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金融数据出炉,7 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 6790 亿元,同比少增 4042 亿元,如何解读?

by , at 15 August 2022, tags : 亿元 贷款 社融 少增 点击纠错 点击删除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每日经济新闻​ 发表

昨天 7 月份的经济数据出来了,7 月新增人民币贷款 6790 亿元人民币,前值(今年 6 月)28063 亿元人民币,同比(去年 7 月)少增 4042 亿元。其中,7 月份住户中长期贷款(主要是房贷)增加 1486 亿,而 6 月份住户中长期贷款增加 1.56 万亿元,7 月房贷直接环比暴跌 7 成。

为啥 6 月住房按揭贷款还不错?因为 4-6 月份,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了住房刺激政策,短期轰了一波,但 7 月份立马崩给你看,很彻底,也很突然

而 7 月份的 M2 则达到了 12%,这是 2016 年以来放水最大的一个月,此前 5 月和 6 月我们的 M2 也一直保持在 11% 以上的绝对高位。你看,放水放的这么凶猛,但没用啊,并没有传导到住房信贷。

房地产的夜壶今年已经被各地政府拎起来了,然后猛喝了一通水,但是一直没尿,这是我这么多年以来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

根本的原因,是房地产的底层逻辑已经发生了彻彻底底的改变。以前大家都是能贷就贷,上最大杠杆,因为总觉得房价肯定会涨,买到就赚到,买的更大就赚的更多,反正未来总会有人接盘,同时也觉得自己的收入还会增加,还贷不会出问题。但今年这么多法拍房,已经把赤裸裸的现实摆在大家面前,越来越多的人还不起贷款了。新房和二手房都在跌,而且成交量极度低迷,深圳 7 月的二手房成交量只有 2000 套,比 2008 年还惨前 50 强的地产商,至今已经暴雷 38 个了,造房子的都躺平了,你又如何让买房子的躁动起来呢?

同样在昨天,苏州和南京这俩强二线城市,同时废除了认房认贷政策,宣布只要还清贷款就可以享受 3 成首付,这无疑说明全国范围内的第二轮集体松绑已经拉开了序幕。其实之前第一轮救市的时候,我就断言必然会失败,因为力度太低,现在继续松绑,在我看来,力度还是不够。

房贷利率必须打折,必须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存量的房贷也要一起跟着降才行,只有房贷利率降到足够的低,才可能出现一丝希望。历史上最凶猛的 2009 年,我们是基准利率打 7 折的,现在至少打到 85 折,才有起死回生的可能,不然这一轮救市,还将会失败。

但因为经济预期和人口预期的扭转,楼市即便有起色,至多也就保证不继续下跌,像以前那种暴涨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了,即便不限购,贷款利率降到 2% 都不可能发生暴涨了。房子永远涨这个信念,已经被彻底打破了。对于全国绝大多数的地方的绝大多数的房子,你赶紧卖掉,绝对不会错。

现在已经不提 GDP 增速 5.5% 这件事情了,因为真的完不成了。

我上面还有没提的是,企业贷款也在暴跌,企业收缩,老百姓肯定兜里没钱,消费肯定不要指望了。我觉得下半年大家拼命提前还贷的趋势不会改变。

其实我们现在就处于一个时代的转型期,而且是巨变之际,土地财政问题、人口问题、科技突破问题,等等,交织在一起,还有国外的复杂形势,希望我们可以走出困局,越来越好

知乎用户 富兰克林 发表

货币政策 - 12:7 月社融增速与 M2 增速反映了什么?住户贷款增速再次放缓,开发贷增速停滞

货币政策 - 11:美联储加息后期与泡沫崩盘前夕,国内降息宽松的可能性有多大?

**PMI 指数在回落,季度 GDP 增速也在回落,社融保持平稳,**而 M2 却保持一定的向上的斜率,这说明了什么?

按照经济复苏的进度,M2 的高点在今年 10 月份左右,最高可能到 17%,从整个经济结构的贷款来看,短期贷款减少,长期贷款增加不多,说明居民消费是真的塌方了。

住户贷款增速持续放缓,企业贷款增速也保持底位,政府贷款增速加速,这是危机爆发后的一种金融现状,然而目前房地产危机还没全面爆发,潜在的财政空间已经处于使用中了。

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住户贷款增速在持续下跌,2022 年二季度住户贷款同比增速 8.15%,环比季度增速仅有 1.27%,一季度住户贷款增加额为 1.26w 亿,二季度仅有 0.92w 亿,按照这种趋势,三季度、四季度可能回落至 0.6w 亿、0.3w 亿,在 2023 年第一季度彻底见顶。

2022 年二季度末,房地产开发贷余额 12.49w 亿,同比增速 - 0.2%,即房企贷款已经开始负循环,房企资金链已经开始面临断裂的风险,已经无法完成借新还旧的模式,大量的上下游企业暴露在风险中。房企开发贷余额 = 新开项目 - 竣工项目,当竣工项目 > 新开项目时,房企开发贷余额开始降低,如果该竣工项目久拖不交付,那么房企开发贷还款时间也有可能推迟,房企可以获得短期喘息的时间,但是时间不会太久。

房企开发贷余额见顶,也意味着当下商品房市场见顶,对煤焦钢等上游产业链的需求基本见顶

个人住房贷款增速持续降低,一旦见顶,那么房企获得资金的来源将全部堵死,囤积的土地将成为房企的噩梦。

从中国居民杠杆率的走势及见顶时间区间,我们认为我国居民在 2020 年的居民杠杆率相当于 1990 年的日本,已经到达了一个区间顶部。

我们用居民当年负债率测算了实际上中国、日本、美国、居民的当年负债率,我国和韩国目前位于世界前列,超过了历次全球房地产泡沫的顶峰,韩国在 2022 年多次加息,商品房成交量暴跌,而国内在 2022 年商品房成交量在降息的背景下也是暴跌,无论是韩国主动刺破泡沫还是中国被动刺破房地产泡沫,最终的结局是一样的。

2022 年是韩国、中国总人口负增长的一年,而对比 1990 年的日本,显然日本要比韩国和中国幸运很多,即便经济 30 年几乎没增长,但是居民人均 GDP 还位列世界前列。

-—-

韩国经济结构中外贸占比很大,2021 年韩国出口额占到了 GDP 的 36%,外贸中半导体产业占到了 60% 左右,财阀经济控制了全国的经济、政治资源,导致底层人如果没有加入财阀企业的话,大概率穷困一生,而加入财阀企业必备条件就是内卷,极度内卷产生的小镇做题家的优胜者,才配为资本家卖命。

韩国、台湾的半导体产业是其经济命脉,然而大陆主导的半导体全产业链将彻底改写这两个地区的霸主地位,因此 Chip-4 联盟必要且坚固。

-—-

[1]

从制造业产成品存货累计同比指标来看,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制造业企业的扩张可能在未来 12 个月内结束,此后是漫长的去库存阶段。参考《库存周期 - 2:从工业产成品库存看制造业扩张周期还剩下多久?》。

参考

  1. ^ 商品房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1MjE5MDAzNw==&mid=2247488669&idx=1&sn=29a5c5166cf244b28605beacfe1266cd&chksm=fb84bda7ccf334b1fdf22624d47f5a730293097a2dc8d7d3a0e69c056d80894d94bc3fce230e&token=2030967879&lang=zh_CN#rd

知乎用户 房住不炒科技兴国 发表

好事

其实房地产泡沫已经到了一种,不去解决都不行的阶段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聪明人早就应该跑了

两年前形势就已经不太妙了,那时候我就发现,深圳很多写字楼都开始空了

所以我那时候就在张罗着开始应对即将到来的危险

把我的贷款全部还掉

我当时还有几十万的贷款在身,所以着重还清贷款

因为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有贷款在身,搞不好就是上要天台跳楼的节奏,我可惹不起银行

国内到现在,也没有真正的个人破产制度,所以利息,可不是跟你闹着玩的

你贷款 100 万,按照哪怕只有 5% 的利率,一个月都要产生 4000 块钱左右的纯利息

经济形势好的时候,人容易盲目自信,自大,觉得,4000 块钱一个月,不算啥

但是如果经济形势不好,你会发现,3000 块钱都很多人抢

恰好我当时在招点人来做事,我就发现了,3000 多的是人想做

那时候知乎上一片吹 13 之声,各种总包什么的诡异的机翻单词不绝于耳

俨然一副高科技人才的样子,两年过去了,裁员,降薪,房地产成交量暴跌

各种不好的消息都来,你可以设想一下,那时候总包几十万进去的应届生

如果贷款买了房,正好赶上裁员,这日子还怎么过哦,现在连提前还款都要罚息了

所以去年有两个人从高层 jump 下来,就不会觉得奇怪了,而且这个形势啊,还没到最严峻的时候吧

你觉得,将来两年,会比今年形势更好吗?

国际大形势也都不好啊,美国的挨踢企业也在准备裁员啊,中概股两年后估计还会大量回国

那你想一下,以港股那点流动性,能支撑得起这么大量的 “优质” 企业归国么?

我看够呛

这个其实看法拍房就知道了,法拍房就是那些还不起房贷,房子被银行收走拿去拍卖的房子

那个涨幅是惊人的,以前全年也就几万套,甚至更少,这两年,去年暴涨到 100 多万套

今年上半年,都还没过完,就已经突破 400 还是 500 多万套了,因为太多人跑去某宝看法拍房数量了

吓得某宝赶紧把这个数字给关了,不让看了,笑死掉了

而且法拍房从真正还不起,到去拍卖,至少流程要走 2 年以上,甚至更久,所以今年这种形势下,被拿去法拍的房子,还没真正到市场上去

所以两年之后只会更多

所以你看这个数字,可想而知,前两年,强行上车的人,压力有多大了

我现在没有贷款,每天吃好喝好睡好,一天可以睡十几个小时,天气这么热,午睡一下,一个下午就过去了,很正常,晚上洗完澡也要玩玩游戏嘛

其实只要没有房贷,随便赚个几千块钱工资,都可以过得很开心

之前不是有个笑话,厦门人住着 5 万一平的房子,拿着 5 千一个月的工资

你想一下,厦门哦,那个地方,物价消费水平不算低吧?人家 5 千一个月也可以过得好好的

说来说去,就是房价问题,只要没有房贷,什么事都简单

房子这事,没完,拍脑袋估计,再等个 4-5 年,可能能够探底

但是 4-5 年之后的事,谁说得清楚,先过好眼前再谈以后


有人说理财,我这里给你提个醒

银行房贷前两年的贷款利率是 5%+

然后领导在前两年说了

理财保证收益超 6% 为何都是骗子?理财产品如何选?_经济频道_央视网 (cctv.com)

你自己想,你手里这点钱,是选择去理财,还是拿去还房贷

另外,这两年房价几乎都没涨,所以房贷的利息就是实打实你的支出,没有任何抵消的空间,搞不好还亏得更多

知乎用户 圆胖肿 发表

7 月信贷数据可以说不忍直视,住户贷款和企业贷款双双低迷,剔除票据融资后的企业贷款负增长。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具体的信贷数据和具有一定领先指标性质的票据利率。

一、7 月信贷大幅转弱,票据融资再次高增

2022 年 7 月,人民币贷款增加 6790 亿元,同比少增 4042 亿元。人民币境内贷款分为 3 项:住户贷款、企(事)业单位贷款、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它们 7 月贷款新增情况如下:

(1)住户贷款

7 月,住户贷款增加 1217 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 269 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 1486 亿元;新增住户贷款较 6 月出现大幅下滑,这与 7 月房地产销售依然低迷相对应,居民房贷需求依然低迷。

(2)企(事)业单位贷款

7 月,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 2877 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 3546 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 3459 亿元,票据融资增加 3136 亿元,剔除票据融资后的企业贷款为负增长。这次企业贷款的下降幅度有点超预期,甚至比受疫情严重影响的 4 月份还有糟糕。新增企业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回落,票据融资再次高增长,反映银行银行信贷投放不足,不得以用票据充信贷规模。

(3)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

7 月,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 1476 亿元。

(4)2022 年以来贷款分项数据

作为对照,大家可以看看今年 1-7 月的各项贷款新增数据,新增住户贷款一直不太稳定,7 月环比出现大幅下降;新增企业贷款断崖式下降,不是票据融资撑着,已经负增长了。

二、7 月末票据利率跳水,8 月仍超低位运行

从 7 月月末票据利率跳水的行情来看,就已经预示着 7 月信贷数据不容乐观,1 年期票据利率最低下探至 0.70%,即使 8 月有所反弹,但后来也是一路下行,今天的利率在 1.22%。可能大家对这个利率水平没什么概念,我们把国股银行票据利率与国债和银行同业存单进行对比,今天 1 年期国债收益率为 1.80%,AAA + 同业存单的收益率为 2.04%,票据利率不仅远低于与他同风险状况的同业存单,甚至比近乎看作无风险资产的国债还要低不少,票据已经脱离了他的资产属性。

票据利率能维持这么低的利率水平就在于它的信贷属性,银行在信贷投放不足的情况下,为完成目标,亏钱也得配票据。所以你会看到现在很多宏观、固收分析师通过票据利率来判断信贷数据,一看一个准,我也会在我公众号每天发票据利率日评,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目前来看,经济形势还很严峻,稳经济的政策仍然需要加大马力。**稳定房地产市场是重中之重,在近几个月各地出台一系列鼓励政策后,房贷利率也是一降再降,然而房地产市场并没有什么起色。现在面临更大的问题在于居民、企业预期的进一步走弱,会导致居民、企业进一步降低消费、投资,陷入预期自我实现的循环。稳经济,扭转预期是关键,而扭转预期需要超预期的刺激政策,不过说实话,掣肘的东西太多了,很多目标之间存在冲突,几乎无解。

经济高速增长期已经过去,像过去那样通过逆周期调节拉高经济增速,短期的收益抵不过长期可能的损失。没办法,从前透支的经济潜力,总得有人来承担,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知乎用户 票风笔记 发表

居民出境一般都是先换汇再使用,外币贷款是企业用的。

企业利用外币要么投资,要么采购。

国内企业对外投资管理有多严,大家应该是知道的,那就只能是采购。

采购什么呢,总不能是进口国外高端商品到国内卖吧,国内市场有这消费能力吗,

所以我认为,外币贷款是用于进口原材料的。

外币贷款减少,说明原材料进口减少,

原材料进口减少,必然伴随着订单下降。

7 月末,外币贷款余额 8615 亿美元,同比下降 8.8%。7 月份外币贷款减少 311 亿美元,同比多减 282 亿美元。

知乎用户 氯甲烷 发表

7 月份金融数据的表现可以说是,一言难尽…

2022 年 7 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 7561 亿元,比上年同期少 3191 亿元。

广义货币 (M2) 余额 257.81 万亿元,同比增长 12%,

7 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 6790 亿元,同比少增 4042 亿元。

这些数据哪一项单独列出来,都值得警惕。

7 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长大幅低于市场预期,M2 增速却在继续走高。

先来了解 “社融” 是什么意思?

要了解我国的金融系统,就一定要了解社融。

按照央行定义,社会融资规模(即社融)是指一定时期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总额。

如果把我国整个经济社会按照 “用钱的” 和“给钱的”来区分的话,那么经济可以一分为二,用钱的大致是实体经济,给钱的则是金融机构(或可称为虚拟经济)。如果要用一个概念,来描述实体经济总共向金融机构借了多少钱,那么这个概念就是 “社融”。

社融一共包含四个大类,十多个分项。

四个大类,指表内(包括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表外(包括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前面这两项也称非标),直接融资(包括政府债券、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境内股权),以及其他(包括各种小项如保险公司赔偿、投资性房地产、小额贷款合同、贷款公司贷款、存款性金融机构资产支持证券、贷款核销等)。

所有项目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人民币贷款、政府债券及企业债券,这三项加总,是社融规模总量占比的近九成。

社融的构成,基本代表了我国的金融业务构成,也能体现出我国资本市场的特点。

从社融的构成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全社会,包括政府、企业和居民等主体,各自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借了多少钱。因此,社融是金融机构的总资产,又是实体经济的总负债。

社融有两个重要的数量类型,一个是存量,另一个是增量。

社融的存量、增量又说明什么?

因为社融会不断累积利息,所以社融存量一般是不断增长的。2022 年 4 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 326.46 万亿元,也就是说,整个实体经济一共向金融机构借了 300 多万亿的债。社融对比 GDP 的话,就能看出我国的总体杠杆率,比如,2021 年我国 GDP 总量为 114 万亿元,这样很容易就能得出我国目前的总杠杆率大致就是 3:1(当前实体部门杠杆率为 280% 左右)。

如果需要以社融来反映最近一段时间内总体经济运行情况的话,增量数据更重要。

增量代表了到期归还和新借款项轧差后的净增值,也就是实体经济里面新的融资总量。因为企业要做投资、搞建设,一般都得先借钱,有了钱才能购买原材料和机器设备,之后才会开工,所以社融增量有提前预告经济活动态势的作用。如果实体经济新借的钱多,那接下来的经济就更有活力,社融的增量大致可以提前两个月预告未来的经济活力。

不过要注意,社融增量数据的波动也大,有比较明显的季节性规律。

1、3、6、9、11 月是社融增量的高峰,这和银行的投放规律有关。

1 月,不少银行追求开门红,早点把钱放出去早点赚利息,有一波高峰;

3、6、9 月,一般是季末考核,也会冲一冲;

11 月,因为年底有资本充足率等考核,不能放太多贷款出去,所以会前置到 11 月。

因为社融增量的波动特别大,更多情况下,我们会看社融增量的绝对值与预期值的差额。

至于 7 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 7561 亿元,这个数据,虽然有预期会是个低谷,

但是,比预期中的还要低…

再给大家解释一下 M2 的含义。

货币供应量有三兄弟——M0、M1 和 M2。

所谓货币供应量,就是在某个时点的经济生活中可用于各种交易的货币总量,我国按照货币流动性不同,把货币供应量分为五个层次 M0、M1、M2、M3、M4;M 是 Money 首字母,后面跟着的数字代表不同流动性,数字越大流动性越差。

这就很容易理解了。

M0:流动性最强,也就是流通中的现金;

现金也就是指的纸币和硬币,不包括刷信用卡,也不包括你平时在商家扫码支付的货币;

你花出去的和商家们收到的流通中现金,就是可以随时 “买买买” 的资金总量。

你去银行取钱,就是增加 M0,去银行存钱就是减少 M0;

M1:狭义货币

M1=M0(流通中货币)+ 企业活期存款 + 机关团体部队存款 + 农村存款,狭义货币的供应量是中央银行制定及执行货币政策的主要观测依据。

M2:广义货币

M2=M1 +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 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 + 外币存款 + 信托类存款,反映经济中的潜在购买力。

也就是说,这部分钱,在一定时间内,是可以转化成现金的货币,所以能反映经济中的潜在购买力。

再往上,还有 M3,M4,其中就又包括了一些金融债券、大额可转让存单乃至一些短期流动资产等等。M3 和 M4 央行暂时没有纳入测算,不在此次讨论范围之内。

总之,大概模糊地理解就是:数字越大流动性越差。

7 月末,广义货币 (M2) 余额 257.81 万亿元,同比增长 12%。

社融跟 M2 的关系为:

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供应量(M2)分别代表了金融体系的资产方和负债方,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两者从不同方面反应了货币政策传导的过程。

这两个数据一起看的意思就是:

借钱的人变少,但钱在变多…

尊嘉还是祝大家好好赚钱,希望未来会好吧~

风险警示:文中内容都有其特定立场,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尊嘉竭力但不能保证以上内容完全准确与可靠,亦不对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操作而产生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知乎用户 尊嘉金融​ 发表

贷款增幅降下来了,说明都不缺钱了,生活越来越好嘛

知乎用户 null 非空 发表

今日下午消息央行网站发布了 7 月份金融数据,中国 7 月货币供应量 M2 同比增长 8.1%,预估为 8.4%,前值为 8.5%;中国 7 月新增人民币贷款 1.06 万亿元,预估为 12750 亿元,前值为 16636 亿元;中国 7 月社会融资规模 1.01 万亿元,预估为 16250 亿元,前值为 22629 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7 月份 M2、新增人民币贷款、社融等三项数据均不及预期。

以下为全文:

一、广义货币增长 8.1%,狭义货币增长 3.1%

7 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 191.94 万亿元,同比增长 8.1%,增速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均低 0.4 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 55.3 万亿元,同比增长 3.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 1.3 个和 2 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 7.27 万亿元,同比增长 4.5%。当月净投放现金 108 亿元。

二、7 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 1.06 万亿元,外币贷款减少 123 亿美元

7 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 152.58 万亿元,同比增长 11.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 147.02 万亿元,同比增长 12.6%,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 0.4 个和 0.6 个百分点。

7 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 1.06 万亿元,同比少增 3975 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 5112 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 695 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 4417 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 2974 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 2195 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 3678 亿元,票据融资增加 1284 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 2328 亿元。

7 月末,外币贷款余额 8064 亿美元,同比下降 4.3%。当月外币贷款减少 123 亿美元,同比少减 4 亿美元。

三、7 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 6420 亿元,外币存款减少 148 亿美元

7 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 193.34 万亿元,同比增长 7.8%。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 188.21 万亿元,同比增长 8.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 0.3 个和 0.4 个百分点。

7 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 6420 亿元,同比少增 3867 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减少 1032 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 1.39 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 8091 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 1.34 万亿元。

7 月末,外币存款余额 7452 亿美元,同比下降 3.1%。当月外币存款减少 148 亿美元,同比少减 57 亿美元。

四、7 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 2.08%,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 2.15%

7 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回购方式合计成交 109.63 万亿元,日均成交 4.77 万亿元,日均成交比上年同期增长 15.1%。其中,同业拆借日均成交同比增长 10.2%,现券日均成交同比增长 31.5%,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同比增长 12.9%。

7 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 2.08%,比上月高 0.38 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 0.39 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 2.15%,比上月高 0.41 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 0.28 个百分点。

五、当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生 5422 亿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发生 2350 亿元

7 月份,以人民币进行结算的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发生 3407 亿元、2015 亿元、710 亿元、1640 亿元。

六、7 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 1.01 万亿元

初步统计,7 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 1.01 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 2103 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 8086 亿元,同比少增 4775 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 221 亿元,同比少减 552 亿元;委托贷款减少 987 亿元,同比多减 37 亿元;信托贷款减少 676 亿元,同比少减 529 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 4563 亿元,同比多减 1819 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 2240 亿元,同比多 70 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净融资 4385 亿元,同比多 2534 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 593 亿元,同比多 418 亿元。

注 1:当期数据为初步数。

注 2: 自 2014 年 8 月份开始,转口贸易被调整到货物贸易进行统计,货物贸易金额扩大,服务贸易金额相应减少。

注 3:自 2015 年起,人民币、外币和本外币存款含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放款项,人民币、外币和本外币贷款含拆放给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款项。

知乎用户 趟 Jolly 发表

7 月数据其实我在之前的回答中说了还算是正常。

让人感到些许担忧的是 1、3、6 月大幅增长的长期信贷。

有的人可能会说,你要心疼炒房客吗?

他们还真不是炒房客,答主认识和了解的专业、半专业炒房团早在 21 年中下旬就基本已经出货完毕,除了那种自以为自己是炒房客的那类还在那坚持喊口号……

有的人可能会说,你要心疼购买市区大平层的人吗?

他们也不太会是大平层住户,现在各大城市主城区的大平层普遍要求高比例首付例如七八成,杠杆其实并不高。

所以我大胆的猜测下,这些月份激增的长期信贷用户很有可能是在被各地刺激方式政策推动下,上车的人。

只能祝愿他们的事业顺利、工作稳定、收入预期、行业安全了。

至于其他人我的建议是,如果你不是放水能喝到水的阶层,老老实实按照顶层通胀、底层通缩的思维来防范风险,做好现金流管理,降低家庭负债。

如果缺乏执行力,那就把你生活的当地二手房每天都在增长的挂牌量设置为每日提醒,切不可掉以轻心。

知乎用户 九乡河龙牙​​ 发表

身边提前还贷的越来越多,贷款买房的越来越少,每天都要接到 2-3 个贷款电话!

整个 6 月 7 月,货币政策都没有变化。

反而 MLF 连续缩量续作,回收了不少流动性

所以,社融下降是预期之中的,但是货币数据爆棚,太惊人了。

M2 达到了 12% 的增速,应该是近几年最高值了。

这些货币,要么在金融系统空转,要么就会流入资本市场。

所以,房价和股市,总要选一个。

我已经选股市了,大家随意。

我是时代之,提供策略、实盘,茫茫人海,我们终会相遇,欢迎关注,祝你幸福!

知乎用户 时代之 发表

房产实际上现在就剩下了两个问题。

第 1 个是现在的房产是否在未来的猛一点会遇到雪崩,也就是传说中的硬着陆。

第 2 个问题是,现在的房产是不是已经软着陆了。

首先我们看到迄今为止的情况,迄今为止已经是房产的销量开始负增长了,但是呢,中国的经济似乎还没有完全出现经济危机的情况。

从下面的图可以看到,大概是在今年的年初,商品房的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就已经开始减少了,换句话说增长速度是负的。

可以看到全国房地产开发的投资增速也接近于 0,就是换句话说也就不再增加了。

然后中国的经济崩了没有,似乎到现在已经有没有出现经济危机的情况。

那么一个合理的推测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房产是越来越会接近软着陆的。因为价格下跌,销售量下跌的这个过程,越缓慢拖的时间越长,对经济的冲击力越小,产生系统性的问题产生系统性崩溃,让银行取不出钱来的概率就越低。

但是说中国房产软着陆了就皆大欢喜了吗?其实也并不是,那些在房价下跌的区域接了盘的人可能会扛着需要大半生来还的债务。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是大家都很不开心呢?其实也不是,首先中国经济没有被房产拖垮,大部分中国人几十年发展下来的成果,并没有一夜之间化为乌有。

其次,在那些软着陆的情况下,房价还在增长的地区,持有房产的人心里其实是乐开花的。

不知道未来还会不会有硬着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硬着陆的几率是越来越低的。

突然感觉有点像学生考试,试卷发下来之后,有些人低落抑郁,有些人欢喜高兴。真的是应了那句话,几家欢喜几家愁啊。

知乎用户 肥叔 发表

七月份社融数据为 7561 亿,比去年同期减少 3191 亿,对实体经济发放贷款 4088 亿,同比少增 4303 亿,增速属于大幅下降,同时 M2 大幅上升到 12%,创下 2016 年以来新高,两者严重背离。
经济分析千人千解,很多人看到的是悲观,我看到的是转型。
这两个数字意味深长,很多人都没有想明白。

社融数据和 M2 增速两者既互相关联,也互相制约,分析的时候必须同时考虑,才能够全面看待问题。
先普及一点货币银行学知识:
【信用货币有内生性增长因素,也有央行主动投放因素,当经济活动旺盛,市场对信贷需求高涨的时候,社融数据就会很高,同时带动 M2 走高,这就是信用货币的内生性增长的表现,也是经济内生性增长动力强劲的表现。
当经济活动低迷,市场对信贷需求减弱的时候,社融数据就会下降,带动 M2 下降,这就是经济内生性增长动力减弱的表现。
央行往往会做逆周期调节,比如在经济过热,内生性信贷增长过快的时候,央行就会主动收紧货币,减少货币投放量,有时候还会提高信贷利率,以此来给经济降温,所以 M2 增速就会下降,从而制约社融数据过快增长,这时候社融增长就是高于 M2 增速的。
在经济低迷时期,市场内生性信贷需求减弱,央行就会主动投放更多货币,有时候还会降低信贷利率来增加信贷规模,提振经济,所以 M2 就会上升,这时候社融增速就会低于 M2 增速。】
了解了以上逻辑,对七月份社融和 M2 数据差额扩大就会很好理解。
七月份社融数据大幅下降,主要原因是期房烂尾风波导致大量购房者陷入观望,房贷增速大幅下滑,叠加经济活动减弱,企业内生性信贷需求下滑所致。
而央行做逆周期调节,同时释放了大量的流动性,带动 M2 大幅走高,这就是 7 月份 M2 增速大幅领先于社融增速的原因。
社融数据大幅回落,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上半年由于疫情导致经济停滞,央行为了提振经济做了货币前置处理,也就是把本该下半年投放的新增信贷集中放在了上半年投放出去,所以就会导致下半年社融数据出现大幅下降的情况。
数据说话:
新增信贷数据:

各位看图,七月份新增信贷数据虽然很低,但也要看到 6 月份新增信贷数据高达 30540 亿,这就是财政前置的表现,另外,由于季节性因素,每年七月份本来就是传统信贷数据低位。
各位看一下 2021 年 6 月和 7 月数据就明白,6 月份数据一般都会比较高,7 月份一般都会比较低。
另一个数据,1-7 月累计 139888 亿,比去年同期的 137813 亿还是略高一点。
当然,增速只有 1.51%,确实是明显下降了,主要还是受到期房烂尾风波,房地产信贷大幅下降的影响,但也并没有像很多人说的那样不堪。
再看 M2 数据:

社融数据增速虽然下滑,但 M2 数据却是明显上升,已经创出 2016 年以来新高,这就是央行主动投放货币提振经济的表现。
今年 M2 数据大增,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大规模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全面规模高达 2.5 万亿,而去年这个数字是 1.1 万亿,今年增加了 1.4 万亿。
综合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当前经济活动减弱,社融数据增速下降,主要是受到房贷影响,实体经济的确也在走弱。
但央行宽货币政策还在加大力度,减税降费规模也很大,上半年专项债就已经发了 3.45 万亿,基础建设也在加速。
几个方面综合分析,可以看出国内经济正在逐渐转型,逐渐降低房地产权重,增加居民消费比重,同时加大乡村基础建设力度(上半年基建主要投入方向就是乡村基础建设和水利建设)。
居民减少房地产消费支出,国家大规模减税减负,都能够提升居民消费能力,这就是建立统一大市场,搞经济内循环的大前提。
分析经济一定要站在全盘经济的角度去分析,不能只看到一个点就妄下结论。
中美脱钩,国内经济减少对房地产的依赖,增加国内消费,搞经济内循环,建立统一大市场,环环相扣,这才是国内经济分析的大框架。
其中加大乡村基础建设投资,也是建立统一大市场,搞经济内循环的一个重要环节。
不过这里面还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目前大量 M2 并没有形成新增信贷资金投放到实体经济里面,大部分资金还是在银行系统形成空转。
未来这些资金总归还要找到出路。
根据温铁军教授的提议,就是要引导这些资金进入新农村建设,搞好乡村振兴,建立统一大市场,真正实现国内经济内循环。
这我非常认同,国家也确实在做这方面的努力,只不过这事情不容易做到,没有十年八年时间很难看到大的成效。
这么多的资金,继续炒房是不可能了,分一点进入资本市场其实也不错,未来除了 A 股市场也没有哪个地方能够容纳这么大的资金量。
资金有序进入资本市场,只要控制好节奏,不要疯牛,只要慢牛长牛,对实体经济是有很大好处的。

知乎用户 茶话股经 发表

明面的数据是经济不明朗,但我看到的是 99% 媒体都没报道的惨况:

房地产再次被大放血,看得后背发凉。触目惊心!


如果还有人记得,上个月社融的数据是 “大超预期”,是一片向好超乎大家预期,以至于大家上个月都问会不会放水,知乎的那个问题余温尚在,如图:

短短 1 个月时间,一切都发生了发天地福的变化。

相比于其他社会融资数据,没有什么比得上这个更重要:

居民部门的中长期贷款

因为它就基本代表了房地产贷款数据,也就完全直接说明了最新的楼市销售状况。

具体数据,

2022 年 7 月住户贷款增加 1217 亿元,

其中,短期贷款减少 269 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 1486 亿元

重点是,前者代表消费者信用卡之类的短期消费,而后者则以房贷为主。

那么去年同期是多少?

2021 年 7 月住户贷款增加 4059 亿元,

其中,短期贷款增加 85 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 3974 亿元。

看到了吗?

去年新增 3974 亿,今年却只有一半还不到,仅 1486 亿,暴跌超 60%。

意味着新入市的购房者直接腰斩,房企又被放血加速崩溃。

毫无疑问,这是由经济下行叠加了一系列烂尾楼、停供潮时间的共同影响。

中国人对房地产素来有 “买涨不买跌” 的信仰,

这种趋势一旦(实际已经)形成,将覆水难收很难挽回。

能扭转吗?难,已经很难,除非再一次宇宙大放水。

但漂亮国连翻加息的背景下,中美利差已经倒挂,我们实际可以放水的空间都很少了。

至于其他社融数据,留待之后再分析。


最后再提一句。

为什么之前交通银行会忽然提出 “提前还贷要罚息”,其实这不是一个新鲜事,很多银行的贷款合同都有写。可是偏偏这时候发公告,此地无银三百两,整整说明最近有不少人已经开始提前还贷,甚至可能成为了 “潮”——提前还贷潮。

提前还贷的真正原因是,越来越多人发现手上余钱没有更多更好的投资渠道,在经济环境不好之下,与其冒本金损失的风险,去艰难获得仅仅比贷款利息(4-6%)的投资回报,倒不如把这笔钱先还给银行,减少负债度过寒冬。

而这其实对银行和金融体系都不是好事,一方面会影响银行利润,另一方面会增加资金在金融系统的空转。同样也会令经济失去该有的活力。

可谓左右为难。

最后,我倒是很想听听在上个月还 “一片向好” 大唱赞歌的那些人,出来回应作何感想?

知乎用户 司机叔叔 Jan​ 发表

意味着流动性拐点或已出现,符合近期国家多个场合强调 “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 的定调。

7 月人民币贷款数据和 6 月的火爆气氛形成了较大反差,6 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是多增 6900 亿元;7 月则变成了同比少增 4042 亿元。社融数据其实也是低于预期,也成降温趋势。

说明了 6 月数据大增很可能是上海疫情的后的一次大回补,主要目的是稳定第二季度经济。

7 月的数据其实也是可以预料的,因为近期国家重要人员已经在多个重要场合明确表示 “不超发货币”“不大水漫灌”“【不会为了过高增长目标而出台超大规模刺激措施、超发货币、预支未来】”“不强调全年 5.5% 目标”“……,这意味着我们进一步加码货币财政刺激的可能性是大幅下降的。

**对房地产行业来说,国家的态度也是一如既往:住房不炒;**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稳妥实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本次国家意志力坚决的根本原因是只剩下去房地产泡沫一条路了,这是由人口基本盘多决定的。

周三央行发布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坦率地指出:“随着城镇化进程边际趋缓和房地产长周期趋势演变,过去量级较大的基建贷款和房地产贷款需求减弱,而普惠小微、高技术制造业等贷款体量仍相对较小,加上直接融资呈上升趋势,信贷增速在新旧动能换档和融资结构调整过程中可能会有所回落,但这是适配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反映。”

这段话已经非常明确地表达出央行无意在当前经济结构调整阶段逆势过度刺激基建地产的政策立场。

居民中长期贷款已经连续十几个月同比负增长了,对比历年也是腰斩式下降,这说明市场需求侧也在主动降房地产杠杆。经济大环境不佳,收入预期打破,居民在主动压低消费支出,像房子这种要命的大件商品,首当其冲。

国家毫无疑问是铁了心去房地产泡沫的(最终结果),但是过程要尽可能平滑温和(过程)。我们在进行房地产回归合理的 “过程管理”,而不是什么救市,有些人是没有这种分层思维的,自然不理解国家政策的含义。

下图是中金最新研报,足可见 7 月房地产依旧寒冷,21 年中旬以来,房地产就一路下行,今年基本上所有城市群房价都在不同程度下行。有些炒房客较集中的城市,7 月挂牌价跳水式下跌,生动说明炒房客们急着套现了。

只要我国坚定去房地产为首的泡沫、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后面都会好起来的,大可不必悲观甚至自暴自弃。

从我对国家政策面的深度跟踪观察和分析,我认为本轮政策面皆着眼于国家长远发展、而且国家意志坚定!政策面丝毫没有贪图短期纸面经济数据,而走偏路的迹象。。

最显著例证就是经济下行压力如此大,国家中枢依旧没有重走房地产、铁公基老路,反而是给地铁热降温等!(地方政府像继续蹭房地产,但是没什么用,中央控制了资金流!)

这也是我对国家经济社会长期发展基本面有信心的源泉。

**任何时代都是【最好】和【最坏】的叠加态,好坏取决于你自己的认知。**认知低的人,放在任何时代都是最坏的时代!核心在于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这样才能稳稳抓住机会!

我国未来相当长时间依旧是全球机会最多的地区之一。


2020 年初的这篇文章有很多金句,经受住了时间考验,现在更加熠熠生辉!

许 + 印、孙宏斌等人最大的遗憾可能就是没有花 10 元钱咨询(当年知乎咨询就是 10 元)我关于中国房地产的事情。10 元钱也许就可以帮他们省 1000 亿吧。

强如项羽**,没有范增出谋划策也只能陨命乌江;起点低如**刘邦,有张良倾囊相授也可以一飞冲天。

再次劝诫大家(跟着国家的意志走,关注实体经济,别再炒房了):

  • 一个人的奋斗只有与国家前途命运产生和谐共振,才能收获事半功倍之效,
  • 一定要相信国家的纠错能力,一旦触发纠错机制,必然有雷霆万钧之势能。
  • 天空已然破晓,一个居住无忧的新时代已经在徐徐走来,
  • 所有的铺垫,都为了一个目的,去泡沫让经济继续飞扬。
  • 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当你的眼界不在局限于个人利益相关,而是基于当下内外的环境,以最有利于国家发展(甚至世界发展)的角度思考,很多答案不言自明!
  • 不要懊恼过去,因为纯属浪费时间;与其惆怅过去,不如放眼未来。也不用担心时代不给机会,想一想,你有没有足够的智慧发现机会在哪里,没有就提升自己直到有,以及机会出现的时候是否做足了准备。
  •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重要提醒:**中国房地产的万字分析长文详见个人公众号(仅两个是我的):【悟空新之助】(五个字、谨防假冒!)

全方面考虑中国人口、经济、政策和世界格局分析中国房地产,可能是最全面的房地产分析文章,知乎还是太谨慎啦,最近又掀起了新一轮删文清查活动,给大家带来的不便,还请见谅!

目前我正在公众号更新系列文**【中国城市房价漫谈】**,目前写了深圳、武汉、天津、西安、厦门、青岛、长沙、成都、南京、广州、杭州、天津、沈阳、郑州、重庆、济南、昆明、南宁、海南……(二线以上城市基本上全覆盖),接下来将会定点分析中国典型城市的房地产走势,欢迎来阅读

知乎用户 pure 日月​ 发表

企业财源广进,有钱了。不用贷款。

百姓生活安康,钱包富足,没有消费压力。也不用贷款了。

国家一直强调去杠杆,看来已经初见成效。

夏天马上就过去了,秋天跟着来了。

然后是冬天。

大家要多准备点柴火,也多准备点吃的。

春天,还远着呢。

知乎用户 宁一 发表

你越看国内,你就会越发现国内目前底层就是梵天的腿、甚至更底层不可接触者,事多钱少还嫌你臭那种。

底层没钱怎么消费,中国的经济肯定是瘸腿的,再加上疫情防控,服务业的打击是非常大的,那些想开店或者投资服务业的资金都不敢进来。

知乎用户 江先生​ 发表

躺平开始发力了,效果初显,各位兄弟姐妹,再接再厉,勇攀高峰

你让大家没信心,大家就摆烂给你看,有本事按着牛头喝水

知乎用户 吃大鱼 发表

7 月金融数据出炉!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 4042 亿元 新增社融同比少 3191 亿元

每经记者 肖世清 每经编辑 廖丹

8 月 12 日,央行公布数据显示,7 月末,广义货币 (M2)、狭义货币(M1) 同比分别增长 12%、6.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高 0.6 个、0.9 个百分点。每经记者注意到,7 月,M2 增速创逾 6 年新高,M1 创 2021 年 4 月以来新高。

人民币贷款方面,7 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 6790 亿元,同比少增 4042 亿元。从结构上看,7 月份,住户及企(事)业单位短期贷款分别减少 269 亿元、3546 亿元,中长期贷款分别增加 1486 亿元、3459 亿元。

社会融资规模方面,2022 年 7 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 334.9 万亿元,同比增长 10.7%。2022 年 7 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 7561 亿元,比上年同期少 3191 亿元。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接受每经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从 7 月信贷、社融和 M2 同比数据看,国内货币供应合理充裕,但实体融资需求偏弱;国内需要进一步推动宽货币向宽信用转换。”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从金融数据可以看出,当前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下阶段应继续落实好各项稳增长措施,特别是要加强财政、货币、产业、就业等政策的协调配合,稳外需、扩内需,促消费、扩投资,支持信贷有效需求回升。”

M2 余额同比增长 12%

数据显示,7 月末,M2 余额 257.81 万亿元,同比增长 1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 0.6 个和 3.7 个百分点;M1 余额 66.18 万亿元,同比增长 6.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 0.9 个和 1.8 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 (M0) 余额 9.65 万亿元,同比增长 13.9%。当月净投放现金 498 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7 月 M2 创逾 6 年新高,M1 创 2021 年 4 月来新高。

另外,7 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 447 亿元,同比多增 1.18 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减少 3380 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 1.04 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 4863 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 8045 亿元。

周茂华对记者表示,7 月 M2 同比继续走高,主要是财政、货币政策持续发力,增加基础货币投放,带动企业部门存款明显增加;反映国内货币供应量充足。

“M1 同比持续加快,反映企业短期存款明显增加,一方面,反映企业活动活跃度增强;另一方面,企业短期现金流有所改善。” 周茂华称。

温彬表示,7 月 M2 同比增长 12%,央行通过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保持了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尽管信贷派生效应减弱,但随着财政支出稳增长力度加大,财政存款增加 4863 亿元,同比少增 1145 亿元,有助于流动性改善,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和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均低于上月和上年同期水平。

周茂华称:“M2 同比维持高位,国内货币政策保持稳健略偏松格局,继续为实体经济复苏提供有力支持;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整体向好,国内经济活动加快恢复,有望带动融资需求;各地因城施策稳楼市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带动房地产市场融资回暖;重点基建项目落地带动上下游信贷需求增长。预计信贷需求将逐步增强。”

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 4042 亿元

人民币贷款方面,7 月份增加 6790 亿元,同比少增 4042 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 1217 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 269 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 1486 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 2877 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 3546 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 3459 亿元,票据融资增加 3136 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 1476 亿元。1-7 月,人民币贷款累计增加 14.35 万亿元,同比多增 5150 亿元。

周茂华指出,7 月国内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明显少增,而票据融资反弹,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反映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偏弱,复苏基础有待夯实。从结构看:居民、企业新增贷款同比均明显少增,结合居民和企业存款增长明显,反映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意愿偏弱;其中,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收缩,反映房地产复苏基础有待巩固。

另一方面,在上个月及上半年国内积极推动宽信用后,企业信贷融资需求出现一定提前 “透支”,放大了 7 月份季节性波动。另外,结合 7 月 PMI 制造业指数看,7 月极端气候对工业企业生产造成影响。

温彬表示,7 月人民币贷款增加 6790 亿元,同比少增 4042 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 1217 亿元,比上年同期少增,居民贷款需求回落。其中,短期贷款减少 269 亿元,反映消费贷款意愿下降;中长期贷款增加 1486 亿元,较上月少增,说明房地产市场仍在触底过程。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 2877 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 3546 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 3459 亿元,票据融资增加 3136 亿元,比上月和上年同期明显回升,反映当前企业融资需求不足,票据融资冲规模情况再次显现。

社融增量比上年同期少 3191 亿元

社融数据方面,初步统计,2022 年 7 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 334.9 万亿元,同比增长 10.7%。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 205.5 万亿元,同比增长 10.9%;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 2.23 万亿元,同比下降 3.6%;委托贷款余额为 10.89 万亿元,同比下降 0.2%;信托贷款余额为 3.93 万亿元,同比下降 28.3%;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 2.55 万亿元,同比下降 21.9%;企业债券余额为 31.5 万亿元,同比增长 9.3%;政府债券余额为 58.12 万亿元,同比增长 19.4%;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 10.11 万亿元,同比增长 14.4%。

再看增量数据,初步统计,2022 年 7 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 7561 亿元,比上年同期少 3191 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 4088 亿元,同比少增 4303 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 1137 亿元,同比多减 1059 亿元;委托贷款增加 89 亿元,同比多增 240 亿元;信托贷款减少 398 亿元,同比少减 1173 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 2744 亿元,同比多减 428 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 734 亿元,同比少 2357 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 3998 亿元,同比多 2178 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 1437 亿元,同比多 499 亿元。1-7 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 21.77 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 2.89 万亿元。

周茂华指出,7 月社融数据放缓超预期,同比少增,从分项结构看,实体经济信贷和企业债券发行成为拖累;反映实体融资需求偏弱和政策靠前发力导致上半年融资需求出现一定 “透支”。但单月新增社融和信贷数据波动一般都比较大,社融存量同比增速并不低(10.7%),与名义 GDP 增速继续保持匹配。

温彬表示,7 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 7561 亿元,出现季节性回落,比上年同期少增 3191 亿元,反映当前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偏弱。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 4088 亿元,同比少增 4303 亿元,下降明显。同时,企业债券净融资 734 亿元,同比少增 2357 亿元,但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 1437 亿元,较上月多增 848 亿元,显著回升。此外,政府债券净融资 3998 亿元,同比多 2178 亿元,有助于下阶段更好地发挥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

周茂华指出,从 7 月信贷、社融和 M2 同比数据看,国内货币供应合理充裕,但实体融资需求偏弱;国内需要进一步推动宽货币向宽信用转换。下半年,我国面临全球需求放缓,需要对海外央行政策紧缩及输入型通胀保持警惕等。国内货币政策继续保持稳健基调,注重政策精准质效,货币政策与财政、产业等政策进行配合,落实好此前出台的保供稳价、纾困助企、稳增长政策,促进供需良性循环;加大中小企业等薄弱环节、制造业等重点新兴领域支持力度;支持重点项目融资保障,加快项目落地见效;以及推进新市民融资服务等。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知乎用户 每日经济新闻​ 发表

当前中国有三个问题在拉低社融规模!疫情、房地产和央行货币政策,这也是当前全球最大的几支黑天鹅。

先说疫情,今年国内疫情一直没有断过,尽管中途提过很多次要兼顾防疫与经济,最后的结果都是经济让步于防疫,只要防疫政策出现松动,市场旅游、消费等需求肯定大幅度上涨,但是我估计今年肯定不能期望防疫政策有更大幅度的松动,最快也得明年,这个今年没希望;

第二个是地产,我觉得在地产方面上面出现了一定的误判,以为社会购房需求依然很大,不能过快放松限购政策,就一点点的挤牙膏,结果房地产价格一旦下跌就根本止不住,价格一跌、刚需直接少一半,社会经济不经济,又导致法拍房、断供房增多,房地产市场进一步承压。

对于中国而言,很多人的资产都在楼市,楼市不景气或者流动性差,会长期压制社会消费需求,而且目前来看房贷利率已经降至历史低点,很多地方都低于 LPR 利率了,已经没有促进空间,现在我们只能期望房地产不要拖累经济,根本不敢奢望地产还能再次拯救消费,所以楼市也无望;

最后一个转折点就落到了货币政策之上,这也是当前股市最大的希望,昨天,央行发布《2022 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说坚决不搞大水漫灌,可最近央行非但没有漫灌,还一直在回收流动性,下图我统计了一下央行今年的资金投放量,特别是最近六个月,仅仅只有 6 月在净投放,有 4 个月都是大额回收流动性,这也成为压制股市的主因。

那么问题来了,明明消费不足、社会经济活力不足,为什么央行还要回笼资金呢?这个时候不应该降准降息继续投放资金吗?

答案还在外围,现在除了中国之外几乎所有国家都陷入了通胀危机,开始加息收紧货币,如果我们持续逆势放水,人民币贬值的压力会很大,所以是外围通胀数据一定程度上压制了我们的货币空间。也正是这个原因,昨晚美国通胀数据公布之后,今天 A 股就开始大涨,其逻辑就是美国通胀得以遏制,美联储加息步伐减弱,中国也能有继续放水的空间,社会经济活力能够刺激,社融才会回暖。

最近一年半这种疲软的社融直接传递到了股市,下图我统计了一下今年个股的涨跌幅分布,大多数股票跌幅在 0——30% 之间,个股中位数跌幅为 11%,别说赚钱了,只要你今年跌幅小于 11%,就跑赢了行业平均值。

照理来说,跌幅 11% 不多啊,怎么就搞得这么没有人气呢?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问题还是出在了大盘消费股上,蓝筹股在市场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是基金的蓄水池、是机构投资者的真爱、是股市支撑的基本盘,如果连这些基本面好的个股都不涨,你难道还期望那些追板炒短线的资金来拉升大盘吗?

超级品牌这个板块基本上全是大盘消费股,从去年 2 月开始就一直在下跌,从 2393 点一路跌至 1384 点,跌幅达到 35%,前两个月短暂反弹之后,近期又开始加速下跌,人气相当溃散。

板块下跌 35%,个股就更惨了,中公教育和苏宁易购这两支就不说了,它们是遇到行业问题和自身经营问题,云南白药,这支曾经非常火热的白马股,累计下跌了 66%,金龙鱼、海天味业这两支超级食品股跌了 60%,格力电器、美的、五粮液、万科甚至涪陵榨菜等一众明星股均是大幅度下跌,蓝筹股风光已不在,几乎所有价值投资者均已躺平。

价值蓝筹股全线下跌引发的后果就是基友们普跌,下图我统计了当前市场上最大的基金去年至今的跌幅,都是由明星基金经理管理,比如公募一哥张坤的易方达蓝筹精选,累计跌幅达到 39%;医药女神葛兰的两支中欧医疗混合,跌幅均超过 34%;千亿顶流刘彦春管理的景顺长城下跌 33%;掌管诺安基金的蔡嵩松倒是亏得少一点,但也是因为近期半导体板块反弹了而已,一个月之前亏得一样惨。

可以看出,最近一年半,不是各位的投资水平差,就连多位千亿基金经理都折戟了,亏损已经是常态!

最后,更多干货内容欢迎关注公众号:原来是凌乐

知乎用户 凌乐​​ 发表

对普通人来说是一件好事。

前两个月,每天我都会收到 1-3 通贷款电话。

我一直觉得银行比谁都还现实,它没事不会主动来示好,这就像失联了十几年的高中同学忽然打电话给你 = 黄鼠狼给鸡拜年。

8 月两周一通电话,我猜,大概整不动了。

报告正好验证了我这才叫 “格物致知” 啊哈哈。

人类高尚的语言艺术一直让人很迷幻,书读多了脑子会注满水,报告只讲同比不讲类比,必定有诈。

数据是说:

这届普通人表现的极好,集体躺平。

2021 年该割的韭菜都割了,2022 年实在割不动了。下半年和明年的情况更严峻,谁来顶住压力呢?

老爷们,是时候展现你们绝佳的操盘本领了。尾货出清要有魄力啊,就靠毛头小子打电话去库存不现实啊,你们这么精明一定有办法的。

我们普通人就天天等着,房价哪时候可以打 7 折,利息哪时候可以降到 3% 以下。

0 首付 + 送装修,指日可待。

这样我都还要考虑考虑租金收入是不是赚的比物价上涨还多。

这回答过两天自己删。

知乎用户 夏知安 发表

好处:

  1. 人民群众有存粮了。
  2. 制造业现金流稳健了。
  3. 人们不再为房贷焦虑了。
  4. 人们有钱消费了。
  5. 贫富差距没有继续扩大了。

坏处:

  1. GDP 差了。
  2. 造城慢了。
  3. 地产公司难受了。
  4. 炒房客难受了。
  5. 老爷的亲戚们包的工程少了。

u1s1,对于屁民来说,整个社会的涉房贷款越少越好。无论是居民的负债还是地产商的负债。因为这些本质上都是税收。

知乎用户 Spontaneous​ 发表

这么说吧,问题比你看到的还要大

专项贷款扶持小微企业知道吧?巨额放水,大增量

大企业,银行肯定是支持其信用扩张的,大企业额外贷款肯定也同比上升。

不过企业正常的经营性贷款八成是下降的,毕竟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两个抵消应该差不多。

那么大幅减少的是啥?

是市场的贷款,根据现阶段的热点问题,很大概率是住房贷款的巨幅缩水,也就是说,

大家都不贷款买房了。大家都在等等,等崩盘。

少增 4000 亿肯定是往少了说的,再加上我国某些统计流程不透明以及喜欢自己改好看点的黑历史(具体就是这几年生育率严重不符合市场上的统计机构中等数量范围样本数据)

粗略估计,自由市场贷款下降起码是公布数据的 1.5 到 2 倍左右。

哎,研究这玩意还得靠猜,有时候真怀疑我国高层能看到真实数据吗?有没有可能他们看到的也是掺了水的。

知乎用户 穷读书人 发表

谢谢,经济学的微观运行不是我的强项,我试图从宏观的角度说说这个问题。

政治和经济不可分,中国的政治经济已经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上,或者说,世界经济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上,需要作出方向性的选择。

过去 30 年,我国经济总体上是依附在美元体系下的,作为美元的打工仔,美元主导了我们的分配体系。现在这条路已经走到了尽头,未来五到十年年内,我们将不得不逐步将经济从美元体系下转移到自主运行的轨道,以免我们辛辛苦苦赚下的美元在即将到来的台海战争中,被美国无偿没收。

还有一条路就是投降,在此就不讨论了,相信在中国支持这条路的人是极少数。

转型的道路是漫长而痛苦的,但也是充满机遇的。

对普通人来说,只能熬下去,坚持活下来,平平安安就是胜利,现在的房地产市场自然就是不可持续,一定会萎缩了。

-–///—

以下是回答中国几大国企在美国退市的问题

-–//—

看到很多金融界的人士仍然在强行解释,屁股决定脑袋,实在忍不住,出言提醒你们几句。

强大的中国,需要全新的你们。你们可以选择留在中国,或者润去美国,如果美国要你们的话。

在美国已经将中国视为第一号敌人的大背景下,五年以内,你们以前熟悉的游戏规则将渐渐消失,这一点不要心存侥幸,但是迅速适应新规则的人将脱颖而出,新规则的核心是人民币。

2022 年的第四次台海危机,让所有人都看清楚了一点,我国准备动手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了,或者换一个说法,准备以武力瓦解美军在西太平洋地区的霸权了。

那么,动手的准备将包括:

1. 军事上的准备,这个就不细说了,可以说基本上已准备完成。当然,动手的时候,第三艘,第四艘航母舰队完全准备好,轰 20 和歼 35 完全准备好,1000 枚以上的核弹头完全准备好,那就更好了。

2. 经济上的准备,第一条是形成人民币的部分国际化,简单一点说,就是用人民币可以买石油,这一点已经基本准备完成,俄罗斯,伊朗都不是问题,如果沙特也答应以人民币计价支付,那就完美了。

3. 第二条抛售大部分美元国债,以及撤回在美国上市的主要上市公司,这一点要结合上一条,估计在五年左右完成。

4. 第三条我们主要的对外投资,都需要转移到解放军能保护得到的地方,保证解放台湾战争开始的时候不会被威胁,估计在五年左右完成部署。

其他的慢慢补充。

-–//—

现在的蓝星上,实质上是有一个隐型的统治着整个世界的世界政府的,这个政府就是美联储,这个世界就叫资本主义世界。

美联储通过控制世界人民的钱袋子来统治世界,方式就是发行美债。美债的总额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几千亿到几十万亿的过程,就是美联储用几乎无成本印刷的绿纸掠夺世界人民财富的过程。每隔几十年美债的总额就要上一个数量级,这就是美联储及其背后的垄断资本对世界人民的一次掠夺。

70 年代的时候,石油的单价是一点几美元一桶,作为实质上的世界央行,美债总额只要几千亿就够了,世界经济正常运行,美国照样过好日子。90 年代到现在,石油的价格在几十美元一桶,美债总额就需要十万亿这个级别了。凭借美国强大的军力和引领世界的科技,美国成功的完成了美元单位数字上调一个数量级的转换,全世界的人都捏着鼻子接受了。世界经济仍然正常运行,美国仍然过着好日子。

现在,只要在未来的一两年内,石油平稳的涨到 200 美元左右一桶的价格然后稳定下来,而且美国的军力仍能确保美元仍然是世界石油的主要支付货币,美国就一点事情也没有,好日子继续过下去。

奈何现在出现了中国这个 bug,美国的军事霸权已经出现了强劲的敌手。从现状看,凭借 300 年的厚势积累和两次世界大战加冷战胜利者的战争红利,估计五到十年以内美国还没有大问题的,可以撑得住的。十年以后就难说了。

然后我们来说说目前美元霸权的主要对手人民币。

总有人说人民币是不可自由兑换的货币,所以人民币是有缺陷的,人民币不能扩大国际储备份额就是这个原因。这实际上是一个经典的话语陷阱。

所谓的 “自由兑换” 就是一个假命题。

什么叫自由兑换?目前的定义,就是允许拿着美元等所谓可以自由兑换的货币(以及当前美元主导的后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下的附属货币如欧元,英镑,日元等),去一个国家的央行要求可以无条件的任意兑换该国的货币,或者要求用该国的货币无条件的任意兑换美元,尤其是在资本项下。

那么问题来了。

任何一个国家是否可以宣布自己的货币有 “自由兑换” 权,然后拿去美联储要求无条件的任意兑换成美元,美国会换给你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所以,目前所谓的 “货币自由兑换”,不过是美元的单向自由兑换权。目前所谓的货币国际化,不过是在美元控制体系下的伪国际化。这种国际化,不要也罢。

人民币的真正的国际化和可自由兑换,一定要走出一条新路,也一定能走出一条新路。

目前的人民币国际化,有三条可行的道路:

第一条道路,就是有许多公知鼓吹的美元体系下的国际化。具体而言,就是由中国央行单方面放开和担保美元资本项下的可自由兑换,如同阿根廷,俄罗斯,印度,香港,韩国,日本,以及东南亚危机前的泰国等等一样。其实质,就是将人民币作为美元体系下的附属的二等货币,美国进一步巩固其全球货币霸权。

第二条道路,就是中国通过与各国不断地签署货币互换协议,最终在东南亚,非洲,阿拉伯地区将美元挤出,成为当地实质上的储备货币,当地政府和央行单方面的保证人民币的自由兑换权。而在全世界,欧元等也摆脱美国美元附属货币的地位,全球形成美元,人民币,欧元,卢布等几个货币区,美元失去全球货币的地位。

第三条道路,就是经过无数斗争和妥协,美国最终和中国达成无限货币互换协议,美联储和人民银行共同担保。就是说双方共同担保人民币可以任意兑换美元,美元也可以任意兑换人民币。这是真正的 G2 模式,可能性也存在。

最终会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Ps:

我为什么自称为 “经济学民科”?

因为在沟通过程中,我发现很多自称学经济学的人理解不了我说的东西。我思考了很久,最后发现原因大概是因为他们的思维模式已经固定了,无可改变。他们就像学舌的鹦鹉一样,只会重复别人教给他们的几本西方经济学的教条,一旦讨论内容跳出教过的范畴,他们就不会说话了。我把这样的人称为 “经济学鹦鹉”,与他们相比,我宁可被叫做 “经济学民科”。

我个人认为,蒙代尔三角理论是一种欺骗性的理论,只对被美元霸权控制下的国际货币体系的二级货币适用。就如同赵本山的 “卖拐理论”,专门用来筛选可欺骗的傻子的。

不然,可以用美元套一套,货币政策独立性,汇率稳定和资本自由流动,美元是否能同时做到?

知乎用户 无聊的海上闲 发表

我有一条绝世妙计可以让银行的贷款增加。

1:发放的养老金,2000 元现金 + 消费券代替。

2:所有公务员、事业编、国企的工资 3000 元 + 消费券代替。

3:存款超过 50 万的,取钱 50 万 + 消费券为计算。

4:资本市场,二级市场的减持的股东 100 万 + 消费券。

5:IPO 企业上市募集的资金一半资金 + 一半消费券,持有的消费券必须到指定的银行抵押贷款现金。

银行开设一个消费券兑换现金的业务窗口亦或者消费券信用卡。

100 消费券兑换 100 元现金。(一天一个身份账号只能最高兑换 500 元)

居民持有的消费券可以作为抵押去银行窗口兑换现金,利率 5%。(不受资金限制,超过 100 万的利率 3%)

这即满足了居民消费同时满足了部分居民把消费券换成现金的意愿也带动了银行贷款的额度。

知乎用户 mtdl1985 发表

北京还没放开限购。还早呢。

知乎用户 摩托车不充电 发表

嘻嘻,就这点儿优惠力度打发要饭的呢?我就是不买房

知乎用户 明王镇狱 发表

我不看好躺平的理论,大家都在等着房价崩掉,其实是片面的孤立去看待问题,现今的高房价,过去的高地价,更早的自由人身份,这些都是一种手段,也就是通过极度高价的必需品来收割劳动果实,确实大家都不买房子房价就会下降,但是一种手段无法解决问题就会衍生出另一种手段,无法从个人发展的必要基石(房子),那就从个人的**个人生存必需品,**入手,比如说粮食,比如说与粮食高度绑定的工资,增高粮食价格到与工资持平,房子你不买,饭你得吃吧,入城税,房子你不买,维持开销你得挣钱吧,交通税,买菜你得进菜市场吧,入市场税。。。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我疯了,这种事情怎么可能呢,任何腐朽的大明不是一蹴而就的,一次一次加码,每次都在你勉强能够接受的程度加码,大明的后期农民极度赤贫,可是每一届内阁首辅都只是增加了一点点的税收,因为……(征兵?修建水坝?改造长城?)所以这种税收是正当的,增税减税都是合理的,最重要的是,先有士绅的需求,才有为这种需求服务的官僚与政策,再说的明白一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关系决定上层建筑,士绅的需求决定大明宏观政策的调整

1. 比如说建立埃及金字塔,整个工程的总量是固定的,需要至少几万个奴隶的几万个有效工时,法老建立这个金字塔不会顾及奴隶的感受,区别在于奴隶越多盖的越快,奴隶越少单个奴隶干的就越多。

2. 大明 大明的士绅优质的生活需要农民来供养,比如说单个士绅每年优渥奢靡的生活需要 20 个农民辛辛苦苦的工作一年并扣除必要花费外的一切劳动果实,老爷的生活质量不会因为天灾少了几个农民而下降,只会变成增加单个农民要缴纳的税来维持平衡,这种税收会一直增加到农民无法维持必需的生活消费,迎闯王。

有些人觉得我在信口开河,极度消极,我举个例子,单身税,直接收单身税一定会被反对,但是可以大幅度提高生活必需品物价,并给孩子的家庭发放消费券来实现,比如说一个成年人一个月的必需花费是 1 千,通过物价调控涨价到 2 千,给有孩子的家庭发 800 的消费券,什么都没变,单身的人没有缴纳额外的单身税,只是有孩子的家庭得到了支持,大家都赢了。

知乎用户 傀儡师 发表

以前老百姓很穷,大街上的店要借钱才能生存这样子。

现在

经济一片向好,大家都有钱了,

有钱了自然不需要跟万恶的资本家借钱了。

不仅如此。

很多大街上的店还贴了醒目的条子。

表示自己不需要借钱了。

以前的人,拼命生孩子,跟牲口有什么区别?

所以就用对待牲口的手段对待他们。

现在的人,自觉少生优生,社会进步了。

知乎用户 二手牛排学家 发表

关键还是信心,5 月份,乃至 6 月份,特别是钟南山发表了论文及提出了建议以后,社会在 “特效药”,“中药”,“疫苗” 的加持下,对 “逐步解封”,“渐进放宽”,还是有信心的,可是几次“毫不动摇” 之后,这份信心渐渐动摇了。

钟南山论文原文:

https://academic.oup.com/nsr/article/9/3/nwac054/6564385?searchresult=1&login=false

知乎用户 黄继斌医师​​ 发表

稳中向好

知乎用户 小意思 发表

这个回答几个月来我一直在写。看过去而知未来。下面的文章是去年和今年前几个月陆陆续续写的,形式基本按我预判的在走。

先来段房地产顺口溜(21 年的文章)

搬好凳子看长文,一句话,核弹级巨大的危险显现。

-—————————————

该文创作时间 2021 年 9 月

你不买我不买,每平小降几千块。

你要买他要买,烂尾维权没人甩

你要闹他要闹,抓进局子睡午觉

你分销他分销,惨得没有油水捞

你软文他软文,靠吹靠骗带进坟

你停工他停工,美梦全都变成空

你不听他不听,烂尾看得肉心惊

你爆雷他爆雷,杠杆炒房遭爆锤

你捂盘他捂盘,最后骨折眼泪含

你拿地他拿地,疯狂杠杆把命毙

你地王他地王,潮水退去站岗凉

你裁员他裁员,地产相关全缺钱

你发债他发债,毁约丧誉把命害

50 强,100 强,最后大多都凉凉

你新区他新区,房产税来全鬼区

你来炒他来炒,最后都是坟头草。

你来吹他来吹,大势已去全炮灰

你天真他天真,二十年地产真尾声

你法拍他法拍,盲目杠杆要遭栽

你后悔他后悔,恶兆在前你想太美

你不慌我不慌,慌得只有小西装

炒房狂投机狂,秋天的蚱蜢要灭亡

不看大势不看报,高位接盘你睡不着觉

顶层这次决心大,刮骨去毒你怕不怕

此一时,彼一时,唯有自住最踏实。

市场回归真本质,合理租售才最值。

莫再抱着毒药喝,高速扩展负债多。

此时如不关阀门,洪水滔天在后人。

国家转型在此时,技术革命才本质。

要想走进新时代,回归正途趁现在。

笑。

===========================

这是老美的阳谋,说了 N 次了。

这一切都是阳谋,,中国,股 房,汇三杀,这波绝对不亚于 08 年危机暴跌。

美国这次想搞个大得,估计目标就是要让中国几万亿的外汇储备全部耗尽。

逻辑是这样的,

逻辑 1 美元潮汐要回流,对它最大的阻碍就是有另一个大国吸引资金流,那个国家本币跟着升值,就会影响到他回流,因为资金可能中途跑到大国去了。

逻辑 2 某大国是外贸制造业为 3 架马车之一,其他 2 架自己基本干废了,那么就集中火力轰击他外贸。

逻辑 3 小弟日本是其邻国,也是制造业起家,放他出来开启货币主动贬值,

逻辑 4 东南亚一众国家都是制造企业居多,那么大家都开启贬值模式,韩国等国不出意外很快会跟上。

逻辑 5 那么那个想升值来和美国夺取资金回流的国家,本币如果升值,但周边一众国家货币贬值,那么制造业的成本优势将大受打击。

两个结果,

1 死撑,大量企业恐怕拿不到订单倒闭,失业大潮叠加房地产泡沐,必然重创一波 。

2 跟着一起贬值,那么分流的资金必然重新回流老美。同时带动大量地产泡沐大的地区泡沐破裂 。

这是阳谋,你看得到但是躲不开 。

老美缩表,必然迎来通缩。还有好多人说老美缩表对中国没影响。知道什么是消费大幅缩减么?直接打击外贸出口型企业,而且是低端制造企业。海量外贸毕业生一步步走来。让 18% 的青年失业率再创新高是毫无疑问的。

市场就这么大,老美这次还开启印太经框,就是开启全面去中国化。 越南,印度崛起后面几年会大量替代国内低端。这又是就业最重的一头。

老美缩表 + 大量低端产业被替代。

老美联合欧盟,亚洲诸国,就是慢慢剥离中国。这是肉眼可见的大杀招。

中低端制造是很快就可以替代,外贸一旦被打击,失业狂潮叠加人口暴跌 + 老年化,以前的红利就会变成堰塞湖。

… 日元大幅主动贬值,这次就是要打东亚地区外贸,开启一波汇率战。

大量外贸企业寒冬将至,面临倒闭失业潮

大量 “被毕业” 潮水般出现,互联网才是开头。人家是先知先觉最快的,

那些其他行业搞不清楚状况的群众还在吃瓜。

再强调一点,日元可是主动贬值,几周前我就说了,这种走势是主动的贬值,什么叫主动,就是知道要贬,一样会采用放任态度,那么就是说,日本方面做好了各种准备。这个几周前我就说了。

那么主动一定带有目的性,这个目的针对谁,针对什么,是很明显的。

那就是来刺穿你泡沐的!哪个国家有最大泡沐?哪些个国家老百姓掏空 6 个钱包?大家都知道是什么。

日本那是过来人,他太知道现在该做什么了, 这家伙一直算计好了的。

============================

再更新点更深入的,想看我的以后我会说更多。。

说说大家关心的房地产方面的杀盘。

房地产 30 年萧条期已经开始,房价一路向下,偶尔反弹也难达前期高度了,前车之鉴就是日本。

高房价泡沐必然要破,如同当年日本一样,这次不是主动刺破,是被人给一刀子捅破,到时候想护盘都护不住,同时 14 亿人口一旦开始负增长,那么不出 5 年,老龄化的压力陡然上升,中等收入陷阱,老龄化陷阱自然而然的就会带崩目前脆弱的金融体系。这就是既要,又要的结果。没有出清各类不良资产,灰犀牛必然咆哮而来。老美抓住就是这个机会了。目前看,基本按着这个路子在发展。

因为各国本来就是互相博弈状态,此消彼长,你有问题不出清,在这里吹泡泡,最后别怪别人上来捅刀子,自己捅破还体面,比如 30 年前那个日本,等到别人来捅破,恐怕就是不是捅这么简单了,见过草原狼群围殴撕碎猎物什么场景么?有机会群狼当然一哄而上分而食之。一句话,自己问题太多,又不好好解决。光说着:“相信后人的智慧……” 后人都哭晕在景山树上了。。

国外现状更是恶劣,已经被老美完全找到了软肋,只要中国放水,美国就加息,死死按着你软肋打。加到这次缩表后,高息美国将会迎来大收缩,需求大幅下降,直接目标就是全面打击中国的外贸,因为老美深深知道只要全球通缩,就会直接打击制造国的外贸,照成大量失业,

这次就是要彻底锁死二手房交易,根本不给任何出逃机会。因为地价肉眼可见越来越便宜。开发商也不敢修了卖高价,卖价高了没人买一样就是占用资金,最后落入恶行循环。

大趋势势向下,不是简单再来次去库存就可以逆转的。

二手房会彻底停贷,这些都是可以预料的,大量建筑工人都要转型,国家逐步剥离房地产在 gdp 的比重。

房产税还在路上,国家意志不以你几个跳蚤跳来跳去的发反对意见就改变,历史的车轮滚滚,碾压至渣。

无债一身轻,管住双手,减少不必要开支,再说一次,没有任何负债,不盲目增加杠杆负债,就是危机中最好的防御。

道理好简单且明显。

因为如果不剥离房地产比重,就会像黑洞一样虹吸打压其他行业,那么你的国际竞争力就会衰退,不赚老外的钱,那么你的收入就会不涨甚至下降,收入不涨房价就成无水之源,再空涨崩起来就没底。

你要收入涨,就必须转型搞高科技,高科技的钱又被地产吸完,不打压地产就没法发展高科技和其他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地产本就是钢筋水泥的低端的行业,大家都可以搞,就没什么技术含量,国际上更没竞争力,

如果说房地产的历史功绩,一句话概括,就是短时间内,合理合法的,把大量民间资本吸收到政府手里的一种手段。闲散资本聚集起来办大事。就是一种强心针做法。目前从各种情况来看,其历史使命基本结束,再靠它只能成为抱着毒药来解渴。

所以剥离地产短期看起来是阵痛,但是对于长期来说是转型关键。

日本当年太明白这个道理,所以选择立马刺破,既保住中端,也保住了高端。

我们现在处境更难,日本 80-90 年代已经是人均 3W 个美刀的发达国家,2022 年我们才 1W 出头。

而且国际形势更加恶劣,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被各种围堵打压,高端制造被老美举起屠刀一顿砍废,中端和日本韩国欧盟一堆国家冲突竞争你死我活,低端又大有被印度,越南取代之势。

更要命的是全球开启了去全球化,WTo 岌岌可危。那么作为三驾马车唯一还能打的外贸也是肉眼可见的危机,海量工人毕业将可能不期而至…………

这就是一直依赖搞低端地产的后果,中间吃得油头肥肠的早就国外潇洒去了,留下些啥也不懂的小白还在拍手喊涨涨涨。

也难怪,他们主要就是被套慌了,胡乱上杠杆,负了自己承受不了的债务,因为好像看起来这几十年来发展顺顺利利,房子也形成了惯性涨价趋势,没有经历过危机,处处以为我们立马能赶超世界第一,你当时人家都是铺平了路让你超啊?

盲目乐观,大胆加杠杆,大胆贷款,大胆创业开店,最后一旦增速放缓,内卷加重,包括疫情,还有各种国内国外不利因素,断供法拍那是家常便饭,这还是危机才开始,就在这里喊天喊地了?

危机发展到最后你喊都喊不出来。

杠杆负债,被迫毕业,每天睁开眼睛就还房贷,没法了。看到别人说跌,心里那个悲。

但是你就算把每个唱空的人恨个遍,也无法改变现在国内国际的大环境呀。 日本韩国当年自杀的多少,跳楼的多少,还不是一样过来了。

改革和自我疗伤,哪会一帆风顺呢,必须得有炮灰呀。炮灰就是哪些盲目举债,认为房子是资产的,那是你负债买来的,叫负债好不好,你还希望大通膨来让钱不值钱,多恶心和心黑的人才这么来制造焦虑, 负债的人,在通货膨胀时,你的利息一样会涨,20% 利率了解下,而且危机时刻,大量失业还会加剧你的负债风险。

纵观二战后各国,有了稳定的五常和联合国,有了 imf 等现代金融组织, 主权稳定的民族和国家基本都不会发生恶性通膨或者金圆券这种事。

所以危机来临时,减少开支,减少消费,完全不负债,两手干净,一身轻松应对危机才是最好的策略。

所以危机来临时,减少开支,减少消费,完全不负债,两手干净,一身轻松应对危机才是最好的策略。

所以危机来临时,减少开支,减少消费,完全不负债,两手干净,一身轻松应对危机才是最好的策略。

三遍牢记!

什么投资黄金,投资这样那样,还去抄底的,被那些抖音毒鸡汤一灌,在我看来这些人脑子都不太好使。

老百姓就别太惦记抄底,资产大拿都不敢随意抄底你去抄底?特别是还有人高负债加杠杆抄底,那是直接会叫你继续穿仓负油价了解下。

大危机还在后面呢,几周前我就说了日元开启主动贬值,就是要打货币汇率战,跟着就会带东东亚制造业地区集体贬值。现在果不其然,中国只能被迫跟进,资产贬值大潮不久将会席卷全东亚。

这次老美的阳谋非常明显了,就是要将你的万亿外汇储备全部打掉。

这次将是核弹级别的危机。好自为之吧诸位。

=================

必须还要再来爽文,

我以前分析国。2017 年后,土地依赖超过 65% 的城市,基本就是很难摆脱越陷越深。

毒药接着喝,停不下来的。

为什么?因为摊子铺大了,想停都莫法,

杠杆如漩涡,用了就难抽身,每次只有用更大的膏药去补前面的口子。

所以这些高依赖城市,必须看起来是每次都新高, 不然立马就死,这就是土地依赖症。

好日子在后面。

……… 相信后人的智慧…… 后人哭晕在景山树上了

==================================================

再更……

不是说了么,土地依赖高的地区,不敢降,否则立马死硬,如同恒~ 大一样,恒~ 大就是那些过度融资的地方政府的缩小版。

为了借新还旧再融资,所以只能自摸,地价越摸越高,都晓得自摸会导致后面更恼火,但是还是得自摸,因为上一届留下来的继承贷,这一届你不接着贷是不行滴,否则工资都发不出来了,只能抱着毒药继续喝。

滨江集团和绿城,是这次拿地大头,都是杭州的本地企业,明眼人一看就是在这里自摸,白手套啊?!

有点能力的招保万金地产大拿都不敢随意拿地了。只有莽子还猛起往里冲,背后原因是不得而知,或者不是拍就要死,自我恶行循环。

城投就不说了,政府喊多少,就是多少,自摸多高也得拿,不然工资可能都发不出来了,这能维持多久?

每一届自摸多了,传给下一届,大家都相信后人的智慧……,后人一看吓傻了,莫得法,也只能继续自摸…… 相信再后来人的智慧。结果,借来的负债会越滚越大,到最后爆掉,反正不爆到各人手里头都烧高香。就是个恶性循环。

所以现在借钱潇洒当然看起来光鲜,那是把后面几十年的钱都拿到现在用,当然潇洒,各种英明正确,各种宏大叙事,各种运筹帷幄给自己脸上贴金…… 其实呢,都是吃了时代的红利,而且是负债的红利而已,但是借钱是要有个度,太过了就会造成后面洪水滔天,居然还有一帮子人叫好, 傻子们还跟着羡慕,那些个借钱潇洒的主,哪个不是身边一群海吃海喝跟着红光满面的人,借来的钱不用还的么?等还钱的时候才晓得砍手断脚,树倒猢狲散。

不过呢,内债都不是债,苦一苦韭菜就对了,大家都是这么想的…… 所以韭菜开始自断根了。

内债虽然不是问题,但是现在世界不是你单一的,而是竞争力的社会,群狼环绕,大清如果不是八国一起上来捅刀子,还能坚持一百年懂不?

现在的问题更严重的是外部环境恶劣,你自己一堆问题,想稳住杠杆大泡沐,别怪别人拿着刀子来帮你破了。

所以话说回来,

土地依赖算低的城市,才敢降地价,自我调控还有上下浮动空间,谁撑的久才算赢。

====================

如果看得爽,就再更…………

黄教授都发言了,房地产开放商死得剩下不到十分之一才是常态,

现在与各类开发商相关的,一手二手销售,设计,渠道,广告,分销。 全都要死到剩十分之一,而且中间大量地产商只会采用提桶跑路的姿态。

这就是不破不立,没有一个行业在这种疯狂杠杆下还能全身而退。必然是整个行业的大洗牌。

还有些傻子还以为国家这次还来兜底?没见人口断崖暴跌,各种外部环境恶劣么?去库存已经是掏空 6 个钱包。现在租金成本高得各类商铺都活不下去了。再涨点房价,

租金成本升高,大量做生意的都被租金搞垮了,为什么只有中国淘宝拼多多打得死实体,别得国家都是实体网购均分,因为国内畸形的租金,大幅超越了房子本身的价值,所以一旦再度被房价拉高租金,

恐怕就是大量商铺倒闭潮,失业潮席卷各地。连吹高房价的各类中介,我看租金都给不起。

再涨点?,我看本来就是摇摇欲坠的的餐饮,社商底层的那些 4S 店,大量商铺都关门大吉了。

我看那些盲目上杠杆的打工仔, 今天加大杠杆买房美滋滋,明天就 “被毕业” 法拍。

杠杆借钱一时爽,欠债还钱火葬场。。

还厚着脸皮要国家来利好,没见到恒~ 大,融~ 创等等诸多地产商躺地上哀嚎着,再给一次机会吧,这次一定好好卖房子,做个老实人,不再拼命上杠杆 ………… 一定好好学学企业管理,控制风险……

还有这个机会么?好多套牢的投资客炒房客,都哀嚎着国家再给机会,出去后再改邪归正好好做人,还有这样的机会么?

是个人都想跑,最后谁都跑不了,只有留着交房产税,或者断供法拍腰斩价出手。跑不掉了。

国外现状更是恶劣,已经被老美完全找到了软肋,只要中国放水,美国就加息,死死按着你软肋打。加到这次缩表后,高息美国将会迎来大收缩,需求大幅下降,直接目标就是全面打击中国的外贸,因为老美深深知道只要全球通缩,就会直接打击制造国的外贸,照成大量失业,

高房价泡沐必然要破,如同当年日本一样,这次不是主动刺破,是被人给一刀子捅破,到时候想护盘都护不住,同时 14 亿人口一旦开始负增长,那么不出 5 年,老龄化的压力陡然上升,中等收入陷阱,老龄化陷阱自然而然的就会带崩目前脆弱的金融体系。这就是既要,又要的结果。没有出清各类不良资产,灰犀牛必然咆哮而来。老美抓住就是这个机会了。目前看,基本按着这个路子在发展。

因为各国本来就是互相博弈状态,此消彼长,你有问题不出清,在这里吹泡泡,最后别怪别人上来捅刀子,自己捅破还体面,比如 30 年前那个日本,等到别人来捅破,恐怕就是不是捅这么简单了,见过草原狼群围殴撕碎猎物什么场景么?有机会群狼当然一哄而上分而食之。一句话,自己问题太多,又不好好解决。光说着:“相信后人的智慧……” 后人都哭晕在景山树上了。。

这次就是要彻底锁死二手房交易,根本不给任何出逃机会。因为地价肉眼可见越来越便宜。开发商也不敢修了卖高价,卖价高了没人买一样就是占用资金,最后落入恶行循环。

=======

更新,好多人说美股也要爆,简单普及下知识。

中房美股还居然拿来对比?根本毫无可比性。

说中房泡沐大,这是毋庸置疑,毕竟大家都开玩笑,卖掉中国一小区,可以买纽约几个街区,可以横扫德国半个州。笑,水泥值钱呢。

但是说美股泡沐大,都是些道听途说,炒股水平很差的人会那样看问题。美股历史上大起大落一点不奇怪,我预计这次老美道琼斯跌倒 2W 附近,但是人家多空都可以做,对冲基金也很多,美股走势是正常博弈的结果。从诸多经济指指标和历史对比看,标普 500 都不算什么泡沐,正常值附近上下而已。另外,股市不光看指数,你得看看是些什么公司。产品收割全世界的苹果公司,一个就抵得过全中国大半科技公司了。更别说

微软,谷歌,脸书,这些公司在,股价就算跌没了,他们会倒闭么?只要人才在,技术在,跌了后面又可以涨回来。这还光是科技类,老美其他芯片,医药… 化工,消费,制造… 世界级顶级跨国公司多了去了,可口可乐会爆么?强生,辉瑞这类大公司一抓一大把。 怎么爆?你公司的产品都卖不过别人,还要别人爆?

知乎用户 30 秒看穿本质 发表

信贷刚刚爆发立马跌入冰点,那我们就叫它贷达峰、贷中和吧。今年数据波动如此之大,是很少见的。

本质上来讲就是大家信心不足,已经对这起起伏伏经济有点失望了。从上海疫情、GDP5.5% 不动摇到现在的力争实现最好结果,再到台海危机,中美关系恶化,房地产暴雷、银行暴雷。时时刻刻透露着危险的信息。

1. 大家在买房上退缩了,怕买到爆雷的房子,没有那么火热的买房热情了。

2. 制造业受疫情反复影响,不敢大幅扩张。

3. 政府处在政策观察期,停止了大幅度放水,查看市场情绪。

其实年初的时候处于一个政策观望期,因为财政和央行打架,互相要求对方先行动,永远都是放水的嘴炮,把市场预期吊的很高,但却没有行动,错过了预期管理的窗口期。虽然后来还是放开政策了,但是可以说这个政策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只是因为错过了时间。

现在的话,又开始了新的一轮政策观望期,这个数据应该给正在观察的高层一定放水的动力,会出台一些实质性的政策。

1. 居民端必须保交楼,必须提振房地产不会爆雷的信息。这就肯定要地方政府各显神通,直到尝试出一个好的方式,然后给大家抄作业就好了。中央在这个事情上肯定会不断给地方政府压力。

2. 居民消费端。大额消费毋庸置疑还是汽车,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补贴这块短时间不会消失了,城里人都有车了,那么新能源汽车下乡肯定又是重点要推进的政策之一,免息贷款、促销优惠等等又要出台一波。

3. 制造业的复兴政府很难有很大的助力,因为这个取决于国际关系、原材料价格、供需关系,疫情虽然反复,但是对于企业来说最重要的人力和供应链近期并没有特别受影响,只是查的更严格了。

国际关系中,现在中美这个关系,很难从外贸上有所突破,这个时候降关税老拜登吃不消对华软弱的帽子,这个时候不降关税只能继续忍受高通胀,目前也只能处于观望期,等待佩洛西事情的风头先过去,再悄悄降关税比较符合拜登利益。

全球经济中,高企的原材料价格,更高的通胀,美国加息,只能迫使其他欧美以及部分东南亚国家不断加息。这种情况下,达到某个临界点,那个大中型组织撑不住了,才算完,需求和供给骤降,然后资源给其他方蚕食。现在来看欧洲五猪暂居首列。对我们来说呢,原材料价格要下降还需要等待,制造业价格又传导不下去,只能继续等待时机另行扩张。

4. 政府侧。必须得从专项债入手了,中央提前下达明年专项债新增额度。都这数据了,这个月必然会有所动静。

知乎用户 盛世术士 ian 发表

从上个月开始,所有我曾经申请过信用卡的银行,都开始不约而同的给我打电话或发短信,内容都是说可以提供几十万的贷款,条件如何如何优惠等。

从这些电话可知,现在银行的日子的确不太好过。

知乎用户 haha kim 发表

武统台湾,是唯一的答案。

释放国内产能,过剩的产能可以往军工倾斜,而且武统之后,中国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安全感大大增强,消费投资必然释放。

知乎用户 三阳天 发表

说明前几个月的经济刺激政策没有带来长尾效应,人们对经济前景不看好,大宗消费意愿不足,企业拓展有心无力,经济下行无法避免。

知乎用户 传奇的侠客​ 发表

进入资产负债表衰退。居民总贷款余额为 73.4 万亿,按照央行的数据,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 4.76%,一年利息就是 73.4x4.76%=3.49 万亿,平均每月 2900 亿。现在,7 月份居民新增贷款只有 1217 亿,只有应付单月利息的一半。这说明居民在不断偿还贷款,缩减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企业方面出现同样的状况,为了节省时间,不再列举了。日本的衰退已经证明,当一个经济体一旦陷入资产负债表衰退,就很难走出来,不知道要熬多少年。

知乎用户 只看不说 发表

中国经济怎么样,不是几个周公子就能代表了,得俯下身看看农民,打工人,活的怎么样。

知乎用户 ashesimp 发表

知乎用户 Chih 发表

哥几个,爽文越来越爽了。

知乎用户 乐行玫瑰 发表

无能,愚蠢,自以为是。

不着眼于恢复国民信心,不去调整市场的行为冲突,不去理顺经济循环的卡点,把经济活动变成印钱的金融活动,这就是你们的经济学?

不要去比美国,人家是自由市场经济,人家的主体是私人公司,私人公司早就把经济循环和市场配置做好了,所以他们的金融调控的效果特别好。中国是什么状态,政府有太多管制,到处是条条框框,到处是利益群体设置的准入门槛,到处是利益群体设置的不平等交易条款,到处是没法明说的黑产灰产,到处是搞不清楚的资金流向。就这还想学美国?

一旦国民信心和预期在长期萎缩的环境固定下来,形成固定认知,经济就再也不能抬头了。

你们不是真的以为人人都是贪婪的,只要看见水就去喝? 有毛病吧。人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可不是这样的,虽然说大部分时间是对的。

要大规模大张旗鼓的给国民托底,全面放开媒体对经济报道的管制,不要采取打信息差的愚民措施,旗帜鲜明地告诉国民,这些烂尾楼都能造好,你们吃不上饭了政府都会管,没地方住了都会管,存的钱都没问题。恢复信心比什么都重要。

不要再去什么瞄准市场主体了,市场主体马上就抛弃你们了。要着眼于整个国民,着眼于消费端,恢复预期和信心。

什么卡住信心的东西都干掉,预售制不是影响信心吗?干掉。资金没保障吗?加强资金保障,保证兑换。谁挡住了经济循环就干掉谁。 当然能稳妥最好。

知乎用户 呵呵呵呵打 xxx 发表

因为知道钱不好赚了

息都还不起 就不向你借钱了呗

咱中国老百姓就是这么朴实无华

从小被教育 :

有多大的胃就吃多少饭

原来束手无策也没盼头的感觉如此美妙

不消费 不创业 不做生意 不聚会 一日一餐减低能耗

从你我做起

知乎用户 花生了什么树​ 发表

再怎么解读都不重要。

现在要算 “政治账”。

知乎用户 年老无为 发表

**2022 年 7 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 6790 亿元,同比少增 4042 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 1217 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 269 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 1486 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 2877 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 3546 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 3459 亿元,票据融资增加 3136 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 1476 亿元。1-7 月,人民币贷款累计增加 14.35 万亿元,同比多增 5150 亿元。

去年 7 月住户贷款我记得是 4000 + 亿,那些天天跟我们吹房价要起来的人,这数据你咋飞?

这时候反过头来看,最近各地市房地产政策加码(包括但不限于公务员卖房、事业编购房团、政府发首付款等等)就是事出有因了,确实是危若累卵了。

稳经济、扭转经济预期、房住不炒都想要实现。有时候既要、又要、还要真的是相互掣肘,甚至可能是矛盾重重,现在只能相信领导的智慧了。

知乎用户 即将步入中年的少年​ 发表

同比减少就减少,“同比少增”?是不是不会说汉语?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近日各地爆发烂尾楼的新闻频上头条,加重了银行资产端的风险,但矛头大多指向卖楼花的预售房制度,这没有触及到本质性的问题。因为卖楼花本身是高杠杆的产物,此刻在房产商面临流动性危机的情况下继续紧缩杠杆则有大面积坍塌的风险,也可能他们吃准了政府会兜底,那废掉预售房制度供给减少则会对房价形成支撑。而这样的兜底也只能是用货币的超发来解决,那三道红线名存实亡。

中国的经济金融风险主要是影子银行体系规模庞大,这极大地提高了货币乘数、加速了货币流动、做大了资产负债表,拉高了房价。同时资产回报率、投入产出比相当低、债务 GDP 比越来越大,每年增量赶不上利息支出,债务链条太长太紧。投资与消费、实体与虚拟等结构性矛盾突出。而一段时间以来则既有资本逐利本性的无限放大又有对价格的计划控制,这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全背道而驰。

现在地方政府有巨量的表内和表外债务、老百姓的债务比率上升到百分之 70,净存款急剧减少,而房地产而且主要是头部房企走到破产边缘,银行又面临三十年的虚拟资产风险暴露,那钱哪去了?要知道中国的 M2 与 GDP 比值是很高的,那只有一种解释就是这些钱主要集中于隐藏在对公账户里的既得利益集团手中。而根据上述金融风险的描述,我们有理由怀疑他们就是要借拉高房价控制社会货币流动方向最大化攫取货币,这就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而必然会导致体系性的危机。

古今中外大多数体系崩溃的根源是自己造成的,内忧外患只是这种根源性问题的表现形式而已。这种根源就是私人利益对社会利益的绑架。这就好比把全身的大部血液都集中于肺部,而使其他器官都因缺血而导致衰竭,这时即使再从肺部回流也无济于事,只能是脱胎换骨,再造一个新的体系,一个性质根本不同的体系。从近代史也可以看出,过去危机的主要原因也是因为自作孽,在农村代表大地主压榨农民失掉民心,在城市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四大家族搜刮民财,造成恶性通货膨胀。使价格体系全面紊乱,而资本则野蛮生长无序扩张大发国难财,从而在城市也失掉民心。

现在解决的方法无非有三种:一是废掉三条红线,在既有的轨道上继续狂奔放杠杆,把债务链条继续拉长绷紧,走入自发崩溃的深渊。二是寄托在 MMT 上进行货币增量对冲货币存量,使血液从肺部回流,但这只能是治标不治本,而且前提是存量不干扰价格。三是对经济体系进行全面的重构,实行彻底的市场经济,以找到有利于生产效率提升的各部门各产业间正确的价值比例从而摆平价格,同时加强对市场秩序的维护和监管防止资本逐利本性的无限放大,而这不仅仅需要智慧,更需要胆量。

知乎用户 秋石哲 发表

别说普通人不为国接盘,也别说什么涨跌,就这满天飞的爆雷和烂尾新闻,再想上车的刚需也得掂量掂量

知乎用户 泉禾丹 发表

房地产有什么好救的。美国已经通过芯片法案,未来去加强科技来继续扩大蛋糕了。大把资金流入科技

我们还在拿钱去救夕阳地产,然后芯片之前基金还打出一片人。难道未来要用房子去换芯片?

现在还拿大把资金去救地产。真的是失了智

知乎用户 无闻 发表

补一句: 太恶心了,每次还不能光顾着看资讯和新闻,必须还是要上央行官网把你关注的几个数据的前值看一遍。环比同比,特么的数据不好看你就干脆不告诉了是吧?(完整版还是有的)

这个数据好像一般是看环比的口径? 同比的话也不是说没用,主要还是媒体最嗨

知乎用户 濮阳昕​ 发表

7 月信用数据塌方,这个账终究算到了你头上。

简单过一下数据和部分细项:7 月新增社融仅 7,561 亿元,比市场一致预期的 1.3 万亿元低了近一半,比去年同期少增 3,191 亿。此外,M1 和 M2 增长分别从 5.8% 和 11.4% 加速至 6.7% 和 12.0%,显示流动性保持宽裕。

社融分项分析表明,社融同比少增主要源于:

(1)居民贷款明显少增,(2)企业短期贷款回流 ,(3)企业债融资萎缩,(4)外币贷款萎缩。

毫无疑问,7 月业界对于这个数据,相较于 6 月来说,已经降低了很多。但最终公布值,确实比预期的数字少了整整一位数,比起 6 月来说,那就更加不忍直视。

肯定有人问那 6 月为何这么高?因为​今年财政 “提前发力”,上半年就把全年额度(子弹)全部打光。所以,6 月的金融数据必然是全年高峰,后面不会更高。

那么,从现在的局面去看,​居民 - 企业 - 政府部分的状态是什么样的?

(1)政府部门

如前一段所说,专项债已经提前发力用完额度,除非把明年的提前或者额外在批,​不然这块基本已经躺平。

有渠道接触地方 CT 债的肯定知道,全国仅剩个别省份没有亮红灯,绝大多数地方拆东补西的套路也已经玩不转了。还想依赖这头创造信用,别想太多,先糊口吧。那么对应的基建​,不用说太多了。

(2)企业部门

短贷大幅减少,中长贷只能说还有增长但 “同比少增” 也十分明显​。说明企业对于未来的预期很差,或者说十分悲观,不愿意去贷款。早前有企业家说过,干到​头就算了,所以没事谁贷款扩产?

都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可能腰带的销路比较好​。

(3)居民端​大概是最差的一头。

太多原因了。每个人都是居民端的一个组成,地产出现问题带来的信用崩塌也好、人口断崖带来的各种耐用消费品下降也罢,或者说是给你作为算账的 “代价”,都是贡献。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烟火生活的小老百姓其实是希望算算自己的小账的,比如到哪里喝豆浆比较合算之类的,拜改革开放之赐,这类小账已经可以算算了,也习以为常,却不知道,类似的小确幸也是需要被保卫的,遗憾的是每一天都在丧失中。

这是远比社融、基建投资更加重要的事情,也是数据无法反映的问题​,但这些点滴也共同贡献了数据的崩塌。

知乎用户 滚雪球的猫菲特​ 发表

危机刚刚开始。

2020 年底三道红线,是砸碎泡沫的开始。

2021 年中,二手房停贷,开始影响居民决策。从有钱就买房转为观望。

入手一个不能卖的资产,那不叫资产。传导到一手房,就是土拍大面积出问题。

2021 年三季度,人大出台房产税试点扩大,授权国务院实施,是天才的想法。

央行刚刚发现有问题,开始慢慢恢复贷款。

这个时候,给一个房产税预期。一分钱没收到,就把土拍市场砸死了。

2021 年四季度起,土拍就都是城投接盘了,政府财政全面出问题。

本来 2021 年外贸很好,有地方税收涨了 20%,结果土拍一死,体制内立即退奖金。

中国政府支出和体制内消费占很大比例。这个钱一少,2022 年二季度消费立即就下来了。

2022 其实外贸也还行。但是内需下来了。房地产完蛋,对经济的压制非常强。

以某个城市为例,2020 年疫情,还卖地 1000 亿。财政税收 1000 亿。

2021 年外贸好,收税 1200 亿,但是卖地给三道红线加房产税预期打击,只有 600 亿了。

2022 年上半年,卖地 150 亿,还是城投接盘。日子就不好过了。

现在开始大量发地方债。

现在是居民储蓄大涨,贷款规模大降,老百姓有钱都不敢花。没钱的没钱花,而且大部分人背着房贷。

其实,仅仅靠衣食住行也花不了几个钱。

现在还在保交楼,防烂尾。

再过一段时间,房地产完全死透。

盖房子没人买,经济才会真正下滑。

上游钢铁水泥没人要,会再往上延伸到铁矿石,煤炭。

政府财政收入大幅度下降,只能加税,保日常开支。大项目想上也上不动。能够拉动的消费还会继续下降。

国际上,这段继续和美国闹,特朗普埋的雷一个个爆。

中概股回来,不能割全世界的韭菜,回来割中国韭菜,真没有那么多韭菜可割。

经济螺旋下降还在后面。

这一轮,没有大规模棚改制造刚需,拉不起来。

知乎用户 maomaobear​​ 发表

敲黑板,划重点,注意一下关键词:同比少增长 4042 亿元。这反映当前贷款需求疲弱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主要原因还是当前楼市处于低位运行过程,房企销售不振,企业短期存款受到较大影响;另外,较低的 M1 增速也意味着当前实体经济活跃度依然不足。

知乎用户 新观 发表

房地产泡沫正在缓慢消失。

好事情,好事情,内循环还差临门一脚。

知乎用户 嘿嘿嘿 发表

信心没了,至于为啥没了,懂的都懂。到现在还不发钱,真是牛,古代遇到大灾之年,还知道救济群众呢。

知乎用户 洛神葵 发表

预期转弱,需求收缩。

国内的经济问题从来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经济出现问题根本上还是政治上的问题。

知乎用户 正直勇敢单纯益达​ 发表

兄弟们又又又来看爽文了

知乎用户 最后的蛋疼哥 发表

反正就形势来分析,口罩加房地产泡沫危机加实体衰落加经济增长放缓加中美贸易战加银行危机加信任危机,几个炸一起出,放漂亮国这种形势都难搞,印钱都印到美刀贬值,能撑到现在靠着人口基数硬顶着已经很不错了。

再不下来搞政策真的估计是一场影响至少五年的危机,印度特权食肉者再不作为下面人反了也不意外了,毕竟作为印度历史而言,就如婆罗门创立者那般焚书坑儒酷吏刑罚都能二世而灭,内部瓦解不过尔尔,真的到了玉石俱焚的那一步也就是光脚不怕穿鞋的,能 run 到欧美的印度人好歹靠着勤奋和努力过上了自由的生活,不仅仅是经济上,印度之所以留不住人才一方面是种姓制度,另一方面是养的闲人太多了,背背条条框框就可以躺平成为马腿子,决策者的位置成了婆罗门后代带着一群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奉行他们的教条实施着造神,让他们的信徒更加听话驯服一代又一代,哪里像我们的祖国虽然目前遇到了危机,但是高举党的旗帜,在党的红色号召下,人民有信仰,纵然前方万丈深渊,我们亦能披荆斩棘,绝不如印度一般,我们生而平等,党的旗帜永远在我们人民的心中,加油,胜利属于人民,雄起吧,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同比少增” 还是 “同比下降”,少增,太会了。

![](data:image/svg+xml;utf8,)

知乎用户 农村卖油翁​ 发表

央行公布了 7 月份的金融数据,M2 大幅增长到了 12%,而社融下降 0.1 个百分点,到了 10.7%,人民币贷款是 6790 亿,远远低于市场的预期。

7 月人民币贷款下行,主要受到了地产销售疲软的影响。最近大家非但不怎么贷款买房了,甚至还都在主动还款,社会资金需求很低。

社融 7561 亿,大幅低于预期,增速 10.7%。6 月社融主要是政府融资太多,而且把上半年的额度几乎用到了 93%,到了 7-8 月份,就必然出现反复。

M2 到了 12%,这说明央行主导的利率环境现在极度宽松。7 月人民币存款增加 447 亿元,同比多增 1.17 万亿,现在大家都不花钱了,也不理财和投资了,而把资金都转到了存款项目下,这样就加速了 M2 的上行。

通过整个 7 月的金融数据,我们可以大致描绘出现在的经济情境,老百姓都在观望,不敢投资,不敢买房,也不敢去做生意,甚至现在理财都不敢了,只敢把钱存在银行,增加储蓄,处于深度的悲观状态,而央行在努力的释放流动性,甚至已经给到了极限。

知乎用户 寓之于庸 发表

感觉,看着他们卖不出地,卖不动房

就像当初的老百姓看着八国联军进北京一样

知乎用户 轮回 发表

刺激的政策远远不够嘛。

继续加码,放水吧。

另外,7 月份的股市也没涨,这 M2 的超高增量到底去哪了

知乎用户 Nick 发表

原本以为下半年的形势会有好转,没想到…

知乎用户 刘山伯 发表

7 月份的 M2 增速高达到了 12%,这是 2016 年以来放水最大的一个月,此前 5 月、6 月 M2 也保持在 11% 以上。但问题来了没什么用!7 月新增人民币贷款 6790 亿元人民币,今年 6 月 28063 亿元人民币,同比去年 7 月少增 4042 亿元。其中,7 月份住户中长期贷款(主要是房贷)增加 1486 亿,而 6 月份住户中长期贷款增加 1.56 万亿元,7 月房贷直接环比暴跌 9 成,与此同时提前还房贷成为热点,这实在有点触目惊心了,新房房贷利率、存量房贷利率应该抓紧下降,该打折打折,给大家减轻点负担,提升点信心……

知乎用户 张梓朕​ 发表

说明社会上的钱少了,

老百姓手里的钱也少了,

民营企业的日子也很难过。

知乎用户 地理答啦​ 发表

看来知乎上的都是家里有矿或者体制内,无论经济怎么拉夸,和大家一点关系都没有,都在拍手称快,哈哈哈。

知乎用户 球星哈利马奎尔​ 发表

社融低也好,系统性危机又可以往后延延了,现在稳定比发展重要得多。不信你看央行会不会着急忙慌出大招刺激,必然没有,还是几句车轱辘话来回说。

你要相信国家手里还有牌,至于啥时候下猛药刺激?等着吧,差不多确认基本实现软着陆的时候,屁民即将绝望的时候,天降洪水就来了,希望你还有锅碗瓢盆到时候接到几滴

知乎用户 砖工 发表

坐标成都。18 年农业银行房贷 65 万,利率 5.4,月供 3800。7 月底去银行审批提前还贷,仔细看了下合同有写罚息。然后去银行个贷中心,去了后居然排队。38℃的高温天,大中午还排队。然后服务接待的直接拿出一张单子,上面已经写好还款日期 10 月 9 号…… 也就是两个半月后,农行目前还满 3 年没有罚息。简单问了下,提前还贷的很多,很多。银行压力很大。

知乎用户 阳光照耀 发表

7 月份,新增贷款 6790 亿元,同比少增 4042 亿元,比 6 月份 28100 亿元明显缩量。更为糟糕的是,新增 6790 亿元贷款里有 3136 亿元是票据,差不多占了一半,就是拿票冲的信贷规模,实际上新增普通贷款只有三千多亿,情况非常不乐观。

从 8 月票据的利率走势来看,当前依然是处于低位,也就是说各大行这个月还是需要通过抢票来补充信贷规模,真实的信贷需求当前还是很弱的,投放不足,反映出当前整个社会经济复苏依然困境重重。

虽然 M2 同比增长 12%,比上个月 11.4% 上升了 0.6%,但是目前市场缺的并不是钱,而是信心。当前市场的流动性可以说是十分充裕,差不多达到泛滥的地步,我们从隔夜利率和隔夜成交量就可以看出,进入 8 月份以来,隔夜利率大概维持在 1% 左右,处于历史低位,成交量更是持续突破 6 万亿,机构放杠杆行为明显,大量资金淤积在银行间市场空转,并没有实际进入实体经济领域。

所以说,当前市场并不缺钱,缺的是信心。7 月份,制造业 PMI 为 49.0%,比上月下降 1.2 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以下,可见目前大家并不看好经济发展的前景。

知乎用户 大象谷​ 发表

说明企业看空中国,不敢贷款扩张了,也说明经济不好老百姓手里没钱,不敢贷款买房了,现在全世界的经济都在起飞,只有中国在当最美逆行者,出现这样的情况也是非常自然的。

知乎用户 朋友一生一起走 发表

未来一年只做三件事

信心!信心!还是 xx 的信心!

知乎用户 徽常 发表

这才是开始吧,再看看明年这个时候的这个数据

知乎用户 张春辉 发表

主要是美国在我们急需降息的时候加息,一切责任都在美方

知乎用户 生存战略 发表

黑粉也是粉,少增也算增

知乎用户 大飞飞 发表

中国的房地产已经平稳落地了

代价是民企的巨额亏损

知乎用户 是非 发表

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知乎用户 胡海阳​ 发表

不必解读。6 月开会,冲了一波,7 月回归正常水平。

知乎用户 Open Fish 发表

好事,一些虚伪的东西揭露了

知乎用户 DataIdea 发表

蒸蒸日上。

知乎用户 易天行 发表

7 月金融数据大幅低于预期,总量、结构都表现不好,有前期冲量透支、基数等季节性因素影响,更重要的是反映当前信贷需求偏弱。


1、新增社融创 6 年新低。7 月存量社融规模 334.9 万亿元,同比增长 10.7%,较上月回落 0.1 个百分点。新增社会融资规模 7561 亿元,较上年同期少增 3191 亿元,创近六年新低。新增社会融资规模 7561 亿元,较上年同期少增 3191 亿元,创近六年新低。说明经济融资需求不足。


2.、直接融资方面,企业债融资同比下降,股票融资增长。7 月企业债券净融资 734 亿元,同比少增 2357 亿元,城投债发行、净融资同比、环比大幅下滑。7 月新增股票融资 1437 亿元,同比增长 499 亿元。


3、总量上, 7 月金融机构口径信贷余额同比增速为 11%,较前值低 0.2 个百分点。新增人民币贷款 6790 亿元,同比少增 4010 亿元。贷款超预期大幅回落,反映当前经济需求不足。


4、结构上,企业贷款方面 7 月新增企业贷款 2877 亿元,同比少增加 1457 亿元。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票据融资同比分别多减 969 亿元、少增 1478 亿元、多增 1365 亿元。7 月居民贷款增加 1217 亿元,同比少增 2842 亿元。其中居民短贷减少 269 亿元,同比多减 354 亿元,主因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加 1486 亿元,同比少增加 2488 亿元。主要因购房需求低迷,房贷未恢复增长。

知乎用户 杂货铺 发表

稳中向好,稳中求进,稳中有变

知乎用户 致命节奏 发表

不 灭 神 话

知乎用户 Vale 发表

废话少说,什么时候能看到房地产空中飞人?

知乎用户 茕语默立​ 发表

我躺!

知乎用户 缺耳朵 发表

社会存款太多,大家平均都有钱。。想到一首歌

宣传的口号

说大家都有钱

贫富的差距 假装没看见

这不再是个适合

知乎用户 时雨 发表

听了翟某的解读,真是呵呵呵了。为啥单拿金融数据的贷款额说事儿,不解读一下其它数据呢?唉。。。再不换人,裤衩都没了。

知乎用户 chen 发表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知乎用户 TREVORKAVANAGH 发表

没有钱了,预期很不好,打工的,开店的,办厂的,都看不到形势的变好预期,不敢花钱,有点余钱还账,或存着…

人之常情吧

知乎用户 岁月如雨 发表

贷款越少越好,说明大家缺钱了,缺钱才需要贷款,对吧

知乎用户 zhanggaame 发表

经济状况总体向好!

知乎用户 我们大家都有病 发表

我语文不好,不大看得懂

知乎用户 践知 发表

预测 8.9 月暴增

知乎用户 鲸鱼 发表

要是利率是负数我可以考虑借点。

知乎用户 greanarc 发表

经济增长缓慢的几个原因

1. 就业率降低

2. 基于对未来收入预期变差,消费者减少消费

3. 企业卖方业绩下跌

4. 采购经理指数连续低于 50

救市的几种方式

1. 宽松货币政策,降息

2. 加大政府性投资和消费

3. 扶持制造业,从而增加就业,实现消费者收入增长

知乎用户 草莓哥 发表

同比少增长 4042 亿元。

这意味着资金的流动性越来越差,经济在下行,已经不可避免。
说好的 12 万亿大放水呢?某房产大 V 说好的,房地产就是水池,水来了就能活。貌似现在水龙头全打开了,但大家貌似都已经从池子里爬出来了,这脸打的好痛。

不但不贷款,还往里面存,半年存了 10 万亿。
很多人都不能理解,甚至很多房产从业人员都直接崩溃,市场怎么会冷成这样。大家都不买房了吗?

现在首付那么低,利率那么低,银行的钱那么好借,为什么呀?
答案就是,因为这种要年轻人掏空六个钱包的土地财政不合理。这种地方卖地,开发商做中间人,银行躺赢去收割年轻人的方式太狠了,当房价上涨到就算掏空六个钱包也凑不齐首付的时候,当努力奋斗但是依然没有房价零头的时候,他们选择了另外一种方式生活。

是谁鼓吹无房就不能结婚?是谁规定没房就不给小孩读书?是谁用房子绑定了城市户口,让打工人无法享受相应的配套和城市福利?

最后把房子炒成了天价,他们把房子标杆成家和爱的港湾,却让房子成为一生一世的负担。

砖家说:房价太低不利于年轻人奋斗。
砖家说:年轻人躺平不结婚是不负责任的。
砖家说:鼓励年轻人自主创业,解决就业问题。
但砖家从来不说,房价太高需要降下来。砖家从来不说,农村老人的退休待遇和城市里差了几十倍,孩子还外出务工,老人连受照顾和就医都很困难。砖家从来不说,教育对于地域区分很不公平,有些城市要比大城市多考 100 多分才能进相同的一个大学专业。

韭菜应该怎么割,早就有人介绍过了,不过现在的人不吃这一套了。

不要再问年轻人为什么不借钱,为什么不买房?
因为不值得,因为没必要。

在 2022 年,全国一孩生育率仅有 400 万左右。
意味着有一半我们的同龄人,不再有未来了。
闪闪发光的可能性不再存在。
既然没有未来了,我打一份 4000 块钱的工就行。为什么要使劲赚两万给人上人换取豪车豪宅呢?为什么要考虑未来呢?
没有未来,为什么需要向未来借钱呢?
当没有未来这件事情成为共识,来自未来的钱也将灰飞烟灭。
未来没有未来,现在也不再存在。我们只会拥有注定的过去。
或许年轻人已经聪明了,明白为了砖头瓦片的苦苦挣扎的人生没有意义。

相比于各式各样的周公子,有些比赛从一开始你就输了。

知乎用户 子非瑜 发表

我就寻思着,增加了啊,又没减少,有啥问题嘛?

知乎用户 织女的工作​ 发表

看了这么多回答,好像没人说一个问题,个人贷款有多少人拿的是 17-25% 的年利。这种贷款,越少越好。

这个同比少增的,大部分在于新增房贷,企业融资。企业都不赚钱? 所以没人融资? 去看看海运,去看看锂矿,磷矿,煤炭等等挖矿企业赚钱需要脑子吗? 去看看光伏电站,平价上网有亏的吗? 只不过现在的放贷是定向的,所以顺势者昌。

国家没有为了经济数据搞虚假繁荣,正视自己的缺点,这本该是件可喜的事情。

没有为了经济不顾人命,这更是件可喜的事情。

内忧外患的年代,更要警惕内部分裂势力,尽量疏导归海派归海吧。

再过 20 年,当大部分退休人员都有职工社保养老金领的时候,中国的内循环会无比强大的。每一个退休者都能转化成纯消费人群。

知乎用户 南墙 发表

你们是真的会造词啊

知乎用户 妄椋 发表

疫情以来,特别是今年,本行的存款增长势头极猛,前半年已经完成了全年任务,尤其是城市网点已经翻倍的完成任务,行里戏称来条狗都能当支行长。作为对比,贷款半年多了还在原地踏步,信用贷款从 10 提升到 50,利率降了一半,担保抵押利率都降了。但其中只有住房贷款还在涨,个人消费商户经营贷款都在萎缩,我一线调查的时候,发现大部分商户都在压缩人手,好多老板娘已经从麻将场舞厅文化广场回归经营,不雇人不扩大经营规模,已经是一线调查人员评判客户经营能力和风险意识的重要标尺。

经济的寒冬好像真的到了,但这并不影响存款猛增。

知乎用户 惜元梦歌 发表

我只能说很庆幸我三年前卖房撤离深圳吧。

虽然 2020 之后看到房价涨,最高点挂牌价比我当初卖多了 120 万左右(具体成交不知道),心里也是很郁闷。现在的指导价也就是当年我卖房的价格。

也想通了,涨再高,也要我能变现才行。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经济下行周期,

21 年刚需买房高利率,

烂尾楼增加,

断供潮,

提前还款交罚息,

郑州房地产纾困基金先救写字楼。

更可气的是

前一批为国家做贡献的韭菜自己半死不活就算了,

他们还不断呼吁年轻人要么不买房要么买二手房,

这不是把烂尾楼往死里逼吗?

郑州百亿纾困基金,首个 “幸运儿” 为什么不是住宅?

知乎用户 仁宇明圣敬天怀 发表

企业不贷款,说明自有资金充足。经营无压力,周转不困难。

购买设备有钱,购买原材料有钱,推广营销有钱,扩大再生产有钱。

前几年赚的钱没有项目投资。

老百姓不贷款,说明老百姓有钱。

买房有钱,不贷款。

买车有钱,不贷款

定亲礼金十万,不贷款,有钱。

结婚摆酒席有钱,不贷款。

生孩子,有钱,不贷款。

做生意,有钱,不贷款。

中国人民富起来了。

知乎用户 观海听涛 发表

多增 少增 增加 多

多减 少减 减少 少

感觉九年义务教育白读了,字我都认识就是搞不清楚谁是谁

知乎用户 某个家伙 发表

除非你有能力润出去,未来几年只能呆在国内的话,减少负债是很明智的选择。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Jinx 发表

遣词造句的功夫一流,报喜不报忧的传统依旧,什么少增多增,看得我一愣一愣的,还得去百度补课才看得懂,给老爷们鼓掌

知乎用户 延非 发表

同比下降就同比下降嘛,少增。。。为了不影响祥瑞算是啥手段都使上了。

知乎用户 AKAX 发表

为什么这类问题,前一秒还在热搜前三,后一秒就翻不到了呢?反而瞬间一下近十个关于美国的热搜,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知乎用户 风雨依逍遥 76822 发表

那些谈什么货币政策的、

那些谈什么房价走势的、

甚至还有谈财政政策的,

都是在虾扯蛋啊,都是纸上谈兵啊——

利率高不高、房价涨不涨、税收改不改…… 这些根本不重要。

原因非常简单:大家都没钱了。

自己没钱,六个钱包里的钱也早就掏空了,经济形势不好,就业形势不好,饭碗朝不保夕,随时可能降薪甚至失业,一家老小要吃饭,老人要看病,小孩要上学…… 维持日常生活都已经不堪重负、临深履薄,你说我还敢贷款吗?敢买房吗?

“没钱了” 这么简单的道理,这么明显的事实,就发生在大家身边,发生在每个人身上。

知乎用户 DoraRmon 发表

让我们期待下半年各地要出台多么新颖的房地产救市政策

知乎用户 水在一方 发表

相信富豪购买力,支撑国家发展。

知乎用户 sk 邵楷 发表

不要拿外国的理论来推演中国的社会

否则你就会亏得裤衩都没得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图取自知乎

知乎用户 牛皮糖 zz 发表

为啥突然下了热搜,是不准妄议国事吗

知乎用户 胡说 发表

翻译翻译,什么 tmd 叫少增!翻译翻译,什么 tmd 叫 tmd 少增!

知乎用户 风雨巷 发表

再苦一苦屁民,罪名美方担

知乎用户 溪好 发表

到底是长达 50 年的康波,还是三五年的基钦周期,拭目以待

知乎用户 LEFT 观察 发表

差不多进入王朝循环末期吧!

知乎用户 慕晨​ 发表

向未来借来的资源太多了

多到有了一种取之不竭的假象

用起来毫不心疼,各路虫豸也各凭本事疯狂揩油

突然发现快没了

怎么办呢

要么去外面薅,硬靠军力,软靠科技

要么内部继续借,严惩不贷,传宗接贷,贷贷不息

再要么让虫豸们把油水吐出来?


结合爱马仕 16.5 万自行车上海线下门店已售罄来看,这个油水可能已经被消化出去了

知乎用户 就取个 发表

这就好比一个人喝了很多水但就是没有尿,医生不给他彻底检查反而继续让他喝水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同比少增 4042 亿元?意思是增长了 4042 亿还是减少了 4042 亿?怎么官方也喜欢发布谜语卷了?

知乎用户 大鲨鱼 发表

当时是说明老百姓有钱了啊!自然借钱的就少了!藏富于民!赢麻了!

知乎用户 陆北冥 发表

今天周日,哥几个又来看爽文了

知乎用户 长云暗雪山 发表

还能咋看,疫情不消失,不敢负债呗

知乎用户 李涛 发表

赶紧出台房产税吧!全国非天龙人联名提议!

知乎用户 张一新​ 发表

美国先负贷动后富。

知乎用户 Jakim Wang 发表

现在经济最大的问题就是找不到合适的借款人!

政府负债累累,地方债更是天文数字,还没引爆!

居民负债比例超过 60%,杠杆再也加不上去了,能维持现有房价不跌、消费不降级就很好了!

企业方面,垄断型的央企国企依旧在做大,但利润率低的感人,强不强还值得商榷!

外贸企业稍微能看,但吃的是国外的新冠红利、赚的快钱!竞争力当真提高了多少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后续要扩大生产链还得谨慎观望,国际形势一天一个变化你敢大幅提高投资吗?!

而大部分的民营企业这几年的经营环境急剧恶化,钱更难赚了!民营资本前几年开始就断崖式下跌,疫情期间只会更差,现在民营资本投资数据都不公布了,不想再投资,当然也就不会新增贷款了!

综上所述,现在地方政府借贷了不一定能还得起!居民都提前还贷了,大部分中小民营企业活不活得过明天都不道,再借贷加大亏损额吗?

虽然说的极端了一点,但大趋势真的不乐观,后续最怕的就是货币政策失效,而财政政策又黔驴技穷了,导致经济硬着陆!

现在能做的就是千方百计延缓衰退,争取时间,静观其变,比拼国运!什么时候欧盟彻底崩溃了、美帝再启内乱了,就离我们华夏复兴不远了。

知乎用户 Mr. 吴 发表

不是,你们为啥说那么多官话啊,去看看日本房产泡沫崩溃那几年的贷款不就行了,不会真有大聪明想高位接盘吧,拖,就硬拖,你不买,我不买,明天就分房啦(bushi

知乎用户 来一杯卡布奇诺 发表

经济生产力的提升需要符合经济规律,一般只能通过两条路:一是科学技术能力的提升,二是社会生产关系的优化。除去这两种方式所产生的跨越式发展一定要提高警惕。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国家发展也是一样,一定是一步一步脚踏实地来的,在某个社会阶段,超额 GDP 增长就要想一想这个 GDP 是不是向未来 “借” 来的,如果是,这个是一定要还的,就算不在现在的这个节点,也肯定在未来的某个时段。


知乎用户 邵小七 发表

果然是房产兴邦!

房产一熄火,就喔嚯了。

知乎用户 云雾仙山高山芦笋 发表

知乎用户 斯巴达克斯 发表

同比少增、同比多增、同比多减、同比少减、同比多、同比少… 不行,刚睡醒看有点晕

_(:з」∠)_

知乎用户 WPENG​ 发表

少赢也是赢,少增也是增,祝好

知乎用户 搁浅 发表

先上一个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走势图,你会发现社融(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量的走势图是大幅度曲折的曲线。每年银行都会在 1 月、3 月、6 月、9 月,特别是 1 月、3 月、6 月银行都会短期冲刺信贷,经过短期冲量后,往往在次月社融规模都会有大幅下降。因此,7 月社融数据明显回落的核心原因是 6 月短期贷款冲量在一定程度提前预支了 7 月的信贷需求。

第二个原因是政府债对于社融的支撑下降。今年受疫情对于经济的影响,财政方面要求各地加快发政府债,大力发展基建拉动经济,因此今年各地方政府债节奏在加速。6 月份新增专项债 13627 亿,全年的额度基本完成。7 月份新增的专项债只有 613 亿。

第三个原因是经济复苏预期没有那么强,疫情还在不断反复,因此企业贷款诉求没有那么强

第四个原因就是房地产停贷事件对于地产的冲击,现在不仅仅是投资者不愿意去买房,房地产的销售额和销售面积都在下滑。更重要的是开发商也不愿意去盖房,地产开发的意愿也在不断下滑。

以上就是 7 月社融下滑的主要原因。

知道了原因那么后续怎么看?

一方面不要过度悲观,社融数据体现的是现实,不是预期。社融数据差还受季节性节点以及政府债支撑下滑影响。

另外一方面也体现了当前经济较弱的事实,企业不愿意增加信贷,开放商不愿意开发地产,购房者不愿意购房。这是社融反应出的现实问题,问题出现,那么就要看问题会怎么解决。7 月 28 日政治局会议对于停贷事件给予高度重视,要求各级政府保住房。而且经济确实在修复,虽然修复不及预期,但是确实在修复中。我相信没有人会相信我们后续的经济会像今年 2 季度一样差了吧(二季度 GDP 增速 0.4%),我们的经济在过去半年犹如病人刚出 ICU,脱离了危险期,现在在病床躺着,当下看并不好,但是未来这个病人会慢慢坐起来,站起来,走起来,跑起来。

翻翻历史,经济发展就不是一帆风顺的,遭遇过各种问题。出现问题不要害怕,出现问题要相信问题会被解决。投资,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站在低谷看高山。

知乎用户 懷茗 发表

还没负增长呢就一片唱衰,知乎经济学家和张网红一样二阶导学的都不错

有人还,有人贷,贷的比还的多了才会正增长,贷的比还的少了就会负增长,增速放缓和全面经济崩溃还有一段差距呢

如果真的经济全面崩溃,那无非就是武力收复台湾,为了统一被全球制裁过一段时间苦日子

什么叫负增长呢?

比如,五月,上海人民币贷款减少 55 亿

知乎用户 碌碌无为 发表

同比少增的意思不就是同比减少吗?不就是负增长吗?不就是下降吗?

知乎用户 13362227812 发表

很好奇最后专家会怎么粉饰,又能创造出什么新词

反正黑白颠倒,睁眼瞎话本就是专家的拿手好戏

今后形势更是会越来越好,专家们一定要加油,绞尽脑汁,至少该把这一年的新词都想出来

咱普通人到现在都大概清楚未来形式了,专家们就更不用说了。任重道远,抓紧想词,我看今年能给我气笑几次

其实我建议哈,全世界的专家联合起来,有组织有目的的一起买房盖楼贷款…… 没准真能把房地产盘活,再集体顺势忽悠人们接盘,这次直接下沉到婴儿!彻底给他来个一劳永逸,狠狠地再挣它一笔!

接着瑞士银行开个户,买个机票买商务,为何不买头等舱?鞠躬尽瘁钱不顾,为何不去办绿卡?家中常备早跑路

其实你以为他们不想这么干吗?

不要低估每个人的财力、怨力、行动力(我没有提能力啊!强调一下)

尤其是专家的

更何况,中国的专家教授已经多如牛毛,也没人去薅

要不然前几年不都大批大批的连家人带资产送国外去了。

说白了,留不下来

为啥留不下来

原因有很多,我不知道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不改革死路一条,但是谁会革自己的命。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杠杆越高,风险越大。

截止今年 6 月,居民杠杆率为 62.3(不包含民间借贷)。

信心很重要!

知乎用户 信心很重要 发表

持续观望!

知乎用户 不愿透露姓名 发表

现在人的写作水平真的越来越高啦!!同比少增………

知乎用户 Vickey 发表

一、广义货币增长 8.3%,狭义货币增长 4.9%
7 月末,广义货币 (M2) 余额 230.22 万亿元,同比增长 8.3%,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 0.3 个和 2.4 个百分点;狭义货币 (M1) 余额 62.04 万亿元,同比增长 4.9%,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 0.6 个和 2 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 (M0) 余额 8.47 万亿元,同比增长 6.1%。当月净投放现金 371 亿元。
二、7 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 1.08 万亿元,外币贷款减少 29 亿美元
7 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 192.68 万亿元,同比增长 11.8%。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 186.58 万亿元,同比增长 12.3%,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低 0.7 个百分点。
7 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 1.08 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 905 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 4059 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 85 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 3974 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 4334 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 2577 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 4937 亿元,票据融资增加 1771 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 1774 亿元。
7 月末,外币贷款余额 9444 亿美元,同比增长 6.9%。当月外币贷款减少 29 亿美元,同比多减 221 亿美元。
三、7 月份人民币存款减少 1.13 万亿元,外币存款减少 230 亿美元
7 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 231.92 万亿元,同比增长 8.8%。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 225.49 万亿元,同比增长 8.6%,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 0.6 个和 1.7 个百分点。
7 月份人民币存款减少 1.13 万亿元,同比多减 1.21 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减少 1.36 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 1.31 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 6008 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 9576 亿元。
7 月末,外币存款余额 9960 亿美元,同比增长 25.5%。当月外币存款减少 230 亿美元,同比多减 383 亿美元。
四、7 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和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均为 2.08%
7 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回购方式合计成交 126.53 万亿元,日均成交 5.75 万亿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长 4.5%。其中,同业拆借日均成交同比下降 15.6%,现券日均成交同比下降 19.8%,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同比增长 15.6%。
7 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 2.08%,比上月低 0.05 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 0.18 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 2.08%,比上月低 0.09 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 0.17 个百分点。
五、7 月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生 6962 亿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发生 4979 亿元
7 月份,以人民币进行结算的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发生 4799 亿元、2163 亿元、1370 亿元、3609 亿元。
注 1:当期数据为初步数。
注 2: 自 2015 年起,人民币、外币和本外币存款含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放款项,人民币、外币和本外币贷款含拆放给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款项。
注 3:报告中的企(事)业单位贷款是指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

以上是《2021 年 7 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来源于中国政府网门户。

我的认知如下:

第一:贷款需求不足尤为突出。说明实体经济很惨,房地产很惨…… 终归是受疫情及外部环境所引起的整个大环境的不好,消费意愿下降。

第二:M2、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贷款余额同比增速仍保持在 10% 以上。M2 增速较上月末加快,主要源于财政退税继续保持较大规模。

第三:在目前国内疫情的情形之下,流动性会越来越紧,通胀会进一步超预期。

知乎用户 吕叔​ 发表

我正在努力把个人消费压缩到每月一千元以下,感觉实在是有点困难。

知乎用户 猫真人 发表

疫情不放开,只能更差!

知乎用户 csychenny 发表

我当时也想不到,会有这么老板姓给八国联军带路

知乎用户 小何 发表

说明货币没有在经济中运转起来,疫情应该是主要阻力。

知乎用户 大齐小李 发表

房价降下来不是大部分人的要求吗,怎么要降了一个个嗷嗷叫

知乎用户 哈哈哈 发表

加息,刺破房地产泡沫,直接失落三十年,要不得要不得

知乎用户 鹤唳 发表

老百姓成穷鬼了,没油水可榨了。

知乎用户 归途 发表

房地产商是坟头草不涨三尺高不死心,躺在棺材板里了还在作。

四线小城市,zf 出台各种政策刺激房价,公积金、首付、补贴各种方法都用上了,开发商一看,马上跟风涨价,买房的一算,拿满各种优惠政策后,总房价比之前还高了。

知乎用户 乘风破浪 发表

上面的人是真的自信,不过和我又有什么关系呢?

知乎用户 勇敢的心 发表

有没有可能,所谓的之前增速都是一些虚值经济带来的?现在只是大家都拉平到增速之前的正常状态,几十万人小县城这么多年来波动最剧烈的只有房价,猪肉,油价

知乎用户 rsdssb 发表

估计很快就要负利率了

知乎用户 潘啾啾 发表

解读就是

知乎用户 淘淘阿虎 发表

M2 增长 12% 房地产成交暴跌 股市横盘,增发的货币去哪了?

知乎用户 社会主义人形路灯 发表

又赢了是吧

知乎用户 鱼不爱雨 发表

分析这些数据,可以归结出几个情况

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 4088 亿元,同比少增 4303 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 1137 亿元,同比多减 1059 亿元;

这个数据就是显示了,在 7 月份的实体经济恢复反而比同期更为减弱。这种情况,有可能出现的原因:

1、中、小、微企业的留存体量下降了;

2、上述企业生存下来的,面对现阶段的环境采取了保守的生存态势,不太敢于进一步的扩张;

3、政府的政策导向还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

企业债券净融资 734 亿元,同比少 2357 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 3998 亿元,同比多 2178 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 1437 亿元,同比多 499 亿元

另一方面,针对某些已经有成熟盈利模式,或者对未来经济保持积极态度的企业,一方面积极回购自家公司的股票;但是在社会的信心上来说,投资者目前更加侧重于政府一些投资项目,而对企业端保持着一定的观望态度。

知乎用户 Justin 屁 发表

稳地产 拉股市 社融二次探底 难道不是抄底的好时机? 少看点崩溃论 中国的韧性不会倒的

知乎用户 BFZR 发表

敢不敢公布一下,缺少的这四千亿贷款,有多少是房贷?

知乎用户 江上渔夫 发表

形势比加息还厉害!

知乎用户 momo6417 发表

硝烟笼罩下的人,亦或是散去的花火,都无从选择。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都在说房贷,其实也意味着地方政府没钱上项目或者找不着优质项目了,企业的问题也不是少资金而是缺少订单

知乎用户 qwe37296 发表

少增也是增,负增长也是增长

知乎用户 海工精英 发表

只要是增长的就是好的

知乎用户 知易行难 发表

说明经济是真的不行了,借钱都没人借了。看来为了转移矛盾,台湾就这两年就会收回来了

知乎用户 疾风劲草 发表

少增?????

知乎用户 卡诺不循环 发表

你不买我不买,明天还能降 200

知乎用户 望断穹 发表

成也地产,败也地产

毁于 “专家”

知乎用户 糖聚块 发表

说明越来越多的人全款买房了

知乎用户 卫平汉 发表

有没有可能是百姓连贷款的能力(额度)都没有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房地产,还是房地产。

可是,2008 年的那波危机,房价是真金白银的下跌的。深圳至少跌了 30%。

2014~2015 的那波下行,房价也是真金白银的下跌。有些地方真的快跌成了白菜价。

现在的房地产,整天叫唤,不行了,不行了…… 还有房企还不上贷款,交不了房的。但是,大家看看房价,有几个真跌的?深圳这几年都在涨吧。北京的五环外的新房,六七万起步。大多数大城市,房价也是涨的,只是涨多涨少。

这就奇了怪了,房地产商怎么就危机了?钱呢?

房价没跌,你们竟然个个都说活不下去?

这要是真跌,你们还不立马死去?

你们到底怎么搞开发的?背负的上万亿的债哪来的?

现在好了,政府也没钱,老百姓也没钱,房地产商也没钱?

全民搞了这么多年的房地产,

我就想问,钱呢?钱呢?

知乎用户 any 夏天​ 发表

我不懂 m2。想问一下,如果一个房子去年 100 万,今年还是 100 万, 今年 M2 增速 12%,是否意味房子资产缩水 12%[好奇][好奇]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1、7 月份信贷和社融数据显著低于季节性因素,是一个偏弱数据。即便考虑到专项债提前发完等因素,这个数据仍然偏弱。

2、过去半年,有关部门在推动货币供应方面不遗余力,但这一努力目前已至极限。短期贷款新增大幅为负,票据融资利率降至 1% 以内,表明需求不足下,银行逼着牛喝水的努力已达极限。

3、单个月的数据低并不可怕,但警惕背后的驱动因素。历史上也曾多次出现信贷、社融的 “超低” 读数,但之后均出现明显反弹。这次不同的是,专项债、票据、短期贷款等上半年推升信贷和社融规模的因素,下半年都将消失,甚至出现反身性。这意味着,没有刺激情况下,信贷和社会融资总额短期无实质性好转的迹象。

4、避免信贷 “塌方”,需要各方面努力,改善总需求。否则,光靠金融主管部门拿鞭子抽银行,是没有用的。信贷塌方的背后,是经济失速,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的越迟,则所需要的代价就越高。一个社会若信贷持续 “塌方”,那么就十分危险了。

知乎用户 唐吉可德 发表

有没有大神稍微解释一下增加 6790 亿的具体意思。比如一月贷款 100,二月贷款 200,三月贷款 250。这种情况下是不是二月增加 100,三月增加 50,这叫少增了 50。还是说二月叫多增 100,三月叫多增 50。

还有贷款的增加包不包括还款。比如一月贷了 100,二月还了 50 又贷了 200,那二月的贷款算增加了 200 还是 150。

知乎用户 fsrbj 发表

继续加油!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怪不得我的借呗日利率从万 5 打折变成万 2.5 了

知乎用户 追逐繁星的海角 发表

贷款,是不是就是债务呢,债务是推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之一!

知乎用户 首席移民推荐官 发表

我想问一句,这两年中国经济如此差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知乎用户 QQQuan 发表

击鼓传花传到最后一棒,发现后面没人了。前面的花还源源不断的涌过来。这时候咋办?当然是在花海里躺平啊。

这里的花就是债务。

知乎用户 哈迪斯撒嘛 发表

没钱了

知乎用户 招财猫蜀黍 发表

我是来这个问题下看你们怎么唱衰的,反正都持续崩溃 30 年了,老瓶子里还能不能装点新酒?

知乎用户 新星 发表

我的银行卡信用有五万,八月初,银行打电话来给我说只要我同意,可以直接把一半的额度,也就是两万多打到我卡上,利息好像只有 2%,我当时在忙,没在意。为了这个事儿给我打了不下 20 个电话。我就感觉现在放贷的压力已经大到这个程度了吗。

知乎用户 党青杨 发表

别光看社融增量,还得看存量增速和 M2 增速,M2 增速创下 6 年新高

冷静下来,思考一个问题:到底是本国穷人中产富豪都惨情况好,还是虽然穷人和中产惨,但是本国富豪和隐形富豪赚麻了好?如果你出不去并且是日子人(日子人的标准很简单,看见本国人间惨剧笑不出来的都是日子人),后者毫无疑问比前者好,这说明了你离不开的那个共同体,还有点反击的能力

信奉双输总比单输好的,虽然不一定成为新闻,但要么去了监狱,要么去了墓地,留在知乎上的可不多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少增 4042 亿的意思是不是减少 4042 亿

知乎用户 我们终将胜利 发表

贷款增加了 6790 亿,还嫌增长得少,现在的经济学到底是想让老百姓欠多少钱!简直是丧事喜办,把脑子都办坏了。

知乎用户 as 蓝月儿 发表

贷款减少,就是市场机会减少。

只有市场机会多的时候,贷款需求才旺盛。

知乎用户 BangVan 发表

消费不振,房价不稳,老百姓和企业都持币观望了,房地产这批老马不行了,该换新马了,比如

知乎用户 听风君​ 发表

反正再多也流不进我工资卡里,少不少的都一样

知乎用户 鹅城一只鹅 发表

清零派有钱,让他们来

知乎用户 gszh 发表

这贷款猛降不就是说明了房地产崩了?

我大胆预测一下,在 cn 你要房地产 hard-landing 是不可能的

接下来一方面是房产税出台收割有房人,一方面是不买房税收割无房人士资助买房人。

知乎用户 OneMoreSecond 发表

凡是绝口不提烂尾楼摧毁信心的,都是耍流氓。

知乎用户 岁月无限 发表

房地产告一段落了,要过紧日子了

知乎用户 Sean-v 发表

小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骄傲

知乎用户 阿兹卡班的囚徒 发表

拿好现金,就不消费(包括新能源汽车),让资本家先死

知乎用户 大恨 发表

经济学历来有句名言 “通缩比通胀更危险”,当然这里的通胀是指良性的

知乎用户 熊猫人​ 发表

房地产公司要跑路了,没了下游,水都放不了了

知乎用户 无情的摸鱼机器 发表

各位可别戳知乎房奴的痛处了,别人一说,就说别人是 “崩溃论”,好像他们有几套,几十套房一样!

知乎用户 乐多 发表

狠狠打了 “放水党” 们一个耳光。

放水党们常年的说辞是,只有不断的大放水,经济才能运转,大家才能活下去。

放水只是让你买不起房,不放水底层连命都保不住。

那今年的七月,央行就实实在在的来一波收水。从一号到三十一号,央行几乎每天都在从市场上收水。m2 的净值是下降的。

经济是差了些,但是远没到人人过不下去的地步。底层日子确实不好过,但和两三年乃至四五年来的不好过,并没有实质区别。

这就雄辩的证明了,不放水也不会完蛋。

而上蹿下跳大肆炒作崩溃最凶的,三种人,炒房党,包工头,靠卖地的部分地区体制内。

这时候,普通老百姓就应该给中央政府的定力以支持,不要让他们被少数放水党的恐慌言论给吓到,威胁到。

知乎用户 亮哥 发表

有没有一种可能这才是强国人真正的购买力?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随便聊几句消费吧

************戳蓝字“九边”关注我哦。 这段时间状态不太好,上一篇文章写完后也没好好检查,有好几个错别字,不过阅读量非常高,然后就被删了,有不少小伙伴让我重发下,我先去问问哪些内容敏感,改一下然后再重发出来。文章结尾显示IP,有时 …

怎么看人民银行公布的 2022 年 4 月的金融数据?

知乎用户 晓伟宏观 发表 4 月份的金融数据,犹如黑夜中依稀可见萤火虫在闪烁 央行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用心良苦,原本每月 12 日前公布的金融数据,挨到周五晚上才公布,因为央妈知道,如果周四公布,周五股市定会轻松跌破此轮反弹底部。 无论从哪个 …

有些数据无法“造假”

收录于合集 #真实中国系列 10个 记得多年前,我还在体制内做市场研究的时候,曾经问过一位著名外资机构的经济学家,“关于中国经济,你最喜欢看什么数据?” 他几乎是脱口而出,“社融数据”。 再问他为什么,他狡黠的朝我眨了眨眼说,“因为这是为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