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实录|纪欣欣:留守&流动——山东留守与流动儿童家庭情况及需求观察
2024年11月24日,由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主办,招商局慈善基金会、“流动的中国”研究网络、北京三知困难儿童救助服务中心联合承办的《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趋势与机遇》平行论坛在杭州举办。 济南市睦恩公益服务中心高级项目主管纪欣欣在本次论 …
评论区里陕西的网友表示,西安的医院已经被公关了,检测可能有问题。
那么四川广元,成都,也可以。
反正遇到这种公共卫生事件,一定要去其他行政辖区做检查,免得被人做手脚。
同时,也一定要积极的和所属政府以及上级政府沟通,尽早提交检查报告,让自己最早进入赔偿名单。
时间晚了,别人一定是赖账不认的。
这是甘肃近年来,第二次爆发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了。
上一次,是兰州的布病泄露。
这一次,轮到天水,铅污染了。
兰州,天水,没一个逃得掉。
吸取上一次布病的教训。
幼儿园方圆 500 米内的居民,至少派一个家庭成员,去陕西的大医院,无论是西安,还是宝鸡,测一测血铅。
5 小时车程,很方便。
别被人忽悠了。
为了甩锅,瞒报,栽赃,是传统艺能。
这个时候,你只能相信自己,相信陕西的检测报告。
别的话,一句都不要相信。
之前兰州爆发布病泄露,农学院的师生,有医学知识,发现自己身体不对,立刻去医院查身体,查出自己得了布病。
结果是什么?
压消息,瞒报患病人数,隐瞒疾病泄露范围,拒绝承认居民患病。
延误无辜暴露者的求救时间。
还有甩锅。
直接把病毒泄露的锅,甩给了大学。
说是大学实验室发生泄露,导致师生校内感染。
校外人士是被大学生传染的。
校外没有泄露。
结果呢?
是兰州兽药厂,灭杀设备失效,导致病株传播。
连基本的源头都没发现,导致大量居民,长期暴露在危险环境中不自知。
3. 拖延时间。
这个泄露,是 2019 年 7 月,发生的。
11 月份,学生和老师发现身体有问题,检查,上报。
开始调查。
然后呢?
12 月份,已经确认是兽药厂泄露引起的。
但是,兰州宣布,被感染的人,只有那 65 名师生。
兽药厂离农科院 500 米,周围居民区扎堆。
报告里面的病毒,却极其讲党性,绕过了周围的居民区,只感染了 500 米外的农科院。
纸终究包不住火,拖到 20 年,拖不下去了。
重新大规模检测。
布病感染人数,从 65,增加到 3300。
翻了 60 倍。
周围居民阳性了一年多,才被兰州承认得了布病。
外省的诊断结果,也是不被兰州承认的。
但是,事情还没结束。
20 年 10 月份,召开新闻发布会,信誓旦旦的,说,阳性只有 3300 人。
20 年 11 月份,再次召开新闻发布会。
3300 人,是兰州市自己组织的检查,数量不对。
经过省级复查,查出来的阳性,是 6600 人。
也就是说,一个月前的报告,瞒报了 3300 人。
而整个泄露事件中,被处理的 8 个人,全是兽药厂的。
瞒报,负责后续处理的工作人员,都毫发无伤。
再次强调一遍。
事发地周围的居民,为了所有人的身体安全,以及更快的确定事故原因,大家行动起来,先去测测自己的血铅。
为了所有人的身体健康。
不要把自己的安全,寄托在别人身上。
闹了布病,兰州信誓旦旦的通报,都不能信。
天水这种语焉不详的通报,可信度只会更低。
布病那一回,去了西安的,是真的下了疾病诊断的。
留在兰州接受检测的,不被承认感染病,说阳性不是感染。
兰州布病事件 8 名责任人被处理,省级复核确认阳性 6620 人,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 搜狐新闻的回答 - 知乎
兰州布病事件 8 名责任人被处理,省级复核确认阳性 6620 人,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这篇回答里面更详细,复查出来的阳性,是 6600 人。
赔偿金额,是一三千到 5 万。
被捂盖子的 3000 多居民,遭了一年罪,患上了后遗症,得到的赔偿也是最少的。
什么血铅异常,铅中毒三个字不会写?超标三倍多已经是事故级别了,还要遮遮掩掩什么?
铅中毒对儿童的危害主要是什么?
AI 答案: 铅中毒对儿童的危害主要是影响大脑发育,会损伤神经系统的许多功能, 损害具有不可逆转性。
我是孩子家长,各位请注意,不是部分幼儿铅中毒,是全部幼儿集体铅中毒,且数值 200 起步,只是有些幼儿结果还没出来,因为目前出来的据我及我认识的所有家长所知,没有一个不高的!!!
我必须要强调的是,Z~F 的一系列迷之操作,亲身经历
7 月 2 日上午,幼儿园临时通知体检,上午家长集体带孩子采血(7 月 2 日开始再没上学,多数家长包括我也就是这个时间段听说铅超标这个事,家长心态都还好,也都比较配合,想听说大班的孩子有几个铅超标的,应该属于个例)抽血完成后工作人员口头告知家长结果次日出。
7 月 3 日上午,通知家长参加专家答疑会,(我没参加,孩子爸爸参加,此时我隐约感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会上得知的唯一有效假消息如下:
采样 267
100-199 微克 31 人
200-250 微克 7 人
250-450 微克 4 人
450 以上 2 人
100 以下 223 人
200 以下 轻微
200-250 轻度
250-450 中度
450 以上重度
会后家长一直在问自己家孩子的检测报告为什么还没有出来,回复是送检去了兰州,还没有出来,期间家长强烈要求尽快出结果。
7 月 3 日下午,陆陆续续有人打电话进来(每个单位负责 10 个孩子)负责和我们对接的联系人反复慰问我们,带牛奶和鸡蛋各种上门,但是检测结果一直拿不到。
7 月 3 日傍晚六点,对接人打电话说我们家孩子的检测结果是 3.47ug/L,非常安全,让我们放心,但是我们得知其他家长得到他们的通知与家长自己去外地测的数值完全不一致,差得很远,大家也慌了,很多家长连夜跑外地检测,结果出来的都很高,三百多的最常见,基本都是两百以上的。
七月四日五日,陆续有出结果的孩子,全部中度以上,轻度都很少很少,所有家长都慌了。
目前这是我所经历的,其他的我没有经历,我不做猜测,等我们孩子结果出来,我积极配合治疗,孩子若真的有什么后遗症,我们养他一辈子 [委屈]
这都已搞出园内用餐幼儿血铅异常事件了,分明是投毒,居然还轻描淡写地称之为 “违规使用”。不然,能否允许家长们投桃报李地给幼儿园领导饮食中违规使用添加剂啊
这学生营养餐,以后卫不卫生倒是其次,别整出断头饭来。
在我们这样一个极端重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甚至不惜上纲上线,把俄亥俄州化学品列车脱轨上升到全州成为无人区,日本排放核废水上升到人类灭绝这样高度的国家,都能发生这种令人痛惜的事情。
很难想象在那些漠视国民生命健康的国家,它们的人民过得是怎样水深火热的日子啊。
怪不得外国人少呢,他们能活着都感觉是个奇迹。
想象不出什么添加剂能让幼儿园的孩子血铅达到数百微克每升。不排除为了让闹腾的孩子安静下来而使用传说中清廷含铅白砂(醋酸铅)的 “安神汤”。
铅没有安全剂量!
WHO 建议,对于血铅浓度 5≥ μg/dL(50 μg/L) 的个体,应确定铅暴露源,并采取适当行动减少和终止接触_。_
中国按照《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分级和处理原则(试行)》(卫妇社发〔2006〕51 号附件)是以 10 μg/dL (100 μg/L)为干预起点。
让人难绷的是中疾控的官网上竟然和把单位弄错了,100mg/L 可是 100 μg/L 的 1000 倍!
需要强调的是铅没有安全阈值,即使极低水平的铅暴露也可能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
年幼儿童更容易受到铅的毒性影响,发育中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对铅的损害更敏感,极其微小的血液铅水平就会产生毒性影响,并可能遭受严重且永久的不良健康影响。
儿童吸收的铅比成人更多,在成人中,5% 至 15% 的摄入铅会被吸收,空腹状态下吸收率可高达 45%,儿童的吸收率可能高达 53%,年幼儿童吸收的铅摄入量可能会高达成人的 4 到 5 倍。婴幼儿也更容易暴露于铅,因为他们经常把手和其他可能沾有灰尘或土壤的物体放入嘴里。
吸收后的铅主要通过血液运输,与红细胞蛋白结合,并分布到软组织(如肝脏、肾脏)和骨骼中逐渐积累。在成人中,约 90% 的身体铅负担存在于骨骼中,而儿童约为 70%(血液约占身体铅负担的 5%)。铅在血液和软组织中的半衰期为 20 至 40 天,在骨骼中为 10 至 30 年。铅以不溶性磷酸铅的形式沉积在快速生长的骨骼区域,如桡骨、胫骨和股骨。在 X 射线图像上可以看到特征性的 “铅线”,其宽度与暴露持续时间相关。
在怀孕、哺乳、更年期和骨质疏松等导致骨吸收或钙需求增加的情况下,铅可能从骨骼中释放,导致血液铅水平在原始暴露停止后上升。
对于体内铅负担较高的孕妇,铅可以从 12 周妊娠期开始通过胎盘传递,并在胎儿骨骼中积累。脐带血中的铅浓度可能达到母体血液水平的 85% 至 90%,这些物质会对发育中的胎儿和婴儿造成严重后果,可能导致婴儿早产或发育不良,损害宝宝的大脑、肾脏和神经系统,还可能增加学习或行为问题的可能性,同时,也会使母亲面临流产的风险。
铅其他成年人害的危害主要包括增加高血压、心血管问题和肾脏损伤的风险。据卫生计量和评估研究所估计,2021 年,主要由于心血管疾病,全球共有 150 多万人死于铅暴露。此外,据估计,2021 年全球铅暴露导致的残疾损失超过 3300 万生命年(即残疾调整生命年)。
最后,希望幼儿园责任人 / 采购负责人 / 添加剂生产厂家一个也别跑
其实普通老百姓最想知道的是,这些丧尽天良丧心病狂的货,到底给幼童食物加了什么添加剂。没想到新闻只字不提,这是怕知道的人多了,有防备是吧。是这一家在用,还是加的少的没有明显症状,完全不知道,这才是最揪心的。
到底是什么添加剂,挠头啊。新闻机构能不能当回人。
我算是知道 “添加剂” 这个名词是怎么被污名化的了。
这事跟添加剂有半毛钱关系吗?
你告诉我什么添加剂含铅?
就算是重金属残留,得造多少进去才能搞成铅中毒?
传说在清朝皇室,小皇子们很闹腾,让妃子们很不耐烦,所以会用铅来做安神汤,吃之后会让孩子变得很安静,不喜欢动。缺点是容易早夭。
现在的幼儿园孩子也能享受清朝皇室的待遇了。
我赌 100 块这个事在 2025 年 9 月前都不会公布原因,如果真公布原因了算我输,我给本回答下第一个甘肃 IP 评论网友转 100 块
刚刷到的一个信息,看起来是把工业染料当食品色素添加到糕点里了?这也太离谱了,这是加了多少,吃了多久,这些糕点还有没有其他人吃?为什么幼儿园的员工不吃,是专门毒孩子的?
如果没有 p 图的话,这颜色确实看起来不太对劲
看了半天通告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非法添加剂里有铅… 而且很多人不理解加铅有啥用… 我就说一个离谱的事情吧。
我估计肯定有人会提到那个八卦中常见的清代宫廷安神汤?
实际上,这个纯属民间段子,在清代的医书中,有好几个版本的安神汤。比如在《兰室秘藏》《仙拈集》《治痘全书》《幼幼新书》《幼科铁镜》等清代医书中 [1],有不同的 “安神汤”:
段子里说的宫廷安神汤里有大量的白霜,而 “白霜” 即《本草图经》《中药大辞典》中所载的**铅霜(醋酸铅)**,为针状或板状白色结晶,性极寒、甘酸、有毒,主要用于 “坠痰、镇惊、止衄、敛疮”,传统上入膏丸方剂(如铅霜丸)治疗惊痫、热痰等,与“安神汤” 并无配伍关系。
确实在中药方子里有放白霜的,比如
基本是用来治疗急性的惊厥癫痫,到确实有安神的功效,但就像段子里说的那样,这东西大概率是靠丹毒性…… 所以虽然网上流传 “清宫御医将铅白霜纳入安神汤以求皇室子嗣‘安分’”,声称因此导致宫廷子女夭折率高,但这些说法均未见于任何正统医籍……
所以你要说幼儿园给孩子吃这个安神,我大概率是不信的,这跟下毒有什么区别,而且你要真安神,你还不如搞点什么嗜睡的药给孩子吃,也比搞这种古方靠谱。
但实际上,铅中毒,还是作为添加剂的,除了内服,常见的还有一种情况是外用,而且在我国现代还有不少病例出现,那就是土方 “痱子粉”。
比如已经被我们国家禁用的红丹,或者红丹粉。
红丹,又名黄丹,实际的化学成分为四氧化三铅。中医认为黄丹有收敛、消炎、止惊之效,民间也常用来治疗儿童的湿疹、痱子等皮肤病。
这种案例也不少,比如在 2019 年,福州 6 岁男童铅中毒案例。[2]
2019 年,一则地方新闻报道中,福州一位家长听信偏方,用丹粉(四氧化三铅)给 6 岁男童外敷以防治痱子和红屁股,结果孩子被诊断出血铅水平异常升高,确诊为慢性铅中毒,需要住院治疗并长期监测 。
实际上这种一搜,还真的不少,而且不少丹粉中毒的病例,血铅含量达到了 500 微克 / 升,比题目里的还高一些。
当然具体幼儿园到底是加了啥添加剂目前仍然没有官方的报道…… 但我个人怀疑痱子粉的面可能很大,尤其是最近这个热死人的季节,小孩子长痱子是很常见的情况。
还有一些网友猜测是否是环境中的铅中毒,比如管线老化,铁管里边还有铅,这个暂时不能排除,但我在新闻的评论区里看到当地网友的评论,说 “这是个刚建成五年的小区。不存在自来水管老化,并且和住户用的一个自来水管道,周边也没有其他污染源,我就在幼儿园附近”。
这个也符合常理,我们国家现在的水管要求已经非常高了,只要是新楼几乎不存在这个问题,而且如果是水源污染,不应该只有孩子铅中毒,工作人员,以及周围的居民应该都有类似的情况。
剩下的可能就非常恶意了,要不是把某些工业原料误用进了食材里,要不就是主动的投毒。
这里有几种可能,比如一些工业燃料,像是铅铬绿 (美术绿)、铅铬黄,加入到面点或者蔬菜里能让颜色的更加鲜艳。还有就是古罗马人喜欢的一种甜味剂 “铅糖”,学名是乙酸铅,又称醋酸铅,是一种白色晶体状盐类,带甜味,过去曾称为铅糖。和其他铅化合物一样,乙酸铅也有很大毒性。
这些工业制品如果混入了食品中给孩子吃了,这就无异于投毒害命。
现在 200 余份食材 / 环境样本已送省级疾控中心复检,调查仍在进行。官方暂未披露厨房、教室、儿童用品或饮用水检测结果。希望早日公布结果,不然大家的猜测会越来越离谱。
至于铅中毒的威胁,是非常多的,尤其是对于小孩子来说。
铅是一种蓄积性、多亲和性毒物,可对人体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等造成损害;儿童因处于生长发育期,对铅更为敏感,耐受性低。儿童铅中毒可影响患儿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而且损害可逆性非常差,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把儿童血铅含量大于或等于 100μg/L 定义为儿童铅中毒。
太迷惑了,明明是涉及整园孩子中毒的严重事件,出来的通报却啥都没说明白。
谜团一——“甘肃某幼儿园”
到底是哪家不能说?难道不应该公布出来,让在读家长带娃去检查,让准备报读的家长避雷吗?
综合其他报道: 幼儿园名字是麦积区褐石培心幼儿园,是一家民办幼儿园,该老板名下还有别的幼儿园。
谜团二——“违规使用添加剂”
使用的什么添加剂?怎么违的规?全都太模糊了。铅是重毒啊,这是给孩子们吃啥啦?
综合其他报道: 应该是还没确定,饮食、玩具、环境皆有可能,是家长发现孩子生病举报后才发现的。相关部门已经在调查了,希望早点公布具体情况。
谜团三——“血铅异常”
这个词听起来可大可小,定性感觉有点轻。
综合其他报道: 有的孩子血铅值都几百微克了,这已经不是一点点异常的问题了,这就是铅中毒!
总之,整个事件非常恶劣,因为铅中毒引发的损伤是不可逆的,尤其是儿童,可能导致智力受损、发育迟缓、行为异常等问题。
涉事园方只想赚孩子钱(看报道一学期 6000,也不便宜了),却连基本的健康安全保障都没有,良心都烂透了。
另外我也很好奇,一般幼儿园的食品不应该都是定期检查的吗?如果有违规添加剂的话,应该早就被发现了吧~怎么会一直拖到园里很多孩子都爆发症状后,被家长举报才发现?
而且从报道来看,大班孩子严重、中小班稍轻,显然是跟暴露时间有关,也就是这个问题存在至少不止一年了……
如今,官方的通报又如此不透明,实在是让人无法理解。
作为一个妈妈,我看到这样的新闻真的特别痛心。我们送孩子去幼儿园,最基本的期待就是平安健康地吃饭、玩耍、学习。可连这点保障都出了问题,家长怎能不心寒?
目前园长已被立案调查,但这件事不能就此画上句号,希望官方能尽快查清事件缘由并公布,并建立长期健康跟踪机制,定期为这些孩子复查。
当然更更重要的是,希望这次事件能真正引起重视,让每个幼儿园都把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
毕竟,我们托付给他们的,比什么都珍贵。
这个事情目前风云诡谲,你能看到在落后地区行政体系之间相互拆台帮扶的戏码。
1 目前最为甘肃省天水市没有一家当地媒体去报道该事件,选择集体沉默。
2 网传天水中医院自称不具备检测孩子是否铅超标的设备,而天水二院则给出检测报告称无异常家长无需担心。而其他医院称报告需要 3 个工作日才能出来。
3 大多数孩子家长已赶往西安给孩子入院治疗检查,西安已有医院开通了绿色通道收治患者。而并非去往省会兰州。
总结下甘肃这个地方就是偷偷把原子弹卖给日本都不是新鲜事。自己人查自己人,查来查去都是亲戚。
更新一下 7 月 4 号的内容
(1)天水方面已安排工作人员到西安协助处理,报道中说去协助 19 名出省医治儿童的住院挂号等问题。孩子是 2 号去的西安他们 4 号安排人去协助住院,实际上 2 号孩子已经住院了,这些人去西安的目的不言而喻!
(2)200 多份检测样本已送至甘肃省疾控中心复检,具体是何种添加剂导致血铅异常仍在调查。自己查自己流程走对了。
总结,甘肃天水烂透了!
顺便说下天水的过往,早在 2005 年,甘肃天水市吴家河村就曾发生集体铅中毒事件,兰州医学微量研究所麦积区分所为 53 个孩子进行了检测,结果无一例外铅超标。麦积区政府有关部门认为,这个检测结果不具有权威性,政府不予认可,就邀请天水市疾控中心重新检测,但结果与兰研所的结论截然不同,除 1 名儿童达到临界值外,其余 49 名儿童尿铅检测正常。同一内容,两种不同结果,村民深表疑惑,就远赴西安市中心医院职业病科检测。检测了 200 余人,共有 211 人铅含量严重超标,其中 68 人被初步确定为铅中毒。
属于有前科再次作案手法一模一样。
一些家长的留言。
什么血铅超标,分明是铅中毒!
关于这个事,谈两点:
第一:涉事幼儿园到底长期大量给孩子喂了什么东西?这些含铅有毒食物都有哪些?除了食物,是不是餐具(彩釉儿童餐具)也有问题?
第二,涉事幼儿园李女士什么来头?有没有撑大伞?
这个孩子血液中含铅量高达 300 多!
受害幼儿中铅含量最高数值达 460μg/L,属于重度铅中毒(超标 3 倍以上)!
那么,幼儿园的人(老板,厨师、老师)究竟给孩子们吃了什么?
众所周知,含铅量比较大的食材有:皮蛋、爆米花、贝类海鲜、动物内脏、罐装食品、含有杀虫剂残留的水果。
皮蛋含铅量比较大。因为皮蛋制作时,通常会添加 “黄丹粉” 作为催化剂,加速蛋清凝固、形成漂亮的松花纹。但是黄丹粉含氧化铅,可能导致皮蛋残留微量铅。
问题是,皮蛋里的含铅量有限,要在体内积累出大量铅毒,除非每个受害孩子明天吃 10 几个皮蛋。
但这不可能。
同理,孩子们也不是因为吃贝类海鲜中毒的。客观上,近海海域易受工业废水污染,牡蛎、蛤蜊等贝类,一般通过鳃部积攒铅毒,含铅量大。此外,体型较大的深海金枪鱼也可能含铅。
但是,天水不产海鲜,老板也不舍得大量给孩子喂海鲜。
动物内脏、罐装食品、有毒水果也是同样道理:这些东西成本太高,老板不舍得大量投喂给孩子。
那么问题来了,他们孩子喂了啥?
有人发现了一条当地提供的线索:某种添加剂。
这话我们信,但问题是,添加剂得有多大量,才能把大多数孩子都毒翻?
一定还有其他疑点。
有业内人士爆料,说问题可能是半成品预制菜。
但问题是预制菜的保鲜剂李,通常不含铅。
目前市售预制菜保鲜剂主要都是化学防腐剂,比如如山梨酸钾、苯甲酸钠等。
这些东西属于广谱防腐剂,不含铅。
有网友提供了一种可能性的线索:安神汤。
安神汤是一种古早老中药,宫里经常用来治活泼好动不听话的孩子。
这是正经安神汤的配料,基本都是植物。
这个方子里也没有含铅成分。
这些药材本身都没有问题,但如果种植药材的土壤受到农药残留的铅污染,就不好说了。
那么,一些安神汤是怎么导致幼儿铅中毒的?
注意看,要放大招了!
这两款安神汤,暴露了问题。
先说第二款,里面含有大量石膏。
石膏粉中可能含有重金属成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细节各位自己思索吧,我们继续说第一款安神汤,它需要拿 “辰砂” 调服。
辰砂是啥玩意?
就是朱砂啊!
朱砂本身其实不含铅,其主要成分是硫化汞(HgS),没有铅元素。
如果生产安神汤的厂家使用了未经过严格提纯的工业级朱砂,事儿就来了!
中药用朱砂,国药典规定,要求其汞含量需≥96%,铅、砷等有害元素须符合安全标准,其中铅含量应≤5mg/kg。
正规渠道的中药饮片铅含量通常极低,但是要是不正规渠道呢?
这样看来,安神汤是否含铅,取决于具体配方和药材来源。
另,传统安神方剂中所含朱砂(硫化汞)或龙骨(含碳酸钙),现代中药已经严格限制使用,但需警惕非正规渠道购买的含矿物药配方。尤其避免使用来源不明的自制汤剂、“祖传秘方”,尤其是那些宣称 “快速见效” 的偏方。
越是见效快,里面越是有猛药。
若涉及处方药成分(如含朱砂的朱砂安神丸),必须由中医师开具处方,并定期监测身体指标。
不是什么汤都能孩子大量且天天喝的啊!
经常喝安神汤的孩子,起初非常安静,但铅中毒之后,会变得狂躁。
最关键的是铅中毒会导致受害幼儿智商变低,骨骼受到摧残,这两者都不可逆转,受害孩子今后怎么办?
现在来谈第二点问题,涉事幼儿园老板李某什么来头?
这位李女士,堪称狠手一个。
她做生意一把好手,只赚孩子钱。
同时,她还荣誉傍身,在当地官方那边很有口碑。
但是,面对幼小脆弱的小孩,她却成了狼外婆。
这样的人,是谁在背后默默支持她发昧良心的大财?
最后,再补充几条可能导致孩子中铅毒的线索:橡皮泥,泥塑玩具,给幼儿护理皮肤用的黄丹粉、红丹粉,美拉瓷餐具,各种树脂类的摔不坏餐具。
小孩子中毒,跑不出吃的喝的玩的。
希望真相早日大白,希望受害的幼儿及时得到救治——其实这话毫无意义,聊表心意。
然后,希望刑法能加码,针对毒害婴幼儿的犯罪行为,最高可处死刑!
————
后续来了!
当地披露说是面食添加剂的问题:
五颜六色的面食,加的根本不是添加剂,而是化工产品。
有专业人士指出,这种漂亮的颜色,大名 “铅铬黄”,在油漆中都属于被禁止使用的,现在竟然还有人把它用在了给孩子吃的面食上!
那些色彩鲜艳的食物,还是远离吧!因为我们根本买不到真正食物色素做的东西。
跟大自然中的野蘑菇一样,果然美艳的东西都是带毒的!
愿这个事情让更多世人清醒一点,不要再为了所谓的观感美好而吃东西。毕竟进嘴的东西,安全第一。
事情到这里,热搜已经降了,大家猜那位李女士会有怎样的结果?大概率就是罚点款,换个地方,换个法人继续开幼儿园。
他们不会罢手的,毕竟赚孩子的钱太容易了。
没多大危害,跟这个一样,对责任人或法人没多大危害…
731 电影快上映,他们的做法和当年的日本人有什么区别?
最怕官方每次都拒绝第一时间发布调查报告,难道每次公开后或危害社会安全?
附近一家幼儿园倒闭了。
我观察的是那些生三四个的神族孩子都不上幼儿园。
本来我还嘲笑他们不重视教育。
我是肤浅了哈。
很多人说偏方。
确实,现阶段,偏方是造成大陆儿童高血铅症乃至儿童铅中毒的最主要的原因了(那句口号出来之前是工业污染)。
根据官方通报的,和上游新闻(重庆时报旗下的)报道的,应该是一个班的孩子,而不是一个年级或所有幼儿园的孩子。一个班的孩子的话,那偏方是有可能的。比如无良老师为了让孩子午睡久一点,往午餐里加点安睡的土偏方啥的。
之前在颜崇淮教授的指导下,我写过一篇【预防儿童铅中毒】的科普文章,标题为《被投毒的孩子》,直接粘到下面。
退休医师蔡有照给病人治病的方式,像极了古装片里的神医。
2013 年 9 月,一位爸爸带着孩子找蔡有照问诊 ,被蔡神医诊断为「疳积」。随后,蔡神医掏出一根针,依次挑破了孩子的十个手指头肚、肚皮、脚心。接着,又用小勺子,小心翼翼地从一个贴有 “甘積散” 字样的玻璃瓶中,舀出一些粉红色的药粉,分成七小包交给这位爸爸,并叮嘱:
每天要让孩子吃一包。
谨遵医嘱的这位父亲,给孩子用了几个疗程的药之后,在 2014 年 6 月去医院检查时发现:
孩子体内的铅含量严重超标。
到 2018 年 1 月份,蔡神医终于被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罚款一万元。
这个判罚当然太轻了,因为,有近 10 名婴幼儿因连续服用他的假药而导致铅中毒,以及:
目前的医学水平,尚不能有效改善铅中毒对发育的永久影响。
2021 年 7 月,长沙小宝宝哈哈一直不间断的高烧和抽搐,家长赶紧送往湖南省儿童医院。然而:
做了很多检查,都没发现特别的异常。
经过穷追不舍的反复问询,彻底了解了哈哈的药物接触史后,医生赶紧做了血铅检测,最后发现哈哈的血铅含量高达 429 微克 / 升,这个数据意味着哈哈已经属于:
中到重度的铅中毒。
而哈哈的年龄:
有且只有 6 个月。
六岁以下,尤其是三岁以下的幼儿,最容易受到铅的荼毒。
原因是,六岁以下的孩子较容易缺铁、锌、钙,这会导致身体对铅的吸收更强。而因为大脑发育尚不健全,这个阶段的孩子若是铅中毒,可能会对中枢神经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用大白话来说就是:
铅中毒可能会让孩子变傻。
哈哈的药物接触史中,有一项药物非常特殊,名字也很像古装片里的神药,颇有古风:
黄丹粉。
极其不靠谱的百度百科,在介绍黄丹粉时则非常靠谱,直接把其称为红铅,并罗列了对人体四大系统的危害。
而在湖南和江西民间,黄丹粉却被称为「痱子神药」,不仅可以预防痱子,甚至还能治疗红屁屁、尿布疹、湿疹、荨麻疹,神乎其神。甚至在 2000 年之后,还传到了上海浦东,被浦东市民称为「蛇粉」。
哈哈的父母给哈哈用黄丹粉,就是因为听邻居说:
这个东西可以治疗湿疹。
但其实,受各种事件的影响,2009 年之后,主流媒体就一直在科普黄丹粉和铅中毒的关系。之后的每一年夏天,也都有黄丹粉导致的铅中毒事件见诸于中文互联网媒体。然而并没什么卵用,因为,总会有人觉得:
民间偏方是个宝,现代医学是个屁。
曾协助卫生部制定《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预防指南》的颜崇淮教授,拥有 30 年的铅中毒患儿诊治经验,可以说是国内儿童铅中毒防治的领军人物。
今年儿童铅中毒事件频发,颜教授在接受「看看新闻」的专题采访时说,每年因为铅中毒找他看病的病人量:
大约有 1000 多个。
在说起这个令人咋舌的数字时,颜教授在视频里倒也不生气,只是很温和地说,这 1000 多个,来自全国各地:
哪里都有。
至于病因,让人哭笑不得:
有百分之八九十,都是偏方造成的。
这些偏方覆盖的范围非常广泛,有鼻炎、咽炎、湿疹、痱子、口腔溃疡、乳腺炎,都是不好根治又容易反复的问题。
不仅仅是民间偏方,有些被官方批准过的药物,也可能会造成铅中毒。
2014 年之前,在部分母婴论坛上,「保婴丹」被奉为「香港代购清单」中的神药。后来,余仁生牌的「保婴丹」被美国食药监局检出含铅量过高,一代神药至此跌落神坛。
有天晚上,毛爸翻阅历史资料,看到在那个节点,一位家长在互联网的某个角落无力的质问:
我家孩子吃了保婴丹晚上睡得很香,是不是其实就是因为被铅麻痹了神经?
她的问题没有任何人回复,毛爸也不知道怎么回答。但毛爸知道,我们都喜欢的公众号丁香医生曾经发文,直接把「保婴丹」称为:
毒婴丹。
毛爸还知道,到 2021 年的今天,各大电商平台依然还在售卖「保婴丹」。平台卖货,包罗万象,无可厚非。但奇怪的点在于,这些平台上的「保婴丹」:
全部都是海外购。
2018 年初,广州中医药大学祈福医院营养科的区俊文主任,接待了一位小朋友。
小朋友是 2 岁的女童,《广州日报》在报道时,起了个化名,叫玲玲。
玲玲妈妈说,大约半年前,玲玲就不再长高和增重了,还掉头发。但脱下玲玲的帽子之后,区俊文主任发现,玲玲不是妈妈说得很简单的掉头发,而是:
几乎已经快掉光了。
到这个状态,说明玲玲妈妈已经去过很多家医院,找不到病因,才来到了祈福的营养科。
经验老道的区俊文主任,看到玲玲的症状就第一时间在内心判定,这绝不是营养不良造成的。遂当机立断,建议玲玲妈妈去验血,查血铅。
验血的结果显示,玲玲的血铅浓度:
高达 1000 微克 / 升。
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呢?
卫生部印发的《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分级和处理原则(试行)》规定,血铅水平等于或高于 450 微克/升属于「重度铅中毒」,再往上:
就没有更高的级别了。
而玲玲的血铅浓度比 450 微克的两倍还要高。
毛爸翻看了 2000 年后的很多临床病例资料,玲玲的这个血铅浓度,是我见过的被报道被记录的铅中毒最严重的城市儿童病例。甚至和绝大多数矿区儿童相比,玲玲的血铅浓度也都是非常高的。
换句话说,其他儿童的铅中毒都是微克级别的,玲玲已经到了毫克级别:
1000 微克 = 1 毫克
经常看医学科普类文章的读者都知道,有一句话,被很多科普类作者奉为近似公理的存在:
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
但这个「公理」,对铅不起作用,因为:
铅在人体内没有毒性下限,任意剂量的铅,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所以,世卫组织把铅称为:
最纯粹的毒物。
卫生部的《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分级和处理原则(试行)》,给铅中毒分了轻度、中度、高度三个等级,排在轻度中毒(200~249 微克)前面的,是高铅血症,界定标准为,连续两次静脉血铅水平达到 100~199 微克/升。
美国对高铅血症(elevated blood lead levels)的界定,比我们严格,为 50~100 微克/升。
标准只是为了界定一些东西,事实上,即便血铅浓度在 50~100 微克/升之间,儿童智商与血铅浓度之间依也是负相关的关系。即便再低于 50 微克 / 升,对儿童依然也还是有害的。
2015 年,首都儿科研究所做了一个 18 城市儿童血铅的抽样调查。这个调查数据如果以美国的标准来看,那银川市的数据非常、极其、特别恐怖——银川 80.2% 的儿童都有高铅血症。
如果以我国的标准来看,银川依然也很恐怖,数据为 3.22%,也就是说:
100 个银川儿童,就可能有 3 个是高铅血症。
而如果以我国的标准看,南昌高铅血症儿童的数据比银川更甚:
100 个南昌儿童,就可能有 6 个是高铅血症。
不过,这个研究的取样方法不是静脉血,而是末梢血。误差,肯定有。比如,颜崇淮教授曾做过南昌市的儿童血铅调查,平均数据为 29 微克 / 升,没有北京儿研所的数据严重。但两个数据交叉对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我们孩子的血铅水平,是很高的。
世卫组织把铅称为最纯粹的毒物,还有另外一层意思:
铅中毒几乎会伤害人体的所有系统。
比如,会影响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生殖系统、免疫系统,会造成胃肠道疾病、肾脏疾病和脑疾病。
这其中,铅中毒对神经系统的亲和率最高,当儿童血铅含量超过 100 微克 / 升时,就会对智力发育产生不可逆的伤害。
说铅中毒会伤害人体的所有系统,这个表达不够直观。
换个说法,铅中毒会造成很多病症。
比如,会让孩子的身高停止发育。会让儿童的智力下降,造成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情绪易激动,还会进一步影响语言的发展。会造成贫血。会造成恶心、便秘、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会造成肾炎和肾性高血压。会造成男性不育。
以及,还会造成听力损伤——大音乐家贝多芬的耳聋病因,一直是现代医学想要解决的谜团,就现有的研究结论来看:
这位伟大音乐家最宝贵的听力,很可能是被日复一日的铅中毒给掳走的。
铅中毒会造成很多病症,但没有一项是专属于自己的特异性症状,所以,铅中毒的孩子,第一时间往往都很容易被误诊,而导致:
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这时候,医生的经验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像颜崇淮和区俊文这样的医生太少了,且多分布在大城市。很多县城公立医院的儿科医生,不仅不了解铅中毒的相关知识,反而会引导患者去购买铅含量很高的偏方。
在山东曹县,某知名 “游医” 治烂嘴巴的祖传偏方药物,铅含量高达 11%。前文提到的「看看新闻」的专题视频中,记者问山东曹县人民医院的儿科医生,是否听说过这个偏方,医生回答:
听说过,也很多人去那。
接下来,医生又说:
反正你去那看了,你先用着看看呗。
这位医生应该是好心的建议,但对救死扶伤的职业来说:
知识,比好心更重要。
偏方造成的儿童铅中毒,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家长的主动选择。
偏方之外的儿童铅中毒,则多为「被动中毒」。被动中毒中,相关工业企业造成的环境污染,对儿童的伤害是规模级的。
2009 年 8 月份,陕西凤翔县,615 名儿童血铅超标,其中 305 名为高铅血症,144 名为轻度中毒,163 名为中度中毒,3 名为重度中毒。涉事企业为东岭集团的冶炼公司。
陕西凤翔血铅超标事件后的 9 月份,湖南武冈的横江村和福建上杭的蛟洋乡,相继爆出儿童高铅血症事件,总计有超千名儿童血铅超标。
2010 年 1 月份,江苏大丰的河口村,132 名常住儿童中,有 51 名血铅含量超标。涉事企业为一家电池生产企业。
2010 年 7 月份,云南鹤庆县的北衙村和大沙地村,疑似血铅超标儿童 84 人,原因可能跟当地土法炼金有关。
2011 年 5 月,浙江德清的新市镇,有 99 名儿童血铅超标,年龄最小的儿童才刚 5 个月。
2011 年 9 月,上海浦东康桥,49 名儿童血铅超标。
2012 年 5 月,广东连州的星子镇,40 名儿童血铅超标,18 名属于重度中毒。
2013 年 5 月,广东英德的东华镇,24 名儿童血铅超标。
2013 年 8 月,安徽怀宁的高河镇,超过 100 名儿童血铅超标。
2014 年 6 月,湖南省衡东县大浦镇, 300 多名儿童被查出血铅含量超标。
这些群体性的儿童血铅超标事件中,陕西凤翔县和上海康桥两个案例最为特殊。
陕西凤翔县的 615 名儿童,是近年爆发的群体性事件中,总量最多的血铅超标的儿童。但这个事件的特殊之处,还不在于总量最多。
这个事件的发生地,其实是在凤翔县的长青镇的马道口村和孙家南头村两个村庄,这两个村庄 14 岁以下常住儿童的数量为:
731 名。
用 615 除以 731,结果为:
84%。
上海浦东康桥的 49 名儿童,数量不多。
但所有其他事件,都是发生在乡村,康桥事件则是浦东,则是上海。这个事件才最终让社会各界反应过来,原来群体性的儿童血铅事件不仅仅只发生在监管较难触及的乡村。
原来经济最发达的大上海,也可能会爆发这样的事件。
好的一点是,随着环保政策的转变和工业污染的治理,2014 年之后,一直到现在,再未爆发群体性的儿童血铅超标事件。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实在太对了。
2014 年,湖南衡东大浦镇的儿童血铅超标事件中,时任镇长苏根林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
小孩在学校读书,用铅笔的时候在嘴里咬,也可以形成超铅。
这个采访在当时遭到了网络群嘲,因为铅笔的笔芯是石墨,和铅没有一丁点关系。
但苏根林的话,其实也有一定道理:
虽然铅笔芯和铅没关系,但劣质铅笔最外侧的彩色涂层,却可能会含有铅。
除了劣质铅笔的涂层外,许多不合格的商业产品也都可能含有铅。比如玩具、化妆品、绘画颜料、油漆涂料等等等等。
在偏方、工业污染、劣质商品之外,食物是儿童最容易摄入铅的主要来源。以老式爆锅爆出来的爆米花等相关的膨化食品,可能就会含有一定量的铅。用传统工艺做出来的皮蛋,也可能会含铅。
无论偏方中的铅,还是劣质商品和特定食物中的铅,儿童都是通过手口方式或呼吸道摄入的。所以,对儿童来说,尤其是对 6 岁以下的儿童来说,一定要避免手口直接接触铅源。
2017 年 3 月,陕西咸阳「丽君乳腺专业养疗中心」的老板贠丽君,在明知购买的「孔博士乳腺增生囊肿汤」和「药贴」钧为假药的情况下,先后卖给一位娄姓新手妈妈 30 包用于治疗乳腺炎。
这位姓娄的新手妈妈,在服用完几个疗程的药之后发现,自己的血铅含量竟然达到了 141 微克 / 升,已属于高铅血症的级别。
不仅仅是自己血铅超标,检查的时候娄妈妈还发现,2 个月的儿子的血铅含量竟然比自己还要高,达到了 454 微克 / 升:
已经属于重度铅中毒。
30 包假药,造成母子二人同时血铅超标,那贠丽君卖药赚了多少钱呢?答案非常令人唏嘘:
总共也只卖了 2140 元。
还有一种说法是,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的铅尘,也可能成为儿童摄入铅的主要来源。
事实上,自 2000 年 7 月 1 日之后,我国大陆地区就不再生产和销售含铅的汽油。即便在最开始,「无铅汽油」也还是会有一点铅,但发展到后来,含铅量就无限趋近于零了。
也就是说,汽车尾气,现在已经不是儿童摄入铅的主要来源了。
上文所说的广州的玲玲小朋友,家长排查了家里很多东西,都没找到铅源。最后医院推测,玲玲经常跟着父母呆在沿街的门面房里,车来车往造成的铅尘,可能是玲玲铅中毒的主因。但这个推测,大概率是不正确的——在临床上,确实有查不出铅源的极少数病例,不过,这些病例最终被经验丰富的医生破案之后,现出原形的:
多半还是偏方。
目前的医疗水平,血铅筛查是发现儿童铅中毒的唯一方法。
1991 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要求对 6 个月至 6 岁的儿童进行血铅普遍筛查。这之后,美国禁铅的立法越来越完善,发展到现在,美国血铅浓度超过 50 微克 / 升的儿童比例,早已经降到了 4% 以下。所以,美国儿童血铅的普筛政策,发展到后来就调整成了目标人群筛查政策。
从普筛到目标人群筛查,并不意味着美国政府放松了禁铅的努力。相反,在今年的 5 月份,CDC 又把儿童高铅血症的标准从原来的 50 微克 / 升调整成了 35 微克 / 升。这意味着:
对铅的容忍度,更严格了。
我们卫生部的《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预防指南》对血铅筛查的建议,和美国政府一样:无需进行普筛,只需进行目标人群筛查。
不过,我们卫生部得出这个结论的支撑,是看「高于 200 微克 / 升的轻度铅中毒」的逐年变化数据。而美国 CDC 是看「高于 50 微克 / 升的高铅血症」的逐年变化数据:
差距,肯定是有的。
《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预防指南》是 2006 年推行的,曾协助卫生部制定该指南的颜崇淮教授,这几年一直在呼吁建立我国的血铅筛查制度,这个呼吁和 2006 年《指南》中的建议相比:
可以说是有一定不同意见的。
颜崇淮教授认为:
应该对 0 至 6 岁儿童每人进行一次血铅检测,有条件或存在铅污染的地区,每年进行一次血铅筛查。
毛爸举双手双脚赞同颜教授的呼吁。而且,毛爸还建议,在颜教授的呼吁尚未变成政策之前:
有条件的家长,6 岁以前,每年都要给孩子做一次血铅检测。
因为,目前的医疗技术水平,铅中毒只有在中度(≥250 微克 / 升)以上的级别,才能做药物驱铅治疗。中度以下的级别,用药驱铅有风险,只能通过脱离铅源、卫生指导、营养干预来辅助排铅。
就这个角度来说:
铅不仅是最纯粹的毒物,还是一个很像魔鬼的毒物。
减少儿童铅中毒最有效的方式当然是预防。
预防很简单,一是让家长知道铅中毒的危害,二是让家长知道如何避免铅中毒。但做到这两点,都需要媒体的宣传和知识的流动。
从以央视为代表的官媒到毛爸这样的小野媒,关于铅中毒的媒体宣传是不缺的。可是,媒体宣传不缺,不代表知识就能流动得很好。比如,用 PC 版的百度贴吧搜索「铅中毒」,百度反馈的结果是:
抱歉,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相关结果不予展现。
好消息是,最近,卫健委正在组织专家更新儿童血铅干预标准,已经将我国高铅血症的标准,从 100~199 微克/升修订成了≥50 微克 / 升。目前尚未公布,还在走最后审议的流程。希望最后这个流程:
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20 年了,没有任何改变
体内 400ug/L 的血铅含量,大概是个什么概念呢?
假如这孩子体重 20 公斤,那么他体内总铅含量大约 8mg,体积大概 3/4 立方毫米,一颗芝麻粒大小。
无机形式的铅,人体摄入消化道后仅有 5~10% 被吸收。
也就是说,这个小朋友,至少吃了 80mg 铅。一粒沙子大小。
哪怕你家装盐的罐子是纯铅的,都吃不下这么多铅。因为你吃的时候,会硌牙的。
在微博看到的,20 年前后,事发地、事发情况、事发后政府的操作、政府耍无赖后老百姓的应对情况,全部如出一辙。
都是在甘肃天水麦积区,都是铅中毒,但是政府指定检测机构的检测都无异常,但是老百姓跑到当地政府辖区以外(西安)的权威机构检测都是严重铅超标。
最后的结果是不是也一样?不了了之?
谢邀,
这件事还是有点儿离谱的,现代社会食品中的铅早就已经有严格控制了,过去传统上会造成血铅超标的食品制作方式,比如大家比较熟悉的是过去皮蛋的制作过程会造成铅超标,后来都制定了相关标准限制皮蛋的含铅量。
现在真正造成铅摄入过量的重灾区其实是中药,比如什么用黄丹、红丹的某些药。最搞笑的是自从国家规范了铅、汞的含量以后,某些药 “效果” 就不好了,居然还有人炒作“老版”。
都 2025 年了,什么添加剂能造成血铅超标这么多。
目前的线索是,有媒体报道 “三色发糕、玉米包之类的东西检查出来铅超标”,如果媒体报道属实,那显然这种非法添加剂和面食制作是有关的。
但面食中的金属污染一般是无良商家用过量明矾当膨松剂造成铝超标,铅是怎么来的还是有点奇怪。这里面 “三色发糕” 又让人想到会不会有违规使用的含铅色素,但是做个发糕还要用含铅的色素也是匪夷所思的,含铅的黄丹粉、红丹粉正常是工业用的,只听说还有中医和中医粉在往人身上招呼这玩意儿。
总之这个事儿不像是什么普通的食品添加剂,不排除是用了含铅中药粉当色素或者是用了铅污染的工业级明矾当膨松剂制作面食,太吓人了。
铅中毒,孩子智力发育会受不可逆的影响,我要是家长,肯定跟这背后的黑手没完。
1 通告中写的是添加剂,而不是食品添加剂
2 立案侦查的是幼儿园负责人,而没有食品供应商之类
3 我暂时没有想到往食品里放铅能有什么降低成本,提高收益的方式
4 含铅量巨大,接触可能不高,应该是食入
综上所述,感觉更像是幼儿园的某些人信了某些古方,或者为了让小孩老实,故意喂了安神汤之类的中药。如果是这种情况,应该毫无疑问的属于投毒
之前嘲讽日本小学生餐只有一小块鸡肉的人,怎么说?
食品添加剂的铅限量基本上就是 mg/kg 水平,要搞出血铅异常甚至牙、骨沉积就是扯淡。整瓶炫都不不可能。
怕的是什么传统古方之类的东西,配方里直接有黄丹粉,直接是百分含量水平的铅。
要是真重视,这种问题就应该热搜第一。
儿童是一个社会的底线,连这点底线都没有,谈何文明?
前排的一些高赞第一时间出来为添加剂辩经,说是什么安神汤,说什么没有添加剂里含有铅。想不到吧,是工业染料,用常态的思维来分析这里发生的一些事根本不靠谱,你根本就想不到有的人的下限有多低。
说到底就是整个食品安全系统失去监管所引发的问题。
腐败是从方方面面开始的,包括新闻的避重就轻和自我审查,就这已经算是有点良心和新闻天职的官媒了
这种新闻现在太稀松平常了,已经见怪不怪,处理一般就是以下三部曲:
1,事发后如果影响 ZF 形象能捂就捂;
2,捂不住就发个调查通知慢慢拖;
3,拖不了就找个临时工顶一下;
然后下次再循环发生这种恶性事件。
属于是把孩子当中国人整了
铅中毒就铅中毒,什么叫血铅异常?
下毒就下毒,还有添加剂,那个食品添加剂里面含有铅?
不过我觉得最终幼儿园会赢,前面甘肃出现了上千人感染布病最后也是悄无声息的没消息了。
军队有个好处,尤其是战时,领导也得穿军装,领导也得和大家一起吃饭,一起住帐篷。
但是学校总是各种鼓吹军队管理,然后一扭头,老师领导有自己专用的卫生间,有自己单独的小灶,或者干脆自己回家吃,晚上也根本不在学校住,住宿的话自己屋里还会装空调……
呵呵。
至少这些孩子的器官算是保住了
三鹿奶粉 30 万大头娃娃也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中国的食品卫生从来没有引起重视过。
全国这么多城市的路边摊,小食店,10 家有 9 家食食品安全都过不了关。甚至很多肉大家都不知道那是啥肉。
看了半天也没看出是什么添加剂。果然是新闻的魅力时刻
涉事的幼儿园为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褐石培心幼儿园
该园有 260 多个孩子
几天前孩子们出现身体不适,肚子痛、恶心,情况比较严重的孩子牙齿变黑。
检查后发现铅异常。
有家长提到,7 月 3 日上午组织家长开会时,曾提到 “三色发糕、玉米包之类的东西检查出来铅超标,但还没有最终结果”。
我们的新闻机构干脆取消算了,这种报道发出来干嘛?有意义吗?
哪个幼儿园不说,什么时候吃的,吃了什么。
最重要的是吃了什么,几天了还不知道是不可能的。
如果他们不提供,你们就写他们不说,也可以质疑的。
就这样没头没脑的发出来
现在这种新闻越来越多了
更新:此消息最初放出来的时候,就是很含糊,我并不是乱喷,无的放矢。现有更新的细节也是涉事家长主动私信一些新闻账号后发布的。
最初的报道口径相当的 “官方”,是打电话问的吧,然后微信收点车马费完事儿?
我不否认,有客观困难存在。最主要的还是新闻工作者普遍自甘堕落了,你们是有身份加成的,还不如老百姓自媒体敢说?
这是瑞典恶心_博物馆_展出的三鹿奶粉,我建议咱们国家也搞一个。用以警醒世人!
其实这方面建议学学日本,日本的老师和学生午餐通常一起吃,且必须遵守统一标准!一起吃他们就不会这么丧心病狂了!
言归正传!
三鹿奶粉事件过去十多年了,
很多人以为类似的事不会再发生,
可今天甘肃一所幼儿园又把大家的底线踩了一遍。
幼儿园违规使用添加剂,致使部分孩子,体内血铅呈现异常状况。
家长不是没见过世面,但谁能想到,孩子在幼儿园吃的东西,竟然成了健康的隐患。
血铅异常,听着像个专业词,其实就是铅进了孩子身体。
铅是重金属,进了身体,没什么好事,
小孩抵抗力差,铅一多影响神经系统,智力发育会受影响。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反应慢学习成绩下滑,这些都不是吓唬人,是实实在在的医学结论。
铅还会损伤消化系统,,出现肚子疼,,便秘,恶心。
严重的还会损伤肝脏,以及肾脏,造血系统,也会出问题。
铅多了甚至会导致中毒性脑病,昏迷甚至死亡。
孩子越小,受影响越大,
血铅水平只要稍微高一点,就能影响智力,
很多家长以为没症状就没事,其实孩子的神经系统已经在受损。
这次事件,涉事幼儿园已经被立案侦查,
相关部门也在追责,
对血铅异常的孩子,正在做营养干预和心理疏导。
可这些补救,能弥补孩子身体和心理的伤害吗?
家长的信任还能回来吗,
幼儿园为什么会用违规添加剂,
是节省成本,还是管理混乱,
不管什么理由,结果就是孩子受害,
食品安全不是小事,孩子的健康不能当儿戏,
三鹿事件教训还在,今天又有孩子成了牺牲品。
法律上,幼儿园要承担什么责任,
很简单,刑事责任跑不了,
只要构成犯罪,相关责任人要被追究刑事责任。
民事赔偿也少不了,家长可以要求赔偿医疗费、护理费、精神损害抚慰金。
监管部门如果失职,也要被问责,
有些人说,出了事就补救,问题就解决了,
可孩子的健康不是试验品,出了问题,补救再多也无法回到原点。
谁能保证,这次的伤害不会影响孩子一辈子,
谁能保证,家长的担心和愤怒能被一句 “我们会处理” 安抚?
这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
只要有人把利益放在孩子健康前面,类似的事还会发生。
三鹿事件后,大家都说要吸取教训,
可今天,教训又成了新闻,
幼儿园的责任人要被问责,监管部门也要反思。
不能等到孩子出事了,才想到监管,
有人说,社会在进步,食品安全越来越好,
可每次出事,受伤的都是最无辜的孩子,
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健康成长,不想在幼儿园里担心吃的东西有毒。
幼儿园本该是孩子的乐园,不该是危险的温床。
这次事件,不能只追究幼儿园一个人的责任,
采购、管理、监管,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放松,
只要有一个环节出问题,受害的就是孩子,
家长把孩子交给幼儿园,是信任,
幼儿园辜负了信任,就要付出代价,
有人问,这样的事能不能避免,
答案很简单,严格监管,严厉处罚,谁敢动孩子的健康,谁就要付出沉重代价。
三鹿事件后,法律更严了,可还是有人铤而走险。
法律不是摆设,只有真的动真格,才能让人不敢再犯。
家长的愤怒是真实的,
看到孩子受伤害,没有一个家长能冷静,
幼儿园的责任人要被追责,监管部门也要反思。
每一次事件,都是对社会底线的挑战,
孩子的健康不能被拿来做试验,谁动了孩子,就是动了所有人的底线。
这次事件,不只是甘肃一个地方的问题,
全国每一家幼儿园都该警醒,
食品安全不是口号,是底线,
谁敢碰这条线,就要付出代价,
孩子的健康只有一次,家长的信任也只有一次。
别等出事了才想起法律,别等孩子受伤了才想起监管。
强烈谴责涉事幼儿园,
孩子不是试验品,健康不是儿戏,
希望法律给出最严厉的惩罚,
希望每一个环节都能吸取教训,
别让三鹿的教训变成今天的现实,
别让家长的信任一次次被辜负,
孩子的健康,容不得一点侥幸,
二胎三胎的优势,这不就显现了么
人生的容错率这一块,远超你的想象
但前提是你要么是氪佬,要么有一堆小号
据说清朝太医们为了阿哥格格们安静不吵闹,用上了铅,算是坏心办了好事,但没想到太医们的技术流传到现在了
铅是纯纯的毒物,在人体内无生理功能。儿童铅中毒无药可治,智力终身受影响,而且长大了还会得神经系统疾病。很难想象什么药的添加剂可以让儿童吃得铅超标。
之前的回答只是猜测,大家看看就好,不必当真。一切以官方通报为准。
这就是你我热爱的祖国,不知道说啥好。三聚氰胺才祸害了一代娃,这才多少年,又来了。
食品安全,想想都后怕。我家娃出生就吃奶粉长大的,当年刚买房子,钱紧,吃的是国产奶粉。
主力吃奶粉的时间,恰逢是三鹿们肆掠的时间点,还没被曝光前的那几年。可能是运气好,娃自己气运给力,县城有限的几个奶粉品牌,偏偏就没买过当时 1000 多道工序检测过,质量吊炸天的三鹿奶粉。一个月那么多罐奶粉,换了几个牌子,摇篮,光明,飞鹤,就从来没买过三鹿。。。
只能说运气,只能说后思极恐。
最后,官方,还是把人当人看,把食品安全卡严点,处罚这些跟上,让这些敢于在食品安全上搞事的,一辈子都爬不起来。
铅中毒的伤害是不可逆的
这批小孩儿很大可能算是废了
但是,家长情绪非常稳定
坚决不给咱妈添乱
确实有大局观
美国你坏事做尽,居然想到给我国幼儿园投毒这种损招
有没有特定民族迫害另一个特定民族的可能?
我猜又是极端女权搞的鬼。
这种事,她们有教程。
来了来了,天眼妹为大家找到了涉事幼儿园的信息:
「天水市麦积区褐石培心幼儿园」成立于 2022 年 9 月,开办资金 50 万,业务类型为日托制学前教育。
2022 年 9 月 28 日,该园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有效期至 2027 年 9 月 27 日,经营项目为热食类食品制售。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还要从 7 月 3 日说起。
当日,天水市麦积区卫生健康局发布《情况通报》:7 月 1 日,麦积区市场监管局和公安分局接群众反映,查获一起某幼儿园违规使用添加剂导致部分幼儿血铅异常案件。目前已对涉事幼儿园负责人立案侦查。
据悉,被确诊为血铅中毒前,有家长反映,孩子出现恶心、腹泻、腿疼、肚子痛等症状。
而且多名家长表示,起初他们以为是孩子的问题,压根没想到与学校有关。
直到患儿被送到医院治疗后,有医生反映,近期有多名来自甘肃天水的血铅异常患儿;
部分家长也承认,他们都是天水市麦积区褐石培心幼儿园的学生。
此外,还有家长表示,除了饮食不佳、恶心呕吐,还有孩子出现牙齿发黑的情况:
“大班的孩子症状相对明显,中小班好一点。”
可能有网友好奇,血铅是什么?
据公开信息显示,血铅指的是血液中含铅元素的含量。
中国国家血铅诊断标准为:等于或大于 100 微克 / 升。正常血铅水平为 0–99 微克 / 升。
据患儿血铅检查报告数据显示:
血铅数据最高的患儿 400 多微克每升,最低的也有 300 微克每升。
这已经远超正常血铅的 3 倍有余。
7 月 2 日,有老师在涉事幼儿园家长群发布信息称:“家长朋友您好!经研究决定,今日(7 月 2 日)上午,对全体幼儿分批次进行健康体检,请您于 9 点 10 分带孩子入园体检。”
7 月 3 日,有关部门召开会议表示,中毒的源头是食物,其他玩具器材也正在做检查。
有媒体报道,「天水市麦积区褐石培心幼儿园」每学期收费 6000 元,园方负责一日三餐。
该校公众号显示,此前褐石培心幼儿园开设过 “食育课”,还有每周食谱:
该校 2024 年 6 月曾发布过一篇《招生简章》:
园所为幼儿制定科学的膳食计划,严把食品安全、为幼儿提供营养丰富的餐点。
所以,标榜「严把食品安全、提供营养餐点」,却因食物导致幼儿血铅中毒?
这究竟是招生简章,还是招生 “减” 章?
血铅浓度 ≥100μg/L 可诊断为铅中毒,这个事件中有的孩子血铅浓度已经到 400 多μg/L 了。达到了「中度铅中毒」标准。
这样的事件不能仅仅用「血铅异常」来一笔带过。这是一起严重的「铅中毒事件」!
以往的铅中毒事件,大多数都是由于周边的工厂违规排放,导致土壤、空气污染所致 [1][2][3]。但这次的官方通报是「违规使用添加剂」。这个表述本身就很奇怪,而且如果属实的话,确实是挺少见的。
据我所知,没有任何食品添加剂以铅本身,或者含铅化合物作为主要成分。
你可能会问:有的皮蛋里不就含有铅吗?不然为啥有「无铅皮蛋」这种说法?
传统方法制作皮蛋时,可能会用到含铅的石灰或者黄丹粉腌制,但这些配料在 2009 年新规出台以后就不让用了。「含铅皮蛋」在十几年前就已退出历史舞台。
早期一些罐头食品用的罐头是锡罐,里面跟食物直接接触,也容易有微量铅的残留带入食物内。但现在的罐头通常内壁会有一层环氧树脂镀膜,食物不会跟金属直接接触,就也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所以,在官方调查结论出来以前,我觉得这个事件有几种可能性:
1)官方通报里说的「违规使用添加剂」,这个添加剂并不是指「食品添加剂」,而是含铅的,非食品领域的添加剂,违规加到了食物里面。如果是这样,用「添加剂」这三个字是容易引起误解的。应该使用「非法添加物」这种更准确的词汇。同时,这样的食物一定无法满足《GB 2762-20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2)确实是「食品添加剂」出问题了,那这样的「食品添加剂」本身是不合格的。其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杂质或污染物,不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0》中的基本要求。如果是这样,那表述应该为「使用了不合格的食品添加剂」而非「违规使用添加剂」。
3)铅的来源还是食物,但并非有意添加,而是水源、土壤等受污染,引起食物本身的污染物铅含量超标。
4)像一些答案猜测的那样,是违规给孩子服用「土方子的中药」,里面违法使用含铅的成分,引起的中毒。
5)也可能初步结论有误,铅的来源并非是食物,而是直接接触含铅的土壤、粉尘等导致的中毒。
现在很难说到底是哪种情况。希望彻查,尽快得出结论。
更新一下:目前的新信息似乎在印证我之前关于添加剂的推测是正确的呢 [1],我的评论区里说是什么中药一类的,应该几率不大。
看看这些花花绿绿的食品吧,为了上色、防腐保鲜,他们可能会违规使用含铅添加剂的。
以下是之前的回答:
除了小朋友的健康,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还是到底添加了什么、在哪里添加的、为什么添加等问题。而目前官方的通报却仅有幼儿园违规使用添加剂,其他信息暂未透露,实在令人忧心忡忡。
这里,我们可以做一个推测(免责声明:推测而已,最终以官方通报为准):
第一,添加了什么?
这个很显然,血铅异常、血铅超标都指向了含铅添加剂。
第二,在哪里添加的?
能造成长时间、大量且集中的血铅超标,最可能的来源有两种:
1. 空气污染。这个可能性很小,因为环境空气中的铅污染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和工厂废气,且目前并未指明有环保部门直接介入调查。因此,空气污染的来源基本可以排除。
2. 食品污染。一般而言,造成血铅异常甚至超标的最直接来源就是水和食物。涉事幼儿园是日托型,孩子们有的一日三餐都在里面吃。
因此:通过食品(食物、饮料、水等)途径引起血铅超标的可能性较大。
三、为什么添加?
通常,含铅高的食品添加剂主要有亚铅酸盐、碳酸铅等。添加它们的正常逻辑应是:给食品防腐和染色。
亚铅酸盐是常用的食品防腐剂,常见的有亚铅酸钠、亚铅酸钾等,长期过量摄入可能导致中毒;碳酸铅(PbCO₃,白色粉末)是常用的食品着色剂(染色剂),长期过量摄入可能损害中枢神经系统、肾脏和生殖系统等。
但这个添加剂的使用一般是限于有食品加工和生产资质的企业按标准和规定添加,你一个幼儿园又不是食品企业,如果擅自用了,就会被定性为 “违规使用”。
什么是违规使用?一是超范围使用:不该用却用了。二是超量使用:用得太多了。
由新闻报道可知,该幼儿园涉及到小朋友的一日三餐,大概率也会有零食、糕点、饮料等。正常的餐饭,一般不会添加,但在零食中添加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毕竟自己做出来的成本可能会比外面采买更便宜。同时,在食品中加一些,既防腐,又好看(染色剂的作用),延长了保质期不说,小朋友还喜欢。想一想,一个非专业的草台班子,胡乱使用添加剂,很可能会控制不住用量,造成超量使用。
这下一来,不该你幼儿园用却用了,同时又用得过量了,妥妥的违规使用。当然,涉事幼儿园到底是什么目的、起的什么心思,到底还有没有别的企图,还得看通报。
说到这里,忍不住想吐槽:你 TM 倒是用了,给孩子们健康造成的损失却不可逆。法律的责,你可以担。但道德和良心的谴责,恐怕是这一辈子,或者几辈子都抹不去的。
以上。相关情况将持续关注。
家有幼儿园小朋友,刷到这个新闻,老母亲又心疼又愤怒!
铅这种东西,对神经系统的损伤是不可逆的!
换而言之,会让孩子变傻!
孩子被送幼儿园,每学期 6 千多,学校负责一日三餐,然后,孩子铅中毒了!
看了一下新闻,一个幼儿园小班的家长说,过去半年里,孩子经常不爱吃饭,20 天前又出现呕吐情况,
“孩子吃两口就吐,幼儿园的面吃了也吐,还肚子疼,医院检查为脾胃虚弱!”
然后调理大半年,直到有家长带孩子去省级医院检查,才被告知是血铅异常!”
也有家长表示,孩子的牙齿发黑,怀疑中毒的源头是食物!
我特地查了一下,铅中毒通常不会直接导致牙齿变黑,但在极少数情况下,长期严重的铅暴露可能在牙龈边缘形成一条蓝灰色或黑色的线,称为 “铅线”(Burtonian line)。
这是铅与口腔细菌产生的硫化氢结合形成的硫化铅沉积。不过,这种情况在现代还是比较少见的。
很不幸,在这个新闻中,我看到了!
真的挺生气,挺愤怒的!
这些孩子才多大啊,就要承受这样的伤害!铅中毒对幼儿的影响真的太可怕了,我们家邻居小朋友从小就是血铅异常,因为他爸爸长期吸烟,妈妈长期使用化妆品,万万没想到,在我们觉着最安全的幼儿园还能让孩子铅中毒,想想都觉得很可怕。
血铅异常对孩子的影响,真的不是开玩笑的:
最让人揪心的是,这种伤害很多时候是隐形的。你可能看不出孩子有什么明显症状,但铅已经悄悄地在损害他们的大脑发育了。
我家娃平时就够让人操心的了,经常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我还担心是不是多动症。要是再加上铅中毒的话,那孩子的学习能力、智商发育都会受影响,这不是毁了孩子的一辈子吗?
而且幼儿对铅的吸收能力是成人的 4-5 倍!他们的血脑屏障还没发育完全,铅更容易进入大脑神经造成永久性损伤,一个聪明活泼的孩子突然变成了脾气暴躁的大笨蛋,想想就觉得可怕,那些无良的幼儿园,简直就是在拿孩子的未来开玩笑!
至于涉事幼儿园的责任,我觉得怎么追责都不为过:
现在已经对幼儿园负责人立案侦查了,这是必须的!但我觉得这还不够,这种事情涉及到的不仅仅是幼儿园,还有监管部门的失职。
从法律角度看,幼儿园违规使用添加剂,这已经涉嫌危害食品安全罪了。那些受害的孩子和家长,完全有权利要求民事赔偿,包括医疗费、营养费、精神损害赔偿等等。
更重要的是,这种伤害很多时候是不可逆的!孩子的智力发育、身体健康受到影响,这个账怎么算?钱能解决一切吗?
就像网友说的,食品安全不合格,就应该斩立决!
作为妈妈,我真的想说,我们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是信任园方会好好照顾孩子,我们不求孩子学习成绩多好,只求孩子在学校里交朋友学知识健康快乐地长大,而不是拿钱让你们来伤害孩子!这种信任一旦被背叛,真的是无法原谅。
现在我都开始担心,我们家附近的幼儿园会不会也有类似的问题?在看不见的角落里,很多安全问题真的是防不胜防!
只能说,以后选幼儿园真的要更加小心,不能只看环境和老师,食品安全这一块也要重点关注。
希望那些受影响的孩子能够得到最好的治疗和照顾,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够严厉追责,给所有家长一个交代!
目前样品已经送检,还没有查出来具体是什么成分导致的
但根据历史经验,应该是非法添加物导致的铅中毒,而不是添加剂
工业用含铅色素或者含铅防腐剂,比如铬酸铅、硫酸铅、醋酸铅等铅盐被非法用于食品添加,极易造成儿童血铅中毒,尤其在色素或香料中更常出现。
接下来,我就通过几个例子,说下**含铅添加物(而不是合法添加剂)**的使用情况和使用原因吧:
这批肉桂原产于斯里兰卡,后运往厄瓜多尔,在那里被磨成粉。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表示,这批肉桂很可能在那里被铬酸铅污染。铬酸铅是一种粉末,有时被非法用于给香料着色或增加其重量。
肉桂粉随后被出售、装袋,再卖给一家名为 Austrofood 的公司。该公司将其混合到苹果酱中,再以小袋形式运往美国。这些肉桂粉以 WanaBana 品牌和各种普通商店标签出售。
这种行为持续了数十年,44 个州的儿童食用了受污染的苹果酱,其中一些产品的铅含量极高。
受污染的肉桂一次又一次地未经检测和发现,这是由于 FDA 不堪重负,以及食品安全法赋予国内外公司在寻找何种毒素以及是否进行检测方面拥有很大的自由度。
密歇根州立大学食品法律与法规研究所所长尼尔 · 福廷表示:“从糟糕的意义上来说,这真是一次灾难性的失败,真是令人惊讶。食品供应监管体系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荣誉制度之上的。”
多项研究证实,铅铬黄(lead chromate)被非法混入姜黄粉中,以增强鲜艳黄色,曾在孟加拉使用 40 年以上,并传播至印度、巴基斯坦等地市场
2023 年,斯坦福大学团队发现,散装姜黄粉高达 85% 样品含有铅铬黄,并指出这导致地区儿童及孕妇血铅升高 。
后续监管干预后,孟加拉的含铅姜黄几乎完全清除,部分区域血铅水平下降了约 30%
铅中毒威胁来自一种名为 Dulmex 品牌 “Bolirindo” 的进口罗望子糖果棒棒糖
还有些国外的案例我就不列举了,添加对象多为香料、调味料、甜食,多为 “为了颜色、味道增艳” 而非法投料。
国内在食品中直接添加铅,我记得还是第一次,以前发生的都是工业暴露(比如化工厂附近 [5])。
天水幼儿园的案件极可能属于与上述国际案例类似的工业铅化合物非法掺食物料行为,而非环境污染或偶发掺入。即并非 “超量使用合法添加剂”,而是使用了法律禁止、不具食品安全标准的工业含铅有害物质,有可能构成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另外为了避免读者老爷被其他信息误导,我还想说一下,食物中经常会含有微量的铅,这是无法避免的事,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于 2012 年发布《欧洲人群的铅膳食暴露》[6] 指出,
EFSA 和 JECFA 在 2010 年提出的关键健康效应基准剂量下限(BMDL)为:
铅在体内无任何生理功能,甚至低至 <100 微克 / 升的血铅浓度,也可能引发认知功能下降和行为问题。幼儿是最易受害的群体,因为他们的胃肠对铅的吸收率是成人的 4~5 倍,血脑屏障尚未发育完全,大脑也正处于关键的成长阶段。
根据暴露程度不同,血铅异常可引发的症状也有所差异:
轻度暴露可能仅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中度暴露时,常见情绪波动、易怒、食欲下降、轻微贫血;
而重度暴露可能出现呕吐、腹痛、便秘、甚至抽搐和昏迷,严重者将导致智力永久性受损或听力下降。
EFSA 明确指出,没有所谓 “安全的血铅水平”,即便是低浓度长期暴露,也会影响儿童的神经发育、行为表现和身体成长。
针对铅暴露的预防,需要从生活各个细节入手。
饮食上,避免摄入高风险食物尤为关键,例如野味、部分海藻、来路不明的补品或家庭自制腌菜等。同时要避免空腹饮茶或食用草药制品,因为干茶叶的铅含量相对较高。
水源也应格外注意,尤其是老旧建筑中使用铅制水管的情况,可考虑使用净水器或饮用烧开的桶装水来降低风险。
家庭环境方面,应避免让儿童接触老房子中剥落的油漆或地板灰尘。
日常生活中勤洗手、勤清洁,尤其在饭前、玩耍后,能有效减少铅尘经口摄入的风险。
此外,不使用来历不明的陶瓷器皿或金属餐具,也有助于避免接触铅釉或含铅焊料。
如果已经摄入了可能含铅的食物,也并非无计可施。
首先,不要空腹食用这类食物,以减少铅的吸收率。
其次,可以同时摄入富含钙、铁、锌的食物,例如牛奶、红肉、肝脏、坚果等,这些营养元素能与铅竞争吸收通道,减少其在体内的累积。
此外,富含维生素 C 的食物(如柑橘类、番茄)也有助于抗氧化及间接促进铅的排出。
长期来看,合理的膳食结构,保证足量蛋白质和膳食纤维,是支持肝肾代谢和铅排出的基础。如果血铅水平明显升高,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排铅药物,切忌自行服药。
我建议家长直接去北京儿童医院救治,起码被捂盖子的可能小些,兰州医院肯定捂盖子,西安医院一样,不少天水人在西安买房,找关系还是可以搞定。
妈的,这么大的事情,天水的通报还在含糊其辞,到底啥来源讲不明白,这是有啥说不得的吗。
这事可怕之处在于:
当地没监管幼儿园违规用添加剂伤害儿童也就算了,他们居然在出事后,帮着隐瞒真相,试图把事情压下去。
该他们干的事,他们不管,不该他们干的事,他们真敢干!
这个事情有点可怕。第一层悲剧是:
横竖都会震碎人们三观。哎,出生率……
第二层悲剧是,都这样了老师还没警觉?
班里有小朋友身体一直不好,恶心、呕吐、肚子疼。最早去年就有家长说有这个情况,后面出状况的孩子多了,老师三天两头跟家长说吐了。
第三层悲剧是下述粗体字部分:
一名患儿母亲告诉记者,从今年刚开学起,她的孩子就经常喊肚子疼。起初,她并没有在意,因为孩子的疼痛感很快就消解了。当时是以为孩子受凉,也没当回事。此后,孩子不仅出现腹痛,还伴有腹泻、恶心等症状,她一直以为孩子是脾虚,还买了中药给孩子进行调理。
哎。
做个人吧,对小孩子下毒手,这钱赚了睡得着觉么?
还有就是,这事不严肃处理,只会让更多的年轻人选择不结婚和不生小孩!
根据卫生部《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分级和处理原则》中的标准,这就是铅中毒,而且还是重度铅中毒的级别。
链接在此:
卫生部关于印发《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预防指南》及《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分级和处理原则(试行)》的通知
还血铅异常,你到底安的什么心?
——分割线——
经知友提醒,卫生部的单位居然标错了!mg 应改成 ug,即中毒铅中毒血铅水平应等于或高于 450ug/L。
突然发现,该不是这个乌龙导致的惨剧吧!如果说幼儿园以为超标量是以 mg 为单位,那可就是大新闻了!
——第二条分割线——
更有趣的地方来了,“卫生部关于印发《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预防指南》及《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分级和处理原则(试行)》的通知(卫妇社发〔2006〕51 号)” 事实上有两个链接都能获取,都是卫生部官网发布的,其中一份规定的单位用的是 mg,而另一份则是 ug。以下这份则是 ug 的。
单位为 ug 的法规链接在此:
卫生部关于印发《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预防指南》及《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分级和处理原则(试行)》的通知
什么添加剂都不敢说,为啥呢,因为老板是民主党派党员啊,桶沾价值不一般啊。甘肃的官场什么样,知乎上讨论的很多了。还有家长不去省会兰州而去西安的意愿,大概率也懂的很。这个事情,最后大概率也是草草收场,不会搞得很大,应该已经成立政府专班,对家长一对一的做工作了。
铅中毒!!!!!!!!!!!!
还粉饰成什么血铅异常,没个正常人了吗
对法律没有敬畏之心,从上到下都在违法,谁都不在乎
结果就是魔幻的世界离深渊越来越近,这里已经不是地球了,这里是地狱!
新闻学是这样的
如果把这个所谓的新闻稿,当做初中阅读理解来出题
问题:请问,添加剂添加到哪儿了?
你会发现,根本没有答案
事儿是大事儿,“新闻工作者” 的心也是真黑
前几天刷到一个,日本幼儿园午餐只有一块鸡肉的帖子,配合这个帖子一起看,感觉对味了。
我个人猜测
是因为幼儿园的某个领导,有一个老中医朋友。
说孩子太闹腾,要了一个皇室秘方的中药。
作为一个营养师,甘肃天水这个新闻前几天看到时就特别震惊,还特别去搜索了相关报道了解详情。
事情发生在甘肃天水麦积区褐石培心幼儿园,因为孩子们集体陆续出现诡异症状:掉头发、流鼻血、牙齿发黑、腹痛呕吐等,才引起家长的关注。
一位妈妈抱着六岁的孩子冲进诊室:“孩子脾气越来越暴躁,吃两口就吐,幼儿园的面吃了更吐!”
当地医生一开始曾诊断为「脾胃虚弱」,直到血检结果揭穿真相——血铅值高达 528μg/L,超标 4 倍多,这个数据令人震惊。
另一份检测报告显示,一名幼儿在 402 天内三次血检数据触目惊心:从 158.6μg/L 升至 444μg/L,如同体内埋下一枚定时炸弹。
2025 年 7 月 1 日,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市场监管局和公安分局接到群众紧急反映,褐石培心幼儿园被查获违规使用添加剂导致幼儿血铅异常。
这家收费不菲的私立幼儿园(年费超 1 万元)每日提供三餐两点,260 名幼儿的饮食安全防线彻底崩塌。
家长们自发组成求援队伍,19 名幼儿已紧急入住西安市中心医院。
截至 7 月 4 日,跨省检测的幼儿超过 50 名,最高血铅值飙升至 528μg/L——超过儿童安全上限(100μg/L)四倍有余。
更令人心寒的是,这些小朋友的症状被当地医院长期误诊。据小班家长回忆:「半年了孩子总不爱吃饭,医生说是脾胃虚弱,根本没想到中毒!」
直到大班孩子陆续出现牙齿发黑、流鼻血,恐慌的家长冲向省级医院才揭穿真相。
幼儿园实际控制人李慧芳名下还有 3 所幼儿园,电话已关机失联。
而该园老师透露:「我们员工吃饭也腿软无力,最近两三个月特别明显。」
当铅通过食物链侵入儿童血液,它首先伪装成「普通小病」:腹痛、厌食、呕吐——这正是许多家长最初收到「脾胃虚弱」诊断的原因。
但铅的真实破坏力远超想象:
智商每 100μg/L 下降 5-7 分
注意力与记忆力被持续性蚕食
贫血与骨骼发育迟缓悄然发生
严重者面临癫痫发作乃至脑病风险
最令人揪心的是,铅对神经系统的损害具有不可逆性。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钟乐博士指出:即便经过螯合治疗排出铅毒,已造成的神经损伤如同刻在大脑里的疤痕,终身难以消除。
牙齿边缘出现的蓝黑色「铅线」、指甲灰暗无光、持续腹痛——这些都是铅在体内长期积累的信号,却被当作普通病症处理。
官方通报中「违规使用添加剂」的模糊表述引发公众焦虑,至今也不能明确知道是哪种添加剂。
作为一个高级营养师,我尝试从营养学角度挖掘,可能潜藏「铅污染」的添加剂与食品包括:
1、含铅色素:廉价烘焙品中使用的姜黄粉、红曲米等天然色素,若原料生长于污染土壤或加工设备含铅,极易残留。
2、传统工艺松花蛋:制作时添加的黄丹粉(氧化铅)会渗透进蛋体。
3、劣质罐头与锡器食品:焊接缝含铅,酸性食物长期接触导致溶出。
4、工业明胶制品:果冻、软糖中若使用回收皮革提炼的明胶,铅残留风险剧增。
这里也特别强调下,尽量不要给孩子吃爆米花、薯片、油条、麻花、松花蛋这类含铅铝食品。
值得警惕的是,幼儿园后厨的「降本增效」往往成为污染源头。
使用劣质陶瓷餐具盛放热汤、采购含铅超标的廉价调味料、甚至用含铅水管清洗食材——每一环都在投毒!
作为一个三岁小朋友的妈妈,当我读到天水孩子抽搐着接受排铅治疗时,真的又气愤又心痛。「脑神经损伤不可逆」——这句话像冰锥刺进心里。
甘肃那位带着孩子三次跨省检查的张女士,402 个日夜中是否无数次自责:为什么没早点发现?
作为一个高级营养师,我希望自己可以攥紧专业武器为我的孩子与家庭筑起防线,也将经验分享给各位家长们。
1、晨检三看:观察指甲(灰白线)、牙龈(蓝黑线)、眼睑(苍白贫血征)
2、饮食防火墙:保证足量钙铁锌摄入(牛奶、红肉、贝类),竞争性抑制铅吸收
3、排毒食谱:富含果胶的苹果泥、结合铅的海带汤、促排毒的蒜蓉西兰花,这些食物日常科学合理搭配进膳食,勿以善小而不为。
4、警惕「危险清单」:拒用色彩鲜艳的劣质餐具,开封即倒的罐装辅食替代长期存放食品。
铅暴露没有安全阈值!
2021 年《0-6 岁儿童血铅参考限值标准》已将警戒线下调至 50μg/L,远低于此次事件中受害儿童的数值。
此次事件暴露的监管黑洞令人心惊:
幼儿园实际控制人李慧芳同时运营 4 家机构,暴露出连锁幼儿园监管标准缺失。
长达半年的儿童群体性症状未被关联报告,日常晨检形同虚设。
添加剂采购记录与食品留样制度执行缺位,溯源困难。
看到最新报道,法律利剑已然出鞘——涉事负责人涉嫌触犯《刑法》第 144 条「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最高可面临十年有期徒刑。
而更深远的变化正在发生:甘肃省教育厅紧急启动全省幼儿园安全排查,天水市 56 家民办园完成环境检测。
也希望不仅是甘肃,全国的幼儿园,小学、中学都应该做好食品安全管理与检查,让技术防控成标配,比如 幼儿园食材强制电子溯源码;季度性重金属环境检测 ;甚至可以利用 AI 技术,做好儿童异常症状 AI 预警平台。
每个环节的严苛守护,才能避免铅毒撕碎童年的悲剧重演。
天水涉事幼儿园的铁门已紧闭,但 200 多份复检样本仍在甘肃省疾控中心等待最终判决。
一位在西安陪孩子治疗的妈妈攥着检测单发呆,报告上「血铅 444μg/L」的数值旁,贴着女儿笑靥如花的照片——那是半年前入园时拍的。
「我们交着一年一万多的学费,以为买来的是安心」她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谁知买的是一剂慢毒?」
也希望相关部门都可以做好监督和检查,别再让幼儿园后厨的阴影里,那些未标注的添加剂、劣质器具和失守的监管链,在暗处觊觎着更多孩子的未来。
猜猜是不是女幼师为了让幼儿午睡不闹而喂了些不知道哪里来的偏方。
我是真的想不明白。
2025 年了,除了中医中药,还有什么入嘴的玩意儿能把人搞铅超标了?
大家是不是忘了外八字的事了?是不是以为外八字是天生的?哦,还有跳千手观音的姑娘们,是不是以为她们聋哑是天生的?
涉事幼儿园是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褐石培心幼儿园,成立于 2022 年,是一所私立幼儿园,学费较高(一年约 1 万多元),共有约 260 名幼儿。涉事的甘肃天水市麦积区褐石培心幼儿园的实际控制人李慧芳在天水市还经营着另外 3 家幼儿园,分别是天水市麦积区蒙迪爱幼儿园有限公司、天水市麦积区渭北幼儿园、天水市麦积区慈爱幼儿园。
出事以后,目前给家长还是没有给到一个明确的答复,很多家长都带着小孩自己去西安的医院检查看病了,当地连最基本的检查治疗都没提供,发的公告说什么安抚、疏导心理健康,现在是治疗身体的时候,疏导心理健康有啥用。真应该查查李慧芳背后的关系,到底是什么关系让她这样有恃无恐,置小孩健康于不顾,为了一点小小的利益做这种伤天害理的事,对生命连最基本的敬畏之心都没有。
儿童铅中毒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对儿童的生长发育、神经系统、造血系统等均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损害。神经系统:铅可影响儿童大脑发育,导致智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减退、多动症等问题,长期低水平铅暴露也可能导致行为异常,如易冲动、攻击性增强等。生长发育:铅干扰钙、铁、锌等微量元素的吸收,影响骨骼生长,导致身高、体重低于同龄儿童。肾脏肝脏损伤:铅在体内蓄积可损害肾脏功能,严重时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肝脏解毒功能受损,影响代谢。造血系统:铅可抑制血红蛋白合成,导致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等。就这样的东西,说添加就添加了了。
更可笑的是天水市麦积区妇女联合会曾发文称,李慧芳是 “一名承载着梦想投身于幼教工作的创业者”,并曾获得“巾帼创业之星”“三八红旗手” 等荣誉称号。什么承载着梦想,为了利益连小孩健康都不顾的人,谈什么梦想,连对生命最基本的敬畏之心都没有。
中国到底有没有食品安全。。
最近在琢磨各种科技做吃的,自己买了十几种,乙基麦芽酚、4A 粉、增香膏、鸡汤粉、浓汤膏、食用色素、I+G、拉面剂、卡拉胶…… 这些用在食物里,就算超量使用,最多是味道重一点,对身体不好,但基本跟 “血铅超标” 八竿子打不着。因为这些添加剂里,压根就不含铅
所以要真出现血铅超标,问题多半不在合法的食品添加剂身上,而是用了本不该进厨房的东西
我知道的几个可能的来源,一个是做豆腐时用的工业石灰,一个是用回收油炒菜,还有工业盐当食用盐用。更离谱的,是有些人用易拉罐、锡块、甚至铅块自己倒模做锅、烤盘、饼铛——这玩意高温一加热,铅就全跑出来了。尤其有些老一辈的河东人,还真爱这么干
到现在没有人说清楚,这么多的铅是怎么来的。我判断这不是食品安全问题,这是恐怖袭击。食品安全问题往往是黑心的食品行业从业者往里面加一些被完全禁止的东西,比如什么罂粟壳,三聚氰胺之类的,或者过量添加防腐剂,香精,又或者是因为处理食品的过程中卫生条件不达标或者储存不当造成的腐烂,亚硝酸钠超标,黄曲霉素等等。然而铅中毒不符合任何一个条件。唯一的食品安全原因会导致铅中毒的,就是使用含铅水管,或者含铅食品容器,然而这些显然在现代中国都没有。因为铅离子是甜的,所以古代欧洲人会把铅盐当糖吃,当然现在社会没人这么干了。有人说皮蛋的土做法可能会含铅,但是先不说,这个工艺已经被淘汰了很多年了,这个皮蛋又不能当饭吃,怎么可能超标那么多。而且如果是皮蛋有问题的话,那为什么家长没事?结论就是没有什么能够增大食品的某种特性的非法添加剂含铅,铅元素也不可能在食品腐烂变质中变出来。唯一的解释是这些铅是出于非食品制作的目的被添加进去的,结合事发是在幼儿园,很有可能就是幼儿园中的仇男仇童女权恐怖分子干的。
当年的三聚氰胺,现在的重金属铅,孩子们招谁惹谁了?孩子能健康长大也是奢望吗?
对了,湖南永州 33.5 吨苯泄漏后续咋样?
日本排核废水污染全球,为什么我们不一样?
难道我们的苯专挑日本人下手?
目前唯一能合法拿铅往嘴里怼的,只有中医。
不知道幼儿园老师是求医问药还是自学成才,总之结果是让二十一世纪幼儿享受了大明大清皇室子弟的待遇,也算是全面复兴传统文化取得的又一伟大成就。
盲猜幼儿园用的清热解毒的中药里有朱砂 / 雄黄,用大发了
好奇这个节骨眼爆出这种事情,背后没有美国人在 挑拨我是不相信的,大家还是审慎看待吧,事情的 来龙去脉很复杂,不一定是大家想的那样,近期国 局势很复杂,不要给境外势力递刀子了,不传谣 不议论,不要给咱妈添麻烦了,相信国家!
违法改成违规
投毒改成使用添加剂
铅中毒改成血铅异常
死刑改成拘留
完美
啥添加剂里居然含铅呢???
奇怪了。。。
铅这种重金属,不是随便就能吃到的东西。
开始俺也觉得,是不是给孩子吃了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譬如古法制作的松花蛋,含有矿物成分的中药汤剂,染色食品等等。
昨晚看着天水的领导追到西安儿童医院去了,感觉这就不像一个私立幼儿园能达到的能量水准了。。。
今天又看到那张地图,我还怕是网友伪造的,自己还去高德搜了搜。
真得,距离几公里的地方,有个锌铅矿转运站。
这就好解释的多了。
地下水污染,或者矿粉沿途抛撒,重金属成分混合在空气中。
记得以前看过一个科普,铅粉尘比较重,在空气中会悬浮在一米以下的地方,成年人吸不到,正好是幼儿的身高。
而且这次犯事的天水麦积区,在 2006 年,就出现过居民大规模铅中毒的情况了。
应该和当地的矿业有很大的关系。
我要是天水的领导,现在要做的不是扑灭舆论,而是赶紧组织转运站附近的居民,都体检一下吧。
我看见不少人疑惑为什么家长们去西安不去兰州。
搜一下 19 年兰州布病泄露就知道为什么了。
目前天水的做法 (当地医院无法出具确诊证明),应该就是向兰州取经了的。
倒是家长们还是不够果断,建议还是跟当年布病受害者学一下,直接到深圳来检测好一点。
让我们把画面调整到美国。
据悉,近期美国某地水管爆裂,居民用水困难。
这个通报的写法是有问题的,不存在违规使用添加剂导致铅超标问题。
因为我国的 GB2760 里是没有含铅添加剂的,在 GB2762 里铅是作为 “污染物” 被严格限制的。
所以,正确的表述应该是:
如果污染物已经找到,那么就应该说 “使用了含铅超标的有毒有害添加剂”,或者 “加入了含铅毒性物质”,等等,明确一下加了什么。
如果污染物没有找到,那就要加大调查范围,所有入口的东西全部要查,不要下定论,这个事,投毒都有可能。
整个事件很诡异,通报显得非常业余,遮盖什么也不清楚,大概率各部门互相甩锅,行政效率极其低下。
哎
我看澎湃的报道,老师也出现了铅中毒的症状,感觉大概率是有污染源,单纯靠吃劣质添加剂造成铅中毒太难了,除非是把工业染料当食品色素用。
查一下这些幼师的社交媒体,尤其是豆瓣
最近甘肃这事儿看得人血压飙升!
幼儿园居然违规使用添加剂,导致孩子们血铅异常,这完全是把孩子的健康当儿戏!
我家乐乐再有一年也该上幼儿园了,真是看不得这样的新闻。
每次看到小孩子受伤害的新闻,我都心疼的想掉眼泪。
不是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么?是未来的希望么?
那为什么还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多年前的三鹿奶粉事件就足够震惊了,现在又出现这样的事情,不得不让人怀疑监管部门做的到位吗?
我不是学法律的,并不清楚这个事情幼儿园要负怎样的法律责任。
但我知道他们一定是触犯了法律,对法律没有一点敬畏之心,令人痛恨。
当家长的本着信任将孩子交到幼儿园的手里,但收获的又是什么呢?
如果连幼儿园都能对孩子下毒手,那我们还能相信什么?
希望给予他们最严厉的惩罚,给其他的幼儿园敲响警钟。
看到这个新闻之后,我也迅速去查看了一下血铅超标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
查完真是更生气了。
血铅异常对幼儿的伤害是毁灭性且不可逆的,且它不会被代谢排出体外。
它专门攻击孩子最脆弱的大脑和神经系统。
影响孩子的智商,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缓,还会严重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影响孩子的性格和情绪。
看到有个视频里的家长说,她家孩子以前说话可溜了。
自从血铅超标后,不仅说话结巴,还经常词不达意,原本能完整讲个小故事,现在连简单的句子都说不利索。
而且还影响了孩子的造血功能,导致贫血,孩子整天脸色苍白、没精神,动不动就喊累。
看着真的令人十分痛心,孩子的一生就这样被毁了。
这也给我们家长提了个醒,选择幼儿园一定要擦亮眼睛。
看看幼儿园有没有教育部门颁发的《办学许可证》。
还有幼儿园的食品经营许可证也得重点关注。
毕竟孩子每天在幼儿园要吃饭,如果厨房没有正规资质,食材来源不明,加工过程不规范,就很容易像甘肃那所幼儿园一样,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还要留意幼儿园周边环境,有没有化工厂、垃圾站这类可能存在污染的场所。
这些都关乎我们孩子的身体健康,必须重视。
希望甘肃这起事件能得到公正处理,也希望所有家长都提高警惕,守护好我们孩子的健康!
虽然不想拿这个说。换成日本这地儿早嘲讽上天。邻国日本午餐一块鸡 1400 条回答,身处中国幼儿园血铅超三倍 90 条回答。这鸡掰绝了
接下来,让我们把镜头切换到日本,据 xx 社记者日本东京报导,近日 “日本幼儿园午餐只提供一块鸡肉” 一闻……
每次看到这样的新闻心如刀绞。
为什么受伤害的总是老百姓的孩子?
唯一想到的可能,就是给小学生吃了中药。
如果是事情供应商的锅,老早拖出来掉打了。也只有中医这个敏感领域,谁也不敢说一句不是。
添加剂,大家想想,除了中药,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叫做添加剂?
中医说小儿惊风,要吃朱砂。因为铅能让小孩变傻变呆,就不会惊风了。
自中医药进小学后,中医药终于成功进入幼儿园了,可喜可贺!
药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明确记载,铅无毒,我也不知道下面那么多人,非要说铅对人体有害,是什么情况,
水军差不多得了,洋人说有毒你就信啊?信洋人还是信本草纲目?
铅
释名又名青金、黑锡、金公、水中金。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明目、固牙、乌须发。
用铅半斤,熔成汁,趁热加桑条灰,同时以柳木搅拌,使成沙状细末,再筛过,用筛取的细末揩牙,揩后漱口,即又漱口水洗眼,有明目、固齿、乌须发之效。
肾气攻心,奔豚喘急,面黑欲死。用铅二两、石亭脂二两、木香一两、麝香一钱。先把铅熔化,加入石亭脂,急炒。焰起时,含醋喷之。炒毕,倾入先掘好的地坑中,盖好。等冷后取出研细,再加米饭,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服二丸,热酒送下。或身上出汗,或通便通气病即愈。如大便还不通,可再服一丸,加玄明粉五分同服。
妇女血气冷痛攻心。可照上方服药。
风 (口吐白沫,翻目抽筋)。用黑铅、水银、结砂、南星(炮过) 各一两,共研为末,加糯米饭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按年龄一岁服一丸,乳汗送下。
反胃、呃逆。用黑铅熔成汁,冷后,以柳木捶研成粉。取一两,加醋一升,放在砂锅里熬成膏子,再加蒸饼末少许,捏成小豆大的丸子。每服一丸,姜汤送下。
多年反胃水上。用铅二两、石亭脂二两、盐卤汁五两。先烧铅,以卤汁淬过,再与石亭脂同炒,等到起焰时,挑在水上,焰止,研匀,加蒸饼做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九,石莲干柿汤送下。
消渴烦闷。用黑铅、水银等分。结如泥后,常含黄豆大一团,把口水吞下。水肿。用铅五两、灸皂荚一个、酒二斗,煮开六次,常常饮之,至小便畅通,达二、三升,肿即消。
小便不能。用铜锉成末,取一两,用生姜半两、灯心一握,井水煎服。服药前,将炒葱贴在肚脐上。
突发咳嗽。用炉中铜屑、桂心、皂荚等分,研细,和蜜成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忌食忽。
瘰疬结核。用铅二两,在铁锅里炒,取其黑灰,调醋涂搽,把一片布块盖着。注意勤换药,让恶汁流出。如此半月,不痛不破,内消为水而病愈。
背痈。用铅一斤、甘草 (微灸) 三两。先取酒一斗,浸甘草,然后把铅熔化投入酒中。等铅冷凝,又取出再熔再投,如此九次,去滓饮酒,醉卧即愈。
砒霜中毒 (烦躁如狂,心腹疼痛,四肢发冷)。用黑铅四两,磨水一碗灌服。
硫磺中毒。用黑铜煎汤服。
轻粉中毒。用铜五斤打壶一把,装烧酒十五斤、土茯苓半斤、乳香三钱,封固,重汤煎一昼夜,埋土中,出火毒。每日早晚喝数杯,用瓦盆接小便,可见尿中有粉状物。服至筋骨不痛乃止。
根据本草纲目记载,铅不光无毒,甚至还能解毒,连砒霜中毒,都能治好。
建议查查是不是有境外势力,给幼儿园的孩子们投毒砒霜,
而幼儿园里正好有略懂中医的老中医发现了境外势力的阴谋,偷偷用铅方给孩子们解毒?
退一万步,就算没人下毒,吃点铅怎么了?很多在市销售的儿科中成药本身就含有重金属,比如:
“一捻金、小儿惊风散、小儿牛黄散、小儿至宝丸、小儿肺热平胶囊、猴枣牛黄散”
以上中成药都含朱砂。
而含铅的中成药也一样有,比如 “黑锡丹” 所谓的黑锡就是铅,还有 “四胜散”。
别拿你西医的剑,斩我中医的药方,你西医水平差,不会用重金属治病,我们中医会!
重金属要真那么不好,真有毒,还能拿到药品批号?
几千年来做这些中药的都傻,买这些中药吃的也傻,就你聪明?
以上文章内容仅为小说剧情展示,不涉及真实世界!
工业克鲁苏再上一分。
还是那句话:如果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发展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再多的工业克鲁苏,也只改善了周公子们的生活水平。
刚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以为是这个幼儿园的玩具或者家具不达标,油漆中的铅超标,造成小朋友的血铅异常,没想到这竟然是人祸。
还好很多小朋友是住在同一个小区的,互相交流以后,才发现是幼儿园的问题。
食品中的添加剂中铅超标,一般来说是为了颜色的漂亮,制作出来的食品更好看,且添加了铅的食品,口味微甜,口感可能更好。
铅铬黄(常用于劣质糖果、玩具着色)、红丹粉(部分传统腌制食品非法添加)等,检索显示,部分调味品曾检出铅超标,可能与这类色素有关。
铅能够影响人体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生殖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功能,如果儿童血液铅超标,会造成儿童的智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并且多动。
铅是一种累积性毒物,无法自主排出体外,影响身体多个系统,特别对幼童具有危害,儿童可能通过玩具、墙壁、门框和家具等接触到含铅涂料。世卫组织已将铅确定为引起重大公共卫生关切的十种化学品之一。
古罗马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很早就有了自来水,文明程度非常高,但是因为他们的自来水管是用铅制作的,这就使得长期用下来,许多罗马贵族都有了铅中毒的现象。
因为铅的熔点较低,古罗马人大量使用铅制品:自来水管、酒具、餐具…,铅锅熬制的葡萄糖浆 “萨巴” 因含醋酸铅(铅糖)而更甜,成为贵族饮食的常见添加剂。
血铅异常招标,造成了古罗马贵族性情暴力,古罗马妇女怀孕容易流产,平均寿命只有 25 岁,学者认为这是导致古罗马灭亡的原因之一。
这个幼儿园收费是比较高的,却在给孩子制作食品的时候,违规使用不合格的添加剂,造成整个幼儿园小朋友血铅超标,这个问题是相当严重的。
知情人士告诉界面新闻,涉事的幼儿园为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褐石培心幼儿园。登记信息显示,该幼儿园成立于 2022 年,法定代表人为朱敬琳,开办资金为 50 万元。该幼儿园为社会组织,业务范围为 “日托制学前教育”,地址位于天水市麦积区成纪大道东路褐石公馆小区。
上述知情人士向界面新闻透露,这家幼儿园的实际控制人为李慧芳,朱敬琳是其亲属。李慧芳目前在天水市拥有 4 家幼儿园,其他 3 家幼儿园分别为天水市麦积区蒙迪爱幼儿园有限公司、天水市麦积区渭北幼儿园、天水市麦积区慈爱幼儿园。
开办才两年半的幼儿园,就造成了幼儿园这么多小朋友血铅严重超标,这个添加剂的用量是有些吓人的。
这个幼儿园园长还有其他三家幼儿园,建议那三个幼儿园的小朋友也应该好好去检查检查,有关部门也应该给家长一个交代,给网民一个交代。
处理这些事情的时候,只有不遮遮掩掩,才能避免相关事情的重复发生。
建议幼儿园老板直接判刑,关个十年八年。
第二:该幼儿园一定要关闭,要不然只会祸害更多小孩。
第三:天水市乃至整个甘肃省再出现类似情况,幼儿园老板直接判死刑。
一年 12000 多元,在天水市也不便宜了。
开始全网降热度了,开始串通医院了。如此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铅中毒几乎能废掉这些孩子。
甘肃这地方邪了门,近二十年发生过多起重金属中毒和传染泄露事件。
05 年天水就发生过铅锌排放超标污染,导致 200 名儿童厌食呕吐,50 名血铅超标。
06 年甘肃徽县土壤铅含量超标,373 名儿童血铅严重超标。
19 年兰州布病事件,兰州市 6620 人阳性,居民出现不同症状如关节剧痛、乏力、流产。政府承诺终身负责,最后不了了之。
人要长记性,有条件就往外跑,这鬼地方二十年还这鸟样,说明不思悔改彻底没救了。
你可以爱家乡,但别犯蠢把一家人的命搭上。
就是铅中毒嘛!
还美称血铅超标!
关键家长在甘肃查,
说结果是 16,
一切正常。
到了西安一查,
结果三百多,
绝对超标!
写在前面,利益相关,幼儿园厨师,14 年
因为下面有人提到什么厨师如何如何,就啰嗦几句,未必对,未必不对,仅仅是作为这个事件中的一个参与方,厨师的角度来说,就算是一个侧面的信息吧
现有的市场上的食品添加剂主要在:
(火锅,类似三锅闷鸡这类的酱烧类,中央厨房预制菜类…。 使用的多,安全性完全依靠市场监督,普通餐饮企业和从业人员没能力自行做什么检测,只看配料表和生产企业的食品合格证,即默认对方所出具信息,出现问题也是溯源问责厂家)
2 食红,食黄…,焦糖色素….,等食用着色剂
(各类预加工食品,调料,饮料,果糖,零食中大量存在,与当年苏丹红的区别,就是按照食品法属于经检测在可食用的范围内,有兴趣可以随手拿出类似食品包装,看看成分表,另 酱油 · 可乐等同样含有焦糖色,理论上也是轻微致癌物的一种)
3 苏打粉,泡打粉,馒头改良剂,强筋粉,油条粉,嫩肉粉… 等食品改良剂
(这是有可能存在铅中毒的高发区,尤其油条粉,有过使用经验的人或着见过的人,该知道现在市场上主要销售的油条粉都叫 — 无铅油条粉,顾名思义,必然在这之前曾有过含铅的油条粉,还有矾, 而这类用于糕点面包以及油炸等食品的食品添加剂,本应由食品制作单位取得可以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加工许可证,并由专人使用,及专储保存食品添加剂)
4 剩下就是一些带有防腐剂的调味料(说个闲话,番茄酱,那种铁皮罐头的不含防腐剂,罐头类都靠密闭储存,类似屯河番茄酱这样的大桶番茄酱,打开哪怕保鲜膜放冰箱冷藏,三两天就会发白毛腐坏)
自己就是干餐饮的,到现在马上 30 年,从星级酒店到一般餐饮,再到学校食堂,现在刚刚好干了 14 年幼儿园食堂
就我的经验,猜不到,一个正规的幼儿园食堂用的上什么飘香膏,什么强筋粉或者油条粉,食红?
给小孩子做饭,调味料,就是盐 · 糖 · 酱油 · 番茄酱和少量鸡精(理论上按照食药监的建议,味精不能使用,鸡精也属于少量或者尽量不使用的情况),香油,十三香
甚至因为儿童味觉发育不完善,所有带辛辣刺激的食品是不用的(尖椒,青辣椒,干辣椒,花椒,胡椒粉)
所以我管理的幼儿园厨房,不但不需要什么色素香精面粉改良剂,就连什么碱 · 小苏打什么的也没有,唯一的一个仅仅是安琪酵母(自从 23 年以后,酵母也不在属于食品添加剂)
幼儿餐,除非园所领导脑袋有包,要不然厨师不会没事干给小孩的菜上色素,或者神叨叨的用含铅的油条粉去炸油条(现在市场都是无铅的,那去买违规的?)
甚至因为幼儿餐的缘故,可能使用酵母(酵母现在不属于食品添加剂了)蒸锅馒头,花卷小包子更加日常,而炸油饼油条,不排除有,但也绝不是那种很日常经常做的,这种血铅超标,近乎于短时间大剂量的投入,不大可能是一次两次的结果
(或者存在油炸食品的情况,但本身这类市场上正规渠道可以买到的可能疑似含铅的食品添加剂,他也不可能含有大剂量的铅,在其次,能多次做类似油条之类的的需要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厨师,如何会大剂量的使用食品添加剂, 存疑)
而剩下自制蛋糕,糕点的话,首先这个幼儿园得在餐饮许可证上批到能自制糕点,要不然就不许食用食品添加剂
(基本上因为餐饮许可证申领的严控问题,大多数幼儿园大都是基础的最低档的餐饮许可证,即热食加工,因为没有凉菜间即专用场地人员,所以哪怕拌黄瓜这样的生拌类凉菜都不能做,而更高档次的糕点类的加工许可更是很少能办下来,并自己配备相应的场地设备,食品添加剂专人 + 专用储藏)
所以,幼儿园大都是跟当地相对出名正规的糕点加工企业订购蛋糕 · 面包,点心类的食品(这类是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大户)
在信息都没有完全纰漏之前
不能排除甘肃这所幼儿园违规自行烘焙糕点,或者厨师违规使用香精,色素,面粉改良剂
但在事件出来之前,先不要轻易的把问题撇给厨子,环节多了 – 最起码大家都是嫌疑人,
幼儿园有异常添加剂,老年人有医保中药;中青年人有 007,低工资和失业;
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
快,快进到一个字下台一个领导,区长听了瑟瑟发抖,市长听了汗如雨下,
心脏停止了能写心跳异常吗?
腿断了能写骨头未正常连接吗?
脑袋掉了能写大脑错位吗?
这帮写公告的家伙可真能遣词造句啊。
干嘛指责园长,园长也是冤大头,被借项上人头一用。应该是环境问题,这个才需要隐瞒。否则真是个体户,早就被当替死鬼大张旗鼓的公告了。南方部分地区的主粮也是如此,说不得。多读读科普,掌握更多的常识不容易被骗;多学学外语,信息渠道更多,不会轻易被蒙蔽,自我提高安全意识,自求多福吧。
常识告诉我,铅要在日常中累计到如此高的毒性,不可能是食物,更不可能是添加剂,掩耳盗铃,一定是水源的问题。而这就意味着一条线、一大片,根本无法解决。
我不知道什么血铅异常,我只知道铅中毒
抖音评论区甘肃 ip 说跨省治疗,是当地医院说没事。
没办法家长们只好跨省去西安治疗
联合国统计全球铅污染情况,绘制的报告图:
统计数据里,最严重的那一档里,最高值是 15µg/dL,即 150μg/L。
凡事要往好处想
这样以后体检什么的他们就可以放心大胆去抽血了呀
对于幼儿,铅中毒会给神经系统包括大脑的发育留下不可逆的影响,可降低认知能力、智商和造成行为异常 [1][2][3][4]。
除了尽快排铅没有太多可做的,很多毒害无法逆转。
我们觉得保障儿童安全健康是社会的底线。
他们觉得未成年牛马也不过是牛马。
仅此。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20 年前甘肃天水铅中毒,20 年后甘肃天水又出现了铅中毒。对比 20 年前与现在的两则新闻,有什么变了吗?没有,甚至在西安检测的医院都是同一家,到底是什么原因,20 年了都没弄明白。
食品添加剂里面含铅?!
除了非法添加,我真不知道哪种食品添加剂有这么多铅。
翻了 GB2760-2024,没发现。
2014 版,里面有几个含铅,但限值很低。
除了喂点中药,或者水体污染。我真不知道哪来的铅。
与此同时,大洋彼岸的日本人中午只能吃一块肉
说一个跟这个关系不大,但是也有关系的。广东家长请注意!下面这个东西,给娃吃要慎重。
保婴丹存在铅含量超标的情况。
2014 年 9 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出警告,告知消费者和医疗服务提供者停止使用香港余仁生公司生产的保婴丹,原因是该产品铅含量高,服用或可导致婴幼儿铅中毒,且 FDA 接到了一名 18 个月大婴儿服用后铅中毒的报告。
不过,余仁生集团回应称,在美国销售的保婴丹是在美国当地生产,而在香港出售的余仁生保婴丹符合香港卫生署颁布的中成药规范,已做包括铅含量在内的安全性测试等,质量检测合格,暂未发现有铅含量超标。
此外,保婴丹此前还曾出现过汞含量超标等质量问题。加拿大更是明确禁用保婴丹,因其含有与樟脑相似毒性的成分,对儿童有毒害作用。
这个节骨眼爆出这种事情,背后没有美国人在挑拨我是不相信的,大家还是审慎看待吧,事情的来龙去脉很复杂,不一定是大家想的那样,近期国际局势很复杂,不要给境外势力递刀子了,不传谣不议论,不要给咱妈添麻烦了,相信国家![生气]
首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
2022 年,铅中毒大国西大研究表明,一半以上的美国成年人在儿童时期暴露在高血铅环境下。
其中超过 30μg/dL 的组别中,平均智商降低了 7.4。
事实是:这次铅中毒非常严重。所谓 “超标 3 倍以上” 多少有点粉饰太平。
铅某种意义上属于 “无阈值毒物”,血铅只要检出,即为中毒。美国统计铅相关慢性死亡的分水岭一般是 1μg/dL。
成年人的安全检出数值为 10μg/dL,儿童因为吸收更好影响更大,因此安全检出数值为 5μg/dL,超过这个数值必须要回溯污染源。实际上 CDC 推荐值为 3.5μg/dL
而问题中给出的这个所谓的 “标准”,看起来是 100μg/L,也就是 10μg/dL,在美国是属于成年人的标准。
在 CDC 铅中毒处理指导中,最严重的一档是 45μg/dL 以上,也即 450μg/L。
顺便贴一下中国卫生部 2006 年的标准及治疗方案:
换句话说即便按照中国的标准来,这次事件也已经出现了很多例 “儿童铅中毒”,而且可能已经出现了 “重度铅中毒”。
再往上,700mg/L 特征是惊厥,1000-1200 则进入致死量区域。
即便是 100 + 的孩子,也会对智力产生明显影响。
据说,老师也同时有症状了,这么大剂量,应该是食物里的,水也有可能!
韩国人可吃不起这玩意。
作为从事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指导的医务人员我想说,民办,高端,私立幼儿园,真的是我们卫生保健的重灾区。
幼儿园的食品安全实际上是不归我们儿保管的,它归食药监管理,包括食品的留样,幼儿园食堂建设后的验收和人员配置等等。具体他们是怎么管理的,多久去看一次我是不知道具体情况的。
我们儿保负责的卫生保健工作,主要包括,儿童日常的健康监测 (预防传染病)、患病儿童的管理 (比如近视,肥胖儿童的转诊和日常管理)、儿童膳食营养 (三餐两点的食谱,伙食费的使用等)。那我们既然要看营养,那食品安全也会一起看一点,因为,食品安全是营养的前提嘛。
很多私立高端幼儿园,收费一般至少一年 12-14 万,伙食费也比普通幼儿园贵的多。像南京地区一般我们伙食费收 12 一天,很多高端园能收到 30 一天。很多高端幼儿园是集团办园,就是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一起办。大部分家长是看中后面的小学初中,所以选择了幼儿园。
高额的伙食费和学费,保健工作却是一言难尽的。日常的常规工作,做的很差,基本上处于不发生传染病就可以的状态。食谱更是,中餐的主荤菜吃的不是天天猪肉就是天天鸡蛋,钱都花在下午外购点心和高端水果上面。反正,家长看不出来什么搭配,就觉得水果吃的很高级就是好的幼儿园。
其他地区我不知道,但是我工作的区域我们指导的时候,连用什么样的盐都会和幼儿园说。生抽要用零添加的,耗油这些有添加剂的调味品尽量不用,不用含氰化物的盐。我们都会讲一下的。食用色素这个是不给用的。但我们是业务指导部门,不是主管部门,听不听全看园长的良心,我们没有强制权。
铅中毒是个很严重的问题。铅和铁,钙这些东西不一样,它对于人体来说是个纯纯的毒素,越低越好。任何人铅超标都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它会损伤你的所有系统,包括,血液,神经,骨骼等等。驱铅治疗需要很长的过程,因为不是一次能全部排出来的。需要单独抽血复查,痛苦是不用多说的。之后少量的铅残留可能还会引起儿童的注意力缺陷等问题。
这个事情真的是令人痛心的,因为完全可以避免。身体伤害这种事情不是追个责,赔个钱,就可以抵消的。
铅中毒就是铅中毒,整什么文字游戏
只说添加剂,压根没说具体是什么情况,什么添加剂需要含铅?是买到假冒伪劣产品还是故意给孩子喂了什么,都不说清楚。我给你们想两个借口吧,幼儿园接送车辆用了含铅汽油,孩子们穿越罗马,领导们觉得怎么样,不行我再想几个。
甘肃就是这个求样子,抓了的还是太少了
我湖北的一个叔叔,在乡下开了一个幼儿园,上次过年回去的时候,他们正在按照要求改食堂。
他们幼儿园大概七八十个孩子,厨房的面积最少有三十多个平方,拆掉土灶,全部上天然气。
添加了一些冷柜,每天都食物必须留样,老师和孩子一起吃饭。
他和我说了很多,说镇里面提了很多要求,他一一照办,他说最怕食物中毒,孩子都是本村和周围村的,本来开幼儿园就不赚钱,万一发生一次食物中毒,这么多年的钱都赔了还不说,家乡肯定容不下他。
自从和他聊了以后,我相信现在的监管制度应该是比较齐备了,他那个幼儿园已经是某个自然村的幼儿园,那么城里的幼儿园应该条件更好才对。
结果甘肃的这个幼儿园就闹出这种事情,有制度,还是需要有监督者的。
顺便说一句,我叔叔那个幼儿园的房子,是他自建,准备租给别人开纺织厂的,然后他儿子拿去开幼儿园了。
上下三层,每层至少一百多个平方,就那个装修,孩子住宿与活动空间之大,我在周围看的几个幼儿园都比不上。孩子们活动的地方装修的非常好,但他老两口住的地方,估计是为了省钱,大白都没刮。
我叔叔当年也是叱咤风云,也是村子里的能人,现在只能依靠给幼儿园看大门,拿一两千一个月生活。这也是人生啊
你们都在分析添加剂,谁也说不出什么添加剂。
我有个小小的猜测?
会不会是毒地?工业用地转成教育用地了,和上海那个事件一样。
毕竟这个环评、这个什么什么,都比较宽松。
抖音评论幼儿园旁边有个有色金属公司……
官方通告是懂舆论痛点的
一说幼儿园违规使用添加剂
中医黑默认是中医爱好者给孩子上朱砂了
绿色食品爱好者感叹添加剂果然有毒
恨国者开始问国家为何允许添加剂被使用
当然还有很多人高度怀疑环境污染的可能
我这里给个可能性分析
1 国家正常渠道销售的添加剂
可能性极低,真出问题,那真是体制性问题
从上到下要撸掉一串官员,进去几千个人,关掉几百个厂
2 没批文走地下渠道小范围传播并商用
可能性很小,如果为真,当地所有官员都要被洗一遍,这个地名会从此被钉在耻辱柱上
3 某神人或祖传或自研或网上寻得或邻居大妈好心奉送的神秘配方,某人从老家或者国外带来的什么果实或者粉末,无商用,无传播仅在本公司单位中使用
可能性最高,如为真,希望把她枪毙五分钟
4 环境因素 :水管,气体,油漆,土壤
可能性较高
甚至需要考虑幼儿园有没有自留小菜园,
是蔬菜富集了土壤中的铅元素?
5 国家合法销售的某药,被作为添加剂违规使用了
这个…… 不好评价,用自己身上,能理解。
用孩子身上,理智上我不太觉得有这么蠢和坏的人……
看见没,是 “违规使用添加剂”,根本不是食物原材料的问题,哪怕食物铅含量超标,也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不可能短期内大面积出现铅重度中毒,真相就是有人故意使用了含铅的东西,喂给小朋友。
含铅,小朋友,这两个关键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 “安神汤”,这个神药,是清宫皇子存活率低的重要原因。估计是幼儿园老师或者领导嫌孩子闹腾,找了个民间 “偏方”,让孩子都安静了下来。
这个操作,本质和月嫂往奶粉里加安眠药一样,又蠢又坏,这件事最后的处理结果,估计也就是负责人免职,判刑应该是没指望。
2006 年,同样在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同样的铅中毒,同样家长带孩子跨省前往西安进行就医,同样本地天水疾控中心检测正常,西安医院检测异常,当时的调查最后不了了之,20 年后,又来了。
以前,都是机关幼儿园,放心,现在幼儿园什么人都能开,什么人都能当幼师,还不如散养。
买恒大期房,开哪吒汽车,上血铅幼儿园,到底能承受多少 buff。
具体的情况我不是很了解,我就感觉有两点。
甘肃人对于西安这么认可吗?从天水到陕西可是好几个小时。
还有就是,我感觉甘肃人是不是有点太能忍了?从当年布病的泄露到现在铅中毒后果都很严重,但是都没有什么说法。布病的时候可是真能导致不孕不育的,那对于那些学生来说,是不是人生的重大影响?铅中毒就更不用说了,直接和智商挂钩的。就算河南也不会发生这么离谱的事件。
工业克苏鲁的好处是没吃到,坏处倒是全摊上了。
哎,牛马的一生。
(35 封私信 / 7 条消息) 你怎么看待近期东北高校空调事件? - 知乎
除了清朝中医搞的安神汤,没什么东西是既给幼儿吃又需要添加铅的,添加剂是让你放心的说法,真实情况是环境污染。
当然如果你不信,那我们来看看日本学生餐的鸡肉吧。
蓬灰本来就有铅和砷
蓬灰本来就有铅和砷
所以兰州拉面改良面的筋性,让面团不容易扯断,拉面拉的够细、拉不断,你吃的时候更有口感(爽口感、爽滑),更不容易起坨、面条颜色呈微黄色等等作用 ·····
为什么兰州拉面的一清二白三黄四绿五红,我以前也不明白面为什么是黄,后来知道了蓬灰面是黄色的和普通面不一样
只不过没想到,吃兰州拉面的恶习居然也能从娃娃抓起
没想到被评论区冲了,那就再提醒一下,蓬灰重金属问题,小孩子最好还是别吃,当然也不只是兰州拉面才有蓬灰,我只是举例兰州拉面大家比较熟知罢了
确实,美国已有婴幼儿因铅污染水管而受害,并通过多种方式获得赔偿或采取法律行动,以下是主要案例与机制解析:
典型案例:Flint 水危机
伤害影响巨大:2014–2019 年间,密歇根州 Flint 市数万儿童接触铅污染饮用水,据 CDC 估计约 6,000–12,000 名儿童显著受影响 。
重大法律赔偿:2017 年居民集体诉讼达成和解,2021 年联邦法官批准总额 6.26 亿美元赔偿 ()。
政府介入与基础建设:政府启动管线更换计划,联邦法院强制要求 Flint 政府免费为受影响家庭更换铅水管 。
我想知道这些父母最终可以获得多少赔偿。
还是被闭嘴呢。
有人说四医大被公关,要不要看看在说什么?
当年三鹿就是某军医大测出来的,当年互联网还没这么发达,公关难度不比现在简单多了。
四医大级别都快顶格了,而且军队医院又不隶属于地方,根本没必要趟浑水。
请大家相信四医大和西京的权威性。
当然这院长能找来省长省委书记公关,也不是不可能。
这不是违规用添加剂,
这是投毒!
幼儿园,闲着没事用增稠剂干嘛?
让孩子玩儿吗?
到底是使用是什么添加剂呀,是食品添加剂还是在其他什么需要的添加剂呀,现在都什么公告,话都说不清楚。
这要是古代,锅就扣在中医头上了,现在幼儿园恐怕是没有中医的,或许,中医有意无意成了很多问题的背锅侠。
同时,我怀疑我国的食品安全不是当代才有问题,是从古至今都有问题。
古代,我们从开始农耕以后,就习惯于吃素,肉蛋奶里只有鸡蛋是常见的,但也是宝贵的,蛋白质是极其稀缺的,除了那些稀奇古怪的野味以及虫子,日常普通人能吃到的就只有豆腐了(我认为豆腐是中国最伟大的发明之一),饮食结构上就有严重的问题。
除此之外,除了高碳低蛋白低脂肪饮食,还习惯于高盐饮食,那些对腌菜咸菜盐菜腊肉腌肉咸肉的偏爱,如果说以前盐价高昂,吃这些是有限量的,但是现在盐足够廉价,还是喜欢吃这些,甚至于前些年,每次有事情快抢盐,足以凸显国人对盐的热衷。
国人都说中餐好吃,甚至是鄙夷其他饮食体系,但外国人一口下去,妈耶,太咸了,我们笑西方人爱吃糖,西方人笑我们爱吃盐,都不健康,如果说这样算是打平手,但我们的饮食还高糖,这个问题越来越严重,国人饮食习惯已经到了不得不改造的阶段。
西方以前的饮食也不健康,但问题是,人家从现代化以来的两百年就开始改造自己的饮食,欧洲白人的身高就是通过这样肉蛋奶的充足提供,一代代地培养出人高马大的白人,我们也应该效仿。
美国除外,美国人真的在吃猪食。
同时,对于从古至今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应该像欧洲人学习,从根子上挖,把那些高盐高脂高糖饮食改造一下,以我国的饮食文化来看,广东粤菜是相对而言最健康的,可以大力推广。
最后,要重罚食品安全。
这件事发生的时间非常诡异:刚刚庆祝完七一党的生日及其香港回归,还是在伊以冲突及俄乌冲突的大背景下,更是中美竞争白热化的当口,让人浮想联翩啊。
广大人民群众一定要擦亮眼睛,千万不能被别有用心的人带节奏。
和幼儿园有几把关系,就铅污染了幼儿园周围环境,要找也是找幼儿园周围有哪些铅相关的工厂,真相一目了然。
未来看到小品是甘肃 IP 该怎么做?你们懂吧。
这事应该请天水的小品大 V
来看啊。
看了一圈都没看到是什么让人匪夷所思的添加剂
————————————-
一直蹲。蹲到今天说是发糕、玉米肠卷异常。但仍然没说是什么添加剂。(做发糕需要泡打粉,是否使用的含铝泡打粉,所以有铅污染?是不是泡打粉不合格?还是食品制作过程中工具被铅污染?)
或者是发糕为了颜色漂亮,添加了铅铬黄?
继续蹲。
这个话题下面没有人嘲笑城管小孩了
那些食品化工添加剂虽然是科技与狠活,但都是正规添加剂,不敢有铅。
别院长是个中医粉,搞什么安神汤。惊神散之类的中药,这里边可是铅超标,汞超标的重灾区。
参考这个,清代皇子公主为什么短命。
晚上想着估计会留痕,就查了下,不知道是不是。
这事只能添加剂背了。
2025 年有标准的添加剂含铅?事出反常必有利益纠葛,懂的都懂。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没有直接指名原因,悄迷迷的暗示是添加剂,添加剂会联想到食品添加剂,所以我们推测一下这个幼儿园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血铅异常。
第一个,家庭环境,虽然说一些安神的中药中有铅,但造成普遍问题,总不能导致多名孩子都中毒吧,所以排除个人家庭问题,这是集体中毒事件,而且是普遍情况。
第二个,集体中毒事件就得考虑环境和人为环境问题,如果添加剂问题,以添加剂的剂量来看,富集程度不可能到超出三倍,但也不能排除其可能,主要化验食物是否有重金属富集性,这些总不能像朱令案的情况一样天天接触重金属吧。就得化验日常用品,包括油漆和接触物。
(写到这其实想到了一个连环杀手,一个护士投毒杀死病人,所以不排除投毒可能,所以饮食也得化验,确实也有可能是老师用了安神的中药)
第三点,如果你观察过幼儿园地形,你大概率不会往添加剂上想,实际上幼儿园附近就有一条河流。非法排放废水污染地下水是最有可能的元凶,那么如何确定是否与污水有关系,很简单:
一、排查幼儿园附近的居民是否有铅中毒现象;二、检测一下中毒孩子是否有其他重金属富集;三、采集土壤化验。
The end
后记:补充一下细节,幼儿园约有两百六十个孩子,每个班三十人,约四十名患儿检测出铅超标,约十九名儿童已经确定是铅中毒,这是目前的数据。
多方报道以及官方认为是含铅亮白剂,是面食非法添加剂导致的。
看到了奶黄包,依照官方消息推断,可能是含铅柠檬黄,还有一些五颜六色的,可能就是含铅工业色素,那么这个大批量采购的情况下,就得考虑一下了。
但依旧不排除地下水污染,因为在 2005 年到 2006 年就有铅中毒事件,而附近甘泉镇吴家河村距离只有十二公里(五十名儿童铅中毒)所以排查的细节应该挺多的,甚至连患者儿童家庭住址之类的也要考虑进去。
以及历史数据,如果是短期急性中毒,大概率和非法添加剂和院方管理问题比较严重,如果是长期富集,就是地下水污染。
近期学的一些分析的方法,因为本人非专业,所以就这样随便谈谈,已声明虚构创作,就这样,该篇结束。
对于这类事件我一直很好奇两点
1 相关部门永远都是捂着,哪怕在网络人尽皆知
2 涉及到的家长群体文明的可怕,除了会发个抖音,其他的啥也不做了
陕西宝鸡市凤翔县血铅案可以做为参考,辛亏我当时已经外地上大学才逃过一劫。
至于当时处理结果,企业是纳税大户,反正周围都是农民,有兴趣的大家可以自己查。
家里有人亲历过,血铅超标无非就是吃进去,喝下去,空气暴露这三个主要途径。如果只是食品添加剂超标,这样的话受害的范围是最少的,可以控制在幼儿园内。如果是其他途径引起的,那受害范围就会大很多。
个人猜测调查通报的结果就是食品添加剂超标引起,不太可能是其他原因。
如果不放心的话,在周边生活的人可以去医院检查一下看看。
已经血铅超标的孩子们只能祝早日康复吧,家庭条件好的孩子们个人建议去更远点的医院做康复治疗吧,反正当年陕西的医院处理凤翔县的事没比现在甘肃的医院处理的好。
中國當局現在也承認生態危機已成「水陸空立體型惡化」之勢。比如,3.49 億畝耕地被嚴重汗染,約占耕地總面積的五分之—(19.4%);121 水資源問題嚴重,中國本來就是世界上 13 個貧水國之一,加之現有河流近二分之一的河段受到汗染,十分之一的河流長期汗染嚴重。據統計,目前水中汗染物已達 2221 種,主要為有機化學物、碳化物、金屬物,其中自來水裡有 765 種 (190 種對人體有害,20 種致癌,23 種疑癌,18 種促癌,56 種致突變而誘發腫瘤),89% 的飲用水不合格;空氣汗染帶來的災害也非常嚴重,據《2010 年全球致病量研究》(2010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中國一年有 120 萬人因空氣汗染而過早死亡,約占全球總數的 40%。
中國受重金屬汗染的耕地面積已達二千萬公頃,占全國總耕地面積的六分之一,這是中國工程院院土、華南農業大學羅錫文教授於 2011 年接受採訪時透露的。中國的汗染之嚴重,有高發的癌症為證:據《2012 中國腫瘤登記年報》公布的數據,「全國每六分鐘就有一人被確診為癌症,每天有 8550 人成為癌症患者,每 7-8 人中就有一人死於癌症。據專家分析,癌症高發與高汗染密切相關。但這種高汗染讓中國人無處逃遁:農作物與食品汗染幾乎形成了從種植者到生產者全員共犯結構;空氣汗染、水汗染無處不在,其主角重化工業都是中國大型國企,它們在各地的大量投資,對提高當地 GDP 很有幫助,這種利益共謀,使企業很容易與地方政府形成共犯,導致對環境資源的掠奪性利用。
「中國製造」後來在世界各國受到抵制,是由於廠商對自身產品質量不負責任。在 2006 年末,中國加入 WTO 之後的五年「觀察期」未滿之前,中國對內對外銷售商品奉行兩種質量標準,對外商品質量檢測比較嚴格,所以「中國製造」質量雖差,但還未出現有毒有害等安全問題。待五年「觀察期」一過,中國政府開始放鬆質量監管。2006 年美國發生了中國含鉛毒玩具事件,導致「中國製造 | 信譽受損。從 2007 年開始,一度在海外市場占有率非常高的「中國製造」因其有毒、有害而信譽掃地,成為「中國製造」由盛而衰的轉折點。曾經在全球市場占有率高達 80% 的中國玩具製造業,這一年因其油漆含鉛量超標,在世界各地召回將近二千萬件。2007 年 8 月,廣東佛山利達玩具有限公司因美國美泰兒 (Mattel) 公司宣布召回近百萬件該公司出產的含鉛量超標玩具,蒙受三千多萬美元巨額損失,該公司副董事長張樹鴻被迫自殺。[的此後,美歐等國啟動技術壁壘,拒絕塗料含鉛量過高的玩具,中國玩具業走向衰亡。
中國食品同樣讓海外消費者望而生畏。2007 年 5 月 6 日《紐約時報》報導,365 名巴拿馬病人因為服用中國製造的假的止咳糖漿而死亡,其中 100 例確診為中毒死亡。《洛杉磯時報》報導,從 2007 年 3 月 - 5 月 4 日,消費者已經舉報了高達 8500 起貓狗因食用受汗染寵物食品而死亡的案件,該寵物食品來源於中國。2008 年中國出口到日本的毒餃子事件更是導致中國食品在日本信譽掃地。
中國出口有毒油漆的玩具與各種劣質產品,引發不少訴訟。在 WTO 內部,批評中國政府操縱匯率,給國企大量資金補貼,人為操縱出口商品價格、侵犯知識產權、操縱重大工程招投標等行為的聲音從未消失。僅美國針對中國就提出涉及出口補貼、盗版、中國汽車關稅、汽車輪胎、有毒牆板等多項訴訟。
唉,历史在反复,20 年一个车轮循环吗?
2006 年发生过的
不知道是不是石灰。现在是监管盲区。
目前石灰粉被添加到食物和餐具中已经泛滥了,而且添加的多是重质碳酸钙(因为便宜,非常便宜)。甘肃是产区,如果连着铅矿,含铅很正常。
重质碳酸钙 (俗称,重钙) 是用机械方法直接粉碎天然的方解石、石灰石、白垩、贝壳等就可以制得,目前主要以方解石为主。
重质碳酸钙 “能” 做豆腐等豆制品,“能”加面粉里(增白剂),“能”用于提取和稳定色素;“能”延长食物保质期,等等。这些用途网络都能查。当然我认为是不能用于食品相关。我在清朝吴仪洛的《本草从新》上看到 “石灰、毒烈”(在书里和砒霜一个毒性)。这东西现在被食品加工和餐具生产大量无序泛滥地使用。而且总有人说也有食品级的碳酸钙粉。可是现在中国哪个行业不是不择手段卷成本?食品加工和餐具生产也一样的,只会找最便宜的原材料替代,当时吃不死人就行。还有就是任何东西都有个“量” 的问题。
这问的是 “哪种添加剂会导致血铅异常?对幼儿危害有多大?” 危害值 1 和 1000,有区别吗?
这是在搞科普吗?这次铅中毒就科普对应的知识,下次铊中毒就再科普一下,反正题材有的是,给全国人民上化学和生物课么难道?你敢不敢问:
“为什么幼儿园敢这么干?”
“机关直属幼儿园也会出现类似的事件吗?”
“相关责任人应该受到怎样的惩罚?”
“如何杜绝这样的事情发生?”
“监管部门到底有没有监管能力?”
你不说的话,我就猜是带铅明矾做油条。色素的话量上不去,也用不到天天放;带铅中药的话,小孩会说,又要额外成本去买。
要不查查这个?
我老家是宝鸡凤翔县长青镇的,2009 年大批量孩子铅中毒,比这个规模还大,原因就是旁边有个东岭铅锌厂,污染贼大,作为亲身经历过的人,还有站在幼儿园老板的立场,不大可能去添加此类东西,除非脑子有病,我感觉工业污染的可能性最大,当然了工业污染高的企业那个没有门路?
事情最后发展如何,你们可以网上查查凤翔县长青镇血铅事件的处理结果,我估计大家心里就有数了,不过血铅事件刚出来的时候,政府还挺好的,会给大家发大蒜排铅,发了段时间就没有然后了
二十年了,搬迁走了一部分,剩下的父老乡亲,现在大多家乡的水都不喝,老的老,死的死,等这一代人都走了,事情也就解决了吧,
让我们拭目以待
这种事在当地不是第一次了,都能惊掉你们外地人的下巴,2015 年 9 月 18 日的防空防火紧急疏散演练事故,曾让甘肃省天水市逸夫实验中学的 190 余名学生进了医院,其中 37 人重症。经与家长核实,时至今日,仍有十余名学生身体存在异常,其中两人休学,一人坐在轮椅上。原因是使用的烟雾弹错误,是对人有有极大危害的军营品烟雾弹,我亲戚就是受害者,至今不能剧烈运动,经常运动性骨折,孩子的一辈子被毁了。
下毒就下毒,狗屁的添加剂。
21 世纪都过去 25 年了。
没想到有生之年,我还能看见传说中用于清朝皇子皇女安神的,导致清朝皇室小孩死亡率很高的含铅安魂药
???
这玩意不是投毒和中毒吗?
和界车的剧烈推移有异曲同功之妙!!
通告只说是违规使用添加剂,具体什么添加剂没说。按说现在合规的食品添加剂种类已经很丰富了,完全能够满足各种需求,没理由用什么违规的添加剂啊。
况且铅中毒就罢了,关键是指标这么高,实在是太不正常了。
说句没根据的话,除了有人故意投毒,我实在想不出第二种可能性会导致这种结果。
根据评论区提供的信息,高德地图找了一下,果然…… 希望附近居民也去检测一下身体!
刚看了一下新闻
其中有家长提到去年开始就有小朋友有相关症状的产生,去医院检查后发现血铅超标,但并未想到是幼儿园的问题。
这么长时间的中毒时间,会不会中毒范围会比目前所知的更大,人更多?
去年开始幼儿经常出现呕吐腹痛等症状,老师都没有注意,拖了这么久。
哎……
天水麦积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公安、市场监管局等部门介入调查后,食物留样均已查封带走检测。
目前还不能确定是什么物质导致的中毒,等个结果。
我的外甥,在 10 年前,在四川的学校里吃住,就被检测到血铅含量很高。
我有点惭愧。因为我能力有限。我也没有办法去帮助他什么。
他现在还算健康,只是智力上很平庸。
这样的苦果我们已经吃过了。
你们生了孩子的人继续吃吧,吃不下掀桌子也可以。
反正地狱里啥都有。
也啥都可以。
孩子如果三餐都吃山姆的,最多拉拉肚子罢了。。。。。可惜没那条件。
时间是最好的解药,现在我看到很多洗三只鹿的,大多数说是新西兰总公司自己弄的,栽赃嫁祸给国内企业,更地狱笑话的是护城河省给帮忙洗。
事情曝光了几天,但整体还是云里雾里的。
不仅没说清楚中毒来源是什么,也没说哪个部门经手的,更加没说这些中毒的幼童是男童还是女童。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之前有个案子是女幼师给幼儿园投毒的,
还有些案子是女幼师刻意对男童下手的,
所以根据我的经验,含糊其辞的案件罪犯或肇事者大概率是女性。
我就这么一瞎猜,看看最后结果对不对,猜错我道歉。
看得不明不白,等后续通告吧。
话说,前几年兰州某大学学生集体布鲁氏菌感染的后文是啥?
不需要了解这类常识,我只知道省直幼儿园有没有这个问题。
我严重怀疑是当地医院搞创收,炮制出这么个新闻来。
因为这事我亲身经历过。
03 年,也就是非典那年冬天,我们全校验血测铅含量,结果不测不要紧,一测大家都超标,最多的比这三倍还多。
这下可把家长们吓坏了,因为当年还有个免疫系统病,叫紫癜,也是整的人心惶惶。
于是一群群家长冲向医院,做进一步测试。
结果,钱花了,孩子都没啥事也放心了。
我们当时也不在学校就餐,学校也没有开水给孩子喝。
于是疯传铅含量和真彩的自动铅笔铅芯有关,于是学校又开始整顿小孩用自动铅笔。。。
为啥家长对铅含量超标这么上心呢,因为除了紫癜之外。
全校铅含量最高的,是几个常年考不及格的同学。。。
这下铅含量超标,影响智力的传言就传开了。
但是我们班可不信这个,因为我们班学习不好的反而低,学习好的,大家都高。。。
后来这件事也不了了之。
如果说单纯因为,幼儿园的早午饭点心里面的添加剂中毒,那有点夸张。
毕竟小孩子吃饭,吃一半扔一半,吃不了几口。。。
跟单一品类的添加剂关系可能不大。
这么大的含量,不是慢性投毒,就是什么补药偏方,或者装修,或者用了美国水管,含铅餐具什么的。
很多人提到的皮蛋,那就纯属不了解小孩子的饮食了。
很多小孩连纯牛奶都喝不习惯,让他们吃传统豆腐,或者皮蛋瘦肉粥,皮蛋拌豆腐这类东西,得吃多少量,才能吃出事。
而且大部分小孩都不喜欢吃这些味道的东西,更喜欢吃些清爽的,或者油炸孜然之类的。。。
不过,添加剂倒是也不是没可能。
某地区的食品企业,经常喜欢加点,别人想破头都想不起来的东西到食品里面。
我觉得大人们也该一起测测,没准是当地供应商,都用了什么东西,或者当地自来水美国英国福岛化了。
官方通报过于莫能两可我猜测可能是工业污染,或者是投毒。依照限时情况,如此高剂量的铅中毒,除非主动摄入,否则工业污染的可能性也很小。
首先应该注意下,幼儿园的工作人员是否也中毒了?
实在是不理解,某些官员不知道把手伸到异地是一个很严重的事情?
这点苦就受不了了?
现在的孩子啊。
他们告诉你是违规添加剂,又不告知什么添加剂。按照刻板思维,会想更坏一点
这是投毒行为,不是简单的一个 “违规” 就可以洗的
我的关注点比较奇特,天水距离西安三百多公里,多名幼儿家长从天水到西安就医,看来西安确实是西北部地区的中心,西安也确实是科教文卫名副其实的强。
但是日本学校吃肉少,所以我们胜利
我看新闻第一反应就是为啥新闻不说是什么添加剂,啥添加剂能导致铅中毒这么严重?我特意去搜了一下,发现也没有多少种含铅的添加剂。当然,如果这个添加剂是违规添加了超量的铅,那另说了。然后我同事给我们分享的时候觉得是食物导致的原因比较大,可是通报写的是添加剂,大家是真猜不出来。铅中毒不可逆,对小朋友伤害这么大,也不知道这些人是无意还是故意的~ 哎
除了官方信息之外。
各位也要关注一下水龙头。
在 2005 年,我国有关部门与世界卫生组织,就共同进行了一项涉及我国 15 个城市儿童铅损伤的调查。在被调查的 1.7 万名 0 至 6 岁的儿童中,平均铅损伤率为 10.45%,这表明,我国城市中的儿童,每 100 名中就有 10 名以上的儿童铅损伤,“铅超标” 正在毒害着我国儿童的健康。
挺可怕的,当年三鹿大头娃赔完了么都,
补一张↓,,
铅离子通常以二价的形态存在,导致它会在骨骼牙齿处取代钙离子,所以血液中的铅离子并不是最多的,只占总摄入量的四分之一,这批小孩的实际摄入量远超部分回答的计算,这简直就是范围性的投毒案件,到现在都没说个责任人的名字控制起来,估计最后就是不了了之吧。
我就提醒一点,虽然铅中毒之后,已经造成造成的损伤是不可逆的,但这不意味着接下来就可以不继续治疗了,持续的高血铅状态会破坏大脑和肾脏,导致慢性死亡,切断铅来源之后仍需采取方法降低血铅含量,自求多福
不会是给喝了清朝的安神汤吧?
2024年11月24日,由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主办,招商局慈善基金会、“流动的中国”研究网络、北京三知困难儿童救助服务中心联合承办的《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趋势与机遇》平行论坛在杭州举办。 济南市睦恩公益服务中心高级项目主管纪欣欣在本次论 …
据媒体报道,当地时间10月1日,瑞士苏黎世发生一起袭击儿童案件,一名男子持刀捅伤了3名正要前往托儿所的5岁孩子,致其中一个孩子重伤住院。托儿所工作人员和一名路人合力制服了歹徒,才没有出现更惨重的后果。 BBC的报道很克制,也可能是不了解相关 …
半夏的自留地 半夏的自留地 微信号 gh_e13927aabf6e 功能介绍 一些细碎的光,尘,时间,还有爱 以下文章来源于青少年生命复元 ,作者复元伙伴 [ 青少年生命复元 . 针对家长群体普及青少年抑郁及心理健康常识,帮助青少年走出困 …
点击上图▲立即了解 _“****愿天下不再有骨肉分离之痛。”_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就在昨天,邯郸初中生被害案,这起群情激愤的社会恶性暴力事件终于有了新进展。 该案件的三名未成年嫌疑人正式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追究 …
1 我无法压抑住沿着昨晚文章继续写下去的冲动。太难过了,并非因为感同身受,而是这个社会的成年人对留守儿童责任问题太鸡贼太猥琐了,令我作呕、不写不快。 如今,还有几人记得偏远的贵州毕节留守儿童的悲剧? 整整12年前的2012年11月16日,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