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封城日记|第三十八天
今天想谈一个关于「次生灾难」的话题。 它指的是由「原生灾难」间接引起的其他伤害,就像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的疫情,有很多并不是出于病毒之手的恶劣事件,就那么赤裸裸的发生在这个有如惊弓之鸟的时代。 比如流浪在武汉的外地人和流浪在外地的武汉人,仿佛镜 …
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第18号通告否定了自己发布的第17号通告,这起乌龙事件一时竟然让人感到有些可笑,而不是对这种管理水平产生的疑怒。
史无前例的封城意味着没有经验可循,一切都要依靠政府和社会的即时演算能力,事实证明,走一步算一步的过程,远比想象中的困顿。
仅是把卫生纸和卫生巾强行搭配在一起分配售卖,或是不懂得使用手机就被排斥在生活服务之外的默认规定,都揭开了和城市治理有关的那层画皮。
早前还有超市挂牌劝说顾客不要无理性的囤积,如同以往的规律一样,相信了的现在都成了傻逼,不少家庭每天都是在等米下锅,心里慌得不行,而从最开始就压根不信的、把事情当作最坏可能来对待的,却都赢得了初期的生存竞赛。
现在你们知道为何公信力经不起挥霍了吧?
透支感几乎降临在每一个市民头上,似乎连吵架的声音都弱了许多,万般委屈化作一句「有钱的拿钱扛,没钱的拿命扛」,接着便是古井无波了。
记得好像是Bloomberg刊过一篇稿子,标题是「中国牺牲了湖北从而保护了世界」,若用自豪体的文本来评论,那当然是其他国家都学不会。
读不出来洋人是在玩高级黑的成分也就罢了,以壮士断腕的酷烈为竞争资本,那就不止是没智商,更是没人性了。
按照这个谬误滑坡下去,那么最学不会的就是朝鲜,直接枪毙了连确诊都没有、只是违反隔离指令的国民,把传染几率按死在了尸体里,这当然是效率最高的防疫手段,又有哪个国家可以学到?
昨天提到的「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里记录了美国人在经历西班牙流感期间所受到的心理创伤:
「它使人们疏远⋯⋯把你所有的社会生活都搅没了,没有社会生活,没有校园生活,没有教会生活,什么都没有了⋯⋯它完全破坏了所有家庭和整个社会的生活。人们不敢亲吻别人,不敢与人共餐,不敢同人接触,因为那些都可能让人染上流感。它破坏了那些维系,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邻近的街区有人死去,这不是偶然的事件,害怕的感觉萦绕着你,每一天的拂晓时分你都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活到日落西山。说它是瘟疫也无可厚非,它就是那样的⋯⋯你被隔离了,你所陷入的状态,就是担惊受怕,它来势迅猛⋯⋯从早上一睁开眼到晚上睡觉,你就一直生活在一种持续的慌张氛围之中。」
据说西班牙流感造成了虚无主义思潮的兴起,但也推动了柯立芝繁荣的来临,这些若隐若现的影响被后世的历史学家们津津乐道的讨论,并成为了塑造现代公共卫生系统的契机。
有专业人士表示新冠肺炎也许会在未来与人类长期共存,就像季节性流感一样,致死性变低,潜伏期变长,这是一个很难让人放松下来的消息,毕竟Sars是被消灭了的,人类耗不起长期作战的停滞代价。
好想撸串。
这是我的武汉封城日记,第三十三天
今天想谈一个关于「次生灾难」的话题。 它指的是由「原生灾难」间接引起的其他伤害,就像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的疫情,有很多并不是出于病毒之手的恶劣事件,就那么赤裸裸的发生在这个有如惊弓之鸟的时代。 比如流浪在武汉的外地人和流浪在外地的武汉人,仿佛镜 …
经过这场疫情的教育,我们都知道了,基本传染数「R0」——平均一个带病者会造成的理论感染人数——的值被认为是评估流行病扩散速率的核心指标,当「R0」大于1的时候,若是不迅速加以控制,传染就会发生指数级增长的可能。 这个公式有点像那个流传甚广的 …
过去一天,武汉市内累计出院病例首超现有确诊病例,这个角度刁钻的四则运算结果,艰难构成了压抑已久的向好信号,加上疑似存量一天天的减少,武汉的新冠肺炎疫情总算是步入了一个稳定的清空阶段,曾经遭到大水漫灌的街道,又被日以继夜的一点点全部抽干。 根 …
有人把我的日记一篇篇的都打印了出来,用活页夹装帧成册后发给我看,说要一直保存下去,纪念这段不能也不该被遗忘的经历,这让我很感动。 也有人抱怨说日复一日读起来审美疲劳了,这让我的小心眼有点发作,用不着提醒,我自己早就疲劳了,被实质性的软禁一个 …
把驰援湖北的逾4万名医护人员迄今为止无一感染新冠肺炎的消息,和湖北省内累计已有超过3000名本地医护人员——且都不是传染科医生——确诊的消息对比起来,便不难看出这种差别的真正问题所在。 是的,新冠肺炎的传染性极强,在日常生活里可以说是防不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