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的「人海战术」真正是怎样的?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莫敖叶 发表

题主你终于是开窍了。

原因很简单,根本就没有人海战术!

美利坚作为海空军世界第一霸主,陆军也有十分完善的后勤支持。那火力倾泻起来,可以炸到空气中氧气全部燃烧殆尽,人肉化成泥丸,怎么可以给你人海战术的机会?那些说美帝打不过人海战术的,难道不是在侮辱美帝连一战的战术都解决不了?

志愿军能够硬刚美帝,是因为以下一系列非常灵活的战术进行组合,并以发挥己方火力,避开美帝强大火力为核心指导原则:

夜战和近战,混淆敌我界限,干扰侦查。
穿插渗透,分割包围,因为两条腿的越野能力要高于四个轮子,所以利用地形从防守方空隙处切入,阻断后勤或切断各个部队之间的联系。
反斜面战术和坑道战术。
战略上,还是大兵团运动作战,打击薄弱侧翼比如韩军,敲开联军战线上的突破口,从而深入打击联军后勤线,在联军回撤时分割打击。

不是美军无能,是共军太狡猾啊!

知乎用户 老兵尹吉先 发表

朝鲜战争是「人海战术」嘛。

我否认。志愿军 实际上是 经过三年解放战争的解放军组成。从军官到士兵 包括我在内,都有丰富的战斗经验。每个连队 都有毛泽东的‘撒手锏’党支部。每个班都有热爱祖国的共产党员,这些共产党员 听从班长指挥 领着 3-4 个人,为一个战斗小组。夜间打仗 以不让敌人 一发炮弹 同时打死我们 两二个人 为原则。战士与战士 互相之间的距离 夜间能看到组长的手势为准。

知乎用户 盐选科普​ 发表

当史密斯拿着望远镜观察冰天雪地的平原时,他没有发现,真的有数万中国的士兵,正潜伏在北风呼啸的雪原之中。

他的陆战一师此刻面对的,是中国华东野战军中最精锐的九兵团,兵团司令宋时轮,下辖二十、二十六、二十七三个加强军(与一般的「三三制」相比,加强军有 4 个师,每个师下辖 4 个团,每个团甚至下辖 4 个营)共 12 个师,总共 15 万人。

1

1950 年 11 月 26 日。

奥利弗 · 史密斯身处朝鲜零下 30 摄氏度的冰天雪地中,心情却有些烦躁。

作为美军王牌陆战一师的师长,史密斯始终无法平息内心的烦躁。这种烦躁,随着美军在朝鲜战场上的势如破竹,一路向北,反而显得越来越强烈。

1950 年 9 月 15 日,就在北朝鲜人民军眼看就要将南朝鲜和驻韩美军逼入大海的时候,「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的惊天冒险一举成功——美军从仁川成功登陆,将高歌猛进的北朝鲜人民军拦腰一切两段,已经拼到最后一口力气的人民军遭受重创,溃不成军。

9 月末,「联合国军」顺利收复了之前被南朝鲜轻易丢掉的首都汉城;10 月初,「联合国军」越过了三八线,攻入北朝鲜境内;10 月 20 日,「联合国军」攻陷北朝鲜的首都平壤,人民军主力基本上全军覆没。

麦克阿瑟向美军士兵们发出了一个鼓舞人心的指示:

「赶到鸭绿江,全都可以回家。我保证说话算数,你们能够同家人共进圣诞节晚餐!」

但是,一个令美国人担心的消息,被证明渐渐成为了事实:中国人派军队入朝了。

美军陆战一师师长史密斯

在这样的背景下,11 月 24 日,史密斯的陆战一师进占柳潭里。柳潭里,位于长津湖畔,基本处于美军整个战线的最北端,已经接近中朝边境的鸭绿江了。

史密斯心中那种莫名的烦躁,随后就找到了原因。

驻守柳潭里的陆战一师 7 团,抓到了三名中国士兵。从中国士兵的口中得知,他们属于第 20 军——一个完全不在美军掌握中的新部队番号。

但随后中国俘虏带来的口供更让人心惊:

至少有两个中国军级建制以上的部队,要开始进攻美军陆战一师,同时,还有中国军队将攻击下碣隅里——那是陆战一师在南边的退路。

中国军队居然准备围歼陆战一师?!

陆战一师,成立于 1941 年,是一支海陆两栖部队,一路经历了太平洋战场瓜岛、冲绳岛等炼狱般的血战,齐装满员 2.5 万人,是美国陆军中战斗力最强的部队之一,堪称王牌中的王牌。

围歼陆战一师?按史密斯估计,中国人至少要准备 10 万军队才敢这么说。

但这 10 万军队的调动,需要多少辎重部队?在朝鲜白雪茫茫的大地上,美军的侦察机根本就没发现中国大军团的运动痕迹,难道到时候他们都从地底钻出来?

在捕获了中国军队的俘虏之后,史密斯觉得自己烦躁的心情稍微平复了一些。

因为他觉得自己不会估计错误,应该是中国人疯了。

2

但史密斯确实是估计错了。

当他拿着望远镜观察冰天雪地的平原时,他没有发现,真的有数万中国的士兵,正潜伏在北风呼啸的雪原之中。

第一批进入朝鲜境内的,是志愿军第四十二军。在黄草岭一带,四十二军与韩国的陆战三师交上了火。但自始至终,麦克阿瑟始终不相信中国人会——或者他们敢——派大部队入朝。

麦克阿瑟最初认为,中国最多会派出不超过两个师的志愿军,后来上升到 6 个师——这已经达到麦克阿瑟想象力的极限了。

但史密斯不知道的是,他的陆战一师此刻面对的,是中国华东野战军中最精锐的九兵团,兵团司令宋时轮,下辖二十、二十六、二十七三个加强军(与一般的「三三制」相比,加强军有 4 个师,每个师下辖 4 个团,每个团甚至下辖 4 个营)共 12 个师,总共 15 万人。

按照原先的计划,九兵团一直在福建一带厉兵秣马,随时准备收复台湾。但朝鲜战争的突然爆发,打乱了中国的全盘计划,在苏联不愿出兵的前提下,中国经过激烈的内部争辩,决定暂缓攻台,派志愿军入朝。

由于美军在仁川登陆后进展过于顺利,战线一路拉长,再加上先入朝的四十二军有意且战且退诱敌,围歼美军的时机已经初步出现。

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正在福建备战的九兵团,在 11 月 10 日被紧急通知入朝。

兵贵神速。宋时轮的九兵团在第一时间入朝,但也造成了一个大问题:虽然「满员」,但不「齐装」。

开国上将宋时轮。当时九兵团不少士兵连棉帽也没有配发,戴的是宋时轮这样的大盖帽

由于时间紧迫,久居江南的九兵团战士原定在沈阳换冬装的计划也被压缩,十几万志愿军穿着南方的单薄棉衣,就准备入朝了。

当时经过边境线时,时任东北军区副司令员的贺晋年看到九兵团战士身上的棉衣(并不是纯粹夏装,只是不是北方的御寒的大棉衣,当时南方的棉衣棉花含量非常少),大惊失色:「你们这样入朝,别说打仗了,冻都能把你们冻死!」

当时,贺晋年立刻把库存的数万件日军棉大衣和棉鞋拿出来分给九兵团战士,由于时间紧迫,很多东北边防部队的干部和战士直接就在车站脱下自己身上的棉衣棉裤,给九兵团的官兵换上。

但由于时间实在太紧,除了最后一批入朝的二十六军换上了一些冬装,大部分的九兵团士兵,有的分到一件棉衣,有的分到一条棉裤,但更多的就是穿着单薄的衣裤,戴着根本就不能抵御风寒的大盖帽,脚踏单薄的胶底鞋,进入了北风呼啸的朝鲜。

入朝的第一周,九兵团就遭遇了朝鲜 50 年不遇的寒流——那些刚刚从 15 摄氏度的南方过来的战士,立刻感受到了零下 20 摄氏度的冷酷。

与美军每名士兵都有一件大衣和一个鸭绒睡袋不同,九兵团每个班十几个战士,只能分到两三床棉被。一入夜,战士们就把棉被铺在雪地上,然后十几个战士躺在上面,抱团取暖。

入朝第一周,二十军一个师就有 700 多名士兵因为严重冻伤而失去战斗力——志愿军还不知道,严寒的天气接下来会成为他们最大的噩梦。

即便是这样,十多万人的九兵团夜行晓宿,居然就在美军侦察机的眼皮子底下,悄无声息地进入了指定位置。美国的著名军事评论家约瑟夫 · 戈登后来感慨:「无论用什么标准来衡量,中国军队的强行军能力都是非凡出众的。」

行军途中的九兵团

但其实美国人也是后来才知道,长津湖战役其实应该是 11 月 25 日就发动的——因为天寒地冻,减员过多,宋时轮的九兵团紧赶慢赶,还是晚了两天才全部进入长津湖畔的攻击位置。

长津湖,是朝鲜北部最大的湖泊,发源于草鞋岭,位于柳潭里和下碣隅里之间,最后一路向北,注入鸭绿江。

11 月 27 日,它将因一场炼狱般的血战被载入史册。

3

1950 年 11 月 27 日,夜,22 点。

气温降到了零下 30 摄氏度以下。

几乎每一位后来从柳潭里撤退的美军官兵,都能清晰地回忆起那一夜的恐怖经历:

一种非常刺耳的军号声忽然响了起来,山谷里面忽然枪声大作,伴随着四面八方传来的「沙沙」声——后来他们才知道,那是中国军队单薄的胶鞋踩在雪地里的声音。

很多美国官兵在那一刻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眼前的平原,白天还是白雪茫茫的一片,那些中国士兵听到冲锋号后,忽然穿着单薄的衣裤,从雪地里一跃而起,怒吼着向自己冲来——他们到底是不是和自己一样的人类?

但美军不知道的是,当冲锋号吹响的时候,很多志愿军战士在埋伏处一动不动,再也没有站起来——他们直接都被冻死了。

到了 28 日早晨,陆战一师师长史密斯发现了一个让他惊骇的局面:一个晚上,从地底里冒出来的 10 多万中国军队,把美军陆战一师和陆战七师,在柳谭里、新兴里、古土里和下碣隅里等地,从北向南,分割包围成了 5 块!

但在中国志愿军方面,却也没有什么可乐观的——真正交上手,中国军队才发现,美军哪里是「纸老虎」那么简单。

以柳潭里的战场为例。3 个志愿军师试图围歼美军陆战一师两个团——这种「包饺子」的打法在解放战争中,解放军是驾轻就熟的。

长津湖战役九兵团攻击态势图(图片来源:铁血社区)

但打了一晚,根本打不下来。

首先,美军陆战一师不愧是王牌部队,从最初的慌乱中恢复过来后,立刻利用坦克组织起 3 个环形阵地,利用具有绝对优势的火力,用榴弹炮和轻重机枪组成的交叉火网,射杀前仆后继冲锋的志愿军战士。

其次,与美军相比,志愿军的火力就实在差太多了:

美军的一个陆军师,师属炮兵有 432 门榴弹炮和加农炮,还可以得到非师属炮兵同类口径和更大口径火炮的支援;中国人民志愿军一个师的师属炮兵仅有一个山炮营,12 门山炮。

美军一个步兵师拥有电台 1600 部,无线电通信可以一直到达排和班;中国军队入朝时从各部队多方抽调器材,才使每个军的电台达到数十部,勉强装备到营,营以下通信联络仍然主要靠徒步通信、军号、哨子及少量的信号弹等。

美军运输全部实现机械化,一个军拥有汽车约 7000 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之初,三十八军拥有汽车 100 辆,二十七军只有 45 辆。

单兵火力方面,志愿军每个排只能分到一挺轻机枪,每个班只能分到一把冲锋枪,其他士兵大多拿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中正式」步枪和缴获的日本「三八大盖」,甚至还有士兵在用晚清名臣张之洞当年兴办的汉阳兵工厂设计制造的「汉阳造」。

至于重武器方面,志愿军配备最普遍的就是轻型迫击炮——但在朝鲜接近零下 40 摄氏度的严寒中,很多炮弹打出去都成了哑弹。炮兵们看着哑弹就不停地哭,因为他们看到,没有火力掩护,拼命向前冲的步兵战友们只能成为美军的活靶子。

再次,志愿军从来没有和美军交过手,也从来没有遭遇过如此强大的火力。很多原先在解放战争中屡试不爽的攻击队形,在美军的严密火力网面前根本没有任何用处,甚至出现过一整个营呈战斗队形全部阵亡在美军阵地前的情况——短时间内他们就被快速射杀了。

长津湖的黑夜属于志愿军,白天属于美军。

因为美军拥有绝对的制空权,一到白天,就会出动大量飞机对志愿军阵地进行狂轰滥炸。围攻柳潭里一夜,志愿军虽然成功形成了包围态势,却因伤亡惨重,无力进攻了。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史密斯终于完全清醒了过来,他咒骂着第十军指挥官阿尔蒙德坚持要求陆战一师「向前进攻」的命令,开始准备撤退。

11 月 30 日,在坚守了两天之后,史密斯终于正式下达了撤退命令——他知道,再不走,就真的要被全歼了。

在撤退时,史密斯接受了美国媒体的采访,留下了那句著名的话:

「见鬼!我们不是在撤退!我们是在换个方向进攻!」

撤退途中的美军

4

面对南撤的美军,志愿军开始了艰苦的阻击战。

知乎用户 古斯塔夫 发表

以下引自曾撰写美军官史、后独立出版若干朝鲜战争著作的罗伊 · 阿普尔曼(Roy Appleman)《逃出陷阱》(Escaping the Trap)一书,这段文字是我见过的英文材料中对志愿军战术较好的描述材料之一,摘译如下(原文用语如 CCF 等为保持原貌,未加修改)
中国 “人海” 战术的神话
在朝鲜战争中,为何我们拥有中国人以 “人海” 或“人浪”战术攻击美国军队的神话?这一比喻是新闻业界的修辞学尝试,旨在向读者传达以下概念:近乎无限的、拥有压倒性数量优势的敌军向美军进攻并将其击败。庞大人海或不停翻滚海浪的比喻给了朝鲜之战一幅简易而误导的描绘,一则神话。它并没有任何事实依据。但美国媒体和那些军人都喜欢这一用法,在描述众寡悬殊的联合国军与中国军队交战时反复使用它。在五角大楼发布会和军内公报中也频繁使用。关于这场长津水库之战的第十军军部特别报告采取该用语,描述中共军以其 “人浪” 战术攻击陆战一师。
那么,一支中国军队在其典型攻击中会采用怎样的方式呢?在猛烈、坚决的攻击中,中国人起初通常以小群发起进攻,或是采用四五个人的火力组,或是班级规模乃至排级规模的散兵。要是第一个班被消灭,后方就会有另一个班进抵它的位置,沿相同路线推进,要是有必要的话,还会有一个班继续。中国人反复进攻防线或防御圈上的同一点,直至他们 “磨” 掉这个小地段上的守军为止——防守方或许已经耗尽弹药,或许已经在击退反复出现的班级规模散兵时不断蒙受伤亡。最后,一个后续集群会突破该点,并且迅速插入敌军后方或向侧翼扇形展开。他们极少去尝试歼灭已被突破或超越的敌军集群,确切地说,他们的目的是制造混乱、传播恐慌。在这发生后,已经绕过敌军或渗透到敌军后方的其余中国军队会截断撤退道路或通往后方交通线的道路,以伏击那些打算撤退部队的方式制造更多的伤亡、更大的恐慌。
简而言之,中国军队的战术是用大纵深的排纵队反复攻击某一狭窄战线,不顾早期的沉重伤亡,持续攻击直至实现突破为止。这一战术需要一个中国连或营以班纵队或排纵队排成梯队,以维持进攻。与此同时,一支实力相当的部队则努力攻入敌军后方,切断其交通线与退路,截击试图前往遭遇正面攻击地段的援军。此类战术使中共军取得了新近结束的中国内战胜利,也在 1950 年 10 月中共军干预朝鲜的第一次战役中取得成功,那时,中共军第四野战军的部队在第八集团军地段的清川江以北打垮了两个韩国师和一个美国团。就在宋(时轮)第九兵团各师在长津水库为陆战一师准备陷阱时,同样的战术于 11 月底、12 月初在西线也对第八集团军奏效了。由于这个集团军只想把中国人远远扔在身后,中国军队针对第八集团军的反击导致它在近乎恐慌的状况下步履蹒跚地退到清川江以南。但陆战一师并未如此反应。就算它想也没法这么干,因为它就没有开阔的后方。区别正在于此。

Roy E. Appleman. Escaping the Trap: The U.S. Army X Corps in Northeast Korea, 1950 (Williams-Ford Texas A&M University Military History Series) (Kindle Locations 5219-5240). Kindle Edition.

但 “人海” 是神话不等于过分密集的队形(密集程度甚至屡屡超过已被黑成煤炭的一战)不存在,志愿军各部战术水平相差悬殊,同一部队不同时期差别极大,先后犯的大小错误不胜枚举。
以下摘自《咸南战役总结报告 (27 军 81 师)》第 8 页,新兴里战斗,该单位为 241 团

两个营攻击正面百余米,展开三个连攻击,实际一线三个排
本题下被黑到飞起的一战索姆河首日英军典型做法
以下摘自 Middlebrook, The First Day on the Somme, 1 July 1916, 1972, p. 76

一个营攻击正面 400 码(366 米),实际一线两个排(半个连)
五十步笑一百步本是常态(譬如索姆河之役的法军大可嘲笑英军),但嘲笑旁人之前还是得先看看自身良莠不齐的现状为好。

知乎用户 cpcliusi 发表

志愿军当然有过密集队形冲击导致重大伤亡的情况。

比如在让我们引以为傲的 27 军歼灭美军第 31 团级战斗队的长津湖之战中,该部的战斗队形就非常密集。241 团 30 日夜在冲击时,居然在不到 200 米的正面上展开 2 个营,短时间内即有 3 个连失去战斗力,当夜伤亡 500 余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注中越战争史,欢迎关注:南疆烽烟正十年

知乎用户 郑庄公 发表

说中共搞人海战术,不过是打输了,给自己找点面子,并顺便污蔑共军不拿人命当回事,显示自己爱惜战士生命罢了,意思是,因为他们爱惜战士生命,所以才输的。就好比两个拳师比赛,一个输了,就说自己不忍出重手,而对方野蛮不按规矩出招一样。

要说人海战术,哪个不会,哪个不搞?

皖南事变,国军 8 万人包围共军 9 千人,是不是人海战术?攻打延安的时候,国军 30 万人马对付一座空城,是不是人海战术?五次围剿,兵力都数倍于共军,是不是人海战术?朝鲜战争,共军出兵之前,十八国联军,带齐十八般兵器,浩浩荡荡杀向弱小的北朝鲜,是不是人海战术?一波波士兵向弹丸大的上甘岭上冲,是不是人海战术?三大战役的时候,为了突围,驱赶士兵像蚂蚁一样黑压压地向共军机枪口里冲,成千成万地死伤,堆积的死尸如同被割倒的麻杆一样,谁来告诉我这不是人海战术?

为什么自己的人海战术看不见,却怪别人搞人海战术?输了就是输了,别找理由,也别污蔑人,要能输得起。

分散敌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消灭敌人,是毛泽东一贯的战略方针,而且是公开的,不欺不瞒。而自己想学却学不像,打输了,就说共军搞人海战术,能要点脸不?

知乎用户 赵国星 发表

本文节选自本人译稿《从临津江到钩子山》。作者曾在英军第 170 迫击炮连服役参加朝鲜战争。

从文中可算是在敌方的视角上解读志愿军的战斗风貌,虽然其中仍不乏一些轻蔑乃至污蔑,但仍能看到,在临津江附近的战斗中,我英勇果敢之志愿军,虽然只有简陋的轻武器,但仍令联合国军节节败退。从文中也可看到,我军陷阵之勇,牺牲之烈,纵为敌人,亦不免为之钦佩。

不管中国人民志愿军方面是怎么看我们的,但是我必须要说的是,我军对中国步兵的战斗意志多少是有些敬意的。他们在战斗中的勇敢精神无可挑剔。中国军队在向一个村庄或山头展开攻击的时候,会用军号和哨子代替无线电步话机的作用,他们会以我们所谓的 “人浪”(human wave)方式竭尽全力完成任务。起初会有一个尖兵排来试探我军的兵力,然后找到我军防线的位置。如果尖兵排被击退,就会使用连级部队再攻击,如果再失败,那就会投入大部队,直到攻克这个阵地,或者是因为损失太大而放弃,然后他们会用号声命令部队撤下去,战场上只留下一片横七竖八的尸体。攻击的中国军队给我留下的印象就像是一窝窝蚂蚁,那种景象真的是永生难忘—这就是为什么 1982 年 5 月我在电视上看到数以百万的老鼠在澳大利亚内陆肆虐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当年在朝鲜的场景。

中国士兵在战斗中肯定要吃很多苦头,他们缺乏被服和鞋子,我真的很难想象他们是怎么在朝鲜的寒冬中活下来的。有时候还会看到赤手空拳没有武器的中国士兵,他们有些人只携带着手榴弹,比如说那两个不知道是被我还是达斯特打死的中国士兵。其他人会停下来从阵亡战友的尸体上捡起枪支和弹药,反正死者是用不上武器的。他们还会从死者身上取下干粮袋。中国士兵靠这种干粮袋携带不多的食物,每条干粮袋被分成两个相互独立的部分,可以装一些凉大米或者是其他经过烹制的粮食,有可能还添加了一些干鱼或蔬菜、大豆等成分。对中国士兵来说吃上热饭是奢侈的享受,只能在战斗停止之后才有机会。

我们沿着 11 号公路继续南行,路边有很多被打坏和正在燃烧的汽车,有些车里还有阵亡者。这些士兵是死于敌军的射击,我们已经帮不上他们了,很显然这表明中国军队就在附近。我们当时都不知道能否逃脱中国军队的迂回包抄。

救护车继续在收治伤员,而哪辆卡车只要还有空间都会被搭顺风车的步兵挤满。有些伤员被放置在坦克上,位置靠近发动机废气口,但是能躺在上边总比走路强。然而撤退的队伍现在成了山脊上敌军机枪的打击目标,敌军的射击分别来自左翼的 217 高地和逍遥山(Sopyonch’an)附近和前方的 398 高地。根本不可能对这些目标实施精确的迫击炮射击,而中国军队的身影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近。我们上边的山脊上能够清楚地看到中国士兵在来回穿梭,那里正是令我们胆寒的中国军队阵地。

我们此前据守的那条防线被命名为堪萨斯防线。现在撤退的目标是所谓德尔塔防线,上级希望我们能在这条战线上固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安全的撤到这条防线上。我当时想,如果连德尔塔防线都被中国军队攻破的话,那么接下来在更南边布置的防线可能就得叫犹他防线了。我们一路向南,而山脊上的中国军队却也紧咬不放,想要超越我军的队形。我军使用布伦式机枪开火射击**,但是中国士兵即使是有人中弹也是前赴后继。中国军人似乎也忘记了死于空袭的战友以及凝固汽油弹和火箭弹的巨大威力**。我们禁不住想:“这些可怜的家伙,这明明是一条去送死的路!”

上级告知我们中国军队已经在我军前方的一片树林和灌木丛中开设了伏击阵地,穿越期间的土路有三个 S 形弯,而且在我军左翼大斜坡的两所废弃房屋中很可能也有中国士兵在埋伏着。我们得知稻田中的地雷已经被工兵排除了,离开小路我能看到两辆被烧得焦黑的百人队长式坦克,另外还有一辆半履带车,而且还有一辆好像是吉普车的残骸,已经扭曲的不成样子了。一路上到处一片混乱,但是我心里非常明白:如果我们继续在车队前方前进的话,那肯定会遭到中国人的伏击。

我们沿着 11 号公路一路南行,结果跑到一个地方发现中国人已经在我们前边切断了公路,并且设置了路障,但是根本挡不住百人队长式坦克,坦克显然是从那些中国士兵身上直接碾了过去。公路及其左侧路肩处一片血肉模糊**—**看上去非常倒胃口,但战争本身就不是什么令人愉快的事情。部分中国士兵肯定是靠上来试图炸毁坦克履带但是未能成功

尽管中国军队在临津江畔占据了上风,他们投入了大批部队以集中兵力攻击的方式将我们赶下了各个山头,但是中国军队甚至没有直射炮兵火力和迫击炮火力,虽然他们确实投入了一些最新式的武器,包括一些此前北朝鲜军队缴获的美军火炮。如果中国人拥有空中优势,并且使用一些诸如凝固汽油弹之类的武器的话,那么恐怕早在中国方面声称要组织志愿军援助朝鲜同志的时候,朝鲜战争就已经结束了

也许有人会问,中国军队这种攻击战术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在弹片、炸弹、子弹、凝固汽油弹和火箭弹四散横飞的战场上,他们肯定知道,很多人在这个大漩涡中是活不下来的。也许是某种东方式的精神?

知乎用户 Tony Fan 发表

回头看,我这个回答还是很片面、很先验主义,逻辑也很乱。

中方战役思想:
分割,使对方的组织溃散;
美方战役思想:
有效组织火力对对方形成杀伤和物资损耗。

双方的目的是一致的:减小对方有效控制的地理范围。
朝鲜战争中中方的战术是非常灵活的,这在初期给战术套路化的美军很大打击。但美军学习能力强,整个朝战从战术角度讲是非常有意思的,大多数战斗都可以成为局部战争的教案,直到伊拉克之后现代局部战争的模式才被改变。

战场特征:整体三八线南北丘陵纵横,在卫星和无人机不存在的五十年代,美军的警戒侦查圈(前出和左右翼侦查小分队,后侧侦查等)被严重挤压,机动模式(机械化)严重受限,而我军凭借半主场优势,以主动性的机动和组织方式,在战争前期双方均处于运动作战的阶段,给予美军很大打击。而这一阶段其实美军的火力配置、资源配置、部队士气均处于低潮,遇到精善山地运动战的我军,在战争主动权上迅速败退。著名的长津湖战役突出的显示了这一点。
说到底,北朝没有有利于美军的战役支撑点。

但在该阶段也凸显了双方中下层部队素质差异带来的区别:美军连队和营级战术敏锐性和自我总结改良的能力更强,运用队属火器的改进适应速度更快,因此在前几次败退中仍然保持了较低的人员伤亡比例,而同等情况下,估计东亚或英法的军队就崩盘了(我军趁夜穿插,切断美军各团级部队的协同,小分队进抵敌军,形成多层次的交叉打击。在追击中左右侧伴随攻击,小分队抄击败退美军的前侧,占领战场基点顽强阻击、协同友军侧击,整体不以杀伤有生力量为目标,而是以击溃对方的部队组织体系为核心目标,典型的中国战争思想…),可以说山地运动作战阶段,我军的战役意图清晰坚定,战术动作积极主动,在很短时间内达成了初步战场主动,给美军造成了一定伤亡,并使相当部分的韩军崩溃。
单看战术层面,我军的人员损失相对还是很大的。主要短板在于供给能力和火力配属。后期美军已经发现,只要坚持三到五天,进攻的中国军队的食物(均为战士自携)耗尽,攻击就会迅速停止。火力上,美军基层也迅速总结了依托于坦克或装甲车辆,形成小口径火炮、班用自动武器、单兵武器的小型作战单元,在人浪攻击的意外性被扛住之后,我军对伤亡也是有底线的。(顺带说一句,二战及以后人员伤亡主要来自各型火炮。)

但是,还是要说但是,三十八度线意味着山地与平原的门槛。美军在后期也在战役层面发起了几次不错的反制,双方进入实际的胶着。应该说,朝战的美军与二战不同,动力要小的多,资源差异也大。但失利后,美军还是快速做了调整。

实际上,在朝战期间,类似于一战的战壕铁丝网机枪的模式再也没有出现过:战斗工兵利用炸药包、爆破筒、单兵火箭筒破坏队属支撑点和火力点以及各种障碍,冲锋兵的各型手榴弹和冲锋枪形成战线突破,再配以团营连队属各型火炮消灭当前阵地人员,以及狙击等辅助战术的丰富达成对对方指挥、观瞄、火力输出的破坏,静态的战线对峙已经很难形成,也不会有冲锋加收割式的人命消耗了。

中后期美军加强了其战场火炮的使用,在阵地对峙中其实给我军的杀伤是很大的,而我军采用坑道作战,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敌方火力,有时候会形成美军获得山丘地表的控制权,但山体坑道被我方控制这种新鲜的模式。

总体来讲,二战及以后,电影里演的一战机枪➕战壕铁丝网的战术模式不再存在了,坦克、战斗工兵、丰富的队属步兵兵器、多样化的队属火炮、大中口径火炮的威力、飞机广泛使用于战术支持,使得落后的模式一去不返了。

以上

知乎用户 临溪主人 发表

@盐选科普

我说,你们科普的时候能不能长点心?我爱知乎,可我更怕知乎的招牌被毁了!

原作者张口就来,给了错误的数字,你们怎么也跟着错了?

@盐选科普

的《历史的细节:大变局下的生与死》一书中引用了《第一次较量:抗美援朝的历史回顾与反思》的数据,给出了长津湖一战,志愿军冻死四万多人,战死 1.1 万人,合集减员 56000 多人的数字。

看着很唬人,事实也的确唬人。吓得我第一时间翻了下徐焰那本书的原文。结果却是震撼到我了。

该书第 59 页,徐焰介绍了志愿军在长津湖一战中的伤亡情况

但是第 9 兵团减员也高达 4 万多人,其中冻伤就达 3 万多人,并冻死 1000 多人

徐焰明明说是冻死 1000 人,冻伤 3 万多人,减员总共 4 万多人,这个名叫张玮的复旦大学新闻学硕士是怎么根据徐焰的数据算出减员 5.6 万人的???

谁来给我解释一下?

前有三国史答主 PS 史料,今有新闻学硕士篡改原文数据。

知乎牛逼,我爱知乎!

知乎用户 死螳螂 发表

不要用 “靠人海就能堆平的火海” 来黑美国军队的火力体系啊……

知乎用户 一八零天改四次 发表

引用注 6 另类好莱坞战争电影里的抗美援朝中的一段话
让某些人感到尴尬且无法解释的是,刚刚结束长达 30 多年内外战争,100 多年来积贫积弱的中国,由 TG 执政后短短一年,竟然脱胎换骨,敢于做出 “抗美援朝” 的战略决策,在自己国家境外,与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及其 16 国盟军进行一场战争。而且居然把这个军事集团从自己的国境边,推回到她认为相对合适的位置。这一事实,让很多人在 60 多年后仍然感到如鲠在喉,因此才会有那么多的声音试图抹黑这场 60 多年前,从精神层面
重建了一个国家
的战争。

原始问题 “铁丝网加机枪既然能在一战中压制步兵的人海战术,为什么中国军队还能在朝鲜战争中用这一战术取得不错的战绩?
现在问题 “朝鲜战争中志愿军的「人海战术」真正是怎样的?中国军队的战术,相较于传统的人海战术,又有哪些异同
请各位观众讨论下,这两个问题有没有根本不同?
我在注 4 里说 “某些认定志愿军战斗力低下,美军对志愿军就是个屠的,有辄你写文求赞去,没辄你回家面壁去。”,说的是某些回答者,我原以为提问者是真想求证问题的,但我没想到

我可不可以理解为:你对志愿军步兵战术已经没有疑问,而是在问另一个问题?
你把你看到的数字写出来,咱们再来讨论双方差距,免得有人说我提供的数据不可信。
**
一个男人,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别给码农抹黑,知乎运行到今天,有他们的汗、血、泪。**
问题被重新定向了,想看其他回答的观众注意点对链接
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 这话对我也有用,当时答题时情绪很激动,有些地方说得不严谨,时间仓促,很多东西也没展开说。错漏不足之处就不修改了,放在这,请各位观众批评指正。
**
==**感谢大家点赞和评论,以上是事后感言,以下是我的回答,**==
**

单图一张 1.15MB 预警!
精英步兵才能玩的战术,被污蔑成 “人海战术”,并广为传播。你有这样的疑问,不是你的问题,主要是阎王殿那群傻 “——哔——”!
从红军到志愿军,TG 从来没有!**从来没有!!从来没有!!!用过一战法军那样傻 “——哔——” 的 “人海战术”!人海战术,不过是步兵波状攻击傻 “——哔——”** 翻译而已,但它也不是一般人印象中的没头脑一窝蜂,它是在机枪铁丝网血的教训下催生的一种适应当时战场环境的战术,和法军人海不是一回事
但是,志愿军的步兵已经不是 “波状攻击” 了,而是类似于突击队战术, 比波状攻击更先进。这种战术,对单兵的主观能动性要求极高,更需要纪律和部队的组织指挥能力军队的组织度和训练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TG 突击群是:大分散小集中,确定目标,小群多路。这个群可以小到一个班,**甚至一个人!**给你 6 个 AC,你可能编成两队甚至三队用,你最多有两到三个火力组。但给了 MOON,他能变成 6 个火力组配合飞艇搞得你欲仙欲死。 配合战争迷雾,所以敌人会感觉好像到处是 TG 的军队。其他如 T44 的弹药架四海之内莫敖叶,匿名用户,麻花鱼胡杰Tony Fan,他们的答案都可以互相印证。
另外,波状战术并不是什么特别难的战术,连国军都能玩(虽然只有少数能玩,玩得还很差)。

以下来自《争雄三八线》

直到砥平里一战,打破了 TG 不可战胜的神话。美军这才发现只要凭高密度的坚固防御,在后方坦克、空军支援下,咬紧牙关硬顶,TG 也没什么好办法(装备太差,攻坚不力,通讯不畅),抗美援朝前期一向如此,志愿军要是有火炮,哪怕是 60 迫炮弹充足一些,都可以把守军给干掉,可惜连迫击炮都不足。谁叫志愿军穷呢,打一发迫击炮弹价格相当于一个农民一年的开销,成天想着节约弹药。而美军可以吹牛说我们打炮像机枪一样。
整个战争期间,不算其他联合国军(在某些人眼里除了美军其他联军都不是人,压根没来过朝鲜。你说李承晚?都说了其他联军不是人),仅美军一家就海陆空三军俱全齐上阵,TG 是:海军?没有!空军?几乎没有!只能用轻步兵去对抗世界第一的机械化强军。TG 终于明白,直接硬上世界第一工业强国是多痛苦**(****我就不贴那些美军收集我军烈士遗体后的摆拍照片了,**想看自己找,说我装 B 也好,说尊重烈士也罢,各位观众您随意)。
1949 年我国钢产量仅有 16 万吨,到了 1953 年我国钢产量 170 万吨,看起来增长 10 倍好像不错啊。可美国在 1882 年就达到了这个产量,1953 年美国钢产量突破 1 亿吨,我们仅是人家的 1 . 7 % !
1 . 7 % !
1 . 7 % !
事实告诉 TG,你从延安就开始攀的那些工业科技还远远不够,面对建造加速、3 攻 3 防、90 人口的矮人直升机 + 蒸汽坦克,一个飞艇 + 6 个 AC 再猛,又能如何?所以国内和疯了一样不吃肉、不吃油、不吃苹果,勒紧裤带换来点外汇,全用来攀工业科技,牺牲不小,成绩更大,这是后话不提。

对志愿军战术有兴趣的,可以去找各方资料来看。如果不想找资料,可以去看长春电影制片厂 1956 年出品的《上甘岭》上甘岭 - 搜索结果,影片中有各种各样的战斗细节:引导炮兵、战斗信号传达,战斗小组使用,机枪配置,轻重机枪不同表现,坑道阵地配合,后方补给,甚至战场通讯的无奈等等,片尾还有一个被无数傻 “——哔——” 抹黑的英雄通讯员。
最后,我们参加的是 “抗美援朝”,不是 “朝鲜战争”。

注 1,一战法军的傻 “——哔——” 人海战术什么样?看法国傻 “——哔——” 娘炮拍的傻 “——哔——”《兵临城下》就知道了,一群披着苏军皮的一战法国傻 “——哔——”。可阎王殿连个傻 “——哔——” 都不如。
注 2**,关于 TG 战士(红军不叫 “兵”(在中国这是一个很遭反感的字),而称自己为 “战士”——埃德加 · 斯诺)的主观能动性,及装备战术的相关回答
47 年中央敢于在西北和胡宗南兜圈子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 马前卒的回答
现代步兵战术中,火力到底有多重要? - 许某的回答
为什么朝鲜战争美国人没能打赢? - 许某的回答
注 3
,**攀科技相关
在中国曾经有哪些可谓激励一代人的事件? - 马前卒的回答
军事与民生在 1960-1970 年代的中国哪一个需求更迫切? - 马前卒的回答
这个世界上有足球、篮球等竞赛的转播,为啥没有数学、物理等竞赛的转播呢? - 马前卒的回答
为什么对抗美援朝,有人说该打,有人说不该打? - 昏庸四眼李长蠢的回答
注 4,感谢大家点赞和评论,从头到尾说了 9 个傻 “——哔——”,表达一下心中愤慨,各位就当看了回河北人的愤怒吧。
某些认定志愿军战斗力低下,美军对志愿军就是个屠的,有辄你写文求赞去,没辄你回家面壁去。
“这种人类所共有的对自己讨厌的事实将信将疑或置之不理的弱点,在麦克阿瑟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李奇微

你也别犯贱来我的评论区,都是成年人,我不是你爹你妈,不待见你。

**注 5,**美军战斗力相关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装逼遭雷劈的事件? - 马前卒的回答
美军和德军中也有堵枪眼的战斗英雄吗? - 昏庸四眼李长蠢的回答
经常有人问堵枪眼有用吗?我再举个例子:你玩团体竞技游戏时,你爸你妈突然出现在你背后看你玩,你什么感觉?玩到紧要关头,你爸你妈一下关了你的显示器,你什么感觉?你奋不顾身从你爸你妈手里抢回显示器控制权,点亮屏幕后,看到因你几秒不动或盲动导致的战局现状后,你什么感觉?
注 6,《猪排山》电影相关
【BD•720P】【剧情 / 战争】猪排山(1959)【关于朝鲜战争的经典影片】片头中国民歌醒目!
《猪排山》影评一篇另类好莱坞战争电影里的抗美援朝

知乎用户 贺仙 发表

人海战术如此牛,何不挥师下非洲。
黑叔 ak 一波流,吊打美帝扫地球。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89%E4%B8%89%E5%88%B6%E6%88%98%E6%9C%AF 三三制战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data:image/svg+xml;utf8,)

朝鲜战争期间志愿军战斗小组攻击美军 M46 巴顿坦克

**
战术原则 [编辑] 三三制战术**最早起源于抗日战争期间,成熟于国共内战期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训练大纲中的一种步兵班 “突击” 战术。

解放军为单位分成三个梯队,一个班又分成了三个战斗小组,每个战斗小组三人,以便相互接应。

三人战斗小组呈箭镞式进攻队形,每名士兵任务分工明确,进攻 - 掩护 - 支援。一个步兵班分三个小组,班长,副班长,还有一个小组长,各带一小组人行动。

行动时三名士兵组成一个战斗小组,两名士兵在前,组长在后, 呈三角阵型,三个战斗组组成一个战斗班,三个战斗班组成一个战斗群,进攻时呈"散兵线"队形展开。

战斗班展开时士兵根据组长或班长指令随时变换战斗队形,战斗群展开后用:"口语"、"手语"、"军号"、或"无线电"来传达战术指令,一个战斗群的正面宽度最高能展开到八百米左右。

[1] 参考

  1. ^****《一点两面与班组的三三制战术》 作者:林彪 出版社:辽吉第五军分区 出版时间:1948-05

知乎用户 麻花鱼 发表

吓死我了,赶紧发点老图来压压惊 ···

知乎用户 胡杰 发表

太祖曰: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
知乎上这种误解,诸多答主辛辛苦苦查资料,不厌其烦地讲解
扫掉了一批,然后又来更多,无穷尽也。
这叫人海战术?

————————————————————————————————————
1、关于志愿军是否使用了人海战术
如果武器装备远不如美军,用人海战术能否对付美军? - 军事
你听过哪些军盲的言论? - 军事
朝鲜战争志愿军究竟有没有频繁使用人海冲锋这种战术? - 历史
朝鲜战争实际是什么样的状况? - 军事
朝鲜战争是否像电影《太极旗飘扬》描写的那么残酷? - 历史题材影视
如果志愿军遇到侵华日军,谁更厉害? - 军事
2、为什么志愿军可以取得不错战绩:
为什么抗美援朝时中国装备那么落后却可以打过美军? - 中国近代史
为什么朝鲜战争美国人没能打赢? - 历史
同样的坑道战,为何志愿军能守住上甘岭,而日军却只落得全军覆没的下场? - 历史
如何理解「志愿军是轻步兵的巅峰」? - 军事
美军和德军中也有堵枪眼的战斗英雄吗? - 军事
为什么共产党逼得联军半岛都打不下,而国民党却被日本打到重庆内陆? - 历史
真实的黄继光是个怎样的人? - 历史
中国军队抗战后期面对日军几近亡国。几年后打出抗美援朝。中国军队如何完成嬗变的? - 历史
——————————————————————————————————————
以上都是干货满满的优质答案。
随便看过其中一个,就不会有这种问题了……
欢迎收藏

知乎用户 马前卒 发表

能压制不等于绝对的克制。无非是看轻步兵愿意付出多大的代价而已。

看过 “拯救大兵瑞恩” 吧,沙滩的另一头可不止是机枪和铁丝网:

志愿军的胜利不是靠人海硬啃据点(实际上志愿军主动撤出了砥平里战场)。但需要轻步兵硬上的时候,吝惜鲜血的一方会流更多的血。

80 年代,有一次中央电视台播放《最长的一日》全片。奥马哈海滩一段看的我大惊失色,目不转睛——原来美国大兵也能如此悍不畏死!在火力劣势的情况下也能豁出去用血肉铺一条进攻之路!从此对美军的评价大为改观。后来想想,这首先是对超级大国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其次也说明电影工业的重要性。

知乎用户 雨桐 发表

知乎关于朝鲜战争的优质答案海了去了。还有人认为我军靠人海取胜?建议以后知乎提问和回答问题前设定考试门槛。
一个话题十道题,三天只有一次考试机会,正确率低于八十的只能关注和浏览,不能提问和回答。

知乎用户 Pluto 发表

题主应该先问,什么是人,什么是海?

所谓什么是人的问题,就是指除了美国陆军和美国海军陆战队以外,韩军是不是人、其它联军是不是人、KATUSA 是不是人、美国海军、美国空军是不是人的问题

所谓什么是海的问题,就是指兵力多是海,还是伤亡多是海,还是只要美国人觉得没打赢朝鲜战争,丢了面子所以 TG 就是海的问题

或者说的再露骨一点,就是:所谓人海(human wave)本身就是记者(而非职业军人)创造的名词,根本不是一个具有确定定义的专属名词。那么这样一个词语是否能够形容志愿军或其他军队的战术,还是仅仅是作为号称世界第一强国的美国带着十几个小弟跟中苏朝打了一架打输了(其中苏联还只出了空军、高射炮和武器装备以及顾问)的借口,即 “自由的美利坚合众国爱惜生命不忍杀生遂败?”

还有一个问题是,如果志愿军、人民军算人海了,那么韩军(伤亡比前二者大,兵力方面连同联合国军并不逊色于前二者)有什么理由不算?

关于第一个问题,大韩民国国防部出版的不同版本的多卷本大部头著作中对于人就有不同的定义:

按照 1977 年版的 11 卷本《韩国战争史》(中译本为 5 卷本《朝鲜战争史》),1953 年 1 月美国第 8 集团军情报部门认为志愿军、朝鲜人民军的一线兵力为 27.6+8.9 万人,合计 36.5 万人;前线预备队有 25.9+3.5 万人,合计 29.4 万人;后方要地还有 24.7+16.55 万人,合计 41.25 万人。前线合计 65.9 万人的兵力,全部合计 107.15 万人

联合国军方面据说连同支援部队也不过 35 万人。这样算下来联合国军确实在兵力上居于绝对劣势

当然志愿军的实际兵力还更高一些,在鸭绿江另一边的志愿军部队的兵力为:

然而按照 1972 年版的 6 卷本《朝鲜战争中的联合国军部队》,联合国军在朝鲜的兵力实际上远不止这么一点点:

以上表格仅包括地面部队,可见即使 1952 年 6 月 30 日时地面部队也已经达到了 678051 人的规模,到 1953 年 7 月 31 日更是膨胀到 932539 人。这还不算大量的海军、空军人员(更不用说这些人员相当一部分是部署在日本的)

其中 ROK = 大韩民国,兵力统计中包括配属给美国陆军的大韩民国海军陆战队(海兵队)、编入美军中的 KATUSA(韩国籍人员,无美军军籍)以及正在接受训练的新兵

US 方面除美国陆军以外还包括配属的海军陆战队和海军人员

其它联合国军部队则构成如下:

这里包括一些不在前线的兵员,所以这一数据与志愿军 + 朝鲜人民军连同后方要地部队的总数相比更为合适。但即使是在战场(in the field)的兵力同样也是相当可观,战争期间的峰值几乎达到 75 万人(原文为 3/4 百万):

这样算下来在前线的兵力也并没有比志愿军 + 朝鲜人民军方面低很多。这张图里还顺便提到了伤亡的情况下

关于伤亡也很有意思,这两套韩国国防部出版的官方权威战史资料里的数据是自相矛盾的

1972 年版的说法(见上图)是联军合计死亡 18.7 万,负伤超过 80 万。其中韩军死亡大约 14 万,负伤超过 70 万;美军阵亡、伤死、失踪后推测为死亡合计 33629,另有几千人非战斗死亡,总伤亡 142091 人,具体分类如下:

相比之下 1977 年版给出的韩军伤亡高得多,死亡 22.78 万、失踪 4.35 万,负伤 71.71 万。负伤人数差别不大,但是死亡 + 失踪的总和差了 13 万之多。只算死亡也差了近 9 万

原文:

也就是说从 1972 年到 1977 年,韩国国防部对于战时韩军减员的数字做了一次提升。然而之后的官方著作中又吃了一次锉刀,死亡人数再度砍到 137899 人。因此韩军不可恢复损失经历了先增长再下降的过程。个中原因有待考证

综合计算,联军死亡 18.5-27.5 万,被俘 / 失踪至少约 5 万。负伤超过 80 万,合计不低于 100 万人

关于志愿军的减员:

战斗伤亡 52 万人。其中战斗死亡 135763 人、被俘失踪 25621 人。关于朝鲜人民军损失,TG 做过一个统计是 26.2 万人。原始来源不明

按照《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史》的说法,似乎还有一个更高的版本是损失了 1474279 人。而志愿军 + 朝鲜人民军宣称战果不过歼敌 1093839 人而已。于是又出现了另一个问题:志愿军 + 朝鲜人民军宣称毙伤俘敌人的数量按整个战争来算相比对方事后承认的数字并没有高出很多甚至可能低估,为什么精确到某一次战役战斗的时候经常感觉会对不上会偏高一些?这里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韩军在联军前线总兵力中比重可能只有一半,但伤亡占了绝大多数。美军将领爱惜 “人” 命果然名不虚传

至于韩军为什么总是接脏活累活,韩军为什么武器装备长期不如美军,韩军的军费有没有被元老院 / 美军 / 民国政府 / 韩军自己贪墨,KATUSA 的使用上有没有黑账全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尤其是后几个,如果详细展开应该是大部头的内容量

所以我想请教一下,总兵力、总减员、不可恢复损失都基本持平的情况下,所谓的人海(human-wave)到底海在哪里?

还是说志愿军、朝鲜人民军受了斯大林的法术的庇佑能够死而复生 / 能够使用幻影分身术?还是说美军撸多了眼花?还是仅仅是为了挽回面子来强行解释自己的失败?还是说只要是沾红带共的打资本主义就钦定人海?

拓展阅读:斯大林的法术在伟大的卫国战争期间的应用:席卷兽穴的风暴:二战苏德战争,苏联获胜是偶然吗?

朝鲜战争空战中联军登记己方损失方面的猫腻:席卷兽穴的风暴:抗美援朝(朝鲜战争)的惨烈程度如何?

本人这个答案下还提到 1951 年 4 月 12 日的空战中双方记录上的差异。苏军明明只出动了 44 架米格大爷就打得美军 200 架飞机的编队不能完成炸桥任务还给美国空军剃了个 12:0 光头(哪怕是踢足球都很难踢出这么爽的比赛),事后美国人宣布自损只有 3 架,击落来犯的 100-125 架敌机中的 11 架。也就是说莫名其妙多出来几十架飞机,估计是前天晚上撸多了眼花

电影《我的战争》影评:席卷兽穴的风暴:如何评价电影 我的战争 My War (2016)?

神奇的俄罗斯球迷:

以及老中医的妙手回春神技:

最后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席卷兽穴的风暴” 和“红色文献翻译”

http://weixin.qq.com/r/BChbQ57ElcPqrdog930W (二维码自动识别)

http://weixin.qq.com/r/eCprc57E68OUrdoQ939q (二维码自动识别)

知乎用户 chinesefox 发表

chinesefox 回复 巴伯
‘武装平民’—— 是韩国战史资料,还是美方 / 战史资料这么写的?

‘这还是因为指挥官弱智既不挖战壕也不警戒的结果’—– 请出示哪份美方资料书页 / 文件上这么写的?

知乎用户 悠然南山见 发表

韩国人在自己的语境里也没说错。我跟你掰持掰持,这需要我们换位思考一下,把我们带入到李承晚部视角,你就会立即明白怎么回事:

第一,中国人多,所以军队人数多,换算到每个战场上都是,所以是人海,多我好几倍人呢,有本事咱单挑,这不公平;

第二,三三制是实情,可集中优势兵力进行重点区域突防,然后快速穿插也是实情啊。可李承晚部前线士兵也没撒谎啊,是满山满谷的士兵在进攻,只是一会儿隐蔽射击,一会儿快速移动抵近,打还打不着,机枪压制这头,那边就攻上来了,顾此失彼,防线被突破了。不是人海是啥?满屏幕都是人头攒动,时隐时现的。

第三,为啥我们老打败仗,总要找原因吧。

一是中国人能打?不行,那不是承认我我不行;

二是中国人在共产党领导下变高达了?那不是变相承认我不行,顺便捧了对面金日成,那货也是共产党,怕中国人也就算了,千万别连对面北韩也怕了就丢人了。再说毕竟五年前中国人啥样我还不知道,我在满洲皇军底下又不是没见过的。

三是为啥这么不要命的进攻?一定是有督战队,后退就会被杀,不要问我为什么,不然你以为我怎么弹压我的人的,什么政治学习,那是洗脑,忆苦思甜,什么田,要分我家的地,我跟他们不共戴天。武器不行,任何方面都不如我… 我… 我爸爸,打成平手,这不科学啊。哪出问题了呢?回顾前两条,对了,我主要是输在人数少,否则怎么可能输。怎么保证不输?全民服兵役,你跟我说人不够,给我接宪兵队和警备队,老百姓这些贱民不上前线就是通共,就是叛国,坑杀的干活。人数还是少?建永备工事,躲里边不出来,不就可以借助工事抵消对方人数优势了。我多爱惜自己的士兵啊。你说济州岛有传闻朝鲜人会和岛民里应外合夺岛,良心大大的坏了,圈禁 + 禁海,不走的就… 家人全都没了,户籍上再没这人不就意味着这人压根就不存在了,就这么办。

过了三十年,五十年,韩国人经济发达了,要拍部电影,可惜,本国人没见过老兵口中的人海战术,越南战场只见过游击队,看看苏联的泼次冲击,再瞅瞅英美 200 年前的排队枪毙,嗯,应该就是这样的。给老兵,不,现在叫军事顾问看看跟历史上的今天一样不?老兵点头了,那应该是对的,准备放映。

老兵点完头,心里想,好像是又好像不是,人是不少,可不是这样子的,要比这稀少些,当年打仗人头攒动的,我都怂了,只管开枪和逃跑了,哪敢仔细看,你们这些小辈哪见过冷枪冷炮的厉害,还有那个叫张桃什么的,打枪贼准,我不要命的。点点头,糊弄过去就行了,电影吗?艺术加工,糊弄过去再说,要那么认真干什么,你们还想再跟中国干一仗,不点头我就得教你们到底是啥样子,我哪知道?我要是知道我早当将军总统了,何至于现在跟你们费口舌。这句话可不能说,说了不就把我这顾问拆穿了,就这样吧。

电影一公映,大家一看,喔,原来这就是人海战术啊,好壮观啊,难怪我们会输。

过了一段时间,嗯,一马平川的地方,要是多几挺重机枪,中国人就全扫倒了。

再过了几天,中国人太笨了,直愣愣的就知道冲,也不知道躲,肯定是因为洗脑和笨,没办法,专治独裁,哪像我们韩国民主自由,爱惜士兵生命,尊重人权。如果再有战争,我们有飞机大炮导弹和各式武器,中国人的人海战术就一点用都没有,他们连自己的优势都没了该怎么打的过我们,即使大韩民国万岁,不用怕中国人,他们没绝招了。经纪人告诉我明年我就要服兵役了,怎么会这样,兵营那么黑暗,我的偶像之路才刚开始。网上查一下,怎么逃兵役,喝酱油,断指… 能调去给美国基地服务吗?听说待遇不错,工作也不累,虽然我只有高中文凭,但我可以现在学英语的。只有玄彬那傻蛋才去海军陆战队呢。

再过几年,另一部影片上映,千什么箭,十万明朝士兵排着整齐的队伍被一排十几朝鲜士兵团灭,方法就是一排人并列排好,往前一捅,对面倒下,然后下一排上前等着被捅,明军没有弓箭,没有长矛,只有刀,自然够不到三米长矛的朝鲜人。最后,影片介绍朝鲜发明的千某箭是世界最早的火箭炮。鼓舞韩国人,要民族自豪啊。

消息传到弯弯,人海战术结合风烛残年的毒台份子的回忆,我们会失败,就是因为当年他们人海战术,我们顾念是同胞 + 他们伪装成平民,不想伤及无辜,所以才不断转进到这的。所以我们民主自由啊。你说朝鲜战场上的军队,我告诉你欧,是对面为了消耗俘虏的国军士兵,自己的王牌嫡系部队怎么会派去,对面历史书是假的,我怎么知道,你们太年轻了,这种事我见得多了,当年大家都是这么打仗啊,对面肯定也是这样的。

大陆方面,由于在经济上要落后于当时的韩国,自卑情绪。公知水平有限却挟洋自重,段子鸡汤一顿招呼,很是蒙住小年轻。甚至有人真就相信人海战术这一套。当然背后还有个人省力的办法,三三制,班组战术,连排战术,穿插协同,火力侦察等等太深奥了,哪有人海战术和洗脑简单,只要会这两个词就可以蒙事儿了,再加上丑陋的中国人,谁要了解中国人的努力。公知不断贬低中国人,想着中国这艘船沉了,自己也能趁机得些好处,至不计也能混个洋人船上的船票,哪怕是船底三等座的。

再传回韩国,韩国人就通过弯弯人和公知言论的话加深对这方面的印象,你看,连中国人自己都承认,电影拍没错,中国人自己都承认了,然后在洋洋自得中自傲起来,最终走向傲慢。

一如三体所言,无知和愚蠢只是因为不知道和不了解,但傲慢就是固执得以自己的浅陋见识去理解不同逻辑体系下的世界,做出自己以为是但实际压根不是的真相,最终害的会是谁呢?

知乎用户 山高县 发表

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

美军步兵渣渣一样的表现毁掉了一场战争的情况下,美国人及其走狗居然还有脸皮评价志愿军步兵战术?

对这种崔化钠行为,认真你就输了。

知乎用户 BUG 不是错误 发表

1,马克沁之后无人海,真 · 人海战术最后一次惨胜是在日俄战争的 203 高地,在这之后扯什么 “对手靠人海打赢” 的都是鶸(读音 RUO)给自己找的理由而已。

2,国内有些人喜欢把 Human wave 翻译成人海来黑毛子,呵呵哒。

知乎用户 四海之内 发表

新中国电影业伊始,八一厂打算拍战争片——那时候还叫军教片——的时候,群众演员就是直接成建制的拉部队过来凑人数……
各部门就位,预备,开拍!
冲锋号吹起
冲啊,杀啊……
停停停停!你们跑的什么玩意?跑那么散,镜头里都没几个人,怎么拍? 大家靠近点,再靠近点! 千军万马,要有气势!
各部门就位,预备,开拍!
冲锋号吹起
冲啊,杀啊……
好好好好…… 嗯,这次还不错,镜头里千军万马,气势如虹。过了,老部队就是战斗意识强。

知乎用户 格拉摩根罗 发表

这是 TG 陆军战术和美军火力体系在知乎上被黑的最惨的一次

知乎用户 28berserk 发表

如果当时美军对面真的是人海战术,像兵临城下电影里胡扯的那样,哪怕是僵尸世界大战几亿僵尸遮天蔽日像海啸一样冲击上甘岭,也绝对没有丝毫机会见到上甘岭的山头,韩战美军当时的火力就是这么猛。

但是志愿军却跟他打得有来有回,所以要么志愿军都是金刚狼,要么他们用的就不是人海战术。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西方人现在已经早已不认为志愿军战士的战术是传统的人海战术。只有在自卫反击战的时候,人民解放军在优势火力下还采用同样的战术才过时。
朝鲜战争中西方人误用了 “Human Wave Attack” 来描述志愿军战士的短促突击战术[1]。一种融合了渗透和突击的战术。一次志愿军的短突击通常由火力小组组成。通常,火力小组在夜间对防线的弱点进行短促突击。志愿军的步兵小组一般要匍匐前进到手榴弹攻击范围之内,然后对敌方进行突然的打击,通过最大化震撼和混乱使得防线被撕开[2]。
如果最初的攻击失败,更多的火力小组会持续的对同一个点进行攻击直到突破口形成 [2]。一旦防线突破,大量的志愿军部队将进入敌方区域并从后方进攻 [3]。在进攻中,志愿军突击小组会使用分散队形并利用地形掩护。这使得联合国军很难防御大量的志愿军部队 [4]。在志愿军火力小组的持续进攻中,伤亡也被控制到极小 [5]。由于通信系统的原始以及管理的严密,志愿军的短促突击战术通常会不断的重复直到防线突破或者弹药耗尽,而不是成功的可能性或是人员损失 [2]。
持续的攻击方式给在韩作战的联合国军带来了强烈的印象,所以使用了人海战术这个词 [5]。美陆军历史学者发现人海战术被记者和军方用来描述大量志愿军部队在广阔的战线上对美国士兵进行突击的场景。这种用法并不是太准确,因为在普通的志愿军训练中,总是 5 个人组成的小队对狭窄的战线进行持续性的突击。马歇尔将军也认为媒体用大量(mass)这个词来描述志愿军的战术是非常不合适的,因为志愿军并不会用集中队形吸引敌方火力 [7]。对于媒体用人海来描述志愿军部队,美国后勤部队中流传了一个笑话,“志愿军的一个排里面有多少班?[4][2][8]”

  1. Appleman 1990, p. 363.

  2. Roe 2000, p. 435.

  3. Alexander 1986, p. 311.

  4. Marshall 1988, pp. 5–6

  5. Appleman 1989, p. 353.

  6. Mahoney 2001, p. 73.

  7. Marshall 1988, p. 5.

  8. George 1967, pp. 4–5.

附上原文:

Human wave attack

A typical Chinese short attack was carried out at night by small fireteams on a narrow front against the weakest point in enemy defenses.
The Chinese assault team would crawl undetected within grenade range, then launch surprise attacks against the defenders in order to breach the defenses by relying on maximum shock and confusion.

If the initial shock failed to breach the defenses, additional fireteams would press on behind them and attack the same point until a breach was created.
Once penetration was achieved, the bulk of the Chinese forces would move into the enemy rear and attack from behind.
During the attacks, the Chinese assault teams would disperse while masking themselves using the terrain, and this made it difficult for UN defenders to target numerous Chinese troops.
Attacks by the successive Chinese fireteams were also carefully timed to minimize casualties.
Due to primitive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tight political controls within the Chinese army, short attacks were often repeated indefinitely until either the defenses were penetrated or the attacker’s ammunition supply were exhausted, regardless of the chances of success or the human cost.

This persistent attack pattern left a strong impression on UN forces that fought in Korea, giving birth to the description of “human wave.”
U.S. Army historian Roy Edgar Appleman observed that the term “human wave” was later used by journalists and military officials to convey the image that the American soldiers were assaulted by overwhelming numbers of Chinese on a broad front, which is inaccurate when 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Chinese practice of sending successive series of five men teams against a narrow portion of the line.
S.L.A. Marshall also commented that the word “mass” was indiscriminately used by the media to describe Chinese infantry tactics, and it is rare for the Chinese to actually use densely concentrated infantry formations to absorb enemy firepower.
In response to the media’s stereotype of Chinese assault troops deployed in vast"human seas", a joke circulated among the US servicemen was"How many hordes are there in a Chinese platoon?"

知乎用户 雪原 发表

我也转一个吧,凑个趣儿:

三三制与 “人海战术”

先说一下三三制:
解放军排以班为单位分成了三个梯队,一个班又分成了三个战斗小组,每个战斗小组三人,以便相互接应。
三人战斗小组呈箭镞式进攻队形每名士兵任务分工明确,进攻 - 掩护 - 支援。一个步兵班分三个小组,班长,副班长,还有一个小组长,各带一小组人行动。
行动时三名士兵组成一个战斗小组,两名士兵在前,组长在后, 呈三角阵型,三个战斗组组成一个战斗班,三个战斗班组成一个战斗群,行动时呈 “散兵线” 队形展开。
战斗班展开时士兵根据组长或班长指令随时变换战斗队形,战斗群展开后用:“口语”、“手语”、“军号”、或 “无线电” 来传达战术指令,一个战斗群的正面宽度最高能展开到八百米左右。
用我爸的话来说,如果是攻击敌人阵地,一般第一线是正三角,一人攻击,两人掩护;后面的小组一般是倒三角。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把握这么一个原则:不能让一发炮弹就干掉一个小组。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还是很分散的。

这是一张被大家快玩坏了的照片。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完美的排进攻队形,但是有人指出:山顶处密集的站着那么多人,一旦遭遇敌人,岂不是要吃大亏?
既然如此,就要关注山顶处的细节了:
1,山顶处大约一个班的战士,他们将枪支夹在腋下或提在手中,枪口向下,说是进攻倒不如说是在 “赶路”;
2,在他们下方不远处有一个人,似乎手里没有枪,但是你仔细看他的姿势——他的手中似乎正抓着一枚手榴弹,时刻准备投弹:这大概是个投弹能手,对方阵地上冒起的黑烟,恐怕就是他的手榴弹炸出来的。
基于此,我们来分析一下:拍照的时候,我军已经接近了敌人的第一线的阵地,在一轮精准的投弹过后,敌人的阵地没了动静,战士们正在抢占敌人的阵地——在那个投弹手的右上有两个跌跌撞撞往上爬的战士,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另外分析脚印来看,在山坡较为陡峭的面上有大量的脚印,相对平缓的一面(山脚下摆着重机枪的那面)则脚印稀疏。说明部队在进攻的时候也是尽量的利用地形,尽可能的接近敌人阵地,直到可以把手榴弹扔到敌人的战壕里。
总之,守阵地的不管是谁,恐怕都要(已经)悲剧了。
如果光讲一个三三制,恐怕还不够可怕——可怕的是:TG 打仗讲究一个 “集中优势兵力,个个歼灭敌人 “。抽象是吧?呃…… 其实就是分割包围啦!不仅仅在战役范围上是如此,打山头也是这么干的。
用我爸的话说,他们打山头的时候,都是先打掉对方的一个点,然后利用这个点切断敌人阵地之间的联系,此时后续部队就会把敌人的其他阵地包围起来——基本上到这一步了,就不是打仗了——跟上山打猎差不多——识相的就投降,不识相的就玩死你…… 当年他们在肃清阵地上的敌人的时候,连长的通讯员背了一屁股的水壶,给他们送汽油…… 绑上手榴弹往洞里一扔,用过都说好…… 但是落下个毛病,我爸现在都不太吃烧烤。
所以恐怕我军在攻打敌人阵地的时候,会是这么一个如图的架势:首先会选择一个点坚决突击,其次对敌人阵地的其他部分不断施加压力,使之无法对那个点增援。待到成功突破一点之后,突击部队继续向敌人侧后攻击(分割),后续部队则迅速压上,以数倍于敌人的兵力、火力包围并消灭该敌并以此类推。

说到这里再讲一下为什么部队里大家都愿意当主攻:
首先,既然是攻击了,那么我们必然就处在优势、敌人是劣势;其次,当主攻接触敌人的时间更长,虽然牺牲会比较大
但是在我爷爷看来当主攻缴获和俘虏就多(你 TM 辅助怎么当的?老 TM 吃老子的兵?这下路没法打了,20!),在我爸看来当主攻立功的机会就多(他们排长就是没拿到主攻任务,结果回来以后在战士面前都抬不起头来:我对不起大家,手一滑选了个 36E……)。
很好理解嘛!就好像 FD BOSS 的时候,总是要翻一下 DPS 统计来论功行赏的,如果团长让你一个 DPS 在 BOSS 血到了 70% 以后再输出,你也不乐意。
三三制与人海战术之间的必然联系:
那么三三制或者说我们的战术跟 “人海” 有什么必然联系么?或者说为啥这么稀稀拉拉几个人,到了敌人那里就成了人海战术了呢?
你得理解敌人,并且从敌人的角度来看我们的战斗队形。
跟我们不一样的是,我们的敌人多采用的是散兵线——说白了只是排枪枪毙时代的战术的进化,本质上就是一个稀疏的多的排枪枪毙队形。
如果你是我们的敌人,你就会根据你的常识来从我们的队形纵深来判断我方投入了多少兵力。比如你们连的阵地 300 米宽,你透过战场的硝烟看到 TG 的战斗队形有 “7-8 条” 散兵线,你说不定就吓尿了——卧槽,对面来了一个营——其实就来了两个排。
首先,攻击发起的时候,敌人会感受到阵地全线都在承受我军的压力;其次,敌人阵地上的士兵远远的看到我们的攻击队形时,无论哪个方向上看过去,都是乌央乌央的人(就算不是冲着他去的);而直接承受我们攻击的那个点上,那里的敌人会感到,无论打倒多少人,都会有后续部队立刻补上,他们将承受持续不断的打击,直至崩溃——这也可以解释为啥有些敌人认为我们靠人海战术打赢的仗,其实我们人还没他们多了。
因此从敌人的视角看,这确实是人海战术无疑——但是这又讲的有点片面:我们虽然在整体上可能不如敌人,但是在局部上,我们要以人海去制造火海、钢海来淹没敌人——这样不但不会有更大的伤亡,反而伤亡更小。
我们都知道:LOST TEMPLE 中间有生命泉,如果你一个一个的派兵过去,恐怕一个都回不来,但是如果你满人口的大部队过去,几个兵围着一个大怪打,操作到位恐怕一个兵都不会死,甚至都不带残的——就是这样的道理。

这张照片也很著名,我就问过我爷爷,我说你们为啥不走直线?这么弯弯曲曲的行军队伍不是要多走路么?
我爷爷说:这么走是有讲究的,因为敌人的飞机万一来了,这样不至于敌机一个俯冲扫射就打倒我们太多的同志。当然这还只是普通的行军。您如果要看攻击前进的行军队形,您得看这张照片。

不知这个照片的出处是哪里,但是这支部队是一边行军,一边可以随时展开战斗的——即使遭遇了敌人,也不会让敌人一个火力急袭就大批的伤亡。
另外说一下冲锋的事情:我爷爷讲,冲锋不是端起枪来玩命的往前跑——其实他进攻的时候的前进速度么…… 比散步快,比慢跑慢。原因是:在攻击的时候要隐蔽、观察然后迅速前进到下一个有利地形,继续隐蔽、观察。玩命的跑不注意隐蔽观察的,都成了敌人的活靶子;就算命大冲上去了,也没体力跟敌人玩命了。所以老兵都是不紧不慢的,该慢的时候就慢,一点点的接近敌人,等手榴弹能够着敌人了,瞅准机会,呼啦一下就上去了。
老爷子在世的时候认为他能活下来还没怎么负伤,就是因为他会听子弹躲机枪,基本上不吃机枪的亏,就不容易死了——他负的伤都是炮弹和手榴弹的伤——他腿上的那次伤就是他朝着敌人的阵地扔了手榴弹,接着就爬起来往上冲,结果都冲过去了,手榴弹才爆炸——虽然敌人报销了,自己腿上也挨了一下。

继续讲故事:
抗战期间,为了对付敌人,我们都用了哪些行之有效办法呢?
这里就要讲一个小伎俩:游击队怎么冒充主力部队。
打鬼子的时候,以游击队的战斗力,几十号人往往拿人家二十几号人没办法,但是仗还是要打,于是游击队就想办法冒充主力部队。尤其是他们吃了豹子胆用百十来号人去伏击对方百十来号人的时候。以鬼子的战斗力,真干起来我们不仅不能打击消灭敌人,反而会被敌人消灭。
这个时候很多土办法就都用上了。

方法一:打排枪。
射击的时候,几个关系比较好的战士他们会凑在一起,一个领头的数 “123”,然后大家一起射击。在敌人听起来,是“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就好像我们阵地上有轻重机枪一般。这个时候敌人的指挥官就会判断:不好,埋伏我的是土八路的主力,搞不好有一个团!
于是明智的敌人指挥官就不会想一上来攻击我们的阵地,而是先就地防御并且想办法突围。
方法二:土榴弹炮。
如果我们是居高临下,战士们还想了一个办法:先把几个手榴弹绑在一起,然后用身高力壮的战士拿一根绳子把手榴弹甩出去——一方面可以甩很远,另一方面…… 呃,那帮缺德的家伙后来开始在绳子上弄个哨子,手榴弹带着哨音就出去了。就跟炮弹差不多。
效果么…… 他们抓过一个鬼子俘虏,一开始那小子不服气:说我们就一百来人,你们用一个旅拿大炮打我们,我不服气。后来他知道了我们的大炮是啥玩意以后,才服气了。
但是,光有小伎俩是不行的,时间一久我们的花招就会被敌人学了去,岂不是 “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了么?因此,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 “徒弟” 学乖以前就报销他,然后等下一批徒弟来了…… 重新教一遍就是。
还说打埋伏吧:我爷爷他们打敌人埋伏的时候,一般是分两批人——一批人是大部队,拉开阵势跟敌人对着干,阵仗能弄多热闹就多热闹;另一批人是由老战士组成的精干力量,埋伏在我们大部队阵地的对面(也就是敌人的侧后),专门打敌人的军官、机枪手、炮手和掷弹筒兵。
用我爷爷的话说:等着敌人注意力全在我们正面阵地上的时候,小分队一眼看过去,全都是撅着个大腚的鬼子,完全没有防备,加上他们军官和士兵非常好区分,他们那三五个人看阵地上下来手榴弹了,就利用手榴弹爆炸的声音作掩护,抽冷子打一下,三下两下鬼子军官就交代了。

![](data:image/svg+xml;utf8,)

后来看了一个鬼子兵的漫画,我发现:其实我爷爷他们那套挺好——别的不说,战争结束了,这个画漫画的鬼子兵都不知道他队长是哪来的子弹打死的。

那就再说一下:为何我们到了越南伤亡会很大呢?
各种各样的解释有很多,但是以我父亲作为一名普通士兵(班副)的角度来看,关键的原因是:越南丛林地带,植被对进攻的影响非常大,有些地方的草丛都一人多高。很多时候一打起来,小组与小组、班与班之间就不能保持联系,互相照应不上了。原本计划要集中打一点,打着打着就成了各班排各自为战,成了一个巴掌而不是一个拳头,在平原和丘陵上无敌的战法,到了丛林就不太好用了。
他一直就说,如果当时能把山烧了再打,肯定伤亡少很多,但是却没那个时间,也是没办法——细琢磨其实他这个想法跟当初老美撒橙剂一个套路。
所以说,平原丘陵得是平原丘陵的部队;高原有山地部队;丛林有丛林部队。针对不同的作战地域进行不同的训练。传统的战术等等这些东西实践证明没有过时,只不过在这套东西的基础上要与时俱进。
就先说他讲过的一个段子吧。
话说他们当年苦练反坦克导弹,貌似就是最早的这种:

用我爸的话说,屁股后面拖根线儿,打铁家伙好用,打石头的白给。
后来一个叫 X 震(张震?王震?》记不清楚了。)的首长来视察部队,部队自然要搞汇报表演,结果到了压轴的反坦克导弹射击掉链子了。
一枚导弹奔着主席台的方向就去了,万幸的是在没有打到主席台上,但不幸的是导弹绕了个圈把主席台老远的地方一个机枪阵地给端了,一个机枪班除了一个闹肚子在树林里拉稀的新兵,全部报销。
首长自然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还叫好说:“打得好!一下子就端掉一个机枪阵地嘛!” 结果回身一看,满主席台的军官都钻在桌子底下——后面的事情就不说了,导弹的问题没太追究,但貌似那些主席台上大小头儿基本上都给掳了。
这就是我爸呆过的某部队,不知道这是哪个部队——貌似这不是济南军区的段子吧?

好吧,再说说越南吧……
我爸的观点是:从各个方面来看,对方一点都不弱于我军,甚至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大炸逼方面,一开始他们都是跟我们平分秋色的甚至还略强一点——说白了,真打运动战、游击战,咱们说不定就白给了,关键是地形我们由不熟悉。既然这样,那好:撤军,跟你打阵地战。
一打阵地战,那就是拼消耗了——等越南把支援的那点家当打没了,就只剩吃炮弹的份了——我们当初虽然教了他们运动战和游击战,但是上甘岭的坑道战和阵地战没教——他们打那几个洞,跟咱们比就是过家家了——现在看幸亏留了一手。
战争的结果就是越南流干了一代人的血也没在边境上跟我们打出个所以然来——我老子的话说,部队撤的时候,看见山头上有活物,连长就下命令:“听我命令:前方约 200 米山头有野狼两只,全连准备射击!” 然后就是几十支枪一起突突了,至于到底打死的是啥玩意——爱是啥是啥。
嗯…… 我爷爷是山西人,我爸么…… 实话说我奶奶儿子太多,一时也闹不清楚这个儿子是在哪个地方生下来的了,我妈是我大山东烟台人,因此就介绍一个我们大烟台的猛人吧!
话说有一个家住招远地界的熊孩子,外号 “迟大胆”——这孩子淮海战役的时候,所在部队趁着夜乱,俘虏了国民党一整只部队,天亮了数人头发现对方居然比自己人还多。但是这熊孩子果断的不过瘾,于是后来解放上海的时候,这个熊孩子和另外两个一起走下水道,阴差阳错摸到敌人师部了……
你猜这三个熊孩子干啥了?嗯…… 三个人不费一枪一弹,抓获国民党青年军第 204 师上校副师长,迫使其师部及三个营 1000 多人放下武器
这个真不是吹牛,党史军史都有记载,这个当年的熊孩子后来历任直隶、山东总兵、大将军、右丞相兼兵部尚书,曾荣立一等功,后授上将军衔。是谁自己去查——另 “迟大胆” 也不是我起的,是聂凤智给起的。
楼主说过要多生几个然后起码送一个去部队,因为我得说话算数,所以我得抓紧去兑现诺言了
预报一下明天的内容:有人认为我们的部队素质上精神上强大,所以我们能赢。
今天说的是素质上的事情,明天就说说精神上的事情吧!
哎呀!忙了一上午,总算忙完了……
继续往下面写吧!有些比较长的东西需要一点点整理思路,先讲点战斗故事,大家提提气儿。
这次说我爸一个新兵连认识的战友,分兵的时候他们不是一个连队的,后来他也上了前线——这个人平时大家都不太待见,他们连给他起个外号 “鼻通”(鼻涕的意思,说这人怂)。
后来他就上山头了,敌人反攻的时候,他吓得趴在阵地上不敢露头,就把枪伸出去胡打,结果没过多久他旁边的班长还有另外一个平时跟他要好的战士都牺牲了——这小子心说 MD 横竖都是死了,拼了!于是就摸过班长的机枪就跟敌人干上了,结果刚打一会,他就挨了手榴弹。
其他人都心说:这小子这下完了…… 没想到过了一会,敌人都摸到他阵地跟前了,这小子挺着个刺刀,嗷的一声就蹦起来了,跟个发怒的大公鸡一样——是咯,你想:衣服都打得稀烂,浑身是血,冷不丁的都分不清是人是鬼。
这小子真不赖,一刺刀就捅死一个,后面的敌人猝不及防吓破了胆,硬是让他一把刺刀撵得满山跑。
再后来这货的外号就是 “铁公鸡” 了。
这不算啥,神就神在这货到了后方医院一检查,浑身没啥大伤——最严重的是追击敌人的时候把脚崴得不轻。
这个叔叔来我过家,我爸就说当初给你个二等功少了:他说那么多同志牺牲了、负伤了都没捞着立功,我全须全尾的不合适。
后来这个叔不到 40 就得病死了,我记得我爸那阵天天在家干嚎,老吓人了。
有人说:如果如毛、周、林、刘、粟等等这样的人,当初站在国民党那边,中国不就完了么?
我说不对:日本当初也不是没有人才,国民党也不是没有人才,美国更不是没有人才——可为啥最后中国都没完,他们都先完蛋了呢?
因为老百姓不待见他们,而 TG 能打江山、得江山、坐江山是因为老百姓待见他们——在咱们这一亩三分地儿,说了算的还是咱们这些个平头的老百姓——得咱们说谁行,谁才行:并且他一定就行。
细想来,我们家貌似几代都是 “亲共暴乱分子”——要不然我读高三的时候,老师不会突然告诉我,我获得去考某外国语学院的机会——老师也很奇怪:突然就接到通知,让某某某某人准备考试——而这些人全都成绩平平。
其实我跟那几个人一样,全都是 “根正苗红”——考上的那些人这么多年基本算是杳无音讯了,我一直坚信他们去搞情报或者外交工作去了:因为我当时成绩最好却没有录取——现在想想可能是因为我小时候的烫伤导致我两臂大面积的疤痕:这算是个比较明显的体貌特征。
要讲战斗故事,基本上都是我爸这边的:我妈这边基本没啥战斗故事,但是如果讲一讲我妈这边的故事,大家就知道为啥 TG 能坐江山、国民党不能。
我姥爷在家排行老五,但是我从来没见过我姥爷的兄弟,06 年我姥爷得胰腺癌住院,我去伺候的时候,趁我妈不在的时候就问他这个事。
他说:老大让地主家的狗腿子打死了;老二让日本人抓壮丁累死了;后来咱们的队伍来了,分了地不说,也就再没有这种事情了。后来听说咱们的队伍跟国民党干上了,全家人一商议,留下我姥爷看家,其他人都去支援前线了——结果一去就不还乡了——他讲话,这也是亲戚告诉他的。
我姥爷讲:那时候咱们让人家欺负了一辈子,总算是盼着自己的队伍来了,要是打不赢,我们还得让人欺负。村里很多上岁数的老人,觉得自己活着也是糟蹋粮食,还不如去找队伍帮着打国民党,早打赢了就不用再遭罪了,心里也就踏实了。
所以:比如从纯军事角度讲淮海战役是 60 万吃掉 80 万的奇迹,但是从平头老百姓的角度出发,这可是几百万甚至几千万人打你 80 万,纵你有回天之力,也是无力回天。
想知道当初老百姓有多支持 TG 么?我爷爷讲:那个时候老百姓家都穷,没东西招待队伍,他不止一次听说有老百姓为了招待自己的队伍,杀孩子给战士们吃的。
都到这个份上了,这个仗再打不赢,有天理没有?
我就问我爷爷,你们当初怕死不怕?
我每次问他这个问题,老头都得琢磨半天——那个表情分明就是:怕死当个什么讲?
再说说为啥我们能打赢美国人好不?
跟大家讲个细节:当初打美国人的时候,例如黄继光那样的英雄不是零星的,而是往往跟敌人拼到最后,整排整连的人豁出去要跟敌人同归于尽。
因为大家都知道拿着武器的国际友人来到中国会发生什么。
当初基本上仗都打得差不多了,但是看报纸上说美国人到了朝鲜,部队的中层军官们就都觉得恐怕我们得去朝鲜打仗——底下的战士也是议论纷纷。中央还在考虑权衡的时候,部队上不少人就都有了要打仗的思想准备了。
“我们打了这么些年仗,死了那么多人,牺牲了这么同志,好不容易要过上好日子了,可美国人不让我们过好日子——没办法,他要来,我们就跟他干。”
我爷爷的政委做战前动员的时候说:他们打过来是要占咱们的地、杀咱们的人、糟蹋咱们的姊妹——同志们,咱们可得豁出去干那!
好家伙,一句话没说完,下面就是山响的 “打倒美帝国主义” 的口号,战士们还没上前线,就已经红了眼了。
试想:这么一支身经百战的 “红眼” 军队,再配以得当的战术和指挥,谁敢、谁能挡他?
幸亏咱们当初武器不行,不然就不是战争而是屠杀了。

OK,插播一下,更正大家一个观点:打仗是门科学,唯武器论、唯精神论或者唯战术论都是错误的,用我们家的军阀的话说:打仗就是有什么条件就打什么仗。
给大伙讲两个段子,一楼一个,分别是怎么打美国人的飞机和为啥部队开始重视高学历。
当初咱们刚到朝鲜,敌人的飞机一来我们可以说及其的苦逼,我爷爷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敌人的 “油挑子” 当初非常的嚣张,经常是贴着他们的头皮飞,我们也拿他没办法——当时我们还有一个纪律:敌人的飞机来了一定要注意隐蔽,不许暴露目标。
其实人家贴着你头皮飞,就是已经发现你了。
敌机嚣张到什么程度呢?我爷爷说有一个敌机子弹打完了还不走,反而继续低飞,那个意思好像是打算用自己掀起来的气浪来破坏我们的伪装,好发现我们藏在哪里好给其他敌人指示目标。
有的战士沉不住气,就开枪了。打没打着不知道,反正飞机上那个小子是给吓了一跳,一下子就拱到山上去了。
后来大家就研究这个事情:敌人飞机来了我们也不能干挨打,不行咱们也组织轻重武器,瞅机会打它一下吧!
再往后敌人就不敢飞得那么低了:你听着你的飞机让人打得叮当作响你也害怕不是?
敌人飞得高了我们是打不着了,但是它再扫射投弹的时候,准头就不行了,对我们的威胁也小不少。
有人说打完越南以后,军队开始重视学历了。
那就给大家讲一下我爸的一个段子——他认为就是打那起,部队开始愿意招高中生的。
说是有这么一个山头,冲我们这面易守难攻,冲敌人那面易攻难守。敌人在山上还利用地势修了很多大口径机枪甚至小口径速射高炮阵地,直瞄和远程火炮打不着,曲射火力又打不掉,敌人见天的用上面的大口径机枪和炮打吊射压制我们。
后来我们拿人填总算把阵地拿下来了,但是上去的一个连也没几个人了——就这个节骨眼上,突然看见另一面山坡上敌人的步兵和坦克都要冲到跟前了。这个时候两个是高中生的北京兵和上海兵起了关键作用。
这个北京兵是个电台兵,但是他的电台已经被打坏了,联系不上后面,他就从阵地上找了一个敌人的电台——可是这个电台也被打坏了,于是他就把两个电台还能用的零件凑起来,居然就把电台修好了,后来就是用这部电台呼叫的炮火支援。
在修电台的时候,另外那个上海兵操作阵地上敌人留下的那个小口径速射高炮,他不仅能看懂那上面的洋码子,三捣鼓两捣鼓,居然打坏了敌人的坦克。
再加上其他的战士就地坚守,顶到后续部队上来,阵地才算巩固了。
后来部队总结:如果不是这两个兵文化水平高,恐怕战斗就要失败。于是打那起,部队就开始重视文化水平了。
我爸讲,最早部队上提干的标准之一是:写一手好字;后来就变了:高中文化水平的优先。

知乎用户 支乎哉 发表

三三制。

三个人组成一个三角形,一个老兵(班长副班长战斗小组长)在前跑,两个新兵分别在他的两侧后方(前三角),或者一个在侧面一个在后面(倒三角),每人间距大约 3~5 米,保证一枚手榴弹一次只能伤到一个人。

老兵负责观察旁边战斗小组的位置,保证三个战斗小组之间间距是 10 米左右,碰到敌人射击就卧倒,敌人射击转向其他地方就起身冲锋,一直冲到预定位置。

新兵只盯着自己的组长,保证距离,组长卧倒自己就找地方隐蔽,反之就保持距离跟着小组长冲。

冲锋过程没必要都不开枪,到一定距离可以扔手榴弹。

三个班长相互观察,保证三个班的距离,可以用哨子联络。

这样一个排级攻击只要有三分之一的老兵就够了,剩下的新兵不需要太复杂的训练。

连级支援火力(重机或者迫击炮)在后方压制对方的火力点(机枪)。

对方只能用步枪射击移动目标,概率很低,防守方连续火力(机枪)要和进攻方机枪相互压制,没太多机会直接射击运动步兵。一旦攻击方进入 100 米以内位置,大多数防守方如果没有反冲击的勇气,就要准备跑路;等到攻击方进入手榴弹攻击范围(30~50 米),就要崩溃逃跑,朝鲜战场上的美韩军基本没有反冲锋的勇气。

如果都是老兵就更好办了,三个人可以在被射击时,交替掩护跃进。

为了减少攻击距离,可以用提前潜伏或者匍匐前进(看地形)尽量靠近敌方阵地。最后冲锋距离我觉得应该在 200 米以内。

敌人抵抗比较激烈,就靠两侧的战友冲到他们后方去。所以进攻要有 3:1 的优势,因为人多,你说是人海战术也可以。

知乎用户 章北海 发表

1. 此问题严重无视志愿军成熟的三三制

2. 此问题严重侮辱范弗里特李奇微麦克阿瑟沃特等人的智商

3. 此问题严重侮辱在飞虎山以一个师进攻志愿军 335 团阵地的美军

4. 此问题严重侮辱在松骨峰对着仅有一个连把守的山头发动五次团级规模冲锋的美军

5. 此问题严重侮辱在 1282 高地发动团级冲锋的美军

王师在这道问题一身筛子,实在不忍心了。

法国导演黑出来的东西结果被到处拿来当真货,呵呵。

知乎用户 Coldstream 发表

虽然中国红军是一支农民军队,如果用它自己的战术和战略的标准来看,它也是一支第一流的军队。它的军力不足可能归咎于缺乏某些武器和装备,但它的半游击战术是以机动性为基础的,因此它不能有重武器和交通运输的负担。身穿厚棉制服的中国苦力在做一件事情的时能比世界上其他士兵做得更好;他能够用难以相信的秘密行动潜入到敌人阵地的周围。只有有这种经验的美国人才能体会到半夜被偷袭时的震恐心情,因为偷袭者像从地底下钻出来的魔鬼那样用手榴弹和冲锋枪子弹射击我们。
记者们总喜欢谈到 “亚洲游牧群众的人海战术”。再没有比这更不真实的了。实际上,中国人很少以团以上的单位进行出击。甚至这些行动也通常缩小到似乎是无休止的排的渗透。中国红军之成为可怕的力量,不是依靠他们人多,而是依靠诡计和突袭。

-—–《剑桥中国史(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第 14 卷《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革命的中国的兴起 1949-1965 年)》第六章《外交关系:从朝鲜战争到万隆路线》援引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官方战史的说法.

据他们的战斗对手的观察,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主要缺点是原始的后勤系统,它使战斗中的弹药很快供应不上;再就是原始的交通运输系统,这使战术不够灵活,常常引发灾难性的后果:“一营人一旦投入攻击,只要弹药能维持,就得坚持下去,即令事情表明他们攻打敌方战线最强大的部位碰得头破血流时也是如此。在许多类似事例中,其结果就成了战术上的自杀。”

梦露在朝鲜战争前线

知乎用户 李旭明 发表

兰陵王不敢让我回答,就把我拉黑了。可惜了我刚写好的回复,我是用手机打了老半天啊,希望知乎对拉黑能有个即时的通知,省的浪费时间。
以下为打好的回复:你举不出来,应该是百度不到的原因吧,哈哈,那我就举几个你能弄懂的例子,其一,阿帕奇直升机夜间对塔利班游击队的打击,网上有视频,这是利用近一百年的装备差距达成的。二,叙以空战,以色列先弄掉叙利亚的雷达,再利用预警机指挥空战,这是通过碾压式的战术水平和一个代差的装备达成的。至于你说的长津湖,如果土共真的能保持长达半年的单向透明,天了个撸的,如果土共没有高达,那土共轻步兵要牛逼到什么程度?你这不是再自证错误吗?

知乎用户 忠君爱国洪承畴 发表

朝鲜战场,联合国军最爱使用人海战术。

美军的人海战术

进攻志愿军阵地前期小股部队试探火力点,中期添油战术削弱志愿军有生力量,最后集团冲锋占领阵地。

爱用迂回包抄战术

添油战术与最后集团冲锋

南朝鲜军的人海战术

简单明了—在督战队的监视下不顾伤亡,以密集队形蜂拥而上,反复冲锋

真人海战术

志愿军人海战术——穿插迂回(侵华日军在与国军作战时惯用战术)

主要使用部队——尖刀

迂回穿插部队注意事项

知乎用户 迷彩虎 发表

**在信息发达的当下,所谓志愿军人海战术耗死美军的谣言早已不攻自破。**虎哥在之前的节目里也对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的战术做过详细分析,那么问题来了,**人海战术这口锅,我们到底是给谁背了几十年呢?**今天虎哥就借着题主的问题来和大家聊聊人海战术那点事。

▲现实中的人海战术(上图是一副经典的三三制进攻队形照片(当然也包含一些其他的作战小组))

▲影视剧中 yy 的人海战术

要说人海战术和中国拉上关系,还得从 2000 多年前《孙子兵法》说起。“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的论述,不由地给人一种发源地的感觉。

不过虎哥想说,**《孙子兵法》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来传达集中兵力优势的作战思想;而人海战术,则是指用兵员数量和人力消耗去换取其他优势的战术。**虽说都是以多打少,但日俄战争时期,日本陆军用人海战术耗尽 203 高地的俄军,这种杀敌六千自损一万的打法,可不是咱老祖宗要教的。

**毕竟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本来就是面对面厮杀,靠体力搏杀的战场优势基本上等同于兵力优势。**而热兵器时代的到来,火力慢慢超出了个体防御的极限,继续一味加人可能只会给对面去送人头,但问题是不加人就只能坐等到谈判桌前认输。

政客们自然一点也不含糊,只是苦了可怜的大头兵。从前装滑膛时代排队枪毙的线列战术,到野炮加骑兵的纵队战术,再到流传至今的散兵线冲击。热兵器时代技术倒逼战术的现实,只能由大兵们用人海战术去填这个坑。

**一战索姆河的血肉磨坊里,**采用密集队形突击的英军,在一百米一挺的马克沁面前,一天之内阵亡近 6 万人,整场战役双方共阵亡 133 万人。而另一边的 “凡尔登绞肉机”,一仗下来也伤亡了 70 多万。这种一开始就奔着让对方流干血的路子,志愿军那会可真心玩不起。

其实,别说人口数亿的我们都不敢这么浪,只有几千万人口的欧洲列强对人海战术更是深恶痛绝。于是,随着能把堑壕战扫进垃圾堆的坦克问世,按照近代西方技术推动战术的路子,二战里的大兵们基本上已经告别人海战术了。二战之后的志愿军又怎能凭人海打赢 17 国联军。

说到这估计有人又要搬出苏德战场上苏军的人海战术来说事。你看电影里苏军进攻的时候,督战队在后,士兵两人一杆枪往前冲;二战德军老兵对苏军的回忆也是,一波又一波的浪潮。再说要不是用人海战术,苏联军人又怎么会牺牲高达 866 万,平均每月损失 60 万人。

对于这些言论虎哥想说,关于人海冲锋的电影是西方拍的,所以关于苏军的场景,你懂得。

苏军伤亡数字和作战模式的关系,其实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众所周知,苏德战争开始前的大清洗,让苏军损失 80% 的指挥人才,连日后战神朱可夫也差点受到牵连。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的指挥层面,造成了开战之初一溃千里的局面。

**不仅如此,战争初期苏军作战素质也远非日后的强悍表现。**1939 年底的苏芬战争,苏联付出巨大的伤亡代价,以至于有将军评价 “得到的土地足够用来埋葬牺牲的战友”。1939 年的诺门坎之战,朱可夫坐镇指挥,消耗斯大林格勒战役近一半的弹药,结果伤亡仍高于日军。

如此差的作战素养**,在战争初期面对德军闪击战的全新战法,苏联红军自然损失惨重**。包围圈里发起绝望 “乌拉冲锋” 的苏军部队,并不是苏军主要损失来源,自然也就谈不上作战失利毁于人海战术。

至于后期反推汉斯的时候,拥有无限动员力的苏军开始尝试大纵深的战术。由步兵组成的第一梯队负责撬开设防严密的防线,机械化部队随即扩大缺口向纵深发展,一路把红旗插到柏林城头。

**这种突破口理论由多个梯队交替进攻,担任首攻的步兵散兵线最多达到 16 条,难怪会给人一种波浪的感觉。**不过这种步兵打头并非开历史倒车,以正合,以奇(ji)胜的制胜之道里,闪击战的钳形攻势主打出其不意,到了收复失地硬刚防线时就不那么行得通了。西线盟军反攻的交换比同样不怎么好看,同样是这个道理。

由此可见,苏军人海战术这个锅并不需要找人去背;毕竟冷战时期突破防线的任务交给核弹之后,也没见有人吐槽。真要说人海战术淘汰之后还在用的,也就只剩岛国马鹿了。太平洋战场上,一次次倒在自动火力下的 “万岁冲锋” 让美军无法理解。而给美军留下 “谜一样的东方精神” 的志愿军表示,这个锅我可不背。

从来没有墨守成规能赢得胜利的说法,人海战术落伍之时。欧陆强国凭借技术倒逼战术,而国力孱弱的中国,只能去发挥人的潜力和将领的指挥能力,要是有穿甲弹谁会愿意身披手榴弹去炸毁坦克。**三三制,四组一队久经战火考验,成就了轻步兵的巅峰。**这才是火力不足条件下,集中兵力优势的正确打开方式。

更多军事、历史、武器知识内容,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迷彩虎(micaihu666),一只爱吃肉的骨灰军迷、户外爱好者,二次元老虎。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既然有人提到了陈毅的那篇文章,而且有断章取义之嫌,那我就把全文贴一下
很明显陈毅文章展示的是 pla 强大的组织和学习能力,在战争中学习战争,这才是一支军队所需要具备的

  华东一年多的自卫战争没有做过详细的总结。在太行、在晋察冀中央局 报告过一次,这里又要我报告。我讲的没有系统,用漫谈的方式,希望同志 们听了研究纠正。大的战争考验是严峻的,局势的发展常常出人意料,事前 无准备,吃亏不少。在晋察冀的情况也差不多,坏的现象应有尽有,当然好 的现象也差不多。个人的经验教训很少,有些经验教训是很痛苦的。我们山 东报纸多登好的,主要是打气,我们坏的地方更多更严重,错误也不断。依 靠个人的自信心是很成问题的。战争不是容易的事,个人的作用很小,微乎 其微,主要是靠集体的力量,靠党、靠群众。
  我今天报告的题目叫做 “一年来自卫战争的初步总结”,分下面八个问 题来讲:一、战略问题;二、战役问题;三、战术、战斗问题;四、政治工 作;五、后勤工作;六、反攻和新区情况;七、国民党方面的解剖;八、结 束语。
一、战略方面
  (一)一年来伟大的自卫战争总结,首先是战略总结。战略是敌我双方 的思想战,精神战。毛主席与蒋介石下棋,“黄河为界,举手毋悔”。一年 来自卫战争的胜利,首先是战略的胜利。虽然我们打胜仗靠同志们不怕牺牲 流血的精神和大炮机枪,但主要是靠统帅 部、陕北总部、毛主席的战略指导。 许多国民党的俘虏兵都说:“你们的战略上凶,我们就是战略上失败了!” 俘虏的将军师长、旅长等也是这样说的。他们对我们部队看不起,认为我们 军队不懂军风纪,武器杂乱,甚至连口令也叫不好,有时闹出笑话。他们说: “你们这样的军队怎能打胜仗?” 有些不服气。我们回答:“不管怎样,总 是把你们俘虏来了。” 我们比战术是比不上人家的,如操场动作,内务管理, 战斗动作等。我们愈往下比愈差,但愈往上比则愈强。如旅以上战役组织比 人家强,纵队更强,野战司令部又更强,到统帅部的战略指导更不知比他高 明多少倍。我们的战略有世界意义,在世界上是崭新的、优秀的。如果我们 军队再能把战术提高一步,配合优良的战略指挥,在世界上不是数一就是数二的军队。我们俘虏的国军士兵,现在有的已当上了排、连长。他们有一个普遍的呼声,要求我们改善指挥。说:“你们的指挥是‘肉弹主义’,采用集团冲 锋,英勇固然好,就是要多死人。” 我们为此抽了一些班长当兵,排长当班 长,连长当排长,营长当连长,团长、旅长当营长,组织两个营作战斗演习。 许多团、旅长甚至纵队司令员因长期打仗,平日很骄傲,一演习战术都不行, 旅、团长不能当营长,连长不能当排长,排长不能当班长,暴露了我们战术 上许多严重的缺点,这样使我们很多指挥员虚心了些,知道自己的战术不行。 现在部队提倡学习战略,由此学习战役、战术,提高战术战斗动作。这对部队是重要的。从去年七月到今年七月,华东野战军伤亡七万人,到现在约有 二十万人,这表现了我们的英勇,也说明了我们战术战斗的蠢笨与落后,伤 亡很大,否则伤亡是可以减少的。直到现在,我们仍保持北伐时期的战术, 采用波浪式的集体冲锋。
  (二)我们的战略战役问题表现特别突出。我们的战略方针是集中绝对 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全部消灭敌人。即是放开两手,诱敌深入,创造有利时 机,选择战场,集中兵力,四面包围消灭敌人,以此改善我们的装备,改变 敌我形势,到一定时机转入反攻。采取这种战略方针,要舍得丢地方,抛出 空间,争取时间,以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壮大自己;以退为进,先退后进, 逐渐改变敌我的形势。一年来自卫战争的基本方针和战争全部过程就是本着 这个原则。如华东战场,我们把敌人诱入山东,一直牵到胶东烟台那个牛角 尖上。西北战场诱敌进到绥德、葭县 [1],冀鲁豫战场也是三进三出 [2],敌 人进到黄河沿岸,甚至渡河攻占大名府 [3]。敌人不断占我们地方,他们的有 生力量也不断被我们消灭。他们每进一步,占领我们一个城镇,必须付出几 个旅的代价,反复如此。这中间是有矛盾的。但到一定的程度,敌人后方空 虚,进攻不得不停止了,我们跳过来了,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进入反攻, 敌人便处于被动,掉在我们反攻大军的后面。整个战争过程就是出让地区与 消灭敌人有生力量,敌我思想斗争也就是这一问题。战争的复杂奇妙为古今 中外所未有。
这是个新问题,但也是个老问题,我党二十多年来进行武装斗争就是这个问题。在苏维埃内战初期,井冈山时期,这个战略思想就开始形成了,就 有了一个草稿,一个大概的轮廓。在北伐时期与今天不同,北伐时是一往直 前,没有后退的。北伐军一直前进,北洋军阀一直垮下去,因为当时敌我形 势不同,北洋军阀非常腐朽,北伐军异常精锐,能够一往直前,北洋军阀兵 败如山倒。大革命失败后,我们以农村条件和有新式武装、依托城市的敌人 作战,就出现了这个战略方针。敌人进攻,我们后退,再进再退,必要时我 们退出井冈山,另建立根据地。因为敌人是强大的,有现代化的武器,又依 据城市,经济力量比我们强,我们革命军队是处在农村,由工农和一部分革 命知识分子组成,没有正式军队,也不懂军事,见敌人就打,硬碰硬非失败 不可,敌人恰恰希望我们这样做。敌人集中又有准备,我们先让他扑了个空, 使他们精神松懈了,防备不周,如能打则打,不能打时,让敌人再进,又扑 了空,精神更加松懈了,造成我们有利条件,我们即可将他消灭,壮大自己, 又削弱敌人,这样我们 “胖” 了,敌人 “瘦” 了。毛主席以十六个字概括这 种战略思想,即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一年 来自卫战争并没有出这个范围。敌人进攻是因他强大,我们不能和他硬拼, 不明敌情是不能乱砍刀的,一定得往后退。敌驻我就乱打冷枪、摸哨、破路, 使敌人不舒服,精神疲乏。敌疲劳了,我们休息好就打他。敌退我们就追击, 收复失地,打开新地区。这种战略方针,主要是研究了敌我力量的对比,赚 钱就来,蚀本就不干,最后才可消灭敌人。这是中国人民军队从无到有、从 小到大的唯一办法。研究了苏维埃内战时期广西、赣东北、湘赣红军的经验, 一般的规律就是如此。广东海陆丰不照这个规律,虽然那里的农民条件很好, 还有南昌起义及广州起义的部分军队参加,但是最后还是垮台了,失败得最 惨,就是因为打硬仗,不愿离开海陆丰一步,当时他们认为见了反革命不打 就是机会主义。这在政治上表现为地方主义。毛主席在井冈山的武装斗争,当敌人进攻到非要离开根据地不可时,井冈山可以不要,另去开辟根据地, 保持有生力量,来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这叫做 “后发制人”,准备好后再 打,是与历来旧军事思想“先发制人” 不同的。
  长沙战役后,一九三○年到一九三一年,江西苏区大规模的内战 “围剿” 与反“围剿”,使这一战略内容更丰富了,原则更扩大了。那时提出“放开 两手,诱敌深入”,即不怕苏区被敌人占领,不怕坛坛罐罐被打烂,使敌人 深入以后,再聚歼他一部分,结果是国民党军之张辉瓒、蒋鼎文、毛炳文、 朱绍良[4] 等部都先后被我消灭了。因为敌我强弱条件未变,我们唯一的长处 是政治条件,即群众条件。将敌人引入我熟悉的地方,敌人的长处变为短处, 才易最后将他消灭。那时有人从莫斯科回来,硬抄教条,强调苏联“消灭敌 人于国门之外”,结果失败了,全部苏区被搞掉,几乎全部红军都被消灭。 实际上苏联也并非机械的实行“消灭敌人于国门之外”,这次苏德战争也是 诱敌深入,直到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来消灭敌人,因为当时希特勒统治整个 欧洲,他用整个欧洲的力量压在苏联身上,也是敌强我弱的形势。
  抗战八年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比国民党更强,我们战略 “基本上是游 击战,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 利用我们的长处和农村环境,以疲惫 敌人,进而消灭敌人,求得敌我形势逐渐改变。现在革命形势不同了,我们 提出基本上是运动战的方针,其原则仍不变。这次自卫战争的指导是综合了 苏维埃内战时期、抗日战争时期的经验,一年多证明这一战略方针是完全正 确的。
古代军事思想也有过这一战略思想。毛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中,为说明他的战略思想,曾引用《左传》一段话,说:齐鲁长勺 之战,曹刿主张后发制人,以退为进。《水浒》中林冲与柴大官人的教头比 棍,教头骄傲轻敌,林冲先让他打几棍,看出他的弱点,结果一棍将教头打 倒。拿破仑进攻沙俄,五十万军队一直进到莫斯科。当时库图佐夫主张一直 撤退,甚至把莫斯科也烧了,等冬天一来,转入反攻。拿破仑五十万大军最 后只有五万人回到法国。燕国攻齐,一个多月连下七十三城,田单守即墨守 了三个多月,燕国攻不下,军心松懈,齐转入反攻,一个多月收复全部失地, 消灭了敌人。淝水之战,秦符坚出兵百万,都是骑兵,吹牛说:“投鞭可以 断流”。晋兵只有七万人,谢安、谢玄选择淝水地区为战场,那里遍地皆水, 骑兵无用,一打即垮。秦兵百万,前面的被打垮了,后面的还在长安未出发, 互相践踏死的不少。毛主席是研究了敌我强弱、政治条件、气候、地形等条 件,得出这一军事思想,并将他完成一个体系,写成学说,成为有系统的科 学的军事思想。这次战争运用的更广泛更复杂。执行这一方针不是容易掌握 的,且为一般人不易理解。这里讲几个故事:
  一是美国人。去年六月底,驻青岛美国海军陆战队克里门将军到临沂找 我,他自吹牛皮法国登陆有他,北非登陆也有他。他希望我到青岛与反革命 王耀武 [5] 见面。我拒绝去。他说:“那么战争非打不可了!”我说:“不是 我们要打,是国民党要打;我们是不打出去的,如国民党要打进来,我们一 定要应战。如果你真有调解的诚意,去跟国民党讲,只要国民党不打就行了。” 他又问我:“战争打起来,你们有没有把握?”我说:“初期,两淮 [6]、临 沂要放弃,甚至张家口、延安也可能失守。” 他问为什么?我说:“国民党 力量大,你们美国又帮助他。”他说:“那你们何必打,讲和算了。”我说: “不然,半年以后形势会完全变化,我们会打垮他。”他进攻两淮,我们可消灭他多少,进攻临沂,可消灭他多少,进攻延安,消灭他多少。最后他晃 着肩膀说:“我不懂,你们又要丢地方,又要消灭敌人,中国问题真复杂!” 我说:“占领临沂不容易,进来就退不出去。”毛主席这个军事学说全部反 映了中国革命的军事特点,是外国人所不能懂的。最后我又告诉他:“现在 你不懂,一年以后你就懂了。日本开始也是不懂,八年以后懂了,要他无条 件投降”。
  二是苏联驻华大使馆武官。当我们失了张家口、两准时,他很着急,恐 怕我们要失败,但在三个月后,他承认了错误,说我们不守张家口、两淮是 对的。
  三是自由主义的新闻记者。有上海和武汉两个新闻记者,他们也许是自 由主义者,也许是左翼。在克里门走后第二天找我发表谈话。我说:“现在 要打仗了,不发表谈话了。” 他们要我谈战争,我把和克里门所谈的问题谈 了,他们大吃一惊,问我:“是真的还是假的?” 我说:“是真话。” 他们 说:“这样动摇人心,民主人士会不干了。” 他们正在宣传我们会打下徐州、 南京。我说:“没有办法的事,第一年人心动摇,第二年人心巩固,第三年 人心欢喜!” 他们以为我骗他们,是为着保守军事秘密,我叫他们今后看事 实就会了解我讲的是真话。实际上这个道理是很难为人了解的。
四是汉奸郝鹏举 [7]。他叛变前几天来找我。他说:“延安报纸说消灭这么多敌人,俘虏这么多军长、师长和旅长,我认为是战役、战斗上的胜利; 蒋介石已占领我们二百多座城市,这是战略上的胜利。” 意思是我们不行, 蒋介石靠得住。我说:“我不是军事教员,但是许多军长、师长让人家抓去 了,不会与战略无关,世界上没有这种战略。我们失去的二百多座城市很快 就可恢复的。”他不相信我的话,回去后没几天就叛变了。
这种战略方针只有革命人民、革命政党、革命者才能了解的,对其他人是说不通的。苏联武官在三个月后就了解了,所以他承认了错误。这种战略 有国际的意义,对近代军事学说有新的发展。苏德战争也可得到证明的。但 他不是万灵膏药,而是人民的军事学,革命的军事学。单讲两个军队,弱军 可以用这个办法,两军相等也可以用这个办法,主要是敌我力量对比决定的。 若是我为绝对优势、敌为绝对劣势,就不用这个战略方针。就像大人和小孩 子打架,一下把他抱起摔到地下就对了,用不着先退两步再去打他。我们与 国民党比,军事上相对的弱,政治上绝对强;国民党在技术上、财政经济上 是相对的强,政治上却是绝对的弱,因为他卖国独裁内战,他不可能采取这 个战略,若采取了失败更快。这个问题是反革命不能懂得的。
(三)执行这一战略方针的几点经验: 第一,反对逃跑主义,表现在一方面是有秩序的撤退,一方面是在敌后
坚持斗争。开始执行这一方针,党内多不信任,有很大的震动。逃跑主义表 现在和平观念未完全转变,敌人一到,主力撤退,人心动摇,认为敌后不能 坚持斗争。说抗日是民族斗争,日本是外国人,各阶层都反对,敌后容易坚 持。现在是内战,蒋介石有他的社会基础,地主、富农是他的天然基础,敌 人一到,地主、富农就起来反对我们,我们就站不住脚,地方干部和游击队 也站不住,不愿坚持斗争,不管组织许可不许可,从华中纷纷逃跑到山东, 不讲纪律,不讲秩序,以为华中不能坚持了,结果到山东没有组织介绍信的, 我们坚决要他们回去,不给饭吃,不给房子住,把他们的理论打破。我们说抗战时能坚持,内战时同样也能坚持,统一战线更有广泛的基础。
今天很多地主、富农和资本家都被蒋介石搞垮了。很多地方土地改革提出 “挖 蒋根” 的说法,是不策略的。蒋介石原来是没有群众的,他硬送群众给他, 硬把所有的地主、富农算成蒋介石的是不适当的。他们反对土地改革,但不 一定都拥护蒋介石,因为蒋美的政策是毁灭整个中华民族的;蒋军多是客军, 是两广、四川人,语言不通,他们把解放区一概认为匪区,到处奸淫烧杀, 对地主、富农更凶,因为地主、富农的女人更漂亮,财产多,房子好,他们 住在地主、富农家里便乱搞。有些地主说:“我们被清算了!”蒋军说:“妈 的皮,你投机!”更搞得厉害。我们调查了苏中几个区的地主、富农的情况, 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跟我们走的,二是愿意守中立的,认为天下大事胜负未 定,不反共也不反蒋,三是极少数坏的,破坏我们,我们就搞掉他。国民党 军对解放区地形不熟,讲话也不懂,每个军常带几百个 “还乡团”[8]。其中 也可分三种人:一种是回乡搞点财物,取点底财,赶快回南京、徐州。他们 说:“新四军真厉害,住不久。” 二种是外乡流浪多年,没有饭吃,老婆、 女儿卖淫为生,一回乡马上和农民搞好说:“给我一分土地耕种,我再不反 共了。”三种是流氓、汉奸、特务,坚决搞武装破坏我们。由于各线连续打 胜仗,鼓舞人心,广大农村还是我们的。国民党的逃兵,我们放回的俘虏, 他们都说:共产党又消灭国民党军队多少多少。结果许多 “还乡团” 都来向 我们声明“不反共”。因此我们数百人的游击队,就可坚持一个县的工作。 开始从华中撤退时,只留下六个团,每团不过千余人,最近没有主力帮助, 大部分地方都收复了,许多乡村没到过蒋军,也说明敌后是可以坚持的。靖 江、江都、南通这块地区,经过敌人连续三个月的“扫荡”,但除靖江县委 及县大队因麻痹,在一个地方住一个多月不转移受到损失外,其他地区没有 受到损失。敌人的区、乡公所始终建立不起来,全在县城里办公。因为蒋军 纪律坏,搞翻了老百姓,他没有正规军就建立不起区、乡公所,如每个区都 要一营正规军,哪里有这么多正规军呢?所以我们只要在敌后坚持,那里就 是我们的。我们在华中暂时退出城市,广大乡村仍是我们的。
有秩序的撤退。我们从华中撤退二十万人,一些必要的器材、工厂、银行、荣誉军人、家属、医院及后方机关、工作干部等,要预先有组织有计划 的撤退,到枪声响了再撤退是不成的。沿途设兵站招待所,准备好粮食,这 样撤到山东的成为很好的宣传者,无秩序撤退就变成流亡政府、难民,散布 失败情绪,惊慌失措。他们到山东后把金融也搞乱了。华中票子到山东买东 西,商店不要。他们说:“毛泽东出的票子,你们为什么不要?” 后来有些 伤兵就不用票子,见到合作社就去乱拿东西。
  撤退不能太劳民伤财。华中有很多花生油、棉花、粮食,都没有撤退, 分给了老百姓。如这些东西撤退,需要一千万民工。因为动员太多,沿交通 大道的老百姓有的把大车烧了,牲口杀了,以避免支差。有些无组织的撤退, 把钢丝床、沙发以及很多书籍都带走了。我们就组织检查站,在交通要道上 将这些东西没收送给老百姓,如老百姓不要就放火烧了。这样把思想问题也 解决了。
  经过我们组织动员后,有三四万人重回华中敌后坚持斗争。没有回去的 很后悔,流亡山东被人看不起,政治上又犯错误。开辟敌后工作比较好的方 式是先组织精干的小型工作组。我们中央局、军区 [9] 组织了好些工作组,先 进去几天,就回来座谈敌后的情况,又进去活动一个礼拜,再回来座谈总结 经验,再进去就住下了,不回来了。采用这种方式回去好多人。当时我们都在前线,故有此条件。 第二,关于保卫城市据点,要防止两个偏向:一是拼命死守,寸土必争,另一是不战就逃跑。有的城市要作适当的、必要的保卫,多保卫一些时间是 有价值的。这与死守不同,死守是愚蠢的。我们必要的保卫城市是有两种作 用:一是掩护撤退,稳定人心;二是争取时间,使我们获得在主要战线上的 展开。保卫据点并可锻炼我军的守备力量,使我们一个打敌人十个。但我们 是反对拼命死守的,敌人是希望我们死守,怕我们撤走了,不和他们展开真 面目的战斗。我们保卫城市与死守城市是有区别的,放弃一地要有一定的代 价,不能不战而随意放弃。我们两次保卫涟水,当时有些干部说:“涟水城 不过一千五百人口,值不得我们一万二千人的伤亡来保卫。他不知道我们第 一次保卫涟水是为掩护伤病员、家属及大批后方机关等撤退,我们伤亡八千 人,把敌人打退了,使敌人侵占推迟了一个月时间;第二次保卫涟水,是为 争取在侧翼主要战线的展开,使敌人疑为我们主力在那里,拼命进攻,我们 伤亡四千人,却造成宿北大捷[10],消灭敌人一个军。这些干部是没有了解 我们的战略意图的。
  第三,决战思想,这是小资产阶级与破产农民的急性病的反映。他们认 为不决战,拖来拖去将人都拖死了,埋怨领导上为什么不决战,这是拼命主 义的表现。有些同志主张要打就先打敌人的主力,不打较弱的。他们不懂得 敌强我弱,战争的长期性。敌人是愿意和我们决战的,我们本钱少,一决完 了,就没办法。敌人本钱多,有许多的后备力量,我们同他决战是要吃亏的。 我们的方针是选择有利条件全面歼灭敌人。一个俘虏旅长说:“与共产党打 仗真不痛快,要打时,你又走了,不打时,就被你捉住。” 决战思想的另一 原因,因连续打了几次胜仗,头脑发烧,轻视敌人。他不知道敌人只是打伤, 还没有打死,不知道敌人力量相当强大,对长期战争没有耐心。两淮战争时, 敌人想同我决战,我们没有上当,下边却不断讲怪话。领导上不能放松对这 些人的教育说服。毛主席说:“决战要分多次来决。” 一次决战是资产阶级 的军事观点,是形式主义的,唯心的。分为多次决战,每次歼灭战都带有决 战的意义。如孟良崮之战、莱芜之战、鲁南之战,苏中七战七捷,每次都有 决战的思想。像吃梨一样,先把皮削掉了,切成一片一片的吃;你一口吃下 去,非把喉咙弄坏不可,甚至塞死。像喝一杯茶,一口一口的喝,直至一杯 喝完;如一下喝完,也会把喉咙呛坏。我们对日本的决战是决了八年,最后 才把他打败了的。
我们华东野战军开始消灭敌人一个旅算大胜仗,以后消灭敌人一个师才算大胜仗,后来认为消灭敌人一个旅不算什么。有些人看消灭敌人几百人, 连战报都不愿写了。毛主席说:“伪军、还乡团、保安团不算敌人的正规军, 不在新华社的统计之内,有些人就要求打敌人主力,不愿打保安团、还乡队, 以为消灭了也不算数。实际上敌人的保安团、还乡队是蒋介石的基础,你消 灭了一个保安团、还乡队使农民土改能顺利的开展,比消灭敌人一个正规团 的意义还大。” 有些部队对打汉奸更不高兴。郝鹏举叛变后,派部队打他, 他们认为是看不起他的战斗力,倒霉的事情。当时我们发表谈话说:“临沂 人士对郝逆叛变非常冷淡”,其实我们真不高兴,你吃了解放区这么多小米, 胡子一抹就走了。我们赶快把他消灭了,将他捉回来,比消灭敌人一个正规 军影响还大。
我们要打敌人要先打弱的,后打强的。先打强的吃不消,弱的也壮起胆来了。如先把弱的消灭了,其他同样的敌人就恐慌被歼,强的敌人也变成孤 立的,慢慢转为弱的。先打弱的敌人,强敌可以变弱。这是辩证思想,是科 学的思想。七月间打十一师 [11] 没有将他消灭,我们部队撤出来,路上碰到 伪军吴化文 [12] 的部队,也向我们调起皮来了。
  第四,集中兵力首先反对地方主义,这对我们有很大的经验。在日本投 降时,山东有部队三十万,内野战军五万,苏中二十万,内野战军三万。初 期五十万军队,在第一线作战的只有八万人,其余都是分兵把守,地方部队 调都调不动。苏中七战七捷是蒋军分散,一个旅为一路前进,我们集中优势 兵力,所以打了七次胜仗。淮北敌人把三个军集中一起,不好消灭。双方兵 力相等,只消灭他一个旅。后来华中撤退,集中了三十万兵力,经常保持六 人打敌一个人,所以有泰安、莱芜、孟良崮等五次胜仗。只保守一个地方, 是不行的;主要战线胜利了,其他各地都可解决。撤退到山东,也是为的保 卫华中,这点当时许多人不了解,对集中兵力有很多意见,在厕所里写起诗 来:“反攻反攻,退到山东。口吃煎饼,手拿大葱,有何意见?打回华中。” 后来他们了解集中兵力的好处以后,又有人批评集中兵力过晚了,不知集中 兵力要逐渐的集中,一下子把地方部队全部集中也不好,使地方政权天天打 游击,无法进行工作。集中兵力时,在次要方面仍需要留些部队牵制敌人, 不可过分集中,最多集中到地方兵力不超过三分之一;要采用割韭菜的方式, 不可连根拔掉。
二、战役问题
  战略方针要战役战斗来实现的,战役是战略的组成部分。一年来胜利和 失败的规律:去年七月后,苏中我们七战七捷,后来保卫两淮、打泗县 [13] 及海安三个战役未打好。初期鲁南打了三仗,胶济线小的战斗很多,大的歼 灭战没有。去冬宿北战役后,部队集中了,在宿北、莱芜、鲁南、孟良崮等 地五次仗,都打好了。今年七月后,转入反攻,八个仗只有三仗打好了,也 只消灭敌人四个团,对局面影响不小。九月在沙土集打好了 [14]。以后在陇 海路南主要打河南的保安团,六个保安团都被我们消灭了,县长都被搞光。
(一)一年来战争出现这样的规律:“此起彼落”。先打了几个胜仗,
又碰了钉子,又打了几个胜仗。没有常胜的将军,没有一直打胜仗的军队, 也没有一直打败仗的军队。打了胜仗就骄傲,容易栽斤斗,栽了斤斗爬起来 是不容易的,主要是主观上的原因。我党二十余年的历史也是胜败的反复。 胜利了便轻敌,种下栽斤斗的因素,失败又有胜利的因素。领导上主要是在 栽斤斗之后,如何领导爬起来。如我们在苏中七战七捷后,在两淮、泗县就 未打好,经过检讨失败原因,大家虚心了,谨慎了,所以又打了胜仗,接连 在宿北、鲁南、盂良崮等地打了五次大胜仗。可是在以后就轻敌骄傲,在七 月反攻后,八仗就有五仗未打好。
  敌人也有同样的现象。汤恩伯 [15] 初期在苏中有六个军,他轻敌,结果 被我们打了七捷后,他就小心了。薛岳 [16] 有八个军,初期他接受苏维埃内 战时失败的经验,很小心,行动很慢,经常集中三个军在一起,不用无线电, 用汽车送信。我们与他们兵力相等,不容易消灭他。且淮北地区狭小,无回 旋余地,牛斗牛的形式硬顶。我们后来打泗县没打好,放弃了两淮,他就骄 傲了,认为我们没有什么战斗力,大胆进军,结果被我们消灭了几个军。
  我们也是这样的,胜利时不容易暴露自己的弱点,“人肥遮百丑”,“马 瘦则毛长”,胜利后是高兴的很,不容易检讨自己。一年来我们打了大仗三 十余次,三分之二打好了,三分之一未打好。战争没有一帆风顺的,是此起 彼落的,三分之一没有打好,没有很好的检讨教训,这主要是主观上的缺点。 我们部队打胜仗要克服骄傲的情绪,打败仗要克服悲观的情绪。由于部 队成分复杂,各式各样的人都有,俘虏的成分很大,有的连队百分之九十是 俘虏兵,班长带哨都怕,打胜仗时没有什么,稍有不利就出毛病了,怨言到 处发生,你埋怨我,我埋怨你,说什么 “嫡系” 与“非嫡系”呀!常常以个 人观点来代替党的观点,以个人的本位来代替党的本位,骂别的部队不好。 华中撤退时,我在会上说 [17]:“张家口、延安、哈尔滨都可能丢掉,不然 不能胜利。” 有许多人虽然没有当面讲,心里是不服气的,一年后事实证明 了才服气。有的坦白说出来 “现在相信了,以前怀疑军长[18] 犯了机会主义。” 去年七月五个仗未打好,下边说怪话的很多。有的说:“司令员的命令要讨 论后再执行。”发展到极端民主化。以后打了几次好仗,又说什么 “英明领 导、天才、地才”。张家口丢掉,有很多人就骂晋察冀的部队不好,小广播 乱传。我们说:“晋察冀部队有很多老干部比我们强,不久之后一定能打几 个胜仗的。” 果然经过清风店、石门、元氏等地的胜利后,许多人的观点改 变了。胜利英雄,和平时期的英雄,人人能当,可是在不利的逆境下,在革命低潮的逆境下,能坚持工作是不容易的。
  我们部队有些人,在打了胜仗之后,好像中国革命战争就是他自己打的 一样,别人都不在内。我说:“没有华东,其他地区仍可打败蒋介石的。华 东不过是牵制敌人一些兵力。” 我们的胜利是整个的。胜利的原因:一是我 党二十余年来的战略方针的正确;二是野战司令部组织战役的周密;三是全 体指战员的英勇;四是人民的拥护;五是敌人犯了错误。不是任何个人与部 分的力量所能创造的。就是一个仗打败了,也不是我们胜利的条件都没有了, 而是我们主观估计不足,没有组织好。有的部队打不好仗,大家骂,看不起 他,干部也不安心。我们不能将整个组织作用看成个人的,也不能以暂时的 现象看成长期的。
常常碰几个钉子有好处,失败后的教训是比较多的,可以看见自己的缺点,跌了斤斗要爬起来。毛主席是全国全世界驰名的,他的经验是二十年来 受了许多挫折综合总结起来的。毛主席的历史不是顺利的,是受过挫折的, 有时为一些人不信任。张家口、两淮失守后,波动大,大家乱骂;临沂、延 安失守后,波动就小了;一年后的今天,把从前骂娘的也纠正了。
  一年多来战争的难关基本上已经过去了,但今后还有困难,我们思想上 仍要有准备。
(二)战役的准备 第一,决定打一个仗,在事先的准备动员会要开好。在纵队、旅 423 指
挥员会议上作计划,经大家研究讨论,会上发言积极,顺利通过,命令继大 家研究后写好发出,且要他们回去召开团、营长会议。大家研究同意了,全 体指挥员都了解整个意图,往往能打胜仗。如果有几人不来参加,或会上没 有发表意见,发言也不积极,很勉强的接受任务,则仗一定打不好。所以在 准备会上一定要很好的动员,使大家都了解战役的目的,只是少数指挥人员 知道是不行的,一定要下面大家都知道。如果准备不好,那么干脆不要打, 犯急性病是要不得的。
  第二,事先要充分准备弹药。敌人一到宿营地就构筑工事,修地堡,搞 围墙、鹿砦,一天一晚就可以做好。同时在平原作战,不易隐蔽,且村落很 密,村落多有围墙、有碉堡,大都是村落战,攻坚战,巷战,一定要明打, 没有什么运动战埋伏战的,所以弹药是很大的问题。司令部要抓住一部分弹 药,万余斤炸药,数千发炮弹,不要一下都发出去把弹药乱放光了,以备在 总攻时,下面弹药打完了,司令部就可把自己掌握的弹药接济上去,往往能 解决问题,刘邓部队也有这样的经验。我们有数次仗没有打好,就是因为弹 药接济不上。我们进行一个战役,在相当距离外即布置好,赶上敌人打起来, 往往第一、二天是小打,先把敌人消灭一部分,第三天是总攻。如果第三天 打不好,那么就撤下来,不要继续打下去了。作战时第二梯队要防止飞机的 轰炸扫射,每门迫击炮要准备三百发炮弹,山炮五百发炮弹。
  第三,粮食、民工的准备及伤员的救护。消灭敌人一个旅,我们要有一 千多人的伤亡,消灭两个旅要伤亡二三千人,消灭一个军要伤亡七八千人; 同时敌人还有二三千的伤兵,救护伤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要很好的组织, 丢了伤员则影响很坏。我们医院经常要保持一万个空床位,有五万个伤员分 布在二十余个医院里。我们部队在山东打仗,经常有三十多万人,每日每人 两斤粮食,再加上民工吃的,是个很大的数目,一天即需七八十万斤,常常 需要二三十万民工,两万辆大车运粮,再加上运炮弹、子弹的,需要很大的 民力。所以在一地作战就要烧光吃光的。打孟良崮时因运输供给不上,部队 三天没有吃饭,因部队走一天百余里,民工就要走二三天。今年敌人在山东 重点进攻,我们部队也集中,吃用很大,不能支持好久,以后不得不分散, 因为吃光了,山东虽然富庶,也吃不消。我们作战时,县长、专员、县委书 记都成了民工头子,带民工搞运粮食、油盐、蔬菜。幸得我们有几百辆汽车 可以运输弹药,抵了大事。现在有的零件坏了,还得修理。
第四,通讯工作,电话网之构通,战役之前一定要搞好。从野战司令部直通到团部,有时几十里甚至二三百里,需要很多的皮线。电话网畅通,往 往打好仗;不通时,往往打不好。这里叫不通,那里也叫不通,你发脾气也 没办法。所以电话组织很重要。
第五,接敌的情报侦察与封锁消息很重要。部队包围歼灭敌人,往往距离两天的路程,过近了不好,在战斗前俘虏兵一开小差,就把秘密泄露了, 打不成仗。两天的路程也弄不清情况,一下跑不到敌人那里,等他跑到了, 我们已把敌人包围起来了。
第六,侧后游击队的配合作战,使敌人摸不清我之主力。
以上条件弄好,打胜仗就有把握。
  (三)要打歼灭战。在兵力使用上,要用一、二个纵队截断敌人的归路, 从敌人军与军之间大胆的楔入敌人纵深,走入敌人阵地内去包围敌人,使敌 人全盘混乱,互相不能联系。这个部队很重要,要精锐的。如把敌人的归路 一切断就能打胜仗。
  (四)楔入敌人纵深之部队,首先把敌人的指挥部打乱或解决,打乱其 电话、卫生机关及八大处,打垮其坦克和技术兵种。如鲁南战役和宿北消灭 戴之奇都是这样。
  (五)战役上要分割支解,不要一下子把所有的敌人都包围全吃,这样 吃不下。可先集中力量搞一部,然后再搞其他的。要用吃梨子、削萝卜的办 法去分割敌人。如敌人有三个军,先消灭其一个军,再消灭二个军。欲消灭其一师,先消灭其一旅;欲消灭其一旅,先消灭其一团,不能用一杯干的办 法。
  (六)造成上述条件后,最后解决战斗,把敌人压缩在一狭小地区,然 后用炮打。这样打集中的敌人,容易使敌人动摇缴枪。如莱芜战役,敌人突 围被一个旅阻击五天五夜,倒退回莱芜,该城又被我军占领,于是五万敌人 挤在一块长二十里、宽四五里的山沟沙滩上,我炮兵一炮打到敌人司令部的 骡马队,骡马又跳又叫,全盘混乱,士兵都叫喊:“缴枪,缴枪,老子一辈 子没有打过这样的仗!” 就投降了,战斗总共不过三小时。孟良崮战役也是 把敌人挤在三个山头上,中间一个鞍部我们用炮轰,一炮打倒几十个,连山 上石头也炸死敌人,敌人很快便缴了枪。
  (七)扩大战果。消灭敌人一个军后,整个战线动摇崩溃。这时要不顾 疲劳追击敌人,往往以很少兵力可以解决大量敌人,一团可解决敌人一二个 团,一旅可解决敌人一二个旅。我们的缺点是缺乏预备队,所以追击敌人部 队很少。
  (八)箝制,打敌人的增援部队。过去蒋军增援不积极,现在日夜都很 快。如果箝制敌人打好了,就可以胜利。但我们的部队是不愿打箝制的,因 为不能缴获胜利品和捉俘虏,且要挨打。原因是部队不会做工事,在敌人的 飞机、坦克、大炮轰击下,冲几次便垮下来。敌十一师被我们包围五天五夜, 挤在两个村落里,因箝制部队不得力被接走了。
(九)战后处理。战斗完后,往往打枪打炮比战斗时还厉害,有时不敢
前去看,往往打死自己人。同志们比枪、比表、比钢笔,争俘虏、争武器、 试枪、试炮,打手榴弹,特别是新式武器大家都想试一试,开汽车,数十辆 汽车一齐乱跑,冲死人也不管。这种游击主义,不克服是很危险的,无法打 扫战场,而且影响兄弟部队团结。主要原因是连、排管理问题,有时干部因 几天没休息,很疲劳,他们睡了觉而发生这些问题。指挥员需注意克服这些 现象。
我们的缺点:
  第一,在战役上扩大战果不大,是缺乏足够的预备队。箝制部队兵力较 多,不能连续作战。如部队注意做工事地堡,增强防御力量,能够减少箝制 部队。
第二,我们的战役侦察好,但战术战斗侦察,直接的与近距离的侦察很差,有的两三天摸不清敌人的情况。所以以后用捉俘虏和组织便衣队的办法 进行侦察。
  第三,雨季战斗,我们很吃亏,我们军队没有油布、雨伞,以致战斗时 手榴弹潮湿,炮弹打不响。我们这次到豫皖苏,洪水遍地,又没有工兵架桥, 往往一天才走二三十里,一晚才走五里路。在雨季时我们最好不作战,可以 整训,派出小部队进行游击活动。去年我们在淮北、今年在山东的两个雨季, 都使我们打仗不利。
  第四,对敌人的研究太差。像晋绥总结汾孝战役 [19] 的经验,我们那里 是没有的。对新来的敌人情况都是用电报问(敌原来驻地的战略区),抓不 住敌人的弱点。我们印刷一些对敌人研究的材料,也不过敌人官兵矛盾,进 攻力量差,守备可以全做工事,不善野战,一套党八股,多是主观主义的。 后来我们把五军及其他部队的俘虏兵组织到一起,指定其中的指挥官,演习 他们原来的战术战斗,可以得出其特点。所以要向俘虏学习,不了解敌人的情况,盲目的进攻敌人,是会造成我们很大的伤亡的。 战略一定要与战役联系起来,我们撤退的地方,一定要歼灭敌人,农村还要控制。战略是以战役战斗胜利来实现的。我们还有两种倾向:一种是强 调战术的固定性,一切都按步就班的没有灵活性,往往丧失时机。另一种倾 向是猛冲,不顾一切,听到枪响就往那里跑,跑上去便打。上述两种倾向各 有其特点,前者动作慢,用于箝制敌人好,后者勇猛动作快,用于袭击敌人 攻坚好,但要防止其遇到强敌碰钉子,产生悲观情绪。现在我们还不可能组 织训练两者兼顾的学校,就现有基础上欲达到消灭敌人,主要是勇猛精神。
三、战术战斗
  战术战斗动作,自己看的不多,听的也少;我现在要说的是战术战斗动 作是我们部队当前最大的问题。第一,由于我军多是翻身农民,他们参军没 几天,就拿枪打仗,没有经过正规训练。因为中国人民战争的残酷性,天天 要打仗,没有时间训练,步兵战术、战斗动作、内务条令我们都没有研究, 更谈不到按步兵操典上所说的去做,甚至连军语也不懂,作报告就是一套 “精 神训话”,什么“英勇杀敌,打倒蒋介石美帝国主义等”。如果我军能把战 术战斗动作提高一步,就可以减少伤亡,革命的胜利就要快些,能取得更大 的成绩,就不用二十几年的武装斗争。这要引起我们领导上很大的重视。当然我军不是不知道战术和管理部队的,我们有自己的一套战术战斗动作,管理教育的方法。以前的红大、后来的抗大,是有我们的一套的,但很 不够,对目前日益发展的战争局势是赶不上的,不够用的。这话如在前方讲, 有些营、团长就会不服气说:“老子当兵十多年,不懂战术,还不是消灭了 敌人。” 事实上,我们的缺点是有事实根据的。如我们打仗打三天三夜,消 灭敌人二三个旅,打了三四百万发子弹,实际予敌杀伤只有四五千人,你想 多少子弹才打倒一个敌人?平均要一千发子弹,太不合算了。我说我军切不 要像张勋的军队,他与段祺瑞打仗,打了三百多万发子弹,才打死二十八个 人。我们部队打仗是二三百挺机枪摆在一起,乱打乱放,打的子弹真是惊人, 把敌人的鹿砦围墙都打垮了。一挺机枪平均打六、七千发子弹,一门炮打三 百发炮弹,我们无产阶级军队怎样打得起呢?我们计算一个迫击炮弹等于二 个中农生活费,一个山炮弹等于三个富农,我们不知打掉多少中农、富农了。 我们每一个战役战斗都是以血肉和敌人拼,伤亡很大,这对老百姓是有罪的。 解放区的老百姓把他们的子弟交给人民解放军,我们要对人民负责任。我们 的干部不会指挥战士打仗,是以督战精神来指挥战士。一说就是:“操你妈, 为什么不冲!,杀呀!冲呀!”乱叫一阵,不知组织火力和使用兵力,只是 猛打猛冲,蛮干,伤亡很大,这是对人民不负责任的态度。所以我们有个神 圣责任,就是要提高战术,减少伤亡,这样我们才是对人民负责任,不然为 什么打了这样多的子弹、炮弹,自己伤亡这么多呢?!
  两广军队是很顽强的,是蒋军中战斗力最强的,硬不缴枪。真是蛮子蛮 打,非打死不缴枪,伤兵还拿枪打你,伙夫挑起担子逃跑还骂 “丢他妈”。 你捉他,他放下担子就用扁担打。他不做工事,一到村子,排长就用刺刀在 围墙上划几个圈圈(梅花形),以重机枪架起来打,通通通就成了枪眼,十 多分钟就把阵地摆好,射击很准确的。他们都是老兵,有些营连长还是大革 命时期的黄埔学生。他们把我们看作“异民族”,他们封建团结很厉害,他们说:“广西人打败仗就没饭吃,打胜仗了老蒋还要我们。” 他们的战术好, 可是纪律很坏。打开每个碉堡都关着三、四个老百姓姑娘。他们长官也说“只 要打胜仗都行”,奸淫烧杀是不管的。我们消灭他一个班打垮一个碉堡,要 伤亡二三十人;消灭他一个营,要伤亡四五百人;消灭他一个团,要伤亡近 千人,非常吃劲,要付相当的代价。
  我军勇敢固然好,就是一排排的集团冲锋,当把敌人冲下去时,牺牲的 人也是一排排的。这种冲锋一遇到顽强的敌人,伤亡就更大,说明我军没有 很好的战术是不行的。我们有一个营长指挥三个连去打一个村里的敌人,村 外是开阔地,不讲究机炮火力掩护,敌人等到我们冲到七八十米远才打枪, 冲一次就死伤七八十人。一个俘虏兵是轻机关枪射手,他看见营长叫 “打! 打!打!”,说:“营长你叫打哪里呀?” 营长没法答他。他说:要用机枪 封锁敌人的枪眼,掩护冲锋。营长同意了他的意见。他并提出要用三挺机枪 封锁五个枪眼,他先负责布置,搞好标尺,试验射击目标,然后指挥三挺机 枪一齐开火,压住了敌人的火力,营长就发命令冲锋,以手榴弹打进去,没 有一个伤亡,敌人就被迫投降了。这是战术作用。我们的营长不如人家的班 长,俘虏兵起了指挥作用,这是我们战术上有缺点的缘故。
  第二,组织火力。现在炮兵多了,榴弹炮、山炮、六零炮、轻重迫击炮 等,常常炮兵在战斗中占很重要的地位。但我们团、营长使用炮兵是老一套 采取近战,实行抵近射击,把炮拉到距敌人二三百米远射击。因炮兵多,敌 人用六零炮与机枪就可把我们炮打坏,炮兵伤亡很大。在抗战时期我们的炮 少,敌人在孤立据点,则可用抵近射击而有效。今天情况不同了,我们现在 有三四百门炮,抵近射击,妨碍步兵的战斗动作。我们一定要用间接射击, 把炮拉到一定的距离,榴弹炮十里至十五里,野炮十里或七八里,山炮、迫 击炮一千到二千米远。我们的炮兵多是解放战士,你叫他们把炮拉近射击他 硬不干,他说:“世界上没有见过这种炮兵,你那套是不行的,我们按一定 距离射击,射击不准,杀我的头。”我们指挥员往往枪一响,就命令打炮, 但他们不知打哪里。解放战士有经验,炮打得很好。我某部有一连榴弹炮调 到石家庄作战,没有赶上,后来参加元氏战斗,指挥员也是叫把炮拉到二三 百米远来打,结果打死了几个炮兵,有一门炮的瞄准镜也被敌人打坏了。有 时炮太近了,东面打到西面,西面打到东面,往往打到自己人。解放炮兵往 往几炮就把敌人的工事打垮了。人家是科学的,蒋军被我们俘虏的一个旅长 对我们炮兵表示钦佩,又带讽刺他说 “八路军的炮兵就是差一把刺刀。” 一 面说我们勇敢,一面说我们不懂炮兵战术。我们不能满足于老一套的战术。 国民党的步兵操典一般的原则是对的,可以学习。我们考试一个连长关于司 令部的卫兵守则,他报告半天,要如何提高政治警惕,注意反革命等一套政 治讲演;我又叫一个解放战士来讲,他只讲七八条简明扼要的就说完了。
  今天我们提倡战术,主要是我们的火器多了,连长要掌握机枪、步枪、 手榴弹、掷弹筒、六零炮、手提式、刺刀等七、八种武器,营长要掌握三个 连的火器,大小炮二三十门,轻重机枪六七十挺,不讲究战术是不成的。如 何使用火力配合,《封神榜》中有万宝囊,要用什么就用什么,也讲组织火 力,该用步枪就用步枪,该用机枪就用机枪,该用六零炮就用六零炮。旅、 团长掌握火器更多,更复杂了,更要很好讲究,研究各种火器的性能。如大师傅炒菜一样,分析蒜、 葱、辣子不同性质,该用什么就用什么,才好吃。现在我们是一锅煮,光喊 “放枪”,好听是好听,就是无产阶级的无底洞,消耗的不成。我们的火器 越多,性能越复杂,一个团世界各国的武器均有,有日本的,有美国的,有蒋介石的,炮也不同,不讲究战术原则,增加我 们的伤亡。我们每团有二三千人,如能很好的掌握武器,在一二千米远外就 有很好机会消灭敌人。主要是组织火力要适当,要会使用。而不要样样武器 齐鸣,乱打乱放,或是放在一边不用。如一个连长拿上机枪就冲上去,把别 的武器都放在一边用不上。如能很适当的使用,可节省弹药,又解决问题。每件武器一定要用,但不能乱用。 第三,我们部队战斗频繁,整训较少,在华中打了半年,到山东五个月 打了五次大仗,战斗一结束马上就转移,中间虽然休整一二星期,也是专门 作俘虏兵的政治工作,军事上没有注意。另一方面是干部调动太大,二个月的连长,半年的营长是没有的,团以上干 部伤亡较少,排班级干部伤亡更大。打一次仗,就得换一批。现在中、下级干部有很多是解放战士,连队的政治战士是翻身农民,如能争取整训一个时期,练习技术战斗动作,弹药是可以节省的。现在强调步炮协 同动作,指挥员指挥作战以战术做出发点,步兵、炮兵协同,步炮火力配合 好,加上爆炸是很有力量的。
第四,爆炸是蒋军最怕的武器。过去抗战时期,使用手榴弹、白刃战,射击瞄准。现在强调爆炸,在部队是比较普遍的,炸药也很 多,破坏敌人的障碍都是用爆炸。如一组炸毁敌人的鹿砦,二组炸外壕,将他炸垮通过,三组炸围墙,只有十余分钟就可完成。山东部队比较熟练,每个班都有一套办法。华中部队不愿学习。他们说:“打了十多年仗都不用 爆炸。” 你问他怎样破坏鹿砦,他答:“用斧子砍。” 你问他怎样过外壕, 他答:“用梯子架起来过。” 问他如何过围墙,他答:“用梯子架起来爬。” 你说:“这样伤亡要大。” 他答:“妈的,老子革命还怕死吗?” 但经过长 期的教育与实际经验的教训,现在学习爆炸也不错了。
第五,土工作业。过去我们强调投弹、射击、刺杀三大技术,现在要加上爆炸、做工事成为五大技术。 防空我们主观上是不注意的,近来注意了挖防空壕。头天行军进入宿营
地,次日敌机就来了,且每次十六七架,这个阵地炸完了,又到那里去。战斗中特别是第二梯队受空炸威胁大,第一梯队因靠近敌人,是不容易炸中的, 敌机也不敢乱丢弹。进房子无论如何不成,野外都是平原也不成,只有挖防 空壕向地下发展了。因此,没有土工作业是不成的。我们过去没有做工事的 习惯,你发给他锹铲他不愿带,经我们提倡土工作业后比较好些。我们部队 不愿打箝制,主要原因是不会做工事,没有做工事的知识,做起的也很可笑, 用板门加些土就算了,所以防御力量是很弱的,近来我们强调打箝制,创造 “箝制专家”,学做工事地堡。一个地堡只用两三人能箝制很多敌人。过去 有些同志因为一到宿营地就做工事,明天出发又要破坏,所以做的很少。蒋 军会做工事、地堡,如我军学会做工事地堡,他就更怕我们了。信鬼的人最 怕鬼,蒋军说我们不会守,因我未做工事故敢来攻,后来知道我们做起工事 地堡后,他就不来了,很远地用炮来轰。过去是猛打猛冲,迂回我们,现在 先要用飞机大炮轰击,或是绕路走了。为提倡土工作业,粟裕副司令员亲自 动手,一到宿营地就领导警卫连做工事,汽车上带着锹,自己挖防空壕。
我们现在提倡野战近战。过去白天是敌人的,黑夜是我们的。现在提出白天、黑夜都是我们的。过去黑夜打敌人解决不了战斗,天明就要撤退,次 日晚上再打时,往往敌人又将昨晚的阵地恢复了,这样再攻损失很大。现在 是继续黑夜、白天打下去,一直把敌人消灭。在抗战时我们养成黑夜打仗, 那时我们的火力弱,现在我们的火力强了,可以白天打。近战中每次都是白 刃战,通过外壕围墙就与敌人拼刺刀。蒋军的刺刀很少,每连只有二三十把, 加以夜战,使得蒋军非常害怕。我们俘得蒋军五军官兵说:“我们就是怕你 们的刺刀、手榴弹。” 问他们,我们有什么缺点。他们说:“你们的缺点是 拥挤一团。” 我们的优缺点他们都讲到了。我军野战近战很强,火力组织在 突破阵地前还好,但在突破阵地后,进入纵深战斗就混乱了,这与我们的战 略方针有关,我们是以八九个共产党打一个国民党的,我们要研究用各种火 力配合起来组织成交叉与纵深式的火力协同。
四、政治工作
  自卫战争一年来的政治工作起了很大的作用。表现在溶化俘虏,昨天放 下武器的蒋军士兵,今天就拿起枪打仗,且打的不错。立功运动,评功庆功, 评定伤亡,评定战术,团结解放战士,加强老战士与新战士,人民战士与解 放战士的团结,组织救护伤员,组织民工担架队,运输给养、时事教育等, 是自卫战争得到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缺点是在战争的长期化、残酷化,土改后暴露出来的,政治工作对人民解放军的阶级军队特质起保证作用,在严格执行纪律、政策上,保证我们党 军的纯洁,保证在攻克城市后政策的执行,保证部队的战斗胜利,全体动员 作战,作为党的阶级的军队,保证军队组织的纯洁性是削弱了。这原因:首先是成分问题。内战时的工农政治工作人员,在抗战中大都已转为军事干部,代替他们的是一些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和地主、富农出身的人。 他们没有政治工作经验。这批人加入政治工作的好处,使政治工作活泼生动 些,晚会上的花样多了,报告也满流利。过去连马克思的像也画不像样子, 现在能画像样了,文化程度提高了,内容丰富了,不是土气,而是洋气,线 条多了一些,但作为阶级的党的政治工作的特质是削弱了。这与过去和资产 阶级搞统一战线时期阶级路线不够明确有关。
其次,军事人员形成单纯的军事观点,不但不帮助政治工作,反而天天
骂政治部:不好好地组织救护伤员呀!教育俘虏呀。政治工作人员因他们是 老干部,资格老,有实际战争经验,往往向他们让步。
  第三,土改以来的潮流,整党、整军、整干部,即三查运动 [20]。这批 政治工作人员大部分是地主、富农出身的,经三查后个人情绪与政治机关的 威信都不高,且成分复杂,机关中更厉害,我们野战司令部的干部百分之九 十九是地主、富农出身的,但有一部分很好,思想不错,生活朴素,工作积 极,比有些老干部有发展前途;一部分特别坏,吹牛拍马、贪污腐化等。关 于改进政治工作,我将向中央请示,先要提高政治机关的威信,改变政工人 员的成分,从地方上调些干部,如具书、地委等到政治机关来。
  (一)溶化俘虏。每一战役后,每个团要补充一千多俘虏兵,俘来后就 给发枪打仗。我们溶化俘虏有一套经验:一是用老解放战士争取俘虏兵,二 是用翻身农民战士教育俘虏,三是不搜他们的腰包,失掉东西给一定的赔偿, 四是民工教育俘虏。我军每团都有二三百民工,其中有四五十岁的老农民,他们虽不洗面,手脚很黑,穿着便衣,但经过减租减息与土地改革,阶级觉 悟很高,时事政策都了解,利用他们向俘虏兵宣传教育,使俘虏兵感觉了不 起,一个老百姓知道的东西这样多,往往比指导员或高级干部的讲话作用还 大。再经过评功记功,给他们挂上红布条,升为班长,他们就高兴得很:“在 蒋介石那里,当兵一辈子升不了,到解放军不几天就升了班长。” 我们很多 指挥员愿要解放战士,不要翻身农民。因为解放战士听指挥,有战斗经验, 认为翻身农民到部队里给你讲民主,有时开小差,很难恃候。但解放战士在 打胜仗时没有问题,一到艰苦时候就开小差。如华中撤退,反攻转移,解放 战士就大批开小差,而翻身农民很少,甚至没有。我们补兵员十分之三是翻 身农民,十分之七是解放战士。有些部队则不要,以翻身农民同别人换解放 战士,后来因在困难时解放战士逃跑多,大家不愿要解放战士了。部队补兵 最好比例是翻身农民十分之四,解放战士十分之六。一年来,我们补充了二 十万解放战士,十二万翻身农民。
  (二)立功运动。这是过去战斗英雄与模范工作者运动的扩大,因为英 模运动在战斗中表现狭小,条件过高,要生活艰苦,思想正确,工作努力等, 很不容易做到。现在你只要做好一件就算一件,其他思想问题可以慢慢解决, 有错误的可将功折罪,戴罪立功,也可功上加功,把功臣选为模范。评功大 会与评定战术结合起来,这样在战争中战斗后都能提高士气。但也有些人因 功骄傲,冒功,假报成绩,互相争功,甚至有一个碉堡三个部队都说是自己 夺得的现象发生,将立功变为锦标主义、风头主义。有的同志根本反对立功。 他说:“老子革命十多年,打过多少仗也没有立功,毛孩子打过几次仗就立 功。” 有的人是老一套,他说:“对俘虏兵这样好是乱来,我的功这样大也 没有这样”。后来部队的立功运动又发展到农村的群众中,他们在打扫战场, 追捕逃亡的蒋军军官,清查俘虏、救护伤员,有很大的成绩,野战军就送给 他们一面旗子,他们很高兴,农村男人女人都开展立功运动,他们供给蔬菜, 救护伤员起了很大的作用。
(三)评定伤亡。这是刘邓部队创造的,每个伤亡的,大家给他评定,有的光荣的负伤,有的是不光荣的犯错误的。后来觉得不好,人家在前线打 伤打死了,还犯错误,使人不满意,谁能知道敌人的子弹是有规律的呢?敌 人的子弹都是不正确的。后改为评定战术,435 如武器的使用,加上伤亡的 比例,看你的功绩大小。
(四)团结互助运动,克服山头主义、地方主义。现在部队很复杂,有翻身农民、老战士、解放战士,山东还有一一五师的老红军,华中有八个师 的单位,每师有许多小单位,有过去各地来的红军游击队,真是十八路诸侯, 汇合成华东人民解放军。这里面就有南北分界线,山东人看不起南方人,南 方人好洗澡、搞菜吃,说话听不懂,轻飘飘的,好留头发。南方人说山东人 不卫生,地方不好,个子大,穿的鞋像一只船,骂他吃大葱,相当对立。这 样情况下,他们在布置打仗,补充兵员,配备干部,群众纪律都互有意见, 打仗中互相争功。要统一于人民解放军,打破本位主义,在党的统一领导下, 进行长期的斗争。
我们克服山头主义、地方主义的经验是: 第一,不能互相指责,只能互相表扬;指责要由其直属的首长去作。 第二,部队间只能互相退让,不能互相指责。指责归之于党。 第三,犯地方主义、游击主义严重者撤职。
  第四,士兵有这种反映不怪,但干部有这样就是非法活动。制造纠纷、 分裂要批评、处分甚至撤职,要统一党的指挥。
五、后勤工作(略)

六、反攻及新区问题
  (一)全国性的战略反攻问题提出,是去年 [21] 七月刘、邓大军渡河。 当时华东因雨季没有打好仗,打敌十一师,五天五夜只消灭一个团,打敌第 八军五天五夜只消灭二个营,打费县消灭一个旅,打泰安敌人逃跑了。七月 打八仗只有三仗打好。这时,我们提出反攻中原,部队很多同志波动很大, 且部队山东人多,要他们离开根据地转移到豫皖苏地区有很多疑虑,不相信。 他们认为过去提出 “在山东来保卫华中”,今天提出“在中原来保卫山东”, 认为“是领导上欺骗” 他们,认为反攻有很多困难,到蒋区作战,脱离根据 地没有党政军民帮助,没有弹药和兵员补充,群众条件不好等等;他们又认 为在山东吃光了,站不住脚,反攻是被迫的,反攻是带游击性的,要倒回头 的;反攻是长征。这些右倾情绪很浓厚,一肚子不满,在厕所里写起打油诗: “分明被敌人赶出山东,你们硬说是反攻,反攻,反攻,真说不通。”
我们说这些意见有一部分是机会主义的,一部分是幼稚的,必须给他们以痛击与进行教育说服。我们几个领导同志轮流下去作报告解释。此时中央 反攻指示、解放军宣言来了,但这些情绪并没有完全解决,他们不懂得被迫 性与革命性是辩证的矛盾,马克思革命是自动的,也是被动的,是资本主义 发展工人受压迫,被迫革命,同时是他阶级觉悟自动革命的,是一定条件的 自由,一定条件的被迫,没有绝对的自由。
第一,反攻不是被迫的,是主动的,这些反攻有预定计划。敌人进入鲁中、胶东是主动的,也是我们引诱敌人这样做的,被我们调动的。当我们从 山东转移到空虚的敌后,敌人被迫掉转来,我们取得了主动,很自由,敌被 我们牵着走,我们要过黄河就过黄河,要过长江就过长江,要回山东就回山 东,我们要在哪里打就在哪里打,蒋介石要听老子的命令。说我们反攻是被 迫的、被动的,是右倾机会主义。他们不是全面的历史的观察战局。有些人 当山东打胜仗时,以为整个问题都解决了,好像打倒蒋介石就是他的本事, 其实没有山东蒋介石也要扛垮的。他们看不见自卫战争的全过程,我们消灭 敌人五百多万,我们正在转弱为强,由劣势转到优势。
第二,反攻不是带游击性的,不会被打回头的,认为反攻是打游击,要被打回头是错误的。我们三路反攻大军,共有五十个旅渡过黄河以南,展开 在长江以北广大地区,是蒋介石不能抵御的。他不可能拿到五十个到一百个 旅来抵抗,这是不可阻止的力量,是一往无前的。我们想打南京,就打南京, 我们打游击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快轮到蒋介石打游击了,他退出南京的时 候已经不远了,我们将一直打到西藏去。对我们力量估计过低,把敌人力量 估计过高,这种思想是跟不上时代的。敌我形势变化了,我们同志的思想, 仍是旧的一套。我们必须以中央的正确方针与之斗争,打破他们的旧圈套。 第三,有些很老的同志,根据过去的经验提出反攻是长征,不能给他戴 上机会主义的帽子,他们是根据实际经验提出的。根据长征的经验,从历史 上看,很多次长征结局都是悲惨的,如南昌起义后贺龙、叶挺长征到广东东 江,第一次长征失败了;一九二九年,毛主席、朱总司令被迫脱离井冈山根据地,向广东、福建长征,因没有党政民的帮助,队伍下山,如 “老鼠过街, 人人喊打”,结果被打回来,第二次长征是失败了。方志敏的抗日先遣队, 长征到皖南被消灭,第三次长征失败了。后来四方面军、二方面军、一方面 军长征“二万五千里” 到陕北,幸得陕北有块老根据地,有高岗、刘志丹两 同志,否则也是很危险的。到陕北后过了黄河,还不是又回来了吗?他们认 为我们现在有很大的根据地,为什么不在根据地打仗,消灭敌人,我们军队 一出解放区,举目无亲,“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伤兵没处放,粮弹 补充困难,一说几百条。有的说:“在根据地我负责消灭敌人两个军,出去 一个旅也不敢保险。”
  我们说:我们背靠着根据地,民工、弹药等仍可源源接济。我们反攻的 地区大别山、中原都是我们的者根据地,我们反攻是收复失地,连广州、四 川我们都要收复的。所以不是出门,而是回家,以历史上的长征作类比是不 适当的。那时我们被迫的打游击,被 “清剿” 的无法生存,再不走就会被敌 人消灭。那时是处在革命的低潮,国际法西斯正在嚣张之时,现在我们消灭 敌人百多万,国内人民运动与国际人民力量日益高涨,国际反动派陷于孤立, 蒋介石在政治上、经济上到了最危急时期,解放区空前壮大,我们是胜利的 大进军,大发展,敌我力量已经起了根本的变化。他们这样来了解反攻,是 形式主义的唯心的。我们反攻的实际困难,依靠发动蒋区群众,战斗胜利的 缴获,和解放区后方的援助,三方面是可以解决的,“没有枪,没有炮,敌 人给我们造;没有吃没有穿,只有敌人送上前,”只要我们把新区群众发动 起来,什么困难都可以解决的。他们提出反攻是长征,是思想方法问题,但 他们这种认识也是错误的。
在我党的两个历史时期,遵义会议前,党内不能讲困难,要讲自己如何能干,夺取中心城市,谁如果讲困难,说你是 “机会主义”,而讲国民党是 怎样的不成。这是机会主义乐观主义的思想方法。遵义会议后,毛主席上台 了,党是全面的看问题,看到困难与缺点,也看到我们的力量与优点。抗日 八年很多党员干部经过长期的磨练,想困难想得多,现在就是有些同志过多 的想困难,对胜利估计不足,三年前被蛇咬了一口,今天看见袴带都怕,总 由反攻想起长征。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一书中说:抗战三个阶段。防御阶 段只一年多,相持了六年,总想反攻会到来,不知道反攻三天就完了。过去 提出“今年打败希特勒,明年打败日本鬼”,因为罗斯福、邱吉尔不出兵[22], 结果许多人又说是吹牛皮。今年到一定时期,我们组织强大的兵团渡过长江, 转到江南作战,那是新的事变,蒋介石垮台之快是会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的。 过去经常批评对困难估计不足,今天要批评对胜利估计不足,许多困难估计 到了,但许多“洋财” 可能估计不到。毛主席估计抗战后有内战,因之整风, 召开 “七大”,做政治上的准备,这个准备工作很充分。现在是第三个转变 时期,进行土地改革。对新形势到来的困难应想到,同时对胜利条件亦应充 分估计到,当然我们是要做长期准备的。但不应是不敢胜利。我们党员思想 比群众落后得很,不敢有冒险的精神。今天要勇敢的前进,不怕冒险,不要 左顾右盼,白区党员尤其要有冒险精神,拿起枪杆子来干,蒋区到处是干柴, 就是少点火的人。今天还强调困难是不成的,没有意义的。今天主要是敢不 敢胜利,争取胜利的迅速到来,今天我们与长征时期、抗日时期是不同的, 那时真有点老虎头上跳舞,“扫荡” 来躲一躲,斗智不能死打。现在我们在 政治上是绝对优势,军事上正逐渐转为优势,正在不断迅速的发展中,要估计到困难很多,要估计到胜利很大,要把士气与干部观点扭过来。
  (二)以新区群众斗争的积极性和新区的实际情况,来解决我们同志的 思想问题,比什么教育还好。当我军转到黄河以南,群众热烈欢迎,纷纷起 来分地主的浮财,争相参军。在解放区还要说服动员,对抗属互助;在那里 不叫他,他自动来找你,每个村子军队住了一夜就有一、二十个青年参军。 群众帮助军队,供给粮食弹药,他们的斗争精神真是使人感动的。群众没有 失败的情绪,他们不怕蒋军回来,只知道打地主、打土顽、分浮财、分土地, 这是蒋介石逼得人民无路可走,见到我们是想不到的欢喜,他们天天等我们 去,原因是蒋介石政权机构过于腐败无能。他们的保甲制度,乡、区、县政 权夭夭要粮要款,抓兵拉丁,贪污腐化,杀人如麻。蒋介石给人民的灾难太 重大了。
  在黄河以南更好打仗。在山东时敌人重点进攻,有二十四个军,现在我 们只负担四个军。敌人是一军一旅在一起,顶多是两个军在一起,三个军是 没有的。我们走到那里,他们就跟到那里。我军以旅为单位分散活动,扫荡 土顽固,消灭敌人保安团队,摧毁蒋政权,建立民主政权。给养又便利,到 处可以取得。吃得又好,吃鸡鸭,吃竹笋,吃鱼。不比以前那样的吃不上菜。 我军真是如入无人之境,国民党到处恐慌的很,常常有国民党的县保安队找 他的正规军,结果找到我们军队来。我们说:“你们辛苦了,进来请坐!” 当他问到我们是哪部分时,我们说:“我们是新四军,把枪放下。” 敌人马 上张皇失措,举手缴枪。
加以各线我军的胜利配合,过去反攻认为是打游击的、被迫的、长征的人看到各地我军反攻的胜利消息、蒋军的恐慌,这时说:“真像反攻的样子 呀!” 特别是山东、华中的恢复,他们奇怪起来:“怎么我们走了,反而收 复失地,真是首长远见,领导正确。” 我说:当初他们的头脑就是缺少马列 主义。
我军现在转入蒋区作战,是用蒋介石的骨头熬蒋介石的油,他是不好受的。我们是过来人,知道的很清楚。过去打仗在解放区,用解放区的骨头熬 解放区的油,把山东吃得精光,现在这个大包袱,加在蒋介石头上,叫他尝 尝滋味。在立三路线 [23] 时说:敌人是 “恐慌万状,十分动摇。” 现在以这 八个字描写蒋介石是恰当的。当刘、邓大军渡过黄河,打到徐州附近,我们 则扫到徐州以北六十里时,那时蒋军真是手脚无措。徐州有一个卖西瓜的人, 把西瓜皮丢在大街上,另一个人走路不注意,踩着瓜皮滑倒了,两人打吵起 来,周围很多人来看,有的人乱跑乱喊:“新四军进城了!”马上震动全城, 沈阳在我军进击之下,国民党的太太小姐抢着坐飞机逃难,曾把一架飞机抓 烂了,今年春天,我们要放手大量消灭敌人,秋天大进军到长江以南,那时 蒋介石从南京搬家,也会尝到搬家的滋味,要船没船,要车没车,老婆娃娃 乱叫一团。也叫他们把钢丝床、沙发,甚至马桶都搬上走吧!那时,也许南 京一个西瓜皮会顶十万大军。蒋介石的出路怎样呢?搬家打游击或是垮台, 出现像西安事变 [24] 相似的事件,或是带上宋美龄出洋去了。总之蒋介石的 垮台是没有办法挽救的。
  (三)人民军队的阶级教育。反攻后感到部队成分复杂,干部思想摇摆 不定,其原因是缺乏阶级教育,阶级观点、阶级立场不明确。反攻后我们从 根本上教育着手,以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搞纪律教育,搞反特务教育, 没有从根本着手。现在从阶级的基本教育即土地改革教育着手,主要是诉苦,发动指战员一起检讨反省,诉苦后,追穷根,追出蒋介石、美帝国主义,激 发大家对蒋美的仇恨情绪,拥护反攻,坚决反攻,提高战术,加强纪律,争 取战争的迅速胜利。
  开始有些人赞成诉苦,但是用老一套的办法。有些地主出身的战士诉共 产党的苦,有些流氓假诉苦,有的强迫诉苦。如一个连长把队伍带到大庙里 开诉苦大会。他坐在一边,板着脸孔说:“今天开诉苦大会,大家诉吧!” 没有人诉,他说:“诉吧!为什么不诉,你诉!”他自己拉起人来叫诉,还 是没有人诉,就散会了,回来向上级报告:“我连不需要诉苦。”有的诉苦, 一说就是蒋介石卖国内战罪恶,美国如何侵略中国等一套。有位俘虏兵听了 起来说:“蒋介石怎么压迫人呢?我是贵州人,从贵州坐飞机到浙江,又从 浙江坐飞机到南京,从南京到徐州;不是蒋介石我那里能坐到飞机。美国人 帮助中国军队武器金钱打日本,怎么是侵略?”他不参加诉苦大会就走了。 一研究,他是一个兵痞,长期受统治者情感的蒙蔽,一时不容易认识与觉悟 起来。但他有一个好处,就是认为自己被共产党捉住没杀了,共产党是他的 恩人,要报恩决定不开小差,坚决为共产党打仗,后来先从生活上团结他, 与他一起吃饭闲谈,有时顺便把他带到会场听人诉苦,初时还反感。一次他 听到一个战士诉说他父亲死了,他母亲卖淫养活他长大,又被蒋军抓兵抓走, 母亲饿饭等悲惨情景,全场战士听到都哭了,他也哭了。问他 “为什么哭?” 他答:“这和我的历史一样。” 问他:“为什么不诉苦?”他说:“这和蒋 介石、美国人没有关系,又不是蒋介石、美国使我这样的。”后经过解释启 发才慢慢觉悟过来。村里老百姓看见部队开会都哭了,很奇怪,怎么昨天进 村是高高兴兴的,唱歌谈笑,今天就大哭起来。后告诉他们是诉苦诉的哭了, 于是老百姓也要求参加一起诉苦,开军民联合诉苦大会,诉得军民都哭了。 老百姓说:“这军队真知道老百姓的苦呀!”军民关系也搞好了。说明我们 军队有些诉苦是抽象的,不实际的,真正诉苦进行好是对部队最好的教育。 军队干部中有的是豫皖苏的,这次部队反攻到那里,他就带上警卫员骑
上马回家去,真是 “锦衣还乡”。那知回到家里是扫地出门,他的老母亲注在破房子里,于是大发脾气,找村公所,区政府说: “什么政策?根本过左!” 老百姓答复:“是毛主席政策、共产党政策。” 把他捆回部队来,自己反省承认错误。有的是工农分子,经过土改学习,觉 悟更加提高,但也有投机装假的,有的说:“你们十年搞统一战线我就不同 意,那是非阶级路线。我十年来被压下去,今天政策变了,我抬起头来了, 敢大声说话了。”他根本否认党的路线,否认统一战线政策的正确,是不对 的,说明在阶级教育中,仍表现出党内两条路线斗争。
  有的诉苦诉到干部头上,说连排长怎样压迫他,要求调换干部、澈职, 使得干部不敢在连里参加诉苦大会,逃到营部里,打电话问是否诉到他头上, 没诉到时,心里就安下来;诉到了,就怕的很,等诉苦完才敢回连,把干部 的军阀主义也整了一下。因此我们决定凡是士兵诉到干部头上时,干部无论 如何立即向士兵承认错误,这样也可以克服军阀主义的倾向。
(四)今后的任务: 第一,发动群众进行土地改革。
  第二,打开战场,建立民主政权。刘邓部队要过平汉路西,陈谢部队向 南发展到老河口一带,陈粟部队还要向洪泽湖发展,将长江以北黄河以南的 蒋政权、保甲制度、土顽固彻底扫荡后,建设起民主政权。
  第三,破坏铁路,割断平汉、陇海、津浦三条内战的动脉,使敌人不能 通车,孤立交通线大据点。
  以上三点造成有利条件,大量歼灭敌人,把蒋军主力,五军、七军、十 一师三个军消灭后,蒋介石就垮台,像一座房子十条柱子,砍断了三根柱子, 不倒也得倒了,那时我们强大兵团渡过长江,蒋介石垮台的迅速是会出人意 料的。
七、国民党方面剖解(略) 八、结束语
  军队工作与地方党工作一样,需要新的形式。目前新的大革命形势已经 成熟,自卫战争胜利,解放区伟大土地改革普遍开展,蒋区工人学生民主运 动的发展,反攻再前进一步,将发展成为伟大的革命运动。在新的形势下, 需要重新整编队伍,三查运动,审查与提高干部,提拔新的干部,从地方上 抽调好干部到军队,提高部队,使部队各方面的工作焕然一新,才能适应新 形势的需要。
第一,发扬阶级军队阶级武装的特质。抗战八年,我们军队的阶级武装性质未变,在党的领导之下,为人民服务,今天更加要发挥这一特质,才能 成为土地改革的军队。蒋介石向他的军官说:“你们每个人都是共产党的清 算对象,我已六十多岁了,还怕什么,主要是你们自己。” 这是他最后挣扎 的表现,说明蒋军是有他们的阶级性的。我们要树立农村贫雇农领导,割断 小资产阶级与旧社会的关系,成为一支崭新的坚强的人民军队,担负扩大创 造新解放区的任务,军队干部要学会建军、建党、建政、建民,把新解放区 巩固起 来,使之转回来帮助军队,扩大军队,我们在反攻中是以军队为主 创造新解放区,先帮助地方工作,把地方工作做好,使之回来帮助军队,要 完成这项任务,就要改造我们的军队。以前我们在内线作战时什么都齐备, 现在在外线作战就要自己搞党、政、军、民工作,每个指战员都要学会这四 项工作,否则反攻会倒回头的。今年四八年我们能否渡过长江,不决定于蒋 美而决定于我们的工作。如我们把长江北的工作搞好,彭贺部队进入陕南、 四川,林彪部队进关,则我们与刘邓、陈谢部队可转入长江以南作战。抗战 八年,我们只学会打仗,做军队的政治工作,不会做地方工作,做经济工作也是搞投机生意。华东部队干部在艰苦的时候,思想发生波动,是一点也不偶然的,是 由于阶级教育不够所造成的。今后我们要彻底转变,从旧到新的突变。有些 要被淘汰,一部分人要落伍,这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中国革命的规律,也是 世界革命的规律。不管你是大革命的,十年内战的,抗战的干部,都需要提 高一步,彻底转变。审查干部、提高一切工作,发挥我们阶级军队的本质。 军队大批干部调到地方,深入蒋区工作,地方好干部调到军队,向蒋区发展, 深入蒋区发动农民土改。
  第二,发挥军队独立作战的性能,过去一年我们强调集中,反对离开战 略战役的机动,但反攻到蒋区后,许多同志机械的很,一举一动也问上级, 搞不来独立作战了。今天我们一方面是大规模的正规战、运动战,一面又是 分散扫荡土顽固,摧毁蒋政权,建立民主政权。要做到又分散又集中,分散了集中,集中了又分散,但反对游击主义。要善于抓住时机学会攻坚,共国 两党二十多年来在各方面的论争,思想文化上、政治上、经济上的论争,主 要是土围子不能解决,敌人在上围子里,你就没有办法对付。我们不学会攻 坚,就无法完成中国革命,学会了革命就快成功了。现在打开石门、运城 [25] 等地,证明我们攻坚力量提高了。但仍不够,一定要继续提高。我们还要学 会山地作战,越向南越多山,雨季作战也要学习。我们急需培养大批军事干部,能指挥各种兵团在各种情况下作战,应付各种情况的军事家。二十余年 来我党培养了大批政治领导人才,也有一批军事干部,但仍差得很,要好好 研究军事理论,战略战术,研究古今中外的军事史,并使之与实际结合,培 养成全面的军事人才。象粟裕同志可算为理论与实际兼优的人,战役指挥很高明,由于他长期在实际战争的锻炼,华东军事指挥主要靠他。我党能有这样的人才百把十个就差不多了。我们解释毛主席的政治思想著作很多,但解 释毛主席的军事思想很少,需要一批有理论与实际经验的同志来作这项工作。国民党步兵战术操典,拿破仑战争史及古代军事理论都要学,将经验提高到原则。
  第三,一年来最头痛的是本位主义、山头主义。过去是农村环境,各自 为政,各有各的一套,合起来就不习惯,统一指挥也不高兴,成为掩护贪污、 腐化、浪费、破坏团结统一的坏东西。今天要强调建设统一的人民解放军, 以世界共产主义的大本位,来统一小资产阶级与农民的本位,具体办法是调 开基本单位,“调虎离山”。
我们反对破坏主义与破坏专家,反对流氓无产阶级与破产农民的思想。
他们打开城市破坏城市,打开教堂破坏教堂,打下医院破坏医院,他们不要 的东西都给你破坏了。他们不懂得反革命的财产一到人民手里就成为人民的 财产,你只有保护的义务,没有破坏的权利。有一次,我们部队的一个勤务 员把博山一个房子里的许多玻璃、电灯泡打掉,我问他为什么?他说:“汉 奸住的要打掉。” 鲁南战役时,缴获敌人快速纵队的军需品,价值数十万万 元,足够华野五个月用,但破坏不堪。华东消灭敌人近五十个旅,至少可装 备二十个旅,但现在炮仍不够用,这与本位主义有关。他们认为 “给你调走 了,我还是用不成”。有了东西做人情,只把小单位搞好了,不管大家是否 受损失。他们不知道我们是 “以战养战”,以敌人的骨头熬敌人的油,尽可 能减少后方群众的负担。前方的缴获能解决很大的问题。缴获的粮食不少, 结果变成额外的消耗与浪费,我们有两万多匹马,却连拖炮的马都不够用。 这样的仗我们是打不起的。
  我们今天提倡 “以战养战”,实行大公无私主义。共产党是革命的破坏 主义,破坏为的是建设,是与破坏主义、破坏专家不同的,有原则区别的。 反对破坏主义、破坏专家是党内很大的思想斗争,特别要反对破坏头子,这 批人是党内的“功臣”,他们虚报、假报,大斗进,小斗出,要来一个“对 功臣的扫荡”,只有把他们“扫荡” 掉,不然是无法无天的。
  军事教育实行 “以战教战”,打一仗进一步。攻下据点,即演习攻据点, 这样来提高军事技术。这是建军中很重要的一环。
  第四,强调艰苦斗争,反对贪污浪费。晋绥、陕北生活很艰苦,弹药少; 值得我们学习。我们那里有一部分人过的是地主生活,反映了地主意识,结 果反对土地改革。但一般部队生活是很苦的,只是少数供给经济干部,大权 在握的干部,生活铺张浪费。有一旅长出门。要用几十个民工,后经调查,他除带用几个伤员外,连家属小孩还有四十余人。但我们一般指战员很艰苦, 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碉堡攻不下,我们一、两个同志拿很多炸药捆在自己身 上,以自我牺牲炸毁敌人碉堡。打七四师动员时,有很多人事前写遗书,要 求牺牲后追认入党或取消处分。有的牺牲了,有的没牺牲,第二次又写遗书。 我们就接受其请求,发挥了高度的阶级觉悟。我们进攻敌城堡时,爬城梯子, 周围布满烈士遗尸,还是硬往上冲。这样的战争那有不胜利的!有的部队因 一个地方撤出来就痛哭:“对不起上级,对不起老百姓!” 表现了人民军队 的特点。而一部分长期脱离生产,脱离群众的人则高高在上,不能反映群众 的情绪,要很好改造,要开刀才能割去盲肠。
  第五,战争的展望。南线北线作有力配合,北线消灭敌人的孤立据点越 多,根据地越巩固,东北解放军进关,则南线大进军的胜利越快;南线工作 做好了,南北大军配合就可致敌于死命。今年秋天能组织一百万兵力渡过长 江,今年就可能结束战争,否则到明年一定可结束战争,这是依靠大家的努 力。

知乎用户 上将潘凤下士 发表

人海的定义嘛,望文生义就是多多的人往上冲就是了。实际自然和望文生义的理解是有差距的,
作为打了多年战争的老部队也还是有些打法和套路。但是靠轻步兵接敌死磕,还是战斗最终部分。毕竟没有重炮和强火力,哪怕到了肉搏还往往打不过欧美那些兄贵。
志愿军一次战役开始后,联军就是使劲往后撤,战斗中往往按照一般的被包抄断后这些被使了战术策略的情况,就撤退。后来打着打着发现,被包围着,被动搞环形防御就能硬顶很久了,有点找到了自信的感觉,毕竟真的火力太差了,就算使了战术,包了个圆你也嚼的牙崩了。
不过世界顶级轻步兵?意志上可能是,但是别的。。。
ps:别拿基本班组战术来刷了,就跟说你数学不好,你反驳我 99 说乘法表背得好一样了。

知乎用户 蔡厌清 III 发表

实际上由于这个词由于没有权威定义,在不同的叙述者口中含义是不同的。

【人海战术】可能是指:

1,冒着重火力以密集阵型冲锋。

这事是真事,但只限于开战初期不了解美军特点。并不会一直犯。

2,借着预备队充足,通过消耗部队获得战场优势。

典型的是新兴里围攻美 31 团。前几次夜战我方三个团伤亡达 2/3,但也消耗了美军 2/3 的战斗员和所有炮弹储备。我方再将两个完整的团投入战斗,遂歼灭美军。

这种思路应该说是一直都有用到。毕竟我方有这个优势,不用白不用。

3,使用压倒性的人数获得战场优势。

1235 次战役,第 4 次战役的东线,后来的金城战役,都是这么打的。

毕竟打仗又不是绅士决斗。你们人少还敢出来晃,那就要准备好挨打咯。

4,融合了很多高端步兵战术的波状攻击。

这是用来为人海战术洗脱污名时常用的一种论调。

但是这种辩解,也就反驳一下说法 1。不可能把 2 和 3 驳倒。因为波状攻击,就是把 2 换个说法罢了。而且没有 3 这个前提条件你还用不了。

知乎用户 张大莱 发表

其实,能被很多敌人和各种粉看成人海战术,本身就是三三制的伟大之处。想起几个韩国电影里被恶魔化的漫山遍野的志愿军,恩,被吓到骨子里去才能有这印象吧。

知乎用户 枫冷 发表

我从来就没有见到过,为了捧美军强大的火力网而变着法儿黑志愿军战术的。
你想黑志愿军只会一群人扎堆日式冲锋,那你想说明的是,联军居然在拥有大量比志愿军先进的装备的情况下,还没法收住防线被人给推到三八线以南?

这真他娘的是志愿军战术和联军尤其是美军火力在知乎和人类历史上被黑的最狠的一次。

题主你这智商也基本告别社会了,你那题目怎么改,你也就那样了。
你看看那个题目标注,题主你自己查查资料会死啊。

知乎用户 易通 发表

说朝鲜战争志愿军属于人海战术的,要么是坏要么是无知,因为从最简单的道理分析,志愿军除极个别情况下,基本不具备人海战术条件。主要是两个原因:兵力对比和部队编制情况。

第一,志愿军五次战役中,除了第五次战役属于兵力绝对优势外(但也有限),一般一线兵力普遍不具备绝对优势,但是火力却严重劣势(这个基本上没人反对),合计五次战役,一到五次中,联合国军投入的兵力是很清楚的,计有陆战第一师(仁川到长津湖),美国骑兵第一师(云山),陆军第二师(松骨峰战役打的就是他),陆军 24,25 两师(基本包打全场),以上的师都是经过加强数个炮兵营和至少一个坦克营,人数 15000 到 20000,还普遍招募的韩国人做炮灰,另外还有一个倒霉的第七师(新兴里被干掉的 31 团就是它的),这个师不怎么满,长期打酱油。所以美军一共有六个师加一个空降团直接在一线。韩军比较扯淡,大致来说是首都师(一直跟着美军第十军混),一到九师,十以后的师很晚才出来,这些韩军战斗力很弱,但是补充一直很快,如第二军的几个师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都被暴打,但是一直满员。另外还有加拿大旅,英国 26,29 旅,土耳其旅,法国团,埃塞尔比亚营,泰国营等等,总计联合国军一共有美军六个师,韩军十个师,附庸军四个旅又若干个营,除第一次战役外,一般保持在 30 万人左右。志愿军则很清楚,西线 38.39.40.42.50.66 六个军十八个师,东线 20.26.27 三个军 12 个师(每军加强一个师),但东线 12 师只在长津湖出现过,第一第三第四一直是志愿军十八个师对战相等数量师的联合国军,基本不占优势。第五次战役则更换部队,志愿军三兵团 12.15.60 军,九兵团 20.26.27 军,十九兵团 63.64.65 军,一共九个军 27 到 30 个师,另外还有十万左右朝鲜军(不过没什么战斗力),可见在朝鲜战争中,志愿军的大部分时候兵力不占优势,五次战役前,以最关键的二次战役为例,西线 18 个志愿军师对战四个美国师,九个韩国师,四个附庸国旅,兵力完全没优势,东线优势很大,12 对 3,一般指责志愿军人海战术就是这一场,下一次例子得到四次战役的砥平里中,20000 对 5000,基本上很难再找到双方兵力悬殊,可以使用人海战术的机会了。

第二是志愿军编制,三三制,一军三师,一师三团,一个师大概只有 27 个一线步兵连,三四千人,30 个师大概只有十万步兵是直接参与冲锋的(美军这个比例更是低的吓人),如果按照美军宣称,每次战斗(注意不是战役)要打死成百上千的志愿军,大概不到三十天所有志愿军步兵就会被消灭光。问题是 38.39.40.42.50.66 这六个军大概打了四五个月才被轮换掉,此时 39 军还有余力做预备队。可见美军的宣传也真够水的。

另外,所有宣称人海战术的,都是影视剧看多了,拿绞肉机上甘岭来说,主守部队的 45 师就是把全师 27 个连每天送一个上去,也就是说,不管怎么人海,一天就一百个人可以死。事实上美军也是每天最多一个营四五百人进攻,双方都是拿几百门大炮去轰那几百个人(步兵真可怜)。

知乎用户 凹凸 发表

人海战术是什么?

不是密集队形冲击敌军阵地,而是依靠兵力优势全线攻击,每个地方都是主攻点,让对手的有限防御资源找不到防御重点。

其实这样讲,人海战术其实应该叫人海战略。根据我玩射击游戏的战术经验看,战斗中最忌讳的就是一群人挤在一块儿。我玩游戏时看见一群敌人挤在一块儿时是极为兴奋的,那真就是一梭子过去死一片,一迫击炮砸下去一个也别想活。所以人海战术从根本上就是反战术的。

和拥有着极其完善后勤的美军打,就只能避开他们强大的火力。

朝鲜多山地形,美军机械化优势不大,机动优势难以发挥。这对以轻步兵为主的志愿军来说是好事,因为多山地形下步兵机动更容易隐蔽,这就加大了美军的侦查索敌难度。

志愿军极其频繁地进行夜战,不是因为志愿军多么擅长夜战。只是因为夜战能让双方陷入近战,造成敌我识别困难,最大化缩小双方火力差距。

志愿军有着非常灵活的步兵战术,一个班分为三组人,能够非常分散地展开,再借助多山地形,可以在承受攻击时大大浪费掉敌人的火力。

人海也确实是志愿军的一大优势,给志愿军带来了庞大的人力资源,再结合上述志愿军灵活的步兵战术,频繁进行夜战等特点极大程度上减缓了人力消耗。

知乎用户 鹿与鱼与语与愉 发表

抗美援朝不存在人海战术,中国军队采用了各种高超的小规模战术进攻,每一步操作都无比精妙,正是那几年共产党出了大量带兵的高手,才让中国士兵用小米加步枪,饿着肚子,穿着薄大衣战胜拿着冲锋枪端着迫击炮 ️飞机坦克掩护的美军。 所谓人海战术只不过是美国兵败之后的借口罢了。试想,围歼美国陆军一师时,中国五个师拥有 200 多迫击炮,而美军一个师却拥有 7000 台,对方还有大量机枪冲锋枪坦克飞机。人海战术?你觉得在飞机坦克大炮面前有用?一个人迫击炮轰炸只需要一炮,十个人也是一炮。中国志愿军完完全全是靠战术弥补了装备劣势。而所谓的 “人海战术” 不过是美军凭借中国更高的伤亡人数而提出的借口,毕竟战术再牛逼,也不可能轻易用一个手雷弹换掉美军一辆坦克。

知乎用户 沐雲閣 荻生 发表

解放军历史上,从红军开始,就没有用人海战术的思路和习惯,何以故?没有这个能力啊!

从红军开始,就是一支弱小的军队,武器差、少,更关键的是人数也少啊!中央红军全盛时期也就 10 万人,其中有一支正经步枪的人连一半都不到。这样的军队让他们去和数量占优势、武器装备火力占优势的敌军打 “人海战术”?且不说胆量,你有这个 资格 吗?

什么叫人海战术?一战索姆河血腥日的英军几个师级的集团冲锋,那才叫人海战术啊!

知乎用户 欧阳咏柳 发表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从三个方面作答。
一、战争规模
1953 年 10 月 25 日美联社发布的联合国军损失人数为 147 万余人,韩国国防部编写的《韩国战争史》和日本《军事史杂志》公布的损失人数为 116 万余人
1956 年美联社公布的数据是:美军伤亡失踪被俘总计 14 万 2 千(142091 人),美军和联合国军共计伤亡 148 万人(1474269 人)。
1988 年出版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史》统计数字为,中朝军队共歼敌 109 万余人(含朝鲜人民军独立作战歼敌 13.6 万余人),其中美军 39 万余人,韩军 66 万余人,其他仆从军 2 万余人。志愿军战斗伤亡 36 万,非战斗伤亡 41 万。朝鲜人民军作战伤亡 26 万人,中朝方面共损失 100 万。中国有 14 万英雄儿女长眠在异国他乡。在朝鲜牺牲的十几万名烈士,他们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 五湖四海。其中北京市 1438 名,天津市 977 名,河北省 10155 名 ,山西省 5835 名,内蒙古自治区 1683 名,辽宁省 13374 名,吉林省 18260 名,黑龙江省 8222 名,山东省 19685 名,上海市 1634 名,江苏省 7268 名,安徽省 4151 名,浙江省 3732 名,江西省 2162 名,福建省 982 名,河南省 10673 名,湖北省 5167 名,湖南省 10687 名,广东省 3186 名,广西壮族自治区 2915 名,陕西省 2802 名,宁夏回族自治区 461 名,甘肃省 1041 名,青海省 48 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61 名,四川省 30789 名,贵州省 2799 名,云南省 1482 名。
而位于美国华盛顿的朝鲜战争纪念碑上显示的伤亡失踪被俘总计:美军 172847 联合国军 2256523 总计:2429370 。阵亡美军 54246 人,联合国军 628833 人。这个数字远大于 1956 年美联社公布的数据。
阵亡:美军 54246,联合国军 628833 ,合计:683079;
失踪:美军 8177 联合国军 470267 合计:478444;
被俘:美军 7140 联合国军 92970 合计:100110;
受伤:美军 103284 联合国军 1064453 合计:116773。
其它国家军队损失情况为:
英 国:阵亡 710 人,负伤 2 278 人,失踪 1 263 人,被俘 766 人,共计 5 017 人。
土尔其:阵亡 717 人,负伤 2 246 人,失踪 167 人,被俘 217 人,共计 3 349 人。
澳大利亚:阵亡 291 人,负伤 12 40 人,失踪 39 人,被俘 21 人,共计 1 591 人。
加拿大:阵亡 309 人,负伤 1 055 人,失踪 30 人,被俘 2 人,共计 1 396 人。
法 国:阵亡 288 人,负伤 818 人,失踪 18 人,被俘 11 人,共计 1 135 人。
泰 国:阵亡 114 人,负伤 794 人,失踪 5 人,共计 913 人。
希 腊:阵亡 169 人,负伤 543 人,失踪 2 人,被俘 1 人,共计 715 人。
荷 兰:阵亡 111 人,负伤 589 人,失踪 4 人,共计 704 人。
哥伦比亚:阵亡 140 人,负伤 452 人,失踪 65 人,被俘 29 人,共计 686 人。
埃塞俄比亚:阵亡 120 人,负伤 536 人,共计 656 人。
菲律宾:阵亡 92 人,负伤 299 人,失踪 57 人,被俘 40 人,共计 488 人。
比利时、卢森堡:阵亡 97 人,负伤 350 人,失踪 5 人,被俘 1 人,共计 453 人。
新 西 兰:阵亡 34 人,负伤 80 人,被俘 1 人,共计 115 人。
南 非:阵亡 20 人,失踪 16 人,被俘 6 人,共计 42 人。
日 本:阵亡数人,被俘 1 人。
以上合计,其它国家军队兵员损失约为 17 200 余人。
自 1950 年 10 月 25 日参战至 1953 年 7 月 27 日停战,中国人民志愿军共阵亡 114 000 余人,医院救治战斗和非战斗负伤的伤员 383 000 余人次,其中救治无效致死者 21 600 余人,去掉伤员因第二、第三次负伤而造成统计上的重复数字和救治无效死亡以及非战斗负伤者,故最后确定的战斗伤亡减员总数为 366 000 余人。
除伤亡减员外,志愿军还有 29 000 余人失踪,失踪者中除在美方战俘营中的 21 400 余人外,尚有 8 000 余人下落不明,估计多已在战地或在被俘后死亡。
在战争中,中国军队共消耗各种物资 560 万吨,其中弹药一项即达 25 万吨,开支战费 62 亿元人民币。中国军队共战损坦克 9 辆、飞机 231 架、各种炮 4 371 门、各种枪 87 559 支(挺)。对于一个新生的国家来说,这是一个相当昂贵的支出。
在战争中,美国军队共消耗作战物资 7 500 余万吨,是中国军队的 13 倍,其中弹药一项即达 330 吨,也是中国军队的 13 倍;开支战费 200 亿美元,是中国军队的 8 倍。这个花费,仅次于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消费。

从参战人数来看,双方总数超三百万,规模之大。我们很多人分析的时候总是只盯着志愿军人数和美军人数来对比,觉得志愿军数倍于美军,在心里觉得志愿军靠人数来打赢战争的,而忽略了南朝鲜军队的人数也有七八十万之众。而且都是美械装备,战斗意志薄弱,但武器较为先进也是不能忽略的。

二、战役战法
彭老总的战法基本上是快速迂回包抄,分割包围和各个击破的战术,充分发挥了以优势兵力包围远小于我方的敌人,蒋介石的嫡系王牌就是吃的这亏。而且毛主席当时指示,要先消灭美军的一个团或者整编营而不要直接包围美军的师一级的敌人。我包围你必定要以四倍或数倍于你的兵力,四面八方的包围你,这也给美军造成了心理阴影。不管你跑到哪里,都有志愿军出现在你面前。所以,我军的战术战法以及美军的直接感受上造成了我们以人海战术赢得战争。

三、伤亡规模
具体数字不列举了,只是第二次战役结束,志愿军非战斗减员八万余人。冻伤,冻死,冻残。我们后勤不行,医疗不行,救护不行,装备不行,直接牺牲在火线上的不多,冻死冻伤的很多很多。大的伤亡也给人人海战术造成伤亡大的错误认识。

本身来说,朝鲜战争就是一场非对称的战争,我们的人民军队靠非凡的意志和不怕牺牲的精神战胜了强大的敌人。我们不能因为外国的遮羞布来妄自菲薄。可以肯定的说,就算是现在,解放军完爆美军,也不在话下。

知乎用户 军人九条命 发表

我要为所谓的 “人海战术” 正名。

很多人多会觉得朝鲜战争的胜利是,靠人堆出来的!靠着对毛主席的信仰。还有人说当时的人很傻!其实不对的!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30 个 “被洗脑” 的中国人打 10 个美国人。30 个人是用双脚跑的,而 10 个人有良好的装备,有汽车,还可以联系飞机来轰炸 30 个人。结果会是谁胜利?那肯定是美国人赢啊!当时又不是冷兵器时代,火力就代表着杀伤力啊!只要火力够了,1 个人可以顶 10 个甚至 20 个。

那为什么志愿军在劣势装备,或者说劣势火力下还能赢呢?

最主要的一点大家都没有说,那就是战术啊!志愿军对美国杀伤最大的战役是哪次?是第二次战役。

第二次战役彭德怀充分利用了敌人对志愿军大规模入朝的情报的误判,出其不意的使了一招 “诱敌深入”。才把美国人打的找不着北的。

那么我们再说一说什么叫 “诱敌深入”,就是要把敌人包围起来打,这种打法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几倍敌人的兵力。并且当时毛主席对志愿军的要求是打歼灭战,消灭敌人有生力量。

所以要说靠的是 “人海战术” 不如说是“战术”。退一步说就算是人海战术,那也是光荣啊!

一个刚刚建国,百废待兴的农业国家,打赢了最强的,如日中天的工业国家。

这就是所谓的浮游撼树吧!

给自己打个广告:更多抗美援朝战史,关注微信公众号:军人九条命

知乎用户 临碣 发表

国内另一个你熟悉的说法是: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

钳形攻势的中国版本叫:分割包围,穿插,运动中歼敌。

人海战术是说志愿军能够组织优势兵力,分割包围,穿插联军身后,运动中歼灭联合国军,是对志愿军指挥艺术,组织能力,战术水平的综合褒奖。

另一方面也体现出联军再拥有制空权和火力碾压优势的情况下仍然无法获得战场主动权的无奈。

知乎用户 biubiubiu 发表

共军可是有高达的,怎么会用人海战术。

战术不能简单的理解,闪电战也不是天空中不停的闪电……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看两个数字就知道了:
一战的索姆河,英国的人海一天死了六万
抗美援朝,即使按美国人的数字,志愿军牺牲四十万

看来志愿军总共人海了 7 天,难怪叫做礼拜攻势

知乎用户 even 发表

说人海战术确实也没错,我们有 150 多万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但战斗攻击方式不是影视剧和想象中那种所谓的 “人海战术”。无障地带轻步兵班排战术和散兵线突击,现代稍微靠谱点的陆军谁还搞那玩意,所以没有现代清晰视频还原。文字描述又太乏力,对普通军迷不友好,直到偶然看到这图。

西藏军区某高海拔地区训练基地实弹步兵突击演练

资深军迷看一眼就知道这是一个连,哪几个兵是一个班,哪几个班是一个排。普通军迷可以全屏放大玩玩连连看嘛。

最后,

彭帅千古!

彭帅千古!

彭帅千古!

知乎用户 中度酒精过敏者 发表

当新兵时候战术演练,跃进和卧倒。跃进是单手持枪,猫腰小步快跑。

我大摇大摆、松松垮垮的动作让连长看见了,

“** 你他妈了个币找死是吧,打仗妈了个比第一个死的就是你。”

动作是紧张起来了,但那时候的我是不以为然的,直到有一天去打靶,我们排在机枪连后面。我也很兴奋,只在电视上看到过重机枪,以为就比我们的轻机枪厉害一点。

“隆隆隆”“隆隆隆”

没错,就像打雷!重武器太踏马恐怖了,我一想到要在这样的武器前冲锋,我的腿就软了。

要是有一挺重机枪,子弹管够的话,就能对抗十万铁骑,一点不夸张。

回到题目,在美军 “范费里特弹药量” 下,我军人海战术有用吗?我们只能夜里出击,因为敌人看不见,发挥不了火力;我们只能穿插到敌人心脏去,搅和在一起白刃战,敌我不分,这样也发挥了火器的优势。

朝着机枪大炮搞人海战术,你人比美军子弹多吗?

知乎用户 Elmer 发表

打败的人有千万种理由。

胜利者不屑解释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请问楼主你玩过求生之路吗?
丧尸很多对吧
有用吗?

知乎用户 卡卡罗特 发表

近日偶然读到一段对 “人海战术” 的论述,虽然是在总结 79 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但也适用于理解抗美援朝中的情况。

集中兵力和 “人海战术”,是性质根本不同的两个概念。什么叫 “人海战术”?“**人海战术” 是光靠人多,不讲战术,没有战术。**毛泽东同志历来提倡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我们集中优势兵力,正是为了更好地运用战术。再以第一仗为例,我们兵力七倍于敌。为了打歼灭战,我们拿出四个营插入敌后,迂回包围,一是防止敌人逃跑,二是打敌增援。敌人的战术是打不赢就跑、就散。我们增加迂回包围部队就使它跑不掉、散不了。这是讲兵力使用。在战斗过程中,我们也始终强调讲究战术,要善于利用地形地物,要善于组织兵力火器。在部队配置上,采取纵深梯次配置,保证有连续突击的力量。在连、排进攻中,分火力组、突击队、预备队进行编组。在打法上,多为正面牵制、侧后攻击。那种把 “人海战术” 同集中兵力混同起来的论调是不值一驳的。
集中兵力和队形密集,也是两个概念。这次打仗,集中兵力之后有没有由于队形密集而增大伤亡的?有,特别是第一仗。但是,队形密集,不是集中兵力造成的,而是战术上的问题,是指挥上的问题。一是轻敌,二是队形没有散开。比如某团六连三排长小刘,是个战术教员,攻头两个山头,看到一、二排都没伤亡,于是麻痹了,打第三个山头时,他用手枪把帽檐一顶,“跟我冲”,不组织火力,不散开队形,结果造成了伤亡。连长赶上来,接受教训,注意组织火力,散开队形,战斗发展很顺利,伤亡很小,打掉了敌人一个营部,毙敌二十多名。这说明,兵力要集中,队形要疏开,火力要集中,火器要分散配置 ,不能把集中兵力同队形密集混同起来。
……..
在作战中我们强调集中优势兵力,但在实施战斗的过程中,往往要采取小群、多路、多方向、迂回、包围等多种战术手段。在一个战役、战斗的全局上,我们要集中兵力,但是在一个战役、战斗的局部,有时不一定都是优势兵力,人自为战、班自为战的情况是常有的。

摘自《张万年军事文选》,《杀鸡用牛刀》。

知乎用户 阿端人 发表

韩国与美国的一些人一直认为中国志愿军靠 “人海战术” 取得朝鲜战争的胜利,就像韩国电影《太极旗飘扬》展示的一样,大量志愿军扛着红旗手持枪械,漫天遍野的向着目标冲去。

至今,志愿军依靠人海战术赢得战争胜利仍在广泛流传。但在马克沁机枪诞生后,人海战术除了绞肉机就没有其它作用了。

1951 年在修理山阻击战中,志愿军某部二排在子弹打完之后,用石头打击敌人。

(图源:《解放军画报》)

美国军校教授爱德华 ·C· 欧多德(Edward C. O’Dowd)的《第三次印度支那战争中的中国军事战略》一书之中对 “人海战术” 的定义是,在没有掩护或伪装之下,大量步兵以密集队形正面攻击敌方的战线,其目的在于冲入地方展现,使敌方难以使用火力歼敌,以近战击溃敌人或迫使敌方撤退。由于队形密集,且要攻击对方拥有重兵防守的阵地,因此这种战术往往会给进攻方造成极大的伤亡。通常情况下,人海战术往往被用于缺乏火力和机动能力,但在兵员方面又有重大优势的一方。

这种看法颇为主流,有文章声称中共最多时投入的兵力为 190 万人,全程入朝参战的军队多达 300 多万,虽然 “美军有能力一举消灭中方的‘人海’资源,但杀生过多,有违美国人的尊重生命观念。而中共不会考虑留下多少孤儿寡母和家庭破碎。” 这种说法并不新鲜,国共内战后,有国民党将领也将中共的军事胜利归结为人海战术,将己方的失败归结于自己的“仁慈”。

事实上,志愿军确实是使用过人海战术,或者叫密集冲锋,并非常喜欢用,但曾经参加过长津湖战役的历史学家帕特里克 · 罗伊(Patrick·Roy)指出,志愿军的攻击绝对不是像新兵蛋子那样毫无组织地进行冲击。

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名将汪洋在国共内战中曾总结称:突击队的密集队形,听起来看起来似乎不合战术原则,似乎会增大伤亡,实际情况却不然。首先是争取能将最多的兵力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突破口,多路密集的队形才能做到这一点,疏开的队形则做不到。其次在发动冲击的最初时间段中通过突破口时密集的队形所可能遇到的杀伤要减少些等好处。

机械照搬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老经验的后果就是造成志愿军重大伤亡,此后,密集冲锋一直被当成反面典型一直遭到批判力求解决,而不是备受表扬成为朝鲜战争胜利的砝码。如彭德怀 1951 年 8 月 15 日对第三兵团军以上干部讲话时谈及志愿军存在的重大缺点时如此说:一是不善于组织火力,不讲究战斗队形,特别是接敌运动常遭受不应有的损失,不善于利用地形、地物,隐蔽接近敌人,单凭勇敢(勇敢是战胜敌人之主要条件,不是唯一条件),蜂拥冲锋,因之伤亡大;攻击受阻时,使被包围之敌乘机突逃。此种教训不是几次而是几千次的重复。

不过这种密集冲锋不是联合国军将领与士兵回忆中的人海战术,他们认为志愿军经常形成人数优势,以致出现 “人海” 这种印象。这实际上是由于长期缺乏武器,中共摸索出来的打法,有网友戏称“从打游戏的经验来看,在双方人数差不多的时候自己总感觉敌人比自己多,走哪儿自己都挨打,这只能说明是自己走位的问题。”

换成正经的解释就是:自红军时代起,中共一直使用是迂回包抄,分割穿插的战术。虽然战场上,志愿军投入的兵力与联合国军差不多,但总可以在合围歼灭阶段聚集优势兵力,在短期内集中大量兵力在一个点,这也就使对方形成了人海的印象。 然而与美国的武器装备的差距,大大制约了志愿军的战绩。

军事爱好者萧武在其文章中指出,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多次成建制的包围了美军,但美军依靠其重火力和绝对的空中优势,仍然能够破围而出。因此志愿军作战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比一般的敌人更擅长夜战、近战和白刃战以及大量使用手榴弹。这也就是为什么志愿军战斗时,常常会要求战士不要动,尽可能让敌人靠近再打的原因。

这经常让美军在战场上感到志愿军使用 “诡计”,不少参加过朝鲜战争的美国人都如《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一样指出,记者们总喜欢谈到 “亚洲游牧群众的人海战术”,再没有比这更不真实的了。实际上,中国人很少以团以上的单位进行出击。甚至这些行动也通常缩小到似乎是无休止的排的渗透。中国红军之成为可怕的力量,不是依靠他们人多,而是依靠诡计和突袭。 这些突然袭击能给敌人造成很大的心理冲击,从而形成突破口。如果开始的突袭没有能突破防御,那么额外的火力小组将会跟在他们身后继续投放压制火力,短时间的攻击经常无限重复,直到防御被穿透或攻击者的弹药供应耗尽。

曾参与朝鲜战争的历史学家罗伊 ·E· 阿普尔曼(Roy E. Appleman)指出,这种持续的攻击模式给在韩国战斗的联合国部队留下了强烈的印象,引起了对 “人的浪潮” 的描述。 综上所述,志愿军从未采取过类似于日本 “万岁冲锋” 的消耗式作战,然而无论是密集冲锋还是使用诡计,都是火力不足、战术落后的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的困境以及无奈的选择,中国确实是在朝鲜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知乎用户 我想要冬眠 发表

在对朝鲜战争历史的描述中,明确提到中国志愿军采用人海战术的只有韩国人的教科书。这可以归结为几方面的因素:
(1)首先,从国家层面上讲,不堪一击的韩国军队在整个战争中主要充当了炮灰的角色,这对民族自尊心过强的韩国人来说是不可接受的,于是编出这样谎言来维护一下起脆弱的自尊心罢了;
(2)其次,在战术层面上讲,当时的韩国军队(从延平炮战的情况来看,现在的韩国军队也不怎么样)层次较低,很难理解中国军队的优势,只能归结为人海战术了!
(3)对韩国军人个体而言,由于在多次战斗中面对中国军队总是一触即溃,也许是出于掩盖自身是垃圾的自我欺骗,也许就是在战场上由于自身素质低下而难以作出正确判断的原因,很多时候只能认为中国军队是靠人多取胜了,这从战后韩国公布的中国军队伤亡人数的数据中就能看出来!

知乎用户 蓝蓝大头 发表

所谓的人海是在质疑美国的能力,和高估当年中国的工业能力。
要想了解这个原因,可以去玩玩射击游戏,当一群堆在一起进攻的目标,你有一把重机枪,你觉得这是问题吗?
但是,把一群,换成十个小群,然后,还在你面前玩,萝卜蹲完,兔子蹲的游戏,还冷不丁给你打枪,你会觉得手里的重机枪这个时候就是烧火棍

知乎用户 动弹不得 发表

说人海战术的就是放屁,在这个世界上有了机关枪之后就不可能用人海战术取胜。据资料显示,志愿军在朝鲜战场绝大多数时间使用的是林总优化的三三制步兵 “班组突击” 战术。志愿军排以班为单位分成了三个梯队,一个班又分成了三个战斗小组,每个战斗小组三人,以便相互接应。三人战斗小组呈箭镞式进攻队形每名士兵任务分工明确,保证队伍进攻时,有进攻小组,掩护小组,支援小组。一个步兵班分三个小组,班长,副班长,还有一个小组长,各带一小组人行动。极大的减少了机枪炮火攻击下的伤亡!行动时三名士兵组成一个战斗小组,两名士兵在前,组长在后, 呈三角阵型,三个战斗组组成一个战斗班,三个战斗班组成一个战斗群,行动时呈 “散兵线” 队形展开。

战斗班展开时士兵根据组长或班长指令随时变换战斗队形,战斗群展开后用:“口语”、“手语”、“军号”、或 “无线电” 来传达战术指令,一个战斗群的正面宽度最高能展开到八百米左右。

知乎用户 出品 发表

说人海战术总让人理解为拿破仑战争时代排队枪毙战术,而实际上志愿军的战术显然不是,是机动灵活的散兵线进攻,但是必须集中优势兵力,目的和拿破仑差不多,为了提升火力。

注意我们总说志愿军是轻步兵战术的巅峰,为什么要集中兵力,就因为是轻步兵啊,火力不足啊,只能集中步兵武器提升火力,彭总要是也能每次火力覆盖消掉三米山头,怎么会忍心让历经多年战争锤炼的百战精兵端着步枪冒着猛烈的炮火冲锋,数十万战士刚刚解放全国就牺牲了。要知道朝鲜战争来得太突然,全军刚刚作战士复原工作,立即又转入开始做召回工作,拉上朝鲜战场。

但是面对的对手是世界上火力最猛烈,战争资源最丰富的头号帝国主义国家,“钢少气多” 的志愿军只能以集中血肉之躯提升火力来达到杀伤美军的效果,否则怎么把美军打疼拉到谈判桌上。没有钢铁般的意志,什么样的军队能承受如此之大的牺牲。

志愿军万岁,先烈永垂不朽!你们可以放心,江山犹在,国泰民安,我军现在的火力不输给任何对手了。

知乎用户 将离 发表

确切的说
是人海,但不是战术

就像钢 3,如果把一个师看做一个人的话。你会摞一大堆师在一个格子上然后去进攻么?
所谓被人海就是,对方通过迂回、穿插、分割,打着打着,你发现周围都是敌军,就成人海了。
志愿军应该也是,有序的攻击和战术,迂回穿插分割,联合国军打着打着就发现,四面八方都是敌人了。这可以叫人海,但是结果不是战术。 非说人海战术那是日军板载了…… 我们都说这叫自杀不是……

知乎用户 跑调大师​ 发表

虽然中国人多,但要真拿人和美国人堆,估计早就亡国了吧。

知乎用户 愤怒的小蝌蚪 发表

给你们来点干货吧!答主曾服役于南方 某快反全年战斗值班旅。

这是我兔第一次战役中的温井战斗中使用的战术 (会给大家画出来的,原谅我使用了日本的战役实例图,这个并不重要,小节就不要在意了

随后韩军组织兵力猛攻熙川,我 39 军收缩于熙川之北放弃与 40 军的连接部。摆出倒八字阵型。

韩军自大或是搞不清楚我军的撤退方向,高哥猛进,韩军韩国军第 6、第 1、第 8 师攻击至云山,温井以北。39 军迅速切向云山以南地区,阻断其后勤线和归路并向云山攻击前进,进攻韩军北进军团后方 (捅屁股有木有) 请看下图

嗯!就这样子,韩军被四面猛攻。崩溃后全歼了。

例外说一句: 我兔的倒字撤退,然后迅速围一个口袋阵。相当牛逼!

知乎用户 者也 发表

美国南北战争时有记者问林肯,南军大概多少人。林肯回答 “大概 120 万吧” 记者吓了一跳,不可能啊,林肯回答“我们每次打败,司令都告诉我敌军是他的 3-4 倍,如今我们有 3-40 万军队,南军大概是 120 万吧”

美国当年拍南北战争时一旦拍敌军也都是人山人海了

知乎用户 刘化搴 发表

志愿军的所谓 “人海战术”,其实是 “人海战略”。在开战初期就投入大量主力部队对美军形成压倒性的兵力优势,一举击败美军。

任何一国想取得战争的胜利,都要尽全力追求 “人多打人少”,即使做不到总体的 “多打少”,也要在局部战场上形成 “多打少”。第二帝国的普法战争、纳粹德国的闪击战,苏联的大纵深突击,八路军、志愿军的多次运动战,其打法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以优势兵力压倒敌人,评价战争的标准是胜负,而不是曼施坦因那唧唧歪歪的 “失去的胜利”,你失去的胜利还是失败!

朝鲜战争中志愿军之所以能在早期就把美军打回 38 线,就是因为志愿军投入了近百万万主力部队(不全在前线,海岸反登陆部队也不少),而美军只有 3、4 万作战部队(纯美国陆军,不含仆从军),志愿军形成了巨大的兵力优势,因此才痛扁了美军。至于美军指责志愿军人多,那不好意思,你都从鸭绿江逃回 38 线了,指责志愿军人多也回不到鸭绿江边,有什么用呢?!

知乎用户 呵呵哈嘿 发表

污蔑!

那是人类步兵战术的巅峰!真的是巅峰!步坦协同和行进转换是苏联的拿手绝活。

首先,看看人民子弟兵的对手。当子弟兵是泥腿子,长期人均子弹不超过十,大部分的时候对抗国民党的德械部队 美械部队 还有几本机械化的日本。当子弟兵在抗美援朝初期武器装备水平差不多达到国军水平的时候,面对的是刚刚经历二战,步坦 陆空水平超高的美军而且人家没缺过弹药。

其次,讲下志愿军的步兵战术。打仗吧,就是以己之长,攻敌之短。我们绝大部分时间是没有海空军的,所以我们避免在东海岸暴露在海军火炮射程内,中后期几乎没有战事。

攻坚战。白天分散开躲起来避免敌人炮火飞机攻击,晚上分成小部分,有节奏地向上突击攻击敌方工事,比如冲锋路上有个堡垒,会有爆破小组一个接一个或者几人同时从不同角度冲过去,后面火力压制,爆破组伤亡未完成,后续人员接替,所以敌人在坚固工事里看到的是不停的志愿军官兵冲上来。

运动战,分为攻防。进攻时部队会留有预备队,之后会根据地形和侦察到的敌人布防,分成几个方向穿插,通过防线漏洞或者薄弱处突破,之后向纵深发展,一部分阻止后方敌人援军,一部分防止被穿插包围敌人逃跑。38 军的成名之战,就是在三所里堵住了联合国军的退路,这个战役的效果是战略性的,直接退回韩城防线去了。防御时,会在敌人的攻击路线中的隘口道路桥梁层层防守,这个单位防住第一波,会到第三波甚至更后面的阻击阵地,不断轮换,当然也有任务特殊需要死守的。

阵地战。典型的就是上甘岭了,美军出了个范弗利特弹药基数,我们有了最可爱的人。坑道,反斜面防御工事,都是反炮火攻击和轰炸的好手段。坑道都好理解,讲下反斜面。正常的炮火和轰炸都是由点及面攻击的,基本上都是抛物线或者带有方向的自由落体,收到攻击的都是正面,背面中弹概率很低,所以生存率高。

夸了半天,都是血泪史啊。为什么要近身肉搏打穿插啊?火力不够,又不能白白牺牲,只能近身,让敌人的炮火轰炸失效。再次向先辈们致敬!

知乎用户 M1 加兰德 发表

有人非要理解人海战术就是密集冲锋,那如果楼主想了解志愿军人海战术,去搜索砥平里就可以了。

其实人海战术应该理解为用人数优势取得战争主动权,这个才是人们常说的:美军火海战术,志愿军人海战术。这句话是没问题的。有人说没有人海战术,志愿军靠的是灵活机动,穿插包围。可是孙子说:十而围之。你包围的前提就是你人多啊,这不就是靠人多取胜吗?

有些人的评论完全把历史上的战争当成一个自我发泄民族自豪感的工具,肆意发挥。志愿军战术是很精彩的,可是不是高达,也没有智商碾压,人家也怕死,也想活,那也是人!只是他们当时用钢铁意志顽强地坚持下来了,这才是志愿军最可敬的地方。不是用来让你觉得多牛逼,没啥牛逼的,都拿命换的,为的是让你们后代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知乎用户 2122 发表

关键是看怎么理解 “人海战术” 这个词。这个词本来就是西方造出来的,简单从字面上理解肯定走进死胡同。
看球的朋友们都知道意大利足球的招牌是 “链式防守”,你看意大利对比赛的时候,他们后卫的协防意识,缺位了马上有人堵上,始终把对方拒在锁链外。我觉得他们更像是一堵水墙,及时补漏,不留缝隙。
所以,“人海战术”,重点在 “海” 字上。在海边游泳是非常耗体力的,特别是起风浪的时候,就是因为海浪的节奏会把你的节奏打乱。
志愿军是什么?是刚从血与火的硝烟中走出来百战之士,他们的战术意识和战斗素养早已炉火纯青,他们知道在什么时间从哪个方向扬起拍向 “联合国军” 的巨浪。

瞎写,轻喷……

知乎用户 吴越钩书生侯 发表

人海战说白了就是为了给美国在朝鲜战争上的失败找一个借口罢了!同时也是美国战忽局的政宣小心思。真信了就上了中情局的当喽!应该跳出这个坑。我们应该反向忽悠。

这样说,美国打赢二战后连一个刚成立的国家都没有打赢,美国就是纸老虎。如果中国有美国的武器弹药,中国早登陆美国了!美国人就是弱鸡!美国吃枣药丸!

知乎用户 染煞的麻团 发表

还人海战术呢?自从一战的重机枪 + 铁丝网战术出现以后,人海战术就是个笑话。“不管你需要多少弹药,我都给你双倍。” 猜猜这是谁说的?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时候你猜德国人多还是英法联军人多?法国怎么没人海战术一下我看看?国共内战的时候国军人多还是共军人多?国军的人海战术呢?

知乎用户 无所 发表

首先人海战术不是无脑猪突。其次准确说不是人海战术而是人海战略。说白了就是拿人数作为一种战略资源以弥补装备等方面的不足。我死十个不在乎,你死一个就完了。仔细看看双方战损比就知道了。

知乎用户 一对招财猫 发表

支部建在连队,班组三三制是解放军战斗力的重要保障。如果说三三制老外还能通过战例研究研究,那么支部建在连队是他们永远无法理解的。用人海战术来解释解放军战斗力,和用天狗食月解释月食原理是一样的。

知乎用户 基拉夫信差 发表

如果志愿军以某些人想象的人海战术为主要作战方式,联合国军司令让麦克阿瑟,李奇微,克拉克或者我来当没有任何区别。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抗美援朝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作战实力有多强?

知乎用户 刚好知道 发表 都说来自对手的夸奖最可贵,不过美国还真没怎么排志愿军,不过韩国人拍过,《太极旗飘扬》,《高地》都对志愿军有一点描写。 我挑了一个电影,很能代表志愿军在韩军心中的形象,电影名字我记不太清楚了。 说是韩军发现他们的一个 …

你知道哪些关于朝鲜战争的故事?

知乎用户 杨思睦 发表 二次战役的时候我军缴获了一批物资,里面有咖啡,志愿军战士不知道这是什么,于是打开一看是粉末,一尝苦不啦叽的,和中药一个味道。有的志愿军战士就问这是啥药材,后来队伍里有懂行的说这是咖啡,冲着喝的。有人冲了一点喝了一口就 …

有哪一瞬间让你为祖国激动得热泪盈眶?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永远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 …

军人看《战狼 2》是种怎样的体验?

知乎用户 深海 发表 陆军特种部队武侦退役,二期的时候去非洲维和过。 关注这问题很久了。今天才想起来写一下。 我主要写一下这部电影中出现的自己在非洲亲身感受到的东西。 二期士官的时候,曾借调配属某军侦察营,参加为期十个月的维和任务。 我国派 …

​六神磊磊:《天龙八部》里的五个前浪

文/六神磊磊 金庸写的《天龙八部》,其实有五个主人公。三个正牌的,就是乔峰、段誉、虚竹。两个杂牌的,就是慕容复、游坦之。 这五个青年人都有爹。这五个爹,个个都浪,而且是滔天巨浪,堪称江湖五大前浪。 金庸把这五个人安排得真是好,让他们各自从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