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镜律师:“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悲剧何时休
日前,第一财经发布报道《跨省抓捕后,47岁老牌程序员在“指定居住”期间死去!他曾是雷军手下,疑涉网络赌博案》,报道内容触目惊心。 根据第一财经的报道,网帖《邢燕军家属|呼伦贝尔跨省抓捕,我弟弟指居期间死亡,泣求自治区调查真相》曾一度热传。该 …
2023年11月16日,北京市朝阳区的写字楼内,优友互动(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14名员工被内蒙古警方拘留。
同日,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新左旗公安局:
召开了一场仪式。
航拍镜头中,警车开道,大巴车驶入内蒙古的雪地里,戴着头套的嫌疑人被押解下车。
警方宣布:
这是一场远赴北京的凯旋抓捕行动。
当地融媒体称这是一次重大突破。
邢燕军是优友互动的总经理,程序员出身,47岁。他被控涉嫌开设赌场罪。根据家属提供的资料,案件在2023年12月时,检察院已作出不予批捕的决定,认为并不符合逮捕条件。然而:
他并未被释放,而是被继续羁押在警方的指定居所。
2024年4月3日,邢燕军在指定居住房间内非正常死亡。家属表示:
公安机关并未第一时间通知,而是他们辗转得知消息。
邢燕军的哥哥在事后到当地公安局询问弟弟死因,得到的答复是,案件已由市局和检察院负责,自己说了不算。
案件中最受质疑的是公安的管辖权问题。优友互动注册地在北京,公司业务从未涉及呼伦贝尔。家属提出疑问:
为何要跨越1500公里,将公司员工押回呼伦贝尔?
代理律师指出,法律上对这种跨区执法的合法性存在争议。而本案中采取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措施是否合法,是一个模糊地带。
优友互动的实控人党库仑表示,公司经营合法合规,游戏产品也上线苹果应用商店。对于是否涉赌,他坚称,游戏中的虚拟币无法兑现,也无赌博闭环。
警方的报道将这场行动定义为6.29专案,称该团伙短短两个月内流水达一亿元,涉及全国27个省市。然而,家属和律师指出:
这些数字未经独立核实,所谓的赌博闭环并不存在。
优友互动的业务主要是棋牌类游戏。公司实控人将其与主流斗地主、麻将游戏作类比,称逻辑一致,玩家充值虚拟币,用于娱乐,但无法提现。也有律师表示,类似案件的判决常常模糊不清:
是否定罪几乎取决于办案机关的自由裁量。
当地公安局拒绝回答。
这是一场没有答案的跨区抓捕,还是一个等待解释的案件?一个北京企业家的死亡,最终成为了一个无解的符号。
1
2024年4月1日,邢跃军见到了弟弟邢燕军。这位47岁的程序员:
曾在雷军手下工作。
在优友互动的股东名单上,他是第二大股东,总经理,占股17%。
他曾是技术圈的风云人物,开发过金山影霸,财务自由后仍执着于技术。直到这次,他和公司高管一起,成了嫌疑人。
他性格内向,与人交往不多,但没有任何异样。
两天后,家属却被告知,在内蒙古警方指定的居所,
他死于自缢。
2023年12月15日,当地检察院以不符合逮捕条件为由,拒绝批捕邢燕军。然而,当地公安转而采取了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措施,将他从看守所直接带至办案点羁押。
《刑事诉讼法》规定,监视居住需要符合逮捕条件。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检察院的决定并不能阻止公安的行动,这就出现了一个怪诞现象:
检察院不批捕,公安却继续关押。
家属质疑案件管辖权的合法性。
为何内蒙古警方要跨越1500公里抓捕一名北京企业家?邢燕军与呼伦贝尔毫无交集:
他的户籍地、常住地以及公司所在地均为北京。
不仅如此,优友互动的其他员工也被押回内蒙古,公司的银行账户及高管名下资产被冻结。
2024年4月3日,家属通过多方打听才得知邢燕军死亡的消息:
我们不是第一时间知道的,而是打听后才知道他死了。
当警方告知死因系自缢时,家属提出了七项质疑,包括羁押地点的安全性、死亡时的监控记录,以及为何未能及时通知家属等。
而警方对家属的解释很简单,他突然死了。
随后,一份简单的尸检报告显示,死因是突发性心脏病:
没有提到他在这28天中经历了什么。
2
优友互动公司的核心业务是一款名为“扑克竞技联盟”的游戏。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否认了涉赌的指控。他解释道,玩家通过购买虚拟币娱乐,而虚拟币无法兑现,也无任何赌博闭环:
游戏逻辑与斗地主、麻将等主流棋牌无异。
公司实控人对邢燕军的死亡感到难以理解。他认为邢燕军一直以来都专注于技术研发,是一个性格冷静、不轻易被情绪左右的人。
即使在被羁押期间,邢燕军依然通过与家人的通话讨论公司产品的发展规划,并表达了案件结束后重返工作的意愿:
这种表现与选择自杀的结局显得格格不入。
优友互动的许多员工同样为此感到震惊。
这家公司吸引了众多来自知名互联网企业的技术骨干,提供了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工作环境。在员工眼中,公司没有任何理由涉足赌博领域,因为这与他们的职业追求和公司定位完全背离。
3
邢燕军的家属回忆,他被带走后,再也没有与外界取得过联系。家属聘请的律师多次申请会见:
均被拒绝。
监视居住的场所是一家宾馆,没有摄像头,也没有第三方监督。这里的一切,完全掌握在办案机关的手中。
另一位曾在呼伦贝尔某指定居所接受监视居住的嫌疑人描述了自己在这里的经历:
每天只能坐在铁椅上,手脚都被限制住。每顿饭只有两个冷馒头和一碗清水,不服从管理就会遭到殴打。有时,审讯会持续到凌晨三四点,睡眠时间不足四小时。
指定居所的本质,是一个隔绝外界监督的空间。一名刑辩律师直言,这种场所给了一些办案人员无限的主动权,而嫌疑人则是:
不配合,就会挨打。
邢燕军的死亡真相,或许也隐藏在这样的“黑箱”之中。
从尸检报告到办案过程,家属始终未能获得完整的信息。在向多部门投诉无果后,家属尝试通过社交媒体引发舆论关注:
但很快被删除。
随着媒体对指定居所案件的报道增多,更多的疑点开始浮出水面。律师发现,在呼伦贝尔市公安局的一些案件中:
嫌疑人即使拥有固定住所,依然被送往指定居所。
这种因无固定住所适用指定居所的理由,被不少法律界人士视为恶意解释法条。一位被执行过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嫌疑人在出狱后这样评价:
它不适合穷人,也不适合有钱人。
穷人可能因为在指定居所期间无法吃饱、睡好而病死,而有钱人则可能因为被强制供述出更多财产线索,成为下一步打击的目标。
这句话,或许是对邢燕军命运的最好注解。
4
对于有关部门告知死因系自缢的说法,刑燕军的家属认为存在大量疑点。然而他们先后向当地公安局、检察院与呼伦贝尔市检察院提交诉求,但至今无人回应。
对于嫌疑人,这种强制措施与羁押几乎无异,甚至更严苛。在邢燕军案中,家属指出:
当地公安部门选择了一个与其生活和工作完全无关的城市。
邢燕军的案例并不独特。从河北的暴钦瑞,到无数匿名的受害者,这一强制措施背后,是一整套司法系统的失效。
案发至今,家属仍在等待一个答案。冻结账户、跨省抓捕、指定居所监视居住,这些程序和事件,叠加在一起,构成了一幅令人困惑的图景。
5
2023年12月,当地检察院作出不批捕决定。按照常规,嫌疑人应当立刻取保候审。但公安没有释放邢燕军,而是将他从看守所接出,关押至指居地点。
律师徐昕回忆,指居是一项法律模糊地带的强制措施,远比看上去更严苛。它没有明确的外部监督机制:
甚至连律师都不知道自己的当事人被关在哪。
检察院说不批捕,但公安说,你的决定不算数——从法律逻辑看,这是一个怪诞但“合法”的现象。
2024年4月1日,邢燕军与哥哥邢跃军见面,神态如常。两天后,他死在“指居”地点,死因被认定为自缢。
事发后,邢跃军试图通过合法途径获取尸检报告,却在呼伦贝尔机场遭到拦截,对方以询问为由将他带至派出所,最终变为:
传讯。
邢燕军的案子并非孤例。2022年,河北某嫌疑人在“指居”第13天死亡;江苏一名嫌疑人在指居期间被限制饮食和睡眠,最终:
患脑病成为植物人。
专家们一再呼吁废除指居。中国刑诉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卞建林指出,指居从立法之日起便饱受诟病。
然而,指居仍然存在。
2024年12月,案件被撤销,优友互动的全体被捕人员无罪。
12月13日,邢燕军的遗体火化。6天后,北京将举行他的追思会。
邢跃军表示,他们作为家属,将继续追责。
日前,第一财经发布报道《跨省抓捕后,47岁老牌程序员在“指定居住”期间死去!他曾是雷军手下,疑涉网络赌博案》,报道内容触目惊心。 根据第一财经的报道,网帖《邢燕军家属|呼伦贝尔跨省抓捕,我弟弟指居期间死亡,泣求自治区调查真相》曾一度热传。该 …
这则官方声明写男性犯罪嫌疑人的极端暴力行为是「离婚后对其财产分割结果不满而引发」,至少有以下五个问题: 1. 过于简单化了犯罪行为的多方面性质。它忽略了其他潜在的影响因素,例如心理健康问题、社会压力或可能的暴力史。 2. 也可能会强化有害的 …
原创 沈亚川 刑辩中坚 近期为河北一个涉黑案做一审辩护,我介入时间比较晚,到法院交手续出来,碰到近十来个家属守在门口,说是来找法官谈旁听的问题,已经交涉好几天了。这个案子第一被告人叫杨某国,一共19名被告人,基本都是唐山下属的迁安市人,一审 …
原创 杨乃悟 星球商业评论 阿涛年迈的母亲好几天联系不上自己的儿子了,她想到了同在北京的亲戚孙先生,让他到阿涛上班的地方去看看。 9月23日中午,孙先生到了阿涛租住的地址附近,但打不通他的电话。下午一点左右,他终于走进了阿涛的出租屋,屋里站 …
******▲ ******暴钦瑞曾在新乐宾馆被监视居住。(南方周末记者 韩谦 / 图) 全文共7034字,阅读大约需要16分钟 指定地点监视居住已异化为更严重的“超羁押措施”。“指居”执行过程中缺少制约与监督,一些办案人员为了获取口供,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