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一村公告落实生育补贴「每生 1 个小孩资助 9 万元」,如何看待这一举措,会带来哪些实际的影响?
知乎用户 经济观察报 发表 重点在这句话:每名婴儿共计可获得 9 万元或 9.9 万元,直到数百万元资助金用完为止。 假设资助金为 900 万,每个小孩领 9 万。以下有两个分配方案: 1. 一次性补助 9 万,最多可以补助 100 个儿 …
****************▲ ****************自三孩政策落地以来,各地陆续出台包括发放生育补贴在内的多项生育支持措施。(视觉中国 / 图)
全文共4665字,阅读大约需要11分钟
**编者按:**◎养娃必修课
小生命的降临往往令父母又惊又喜。突如其来的啼哭让我们束手无策,天马行空的提问让我们哭笑不得。育儿之路是漫长的修行,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考试,是重温成长的喜怒哀乐。没有谁天生懂得如何成为父母,我们有各式各样的课程,却没有“养娃必修课”。本期开始,南方周末推出“养娃必修课”系列,聚焦育儿过程的痛难点,希望为宝爸宝妈提供修炼宝典,和宝贝一起,跨越道道难关。
目前各地自行探索发放的育儿补贴标准并不一致,部分地方的补贴金额较低,且申领条件中对夫妻双方户籍、社保缴纳情况、新生儿出生时间有较多限制。
“生育就像一个金字塔,有了一孩才能有二孩和三孩,如果只把生育补贴的重点放在三孩上,那政策可能就会像一个被束之高阁的花瓶。”
“各地应着力构建全生命周期的生育友好政策,不仅包括生育、养育和教育,还应包括婚恋、住房、医疗、就业、税收、养老等整个生命周期的一条龙的支持政策。”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南方周末记者 崔慧莹
南方周末实习生 文字
责任编辑|曹海东 汪韬****
张燕南成为一名三胎妈妈纯属“意外”。
“我和老公都来自多子女家庭,本来就计划生两个孩子,但意外怀了第三胎,想拼一下不一样的性别,就留下了。”家住辽宁沈阳的张燕南这样解释生育三胎的原因。
意外之喜本来不止于此。2023年2月,沈阳出台了生育三孩的补贴政策,张燕南随即拨打12345热线和社区电话咨询,得到的答复是政策还没开始实施。2个月后,社区回复说,因为张燕南不是沈阳本地户口,所以不符合领取条件。
自三孩政策落地以来,据南方周末记者不完全统计,云南;广东深圳;浙江杭州、温州、绍兴上虞区;湖南长沙、浏阳;山东济南;黑龙江哈尔滨;辽宁沈阳等地,陆续出台包括发放生育补贴在内的生育支持措施,发放月均300-1200元不等的育儿补贴(大多为500元/月),或1000-20000元不等的一次性生育补助等。
不过,南方周末记者发现,张燕南遇到的问题并非孤例。目前各地自行探索发放的育儿补贴标准并不一致,部分地方的补贴金额较低,且申领条件中对夫妻双方户籍、社保缴纳情况、新生儿出生时间有较多限制。
“各地想方设法通过育儿津贴来推动生育率回升,其初衷是好的,但能否达到实际效果还需要更多时间观察与评估。”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陆杰华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1
社区工作人员给张燕南的说法有据可查。
2023年2月,沈阳市印发《实施积极生育支持措施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对夫妻双方共同依法生育三个子女的本地户籍家庭,三孩每月发放500元育儿补贴,直至孩子3周岁止。但在4月11日,沈阳市卫生健康委、沈阳市财政局联合印发的《沈阳市发放三孩育儿补贴实施方案(试行)》中,进一步明确要求:夫妻双方均为沈阳市户籍,共同合法生育三孩并落户沈阳市。
“最初看到补贴政策时还很期待,老公跟孩子都是本地户口,就因为我是外地户籍,就不能领取三孩补贴了?”张燕南充满疑问。
除沈阳外,四川省攀枝花育儿补贴金实施细则也要求夫妻双方本市户籍并参加本市社保。黑龙江哈尔滨、大庆、双鸭山的征求意见稿中,则要求父母双方户籍,如仅一方为本地户籍,生育补贴将减半发放(另一方为现役军人或丧偶等特殊情况除外)。
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已公布补贴方案(包括征求意见稿)的城市,仅要求父母一方满足本地户籍条件即可申领育儿补贴。但对新生儿的出生或登记入户时间有所限制,如云南省印发的实施方案,明确发放对象为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出生的两孩、三孩。温州市征求意见稿则要求享受一次性生育补贴对象,需在2022年9月24日(含)起分娩。
“我家孩子的生日距离政策补贴时间只差了三天。”一位不符合当前生育补贴条件的温州妈妈说。另一位家在杭州的二孩妈妈邢璐则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她在杭州生娃,但孩子的户口落回了老家,“损失惨重”。
在邢璐看来,无论户籍在哪里,只要是合法夫妻依法生育二孩、三孩的,生育时间在国家放开二孩政策之后,都应该补齐相应的育儿补贴。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袁涛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对地方政府来说,在试点探索过程中提出户籍限制也是迫不得己,主要是为了缓解本地人口流出或低生育率的问题,如果不对父母户籍或参保地加以限制,客观上就会导致人口流向高福利地区进行生育;而补贴范围及金额则受制于地方财力水平与提振生育的迫切性,必然出现各地补贴政策差距较大的情况。想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只能通过未来全国层面统一的制度安排来实现。
2
即使是符合条件的二孩、三孩家庭,目前已经领取到相关生育补贴的家庭也不多。除一些城市相关政策文件尚在征求意见外,也有很多家庭尚未知晓最新补贴政策,或是提交相关审核材料后仍在等待补贴发放。
山东济南的两位二孩妈妈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2023年4月,她们分别以线上、线下方式,向社区居委会提交了相关证明材料,包括一张申请备案表(济南市育儿补贴项目申请补贴备案表),通知审核通过,但目前尚未收到第一笔补贴。
最早收到“真金白银”育儿补贴的二孩家庭在四川攀枝花。2021年,攀枝花在全国率先推出为生育两孩及以上的本市户籍家庭发放育儿补贴金政策,每月每孩发放500元,直到孩子3岁。媒体报道显示,2022年3月29日下午,攀枝花首笔育儿补贴金95万元全部发放完毕,共补贴了攀枝花650户两孩或三孩家庭。
如按照目前较多城市选择的补贴方案,二孩每月500元育儿补贴,发放周期为0-3岁计算,全部生育补助共计1.8万元。而拟补贴力度最大的深圳,按《深圳市育儿补贴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生育第一、二、三个子女的,新生儿入户后将分别发放一次性生育补贴3000元、5000元、10000元;另外每年分别发放1500元、2000元、3000元不等的育儿补贴,直至该子女满3周岁。也就是说,生育三个孩子的家庭,将累计可领取育儿补贴37500元。
“可能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这点钱不算什么,但我们在攀枝花做调研,当地一位公务员每个月的工资也就3500元,补贴的500元比升职涨薪还高,还是很有用的。”袁涛回忆。
上述仍在等待生育补贴到账的济南妈妈表示,在济南,二孩的育儿补贴金额是每月600元,大约能买四五包纸尿裤或者两三桶奶粉,“够孩子一个月的用量”。
的确,除去生娃产检开销有生育保险覆盖外,养娃必需的奶粉、尿不湿、洗护用品、推车装备,以及育儿托幼、教育基金等大笔开销,“四脚吞金兽”的威力不容小觑。南方周末记者在采访中访谈了几十位年轻父母,没有一个家庭因为考虑育儿补贴政策而选择生育两孩或三孩。
3
“生育就像一个金字塔,有了一孩才能有二孩和三孩,如果只把生育补贴的重点放在三孩上,那政策可能就会像一个被束之高阁的花瓶。”陆杰华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陆杰华发现,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关注到鼓励生育一孩的相关政策,这是一项显著的进步。
2022年11月1日,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提出,对符合政策生育一孩、两孩、三孩的夫妻,一次性分别给予2000元、3000元、5000元的生育补助;2023年1月10日、2023年2月15日,广东深圳和浙江温州亦分别公开征求意见,拟对符合条件的家庭生育一孩、二孩、三孩的,分别发放一次性生育补贴1000-10000元不等,但在每月发放的育儿补贴层面,温州方案仅覆盖二孩、三孩,深圳政策或将实现一孩至三孩的全覆盖。
陆杰华介绍,在法国、俄罗斯、德国、瑞典等国,生育补贴政策曾对生育率的提升起到了比较显著的效果。比如,俄罗斯推出了“母亲基金”,为二孩以上家庭提供25万卢布的生育津贴;法国二孩家庭每个月可领到数百欧元的补助,直至孩子18岁;德国向所有18岁以下的孩子提供津贴,一孩和二孩每月219欧元,三孩225欧元,有更多的孩子则为250欧元。
针对国内目前正在探索中的生育补贴政策,陆杰华建议各地在制定政策时,要深入分析当地的生育水平和财政水平,特别关注政策的精准性和可持续性,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群体做好科学评估,确保相关补贴政策精准落实到位。
补贴多少钱才能有效降低人们生育、养育和教育成本,实现提振生育率的目标,仍有待进一步观察。“中国地区差异大,想要拟定一个全国均等、普惠性的生育补贴金额,讨论它能产生怎样的提振生育率的效果,实在非常困难。”袁涛说。
4
目前看来,育儿补贴短期内难以形成全国统一政策或长期制度安排。在综合分析各国生育补贴政策相关经验后,袁涛认为,在国内建立一套社保协同的支持生育的补助机制,是更适合我国国情特点的方案。
在最新发表的文章《优化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建立社保协同支持生育机制》中,袁涛建议,首先要扩大生育保险覆盖范围,将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就业人员、农民工、在校大学生、硕博研究生等纳入生育保险覆盖范围;其次,应探索实施生育保险家庭联保制度,对参加生育保险的男职工未就业配偶发放50%育儿津贴。
另外,袁涛建议对新生职工家庭,依申请返还(或豁免)其0-3岁育儿期间的“三险一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的个人缴费。“此举可使我国0-3岁养育期的职工家庭增收10%-16%以上,支持力度远高于个税减免政策,同时还可避免普惠育儿补贴制度的缺陷。”
据他分析,此项政策惠及约1000万参保职工,涉及返退资金规模约700亿元/年,约占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规模的1.16%,对其总规模的占比小,影响较低,在实施层面的可操作性也非常强,在社保系统中直接减免或将缴费原路退回即可。
“同样是由财政部门进行补贴,希望各地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可以转变一下思路,相比直接发钱的大水漫灌,通过社保的路径来实施生育补贴,我认为是简单易行、减少浪费、科学精准的最优路径。”袁涛说。
5
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23年3月刚刚成为一名新手妈妈的文欣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相比生育补助金,她更关注婴幼儿托育、职场生育歧视等问题如何解决。
2023年2月22日,杭州市政府宣布,拟向杭州市的二孩家庭一次性发放补助5000元,三孩家庭一次性发放补助20000元。按照2022年人口出生率测算,杭州发放育儿补助总金额预计在1.4亿元左右,覆盖2.5万个家庭。
在文欣看来,即便最新的补贴政策落地,支持力度仍有不足。“真正需要解决生育后的一些现实问题,比如普惠型托育如何完善,怎样更好地支持产后女性回归职场,免于歧视。”作为一位职场女性,文欣表达了自己的焦虑。
陆杰华2021年曾进行过一项研究,分析托幼服务与现金补贴这两类政策工具,在欧洲15个国家对家庭生育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提供托幼服务对生育决策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现金补贴则并未产生预期的作用,特别是对二孩及以上的再生育行为。
研究同时显示,年纪较轻或收入较高的父母是托幼服务政策影响的重点人群,托幼服务与母亲带薪假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合力促进再生育决策。这启示我国未来与生育配套的家庭政策体系构建,应注重在婴幼儿照料和托幼服务上的制度设计与资源投入。
“未来一段时间,各地应着力构建全生命周期的生育友好政策,不仅包括生育、养育和教育,还包括婚恋、住房、医疗、就业、税收、养老等整个生命周期的一条龙的支持政策,打一套组合拳。”陆杰华说。
(应采访对象要求,张燕南、邢璐、文欣为化名)
其他人都在看:
知乎用户 经济观察报 发表 重点在这句话:每名婴儿共计可获得 9 万元或 9.9 万元,直到数百万元资助金用完为止。 假设资助金为 900 万,每个小孩领 9 万。以下有两个分配方案: 1. 一次性补助 9 万,最多可以补助 100 个儿 …
知乎用户 搜狐新闻 发表 谢邀。 好事呀,有啥好吐槽的? 只要是攀枝花户籍,生二胎三胎,每月每个娃发 500 元,发到 3 岁。 什么概念?攀枝花的最低工资标准是 1650 元,月人均可支配收入是 2991 元。 照这个标准,北京如果发, …
知乎用户 每日经济新闻 发表 我仔细去看了一下里面的政策,里面是这么说的。 二胎,每月每孩 500, 三胎每月每孩 1000 如果按照最低的来看,生二胎每个月领 500,生三胎,每个月领 1000,可能还真的会有人生三胎。 如果可以叠加的 …
知乎用户 经济观察报 发表 请把话筒递给微博的几个女权博主 听听她们的声音 当然,我们也不说别的,就说说我国古代生育奖励政策 春秋时期越国妇女生产有专门的医生照顾,生了男孩可以得到两壶酒一条狗的奖励,生了女孩则可以得到两壶酒一头猪的奖励, …
知乎用户 曲奇小饼干 发表 我是职场妈妈,沪漂,只有单边老人支持,目前养育一娃,苦逼互联网搬砖女民工,别说生三胎了,就算是打算生二胎,如果家庭储蓄没有强大到可以支持我 3 年不上班,我是决然不会要二胎的。 互联网职场对于有娃的女性来说,十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