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岁青基挂了心态崩了怎么办?

by , at 22 September 2022, tags : 科研 青基 申请 面上 然后 点击纠错 点击删除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好大的风​​ 发表

所以我一直在说,底层科研民工最大的悲剧不是不能躺平,而是不愿躺平。

在家不用开电脑不好吗,刷刷视频不好吗,岁数大了去下棋钓鱼不好吗,一眼看到头不好吗,一辈子安安稳稳当个小讲师不好吗?

躺平很香,大家心里都清楚。

然而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这样的生活对很多人来说已经非常理想了,但对许多博士们来说,并不好。

更关键的是,很多人入职前会觉得挺好,觉得自己热爱科研哪怕没钱没项目没成果也可以甘之如饴坐一辈子冷板凳,但内心里其实还是希望自己是特殊的那一个。等真的走到那一步时,就开始心态崩了。

你可能觉得我是在何不食肉糜,说风凉话嘲讽别人。但恰恰相反,我自己其实也是这样。

我比题主老公好一点,26 岁拿到了青基,可是那又怎么样呢?我在写离职的文章时提到的原因就是:

因为各种主客观因素,没能在科研这条道路上达到预定目标。

没错,我跑路了。因为科研并没有给我的努力予以我想要的回报,哪怕我一开始其实自以为并不需要这些回报。

(关于转行的细节见:再见,学术圈

回到题主的问题上来。我是觉得,愿赌服输,也没什么好怨天尤人说什么科研圈不公平之类的。

要么接受现实,调整作息,享受躺平。作为另一半,题主也不要在这种时候给予太大压力,毕竟讲师收入也不是过不下去,未来桃李天下或是搞搞副业,也不是完全没有盼头。

要么及时止损,35 岁了时间窗口也快关闭了,想要去业界或者考公,基本上是最后放手一搏的机会了。

知乎用户 Granulite 发表

要往好的说,我认识 35 岁青基挂了,第二年直接上了面上的。

往坏了说,就算上了面上,也就是个小副高小正高,帽子这辈子别想了。就算再往上爬几步,攀附一下,混个部委项目的课题负责就到头了。搞得东西完全没啥用,年轻的时候还可以骗骗自己在探究真理。到老了明白过来,搞得东西完全是形而上的游戏。退一万步来说,院士首席如果不把家庭经营好,晚景一样凄惨,甚至 “寿多则辱”。别看你院士学部委员多么厉害,如果子女跟你不亲,到时候有的是你看不上的人来拿捏你。

想开点吧,状况就是这么个状况,形势比人强。劝劝他回归家庭,挖掘一下自己的能力好好挣钱,给娃吃好喝好,别鸡娃,把握住陪伴的乐趣,到时候儿孙绕膝,享享天伦之乐。人的思想再生产终究比不上人的再生产。

知乎用户 柴桑​ 发表

崩啥啊,纯粹就是手上本钱还多,只不过预期下降,产生的心里落差罢了。

鄙人 35 岁的时候还在欧洲做第二站联合项目博后,找教职找得痛苦不堪,申请青基的动机就是打算加点码回国当敲门砖。但是教职这条路,看上去就极为艰辛:帽子压根没戏;青基拿不到目标教职没戏;青基拿到了目标单位大佬不点头也没戏,怎么处理青基还很麻烦;被大佬捏着鼻子拿到教职,估计后边的路也是可以预期的惨淡。

然后我的几个朋友看我这种状态,就带着我去意大利度假。青基放榜前一天,我在梵蒂冈溜达还接到一篇一区接收的消息,然后就兴冲冲准备第二天去海边爽一爽。就在意大利之夏八月午后,风光旖旎的阿马尔菲海滩,碧海蓝天,美女如云,我的手机一通震动,国内学校告诉我,青基又她妈挂了。

然后不知为何,就想下水游一番。我哥们看到我一扔手机下水,知道大概情事,怕我不小心把自己淹死,就跟在后边游了好一会。

后来我才知道,我可以一口气在泳池里游两公里,但这厮连换气都不怎么会。

但是我当时心里只是想,终于完了。

然后就和几个同行的朋友一路吃吃喝喝玩玩乐乐,度假回去科研方面基本就处于料理后事的状态。至于工作,就劳驾已经在业界的同门帮我看了看机会,最后选了一家做半导体设备的国企。回国入职,做得也还挺好,不像当老师那么费心,而且收入也不错。

心态崩了,说明对这个方向还有期待。当无路可走的时候,可能连擦干眼泪的机会都没有,省下那个时间,直接找另一条活路就是了。

小时候我当中学老师的爹爹看了央视七台的农业致富节目,心潮澎湃地说如果年轻就搞养殖赚钱。但是年纪大点儿,深知他根本舍不得编制抹不下面子,退休仗着高级教师去走穴赚钱这种稳赚不赔的都不干,养殖失败赔钱那个风险,他是万万不会去冒的。

董明珠老公死了出来创业,老干妈老公死了出来创业,俞敏洪出国不顺出来创业。

人不被逼到份上,往往不知道自己能有多猛。

所以我理解,那些在教职路上,所谓基金没申请到心态崩溃的各位,往下的道路有的是,很容易就可以说服自己各自安好,因为这比说服自己出来搞钱容易得多。真到在单位搞科研无路可走的时候,在高校体制内的活路也有的是,不然早就滚出来搞钱了。这就是人的通常心态:想革命莫如走后方,想杀人莫如做刽子手,既安全,又稳当。

所幸我的科研生涯被判死刑的那一天,是在意大利这样一个美好的地方,有佳友为伴——实际上如果将来我要挂掉,我可能都挑不出比这更好的地方——甚至比设备医生精良,能保证我随时挨一针激素多活几秒的北京大医院要好得多。不然我的科研生涯始于雄心,亡于悲凉,在形式上都没有善始善终,实在让我感觉非常操蛋。

我衷心感谢,那些让我在教职这条道路上死了心的各位。

不在这里死了,我根本不知道我在外边还能活得这么好。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专业四大坑之一,UK 博后,国内 top5 AP offer; 青基一次秒过 起点够好了吧

冲击海外教职失败…… 一气之下放弃所有一切转码 (准确的说,720 后空转体花式转码)

然后发现真的太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论区有质疑的我完全理解,因为这段经历就非常开挂,我加一点点细节。

(朋友私信我国内部分说的过细了,这里删掉,不是重点。只要知道我在国内还有一个博后,青年基金就是在这段时间申请的)

-————-

转码的主要契机就是上面说的 Dream school 破灭,给了我很大的打击(加上前面来来回回投了半年,耽误了很多时间),眼看着自己离签证到期不远了,心想大事不妙,然后找来同校 CS 博后 / PhD 若干来家吃饭(队友的厨艺对在英国过的苦哈哈的博后们还是很有吸引力的),酒足饭饱之后大家分析了下,很委婉的告诉我不太行。因为我的主方向不是 CS(我的方向是 X+AI,但是 X 显然离 CS 遥远),又没有会议只有一堆期刊,简历都造不出来,建议从小厂投起赶紧刷题。然后刷了一周题还是没会几个,眼看马上要到期的签证,硬着头皮开 glassdoor 从上往下还投吧。结果大厂默拒,小厂和中厂 check visa 后秒拒(原话是说现在申请 T2 对公司来说风险太大,前后折腾几个月,公司额外花钱不说不来就更麻烦了),折腾一个月后只搞到面试 4 个。

  1. 美帝国主义知名血汗大厂英国分部,一亩三分地日日刷版的 A 厂
  2. 国内时间英国干活,海外业务甚广的中国血汗工厂 B 厂
  3. 无名小厂 C 厂
  4. 英国知名大厂,然而方向专业完全不沾边的 Z 厂

然后 Z 厂首先排除,起因是让我录一段自我介绍的视频作为一面,那时刚刚录完面教职的视频简直 PTSD,第一个放弃。

然后 B 厂给我影响最深刻的是 HR 小妹妹真好看,但是英语一般般而且不懂技术,导致大半部分时间是我在吹水,然后我说完了她开始对着自己准备的材料开始念稿子(介绍自己的公司多么牛 x,海外业务多广,福利多好 xx),然后尤其关心我是不是时间上能和国内团队配合,一听感觉有点不妙(后来证明我的担心是很有道理的),当然眼下转码上岸第一要紧先答应着去技术面。

然后我知道大家都想看 A 厂面经,这让我对大厂英国分部的敬业精神和业务态度有了 “深刻 “的印象。

在介绍 A 厂面试之前我不得不提个小插曲,上面提到的一群校友除了把我从国内带来的存货吃光喝光外实质帮助有限,然后突然想起多年前润去美国的小师妹 X,师妹本来也是老板重点培养对象,去了美国让老板颇为不爽,结果没想到在美国顺利去了 G 家不说,甚至还上了 G 家新闻(宣传多样性,本身优秀 + 华人 + 女性身份),然后后者脸皮去给 X 打了个微信求助。X 听了我的处境一脸不屑 + 幸灾乐祸,说好的学术之星,科研就是生命,怎么浓眉大眼你也转码。还好师妹念在师兄情谊给了点指点,大概就是说我工程能力羸弱,我的主方向离 AI 主流三不沾,建议以我博后期间沾 AI 的工作打底,多谈谈什么 interpretation 这种离工程贼远的理论方面的东西。我谨记师妹教诲在 A 家一面胡扯一通,没想到居然顺利过了一面。recruiter 给我发了一个巨长的 document,大概就是让我好好准备一个 presentation,然后就直接一天四轮 VO,同时让我熟读 A 家企业精神(真。恶心的要命),面试要重点考察。presentation 还好说可以拿教职用的改改,但是一看 VO 内容,有 coding skills 还有 ML coding,一想到 ML 理论早就忘光,leetcode 就刷了 10 几个 easy 岂不要凉。这时我赶紧拨通了 X 的电话。然后师妹听到以后先是打开嘲讽,说 A 厂保底名不虚传,你这样的简历都收一定是缺人缺疯了,然后也给出了很实际的建议。说我的 coding 水平,能做出个简单的 medium 已经是上限,如果抽到 hard 等于皇上赐酒劝退完全没必要死磕,离面试时日无多想提高几乎无可能,然后传授了我一套 coding 吹牛密法,就是在完全做不出题没思路的时候应该如何交流不露怯。然后关于 ML coding 就更简单了,她问我觉得会用什么题来做 ML coding 面试,我随口说了 SVM,RF(因为我比较熟),然后她狂笑说师兄你脑子肯定瓦特了,30 分钟面试要写 SVM 没写出来就算了,写出来了面试官看着代码也要疯,30 分钟内能写完讲完面试官能看明白的只有 3 个,KNN,NBC 和 perception!然后说她面了百来人不止,最多考到 Trees,Trees 能做出来的至今只有 1 个半(半个是给强力 hints 下完成的)所以不要自我折磨。师妹一顿操作如醍醐灌顶,我赶紧打开 easy 题库,练起了 KNN……(评论里的朋友们似乎对 A 厂面试很感兴趣,这反而是最无聊的部分,我会放到后面讲,下面就先按照时间顺序讲讲 C 厂,这个才是真. 正片)

-———————- 正片开始: C 厂 ———————

C 厂之所以被我叫 C 厂,只是因为它在 C 市。毕竟到手面试就这几个,乘着面试 A 厂的空隙我还是决定应该面一面至少做个保底。然后我的习惯是面试前先看看面试官什么来头,合着 ta 的背景也可以套套近乎,如果发过什么工作能熟悉下就最好。结果不看不知道,一看我下巴差点掉下来,这位 C 厂面试我的 head of AI 居然本科,博士,博后,senior 博后全部在我校的死对头 C 校 X 学院,竟然同是 X 专业且几乎一样的小方向,看了 publication 也不差,大哥你和我是上辈子的同组师兄弟吗。进入面试,直接切入正题,开篇先讲 X 的前世问到今生,上到最新前沿,下到各组八卦,然后我力吹 X 结合上 AI 的种种优势(毕业后我都吹了 5 年了,老本行了),面试官疯狂点头,一眨眼的功夫 zoom 就提示时间已到,真想再来加一个…… 加一个小时。看看时间即将结束,突然想起我点歪的 X+AI 的技能树还未曾有机会展示过,只好提醒面试官:“我面试的这个是 MLE 的职位,您有什么 AI 方面的问题想问我吗?“然后对方想了想,说很抱歉我可能不是适合问这些问题的人,因为我其实不懂 AI。

听完此话,不是很懂但是大受震撼,赶紧查查这个 C 厂到底什么来历,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网站里的大头贴全是 C 校 X 学院知名教授,然后 google 一搜居然在科研爸爸 W trust 的网站文件里找到了此厂招股书,居然是 W trust 和 C 校联合投钱,而 CEO 正是 W 的 director。然后官网一查,数据来源就是靠 C 校多年积累,加上 W network 的数据,这活脱脱就一个校办工厂啊。然后我瞬间秒懂这家企业的业务模式,W 和 C 校的独家数据,由 C 厂包装,然后再找 W 旗下的 network 作为用户,再把收益回流 W 和 C 校,这模式国企直呼内行啊。就在这时我马上收到了进入下一轮的技术面试的邀请。

这一番操作我惊出一声汗,因为国内喊着要做 X+AI 的人虽多,但 X 并不是一个传统容易搞钱的方向,能和 AI 结合,再结合下大方向,对学校和学院来说搞钱能力指数提高。作为内行,不得不说我觉得这个搞法实用程度无限接近于 0,我虽然拿到了基金也做过无数次报告,把应用场景的吹得天花乱坠,但我内心对能不能真用上是强烈怀疑的。然而谁曾想到世界上真的有这一帮人居然如此刚烈,不得不说是勇士。我内心竟然突然有点同情这位 head,牺牲了大好学术前程来搞自己完全不懂的东西。后面的技术面略微平淡,问的题偏简单且更多的是理论方向的,对我来说只要不现场写码都好说,head 当场表示我们对你的技术非常满意,这就回去讨论下给不给 offer。

然后隔天上午收到邮件,说技术面非常满意,然而还有几个小问题想问问我,我心想这不是说很满意吗,怎么还有加面(小厂并不常见),但是既然走到这一步了,而且和这位大哥聊的颇为投缘再问问几个问题无妨。结果大哥上来就抛出了 X+AI 里最难的几个点,有应用难题,特定模型的拟合问题,数据的增强,transferring 还有可解释性问题,吓得我冷汗连连。因为 X 的数据模式很特别,行内人都知道不好搞定更难寻公开方案,好在博士博后都在做这个,没有成功经验也有很多失败经验。只好把自己多年经验的压箱底的好货都交了勉强答题,然后就听着对面噼里啪啦疯狂记录,然后说最后有一个问题要问你,就是如果你来了我们公司发现做的东西都是错的,队友技术都是菜鸡怎么办。我当时正好在练大 A 厂的企业精神专项练习(不许笑)想了想给出了个这么个答案 “做模型哪有对错之分,能用上的就是爷爷,可能大家用的都是错的。技术不要紧,能提高就行。“然后 head 满意的点点头,说尽快出结果,关麦。我心想,大事不妙,这是要被白嫖了!

此时我正怒火中烧,建立了一个吐槽群把求职的狐朋狗友都加进去,开始痛斥资本主义之邪恶的时候,duang 的一声邮件到了,offer 来了。这波操作实在猝不及防,然后 head 的 call 也马上来了,要求谈一谈工资和进一步事项。然后 head 就说我们对你的面试非常满意,尤其是最后一个问题答得特别好,ceo 面也免了,我直接拍板要你了。然后我就问我非常好奇既然技术面觉得我不错,为啥要加面呢,然后 head 这下说出了实情,说公司开了 2 年了,一个 demo 都没做出来,虽然客户的钱是大风刮来的(这句话是我自己加的),但是 2 年了出了钱也要给纳税人点交代,所以公司上下压力很大,然而屋漏偏逢连阴雨,最近招的人干了不到一个月,看了代码,直接辞职了。所以问这么一大堆问题其实就是想问最后一个问题,要是来了不要失望,能干下去就好。

听到这里我差点笑出声,然后一看工资,也真是不高,当然比起博后肯定强太多了,这下 C 厂招不到厉害的人,一切就很合理了。然后我说我要想想,关麦。这时候把消息发到狗友群,瞬间爆炸。北美的表示这点钱就我工资零头,你们英国太可笑了,没有转码希望的表示这个工资太爽了,赶紧给经验我也要转!然后英国小厂的朋友的意见倒是中肯,不高不低,一般水平,甚至平均水平略微高那么一点点。然后尴尬的地方来了,没想到 offer 来的如此之快,A 厂面试还有 2 周,本来想正好拖一拖决定时间用 C 厂保底等 A 结果,这下不得不先决定要不要接这个 offer。遇事不决,先打师妹电话,师妹听到我工资爆笑,说你这 CV 走 EB1A 很轻松,要不润到北美,你想去哪个大厂我都能给你强推,来 G 家就更好了,我赶紧说拖家带口,不喜欢美国氛围罢了罢了。然后师妹也是给出了很中肯的意见,此厂虽然工资不怎么样,但是 visa 可解你燃眉之急,而我的 CV 其实不错,但是缺少工业界的经验,如果能顺利做一段时间,结合工业界实战经验,CV 看起来会大有长进,也不至于大厂只有 A 的面试了。然后如果 A 厂真的给你 offer,大不了把这个撕了,因为我的博后还没有结束,不提这段经历,背调也只会找上家学校,完全不留痕迹。

我一听觉得有理,很爽快的和 C 厂说 offer 我接了,对面很快也把合同发来了,然后出于小心谨慎我把合同发给某英国 HR 朋友过了一遍,研究了下觉得也没什么坑,然后里面有这样一条引起了我的注意,大概就是作为全职身份,在工作时间必须全身心为公司工作,不可接其他的活,然后看到这句话,猛地一下我突然觉得思路打开了,下面爽文开始……

-——————————– 爽在哪里 ———————————

我赶紧看了看我的博后合同,里面似乎没有提到不能找其他工作的事情(肯定也没料到博后会有这么多幺蛾子),同时我把英国 Home Office 的官方文件,visa 说明读了几遍,发现 T2 签证找两份正式工作,不行;但是正式工作 + N 个 part time 是完全没有问题的。那么根据 if a {} 的思维, 没了 a 条件(全职)不就能够突破上班时间不能打两份工的限制了?于是我赶紧拨通 head 的电话,说你们公司我实在想来,简直把我的学术梦想具像化的极乐之地。但是如果让你们公司支持签证,疫情期间本来处理的就慢,一来一去花掉小半年不说,给公司增加不稳定性,这段时间我也不能为你们工作,我要真的来上班不知道猴年马月了(简单把上家拒我的理由重复一遍)不如我们签个 part time,公司不是正好 WFH,我 onsite 那天就不去了,变成一个完全远程的工作,一周工作四天,马上就可以开工,说不定还能赶上公司 deadline 把 demo 跑出来。head 一听大喜过望,说和 HR 商量商量能不能这么操作,同时看看现在的签证下这样合法不合法。

然后我跑到博后老板那边,声泪俱下说工作难找,尚无着落(确实挺难找,确实没有签合同),手上工作做了几年都没有发出来,不如再续合同,本来这种要求我是不太敢提的,然而巧合的地方是因为疫情中国博后和 PhD 纷纷回国避难,此时组里确实需要有人干活,老板咬咬牙觉得好像也的确要续。然后我还额外提了两个要求,首先我日常找工作往返各地,英国现在疫情严重,我们年轻人感染事小您一把年纪感染事大,我们反正数据收完再做分析,不如也改成 WFH,老板想了想也有道理,但是要求必须 onsite 至少一天开个组会,我说这样不错,你看周 X 如何(对,就是 C 厂少干的那一天)。然后第二个要求是既然 WFH,顶配电脑总要有不然数据分析不动啊,老板说这个简单,把配置发 HR 即可。

然后这个时候 C 厂 HR 也回复了,说其他没问题,但是 T2 要求工种和工作内容必须一致,你看这不巧了你们公司就是做 X+AI,我博后也是,看看 JD 几乎一样啊,就这样我的双重打工的工作开始了。大家都知道英国博后工资不高,小厂也不高,然而两个加起来在英国可不低了,把一个 middle level 的工资硬生生拉到 senior level,然后双份 benefits,抱着我的顶配电脑美滋滋啊。我去群里转了一圈,完爆英国大厂和美厂英国分部的 base 工资(当然北美大厂没得比,当然也没想比过),当然怎么安排工作时间呢,这时候多年练就的摸鱼大法上线了。

简单来说,周一早上 C 厂有个半小时的晨会,周五下午有个 1 小时全组总结会,我看了看自己之前博后的工作,多有重合,简单改改套个 interface 就可以交差了,然而妙的地方在于客户只在乎有没有,不在乎质量如何(“国企” 的优势来了),更妙的是公司因为工资开的低了,没能招到第二个可以 check 我工作的人。博后老板那边,大家如果做了博后都知道,要一门心思搞 paper 出来是很难的,但是真的要摆烂就简单了,每周看看数据做个小分析,优化一下图片,混混组会唠唠嗑,老板略有不爽,但是辞掉一个老博后也不是容易的事情。从此告别了我苦不堪言没日没夜的博后生活,硬生生的做到了干极少的活,却拿着两份工资,迎接新时代了。两周转眼过去,A 厂的面试也即将来临,这时我突然又了有一个更大胆的想法……

其实我的策略非常简单,既然很多公司都 WFH,我现在打两份工是打,N 份也是打。然而之前打工人最大的痛苦就是公司没了你照样转,你没了公司钱就没了,所以在谈判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举个例子就是,如果你要求公司涨工资,从博弈的角度,公司的最佳策略是不涨,什么也不做。你依然有一定不低的几率留下继续工作,公司得益,如果你走,公司会用同样的价格找一个替换你的工作,如果找到的,公司得益。如果实在招不到,公司开出你原本想要的工资继续招人,公司不亏。这样一套算下来,不涨工资的收益期望很高。而且这样经过 N 轮操作以后,公司最后留下的全是吃苦耐劳拿钱少的员工,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反其道行之,找 N 分工作,保障最低的工作要求,想开我就开我,最后留下的都是拿钱多不辛苦的公司。然而这件事情之前是不可能完成的因为上班时间只有那么点,然而 WFH 和新的工作方式使得这种策略具备了理论可能性。

为了计算我的实际工作量,我特地在每天工作前开了一个计时,不工作的时候关掉,我发现只需要 1/4 的标准工作时间就足够维持目前的两份工作了(还是在保证 WLB 的情况下),似乎完全可以再支持一份全职工作(变成同时开 3 个!)。但是实操的话,如果想再加一份全职工作,遵纪守法的我还得想办法绕过签证,时间管理,交税等诸多挑战,当然饭要一口口吃,这些问题还可以慢慢想,眼下先搞定 A 厂面试再说。刚想到这里,又是 duang 的一声,次日面试提醒的邮件就到了,鼠标刚想按下接受,等等,是 B 厂不是 A 厂?一颗黄豆汗掉下,我这才突然意识到,早就约好的 B 厂技术面就在明天,而我早就把它忘到九霄云外了!

-———————————-A 厂面试 ——————————-

首先需要决定的事情是要不要去 B 厂,想了想 B 厂薪资应该不错(一面 HR 原话是你想要多少就说多少,我记下便是),然而血汗工厂肯定不假,而且要是明天面试要是面对一帮技术很强的中国同事,一下把我羸弱的 ml 技术老底拆穿岂不信心大挫。赶紧写了一封邮件大概是 “非常感谢你们给我机会,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万分抱歉不能参加面试,下次有缘再见”。哪知道发完不到 20 分钟,一封不短的邮件马上杀到,大概是本厂条件如此优厚你居然不来,你到底是为啥不来,你到底是怎么不来,是我 HR 的问题还是你的问题。我心里一惊怎么还有这一出,赶紧回信说我博后再续了合同,想在学术界再混混,不是你 HR 的锅。你在面试中的专业表现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然后真的是我的问题绝对没有看不起你厂的意思回完倒也没有后续邮件了,一看表,晚上 12 点。赶紧挖出教职 ppt 简单改改,然而标题一看就很 X 实在扎眼,一想也没有时间改了就在标题后面加了个 “and AI” 作罢。

第二天一早,打开 A 厂专用面试软件 CXX,崩溃,再一开依然卡死,心里默念 “你在这样你们家下个月的会员我绝对不续了!“,这一次 CXX 果然争气,连上了。然后 room 里刷刷出来 N 个名字,大概是 SDE1,SDE2 x2,还有一个大概就是 SDE III, MXXX, Sr XXX, XXX 这样的,因为这位的 title 巨长无比,就叫他 t 长吧。t 长首先发话,大概就是说这里我管事,你先开始走报告吧,然后我一开 slide,大家就笑了,说这个 X 我们都不懂啊,我说你们看这标题最后不是有个 AI 吗,还是有关的,t 长笑笑,没事开始讲吧。然后把 slides 整个过了,其实只有最后几页和 AI 勉强沾了点关系,Q&A 环节 t 长首先发话,很有意思,很长见识,最后几页还挺相关的,但我有几个问题,首先你们最好的那个模型上线了吗,正确率多少,能讲讲细节吗。这一问我就傻了,最后那个模型纯粹东拉西扯,没个影呢,只好说我们这个是学术研究,不太在乎正确率,上线更没有影呢,我们关心的是机制,原理。大佬没辙,也只能点点头,当然平心而论,presentation 还是顺利的,尤其是几个 SDE2 问出了非常相关的好问题,让我深感专业还是相通的,A 家招的人底力还是很不错的(当然如果他们就是 X 转码,当我没说)。

然后 ML coding,一看,果然是 KNN,大喜过望赶紧写,结果没想到写的小毛病不断(毕竟我平时都不怎么用 python,我用 matlab!),面试官不断提醒,啊呀你犯了一个小问题,啊呀这里你再仔细看看,写到一半 t 长发话,完成不错,后面别写了,知道你懂了。结束马上转 coding skills,面试官开场很直白的说,我面你们 Postdoc 面的太多了,编码能力忒差了,今天我就放你一马给你个简单的吧。我一看这难度哪里到 easy,这和 online testing 的练习差不多难度,这一下不能提现我的能力啊,想起来了师妹传授的吹牛大法,骚操作开始了。 “这个 A 数组长度有限制吗?“— “没有,你当是很大很大的数组吧 “, “那内存有限制吗?“— “没有,你当内存很大很大吧”。“那这个整形变量有上限吗?“— “小于 32768!”。一来一去问了小 20 分钟,面试官被搞烦了,说大哥你就当个最简单的来做,赶紧写吧。然后再下面就是 design 面,我那时满脑子里都是 LSTM,transformer,Graph network,基础方法我用的不多啊,然后面试大哥很直白的说,你对问题的思考很深刻,细节分析也很到位,但是我们这么个任务你上 graph,公司非得给你搞的破产不可,来点简单的方案吧,然后开始只好用 regression 重新答题,感觉面试官不是很满意。最后的终极 boss 战,1 对 1 面对 t 长,ML 快问快答,虽然我工程能力一滩烂泥,但是我作为一个每天扯理论的纯研究者这块我是不虚的,最难也就到写出某个最近大火的 optimizer 的方程,并给出各个部分的意义这样。加上我反应也快,最后还有 5 分钟的时候大佬说本来还想再问几个,但是我的题库用完了,我看你也累了,就这样吧。

面试罢了,人已经进入心流状态,感觉快问快答意犹未尽完全可以再来一场。这么好的状态当然是要打!游!戏!啦,艾泽拉斯,我来啦!玩着玩着,竟然不自觉的做起了美梦,等我拿到 A 厂 offer,把博后切了,小厂大厂一起做双份工资美滋滋,带着我超可爱的老婆大人顺利走向人生小山头。然而如果故事到此结束,这篇回答只能算是三流爽文,而我显然低估了人生大戏的精彩程度。

-————————— 母上大人 ————————-

游戏正酣之际,ding 的一声(为了防止两份工作搞串,学校邮件提声音是不一样的),博后老板发邮件了,因为英国疫情严重,明日组会取消。我一开新闻,英国疫情非常严峻,日感染人数已破新高,我一拍大腿,好呀!这下每天呆家里就行了,除了一周三个在线会议, 每周工作量可以压缩到忽略不计,每天在家坐等收 2 份钱。

志得意满之际赶紧拨通母上大人的电话,想吹嘘一番。上一次和她正好聊到我教职冲击失败,准备转码,这次母上大人先开口,大概就是你上次冲击教职失败准备转业界的事情亲戚们都知道了,大家纷纷表示消息非常振奋,祝贺你脱离苦海,步入正道。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进入业界太晚,浪费毕业 5 年大好时光,令人痛惜,不过好在时候未晚,迷途知返。然后我汇报了一下目前的计划,大概就是 2+1,这个 1 得是个大厂,准备多线作战提高收入。然后母上大人回复思路大概是对的,那你面的什么大厂呀,我回答 A 厂,不了母上脸色大变,语气颇为严厉。“英国 A 厂就这么点钱你也好意思,你向 XX(亲戚)那样去北美拿大包我也不说你了,你去了 A 厂每天提心吊胆要被 PIP,还要 on call,你还好意思和我说打几份工 “,我心里一紧大事不好,坐标北美的 XX 确实知道我在面 A 厂,肯定母上找她私聊了。我赶紧解释英国企业 wlb 比美国好多了,pip 英厂应该没有,大不了多找几个小厂 wfh 顶上,然后母上语气非常严厉“你比 XX 长了 8 岁,人家已经是大厂 senior,你浪费这么多时间何处找补,你还记得我们家的家训是什么。“,我:” 厚德载物,苦尽甘来?“,”简短点!“,我:”搞钱“(画外音:家训这段对话对话是我编的)。母上:“对啊,之前你说有学术理想我不说你什么,你说要走教职路线为世界做点贡献我也觉得无可奈何,但是你现在既然已经转了业界,不已搞钱为第一要务,每天想着进厂上班,说得过去吗?“ 聊到这里母上可能也觉得打击的过了,又找补回来:“不管怎么说,你已经走出了业界的坚实一步,应该恭喜,但是下一步先不着急好好想想,进厂我也不反对但是你可以挑个钱多的,当然有稳定的职业路线做点喜欢的事情可能更好。比如你觉得英国什么厂和行业赚钱呢?“

我这小脑瓜到这里一时转不过来,我的技能树除了 X 就是 ML,哪有其他技能啊,只好说 “fin-tech or quant or trader?但是搞这行我一无背景,二无经验,三来这些公司都是直接指名学校和专业;我这个 X 专业算什么呀。工资虽高,简历也过不了啊”,然后马上回来一句 “你不是吹你每周工作时间少,时间多吗。下次和我聊之前先想想清楚,期待你的进展。“ —– 叮(微信通话结束)

母上这样一堆输出,我心理肯定是不爽的,然而仔细一想竟无一处可以反驳的地方,事实上此时 A 厂对我来说确实如同鸡肋,论工资可能比不过我两个躺平工作加起来高,而且必然占用我大量时间。对冲击其他层次的工作,切换技能树皆为不利。更重要的是学习了 A 厂精神以后觉得这 XX 东西他们还要天天念诵,简直大离谱,恶心的要命。然而心中还是对 A 厂略有执念,这还要从一段往事说起。

记得刚读博士,对 ML 非常感兴趣,很想博士一毕业投入业界或者干脆搞个 CS 博后,然而恩师一再告诫我 ML 之流属于雕虫小技,理论方面稀烂不堪,难登科学殿堂。而且我一个 X 专业本硕博,何德何能可以和那些学了十几年的 CS PhD 竞争呢。而且大厂 ML 岗位 好手如林,什么 M 校 C 校 I 校,哪里轮得到小样你。那些年我对这些深信不疑,然而时至今日,A 厂好歹也是大厂,面试对我来说已如一场正名之战,好歹面的是 Advertising 组的 ML team,应该不是啥水组,能过简历关想必也有大把好手,如果能拿下此 offer,证明我这么多年来自学成才,不虚什么名校 CS PhD。一句话,我可以拒它,它不能拒我。

想到此处,觉得应该先等等 a 厂结果,随手搜了搜 quant 路线,以前只是知道钱应该蛮多。不看不知道,一找愣是没找到几个 100k 以下的 quant ML 职位,还有 500k 甚至 1M 的 manager 职位。虽然上面写的工资不能全信,但是也深感震撼,赶紧看了几个面经,先 a 家下单红绿宝书,等有空提刀赴会,仔细研究研究。

-——————- 老婆大人 ————————

正想到此时,椅子不觉双脚独立。我有一个习惯就是思考问题的时候,会把椅子两脚抬起,享受这种微妙的不安和平衡感。“老公 —– 面试如何了呀?” 我这才想起老婆大人看我打了几小时游戏,又和母上大人通话,也没找她说话,感觉总不是太妙,我也实话实说 “理论部分挺简单,然而实战经验似乎缺了点,等下周出结果吧。“

“嘿嘿,我看你为了转码就学了一周,没过也正常。下次多准备准备。“我心里苦笑,你懂啥,这么多内容一周能学完吗,赶紧说” 不不,那是我十多年在 ML 上的积累,一周只是练练面试而已。“老婆一听马上不开心了:” 认识你这么久,你不是个 x 博士吗,家属说起来你都是 x 专业的,拿的教职 offer 也都是 x 的呀,从没听说过你会写码,学过 ML 啊;什么十年积累来唬我,我看要转我也行。“我心想着你就不懂了吧,这十年我都自学的,和我专业 X 浑然天成。然而刹那之间,一道阳极火花劈中电极板,我寻思在转码前,我的 CV 并无 ML 相关的东西,除了硬凑的项目之外,全然看不出和 CS 有半点关系,全靠自学。“既然这样的 CV 能过,我的老婆队友的 CV 岂不是也有机会,找个小厂找找轻松的活,顺带解决了交税多的问题。

这里就要说说我的老婆大人,985 中文系本科,小我大半轮;学习底力雄厚,然而这几年和我走南闯北并无工作,刚出国的时候内心给她的安排大概就是硅谷娇妻,我找北美教职或者湾区转码,一人养全家,她想干什么都行。哪知道阴差阳错来到英国博后,不是我养老婆得要老婆养我,还好老婆点满了厨艺天赋,不然真得饿死。然而我一会儿要回国教职,一会找英国教职,老婆只能配合我的安排无法工作。然而现在似乎确定了方向,拉老婆入伙是不是个好主意呢。

然后仔细一想,老婆专业毫无优势,本科学历也没优势,然而我的 X 专业统计点满,ML 半满,辅导她搞搞 DS 似乎可行,而且 DS 门槛不高,学习材料现成,再找我妈公司补 bian 个远程实习经历,说不定也是有点希望啊,甚至工作几年进入大厂也不是不可能。母上大人说的对,我进厂如果算浪费时间,她进厂肯定不浪费时间了吧。

想到这里我就拍了拍老婆说,既然你想试试,我路线已经想好,然后解释了下什么是 DS 和我安排好的线路,边说边觉得切实可行天衣无缝。然后老婆来了一句,听起来不错,那一年多少钱呢?我想了想,小厂入门 30-40k 吧。老婆一听又不开心,才这么点,不就和你博后差不多吗。这一把给我瞬间暴击,那你想转什么方向呢。“我看了小 X 书上,很多人 0 经验,文科女生 30 天大厂转码成功,都是学的 SDE“。我一听差点失去平衡,小 X 书上晒的玛莎拉帝比十年卖的还多,那些经验万不可当真啊。我老婆赶紧说,不不不,我觉得很有可行性,我都想好了,我觉得 G 家 SDE 对我来说太难,我就想面你刚面的那个 A 厂,就 SDE 了!

“咣当 “一声,椅子失去平衡,我连椅带腿翻倒在地。

-——————-A 厂结果 ————————

说来等 A 厂结果的那几天过得非常难熬,尽管理性告诉我,这个 A 厂就算给了 offer 也不应该去,即使不考虑工作压力和往返的时间成本,一张去伦敦的大通票可得 5,6 千镑呢。然而我还是忍不住每隔几分钟刷刷自己的收件箱看看有没有来新邮件,仿佛上面的理性思考全是对可能马上到来的坏消息的自我防御。

终于在某天下午,“叮 —“邮件来了,A 厂的 recruiter 通知邮件来了,要告知结果,然而邮件写的极为潦草,也没有说约定什么时间,只说是晚上。我的心砰砰狂跳,赶紧回了一封礼貌的邮件说晚上有空,随时等待来电,然后对方回复没问题,马上给你打。然而等啊等,从 5 点一直等到了晚上 10 点,依然没有电话,心情也逐渐由期待到焦躁到恼火。终于到了 10 点,关电脑,睡觉。

第二天早上 8 点,recruiter 终于又来了一封非常潦草的邮件,大概是为昨天的事情抱歉(然而并没有解释为啥突然消失了)说马上给电话,电话一接我就秒懂,这小子十有九九是昨天晚上喝醉了,我从他断断续续一字一句蹦出的英语里听到了 “sorry” 这个词,心情瞬间从平淡接受转变成了更加恼火。对面说尽管 A 厂是不透露面试详情的,但是我昨天确实放了你鸽子我就透露一点,说我的 presentation 很惊艳,ML 知识也很扎实,然而缺少实践经验,不太适合这个职位云云,然而顺带一提我的 A 厂精神的 bq 不错(真是讽刺!)然后就开始说冷冻期云云,我就说了句 thank you 就直接挂了。

(所以评论区的各位,我真的没去啥 A 厂),接完电话心理恢复到了久违的平静,心想我有没有实战经验 cv 里还写的不明白吗,那你捞我简历做甚。赶紧掏出 a 厂的 recuriting survey 给全部打 1 分,打了个草稿开始准备专业性地痛斥这腐朽的招聘制度。紧接着就去狐朋狗友群发消息,当然群友也是深谙精神胜利之道,纷纷回复说 A 厂就是这样啊,你值得更好的啊云云。然后有位狗友提到 a 厂的 recruiter 都是外包的,什么牛鬼蛇神都有,说到这里我突然好奇心起来了,这位 A 厂大哥是如何能够做到工作时间喝酒翘班的呢。

赶紧上了 linkedin 一搜,只找到同名的一个足球运动员,但是看来看去又无第二人,仔细一看这人足球 xxx 学院毕业,一堆加盟过的球队信息,然后工作信息和资质是足球教练 XXX 级,足球助理 XX 级,目前效力于 Rxxx 队做 Assistant(我也不知道具体是啥工作),然后终于在最上面一行看到一个 A 厂 logo,兼职 recruiter,反复确认了 n 次没有看错。又查了了面试通知那天,正好有 R 队比赛,这位兄弟您昨天怕不是在球场上吧。想到突然我就笑了,大哥我这算啥跨界啊,您老真是牛 x 啊,一想到这里突然气消了大半,叉掉 survey。

后面的几天非常平淡,我没有继续投新的简历,陆陆续续又来了几个面试邀请全部拒掉,转眼就到了月底,小手一抖,双份工资轻松到手,想想每周划水 10 小时不到的时间应付两份工作,这收入性价比绝了,怎么也比 A 厂香啊,想到这里又开始美滋滋起来,当然我们都知道,所谓的 “美滋滋第一定理”,人是不可能美太久的,我注意到我的一个久未聊天的朋友 C 来了消息,我就知道有事发生了。

-—————– 与 C 的聊天 ——————

有句老话说得好,朋友过的差我难过,朋友过得比我好,我更难过。C 和我差不多时间开始找工作,我俩同专业,水平也差不多,名校 phd + 博后却没有国内关系,导致和我回国找工作时在国内教职市场并不顺利,又开始和我差不多时间开始投海外教职,屡投屡败,连个面试都没捞到。开场还是老三样,首先肯定是寒暄下 “好久没联系了!“,然后下一句必是” 还在英国吗?“再下一句肯定又是”还在 O 大做博后吗,最近还好吗?“我寻思嗯你该说说正题了,然后他说自己半年多来教职找的不顺,多有坎坷,北美教职激烈,普遍简历都不收,我们不是 LGBT 在市场上并无优势(有点 ZZ 不正确)…… 然后绕了几分钟,终于说了句:

“然后我收到了 RR 大的面试,可能准备去那里了。“

我心里一紧,RR 大好歹也是美国 TOP50,X 方向很不错啊,赶紧恭喜恭喜客套下,然后又来了一次暴击,然后他说 D 不是你师妹啊,她和我一起去了 RR 大,和我拿了同一个职位呢。这一说我心里就麻了,D 比我小 2 届,论文章还不如我,居然也给了 AP,然后一问薪水,更麻了,package 不低啊。我说你们同个方向,双剑合并,大有前途啊(这里有个伏笔先按下不表)。然后我说这个师妹确实厉害,他说哪里哪里也就一般啦,不如你隔壁组师弟 E,这小子最近一篇 N 在二审,CNS 要满贯了你知道吗,我只好说知道知道。然后 C 说这小子人精啊,去了国内的重点实验室,拿着 150W 的年薪和 1KW 的启动金也算是出山了。不得不说我酸了,赶紧说,国内有一出是一出,这几年他们那个重点实验室疯狂买人,但是以后支持少了呢,不太稳定吧。哪知道 C 马上说:

“是啊,所以他同时还在(某国内 top 校)搞了双聘,直接带编副教授呢,两手准备呢。“

是啊,这么高的收入,加启动,再加双聘教授保底同时解决博导资格问题,师弟 E 看来不愧是对国内规则玩的门清啊。细心的读者可能猜到,话题进行到这个时候,下一个问题大概就要转向我了。

C 问了我的近况,我赶紧说我转了工业界,学界玩不起,然后又问了我工资,我实在不好意思开口,就说还行,但是工作压力小,工作时间比搞学术少多了。然后对面也明显对付了下说工业界确实比学术界好啊,事少钱多,就结束了对话。

听到这里,我的双份工资,我的十小时工作时间瞬间就不香了,气不打一处来,赶紧和老婆说 “我要再投它 100 个简历,我就不信不能来个 2+1,再搞一个大厂三线齐开”。老婆穿着我那萌萌哒的 T 恤衫,嘴里嚼着她最爱的玛莎饼,一个 mac 开着甄嬛,一边油管开着咖喱味十足的《Java Tutorial for Beginners》,咕哝着嘴回头看看我,“老公 –,怎么样啦 —– 又受刺激啦?“我心想知夫莫若妻啊,赶紧说 “什么话,哪有什么刺激,我只是觉得现在工作量不饱和,大把的时间浪费了可惜。”

“那你就投呗,反正简历改改就能投了。“老婆头也不回继续看着视频。

“不,我觉得我们得开个家庭会议,先想想后面怎么安排才好。“

一听到 “家庭会议” 几个字,老婆大人马上一个激灵,把两边视频都暂停了,毕竟我转码这么大的事情都不用开家庭会议。这会议说白了就是母上,我和我老婆开一个决定未来重大安排的 zoom meeting,什么你问我爸在哪里,我爸不管事没资格上会。说罢,赶紧和母上大人发微信约时间,则时开会!


-—— 未完待续,持续更新 ——————

知乎用户 紫茉莉 发表

我也是双非院校的。十几年前博士毕业后和题主老公一样,雄心勃勃连写了 n 年国基,连连被毙后也曾心态失衡怨天怼地。最后一次已经无限接近成功了,却还是功亏一篑。35 岁后心灰意冷,再也不想奋斗了。于是把重心转移到了别的方面,新学习了几种乐器,尝试着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发觉没有追求和压力的生活真的不要太美好啊。

现在上完了课有大把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没评上职称无非就是收入少一些,难道只有科研一条路可以证明自己的能力?再说证明不了又怎样。

白了头发、败了容颜,气质全无,殚精竭虑,就算评上了职称,难道就能成为人上人,就能让人高看一眼?说白了,活的潇洒,活的自在才是让人艳羡的根本。你以为的成功可能在外人眼里一文不值,除了能唬一唬自己单位那几十个人,别人有谁关心?

人生短短几十年,真的过得飞快。我现在天天遗憾的根本不是为什么当年没中国基,而是为什么青春如此易逝,为什么当年没有好好享受年轻的红利。在等几十年,进入老年,更怎么还会有人遗憾当年为什么没中一个国家自然基金?面临生老病死,一个基金还能排的上自己的人生回忆录?

所以呀,怎么快乐怎么活,别多想别人的想法,自己开心就行,因为人生真的太短暂了。再说,如果自己的科研根本不能为国家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贡献力量,那这种基金不中也罢,把机会留给真正的报国之人不也是功劳一件吗!

知乎用户 mozillar 发表

告诉你老公,俺朋友也在双非。

他学校有工作十几年,发了五十多篇一区,拿了三个面上的教授。

月工资比啥项目都没有的刚来的讲师多 2500,年终奖多一万。

算上公积金合计一年多五万不到。就多这些钱,别的没了。科研奖励,精神文明奖早取消了。

教授们多挣的那点津贴,要完成的考核比讲师多多了。还得一直提心吊胆高职低聘。

讲师考核非常轻松,有大把时间,干点啥不能挣钱。

算算性价比,当讲师没啥不好。

双非老师拉项目的有,大概不到五分之一能拉到。

破五唯,取消科研奖励后,一些双非学校基本就是吃大锅饭了,心态放平,你再拉,也跟大部分老师的收入拉不开差距。


评论区越来越扯跑题了,题主是要大家支招给自己老公求安慰的,好家伙,我在这里安慰人家老公,你说你们净在评论区里说拿了基金就是好,评了教授就是爽。。。


看了下评论区,感觉很多人既没有在双非工作过,也不认识在双非工作的老师,也可能有些人就不是老师,不了解双非的生态是什么样的。题主老公是双非的,而且是有编制的,不要套用 211985 院校的情况到双非院校,两者待遇、玩法差别很大。累了,懒得一一回复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40 岁,副教授,硕导。

我导圈内大牛,做过本专业学会、小研究方向学会主席,但院士没评上。

外国合作导师平均 2 年一篇NS文章。

亲属当过 985 大学副校长

我博士毕业后青基一次就中,次年就副教授、硕导。38 岁后升实验室副职,全国某专业学会副秘书长。省 XX 专业专家委员会委员。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文章一年勉强一篇,面上 8 年内就参评过 2 次,都是上会未中。3、4 年没什么项目了。

我就不适合当科学家,没有什么科学家的潜质,只是有好导师和好亲属的双重 Buff,科研生涯初期很顺,越往后越废。

天分,机遇,个人努力 都有了,才能在行业做的好。我现在差不多这些都没有了。

虽然已经没什么科研追求了,但是,躺平是不可能的,还能干 20 年退休,混日子对不起任何人。

个人理想是 5 年内中面上,评上博导。10 年评上教授。培养的研究生都能成为比我强很多的科学家。孩子教育好。

40 不惑,到我这年纪就知道自己天花板在哪了。也就没有什么超能力的幻想了。但 50 才知天命,未来也不是不可期,实验室主任、博导、教授、全国学会理事、全国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还是有可能的。这些也真的是看命了,给我了我就收着,没有也不刻意追求了。慢慢干呗。放平心态。小富即安。(像省基金这种很靠关系的,我试都不试。面上项目至少仅靠实力还能试试)

人关键是有一个正确的自我意识(多数人年轻人并没有)。

痛苦的主要来源基本就是欲求不达。最好还是能早点认清自己的能力、社会关系、学术圈关系,有个正确合理的职业规划。

这样,以后干的好了,自然高兴。干的不好,也不至于一辈子一直郁闷。

题主这种 35 岁的还能拼一拼,可以再试几年,前途也不是就没有,双非发 SICENCE, Nature 的也是有的。可以再想想办法。(多说一下, 我导年轻时学的俄语,35 岁才开始学英语. 去英国做了 2 年博士,后来找国外院士合作发了几篇 NS 文章, 慢慢在他的领域做到国内前几的。)如果非常爱好科研,可以找个大牛读个博士后,或想办法进大牛关系圈,找个大牛或其团队成员合作,学术上圈子很重要。办法总会是有的。实在不行了,那就以教学为主了,一样能评教授。

科研可以躺平,人生不能躺平。

知乎用户 永远的我们 发表

私信的人很多,我再展开说一下面上项目的情况,申请到面上项目是整个研究领域对申请人的选题方向、本子撰写、研究基础、研究能力、撰写发表能力等的认可,甚至可以说是对这个人的认可。

大多毕业的博士学术生涯终止于前六年,六年拿不到青年基金,大多就离开了科研圈,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六年后不干科研了或者逃离科研圈了。

申请到青年基金的人大概率能存活下来;存活下来的人进一步申请面上项目。如果青年基金做的不错,甚至评为优秀,申请面上项目容易通过些。因为青年基金做的不错,才有可能把面上项目做得更好。反过来想,如果青年基金都做得不好,评审人怎么放心把面上项目交给你做呢?每年评审结束后都会有很多人说本子写的不错,基础不行,没有获得资助,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青年基金做的不好。

以下为原回答

——————————————————————-

说说我作为评审专家的经历

今年基金函评阶段 XX 打电话给我说如果收到 ta 的本子一定要给优先资助和 A,让我一定给照顾照顾,争取今年拿到青基。说年龄已经 35 岁了,最后一次申请青基,也说副教授职称没上,压力很大,家庭条件不好,生了两个孩子,老婆不工作照顾孩子,家庭收入一般,总之压力很大,不然要非升即走。

一方面,作为科研人,当年内心很同情他,因为我也是做科研的,也知道拿不到青基,上不了职称,拿不到编制,非升即走的感觉。另一方面,作为基金函评专家的我也知道如果我随便支持他,如果他上了,其他人就下了,这就失去了公平,科学基金也就失去了意义。

我很矛盾,也想帮忙,也想维持公平正义,

后来收到 ta 托同事送来的钱、酒、烟,金额也不少,几万块钱,一箱飞天茅台,一箱最贵的烟。我知道 ta 的诚意,也知道 ta 不容易。

当我看到这些东西的时候我内心是很反感的,我第一反应是义正严辞地拒绝同事,当然我也这样做了,后来他来了电话让我一定要收着,即使不帮忙也要收着。

作为我而言不想害别人,当然也不想被人害。如果我收了钱、酒、烟,那就一定要能帮上忙。如果没有帮上忙或者基金没拿到,反手举报,我是吃不了兜着走。

再后来我还是义正严辞地拒绝,送礼的事情也就作罢。

一周后我收到了将近二十个本子,不过没看到 ta 的本子,这下我没有任何心理负担了,我按照往年的经验,认真评审,给了 3 个人,5 个 B,其他都是 C,提交意见。

不得不叹服现在的年轻人真是能写,其中不乏顶尖 985 高校老师的本子,本子写的真的好,行文流畅,思路清晰,环环相扣,点子很新,立项依据特别充分,基础很好,publication list 真是让人叹服,依托单位很强,研究基地都是国家重点实验室。

后来会评前收到了 ta 的电话,希望我能在会评阶段给予支持。在会评阶段阶段,我去了现场,留意了一下给 A 的都上会了,也获批了,给 B 的 3 个也上会获批了,真是替他们开心,拿到了安身立命的基本敲门砖。当然也留意了 ta 的本子,查了 ta 的打分、评语、综合评分,果然没有上会。这件事情终于尘埃落定了。

会评结束后,专门绕道坐高铁去 ta 的单位当面告知 ta 了青基的打分结果,也给他的本子提了些意见,希望 ta 来年报省基金能中。

至于后续 ta 的发展问题,估计会更难,除非有人帮 ta 拿到国家级项目,或者申请到面上。面上的难度特别大,很多戴帽子的也在申请,当然不乏很多知名教授,讲师和他们一起 pk,那是一点优势都没有。

评审面上项目的都是主持过重大、重点、面上的,相对于评审青年基金的专家情绪更稳定,眼界更开阔,思维更缜密,当然对待本子的态度也更端正,对本子的评价也更客观些。

再说说今年评审的情况

之前,一个包的基本就是同一个口的。今年不同,可能是几个口的,但是有共同特征的,这样做的好处是尽可能避免小同行打招呼的问题。如果两个专家给 A,那另一个给 C 的概率不大,一般给 A 的,打分在 B- A 浮动。评审人都是中过 NSFC 的,大部分人也都是有学术底线的,另一个一般最少会是 B 吧,除非那两个 A 是假的。

AB 比例是有明确要求的,原则上一般加在一起不超过 40%,当然,评审专家可以根据自己收到的申请书,酌情处理,基金委赋予评审专家这个权利,我觉得在当前情况下,这样处理是比较合理的:基金委相信绝大部分评审专家还是具有学术良知的,绝大部分评审专家也是具有学术良知和学术判断能力的。当然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大框架定好,可以小规模调整,这就是合理的学术评价机制,也只能如此了。

永远的我们

2 次咨询

5.0

6725 次赞同

去咨询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的回答是,不用安慰,陪伴支持他就好了,慢慢就想开了。

说一下自己的经历,本硕都是国内 top 高校,博士想不开出国留学了。32 岁毕业回国,入职某 211 大学,人才引进。申请过两次青基(第一年花了很多时间备课所以没申请),申请前同事和领导都觉得凭我的文章和背景,青基肯定没问题,结果两次都没中,去年 35 岁是最后一次。

得知没中后打击确实挺大的,慢慢感觉自己也没那么受重视了,自己也觉得好像没啥发展前途了,国家项目是进入上层学术圈的入场券,就像演唱会门票一样,青基是最便宜那种,是普通人最有可能承担得起的那种。

后来,因为三年内没有国家项目,学校的人才计划也不续签了,待遇少了一大半,因为当时在同事的各种劝说下,什么房价涨的多厉害之类的,在价格顶点买了房子,所以加上房贷,现在基本上就是在吃老本。

已经在找新的工作了,找的过程中也发现,没有国家项目,基本上普通一本学校都瞧不上,和刚回国时的风光真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看其他老师的简历也会发现一些比较有意思的事情,一些老师文章不怎么样,项目倒是挺多的,有些老师还能面上接着一个又一个的拿,也不知道怎么结的题。。

现在也慢慢想明白了,也就是一份工作而已,不会社交没关系,没有关系无所谓,不用逼着自己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去参加陪笑陪酒的饭局,去讨好圈子里的大牛,做好自己该做的工作,接受这个环境的设定,一切随缘。

打算接受一个二本学校的 offer,想想也挺划算,以前可能需要投入 80% 或者更多的时间在工作上,去一个差一些的学校可能用 50% 的时间就能超额完成工作量,挣的还更多,何乐而不为。

无所谓科研贡献,学术地位,荣誉名声,眼睛一闭啥也没了。人生这趟旅程,挣点够花的小钱,多花点时间享受生活,多陪陪家人才最值回票价!

知乎用户 feby 发表

慢慢积累论文,拓展人脉,面上不是没有机会。

知乎用户 看风景的蜗牛君​​ 发表

谢谢邀请。

这是个两年前的老问题了,估计是因为今年的青基即将放榜,于是最近几天这个前年的问题突然火了起来。

我看大多数朋友都是站在题主老公的角度回答的,包括我点赞并发了专业徽章的

@柴桑

的答案,大家写的都挺好的。

如果是站在家属的角度,我觉得对科研人员来说,“家庭” 真的是最后一道保险。很多案例中,家庭就是压垮一个人的最后一根稻草。我之前在很多个回答中都曾经说过,科研人员自己千万要摆正心态,“科研” 就是一份工作。每个工种都有它的特点,“科研” 这个工种的特点就是很容易给自己加光环,也很容易给自己太多不切实际的期待。当期待落空的时候,内心的脆弱是非常非常致命的。所以当工作上不顺的时候,家庭的温暖至关重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心理上的郁结。

当然了,这个问题是两年前的老问题了,不知道两年过去了,题主的老公发展的如何了。我给题主以及其他科研人员家属的忠告是,在 TA 郁郁寡欢时,用言语和行动告诉 TA,无论基金申请、论文发表、职称晋升顺不顺利,家庭永远是 TA 的港湾。这就够了。

其实说来说去,无论做的是什么工作,“家庭” 都应该是这样一个温暖的地方,这才是婚姻的意义,不是吗?

最后的最后,祝我以及看到这个回答的各位朋友基金高中!

知乎用户 连续对称守恒 发表

我不太懂,但还是应该调整心态,当然刷视频刷知乎不见得就是躺平放弃,可以准备准备向下一个目标奋斗。我知道的好像有

优青是 38 岁,菲尔兹奖是 40 岁,杰青是 45 岁,长江是 55 岁,院士是 70 岁,诺奖没有年龄限制,但是得活着,当然死了一切没有意义了。另外润也是没有年龄限制的,重要的是把接力棒生在美国

仅供参考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遥想自己当年拿青基已经十二年了,也是一次过,还以为自己很牛逼,后来再没拿基金,年年申年年挂,去年打听到三个好歹还上了会,今年仍然打听三个却连会也没上去,没基金就晋升无望,是那种绝望。猛然才悟到当年其实是借了老板的东风啊,老板当年冲杰青,正在圈内造势,后来失败从此退出江湖,剩下我们这些徒子徒孙们自生自灭了。基金江湖残酷人心险恶,这些年都体会了遍。心态崩了,也没有身边人能理解,只能自己去消化。题主劝慰下吧,能体会你老公真的不容易

知乎用户 那年的那 发表

今天突然刷到这个问题,应该是快出结果了,搜索的人比较多吧。说说我的失败经历。

第一年初生牛犊不怕虎,随便一写就交了,虽然没中,但结果还不错,两个专家给与了高度评价,第三个一句没创新就 pass 了,感觉 aac 或 abc,觉得是自己运气不好,第二年必中。第二年做了大量完善信心满满,结果看评价应该是 bcc 或 bbc,并且一个专家直接否定了研究课题,心态崩了。第三年换课题,总体评价中等,评语含含糊糊不疼不痒,继续崩。再往后基本和第三年类似。最后一次基本属于半放弃状态,当然没中。现在也就那样了,难受几天也就过去了,还能怎样呢?

现在的状态就是感觉峰会路转,不用花太多时间在科研基金上了,青基拿不下面上更不可能了,日常科研够用就行。现在主要想怎么赚钱,怎样做自己喜欢的事。把精力放在自己擅长的事情上更容易变优秀。

再说说申请感想………………

很多专家说本子质量是第一位的,但是根据我对周围人的总结,在正常评审机制下,前期直接相关成果是拿到青基的最重要因素,如果成果不是特别突出看运气,成果一般的注定打酱油。我这几年申请下来专家意见有十几个,同一年不同专家的意见有时会矛盾,这说明评审随机性还是很大的。这些意见里,极个别是很针对性的意见(专家认真看了,这样的意见心服口服),但大部分提一些无关痛痒吹毛求疵的意见(不想给你,随便写点意见毙掉)。很无奈,谁让咱的成果不突出呢。

再说说非正常评审,这个的比例在青基 + 面上里有多大说不好,但肯定有相当一部分,主要还是圈子。有帽子的团队成员或毕业的博士,本身同门都是圈里人。学术圈圈子小,具体到一个细分领域人更少,到谁那一打听就有了。虽然基金委引入了回避评审机制,但想打听总能打听到,谁不在圈里有几个朋友啊,再不行花钱啊。身边就有活生生的例子,花的钱约等于面上金额。其实要想作弊不用打听到全部专家,面上五个里面打听到俩给 a,上的概率就很高了,3 个给 a 的话就比较稳了。一般人不中,缺的不就是 a 嘛!正常申请,得多写几篇顶刊才能拿到个 a 啊!

说多了哈,最后总结下,如果你不是圈内大佬的弟子同门,并且前期成果在同一年毕业博士里不是特别突出,那基本不用报太大希望,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不是大佬弟子没找关系,靠特别 nb 的成果拿到国基金属于寒门出贵子。不是大佬弟子没找关系,成果一般拿到国基金属于买彩票中奖逆袭。

知乎用户 Prof. 鎏 发表

说句实话,青基对于年轻人来讲还是相对公平的。失败了也不要紧,总结问题,争取将来有机会申请面上。

知乎用户 Answer Seeker 发表

如果现在做个变性手术,青基是不是能多续几年?

知乎用户 RoseofVersailles​ 发表

如果你老公在双非有编制,躺平倒也不是不可以。

但是,你老公在双非系里的领导有一万种办法 PUA 你老公,每天给你老公穿小鞋。如果你老公脸皮够厚,雷打不动,就当我什么都没说。否则,建议你老公躺平之前还是好好想想这件事,一旦躺平了,没了经费、没了学生、进入循环时候,这个过程就不可逆了。

知乎用户 流枫阁​ 发表

想起我爸对我的教育——不怕挣得少,就怕死的早。

讲师 65 退休,争取活到 95,比累死累活拼科研感觉要幸福。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1. 题内话

答应所问:对失落者的最佳安慰就是跟更差的比。

你只要这样跟老公说:你知道差额拨款的二类研究所里,拿不了基金、没有经费意味着啥吗?工资都发不起,跟真正的温饱问题比,科研不是什么大问题。起码你还是教职,还能讲课拿教师工资,而且还有寒暑假。此外,躺平还有个好处:有更多的时间教育子女。这个是有大量样本参考的,作为科研人员只要有时间和耐心,在教育子女上投入精力的性价比是极高的。我们所有好多躺平的副高们,平时看起来都混得不好也没干劲儿,结果一问孩子就是人大附早培啥的,还有好几个考的清华,和父母的成就比特别有反差感。这也是很难过的事儿:机会并不是给所有人都备好的。

2. 题外话

中国当前的科研玩法和氛围就是这样的,如上面一个高赞回答所描述,拜码头、骗经费、外包、瞎搞、水文章,这是一个行业粗犷发展的弊端,在这样一个框架下很难避免。那个回答所代表的并不是个例:想办法搞外快养家本无伤大雅,但荒废主业投机赚钱之末流竟被捧为珍宝而示众人,这得意的劲儿和一众点赞之人已经反映了现状。但是,归根结底,我国的基础科学仍然很落后,从大学基础教材到前沿创新,落后到每一个环节。但最终,我们还是会度过粗犷阶段,就算饶了弯路,就算重新造盘子搭梯子,基础科学还是要发展。而这些还是要靠有梦想的科研工作者们,无论搭上几代人,最终还是要赶上去。如果别人在骗经费洗钱,我们就觉得好好努力很冤枉,那奉献了热血创建新中国、而自己从未享受和平的先烈冤不冤?改革开放建立现代化城镇、还没享受就老了的前辈冤不冤?不冤,吾辈需要有一批人毫不心虚的告诉他们:你们值得。

知乎用户 Alf M 发表

我自己就在双非,简单说两句。

其实双非里拿不到青基很正常,我身边很多老师都这样。当然没拿到青基不代表天塌下来了,这些老师会把重心从科研抽身到别的地方去。

很多老师会搞教改,课程思政之类的工作,发一些教改论文,这些教改工作也是有项目,要是能做出成绩来,也不是不能评职称的。

还有就是横向,多跑跑企业,给他们解决点实际问题,拉点横向项目,也能给你提供些经费。

也有的老师投身行政,参与学院的建设和管理,虽然不能怎样,好歹有个寄托和奔头,院领导要是做人,也会给你多算绩效。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大树底下不一定好乘凉啊。老板是华五某校长江学者,杰青,后当选工程院院士,但是从不肯在学生发展方面帮忙。他从 90 年代末博士毕业开始指导研究生,到现在指导毕业的博士生大概 100 人左右,读博过程中没有拿到学位、硕博连读最终转硕的总共 4 个,去高校的 75 个上下,目前这些学生中长江 + 杰青 + 青年长江 + 优青的人数 = 0+0+0+0,真正做到了四大皆空。

知乎用户 青藤学术​​ 发表

和我一样,来知乎写文章,做网红哪里不好。

当然,如果真的要卷科研,肯定还有机会,拜在大团队下面也是可以。

路很多的,又不是赶你走,不怕哈

知乎用户 孙尉翔 发表

心态崩,一般是来自之前的认识错位。错位多严重,崩的就多严重。所谓认知错位简单说就是 “你以为 XX,但实际完全不是这样”。

知乎用户 彭彭丁满 发表

我已经不卷了 卷不过 太累了,躺平,好好上课,对的起学生。 做做横向 这几年熬得身体都不太好了。科研本来就不是普通人玩儿的~ 让大佬们弄去吧~ 另外,我觉得做科研,为什么要让他们觉得好呢,只要自己觉得好就行~ 其实花功夫基金本子写出来,我觉得你就是专家了~

知乎用户 赛赛 发表

讲师挺好的啊。上课的时候上课,下课就闪人。

交各种材料的时候第一年难,后面就可以复制粘贴了也用不了多少时间。

平常就逗娃,研究研究孩子功课,弄几个自己的兴趣爱好。

如果爱赚钱的可以弄弄副业,弄不起来副业就玩就可以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很多 member jq yq 拿了几千万几亿上十亿的经费,其实一直在垃圾填埋场工作(物理教授没学过物理,医学教授没学过医甚至生物,但是他们应该都学过化学材料 ,gtnd),我们要做的正确的事是不再丢垃圾。。。大部分帽子味觉(taste)丧失,因为要做狗。。。青基也是一顶入门级帽子,虽然我仅仅熬了一周的夜便一次拿到了(如果不算硕士刚毕业那会儿写的稀烂的那次,毕竟研究基础为 0 篇 paper,竟然有眼瞎的看在 cas 国家实验室的面子上也给予了好评,cnmd),应该是全 A 上会免讨通过,毕竟跟我的那些霓虹同行比,研究基础和 idea 也是亚洲先进水平,虽然越南的真实水平可以被这群小鬼子按在地上 X(差距 20 年以上),尽管我那做 jsps 外国研究员的老板曾是那国立研究所的水王(没错,21 世纪初帝都房子还是白菜价做两年 jsps 可以买套帝都房的年代年灌 10+sci 的男银)

我也有一顶 cas 的小帽子,我已从 cas 离职多年,但仍像吉祥物一样被摆在橱窗里,让我难堪(cndy),请替我表达对 cas 和 ucas 的问候,毕竟 PI 贪墨了我那小帽子的大部分经费

虽然,cas 应该以我这样的学生和前员工为耻,但是现在,受邀加入老牌 journal editorial board 的我,应该更有资格说上面的这些话

越南的基础科研(注意,发射后不管的技术我们还是很强滴),无非收编的家狗和野生的狗抢食而已,一旦遇到美帝和日德法英帝拿炸药奖菲尔兹奖图灵奖的大老虎,尿都要吓粗来了,毕竟我们的 member 一直作为实质上的洋买办为 developed country 的过时技术竭力宣传,但是侬不要惊讶他们作为 pubpeer 常客的徒子徒孙照样 qq hy qt 拿到手软

其实,我最敬重的先生,还是那些生于民国,毕业于建国初的 t 大 p 大 f 大然后在造蛋蛋和挡蛋蛋的路上默默前行,后来在课堂上让我觉得我是傻 x 的爷爷奶奶们,毕竟他们真在磕盐,而不是无厘头的炼丹

忽的想起没有隆重颁给我姜饼学者帽纸的那些葱省老爷们,请耗子尾汁

最后,gtnd cnmd cndy 一并送给只有更无耻的你们

知乎用户 始作俑者 发表

第一,这个问题你来问不合适,可见你是个对你老公有要求的人,有时间对自己多要求比较好。实在不行就换个老公。第二,青基没有就躺平好了,你老公做的没毛病,以后做点别的也行。下面有个教授说的不错,当了教授拿了国科也没啥大不了,钱多不了多少,不谈钱说情怀吧,这些科研本质意义也不大,都是水而已,忽悠了一群年轻人做游戏而已。

知乎用户 JaysonPetrelli​ 发表

特别能理解你老公的心态,我博士毕业后去了业界,后来才又回国进了高校,年龄也不小了,申请青基的机会屈指可数。

去年为了抓住为数不多的机会,还没入职我就开始写本子了,从 1 月份开始一直连写带改到最后一刻,搞得年都没有过好。其实刚开始的时候也没报太大希望,只是一直写一直改,付出了太多努力,就会导致自己有了更高的期望。

到了八月份的时候就开始各种刷小木虫,看帖子找 bug,找漏洞,特别想知道结果。到开奖之前的那段时间真的是整个人都不好了,啥也没干,净在这瞎折腾了。

等到开奖那天发现自己没有中的时候简直是感觉天都塌下来了,尤其是看到有个评审的意见非常尖酸刻薄,对自己学术追求打击太大了… 那个时候就觉得回来找这罪受图啥呢,整天啥也不想干了,觉得再申请也是没戏了,自己就是个辣鸡。

沉沦了几天后突然就想开了,毕竟人生不是只有学术这一条路。真要是非升即走被赶走的话就走呗,最起码也算是体验过教职了。大不了再去业界,去再找其他工作,自己都博士了,还有啥普通工作是干不了的呢?实在不行就去开 Uber,开滴滴,还能咋,这个社会还是让人有活路的。

至于你老公都不是非升即走,所以即便青基没中仍然可以保持热爱,继续搞科研写文章啊。成果多了,在圈内慢慢有名气了,等拿到面上一样可以升教授啊。殊途同归,无非是多走点弯路罢了,我始终相信,只要朝着自己的目标走,即便最后很遗憾没有达到目标,但结果也不会很差!

知乎用户 南海泛舟​​ 发表

这个问题我不知道要不要回答,很纠结,因为我以前中过,我爱人今年中了。

很清楚 35 岁没有中青年是什么意思,说明以后就没有机会申请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了。可能真的会崩溃。我爱人工作了 6 年了,今年才中。前两三年的时候,发榜的时候可能没啥感觉。最后这两年,每次发榜都她难过的想吐。她今年终于中了,我都感到自己的压力少了很多。我俩不是同一个专业,她写本子我也帮不上忙。国家自然基金对于每一个年轻老师来讲都非常重要。重要到能否在这个学校立足,能否继续在这个学校工作。重要的能否评上副教授,教授。重要的能否带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等起来的不再一一列举。可以说国家自然基金决定了一个普通老师在高校的生存与发展。

最后,还是想说一句感谢国家自然基金的资助。真的发自内心的感谢。

我是

@南海泛舟

,一个高校青椒,欢迎大家点赞帮我升级,换会员优惠券。

南海泛舟

32 次咨询

5.0

中国科学院大学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博士

10061 次赞同

去咨询

知乎用户 lzh860801 发表

第一次在知乎回帖,本人也是双非院校,没拿到青基,今年第一次申请面上,估计还是会挂!回顾之前青基挂的时候的心态,最糟糕的是 34 岁那次,好几个月心态都不好,反而是去年 35 最后一次挂了之后,心态反而比之前平静,这一年里做实验也不想之前那么急躁了,现在就抱着重在参与的态度报项目了,科研就做自己感兴趣的,慢慢做,现在陪孩子的时间也比之前多了不少,回想之前的状态,感觉确实不如现在

知乎用户 一只小豆豆 发表

这世界 failure 是常态,哪里有那么多的 winner?接受这个现实吧。

知乎用户 StoneChuanm​ 发表

一辈子讲师又如何?

就算你说没有项目没有经费做不了科研,

那么做好大学老师,兢兢业业教书育人,踏踏实实埋头苦干,不也是一条好路?


非升即走是另一回事。这里我说的是有编的教师。

知乎用户 龙瀛 发表

nsfc 的模式是,有手艺有运气,中;有手艺没运气,挂,没手艺,无论运气如何,多数挂!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申请三年,第一年申请博士还没毕业,随便写写还上会了,但没有中;第二年用心 “打磨 “,以为势在必得,结果都没上会,心态有崩,但几天过后该努力继续努力,继续思考课题,优化本子;第三年(今年),现在还没消息,也不抱啥希望了(根据学院去年的情况,中了的人提早都知道了)。

以前总是学生思维,觉得申不上是自己能力不行,拿不到学生生涯也看到头了,所以总是鞭策自己要努力、要突破。而这两年通过自己的认真观察和体会,发现学术圈没有这么简单。当然,没有大佬的依靠,自己本身非常 NB 的确不受任何限制,但是这类人又有多少呢?我自知不是其中的一份子,因此,第三次失败后,反而坦然了。虽然事实依旧是拿不到国自学术路没那么好走,但是又能怎样呢?我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干点别的赚钱,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知乎用户 映山红 发表

基本上可以这么说青年挂了 在稍微好的学校基本上只能是万年讲师了,除非你当 10 年讲师,后面学院可怜你。但是发展基本上没啥了 ,青年拿不到后面面上更难,基金包括青年基金都不是雪中送炭都是锦上添花的事情。还有,34 才博士毕业,说句实话,申请到基金的概率很低的,一次就中这个事情不是没有,但是对于 34 的人来说风险系数很大。还在职博士刚毕业,可能学校也不是很好,没有好的科研基础,有的时候不是你努力就够了,问题是别人比你更努力啊,而且年轻人第一次写基金都没啥技巧。以后该干嘛干嘛吧 不行辞职吧 去更差的学院 在这样的省属重点大学 大概率是没发展了。以后改革可能不会重视基金但是你对象熬得住吗?

知乎用户 某魂​ 发表

我就问一句,非要在高校一棵树上吊死吗?

我以前在末流 985 任教申请过四次青基:

第一次,上会没中(嗯,练练手);

第二次,上会没中(嗯,看样子还行,不怕,优势在我);

第三次特么会都没上,评审人还说我所在的学校没有完成该项研究的条件…..(卧槽,这还要我咋写..);

第四次人在国外访学,MD,这次换个方向,成不成就这一次了。

运气果然没那么好,访学回来就跑公司给人全职打工了。工资翻几番,也不用担心职称了…. 相比学校不是爽歪歪。

知乎用户 Elmer 发表

如今科研生态,青基都没有拿到,那就明确不适合目前的科研。

把课教好,多做点实际的应用项目,既能提高收入,也对社会有所贡献。

知乎用户 苦逼青椒 发表

这种状态调整一下,过段时间继续努力!

知乎用户 火行 发表

当前最重要的是心态,尽快调整好对于自己的后续发展很关键,不少人都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对自己进行了否定。但不可否认的是也有不少青年未中标;但直升面上项目后获批的情况。青年项目与面上项目评审要点及打分侧重并不一致;而且现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实施 5 篇代表作后,对于无青年项目直接申请面上,有助力!毕竟以前面上也好,青年也罢,申请项目靠堆量;但现在只放上五篇代表作,外加 “科学问题属性” 主导的新分类评审机制,这都是让项目回归研究本质的利好。所以建议青基超龄人员,更多注重本子 idea 及近 5 年相关成果积累。

真实案例!建议参阅《他山之石(叁):讲师青年五次连折戟;超龄直申面上终获批》;不放弃的才有机会!在目前的科研大环境下,唯有努力适应;并且积极找准机会。

知乎用户 自然早知道 发表

35 岁因为一个青基就放弃学术,和足球踢了上半场 0:1 落后就放弃有什么区别。

薛其坤老师考研还考了三回呢。

知乎用户 的的​ 发表

正常现象。国家级项目,是宽申请严中标,少有的给人幻想的东西。实际上,大部分人一辈子都中不了。外面的世界,好东西连申请的机会都不给你的。这样反而没了很多烦恼。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都 35 了,青基挂了!反过来想是不是其实就不是做科研的天赋型选手,也就是普通教师,那就上上课带带学生得了,主要精力放在横向或者其它一些事情上,毕竟生活还得继续,家里人还是要等下米下锅。科研 “得过且过” 吧,没有突破的科研性价比越来越低了,当然,如果是个不缺钱的主,靠情怀搞科研,那就好好做,不过既然不缺钱还在乎青基干嘛?

知乎用户 余晖映照腐朽之地​​ 发表

不至于吧

青基挂了还有面上呢

还有省项呢

虽然的确,想拿国家级项目就青基最有希望了

咋滴青基挂了年龄到了以后就打算刷视频上上课不做科研等退休了

倒也不是不行,双非还是可以躺的,也不至于非升即走。我个人觉得,到年龄了,不打算继续上升了。停在这个位置放弃科研躺平是个个人决定。不算大事。往后有闲暇,应付一下本职,有空的话下棋钓鱼,多开心啊。犯不上摆出个颓废样给老婆看。

不想躺接着做实验发文章申别的项目呗。热知识,青基没上,只是以后申国自然的时候从青年项目改成一般项目了。和同龄人竞争而不是待在 35 以下青年赛道。

多大点事儿啊。看开点呗。小学生也不会因为幼儿园最后一场考试没考好就觉得自己读书的路断了。

要科研就做科研。没这个项目申别的项目。申不来项目多发文章也是一样的。没拿国青不代表禁止科研。

喜欢刷小视频就刷呗。多大点儿事啊。又不是说不上课的时候躺着刷小视频就不给发工资了。让他躺,不碍事。现在科研奖励削的那么薄。可有可无。不干这活儿,不挣这钱也就罢了。

搞点副业,过得开心点。不搞科研空下来的时间帮忙做做家务带带孩子。不叫事儿,莫要方。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实话说,我觉得是你老公期望太高,或者是你对你老公的期望太高了。

根据我多年的观察,在职读博,实验室转教师岗,双非院校,第一次申请,35 岁申请,在我的案例库里面还没有申请青年基金中过的。这真不是歧视。

脱产读博毕业出来需要平均 3 年才能中青基,而且都还是基础比较好的那种。

所以建议放平心态,看看同等水平的人是怎么发展的,条条大路通罗马,不一定非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知乎用户 一顾江城秋气晚​ 发表

一方面,申不上国青基又不是说别的基都不让申了。

另一方面,申上国青基又能怎样,又不是说申上国青以后就一定能上面上一样,无非就是这几年好一点,晚几年不也一个样。

像我就是,看完今年的评审,面上我认为以后自己已经指定没戏了,所以副高基本就到头了。

那能怎么办,回归教职呗。

好好讲课,传道授业解惑,难道这不才是教师该做的事情么。

想看到学生眼里有光,那我就成为那道光。

(再次小自豪一下)

至于科研,我现在已经开始做第二手打算了,学校发的科研奖自己拿出一半以上专门存在一个货币基金里面,作为以后的 ICU 费用(划掉)科研费用。我算了一下,等自己彻底没经费的时候,那边应该也能攒出小半个国青,用来维持生计也差不多了。

心不死,就总是有办法的。

知乎用户 飞翔的蜘猪侠​ 发表

节哀,不要崩,大批人都这样。。。加油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马上 35 的小讲师路过,今年的青基应该是又错过了,这辈子再也没机会申请青基了,遗憾吗?有点,但这辈子错过的事多了,青基这个真算不上。

我的态度是,搞学术,搞政治,搞钱,总要有一个在路上。入职这么些年,青基一直不顺利,你说我没努力吗?不是,我真的很认真地写本子了。题目不好吗?不是,学校组织论证,大家都觉得挺好,也符合前沿关注,或者在选题指南上。那怎么就没中呢?我真不知道,也没法揣摩,高级知识分子真的太难伺候了。

如果课题不顺利,那就暂时换个赛道,去想办法兼职搞钱,或者搞行政。当然,躺平也是一条路,就是压力会大,这不,你老婆就来知乎提问了。

搞了钱搞了权,有没有青基其实无所谓了。别人大多不会因为你没有青基看不上你,往往是因为你穷看不上,国内大学哪有那么清高。

那为什么高校教师还这么重视课题?因为对于大多数教师,课题是来钱的主要甚至唯一途径啊。

再说,不能申青基,未必是坏事,现在青椒人数爆炸,战斗力强,个个背后都站着大佬,你以为就比面上容易?

知乎用户 Melindachen 发表

即使没中青年基金还有面上、后资助、教育部、省级等等,首先在高校说实话我觉得在很多人都是熬年限,真正 35 岁当博导的都是学术天才,如果没别人的天赋就不要想着有多快,学术梦想还有半辈子去实现,别人五年我就花十年。再来,大部分大学老师都有几条路可以选择,学术不行的也许重心就在横向项目上了,或者跟工业界合作,这也正是社会上的人羡慕高校老师的地方。所以哪有什么非此即彼,反正我是觉得当讲师做好老师的本职工作,还能干点别的副业,生活没有太大压力,学术上也不放弃,心态放好不急不躁,慢慢的熬几年,总会评上职称。

知乎用户 一页 发表

青基挂了不是正常?难不成不活了?

身边好几个例子,申请青基挂了,咬咬牙直接面上,哎中了!

青基不行就面上呗!

知乎用户 日子没啥意思 发表

逼他申请面上。逼他申请重点,逼他申请重大项目,逼他申请创新群体,逼他申请。。。

知乎用户 乐观的躺平主义者 发表

2020 年青基结果还没公布,题主的老公朝中有人?

再说,青基满打满算也就 24 万,后续面上重点还是要的。建议你老公去国自然官网,看看往年青年项目各个学校的中标率,清北华五的通过率也就 20-30%,双非的 5% 以下的都有,没中太正常了。

“人挪活树挪死”。

知乎用户 林晨​ 发表

第一条路,努努力,多发点顶级文章,申请面上试试。

第二条路,努努力,积累个工程方向,多接些大项目,如果能申请军方的一些纵向,和青基甚至面上是一个级别的。

第三条路,努努力上课,得点教学奖,走教学副教授路线。

第四条路,出国做两年访问学者,发几篇好文章,然后跳槽,也可以拿到副教授。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科研不是靠努力就行的,评副教授也不是靠有青基就行的。我见过大把这两样都不行的教授,副教授。难道没青基,上不了副高,还不能活了?我没有青基,被啥文章没有,啥基金没有的领导们,教授们管着,还不是得活下去,虽然憋屈。

但唯一觉得骄傲的是自己配得上教的学生。因为无论我读的大学还是研究声都比我的学生强,我懂的知识更是绝大部分同事(所有领导)不知道的,而他们的毕业学校更是一言难尽,所以即使是一个讲师,也问心无愧,我配的上教的学生。

再则教授副教授是科研称谓,初始是给学术上有比较大成就的人,不是啥科研不懂,教材都没搞懂的一众教师配拿的,也不是啥搓逼评了,就必须评的,咱们有太多这种教授副教授,他们有啥较大学术成就,配吗?有些人都不知道自己不配完全没自知之明,无耻!

所有只能关注自身,尽可能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知乎用户 隨風 发表

md,我连申请资格都没有,只能申面上。其实给我申,我也未必申得到,但是申都不给申,肯定怪政府怪体制怪国家啊,我 tmd35 岁毕业不代表我科研上不是入门级别啊。

唉,this is life…fucxxxking chinese life

知乎用户 啦啦嘟嘟嘟啦啦嘟 发表

卡年龄,是科研领域最脑残的设定和中国科研进步最大的绊脚石,没有之一。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你也说了,“教师岗”。

好像高校老师的价值全在学术一样。

下面一些回答也是奉劝趁早转行,或者教其怎么谋利甚至搞钱。

从中看到了很多扭曲的影子,顿感悲凉。

见过很多老师,有的人头衔一堆,但是上课就是万年不换的一套模板。也见过一些大牛老师,自己成果多的飞起但是带的学生论文稀烂。请教问题的时候只是嘲讽地说一句:这都来问?无知!还见过一些老师,以学术标榜自己但是为学生所厌弃。也有一些老师,拉项目、培植近亲,学生只是毫无尊严的劳动力。

请个别高校老师请别忘了,你们本职是老师。如果不能教好学生,就不要站在讲台上,如果志不在此,何必和学生相看两厌。作为教师,你有很多个学生,但是学生在该门课、该学段就只有你们几位老师。既然头顶教师头衔,就要为自己说出的话负责,请给学生传递一些正面价值观。而不是以轻蔑的口吻批判科研、批判学术、批判国体,这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姿态,十分傲慢。

对于不懂科研的学生,你们头上的帽子再高,论文影响因子再高。甚至社会赞扬声再高都无所谓,上课教授的内容与方法,大概学生毕业之后都会忘记。但是真正被铭记的,是你们或严谨或散漫的治学风格,是你们或正直或唯利是图的品格,是你们或亲切或高高在上的待人态度。

还记得南京大学的青年长江学者梁莹吗?学术能力很强,帽子也有了,声誉也有了,但教学态度敷衍,最终遭到了全班学生的联名举报。她曾说:“我上一学期的课还不如去外面作一次讲座,一小时好几千(元)了”。

深以为耻。

但是梁莹的生财之道,仍然有大批拥趸。前段时间清华大学灌水灌出一百多篇的博士,居然也有人夸赞其能力。

教师啊,一些教师,大学谋职,学识已是凤毛麟角,何必如此!

不要怪学生不尊重你,你又何曾尊重过自己?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调整好心态,做出好的成果,有机遇要抓住。

今年之前,各种 “青” 和“基”从没拿到过,年龄也早超过了 40,入门项目早已不能申请,国家项目主持数量依然是 0。虽然可能会留不下来,但也没很担心,换个环境不一定会变差。

即使屡试不中(比如国自然申请了超过 10 次),但也从来没放弃,努力发论文和写申请书。今年终于转运,只要是申请的,全部都拿到了,国自然是申到的最小的项目。我认识人不多,也不喜欢打招呼,拿到有运气成分,也可能是自己工作的积累突破了阈值。当然离不开自己学校其他老师的支持,写申请书和 PPT 时获得了很多指导。

所以要调整好心态,能申请到最好,申请不到也不要太在意,可能只是时机未到。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三十岁拿了青基,但却想转行。没有别的,就是因为收入低。想了想自己的背景和能力,这辈子最多也就是拿个教职了,再想往上几乎不可能,那也就意味着这么点收入。

可是我以前是想趁年轻好好赚钱,享受生活。现在完全是背道而驰,别说压根不可能有钱,就算有钱,也没时间。

但是拿到了就想好好做,不能辜负。以后怎么办以后再说。我建议普通人放平心态,不要把科研当成什么高贵的事业,而是当成普通的一份工作,好的学校去不了,就去差点的,差点的也不够,大不了转行。

知乎用户 张雨辰 发表

以前大家都觉得,没有青年基金就不可能有面上基金,所有一旦 35/40 岁没有申请到青年就会很崩溃。

现在看,这事也不一定,还是可以继续努力的。

知乎用户 人来人往 Yolo 发表

不说明他的成果,只谈青基挂了似乎有点撒泼。

如果是之前没啥好的成果,又没有团队大佬扶持,那青基挂了不是理所当然嘛,如果这样他还很伤心,可能说明他自我认识不够。

如果有好的成果,青基挂了,这时候你真需要好好安慰安慰他,因为他的伤心也让我们这帮吃瓜群众感到遗憾。

刚刚看了一个国自然的回答,觉得写得很棒,分享给你。

知乎用户 Lynch 发表

我觉得上面各位大佬的回答除了安慰,更多的是应该列举几条讲师自我存活发展的途径,目前看到的是:

直接弄面上 (双非讲师无人脉无突出成果概率很很很小)、

拉横向 (没有青基就没法评副教授,公司谁愿意和一个大龄讲师合作)、

专注于教学,桃李满天下 (自我精神安慰,但比纯躺平要好,有的学校课时费给的也挺高的,也是收入的一部分)、

精力转向顾家 (事业上还是躺平,但总比纯躺平要好……)……

转行 (暴力且万金油的回复)

应该告诉题主这条路不通,还有其它路可以走啊… 这也是我想请教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原来双非学校实验室工作,看来本硕学校应该一般,搞了个在职博士然后转的教师岗。大哥,这个资质就算了吧,多少本硕博 985,文章一堆的人都搞不动科研,您这搞不动不是非常正常吗?有啥伤心的,还科研之路断了,你这科研之路开始过吗?门槛都没进吧。。。。。。

知乎用户 往事如烟 发表

如果他是有正式编制的,当讲师挺好挺自由的。认识一位老师五十多岁了,没几篇论文,还是讲师,他和朋友合伙开了一个私募基金,年收入百万计的,非常非常滋润。做科研苦的要命,头发都快掉光,何必,何必,何必。。。。。。如果不是有正式编制的,忘记我说的,苦逼做科研吧 (∪。∪)。。。zzz

知乎用户 晶鑫 发表

我觉得你老公可能能力有点问题

中国的工科教授好多都和企业有合作

人家企业特别实际,能解决问题就给钱搞不定就滚蛋

好多老师靠企业项目搞到的钱搞自己喜欢的研究

青基?这才几个钱,而且这钱也没这么好用,各种条条框框都在卡你

工科老师千万别把自己局限在学校那一方小天地里

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科研和生产相结合

只要你能持续解决企业的问题,给你送钱的企业就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大

到一定程度以后,学生啊项目啊职称啊基金啊,自有人替你搞定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发表

愿赌服输吧。话说不中才正常吧。自主率也就百分之 17. 真正有本事的也就百分之 10,再剩下 7 个关系户,不中的概率是百分之 90 吧。平常心。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双非院校拿不到青年基金不是很正常吗?很多在 985 高校工作的也屡次申请不到。比如本人,在 985 高校,今年第三次,到现在也没消息大概率挂了,非升即走很残酷,可以延期 1 年但我想 run 了,去工业界搞钱不香吗?

知乎用户 时间不停学习不止 发表

常常挂在嘴边的名言警句,一遇到事情,脑子里就乱套了,我只负责提醒一下:

条条大路通罗马;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为你关上一扇窗,就注定为你打开一扇门;

到达目的地的途径不止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也不止一条。

想想自己以前遇到的比较难过的事情,现在也释然了吧,或许也已经忘记啦!

调整心态,继续战斗,自己努力了,其他就交给老天吧!

也祝各位朋友能一帆风顺,生活幸福~

知乎用户 理想 发表

拿不着的多了去了,自己待几天就好了,那还能咋滴,你实力不到,运气和人脉也不够好,最后就得接受现实,基金又不是人手一个的福利

知乎用户 皮圣雷​ 发表

看看我啊。

35 岁以前,窝在地方社科院,单位连国自科怎么报都不知道。。最惨的不是这个,是我连续报了两年国自科,才从本单位申请程序与高校申请程序的细节对比里意识到。。当然,青基都没中啊。

2018 年到大学,人才引进的模式进来的,懂的都懂,“人才引进”=“长工”

继续报自科呗。然后 2019 年直接中了面上。

报课题一次两次没中很正常的,哪里有 “一辈子当讲师” 的说法?!对了,我也在双非。

给他点时间。我有一段时间颓废了 5 个月,就是在报 2019 年自科之前。没有颓废,就没有振作。那个时期,我老婆唯一的 “变化” 就是不再吐槽我了。。呵呵~~!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同样 35 岁,最后一次申请青基挂了,最明显的感受是解脱。

有时候,被不切实际的希望吊着,反而更难受。并不是所有的博士毕业后都适合搞科研,资源有限,还是要给更有发展前景的人。咱这种普通人,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挺好,能力越小,责任也越小不是。

知乎用户 在荒野巧遇邱老师 发表

多说退一步海阔天空真是实话,就是自己期望太高,不要接受不了做普通人。

**35 岁因为以后只能当个大学讲师而心态崩了。**大学老师不想卷是谁也拦不住的,普通教师岗税 20w 是有的吧,到点下班,又有寒暑假,孩子从小到大都有共建小学,在 2-3 线城市已经起飞了。

35 岁身上背着房贷,又要被裁员的,社保马上要断,孩子上学还没落实的打工人才要崩溃吧?

btw 不想躺平,走行政,走教学;

再不济出去做个兼职,创个业,谁也管不着,有的学校还有鼓励政策;

再不行空闲时间培养培养孩子,做个兴趣爱好;

有寒暑假,还能在外兼职,社会地位还高,还有教育配套,这样的工作,打工人们,到底谁会心态崩溃?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很多在海外耽误过时间的大龄博士甚至从来都没资格申请青基,国家为了支持青年教师,让大家在申请到面上之前可以活下来,推出了各种过渡项目来对标青基,人不会被尿憋死。

知乎用户 花千树 ing 发表

我明年会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申请,如果我没中,我会希望朋友跟我说:“走走走走走,走打球去~”

知乎用户 就想赖着 发表

青基,凭借自己的能力基本中不了,这个没啥可说的,科研环境就这样。也不是断了啊,还有其他的途径啊,比如军工项目,还有高被引论文啥的,这些有的比青基公平。可以好好研究一下升职文件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35 青基挂了又怎么了?

我去年入职,33 了,国社科从 11 月开始准备,博士论文调整了一下投了国自然。教育部基金,国社科基金,省社科基金,从立春写到立夏,除了中间过年休息几天,一直在写在改。

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吗?中不了就不活了?那以后每年都要申请基金项目怎么办?

知乎用户 不务正业 doctor​ 发表

我是医学专业,别的我不清楚,医学专业的青基挂了我觉得应该从自身找原因吧。

本子写的是否没有漏洞又逻辑通透,让人一看本子就耳目一新。研究基础是否扎实?运气成分是有的,但是多次不中,就不是运气的事儿了!

35 不中青基还是自己的问题。我们组多数人青基一次过,我帮别人改过的本子,也大多过了。本子写法还是有套路的,不会写本子那申请多少次都白搭!

知乎用户 拾荒青年 发表

我明年最后一次青年基金,很焦虑,不过看了答案,大家还是很友善的,现在所谓的科研也没有一点点情怀,绝大部分人还是为了吃饭。

知乎用户 刘立青 发表

那就努力多写几篇高水平 sci 文章,青基不行,那就争取参与大佬们的重点研发,又或者基础够了直接申请面上。路子还是有的。

知乎用户 陈振宇 发表

振作点,高校里没有青基,但有两至三个面上的人很多。谁说讲师不能拿面上?不要过早给自己错误定位。拿省级项目照样能启动科研。

博士论文 (用心就成) 和申请项目 (用心 + 敏锐) 之间的距离,长短难定,如果有好的团队氛围,二者会比较接近,如果孤影自怜心茫然,那二者的距离就会无限远。

知乎用户 Cute 发表

这世界真的也许有太多的你不如意

可你的生活虽然坎坎坷坷仍在继续

希望就住在你的心底

知乎用户 木木草叶三 发表

调整心态。除了青年基金和国家基金,能发光发热的地方还很多。

我也拿不到青基。实在没科研想法那种。我自己就能做啥就做点啥。

我硕导(教授)及硕导老公(研究员)很支持我。他们认为科研贵在坚持。人能做一点微小且有意义的工作就行了。我硕导从来不接乱七八糟、急功近利的横向项目。就是踏踏实实的做自己的科研工作。我现在也是这样子,做一些有实际意义的科研。没有想法,就看看当地需要解决什么问题,然后去实验解决。虽然争取的经费很少,但也做出来点东西,受到了同行认可,挺有成就感的。

另外,我挺纳闷国家基金那么多钱别人是怎么用完的。我自己科研花销不大。使用的技术也挺先进的。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知乎用户 学海无涯 发表

这个问题的某个回答关评论就没意思了,我那么精彩的评论就这样没了。我的回答就任由评论

任何国家的科研,都是水平越高的科研人员能获得更多的基金,更多大佬的青睐。双非工科院校客观讲就不是搞科研的好地方,其实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也是个不错选择。说白了,中国也不可能每个高校科研人员都配足经费;美国,欧洲不都一样?这年头有的欧美大佬都申不到经费好不好。搞科研从始至终也都是一个淘汰率很高的走独木桥过程。

真心想做科研,去更好的高校,更好的实验室呗。但这个竞争难度确实大,别人有_Nature,Science,清北,中科院北京上海 A 类所,我印象中 2014 年给特聘教授都要_Nature,Science_了。_最近可能浙大都这要求了,反正连去浙大当 PI 的同学都有_Nature,Science_了。就算是你是大佬来分配经费,来选科研小伙伴,你会分给谁? 会选谁?是有 CNS 的靓仔还是…….. 大佬也是要被考核,也要做人的。圈子里经费多,成果少的大佬不也被喷成翔?

基金申请大面上还是公平的,当然也有一些呵呵呵。大佬里面有风清气正的,也有学阀恶人。经费申请是难,但申请不到就说公平都是呵呵呵,大佬都是学阀恶人就不客观了。

劳神费力去申请基金还申不到,那还不如专心教书育人,或者直接进产业圈;何必吊死在科研一条路上?打个不恰当比喻,双非工科院校要做高质量科研,就像在真. 乡镇手搓 XX 高水平科研成果。不是不可能,而是极难,付出的艰辛也是超常的。能搓出来的那在下佩服佩服。211 就像在地级市里面手搓 XX 高水平科研成果,985 就像在省会城市手搓。最好的就是在北京上海手搓。以此类推,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在北京上海搓出来的概率大。比喻不一定精确,意会吧。或者说有 CNS 的靓仔穿着 Lv99 的顶级附魔钻石级实验设备套装,你穿 Lv10 的青铜级实验设备套装还没附魔,哪个更能打怪也是一目了然的。

当你在真. 乡镇企业的时候,你可以说这个乡镇企业管理差,高管皆獐头鼠目,贼眉鼠眼,面目可憎,鸡鸣狗盗,牛鬼蛇神,狐群狗党之辈;水平像坨翔…….(以下省略 5 万字)。如果你是条汉子,看到乡镇企业的弊端,去投诉呗,去呐喊呗。不投诉不呐喊继续做个正直的汉子独善其身也行。但你以科研混子自居上来阴阳怪气还代表中国就不合适了。你真代表不了中国,我同学圈里面认真做科研的还是挺多的;不信你态度诚恳的请教我,我给你说几个,你查查他 / 她们是不是在认真做科研。

可能有童靴觉得我对于申基金相关的观点偏正面。是这样,十几年前申基金是什么样子,我知道;大几年前申基金什么样子我也知道;从我看来,基金申请制度是在逐步变好的。新毕业的娃不了解变好过程,观点偏负面也正常。

知乎用户 蹲坑时的思考 发表

其实吧,35 岁青基不中,如果申请了很多次,说明课题不行,或者不适合科研。早点转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为什么申请基金还要放简历,不应该跟论文盲审一样,单位和作者全部做匿名化处理,虽然不能完全禁止熟人评审,但起码会有一定的效果吧,强烈建议基金委做出改革,要不没有老板靠山的青椒太难了

知乎用户 Zhonghua GAO 发表

明年申面上呗。工作始终还是工作,不是人生唯一。拼了十年的过来人真诚感言。

知乎用户 如昔 发表

对屁民的爬台阶很重要,对屁民的享受生活毫无影响。

知乎用户 长枪手 发表

双非背景有影响,在双非不要做科研,没那个平台,有技术做横向,开公司,能产生百十个就业岗位价值比混子教授强多了。有了钱请人给你搞科研,学任正非,马斯克。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青基还是有运气成分的。之后申请面上和其他项目,慢慢积累等机会,后面还是可以搞出东西晋升的。

另外就是可以重新审视一下做教职的初衷了,所谓学术道路真的在乎学术,继续搞研究还是能有收获的;如果图的是学术道路好走,那就继续抓着资源也好啥也好,当年选择这条路怎么判断好走的就继续抓住;如果图安逸,那放平心态就行了。

知乎用户 volcano 发表

还能怎么办呢?要么让他振作起来多发好文章多在业内露脸,争取拿面上;要么由着他躺平,慢慢被你嫌弃;要么让他离职转行去企业赚钱;要么换个老公,已经拿过青年基金和面上项目的那种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可以实话实说的是:

很多圈子对于年轻人事实上是相当非常公平公正的了。比如学术圈,比如创投圈。

这一点实在没有什么好辩的。

(当然,创投圈也好,青基也好,我相信都还是有运气成分的。)

在我创投圈,很多投资人会偏爱 Serial Entrepreneur,也就是连续创业者。

为什么?

因为大概率来说,人家是真的热爱创业这件小事情。

这个原因看上去有一点掩耳盗铃。但你只需要简单做个对比,心里就有答案了。

和谁对比?

对标一下学术界,就是你老公这种类型的。

是,虽然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但创投圈也有这一挂的。

他们一般具有如下特征:

1 没有看清楚自己所在圈子的本质。

2 不够了解自己。(一?这和 1 难道不是一件事?肯定不是)

4 对热爱这件小事情大概有啥误会?

5 不说自己有什么作品,不拿结果说话,只谈投资人不认识千里马的都是耍流氓。

是的,

资源永远是稀缺的,而——稀缺永恒。

任何一个圈子,走到金字塔顶端的人就那么多——任何拿到结果的人,事实上都差不多。

只是每个人成功的因素各不相同而不可复制 + 不能解释清楚为什么。

不过,我相信,每个行业每个圈子都有自己墨守成规的解决方案。

退一万步来说,不管是创投圈还是学术圈,如果只是把目标定在——挣点钱就开心了。

问题就非常简单了。

知乎用户 北师大信管靳健 发表

青基挂了,能去死不?如果能,去吧。

舍不得死,就这么在项目申请方面摆烂呗。

连续被拒 3 年,想过去死。死后有人睡你老婆,有人打你娃,有人看你父母独自去医院。

中项目那些是综合因素吧。出去做研究转化,不香吗?如果不能转化,说明你在灌水啊,说明自己不是人才,不是卡脖子技术啊

年龄越大越看淡很多事。当然,不少是被迫的

如果可能,愿意天天在游泳池游泳,或者教小孩游。

知乎用户 刚回家把你​​ 发表

青基又过了 35 岁学术道路基本也算到头了,这时候心态要放好,好好教学混个闲散人员也是挺好的

知乎用户 卓玛 发表

建议国内访学进修,有助于提高科研水平和能力,拓展人脉。科研不是拼命就行的,否则搞科研应该让士兵上。另外也可以潜心教学,走教学型教师,一样评职称。

知乎用户 富贵且多砖 发表

看完上文几个回答,颇有感触,自己也正好到 30 岁门槛,面临分岔路。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社会自有其运行规律。现在青基基本也是看几个条件,导师 + 文章 + 本子质量 + 背景学校 条件就摆在那里,自己什么情况读博期间基本就可以定位了。所以大部分事情并没有像逆天改命的小说那样的跌宕起伏,而是在认清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接纳自己的定位,并善待他人。

知乎用户 非临床医学院学生 发表

我知道不应该抖机灵,不过如果你把青基看的那么重要,不如:

把性别转变一下,又能续命五年,岂不乐哉?

知乎用户 Recuperation 发表

能干一辈子讲师也不错了,很多学校非升即走,根本不养老。

知乎用户 反正我信了 发表

这说明他本来就是干讲师的料,早点认清自己有助于以后的生活。35 岁提早过退休生活不香吗?

知乎用户 Sanyu​ 发表

润。他被忽悠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你老公 35 岁在职博士转的教师岗,意味着他早就进了高校,早就拿到了编制。。。他根本不用担心非升即走的问题,只是会面临一辈子讲师的职称限制罢了。真正头痛的是那些最近两年才进高校的小年轻们,他们要是青年基金没拿到不仅饭碗没了,有的还要退还人才引进费。

我看来这是好事啊,因为你老公这条件确实不适合追求什么科研了。如果他这次青年基金中了,那他将更拎不起自己,继续向着去教授梦去了。现在早早打破这幻想,挺好的

知乎用户 王老师家三兄弟 发表

也不见是坏事,考虑一下以后怎么走,教学科研,服务社会,都可以走,不是必须要科研的,加油

知乎用户 付强 发表

我 33 岁,昨天去医院,腰肌劳损,唉,有时候想想到底是为了啥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双非学校一次就中的概率得多大,一次不中才是正常的,要是热爱就继续申面上啊,要是躺平说明也不是真爱,那就躺平好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错过青基这种事应该在他高龄还读在职博士的时候就考虑清楚。

几乎没有人有把握一次拿到青基,尤其是双非博士。

路是自己选的,也应该想清楚未来该怎么走。

知乎用户 左逗士 发表

海外其实不太适合青基,平均毕业年龄 32。

基本就不是普惠性质了。

更进一步海外就不太适合回国,外面那套来到国内不怎么好使,内外学术训练不是一回事,人脉你也没别人积累的多,玩啥?

原本工科是趟了几条可以照猫画虎的路子,但现在外面要封工科…

知乎用户 sunny 发表

接着整面上呗,能怎么办,反正一直卷。

知乎用户 Knight Dark 发表

看看那些 35 岁开始读博,拿到第一个基金就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的人,或许心态会好一些?

为什么第一个基金就是国家面上呢?

因为省、市、学校的青年都没有资格申请;而这个级别的面上,连本子都递不上去啊。。。

知乎用户 阿贡 发表

只要不是非升即走,没啥关系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某西南双非,有青基副高也上不了,哎,不说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有认识青基没中,然后面上第一次就中的。

知乎用户 baibai​ 发表

走好自己的路,即使路不好走也坚持下去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青基在毕业后一年一次性搞不定?

怎么可能?

又不是省级课题还有猫腻,国家课题公平性大很多啊。

就这你都一次甚至几次都搞不定?

还是躺平比较好,别对自己有太高的期待,会很累的。

知乎用户 风之影 发表

躺平天地宽

知乎用户 临安故 发表

非工作时间还把工作放首位?我不想骂人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也是最后一年没中,确实难受,可能怎么办呢?自己选的路,跪着也得走

知乎用户 沧海一声笑 发表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儿 愿赌服输

知乎用户 南山南 发表

争取教学型教授吧

知乎用户 一样的一样的 发表

弱弱的问一句,青基是啥啊

知乎用户 Jade 发表

范进中基?

移步这里

范进中基

知乎用户 Cendy 发表

搞科研,对于普通人来说门阀真的挺重要,导师帮你吆喝,你帮导师输血。

知乎用户 元子坛 发表

挂了就躺平吧

知乎用户 G 果冻​ 发表

怎么会提前知道?

知乎用户 椰叶 发表

自己定位也很重要。双非院校,科研平台低,纯走科研路线很难。放平心态,科研不放弃,可以去申请省级等各类课题。同时,可以做部分教学的,争取教改项目,发教改文章,两条腿走路。

知乎用户 caimin1113 发表

还能继续申请面上啊,咋了,青基不中还不活了?

知乎用户 青椒孔​ 发表

emmmm… 变性,然后就可以再战五年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还有面上了干

知乎用户 冰封的琥珀 发表

做实验的有点惨,做理论的还有希望啊

知乎用户 西郊找心 发表

没啥,中了又能咋样?双非院校,中了也得看其他因素才能晋职称。盯着最终目标努力吧

知乎用户 小猫妙妙 发表

就?是啥感觉也

知乎用户 大胖猪​ 发表

说白了,没申请上一个是评职称受阻,另外一个是没钱。可评职称又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每月工资高,被邀请的出场费高么?如果这条路注定走不通,就换条路,反正殊途同归大家都是为了搞钱搞权

知乎用户 huaichuanjushi 发表

去看东方甄选吧,人生很长,如对科研还有余热,坚持的熬下去

知乎用户 Vivien 发表

35 岁是科研的黄金年龄,不能因为青基挂了就放弃,一旦放弃再续上就难了。可以继续拼省里的,多攒文章,再拼面上。

知乎用户 古月小简​ 发表

之前在一家双一流院校研究院做科研秘书,我这边都是项目制的,不管是教授还是刚毕业博后聘下来的副研究员,以国家基金项目,省科技基金项目为主,而在院里的职位都是研究院聘的,这样就是做项目更简单一点,您老公批不下来青年基金?我不知道是不是也是项目的一种,但是机会肯定不会给放弃振作的人的。再升级学历,再升级人脉圈,总是会有办法的。

知乎用户 幻枫 发表

你老公的做法没有完全错,35 岁 9107 都没拿到青基,在目前的科研环境下,他可能并不适合做研究。休息一段时间后,想办法赚钱吧,科研也不是成功的唯一道路。

知乎用户 Big Fish 发表

我在医院上班,搞科研,虽然我拿了省青国青,但是我没有一点机会留高校,

我很羡慕你老公。

知乎用户 开水稀饭 发表

本就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事 你得了别人也崩 说到底就是私欲太重

知乎用户 大杨 发表

挂了大概率就是没走动关系

知乎用户 罗夕 发表

学一下英语出国申天牛

知乎用户 长平君​ 发表

没有科研成果拼年龄和写作水平。

你真的搞出来科研成果也可以。

知乎用户 吴彼得 发表

去赚钱呗,只要自己想开了,会豁然开朗的

知乎用户 月下独酌 发表

入高校超过了 35 岁。甘苦自知。

工业经验在考核面前等于零。

知乎用户 Cathy 发表

申请面上,省项目多申请几个,再努力一把吧

知乎用户 Innisfria wxms 发表

当前情况下,不管在哪一类型的学校或研究所,青基都是重要的。每年青基的资助率也就 15% 左右,而且还是第一次申请,也许是在某个环节上没做好。会有一段时间的失落心情,会慢慢好起来,选择科研这条路或多或少都有些情怀的吧,关键是清楚自己想要做什么。如果你先生是属于这类有情怀有热情的人,相信他会很快走出来(说不定已经走出来了),而你只要对他保持信心(崇拜)就好。

知乎用户 高鼻浓眉有酒窝 发表

各位,必须要有青基才能评副教授教授吗?

知乎用户 傲天 ICJ​ 发表

其实有实验基础,也可以搞搞横向啊,很多学校横向也可以作为评职称的标准的,有了项目积累,说不定后面科研还会有点小起色,搞得好科研有突破,说不定可以努努力搞面上。最不济搞横向也可以挣钱的

知乎用户 fangcun 发表

准备面上,告诉自己可以的。

失败了怎么办,重头再来!

之后还有面上,还有别的基金机会。

也许其他基金更难,但是人生有很多十字路口,一个路口遇到红灯了,换一个。

不是青年基金重要,是国家项目重要。

职称发展都需要基金。

知乎用户 阿卡迪亚牧人 发表

我和你老公岁数相仿,你老公的境遇我感同身受,没有一个勤奋的人能一下子接受自己的心血付之东流颗粒无收。不过谁说高校里不中青基就上不了副高,双非更是如此,当然道路会曲折很多。你现在帮不了他,他现在最需要的其实也不是你的安慰,而是前辈同行的指点。给他点时间,他自己能想明白的

知乎用户 dfbbb 发表

有什么好崩的,实在不行改行做别的呗。再说了,后面可以申请面上了,每三年两次机会。

知乎用户 放养的小动物 发表

已经写了六年青基,年年被毙;

一想到可能还要再写七年。。。我心态崩了

知乎用户 owenyaa 发表

第一次申请不中很正常

知乎用户 哈哈镜 发表

那些江湖谣言都不要当真。我见过没有拿过面青,直接上重点,也见过没有任何基金项目直接当重点研发首席的。时间还很长,何必这么悲观呢。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2021 年海外优青结果如何?

知乎用户 橡皮擦 发表 (2021.11.02) 与老板沟通了申请 AP 的问题。今天正式启动国外教职 application~~ 我太太的 CV 也投出去了,希望早日拿到 PostDoc 的 offer~~ 多线并进,看哪一个跑得快,哈 …

为什么说欧洲是博士的天堂?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天坑专业,在瑞士度过了 20-30 岁的大部分时光,拿到了硕士博士。如果说在瑞士读书的优势,我觉得有下面几点: 1. 钱多。我这些年靠博士的工资,去了二十多个国家。后来毕业离开瑞士去别的地方工作,退回了部分养老金。 …

为什么很多人都认为做科研就得忍受清贫的生活?

知乎用户 Yuhang Liu​ 发表 你一个做科研的,居然还要恰饭,居然还要买房结婚生子,子女居然也想受到良好的教育,这也太浪费钱了吧。怎么就不能安安静静专心搞研究呢,干嘛非得做个正常人呢? 总有人说为啥非得给科研人员 “这么高” 的待 …

苏联的科研力量为什么一直没能碾压美国科研?

知乎用户 李大鹏 发表 科罗廖夫,苏联火箭之父,其个人能力不弱于德国的冯布劳恩。前者因政治成分问题,长期被囚禁于古拉格劳改营,他申请希望在坐牢时也能为国效力,于是苏联给这些劳改科学家们在监狱里开了一个实验室,让他们继续搞科研,一直到二战爆发 …

你见过哪些员工因为作死被开除的事情?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快餐店,一货刚入职,冬天早上,一个妹子点餐要了冰红茶叮嘱多加冰,这个妹子我之前当班天天都能看见她,(店面小只有两个点餐台,一般都是一个人当班) 每天早上都要提神的冰饮或者咖啡。 餐齐了,没有冰。 妹子过来问,让加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