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日本相比,中国的文化输出有哪些不足之处?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许杨 发表

我们总想让外国人喜欢连我们自己都不感兴趣的东西。

知乎用户 明月共潮生 发表

别人的文化输出:我的电影好看,大家都来看一看,我的游戏好玩,大家都来玩一玩

中国的文化输出:我的老祖宗牛逼,大家都来跪一跪

知乎用户 会说话的肘子​​ 发表

很多人总是骄傲于 “我在悉尼穿汉服了”

“我在美国表演舞狮”

“我在纽约唱了京剧”

“我们有多少家孔子学院”

有些东西,确实是好东西,例如京剧舞狮汉服

但这不叫文化输出,这叫自嗨。

因为这个文化传递出去,外国人路过看一眼也就是赞叹一下,不会有什么延续性,传播度。

那么近几年文化输出相对成功的案例是什么?

麻将。

麻将在国外隐隐有人传人的趋势了,当然,也还没到如火如荼全面占领的趋势。

很多人在谈文化出海,都不谈出海的东西首先得有趣。

文化出海就是一场没硝烟的战争,你就得用那种能一个传染俩的有趣事物,在海外快速传播才行。

你现在非要用京剧去搞文化输出,跟当年清末鞑子部队骑马冲外国人机枪阵地没啥区别

求求了,搞点有意思的东西去文化输出吧

知乎用户 凌云飞渡 发表

差太远了,真的是 X 宣部和民宣部的差距乘以一千。

吸引人的异族文化是什么?显然是美丽,酷炫,其次才是有内涵。

一美国的黑哥们和我说过,日本的撒麻如啊太酷。为了忠诚,为了信念而死,太帅了,SO COOL。

这黑哥们真的会切腹?开什么玩笑,割破个手指都得叫唤。只要他觉得自己像武士一样 就够了,重要的是他的自我感觉,自我陶醉。

而我国输出的是什么?孔子,京剧,书法,剪纸等等,除了武术,哪个能让他们觉得自己酷,能拿出去炫耀,哪个能让他们泡妞,吊凯子更有把握的?

没有,这些在国内都是小众的不能小众的。在自家地盘里都没生命力,都不被年轻人热爱,你居然想去吸引吸引文化完全不同的老外???拿头去吸引?

吸引普通大众的需要美感,国内多少女的喜欢和服?难道她们个个都了解日本历史?八成以上毛线都不知道,剩下两成里起码有六成以上也就是搜了下百度的水平。但这些影响她们喜欢和服吗?不影响!相反通过和服,她们反而会对日本感兴趣,甚至喜欢日本。

为啥?因为穿上和服以后她们能拍美美的照,引来一片点赞,满足她们的情绪需求。甚至还有俄罗斯大妹子,宁愿被勒得喘不过气,两个排球被压迫成扫地机器人也要穿下和服,拍个美照,哪怕差点昏过去。

多少男的(无论中外)喜欢日本刀,他们可能连打刀和太刀的分别都不知道,但这不妨碍他们喜欢日本刀,不妨碍他们觉得日本刀帅,也不妨碍他们拿个日本刀(哪怕是劣质的)摆破斯拍照。

现在我国输出的文化别说让老外普通人了,就是让我国自己高中以上文化的人觉得美的有几个?

武术勉强算一个,可惜武术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没自己的标志性东西,日本的柔道,空手道,合气道,剑道首先一点就是服装让人觉得有识别度,无论从那种角度看,都不会觉得丑。而武术呢?有辨识度高,且颜值能打的服饰吗?没有,在市场上没识别度,你怎么打?文化也是一种产品,除非这个产品在同类里质量吊打同行,不然谁会去选择土掉渣的东西呢?

其他无论是民乐还是其他技术,都做不到让老外年轻人有 SO COOL 的感觉。

反倒是民间在服饰上倒是小有成绩,汉服和旗袍,至少能勾起老外女子觉得漂亮的想法。

所以在我看来,我国现在最该推广的恰恰是侠文化,无论是秦汉的游侠,还是明清的剑侠,无论是民间的豪侠,还是高堂的儒侠,能引起老外共鸣的太多了。

一个文化要在异族里推广除了包装(美,帅,酷)还得有能和对方文化有共鸣的东西,和对方主流,人类主流文化,道德不相背的东西,最能流行的就是先进的,至少能让他们的青少年等一部分人认为先进的东西。

举个例子,美帝满世界传播的是什么?民主,自由,人权。有哪个政权敢公开说他们反对民主,自由,人权的?没有,连叉叉功,叉叉教之类的邪教都要宣传自己讲究真善美呢。当然至于美帝给你的是不是真的民主,自由,人权,这糖衣里面包的是狗屎还是敌敌畏,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我们 6,70 年代为什么能以第三世界国家的国力,却能影响如法国等欧美发达国家的青年?因为当年我们输出的是反压迫,反歧视,解放全人类的思想。你别管这些小年轻是不是真的了解革命思想,也别管他们是不是真的愿意为了人类解放去吃苦乃至牺牲生命。总之这些崇高的目标,满足了那些青年殉道者的自我感动,满足他们为崇高目标牺牲的自我感动。

所以侠客文化和欧美文化圈明面上推崇的相悖吗?完全不想悖。想想我们为什么接收佐罗,接收圣女贞德?因为我们的文化里有和他们相一致的东西,这样使得我们在感情上很容易接受他们。

锄强扶弱,惩恶扬善和罗宾汉有共同点吧,义之所在死不旋踵和蝙蝠侠,美队等漫画英雄有共同点吧。四海之内皆兄弟和反种族主义有共同点吧。你把侠客文化退出去了,改明美国再找事情都能把自己塑造成风萧萧兮易水寒,为天下诛暴秦的形象。

反抗强暴,扶助弱小,相互友爱是全世界都通用的品质,也是全世界人民都渴望得到的。墨西哥毒贩够残忍,够邪恶了吧,都开始拜上关公了,没错拿蓝火加特林的那种关公。为啥啊,人是有安全需求的,哪怕只是心理上。在人心里,是渴望自己能有忠义的兄弟的,就算这个人明天就可能就能杀掉今天一个碗吃饭的兄弟,也是一样。这是情感需求,和实际会怎么做不一定直接关联。

![](data:image/svg+xml;utf8,)

刚开始推广,别求大求全,开拓者必然筚路蓝缕,能站住脚跟就好。想想 90 年代中国货在国际上都是什么形象?0 几年,西班牙还烧过中国皮鞋,现在我们出口什么?我们官方就是太求全,几乎要别人接收自己设计的自己的人设,这别人怎么可能接收,何况别人本来就在黑你。再说全球主流的恩格鲁萨克斯文化也好,日耳曼文化(广义上北欧和恩格鲁萨克森人也是日耳曼人)本身就是推崇强者文明,说难听点就是强盗文明,海盗文明。看看美国校园明星是啥?你推得不争,中庸,人家会认同?完全和人家文化相悖,民间不认可,官方使绊子,怎么可能成功。推孔子还不如推他的射和御呢,

到时民间的虽然微小,但生命力顽强,如网文修仙小说,汉服,旗袍,兵击,铠甲等。

我们的优势就在于底子厚,光武术一项就已经有了很高的知名度。当年我一菲律宾的朋友就和我说过,他来中国留学之前还以为全中国的人都会武术,就是街边卖菜的大婶都会少林拳的那种。这家伙还是正宗华裔,说普通话都不带口音的那种,可想而知国外的印象。

有了这些表现形式,我们能打的牌就多了很多,能呈现的东西也多了很多。民族的才是师姐的,不对,是世界的。

知乎用户 Hibanana 发表

日本政府想输出的:

和歌,相扑,能剧,舞踊,漆器

结果日本输出的

playstation,AV,流行歌,原宿,二次元

我国政府想输出的:

京剧,相声,诗朗诵,国画,毛笔字

现在输出的

爽文,抖音,古装剧,手游

知乎用户 Gregory 发表

文化的成就在于包容,兼容并蓄。

如果有百八十条的规矩,这不能那不能,你的文化产出都是畸形的,自己人都不买帐,还指望外人买帐?

知乎用户 拉黑太怂 发表

一句话:“良言难劝该死鬼”。

自古能和平输出到外面的文化,基本全都是娱乐产品。

你说外国人知道京剧,那可是国粹。

可是京剧往前倒两百年它也就是个玩意儿啊。那都是纨绔子弟平时成天在楼里泡着呢。

从音乐到美术,全都是娱乐产品。

要是你非娱乐产品还贼拉重要,人家早就赶紧抄走了,不用你输出。

我总是觉得现在京剧就有点 “自绝于人民” 的感觉了,也不知道咋的,把一个个捧得老高。那没用,你捧再高大伙儿不看也没用啊。

就拿春晚举例子,早年赵本山的小品多可乐?一过年所有人都坐在电视机前等赵本山,赵本山来了我电脑都不玩了。全国人民多少都会两句东北话,张口就是一句 “铁岭”。

现在那些 “正能量” 小品有啥看头?你过两天还记得谁是谁吗?

现实生活中没谁成天高大上的过日子,日子是柴米油盐,不是金碧辉煌,红墙绿瓦。

非得端着,你就端着吧。

酸死你。

知乎用户 M.K 发表

“文化输出” 是本朝独有的概念,正确的概念是 “文化溢出”。

“文化溢出” 是被动的:不用你兜售,别人觉得你的文化好,自然会自己来拿。搞溢出的民族只关心文化本身。

“文化输出” 是主动的:管你要不要,我必须强行塞给你。搞输出的人从来不关心文化本身。

汉唐文化鼎盛,日本、朝鲜、越南自己来取经,不是大唐派什么 “遣倭使”、“遣高丽使” 输出的。

清末,民国,改革开放期间,我们引入了多少外国文化?包括现代汉语很多词语都是日语,比如干部、公安、警察、现代化。没一个是人家塞给我们的,都是我们自己拿来的,为什么先贤领袖们要主动去拿呢?因为觉得人家的东西好嘛。

日本的七龙珠、圣斗士,没人跑来给你输出,爱买就买,不买没人求你。但不论日本国内还是本朝 80 后男生都趋之若鹜,这叫 “文化溢出”。

如果日本的少年 jump 来华强推 H 漫,死皮赖脸地设了上海 jump 总部,地铁口见人就发,掏钱让人把龟仙人和布尔玛 H 版往小学生教材里塞,而不管我们是不是接受(呃,其实还是有人接受的),那才叫 “文化输出”。

如果日本外务省说了:你不看我的七龙珠、圣斗士,轻则我要让日本网民谴责你们中国人是 sb、没教养:重则影响我们两国外交关系,我要出兵东北揍你吖的。这叫 “文化侵略”

“文化输出” 有点像是父亲在家里给儿子做灌输,比如让儿子背诵曹文轩老师的儿童诗歌。如果儿子不肯背,说曹贼文章淫秽,我想看《荷塘月色》,怎么办?那就拿皮带抽呗,抽到儿子承认曹老师乃是孔孟再世,颜回再生为止。在自己家里灌的自然舒爽、毫无阻力。

然而,这种 “老子教育儿子” 式的“文化输出”,在家里习惯了,竟也幻想在外面也通行无阻就不对了,外面人可不是你儿子,轻则人家爱搭不理,逼急了人家反拿皮带教你做人。

把自己的文化搞好了,自然文化就会溢出,汉唐文化不就是溢出到日本了吗?日本文化现在也是这么干的。

如果自己的文化都乌烟瘴气,还整日想着文化输出,除了麻醉下国民,毫无用处。

不,甚至现在连国民都麻醉不了。

知乎用户 观复 发表

很多人心中的文化输出根本就不是文化输出,而是试图让外国人成为一个比中国人自己还要纯正的中国老学究。

他们要的并不是文化输出,而是想要在外国人心中树立一个文化上的政治正确,比如哪怕他们自己都几乎不看四书五经,却要外国人和他们一样推崇四书五经。

这种文化上的政治正确心理其实和他们要求孩子学国学,学弟子规的心态是一样的。

所以他们对流行文化嗤之以鼻,对国内都算阳春白雪的古典文化大加赞扬,并要求外国人和他们一样大加赞扬。

他们对内要求遏制流行文化,逼迫国内的人要一起推崇古典文化,尤其是那种高深奥妙的东西比如道德经,易经。

不管他们自己懂不懂 (大多数其实自己都不懂),都会去嘲笑试图懂的人,说那些人不懂装懂,有私货不正宗。

他们口中没有认同,只有批判,只有指手画脚,只有对别人赤裸裸的嘲笑。

去看看汉服圈你们就知道了,圈外的鄙视穿汉服的:“你们穿什么富家子弟的衣服啊,你们论阶级,只配穿那种丑丑的平民服!”;圈内的又互相鄙视 “你这衣服不符合汉服标准!”“你这哪是什么汉服!根本就是戏服!影楼装!”

而对于当下的文化,他们只有一个评价 “丑事”,需要遮掩的不足为外人道的 “丑事”。

抖音在外国火了之后,知乎上气急败坏跳脚的人可不少;网络小说在国外火了之后,惊叹祸害人祸害到外国去了的也不少;宫斗剧仙侠剧输出到国外的时候,掩面高呼丢人丢到国外的更是不少。

这是一种骨子里对当下文化的自卑,对当下国家的自卑,对当下中国人的自卑。

殊不知,能被中国人喜欢的,才能被外国人喜欢,但他们却只允许中国人喜欢他们认为高贵的,甚至还企图让外国人也要喜欢他们口中高贵的。

也许,只有在外国人喜欢他们口中那些 “高贵” 到连他们自己都配不上喜欢的文化的时候,他们才认同,中国文化确实已经是在文化输出了。

在这样的一个文化环境下,别说文化输出了,文化发展都有障碍好吗?

相关问题:

观复:抖音真的算文化输出吗,他输出了什么?(本回答配合这个回答中题主的评论一起看,会很有意思)


说几句可能是题外话的东西,最近在看社会学概论,关于文化的几个观点挺有趣的,贴出来给大家分享一下:

1. 什么是文化?

广义上的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上的文化指的是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

所以这位兄台的这句话就很失偏颇,从广义上讲,我们现在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精神财富,都是文化的表现。从狭义上讲,我们创造的所有精神文化,也都是我们的现代文化。甚至包括这位兄台的这种观点,其实也是现代文化的一部分,即本文所批判的厚古薄今之风。

抖音小视频是文化吗?当然是。玄幻小说是文化吗?是。宫斗剧、神话仙侠剧是文化吗?是。甚至知乎上的所有答案以及回复,都是中国现代文化的表现。

中国现代怎么可能基本没有文化呢?

尤其是在这个有互联网的时代,通过互联网,相比于古代,我们拥有更多的资讯,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也有更方便的交流渠道。

可以说,现在是中国文化在历史上最为繁荣活跃的时代。虽然他和以前相比,略显浮躁,但浮躁其实是活跃的表现之一。以前的沉稳,更多是因为他们交流的间隔太短,所以才有时间沉下心来雕琢。

2. 什么是文化的积累和传递?

文化的积累和传递是文化系统运行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文化运行的一条基本规律。
每一代人都是在前人所积累起来的文化成就的基础上,吸取原有文化的积极成果,同时总结新的实践经验,创造出新的文化成果,然后再把这些成果传递下去。
人类社会的文化就是这样一代代地积累起来,在一代代地传递下去。文化的积累与传递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条件之一。

所以文化是一成不变的吗?不,文化是在不断地积累和发展的。换句话说,文化是活的。

我们从我们的前辈手里,接过文化的接力棒,然后在我们老去的时候,将接力棒递给我们的后辈。

文化不是放在博物馆里的标本,也不是只能供后人研究的尸体,文化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在推动着文化的发展。

所谓现代文化,不是在网上空喊的一句口号,我们更不是现代文化的旁观者,而是亲历者与创造者。

所以,某些人在抨击现代文化不行,或者现代中国没有文化的时候,也请扪心自问一下,自己在其中扮演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身份?

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靠的是每一个现代的中国人。

知乎用户 姜源​ 发表

只要出现 “文化输出” 这四个字,就已经彻底完蛋了。四月新番《派对浪客诸葛孔明》第六话有一段“诸葛亮唱 rap”,画面大概是这样的。

这是文化输出吗?这是在输出中国的三国文化?日本的动画文化?还是美国的 rap 文化?是中国成功向日本输出了古诗文化?还是日本输出水墨画文化比中国更强?全都不是。这只是创作者选用自己感兴趣的题材,认真制作有趣的文艺作品而已。好的文艺作品自然而然可以得到观众的共鸣,并且获得传播。

咱们说得直白一点,现在使用 “文化输出” 总共只有两种场景。一种是以 “外国对中国实施文化输出” 为名,抵制和阻碍外国文化作品在中国的传播;另一种是以 “某某中国作品、某某中国公司没有实现文化输出” 为名,批评中国的文艺作品和制作团队。这两种场景都是唯我独尊、党同伐异,又怎么可能不破坏正常的文化创作呢?

知乎用户 NE 恶灵 发表

文化输出一定要靠流行文化。

国家京剧团,孔子学院一类的东西当然也应该有,但文化输出真正的主力却不应该是他们。

要知道,无论国内外,最多的乃是俗人,真正愿意以非娱乐的态度去了解异文化的人有几个?

想想在座的各位自己是怎么接触和了解到日本文化的?

是街头的艺伎表演?是日方组织的能剧团?还是陆家嘴的桃太郎闪客 cos?福泽谕吉学院

真正能输出出去走向大众的文化产品你得保证它好吃、好玩、好看,能和普通人的生活娱乐需求结合到一起,也就是所谓的通俗文化产品才行。


日本文化输出的主力是什么?

动画、漫画、游戏、电影(早期)、特摄片。

我们熟悉的一些如和服、艺伎、茶道、武士、忍者、寿司一类的日本传统文化实际上是随着上述流行文化的载体作为其中的元素传播到外界的。

早年香港把中国功夫推广到世界也靠的是已经发展起来的电影工业。而不是组织一堆 “大师” 跑到美国时代广场耍大刀来输出。

最后,文化产品首先要满足本国人民的精神娱乐要求,我们耳熟能详的日本文化产品有几个不是在本国受到广泛欢迎和优秀成绩后再输出的?

人性都是共通的,你不能指望一个连本国年轻人都不感兴趣的东西还能让别国人民接受。

知乎用户 睡前消息 发表

差在有一个机构禁止 “不正确” 的文化输出,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

知乎用户 余晖 发表

我喜欢旗袍,因为旗袍开叉下面有若隐若现的大白腿。

你非给我整清朝那个告诉我那是正统,我是不愿意的。

我喜欢 jk,因为小裙子下面大开大合的大白腿。

你非告诉我日本高中生好多二流子,我只能不听不听。

我喜欢欧洲奇幻剧里的精灵,也是因为仙气飘飘的裙子下有大白腿。

你非说结婚以后就是大妈,我也只当王八念经。

所以呢,你看我喜欢的是啥,是他娘的大白腿,穿啥都好看的大白腿。

就大白腿穿的是 jk,喜欢的是亚萨西的男主,我知道这是日本文化。

大白腿穿的是洛丽塔,喜欢的是骑士,我知道这是欧洲文化。

大白腿穿的是旗袍,按理说你应该告诉我,这是中国含蓄的文化思想,对吧?

然后你非告诉我,这个旗袍的起源,版型,纹饰,材质你觉得我烦不烦嘛。

然后你自己 yy,大白腿是不好的,不能播。旗袍是好的,然后干脆出了本百科全书,从起源到制作。就把这书塞我手里了,那么问题来了,没有大白腿,谁敢兴趣你那两片破布啊?


不知不觉 8000 赞了,十分感谢兄弟们在评论区的二次创作。鞠躬~~~

难免的在絮叨两句,我始终认为绝大多数人的灵魂都是有共性的,它们总会被游戏、音乐、性、酒精这些最原始、纯粹、的感性所触动。这些东西自远古时代几乎不约而同的在各自文明中诞生,放到如今自然更容易传播。

而我们宣扬的那一套理论,要么克己,要么无为。这都是我们特色独有的文化价值观,自己人看着豆类,肯定更难以引起不同文化的共情。

既然硬塞不可取,还不如试试一带一。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的鼎力支持,什么叫兼容并蓄、百花齐放啊~ 什么叫和而不同啊~(战术后仰!

知乎用户 Tomo​ 发表

这个问题感觉最根本的还是两国在经济文化基本面而非文化底蕴上的差别(当然,在某些领域所谓差别实际上也就是差距)。

而且感觉无论如何,首先不要把中国 “人格化”(当做一个整体来看),至少要分成官宣(政治层面)、企业(经济基础层面)、个人(民间文化传播个体)三个部分来看才能比较真实。

也就是说,其实借着 “五千年传统文化” 的名义直接和发达国家比文化输出是不公平的,因为哪怕中国的传统文化再历史悠久,中国的现代商业文化也才刚起步而已 = =……

题主的第一个问题,我国文化输出差在哪里?

个人理解原因主要可以总结为三个方面:

第一、政治面,官僚作风导致官方传播并没有完全遵循文化传播的客观规律。同时对文化(传播)的定位和发达国家也并不一样。

第二、经济面,文化产业链尚未完成量变到质变。同时,经济基础上也尚未形成一种先进的、明确的、有吸引力的 “中式生活方式”。

第三、传播个体上,因为天然的语言隔阂和国内外语能力的不足,导致民间自主对外传播难度大。

第一点,表现为官方传播重点经常放在 “传统文化” 与“理念”等本应属于文化传播高级阶段的抽象存在,而不是重视和扶持性价比更高的文化(娱乐)产业的自然发展(比如对《王者荣耀》和 B 站手游的各种责难、对网文写作的各种限制),导致主动推广缺乏后劲,商业上的自发传播也经常承担不必要的非经济风险。

这个就类似《英雄母亲的一天》中讽刺的现象: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20066035?from=search&seid=3170644809750590047

“您听着啊,我给您说说咱们这个导演的这构思啊。

它是这么回事,通过您呐,要拍出这个英雄母亲的光辉形象。

要通过您呐,要反映出啊,咱们这个 80 年代妇女的这个精神面貌和这个时代感。

要通过您呐,要反映出这个英雄成长的足迹。

还要通过您反映出咱们中国妇女在美学方面的追求。”

同时,上层对文化传播的定位,优质资讯推荐_腾讯网 比如这段视频的标题,点进去一看标题就清楚了国内媒体的根本任务是什么。**导致官方层面的对外文化传播因为行政化的原因(类似国内大学),很难保持单纯的文化经营而毫无政治性(如始终十分重视 “统一思想” 之类)。因此,相对于正常的商业化经营,其在外受到的阻力和质疑要比正常的文化传播大不少。**如孔子学院曾面临的 “停办风波”。

**而官僚作风有多大的负面影响?**反过来设想,即便其他条件不变,单纯转变文化传播中的 “官僚作风”,哪怕文化传播中仅仅减少一些官僚作风,效果也会有极大改善。

这点感觉看局座就知道了。

张召忠为什么叫局座,张召忠怎么这么火_百度知道

不难理解的是,在文化传播方面,更需要的是许许多多专业过硬,平易近人,幽默风趣,与时俱进,最起码能说人话的 “老干部”,而不是 “手握王爵,口含天宪”,因循守旧,却又威风八面的官僚。

但为什么会出现官僚主义?因为这个细讨论起来估计就会被和谐了,而且也超出了本问题的范畴,所以请谅解直接贴一下百度百科,

官僚主义_百度百科

其实按百度百科给出的框架就基本能推出一个大概了。

而与之相对的,日本那边,“东京八分钟” 现在应该还有不少人都有印象的。

安倍扮 “马里奥” 钻水管 东京 8 分钟惊艳世界

安倍昭惠当年也安利过《半泽直树》。

安倍夫人看《半泽直树》 中国学生说她 “落伍”

而麻生太郎相对起来就更欢(dou)乐(bi)了。

日本首相麻生太郎通过动漫与中国年轻人交流 (图)_中国网日本政客推行动漫外交,却遭到宫崎骏痛骂是日本之耻

设想一下这三位在日本的地位相当于我国的哪些人,这种差别其实就不难理解了。

政客对推广娱乐文化不感觉跌份儿,甚至乐在其中,同时日本对待政治的 “娱乐化” 态度并不特别严肃。因此像是《CHANGE》、《民王》这种既日式主旋律又搞笑和偶像剧化的作品也能正常播出,并有不低的人气,相对正襟危坐的作品也更容易到国外去安利。

(第一个是《民王》的 ED,第二个是《民王》中的一些搞笑剧情,第三个是《CHANGE》的 ED,亮点都在于被搞笑的人物和背景)。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31224958?from=search&seid=1384181601043680726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4197406/?spm_id_from=trigger_reload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22330319?from=search&seid=13913060246349248942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像介绍麻生的最后一个链接中宫老那样对 “低端文化产品” 输出不爽的人无论是中国和日本都大有人在,但这并不妨碍他个人还在创作,并且他的作品本身就是日本文化输出的一个代表性符号,而他的想法在日本实际的文化输出中不是主流。

**第二点、经济面。**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这本身是一个 “发展中的问题”,并不应该过于责难(尤其对比美英、西欧、日韩等发达国家)。

实际上,仅仅最近这几年,夹缝中求生存,戴着镣铐跳舞的文化产业,即便经营上急功近利,即便质量上良莠不齐,却也已提供了网文、手游等颇具效果的输出方式。

然而要更好地成为文化传播的基础,国内的文化产业链目前还远未成熟,很多具体行业尚无明确的行业标准和稳定的后备资源储备制度,更未形成规模效应和良好的竞争环境(这里先不探讨垄断企业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利弊),导致文化精品率相对规模来说还是偏低(继而文化传播的上限偏低),单独企业的竞争力仍无法和国外巨头相比,比如现在的华谊兄弟仍远无法和华纳兄弟相提并论。

经济层面的关键,在于因国内各地区、各阶层发展的严重不平衡所导致的,无法形成一种先进的、明确的、有吸引力的 “中式生活方式”。

比如国内实际上有很多人很向往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或是向往像美国人那样生活,像英国人那样生活,像西欧人那样生活,像日本、韩国人那样生活,即便阶层和工作各不相同,却多少还是能够描绘出一个大概的画像,让外界有一个 “这就是 XX 国人啊” 的感觉。

但是,**哪一种生活方式,能够明确代表现代的中国人呢?**是商业精英的生活方式可以?是科研精英的生活方式可以?是文艺精英的生活方式可以?是基层公务员的生活方式可以?还是普通的工人、企业职员和农民的生活方式可以?或是国内高中生、在外留学生的生活方式可以?

而且,中国本身实在太大了,自身就是多样化的(各地区、各民族的差别实际并不小),同时吃大蒜的与喝咖啡的泾渭分明。

这样的经济和文化现实,导致即便官宣十分给力,除了美食以外,也很难像发达国家那样描绘出一个具有明确感召力和真实感的国家形象。

从 “大不列颠” 到“酷不列颠”– 英国如何塑造国家形象

毕竟说到底,软实力的基础还是坚强的硬实力,软实力终究是高山上的风景,而不是缥缈的海市蜃楼。

而日本作为经济发展起步更早的一方,更早地在商业层面实现了开放与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并且重视自身 “私货” 的传播,因此效果自然就更早、更好地兑现了。这点中国在快速发展、奋起直追后正常是完全可能也可以后来居上的。

(下面的链接是一个 80 年代日本的可乐广告集锦,即便从这样的广告中也能够体会到当时日本的氛围的)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9151463?from=search&seid=16706627959063496927

第三点是一个天生的弱点。

因为汉语的特殊性,和国内外语人才的相对缺乏(绝对数量不少,但是相对数量不够,同时质量也有待提高),导致文艺方面的输出难免出现 “损耗” 与“折扣”:如诗词翻译困难,成语翻译困难,影视剧、游戏的名字和专有名词不好翻译,难以传达原有的意境等等等等。这点作为一个天生的弱势,只能依托国家整体实力的强大,激发外国人自发学汉语的热情,以及对外汉语教育和语言自身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这确实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能指望一两个不世出的天才在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了。

这点其实是两国的差别与差距最小的环节。无论是 kongfu 还是 sushi 都有相当的辨识度,而各种两国文化深层次的理念,也同样容易让外国人一头雾水。所以关键还是重视发展文化产品,如何更有趣,更有效,质量更高,更受到认可。

而题主的第二个问题,如何做到强有力的文化输出。

个人感觉,在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层面尚未十分坚强的现在。比较有用和短期内有可执行性的思路或许是:

**一、重视个人的力量。**在国际层面重视助推和塑造出更多像李小龙、成龙、姚明、郎朗那样的文化符号,传播中国的现代形象。同时在对外的基层官宣或半官宣,重视类似局座的人物,提高官宣的效率。

二、“法无禁止即自由”,减少对企业和个人进行不必要的、偏激的道德指责,减少文创领域的压力。

三、舆论上和实际上重视教育的多样性和真实地促进底层的创业,以减少第二点提到的道德指责与压力的根源。

**四、重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改良和现代化。舆论态度上对内少一些苛刻,对外多一些包容。**少一些苛刻,多一些包容,文创领域的风气定会焕然一新。

最直接的例子:

为什么英国的《神探夏洛克》能让福尔摩斯和华生活跃在当代,而中国的包拯和宋慈就一定只能生活在古代?

为什么《FGO》可以不断挖掘他国的历史和传说人物的萌点和燃点进行魔改,《王者荣耀》就必须 “尊重历史” 不能胡来?

《三国演义》就不能走出经典和历史的范畴,像《银河英雄传说》、《无垠的太空》一样,成为未来的传奇?

难道别人家的孩子都是智商优越,绝对能分得清历史和现实,独独自己的孩子傻乎乎地历史和现实分不清楚,这么容易被 “教坏”?

难道传统和现代的融合不精彩吗?

口口声声尊重历史的人,尊重现代了吗?

到底是谁对自己的文化如此没有自信?又到底是谁如此不相信自己国家文化的生命力?

所以真的感觉一切外交皆内政,打铁还需自身硬吧。基本面的不断完善才是一切的根本。

知乎用户 坎瑞亚上单 发表

大名鼎鼎的伊索应邀到森林去讲故事。他的故事是这样开始的:
“从前,有一只兔子……”
所有的兔子都紧张的竖起耳朵。
“聪明漂亮,行动敏捷……”
所有的兔子都露出得意的笑容。
“但他有一个缺点……”
所有的兔子立即生气的嚷嚷起来:“这是什么话!这是什么话!为什么有缺点的偏偏是兔子?”
伊索愣了一下,立即说:“那好吧,再换一个。从前有一只山羊……”
所有的山羊都紧张地抬起头。
“他温顺善良,老成持重……”
“但他有一个缺点……”
“什么?” 所有的山羊都不高兴地叫道,“这是污蔑!我们山羊从来没有缺点!”
伊索摇头苦笑:“再换一个吧。从前,有一只狼……”
所有的狼立即围上来,眼睛里射出捉摸不定的光,直瞪瞪盯着伊索的嘴。
“唉——” 伊索长叹一声,说 “再见吧,先生们,你们都不具备听故事的耳朵!”

——中国作家、寓言学家薛贤荣。这篇寓言不晚于 2006 年,那时那兔战狼等概念还没有出现,山羊也还没和宗教联系在一起(仅限国内,在欧美和中东不是),可以说领先版本 10 年了。

“我想做一个产品畅销海外,讲一讲刻板印象之外的中国故事。”

“为什么里面的人不穿汉服穿对襟杉?!为什么中国风国家只有三千年历史?!为什么中国风角色那么弱?!你为了赚钱故意迎合洋大人是吧,你个罕见!”

知乎用户 tydyufkj 发表

1. 凡事都想有教育意义

2. 审核很严,而且没有明确标准。红海行动长津湖断肢横飞,评级是老少皆宜。但是动画连 “刺客” 这个词都不能出现

3. 非要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这个文化产品是中国的”,觉得中国文化必须是中国传统文化。举个例子,你看日漫,魔法异世界、未来题材有很多,但是国漫很多都是古风。再比如初音未来并没有浓厚的日本传统文化特征,而洛天依和江南等中国传统文化比较紧密

知乎用户 姑弃之 发表

说一下自己以前和一个日本女生的聊天吧。

我: “你为什么会对中国文学感兴趣呢?”

她: “因为苏东坡,所以我很早就决定来中国留学。”

我:“你喜欢苏东坡?”

她:“我爱他。”

正好我练书法,手机里有很多书法名帖的图片,于是掏出手机把苏轼的《寒食帖》给她看。

她:“黄州寒食卷!”

我:“我们这边一般称为寒食帖。”

她:“嗯。”

然后我们就聊了许多关于苏轼的话题,她对苏轼的生平以及诗词可以说是信手捏来。

然后我又对她说:“我也看日本现在的动漫,比如海贼王,进击的巨人。”

她:“海贼王我没怎么看,巨人我不喜欢。”

我有些诧异,“巨人在全球都很火,中国评价也非常高,你为什么不喜欢呢?”

她:“我只看了第一季,我感觉太血腥了,主角有些狂躁,而且我感觉在宣扬某种战斗的狂热,我不喜欢狂热的思想,日本和国外的战争只赢过一次。”

我:“那你有看过中国的影视,或者歌曲什么的吗?”

她摇了摇头。

我:“那你来中国这么久,有什么让你印象比较深刻的呢?”

她想了好久。

熊猫好可爱呀。”

知乎用户 平沙生​ 发表

用个流行的说法,中国的文化输出主要毛病在 “爹味儿” 太重。

众所周知,大家一般会吃哥们的安利,而不会吃爹的。

更何况,404 之审美水平极度低下,就拿京剧界来说,404 参与越多的,越(相对当时能达到的最高水平)垃圾。


我补充一点啊,我们年轻人给同龄人安利京剧或其它传统艺术的成功率是不低的,起码比官方强多了。一则是因为我们都是追剧看球打游戏的年轻人,知道我们喜欢某个传统文艺的点在哪里,安利比较精准。二则是官方 / 主流文艺的相关总是充斥着傲慢与偏见,你但凡看官方说 “给年轻人的 xxx” 多半都是垃圾。年轻人又不是弱智,分得出好坏。你不拿有意思的、好玩的,或者真正好的东西出来,而是一些粗糙、浅陋、自以为是的 “普及” 作品,有人能喜欢才怪。(比如近年来春晚的戏曲相声)

再举个例子啊,京剧出国,净是演小武戏,认为外国人只能看懂猴和武打。那耍猴和武术出国不就行了,要你戏曲何用?我们在纽约演出的实践,中国和外国的年轻人都是能看懂文戏的内涵的,只要艺术真的好。

把真正好的东西,挚挚诚诚拿出来,自然会有人喜欢。而不是装模作样地,“我们这东西太高级了。喏,给你点低级的尝尝吧。不懂?滚吧。”

知乎用户 王亚晖 发表

中国的文化产业过于的伟光正了。

我们想一下,日本输出的主要是什么,漫画、动画、电子游戏、流行音乐、轻小说,还有 AV,全是文化快消品。在中国的官方的眼里这些都属于最底端的,最拿不上台面的,这么些年上面这些东西哪个不是被中国官方轮番往死里操的。

所以明白了么,中国不是文化输出有问题,是整个文化的产业链就有问题,但凡群众热爱的,官方就拼命打压,官方推崇的那些,年轻人根本接受不了。

你连中国年轻人都接受不了,凭什么去给海外输出?而我们看我们的邻国,日本和韩国政府都是在拼命扶持这些行业,然后当做宝贝一样的给外国人推荐。

我上学那会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生活体验,我们学校孔子学院最早的一批课程基本就是三类,对外汉语培训,讲中国文化和古文学的,还有就是中国古典乐器的学习和欣赏。结果几乎没有人,一门课超过 3 个人就是谢天谢地,后来改革了一次,内容变成了包饺子,剪窗花,老外开始逐渐变多了,但还是没有满座的情况。

有一次助教课,我到的特别早,就和两个中国同学一起在用教室里的投影仪看《甄嬛传》,结果围过来 20 多个老外把教室坐满了,看的兴致勃勃,比孔子学院的课其乐融融多了,当时我们就觉得这个才叫文化输出。但是中国官方肯定不会拿着《甄嬛传》去做海外推广。

所以其实是中国官方希望培养和输出的文化产业,和中国人愿意消费的文化产业,中间可能隔了一个台湾海峡那么宽,和老外愿意消费的文化产业,可能隔了一个太平洋。

知乎用户 濑户内海的鱼 发表

举一个例子,发扬弘扬马克思主义

日本文化输出:

做一部动画视频打开,造一个巨大的红色机器人,命名 max,然后特别牛逼,主角开着这个巨大的机器人和同伴去解救全世界压迫的民族。

大结局和反派打 “你及时杀死我又能怎么样?你进入坟墓是早晚的事情,我会像幽灵一样,永远缠着你,你永远战胜不了我们,因为我的塔玛希是不会死的——!”(参考梶裕贵的声音,请自行想象画面)。

然后赚钱出周边剧场版,宣传同时还能敛财,取景带动旅游业。

中国的文化输出: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 然后就几把开始念经了。就开始张口诗云子曰闭口之乎者也了

主要是根本不会运用载体,一味的念经。不想听的听着头疼,想听的感觉没意思。听马三立和听唐僧说话的心情是不一样的

文化产品是文化传播的载体

苏联怎么发扬自己的文化?说到苏联的文化,谁能想起列宁斯大林那些又臭又长的理论?不,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刻画的有血有肉的对战白匪,在墓碑前说出誓言的保尔柯察金,是那些耳熟能详让人热血沸腾的经典话语。

只有像我这样发疯地爱生活爱斗争爱那新的更美好的世界的建设的人,只有我们这些看透了认识了生活的全部意义的人,才不会随便死去,哪怕只一点机会就不能放弃生活。

南斯拉夫怎么发扬自己的文化?是铁托又臭又长的演讲稿吗?不,是那些脍炙人口的电影和书籍,是那些耳熟能详的画面和台词,那些刻在 DNA 里的画面

“大地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

“多好的一座桥呀”

不想着做出让人喜欢的文化产品,一味的想着念经,还总特么想着教育人。

你几吧谁呀

知乎用户 老甜 发表

不妨把题目做大一点,把脑袋开大一点,如果向日本注入我们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理念以及管理人才,看看日本会发生什么。

想到哪说到哪,排名不分先后。

一,日本漫画(动画)

以日本漫画充斥的黄赌毒暴,来一轮大清查,起码消灭 70% 以上的日本漫画。第二轮,就是耽美,早恋等等题材,甚至灌篮高手也得删减。高一学生 50 次恋爱?改!第三轮,有辱日嫌疑的。比如七龙珠,主角们都不是日本人,连配角都是中国名字,改!再比如圣斗士,把日本描述太黑暗了,希腊元素过多,改!

这几轮下来,还剩多少?顶多就剩 1% 吧。很好,兵贵在精不在多,我们的最终目标是缩减到 8 个。

二,武士及武士道

文化清理重灾区。首先要揪出黑泽明的《七武士》批判一番。怎么能是村民雇佣流浪武士率领村民抗击强盗呢,最后武士的落寞更是败笔。只能是当地大名爱民如子,亲自挑选了自己手下最优秀的七名武士,带着钱粮武器资助无助的村民,最后七名武士和村民陷入绝境,在危机时刻,大名的援兵从天而降,拯救了大家。最后大家吃火锅,跳舞,武民一家亲。

这种国内反贼要抓就抓典型。

另一个重灾区是好莱坞,长期,严重辱日,比如《杀死比尔》,日本女武士居然是反派,这不能接受。再比如说《最后的武士》,日本武士居然需要一个外国小兵的帮助。

三,战争片

有些战争片是绝对不能引进,也必须坚决反对的。比如《风语者》,比如某国大部分战争片。要提出外交层面的抗议。

四,其他片

艺妓回忆录》,居然找了一个外国人来演日本人,演绎纯粹的日本故事,严重抗议。

午夜凶铃》《咒怨》,宣扬封建迷信。

东京爱情故事》,宣扬出轨,三角恋,需要大改。

五,游戏

通过版号审批,对游戏进行管理,重点关注游戏内容是否符合主流价值观。

《生化危机》,宣扬暴力,散播恐惧,题材敏感(病毒)。修改

《合金装备》,有大量裸露镜头,修改。

《三国志》,宣传别国历史,不讲大是大非,删除。

《最终幻想》,名字不积极,不吉利,改为《伟大理想》。

幻想水浒》,宣传别国文化,拟改名为《大国侠客》。

《侍魂》,修改血的颜色。不可有断肢断头的特写。

《拳皇》,删除不合理人物矢吹真吾或者改成外国人。

《超级马里奥》,修改名字为《超级田中》。

《大航海时代》,新增日本主角,删除李华梅

六,某特殊类型动作片

仅供审核人员内部查阅。

哼哼,看你日本文化能支撑几天,不行了吧,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文化真的很强很伟大。

知乎用户 Tom 猫 发表

行政权力在文化手伸的太长,管的太宽。

现在日本,美国甚至印度的主流文化输出你见过背后有很深的政治的影子吗?

如果有你能看见岛国大片,嬉皮士文化,宝莱坞的帕德玛瓦蒂皇后等电影?

如果是我们这些文化别说输出了,创造出来都不可能,岛国大片影响国家形象,嬉皮士文化最初就是黑人攻击美国政府流传的,而宝莱坞我举的只是一个例子,很多宝莱坞电影都是抨击印度社会现状,甚至引发社会骚乱的。

而我们呢,电影结局必须升华,必须符合正能量,必须合法,犯罪题材的电影电视结局都必须是罪犯受到了法律制裁。

都不说远了就人民的名义里面丁义珍我可是真觉得好笑,为了抹黑,居然说丁义珍在洗盘子,我笑了,你是丁义珍你会洗盘子?都不说贪了那么多,没给自己留后路这都不说了,就算没有留,给祁同伟打个电话要钱就是了,不给就去大使馆,国内那些人在剧中都是些只要权不要钱的,洗盘子,亏想的出来。

然后我们有什么能输出的,小说啊,我们的古代武侠类型的小说,在国外可是超火的。这也是文化输出啊。

知乎用户 龚健男​ 发表

已经有人提到名词翻译的问题了,我做个补充。

汉语和日语在输出本国词汇上,几乎是两个极端。个人体验是,日语对音译的使用已经到了几乎不考虑阅读人的感受的傲慢程度,而中文对意译则是一种过于执着以至于犯傻迎合的程度。两种其实都有点过,但是相比起来,我宁愿选择日本人的傲慢。

先举几个例子比较一下:

汉字 中译英:Chinese characters

汉字 日译英:Kanji

饺子 中译英:dumpling

饺子 日译英:gyoza

京剧 中译英:Beijing opera

歌舞伎 日译英:kabuki

兵马俑 中译英:terracotta warriors

伏见稻荷大社 日译英:Fushimi Inari Tasha

旗袍 中译英:Chinese dress

和服 日译英:Kimono

天坛 中译英:Temple of Heaven

清水寺 日译英:Kiyomizu-dera

白菜 中译英: Chinese cabbage

萝卜 日译英 :Daikon

葱油饼 中译英:Scallion pancake

章鱼烧 日译英:Takoyaki

柳叶刀 中译英:willow leaf sword

日本刀 日译英:katana

天干地支 中译英:heavenly stems, earthly branches

风林火山 日译英:furinkazan

可以看到中文的这种意译有多蹩脚,如果都能像长城 the great wall 火锅 hotpot 这样,确实能传达出准确的意思,那也罢了,但更多情况是仅仅为了意译而强行逐字翻译字面意思,比如评论区提到了天干地支 heavenly stems, earthly branches,翻译成天的主干,地的分支,然而事实上我们中国人理解这个词根本不会按照字面意思拆开来理解,就是直接当作一个完整的词语,表示一种纪年方式而已。类似还有花鼓戏 flower drum opera,太和殿 Hall of Supreme Harmony。

还有的就是随便找个外国意思相近的词敷衍,作出各种哭笑不得的妥协,比如把饺子翻译成 dumpling,类似于把 hamburger 不音译成汉堡而译成肉夹馍一样。而至于像天坛,京剧这种,翻译成了天堂寺,北京歌剧,连意思都完全改变了。更多的还有什么粽子叫 rice dumpling,龙叫 dragon,紫禁城叫 forbidden city。这些如果用音译本来是完全不违和的。

更搞笑的比如兵马俑 terracotta warriors,普通话 mandarin,要是英语学得不好连说都不知道怎么说,自己国家的人在像外国人介绍自己的文化符号时,居然还得反过来先学一些奇奇怪怪的外国词来表达,真的不像话。

而日本是不仅本土的词要音译,就连外语有的词,如果在日本的语境里,他们也敢于坚持使用日式词汇,比如上面列的萝卜要说大根,还有比如老师说 sensei,外国人说 gaijin,我遇到最离谱的是美国的日裔用英语说他们是第几代移民,不说 third generation 之类,说 sandai。

相比于依附国外已有概念的意译,这些音译词,提供的是一种全新的,专属于本文化的意象,词汇本身就已经带有文化属性。比如龙,当你用 dragon,所表达的含义只是一种 “中国版本的西方龙”,只有当你用 loong,那才是真正的,中国本土神话中,特有的龙。

早年间中文其实也不怕音译的,像功夫 kung fu, 太极 tai chi, 风水 feng shui, 师傅 sifu,道 Tao 这种词,都是当年中文最早的文化符号,到现在美国的各种美剧电影里还在使用。但不知道怎么的中国人好像越来越怕音译就怠慢了外国人,生怕让外国人听不懂似的,把我们最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一个又一个地,用一种不三不四的方式翻译出去。得亏日本抢先输出了不少像围棋 go, 禅 zen,麒麟 kirin 这种词,换成中文来翻译出去恐怕又要翻译成什么 surrounding chess,the principle of Budda,Chinese unicorn 之类又臭又长的烂词。

我知道现在大家都在说文化输出输出的不是传统文化了,但是即便在流行文化中,基本的传统文化符号,仍然是骨架般的存在。像旗袍这种,中国最代表性的服饰,虽是传统元素,但已经成为各种国风国潮的标配了,然而到现在这旗袍的英文还没个标准的说法,有的会音译 qipao,有的机翻会翻译出一个 cheongsam(长衫),更多情况只会说 chinese dress,连使用原生词汇的自信都没有,本身就低了一个档次,怎么跟 kimono 比输出呢?


为我新写的答案打个广告:

如何看待美国教授因说中文「内个」,被称冒犯黑人而遭到停课处分? - 龚健男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9327065/answer/1499443248

知乎用户 汗青 发表

文化输出不是靠输出卧槽太伟大了这种东西,所以你拼命输出我大中华五千年文明四大发明如何伟大,没用。了不起得到一句 “哦,这样啊”,完事。这样没用。

文化输出靠的是激发起别人想了解你的兴趣,自己开始主动寻找相关信息,来了解你。这样才能做到输出,所以文化输出的核心,是让别人喜欢上你的这种不同于他的文化体系。如果他不喜欢,你做什么都是白搭。你能硬摁着一个路人去看它他不喜欢的电影吗?不能。

日本输出的是什么?漫画,动画,游戏,都极具可看性观赏性可玩度,从信长之野望到太閤立志传,浪客剑心,犬夜叉,你接触之后就会认认真真地去学习日本历史以及相关科目和知识。日本人说过他们的文明文化如何如何了吗?没有。但是你还是愿意去了解,接受。

所以呢,孔子学院这种东西就不要搞了,多扶持本国文化和娱乐产业,少上点紧箍咒,别什么东西火了就去管制什么,因为本朝任何东西只要一管,基本就残了,还输出呢,输出什么…?

听说最近开始加强管理短视频和主播直播准备要持证上岗了,以后就是老铁我可领到直播证了老铁双击 666 以示祝贺……

知乎用户 流浪的蛤蟆​​ 发表

差在几乎没有……

日本小说输出很强,我们都小说集中在现实题材出不来,传统作家几乎没有幻想类写作,除了刘慈欣,还有网文,能输出的小说基本没有……

别提圆圆……

我们能想起来的外国作家,其中很多都是幻想类作者,随便一抓就是一堆,外国能想起来的中国作家……

传统作者放弃幻想类写作,是一种文化衰退。

漫画越活越艰难,虽然出海还不错,但后劲也不好说,漫画成本太高,出路太难……

电影电视剧,比起文字漫画已经是很强了……

艺术类全都没法说……

音乐…… 这个,谁在外国榜单冲上去来的?

宽面?

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比如节假日,全员尽没,自己都不过了,反而各种洋节被传播……

我们的文化特色,比如儒家,被打倒了,武术,没落了,饮食…… 都是美国的左宗棠鸡……

中国能拿出来对外输出的文化,基本没多少,本来强势的文化,我们自己都抛弃,打倒了……

知乎用户 麻油 发表

中国文化输出还行啊,只不过输出的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就不好说了。

比如几乎所有竞技类的 FPS 游戏,老外的论坛有句名言——并不是所有的挂壁都来自中国,但是来自中国的都是挂壁。就这,日本人再过一百年也赶不上。

很多人觉得玩游戏开挂是小事,然而现在造成的影响是很恶劣的,中国开挂玩家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国家,有人估算全世界所有外挂玩家中国占一半。本来一个挺好的国内外年轻人交流的平台,被搞的乌烟瘴气,人家一看你 ID 和国籍,打得好的先怀疑你是挂。等这些年轻人变成中年人了,他们对中国人的印象就是为了赢不择手段,喜欢作弊。虚拟和现实并没有那么遥远,人家可能没看过 08 年奥运,但是真的被中国外挂打哭过。

以前我们都说上网的墙是保护我们不被外国伤害,现在已经开始反转了,老外万人血书跪求锁区,千万别放中国人进他们的服务器。

淘宝上海量的外挂店铺堂而皇之的卖也没人管,希望国家拿出整治小电影店铺的雷霆手段来整治外挂店铺。(以前淘宝上有很多卖小电影的)。

知乎用户 命运之轮 发表

我突然想从一个特别的角度去回答,主要是我最近注意到某些人的心态实在是很不健康

是这样的,众所周知,中国的文化输出在以越南为代表的一票东南亚国家里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然而某些国人却发出了一些很辣眼睛的评论:诸如讥讽东南亚语言难听不配翻唱中国歌的,讥讽蛮夷没资格穿汉服的(翻拍国产剧)……

真的,我就是觉得某些人非常矫情,以前就是嫌弃输出手游网文抖音这些流行文化 “没有逼格”,非要把琴棋书画之类的传统文化硬塞给老外;现在更进一步了,开始挑剔起文化接收方的血统来了,他们又觉得只有把中国文化输出到欧美日韩这些发达国家才叫高贵,输出到亚非拉就丢面子了……

这心态也别提什么输出不输出的了,在家里自娱自乐就挺好的

知乎用户 Johann Faust 发表

Link, Mario 和 Dante 都不是日本人…

如今,有多少中国人能接受自己输出的 “文化形象” 不是一个中国人么?

对于文化正统性的 “过度” 维护,恰恰跟文化传播是对立的。

中国文化输出走两个极端:

  1. 维持天朝上国的傲慢: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管你需不需要,管你喜不喜欢。
  2. 不然就直接自我歧视:这个我就不展开了,免得被喷。

日本文化输出就是一种尊重供需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正常输出。

知乎用户 范坚强 发表

民族特色是充满土味的,传统文化都是看上去很无聊的,无论中国和日本都是这样,但日本人就能给搞出逼格来,不服不行

拿游戏来说,大家都知道日本非常喜欢做西方背景,但总是会往里偷偷掺进点日本特色的东西,比如一个剧情不多的和风城镇,一个社保的和服美少女队友,几个日本妖怪小 boss,文化就是这么偷偷输出的

所以,正确的方式就是,先做出一个品质过硬全世界人都喜欢的文化产品,然后往里加点私货,比拉老外看京剧强 100 倍

知乎用户 Aaron Liu 发表

能输出的文化一定是现代的,符合工业社会的文化;还得是大众的,符合绝大多数人口味的文化。

中国文化输出最繁荣的时代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时候好多法国美国日本的小青年拿着一本语录。

很多人总想着把京剧、茶艺、汉服这些古代特征明显的东西输出出去,但是很少有人考虑这些东西能有多少受众。别说这些都是古代的东西,就算在古代,这些东西也不是劳苦大众喜欢的。可是偏偏很多人把这些既不现代也不大众的东西当成中国文化的精髓,甚至全部。

知乎用户 郑天玑​ 发表

文化领域老年人话语权太多,青年人参与少,文化领域消灭老不死才能繁盛

知乎用户 飞奔的马达​​ 发表

搬运我曾经关于 “为什么要文化输出” 的回答。应该也比较切题。

其实现如今经济全球化时代,根本没有什么正儿八经的 “文化输出”,都是“文化产品输出” 或者是“在产品中体现出来的文化的输出”。

比如说像什么日本动漫啊,韩国 Kpop 啊好莱坞,西班牙皇马巴萨俱乐部什么的。本质上都是文化工业产品,都是要拿来卖钱的东西,其所谓的文化风靡全球其实就是产品卖遍全球换了一种说话。至于动漫,Kpop,好莱坞能不能代表日本韩国美国的文化,这些文化输没输出暂且不论,钱反正他们是实打实赚到了的。

又或者什么意大利的高端小皮包,德国的良心下水道之类的东西。本身可能只是具体的工业产品,但可能由于它们的某些特质让人爱不释手从而引起人们的一种 “咦,怎么这么好的东西我们却生产不了?嗯!肯定是因为人家独特的民族性格和文化传统!哇好崇拜!” 的心理活动。至于有没有什么所谓的意大利或者德意志的文化性格我是不知道。但反正钱他们也是实打实赚到了。

所以,为什么要文化输出?文化输出重不重要?我的回答是要,很重要。但是我认为的原因在于文化输出恰恰就是经济和产业升级的一个必然要求。要么咱们专门发展附加值高的文化产业,生产出卖的出去的文化产品,像日本的动漫或者美国好莱坞那样。要么咱们就发展出专属中国的高端工业品,让这个产品直接被打上中国标签,成为其它国家对于中国的文化联想的一部分,就像德国的汽车,意大利的奢侈品那样。

知乎用户 大虫虫坏蛋 发表

现在我们经济发展起来后,我们官方用了很多方法,刻意进行文化输出,想让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

比如,为了让外国人了解汉语,我们在国外开了孔子学院

为了让中国武术走向世界,在联合国大会的表演上,中国派出了队伍,组织了专场表演

不过,这类的文化输出影响的范围很有限!

我们也一直搞不懂,为什么我们砸了这么多钱,文化输出还是搞不好?

其实,这个原因非常简单

我们就拿美国举例子:美国的电影工业发达,美国的文化就通过好莱坞大片传出去了,咱们在电影院里,吃着爆米花,看着好看的电影的时候,美国的自由、人权等等价值观

就渐渐被我们接受了

再比如,日本的动漫产业发达,咱们在看着那些动画的时候

他们的忍者文化、武士道文化,就潜移默化地被我们接受了

也就是说,任何国家进行文化输出的时候,都是用流行文化输出的

我们的儒家文化、京剧、武术啥的,虽然都很优秀,但是早就不是现在的流行文化了

它们需要经过包装,才能吸引世界上的年轻人

试问,外国人是先爱上李连杰的电影,再爱上中国功夫的?

还是先爱上中国功夫,再去看中国的武侠电影的呢?

我想,答案早已一目了然

好在,官方的推广没有起到效果

咱们民间的文化,反而自己走了出去

比如,咱们不少人看的网文小说,被翻译成英文以后,让外国人看得如痴如醉

在 “武侠世界” 这个外国网站上,一堆老外痴迷中国网文 “修仙”、“飞升” 这种词挂在嘴边,故事刷得不亦乐乎

据说,有个读者沉迷之后

甚至把自己的毒瘾都戒了

吃惊!

比如,咱们的抖音

现在在外国也非常火,它的外国名字叫 TikTok

抖音一出海就几乎横扫所有地区应用榜单

中国人玩什么,外国人也跟着玩什么

抖音有个 “抖被子大变活人” 的玩法,就引来了一群老外模仿

他们的大 V 也纷纷跟进

手把手教大家怎么玩

可能有很多人会认为,网文小说、抖音这些东西,都太低俗太 low 了

对它们嗤之以鼻

然而,实际上,美国的麦当劳最开始传到中国时,就是美国人觉得很 low 很低端的快餐

可是我们还是觉得高大上,要是能吃上一餐麦当劳,都会觉得很幸福

如果这些 “低俗” 的文化,能让年轻人喜欢,又有何不可呢?

更何况,这些文化的输出,有着很不错的效果

本来,因为网络的闭塞,外国人对咱们中国有很深的误解

比如前段时间瑞典人的视频里,咱们中国人的标志还戴着斗笠,在他们眼里,咱们还是清朝时候带着斗笠的样子

现在,他们通过抖音、网文,能看到中国真实的样子,说不定就能改变对我们的看法呢?

大家如果会科学上网的话,就肯定知道,原本在 Youtube 上,外国人但凡是做中国的视频,都充满了恶毒的诋毁和偏见

然而,自从抖音上的视频,在 Youtube 上火了之后

中国就莫名其妙地,收到了来自各国人的表白,很多外国人都说,原来中国这么美这么发达,外国媒体以前都是乱说的

继续吃惊!

很多越南人看了抖音以后,都出了不少越奸,说希望自己出生在中国

现在日本人韩国人中学生都在模仿跳抖音里的舞,事实证明中国的流行文化也能输出全亚洲

ps: http://musical.ly 也是中国人开发的,早被抖音母公司今日头条收购了,不存在抄袭外国一说。

西班牙街头拍摄的抖音

泰国清迈拍摄的抖音

意大利街头

纽约街头大屏幕抖音广告

所以,**抖音极有可能成为中国文化输出的一个新的窗口,也是世界了解中国的一扇新大门。**我们的网红们可以利用抖音把很多中国特色的东西让外国人看到,让他们更加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

抖音扩张到国外是在国家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可谓恰防其时。更是出现在中国崛起和壮大的过程中,可谓顺势而为。

有了这些文化输出打的底子,外国人当然就更愿意,来了解咱们中国的文化,比如中国网文火了之后,现在金庸小说,也开始翻译到外国去了,最近,《射雕英雄传》就在外国出版了

![](data:image/svg+xml;utf8,)

比如优酷的自制剧《白夜追凶》,就被美国最大的电视剧频道 Netflix

买下版权,在全球 200 个国家播放

去年大火的**《国家宝藏》**节目,就被美国的 **21 世纪福克斯,**买下了国际版权

按照历史的经验看

一个国家完成工业化后,大概 20 年左右,本国的文化产业就会迎来大发展,对外输出文化

而咱们是在 2000 年左右,奠定了自己的工业基础,现在,经过了 18 年的积累、摸索,我们工业有了,经济基础也有了,在未来的几年、十几年间

优秀、出色的中国文化,一定会搭着腾起的东风,再一次让世界惊叹

——————————————————————————
PS:这里再补充一句:虽然国内一直在批评抖音快手内容低俗,毒害了一代青少年。但根据我在油管上的观察,抖音已经完全占领东南亚和日韩了,甚至于油管订阅最高,达 7700 万的瑞典人 PewDiePie 最近也在天天发看抖音合集的反应的视频。

基本上没见过东南亚人对中国有什么负面的评论,除了常见的求歌名留言外,大多都是哇这个小哥哥好帅,那个小姐姐好美丽,中国好漂亮好发达之类的,偶尔也会有吐槽越南国内不行跟中国学学的内容。

全球老百姓也都是俗人,还是喜欢看些三俗的东西。不过日韩欧美抖音视频都是本国人自己拍的,而东南亚人主要看中国或者欧美抖音视频。我看过越南人自己拍的抖音合集,无论是内容还是人物简直辣眼睛,大概手机相机也烂,给人感觉非常山寨。我倒是觉得抖音快手之流是个非常好的传播中国正面形象的渠道,毕竟视频里中国都是一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灯红酒绿提前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目标的样子。

知乎用户 Zpuzzle​​ 发表

在有篇文章里看过这么个一个事。

中国和韩国的驻法大使馆在同一天各自举办了一场免费文化活动。中国大使馆邀请了法国最有名的汉学家和中国在法的艺术家给法国人讲解中国山水画。韩国大使馆买了几百斤白菜,在院子里支了几十张桌子,大使、大使夫人、使馆工作人员等亲自下场指导法国人学做泡菜,并教他们如何用泡菜做一些好吃的西餐。最后,韩国大使馆留下了每个参加活动的人的地址,等到一两个月后泡菜做好了用快递寄到他们家里。

从花费上说,中国大使馆邀请这些知名学者、租场地的费用要比韩国人做泡菜高多了,但最后收到效果最好的还是韩国大使馆。

你说做泡菜不叫文化输出?emmm…… 好吧,那你就继续讲山水画吧。

PS:

补充一句,其实山水画跟辣白菜也不是对立的。

现在很多人都说,一个李子柒抵得上三个中宣部的主管干部。在油管等视频网站上,李子柒的知名度是比较高的。而在李子柒的视频里,你既可以看到各种美食,也可以看到中国的山山水水和中国人对古典式理想生活的向往,这等于是把中国的美食、美景、生活理想等都融合在了一起。如果将来某一天李子柒出去的话,完全可以既讲山水画,又讲辣白菜……

当然,李子柒只是一个普通网红,可能没这个能力。但未来这样的人越来越多的话,中国的文化输出就可以做的很好。

毕竟,现在外国人最迷的还是抖音啊……

知乎用户 孟沁若​ 发表

更新

最近弄清了为何自己或经常被当成日本人(本人德国留学生)

有次因为车晚点、也有点小饿,就去火车站旁的咖啡厅吃点东西。这家咖啡厅的老板比较特殊、喜欢和客人聊天,我在的期间他在两桌客人之间聊天,也很亲切地和我打招呼。见我德语说的不错、就问我是哪国人。

我说,您猜呢?

如我所猜,他猜的顺序都是:日?韩?

nein!China!

taiwan?hongkong

nein!mainland!虽然我不习惯称自己为大陆人。

然后我就问他,为啥你们猜的顺序都是先日韩后港台??

他说,大陆开放得晚,(也就是客观上说,)日韩的早就能来自由来德国,而中国大概在改革开放才可以吧?(这点我不了解,不过大概如此吧?望指正)

我说,现在中国留学生人数也不少啊?这个城市大概至少有 400 华人留学生,日韩的也不会太多吧?

但是你们(中国人)也是近几年才来的吧?他说,而日韩的过来的更早一些。

由于本人德专、也知道留德也是近几年人数才极速增长的,就好比本人刚来的时候、城市群人数不过八十,这两年人数至少 400。这位大叔知道邓小平、知道长江黄河,知道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多年了,这已经算很了解中国的人了…… 所以觉得他这说法也相对客观。

文化的交流更多的是人与人的直接交流,文化产品不到位是一方面,客观上,文化交流的时间也活生生少了很多年啊!这点确是一个不得不承认的客观事实。

———-

作为留学生,我的感觉也是日本文化输出能力大于中国文化输出能力。

我本人也做过一个中国文化的交流宣传活动,普及一些观念,比如中日韩的女孩子追求美白,欧洲这边小麦色 棕色以为美

想去日本玩的 想学日语的 都比中国多 自己在街上更多的被当作日韩的女生……

还有就是 咱们的熊猫并没有那么受欢迎,就好比有 50% 的狂热粉 剩下的也只是路人粉或者路人…

日本的动漫也是有内核的,就好比火影忍者里的坚持 不服输不言败 虽然这是一些文化所共有的 但是却很得人心

我在活动上放了甄嬛传片头曲和琅琊榜的片花。外国人感叹的是服装真美 造型很好看,但是妃子 1 和妃子 234 傻傻分不清楚(看过网上美版的) 琅琊榜的赤子之心你指望外国人理解,没一定知识的歪果仁很难吧…… 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个复仇者的故事?

我也认同一个答主的见解,你指望人家认同你们中国人自己都不看 都不会的四书五经 周易八卦(其实八卦他们还是蛮有兴趣 我说这个 一般的中国人都不会……)

你觉得外国人不了解中国,说得就好像中国人了解外国一样,很多外国的印象都是标签性的。我问一个德国人对中国人什么印象,她说守时 严谨…… 我说这是中国人给你们贴的标签好嘛……

而且我真想很不客气的说一个事实,就是代表中国形象的除了国家领导人,真的就是在国外留学 工作的人了 … 还有游客。守时 严谨 努力真的是大部分中国留学生的形象吧……

一个朋友也一群中学生上了一周文化体验课 甚至还一起包饺子,最后让所有学生画出自己的中国印象,然后日本的樱花 寿司就都成中国的了…(实情是很多自助形式的中餐厅里也是有三文鱼 的)…

中国由于不是移民国家,外国人的人数也有限,而出国有一段时间停留的,还有很多人都没出过国门,我们就了解对方国家的文化嘛?

说一点最重要的吧,我自己办的文化活动其中最成功的一个环境就是最后的吃饭环节:

准备的食物有:

素饺子

虾饺

蛋炒饭(豌豆粒 玉米蘑菇粒 葱花 素的没加腊肠) 可自己添加酱油或者老干妈

汤圆

零食也有沙琪玛 虾条 花生米…

炒饭只剩了一碗的量,被组织者带回家吃了,万万没想到,所有菜种成本最低的反而最受欢迎…

——

补充一个难忘的情节吧,当时活动来了一个很优雅的老妇人,她是去过中国而且住了很久的,结束后,我也和她聊了起来。

她是随丈夫(德国大公司高管)一起住到北京,那个时候,还有粮票,她说,我拿着篮子买(领)鸡蛋,之后还有人来查,我是否真的买了鸡蛋 有没有多买。

我说,那时候我还没有出生、但我知道那个时候很艰难,您在异乡也一定很艰难,但是客观来说,您作为外国人相对于本国人的待遇应该算好一点。

我们也聊到,如何在异乡弄材料做家乡菜之类的。因为两国的饮食差异很大的说…

我也记得她说:

“那时候的确(中国)很贫困,但是我也很惊讶,尽管当时那么闭塞,但是如今中国的发展速度,也很让我震惊,不仅是经济上、思想上也有巨大的变化。”

这来自于一个在中国贫困时期也经历过物质贫乏的德国妇人,依然愿意了解这个国家、不去丑化、老了依然愿意参与这样一个文化活动,去再吃吃中餐,和其他外国人们交流分享。

我猜、就像我们看偶像剧一样,那段时光、也是她的青春,难忘的回忆吧…

知乎用户 小春​ 发表

日本输出的是日本文化吗?

日本文化里有高中生叼着面包然后转角遇到爱吗?还是有开着机器人在天上打架吗?

日本输出的不是文化,是文化产业,并且在输出过程中把文化夹带出去了。

咱们这边有些人脑子是发轴,拍了功夫片外国人看爽了,又觉得功夫不是 “正经” 的中国文化,不算文化输出,非得是唐诗宋词孔孟长城兵马俑这种 “硬文化” 才算文化输出。

你问问你父母那一辈人,是先知道的富士山还是先看的日本电影。我家妈妈说她以前头一次看《追捕》的时候就觉得高仓健好帅,然后觉得啊呀日本自然风光真好啊农村真漂亮城市真发达真干净啊,然后那时候特地为此买了日语学习的书,我小时候还翻看过,虽然现在只会一句ばかやろう…… 电影并没有刻意去强调这些东西,但是把这些东西都塞进去了,这叫文化输出

中国文化怎么输出啊,游戏啊音乐啊影视作品都可以啊,我记得前几年有不少国产剧被网飞买走了,像什么白夜追凶啊,虽然我没看(),这种剧目如果稍微不经意间插点中国元素,这就可以文化输出了啊。

知乎用户 加贺改二戊 发表

日本早年也是差不多的情况,在对外交流层面看不上 “不入流” 的亚文化,执意让洋人们感受内涵丰富的大和文化,结果发现洋人对日本传统文化根本没有兴趣,日本人就开始思考,这是为什么?

实际上各国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在客观上造成了文化隔阂,你有歌舞伎、京剧,我有莎士比亚戏剧;你有浮世绘、水墨画,我有油画。为什么我一定要来看你的传统文化?我的传统文化不香吗?

后来发现反而是 ACGN 这类亚文化相对能打,洋人们也爱看,就决定改变思路,在一定程度上扶持 ACGN 等亚文化,借此来进行文化输出(毕竟有总比没有强),开拓海外市场后,日本人开始尝试向外国人宣传日本传统文化,并且大获成功,走对了路。

那么问题来了,现代中国没有可以对外输出的东西吗?

并不是。

恰恰相反,我们有很多可以输出的东西。比如说高铁5G 技术和设备Tik Tok(抖音海外版)古装剧(对第三世界国家而言)智能电子设备等等。我认为,这些是中国在 21 世纪的新形象,为未来的中国品牌打下基础。要知道,都 2200 年了,一些外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不是大饼脸眯眯眼眼,就是唐装马褂,还会耍点 “功夫”,操着一口口音浓重的英语,甚至挂着一条油亮的辫子。

日本也是这么做的。日本在 20 世纪和本世纪输出了新干线、PS 系列游戏机、任天堂、日系汽车、日系家电,特摄片,——在无形之中塑造了自身形象的同时,开始影响世界。

在这个问题下面,有这么一句话:

一个李子柒顶过是个孔子学院

虽然李子柒的视频有些 “田园牧歌” 式的幻想在里面,但是不得不承认,她的视频比孔子学院有效。在 YouTube 上,越南人曾试图给她的视频打上马赛克,用越南语重新配音,——然后堂而皇之地拿给外国人看,说这是越南文化。最后,这出闹剧以李子柒本人的澄清视频宣告结束,越南人也推出了自己的“李子柒”,试图与之抗衡;越南韩国也给汉服重新取名 “越服”“韩服”,也以失败告终。

目前最主要的问题是,部分相关部门依然拿着二十年前的老三样当作 “文化输出”,将其束之高阁,本国人不感兴趣,外国人怎么会有兴趣?如同去动物园里看猴子,哈哈笑两声,结束了之后有什么感受吗?没有,完了。

好在有人思路转变过来,开始用更贴近群众的方式搞文化输出。首先得是有趣的东西,才会有人接受,有人接受才能进行输出,才能谈文化交流。

我也不是说传统文化在文化输出上一无是处。日本依然在对外宣传传统文化。去年 G20 的晚会,上台表演的是日本传统艺术,而非 VTuber;日本国内有 “日本文化体验中心”,内有茶道、花道等日本传统文化,供外国人体验。

古人云:师夷长技以自强

下面这两张图,是旅日大熊猫 “旦旦” 回国前,中日双方的纪念品,如果不看第二张图,大家来猜猜哪张是中国的,哪张是日本的?


知乎上现在有个风气,鼓吹 东亚去雄化” 阴谋论,特别喜欢拿日本来举例,还言之凿凿地说日本 “被阉割”、“雌化”,更喜欢拉着犹太人、CIA、FBI 等群体或组织作为依据,似乎确有其事的样子,最后得出结论——这一切都是美国人的阴谋!事实真是如此吗?

这些言论具有煽动性,选择性地引用观点。直到我看到了汤姆 · 赫兰迪,贾斯汀 · 比伯,莱昂纳多 · 迪卡普里奥,——这些人都是或者曾经是小鲜肉,难道这能证明欧洲人、美国人也被 “阉割” 了吗?上述的那些群体或组织过去做不到,现在也做不到,未来更加做不到。

事实上,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前,全球都崇尚硬朗的男性风格,随着女性的消费能力逐步提升,在审美方面的话语权也不断增加,资本也顺水推舟,开始捧那些面容清秀的少年,吸引女性在影视、娱乐方面消费,——而不是什么 “去雄化” 这个并不存在的东西。

古人说要 **“不耻下问”,“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文化输出的道路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张口就来 “日本文化输出不行” 的心态要不得。**我们现在的文化输出才刚刚起步,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妄尊自大。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z1AmbW 发表

中国人总是自以为是的认为别人会对自己想让别人看的感兴趣

比如我们会觉得自己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古典名著、武术、汉字、汉服比乐色韩剧和 kpop 有营养多了……

然而全世界年轻人的民意并不是 “你以为”

中国人特别觉得自己的那些乱七八糟的古典东西很高雅有意境,然而世界上最哈中的越南,人人都看过还珠格格、金庸、琼瑶剧和 TFboys,连卖菜的大妈都知道篮球和蔡徐坤(亲测),还真没谁在乎你那些古典玩意儿

我国官方办那些孔子学院总觉得自己对人胃口了,然后自己骗自己……

就像阿三总觉得自己的几千年文明古国的历史、湿婆因陀罗俾湿奴梵天和梵语能够让人感兴趣,然而事实上大部分人只喜欢吃印度飞饼和看阿米尔汗

毛子总觉得自己的芭蕾、绘画、歌剧、古典文学和哲学是文化输出的好对象,所以俄语考试全是这种文章…… 然而现在真没谁对这个感兴趣,我们只在乎毛妹

知乎用户 紫袍凤凰福老三​ 发表

赛里斯的 “文化输出” 也有脸碰瓷泥棒啊… 这是何等的勇气?不足?你应该问问足的地方是哪… 一个宣传体系僵化 - 喜欢搞自我阉割 - 天天靠用自己家先人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创新拉跨 - 连别国人山寨出来的自己家食物都比自己在孔子学院劳民伤财搞出来的东西有宣传价值的 “文化输出” 也有脸和别人在世界范围内都数一数二的正规军比?想的也太多了吧?别说泥棒,韩国现在都稳压赛里斯一头好伐?

赛里斯人似乎搞错了文宣最重要的一件事儿,那就是你的主要宣传对象绝不是 “受过高等教育家庭阔绰坐在社会中上层有大把时间和闲情逸致的外国人”,人家不需要你去宣传,想学你的啥人家自己就过来了。你的宣传对象是 “普通平凡理解能力一般碎片精力时间一堆但整的没有的外国人”,怎么让这些人接纳你的文化,喜欢你的文化才是文化输出的根本好伐?换位思考一下就知道了,你是一个想了解欧美文化的普通中国人,你累了一天回家想看想学什么?是塞西莉娅巴托丽扯着嗓子唱一个小时的 “威廉退尔”,阅读彼得拉克拉丁语原版的 “阿非利加”?还是去了解 Hildegard of Bingen 系列的中世纪医学与诗歌写作技巧?我想都不是吧?先别说你看得懂看不懂,你累了一天有心思看这个吗?我想你更想看的是苏菲玛索和别人谈恋爱,莫妮卡贝鲁奇风韵犹存,U2 唱摇滚,阿黛尔唱 million years ago 吧?别以为这个比喻很夸张,中国现在的文宣真没比前面的那些古董强到哪去… 唯三接近现代对外宣传的游戏和动漫腿已经被自己人打断了,电视剧就靠甄嬛传和知否啥的古装剧还勉强撑着,现代剧被韩国日本吊着打,好多国家的人不来或者不特意了解赛里斯都不知道现代赛里斯人生活是什么样到了什么地步… 说好的文娱作品是展现现代人生活面貌的最好工具呢?就这都做不到还碰瓷啥泥棒啊…

老实说,除非赛里斯上面某些先想明白了要不要松松勒在自己文娱上的铁链… 否则你恐怕一辈子都追不上人日本韩国了,甚至过几年被泰国和真越南超了都不是啥新鲜事儿。文化宣传绝不能只是停留在空中楼阁,否则最多就能沦为一群受过高等教育的外国人聚在一起时的小众谈资罢了… 人宣传欧洲荣誉共祖罗马文化都知道放低架子给罗马多做几款游戏动画电视剧而不是逼着人去芝加哥大学的 SPQR 里生啃塞涅卡西塞罗,宁赛里斯这架子哪来的?先学会搞笑吧… 不然就太搞笑了

知乎用户 Anastasia 发表

差在日本人生产新文化的时候没想过 “一定要搞文化输出”

知乎用户 赤奈夢 发表

听说过一个游戏么,叫《对马岛之魂》。

设定背景是第一次蒙古侵日,也就是元日战争的对马岛,一名日本当地的镰仓武士驱逐鞑虏,保卫家园的故事。

游戏风格极其还原各种文艺作品里的日本印象。有高山,有流水,有海有神社,有风,有樱花,有枫叶还有雪里的温泉。甚至还有让你吹一首尺八,吟一首俳句的小游戏桥段。更绝的是还有个黑泽模式,就是模仿黑泽明那种 60 多年前的老黑白电影做出的调色和音效。简直就和七武士里的效果一模一样。

游戏所获口碑很高,各种媒体给出高分,玩家很多认为是心目中的年度游戏。在包括日本在内的全世界都收获了很好的销量和成功。

你一定觉得这个游戏又是日本的文化输出吧?

不,这是日本文化输出的成果,这游戏是一帮美国人做的。


评论区有朋友似乎还理解不了不是说外国人用了你文化元素,用你文化做背景就是你文化成功输出了。有没有想过一种可能,人家只是借你这个壳来赚你口袋里的钱呢?

当然对马之前也有无数西方人以自己理解的日本文化和元素做的所谓日本风文艺作品。

举个例子,最典型的就是好莱坞拍的最后的武士。时代设定是幕末维新的西南战争,渡边谦演以西乡隆盛为原型的武士首领。然后电影里日本武士被描绘成拒绝使用火枪骑马举刀去向明治政府军加特林万岁冲锋的形象。

而事实上日本在 300 年前的战国时代就开始普及火枪了…

这叫文化成果输出么?这叫刻板印象。类似于好莱坞曾经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就是傅满洲一样,虽然现在美国人也好歹知道傅满洲是真乳华,但放眼望去,海外文艺作品里对中国,尤其是大陆所期望的文化认知是否依然充满了刻板印象。

还有文化输出和国际认同真的和你国力多强国际地位多高没什么必然关系,永远只和内容有关。就比如,日本的电影让好莱坞翻拍用心棒和七武士的年代,战争刚结束没几年离一流发达国家还远着去呢。而上海美影厂制作的九色鹿,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动画在日本掀起轩然大波,是战后到改开前中国经济最困难的时期。

怎么才能输出内容?首先自己得有一个良好的文艺作品产出环境。需要用心做内容的能打过无脑炒 IP 的。需要产出自己人先喜欢,外国人也喜欢的作品。需要作品不先被自己审查枪毙,不先被自己版号掐死,不先被自己人拿着放大镜打成猪头三。需要各种文娱从业者都能站着把钱挣了。

才会有向《对马岛之魂》这样,真正对你文化尊重的成果。

知乎用户 IMBA 丶小路 发表

要硬举例的话,大概就像两个画师在展子上推销自己画的画集

中国这边的画师:“我跟你说我这画集可好了,里面结合了上下五千年的精彩绝伦的文化底蕴,你看这字是小篆,你知道当初小篆是谁写的最好吗… 还有你看这是楷书,你知道楷书大家是谁吗… 什么你不感兴趣?怎么可能?!这可是汇聚了先人智慧与千年文化的佳作!你怎么能不看?”

日本这边的画师:“您好,这是我的画集,这个画集我不知道您到底喜不喜欢,其中有些元素是参考了我们本地的一些典故,太深的我就不详说了,感兴趣的话您可以自己去查,这画集您觉得好就买,不买就算了。”

知乎用户 唐临 发表

归根结底是,中国文化输出实质是对内对上负责的一项任务。相比对内对上有个交代,对外输出多少其实压根不重要。每个国家的官方文化输出都或多或少有这么一层,不过中国的特征更加明显。因为中国官方形式的文化输出占据绝对优势,民间文化输出基本是各干各的而且难登大雅之堂,甚至不知道哪天就会被点名整改那种。改变不了官方对文化输出的绝对主导,文化输出就一直都是这幅样子。

所以说高中历史高中政治喜欢强调 “责任制”,为啥这么重要以至于学校里都要强调呢?必须强调啊,对谁负责就要顺着谁向着谁,它(们)的意见大过天。

@Zpuzzle

的中韩大使馆例子来说,肉眼可见韩国大使馆文化输出效果更好,但换一套逻辑呢?

假如中国大使馆的活动是教怎么包饺子,输出效果不用说,那肯定更好,但到写报告时候就要挠头了:

按讲山水画的逻辑,可以写 “邀请法国知名汉学家 XXX,中国著名旅法艺术家 YYY,法国某文化部门官员 ZZZ…… 活动期间讲解了中国山水画如何如何,XXX 盛赞中国山水画艺术如何如何,ZZZ 表示要持续加强中法文化艺术合作……“这些套话咱也不擅长,就随便写写,意思到了就行。然后配讲解现场照片、配各种合影照片,大使馆把新闻稿放上去今年文化交流 KPI 完成了一大块,国内媒体也可以转载 “法国知名汉学家 XXX 对中国山水画赞不绝口”,没准能上国内新闻。领导也很开心,山水画嘛,多高雅,多中国味,这波稳了。XXX 也拿了一大笔钱,很开心;YYY 刷了一波知名度,很开心;ZZZ 反正没啥事就来串个门也不错,很开心。至于其他法国人怎么想,爱怎么想怎么想,他们其实压根不重要。

如果是包饺子,那怎么写?支棱了几十张桌子,大使和大使夫人围裙那么一系,上手就是拌陷擀面皮弄得围裙上都是面粉。来了一群好奇满满凑热闹的法国人,使馆人员得不厌其烦地一遍遍教这群法国人怎么才能捏出来个饺子样…… 照片嘛不是身上一片白的大使,就是跟附近某个普通法国人的合影,那老哥乐呵呵地拿着一个四不像饺子笑得灿烂。这活动咋写呢?一群法国人来学包饺子,学了半天也没咋学会,一采访都是什么文员啊司机啊什么的连个级别都没有,一张口就会说 “包饺子好玩饺子好吃”,最多说个 “谢谢中国大使馆给我们这个机会学包饺子”。上级一看直皱眉,这什么玩意嘛乱哄哄的不整洁,这群普通法国人顶个屁用连伏拉夫款 “我爱中国” 都说不出来,让我们报道你教他们包饺子这没新闻价值,饺子算什么文化嘛我家 6 岁闺女都能包个这四不像,你们这个文化输出工作是不是应付差事啊?

下次?谁下次还搞这种吃力不讨好的活动?经费开销不慌,反正不是自己掏腰包,管他呢,继续山水画他不香吗?官方绝对主导的文化输出模式下就只能是这样的结果,本质上是对内对上,对外对下压根不重要。比如,你调查下中国网民心中孔子学院是啥风评?

文化输出说起来也简单,你的文化产品够牛逼,人家看了都说好,那就是一次成功的文化输出。人和人国籍不同,但人类之间还是共通之处更多。问题就在,要负责的对象想看的和理论上应该面向的人想看的是完全两回事。

知乎用户 梁兴扬​ 发表

死活问题,文化应该是活的而非是死的。

就算你是搞理科方面的科普,几十年科普前辈热销的科普,在今天也少有人看。但同样的内容你能结合这个时代,做到让今天的人喜欢,那么你就是科普高手啊!

文化也是这样,经史子集好不好啊?当然好,问题是经史子集在中国古代也一直有人做注解释啊,来重新诠释,让其散发适合哪个时代的光辉。

如果不结合时代,直接以经史子集作为文化输出的内容,其结果必然是无人问津。反之如果可以结合这个时代,重新诠释我们的文化,以当代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传播,如能在中国风靡,必能影响国外。

可能有人问为什么是在中国风靡?如果我们自己的文化搞出来的东西自己都不喜欢,还指望外人喜欢,这就很不现实了。反之如果以中国人自己喜欢为目标,我们喜欢了自然会形成对外输出的力量,所以说无须以外国为目标输出。

知乎用户 萤火的诗 发表

我在外国论坛上,看过外国人对我们文化输出的评价。

他们是直接开骂的……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直言孔子学院是政府宣传的工具,并且非常抵制这种。

尽管我们内宣说孔子学院是为了传播传统文化,但外国人只会抵触这种政治味浓厚的文化。

我们官方一直要求文化输出,一直要求带正能量,然而这和文化的传播正好相反。

能传播的文化,是为了让人放松。

像是平安夜,大部分人过都是为了开房。

圣诞节,大部分人过是为了爱情,还是开房……

日漫为什么能传播,成为全世界的一种流行文化?

归根到底就是尺度大,满足了人的马斯洛需求。

要是日漫每个美少女都裹的比粽子还胖,你看还有去看日漫吗?

中国的文化输出要面临一个很大问题,那就是外国人凭什么喜欢中国文化,这对他们有好处吗?

答案是没有的,喜欢中国文化既满足不了精神需求,也得不到物质利益

但喜欢日本文化,你可以看漂亮小姐姐,你可以正常生活难见的 36D,甚至可以看 ntr、纯爱。

甚至只要想,还能看 18r,了解医学界健康身体知识。

这搁谁谁不喜欢?

所以说,高高在上的老爷坐久了,不知道人间疾苦,压根不知道外国小民们喜欢什么。

真以为外国人都这么关心政治?

实际上,真去了外网,对我们 10 个人里有 9 个骂的。

归根到底就是不了解我们,所以上头焦急啊,想让外面的人多了解我们好的一面,我们不是坏人。

但老爷不知道,没人喜欢看政治味浓厚的文化产品。

外国人喜欢战狼吗?

俄罗斯又喜欢黑寡妇吗?

我们又喜欢雄狮吗?

都是一个道理。

把文化当做政治宣传本身就是本末倒置,你要先让人喜欢,才能谈政治。

让我补充几句吧 QAQ

逛外网最让我难以忍受的,其实是老外对我们的抹黑。

抗疫清零这么好的政策,被外网说成是集中营。

新疆被外网说成是强迫劳动,从而抵制棉花。

为什么老外会对这些假消息深信不疑?

因为他们不了解中国,不知道在中国生活什么样。

假如有一部动画,讲的是新疆人和汉人恋爱,最后住上了大 house,里面的新疆物产丰富,一天三顿水果,新疆到处都是美女,并说新疆净化心灵。

试问一下,那老外还会信这些谣言吗?

假如出一部动画,内容是新冠病毒是死神使者,抗疫志愿者是保卫地球的战士,通过彻底清零保卫了地球。

然后香车美女通通都有,一个主角志愿者在抗疫过程俘获大批妹子的欢心,抗疫志愿者成了后宫男主。

多出几部这样的动画,外国人难道不会觉得抗疫是一件很帅的事吗?

补充一下。

有人说剧本很难想。

我认为一点也不难。

女频:

女主是个抗疫志愿者,同时救下三个帅男子,发现他们真实身份是英国皇子、美国华尔街巨鳄、中医世家传承者。

然后女主被这三个男人同时求婚,经历了打胎、失忆、车祸等一系列狗血剧情后,最后选择了其中一个真爱。

战斗:

在某一天,科学家发现,新疆的棉花做的衣服穿在身上后,那个人就能拥有超能力。

从此,新疆棉花成为最宝贵的资源,全球抢。

主角是个新疆种棉花的,棉花被几个非法组织抢夺。

主角拥有最强超能力的棉花,在经历爱情、友情,和敌人进行无数场踏踏开后,最终粉碎了敌人阴谋。

剧本真的太容易想了,就看上头肯不肯过。

补充一下,有人问儒家文化该怎么输出?

其实太容易了,完全不需要孔子学院。

出个动漫,讲孔子穿越到现代。

孔子感叹世道艰难,人心浮夸,决心去当老师

教了一个成绩最差班,班里有个刺头,不爱学习,想跟孔子比划比划,被孔子的孔武有力一招秒。

学生们惊叹不已,纷纷喜欢上孔子。

孔子不仅教学问,还教武功,在体育课上,同学们大大出手,在比赛中把篮球足球冠军全部包了。

整个学校都惊呆了,纷纷对孔子佩服的五体投地。

然后七校联赛,不仅比成绩,还比体育,结果孔子班全部第一。

整个中国都惊呆了,纷纷对孔子的教育拜服。

最后孔子班的学生们全部考上一流大学,孔子含笑消失。

五年后,同学们全部长大成人,成为各行的精英。

回校探望孔子教室,想到孔子老师那和蔼的笑容,默默留下眼泪。

知乎用户 QAQ emmm 发表

区别就在于,日本压根就没想过要输出

文化是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日本输出的那些,无非就是日本自己想向全世界卖游戏,动画赚钱。然后不断深化行成了特定市场

文化输出首先满足的一定是商业条件,得赚钱,得有收益,这才能形成一个正循环,不断让这个行业发展才行。行业发展好了,自然有外国用户会被吸引过来,久而久之,输出就成了。

就比如进年在国外火爆原神(先别管原神到底是不是文化输出,这里不讨论这个),原神出海火爆是米哈游一己之功吗?并不完全是,米哈游索尼固然有重大贡献。但是更早之前,中国的二次元手游早就开始往世界走了,秋叶原中在原神之前就已经有半壁被中国手游的宣传占领了。原神的成功可以说是这六七年中国二次元游戏圈出海道路成功的证明。

顺应行业规律的自然发展才是输出的真正走法,而不是今天一个文件,明天一个文件?文化输出不是速战速决的东西,得有个十来年的沉淀发展才行,这种需要长时间积淀又难以看到成绩的东西,在国内是最难搞的,哪行都一样。

知乎用户 抛瓦哥不会二段跳 发表

最近意大利发生了一件大事,不明人士在参议院的远程会议中播放了蒂法的小电影,史称 “蒂法意大利被刺事件”。

蒂法是著名 RPG 游戏《最终幻想 7》的女主角,大家看我 id 也能知道我是玩动作游戏的,向来对 jrpg 没有丝毫兴趣。但是蒂法的大名也是如雷贯耳,lsp 们有云:3d 区不能失去蒂法,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蒂法最早出现在《最终幻想 7》中时,受制于当时的技术水平,现在看来建模建模相当粗糙,毕竟隔壁劳拉(又一位 3d 区扛把子)也是锥子胸,尽管在玩家当中影响巨大,也会有一些玩家的二创,但始终影响力有限。

蒂法能如此出圈,还要等《圣子降临》发布之后,大家发现高清 3d 化后的蒂法真是女大十八变。这之后我们就看到了许多自发的二创和传播,自然也少不了众多 lsp 的助力,要知道欧美地区主流游戏还是车枪球,RPG 毕竟是小众,在 p 站蒂法可是多年上榜 3d 区前 10,可谓流水的榜单铁打的蒂法。

人民大众的传播、二创、结构能够使作品具备持久的生命力。当然我们的文化是高雅的、神圣的、是不容解构的,怎么能用资本主义的那一套呢?没想到此,我就对我之前的思想感到深深的惭愧,于是我打开了 p 站学习起了政治课

关于蓝鸟

如何看待央视网发布视频「从詹天佑到谷爱凌」?

知乎用户 落木寂无声 发表

高票的几个答案说得不错,但评论区里,都不乏有些令人感到可笑的网友。

按照他们的观点,日本文化输出一点都不厉害。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古事记、枕草子、平安京、金阁寺、松尾芭蕉、林罗山,这才是所谓 “日本文化” 的代表。

动漫游戏日剧这些供人娱乐消遣的低俗玩意儿,能算是文化吗?

醒醒吧,地球早不是极少数贵族精英垄断知识的年代了!

正确的文化输出的姿势:

①1 亿个中国人喜欢上了日本的动漫游戏日剧,然后其中 9900 万看完爽完就抛之脑后了;

②上一步骤里面,剩下的 100 万人,被勾起了好奇心,通过个人途径接受更多知识,对日本的历史沿革、政治体制、传统人文艺术有所涉猎,然后其中 99 万个满足了;

③剩余 1 万人,有了更进一步的兴致,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系统性的学习,渐渐成长为业余领域的高手,比如知乎大 V,然后其中 9900 人止步于此;

④最终,1 亿人里面,有那么 100 个人,受兴趣所驱动,选择这方面的专业研究为终身职业,对异国的历史文化有了深远的了解。

错误的文化输出的姿势:

①1 万个日本人出于各种原因半强制性地观看了中国官方组织的京剧团,然后…… 就没有然后了……

最后说句题外话——我以前在网上认识的一位朋友,跟我分享了一则不知真假的趣谈:

说某个受到熏陶,对日本文化颇向往的富二代,前往日本旅游时,遇到一位小有名气的茶道传人,向对方恭维说:贵国文化输出能力很强,很多中国人都感兴趣。

那位茶道传人对此十分惊讶:我国文化在本国都日渐式微,竟能输出到别国?

富二代愕然:缘何说文化式微呢?

茶道传人曰:比如说源远流长茶道,现在渐渐变成年轻女子附庸风雅过家家的把戏,真正的学问传承没人愿意了解了,其实正宗茶道根本不允许女子参与……

方知:整天说 “文脉断绝” 的人,原本不止我国有啊!

知乎用户 独孤大妈 发表

有一款叫北京的车

有一年开上海车展,他在车展上大肆宣传北京文化,什么老炮儿之类的

看的台上台下的人尴尬的一批

结果你们自然知道,这款车几乎快要卖不出去了

事实上,全世界那么多车

卖的好的那几款,从来都不是用原生地文化来宣传自己的

顶多顶多,是因为自己的品质,让人对原生地有了一个好的印象

比如丰田的所谓耐 cao,不用修。这一是丰田自己的产品做出来的,二是丰田自己宣传出来的

丰田从来没讲日本人有这个特点

是他确实干好了之后,大家看丰田车有这特点,把他上升成了日本车有这特点

中国自己也有很多好车

吉利借用的是沃尔沃安全第一的文化,和自己让世界充满吉利的自己造的文化

从来没拿杭州或宁波来说事,但大家都知道杭州湾有做牛掰的技术研发中心

长城的哈弗和欧拉,都是自己打出来的品牌,从来没拿保定说事,没宣传自己是燕赵豪侠

但大家都说保定出了这么个企业很牛掰。如果欧拉打的是燕赵豪侠的品牌,长城还必须宣传自己是荆轲

你们还会去买这些车吗?

蔚来,需要宣传合肥吗?但借助蔚来的一连串起死回生的故事

合肥成了全国最牛风投之城

如果蔚来被要求必须讲好李鸿章文化、包青天文化呢?

就好像去上海讲北京文化,去契约精神浓厚的南方地区强行宣传老炮文化那样,蔚来还有的玩吗?

然后借助蔚来这些等形成的,合肥最牛风投之城的文化形象,在现代时空背景下,不比李鸿章之城,包青天之城要好的多,要更让老百姓喜闻乐见?

包括比亚迪,他自己选取了更具霸气的王朝概念作为自己的品牌

但是如果深圳就是非让他宣传深圳文化,必须主打改革牌呢

甚至再进一步,必须体现龙岗客家文化,出来卖车、卖电池必须唱唱客家戏,搞搞舞龙舞狮

那么比亚迪还能走出东南一角吗?

然后还有五菱

人家首先是凭借便宜耐 cao,成为的是中国神车

然后开始做 mini,打精致文化升级的牌

精致文化宣传过程中,有一个小的细分点

才是去卖卖广西的螺蛳粉啥的,但用的是极高大上的包装,一脸的精致相

螺蛳粉不是重点,重点还是精致和消费升级

如果五菱一开始就一身螺蛳粉味,你觉得他会成为中国神车吗?

文化输出这东西

跟卖产品和服务是一个道理的

你得允许大家发挥

你的人做成了,就是你家的文化,根本不需要非得古老,非得传统

就像合肥的风投之城,不比李鸿章之城差是一个道理

日本今天的文化输出

哪一个是靠能剧,徘句,枕草子,源氏物语打开的

你得先打出去,让人觉得你行,大家会自发的对你那些古老的东西感兴趣

然后你再在你成功的东西上搭载古老的东西,人们会觉得你神来之笔

但你从一开始就非要推那些,连你自己人都觉得已经与时代脱轨的东西

非要让你所有的人都中规中矩的以某某为中心,围绕在一个点周围,不能脱离半径范围,以至于连一个像样的流行文化都创造不出来

你输出不了你怪谁呢?

知乎用户 汉娜 Bananah 发表

差在中国国内缺乏有钱有闲能够消费优质文化的阶层!

日本的中产阶级,太太们安心在家做家庭妇女,先生一个人的工资就能养活全家。这些日本家庭妇女还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她们做家务的闲暇时间,会投入大量的精力和金钱去选购精致的艺术品,装饰,设计精良的家居产品,还有小说和影视剧,由此带动了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那些年,日剧和日本产品席卷世界。

到了日本经济萧条的失落一代,其实前些时候付清了房款的一代人的实际生活水平也不算饥寒交迫。靠着已经大大贬值了的城区房产,做寓公收租就能过上节衣缩食的下中产稳定生活。由此产生了一大批所谓的宅男宅女,这些人在文化产品上投入的时间和金钱甚至比中产太太们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所以文化是什么,首先是一种活物,是贴紧时代的消费品,升级更新换代都很快。

中国国内的情况,一二线城市的小中产双职工夫妻尚且不能放开了消费文化,稍微边远一些的省份,所谓 “中产” 也只是勉强度日而已。

我自己的家人,在哈尔滨,全家四个成年人都是事业单位。小两口刚生了孩子,有一台小排量车。老两口和小两口各住一套公寓,全家有 90 万的贷款 (房子能值一百四五十万)。

现在的情况是这四个成年人平均每人每月有 4000 多的收入,生活尚且过得去,省吃俭用,车子只是上班才开,孩子能吃外国奶粉 (我们去给他们买了邮寄)。

但是最近媳妇突然就停职了,每月只能领一千多。然后老爸又突发脑梗塞,住加护病房 4 天花掉 6 万多块钱。瞬间家里的为数不多的存款就见底了。

目前连车子都不敢开了,每月存不下一分钱几乎要倒贴。冬天在即,小两口的取暖费还有单位给交,老两口的几千块钱真的是一口水难倒英雄汉。

所以他家媳妇现在消费什么文化产品呢?有线电视都停掉了,每天在家就是看看抖音快手这样子。你让她掏小一千钱去支持中国的文化事业,不可能的。

这就是两边的现实差距。中国文化有没有优秀的内涵,有的,连现在的日本文化都是我们输出的产物。

但是这些内涵要卖给别人,还需要好的载体。比如花木兰,港版的花木兰卖的就是不如迪士尼的花木兰火爆。

本来就是一首诗歌,诗歌是只有懂中文古文的人才能看懂其中的美。如果想 “输出” 出去,花木兰就必须变成一个外国人也能看懂的故事。这个故事,要由懂中国又懂世界的人来讲述,这样的人,他 / 她的影响力,他 / 她的经验,都需要社会拿大笔的金钱堆出来!需要有大批有鉴赏力的观众长期的支持!

反观现在的国内,可以说是世界上被文化输入最惨的地方了。很有限的文化市场,被哈日哈韩的少男少女,被爱动漫的大哥哥大姐姐们,被漫威和 DC 的英雄,被美国游戏,英伦文艺剧,被钢琴和小提琴的补习班,被伦敦和米兰的时装周,以及一部又一部的美国神剧和超级大片分割得不成样子。

现实都这样了,我们拿什么去输出呢?孔夫子都打成孔老二了,国人尚且没有几个人喜欢,怎么可能会指望着外国人会喜欢?

还是洗洗睡吧。

以上。

知乎用户 老猫仙​ 发表

文化是需要有 “市场” 支撑的——你看到的日本动漫,韩国歌手,美国电影,欧洲产品比如什么早年知音体的德国工匠精神(汽车代表),其实这些文化的背后——都是工业体系。

不要被 “文化” 这两个字骗了——非产业化的东西,形成不了文化。李子柒在 Youtube 的火爆不是因为老外们忽然认可了 “中国田园生活”——而是李子柒的“工业化团队” 在运作,在写剧本,在找题材,在找拍摄角度和机位,在运镜,在剪切,在调色,在想办法带货——因为有市场

有强大的工业体系 + 市场支撑,美国人一样可以拍出中国元素满满的《功夫熊猫》,赚钱了,就继续拍《功夫熊猫 2》《功夫熊猫 3》。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英国人可以制作《全面战争三国》宣传中国文化,去研究中国五行,什么金木水火土——那是因为她们的游戏工业基础好

不以市场为导向——什么东西要死。成龙想赚钱,想出名,所以才会排除那么多武打片,客观推动了中国文化的传播。

到处的文化创意产业园——本质上其实就是包装公司,设计公司,广告公司的聚集地而已。

你以为是中国古代的文化的东西——大部分都是改革开放以后重新创造的概念,比如天津狗不理包子;北京烤鸭;德州扒鸡;其实这些所谓的 “文化概念”——都是后天打造的。真的传统已经死了,如果传统可以留下来——证明有 “市场价值”。理解了这个,再往下讨论。

如果你真的要看传统概念,文化产品——有市场开发价值,也需要工业技术支撑。用跨文化影响力强的电影文化举例:好的电影形成是需要好的演员,好的剧本,好的导演,配乐,剪切,后期技术,服化道等等。这其中,演员和导演需要长时间的培训(电影学院);剧本需要好的编剧训练,这些投入都不够——拿什么做自己的文化传播?

中国目前是市场是有的,如果良性竞争——大家可以快速的进步。但是目前,问题很多,就不一一讨论了。某些问题的解决,没有你想的那么快,没有 30-50 年,根本不能解决。

总之,你把这个理解成中国足球就好了。每个人站在自己的位置,都很难。不在这个位置,很多痛苦,你无法体会的。

知乎用户 默苍离​ 发表

想文化输出的这批人,首先得有文化才行。

1,文化本身的内核是一回事儿,文化的表现形式是另外一回事,但大多数叫嚣文化输出,甚至可以决定国家补贴使用的人,只在乎形式,不在乎内容。

总想复兴京剧、皮影戏这种东西,说实话歌剧、能剧有中国人看吗?靠歌剧、能剧好莱坞和集英社能搞文化输出吗?不懂搞点接地气当代化的文创形式,你搞毛文化输出,还不如抖音靠谱。

2,老外替咱们文化输出的比咱自己的靠谱,日本流行三国志文化靠的是横山光辉三国志,流行战国文化靠的是《墨攻》和《王者天下》。对了,最近超一流 IP 全面战争也出三国了。

3,中国的文化内核是什么?是弟子规二十四孝那些垃圾玩意吗?现在在国内还有一批货在推广弟子规二十四孝,你怎么不推广缠足啊?国内文化阵地都不知道怎么防守,输出个毛啊,自己文化基地的门牙都掉光了,还在搞君臣父子那套。

搞点真正中国内核的,套上现代文创的表达方式试试:

“等死,死国可乎?”“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

没有内核的文化,只追求形式上的区别和延续,只是一副没有灵魂的躯壳。

当年,我们曾经是这样的:

想想为什么??

知乎用户 改之理 zcw​​ 发表

不足之处在于日本能够坚持一些中国文化。

也许有人不知道,古代中国的排版是竖排,从上到下,从右向左读的。

不用也许,就是很多人不知道。这些人到了名胜古迹,门的左右两边各有一联,他们竟然从左往右读。

现在还有一种说法,古代的对联右边是上联,现代的对联左边是上联。什么鬼。

不管他们知道不知道这么一个历史知识,中国大多数人,已经不会看这么排版的书了。

有一批人,从小却养成了这种习惯。

就是看日本漫画的人。

当然还有很多朋友虽然明白了怎么读,却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日本人要这么排版:

当然,不只是日本人啦。这两天因为教科书的事儿,又有人开始吹台湾了:

仔细想想,这才是中华文化圈的正常现象才对吧?

但是你看看,最新出台的:

妈呀,连篆刻都成横排从左到右了。。。。

现在还有一批人,人家问某游戏大量日本元素,到底是宣传日本还是宣传中国时,大言不惭:我们掌握了对日本元素的阐释权。

我呸。

ps,前两天和朋友聊《神奇动物 3》,朋友说,麒麟这里英语怎么是 Qilin,不是应该 K 开头的吗。查了一下,跟我说应该是 kirin,华为的 “麒麟” 芯片就是这么翻译的。

我服了,华为不如华纳啊!

知乎用户 铁壳隼 发表

这是 1975 年日本一部机器人动画。

看到这个画风和造型,大部分人是不是都在想 “这什么鬼玩意?”“好丑”“这人物造型好夸张”“给小孩子看的弱智动画而已”

那么问题来了,这部动画的名字是《UFO 魔神古兰泰沙》,当年引进法国之后曾引起轰动般的效应。

具体多轰动呢?

平均收视率 75%,最高收视率 100%

(经评论区提醒百分之百这个统计数据存在漏洞,实际情况应该会低一点,但百分之百这个数据的确不是空穴来风,它出自法国著名时尚杂志《Paris Match》,在 1979 年 1 月 19 日号中,曾刊载《UFO 魔神古兰泰沙》收视率创下 100% 记录,与相关周边商品大为畅销的事迹,并以古兰戴萨为当期的封面。)

据说当时法国人连新闻都没人看了。法国政府担忧被文化入侵,从此之后限制了日本影视作品的引入。

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文化输出不如日本了吧?


更新

很多人问我到底为什么,的确是我故弄玄虚了,这个是我以前中二时写文留下来的臭毛病,请各位见谅,不过出言不逊的评论我已经删除了,不好意思我这里不欢迎这种人。现在我解释一下我的意思:

首先我们看看这个动画的题材。

没错,它是一个典型的机战片,而且是最早期的那一批机战片,事实上这部动画是他所属系列的第三部,而这个系列的首部《魔神 Z》则是世界上首部真正意义上的机战动画,之前的机器人相关的动画要么是像《铁臂阿童木》那样以人工智能机器人为主角的动画,要么就是像《铁人 28 号》那样通过主人公外部遥控引导或者操纵的题材。像这种主人公直接坐进巨大机器人内部进行直接操纵的,不光日本,全世界可能也是第一个。

有人评论说这个题材是西方人先创立的文化,实际上不完全对,至少这种 “机战” 的文化是由当年以永井豪,石川贤,横山光辉以及富野光头等一票大师级人物开辟的,实打实的日本本土文化。

所以,首先,从题材上,它不是什么俳句,武士,能剧,浮世绘等等日本的传统文化,而是近几十年来出现的新的文化类型。

至于有人说的,机器人,赛博朋克等等题材不算日本传统文化,我只想说或许这样吧,但是能用别人的文化做出优秀的作品,这本身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而且日本也有不少优秀的作品例如怪化猫或者滑头鬼之孙也是讲他们自己的本土文化的。

所以结论一:文化是不断更新的,不是只有传统文化才能叫文化。

第二,传播方式,这个大家都知道,动画。

动画这个东西诞生也就一百多年的事,比电影晚不了多少年,不过与电影不同,动画真正商业化比却比较迟,而抛开迪士尼等美式动画,日式 ACG 的发展也是二战后的事,由手冢治虫等一众大神创立一系列行业规则,真正完善也是 EVA 那个时代由庵野秀明创立的制作委员会制度建立之后,这个行业才算完善起来。实际上这是一个比较年轻的传播方式与娱乐方式,到现在为止都有一票人觉得动画就是给小孩子看的玩意儿。

那么实际上动画又表现了什么呢?除了小孩子看的小猪佩奇喜羊羊,中二期看的巨人喰种,青年期看的恶魔人等等等等,实际上动画能表现的东西很多很多,就像我在评论区举的攻壳机动队这个例子,这部动画电影除了探讨了一系列哲学问题以外,更是借动画的画面刻画了一个以香港为原型的中国风近未来都市。

注意上图这个镜头,画面中的这个戏子所表演的是中国戏剧中一个经典的技巧 “耍牙”,这在中国是一项濒临失传的技巧,却在 2004 年由一个日本动画导演表现了出来。(经评论提醒,这种技艺并未在中国消失,依然有人继承,实属幸事)

而这仅仅只是一个例子,事实上除了动画以外的漫画领域,更是有手冢治虫的《火之鸟》这种将视野放至整个宇宙,人类,历史,生命的旷世神作。

而我举的这个例子,《古兰泰沙》它所代表的机战题材动画也传播着各种各样优秀的价值观与哲学,例如高达系列对于宇宙探索的热情,以及勇者系列对于人类勇气的赞颂,林林总总各种各样的正面价值,而不只是娱乐至死。

这一点上,国内有个不错的作品便是很好的例子,上美厂的《大闹天宫》。

所以结论二:动漫,电影乃至游戏等等等等,文化的载体不分高低,他们能够承载的不光是大众的娱乐文化,事实上也能承载各种各样优秀乃至高深的文化。

第三,我为什么要举法国这个例子?

众所周知,法国历史上特别是近代史一直是一个不缺优秀文化的国度,各种各样的艺术家在这片土地上层出不穷,事实上到今天也是欧洲艺术文化的经典代表之一。

那为什么当年会被一个东洋来的动画文化入侵到这种程度?

就如我解释的那样,当年法国电视台只有三个台,在这个新兴娱乐平台方面,当时法国人根本没有做好准备,所以在日本已经形成产业的动漫行业的冲击下溃不成军。文化的高地,你不去占领,自然有人会去占领。

那么很明显,结论三:吸引人的文化,比起生涩难懂的文化更加具有传播优势,而且这个优势几乎是压倒性的。

最后,很多人都对这个动画的造型进行了无情的吐槽,就像我之前说的那样,这个机器人的造型的确是让很多人难以接受,但容我不客气的吐槽一下……

那可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啊!你们以为当时的机战都是这个画风么?

错了!当年的机战片都是这种造型!

![](data:image/svg+xml;utf8,)

结论四:文化是要发展的,不是一开始就是完美完善的!

知乎用户 时代娱乐者 发表

我就见过中国的一款威士忌酒,叫桑达拉,好家伙,桑达拉,英国进口的一款威士忌叫百龄坛,日本的一款威士忌叫山崎,上面自豪的写着日本国生产,山崎蒸馏所谨制,看看人家多么自信,你再看看中国桑达拉?好家伙,你比洋人还洋人,你比英国还英国,英国和你比起来都土了,英国的百龄坛我还能听懂大概的意思,你这个我就真的不明白了,人家韩国的泡菜上都会写 made in korea,而且人家的 made in Korea 还有一个图标,你 made in China 这么多年了,谁瞧得起你,你自己都瞧不起,有时候恨不得把那个 made in China 的字母隐藏到看不见的地方,人家就很自豪的展示出来,韩国的泡菜上面都写着韩国泡菜韩国制造什么什么株式会社,大韩民国庆尚北道什么什么地方生产,你就是吃我韩国方便面吃我韩国大酱汤我都要你看着吃,我要告诉你,好吃吧,这是韩国制造,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文化符号都印在包装上,这样你吃的时候才能加深记忆,你再看看中国的泡菜,

韩国人说泡菜辣白菜是他们的,我们不服,我也不知道不服体现在哪?清一水的中国辣白菜写着韩式正宗辣白菜………,你自己都投降了还有什么好说的

还有这个更逗的,韩国进口白菜种子……,韩国做辣白菜的白菜都是中国进口的,你跟我说韩国进口白菜种子?什么意思?出口转内销吗

而且韩国人根本不知道这个白菜是中国进口的,我们也不说,就知道赚点钱就行了,从来没有想过在这个事情上争一下,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人家老外出口到中国的一些东西尽力的让你知道这个东西是哪里来的,而中国是尽力掩盖这个东西是从中国来的,这个差距真的太令人绝望了,人家苹果都玩明白了,人家现在 iPhone 上都改了,不再写中国制造了,改写着由美国加利福尼亚苹果设计,中国组装,要知道人家 iPhone 里面有一半的高端零部件都是由中国生产的,但是人家生怕其他人知道了,中国的某些公司好家伙,生怕别人不知道这里面有外国的元器件,这差距…………,什么时候我们的华为也能自豪的用中文写上鸿蒙!写上华为科技—中华人民共和国制造—深圳坂田基地设计。

或者小米也可以写上,小米—中华人民共和国制造—北京小米设计

我看很高大上嘛,完全不输什么加利福尼亚设计

现在的中国制造,人家吃完喝完不知道是哪生产的,仔细找才发现平底用不起眼的小字写着 made in China,哦,知道是中国制造又怎么样,有什么用?你看看韩国,你在看看你自己?你自己都瞧不起自己,你还指望谁瞧得起你?你自己骄傲的文化与国家你自己都不敢说,不会说,不想说,那么谁还能喜欢你是咋滴

这种事情就跟追女孩子一样,首先要自信,要做得好更要说得好,同时要展示自己的魅力与自信,一个只知道闷头干活的傻狗干的再好也没有女的会喜欢,兴许哪个女生行善积德能和你谈谈,否则不要怨别人讨厌你

知乎用户 半卅 发表

国内那些嘴巴里说着 “文化输出” 的,整天净想着把那些本国年轻人都不稀罕的文化元素,输出给外国人,能成功就有鬼了。

他们不仅要宣传本国的传统文化元素,还要求原滋原味,你跟些新潮的事物相结合呢,人家还得说你侮辱传统文化了。

这个心态不仅普遍存在于宣传部门,还广泛存在于群众中。

汉服举例吧(我不混汉服圈子,我知道汉服圈名声不好,我在这只是单独分析一个现象)

有段时间汉服很火,有很多人批判这种汉服圈子,知乎有一个高赞就是讲这些汉服不正宗,真正大众的汉服是劳苦人民穿的,没有花纹,面料差,以及各种古代汉服的设计思路与汉服圈子的差异……

我看评论区都看傻了,在很多人看来,文化要符合传统,和传统不符合是一种错误的行为。

汉服圈问题多了去了,要批判的话什么理由找不出来,结果最高赞的答案居然是 “不符合传统”,国内的 “封建遗老” 比我想的要多得多啊。

传统文化之所以冠以 “传统”,就是说明它过时了。本国的年轻人不喜欢的东西,凭什么你觉得会被外国人喜欢?

传统文化想要宣传,就必须进步,必须贴合时代,尝试与各种新潮的事物结合。不要老是把 “传统” 看的至高无上

瞧不起短视频,瞧不起网络小说,瞧不起二次元游戏,结果这些是目前国外接受度最高的国内作品。总有人整天把 “文化输出”整的多么高大上,事实上 “文化输出” 就是做出大众喜欢的东西而已。

不说 “文化输出”,任何商品只要跟“艺术性”“高雅” 沾边了的,价格或许不低,但销量大部分都不怎么样。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群众喜欢的就是这种贴近生活的东西。喜欢这种被各类人上人称作 “低俗” 的东西

引用一个答主在其他问题的回复

知乎用户 泰格​ 发表

一说到国内的文化事业,知乎上的同志们群情激愤,声讨这个批评那个,OK,都有道理。但恕我直言,一来视野都比较聚焦在自己喜欢的那些文化类别甚至是文化产品上,少有基础性的科学认知。二来说了半天文化输出,其实声讨的还是对内的文化事业和管控,算是 “指桑骂槐” 吧。

因为大家都觉得,文化嘛,文科嘛,要啥专业性,谁都能说上两句。

好,吐槽到此,认真答题。


跨文化传播实务首先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1. 价值性。别人是因为啥关注你的文化,你的文化有啥吸引人家来和你接触的地方。2. 可及性。别人怎么接触到你的文化,这种接触方便不方便,舒服不舒服。

价值性有多种。比如,你去看某异域小国的文化,可能是因为觉得好奇,没见过,看稀奇,你看那身上画得花里胡哨的,啥玩意儿,哈哈哈。这是猎奇性的观瞻价值。你对它是一种平视甚至俯视的眼光,看 “异类” 的心情。

有些言必称西方的人,去西方游览名胜古迹,一种仰慕的心情油然而生,这是崇拜性的精神价值。很显然,这种视角是仰视的,看 “偶像” 的心情。

还有一种情况类似于,你出于做生意的需要,要和外国人打交道,于是你去学习了解别人的文化,想搞明白对方是怎么想的,以便把生意做好,这是实用性的知识价值,你对它是一种平视的对象化的视角,学 “知识” 的心情。

来,各位,你希望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出于以上三个视角当中的哪一种?

希望向国外介绍长城、兵马俑、四大发明、北上广深、高铁大桥等等中国古代和当代成就的,多半是希望走第二种。

估计不太有人希望是第一种。官方其实比较希望是第三种。但现实中,效果最好的是第一种。

作为输出国,对上述三种视角的偏好,会直接影响可及性的问题。比如,由于官方比较希望是第三种,而从官方到民间都欢迎第二种,所以官方总是在海外努力做当代国情宣传,总想着把我们如今现代化的真实情况介绍出去。同时又拿语言教育做载体,往里面填充那些具有民族自豪感的文化元素。换言之,我们的对外文化传播普遍是 “端着” 的,希望甚至要求对方予以平视甚至仰视。

问题就在于,对方凭什么。第二三视角的成立是有条件的。要么你真的有很大的意识形态感召力(左翼运动席卷西方青年的时候,我们也曾经有过)。要么你有很大的市场价值,值得别人学知识来跟你做生意。现在,第三种确实是有一定基础条件,第二种基本没有。

这就导致外部世界对中国文化缺少 “初体验” 的动力。你看看老外描述自己怎么接触中国文化的,多半是:之前一直不了解也不关心啊,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因为什么事接触了,然后觉得哇原来这么有意思,就主动开始了解了。

这不是什么好情况。你总是 “端着”,也就不怪别人不主动跟你打招呼。

日本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由于它 “脱亚入欧” 的文化心态,再加上二战后的美国占领改造,本质上它不排斥西方对其传统文化的俯视态度,而它对西方则是毫不掩饰地文化仰视。倒不是说日本如何看不起自己的传统文化,而是说它充分接受西方对它的猎奇观瞻态度,甚至它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迎合这种猎奇观瞻态度。它在传统文化和西方冲击这个问题上,没有那么大的自我心理矛盾,它不 “端着”。心态“放下” 了,可及性的问题就好解决了。那就受众方怎么好接受,我怎么来。

理论铺垫到了这一步,才能推导出有些答主说的 “文化输出要靠流行文化”。“靠流行文化”不是因为流行文化最能代表一个文明,而是因为它不需要第二三视角那样的前提条件,它能自己解决 “初体验” 的问题。

并且,不是说随便什么 “流行文化” 都适合做文化输出,一个当代装扮的中国人 Rap 并不是最有效的输出载体,这只能传递 “我和你一样” 的观念,不足以 “勾引” 对方深入了解下去。而一个通过现代载体传播的有 “异域” 风情的东西,比如李子柒,才能最有效地做文化输出 “初体验”。

之后,还要解决一个持续动力的问题,就是为什么别人要深入下去。这就需要文化产业生态了。你得让外国人在你的文化产业塑造的语境里 “玩” 起来。

回到现实,我们先不奢谈持续动力的问题。就当下我们自己文化心态上的内部矛盾,恐怕都很难掰扯明白,在此就不展开了。只有在对内的文化心态上稍微捋顺了,不自卑也不自负,好,很多事情就可以开始谈了。

知乎用户 我要跟世界告别 发表

说得简单粗暴点

日本人创造流行文化,把自己的传统融在里边,中国直接把自己人都没那么喜欢的传统拿出来,灌输给外国人

比如京剧在日常生活中有口皆碑都说是国粹,喜爱京剧的人比例又占多少?

知乎用户 凌小千​ 发表

差在天时、地利、人和。

所谓天时,拿国漫《那兔》来举例,第四季之后逐渐变味儿,整部动漫越来越有 “教育意义”,反而没了第一季时那种发自内心的欢笑和感动。是什么导致了这个结果,你我心知肚明。

所谓地利,拿游戏来举例,日本的《信长之野望》,《战国无双》,《太阁立志传》等作品,让日本战国武将的名字传遍了世界。中国最火游戏则是网游和手游,即便偶尔出现一些不错的佳作,数量和质量也无法与上述经典 IP 媲美,况且单机游戏本身就可以作为艺术品来回味,网游手游几年后服务器一关,玩家什么都留不下。自己国内都这样,更别说往国外输出了。

所谓人和,拿《火影忍者》来举例。忍者文化应该算是典型的日本文化,但是这部动漫中的忍者和传统的忍者形象却大相径庭。然而我们很少见到有日本网友在这部动漫里挑细节毛病,比如服装如何如何,忍道如何如何,忍者的内涵如何如何等等。然而如果我们要搞一个相对 “离经叛道” 的作品,那就一定会有大量观众指责你,告诉你那时候的人怎么穿衣服怎么行礼怎么吃饭说话睡觉,你连这些细节都做不好所以你这玩意压根就是垃圾……

知乎用户 龙傲天 发表

差就差在没有把上下 5000 年深厚历史文化底蕴这层遮羞布丢掉…… 这和接地气与是否流行没关。
我虽然在总体上不认同《河殇》,但《河殇》在有些方面的论述我觉得还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不能全盘否定它。
比如在我们的民族感情上,总有这样一个误区:似乎近百年的耻辱,只是一种光荣历史的断裂。自从一八四零年以来,总有人用古代的荣耀和伟大,来掩饰近代的贫穷和落后。
在近百年的现实痛苦中,好像总需要有一副古老而悠久的安魂剂聊以自慰。从每一次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中,似乎从能获得一次安慰。
但是我们的考古发现再丰富,文物古迹再精美,文明的源头再延伸,难道不都意味著祖先对于後代的嘲笑吗?难道不是让我们今天的遗憾,懊悔和惭愧更沉重吗?
记得督工在《保卫我们的现代生活》里有这么一段话,大致说的是最了解宋朝的,不是明清,也不是宋朝人自己,而是 1949 以后的中国。比如宋史研究会,全国仅理事就三四十人,全国 500 多会员,开一次会要讨论几百篇论文,这比古代编史书的还要多得多。
然而在多人都印象里,传统文化的孱弱被归因于某次运动,而不是我们近代的贫穷的落后与传统文化的衰落。

所以我认为,我国文化输出的关键并不在于我们发掘多少传统文化。它们并不是前人留下的宝藏,而只是我们的一个立足点或平台。我们所要做到是在此基础上创造属于我们时代的文化。文化是发展的过程不是发掘的过程,它不仅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也是一个与不同文明不同文化融合交流的过程。
从日本文化的全球传播我们不难看出以下几点。
1. 以传统文化为平台,在新事物中融入传统的要素。(创新)
2. 和西方文化的融合交流。(历史原因)
3. 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科教实力作支撑(基础)
4. 人均收入高,国民物质富足,精神需求提高而带来的良性文化市场。(促进)

反观我国
1. 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更注重于发掘和保护。
2. 盲目自大,对于它国优秀文化,比较排外,不利于文化交流和融合。
3. 前期经济贫乏,以人民吃饱饭为主。后期虽然有钱了,但时间不够,积累不够。,投入也不够。(历史原因)
4. 对于大对数人而言,人均收入低,教育水平低,文化素养不够,同时忙于奔波和生计,物质生活有了,精神生活贫乏。因而缺乏良性市场,于是在资本逐利的怪圈下曲折前进。

综上两点结论

  1. 历史上欠下的债,还没有还清
    2. 事物发展总趋势是不断前进的,发展以时间的推移为依托,新旧更替自然而生。新事物不是凭空产生而是在旧事物内部成长,它对旧事物的否定不是简单的抛弃而是扬弃,新事物克服了旧事物消极因素吸收合理因素,并增添了符合事物发展的新内容,具有旧事物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这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即否定之否定,所以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最后在此与诸君共勉,希望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我们,在新的时代创造属于我们的新文化

知乎用户 平庸之海 发表

我倒不是想洗小日本

最近不是有个番叫派对浪客诸葛孔明吗

讲诸葛亮穿越到现代当三流歌手经纪人的故事

又是 DJ 又会调酒又会 RAP

你敢想象这种东西如果是中国出的

我们会怎么问候作者吗?

真的搞笑啊,中国文化全靠日本输出

而且我说句实话,这番我追了漫画,就篇幅里表现出来的,他比 99%的中国人还懂三国。第一话里就有老板问他 “你为什么要派马谡驻守长亭?你又不是没有别的将,怎么敢派个新人的?” 虽然诸葛亮的回答是基于作者站在诸葛亮的立场上对此事的解读,但做出的回答不说完美!惊人!起码回答是没有任何一点 ooc,甚至让我这个略懂三国的玩家觉得诶哟~ 不错哦,我看的时候也震惊于 “啊我草!原来小日本对三国的喜欢也不仅仅只是武将无双和皇亲国戚的人物关系!他居然读过三国志知道当时蜀国是处于无人可用,老将稀缺新将无才的处境。”

所以如果你是用 “查成分” 这种方法来论有没有资格些的话,那这个作者的成分已经是老炮儿了。

三国是这样,西游记也是这样。

我们在纠结刘备拿着把喷子跟提着大炮的孙尚香

日本的德川家康骑着本多忠胜高达在本能寺前和喊着 “let’s Party!” 的伊达政宗在长篠之战的战场上上演激情人机大战并且已经打了十多年了。听着很搞笑是吧?然而外国人因为这个高达和这个拿着六把刀的 raper,记住了这两人,然而正史伊达政宗登场的时候战国都他妈打的差不多了。

甚至在光荣社的无双宇宙里,拿着已经可以称为魔杖的羽扇的诸葛亮已经跟着圣女贞德,伏羲在讨伐八岐大蛇了……

而且我觉得最离谱的是什么?

我们的始皇帝,嬴政,这个东西在世界上有人知道,是靠在好莱坞的爆米花电影里被编剧登维基查阅中国皇帝时临时找出来当的反派。广泛认知是因为在 FGO 里,他作为人类机械飞升第一人,太阳系统治者,还建造巨构建筑——环星系防御带 “长城”。他长得像个妖怪飞蛾一样没有性别。我甚至怀疑他设计成这样是不是因为作者觉得 “羽化登仙”= 蛾羽,仙 = 无性别;“长生不老”= 血肉哭弱,机械飞升。

说实话这什么脑瘫设定,这人甚至都可以不是嬴政,只要历史上有那么个修过边境的王,你都可以把这个故事套他头上。然而呢?玩家凭借这个批玩意儿,记住了这个始皇帝嬴政,是中国的皇帝,始于中国的秦朝,所以他叫秦始皇。虽然我很想告诉他们中国最古老的朝代不是秦,但就文化宣传来说,这个 “冠位裁定者 · 秦王嬴” 已经杀青了。

当然,后来又出了姜子牙,这个人物三十多年前日本就创作过动漫封神演义,再加上这次 FGO 出的姜子牙,这波华夏神话的传播,又是日本。

而且说起诸葛亮,除了中国人,在现代全世界大多数年轻人脑海里第一时间的印象,我告诉你,八成不是拿着羽扇贷着纶巾的形象,而是一个留着三千黑丝,嘴叼雪茄,气质高贵典雅实则批话抱怨一大堆,梦想是被一个长得像狗熊的马其顿猛男皇帝领到海边捅 ass 的西方中年男酮。当然,按照设定上的说法这人只是孔明的人柱力,他的思想行为不代表孔明的意志。

有时候我真的觉得,我们讨厌章金莱的同时

我们很多人内心是跟他一样,排斥文化魔改的

而文化传播最重要的一点恰巧就是对上主流

真就 “中国人的性情都是折中的” 是吧?

二更:

来,给大家看看滑天下之大稽的东西

这是推特小姐们对港台的态度,起码有 50% 的小姐都有这种魄力,连小姐都位卑未敢忘忧国,而某些端着姿态的高洁者们,何时才会在真正有必要的墙外第一线露脸而不是坐井观天自说自话呢?我本来应该称呼这些人为烧鸡,但越看越觉得,最起码,作为也一同抨击过投降派的人,我该给她一个正常的称呼。

至少在传播爱国这一块,人做到了,你呢?

Ps: 课外阅读

可能不了解,甚至了解 fate 的人都不清楚 fgo 的主 ip fate 系列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我挑几个热门 ip 作品的推特号你们对比一下粉丝数就大概有数了

哈利波特系列: 总体量 540w

Op 宇宙: 600 万

Fgo:190w

你要简单点形容的话就是,你把你周围认识哈利波特的人除以 0.35,就是全球认识 fgo 的人的大致数量。

至于 op 的影响力嘛…… 嘛,我也是吓了一跳的。就结果来看游戏文化这块起码是有一个金字招牌了。谈文化输出把这玩意儿忘记了,没记错的话除了宝可梦,没有游戏 ip 的体量大过它。漫威就不说了,一个是晦气,一个是他跟哈利一样,他两是主要是算电影 ip,不是二次元 ip。也不是我给二次元台阶下,因为你真要拿粉丝数说事的话……

三个懂王粉丝总和 = 一个泰勒,而懂王 = 总统,总统 = 美国,进而泰勒 = 爆杀世间万物……

Ps: 不谈高铁相关、cctn 这类接近于外交合作国家项目之类的东西的话,我国所有账号,或者说文化传播能进世界 top 的目前只有 op,至于之前吹捧文化的李子柒,她甚至不如这个神秘中国人 (悲),你不论中国文化传播形式的话,她可能排在中国人外网 top500 名之后

8.3 万

60.8 万,这个谷歌自动翻译把我整笑了

卧槽一年没注意她,现在都要破百万大关了

推特上的中国之光

知乎用户 红色少女编辑部​ 发表

日本人也帮我们输出中国文化,没错,我们做得不好,他们帮我们做了。——甚至帮我们拍了靠谱的” 抗日神剧 “。

还挺感人。而且也高度正面描述了中国共产党。疯狂黑日本军部和苏联,共军在里面形象比中国拍的所有抗日片加起来还要正面(宣部看了都羞愧)!不仅仅是抗日战争。还歌颂了抗美援朝的解放军!

日本与共产主义本来就有很深的渊源,尤其是日本赤军时期,日本人对毛主席的崇拜比中国的这些红卫兵不知道虔诚到哪里去了,喊着毛泽东思想万岁,然后赴死的大学生成片都是。日本著名导演宫崎骏,日本前首相菅直人,著名作家太宰治、芥川龙之介(共产主义粉丝)等等,就曾是狂热粉丝。

还有著名漫画《哆啦 A 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机器猫、叮当猫,他的作者藤子不二雄也是毛的粉丝,还画过毛泽东传。著名女歌手,曾经养活了半个港台音乐圈的中岛美雪,也是共产主义者,还给重信房子写过歌,叫 《ローリング》,碾压时代,催人泪下。

![](data:image/svg+xml;utf8,)

什么叫输出,就是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真实,自然会有千钧之力。

**为什么日本人拍的共产主义电影那样感人?是因为他们真的相信。**而我们的抗日神剧……

知乎用户 优雅解 发表

拉面和饺子这两种起源于中国的美食,

中国译成 hand pulled noodles 和 Chinese dumplings

反观日本,译成了大和味十足的英语:Ramen 和 Gyoza

这两个日式英语词之后被纳入为正式的英文单词

日本人这么做背后的逻辑,

以及给他们带来的种种益处,

大部分中国人要么理解不了,要么想都没想过

文化输出是需要土壤的


类似的:日本刀 Katana,忍者 Ninja,寿司 Sushi,围棋 Go 等等

你不喜欢日本,但只要你来到英语环境,逼着你也得学几个日语单词

在海外时有些日本留学生,“Hai” 和 “Yes” 会互换着说,他们还不觉得尴尬

最有意思的是,身边日本同学没有给自己取英文名字的现象

现在还能记得,一个女同学叫 “Saori”,她的日语原名,姓忘了,挺长

老师点名时竟然把 sa 和 ori 拆分成两个单词来读,中间明显停顿

这方面白人也潜移默化的被影响了

还有叫 Seiko、Tomoya 的同学、同事,都是他们的日语原名

而中国留学生会更乐于迎合老外的感受

你要是没个英文名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中国留学生,

女生都是 Amy、Chelsey,男生都是 Peter、John

文化输出大概跟民族性格也有点关系吧


很多评论指出日语好发音,个人觉得太主观了

Lamian 不比 Ramen 难发音,

被日本人抢先译成 Ramen 的一个后果,现在老外日常指代所有带汤的面都叫 Ramen,

包括超市里的方便面包装上,也都开始写成 Ramen

有个网红 up 主在 Youtube 上发的自制拉面的视频,

评论区很多中国网友为拉面正名,表示拉面其实是中国美食,随着二战才传入日本的,

看了让人心酸

论抢文化这块,韩国就是嘴炮,日本才是身体力行


之前第一次被带去当地日餐店,位置 downtown 附近,同行一白人 local,一韩裔

看菜单直接懵逼了

teriyaki, teppanyaki, sashimi, udon, yakitori, tempura

“心中一万只羊驼奔过。。。这些都是啥?这些是英文单词?”

难道不怕顾客看不懂而乱点餐闹笑话吗?

可笑的是,手机查了后发现还真是英文单词,

人生第一次要吃饭,先得背单词

但是,跟 hand pulled noodles 相比,Ramen 是不是一下就显得高大上起来了?

因为没吃过就不知道是啥的食物一定很高端啊,就是这种大众心理

现在都在讲文化自信,我觉得日本是文化自负

不过这种自负背后似乎有着某种让人想不出的道理,

以至使更自负的西方人也天然的接受了这种强迫式的文化输出


从各个国家的留学生身上总能找到鲜明的民族特色

比如日本留学生整天沉浸在大和民族的自嗨中,恨不得马上就坐飞机回日本

韩国留学生一脸义愤填膺,同时酷爱传播大韩文化

唯独中国留学生的特色是没有特色,第一要务是入乡随俗

文化输出的前提就是要明显区别于被输入方的本土文化,

并有着对自身文化近乎自负的执着,说白了就是敢于跟对手硬刚,

符合以上要素的日本文化必然孕育出一个文化输出强国,

而中国文化讲究的是圆滑,像是一把被打磨了锋芒的刀,

显然没有寒光闪闪的 Katana 更让外国人神往

知乎用户 ANIVXMind 发表

国内文化创新上比较僵化,特别是体制内群体比体制外群体要保守和僵化。条条框框很多。

举例来说,孙悟空这个符号概念,体制内的老艺术家 例如六小龄童就认为要一直保持老祖宗留下来的那套概念,不能进行解构和再延展创作。所以他不认同香港周星驰在电影大话西游里的孙悟空形象。

体制外的,例如香港的周星驰创造的以现代人视角解读的孙悟空形象。明显的要更能迎合现代化生活下大众的审美倾向。 西游记里的形象如果只是照搬传统进行小改造,是不会有新鲜感的。国内最近几年基于西游记改造的那些低质量资本投机的真人电影和低票房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日本人鸟山明 所创作的漫画 龙珠 中也有借用 孙悟空这个中国符号化的角色概念并进行改造。

龙珠早期的小悟空是和中国孙悟空一样 骑着筋斗云 拿着如意棒进行战斗的。龙珠里你可以看到又肥又胖的猪八戒被改造成可爱小巧的乌龙(也叫小八戒,并保持了猪八戒好色的特点),还能看到西游记里的二郎神被改造成了天津饭(龙珠早期其实力和年轻版孙悟空不相上下)。这些都是借用了西游记的文化符号概念进行解构改造创新。你可以说 日本鸟山明是在拓展中国文化输出的视野。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东西原来可以这样改造进行输出成为文化产品进而成为某种新的文化符号。

其他方面,日本人使用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改造并输出的案例有很多,

例如 SD 敢达三国传 BraveBattleWarriors 这部动画以中国名著《三国演义》为背景基础进行改编,描述了刘备高达,为了追寻正义与结义兄弟关羽高达和张飞高达一起闯荡三璃纱所遇到的一系列故事。用新的载体来讲述老的故事。 日本人利用中国文化为内容改造输出的案例有挺多,而且都并非原封不动的照搬古代设定,而是有所发展和创新。如果有些人觉得这种改造是西化,是像西方价值观妥协,那么下面这个案例应该算是另一种创新。

像我国引以为豪的 饮食文化上,日本人也有借鉴并创造了 动漫 《中华小当家》这种宣传中国饮食文化的产品输出。虽然这部动画有不少二次元的夸张和虚构内容,不像前几年央视做的 “舌尖上的中国” 那么三次元风格。 但人家日本人的创作时间点很早:《中华小当家》是 1995 年至 1999 年于日本周刊少年 Magazine 连载的小川悦司的漫画作品,动画版本于 1997 年发行播出,从题材内容上你可以认为它创造的是某种虚构的平行宇宙里的中华文明历史。比中国官方媒体最近这 5-6 年才开始有计划的宣传自己的饮食文化输出要早的多。而且日本人的这则改造也能形成 IP,比起官方媒体的真人纪录片更具备商业价值和可持续性。

文化输出这种东西,官方只能给总路径和规范,别总想着亲自下场参赛,更多的文化推广生产还是得靠民间力量,民间才能有足够的灵活度和市场敏感度。 像我国文化输出成功的案例基本都不是所谓的官方作品。例如最近很火的 TIK-TOK 抖音,例如已经火了几年的 网络中文小说。老外喜欢这些文化输出是因为好玩喜欢,而不是那种硬生生将产品推到老外面前,然后官僚腔的对人家说 我是千年文明古国,我文化牛逼文化悠久,你一定要喜欢啊。

知乎用户 念慈菴老书生 发表

以我在欧洲的经历来说,我国某种意义上沾了日本的光。窃笑。

日本这几十年不遗余力的向世界推介自己,除了二次元以外,日本一些传统文化元素,也为世人所知,至少混个眼熟。让白人发现,哦,原来东方有个这样与众不同的文化。这些和元素,比如和服,武士,忍者,樱花已经成了东方文化的象征,在欧美年轻人中,提到 ninja 和 samurai 就是 cool 的代名词。

但是不幸的是,尽管部分专家,比如亨廷顿特地将日本单独列为与我国并列的文明,而不是朝鲜半岛一样的次生文明。但在现实中却事与愿违。绝大多数欧美人分不清中日的区别。这点就像尽管波斯很骄傲,但我国很大比例的普通人是分不清波斯文明与阿拉伯文明的。所以,才有了好莱坞拍艺伎回忆录,居然用了三个华裔女星的荒唐事。因为在欧美人看来,你们就是一样一样的。

所以,这就造成了,日本前 50 年栽树,然后千禧年后中国崛起,中国继续抗起东亚文化的大旗。因为我国崛起,成了 21 世纪无法忽视的存在,所以好莱坞的电影为了票房需要增加中国元素和华裔演员,欧洲商场到了中国节日要扮上中国元素,化妆套装要出国风包装,时装发布会里东方元素增加,欧洲部分机场有了中文标识 (哈,其实日文和中文标识是一样的)而普通欧美人是根本分不清和风与国风,日文与中文的区别的。

说点严肃的,这些流于表面的元素,欧美人大多能说个三瓜两枣,而且他们确实也分不清是日本还是我国。

但是文化还有深层次的东西,那就是形象的塑造和认同。简而言之就是人设。对于国家而言,或者说国设更合适。日本这个运行得非常成功,日本把自己打造成人畜无害的小白兔,谦和有礼严谨做事认真的君子国,在国际上热于助人。然后,日本产品很精致很精密很耐用,很有科技含量。

这点真的很重要,论帮助第三世界国家,援助非洲,我国比日本少么?可是却被污蔑成新行殖民,这当然有西方政府和媒体的话语权,但我国在当地运营时也确实简单粗犷做得不够细致,与当地百姓交流不够。这不是逆向★民族主义,光让自己反省,是真的做得与日本人有一定的差距,日本更擅长宣传自己和人文关怀,所以同样是大撒毕,结果日本成了善人我国却是不怀好意。也是让人唏嘘。

日本的商品口碑也是极好的,说来讽刺,两个轴心国,一东一西,却是目前全球公认产品质量最严谨仪器最精密的国家。丰田汽车,雅马哈摩托车就别提了,我在英国留学期间实验室里的色谱仪是岛津公司的。英国人也认可说这些就德日做得好啊。

而我国的产品口碑呢,只能一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知乎用户 JekyllHyde​​ 发表

如果不解决根本问题的话,从根子上就是走偏的。

这个根本问题就是:

给谁看

比如一个最简单的例子:

讲好中国故事。

要想讲好中国故事,首先得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 明确题材是什么(这个倒是挺明确的)
  • 这个题材的受众群是谁
  • 有个好编剧
  • 有个好的宣发渠道
  • 激起受众的广泛共鸣

但是问题就卡在了第二步:

故事的受众群到底是谁?

说实话,这点我到现在都没搞清楚。

既然提到日本的文化输出,我就拿世界第一 IP 宝可梦来举例子。

你说宝可梦这个游戏有啥深度吗?

表面上来看,一点深度都没有——无非就是田尻智把自己小时候喜欢在户外玩耍、捕捉昆虫的经历设计成了一款可以种驯养后用来战斗的生物的子供向的游戏,核心还是给小孩子玩的。

但是,通过这个黄胖子,TPC 慢慢开始通过电视、漫画、游戏、卡牌等等一系列的手段拓展自己的商业帝国。到了 2003 年的时候,光是皮卡丘这一个形象,一年就能赚得 8 亿美元,被《福布斯》评选为了 “年度最挣钱的虚拟角色”,登上了《时代》的封面。

![](data:image/svg+xml;utf8,)

对于小朋友来说,宝可梦的游戏是一种排解孤独的方式——通过收集 - 养成 - 交换 - 对战来跟朋友进行交互,与实现自己拯救世界、征服世界的梦想;

对于 65% 和宝可梦一路成长过来的 25~44 年龄段的玩家来说,宝可梦是一种生活的一部分;

对于男生来说,一只皮卡丘的玩偶很有可能就是俘获妹子的杀手;

对于核心玩家来说,宝可梦对战是一种与同龄人展开竞争和社交的方式;

对于宝学家来说,他们会去探寻宝可梦背后的设计理念——比如风速狗是来自中国的传说中的宝可梦;大剑鬼的拟人原型是日本武士;湖之传说的宝可梦象征了日本三神器,进而再去探寻什么是日本武士、什么是日本三神器。

从而构成了一个从休闲玩家到宝学家的金字塔体系。

可以说,宝可梦从一款小作坊里做出来的游戏到如今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与它学习不同国家市场差异的方式,继而制定出一套符合当地的市场战略、找到一个最广泛的人群都能接受的共同点有着莫大的联系。

但这一切的基石,就是先做出一款足够好玩儿的游戏

更加明显的则是《名侦探柯南》:

一个取材于英国侦探文化的漫画,披着福尔摩斯的皮来讲述日本人的价值观:

受众也很明确——就是那些对推理小说感兴趣的人。

像我的西班牙同事,即便对日本文化并没有那么的感兴趣,但从她漫长的 20 年追番经历中,她也耳濡目染地知道了日本人的剑道、和服、将棋、艺妓

但核心,依然是先制作出一款好看的动画片

反观我们?

孔子学院、书法、茶道、民族乐器、京剧…

你上来就告诉别人我要文化输出了,输出的还是自己都不见得感兴趣的文化符号,你怎么指望别人感兴趣?

我们文化输出做的好的是谁?

是成龙,是李小龙,是李安——因为他们知道文化输出的核心是先让他们自发地来关注你的作品,然后潜移默化地让大家对中国人的功夫、哲学,进而对中国感兴趣。

这也正是我们想着要做文化输出的时候的软肋:

  • 一方面不知道哪些材料是可以用来讲好故事的;
  • 另一方面没搞懂是总让别人觉得:你在教我做事

知乎用户 李梦阳 发表

人家输出的是现代流行文化,古代的东西不过是个元素符号,点缀猎奇用的。

而我们却只想输出古代传统文化,问题是古代传统文化连我们自己都不感兴趣了…

我觉得还不如多翻译点国内网文出去,这个更靠谱点

知乎用户 叶盐亭 发表

我以前总结过的文化输出的 7 大要素。

1. 迷之自信

2. 超大型通勤一体化都会圈

3. 电视频道的数量

4. 劳动力人口占比(15-64 岁)

5. 人均 GDP

6.GDP 总量

7. 开放的审查制度


1. 迷之自信

迷之自信,就是对本土文化的一种无理性思维的热爱,比如相同质量的两部电影,在票房上本土电影会取得更高的票房。

相反的,一个国家如果缺失了迷之自信,很可能相同质量的两部电影,本土电影票房会更低。

我去年下旬在电影票房吧统计过主要国家电影票房年冠,其中只有中日韩和土耳其,票房年冠没有被美国电影攻占。

可以看出,中国对本土文化的迷之自信,不如日韩,但相对来说也正一点点建立起来,前几年中国票房年冠长期被美国好莱坞占领,这几年中国影市,本土电影愈发强势。

中国内部其实以文化输出来看,发达的江浙沪文化输出不如东北和四川,其原因就在于,江浙沪较早接受西方文化,骨子里缺失这种对于本土文化的迷之自信,相对落后的东北和四川反而因为保有较多的本土文化烙印,在文化输出上略胜一筹。

2019 年中国票房榜,复仇者联盟 4,被挤到了第三位,北京在第二位,而江浙沪代表城市,上海、南京、杭州,复仇者联盟 4 全部都是当年的电影票房年冠。

从中也可以看出江浙沪对外来文化的追捧程度,对本土文化缺乏迷之自信的一面。

毕竟什么文化得先要让自己人喜欢,在自己的土地上打下市场,然后才能输出到别的地方,这里面要有国民对本土文化深沉的爱,才能看着它从一个小幼苗最终长成参天大树。

如果没有 “我最好”“我最棒” 的这种迷之自信,小幼苗刚一出来就要把它捏死,只是去追捧海外的所谓“先进文化”,还何谈文化输出?自己家市场都没有了。

流行文化有三层。

第一层是美日韩这样像全世界输出流行文化的国家。

第二层文化输出相对弱势,但本土依然有自家文化的栖息之地。

第三层就是本土也容不下自家文化,国民对外来文化极尽追捧。

中国现在应该就在第二层,本土阵地还没有失守,中国应该努力向第一层进发,极其讨厌一些恨不得让中国跳进第三层的 “理性爱国者”,说什么:“哪吒除了中国谁看?哪吒票房超复联 4 是中国观众审美欠缺。”“流浪地球战狼 2 这种电影也就是中国自爽,外国人根本不喜欢。”,这些打着应该理性爱国幌子,攻击票房超过境外片的国产电影,其背后的意思就是想让中国成为海外文化的输出地。


2. 超大型通勤一体化都会圈

以都会圈 GDP 计算,全球前四,分别是纽约、东京、洛杉矶、首尔。(缺乏印度城市数据)

中国最高的上海排名第 7,落后于巴黎和伦敦。

可能这里有人会混淆都会圈的概念,认为琦玉、千叶、横滨都能算东京都会圈,为啥苏州不能算上海都会圈?

首先都会圈的概念是通勤一体化,也就是说在这个都会圈的任何角落,都能做到当天正常上下班,苏州和上海显然不具备此情况。

日本文化输出强势,其原因可能就在于出现了一个巨型都会东京。

韩国一个经济总量只排在全球第 11 位的人口小国,流行文化不成比例的输出海外,也是因为韩国举国堆出了一个超大型的首尔都会圈,跻身全球前四强,排位甚至高于伦敦和巴黎。

而英法经济总量没有德国高,文化输出比德国强,其原因也在于,英国伦敦 GDP 排在世界第 6,法国巴黎排在世界第 5,而德国最大城市慕尼黑只排在了世界第 53 位,英国文化输出要强于法国,当然还有其他原因,下面都会说。

还有曾经文化输出强势的台湾,也孕育出了台北都会圈一个经济占到了台湾经济总量三分之一的大型城市,香港自身也是一个国际大型金融中心,新加坡照理说也应该有过一波文化输出,然而新加坡语言太杂,英语、汉语、马来语,没有统一的强势语言,这对文化输出应该讲是不利的。

泰国文化输出相对于本国的经济体量也比较强势,泰国在东南亚的文化输出地位,就相当于韩国在东亚。

而泰国文化输出重镇曼谷恰恰也是一个大型城市,排在世界第 48 位,人口 1600 万,经济总量占到了整个泰国的五分之二。

超大型都会圈更有利于流行文化生根发芽,个人认为就在于同城化后资源可以得到极大的节省,就拿中国来说,如果拍一部古装剧,就要风风火火的赶去横店,200-300 号人的住宿费、吃喝费、出差费都要钱吧?而对于日韩来说,所有的娱乐资源都集中在一个超大型城市中,拍部韩剧,当天就能来回,正常上下班,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同样制作费的一部电视剧,韩剧可以包装的如此精美,中国只能拍部小成本的网剧的原因。


3. 电视频道数量

电视在网络崛起之前是文化输出的主要舞台,就算现在韩流还是日流的半壁江山,依然是靠电视来传播。

而电视频道的数量直接影响到了制作节目的品质,中国在这方面是处于相当大的劣势。

如果观察韩国的电视频道就会发现,电视行业基本以三大台为主,kbs、sbs、mbs,这三大台就是韩国的无线电视,也就是不花钱也能看到的频道,然后如果还想花钱就要看韩国的有线电视台,有线电视也有比较有名的比如制作出天空之城的 jtbc,制作出爱的迫降的 tvn。

韩国严格控制电视台数量,其结果就是可以培养巨量的观众群。

梨泰院、爱的迫降、天空之城这类韩国持续输出海外的热门韩剧,在韩国国内最高收视率都超过了 20%。

以韩国 5200 万人口计算,相当于有 1000 多万人口在同一时间锁定同一部电视剧。

相反中国电视频道泛滥,导致了观众集中度的下降。

目前韩国顶流韩剧的制作费都在 2-4 亿人民币,与中国顶流的电视剧制作费相当。

如果考虑到韩剧集数较少,那么很多韩剧的单集制作费甚至已经超过中剧。

中国电视剧目前的状态,收视率超过 1% 就要开庆功宴了,超 2% 居然都可能是收视年冠。

中国现在每个县都安排建一个电视台,一个地级市弄 7-8 个频道,省里也有一堆频道,然后打开电视,央视乱七八糟的频道又占了一半,7-8 点还被新闻占了黄金时间,这对于单个频道养成海量的观众群相当不利。

那些县级、市级的一大堆频道,排在了本土信号的第一选择、第二选择上,除了霸占宝贵的观众资源之外,没有一点卵用。

台湾文化输出的衰退,我也听台湾业界人士也讨论过,就是因为开放电视牌照,什么杂七杂八的电视台都给准入,90 年代电视老三台的时代出现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大制作,00 年代后民间一股脑的涌入电视行业,刚开始还能制作出一些优秀的偶像剧,后来整个行业的恶性竞争后,就导致了台湾电视行业的衰败,一个小小的台湾有 200 多个电视频道,一碗肉羹最后就变成了蛋花汤。

中国想让电视行业重换生机,可以参考以下办法。

第一,关停所有地级以下单位的电视台只留新闻部。

第二,缩减市级省级电视频道,每天播出的电视节目重播不能占到总时段的一半。

第三,新闻类节目退出综合频道,央视 7 点新闻不要统一转播。

第四,解除古装剧、穿越剧、综艺节目限额。

第五,引入退出机制,收视率太差可以倒闭。

现在中国电视频道的臃肿化,其直接导致了观众群的流失。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中国的体量,如果电视频道没有臃肿化,顶流电视剧可以做到 10% 以上的收视率,那么电视剧的制作费至少应该是 10 亿起步,这对于提升电视剧的制作水平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

中国卫视电视台的一剧两星、一剧四星也能反应出目前我国电视频道的臃肿化。


4. 劳动力人口占比(15-64 岁)

韩国 72.19%

泰国 70.77%

中国 70.72%

越南 69.23%

印度 67.00%

美国 65.24%

英国 63.80%

日本 59.42%

韩国是全球 1000 万人口以上国家中 15-64 岁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

15-64 岁人口代表了这个国家的劳动力以及人口红利,也是最具娱乐消费能力的一群人。

韩国现在文化输出如日中天,也有这部分人口比例巨大的原因。

韩国现在是花瓶式社会,老人很少,年轻人普遍不爱生育,进而导致儿童也很少。

韩国正用一代人的力量,进行娱乐产品的消费,这部分人没有太大赡养老人的负担,也没有照顾儿童的压力,正是因为这部分人的玩命消费托起了韩国现在强势的文化输出。

韩国的电影票房就是最好的说明,韩国以全球第 28 位的人口数量,全球第 11 位的经济总量,电影票房高居全球第五,仅次于美国、中国、日本还有英国,人均观影人次全球第一。

老实说日本文化输出现在是不如韩国的,日本文化输出都在吃 80-90 年代的老本,当然人家有老本吃,这也是优势,而日本的人口结构恰恰跟文化输出的巅峰时期也对应上了。

以下是日本历年 15-64 岁人口占比。

2019 59.42%

2018 59.73%

2017 60.08%

2016 60.49%

2015 60.99%

2014 61.57%

2013 62.21%

2012 62.88%

2011 63.54%

2010 64.15%

2009 64.73%

2008 65.25%

2007 65.72%

2006 66.14%

2005 66.52%

2004 66.92%

2003 67.28%

2002 67.6%

2001 67.91%

2000 68.23%

1999 68.52%

1998 68.79%

1997 69.04%

1996 69.27%

1995 69.46%

1994 69.59%

1993 69.71%

1992 69.78%

1991 69.77%

1990 69.66%

1989 69.47%

1988 69.15%

1987 68.76%

1986 68.44%

1985 68.25%

1984 67.98%

1983 67.84%

1982 67.78%

1981 67.69%

1980 67.5%

1979 67.5%

1978 67.48%

1977 67.47%

1976 67.59%

1975 67.89%

1974 68.09%

1973 68.37%

1972 68.69%

1971 68.92%

1970 69.01%

1969 69.03%

1968 68.93%

1967 68.69%

1966 68.36%

1965 67.97%

1964 67.31%

1963 66.53%

1962 65.68%

1961 64.86%

1960 64.12%

1959 63.37%

可以看到 80-90 年代日本 15-64 岁人口占比接近 70%,那时候也是日本文化输出的巅峰期,进入新千年后,日本 15-64 岁人口占比屡破新低,日本文化输出从此一蹶不振。

再来对比一下韩国 15-64 岁人口占比

2019 72.19%

2018 72.61%

2017 72.92%

2016 73.16%

2015 73.36%

2014 73.41%

2013 73.4%

2012 73.35%

2011 73.28%

2010 73.21%

2009 73.05%

2008 72.84%

2007 72.63%

2006 72.45%

2005 72.31%

2004 72.23%

2003 72.28%

2002 72.37%

2001 72.38%

2000 72.2%

1999 72.06%

1998 71.75%

1997 71.34%

1996 71.04%

1995 70.99%

1994 70.69%

1993 70.51%

1992 70.36%

1991 70.02%

1990 69.33%

1989 68.7%

1988 67.86%

1987 66.92%

1986 66.09%

1985 65.47%

1984 64.7%

1983 64.06%

1982 63.48%

1981 62.82%

1980 62.02%

1979 61.3%

1978 60.49%

1977 59.63%

1976 58.8%

1975 58.09%

1974 57.31%

1973 56.56%

1972 55.85%

1971 55.22%

1970 54.69%

1969 54.18%

1968 53.83%

1967 53.61%

1966 53.4%

1965 53.13%

1964 53.0%

1963 52.86%

1962 52.79%

1961 52.94%

1960 53.39%

1959 53.83%

韩国持续了近 30 年 15-64 岁人口占比超过 70% 的时间,这也让韩流随着韩国经济的发展不断壮大,这与韩国前 30 年拥有稳定的、庞大的劳动力结构脱不开关系。

我其实有点不好看韩国长期发展,因为根据目前韩国人口结构趋势,5 年内韩国 15-64 岁占比就会跌破 70%,30 年内韩国 15-64 岁占比会跌到比日本还要低的程度,韩国的流行文化有可能只是昙花一现,再也翻不出一点波浪。

其实现在已经能看出端倪,20 年前的韩剧还有能力拍出很多偶像剧,现在现实题材的韩剧数量愈发强势,其背后就有韩国人口结构日趋老化的原因。

当然作为一个不喜 nc 偶像剧的观众而言,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增加是好事,但恰恰真正能做到文化输出的电视剧就是那种上了年纪或者高学历精英们看不上的 nc 偶像剧,就像抖音为什么能病毒式的在短时间内行销世界一样,引人深思的剧情天然的就带着文化隔膜,3 亿制作费的《人民的名义》在海外的输出能力还比不上 1 千万制作费的《惹上冷殿下》。

当韩国整体趋向于老龄化,那些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偶像剧势必会退出韩国的舞台,就像现在的日本,都知道日剧引人深思,但在网上的热度却比不上情情爱爱的泰剧,当社会空前老化的情况下,韩剧的未来可能是家长里短和那些引人深思的现实题材交相辉映,越来越叫好,也越来越不叫座。


5. 人均 GDP

美国 65280 美元

日本 40246 美元

韩国 31761 美元

中国 10261 美元

泰国 7808 美元

越南 2715 美元

人均 GDP 是挺影响审美的,越穷的国家影视作品就越是有一种淡淡的土味,这个很难表述。


6.GDP 总量

中国这个是优势,中国文化输出总体是大而不强,GDP 我认为应该和人均 GDP 联系起来,日韩两国都有着不错的文化输出能力,就在于相对庞大的 GDP 总量(市场)以及较高的人均 GDP(生活态度)。

中国文化输出以我个人的看想要深度影响日韩,应该在人均 GDP 爬上 2 万美元之后。


7. 开放的审查制度

中国这一点绝对是劣势,业界现在都没有一个统一的审查标准,经常都有可能触碰到什么禁忌,导致不能上架。

还有各种限制,上星黄金档古装剧限额、综艺周播两档限额、上星还不能播穿越剧、宫斗剧

甚至不仅仅是电视剧,网络小说现在也越捆越紧、游戏还有版号限制。

电视台还只有国营,各种限制之下,电视台基本都在混吃等死,拿着死工资。

这对文化的打击是空前的。

比中国还穷的东南亚小国泰国之所以能文化输出,其中就有中国自废 bl 武功的原因,让泰国抢了先机,对中国进行各种 bl 文化输出。

还有韩国的很多大尺度韩剧,日本各种大尺度漫画,比如最有名的进击的巨人,这些在中国的审查制度之下都无缘跟观众见面,导致中国文化输出的大好机会拱手让人。

知乎用户 韦伯 发表

差在好为人师

知乎用户 MDQSZZ 发表

(由于前面几个回答已经提到了,这样的事情需要以流行文化为主、传统文化为辅,所以先说点别的罢)

因为人家在搞 “文化输出” 的时候压根就没有去想什么文化输出,他们只是想去做动漫、游戏等娱乐产品然后让它们获得广大观众的青睐;真正让人觉得是 “文化输出” 的地方,也是作品中各种各样的细节而不是作品本身,这就使得一群仅仅为了追剧、看番、看漫画、玩游戏而入坑的人慢慢开始对日本的传统文化感兴趣。

而咱们所谓的 “文化输出” 就真是从自己对外输出的角度出发,在想怎么搞文化输出,怎样让那些老外全盘接受咱们的传统文化。

越是这样想就越不可能成功。

先不说让一个外国人去全盘接受中国文化到底有没有可能,这样就出现了一种 “让老外去看这些连中国人自己都不懂也不感兴趣的东西” 的现象;与此同时,由于这个原因,某些人就更不会去重视作品本身的质量了,在他们看来,作品里只要有外国人对中国的东西赞不绝口、竖大拇指的画面就都可以,而就是因为这些人的默许,伏拉夫们才能恰得起烂钱。至于像李子柒这样认真完成作品的人,他们反而会问“你那样算什么文化输出啊?”。

而当这些人当中出了内鬼,那么像《怂狮少年》这样打着 “弘扬传统文化、宣扬文化自信” 的旗号唱衰传统文化,与此同时还试图谄媚外国人的作品就会畅通无阻地登上大雅之堂。

所以,如果一天到晚只想着如何 “保护传统文化”、“输出传统文化” 而依然对文娱产业抱有鄙夷态度,甚至还将其视作洪水猛兽,那这样的事情就永远不可能成功。


狮孝子们别再来洗了(恼)

知乎用户 松鼠山老农​ 发表

中国试图输出的东西,自己国民都不乐意玩。文化输出就要专奔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黄赌毒下手。在国外,觉得中国文化输出最好的,是抖音、氪金手游、起点爽文。照着这个路子继续往下搞,将来文化输出必成大器!我见过许许多多被抖音毒害的外国人,要来中国旅游,学会 “一起学猫叫”。

知乎用户 FanFanFan​​ 发表

以下总结不仅是来自与日本相比,而是泛泛地说:

1,甭想着 “直接” 输出文化,更甭刻意试图直接输出所谓“主流核心文化”。

2,专心发展现代化和工业化的文化产业,努力追求生产最高质量的文化产品,且最好是娱乐向的文化产品,更别忌讳赚钱 — 其实最好主要出发点就是为了赚钱,哪怕一开始的产品确实很 low。

3,不刻意去区分 “传统中国文化” 和“现代中国文化”,甚至不刻意去想 “中国文化”。只需要有“打造原生自中国的有趣的东西” 的心思就好。

4,持续进行自信心建设,起码逐渐把自恨心态和屈尊讨好本能清除掉。最终追求目标是 “无条件的绝对自信” — 一种既不屈尊,也不带攻击性的客观存在。

5,继续追求各项与文化无关而与硬实力相关的绝对强者地位。虽然具体操作要尽量文明,尽量走黑科技和逆天生产力,而不是军事扩张的路子,但一定要坚信一个普遍而卑微的基础人性:没有任何一个假想社会共同体的集体骄傲和自我认同,是几代人的彻底无能为力、生活质量的巨大落差,乃至于绝对的苦难也消灭不了的。

6,在实现区域性相对强势的情况下,不排斥刻意地对相对弱势地区的少年儿童进行成体系洗脑。令其打出生起,就陷入围绕 “你” 的生理特征、文化属性和意识形态而打造的沉浸式体验中。

再次强调,以上仅是借题总结,而与日本没有直接关系。显然,以上有几点,日本做得比中国强得多;而以上另几点,日本恐怕此千年也再没机会了。

知乎用户 耻臣戎 发表

差在没有(现代)文化(可供)输出。

知乎用户 gougou 槐宏文​ 发表

我可以稍微介绍一下美国的情况,我在美国待了差不多十年,在游戏娱乐行业。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周围有非常多美国本地和国际的同事和朋友,想简单的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国家文化传播的情况:

1: 在美国,无论是美国本地还是国际的同事和朋友,对中国的总体了解都还是比较匮乏,如果非要打一个比喻的话,他们对中国的了解可以相当于我们国内的朋友大体对印度的了解。应该这么说,美国人对亚洲的了解都不深,对亚洲的了解基本大部分都是对日本的了解,很多老美来亚洲旅游都是去日本,当然现在很多外国人来国内旅游工作,但是老美的话一般都是去北上比较多,连深圳知道的都比较少。这一点我问过美国的朋友,为什么他们都喜欢日本,他们的回复基本上是他们觉得日本是亚洲国家之中很多方面都和欧美比较接近的,而且美国人去日本是不需要签证的,所以很多人旅游都愿意去日本。

2: 在美国,是有所谓的日本城,中国城的,比如洛杉矶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有 1000 多万人口,洛杉矶有日本城,中国城,韩国城,等等。老美经常去的肯定最多的是日本城,为什么呢?主要在于日本的文化输出,日本城里面很多日本精致的美食,还有动漫游戏的商店,你可以看到很多老美特别是年轻人非常喜欢日本的文化,动漫,我有很多老美朋友都喜欢 costplay 日本动漫人物,在这一点上了解中国文化的老美很少很少。

3: 我们传统的文化我也想聊一下,我们传统的文化里面实际上是有很多好的东西,而且有一些文化东西是非常国际化的,但是也有一部分文化东西是老外非常难理解的。举两个例子:非常国际化非常受欢迎的就是功夫,没错就是功夫,这一点老外非常非常喜欢,为什么呢?第一硬派,很符合老外的审美,第二这些年靠很多国际巨星的宣传和打入好莱坞,比如甄子丹成龙李连杰等等,你可以去 youtube 看看类似叶问,一代宗师的片子下面老外的粉丝数量和评论,还可以看看美国很多城市都有人学功夫上课,这一点是我们文化输出很好的例子,当然有李小龙这样的华人巨星巨大的贡献。那么我再举一个另外的例子,我国的瑰宝但是老外是小众甚至是不理解的,那么就是武侠和仙侠。武侠和仙侠我理解的是就是相当于中国人的 “星球大战”科幻题材,我们都是武侠仙侠故事长大的,但是这个老外完全无法理解,我自己尝试过向一个很喜欢中国文化的老美同事解释 “江湖” 的概念,他还买了一本书来看,他都没办法完全理解,他能找到最接近的西方概念就是西方 mafia 和骑士精神,为什么呢?我自己总结了一点,就是老外很难很难理解不直截了当隐晦的东西,中国传统文化里面的中庸和隐晦他们特别不理解,仙侠里面怪物成精还有人妖情仇这种他们不是觉得不好,是真的没有办法理解,就像你如果给一个中国大妈解释科幻宇宙的,她们没办法听得懂。如果我们要文化输出,一定要做的 grounded,必须能呈现出老外能理解的形式,举一个例子,我们能理解 “飞流直下三千尺” 的隐晦夸张的美,但是老外真的没办法理解我们的唐诗宋词,如果要输出,必须要好好的包装和思考具体表现形式。

3: 这一点我也觉得特别特别影响文化输出,就是我们的综合国力和我们的国际地位,日本人的国际地位是全世界很靠前的,有可能比美国人还高,影响国际地位的有很多,比如综合国力,媒体宣传,价值观导向,民间企业的国际化等等,日本在这方面做得很好,本身国力强,做出来的东西受人尊重。我们国家在这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两个有主观和客观方面,主观方面是我们自身的素质能力要提升,客观方面是现在西方特别是美国对中国还是竞争对手的态度,他们的媒体经常都会有偏见的报道中国。我们就说一下民间的我们能做什么,韩国的国际地位随着三星和现代的企业的国际化成功提升了很多,我们国家需要更多的类似索尼三星这种国际企业,把好东西输出,先从商品服务慢慢到文化,其实这些年我们国家取得了很多进步,比如华为,腾讯这些企业的慢慢发展国际化等等,如果你真的做到了自身硬实力的提升,就算他们有一定的偏见,我们也能慢慢的获得认可。

4: 我想从游戏行业来谈一谈,因为很多很多朋友都问过我们国家什么时候会有 3A,什么时候才能出现像波兰蠢驴这种影响世界的企业。这一点也是我个人非常希望的,但是我的总结就是,还是要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积累。如果你把北美地区中国人在美国做 3A 拉成一个团队,这里面大概有几十个人,这些人散落在各大工作室,有些年轻有些成家立业了,虽然我们有几十个国人在这个行业,但是这些数量和美国的游戏开发人员来说比起来还是相对很小的,你就可以看到我们 3A 的产业和美国的差距了。在欧美做游戏,现在主机游戏的市场主力都是欧美,连日本本土都不太景气,那么你制作的游戏肯定是欧美玩家喜欢的题材文化,肯定要是他们的审美,所以基本不可能做到一个 3A 的东方题材的大作。

那么国内呢?我其实一直以来对国内游戏的产业(虽然是手游为主)在短短时间内取得的成就和规模是肯定的,但是国内目前的游戏输出主要是本土用户,这些手机游戏其实很多都已经向周边地区输出了比如东南亚,他们做的事情实际上对我们的游戏输出都有贡献的,但是很难向欧美输出,欧美的核心主流游戏文化在主机游戏和 pc,这一块要赶上真的很难很难。但是我们也不应该悲观,我们应该一边慢慢培养本土市场,积累制作水平,这样慢慢的始终都会有越来越好的作品,有一部分肯定会得到认可的,比如很多独立游戏已经得到认可了,类似失落城堡,波西亚时光,先从小的慢慢累积,不要好高骛远。

总体来说,主观客观原因都很多,综合原因很复杂,主观来说我们的作品要强,宏观来说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要继续提升,而且西方也要消除一定的偏见,认识更多的中国,我们应该先从自身开始改变和加油。

知乎用户 绊绊 发表

总觉得自己特别牛 B,但是自己那套东西被自己祸害的差不多了又拿不出手,还不允许人质疑,一质疑和打了鸡血似的。如果是外人质疑就要问候人家母亲,要是自己人就骂人汉奸。

心态和那种自己穷,但是隔壁大姐的三叔的妹夫的小舅子特别有钱,走哪都搬出来吹一样的。

输出点小爽文,也算是文化输出。

别老喊着什么那些儒家的东西,基本上,喊了几千年做到的人不多,你让人咋信……

还有就别拿忽悠自己人那套核心价值观出来说事了…… 讲真,那堆字扔到论坛上不少都得屏蔽……

知乎用户 Ryrie​ 发表

*** 大搞形式主义,屁股决定脑袋,以至于做出了一大堆连国人都没兴趣还指望外国人看得津津有味的所谓文化输出。

这是我们的文化输出

给外国友人看的京剧

![](data:image/svg+xml;utf8,)

给外国友人看的刺绣

给外国友人看的孔子学院

日本的文化输出

号称全球第一位 Vtuber 的绊爱

![](data:image/svg+xml;utf8,)

国人都在翻唱的千本樱

血小板就不用多说了吧

如此一个总将自己比肩美国西欧的国家,为什么不能再勇敢地迈出一步,促进与国际的文化交流呢?我们的文化输出不应是强行撒钱在外国修孔子学院,而是做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融合中国文化的,被外国广为接受的游戏、音乐、电影和小说。这才是 21 世纪的文化输出。现代中国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在于对自己的文化不够自信。

知乎用户 飞天神熊 发表

中国和日本都有很好的文化输出途径,但中国眼下受 正统观念 的影响依旧很大,这样会限制我们的输出效率。

正统观念 对我们的影响之大难以量化,但我记得之前看过一个日本动画《鬼灯的冷彻》,从 b 站众多年龄不大的观众的弹幕中,清楚可见。

这里,动画中的人物讲了一个有关中国僵尸和道士的漫画,在介绍设定时,请看划线弹幕:

为什么举这个例子,因为就算在一个介绍中国僵尸的日本动画里,我们的年轻人都能挑出毛病,可见我之前提到的正统观念真是无处不在。

说实话,有几个人知道中国的僵尸是怎么来的?有几个人研究过中国的道士?

其实是没有的,但是一旦外国人提及中国文化,就立即会有一大批国人以正统人士的身份跳出来指正。

话说,这些外国人主动对中国文化展现兴趣,就是送上门的文化输出途径啊,但是即使是在年轻人中,依旧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外国人的 “曲解”、“无知” 嗤之以鼻。

类似的例子多得是,相比我们每个人都能在网络上的视频、文章等等里见到。这些人并不是真的想阻止中国文化向外输出,但内心深处总有一种 “老外永远不会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的思维,所以类似的半玩笑半嘲讽的话就十分常见了。

不过想一想,对于输出到中国的外来文化,我们真的就得其精髓了吗?我们谁又真能做到理解他国文化呢?我们也是一直在曲解外来文化,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而已。

如果我们想高效率的做到文化输出,那么就要放开胸襟,允许外国人 “曲解”,允许外国人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有无门槛的输出,才能积累庞大的基数,才会从中出现大量真正的中国通。

可惜的是,通常在我妄图说服这些人,“不要过于强调正确,要先获得外国人的喜欢和认可,才能继续进行交流” 时,我得到的回应总是类似:“他们不认可能怎么的,我们的文化还需要一帮蛮夷认可吗?他们是最近一二百年才起来的暴发户,他们哪里懂得中国文化的精髓?”

有时候我说不好,这些人是爱国还是不爱国,是尊重文化还是蔑视文化,是想交流还是不想交流。

我想,时至今日,还有很多中国人希望 外国人能低下头来向中国传统文化三跪九叩,求得真经回去丰富、拯救苍白空洞的西方文化吧。

日本的文化输出,和英美等许多国家有着相似的方式,他们都有几个,甚至只有一两个核心价值观或特征,辨识度高,接受门槛又低。然后围绕这些点,不断扩展自己的文化影响力。

我们一想到美国,总能想起好莱坞,想到个性解放,还有个人英雄主义电影;一提起英国,大家都知道英式幽默,绅士风度,曾经日不落帝国的辉煌等等。说到日本,中年人先想到日本的电影、日本制造、文学中纤细的情感,年轻人可能更热衷于游戏、热血、废萌等等,这些点都特征鲜明,我们一眼可知 它是日本的,又容易接受。至少我在中学大学时看火影,看死亡笔记,没感觉有什么障碍。

但如果提到中国的文化输出,我首先想到的是功夫,大概外国人也是这么想的居多。所以我说中国有很好的文化输出途径,但问题是,我们怎样把更多的文化和理念围绕着功夫 持续输出。

不知是不是我的误会,总感觉我们每次想加点儿什么上去,马上就会变成玄而又玄的哲学,甚至玄学,上升到一个 “道” 的领悟层面。这个级别的中国文化,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也没几个人懂好不好?

这种升华好不好,真的很难判断,它可能是精华,但是太过于曲高和寡,输出效率自然不会很高。有时我在怀疑,是不是我们的文化工作者本来可以做得很好,就是一直不愿放低身段,也等着一群 “文盲” 老外来求我们输出呢。

文化输出成功,就意味着生活方式的输出,就意味着文化的同化,就是文化层面的侵略战争。我们不冲出去,早晚会活回大清时代,所以虽然不好听,我还是希望:我们能 “不择手段” 地文化输出。

知乎用户 里姆 发表

首先,很多人交换的地方大概率是发达国家,那发达国家才不乐意睬你这种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呢。

同理,诸位留学生学法国英国美国日本文学肯定比我这种学阿语文学甚至非洲文学多得多。

就算我学着阿语文化文学,我内心也是:咋地又提古兰了,咋地又阿克巴了,能不能来点带感的…

那么你要是去非洲看看,那儿是有一堆哈中国文化的,可惜你也看不见。

搁非洲,中国文化占地大力输出力度就不小了。

大概率大家对发达国家文化的兴趣高于发展中 / 落后国,能对落后国文化有兴趣的基本是真爱范畴。

然后中国历史文学史深扒就要命了,各朝代都有一堆人,日本历史文学史… 多看几本日本文学史… 然后从《源氏物语》,《枕草子》这些很难理解吗?

中国这种,你去看看《周易》,四书五经,有完没完了。

中国文化内容太多,输出费劲,没有日本文化利索。

然后好比,不知道宫泽贤治泉镜花但是可能你看过《文豪野犬》,不知道太宰治但是你可能看过伊藤润二的《人间失格》漫画,江户川乱步不晓得江户川柯南能有,《痴人之爱》没看没关系,《贤者之爱》舔屏飞起。

人输出模式多样趣味性强比较容易 get。

我就不说对外输出了,对内输出也不咋地,好比说我们阿语本科上课,天天就是那点破视频,啥樱桃小丸子的阿语版,啥柯南,的阿语版,有啥劲儿啊,我不会去看原版啊,要不就是那种中规中矩极其低幼的动画片《朱哈的故事》,所以说普通汉族学阿语的容易转行,太乏味了。

同样,西乡信纲的日本文学史和一堆国产教授的日本文学史,真的差很多,讲正经没别人专业,讲不正经的又不会既视感。

只是因为人家是自己人写自己的文学吗?那一打欧美人研究中东中国文化写得比中东中国人还到位算啥?

至于中东 rap 电音法式小情歌,乱伦故事还是有的没的,来前我只知道《我的故乡啊真美丽》。

国内就是不懂抓住那些好玩的点,外来文化输入得无聊,国人听着提不起兴趣,国内文化输出无聊,国外听着没兴趣。

多给人家讲讲啥中篇小说里边祝福的热灯油滴眼睛治眼病的魔幻现实,啥艾哈迈德 · 贾瓦德这种双面人,诗人们吹得彩虹屁还是纪伯伦和两位红颜知己不得不说的故事分分钟精神。

没办法,中国很端着,大国形象摆着呢,问题是你动辄哔哔叨五千年文化正能量红旗扬一扬人家听着只会头疼,又多又难且枯燥,根本谈不上【自发了解】你的文化,只能说【学习】中国文化。

这就像俩学霸并列第一,你肯定找笑嘻嘻的那个,另一个?看着就死读书的,压力大。

最后舆论上经费没咋燃烧过(或者不到点子上)。

孔院这些搁非洲中东还可,人家哈中国文化的还是不少的,欧美就算了除非真爱粉,就算中东,比起你对外宣传那点力度,更多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阿拉伯人飞速自学了中文以后才自行探索到爽点。

现在那些阿化《双世宠妃》《镇魂》的都有,但是都是小公司小作坊,好比说我之前一个兼职就是一部电影阿化 400 块(现在没了),这貌似还是学生剥削价,那说白了就算是其实还挺赚的呗…

很多还是沙特卡塔尔公司在雇人把汉语字幕阿化… 就特么这点输出还是人家代劳既视感…

中东电视剧市场,除了土耳其剧就是印度剧,阿三那点俊男美女那我们走点心也拿得出来啊。

还有就是同样,中东姑娘追星,追韩团,人防弹少年团一看有商机,咔咔去沙特开了个演唱会哇塞,很赚的好伐。

我们的凡凡呢,我们的晗晗呢,我那会儿埃及姐们天天吐槽韬韬这新闻忒少了,扒点能看懂的视频忒艰难了→_→。

当然了,好在国家层面强行刷关系,现在沙特二外打算学中文,那么可以期待一下,我们不输出,人家自己过来挖掘爽点,自己过来看剧追星…

最后我是不会不看好中国输出的。

无非就是见效慢一点。

欧美这种不提,中东非洲的孔院这些下棋还是稳,汉语搁这些地方都升华成二外的话,市场还是蛮大的。

孔院可能在发达国家确实开的不咋地,就像国产红十字会一样辣鸡且还没啥人稀罕,但是埃及据我所知分店好几家且持续扩张中。

说到底日后国力上去了不愁没市场,但是现在确实整体不咋地就是了。

中国输出跟搞基建差不多,真要搞好了,那就是大规模的了,沙特已经把中文安排上了二外,其他还会远吗…?

知乎用户 目目老师​ 发表

文化不放开手脚当产业来发展,肯定是差别人一大截的,事实就是咱们上面的大人物一直认为文化是意识形态,不是产业……

而日本产业链整合做了几十年了,我们刚开始……

随便举个例子,秀逗魔导士,什么年代的作品?轻小说原著。七八十年代一大堆有漫画有动画有玩具联动的故事,创作者消费者和玩具厂商都笑呵呵,咱们这几年刚起步……

知乎用户 韦皮皮 发表

有个日剧叫《大奥》 一开始是三部曲,第一部是说末代将军的:末代将军 + 和宫公主;倒数第二代将军 + 萨摩藩的公主。第二部是说初代将军的。我差不多一口气看完,然后就去借了《简明日本史》,差不多把日本的古代历史(从各个天皇到各个将军,一直到最后的德川幕府),有了个初步的概念。后来去日本玩儿的时候,对 “将军府” 还蛮有感觉的。

有个泰剧,叫《天生一对》。我看了以后,知道了原来泰国有个叫 “阿瑜陀耶” 的王朝。这个王朝,还跟法国人纠缠很深。我甚至想去泰国旅游的时候,要去看看这个王朝的都城 “大成”。

还有个泰剧,叫《爱之火》,讲的是缅甸末代王朝的故事。看之前,缅甸在我心中,根本就是个没有任何历史可言的小国。看了之后,兴趣所致,又随手点开了几个科普缅甸历史的视频。零零碎碎知道了点点缅甸的历史故事,真的很奇葩。特别是,这个 “宫斗剧” 的后面,英国人打进来,什么国王、皇后、太子、公主,统统被英国兵押着走,不由得我不联想到我国清末,是个外国人,就能耀武扬威的时代。

这三部剧,都是服饰华丽,男帅女靓。剧情有的稍微严肃些,有的就非常扯。据说《大奥》的很多服装建筑都不符合当时的史实,过分美化了。《爱之火》更是被缅甸人批为胡编乱造,篡改历史。但是,作为一个纯粹为了休闲而看视频的中国人,至少,我看了这些片子,我会有兴趣,去了解这三个国家的历史。

反过来,如果你给我一本正经的看日本、泰国和缅甸的历史,给我看他们最 “纯粹” 的民族瑰宝,我早就逃跑了。

知乎用户 死螳螂 发表

拿到大把经费的,新 X 联 X 里一群外国友人表示好顶赞竖起大拇指的 “输出文化” 和实际在跟 KpopAnimeSuperhero 对打的,真正能吸引到人的 “输出文化” 不说是胯骨轴子和前门楼子,也是两条平行线

前者上面的人还没事用低俗庸俗对为未成年人不好 blabla 的罪名,在国内 nerf 一波后者

还一个问题就是,你啥时候能不科学的打开世界上最大的视频网站再说吧……

知乎用户 不器 发表

谁是中国文化??

谁??

大声的说出来!

谁??

别的不说,光说中国文化是谁,就足以被上纲上线。

假如我们说是汉族。这肯定就是大汉族主义了对吧。肯定有人阴阳怪气的说,不会把,不会以为中国是汉人的吧。

那还有谁??满清??全世界倒是非常希望满清代表中国文化,这样韩国,蒙古就开心死了。傅满洲也复活了。

那还有谁??

难道是马列主义??那德国人,犹太人也不允许啊。

我们自己都拎不清。还宣传呢!

不过好消息是汉服文化输出了。坏消息是韩国蒙古叽叽歪歪。

知乎用户 歌者 发表

日本没有文化输出,只有文化。输出是你们的事情。我做我的动漫。本身就不限制文化作品的发展,逐步培养起庞大的动漫观众市场,产业规模越来越庞大,产品越做越好… 然后你们中国人、冒着被封被查的风险、自发地、自己出钱招人的翻译、“输出” 到中国,然后培养了更大的观众群体、更大的市场。

所谓 “输出” 其实应该是这样的,靠本土的市场做大产业,提升质量和竞争力,自发地溢出到海外市场上。

而不是拿一堆在本土都没什么受众的京剧、书法、太极拳去 “输出” 拜托了你问问自己愿不愿意输入啊就输出,包场维也纳金色大厅然后发一堆免费票吸引一群抱着猎奇和有便宜为啥不占心态的老外看你们在台上一通操作不明觉厉还是鼓个掌吧,哇老外鼓掌了我们中国文化太厉害了牛逼啊老外看了都跪下唱征服了!

拜托了,能别这么阿 Q 吗。

觉得中国文化没影响力是 “文化输出” 的问题仿佛是对着一个水泥汽车模型在后面推、拉、喊加油,希望模型能开上坡一样。自己都觉得老朽的东西,一个劲的给别人安利,自己真正有生命力的作品又一个劲的限制、管控、打压、魔改,展开说就没意思了,游戏、动漫、电影,三个板块被贪玩 xx、喜 xx 和灰 xx、抗日神剧这样的东西占据着,是什么导致了其他作品无法出现、让市场被这些狗屎占据,大家都清楚。

而中国在层层钳制下还能输出到海外的文化作品,如网络玄幻小说、三体为首的科幻小说、清代古装剧、李子柒视频,没有一个是所谓冠冕堂皇正经八百的 “传统文化”,都是大众文化、世俗文化,官方不会“输出” 就算了,顺水推舟还不会吗?有没有给这些东西创造一个绝佳的环境呢?

还是那句话,其实没有 “文化输出”,只有 “文化”,好的东西自然输出,别人主动的、倒贴钱的、着急上赶的帮你输出,老朽的、劣质的、自己都看不下去的、自己都没什么生命力的,你用再大劲,猪也飞不上天。

知乎用户 招甚鸟安 发表

假设有人先给你下体一刀,然后让你去和梅威瑟打拳?

知乎的一些奇行种还专门造了一门学问,研究方向是怎么把梅威瑟也阉割了,这拳就能打了。

知乎用户 和光莫同尘​ 发表

我说句绝大部分人不爱听的实话,外网上输出真正厉害的是韩国。

日本么。。。它输出的有点雌化,不多说。

油管上那些 k-pop 视频播放量真的很大,顺势带起了 c-pop。哈韩国男团的老外妹子真不少,这一现象甚至让其他东亚男性沾了光。

在流行文化上,我建议国内也该好好思考下韩国是怎么做到把明星工厂化的,这种把明星当劳力来剥削的也算是独一份了,效果还真不错。

我知道很多人瞧不上韩国人,其实我个人也非常讨厌这些咋咋呼呼的装逼大王,但在流行文化上,真的该学学,不要一味内卷,只知道捧那些明星的臭脚。

其实说来这也不是现在这些人能说的算的。

现在文宣口是什么样,大家都知道。

但文化这块阵地的重要性,绝对超过那群尸位素餐的废物的想象。

在油管上,你以为中国文化宣传就是各种传统,但真正火的,恰恰是威神 v 这类紧跟流行文化,甚至像王嘉尔那样能有一定引领能力流行歌手。


很多人还没理解这一点,人种竞争的本质就是繁殖。在目前以及过去几千年来,繁殖的本质都是 Y 基因的传承。

很多国家,洋妞喜欢东亚人的绝大部分原因就是韩剧,不管你认不认,不是汉服,不是和服…… 是韩剧,男团,k-pop,你们光盯着什么女团的大长腿,就从来没思考过白虎团那种冒牌货还能输出到中国来?没意识到限韩令究竟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

国内追星的傻逼多不多?你烦不?

恨就学韩国,明星工厂化,一个用几年,几年后就扔。

我翻了很多中国文化基建类的视频,有些在油管上有个几十万播放,几百评论我就翻,传到 b 站上一群人看的很开心,都说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了。

然而你去看看王嘉尔,威神 V 这类 c-pop 偶像的视频播放量?哪个不是千万?

你以为你的雄性魅力是从哪儿来的?辛辛苦苦修公路修铁路的劳苦大众么?人家羡慕你的基建,可羡慕你的日子么?

文化本身就是披着虚假的外衣展示最夸张的一面,这就是为什么白虎团的团旗在我们这,可韩国仍旧舔着脸给他续命拍片卖到中国忽悠中国无知少女的原因。

好好思考下。

这些话我本来不想说的太明白,可好多人是不点不清楚。

最后问一句:

韩语妹子怎么说?

韩语哥哥怎么说?

你知道的是哪一个?问问身边的人知道的是哪一个?

懂我的意思了么?


出去旅行了十几天,回来发现热度多了点,怎么说呢,大家能关注到这点,我还是很高兴的,说明民族意识和男性意识正在觉醒。

我设置可筛选评论是因为我早就知道我要挨喷了,知乎虽然不是拳中地,但这种提到话题毕竟敏感。

还有就是某些日本文化爱好者,挺厉害的,后台有不少因为 “雌性化” 三字不满的冷嘲热讽。

我觉得很多人可能没看完就来喷,所谓雌性化,雄性化,说白了就是性吸引力,吸引的是男人还是女人,自己想想。

你在哪对着舰娘大喊射爆时,隔壁妹子正对着男团颅内高潮。

你觉得谁更雌化?

还有很多人跟我谈黑泽明,意思是电影艺术很高大上,黑泽明影响力非常大……

且不说我有种被人拉着谈《地雷战》《地道战》的感觉…… 更不要说黑泽明的时代背景非常特殊,他的作品很多是西日交流的产物…… 太多的西部风格,太多的西方经典文学…… 这个更不想展开了,展开后会伤到很多黑粉的心。

说到底未来还是要靠流行文化

如果有机会可以去国外深度居住一段时间,夜店啊,酒吧啊,感受下自己的男性吸引力,然后看看那些贴上来的女性是受到了什么样的文化的影响才愿意跟你交配的。

不会是因为北野武,三船敏郎,胜新太郎。

想想。

更不会是因为海贼王火影忍者…… 我真不想一遍又一遍的跟宅男重复了。

文化,文化输出的最终目的就是种族延续。

不是为了拍成 “最后的莫西干人” 让别人操,也不是为了让一群殖民者跳毛利战舞,这不是骄傲,这是耻辱,这也不是文化输出,这是玩物。

我宁愿看到满世界都是华人,这群华人在新西兰跳战舞,在法国举着动保环保的牌子,在美国吃成巨胖,在非洲打猎晒太阳,在英国猎狐,在墨西哥贩毒,也不想看到整个中国都是穿汉服说汉语的洋人。

真正的文化输出是拿来我用,一切皆我。

是坐胡床拉胡琴玩胡姬,是吞其国占其地夺其本,是让子孙后代只能从考据里知道这些是 “外来” 文化,我们被他妈文化 “输出” 了!

不再做任何解释了。

再搞不清的人,随便吧。

知乎用户 请勿关注 发表

文化自信

这四个字是这个问题的核心所在,什么是自信?就是自己真的相信,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每个人都发自内心的相信,不但相信而且言行一致的去践行,即便是不被其他国家的人理解或是被批评的。

美国的文化是尚武,平等,那就全民持枪,那就平权,深入人心不可动摇。

日本文化是谦恭,是拼搏,于是人人之间就鞠躬说敬语,于是文化产品上都是十几岁的孩子不畏生死,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我不是完全认可和赞扬美国或是日本的文化,但是他们本国人民是充分认可的,并从各个方面身体力行。

其实更早期的希腊文化,罗马文化,汉文化,唐文化,英国文化,法国文化,到现在的韩国文化,都是本国人民从心底认可自己的主流文化,从行动上践行自己的主流文化,对自己的文化有充分的自信,并在文化作品中充分体现,这样的文化才能输出,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才能认可。

文化自信的条件有很多,很多回答中谈了很多,我想大概有经济的繁荣,文化环境的宽松,国民的参与,从业者的素质,行业的待遇,主管部门的努力等。

但是我想可能这些都是催化剂或是产生文化自信的土壤,最关键的是要明确我们的核心文化是什么?那种一句话能说清楚的,每个中国人都认可的,都愿意在生活中践行的,真实的,活的。

我才疏学浅,想了很久想不出来,是政治课本上的?是论语上的?是经书上的?还是那张粉红纸片上的?

我不知道,年纪大了,经常失眠,睡不着的时候就想很多事情,除了明天吃什么外偶尔会想这个问题,因为他关系到我以后如何面对我的儿子,我将如何对他传递价值观,传递什么样的价值观,这很重要。

我现在能教育的是看见坏人在做坏事不要去批评他,而是要快点跑,否则那个人可能拿出刀来把咱们都杀了。

知乎用户 崔松 发表

儒家核心思想,忠君爱国,现在对内输出很给力啊。

培养出来一堆相信观察者网的

知乎用户 从不毒舌可达鸭​ 发表

不足在净想着输出了,没做出好的文化作品

知乎用户 赤城改二戊 MK II​ 发表

日本文化输出比中国文化输出早,对于欧美而言日本文化一度是东亚文化的代表;从幕末到如今的令和时代,日本依然在对外输出文化;我个人认为,日本在文化输出这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首先,对外输出的文化要有鲜明的特色。比如看到鸟居的时候,我们会联想到日本;看到长城的时候,我们会想到中国。输出传统文化便是一个例子,因为传统文化最具特色。在这里,中日两国的区别便出现了。

虽然两国的目的是一样的,但侧重点不一样。我们执着于文化本身,日本则将重点放在如何让传统文化被人接受。

日本早年间也试图输出高雅的传统文化,但后来发现流行文化更容易被人接受。幸好我们终于有人醒悟过来,开始借助互联网时代进行流行文化的输出。

知乎用户 张洪涛 发表

差钱,更差因为缺钱而丧失的自信。

相声里有个术语叫「梁子」,指的是相声的正文,同样也可以指,一个新作品是脱胎于哪个传统相声的。比如冯巩那个《我爱诗词》,脱胎于《酒令》,我们就说,它使了酒令的梁子,也就是梗概、内核。特别形象的一个词,就像房子的大梁,最重要的部分。但是如果一个房子,光有大梁,他也不能住。所以你还需要给他添砖加瓦、刷漆装修。

在相声里,如果是不经任何修饰,只是平铺直叙,把一个作品从头顺下来,这有一个术语叫「跑梁子」。这是一个贬义词,是需要我们极力避免的。为什么呢?因为他不好看,他不是在表演艺术,而是在讲课。就像是拿一个只有大梁的房子,再给建筑系学生上课,或者是给瓦工、装修工提供一个半成品。反正不是在提供一个最终的消费品、能让消费者掏钱的作品。

其他答案提到了传统文化,我们的传统文化真的不好吗?不是的。一个文化,能够经历那么多的战乱、饥荒、瘟疫、自然灾害,还能流传下来,他一定是有魅力在里面的。问题出在哪里呢?出在表演这些传统的人,很多都是在「跑梁子」,不带任何包装,这就不符合现代的审美。

知乎上有一个答案,说的是名画,为什么普通人欣赏不了?答主就告诉我们,很多名画,他不是直接拿来给现代人欣赏的,而是给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用的,用它拿来当「梁子」,去设计和创作出现代作品,再卖给消费者。其他艺术也是同样的道理,比如文学名著,有人说读起来索然无味,那不是很正常嘛~ 因为传统文学,经典在于其开创性,但是他的包装水平,未必敌得过现代作品。当然,如果一个人的文化和艺术素养到了一定水平,可以拿着传统文化的「梁子」直接看。但是大多数人,没那么多精力的人,还是得刷抖音,看那些被层层包装后的流行作品。

总之,我们要复兴我们的文化,不能像赵丽蓉老师讽刺的那样,瞎包装,也不能完全不包装。

那么用什么包装呢?用现代工业能力,包括各种现代科技、艺术产业的工业流程和商业模式。比如说好莱坞,那个电影工业能力,即便一个很烂的梁子,他都能给你包装得漂漂亮亮的。比如《神奇女侠》,脱下好莱坞那层皮,那不就是抗日神剧吗?还有《金刚狼 2》,公认的整个 X 战警系列最烂的一部,就是一个白人男性救世主,莫名其妙和亚裔女性发生性行为的故事。太烂俗了。

当然,这些负面的东西,咱们不要学,我们要学好的。

原来咱们是缺钱,现在咱们不缺钱了,但是由于缺钱而丧失的自信,还没有恢复。这就导致了,我们烧钱都不会烧,不知道怎么用钱包装我们传统文化的「梁子」,只知道去抄袭外国现成的作品。

抄袭这种事情的危害真是太大了。

第一,在照搬照抄的过程中,好的可能抄过来,坏的也可能抄过来。现在抄袭已然成为文化入侵最主要的形式了,连洗衣粉广告都抄袭外国的。

第二个问题,你不知道抄袭过来以后,是否能适应中国国情。我昨天想到一个自认为形象的比喻,就是上厕所玩手机。外国人是坐便,坐上面玩手机,你不分青红皂白照抄过来。结果你用的是蹲坑,你也跟那玩半天,你脚不麻吗?

最后,抄袭这种行为,实际上是一种自我矮化、自轻自贱,让中国的文化市场,成为了外国文化的「次级市场」。当然,这在过去也是一个客观事实,我们必须承认。刚改革开放那会,我们就是拾人牙慧,抄袭外国文化那群「二道贩子」都赚翻了。

但是,正如《战狼 2》说的:那 TM 是以前。

这里插一句,有些人说:《战狼 2》不也是抄的好莱坞啊?但是,人家抄的是什么?抄的是各种技术和电影的表现手法。一个东西,发源于西方,并不等于本质上就应该属于西方。我们原来有这种误解,我们管自行车叫「洋车子」,管火柴叫「洋火」。现在不都改了吗?少有的没改变称呼的,比如西红柿、西医,还带一「西」字。但西医的正确称呼应该是「现代医学」。

这里我就要掉个书袋了。我发现读传统作品真的长见识啊,我最近在读阿加莎的小说,其中有一个叫《五只小猪》。里面有个医生啊,他就特别推崇草药,觉得陆续把草药从药典里删除掉很可惜。我说:咦?草药?阿加莎是什么年代的人?19 世纪末,20 初啊,就 100 多年前,也不远啊,那么她作品里的时代,应该也不远。 那是维多利亚时代的末期,英国是世界老大,但是还是有草药,这其实就有悖我们传统的认知了,我们以为英国在牛顿的时候就现在这么牛。其实呢?英国真正开始崛起是 1760 年代,发展了 80 年,正式从大清手里接过世界第一的名号,是 1840 年,并没有多远。

所以我们真的不必迷信西方,他们也是一点点发展起来的。同样的道理,我们也能够用现代物理和化学方法,改造我们的传统医学。

好了,跑题结束,书归正传。

答案最后回到问题本身。我一直说,我们现在的年轻人,通过网络直接接触西方文化作品,然后反过来骂这些抄袭的国产作品。这是好事,这是好事!因为至少我们平等了,我们不再是比外国人低一档次的消费者了。这种情况下,你不可能再靠着,给外国作品换层皮来赚钱了。那你必须有原创的作品。那么,原创作品怎么来?

抄!

鲁迅讲过,天下文章一大抄,不是不让你抄,毕竟模仿是创作的第一部。但是不能照抄外国的现成作品,而是抄什么呢?抄名著,抄「梁子」。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那么多好「梁子」,为什么不抄呢?比如说西游记,有人说,西游记题材都用烂了。不,那还是没用好。我一直希望能够看到一些作品,用的是西游记的「梁子」,但表面上一点西游记痕迹都看不出来。现在的所谓西游记题材泛滥,是因为好多披着西游记的皮,但是梁子用的是外国人的梁子。我希望有朝一日能反过来,各种技巧、手法,都是学习外国人的,但是核心,是我们的传统文化。

知乎用户 月入杯中 发表

因为中国绝大部分时候都在逆行(这里不涉及价值判断,不说哪一方对哪一方错)。

这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

客观的原因是,欧洲文明与北美文明,中南美文明,非洲文明,东欧文明,印度文明,由于历史上交流频繁的缘故,都有很强的关联性,彼此更容易找到共性,而中国由于天然地理屏障,历史上与其他文明的交流并不密切,从而导致其文明更具独特性。

主观原因是,中国人过于自豪其文明,总是在有意无意抵制其他文明的影响,即使在近代,意识到巨大的落后,但学习西方的心态也很纠结,总是想找一条与西方不同但又优于西方的道路,从而再一次证明其独特性和优越性,这是批判资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能在中国落地的原因之一,因为它既属于西方但又反西方,解决了中国人的心理需求,而在今天,这种策略又被形容为弯道超车

因此,中国的一整套价值观念和制度模式很难传播出去,因为它太具中国特色,而且刻意增加了许多反西方的内容,导致其他国家更难接受。

一个显著的例子是本次抗疫,中国以其高效的动员能力率先遏制住了疫情的传播,不可谓不成功,但对其他国家却缺少借鉴意义,因为其他国家根本采取不了这种手段,甚至中国的香港也采取不了这种手段,他们能够效仿的也还是英美模式,即疫苗加共存,所以中国模式固然令人羡慕,但英美模式更具普适性,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缩影,大家都公认你的文化很悠久灿烂,但却很难接受,而英美文化却传遍了世界各地。

知乎用户 一只大橘 发表

别教化了,别训斥了,别念经了,别拿官样文章演讲稿让别人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且背诵课文了,我求你了。

这还真不是说宣传什么东西过于伟光正的事情。《决战朝鲜》这游戏够不够伟光正?西山居做的游戏。作为战棋游戏到现在来看都是硬核游戏。而且你打几关你就知道志愿军有多艰难,你就会联想到真实的朝鲜战争。用得着教化了么?用得着训斥了么?用得着念经了么?结果你想宣传伟光正,连这种伟光正的东西都走不出去。

不是哪国文化都需要一个 “家长” 去训教化,训斥 “孩子”,对“孩子” 实施存天理灭人欲的念经。

你宣传自己国家的文化,这回怎么不 “不管是白猫黑猫,抓着耗子就是好猫”了呢?人家不乐意,人家非得要狗拿耗子,而且狗还要写八股文一边写一边拿耗子。文化宣传,你就让糟粕先开路先冲,然后精华压阵,这不就水到渠成了么?哦不滴,非得念经,说什么 “娱乐毒害未成年”,然后成年人也被“未成年”,必须听你的教化训斥念经才行?那你就不会“用娱乐走出去毒害他国么?” 不行,这不是一个 “好家长” 的行为。你就让那些氪金手游,网文,麻将啥的先往国外冲去,开拓市场,等糟粕把文化输出的市场开拓出去了,然后精华压阵,输出你的核心价值观。不会?

这么说吧,宫崎英高的魂系列游戏到只狼到艾尔登法环,实际上无论剧情怎么西幻,它总是在一个正在衰败的世界里,宣传的还是日本文化内核 “物哀幽怨”。但人家怎么宣传的?拿不断摸索的 3A 去宣传的。

为啥不会?还是不符合那帮老臭教化训斥念经的 “家长文化” 思想?

知乎用户 日本留学懵 发表

其实日本人还是挺迷恋中国文化的…… 日清泡面广告中,就是用到了中国的功夫茶,我觉得很好看又有创意呀

日清广告:用中国功夫茶泡面

文化输出并不是单方面的,有 “输出”,还得对方 “接受”。

而什么样的方式,异文化能接受,那就是一门学问了。我国很多优秀的文化底蕴的东西还是有的,近年来也被发掘并亲民了不少(饮食文化,手工匠人文化等等都有了优秀的节目),关键是哪些输出之后能够被觉得有意思,能更容易被接受。

这件事情的难点本质就在于不同文化之间笑点不同…… 以此推理,会觉得有趣,厉害的东西也不一样。有可能我们都觉得很平常的一个事情却被外国人超级喜欢。

(比如中华炒饭在日本超高的人气)

怎么找出那个能够输出的方式,让其他的文化更加容易接受和懂得中国文化的美,大概要靠全世界各地的华人来努力了。

知乎用户 張子佾 发表

补充一点看法。

其实二战后日本文化在美国的输出,主要成功点在于路线分明:首先,在面对精英人群,比如大学教授时,就好好输出传统文化,茶道、剑术、歌舞伎,走学术化路线,有多阳春白雪就多阳春白雪;面对,一般老百姓,则套日本的皮,填充美国内核就好。

这个是我接触很多中国策展人、策划、艺术 agent 交流后发觉的不同。

举例来说,美国人很喜欢 ninja 这个词,但你要在 Walmart 拉一个非 otaku 的老百姓跟他讲有分男的叫 Shinobi,女的叫 Kunoichi,他可能就开始打哈欠了,很多人说日本的 anime 成功,其实 90 年代在美国一开始的日本元素都是套美国内馅成功的,比如 Teenage Mutant Ninja Turtle。然后才慢慢向美少女战士 (罗马神话)、圣斗士发展 (希腊神话),这个基础先打好了,Naruto 这种非常东洋的文化才稍微有点影响力。但是,但是,描述日本社会现状的 anime 在美国一样只有 otaku 才疯狂,Doraemon 你路上找不到什么共鸣的。宫崎骏也是深谙此道,填入大量欧美内馅。荒木飞吕彦则不得不说一开始就非常有国际观。

中国文化在美国输出最好的一部卡通是 Avatar: The last air bender. 这种剧本很难少了,为什么它受欢迎?因为中国 / 东洋皮超有内涵,而且,而且里面的梗都是美国的。(更古早更有开创先河意义的是 Double Dragon,不要问为什么男主角们叫 Jimmy 和 Billy,他们姓 Lee) 但是很多中国‘故事’对美国人来说基本上就是会让人打哈欠的,卧虎藏龙的精神是什么?Who cares? 打斗镜头是票房拉手,因为大家看惯了用拳头、枪和激光剑解决问题。所以,如果偏重教育意义,塞‘中古馅料’哪怕‘中国笑话’,鼓掌的人是很少的。这些留给大学教授看比较快,他们研究这个,应该能会心一笑。

中国的文化输出重视欧美民间是对的 (我也参与过法国政府的一些文化交流活动),但是太沉重了,比如京剧,比如瓷器,比如茶艺,那个严谨的架势,其实就应该往博物馆和大剧院路线走。一般路人给我的反馈是都不敢开玩笑,绕开走,还不如每年唐人街舞龙舞狮队比较亲和。

P.S. 歌剧界不得不提《蝴蝶夫人》,大家就懂了。这方面中国没有不出名呀,《图兰朵》很受欢迎呀,但是,如果请中国编剧抛开普契尼的剧本重新来写…。《牡丹亭》这种在美国真的就学院派教授 (还不是全体) 感兴趣。

P.S. 有人说流行文化的,其实 kpop 在美国其实也还好,如果不是亚裔区的话。109 辣妹那种没人理的 (纽约或洛杉矶奇装异服的更多)。日本那种萌娘文化只有 otaku 喜欢还会被一般人鄙视。

知乎用户 木知本 发表

文化输出要做的好,首先是能打动人心;要想打动人心,前提是真实。

如果一种文化连真话都不敢说,如何能打动人心,更别指望出了这地盘,还会有人买账。

非要把没意思的东西夸的天花烂坠,有意思吗?

知乎用户 贯中久​ 发表

其实没别的,就是不够中二,不够爽。

中国上台面的四大名著,基本上都是反中二的,映射现实的东西,绝对不是爽文。其实可以看作文人套用故事总结的处世心得,是套着爽文背景的现实攻略。比如三国讲军事斗争和权谋,水浒是讲怎么笼络三教九流自重,红楼讲男女、人际,西游是怎么看破世界善恶假象,讽刺中暗示自我修道。

但是这种攻略,虽然有意义,但作为娱乐是还不够爽。真正的中二和爽文必须更消解现实性,不要带价值,更指向本我。要么修真无双割草,要么后宫爽利……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4rmS29 发表

文化输出的目的是什么。如果说文化输出的目的是为了一种原有国际秩序体系下的商业经济运作,那么我们说日本的文化输出是成功的。但如果说文化输出是为了一种政治上的目的,增强自己在国际社会的真正实力,建立新型国际关系和话语体系。那么日本根本无所谓文化输出,更谈不上什么软实力。这种所谓软实力,只是一种文化产品的盈利能力。

印度宝莱坞的电影也很成功,韩国的韩剧也很成功。但我认为这都跟文化输出没有什么关系,着只不过是国际分工体系下的一种商业运作。人们不会因为喜欢印度或是韩国的电影,而提升印度或韩国的大国地位。就像人们不会因为喜欢石原里美或是李冰冰,就改变对日本或是中国的国际政策。甚至只需一个简单的产品禁令就能扭转某个地区的文化流行品。这种**人们日常所谓的文化输出,其实只是文化工业品输出。**他跟其他的工业品,例如汽车、钻井、手机、电视没有太大区别。如果说有一些区别,那也只是文化工业品中蕴含的政治概念,或多或少,还有一些作用。但那并不是最主要的。

真正的文化输出的成功例子,在 20 世纪之后,其实只有两个国家,美国和苏联。其中最成功的是美国。而文化输出的核心,就在于创造新的概念,为建立新的国际秩序作出准备。当然,创造新的概念也有前提,那就是具备与之相应的实力。他们各自用自己的方式,瓦解了老欧洲 19 世纪的殖民体系,而建立了新的秩序体系。

显然,日本并没有建立新的国际秩序,日本的文化输出也没有真正改变自己在现行国际秩序中的位置。而且,日本也不可能靠动漫和忍者武士来把自己送进安理会。他不过是让人们多添加了几分对于日本的刻板印象。在这一点上,日本的文化输出就像是一个街头围满观众的皮影艺人,热闹、赚钱,但是并不能改变自己的地位。他能很轻易地获得,是因为他能很好融入到别人规定的权利义务体系之中,他能很轻易地失去,也是因为他能很好融到到别人规定的权利义务体系之中。

对此,卡尔施米特曾经写道:

人类的法律与精神生活中最重要的现象之一便在于,那握有真正权力的人也能够从自身出发确定概念和词语。Caesar dominus et supra grammaticam(皇帝决定语法的主宰)。帝国主义为自己创造了它自己的概念,而虚假的唯规范论和形式主义导致的结果只是,最后谁也不明白什么是战争,什么是和平…… 如果一个强大的民族自己来规定其它民族的话语方式,甚至思维方式,规定一整套词语、术语和概念,这便是真正的政治权利的表现形式。

如果我们回顾过往,近代以来,存在的很多形式的真正的文化输出。

比如,19 世纪的欧洲帝国主义的文化输出。他确立了文明、半文明与非文明的标准。在当时的欧洲帝国主义的国际法概念当中,文明国家具有对半文明与非文明国家的义务。文明国家对半文明国家建立保护国,与非文明国家则视为殖民地的关系。而欧洲国家的使命,就是教育这些文明,使之能自己领导自己。这也是日本帝国的大亚细亚主义的理论。

当然,这种类似的体系并没有真正消失。比如国际托管制度视为这种概念体系的顽固残留。美国以自由人权的名义去解放其它非民主国家,苏联以国际主义的名义,入侵和占领其它落后国家,其实只不过是变化了概念。即仍然认为,先进国家对落后国家具有所谓托管和教育责任。

其次,在各个区域中,则有各种形式的门罗主义,日本的大亚细亚主义,以及大欧罗巴主义等。门罗主义服务的目标是,确保自己所属的政治经济区域不受其它大国的干预,继之使所有区域内国家服从自己的霸权地位,最后为自己在所属区域的干涉和控制行为进行辩护。他往往是含混的、模糊的,并只对自己有利的。他只允许自己的干涉,但不允许别人的干涉,更不允许别人对自己的干涉的干涉。当一个国家确立自己的地区霸权统治之后,当他要向世界宝座伸出触手的时候,这种意识形态就略显老旧了。而这种意识形态之所以能得到国际承认,不是因为他的逻辑缜密,而是因为他足够强大。

在 20 世纪,则还有债权国与债务国的 “新殖民关系” 这种当下最普遍的国际秩序形式,债权国可以对债务国国内政策改革进行所谓 “合法” 的干涉。比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是这样的新殖民主义工具。

就这一点来说,日韩的文化输出,跟五常相比,只不过是在观感上令人印象深刻而已,实在不值一提。

知乎用户 zpan 发表

先让国产文化产品能满足自己人的需求,再来谈输出。

知乎用户 CM16 发表

更新修正错误火烧圆明园的是英法联军,答主没上过小学大家见谅 (/ω\)

我觉得这是题主的误会,欧美的人民对亚洲一!点!都!不!了!解!不只是中国,对日本,韩国的文化都不甚了解。只是因为相对日本文化题主对中国文化更了解所以可以挑出来其中的错误。

本人现在日本留学,认识不少日本人,也认识不少欧美的留学生。就谈谈他们对中国日本的认识吧。

首先,对于历史的问题,这帮没文化的只知道二战日本侵华,以及米国爸爸炸了日本。他们根本不知道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事。(呸)

对于中国的传统美德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报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笃慎,笃实宽厚,勇毅力行,他们根本不知道 (虽然可能目前国内的青年知道的也不多),他们只知道中国人随地吐痰吃饭吮吸大声喧哗插队以及 made in china 都是假货 (你们忘了一条老子随时能揍的你们亲妈都不认识)。对于日本的美德,节俭,有序,忍耐。他们认为是抠门,死板,胆小。

对于中国传统的男女关系,他们不知道相濡以沫,画眉举案,鸿案鹿车,就 tm 知道中国重男轻女。对于日本,他们看不到今年来女性地位的提高以及社会对于女性的各种特权,就只觉得日本的女人结婚之后全变成全职主妇是对女性的蔑视。

对于中国的传统曲艺文化也许他们只听说过京剧吧。对于日本的曲艺文化 (虽然不也不太了解),和他们看过一次能剧以后他们只有一个感想就是为什么他们跳舞完全不笑,我们国家的女孩子跳舞都笑 (你 tm 以后少去看脱衣舞)。

对于中国的流行文化,他们会说为什么中国的歌曲都 tm 是中文老子听不懂 (你 tm 是把脑子落你国家了吧)。对于日本的流行文化,他们说日本人都是怪胎,这都是什么屎 (孩子你知道有个词叫求同存异吗,啊对不起你肯定不知道)

对于中国的饮食文化他们不知道八大菜系,只知道你们中国人吃狗。对于日本饮食文化他们只知道拉面!寿司!日本人吃马!

目前想到的就这么多了,我觉得来亚洲的大部分欧洲人都是想亲眼看看自己想象中的神秘的东方是什么样,如果事实和他们的想象不一样他们会选择无视并且依旧坚持自己的想象是正确的并否认事实。所以根本谈不上文化输出一说,他们在全面拒绝输入其他文化,比如我和一帮法国人去冲绳玩白天他们在市区逛,晚上去 club 嗨,吃饭去肯德基麦当劳 (琉球古城呢?冲绳料理呢?想去 club 去东京不好吗?)

最后,与其输出自己的文化,不去提高国人素质,改变国人素质低的印象。不过这个印象真的根深蒂固一时间不好改变,我们能做的只有提高自己的素质,至少让认识你的外国人改变他们对国人的印象。

知乎用户 启正 发表

中国大陆由于历史原因消灭了整个 “有闲” 阶层,现在面对国外没被消灭的类似结构自然手足无措。没人领着都不方便。

知乎用户 苏耷水 发表

真的还没到输出的时候,我们自己文化产品的温饱问题还没解决呢,咱们自己数数看,有几部中国电影电视剧能竞争的过美国的电影电视剧?

很多骂孔子学院的,孔子学院有啥问题暂且不提,各位有谁了解法国文化是通过法国文化中心了解的?我们追美剧日漫的人这么多,是因为美国和日本的官方机构推荐么?我们是自己费劲翻墙组织字幕组追的剧啊,因为真的很好看啊。

影视剧是当代世界上最好的文化产品形式,音乐、美术、语言、建筑、舞蹈啥啥的都能包含进去,多少人是因为某个电影里的服装和道具,不惜重金去卖相关的产品啊。我们的国歌都是用的一个电影主题歌。

现如今中国影视剧啥样大家心里有数吧,自己都不爱看,拿出去给谁看?

以前姜文说,中国电影要想好,等中国航母跟美国一般多了就行了。可是日本人家没航母啊,韩国也没航母吧,人家的电影都不赖。文化跟国力有关系,但也不是必然关系。

知乎用户 Burgundian 发表

你那生活方式没让你吃上一口好饭,你再怎么推广你的唐诗宋词,粉墙黛瓦,都毫无说服力。

香港人说得好:“如果李嘉诚腰里缚根草绳,去开董事会,明天香港草绳都会卖断。”

你的生活方式能让十三亿人过上吃香喝辣的好日子,你就是在餐桌上抠鼻屎,世界人民都会说:“咳咳,还是中国人优雅啊,鼻屎球都搓得珠圆玉润,弹得惊鸿照影。”

那时你根本不用输出文化,五大洲四大洋人民会自己爬到邯郸,掏钱报名,学习走路。

知乎用户 妙途日本留学​ 发表

其实不光是和日本比,整个中国的 “文化输出体系” 我感觉差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官方主导的宣传机器有点过于生硬,形式上也不够时髦。

另一方面,自己建墙给自己封进去了,普通人想与世界接轨困难,导致自发性的文化输出偏弱。

第一个方面好多回答已经补充的相当完整了,文化输出确实得靠流行文化。其实我认为这个定义主要还是受到美国影响。在二战结束以后,美国一跃成为地球最强,到最后也其实不光是靠着外交、军事等手段赢得冷战胜利的。

美国人的文化攻势相当厉害。电视、电影、可乐、快餐等这种 “舒服” 的生活,有可能直接把 “食品配给制” 的苏联人民打垮了。说不好听的这就可能是 “资本主义的糖衣炮弹”。

在刚改革开放的时候我们也是被这些 “糖衣炮弹” 炸的很惨,但是后来终究是“把糖衣吃了,炮弹送回去”

虽然接受了美国这种主导的文化思想,也在接受了其文化的基础上自发的进行创作,但是随着官方在文化政策上的收紧,自发性的宣传变成官方性的宣传。不可避免的会走向保守。

可能有时候 “过去的辉煌” 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包袱吧。
当你学着 “具备完善商业动画生产线的日本” 做一部动画的时候。
就会有人跳出来说,你这不如《大闹天宫》!
当你学着 “具备完善游戏产业的美国” 做一部游戏的时候。
就会有人跳出来说,你这太美式了,缺乏中国元素!

拜托!过去的都是过去了的,现在怎么连摸索的机会都不给了。这就导致了,我们中国人做自己的中国的东西,比外国人做中国的东西还费劲。

接下来和日本比较一下:

二战后的日本,经历了上世纪的经济腾飞,产业结构大调整之后,日本人开始输出自己的文化产品。

任天堂游戏机、日本动画就是在这个时候为大家所熟知。

在整个过程中,除了在宣传旅游的时候提一提日本的传统文化,但是 “流行文化” 一直作为文化输出的主力,毕竟这种东西最能抓住年轻人的心。


可以说文化输出强国走的策略都是:

先培养兴趣 - 再慢慢引导熏陶这种套路。

中国的文化输出总是缺失了人民群众喜爱的 “下里巴人” 只剩下了所谓 “阳春白雪” 在培养兴趣这方面比文化输出强国弱了一些。

只要美国人主导的流行文化在这个地球上存在一天,这种文化输出方式注定是不行的。


另一方面,在这个互联网异常发达的今天,中国普通人想在世界舞台上发声那么艰难。

依稀记得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上的话。

“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

但是走到今天我们依然要 “跨越长城”。

当外国人认为中国人还竖着辫子,生活在脏乱差的环境里的时候,我们总是很气愤。其实导致外国人对中国的刻板印象,不光是因为他们 “学识薄弱” 还有一方面就是我们在 “全球性的社交媒体” 缺乏我们中国人的声音。

如果我们在这种社交媒体上传一些我们的日常、我们的梗。

![](data:image/svg+xml;utf8,)

以中国的人口基数,还愁没法文化输出嘛~

知乎用户 染子 发表

这个我要说个比较刁钻的角度且危险的发言。

想要输出,先要学会接纳不同。所以我认为,差在不愿意接纳不同,这个问题上。

这还要归功于 war wolf 们。当你的文化里面容不得任何别人的玩笑(一开玩笑就是歧视,就是看不起中国文化,去问候人家 nmsl)、以及文化里面 g 点太多(这个说了也不行、那个说了也是触犯政治底线),这样本来有兴趣的人都要没兴趣了。而这些 “有兴趣” 的外国人,才是宣传最主要的力量,如果只有本国人去宣传是绝对没法渗透进去的。(想象一下,日本漫画只有日本人来中国宣传,少了那些在日博主、少了国人画师… 还有人看吗?)

为什么对中国文化有点兴趣的外国人不敢随便宣传呢?因为 g 点太多。自己本来是友方,但是因为从小受到的教育、长大的环境完全不同,他自己也不是 100% 了解(中国人自己都不一定 100% 了解的东西),有时候一不小心碰到 g 点就是 nmsl 警告。谁敢?

说个很敏感的大问题,地图上台湾没画进去(有时候人家可能真的不是有意,是真的不小心忘了,因为外国整体意识就是这样的,他们的教育就是这样的,不小心忘了,他们也不觉得是多大个事情,甚至不是很关心),但是马上就是 nmsl 警告,这个合适吗?注意以上的这段话不是为台独洗白、我认为台湾省是中国的一部分(保命)。但是,理解 “不一样” 的部分,是宣扬自己文化上很重要的,当你愿意理解不一样(即理解我们在政治立场上可以不一样,也理解,对方是外国人,并不能和我一样理解我们国家的情况),对方外国人才敢去了解、才敢去参与你的文化(比如中国同人画师也敢画日本同人本,至少不会因为不了解,画了个啥自己都不知道的雷点就被日本全国网民跨着网络来骂“死ね!”、也不会有在日博主说了个日本的什么什么好,不小心碰到日本人 g 点,马上一堆日本人来微博骂你弱智乱宣传。)。有了外国人去参与,才终于能得到更多认同,被更多人了解。

这一点甚至中国人对中国人自己都是口诛笔伐。之前微博上 Coney 兔毛 这个画师宣传云南食文化,画了菌(蘑菇)的插图,结果那个上面和生物上有点不一样,然后野生菌博主赶尾人不就对她口诛笔伐网络暴力。这次还算是很多人帮兔毛了,可是你想想,兔毛以后还敢画菌吗?她根本不是云南人,也不是野生菌专家,真的只是想要宣传云南食文化而已,就因为画错了一个她修改之后我们一般人都看不出来区别的问题,戳到了赶尾人的 g 点,就活该被网暴?这个问题,换到政治也一样。

然而事实上,比如外网有个人说,“我去了台湾旅游”。如果关注他的大陆人比较多,马上会有人评论:你怎么不说是中国,nmls 台独。你怎么不说是台湾省,nmsl 台独。这么搞,人家外国人能不怕你的文化吗?(我之所以一直说台湾,是因为这个问题最容易让人理解,问题远远不止这个,大的小的很多很多。再度声明我也认为台湾省是中国的一部分

总之,政治和文化缠的太深,这就是问题之一。没有一点容错性的文化,很难宣传出去。

知乎用户 老蒋 发表

更新一个抖音神曲《学猫叫》在 youtube 上的巨大反响,轻松破三千万点击,评论区更是世界人民大联欢。知乎众不是特瞧不起这些么?借周总理的话 “人民群众喜欢,你不喜欢,你算老几?” 什么叫文化输出?先想想怎么才能输出吧!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国内都没有市场的东西,就不要拿出去丢人现眼了。比如那些什么粹。

哪来的自信几百年前的人喜欢的东西就一定应该被现在的人喜欢?还得被现在的外国人喜欢?不喜欢还不行,还要被扣一个没文化的帽子,我可去你大爷的!

知乎用户 啊啊啊啊啊​ 发表

其实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太差了

你觉得人均 GDP 在 1000 美元,2000 美元会有什么流行文化?

人们饭都才吃饱,

你觉得有流行文化吗?

即使有文化产业,

你觉得它规模大吗,

既然规模不大,

怎么去碾压其它国家?

你觉得 2000 年,

我们输出什么?

有什么流行文化可以输出的?

我们当时本国的流行文化都是来自日本,美国,

还有就是中国台湾,中国香港

那时候中国只能输出美食啊,功夫啊,

你觉得中国大陆当时有几部流行电影?

几部电视剧可以输出?

还是网络游戏可以输出?

我举个例子,

中国电影在 2004 年总票房才 10 多亿元,

里面有优秀人才,但又有多少了?

大多数人学了电影专业又怎么样?

根本就没有电影可以拍摄

一年产生几部优秀电影了?
(许多人说现在中国优秀电影不多,我随便说一些如《嘉年华》,《解救吴先生》,《大象席地而坐》你看过吗?)

你怎么推广?

现在一部电影随便投资过亿,你觉得在以前可能吗

只有巨大投资,才能产生众多优秀电影,

否则它都养不活那么多人

而只有优秀电影多了,才能慢慢走出去,

而现在经济发达了,

开始输出了,比如游戏,

2017 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17 年,中国自主研发网络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 82.8 亿美元,同比增长 14.5%。

中国成网络游戏输出大国 本地化和浸入式体验显效

中国已成为游戏输出大国了!?_网易订阅

我问一句:游戏输出是不是输出?

原来不是不输出流行文化,

而是真心才吃饱饭,

没什么本国流行文化,

想当年这种土逼爆炸头多流行啊,不为什么,外国来的

![](data:image/svg+xml;utf8,)

知乎用户 shou qiu 发表

这个问题之前回答过,大家的答案估计也是很多中国文化人的答案,但说真的,就是因为这种对文化浅薄的理解,才会一直抓不住中国文化的核心,自己抓不住的东西,别人当然也抓不到,何谈输出呢?

举个例子吧,听下面两首歌,你觉得哪一首更有中国风情:

1、

相思垢 - 金莎 - 单曲 - 网易云音乐

2、

Palace Memories(故宫的记忆) - S.E.N.S. - 单曲 - 网易云音乐

先不比较动听与否,先听味道。

日本音乐人的这首《故宫》,把故宫的味道抓得那么准,气势磅礴,却幽谧深远,中国有音乐人写出来过吗?甚至于,有人去做吗?

说到宫廷,不得不提《末代皇帝》开篇的大背景描写,大家也来比较一下,到底哪个才像皇宫,哪个才像皇室。

1、

![](data:image/svg+xml;utf8,)

2、

《末代皇帝》的意大利风情暂时不表,但对皇宫的开篇描写却让人信服,即使不是中国人拍的。中国人喜欢拍宫廷剧,但那些演员,我看着并不与如今的普通人有任何不同。

这样的痛苦的表情我不能理解,想必外国人更难有共鸣。

这样朴素的姿态说是中国文化,却令人信服。

说到文化输出的时候,很多人会有误解,认为文化是形式上的东西,比如 “京剧”、“围棋”、“象棋”、“民族歌舞”、“民族乐器”… 等。比如第一首歌里面的古典乐器、古诗词般的歌词,但这些并不构成文化的特殊性。

文化如果是器物,那随便什么人持有器物都可以说是传承,中国的好东西都在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被拿走了,是不是这个传承也不该由中国人来做了呢?

但文化不是器物,而是神韵。这个神韵可能真需要一点耳濡目染,或是一点灵性。

自古以来,佛法相传即是如此,不传器,而传心。

文化不同领域内容不一样,但我觉得输出的核心还是很容易看穿的,毕竟要传播,就要在人性上有所共鸣。

美国向世界真正输出的文化是 “个人英雄主义”…;日本向世界输出的是 “热血”、“消极”、“极致之美”…;法国向世界输出的是 “爱”、“浪漫”…;德国向世界输出的是 “严谨”,甚至纳粹…

那中国是什么?中国人不去考虑这一点,崇尚创新的好莱坞产业却孜孜不倦地在挖掘。

《功夫熊猫》就是一次成功的尝试,里面熊猫的人设就是成龙输出给好莱坞的功夫小子形象,平日里浑浑噩噩,玩世不恭,也没有什么长处,却在危机时刻敢于承担责任,这个有点坏小子的形象是好莱坞对中国人的理解。

成龙讲自己为什么拍动作片,怎么这么拼,很心酸很真实,几十年过去了,中国仍然一成不变才是最可怕的,甚至于就动作戏这一块儿的优势都没了:

http://www.bilibili.com/av15932268

但我觉得好莱坞做得更好的一个形象,是对大师的阐述:

![](data:image/svg+xml;utf8,)

和善、谦卑、循循善诱、深藏不露。纵观整个好莱坞,对大师的解释都是这样的,中国不是没有文化输出,只不过火光熹微,大多数人不见得能发现。

**文化输出是文化问题,文化产业输出是政治和市场问题,**区分清楚这点才能看清楚中国目前的文化形势,中国文化输出最大的问题是文化的贫瘠。

@IreneTQ

因为有评论提到市场,我不得不把上面这句话加粗一下。因为还是有人没有看明白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中国市场不好的真正原因是文化的贫瘠,是文化人的消失。

当年金庸搞武侠,同本书拍了又拍,大陆令狐庸自己就写了 2 本,别人借着他名义写了几十本,卖得好得不得了,你说市场不好?中国大市场不好,不是中国人不消费文化,而是没有文化可消费。

搞文化的人就好好搞文化,市场问题留给商人去考虑。更不要提什么个人的生活问题,人这一生有很多阻碍不去做很多事,值得说道的是你做成的那件事。

黑泽明后来拍片的时候已经没有人给他钱了,他就自己一年又一年得画分镜头直到等着钱;秋元康作词的《川流不息》被评为日本百年歌曲榜首,他在日本地位比林夕在中国高多了,而且十年前他就捧红了木村拓哉的老婆,但他觉得还有做头,他就能等十年再去做自己当年想做的偶像团体,那个身份,偶像没落没人搭理的年代,带着一群小姑娘,点头哈腰往各家电视台媒体跑了五年,最惨的时候演出才 7 个人观众,后来爆红,往世界各地开分店,那 7 个人的事件就变成标志,成员里面最顶尖的才配叫 “神七”。这个偶像组合成功到什么程度?左边第三个姑娘从组合毕业成为当年日本排名第二的大事件。

中国文化人和商人水平不如人,其实心态才是关键,心态决定了你的选择。

香港为什么抄那么多日本的歌?整个中国有几个叫得上名的自己写歌的?这是中国文化人的选择,这些小聪明也让这些人失去了身份。

中岛美雪阿姨都不是专业出生,写了一辈子歌,现在都快古稀之年了,去年还出了新歌。先不谈水平如何,这是职业人的状态。所以导演里我看得上姜文,他能力如何不说,他状态还不错。

那文化人要什么心态呢?很简单的,就是真实。

林夕的《富士山下》有动人的情爱,但你看美雪阿姨写的多朴实无华:

_【_也许会被异乡的客人笑话,但如果不在街上互相推挤,就连电车也搭不上去,仿佛所有人都是敌人,肩顶肘推要挤开对方,但一年中还有 2 次,8 月和 1 月从故乡归来的人们会腼腆地互相让路,在短暂的时间里可以相信别人,就又能努力半年了】——《帰省》

归省 - 中島みゆき - 单曲 - 网易云音乐

是不是就是现在的年轻人每天都要经历的事情?

经济泡沫终于破了的那一刻,经历虚假繁荣的日本人一下子如坠冰窟,但美雪阿姨劝慰道:【现在是如此的伤痛欲绝,眼泪也早已流干了,大概再没有机会有展现笑容的时候了。但是有一天一定能够坦开心对人讲,“我曾经经历过那样子的时代”…转变着;转变着,时代不断转变着,一直重复著悲欢离合这出戏,今天分别的恋人们,重生之后再次相遇吧。漂泊无依流浪他乡的人们,总有一天能重归故乡。】——《时代》

时代 - 中島みゆき - 单曲 - 网易云音乐

她也不说你不该难过,而是让你想象未来的某天怀念起来的一声感慨,从这首歌得到勇气而支撑下去的人,如今再回首,是不是就如歌词所述,只要努力慢慢走下去,曾经遭受的再大的痛苦,也终有一日会变成深刻的怀念?

再看看那首世界名曲《川流不息》,

川の流れのように - 美空ひばり - 单曲 - 网易云音乐

【不知不觉 走到了这里,
细细长长的这条路,
回过头的话,
看得到遥远的故乡;

崎岖不平的道路,
弯弯曲曲的道路,
连地图上也没有记载,
这不就是人生。

就像河水的流动一样,
缓缓地, 流经了几个世代;

就像河水的流动一样,
毫不停息地, 只见天际染满了晚霞。

生命就如同旅行,
在这个没有终点的道路上,
与相爱的人携手为伴,
共同寻找梦想。
就算大雨湿透了道路,
也总有放晴的时候。

就像河水的流动一样,
安详平稳地,
让人想寄身其中。

就像河水的流动一样,
四季推移,
只等待雪融罢了。

就像河水的流动一样,
安详平稳地,
让人想寄身其中。

就像河水的流动一样,无时无刻,只听到青绿的细流声。】

大道至简。

你要说这些都是老东西,那听听新的音乐:

生きていたんだよな(她曾活过啊) - あいみょん - 单曲 - 网易云音乐

《她曾活过啊》
两天前这里附近,有人跳楼自杀了电视里播着这样一则新闻,满是血迹的水手服,染红衣襟,短时间内成为了网上的热议。「这里很危险,请大家让开」,那句话反而引来无数的围观群众,他们炸开了锅似的,掏出手机拍下照片。无声的血,流淌在冰冷的沥青上,那鲜红色是那样美丽,那样美丽…

在一无所知的显像管的外侧

哭泣着,哭泣着

她活过 她活过 她活过 她活过 她活过

她活过 她活过 她也曾活过啊

最后的那声再见不为任何人

只为了自己而喊

女孩最后流下的眼泪,是证明她活过的鲜血,最后却在短短的两秒钟之内,就被陌生的大人清理干净了,贴上禁止入内的黄色胶带,听见人们在议论纷纷地说,「这种情景只在电视上看到过」,而此时此刻这女孩,到底在想着什么呢?在远方,远方…

不想哭,不想哭

原本漫长的一天却已日暮西山

她活过 她活过 她活过 她活过 她活过

她活过 她活过 她也曾活过啊

当迎来一个新的开始之时

可能只会想让自己消失吧

说什么「把握当下,生命要活得精彩」只是漂亮话罢了

拿出全部的勇气

她纵身一跃飞过天空

成了飞鸟抓住云彩

化为风

飞向远方

她怀抱希望纵身一跃

她活过 她活过 她活过 她活过 她活过

她活过 她活过 她也曾活过啊

当迎来一个新的开始之时

可能只会想让自己消失吧

她活过 她活过 她活过 她活过 她活过

她活过 她活过 她也曾活过啊

最后的那声再见

不为任何人

只为了自己而喊

再见 永别了

我第一次去日本,在电车站听到需要临时停几十分钟,然后居日的朋友告诉我应该是有人跳轨自杀了,这首歌很真实。

这种朴实的真实的心态,中国现在越来越少见了。林夕和周杰伦的格局虽然小,但也胜在情感真实。

中国真有这气度的,我就服一个黄沾,“浪奔,浪流,万里涛涛江水永不休”,“人间路,快乐少年郎,丝丝梦幻般风雨”,“论武功俗世中不知哪边个高,但我知论爱心找不到更好,待我心世间始终你好”,最后化为 “沧海一声笑”。这种朴实的心态,才能窥见文化的一点样貌。

中国是否有足以为人认可的文化?当然有,但是没有什么人真实、朴实地去考虑。

比如鬼节,鬼节是我想做了很久的一个文化主题,但没想到迪士尼做了,还做得这么漂亮。文化标志是这样的,谁先得到认可,这个就属于谁。李小龙让功夫属于了中国,皮克斯让鬼节属于了墨西哥。

哪个瞬间让你觉得中国动画产业真的完了?

建国到如今,中国文化传承是有断层的,如果不去挖,不去想办法接棒,真的就丢了。中国目前可见的文化都太浅薄,太山寨。日本往前有《阴阳师》,往后有《百鬼夜行抄》,有神去月下面无数优秀的浪漫轻小说作品,中国说鬼节就是拍鬼片,说了那么多年的《山海经》,结果还是拍孙悟空,好不容易出来一个《大鱼海棠》,技术那么强,故事写得连小孩儿都骗不了,大多数屏幕人还觉得编剧不重要,随便找个抄袭的本子拉上流量就拍,为什么不敢引进外国电影,《你的名字》这种动画片都能在中国有这么大市场?

(最近又是白蛇传?)

中国也没有一个真正有地位的文化领导者(有文化的在国内也很难有地位),网上大红大紫的公知素养都差,如果多一个鲁迅这样的,中国不至于到这个地步。我个人所在的艺术领域,一言以蔽之,没有一个说真话的。

冰冻三尺,需要时间,但最主要的还是需要扭转观念,文化输出的重点是文化,要先挖掘自己的文化到足够深刻的程度,才能注意到深度意味上的统一性,比如说日本的极致心理,这个时候就足够形成能被广泛理解和认同的文化形式了,比如好莱坞。

形式在文化输出中是很重要的,就是产业化的结果。产业化一个是统一国内趋势,另一个是使形式国际化,我觉得中国做得最成功的是 “女子十二乐坊”,但是私人运营,能力和财力有限,没有做到最大。“孔子学院” 也是一次尝试,但这是我们自己也没弄明白的东西,急于求成,暴殄天物了。

发掘文化 - 满足内需 - 产业化 - 国际输出,我个人认为成为文化输出大国至少要经历这四个阶段才能真正做到。

(大部分还是之前的回答,增加促进理解的部分。)

是什么阻碍了当前的中国成为文化输出大国?

知乎用户 安风你压我头发了 发表

第一,还是没钱,

1、我当初看城市猎人的时候,90 年代漫画,里边很多衣服拿到现在都不过时,那时候我们自己的审美,呵呵

当然到了城市猎人的算是续集吧,现在还在连载的天使心里,里边衣服就和国内正流行的差不多了。

所以城市猎人很火,天使心就有点一般了

2、80 年代 90 年代日本经济如日中天的时候,大家开玩笑说村长打架都能弄成史诗大片。中国是到了现在,史诗故事都能给你拍成小混混抢地盘。

3、不往前走,拼命往后退。根源还是没钱,失败不起。

我们看美帝,很多电影新类型都是美帝先出来,就是因为美帝票房太高,各种类型的电影都能养活自己,这个类型火过时了,其他类型的观众喜欢那个都能很快的就补位

我们不行啊,电影只能是赌片火了拍赌片,特种兵火了拍特种兵,其他类型很难生存下去,在现在流行的类型不行了之后,要很长时间才有新的火爆电影出来。空窗期太长。

其实音乐文学等等也是这个原因。

第二、五千年的文化不是当成养分,而是成了包袱

这个就不扩散讲了,今天已经被私信修改好几个了 ··

第三、就是文化输出没有后劲,很多都是就是奔着文化输出去搞的,得不到盈利,全靠政府拨款扶持,可政府能扶持多少?更不用说最后都到了动画片雷锋的故事那种公司里去了。剩下的就是为了输出而输出,火了还好,能回本。不活呢?亏了,来回多弄几次,谁还弄得下去?

80 年代国家崇洋媚外的时候这么搞,可以,很多导演就是拍电影不管国内,就奔着国外拿奖的,反正拿了奖国内就会去看,也有补贴补助。

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你在这么搞,就没意思了 ···

还是自己先搞好,服务好国内,挣够钱了,顺便送到国外去,不管他们喜欢不喜欢,接受不接受,都无所谓,成了更好赔了不心疼。这才是良性循环不是。

第四、国内还是有点站不起来。知乎上大多都是 90 后甚至 00 后,还好一些,但是我们这和谐老人啊 ············· 以前马未都先生科普吃饭,说咱们的规矩啊,就是你吃菜就用筷子夹对着自己的这一块,不能站起来,你够不着就转桌子,不能转可以换盘子。,等等

然后评论一堆,这么麻烦你干吗 ···· 不就是吃饭吗 ···

然后你在看国人在西餐厅不会规矩的,下边都怎么评价的??

知乎用户 王诚 发表

人家输出的是文化娱乐产品,

你想象中输出的是弟子规

知乎用户 张砚辰 发表

@喀秋莎猛灌沃德噶

的回答讲到了文化殖民问题,让我想到补充一些内容。

其实这种主动对外输出,跟华夏古代的惯例截然相反:

在他不久前出版的新著《不变与万变:葛剑雄说国史》中,他还批评当下渲染盛唐、北宋东京如何开放或对外传播中华文明之类的说法,根据历史事实,称之为 “开而不放,传而不播”——因为唐代即便全盛时,也是只许外族人进来,但决不许本国人出去;中国文化尽管外传,但中国人自己却从未主动对外传播什么。葛剑雄的史学观**什么叫开而不放?一方面,唐朝邀请世界各国的人来访,唐朝的长安曾经是非常国际化的城市,估计一半都是外国、外族的人。**当时大量引进外来物品,比如说唐朝很多东西名字里都带有一个 “胡” 字,例如胡瓜,这些都是外来的。唐朝人也纷纷效仿外国人,你说开放吧?很开放。**但是与此同时,为什么叫开而不放呢?唐朝是不允许自己的人到外国去的,甚至不允许汉族人到少数民族集聚地去,所以是开而不放。**唐朝的高僧到印度取经,走到甘肃瓜洲的边境,当时没有护照的概念,也没有批文,只能偷渡,很快被抓住了。好在边防的官兵是信佛的,知道他取经,就偷偷把他放了。高僧回来的时候,走到了吐鲁番,不敢再回来了,让人送信给唐太宗,说明自己的原因,请求宽恕。正好唐太宗希望拓展疆域,知道他在外面那么多年,到了那么多的地方,非常高兴,不仅免他的罪,还派人把他迎了回去。
又比如说日本人要学习佛法,想请唐朝的高僧鉴真和尚过去,唐朝也不容许。所以鉴真冒险东渡,六次才成功。大家可以想想,这种情况下,外界怎么会知道、了解唐朝的文化呢?我们不主动传播,朝鲜、越南、日本怎么学习中国文化呢?基本上都人家主动来学的。唐朝人也好,汉朝人也好,都只接受外国人主动来访,这说明他们仰慕华风。历史上的朝鲜、高丽、新罗、越南、琉球,这些都是历朝历代的藩属国。知友优选 | 葛剑雄教授解读何为 “开而不放,传而不播”

这种做法,我认为最有可能是源自下面这条经典:

禮聞來學,不聞往教。

——禮記 / 曲禮上

https://zh.m.wikisource.org/wiki/%E7%A6%AE%E8%A8%98/%E6%9B%B2%E7%A6%AE%E4%B8%8A

因此我也认为,孔子学院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层意义(不作评判):宣判并执行了 “开而不放,传而不播” 模式的死刑。

知乎用户 温酒 发表

说点深层次的吧,

美国川普和拜登恨不得把对方输出死,

所以美国拼命输出,因为不输出就没了。

为了输出,他们要找美国老百姓喜欢的东西,

暴力,刺激,赌博,等等。

一不小心,不光美国老百姓喜欢这些,全世界都喜欢……

一拍即合这叫。

日本同理,范围小一点,局限在少数欧美和东亚主流……

所以我不知道你们为啥要来碰这个问题……

太危了。

知乎用户 看理想 发表

以日本文化输出之典型——动漫文化——其中的代表性作品《哆啦 A 梦》为例,只能简单说说,因为这是一个大话题,难以详尽述之。

你大概很难想象,梁文道先生也是看着《哆啦 A 梦》长大的,他在自己《八分》音频节目中有过这么一段讲述:

在我那一代的香港、台湾或者我认识的大陆朋友里面,我们很多人至今都坚持叫它作叮当,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觉得叮当是属于我们从小到大的一个伴侣,但是哆啦 A 梦就好象是一个外来物一样。

不过说到这就很奇怪了,为什么一个日本的动漫角色,而且其实你仔细看它整个故事设定的背景,都真的非常日本,却被我们当成一个如此亲近的而时跟我们共同成长的一个伴侣,而让我们觉得它的名字是不能改,必须要叫做叮当呢?

这恰恰说明了日本动漫文化的强大威力。

就说哆啦 A 梦好了,它在几年前巴西奥运的时候还被日本拿出来当成是宣传东京奥运的序曲里面的一个重要角色,而日本的文部省也正是宣布了叮当是他们国家的文化象征之一。

它之所以有这么大的一个作用,日本人这么看重它,那是因为它真真实实的有全球影响力。

目前在全世界有 50 多个国家有不同语言版本的哆啦 A 梦动画正在播出,不过一般而言是在亚洲的影响力更大,直到最近几年才发现它在葡萄牙、意大利和西班牙成为一个儿童的文化热潮,人人都晓得。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呢?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值得深入探讨的有趣课题,但现在我们就简单的先讲两句。

比如说它在亚洲的影响,很多人认为它在东亚特别有魅力,特别有市场,是因为这个故事里面有很多的人物关系都相当的具有亚洲色彩。

比如说小孩子不听话,我们小时候叫他大雄,我不知道现在怎么叫,比如大雄,他每回不好好念书,他妈妈一定要骂他的,他也很怕他妈妈责怪他为什么功课没交。

这么一种父母会监督孩子的功课,不交功课要怕父母责骂,这么样的一种情况是普遍存在于亚洲社会的,所以很难怪为什么从韩国、中国、越南、东南亚,乃至于到印度、巴基斯坦,它都那么受欢迎,因为我们在这方面好像是相当共通的。

但是你到南美洲或者欧洲,这个东西又好象说不通了是不是?那又是怎么回事呢?也有人说那是因为里面有一些真的具有普世价值或者普世吸引力的东西

比如说我们知道叮当或者哆啦 A 梦满身法宝,它有一个小口袋,里面能够随时掏一个东西出来,忠心不二地对待着大雄,你想想看这对小孩而言是一个多么可爱的梦想中的伴侣啊。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它那个时候有一个叫做读书面包,一个印书面包,大雄到最后实在搞不定了,要考试怎么办?没关系,叮当口袋拿了一个土司面包出来,就能够印在这个书上面,你把它吃下去,整页书你就把它全记住了,多爽啊。

![](data:image/svg+xml;utf8,)

你想想看,这对全世界的小孩而言是不是都很有吸引力呢?这是普世吸引力,就跟好莱坞电影里面的那些英雄爱情故事,为什么全球都通行呢?他是因为那的确是一个普世的东西,这种题材、这种角色的设定是全世界大家都喜爱、都需要的。

可是有另一点很值得注意,就是很多欧洲人或者美洲人之所以喜欢以哆啦 A 梦为代表的日本动漫,有时候并不是因为它具有普世吸引力,也不是因为里面的一些角色关系或者一些情节的模式跟自己的文化很亲近,而恰恰是因为它具有一种异国色彩

这才说明了为什么这几年的一些在欧美通行的很火的,比如像《火影忍者》这样的漫画能够流行了,那是因为它对很多欧美的年轻人来讲带着一种东方色彩、一种日本文化的味道,而那种异国色彩让他们觉得格外的迷人。

————————————

所以总结一下以上提到的《哆啦 A 梦》和《火影忍者》的文化输出成功,大致可归纳为三点:

1、具有普世价值 / 普世吸引力

2、具有的本国文化特色,对文化相似的国家,有共通性

3、具有的本国文化特色,对文化极不相似的国家,有异国色彩

当然其实还有其他原因,这里未展开。

对照中国的文化输出,显然,普遍上,过于而且一味强调第三点了。

个人认为,能够文化输出的好作品,首先要达到第一点,吸引且留住了外国人,然后第二、三点才发挥效力,最终达到文化输出的作用。纵观在国内受追捧的国外影视作品,以及在国外进入主流视野的中国作品,这一条规律基本都适用。

注:以上道长谈哆啦 A 梦原文,可参考看理想公众号文章:梁文道:哆啦 A 梦,请在未来等我

另有道长谈《进击的巨人》,推荐一读。

知乎用户 桐生院幸直​ 发表

  我讨厌 “文化输出” 这个词,因为这个词的目的是 “输出” 而不是商业。个人认为更应该是 “文化产品出口” 这样利益驱动。

  这样话就明白了。

  为什么做这个东西?——有利可图

  为什么这个东西可以 “输出”?——因为外国人喜欢

  这个东西特么到底好不好?——我不知道好不好,但是在本国和在外国都受欢迎。

  因此,我认为中国和日本的差距主要在于,日本传递文化的载体是商业产品,而且这个不论国外还是国内,日本地区振兴有很大一部分就是靠他们的地元情结。

  大洗地区振兴靠的是什么?——《少女与战车

  大洗在作品中输出了什么文化?——嗯…… 鮟鱇舞?

  鮟鱇舞是《少战》主要组成吗?——不,它是作为主要内容的调剂。

  《少战》和大洗的关系是?——《少战》主角生活在大洗,没了。

  结果来看,大洗成功吗?——某个意义来说,大洗变得在世界有知名度了。

简单来说,大洗的振兴建立在《少战》的质量足够好受欢迎的情况下,如果整个《少战》都是跳鮟鱇舞,那么大洗不会是现在的样子,而中国的 “文化输出” 就是想做《少女与鮟鱇舞

知乎用户 超级韦韦​ 发表

你能把赌场赌得破产吗?

很显然不能。因为你玩不过庄家。

我这么多年得到的一个深刻教训就是,不要妄想在别人的体系里按照别人制定的规则来挑战别人。

如果你认为 “文化输出” 就是让老外对中国人产生好感和认同,那就把 “文化输出” 想得太浅了。以这个目的来搞文化,只会形成谄媚文化。这恰恰就是西方人想要你做的。日漫韩流都是典型的向洋大人谄媚的文化

最好的态度,就是不 care。

中国成功输出的东西,比如抖音,比如延禧攻略,都是本国有很大一批人本身就喜爱的,他们喜爱的时候并不 care 外国人喜不喜欢,因为他们认为那是 “好东西”。也正是因为本国人认同了它,所以它得到了检验,才能去忽悠外国人。忽悠不了也没事,因为那是附带效果,战狼就只有中国人喜欢。

你要这么想,你就真正 “坐庄” 了,否则就一直散户下去吧。

上面这些答案吧,很多要我们搞 “流行的”、“现代的”、“娱乐的”,不要搞孔子学院和京剧,话是没错,不过讲这话的人内心深处其实瞧不起王者荣耀、抖音、清宫剧这些东西。他们跟传统比潮流,跟潮流比硬核,跟硬核比 “人民群众喜欢你不喜欢你算老几”,怎么有利怎么说。何苦呢。实际上,中国现在搞的这些流行形式,恰好跳开了欧美日韩制定的隐规则,你仔细想想,中国是手游大国,不搞王者荣耀碧蓝航线吃鸡,难道还跟你日本比谁 ps4 游戏做得好吗?中国的宫斗剧,恰好你韩国搞不定,你只能搞现代剧,搞现代偶像剧你是我祖宗,搞古装剧我是你祖宗。抖音这种东西基本就是为中国量身定制的,都是摆拍小段子、冷门音乐、大好河山,其他国家搞不了这个,先天条件不行。要么没那么大的国土,要么没有中国这种 20 年来沉淀下来的惊人数量的冷门音乐,他们搞幽默段子也不行,很死板。你可以上 youtube 上看看,外国人抱怨为啥中国版抖音这么好看,自己国家抖音(tiktok)跟 shit 一样。因为这一套就是给中国量身定制的,你在我的规则下玩能不 shit 吗?

我们都知道上世纪香港翻唱了不少日本歌。我一直很疑惑,这俩地方生活水平都一样富裕,华人也没理由比日本人缺乏音乐天赋啊。后来我看了一下唱片公司的背景,是谁向谁投的资,再看看日本它爹是美国,香港它爹是衰落的英国,谁掌握规则?最终结果必然是香港翻唱日本,而不是反过来。

所以,归根结底,正确的文化输出姿势是做你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而不要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讨别人欢心。现在很多屌丝都知道女孩不是 “追” 来的,我们怎么还犯这种错误呢?如果别人的体系里你天生就是当陪衬的,那么就想方设法绕开它们。古人云藏拙露巧,你还露拙藏巧,你不垃圾谁垃圾呢。

知乎用户 安成梧 发表

1、文化输出不是战争,不存在《文明》中文化胜利一说。不可能书同文对方就会乖乖臣服。因此不要把文化输出当成一项硬性的政治任务。

2、一种文化也不存在好和坏,否则将会为法西斯提供侵略的借口(你的文化是坏的,我要净化你)。裹小脚是一种 “今天看来” 极其恶劣的文化,她只会因为影响生产力(工厂想要双倍工人)的发展,而被历史淘汰。而在那个时代的人眼中,这再正常不过。同理,换到现在,京剧、论语也不一定是糟粕,也可以拆开来带过去。

3、文化输出是相对的,当满瓶的 A 液体与满瓶的 B 液体瓶口对接时,A 液体在输入 B 瓶的同事,B 液体也会输入 A 瓶,世界上不存在感觉到文化不足的人,生活在再贫困痛苦的地方,他们也有自己的信仰和风俗来填补他们的精神世界,这是构成人格的一部分,也不存在什么精神空虚的民族,相当多的民族更换宗教(比如说维京人),只是为了邻里和谐,至于为什么那么多的邻居变成了基督徒,还得从决定欧洲命运的勒班陀海战说起,反正与传教士没关系。拿着刀和面包让他们改信,只会假意改信,来日悔过。人类的精神不比肉体脆弱。

4、此外,如果文化输出是一件好事,那么为什么要保持本国文化的正统性而输出呢(那么为什么要防御呢),如果文化输出是一件坏事,是一种侵略,那么为什么要提高我国的文化输出水平(那么为什么要进攻呢),甚至不惜要使用政治和经济手段呢?对于这种不好不坏的自然现象,我建议使用文化交流这种中性的词汇。

5、文化的交流是春风润物细无声的,如今文化已经成为了人类社会的一种 DNA,而两个生物杂交出一个生物,需要数千年乃至数万年,那么两种文化混合成一种,也需要数代人的变迁。本世纪上半大概就这样了。

6、相比于政治,文化输出更像是一种经济性的行为,可以增强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那么自然要以消费者为中心,尊重买家,让消费者(海对面的人)用的舒服玩的开心,而不是尊重卖家(站着还想把钱挣了是不可能的)。

7、安利技巧

A:你看过《冰与火之歌》吗?

B:没有,讲什么的?

A:讲权力斗争的很好看的,强烈推荐。

B:哦,好的,那我推荐你去看《银河英雄传》/《是,大臣》/《第五共和国》/《甄嬛传》,也是讲权力斗争的。

就这样,安利往往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知乎用户 阿灵穆 发表

简单来讲,日本玩文化输出是把井打通了,

而中国的文化输出是挖偏了坑。

首先有很多答案提到了党,我觉得一部分说的对,但是偏激了。

本身 “党” 从宏观上作为一个监管角色,社会主义国家里没毛病;但盖不住有不少个体希望从监管行为中凸显一些自己的利益诉求,比方说写个文章,这人是个编辑或者某相关领导,一定让写手加一句最新政策引用、或者某领导某次讲话的某一句;又有某些人胆子小,不想有作为但不出事儿就是好事,因此又要求写手这不能说那不能说,哪怕是拍马屁的都不敢让你放…… 假设说你是个文学创作者,遇到这两方一起上,换谁谁脾气都得上来,笔杆子一折不写了,好东西自然出不来。

该管的确实该管,但是管到什么个程度是需要考量的。而且全民文化素质有待提高的同时,一部分国家干部的文化素质也得提高,与时俱进不能是一句空话。

这就到下一部分了,主流文化过去大部分在传递者一种太高大全的文化,也可以称之为党文化

但关键因为意识形态缘故,这个东西天生就与外界冲突,甚至国民自己都不看好。

官方和文化媒体需要知道什么时候输出什么样的内容,知道想宣传的党文化和个人情感的比重占多少。日本动漫、日本电影和日剧,中二风格的不少,但为什么大家都爱看?因为很多受欢迎的东西强调的不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如何,而是日常的喜怒哀愁和个人奋斗。广大屁民看过了有共情,戳中了内心的情绪点,才会欣赏。

就比如曾经有一部灾难片叫《超强台风》,大制作、灾难片元素俱全,但内容全是主旋律,就是把新闻联播内容剧本化了,结果影响反而起到了副作用,反倒是不如 98 年前后那部《惊涛骇浪》;

还有一部片子叫《冲出亚马逊》,有主旋律但也讲个人的情感,国人爱看、西方人也觉得有意思,

再比如《人民的名义》,现在海外有一定关注度、甚至在港台也有很多正面评价,正是因为一部主旋律题材的作品开始讲人情世故了,对于主旋律口号和说教开始有所限制了,比之好些年前的反腐剧,更有人情味了。

再者,日剧、日影从制作上更用心,哪怕内容时长短,但是相对而言细心。反观这些年大陆的影视剧,大部分相当于加长版广告片或者大牌演员参演 MV。这个锅还真没办法扔给党或者广电。国人现在走入了一个岐途,看电影电视剧首先不看情节梗概或者题材,而是先看演员表看看有没有自己喜欢的偶像,至于作品讲不讲故事无所谓。而对于不了解中文的老外来说,如果你不讲故事,就算男演员再帅女演员再性感,我也不知道你们这帮人的嬉笑怒骂到底是在干嘛。

再一个就是原创内容太欠缺火候不说,抄袭却在频频出现。单说湖南台综艺节目就不少抄的是关八、VS 岚和日剧片头或者桥段。影视剧就更不说了,抗日神剧都在模仿轻小说写台词、抄袭日漫桥段,这种拾人牙慧又怎能输出。

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日本人都把自己国家的东西当宝,而中国老百姓现在,掌握信息的来源多了,接受信息的效率提高了,反而爱知求真的精神没了,开始人云亦云,自己不动手查,获取知识的渠道大部分靠微博营销号和微信三无公众号,也因此开始不把自己的东西当东西看。

就比如说中医,中医里面有一部分我自己愿意称之为正统传统医学,其药房和医疗技术被流传且一直在广泛使用,而且起作用;另一部分是偏方,来源于坊间,被一部分典籍收录,也被流传但起不起作用是玄学。大部分人也没有去区别偏方和正统中医,开始盲目迷信;而另一部分矫枉过正,就开始盲目抨击整个中医。

这只是一个例子,很多人开始盲目听信或者反对另一群盲目的人,因而传统被混淆被污名化,文化被割裂。老百姓自己都不把自己的文化当东西看,又如何输出?就算是外国人知道了,也会告诉人家这东西是骗人的。

答案里有个折叠的说 “中国压根没文化”,先不讨论输出与否,这句话本来就是有问题的。

一个共同体一定有自己的文化,美帝有美帝的文化、11 区有 11 区的文化,就连非洲偏远地区的部落都有自己的文化。

而还有个答主说到了 “酒桌文化”、“洞房文化”,我想这些被大众用反讽的方式加上了引号的所谓的 “文化”,属于糟粕。只要是格局正常的人,谁一辈子也不可能只看到、只活在糟粕里,这些东西随着国民意识的恢复、提高和觉醒,注定要被淘汰的。

今天恰巧在 Youtube 上看到了《军师联盟》和《九州 · 海上牧云记》的片花,我个人觉得不错,许多港台和使用外文的网友也都表示制作的可以。因此我也想说我的最后一个观点,就是中国现在的文化需要先积淀,先把优秀文化内容,艺术作品积累得丰富点,再去考虑输出与否的事情。

我是相信国家会越来越好。

想到哪写到哪,就这。

知乎用户 君士坦丁 发表

答案可能相当浅显,中国还没有形成日本动画那种相对成熟的产业体系。

单纯以冷战后或者说改开后,中国能拿的出手的、具有全球范围影响力的文化娱乐作品相当贫乏,早期的,还有一些香港电影、武打明星有一定的国际受众。中期,大中华区可能也就一个周杰伦还有不错的影响力。到了最近这十来年,也就只有原神了。

就以上的情况不难看出,中国的文化娱乐产品基本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有影响力的作品少。二是作品之间存在明显的断代。

尤其是断代这点,非常的伤,那个时代一两个核心人物的过了巅峰期后,消费者就没有新人、新作品可以追了,再好看的作品也会被看腻,再经典的作品,也会因为时代的进步而越来越脱离新鲜血液的注入,长此以往,谈何文化输出。

相比之下,像日本动画这种,一个季度一个季度流水线一样生产动画,

先别管它们质量如何,起码量有保证,而且,量上去了,多少会出现一两个经典之作,EVA、宫崎骏这级别的经典大作虽然一样很少,但时不时的蹦出一些如小圆、狼辛、骨王这类次一级或次次一级的话题作品,时刻加强全球消费者的印象,不也足够了么。

要想提振中国文化输出,个人认为起码大方向上并不是无从下手,官方放开一些不必要的限制,民间形成产业生态,但凡能形成产业,那就是个比产能的故事了,

论比产能,21 世纪的中国还怕跟人比产能么。

知乎用户 李叶青杨 发表

就好像是倒水一样,你只有杯子里满了才会溢出去,我们现在自己都一葫芦不满半葫芦晃荡,还输出…..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19duH7 发表

不要说老外,就是中国人自己对中国文化也了解甚少。看看今天文化素养的平均线掉在哪个咖位就知道了:要读书不读书,写起中文来文笔稀巴烂。上大学,语文居然只是个选修课,英语却必须公必。

我以前觉得 “礼失而求诸野” 太夸张了,现在反倒觉得这词实在欠火候。

“中国文化” 输出差在哪里?我以为,差在中国是想用爹味逻辑去输出爹味文化。一般人说的想输出的所谓 “中国文化”,其实只有当代中国文化,也只有爹味文化:就是以“叫爸爸” 为中心的一系列处世待人哲学。把叫爸爸推向全球这点其实和美国差不多,只不过美国做起来没中国那么膈应,但深究本质是差不多的。

远一些的 “中国文化”,是:没人懂、没人爱、没人看。

至于日本人,无论和魂汉才还是和魂洋才,都有一个 “和魂” 在。

而且文化从来都是精英主义的。跟什么人数多少钱没太大关系,一个国家的文化输出能力取决于有没有眼光开放、敢拼一把的精英去促成事业。中国不是没有值得重视的东西,只是有些人有眼无珠,又不给出足够的空间让人放手探索,结果只能是伤人心,最后没人愿意帮你干。

这个问题实在太恶心了,一群不读书的天天浪费时间意淫,又整天在别人眼前晃荡装得好像有这回事一样。

知乎用户 AstulJurondo​ 发表

截止到现在,2021 年,中国文化输出和日本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不论是经济发展程度,政策方向,国民素质,社会氛围…… 在文化发展层面中国还像是个幼儿。

最可怕的还是国家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明显的打压。八十年代的国漫的那种深度,现在根本就看不到了。

中国文化发展如果要走捷径的话,那就是用哲学真理绑定文化,用哲学做文化的背书。

文化的定义

所谓文化,就是一个国家、民族或者是群体的精神思维载体,是模因在物质和行为上的外在表达。

文化的优劣取决于一个群体的精神思维的优劣,但是同时文化作为一种可被遗传的东西,也会决定精神思维的优劣。

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包括语言,文字,视觉(着装打扮,妆容),行为(音乐舞蹈,幽默方式),气质,三观,生存方式。文化和模因(memetics)的主要区别是,文化是一种更加外在的,有直接的物质和行为作为载体的东西。文化相当于是模因在具体体现。

因此文化和模因一样都有遗传性。

语言层面上,印欧语系横跨欧亚,基本词根和语法有着一定的相似性。而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更狠,除了图瓦语,雅库特语,其他突厥语言的互通率达到 60%~90%。视觉文化上,不同文化圈也呈现内部高相似性,对外泾渭分明的特点。比如不同的印第安人民族部落之间即便语系都不同,着装打扮也有较高的相似性。

民族文化:文化对于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性

工业发展指标对于一个国家发展来说只是浅层数据。外表看再先进,如果内部文化发展弱势,那么这个国家在话语权和威望度方面依旧是不成功的,即便看似成功那也是泡沫,迟早会被戳破。所以文化的提升是社会发展的终极产物,同时优秀的文化能促进社会进一步发展。

民族文化代表社会发展的内部造血能力,是衡量国家社会发展潜力的真正硬指标。现今的日本韩国都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国家(文化产业也不俗,就是民族文化有待提升),但是工业化本身起源于欧洲。没有欧洲,东亚无法在近几百年内发展成工业社会。造就欧洲工业革命的根本原因和欧洲一千多年来积累的理性主义文化和艺术创新氛围不无关系。现今同样优秀的东方国家相比而言更加实用主义,更加追求看得到的利益。导致像科学技术这种需要长线投资时间精力的事情在古典时代发展不起来。

另一方面,从民族自信心来讲,人心不齐,或者缺乏活力,悲观负面,缺乏统一价值观信仰和对自己文化缺乏自信会导致民族活力的减退进而导致民族生命力的消亡。在西方国家内部,弱势文化往往被强势文化所征服。比如说德国裔是美国第一大族群但是在美国的存在感很低,甚至不如意大利裔,远不如爱尔兰裔。因为德国文化本身偏内敛低调,甚至有些无趣,再加小圈子社交,缺乏包容,导致德国文化注定不是一个有高度同化能力的文化,反而容易被其他文化同化。而犹太文化更加缺乏包容,但是人家闪米特人对自己的宗教和文化自信且坚定,所以犹太人圈子虽小但是难以同化。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波罗的海东南岸的民族演化。性格极度内敛害羞的古波罗的海人和古斯拉夫人是远亲关系,从民族分化上来讲,波罗的海人甚至比斯拉夫人更正统(也更原始),斯拉夫人可以理解为波罗的海人的旁系。但是历史上波罗的海人一直在被性格外向粗犷的斯拉夫人压榨生存空间,形成了现在的拉脱维亚、立陶宛。而斯拉夫人则成功占据了欧洲最大的面积。直到现在,拉脱维亚人在俄罗斯人眼里就是一帮表里不一的小心眼,甚至很多拉脱维亚人虽然嘴上吐槽俄罗斯人粗鲁暴躁,但是自己内心依旧不受控制的受俄罗斯影响,鄙视本民族不够外向豪放的民族劣根性。在拉脱维亚,如果一个双语环境下的小孩子开始说俄语(拉脱维亚首都里加本身就是双鱼社会,俄语拉脱维亚语各占一半),其他小孩子就全部开始说俄语而非拉脱维亚语。所以即便波罗的海三国在前苏联是最发达的地区,但是民族自信和话语权与其经济水平丝毫不相符。

更北方的乌拉尔民族爱沙尼亚人也是同理,甚至比波罗的海人更加内敛。同为乌拉尔人的利沃尼亚人甚至都被拉脱维亚给同化吞并。

再往上追究,欧洲大陆的土著居民都是被来自安纳托利亚高原和中亚草原的古印欧人征服同化,导致欧洲大陆除了极少数人口(芬兰,爱沙尼亚,巴斯克),其他几乎全部说印欧语系语言。后来欧洲大陆又全盘接受了来自新月形沃土的基督教文化。整个西方世界在近代以前都是由东南方地中海东岸影响西北方的欧洲大陆的历史。地中海东岸也是最早出现人类文明的地区。其中的原因就是地中海东岸的民族文化外向、善于沟通思辨、极度自信且相信自己是被神选中的(Vromba)。有了这种高度热血的民族文化,人类才敢大刀阔斧创造文明改变自然环境,做神的代言人。现今地中海东岸的后裔,犹太人和阿拉伯人虽然已经分化多年,但依旧可以看出他们骨子里自命不凡的文化基因。

文化自信的本质详解↓

居容台:【Astul Jurondö】居容台主义:坚持成就我并让我狂妄的真理

民族文化既然有优有劣,那么民族文化能不能被改造优化呢?

**幸运的是,在现在这个时代,人为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化(包括民族文化)已经具备了理论上的可行性。**如果能够被实际推进,那么这其中的价值将会是无法估量的。

用文化来促进下一次学术革命

学术是一个很不民主的概念,虽然其本质属于自然真理,都是普世的逻辑。但是学术发展至今因为其门槛高,导致与人类日常渐行渐远。学术研究人员面对知识爆炸的时代,越来越不堪重负导致学术发展进入瓶颈期。基础科学理论的研究依旧停留在上个世纪中叶止步不前。所以学术的民主化和改革刻不容缓。

而把学术融入现代流行文化可以推进学术民主化。通俗的讲,就是把高深的学术思维做成更有魅力吸引年轻人的流行文化的精神内核。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点:

1. 发明新的语言

由于现有语言的语言体系兼容性有限,所以要想把高深学术思维融入到日常语言,在现有语言的基础中推广是不现实的,最好的结果也只是出现一堆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完全有悖于学术民主化。所以应该发展出新的,反经验主义的,真正虔诚接近真理的,被神选中的新语言体系。新语言语法体系,构词体系,必须做到绝对科学合理,有前瞻性,符合最终的自然哲学。最终能让人自由表达和理解高深思维。

AstulJurondo 居容台字母体系详解↓

居容台:AstulJürondö 居容台字母体系

2. 把学术思维融入日常行为

其实日常中的很多现象和事情都和高深思维有关。高智商人可以制造各种思维能量场作为高深哲学的存在载体。这其实也很好理解,现代人的幽默,玩梗,就是制造了一个个思维能量场,也是绝大多数动物都没有的行为。除了思维能量场,高深思维还能具体融入到所有场合的行为。(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天才的行为气质对常人来说有些怪异)

3. 把学术精神具象表达化

用服饰,首饰,建筑这些视觉上的方式来表达高深思维。把哲学表达成物质,用来固定住思维。

4. 反固态思维,把学术思维情感化

**情感才真正属于人的东西,逻辑是人类对自然真理笨拙的模仿。**现在大多数人思考问题都是用固态思维去思考。而固态思维因其本身的缺点和原罪让学者走向固步自封,让思想缺乏普世性,且低效。相比固态思维,液态思维认为逻辑的本质是液态的,逻辑就像液体分子一样自由流动,具体怎么组合没有固定顺序限制,这其实更接近逻辑的本质。

相比液态思维,逻辑也可以是一种能量存在形式,缥缈不可控。逻辑的正确性与否取决于能量场的大小和状态(听起来有点抽象)。只有深刻理解这个道理,学会液态思维和能量思维,把高深思维融入人类的自然情感,才能说人类在生理上往更高级别迈向了进化。

5. 以文化为纽带,让学者和高智商人成立一个新的社会阶级

就像古代日本武士阶级那样。但是武士阶级是大名们的工具,而高智商阶级应该是引导社会进化的核心阶级。在文化,法律,经济,学术层面全面定义新的体系。

优秀文化的必要特质

1. 普世正确性

文化正确且合理,能与全宇宙的哲学体系相连接

2. 硬核激进扩张

外向让文化扩张,硬核让文化打破固有规则所向披靡。激进让文化高效散发魅力。

3. 绝对理性

理性是人类对于宇宙规则的模仿。

4. 绝对感性

人类作为一种生物,他们的理性也是来源于感性。感性来自人类本身并且定义人类本身。所以一种优秀的文化必须契合人类的感性特质,释放激发人类情感张力。

5. 瞄准终点

明确一种文化的终极目标方向,带人走向怎样的伟大终极。

知乎用户 DT 财经 发表

2014 年,美国人凯文 · 卡扎德因为失恋自暴自弃,甚至开始服用药品导致身体状况亮起红灯。但仅仅半年后,他就彻底摆脱了毒瘾。因为他在一个叫作 “WuxiaWorld”(武侠世界)的网站上,连续追了 15 部来自中国的网络小说……

虽然魔幻剧情只是凯文的一面之词,但 WuxiaWorld 的影响力是真实存在的。2014 年,华裔 RWX(任我行)与两位朋友在美国搭建了网络文学(后称网文)译站 http://WuxiaWorld.com。随后,他们集中了一批拥有多年经验的译者,把一部分高质量网文翻译成 “英文熟肉”,供外国读者 “食用”。

简陋的网站设计让美工看了沉默,前端看了流泪。但一年内,WuxiaWorld 就收获了数以百万计的英文读者,网站的流量排名迅速窜升到全球第 1378 名(数据来源:Alexa)。

(图片说明:WuxiaWorld 网站首页)

WuxiaWorld 走红后,Gravity Tales、XianXiaDream、WuXiaLeagu 等中国网文英翻网站纷纷上线。在 RWX 看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美国人来说太过深奥,网文的剧情不深但背景宏大,又带有一点中国味道——刚刚好。Quora(外国的知乎)上也有网友评价中国网文:“主角复仇和逆袭的过程非常爽。”

在这样的故事背景下,许多北美读者被中国网络文学的热血和想象力所吸引。为了给更多人安利自己喜欢的网文小说,许多拥有双语能力的读者也会自发组成 “野生译制组”。于是,一条从读者到 “在野译手” 再到 “专业译者” 的进阶体系就此产生,译制网文的数量也开始增长。

需求不断膨胀,一部分网文作者也开启了 “躺着赚钱” 的模式。一名国外 up 主曾透露,自己为了先于别人看两章网文,花费了 5 美元。这种类似于 B 站大会员的增值服务收费不低,也难怪网络作家叶非夜、横扫天涯、囧囧有妖曾在朋友圈晒出 “来自海外的七位数巨额稿费”。

随后,商业机构的入局再次加速了网文出海的专业化。2017 年,阅文集团旗下的起点国际带着 38 本作品上线,而运营了 3 年的 WuxiaWorld 总共也只有 35 部在更作品。除了在作品数量上胜出,起点国际还为每一本网文重新设计了外观。相似的封面和字体将网文包装成了一个完整生态里的体系产品。

(起点国际网站界面)

一炷香的时间到底是多久?“江湖” 要怎么翻译?“有面子” 是一种什么感觉?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时常要面对这种由文化独立性造成的问题。当译者把这些问题以一种正确的方式,把网络小说由中文翻译到另一种语言时,相当于给外国人开箱了一个加密的压缩包。

以更高的视角来看,我们也可以把这种开箱的过程叫作 “文化输出”。从 2004 年,起点中文网开始向全世界出售网络小说版权开始,这种看似剑走偏锋但实际效果良好的输出方式,就给固定的一群外国人科普了数量可观的中国文化。

这是有别于官方形式的民间路径。

事实上,我们在文化输出方面做过很多努力,2011 年,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登陆纽约时代广场。这条宣传片从每天早上 6 点开始到凌晨 2 点,每天 20 小时共播放 300 次,连续播放了 28 天。传播效果无从得知,但在时代广场投放广告却成了一种形象宣传的定式。在此之后,上海、成都、兰州等地的宣传片纷纷登陆纽约……

除了时代广场上的广告,还有形式更重的孔子学院。到 2018 年底,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建成了 548 所孔子学院,1193 所中小孔子学院,学员数量达到 187 万人。

以上努力的成果难以通过数据来评估,但以更娱乐、通俗、轻松的方式来传递文化与价值,已经有很多成功的实例。

隔壁的日本就尝到了不少甜头。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日本利用动漫、游戏等娱乐形式,输出日本人的情感、价值观以及生活方式。

这种做法不仅输出了文化,也得到了实际的收益。据日本经济产业省《内容产业现状的课题》,欧洲播放的动漫作品 80%出自日本,在全球的比例也占到 60%以上。2003 年,动漫产业就以年营业额 230 万亿日元成为日本第二大支柱产业。

种种事实都在说明,更轻、更接近日常生活的形式,更容易输出文化。相比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文学作品和艺术形式,动漫作品、网络文学和超级英雄需要的学习成本很低,也更容易打动人。

WuxiaWorld 的创始人 RWX 曾表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欧美人最了解的中国形象是孙悟空。而他们了解、喜爱孙悟空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看了日本漫画《龙珠》。

现实略显讽刺,但实际情况的确如此。

网文可能还不是最适合输出文化的载体,但它至少打开了一个豁口,让我们意识到,这种更接地气的方式确实能收拢粉丝。

受此启发,我们还能有哪些发力点,这是更值得思考的问题。

阅读全文请戳链接→中国网络小说出海:老外也逃不开屌丝逆袭的套路 | DT 数说

知乎用户 喀秋莎猛灌沃德噶​ 发表

中国官方的观念里,文化输出就是文化殖民,是一种价值观、意识形态的入侵。

所以官方觉得,搞文化输出的目的,就是把外国人洗脑成他们心目中的 “中国人”。

光会说汉语还不行,得是新闻上爱报的那种,穿汉服,喝茶作揖,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古诗词张口就来。

所以种种弱智一样的文化输出策略就出来了。

当今世界不太讲价值观意识形态了,以意识形态维系的超国家共同体早就崩了,更多的是民族叙事。

把一个人洗成另一个民族的支持者,即 x 奸,确实是一个可以操控的过程。

观察国内的精美精日,可以从他们经历中总结出一个规律,就是在关键的青少年时期,接受了外国文化轰炸,受到了巨大冲击,在心目中建立起了高大的某外国的虚构形象。

从那以后就一辈子定型了,至死不渝的那种。

这点上,无论是 60 后,还是 90 后,只要是汉奸,几乎无一例外符合此规律。

所以显然,要搞文化输出,目标注定是青少年。

你对着一个中年人输出半天,人价值观世界观早就固化了,你的输出没用。

文化输出的载体就得是青少年热爱的流行文化,而且有很高的艺术水平造诣作为其底蕴,才能对外国青少年造成足够的冲击。

在这个层面上,中国官方的文化输出能力,不说很弱吧,至少也是不及格。

想培养出一个上文说的 “中国人”,需要的条件,基本上都是从小到大在中国生长,以至于别无选择,只能选择成为 “中国人”。

在海外长大而受 “文化输出” 而自主成为 “中国人” 的,不说极少吧,至少也是不存在。

少部分海外亲华人士,在各个海外媒体平台上站在中国一侧说话的,他们其实也不是站在中国这一侧,而是站在真理、正义、民众利益一侧,支持国际合作,反对以美国为首的西人使用谎言和造谣妖魔化中国,仅此而已。

他们的亲华行为,都多数情况下,并不是中国的任何形式的文化输出导致的。或许他们小时候看过几部香港电影,平时喜欢吃中餐馆 fortune cookie,也仅此而已了。

所以归根结底一句话:给游戏动漫产业打钱!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文化产业,提高面向青少年的文化产品质量,文化输出能力自然提升。

以对外国青少年造成的冲击来衡量,一个原神的文化输出能力,超过一千家孔子学院

原神发挥了一种 gateway 效果,就像大麻是 gateway drug 一样,原神也是通向亲中国态度的 gateway。外国青少年接触原神后,普遍变得愿意尝试其他中国生产的游戏和其他现代娱乐产品,如国产动画、连续剧,乃至于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对中国的发展实态产生兴趣。

提一嘴发展实态,是因为西人宣传中的中国是野蛮落后而水深火热的,经济主要依赖塞满瘦小奴工的血汗工厂生产并出口假冒伪劣和低档日用品,而能做出原神这样的游戏的国家,在他们心目中应该是经济、文化发达到一定程度,且具备大量各类高水平人才的。这两个印象互相矛盾,就会吸引外国青少年主动去了解中国的发展实态,戳破西人的谎言。

这只是一个原神的效果。如果有十个原神、百个原神,画面太美我不敢想。

知乎用户 RoseofVersailles​ 发表

这么说吧,就连在中国人最擅长的材料科研领域,中国人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文化。举几个例子:

剪纸,100% 纯中国文化,源自中国,发扬光大自中国。知道在科学界发论文的时候,中国人把剪纸叫什么吗?Jianzhi?错。实际上他们叫 “切り紙(Kirigami)”。比如下文,一作是个典型的中国人,文章题目是:折纸和剪纸式复合材料

这个文章还有个好,就是引出了 “折纸” 这个 100% 纯中国文化。在科学界叫什么?“折り紙 (Origami)”。怕你说上面是我特意挑出来的个例,再贴一篇 Science:折纸厚板

再来一个:编竹篓。100% 纯中国文化,源自中国,发扬光大自中国。在科学界叫什么?“籠目(Kagome)”。比如下面这篇中国人的 Nature:自组装竹篓型超晶格

连自己流传千年的文化,都被拿走,当成日本文化输出了,还成了全球科学界的黄金标准,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知乎用户 阿狸 发表

讲个笑话,国内艺术考研必须要求考马哲。再讲个笑话,让中国功夫享誉世界的是一个美国人。最能实战的咏春在美国,在意大利。

正经回答:我不觉得有太多中国人真的有那么喜爱自己的文化,他们喜欢的是中国文化被外国人欣赏后的虚荣心或者优越感。这种情况下,谈输出就有点本末倒置了。

我认为中国想要有文化输出的第一步,是先做出让本国人喜欢的内容,再来谈往外输出,而不是为输出而输出。要知道日本的文化产品也是有很好的本土环境的

知乎用户 文艺范花样作死君 发表

不会包装。

就好像你长得好看,哪怕你没内涵,大家也会比较喜欢你;但是你很有内涵却长得极丑,大部分人都没有耐心去了解你的内涵。

有趣的灵魂,也得靠好看的皮囊来包裹。别一张油腻脸贴人身上,人家一把把你推开,你还说人太肤浅……

花点时间拾掇拾掇自己,不丢人。

为什么很多欧美人愿意去了解日本?

因为日本给他们的感觉很酷。

为什么大多欧美人不愿来了解中国?

因为他们觉得不酷。

就这么简单。

知乎用户 今夕何期 发表

网文

抖音

肥皂剧

宫斗剧

架空历史剧

都是挺容易输出的

只不过,很多人瞧不起他们……

知乎用户 李劼 发表

方向与策略

文化输出是 “有声有色有滋有味自然而然的活着”,然后别人看到了(只要不刻意闭关锁国,让别人看到不难),感兴趣了,喜欢了,再然后相互吸引着来交流。而不是像面试那样 “你好,我是 xxx,毕业于 xxx,擅长 xxx……”。

知乎用户 陈绕飞 发表

自己国民都不能正视自己的文化,如何能谈得上输出呢?

以提问者而言,正是因为对中国文化的不了解,才会迷惑于这个问题。

一日不普及真正的传统文化教育,一日谈不上文化输出,一日谈不上超级大国。

知乎用户 蓝色龙骑兵 发表

差在文明之累。

文明之累这个词是我发明的,意思是文明里的文化积淀太深太厚重,反而成为前进和传播,继承,自我增殖的拖累。

我觉得网友 “凌云飞渡” 讲的很好,我想就武术这个话题再补充一点。

提到中国正义武士的形象,我想到什么?

我想到焦恩俊扮演的李寻欢,风流倜傥而有凛凛神威。

我想到何家劲扮演的展昭,一袭红色官衣被他穿出了正气,剑眉星目,英姿焕发。

但是中国武术服展示给世人的形象呢?

大红大黄的丝绸褂子,丝滑下垂,让男无阳刚之气,女无形体线条之美,自带小丑杂耍的滑稽感。还带有宝里宝气的边襟图案。

我们的人还寄希望于外国人觉得新鲜,被神秘的东方力量迷晕哩。

再说武术,中国武术不管搏击实用性如何,这个不论哈。

中国武术向国际推广,最大的难点是,门槛太高了。

你不会个空翻,好意思拿出去给人看吗?

你不会打大旋子,好意思拿出去给人看吗?

最次最次,你不会耍武把子(侧手翻),在中国你都不好意思说你会武术。

未完待续

知乎用户 长命百岁赤松枫 发表

日本可没那么多事儿逼家长成天哭喊 “脖子以下不能描写”、“建国以后不能成精”、“血不能是红色”、“人不能被杀死” 等等神仙口号。

就算有几个事儿逼跳出来开大,也不会有文化部门为这些傻逼站台。

自己的文化都搞不好还想着输出呢,梦里啥都有。

知乎用户 黄埔江边 发表

去世俗化,泛政治化,这会使文化活力大打折扣。

对于我国,乐观一些说就是还没到输出的那一天,什么时候有能对标《汉密尔顿》这种音乐剧,整一个话剧版的《186》(或者至少让我能把这仨字打出来也行),再或者影视作品能实现像当时歌剧的从 “大人物,处于高位者的故事(奥泰罗)” 到 “小人物,如仆人与傲慢的贵族姥爷的斗智斗勇(费加罗的婚礼,唐璜)” 的转变,公权不再以正义的,威严的形象出现。如有大量的这类作品出现—哪怕质量参差不齐—都预示着国内文化会有向外输出的能力。

悲观一些说,期望很低,因为国内的客观情况表明无法在短时间内构建一个那么世俗化的政体,倘若政体的基本盘仍在大量的无产阶级上,首要的目的就一定是解放发展生产力,提高整体生活水平,而非给改开后产生的中产(这个概念只用作描述而非划分)提供优的文化政治环境—美,西欧国家政体的基本盘即是比例相对较高的受过较高教育的中产,至于我们,随着数年的改开,绝对人数已经不少了,但比例仍然很低,这样微小的比例是不会导致政策做出什么改变的,故而,比起期待政策的变化,不如期待新的工业革命导致生产力腾飞。

回到日本,情况很简单,泡沫爆炸之后日本社会极度世俗化,极度去政治化(年轻人都躺平了,这些也都顾不上了),差距就在这里了。

知乎用户 弯刀先生 发表

文化输出最忌高大上讲道理,一定要娱乐至上。文化输出不是头痛医头,如果指望着说看了咱们的文化输出作品本身就喜爱上中国和中国文化,那基本不可能,我们以往也是这么做的,所以我们很失败。

文化输出的高境界就是美日这样的,我并不指望你直接从我们的作品里学到什么和了解什么,只要让你建立起喜爱就行。所以日本包装了游戏文化、动漫文化以及影视文化,美国也是,真正吸引人的就是好莱坞、NBA,肌肉小伙儿和金发女郎。这样就会让一群外国人在娱乐中,对美国日本有了心理上的好感,这样美国人和日本人说的话,他们就更愿意去听去信,文化输出的战场上,作品只是敲门砖,为意识形态输出做铺垫的,而不是意识形态和文化本身。

比如说之前有过好几起,日本、美国的什么漫画家、导演有辱华行为,第一时间就有非常多的人站出来为他们辩解,说他们不了解情况,不是真心辱华,巴拉巴拉一大堆。这就是由于先对他们建立了喜欢的情感,然后才会为他们 “着想”。

知乎用户 赵一凡 发表

差在失了智。

我们中国人现在一说与人交往,一般都说” 以德服人 “。

白人畏威不畏德。

中国自明末衰败,以文人为形象代表的知识分子就不能领导人民向上,引发千年巨变,中国的文化输出从这时开始就是被动的,是要被人挑挑拣拣的才能输出的。

别看现在共和国了,形势更糟糕,印度个瘪三都敢抱着白人的大腿来碰瓷。从大局来说,共和国继承的文化正统在被港台边陲之地挑战。而港台虽然是边陲之地,却因为中国的衰败而获得了相对北方的” 衣冠南渡 “,反而敢碰瓷内地大陆这边一砖一瓦的正统。别的不说,全中国的娱乐圈现在都是以港台为首的资本为主导,内地大陆这边的资本只是有钱有势,没有套路还是要被港台娱乐圈的人给套路掉,甚至连日本偶像和韩国综艺这种美军慰安妇都能打着文化交流的旗子过来渗透。

这个锅应当由谁来背?

那当然是美国人啊。

美国人用百老汇和好莱坞击败了英国莎士比亚和法国红磨坊,这使得欧洲及其分支美利坚组成的白人文化分出了传统的古典的高雅的文化和颠覆的现代的流行时尚的文化。

我们两样都没有,只讨论了如何在社会主义下建设国家,缺少了文化领域的探索,咬文嚼字写小说和拍电影教学片就是个巅峰了。进入新时代,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了,文化建设倒是保守倒退了,怎么跟奶头乐斗。

知乎用户 欲飞亦翔 发表

很多人质疑孔子学院这种文化输出的效果,但就算是这种官方的文化宣传,比起发达国家,我们仍然有很多不足和差距,就我观察的来看,中国官方的文化输出意识还不是很强或者说流于表面和形式。

举个最简单例子,驻外大使馆应该是一个国家对外交流的前沿阵地和堡垒,它的首要功能肯定是保障本国居民在海外的安全及其他需求,还有与所在国家之间的日常交往,但大使馆同样是对外文化宣传的前沿阵地和堡垒,和日本相比,中国在相关方面做的还差的很远。

日本,韩国大使馆在北京、上海定期会举办很多文化活动,比如日语,韩语学习课程,本国电影放送。日本大使馆在北京有文化媒体中心,图书馆也对外开放,报纸可以随便拿,韩国文化中心更是举办了很多文化体验活动和相关文化的学习课程,比如跆拳道,泡菜制作,甚至是舞蹈教学,这些课程或者流于表面形式,或者内容并不是很丰富,它并不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性课堂,但依然能吸引大批相关兴趣爱好者参加,作为一个文化宣传的前沿阵地,它的功能得到了非常充分的实施。

日韩大使馆还入乡随俗,开设了微信公众号和微博账号,进行宣传本国的文化活动和留学咨询,文化输出的意识很强,效果也很好,但反观中国的驻外大使馆相关社交媒体,发布最多的是对本国人旅游的安全须知,防骗消息,对外宣传本国文化的意识很差。

另外,我参加过日本方面组织的赴日观光访问活动,当时我们赴日参观旅游的大学生团人数多达 200 人,来回的机票以及在日的食宿费用全部由日本政府出资,我们去了日本的大学访问,去了相关文化设施参加文化体验活动,还参加了很多联谊活动,甚至在奈良的一个村庄搞了一晚民宿体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我们最后走的那个晚上,日方给我们举办了欢送晚宴,给欢送当天是生日的同学准备了生日蛋糕。等到我们真正要走的时候,毫无疑问,所有人对日本的印象更加积极了。

站在日本政府的立场上来看,这样的活动无疑增加了中国人对日本的好感度,培养了中国青年对日本的积极观点,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亲日派。像我们这样的赴日访问团体,每年都会举办很多次,而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赴日旅游观光团,也有赴日企业参观团,还有赴日文化体验团,这样的活动全方面的给中国青年展示了日本的经济文化还有科技等领域。与此相比,中国方面虽然也有相应的日本青年访中活动,但是规模小,内容少,历史短,实施过程很多细节也不如日方,效果也打了折扣。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6f7LdD 发表

根本原因是钱,是经济

在这之上有两个基础的原因,一个是实力上,一个是结构上

首先,我们的现代文化产品水平和日本不能比,这个无需解释

其次,我们现在,目前,还远远远远不是一个国际化的国家,在日本,没见识的人,没立场的女人也都 “至少就算被你们喷人家也有机会成为 easy girl”,但在中国,这样的情况并不存在,你们在知乎骂,也无非针对北上广深。虽然中国的留洋大军世界第一,但反向来说中国并不是一个像日韩、东南亚诸国那样的吸收西方人旅游、交流的大国

中国是一个人才输出国,看看知乎高知精英主体中的留洋率就知道了

中国人说文化往往首先说到吃,我在另一个回答中说过,现在西方人一般仍然认为河粉、煎堆、肠粉和春卷,都是越南的

你觉得我们比不过日本,被误会就算了,越南是怎么回事儿?

所以这里面不全是纯粹的经济发展带来的国际影响力的问题,还有开放程度和国际形象问题

直到北京奥运会作为一个窗口,让更多的人关注中国,很多歪果仁才愿意向中国投来好奇的目光, 诚然这和当年欧美的反华人宣传旧事有一定的关系

实际上,中国无论是文化丰度,旅游业潜力还是社会治安,都要比东南亚那些旅游业发达的国家要更出色一些

这样的国际名片,我们还是要打出去,至少得让老外知道,河粉为什么在越南叫 pho

知乎用户 匿夕用户 发表

2021 年了,扪心自问一下,抛去那些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我们现在还有文化和传播文化的载体吗?

甚至就连我们引以为傲的饮食文化也在逐渐衰落。越来越多的店变成了门槛极低的火锅店、垃圾外卖、标准化中餐;点评网站也是各种刷单刷好评买榜,根本没有办法找到公正的评价。看看其他几个国家的点评网站,刷单刷好评能成我们这样凶?

国内的日料店西餐厅东南亚餐厅大多数都是中国人开的,可以说是在自备干粮宣传他国文化;国外你见过几个外国人开的中餐厅?大多数还不都是华人自己开的。连最不具有 zz 属性、最容易输出的引以为豪的饮食文化都输出了个寂寞。就饮食文化的宣传来说搞得还没 TrevorJames 这个加拿大 youtuber 做得好。


传统文化自己都没人看弄不明白不受待见,还指望往外输出?白蛇传情这么好的一部片票房惨成什么样?当年百鸟朝凤上映想找个人一起去看看,问了几个人几乎都是被嘲讽。想想自己所在的城市还有多少非景点的传统剧乐馆


新的现代的流行的东西又创作不出来,无论是综艺、动漫、影视、音乐都是各种骗补、洗钱、抄袭,要不然直接毙掉,最后留下来一堆垃圾。

看看今年所谓票房最高春节贺岁档都是些啥垃圾玩意?口碑最好的人潮汹涌结果还是翻拍的日本电影,刘德华在剧里顺便还嘲讽了下现在这些所谓的 “演员”。电视剧就更不用说了,以前至少对古装武侠类还拍得来,现在都是些什么乐色玩意?现在拍的好的没想到都是反腐倡廉和主旋律影视剧,对国内影视圈简直无语。


隔壁日本音乐都输出几波文化了,00 年代左右如滨崎步为首的各路歌姬;10 年代 akb、坂道为首的偶像文化;现在到了 20 年代像 yoasobi、あいみょん、胡子男等各路的独立创作歌手和乐团。索尼还搞了个 the first take 企划在全世界的影响都不小。看看国内都在干啥?除了一些民谣摇滚还有哪些拿得出手?这几年火的歌曲不是翻唱就是一些乱七八糟的,古风圈简直就是 jpop 翻唱大本营。


游戏太依赖技术,手游技术好不容易累积起一些结果基本全是日式二次元手游,用着日式音乐(一些直接请的日本作曲家)、日语配音、日式画风、一部分直接都是日本或欧美人名,又是自己帮别人宣传文化,还要强行说我们是输出自己的文化,然后做出来些全球反响不错的 google、quora、reddit 一堆外国人问 xxx is japanese game?一堆国人还得跑过去 “Not every video game or thing that looks “anime inspried” is Japanese”(英文问题和回答摘自 quora)简直笑掉大牙。钱确实赚到了,但硬是要说文化输出难道自己不觉得尬?

好不容易有个黑神话出来可能还有点看头,看现在这政策这行业基本已经完了。


除了上面这些还有服装文化、旅游文化、美术设计等等等等。看看国内满大街都是 jk、lo、日系、欧美式穿搭,除了改良汉服旗袍,我们有属于自己的现代穿搭风格?东京甚至不同地方都发展出了不同的穿搭和流行文化,原宿的辣妹、lolita、大头贴;新宿风;现在流行的地雷系;早期的城市风(东爱)、视觉系;秋野原的死宅风等等


旅游行业更是坑,到处都是想着怎么圈地坑钱,票价和国外这些相比也不是一般的贵,在国内某些热门城市玩通热门景点的票价都顶得上玩遍日本几个县了(日本县相当于我国的省)。


别扯什么吃饱饭了再说文化的事,我们有 14 亿人,日本只有 1.3 亿人,我们生活条件好的人比日本全国人都多。

现在的情况就是全民审美畸形落后、劣币驱逐良币、精神世界空虚,什么样的消费者养活什么样的市场,别整天甩锅资本家和审核。资本家是要赚钱的,如果做出来的垃圾没人待见他还会继续?也别全甩审核,影视游戏确实受审核影响非常大,音乐饮食旅游服饰美术设计审核碍着你了?

自己文化都是稀烂还想着往外输出?输出寂寞吗?

知乎用户 汤米陈 发表

不说别的

我几年前去日本,就感慨日本保留传统文化和发扬现代文化都做的非常好,可谓是完美融合了传统与现代,这一点你看日本动漫和影视作品都能看出来,更不要说去日本亲身体验了。

我觉得日本比较成功的原因主要在于尽管日本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提倡 “全面西化”,但是日本民众自上而下都是认可传统文化的,而且日本也成功将现代文化发扬光大。所以日本在 “全面西化” 过程中也完美保留了传统文化,所以不管是传统文化还是日式现代文化都能够成功输出。

再反观中国,整天就知道拿传统文化说事,然而自己的人民都不喜欢传统文化(我相信不止我一个),你怎能让外国人喜欢呢?至于说现代文化,别的不说,中国现在的歌曲和影视作品简直就是一坨翔——别说日本了,一部俄剧《实习医生》都能吊打国内的很多剧,苏联歌曲至今还在中国传唱不衰,可是中国经济还比俄罗斯发达呢,结果现代文化输出方面连衰落的俄罗斯都不如,还好意思跟日本比吗?

再有一点,还是别说日本了,咱还是说俄罗斯,就是这么个衰落的国家,中国学俄语的也绝对比俄罗斯学中文的多。当然这肯定有苏联加成,但是也能反映一定的问题。还有就是北京有不计其数的俄餐厅,莫斯科又有几家中餐厅呢?北京有被大家称为 “老莫” 的莫斯科餐厅,莫斯科有 “北京餐厅” 吗?

所以啊,中国文化输出别说跟日本比了,就是跟俄罗斯比都比不过!

知乎用户 二零四五 发表

你要看中国的输出,不能到西方世界里找,在西方你只能找骂。你得去阿联酋,非洲,东盟国家,南美,这种地方。你去了就会发现,我国的那种影响力真不是吹出来的,有时甚至已经到了夸张离奇的地步。只要一亮明中国身份,买东西也不用排队了,办点啥事繁冗的手续直接一步到位,以至于韩国人日本人冒充中国人的事情时常发生。问题是,出国的人大都去西方国家,因为西方发达富裕;而非西方国家发出的声音很少被人听到。我们不能因此觉得在第三世界的影响力不值钱,第三世界人口数量远远多于西方,这都是潜力。

知乎用户 陆仁贾​ 发表

越是阳春白雪,越是曲高和寡;越是下里巴人,越是从者云集。

这么一想,类似快手、抖音、直播等主流思想认为低俗的,才可能成功输出。

比如说知乎讨论的 easy X。

黄赌毒终将统治世界。

知乎用户 喷子手爱德华​ 发表

我是来驳斥那些一谈文化输出就盯着有关部门不放的陈词滥调的,此种观点我先下结论,非常肤浅,毫无见地,与一谈中国足球就只知抨击足协有异曲同工之妙。

既然谈文化输出,我们就要先谈何为 “文化”?

这是百度百科对文化的定义,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所谓文化就是某一地区人的生活方式!

那么好了,很多人一谈文化输出言必称日本,认为日本是胜在什么 “下里巴人” 胜在什么“群众喜闻乐见”?!

我们先来看一下日本文化输出什么?

大概可以归纳为:漫画,电影电视,电子游戏还有日本料理。

其中三大类属于比较强势,日本料理稍微弱一点。服饰基本上没有太大影响力。

这几项是日本人人为主观选择的刻意用来文化输出的吗?

我们知道日本和欧美国家不同,一般上班族通勤不开车,都是公共交通,在没有手机的年代里,漫画书可以说是富媒体的唯一可移动携带的存在形式,就像最近比较火的华为,说给欧洲地铁装了信号系统,欧洲人坐地铁也玩手机了,不看书了…. 那么就是说漫画是日本人前手机时代的娱乐刚需!在巨大需求的催生下,日本产生了规模很大的漫画出版业和数量庞大的漫画家。

70 年代以后日本的电子产业独霸全球,将原本已经很强大的平面漫画产业移植到电视和游戏产业是很自然的路径依赖和跨界组合!

所以在日本社会环境下自然产生的漫画,游戏产业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以日本强大的电子工业为支撑,逐步在全球确立了强势地位。因为日本是 G7 唯一亚洲国家,唯一上班不开车的国家…. 所以鲜有竞争….

同样是动画,美国人的动画却是以电影形式起家的,像米老鼠这类经典卡通人物最早出现的地方是大屏幕而不是漫画书,这和美国人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

所以说,很多人认为是 “动漫” 本身具有传播优势,因而主张我们要搞“国漫”,我们有这样的社会基础和时代特征吗?

现在已经是移动互联时代了,拿着这么强大的手机居然只看看漫画吗?难道不是玩网络游戏吗?

第二点,是不是只要是自身社会孕育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就有生命力?

答案也是否定的!

蒙古人自身孕育的骑马文化能输出吗?非洲部落的 “篝火晚会” 文化呢?泰国的人妖文化呢?印度阿三没事跳舞文化呢?中国大妈广场舞呢?

相反那些根本逼格高到一般人够不着的欧洲文化照样向中国疯狂输出:

比如法国的奢侈品文化,英国的贵族学校,贵族礼仪等等

你说西方老百姓谁这样吃饭?这和孔子学院比谁更装逼?人家没输出?说到孔子学院,一些人张口闭口文化部,外交部那些 “老家伙”,实际呢?那些人无论是学识,见识还是对外部世界的了解要远比你牛逼,除了这些中国还能拿出什么人家认可的?你们从小哈日看漫画,以为你搞一个国漫,人家外国人扭头就来看你,说这中国动漫好,对不起,这不是你原创的东西,人家一想到动漫就是日本,你搞一个国漫,人家不认啊…… 就像美国人搞一个 拉夫劳伦 说是奢侈品,被人笑掉大牙,你不是法国,意大利货你根本装逼装不起来,这叫 “定位”。毛主席说过:“如果把中国抹去,对人类在过去一百年里的发展没什么影响”,这不是我说的,这是毛主席说的,这话是什么意思?就是说我们在人类近代化,现代化的过程中没有创造什么原创的东西来贡献给人类现代生活,没有拿得出手的,说人家一看就是中国的。你让那些老家伙怎么办?还不是只能拿孔子,古诗词,书法,饺子出去,人家只认这个,你有什么办法?

在这些事实面前很容易可以看出,文化输出必须具备一个前提(是必须!没有就没有后面的事了),就是你本身必须是经济领先的强势地区,在最开头我就解释了什么是文化,简单说就是生活方式,就是衣食住行,从来都是穷人羡慕有钱人的生活,哪有有钱人羡慕穷人生活的?就在我们中国人内部也是港台疯狂向内地输出,说到底不就是港台相对发达吗?最近港台输出减弱了,不就是因为差距变小了吗?

目前中国的人均 GDP 才刚刚超过泰国一点点,还没到马来西亚的水平,你能向谁输出?

其次,价值观才是文化产品的核心,你的价值观有吸引力吗?能引起别人的共鸣或者憧憬吗?

我们再说日本,日本人不管是漫画还是电影电视,都传达一种价值:普通人也很好!

这很治愈,为什么他传递这个?因为它是” 一亿中产”,人家真的是普通人也很好诶…..

我们的文化作品要是如实反映目前中国社会的价值取向,将传递什么出去?没房找不到老婆?如何在体制里玩 “甄嬛传”?键盘侠农二代的阶级固化悲催人生?

你这种价值观好意思拿出来吗?你拿出来人家愿意看吗?比你还穷的第三世界的老百姓已经过的够苦逼的了,你还要再呈现一点世界的黑暗面吗?比你有钱的发达国家,你这些都是人当年玩剩下的,现在人家看到就头疼,认为这些东西是落后社会的人性黑暗面……

综上两点,文化输出首先是经济发达地区的事情,穷国家再怎么努力都输出不了;

第二,文化输出什么内容不是人为选择能选出来的,那是必须构架在你国民真实的日常生活需求上的!

以上,谢谢!

把问题简单化,责任单一化,骂骂有关部门嘴巴是爽了,但是明白人难道心里真的没点 B 数?

知乎用户 荔枝 发表

我看到的文化输出,唯一的例子就是日本的推特账号转发了单张的秀人网模特的图片,

记得是唐安琪的 ol 系列。

在推特的角度上看到秀人网,突然觉得秀人网这种就是种高水准的文化输出,模特比日本的高挑,拍摄水平比韩国的好。

几年前评价港片有八个字特别常见,那就是尽是癫狂,尽皆过火。

就是这种癫狂和过火,达成了香港市民文化和电影文化向全世界的文化输出。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的文化输出在路上,但是也快了,

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赖在全年龄段宣发,却各种加私货成年人猛料的动画长片;

我们看到了尺度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精良,或者针对人群越来越小众的色情内容;

我们看到了中国资本和美术创意团队越来越多地参与境外影视作品的摄制。

什么叫癫狂,什么叫过火,说白了就是在商言商的混不吝。

基底是讨好市场,迎合消费者,小点缀才是情怀、节制、劝喻,就好比成龙电影,绝大多数内容都是惩恶扬善,对小人物的同情,对权贵的耿介,怕年轻人酗酒,还特意在醉拳 2 里让黄飞鸿喝成了傻子,是片商看到太过惊骇,改成了暂时失明。只是成龙断了那么多骨头,没有一块能赖在上课和教育群众上,还是搏命搞特技搞效果断掉的,电影吃的依旧是火爆拼命的这碗饭。

这个主次,同年代的香港电影都是看明白了的。

穷则变,变则通,往往不饿到一定程度,家道中落的富家少爷是不会沉下心来搵食的。

只要有相对封闭的文化市场加上对文化产品没什么要求的普罗大众,其实根本用不着文化输出,赚海外的那点银两,

只有内需更加凋敝,连烟草销量都断崖式下跌的时候,吃不上饭的文娱工作者才会放弃内卷,找点更撂地的营生,也就是要输出的时候。

知乎用户 汪达尔萨维奇 发表

先别说日本的文化产业相比了

哪怕就是与朝鲜相比,咱能不能学朝鲜把灾难片类别和成人读物这两项成就解锁了,然后再去挑战更高级别的难度?

目前国内的审核政策在全世界都垫底,也就只比中东那几家疯子宽松点。

知乎用户 Terminus​ 发表

只有市场化的才能有竞争力,被市场接受的才是人们喜闻乐见的。

孔子学院那玩意…

知乎用户 余澄空​ 发表

日本文化输出完全走了一条歪路,他没有传播东亚黄种人的人种形象。我并不是饱含民族主义情绪,纯粹是站在功利角度上在评价议题。
在文化输出得到的反馈上,日本与他的另一个邻居,韩国相比,显然是失败的。什么是「买椟还珠」?日本的文化输出就是买椟还珠。将文化输出转化人种红利,韩国文化输出的转化效率极高,日本文化输出的转化效率很低。
买椟还珠,买椟还珠,「真正的珍珠是你的人种形象,是活生生的你,而不是你创造出来的那些工艺品或者建筑」,日本的文化输出声势浩大,但最大的败笔就在这里。动漫拍得再好,建筑刷地再美,请问有什么用呢?当你真的走出国门,你作为一个真人能享受到多少种族红利?
今天在这里,文化输出之所以会成为一个议题,无非是有人想借助文化输出得到即时的反馈。你们希望得到的反馈无非是让外国女人喜欢我们,那么多多传播人种形象就可以了。
日本的文化输出是个教训。中国人应该像看到前车之鉴的路人一样,切莫重走当初日本人走错的那条歪路,时刻地告诫自己要走在正确的路上,然后我需要的种族红利,就会像韩国流行文化所取得的效果一样顺理成章地出现。
最后,我想提点一下,我不觉得中国文化输出,相较于日本文化输出有多么差劲。第一点就是中国的文化输出是以真人电视剧为主,而非像日本那样,以虚拟动画为主。第二点就是以我目前得到的信息量来看,这些中国电视剧在不少地区的女性群体中收获了不错的效果。

知乎用户 一只大河马​ 发表

中国文化输出是一个大问题,但是提前我先说明一下,文化输出和文化自信并不一样,文化自信的国家很多,但是他们很少能完成文化输出,两者之间没有必然关系,但是文化输出国必须文化自信是成立的。另外注意,以下所称东方大部分是中国概念,印度等地在中国眼中是西方,西天取经一词便是如此。

1. 日本文化为什么比较流行?

第一,日本是东方国家中率先完成近代化和工业化的国家,虽然日本最牛批的巅峰期也不过是二流列强,但是它却是西方接触和了解东方文化的第一窗口。

在近代明治维新后日本崛起的时候,大清萎靡不振,恨不得一天挨打八遍,东北亚朝鲜半岛更是废物一个,任人蹂躏,至于东南亚不少国家还处在土著状态,哇啦哇啦的乱叫。你说西方各国和谁沟通最方便?不是傻子都会首选西化最彻底的日本。日本虽然在中国人看来是撮尔小国,咱们也搞过 “跳梁者,虽强必戮” 的宣言,但是毕竟都是历史了。大清自己死之前还在摇摆不定要不要彻底近代化改革,大量满清贵族临死还对世界格局懵懵懂懂,说鞑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不是没有理由的。

**所以我们就能看到,因为日本在近代成为东亚近代化的先锋,他在成为东方各国学习榜样的同时,也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东方文化在西方的代表。**很长时间里,一看到筷子西方人首先想到的是日本,看到类似汉服样式的服装也首先想到和服,在西方人眼里东方约等于日本。这个时候日本就占据了一个意外的文化高地,从这个高地开始让日本文化辐射世界。

西方人对神秘的东方文化存在好奇是必然的,东方古代文化辉煌灿烂,在相当长时间里东方是富裕的代名词。甚至当年蒙古大军西征的时候,蒙古人都曾因为欧洲太穷考虑放弃征讨,因为得不偿失。总而言之,我们要明白一个现实,日本成为东方文化代表不是因为日本文化太强势,而是因为同期东方兄弟们都在蒙逼状态,在比烂的过程中日本先走一步胜出了,仅此而已。

**当时东亚的局面就是,谁率先完成近代化变革,谁就能成为东亚领头羊,谁就能成为东方文化代表,谁的文化就能借用东方千年文脉之大势。**今天看来,这个条件实在很是简单,但是对于处在 “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的东亚各国而言,跨过这一步其实很难很难。但不管怎么说日本率先达到了这个条件,所以他的文化就有资格在世界上被全体东方文化加持。

**话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清楚了,日本所谓文化的强势,其实不是日本文化自己怎么运作成功的问题,它的成功相当部分是因为背后有强大的东方文化集体光环作为基础。**换句难听点的话说,日本人在近代趁我们不备,沐猴而冠,窃据东方文化大统,才得到了它现在的地位。如果中国近代不特别菜鸡,中国才理应是世界眼中东方文化的核心和代言人。

第二,日本长期延续了自己的国力优势地位。直到今天。很多人没看明白,二战的结果其实是很有利于日本的。**大历史视角来看,日本从丰臣秀吉侵略朝鲜,到甲午战争,再到二战结束,日本本岛基本上都没有被正式军事征服。**二战结果是美苏忌惮了日本的 “全体玉碎” 战略,最终帮着日本打了个擦边球。麦克阿瑟是占领军不假,但不是真刀真枪打上去的,是和日本人交换条件才被允许上的岛。

**许多人说日本人没有战略家,说日本战略军略有问题,这确实是部分事实。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现实是日本人做的各种扩张战略虽然没有完成,但是也并没有付出多大代价,日本战略家和政治家在豪赌得一败涂地后还是保住了本。**日本近代肆无忌惮的侵略扩张,实际上换来了什么对等的惩罚?日本人没有被屠杀,日本原有国土和甚至部分侵略来的国土(琉球等)都保住了,工业基础因为名义上某些原因基本保留完好,战后日本没几年又成了发达强国,依旧保持了领先于东亚其他国家的基本态势。

也因为这种日本领先的态势一直在延续,所以从明治维新起算到今天,实际上日本如今的文化影响力是它近一百五十年自我发愤图强和借用东方文化集体资源的结果。如果在拿到了整个东方文化如此丰厚的资源宝库后,日本文化还不强势,还在西方没啥影响力,那日本人还是去死吧,连鞑清都不如。

第三,不可否认日本人本身确实很有拼搏精神,日本文化本身也有相当可取之处。**日本人在近代打败沙俄,吞并朝鲜,侵略中国,在二战中给美苏造成巨大压力和损失,所以作为合格的一个对手,日本文化也理所应当的得到了西方列强相应的尊重。**而且日本本土文化深入吸收了以中华文化为主要代表的泛东方文化,加上自己的本土化改造后,最终形成了世界知名的当今日本文化。比如武士文化,和服文化,日本建筑文化等等。日本很多的文化内核确实是自己的,只是借用和吸收了我们的一些文化符号形式,不能看见和中国类似的就一味说日本剽窃,日本人有自己悠久独特的文化,我们需要予以合理尊重。

日本就这样在长期优势过程中,一路摸索前行,最终建立起自己的文化解释霸权,历史解释霸权,找到了文化输出的成功模式,成功让西方人理解和认同了日本文化和日本所代表的部分东方文化。

以上这些共同的原因共同促进了日本文化的流行,现今动漫也好,游戏也好都是这个历史过程的延续。

2. 对当今中国文化输出的看法。

首先,日本文化产业的具体政策和模式对我们的意义是有限的。

先不说具体国情不同,研究日本相关文化产业模式固然能对今天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有所借鉴,**但是本质上日本文化流行的大背景是积累了百多年的文化优势和经济优势。这些在世界累积起来的文化底蕴,就是人家老祖宗为现在日本流行文化产业奠定的平台,你没有这个底蕴就不要轻易说学习日本。**就像即使我们拍出好莱坞质量的片子,也难以在全球获得同样高的票房,因为人家不了解也不认同你,韩国高品质商业电影迟迟打不开中国市场也是这个原因。

人家日本人在国道上开凯迪拉克飙车很爽,你看着羡慕,可是你家门口就是条破土路,你有啥能力飙车?最适合你的还是四轮拖拉机。

还可以举个例子,韩国经济现在也不差,韩剧影响力也很大,但是韩国文化输出能力能和日本在世界的文化输出能力相比吗?完全不能。而如果没有相对强大的经济基础,如果日本现在变成了越南缅甸等等穷国,日本文化还会流行吗?也绝对不会。所以日本的文化积累和一直在线的国力是它文化流行的根本原因,二者缺一不可。

**中国是东亚核心,是当之无愧的东方文化代表。日本窃据东方大统百多年,今天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重新走回东方王座,实现文化领域的 “反清复明”。**要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和中国传统文化相比,日本文化确实粗陋不堪(注意我说的是传统文化,日本历史上文化比不上中国是事实,没有贬低之意)。

这样东方文化的集体光环就会渐渐加持到中国身上,现在这个过程正在加速,这些年的对外宣传确实卓有成效。很多老外把目光都开始放在了中国身上,他们对东方文化的好奇和向往也开始从日本转移到中国。

第二,是我们的文化产业硬实力发展问题。

中国文化产业大而不强,一度热钱在影视市场上横冲直撞,把原有的规矩打得稀烂。所有人对这种乱象都很不爽,我也是。但是这是国家经济大发展必然带来的结果,前几年电影票房极速膨胀,中国人急需看电影,甚至对电影没有什么水平要求。这种情况下,小时代等等烂片拍出来就有人看,几乎就是圈钱,影视公司当时的首要任务是快速把电影拍完,有产品就有票房,baba 去哪儿大电影就是典型例证。

**我一直认为审查制度确实有待改革,但是某电不是中国电影电视不好看的主要原因,因为我们的产业还没有发展到急需题材突破的程度。**就目前过审很宽松的几个类型片来说,比如喜剧,比如爱情片,比如纯动作片,或者仙侠片。这些题材我们都拍不好,大量烂片横行,现在再去谈什么审查真的不必要,我们的影视工业硬实力根本不足。以至于某电领导公开说,我们可以让大家拍《摔跤吧,爸爸》,但是市场真的想拍的是《过来吧,小姨子》,《别这样,姐夫》。这样讲固然有一棍子都打死的问题,但是也反映了某电的朋友日常遇到的主要现状。菲律宾,尼日利亚,孟加拉拍电影题材都比中国自由,但是他们能拍出多少好片呢?所以不要眼光总盯着某电,总想自己,世界范围对比一下就能得到不同结论。

最后,我非常同意着重培育和输出流行文化的方案,日本韩国走出去的绝大部分也都是浅显易懂的文化产品。所以我写点具体建议或者算预测,简单说说中国应该在哪些地方加大支持力度。

1. 网络文学是中国流行文化现在最具有输出力的领域之一,我们必须扶持,不要看不起。

2. 华语歌曲可以走在电影电视前面打进世界,听不懂歌词的歌曲某些时候更具美感。

3. 影视产业不要急于进攻西方,要先拿下儒家文化圈,立足东亚东南亚再走向世界。先真刀真枪的和日本韩国文化产业干上几年,等国产剧国产商业电影能和日本韩国一较高下后,再考虑攻击西方和其他世界。

4. 动漫产业十年内主要考虑满足中国人民的文化需要,别被动漫迷忽悠了,短期大干快上反攻不了国外,动漫需要底蕴加持。二次元文化日本是老祖宗,不要好高骛远,做出点东西就想着送到美国日本,咱们还差的远。另外 3d 动漫要重点扶持。

5. 扶持科幻题材势在必行,但是不要总盯着科幻一类,魔幻仙侠,都市魔幻等泛幻想题材也是文化传播的生力军。中国人总有一种特点,原意找到自己最弱的领域和别人最强的对比,然后觉得自己还需努力,需要大把投资,之后注意力就主要盯在这里。但是田忌赛马道理懂不懂?短板行业必须大力扶持,但是我们较有优势的其他领域有时候更重要。全世界范围幻想题材流行愈演愈烈,中国式仙侠魔幻有深厚底蕴和不少拍摄经验,现在不扶持,更待何时?

6. 古装历史题材不能放弃,但是主要作用是外国人深入研究中国的文化标杆和满足国内群众的观影需求。**古装历史剧不是现在文化输出主力军,文化输出前几波必须是现代都市题材,最好是幻想异能类,**这一块可以参考台剧想见你和一把青在大陆的普及度区别。古装元素要想办法融入都市剧,典型学习模板是韩剧鬼怪。

7. 大力投拍反映中国文化和历史的纪录片,运用国际化视角,或者找当地团队合作,有针对性的在短期内打造一批短小精悍的科普纪录片,翻译成多种语言,利用在国外有影响力的博主比如李子柒等进行推广。cgtn 也要动员起来,BBC 就拍了不少纪录片,cgtn 就算不拍摄起码要帮忙宣传。很多人没有看到,中国纪录片的普及就是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文化基建,要想富先修路,外国人对中国历史文化有了基本认知,我们的流行文化才有长驱直入的条件。

先写这些吧,想起其他的再补上。

知乎用户 yolfilm 发表

-

这个问题问的……,你是台毒港毒吗?

台湾和香港的文化输出,不算中国吗?

已举报。

请等查水表。

(作愤青的滋味,真爽。)

-

知乎用户 范二真人​ 发表

因为那些曲高和寡的所谓经典文化对大部分人来说本来就是缺乏吸引力的玩意儿。俗人想的是工作学习之余享受商业娱乐流行文化,不是再来接受其他国家的什么高雅文化的再教育再学习。

论传播能力,快餐文化流行文化>佛教洗脑>孔子学院经典文化。

孔子学院的传播影响力效果弱爆了,还不如那些跑去非洲 “弘法” 的几个和尚,起码人家还能在非洲制造一票佛教徒。把搞什么孔子学院的资源换成佛教寺庙恐怕效果都要好得多。

而佛教比起流行文化,又差了一大截。

知乎用户 青田日本留学​ 发表

作为一个没事就喜欢看看这个看看哪个不管什么外网内网都喜欢瞄两眼的人

就我个人的观感来看

曾经咱们中国的文化输出简直惨不忍睹

惨到什么地步呢?

就一个成龙

大部分老外认为咱们都是上世纪刚建国的生活水平,更离谱的还能认为咱们还在梳辫子

大部分老外看到亚洲想起的是日本和韩国

有一部分老外认为咱们中国女生都长这样

一个由日本设计出来的中国女性形象成为了中国女性的象征。

当然啦,这个算是比较可爱的形象,如果外国人这么想充其量只能算是刻板印象,还挺可爱的,至少说不上是丑化。

恶心的是某人类灯塔喜欢把咱们改成这样

千万不要出来杠说眯眯眼高颧骨是灯塔国的最爱,灯塔国的人眼睛不瞎,自己看看金刚狼二或者复联 2 里面的韩国人日本人都长什么样,他们就是在刻意丑化中国人罢了。可笑的是一群代表咱们国家高级艺术水平的人还接受了来自灯塔国对我们的丑化,并且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优秀的拥有高级审美水平的艺术加工,不仅眯眯眼高颧骨,还把人整的和僵尸一样,这下更符合人类灯塔的审美了,我建议这个毕业作品起名为《致洋大人》。

登子:“干得不错,乖,这次签证不拒你们了,来,把他们这几个学校的学生都给爷拒了助助兴。”

别人丑化咱们,咱们自己弹头哈腰的承认了,那咱们的文化形象是什么样的咱们自己说的还算么?

文化输出的前提,是人家对你输出的东西感兴趣。

韩国,靠的是韩流,男团女团各种团,还有欧巴演的韩剧

日本,再熟悉不过了,动漫,游戏,忍者,武士,和服甚至是电脑里的 “学习资料”

美国,靠的是好莱坞,游戏,NBA

对了,还有满大街都是的 “垃圾食品”

![](data:image/svg+xml;utf8,)

发现这些文化输出的共同点了么?

就是他们很有意思,很好玩,有吸引力,能吸引到人去关注他。

至于什么形式,里面画的是个什么人什么动物,无所谓,重点是这个故事内容和他所传达的价值观。

举几个例子比如之前的《花木兰》

中国的故事,美国人拍的,虽然是中国人演的,但从精神到故事内核就是个完完全全的美国故事,美式花木兰本身更是迪士尼公主之一,好嘛,咱家花木兰从军之后是跑去迪士尼当公主去了。

![](data:image/svg+xml;utf8,)

拍的是不是咱们中国的故事?但有帮你做文化输出么?有一点,至少背景在中国,但输出的不还是美国那套东西?

还有更直接的,就直接在电影里面恶心你,比如漫威《上气》,从故事内容到角色设定和角色原型都充满了对中国的歧视。看看里面的女主角是不是和《致洋大人》里的形象一模一样?眯眯眼高颧骨的基础上还要加上个驼背,头部前倾,整体形象实在一言难尽,想知道长什么样可以自行百度。

再比如

提起悟空你会想到什么?

这个,或者今年下半年中美合拍的..

90 后的脑子里同时肯定还有另外一个角色

然后有条件的可以出去看看,老外提起孙悟空的时候 99% 都想到的是下面这个

用了齐天大圣的名字,还直接取代了你,用你的名字去宣扬日本文化。如果除去中国然后讨论这两者知名度,一对比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不止孙悟空

还有三国,威震华夏的武圣关二爷满嘴的日语在敌军里砍来砍去。

曹操长得和日本的织田信长就像是异国的亲兄弟

![](data:image/svg+xml;utf8,)

这是外国人拿咱们中国文化输出他们自己的文化,很成功啊。

也有外国人那其他外国人的东西输出自己文化的情况存在。

比如

![](data:image/svg+xml;utf8,)

板甲,单手剑,骑士头盔

绝对不可能是日本的东西

但玩过这个游戏的人肯定会知道什么叫 “宫崎英高的恶意”

看看这两个标准的欧美硬汉

玩完之后你会想起一个叫 “小岛秀夫” 的日本人

当然了,肯定也有拿自己的本国文化往外输出的例子

比如

只狼,同出自宫崎英高之手

忍者

他会告诉你忍者其实是一群毁了容的黑矮子躺在茅坑里等人家上厕所的时候准备捅目标的屁股嘛?

武士

武士,在各种影视作品和游戏里,都是作战的时候一马当先,战败的时候宁可死也不愿苟活失去荣誉的英勇战士。

然而现实里二战后的日本高层能有几个人贯彻了这个精神呢?

我们闻心自问,当我们开始对一国的文化感兴趣的时候,是什么让我们开始有兴趣的呢?谁能一上来就去接触异国的高深文化?

都是被加工后带着轻松娱乐氛围或者加了各种滤镜的浅薄文化吸引的。

不都是从牛 X 的超级英雄,帅气的忍者武士,青春靓丽的帅哥美女身上么?

需要内涵么?不需要,能引起你的兴趣就可以了,假设 100 个人被武士吸引,最后哪怕只有 1 个迷上了日本文化,对日本产生好感,那他也是赚的。

所以,孔子学院会失败,就是因为没意思,中国人自己都觉得没意思,那外国人怎么会感兴趣呢?

曾经的咱们确实大国当中文化输出最菜的那个,没办法,自己没找到正确的文化输出方式,加上国外媒体 24 小时坚持不懈不留余力的抹黑,文化输出能力能强就怪了。

当然了,中国文化输出不行已经是过去时了

我个人认为咱们现在已经找到了文化输出应该有的样子,已经起步了,比如

![](data:image/svg+xml;utf8,)

让很多外国人玩的不亦乐乎的 TikTok

或者虽然争议不断,但是确确实实在割外国韭菜的原神荒野行动等等游戏。

网文

曾经在日本大火的珍珠奶茶

中国的游戏,小说,电视剧,流行 app,食物都在持续不断地对国外输出

做的正是我们小时候,日本美国等其他国家对我们做的事情

我们或许以前的文化输出方面被日本美国一类的国家压着打,但现在,差距正在逐渐缩小,我们能走向国外的产品和文化都在逐年增多,虽然差距依然存在,但大可不必那么悲观,毕竟事情逐渐好起来了嘛,我相信,未来继电视剧,小说,游戏之后我们还会有更多可以在国外流行起来的东西。

知乎用户 五仁火腿冬瓜糖 发表

原来公司隔壁是一家日本公司,专门在英国推销日本文化的。

他们筹办安排日本文化展会,一个接一个,还都是卖门票的。你去看他们宣传日本文化还要花钱的。这还是后来女朋友和我说才知道,看广告还要掏钱。

有一次他们街坊情谊,把票送到了我们办公室。大家不以为然,不想去看广告,一人一张分掉了。我把票送给女朋友,结果她一堆闺蜜都来问她要票。他们聊天发现活动宣传得挺火的,而且票已经卖光了,花钱也买不到了。我只有下个星期去办公室向同事要了一圈,收回三张,勉强把最亲密的几个人安排了。

展会上有日本美食试吃,还有马里奥系列的人物合影,还有工艺品,旅游推荐。他们回来评价非常好,玩得很尽兴。之后他们又连续问了一两年,一年一次,但我再也没收到过票。

这只是日本文化宣传的一个小小的缩影,但他们的成功令人震惊。虽然我很难定义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更新————————

网站:https://hyperjapan.co.uk

从网站上可以看出人家现在已经有两个大型项目,还有一系列内容丰富的小项目了。文化输出是很复杂的问题,关系到文化和输出两个大话题,我也不敢说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但不妨给大家打个样。

知乎用户 大地 发表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8BTS3s 发表

我觉得差在我们工业化现代化进程来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尤其是在哲学,美术,音乐等文化学科。

现在世界的格局是由欧洲和美国主导的科学哲学体系,由此发现出来的工业化和资本社会。我们需要先学习这一套完整的理论,然后再去解释和传播我们曾经有的和现在还在传承文化。

我们学习了经济建设以及科学技术,由此发展出来的经济和科学技术我们都不弱,甚至很强。但是在其他领域,像是电影和动漫,以及文学,哲学,美术创作,我们还没有完全学习好关于他们语言和解释体系。我这里所说的不是英语或者日语而是每个行业向大众以及同行业人员沟通用的语言环境。

我们也不是一直都很弱,也有很好的。其中推广的最好的是李小龙,他学习了西方电影和哲学,然后通过电影推广出去了功夫。外国人直接看功夫是看不懂的,需要用他们的文化需要去阐述我们的观点和爱好。

日本人学习了动漫,然后用这个创作方式把他们的神灵、服装、价值观、节日都揉杂进去,我们都看的懂。我们也许要去学习的是这一套由体系。学习动漫是怎么制造和传播,学习怎么然后让受众付钱,形成一整套的闭环。这时候优秀的创作者就会把中国的东西没有任何违和感的加进去。

我们已经接受文化西方语言体系很多年了,只要是在这套规则下,我们都会喜欢的,西方人也会喜欢。而西方这套体系是基于科学进程来的,无所谓东方西方,不需要事事都标新立异,都来整出个东方的。反而强行把中国文化提出来传播,这玩意就像用汉语给特朗普讲社会主义。

知乎用户 热月初一 发表

xx 主义,xx 主义,与集体主义在文化输出方面天生的劣势。

举个例子:你见过纳粹德国,军国日本,苏联朝鲜有什么流行文化吗?答案是没有。

咱们以差异化最大的警法类文艺作品做最直观的对比:

日本的警法类文艺作品:

以《乌龙派出所》为例,整部动漫除了轻松搞笑的剧情,还对日本国内超高的生活水平,科技水平,以及生活方式进行了广告式的宣传。

柯南就更别说了,堪称日本高水平富裕生活沉浸式展览馆。

文化输出都要以高人一等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作为宣传重点。

而高人一等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必须要以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享乐主义作为根基。

说白了就是王爷皇妃偷情宫斗有人看,老农民种地没人感兴趣。又不是 cctv7。

集体主义,平均主义服从和纪律是无法对人民大众造成吸引的。因为这些价值观天生反人性。而自由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是顺应人性的。

顺应人性的可怕在于,你根本不需要进行价值观输出。所谓学好不容易,学坏一出溜。所以你只听说某穷人家的孩子看了《007》贷款拼单租超跑发朋友圈炫富,或者领导干部腐化堕落,花十万块钱买青眼白龙限定版卡牌。可从没听说过富二代看了中国电影《人民公仆焦裕禄》忽然脑子一热把家产捐了的吧?

所以中国的文化输出面临了一个悖论:想要文化输出必须宣传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享乐主义。然而在中国不能宣传这些。

日本的警法类文艺作品不需要输出 xx 价值观。不需要维护公权力神圣不可侵犯的形象。所以日本警法类节目在剧本,艺术表达形式上更加自由,商业化程度也就更高。

商业化程度高,也就是文化输出的基础。换句话说,老百姓愿意花钱看这个。

外国人别管会不会日语,也喜欢看这个。

再看看中国的:

中国的警法类文艺作品为了维护公权力的神圣性和严肃性,文艺作品中往往带有强烈的压抑感。让人心生厌恶。

有些所谓高口碑的节目,别说外国人看不懂,中国人更看不懂,中国人之所以会看,只是因为别的电视台播广告。

就这个,50 后的老头都不爱看。

即便搞笑类,也要遵从一个原则:英明警察加笨贼模式。内容单调乏味,去除方言梗和笨贼,这部剧也就比电视广告强点有限。

唯数不多商业化比较成功的,也只是主角长了一张小鲜肉的脸。对了,现在国家打击娘炮小鲜肉,估计以后也不用拍了。

当公权力对文艺作品施加影响,试图引导价值观输出时,这部文艺作品就已经丧失了文化输出的功能性。

为什么?因为在中国影视作品不能宣传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自由主义。

这就注定了这些文艺作品只能迎合一个国家里的一小撮人。根本无法商业化。更无法形成文化输出。

所以文化输出要符合一个原则:跟你意识形态,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甚至对立的外国人也喜欢看,甚至花钱看。

欧美日韩的文化输出与中俄朝鲜的文化输出高下立判。

所以马上就能揭示中国文化输出的另一个短板,没有宽松的社会氛围。要想文化输出就要以文化包容为前提。

你要说这些文化里糟粕多不多?肯定多。可是在 100 多年前中国统治者认为女人不缠足也是一种西方文化糟粕。30 年前中国社会认为消费享乐也是西方文化糟粕。现在呢,这叫妇女解放和扩大内需。

所以,在中国就不具备文化输出的社会土壤。比如,你在中国不能穿和服。但在日本可以穿汉服和旗袍。

但日本和服是源自中国的,用你的东西反向输出给你,要做到这个有个大前提,那就是文化包容。

举个例子:和服从中国传到日本,日本统治者一咧嘴:这是文化侵略!禁了!谁穿谁卖国!

然后呢?全剧终。

什么文化在中国是被官方认可的和推崇的?

类似于这种:

说实话,你们真觉得这玩意有趣吗?很显然,全中国没人觉得这东西有趣,何况外国人。我就敢说这话。就像中国人不会对日本的茶道插花感兴趣一样。

然而日本文化多了去了,比如汽车文化和二次元文化

但是日本的改装车文化和 cosplay 文化我敢肯定,中国必然有一批拥趸。

中国行吗?不行。中国就没有汽车文化。因为中国汽车不让随便改装。你在中国大街上玩 “七彩云南” 都得跟城管报备。

汽车文化来源于欧美,日本学过来反向输出给欧美。欧美国家至今一大堆 jdm 发烧友。

动漫源于美国,日本学过来反向输出给欧美,这就叫文化输出。

所以,中国要想文化输出,不是禁和服,而是要全民推广和服,穿的更华丽,然后反向输出给日本,反赚日本人的钱。

中国要想玩文化输出,就不应该禁日本风情街,反而应该将日本风情街推广到极致,吸引日本人过来打卡旅游,赚日本人的钱。

可能吗?不可能。

所以中国所宣传的文化,既不能符合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享乐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也不能玩转拿来主义的超车弯道。

记住,中国点的技能点是耕,战。不是文化。

知乎用户 天府之国 发表

人家目的就不是文化输出,而是赚钱

知乎用户 solar yy 发表

我们自己想好了没有?我们到底想输出什么文化?

我觉得,所谓的文化,说白了,就是当代人向往的生活方式。

首先,他一定是当代的,我们今天谈的所有的传统文化,都是借着古代的皮讲现代普通人的故事。

其次,他只是向往的,不一定是真实的,甚至带有一点点逃避现实的意味。

第三,他一定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看上去高大上其实根本没有操作可能性的观念。

因为是当代,所以在某些人心里,一定东施效颦邯郸学步毫无古意。

因为是向往,所以在某些人眼里,一定脱离现实玩物丧志无助于学习工作。

因为是生活,所以在某些人看来,一定显得庸俗低俗媚俗。

请注意上头三个某些人,并不是同一批人哦。

我始终觉得,所谓的现代化,其实就是平民化。

现代文化,再也不是皇后贵妃戴义髻,簪步摇,一夜之间市井妇女争相效仿。

而是工人和裁缝把帆布捣鼓成牛仔裤,走出金矿,跨过洛基山,风靡两大洋。

不是郑和宣传圣恩教化的下西洋,是流氓混子百舸争流的大航海。

而文化属于当代,文化属于庶民,文化属于生活。

三国志游戏就是文化产品,相比三国演义,就是一个是传统经典,一个是玩物丧志。

三国演义也是文化产品,相比三国志,就是一个是泱泱正史,一个是市井读物(我不说胡编乱造就算客气了。。)。

就算是三国志,相比四书五经,在古代科举人眼里那更加是神马玩意。

说句难听点的话,很可能中国某天的文化,是以一种键盘侠们非常厌恶的方式输出并风靡全世界的。

因为流行的发起不可预测,流行的传播也并不掌握在那些心高气傲的半瓶子醋手里。

说到底

普通人,年轻人生活成啥样,我们的文化土壤就是啥样。

所以我们到底想好了没有

我们到底想输出什么文化?

我们到底又能输出什么文化呢?

到时候真的输出了,你们又愿意接受吗?

知乎用户 中宫殿 发表

先不写字,上图

图片转自 <中希时报>

我们的输出一直是这类的输出。杂技,京剧,昆曲这些东西在国内都不是很大众化的东西,又如何能打动外国人。

我们总是强调要输出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注意,官方一直想输出的是传统文化,而并非现代流行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内我们自己的关注度都不高,如何能让外国人接受呢。

很多人都鄙视所谓的韩流。但是韩流是真的走进了千家万户的,甚至一些西方的年轻人也成为了韩国流行文化的拥趸。韩国在国外尽力展现自己是一个现代化的时尚的国家,而我们却在加深中国是一个古老神秘的东方国家的形象。而所谓的古老神秘更多的是外国人的一种刻板印象而已。

我上初中那阵大概是 97/98 年吧,韩国流行文化初次进入中国,现在回想起来就是韩国的企业主导,以韩国产品韩国品牌为首,赞助中国的电台电视台播放韩国的流行音乐偶像剧什么的。我们现在也产生了很多大企业了,为何不走一走韩国的道路呢,让世人知道中国不仅仅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也是一个经济快速发展,逐渐奔向现代化的新兴国家。

知乎用户 潘大人 发表

沉迷于过去的人,没有未来。美国推介给世界的主打,不是博伊刀、踢踏舞和印第安烟袋,而是炸鸡、汉堡、可乐和好莱坞电影。日本推介给世界的主打,不是狂言、能乐和浮世绘,而是动画、漫画、轻小说和主机游戏。意大利推介给世界的,不是罗马军团、角斗士和巴洛克艺术,而是足球,是披萨,是威尼斯电影节。沙特阿拉伯推介给世界的,不是大马士革刀、肚皮舞和《一千零一夜》,而是人体炸弹、沙里亚法和吉里巴甫

知乎用户 长风​ 发表

这意思就是,“文化” 就得主动 “输出”,输出越多越好越牛逼?

既然以 “输出” 为尚为能,那么显然 “输入” 就是耻是辱了吧?

所以,这不奇怪么?

你输出的东西,到底是否有益于人家呀?如果是有益于人家的,那么你还得上赶着让他上进增益啊?他是你儿子么,你这么上心?

而如果是有害于人家,那你要害人,还指望人家配合你、接受你的输出?

更关键是,你要主动输出,显然是要消耗自己资源的,那么,这事对输出者有啥好处?如果有好处,那好处是体现在损人利己上,还是共生共荣上?

我的东西,是好东西,益人益己,自强不息,那么我藏都来不及呢,还输出?输出给谁?干嘛要输出给他?跟他很熟么?

童蒙求我,匪我求童蒙。初噬告,再三渎,渎则不告。

要是你上进,要求教于我,那也得我先看看你态度资质性情。教不教,在我。

而我,更希望接触、了解、掌握更多别人的 “文化” 呀,来,你们无条件的喜欢输出,与我无亲无故也愿意上赶着输出,很好,欢迎,你们输出,我好去芜存菁,兼收并蓄。

输出~

这先验的、不需要动机的行为动作,到底是在输出啥?这输出,是不是跟色情狂的输出同声相应啊。

知乎用户 韩东燃​ 发表

文化输出应该是一个结果,而不是一个行为。

日本人做的是艺术品,而不是功利的文化输出。因为有了出色的艺术品,所以便有了顺流而下的文化输出。

相较之下,我们想要搞功利的文化输出,于是搞起了自己的年轻人都不待见的 “传统文化”,这种东西如果能够成功输出,那就奇了怪了。

我们应该多谈些产品和产品的品质,少谈些虚头巴脑的 “文化输出”。不要光想着如何给人家洗脑,应该多想着如何为自己的国民以及更广泛的世界公民们创造出更有价值的产品和艺术品。

知乎用户 空一格 发表

日本的文化也就输出到中国大陆,还有跪舔的台湾,别的地方也没几个人鸟。

而中国的文化输出是星辰大海,操作起来当然难度更高。

知乎用户 我植物鄙视僵尸​ 发表

别人的文化输出是给人看的。

中国的文化输出是给领导看的——给人看的不许当文化输出。

知乎用户 国士无双 发表

日本文化相对是有型的,摸得到的。而中国文化太多,太杂。

如果问你日本有什么代表性食品,你第一个想得到的就是刺身、 寿司、拉面。

而你问中国有什么特色食品?饺子?(南方人不乐意),汤圆年糕?(北方人不乐意)

问面条?北京炸酱面、山西油泼面、河南烩面、陕西臊子面、担担面、武汉热干面、苏州面、上海阳春面、厦门沙茶面、重庆小面、西北兰州牛肉面…… 你说哪个能代表中国?哪个都能,哪个都不能

过个春节,南北总吵架。北方吃饺子南方吃年糕的,吃鱼丸的。习俗千差万别。

说起酒,日本文化代表的清酒,除了产地不同,基本大同小异。而中国呢?一个白酒分出清香、浓香、酱香、浓酱兼香等。

日本清酒原料都是大米,而中国白酒原料有高粱酒、小麦、玉米、地瓜、豌豆、大米…… 就连高粱都分红高粱白高粱,纯高粱叫高粱酒,高粱皮叫 “麸曲酒”……

这只是说白酒,中国还有黄酒。黄酒又分元红、花雕酒、太雕酒、香雪酒、冬酿酒……

产地不同又分为浙江一代的黄酒,即墨老酒,上海老酒……

知乎用户 高雄 发表

日本一开始对大众输出的文化就是尺八、绯句吗?不是的,更接近的是阿童木、皮卡丘。

欧美一开始对大众输出的就是十四行诗、莎士比亚吗?其实是好莱坞电影、摇滚乐。

对精英的高雅输出不是不可以成功,伏尔泰两百年前就推崇上孔子了,但影响力也就限于精英了,普通欧洲百姓压根对中国没概念。更有效的是先输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东西,大众对我们的文化耳濡目染之后,自然会从这中诞生一些对我们文化里高雅部分的受众,那时候京剧也好,孔孟也好,爱好者也自然就来了。

知乎用户 萧生 发表

看了好多答案,大家说了很多原因,基本上可以总结为两点: 一是体制原因,二是脱离群众。这些都不错,但本人觉得还有一个更加简单粗暴的原因: 中国的文艺工作者不行。

说一个很简单的故事: 多年前,一哥们儿说:“中国拍不出牛逼的电影是因为 xx 不自由,牛逼拍的都不能拍啊。”

我说:“啥牛逼的不让拍啊。你拍个星际穿越不让拍吗?你拍个火星救援不让拍吗?你拍个哆啦 A 梦不让拍吗?说白了不就放不出屁来就想玩政治碰瓷来博出位吗?”

那厮没话说,却给了我一个很讽刺的 “呵呵”。

我接着说::“再说了,如果真有才华又觉得被限制,那你可以去灯塔国啊。那里可是天堂啊。按你们说的,想拍什么就拍什么。”

那厮不服,辩道:“出国了就有语言障碍,有文化差异,会影响发挥啊。而且拍的片子不能回来放啊。”

我说:“可拉鸡罢倒吧,人李安有才,皿 滋油的台湾都不呆,跑到美国混得很好啊。拍的片子一样回来放啊。说白了,某些货也就只会玩玩儿政治碰瓷,真出了国鸡巼都不是。”

那厮急了,说:“你又算个鸡魃,中国电影当然要拍中国的事情啊,去国外怎么拍。但他们不让拍啊。”

我说:“那你倒是把让拍的拍好点啊,倒是拍个功夫熊猫出来啊。这尼玛也太巧了吧,全中国的导演都只会拍不让拍的。除此之外就只会拍垃圾了。”

那厮又给了我一个充满讽刺的 “呵呵”。他没有任何反驳我的理由,但我感觉到他一点也不觉得自己理亏,反而有一种 “众人皆醉我独醒” 的优越感。

是不是大家甩锅给体制甩习惯了,都忘了中国的文艺工作者本身也很垃圾?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qJI1A1 发表

去年去日本利贺参加国际戏剧奥林匹克,算是世界戏剧界顶尖的戏剧节了。看了一出中国的独角戏《人生天地间》,尝试用存在主义的视角来重新诠释《阿 Q 正传》,放国内已经算比较先锋的作品了,据说反响也不错。但是放在戏剧奥林匹克的大环境下还是欠缺很多。主要是观念还没有彻底转变过来。西方当代戏剧已经开始强调经典文本的现代身体阐释,每一个剧都是在充分调动舞台和身体的语汇时,我们的这个剧还是没有摆脱西方戏剧界早已经抛弃的文本中心主义。说的话比身体表演要多。

然后演员的习惯还不好,演出结束谢幕的时候大口喘粗气(以示他演得很累),演出结束了还拉着观众讲半小时创作感言。台下全是外国观众,怎么可能听得懂他老人家在说什么?

怎么说吧。一样是在小剧场里,英国演员演《电台麦克白》,演的时候一样很累,演完了也没见哪个演员在台上喘粗气还话痨的。非常优雅地谢幕,走人。

从这个小点就能折射出一些我国文化输出的问题。一方面是官方院团(这戏是国话的)与国际趋势脱轨比较明显。另一方面又比较习惯自说自话,不顾他人感受。

中国相当多的戏剧还停留在 “话剧” 阶段,学术界对现代剧场、身体展演这些东西研究了不少,但落实到创作层面还是潜意识地往对话中心偏。而且还有越来越强烈的小品化趋势。这完全和国际戏剧大势背道而驰。依据这种过时理念创作出的作品,已经输在起跑线上,还文化输出个鬼啊。

像国内很多戏剧人迷铃木忠志,铃木能获得成功,其首要的原因就是将东方人的美学追求融合进了西方现代戏剧的哲学理念。同时在外在表征上还遵循了西方戏剧艺术的大趋势。所以才能成功输出。

并且,我国当年真的能走出国门的东西,像《红高粱》、《霸王别姬》等,都是现代性风格比较强烈,且能够追随国际电影艺术最新趋势的创作。莫言的小说也是一样。

**你拿巴尔扎克、果戈里的那一套怎么去要求那些早已经把马尔克斯、卡夫卡玩烂的西方人认可?人家发明的这个。**虽说先锋艺术不接地气,但起码国际趋势还是要先遵守,而不是自说自话。毕竟你是要搞文化输出。还没到以自己为标准的地步。


其实这种 “出生即落后” 的观念是历史造成的。当西方现代先锋艺术早已经摆脱了 “写实” 的思维窠臼转向 “写意” 的时候。中国却摆脱了 “写意” 而转向“写实”。

归根到底,是因为西方现代艺术的 “写实” 观被视作资产阶级艺术的底层美学基础,是需要打倒的。所以从 “写实” 转向 “写意” 有一条清晰的思维逻辑进路。

但是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写意” 被视作文人士大夫脱离人民的象征,借鉴 “写实”,能让艺术以最快的方式实现其社会价值和功能。

所以写实往往成了中国建国后艺术创作的一种思维惯性,惯性的力量很大。

当然这并不全是官方的锅,这本身是从新文化运动到左翼时代、延安时代、十七年以来的成功经验。从上到下,这种理念一以贯之。直到现在,观众的潜意识还是看戏就只看故事。而且跟原著不一样都要骂。

反正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能慢慢摆脱这种情况。市场化的环境下反而没有什么机会再去做 1980 年代那样的探索,又加上被过去 70 多年积攒下来的思维惯性深刻影响的观众群体,再加上资本的蛮横。导致中国的戏剧影视作品总是显得过于自我分裂。

而本来就自我分裂的作品,指望它去搞文化输出。那等于是把外国观众当猴耍。

然而更要命的是,如果这让老外形成了一种思维惯性,那么中国的文化输出就真的无从谈起了。

知乎用户 咕咕二十七 发表

风靡国内的日本著名文化输出代表产品

数码宝贝第一部

亚古兽系列 恐龙 非日本的

加布兽系列 狼人 欧洲的

比丘兽系列 迦楼罗 火鸟 印度的

甲虫兽系列 未知 但也非日本的

哥玛兽系列 维京海盗 北欧的

巴鲁兽系列 花仙子 德国的

天使天女 基督教文化

恶魔兽也是基督教文化

猩猩兽有人猿泰山方面

吸血鬼兽 罗马尼亚弗拉德大公

四大天王 小丑木偶是西方文化 海龙机械邪龙特征不明显

除了背景和配音是日本人做的,其他大部分文化要素都是来自于西方文化的数码宝贝的文化输出很差吗?不是日本文化输出力量强的有力代表吗?

知乎用户 richard 发表

粗俗点讲,就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可以批量生产的文化快餐生产不足,即文化产业工业化程度低,导致空有文化底蕴,却无法把手工精雕细琢传承悠久的文化大餐快餐化。昆曲雅不雅?可是曲高和寡,只适合在士大夫间唱酬; 改成京剧,就有点下里巴人了,但凡有点文化读过点书的平民百姓也能欣赏; 从中选取素材再创作出中国风的歌曲,那就可以风靡全国了; 从中选取素材再创作出抖音,就可以走向世界了……。而老外对中国文化的接受就是这个过程的逆过程,先对抖音感兴趣,最后才慢慢被引导到真正的文化大餐。一上来就京昆,消化不了。

知乎用户 醉鸟忆风 ty 发表

什么是良性的可持续性的文化输出?

1、展现出来的生活方式对他人产生吸引力。

2、因为生活方式的吸引力从而产生了对其社会政治制度的好奇和向往。

在这两点之下才是历史风土人情文化……

所以主动性的文化输出从来都是包裹着政治目的的,或者说没有优秀的政治制度支撑的文化输出终究是会昙花一现的。

比如无论是黄金时期的还是现在的好莱坞,在很多电影里面或多或少或明或暗都会包裹着一些政治输出。比如中国几个鼎盛王朝时代有多少国家是因为想学习先进政治制度而顺带了文化输出。

文化输出的主要产品:电影、文学、电视节目、动漫、音乐……

而电影是文化输出最好最有包容性的载体。

如果把电影视为文化输出的拳头产品的话,基本上全世界的国家在好莱坞的面前都是战五渣。包括日本。中国好歹还有一块遮羞盾牌——香港电影,可惜因为香港的文化体容量太小后继乏力。

其实所谓的文化输出无论日本韩国还是香港特别行政区,都是在各自经济爆发之后才有的。但又都是各领风骚十来年后又各自消沉。为什么?因为主要的拳头产品电影没有达到一定量级持续性的输出,所以后续只能输出次文化的一些产品。日本的动漫御宅忍者和小片儿,韩国的 k-pop 流水线的欧巴欧尼和韩式偶像剧。

所以,中国要文化输出不能学日本,只能学好莱坞。

这几年其实兔子已经把几个最重要的文化输出的土壤翻好,就等着文化人们撒种子等收获了。可一个个的却在争论撒哪种种子,争论我的种子是美国培育的,我的是当年大清皇宫带出来。我的种子是乡亲们一人一票选出来的,还有更傻的我们选 56 颗种子不就行了。还特么的一脸不可名状的说 “种子不能乱撒,上面会罚钱的。”

知乎用户 木屐分趾袜大师兄 发表

声明:本文只针对抹黑诋毁中国的日本人,不针对其他日本人。我是和平主义者,希望中日友好。但在汉文化领域上,我们要正本清源,夺回本应属于我们的文化。

中国不够重视汉服和木屐。

交领右衽、木屐和分趾袜是汉族发明的。这些是中国的宝贵文化。

汉服本身就非常美观高雅,首先来点漂亮的汉服二次元美图:

日本人居然不知道交领右衽和木屐是来自汉服的,令人非常无语。日本在文化输出时故意独占交领。日本没有发展出交领服饰与木屐。交领和服与木屐都是日本对着中国照抄的。

如图所示,日本电视节目中的唐朝人是穿马褂留辫子的,简直荒唐。日本影视产品中几乎没有汉服身影,日本很多人开始否认交领起源汉服,开始认为交领起源和服了。

很多人骂《尚气》。但《尚气》拍了中国交领汉服和中国九尾狐传说。有很多日本人看了之后,惊讶地说:“欸?!!原来九尾狐是中国的吗?!!”

如图 1,这才是真正的日本本土服饰,日本本土服饰是没有交领的,色彩也极度原始。以下简称日本土服。这个时期的日本是没有木屐和分趾袜的,因为木屐和分趾袜也是学习唐朝中国的。

这是日本人自己复原的日本土服,不是我乱说的。

如图 2,这是国家博物馆的东汉汉服——皂朝服。现代日本的所谓「和服」和这个有九成相似,因为「和服」由始至终都是对着「汉服」照抄的。

所谓的「和服(吴服)」就是把「汉服」稍微改了一下,并没有什么原创的东西。

其实把「和服」称呼为「崇中日本人的改版汉服」或者「日式汉服」更合适。

交领汉服对日本服饰有再造之恩,没有汉服就没有交领。

交领右衽最早出现在汉服,交领右衽也是汉族最早作为正式礼服使用。

中日史书都记载日本是从中国学来交领的。

中国人也穿西装,但中国没有把西装称为中装吧。所以我觉得任何有交领的服饰,日本人都不应该称为和服。

史学界结论:日本在六世纪前都是没有文字的,过着原始人的生活,因为没有文字就不会产生基础的文明。当时中国无条件恩赐了汉字给日本,日本才能走出原始社会。中国人和中文对日本有再生父母之恩。

现代日本人应该对中国人感恩及感到愧疚。

历史上日本多次对中国以怨报德:

1. 隋唐时期中国善待日本的遣唐使,免费让日本学习中国的文字建筑服饰。日本一车车地把中国文化和技术复制回日本。学习了几十年后,663 年日本反手派军队去朝鲜打唐军(白江村之战),结果日本惨败。

2. 日本在近代大量引入英汉词典的外来语,不但不标明出处,反而造谣说这些外来语是和制汉语

现代汉语词汇大半部分是中国人发明的,是中国人的本土文化,不是什么和制汉语。

卢公明《Vocabulary and Handbook of the Chinese Language》(1872):电报、电池、光线、分子、地质论、物理、动力、光学、国会、函数、微分学。

罗存德《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 with Punti and Mandarin Pronunciation》(1866~1869):蛋白质、银行、幻想、想像、保险、文学、元帅、原理、右翼、法则、恋爱、读者。

马礼逊《A Dictiona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1822): 使徒、审判、法律、医学、自然的、新闻、精神、单位、行为、言语。

麦都思《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1847~1848): 知识、干事、物质、偶然、教养、天主、小说、本质。

卫三畏An English and Chinese Vocabulary in Court Dialect》(1844):内阁、选举、新闻纸、文法、领事。

3.1923 年日本关东大地震,日本损失惨重。当时北洋政府和中国民间出钱出力,捐给日本大量金钱和物资。但最终结果却是日本忘恩负义,过几年就入侵东北。令人心寒。

最后再强调:

日本土服没有交领,日式汉服才有交领。

日本土服没有交领,日式汉服才有交领。

日本土服没有交领,日式汉服才有交领。

重要事情说三次。

维基百科资料:在日语里,交领右衽被称为右前(日语:右前/みぎまえ)。在汉人交领服饰传入日本之前,**日本人仍穿着简单的土著服装,或为套头装,或为对襟装。**直到古坟时代后期,受中原和朝鲜半岛服饰的影响,豪族服饰出现了交领左衽的倾向。进入飞鸟时代推古天皇十一年十二月,宫廷开始仿照中原隋朝的交领服饰制度,制定了自己的冠服和朝服制度。

如图 3,是深圳博物馆复原的西汉女性汉服。视频链接:【彩绘跽坐女陶俑】复原_哔哩哔哩_bilibili

木屐是日本从唐朝中国学来的:下驮是日本传统的木屐,使用于室外。屐,日语训读 “阿师太”(あしだ),意思是足下,屐称为“足下” 来自唐朝风俗。平安时期称作 “屐子”。屐糸,和名 “阿之太乎(あしだお)”,日语俚语称为鼻绳。

穿木屐用的袜子叫鸦头袜,也叫歧头袜,指拇趾与其他四趾分开的袜子。

唐李白《越女词》之一:“屐上足如霜,不着鸦头袜。”

宋 姜夔 《鹧鸪天 · 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词:“京洛 风流绝代人,因何风絮落溪津。笼鞵浅出鸦头袜,知是凌波缥渺身。” 吴无闻 注:“鸦头袜,女子歧头袜。”

日语维基百科也公开承认木屐来自中国。

履物の下駄の起源は田下駄であるとする説がある。田などで使用されたと考えられるこのような道具は、**紀元前 3,000 年前の中国浙江省寧波市の慈湖遺跡**からも出土している(ただし慈湖遺跡の出土品は歯のない板状のもの)。足の保護や水田湿地での沈み込みを防ぐため使われたとみられる道具は、日本では弥生時代登呂遺跡(静岡県)からも出土しており、同様の履物は 20 世紀まで使われ続けた地域がある。

长文完整版:

为什么和服那么好看有质感,而汉服感觉很廉价? - 木屐分趾袜大师兄的回答 - 知乎

为什么和服那么好看有质感,而汉服感觉很廉价?

为什么日本人名字直译成中文又好看又好听? - 木屐分趾袜大师兄的回答 - 知乎

为什么日本人名字直译成中文又好看又好听?

能穿 JK 格裙去日本玩嘛,会不会被日本人说土啊? - 木屐分趾袜大师兄的回答 - 知乎

能穿 JK 格裙去日本玩嘛,会不会被日本人说土啊?

反中台湾人反中香港人想偷走繁体字的归属权,大家可以多了解繁体,不要让这些人得逞。

为什么好多 ACG 汉化组用繁体字汉化?

我以为日本一千多年历史,总会有几个诗人可以勉强看得到李白的车尾灯,但根本没有。

单凭李白几首清平乐,就远超日本 99.999% 的诗了。

清平乐 · 禁庭春昼

禁庭春昼,莺羽披新绣。

百草巧求花下斗,只赌珠玑满斗。

日晚却理残妆,御前闲舞霓裳。

谁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

清平乐 · 禁闱秋夜

禁闱秋夜,月探金窗罅。

玉帐鸳鸯喷兰麝,时落银灯香灺。

女伴莫话孤眠,六宫罗绮三千。

一笑皆生百媚,宸衷教在谁边?

清平乐 · 烟深水阔

烟深水阔,音信无由达。

唯有碧天云外月,偏照悬悬离别。

尽日感事伤怀,愁眉似锁难开。

夜夜长留半被,待君魂梦归来。

清平乐 · 鸾衾凤褥

鸾衾凤褥,夜夜常孤宿。

更被银台红蜡烛,学妾泪珠相续。

花貌些子时光,抛人远泛潇湘。

欹枕悔听寒漏,声声滴断愁肠。

清平乐 · 画堂晨起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坠。

高卷帘栊看佳瑞,皓色远迷庭砌。

盛气光引炉烟,素草寒生玉佩。

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古琴 Guqin 筝琵琶笛箫鼓】《长安十二时辰幻想曲》_哔哩哔哩_bilibili

【古琴 Guqin 筝琵琶笛箫鼓】《长安十二时辰幻想曲》_哔哩哔哩_bilibili

5 分 50 秒的那段超超超超超好听。

昭昭万国,俾俾有唐。

熙攘繁盛,光耀万年。

中国是有有表字和表号的,日本人不太理解,所以觉得奇怪。

孙承宗,字稚绳。

刘綎,字省吾。

孙传庭,字伯雅。

李泌,字长源。

贺知章,字季真。

韦坚,字子金。

杜甫,字子美。

海瑞,字汝贤。

叶向高,字进卿。

王维,字摩诘。

苏轼,字子瞻。

周顗,字伯仁。

文天祥,字宋瑞

李靖,字药师。

王导,字茂弘,小字赤龙。

石星 ,字拱辰。

宋应星,字长庚。

毛文龙,字振南。

李成梁,字汝契。

李如柏,字子贞。

李如梅,字子清。

袁崇焕,字元素。

高拱,字肃卿

宇文恺,字安乐。

苏颂,字子容。

中国名字是更有文化的,而且取表字后中国名字比日本名字更加好听了。

现在很多人也开始重新取表字了,建议大家也给自己起一个。

中国还有非常多的复姓:

B 百里北堂北野北宫辟闾

C 淳于成公、陈生、褚师

D 端木东方东郭东野东门第五大狐段干、段阳、带曰、第二东宫

G 公孙公冶公羊公良公西公孟高堂高阳、公析、公肩、公坚、郭公、谷梁、毌将、公乘毌丘公户、公广、公仪公祖

H 皇甫、黄龙、胡母、何阳

J 夹谷九方即墨

L 梁丘闾丘、洛阳、陵尹、冷富、龙丘令狐、林彭

N 南宫南郭女娲南伯南容南门南野

O 欧阳欧侯

P 濮阳

Q 青阳漆雕亓官渠丘

R 壤驷

S 上官、少室、少叔、司徒司马司空司寇士孙申屠申徒申鲜、申叔、夙沙叔先叔仲侍其叔孙

T 澹台太史太叔太公屠岸唐古

W 闻人巫马微生王孙无庸

X 夏侯西门、信平、鲜于轩辕相里新垣、徐离姓

Y 羊舌羊角延陵於陵伊祁吾丘乐正

Z 诸葛颛孙仲孙仲长钟离宗政主父中叔左人左丘宰父、长儿、仉督

知乎用户 鹤洲小塞塞 发表

网络小说都容不下天马行空的,只能千篇一律,避讳这个避讳那个,稍微一个词语不对都过不了审,还指望文化输出?

输出什么? 输出一句话里一半都是 **** 的东西?

要求也不高,什么时候能让普通创作者自由创作灵异,犯罪类的题材,普通创作者也可以写类似《源氏物语》,《怪谈新耳袋》这样的小说,以及《越狱》,《丧尸》这种提材的剧本,再来谈文化输出吧。

再不济,普通创作者只是也能写和发表类似《破冰行动》这种题材的小说,漫画再说。

现在,搞创作的就好比是明清的读书人考科举一样,比写八股文还难受。

现在很多人天天喷中国拍不出好电视剧,好电影,中国编剧辣鸡,真的是中国人的脑子没外国人好使?

觉醒年代拍的好吗?

好。

但是普通观众知不知道,这种剧本,是要上头钦定的,普通编剧不能写,写了也不能拍,投资人花了钱,拍完之后,可能会面临无法过审的局面,导致投资全部打水漂。

为什么抗日神剧屡见不鲜? 因为好过审啊,投资低,风险低,剧本也不用太花心思,拍出来就能播,而许多好剧本,打磨一两年,结果送审的时候,一删再删,吃力不讨好,你是投资人,你会选择拍哪个?

知乎用户 白云龙​​ 发表

现代与传统的结合。

中国现在的文化产品,传统的不少,但是走不出去,甚至在本土都活不下去,没有生命力;

现代的也不少,但是缺乏特色,更传播不了多少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没有灵魂。

唯独缺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良好融合的产品。

比如,三国是传统的,漫画、动画、电子游戏是现代的,然而最火热的三国题材的漫画、动画、电子游戏基本都是外国的……

又比如中国的漫画、动画、电子游戏虽然长期处于 “崛起” 状态,但是比起多数国家还是有点水平的,也输出了一些。然而那些输出的产品,不少是对外国同类产品的模仿,属于中国自己的,传统的东西太少了……

像《碧蓝航线》日服营收都比国服高了…… 不可谓不成功,然而这种舰娘类游戏,又能传播多少中国文化呢?(的确并非为零,比如有 “谢谢茄子” 之类的。但是终究十分有限。)

像《圣女战旗》,在中国的战棋类游戏里已经算很好的了(虽然国产的拢共就没有多少吧),靠着游戏性(和奈子)在海外也获得了不小的成功。然而终究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故事……

我并非批评他们,毕竟这是一个 “you can you up” 的问题,我只是为此十分惋惜而已……

若 Azure Flame Studio 能在未来推出一个真正的 “中国的《圣女战旗》” 的话,我除了买买买之外还能说些什么呢?

知乎用户 加勒比海怪​ 发表

不要整天想着输出,连城市人的内需都还没满足,就想要输出,真搞笑

你没看到现在大城市的人真的是极少收看国产剧,不是大家不喜欢国产剧,只是适合城市人的国产剧实在太少,大家只能为了满足自身的文化需求,收看美剧和日剧。现在的国产剧绝大部分都是拍给小城市和农村看的,就算是都市爱情剧也都是为了满足小城市和农村人民对城市的憧憬。真正城里人才不会喜欢看呢。

当你能够满足城里人的审美以后,再去考虑文化输出的事吧,毕竟好的文化一定是以城市居民为主的文化,如日本,文化永远都是城市为主,来影响农村,日本的电视剧总是首先要满足东京和大阪居民的口味,然后让全国其他小城市和农村跟随着两大都市居民的口味,这样的文化才可能输出。

中国倒好,先是要满足小城市和农村居民的口味,让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四大几乎无剧可看,那你的城市审美怎么输出出去?只有把文化重心回归到城市人身上,我们才有输出的可能。

知乎用户 途子 发表

…… 你们不要想太多。

差就差在日本已经过了那个山巅,而中国才刚走到上山的路上。

知乎用户 真名​ 发表

不是只有阳春白雪、民族精粹才值得输出

知乎用户 鹏鹏​ 发表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日本是发达国家。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日本和欧美西方是资本主义国家。

就这么简单。

文化产业是工业化流水线大生产,洪水一样的文化产品席卷世界。

知乎用户 东林侍读​​ 发表

这段视频大家很熟悉吧——

普京观看日本表演

俄罗斯总统访问日本、首相亲自陪同,全世界媒体关注,这算不算 “文化输出” 的场景?

然而日本给普京、给公众看了些啥?

如果这还不算 “文化输出”,那这个——

(之前图片网上找的图片不对,有很多评论指出;那就请各位对新的图片发表高见)

东京奥运会企划作品,算是国家级文化输出了吧?

然而日本给公众看了个啥?

OK 我知道你们想说什么——这都是日本国内的!日本在国外宣传的时候不这样!

这是知友

@Homieland 纽约

拍摄的纽约 JAPAN DAY 活动现场,妥妥的对外文化输出吧?列位是不是有点 “似曾相识” 的感觉?

做记者这些年,我见识过不少国家的文旅宣传,恕我直言,无论中国、日本还是其他什么国家,官方的套路基本上都是差不多的,公众推崇的流行元素一般不会出现在官方视野,即使出现了也往往是因为该元素此前已经有很大影响、官方借用而已。

所以,那么多高赞回答吐槽官方文宣 “不接地气”,其实是倒因为果——从逻辑上说,是时下日本文化软实力强于中国、文化输出的效果才比中国好,而不是中国文化输出不行才导致文化软实力疲软。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时下日本的文化软实力强过中国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大家也都想得到——日本占据了先发优势。日本在上世纪 80、90 年代就已经是发达国家,多种科技成果引领世界,而中国解决温饱问题才多少年?

对于政府来说,饭都吃不饱,还去扶持文化企业搞文化输出,这不是昏了头么?

对于老百姓来说,饭都吃不饱,还去搞文化创意,这不是昏了头么?

这些年来咱们国家发展了,国家、老百姓才有时间精力去搞文化、才可能形成有效果的文化输出。所以近几年我们肉眼可见,国产影视剧、文学作品已经在海外形成了一定的影响,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文化输出的效果也注定会越来越好。


我知道有人还是不服,参考其他回答(特别是高赞),大致逻辑应该是认为 “日本(韩国)流行文化接地气、而中国文宣总是自说自话”。

那我把话说得再明白一点:**流行文化的世界影响力本质上与国力相关,与官方文宣没有必然联系。**我中华兴盛时,罗马贵族搞到一件丝绸都要炫耀大半年;而到了清末民初,一群年轻人非得整个 “文明棍”,毫无作用但是显得 “洋气”。

前文已经说过了,日本(韩国)在官方场合也很少展示其流行文化,反而动辄是和服、剑道之类;至于这些国家支持本国文化企业推广流行文化,那是另一个问题。某种文化元素流行、受到大家认可其实带有一定的玄学性质,由民间(企业)自行摸索往往效果更好,不必什么事情都要政府出手。

当然,对于已经有一定文化影响力的品牌,政府给予一些支持还是很有必要的。这一点我们的政府已经在做,除了已有的相关政策,李子柒、《甄嬛传》等等都得到了官方媒体的很多报道,甚至领导人在重要场合都会口头推荐。

综上所述,我们的文化输出的确还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但这需要一个过程、更需要我国国力的提升,我们不能倒因为果、更不能拔苗助长。借用教员的一句话,发展经济慢不得,文化输出急不得。

知乎用户 青椒番茄 poi 发表

酒香不怕巷子深。”

日本文化在世界的传播就是这句俗话的缩影。

早些年日本的大部分影视文化作品都是在自己本土传播而已,谈不上输出。例如日本人在欧美发行的游戏,或者在一些东亚国家的电视上播放的电视节目,又或者将自己国内的书籍输出到外国,和自己的文化总量相比,都是相当少的一部分。

日本动作片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这种东西只能在日本有,但却传遍了全世界。

受二战后美国民主化的影响,日本的文化领域,政府是无法直接干涉的,

日本文化的管理:一靠法律设置底线(立法机关是国会),二靠民间组织自行规范管理。

但这不影响 “酒香”——因为较少的限制,自由的风气,和经济的快速恢复,日本文化得到空前的发展,50,60 年代已经开始和欧美接轨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早就在日本国内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文化实力。

![](data:image/svg+xml;utf8,)

20 世纪初,因为电脑和网络的普及,日本网友开始将各种 “资源” 在网上免费分享,而在日本的外国人,以及通过网络接触这些作品的国外爱好者,开始模仿这种分享,自发的将这些资源(文化)免费的输回自己的国家。

这些外国人因为个人喜好,把异国文化输回自己国家,虽然大家都是看的盗版,但是还是其乐融融的建立了一个个圈子和社区。这算日本的文化输出吗?

我觉得吧,文化这种东西本身就会传播,根本用不着在意什么输出,整天担心输不出去,反而是对自己文化不自信的表现。不过也的确,当前的样子也足够不自信了,毕竟老百姓没办法对自己喜欢的东西作主。

劣质酒,就算包装得再华丽,再努力做宣传,别人也只是尝了几口,接下来就没人理会了。

知乎用户 北北 发表

咱们归纳一下,作为我们中国人,对那些外国文化比较了解?

美国流行文化,好莱坞,NBA…..

意大利的服装,法国的奢侈品,日本的动漫和…..

与他们相比,我们差在哪里?

我坦诚的讲,差在钱

这些国家都是典型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他们的能够输出文化,跟文化本身就没啥关系。

中国文化本身没啥问题,啥也不差。

等咱们实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咱们建成了地球上最富裕的国家,最幸福的生活……

到那时候,中国啥文化你想捂着不让输出都不行。

全球的丈母娘都必须要房要彩礼

名字里不加个中文那就是土

唱歌比赛必须要在本国语言加中文,别管中文啥意思

吃饭用刀叉都得偷偷的,害怕不会用筷子让人家看不起

必须要努力学习,以能报名自己国家的新东方、好未来、vipkid 的课程而自豪

开车如果买不到长城和吉利,那开 bba 就有被骂人傻钱多的可能

无论男孩儿女孩儿,如果能够找个中国人做男朋友,恨不得朋友圈发出花儿来,整个家族跟着沾光

任何服装,任何,想要国际化必须印点中文,别管啥意思,印。

全球流行喝热水,喝茶,玩儿核桃,导致全球核桃价格过高一核难求

全球精神小伙都会说两句东北话喊麦,而且欧美还要做节目,请老街溜子点评喊的好不好

全球女生都要白,越白越好,不够白的就涂粉

到那时候,全球都在思考,自己国家的文化输出跟中国比到底差在哪里?

加油奋斗吧朋友!!

知乎用户 zxc3276 发表

有些人形容中国文化创作者是带着镣铐跳舞,但我不这么认为。

我认为,在中国搞文化,就是小美人鱼长腿上岸,步步踩着刀尖。到最后要么习惯了麻木了,要么回海里化为泡沫,跟没存在过一样。

一部影视剧,如何第一时间抓住全世界的目光?

有些靠 IP,比如哈利波特,速度与激情,这样的 IP,中国没有。

有些靠视觉冲击,突突突杀杀杀(美)色色色(日),这些元素,中国不让。

有些靠剧情,然而剧情这东西还是得有人先看啊,但还是先搞一个抓眼的预告,然后有人看了,剧情 ok,就有人出来吹了,然后形成正向循环。比如名侦探柯南那部碧蓝宝石(还是啥),预告片,武力巅峰京极真单挑技巧巅峰基德,1 分钟的预告骗了多少人?进去一看,剧情血妈智障,这俩还就打了一分钟,基德还被史诗级削弱。然而不妨碍人家票房又创新高,毕竟动作系大场面拉满,噱头也拉满。

整了半天,书就一本三体,人就一个莫言,影视?毛都没有,这还输出个屁。武学输出到头来没人功夫熊猫搞得好。

那到最后,中国影视优势在哪里?比场面,真人玩不过欧美,动画玩不过日本;比帅哥,肌肉猛男干不过欧美,柔美干不过日韩;比美女,我们的邪术是化妆 P 图,可人韩国邪术可是整容。。。

玩个软涩情,人日本是祖师爷,而且还要吃国内的举报,看看这两天原神改皮肤吧。

我就俗人一个,你给我看涩,看爽,我就给钱;又不爽又不涩还想当我爹输出大道理,再 nm 的见。

知乎用户 ST - 石头人 发表

反对大部分答主的回答,不行就是不行,哪有那么多借口。中国人甚至还没有日本人了解自己的某些方面的文化。

1. 中国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落后于日本。

浙江大学公开课)

2. 中国对汉字的字源研究上个世纪落后于日本。以及从《中华大字典》到《中华字海》,再到《汉字标准字典》,都有将我国历代个别俗字判为日本汉字的失误。

3. 《菜根谭》《荆楚岁时记》这两本关于自然哲理,人物风俗的书国内不如日本火。

如果看中国的文化类别期刊,主题基本集中于佛教,国学,此外就是些晚清民国时的手稿研究等。其中一部分原因是中国古籍的在中国的残存程度不如日本,像是《永乐大典》一万册只剩 380 册。还有的原因就是缺少新的研究方法,实地考察费力不讨好,期刊评判上的问题等。

至于民间就更不用说了,把中国文化说成是日本文化到处都有。所以,我们需要的不是输出,也输出不了,而是需要输入。

以下是我查不到多少资料的问题:

女娲和灵石信仰的联系

女娲和社神的联系

女娲和春社的联系

女娲和锅的联系


然后我就可以去对应游戏内

锅巴和灵石信仰的联系

锅巴和社神的联系(灶古文竈,社古文社)

锅巴和秋社的联系

锅巴和锅的联系


如果你研究了这几个问题,就能知道鲁迅为什么着重写社戏了。

所以,至少先把文化普及了再说其他的。并且之所以想要文化输出,就是因为自己的不自信所以才想获得他人的认同。所以,如果真的文化普及的话,大概会水到渠成,然后像其他国家一样不那么重视了。

知乎用户 黑白 发表

差在没有依靠群众。

既不是人民群众主动和自发的输出内容,也不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更没有人民群众指手画脚的余地。

幸好,被输出一方的人民群众好歹还是可以选的。

知乎用户 雪梨花 发表

好的文化输出在于会讲故事,以日本动漫为例,80 年代的孩子因为一部圣斗士开始去了解希腊神话,比起十二生肖,他们更津津乐道的是十二星座。90 年代,一部灌篮高手,让每个学校的操场都出现着打篮球和看篮球的少男少女们,男孩子们觉得他们就是樱木花道,就是流川枫,女孩们幻想着能遇到她们心中的流川枫。20 世纪,火影忍者让大街小的文具店里出现各种日本忍者相关的玩具。是十二星座,篮球和忍者道具吸引人吗?当然不是,是和这些东西有关的故事吸引人,是和这些东西有关的角色吸引人,如果没有这些故事,没有这些角色,这些东西不可能在当年的中国被广大年轻人喜欢并追求的。

国内负责推广文化输出这块的人,总想着把他们眼中的高大尚的东西推向国际,倒也不是说这些东西不值得推广,有也有成功的,比如 2008 年的奥运会。但绝对大数官方想推广到外国的所谓文化输出的东西没有持续性,比如京剧,或者老外会惊叹一下,喔,好厉害,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惊叹完,老外该干嘛还继续干嘛,去网上找日本动画看,找韩国综艺看。去找一切在中国负责推广的人眼中很可能不入流的外来文化看。

知乎用户 青木林​ 发表

想起一件事。

曾经有个网游类大神级写手哭诉说日子不好过,说以前写网文,骂日本,读者高兴,骂韩国,读者高兴,骂美国,读者越发高兴,但是现在,三分之一读者看日漫,三分之一读者看韩剧,三分之一读者看美国大片,骂这三个国家读者只会说作者傻逼。

而那个时期,取代网游小说迅速火起来的小说类型是官场文,后来这类型的文都被封了。

知乎用户 b612 的刺猬 发表

其实这两年民间交流好多了,在日本会有专门的【华流】电视剧讨论… 我们的电视剧在对面也有受众的(

《故事》的序言有句话,大意是 “优秀的作品用特异性形式传达普遍共感的主题,庸俗的作品用普遍的形式传达特异性的主题”

不谈政府行为,我国文化输出过于强调自身的特异性,但在传达方式上又实在是乏善可陈。有太多的倾诉欲…

知乎用户 夢旅十方​ 发表

咱先不說文化,就說平時能看到的國產電視劇,那展現的是中國老百姓的生活嗎?不是古裝玄幻就是中二瑪麗蘇,再不就是民國戲抗戰戲,這些玩意離當下老百姓的生活是不是太遠了?難不成建國這七十年裡的文化是空白?完全不值一提?

包括國產遊戲也是,你幾乎看不到什麼現代題材的東西,不是中國風就是西幻,總之都是跟咱們老百姓的生活沒一毛錢關係的玩意,近些年只有一個《中國式家長》,但這個遊戲也並沒有很好玩~~

這些假得不能再假的東西能輸出出去就出鬼了~~

藝術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你現在都已經脫離生活了,都不能去描述生活了,還指望它怎麼輸出?再加上價值觀是只比爛不比好,能打得過歐美日韓那些頂尖產品?

家長式管理難辭其咎~~

知乎用户 龙宇 发表

电影电视剧,别赖广电;就现在这些编剧导演的水平。没有广电也拍不出什么好作品来,不是缺乏好题材,而是缺乏真正有能力的编剧导演。

有个谍战剧《生死钟声》,根据顾顺章叛变后在上海的中共机关转移一事改编。题材挺不错的、但拍的是真不咋滴。剧情搞得太差了。

我记得有个电影在原定的上映日期突然推迟了,明里暗里说是广电的锅;等上映了所有人看。拍的太差了。

就这种水平能拍出什么好东西来?

孔子学院,孔子见了都摇头;纯粹就是一帮三本院校的关系户为了混资历而去的。

毒教材蔓延十几年,祸害了多少代孩子;结果某编辑还说 “教材要经过二三十轮审核才能通过”

二三十轮审核就审出个毒教材来?呵呵

知乎用户 吕薄冰 发表

如果你想把一个中国独有的节日推荐给外国人,你选哪个?

A 春节 B 元宵 C 上元 D 七夕

估计知乎来投票(大多数答主,包括提问者在内)肯定是选 D 最多,但让那些掌管文化的官老爷来投呢?仅凭这个问题,就知道中国差在哪里了。

知乎用户 林浩轩 发表

文化输出应该重点在现代都市生活,而不是连自己年轻人都不感兴趣的传统文化,喜欢猎奇的人毕竟是少数。油管有很多搬运抖音的合集视频,下面的评论不少都是原来中国也是个都市生活丰富多彩的国家。宣传片拍出来的高楼大厦意义不大,人家会觉得这些都是摆拍,其他地方都不怎么样。但如果是潮男潮女在展现都市生活,这样可能几十秒的短视频就能改变外国人对中国的刻板印象。

文化输出得先让对方觉得你是现代的时尚的潮流的国度,国内引进的印度电影也不少,但几乎都是厕所英雄护垫侠这样的猎奇片,印度白领生活的都市电影几乎没有,而这些电影对印度形象几乎没什么正面影响。同样电视剧才是普通人对他国的第一印象。这几年国人在东南亚的地位提升不少,大量都市时装剧功不可没,当地人看了就会觉得原来中国人的生活是如此现代且富裕。韩流 kpop 也成功改变了东亚男性都是 nerd 做题家的形象。世界上多数人都是俗人,他们对外国的认知几乎全来自影视娱乐产品。

知乎用户 辉夜​ 发表

对于文化来说,高山流水自然曲高和寡,自然在现在的文化竞争中没有丝毫战斗力,因为高雅文化需要有较深的文化修养来鉴赏,而大多文化产品的受众恰恰极大一部分不存在鉴赏这种文化与美的能力。

唯一能战斗的只有下里巴人这类,一首老司机带带我传唱了多少年仍然在大街小巷网络媒体上大放光彩。因为这首歌的受众就是大批没有或者有很少鉴赏能力的人。

再看全球文化输出,日本文化输出主力动画漫画游戏文化,在全球都有极多的受众,小岛秀夫成天摸鱼不照样是天才游戏制作人。这就是亲民文化广泛传播所带来的结果。

而日本传统文化呢?能剧?歌舞伎?先不说能剧这种完完全全的阳春白雪,歌舞伎只是稍微不那么亲民了一点点,不照样没有广泛传播起来么?

中国现在想推广的文化是什么?京剧、皮影。大哥这些东西现代社会中连大部分中国人都不爱看了,你还指望打出外国?做什么美梦呢?

想形成文化竞争力,只有找出自己的一套 “低俗” 文化,才可以在现在的文化斗争浪潮中争胜。当然,此低俗非彼低俗,此低俗是指低鉴赏能力要求,俗人都可以轻松接受的意思。

再举个例子吧,育碧的《荣耀战魂》,一经发售就将死亡,为什么?除去土豆因素外,就是因为这游戏太深奥了,你没点游戏底力你连教程都打不过,自然而然受众群体就小了不知道多少圈。

高雅文化始终是种点缀,就像各种分子料理餐厅,为的就不是饱腹,而是一种精神消费,真正吃饱的还是得正常吃饭。

而套用到文化竞争中来,低俗文化就像能吃饱的大肘子,而高雅文化就像旁边点缀的 82 年拉菲,肘子是给你饱腹用的,拉菲是给你精神上的满足感的,但是要是你让鲁智深来喝这瓶拉菲那不糟蹋了么?

肘子能喂饱鲁智深,拉菲可不行,而现在中国的文化推行方法就是拿拉菲灌鲁智深,你心疼钱不说,人鲁智深还嫌你不给他吃肘子呢。

知乎用户 钟大仙儿 发表

怎么讲,中国想要对外输出的,都是自己国内都要传不下去的东西。。。。。

然后指望用这批东西征服老外。。。。

所以也就不怪老外为啥对华人刻板印象那么严重了。。。

太年轻,太简单,有时幼稚!

知乎用户 未完待续​ 发表

1、打铁还需自身硬。文化输出,首先你得有文化。小日本的文化传统保持的很好。例如:和服和古建筑,以及古代的风俗。

你到中国。还有几个人在穿汉服吗。你全是西装革履,美国人说:俺也一样。

你靠啥输出,输出啥?你输出的别人都有。

你已经全是输入了。

(中国的长城 故宫 兵马俑,在国外知名度还是很高的,外国领导人来中国就喜欢这几个地方)

2、日本最早的文化输出是不是浮士绘?这个宣传据说是因为卖往欧洲的产品外包装都用了浮士绘,所以无意中进行了一次文化输出。

3、文化产品上,日本的电器(硬件载体)、漫画、游戏,这些输出很厉害。美国的电影、电脑产品、软件、快餐店这些输出的厉害。

中国输出,现在只能对落后地区,如非洲等地方。那些地方用中国产品,看中国电视剧。中国的输出算成功的。

但想反输到强国,也就是些衣帽鞋子,没啥文化附加。文化的输出要靠文化的产品。但中国的直接文化产品,如:电影电视漫画游戏,这些都不是强项。

文学也弱,而且和西方风格不一样。当代也没有思想家。(古代的,老子在西方受追捧)

餐饮方面:外国人不会用筷子,没法享受中国主食。

中国人也不会用刀叉,所以外国餐在中国也是小众(这部分小众是怎么来的呢,美国电影电视,里面有刀餐就餐的镜头,影视拍的唯美,有情调,逼格高,所以就感觉有种小资情调,吸引人,所以也是靠文化助功,拿下的份额,类似的还有红酒,美女富豪端个玻璃高脚杯晃晃红色的液体,感觉很高大上,所以就传开了,中国白酒黄酒没有影视助功,视觉上红色也好看点,所以白色的洋酒输出也不行。还有一点,红酒是不带味道的,一点酸甜辣味都没有,就是有点香苦,所以这种中性味觉也容易被接受,最起码不排斥)。

但是快餐可以直接用手抓,所以普及。

而中国的能用手直接拿着吃的小吃,做的都一般。听说有的肉夹馍在美国卖的不错。

中国瓷器、丝绸,在古代文化输出是很成功的。尤其是上面可以有中国的花纹图案。

现代,因为人家都会造了,欧美估计都会了,所以瓷器人家不觉得是中国文化,日本高端造瓷技术甚至超过中国,所以瓷器也不能做中国文化的载体了。

中国的京剧,具有很强的中国文化渲染,可惜生不逢时,在影视游戏盛行的年代,别说外国人,中国本土人也没多少年轻人真正欣赏的了的。

中国功夫,在国外有一定的市场,但不如印度瑜伽输出厉害。瑜伽无意中定位在了女性群体上,这个是她成功的关键。因为犹太人赚钱秘笈就是:瞄准女人和嘴巴。女人的钱更容易赚,比如金刚石和驴包,是包装最成功的,因为忽悠了女人,所以把普通产品生生炒成了奢侈品。

唐宋诗词,甩了西方 “诗歌” 一个银河系的距离。但限于语言不通。没法翻译。就这样,其内容魅力仍吸引小众追随者。可惜纯粹的意境和文字美,无法翻译。

中国乐器、中国绘画,没有油画和西洋乐器输出成功。和自身的不坚持有关。

其实中国乐器和中国绘画非常的唯美、艺术,甩了油画(西方过去没纸,只能用布画,但效果肯定没纸的好,细看很粗糙,乐器也适合打仗时候用的,响亮激昂,但根本不唯美,我觉得不算艺术,可以算是兵器)中国绘画音乐甩了油画和西洋乐至少一个地月系距离。但因为中国本国没有坚持,一部分崇洋媚外心理,导致自己的传统坚守不够,认为西方油画和乐器比中国好,自动放弃传承,拥抱国外。这个是没有办法的,不是实力问题,是意识形态问题。尤其是学画画学音乐的这些本身就觉得西方音乐和绘画超过中国。这点不得不令人深思和遗憾。

中医,不用说了,因为西方科技的发达,成就了西医——100 年前可能西医连肺结核也治不了。现在借助仪器,可以透视,现在还有 AI,可以自己读拍的片。

科技成就了西医。停电西医就完了。但这不妨碍西医的推广。

中医是艺术,所以不如技术这样,可以叠加累积的进步。只靠一两个艺术大师在历史印迹里星星点缀。所以无法和科技基础累积起来的金字塔比。现在科技这么不发达就如此,以后就更难了。

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约瑟夫还是谁说这是世界任何国家所没有的,这个有希望推广开来,但是目前没有一家得力的公司。全是卖保健品。

传统养生文化理念其实很厉害,中国人生在其中不觉得,外国真没有。

外国还是靠健身房,这比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甩了一个本超星系团去。

传统养生文化中的一部分,如按摩这个借助日本,就推了出去,现在德国车都带按摩功能。

拔罐也很吃香,奥运会运动员都拔罐。

太极这些,暂时没推开,主要因为感觉像是中老年人打的,年轻人还是喜欢健身房,但健身房真的比中国养生差远了。

经络穴位这些外国人不明白。

西方人还停留在外练筋骨皮层面。中国已经到了内炼一口气了。

养生要决,几千年前的黄帝内经就说的很明白了。现在的养生没有超越黄帝内经的,老祖先太神奇了。

健身房(且不说室内含有大量甲醛)、马拉松这些(且不说都是室外都是废气污霾),大量锻炼时候,强了肌肉,却把大量毒素吸进体内,都是作死的节奏。

就现代养生思想,中国的吃饭八分饱,远远超过西方的每天八杯水。

一个智慧,一个机械。

一个以人为主,人是主体。一个以物为主,杯子是主体。

一个在物质超量丰盛的今天,与时俱进,提节流,一个同样在物质丰盛今天,还在提开源

一个以主观感受为主——每个人的八分饱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可以很好的调节,一句话就可以适用很多人,一个是机械唯物主义,不分男女老少,一律平等灌八杯,小孩也是八杯,大人也是八杯,老人也是八杯。男人也是八杯,女人也是八杯,姚明也是八杯,潘长江也是八杯。多大的杯子也不说。反正就是八杯,特别西方的思维方式。标准化、精准化、量化。忽略了人性化和差异化。中国人没脑子受中华养生文化熏陶,也在机械执行。

文化输出任重而道远。

所以,传统方面,有的发扬不够,有的不适应现代的节奏,传不出去。

创新创意的新文化上,不足,国外,变形金刚,蜘蛛侠,蝙蝠侠啥的,蜡笔小新小丸子,都是现代创新的。而且都有载体。中国有武侠,是现代创造的,可惜载体:影视剧漫画游戏,不发达,难以带着这些传出去

产品上,较为落后,打入不了国际市场。

部分高科技产品,如手机现在还可以,但输出也难,第 1,人家那也有很强的竞争对手。你输出受阻(如:苹果)。第 2,人家有自我保护,比如 5G,华为想输,人家立马保护起来,打压华为。

所以现在输出很难,不过只要国力旺盛持续,输出领域宽阔是迟早的事,不过费点时间。

总之国家要强大,就像古代中国太强大,把周边能输出的全输出了,全用筷子,穿汉服,写汉字,下围棋,盖中国建筑,读三国演义和出师表。

知乎用户 林维训​ 发表

老看到这个话题,忍不住想随便聊几句

很多回答都进入了一个误区,在术层面上纠结于日本人做对了什么中国人做错了什么。这样的讨论固然也是有益的,但是,真的有意义吗?

文化是典型的上层建筑,是一个人群的意识和行为的共性,比如说共同的价值观、审美观和世界观 。这些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可以感知的到。怎么感知呢?有两种基本的方式,一种是直接生活在这个文化对应的人群中,就好比小朋友在爸爸妈妈照顾下长大,自然就感知和习得了爸爸妈妈的文化;或者是美国长大的 ABC,从小生活在西方文化的氛围中,形成与在中国长大的小孩完全不同的文化习惯。这种感知是直接的,强烈的,但是如果一个人群的人想要用这种方式感受另一个人群的文化,并不容易,你看,且不说在国内有很多家长花着天价让小朋友上『双语学校』甚至『国际学校』,就算很多中国的移民出了国,也还是生活在中国人圈子里,经常会为『如何融入主流社会』而发愁。

另一种方式,是通过接触那种文化的文化产品来间接感知。比如说,大多数国人对美国的了解来自于好莱坞 NBA,来自于硅谷的传奇故事,来自于麦当劳星巴克,来自于在中国的美资企业中的规章制度和企业氛围,这些都可以称之为文化产品。这样的感知是间接的,缓慢的,但是当接触了多了之后,逐渐的也会形成对其他文化的认知。

从根本上说,文化的感染力,也就是以第一种方式对人施加的影响力随距离迅速衰减,这一点对任何文化都是平等的,不存在远距离输出的可能;文化产品则不然,它是可以脱离文化母体而独立存在的,只要载体不灭,就有可能穿越时空障碍地进行传播,就像古埃及圣书体,虽然在历史长河中已经完全失传,无人能够辩识,但是一旦重新破译之后,其中所记载的几千年前的埃及的文化就同样能被现代的人们所感知。

所以,我们平常说的文化输出,其实主要地就体现为文化产品的输出 ;那么,文化输出的强弱,或曰软实力的强弱,主要地就取决于文化产品输出的质与量。

文化产品与普通产品有什么区别呢?他们有相近之处,就是都符合一般商品的行销规律。比如说,越富裕的市场,优秀商品得到的回报越大,供应商们就有越大的积极性投入资金打磨高质量商品,提高产量;另一方面,越富裕的市场,人们也越有足够的资源对下一代提供良好的教育,消费者的平均审美品味也会越高,也会促进供应商们不断改进商品的制作水平,两个因素结合,就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使得较富裕的市场上的商品,在质和量上通常都要胜过较贫穷的市场。这就如同水流中的势能,从高海拔向低海拔流动要比反方向流动容易的多。

中国目前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即使是在 GDP 四十年疯狂增长之后,人均富裕程度与日本也还有明显的差距,更不要说居民的平均受教育程度、美学积淀都要差的多,这使得中国市场上的商品,就品质而言明显地良莠不齐,与日本市场相比差距还比较明显,这样中国市场上的商品在向外流动的时候,其难度自然要比日本商品要困难一些,这一点,对于文化产品同样适用。

但是肯定有人会说了,不对呀,中国制造现在不是打遍天下无敌手吗?为什么文化产品达不到同样的水平?这就要说文化产品与普通商品不一样的地方了。普通商品的文化因素较少,面向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因此具有容易标准化、批量化和全球化生产的特点,产地与消费地可以完全分离,遍布世界的中国制造,大多数就是这样专门面向目标国生产的商品,在欧美市场上出现的中国制造,通常都是依据目标市场的标准量身定制的,往往都打的是欧美品牌的标签,与在中国市场上出售的商品并不是一回事;而现在随着中国劳动力价格的上升,这些商品的生产地又在进一步向更低成本的国家移动。

相反,文化产品有鲜明的文化特征,与群体的文化取向和习惯关系密切(往往还有语言障碍的加成),使得文化的生产和消费都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大多数时候,文化产品的生产者与消费者都应该来自同一文化群体;其次,文化产品通常都具有极好的复制性,印刷术和互联网的出现,使得文化产品的复制成本不断降低,这就意味着具体的文化产品中,材料成本和制造成本所占的比例非常小,也就不像普通商品那样有跨地域生产的需要和动力。

最后,确实有一些文化产品能够跨越文化和语言障碍传播,这种传播,除了前文说到的,文化市场的发展水平的不同造成的势差的影响之外 ,就往往需要国家形象和意识形态加成了。在这方面,毋庸讳言,中国的文化产品处于相当尴尬的位置,『世界』,也就是大部分国人在意的西方世界,对于中国的印象是偏向负面的,安利一下我自己的回答,为什么外国人普遍不了解中国? 这里就不赘述了。

总之,在当前这个阶段,在中国文化产业距离满足自己国民的文化需求都还有相当大的距离的时候(看看国产剧与英美剧的口碑差距,看看中超与英超,CBA 与 NBA 的差距),讨论中国的文化输出实在是勉为其难,为时尚早,这不是哪个具体的策略或是生产者的错误,而是大势使然。中国的物质条件的改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而文化的发展需要时间,就跟芯片的发展一样,战术上要努力,战略上急不得,任重而道远,对于文化产业的人们来说要努力,对于普通人来说,加强学习提升眼光品味,就是在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添砖加瓦了。

知乎用户 左中右 发表

2021 年东京奥运会之后回来补充:

我觉得有必要增加一条,那就是综合国力,从本次日本东京奥运会的表现来看,日本的所谓文化输出力已经随着国力的衰败也跟着一起衰败了。日本最吸引人的文化,几乎就只剩下二次元了。

(以下为原答案)

差在经济上,经济上来了以后,什么都不差。

文化传播率跟经济成长成正比,哪位可以沿着这个思路做点数据图出来,看是否符合我这个推测。

B 站有很多 “各国 GDP 历年来变化” 的视频,西方文化以美国为代表,东方文化,以前是以日本为代表,当时也正是日本经济雄居全球第二的时候。

有人说西方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的关系不大,但我说了美国是西方文化传播的代表,好莱坞也不是只拍美国题材,基本上涵盖了全部西方文化元素。另一方面,东方文化一直以来氛围中日两套体系,而韩国则一直未能占据主流,也跟其国际影响力不高有直接关系。

同理,香港曾经作为东亚文化的主要输出地,但随着经济下沉,也逐渐失去了地位。

知乎用户 90hou 发表

10.14 更新

——————

最近看到了一个不错的店子,感觉中国不缺好东西,但真的需要好好做 marketing。

以下原回答:

—————

很多人在文化宣传上真的跑得有点偏。

在西式服装上加上刺绣就是中国风?穿个唐装旗袍,拉外国人看京剧就是在弘扬中国文化?

和西方人拼西化,真的拼不过人家,但自己好的东西又不知道怎么宣传。

日本在法国到处打广告,举办展览,艺术交流,各种暴露视野,反而中国真的毫无存在感。

一直就好奇中国如何在其他国家推广自己,自己又喜欢逛书店,走过很多国家,介绍中国的书和资料真的很少。

大众视野关于中国文化物化后的东西除了固定那几个就不知道了。

国内最应该输出的是汉文化,告诉世界汉人是怎样生活(衣 - 汉服,食 - 中餐,住 - 汉式装修(可能需要更多的设计),行),怎样创作艺术(诗词歌赋)等等。汉字,汉服,汉乐,汉诗,汉礼啥的。

目前在看到了很多汉风服装设计和制作都很不错,希望我的祖国越来越好。

(图源自网络,侵权删除)

知乎用户 Mr.Yo 发表

作为一个留学生特别愿意回答这个问题、首先你屏蔽掉那些无脑喷答案。

(ง •̀_•́)ง开始好好答:

1、首先我觉着日本文化有输出是因为他们流行文化里做的特别好、日本动漫、漫画在世界很有名,这是加分项。大部分人知道日本文化是通过这些流行文化知道的(我意思是文化输出流行文化比传统文化更有用)

2、经济问题、你见过一个发展中国家是文化输出国嘛?

3、我觉着中国文化工作者可能水平还不如日本、虽然有人说这是管制的事、但个人以为这不是主因吧、文化那么多题材、文艺片那么多题材、音乐那么多题材、动画那么多题材、广电总局会难不成除了建国后不能成精后还➕了一条不能拍好片嘛?而且恕我直言、说管制这事儿的主要是喷子并不是文化从业人员。(个人感觉欢迎文化工作者回复打脸)

4、中国文化在有输出在国外、春节、中餐馆这些我觉着也是广义的输出、我周围的同学也特别喜欢中国字、刚来时候好多人问我他们名字拿汉语咋写 lol 有的名字我还真不会翻译。而且日本文化其实也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演化而来的、它能培养出优秀流行文化输出、我们的更可以。

5、文化自信、其实我觉着刻意说文化 “输出” 没那么重要甚至不需要的、好的文化是被人欣赏被人了解到的、是一个主动接受过程。中国人创造出自己喜欢的精彩的东西、外国人自然也会有喜欢的。

————————————————————————

我个人很看好中国文化未来输出方向、就电影说可以拍的就很多、我们历史太精彩了、汉匈之战、三国、五胡乱华(我觉着可以拍出个悲剧片)、大唐西域记、大明平倭、甲午海战、抗战、抗美援朝等等等我觉着这些题材每一个都很精彩或很悲壮。我们文化创造场地应该会比日本大很多、更有气魄。

当然文化输出第一步是文化认同、我们要对我们自己的文化自信、你古诗古文都一个不懂咋好意思讲文化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百年前、中国人最屈辱时候甚至有取消汉字全面拉丁化的提议(你知道谁提的吧);五十年前还在为不挨打吃饱肚子奋斗;今天我们可以出国去看大千世界、回头反思为何文化输出能力不如日本;你说我们未来会怎么样?

未来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题主既然看到问题就可以在国外邀请邀请同学来家里吃个饭啥的、唠嗑时候顺便就讲讲历史啊什么的。

另外与其自怨自哀或恶语相加、不如奋发图强、看到问题、迎难而上解决问题才是正解。

知乎用户 君子剑转转转 发表

我国文化输出吧,实际上是在输入。

各路演艺名流,官员拿着日本人韩国人的东西当自己的,还说啥 “唐朝传过去的”。

真的到了国产文化优秀产品出来了,倒是开始动手下刀,水军挤压。

大家都是输出,我国是自宫,自己扼杀市场活力,变成文化低地。那就变成文化输入了呗。

还文化输出呢。最好先仔细研究一下那些是文化名流们 “输入” 的东西比较好。

知乎用户 St Shaytan 发表

好罢算是被迫来答╮(╯_╰)╭既然某人(看上去像是个伊利希德)拉黑了俺还叫俺自己来发暴论麽

那恭敬不如从命,俺就来发个暴论咯?

其实原则上讲,我基本上也是比较支持专有名词音译的,毕竟音译和文化输出是两条腿走路,强行意译其实更接近于拐杖,并不是一条真正的腿

但是具体到操作层面,个人认为 “把拼音当翻译” 这做法始终是不妥

为啥?

你见过人家拿威妥玛拼音给拼音注音就明白了╮(╯_╰)╭

需要人家二次注音的音译算哪门子音译啊!

更别提还有很多不用拉丁字母的国家……

比如你是指望日本人读拼音?还是按照罗马音读?还是往上标片假名?╮(╯_╰)╭

对比来讲,虽然用的是拉丁字母,但是汉语拼音对应的并不是日语罗马音,甚至不是片假名,而是平假名

“拿拼音当翻译” 这回事,跟输出罗马音并不是一码事,而是基本等同于丢一串平假名出去当翻译╮(╯_╰)╭这恐怕还不如直接汉字怼脸……

你要说这是为了尊重洋人使用拉丁字母的习惯罢……

那不就相当于日本人为了尊重中国人用汉字的习惯,把日语都按照训读 “翻译” 成汉字麽?(万叶假名乃至于当て字)

怒罗江门?吴尔罗?神帝丽罗?罗鬼巣多?

这种 “音译”………… 真的指望靠这个文化输出?

归根结底,汉语拼音本质上是汉语的一部分,其发音拼读方式是只有中国人才会系统学习的,把拼音当翻译,这本质上就是用汉语注音工具 “音译” 汉语

拉丁字母汉语拼音替代汉字,这就叫文化输出?左手倒右手而已╮(╯_╰)╭“音”、“意” 一个都不占的所谓 “翻译”,是能输出音?还是能输出意?输出的甚至都不是傲慢,只是单纯的愚蠢而已

知乎用户 清晨的荣誉 发表

扪心自问,你想输出的文化你自己喜欢不……

知乎用户 touchfat 发表

美国又不反神道教,但美国反共产主义啊。

印第安纳琼斯 4 里大学有一幕学生在抗议,写的就是 rather be dead than red (印象中)

你们可能不知道在西方人眼里中国是个多么恐怖的国家,这么说吧:…… 在有些西方人眼里,纳粹德国的集中营也比中国好一些。这种情况下中国的文化产品在西方传播本身就有很大阻力。别说什么文艺应该自由,没人能脱离社会背景活着。


我劝各位还是多少有点自知之明,日本可是在明治维新之后就开始工业化了的

秋津洲” 巡洋舰
材质:钢铁
主尺度:91.7 米 ×13.14 米
吃水深度:5.32 米
排水量:3100 吨
航速:19.0 节
装备:阿炮 152mm×4,阿炮 120mm×6,重型哈炮 47mm×8,5 管诺炮 8mm×4,鱼雷发射管 360mm×4
军舰制造工厂:英国设计,日本横须贺海军造船厂建造
下水建成时间:1892 年 7 月 6 日下水,1894 年 3 月 31 日建成
舰长:上村彦之丞(少佐)

甲午海战的时候日本已经有能力制造战舰了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日本战后经济快速复苏,一方面有美国的强力援助,一方面也是因为日本本身技术水平就不低。比德国美国英国那是有差距,但比中国还是甩几条街没问题。

技术发展到一定层级,才会出现思想的发展。

看过的人都知道上面这俩可能是日本漫画在思想层面的最高造诣。之后的流行作品不管设定有多宏大,作画有多精美,人设有多精细,剧情有多巧妙,在哲学层面都很难跟这一部作品匹敌。

中国别说动漫作品,任何严肃文艺作品拿出来,哲学造诣能超越《异色短篇集》和《火鸟》的都很少,更不要说在流行文化的圈子里。毕竟我们中大部分人都是 2000 年后甚至 2010 年后才开始考虑精神文明建设,而日本 70 年代就考虑过了。

没有这些大师打底,如果真的只靠现在民工漫的内涵层级来硬发展,是无法走出去的。(请不要直接把几大民工漫强行移植到其它场景说事,我说的只是它们的哲学内核。另外没有早期大师的开拓,也不会出现荒木、富坚这些鬼才的土壤。)


另外一点,日本人的有些民族性格使得他们的文化也更加好推广:日本不管是啥,剑道空手道茶道还是啥,都是重视仪式感大过效果。

中国人喝茶,不管是为了社交还是品茶,都是有个目的的。日本的茶道就没有明确的目的,过程就是目的。

学散打,要的就是不断练习直到精进。而学空手道呢?先学会怎么念 “sensei” 吧,仪式感爆棚。

中国的刺客那是专诸、豫让、聂政、荆轲,重点不是刺杀而是道义。日本的刺客呢?重点在于组织、服饰、和道具。前者你让外国人咋理解……


而且西方对日本文化始终是抱着猎奇的心态。

我记得很早的时候看不知道哪本书里有一段话,大概的意思是:白人男性对亚洲女性的好奇,主要是在把她压倒在身下,看着她那一头长发散开的样子。

也有很多外国人喜欢修仙小说…… 而且武侠其实也很酷,例如说飞雪连天射白鹿。只不过我们的文化产业还没有发展到可以让这些作品酷起来的时候。

知乎用户 mamahong2 发表

不管真假,日韩甚至印度都是把自己装扮的光鲜亮丽推销出去。

而我们有些人总是喜欢把自己的愚昧落后展示给别人,比如很多在国际上得奖的电影。

知乎用户 有 360 天了么​ 发表

哈,目前为止没看到一个正经答题的。

也罢,我来假正经一次吧……


先说结论:

与日本文化输出相比,中国文化输出差在哪里?

差在成为工业化国家的时间上。

一、没有工业化,就没有文化输出。

让我们先看看文化输出强国: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韩国凡是数的上的文化输出国,都是工业化国家,而且大都是老牌工业化国家。

这不是巧合。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化是上层建筑,工业化是经济基础。

先进的生产力和文化,影响落后的生产力和文化。

工业化就是现在先进的生产力和文化。

电影,动漫,建筑,设计,管理,甚至包括自由理念,都离不开强大的工业支撑。信息技术,流水线作业,现代管理,这些高效率的因素让文化产业异常强大。

工业化更是民主和自由的基石,只有高度发达工业的产出,才能支撑民主制度的高度内耗和自由主义的随意散漫。

好莱坞的电影离不开工业化,东京的动漫离不开工业化,英国人的 RR 离不开工业化巴黎化妆品离不开工业化,米兰的时装也离不开工业化,德国…… 德国文化本身就是工业化。

应该说,文化输出是先进生产力对落后生产力在文化方面的碾压。工业化在产能上的优势,使得量变产生了质变,不管文化优劣,以量取胜,把人们的大量时间都占据掉,用铺天盖地的广告攻势,媒体攻势抓住人们的眼球,挤进人们的大脑,使人们不得不接受伴随工业品涌入捆绑的文化符号

工业化国家间的文化流动,也受工业化强弱的左右,美国的工业化最强大,可以让他的文化很容易的影响到德国日本,相反德国日本文化输出到美国则困难的多,而英国和意大利工业化更加羸弱,则对前述三国的文化输出能力就更弱,现有的文化输出,大多带有他们工业化强盛时期的印记。

而那些只有古代灿烂文化的国家,只要工业化进程还没发展到中高级阶段,无一例外的在文化上属于被动接受的一方。埃及、印度,阿拉伯,东欧,中南美,这些国家历史文化如璀璨星空,但是都止步于国内,无一不是因为工业化程度远远落后而导致的文化弱势。

二、中国文化输出不行,是因为瞧不起流行文化么?

很多人说,中国输出的不是流行文化,所以中国文化输出差。

这是管中窥豹。

流行文化之所以是流行文化,是因为它是符合工业化背景,有工业化特质,适合工业化社会的文化。

好莱坞电影看什么?看大场面,看特效,看科幻奇思妙想,看三维人物的精细到根的毛发,这些看点哪个不是工业化的体现?偶像,网红,流行音乐,那个不是充满了工业化的浮躁感和被制造感?动漫,电游,时装,现代艺术和设计,它们要么安抚工业化时代人们的负面情绪,要么减轻工业化带来的心理压力,要么消费工业化产能和科技。

![](data:image/svg+xml;utf8,)

流行文化其实就是工业化文化。起点小说是工业化文化,表情包是工业化文化,弹幕是工业化文化,广场舞也是工业化文化。

有人说,中国不是号称实现了工业化么,怎么文化输出还是比不过日本?

因为中国的工业化才建成不久,自己的工业化文化还在成型,中国基本实现工业化的时间最早也应该算到 2000 年,这比日本晚五十到一百年,虽然中国追赶速度不慢,但想在 10 年间抹平 50 年到 100 年的差距,不啻于痴人说梦。中国的工业化文化还需要时间积淀,还需要等原来的农耕文化印迹自己慢慢消退。

三、中国的文化输出的未来

应该说,中国的文化输出的未来是一片光明的。

前文论述过,工业化的强弱决定了文化输出强势与否,中国工业化的前途一片光明,而美日欧工业衰退的衰退,停止的停滞,情况最好的美国也是增长乏力,所以中国文化输出转为强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现在就出现了一些好的苗头,如网文,电视剧,电影,短视频,这些信息时代工业化的新宠已经渡过了萌芽,具备了比较深厚实力,真正的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输出。而非洲、东南亚、中亚这些中国工业化触手触及的地区,也在逐渐形成中国文化输出的接受地。

中国的电筒,玩具,摩托,老干妈香辣酱,万金油,不锈钢脸盆,手机,皮卡所到之处,中国的宫斗剧,奇幻剧,都市剧,电影,抖音短视频、农药网游紧紧跟上。

美日欧文化占领了城市,中国文化就深入到乡村,城镇;

美日欧文化占据高收入者的大脑,中国文化就渗透进中低收入者的心里;

美日欧吸引了中老年人,中国文化就拉拢青少年人;

我想,有 20 年时间,等农村包围了城市,低收入者收入增长,现如今的青少年成为主体人群…… 中国的文化输出一定是如历史大潮般不可阻挡。

知乎用户 端木弗貢 发表

别装了,什么「老外」如何如何?还真把自己当根葱了,以为自己对所谓的中国文化了解「甚多」呗!别说你一个什么交换生,就是去外边读硕、读博的,又有几个是知己知彼,对存身其间的这个世界真正有点见识的?

什么误区?就是不了解你自己呗!你谁呀?人家有义务去了解你!我就不觉得我有任何义务去了解一个吉尔吉斯农民的无聊人生。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还想跟日本比?

你知道日本第一部彩色长篇(feature length)动画电影叫什么?

——《白蛇传》

你知道中国最早引进的日本动画片中《花仙子》《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咪咪流浪记》《OZ

国历险记》等讲的都是什么题材的故事?

你知道任天堂的扛鼎之作超级马里奥中的 Mario 和 Luigi 是哪里人氏?

你知道古天乐版《神雕侠侣》中的配乐《英雄的黎明》是谁写的?最初是为什么而谱写的?

倘若换成一个固步自封抱残守缺的文化,谁稀罕你的输出!

美国有《花木兰》、《功夫熊猫》、《阿拉丁》,有李安的《断臂山》、赵婷的《无依之地》,还有最近爆红的《瞬息全宇宙》。

你有什么?喜羊羊?熊大熊二? 别说海绵宝宝、小猪佩奇,就是俄罗斯的玛莎与熊,能甩你几条街?

知乎用户 十一月莲草子 发表

我寻思你也得有文化才能有输出啊

传统的东西学不会,流行的东西抄不好,

吃饭吃不出咸淡,国产看不出好坏,

把基础性的东西看成是肉食者的义务,

把流行炒起来的东西看成是希望和未来。

要是会卖就算会输出的话,

那国外的老头老太太怎么不来中国买药呢

知乎用户 FireToad 发表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我国驱逐舰命名的城市,几乎都是历史文化名城

那可是太棒了!

可以围绕城市做如下布置。

我是昆明人,自然要把昆明推广出去了。

直接整一个 “滇池海军部”。

一个依托滇池设立的特殊港区,角色直接安排舰 r 和 b 的部分,外加大量现代战舰。

宣传片做如下安排:

开头是金马坊的人群,王府井购物中心,然后是飞过滇池的海鸥

镜头切换到海鸥视角,跟随它进入云层。

突然音乐变得激昂。

云层下方是很多战列舰,包括大和,大选帝侯,征服者,哥伦布,蒙大拿……

最后海鸥停在港区附近,一个唱着 “采蘑菇的小姑娘” 的少女路过,胸口别着西南联大校徽。

没错,她就是 052D 昆明。

之后的片段中出现很多角色。

比如甩拉面的兰州,做手办的西安,包粽子的长沙,跳舞的乌鲁木齐

给人以为这是一部 “日常作品”。

最后三分之一画风变得极其硬核。

太平洋上波涛汹涌,辽宁和山东联袂出击,敌人是从黑暗传送门中出现的部队。

敌人发出的电磁干扰打乱了舰载机队形,突然镜头中出现了四个驱逐舰。

没错,传说中的四大金刚。

她们突然化身成神兽形态,直接瓦解了敌人屏障,敌核心枢纽很快被辽宁山东炸掉,天空中露出了曙光……

通讯接通了滇池指挥部,秘书官说有个新司令来了……(指新玩家)

说完了海军说陆军。

可以加入汉服元素啊!

ztz99a2 整个青花瓷套。

就一穿着装甲,扛着主炮的古装妹子,掏出来的穿甲弹也是青花瓷风格。

红装武装都齐了!

我不信外国宅男看了这种还把持得住。

10 式务必安排,代号 “杜丘遥”,自称杜丘冬人的孙女。造型参考高仓健设计,遇到人就说堵上爷爷的名声!(高仓健在追捕里演了个检察官,就叫杜丘冬人)。这样元素都有了!

还有德国豹 2A7,直接代号莫妮卡,按照心跳文学部的莫妮卡进行塑造,最爱的歌曲是《公开集结》。

不仅要宣传中国的,更要利用外国元素宣传中国文化内核!

你日本可以让外国人 cos 忍者。

那为啥不整个唱 “华沙曲” 的美国人呢?

知乎用户 卡尔的假发 发表

日本文化向西方输出真正的高峰是明治维新早期,浮世绘对印象派绘画有直接影响,并间接影响到近代西方美术的审美嬗变。

日本向亚洲的文化输出高峰是明治后期到大正时代,整个东亚 / 儒家 / 汉字文化圈,乃至很多东南亚地区,都受到日本从文学艺术乃至行文和词汇上的深刻影响的,

这种高度二战后的日本从未在文化层面达到过,其物质文明的丰富和战败国地位的结合,让其文化倒退成了一种符号化和工厂化的境地,许多外国人可能看过日本的非主流文化(动漫,游戏),反对其文明核心本身的兴趣,已经边缘化,至多在某些布尔乔亚小圈子内作为猎奇就行,比如乔布斯沉迷日本禅宗。

韩国近年看似在文化上的崛起,其性质和日本二战后类似,主要输出的也是一些西方看来非主流的流行文化,由于缺乏战前的近代积累,其地位还不如日本(认为出了几个韩国明星就比日本高级的可以呵了)

如果要类比,日本和韩国在西方的文化输出地位,最多类似印度和泰国在中国的文化输出地位

知乎用户 呆蛙 发表

泻药
一、内容:

得有文化才能输出文化。
人家喜欢的东西是文化,日本文化是吸引人的文化自主输出,而中国输出文化偏偏是把自己优秀的文化给扒了,然后塞上一些低俗层次不高以及和我们无关的破玩意儿来充文化……

这玩意儿作为中国人我看了都尴尬。

二、方式方法:

比如:
传统戏剧:中国有昆曲、越剧、京剧、以及川剧秦腔等等灿烂的传统戏曲。日本也有能剧等等,原本是不输给日本的。

本来有这样好的东西,就算是做做脸谱挂件做做人偶卖其实也还不错,但是我们经常看到的宣传方式是——人群当中钻出一个大光头,不分青红皂白就唱上一段,咿咿呀呀的,几乎是我童年阴影,外行人第一印象首先是视觉然后是听觉,不懂戏曲的人可不管什么念白和咿呀的功力多深,只会吓到人。

有两个组合,很能说明中日两国在文化输出上的方法的差别。
中国常说的 “中国风”、“中国元素”,通常是在流行事物里强行塞进去几个符号性的东西。
中国:女子十二乐坊,用年轻女性、时尚、流行音乐的形式演奏传统曲目来宣传中国传统音乐。年轻女性多了去了,时尚的连衣裙也多了去了,传统曲目有的是传统乐队高水准的演奏。综合起来,我也不爱听。

日本:吉田兄弟,两名三味线演奏者,着重点就在他们的演奏技术和原创曲目,不是刻意的在流行音乐表演里塞进传统元素。第一次听到他们演奏的时候,立即有了一种感觉——这个音乐好帅气,但是这就是三味线

![](data:image/svg+xml;utf8,)

知乎用户 哦呵呵 发表

日本没有中国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那几十年的空档吧?一直和欧美混的挺好,中国你接触都不怎么和人家接触就想有文化输出?改革开放三四十年年,自己国家的文化都要管来管去,就想超越日本那么多年的努力了?

知乎用户 浅月淡星 发表

中国本土的文化甚至没有在本土落地,民族文化被嘲讽,现代文化又总能看到国外的影子,国内的文化,说到底还是少数人玩票的小众文化。稍微大众一点,都会沦落到鄙视链的一环。

知乎用户 地球客 发表

中国文化差在哪里?

我认为是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何为萧何?

其一是 时间轴上不断更新的文化。

其二是 地理位置上多元的文化。

而 日本 就简单多了, 从唐朝学过去的东西 ,一直延续至今, 加上地方又小,所以也能统一集中发展。

而中国呢?

知道国家领导人为什么 不穿 汉服吗?

知道为什么 外国人 认为 中国的传统服饰 是 旗袍 吗?

很多东西 并不是 越多 越好, 也不是越新 越 好 。 取之精华,去之糟粕 , 就好。

知乎用户 迷途书僮 发表

差在不能完全卑躬屈膝。全球的传媒控制在以美国为首的英语系国家手上,最主要的就是美国和英国。日韩的靡靡之音之所以能够流行,最主要的是符合英美的利益。日漫韩流,这种输出,表面光鲜,本质上是内耗。凑这个热闹的结果就是男性的普遍弱化。文化输出的核心不在输出什么内容,而在对传媒的主导。没有主导权,却想输出,让别人喜欢你,那么你就要主动迎合。输出这事先不着急,急也急不来,该着急的是控制输入,别老想着进攻,先做好防守吧。

知乎用户 追求梦想的自由人 发表

战后日本经过美国占领之后,对其国民性和法律文化进行改造,其和欧美国家可以共享普世价值观,双方之间存在认同感,文化易于传播。

但中国不一样,中国现在和欧美国家在文化层面还缺乏认同感,由此导致,很多欧美人都是抱着猎奇、研究的角度,来看中国文化的。

从心理上,他们接受中国文化还有待时日。

知乎用户 陶光​ 发表

日本的学者和政商界现在其实很苦恼动漫 ACG 代表了日本形象。

动漫属于锦上添花的事物,在当年日本产品,日本经济,日本文化繁荣时候是一抹亮色。

但日本如今产业丢失,经济不再是神话的状态下,影响力依然巨大的动漫实际上成了日本形象的半边天,它侵蚀了日本文化其他部分的份额,日本影视日本文学都早已不复当初,导致当下日本对外文化宣传的时候,总是绕不过这条路,这条路当然便利,但是它也缺乏严肃正式与深度,就像这次奥运,实际上主办者对于动漫在其中的定位一直都在摇摆,从最开始东京八分钟的马里奥核心定位,到最后当背景音乐了事。

实质上日本动漫和日本旅游业,都是日本文化和日本经济败亡大势下才 “被” 凸现的,这种模式并不值得我们大力学习。

真正好的模式是扶助自强者,让真正有生命力产业和事物获得更好的环境和资源,让我们具有优势的产业更好的发挥其优势,让其自由发展,让新的产业替代覆盖旧产业,反过来改造旧产业。不要在竞争对手最强势的领域和时期跟它死磕,而是在新领域新层面创造新优势,再等对方衰弱时降维打击取而代之,可以参照欧洲绘画音乐与美国绘画音乐的历史,可以参照俄国苏联文学与美国文学,可以参照电视艺术与电影艺术的关系。

知乎用户 月光舞者​ 发表

说白了,现在很多人都是畏威不怀德,你说某人道德多高尚可能 N 多人不屑一顾,你说某人武功有多强,打倒过几个武林高手,N 多人就如数家珍了,全世界都很感兴趣武力值的高低强弱,所以日本动漫有 N 多是和打以及武力联系在一起的,比如说火影忍者,比如龙珠和一拳超人之类,这些在西方有 N 多粉丝,原因是确实制作精良,对于一些武功等级设定也超过普通的打斗类动漫,对武力值的崇拜是大多数男性的突出特征

包括游戏也是这样,你是格斗游戏玩家,你不能不提日本游戏,现在街霸 5 和以前街霸 4 一样是世界格斗大赛的主流项目,要玩好街霸 5,你就需要懂立回、择和确反等日本格斗游戏概念,也就会一步步接近日本文化,因为日本文化诞生了这些概念,顶尖街霸玩家很多都是日本人

谈到日本动漫和游戏的影响力,看看这些年来漫展游戏展就知道了,有 COS 火影的, 有 COS 进击巨人的,有 COS 隆和肯,等等,各大动漫论坛包括知乎都有各种剧情探讨,比如如何看待某个动漫角色的三观和武功之类,包括外国也不乏这些现象,这就是动漫游戏强大影响力的证明,如果说某些小说也有很多受众,但是在文化领域,以上这些多方面的,全世界各地的 COSPLAY, 模型周边和游戏产业的受欢迎,则还表现的更为全面广泛一些,毕竟如果你写一部作品希望其中配角和主角一样都有人 COS, 首先需要写的生动和深入人心,那就不能跟某些书的套路一样,永远是主角第一位,其他人陪衬这种模式,这和日漫那种配角也有人气高的,人气高的配角也几乎都有人讨论和 COS 有区别

至于韩国韩流文化的流行,关键在于 “造梦” 二字,韩流里所谓韩国欧巴和其女友,别管刀工整容如何,几乎没有一个不是赏心悦目的,其恋爱以纯爱为主,没有平常生活中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所以就会给那些喜欢白马王子灰姑娘之类的人以一个梦想的空间,造就了很多韩流的追随者,这些说白了性吸引和恋爱需求的自然引导,也是人类尤其是女性强大共性

包括日本的忍者文化,其实也是武力的一种体现,你看西方人无论是在游戏里还是动漫里,都喜欢身材苗条,冷酷一剑封喉类的角色,包括超级英雄里很多人也是这种风格,敏捷强大,一击致胜,忍者就是被塑造成这种角色,所以忍术在西方有很多粉丝,西方还专门塑造过忍者形象,如忍者神龟,以及特种部队的蛇眼,包括好莱坞很多有忍者背景的电影之类,都是如此。

说到底,文化的输出就像做菜,就像假设你在外国做餐饮,你先跟人说这道熬菜及其美味,是某地的名菜,端上桌人不一定买账,但是你做了烧烤牛肉羊肉大串端上桌,人吃的放不下钎子,每天都来你这吃烧烤,你要是跟人说烧烤根本不算是名菜,人家恐怕都不愿意,所以归根结底,优秀有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自己认为的,还有一个层面是其他人认可的,就像中餐,中餐那些美式中餐和日式中餐拿到国内不一定有人吃,就算吃了也说不正宗,但是在外国就是行得通,反过来,国内那些自己认为很正宗很美味的各大菜系拿到外国餐桌上,顾客也不一定比洋式中餐更买账,就这意思

所以,如何做好文化输出,就是去找共同点,去找那些人类都需要都认可的东西,然后做得好,别人自然会说这东西优秀,自然会因为是你做出来的崇拜你,你说不优秀人都说过分的谦虚是可耻的是虚伪,反之,自己认为优秀,但是其实别人不承认的东西,就难以推销给其他人了,就像韩流,通过一部韩流电视剧,外国女粉丝迷上了某个韩国欧巴,这个时候韩国人哪怕自己有人说这个韩国男演员不咋地演技不行,外国女粉丝自然会帮他反驳那个人,因为这个时候你再企图谦虚说外国人欣赏的东西不咋地,相当于连外国人的审美水平一块给贬低了!他们岂能愿意?就像中国人去批评美式中餐一点也不正宗不好吃,不用美式中餐的厨师,美国人自己就反驳你批评你了,因为你这样说等于说他们的审美口味也不咋地,所以关键是如何让外国人接受和喜欢你的东西。

日韩的流行文化之所以世界接受者众多,不得不承认人家抓住了不管是本国或外国一致感兴趣的两大元素,男人感兴趣武力,女人感兴趣恋爱和赏心悦目,所以日漫的一拳超人和七龙珠火影忍者海贼王火了,外国粉丝论坛也有 N 多人在讨论谁谁能打过谁谁,所以韩流也在世界取得一定的影响,很多国家有较大的粉丝群体,除此之外当然音乐这方面也是全人类都爱听好听的音乐,日韩音乐人在流行音乐制作方面确实很有实力,做好这些当然吸引粉丝不成问题(当然说的是正经的严肃方面,日本文化的某些方面就不提了,毕竟日本文化在国际流行的主流也不是那些)

另外,意识形态价值观的灌输,对于男女共同的部分,就是去跟外国人表现生活在中国,是如何的文明幸福,中国的居民是如何互相尊重,公正平等相待,只要你成功灌输这个给外国人,外国人自动会来接受你的学说和文化,道理很简单,任何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水平最高,如果看到自己的生活水平不是最高的,正常智商和意识的其他人绝对不会去为他们更低的生活水平辩护,举个例子,假设你给某个每顿饭只能吃熬白菜的国家看你是如何整天吃肉,你去给每天在街上被社会人抢劫的国家看你是如何安定和谐,他们一定会接受你的这些文化,原因很简单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没有哪个挣工资的人知道同样的公司,别人挣一个月五千自己才挣三千,心里不向着哪个公司的,没有人顿顿吃熬白菜不羡慕别人顿顿吃肉的,所以要推广文化,男女共通的就是,告诉外国人中国人的生活如何文明如何安全如何公平正义,生活水平如何值得他们羡慕,一句话身为中国人有哪些优越之处,这些只要让外国人接受了,不用说他们自己为了自己的利益,都回来学习和接受你的文化,因为这是全世界所有人都想向往的东西。

有人说鼓吹自己比别人优秀,只有智障才接受,恐怕现实中,同样实力差不多两家公司,A 公司员工三千一个月,B 公司四千一个月,只有特么智障的 A 公司员工,菜不承认 B 公司比自己公司强,才不羡慕 A 公司,才不羡慕 A 公司员工每月多一千可以花费享受,不要说一千块,五百也是一样的,甚至三百也是一样,只要现实中别人确实比你强,大部分人没有不承认不羡慕的,老外多贬低中国还带有种族主义,一提到中餐和高铁,无不竖大拇指,因为人可以对任何事虚伪,唯独对利益和享受的大与小得与失,是非常真诚非常实际的

你看美国人一说中国发射神舟飞船和运载火箭,满不在乎说是次品或是抄袭的,但是一说中国各个城市之间有高铁,很多美国网民就竖大拇指说羡慕称赞,为什么?因为神舟飞船不是大部分人享受得到的东西,高铁是,大部分人确实不在乎不关系到利益的地方谁比谁优秀,但涉及到他们自身利益,几乎绝大多数都很计较也羡慕做的更好的一方,文化恰恰很大程度是享受的,尤其流行文化的传播是这样,没有人看日本动漫抱着受教育充电的态度去看的

现在为什么很多喜欢日本文化的模仿日本人说话某某酱某某桑,模仿韩国人说欧巴什么什么,说白了暂且不论是不是错觉,日本和韩国的流行文化把他们的社会交往模式给推销到外国,让很多外国人起码认为这种沟通模式比他们自己平时交往的用词或社会关系更为文明和谐,所以他们才会去学习,反过来你想想,如果你看到一个国家电视剧或动漫表现的社会沟通交往模式都跟社会人儿似的,满嘴说些社会腔的脏话、表达情绪说什么麻痹之类的骂骂咧咧,会有人去学习吗?当然就不会了,人类区分文化和社会环境的优劣很大一点就是区分文明和谐与野蛮暴戾,哪有文明学习野蛮的?这就是人往高处走,去学习社交礼仪为什么?因为意识到缺乏礼仪,一个人只有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环境缺乏文明,看到外国文明传播才会去接受,才会去羡慕,没有人愿意主动去学习如何粗鲁的,所以本质上,现代文明的传播一定要让别人确信,你所处的生活社交方式是更文明更和谐的,然后别人羡慕这种文明和谐,才会来模仿和接受你所提供的文化,就像为什么过去汉朝、唐朝和罗马有文化,周围的蛮族也有其文化,蛮族很多人被唐朝、汉朝和罗马的文化吸引,是一个意思,不管什么文化,文明总是能吸引和同化野蛮,文化传播也一样

至于说传统文化,不是说传统文化不够好,但是就传播文化来说,就像音乐一样,流行的永远是现代音乐,几乎没有人拿着手机为了听其中古琴或是编钟演奏古代音乐,这个对文化传播也是一样,永远是流行和时髦的更容易被接受,当然,传统文化里某些具备实用价值的除外,比如外国人如果腰酸背痛,也会喜欢中医按摩推拿拔火罐一样,同样中草药也被很多外国人所接受,但那只是文化的组成部分,真正影响力大的还是现代流行文化

你如果喜欢日本韩国文化的想想看,日本如果一拍动漫影视就是历史大河剧,织田信长德川家康,韩国韩流全是大院君要不就是古装剧之类的,可能得到现实中日韩流那些喜欢西装革履,喜欢现代文化小鲜肉,喜欢穿的其实很时髦的火影忍者那些粉丝的喜欢?答案很简单是否定的 ,所以认为不去区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就能都得到对方的承认认可,是天真的想法,西方人把他们的城堡和旧建筑保护的非常好,也没几个西方年轻人真正遵循中世纪传统文化的,人毕竟是立足现在,现在毕竟是现代不是古代,这一点需要理解清楚,不是说时代潮流一定是对的,也不是说传统文化不好,仅仅是说商业角度宣传角度确实有一个时代感现实感问题

所谓的文化自信,是要确实感觉到自信才算的,不要用文化民族主义硬充文化自信。事实摆在眼前,如果你真认为自己是清华北大毕业的,你绝不可能崇拜一个三本毕业的人,既然有 N 多人崇拜日本或韩国文化,本身就证明其所在国某些方面相比日本和韩国有欠缺,这个不是所谓硬装自己强大高级能解决得了的,朝鲜固然说主体精神如何无敌,也不敢对国内宣传外国先进的信息,就是因为他们也知道在事实面前,在文明和生活质量差距面前,是没有人会去不看自己的缺点一味自满自得的,这些都是比较出来的东西,文化的竞争说白了是生活与文明各个方面的全面竞赛的结果,不仅仅是输出的所谓文化产品,文化产品只是文明之树上所结的一个果子而已,同样是一个面包,其中一个上面标签写着市郊某某食品厂生产,另一个面包写着英国某某历史悠久面包工坊出产或是北京御膳传承人工艺制作,给食客的感觉就是不同,因为其背后蕴含文化背景不一样,文化的比拼也是一个整体概念,很少有单纯拿出一两样来比较文化,都是作为产品和文化背景的整体推销出去的

对于有些说抖音快手和网文的,你如果真的扪心自问真觉得抖音快手再加上网文在流行文化领域能和宫崎骏、鸟山明、藤子不二雄等日本漫画动画大师的一系列动漫作品,那些在传播国各种漫展被无数粉丝 COS、甚至形成收集手办或 COSER 群体,或者像是韩流那样,从影视到周边,再到明星的生活起居无不可以拿来商品化,在海外形成固定的韩流让韩剧中的衣服饰品热卖,或者是跟日本的格斗游戏那样,全世界各种肤色的竞技玩家在世界各国的游戏大赛中 PK,甚至很多人当做职业,游戏的周边也被全世界玩家收藏购买,如果真做到这样,抖音和快手以及网文,就能和日本动漫游戏文化,韩国的韩流相提并论了,否则的话,你提这些似乎不是很贴切,别忘了这个问题是和日本的文化输出相比(韩国流行文化输出也还可以),不说别的,你网文再多人看,那些动漫化的网文有人 COS 吗?除网游广告外有人私下穿上龙傲天衣服去 COS,更不用说配角 COS 吗?恐怕木有,有和漫展相提并论的网文展?就是抖音快手,其实说白了和 YouTube 或脸书上的那些短视频没有本质的区别,那些上面照样一堆外国网红,一样有自媒体自己制作的节目和视频,这些都是早就有的东西

所以流行文化和传统文化不一样,但共同点是都需要创造,都需要真正有实力的大师去让全世界很多国家明白和羡慕本国的流行文化元素,这同样是非常难的,尤其让人承认你的东西既有人气,本身品味也很高,以至于可以作为一种长期追随、移情的文化信仰是非常不容易

知乎用户 悲伤的奥德赛​ 发表

差在只注重阳春白雪,不注重下里巴人。

**其实人归根结底是一种动物,好逸恶劳是本性,种种庸俗的喜好也是本性。**所以我们要学会正视这些欲望,然后在自己的作品里加入大量对所有人而言都喜闻乐见的要素(比如恋爱、战斗、甚至是互飙荤段子),这些玩意儿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受众的兴趣。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夹带一些自己国家和民族的阳春白雪的私货(服饰、诗歌、节日),这样才是让世界人民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的正确做法。

如果我们一开始就谈阳春白雪,谈那些深奥晦涩的理论知识,活像个七八十岁的教书夫子,谁听了不犯困?大家平时面对工作的时候那些枯燥的玩意已经听到厌看到烦了,回家打开电视打开手机还要继续受罪?换你你乐意吗?

所以啊,文化输出还是得建立在什么儿女情长啊,什么武打肉搏啊,什么门派纷争啊,什么赘婿逆袭啊这些题材上面,才能最大程度地触动每个人内心的 g 点。**永远记住:先让别人爽了,别人才有心情继续听你讲大道理。**就好像拍上司马屁(观众就是上帝嘛),你不能一见面就立马往人家手里塞钱塞车,你得巧立名目,别人才收的开心,收的放心。

把自己的个人喜好强加给观众,是对观众的不尊重

知乎用户 大石斑亲鳕鱼 发表

一语双关地说一句:会禁言。

知乎用户 冷夜千星​ 发表

我们先来看文化输出的对象是谁?

是谁?一个国家中哪一个群体能最快接触到新事物?接受和包容不一样的价值观、世界观?

答案很明显:年轻人。

那么年轻人喜欢什么?也就是输出的方式是什么?

孔子学院?汉服?京剧?

这种东西有人喜欢吗?肯定是是有的,肯定会有那些积极的、乐于通过不那么有趣的课程来学习异国文化文字的年轻人。

但是听我说,请相信我。更多的年轻人在完成了学校的学习之后想的肯定是派对、游戏、音乐这些能够快速分泌多巴胺的事,而不是去学习一个跟自己生活没什么关系,充其量在电视新闻里听到或者超市商品背后印的一个国家名字以及这个国家背后的几千年文化,拜托,那个国家几千年的文化跟我有什么关系?能让我成为派对上最靓的的仔嘛?

所以,要想让年轻人接触了解我们的文化,简而言之只需要四个字:投其所好。

日本想要宣传的是什么?是樱花、物哀、下克上、花道、茶道、歌舞伎、武士…. 这些他们引以为豪的东西,但是实际传递的方式是什么?是动漫、游戏、J-pop、电视剧…. 等等年轻人喜欢的东西,是这些可以让年轻人觉得新鲜,觉得 “潮” 的玩意儿。

他们让动漫文化传遍了世界,他们让全世界的年轻人在看日本动漫、打索尼游戏、听 J-pop 时,自发的形成对日本文化的解读和热爱,去了解织田信长是谁、去争辩新选组中谁的剑术水平高、去学习寿司、天妇罗的做法。

这就是文化输出,甚至不需要在这些游戏动漫作品中刻意的演出,只需要表现出一个普通的日本就能吸引全世界那么多的年轻人来研究。

近年来,我国手游出海越来越多,这是一个好现象,借着游戏的大火来向全世界来传递我们的文化就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还是那句话:我们需要让别人先来喜欢它,才能让别人来了解它。

知乎用户 林中貓 发表

中国文化输出举步维艰难在:

1、经济发达方可文化昌盛,我国整体水平还行,但是离日本的社会发展程度真是不能细看;

2、西方话语权配合,要么是他们的犬犬,要么是他们的爹爹,不能是竞争对手;

3、中国古文明太过高深复杂,受众难以接受理解,而中国现代文明太过稚嫩,尚未建全形成体系,矛盾冲突激烈(意识形态、民族融合、未来谁来领导等问题没解决,文化就定不下来),且和主流文明三观差异过大,参见 2;

4、****404****;

5、1~4 导致我们只能靠肤浅的流行文化输出(抖音、爽文、宫斗剧);

6、我们还欠世界一场战争,杀人者人恒仰之。

知乎用户 许广新​ 发表

日本知道什么东西好吃好看好玩

然后让你尝试

你渐渐地就接受了好吃好看好玩的东西

进而接触了日本文化

中国也知道什么东西好吃好看好玩

但是偏偏就想推给你不好吃不好看不好玩的东西

比如京剧,中国青少年喜欢的都不多

你何德何能给推向国外

你看抖音,虽然我不喜欢抖音

但是 TIKTOK 可是真的挺火的

知乎用户 樱落花影 发表

最近正好翻译了一篇相关的文章,

Q:你认为中国文化和日本文化,这两种文化中哪一种更 “精致”?

这里摘录一段分享一下:


**A:**谢邀。

对于日本方面我无法给出太多的意见,但是对于中国,我个人把他们的文化和 “高雅文化” 联系起来。

当我看到他们几个世纪以来的文化时,我想到的是他们的音乐,他们的歌剧,他们的民歌和当今更流行的艺术家,我想起了那些融合了传统乐器的美丽的管弦乐队

我想到了他们的文学和诗歌,他们的智慧之书(孔子)和他们的秘籍(易经),玄学学说(道教)和宗教(中国佛教,道教,儒家,甚至他们对基督教的看法)。我想到的是知识分子和文人。

我想起他们的水彩画、水墨画、金属工艺品、挂毯、丝绸、玉雕、雕塑、珠宝…

他们的文化有很多,我无法一一列举,我绝对认为他们的文化是高雅的文化。

-

En Li

非常感谢。

顺便说一句,还有古典诗词。在下认为,无论远近,没有人能达到这个水平。

-

Pierce Wee

佛教来自印度,但我猜你指的是对宗教的领悟和理解。

-

Annie Ruth Harrison(答主)

你说得对,先生,它起源于印度。我说的中国对佛教有自己的看法可能是不正确的,但这就是我想说的。例如,我是一个基督徒,基督教在中国文化中有自己的影响,我觉得这很迷人。

-

Sophie May

中国确实对佛教有自己的看法。- 禅宗

另一种是藏传佛教。

-

Manabu Takei

严格来说,佛教来自尼泊尔。我和一个印度人争论了悉达多(Siddharta)的出生地。那家伙说,“印度”。但维基百科的一个快速搜索显示,他出生在尼泊尔的蓝毗尼,一个像失败者一样的家伙说:“那他死在哪里?我回答说:“我们庆祝出生,而不是死亡”。


这个问题下还有很多其他的回答,有兴趣可以看原文:

名人堂:Quora 名人 亲华迷妹 Annie Ruth Harrison 合集(4)

![](data:image/svg+xml;utf8,)

知乎用户 吾狐也 发表

先厘清一下:我们的文化发展现况是根本,不存在输出严重落后的问题。

许多人关注输出,好象我们只在这个部分不如人。以为只要搞清需求,努力生产,情况就上去了。

实际上,这行不通。

关于文化,我们的发展程度远远不及经济和科技。可以说:过去数十年,我们的发展焦点都放在了经济和科技上。

数十年之前,这个情况更糟糕。

如今,我们的其他方面得到了很大的进步,所以我们回过头来,关注起文化的形象。

然后,我们才意识到:我们的文化自豪感,在实况面前,显得如此苍白。

说起文化,每个人都朗朗上口,背得一嘴好书。

但是提到短板、提到不足,就开始会有人提出各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二元谬论,使得讨论难以推进。

所以,在知乎上就此提问,看来只能换得讚歌嘹亮。

结果,怎么输出这种自嗨呢?

知乎用户 罗兰 发表

输在了为 “输出” 而“文化”。

知乎用户 youko​ 发表

日本其实不怎么看重输出什么的,绝大多数对日本文化感兴趣的老外都是自己凑上去的,这一点和韩国有本质的不同。

知乎用户 扼杀黑暗 发表

差在产业规模

根上是经济实力

之前几代的文化产业团队的从规模到水平都一瓶不满半瓶子也不满,即使有些用爱发电的精品也受限制于产业基础能力而无法提高作品整体质量

拿国产电视剧来说,你的剧情和演技再好,在别人眼里看来就和看朝鲜电视剧一样,服化道,项目管理,宣发,都不是非常专业,具体的我也不懂,总之各方面都限制着创作者的发挥。

这几年经济好点了,至少影视行业有钱了,加上专业人才的大量涌入,明显可见的文化产业整体质量提高

国外引进国产文化项目的数量也增幅喜人

推广中国文化创作内容,如今变得非常容易,只要有受众,就会有对应的人才帮助你推广

再举个简单的例子

日语版《生僻字》好听跪!魔性鬼畜,美少年僧侣在线念经!

不懂中文,没关系,再创作为日文就好

曾经的日本动漫,没有台湾香港的繁体版,又怎么会风靡全国呢

中国文化输出,第一要有钱,让人能安心搞文化创作和文化建设 第二要有人才规模,可以保证创作总体质量

以现在的状态,我相信中国文化产业已经开始逐渐走上正轨,未来可期

知乎用户 橘子 发表

差在娱乐性不足。

文化的本质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就是要让人觉得享受。因为我接触了这些东西,我觉得人生是快乐的,生活是美好的。不枉此生。

国内有趣的灵魂还是太少。有创造力的有趣灵魂就更少了。原因很多,有历史原因,社会原因,经济原因。具体不表。

目前对国际社会影响力最大的还是饮食文化吧。

知乎用户 苍月彻 发表

最主要的是两点原因

1,曾经中国没有日本有钱,没钱很多东西没办法宣发

2,在曾经我回答的一个问题 “如何看待当下的人对历史伟大人物的恶搞?” 里我回答过差不多的意思。文化传播的载体要贴地气才行,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下里巴人雅俗共赏。没有一个文化地基,上层建筑是无法成立的。


贴上之前的答案:

这个问题如果我来答,那绝对是支持一切的改编。
没有做过学生教育的人真的不懂什么对孩子才真正地有用,他们不知道兴趣对孩子来说才是第一生产力。
文化宣传应该用年轻人的方式为外,再包裹年长人成熟的积极的思维。不要强求,要先激发他们的兴趣,才能潜移默化地教育他们。而大部分人是愚蠢的,一次又一次的重复着上一代的错误,用自己的傲慢与偏见,去定义下一代。

曾经的勇者变成了恶魔,真是呜呼哀哉。(还有那一句忘了,意思差不多是小时候觉得出现的发明天经地义,年轻时出现的发明改变世界,年长后的发明毁天灭地。谁想起来了,评论告诉我一下)
这里好多答案都是定义三国演义是好的改编,而之后的改编都不是。但是他们不知道,在三国评话时代,那一代也是认为三国演义很垃圾。
自问如果没看 fate,我真的不会知道其他国家这些乱七八糟的历史人物,更不会去了解他们的真实故事。
而那些反对的人,我倒想问问他们真的爱历史吗?除了三国演义,他们还会了解那个时代的 “历史”。如果有,那么一定是因为封神榜这类的故事。
而上一代在 7 岁时和现在的孩子比较历史知识,就是一个玩泥巴的和 nasa 工程师比怎么造飞船吧。绝对碾压。

有好多回答都在纠结恶搞和改编的区别,我统一回答下。恶搞是改编的子集,我所说的一切改编也包含恶搞。
再说了,恶搞比改编多的那一个条件是什么,这根本无法定义。对三国志来说,空城计就是恶搞。对三国演义来说,电视剧都是恶搞。对每个人来说,定义都不同。

很多人质疑恶搞是否真的有用。做过儿童教育的我可以说,王者荣耀对于激发孩子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远大于语文书 (因为小孩子没历史课) 和家长在那 bb。

如果还有群人带有傲慢与偏见,那我可以举个更好的例子。我小时候可是历史迷,但是仍不知道兰陵王、纳兰性德 (但现在我也不记得那个清代诗人到底叫什么,只记得纳兰什么的,还是百度出来) 是谁,还是我同桌告诉我的,还对他们的各种故事如数家珍。问她为什么知道,说是因为看言情小说。那时候小说绝对可是恶搞里的一哥。

一直在说文化输出的那帮人都把文化输出搞成什么鬼样子了,连本国人都快忘了这些文化到底哪里有意思了。这么多成熟的经验不学,偏偏要带着自己的傲慢与偏见把这个搞死才好。

看看现在年轻人对日本某段历史(银魂、战国无双、舰娘等作品)、日本某些民间传说(阴阳师、平安京等作品)和日本相关的习俗文化(柯南、高达、LL 等文化作品)的了解程度甚至比了解本国的还要清楚。

那兔到是相当不错的改变,但还是被一群傲慢又偏见的人追着打,这样的人知乎上就有不少,挺可惜的。

知乎用户 Zwei 发表

我没有看过什么日本拍的纪录片或者官方发的正规宣传视频

但我就是知道日本有烟花祭,有学园祭

知道日本人喜欢看棒球,学生还有春假

知道日本人社会关系很注重前后辈等级,下班喜欢去酒馆喝两杯

知道日本是终身雇佣制,中年被裁员等于去掉半条命

知道日本的地名有东京、大阪、横滨、神户、福冈,札幌等城市,还有各种县,岩手县、茨城县、宫城县、埼玉县等等。

地铁知道山手线 新宿线。

我对日本的战国史没兴趣,但是依旧通过《信长协奏曲》、《薄樱鬼》、《仁医》等作品,知道了织田信长、坂本龙马、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等人。

通过漫画,了解日本绘画有种风格叫浮世绘

……

日本官方没按着头逼我了解

可我不知不觉都知道这么多了

————————反观我们的分割线———————————————

我小时候很喜欢成语故事,文字加可爱的漫画结合,我看得津津有味;

但是我讨厌语文考试里的成语题,毫无乐趣可言。

最近开始试着看《论语》,但也是想多了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角度出发,慢慢才感兴趣的;

强行告诉我多好多好,是我们的文化瑰宝逼我看,我就是想吐。

宣扬汉服,这事我觉得角度特别清奇,喜欢汉服拍视频宣传下没问题,但是不穿就是摒弃传统文化?

我要工作要恰饭的好不好,穿个宽袍大袖的我上什么班?挤公交车地铁不被人踩着衣摆摔个狗吃屎?!

我对三国历史的感兴趣,来源于三国杀,新出个不认识的武将百度查一下,知乎搜一搜,渐渐地也积累了不少;

然而,“大佬们” 说想了解真正三国要看《三国志》,臣妾没那么多时间啊喂,看原文还要过一遍翻译,我又不当历史学家,了解下通俗史得罪你了?

企图让别人了解中国的价值观,不是一味地宣扬连英文翻译都困难的 “中庸”、“孝悌” 等,而是要通过别人能接受的方式传达过去

总结:

1. 中国的软实力比起逐年增长的硬实力来说,不配位,文化影响力差日本太多;

2. 宣传太端着,老想着高上大,其实就是海市辰楼,方式老套;

3. 没有铺垫,不先接地气让别人接受流行文化,就想着要输出主流核心文化了,外国人没义务了解。

知乎用户 惟愿卿安 发表

文化产业已经沦为个大产业链中的附属品

从某种角度来说,是工业强国,实干兴邦的胜利,

但从国家富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目标来说(MCGA)文化产业的富强必不可少。

因为

中国强盛的社会不是又一个西方化的现代强国的崛起

而是东西方思维的交流

是结束世界近六百年的西方思维的独白

所以中国文化必须要输出

文创产业必须要崛起

以上为大论调


从某种方面看,文化产业是凋敝过时的,过于旧的思维在限制着新时代的声音。

的确是,有着太多的旧文化卫道士在呼吁:

改编不是乱编

向全国人民道歉

云云

实际上,这只这群文化婆罗门在争夺最后的知识解释权。但实际上不学无术的他们远远不能阻挡时代的滚滚洪流。这个时代思想的钢印在逐渐被敲碎!无数人试图在音乐 / 舞蹈 / 服装 / 游戏 / 影视等等方面诠释他们眼中的中国,

我们看到在汉服党恶臭饭圈式的翻涌之后,去芜存菁的留下了一大批优秀的汉服推广员(日常鄙视汉服警察)

我么看到在流量小鲜肉横行的今天,逐渐有了几部服化道考究的影视作品

我们看到年轻的后浪在发声(当然还有我这种海底在酸)

想想吧

中国的文化输出差的

只是时间而已

在 1941 年万氏兄弟的铁扇公主的时候,中国还处于被侵略的状态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制度,是一种现代无法想象的制作动画的方式

现代人总说,为什么几十年前的动画比现在好那么多

因为几十年前,国家可以让齐白石老先生来做原画师,每一帧都是国宝级的艺术品

放现在,谁能承受的住这种成本?

但是我们可以慢慢的积累,虽然这种积累可能是几代人的一生

但总得先填饱肚子吧

让时间走走

中国文化输出不会差的

知乎用户 深具世界眼光 发表

♦可能差在【中国人还是普遍的没有文化】♦

【文化就一定需要传播吗?】

【文化就是用来传播的吗?】

是经济和生活才需要传播吧!

首先得有文化才能传播,没有只能被传播

【与日本文化输出相比,中国文化输出差在我没有文化,也不会传播】

中国文化没有传承到我身上,我会的功夫甚至没有外国人多。

其实中国文化与中国人不一定有关,外国文化与中国人也不一定无关。

文化不一定有国籍(还是兼容并蓄吧)。

中国人也可以传播日本文化、韩国文化。

韩国日本人也可以传播中国文化。

【我们或者应该使人们认为一些 “日本文化”、“韩国文化” 其实是中国文化?!】

中国人什么文化都可以传播,

传播中国文化也不一定需要中国人。

比起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

更重要的还是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有文化起来吧!】不管什么文化

人们有了,才能传播,才能创造,然后更高端的传播

向国人普及和传播文化,比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更重要!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说外国人下里巴人,然而现代中国没有下里巴人的杰作。说外国人阳春白雪,然而现代中国也没有阳春白雪的杰作。中国现在没有任何有价值的文艺作品。就这么简单。说外国人不懂京剧,法国文化输出无敌,你知道法国的 “京剧”?日本的文化输出好,你懂日本的能剧吗?

现在已经是 21 世纪了,大家看的都是 20 世纪和本世纪的东西,为什么要看 19 世纪甚至更远的东西?

不足之处在于中国现代与当代文化水平极差,没有什么别的原因。就是因为自己做不出好东西。而中国人却总崇古,想着这个东西到底该怎么展示老祖宗的玩意。这就说明了两点,一,现代中国没有任何拿得出手的东西,只能回到古文化,这是唯一的路。二,中国人一直没有意识到自己现代文化的低劣,而是认为只要把古文化展示出来就是现代文化起来了,现代文化等于古文化。当世界上其他人都在输出后现代的作品的时候中国人还在想着文化就是古文化。

中国人连文化是什么都不知道。然后就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其他国家都是宝可梦,哈利波特,中国人却还想着怎么把古文化传出去,一点都不考虑,关心现代文化。大家玩的都是现代甚至后现代后人类的作品,中国人非得无视 21 世纪,眼里永远考虑古文化,大红灯笼,山海经。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5PW2Vw 发表

本质来讲,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第一第二产业发达以后,才能发展好第三产业。

这是个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就是说第一第二产业发达了,第三产业的娱乐服务不一定能上来。但是第一第二产业不发达,娱乐业一定上不来。

之所以很多人要输出文化,是因为很多人认为中国已经很发达了。

关于这个问题,要说的太多了,我只能简单的说一句:中国是发展中国家!

即使你生活在北上广深,你也能感觉到,路边的苍蝇馆子永远是满的。不是这些人不讲卫生,只是因为没钱,没资格讲究。

日本韩国美国英国香港都是发达国家(地区)。

知乎用户 特兰克斯的剑 发表

要求一个人均 gdp 只有日本 1/4,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日本 1/3.8 的国家能做出比日本更好文化输出是不现实的。

光腚总菊其实并不是核心问题。四大发明+孔子学院+京剧=强行输出。因为并没有可炫耀的现代流行文化所以就只能先把老祖宗的光辉灿烂顶上去了。

现在开始说新四大发明 & 互联网+就是因为官方认为这些东西中国属于国际领先且是现代流行文化。

这个问题很多人的回答逻辑有问题,不是中国民间和官方不愿意输出或者输出错误而是过去并没有和经济地位现代化程度匹配的文化产品。

04 雅典奥运会闭幕式 8 分钟表演和 18 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 8 分钟表演里面的表达内容是完全不一样的。绝大多数问题还是归结于经济问题。

知乎用户 中文百人一首歌牌 发表

中国传统文化太庞大深邃,但在近代断层严重了,创新力也不足,可以说后继无人吧。重建还来不及,那有能力整合输出。先自己熟悉、掌握、喜爱、自豪才可能输出吧。

另外国人对待自己的传统文化,从百年来的的否定自卑,到现在经济起飞后盲目的推崇(乌烟瘴气国学班的兴起)。我国对待自己古文化先树立个好心态再说吧。

以上是一家之言。

知乎用户 时间很短​ 发表

因为很多中国人都挺傲慢的,我们会认为别人的文化配不上和我们对抗,别人只能远远的膜拜我们的文化,别人的文化对比我们的文化一碰就碎。

这种背景下我们认识的文化输出典型就是原神,把一个中国核心的内容放在展馆里给别人看就叫文化输出了,真的笑死了,这只能叫文化展览。

咱参照一下日本的文化输出,首先塑造一个日本人(不一定真的是日本人,也可能是超级赛亚人,但体现日本精神就行),让他去碰撞包括日本文明在内的其他文明。其目的有两个,第一是给别人留下一个日本人的印象,第二是推广角色身上的文化属性。这样的方式对面一看:哦,原来你也这么牛皮啊,然后就接受了。

再看看中国的网文(或者说互联网主流思想),首先塑造一个中国人,让他穿越去西方世界,附带一点中国元素,比如会修仙,然后把西方人全淦碎,你们的魔法一文不值. jpg。西方人一看,WTF?你妈的才这么弱。然后就撕起来了。

顺带说一个我认为有效的文化输出,就是乌贼的书《诡秘之主》,这个就是像我说的典型的文化输出,主角去西方世界(其实没有)然后吹一吹你,吹一吹自己,融入部分中国文化,你牛逼,我也牛逼,点出我牛逼和你牛逼不一样的地方,我觉得这个就是一个优秀的文化输出作品,可惜没人吹。

总结一下,你把文化束之高阁,放在展示柜里面,别人只会看看,不会接受。但是如果你把文化放别人手里,放在别人身边,别人就会思考这个和自己的异同,去理解并且接受文化。正如美国能画出忍者神龟这种附带日本文化的作品,我们也必须接受中国文化在西方土壤下的本土化,不可傲慢,保持谦逊,同时警惕自己被带偏。

PS:我对于原神没有恶意,否定原神文化输出仅存在于现在,未来如果新角色能游历蒙德、稻妻等地,有新的冲突和故事,我同样认为是文化输出,但是现在她还仅仅呆在展示柜里。

知乎用户 peter.z 发表

差在自己都没有,还特么愣输出…

知乎用户 超越者 HY 发表

外国不报道

你可能会说不是还有独立 vloger, 油管推主发布中国文化宣传内容吗?

但是可以通过算法打压。还是不报道。

知乎用户 出云​ 发表

[原文已被 ZZMG,现在是删减版]

http://s.xpnew.cn/zhihu/20190104.png

-————– ≯ 三分钟版本 ≮ —————

▲▲▲▲先说是不是,再说为什么。

我认为,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先得理清根本和出发点,类型是不一样的

日本的文化输出类型是作为世界经济版图当中重要一员,它和全世界的其它成员之间的互相影响,从这一点来说,它是成功的、完成式的。

假设把中国的文化输出也置入同样的类型和角色的话,中国的文化输出跟日本有很大的重合性,而且处于起步阶段——作为替代品它不会有多少推陈出新的价值,仅会在同样的份额内争夺更大的比重;作为追赶者,需要补课的地方也很多。

但是,作为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超级大国,未来的 “两极世界” 中的 1 极,却不能适合用日本方式、态度来衡量的文化输出价值和成果,在文化领域内中国需要找到自己的角色和位置,也要找到自己的文化输出模式和方法。

也就是说 “差” 是肯定有 “差”(不足)的地方,但是又具备很大程度不可比性。题主的 “差” 如果当作“差距” 来理解的话,差距是存在的;“差” 如果当作 “差别” 来理解的话,那么这个差别是从头到脚都有的

▲▲▲▲需要澄清的几个误区

■文化是什么?文化是人类活动的综合投影。任何一种类型的人类活动,都能产生文化方面的影响,而且文化输出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中国的文化输出可能会有很多领域取得胜利,但不代表每一个的领域都要做到领先。例如 J20 入列服役,必然在军事领域产生影响,在军事文化的部分已经产生了一定的文化输出——即便对鸭翼不认可,也得能识别出来这种带 2 对翅膀的飞行物。也就是说不必纠结,在文化领域里面中国也要 “战胜所有的外国”。

■文化输出是什么?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一种是没有外力的情况下,文化从 “高” 向“低”传递扩散;一种是在外力作用下,从任意一个团体向另一个团体传递扩散。也就是说,随着中国逐渐变强,各方面的影响力会逐渐向外渗透;另一方面,在某些中国可以书写规则的地方,可以强力操作制造文化输出。

■文化输出的目标是什么?对孔子学院这一类的手段质疑的声音有很多,但是,多数都混淆了一个问题,这一类的文化输出是用来制作 “流行文化” 的么?当然不是了,就算中国掌握了比 EAST 项目强十倍的科技和力量,也不能扭转年青人喜欢电影、游戏、音乐的倾向,而去背四书五经。这些操作的出发点只是为了制造沟通消除误解(迷惑敌人?),培养外国带路党这些初步文化攻略。相反,流行文化这部分输出,需要靠电影、游戏这些直接的文化产品直接制造,和华米 OV 手机、大疆无人机这些潮流性的终端消费品间接制造。高端的部分,“灯塔” 什么的,就要靠创举、灿烂文明什么的间接影响了。总之是先看什么样的目标,然后再搭配什么样的手段。

■文化输出的手段是什么?除了前面提到的孔院、电影以外,体育也是很重要的方面。一个篮球奥运冠军,抵得上十部《灌篮高手》。姚明当上了篮协主席,所以,多少篮球方面还看到点希望。本来足球是更好的文化输出力量,但是中国足球的面貌如此,所以,这条路基本上是不通了(参考日本的话,借助足球输出文化其实阻力也挺大的)。

■文化输出的成果和前景怎么样?我和这个问题下面的大部分看法相反,我觉得是很乐观的。在手机互联网时代,终端设备(手机)中国厂商取得了领先,APP 和游戏方面也形成了一定的局部优势。电影方面,我觉得《巨齿鲨》算是一程度上取得了阶段性成功,用软科幻包装的探险怪兽片应该是可以走得通;另一条腿是成龙李连杰的现代功夫片,看过一个 “谁是功夫片接班人” 的专题,好像没有结论,吴京如果用“警察故事”里面的 “警察” 身份倒是不错,略遗憾的是他的年纪也不算小了,身体也不算太好,不知道还能打几年,总之就是“时代呼唤英雄”;第三条线,看知乎上的描述,似乎是网文玄幻有一定起势的苗头,将来可能会有一些 “普适性” 的题材可以搬到全世界的大屏幕上。

-————– ≯ 分隔线 ≮ —————

感觉要说的差不多也就这些了,有机会再展开说吧。

知乎用户 lfvds​ 发表

先下结论:官方的文化输出只要不接地气,投入再多资金,也没有用

一句话,脱离群众,一上来就想着宣扬传统文化,但忽视了传统文化的时代局限性,像京剧、太极、论语、孟子这些中国人自己都不怎么去碰的东西,你指望外国人去了解,去喜欢?中国在海外办了那么多孔子学院,京剧太极传到了国外并且被外国人熟知了嘛?没有,只会加重外国人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中国人就是只听京剧,不看影视,只读四书五经,不读杂书的人。文化输出是不是还得连带古代的皇权皇威和小农经济一起输出啊?

比如那兔,前三季火出圈,到了第四季加上了军宣的大红章子之后,无人问津,同样的道理,没人喜欢看脱离群众不接地气的样板戏

在海外火出圈的,永远是在国内接地气的东西,加拿大人在万圣节抢购冥币,天地银行发展海外业务;中国种田修仙网文出海;李子柒油管粉丝破千万…… 那个是我朝政府官方自己的文化输出?全是民众自己进行的文化输出。

日本的文化输出也一样,国人熟知的 ns、塞尔达、日漫、皮卡丘,是日本政府官方的文化输出?不是,都是日本民众自己创造,自己推广的东西,是接地气,被日本民众广泛接受的文化产物

所以文化输出,靠政府输出传统文化根本指望不上,因为政府官方的文化输出或多或少都带有明确的政治目的,导致文化产品不接地气,不会被民众接受,注定失败

1 月 9 日修订:关于万圣节抢购冥币那段,非本人杜撰,消息来源是微博,微博动态下的是抖音视频,百度搜索相关关键词一样能搜到新闻,靴靴

知乎用户 赤羽白鸦​ 发表

差在手中无火,心中无光。

没有为治安战、降低占领成本考虑的 “文化输出”,是无火的,注定要失败的。

持炬人的手中无火,游魂心中自然无光,所造出的东西再奢华,也不过重复买椟还珠的旧事。

为什么现在提起 “日本该在上个世纪中旬化作灰烬”,很大一部分信主的声音将是 “残忍”、“有本事别玩日本游戏”、“有本事别看日本动画片”、“有本事别用日本电子产品”,而不是 “报应”、“活该”,更有一群人支支作响呢?

倘若,假如,真的有哪一天,我们遭受到了重大的挫败乃至失败,这些 “支支作响” 的人,会扮演什么角色呢

再假如,给韩国明星劳军的无知女孩,在情况紧张,或是美朝需要一些 “力所能及” 的重要的,关键的情报时,可能会做什么呢

明白了吗,诸君?

这就是 “文化输出” 的力量。

在不知不觉间,潜在的代理人已经从棺中跪起,望眼欲穿着 “同胞” 的血肉。

乃至 “需要” 他们的时候,他们自己根本不用去知道,他们追求的到底是什么。他们或许只需要听完小白脸明星的几句装腔作势的问候语,带着飞蛾扑火般的少女心,去某些熟知的地方做些显著的标记 —— 然后与导弹一同化为灰烬。

知乎用户 bluetie 发表

日本输出最成功的应该是动漫 + 日餐

动漫:

七龙珠

故事形式:中国神话武术形象为主 + 各国随机文化形象为辅

故事结构:比赛 - 失败 - 努力 - 变强 - 比赛 - 失败 - 努力 - 变强

故事内核:努力,不放弃,友情,亲情

火影忍者

故事形式:日本忍术故事

故事结构:完成任务,守卫家园,越挫越强

故事内核:团队合作,友情,亲情,家庭,不断突破自我

海贼王

故事形式:航海主题 + 寻宝

故事结构:四处乱逛打坏人,走到哪打到哪

故事内核:团队合作,友情,亲情,不畏强暴,越挫越强

日餐:

形式:寿司,面条,生食…

内核:新鲜的食材 + 特殊的烹饪方式 = 健康饮食结构 = 长寿

所以啥叫文化输出呢?用我的形式和方法来表达你的精神内核,你在接受我的形式的过程中也接受了我的逻辑。这叫文化输出

用你的形式来表达我的精神内核,或者用我的形式表达我的精神内核,然后硬给,不接受就是傻逼。这不叫文化输出,这叫洗脑

如果七龙珠,火影,海贼王的内核是日本传统文化的愚忠,无条件服从,下克上,失败就刨腹。鸣人干了错事,卡卡西一个耳光扇过去,骂着巴戈压路。你想想这些玩意能不能被其他文化接受?

儒家文化里的那套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忠孝两全,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三纲五常,以及绿林文化的血债血还,冤冤相报等等这些内核的东西真的输出不了。连我们自己都抛弃了的裹脚布,往人家身上缠?

知乎用户 城市之光 发表

先从个人感悟的角度总结:

1. 能传播出去的,不强求给人带来多少快乐,但至少别是落后文化。

2. 想传播出去的,先是通过自身魅力和强大吸引到对方,然后才有输出的资格。

进入正题。

很多人都在梦想,文化输出与综合国力是成正比的,待崛起之日就是输出成功之时。

这就好比一个事业与社交一塌糊涂的男人恋爱失败,愤慨的表示:

“分手是因为老子不成功,等老子发达了大把美女排着队找上我。”

这是不是本末倒置了?事业和社交(有效社交)是发达的基础条件,再加上一点运气,你才会有机会成功。而不是等你成功了,事业和社交才会变好。

文化也是一样。先要搞清楚什么是文化……

真正的文化应该是一个族群物质生活与精神世界所结合出的一种现象,它包含人文、历史、艺术、甚至是思想与 “郑治”。**它不是结果论的产物,也不能拿来当作达成某种目的的工具。**否则就是落后文化… 记得漫威电影系列的《黑豹》上映时,影迷们针对片中出现的长矛、纹身、唇盘和落后的部落氏族进行了激烈的争执。这些东西能作为非洲黑人文化的榜样传播吗?都是害人的… 更不会普及。

以郭嘉为单位,一个族群在某一时期登峰造极其背后因素必然是有一个领先于其它族群的优秀文化。

例如蒙古帝国、古罗马帝国、以及如今的漂亮国(刚刚写了将近一千字来阐述这三个郭嘉,但没写完就决定删除了)为啥删除?因为觉得累… 付出的性价比太低。因为咱们郭嘉的文化造就了一大批像我这样被割过韭菜、夜晚孤寂只能在论坛上发表感想、滔滔不绝干货十足却换不来买房结婚看病的钱、非职业写手的普通人。

扯远了… 但要插个眼。

我们所看到的日本文化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原创民族文化而是结合了自民族的缝合文化。

日本文化输出的第一产品是什么?是动漫。

日本的流行音乐中规中矩,而电影经历了黑泽明与宫崎骏的辉煌之后现今已沦为垃圾。借用知名动作游戏《忍者龙剑转》系列的创始人板垣伴信的评价就是:

“日本电影再这么闭关锁国,早晚玩完。”

顺便一提,日本游戏其实也在走下坡路(不多说)

日本文化届唯一引以为傲的动漫领域,记得在世界范围内最成功的应该是龙珠、神奇宝贝、海贼王为代表的作品。这些都不是纯粹的本土文化,而是兼容了全世界的综合文化。就比如宫崎骏,最早期的作品都是以天马行空的科幻题材与东西方童话故事结合的风格。圣斗士星矢骨子里传达的是武士道精神,但表面上是古希腊神话,在欧洲地区一直很受欢迎。

大众熟知并认可了日本动漫之后,本土风格浓厚的作品才逐渐被人们熟知… 如足球小将和现今的火影忍者(这是我目前所了解到的在国外人气异常之高的两部)

也就是说,让外面的世界对你的文化感兴趣,是要有一个从兴趣到接受到了解的一个过程。想要实现这个过程,首先你的文化土壤要有活力、创造性、以及包容性。否则就是闭门造车、孤芳自赏。

不得不说,日本的封 J 遗留成份和邻居是有的一拼的… 这也给他们的文化产品质量走下坡路埋了伏笔。但总的来说,他们的开局环境还是富有强烈的探索精神与进取之心,创造力并未被完全扼杀。

如果经常听日本的流行音乐,会发现他们的歌曲其实是海纳百川、什么样的风格都有,运用的恰到好处,这方面虽不及韩国,但也算优秀只是传播范围不广。日式流行音乐是核心向文化,受众面虽不广,但沉迷进去的人会十分享受且忠诚于这一领域。

所以,一种优秀的文化,想要有强大的输出能力,除了好的方法,更离不开文化本身的魅力与实用性。虽然说到这,就不能只提日本… 还有更多的榜样,但为了紧贴主题就只总结一下日本文化。

最耳熟能详的话就是:

“日本人很讨厌,但他们的二次元确实好看好玩”

“不喜欢日本,但他们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品质”

“鄙夷日本人,但不得不承认他们的科技水平与艺术造诣的确很高”

如今的日本阶级固化严重,造就了一大批 “社畜”、“平成废宅” 的存在,但从另一角度来看… 败也萧何成也萧何:日本最成功的 ACG 文化给这批泄气的工具人们提供了一个最廉价朴质的精神归宿… 受众群不单单是日本自己,还有邻居… 这也是为什么日本文化能够输出成功。

**现在回到我上面插的眼,**身为日本国的邻居,到底差在哪… 问题是你输出什么样的文化呢?而且用什么方式输出?被文化熏陶的我们变成了啥样?

倚老卖老强制服从的老黄历、还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狼性精神?(狼性精神放在古时候就是匹夫精神)是以君王为中心的指点江山万户侯(例如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老百姓能操心的?)还是俯身是臣的平民们甘为犬马无私奉献?这里的大部分文化,其实都是一种工具… 懂的都懂。

满汉全席好吃,但 99% 的男人吃不起。

旗袍好看,但多少女孩能穿的合适修身?

三国品三国,英雄豪杰只是少数,大多出生豪门… 而你我可能只是三国里连名字都没有的炮灰。

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这些反复出现在文化作品里并霸占现今影视剧荧幕的精英阶层和老百姓更是没关系。

还有神话传说… 如愚公移山、张生煮海、郭巨埋儿,都是幸存者偏差。敢问现实中有几个人是碰见神仙相助的?

剩下的万里江山… 和多数人也没什么关系,不是谁都有机会去旅游的。甚至说不好听一点,被 996 福报恩泽的人不仅没时间旅游,甚至在这山河辽阔之领域买个 100 平米的房子都可能是一生的任务。

综上所述,偏离人性的东西,所造就的要么是工具要么就是飞禽走兽。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环境会变成这样。电影拍不好、游戏做不好、书写不好、文学界的各种问题… 不用多说了吧。说到这… 其实我还想起了中国男足…

再举个例子:拜金女与舔狗是近些年批量生产的,大家都在讨论这一现象却从未有人思考它们为什么会存在… 而且是大面积存在。同时诞生了一大批三观不正的作品:如《大鱼海棠》、《花千骨》等各种…

上面的这些东西,连自己人都嗤之以鼻,还指望输出?

同时以该文化所孕育的环境,更没有输出的条件。

所以,问题不是差在哪… 而是本身就是个问题。

用孔夫子的话来总结: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知乎用户 卡拉迦迪斯 发表

知乎用户 张小石 发表

普世价值的具化

而不是自嗨

因为自嗨让人厌烦

知乎用户 paopao 竜 发表

老干部们对中国文化那是惊人地无爱

知乎用户 越来越有盼头了​ 发表

啥时候 p 站、x 站这些都能合法化了,文化输出就有希望了

知乎用户 重庆吴戈 发表

中国文化用不着输出

中国是文明古国其文化早被抢劫输出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读者所有

转载无须联系作者

一己之见 · 仅供笑阅)4,081,032

知乎用户 敢叫日月换新天​ 发表

首先得让本国年轻人喜欢吧。。。功夫确实很成功,但是清朝人的打扮有多少中国人喜欢的,我们希望更多的中国人的形象是汉唐。中国什么是优势?历史啊!谁跟我们比历史的悠久,战国和三国这俩个 IP 不好好利用一下全世界推广?全世界几乎都是崇拜强者的,像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东汉军阀割据,三国鼎立,各种 IP,诸子百家也可以无限开发啊。为什么要追求洋气,我们穿人家衣服穿不出味道,那外国穿汉服也别扭呢,我们自己的衣服多好看啊。音乐是可以跨越种族的,我们要重建文化自信,多做些有传统乐器的音乐,什么是流行,我们自己来定义,当年中国风不是抵制了一波韩流日流吗。中国历史上无数英雄人物可以动漫化,做成奥特曼那个影响力,用不完的历史元素。还有我们当年文化输出全世界的经验,红色文化啊,反抗压迫,剥削,解放全人类,不过完全可以采用电影,动漫的形式。美国有好莱坞式的英雄,我们也有人民英雄。

所有的流行都是我们自己定义的,抛去固有印象,你觉得很土的东西,你强大了,就会发现被别人捧为潮流了。就像人民英雄的电影不能还是脑子中固有的那样,我们可以去向科幻发展,未来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电影又有多少呢,实际比西方的科幻电影靠谱多了,游戏电影动漫音乐等领域是最能文化输出年轻人的,我们那么雄厚的底子按理说应该是无敌的。

抛去现有的固有印象,很多事情都是输出成功了就是潮流,而不是因为潮流才接受。就像当年多少白人胡人聚集在丝绸之路,在长安,多少白人女子都觉得我们高贵,强大了就是美的,就是流行的。

日本文化输出啊,都是一时的,最终还是得看现实中,娱乐方面的输出和政治上的可不是一回事,政治上中国可完爆日本。现在中华文明是在挑战世界秩序啊,也是唯一有希望打破西方秩序的文明了。

知乎用户 super JHG 发表

中国文化中国人自己都不甚了解也不接受。还谈什么输出?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可是人家输出的主题叫自由。

中国大地上都是炎黄子孙,可是自从维新,五四等等运动之后,文化糊的一锅粥,反而像是国外的文化在中国移民,扎根,成为了一个文化移民国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们的很多 “文化”,其实都是没文化。

坐月子文化,劝酒文化,闹洞房文化,不排队文化……

我还没提我们的公共场所吸烟、乱丢垃圾、大声喧哗、公用厕所肮脏没纸巾、一言不合直接问收入、公众审美不提也罢、别说公务员,服务员都翻你白眼。。。

种种一切让人毫无好感,输出这些文化给谁去呢?

外国人来了中国旅游一圈,再去日本旅游一圈,很容易就自动变日本脑残粉了。

知乎用户 厉子卿 发表

我同意文化输出要靠流行文化。

但同样是流行文化,也有高下之分。

我发现一点:优秀的作品,必然是人性,神性兼备的。

豆瓣长年排行第一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大家都看到了,人性就是,被体制化,而主角身上提现了强烈的神性。 同时,主角在监狱里取得的一系列胜利,又让人觉得很爽,这符合人性。

日剧看得不多。例如百元之恋里,废人主角学拳击变得越来越强,身材越来越好,一拳击倒店长也让人感觉真爽,这符合人性。而主角经历一系列失败后,终于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这就是神性。

流行文化,就看看日剧美剧 ACG,别人优秀的作品很多,而我们优秀的作品很少。

看过一些国产剧,要么人性太多神性不足,要么神性太多人性没有。

人性是什么?吕布受到重用,骑着宝马,抱着貂蝉,这就是人性。

神性是什么?诸葛亮鞠躬尽瘁到死,关羽不被名利诱惑,姜维直到临死也没有放弃。

三国演义为啥优秀?因为看着桃园结义,获得诸葛亮,攻城略地,吊打对方,非常爽,这符合人性。同时,名将威武不屈,舍身取义,智勇双全,体现了神性。

优秀的作品从来不分国籍。三国演义如此优秀,对日本游戏业的影响非常巨大。但是,这样优秀的作品,我们太少太少了。

国产有很多好剧,不符合人们喜欢看爽剧的人性。

比如《立春》《钢的琴》…… 剧是非常好,评分很高,但无法取得普通大众的喜爱。

而一些爽剧呢,立意太低,无法体现人性的尊严,没有神性。看的人多,但评价却上不去。

之前的《流浪地球》就是一部好作品。一方面科幻素材,3D 效果都很出色,让人觉得很爽。另一方面立意不低,饱和式救援体现了人性的光辉,因此这是一部好剧。

日本很多高评分的 ACG,基本上都是这个套路。 比如棋魂,一边是开挂吊锤一切,爽,一边是围棋的精神,体现人性光辉。 比如灌篮高手,一边是主角素质天赋超高,爽,一边体现体育精神。比如美少女战士,一边是美丽的少女加短裙令人无法拒绝,一边又有不错的立意——小时候看不明白,现在看来,其实美少女战士的立意是挺不错的,很多抨击虚荣,推崇女性勇敢的内容。

总之,我认为,优秀的流行文化应该同时让人爽,也体现人性的尊严和光辉。

知乎用户 Sanwx 发表

讲个真的很有意思的点

礼仪之邦这个词,在我三年美服日服 lol + 给她爱 5 中和外国玩家的交流经历里

基本被用于称呼日本,而韩国人一般拿来自称

很大的原因在于绝大部分日本玩家会在游戏结束后(如果是在组队)发一句谢谢

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就是敬语的谢谢,就是日本人自己都会觉得有些麻烦的一句谢谢

也几乎只是走个形式,类似的情况还有日本人在工作结束后的ご苦労様でした,也就是辛苦了

但事实确实是如此,我遇到的大部分 “外国” 玩家,都认为日本人讲礼貌

至于韩国人的自称则经常能在韩国的亚文化作品中见到,不再赘述


回到正题,差在哪里,我觉得是有一部分居高位的人瞧不起自己的文化

举个例子

虽然我是个米黑?,但是不可否认原神确实是唯一走向全球的中国手游

但这个手游本质上走的是日式 “卡通” 的风格,也拥有大量抄袭日本游戏的嫌疑

就连推特趋势第一,以及其官方推特的名称

都叫的是 Genshin,不叫 Yuanshen

官推也只以日文发表推特

至于唯一的繁中官推,则已许久没有更新,更是没有宣传。

这导致了绝大多数外国玩家会默认其是日本游戏

而其中好不容易用拼音宣传的中国角色,也只会被认为是如同日剧中的 “中华料理” 一样的附属品


说到这里其实很明了了,大部分亚文化作品的背后厂商知道中国的文化输出弱,索性谁都不愿意做那个筑起高楼的基石,毕竟口碑不能当饭吃,自然而然会以接受度更广的其他国家的文化来粉饰自己,此消彼长恶性循环,何来翻身之时呢?


想起之前吃饭时留英的高中同学讲的事,说到中餐时很多英国留学生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日剧中的中华料理,细想真的很可怕,你成了其他国家的文化附属

知乎用户 神户花子 发表

韩流文化像碳酸饮料,包装艳艳的,颜色美美的,喝起来甜甜的,喝到嘴里后却立刻消失。

日流文化像酎ハイ(气泡酒),包装美但不会很炸眼,颜色淡淡的美,喝起来甜甜的,喝到嘴里后会留有片刻的微甜。

中国文化像白酒,包装古典(例如茅台),颜色透明,喝起来…… 貌似外国年轻人都喝不来,喝起来辛辣,但入口之后浓香醇厚,持久回甘,令人无法忘怀。

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像韩流(K-pop),日流(J-pop)都不是拿本国的古典文化在传播的。哈韩的朋友谁有细细读过《春香传》?喜欢日本动漫的朋友们谁读过《万叶秀哥》?但是日韩却把他们生活中的习惯、文化(浅显的文化)成功的融入到了文化产业中了。

我们中国什么时候有形成体系的 C-pop 那将会迎来文化输出的春天。

个人一些不成熟的小建议:

1. 男团女团在国外举办握手会见面会的,可以申请到文化部的助成金。为什么国家要给钱?因为,我们国家的国情与其他国家不同。人口基数决定,很多中国制造的好商品,好的文化产业走不出国门,因为在本国的销量已经足够支撑企业的经济了。这样一来,对外宣传的意义便没有了。而日韩文化,台港文化则不然,人口较少决定他们必须发展海外市场。那么,此时国家出钱帮助宣传的重要性就会体现出来了。谁愿意去海外宣传,做领头羊国家就大力支持。相信一定有很多有梦想,愿意挑战以及专业过硬的年轻人,和他们的公司愿意去尝试。当然,这要求男团女团的成员们真的在专业上能打,但目前看来国内的这个部分暂时还停留在忽悠国人的水平。live 能力差,修图,修音的现象慢慢改进了,我们的文化水平也就上来了。

2. 打造一些例如《中华小当家》,这样的动画片。用简单易懂的方式传达一些中国的文化。只要对中国文化具有宣传意义的可以申请到国家的补助。不要一提到中国动画片我们只能想到《孙悟空》,在国外的华人想跟人家当地人吹一吹自己国家的好看动画片有什么时,真的词穷。况且,孙悟空也不能让人家产生来中国旅游的想法不是。想想,有多少人因为看了《千与千寻》之后,去台湾朝圣的?中国大陆的大好河山那么多,拍几部这样的动画片就能达到宣传的效果了。还用旅游局天天想破脑子制作宣传片吗?

3. 影视作品上着重宣传能够文化输出的影片。现阶段我们国家主要重视一些献礼剧,毕竟现价段对于我们国人来说,没有什么比文化自信更重要的。俗话说,人要时常给自己打鸡血才能成长。此现象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明星们每天想着如果走上正剧圈。有名的那几个小花,谁现在不是想方设法跟正剧圈搭上关系。但是,相信这只是一个阶段。如果国家的文化方针渐渐转向输出海外的话,各大影视,经纪公司也肯定会为此调整风向的。想当年韩国的《冬日恋歌》,日本的《东京爱情故事》,都很好的宣传了本国文化不是吗?

4. 把重点放在以一线城市为故事主线的作品。不得不说,喜欢流行文化的人,多半都是喜欢浮华的物质世界。不用掩饰,你我皆如此。据以往的经验来看,美国的《欲望都市》,《泰坦尼克号》,日韩的都市剧一定比非洲以及拉美的纪录片受欢迎的。成功的文化输出一定要有计划的去包装。不要说这些不是真实的中国。美国日本的流浪汉难道比中国少吗?想通过文化赚到钱,就要宣传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中国最好的一面。

以上仅代表一个没什么见识,没什么文化的粗鄙老阿姨的拙见。如有说的不好的,请各位大神绕小女一命。感谢。

知乎用户 Pacemulo 发表

这俩文化输出差异

就是法国文化输出 vs 意大利文化输出的差异

前者主要是文化输出

后者主要靠人口输出

知乎用户 爱痴诗 发表

还是拿立本举例子,他们最知名,传播最广的动漫,在他们国内名声其实也不太好,甚至比在中国还差一点。对一些艺术电影的老师其实也没有这么开放。

甚至一些老学究,认为动漫歪曲了立本文化的本来形象,让青年一代丧失斗志,成为废物。

但是,他们也没有给禁掉啊!反而业内行业标准统一,相关产业发达,能够创造大量的就业和文化影响。

老贵族们玩他们的高山流水,宅宅们继续看下里巴人。两者毫不相干,平安无事。一片繁荣。

知乎用户 云麓山人 发表

日本:

“喂,小姐姐小姐姐,今天晚上有空没,赏光陪我吃个饭呗。我请客

“你喜欢这件衣就买,不用担心钱,你的美是钱买不到的”

“好晚了,你别回去了路上不安全。我在附近给你开间房吧。我回家睡”

“哎,家里钥匙忘带了,小姐姐,我在你房间呆一晚好不好,我睡沙发,你放心啦”

中国:

“喂,今晚过来,看我不艹死你”

认真来说的话有这么几点:

1、日本的文化中有很好的 “拿来主义”,能够很好的融合外来文化。比如大家能看到的日本漫画人物,很大比例都有向欧美人物特征、文化背景靠拢的表现。

中国则相反,由于长期以来的独尊导致对外来文化的排斥和抵触,又由于近代的屈辱导致的自负,使得中国在对外展示自我的时候,缺少共同话语,只有少数原本就受中国影响的弱势地区或者影响小圈子(比如中国文艺作品在越南很受欢迎,网文在国外也有小众喜爱)

2、一般说 “输出” 的话,都是用来形容 “货品”,而当货品输出的时候,什么货品受欢迎?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货品受欢迎。“文化” 亦然。

当今世界什么样的文化受欢迎?当今世界的现实是: 贫富差距大、世俗娱乐化、资讯媒介发达这三点。因此多元文化受欢迎,多元在文化上的表现就是 “极端” 受欢迎,无论正面极端或负面极端。

日本文化很好的满足了这种多元的 “极端”。既有温暖治愈、中二热血、古典传统,又有科幻推理、变态黑暗、还有人性搞怪系列。等于无论你是什么样的口味,日本文化这个商品都尽可能的满足最大人数的需求。

中国的文化表现恰恰相反。目前我国的文化氛围是 “打压多元”“打压极端”。不能有鬼、不能成妖。温暖治愈显得矫情、古典传统表现又肤浅、科幻推理没有积累和沉淀,那还能剩什么?就只能剩 “爱国主义”、“家长里短”、“勾心斗角 “、“庸俗粗鄙” 了。可以说我们文化这个商品是尽可能减少受众,只能靠国内 “你不看也没有别的可看” 来充门面。

3、社会发展程度不同。日本从明治维新以后进行现代化和工业化,导致日本整体社会的发展程度要高于中国,社会发展对文化的影响表现在:

3.1 传承性好,能系统、全面、深入发展。比如日本的推理小说发展多年,有数量庞大的作者来充实、发展、挖掘。因此文学创作也好、文学欣赏也好都相当成熟。中国的推理作品创作者只能自己摸索或者借鉴国外,自然就还要花时间摸石头过河。

3.2 看待问题的角度更加全面。人类作为生物的本质、需求是共通的,文化的作用是将这些共通用不同社会的方式表现出来。发达社会的好处在于能将这些共通更前置的表现出来。比如日本在上个世纪就已有大量女性独立、不婚生活的思考、表现。中国则由于近些年经济发展,才有不婚、“剩女” 的文艺题材表现。至于 LGBT 题材更是鲜有表现,以至于只要有就能造成轰动。

3.3 宣传能力强。现代社会作为商业社会,宣传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最好的宣传就是互相交流,才能互相影响。日本商品在世界各地已经畅销多年,已经留下了 “日本的就是精致的,就是好的” 的印象,反之中国虽然作为世界工厂,但是由于产业还在慢慢升级中,因此口碑还没有这么好。另外,我国闭关自守,把好好的民间对外宣传争取话语权的机会给堵住很多。比如本人除了上知乎外还经常上 Quora,前段时候去 Q 有人问: 中国是不是把 Q 给封了?我还回贴说并没有,不用 VPN 就能上,但没过几天就啪啪打脸,现在不通过 vpn 已经无法登陆。人都过不去怎么给自己做宣导?有人抹黑的时候怎么给自己辩解?

3.4 社会意识形态。现在整个世界文化的主流是欧美,因此有人帮忙吆喝很重要。要赢得好的话语权无非两个方法,一个是成为人家的兄弟,二个是自立门户成气候。日本做到了第一点,而我们第二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知乎用户 knifefire 发表

文化产业没有形成健全的工业体系。一俩个奇才在文化输出这种刻板印象王八拳上说实话真不觉得有啥用…….

今天看的许荣哲所写故事课这书,提供了一个例子

1999 年,以色列某个研究小组从各大广告比赛里,搜集了两百多个优胜作品。经过分析比对之后,研究小组发现这些优胜作品,有高达 89% 的比例,可以归类在六大故事模板里。意思就是,它们大都还是有套路的,而不是独一无二的原创。
为了加强这个论点,研究小组试着反过来操作:他们把其他落选的一百多件广告作品跟这六大模板做了比对分析,结果更为惊人,只有 2% 的作品可以套进六大故事模板里。
好作品有 89% 是套路,坏作品只有 2% 是套路,89% VS 2%,这个数字比也太惊人了。

很希望有知友能考证一下是真是假,不过,我看见的点还在论点上

上面的两种说法,乍听之下有点矛盾,先是用以色列做的研究告诉我们 “套路很重要”,后来又说 “人人都会套路,所以不重要”。
所以你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 你一定要学套路,这样才能有效缩短学习的时间;但当你学会套路,并且开始使用套路的时候,一定要找到跟别人不一样的使用方法,这样才能让你从一堆不会飞的鸡里,挥动翅膀,凌空飞起来,变成一只翱翔天际的鹰。

故事和文学毕竟是有区别的,故事是产品,做不出一流产品按套路做做普通货色不丢人 — 总比下不了嘴的垃圾强啊。

最后,镖人和一人之下是好故事,不要管什么国外评价,看就完事。私心希望死前能看见镖人有个好的结局。

知乎用户 马探长的怪奇基地 发表

这些年我们经常畅谈文化输出,其实早在 20 多年前这种文化输出就已经借着小当家的冒险故事展开了。

知乎用户 DevilMayCryer 发表

输出的作品缺少内核和审美,很多都是为了输出而输出,只要稍微做得像点样子然后挂上 “国产”“中国” 就突然牛逼了起来,这是骨子里的不自信,仿佛只要让老外觉得牛逼,才是真的牛。

好与不好的标准要么来自老外的认可,要么来自国内同行衬托,没有自我追求。

想想我们以前 80、90 以及 20 年初代时的那些文艺影视作品,真的是经典是艺术是真正属于我们自己审美风格的东西。

结果就十来年时间,感觉都没了,一去不复返,没有传承更别说发扬。

经济起飞后,不知为啥,反而是各种艳妆浓抹的服化道、流水线般的国配、摆 pose 凹造型的慢镜头武打,国漫 3D 我本以为会在技术上弯道超车,结果十年了画质进步就跟挤牙膏似的,叙事、运镜、台词等等不是在向你讲一个好故事塑造好的角色,而是在说 “看!我帅不帅?牛不牛?酷不酷?”

别的不说,就影视武打这块,本应是我们的强项,说让全世界膜拜都不为过,结果除了叶问再没一个能打的了。

我们真的是没创新吗?以前的葫芦娃、阿凡提、崂山道士等等定格动画,小蝌蚪找妈妈水墨,以前的上美可是连宫崎骏都要前来朝圣的地方。

现在呢?

大秦帝国 4 的陨落就是最好的例子,你是真的想不通他们为什么就不能按第一部的标准去拍。

你也想不通,为什么原先我们有《大宅门》有《闯关东》有《汉武大帝》有《大明王朝》,现在这种品质作品基本上已经绝迹。

以前那么多版被奉为神作的金庸剧,如今被反复拉出来嘲讽一个又一个新版。

觉醒年代》被吹得那么神,结果我看了一段辜鸿铭的学堂演讲戏,直接就打消了看的欲望,不用跟我安利它里面细节多棒演技都有炸裂,就那一段演讲就直接拉低了我对它的期望,还不如再去重温下《走向共和》。

到底是我们做不出好的文化输出,还是我们的良币早已被劣币驱逐?

资本家就只考虑钱,要赚快钱,赚高回报率的钱,而不是说想着投进去的钱能创造些具有精神和艺术价值的东西。

官方呢,也没有了老央视那种不怕亏钱就要整点好东西出来的气魄,再也不会有老四大名著了,再也没有大闹天宫了,反而是迪士尼味的哪吒姜子牙,哎。

知乎用户 反斗战士 发表

文化这个东西,只有让人自动接收,才会产生影响,只有让人喜欢满足别人心里需要才能自动接收

这不是宗教还能威胁,说你不信这一套下地狱信了上天堂,流行文化是一种商品,不同于所谓的 “传统文化” 有人说过所谓的传统文化也不过是当时的流行文化,孔子在他所在的年代绝对是时尚的人生导师,要不然他说的如果没点新意都是萝卜白菜这些根本火不了更别说流传后世

实际上,火影忍者如果是古代日本人写的流传下来,那就是长篇日本传统神话小说,只不过现在才出来,所以是一本流行漫画而已,所谓的传统没有那么神秘高级,当时也是新潮产物,只是流传了下来,历史上毁灭于刀兵战乱的传统文化典籍未必就比流传下来的低级,所以这也是一种偶然因素

那么日本流行文化的输出,是一种商品的输出,好比周杰伦的歌为什么你要唱要听有时候还要买歌,因为它好听,你听了心里舒服,假设现在有个叫张老三的人,明明作曲能力远不如周杰伦,唱一些地方的小曲在村里有些粉丝,张老三还拒绝学习周杰伦的曲风,还不愿意往让更多人觉得好听发展,那么你觉得张老三的影响力除了爱听他唱小曲的村子还能有谁,道理很简单

中国目前取得的很多商品销售的成绩,都是跟外国流行产品学习得来的,比如说高铁、汽车、手机等等,首先要跟外国厂商学习设计制造,然后自己提高制造能力再推向国外市场,用这个办法把很多国外厂商最终击败,占据了世界工厂的地位,取得了不小的成功

流行文化同样一个意思,你得让外国人喜欢他们才能买,你怎么才能让外国人喜欢 — 就是你要去知道他们的口味然后模仿能满足他们口味的东西,这不是谄媚,商业就是这么运作的,除非欺行霸市强买强卖,但是文化不是能强买强卖的东西,是需要对方自觉欣赏接受

当然你也可以说你不想去争夺国际市场,可以自己孤芳自赏一下谁喜欢就喜欢不喜欢就拉倒,也可以,但是文化输出就谈不上了,文化输出是跟商业一样,输出对方喜欢的商品占领市场,你的文化只有你自己喜欢,输出就成问题,或者只能凭运气看别人正好喜欢什么才能输出,这效率无疑不行,就好像做选择题往对处做题,和自己猜哪道题对就选的准确率不一样

所以也谈不上差在哪里,关键是你要做饭给外国人吃,就要考虑他们喜欢什么,如果你只考虑自己喜欢什么,外国人爱吃不爱吃就随缘,就好像写网文为了人气高都去模仿火书的套路,为了自己心里舒服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一样,看你追求什么,没有一定之规,自己欣赏自己的文化可以尽情释放个性,但商业传播还是要考虑顾客需求的,目前日韩的道路被证明符合顾客需求,为了有效率的输出文化,你或者模仿,或者自己重新开辟出一条路来,后者很大程度也是看缘分天意

当然了,抖音和爽文据说在外国人气不低,如果有人觉得靠这些就能跟日韩的文化输出相比,那也可以自便,只是说商业文化输出一般的道理,让人购买的商品首先要让对方喜欢,对方很难主动去理解你,先要去满足对方商业需求,然后才谈得上改变和塑造,创造新的需求,如果外国人来中国开牛排店,只卖三分熟牛排,中国人吃不惯也不提供其他更熟的牛排,结果可想而知

知乎用户 徐照青 发表

就差在一点,我们发展的时间晚了他们那么几十年;

不信就等着看看十几年后吧。

知乎用户 镜花水月 发表

输在我们优秀的文化输出产品数量太少太少太少。

我反对很多回答说,文化输出就是要娱乐,要三俗。 三俗文化或许能博取眼球,但无法赢得真正的尊重和喜爱。

就好像罗翔举的一个例子:世界上只剩下两本书,一本是小黄书,一本是莎士比亚,但只能留下一本,你会留下哪一本? 一般人都会选择莎士比亚。因为后者体现了人的尊严。

优秀的文化输出产品,我认为应该是兼顾娱乐性和艺术性的。

只有艺术性,缺乏娱乐性,结果就是叫好不叫座。 比如像《立春》《钢的琴》这样的作品,艺术水平好,但是娱乐性不足。

只有娱乐性,缺乏艺术性,结果就是叫座不叫好。比如大量抖音快手视频。

看看获得极高评价的游戏,影视作品,都是兼顾娱乐性和艺术性的。

我国也有优秀的输出作品,比如 三国演义 ,三体,这样的作品就很好。 无奈数量太少了。

而日本优秀的作品数量非常非常多。

差距就是这样。

知乎用户 老橡木疙瘩 发表

1. 从业者的基本素质偏低。

中国的教育制度,不是培养人才的,而是筛选人才的。

智力最优越的做题家大量的塞进理科搞科研金融,或者做官。

愿意当艺术家的人普遍文化课 (参考高考分数) 很差。甚至是把学艺术当逃避高考的方式,而非真的出自爱好。

然而作为学生学习艺术的确不需要什么文化内涵,但是想要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文化的熏陶又是必不可少的。

可惜我们的艺术类学生,既缺少真实生活的磨砺,也缺乏书本知识的浸泡,属于上不上下不下。

我亲自招聘的历史题材编剧中有大量不知道五代十国在宋之前还是之后。

亲自遇到的画家中喜欢西幻题材的,根本不知道哈布斯堡家族是咋回事。

你可以说我有点挑,可是你要作为业界的从业者,基本素质都没有,就靠脑洞和套路来做创作,结果必然是一地鸡毛。

2. 民间经济基础依然薄弱,对高素质文化需求偏低

6 亿人可支配收入 1000 元 / 月。

学钢琴的孩子天下第一,钢琴音乐会却没人去。

甚至很多家长逼孩子学钢琴,自己却一个音乐家都不知道,就知道郎朗

对于付费看内容的容忍度远低于充值氪金,和付费剁手买快递垃圾。

老百姓还太穷,抛开生活成本,大多数人依然是选择免费模式的精神食粮。

文化创作者,如果不迎合市场,就代表着必然会饿死。

大到电影《百鸟朝凤》,小到漫画《镖人》等 (虽然热度还算可以,收入却根本比不上网文改编的流量作品)

3. 政策的不透明,导致大企业不敢突破创新

任何社会异动,总是先拿文化产品开刀当替罪羊。

有孩子跳楼,就要求网文自查有没有诱导自杀情节,甚至提自杀都不行。

敏感词的设定更是让网文作者脑洞大开,搞出一大堆骚操作。

还有各种突如其来的令,导致大型文化企业想做事,不仅要考虑市场因素,还要考虑政策因素。

而且这个是可以朝令夕改的,并不是有明确的法律文件指导执行。

你投资几千万,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感兴趣的同学们可以参考一下《八佰》的境遇。

导致大型文化企业只敢做最保本最不会有风险的内容。

比如抗日神剧。 比如霸总。比如龙傲天。

不要以为平台编辑是傻逼,人家是真的平均 985,看着美剧日剧读着黑格尔尼采长到三十多,可是他不敢。

任何内容的重大创新,只要有家长联名打电话,你都活不过当晚。

所以在这种环境下,选择能活下去的,比选择优秀的更重要。


综合起来

中国虽然经济得到了重大发展,但其实距离文化繁荣还有较远的距离。

这需要创作者,受众,国家管理者共同进步才行。

拥有更高的制度自信,拥有更合理的管理方式,又更多优秀的年轻人加入进来,配合更高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国文化输出才有可能起来。

这三点缺一不可。

知乎用户 剑之远征 发表

题目中是这样说的 “这与他们对日本文化的了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那么请问你有问过这些老外他们到底对日本文化有着什么程度的了解呢?

文化不是输出了就有用,关键是有没有人愿意去了解。

首先很多的老外了解日本文化这本身就是一个误区,他们了解的不是现在的日本,他们所了解的是忍者,武士等 “建立在自己国家认知上的日本”,这个所谓的认知基本都是错误的。

那么老外怎么就不了解中国文化了?中国功夫难道不香么?花木兰又是什么情况?那么多中国功夫题材的美国动画几乎隔三岔五就有他怎么就不是中国文化了?

难道有很多老外熟知日本么?不,并没有。他们对于日本的认知来源于美国的漫画当中登场的忍者。甚至在日本也十分流行的《忍者杀手系列》也并不是因为它很符合日本的文化背景才流行,正是因为它和所谓的严谨的日本传统武士文化不同所以才精彩。

那么会感觉到老外对于中国文化的认知不高。

原因不是在于我们没有做好文化输出,而是在于更高层面的问题。

说白了就是政治体系的区别。

这真的很重要,不少人至今还觉得我们就是一个大号朝鲜,集中营满地都是人民也是受苦受难文化水平低。

那么朝鲜文化你会有兴趣么?不会,那么社会主义的东西资本主义走狗们怎么会有兴趣呢。但是这几年我们对外逐渐开放,更多的人也开始了解并愿意了解中国。

不过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人家日本花了近百年时间也基本就是 “忍者”+“武士”,还是错误认知,我国不还有些人认为现在日本还有切腹自尽的么。

文化输出不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提升自国实力和文化底蕴才是真理。

知乎用户 老吴爱说话 发表

搞清楚一点:

文化输出和艺术输出不是一个概念。

日本有文化输出吗?

有个蛋的文化输出,你让美国人切个肚子试一试。就是日本人自己也不切肚子了,他们不想活了顶多吃安眠药

中国的 “文化输出” 少吗?我觉得可不少,多得都溢出来,流回来了。

比如说《功夫熊猫》系列,很多国内影视制作人觉得自叹弗如。

严格来说,中国艺术输出的积极性是远不如外国人探索中国艺术文化的热情的。

别人夸你做的鲁菜好吃,你却想着怎么逼着别人给你家祖宗磕头。逼急了人家一把掀翻桌子:草拟吗的吃你个饭还得给你做狗了。

知乎用户 水果蛋挞 发表

做不了系统性分析,有啥说啥,挑最明显的说。

和日本文化相比,中国文化输出上着重于高雅、严肃性内容,缺乏与流行文化的融合并且没有一个合适的有利于快速传播的渠道。日本有动漫、游戏、影视、绘画、文学作品等,其中所包含的文化、价值观、意识形态等等都能很好地和时代相融合、呼应最重要的是更能让年轻人接受。不单是量的优势更重要的是质,而且相比于中国日本不仅在本民族文化上而且在整个东亚文化的二创上(这里是说只要不是原封不动照搬)更能让西方人接受,这个不仅是审美问题更重要的是市场的开放发展程度。一首傀儡谣就可能让人专门去查查神道教的资料,一个对马的现场演示就可能让人多听听尺八的表演(别管源于哪就算用中国乐器人家也会认为是日本的),那个黑客帝国的(记不住名字)那谁都说灵感来自于攻壳,像各种作品中出现的浮世绘、歌舞伎、和服、神道教、寿司、忍者、第六天魔王、所有那些中二的内容……. 太多了,我本人都没专门研究过只是看一些影视作品都能知道这么多。

相比之下中国这方面的工作说的严重点几乎没有,这里先说下国外没去过,也没专门做过研究,也许实际情况截然相反,只是间接了解加上主观判断,不对可以指正。就平时看到的资料来看,我们的 “文化输出” 质上和量上都不行,到现在为止可能最有影响力的中国文化恐怕就是 “中餐” 了吧?我们的本土宗教….. 别说外国人了可能普通中国人见着最多的也就在《西游记》里了吧?孔子学院没去过不知道里面教的是什么,说实在的儒家这块儿内容国内推广的就乱七八糟的!真不知道给外国人讲能讲什么(讲忠孝,讲仁义?哎看看国内)。其他国学的东西恐怕也只限于学术研究领域了吧,港台地区这方面做的是不错的,一个是对国学的研究的深度另一个是国学的时代发展。最直观的例子两个故宫都做了纪录片,北京的就是中规中矩的课本式的,台北的那部真是可以当做电视剧看了。包括后来的故宫 100 风格明显大不一样,那个就是有香港制作人员参与(应该有台湾的忘了),包括后来的园林非常喜欢,后面还有更受欢迎的 “国宝综艺节目”。但是这又说到这个问题上来,我们的传统文化最多也只是在原有基础上精雕细琢了一番,没有质的变化,如果换做广泛的文化基础做切入点那根本就谈不上推广,最多也就是 “有趣”“新鲜” 罢了,人家只是拿你当古董来看。

再者,你向别人传播你的文化时最起码你自己得弄明白吧?就一个民族服装问题国内这些个杠们都能争个你死我活;老人在马路上摔倒了都没人敢扶;国剧在绝!绝大多数的人眼里不是高雅!是土!老!老年人看的!!(我就被媳妇这样吐槽过);地方曲艺认知全靠相声;本民族的传统节日已经被商家玩坏了都快被食物和电商取代了!!!

最后,传统的老的掉渣儿,新的肤浅混乱,没人去做,做了没人喜欢。

自己都没搞好你输出个啥?这个问题要说那可就没完了,再说争议很多涉及到历史,不说了。这里 B 站做的还不错,传统文化的再创作,年轻人喜欢的人不少,但是又总出事~~~ 哎~~

相比我们的经济影响力我们的文化影响力感觉并不相称。我们是世界什么什么工厂,我为世界市场贡献了什么什么,我们的这个行业那个行业在世界上排多少多少,和日本对比我们为世界在文化上提供了什么?音乐?影视剧?文学作品?游戏?动漫?先别说走出去就咱们自己看有几个能拿的出手的?

从质量上来说,我们很多大众向流行向作品缺乏深度,有的是本身能力问题深入不下去,有的是不敢深入,更多的是流于形式,这就容易造成误解。从广度上说,我们的面很窄,同样一个领域,有的是几乎就没有,有的是寥寥几种,比如一个老外想了解下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他们能看什么?特地翻了下国剧看看最近有什么——没有,太虚了。近 10 多年来,能反映出老百姓真实生活的片子有什么?当真中国人都靠修仙和爱情活着啊?但这些每个国家都有,日韩历史、生活题材比我们少的多但他们怎么就能让世界人民都了解?关键是流行文化

最近出的那个瑞典的事,特地翻了下其他资料,这种现象在那边并不是个例,只是我们平时在媒体上见到的少或者没放在台面上罢了,某些人是 “不友好”,但是我们没错吗?如果我们自己不宣传自己怎么可能让别人真正了解我们?但怎么做?不是靠拍几个宣传片,打几个广告,摆几个 POSE 能改变的,也不是靠搞一些文化交流活动能改变的,不通过流行文化我们的东西只能在博物馆里、研究院里和垃圾桶里,多数人也都是以猎奇的眼光去看待……

然而对比一下,我们的流行文化无论是数量和质量能做到引领的作用吗?(写到这段时窗外正好有开着音响卖网络歌曲的三轮儿走过,对标《伤不起》之类的作品,好应景~)

我们和他们相比这方面发展程度还差着很多,毕竟他们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根本上讲只要经济上去了,文化自然就会传播开来,越是强大人家和你交流的意愿越多,我们的经济上的影响也在慢慢扩大,不管怎样都是好的开始。慢慢来吧。

总结下差在哪?

太严

知乎用户 许亿 发表

日本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简配

是实用之美

中国文化,要么奢,要么至俭

主流都是士大夫的审美,美在不大众

所以所谓奢,是文人之格调,务虚过于务实

而可以复制流行的东西,被视为匠气

匠是被轻看的,视之为陋

好匠人,需文人加持

如梅兰芳遇见齐如山,伶人就此登堂入室

早年西方收到日本的茶叶,包装纸是浮世绘

影响了现代派

若是遇见董其昌,或也不至于敬而远之

但董其昌不做包装纸

董其昌要在大都会

进阶的西方人才懂得欣赏

一进阶,就远离了大众

日本文化大行其道的时候

中国那时候恰好慢一拍。

武士道与菊花翻箱底兜售全世界的时候,我们砸四旧。

后来艺术家忙着吃饭,眼睛盯着饭碗,必然投其所好

而今艺术家不为饭碗艺术。但大众还在赶上来的途中,只能成就熊猫快餐。

不像日本遇上好时机

西方人迷着东方那会儿。日本艺术家如过江之鲫般踊跃

黑泽明大岛渚墙内开花墙外香

三宅一生为大卫鲍伊做造型,草间弥生用小圆点疗愈现代人。

安藤忠雄,小泽征尔,宝塚歌舞剧团,视觉系摇滚,兼具神秘,古老以及性的艺妓,与北欧性冷淡风合拍的日料,目不暇接的日漫,游戏,AV,电器如工业设计影响到苹果的索尼,和当时看似势不可挡的日本经济一起攻城掠地,乃至不谈荒木经惟森山大道,日本行销拍立得,马上就有米原康正

中国后发优势

相当一段时间,唯有暴发户和各种落后猎奇。张艺谋电影兼具二者。

所以印象这东西,且需要时间修改

文化呢,需要累积

一两代人以后,不在乎饭碗的中国人

一定会造出与经济规模所匹配的文化景象

知乎用户 import 潘多拉​ 发表

“文化的输出” 不是一个过程,而是一个结果。是不同地区文明发展出现差异后的一个由欠发达地区人民主动学习的结果。

典型案例就是唐代时期各国学习中国文化,而近代则相反。

我们绝大部分人分辨不出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文明。

文化的定义
文化 (culture) 一词源自拉丁语‘cultus’,它指的是培养或提炼某物。文化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体现在人们所说的语言、所吃的食物、所穿的衣服等方方面面中。换句话说,文化是一群人共同分享的知识、经验和行为的集合,文化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
文化包括艺术、信仰、风俗、传统、道德、节日、价值观等。它可以通过文学、音乐、舞蹈形式、宗教习俗、穿着风格、饮食习惯等外在形式体现。人们可以在不同的地区、宗族、宗教找到不同的文化,文化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
文明的定义
文明 (civilization) 一词源自拉丁语“civis”,意思是“居住在城镇中的人”。文明描述人类社会在文化、工业、科学技术、政府管理等领域达到最高程度的状态以及达到这一程度的过程。
文明是人类发展史上积累起来的有利于更好的认识、适应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无形知识和有形工具的总和,文明使人类脱离了野蛮状态,它强调通过社会分工和大规模合作,使得人类能尽可能地利用自然资源,以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求。

**只有我们的文明更为优秀,才会有更多的人来学习中国的文化。**强行塞给人家文化,除了给钱没别的方法,这个基本的逻辑希望大家能明白。

诸位加油。

知乎用户 黑暗之门 发表

还是中国在对外经济交流方面比日本晚。

知乎用户 萄道人 发表

第一中国人自己还没有对自己的文化有深刻认识和再加工的能力。这种能力目前集中在院校,不够普及。如果你语文高考必背,中国古代史近代史学起来都费劲,那你真的不要妄谈了。差的远。

第二相当一部分中国人不具有分辨日本输出文化中糟粕的能力。很多日本动漫输出万世一系的阶级价值观。依附于某人,某个家族的阶级固化这种剧情还少吗? 还真有中国年轻人跪倒在这种价值观之下。

殊不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才是中国人的价值观。

第三,随着美育的加强,计分。会得到逐渐改善。我们会用三十年时间追上日本的五十年优势。日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早了中国五十多年。我们的产品才起步,我很看好。

知乎用户 文斌地​ 发表

很简单,先想好我们在输出什么?而我们现在在宣传什么?

是现在国内都没几个年轻人喜欢的京剧?

是没有空手道、柔道以及跆拳道上手快、打人疼的太极拳?

是各种出名既巅峰、成团既过气、没文化、没本事、除了抢 c 位和卖腐在行外其他的像唱歌、跳舞、演戏都烂的一塌糊涂、团一解散就在娱乐圈查无此人的流量男团女团?

上面的大人物一直没意识到拳头加枕头才是王道,普通的社会大众都是俗人,只是想在闲来无事的时候放松一下,不想听人讲课。

你觉得萨姆来和宁家受欢迎是真的因为实战技术强才在欧美大受欢迎的吗?还不是上世纪大批的像:

七武士

![](data:image/svg+xml;utf8,)

座头市

带子雄狼

用心棒

这种剑戟片以及各种忍者片

以及无仁义之战这种 893 电影

这些刺激好看或者卖血浆或者卖三点的电影在欧美国家上映甚至是 DVD 发售,从而让普通人在一天的工作后有时间一边和朋友们吃着爆米花聊天一边看,这样就让那些欧美的老百姓不知不觉中喜欢上日本文化,更别说欧美翻拍的用心棒(荒野大镖客、终极悍将)和七武士(豪勇七蛟龙

![](data:image/svg+xml;utf8,)

这些刺激好看或者卖血浆或者卖三点的电影在欧美国家上映甚至是 DVD 发售,从而让普通人在一天的工作后有时间一遍和朋友们吃着爆米花聊天一遍看,这样就让那些欧美的老百姓不知不觉中喜欢上日本文化。

这才是真正的宣传,而不是用着我们现在年轻人都不喜欢的东西去搞什么赔钱也赚不到吆喝来宣传,有时候阳春白雪真的比不过下里巴人。

就像邵氏的武打电影用现在的眼光看故事简单、打斗冗长,可是就让昆丁这种人看的过瘾、看的入迷。

韩国人至今也对李小龙和成龙的电影流连忘返

李小龙和成龙对韩国的影响_哔哩哔哩_bilibili​www.bilibili.com/video/BV1zb4y1k7vz?spm_id_from=333.999.0.0​www.bilibili.com/video/BV1zb4y1k7vz?spm_id_from=333.999.0.0​www.bilibili.com/video/BV1zb4y1k7vz?spm_id_from=333.999.0.0

权相宇为了复仇就用李小龙书上的方式训练自己

马粥街残酷史中的训练片段_哔哩哔哩_bilibili​www.bilibili.com/video/BV1bq4y1H7Ma?spm_id_from=333.999.0.0​www.bilibili.com/video/BV1bq4y1H7Ma?spm_id_from=333.999.0.0

心里的声音》表现老太太很能打的方式就是用她和中国动作明星合影来表达。

真正的好宣传就是应该像黑神话里猴王横扫千军的痛快

才能带来更多外国文化里像《三国全面战争》里三国豪杰一以当千的豪爽

或者《战锤 3》里震旦的奇幻

知乎用户 Chris 发表

等到中国的航母比美国的还多的时候再说文化输出吧,那是别说输出中出都没问题

知乎用户 希望今天能早睡早​ 发表

说一点心里话,如果有不合适或者错误的地方欢迎指正,我会虚心接受建议,希望答案不要被删除,谢谢。

日本: 你想怎么输出都行,任何题材都可以,只要你不恶意造谣、诽谤别人,抄袭、侵权就好。

中国: 血是红色的——血腥暴力 (动漫改成了绿色的血)

灰太狼煮喜羊羊: 血腥暴力,误导小孩,害怕模仿

动漫女主角头发颜色过于鲜艳——被要求责令整改

电视剧里有 “大姨妈” 字样——桥段删除

电视剧里有 “救世主” 字样——被和谐成 “那个人”

电视剧里的亲吻稍微激情一点点,就是表现的像一个正常人——淫秽色情 (所以大陆的吻戏都好像学生一样,好像亲吻是犯罪?)

即使每年都有大批人、导演、编剧、演员呼吁,网民都喊破嗓子了,影视依旧坚决不分级——我国国情特殊

还有很多题材广电总局根本不会让你过审,而且全世界好像只有中国的审查这么严格?

众所周知,中国的观影群众分类只有两种——未成年和强制未成年。十八禁?想多了

等等等等,诸如此类,数不胜数

所以,为什么拍烂片的女演员能日入 208 万?所以为什么加拿大电音王子能如此为非作歹,身价数十亿?为什么南韩的演员、idol 无论综艺感,敬业程度,还是表演水平,知名度都碾压大陆几十条街,他们收入可能还不及国内 “顶流” 的零头?邓超跑一期,刘在石要跑五年,日本、韩国资深综艺人都自嘲是 “乞丐”,打脸疼不疼?一切的一切都是有原因的,你管控那么多条条框框,他们没有大胆的发挥空间,当然可以轻松成为顶流了,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演员演技被多少个国家笑话吗?只要你放开管控,让市场进入自然的逐利性质,你信不信中国娱乐业可以才人辈出,并且会比现在敬业有礼貌,至少会把表面工作做好,不会动不动就到机场推人?不要总是只责怪明星,中国不合理的审查制度也有责任

不要说我们人民推卸责任,不去反思自己,人民反思自己,上层也应该改进。今天日本、韩国,美国就更不用说了,他们的流行文化在全世界的影响力堪称恐怖,为他们国家的国民形象和商品品牌影响力带来的好处肉眼可见。我那天看见 blackpink 代言了百事可乐,结果一上架就销售而空,日本也是同理,中国的地位真的非常尴尬

说到底,这个问题的根源不是你能不能改变,你能不能输出,而是这么严格的审查制度根本就没打算让你输出。日本动漫?给我关掉!去看学习强国!

知乎用户 帝都铁骑 发表

绝大部分的回答都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中国和日本文化的差距真的是不会输出么?

你更愿意接受这个国家的文化

还是这个国家的文化

朝鲜和韩国同宗同种,基本上没有任何文化上的差异吧?唯一的区别是韩国是个发达的工业国而朝鲜不是。

同理,你更愿意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

还是这个国家的文化

约旦和阿联酋都是阿拉伯国家,在文化上也算是同宗同种,唯一的区别是阿联酋有钱能够购买全世界最优质的工业品,约旦没有。

所以问题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没有玲琅满目的优质工业品作为支撑的高品质的人民生活就谈不上有质量的文化输出,因为根本不会有人有兴趣去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作为拥有最悠久文化历史的中国人一样会为意大利的箱包,法国的红酒,美国的好莱坞大片趋之若鹜,真的是中国文化输出技不如人么?只不过是羡慕西方人高品质的生活罢了,怎么没见人跑去伊拉克研究美索不达米亚文化啊?

要说文化输出的技巧至少印度人就做的不错,印度的宝莱坞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碾压中国的电影同行,但是你更愿意选择生活在中国还是印度的文化之下呢?

所以工业品质量才是文化输出的核心能力,是文化输出的中流砥柱。

抛开工业质量去谈论文化输出技巧的人根本就是在舍本求末,无论他们说的如何头头是道也只是抓住了问题的皮毛而已。

知乎用户 谢天霸 发表

上面的人总有一种家长心态

总想着教育大家,这个东西是好的,那个东西是国外的是不好的

我们要怎么怎么,我们应该怎么怎么

说实话,这可能就是爹味

对于文化市场,最好的方法就是鼓励自由创作并且放开门槛

(当然反 * 反 ** 的题材还是得批回去)

左传那种 “刑不可知, 则威不可测”,古人自己都玩不下去,就别抱着这种 ** 思想来做审核工作了

另一个就是上位者的审美,和群众是严重脱节的

配合上一条一起食用,简单概括就可以用这么一句话

我喜欢这样,这个是好的,必须推广;你们喜欢的那些东西是不好的,滚犊子

而上位者喜欢的东西,往往一言难尽

有些糟粕的东西比如弟子规,我看上位者喜欢得不得了

我不认为这种东西能拿出去 “输出”

哪怕自己国内推广可能都不行

自己国内都没法推广的东西,凭什么要世界人民一起喜欢,谁给的勇气?

知乎用户 絆愛​ 发表

鉴于被 @Miss X 视为杠精拉黑 写好的答案也没法发,就单纯发一下原本的回复吧,肯定是跑题的,谁让我讨厌讨论问题时被骂然后被拉黑呢

先表明一下他的观点之一,也就是我反对的观点: 中文走不出去一个大问题是我们经常把我们的物质文化用英文翻译后给外国人看,日本人是直接让英国人用日文罗马字翻译日本的物质文化

这是个本末倒置的问题,英语是外国人说的语言,怎么翻译是人家说了算,不是你想让他们用哪个他们就用哪个的,你做好了人家就音译你,你做的不好不出名,让人没法直接联想到是什么人家就只好意译你

以下是原本想给他回复的:

——————————

日本文化输出里动漫绝对排的上号吧,然而日语中连动画这个词都是英文的外来语,在一些英文字幕中有一个很明显的现象,英语有固定概念的在日文原文中通常是外来语,而英文字幕会把例如傲娇这种日本特有概念用罗马字表示,至于食物只有少数如寿司之类是罗马字,大多数都是英文意译的,这东西并不是日本人决定的,是欧美人根据自身的语言来决定的,文化输出不是你翻译好了给人家看,是人家觉得你好之后主动翻译回自己国家,所以我才说我们差的不是译名,是你的东西压根就没走出去

知乎用户 麻友友 发表

原来现在的中国有文化输出

1 你为什么喜欢好好莱坞电影 美国人传递一个美式的价值观

中国人拉长音和我念 f~r~e~e~d~o~m~~~~ 这就是美国输出的文化

高等文化输出就是价值观的输出

日剧跑为什么这么出名 这也是一种价值观

日本文化输出的是什么 日本三鹿守护神(马摸鹿、新机鹿、干巴鹿)

用你们中国话说就是 保护 相信 加油 爱 正义 友情 热血

文化输出经济水平是一个因数 但中国人还是很穷

中国人终于看得起电影了 也就电影而已

一个游戏 300 多等于 10 部电影 大部分国人的工资一个月能买多少个游戏

一个演唱会平均 500+ 你的工资又能看得起多少场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中国人的聪明都用在抄袭别人的小聪明上了

各种综艺节目不都是买来的版权 和各种抄袭

这种国家要是有能力文化输出 还的靠广场大妈跳广场舞 这也是一种文化输出

其他的国人还是省省吧

一些古装片也可以输出点文化 当年的还珠 现在的甄嬛

影视剧是输出文化的主力 在看下国内的影视剧都是些什么东西

你喜欢看那些成天的婆媳剧么 小三的撕逼剧 打胎的青春片

你觉得这种东西能输出什么价值观

中国人这么自大我觉得未来可能想唐僧取经一样 把自己以前的文化取回来 我说的只是可能

日本就是个怪物 在不断吸收着全世界的文化 日本文化未来就是全世界的百科全书

可悲的中国人无知者无畏 悲哀

我就是通过日剧才知道欧美 50 60 70 年代美国流行的音乐是什么

知乎用户 高乐菌 发表

不说别的,我就说说自己对京剧的感受。

一般年轻人印象中的京剧,大概就是各式各样的脸谱,外加咿咿呀呀拖得贼长的唱腔。我之前也一直这么以为,并且觉得京剧好无聊,好没劲。

但是,事情在大半年前发生了变化。我在看德云社的相声的时候,有一段是刘筱亭唱几段京剧,让张九泰猜。虽然都是四郎探母的选段,但第三段,刘筱亭唱的是《见母》,第一句就俘获了我的心。说实话,写到这里的时候,脑子里还在回响 “沙滩会,一场败,杀的我杨家好不悲哀”。真的被种草了。然后我就去搜了京剧《四郎探母》的全本视频,除了听了《见母》那段,还看到了《叫小番》的本体。单就《四郎探母》中的那几段唱段来说,实话实讲,也就《见母》那段很吸引我。其他唱段也不是不好,就是不抓我。但是我就不明白,都是京剧,为啥段与段之间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后来我单独搜《见母》(那一幕的名字),或者《一见娇儿泪满腮》(佘老太君唱段的名字),我看到了另一个关键词,那就是流水(不是会计流水,是西皮流水)。然后我大量搜索京剧中西皮流水的唱段,然后我就发现了宝藏。我不得不说,西皮流水真 tm 好听,好听到我想让自己的偶像去唱两段。

西皮流水是京剧的多重节奏中的一种,而且是节奏最快的一种,能快到权御天下或者千本樱的级别。虽然可能会显得不够高级,但现在的年轻人(至少我自己)会更喜欢这种节奏感强,速度快的音乐作品,而西皮流水又完美复合了这一点。但不知道为什么,不论是主流还是像德云社这样的民间艺术团体,都没有把西皮流水凸现出来,反而还是以那些比较慢的板眼为主。当然了,可能因为那些拖长的唱腔和翻高音更见功底,更能炫技。但或许就是这个原因,他们推广的那些选段,年轻人真的觉得无聊。

而且,脸谱这个也不是说京剧必须要勾脸。京剧现在分为四个行当,生旦净丑,其中净又叫花脸。脸谱是净行才需要勾,其余的行当只需要简单的化妆就好。说句不好听的,花脸那种舞舞扎扎,看了闹心的玩意儿,是个年轻人九个看了都得嫌丑。倒不如生和旦的妆,虽然不一定惊艳,但即能关照年轻人的审美,又能保留京剧的特色。

知乎用户 但丁​ 发表

pop culture=soft power

知乎用户 Boris​ 发表

没有文化输出的概念,是马屁输出,人家喜欢什么就表演什么,你以为能改变什么。

知乎用户 阿莲卡蓝袖 发表

最近正好翻译了一篇相关的文章,

日本的动漫和游戏,韩国的韩剧和流行音乐都在世界上大行其道,中国的流行文化缺了什么?

这里摘录一段分享一下:

本文译自 Quora,原标题:Traditionally, Korean, Japanese, and Chinese cultures are considered very similar, why is Korean and Japanese culture so popular in the west while Chinese culture have been turned down by most westerners?


Zaiyu Zhu
无背景信息

日本文化就像一台旧电脑,但配置非常齐全,更重要的是:它连上了互联网。

中国文化就像这台电脑,升级了显示器,升级了主机,但是没有鼠标和键盘,更重要的是:它没有联网。


Douglas Kim
Former Idealist,lived in Japan (2018-2019)
前理想主义者,生活在日本(2018-2019)

我不同意这样一个假设:与日本和韩国文化相比,中国文化在西方传统上不那么受欢迎。事实上,我认为正是由于中国文化的刻板印象的普及,其他亚洲文化才能够更容易地被广大西方观众接受。让我解释一下。

早在 K-pop 或动漫在西方成为一种流行事物之前,中国文化在西方(至少在美国)就已经几乎无处不在了。想想看?

50 年前,谁是最著名最红的亚洲演员之一?

不朽的李小龙

事实上,正是因为他,功夫在美国变得如此流行,以至于它成为了一代美国人真正痴迷的事物。即使在今天,仍有许多人对功夫感兴趣。证据在哪里?

另外,如果没有中国流行文化的中介作用,日本流行文化的某些方面在西方可能就不容易被接受。

《龙珠》及其续集无疑为西方许多人打开了动漫之门。一个有趣的事实是,Goku 的名字来源于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的著名人物孙悟空。

什么是全美最受欢迎的菜肴之一?

左宗棠鸡

此外,即使是谈论中国文化 “缺乏” 的领域,我们也发现了相反的证据。

我最近去了一个西方漫画网站看看最近流行什么样的漫画,十年前几乎没有有竞争力的中国漫画,而现在却有很多。

最后,韩国、日本和中国正在面向不同的受众进行营销。想想看,中国有一个巨大的国内市场,因此它的媒体生产商有动力专注于国内。相比之下,韩国和日本相对较小,这激励了韩国和日本花更多的钱在海外推销他们的文化。当然,这也有助于他们在进入西方市场方面稍占先机。

就我个人而言,即使中国从未打算向我推销它的一些产品,我依然是中国古装剧的狂热爱好者。我特别喜欢甄嬛传。


这个问题下还有很多其他的回答,有兴趣可以看原文:

日本的动漫和游戏,韩国的韩剧和流行音乐都在世界上大行其道,中国的流行文化缺了什么?_樱落网

![](data:image/svg+xml;utf8,)

知乎用户 juventusyq 发表

前几天央媒痛批游戏是 “电子海洛因”,梦回十多年前。你要问中国文化输出差在哪里,就差在这里,上层宣传部门还停留在这种老古董的思想,把这么好的一块舆论宣传阵地不仅不扶持还拱手相让,你说文化输出能好到哪去?

游戏动漫我印象中似乎都被广电和文化部批评点名过,游戏机更是有个十多年的禁令,还有蓝极速之后对于游戏产业的各种禁令层出不穷。但是禁止了之后我们就不玩不看了吗?并不是,所以你看到很长一段时间国内游戏产业、动漫产业彻底凋零,国外的游戏动画长驱直入。我这个年纪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看着日本的漫画,看着迪士尼华纳的动画片长大的,玩的都是星际魔兽 cs 拳皇街霸等国外游戏。国外的漫画和游戏成为了我们一代人的青春记忆,想想有点讽刺,你看魔兽世界这破电影在国外没啥票房,全部集中在国内。。。。

游戏和动漫这些文化产业是最好的舆论宣传阵地,他们直接对面的是青少年,青少年时期又是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COD4 大家应该都听说过,曾经在国内掀起一股热潮,极其典型的美式英雄主义游戏,但是架不住他真的很震撼很好玩,我和我的小伙伴是通过这游戏认识了 SAS,认识了 AC130,认识了 M1A2 坦克,认识了毒刺和标枪反载具武器。我一直觉得,一款好的文化产品的宣传作用,远比什么著名导演拍的宣传片大得多。

再说说我最喜欢的巫师 3 吧,波兰人出了这么一款神作,影响到了整个东欧和斯拉夫的民族。这次东京奥运会,俄罗斯的射击冠军,胸前带着猫学派的徽章。而这位奥运冠军一直是巫师 3 的铁粉,衣服啊,射击眼镜上都是白狼的影子。

而在奥运会艺术体操这里,白俄罗斯在全能比赛中直接用了巫师 3 的 BGM。

白俄罗斯在奥运艺术体操团体全能赛中使用了《巫师 3》的音乐 #奥运会#

奥运会这么重要,严肃的场合都能看到这么多巫师 3 的元素,可见游戏的影响力,文化输出能力有多强。一款游戏能让波兰对着斯拉夫老大哥们骑脸输出文化,我们这边还能认为是 “电子海洛因”,差就差在这了。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为什么中国的文化输出这么弱?

知乎用户 安风你压我头发了 发表 因为方向反了啊 这么说吧 日本盘子洗七遍、中日夏令营的较量、德国油纸包、美国小护照等等等等,这些创意和内在的逻辑思维,放到好莱坞也毫不逊色那种。 但是他们是对内不是对外啊 这就很尴尬了 倚天宝剑屠龙宝刀,刀 …

中国怎样才能提高文化输出?

知乎用户 打工人李田所​ 发表 文化输出的本质是 “老哥,来一口。”,然后老哥感叹一句“哎呀我操,真香!” 然后你们俩每天都一起吸。 而不是给老哥炫耀自己祖爷爷的骨灰盒做得多精美:“看见没,镶钻的!”。一来老哥是真的不喜欢你爷爷的骨灰盒,二 …

如何看待中国文化输出?

知乎用户 国足的水军​ 发表 阿根廷有三个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比中国都多,可你叫不上其中任何一个人的名字。相反,阿根廷的足球明星,就是一个普通国脚可能都有不少中国球迷认识,至于马拉多纳和梅西这两,已经是阿根廷的海外名片了。 你说阿根廷是不 …

为什么日本的国际形象似乎比我们好?

知乎用户 卫凌贞 发表 卢旺达(当代)比刚果(金)、斯里兰卡比印度、利比亚(战前数年)比埃及、阿联酋比伊朗、芬兰比俄罗斯,这几组国家也都是前者的国际形象看上去比后者更好。 知乎用户 玖羽 发表 在谈到宣传的时候,我们要牢记两点: 1、宣传只 …

如今中国最有希望输出到全世界的文化是什么?

知乎用户 螺旋线 cc 发表 1. 国产动画 越南目前是对中国流行文化接受度最大的国家。在越南,近年中国动画的粉丝迅速增长。 在脸书搜 hoat hinh(越南语 “动画”),会发现一大群中国 3D 动画的讨论组。 随便点进去一个,就有三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