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安法实施后,那些选择离开故土的香港人
国安法实施后,那些选择离开故土的香港人 记者:ISABELLA KWAI, 艾莎 2021年7月12日纽约时报 伦敦——邝莲(音)曾在香港过着优渥的生活。她在一所大学兼职教授体育管理,还负责一个业余戏剧俱乐部的经营。她年幼的儿子志然(音)很 …
**
**
王室续到今天,菲利普亲王的毒舌也有功劳。
文|香川克之
菲利普亲王去世以来,外界对他的赞誉远远多于贬损。
各国领导人第一时间表达了哀痛与敬仰之情,英国民众也大批聚集在白金汉宫和温莎城堡门外致哀。无论王室还是亲王本人的声誉,似乎安然度过了三月初哈里梅根爆料以来的舆论风暴。
去世前,菲利普亲王正处在风暴的中心。哈里梅根自曝有王室成员询问他们的孩子「有多黑」之后,外界的怀疑目标一直集中在素有「种族主义」「大男子主义」恶名的菲利普亲王身上。
**• **菲利普亲王去世后,也不乏主流媒体刷屏他多年来讲的不少有种族主义嫌疑的段子,如 2002 年访问澳大利亚期间问原住民舞者「你们现在还互相投掷长矛吗」
如今,英国王室的声誉在悲情中有了不小反弹,反而是以备孕为由拒绝随夫出席葬礼的梅根遭到舆论反噬。
这不是英国王室第一次面临危机转危为安,长期以来,英国王室都能在层出不穷的丑闻中屹立不倒,至今广受世人爱戴,享有一般政客只能羡慕的超高支持率。
丑闻的杀伤力
从绝对君主制时代到现在的君主立宪制,英国君主几百年来都受到一系列道德标准和行事准则的严格约束,「丑闻」(scandal)、「韵事」(affair)、乃至广义的「不和谐」(inharmony),都能对王室造成沉重打击。
英国君主历史上的最大灾难,莫过于 1649 年国王查理一世驾崩断头台,而他的败亡就与私生活丑闻不无关系。
**• **查理一世之死
1645 年纳西比战役后,查理一世的私人文件不幸流出,结果被他的敌人议会军结集成书,以《国王的橱柜打开了》为名出版,其中可见国王平常事无巨细都要预先请示王后,而且对老婆态度恭顺至极。
**• **查理一世夫妇
在当时,「惧内」(uxoriousness) 被视为男人的缺点,更何况查理一世王后还是一位信仰天主教的法国公主。国王的信件加上编者的恶意注释,构成了对查理一世声誉的致命打击,为他走上断头台铺平了舆论道路。
光荣革命之后,绝对君主制成为历史,但对君主私生活的全方位高标准约束并未终结,英王的个人品行操守、宗教信仰、婚姻状况、甚至是日常言行都受到社会的注目和评判。
英国宽松的政治言论环境,又使得「王室丑闻」的流出和炒作都高度便利。
英国国内的苏格兰法律虽然一直保留了「大不敬罪」,但其实已经很久没有执行过了,2010 年更是被正式撤销。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人议论王室,可能还会面临社死和保王党人的死亡威胁;20 世纪上半叶以来,英国国内讨论王室丑闻已经百无禁忌。
与此同时,王室成员中勇于在私生活上以身试法冲击旧观念的不乏其人,不止一次将英国君主制推入危机。
维多利亚时代,王储爱德华七世的婚姻生活一派荒唐,屡屡出轨,甚至卷入当时后果严重的同性恋丑闻,幸亏他本人和同样有同性恋丑闻的长子都短命,次子乔治五世继位才避免了王室危机。
**• **爱德华七世的同性恋传闻在当时构成了巨大的污点
乔治五世的继承人、「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爱德华八世,坚持要与离婚女人辛普森结婚,结果成为宪法危机,直到他本人退位方才化解。
**• **《国王的演讲》中的爱德华八世
二十多年前的戴安娜王妃事件,则是此次哈里梅根事件之前最近的一次王室危机,戴妃罹难的悲剧更是令王室威望跌至低点。
**• **以一己之力让王室声望大起大落的戴安娜王妃
历次丑闻引发的舆论声浪中,都不乏出现类似今年 3 月《纽约时报》刊文《打倒英国君主制》的声音。
1871 年,爱德华王子的风流行径招致英国社会普遍恶感后,下院议员查尔斯 · 迪尔克爵士 (Sir Charles Dilke) 在议会下院慷慨陈词:
说得简单粗暴一点,如你所见,王室每年的直接花费就差不多是 100 万英镑…… 值得一提的是,王室还压根不纳税…… 英国社会有不少人相信,共和国只是个时间问题了。总有一天,我们的政府将是个共和国政府。
1936 年爱德华八世退位事件中,又有议员詹姆斯 · 麦克斯顿在议会提出「共和派修正案」,表示君主制过去对英国有益但现已过时。
**• **麦克斯顿议员
「人民王妃」戴安娜之死更是沉重打击了王室的声誉,据当时国务大臣丹尼斯 · 麦克沙恩回忆,他在事件之初曾告知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私人秘书:「如果不降半旗,英国很可能从王国变成共和国。」
现代君主的生存之道
所有废除君主制的尝试都一败涂地:1871 年的查尔斯 · 迪尔克很快遭到舆论界围攻,被迫收回其废君言论;麦克斯顿的「共和派修正案」则在议院投票中遭遇了 5:403 的惨败。
**• **英国媒体攻击迪尔克的漫画
为什么英国人这么关注王室的私生活,却在如此多的丑闻之后还是不愿放弃君主制?
最大的原因可能是,一百多年来,虽然英国国王的亲属家人幺蛾子不断,但君主本人始终极少爆出丑闻。
从维多利亚女王开始,六任英国君主大都保持了崇高之至的个人威望和近乎完美的个人形象,唯一例外的爱德华八世也是忠于个人爱情,在当代社会并不会留下恶名,今天已经成为了世人传颂的爱情神话主角。
**• **爱德华八世退位的新闻
现任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本人更是保持了近乎零丑闻的纪录,在媒体无孔不入的今天实属难得。
**• **虽然共和派在当代英国社会并不稀奇,但专门攻击女王本人的著作还是只能享有小圈子读者
君王们如此爱惜羽毛,除了忠于个人操守,更多也是在主动承担维系君主制的责任。
与东方式的「一家一姓」不同,现代英国君主制有义务服务英国社会,它要维系并发挥其功能,就得由符合岗位要求的人担任君主。
**• **不同于东方式的「一家一姓」,英国历史上甚至不乏「邀请外人入主英国王位」的案例,詹姆斯一世、新教双王威廉 & 玛丽、直到 18 世纪初以汉诺威选帝侯之姿继承英国王位的乔治一世都是如此
在英国宪法学家看来,英国国王的职责包括两点:保证民众享有普通法下的人民主权;树立某种威信(「信」在「威」前),凝聚国民,表率国家。
因此,长期、稳定地向全社会展示美德,是英国君主职业素质的基本要求。
《经济学人》杂志即认为,女王数十年如一日在公众面前作严肃形象,并不意味着她本人是个无趣的人,而是她扮演的角色——也就是「君主」这个职业——要求她必须牺牲自己的某些个人权利。
英国君主借此长期赢得了人们的尊敬,早在 1870 年代,出使英国的大清使臣刘锡鸿就曾观察到:英国人忠君并不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不忠君也不能给自己招致什么坏处,因此他们的忠君是发自内心的真诚之举。
后来同样出使英国的张德仪不但同意刘锡鸿的观点,还接着往下说:英国人尊重君主不是害怕君主,而是真正发自内心的尊重。
当时代精神转变时,英国王室也乐于作出某些形象调整以适应公众,如一战期间王室慑于英国公众的反德情绪,主动去掉了「萨克森 - 科堡 - 哥达」这个德国姓氏、改名「温莎」。
**• **一战期间的英国王室努力清扫「德国痕迹」
今天,种族平等观念在西方政治中日渐高涨,女王也顺应时势,开始雇佣黑人侍卫。
刚刚去世的菲利普亲王,则曾经是王室里顺应时势、调整形象的代表人物之一,他那些今天被批种族主义、大男子主义的言论也往往与此有关。
接地气的菲利普
时光拨回七十年前,菲利普亲王代表的是一股自由革新的力量。
1953 年,正是亲王力排众议,在女王加冕时引进电视实况转播;同样是菲利普亲王,力主将摄影机带进温莎城堡,在 1969 年拍摄了第一部王室纪录片,拉近了王室与民众的距离。
**• **1953 年伊丽莎白二世加冕仪式
出身没落希腊王族的菲利普亲王,作为外人在英国宪政中没有任何地位。凭借着这种若即若离的身份,亲王得以大打亲民牌,奠定了戴妃之前最接地气王室成员的形象。
**• **网飞电视剧《王冠》演绎的菲利普亲王形象
亲王那些如今罗列起来不太政治正确的段子,很多都是他接见、拜会各色人物时的破冰笑话,虽然外人看来颇觉冒犯,但跟他对话的当事人却未必不能欣赏。
如 2002 年亲王向澳洲原住民舞者提问「你们现在还互掷长矛吗」,就有当事人回忆称,他们当时和亲王相处愉快,而且是自己先说了「扔一扔长矛回旋镖」之类的话,亲王才接过去的。
**• **巴基斯坦英雄少女马拉拉 2013 年见到亲王时被逗得乐不可支,他对这位女童受教育权利的提倡者说:「小孩要上学都是因为家长不想他们在家里」
这种颇嫌嘴欠的聊天方式,当然也难免玩砸的时候——1999 年接见英国聋人协会的几位少年成员时,因为现场有一支鼓乐队在演奏,他便指着外放音箱对他们说:「聋了?你们就站这旁边,肯定得聋啊。」可想而知对方听罢愤懑不已,找到媒体大张挞伐。
正如提问网站 Quora 上一则关于他的高票答案所说,亲王实在不该算是个种族主义者,「无论见到谁,他说话都是那个德行。」
在欧洲白人同胞面前,亲王的段子攻势同样令人捏把汗,他曾称呼德国总理科尔为「帝国总理」(Reichskanzler,希特勒是最后一位持此头衔的德国领导人),在接见英国皇家军人退伍协会时表示:「你们这儿是所有人都叫琼斯吗?」
说错话的时候多了,亲王也不时自嘲嘴臭,1960 年对牙科总会讲话时他曾表示:「dontopedalogy(他自己发明的词)是一种科学,具体方法是张开嘴,把脚放进去,我已经实践多年了。」
菲利普亲王也不是只能通过嘴贱跟普通人打成一片,据说他曾在访美期间跑去跟白宫服务员们喝上一杯,并要求他们坐下休息,让他来负责倒酒服侍——可想而知,这类行为即使传为佳话,传播效果也及不上毒舌段子。
亲王更不乏体贴他人的表现,如保守党政客诺曼 · 特比特的妻子玛格丽特应邀到白金汉宫参加国宴时,因为被爱尔兰共和军炸伤,不能正常使用刀叉吃饭,结果菲利普亲王也放弃刀叉改用手进餐,以免玛格丽特觉得尴尬。
这些背离王室礼仪关照别人的善意之举,看上去和他出口伤人的粗鲁笑话大相径庭,但背后动机或许是一致的,都是在向世人展示当代王室接地气、有人情味的一面。
亲王去世后,媒体的反应也基本中肯地反映出了他的这些特质:
**• **CNN 的英国作者凯特 · 马特比的文章标题《菲利普亲王有缺点,但他是家人》
跟王室不算友好的《卫报》,则将亲王定性为「他那个时代的人」,并指出「他心直口快的能力堪称传奇」。
对这样一位王室成员,真能坚持到他去世时都要批判一番的,也只剩下英国王室传统上最彻底的敌人了。
**• **爱尔兰极左翼政党「人民先于利润」的不哀悼海报
国安法实施后,那些选择离开故土的香港人 记者:ISABELLA KWAI, 艾莎 2021年7月12日纽约时报 伦敦——邝莲(音)曾在香港过着优渥的生活。她在一所大学兼职教授体育管理,还负责一个业余戏剧俱乐部的经营。她年幼的儿子志然(音)很 …
知乎用户 凤凰新闻 发表 之前从凤凰网一位主笔老师那里看到一组数据,是各国疫苗在某小国的表现。血栓灵的重症保护率最牛,每 15000 名接种者当中只有一位破防死于新冠。 给我数据的老师和我都认为这里边有变量控制的问题,数据并不可信。但是, …
上一篇文章现代公共卫生发祥地英国的疫情应对思路,到底是怎么回事?之后,不知道为什么遭到了似乎有组织的前赴后继的谩骂。像下面这样格式高度统一,措辞造句风格几乎完全一致的撕咬短信至少来了几十条。 看着他们,心生怜悯。人生是要多么失败才能在别人煽 …
品葱用户 躺平 提问于 5/31/2021 最近我在墙内流行一种词汇:“躺平”和“内卷”,就已经说明了中国最终没有走向美英法西的西方社会,而是走向了与日韩相同的道路,社会内卷化、996工作制、过劳死、社会阶级固化。 而且我发现中日韩等东亚国 …
品葱用户 十字军征支大佐 提问于 4/27/2021 英国驻日本大使馆周一表示,英国航空母舰伊丽莎白女王号将执行首次作战部署,带领皇家海军舰队行驶亚洲水域,访问日本及韩国的港口,并与10多国联合军演。 路透社报导,日本日益担忧支那对台湾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