或组织部门都发文推动村 社共建工作 , 共建村已达 16087 个 , 共建项目 24547 个 , 为村集体和农民分 别增收 4. 76 亿元和 26 亿元 , 实现了农民增收 、村集体经济壮大 、供销社增 效 、社会稳定发展的 “ 多方共赢”。莱芜市 、莒南县分别实现了村社共建市 级全覆盖和县级全覆盖。

案例 11 : 临沂市河东区供销社——— 村社共建带动村级组织发展

“村社共建” 体系的建设是河东区供销社联合社进行精准扶贫工作 的切入点 , 联合社发挥 “ 基层社 + 合作组织 + 村两委 + 信用互助” 的 推进机制 , 结合组织部门党建工作 , 因地制宜开展公建项目 , 实现村 集体 、农户 、供销社共同发展 。为此专门成立了精准扶贫办公室 , 对 贫困村的情况进行调研 , 深入了解各个贫困村的发展现状 、产业优势、扶贫需求 。 同时制订了扶贫计划 , 建立工作台账 , 与村 “ 两委” 共建 农民专业合作社 、示范基地 、发展项目 , 近两年来累计在 168 个村建立 了村社共建点 , 设置共建项目 260 多个 , 这些共建项目直接服务于农民 的生产生活 , 每年为集体增收 398 万元。

从具体开展情况来看 , 一是将后西庄村作为村社共建工作的重点村 , 区社在为其提供了 5 万元扶贫资金的同时 , 与村委共建了特色农家 乐项目与标准化社区服务中心 。二是在八湖镇 , 区社投资 55 万元与树 沂庄村委共建了社区服务中心 , 并设立了祥瑞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等。 三是通过协调供销社下的盛业超市 , 与汤河镇 、周家官庄等 6 个贫困村 进行了合作 , 在每个村组建成立了专业合作社 , 针对各地超市的需求 , 合理安排种植品种与数量 , 签订购销合同并开展农超对接 。四是与小 程子河 、大程子河 、曲坊村等 11 个贫困村合作建设农资超市 。各个乡 镇的共建项目情况 , 如表 3 所示 。从项目数量分布来看 , 日用品超市、 农资超市是村社共建的主要对象 ; 除了个别乡镇之外 , 每个乡镇都有 区社共建的联合社 ; 各乡镇在农产品市场和农产品基地方面的共建项 目还是空缺 ; 各乡镇共建项目数量存在两极分化。

以八湖镇树沂庄为例 , 主要开展了四个方面的共建项目 。一是共 建社区服务中心 。河东区供销社参与社区服务中心建设 , 投资 50 万元 建立沿街楼 , 这些沿街楼租用给超市 、农资直供点以及合作社使用。 二是专业合作社和祥瑞葡萄种植基地在整合村内 “小农水” 设施基础 上 , 成立了三生水利专业合作社 , 开展 “ 小农水” 规模化服务 , 降低 了生产经营成本 。 同时 , 合作社内部开展了信用互助业务 , 优先为贫 困户提供生产经营互助金 。三是共建农资直供点 。合作社与供销社农 资经营龙头公司签订协议 , 由其在村里设置农资直供点 , 统一为社员 农户优惠供应各类农资 , 并为贫困户提供免费测土化验等各类技术增 值服务 , 每年可为社员节支增收 3 万元 , 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 1. 5 万 元 。四是共建日用品超市 , 商品由供销社龙头公司统一配送 , 保证了 商品来源安全 , 保障了村民消费安全 , 使农民享受到城里的商品标准。 通过村社共建项目 , 有利于解决八湖镇产业规模缺乏 、农民收入偏低 的问题 , 由于树沂庄村本身就是省定重点贫困村 , 所以精准扶贫工作也是区供销社对该村工作部署的重点 , 在村社共建的同时 , 开展 “ 双 百工程” 帮助解决贫困户的就业问题。

五 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 基本结论

第一 , 供销合作社的本质特征就是民有 、民管 、民享 , 是农民自己的 组织 。改革开放以来 , 供销社历次改革都是朝着这个方向艰难推进 。 中发 11 号文件提出了 “为农 、务农 、姓农” 的基本原则 , 是 “ 民有 、民管 、民 享” 在新时代的具体化 , 符合时代要求 。 国办函〔2014〕 37 号文件对于供 销社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提出 “ 改造自我 、服务农民” 的要求 , 就是要求供 销合作社系统通过改革找到 “ 回家的路”, 构建与农民的紧密利益联结机 制 , 从而实现为农服务的基本功能。

第二 , 随着《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的实施 , 各种类型农民专业合作社 迅速发展 , 已经超过 210 万家 , 但每个合作社的成员只有 60 人左右 , 不足 以影响市场 , 带动成员的能力较低 。 因此 , 未来合作社的发展方向必然是 再合作 , 即在单个合作社的基础上联合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 这就 需要外力的推动 。而县级以上供销合作社具备政府机构的某些特征 (参公 管理) , 基层供销社又是独立核损的市场主体 , 既具有行政主体的权威性 , 又具有市场主体的灵活性 , 可以在推动合作社再合作中发挥独特作用 。实 践证明 , 在综合改革过程中 , 通过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 密切了与 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 , 推动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机制的形成。

第三 , 实践证明 , 通过综合改革 , 供销合作社系统的体制机制逐步理顺 , 在产业振兴 、人才振兴 、文化振兴 、生态振兴 、组织振兴等各个方面 都正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 是为农服务的国家队和生力军 , 也是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的国家队和生力军。

(二) 政策建议

1. 认真总结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经验 , 其中最重要的是供销社组建农 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会) 经验

山东 、浙江 、河北等省综合改革的经验十分丰富 , 而最重要的一条 , 就是在村级层面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 , 在乡镇和县级层面组建农民专业合 作社联合社 。其中 , 山东省供销社的做法是乡镇 、县两级联合社 ; 浙江省 供销社的做法是组建乡镇 、县 、市 、省四级农合联 , 前两级是实体 , 后两 级主要侧重于协调和服务 ; 河北省供销社的做法是组建乡镇 、县 、市 、省 四级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通过领办合作社 、组建联合社 , 供销合作社 密切了与广大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 , 实现了中发 11 号文件提出的 “为农、 务农 、姓农” 的要求 , 找到了为农服务的途径和 “ 回家的路”。

以浙江省为例 , 四级农合联把合作社 、大型家庭农场 、龙头企业都纳 入其中 , 很值得在全国范围推广 。按照现行的 《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联合 社无法吸收除了合作社之外的经营主体 , 而农合联则可以将联合社 、龙头 企业 、合作社 、金融机构等都纳入统一为农服务的旗帜下 , 以联合会这种 形式 , 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供服务的组织联合起 来 , 为 “三农” 领域打造了一个庞大的社会组织体系 , 使社会力量参与 “ 三农” 治理成为可能 。这是在现有政策框架下所能够进行最大限度制度创 新 , 充分发挥了农合联这一社会组织的协同治理作用 , 能够集中各种资源 开展为农服务 , 而各类主体又都能从中获益 , 既能有效弥补市场失灵 , 又 能弥补政府失灵 , 还能够使供销社在改革中密切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 , 实现 “ 民有、 民管 、民享”。

2. 完善相关法律 , 确立供销社的法人地位

供销合作社系统作为特殊类型的合作经济组织 , 在为农服务领域具有 明显的独特优势 , 单位性质在政府部门中也具有排他性 , 应当努力使供销 社这个为农服务的重要载体 、重要力量 , 尽快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抓 手 。但在实践中 , 由于供销社的法人地位没有确立 , 影响了各级供销社为 农服务作用的正常发挥。

《 民法典》 第 96 条规定:“本节规定的机关法人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 、城镇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法人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 , 为特别法 人。” 这就是说 , 作为合作经济组织的一种类型 , 供销合作社是一种特殊法 人主体 。第 100 条同时规定: “ 城镇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依法取得法人资 格。” “ 法律 、行政法规对城镇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有规定的 , 依照其规 定。” 也就是说 , 供销合作社究竟应该归属哪种具体的特殊法人类型 , 由具 体的法律或者行政法规规定 。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尽快出台 《 供销合作社条 例》, 明确供销社的法人主体地位以及各级供销社的职能 。这必将对供销社 系统综合改革 、密切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具有重大推动作用。

3. 加快新时期供销系统人才队伍培育

进一步加大对供销社系统机关干部 、基层社职工 、社有企业职工等培 训力度 , 重点提高其市场化意识和为农服务自觉性 , 形成一支事业责任心 强 、改革落实效率高 、创新能力突出的新型供销社系统干部职工队伍 。针 对改革后新拓展的大量为农服务领域 , 大力开展人才培育工程 , 重点在土 地托管 、农业生产 、电子商务 、机械作业 、涉农金融 、合作社经营管理等 方面打造一支专业化农业服务人才队伍。

4. 继续深化综合改革 , 使供销社更加适应乡村振兴的需要

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 使供销社自身更加适应乡村振兴的需要。 改革过程中必须把创办乡镇级和县级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作为供销合作 社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与此同时 , 还应与农村三次产业实现融合发展 , 积 极发挥供销社的辐射带动作用 , 尤其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 , 根据自身独有特色优势产业 , 对现有产业进行改造和提升 , 同时还应发展 新型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产品批发市场 , 促进农产品转化和价值增值。 此外 , 推进社有企业 、专业大户 、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有效对接 , 以相互参股 、股份分红 、利润返还等形式不断实现利益联结机制的完善。 为更好地促进生态振兴 , 还应推动供销社发展生态农业 、休闲农业 、乡村 旅游 、健康养老等农业多种功能 , 拓展农村合作金融等经营服务领域。

5. 切实发挥供销社为农服务功能 , 更加密切与农民群众的利益联结

作为三农服务的综合平台 , 供销社理应发挥生力军的作用 。各地供销 社要主动顺应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 对农民的利益和需求进 一步深入了解 。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 , 对社有企业业务进行网络整合 , 在 省 、市 、县三级开展经营 , 进而实现优势互补 、共同发展 。在基层组织改 革的过程中 , 必须把领办或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基层供销合作社改革 的基础性工作 。在努力完善自身的同时 , 还应借助社会力量 , 引进社会资 本 , 学习管理 、技术 、品牌 、渠道等先进生产要素 , 为社有资本赋能 。在 高起点推进自身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最大化发挥供销社服务 “三农” 的生力 军和综合平台作用。

6. 要因地制宜发挥供销社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应该看到 , 目前供销社系统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所发挥的作用主要 是 “点”, 有的地方已经连成了 “ 片”, 但还远未形成 “ 面”, 因而 , 要尽 快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综合改革试点经验 。但任何地区在改革和推广新模式 时都不能忽视地域差异 。 由于各地区存在差异性 , 供销社在乡村振兴中发 挥作用的时候 , 要充分尊重当地的群众和经济特色 , 不能盲目改革 , 破坏 原有的经济命脉 。在巩固和扩大改革成果的过程中 , 既要采取组织体系整 合重组的方式 , 也要号召更多农民合作社及其联合社的建立 。切实增强风 险防范意识 , 严格遵循监管制度 , 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

7. 各级政府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 提高供销社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地位

各级党委 、政府要更加重视发挥供销社的作用 , 在财政支持乡村振兴 过程中 , 对供销社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 、建设农产品市场等加大扶持力度 ; 在制定乡村振兴规划时 , 将供销社纳入整体安排 、统筹部署 ; 在实施乡村 振兴有关工程时 , 将供销社作为承接载体 , 赋予更多工作任务。

虽然我并不觉得文章里面的农村供销社就一定那么好,但作者好歹是实地调查了的,也让我们看到了供销社如何在市场上环境中如鱼得水的。就这你乎某些外宾还觉得天塌了,多少沾点反应迟钝。

知乎用户 虽 9 死其犹未悔​ 发表

害怕。

以前爷爷家家门口有个什么合作社还是供销社,店员鼻孔朝天看人,完全开放后这家死的最快

知乎用户 七十九 发表

其实就看如何回答这些问题了:

(1)供销社赚钱吗?

是:跳到问题 2; 否:跳到问题 3

(2)赚了钱算谁的?

(3)亏了钱算谁的?

知乎用户 小泽马大哈​ 发表

既然是这么好的一件事,你干嘛这么怕按时间顺序查看?

小明穿越了,进入一家杂货铺,看见禁止随意打骂顾客这一标语。请问:他穿越到了哪个年代?A 20 世纪 70 年代 B 21 世纪 20 年代 C 钝角

知乎用户 Yugoslavia slave 发表

最近湖北等地 “恢复重建供销社” 的报道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甚至有不少媒体按照自己的理解添油加醋的宣传。

其实星空君一直关注供销社这个略奇葩的企业,这并不是什么新闻,这个领域一直很强大,随着乡村振兴,未来只会更强大。

年纪稍长点的股民,应该都还记得刘士余。

他提前退休时所在的单位,就是供销总社。

据报道,2021 年,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实现销售总额 6.26 万亿元,同比增长 18.9%。全系统实现农产品销售额 2.76 万亿元、日用品销售额 1.49 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24.3% 和 17.1%。

6.26 万亿是什么概念?

2021 年,两桶油的营收加起来才 5.3 万亿。

要知道,二者在全国差不多有 5 万多个加油站、营业网点。简单类比,就能明白供销社有多大了。

所以,供销社的经营规模,并不是现在才 “重出江湖”,而是在以前被低估了。

星空君大学时的同学,现在是某地供销社的总会计师,偶尔会聊起这个巨无霸的经营模式。从化肥到农药等农资物品,甚至还涉足农业小贷业务,经营的有声有色。

除了正常经营外,供销社还进行资本运作,整个系统至少有 13 家上市公司。

知乎用户 诗与星空​ 发表

全国最大的回收家电的网点就是供销社下的。

——总所周知,正规渠道回收家电不是一门好做的生意。

农资主要也是供销社渠道,包括种子、农药、化肥等。

知乎用户 刘延​​ 发表

神奇,这个问题取消了 “按照时间顺序查看回答” 的选项

知乎用户 Lawyer Y​​ 发表

说个有意思的,这个问题好像关闭了一个很不错的功能。

按时间排序怎么不见了呢?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功能了。

值得思考。

知乎用户 老岳 发表

我们尽量往乐观,光明的方向去想,这没问题。但我们也要明白现实世界,并不就如我们一厢情愿般发展。

有些东西不是沾上 “国”,就如大家所愿。

我举个例子,住房算是 “衣食住行” 中的基本款吧,而住房最重要的资源土地供应,这算是由政府垄断得不能再垄断的资源。那么这几年,不管从土地财政,土地供应,土地出让金…… 方面,起到了什么兜底作用?不过,你要说城投发债去土拍兜底,也算是保民生的话……

所以,供销社可以作为市场的一种补充手段,但怕就是怕,一股风起,下面又执行偏了……

PS:奇怪了,这个问题下的回答不能按最新回答排序?

知乎用户 Jimmy Chen​​ 发表

禁止打骂顾客。

知乎用户 安思睿 发表

咱也理客中一把。

我不认为建设供销社就是 “开倒车”,就是要搞计划经济。我个人和很多朋友的见闻来看,农村和农业生产确实很需要流通渠道提供的支持,无论是采购农资还是农产品销售,都需要依赖流通渠道才能实现更好的效率和收入。

而这些领域投入大、ROI 低、利润薄,纯粹商业逻辑很难获得足够的资本投入来达到理想效果,由国资介入,将渠道建设的外部性纳入项目投入产出比考核,或许确实是现阶段更加合适与有效的一条路径。

看到 “供销社” 就想到“计划经济”,显然是一种过激反应,虽然从某种程度说,并非不能理解这种过激和恐惧的源头,但终究是过度反应了。

但另一方面,经历过上海疫情期间的渠道垄断、保供单位和社区管理的种种乱象,我也没有天真到觉得供销社对农民来说、对经济社会运行来说就一定百利无一害。

谁来监督供销社的运营效率、内部腐败、权力剥削,这个随着逐步重建而变成庞然大物(一省乃至全国流通渠道的覆盖可不是小事情)的机构 / 企业要怎么坚持初心、不变质不做其他集团化扩张。。。周公子的家族不过两三代,就足够让很多人破防了。供销社显然是一个规模不亚于高速系统的庞大组织,并且直接涉足流通领域,我们要怎么预防更多的周公子出现在这个组织内呢?

这些都是需要时间和耐心才能知道的答案。

预期是看你过往做了什么,努力做好自然一切烟消云散,未来预期向好。

与其打嘴仗,不妨多看两年。

知乎用户 从不毒舌可达鸭​ 发表

目前主要针对的还是农民问题,符合这几年扶农助农的大方向。

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一大阻碍,就是土地分散在无数农民手中。

不同农民的想法和技术参差不齐,既没办法统一生产把握品控,又没能力和粮贩子议价,还要承担天灾人祸的风险。

现在恢复供销社能一定程度上解决以上问题。

生产前期,供销社能很大程度上解决之前农民买到假种子假化肥假农药的问题,还可以根据全国数据合理安排农民生产,避免一窝蜂种植往年热销产品然后砸手里的情况。

生产中期,供销社能将相对科学的生产管理方式引进农村,提高生产效率。

生产后期,供销社可以统一收购粮食,防止农民被压价,还可以用电商等方式帮助农民卖特殊经济作物。特殊时期还可以利用供销社网络进行物资调配。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就是能招到一批愿意深入基层为人民服务的公务员。

知乎用户 吟游诗人马走日​ 发表

据我所知,在许多农村,平时买东西时的对话,提到的地点名字往往不是超市、商店、便利店、小卖部,而是 “社” 或者“店”。

比如说:“招娣,去社里买两块钱面条!”

即便这个 “社” 门头上挂着的牌牌是 “某某超市”,“某某便利店” 等名字。

而且,事实上在许多农村,“社”门头上挂着的也确实是超市、便利店等名字;但是,在口头上,人们依然延续了 “社” 的称呼。

这个 “社”,应该就是供销社。

上一辈人对这个词还有很深的印象,我说得是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在老家,印象里,我小时候也是这么称呼的。

我村的社,现在是 “某某便利店”,隔壁村是“某某超市”,而且写“某某超市” 的比较多,不论店面大小;但我村还是便利店,可能是店面忒小,或者喜欢这个称呼?

现在回到村里,有时候会说超市,有时候会说社,但不会说便利店、商店、小卖部这三个称呼,即便上面的牌牌上写的是这三个词,不过会说 “店里”。

比如说:“引娣,去超市买十斤排骨!”

不要问我为什么,我也不知道。

从我记事起,这个社就是存在的,而且是个人在经营,是我本家的一个爷爷,一面种地,一面操持着这个社,村里人的日常生活用品,都是从这个社里买。

如果再往前倒的话,那就是计划经济时期,人民公社,吃大锅饭,我没有经历过;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这个 “社” 在这个时期应该属于集体资产,而不是个人的。

在人民公社被废除以后,也就是开始改革开放了,这个 “社” 逐步转成了个人经营,以前是谁在经营,后来也就是谁在经营了,比如我本家的那个爷爷。

占了集体的光吗?肯定是占了,有没有给集体补偿?我觉得可能没有,如果有的话,也是象征性的给了集体一点,然后就转为私有了。

集体所有,变成了个人所有。

后来超市、便利店等这种新名词出现了,这位爷爷也过世了,传给了一个叔叔,这位叔叔就给社取了一个名字,叫做 “某某超市”,以前的社门头连牌牌都没有。

这个超市的面积也就二十多平米,他也不爱干这个,没过多久就关门了。

正好隔壁邻居修盖了二层楼,挨着大街,就把一楼的两间房当成了店面,大概四五十平米的样子,起了个名字,叫做 “某某便利店”。

比如 “盼娣便利店”,是不是很响亮!

我村,从没有牌牌的社,到某某超市,再到某某便利店,一共经历了三次变化,这是三十年的时间。

这个便利店,也就是比之前的社,多了一些面积,多了一些货架,物品也丰富了一点点,既可以自己去货架拿东西,也可以让老板去拿。

有了超市的样子,但还是不够超市,感觉没多大变化,就是换了一个名称

没过多久,这个便利店也关门了,不过门头的牌牌还在,就是不营业了。

为啥,养不住,村里人少,没那么多需求。

我回老家去一些大的村子里,那边的超市有几百平米,有的大村子还挨着大马路,国道什么的,这就跟城里的超市没多大区别了。

从我村 “社” 的历史变迁来看的话,湖北重建供销社的事情,也没啥大惊小怪的,八九不离十就是农村超市,小卖部的概念。

既有的超市改头换面,搞个新名称,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加一些政策性的功能。

比如 “念娣供销社”,是不是很响亮!

但是像我村这种情况,不知道全国还有多少?

咋个复建?

谁出钱?谁经营?谁给补贴?

知乎用户 王又王 SXY​ 发表

供销社这种古董这次回来,估计主要充当两个功能:

一个是为未来的极端情况比如 war 做应对准备,万一东南有事,面临西方封锁,国家势必要对一些重要的战略物资进行管制,比如粮食,棉花等。到那时这些战略农产品物资,全部由供销社统购统销。农业生产资料,如化肥等,到时可能也会实施管制,由供销社统一供应。

另一个功能,可能为了农村接下来的土地流转和转包做准备。现在农村务农的平均年龄 60 岁往上走,这批人十年内很多都要退出,退出后这些人承包的土地怎么处理?如何实现土地集中,规模化经营?到那时可能政府把这些回收的土地划拨给供销社,由供销社统一招标运营。

历史上的供销社带给很多人不是很愉快的记忆,由于其垄断地位,服务态度和质量都不是让人太满意,有些供销社的墙壁上还贴着,不许打骂顾客。所以这次大张旗鼓的回来,很多人心理犯怵,担心出现历史倒退。但历史不会简单的重复,且行且看。

知乎用户 一江春水 发表

有的时候,真的,看看 IP,就知道支持还是反对了。

支持的:


![](data:image/svg+xml;utf8,)

![](data:image/svg+xml;utf8,)

![](data:image/svg+xml;utf8,)

![](data:image/svg+xml;utf8,)

![](data:image/svg+xml;utf8,)

![](data:image/svg+xml;utf8,)

…………………………………………………………………….

所以尊重祝福就对了。

知乎用户 黑夜下的野狗 发表

说供销社 “回归” 或“重启”,是不严谨的。事实上,供销社在中国从未消失过,只不过随着时代变革,它在国民经济里的影响力和扮演的角色几经变化。

先看看目前中国官方对供销社的定义。

全中国供销系统的最高机构是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它由国务院领导,行政级别为正部级。中国供销社的历史已有百年,可以上溯到 1922 年 9 月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组建的第一个消费合作社——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

供销社在中国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最为重要的时代,是实行计划经济的几十年。从 1953 年开始,中国陆续对粮食、油料、棉花等重要物资采取 “统购统销”,即政府在农村实行农产品计划征购,在城市则实行定量配给。

统购统销使重要物资处于国家管控之下,将原来分散的小农经济纳入计划经济范畴,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效率。

但计划经济体制也造成很多弊端,供销社因垄断市场、服务态度差、商品短缺种类少,长期被人诟病。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实行市场经济政策,供销社丧失了专营权,渐渐退出国民经济的主舞台。

供销社虽然衰落,但未消失,并在市场经济中逐渐转型。

中国官方近年来多次发文,提出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2013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供销合作社开展农产品流通,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2018 年,中央一号文件就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部署,提出支持供销、邮政及各类企业把服务网点延伸到乡村,健全农产品产销稳定衔接机制。2021 年又提出开展生产、供销、信用 “三位一体” 综合合作试点,健全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综合平台。

在市场经济的当下,供销社基层社除了发挥最开始的保障农村地区物资供应、稳定物价外,已经逐渐发展成一个包含物资流通、技术服务、农田托管等功能的综合中心。数据显示,2021 年,中国供销系统实现农产品销售额 2.7591 万亿元、日用品销售额 1.4925 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24.3% 和 17.1%。

对于供销社未来的发展,未来它更会像一个打通 “最后一公里” 的综合服务中心。农产品的上行下行都需要冷链,但由于农产品成本高、回收低,社会资本做农村冷链的很少,供销社正好利用中央的资金做这些东西,在田间地头建设冷库和冷链运输。

供销社也在整合物流成为 “第四方物流”。许多物流公司在到达乡镇最后一级快递网点的时候,由于乡镇多山等原因,并不会配送到每家每户。供销社基层社直接在当地整合物流,各大快递将自己的快递送到我们的仓储后,由我们配送给居民或统一保管要求居民自取,既为物流公司省了人力,也方便了偏远地区的居民。

简言之,和一般的商店、超市不同之处在于,供销社下沉市场更深、服务种类更多,并且仍然承担着相当一部分的政府职能。

平心而论,今天的供销社更多是中国政府在市场经济下振兴农村的手段,看到供销社重建,就认为要退回计划经济,这种想法应该是过虑了。

有人担心倒退回以前,那时物资短缺,供销社垄断了很多生活必需品的买卖,买东西要凭粮票、肉票、布票,还要排队。回到那种模式是万万不可能的。

但无论怎么说,加强内循环、全国统一大市场、供销社,这些都是准备好应对未来的困难时期,说直白点,就是 “备战备荒”,这条逻辑先始终是清晰可见的。也是最近这半年我们一直在强调的。


我是前进四,关注我,带你走进真实的宏观世界

更多干货,关注公众号:前进四的宏观世界 / 前进四的财富世界

知乎用户 前进四 发表

我举个生活中的小故事吧!

大连有一家和供销社合作的果蔬菜场,名字叫新隆嘉。

新隆嘉一开始登录大连的时候,品控做的很好,物美价廉。

它不像农贸市场,店主租摊位,自己卖,价格自己定。新隆嘉的所有售货员都是新隆嘉的雇员。统一的采购、运输、降低成本,所以它不论蔬菜水果,都很好。

深受大连人民的喜爱。

短短几年时间里,新隆嘉扩张的非常厉害,到处都有新隆嘉。

可是任何企业都是这样,一开始小,管理也方便。突然间扩大了规模,人员、运营模式就出现了问题。

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新隆嘉的品控一般了。价格也没有那么优惠了。

老百姓都是用脚投票啊!

一些资本也盯着这个模式 ,采取了和新隆嘉一样的模式,于是乎,地利生鲜等私营的果蔬市场出现在大连。

这几年,新隆嘉开始收缩了,关了好些门店,地利生鲜开了不少,又和它分庭抗礼。

但是新隆嘉依然存在,它关不门。

它就是这个行业的底线和良心。

你要想超越它,你要么提供更好的服务,要么提供更便宜的价格,要么提供更好的品质。

如果它没了,你觉得那些资本控股的果蔬市场,还能便宜吗?

其实供销社也是一样的道理。相似的企业还有铁路、邮政。

我就低效了,怎么了?

我便宜。

我就服务一般了,怎么了?

我便宜。

我自己这个公司就不赚钱,你还想怎么样?

你想要优质高效服务,你自己花钱去啊!

国有控股的东西,你可以随便骂它。但是它依然能满足你的最低需求。

供销社就是这样!

我们这些国有控股,就是整个行业的底线。

只要有我们在,资本就不可能操控命脉。资本就不可能盘剥老百姓。

其实这么些年,我们老百姓一直深受资本的盘剥。

最大的盘剥者就是互联网企业!

比如说某付宝。

一开始说转账免手续费,提现免手续费。后来银行取消了转账手续费,这个宝却开始割韭菜,提现要收费了。

资本就是这样,先用廉价,烧钱,抢市场。等市场占有了,就开始搞事情,割韭菜。

之前他们还想搞菜市场,连最后一点菜篮子都想垄断。

还有那些外卖平台,强制商家二选一。

之前滴滴和快滴的烧钱游戏。

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另一方面,我猜也是疫情之下,国家意识到,食品供应链还是得管起来。

比如说上海之前的团购买菜,那突然成立的食品配送公司。还有前段时间在香港上市的上海暴利食品配送公司。

让大家愤怒完之后,重新把目光放回了供销社上!

我认为搞供销社,是个超级聪明的决定!

即稳定了市场,又增加了就业。

知乎用户 香樟连翘​​ 发表

供销社回来了是怎么回事呢?这三个字相信一些朋友很陌生,下面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了解吧。

供销社回来了,大家可能会很惊讶供销社怎么会回来了呢?但回来了就是回来了,小编也感到非常惊讶,

这个女人叫阿花,她欢心雀跃地在供销社里买东西!

这个男人叫大强,他在供销社里埋头苦干

小编采访了两个人,发现大家对于供销社的回归都交口称赞!

以乡村振兴为基础,公益性销售农资,打击一些不安好心的商贩利欲熏心赚高额中间价,这里就不点名批评了,

增加农民收入,产销对接,农民生产的农产品直供供销社,供销社再以相对合理的价格卖给消费者,

以发展的眼光振兴实体经济,让新农村人感受到亲切,

行动在路上,计划在眼前,心中有光辉心中有希望,

在计划经济年代,供销社靠统购统销包揽了中国几亿农民的买与卖,金字招牌家喻户晓,

直到市场经济逐渐登上历史的舞台,个体经济、民营经济日益发达,再加上外资进入,各种小店铺、超市、大卖场不断涌现,供销社在农村、小城镇的垄断地位终结,

如今强势回归,包罗万象背负使命的供销社一定直接带你重温经典。

知乎用户 两郭炖不下​ 发表

社会的矛盾的主要成因,是分配问题。

供销社是国家直接干预经济分配的一种手段。

过度干预,会让市场活力不足。

过度放松,会让贫富差距过大。

明显,国家认为现在贫富差距过大,并且准备自己下场了。

知乎用户 阿莫西林 发表

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我还真的查了一下什么是供销社。供销社这东西,一直没有消失过,还是个级别好高的单位。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英语:All China Federation of Supply and Marketing Cooperatives),简称**供销总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供销合作社的联合组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领导,行政级别为正部级。

现任供销合作社总社的主任,是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湖北省委党校政治经济学专业毕业,在职党校研究生学历。还当过妇联主席、红十字会书记。这样一个经历看上去真是。。。

实际上大家认知的供销社可能都来源于过去那种完全的计划经济下的印象,真是坏透了。任何一个理智的人都不会想回到过去的。而这样恢复或者说继续把大家记忆里坏的东西,重新拾起来或者继续扩大?这个东西真的好吗?

我想从一个合理的商业角度来讲,是完全讲不过去的。

1. 形象不好,任何一个良好的商业形态,都是排斥负面形象的。这也是所有的商业机构都在极力避免通过坏的消息 / 事件来传播自己的原因。因为商业是基于信任逻辑的。坏的形象就是一个非信任的基础。最近一个最大的例子应该是阿迪达斯解约侃爷吧。

2. 效率不高,供销这事吧,如果是在计划下干,天然就与效率成反比的。它们没有灵活性,只有按计划完成的目的,甚至在完成质量上都没有要求。只要求一个数字。大概所有的计划经济的缺点都会在效率上体现出来吧。

3. 特别容易出现问题,对于这种分散式的,有权利但是责任又不明确的东西。出现问题是必然的。所以我特别相信那句话:权利不能私有,财富不能公有。而供销这事吧,是不是要恢复那个财富共有的时代呢?

知乎用户 亚东​ 发表

战争即和平

自由即奴役

无知即力量

知乎用户 风迟到了 发表

想起自己还在珠海的时候,离家不远的地方有个 “崖口村” 在当地小有点名气。

日常周末的时候,往来崖口村的车辆络绎不绝,主要是因为这里的煲仔饭非常有特色,珠海中山两地人民都很喜欢带家人来吃。

春秋之际这里就成了网红的打卡点,一望无际的稻田非常适合文艺小清新们前来拍照。

但其实这里还有个比以上烟火气都更有意思的地方,曾让许多外地学者慕名而来做田野调查:崖口村还保留着似乎早已被历史所淘汰的公社制度。

浙大曹正汉教授当年甚至以此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信念、效率与制度:广东省中山市崖口村公社制度研究(1980—1999)》。

1981 年以来,广东省中山市崖口村一直实行公社制度。在市场环境中,崖口村民为什么愿意接受公社制度? 这首先是因为,村民面临市场风险,而公社制度能够帮助村民应对市场风险。然而,应对市场风险的办法有多种,为什么崖口村采用了公社制度这种办法? 其原因有两个:其一,村党支部书记陆汉满提出继续实行公社制度,并愿意承担由此带来的政治风险;其二,由于陆汉满具有较高的廉洁程度和管理能力,使得村民们认为,公社制度提供的 “就业保障” 在效用上超过了实施公社制度的代价,故村民们同意实行公社制度。

公有制效率低但更有可能惠及公平,私有制效率高但更容易拉大分配差距,这应该算是截至目前为止人类少有的共识。

当然在实际的微操中完全可能出现完全相反的情况。

知乎键客们总喜欢说 “治大国如烹小鲜”,中国这么大,不管什么制度都有机会留点火种以待观察比较,我想这才是真正的道路自信。

知乎用户 XL Xiong​​ 发表

你们别以为供销社这东西是个陈年旧词,人家是国务院主管的组织,一直在的。

关键的契机是从 2009 年开始。

这一年的 11 月,《国务院关于加快供销合作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提出新形势下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标志着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迈入了新的改革发展阶段。

然后不断加强,2013 年,一号文件提出支持供销合作社开展农产品流通,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中的重要作用,为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发展和转型升级带来契机。蹭蹭蹭开始发展神速。

至于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我认为主要有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但是积极方面更多!

积极意义:

1. 多招了很多公务员,可以解决就业问题。

2. 为部分农产品兜底,可能解决一定的滞销问题。

3. 民营企业倒闭了,也有商铺可以支持生产销售。

4. 帮小朋友重温历史,感受过去。

消极意义:

1. 搞经济不靠市场,靠行政手段只能靠垄断,历史教训可能重演。

2. 自收自支支撑不起来,可能最后需要财政兜底,需要大量拨款投入。

3. 不让我们展开讨论,会炸掉不少号。

以上。

知乎用户 推石头的富兰克林​​ 发表

事儿是好事儿,稳定物价,还能让老百姓多买点性价比高的好货。对灾害和战争的容错率也更高。

猪肉农贸市场现在 25 一斤。前几天才 23,几个月前才 13。
这要有供销社,是不能稳定一点?
我感觉也是为了可能发生的战争做准备。现在世界局势摩擦的多激烈啊。

吃拿卡要这种事可能会有,但和几十年前比,应该差不少。

因为现在老百姓不怕你卡了。

除了大小超市,还有电商平台搞竞争呢。

就是这管理问题还是得严抓。

具体的凤凰网说的更透一些。感兴趣的直接看原文吧。

凤凰网资讯

——————

有意思,资本家搞资本运作,搞权钱交易开的 “连锁超市” 是进步。

国家搞的 “供销社” 叫开历史倒车??

什么玩意儿呢??

知乎用户 周圣和​​ 发表

最近朋友给我转发了一个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招考公告,跟我说供销社又重出江湖了。

随后便看到各大自媒体关于此新闻的刷屏,很多人围观热论。毕竟,“供销社” 一直与大家认知中的 “计划经济” 是紧密绑定的。相信也有不少小伙伴有着坐在二八杠自行车后座上和爹妈一起去供销社买东西的儿时记忆。

“供销社” 这个词的确太久没有出现在我们的生活用词中了。一说起它,“农村公社”、“粮票”、“布票”、“肉票” 等词都袭来了。尤其是五六十年代那些人,记忆跟着一起回到了那个物资匮乏,均分主义,集体主义的年代。

其实,供销社从未走远,并没有远离农村。只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年轻一代都在往城市中迁移。太多的商贸模式以及科技新事物替代了农村旧有供给模式,各种生活超市也都在乡镇扎根替代,供销社这个词被淡化了而已。

这些年来,供销社一直在三农领域深耕,粮食、种子、农业、化肥等和农业相关的产业都是供销社在经营。这些与饭碗相连的各类产业,市场很大,足有万亿规模,并不像我们理解的消弭于世了。

如今重提并扩建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振兴乡村

美元加息搅动全球金融风云,导致全球陷入滞胀危机。美国打破世界原有秩序,强势开启逆全球化,地缘危机动荡之下,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全球经济极大可能由滞胀滑入萧条。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主要负责产能输出,当海外需求萎缩,内循环就要顶上。

所谓乡村振兴,其实是全民扶贫,消灭赤贫的升级版。让农村振兴起来,数亿的农村人口财富水平再迈上一个层级,内部消费也就起来了。

或可这样理解,过去是农村哺育工业,工农剪刀差实现了城市化,工业化。

现在到了工业反哺农业的时候了,我们要在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上重点发力,最终带领农民致富,最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最重要的是,农村是民生保障的根据地。

大疫已是三年,让每个普通人都充分认识到,粮食等基础物资才是生命的本源,比工业类生活用品重要多了。

美国搞的能源危机,粮食危机等让每个关注新闻的人,以及一些陷入贫困饥饿的国家和人民认识到,粮食是一种武器,粮食是国之根本。

三农领域必须由国有力量去引导和把控。

我们也需要更加乐观一点,现在的中国农村有着美国所不能比的优势,那就是我们很多偏远的贫困县和农村,都通了高速公路,高铁,信号塔等。全面实现了通信全覆盖,交通全链接。

而美国的通信运营是私人资本控制,不肯往没有利润的农村架设通信网络,他们出了城市就没有信号了,只能固话联系。

这就意味着,我们在乡村提速的这条赛道上,已经具备了起跑追赶直至超越的基本条件。

我们一直是农业大国,却不是如美国那般的农业强国。

乡村振兴,将全面开启追赶、超越农业强国的步伐。

所以说,现在的供销社和我们认知中的计划经济时代供销社完全不是一回事儿。它再次走入全民视野,绝不是要把大家拉回计划经济,而是带领农业走向市场经济,把农产品收入,农业相关产业链拔高一个层级。

过去的粮食收购,农民补贴,农田种植作物引导等这些工作,供销社这些年来一直在做。如今国家要做的,则是进一步扩大供销社的运营功能。

比如说扩大供销社的覆盖面,扩大其运营范围,往一些偏远、贫困农村地区拓展。

比如说供销社统一收购当地特色农产品,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加工生产,并利用自己遍布全国的网点对接市场销售。

比如说供销社还要承担起平抑物价,调节民生物资供需平衡的重担,起到稳定市场压舱石的作用。

说到这里,很多人会想起日本的农协模式,比上述举得例子覆盖的更多。我们是不是要往日本农协的方向发展?

有极大可能是的,这个也是三农领域专家温铁军一直倡导学习的。

众所周知,日本的农产品普遍比较贵,主要就是因为有日本农协在后面做推手。

日本农协是日本农业农民的协会,算是农业生产大管家,指导社员每年种什么、怎么选品种、怎么种。然后到了收获季节,农协又对农产品进行统一收购、加工、分拣、包装和销售。

这其实和我国古代管仲的那个 “盐铁专营”差不多,“专营”不是 “国营”,就是“山海国有” 允许民间经营,但必须由国家统购统销,方便控制基础民生物资价格。往国内卖,质优价更廉,往国外卖,翻个好几倍利润,商人赚了大钱,国家赚了财政。

日本的农协还是日本农业科技的推动者,日本之所以农业科技发达,与农协对农业科技的重视和推广分不开。而且农协业务范围之广超乎人们想象。

它可不仅是指导农民种植,提供农业产业链上的各种基础产品,它还能像金融机构,也就是银行一样为农民提供存贷款,也能像保险公司一样为农民办理保险,甚至还负责农村婚丧嫁娶等等,根本就是农村农民生活一条龙服务的全面展现。

在鼎盛时期,日本农协就是一个以农业农民为核心的巨无霸公司,准社员达到了 900 万人,拥有日本第一大企业集团,第一大银行集团,第一大保险集团,第一大医疗集团和第一大供销集团。

咱们供销社总社及其全国分点,未来应是超这个方向发展。

我们的最终目标,其实是要与国际四大粮商争夺大宗商品定价权。

粮食是一种武器,粮食战争从古至今从未停过。

尤其是这两年,极端气候,疫情影响,地缘战争,美元潮汐等等,每次收割下去,全球就有无数人口陷入饥饿,不少国家被欧美粮商绑架,全国财富被无情收割。

有了供销社及后续发展,我们农村产品的价值就能得到保障,农民也有了发声的代言人,有了一定的话语权。

这不是说以后我们就要吃高价粮,而是在供销社的统收统购和农业科技推广下,农民得到更多权益保障,城市供给端更加充足且均衡,超市物资价格反而波动更少,更加平稳。

在过去这些年,虽然有民企资本介入,但是农民得到的好处只是农产品收购得到保障,农民收入并未有效增加。

还有就是缺乏系统的种植指导,很多人都是根据今年的行情去决定明年种什么。第二年一窝蜂地加大供给,农民自己把自己的农产品价格给打低了下来,这种现象简直无处不在。

比如说今年大蒜供给少,加上一些资本囤积炒作,价格大涨。第二年某区农田几乎都成了大蒜,价格一下子低到土里,农民总是赶不上高点,追着价格曲线跑,收入完全不见长。

真是参考日本农协的模式发展,我国供销社模式后续也有可能承担起一些农村种植指导,农村金融,农村养老,农民保险以及医疗负担。现在农村 60 岁以上老人养老金最低只有 100 块钱,城乡差距巨大,农村老无所依成了很多年轻人逃离的重要原因。

年轻一代,愿意留守土地做农民的人,越来越少。而大城市中的高房价,高生活成本,以及就业内卷又淘汰了很多人。

这些年轻人,有就业的地方没有根,有根儿的地方难以融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走到哪里都像是个边缘人。就业,医疗,社保,教育资源不均衡,所以逃离农村与逃离都市的大型连续剧同时上演。

随着供销社模式的加速发展,农村就业和养老将得到更好保障。有了这些改进,中国国内低收入人群的消费力很快就能凸显。

所以,建立供销社,本质可以理解为给农村农民发钱。第一步是实现乡村振兴,扩大农村就业,提升农业现代化,最终一步是为了实现国内大循环。

简单分享到这吧,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观众阿景

知乎用户 观众阿景 发表

其实没啥意义。

多了中间商赚差价,农民少卖钱,买家多付钱。

要真正解决问题,应该是通过利用大数据技术把多方面的数据进行分析,科学的预判下半年或者明年农产品的需求,合理组织生产。最大程度避免 “姜你军”“蒜你狠”“逗你玩” 这些类似事件发生。不要让农民种地像开盲盒一样。

另外一方面,农业作为看天吃饭的营生,很容易受天气影响,特别是近两年的极端天气频发,以前旱的地方涝,以前涝的地方旱,对传统农业的打击是十分严重的。

所以,加速推动以精细化管理为代表现代农业的显得格外迫切。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知乎用户 宁一 发表

首先供销社一直存在。

我最近研究了一下这个,有一点想法,写一下。

现在的供销社下面的企业,是自负盈亏的。

新型供销社我觉得是一个对农民和消费者,非常有利的事情,但是对于中间商和供销社本身有损害的事情。也就是既得利益者有损失,估计会……。

首先农民解决了种什么,怎么种怎么销售的问题。消费者可以买到放心的,价格便宜的商品。

中间商?嗯好像没他们什么事情了。供销社其实有资产,有渠道。而且这个资产和渠道本来可以躺着赚钱,现在需要辛苦赚钱了,那么积极性估计就不高了。只说一条,储备肉的投放,供销社和中央储备的企业有合作,以前会进大型商超,现在直接进入消费环节。供销社要负责人员,场地各种费用,哪有左手到右躺着赚差价轻松。自有资产躺着吃租金不好吗?

————————

有些文件没看完,这些都是粗浅的理解,回头在修改吧。供销社的改革已经搞了 10 多年了,好多文件看得眼晕。

知乎用户 过凡​ 发表

我需要给有些外宾和自由人科普一下,供销社从来都没有失败,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现在是超级大佬,非常低调。

目前,供销合作社社员达 1.6 亿户,占全国农户总数近 80%,现在年销售额达 6 万亿元,利润为 500 亿。省级供销社 31 个,联合社 2100 多个,基层供销合作社 3 万多个;经营服务网点近 90 万个,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企业 16000 多个;职工 580 万人。去年发展产业扶贫项目 3152 个,带动 113 万贫困人口脱贫增收。

以上数据充分说明现在我们大部分人每天吃的瓜果,蔬菜和粮食等等包括农副产品都是由供销社在其中负责调配的,统购统销把农民的农产品卖向全国,是发挥菜篮子工程稳定物价的核心力量。

如果没有供销社,那么由私人掌握这些领域,我们可能要吃到十几块钱一斤的瓜果蔬菜也不是没有可能。

而且农民也不会因为农产品价格高就赚到钱,就像新东方的玉米一样,卖到 6 块钱一根,可给农民的收购价却拼命压低到几毛钱一斤,钱都让他们赚了,还美其名曰:「助农」,要农民反过来感谢资本家们,你们瞧瞧这嘴脸是多么恶心。

因为供销社并不赚钱,商品便宜让底层老百姓得到实惠,减少了农民的生活负担并增加了收入。因此它损害到了现在很多经销商和中间商的利益,也损害了小生产者和零售经营者的利益,所以他们当然要极力反对。

可是明明现在又不是不允许你们做生意?相反都是鼓励你们去创业去做买卖的并且给予了小微企业那么多帮助和补贴,你有能力有资金的完全可以开家私人超市与之竞争的嘛。

如果你能做到卖出的商品比供销社更便宜质量又好为什么还要感到害怕呢?是它怕你们才对,你想想如果供销社卖的东西比私人超市要贵,而且服务态度又不好,那还有人还会去供销社买东西吗?

无非就是因为你们很清楚自己的小生产根本竞争不过供销社,赚不到钱了。

此外,比如公路铁路,水利电力一样,这些如果由私人企业经营,那么他们可能去乡镇投资建设公路铺铁路修高铁站吗?不可能,会在农村拉电网点亮千家万户么?不会,这些项目所投入的资本是巨大的在农村是亏本买卖,想要不亏本可农民负担不起。

所以经常听到有人骂国企是垄断行业,似乎凡是垄断就是不好的,我寻思这些人是分不清私人垄断和国有垄断最根本的区别在哪里的吗?私人垄断的结果是价格高涨,所赚取的超额利润全部进入个人腰包,而国有垄断则是以最便宜的价格惠及全体人民,所得的利润亦将用之于民。

知乎用户 梦得 发表

我的一些朋友我很是鄙视,炒股亏钱了就拿这个消息说事。

问题他们根本就没弄清楚供销社是啥。

真是把所谓的 “自我以上人人平等,自我一下物竞天择。” 发挥的淋漓尽致。

知乎用户 码农派生 发表

左壬们要的终于来了,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知乎用户 自由雪熊​ 发表

分析这分析那,我买了供销社的股票,安排表弟去考供销社了,下一个热点就是这条线,直接去就行了,阴阳怪气,错过机会,追悔莫及

知乎用户 闲云老叟 发表

大家对于这个供销社也不用过度解读。

供销社的东山再起,主要是为了配合以后的乡村振兴。现在农村里面的农产品,很多都是由私企进行处理,但是私企有的时候会存在一些压价等等的行为,而且以后随着乡村振兴的越来越好,农产品的产量肯定也会越来越高,到时候还是需要一些官方的调节手段。

除了这些意外,供销社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在城市出现问题的时候,供销社可以第一时间,把农村的农产品送到城里面去。就像很多人说放开以后,粮食问题怎么保证,那就是要看供销社了,那些私企有的时候会恶意哄抬物价,但是如果由供销社统一收购,就不会那么乱了。

还有就是如果和 WW 出什么矛盾了,也能统一调粮。

冬天来了,想要加入彭叔的全国房产粉丝群抱团取暖的人可以看看,第 3 期

有事问彭叔

265 次咨询

5.0

273049 次赞同

去咨询

知乎用户 有事问彭叔​ 发表

供销社对平抑物价,促进流通,宏观对微观的调控,填补资本空白地带有进步意义

资本一切以利益为导向,如果供销社是一切以人民利益为导向,那么供销社的作用当然是伟大的

但这些是建立在整个供销社组织体系正常健康的基础之上

怕就怕供销社成了原来那种铁饭碗,就算招商引资的模式进行,也要防止搞了一堆关系户蛀虫过来,最后又成了:严禁打骂顾客那种垃圾组织。

所以其实大家不是怕供销社,而是怕供销社吃国家的,拿国家的,然后还不作为,怕她们跟某中某金公司一样,拿着老百姓的资产、给国家亏着钱,还恬不知耻的发着高薪,平时养的白白胖胖、满肚子流油,真让他为国家人民做点事喊苦喊累躺地上装死。

尤其是供销社强大以后,上游控制产业链,下游控制销售终端,而管理的都是公务员,有国家资源撑腰,不和民营公司公平竞争。再仗着有点权力胡作非为。

这些都是可能存在的隐患和问题,需要提前设计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监督机制、奖惩措施。

当然,供销社一直都在,而且据说现在每年也搞几万亿营收。

但,毕竟现在供销社要重回零售终端,直接重新面对消费者。

不知道会不会还跟以前一样可以做到:“严禁打骂顾客”,不过现在的 90 后顾客可没 30 后和 40 后、50 后年轻时候那么好的脾气了。

知乎用户 赵大侠​ 发表

想知道供销社的战略意义,就必须先了解一点背景知识:建国初期的 “两白一黑” 之战。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解放战争正如火如荼地向前推进,而一场 “没有硝烟的战役” 也正在打响。当时,有一批不法投机商趁新政权尚未巩固,兴风作浪,囤积物资,哄抬物价,致使物价大涨。还波及全国,给国民经济的恢复带来极大困难。
  面对这种形势,党和政府清醒地认识到,这是一场无法避免的斗争,单纯用行政力量冻结物价是难以稳定市场的,必须运用经济手段,同投机商人斗智斗勇。其中最关键的是关系国计民生的 “两白一黑”(粮食、棉花和煤炭)。政府先从各产地集中调运大量粮、棉、煤,充实各地库存。一旦“两白一黑” 价格被投机商哄抬到一定高度,上海与国内其他主要大城市一起,便大量抛售这三样物资,边抛售边降价,迫使投机商赶快出货。随后政府乘低买入,几次下来,投机商损失惨重,血本无归。

供销社系统为打赢此次战役发挥了重大作用。

想想现在股市、汇市的事情发生在民生领域会怎样?供销社这根定海神针,就是为了防范这种情况。它是一份宣言:民生领域莫伸手,伸手必被斩。

知乎用户 山顶洞人 发表

现在的商业系统挺好,大家在网上线下都能买到想要的东西。

真心搞不明白,为啥要投入人力物力,再搞供销社。

看这群评论人员,不知道是供销社的遗老遗少,还是单纯的怀旧。

列举一下当年,肉票、彩电票、冰箱票,哪个不是优先供应一下领导的,

要是没有关系,想买台彩电,有钱都没有地方去买,

你怀念的不是这票那票,怀念的是当年拥有过的特权。

社会的蛋糕就那么多,又多出来一些吃国梁的,

再大再富饶的国家,也能够被吃干抹净啊。

知乎用户 同富 发表

我的理解,只有可能是国际政经形势有大规模冲击,以至于可能威胁到国家安全了,这个供销社才有必要。

知乎用户 不惑于心​ 发表

当我懈怠的时候,总有新闻适时的冒出来激励我继续学习… 外语…

知乎用户 过线​ 发表

只要有价值,能防得住经济大波动,有效配置资源和人力,加速商品流通,对于基层来说就是好事,是一步大棋。

知乎用户 崔丁 发表

在这个问题上众多答案说,农村供销没有资本参与,或者资本做的不够好,或者供销难。

所以需要国有企业参与。

其实很简单,国有企业参与可以做的更好这个论断是一厢情愿未经事实检验的。

相反,亏损就在那里。要么国家补贴亏损,要么农民补贴亏损。非常明确,没有其他路。

考虑到国家现在也没钱,所以只有农民补贴亏损了。

也就是说,以后农民除了承担供销难,还要补贴供销社。

知乎用户 何晔 发表

供销社的重启,对于社会的影响是什么?私人小超市和零售店是不是就没有生存之路了?真的是必须考试才能进?都是大学生、硕士?
1. 肯定会改变零售业的格局,比如好些企业的产品是只针对大型商超供应,大型超市处于垄断,价位我们也就不得而知,有了国有供销社,全国统一零售价,这样无论买什么东西,都是透明价,不会买贵。而且质量有保证。
2. 对于农产品的销售一定是有好处没有坏处的,比如地方性的特产,以前也就是在本地卖卖,有了国有供销社,这个可是一个多么大的销售网络,只要产品够硬、够好,销往全国都说不定的
3. 说是供销社是正部级单位,也许是,但是单位是单位,店是店,不可能一个店里坐俩硕士、坐俩博士在那里收钱算账,这肯定是不可能的,这是赤裸裸的浪费人才,应该是直属部门管理辖区、街道、村镇的各个供销社点位。店里肯定还是申请者和雇佣的人员?
4. 解决人口就业,近几年的新冠疫情让大部分不是很富裕的人们又雪上加霜,日子难过极了。国有供销社,一个小店里最少都得一个售货员、理货员、收银员的三人配置,更别说大的,大大的解决了人口就业问题。
5. 物资储备和紧急物资的分配,疫情的影响还有一个,最直观的就是居家隔离期间居家人员的物资,买菜难、生活日用品难等,而且乱抬价、高价卖的不在少数,有了国有供销社,这些都不是问题,国家统一配送,统一销售,而且点位多,遇到紧急情况肯定会第一时间解决大家的问题。
供销社的利大,国家的决策完美。

知乎用户 实战专家鲍明忠​ 发表

最近有个争议很大的事儿,网友们发现包括湖北宁夏重庆在内的全国各地都在重新启用供销社,扩展线下网点,推动发展供销社网络,一时间,大家都在担心计划经济要回来了。

这事儿是真的。

截止到今年,湖北省供销社已恢复重建至 1373 个,农民社员增加至 33.3 万人,宁夏与重庆的基层供销社普及率也节节攀升,分别达到了 92.7%的乡镇普及率和 76%的农村普及率,全国各地百花齐放,发展迅猛。

能看出来国家是在很努力的搞供销社,而且这么大的规模和数量肯定不是这几个月能搞成的,等大家注意到的时候,其实供销社已经成长发展了许多年。

但很多人并不这么想,中国不是市场经济么?供销社合作社这些计划经济的产物怎么 “突然” 复辟了?

难道要走老路,难道国家要与民争利?

与此同时,人们还发现国家住建部民政部联合发布的通知中,要求各社区建立社区食堂,国营食堂的消息也不断传出。

供销社加上国营食堂,这都是典型的计划经济一盘棋一锅饭的产物,所以大家都在感叹中国是要回到计划经济时代。

突然到来的热度让二者站在了聚光灯下,抵制与质疑使得一众官媒下场解释供销社的逻辑。

其实大众对于供销社与社区食堂的质疑很好理解,主要还是害怕回到那个物资匮乏自由度低的年代嘛,不需要的东西生产太多,人民迫切需要的东西数量又不够,一切给多少就是多少,先生产后分配,需求收集上去等发下来又不再需要了。

人民生产积极性低,经济低迷没有活力。

而当时救了中国的,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即发挥市场在资源调配中的决定性作用。

很多人一听就嗤之以鼻,那不就是搞了资本主义那套嘛。

不,觉得今天中国是资本主义的,没见过真正的资本主义,以为真正的无节制的市场调配就是中国这样,实际上,真正的自由市场经济,是军工完全外包给美国,大量变卖国有资产的英国,或者是出卖国家基础安全设施的乌克兰,亦或是必须保证商业化运营的监狱入住率的美国。

扯远了,总之在当时计划经济里要自行车有电饭锅要电饭锅有三驴蹦子的人们看来,市场经济代表着丰富的商品,更富裕的生活,和更多样的选择。

而计划经济,只有匮乏和僵化。

▲“没有竞争了还能有什么好东西”

像我父亲,就是年轻时每天每顿饭都吃棒子面 (玉米面),到现在我但凡买点粗粮回家他都直撇嘴。

所以哪怕大家心里也觉得不可能回到当初,还是会心里隐隐发怵,不想再回到那个贫穷的年代。

这也是侠客岛这些官媒发博特意强调重建供销社并不是走老路的原因。

但所谓走老路,咱说实话,在 2022 年搞 1960 年的事,不是一个时代,不是一批人,不是同一个国际背景,哪怕国家想复制那也是天方夜谭。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担忧,不是因为计划经济有多可怕,恰恰是因为人们不了解计划经济,认为计划经济是与市场经济完全对立的经济形势。

可中国这些年,恰恰是计划与市场并行的。

我举个栗子,每年中国人需要多少只星黛露这个很难测算,计划经济确实无法做到种草的人人手一只星黛露,但市场经济下的小工厂不一样,利益会驱动老板继续生产或停止生产,慢慢想要的就都有了。

虽然星黛露不好算,但中国一年需要多少钢铁,水稻,乃至以当前人口一年需要多少猪肉,这些相较之下都很好算。

所以在我们刚建国一穷二白的时候,计划经济才会明显优于市场经济。因为当人们连鞋都穿不起的时候,水稻和钢铁的优先级明显大于星黛露。

别以为那时候搞市场经济直接就能成为美国,星光大道是好,可我们当时连道都没有。

当我们搞了几十年计划经济,已经不愁吃不愁穿的时候,向上需求自然就变成了吃的丰富,穿的多样。

所以我们需要改革,需要市场经济。

但市场经济的到来,并不是对计划经济的全盘否定和鞭挞,恰恰相反,如果没有当初的大锅饭,让中国的工业从零到一,从无到有,我们今天的认知也许根本不足以理解什么叫 “多样需求”。

计划经济不是一无是处,市场经济也不是万能,恰恰相反,今天全世界主流国家没有哪个是完全依赖市场不进行任何管控与生产计划的。

宏观调控,看不见的手,凯恩斯主义,随便怎么说,政府都要把控和监控民生产业,一旦放弃哪个,那该国对于该领域天灾的风控能力就会无限趋近于零。

谁都不想玩着 ipad 吃不到粮食对吧。

让市场调节,那就是让资本调节,但把控资本的不是资本家而是利润率,换句话说资本家是服务于利润率的。

一个不在人手里的系统,绝对经受不住大规模系统性风险。

比如疫情,比如战争。

总有人说欧美躺平是因为躺平更好的选择,笑死,选择的前提是,他得有别的选择。

![](data:image/svg+xml;utf8,)

毕竟,你总不能指望资本家干赔本买卖吧?除非是爱国民族资本家,而且也只能干一阵,干到破产为止,治标不治本。

有些事,只能政府来做,也只有政府会做。

也许不高雅,不时尚,不光鲜,但实在。

想想某地疫情时白菜 60 块钱一颗,乃至 40 块钱一颗时铺天盖地的举报信,如果我们真是彻底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那这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疫情来临,菜会一直涨价直到有人自愿放弃吃白菜为止。

我们批评天价菜和蔬菜包的底气是什么?肯定不能是市场规律吧。。。。

如果当时涉事菜市场隔壁有一家平时服务不太好,菜品种类和陈列都一般的某某供销社依旧卖着一块五一斤的白菜的话,我觉得大家的第一反应肯定不会是对于计划经济的恐慌与害怕。

这就是中国的逻辑,市场让你有星黛露,计划给你兜底,让你想的时候有饭吃,有肉吃,有四通八达的公共交通可以用。即便你目前还用不上,甚至嗤之以鼻。

这是从我们普通消费者的角度来看的。

而从生产者角度看,农村合作社与供销社的意义就更大了。供销社供销社,有销,它还有供啊。

这些年直播带货火了以后各种助农扶农活动办的如火如荼,以前知道农民苦,念叨农民苦,有直播了才知道原来这么苦。

不光苦,他还卷。

你卖两块我就卖一块五,有人收没烂在地里我就算成功。长此以往永远挣不着钱,永远在恶性竞争,挣不着钱就会导致农民频繁更换农作物,单一农作物价格波动巨大,农民苦,消费者也苦,每年大量人力物力全在内耗。

品质得不到提升,作物良莠不齐,生产不规范,生活没保障。

咋办呢?各地政府都已经探索出了一定经验。

答案是建立产业园,打造当地农作物品牌,设立生产规范,帮助技术升级,统一帮助农民谈价,根除恶性竞争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供销社起到的作用不是垄断和管理,而是作为无数个基层网店进行综合性服务与指导,让劳动与收益能实现良性循环,最终目的是提高当地农民生活质量,建设新农村。

这事儿平白无故真的会有资本下场干么?假如有,我估计国家举双手赞成,为国家分忧典范呐!

▲与民争利的前提是,它得有利。。。

最终,这些农作物会通过电商,供销社等多渠道售卖,拉高当地 gdp,扶农助贫。

要知道很多农民自己真的搞不懂电商的,有了这套体系只需要好好劳动等着分钱就行了。

看到这还是觉得计划经济一无是处吗?

不知道你知不知道佳沛猕猴桃这个品牌。

对,新西兰的猕猴桃品牌。小时候我一直以为这是新西兰一家民营猕猴桃公司,很久以后我才知道,这是新西兰整合全国猕猴桃资源统一定价进行效益最大化的国家机构,是新西兰唯一一家有资格对外出口猕猴桃的实体。

统一定价,包装,改良育种。

注意,这不是新西兰这个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家做的,这是新西兰政府做的。

而之所以新西兰这么做,就是因为当初新西兰果农们常年打价格战,利润微薄完全,赚不到钱,果子良莠不齐,无人问津 (耳熟不。。)。

而自从新西兰开始搞集体猕猴桃经济,佳沛这个品牌正式打响,不断革新技术,甚至推出了即食型猕猴桃,将猕猴桃打造成了新西兰的招牌产业。

佳沛猕猴桃贵吗?贵,但那可是佳沛猕猴桃。

承认吧,有些事情,就是集体力量大。

除了统合资源,打通销路之外,生产端同样有 “老计划经济产物们” 的贡献。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今天农村的地,到底是谁在种??

都说中国人往上倒三代都是农民,可今天呢?你我在种地么?

显然没有。

实际上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合作社与国营农场,而打辅助配合的依旧是供销社。在今天,更多的农村年轻人都选择外出打工,将土地租给别人种,而当走的人越来越多多到没有人种地时,土地就会流转到合作社,由少数人负责耕种。

可笑,中国人怎会让土地抛荒。

合作社负责耕作,供销社帮助解决销路与技术问题,就农业一块,从作业,供给,销售,供销社的影子一直都在,从来就没消失过,以后的态度更是要大力搞发展服务型供销社。

农业城市人口流失,农村人进城打工讨生活就是中国农村的未来。未来能给人民口粮兜底,保障物资供给安全的,也许就是供销社。

时代变了,人变了,供销社也变了,也许我们对事物的看法也该变一变了。

至于国营食堂嘛,这个批评声音就更奇怪了。

首先这事它就是个误会,国家从来就没有要全国大搞国营食堂的政策和消息,所谓国营食堂的消息,大部分都是一张带有国营食堂的图片配有住建部发文要求建立 “社区食堂” 的通知。

明白了么,一个是国营食堂,一个是社区食堂。。。

这就跟我拿小布什照片说老布什发动了伊拉克战争一样。

他就不挨着。

而很多所谓的国营食堂,其实只是店家打着怀旧名号的一种营销手段。

用互联网黑话讲就是开启新赛道。

说完这个乌龙,我们再看看住建部民政部联合发布的文件。

啥意思呢,一句话讲就是助残,助老,方便居民,要建的也不只是食堂,还有托儿所,服务站等便民设施。

这事一直在搞,疫情后显得格外重要,一个社区乃至城市封控了大家最担心谁?肯定是独居老人。这些人没人照顾,使用智能终端不方便,如果这时社区内就有便民食堂的话社区的人员结合档案信息就能更好更快地服务弱势群体。

何乐而不为呢?跟所谓饭票完全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东西。

所谓建立食堂,要的是完善小区综合服务体系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抗风险能力,不是说有了食堂其他店家就都得关闭,把人都赶到食堂吃饭,食堂同样要参与市场竞争,没人吃就换别家,但总要有一家,不能像当初一样因为房产中介挣钱就一个社区底商全是链家。

这是国家早就想到,也早就在做的事,疫情的到来更是加速了这类服务性配套基建的发展速度。

说的更远一点,中国未来基本确定会是个老龄化大国,老人社会,需要这些设施提前到位,总不能到时候让老人自己去建设助老设施。这点政府的通知里也格外重点提到,“尤其是老年人”。

有钱吃 1000 一顿的日料自助的人不会在乎社区食堂,喜欢罗森联动和 711 减脂盒饭的人平时也不会去农村供销社,只是多个选择,仅此而已。

说到底,无论是供销社还是社区食堂,这些给人们带来恐慌的事物其实只是一份保障,保障的是中国农民现实困境,和少子老龄化的未来。

这么多年过去了,中国从经济倒数变成世界老二,有些事情变了,有些事情没变。

比如地总要有人种,人活着总要吃饭。

比如农民难,老人难。

人们欢天喜地迎来计划经济,人们深恶痛绝计划经济,人们喜欢市场经济惊心动魄,人们厌恶市场经济无尽风险。也许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纯粹的市场经济国家亦或是计划经济国家吧,就像世界不只有黑白两色那样。

但有人曾经说过,黑猫白猫,抓得住耗子就是好猫。管它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好用的,就是我们的经济。

如今,我们正在做一场漫长的互补实验,探索社会主义在当下更好的去向,探索更佳的混合经济模式,政府正在试图整合强大的资源与物流网络,提供一份有保障的,价格稳定的,在特殊情况下显得尤其宝贵的物资补充渠道。

因为,真当灾难来了,资本家会跑,企业会跑,但国家不会跑,也不能跑。

全文完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不存在雑誌,欢迎关注转发~

https://mp.weixin.qq.com/s/I1-sJtGL4rGVK6JHai_vpQ

知乎用户 在在在在在​ 发表

供销社起来是为了应对东南,供销社相当于为我们的供应体系的紧急备份,一旦要紧急使用可以顶上。

当遇到战争时,民企的紧急动员力度是赶不上政府的,一旦发生避免哄抢和哄抬物价,政府介入按计划分配生活用品。

当然大家不如多想想怎么在供销社概念上捞一把,现在挣点钱更实在。

我们要明白,时代已经改变。

知乎用户 十三亿少女的梦 发表

螺旋式的上升。

生产力不一样了,说不定,供销社的正确模式,就是要现在这种生产力才合适。

拭目以待

知乎用户 大叔 206​ 发表

怀念的是供销社?还是怀念买两尺布也要批条子?

知乎用户 王大大 发表

好事,好日子还在后面呢

知乎用户 牛结实 发表

商品流通领域必须有国家自己的渠道,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发生,如果完全靠市场化,就会有发国难财的黑心商家出现,国家储备的物资想要投放到基层,没有自己的渠道延伸到那里,只能临时抽调组织人员去(甚至志愿者),但往往不及时,有滞后效应,如果有供销社延伸到基本,不管是救灾物资,还是战时物资,都有自己的渠道来及时投放,让中间商无法投机赚取暴利,总之,流通领域国家不能完全丢给市场

知乎用户 张文化 发表

先不说什么性质、有没有作用。

这东西还挺容易滋生贪腐的。

湖北省供销社原主任落马,还有个反腐大背景

知乎用户 我要珍惜账号 发表

这两年各地的疫情暴露出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上海疫情的实践证明,在极端条件下,仅仅依靠现有的行政力量,是无法保质,保量,按时地将各类物资顺畅供应到微观个体的手中。

同样的,在极端条件下,常态化地指望民营企业,也是不现实的——涸泽而渔的做法,对民营企业也是极大的负担。

为了将来可能面临的极端状况做好准备,只能一手抓供给侧,如农村的合作社,一手抓需求侧,如供销社和食堂。

这里面当然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如权力寻租,流程过长,官僚主义作风等等,但与极端情况下的,需求端的物资短缺和供给端的生产过剩相比,些许牺牲是可以接受的。

更何况,在正常的生活中,低价的刚需产品与这些机构的职位,是兜底民生,促进就业的有力保障,所产生的利润又能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用于解决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这些举措对于防范社会重大风险,总体来说,是有益的。

从长远来看,在减轻城市年轻人的衣食住行的刚需压力的条件下,对于恢复生育率,也是有帮助的。

知乎用户 良马逐利艰贞 发表

乡村财物的流通是小道。农产品高性价比的走得出去,重建供销社,就是对经济发展具有的主要意义!

工业产品进得来,相信对于乡村的营商环境,也不是问题;但是,三四线城市乡村的财物流通,能够持续吸引全国各地居民来乡村安居乐业,才是大道,因为需要以兴趣产业链为主的服务产业发展,乡村财物的流通,城乡居民在城乡之间有序流动,才是构建统一大市场、国内大循环的大道。

目前我们的国内内需、内循环发展不甚理想、发展遇到瓶颈,主要是全国所有城市都去 “招商引资”,发展生产制造,这样的“GDP 挂帅” 一刀切,这不现实、也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如果全国大多数城市都不去制造刺激消费、创造发展消费,消费凭什么凭空产生?

发展双循环经济,其中的内循环要成功,应学习外循环的经验:外循环的模式是中国制造、全球消费,内循环必须一二线城市制造、包括三四线城市的全国消费;所以三四线城市必须消费立市,以消费分税制为基础发展城市经济;一二线城市与三四线城市的发展战略要区别对待,按照他们的具体禀赋,分别定位生产与消费,或者兼而有之,形成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内循环。

一二线城市的超大城市圈,聚结了金融、房地产、先进制造业等高端价值产业链,其发财致富机会、高薪机会,相比其他城市,拥有无比丰厚的条件,在市场经济马太效应机制作用下,其虹吸效应明显。

人口跟着财富走。超大城市圈的人口虹吸,必然伴随着财富虹吸。三四线城市为避免人口及财富被一二线城市虹吸效应,消费立市的变道超车机制显得格外重要。

一二线城市的市长,因为其配套产业链的完善,仍然有条件招商引资,从生产供给端来经营城市、产业园区、产业链;但是三四线城市,因为条件所限,招商引资效果甚微,就不再适用于城市经营模式;而城市经营模式弊端非常明显:争抢资本来生产、制造产能过剩、产品服务内卷;争抢总部来落地,炒高房地产。。。

消费立市的政策红利及其考核指标

启动大消费,以 SCG(本地消费总额)增速指标为主,是建立统一大市场、形成国内消费为主的内循环,三四线城市消费立市发展建设的千载难逢好时期!

稳住下滑趋势,市长政绩考核指标一定要有 SCG(本地消费总额)增速。破除 GDP 挂帅,一定要设立超越 GDP 增长率的地方领导干部考核机制,那就是 SCG 增长率的考核机制,即本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的政绩考核机制,这个考核机制的基础是国家实行消费分税制。

本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Total Retail Sales of Consumer Goods),是指发生在本地企业(单位)通过交易售给个人、社会集团,非生产、非经营用的各种消费的实物及非实物商品金额,包括房贷、电力、电信等,以及提供餐饮服务所取得的收入金额。本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还应该包括电商的实物及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与 GDP 对应,本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Total Retail Sales of Consumer Goods),可以简称(TR)SCG。

最近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三四线城市消费立市的政策红利,比如,省以下财税改革的基于消费分税制试点、公租房 REITs 试点、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中办 国办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等政策红利,只要合理综合运用,再结合有兴趣基本收入保障试点、超投必投机制的试点,三四线城市的快速发展机遇期,水到渠成。

三四线城市的消费刺激起不来,除了缺乏消费的第一推动力—消费立市以外,还缺乏全国消费人员的流动性。如果一个 80 万 - 90 万人口的三四线城市,吸纳了 3 万 - 5 万的大学毕业生创业就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 3 万 - 5 万的兴趣爱好者来长租,来养老休闲、教学进修、创业就业,这个城市的活力、消费源头活水就有了。

一个如鹤岗这样房价白菜价的三四线城市,吸纳大学毕业生创业就业 5 万—10 万人,为他们改造建设配套兴趣直播长租公寓 3 万套 - 5 万套(其中一半面向大学生、一半面向全国乃至全球的兴趣爱好者),发行公租房 REITs 债券 10 亿 - 20 亿,申请有兴趣基本收入保障试点,5 万—10 万大学毕业生配套三年青年文化强国基金 5 亿 - 10 亿;申请本市消费分税制试点、本省头部企业大股东超投必投机制试点,在本市 5 年平均社会消费总额(SCG)的基础上, 今后 5 年社会消费总额年均增长可以达到 10% 以上,REITs 债券、青年文化强国基金 5 年后年度收益率 5% 左右。

如果有四个如鹤岗这样房价白菜价的三四线城市,2 个东北、2 个华南的城市,组成消费立市兴趣产业联盟,四个城市一起吸纳大学毕业生创业就业 20 万—40 万人,同时向全国人民推荐、推广东北、华南四地的 “天南地北任我行”3 个月的短租生活体验,入住每个城市短租兴趣直播公寓,以消费立市、三年青年文化强国计划(有兴趣基本收入保障)之青年文化强国基金、REITs 债券、超投必投机制等,创造强劲国内消费需求 10% 以上,以消费立市产业联盟名义,联合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上述机制的综合试点,有机会获批吗?

得到国家营业税费、所得税费的按比例返回,三四线城市发展消费的劲头就更足了。

例如中国工商银行总部在北京,假如全国工商银行的年度营业额 1 万亿,纳税一千亿,所得税五百亿,二百亿给工商银行总部所在地北京财政和中央财政,三百亿按照全国各地的营业额,作为消费分税返回,比如成都,其工商银行的营业额是 100 亿,可以占 1%,凭借强劲的金融消费市场,成都市政府,可以免费获得返回工商银行消费分税所得 3 亿。

三四线城市市场可以轻轻松松通过消费您工商银行的产品、服务获得消费分税返回,我干嘛还要吃力不讨好的像河南保护当地村镇商业银行?如果你消费了我的市场,我财税还一无所得,干嘛不地方保护主义?

三四线城市消费立市的政绩考核指标,唯有 SCG;一二线城市可以 GDP、SCG 兼顾,主要以 GDP 为主。从 GDP 到(TR)SCG 的考核,可以让三四线城市市长的升迁,不唯上,只唯下!

三四线城市本地 SCG 增长率政绩考核,能够真正体现为人民服务:只有服务好本地市民、发展消费、消费立市,本地 SCG 增长率的考核,才能遥遥领先同级领导,想不升迁都难。同时本地 SCG 增长、消费政绩可观,通过省以下财税改革,可以得到更多的财税转移支付,发财了。

所以,三四线城市本地 SCG 增长率政绩考核,既能够按照年度消费总额排座次,也能够升官发财,而这正是三四线城市消费立市的目的。

消费立市的路径与构想

四个如鹤岗这样房价白菜价的三四线城市,2 个东北、2 个华南的城市,组成消费立市 “天南地北任我行” 兴趣产业联盟,实施基础及其路径,在于如下三个构想:

1. 有兴趣基本收入保障构想

有兴趣基本收入保障构想的试点期间,主要针对大学毕业生三年文化强国梦的基本收入保障;若是试点成功,可以对全国年满 14 岁以上至退休前的公民,给予三年的有兴趣基本收入保障,达到二个目的,一是全民文化素质的三年提升,二是文化工作者队伍十倍以上扩大,全职文化工作者群体,从目前大约三百万至五百万,扩充数量至五千万到八千万基数;同样,获得三年的有兴趣基本收入保障,退休延迟三年。

几十倍的扩大全职文化工作者群体,除了三四线城市的消费立市,主要有增加文化强国建设生力军、减少犯罪、共同富裕的三个作用;一些兴趣爱好者可能是人们眼中好吃懒做的懒汉,如果没有有兴趣基本收入保障,可能会走向违法犯罪;增加文化强国建设生力军,可以增加就业,增加弱势劳动群体与企业主的话语权,进一步提升低收入者,减少社会不平等,实现共同富裕。

“有兴趣基本收入保障计划” 研究项目,正式名称为,颜回乐兴趣小镇计划,其理念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与无条件基本收入,是张弓智库根据张弓效应机制,顺应全球无条件基本收入保障发展趋势,与目前我国特色小镇建设实际相结合的初步研究成果。

全民无条件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是指从政府的收入中拿取部份配额作为全民的基本收入,该收入不需要任何条件与资格,只要是属于本国国民者,每个人都可以拿到一笔基本收入。对于无条件基本收入,赞成者认为这种制度有办法帮助人们从劳动中解放出来,从而进行自己想做的事业,使得社会更有创造性、灵活性与实用性。反对者则认为这会让人们失去工作的动力,从而使整个经济衰退。

一般认为,无条件基本收入制度是一种社会实践与探索:从科技发展的角度来讲,机械、人工智能取代了人力,使得人类的工作性质有了改变,创造的价值不在取决于产品的生产数量,而在于各种看得到与看不到的行动价值,从而出现了这个制度的构想。

2. 超投必投机制筹措财源

通过超投必投机制,可以筹集公民的三年有兴趣基本收入保障的源源不断的财政资金来源。

超投必投是指超级资本利用社会资本进行投资,必须少部分资本用于投资天之道大众公益创投基金,即在创造财富进行投资前,要求超级资本在进行借贷、发债、股市退出等金融、人才、土地等投资前,必须强制性进行投资天之道大众公益创投基金的政策机制。

《新世纪资本论》超投必投含义及其根源,即超级资本进行超级投资,必投天之道公益创投基金的理论基础,在于对马太效应与张弓效应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

马太效应与张弓效应相互作用机制,一方面体现在马太效应机制,就是张盖茨们已经很有钱了,但市场按照他们过往管理资本的经营业绩,把从普罗大众募集而来的银行存款、养老基金等,让他们继续经营,使得这些优秀经营垄断者赢家通吃;另一方面体现在张弓效应机制,是政府通过法律法规等限制垄断的政策机制,要求超级投资舍一得百,强制性成为天之道大众公益创投基金的来源,让普罗大众、创新创业者有机会创新创业、发财致富,厚积薄发!

这种马太效应与张弓效应相互发生作用的经济运行联合机制,是东方传统文化与西方传统文化双剑合璧的中国方案!这一完善的机制让双方各取所长:马太效应机制遴选的精英能够带领社会经济迅速积累财富,普罗大众能够有机会享受到社会发展与财富增长带来的红利,同时通过张弓效应机制的遴选,让创新创业大众也有赢家通吃的机会,有进入精英阶层的通道!《新世纪资本论》超投必投机制,就是如果土豪有 100 元的投资机会,市场会让土豪把 99 元的正常商业投资机会给张盖茨们,政府会让土豪把 1 元的公益创投投资机会给创业大众;前者就是超投,是市场的马太效应机制,是 “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后者就是必投,是政府的张弓效应机制,是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土豪一般是指政府资金、银行资金、公众资金等,张盖茨们一般是指世界五百强、全国五百强、地区五百强、独角兽等超级公司;超投一般是指这些张盖茨们除了使用自有资本、资源进行投资之外,通过向土豪这样的政府资金、银行资金、公众资金等机构、个人,借贷、发债、上市的股市股权退出、项目转让的股权退出等金融方式,利用社会资源的超级投资行为,简称超投;必投是政府通过法律法规管理土豪的上述超投行为,超级投资的投资开始时强制性收取 1%(或股权退出时总额的 1‰)的天使创投虚拟股本基金的投资方式,简称必投。

舍一得百示意图:超投必投的经济发展负反馈百倍增益三极管放大机制,是投资市场 100 美元的超投输入,通过国家三次分配拿出 1 美元公益创投的负反馈必投机制,使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获得 10000 美元的收益。

3. 直播产业园暨兴趣公寓、兴趣小镇作为消费立市建设载体

以三四线城市的白菜价老旧小区房产,智能改造成为直播产业园及兴趣公寓为基础,三年的有兴趣基本收入保障为文化培养期,以试点公租房债券、文化强国基金及超投必投机制为财政来源,建设流动的兴趣爱好的文化体育交流机制,形成中外文化相互影响的内循环与外循环,建设中国特色的精神文明大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兴趣直播公寓是民宿的升级版:兴趣公寓,公寓就是直播带货工作间,带货直播带你飞有二个含义:

对于带货网红,兴趣公寓拎货入住,旅游带货两不误;

对于民宿经营者,民宿没有节假日限制,天天爆满!

民宿升级的兴趣公寓模式包括兴趣社区,主要有 3+1 结构,即三大块基础设施、一大块配套服务设施;三大块设施分别为,一是为优秀兴趣爱好者为主兼顾民宿修建的酒店式兴趣公寓,二是大型带货工作间或兴趣直播间、中小会议室等,三是兴趣、带货直播平台;一大块配套为普通兴趣爱好者、服务带货直播人士的简单单身宿舍、家庭公寓等。

兴趣公寓是民宿 2.0,重要特色包括公寓就是直播间;除了满足酒店式公寓的舒适,为达到公寓就是直播间目的,并结合直播特性,兴趣公寓,将以 5G 数码科技,建立最新的兴趣教学、表演、比赛、直播带货等直播、储存、监控设备;一般的带货直播,在兴趣公寓就行;大牌团队带货直播工作间,将建立全方位多角度的直播特效、储存复盘设备;兴趣直播平台,为兴趣优秀爱好者、带货直播等有关专业人士,进行教学、表演、比赛等,同时可以为全国各地兴趣爱好注册会员观摩、学习的直播平台。

兴趣公寓,其 “长租公寓 + 民宿 + 工作 + 中小会议室” 的商业模式,70% 的房间作为兴趣直播长租公寓,30% 作为旅游休闲带货直播网红的民宿;兴趣酒店式公寓三个月房租,具有一线城市公寓的性价比;兴趣公寓,公寓就是兴趣教学表演、带货直播间,兴趣爱好优秀人员、超级带货网红,免费入驻,其代价为一个礼拜 7 天,累计 24 小时,免费为兴趣直播平台及其注册会员,做兴趣特色兴趣教学、表演;如兴趣爱好优秀人员未能完成任务,免费租金清零,需要缴纳本周租金;租金费用从其押金、兴趣才艺表演、比赛收入扣除。兴趣比赛工作间、活动大厅设施,如同演播间、演播大厅一样,租借给有需要的优秀兴趣人士、带货直播网红进行比赛、表演、带货等。

网红直播带货的公寓、民宿,参照酒店式公寓提供中短期租住服务。

兴趣公寓、兴趣社区,是张弓智库研究项目、产品的集大成,现代乌托邦!“颜回乐” 兴趣爱好公寓目的、主题就是:

一箪食,一壶浆,陋巷有套兴趣公寓房,对于兴趣、爱好者来说,这里就是天堂!

给我一个失乐园,还你一个兴旺的兴趣公寓、兴趣社区、兴趣小镇!

1) 兴趣公寓、兴趣小区、兴趣小镇选址:房价白菜价三四线城市,人口流出越来越严重、人去楼空的小城镇,比如,封矿的矿山小区小镇、因为产业没落、交通改道的小城镇等等,一个个失乐园。

2)兴趣公寓、 兴趣小区、兴趣小镇的兴趣爱好流动人口来源:全国兴趣爱好的大学毕业生或全省、全国贫困学童、兴趣爱好者等!

3) 兴趣小区、兴趣小镇资金来源:公租房债券、文化强国基金、国家基本收入保障(低保)投入、异地搬迁扶贫投入、慈善基金、国资委扶贫基金、超投必投公益创投基金、社会资本等;

4) 兴趣公寓、兴趣小区、兴趣小镇收入预测:兴趣才艺巡回比赛收入、直播广告收入、兴趣彩票等。

5) 大学生、兴趣爱好者的收入预测:培训课时收入(低保),兴趣比赛出场费收入、兴趣等级提升收入、直播广告分成收入、个人的兴趣直播收入、带货直播收入、兴趣彩票补贴等。

6) 兴趣直播公寓、兴趣小区、兴趣小镇及其兴趣产业链股东收入预测:省略。

更多消费立市、超投必投构想,

详情请参阅张弓智库专栏文章:

超投必投:超投必投机制:国资大哥带,共同富裕快!

超投必投:消费分税机制是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动力

什么是马太效应?

土豪从王保长手里夺过那一千银子,交给有一万银子的张盖茨去继续管理的社会经济行为机制,就叫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机制,是能力认证机制、信用认证机制,并且是钱生钱的财富增值机制!

只有这样的机制,土豪的财富、公司的财富、社会的财富,才会在像土豪、张盖茨、李巴菲这样有才能人士的手里,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马太效应更残酷更进一步的剥夺现象是,王保长、普罗大众等工人挣了工资,有了点钱,转眼就会被土豪通过高房价、高房租、游戏、食品、饮料等方式夺走,充分体现应马太效应是 “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是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知乎用户 超投必投 发表

1.2015 年起,湖北省实施 “基层社恢复重建工程”,以恢复基层社服务功能。又不是今年才搞。

2. 2015 年还发生了什么?中央通过《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正式开始脱贫攻坚行动。

本问题和回答的神仙们,得先知道这个前提吧

知乎用户 飞跃本屯 发表

当媒体不再宣传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时,我们正处于变局之中。

经济周期包含复苏、过热、滞涨、衰退是个周期。目前看世界正处于滞涨期到衰退期过渡中期,典型现象:央行降息,产能过剩导致供大于求,企业负债率升高,盈利受影响,裁员、减产、破产,失业率升高,大宗商品、股票价格暴跌

经济周期规律是个人没法阻挡的,遇到这样的问题,就需要有外力进行干预和修正,在目前世界国家分为两级,疯子向左,天才向右。

14 亿人口的吃饭才是重要的问题,粮食安全是基本盘不能丢,全力推动复耕复垦。

目前看来只有苟得住,才能在未来的两三年乃至十年,实现真正的复兴。

目前有很多好处,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就湖北来说能提供 45 万,其他内地包含 31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最多吸纳提供 1400 万左右的大学生就业,使更多大学应届毕业生有了好的去处,相关产业辐射的上下游关系,至少在体量上能吸纳很大一部分原制造业离、退、返乡人员。让农民获得更好的收益,提升生产标准,维持农副产品市场稳定,防止基本的生产生活过度资本化。保住大家的饭碗,维持社会秩序稳定。

另外,供销社并非要取代商超,商超就像人体的毛细血管一样,深入到祖国大地的每一寸土地,并且完全取代之后本地化运营成本也非常高,并不能从根本上刺激生产和消费,完全不现实。

生产资料过剩和劳动力资源过剩是当下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如果是全资本形式运作生产,要么工人时薪降至 8,9 块钱,要么制造业为了降低成本搬往人工成本低的东南亚国家,总之工人在卷,工厂也在卷。这是资源分配和劳动力分配的问题,这种矛盾只能靠外在干预。

关于供销社单位如何发放这么多工资和待遇问题,只能说房子是很有利的杀手锏,同时解决房产过剩和就业率,以时间换空间,捱过这十年,又是机会。

这是应届毕业生的福音,尤其是 2023 到 2026 年毕业生,为什么这样说,目前市面上很多公司无论大厂私企都出现了利润下滑和人岗饱和,目前职场人听得最多的应该就是定岗定责,一个萝卜一个坑,机会大大的减少。公司要节省成本,以最少的人岗完成正常运作,培养一个新人对企业来说,沉没成本太高。应届生们一定要脚踏实地,好好把握,千万别人云亦云,才会赶在下一波复苏周期来临前,有一定的积蓄,实现阶层跨越,迎来重生。

知乎用户 三米 发表

这就是解决四十五万人的就业问题

相当于以工代赈

供销社营业员工资肯定高不了,所以这就像社会保障房

而且可以调控物价 只要是供销社里卖的是平价活其他经销商就不会出什么幺蛾子

还能帮忙解决一些库存问题 也能间接拯救一些企业

多赢 没有问题

21 年湖北人口五千八百万 这个就业人数差不多是百分之一人口了

希望这样的岗位多一些

那些进厂的 送外卖的 做建筑的 各种服务员 的待遇也能提一提

希望能全国铺开并且长久经营下去 这样劳动法的做五休二也能推广开了

知乎用户 si zhao​ 发表

要不你先把按照最新排序的按钮放出来,再来问意义,可否?

天天搞这些自问自答不嫌烦么?

知乎用户 挠痒痒 发表

我还是抱怀疑态度的。曾经被市场经济挤走的形式重新出现。大概是为了某些特殊情况下的内循环做准备。

我担心的是等全面铺开时机成熟,一纸干掉其他零售渠道。我的基本商品需求被拿捏的时候,我该如何讨好社员。


感谢各位关注回答,我的担心只是建立在供销社单一供给渠道和人为制造商品稀缺性这一假设上的。假设大家都只能从你这里卖大米这种必需品,讨好你的可以多供应他,不讨好你的你就少供应,这时你就拥有了权利。相关的记忆并没有离现在太久远,可以打听打听。

知乎用户 lion heart 发表

供销社重建引热议,相关概念股大涨,业内最新解读来了

**【大河报 · 大河财立方】(记者 陈玉静 徐兵)**近日,湖北省一则关于供销社恢复重建的报道引发热议。

资本市场受相关消息影响,11 月 2 日,供销社概念股大涨,天禾股份、浙农股份等相关个股出现涨停。

计划经济年代,供销社可以说是绝大多数农村物资供应的主要渠道。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供销社发展进入低谷,但并未消失。2015 年,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的出台,供销社新一轮的改革再次拉开大幕。

对于此次供销社恢复重建,一位接近供销社系统的人士向大河财立方记者解释称,其实,重建供销社这项工作一直都在开展,也没中断过,只是近期更受关注了。在他看来,重建供销社释放的信号更多是要放弃过去那种垄断模式,供销社更积极成为市场主体的一员,以竞争推进市场秩序合理、抑制不公平现象。

湖北省供销社复建并非孤例

业内:复建一直在进行

近日,湖北日报一则题为《湖北基层供销社恢复重建至 1373 个 基本覆盖全省乡镇》的报道引发社会关注。该报道指出,湖北省实施 “基层社恢复重建工程” 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基层社社员达到 45.2 万人,其中,农民社员人数 5 年增长 5 倍多,由 2016 年 5.15 万人增至 2021 年 33.3 万人。

基层社是供销合作社在县以下直接面向农民的综合性经营服务组织,是供销合作社服务 “三农” 的重要载体。因历史原因,在上一轮供销合作社体制改革后,基层社一度陷入低迷困境。据上述报道,2014 年,湖北省基层社数量仅 696 个,比最多时的 1984 年 1800 个减少 61%。

受 “重启供销社” 消息影响,供销社概念股连续数日走高。11 月 2 日,A 股 Wind 供销社指数涨 5.86%,天禾股份、浙农股份、辉隆股份、天鹅股份等相关个股出现涨停,背后大多有各地供销社的股东背景。

供销社作为上世纪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此番恢复重建,引发部分网友联想。

“最近,供销社重建的消息‘热’起来,主要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有关。” 一位接近供销社系统的人士向大河财立方记者解释称,其实,重建供销社这项工作一直都在开展,也没中断过,只是近期更受关注了。供销社的作用更多是为乡村振兴服务。在他看来,重建供销社释放的信号更多是要放弃过去那种垄断模式,供销社更积极成为市场主体的一员,以竞争推进市场秩序合理、抑制不公平现象。

“河南目前仅乡镇基层供销社就有 1800 多家,它们在服务‘三农’,助力农产品销售和农民增收上,一直发挥着积极作用。” 上述人士说。

据河南省供销合作总社官网,截至 2021 年 1 月,全省现有省辖市供销社 17 个,示范区供销社 1 个,县级供销社 132 个,乡镇基层社 1875 个,社有企业 862 家,连锁经营服务网点 4.35 万个,干部职工 33.19 万人。其中,省社直属事业单位 7 个,直属企业 19 个。

数据显示,2021 年,河南省供销合作系统完成销售总额 3127.1 亿元,利润总额 6.2 亿元。全系统资产总额达到 273 亿元,所有者权益 72.9 亿元。截至 2021 年底,全系统土地流转面积累计达到 228.8 万亩,土地托管面积累计达到 1051.12 万亩,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 4 个,农贸市场 198 个,农村综合服务社 5.6 万个;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社 7038 个,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273,发展各类社会组织 1528 个。

大河报 · 大河财立方记者注意到,正如上述人士所言,基层社恢复重建是一项正在进行的工作,并非突然开始。全国其他省份的基层社数量也在大幅增加。

11 月 2 日,云南网一篇题为《云南省社:持续深化综合改革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的报道显示,云南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基层社从 2012 年的 847 个增加到现在的 1719 个,其中已建成村级基层社 393 个,社员数达到 41.96 万人,农民专业合作社从 2012 年的 10308 个发展到现在的 22300 个,入社农户达到 147.76 万户,与农民的利益联结关系进一步密切。

加强县和县以下供销合作社建设是改革的重点之一

供销社诞生于 1954 年 7 月,是中国最大的合作经济组织,至今已有 68 年的历史。在多年的服务实践中已经形成了国家、省、市、县、乡五级组织,有联合社、成员社、基层社。

在上世纪 80 年代以前,供销社在农村的生产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位经历过供销社辉煌年代的人士对大河报 · 大河财立方记者表示,当时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还有布、生活百货等,都要凭粮票、油票、布票等去供销社购买。

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供销社发展受到冲击,尤其是基层社,数量锐减。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和服务三农的背景下,供销社在深化改革中不断调整定位。

2015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下称《决定》)。根据《决定》,综合改革阶段性的战略目标是 “一个体系”“一个平台”,即把供销社真正打造成与农民联结更加紧密,服务功能更加完备,市场化运行更高效的合作经济组织体系,真正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

《决定》突出为农服务,突出合作经济的属性,突出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我们要在今后的改革当中、今后的事业发展当中,尽量用市场的办法、经济的办法来推进我们的工作。”2015 年,时任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副书记、理事会副主任李春生在答记者问时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综合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加快推进基层社改造。

李春生在当时答记者问时曾表示,供销社将来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要加强县和县以下供销合作社建设,它决定了供销合作事业发展的成功与否,其重要标志,也就是县以下的供销合作社的发展怎么样。

供销社要在为农服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此后,在多地供销社的工作进展中,服务乡村振兴、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基层社建设都是重要工作。

2022 年 3 月,河南省供销合作社第七届理事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指出,2022 年全系统要聚力抓好 8 项重点工作,排在第二位的就是大抓基层,建强组织,密切与农民的利益联结,夯实为农服务基础。全面推行 “县基一体化” 管理,实施基层社示范社建设工程,改造提升村级综合服务社,加大领办创办农民合作社力度,创新为农服务方式和手段,夯实基层基础。

记者注意到,经过多年改革,基层社发展也取得重要进展。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数据显示,2022 年上半年,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销售总额为 29417.1 亿元,同比增长 19.1%。其中,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加强县域内供销合作社资源统筹,加快推进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上半年全系统县及县以下销售额增速快于系统平均。

对于供销社的发展,2017 年 9 月,时任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办公厅 (研究室) 副主任程庆新在公开场合表示,探讨供销社合作的发展,需要在正确认知的基础上层层深入。要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来看待供销合作社,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来考量供销合作社所扮演的时代角色。从大的范围看,供销合作社从新中国初期到 21 世纪初期经历了大起大落。2000 年以后,供销合作社终于从低谷走向爬坡阶段。党的十八大以后,重新思考,供销合作社所扮演的时代角色逐步明确: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在三农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下,利用其现有的组织体系、完备的功能,在为农服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责编: 高帅 | 审核: 李震 | 总监: 万军伟

知乎用户 大河财立方​ 发表

供销社从经济上来看,最大的作用是,

方便农产品调控,减少农业资源的浪费率。

从总体来看,供销社的存在会降低农产品的风险,

供应会变得更平稳,价格波动也会变小很多。

对新鲜农产品的追求也会更加保守。

供销社如果在全国推广开来,可以看做是,农产品保守主义复兴。

从供销社大规模恢复重建来看,我个人做个不负责任的判断:

官方是在自己加保险,好更从容的面对未来。

知乎用户 向阳 发表

说破天我就一个问题

既然都说的天花乱坠好处多多

那这么好的东西为啥当初被取消了?

知乎用户 望京一只妖 发表

有几个方面吧。

一:保证农产品统一销售,特别是好多村镇大力发展同一种产品,供销社负责销售对外销售,联合邮政等快递公司。之前各个村镇都是村长或者镇长或者个人帮着找销路,现在都交给供销社。

二:保供,避免在出现上海这种靠疫情发财的各类团长。维持物资保障。也为了避免类似贵阳那种情况,物资供应不上,这种情况全国都有,或大或小,本以为社区能做好,结果根本不行,这种事情还是要有专门的人来做才行。

三:为战争做准备,后面真的打起来了 供销社保供,防止物价上涨。到那时候,相信政府还是相信资本。不用多说。

综上,这次又能增加大量公务员岗位,为内卷的公务员带来又一条出路。

供销社不应该是卖东西的,不是像以前那样自己开门做买卖的。只是负责协调的。

这种涉及民生的重要岗位,不需要有多高的学历,但是对人品肯定是要求更高的。油水很多,权限可以很大。所以要有足够的约束力。要搞准定位,权利太大不行,没有权利也不行。

往好的想,我希望只是为了在防止出现上海这种情况。而不是为更大的事情做准备。

知乎用户 狱 1​ 发表

资本和官僚一样烂。

大哥二哥谁也别笑话谁。

所以对经济发展没有任何意义。

供销社和市场经济绝不是反义词,两个是近义词,供销社是寡头垄断的特殊形态市场经济体制。

只有少数拥有市场准入门槛的人才可以经营供销社;
只有特殊的拥有市场进入门槛的供应链才可以把货物进入供销社;
经营供销社的人可以把账目和货物视为私物;
部分特殊商品除了去供销社采买别处根本买不到。

你跟我说具有以上特点的是社会主义,难道不是寡头经济体?


不要看见供销社就觉得是共产主义苗头,无论是网左还是网右都开始激动的跳了起来,一边欢欣一边激愤。

然而共产主义那套那套强调的是所有制,不改革所有制情况下的供销社,那是共产主义吗?

不改革所有制,那就是两个相互补足:

进入供销社体系的好东西 / 稀有物,会流入另一个渠道进行自由市场经济,自由市场经济中处理不掉的烂东西,进入供销社体系去卖

网左得到了他们想要的象征意义,网右得到了他们想要的高效率攥取利润的结果,他们把手言欢皆大欢喜。


我的观点一如既往:真正的共产主义需要的是民主制度的完善,而这个完善的代价往往

知乎用户 缄陌 发表

东出北美,西征欧陆,脚踏澳洲,实控中东!

3000 万光棍北美播种,招红脖子大妞;3000 万光棍欧陆留根,寻金发美女;2000 万光棍永驻澳洲,再造一个生产建设兵团!

不在产能巅峰,人口高峰的时候搞事情,当产能不再有,高端突不破,低端留不住,人口断崖式下跌,甚至连兵源都成问题的时候,悔之晚矣!

知乎用户 知乎大善人​ 发表

现代物流加强版常平仓,用来给生产者回避风险,消费者购买得起的兜底机制,不少人在这阴阳怪气,是妨碍了某些势力敲骨吸髓吗?

知乎用户 长弓玄刃 发表

抛开幻想,大家有什么想要做的,赶紧去做。

国际形势日益恶劣,万一我们国家要是被牵连其中,供销社就是稳定社会的基础枢纽。

知乎用户 风轻云荡 发表

告诉你一个事实,供销社的出现,说明了国家要遇到大事了,很有可能是台湾海峡附近要出事了,一旦有事国内的资本超市很有可能哄抬物价,导致社会紊乱,所以出现供销社是在为收复湾湾做准备,很多人没想到这一点,去看看今年上海封城为什么会出现高价物资甚至有人买不到东西,像大型超市和物流都掌握在资本手上,国家根本就没法调动资源,而且很多超市都是外资,我们国家某些方面是真的开放,国外大型超市基本不让外资控股。看到这里就明白了国家出手供销社是在为极端情况的发生,国家正在一步步走向大统一,很多人真的没有看到这一点,在网上胡乱解说。[大笑][大笑][大笑]

知乎用户 韦成龙 发表

在农村乡镇设置这么一个姓社不姓资的流通组织太有必要了。

  1. 惊涛骇浪时可作民生物资战略储备单元,这可是渗透到广袤土地的毛细血管式的、分布式的储备单元。这一点可能是最重要的一步战略大棋。稳民生,稳社会,任你惊涛骇浪。
  2. 规范农产品市场,资本进入农业领域,“蒜你狠” 之类的搅动社会根基,国家队供销社入场,对平稳物价,打击投机倒把份子将发挥国家控价,稳定社会的作用。
  3. 全国大市场提了好长时间了,拉动内需以内需为基础,释放农村购买力,都需要有一个稳定可控的小微市场。
  4. 流通末端的过度私有化导致在农村根本买不到好货,假冒伪劣猖獗。供销社将起到商品质量升级,标杆化的鲶鱼作用。
  5. 乡镇一级与农产品直接相关的国字号,国有粮站还在坚守,但势单力薄,振兴乡村,需要多样化的互动,调峰调谷,这是私人资本解决不了的。
  6. 农村交通问题已得到解决,城镇化接近饱和,农业农村商业化升级需要供销社这样的国字号角色。

知乎用户 秦王虎视 发表

很多人质疑的谩骂的那些,我其实不在乎,我也不相信上面真的无知到认为这种基础商业,国家从任何角度能比民间干的更好

我在乎甚至可以说有一点点恐惧的是,国家对于接下来要发生的那件事,到底要准备干多大干到什么烈度

供销社这种东西,其实并不是公有制经济的产物,美国也搞过欧洲也搞过,并没有任何国家会真的觉得国家组织这种基层商业能干的有多好,只是在某些特殊的时候,物资的确不够了,稍微倒卖一下国家就容易出大问题,所以集中管控物资,比如建国初期,上海的一些商人囤积粮食,很多人不也是反对的吗,为什么商人要囤积粮食,因为粮食真的不足;为什么今天没有商人囤积粮食了,因为粮食有的是

所以供销社本质上不是为了和市场竞争,本质上是为了垄断物资的收集与分配,这一点希望不管支持的还是反对的都要分清,供销社跟大部分人讨论的那些东西完全不挨着

最后就是,如果真的跟我想的一样,那建议别润,润更容易出事,要润,首选南美,其次中东,再次非洲,再次欧洲,最次日美澳韩

知乎用户 lalala 发表

供销社正在全国恢复。既然主力是做农产品转销与乡镇城郊日用销售,就看这次郑州疫情 供销社在保供方面能出多大力了。

知乎用户 雪泥鸿爪 123 发表

其实供销社复辟主要有两个原因。

1. 统筹规划供给民生物资,

可以最大限度提高风险抵抗能力。

也不是没给民营资本机会,

但是那些人只会一味的上市圈钱,

然后直接跑路,

你们又不是没见识过中国人的狡诈。

可是对于国家来说这就是民生。

一旦发生自然灾害、疫情防控、战争管制,

民营搞的那些团购不值得信赖,

街道办协调的物资,

你看看上海就知道了。

2. 反制境外资本

有消息指出很多粮企、油企都被海外资本渗透,

如果国家能够控制渠道,

其实可以遏制别人掐我们脖。

知乎用户 纯情大将​ 发表

供销社能出一个 APP 就更好了,所有产品网上下单,然后去附近供销社网点提货。或者加点运费钱让闪送小哥送上门。

买卖土特产,一些小品牌的优质产品也是不错的。

对农民的好处是调控农产品收购价格。官方收购就有个托底,不会像私人收购,压价压到烂在地里。

对消费者的最大的好处,至少官方卖的东西都是有质检的,不像网络平台不用质检,注册一个号就可以卖。卖了就跑了。官方还是比私人要脸的。毕竟目标大,林子里有一只坏鸟,就很容易被攻击整个森林不好。

价格不一定最便宜,卖假货伪劣产品,更容易找到责任人。官方快速对接,处罚来的更快。

国家在有最低价保护的农产品,超市里卖的最便宜,最稳定。比如国家规定小麦最低收购价不得低于 1.2 每斤,那么市场上的小麦从 1.5 元~10 元每斤都有。大家都能买到自己想要的价位。

没有最低价保护的农产品,全都烂在地里,市场售价暴涨。缺乏市场流动性。现在的蔬菜都 5-7 每斤了,但是地里烂了一大堆,没人要。

网上视频很多,农民拉一车菜去批发市场,一群人互相压价,故意拖你时间等你的菜坏掉。然后 100 元一车买下来。转手卖到超市几元一斤。我们消费者花高价吃着不新鲜的菜。

价高,低质量客户不想买,导致商人不想买,农民不想种,流通就越来越差,最后消费者只能买垄断的机械化生产的外地高价菜。

供销社也是个事业单位公务员。要考进去的。售货员是真正有个光明的未来了。

我有个朋友是政府大楼门卫,入职还没工作,月初先发工资再工作,平时有过节礼,年底还有奖金。五险一金,做 5 休 2,一天 8 小时。供销社售货员以后应该也可以实现。

知乎用户 千金散尽还复来 发表

2022 年 11 月 2 日,湖北省纪委监委网站发布消息,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人事任免工作委员会主任赵东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审查调查。

此前,他长期在湖北省供销合作总社工作,曾任党组副书记、副主任,2011 年 9 月任总社党组书记,后兼任总社主任。

2021 年 12 月 13 日,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湖北省供销合作总社原党组成员、副主任明平安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湖北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2022 年 6 月,开除党籍。


很多事情怕就怕在 “本意是好的, 只是执行的差了”,

然而现实是 “无论本意有多好,信息不透明,缺乏有效监管,结果就会有问题”,

建议搜索关键词," 供销社+反腐”

供销系统:腐败的 “隐秘角落” 与改革困局

供销系统:腐败的 “隐秘角落” 与改革困局 - 中新网

本刊记者 / 黄孝光

  发于 2020.10.19 总第 968 期《中国新闻周刊

  一个月内,黑龙江省供销系统两名重要官员相继落马。

  9 月 1 日,黑龙江省纪委监委对外发布,黑龙江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下称黑龙江省供销社) 原党组副书记、监事会主任王桂芝因涉嫌利用职务便利,在工商注册、工程承揽、资金结算、贷款担保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巨额钱款等违纪违法问题,被 “双开” 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此前 10 天,已退休 3 年的该社原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张文明亦因严重违法违纪问题被查。

  全国供销系统包括总社、省社、市社、县社和乡镇基层社等多个层级。其中,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是全国供销合作社的联合组织,由国务院领导,属于正部级单位,各地方省社则属于正厅级单位。早年供销系统在政府部门构成中较为边缘化,改革开放后逐渐退出政府序列,一度被认为 “无腐可反”。

  而今供销系统悄然壮大,成长为年利润近 500 亿元的 “巨无霸”,并因为频频爆出的腐败事件,重新回到公众视野。《中国纪检监察报》曾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2017 年的某个冬夜,北京航天桥附近,一名身穿长款羽绒服、帽檐低垂的女子正在进行街头交易。她从驱车前来的两名男子手上接过 3 个行李箱,里面是 1000 万元现金。女子的父亲是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原党委书记兼理事长高守良。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和北京晟弘凯恩公司共同开发建设丰台区一处房地产项目。为拿下这一项目,晟弘凯恩公司允诺给高守良 5000 万元酬金。“这个事,挣几百万要担风险,挣几千万也要担风险。同样是担风险,那就挣个几千万吧。” 高守良说,当年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前两天,他还接受了另一笔 3000 万元的转账。

  据《中国新闻周刊》不完全统计,近 5 年来,至少 5 个省级供销系统一把手被查,逾 10 个地级市供销社主要负责人落马,个别地域还查出腐败窝案。平时不显山露水的供销系统,为何成为腐败高发区?

“对社属企业监管不力”

  供销社诞生于 50 年代,曾是农村生产生活资料的唯一购货渠道。1978 年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运行,化肥、棉花等农资专营权被取消,供销社失去垄断优势,一落千丈,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逐步淡出公众视野。据微信公众号 “哈尔滨供销” 介绍,这一阶段的供销社多和一些负面词汇联系在一起,“比如亏损、下岗、人浮于事、历史包袱沉重等”。1992 年至 1999 年,全国供销社累计亏损近 450 亿元,大量供销社破产、转让,580 万名员工中将近一半下岗、内退。

黑龙江省供销社成立于 1948 年,是中国最早的省级供销合作社。

  黑龙江人刘玄 (化名) 便是这个阶段内退的。年轻时在哈尔滨五常市供销社工作过的他提到,供销社在县城是长期被忽视的科级单位。“看一个单位的地位,一是考虑其工作是否涉及全局,二是掌握人财物的情况。县直各单位中,供销社给我的感觉一直处于中等偏下的位置。” 刘玄说,原以为供销社缺乏行政权力,已经无腐可反了。但今年黑龙江省社接连两名要员被查,令他大为惊讶。

  黑龙江省纪委监委 9 月 1 日宣布,黑龙江省供销社原党组副书记、监事会主任王桂芝被 “双开” 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相关通报提道:“王桂芝身为党员领导干部,对党不忠诚不老实,为官不廉,甘于被‘围猎’,大搞权钱交易,严重违反党的纪律,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犯罪。”

  仅仅 10 天之前,黑龙江省社已退休近 3 年的原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张文明落马。履历显示,张、王二人的仕途轨迹 “前赴后继”:张文明曾任职绥化市委副书记,后于 2008 年至 2013 年担任黑龙江省社一把手;王桂芝则于 2009 年出任绥化市副市长一职,2016 年走马上任黑龙江省社党组副书记,直至去年 12 月被免职。

  曾与张文明共事多年的一名黑龙江省社退休厅级干部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他印象中,张文明为人朴实,决策相对民主,不过因为是地方官员出身,行政思维浓厚,“对供销社主打的经营业务不是那么掌握,容易出问题”。

  作为农业大省,黑龙江省供销社的主营业务包括农资、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再生资源四大体系,尤其以传统的农资经营为主。公开信息显示,该社于 2015 年前后确定了以 “互联网 + 供销社” 为核心的千亿元发展战略,计划到 2020 年,全系统的销售收入超过 1000 亿元,重点是打造一个平台,建设 12 项专业服务体系,构建百城、千乡、万村、百万农户服务网络。

  在此战略下,黑龙江省供销系统的发展势头迅猛。2014 年全省供销系统销量总额为 563 亿元,此后保持每年 10% 左右的增速,于去年提前完成销售收入超 1000 亿元的目标。据官网介绍,黑龙江省供销打造出以倍丰农资集团、庆丰农资集团、昆丰农业发展集团、寒地黑土农业物产集团等为代表的社有骨干企业群。

  据前述黑龙江省社退休官员向《中国新闻周刊》透露,近年来庆丰、倍丰、昆丰等农资企业壮大的同时,“被清理出问题资金 30 多个亿”。一位接近黑龙江省社的人士则进一步提到,张文明与王桂芝被查,与该社社有资产流失有关。

  黑龙江省社未回应《中国新闻周刊》的采访要求,不过相关司法判决信息证实了社有资产流失的说法。裁判文书网信息显示,2015 年黑龙江省社旗下企业松原市鑫巢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总经理吕梦南两次挪用本单位资金,共计人民币 1060822 元。

  黑龙江省社另一家企业——昆丰农业发展集团原法定代表人刘宏彦,则被指控在未按公司章程规定经股东会决议的情况下,擅自决定为其实控的兴隆公司提供担保,导致公司承担了 5000 万元的连带担保责任。另一起判决则显示,2016 年起刘宏彦利用关联关系和实际控制人身份,多次批准昆丰农业发展集团向自己实控的天诚公司及关联企业汇款、转款、转账,造成天诚公司欠昆丰农业发展集团往来款项近 7 亿元无法收回。

  这些案情所涉事项,多与黑龙江省社农资经营这一主营业务有关。2016 年黑龙江省委巡视组向省供销社党组反馈专项巡视情况时提到,该社存在 “引进社会自然人利用职务便利牟取私利”“对社属企业监管不力,造成社有资产重大损失” 等问题。

  按照社章规定,黑龙江省社组织领导体制实行 “两会制”,其中理事会是社员代表大会闭幕期间的执行机构;监事会对社员代表大会负责,是联社的监督机构。前述受访官员认为,张文明、王桂芝作为“两会” 主要负责人,对社属企业资产流失问题难辞其咎。

  2017 年 3 月,针对监管失职、社有资产经营管理失去控制的问题,黑龙江省供销社提出,要切实加强对企业管理权的控制和对企业重大投资的控制。当年 11 月,该社原监事会主任王桂芝公开表示,省社成立了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构建了省社机关和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为主导的双线运行机制,实现了社企分开、政企分开。然而前述接近黑龙江省供销社的人士认为,王桂芝等人的新近落马,表明 “社企分开”“政企分开” 仍止步于口号。

直到 2019 年,该社企业监管不力问题仍未得到解决。今年 5 月,黑龙江省委第二巡视组向省供销社党组反馈巡视情况时,明确指出其 “对债权问题处置不力”“对企业监管失责失察” 等问题。

涉案多为一把手

  与黑龙江省社情况类似,近年来多地供销系统频下腐败 “双黄蛋”,包括四川省供销社前后两任一把手刘国成与青理东、内蒙古自治区供销社原党组成员唐利民和原党组书记刘金水、唐山市供销社主任蔡春奎和该市曹妃甸区供销社原党组成员张会生等。

  当前供销系统腐败呈现出蔓延趋势,一把手涉案较多,窝案、串案频发。据《中国新闻周刊》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全国供销系统落马官员超 40 人,包括山东青岛、临沂、菏泽,浙江宁波,黑龙江哈尔滨,江苏扬州、南通,福建厦门,河北承德,湖北荆门,广西柳州等多地市社的主要负责人,以及北京、四川、安徽、内蒙古、黑龙江等多地省社的一把手。

  2019 年 5 月,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原党委书记兼理事长高守良案开庭,高守良被控受贿近 1.8 亿元人民币 (其中 1.1 亿元未遂),涉嫌贪污 164 余万元、巨额财产来源不明 2000 余万元。“我们跟他谈话的过程中,他经常说,他就是这个单位的家长,每个决定都是正确的,要求下属们无条件地服从。” 办案人员提道。

  一把手 “一言堂” 现象以及供销系统腐败频发,除个人因素外,也与其内外部监管缺位相关。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曾撰文分析:“供销社资产系集体所有而非国有。在一些地方,当地国资委对其没有资金监管的法定职责,上级监督缺乏着力点;广大社员职工对供销社的了解、参与程度低,不能进行有效监督;一些供销社内部管理制度不规范,班子成员内部的监督制衡作用无法发挥,导致一把手‘一言堂’现象严重。

  多地不约而同地用 “独立王国” 来形容供销社监管缺位的处境。相关报道提到,宁夏回族自治区供销社原理事会主任秦亚兵从不主动让监事会、纪检组参加重要会议,使得内部监督形同虚设。在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高守良同样把单位变成自己的“独立王国”,人为架空监事会,导致社内监事体系难以发挥实际作用。2014 年 8 月,在高守良力主下,市社通过了为某公司提供 4 亿元信用担保的决定,然而该社一名党委副书记事后却表示,自己作为班子成员,“连公司的名称都没听清楚”。

  原黑龙江省供销系统工作人员刘玄认为,一把手问题突出,也与供销系统理事会和监事会换届频率低有关。落马的供销官员中,刘金水担任内蒙古自治区供销合作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一职长达 13 年,唐利民担任副主任长达 19 年;二人相互勾结,贪腐时间长达 20 余年未被发现。刘国成则在四川省供销社耕耘近 40 年之久,担任一把手长达 8 年。

  安徽的情况同样如此。去年该省供销系统发生腐败窝案,包括省社原理事会主任钱斌、理事会副主任唐庆明和崔继华、省社下属的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原党委书记耿金岭等多名厅官被查。“省供销合作社领导层长期各自为政,分管、分工领域固定,人身依附关系明显,在经济利益上相互牵扯。” 安徽省纪委监委提道。

社有资产流失严重

  供销系统的腐败问题,既有同其他领域腐败问题的共性,又有其自身特点。

  “和交通、财税政府重点部门相比,供销系统权力要小得多。它的腐败和旗下业务紧密相关,一大表现便是‘靠社吃社’。” 受访的黑龙江省委原巡视专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原纪检组长佟宝君曾撰文分析,供销系统的腐败高发现象与其进入全新的发展跨越期密切关联:“面对快速发展的形势,我们无法对项目、资金进行全程有效监督和管控,给反腐败工作带来困难和隐患。”

  经历市场化冲击的供销社,如今再次成为中国农业流通领域难以忽视的力量。据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官网信息,2018 年供销社全系统实现销售总额 5.9 万亿元,实现利润 468 亿元,资产总额 1.6 万亿元。其中,农资、农产品、消费品、再生资源构成供销社的主要收入来源,利润占比分别为 15.7%、28.7%、17.4%、3.3%。除此之外,2018 年供销社全系统电子商务销售额 2998 亿元,金融服务营业额 970.5 亿元,房地产开发经营额 218.7 亿元…… 供销系统正在不断拓展新的领域,经营范围从农业延伸到了物流、化工、房地产、电商、金融、汽车、石油等产业。

  据官方介绍,上世纪 90 年代供销系统陷入连年亏损,后得益于中央财政 521 亿元的拨付款,逐渐剥离划转了 519 亿元不良贷款。新世纪早期,供销系统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实行职工和经营者持股、系统内联合重组等多种方式,推进社有企业改制。截至 2007 年底,全系统县以上社有企业数量为 17730 个,比 10 年前减少了 37%,由 10 年前的亏损 114 亿元转为盈利 96.5 亿元。

  “2014 年 4 月,国务院确定河北、浙江、山东、广东为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省,带动全国供销系统涅槃重生。” 新华社报道提到。随着 2015 年供销系统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综合改革,供销系统更是迎来跨越式的成长。

  前述黑龙江省委原巡视专员向《中国新闻周刊》分析,近年来正是因为供销系统跨越式成长带来利润空间,诱惑着供销系统的一些官员靠社吃社、设租寻租。“供销社权力大小、职位肥瘦,和企业经营状况相关。一方面,有些企业虽然黄了,但残余资产尤其厂房、网点,随着土地的升值,出租利润空间大了;另一方面,某些生产资料因为曾经的专营形成一定规模,加上国家政策的扶持,依然活得挺好。”

  供销系统官员腐败的一大共性特征,是社有资产的流失。根据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原纪检组长佟宝君 2012 年在全国多地供销系统的调研结果,有的管理失控,随意担保,巨额资金长期外借,主要领导浑然不知,造成社有资产损失,“这方面发生的典型案件,触目惊心,令人警醒”。

  相关案例不胜枚举。司法判决信息显示,2014 年 9 月至 2015 年 9 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供销社原理事会主任秦亚兵未经集体研究,擅自同意社有企业对外提供担保或借款,致使中农金合公司名下房产全部被抵押查封,鑫合公司、富华公司等社有企业承担担保连带清偿责任 2.13 亿余元,造成区供销社财产重大损失。

  此前媒体报道,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曾以期权投资的名义已累计借给河南裕华公司 5000 万元,不久之后,审计部门发现该公司连年亏损,连利息都已支付不起。然而高守良收受该公司给予的价值 500 万元股份承诺函后,又向其追加投资 1 亿多元,由市社投资管理中心为其非公开发行 4 亿元私募债券出具担保函,最终导致市社 4.6 亿多元资金无法收回。据《中国纪检监察报》报道,高守良在职期间,“由于其随意决策、独断妄为,总社负债率增长了 9 倍。截至 2018 年底,负债金额已达 182.76 亿元”。

  梳理案例发现,供销社腐败除农资、农产品、消费品、再生资源等传统涉农服务领域外,还蔓延向土地出租、工程建设、融资担保等领域。这些领域项目合作开发多,涉及资金数额庞大,腐败风险高。

  浙江宁波市纪委监委提到,供销社项目合作开发建设、改制期集体资产处置、内部管理等均是廉洁风险点。该市供销社开发某地块项目过程中,负责人蒋旭灿内定不具备开发实力的王某某为合作对象,导致数亿元房产项目的合作开发权被王某某以 5000 万元拿下。宁波市纪委监委介绍称,当地供销系统在项目合作对象选择上把关不严,合作以后对项目经营情况、资金使用情况等又监管不力,导致投入的资金有去无回,集体资产大量流失。

  “资产流失严重的供销社,就像没人看守的菜园子。” 前述受访的黑龙江省委原巡视专员感慨。多名受访者均认为,此种现象源于供销系统特殊的体制机制。

  根据佟宝君的分析,多年来供销社一直处于机关、事业单位、群团、企业 “四不像” 的尴尬状态:供销合作社虽不是政府组成部门,却承担着政府委托的部分行政管理职能,又直接从事市场经济活动;既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又都参照公务员管理;既是集体所有制性质,自己组织收益,同时又吃着财政饭,由国家供养。佟宝君认为,这种特殊体制和多元身份助长了部分干部职工 “捞一把” 的思想,且给供销系统带来监管难题。

40 余年改革困局待解

  “近年来,供销社在深化改革中不断调整定位,正在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金字招牌’正在重新擦亮。” 去年新华社的一篇报道介绍,5 年来全国恢复重建基层供销社 1 万多家,总数超过 3 万家的基层社覆盖了全国几乎所有乡镇。

  供销系统 “金字招牌” 的重新擦亮,基于 2015 年以来该系统综合改革的背景。2015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下称《决定》)。根据《决定》,供销系统综合改革的总体要求是“打造中国特色为农服务的综合性组织”。有评论认为,供销系统网点密布,有庞大的渠道优势,是高层发力农村消费的最佳着力点,也是推广三农政策、解决农村问题的不二选择。

  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基层社改造,加强对基层社发展的扶持。今年 6 月,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主任喻红秋对外表示,3 年内力争新发展基层社 7000 家,总数达到 3.9 万家。

  在黑龙江,据统计截至 2019 年末,全省乡镇基层社总数 926 个,乡村覆盖率 100%;农村综合服务社 8841 家,覆盖率达 97.6% 以上,比改革前增长 65.07%;全系统共领办农民合作社 2899 个。然而《中国新闻周刊》实地走访发现,虽然黑龙江供销社基层网点实现了全覆盖,但实际运行状况堪忧。哈尔滨五常市多名离退供销社职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恢复基层社、领办农民合作社是上级社分配任务,个别合作社做成功了,但多数浮于表面,无资产、无业务,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低。

  张君逸 (化名) 是五常市某乡镇供销社刚退休不久的负责人,据他介绍,当地基层社自负盈亏,收入包括房屋租赁和农资经营两项,支出包括缴税、人员工资等。“现在农村人口集中到县城,农村固定资产越来越不值钱,房屋租金上不去了。我们社一把手月薪 1000 元出头,二把手还不到 1000 元”。

  供销系统恢复重建基层社的举动,引起了部分学者的关注。今年 3 月,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原副院长周天勇在《供销合作社不宜涉足农村土地事宜》一文中提到,供销社属于计划经济时期的体制安排,并不适合于市场经济组织体系的需要。“财政给他们钱,让他们给农业农村农民做点其他惠民工作,要看投入的成本,会不会成为财政的沉重负担;要预见这类的组织会产生的寻租和腐败,会不会有既贪骗财政补贴,又损害农民利益的情况出现;还要考虑派驻纪检、监察、审计等体系和开支多大,监督供销合作社不腐败的成本多大。”

  几名受访的供销人士亦对供销系统的改革成效表示担忧。前述黑龙江省社退休官员向记者解释,在市场充分竞争情况下,社属企业无法和民营企业匹敌;供销系统作为官办组织,存续几十年来始终未能成为真正意义上农民自己的组织。

  因此,作为国家推进 “三农” 工作、直接为农服务重要载体的供销社改革是势在必行的。国务院《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指出,基层社是植根农村、贴近农民、强化为农服务的基本环节,“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一直以来,供销社成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混合体,并长期摇摆于体制的变革过程中。黑龙江省社退休厅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改革开放以来,供销系统经历了三个阶段改革:“80 年代提出恢复供销社的群众性、民主性、灵活性,90 年代提出要将供销社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这几年综合改革,提出‘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

  他如此解释供销系统改革困境:“供销社是计划经济留下的尾巴,其改革也像其他部门或系统一样,涉及有关利益集团,轻易动不了。改革的政策、理论与实际脱节,于是迄今改了四十多年,有血没肉,筋骨未动。”

  “系统内部热衷于擦亮臆想中的‘金字招牌’,没有对垄断经营的体制进行彻底反思,一方面革新,一方面恋旧,甚至将供销时代加以美化,这会带来包括腐败在内的一系列后果。” 受访的黑龙江省委原巡视专员提醒称。

  创新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治理机制、理顺社企关系,是 2015 年以来此轮改革的另一个重点。“现在看来,综合改革走入第五年,预期的目标尚未达成。” 前述黑龙江省社退休官员认为,想要疏通体制机制、破除贪腐困局,供销系统的改革之路依然任重道远。

  《中国新闻周刊》2020 年第 38 期

知乎用户 叫我数字就好 发表

供销社是集体企业,不是国有饭店国有商店。大下岗时期各地供销合作社供销商场供销职校职工都是集资入了股的,当年也不算多,90 年代 5000 到 20000 不等,湖北这个重建,是给入股的老职工或者他们子女分红或者退股了嘛。重建供销社,湖北怎么解决老职工的股权问题的,新职工进来配不配股,要不要集资进来比如先交个 20 万或者等值门店再来上班?

知乎用户 煮酒​ 发表

今年以来,尤其是最近的一个月时间里,“供销社” 这个消失许久的词汇,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这个几年前的产物,在今天再度以一种别开生面的方式复出,而在这背后,变化的不仅仅是我们的对它的态度,更是宏观上对于经济二字的另一种权衡。

得与失,从未像今天这样如此之重要。

《湖北日报》10 月 11 日报道,湖北省将实施 “基层社恢复重建工程” 取得阶段性成果,已恢复重建基层供销社 1300 多个,基本覆盖全省乡镇,基层社社员达到 45 万 2000 人,供销合作总社相关负责人称,争取 2025 年全省基层社社员达到 150 万。

不仅是湖北,2019 年以来,宁夏供销合作社累积投入资金 2990 万元,撬动社会资金 6553 万元,新改扩建乡镇级供销合作社 179 个、村级供销合作社 70 个,全系统基层社总数达到 249 个,乡镇供销合作社覆盖率由 2017 年的 56% 提升至 92.7%,服务覆盖面达到 95% 以上。

《兰州日报》也报道称,在疫情中,该市供销社直属企业线上服务不打烊、线下配送及时,保障当地居民 “菜篮子”。

除此之外,供销总社还开启了招聘工作,2023 年计划考试录用机关工作人员,并欢迎广大有志于投身供销合作事业的优秀青年踊跃报考。

把这些所有的信息汇聚到一起,资本市场的反应则十分敏锐,11 月 1 日,沪深两市的供销社板块大涨超 8%,一些供销社系统控股或参股的上市公司纷纷涨停。

而《证券时报》也报道称,多家上市公司将为部分省市供销合作社的冷链物流项目提供产品和服务,助力实行乡村振兴,深耕惠普金融,多举措推进农业业务发展等等。

作为一个曾经 “计划经济” 时代的产物,以今天的 90 后乃至 00 后的视角来看,对供销社的认知和概念应当并不深刻,在谈到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来认识一下,什么才是供销社?

为什么说,供销社的复出,值得我们警惕?

在谈到供销社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来解读一段话:“我们的现代化道路不会输入别国的模式,也不求输出自身的模式。”

这句话的意义非常大,可以说奠定了未来五年发展的基础,而这句话的本质含义我相信很多人应该多少已经有所了解。

在这句话的基础上我们再来看今天供销社的问题,或许视角要更明朗得多。

供销社最早其实可以追溯到沙俄时期,后来被隔壁邻居给发扬光大,供销社在当时当然是好东西,供销社的东西卖得比别人便宜,只要其他商店货架上有的,供销社就卖的比他们便宜,这还不够,最后隔壁邻居还对私人商店下重税,这就导致个体户越来越难,最后纷纷倒闭,于是江湖上就只剩下了供销社。

这是隔壁邻居关于供销社的故事。

不仅如此,像药店、理发、餐厅等第三产业,隔壁都可以做到类似于供销社的那般地步,也就是我们俗称的 “计划经济”,没有私人经济。

学过经济学的都知道,当市场的商品价格突然开始下降的时候,商品本身就会变得稀缺,变得奇货可居,于是人们为了购买商品,不得不花费其他的竞争成本,而不再是出价的高低。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隔壁在 “计划经济” 时期一直在排队,他们买面包要排队,买肉要排队,买菜依然要排队,很多妇女大清早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排队买面包,虽然面包足够便宜,但由于成本和盈利的原因,导致商品短缺,于是人们不得不花费金钱之外的成本来参与竞争,那就是排队。

当大家都把时间花在排队上时,试问谁来生产,谁来耕地呢?从社会的总效益来讲,无疑是一种倒退。

这是隔壁最终解体的一部分原因之一。

今天供销社的复出,当然应该不会再走几十年前的老路子,因为这条路在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后基本已经得到了一个结论,那就是走不通。

但问题在于,供销社的本质有没有变化呢?市场下的供销社,还能被称之为供销社吗?

从常识来判断,不管是供销社还是集体食堂的经营,必然会挤占原本的民营超市和餐饮行业,因为市场就这么大,新加入进来的玩家一定会重新开始抢夺市场份额。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供销社做多大,民营经济的损失就有多大,如果裁判开始下场踢球的话,球员又怎么玩得过?

当供销社越来越多的时候,甚至挤占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的时候,对于权力的寻租现象,就一定会发生。

虽然在早期,由于供销社的便宜实惠,由于食堂的饭菜可口便宜实惠,能够让消费者获利,可一旦民营个体户开始被清退出场,对权力的寻租只会越来越严重,就有可能会再度出现商品的短缺,从而出现排队现象。

原因其实很简单。

当一件商品的价格低于市场价的时候,那么理论上该商品生产的越多就会亏损的越多,在扣除人工费用原材料费用和运输费用之后,该商品如果不加以限制生产,那么对生产者来说,就一定会濒临倒闭。

因此,短缺就成为了过去 “计划经济” 时代一个重要的时代特征。

这是我们需要警惕且提防的第一个点。

以今时今日我们所处的环境回望 “供销社” 这种几乎是历史性的名词,我们除了需要提防供销社本身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之外,我们也的确有必要看到供销社自身的好处。

由于我们的地域辽阔,一定会有一部分农村人口分散,农产品投资周期长,这是市场不愿意进入的地方,这种下沉回报慢的市场,当然就适合供销社来进行慢慢渗透,慢慢进入,以帮助当地过上更好的生活。

而在特殊时期,例如疫情期间,供销社也能够起到保障物资,稳定物价的作用。

当然了,严谨来说,供销社一直就没有离开过我们的视野,只不过随着时代演变,供销社在经济里的影响力和扮演的角色出现了一些变化。

以目前对供销社的定义来看,更多的还是以农民社员为主体的集体所有制性质的合作经济组织,更多的还是对农业进行资源整合和统购统销。

因此,我个人大胆假设一下,基于供销社特殊的含义和定位,未来它大概率不会出现在主流大型的城市之中,更多的是为了做下沉市场和农村地区,以平衡农业资源和整合农业,以最大化利用并提高这些地区的效率。

换句话说,供销社自身所扮演的角色,应该是充当民营经济中不愿意去不愿意投入的地方,例如一些偏远的山区,人口密度稀少的地区等等,在那里,供销社应当大有所为。

《北京商报》也曾指出,在市场经济的当下,供销社基层社除了发挥最开始的保障农村地区物资供应、稳定物价外,已经逐渐发展成了一个包含物资流通、技术服务、农田托管等功能的综合中心。

我想,这大概就是对今天供销社最好的定义和解释,并应当给予这些解释,划定红线,以免供销社进入大城市,挤占民营经济市场。

数据显示,2021 年,国内供销系统实现农产品销售额 2.7591 万亿元、日用品销售额 1.4925 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24.3% 和 17.1%。

平心而论,今天的供销社更多的是市场经济下振兴农村的一种措施,且供销社也应当只能用在乡村,振兴乡村,不应该染指已经充分市场化的城市。

当然了,从好的角度来看,这种美好的愿望是非常诚恳的,但我们也很难具体而言未来供销社如果一旦继续发展壮大,会否开始布局城市,挤占原有的民营经济市场份额。

供销社的存在有利有弊,利的方面当然是可以帮助重振乡村经济,能够很好地帮助资源稀缺人口密度稀少的地区获得较好的资源,另一方面供销社还能够解决一部分就业问题。

今天的经济增速放缓和历年刷新高的毕业生是一个比较大的就业问题,而供销社的出现,此刻当然可以很好地解决一部分就业问题。

当然了,世间万物有利有弊,一方面我们需要警惕供销社的发展壮大蚕食民营经济,从而失去市场的竞争,导致商品的短缺,最终让消费者承担更大的代价。

另一方面我们还需要警惕供销社进入大城市,让更多的民营经济从业者失去工作乃至失去收入。

今天我们重新拿起了供销社这把大剑,如何利用,取决于我们应该怎么用,以及把它用在什么地方。

用得好,自然会造福更多的人,可一旦脱离了最初的初衷,也极容易酿成一部分危险,或者说,让一部分回到 “计划经济” 时代。

80 年代的伤痕文学,今天不应该重现。

end.

作者:罗 sir,新青年的职场内参。关心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关注我,把知识磨碎了给你看。

知乎用户 罗 sir 职话 发表

从好的方面去想: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钱只会去赚钱的地方,但是其实很多生活用品并不赚钱,比如廉价药不生产因为不赚钱,或者之前的雪糕刺客,都是市场驱动的产物。联系到之前就提的全国统一大市场,这是政策在补足市场的补足,是大好事。

从坏的方面想:由于不可控外力经济被封锁,供给不足,市场失效,那这就不得不做的对平战转换的准备了。关于这方面,详细的内容我在下面这个回答里也写了一点 https://www.zhihu.com/answer/2736940126

知乎用户 影子 发表

这是在布局人口呢,一堆人跟着瞎猜计划经济

但凡开过点买卖的人都知道,要赚钱的生意是需要人流去支撑的

一个村就 60 个人了,撑不起一家小卖部了,私人小卖部肯定是选择先撤了

然后剩下的 59 个人买不到柴米油盐了,生活不方便了,也就加速撤了

这个村就荒了

这时候就需要一家不考虑赚钱的国家单位给你兜个底

知乎用户 再来三个愿望​ 发表

道理大家都能理解,只是那个按 最新 排序的按钮怎么不见了?

知乎用户 钟邪 发表

知乎用户应该都幼儿园毕业了吧

知乎用户 布吉拉格 发表

仔细想想是挺对的。应为土地都是国有的生产资料。

那么国家管理土地产出无可厚非。

资本进来是要获得高利润回报的。而这个和国家基础稳定物价和满足百姓生活的幸福息息相关。不容资本进来收割的。本身目标就是对立的。

西方很多国有企业都是非盈利机构。比如美国邮政。国家补贴提供托底服务。

那么供销社也是一个渠道。减少了中间商,把渠道也把控了提高运营效率。保证商品不被渠道剥削了。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但是唯一挑战的是管理的人员素质和运作时候有否腐败现象。

有的人问如果供销社 screw 了咋办?答案是没有如果

screw 了就是整体崩坏了。地基就坏了。

那么现有管理体制就完了。

知乎用户 自认一个好人 发表

这玩意对经济发展没有意义,是讲政治的

知乎用户 不成村落夕陽邊 发表

没什么意义。这东西就是一个超市罢了。

知乎用户 长平君​ 发表

供销社全名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供销社从来都没有消失,一直都在,

[

天猫双 11 超级红包

10.24 11:00 - 11.11 23:59

最高 22888 元等你领

去领取​

](https://s.click.taobao.com/t?union_lens=lensId%3AMAPI%401667538988%402107598d_0b65_1844111ad6e_a271%4001%3BeventPageId%3A20150318020007201&e=m%3D2%26s%3DJi6WEGmHPkpw4vFB6t2Z2iperVdZeJviU%2F9%2F0taeK29yINtkUhsv0LsuzR7O7NcZGArJZIjSS8DY1QMtt54fhMYnr%2FzY39tTo8Zz%2BCqIqA2T4Ph0akAwu39gZHFZtgH%2BQ%2BNeRhkrKyfCg%2Fx6BHtN2Zy8eoeTsus5m6zVNDt29iXdnotHm%2FykactA8Qks8BYBXdZXtfxfyx2Nmd2mJ563IB%2FPuAmgxLDSzueC0P1cNS8Ohl8Aids%2Fg8Inu2ylCdd8xquIk%2Fg7%2BcMvIAIHRmVEk3aH9JtUKSe2efZpbDTKrseztQ0ux3ZsjnPyxoLu3kWU71mHwGtpVljOdjxwm1rCYl2s8E2Rf6r7vRpaMHHH5WmEku5pmH%2F72b6GNyHh8hl9s1L6t8jbftpFIS1W3gFkENbTPQSFBrFSZxa4t5vIDXRNRjcbtGNXBUcSofDal5g3C5vN9GoPiKrr0%2Fv2ljHrBoDNj%2BS82s1ejzuDoSqraklNdTiwvPgrzo4WnP6LYW4Vh7fby%2FZwKH9tFjdSuvrkG90c7Y4S7gagGP6P%2Fw24QuYjXsVC%2FqmJtlcO5evYvqfQpo%2BuY5Gd9v5a55fucyyW0XnWwnbNEyQPxoD1Zp7usQzcPhXnVqrUnilBkGZt8NicGUj%2BCcngQcP4wKpdXtAG4XrIuRAKMApmnAZ0I9a%2Ft7k%3D&cont_id=1_2739353112)

[

2022 年京东 11.11 京享红包

10.28 14:00 - 11.13 23:59

去领取​

](https://u.jd.com/xCoe9Ia)

1980/90 年代,供销社不仅给民众提供商品,还收购农副产品等,
只不过以前辉煌,后来改革开放后,随着城市里超市商场的增多,随着乡镇农村小商店的增多,
供销社受到了冲击,尤其是基层供销社网点、农村代销点逐渐衰落而已,
但供销社并没有消失,涉农、惠农的一系列产品,很多都是通过国家的供销社系统发放的,

你在农村的小商店里能买到烟酒食品饮料等生活日用品,能买到农资肥料吗?
据我了解去一些供销社网店可以买到,
恢复供销社,至少可以保证农村获得稳定的物资供应,这是好事。

知乎用户 大嘴巴​ 发表

额,感觉新品套老酒。

湖北人人口问题不言而喻,就是说工商金融等产业对于劳动力如同抽水机一般的抽出过程,注定是不可能被农业超越的,也就是说啥了,收益率不高,就意味着还是没啥用,乱折腾,也就是说参与者拿不到实惠,自然而然就会破产。本质上说明了产业畸形化所带来问题,是由于收益率所造成的。因此,搞供销社这套东西必定是要跟工商业的收益率进行对冲和竞争,就结果来说,显然这个玩而已能竞争过去吗?那就看实际操作了。

总得来农业是一个拉胯而又快破产的工业生产过程,不只是生产成本高和收益率低,而且生产周期很长很费人工劳动力…… 所以咯,被淘汰很正常。

我认为这个供销社的成立,很大程度是为了应付未来的危机,甚至超级老龄化和社会人口空心化的过程,也就是说湖北这些地方劳动力严重被抽干了,剩下都是老的老快死的快死,怕出现大规模饿死的现象,所以提前形成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侧面说明了整个社会人口危机严重到了必须做出决定的时候。

在任何社会中,生产关系的调整,不只是生产力的变化,还有涉及到生产资料的所有权问题,但就起根本就是人存在了才能生产,现在人口坍塌即将发生,社会整个大市场化和消费化过程,你让这些条件各方面差的人怎么搞了,好不就是发挥反市场和返祖的方式对抗自由主义式的抽离过程,发挥集体主义式的团结一致对外和调整过程,以应对未来空前绝后的超级人口变化过程。

因此,无论是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本质上就是竞争,一个是小规模精英竞争,一个是大规模集体竞争…… 没好处,很难搞下去的。

所以咯,别看广告,看钱包。

知乎用户 北京说房 发表

备战。

做好一切准备。

知乎用户 sugardaddy 发表

看知乎这一个个漂亮的回答,感觉知乎已经沦陷了,印象里的知乎还是个敢说真话的地方,这两年知乎的热榜话题让人越来越没兴趣,有兴趣的话题下边的回答也是让人忍俊不禁,以前嘲笑抖音,现在发现唯一能发表自己心声的地方也只有抖音了。

知乎用户 此生襟抱未曾开 发表

反对供销社,反对计划经济

知乎用户 李家梁 发表

其实住房也已经实现供销社了。

目前各地拍地基本是城投拿地,国企建设。

整个房地产市场进入计划经济时代。

按照国企的社会责任和房住不炒精神。

一线城市安得广厦千万间,三线做题家毕业即可获得一线城市房子的梦想应该可以实现。

在互联网同样国企化的时代,大家不用再 996。

可以朝九晚五按时上下班。

加油,中国梦。

城投拿地 yyds

知乎用户 THOMAS2022Y 发表

这个事情,不能固定思维,需要辩证看待。

如果新的供销社,能够真正做到 “新”,遵循市场规律,公平参与市场竞争,自负盈亏,无论对市场,还是对消费者,都是好事。

反之,如果靠国家拨款养着,或者利用国有地位不正当竞争,打压私企和个体商户,甚至垄断市场,这就不是好事了。

所以关键看是朝哪个方向发展了。

我看很多支持者举出中国邮政的例子。

中国邮政集团目前是自负盈亏的。疫情期间,邮政业务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各地邮政开启直播卖货来缓解,确实堪称国企模范。

由衷希望新的供销社能学习中国邮政身上的优点,不要重走过去老路,走出一条自新自强之路。

知乎用户 卧龙凤雏 发表

那么在现阶段国家重启供销社有哪些积极意义呢?

意义一:稳定物价,保障百姓基本生活物资供给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无论是发生自然灾害,还是疫情、战争等不可控情况的发生,百姓的基本生活物资的供应都将会成为一个严峻的挑战。

试想想,如果当一个国家遇到天灾人祸、突然爆发战争,那么市场行为将大概率偏离预期,社会的物资供应、安全稳定都将受到影响,百姓的基本生活物资也会受到影响,这将严重影响到普通百姓的生活,资本逐利的本质将会将损失通过各种方式转移到老百姓的身上,近几年,各地都发生过哄抬物价的事件,根本原因是因为有部分企业借疫情防控之机囤积居奇、捏造散布各种涨价信息、哄抬价格等造成的。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当地大众的基本民生,甚至可能会影响到国家的整体发展。

个别地区经常出现物资紧缺,导致物价上涨更让我国意识到了完善供应链的重要性。而要完善市场供应链,重新启动供销社我认为非常有必要,供销社重启后将在全国建立很多合作网点,而且搭配国家现有完善的邮政物流体系,能够保证物资流动的畅通。

供销社是在全国供销总社领导下实行物资统一调配的系统,供销社的上级机构不以盈利为目的,一旦发生天灾人祸、战争,在关键时刻,供销社的系统将可以有效起到保障物资供应、稳定物价的作用。

虽然供销社是 “自给自足”、“配给制” 模式的标志。

但供销社的重建,更深远的意义在于构建 “双循环” 的新发展格局。

意义二:构建完善的全国供应链统一大市场

供销社目前主要服务对象还是广大的农村和乡镇,收入来源主要是农资销售(化肥农药农机产品)、农副产品购销(流通)等等。

供销合作社的本质在于 “供” 和“销”,流通顺畅是供销合作社的重要职责。

全国重启供销的目的就在于要求供销社积极聚焦自己的主业,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积极功能,尽快推动全国建立统一的大市场,构建覆盖全国的完善供应链系统。

截至 2020 年末,全国供销社系统的连锁配送企业有 6697 家,拥有配送中心 10802 个,发展连锁、配送网点 83.2 万个。

这 83.2 万个配送点覆盖形成五级体系:省←→市←→区(县)←→乡←→村,完全破解了以往农产品流通产业链长、流通环节多、上下游高度分散等弊端。

全面重启供销社后,国家扶持建设,全国的供销配送网点将会呈现几何级数的上升。通过国家数字经济的赋能,将有力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和区域壁垒,提高了要素资源的配置效率,最终实现全国统一的大市场。

意义三:打击寡头经济,切断市场垄断

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经济发展,民营企业的发展可以说是越来越好,但是却同样在诸多领域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形成寡头经济,进行市场垄断。

对于国人来说,垄断这个词汇再熟悉不过了,与我们的生活最息息相关的行业几乎都充斥着垄断,比如通信、电力、铁路、烟草等方方面面,不胜枚举。

事实上,经济上的垄断权力已经渗透到国人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影响着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寡头又总是与垄断相伴而生,如形随形。

比如线上寡头经济体,我们熟悉的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等,线下的则是沃尔玛、永辉、大润发、家乐福、盒马、华润万家等。已经形成寡头垄断的行业的利益既得者,是不会允许有新的企业来分享他们的利润的。

这些寡头经济体掌握(甚至可以说 “垄断”)了老百姓日常生活必需品的供应渠道。还记得前几年双十一的二选一事件么?

供销社的东山再起,除了可以配合以后的乡村振兴,其内在驱动也在于打击经济寡头,切断掌握民众基本生活物资的资本垄断。

意义四:应对未来不确定的世界局势

现在世界的大环境很恶劣,美国的经济衰退已经 100% 注定,所以美国现在千方百计想要把中国一同拉下水,以此破坏中国现有来之不易的安定局势。

经济制裁、俄乌战事、朝韩军事情况紧张、佩洛西访台等等,未来还不知道会有怎样的手段会出现。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很难再维持现在的韬光养晦的日子。

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美国就会主动挑起与中国的战争。

因此,现在全面重启供销社,建立完善供应链,掌控老百姓基本生活物资的绝对话语权,未雨绸缪,为未来的战时作准备。

意义五: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供销社的主要市场在农村,成立的目的也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为农村服务;供销社的重启不仅能够为广大农村提供更加丰富的生活物资,降低人们农村的生产成本。

如果农村的物资供销、收购体系只有市场行为,没有政府 “有形的手” 在把控,则会存在很大的风险。

更关键的是随着供销社的重启,借助国家数字经济将有利于带动农村各种物资的外销,帮助农民创收,带动农民收入的增长,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供销合作社是覆盖最广泛、体系最完整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深化改革有利于完善农村经济、家庭经济、合作经济、国有经济等组成的中国特色的农业经济体系。供销合作社一头在农村、一头在城镇,深化改革有利于畅通城乡资源要素流动和平等交换,形成城乡统筹联动。一旦这样的关系网建成,不仅城市居民可以享受到更多的服务。与此同时,广大农民也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不用再担心自己辛辛苦苦种植出来的农产品和农副产品卖不出去了。

2022 年,供销合作社系统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握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提升为农服务能力为根本,着力深化综合改革,着力做强做优流通服务主业,着力提升社有企业发展质效,着力推动基层社建设扩面提质增效,加快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新贡献。

路漫漫其修远兮:供销社火了!你记忆中的供销社?重启的原因与意义何在?

知乎用户 路漫漫其修远兮 发表

供销社和国民大食堂的重新提起,说明高层对未来的世界和社会局势是悲观的;已经未雨绸缪,为最坏打算做准备了;

供销社的作用是什么?是保证在物流断绝、信息隔绝的情况下,面向广大群众提供稳定的商品销售平台;

国营大食堂的作用是什么?是经济危机或者大范围失业,又或者战争情况下,在断水断电或者民众没有收入的情况下,解决民众吃饭问题;

如果一切都好,未来可期;这两样东西基本不会有什么竞争力;是商店超市不够用了?还是淘宝、美团优选不香了?是形形色色的餐饮店不好吃了?还是每个家庭都懒到不做饭了?

无论是供销社还是国营食堂,它的管理成本和原材料采购成本都是下不来的,和经市场竞争淘汰、迭代更新、灵活运作的同类服务商不同,这两个东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都会被吊打;

那国家还提这两个东西干嘛呢?

没到最坏情况下,可以提供就业岗位;

在出现最坏情况下,做好准备能兜底;

知乎用户 墙头草​ 发表

以后别嘲笑♀厕所了,这和精选评论有什么区别?

知乎用户 Cuber 发表

农村供销合作社简称 “供销社”。是计划经济时代我国政府推动集资成立的 “超级连锁店”,组织供应农村生产资料、生活用品和收购、推销农副产品等的商业机构,归属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最近湖北等地 “恢复重建供销社” 的报道引发公众猜想,难道说供销社又要 “重出江湖” 了?

供销社 “重出江湖”

**事实上,供销社系统一直持续存在,并不牵扯 “重出江湖” 的说法。**2021 年,一号文件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其中还明确提出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开展生产、供销、信用 “三位一体” 综合合作试点。

长期以来,供销社的主要职责是保证供销顺畅,一开始是专门为特殊领域提供物资保障,而在改革开放后,供销社的职能属性更多聚焦于商品买卖。而此次有消息称,供销社打算在全国开业五万家,相当于每个乡镇、街道至少有一个。

前几年供销社因为缺乏体系化,一直落于时代脚步之后,此后将对产品端、销售端、线上网络、线下物流实体店进行全线整合,形成立体化的供应系统。并且在发展重心方面,供销社将更多倾斜到广大农村地区,也体现出国家对于乡村振兴和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

“供销社”“大食堂” 商标情况不容忽视

据查询,**“供销社” 的相关商标信息共有 22 件,**涉及广告销售、材料加工等多个领域,不过目前还没有注册成功的商标。但是通过进一步检索发现,只要在 “供销社” 前加上企业名称,比如说 “泓锐供销社 **”,此类商标大多已经注册成功,**这可能也是供销社发展的隐患。

除此之外,与供销社同处一个时代背景的 “大食堂” 也好不到哪去。据查询,“大食堂”的相关商标信息共有 34 件,其中 7 枚 “大食堂” 商标已经核准注册,涉及食品、机械设备等多个领域。

**商标虽小,但却是企业发展之路上必不可少的一环。**此次供销社面临全面改革,并且也是我国大力倡导的重点,相关部门更应重视品牌保护,相关的名称一定要尽早提出商标申请,同时针对抢注商标要通过异议、撤三、无效等手段进行维权,这样才能为之后的发展扫清障碍。

同理,作为企业来说,在发展初期就要做好相关的商标布局工作,在多个类别进行防御性注册,建立健全完善的商标护城河,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不被侵害。如果您的企业或品牌还没有进行商标布局工作,可以联系四海龙,为您提供从申请到诉讼的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

【温馨提示】文中部分图片及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若有不妥,请联系告知修改或删除,谢谢!

知乎用户 北京四海龙知识产权​ 发表

意义不大。

在市场经济当中,只有出口能化解生产过剩。国内市场经济运行也依靠出口赚来的钱维持运转,否则消费市场规模会在一轮又一轮的生产消费循环当中循环萎缩,生产规模也循环萎缩,越来越小。

也就是说,不能提升出口能力的经济活动,如果不能提升生产、流通、销售的效率,就只是在扩张内部市场的债务规模。

供销社体系,在商品的流通、销售环节真未必能比电商厉害。而想要统购统销农产品,最好是能做到土地集中流转,统一生产管理,否则农产品品质不一,对形成长期订单农业会有很大阻碍。

总得来说,政府应该把追求效率的事交给企业,保证公平和兜底的事则由财政补贴去做。如果政府想把这两件事一手抓起来,则两样都抓不好。

知乎用户 传记故事会​​ 发表

早就该有国有流通企业进入市场稳定物价了!

资本控制了流通领域。菜市场的西红柿卖三元一斤的时候,农民的西红柿卖一元一斤。菜市场西红柿卖五元一斤的时候,农民的西红柿卖一元一斤。菜市场西红柿卖七元一斤的时候,农民的西红柿还是卖一元一斤。

不管政府向市场投入多少资金,都会被资本当作利润吃掉吃光。而工人农民一直都得不到利益。完全放任资本对老百姓进行剥削掠夺是错误的。市场需要国有大型流通企业进入作为衡准器。当资本企图垄断市场对老百姓进行剥削时,老百姓至少还有一条出路。

是时候改变了!

知乎用户 清华园老宋 发表

但是就没人觉得。。。

单纯是上面认为 “团长” 们吃相太难看了,才开始恢复供销社么

知乎用户 大猪查理​ 发表

供销社不是一直在吗 我们村平时买化肥什么的都是订好后他们给送 平时也和小超市一样卖东西 村里也有普通的小超市 弄不懂一些人那么激动干嘛

知乎用户 花生 发表

供销社对于七八十年代的人绝对不是一个好的回忆。

好多人说,供销社并不代表我们就要回到计划经济的时代,只是一种新型的国家兜底的帮助农民提高收入的超市,我就想问问,这三年造出来了多少名词,就凭我们这 A4 雕花堪比光刻机的技术,是想不出一个超市的名字了嘛?还非得要从历史的垃圾堆里翻出来继续用,那是啥好名字吗?

再结合最近经济内循环,外资撤离,富人出走,,,

所以,祝愿诸君安好吧

知乎用户 张能能 发表

知乎用户 叮当 发表

下一步要恢复粮票了吗?

知乎用户 shitou 发表

有啥好藏着掖着的?意义不就是打 vvvv 的时候确保物资投放通畅嘛~~

美国真缺油吗?为什么这次油价压不下去。因为石油公司都在共和党手里。

为什么煤价我国可以压下来?因为煤炭都是国企。

打 vvvv 了物价飞涨囤积居奇怎么办?供销社投放物资打压物价,就这么简单。

可能知乎上的 vvvv 会不开心,那也没办法~~

知乎用户 gyuyuytvugj 发表

对经济有什么意义我说不上来,但对于基层来说有一个非常振奋人心的现实意义:

终于可以增加编制了!

知乎用户 梁八​ 发表

我小时候是真的经历过供销社的,只是那个时候村里除了供销社,已经有其他几家小卖店了,但公交社绝对还是大头。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会有供销社呢?是因为村里交通不便,去市里买东西不容易,村民需要一个能买生活日用品的地方,这也决定了供销社的生意不会差,毕竟一个一千多户的村子,谁家一年不得画个几百块,买点油盐酱醋烟酒啥的?可现在呢,大部分年轻人,都已经去县城买商品房定居了,村里留下来的大多都是老人,这些人压根没有多少消费能力啊,真开个供销社,饿死的绝对是供销社,一个月能卖多少东西?其次,现在也不是二十多年前了,现在的网购,比绝大多数实品店卖的便宜的多,我买不紧急的东西,为啥不网购呢,还是你们觉得现在的农民都很有钱?

所以想恢复这个,也不知道是根据什么决定的,我是觉得就跟垃圾分类一样,口号喊的很响,可你看现在结果,唉。

知乎用户 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发表

刚和有关单位负责这块业务的聊了一会~

1 山东全省建五个大型基地,主要是收贮发出吧,每个投资 5 到 8 亿

2 重启供销社系统,新建立的叫供销公司,暂定每个县级市一家,将来会大量招人,国企编制。

3 主要销售业务是化肥种子农药这些涉农产品,也会卖一些日用品,用批量采购打下价格,让利给农民,他举了个例子,某品牌花生油,超市卖 100 的产品,他们卖只要 80 块。

4 也会有采购业务,类似于外包农业形式,给农民提供种子化肥农药,然后再回购农产品

知乎用户 生产队的驴 发表

生命会自行寻找出路

但是供销社不一样,他们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知乎用户 Jimmy 仔 发表

知乎不是人均收入百万,这么人都在怕个啥!

是不是从田里洗脚上来没多久,就忘记了中国还有农民这回事?

有些人不是笨,就是坏!如果不是真的上头判断利好整体的发展,干吗费劲整这些!图被人喷?

越是向上的人群,越是希望国家富强、稳定。就说吧:都在想闹啥?

知乎用户 文兄龙兄​ 发表

最近,淡出大众视野 n 年的供销社突然又回来了。这两天,供销社概念股爆红,供销社板块大涨近 8%,相关供销社系统控股或参股的上市公司纷纷涨停。

很多人估计都惊了,在大家的记忆里,供销社是计划经济的代名词,见到这个词语估计还是在历史课本上,怎么就突然 “死而复生” 了?

01 供销社火了

源头还是要从一则新闻说起。10 月 18 日,湖北日报的一篇题为《湖北基层供销社恢复重建至 1373 个》的报道引爆了舆论热潮。

文中主要说了几点:

1、湖北基层社(供销社在县以下直接面向农民的综合性经营服务组织)因历史原因一度陷入低迷困境,2014 年全省仅 696 个,比最多的 1984 年 1800 个减少 61%。但从 2015 年起,湖北省实施 “基层社恢复重建工程”,以恢复基层社服务功能。

2、经过 6 年努力,湖北省基层社逐年恢复元气。到 2021 年底,全省基层社总数达 1373 个(比 6 年前增长了 97.27%),基本实现乡镇全覆盖。

3、此外,供销社基层社,已经从传统、单一的日用品、农资经营,向构建综合性、规模化、现代化、可持续的为农服务体系转变。土地托管、统防统治、收储加工、配方施肥、电子商务、农村合作金融已成为基层社为农服务的主攻方向。

4、目前湖北全省基层社社员达到 45.2 万人,但这还不是最终目标。湖北省供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标是争取 2025 年全省基层社社员达到 150 万。

在当下风声鹤唳的环境下,不少人就担心是不是要回到计划经济的 “统购统销” 时代了。

其实,有这种误解多少也能理解。这种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现在大环境变了,人们的意识也会产生微妙的反应。在中美博弈、疫情反扑、国进民退的背景下,有太多的小道消息让我们产生怀疑,陷入沉思,比如 xxrun 了,xx 大公司要国有化了…… 因此任何一点类似 “供销社重建” 的这种风吹草动都会牵动亿万人的神经。

如果放在 10 年前,供销社重建这种消息怕是不会引起关注,因为根本没有人会相信。

二是供销社近几年确实发展迅猛。根据公开资料,2021 年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全系统实现销售总额 6.26 万亿元,同比增长 18.9%。要知道,2021 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才 44.08 万亿元,供销社的占比高达 14.2%,约七分之一。

然而,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此供销社非彼供销社。因为它目前依然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行事,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之一。

而且,供销社一直存在,并未消失。并非湖北一地,其他地方比如广西、重庆、宁夏等也都有相关报道。

02 供销社的前世今生

其实供销社并非我们原创,而是舶来品,而且它的历史比建国的历史还要长。

1843 年,英国北方罗虚代尔镇的一个法兰绒纺织厂,工人要求增加工资的罢工斗争失败后,工人们一起商量补救措施,决定组织消费合作社。

1844 年,在纺织厂工作的 28 位工匠首先创立了第一家具有现代合作社特征的合作制企业,即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揭开了现代合作社运动的序幕。该消费合作社主要业务是向社员出售面粉、黄油、茶叶、蜡烛等日用品。这个曾经是中国人,尤其是广大农民群体最为熟悉的组织诞生于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辉煌于上世纪计划经济时代,供销社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中共二大。

1922 年 7 月,中共二大《关于工会运动与共产党的决议案》的《附加决议案》中明确指出,“工人消费合作社是工人利益的自卫组织,共产党需注意和活动此组织”。根据此文件精神,中共湘区委员会在安源路矿工人运动中,积极倡导组建了 “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

毛泽东在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亦把合作社运动列为 “14 件大事” 之一。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央苏区,合作社已成为重要的根据地经济组织。中央苏区境内建有 417 个消费合作社,并在江西瑞金成立了中央苏区消费合作总社。

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合作社已在解放区大量发展。例如,到 1949 年底,东北全区除成立大区总社外,还建立了省市社 14 个、县市社 175 个、基层社 8319 个,社员 528.7 万。

1949 年 11 月,中央合作事业管理局成立,主管全国合作事业。

1950 年 7 月,中华全国合作社工作者第一届代表会议上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作社法 (草案)》,通过了成立全国合作社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

1955 年,全国农业生产合作社达 67 万个。供销合作社实质上成为人民公社的组成部分,全国农产品 (除粮食和油料外)、农业生产资料(除大中型农机具外) 和农村日用工业品的垄断经营者。

1956 年,也是三大改造的完成时间,自此我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同时也开始了计划经济时代,供销社也随之发展进入鼎盛期。

计划经济下,供销社几乎是唯一的商业流通系统,生活日用品无论买什么,都只能选择去供销社。而且,由于物资匮乏,在供销社购物,许多东西都要凭票购买,限量供应,大家经常排队才能买到。

1978 年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民营经济逐渐活跃,化肥、棉花等农资专营权被取消,供销社失去垄断优势。

因此,1982 年 2 月 22 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第 22 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问题的决议》。将商业部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粮食部合并,组建新的商业部,供销社作为一个与各部委平行的一级独立部门正式退出历史。

此外,自 1950 年成立以来,供销合作社,被行政手段三分三合,1995 年恢复以来至今已经 23 年,时至今日,原来的很多部、委、办已经不存在了,但供销合作社依然是国务院的直属事业单位。

1958 年—1961 年 第一次与商业部合并,1962 年恢复。

1970 年—1975 年 第二次与商业部合并,1975 年恢复。

1982 年—1994 年 第三次与商业部合并,1995 年恢复。1995 年 2 月,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决定恢复成立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提出了支持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有统计显示,1992 年至 1999 年,全国供销社累计亏损近 450 亿元,大量供销社破产、转让,580 万名员工中将近一半下岗、内退。2002 年以后,供销社开展了 “四项改造”(以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改造基层社,以实行产权多元化改造社有企业,以实现社企分开、开放办社改造联合社,以发展现代经营方式改造经营网络)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新农村流通网络建设,供销社通过创新体制、开拓经营,全方位地实施内联外合,多领域地开拓经营,壮大了自身的经济实力,改善了经营结构,情况这才逐渐好转。

03 结束语

对供销社的担忧,背后映射的可能是对市场经济的信心。

在现有市场起决定作用的体制下,供销社重建并没有什么,顶多就是市场竞争的一份子,并不会产生行政垄断。可怕的是计划经济的卷土重来,人人都不想回去那个物资匮乏、商品凭票供应的年代。

正如总理所言 “长江黄河水不会倒流,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 相信在改革开放已经 44 多年的今天,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知乎用户 财经锦河眼 发表

国家资本上限很低,但底线很高

知乎用户 石头 Avant 发表

资本市场认识到了供销社的实力。受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全系统发展质量稳步提升消息影响,A 股供销社概念股持续走高。

很多人由此惊呼,供销社回来了!实际上,供销社一直没有消失过,只不过在过去一段时间里经历了调整、收缩、再发展的过程,眼下已经不知不觉地发展壮大,回到了公众视野。下面一起了解下供销社的历史。

供销社的起源

供销社最早起源于十九世纪中叶的欧洲。当时欧洲农村连续发生严重自然灾害,大面积农作物失收,发生大饥荒,再加之新大陆廉价农产品的大量输入,当地农业受到严重打击,出现了大量贫困农民。在农村破产的情况下,银行却又只对都市的工商业融资,不愿与农民打交道,出现了以农地作担保的 20%的高利贷,无法还债的农民从此失去了土地,被逼进城打工或移民新大陆谋生,一度出现了农村衰败、农村经济严重萎缩的局面。

在这样的背景下,德国山区一个小村的村长莱弗森召集村民成立了救贫委员会,发动集资救贫, 60 多个村民响应他的号召成立了 “面包合作社”,合作社购回小麦磨粉加工成面包,低价卖给贫困农民,成功帮助贫困农民摆脱了饥荒。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合作社,是为了帮助贫困农民摆脱饥荒而成立的扶贫合作社。

莱弗森还教农民自力更生,他用救济的钱到外面引进了奶牛、山羊等,组织农民成立畜牧生产合作社,大家互助合作,共同养殖奶牛,集体组织牛奶销售,这就发展到了我们现在真正意义上讲的合作社。**后来还发展出了教育、融资等多种领域的合作组织。**为解决资金问题,1862 年莱弗森又指导当地的农民成立了最早的农村信用合作社,成员可以借到 5% 低利率的较长期限的借款,使贫困农民解除高利贷逼迫,实现经济自立,成功脱贫。他这个善举传遍了欧洲各地,更影响到了全世界,被后人尊称为 “合作之父”。

直到今天,欧美国家的农民合作信用社常被定名为莱弗森银行,而且这些农民合作银行储金的规模在本国都是数一数二的。信用合作跟生产合作、销售合作结合在一起,互相支持、互相帮助,这样的合作社效率是最高的,效益也最好。发展现代农业首先要有资金,除了国家的财政扶持以外,合作社的信用合作、民间资本也起着很大的作用。他们也奠定了现代合作社的原则,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民主管理、公平交易、按绩分利。

清末民初,合作社这种 “西方思想” 最早通过日本归国留学生传入中国。1900-1910 年,北京大学 (京师大学堂) 的两位日本归国经济学教授开授“产业组合” 课程,中国报刊文章将合作社称之为 “协同组合” “协社”“协作社”。1919 年,留美归国的薛仙舟将“cooperative” 译为“合作社” , 从此这一译名就成了标准。

合作社运动的浪潮对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影响很大,孙中山先生在 1919 年《地方自治开始实行法》中提出:“地方自治团体所应办者,则农业合作、工业合作、交易合作、银行合作、保险合作等。”

1918 年,北京大学消费公社成立,成为我国第一个合作社,后来合作社发展壮大,建立了合作社法。到 1934 年 2 月,各种类型的合作社超过了 12 万个,股金 62 万,涵盖了生产、粮食、消费、信用 4 大板块。

1927 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合作运动开始发展起来。1928 年,中国合作学社、中国合作运动协会等民间研究机构成立。1939 年 3 月,蒋介石指示实业部增设 “合作事业管理局”,统一管理全国合作社工作。

合作社的初衷是解决供应不足

中国共产党在 “土地革命时期” 和“解放战争时期”都曾大力推动合作运动和合作社的发展。

1928 年,随着国民党军队四次军事围剿和严密封锁,根据地物资供应十分困难,当时的鄂豫皖创始人、鄂豫皖苏区年轻的土地主席 22 岁的吴焕先创立了供销合作社。1929 年,箭厂河苏维埃政府在箭厂河河埂上创办一个消费合作社,取名为 “十美公杂货店”,合作社开始是集资入股,金额不限,每个社员发一个购买证,主要经营柴、米、油、盐、糖、烟、纸张、茶叶、布匹、豆腐、猪肉等。

合作社的创立,有效地解决了人们生活问题,解决了部队的供应紧张,也给当地贫苦百姓带来了收入。随着第一个合作社的成功,吴焕先将这种合作模式推广到全根据地,并深入到国统区。

计划经济下供销社是经济命脉

1949 年 1 月 31 日,北平宣告和平解放。2 月 22 日,时任新北平第一任市长兼军管会主任叶剑英签署命令,北平市合作社供销总社正式成立。1949 年 11 月,中央成立了中央合作事业管理局,主管全国合作事业。

1950 年 7 月,中央合作事业管理局召开了中华全国合作社工作者第一届代表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作社法(草案)》《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章程(草案)》等重要文件,成立了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统一领导和管理全国的供销、消费、信用、生产、渔业和手工业合作社

1954 年 7 月,中华全国合作社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修改了社章,将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更名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建立了全国统一的供销合作社系统。1958 年以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时期,与国营商业两次合并,后又两次分开。

新中国建立后,供销社的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当时全国物资短缺的问题,通过协调达到各地物资的平衡。在那个年代,供销社承担了中国农村 90% 以上的物资供销。

计划经济下,供销社是唯一的商业流通系统,经历过上世纪 50 年代到 80 年代生活的人,对供销社都有着深刻的印象,因为无论买什么,无论是油盐酱醋茶,还是衣服、玩具、糖果、副食品,供销社几乎都是唯一选择。在供销社发展最火热的年代里,供销社遍布了我国的每一个角落,供销社里营业员都是十分受欢迎的工作。

由于物资匮乏,在供销社购物,许多东西都要凭票购买,限量供应,大家经常排队才能买到。有件事一直被记载下来,有一次,一个人在供销社排队买米,却发现自己只带了米票,忘了带盛米的口袋,如果回家去拿口袋,再回来就买不到米了。这个人急得抓耳挠腮,死活占着柜台不肯走。后来,售货员急中生智,让他脱下裤子,绑住裤脚,用裤筒当 “口袋” 装了米。

虽然对于不少人来说很难想象,但中国经济的确曾经靠着供销社的 “统购统销” 运行了几十年。1965 年,一部叫作《红色背篓》的电影很受欢迎,主人公原型王砚香就是北京房山区周口店供销社黄山店分销店负责人。1958 年,为了方便社员购买东西,他和 5 位同事轮流用背篓送货上山,每天翻山越岭步行几十里的山路,为分散居住在山沟山腰的 540 多户村民送去日用品和交售农副产品,“背篓商店” 这一称呼也在群众中间流传了开来,极大地方便了群众,深受群众的欢迎和称赞。

市场经济下供销社改革求生

不过,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入的大趋势下,化肥、棉花等农资专营权被取消,供销社失去垄断优势之后,开始进入机构改革阶段。1982 年,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第三次与商业部(商务部前身)合并,但保留了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牌子,设立了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保留了省以下供销合作社的独立组织系统。

直到 1995 年 2 月,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决定恢复成立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提出了支持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在这一阶段,供销社逐步淡出公众视野,有统计显示,1992 年至 1999 年,全国供销社累计亏损近 450 亿元,大量供销社破产、转让,580 万名员工中将近一半下岗、内退。

到 2002 年,供销社体系提出了以 “四项改造” 为重点的市场化的改革方案,核心内容是供销社和供销社下属企业之间关系分开,自负盈亏并引入社会资本。通过直营、加盟、资本联合等方式,供销社系统在全国各地建立了众多农资配送中心和农资连锁经营店。2010 年,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成立了全资企业中国供销集团有限公司,自此供销合作系统开始进入现代企业化经营阶段。

供销社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如何发挥作用?

在新的形势下,供销合作社面临着难得的新机遇和新挑战,要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把供销合作社系统打造成为与农民联结更紧密、为农服务功能更完备、市场化运行更高效的合作经济组织体系,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更好地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致富、繁荣城乡经济助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1、产业带动

以专合社发展产业为依托,做实做优现有产业,逐步带动产业发展,逐步形成一村一品围绕 “四带五基地” 战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以引导发展符合产业发展规划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来整合优化生产要素配置。

2、产业融合

以现有一、三产业发展为基础,探索发展二产业,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3、资源整合

整合供销社的各种资源,培育专合社,形成一批规范运行、带动能力强、产业发展前景好、品牌声誉好的专合社。利用土地托管、农村电商、产业发展、乡村振兴、供销改革等相关政策,助推专合社发展,从而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发展,达到实现乡村振兴。

总结:

只有了解了合作社的本质及成立初衷,才能真正从农民的角度发展合作社。当然,合作社经营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农产品流通、资金不足等问题,但是在摸索的过程中,攻坚克难,坚持下去,肯定就会将合作社经营好。在这个过程中,诸如农管家金融、农资、农技、农产品四位一体化服务的互联网 + 农业的公司,将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稳增长” 背景下,多地供销社恢复重启对于保供给、稳物价、推进乡村振兴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亦有利于振兴实体经济。

供销社作为为农服务的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将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塑物资供应链等方面大有作为,未来供销社将有望成为 “三农” 要素配置的 “定海神针”

马克思在很早以前就有一个论断:“对待分散的农民,只能引导他们走合作化的道路,不能走别的道路。”

大家怎么看待呢?

知乎用户 小蓓同学​ 发表

在股市打妖精,骂野蛮人,用低俗的市井泼妇骂街语音治理麾下!一地鸡毛,东窗事发投案然后任职供销社的领导,组织是个好组织,领导就未必!

我的亏损我自己关灯吃面,十余年不升反降全社会买单!

知乎用户 钱程似锦​ 发表

我记得刘阿姨在一六年就有讲过类似的事情,现在美梦成真了。刘阿姨无愧于是先知。

供销社、全国统一大市场、做大做强国企、恢复票证之类的,都是会卷土重来的。

知乎用户 恋尘 发表

非常好,现在很多提问已经没有按时间排序这个功能了。

知乎用户 Algebra​ 发表

经济我不懂。但我看得出资本是必须要压制的!不然自由发展的资本一定一定不会做好事。

为资本套上笼头,这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情。

知乎用户 天衣 发表

看看现在防疫不就知道了,一旦开了口子,很多东西的走向就不由下面人民掌握了。

只要利益够大,没有任何监管的权力会给你带来无尽的魔幻事件

知乎用户 风眠 发表

十一月初,由于台风尼格的影响,一直炎热的华南地区都下起了瑟瑟秋雨,秋意逼人。

然而,网上出现的中国多地重启供销社与河北和西安重建国营大食堂的消息却让很多网友沸腾了,各方面的探讨很是激烈。

很多人对于供销社和国营大食堂的印象还停留在几十年前,那个计划经济的时代。

有过这些记忆的人,对这两件事物都有一些 “恐惧” 和害怕,粮票、油票、肉票、布票、工分、生产队等等这些记忆会涌入他们的脑海。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段记忆是痛苦的,经历过的人都不希望再次经历。

其实这些都是当年物质匮乏的年代的产物,是适应当年的时代才会出现的事物,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物质的逐渐丰富,这些时代的产物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以至于 90 后出生的人对这些东西都是完全没有印象的。

而如今,多地重启供销社的信息却把很多人的这一段回忆给勾了起来,有些人害怕中国会因此走回到当年那个时代。

其实这些真的多虑了,供销社一直都存在,只是性质变了,国营大食堂也不是当年的大锅饭。

以前的供销社,是农村里面唯一的销售商品的渠道,有点像是一种垄断的小卖部,卖一些柴米油盐、日用品和农资产品等,售货员也是拽的不得了,对顾客爱答不理的。

如今的供销社,根据湖北省官方账号的描述则变成了这样:

2022 年 6 月,35 岁的熊港成为武汉市蔡甸区侏儒山供销社社员,从此他种田轻松了许多,只管收谷子,后续的烘干、出米、销售都由供销社解决,养的 20 多亩螃蟹,也由供销社解决销售问题,而且 “不压价、一手钱一手货”。

相比以前,现在的供销社更像是一个帮助农民解决农产品运输、销售问题的一个农业公司。

虽然现在电商很发达,运输条件也很发达,可是很多偏远地区,农民生产的农产品还是往往找不到好的销售渠道。

一些瓜农、果农的产品烂在地里、树上的新闻也屡见不鲜。

现在的供销社,在全国有 3 万多个终端网点、11 条铁路专线、200 万职工,经营范围除了柴米油盐,还包括化工、电商、金融、房地产、石油、酒店等。

这样的供销社有能力也有意愿去帮助农民解决农产品的运输销售的问题,是国家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

我们都知道,在欧洲那边有一场被美国拱火引起的战争,已经打了大半年了,也迟迟没有看到结束的迹象。

要知道发生战争的地方,黑土地面积是全球黑土地总面积的 40%,这个地方是全球非常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这个战争势必影响这个地方的农业生产。

再加上战争导致天然气等能源价格上升很厉害,也影响到全球的化肥农药的价格。

因此今年的粮食价格势必会上升,某些控制全球粮食交易的国家也必定会囤货居奇,粮食危机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到来了。

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我国高度关心的问题,每次国家大会都会着重强调。

因此,如今的供销社服务于农业,以农业人口为主,解决农产品的生产流通问题,可以大大减少世界粮食危机对于中国的冲击。

这是一种大智慧,是对于不确定的未来采取未雨绸缪的措施。

至于国营大食堂不是大锅饭,更不是要跟民营的饭店和餐厅抢市场的机构。

10 月 31 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和民政部办公厅两个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

通知的主要内容是:要求各市(区)选取 3 至 5 个社区,开展为期 2 年的完整社区试点,试点建设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包括幼儿园、托儿所、卫生站、食堂、家政服务点、老年服务站等便民商业服务设施。

国营大食堂只是这个通知要求的其中一个部分,并不是单独存在的。

说到底,这些措施都是国家为了基本民生而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关系到普通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幼儿园和托儿所就是为了解决当前年轻人不结婚不生娃而设立的,为了让年轻人减轻对于抚养孩子的负担设立的优化民生的机构。

不出意外的话,国营大食堂和老年服务站应该是一体的,是为了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作的准备,为了一些少子或无子的老人家庭做准备的。

所以,供销社和国营大食堂都不是要回归到计划经济的措施,而是为了民生、为了人民更好的生活而作的创新之举。

最近几年,国外发生的事情都让国民充分意识到,国外的很多制度和措施对中国来说都是不适应的,我们国家也在摸索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模式。

我们追求的是共同富裕,而不是极端的两极分化,追求的是共同发展,而不是大资本控制一切。

总的来说,不要妖魔化供销社与国营大食堂,这其实是一种未雨绸缪的创新之举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42 光年,喜欢就点个关注吧。

知乎用户 你没归来过 发表

我靠,直接没有最新按钮?

这么狠的吗?

知乎用户 梦魇 发表

别的我不知道,这个问题对增加拉黑名单具有重要意义。

知乎用户 多也逍遥空也逍遥 发表

关于这个,我持观望和怀疑态度。

有人说 “供销社不会取代现有市场,它和超市是竞争共存的”。

关于这一条,人民公社一开始也是自愿联合的。

知乎用户 豆丁​ 发表

意义就是又增加了数千个体制内的工作岗位,会不会由于质次价高态度恶劣没人买,搞暴力垄断

知乎用户 silhouette 发表

这是一个兜底政策,存在跟商业市场并不冲突。

供销社的设立是为了保证社会运转必需品的供给,商业市场提供的是改良型行为,所以并不冲突。

不过目的肯定是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混乱的。

知乎用户 铀 - 235​ 发表

如果你厌恶私人资本对人无穷尽的压榨,那就应该给国家资本重新探索生产方式留有宽容。我认为,广大小农也应该有平台融入国内统一大市场,供销社就提供了这么一种可能。

知乎用户 陆世雄 发表

供销社如果真的有那么好就不会二十年前一败涂地,亏的连内裤都没了。供销社曾经就是物资垄断的代名词,而且供销社是全方位垄断,从收购,物流,再到零售的全方位垄断!

之外还有蔬菜公司,粮油公司,棉麻公司,石油公司这些现在小学生根本没听说过的垄断公司。具体口号【统购统售】,这里面的贪腐绝对超过你的想象。

现在的互联网平台二选一,拼多多砍价,某宝竞价排名,都得跪下叫供销社一声爷爷!

知乎用户 萄道人 发表

基层社是供销合作社在县以下直接面向农民的综合性经营服务组织。

综合性经营服务组织,怎么理解,是《综合性(经营服务)组织》,还是《综合性经营(服务)组织》。

组织,除了现在明确的国家公务系统,什么事业单位之类的都是需要挣钱的,只是不以盈利为目的。

组织也是要吃饭的,这就是价值。

有这个,可以看到,方便了农户,方便了采购商,说白了就一中间商罢了。

没必要把钱看的那么肮脏,挣钱就是挣钱。

没必要把挣钱高大上,挣钱还是挣钱。

知乎用户 复合维生素 发表

提供一个角度,触达,触达,还是触达,这就是供销合作社现在的目的。

为什么叫供销合作社呢? 统购统销呗。

公司做了这么多年,在世界上拿得出手的每次都会有这么一个让人们津津乐道的东西,就是 ZUZHI 能动性,集中 POWER 办 D 事。

公司建立了一套跨越所有区域,深入到每一个毛细血管的流通体系,但是现在发现还不够,还需要加强。

最后是让各地区的民众所需要的物资可以通过这个流通体系低成本运送。在特殊时期能够抵达想要抵达的任何角落。口罩事情,你在家里呆着,靠点志愿者给你服务,得了吧。

你想买瓶可乐,让志愿者给你搬上来,没门。

另外公司在基层建立这个,让被口罩影响的人别天天在外面瞎晃悠了,来吧回归生产,让这些人员有活干,有饭吃。

以前这一套在物资相对匮乏的时期,是验证过的,是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升了人和物的生产流通效率。

当时解妨区一直处于封闭之中。那么大的人口基数,频繁的战争,居然没有崩溃而且还欣欣向荣搞生产。就是这个玩意在背后支撑,可以说它的这套机制把组织度发挥到最大的极限。

你想一想,这几十年,每当外部需求锐减的时候。都会搞什么?

诸如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对吧,用这种方式去解决问题。

现在啊玩不动了,循环不起来,为什么?流通环节成本高,无法传导下去,也就无法形成交易。

平多多也是这样的一个参照物,你如果涉及这样的生意,可以参考一下。

当然,未来这个建立好了,还可以搞很多事情。

你自己想啊,这个就不展开了。

知乎用户 慕大侠 发表

这是某些媒体抛出来搞眼球的吧。难道有人以为这 1000 多个供销社是突然一直命令建立起来的?

供销社这个东西,早些年各地下到乡镇都在弄了,不是这两年才开始恢复的。

2015、2016 的时候,在各地都在热火朝天地建电商产业园,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谈互联网 + 的时候,很多地方都有供销社参与去建立服务站,和各个创业的人一样,供销社也去在电商产业园做相关业务。

如果有农村的过年之类回乡镇,应该看到过某个店挂的供销社的牌子。

知乎用户 六一 发表

现在的供销社,和民营的超市其实没啥两样了,民营超市也不会取消,供销社和民营超市更不是二元对立的关系。

市场能解决的就由市场来解决,市场解决不了的、被市场残酷竞争淘汰的,就由供销社解决。相当于一个兜底。

知乎用户 张导​​ 发表

有的人酒吧一晚上消费几十万 上百万 有的人直播间一天刷一两万几十万的礼物

然而我国有 7 亿人月收入不到一千

知乎用户 gitnood 发表

1)既然是 “恢复”,那么请问供销社为什么需要恢复?而且这种恢复还是依托于政治权力的。

2)需要权力介入去 “恢复” 的供销社要取代之前体系中哪类角色?或者是供销社的恢复本身就是撕碎旧体系、建立新体系的先行。

3)如果要建立新体系,那建立新体系的必要性在哪里?旧的体系存在什么什么无法弥补的漏洞吗?

4)如果大家熟读历史的话就会发现,每一次的重大变化都是从农村、农业、农民开始,然后再扩散到全国、各行各业。基于历史经验,所以这一次会一样吗?会不一样吗?我想除了 xxx 们之外,没有人能给出保证,所以还是多留个心眼,多做点准备比较好。

知乎用户 海之 发表

冷知识:

供销社其实一直都存在我们身边,每个城市老城市商圈最核心地段,一定有几栋楼的产权是供销社的。

只是由于民企在流通领域做的更好,供销社才逐步地退出了舞台,藏在了幕后。

不过,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供销社仍然还是一个正部级的社团组织,直接由国务院领导,2020 年全系统销售总额 5.3 万亿元、网点遍布全国的巨无霸。湖北供销社此番发力,颇有理直气壮做大做强国有企业的味道。

如果你炒股的话,就会知道,证监会前任主席刘士余在下马之前,就是被调任到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供销社的总部机关)当理事会主任。

知乎用户 几米的部屋 发表

禁止打骂顾客

知乎用户 飞鸟尽 发表

许多人至今不明白,现在的农村很多人为什么觉得在农村待着舒服。

那是因为现在的很多农村人不交税,种一季,种庄稼机械化。

就算是如此,如果仅仅靠在农村的老人自己,是很难达到这个标准。

因为他们买化肥,请机械种地的钱,大多数都是在大城市的子女给的。

农村的老人过的舒服,是因为子女在反哺他们。

说白了, 是大城市在反哺农村。

如果没有发达的大城市,农村人还得自己劳作,自己去靠微薄的收入去买化肥农药。

如果大城市不再发达,说不定还要重新交税,因为大城市的税源减少,必须要农村分摊了。

知乎用户 狼行春晓 发表

看了很多回答,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这个政策我是支持的,因为前几天的鸡蛋也好,猪肉也好价格都很高了。

对于收入很少的我来说,每个月的收入大部分用于了叠加的负数。

对于普通农民家庭,地不多却面临的销路问题有利这也是有目共睹的。

但是对于执行我是不看好的,人性是很难改变的。

对我影响很大印象最深的一个故事就是供销社那个时期,因为得罪了会计,结果丢了 200 斤粮票死活不给补那个。

最后那个人吃了烂掉的牛肉充饥,导致死亡的案例。

而事故的责任人,却平安落地,相关负责人也没被追究责任。

换来的是唏嘘,以及普通农民家庭对公权力的恐惧,久而久之的私权滥用,对于普通人生命的蔑视,产生的对于政策的不信任,也是导致私有化快速崛起的原因之一。

供销社这件事,牵扯到的不仅仅是这个方面,随后的基层医疗建设,福利分房政策应该也有逐步推进的可能性。

群众的监督和执行力是重要的环节,群众素质基础也高低不一。

有些是百般忍耐,被侵害权益的,有些是为了利益撒泼耍赖的。

这倒是让我想起知青去到农村的日子。

很多事情不能依靠个人的主观判断,去断定问题,也不能因为个人喜好,偏好,去解决问题。

处理事件的方式方法又因人而异。

柿子捡软的捏,政策靠漏洞捞利益,这些是要从源头杜绝的。

而且,很多人去基层会有成见和异议。

也有的没有见过真正的基层而被利用胁迫,

有些人去基层只为刷简历作秀。

人的来历是复杂多变的。

阅历和经历也是参差不齐的。

一定要扎根基层,带出成绩,对于成绩考核应当公开。

不让一个好人受苦受委屈,这样的信念不止要在基层工作单位,也要面向农民群体。

每个人都向往美好的生活,财富应取之有道,不多拿一分,不多让一毫。

尽力做到公正公平。

对这样的人应该多些鼓励和培养。

提供更多的提升空间才能改变整体环境。

看人下菜碟是个本事,但是也要坚持原则。

提供可行的方法,面对基层问题应采取什么样的处理方式和态度问题。

对权利的掌握应该怎样使用等问题,都是要面对的。

对于造成的后果如何处理,也是应当公开公平的。

追究奖惩制度应当落实到位,具体到处理的事件,具体到相关当事人,并且予以综合考量评价。

对于该执行终身责任制度的工作内容要落实!落实!落实!!!

做到三个落实!!

执行到位!!

个人还是比较喜欢目前,承担责任机制的。

处理的时候从上而下的负责人追究责任,才能时时把工作放在心上。

对基层也是需要多沟通交流,经验,制定完备的应对策略和方式方法,统一进行培训教育,提高自身意识,做好事件预防针工作,面对需要处理的问题时,体现出友好专业的执行形象,把工作执行落实到位,并且一直保持下去。

才是走的更长远,获得更多信任的方式。

还有应当适当的减少基层工作量,提高福利待遇。

保障好基层的子女安置,家属安置,老人安置工作,培养基层人员投入精力工作的积极性,强化责任意识。

并且对基层家属安置进行公开,确定执行落到实处,避免出现按权利安排工作的现象。

权利越大,审核越应严格。

我更希望看到的是,私有化和公有制并行,没有强迫,可以自由选择,让两者都能为普通家庭,提供便利的生活。

希望贫富差距悬殊得到改善,让更多人受益。

我更希望看到的是,更多的权利不要用在如何不让普通人发声争取权利这件事上。

也希望,更多的监督力量放在权利的使用上。

减少舞弊营私,减少派系内斗。

权利不应成为掣肘他人的工具,也不应成为政策漏洞的执行渠道。

开放便民利民窗口,保障好特殊群体利益,执行难项目被落实的监督工作。

我所在的城市,这点就做的非常好。

在手机 APP 和网络平台,微信平台,处理事情,预约处理,非常的方便有利于避开拥堵时间,解决落实问题很靠谱。

顺便一说,我觉得不应该只嘉奖有成绩的执政团体,也应该为保持物价平稳,和谐安定,为群众解决问题,数十年如一日奉献的。

还有,最近报告看多了,写东西味都顺了。

不要指望我多不一样,当我被吊在道德的杆上打的时候,未必有为我说话的。

毕竟要钱也没钱,要权利也没有,更别提势力。

就是作为普通人随便说说,也就那么一说。

我也有要忙的事,也处理不了什么事。

别对我抱有希望。

知乎用户 号被资本家封了​ 发表

粮票,肉票,搞起来

知乎用户 纯乎于心 发表

哎,赵主任太心急了

——————以下为原答案

HbNflgxZ"> 以前供销社墙壁上都贴着一张标语:不得打骂顾客

真不知道过去的几十年,是这片土地上几千年历史中唯一一段老百姓能吃饱饭的时光?!这才吃饱几天就要回去了?

悲夫!国人!

别信高赞那些长篇大论,冠冕堂皇的理由,这些年那么多荒唐事哪件没有理由?大雨地铁淹死人是 “调度有误”,信用社取不出钱是“金融诈骗”,太多了,无非是今天的“盐铁专卖” 罢了

一个简单道理:去过机关衙门办过事的,你扪心自问一句,那门好进么?脸色好看么?以后你吃饭买菜都要看脸色找关系,那日子好过么?

哈耶克说过:愿意放弃自由来换取保障的人,他最终既得不到自由,也得不到保障。

这些血泪道理还要一遍遍论证么?

————

最近抖音上看到一句话,我觉得写的很好:

知乎用户 乌衣别江 发表

我觉得这个说的很有道理,比那些不靠谱的媒体过度解答靠谱多了。

其实供销社并不是重启而是开始最近开始受到了大家的关注。这些供销社从成立以来就没有关停过,只是自身作用被其他的商业机构和企业给覆盖了。如今很多商业机构受各种限制影响停业和风控,这些供销社可不就得走到前台了。于是就被大家关注到了。

另外,有的媒体还说供销社人数 5 年增 5 倍?人家农民社员的增幅最大的还是 2020 年开始出现明显增幅,2017 和 2018 年也没增加多少啊,它咋不说 10 年翻几番呢?还有就是只算进不算出啊?农民社员不务农就去社里,有农活就回地里,人家人员数量只是个记录数又不是在编数。这些媒体的解读能力真是惊人!
其实吧。湖北省 “基层社恢复重建工程” 这一份文件无非就是提了对目前全省范围内的 “供销社” 和有同质性质的单位或机构做了进一步要求和部署。就是确保供货质量,稳定供货价格,提升覆盖面积并积极主动承担其他商业机构的部分责任在受外部环境影响的情况下发挥应有的作用。

知乎用户 莫名其妙君 发表

很好!

农村不能脱贫就行了

脱贫攻坚战胜利了不能就不前进了

助农还要更深入

知乎用户 一蓑烟雨任平生​ 发表

这几年的情况,大家都知道,让我们深刻的意识到,突发情况下,粮食到底有多重要。

十几年来,网店搞垮实体店,很多实体店关门倒闭,造成人员失业,而受到流量扶持的平台公司,有个别的巨头,纷纷在为境外资本赚钱,我国实体店越来越做不下去了,而资本却大赚特赚

当下的供销社和以前的性质不同。带来两个比较大的意义,一个是乡村振兴,给农民建立完善的服务网,一个是应急保供,稳物价,还能解决农产品的销路。有组织把农村分散的资源,与消费和人整合起来,无序的生产变成有序的生产。

供销社一头连着农村,一头连着城市,让农村崛起,平衡乡村与城市的收入,农名的货就此能卖的出去,交给供销社向全国流通,大量增加内循环的有效手段,政策干预加快流通速

知乎用户 壹只猫 发表

我总感觉不对劲

知乎用户 惯看秋月春风 发表

我先进去占个地儿,等哪天全面铺开了,再一张纸干掉其他零售渠道的时候…

你们谁把我伺候好了我就多卖谁 5 斤米。

知乎用户 jdst 发表

福建有个牌子叫供销福茶,别的不说,对于我这种不懂茶的人来说,供销社就是国家招牌,觉得品质肯定有保障。我也买了几次,味道咱也不懂好坏,反正能喝。希望供销社重新火起来以后别把这个牌子搞臭就行,最好把一些资本炒作的价格打下来。

知乎用户 赵清河 发表

个人认为供销社带来的最大改变应该是超市被迫转型,转型分两部分,一部分外在的,一部分内在的,外在的在于大宗商品被供销社垄断(这几乎没什么争议),而大宗商品又是很挤压货架的东西,这部分被腾出来的空间超市该如何规划?我个人认为要不转变成 711 那种提供快餐的经营形式,要不与供销社搞差异化竞争,推销本地或外地的特色农副产品或是走进口高品质路线,这个要具体看供销社的形式。

内在的问题就是超市要转变自己的经营模式,从单一的货物买卖地,可能要改变成像菜市场 + 肉店 + 超市 + 饭店的小型综合体转变,看看国内有没有人这样营销推广吧。

纯粹一家之言

知乎用户 八月底 坐忘道​ 发表

禁止无故打骂顾客

知乎用户 我爱你中国 发表

售货员是一个有地位,受尊敬的岗位

知乎用户 熊熊很着急​ 发表

供销社存在的最大意义就是打破供应链和中间商制造的垄断壁垒,在供给端提高农民收入,在需求端降低百姓成本。

现在大多数情况都是由中间商去地里收菜、收粮、收水果,对方开一个价,你接受他就收你不接受就烂在地里一分钱别挣,这就导致哪怕是丰年,对方也会以产品过剩市场价低来无限压低农民的利润,把风险转嫁给农民。

在供给端,由于他们掌握着该地区几种产品的多数库存、他们摇身一变,又成为了市场的定价者,尤其以高附加值的水果为主,两头吃两头赚,搞得农民和终端消费者苦不堪言。

有了供销社,降低了中间环节的运输转售成本,原产地直发,可以持续为农民兜底,又可以通过掌握农副产品在市场上的定价权,这种事儿实在不知道有什么好喷的。

过往供销社给人一种卡死生活物资的感觉难道不是受限于当时的工业产能不足,只能以计划经济的形式发票平均分配么?

知乎用户 求求你饶了我 8​ 发表

最近湖北等地 “恢复重建供销社” 的报道引发公众关注。

有网友担心会不会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也有网友认为这能解决 “最后一公里” 的难题。

我们该如何看待供销社的再度 “走红”?国是直通车和腾讯财经联合推出 “国是问答” 栏目,综合官方和专家权威观点回答。

什么是供销社?


**国是直通车:**大家通常说的供销社是农村供销合作社的简称,是计划经济时代政府推动集资成立的 “超级连锁店”,组织供应农村生产资料、生活用品和收购、推销农副产品等的商业机构,归属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是全国供销合作社的联合组织,由国务院直接领导,正部级单位。

供销社算是 “重出江湖” 了吗?


**国是直通车:**虽然供销社经历过曲折的发展时期,但其实供销社系统一直存在。2021 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其中还明确提出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开展生产、供销、信用 “三位一体” 综合合作试点,健全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综合平台。

供销社的作用是什么?现在和过去发生了哪些变化?


**国是直通车:**在计划经济年代,供销社靠 “统购统销” 几乎包揽了中国几亿农民的买与卖,小到柴米油盐酱醋茶,大到化肥种子和燃料,一应俱全。农民生产的农副产品也必须通过供销社才能走向全国各地。在计划经济的年代里,供销社是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国营服务组织。

如今随着全国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不断深化,供销社能做得更多了。尽管农产品流通依然是供销社的传统主营业务,但助农的作用日趋凸显。

比如 “保姆式”“菜单式” 土地托管服务,包括了耕、种、管、收、售全产业链服务,解决农民一家一户分散经营 “干不了、干不好、干了不经济” 的问题;还有农业科技 “上山下乡”,将无人机、绿色生物农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等新兴技术引进田间地头;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 的合作模式,依托农村经营服务网点代办银行基础金融业务,破解农民融资难等。

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供销社的盈利能力一度不复从前。如今供销社 “活” 得怎么样?


**国是直通车:**随着改革的深入,经营创新、组织创新、服务创新,供销社盈利上升趋势明显。

1999 年,《国务院关于解决供销合作社当前几个突出问题的通知》正式出台,供销合作社的工作重点转向了扭亏增盈。2000 年全系统扭亏为盈,当年系统汇总实现利润 13.77 亿元。2001 年,情况进一步好转,汇总实现利润 16.39 亿元,2002 年达到 28.6 亿元。

官方数据显示,2021 年,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全系统全年实现销售总额 6.26 万亿元,同比增长 18.9%。

重建供销社是否意味着要重 “计划”?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广东财经大学大湾区双循环发展研究院院长陈甬军**对国是直通车表示,现在讲的重建供销社,主要是指县以下的基层供销社。这并非为了恢复计划经济,而是为了在市场经济中更好发挥合作经济的功能,助推乡村振兴和国内国际双循环。

供销社如何改革?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市场研究部副主任张继行认为,现阶段的供销社已不是大家传统意义上的计划经济产物,供销社紧抓中央部署全面深化改革重大机遇,围绕中央关于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农业社会化服务和农村流通重要作用的要求,主动谋划供销合作社改革,基本形成了符合合作制理念和市场经济取向的供销合作社新体制。

目前供销社组织架构中各级出资企业是主体,各出资企业采取市场化、现代化的企业运作方式,公平自主地参与市场竞争。

在一部分人的印象中,供销社主要开在农村,为什么如今在北京等大城市也有了现代化的供销社?


张继行对国是直通车说,供销社并不像大家传统印象里只在农村设有经营网点,现阶段,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出资企业经营范围涵盖农业生产资料、日用品流通、农产品批发、电子商务、冷链物流等,主要经营地点是在县域及以下地区。在城市,供销社主要经营业务为 “邻里中心” 和“中央厨房”。

张继行还提到,“邻里中心”是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以满足日常商品和服务需求为目标,集多种业态和功能于一体的社区便民商业中心,大家在北京看到的 “供销便民服务中心” 便是 “邻里中心” 的一种形式。

此外,发展邻里中心能够服务老旧社区改造和新社区配套,打造一站式生活服务社区,让社区居民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将邻里中心打造成 “普惠民生标杆项目”;有效连接城市和农村,推动农产品进城,助力农产品销售和农民增收,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供销社的 “再度走红”,背后释放了什么信号?


张继行表示,供销社的 “再度走红”,实际上体现的是国家对于乡村振兴和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

第一,国家高度重视供销社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比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支持供销、邮政及各类企业把服务网点延伸到乡村,健全农产品产销稳定衔接机制;2021 年 6 月,商务部、供销总社等 17 部门出台了《关于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消费的意见》,供销总社将在改造农村传统商业网点,开展企业数字化、连锁化转型,建设改造产地市场、农贸市场、菜市场,完善农产品流通骨干网,发展县乡村物流共同配送,强化产销对接长效机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等。

第二,供销社以县域流通服务网络为契机,坚持 “为农服务” 根本宗旨,畅通 “农产品上行、日用品下行” 的是双向流通渠道。

2021 年 11 月,供销总社制定《关于开展供销合作社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提升行动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十四五” 时期,供销系统要通过开展供销合作社县域流通服务网络提升行动,建立完善以流通骨干企业为支撑、县城为枢纽、乡镇为节点、村级为终端的三级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努力实现县有物流配送中心和连锁超市、乡镇有综合超市、村有综合服务社。“一网多用、双向流通” 综合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全系统在农村消费市场的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大,农产品流通水平明显提高,

供销社充分发挥系统点多、线长、面广的网点优势,牢牢把握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的重大机遇,加快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运行高效的县域流通服务网络,促进农村消费提质扩容。

知乎用户 中新社国是直通车​ 发表

就是一个进驻到村里的超市,对解决农村供销问题还是有帮助的,其他的就不要想太多了,农村一般都有小卖部,但是解决的主要是日用品,种子化肥这种需要一定投资的产品不一定有,条件好的农村还是会有这种产品全面的超市的,条件不好的就可以靠供销社填坑了

知乎用户 从不救赵信陵君 发表

、本次美联储宣布加息 75 个基点,符合市场预期,联邦利率区间上调了 3.75% 到 4.00% 之间。

这也是美联储今年的第六次加息,同时也是第四次加息 75 个基点。

2、美联储将继续缩表,减持国债等。

3、相关表示,最近几个月就业增长强劲,且失业率保持在低位。为后续加息提供基础。

4、鲍威尔发布会却再出幺蛾子。其表示,美联储目前还没有考虑暂停加息,同时强调 “终端利率水平将高于此前的预期”,控制通胀仍是首要目标。

此话一出,市场预期本轮加息的最终利率将提升到 5%-5.25%,远高于 9 月份预期的 4.6%。

同时,这也让后面的加息节奏变得扑朔迷离,昨晚美股出现大跌。

可能很多投资者说,还是 A 股不争气,为什么看别人脸色。

投资不是赌气,更不是一厢情愿的事情。

前面老张一直强调,目前影响市场的两个关键因素,一个是美联储加息带来的流动性影响,一个是国内经济增长。

流动性方面,在资本全球化下,尤其是 A 股这几年以北向资金为代表的外资持仓市值大幅增长,并且绝大多数就是重仓在核心资产上,外资流动性的变化会给市场带来直接的影响,这个是没法改变的。这本身就是资本流行性的特性决定的,我们无法改变。

经济增长方面,与其说 A 股不争气,归根结底还是经济不争气。如果经济增长超预期,不但能抵御杀估值,也能抵御外资的流出,包括人民币的贬值趋势也会扭转。

这个时候可能又有不少人会说,以前经济增长好的时候,股市也在 3000 点没动啊。这样明显是以偏概全,做不好投资。我国经济经历十几年以来的强劲增长,尽管指数没怎么动,但是成就的核心资产比比皆是,海天、茅台、恒瑞、海康、中免、格力等等,包括这两年的宁德、药明等等,都是几十倍的涨幅。

做投资,最终是要落脚到公司上,而不是每天盯着指数。

现在的情况是,全球流动性在收紧杀估值,国内经济增长又不好,这些龙头企业的业绩释放不出来,同时迎来了双杀。

目前看,这两个因素还没看到明显的变化,尤其是美联储加息的幺蛾子出来,市场预期又变了。

当前市场依然是磨底的状态。

当前热点

**元宇宙:**最近,相关引发《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 年)》,以这种文件推动还是第一次,以往只是地方性文件。

这次目标也是非常明确的,到 2026 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规模超过 3500 亿元,虚拟现实终端销量超过 2500 万台。

目前来看,2021 年我国 VR 头显销量为 365 万台,按照到 2026 年 2500 万台的目标看,未来年化复合增速要超过 70%,这个是非常诱人的。

去年以来,消费电子行业是非常低迷的,平板、PC、手机、无线耳机、智能音箱等等,销量均出现全线萎缩下滑,唯独有看点的就是在 VR、AR 设备上了,今年销量增速还是很不错的,也是消费电子行业的唯一亮点。

在这个规划目标的刺激下,短期能带动消费电子一定修复,但是持续性没想象。

虚拟现实这块其实和自动驾驶差不多,目标很明确,但是落地发展很坎坷,快速放量更是不可能。

目前虚拟现实这块,还没有出现一个爆发式的应用场景来带动。

**信创:**这不是新鲜事物,目前正好遇到事件刺激以及采购的时间节点,预期明年信创将进入新一轮放量阶段,主要还是在 ZF 采购上。

前面我们也讲过,信创就是短期刺激,不具备成长属性。国产软件这块主要是 ZF 以及央企等主动采购,定点定时,而且数量还不固定,风来了就多采购点,风走了就几年不采购。看看这些软件企业的业绩就能知道,好的时候一年大赚,不好的时候年年盈亏间。

注意跟随趋势,把握好短线炒作就可以。

**供销社:**近期突然出现的热点,也是相关政策带动。

从供销社的内容看,主要是面向三农,供销社利用自己的渠道优势,来供应消费品、农产品和农资等,为了更好的控制终端价格。所以,近期和农业相关的沾边供销社就上涨。

从投资角度看,这完全是炒作,企业业绩更是无从谈起。这似乎让我们 又想起了曾经的地摊经济,过后一地鸡毛。

知乎用户 万一 拥找我 发表

在我看来与其说是供销合作社,不如是政府主导的供销企业。只从名字出发可能会引起不少人不好的回忆。但是从现实角度上来说,能够借壳一个原有的机构,焕发新的活力,能够节省很多的成本和麻烦,更是能够实实在在的给农民带来收益。

种植户最麻烦的事情是什么,是没有市场议价权,大部分时候只能等着别人来收,丰年卖不出架,灾年得不到保障。由政府牵头,把本地的农民联合起来,其实就相当于日本的农会了。这样就有议价权和战斗力了。有利于普及种植技术,建立地方品牌,保障产品质量。从而使得农民能够获得更大的收益。

说句题外话,期望农民中比较有思想有能力的人来组织起农民,不如让政府进行组织。前者要看命,后者要容易的多了。

大家既不希望农产品的价格太贵,又希望农民能多赚钱,那么唯一能够节省的成本就是中间成本了。通过网络销售平台,把商超等零售商打击了,再通过供销合作社把收购分销商打击了,这样就能够使得价格更透明,在农产品不大幅涨价的同时,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同时也能够对农产品的质量提升 0,这就是一个良性循环了。那么肯定有人会问了既然是农民和消费者都赢麻了的结局,最终谁输了呢,那些大力抗议的人不就是受害者吗?

知乎用户 一叶轻舟 发表

这个回答下

可以把供销社和乡村振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资本的本质和对农民的压榨提出来的,基本上算说到点子上了。

那些提计划经济,或者含沙射影,杯弓蛇影的,我感觉属于有当代愤青的苗头了。

知乎用户 西西里的月亮 发表

个体工商户到编制的进化

知乎用户 AN0NYM0US​ 发表

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

供销社的恢复,也不是非黑即白。

很多人说会养出更多大爷。

很简单,你不要以为上面傻。

只要养大爷的危害,远小于供销社带来的利益,那么供销社就是要搞的。

很多人逻辑都有问题,JC 系统里贪腐也严重,那是不是直接全国取消 JC 这个职业?

贪腐是付出的代价,这个代价能不能接受,接受到什么程度,要看能带来多大的利益。

而不是一旦一个事儿,随便举两个反例就不去做了。

那你真的什么事儿都做不成。

知乎用户 瞧我这机灵鬼 发表

知乎挺急

鉴定为好政策

知乎用户 离谱​ 发表

这个世界没有人比美国的大型粮商和仓储超市更懂供销社,也没有谁比西欧更懂农业合作社。俄罗斯现在的莫斯科国营食堂成了著名旅游景点。

垄断企业 + 政府补贴被欧美政府都玩烂了,现在搞供销社不就是跟美国学的吗?没有垄断企业 + 政府补贴,美国哪里来的世界第一农业强国地位。

知乎用户 泼猴在知乎​ 发表

首先我们要给供销社定个性,他们除了省级供销社总公司属于事业单位,地方上的、基层的就是看作一家大型国企,既然是企业,哪怕是能拿国家补贴,他们所有的行为也不可能都是公益的,所以重建基层供销社,我们不能单从农民的利益考虑问题,如果从企业的角度想,这也是非常大的挑战。

重建供销社的原因,讲白了还是市场调节的失灵,国家认为需要进行干预。过去乡村振兴中农产品销售依托现在市场流行的,电商、社区生鲜、直播带货等等形式,红火过一把,但是由于品控把关不严格,经济下行,生鲜电商倒闭等问题逐渐增多,生产者这端也造成了,产品滞销、被拖欠货款、有价无市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发生多了,对服务商和农民都是一种巨大的损失。

基层供销社的介入,如果效果理想的话,未来就是农民与服务商之间的一座桥梁,供销社对产品的加工环节、质量进行把控,再把产品推销给外部市场,节约农民推广销路的成本,也更有保障更稳定,并且建立大型的信息平台,综合全市场短中长期需求,避免农产品滞销或市场调解失灵。

如果效果不理想,那未来就是农民和外部市场的一道墙,利用农民和外部市场的信息差,套取高额的差价,需要调节全市场产品的时候,又要牺牲个别地区,又会造成很多的误会,供销社这种时候公关能力有没有就很重要。

因此,供销社再次基层复活,对自己的定位很重要,社会责任感也很重要,乡村振兴不能只是句口号,农民要真真切切拿到红利才会继续玩下去。

知乎用户 何弹头​ 发表

说句实话就是中国的劳苦大众对于金融模式还是非常的不了解的,期权对冲亏损这种东西他们听都没听过

所以需要国家通过供销社来分担这个风险

知乎用户 Eugene YOU 发表

看了两天被誉为 “大新闻” 的两则新闻报道,不吐不快。一是“供销社热炒”;二是“阿里 + 电信、腾迅 + 联通、京东 + 上海移动”设立混改新公司。 我注意到,当这两则新闻被摆上台面,不少自媒体开始洋洋洒洒长篇大论,诸如 “供销社重启”、“计划经济回归”、“国进民退令人不安”、“备战备荒、国家在下一盘大棋” 等论调见诸报端,不乏以大标题党的形式博取眼球。

作为底层老百姓,我的思维注定只能是局限于底层的逻辑,但理性告诉我,看待任何一件事,要秉承客观,以事实为依据,综合前因后果形成自己的基本判断,而不是人云亦云,盲目转发、草率定论。

先看供销社热炒,其造成的直接社会影响是激起了人们对供销社重新关注、岁月回忆,反馈到资本市场是供销社概念股全面翻红,近 3 天板块涨幅近 15%,不少个股连续涨停,甚至是收获 “3 连板”。

新闻学理论告诉我们,任何新闻都是在一定的条件和环境下产生的,条件和环境是新闻背景,也构成新闻背后的新闻。供销社热炒的背景是什么? 我想离不开国家对统一大市场的战略布局和对打破资本垄断,稳价增产增收的资源配置考虑。

三年的疫情防控,让我们见识到全国人民齐心协心的磅礴正能量,也深刻体会到管控期间买菜难、保供菜价高甚至是以次充好、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的焦虑,发展国资背景的供销社,可助力国家统一大市场的构建,它能借助供销社系统联合合作的优势,及时整合资源,统一调配各项供给,一定程度上保障居民生活、稳定市场。

这方面优势是以盒马邻里、美团、叮咚买菜等社区电商团体无法比拟的。社区电商所谓的打通菜场与餐桌的最后一公里,最开始无一不是通过轰轰烈烈的 “烧钱” 来抢占市场份额,以 “低价” 搞垄断,搞恶性竞争,当钱烧完,裸泳、跑路也就屡见不鲜。以盒马邻里为例,最近南京、杭州市场全面撤出,只保留上海大本营,则美团当日达改成隔天送,某种程度上也验证了先前模式的失败。

资本唯利是图是本性,但国资背景的企业,尤其是涉及到民生保障类的,越是在困难时刻,越有可能是老百姓安心安居的强心剂,这一点,作为红旗下成长的一代,我一直深信不疑。所以,当有网友评论,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尤其是台海局势,国家可能是在下一盘大棋,这是涉及到国家安全战略的顶层构架、长远谋划,我还是挺认同的。

至于 “供销社重启”、“计划经济的倒退” 的论调,我想提出这一说法的人,可能根本是不看书不看报专拍脑袋看问题。首先,供销社从没退出,相反,这些年一直在飞速发展,谈何重启?

以浙江省供销社为例,2021 年全省系统实现购进总额 3156.6 亿元,比上年增长 26.7%;销售总额 3924.2 亿元,比上年增长 24.2%。全省系统共有各类法人企业 1112 个,经营网点 18863 个,参与电商业务的企业 146 家,其中 18 家企业成立县级运营中心,17 家企业建立了 493 个农村电商服务站。如今的供销社,已经兼具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综合平台,同时它还在坚持合作制基础上,建有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经营机制和分配制度,实现社有资本与农民资本、职工资本、社会资本结合的多元资本运作方式。

其中最典型的是开发房地产。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就有明确提出,支持社有企业按照 “服务三农、微利经营” 的原则,参与农村住房改造和城镇化建设。其中浙江供销社下属的浙农股份是先行者,集团拥有华都控股和浙农实业两家公司,专注商业地产和住宅开发,而在金华、慈溪、丽水等下层市场的土地拍卖会上,常有当地供销社举牌。

在金融市场,供销社也在积极推出针对农户的信用贷款服务,让他们享受到 “小农户,大金融” 的服务,以金华浦江为例,当地供销社推行 “共富贷” 助力共同富裕;湖州吴举推出 “两山农林贷”、慈溪针对农户特别提供“粮保宝” 专项贷款,这一系列政策的扶持,对于降低农民种地成本,增加收入来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所以,对于当前供销商,不能简单的理解为供销,它的一举一动,背后可能是发展所需,也可能是隐藏的资本力量在推动。

再看 “阿里 + 电信、腾迅 + 联通、京东 + 上海移动” 设立混改新公司,科技巨头与国企联合设立合资公司其实并不是新鲜事,像阿里和广电、国家电网、新华网早在前些年就已经合作,今年的蚂蚁金服分拆,国资入股。而早在 2017 年,腾迅、京东、阿里就已经参与中国联通的混改,双方一拍即合,背后无非是 “利” 字关联,一方需要销售渠道、客情关系,另一方需要产品、技术、资源和经验。

而这次三大科技巨头与联通、移动、电信运营商的混改合作,重点是开展智慧城市、数字政府、数据中心 / 云计算 / 大数据、通信及国际化业务、智慧家庭等领域的创新合作,说白了是数字经济的开拓、发展与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数字时代很便利,但也很可怕。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 等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数字经济时代,每个人的数据正成为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资料,它模糊了涉密数据和非涉密数据的绝对界限,小到个人,手机下载个 APP,不认可被读取通讯记录、相册,就会下载失败,不选择喜好、感兴趣话题就无法下一步。

大到国家层面,大数据正成为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等涉及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疫情防控平台” 就是有力的证明。正基于此,数据安全面临极大的风险挑战,尤其是涉及到政务、医疗及生物识别信息等特殊敏感类数据,一旦泄露,会影响整个国家的生产生活秩序。

所以,当前有观点提出,“数据主权” 已事发国家安全,我是非常认同的。在阿里、腾迅等大股东均为国外资本的背景下,从国家层面将相关业务进行混改,是进一步提升国家数据安全保障能力的需要,也有助于加强国家应对因数据引发的国家安全风险与挑战,对全面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是有重要意义的。

19 世纪中叶,轰鸣的机器声带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谁掌握了机器,就掌握了生产资料,形成垄断。如今的信息时代,比机器垄断更可怕是无疑是数据垄断,还好国家早已布局,及时出手。

曾经有位互联网大佬说过,中国人愿意用隐私换取便利,这话值得我们深思。

知乎用户 萝卜炖大锅 发表

所以说当年包产到户本身没有什么解放农业生产力作用,把有组织有生产资料盈余的农村公社拆分成无政府的小农经济,稍有点常识也不会信能解放生产力。

包产到户更多只是意识形态转变的标志性事件,解放生产力也解放的是城市生产力,因为城市马上能收割一批脱离田地的农民工,成为源源不断的人口红利。

现在有些人政治课没听,不知道什么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看见供销社就开嚎 “极左要来了”,实际上中国的小农必然要面临再组织再规模化这一步骤,只不过到底是政府主导还是引入资本主导。

市场经济走到这一步,光靠政府能直接管理多少供销社?不还得引入部分资本参与?

有些人看见农产品价格涨了要骂生活成本高,低了也要骂农民活不下去。现在供销社能减轻农民负担,他们倒是开始对着标志的意识形态左右开始争论不休,颇有腐儒仁义杀人古风。

知乎用户 梦古寻​ 发表

如果你觉得它的运营会造成负面垄断,那你就该去斗争促使他良性运作。

如果你觉得它不好,因为会断了私人资本家财路,那么你就该当资本家的马前卒冲锋陷阵阻止它诞生。

结果呢?一群小布尔乔亚纸面上指点江山激昂文字,然后呢?没下文了我就呵呵。

知乎用户 笔给我来屑​ 发表

来,问问你们

中国邮政大吧?垄断吧?有自营快递业务 EMS 吧?

碍着你用三通一达了吗?碍着你用顺丰了吗?

还是强制你寄所有快递都必须走 EMS 和挂号信了?

2021 年全年快递业务营收 10332.3 亿,营收冠军还是顺丰,2072 亿;中国邮政寄递业务营收是多少?394.4 亿

其他快递公司呢?中通快递、韵达股份、圆通速递、德邦股份、申通快递的全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304.06 亿元、417.29 亿元、451.55 亿元、313.59 亿元、252.55 亿元

对比一下,中国邮政的寄递业务(含 EMS),营收水平也就是除顺丰外几家公司的平均线左右。

那么问题来了,这是国营垄断了吗?

知乎用户 Yo-AS​ 发表

简单说,基层供销社就是把沃尔玛盒马 Costco 海王星辰…… 开到他们根本不愿意去的地方。

是扶贫,也是保障,是共同富裕,也是让利于民。

国家牵头啃难啃的骨头,做零售业的邮政,就是这样子。

在这个基础上你想怎么发挥都行,到底能做到什么程度,要看能成功到什么程度。

知乎用户 吃 Bagel 的莫扎特​ 发表

如果资本可以做到比他便宜服务更好,老百姓也不是傻瓜,支付宝当年打败银行又不是没发生过。

知乎用户 你再敢说一遍​ 发表

希望真如说的那么好

而不是找由头那啥

知乎用户 六爷 发表

乡村振兴建设应该怎么做,农村的根本出路到底是什么?
这个回答里面,我原想的是市场化推进农村合作社,集体经济,看供销社这个新闻,那就是几年的摸索下来,这种辛苦活还得靠组织,得国企性质的来试点,探索,扩大。
资本还是喜欢低风险,快收益的事情,个人在里面起规模作用太难了。
全国统一大市场,流通环节是重点难点,只有流通环节能标准化,才能倒推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所以抓流通应该是已经摸索,尝试了多种可能,供销社这个模式估计是性价比较高的,总体趋势还是市场化,供销社本身也依托市场化推进,只是相对于资本的追逐利润,供销社更追求稳步发展。
1 供销社目前的情况是在部分区域已经推进一段时间(几年),现阶段在部分区域的推进力度开始加强;
2 供销社的作用在商品的整个闭环里面,属于流通环节,承接生产与市场方,并遵从市场化的基本准则,以市场的供需关系为指导;
3 乡村振兴持续多年,在基本解决了硬件等问题,规模化是必然的,但是规模化的问题是受市场波动影响太多,乡村的抗风险能力太弱;
4 全国统一大市场,流动环节多年的市场化,估计有个弊端,完全从经济利益考量,对于生产方的稳定不利,所以要适当加强政策的引导,而供销社这类组织可以在遵从市场规则下,放低经济利益的考量以整体的大局稳定发展为首要目标;
启发:乡镇的生产未来前景看好,在流通领域的进一步规范后,生产方的抗风险能力将加强;未来的农村生产比如逐步加大规模化,所以从事这个领域的要加强管理能力,规模的扩大必然带来协调资源的大大增加,对管理能力的要求,政策的理解,不是小团队能完成的。

知乎用户 山中石 发表

基层供销社或许应该是乡村振兴的第一步,我始终认为以后乡村的发展潜力反而大于城市。

知乎用户 锐雯 发表

生产不足的时候管 “销”,产能充沛的时代估计就应该管“供” 了,

如果真的能承担起类似日本行业协会组织的产量调控的作用,

对于提升生产效率、稳定物价还是十分有意义的。

农业是真的需要一定程度的统筹和数据赋能。

上世纪的功能和模式不可能恢复的,市场已经发生了本质变化。潜在的风险可能更多是社会资源的使用和实际效率效果了。

知乎用户 李小万​ 发表

供销社是一个大型的连锁国企超市

  • 供:为农民提供种子与化肥与农药
  • 销:为村镇企业销售农产品

供,在于控制种植成本

销,帮助企业打开销路

知乎用户 阿杰 发表

供销社 “重建” 就重建呗,没那么吓人。

意义?

如果说有的话,那确实有一个,而且很大,那就是在紧急状态,需要紧急动员,或者战时共产主义状态的时候,多了个系统渠道,而且是一个可以随时启动的,完全服从于战时需要,服从于政府调遣的完整渠道。

至于说在平时,它只是 “又一个” 便利店而已,虽然它有 3 万多家,但未必干的过北京的 711,便利蜂,上海的全家,罗森,太原的金虎,成都的红旗,广州的美宜佳,合肥的邻己,厦门的十足,就象昆仑好客一万多家,易捷 2 万多家,也没觉得那么不得了。

知乎用户 南山草 发表

现在在网上阴阳怪气的,大多都不是供销社的面向群体。

供销社主要是面向乡镇农村的,一帮城里人,看到个 “供销社” 的名字就想着要回归计划经济了,就喷起来了,但是供销社根本就不是去大城市跟大超市抢生意的。

所以站在农村人的角度想一想,供销社能带来什么,才是判断它好坏的标准。

先上张图:

这是我去年过年在山东老家,镇上的超市买的洗发水,扫码之后会显示它是假货

这就是当前农村超市的现状,相比十年前,这些乡镇超市里卖的东西反而越来越差了。

因为十年前乡镇还有很多年轻人,农民工挣了钱还会带回家花,逢年过节送礼的时候,还有人愿意买好东西。但是现在能出去打工的都出去了,稍微正常点的家庭都给孩子在县城买房了,农村剩下的都是老人,连小孩都少了。镇上的初中从一个年级 8 个班,缩减到现在 2-3 个班了。剩下的人消费能力越来越弱,超市也只能卖更多便宜货,到最后只剩下便宜货。

我逛这个超市本来打算买几百块钱的零食饮料过年用,结果饮料除了 2L 的百事可乐,其他全部是没见过的杂牌,啤酒只有一块多一罐的,零食更不用说,各种没看过的,生产地址是附近的 xx 村。

#但是这种趋势正常吗?

按照完全自由的纯市场经济,这就是正常的,农村就是要被抛弃的,因为人少,消费能力差,早晚要被淘汰。

但是中国特色就是可以靠行政手段去推动乡镇基层发展。

具体怎么做,反过来想,假如你是一个意在建设家乡的有志青年,你需要什么?

你需要一块地,你需要有公路能通过去,你需要通电通水,你需要产品能卖出去,所以要有快递,你发展起来之后想留下员工,需要好的生活条件。

这些都是农村基层在做的事情,修路,通电通网,路边装路灯,搞垃圾回收,通各种快递网点…

供销超市也是其中的一环,两头都能起作用。一方面农产品可以统一收购,进一步可以签生产合同,保证生产稳定,这比等菜贩子收购靠谱多了。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乡镇的生活水平,不管怎么说,多了一家价格稳定、保证没有假货的超市,至少可以放心花钱了。

其实从实用计算,在乡镇生活也完全可以,现在公路质量都非常好,大部分乡镇到县城都在半小时车程内;在乡镇可以自己盖两三层的房子;水电网、路灯、环境卫生这些都能保障的话,生活品质也很好;目前山东农村在推中学教师流动,如果教育也实现县域公平,那就几乎没有去县城买房的必要了。

所以如果靠纯市场经济,乡镇一级大多是被抛弃的,而且这是一个恶性循环,人越少环境越差,环境越差人越少。要打破这个循环只能靠非市场化的手段,而这些手段在显现成果把人留住之前,大部分是要亏钱的。这也是为什么必须要有国企的原因。

虽然我也一直骂基层的不公平,因为越底层社会越不透明,留在乡镇的人很多都是可以靠关系搞到一些灰色挣钱门路的,干着损害集体利益的活,挣的比大城市年轻人还多。

但是就供销社这一件事,我认为对整个乡镇农村是好事。最后评判好坏的还是供销社的真实用户,网上喷的再厉害,也只是快活一下嘴而已。

知乎用户 张杰​ 发表

作为真正种地的农民,真的是希望国家在商品的供销上面发挥更大作用!

有这样几个问题:

1、欠收了,亏了!丰收了,还是一样亏!

那是定价权不在农民手中,而在中介和收购商的手中!

2、一般农产品一直价格平平!而农资的价格一直节节高!用还是不用?

养活了一大批的农资生产销售商,他们一年年的喜报!不管你农民是赚还是亏了,反正他们是赚了!

原料上涨,他还是直接涨给农民,但你种出来的东西又卖不起价,一环扣一环的价格涟漪到底层农民这戛然而止,农民就是那棵扁菜!不停的被收割!

3、农业很有太多的靠天吃饭,天灾人祸太多不可控!技术的转播还是农资销售商用来收割的手段!(往往教你所谓的技术是针对他们产品的卖点)

所以,基层供销社的恢复意义非常重大,如果能通过建立起来的庞大网络,建立起产销的桥梁,为农民提供价格公道,质量合格的农资,甚至涉及农村的农业生产基层建设,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指导,我相信这个一个超级的各种资源整合的综合体会在将来国家发展中起到重大作用!

知乎用户 老白创业说 发表

供销社不一直都存在吗,这有啥好大惊小怪的。

我家经常在供销社买东西,里面瓜果蔬菜农产品还有服装小商品小家电甚至钓鱼的钓具,耕田的犁耙锄头都卖,可以说农村生活必需品在供销社里面应由具有。而且因为背靠国家可以省下一大笔物流成本和减少商品流通环节,大部分商品都比私人超市便宜点。

知乎用户 年华似水​ 发表

还是太有钱了,吃饱了撑的。

饿几顿就好了。

知乎用户 稻路已木 发表

某团:我为了先垄断后涨价投了那么钱,你现在搞国营平价超市?

知乎用户 Adum 发表

挺好的,也别说什么国有企业内部贪污什么的,搞的私有企业好像不吸血一样!

半斤对八两,但是在国家要求奉献的时候,国企可比私企强的太多了。

互相竞争吧,经济嘛。

知乎用户 T-Magic​ 发表

计划经济年代,供销社是中小城市、特别是农村物资供应的主渠道,甚至可能是唯一渠道。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服务态度、服务质量不高,经营机制相对僵化,竞争意识淡薄等,供销社逐步淡出了大家的生活和视线

但是中国有自己的基本国情,人口众多、地域差距大。虽然城镇化发展迅猛,但农村人口依然有 5 亿人,农村和农业的稳定性和经济韧性非常重要。而供销社体系的存在,可以增强农村和农业的稳定性和经济韧性。

知乎用户 王二小 发表

关键的一点,当地地租问题如何解决。不要弄到最后还是被炒地皮、租店面、二三级分销商这些中间渠道拿去了大头,收益落不到劳动者和消费者两端。

知乎用户 一线 发表

要关注几个核心问题。

第一,如果我是农民,我的农产品能不能选择不卖给供销社,而自由的卖给别的出更高价格的人或企业?

第二,如果我是中间商,在供销社存在的区域,我能否自由的以自己定的价格收购农民生产的农产品?

第三,如果我是农村居民,要购买日用商品或农资,我能不能不去本地供销社买,而从本地其它商店以与供销社给的价格不同的价格自由购买?

第四,如果我是日用品或农资商店经营者,我能否在存在供销社的区域自由的选址开店,与供销社自由竞争?乡政府或村委会否给我设置一系列限制不允许我自由开店?

如果上述四个问题都是是,那供销社随便开没问题,因为供销社只是作为一个市场经济里的参与主体参与市场竞争。甚至它有一定福利补贴或公共服务性质,覆盖那些民间资本无利可图但又存在需求的地区。

如果上述四个问题答案为否,那供销社就是掌握垄断权利破坏自由市场竞争的国营垄断企业。这无疑是导致市场经济效率下降的一种倒退。

知乎用户 jimyan​ 发表

供销社怎么样我不知道,但包产到户就是中世纪小农经济这事我知道

知乎用户 3 号通缉犯 发表

支持供销社,这样既可以保障农民利益,也可以保障市场供应。

说句题外话: 为什么中国大豆种植会被毁灭打击?当年外资进中国农业市场的时候,盯上的是粮食,不过这块骨头太硬,他们啃不动。就在农副产品上打主意,选了三个产品,大豆,玉米,番茄。大豆和玉米是重要的加工产品,属于战略物资,包括白糖的农产品加工也是战略物资。资本先从源头控制种子,中间控制化肥,尾端用农副产品加工厂低价压制农民,当年一窝蜂的种植大豆,农民损失惨重,倾家荡产的也不少。玉米经过几轮学费,现在算收复部分失地,大豆不夸张的说是元气大伤。番茄之所以没有掀起水花,是因为中国人吃番茄酱,但不是必需品。

真的应该认真的考虑,怎么引导资本不作恶,怎么用规则限制资本作恶!!!

知乎用户 Mitchell 发表

农民也是民,如果能干掉赚差价的批发商,让利于民就是好事。

知乎用户 零落的理论 发表

农作物的生产和销售,农资的供应保障,这些广大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难题,会随着供销社的重出江湖而得到实质性改变。

供销社全称供销合作社,对城市居民来说或许知之甚少,但是在农村,却是服务 “三农” 的重要载体,尤其是在县以下直接面向农民提供综合性经营和服务的基层社,更是关乎农民生产经营的强有力支撑。

虽然供销社有着如此关键和重要的作用,但是受历史原因影响,体制改革以后便陷入了低迷的生存困境,这也直接导致了广大农民失去了依靠。

正是因为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和普遍性,湖北省从 2015 年开始全力打造 “基层社恢复重建工程” 才具备了更大的价值和意义,在此期间,基层供销社不仅数量持续增加,基层社服务功能也得到了恢复和强化,这对基层农民减少农业生产难题起到了保障作用。

在基层供销社重出江湖之前,农民不仅要为农业生产物资采购发愁,稻谷收割以后,还要为烘干、出米甚至销售发愁,久而久之也就对农业生产积极性造成了实质性打击。

随着基层社业务体系持续完善,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无异于找到了能够解决问题的组织,简单来说,有了基层供销社以后,农民到了收获季节,只需要将谷子收割,接下来包括烘干在内的很多工作,供销社都能够解决,尤其是在收购过程中避免了压价和赊欠问题的出现。

不仅如此,稻谷之外的很多农产品,都可以通过供销社的业务体系完成销售,比如茶叶、脐橙等甚至可以按照产业模式发展,这对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无疑会极具推动作用。

显而易见,供销社体系经过卧薪尝胆,如今已经具备了更强大能力,除了如上所述的改变之外,在农业生产综合性、规模化、现代化、可持续性等方面的改变也有目共睹,在此基础上构建全新为农服务体系更是事半功倍。

此外,土地托管、统防统治、收储加工、配方施肥以及农村合作金融等领域,在供销社持之以恒的努力下,同样也取得了令人喜出望外的改变。

知乎用户 Leeb66888 发表

一直以来农村的商业经济都是被忽视的存在,假冒伪劣长期摧残着农村。

如果供销社制度能够重建,至少农民的权益能够一定程度得到保障。

反过来,能够全国农村统筹销售农产品,对于农民收入增长也是好事。

总的来说,社区食堂和供销社是‘缩小贫富差距’的一环。

有钱的去星巴克,没钱的来社区食堂,就是这么一回事。

知乎用户 dl yin 发表

反正只要是跟社会主义相关的任何东西,都有一帮子人跳出来无限反对。

知乎用户 scsindo 发表

这种主动点、大型的、全国动员式的去恢复一种商品流通的供销网络,除了是 “备战” 这个理由,我想不到其他更充分的理由

知乎用户 颠颠​ 发表

来了来了,要来了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fwbizM 发表

六年前,也就是 15 年底,我老家就有电商提出做 “农品上行,消费品下行” 的市域电商,专门做下沉市场。zf 给了几百万补贴。做了两年,捞够农民血汗钱跑路了!

你要说供销社积极意义,这个就是最大积极意义!

现在又不是不许你私人竞争!又不是不许你私人搞电商卖货!

二千年以来的历史告诉我:一条船上的人被迫都坐左边,或者被迫都坐右边,都是会翻船的!

左右均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是最好的时代!

可惜左壬右壬都选择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说到底,一个为权一个为利!

我是普通老百姓,我不站队,我只支持百花齐放,充分竞争!

资本想证明供销社不行! 简单!砸钱给 pdd,搞下沉市场,把供销社搞垮!

zf 想证明供销社行!简单!砸钱!优化服务,给农民定向消费补贴,把打对台戏的搞垮!

八仙过海各凭本事!先让百姓白嫖十年再说!

哪家垄断了,再搞反垄断拆分,老百姓又白嫖十年!

我寻思这还没开始竞争,右壬就开始嘴炮,真不愧东林遗风!真不愧是吃了补贴吃农民,生怕别人拿好处的右壬一贯作风!

什么人反对害怕供销社?是安心把假种子假农药和康帅博倾销到农村,是黑心把农民的草莓两块钱一斤收购,运到水果店卖三十,还一副拯救者趾高气扬嘴脸,不想让农村老百姓薅一点点社会主义羊毛的右壬!

他们知道农民不可能为这事打官司,就是打官司,市场经济愿打愿挨!怎么着?天下资本是一家,你农民韭菜想翻天?打官司你有钱吗?

然后他们一边赚着黑心钱一边说 zf 不作为!

zf 要作为,舆论马上就是愿打愿挨啊,市场经济啊,法制啊… 一套一套的, 就是剥削有理!无限提升行政成本!就是付出很大成本最终处罚,以现在法律,资本也不损失多少。还能给 zf 一个破坏营商环境的大帽子。优化营商环境可是一等一的大事!农民算什么!

商业的事情商业模式解决。供销社这是刨到他们根子了!他们当然慌张害怕!

————————————————

不偏不倚,不占任何立场!

第一: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只提一方弊端,不提一方好处,拿不同环境历史时空发生的事情倒推现在,那叫非蠢即坏!——没有电脑和网络的时代,银行都只敢用三人签章的存折存取款。供销社这种对物流和实时数据要求极高的根本就是跨时代早产儿!当年供销社部分地区倒闭亏损最主要原因就是:要么层层人工盘点上报,数据滞后,无法起到统购统销作用;要么灵活及时便宜行事,地方库存货物数据严重失真。而现在连超市都能自动软件盘货,电脑和网络如此发达,你以为国家现在管理不了供销终端数据?更何况供销社系统整体一直是在盈利啊!虽然有体制内买扶贫农产品的兜底,但这部分钱谁赚不是赚?

第二:左右充分竞争的时候,是老百姓日子最好的时候,别管左右谁是大叫驴嗓门高,咱老百姓只管看戏!

第三:作为小知识分子和老百姓这种没有权没有利的,应该关心的是竞争规则不能破坏,只要是各凭本事,充分竞争,最后收益的都是百姓!我们既反对东林操控舆论;也反对阉党以权压人!

第四:要尽快建立规则,如资本想做下沉市场得缴纳保证金!不能特么的左手收消费品供货商准入金,右手收农户合作社押金搞消费返还,然后卷款跑路;不能搞砍一刀这种虚假优惠!不能专卖假冒伪劣商品去农村,不能收过高的平台费用剥削农民农品。如供销社这种不能通过 zf 搞村集体摊派,消费券扶贫不正当竞争别搞,自己组建渠道铺货,就是国家兜底的销售渠道,不能有任何特权等!

最后总结就一句话:现阶段防东林不许公私竞争;搞起来防阉党弄权虚假竞争!

知乎用户 芦苇​ 发表

俄国的供销社,目的不是为了经济,和经历屁关系没有,目的是为了政治,维稳,俄乌冲突起来了后维持俄国国内物价,稳住俄国百姓。稳住了俄国百姓,才能放心大胆的打乌克兰,24 年 12 月前毕打乌克兰。今天看似不可理喻的操作,都是为了俄乌战争准备的。就算供销社对经济起了那么一丢丢作用,也是维稳附带的。

知乎用户 水墨风丶 发表

前排回答里全是观点,毫无干货。高赞回答连现在供销社运作模式解释都做不到,却能指点天下。知乎 “回答问题” 改为 “发表观点” 算了。

比如排第一的千赞回答,开篇直接就是观点: 反对供销社。给出的原因是: 供销社要垄断社会商品销售渠道。至于为什么会垄断销售渠道?他没有说,暗示是通过行政禁令,不允许别人经营。直接硬套改革开放之前禁止私有经济的底层社会规则。先不说真的可能为了 “供销社” 而禁止其他商店经营吗?就算以后真的有这种禁令,那错的不应该是这个幻想中的 “行政禁令” 吗?比如你生的孩子有可能去犯罪,那是 “犯罪” 有错,还是 “生孩子” 有错?

很多人反对 “供销社”,并不是了解它,而是单纯看不得这个名字罢了,这个名字会引起了一段不好的记忆罢了,同样经营活动的组织,换一个名字你看还有多少人关注。

类似的词汇还有比如: “计划经济”,当年计划经济想做的事,和现在的 “供应链管理,大数据技术” 高度重合,计划经济让人不适,供应链管理却让人觉得高大上,说到底人类还只是一种容易被情绪支配的动物而已。

知乎用户 whocare 发表

一,这是为人民服务,尤其为农民服务。

二,增加了国有资产,如果用来融资也方便。

三,解决了大量就业。

可以说是一件一石三鸟的大好事。

知乎用户 李富贵​ 发表

有具体的人能决定他人的吃喝住行,

我不知道各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起码被静态过的应该要明白吧。

知乎用户 汤圆 发表

你乎什么时候变成这样了?哦,原来早就烂完了,没事了

知乎用户 这是嘉心糖士道捏​ 发表

打不到出租车时想坐 “公共汽车”,物流公司没有网点的地区还要靠 “邮政”,街头饭馆突然禁止堂食歇业后才想起单位也有 “员工食堂”,派了第一书记进村才知道从生产队解散后就没怎么发展党员!

知乎用户 残茗味甘 发表

最后不会搞成国货店吧!现在国货饮料 日化用品 小食品啥的,完全竞争不过外资以及台资 ,高额的进店费,国货厂家根本就砸不起这个钱,普通连锁超市里面这些东西完全是外国牌子,这怎么可能搞的起来内循环,尤其是日化用品,几乎已经全是外资了,现在国货有立的住的产品也销售不过外资,要是能有这么个渠道,先让这方面的国货立住脚跟,也不是不可以,类似于家电下乡工程。

知乎用户 李敏天 发表

供销社重建,应该 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步骤之一,是国有资本振兴乡村的职能部门的设立。大家可能没有关注到,供销社最基层到了村,村支书是董事长,2021 年底,各村已完成了宅基地确权,土地、林地确权,并取得土地股权证,重点是股权证,各家各户以土地、林地确认了股权。乡村村村通公路,村村有宽带、广播,整治小水库小水塘,农田机耕道路整治,退林还耕,这是基本建设早几年都已完成,下一步会是什么?应是国有资本或社会资本,因地制宜,开展与农民新型的合作的现代农业,农民将土地托管致供销社,由供销社作为法人主体来与资本方合作,在法律身份上是合理的。同时,基层供销社董事长与村委一肩挑,也表明,新型合作关系,不能偏离国家拟定的轨道。

所以,供销社的重建,不可能回到六七年代的计划模式,建建小超市那么简单。建立全国大市场,合理规划全国农业生产与发展,供销社应会站得更高,更远,更科技,更有生命活力。

知乎用户 幸福的蚂蚁 发表

这么多魔怔人?

知乎用户 TTbrother 发表

1. 供销社从未消失,又何来恢复重建之说?只能说是供销社在转变主营业务的基础上又拿回了本来就该有的权利和义务,可以说供销社的实权反而更大了。

2. 供销社将成为农村带货的官方主力军,促进农产品高产快销,很大程度上杜绝一些 “甄选” 二道贩子从中谋取巨利、压榨农民、损害农产的行为。

3. 从近些年的疫情工作来看,国有供销社可以有效保障疫情区的基本生活物资的合理供应,避免出现天价物资,保障民生。

知乎用户 烟雨客 发表

供销社不一定是坏的,以色列农村的基本组织 “基布兹” 就是供销社形态

不过中国的供销社搞个党书记,不听市场听上面的,还是很不一样的。。。

知乎用户 LuckyE 发表

2021 年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全年实现销售总额 6.26 万亿元,比 2020 年增长了 18.9%。其中农产品销售额 27591 亿元,日用品销售额 14925 亿元,相比去年分别增长了 24.3% 和 17.1%。今年上半年,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销售总额为 29417.1 亿元,同比增长 19.1%。重启供销社意义重大:

1、供销社集中采购农资可降低农民的种地成本,避免农民买到假冒伪劣的农药、化肥、种子。

2、借助供销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的猪肉和粮食供应,防止资本控制我国农业和畜牧业。

3、产销对接减去大量的中间环节,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还能平抑价格。

4、帮助农民将农产品通过互联网平台卖出去,提高村民的收益。

5、引入相关电商站点,成为村里快递的整体流通站。

6、国家相关的助农政策、农业生产技术,以及其他农村常见职业的技术推广。

7、帮助农民代缴话费、水电费等各种费用,方便农民生活。

8、供销系统能在发生自然灾害后第一时间满足生活物资的供应。

9、全系统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全国土地全托管面积 6707.4 万亩,配方施肥、统防统治、农机作业等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 2.7 亿亩次,同比增长 24.8%。

知乎用户 奇猫国 发表

想法肯定都是好的!

我只想提醒专家,特别是决策者想想,这个供销社和国有企业,村办企业是不是出发点一样的?那么当年那么多国企破产,然后国有变 “私有” 就活了!为什么?希望吸取经验,不要再犯以前的错。

突然想到为什么每个地方都是一刀切的封封封,现在突然看见这个 “供销社” 新闻,难道有点联系?希望是我想多了。

希望中国越来越好,人民都过上幸福的日子。

知乎用户 鸿羽 发表

从经济效益来看,重建供销社肯定是不划算的

ZF 也看不上这点蝇头小利,所以不存在与民争利的动机

个人推测重建供销社大概和这几个方面有关:

1、统购统销农产品,提高农民收入

虽然官方收购价不会太高,但怎么也不会比那些二道贩子更低,这群人平时那真是往死里压价,搞得农民很多时候宁愿农产品烂地里,收割的成本还抵不上售价。官方收购的话怎么也有个保底防止出现这种情况,而如果把价格压得太低,贩子们又有了生存空间,如此互相竞争可以极大提升农民的议价能力,总体来说是好事(前提不强制必需卖给供销社)。

2、保证物资供应,物价稳定

这段时间疫情充分暴露出各种物资供应问题,明明不缺物资,但因为运力和各种狗屁倒灶的原因让居民买不到平价物资。如果有个官方供销社无疑可以很好解决囤积居奇,供应混乱等问题,在这大争之世,这点是很重要的。如果收复台湾或者和美国产生局部冲突,一波执裁下来,供销社就是压舱石。

3、新增编制,保证就业

军队都分配了一部分大学生就业指标,各地都有临时新增几年制岗位,如果全面恢复供销社,无疑可以吸纳一大批无所事事的大学生,提升社会稳定。

总体我还是看好重建供销社的,但也有几个疑虑

1、重建供销社是否会对原有便利店形成挤压造成失业?

2、以大多数体制内人员的服务态度和工作积极性,失去垄断地位的供销社真的有竞争力吗?别最后搞出个屁用没有的财政黑洞?

知乎用户 秦一鸣​ 发表

事出反常必有妖,好戏即将上演

知乎用户 迷途小书童 发表

就是,有没有可能,这事儿跟当年的垃圾分类一样?

知乎用户 青帝灵威仰 发表

有宋年间有个大聪明搞了个厢兵制度,一可吸收灾民,二可预备打仗。

但是幸运的灾民被人养了,剩下的灾民负担更加重了,而且厢兵还经常被人抽去做徭役,吃空饷,也是怨声载道两头不讨好。

最终真打仗的时候,厢兵屁用没有。

知乎用户 和王 4 发表

我们的人太不会起名字了。。

也得怪好名字都被提前取光了,你看看现在公司名都什么玩意(这也是市场经济的缺点之一)。这种放在国外应该叫先进数据化农产品产销联合体。多高大上。

知乎用户 亚铁氰化钾 发表

其实吧,不用那么太慌张,毕竟跟你关系不太大,关系大的是社里的科长大爷

知乎用户 风骚大吉鲁 发表

作为一个 21 世纪的新农民

我没有经历过 20 世纪的供销社

也不知道 21 世纪的供销社是好人还是坏人

就算它是坏的吧

我也十分欢迎它重新回来

因为它是国企

相比于被资本家剥削

我更愿意接受国家的剥削

知乎用户 吃毛毛虫 123 发表

统购统销回来了

不知会不会恢复部分票证

知乎用户 李军 发表

就是增加就业吧

知乎用户 飞天意面 发表

这是准备衣食住行全面国有化吧?

回到从前?

知乎用户 举起手来 发表

1. 可以极大的缓解公务员就业压力,提供更多的公务岗位。

2. 历史的发展是螺旋的上升。

3. 能对抗资本力量的,目前只有 zf 出手。

4. 从 15 年开始到现在才这个规模,说明主要工作不是在这方面。

知乎用户 塔塔开塔塔开 发表

在资本垄断的地方引入国营进行竞争

在国营垄断的地方引入资本进行竞争

其实都是好事

但实际运行过程中

要避免两类问题

一是要避免国营企业背靠政府资源而非合理市场手段进行竞争,扰乱市场

二是避免在扩张过程中误伤中小微企业和个体户,影响就业

知乎用户 赏金猎人 发表

其实我比较好奇:那些拿钱发帖、溜须拍马的人到时候看到哀鸿遍野,良心会不会痛。

知乎用户 雪尘 发表

要做好计划经济的准备,台湾问题始终要解决的

知乎用户 xlb 发表

从功能上来说,是能够弥补因为信息差导致的市场跟风效应,避免让西红柿,西瓜烂在地里的存在,也能消除中间商低价收购,高价卖出的信息不对称存在,从信息不对称理论上来说,完善了市场经济的信息对称性,解放了市场更多的自由性、

信息不对称这一现象早在 70 年代便受到三位美国经济学家(G.Akerlof 乔治. 阿克罗夫, M.Spence 迈克尔. 斯彭斯,J.E.Stigliz 约瑟夫 · 斯蒂格利茨)的关注和研究,它为市场经济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现在看来,信息不对称现象简直无处不在,就像周身遍布的各种名牌商品。按照这一理论,名牌本身也在折射这一现象,人们对品牌的崇拜和追逐,从某种程度上恰恰说明了较一般商品而言,名牌商品提供了更完全的信息,降低了买卖双方之间的交易成本。这一理论同样也适应于广告,在同质的情况下,花巨资广而告之的商品因为比不做广告或少做广告者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所以它们更容易为消费者接受。

这就是一种逻辑的事,不双标对待就行、

但这只是从功能上来说的,但事是人来做的,做事的人会不会双标对待,具体能做成什么样,不想乐观看待、

知乎用户 我的萝卜 发表

农村人,懂的都懂!心里可以用脚投票!

知乎用户 夜音 OVP 发表

共产主义☭的一小步

这问题下越反对的,俺就越要支持它!

知乎用户 生活 发表

随着这几年大数据技术的实践及发展。有天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

以前苏联时代以及改开前;计划经济被人诟病的最大特点无法处理庞大的工作量导致计划赶不上变化。

那么对于农产品这种周期性的,预期产出基本靠谱的领域。

借助当下的计算能力。是不是可以更好的规避市场的波动性。

比如说猪肉;从母猪配种到猪肉上市;如果有国家、行业级别的数据统计及分析。至少可以做到:

1、猪场配种前根据配种数据,得到未来猪仔的零售价甚至猪肉的零售价;配多了价格会掉。数量不足价格会涨
2、出栏前,今天杀 100 头的价格,跟杀 200 头的价格趋势。

以此更好的避免价格的大起大落。

知乎用户 取名最头大​ 发表

我是在十月份和我老公闲谈的时候说农业规模化发展可能是后面农村发展的模式,对农业种子和技术支持的公司肯定会出现的。想不到是回到供销社模式。

拭目以待

知乎用户 弥涅耳的猫头鹰 发表

这玩意是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托底用的。

包括对于农村的更多补贴之类的。

可以预见的,如果经济形式进一步恶化,供销社等国营渠道的影响力将越来越大。

知乎用户 幼儿园不是好孩子 发表

不要再搞成地方形象工程 / 财政兜底 / 纳税人买单就行,毕竟已经有太多前科了。不要让火龙烧仓的历史持续重演~

知乎用户 轲铭 发表

我只想看最新,你们怕什么啊。

知乎用户 风一样的飞子 发表

至少在我们这供销社就没消失过,到现在农药化肥种子也是在供销社里买的

知乎用户 老干妈炸酱面 发表

带动当地就业、减少人员流动,支撑双循环线略,备战备荒。

知乎用户 飞宇 发表

太好了,就指着这个减肥了

知乎用户 狂风斩落叶 发表

感谢邀请。

事实上个人觉得供销社重出江湖不必过分解读,就好像邮政在做快递,也不影响顺丰四通一达的迅速发展,但是偏远区域他们可以不去,邮政却无所不至!供销社的定位肯定不是以前大锅饭,目前的市场体量也无法再回到大锅饭。

10 月 23 日刚开完重磅会议,并明确了 “乡村振兴战略” 乃是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质,才过几天,全国各省陆续发文 “全面恢复重建供销社” 的报道.

其中以湖北省最为凶猛,仅湖北恩施市即一口气连开 50 家,要知道在 2014 年里,湖北省全省基层供销社仅才 696 个。

计划经济年代,供销社是中小城市、特别是农村物资供应的主渠道,甚至可能是唯一渠道。那时候,民营经济已不复存在,个体经济也基本上消失了,在农村、小城镇,大家购买重要生活物资、生产物资只能通过供销社来进行。

除了 “卖”,供销社还可以“收购” 和“代卖”,也就是收购农产品,提供寄售服务等。可以说,在计划经济年代,供销社是国家掌控经济的重要抓手。

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个体经济、民营经济日益发达,再加上外资进入,各种小店铺、超市、大卖场不断涌现,供销社才慢慢淡出大众视野。

而如今供销社的复出,也是对国家实现乡村经济的振兴、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的破除、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政策的落实。

一、供销社即将重出江湖

最近几天,湖北日报一则 “恢复重建供销社” 的报道,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这则报道告诉我们:

1、因历史原因,在上一轮供销合作社体制改革后,基层社一度陷入低迷困境。

2、到 2014 年,湖北全省基层社数量仅 696 个,比最多的 1984 年 1800 个减少 61%。根据中央和省委相关举措,2015 年起,湖北省实施 “基层社恢复重建工程”,以恢复基层社服务功能。

3、6 年来,湖北省基层社逐年恢复元气。目前,基层社社员达到 45.2 万人,其中,农民社员人数 5 年增长 5 倍多,由 2016 年 5.15 万人增至 2021 年 33.3 万人。

如果你在网上搜索一下,就会发现:近年来,各地都在恢复供销合作社的建制。比如宁夏:

比如重庆:

对于供销社,80 后、90 后、00 后们比较陌生,但 40 后、50 后、60 后甚至 70 后,都印象比较深。

计划经济年代,供销社是中小城市、特别是农村物资供应的主渠道,甚至可能是唯一渠道。那时候,民营经济已不复存在,个体经济也基本上消失了,在农村、小城镇,大家购买重要生活物资、生产物资只能通过供销社来进行。

除了 “卖”,供销社还可以“收购” 和“代卖”,也就是收购农产品,提供寄售服务等。

计划经济年代,供销社也成为国家掌控经济的重要抓手。

既然是供销合作社,社员还有入股和分红机制,对此国家还出台过税收优惠政策。所以供销社是一种集体所有制的经济形式。

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个体经济、民营经济日益发达,再加上外资进入,各种小店铺、超市、大卖场不断涌现,供销社在农村、小城镇的垄断地位终结了,商业服务短缺时代结束了。

随着竞争对手越来越多,供销社的短板日益凸显,比如:服务态度、服务质量不高,经营机制相对僵化,竞争意识淡薄等。

于是,供销社逐步淡出了大家的生活和视线。

其实,高层并没有放任供销社消失,先后在 1995 年、1999 年、2009 年、2015 年以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名义发布深化和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的文件,并在 2002 年实行 “四项改造”,2006 年实施 “新网工程”,2018 年部署专项改革试点……

以湖北为例,截至今年 10 月份,湖北基层供销社已经恢复重建 1373 个 基本覆盖全省乡镇,目前基层社社员已经达到 45.2 万人。该省供销社负责人还表示,争取等到 2025 年的时候全省基层社社员达到 150 万。

很显然,接下来供销社还将继续大面积扩展。

这一连串的消息说明什么呢?说明供销社将以乡村振兴为跳板重出江湖,接下来不止是湖北,其他各大省市也会相继恢复重建供销社。

二、重启供销社意义重大

**供销社从盛极一时到淡出人们视野,再到近两年重新繁荣对我国来说意义重大。**早些年供销社的设立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为解决农产品的上行,日用品的下行立下了汗马功劳,只是由于模式未及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调整,使得供销社淡出视野,如果供销社能根据当下的需求做出调整,相信供销系统重回巅峰指日可待。

1、可以公益性销售农资,对于农民来说有两个好处:其一、一些不法商贩利欲熏心,不顾农民的辛苦销售假冒伪劣农药、化肥、种子,导致农民损失惨重,如果供销社可以切入农资的销售,起码可以保证农资产品质量。其二、当下农资成本已经成为农民种地中成本最大的一部分,基本在 60% 以上,如果供销社可以以相对合理的价格出售农资,对于降低农民的种地成本,增加农民的收入有重要的意义。

2、俗话说:“猪粮安天下。” 猪肉和粮食的正常供应,对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是这几年随着资本在各个领域的渗入,已经对我国的粮价和肉价产生了影响。借助供销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的猪肉和粮食供应对于防止资本控制我国农业和畜牧业有重要意义。

3、近几年,网络上热议的一个话题就是农民的农产品卖不上价,消费者却要吃高价农产品。**如果重启供销系统,那么就可以做到产销对接,农民生产的农产品直供供销社,供销社再以相对合理的价格卖给消费者,这样可以减去大量的中间环节。**对于农产品的产销对接,平抑价格意义非凡。

4、这几年不知道什么原因,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繁了很多,每一次自然灾害的发生对于基本生活物资的供应都是一个挑战,如果供销系统能够跟上,发生自然灾害后可以第一时间满足生活物资的供应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供销社的复出确实能够带给老百姓真正得实惠,让老百姓过上脱贫致富的好日子。农民朋友特别关注这个问题,他们希望当地尽快恢复供销社,帮助村民统一分配协调农产品,有了供销社的存在就不会让丰收的成果烂在地里。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供销社对于一线大城市的影响是不大的,主要还是针对农民等低收入群体,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稳住粮食等农产品的物价。

只要稳住基本物价了,那么我们就能有更多的时间去恢复和振兴实体经济。

年初的时候人民币汇率还在 6.3,如今却已经破 7.2 了,也就是说我们的货币相对于美元在不断贬值。而美国加息目前还看不到尽头,所以接下来我们或许还有一段较长时间的硬仗要打,到底是保汇率还是保经济是个大问题。

**当然,不管是保汇率也好,还是保经济也罢,都需要把基本盘稳住,也就是说要把粮食等基本物价稳住。**而这,就是供销社重出江湖的一大重要原因。

其次从发展的眼光来看,恢复供销社也是振兴实体经济的主要手段之一。

供销社的恢复对于普通人而言是利大于弊的,至少基本物价是掌握在国家手中而不是资本家手中,即便贸易战再怎么打,经济再怎么下行,甚至爆发战争,普通人都还是有一口饭吃的。

三、国家顶层战略:努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

**众所周知,供销合作社的老本行是 “供” 和“销”,流通顺畅是供销合作社的重要职责。**因此,供销合作社应聚焦自己的主责主业,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积极功能,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尽快构建完成。

1、通过发挥供销合作社的桥梁和纽带功能,理清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目前,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还受到一些体制性、制度性约束,政府与市场间的关系尚未完全理顺,政府注重公平优先,市场侧重效率优先,而供销合作社兼顾公平与效率,可以作为桥梁和纽带,把政府与市场有机链接起来的同时,理清二者之间的关系。

具体而言,供销合作社可以通过革新投资经营模式,联合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成立基层供销合作社有限责任公司。

2、通过发挥供销合作社的平台和流通功能,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

截至 2020 年底,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有县及县以上供销合作社机关 2789 个,有基层社 37652 个;组织农民兴办的各类专业合作社 192460 个,入社农户 1515.7 万人;拥有配送中心 10802 个,发展连锁、配送网点 83.2 万个,建立起了覆盖省——市——县——乡——村的五级供销合作社平台和流通体系。

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系统联合合作优势,整合各类市场资源,规划好覆盖全国、便捷高效的物流体系,以消解农产品流通产业链长、流通环节多、上下游高度分散等弊端带来的流通风险。

另外,依托诸多类型的平台建立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内上中下游的供需和流通的联动机制,并借助数字经济为该联动机制的高效运行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持。

与农户紧密联系的供销合作社平台的建立,有力地破除了地方保护主义和区域壁垒,数字经济的赋能又强化了供销合作社的流通功能,提高了要素资源的配置效率,最终有助于顺畅流通的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构建。

3、通过发挥供销合作社的标杆和榜样功能,提高统一大市场的规范程度。

目前,我国市场还存在着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参差不齐、标准高低不一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构建。而全国供销合作社作为国务院直属单位,有责任也有义务整合全系统的资源为不同类型的产品和服务制定规范、树立标杆,引导各方力量共同推动统一大市场的构建。

通过打造产品和服务的统一的质量认证体系和国家标准体系,发挥好自身的标杆和榜样作用,为其他市场主体的行为提供引导,最终有助于高效规范的统一大市场的构建。

如今的供销社,已经不再是当年的一个个小商店、物资供应点,而是 “实体店 + 网上服务” 的立体模式,从农资、土地、金融、营销等多角度全面介入了乡村振兴。

根据公开资料,2021 年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全系统实现销售总额 6.26 万亿元,同比增长 18.9%。其中,全系统实现农产品销售额 27591 亿元、日用品销售额 14925 亿元。

截至 2020 年末,全国供销社系统的连锁配送企业有 6697 家,拥有配送中心 10802 个,发展连锁、配送网点 83.2 万个。

可以想见,这 83.2 万个配送点对于中国 5 亿农民是多么重要。仅靠市场化的快递公司,是很难覆盖中国农村的。

供销社的改革、重建仍然在路上,还有很多短板需要弥补,还有很多新业务需要开拓,很多新观念需要引入。

其当务之急,恐怕是改变传统的、旧有形象,重塑新时代的新形象,让 80 后到 00 后的新农村人感到亲切、时尚、有用。

资料参考:认知修行在个人,中国经济网、资管风云等

往期经济、财经科普系列文章:

美国制裁中国半导体,认清现实,放弃幻想!
美联储加息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加息,加息有何影响!
人民币汇率破 7,什么原因导致,有什么影响?
A 股港股,再次暴跌!

@清流财记,资深投资人,知乎财经领域新晋优秀答主,更多宏观经济、财经知识、理财科普,欢迎关注同名公众号 “清流财记”。

知乎用户 清流财记​ 发表

如果一项政策真的对社会有利,那么它就应该赚到钱,或者至少不会亏损。而为了证明它不会亏损,就要参与市场竞争,而绝不能搞行政垄断。否则的话就可以为所欲为了。

知乎用户 普罗米修斯 发表

制订政策的初衷不管多好,真正落实下去后就能保证不出幺蛾子吗?只要有利润,就不缺有人伸手,不管是私企也好,国家单位也好,私企演变成了垄断,吸血的吸血鬼,国企也有可能成一群关系户伸手掏钱的口袋,甚至利用权力垄断市场,不管最后是交给了企业还是国家单位,重要的还是监管,没有有效的监管,最后都会变质。

知乎用户 电路板 发表

很多 “外国网友” 一旦发现什么大新闻,就会各种暗黑角度挑事,没有问题就制造问题,有问题就放大问题。美利坚的钱也是不赚白不赚。

对于很多说开倒车,都是什么鬼,很大答案已经详细说明了供销社的前世今生,时间稍微长一点,普通老百姓也都知道咋回事了。

咱们国家政府主导的东西,可能对于富人来说不会提升多少品质生活,但是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就是生活保障。供销社也好,高铁也好,煤电等等,也不玩虚的,用实实在在的政府补贴或者是亏损照顾普通人群,只是平凡的生活不会受大很大的影响。

这是登登,菜菜以及湾湾某些人不愿意看到的,它们怕,怕老百姓拥护党中央,怕广大群众和政府一条心,怕中华复兴,怕世界的其他国家发现西方的体制也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唯一。

知乎用户 战忽局南极宣传科​ 发表

再怎么做还不是卖吃卖喝卖旅游,哪来那么多嘴巴

知乎用户 猴开朗琪罗 发表

资本去农村完全是薅羊毛,房地产地位,但是物价比城市还贵。

知乎用户 太掉价了 发表

新中国成立 70 多年,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制度、机构等,已经成了隐入尘烟的历史名词。比如说供销社,作为一个 80 后,童年时期还能稍微感受到它的存在,供销社绝对是县市里的地标性建筑。但是长着长着,各类商店、百货大楼拔地而起,在位置显要的街面上,根本看不到供销社的踪迹。让人误以为,供销社已经被市场大潮拍死在历史中了。但,这都是你的错觉,供销社从没有消失。

一、供销社的历史比共和国久远

算起来,供销社的历史比咱们共和国要久远。在我们党成立之初,就已经发明了供销社这个经济组织形式。我党成立初期,很重视发动工人罢工,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在 1920 年代,曾经组织过几次大规模工人运动,其中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就是比较出名的工运之一。

1922 年,在毛主席、李立三等人领导下,创建了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这是我们在革命年代党创办的第一个合作社,也是当时仅有的一个合作社,由工人们自己管理,自己经营。消费合作社主要出售米面、粮油、布匹、鞋服等生活必需品。货品从长沙采购,然后由铁路工人顺路捎回来,省去了运费,因此价格比市面价格便宜,使工人们免受奸商剥削。但是消费合作社周转资金太困难了,经常出现断货情况,怎么办?我党又发明了招股的办法,社员自愿入股,享受分红。社员们认为消费合作社是为大家谋利益的,所以积极踊跃买股。这样,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规模越办越大,这为建国后发展供销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可见供销社不仅仅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也伴随着我们党的成长。

二、供销社的性质究竟是什么

供销社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很大原因在于它的性质有点模糊。供销社叫供销合作社,那谁和谁合作呢?性质是什么?目的又是什么?它是为谁服务的?清楚了这几个问题,才能弄明白供销社曾经发挥了多么大的作用。

很多人都以为供销社是国营的,五六七十年代,农民群体流行一句话,“八世修不到个供销社”,谁要是能在供销社上班,就相当于在国家机关单位上班,是吃国库粮的。但供销社可是农民入股出股金成立的,那些入股的农民,就被称为社员。从 1949 年 - 1955 年,经过几年的发展,农村供销社已有社员 1.5 亿, 加入供销社的农民社员占农户总数的 90% 以上。这是我们判断供销社性质的一个重要标志,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的供销社,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制。

虽然供销社的运营资金,除了农民的股金和盈余积累之外,还有国家拨款和银行贷款,但是国家拨款和银行贷款并没有改变供销社的性质,因为无论是国家拨款,还是银行贷款,都已经成为供销社拿来使用的自有资金了,供销社赚了钱也是要给国家纳税的,。所以不能说供销社用了国家拨款和银行贷款之类,其性质就成了国营的了,它归根结底还是农民集体的。

我们成立供销社干什么用呢?

1950 年,成立了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统一领导和管理全国供销、消费、信用、生产、渔业和手工业合作社。可见,合作社是新中国统筹全国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而下的一盘大棋。

我们印象中的供销社,柜台上陈列着各式各样的商品,鞋服、盆壶、香皂等等应有尽有,跟现在的商店差不多。但其实,将这些工业产品按照计划供应到农村农民手中,只是供销社功能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它还要负责将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到农民手中,然后将农民手中的农副产品收购起来。也就是说,供销社除了买日用品的门市部,它下面还有各类销售农药化肥的农资公司、收购皮棉的棉麻公司、收购土特产的土畜产品公司、收购废品的再生资源公司,等等。广大农村的生产、流通和供销,都归它管。它的存在,就是党和政府为三农服务的。

只不过,后来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供销社的性质发生了好几次变化。从集体所有制,变成国有制。后来,从国有制又变成了集体所有制,回归合作商业模式。

1954 年,国家出台过一个政策,就是国有商业和供销社实行城乡分工,国有商业是不能进农村的。但是供销社又能盈利,所以国营行业和供销社进行了合并。供销社的资金,除了股金以外,其余的全部转变为国有资金。在 1978 年改革开放以前,国有商业和供销社经历了两合两分,两次合并,又两次分手。无论怎么变,为农服务的宗旨,是没有变的。

改革开放以后的 80 年代,供销总社和商业部又合并了,不过供销总社的牌子被保留下来,这也是为什们我们今天还是能在各城市不起眼的角落里,看到供销社的牌子,因为虽然它的存在感没那么强了,但它一直都在,从未 “走丢”。那这个时候的供销社是什么性质呢?是国有,还是集体所有?根据 1982 年中共中央《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供销合作社由全民所有制改回原来的集体所有制,要把供销社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这是给供销社定的调子。

前面说过,供销社成立之初,是农民入股办起来的合作经济组织,其实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农民的股金只是占供销社资金的一小部分,很多农民从供销社也得不到多少实惠,所有就产生了退股的想法。当时入股的时候,原则就是入股自愿,退股自由。但是如果农民把股金全都退了,那么供销社的性质也就变了,就变成和其他商业组织没什么两样的商业组织,就不是一切生产生活资料归集体所有的合作经济组织了。这与国家强调和坚持的供销社集体所有制的性质,是背道而驰的。所以供销社不是没有能力退这个股金,而是不能退。因此后期供销社进行了股金和股息结算工作,还要加大群众入股,让农民满意,取信于农民。

90 年代至今,国家又出了好几个文件,恢复了全国供销总社,继续深化供销社改革,但是供销社的集体所有制性质,坚决不能改变。在改革开放继续发展的 90 年代,各类私营工商业如雨后春笋涌现出来,已经习惯了垄断市场的供销社,迎来了天崩地陷般的发展危机,想躺赢是不可能的,它们如何运营下去?

三、天崩地陷和浴火重生

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长达 40 年的票证时代宣告结束,国家取消了商品统购统销政策, 经济繁荣发展,商品日益丰富,属于供销社的卖方市场一去不复返了。个体经济如潮头猛进,短时间内就抢占了供销社的市场份额,曾经熙熙攘攘的供销社,经营惨淡,门可罗雀。

对供销社而言,想要生存,必须在阵痛中实现转型,在这个过程中,有的站稳了市场潮头,有的被时代洪流无情淘汰。

供销社没有现成的转型样板可以参考,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在农村包产到户以后,农民自产自销,供销社必须在服务三农的前提下实现自救。有的县供销社投入 800 万养鳗鱼苗,结果血本无归。不是供销社不努力,而是因为技术、管理以及对市场信息的掌握等都跟不上时代发展,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权责不明。以前依靠集体成了思维定式,没有意识到个人积极性对经济发展的意义,以至于赔了赚了都是集体的,人人都有责任,又都不必担责,那谁还会有积极性呢?相反,有的供销社发动职工,资金方面供销社出大头,职工出小头,使每一个人的利益都和供销社兴衰息息相关,那么谁还会置身事外呢?

也有供销社在转型中摸准了时代脉搏。90 年代,山东莱阳县供销社拿到韩国的市场订单,组织两个乡的农民种芋头,然后负责收购芋头,建立冷库储存加工,分批次销往韩国。在组织种植、收购、储存、销售等环节,既服务于农民,又参与了市场,实现了盈利。

无论是失败的教训,还是成功的经验,对于后来者都是有益的借鉴。在改革开放深化推进的今天,继续发展供销合作社这一经济形式,与国家大力扶持三农的初心是相契合的。只要是有益于农民和国家的经济组织形式,都应得到大力支持。供销社从历史中走来,愿其走出一个好的未来。

知乎用户 乐一个高 发表

供销社其实从来都没有离开过我们,只是随着时代的不同,角色在变化而已。

**作为计划经济年代的产物,供销社诞生于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最开始的时候是要解决农民的问题,包括农产品的问题。60 年 70 年之后的这些人就是凭票去购物的,过年前还会大排长龙。

随着 1978 年改革开放后,就允许很多私营资本进入到早期的计划资源领域里面去,使得供销社随着市场化的推进一度陷入低迷困境。到 2002 年的时候供销社的营业额逐年下滑,最后与他鼎盛时期只剩下 10% 左右,但在 2002 年之后,供销社就喊出了一个口号,就是他们要往市场化的方向去改革,并最终扭亏为盈。

2021 年供销社一年的营业额是 6.26 万亿,同比增长 18.9%。2022 上半年,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销售总额为 2.94 万亿元,同比增长 19.1%。对比京东跟阿里双 11 加起来的营业额一天接近 1 万亿而言,供销社的体量发展到现在已经非常庞大了,之所以现在映入大家的眼帘,可能透露了几个重要的信息。

**第一,我们提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概念,**让农产品的效率可以提高,直接点到点的销售,现在供销社的物流还包含京东、拼多多的物流都在帮他们供货。所以其实并没有去挤压到互联网企业,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第二,解决振兴乡村经济的问题,保障农民收入,**就不会再出现像之前玉米的事件。跟农民收一根玉米两三毛,结果卖 7 块钱,发现农民没有赚到钱,老百姓也没有省多少钱,这很明显出现了资源错配的问题。在供销社的环境里,你要卖玉米 7 块钱,可是供销社只卖 4 块钱,你就愿意去供销社买,它可以让市场上的农产品物价得到平稳的发展。

**第三,俄乌战争导致出现粮食危机。**翻看历史,过去能够度过一些重大危机的国家都是农业立国的大国。那么在这个背景下,供销社的存在可以在极端情况下迅速且有效地把农产品分配到老百姓。它对于平稳物价有保障,我们生活所需的功能是不可替代的。

从发展角度历史来看,最开始的时候让大家能够吃饱,后来变成让大家能赚到钱,现在第三个阶段是让大家能吃饱也赚到钱。

**供销社从未消失,只是随着定位的变化起伏波动。**展望未来,供销社至少有三大方向。

其一,物流层面,加快构建现代化的农村物流体系。

其二,金融层面,成立合作平台为三农提供信用支持。

其三,电子商务层面,构建城乡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

我们或许可以在上述三个方向寻找相应投资机会。

价值投资秉持选股四大维度:管理层、护城河、成长、估值。

愿你从今往后,耳畔是阜盛烟火,心上有星河长明!

知乎用户 iGeek 异行妄想​ 发表

钱哪里来?

知乎用户 瞎炮​ 发表

这里面会有多少啥也不干白拿钱的高等员工?

知乎用户 喵哒咪 发表

我来说一下供销社的历史和现状吧。

一、供销社的历史

1953 到 1978

供销社成立在建国初年,在 1953 年后负责对农产品等资源的 “统销统购”。

在这一年,我国提出第一个五年计划。决定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中国自己的重工业。可工业的建设需要剩余,于是我国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工商业进行 “三大改造”。改造内容的主体是将分散的个体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强制转换成集体,以便进行剩余的提取。供销社便是提取剩余的主要管道之一。

从 1953 年至 1978 年,供销社与人民公社一起承担中国基层剩余的提取任务。人民公社承担对人民的组织生产及生产资料的使用与保存,供销社负责资源的分配与流通。

可以这么说,供销社几乎是当时中国的资源流通的命门。供销社作为提取剩余的通道,不断为中国重工业的发展进行输血。

1978 至 1995

1978 年改革开放,首当其冲的便是负责生产的人民公社,1978 年安徽小岗村的包产到户拉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大旗。1982 年人民公社实质性取消。乡村恢复基层行政机构及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政治与经济分离。

而供销社体系受到的冲击却晚一些。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供销社也在改开后的十七年间不断衰落。最终走向改革改制。

二、供销社的现状

现在的供销社的职能与改开前的职能有些不同。

在经历市场化改革之后的供销社并不直接参与下属企业的生产与管理。但供销系统仍然保持着大批农产品的采购、流通、销售渠道。在农产品领域,供销社依然是个巨无霸。

供销社在性质上应该是属于事业单位。

但却和一般承担社会公益职能的事业单位有所不同。供销社不仅承担物价稳定等社会职能,也兼具生产流通销售的企业职能。也就是说,供销社是一个有点像国企的事业单位。

三、意义

有利于加强保供体系的建立,

有利于……

自己写吧!

不过我还想说,接着招!!

多来点编制啊!!

知乎用户 鹿柴与花猫 发表

湖北有人去过或者在里面买卖过东西么?

或者理解内部运作原理?

这个供销社运作原理到底和以前有多大不同?

是单纯的名字一样,还是怎么回事?


如果是计划市场并存其实无所谓的,因为供销社肯定干不过市场的,就怕是供销垄断货源,那市场完全没法打的。

如果不是那就单纯的把供销社当做对落后经济的一种补偿手段好了,类似邮政一样的超市而已。


我所在的这里也有助农产品,不过没人买吧,都是工会发的。

知乎用户 白圣 发表

某直播间一根玉米 6 块的时候,供销社就该好好发展了

知乎用户 半钱江山 发表

至少概念股涨了啊,先炒一波。

其实主要是为将来世界大乱做准备,现在世界越来越不安定了。另外就是台湾将来是必打的,一打台湾必然会面临美国等国家的制裁,所以必须先把准备工作做好。

知乎用户 沉默的大多数 发表

供销社的作用只有一个,“稳定”

它是为了稳定而存在的。

当然,我更希望大家到时把它当资源点刷。

知乎用户 华叶 发表

感觉是日本农协那一套,禁止进口大米,保护本地农民利益。

知乎用户 逐渐迪化 发表

哦。牛批。那是真的牛批。带编制。太少了。建议全国推广下属九千万人

知乎用户 黑衣人四之荷兰 发表

公务员小心,这就是给你们找的后路

知乎用户 穿越时空的箭 发表

抖个机灵。。。

拼多多卖水果的老是说 “水果滞销,救救我们!”

这下国家就来了

知乎用户 喵君 发表

经济,什么是经济?

别奢侈了,能让他们 “不随便打骂顾客”,那就是烧高香了。

知乎用户 i007 发表

着还真是某种意义上的村里发金条了。

知乎用户 Spike 发表

石油在古代,能用来干啥?石油在现代可以上一众中东国家躺着赚钱。新时代的供销社,借助互联网、大数据,消除信息壁垒,提高运行效率,加上政府相比以前,更加成熟的市场管理经验,可以解决以前供销社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无法解决的问题,使他重新具备活力,这就是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毫无疑问,供销社是乡村振兴的切入点,乡村是一个利润不高的地方,别指望资本了,必须国家下场经营,弄出一个范本来,只要能行得通,凭借乡村的大体量,即使利润率低,规模一大,利润也是很可观的。

国家的介入,起到一个带头示范作用,一定要做好,做好了,后面的资本自然就跟进了。

知乎用户 橙子 发表

就是对计划经济不死心呐

知乎用户 李主任 发表

先试点呗,看看效果。目前来说第一是助力乡村振兴,解决农产品销路的问题,第二对物价稳定也有作用。远着看,加强了未来可能爆发的紧急情况的应对能力。先看看,让子弹飞一会。

知乎用户 无趣 发表

你不是第一天当中国人了,为什么会对国企人员和公务员有期待。

知乎用户 李牧之 发表

民以食为天。

目前中国的经济情况如果正常发展下去就是典型的滞涨,甚至可以说已经形成了滞涨。原因就是央妈为保流通性和经济稳定大放水,但下面受到客观原因影响逐渐丧失信心减少消费和杠杆,导致央妈不管放多少水一时半会都难以让经济重新繁荣。

但是水确实是实实在在放出去了的,这些水未来肯定会影响基础农产品的价格,更别提未来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影响了。这一步也算是未雨绸缪吧,先在基层建立一套国家自己控制的网络,以便于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否则农产品真的涨上天或者关键时刻供给不上是要出大事的。

知乎用户 叶遮天​ 发表

说认真的,可能是好事,如果能集中种地,搞机械化,这样食品安全更有保障,总比私人作坊强呀。而且除了湖北外个别地区我见过农民丢了地也不种,要是能供销社统一租走种地也很好啊

知乎用户 鼠鼠我啊想开大 g 发表

要发挥作用得自负盈亏

知乎用户 大少爷的枪 发表

发的福利卡只能去供销社购买,

然而供销社里的东西是外面的 1.5 倍。

大买卖。

知乎用户 李先生 发表

如果供销社一直存在,说明一直有的农产品问题一直没有被供销社解决。继续扩大供销社规模就是有其它想法了。

知乎用户 天天轮回 发表

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这个视频,孙越买葱

https://www.zhihu.com/zvideo/1323382059759562752

知乎用户 小黑兔 发表

等打仗的时候,供销社就有用了。

知乎用户 山上君侠客也 发表

凸 凸

知乎用户 oVitoF 发表

可以增加领导就业,拉低流通效率

知乎用户 大象无形 发表

只要能有效降低损耗就能多方收益,平衡供需关系也能提高农民利益

知乎用户 先思考再判断 发表

你知道供销社重启,这意味着什么吗?

各行各业重新洗牌,新的机会正在赶来,你还在吃瓜,别人已经开始行动布局了,今天我把这事深度拆一拆,看看里面哪些机会是咱们能抓住的。

在我的记忆里,认识物质社会就是从供销合作社开始。去供销社最多的事,是帮爸爸打酒,帮妈妈打酱油。供销社就是当年的零售百货,可以说覆盖了民生的方方面面。在计划经济年代,供销社对每个人不可或缺。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供销社渐渐地淡出了我们的视线,最后消失不见了。即使在农村也经常看到之前门前车水马龙的供销社现在门前不是长满杂草,就是被周围的村民用来堆放杂物。最近听说供销社即将恢复,对此老百姓们都纷纷拍手称好。

那供销社为何要重启呢?

我认为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各电商平台质量层次不齐,商品流通严重不均衡。

![](data:image/svg+xml;utf8,)

虽说近年来数字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但农村电商的发展依然面临着很多问题。比如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地域品牌影响力弱、深加工发展滞后明显等问题,产品形态大多以初级农产品为主,且农民品控能力弱,没有形成农产品标准,农产品品质得不到保障。

![](data:image/svg+xml;utf8,)

而且农村物流体系不够完善,末端服务能力不足,降低了电商产品的品质,增加了电商产品的物流配送成本,出现农产品 “难以出村”、工业品“难以进村” 的双重困境。

![](data:image/svg+xml;utf8,)

所以供销社的重启也就意味着重新洗牌,同时也意味着重启后的第一波红利一定在农业特产。

供销社的发展,有利于农产品流通,可以公益性销售农资,对广大农民朋友来说是实实在在的利好,可以以较低的价格购买生产种子、化肥、农药,可以以较高的价格卖出农产品,提高销量,有利于农民增产又增收。对整个农业生产有利。有了充足的农产品 ,又有可靠的购销渠道,降低了流通成本,普通消费者购买优质农产品更便宜、更新鲜。

![](data:image/svg+xml;utf8,)

所谓供销社,核心是 “供” 和“销”,要么深入去做“供”,要么深入利用直播短视频做“销”。

直播电商已然成为当今社会最热门的营销赛道。大到全球局势,小到生活琐事,均可搬到巴掌大的手机屏幕上进行生动地展示。如今,越来越多的农产品通过直播间里的购物小黄车销往千家万户,着实为乡村振兴助了一把力。

所以供销社的传统业务同样也值得用短视频和直播重新做一遍,打造一个数字小店,拓宽农产品上行渠道。

当前,仅仅依靠低价策略或者简单的 “直播 + 电商” 模式并不能支撑直播电商的发展。所以,在直播电商的下半场,找到新的增长点十分重要。我认为,除了主播本身的特色、流量的玩法,更本质的竞争是供应链的竞争。而供销社,就是一条最好的供应链。

同时,质量和品牌将是未来电商直播的关键,而供销社做农产品直播则具有与生俱来的优势。供销合作社是农产品流通主渠道,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公信力,可以增加消费者的信任度,而且在农产品供应链建设和品牌建设方面,有着深厚的 “功力”。

再说回供销社的本质,就是带动穷人致富,一切为了穷人着想的举动,都是机遇。很多朋友可能在想,供销社重启是否意味着计划经济回归了呢?答案当然不是。

供销社的的重建,并不是意味着计划经济的归来,而是在当前变动的国际形式下,给我们的生活托个底。当你有钱的时候,你大可以选择市面上的商品购买,但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你的背后还有一个供销社,这是国家为你精心准备的退路。就像在武汉,上海,甚至最近的郑州,在疫情封控最开始的阶段,要想生存下去,必须要无条件的接受持续高涨的物价,即所谓的高价菜,直到后期政府的介入,才得到缓解。

在这样的背景下,未来若涉及战争、自然灾害、重大传染病防控等需要大规模动员的时期,为防止市场动荡、遏制投机倒把、稳定地方局势,必须要存有涉及国计民生相关的重大的储备与抓手,恢复重建供销社系统,在发生自然灾害后可以第一时间满足人民生活物资的基本供应,这也才是在后疫情时代供销社的恢复重建根本原因。

所以历史不会开倒车,不要悲观,机遇都在里面。

那咱们有哪些可以切入的赛道呢?

我认为咱们各个地方的特产和水果,以及农种、农机,乃至于地方经济支柱都可以去切入。

只要咱们在田间有自己的种植的特产或水果等产品,都可以送到供销社去卖,一方面呢为这些农作物找到了一条更为直接的销路,另一方面呢也提高了农产品的单价,咱们直接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呢,利润也提上来了,单价变高了,赚的也就更多了,减少了市面上一些不正规的商贩层层赚取差价的机会。

不得不说,重启供销社,真是未雨绸缪的大智慧。

那不管是供销社还是我们普通农人,本质上还是离不开三农这个词,这个政策。机遇来的时候咱们一定要利用好短视频和直播,这里呢我也整理了一份如果做好三农短视频和直播的教程,需要的朋友可以在我的公眾號比高回复 “三农” 就可以直接获取了。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咱们下期再见。

知乎用户 比高 Pro​ 发表

你爱资本,资本爱你吗

知乎用户 知乎故事会 发表

我个人认为哈,这个是应对未来复杂情况的。

现在地方城投,政府债务,居民债务,企业债务已经天量了,无法持续

土地出让卖地,也无法持续了

国际复杂局势,湾湾问题,也要处理。

所以,需要供销社出来,承接生活必要物资分配角色,必要时搞计划

实践证明,虽然以前计划经济存在很大问题,市场没有活力。但是,起码能在最困难的年代,保障基本稳定。

假设,市场经济下,你觉得,那时候,人民币比津巴布韦值钱?

所以,计划经济,也是有一定优势。

只是,苦的是谁,收益是谁,不用说了吧

知乎用户 helloMe​ 发表

无法按时间排序

知乎用户 永远忠诚 发表

供销社也就是供销合作社,实际是扩大农村市场!

然而我想说的是,农村市场扩大起来容易,不容易!过去电商、互联网在城市里操作起来非常的容易,也很方便,赚钱也很容易,但是在农村不容易啊,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效率远远要小于城市,所以赚钱也不容易!

对于资本家来说,这明显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也是投资,和所获的预期并不是很相等,所以再次兴起供销社!

这不是一个短时间就能起来的事情,不过从长远角度来看,无论从现实经济还是股市来说都是有想象空间的题材。也因此消费有一定的话题,因为这些都属于消费,可以思考的是,这是一种新型的消费概念!

知乎用户 书生研报 发表

统购统销,工厂建在村镇,工人封闭化管理。

是我认为在疫情时代发展的大趋势。

知乎用户 看官​ 发表

供销社这三个字,戳了一堆人的肺管子

知乎用户 浊水之狼 发表

这省市县一级级的建下来,编制解决了不少,各种社长帽子肯定发不少,还要有专门的会计,出纳。。。感觉就是第四代社会主义接班人要走上工作岗位了。。。之前怎么黄的,第二代要上班吶,子承父业。。。在这里惠民惠农吹这么多牛逼,就是不说自己吃财政饭的,以后买东西不光扣消费税,城建,教育,怕是还要暗搓搓的付一笔供销费来养活这帮人。。。反正你小票里就一个总价

知乎用户 四维不张​ 发表

前排发泄情绪的真是乌烟瘴气,完全没有当年知乎的求知精神

城市里年轻人对供销社了解太少,只会发电和阴阳

农村里一直都有供销社,相当于超市加菜鸟驿站,同学朋友给农村的亲戚发快递收货地址都是供销社,他们直接去供销社取很方便,基本上供销社 + 农村信用社 + 邮局就是一片农村区域的中心

贴几个我们本地新闻图,给城市孩纸们长长眼

知乎用户 RRTX​ 发表

想不到,在 2022 年还能一睹计划经济的芳容。

知乎用户 CHAN.K​ 发表

我们种花家的水、电、基建使用费、燃气费是很便宜的,因此供销社这样面对群众的国企单位,定价应该不会高,反而会比较低

市场的经营权实际从私企转移到国企,加强了以国有制经济为主体的经济模式,也就是市场的经济权在逐渐收回国企的手中

其次,在疫情逐渐常态化的情况下,粮食供应由国企管理,统一定价,可以减少和避免个别人群借机垄断炒高

有得必有失,来看看失:

对于经营批发零售业的菜农经销商,这是对市场份额的一次巨大抢占和损失

如果供销社有定价权,那么对于菜农而言,供销社的采购单和销售单就是当地菜农的风向标,对于做惯了市场经济的菜农而言,是从看市场客户需求 “下菜” 到看供销社脸色下菜

再者对于品控,蔬菜这个行业实际上是非常需要市场经济调节的,因为市场的口味、需求量,蔬菜本身的损坏率、技术创新非常灵活,不是像基建水电燃气这样固定,这样的事情,以国企的模式执行,效率不一定有市场经济高

什么事情都是自己做,不外包,经常是管不过来的,尤其蔬菜品类这么丰富的产品

当然,万事万物都没有一个绝对,最后还是要看一下效果如何,群众的反映如何

邓爷爷说,抓住耗子的才是好猫,还是得看结果

知乎用户 早睡早起​ 发表

根据知乎定律,这问题下面有各种 yygq 的回答,有啥发展意义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这事应该是好处大于坏处

知乎用户 雪羽 发表

对 80 和 90 后,看到这个就想到粮票,肉票,布票,但对于更要几辈的人来说,是不堪回首的往事。

全称是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正部级单位,全国有 3 万多个网点,11 条铁路专线,37 个国家资源储备库,2 个万吨码头,职工超 200 万人,经营范围非常广泛,保证物资的稳定,安全,关键情况应急,助力乡村振兴等。

现在的供销社和以前大不相同,全国统一大市场,虽然,淘宝京东在供销方面已经做的很棒,但供销社作为补充,还是很有必要的,去年供销社的销售额 6.26 万亿元,阿里 GMV 也才 8 万亿元,供销社的作用的确不小。

知乎用户 海星 HAIXING 发表

平均一个供销社 300 多人,我也不太懂算不算多

知乎用户 小明 发表

为了让我们改掉矫情的坏毛病,真是良苦用心

知乎用户 尼钦 · 巴拉夫缅 发表

快进到 4 亿竞标外包资格捏

知乎用户 草神眷属 发表

支持!如果非得有中间商赚差价的话,请把这钱让国家而不是资本来赚,社会主义万岁!

知乎用户 洞见报告 发表

供销社系统的人力资源不足!

知乎用户 ben 发表

供销社一直有,从未消失。

现在的供销社要区别与之前所谓的供销社

就是 ZF 全资供应链的超市,东西价格确实要低于那些股东制的超市们. ps : 个人在供销社买过东西.

供销社可以帮助农民伯伯们多一条销售农副产品的渠道,也让老百姓买到安全,价格更实惠的农副产品等…

要辩证的看待事物,切勿谈虎色变。

知乎用户 哈哈哈 发表

感觉好遥远的一个词啊。

知乎用户 pasta618 发表

作为农民,哪里有我需要的东西,我就去哪里买,哪里能让我消费,我就到哪里去。

那么供销社开不开、开在哪,跟我有什么关系?

关键在于我是否有的选。

如果有的选,那么去供销社买点基本物资,如果实惠的话对农民肯定是好的。

如果没得选,供销社成了农民唯一的选择,农民只能买到供销社提供给农民的,我只能说: 这样不好。

知乎用户 伐桂​ 发表

上海保供公司香港上市了 一些人看到商机了

知乎用户 马甲中的战斗甲 发表

有紧急情况的时候不会乱涨价。上海的疫情期间抢菜的例子还不够吗?民生问题与其让资本干预,不如国家接管,现在喷太早,现在喷的多少家里开了几个超市?

知乎用户 张磊 发表

新生事物宜疏不宜堵,老百姓有需求就要响应。

和平时期,防止资本盘剥老百姓。战时,调配物资。VV VV

知乎用户 擎朥置腹气自华 发表

自从疫情封控过后的我觉得供销社这玩意必须得有,全国采集农产品销售数据全国联网,而且最好和邮政进行合作,这样销售端和生产端还有物流端就连起来了。光靠资本?你们知道淘宝的农产品下乡怎么做的吗?就村委会配台电脑然后给你说你可以网上买卖东西了,这不扯吗。

知乎用户 啊乐 发表

供销社,是多极对抗现实下的底线性保障,能维持底层稳定,提高动员力。经济发展?给市场逻辑运行出漏洞打补丁,可不是为了发展经济,而是让经济不崩溃。

知乎用户 寻生命的棺材 发表

观看方法:打开手机,打开任意地图软件;搜索 “供销社”。

你就会看到你身边密密麻麻的供销社了,有些有图片的,还能看出来这些供销社往往都是随着社区、街道、乡镇的建设已经有多年了。

这就是事实,这玩意别地方不说,华东地区反正到处都是。有些还有合作社的帽子呢。

所以,没有必要怎么看,这本来就是一个拥有其合理性和延续能力的商业外带部分行政调节能力的单位。

知乎用户 李诚​ 发表

供销社农资为主

恢复供销社主要因为卖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的奸商太多,

知乎用户 神游山林 发表

以后找工作都要靠关系了,朋友们。

知乎用户 思无邪 发表

供销社一直都在,而且是参公。要考公才进得去。

知乎用户 莫能臣朴 发表

总喜欢说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符合客观规律,发展到最后就是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就是客观规律,如果无法转移,那就战争,战争(经济战,生物战,信息科技战,热战)才是真正的本质客观规律,和平只是战争的小插曲,是为下一场战争做准备。

讲个现实,劳动最光荣

知乎用户 阿兰达瓦卓玛霍尊 发表

近日,全民热议 “供销社”,有人为此欢呼,有人借此泄愤,还有相关概念股也跟着爆火,释放的是红利,还是难以预测的深渊,万般皆 “人民”,没必再多想。

供销社,原本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转轨进入新时代,是涅槃重生,还是再走回头路,交织着过多的情绪,也变得杂音难分,甚至被妖魔化,引发过多的焦虑,这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环境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值得警惕。

不过,官媒 “侠客岛” 定调:重建供销社,不会走老路。这对提振市场信心,过滤过多杂音,非常有必要。但是,唯一可行之策,按既定政策安排,扎实落地改革试点,深化改革,要行之有效,还要落地有声,不能只听口号、未见实效,否则,重出江湖,还真没必要。

重建供销社,六大时代需求来加持

供销社,之所以重出江湖,究其缘由,综合国内外大环境恶化,全球经济仍在危机边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剧,复苏势头微弱,还不是决策层战略部署,这才踩中时代需求,正在酝酿难得的红利期。刚需在此,汇集六大需求,加持供销社,再次重生:

1、中国式现代化,需要重建 “供销社”;

2、全国统一大市场,需要重建 “供销社”;

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重建 “供销社”;

4、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需要重建 “供销社”;

5、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需要重建 “供销社”。

6、社会化情绪集中爆发,躺平、摆烂、内卷、润了等,亟需修复这种反常现象,建功立业需要新选择,年轻人、农村户籍大学生自愿回乡助农,需要重建 “供销社”。

归结于此,国家高度重视供销社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这些需求背后需要一个促进各种资源要素有效配置的载体,那就是 “全国统一大市场”,供销社是建立此市场的头号招牌,起到承上启下之作用,兼顾在地性、自主性、人民性 、调控性,造福本地,服务城镇,意义之重大,责任之艰巨,恢复重建亟需加快,试点改革,必须冠以 “新型”,不能走回头路,也不能适应不了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这个至关重要。

目前,恢复重建还是以县域以下的基层供销社为主,从 2015 年至今,供销社恢复建设,已有 3 万多家覆盖全国 95% 以上的乡镇,中华全国供销总社资产总额也有 1.6 万亿,未来或许还会突破到 5 万家以上,甚至更多。因为,中国有 3.4 万个乡镇,55 万多个行政村,自然村也上百万,这个市场底子够大,但面临困境也更多,唯有改革,冠以 “新型” 化模式,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

供销社,本质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国有经济的一部分,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农村。但进入新时代,得反过来,反哺农村,服务城镇,充当蓄水池,这才是试点改革的关键。

说到这里,合作社有老三样,也是国家基本体制构成要素的三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1、农业合作社(生产);

2、供销合作社(商业);

3、信用合作社(金融)。

这三个组成部分,除了供销社,其余两个一直在发展,但也效果都不佳。农业合作社,空壳较多,运营半死不活地占多数;信用合作社,支撑农村金融活动的唯一机构,近两年监管漏洞导致,暴雷的不在少数,比如:河南村镇银行事件,比比皆是。

重建供销社,构建新模式,做到改革四大点

时至今日,重建供销社,试点改革,尤为关键,也至关重要,否则 80% 还是以失败告终,也无法挑起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之重任。

重建供销社,不会走老路。不能振振有词,却落地无声,见之无效。改革试点,冠以 “新型” 化模式,需要以人民为中心来发展,践行联农带农富农之效果,起到承上启下之作用,需以此为突破。

首先,现行供销社,还是按生产、供销、信用的老路子重建,以 “三位一体” 为基础,但这种新瓶装老酒,遇到市场可能会失灵,收之无效。之所以恢复重建,目的是助农为农,为何没有 “共享” 发展成果之策,调动不起原住民的积极性,谈何持续发展下去?所以,“新型”供销社,必须以 “四位一体” 为基础,初步在全国所有行政村构建起区域性生产、供销、信用、共享的综合性合作服务平台,前面三步不断做大蛋糕,后面一步做到分好蛋糕,四步走才能共享发展成果,起到反哺农村,惠及农民之重任。

其次,“新型”供销社,需要新模式,需要新架构,助力新时代。供销社,扎根农村,不外乎要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而不是一家独大做强国有经济,忘了其初衷。那么,重建供销社,还有必要么?所以,各地行政村村 “两委” 牵头领办,让农村集体经济强势加入,参与进来,助力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为此,开始重建,一定做好顶层设计,以让国有经济带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为目的,构建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70%)+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30%)”的联动模式,形成 “联农带农富农” 机制,有效组织农民,也能最大限度地让利于农,让农民分享发展红利,调动农民积极性,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这对,促进共同富裕,百利无一害,谁不支持呢?否则,能否发展下去,希望不大。

再次,“新型”供销社作为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头号招牌,点多、线长、面广,以县域流通服务网络为契机,是构建县域内现代流通体系的命脉,也是落地见效的关键节点。供销社,统购统销,平时除了做到粮食产业链、供给链给与安全保障,以及战时后勤保障,还要稳定市场价格,平衡产需结构,有效参与市场竞争,别忘了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还有民营、外资的超市在一起抢占市场份额。同时,还承担着 “农产品出村进城、工业和日用品下乡” 之中间枢纽,进一步完善流通体系,疏通堵点,下沉到最后一公里,这是 “新型” 供销社的时代使命。

最后,“新型”供销社,改革试点要见效,还能走得更长远,除了靠基本商业经营来盈利外,更要体现 “共享” 之成效。这里 “共享” 指为原住民或农民提供福利性服务,当下农村,农民福利性需求难以满足,只能靠国有经济来重资产投资,把重建发展之成果分享给惠民之效果,才能凸显重建之必要性。在农村,老幼妇孺众多,农民需要养老设施,更需要享老设施,农村户籍大学生返乡助农,更需要福利性服务支持,比如:老人餐厅、托幼中心、医疗中心、图书馆等免费性福利,做不到这些,重建意义性不大。

总之,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之路,也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必经之路,促进全社会高质量发展,乡村也不能缺少供销社。重建供销社,不会走老路,关键在于反哺三农,必须走 “新型” 供销社发展之路,在 “一亩三分地” 上深耕细作,在做好扎实 “内功” 的基础上去跨界寻求合作与扩张。比如,大都市也能搞供销社,把物美价廉、绿色优质的农产品倾销进城,做 “邻里中心” 和“中央厨房”等等;尤其这几年,有一定条件的农村由卖环境到卖场景、卖创意转变,乡村休闲旅游业强势复苏,这成为某些乡村发展的全新吸引力,供销社未来之路,一定会是一个 “农商旅” 综合体,促进了农村消费提质扩容。农村美了,产业强了,游人来了,商机来了,农民富了,越来越多曾经离开乡村的人以及投资者会走进乡村,寻找前所未有的机遇期。

知乎用户 中农富通长三角规划 发表

不让中间商赚差价。

知乎用户 EdenEdge 发表

最好做一个隐形的供销社,不面向大众,只供向商场,超市便利店。

这样大家就不会想起以前粮票布票的事。

知乎用户 星海 发表

结论:

农作物二道贩子急了。


减少中间商赚差价,达到与现在相比:

收购时,

农作物单价提高,农民收入提高。

售卖时,

农作物单价降低,市民支出降低。

知乎用户 桃灼灼 发表

政策是好的,关键在于如何执行。

如何把以前犯的错能够重新弥补,把管理型政府建设成服务性政府

我对供销社还是持积极态度的,就像对中国邮政一样。

说到底我们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是迫于形势,但发展起来终归还是要回归社会。

但是评论区有一些人怎么就看不得穷苦的人过得好呢?

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市场经济能让偏远地区收到快递?市场经济能让偏远地区有信号?

市场经济是你爹还是什么。不管什么,只要对百姓好的,都是支持的。

再说,供销社平时无用,遇到封城也可以预防物价上涨。

当然我希望这种机制也要健全,要对员工考核,不能让他们对人民主人趾高气昂如同以前一样。要有监察机制,防止利益牵扯。

知乎用户 亲爱的樵夫哟 发表

供销社的回归是不是未雨绸缪?从过去的历史来看,凡是美国在实物层面有优势的领域,他一定会拿出来当作武器攻击别人。过去的这几年,至少有这么几样东西,美国已经拿来搞过别人了。

首先是芯片,这是最近这几年搞我们的一个主要手段,美国是把美国技术从含量 20%,降到 5%,再降到 0,倾尽所有进行卡脖子,想从实物层面给我们造成最大的麻烦,甚至想窒息我们的产业升级。

还有现在的能源,这是今年以来美国搞欧洲盟友的主要手段,一边限制俄罗斯能源,一边高价卖天然气给欧洲,这里当然有欧洲能源对外依赖度高的原因,但另一个基础就是美国自己已经能实现能源的自给自足了。

如果后面俄乌冲突扩大,甚至真的爆发新的战争,那些依赖美国的武器系统,GPS 导航系统的国家,会不会被限制?美国过去用武器卡对手,但真有危险的时候,可能就会用武器卡盟友。

除了这些之外,美国其实还有个东西一直没有当武器动用,就是粮食。当然在历史上,他也卡过苏联,那未来会不会来卡我们呢?我想美国一定不是忘了,也不是心慈手软,要么是时机不合适,要么就是效果可能会不理想。

过去十年间,我国粮食产能稳定提升,产量连续七年稳定在 1.3 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产量达到 483.5 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 400 公斤粮食安全线,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但是我们每年还会从美国进口几千万吨大豆。最近的五年进口量分别为,2017 年 3285.4 万吨,2018 年的 1660 万吨,2019 年 1694 万吨,2020 年的 2589 万吨,2021 年 3230 万吨。

这里面可以看到,从贸易冲突之前到现在的一个数据波动,但是总量还是摆在那。大豆的油粕比大约是 2:8,也就是 80% 的进口大豆是用来做成豆粕,豆粕的植物蛋白含量高,是最主要的养殖饲料成份。

如果美国有一天非要害己又害人,那问题就来了,饲料不够,肉蛋奶从哪来?如果这些供应不像现在这么充足,那么怎么发挥市场作用,按市场机制,那肯定就是价格由供需决定,最后价高者得,那样的话岂不是任由价格涨上天去?

谁能确保这种事不会发生呢?以现在美国的这个尿性,没有谁敢说绝对不会发生,尤其是未来统一的时候会不会出现俄罗斯被西方制裁的这种情况,要有底线思维。所以回到最开始的问题,供销社的回归,某种意义上其实也是一种特殊情况下的未雨绸缪。

知乎用户 苍月岛私募一哥 发表

看好多人瞎扯淡。

供销社一直存在,级别很高。他和农业农村部主要搞农村项目,非常之牛逼,低调而已。

农业项目补贴很高、项目多,农业项目有的赚钱超乎你的想象。

供销社有大量资产地皮,尤其是犄角旮旯的地,可以自行百度资产。还有很多高端优质的农作物农场(不知道我这个描述暗示懂不懂)。

我个人认为,建立这个一是要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了,加快经济转型。二来,有可能将来为突如其来的外部挑战做准备。

知乎用户 博酷智慧 100​ 发表

没人愿意开公司了,只有政府自己开了

知乎用户 睡不醒​ 发表

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实用有效的经济枢纽。

让农民不再焦虑于赶不上时代的潮流,玩不转互联网,也让深挖用户需求的各线上平台,获得稳定的货源保障。

它在中间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呀。

但,因其资源的庞大,货有三六九等,稀缺级的,总会被权利打招呼。

这是需要避免的甚至需要严厉监督的,不然,就是立靶子,挑起矛盾了。

毕竟这是个乞丐都能斥资豪一次的时代,没人会认可权利的优先级。

也是挺双标的。

知乎用户 zg1yi​ 发表

现在疫情比较严重 经济发展迟缓,稳定基本粮食农产品价格是未来一段时期的政治任务与刚性需求,一定程度上凌驾于市场之上。是国家稳定发展的基本条件。

知乎用户 闪电哈米尔卡​ 发表

我觉得你们就分析来分析去,政策上啊经济上啊什么的,要是这些能分析的出东西来的话,那你们人人都是股神了。借用 A 股的状态来说,股市的变化不在于经济和行情,而在于庄家。同样的,政策的制定也不在于国家的发展,国际状态什么的,而在于利益的分配。金融,房地产垮掉之后,数量庞大的食利阶层已经失去了那种简单,暴利的血液来源,所以必须要再造一些出来,不然利益总量下滑之后就要开始窝里斗了,就跟咱们老百姓经济下滑以后怨气就变大了一样,所以之前是核酸,后面就是供销社来啦…. 放心吧,你口袋里的钱是一定要掏出来的,不是掏到这边就是掏到那边..

知乎用户 adverlouis 发表

计划经济不意味着贫穷,苏联 1983 人均 GDP 和西班牙差不多,贫穷吗

知乎用户 零食小推车​​ 发表

平均每个社有基层社员 329.6 人。

知乎用户 靖靖​ 发表

供销社是干嘛的,在物质不丰富的年代,让老百姓能够集中购买商品的地方。

之前强调供给,因为没什么需要销售的,是外国向国内倾销和国内厂家倾销,因为国货没有竞争力。

现在的物质丰富了,国货竞争力上来了,农产品的质量也越来越好,需要有力的销售渠道。

现在电商带货平台层出不穷,各种带货主播也活跃在全国各地。

供销社未来的运营模式:

一、从基层组织收购产品,消除基层物质积滞问题;

二、组织直播人员通过电商平台销售,促进就业;

三、促进配套物流设施建设,推进全国大市场体系建立,加速内循环;

四、具备强大的供给功能,一旦出现特殊情况,能够供给区域内群众的日常生活需要;

五、随着元宇宙的概念,网络供销社将依托物联网建设,出现在全国各地,供销社元宇宙是最终目标。

PS:发展供销社的原因是,以前有供销社是西方封锁我们,现在我们又要重新发展供销社,是因为未来西方跟我们必有交恶,要提前做好准备,深挖洞,广积粮!

知乎用户 人生修行指南 发表

我们终于可以把资本家挂路灯上了

这就是意义

资本能做的事情,共产也可以做到,甚至做的更好。

那么就不需要跟资本共存了,挂路灯。

知乎用户 用户名在想中 发表

城市小布们每天消费着全家和沃尔玛里的集中供应商品,吃着肯德基麦当劳流水线生产的垃圾预制餐,开心得很。结果乡镇地区建社区食堂和供销社,就说人家 dg 饭、计划经济,笑死个人。

知乎用户 李秋 发表

菜市场和菜社会

知乎用户 君 1 发表

一个供销社 300 工作人员?

知乎用户 赵焕蝶 发表

我就想问问,我家里的粮票还能兑换么

知乎用户 和悦 发表

挺好的,这些年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农民不赚钱,都让中间商和资本赚了,支持供销社,打击资本炒作

知乎用户 叶茂根深 发表

为疫情和战争做准备

知乎用户 股赌股赌股赌 发表

我就纳闷了,在农村县城供销社一直都有,目的就是方便当地群众购买物资和稳定物价,同时也兼职快递收发。

知乎用户 人被杀就会死 发表

历史和教科书都已经证明过了,市场永远是配置资源最高效的手段

知乎用户 qwert 发表

恢复农村销社的建立是好事,但不能走以前的老路。

我就出生在湖北,80 年代中期,我们那里就有供销社,老百姓买个羊钉,洋火,洋溢子,大到农药化肥都要到供销社买。

后来发展到有票也买不到,因为出现了官倒!北京话叫倒爷!

也就是说,你需要物资,要先找村长或者村书记从他们手里面高价购买,然后去供销社拿货,他们从中获得利。

我们班有个男生很贱,在班里飞扬跋扈,他仗着他爸爸是村长,家里面又有拖拉机。

可是我对他照打不误!因为我家是世代的中医。

在那个年代,村长们得个梅毒,花柳不都得找我爹治!

知乎用户 黄河 发表

供销社,人民公社,公私合营,计划经济。

知乎用户 乔大哥 发表

私以为,供销社本就是一种生产关系,以前之所以运行得不行,是因为那时候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严重落后于这种生产关系,现在生产力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以后,反而与之前被放弃的那种生产关系相契合了,此时重启这种生产关系便是顺应发展

知乎用户 青青子矜 发表

解决什么问题?是否最佳解决方案?

知乎用户 四川唐三藏 发表

估计大部分人都会说 国进民退,消灭市场经济之类的。

但这里供销社只是参与市场的一个主体,来分割市场利润,并没有强迫农民强买强卖,也没有不让其他市场主体参与到农产品的收购中来。

这或许是疫情导致的政府行为一个重大的变化,重建自己能够掌控的物流体系,经济安全的需要罢了。

毕竟,一旦遇到紧急事件,市场主体罢工,威胁到老百姓的基本生活报账,民怨沸腾,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知乎用户 太平洋的风 发表

我是湖北的 为何我从来没发现有供销社?关键是这供销社社员都有 45.2 万了,我也没注意到啊。。。。。

知乎用户 要这天遮不住我眼 发表

可以汇总农村资源,战时或者紧急时刻统一或强制调用。

知乎用户 止夜 发表

之前在知乎看到一种说法,中国一直是战时状态,比如以前的统购统销,人民公社,甚至是十年大稳定,都是把国家运行在准战争状态,随时能动员起战争所需的人力物力。有可能供销社以及将来可能会实施的东西,都是为接下来几十年未雨绸缪。

知乎用户 通鉴 发表

粮食也好,菜篮子也好,都不能让资本抓的。

知乎用户 萧闽妍​ 发表

从小在供销社长大,近几年听到供销社的消息还是刘士余到供销社任职。供销社曾在中国历史中起到巨大的作用,改开以后除少数省级供销社外,大多数经营困难。湖北省某省直管县级市还是国家重点改革试点单位,当时的想法是靠市场的手去服务三农,但实践的结果是有利可图的有人做,农民负担并没有降低。

现在过三年苦日子的情况,重建供销系统很有必要,但很难。希望国家越来越好,供销系统作为国家主导的供应系统承担新的历史使命。

知乎用户 何自苦如此 发表

其实供销社一直就没有消失过。现在重新进入临售市场,如果不发生物资短缺,那么供销社系统也就是多了一个连锁超市,估计竞争力不会多大。但如果预示着未来物资会短缺,提前布局供销社的销售终端,那就悲催了。

知乎用户 李连杰 发表

哪些意义??私企大佬割完了韭菜润了,国家入场解决就业而已,分析个毛线,笑死

知乎用户 钱钱钱钱钱钱钱钱 发表

有些人呢

一说分配,就是不均衡。

一说国家,就是因为分配不均衡而对此恨之入骨。

一有改革的苗头,又极力渲染过去的日子,如蛇蝎一般避之不及,昔日理想主义的火炬啪的一下就扔进垃圾桶啦。

既不要现状,又要求保持现状。

那这些人到底要什么呢?

知乎用户 Simon-kid 发表

鄙人跟云南山区的一个县上的供销公司还是很熟的。

在县属的周边乡镇会隶属供销公司的供销社。

其实山区是有很多超市之类的。

而且农业方面,农种农机农药化肥都有个体户在经营。

所以供销社基本就是个吃空饷的单位了。

如果基层供销社真的恢复重建。

大城市什么样,我不知道。

这些偏远地区的经济形式我也不知道。

但是我知道这个边缘化部门多半会再这个阶段成为很多小县城的考公跳板。

而且很有可能行政岗会几倍于一线岗。

一线岗会采用劳务派遣的方式吧。

纯属猜测。

知乎用户 小糊涂仙 发表

当年供销社缩减的时候可吃饱了不少人啊

知乎用户 M870RushB 发表

是不是发现真有事需要调配物资时,只能靠天靠运气行不通了。

知乎用户 菠萝味兔子 发表

电子粮票二维码该出了。

另外电子粮票应当绑定健康码和核酸检测码,绿码才能买粮食;自费做一次核酸给一斤电子粮票;自费做满十次核酸奖励一斤电子肉票。不做不给。

知乎用户 知乎普通用户 发表

下面有请裁判入场

知乎用户 doge​ 发表

这个问题下面只有一种人会急

知乎用户 萨菲火枪手 发表

我挺好奇,这些供销社是什么体制呢?

集体所有制,国企,事业单位,国有控股,或者某家私人企业控股。

它们是自负盈亏,还是要财政投入,供销社的领导员工有没有编制,真要是长期亏损怎么办。

而且可以肯定是要长期亏损的,因为如果赚钱,早就有无数私企干了。

亏损严重了,倒闭还是财政补血,然后一群员工领导再分配,怎么都感觉是为了扩大编制搞的东西呢。

知乎用户 阔鱼 发表

感恩党 带我们走向美好富强的日子

知乎用户 怀宋​ 发表

供销社的出现可能意味着金融货币政策市场经济手段的部分失效

知乎用户 呆猫不哭 发表

建议把基础政府的农业板块分出来和供销社合并,这方面基层政府真的很不专业。同时,加大农业数据建设,要不然,半计划经济只会短期有一点成效,时间稍微长点,就会出现大量的寻租空间

知乎用户 吐核桃不吐鱼 发表

谈起供销社大食堂便想起计划经济,想起计划经济便想起粮票,便想起贫穷,也不看看过去是什么生产关系生产力,现在是什么生产关系生产力。

我看好,这些东西。一方面大基建一方面解决人员就业,也是社会福利的一部分。

知乎用户 鲁人绅士​ 发表

本意是要应对人口老龄化, 我也是支持的。

知乎用户 开着地球带你兜风 发表

我看是好事,仅仅是供销社还不够的,最好人民公社也恢复!

知乎用户 王美江合伙人股权 发表

开小超市的瑟瑟发抖

知乎用户 nini 发表

你们说这有没有可能这么快恢复重建是为应对阵痛、混乱时期?

知乎用户 画逸涛 发表

最新怎么无了?

知乎用户 凯西 发表

从时间排序被取消来看,应该不是什么好事。

知乎用户 浮尘一壶​ 发表

一切尽在不言中

知乎用户 betterTomorrow 发表

第一步:

恢复供销社促进基层就业。

第二步:

开展共享大食堂便民服务。

第三步:

鼓励本科青年去县城建设新农村。

10 年超美帝,20 年走入社会主义最后阶段!

知乎用户 墨瞳 发表

土耳其面包的升级版

知乎用户 巨魔 发表

需要有东西制衡一下对饭碗和菜篮子虎视眈眈的大资本

知乎用户 生于忧患 发表

作为供销社长大的孩子,曾经的供销社是社会时代的产物。

现今的供销社,也有存在的合理性。

希望能做好当地农民的经济作物种植规划、科技扶持、联合产销、区域农产品和加工品品牌打造,才能利农兴农。

让中国广大的农民群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那么对整个社会的就业、经济基础都是大好事。

不希望是像当年存在过的农村造房村支书成为房产大享,种植补助也落不到农民头上或被层层克扣最后十不存一。

说来说去,就是一套合格严格的工作管理体系。

知乎用户 姚文杰​ 发表

作者丨不二

编辑丨坚果

一则市场传闻,让 “供销社” 这三个字又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甚至于众多供销社概念股也闻风上涨,仅在 11 月 1 日,就有新野纺织、中再资环、辉隆股份、新力金融、浙农股份、天鹅股份、中农立华等供销社系统控股或参股的上市公司纷纷涨停,整个供销社板块大涨超 8%,

曾经淡出公众视野多年的供销社,似乎一夜之间又聚集了千万目光。供销社重出江湖的背后,是计划经济又凸显了苗头?还是国营企业要与商超争夺零售市场?这成为了无数网友关心的话题。

1

供销社从未消亡

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供销社其实从未消失,只是因为历史时代的原因陷入低迷,就算存在也只聚焦在流通物流等领域。

不过在很多人还没注意到的乡镇市场,供销社已经开始在悄悄发展壮大。

十月中旬,湖北日报就刊登了一则 “恢复重建供销社” 的报道,称从 2015 年起,湖北省便开始实施“基层社恢复重建工程”,6 年过去,湖北省的基层社逐步恢复元气,基层供销社恢复重建至 1373 个,基本覆盖了全省乡镇,其中基层社社员达到 45.2 万人。

而如果我们在网上搜索信息,则会发现湖北供销社的恢复并不是孤例,而是早已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地开展。其中宁夏的乡镇级供销社合作覆盖率达到 92.7%,重庆的全市农村综合服务社增至 6120 个,行政村覆盖率达 76%…… 而供销社的 “业绩” 也远超大家的想象。

据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主任、党组副书记梁惠玲透露**,2021 年,供销社全系统实现销售总额 6.26 万亿元。**

或许此时人们才发现,原来供销社这个只存在于回忆和传说中的名字,这些年早已遍地开花,并发挥重要作用,只是最近被媒体报道才为人们所关注。

从官方披露的数据和资料来看,供销社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正从多个角度全面介入乡镇经济,并焕发出新的生机,扛起了五环外市场的大旗。

2

供销社意义何在?

提起供销社,暴露年龄的人们都会又联想起那斑驳的柜台,拨拉着算盘记账的营业员,和需要按照票据购买物资的年代。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供销社的出现甚至远远早于新中国成立,早在土地革命时期,为了解决革命根据地的物资供应问题,供销合作社这种新型商业模式就已经成立了,对于解决根据地物资短缺的问题效果立竿见影,也就延续到了建国后。

也就是说,供销社是诞生是和物资匮乏、产能欠缺有着密切关系的。

在整个物资供应都不充足的大环境下,如果单纯依靠市场自己发挥作用,许多地区的物资供应都无法得到保障,只能用计划的方式,尽可能公平公正的照顾到所有区域。供销社不仅出售物资,还收购农产品、帮助农民代卖,为农产品提供销售渠道。

不可否认的是,在那种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供销社曾是国家掌控经济的重要抓手,对保障物资供给、稳定物价、恢复国民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供销社不适应生产力的部分也渐渐凸显:服务态度一般,效率低下,经营机制僵化、销售环境一成不变…… 而个体经济、超市、大卖场不断涌现,渐渐取代了供销社的市场地位。

那么,在市场经济已经高度发达,生产力、物资供应大大提升的如今,供销社为何又重出江湖呢?

首先我们可以明确的是,供销社对于一些大都市的影响确实有限,这也是为何一直未能进入公众视野的原因。供销社的主要作用和阵地,都集中在农村和乡镇,而供销社服务的对象也多是农民等低收入群体。

前不久,新东方旗下的东方甄选因为 “一根玉米” 引发的纷争被困在了舆论漩涡中心。起因是东方甄选直播间里,一根玉米卖到了 6 元钱,不久后知名主播辛巴则爆料,玉米收购价只要 7 毛钱一穗,卖价 6 块钱太丧良心。

玉米到底该卖多少钱,农民能赚多少钱,供应商又该赚多少钱,一时众说纷纭,也暴露出农产品销售的一个普遍问题:一方面农民的农产品找不到渠道售卖,另一方面资本涌入后,虽说提供了渠道,但也层层加价。

多出来的价格都由消费者买单,而高价农产品又难以走量,形成了恶性循环,消费者掏了高价,农户也没挣到钱。

而如果由国家启动供销系统,产销对接,直接从农民手中收购农产品,再出售给消费者,就可以做到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只是 “农产品的搬运工”,将农产品控制在相对合理的价格范围,尤其对于稳定猪肉、粮油等关乎国民生计的商品物价,保证物资供应,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对于农民来说,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极为重要,而如果缺少一个官方渠道,很容易让一些不法商贩钻了空子,售卖假冒伪劣产品,不会分辨真假的农民很容易上当受骗,势必造成农民的损失惨重。

供销社则可以保证农资产品的质量,并以相对合理的价格出售给农民,以此有效保护农民利益,提高农民的收入。

最后,虽然市场机制的作用已经得到印证,许多电商、物流、商铺也都开到了农村,但对于成本高、收益低的偏远地区、山区,市场还是鞭长莫及,而供销社就像是邮政物流,对于这类市场覆盖不到的地区物资供应是非常重要的补充。

可见,如今的供销社并不是有些人曲解的 “回归计划经济” 的风向标,而是调节市场的桥梁和纽带,而供销社的流通和平台功能,也可以有效地打破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建立起全方位广覆盖的流通体系,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必要部分。

3

供销社需尽快树立新形象

对于此番供销社的再次横空出世,也引发出全民大讨论,网友们纷纷热议。一部分网友恐惧又回到计划经济时代,担心又要靠粮票、饭票购买物资。

有些曾在老供销社任职过的网民则表示,供销商铺无论调价、调货等都要经过层层审批,手续繁琐,根本跟不上市场的节奏,就算大力支持也很难恢复起来,而养活众多职工,也难以确保价格的公正。

也有网友表示,经过此次疫情,许多疫区食品、物资跟不上或是物价暴涨,可见市场的调节作用是有限的,确实需要正规军解决……

整体来说,大家对于供销社一直以来的传统弊病依然心有余悸、存有质疑,但对于供销社的作用和愿景持欢迎态度。

实际上,如今的供销社已然发生了变化,现在的供销社远不是大家印象中那个简陋的小店铺、爱答不理的营业员。而是一套以大数据为基础,以 “实体店 + 互联网” 为模式的服务系统,并建立了统一的产品和服务质量认证体系和国家标准体系。

除此之外,供销社也革新了投资经营模式,拥有庞大的配送中心和网点,整合了各级市场资源,搭建了高效、便捷的全国性物流体系。

具体来说,可以将农户的农产品以合理的价格收购,快速调配资源,发往有消费需求的地区。

因此,供销社重启的目的并不是与市场经济的商超进行竞争,要与商超一争市场,这种竞争当然没有优势,如今的供销社业务面更加广泛,已涉及农村的土地流转、产销、仓储等一系列产业。

正如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官网里,对供销社的职责进行的总结:“对重要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经营进行组织、协调和管理等”,它更像是一个服务、福利性质的国营农业公司。

我们也可以预见,若新时期的供销社能够与时俱进,消除往日的弊病,弥补许多短板,开拓出符合发展规律且贴近消费者的新业务,那么未必不会赢得市场和用户的信任。

知乎用户 螺旋实验室 发表

殖人越反对,就说明这事越正确

知乎用户 美槑厍 发表

意思就是买一斤肉可能要花两斤肉的钱

知乎用户 大怪兽 发表

好事

总有人认为菜是天生就这么多这么便宜

这种人也不是坏,就是纯傻

知乎用户 慕华 - MH 发表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知乎用户 投机的创客 发表

先挂人,浙江和江苏 ip 最跳,先说意义,第一,促进统一大市场,这个国家早就提了,推进中。二,结合乡村振兴,以后可能对接农民合作社,助农力度加大,讲个例子,今年疫情正好赶上春耕,种子化肥不好弄,通过供销社给村里协调一批,价格低于私人公司,还有现在农民大米下来了,卖不出去,玉米有人统一收,大米没人收,犯愁,帮包保村卖大米,到处求人,要是供销社建立起来统一来收购,省事,农民自己说的,当然有大公司大品牌的未必需要供销社。第三,特殊时期保供,避免大伙吃团长的高价菜,今年疫情我们这政府统一采购的质量普遍还不错,特殊时期供销社肯给比团长靠谱。第四,关于服务,现在政府国企比过去服务好太多了,天上地下,不可同日而语,现在联通我一个投诉电话马上解决,完事好几个电话回访,现在电力我一个电话投诉,马上来人解决,以前安装个电话还得找人,电力那是电老虎,别听别人瞎忽悠,我在基层这么多年在村里这么多年,我敢说国家这几年的惠民政策是很多的,给脱贫户发钱,他自己都不知道发多少,给他看银行流水汇总才信国家真给发这么多。

知乎用户 飞天小猪猪 发表

不删评论就是好的,删评论就是坏的

知乎用户 guangluong 发表

快跑这里不是你的家

知乎用户 555558 发表

事情可能不是坏事,但名字真太难听。

既然有人因为名字反对夏日祭这种东西,也就不要因为有人因为供销社这个名字而感到恶心而奇怪。

话说回来,乡村振兴的确是需要有人去打通商业血脉,资本不肯做的事,让伟大的人们去做。

所以改了名字就好,继续伟大光荣正确。

知乎用户 柴健翌 发表

为啥不能按时间排序

知乎用户 裁决之龙 MAX 发表

扯犊子的东西居然又复活了

知乎用户 andy 发表

让广大人民群众,深刻了解到好日子就要来了!让我们一起深挖洞广集粮,为胜利的岁月增光添彩!!!一定要少说话多做事,撸起袖子加油干!让美日走狗们赶快离开我们伟大祖国!努力奋斗,建设我们伟大祖国,这些恨国党,他们是没有好下场的。

知乎用户 何事最相宜 发表

网络巨头入局网上买菜:与民争利

知乎用户 原则 发表

想想疫情期间的上海吧,就知道必须有一套最基础的可以掌控的供应物流体系,要不然真到需要票证供应那一刻,最后东西都会像上海一样,堵在最后一公里,要么流入 js 的口袋,要么浪费腐烂。而真需要物资在挨饿。

没有一套可以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基础物流体系,国家花费巨大代价储备和供应的物资。在关键时刻,只会变成某些人牟利的工具。

所以你现在就可以明白,为什么有些人拼命反对!砸饭碗。要早个一年上海有这套……

然后看下俄罗斯打乌克兰,就知道我们很快就会需要这套体系。

知乎用户 宫乘风 发表

run run run

知乎用户 乐子人 发表

11 月 2 日,湖北省纪委监委网站发布消息,省人大常委会委员、人事任免工作委员会主任赵东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审查调查。

公开报道显示,赵东风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在 9 月 27 日。当天,湖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他就一份草案作了说明。

赵东风于 2018 年 1 月获任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人事任免工作委员会主任、代表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此前,他长期在湖北省供销合作总社工作,曾任党组副书记、副主任,2011 年 9 月任总社党组书记,后兼任总社主任。

官网简介显示,湖北省供销合作总社(简称省供销社)成立于 1950 年,是全省供销合作社的联合组织(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由省人民政府领导。至 2021 年末,湖北供销系统有县及县以上供销合作社机关 102 个、基层社 1373 个。

值得一提的是,赵东风的同事——湖北省供销社原副主任明平安已于去年 12 月被查,今年 6 月被开除党籍。他被指对抗组织审查、大搞权钱交易,并徇私舞弊,滥用职权,造成公共财产巨额损失。

也就是说,湖北省实施 “基层社恢复重建工程” 取得阶段性成果的

领导者是个坏蛋!!!

奇幻 + 魔幻啊~~~ 看看那些啥都不做躺平做官的,是不是有了些启示?

知乎用户 任真老爹 发表

  以往只存在于上一代人记忆中的供销社回来了,近日全国多地宣布重启供销社,目前湖北全省率先已重建网点 1373 个,基层社员 45.2 万,力争无死角覆盖至每一个街道和乡镇,未来的零售格局将发生重大改变。

  其实早在前几年,阿里巴巴的前任掌门马云就有类似的计划,他认为在大数据和 IT 技术的加持下,未来三十年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计划经济将会越来越大。农产品收购、加工、售卖;农业生产资料统一购买、分配、日常烟酒副食售卖;创办电商、食品产业链等等,早在马云的宏图之内。现在马云走了,供销社来了,这是好事。

  对计划经济的肯定,似乎让马云戴上了可疑的共产主义帽子,其实它们只是假象,真相其实是老生常谈:计划和市场都只是不同的资源分配手段。如此而已。对供销社谈虎色变,只能说明,即使在社会主义国家里,计划经济也成为了原罪。甚至当饥荒折磨着人们的时候,学者们还会谴责那种把食物定量分配给饥饿者的分配形式是专制的计划经济的残余。

  当然,由计划部门来分配资源,免不了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这是人的问题,不是计划经济本身的问题。只要资本的垄断没有取消,农民的辛苦劳作得不到应有的回报,终端消费者也不会真正得到利益,由国家来打破资本对农副产品销售渠道的垄断就是一件好事。特别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人都可能要习惯于过紧日子,这个时候,供销社甚至更多的计划手段,只能说是无奈的选择。有了它,即使将来真的打仗,至少也不木栓地饿死人。

  有些学者们试图把计划经济跟专制划上等号,说在于现代社会可能会存在上亿种商品的生产,只有市场才能够起到合理安排这些商品生产的作用──决策的量太多,致使任何一个民主的生产者协会都无法处理。

  现在这种形势,学者们喊破喉咙也不会有人理的。而且上亿种商品,听起来是很吓人,但是学者没有告诉大家的是,大量的中间产品和零部件,此外还有专用设备,而普通公民是不会遇到也永远不会消费这部分产品的。大量的中间产品根本不是通过市场来分配的,而是通过定货来生产的。不仅仅大多数的重型机器产品需要定货,就连许多轻工业品也是通过定货来生产,这也就是马云的大数据市场所揭示的真义。

  事实上,即使在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私人消费者在其一生中最多也只能购买几千种不同的商品。他们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消费 “数以百万” 的、不同商品,或者根据 “市场信号” 来“选择”这些商品。消费者的习惯不是固定不变的,技术上的长期变化,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消费品的核心结构(不仅仅从根本上改变产品的生产方式)。一个世纪前的马车以及马车所使用的零件,都是标准产品。今天汽车已经代替了马车,并随之带来了一系列后果(汽油、道路建设、零部件等等)。100 年以后在建筑上几乎不使用水泥、钢材、玻璃和铝材,在今天的民用建筑中,木材和砖瓦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小。

  普通消费者的天然的需求当然是五花八门的,不过,资本家并不会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被动地制造出多种商品,绝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成千上万的消费者到处奔走,要求福特公司给他们汽车,要求苹果公司给他们 IPad;相反倒会有不少的企业通过广告来制造特定的需求,把定制的商品推销给消费者,而不管他们是否真的需要。

  单个资本家的竞争对整个社会来说意义不大。大多数生意都是由相互了解以及可预见的结果所产生的习惯、常规及自发合作为基础的。

  例如雀巢公司炼乳的产量是高度自动调节和常规化的。事实上,“市场” 很少以任何一种经济方式介入这种循环,因为作为垄断力量的雀巢公司可以根据生产的平均成本加预先确定的利率差额自己规定销售价格。人们总会需要牛奶的,而且总是消费事先决定的或多或少的数量,所有其它的波动都是微不足道的。

  更明显的是电力工业,全国电力网通过统计可以相当精确的确定电力的需求弹性,一年中某一时间的最大用电量可以事先估计出来,为了防止突然停电或是电力需求的突然增加,可以储备足够的电力。电网公司分配电力基本上不需市场力量,也不需要庞大的官僚机构,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由计算机根据获得的数据来处理。

  由于网络技术所造成的普通人之间越来越广泛的合作,将取代市场盲目力量与庞大的中央官僚机制,走出一条路来,即马克思所说的自由劳动者的联合体。自由劳动者的联合体比任何技术官僚或计算机更好地处理分析问题。劳动者更了解自己的工业并能考虑到大量的琐碎事情,而没有一个市场或是中央机构能够在自己的计划中想到它们。

  马克思设想了一个没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 “自由人联合体”:“他们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并且自觉地把他们许多个人劳动力当做一个社会劳动力来使用。在那里,鲁宾逊的一切规定又重演了,不过不是在个人身上,而是在社会范围内重演。鲁宾逊的一切产品只是他个人的产品,因而直接是他的使用物品。这个联合体的总产品是社会的产品。这些产品的一部分重新用作生产资料。这一部分依旧是社会的。而另一部分则作为生活资料由联合体成员消费。因此,这一部分要在他们之间进行分配。这种分配的方式随着社会生产机体的特殊方式和随着生产者的相应的历史发展程度而改变。仅仅是为了同商品生产进行对比,我们假定,每个生产者在生活资料中得到的份额是由他的劳动时间决定的。这样劳动时间就会起双重作用。劳动时间的社会的有计划的分配,调节着各种劳动职能同各种需要的适当的比例。另一方面,劳动时间又是计量生产者个人在共同劳动中所占份额的尺度,因而也是计量生产者在共同产品的个人消费部分中所占份额的尺度。”(《资本论》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第 95-96 页)

  这种新型的计划经济会令社会失去创新与动力吗?自由劳动者的联合体缺乏内在的、降低成本的动力。它很可能减少人们对新消费品的追逐,人们很可能没有过去几年中流行的电动游戏机,手机和电视机可能用个十年八年都不会坏,而不是像现在那样每年推出一个新款,问题是我们就会因此而过得不快活吗?

  在新的社会,资本家人为地制造出来的需求,将被真正的需求所取代,例如儿童的教养和教育的普及,对伤残人的照料,创造性的工作,艺术与科学活动,情爱行为,对世界和宇宙的探索,难道一个高度重视预防癌症和心脏病,研究儿童性格和智力开发,研究和减少精神病的社会,同我们现在生活的充满放纵的社会相比较,真的是沈闷和缺乏活力的吗?难道长寿和健康生活的自由比不上购买两架电视机的自由吗?

  缺乏市场竞争,不一定意味着缺少产品创新。纵观历史,大多数关键性的发现和发明均完成于商业关系之外,当人们第一次保存下来火种时,还不存在利润;农业和炼铁业并不是由于市场购买才存在的;而印刷术的发明并不是为了赚钱。医学上最伟大的进步——从詹纳到巴斯德,从科克到弗莱明——并不是在金钱欲望的驱动下完成的;电动机不是诞生在工厂和车间,而是诞生在大学的实验室;甚至计算机(更不必说宇宙飞船)也是为了公共利益(尽管包含军事目的)而设计的。它们的存在并不是为了增加私人鼓动的利益,没有任何理由认为市场关系和报酬的衰亡会导致技术创新的消失。因为它的动力要比惟利是图的竞争更深一层(即这种动力来源于普通生产者节约劳力的天然倾向和人类对知识与科学的猎奇心)。

  同样,那种认为社会平等妨碍了经济效率的普遍看法也是缺乏根据的,在以色列式的集体农庄中,尽管货币赏罚制度消失,但集体农庄的人的工作仍正常进行并颇有效率──事实上,它比包围着它的市场经济更有效率。这里并未出现非货币式的经济不平等、特权、剥削和压榨。暴力和犯罪几乎消失,没有监狱和 “劳改营”,令人惊异,它的平均卫生、文化和福利水准高于整个以色列的水平。

  个人主义倾向和行为决不会因为经济平等而消失,那么,为什么这样呢?无阶级社会的标志并不在于组成该社会的个人的一致性,而在于最大限度地保持了个人之间的差异,社会主义社会的目标是使整个社会个性化,而不是使个性社会化(即最大限度地发展每一个人的个性)。马克思说得好:人所具有的我无不拥有。劳动者的自由选择权是计划经济的标配,这,才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知乎用户 东莞网络顾问刘琅 发表

许多改革的初衷是好的,但最终执行的时候会被各种利益集团扭曲走样,荒腔走板。

我不相信有编制的公务员会能向普通超市导购一样有什么好的服务态度。或许刚开始会树立几个样版典型,但时间一长又是官僚僵化、任人唯亲、家族世袭。

家国天下,鞠躬尽瘁的公务员有,而且不少,但终归是自私的人居多,时间一长就是劣币驱逐良币。

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不是反过来。

拭目以待吧~~

知乎用户 逐日之夸父 发表

本质上是经济 “三线建设”,目的是为“大洪水” 到来后城市化退潮接收大量返乡人口的乡镇预搭建基础物资供应平台。

个人评价是 “倾巢之下,焉有完卵”,供销社能活到今天纯粹是依托庞大的中国现代市场经济体系“搭便车”,以城市为中心的市场经济体系只要不全面崩塌,那么在其体系羽翼下的供销社也能分一杯羹,而前者如果全面崩塌,那么依托现代物流体系的供销社必然在“大洪水” 中被连带摧毁,或者说在 “大洪水” 到来前供销社的土壤 - 广大乡镇将先一步被 “八大王” 摧毁,再抑或如今年春天的上海,似乎无论谈计划还是市场都没什么卵用。

至于垄断行业必然催生的如 “旋转门” 等老生常谈的故事,心照不宣,多谈无聊。

搜狐网<第 2587 期> 安徽省供销社原主任钱斌一审获刑十一年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供销社主任被判刑 -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四川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原主任一审获刑 16 年 - 中国法院网原江苏供销合作总社主任被判无期 - 中国法院网搜狐网

知乎用户 赵治平 发表

好家伙 最新呢?最新都没了?

知乎用户 朱先尧​ 发表

最近知乎各种水军,缝纫机队倾巢出动,各种洗地,烂得比微博还不如了。

知乎用户 键盘突突鸭 发表

为什么我拉不到 最新 选项

知乎用户 哈哈 发表

这两天在关注这个大事。

第一,国家最大的考虑,应该是通过统一管理源头农产品等基础物资市场价格,抑制下游消费市场通胀,主要为美元加息后的输入性通胀。如不管控,供应链一旦被资本挟持,受伤的是咱们老百姓,毕竟资本逐利,参考各大平台。

第二,2020 到目前,各种关系民生的线下实体受打击非常大,各种关闭,导致日常物资供应断档,或者高价供应,咱们老百姓买单。统一管理可以大体抑制此类事情发生,有益民生。参考各种基础物资保护价收购,平价出售,比如入世时的粮食保护价统购。

第三,也就是这两年常提的国内外大循环。此动作作为内循环一个重要环节,可节约大量社会资本,有利于整体社会资本高效地,而非低效无序地运作,同时创造大量就业岗位,优化资本配置,并为底层社会兜底,利于稳定。

第四,增加未来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参考国外各种因动荡导致的各种短缺。

大政方针上,要相信国家相信党。

知乎用户 鹿溪先生 发表

翟三阴预言越南要开始计划经济了

知乎用户 拂生晓梦 发表

我讲一个一个 21 世纪,民营高科技企业靠大数据搞计划经济的故事。

大概五六年前,阿里巴巴那时如日中天。它对整个市场有很强的掌控权。当时它搞双十一,那叫一个火。各个商铺没有不跟从的。它的双十一数据增长非常稳定。稳定到在知乎上被质疑。但是这个数字其实是真的,因为阿里当时对商家强大的控制力,可以让双十一的销量增长按照它的计划来走。这个问题里有很多回答可以印证这一点。

如何看待阿里巴巴双十一数据被质疑?

当时小商户被阿里压榨的不要不要的,网上很多骂阿里的声音,也就那几年,拼多多崛起了。小商户终于得到了喘息的机会。而阿里内部已经机构臃肿,官僚主义丛生。竞争力大打折扣了。

然而这一次,还有拼多多吗?

知乎用户 Jiecheng Zhao 发表

突然有个疑问:你看腾讯与联通合并,阿里等一些企业空降政府背景的人,刘强东李铠经典,包括这个供销社,国家是不是在布局应对金融危机啊。

知乎用户 小名儿叫点儿兴 发表

本店绝不殴打顾客

知乎用户 喵喵喵 发表

我的 “最新” 呢?

知乎用户 不了 发表

自问自答真的很没意思,为什么不能看最新回答?

知乎用户 BEIGUO 发表

这个回答下面不知道多少托儿,请问可以算我一个吗?我也想挣点钱。

知乎用户 黄昏双镖客 发表

我们怕的是供销社的崛起么?

知乎用户 wan wan​ 发表

上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发布招聘公务员的通告。

据报道称,中国农村 5 万个供销社已经启动,农产品的收购与销售将由供销社完成。

湖北媒体披露,该省已恢复重建基层供销社 1300 多个,基本覆盖全省乡镇,供销社社员人数超过 45 万。

官媒报道,供销社试点工作自 2021 年 7 月正式开始,为期两年,随后将全面普及。

对于供销社,80 后、90 后、00 后们比较陌生,但 40 后、50 后、60 后甚至 70 后,都印象比较深。

计划经济年代,供销社是中小城市、特别是农村物资供应的主渠道,甚至可能是唯一渠道。那时候,民营经济已不复存在,个体经济也基本上消失了,在农村、小城镇,大家购买重要生活物资、生产物资只能通过供销社来进行。

除了 “卖”,供销社还可以“收购” 和“代卖”,也就是收购农产品,提供寄售服务等。

计划经济年代,供销社也成为国家掌控经济的重要抓手。

既然是供销合作社,社员还有入股和分红机制,对此国家还出台过税收优惠政策。所以供销社是一种集体所有制的经济形式。

改革开放后,个体经济、民营经济日益发达,再加上外资进入,各种小店铺、超市、大卖场不断涌现,供销社在农村、小城镇的垄断地位被终结。

以至于供销社逐步淡出了大家的生活和视线。

**供销社从盛极一时到淡出人们视野,再到近两年重新繁荣对我国来说意义重大。**早些年供销社的设立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为解决农产品的上行,日用品的下行立下了汗马功劳,只是由于模式未及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调整,使得供销社淡出视野,如果供销社能根据当下的需求做出调整,相信供销系统重回巅峰指日可待。

1、可以公益性销售农资供销社可以以相对合理的价格出售农资,对于降低农民的种地成本,增加农民的收入有重要的意义。

2、俗话说:“猪粮安天下。” 猪肉和粮食的正常供应,对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是这几年随着资本在各个领域的渗入,已经对我国的粮价和肉价产生了影响。借助供销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的猪肉和粮食供应对于防止境外资本控制我国农业和畜牧业有重要意义。

3、**重启供销系统,可以做到产销对接,农民生产的农产品直供供销社,供销社再以相对合理的价格卖给消费者,这样可以减去大量的中间环节。**对于农产品的产销对接,平抑价格意义非凡。

4、应对自然灾害,每一次自然灾害的发生对于基本生活物资的供应都是一个挑战,如果供销系统能够跟上,发生自然灾害后可以第一时间满足生活物资的供应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要稳住基本物价了,那么我们就能有更多的时间去恢复实业和振兴实体经济。

年初的时候人民币汇率还在 6.3,如今却已经破 7.2 了,中国的货币相对于美元在不断贬值。而美国加息目前还看不到尽头,所以接下来我们或许还有一段较长时间的硬仗要打,到底是保汇率还是保经济是个大问题。

当然,不管是保汇率也好,还是保经济也罢,都需要把基本盘稳住,也就是说要把粮食等基本物价稳住。

而这,就是供销社重出江湖的一大重要原因——努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

供销社的恢复对于普通人而言是利大于弊的,至少基本物价是掌握在国家手中而不是资本家手中,即便贸易战再怎么打,经济再怎么下行,甚至爆发战争,普通人都还是有一口饭吃的。

**众所周知,供销合作社的老本行是 “供” 和“销”,流通顺畅是供销合作社的重要职责。**因此,供销合作社应聚焦自己的主责主业,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积极功能,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尽快构建完成。

更多热点财经问题请关注我微信公众号:第七桶金

知乎用户 他来自基层​ 发表

下一步是不是就是人民公社了?

知乎用户 寒秋醉红颜 发表

下一步就该鼓励公私合营了,私营业主太辛苦了。把自己的企业主动上交国家,国内帮你管理,每年给你分红。。。。。。

知乎用户 RRRGGGr 发表

不是很看好国家资本进入竞争性领域

知乎用户 叶飞 发表

猜测是为财政税务改革做基层的准备

知乎用户 甜水面​ 发表

在新冠疫情期间全员静默。看着家里日益见底的米面油,还有几颗仅剩的水果蔬菜,熟食美味,想都不敢想。购买各类物资困难重重。不得不购买高价的米面油,水果蔬菜。如果有供销社。有稳定的生活物资供应也是挺好的。

如果供销社到田间地头直采。再直接卖给城市的消费者。减少中间的流通环节,中间降低的成本,让利到两端,既可促进农民增收,又可降低城市的物价。这也是好事一桩啊。

在新冠疫情期间。最直接的感受是,粮油肉蛋奶果蔬真的断不了啊!

就像在邮政行业。有中国邮政的普遍服务,才能满足老少边穷地区邮政寄递需求。也有顺丰和四通一达等企业的蓬勃发展。

知乎用户 东河花间 发表

反对唱衰和用老眼光看问题的。

这是好事。基本不会影响城市超市体系,主要目的是在农村服务农民群众。

重点,供销社不止是针对农村卖日常生活用品,还有公益性农资,农业技术指导,打通农产品上下游,完成农村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的任务。

当然也需要有志向,有能力的年轻人参与。不能完全依赖政府主导,碰到好的还好,碰到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原则的那真没啥用。

一,供销社即将重出江湖

在刚刚开完的大会中已经明确了方针,乡村振兴战略乃是高质量发展的 “压舱石”,我们必须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如果好好搜索一下,这不是个例。重庆,宁夏,今年也分别发布了消息。

计划经济年代,供销社是中小城市、特别是农村物资供应的主渠道,甚至可能是唯一渠道。那时候,民营经济已不复存在,个体经济也基本上消失了,在农村、小城镇,大家购买重要生活物资、生产物资只能通过供销社来进行。

除了 “卖”,供销社还可以“收购” 和“代卖”,也就是收购农产品,提供寄售服务等。

计划经济年代,供销社也成为国家掌控经济的重要抓手。

既然是供销合作社,社员还有入股和分红机制,对此国家还出台过税收优惠政策。所以供销社是一种集体所有制的经济形式。

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个体经济、民营经济日益发达,再加上外资进入,各种小店铺、超市、大卖场不断涌现,供销社在农村、小城镇的垄断地位终结了,商业服务短缺时代结束了。

随着竞争对手越来越多,供销社的短板日益凸显,比如:服务态度、服务质量不高,经营机制相对僵化,竞争意识淡薄等。

于是,供销社逐步淡出了大家的生活和视线。

其实,高层并没有放任供销社消失,先后在 1995 年、1999 年、2009 年、2015 年以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名义发布深化和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的文件,并在 2002 年实行 “四项改造”,2006 年实施 “新网工程”,2018 年部署专项改革试点……

以湖北为例,截至今年 10 月份,湖北基层供销社已经恢复重建 1373 个,基本覆盖全省乡镇,目前基层社社员已经达到 45.2 万人。该省供销社负责人还表示,争取等到 2025 年的时候全省基层社社员达到 150 万。

二,稳物价。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供销社对于一线大城市的影响是不大的,主要还是针对农民等低收入群体,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稳住粮食等农产品的物价。

只要稳住基本物价了,那么我们就能有更多的时间去恢复和振兴实体经济。

年初的时候人民币汇率还在 6.3,如今却已经破 7.2 了,也就是说我们的货币相对于美元在不断贬值。而美国加息目前还看不到尽头,所以接下来我们或许还有一段较长时间的硬仗要打,到底是保汇率还是保经济是个大问题。

当然,不管是保汇率也好,还是保经济也罢,都需要把基本盘稳住,也就是说要把粮食等基本物价稳住。

而这,就是供销社重出江湖的一大重要原因。

其次从发展的眼光来看,恢复供销社也是振兴实体经济的主要手段之一。

供销社的恢复对于普通人而言是利大于弊的,至少基本物价是掌握在国家手中而不是资本家手中,即便贸易战再怎么打,经济再怎么下行,甚至爆发战争,普通人都还是有一口饭吃的。

三,努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

众所周知,供销合作社的老本行是 “供” 和“销”,流通顺畅是供销合作社的重要职责。因此,供销合作社应聚焦自己的主责主业,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积极功能,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尽快构建完成。

1. 通过发挥供销合作社的桥梁和纽带功能,理清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目前,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还受到一些体制性、制度性约束,政府与市场间的关系尚未完全理顺,政府注重公平优先,市场侧重效率优先,而供销合作社兼顾公平与效率,可以作为桥梁和纽带,把政府与市场有机链接起来的同时,理清二者之间的关系。

具体而言,供销合作社可以通过革新投资经营模式,联合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成立基层供销合作社有限责任公司。

2. 通过发挥供销合作社的平台和流通功能,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

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系统联合合作优势,整合各类市场资源,规划好覆盖全国、便捷高效的物流体系,以消解农产品流通产业链长、流通环节多、上下游高度分散等弊端带来的流通风险。

另外,依托诸多类型的平台建立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内上中下游的供需和流通的联动机制,并借助数字经济为该联动机制的高效运行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持。

与农户紧密联系的供销合作社平台的建立,有力地破除了地方保护主义和区域壁垒,数字经济的赋能又强化了供销合作社的流通功能,提高了要素资源的配置效率,最终有助于顺畅流通的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构建。

3. 通过发挥供销合作社的标杆和榜样功能,提高统一大市场的规范程度。

目前,我国市场还存在着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参差不齐、标准高低不一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构建。而全国供销合作社作为国务院直属单位,有责任也有义务整合全系统的资源为不同类型的产品和服务制定规范、树立标杆,引导各方力量共同推动统一大市场的构建。

通过打造产品和服务的统一的质量认证体系和国家标准体系,发挥好自身的标杆和榜样作用,为其他市场主体的行为提供引导,最终有助于高效规范的统一大市场的构建。

如今的供销社,已经不再是当年的一个个小商店、物资供应点,而是 “实体店 + 网上服务” 的立体模式,从农资、土地、金融、营销等多角度全面介入了乡村振兴。

根据公开资料,2021 年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全系统实现销售总额 6.26 万亿元,同比增长 18.9%。其中,全系统实现农产品销售额 27591 亿元、日用品销售额 14925 亿元。

截至 2020 年末,全国供销社系统的连锁配送企业有 6697 家,拥有配送中心 10802 个,发展连锁、配送网点 83.2 万个。

可以想见,这 83.2 万个配送点对于中国 5 亿农民是多么重要。仅靠市场化的快递公司,是很难覆盖中国农村的。

供销社的改革、重建仍然在路上,还有很多短板需要弥补,还有很多新业务需要开拓,很多新观念需要引入。

其当务之急,恐怕是改变传统的、旧有形象,重塑新时代的新形象,让 80 后到 00 后的新农村人感到亲切、时尚、有用。

本文引自 “农资人生意经” 公众号。

知乎用户 小白龙 发表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英语:All China Federation of Supply and Marketing Cooperatives),简称供销总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供销合作社的联合组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领导,行政级别为正部级。

2002 年,供销社系统开始市场化改革方案,核心内容是供销社和供销社下属企业分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自负盈亏,并引入社会资本;推动基层社发展,包括 “四项改造”,即:以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改造基层社,以实行产权多元化改造社有企业,以实现社企分开、开放办社改造联合社,以发展现代经营方式改造经营网络。后实施了“新网工程”,扶持基层经营服务网络建设。2006 年国务院印发了《听取供销总社关于建设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等有关工作汇报的会议纪要》,对“新网工程” 思路给予充分肯定。2009 年 11 月《国务院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0 号)正式发布,提出新形势下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是,坚持为农服务宗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合作制基本原则,大力推进经营创新、组织创新、服务创新,加快构建运转高效、功能完备、城乡并举、工贸并重的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体系,努力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农民专业合作的带动力量,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开创中国特色供销合作事业新局面。2013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支持供销合作社开展农产品流通,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中的重要作用。2014 年,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列入中央改革办 2014 年工作要点,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

2015 年 4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中发〔2015〕11 号),指明了深化综合改革的总体方向、基本原则和工作重点。2015 年全系统销售总额 3.8 万亿元,利润总额 354.4 亿元,资产总额 1.2 万亿。2016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深入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提升为农服务能力。

据《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 2017 年基本情况统计公报》,2017 年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实现销售总额 5.4 万亿,同比增 13.5%。其中,农业生产资料类销售额 8831.8 亿元;农副产品类销售额 18413.9 亿元;消费品类零售额 17587.7 亿元;再生资源类销售额 2711 亿元。全国供销系统内的基层社经营网点 34.1 万个;其中,日用消费品网点 16.9 万个,农业生产资料网点 11.8 万个,农副产品收购网点 2.6 万个,再生资源回收网点 1.8 万个,覆盖了全国 90% 以上的乡镇。下辖机关事业单位 2660 个,实行企业化管理 78 个,仅占 2.8%。基层社共 30281 个,组织农民兴办合作社 18.59 万个。供销系统拥有各类法人企业 21852 个,省社所属企业 1193 个,省辖市社所属企业 3100 个,县社所属企业 16054 个。2017 年,国务院颁发《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

2018 年,中央一号文件就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全面部署,明确提出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支持供销、邮政及各类企业把服务网点延伸到乡村,健全农产品产销稳定衔接机制。根据 2018 年 1 月 15 日举行的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第六届理事会第五次全体会议的报告,供销合作社系统自 2013 年以来,在中国恢复重建基层社1万多家,使得基层供销社总数超过3万家,乡镇覆盖率从 2012 年的 56% 提高到 2018 年的 95%。

知乎用户 微光 发表

是好是坏,看谁受益。

如果是以前的那种,呵。

如果是真正惠及三农的,那我双手双脚支持。

过去的几十年里,农民都太苦了。

知乎用户 青之巅老姜​ 发表

最大的意义:挡了资本下沉农村的财路

看看资乎多少精资喷他就明白了,但凡是政府社会职能延伸,不利于资本扩张的,必须批臭批倒

1、供销社从未离开,没有 “重回” 这一说

2、供销社早就公司化、市场化运营了,不知道是哪些公司,去看今天 A 股涨停板

3、供销社是服务农民的,当然你也可以说是服务权力的,但是重点大家都明白,供销社绝不会服务于资本

4、当初喷铁路系统改革、电力系统改革的,现在都在喷供销社,原因不言自明

知乎用户 淮桐​ 发表

知乎用户 华振有家 发表

教科书上写计划经济导致了中国的经济活力被打压,导致落后,这种观点真是影响了几代人。

之前不就是一直市场化的搞法吗?农民收入高吗?

市场经济对企业生产是有刺激活力的效果,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屁用?南方地区大部分农村从机械作业退回手工作业,现在还到处是荒田。

改革难道就只能往自由市场改吗?

知乎用户 红鸦 发表

有些东西,涉及利益小的时候没事,等涉及的利益大了,就容易变成加速器。

知乎用户 勒马听风 发表

唉……

知乎用户 我想要开心 发表

做社员需要什么条件?不要 35 岁以下吧?

知乎用户 Rita​ 发表

好多在讲现在供销社哪哪儿好的,我就纳闷了健康码第一年也没拦着你上访啊

知乎用户 彩虹城主 发表

作为一个在政务行业从事数据分析的小垃圾,非常想强行说一下自己的想法:从我的经历来看,政府提出的政策那肯定是好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国家、群众的利益。但是非常麻烦的是对结果的考量,非常之不客观,套用精益数据分析的一个名词 ——《虚荣指标》。你可以看到政府对政策的考核都是达到多少多少数量、达到多少多少元。这就导致在实际操作层面,为了达到考核标准,牺牲了其它更重要的价值判断,从而导致整个结果变形,基层干的累,群众不满意。

知乎用户 ArCescaN 发表

纳税人真苦,对中国感到失望

知乎用户 nothing 发表

我今年 60 岁,和供销社打了 20 年交道,深有体会。当年供销社对营业员的一项重要要求就是,不得打骂顾客。如果有人还想回到买一袋盐就被打骂的年代,那就是傻到家了。

知乎用户 唠点科技嗑​ 发表

推荐去看看温铁军的论文

知乎用户 九日 发表

记录一下

知乎用户 快乐你懂的 1 发表

供销社 VS 阿里 & 拼多多

接管 or 入股 VS 干掉

知乎用户 陈二伦 发表

既然你取消了按时间的选项,我就只能勉为其难的全看完了

知乎用户 lep 发表

迟钝的土猫还在调侃:“禁止打骂小狗、兔子、狐狸”。

聪明的田园猫看到消息已经在浏览招考事宜了:

知乎用户 吊面喵 发表

有些中国人不知道是蠢还是坏,一旦遇到难题,就想着依靠国家依靠政府,希望国家和政府有那么一群舍己为人,道德水平高尚,如同焦裕禄一样的人挺身而出,统筹全局,把烂摊子捡起来,把问题搞定。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难题应该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从机制上解决,或者,这道难题是否需要解决?

我相信这个国家有那么几个焦裕禄式的人物,但是我不相信一个产业起来之后,从业几十万几百万人都是焦裕禄式的人物。他们也是普通人,他们也需要养儿育女,他们也需要赚钱。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这个产业本身不赚钱,依靠的是高尚的道德,那么钱从哪里来?如果这个产业里面只有几个人是焦裕禄,其他人还想着养儿育女,荣华富贵,那么钱从哪里来?这个产业的运营成本有多高?最后这个产业会吃进去多少钱?

知乎用户 牛马 发表

严禁打骂顾客。

知乎用户 小 a 与米奇 发表

洼地球健身的人实在太多了 盛情难却

知乎用户 世袭武德阿尔泰 发表

个人观点,个人观点,个人观点,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无非是通过疫情发现城市的生活用品保供体系不靠谱

国家觉得还得自己来建立一套

类似于邮政吧,你们不送的我来送,你们送不到的我来送。

知乎用户 先知 发表

增加了一条考公赛道,国家为了解决就业问题也是煞费苦心了。

知乎用户 柳小楼 发表

tmd 都看不到最新评论

知乎用户 高三联考卷 发表

首先想问是什么性质的企业,有效率吗?会浪费税收吗?

追求效率不是政府的职责。

追求效率是企业的目的,包括国企。

如果需要公平,需要扶贫,需要就业,就用专项的钱来做,最起码会知道办成这些事,需要花多少钱。

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就办不成好赛事。

水台混浊,只会滋生腐败。

知乎用户 齐鹏 发表

犹记得粮票这种历史物件。

知乎用户 敌法师 发表

把握历史发展规律、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一是要承认社会发展规律的存在并把握时代发展的特点,这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前提。

知乎用户 苏绊 发表

我这也能看到最新啊,大家显示不出来吗?

知乎用户 无意无踪 发表

我就问一句,关你什么事呢,作为一个草民,既不是官二代,又不是富二代,这些组织发展的再好也和你没关系。

知乎用户 杨超神 发表

1. 务农的收入太低,远不如出外打工挣的钱多,农村劳动力外流,无论是经济作物还是粮食作物,有人种,无人维护,甚至很多土地种成了杨树林,更有甚者任其荒废,减产风险大;

2. 小时候市场上随处可见的农作物的种子,购买场所越来越少,缺少农作物种子的统一调度,任其发展,可能无种可种;

3. 农村农作物售卖渠道单一,供应商随意压价已是常态;

如何盘活这盘棋,供销社的确是个不错的手段,劳动力回流,供应端和销售端打通,农产品可更好的和城市接轨,但是这么多供销社,这么多人力,怎么养,怎么更有效的利用这些劳动力是个大问题,单纯的从农业端来供应这些人的薪资福利,始终是个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知乎用户 三阵替补 发表

有没有可能为了更好封城

知乎用户 非蠢即坏 发表

供销社,顾名思义就是计划经济时代国家保障物资供应的部门单位。在上世纪 90 年代之前,供销社在国有单位中的江湖地位绝对可以排前三,在稳定物价、保障供应方面也为国家做过卓越的贡献。但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放开得步伐,供销社的江湖地位日趋下降,真如 “凤凰落架不如鸡”!可供销社做为国家保物资供应的基本盘还在,从中华供销总社到下面乡镇的基层社,不尽有惊人的社有资产,更有数量庞大的职工。做为集体经济组织,这无疑也是国家一大储备财富,在世界风云激荡、新冠疫情肆虐的特殊时期,供销社对于国家犹如近卫亲军,重启供销社对于保国安民必将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如果真到了国难当头的时候,我们难道能靠被资本,特别是被国际资本控制的企业来救国救民吗?

知乎用户 洛城笑笑生 发表

供销社和工会,上称千斤顶不住

知乎用户 萤火与萤火虫 发表

知乎用户 加冕为王 发表

粮油官营,虽然增加了供销社员的岗位,解决部分就业,但是民营企业不就得裁员了么,这一增一减下来,是增加就业还是失业还不好说。供销社是一个中间枢纽站角色,害。人性中有善恶两部分,爱有私的部分,也有关注爱护他人的部分,私有制若是不和公有制同时存在,这公有怕是会成为最大的私有。

知乎用户 闲人 发表

供销社是自负盈亏的吗?

不是看不起他们啊,

人力成本估计比正常商场超市要高好几倍吧

知乎用户 幸福的明天 发表

也许供销社将来可以承担农产品买卖问题,和农资买入问题,但一定走国资,这样可以起到一个锚的作用,防止资本操作,你看大蒜丰产农民亏本,大蒜减产,农民也不赚钱,资本在其中作妖。 另外,农资 化肥 种子贵上天,导致老百姓为这些资本新贵买单,任然出于极度弱势地位 ,如果走西方那一套,永无出头之日,希望我党闯出一番天地,如何束缚资本,造福全体中国人。所以对供销社重出的事情,有一份期待,绝对不是网上哪些哀嚎,动不动就倒退什么的,那是胡扯。

知乎用户 WU SZ 发表

有官方入场是好事,供销社在乡村振兴中绝对会发挥重要作用。

即使西方经济学都承认,市场是有其缺陷的,需要平衡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他们永远只想做赚钱和容易的事情。

深山老林,顺丰是不会去的,只有靠中国邮政。

知乎用户 小卡拉米​ 发表

建议还是恢复人民公社比较好

知乎用户 哈哈拉拉 发表

市场经济转向计划经济?

共产主义提前实现?

我穿越了……

知乎用户 chandlerqad​ 发表

最新回答:无。

知乎用户 兰州烧饼丶 发表

问了又不让人说,有什么好问的,本来觉得不是坏事,就这心虚的样子呵呵

知乎用户 小谢 发表

事是好事,怕的都是怕变味。

为什么供销社的牌匾设计非要遵从 30 多年前的审美?

知乎用户 伊丝提亚 发表

不取消特供, 建再多的供销社, 决策者跟群众吃用的终究不是一个碗里的, 爱咋咋吧

知乎用户 faustellar 发表

知乎用户 五点之后 发表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

李萍进入了中等技术学校

我在百货公司当销售员

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知乎用户 莫小心 发表

解决就业,保证稳定,进而达到财政的目的。

知乎用户 菜鸟 发表

![](data:image/svg+xml;utf8,)

知乎用户 安黑西 发表

有一个大学舍友在全国总社当官,赶紧去巴结他

知乎用户 流浪大猫 发表

我就想问供销社哪里不好了?

还动不动就交给市场,我就想问问现在这是自由市场还是某些资本人为的市场。

从老百姓手里几毛几分的进价,掉头就卖几块甚至十几块,你家的什么成本这么高啊!结果是农民没挣到钱,老百姓没享受到优惠,最后肥了哪波人啊?!这就是你们所谓的市场吧!这就是口口声声反对供销社的那波人吧!

供销社能不能起到预期的作用先不说,给老百姓多一个便宜实惠的购买渠道就是好事儿!

只要能帮老百姓省钱就是值得支持的!

知乎用户 孩子不坏​ 发表

大部分人关心的不是供销社这个单位怎么样

而是供给消费市场是否还主张公平竞争、透明经营

而是由电商爆发以来的商品多样化、选择自由性受不受影响

而是社会创富动力、造富活力会不会降低

而是一些多年没有根除的顽疾是否会蔓延到其他民营领域

知乎用户 AmodoO 发表

近几天,“供销社” 的话题太火了,不仅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开超市,还要全国创建 “国营大食堂”,引发网友们热议。在行动上,河北早在 6 月份就开干了,今年各市计划建 50 家国营大食堂,到 2025 年要建 5000 家。

同时,供销社概念股一时 “炙手可热”,连续第二个交易日出现涨停潮。天禾股份、浙农股份、天鹅股份、中农联合、辉隆股份、新力金融等涨停。中农立华、中再资环等纷纷大幅冲高。

有人将现在的供销社和计划经济联系起来,将国营大食堂等同于 “大锅饭”,其实并非如此。专家指出不会重走老路,要放弃过去的垄断模式,供销社的意义更多是在为乡村振兴服务。

何为供销社

供销社,全称为 “供销合作社”。最早成立于 1950 年,在计划经济年代,供销社靠统购统销包揽了中国几亿农民的买与卖,社员还有入股和分红机制,对此国家还出台过税收优惠政策,所以供销社是一种集体所有制的经济形式。

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个体经济、民营经济日益发达,供销社才渐渐淡出了百姓视线,好像 “消失了”。但供销社只是以另一种方式一直存在,供销社下属企业大多扎根在农业物流等关键民生产业。

而 “新时代供销社”,已不再是当年的一个个小商店、物资供应点,而是“实体店 + 网上服务” 的立体模式,从农资、土地、金融、营销等多角度全面介入了乡村振兴。

新时代供销社强调遵循公益性原则,以公有制为主体,虽然盈利,但不以盈利为最终目的。类似于我国的高铁建设,以此促进人、物、信息的流通,进而大幅促进全国经济整体活跃。

数显显示,2021 年,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全系统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全年实现销售总额 6.26 万亿元,同比增长 18.9%。

其中农产品销售额 27591 亿元,日用品销售额 14925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 24.3% 和 17.1%,进一步畅通了农产品上行、日用品下行双向通道,在农民日常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重启供销社

近期,多地发公告称恢复重建基层供销社。据中国网湖北报道,湖北基层供销社恢复重建 1373 个,计划做到供销社覆盖每一个乡镇,宁夏、重庆等多区域亦在紧锣密鼓的恢复基层供销合作社。

事实上,重启供销社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之举。

2021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就提出,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开展生产、供销、信用 “三位一体” 综合合作试点,健全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综合平台。

2022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又在部署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时,明确支持供销合作社开展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提升行动,建设县域集采集配中心。

专家指出,重启供销社的意义重大。

首先,在保供给、稳定物价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在稳定物价、对抗通胀方面也具有先天优势。在国家主导下,全国 “一盘棋”,不仅可以大幅减少浪费,还可以抵消中间商加价,增加物流效率、储存效率。

其次,供销社作为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坚力量和重要载体,将在农村物流体系建设、农产品贸易、农村金融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最后,通过发挥供销合作社的平台和流通功能,有利于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尽快构建完成。

谁从中受益

近年来,由于受到疫情影响,以及国际政治、经济动荡不安等因素,我国的经济靠出口与投资拉动变得越来越困难。这一点,估计很多人感同身受,收入降低便是最明显的体现。

正是在这关键的时刻,国家重申要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其实,是促进内循环的具体措施,实则让经济快速复苏,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对于打破地方保护,加快农产品流通,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意义重大,而供销合作社就是这一目标的实现者。

01、让农村崛起

供销社在全国乡村初步构建区域性生产、供销、信用 “三位一体” 的综合性服务平台,能有效组织农民,确保粮食供给安全,保障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上山下乡。

农民卖不出去的货,交由供销社向全国流通,农村收入会增加。同时,供销社重启,将对农产品的价格有最低保护,制约了收购商恶意压价,以及电商垄断榨取高额利润的现象发生。

02、消费者受益

供销社的东西,相对于现在网上购物的质量上更好把控,互联网与供销社竞争,可能要从质量上来对比。另外,减少价格非理性波动对老百姓的伤害。肉蛋奶蔬菜这些价格比较稳定,不会出现猪肉一会 9 块,一会 30 元的情况。

03、解决就业问题

从公开消息来看,供销社要考编制。如果 31 个省市自治区都开始招考,至少有 1 千万的公务员编制缺口,现在全国公务员工资也才不到 1000 万元,再增加 1 千万个公务员,可以大大稳定当下的就业问题。

04、相关产业受益

一直以来,我国大宗商品和工业品供应链仍处于较为原始的状态。供销社以乡村振兴为跳板重出江湖,接下来全国其他各大省市也会相继恢复重建供销社。在供销社下,我国大宗商品等产业有望升级,供应链也有望升级。

05、国家受益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万一出现动荡,体制内的物资系统,也能保证国家正常运转,重建国家级的物流配送系统,迫在眉睫。

原文链接:http://www.fecnong.com/xyxw/438.jhtml

知乎用户 筷云信息生鲜供应链软件 发表

现在的知乎看着是真不得劲,才几年时间咋变成这样了?

国家和地方不管出什么政策或者有什么举动,都有一帮子人搁评论底下冷嘲热讽。咱就是说,质疑归质疑,反对归反对,也没不让你说话,最起码给出理由、数据、历史教训啥的。屁理论没有,张嘴就是喷喷喷。

知乎用户 一枪一个小朋友 发表

看他上不上市就完了

知乎用户 Keymons 发表

个人观点,供销社的恢复应该是战略布局,而不是简单的为了卖货,供销社是终端,终端背后是遍布全国的无死角物流系统和供货源头,在特殊时期,只有根本属于自己能控制的强大的运输投送能力才是最安全可靠的,可参考邮局

知乎用户 123 发表

本来供销社就没完全报废,反倒是 “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的农村经济制度早就因为劳动力短缺导致的地广人稀而崩溃了,亏损风险和机械化的高成本大都有集体承担。

知乎用户 契丹鬼​ 发表

看到信息的时候并没有什么触动,毕竟供销社一直没有消失过。

倒是最近铺天盖地强调不是要回到过去的时候,我开始心慌了。

知乎用户 猜猜我是谁 发表

国营经济优化升级 ✓

计划经济回归 ❌

知乎用户 渭西吃青菜 发表

等一个改开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Ft13p7 发表

养了四十多万的事业编吧?

知乎用户 李良 发表

小商小户失业关门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如何看待供销社,合作社全面回归?

知乎用户 虽 9 死其犹未悔​ 发表 你们要不先看看《中国农民合作社》的期刊创建于何时,再看看供销社实际存在了多久,最后再看看如今的供销社发挥了什么职能? 我不禁怀疑某些匿名用户是不懂农村还是不会用百度。湖北供销社的问题下被拷打了就跑这来发 …

为什么供销社还存在?

知乎用户 红护 发表 烦死了,首页搜个问题,全是一群人云亦云的跟风营销号,翻几页找不到个问题讨论,跟踏马扣扣看点一样,只能一人送一个来自高权重的踩! 突然爆火的只是个网络词汇,但凡这两年考过公务员,看过申论材料也不会对着这么个一直存下的东西 …

为什么说「公务员是纳税人养活的」?

知乎用户 凯岩城永不陷落​ 发表 任何不参与直接生产的人本质上都是其他人养活的。 知乎用户 花村妇联主席​ 发表 我不知道为什么一群屌丝要计较 “纳税人”。 你纳税多,还是土豪纳税多? 纳税多的土豪是不是有资格享受更好的服务? 别说你消费也 …

多地退出农村宅基地予以奖励,这释放了什么信号?

知乎用户 时间大法师 发表 把农民用完就丢 知乎用户 小五毛辣条 发表 奖多少?要是我农村 300 多平,算厨房院子一起 400 多平的房子能换城里 150 平的房子。举双手赞成啊! 如果做不到,那就哪凉快哪待着去啊! 知乎用户 男神的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