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爱看《环球时报》的人都有什么特点?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Jolly 发表于 11/14/2015

也是来自网络。
《人民日报》:我们很幸福。
《参考消息》:他们说我们很幸福。
《环球时报》:他们嫉妒我们很幸福。

知乎用户 北条泰时 发表于 2/5/2016

我来说说我的经历吧。

很巧,我同时都是《环球时报》《南方周末》《参考消息》的忠实读者,均为10年+。后来不怎么看不是因为不喜欢,而是网络媒体发展起来,没那个必要去买报纸。

喜欢上《环球时报》和《南方周末》基本上都是在90年代末,标志性事件为大使馆被炸(喜欢看《环球》的开始)和刘秋海事件(关注南周开始)。而参考消息纯粹是想看下外媒怎么报道我们的,虽然我知道参考上的都是好消息,但好消息里面的措辞很多都跟我们的不一样,更何况坏消息也有一些。

顺便说下某些南方系核心读者群,如果连刘秋海事件都不知道的话,你们的资历远不如我。

其实从我喜欢上这两份价值观截然相反的报纸的契机可以看出,这正是两份报纸的擅长所在,简单总结就是:外事不决问环球,内事不决问南周。在那个咨询不发达的年代,环球时报是难得的所有新闻都是跟国外有关的,除去一二版的时政,还有各地风情习俗,国外娱乐圈子等等,固定日子还有些历史事件的介绍,非常适合开阔眼界。

南周就不用说了,一直在追寻公正公平公义,刘秋海事件中铁肩担道义,不惜四次被告四次败诉,依然不改其英雄本色,此时的南周,称得上“硬骨头还是有那么几两的!”

我从来不觉得环球和南周冲突,直到2008年3月14日。

说实在的长平那篇李克忠文洗地水平太低,被环球喷也是活该。南周从此走上了邪路,环球也跟着走上了老路,对掐至今。

至于我的收入,扣除五险一金以及其他各种苛捐杂税每月8000+,曾经一度上探到1万+,不管怎样,在鸟市是足够了

知乎用户 王哲​ 发表于 1/31/2016

有82.5%的《环球时报》读者,个人月收入不超过5000元。

有42.4%的《环球时报》读者,个人月收入不超过3000元。

有77.7%的《环球时报》读者,家庭月收入不超过8000元。

有55.8%的《环球时报》读者,家庭月收入不超过5000元。

27.6%的《环球时报》读者只有高中或以下学历,考虑到有些读者还在上学,扣除环球时报读者里面,15-19岁年龄段的读者为比例4.5%,即23.1%,也就是约1/4的《环球时报》读者已经过了适龄年龄但没上过大学或大专,最高学历即为高中及以下(包括初中)。

以上数据全部来自于《环球时报》在自我介绍PPT公开披露,原文链接:环球时报中文版2014年媒介资料第28-32页。

02-03 补充:评论中有人提出以上数据是八年前的,我首先请各位读者注意。

其次我想询问此说法有何依据,是否能提供出处?至我手头的ppt是2014环球时报自己制作的。

02-04 再补充:我已经通过我的关系问了环球时报相关人士,数据第一次采集是2008年,在那之后历年引用,并根据实际或有微调。至于2014年数据他们认为基本上是反应现状的,原因:1,近年来纸媒衰退已经已经是明显趋势,高收入中收入群体阅读习惯逐渐转向无纸化阅读。这是全行业趋势。2,另一方面,很多收入增长快的群体,如大学毕业生,22~30周岁收入快速上升群体对环球时报的兴趣减退,脱离样本行列,而时报的订阅和购买人群,忠实读者大都收入稳定。这导致,环球时报读者收入增长远低于社会平均,这个数据他们认可基本表达2014年情况并收入PPT。为了改善读者结构,对航空公司赠阅20万份,广告收效不高,但维持住了报社整体面貌。关于数据时效性争论应该可以结束了。

以上数据需要考虑到两个影响因素,一、数据出处为《环球时报》自身,PPT的用途是《环球时报》对外界介绍《环球时报》招揽广告业务用资料。因此以上数据可能(不代表一定,仅是有可能性),经过《环球时报》美化。二、环球时报发行量约两百万份,其中22万分即(10%)是对各个航空公司的赠阅,赠阅对象——航空乘客的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应该高于平均,这点对数据的影响应当被考虑。

参考阅读:督公答案: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268199/answer/84651654

再从广告投放市场来比较一下市场(广告投放者),对各个媒体接触到的读者价值的估价。首先我们采用统一的信息和数据来源——媒体资源网

环球时报2015年广告价格

在上述PPT,环球时报选择了《中国经营报》,《南方周末》,《经济观察报》,《21世纪经济报道》作为对比对象。我追加了《南方都市报》,《新京报》,《今晚报》作为对比样本。比较的基准选取“每份报纸在第三版(仅次于头版的最显要位置,因有些报纸不在头版和第二版刊登广告)刊登整版彩色广告的价格作为比较,然后把这个价格除以其发行量(以千人为单位),得到千人成本。再以其他各报纸的千人成本除以《环球时报》的千人成本,记录为比例系数,把各个数据汇总如下:

从上图可以得到信息:

1、环球时报的发行量是最大的,广告价格为倒数第二,仅高于《今晚报》,但今晚报的发行量只有《环球时报》的1/3。

2、环球时报选择了《中国经营报》,《南方周末》,《经济观察报》,《21世纪经济报道》作为对比对象。(PPT第32页)。这四家报纸,每一家都比环球时报发行量少,广告都比环球时报价格高。比例系数高达数倍。为了通过广告影响《经济观察报》的每千名读者,企业愿意花8倍于《环球时报》的钱,至于其他几个刊物,分别是5.4倍,3.11倍,4.09倍。

3、《环球时报》和定位“商业高层管理人士,政府官员,都市白领,学者,知识型读者,商务管理阶层”的报纸相比没有优势,和同为瞄准百姓大众的都市报晚报相比较,也同样出现了发行量大但广告价值估值低的情况。南都,今晚报和新京报(北京本地城市报),也都高出《环球时报》甚多。

从媒体市场的角度看,《环球时报》的读者群的商业价值要比其他刊物的读者群的商业价值要低一些。

以上皆为客观数据及客观数据的寻常推理,不加评论。

至于这种局面怎么形成的,可参考本人另一答案。

环球时报是怎样一个媒体? - 知乎用户的回答

————————————

问:话说,这个用户人群比例与国人的可支配收入比较是怎样的呢?

答:首先要防止一个常见概念性错误,那就是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理解为平均工资,大谬不然。首先,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分子(居民收入)部分,是扣除了各种五险一金以及个人所得税的,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税后收入”,到手收入。其次,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分母是居民,也就是包含没有收入的或者极少收入的退休老人和未工作孩子。举例来说,一个五口之家,两个人上班拿工资,两个老人拿退休工资,一个未成年人读书还不挣钱,而“人均可支配收入”统计的是这家按人头计算每人可支配的钱。两个人完整收入,两个人退休工资除以五个人。

以上海为例,抚养系数约为40%,但是这个抚养系数的少儿部分是以14岁为界限的,如果扩大到大学毕业的22岁,应接近50%。即每10个劳动年龄人口抚养着5个没有收入的老年人或者未成年人。

为了便于计算,我们假设全国的抚养系数45%。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也就是说,税前平均工资大概在28844/0.9*1.45,约等于46470元,即3872元/月。

目测下来,环球时报柱形图里平均的收入大概也就在3500/月。换句话说,环球时报读者群低于社会平均。而且要注意,这个样本群体不全然等于全国平均,因为该样本只能代表《环球时报》所能到达的区域,考虑到城市报刊亭和有阅报习惯的地区,其收入情况应该好于全国平均(因为环球时报有很大比例发行是在全国8个大型城市),如果考虑入这个因素,那么:

从统计学意义上看,环球时报的读者收入低于其所在环境区域的社会平均水平。

引用资料:

人均可支配收入

江苏经济网

http://tjj.stats-sh.gov.cn/rkpc/moban.asp?id=4299

———————————————

引用

@Homer

在本文下评论

國家統計局數據,2014年平均工資,非私營企業¥56339/年(¥4695/月),私營企業¥36390/年(¥3032/月)。就業人數77253.0萬,其中私營企業14390.4萬。推算,全國月平均工資為¥4385。

按照所提供的個人收入柱圖,¥4000以下佔71.1%,¥5000以下者佔82.5%。即使¥4000-5000區間中平均發佈,該報紙讀者群中低於全國平均收入者仍高達75.5%。如果以其他數據段為參照作擬合分析,比例恐怕會更高。

竊以為,個人收入對媒體讀者群的分析更能說明問題。

-————–

评论:国航发环球时报呢。精英也看。

答复:在环球时报发行的200万份中,有20万份是赠阅给全国航空公司的,不仅国航,东航,南航都有。并且,该赠阅集中在北上广等大城市之间的商务航线,在几年前赠阅量为10万份的时候,上海航班发行量就有3万份。如果我们同意上述赠阅的对象的收入和学历高于环球既有读者群体的收入和学历水平的话。那向航空公司赠阅这个市场策略有效地提升了《环球时报》读者群体的平均收入水平和平均学历分布。也有利于提升环报的品牌形象和广告价值。

知乎用户 马前卒 发表于 2/3/2016

正好手边有今天的环球时报,拍张照片来看:

环球时报经常在“答读者问”栏目回答登载一些很容易查到的信息——注意这个“容易”是针对网民而言的。只要你会用最简单的搜索工具,就能瞬间得到图文并茂的资料:

由此,我大概可以推断,环球时报的多数读者没有真正进入网络时代。他们或许也通过不同的途径使用网络,但只是把网络看成电话和报纸的廉价版,并不能真正利用网络的交互性,也不能有效筛选网络信息。这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什么环球时报可以公开鼓吹网络封锁的正义性——它的读者对更好的网络服务并没有需求。

参见:如何看待百度将血友病吧归还给原吧主?是一次网民的胜利吗? - 马前卒的回答

其次,我的想法是通过广告来推测读者的身份。毕竟广告投放者不会乱花钱,必然是认定读者和自己的顾客有极大重合才会买版面。但我发现在环球主版上几乎没有广告,然后我想起来一个事实——环球时报、《读者》、《知音》是中国少数几个不依赖广告也不用行政推销,只靠报刊售价就能赚到钱的媒体。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的成就,意味着他们在某些话题上比那些需要讨好资本的媒体更具备“独立性”。绝大多数报刊的发行是亏损的,卖一本亏一本,靠广告才能赚钱。他们的上帝是广告商,而不是直接去拜读者)

不过,以我日常生活的经验,《环球时报》的读者和《参考消息》的读者有极大的重合度。我在报刊亭经常看到两者一起被卖出,所以《参考消息》的广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环球时报》的读者身份。

下面是《参考消息》中缝广告,非常强调“非转基因”。而且每一版的中缝都是同样的食用油广告。

有意思的是,环球时报上唯一的显著广告也是食用油:

食用油广告似乎说明,《参考消息》和《环球时报》的读者往往就是去超市购买日用品的家庭成员。至于其他广告么……恶俗程度和弱智程度都很不一般,非常接近社区中哄骗中老年人的骗子,或是八心八箭候总的同行:

由此看来,《环球时报》和《参考消息》的读者群包含大量的退休职工和受过教育的底层人口,这的确是一个和互联网时代脱节的群体。但是也不尽然,因为偶尔也能看到一些中低档汽车广告:

十几万元的准运动汽车,比较符合基层职员和技工的购买力,退休老人是不会考虑的。虽然这样的广告占少数,但也说明《参考消息》对政府-事业机关的影响力,是否能延伸到《环球时报》的读者就不好说了。

手头信息就这么多,所以没法说的更多。但无论如何,纸媒是一个迅速死亡的行业。就算《环球时报》自己能通过发行赚钱,但如果其他报刊都死了,《环球时报》自己是没法独立养活报刊亭和其他实体发行承包商的。所以,这个读者群无论是谁,都将很快成为一个历史话题。至于新时代到底怎样……虽然《环球时报》可以唤起在新时代的开端呼风唤雨,却我不看好它在新时代的未来:

参见:如何评价李毅吧 2016 年 1 月 20 日出征 Facebook? - 马前卒的回答

大陆年轻一代正在**急切地寻求、探讨21世纪意识形态。**现在虽然还处于混沌阶段,但仅仅一小部分觉醒的自我意识已经相当可怕,大大超过了任何官方机构的预期。谁能掌握这个趋势,谁就能掌握未来的文化制高点。

当然,眼下这场运动看起来是站在官方一边。但对于完全与时代脱节的旧制度来说,**呼唤出自己无法理解的力量绝不是什么好事。**无论这股力量是被有意鼓动起来的,还是完全自发的,都意味着旧式上层建筑的末日将临。.

相关回答:
《井底望天财经周报》的策划者“井底望天”是怎样的人? - 马前卒的回答

知乎用户 曲晓峰​ 发表于 2/5/2016

我看环球时报。很喜欢看。

从小学开始就偷偷翻老师办公桌上的参考消息。一直喜欢读从海外看中国的种种观点。尤其是喜欢从各种谴责、抗议、声明、答记者问中查找中央动向的蛛丝马迹。

自打环球时报一出现就觉得爽。

为此还学习了各国语言,翻找感兴趣文章的原文对照,找找有哪些删节。顺着环球时报,找到日本防卫省的网站,每次中国海军舰艇空军飞机路过日本周边都有最新的高清大图,可以拿来做桌面。法德西俄,我可以确定地说,至少最近几年,参考消息环球时报还没有伪造过什么新闻。只是偶尔有些细节翻译错误,例如:日期、人名、惯用词汇等。删节也都很节制,没有我们想得那么过分,毕竟都是爆点。

再就是,我们的老朋友,基辛格博士其实也是西方中心主义者,不怎么懂中国历史的。看他发言原文就很容易知道。

法国恐袭,内地的新闻和消息,比法文媒体自己都丰富。主要是各大报纸各管一摊,反而是内地媒体,渠道广泛,各种视角和新闻,准确权威翔实。法文媒体东麟西爪,不断有各种八卦消息,淹没主线进展不提,真实性也没有保证。

这些都是长期阅读环球时报和参考消息学到的。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发表于 5/30/2012

摘自网络,出处不知:
望京那些外企的门口总有卖报纸的,一到下班就喊:大哥大姐们——受了一天洋鬼子的气,买份《环球时报》吧!

知乎用户 子字派 发表于 2/3/2016

题主是不是也觉得听民谣和摇滚就有了高人一等的赶脚?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发表于 5/30/2012

比看《南都》的人幸福感强。

知乎用户 ARTHUR​ 发表于 2/3/2016

立场声明:我非常非常喜爱看环球时报
利益相关:为党效忠20年
《环球时报》以24H的CD释放一个叫“颠倒黑白,指鹿为马”的技能。一部分人是真的中招了,无法摆脱;一部分人是天然免疫,试图学习这个技能。
著名金庸爱好者,六神磊磊 将这个技能解析的很透彻了。以下内容引用六神磊磊 先生的旧文
————————————————引用分割———————————————————————
环球飞狗在金庸笔下,最大的高层政治情色丑闻之一,就是《倚天屠龙记》里的“阳顶天死亡事件”。

  它几乎包含了一切可炒作的元素:大企业集团高层内幕、阴谋、性、悬疑、绝世武功秘笈的下落(乾坤大挪移)等等,如果拿到今天,想不上头条都难。

  这种丑闻一旦爆发,最痛苦的就是评论员们。明明是见不得人的丑事,该怎么进行危机公关,转移视线、引导舆论?

  我们以著名评论员、《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先生的风格为例,看他如何写出一篇好的危机公关评论。

  事件背景是这样的:

  阳顶天同志是明教历史上第33代教主,武功高强。但他在恋爱婚姻问题上有点失败,完全辜负了他的名字。阳夫人和师兄成昆一直通奸。某日,在一条秘密地道里,阳顶天撞破了夫人的奸情,活活气死。

  明教顿时炸了锅,广大教徒情绪激动,纷纷要求查清阳教主的下落,严惩坏蛋成昆。

  这个时候,你想帮成昆进行危机公关,让大家不要纠缠他,不是找死吗?

  不是!只要你认真研究学习胡锡进先生,注意以下几点诀窍,就可以成功地引导舆论,甚至为成昆一举扭转颓势!

  一、首先,你必须略加夸张地描述广大教徒的反应,比如有人说“严惩成昆”,你就必须说“有人要把成昆千刀万剐”。

  二、其次,你必须用简短的一句话、或者一个词,指出这些愤怒的教徒的误区,比如“他不懂复杂的江湖”。这一步非常关键!

  三、必须巧妙地转移概念,把“成昆该不该杀”转移成“杀了成昆,能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四、必须说清楚,如果没有了成昆,情况只会更坏,不会更好。

  做到这四点,恭喜你,你就成功了!基本上大多数明教教徒都会哑口无言了。

  首先,按照诀窍一和诀窍二,我们能得到第一篇140个字的好评论《“万恶的成昆”和“复杂的江湖”》:

  “诚然,作为一名嫉恶如仇的江湖人,高喊成昆‘万恶’最解气、最痛快。但是我们的江湖,是一个有着二百五十个门派、几万名豪侠组成的‘复杂的江湖’。这个江湖既然会产生‘伟大的阳教主’,当然也就会产生‘万恶的成昆’,或者是万恶的某某某。你不能不承认、不尊重这个‘复杂的江湖’。”

  怎么样?如果你继续骂成昆,那么你就是不尊重这个“复杂的江湖”,就说明你幼稚、懵懂、涉世未深。

  但这个评论能解决所有问题吗?不,还早得很。马上会有人反击的。青翼蝠王韦一笑很快发帖:“什么复杂的江湖?这事复杂个屁!快把成昆正法!”

  这时你就该对照诀窍三,发出第二篇140个字的评论《不要拿‘坏人成昆’当挡箭牌》:

  “如果杀了成昆,能就此解决明教所有问题,我会第一个举起刀。但请问韦一笑蝠王:你和白眉鹰王争教主,和成昆有关系吗?杨逍和五散人内斗,是成昆引起的吗?紫杉龙王和范遥的感情闹剧,怪成昆吗?成昆固然不完美,但切记,不要把他当作所有罪恶的挡箭牌!那只会掩盖真正的问题,让我们深爱的明教更加混乱!”

  这篇评论一出,韦一笑等是否只能哑口无言?

  不过,照样会有人出来反驳。比如杨逍:“成昆气死阳教主,淫乱人妻,祸害我明教,这种人不该死,什么人该死呢?”

  这时,你就该祭出第三篇140个字的评论了《我们就是要为成昆说话》:

  “在真相大白前,我们必须维护这个‘不讨人喜欢’的成昆。他至少还有法定的地位;他至少是阳教主夫人的师兄;至少是谢逊狮王的师父;至少是武林前辈眷宿。保护成昆,就是保护秩序,保护稳定。我想对那些巴不得迅速打倒成昆、振兴明教的人说:梦想的实现,从来都是逐步的;而混乱的到来,一直都是刹那间的!”

  你或者要说:绝了,简直绝了!但江湖上还会有人不服气的。明教“五散人”之一的周颠可能会辱骂说:“放屁,老子最讨厌环球时报。滚蛋!”

  这时,你已经不用再长篇大论了,最好的办法是避实就虚,不和他论战,而是以巧胜之,攻击他的身份。记住,千万要以“呵呵”开头,表示自己轻描淡写:

  “呵呵,明教现在一些小角色也靠踩环球时报出名,比如‘五散人’之流。欢迎。”

  至此,谁还能阻止你赢得胜利呢?

知乎用户 Yellow 发表于 2/1/2016

可以参考以下问题的高票答案:

看罗辑思维的人有什么共同特点?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9714755

不看国产剧,只看美剧日剧等外剧的女孩有什么特点?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8389538

如何评价「删了所有去看《小时代》的好友」的行为? http://www.zhihu.com/question/32074954

———————
不就是份报纸吗,在生活中占得比重有多大呢,至于这样贴标签吗?

知乎用户 和谐社会好 发表于 6/17/2019

其实心里有数吧

凤凰传奇被黑的有点惨

其实环球时报没有立场

我中学时有个补习班,有次一个同学进门就说路上看见个精神病,站在一个台上在那扯个嗓子喊【D的领导太英明了,ZG那导弹嗖嗖的】。我那老师告诉他那不精神病,那就是他的工作,那同学就说“老师你没看见,那老夸张了”老师说“我知道你说啥,我单位就有干那个的”

人家真不是精神病

知乎用户 木杉 发表于 2/27/2020

以前喜欢看环球时报,觉得这报纸发新闻简洁(如快讯),排版也挺不错。

直到去年11月28日,高以翔去世的时候,我看到了环球时报上“补刀客”的这篇文章:

我的天,高以翔去世《上海堡垒》就变成科幻史诗了?宁怕是忘了滕华涛和鹿晗的道歉了吧?

高以翔去世确实该惋惜,但这样强行煽情宁是娱乐新闻吗?

取关取关

知乎用户 HINSING 发表于 1/9/2013

我曾经以为环球时报是外国纸媒,我无耻。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发表于 3/6/2016

那些说看过《环球时报》让自己很后悔的人,无非是秀一下自己的优越感,嫌弃一下现在看《环球时报》的人。说实在的,一个人真有涵养有文化,不在于他读过什么,而在于他自己的思考,自己认同什么。不认同就看不惯,进而看不起别的读者的人,只是过分的急于把自己撇清,然后以体现自己是个“精英”。掉书袋,请换一种高级点的方式。

骂凤凰传奇,并不能让你成为音乐殿堂,相反对它进行客观分析,让人觉得有理有据,这才是知识和修养的体现。

知乎用户 张大欢喜 发表于 2/29/2016

环屎每期内容

1美国欺负xx
2日本韩国英国xx都是美国跟屁虫
3他们统统看不得中国崛起憋着劲害中国
4俄罗斯屌,俄罗斯好,朝鲜加油
5我国的最新xx装备好屌,然而xx国的xx认为在他们的装备面前不堪一击
6外媒说我国xx,外媒说日本xx,外媒说美国xx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为何三姓家奴胡叼盘没有在怕的?

品葱用户 关爱战狼小粉红 提问于 6/23/2020 一会儿姓党一会儿姓胡一会又说自己姓市场化 品葱用户 seaman 评论于 2020-06-24 胡飞盘算一个’清官'. 环时不同于那些追求盈利的都市报,走的是政治类小报的路 …

坏球时报文章《武汉市中心医院医护人员吐真情:疫情是面照妖镜》李文亮本要被开除,医生不被允许戴口罩

本文为由《环球时报》采编的文章,是中央级官霉中极为罕见地报道疫情中大量“人祸”负面信息的文章;也是继《人物》杂志对于武汉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艾芬的采访后第二篇深入报道武汉市中心医院在疫情发生初期应对策略和乱象的文章,文中透露了医院领导禁止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