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结束了,对这三年,别纠结,但也别忘却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收录于合集 #新罗马 67个

愿你明日自由自在的生活,对得起你昨日谨小慎微的离隔。

1

建国初期,我国有位诗人叫郭小川,特殊年代挨过整,1976年粉碎四人帮的消息传来,他高兴坏了,又是喝酒又是抽烟的庆祝,结果醉倒后,手里的烟头引燃了棉被,造成火灾。郭小川先生就在这场火灾中不幸丧生了,倒在了他总算期盼来的能熬出头的前夜。

每当看到重大国际国内新闻的时候,我总会不自觉的想起这个故事,与时代的车轮相比,个人 实在是太渺小了。所以有的时候,即便时代的车轮正朝着你期望的那个方向转向,你也应该谨慎谨慎再谨慎,小心小心更小心。因为转折时期总意味着更多意外,而身为个体,你没有抵抗意外的能力。一个蹦出的火星可能就能要了你的命。所以还没到喝酒庆祝的时候,冷静一点,谨慎一点,这样最好。

今天中午,看了国家卫健委刚刚公布的防疫新十条,我也隐隐约约有类似的感觉。**疫情整三年了,可能真的快到了快要“熬出头”的时候了。**这几天多地下发通知,不要求天天做核酸了,坐公交搭地铁不查二维码了,餐馆超市陆续开业了。虽然如果你记性好的话,会记得去年这个时候,很多地方其实也都还没普及测核酸这种东西。但怎么说呢?趋势确实是明显的。

而“新十条”公布以后,这个趋势应该会更加明显,因为无论新十条本身、还是之后的新闻发布会,有些东西已经不再提了。也是在今天,央媒已经开始引述专家的话,说奥密克戎的重症比例已经低于流感了。这也是鲜明的信号,预计不久,目前一些走得慢的省市也会陆续修改政策。

当然,新十条依然强调了“不是完全放开不妨”,而是“主动优化”。一旦被划定为“高风险”,依然需要接受五天的隔离。其实目前的形势,有点类似于当年改革开放初期搞“包产到户”的时候,这一步迈出去了,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不试一下,哪一边的主张其实都依然是理论。所以政策制定者需要“走小步”,先有限的开一些口子,看看社会的反响,如果效果好,再继续往前推,如果效果不佳,会收回来也不一定。

**所以接下来的一个月新十条推行效果如何,非常重要。**因为再过一个月全国春运高峰期就要来了,接下来则是农历新年。到时候会有什么样的防疫新政策推出,才是真正决定未来一年甚至几年内我们怎样生活的关键。而届时的政策,恐怕要取决于这一个月社会面的整体反应情况。

所以卫健委的回复很中肯。问:何时恢复到疫情前的生活状态?回答是:我们已经接近了这个时机。

请注意,只是接近,并没有宣布真正的到来。所以对那些已经快憋不住,决定马上要出门或像疫情前那样生活的朋友,我都劝他们再等等。越到了这个时间,越要谨慎为上。

真的,别急,再等等。三年都忍了,不急这几天。

2

“凡事有始必有终。”我突然想起电影《黑客帝国》里的那句话。

电影里的特工史密斯自第二部起就像病毒一样开始感染整个矩阵世界,他们不断复制自己,且这个趋势似乎无可阻挡,直到最后,整个矩阵世界里的所有程序和人除了尼奥都变成了史密斯,然后他对尼奥如是说。再然后,他感染了尼奥,可得意不过三秒,所有史密斯都自爆了,矩阵世界恢复如常。

小时候看这段的时候我有点没看懂,甚至觉得这个剧情很无厘头。但后来读了一些书,发现这似乎可以看做一个关于人类与病毒关系的寓言故事:

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曾经造成10亿人感染,2500万~1亿人死亡。而当时的世界总人口,不过17亿人左右。但据考证,这种可怕的病毒其实今天依然存有后代——它就是我们今天常得的流行感冒的前身。

把今天得了请个假都不好意思的流感和当年死亡率近10%的瘟疫联系起来似乎有点匪夷所思,但这是真实的。如果你看过《病毒星球》这本书,它会告诉你,其实对所有病毒来说,传染性、变异性和致死率之间,都存在一个不可能同时达成的“不可能三角”。

也就是说如果一种病毒拥有很强的传染性和变异性,它就不可能长期保有很高的致死率,最终其致死率、重症率会因为它们的这种演化选择变得不用过度防范,像流感病毒

如果病毒拥有较强的变异性和致死率,其传染率就注定会受到限制,像艾滋病病毒

如果病毒拥有很强的传染性和很高的致死率,那么它一定变异性是极低的,容易被疫苗所预防,像天花病毒

所以,天无绝人之路,在病毒与人类的这场战争中,老天爷是公平的,自然规律决定了,不可能有任何一种病毒会真的给人类带来电影或游戏中那样的世界末日。所以不要过度恐慌。

其实疫情三年来,人类与新冠肺炎病毒较量的一大目的,就是想弄清楚它到底占了这个“不可能三角”中哪两边。新冠病毒是更像天花?更像艾滋病?还是更像流感一些?

而从目前医学的研究成果看,基本已经确定它走的是流感的路数。而进化史上最成功的病毒,其实也是这类病毒,它们经过进化的反复筛选,最终会变成鼻病毒那样,“润物细无声”的潜入每个人的身体,以牺牲致死率为代价感染几乎所有人。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人类目前的基因中,其实有8%的DNA居然来自于病毒——在我们无法追忆的数亿年时光里,有无数病毒通过这种策略感染了我们的祖先,最终成为我们祖先的一部分——就像特工史密斯一样,他们作为病毒成功了,但代价是,作为杀死人类的病因,他们注定是要失败的。

其实这些无非现代生物学的常识,但就像打疫苗一样,让全社会认识并接受这个常识需要时间,三年不短,但也不算长。只要我们经过了这一遭,记住了,就不算亏本。

3

人就是这样,只要一切运转正常,就没人在乎它们是怎样运作的。”这也是一句《黑客帝国》里的名言,锡安的议长对尼奥说的。

疫情三年,我也总想起这句话,因为我也发觉这也是句至理名言。

你看三年前,我就从没想过出个门,去想去的地方,买个菜,上上班,会是一些多么难能可贵的事情。而街上人群熙来攘往,其实是世间最美的景色。

同样的,也在三年前,我也曾关注过很多大V、很多公号,觉得他们说的都挺有道理的。

可是,这三年时间让我取关了其中很多,因为我发现很多人的“常识”其实是装出来的,三年里,当一些常识遭到挑战,需要有人出来呼吁时,他们精明的选择了闭嘴,甚至为了把文章写的既有流量又安全,不惜自编一套歪理。

但而今,又到了这些大v出洋相的时候了。未来几天,你看着吧,有一件事情肯定会发生,那就是之前很多斩钉截铁、誓言要与新冠病毒你死我活的大V,会缓慢而坚定的改了调门,逐渐靠拢到国家的新十条上来。等到国家颁布新的防疫政策,他们又会再改调门,再度进行靠拢。

时下很多媒体都在追求“病毒式”传播,其实就像病毒有一个 “不可能的三角”一样,媒体也有——**安全、流量和凭良心,**对自媒体来说也是一个不可能的三角。

而在这个三角中,那些最成功的大V总是坚定的站在了安全和流量一边,而把良心抛在了脑后。——也就亏了这帮人割的韭菜大多只有金鱼记忆,又不看他们文章的“合订本”。不然真不知道他们怎么开得了这个口。

但所幸,我们还记得,我们还记得这三年以来,每个人都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就像来到锡安地下的尼奥一样,这三年太多的经历,让每个人都了解了这个世界是怎样运作的。

社会的每一条常识就像锡安城下的机械一样,供应我们每天的正常生活。

当我们的正常生活被打断,我们才会意识到了它们的存在。

而当我们的正常生活恢复的时候,请不要立刻忘记它们的存在。

请记得那些常识、记得谁曾捍卫它们,谁曾无视它们。这样,我们的这段时光,才没有虚度。

“我唯一担心的是我们明天的生活能否配得上今天的苦难。”这是我很喜欢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名言。

大疫三年,大家都不容易,而今,回归正常的日子近了,我想说,对这三年,请别纠结,但也别忘却。

愿你明日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对得起你昨日谨小慎微的离隔。

全文完

本文3000字,感谢读完,喜欢请三连,多谢,晚安。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张文宏咋成了“汪精卫”?

前几天,一个老牌极左网站发表铿锵雄文,针对张文宏发表了对疫情的一些看法,就指责张是了中国抗疫中的投降派,指控张文宏是“汪精卫”。 估计大家都很懵圈,一个防疫硬核专家,咋一转眼成了大汉奸汪精卫呢?张文宏和汪精卫十八杆子也打不着呀!左派也不讲究 …

疫情以来,哪个国家的表现最好?

上周,我们推送了一篇关于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弗格森团队研究报告的文章(很不幸,弗格森本人近日也确诊了新冠病毒),他的报告不仅仅把英美两国政府吓到了,也把我们中国的读者吓到了。 这篇综述文章(《一份报告,直接改变了英美两国的防疫对策》)发布两天 …

武汉封城日记|第九天

按照往年的规律,已经快到返工的日子了,铁路川流不息,航班穿梭密集,该收心的收心,该提速的提速,人间满是新的振奋气象。 而在命途多舛的2020,终于迎来的是来自世卫组织的最高级别警报:新冠肺炎构成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 换而言 …

人類、病毒與科技:高度集中的風險

閱讀時間 11 分鐘 西元 1666 年夏天,瘟疫席捲歐洲。英國劍橋大學被迫停課。一位老師只好躲到鄉間閉關思考。有一天,他從小屋的窗口外,看到樹上掉下一顆蘋果。他開始思考:為什麼蘋果會直線落下呢? 等到瘟疫於 1667 年春天退去,這位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