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毅的学术造假
饶毅的学术造假 ·方舟子·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兼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很喜欢研究生物学历史,自诩是华人中最懂生物学史的。他的生物学史研究,有一个惊人的主张:孟德尔是天才,而达尔文很笨,因为达尔文虽然做植物实验也得到了显性后代和隐性后代之 …
原创 倪刃 倪刃
在20世纪的国际史中,苏联以计划经济之名,书写了一部独特的经济史诗,其中的一大“亮点”,莫过于它的GDP造假史。
在苏联,统计数字一直都不仅仅是经济的尺度,更是意识形态的武器,是统治者展示其政绩的“艺术品”。
苏联经济学家们,不断地制定着五年计划并不断胜利,但这一切最终被证明其实只是大家都相信的一场表演罢了。
苏联的经济统计,一直是一个谜。1957年,赫鲁晓夫在莫斯科的红场上,意气风发地向全世界宣布:“二十年后,我们的生产总值将超过美国!”这话说得掷地有声,仿佛苏联的工厂已经加足马力,即将碾碎资本主义世界。
然而,在苏联的经济体系里,GDP并不是市场决定的产物,而是计划经济的数字拼图游戏罢了。
其实,计划经济的运作逻辑很简单:政府制定产量目标,各级官员层层分解,工厂、农场则必须完成,甚至超额完成。至于这些数字如何得出,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计划经济的问题就在于此——它几乎是天然地在鼓励地方造假。因为地方只需要超额完成任务就会得到嘉奖。尽管上级会再三敦促不得造假,但这种督促往往生效甚微。
比如,某拖拉机厂被要求每年生产1000台拖拉机,但如果工厂发现自己完不成目标,聪明的官员会迅速找到一个办法——让每台拖拉机的重量翻倍。这样,虽然生产数量未达标,但“产出”却惊人地增长。
统计部门一看,钢铁消耗增加了,工业产值也随之上扬,GDP曲线又一次完美上升。至于这些拖拉机能否运转,是否有人使用,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农业领域的“创新”更是层出不穷。
1958年,苏联政府要求各地粮食产量大幅增长,于是各地官员纷纷向上级报喜,谎报收成。赫鲁晓夫听后大喜,甚至提出要向美国出口粮食。但到了秋天,苏联的农民却在现实的饥荒中挣扎。
由于数字虚高,政府按照“富足”的数据征收粮食,导致基层粮仓被掏空,农民们不仅没有余粮,反而被强制贡献“超额产出”。最终,这场数据上的胜利变成了现实中的惨剧,苏联不得不低调地向美国购买小麦,以填补统计数字无法填补的现实。
到了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GDP统计已经发展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技术高超”。
这位领导人深谙“纸面繁荣”的重要性,因此要求经济学家们确保苏联的增长曲线永远向上。苏联政府的经济报告中,每一个五年计划都圆满完成,每一个行业都欣欣向荣,唯一的问题是,这些繁荣的数据和人民的生活现实毫无关系。
在苏联的统计学逻辑里,经济增长并不取决于实际需求,而是取决于计划目标。例如,某年苏联的玻璃产量目标是100万吨,但工厂发现,若以重量计算,生产厚玻璃比薄玻璃更容易完成任务,于是全国各地都开始制造超厚玻璃。
结果,苏联的玻璃库存暴增,但能用来做窗户的玻璃却严重短缺。类似的情况在水泥、钢铁、煤炭等行业屡见不鲜。官方统计数字蒸蒸日上,而现实世界却充满了荒谬的短缺——苏联人在数据里“富裕”得惊人,但在商店里,买块肥皂都是一种奢侈。
勃列日涅夫时代还有一个独特的“创新”:国防GDP。
由于军工产业是苏联的重中之重,政府想出一个绝妙的方法,让经济数据看起来更加光鲜——把军工开支算进GDP,并且以极其夸张的方式进行估算。比如,一架造价500万美元的战斗机,在苏联统计中可能会被算作“等价于20架美国战斗机的价值”,因为“苏联制造的质量更好,战斗力更强”。
如此一来,苏联的GDP数据瞬间膨胀,整个过程堪称一场精妙的统计魔术。
到了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的GDP造假体系已经摇摇欲坠。
1985年,苏联官方数据显示,国家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然而,现实却是商店货架空空如也,人民不得不排长队购买最基本的生活用品。苏联,实际上已经陷入了经济危机。
现在人们总是忘记,在苏联解体之前,它其实已经经历了十年左右的经济危机。
戈尔巴乔夫试图通过改革来扭转局面,但当他真正开始清理经济数据时,才发现苏联的经济早已是一座建立在谎言上的空中楼阁。
1987年,苏联政府决定进行更透明的统计,但一旦真实数据浮出水面,所有人都惊呆了——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增长,实际上大部分是泡沫。
苏联的工业产能低下,农业濒临崩溃,军工产业占据了GDP的巨大比例,而民用经济却一片萧条。当这一切暴露时,苏联人的信心也随之崩塌。1991年,苏联解体,那个曾经被吹嘘为“即将超越美国”的经济体系,最终连自己的人民都无法养活。
苏联的GDP造假史,荒诞而又深刻。
数据可以被篡改,数字可以被夸大,但现实终究不会被谎言永久掩盖。在统计报表上,苏联曾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GDP仅次于美国,一直都是苏联的宣传语。
但在现实世界里,苏联的经济却早已千疮百孔,只剩下了一张张漂亮的报表和文件。纸上的繁荣或许能欺骗苏联人一时,但终究无法改变苏联的结局。
·END·
欢迎加入我的讨论社群,现在已经有700位读者在里面与我进行你问我答、择校择业咨询、股市投资交流(仅投资知识,不分析股票和进行投资建议)、宏观经济动态、独家专栏文章分享、时事动态探讨、好书推荐、往期被禁文章分享等等。
这不是微信群,是“知识星球”app旗下的付费社群,费用88/年。欢迎扫码加入**:**
防失联或者知识星球加入咨询,都可以加我个人微信:
写作题材敏感,有封禁风险,防失联大家可以关注我的备用号:
饶毅的学术造假 ·方舟子·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兼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很喜欢研究生物学历史,自诩是华人中最懂生物学史的。他的生物学史研究,有一个惊人的主张:孟德尔是天才,而达尔文很笨,因为达尔文虽然做植物实验也得到了显性后代和隐性后代之 …
知乎用户 William James 发表 从工程学 + 8 变成社会学 + 8?(笑 如果造假被证实,这首先就是一个前无古人、雄伟程度能够和登月本身相提并论的伟大案例:如何让全世界几十亿人在几十年众目睽睽之下相信一项被伪造出来的伟大成 …
学术造假的成瘾性和传播性 作者:陆岱汶(旅美中国学者) 最近,美国《科学》杂志披露,日本骨科专家佐藤能启(佐藤能啓,Yoshihiro Sato)在被发现大规模学术造假之后,于2016年自杀,结束了他的生命和造假生涯。佐藤一生发表大约200 …
“中专数学天才”事件了犹未了 ·方舟子· 阿里巴巴所谓“全球数学竞赛”,以前最晚9月份就会公布决赛成绩,今年本来说是8月份公布,但一直拖到现在才公布。要拖这么长时间,当然不是决赛考卷改起来很麻烦,因为以前都很快,一两个月就能改完卷子、公布成 …
知乎用户 看客小 h 发表 前几天卫健委和医保局打架,一批医生跳反,医保局带队来镇压,本来药监局神隐状态,看戏吃瓜,结果突然吃了一发燃烧弹被殃及池鱼了。。。 爆料当天,药品审评中心(简称 cde)临时改了历史审评文件,更新了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