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是能听到「安徽是全国默认的泄洪区」?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青衣黄卷 发表

其实作为皖北人被嘲讽要饭的多还挺心酸的。(之前写得是江浙沪的嘲讽,浙江小伙伴觉得他们并不是下游被冒犯到,我觉得还是修改下。毕竟本意并不是说江浙沪是否是下游的事。而是说早些年去江浙沪讨生活的多,人多混杂,素质良莠不齐,导致随便打开贴吧论坛来自江浙沪得吐槽层出不穷,也正是这些吐槽和嘲讽让原本就存在差异的皖南皖北更加离心离德,很多皖南人觉得自己被黑是受皖北牵连。以至于就算皖北现在发展的已经很好标签偏见依然存在。希望咱们再努力些,这种心酸这种偏见由我辈止吧皖北小可爱们)

小时候,九几年,一夜之间水就上来了。

那个时候就是想不通,堤坝年年早早的就修好了,怎么会一夜就全淹了。我想皖北的八零后是不是还记得冬天农闲时父辈背着行囊去修坝挖河道的样子?我们已经那么努力去避免灾祸了。

后来听说是泄洪,但至今没有官方说法。那就只当是雨水太大吧。

那时候是真的惨,水排不出去,庄稼在地里淹着,家在水里泡着,家禽家畜在水里飘着。

从满怀希望等到绝望。

就这样我们还不是重灾区属于被波及到的地方,重灾区阜阳那边比这还要惨烈许多。

很多人为了生活出去讨饭,有些心思坏的人可能就做了些坑蒙拐骗的事(这个有一说一并不狡辩,最严重的时期还发展成一个村子都在骗的程度,这些年已经没有了,一是打击力度,二是生活好了没有必要)。

江浙沪对安徽人或者皖南人对皖北人的恶意就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这些年作为一直在家乡工作的人,真心发现家乡肉眼可见的在变好。

兴修水利,修河建坝,市政每年雨季来临前都会通水道。

万幸,前年又是暴雨,淹了城市淹了农村,但水很快下去了,再也没有当年哭嚎的场景了。

如果皖北人曾伤害过你,那万分抱歉,不想说为了下游牺牲,下游却不感恩的话。也谢谢那些年曾善心施舍地好心人帮助了那么多遭灾的皖北人免于饥饿。

还是那些年,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为什么需要流离失所的是我们?不管下游在哪里,也不管经济,该淹哪里就淹哪里不好吗?让老天选择不好吗?

现在大了,也就释然了。

我们现在正在默默发展,在默默变好。请不要想到我们还是那副乞讨的样子。

我们也不想。

————————分割——————

我当时回答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会不会有皖南的朋友过来说皖北代表不了安徽,皖南比皖北强,外人看不起的是皖北人,皖南纯属受到牵连。

所以,全篇,包括回复,我尽可能用的都是 “皖北” 这个词。

可还是有人跑过来跟我强调外人黑安徽皖南是躺枪,要跟皖北划清界限。

实话实说,这些年也算去过不少地方,光皖南城市,芜湖、铜陵(铜陵铜雀台酒店的小姐姐真是人美心善,我们丢了东西在那,多方联系我们给我们送回,感激)池州、黄山都去过不止一趟,不光是景区,也应朋友的邀去过那边的农村。

当时聊到南北差异的时候大家还说到皖北现在发展的可以,尤其是夏收秋收的时候,真壮观,全机械化了。不像皖南,挣钱的是重工业城市或者景区,种田方面由于地形复杂,虽然有一部分地方可以半自动化,但有些地方还是只能人工或使用小型机械。

当时第一反应并不是觉得有啥优越的,只是感慨我们当初也全靠牛拉肩扛。现在如果愿意确实可以全自动化,但很多人为了省钱还是会选择人工去干一些活。

啥时候科技能再发展些,生产出适应各种地形的机械,帮助更多的农民尽可能的摆脱高强度的体力劳动该多好。

我见过不友善的皖南人,也见过和善的皖南人。我不会因为那些对皖北不友善的皖南人去否认所有皖南可爱的小伙伴。

当然作为皖北人我也厌弃那些在外地作妖不自重的皖北人,可我做的是用我自己的行动向别人表达,并不是所有皖北人都这样。

就这样。

知乎用户 詹渣渣 发表

安徽按区域划分一下:皖南皖中皖北吧

安徽就有两个泄洪区,皖南 皖北

皖南,长江泄洪区;

皖北,淮河泄洪区。

皖北有个稍稍知名的,王家坝精神:舍小家为大家(自己去百度查一下)

什么意思:为了国家,自己小家不要了~

就摆一个数据:自 1953 年建闸以来的 12 个洪水年份里,王家坝共开闸蓄洪 15 次,蓄洪区内近 16 万人口 1.18 万亩耕地反复化为一片汪洋。

知乎用户 KnowWhat Spd 发表

再有下游的某些弱智喷人,拿沿海,近代以来都没洪灾,水利工程好等说事的,麻烦看下链接再来喷,你们仰仗的理由全部被推翻了。https://xw.qq.com/cul/2016080300522000,看完后别说我是瞎编的,我还没那本事。

今天看到一个有意思的文章,链接放在这了,看了下面回答,准备怼我的人,先看这个链接文章。以史为镜,下游只要放水,上游必定减水,古人用事实告诉了我们。只不过新中国成立后,没有这样实际操作过,所谓的泄洪只是保自己,有多少可信度。https://xw.qq.com/cul/2016080300522000

今年江淮同时入汛。目前已知淮河安徽段 14 个蓄洪区全部启用了。长江在湖北江西安徽段全部分洪泄洪的情况下,下游水位依然很高,现在淮河的水根本排不进长江,江水不是一直能入海的。这就是事实。长三角作为冲击平原,和海平面落差没那么大。所以大海虽大,可不是你想排多少水,他在短时间内都会接收的。所以扯下游江面宽,临近大海的可以歇歇了。


本人皖北阜阳人,王家坝算好的了。至少落了一个名,拿了些经济补偿,虽然很少。

有个同学是利辛的,据说 是小时候家里刚花几万块盖好的房子,第二年被淹了,然后还不知道是泄洪,只是那段时间确实一直下雨。没有任何补偿,盖房子还欠了不少外债。

如果再算上对农业的影响。

告诉我,皖北凭什么发展。泄洪 + 耕地红线,不能发展工业。人多地少,以前还有公粮,一家老小的开销。

所以唯一的出路就是打工了,小时候家里开小商店的,当时附近村子的人 差不多九成家庭有人外出务工。

牺牲了就是牺牲了,无非是追悼一下,赞扬一下,至于实际分东西的时候啊,肯定是活着的人才能分啊。


哈哈,看到有说下游自己有泄洪手段,不在这里泄洪,自己也遭殃的。举个例子,我有 100 块的东西,下游的某人有 1000 块的东西。正常发水,我会损失 50 块,下游某人损失 300 块。泄洪之后,我的 100 块全都没有了,下游某人 1000 块全保住了。

所以对个人来说不是傻子,都会选保住自己的 50 块吧,毕竟下游的 1000 块也不会给我 1 块。自己手里的 50 块才是自己的。

不会有人批评我没有团体意识,奉献精神吧 。


政策风口下,猪都能飞上天,江浙地区的部分人(划重点 部分人)直接忽略了地缘优势和政策导向。把所有的发展红利都归结于自己的努力上,反之你安徽发展不起来就是人的问题。每个省定位不一样,看看这次疫情下的河北有多惨就知道了,还有河北现在的发展。

安徽被江浙部分人歧视,固然有部分外出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但我感觉最大的问题是 勤劳的安徽人通过在江浙地区的奋斗超过了部分江浙的害群之马。


很多人被洗脑,通过拿地势落差,中下游河道宽度等理论论证,你们本身就会被淹。即使不泄洪,对下游也没什么影响。所以为什么要人为搞一个泄洪区呢,水往低处流,说白了,即使被淹了,大水也会很快退去,和人为泄洪完全是两个概念。另外,没影响的话,让洪水自然流动不就完事了。

我本人小时候是看到过洪水的,当然不是王家坝,但是一直在下雨,加上泄洪河里水倒灌出来了,当时另外一条街地势低,就被淹了。农田肯定是不保了。最后有人拉了矿泉水和方便面 火腿肠。大概是按人还是按家去领一些。除此之外就没有其它救助了。

泄洪只是皖北地区最严重而已,皖南也是有泄洪区的。

补充一下,所谓泄洪,是直接能看到的,比如直接划定王家坝是蓄洪泄洪区。很多地方水灾不是因为淮河直接泄洪过去。以我自身经历举例:我家泉河(沙颍河支流)支流边上,淮河一级支流。小时候住的地方大概五公里以上左右是支流汇聚到泉河的地方。离我家大概一公里有个河闸,以前夏天经常去那洗澡,九几年发水的时候,河水都过桥了,闸那边水不高,街上下水道的石板都开始倒灌漫水了,就是不开闸,控制支流入水速度,减轻压力。赶上继续下雨就是河水倒灌 + 内涝。不属于泄洪和蓄洪,一样遭了灾。在以前需要到泄洪这一步时,各个支流肯定是要控制不让继续入水的,很多地区发水就变的很正常了。并不是说淮河泄洪,水直接流过去了。

现在家里也不种地了,搬城里住了。基本不会再受洪灾困扰,最近十几年也没有什么大的洪水。但是这些小时候的记忆是抹不掉的,当时半夜和家里一起拿瓢盆朝外舀水,把一些不能见水的东西放到高处。

答主本人阜阳人,再具体一下,举例里的利辛,是亳州的,那个朋友是我的大学的一个同学。所说的话,部分是自身小时候经历过,一部分是同学朋友处得知,一部分是网络获取。所谓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工作的这几年,东南西北,除了没出过国,很多地方都去过了,网上的东西确实真真假假,但是基本的判断还是有的。

我只是回答的时候简单按照安徽省内两大泄洪区分为了皖北和皖南而已

知乎用户 解晓明 发表

人在芜湖,刚出水面。

每到夏天,芜湖朋友们的朋友圈,肯定会高频出现这一家三口的三张图片。。。。

我是一条莫得感情的更新线。。。。

今天朋友圈和微博都有提到长江水位已经涨到滨江公园的老海关的门口。至于之前的一家三口,已经泯然在洋洋洋水中不见踪迹了。心疼他们一秒,毕竟只要水位一上来,都要被淹。

我是一条帅气的更新线。。。

7 月 13 日 12 时,长江芜湖站水位 12.52 米,超警戒水位 1.32 米,距离历史最高水位仅差 0.35 米。市防指提醒市民:生命至上,安全第一!不在临江和危险地区游玩嬉戏、野外作业,出行前关注水情汛情,加强个人安全防护和避险措施。(芜湖市防讯指挥部)

7 月 14 日的滨江公园

视频里的树的位置,上个月散步的时候还在树下乘阴纳凉呢。。

更新线。。。。。

7 月 15 日最新消息!

7 月 15 日 8 时,长江芜湖站水位 12.58 米,超警戒水位 1.38 米,距离历史最高水位仅差 0.29 米。市防指提醒市民:生命至上,安全第一!不在临江和危险地区游玩嬉戏、野外作业,出行前关注水情汛情,加强个人安全防护和避险措施。(芜湖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宣)

这是一条浮出水面的更新线。。。

今天从城北跑到城南,来回 4 趟,经过九华山北路,长江路、凤鸣湖路、三环路、万春路。途中很多辅路、小路上还是有积水的,影响人们的正常通行,对城市的排水系统也是很大的考验。希望洪水尽快退去,希望国泰民安。。

7 月 16 日 8 时,长江芜湖站水位 12.60 米,超警戒水位 1.40 米,距离历史最高水位仅差 0.27 米。市防指提醒市民:生命至上,安全第一!不在临江和危险地区游玩嬉戏、野外作业,出行前关注水情汛情,加强个人安全防护和避险措施。【芜湖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宣】

我是一条短腿的更新线…………

今天早上是日常的大雨,日常的未到公司就湿鞋系列。

7 月 17 日早上的雨

今天早上到公司,公司门口的积水有 20cm 深。路上也有很多积水。今年龙王的眼泪有些多,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戴了原谅色帽子的原因。 冷冷的冰雨打在单身狗的身上。。。。 。

冷冷的冰雨打在单身狗的身上。。

放一些我在微信群和朋友圈看到的城市积水内涝视频图片,如有侵权提示一下,侵删哈。。

7 月 18 日芜湖市最新讯情!

昨天的天空,久违的晴天。。

知乎用户 金丽衢 发表

大家可能不知道,安徽省还真有一座大城市是被洪水完全淹没的,那就是清代安徽省的泗州城。

图中红色区域为清代安徽省泗州的辖区,地跨今安徽和江苏两省。

故事还要从 1579 年那个夏天说起……

明朝万历七年 (1579),著名水利专家潘季驯采用“筑堤束水,以水冲沙” 治理黄河,下游河道淤积的泥沙大多被冲走。黄河,这个令历代王朝坐立不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终于温顺了起来。此时的大明,海清河晏,满朝欢喜,潘季驯这个名字,注定会被历史铭记。

“真的很完美吗?不!危险已经到来了!” 声音来自大明帝国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位名叫常三省的官员,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次治黄的弊端。

原来,当时的黄河下游沿着 “开封–商丘–徐州–宿迁–淮安” 流淌,在今淮安市区注入淮河,并汇入黄海,史称 “夺淮入海”。潘季驯在淮安附近修筑高家堰来“筑堤束水”,堤坝内部,黄河被“约束” 住了;堤坝外部,淮河中游以及淮河所流经的洪泽湖的水却被 “堵住” 了,长此以往,洪泽湖必越积越大,危及沿岸城市。

常三省出生在南直隶凤阳府泗州 (今江苏盱眙北,清代至 1955 年以前,隶属于安徽省),泗州城就在淮河北岸、洪泽湖西侧。潘季驯的工程瞒得过其他人,但瞒不过这位泗州土著。

为保护家乡,常三省上书明神宗,内容直指高家堰工程的弊端:

泗城内原有城中城,南门不守,而外水入,两水交攻,暑雨且甚,遂致毁城。内水深数尺,街巷舟筏通行,房舍倾颓。军民转徙,其艰难困苦,不可殚述。
——乾隆《泗州志》卷 10 乡贤

“皇上呐!就是因为那个烂怂高家堰,现在的泗州城内都能划船了!呜呜呜~”

潘季驯当然也很委屈,他也知道高家堰的弊端,但是没办法。当时的淮安,是运河、黄河、淮河这三条河流的交汇处,这三条河都关乎国家命脉,也正因为此,后来的清朝在淮安设立了 “漕运总督”(管运河) 和“河道总督”(管黄河)。有的省份,一个省可能都没有一个总督,而淮安一座城市,竟然拥有两位封疆大吏,可见其地位之重。如果把大明帝国比作一个人,那么,淮安一带“血管交织、神经系统密布”,做手术必定慎之又慎,万一失手,患者很有可能就残疾了。

明朝的赋税大多来自江南,京杭大运河自然是朝廷获取粮食和赋税的 “黄金水道”。黄河下游和淮河中游又经常泛滥,弄不好又是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2.0 版,秦朝和元朝的教训就摆在眼前。于是,一道棘手的问题摆在明神宗面前:“如果黄河、淮河、运河这三个人同时掉水里,你先救谁?”

事实上,朝廷并没有采用常三省的提议,甚至潘季驯还弹劾了他。最后,直至清军入关,高家堰也没有被拆掉。

高家堰筑成后,泗州城常被水患所困,饱受洪水折磨,城中常年有积水内涝。直到清朝康熙十九年,泗州城彻底淹没于水中

康熙十二年:广文官署庭除,皆成涟漪,非浮杠不能往来。
——康熙《泗州通志》卷 15
康熙十九年:文武衙门、仓库沉没水中。
——乾隆《泗州志》卷 2

南京大学的马俊亚教授著有《被牺牲的 “局部”:淮北社会生态变迁研究 (1680-1949)》一书,在历史地理学、灾荒史等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在该书中,他研究指出,明清两代,明知道高家堰的负面影响,明知道泗州城可能会被淹没,但最终没有拆毁,是有原因的:

1. 明代:保护明祖陵与京杭大运河

明代,祭祀朱元璋先祖的 “明祖陵” 就在泗州城北部 6 公里处。开国皇帝祖先的陵寝,自然不敢怠慢。

在治水实践中,明臣均奉行这一原则,战战兢兢、认真周到、不遗余力地营建维护明祖陵这一政治工程,而对于百万百姓生命财产、生产生活相关的工程,却常常忽略不管。

京杭大运河关乎大明王朝的财政税收,如果拆毁高家堰,黄河水必冲入大运河,造成破坏。

常三省所列举的泗州城乡被淹惨状,对于泗州人而言,无疑是生死存亡之事,但与维持京师及北部边境的粮食供应,保障国家的正常秩序这一核心利益相比,是极不相称的,只能属 “局部利益”。

2. 清代:保护京杭运河,保证税收征收

为了维持运河航道的畅通,每年在漕运开始前和进行时,均要闭闸蓄水,而此时上游淮水支干各河来量极大,无法宣泄,使得整个淮河中游成为滞洪区,只能任其淹没洪泽湖以西的凤阳、泗州、颍州 (今安徽阜阳) 等地区。

保护京杭大运河的主要目的在于保证江南赋税的征收:

在相当程度上,这个地区 (淮河流域) 的治水是为了保证盐课和其他税收的征收。

综上,明清两代,局部利益需要服从于大局利益。必要的时候,为了大局利益,就需要牺牲局部利益。马俊亚所说的 “淮北”,是广义上的淮河以北,既是皖北,也是苏北,皆是明清两代被牺牲的 “局部”。

备注:

清代的 “泗州” 与今天 “泗县” 的关系:

清代的泗州包括今天的泗县、盱眙县、泗洪县、明光市、天长市,今天的泗县是泗州最后一任治所。

“泗州” 作为正式行政区的名称,出现在北周,当时的治所在今江苏宿迁境内。从唐玄宗开元年间到清代康熙十九年,泗州的治所一直在汴河与淮河交汇处,也就是今江苏省盱眙县城的北部 (淮河北岸)。康熙十九年,州城被洪水淹没,从此一直到乾隆四十二年,泗州的治所暂时寄居在盱眙县。

整个明代至清雍正三年,泗州是隶属于凤阳府的散州,雍正三年,将泗州升级为直隶州,由安徽省直接管辖。

清乾隆四十二年,将凤阳府下辖的虹县,划拨给泗州管辖,同时虹县改名为虹乡,泗州的治所从暂居地盱眙县搬迁至虹乡。

当年的 “虹县”、“虹乡”,就是今天的安徽泗县;被洪水淹没的古泗州城遗址在今天的江苏盱眙境内的淮河北岸。

知乎用户 前朝小山 发表

芜湖人来答,芜湖之主要水域系长江,其次青弋江水阳江,因此江水到处,人民皆筑堤围田,各区堤坝相连,谓之 “连圩”。

我家住在水阳江边,水西通长江青弋江。九十年代,每至农闲时节,家家户户俱要摊派劳力,去挑土固圩,一连数十日。人人还须自带稻草以造伙食。当时,旗帜飘扬,广播高唱,蔚为壮观,如同电影时大战前大军在构筑工事一般。即便如此,堤坝也不过二三米宽,全为土方,不经夯实,极为松散,每到下雨,泥泞不堪,即使穿雨靴也往往陷入泥淖不可拔出。

98 年的水位不高,而 99 年六月底,因为连续降雨,水位几乎已经要漫过堤坝,我父母将我送到山里避难。而上级却没有任何疏导号召,唯有让家家户户出劳力以沙袋摊在堤坝上,工程速度之慢,真是杯水车薪。就在我离开当天,我父母将田中成熟的蔬菜摘回。

当夜,东边村子决堤,后来数十分钟,视野之内全境停电,只有在月光下看到滔滔白水,昔日良田,皆为沧波。由于水是缓缓上涨的,大家都意识到可能要决堤,而且圩区民房大多建在堤坝之上,因此所淹没的多是农田,后来传闻溺死数十人,由于我年少,也未有能力去证实此事。

水大约三个月之后退去,通电也在秋后,其中饮食,都是政府供给,如方便面矿泉水等,家家户户还发了马灯。后来还收到了捐赠的一些衣物。

河对面是马鞍山当涂县,当时经济实力远超本县(芜湖县),因此其堤坝宽且高,未受丝毫洪水影响。

因此,安徽作为泄洪区,主要是因为穷,一时自身防洪之能力,洪水易从此处破防,二是遭灾则相对损失较轻,三是安徽人民从来都是艰苦卓绝,自然多了点牺牲精神。

自此洪水之后,政府大力加固堤防,如今与对岸差距不大,也再未出现过当年的险状了。

顺便再吐槽一句,那些年经常停电,暑假每周都要停电三天,问大人,答曰,把电卖给了江苏(东边不远就是江苏)。

知乎用户 荆轲刺秦王​ 发表

之前一千多赞的答案不知道咋回事被删了,再补上吧

不得不说,不少人对地理真的是一无所知(上中下游均有认知错误的人),还有信誓旦旦说安徽境内长江淮河无大坝,甚至不少是土坝的人,不知道是有多么孤陋寡闻和狭隘,不懂也不会查资料求证,用数据说话很难吗?当键政都不配,只会想当然的瞎扯,真心建议好好查找问题原因和答案,瞎扯只会让别人看不起。知乎本就一交流知识的地方,不是相互攻讦的地方。

-———————- 我是分割线 ———————————-

以今天(2020 年 7 月 20 日)泄洪的王家坝为例,请看下图,蓄滞洪区的旁边是不是居民房?这里可不是下游河道,而是位于两段河坝之间专门设置的内陆蓄洪区,之后就会在水里泡上一段时间,居住二十几万人的 4 个乡镇即将变成一片汪洋,濛洼蓄洪区 180.4 平方公里,上海 6340.5 平方公里,约为上海的 35 分之一,这只是全国上百个蓄滞洪区中的一个。昨晚当地居民紧急疏散,大量的货车用来搬家。这只是一个蓄滞洪区而已,仅长江和淮河就有 65 个。

第一个图就可以看出往下游泄洪和泄洪区的区别,所以别再有人说不蓄洪就淹本地和漫坝,保护本地什么什么的,蓄洪的水本来都可以排到下游的,只不过众多河流汇到干流,越往下游,水流越大,心里有点谱,多读点书是好事。

人民网:国家防总命令王家坝开闸放水!安徽濛洼蓄洪区启用_安徽省水利厅(2020 年 7 月 20 日 8 时 32 分,国家防总命令)

先简单看下蓄滞洪区的地理位置,这也是泄洪和泄洪区的分别

可以看到蓄滞洪区即将被淹没的住房

2020 年 7 月 19 日安徽滁河全椒段炸坝泄洪

炸开堤坝泄洪!安徽滁河启用两处国家级蓄洪区​view.inews.qq.com

还有江苏城市频道的报道,看看他们炸滁河堤坝泄洪是为了谁?

http://v.jstv.com/wap/wosu/a/20200719/1595159150108.shtml

-———————- 我是分割线 —————————-

实际上吧,可以把 “默认” 去掉,因为关于蓄滞洪区,因为水利部有专门的规定和划分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2000 年),可以看出在长江淮河流域,蓄滞洪区最多的是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地。

一、写在阅读前的话,在知友阅读此答案时,可以顺带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关于雨季江河水系是否全境暴涨?

**每逢雨季(比如现在 2020 年 7 月份),上游(湖北宜昌市以上)**金沙江、嘉陵江、乌江、岷江等河流是否也暴涨?

**中游(湖北宜昌市至江西九江湖口县)**的清江及洞庭湖水系的湘、资、沅、澧等四水和鄱阳湖水系的赣、抚、信、修、饶等五水,汉江、荆江是否也暴涨?

**下游(江西九江湖口县)**的青弋江、水阳江水系、太湖水系、巢湖水系是否也暴涨?太湖水系是否受长江的直接影响?

江苏上海等下游末端地区能否在上中下游不调度蓄滞洪区的情况下消纳所有的水量并且不遭受严重灾害?洪水在进入大海前,是需要从河道走还是直接凭空进入大海?如果从河道走的话,会不会出现水量过大导致洪水漫堤进入内陆?

对于浙江水域受到的影响,有兴致的小伙伴可以看下钱塘江水系的源头,具体和安徽有没有关系,那就看各位拿数据支撑的本事了,我是搞不动了,本回答不讨论此问题。

(2)蓄滞洪区的分布和意义是什么?

蓄滞洪区的主要设置在哪里?当地的洪水是排不出去还是不让排?不开闸导致河水倒灌甚至炸坝分洪的意义是什么?

(3)洪涝灾害治理的基本做法是什么?

洪涝灾害治理是分段治理还是只治理一段?下游的安全是否与上游中游下游各汇入河流的洪涝治理有关?

(4)如果上游中游下游各地区不再设置泄洪区,雨季直接将洪水排出,对当地有利有弊?对下游末端的城市是否有影响?

二、关于题主问题的一点纠正

以我半吊子都算不上的水利知识调研结果来看,应该理解为

为什么总是能听到 “安徽是全国主要的蓄滞洪区之一”?

三、关于蓄滞洪区的一些术语和水利部公布的泄洪区域分布

蓄滞洪区:主要是指河堤外洪水临时贮存的低洼地区及湖泊等。包括行洪区、分洪区、蓄洪区和滞洪区。包括:行洪区、分洪区、蓄洪区和滞洪区。

行洪区:指天然河道及其两侧或河岸大堤之间,在大洪水时用以宣泄洪水的区域。

分洪区:是利用平原区湖泊、洼地、淀泊修筑围堤,或利用原有低洼圩垸分泄河段超额洪水的区域。

蓄洪区:是分洪区发挥调洪性能的一种,它是指用于暂时蓄存河段分泄的超额洪水,待防洪情况许可时,再向区外排泄的区域。

滞洪区:滞洪区也是分洪区起调洪性能的一种,这种区域具有 “上吞下吐” 的能力,其容量只能对河段分泄的洪水起到削减洪峰,或短期阻滞洪水作用。

以下是水利部发布的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2000 年),其中有蓄滞洪区的名单,如下(后面地点是自行搜索查证的,可能存在误差):

长江流域:

1. 围堤湖(湖南常德汉寿县);2. 六角山(湖南常德);3. 九垸 (湖南常德澧县);4. 西官垸 (湖南常德澧县);5. 安澧垸 (湖南常德安乡县);6. 澧南垸 (湖南常德澧县);7. 安昌垸 (湖南常德安乡县);8. 安化垸 (湖南常德安乡县);9. 南顶垸 (湖南常德安乡县);10. 和康垸(湖南益阳);11. 南汉垸(湖南益阳);12. 民主垸(湖南益阳);13. 共双茶(湖南益阳沅江);14. 城西垸(湖南岳阳湘阴县城西垸);15. 屈原农场(湖南岳阳);16. 义和垸(湖北宜昌枝江市);17. 北湖垸(湖北仙桃);18. 集成安合(湖北);19. 钱粮湖(湖南岳阳);20. 建设垸(湖南岳阳);21. 建新农场(湖南岳阳);22. 君山农场(湖南岳阳);23. 大通湖东(湖南益阳);24. 江南陆城(湖南岳阳);25. 荆江分洪区(湖北荆州);26. 宛市扩大区(湖北荆州);27. 虎西备蓄区(湖北荆州);28. 人民大垸(湖北荆州);29. 洪湖分洪区(湖北荆州);30. 杜家台(湖北武汉);31. 西凉湖(湖北武汉);32. 东西湖(湖北武汉);33. 武湖(湖北武汉);34. 张渡湖(湖北武汉);35. 白潭湖(湖北黄冈);36. 康山圩(江西上饶);37. 珠湖圩(江西上饶);38. 黄湖圩(江西南昌);39. 方洲斜塘(江西南昌);40. 华阳河(安徽安庆);41. 荒草二圩(安徽滁州);42. 荒草三圩(安徽滁州);43. 汪波东荡(安徽滁州);44. 蒿子圩(江苏南京)。(共 44 处)

黄河流域:

1. 北金堤(河南濮阳山东聊城);2. 东平湖(山东泰安东平县)。(共 2 处)

淮河流域:

1. 濛洼(安徽阜阳阜南县);2. 城西湖(安徽六安霍邱县);3. 城东湖(安徽六安霍邱县);4. 瓦埠湖(安徽淮南寿县);5. 老汪湖(安徽宿州);6. 泥河洼(河南漯河市舞阳县);7. 老王坡(河南驻马店西平县);8. 蛟停湖(河南驻马店平舆县);9. 黄墩湖(江苏宿迁);10. 南润段(安徽阜阳颍上县);11. 邱家湖(安徽阜阳颍上县);12. 姜唐湖(安徽阜阳颍上县);13. 寿西湖(安徽淮南寿县);14. 董峰湖(安徽淮南寿县);15. 汤渔湖(安徽淮南潘集);16. 荆山湖(安徽蚌埠怀远县);17. 花园湖(安徽蚌埠);18. 杨庄(江苏扬州高邮市);19. 洪泽湖周边(含鲍集圩)(江苏宿迁泗洪县);20. 南四湖湖东(山东济宁);21. 大逍遥。(共 21 处)

海河流域:

1. 永定河泛区(河北);2. 小清河分洪区(河北);3. 东淀(河北廊坊);4. 文安洼(河北廊坊);5. 贾口洼(天津);6. 兰沟洼(河北保定);7. 宁晋泊(河北邢台);8. 大陆泽(河北邢台);9. 良相坡(河南);10. 长虹渠(河南);11. 柳围坡(河南);12. 白寺坡(河南);13. 大名泛区(河南);14. 恩县洼(山东德州);15. 盛庄洼(河北唐山);16. 青甸洼(天津);17. 黄庄洼(天津);18. 大黄铺洼(天津);19. 三角淀(天津);20. 白洋淀(河北保定);21. 小滩坡(河南鹤壁);22. 任固坡(河南);23. 共渠西(河南);24. 广润坡(河南安阳);25. 团泊洼(天津);26. 永年洼(河北邯郸);27. 献县泛区(河北沧州);28. 崔家桥(河南安阳)。(共 28 处)

松花江流域:

1. 月亮泡(吉林);2. 胖头泡(黑龙江)。(共 2 处)

珠江流域:

1. 潖江(广东)。(共 1 处)

以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举例:

长江淮河蓄滞洪区最多的是在湖北湖南,其余在江西安徽江苏,淮河流域蓄滞洪区最多的在安徽,设置这一大圈的目的很明显能看出来,不明白的就瞎猜吧。

四、泄洪和泄洪区的区别

当然,泄洪区的叫法简单明了,只不过不少人或者答主把泄洪泄洪区搞混淆了:

泄洪常指把洪水往下游泄;

泄洪区是指封堵水闸,用**人为手段(常见的就是炸坝)**打开一缺口,向规定地区引流洪水,减少对水域周边的危害。**国家规定泄洪区不可以开发为住宅工厂等一切建筑。非法建筑政府不给保障,但可以开发为农田!(工商业高铁高速铁路等等难以建设)。**我来翻译翻译:本来你家里住的好好的,正值雨季,河水暴涨,本来直接排到下游就没事儿了,最多有点内涝,但是就不往下游放水,反而炸开堤坝往你家里泄。这个操作究竟为了什么,心里要有谱。

2015 年 6 月 28 日,安徽滁州炸坝,将洪水排到蓄滞洪区

新闻链接:http://news.eastday.com/eastday/13news/auto/news/csj/u7ai4207946_K4.html

2016 年湖北武汉 7 月 14 日牛山湖炸垸还湖

新闻链接:http://www.zyjjw.cn/news/china/2016-07-15/352775.html

http://www.jmnews.cn/news/2016/07/219291.shtml?mobile(有视频),梁子湖降低十多公分的水位,而牛山湖水位上升一米多,附近居民住所设施被淹,居民人员迁移,可以看出代价对比,而这只是长江流域泄洪区的一个小小的缩影。

现在明白为什么蓄滞洪区(安徽皖北淮河流域皖南长江流域)经济发展往往极为缓慢、个别地市人均 GDP 全国倒数前十、工商业匮乏、人口外流严重、教育质量差的原因了吧,江苏苏北(洪泽湖地区等)也有泄洪区,可以看下经济教育等发展水平。皖北泄洪区不仅仅是只在王家坝(千里淮河第一坝,能让高层多次来视察的泄洪区,可以感受下泄洪时有多严重),还有皖南的长江流域,我小时候记忆中有皖南皖北一起泄洪的事情,好像是在 91-98 年间,半个省份都在洪水的浸泡中。为了保证江苏上海等下游发达地区,常常数百公里作为泄洪区,其中皖北作为平原地区,没有什么山体阻挡,洪水扩散速度极快;而皖南山区众多,山洪更为可怕。90 年代到 00 年前后,基本上每年都有洪涝,城区可达半人深,农村可以行船,农田绝收,工厂关闭。

至于为什么我知道,因为我经历过,我所在的城区都能积攒半人高的水,至于农村放眼望去更是一片汪洋。特别农村本就沟渠众多,道路两旁一般都有水渠,不少人看不到脚下,走路时一脚踏空就直接滑下去了,不会游泳就没命了。至于被水冲的爬到房顶、房子冲垮冲走、家庭财产全部归零老生常谈了,就不说了。

不过我也认为,现在洪涝灾害较以往要小很多,安徽的洪涝治理取得的成效,固然有自己的努力,也有如诸多上游如湖北湖南河南等地区治理的结果,付出了,就要承认。

列举个比较极端的例子—98 年特大洪水:1998 特大洪水_百度百科其中受灾最严重的莫过于湖南湖北,不然下游受灾情况更严重。
五、关于评论区的一些讨论

我就阐述 3 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仅讨论淮河,皖南、苏南、上海的长江流域虽然也去过,但是不太清楚,不过皖南也有大片区域作为泄洪区。

5.1 关于淮河水患能否影响到苏南上海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区,由西向东,流经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四省,干流在江苏扬州三江营入长江,全长约 1000 公里。淮河下游主要有入江水道、入海水道、苏北灌溉总渠和分淮入沂四条出路。沂沭泗河水系位于淮河东北部,由沂河、沭河、泗河组成,均发源于沂蒙山区,主要流经山东、江苏两省,经新沭河、新沂河东流入海。

淮河流域人口密集,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矿产基地和制造业基地,也是国家实施鼓励东部率先、促进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重要区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流域跨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山东五省 (由于湖北省的淮河流域面积仅为 1400 平方公里,淮河流域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流域跨湖北、河南、安徽、江苏、山东 5 省 40 个地(市)、181 个县(市),人口 1.65 亿(2003 年数据)。流域耕地面积约 1.9 亿亩,约占全国耕地面积 12%,粮食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 1/6,提供的商品粮约占全国的 1/4,在国家粮食安全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种类有 50 余种,其中煤炭探明储量 700 亿吨,火电装机达 5000 万千瓦,是华东地区主要的煤电供应基地。流域交通枢纽地位突出,京沪、京九、京广三条铁路干线纵贯南北,陇海及新(乡) 石(臼)、宁西铁路横跨东西,高速公路四通八达,主要航道有京杭大运河和淮河,大型海港有连云港、日照港,航空港有郑州、徐州、临沂、阜阳等。

以上转自:百度百科

淮河是中国第三大河,水系有众多支流,根据淮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的淮河片水资源公报(2017 年度,最新的年度),淮河片入海水量 319.38 亿立方米,入江水量 235.37 亿立方米,2017 年淮河片水资源总量 958.60 亿立方米,较常年 911.39 亿立方米多 5.2%。

根据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的 2017 年度水资源公报,长江水资源总量为 10616.0 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多 6.6%。长江流域入海水量 9697 亿立方米。

也就是淮河水资源总量为长江流域的 8.5%,入江量占据长江入海水量的 2.43%。

对了,这只是总量,其中雨季的流量要比其他时期多,但是长江可不会拓宽,这时候 2.43% 发挥的作用就不止是 2.43% 了。可以参考堵车,每逢堵车,总有那么一些车从应急车道或者非机动车道窜过去。

仅从数据来看,占比不大,那咱们就捋捋。四川、重庆、湖北等地江、赤水、沱江等大江大河流入长江的河流我就不说了,仅从安徽开始,有安庆华阳河、漳河、水阳江,池州尧渡河、黄湓河、秋浦河、白洋河、九华河,铜陵黄浒河,芜湖裕溪河、枞阳河、得胜河、皖河、青弋江、青通河,江苏南京朱家山河、板桥河、秦淮河等,镇江京杭大运河,扬州红旗河、淮河也从此处流入长江,泰州古马干河,南通如海运河,上海黄浦江。

从评论来看,不少人认为淮河治理对长江下游没什么影响,实际上我也认为淮河流域对苏南上海影响有限(希望有选择性失明的人注意:有限不代表没有!淮河作为第三大河,入江量接近本身流量的一半,影响自行揣测)。

但如果上面的河道都不治理,下游的地方还能住人吗,难道每年发生水患时就只有淮河流域有雨吗? 仅从当地看,而不追根溯源查找根本原因,是否过于片面?再说像水利这种事情,下游初见效果,上游中游付出的可能就是十倍的努力。还有说靠海洋泄洪的,说的就像洪水不经过河道直接进入海洋似的,上游中游那么大的水量,指望下游那点河道不漫堤?到时候洪水倒灌,估计就没人说话了。

在泄洪之前,往往的操作是封堵干流和支流的水闸,减轻下游河道的压力,毕竟并非只有一条河流进入长江,这就会导致河水抬高,我曾见过河水越过十余米的堤坝倒灌进农村农田,放眼望去一片汪洋。而真正等到无法消纳时,会采取人工(比如挖掘、炸药)等方式打开水坝,让洪水彻底內灌,也也就是泄洪区的由来。

而在我的经历记忆中,雨季积蓄了一两周的洪水,一旦开闸放水,一般也就一两天就会消纳洪水,所以现在很少存在排水量大于排水量的情况,最起码不能说水利差,这种关乎地区发展的建设,每个地方都是玩了命的搞的。所以这个蓄洪和泄洪操作的原因,想必都能明白。

古人尚知道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如果淮河对苏南上海没影响,那么流入长江的百余条河流(大多数入江量远不如淮河)的水患治理都是无用功?举个简单的相反的例子,下游的水质往往和上游的水质无法相比,那污染水质的责任,上游中游是否有责任?比如我之前在上海呆的这么多年,初到上海自来水漂白粉的味道冲鼻子,刷牙都费劲,感兴趣的同志可以去试试。黄浦江水质一直是个问题,偶尔漂一漂死猪 ,其他几个水源地也一般。那么本地人认为上游的江苏(尤其是工业废水)和安徽是否有责任,凡是住在河流附近的是否有责任保护好水源,然后逐层上推,中游的找上游的责任,难道治理水患不是一个道理吗?

5.2 解放后安徽通过兴修水利,基本解决了水害?

首先,1954 年、1957 年、1963 年、1965、1968 年、1969 年、1974 年、1975 年、1991 年、1998 年、2003 年、2007 年、2016 年,有兴趣得到可以看下这些年份的水患,解放后基本解决?这时间是不是有点长。再说了,基本解决了吗,谁敢打包票以后不会发生?

然后,泄洪区是长期存在的,并且广泛分布在各个地区,一旦未来发生特大水患,牺牲的就是这部分地区。如果到时候不泄洪,直接往下游排,泄洪区得到老百姓是同意还是反对呢?

最后,关于对泄洪区的补贴只是杯水车薪,工商业凋零、人口外流、土地性质难以更改、交通基建发展缓慢等等,这些是补贴能解决的吗?总有人感觉这点补贴是乘了多大的人情似的。

5.3 关于卖惨博同情煽动情绪

我实在是不理解从哪里读出来的这个意思,我回答的只是结合数据和我自己的亲身感受进行的简单的问题说明而已,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我估计整个知乎也没几个真正见过泄洪区水患的样子,半夜睡觉可能人就被冲走、家庭财产基本归零、水患之后有瘟疫爆发的可能、物资到达分配缓慢,有兴趣的可以看看相关的报道和新闻。

还有就是卖惨博同情有个蛋用,我又不是恰烂饭的,纯粹是浪费我的时间,难道还指望上面给我发钱?再说了,我相信知乎里有没有能决定蓄滞洪区发展的人都够呛。分析是分析,卖惨是卖惨,咋就有人分不清呢。如果我分析错了,那就指出,我积极改正,如果说我卖惨,那免开尊口。

敢问知乎的缉毒警、刑警、医生、特殊工种、军人、消防战士等等是不是不能再说自己在保护他人安全做出的牺牲了? 一旦说出来还要别评判为 “卖惨”?

江苏每年贡献出教育生源,知乎上有江苏考生吐槽,是不是卖惨?

江浙沪鲁粤等每年的上交税收,知乎上有当地市民吐槽,是不是卖惨?

新疆西藏边陲的屯垦戍边,知乎上有人吐槽生活环境差,是不是卖惨?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有卖惨的时间,我还不如多看看准备考证的书呢。

我也呼吁众多本地人遇到这种问题,摆事实说到理解即可,别掺杂个人情感,因为很容易被心怀不轨之人杠一把,还有在说话前,先查一下数据,捋一捋逻辑,有理有据,方为上道。

5.4 关于其他的感想

任何事情绝非一日之功、一己之力,高层是从大局出发,我等草民无法臆测,但不可否认,发展在不断的变好。可能给一些地区布置了比较难的任务,但出发点还是为了大局利益,这点没话说,该顶就要顶上。我相信上层终究不会把我们抛弃的,只不过是为了大局做出的部分牺牲而已,这点也不需要别人可怜,你们发展好自己的就行了。

这个问题讨论的是安徽个别地区承担了泄洪的责任,但并非只有安徽,湖南湖北江西河南山东江苏天津等等都有涉及,这一点希望大家认清。

另外还有承担税收、资源、边防等责任的地方和人们,比如江苏上海山东山西西藏新疆云南等等,都是为了保障整体的发展。

比如比如江苏等税收教育大户,提供一部分财政教育保障和支援。

还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三百多万人,又有多少人知道他们的存在呢,我估计可能很多人都没听说过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这个名字。

云南地区的边防缉毒,都是在保卫内地的安全。

而后面这些地区,经济往往是发展不起来的,各种原因都有吧。所以我敬佩那些支援这些地方建设的人们。

现在信息发达,但是却出现越来越多人认为凭借所在地区的力量就可以发展的很好,难道边防安全粮食水源蔬菜水果人口矿石石油钢铁重工业轻工业林业等等都能兼顾吗?很简单的木桶原理。

希望更多人能够走出去看看,认可别人的付出。一些人认为通过知乎,就见识了各行各业,实际上也只是管中窥豹、一叶障目而已。

[

盐选专栏

趣味中国古代经济史:从土地、盐铁、水利看懂中国

作者 豆瓣时间 等

会员专享 ¥ 29.90

去查看​

](https://api.zhihu.com/poisson-marketing/recommendation/url/0d93e7bf7e5d7ff80ed833915419b0df)

知乎用户 宁静致远 发表

http://ccq.0554cc.cn//wap/download/index (二维码自动识别)

我家在淮河边,我就说下我知道的,如图,每次上游泄洪,绵延几十里的土地就会被淹没,那些土地上种的作物就没了,这就是行洪区。

田地距离大坝,最远大概有 2 公里。

但是,每次放水,水都能到达距离大坝只有两三百米的位置,甚至更近,每次看到,我都在想,如果大坝塌了,整个淮南估计就要在水里泡着了。

这就是命,黄河,淮河,长江。三条大河都在安徽,或者曾经来过安徽。

已经被摧毁过的地方,再重建,也不赶不上没有被殃及过的城市。

与其其他地方被淹了,不如再来一次吧!

就好比一个花魁,以前卖艺不卖身,只有第一次最贵,后面就无所谓了

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破罐子破摔。

知乎用户 Memory 发表

我们父辈他们辛辛苦苦修堤坝防洪水,当洪水来的的时候我们以为堤坝能保住我们的家园,可是我们怎么也不会想到当洪水来的时候我们的堤坝不是被冲开的,而是为了保住下游发达城市被炸开的,舍小家,为大家的背后是阜阳人的生活痛,为了生存,很多人出去要饭,打工,遭受江浙沪部分人的白眼与嘲讽,可是他们面临的是明天怎么活下去,今年的雨水量又这么大,希望阜阳能挺过去,不过我们现在的生活也好了,也不会发生去讨饭的情况了。总之生活不易,希望大家多多理解,

[

王家坝泄洪纪实

Memory 的视频

 · 784 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268958487779495936)

让我很是感动的老乡

[

当地群众面对自己的家园被冲时复杂的情感

Memory 的视频

 · 256 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268960343939813376)

知乎用户 aigle 发表

作为一名给排水将来的从业者,安徽地区洪水灾情,加上去年在在寿县泄洪移民区的遇到的种种,我终于体会到安徽相对于江浙地区落后重要因素,并不是我们安徽人缺乏敢为人先的精神,在那个固有制度高于一切的年代,敢于走包干制的是我们安徽人;也不是我们缺乏经商的组织和思维,清朝时富可敌国的红顶商人胡雪岩所代表的徽商也是我们安徽人,但是为什么安徽在出了那么多国家领导干部的情况下,还是经济落后,发展受限,政策忽视呢? 可能与洪水脱不开干系。

安徽大体可以分为三块,皖北,皖中,皖南。皖北淮作为河泄洪区 皖南作为长江泄洪区,多年来为保下游做出了许多牺牲,离我记忆最近的 98 特大洪水,对于安徽有些地区基本上是毁灭性的,曾经的家乡变成了汪洋,为了生计,只能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对于家乡的建设也停留在过年回来充一充 GDP,在去年我去的那个乡镇的一些村落, 一个村几乎没有通自来水的,而通自来水的都是些最困难的五保户,就因为通自来水要五百块钱,在那破旧老屋上都留着当年洪水痕迹,老人们驻守,而年轻人争着要把自己的青春自己的廉价劳动力留给江浙北上广,为别人的故乡添砖加瓦,不谈对错,因为这也是落后的负反馈循环。不求感恩但求少点偏见,成为了我们安徽人心头的一块痛。

王家坝精神固然可贵,可谁又愿意成为王家坝呢。

在更新点在寿县的照片吧:

知乎用户 老吕 发表

老实说,现在好多了,

我刚上学时候,91 年,长江在安庆炸坝泄洪,几个县被淹完,有小个道消息说 98 年大水还要在安庆泄洪,省委 SJ 卢 XX 抗命,坚决不从,最后在上游江西湖北段泄的洪,没两月卢 XX 的书记职务就被找个理由撤了。当然这是小道消息真实性不可考。至于淮河,十多年之前每到梅雨季节,打开电视看安徽新闻联播,几乎每天你都能听到 “王家坝” 这三个字。

现在,三峡等一系列水利工程修好后,长江似乎已经很久没炸坝泄洪了,淮河似乎面临的枯水的问题更大,据说今年春天蚌埠段船只堵了十几公里,以至于安徽省内现在正在讨论 “引江济淮”。

知乎用户 最孝孝子阿尔萨斯 发表

安徽地区常常发生洪水内涝是有多重因素的。

一,安徽地区本就多雨。我依稀记得高中地理有个名词 “江淮准静止锋”,似乎意思就是那一段时间,江淮地区会一直下雨。(好像就是梅雨?)同时,虽然安徽并非沿海省份 ,但台风也常常会影响到安徽。

二,为保全下游经济,确有在安徽泄洪的做法。这没啥好说,例子很多。

三,由于安徽经济发展有待进步,城市、乡村的排水系统一直不够完善。合肥一直在努力构建 “海绵型城市”;但是每次大雨,城市内涝总是不可避免。我作为一个 00 后,记忆中都有许多次家里进水直淹到我腰上的经历。(当然,是在零几年的事了,我那时候小,我家那时候穷)

我可以理解在安徽泄洪的行为,同时也认可这一行为的必要性。但是我希望能够给予受泄洪影响的人们更多的补偿。同时给予理解和帮助,而不是在网络上冷嘲热讽。

知乎用户 副作用 发表

这次就安安静静做个搬运工吧,其实这些问题不应该问。谁让安徽不东不西,经济不中,政 Zhi 不强,地位尴尬。安徽的父老乡亲又听话服从大局,不争不闹。习惯了付出牺牲

知乎用户 想不好叫什么 发表

事实。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直与洪涝灾害抗争,从大禹治水直到今天也未曾停息。

古有四水——黄河、长江、淮河、济水。

济水消亡了,黄河快断流了,剩下的长江淮河却都经过安徽。

安徽的淮河连接着河南与江苏,王家坝闸就建立在安徽阜阳阜南县,这座淮河最大水利闸从 1953 年建成至今,共泄洪 16 次,平均每 4.2 年泄一次。

安徽的长江连接着湖北与江苏,这次的灾害使几乎安徽所有长江水系县市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内涝,而本次长江水害几乎让所有皖江蓄洪区全部启用,甚至长江的支流、苏皖两省的分界线、滁州得名的滁河,也主动炸圩蓄洪。

进入七月的黄山市暴雨倾盆,连日阴雨产生了排不完的污水内涝,人民日报这几天转发的视频中就记录了两位黄山市个体老板的惨痛经历——一位过年因疫情严重导致客户将购买的烟酒大量退还或送回寄存,洪涝直接将其仓库泡透,几十万的货不但废了,还欠一屁股疫情之后经济复苏的贷款;另一位家里做了大几十年茶叶生意,本次洪涝对她直接造成上千万的货品损失,大半辈子的心血随水东流。

我是一个住在合肥的合肥人,这个月见识了太多身边省内其他地方的朋友奔赴回老家转移重要物品,有安庆的,有含山的。他们回家能做的,也就是把农村自建房一楼的家具电器扛上二楼,太重的只能放弃,留守的老人赶紧接走。我这个月也在微博朋友圈抖音等处见识了没亲遇的各地内涝洪涝,看到了长江水系的巢湖水位快速上涨,看到王家坝三河庐江居民大包小包连夜撤离。

我自认为自己是个实事求是的人,2016 年我也曾写过回答专门辟谣泄洪的说法,但是 2020 年的今天我挺忍不了的,2020 年安徽水患,把几乎能启动的蓄泄洪区全启动了,把省内能开的闸几乎全开了。这是要干嘛?一己之力同时抗下长江淮河所有伤害么?

滁州长江的下游,就是南京。黄山新安江的下游,就是杭州。淮河进入江苏后,直灌苏北洪泽湖。

我不想造谣说我们全省受灾纯粹是人为因素导致的,毕竟我们这边全省大雨一直下,实事求是得说,本次灾害没有人为因素安徽照样也会受灾。

但是程度会不会轻很多?

安徽这片土地说穿了挺蛋疼的,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划出了大量的耕地红线,只能种田养猪,本来就已经够难搞经济发展了。碰上几年一次的洪涝灾害又是所有庙堂想到的第一蓄洪泄洪地,这时候种出来的庄稼养出的小肥猪只能眼睁睁的被洪水吞噬留下一地黄泥。

然后陷入舍小保大耕地红线蓄泄洪区→本地经济难发展→本地人口外出务工→被外省人鄙视的同时勤劳拼搏攒够钱回老家盖房买房做生意→碰上泄洪所有积累付之一炬,这样一个类似的循环中。

讲白了,包括我在内,所有未受灾却评论灾民的人,全都属于站着说话不腰疼,没有亲历过灾情,感受是不可能真切的。说这么多,我只想表达一个观点——他们已经很惨了,麻烦有些网友不要阴阳怪气的,是人嘴就多说点人话。

知乎用户 叶冥 发表

淮河之害 皖北全揽

长江之汛 泄于安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把默认去了

从 10 年到 20 年,几次泄洪,宣城下面多少房子淹了,说泄洪就泄洪,通知都不带发的,我几个朋友房子全被淹。好家伙,安徽经济是比不上江苏浙江,在我们这泄洪,我认了,政府吃干饭,层层贪一点,到下面修水利哪来的钱?泄洪力保江苏,江苏不知道支援一下?还歧视我们安徽人穷?泄洪要不在安徽,第一个死的就是江苏。

有一说一,我亲眼见过河南、湖北支援物资的。支援的确是跟我们一样受水患的兄弟,真寒心呐

。。。。。。。分割线。。。。。。。。

二更

距我家 8km

这里是我老家,我的童年,我的青春,我所有美好的回忆都在这里。

扬子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极度濒危,我朋友遇到过几次,碰上了只有躲,弄伤它你负责,被弄伤你倒霉。

老家的上游,距老家约 20km 左右吧。(太久没走这条路了,记得不太清)

昨天芜湖又下了一天的雨,暂时问题不是很大,水阳也不知道如何。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某些江浙人的嘴脸真的让人看了难受,在他们口中:

皖南,浙江新安往下游泄洪为了人家安徽,全椒县炸坝往人家安徽自己家泄洪,还是为了人家安徽。

皖北,王家坝炸坝往自家地里泄是为了保蚌埠,蚌埠闸开闸往下游泄洪为了自保。

怎么这么双标呢?全椒县炸坝是为了安徽上游自己。王家坝炸坝是为了安徽下游自己。反正就是跟你们没有关系。谁给惯的你们?

哦,合着那些水就不该往下流去是吗?人家安徽就合该把水都存在自己家是吗?

平时安徽给下游蓄水调水的时候怎么都成了你们下游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鱼米之乡,风调雨水了水利好了呢?人家建了大坝导致自己水位升高年年内涝的时候怎么就是人家人懒不努力臭要饭的了呢?

你们有点像什么呢?就是平时人家默默付出,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了,人家断手断脚选择保命,你们跳出来说,你们安徽人真自私,都是为了自己。

对于这种人看我嘴型:tui!!

……………………………………

利益关系,我姥姥家安徽的。

看到底下有个别匿名气急败坏骂人的,似乎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急赤白脸地样子真的是可笑透了。怎么哒?是人家说保下游您是下游不服气?真不服气像别个大佬贴数据啊,据理力争啊,去对线去掰头啊。不管是安徽贴数据的大佬,还是下游贴数据反驳的大佬都是值得敬佩的,至少人家确实认真在探讨这件事。

人都在讨论泄洪区,连下游反驳的大佬们也是承认确实存在泄洪,也承认确实惨,只是不承认为了下游别个省罢了。您知道安徽普通的内涝是什么样子吗?您知道内涝基础上加上泄洪之后又是什么样子吗?我小时候 98 还是 97 年记不住了,在姥姥家经历过一次,现在想想还后怕,以至于到现在我爹妈还有我姥姥舅舅他们都不允许我这个季节连续下雨的情况下去他们家。您一句被害妄想症说人家鹅心(说我歧视辱骂,让修改大约就是这个词吧)?我倒觉得您鹅心多了。

这一个月降雨怎么了?雨水多怕下游,不管这个下游是自己省还是别个省吧,总之是怕下游承受不了才需要泄洪的常识都不知道你叭叭啥呢?

知道洪水给人带来的是什么吗?并不直接是经济,而是面对洪水的时候那种无助渺小不知生死的无力感。到现在只要我姥姥家那边一连续下雨超过三天我妈都担心的不行,尽管他们在市区有了店面,生活的还不错,就是小时候吓怕了。还有他们安徽人说得打在身上的标签,就算现在生活好了依然会有的偏见。

您上唇碰下嘴唇轻飘飘的就说人家鹅心,杀人诛心不过如此了吧。

唔哟匿名了,因为我发现我说的那个回答被删除了也不知道咋回事,估计也是歧视辱骂让修改了?

知乎用户 这个大叔很年轻 发表

作为中国人我很光荣,但作为安徽人我很遗憾。

安徽人不求国家给予多好的政策,现在只求别再为了其他省份的白眼狼而压榨安徽了。

我想大多数人宁愿每个人兜里有 1 块钱,也不愿意一成人有 10 块钱,剩下九成人涨到 2 块。

为了中国的崛起,这些牺牲是必要的,但能否正视安徽以及其他没有发展政策的省份所做的牺牲。

看到那些 天龙人 的嘴脸,我愈发的思念以及崇拜毛爷爷

知乎用户 五月 发表

这是我老家的城墙,高应该有个 8 米左右。98 年发大水,人可以坐在城墙上洗脚。墙外一片汪洋,大水一路向北狂奔,也就是阜阳地区。我们这有城墙挡着,阜阳大兄弟没地方挡啊,比我们这受罪多了。我到现在也没弄清楚当年水从那来的,只知道去哪了—王家坝!是不是泄洪区,大家心里都有数,说一千道一万,穷是原罪,安徽的各位,多努力吧

再更下,

四门已封其二,防汛压力还是大啊。

知乎用户 我叫秋刀鱼 发表

作为一个安徽阜阳王家坝人,因为泄洪区而被怼被嘲讽,非常心酸。

王家坝精神:舍小家为大家(自己去百度查一下)

为了国家,为了下游的同胞的生命财产,自己小家不要了~

就摆一个数据:自 1953 年建闸以来的 12 个洪水年份里,王家坝共开闸蓄洪 15 次,蓄洪区内近 16 万人口 1.18 万亩耕地反复化为一片汪洋。

现在我已经不在家乡了,但是每次提到家乡的时候都会非常亲切,从我记事开始,每年的梅雨季节,都要迁移到高处的坝埂上,洪水退去之前,在梗上基本与外界是没有什么联系的,现在手机发达,小时候基本是通讯全无。儿时的小伙伴就是这么没的,生命定格在 8 岁……

讲真的,可能地处高处,或者经济发达的的城市的键盘侠会不假思索的去怼,但是,生活在这些地区的人,谁想生来就这样

现在的王家坝,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处于地处的基本都已经搬迁到高处,生活便利了很多。但是生命没有危险,但是蓄洪区一马平川的水下面都是秋季的作物。

不了解情况还去骂,天生就该怎么样怎么样的人,请你闭嘴,可以到我们家乡泄洪区去看一看真实的情况,安徽欢迎你,王家坝欢迎你。

但是也请记住那行像安徽处于泄洪区,或者是像祖国其他省市一样,没法改变生活的地理位置,舍小家保大家,而且一直还努力去改变的人,都是非常值得你去尊重的。

知乎用户 三叔侃侃 发表

其实这就是为什么宣传方式应该改进的原因。

我们现在要的不是大无畏的 “牺牲” 宣传,而是坚持人民至上的 “民生” 宣传。

无论是安徽 “被迫泄洪” 也好,过去很多子弟兵在宣传材料里过着非人生活也好,甚至包括很多强调科研人员甘心一生清贫之类的宣传,都是在搞造神运动,放在如今这个时代已经不接地气。

想通了这一点,关于这个标题的疑惑也就迎刃而解。

好消息是,宣传口已经在逐渐转变了。

[三叔侃侃:【舆论】抗洪宣传要体现的是民生,而不是人民的牺牲​zhuanlan.zhihu.com

](https://zhuanlan.zhihu.com/p/162019278)

感谢你的阅读和支持,喜欢可以关注公众号 “三叔看世界”,并推荐给身边的朋友哦


谁都没有想到,今年的洪水会严重到这种地步。

作为土生土长的安徽人,光是看天气预报动辄未来一星期都是下雨,就会感到绝望。

很自然,抗洪抢险成为了这一时期除了防疫之外的重要课题,人民子弟兵们赶赴灾区进行救援的画面,也都感动了不少国人,仿佛回到了 1998。

不过,这两天有一个从主流媒体到自媒体都在宣传一件事,却让人觉得怪怪的。

也就是王家坝等地泄洪,至少有数千民众为了整个抗洪大局而离开家园,被迫撤离。

一些主流媒体对此大加赞赏,说在多年与洪水的斗争中,铸就了濛洼地区人民舍小家顾大家、舍局部顾全局的 “王家坝精神”,然后其他人纷纷致敬、点赞。

虽然这件事本身肯定是没有错的,但站在宣传的角度来说,我觉得有待商榷。


从国家层面来说,面对洪灾的最高指示是什么?

“坚持人民至上”

这个指示不应该仅仅针对具体在抗洪一线怎么做(我相信没有人会否认子弟兵、志愿者、各类工作人员们的付出),同样应该适用于舆论宣传方面。

可如果只看围绕王家坝泄洪所展现的各种热门头条,我们仅仅能够感受到仿佛王家坝附近的居民们一个个大爱无疆、无私奉献的精神,只要为了大局他们都可以牺牲小家。

但理性思考的话,洪水过境和之前疫情封城不一样,封城结束了,大家的家还是原来的样子,正常生活秩序并不会有质变。

而经历了洪水则不同,这意味着家可能就没有了,赖以为生的田地也都没有了。

我注意到媒体采访当中,就有这样一个案例:

“正在抢收田里豆子的蓄洪区村民崔辉仁告诉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今天下午豆地将被淹没,现在能抢一点是一点。”

舍小家三个字轻描淡写,但毁掉的是人家多年辛苦的成果。

等到洪水退去,他们再度回到家园时,必然得重新开始。

我们普通人平时写个方案遇到死机,都会崩溃到仿佛世界末日,何况是他们?

所以,渲染这种牺牲,只不过是站在局外人的角度 “看热闹”,感觉好像很伟大。

把自己换成当事人的话,也许很长一段时间都缓不过来了。

那么,这种宣传论调还符合 “人民至上” 的标准吗?听上去倒有几分 “我不下 X 谁下 X” 的味道。

再次强调,这是以牺牲人民为代价保全大局啊。

所以如果大家现在去看关于王家坝等地泄洪新闻的评论区时,很多安徽人是非常不开心的。

有些网友抱怨,为什么每次牺牲的都是安徽?


其实被作为泄洪区牺牲的地方,事后显然国家也不可能无动于衷,必然会进行补偿。

很多人积极配合撤离而不像是某些地方为了拆迁而当 “钉子户”,除了本身确实拥有顾大局的精神之外,国家承诺的保障也能让他们松口气。

比起渲染人民牺牲的伟大,我认为宣传应该将重点放在 “保障民生”。

毕竟如果我们能够看到,很多撤离的当地人民得到了妥善安置,并且(可能的话)让当地领导干部前去慰问,告诉他们大家辛苦了,等到洪水退去国家会帮助各位尽快恢复生活。

最好再能展示一下现在大家在吃饭、住宿、孩子学习等方面得到的照顾,这样不光是纯粹的局外人看了会感动,作为安徽人也能明白老乡们不是白白牺牲的。

如此,方可体现 “人民至上” 的精髓。


说起来,过去我们在宣传抗灾的子弟兵时,也喜欢动辄就打 “悲情牌”。

只看宣传内容的话,仿佛子弟兵都是在非人的环境中奋斗一样,不然就不能体现他们的伟大。

这显然是过去几十年来主流宣传口总喜欢强调 “英雄无私” 的主题,所以才和如今这个时代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不光是抗洪子弟兵,宣传科研工作者,也都要说他们拒绝国外高薪、一生清贫困苦、即便如此却还要努力奋斗。

事迹固然感人,但这种宣传也同样造成了很多本来可以为国家奉献的人才心灰意冷,“凭什么为国效命的专家收入不如三线明星” 的话题也一直是网络热点。

所以啊,我们的宣传,真正应该好好考虑如何 “以人为本”,而不是“造神运动” 了。

令人欣喜的是,今年抗洪子弟兵的宣传已经得到了极大改进,舆论也开始重视对他们的保障,甚至还有一些特别贴心的小福利。

这样的宣传,更容易激发受众共鸣,让大家将子弟兵视为和很多人同龄的 “孩子”,希望他们能够在抗洪一线尽可能过得更好。

现在,宣传口也该注意一下被 “牺牲” 的人民了,只要我们能够看到人民在面对如此大的灾难和牺牲之后,依然可以得到国家周到的照顾。

例如说这样的新闻,应该多多益善。

如此,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为祖国而自豪呢?

知乎用户 煤山战神 发表

作为一个离淮河不太远的人,来说两句。

我爷爷还在世时候,说了一个关于我们老家淮南那边洪水的故事,那是上世纪 54 年的时候。

不清楚哪边大坝破了,上面来人,要村里人赶紧跑。就是让你跑,水是从南边来的。

我们那边地势是北边高,附近就两片山,东北 40 里处的鸣龙山和东南 60 里左右的八公山。该往哪里跑心里都有数。

有的人不知道咋想的,怎么都劝不走,一副誓与村子共存亡的态度。

我爷爷跟着大家先是往北过茨淮新河,然后再往鸣龙山跑。算是比较早的一批了。到了鸣龙山时候水也没多大,那边地势偏高水也上不去水。

后走的在路上磨磨唧唧的,生怕自己多走一步路吃亏的,半路被水追上也是苦不堪言。

不过最惨的还是死守老家的。

说几个当时有意思的事情。

那时候村子里的基本都是土墙,瓦房顶。留下来的都爬树上,房顶不好上,水还没漫到那里。上面来的船不多一时半会救不过来。

当时有一个戏精,看见船来就打叫自己爹淹死了,妈淹死了,老婆淹死了,孩子淹死了,全家就他一个了,其实是在卖惨。事后全村的人都在笑话他,太 tm 能演了。

我们那庄子一共淹死了一个瞎眼婆婆,其他庄子就不清楚了。

因为当时情况紧急,船只带活人,牛羊鸡鸭狗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不给带。有一家把自己的牛拴在船后面跑,最后还是给拖死了,哭的死去过来。

有个人据说在水里看到了水桶粗的蟒。吓得喊救命都忘了,呆呆的在水里。估计蟒当时是没心情吃他,大难不死,后来也没见有啥福。

逃到鸣龙山那边的受损失最轻,最起码能带的家产都保住了。救援的飞机往下空投大馒头,味道很甜。我爹说吃起来都不用就着菜味道可好了。

大家别误会,飞机不是直升机。是二战那种带螺旋桨的轰炸机,炸弹都换成食物了。

我猜应该是之前果党玩意,不得不说指挥救灾的真是人才。

知乎用户 周越 发表

真的是泄洪区,我们这边有些乡镇平地不住人的,都住在台地上,因为那几个乡镇在行政区划里面就是泄洪区。庄稼地需要的时候就直接放水了。

严重的时候城区也被淹,我家就被淹两次。

这里放个相关新闻的链接。http://news.sohu.com/85/91/news210799185.shtml

这新闻里的颍还给打错了。

知乎用户 何人乘月归 发表

王家坝一个破镇当年可是新闻联播常客。。

知乎用户 苏吉 发表

7 月 12 日更新

这个江心岛,和悦洲,今天刚刚破坝,给大家看看中午 12 点拍摄的视频。

[

铜陵市大通镇和悦洲破坝

苏吉的视频

 · 1539 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265633586964905984)

然后,仅仅过了半个小时又变成了啥样

[

铜陵市大通镇和悦洲堵不住洪水

苏吉的视频

 · 1184 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265633810009411584)

以下为原回答

坐标安徽省铜陵市大通镇。

这是半月前,长江边上。

[

大通洪水灾害

苏吉的视频

 · 1672 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265231892112564224)

这是昨晚。

知乎用户 大雄 发表

7 月 21 日,傍晚家门口妈妈拍的视频

水更高了

如果你想看到安徽真实的汛情,你可以在抖音上左下角位置那里选择对应的地区,巢湖、庐江、合肥、全椒等等,你就知道真正的情况有多惨重了。

不想激起地域引战,但是恳请大家善良,因为我们讨论的事实是,因为我们是蓄洪区,安徽北有淮河,中有长江,所以洪水来了农田一定会成为牺牲品用来蓄洪,大家都在说王家坝,但是巢湖承受了历史上最高的水位。我当然不知道不蓄洪代价是什么,下游怎么样,但是此时此刻关注的重点应该是我们安徽人民的民生。我看了安徽新闻联播,居然没有新闻,我看了热点,居然也没有,但是我们的洪涝还在延续,损失还在加重,从 18 号到今天 22 号,越来越严重。

老一辈说 91 年发大水,没有补偿,今天同事也说政府会补偿的,那么后续能有多少经济补偿,我也会记录下来,东西记在这里,是为了告诉自己,告诉后辈,每一个安徽人的不容易。不求历史铭记,只求常记于心。

7 月 12 日,合肥市关闭巢湖闸、铜城闸、兆河闸 防止洪水倒灌

7 月 18 日长江汛情加重应马鞍山市请求,经商省水利厅,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请合肥防汛抗旱指挥部立即调度巢湖闸开启降低裕溪河水位(巢湖和长江沟通河)

7 月 18 日晚,水流倒灌至巢湖,巢湖启动巢湖南岸庐江县东大圩蓄洪区,东大圩蓄洪区位于安徽省庐江县境内,耕地面积6.5万亩,设计蓄洪库容2.3亿立方米。

东大圩面积,为方便比照可以参考左上角合肥市大小

东大圩历史上曾于 1964、1969、1983、1991、2003 年 5 次破堤蓄洪,2016 年 7 月 1 日开闸蓄洪(采用闸门控制),2020 年 7 月 18 日是东大圩第二次开闸蓄洪,也是迄今为止第七次蓄洪。

东大圩原貌

东大圩蓄水后

东大圩旁边的庐江县城

6 月 20 日晚上东大圩通巢湖大坝,南大圩

我老家地处巢湖南岸槐林镇,是渔网重镇 因渔网销往全球,被称为中国渔网第一镇。

19 日凌晨,按安徽省防指要求,关闭巢湖闸,停止裕溪河洪水倒灌巢湖,沿巢河湖全线超保证水位。

我自己家,现在家里断电,东西全部上霉,截止 20 日晚上六点,水位依然不断增长。水有恶臭气味。

湖畔的的村庄淹没到只有屋顶

摘选新闻:

“这几天我们都在劝家里老人转移,可老人们都不愿意离开家。” 胡先生说。

村民:机器泡在水中,损失惨重

村民胡超波说,槐林镇是中国最大的渔网生产基地,黄林头村也是靠生产渔网发展。“村里好多人都在生产渔网,我家也是一样,生产渔网是靠大型机器的。现在,我家的机器和原材料全部泡在水里了。” 胡超波痛心地说,机器一进水,就不能用了,“这次我光机器就损失十几万。”

“机器太大了,没办法搬出去。” 黄林头村其他村民告诉记者,“我们村有近 20 家在生产渔网,大部分都遭受损失了,每家损失至少都在 15 万左右。”

20 日下午,位于巢湖西南岸的白山镇破圩,是妈妈的老家,万亩良田再度被淹,21 早上,妈妈说外婆被要求撤离

白山镇

7 月 22 日跟新

白山破圩后,东大圩发出预警,下午就破位了,水拦不住

圩下的房子全淹掉,舅舅租的旧学校做渔网仓库也被淹了,舅舅和外婆现在可能在圩上老家里,电话没电,等着被救

我到现在也缓不过来这是发生在我身上真实的事情。

这些天的心情,只有被淹了的同胞,才能感同深受

别人问,你家可以养鱼了吗?你家抓紧卖渔网抓鱼,都很难接话,家里被淹以及仓库货物的损失,尤其渔网泡水后就很难在成本售出,这种心情很难表述。

看到网上新闻都是舍小家保大家这种更是难受,因为事实是没得选,突然家就被淹掉,家里物资货物架高,都是自己雇人花钱解决的,大多是都是自救,没有那么多官兵在帮忙,他们都在圩边,以防更大的风险。

所以写这么多只想表述一个基本事实,安徽确实在泄洪面前承受着损失,

不开巢湖闸,能保巢湖周边安全,一旦承接了长江的洪水,损失的不仅仅是巢湖盆地的良田万亩,还有巢湖畔的河流乡镇,有时间再给大家补图。

网上有做飞机路过的航拍图

知乎用户 王小二有点二 发表

2020 年 7 月 19 号,今天的事情

我的老家,上下游应该给我们补偿,按照经济损失给当地农民补偿,这样大家都没有意见了。只有牺牲没有收益,连个表彰都没有。到头来还看不起我们安徽。

知乎用户 妃宫千早 发表

因为安徽已经是泄洪区了啊。。。


看来本来说的不清楚,我的意思是,嘴上否认有什么用,出了洪水不最后还是把我们安徽的土地当泄洪区么。反正我们安徽人命便宜呗ㄟ (▔, ▔) ㄏ可了劲地糟蹋()糟蹋完了还要说我们把长三角治安弄坏了,我可 **** 吧

知乎用户 王某叉​ 发表

安徽淮河行蓄洪区多、动用频次多的问题是因为淮河中游是锅底洼,到洪泽湖是倒比降,越往下越平,淮河入湖河口的河床甚至比洪泽湖的东侧湖底还低。而这个问题要真正解决,就只有把洪泽湖大堤拆了,在湖底重新挖条河道才行。而洪泽湖对江苏而言,在入海水道和南水北调东线建设以后,对下游的江苏甚至包括山东而言是利远大于弊的,所以不能说安徽人抱怨江苏一点理由没有。

但安徽的这些行蓄洪区保也不是江苏和洪泽湖,洪泽湖大堤以东地区,在入海水道一期竣工以后防洪能力是百年一遇,主要洪涝灾害是里下河洼地的涝灾。这些行蓄洪区保的是正阳关以下,淮北大堤所保护的淮北平原和交通线、淮南的几个工业矿业城市,涉及江苏的其实少得很。

真要淹安徽保别省,那更多是大运河还关系漕运的明清,这个要抱怨就得怪杜充决河黄河南徙、朱棣迁都北京、潘季驯筑高家堰了。

知乎用户 阿蘅 发表

这已经变成记录我在巢湖抗洪期间的心情和巢湖发生的一些事情的日记了… 挠头…

看了回答基本都是皖北皖南泄洪…

把我皖中巢湖置于何地?就因为我们现在不是地级市就可以被遗忘嘛?

2016 年我初中毕业,7.1 号那天我和朋友约好一起去芜湖方特玩。可是那天的雨真的超级大,大到半汤高速收费站被淹了,我妈早上送我跟旅游团的车差点回不到市区,我差点在那天晚上下不了高速。

然后就是雨下了好多天,巢湖水位暴涨,每年夏天只要下暴雨巢湖水位都会暴涨,但那年的雨格外大,长江在巢湖流域泄洪,第一个淹的是柘皋镇,柘皋是千年古镇还要被淹,巢湖西坝口的巢湖水都漫进市区了,消防官兵在西坝口抗洪,我爷爷七十多岁的人了还去西坝口帮忙抢险工作。西坝口很长一段时间都堆着沙袋。

——————————分割线———————

给你们看看今早的巢湖,大乌龟被淹只剩头了,小乌龟早就淹没影了

今早看安徽抗洪抢险的直播,其中有一个 01 年的士兵。瞬间,觉得自己在家吃喝玩乐,真的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人民对不起党

下午大乌龟就只剩头了

下面是我在手机里找到的 2016 年大水之后的巢湖

… 哎呀一时没找到… 等一哈…

—————更新 7.20———————————

暂时找不到了… emmmm… 才想起来换手机了

然后… 额… 今晚我家停水了… 我还没洗澡呀… 不洗澡绝不上床睡觉!!!

———————7.21 凌晨更新———————

终于知道为啥停水了!说是什么圩?(因为方言的问题只知道发音,不知道具体是哪三个字的圩)破了,把供水给市区的自来水厂淹了,所以停水了,还不止停一天。

在市中心的我家,二十年来第一次在晚间停水,准确说第一次停水超两个小时。这么多年就从来没缺过水,第一次感觉到没水啥也干不了,因为没有提前收到通知所以没有提前囤水,导致不能洗澡、不能上厕所、喝水都要节制,过去那么多年我要感谢国家感谢人民感谢党,让我不用吃缺水的苦。

这次停水后,我觉得在市区的,家里平时可以用一个较大的容器蓄水,然后及时换水,以备不时之需。

————————7.21 下午更新——————
我去西坝口看了看,水透过沙袋渗到了路面。因为一些原因我马上要回合肥了,没办法留下来帮忙… 感到无力。

评论的朋友说可以用太阳能蓄水哦~

———————7.22 凌晨更新———————
超市里的瓶装水被抢购一空,基本每家每户都在囤水,昨天的水位貌似又涨了,很多人都去西坝口帮忙了。

我的同学们都很担心,担心如果巢湖被淹了怎么办。

我之前说一厂被淹了是错的,是三水厂被淹了…

龟山隧道被淹了,淹的速度太快了,只要了两天的时间

我是 19 号晚上从合肥回的巢湖,那时候就是从龟山隧道走的,那时一点积水都没有,21 号就淹成这样了!

大乌龟只剩个脑袋了…

感到十分担忧。我爷爷奶奶住信泰而且在一楼,我的外公外婆就住在离西坝口旁边的官圩路上就住二楼…

未完待续……

知乎用户 叶缘翼 发表

皖南芜湖,长江边。

虽然我们这边离长江主干流颇远,但也在其流域内,还有好几条河流,湖泊,水多。

其实之前我们农村人天天下河道河床挖土方,算工分,之后算钱给粮。不论男女老少(小屁孩就呆在家,稍微青壮的基本都去了)天天加固加高堤坝,仅靠人工挖,人工硾实。机器,连个影儿都没有。

然而还是没用。

九八大洪水,直接淹没了大片土地和村庄,你甚至能看到泡在水里的房子直接倒塌,发出巨大的声音。哪怕别人家的小二楼,也见不到顶。至于之前加固得堤坝,早就泡水底了,看都看不见。

幸好我这里处于丘陵地带,有部分村子是在丘陵半腰,家里有亲戚的房也在,一大家子挤了进去。

爷爷有船,每天划出去捞捕鱼虾,或是划船载人收点辛苦费,老爸出去找工作,都是临时工,混个饭吃。家里妇女就搞些有的没的,慢慢熬着。我至今还记得我爷爷载着一家人,好像是出去看看情况,外来的,里面有个穿戴整齐漂亮的和我差不多大的小姑娘,是真漂亮。我想一起跟着去,被家人以不安全为由,骂回去了。

发放的救灾物资,潮软过期的锅巴和方便面,有比没有好。矿泉水也有,很少,就几瓶,都舍不得喝,也幸好家家有井。虽说洪水水流不能喝,可至少井水也相对安全一些,农村人,特别是受灾的,哪顾得了这些。

我家还算饥一餐饱一餐过得去,一大家子负担重,就是这样都逼得想要出去讨饭。至于原本就穷苦没什么人的,修个土胚房混日子。

就那时候,一个星期都难熬,更别说要熬个大半年到一年的。

以前我以为大洪水,大家都一样受灾,直到上初中高中,才知道完全不同。

以前也怨也恨,现在依然无法释怀。

安徽多山多丘陵,修建的堤坝高又多(一个堤坝两边都是河,甚至是三河交汇),河道密集又顺畅,能很好的约束洪水,然后分散到其他河道去,快速降低洪水水位。

更东和南地区水网也密集,但堤坝低矮,丘陵也少,江苏浙江大部分地区平缓,又是江南重镇集中区,一旦被淹,那洪水就真的是大灾难了,而不是有灾可控。

以前是以前,现在以后要是谁还说 “安徽省是默认泄洪区”,我把他狗脑子都打出来。

知乎用户 ERROR​ 发表

乾隆皇帝如何裁决江苏、安徽治洪之争

转载:https://xw.qq.com/cul/2016080300522000

作者 冯翊

1742 年(乾隆七年)一定让皇帝头疼。这一年的六月,淮北地区(安徽北部、江苏北部)洪水肆虐。

由直隶总督、江南河总督、两江总督、安徽和江苏巡抚组成的豪华治水团,进驻灾区。针对水患的原因,他们的结论不同,在如何疏导洪水的问题上,更是争论激烈。

虽然皇帝最终做出了偏向江苏的裁决,“牺牲” 了安徽的利益,但江苏的洪灾亦未能减轻,淮北地区某种意义上为更高层级的利益让了步。

洪水两年一遇

乾隆七年六月,江南暴雨,流经江苏与安徽地区的黄河、淮河以及洪泽湖水势大涨,“淹没田禾”,涉灾范围极广,江苏淮安府、徐州府、扬州府的 19 个州县,安徽凤阳府、颍州府、的 17 个州县,一片汪洋。①

洪水到来之前,这些地区并没有做好防洪准备,直到四月份仍在治愈上一年的洪灾创伤。蠲缓钱粮、分发救济粮、借给粮种、督促春耕,总是上谕与奏折的热门话题。然而朝廷显示出的关心,更多可能停留在纸面上。乾隆七年四月,刑部侍郎周学健报告乾隆帝,上一年灾后,大量官员因渎职、贪腐被罢导致救灾体系运转不灵。江苏的沛县、铜山、宿迁甚至一年内连换三个知县,新官难以在短时间内熟悉灾情。有地方的县令,还是此前并未涉足州县治理的 “河员” 担任,这些人“无论署印之员,自知非久于其任,不过粉饰一时”,官员们赈灾,多“临时仓皇,自不得不授权于胥吏,假手于约保,因之冒滥遗漏,百弊丛生”。②

不唯如此,新的救灾行动又滋生了新的贪腐。官员与胥吏为避讳灾情,少报灾民人数;并不是赈济对象的士绅与胥吏又冒充灾民,领取钱粮。在江苏,山阳、阜宁、清河、桃园等地的胥吏与保长,强行索要饥民赈粮领取凭证,若强索不得,竟故意遗漏登记。阜宁县的地方士绅为领取更多赈济粮,竟出奇招,唆使妇女 “胁官求赈”“出头冒领”。③

这些情弊,乾隆帝通过别的管道早已知晓,他承认极少数 “一二奸民,恃众逞刁”,需要整顿官员“以为上司讳言灾荒,遂承奉意旨,以重为轻,以多为少,上下相蒙④” 的恶习,不过办法也不多,唯再遣钦差大臣进驻当地指挥而已。

可以说,在七月的洪水来临之前,官府的救灾效果并不佳。而防洪硬件设施,亦未复原。直到乾隆七年四月份,两江总督以及安徽江苏地方官多次向皇帝报告 “亟应堵筑” 之处。如沛县缕水堤“漫开决口,直入沛境,亟应堵筑”,“邳州境内沂河,旧有护堤,经梅家道口冲开六处,新城三面被淹,亟宜补筑”,“阜宁县境内之郭墅湖”,是泄水要道,然而“久经淤平”,“亟宜开通”。五月,洪泽湖的淤塞仍未缓解。⑤

及至六月,河水大涨,上年未堵住的堤坝,为洪水 “指明” 了流向,“上下两江去年受灾之所,六七月间复被淹没田禾⑥”,一切都来不及,灾而复灾,已是普遍现象。

大堤点着怒火

最初,大水淹及州县,江苏的部分,多在黄河沿岸,安徽的部分,多在淮河及其支流沿岸。36 个州县之所以 “水潦频仍”,不仅因该地域河流众多,地势低洼,还因该地区独特的河湖结构。

淮河并非该区域第一大河,而是自河南而南下的黄河,两条河流共享一条河道出海,交汇处称为 “清口”。“清口” 的南边,连着洪泽湖,以东是江苏淮安府的兴州、泰州,以西是安徽的泗州、颍州。以南,又有一条水道连着高邮湖。淮河流经安徽,往东北方向注入洪泽湖,湖泊以东则是高家堰大堤,后者又是安徽与江苏的边界。

这套湖泊系统,对黄河来说意义重大:不仅能分掉一部分黄河水,还能延缓水流,沉积泥沙,减轻河床淤积,在大涨之时,特别能减轻水患。“清口”处的泥沙虽然会阻挠淮河出海,但等淮河水涨之时,自然会被水力冲掉,恢复原样,同时,淮河又能抵住洪泽湖湖水的高家堰大堤而加强水力,“敌黄”入海⑦。这就是明万历年间治水专家潘季驯提出的 “蓄清刷黄” 策略,清代治水官员奉以为“圭臬”。乾隆七年六月的洪灾中,江苏、安徽两地巡抚及其上司两江总督,乃至钦差大臣,均未怀疑其“正确性”,仍在此框架中寻求疏导办法。

然而,“蓄清刷黄”奏效的前提是 “淮弱黄强” 或“淮强黄弱”,若遇上 “淮强黄强” 以及泥沙沉积、水利设施老化的情况,周边地区随时会有水灾之虞。在潘氏的指导思想下,地方官做得最多的仍是不断加筑高家堰大堤。

高筑的大堤在上下游、湖西湖东民众的心中埋下冲突的种子。对安徽人来说,淮河的泄洪口被高家堰拦住,湖水很容易倒涨安徽周边。而江苏人又视大堤为防洪利器,简言之,“上河之利,在开闸减水,下河之利又在上河之不开闸、不减水。⑧” 所以,自明中后期以来,“淮扬之人资其保障,而泗反病,遂归咎堰”,到清建国初还 “纷纭聚讼”⑨。矛盾异常尖锐。

乾隆七年六月的暴雨恰好导致 “淮强黄强”,“水势异涨”、“淮黄交涨” 是朝廷的共识。为了泄洪,为了防洪,江苏、安徽的官民,又习惯性地将目光投向了洪泽湖大堤,两地上空,升起了又一轮堤坝该不该放水的舆论阴霾。

“常识” 引发争议

冲突首先在民间开始。乾隆七年七月,安徽泗州乡民数十人请求开启洪泽湖分洪区——高邮湖的昭关坝,地方官劝退后,第二天,乡民暗中开挖湖堤放水,而下游的江苏 “乡民” 赶来阻止,双方发生械斗。“各有数人受伤”。乾隆帝知晓此事后发布的上谕颇有意思,他指出,“湖西刁民但顾自己禾苗,不顾下流田庐之淹浸,希图盗开…… 大干法纪(10)”,明显偏向下游百姓。

而在安徽巡抚张楷看来,围绕洪泽湖以东修建的堤坝,恰是造成安徽凤阳、颍州、泗州地区大灾的直接原因。他认为,频发的水灾已促使当地建设了良好的水利,而且淮河支流的河床不像干流那样高于平地,所以从前虽然常有灾害,“然每次不过数州县”,此次大灾,“实因淮水下流,不能迅趋入海,洪泽湖每年开放之天然坝,闭塞不通,滚水闸又复加高,以致壅滞难消泛滥为害,此其积潦之由,不在安省而在下游,不在支河而在二渎”。他还指出,之前 “天然坝” 每年开闸放水,这次理应“宣泄如旧”。(11)

此议遭到进驻两江地区的钦差大臣高斌的反对,在 9 月的一份回复皇帝询问的奏折上,高斌否认了张楷提到的原因:“此安省人之私言,不独不为淮扬计,亦并不为淮黄计”。他认为,安徽遭灾主要是 “天雨过多,山水大发” 所致,大水注入洪湖,湖水上涨,并没有倒灌逆流。即便是离洪泽湖最近的“泗州”,“犹顺流直下”,更何况离湖泊数百里之遥的凤阳府、颍州府,所以,打开洪泽湖闸坝泄洪,并不能缓解上游洪水,反而会让下游百姓遭殃,黄河水借湖水力缓之际倒灌入湖。“天然坝之必应永闭不开,以免下河淹漫之患,毫无疑义。”(12)

与高斌意见之坚决不同,两江总督德沛似乎有所保留。早在高斌向皇帝报告之前一个月,德沛就曾向皇帝建议,高家堰上的堤坝,的确不能轻易打开,然而 “如遇水涨,洪泽湖实难容纳”,“高邮湖” 上的三处堤坝可以“逐渐开放”,“及至异涨,天然坝不得不开”(13),可以泄洪,但必须提前几天通知下游民众。

此前,高斌曾任江南河总督期间,曾主持兴修了淮黄水利。这次洪灾降临,其之前的政绩备受质疑,于是 “浮言蜂起”,“指灾为证”,其不开堤坝泄洪的举措,“中外哗然,纷如聚讼”,在民间引发极大争议:

“有言运口改坏者,有言洪湖淤垫者,有言天然坝不应闭以致湖水倒漾者,且有言天然三坝改低三尺者,又有言山盱三滚坝复又加高者,有言高邮三坝下应接筑两堤直达于海者,有言海口淤塞者,有言云梯关明季防倭之梅花椿至今未除者,且有言大通口宽仅八十三丈者,有言灵璧五湖应加挑深广者,今又有言五湖原系低田名虽为湖而实非湖者,有言黄河淤垫应行疏浚者,有言毛城铺不应开者,今因石林口过水太多,又有言毛城铺不应闭者。”(14)

这些欲突破 “蓄清刷黄” 框架的意见,在当地市场不小。高斌称“学士大夫倡之,下吏之沽名者扬言之,大吏之未谙者轻信之”,但在他看来皆是“种种谬论,以讹传讹,离奇矛盾”。

“离奇矛盾”的建议未必无效。高斌上折报告前一个月,两江总督德沛向皇帝提到,大水猛涨之时,江南总河总督完颜伟因担心高邮湖堤坝冲垮,特将包括 “永闭不开” 的昭关坝在内的四处堤坝放水,下游虽然“一片汪洋”,但安徽上游“止灾于庐舍田园”(15),缓解了水情,并不像高斌鼓吹的那样,下游即便放水,上游也未必可救。

其实,下游放水,上游减水,这是常识。高斌之所以视而不见,皇帝之所以后来接收了前者不开洪泽湖堤坝的意见,并不是不懂常识,朝廷如此作为,一定有别的目的。

为了朝廷利益

面对开不开闸放水、淹江苏还是安徽的争议,皇帝一开始便有很强的倾向性。

乾隆七年七月安徽泗州乡民前去高邮湖挖堤,乾隆帝怒斥 “湖西刁民但顾自己禾苗,不顾下流田庐之淹浸”,就明显偏向江苏民众。又德沛向其建议,洪泽湖容纳不了湖水,不妨开堤坝三处泄洪,并提前通知下游民众。皇帝也拒绝之,理由是不到万分危急不能开堤坝 “纵其淹没”,开闸前提前通知也不可行,他以黄河古沟决口为例说:

民情刁悍,只知为己,不知为人,即如今年古沟之决,使先谕高邵之民,高邵之民,必将以为护未急之淮扬,而先殃我现成之百姓,万方阻止,何以办理耶?(16)

以今视之,提前通知民众起码能挽救民命,不失为良策。然而皇帝为避免出现某一方阻止的情形,竟横加拒绝,一方面可视作维稳需要,另一种可能的解释是,他试图选择性地让某一方受害。具体到这次洪灾的整体考量,皇帝拒绝开放洪泽湖大堤,选择维护的就是江苏一方的利益。这一利益,便是对朝廷财赋输送至关重要的运河水道 (17)。

自明代中后期以来,江南已是朝廷财赋重地,来自长江中下游的盐税与田赋,通过大坝以东的京杭运河,陆续运往京师。如果大坝开闸泄洪,势必会影响到运河河运,帝国漕粮、税银将有倾覆之忧。为维护运道,洪泽湖畔的堤坝只能加筑,不能降低,更不能开闸(乾隆帝又派重兵把守高家堰,防止安徽民众毁堤,而后来的六次南巡,视察高家堰是保留项目)。乾隆帝搬出了 “昭关坝永闭不开” 系“历来定例”的说辞,说明这是历朝共识,以堵住反对者的嘴。

可以说,为保住财赋运道,广袤的淮北地区事实上已成为泄洪区。

皇帝并没有将此挑明,仍嘱咐高斌统筹资源,做到既不开堤坝,又缓解安徽水情。后者的办法是,在洪湖下游的陆上建设水道,引导积水出海。这已是大灾之后的亡羊补牢之计,正当皇帝与大臣们讨论是否开坝之时,淮安府兴化、泰州、盐城地区 “一片汪洋”,洪水来自洪泽湖、高邮湖。

邻居安徽的水防不住,而东边的运河堤坝是否又能防住呢?并不能。江苏布政使安宁在乾隆七年九月告诉皇帝:“查本年七月间,古沟决口,湖水奔注,运河东岸堤工,到处漫溢,不唯上河田地俱被淹浸,即扬州府城,亦将浸灌。”(18) 运河水与洪泽湖水双重夹击之下,下游与上游民众同样受难。

结语

上下游偏执一方利益而起的堤坝泄洪之争,最终没能敌过汹涌的洪水。洪泽湖东边的高家堰堤坝开还是不开,本应在更高层级进行统筹疏导的局面没有出现。即便有疏导方案,在灾而复灾的淮北之地,亦难以付诸实施。早在洪水来临前二个月,乾隆帝就明白,“苏州巡抚许容曾言每年若费银二三百万两,自然水患可免”,乃是其 “思借工程以为开销钱粮计”(19),借兴修水利贪污经费罢了,他并不完全信任官僚机器。

若从皇帝的角度考虑,保住帝国财政输送管道显然比驱动官僚免除水患更值得注意。既然大灾不可避免,稳住东边大水不影响运河运道,就是重中之重,在 “财赋” 与“民命”之间,标志性的洪泽湖堤坝高家堰构建了一个非此即彼的选项。朝廷选择了 “财赋”,把“民命” 交给了民众。于是,每逢汛期,上下游民众的紧张与冲突,循环往复,直至清亡。

注释:

①:《清高宗实录》乾隆七年七月丙戌条。②:(清)周学健:《奏为敕令两江总督甄别现任凤颖泗淮徐海各府州牧令等事》,乾隆七年四月二十四日,宫中档。③:(清)苏州巡抚陈大受:《奏为确查胥役地保需索饥民册票等严拿确究尽法重处勒追并查参故纵之地方官事》,乾隆七年五月初七日,宫中档。④:《清高宗实录》乾隆七年三月戊子条。⑤:《清高宗实录》乾隆七年四月丁未条。⑥:《清高宗实录》乾隆七年七月癸未条。⑦:(明)潘季驯:《河防一览》卷三《淮南》,四库全书本。⑧:(清)叶简等纂:《泗州志 · 莫之轮传》(乾隆五十三年本),中国地方志集成(30)。⑨:(清)叶简等纂:《泗州志 · 洪泽湖图》(乾隆五十三年本),中国地方志集成(30)。(10):《清高宗实录》乾隆七年七月癸酉条。(11):《清高宗实录》乾隆七年九月己未条。(12)(14):直隶总督高斌:《奏为遵议今年湖河为患缘由及应如何办理事》,乾隆七年九月二十三日,宫中档。(13):《清高宗实录》乾隆七年八月戊申条。(15):两江总督德沛《奏请特颁谕旨凡属应赈灾民务须将大小口数据实造册不得仍踵前弊事》,乾隆七年八月初二日,宫中档。(16):《清高宗实录》乾隆七年八月戊申条。另乾隆七年九月江苏布政使安宁告诉皇帝,江南总河总督完颜伟开放高邮湖三坝,未能提前通知下游民众,其中提到:“即使晓谕,亦属无益。况下游民人,一闻田地将淹,其肯安心受患?势必群起争斗,徒滋事端,诚如圣明远照,必致阻挠生事也。” 可见其维稳思维。(17):马俊亚:《被牺牲的 “局部”:淮北社会生态变迁研究:1680-1949》,P117 页。(18):江苏布政使安宁《奏为奉旨查明南河总督完颜伟开放三坝确是不便预行晓谕事》,乾隆七年九月二十六日,宫中档。(19):《清高宗实录》乾隆七年五月庚辰条。

知乎用户 私 smart 发表

我是芜湖的。泄洪区我倒不是很清楚。但是挨着长江真的经历了很多次洪水滔天真的是触目惊心。印象最深的还是 98 年。那年我八岁 老家下了几十天雨。虽然我家是丘陵地区 不可能被水淹。不怕。 我妈带我去圩区看亲戚。那个地方叫杨泗圩。 骑车二十多里路 进入圩区立马就傻了。 以前来都是右边是河道 左边是农田。圩埂高五六米。宽八九米的样子。那次去右边还是河道水还差一米多就就要漫过圩埂了。 左边是一眼看不到头浑水。也差不多一米多就过圩埂了。 圩埂上绵延着灾民的帐篷。把原本不宽的路又占了一小半。 我和我妈找了几百米 挨个帐篷打听最后终于找到了亲戚一下。万幸的是一家人都在。 他们大人聊天我就没之声了。看着帐篷外面到处都是水话都不想说了。 时不时还有牛啊猪啊从河道里飘过。 真的是很难忘当年的场景。 洪水真的是太可怕了!

知乎用户 月下饮茶 发表

老家安徽安庆,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长江边上,正宗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一道名为同马大堤作为提防长江的最重要防线。感兴趣同学可以自查。我应该可以补充一点见闻了。

长了 20 岁,大概记事以来每年暑假左右都能听到 防汛 这两个词,全村全乡劳动力都会轮番上坝防汛。一大部分农田在大堤外,大堤外面还有一道小坝或者叫江堤,平时可认为是长江河道堤坝,每次涨水,便先填土担沙去保住小坝,但是基本上在大雨一两天以后放弃,小坝垮塌,有幸见过一次现场,好几个人差点被冲走。

大坝保不住就只能任由大水淹掉农田,基本上是棉花之类的经济作物,损失较大。基本上能到此为止就好。但是近六七年来,每次大水都能涨到江堤边缘,一年比一年高,今年最甚,大概离满出来只有二三十公分,百思不得其解。这个水位大概多高,大坝高接近至少五米,不包括长江平时水位的落差以及地面的坡度。所以今年尤其惊险,隔壁村有个相同高度的自修水坝没保住,水淹整村搬迁。所以如果这次还在涨水,大概率要考虑三省交界几十万群众安全问题。隔壁九江市,黄梅县已经有被淹情况,安庆市也有。

好在已经在这边有军队驻扎,有干部日夜巡逻,政府在看护的情况下出现问题的概率不大。说了这么多,只是想告诉各位这种情况近些年已经越来越离谱,到底是哪里问题?而且我曾问过我晚上也要驻扎在江堤的爷爷,为什么不修建一个更高更结实的江堤在外边,回答说不允许,因为外边没有多少人住,必要时作为泄洪区,保下游重要经济地区(老爷子自述)

。近几年来,我们家这一片都没人栽种,低价承包给别人,大概率别人也是血本无归。

我也不觉得这是什么不该的,因为这就是那片土地的功能之一。本人地理专业,当然知道这是人类活动与自然水域之间的冲突,相当于人类为了生存发展在滩涂种上了庄稼,甚至盖上了房子,到了汛期只能被淹。只是每次看到为了种地祖辈父辈辛苦付出,小时候我趴在地上插秧栽苗的情形,为了生存和更好的生活,觉得略微心酸。生活而已,哪个人没有苦难,只是看到半年的辛苦付出两天之内大水淹没,甚至影响到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的时候,觉得灾害的可怕?不在这边生活也是难以体会一夜之间满眼齐岸的大水的感受。不希望外地在不体谅的情况说些风凉话,能理解作为下游的群众也有他们的苦楚,我只想说我们的财产也是财产,生命也是生命。无需拿来对比,只能听从上面安排。

各位多些包容,生活不易。多谢!

知乎用户 天剑神字第 6 号 发表

说法是不正确的,但安徽部分地区确实做了几次泄洪区。

淮河中下游在安徽北部,我们要承担淮河的洪水的压力,放个图吧,2007 年的了,比如王家坝

所以 98 年淮河地区抗洪抢险,但实际上传统泄洪区域是长江中游的洞庭湖周边,98 年就为了保住武汉泄洪淹掉了湖南北部的华容南县等县区,98 年包括黑龙江等全国多地都在遭受洪涝灾害,长江压力最大

91 年华东水灾,安徽省和江苏省都是最严重受灾区,安徽省是 1991 年我国遭受洪涝灾害最严重的省份, 洪涝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 275 亿元, 占全国洪涝灾害损失总值的 35.3%,两个省均有 4000 多万人受灾,单指安徽是不正确的,但是安徽得到的关注确实不多,毕竟地位在那里。

16 年洪水,安徽江苏湖北都被淹了啊,只是湖北受关注多而已,江苏可能损失不大,所以关注比较少

长江中下游的几个省都是容易发洪水的,现在比以前好多了。毕竟水利工程进步了,发洪水的话都有预警,泄洪也会先转移群众,但安徽确实不是默认的泄洪区

但是如果发洪水,在江浙沪鄂皖之间选泄洪区,大概率会选鄂与皖,这是历史留下来的经验

知乎用户 刺客 发表

不知道八零后的皖北人还有没有记忆 98 年的大洪水 我是城市的 所以没有亲眼见到 但我哥哥下乡救灾 回来告诉我 全淹了 房子 地里的粮食 全部没有了 然后灾后 政府给一家二十几块钱 这已经是 98 年的时候了

水患加腐败 不想要饭都要去要饭 没办法活了 作奸犯科的事情自然就多了 我们不指望每个苏南 浙江 皖南的人民都感激我们 但起码要知道这个事实

皖北 苏北 河南 古时候穷是因为四战之地 经常打战 每次只要打战就要在这个地区大战 百姓流离失所 当这些地方在打战的时候 苏南浙北还在歌舞升平

现在发展的慢 二千年之前 水患是个很大的问题 当然 现在已经好很多了 这些地方已经慢慢发展起来了 河南 GDP 现在全国第五 安徽也发展的不错 希望不要再有地域歧视了 全国人民都是在为了生活 大家一起富裕 才是正道

——————————————————

才说了那么多 有些浙江 苏南 上海人民就开始撇关系了 觉得泄洪和他们没关系 感情安徽 河南 苏北的洪水都是在自家范围能转圈子 无所谓了 你们开心就好

还有一点 长江的泄洪区不在安徽 重点在江西 安徽 河南泄的更多是黄河和淮河的洪 自古就有黄泛区 淮泛区 淮河才是难治理的河

知乎用户 橙子 发表

今天被湖北江西的防洪视频刷屏!同样面临破堤的安庆铜陵确没有几个视频!

安徽你不应该再低调了,你要发出自己的声音,拿出霸都的霸气!

说个题外话!我是 91 年生的,那时候计划生育,村干部到处找我妈,要打胎!我妈到处躲着,后来就逼我爸我爷爷罚款,差点就扛不住了!我爸都打算第把我妈接回家,等第二天引产了!

结果当天晚上瓢泼大雨,然后所有干部都去防洪去了。硬是拖到我妈 6 个多月才回来,然后没办法打胎,我才活下来!被罚款 5000,还把一个沙发抬走了!我家枞阳的长江边上!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想起了当年海霞去采访为了泄洪而搬出的群众,说了一句惊为天人的话,大意就是你们现在感觉就跟国内一样。

知乎用户 云孤意 发表

这个问题再次刷新我对知乎用户文化素质下限的认识—怕是初中没上过《中国地理》?

来来来,来秀一波骚操作,把松花江水系,海河水系,黄河水系(这个历史上曾发生过),珠江水系的洪水泄到安徽来。

凹,你终于明白这些离长江太远过不来。同为长江水系,你继续秀操作把湖北荆门段以上和江苏江阴段以下的洪水泄到安徽来。成功了川建国从米国飞过来给你颁一个比冲锋舟还要大的勋章。

皖北的情况多是看新闻,我没啥说的。沿长江一线,看见赣皖两省交界的彭泽,望江,宿松没有,这么大一块地方就是多少年来的泄洪区,遍布湿地湖汊蓄积量非常大。把这里当行洪区,上保九江武汉下保省内铜陵马鞍山两个重工业基地,直至影响到更下游的苏浙。

长江的大洪水来了,凭什么彭望宿的人民就活该被泡在水里?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向为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舍小家为大家的广大行洪区人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知乎用户 saint 主任 发表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武汉会哭

安徽不做声

全国都知道武汉被淹了

知乎用户 ezsh​ 发表

谈什么地理因素,经济因素,舍小家为大家什么的总能找到很多理由(借口),某些可能也确实在理。但其实这些都不是关键,泄洪什么的也许是特殊情况下的必须操作,但下游受益的区域至少应该在经济上充分补偿遭遇了本不该由自己遭遇的灾难的泄洪区百姓。

谈钱性质就变了?那也没见因为安徽经济差点直接间接歧视安徽人的时候有这么高觉悟。

知乎用户 低调的木 发表

确实可以删掉默认两字,是明认的。

几条大河经过安徽,但是境内支流少,漕运均只是过道,自古至今安徽区域内难有大城。

新政府全国统筹管理,从国家层面看,确实牺牲安徽利益最大话。

小时候父亲讲这个的时候,从新闻上看这个的时候,我们也觉得自己理解了。直到工作时,游历了多个城市,突然发现原来觉得理所当然的东西,是对多少人的不公平。

阜南县,这个王家坝所在的县城,房子上到处都是浸水线,一道道新的老的水渍代表了,他们进行的一次又一次重建家园。一句句令人振奋的标语背后是乡民一次次的苦难。

中国想要全面小康,这个问题必须解决,否则他们会周而复始的返贫。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小时候动不动就给我们放王家坝的电影,宣扬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精神是好的,也是我们一直被教导的,不过后来站在个人的立场看,很想问为什么? 为什么要我们牺牲那么多却依旧不给安徽一些好的活路,夹在江浙沪之间,却是被排挤的人口劳务大省。

在村镇经常有人扯了幕布放电影,奶奶曾告诉我:我们家原本是王家坝附近的,后来发大水来到颖泉。我对于电影里的各种场面一下子有了共鸣,深深害怕起来,甚至不理解为啥老是给我们放王家坝,这是扯伤疤还是强化印象?

从社会角度上,我理解国家炸坝泄洪,毕竟我自己玩游戏也喜欢衡量利弊,干涉选择损失更小的。从个人角度上,尤其是被放弃的那一方,却不免心生怨怼!

知乎用户 钟国仁 发表

这次安徽炸大坝泄洪,主要是为了保南京,本人所认识的南京人,没有见到一个说安徽风凉话的,在公开场合很多南京人都在说多亏了安徽,多谢安徽乡亲们。

但具体到全体江苏人,苏州无锡苏南甚至南通等市,确实态度就不一样了。苏南及南通所临江面宽,淹不到是事实,他们当然没有感恩心态。再加上苏南地区长期地域歧视安徽人,说风凉话的大有人在。

除此之外,苏南地区的人,还长期把南京人视为安徽人,认为安徽泄洪保南京,是安徽省内自己的事,这种想法的大有人在,所以才会有安徽人自己保自己这种说法。

说到底,地域黑的缘由,还是当年清朝对江南省的恶意分割所造成的。

江南省是汉文化大本营,明朝设置江南省,横跨江南江北,就是为了融合南北汉人的文化,是很成功的,明清小说几乎全出自江南省人手中,就是一例。可以这么说,江南省就是近古时代汉族的文化耶路撒冷。

只可惜,之后的满清为了压制汉族文化,强行分了这个江南省,且没有像其他省份一样,按照地理流域分省,也没有按照文化分省,没有合理地南北分省为淮河流域省和长江流域省。而是恶意地东西分省,有意造成之后的苏皖两省内部文化迥异,无法统一,内部矛盾重重。

而南京是尤其可惜的,本是明朝融合南北的汉文化中心,汉族文化最后的耶路撒冷,可在东西分省后,周边被安徽省领土包围,行政上却属于江苏,既没法统领江苏,也无法领导安徽。

这种恶意划分,直接造成了南京的没落,经济上难有腹地,文化上则是大衰退,别说引领全国了,现今连在本省都无法领潮,甚至因为和安徽领土联系更多,被吴语区集体视为安徽人。

当初建国时,沿用了前朝行政划分,这是很可惜的,南京从地理文化上,都和皖南更为接近,因长江更是和皖南皖江地区同气连枝,如果南京是安徽省会,这次泄洪就显得较为合理了,相信也没有那么多人心里堵了。现今属于两个省,牺牲穷省保富省,确实也难以令安徽人接受。

安徽人真的也不要那么大的怨气,江苏省内部不是铁板一块,感恩的南京,与讲风凉话的苏南几市,都是同时存在的,不要一杆子打翻一船人。

最后说一句,再不能像 98 年抗洪那样,对受灾群众,只喊口号要求其顾大局牺牲自己,却没有相应的补偿,为国牺牲属于烈士,蓄洪区受灾人民,起码应该享受烈士家属级待遇,拆迁户赔偿多少,就该给蓄洪区群众赔偿多少,人均赔偿起码应该是财物损失的三倍以上,否则,以后再让灾区人民牺牲,那就真是耍流氓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时隔十三年,在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的王家坝还是开闸蓄洪了,濛洼地区包括王家坝,老观乡,曹集镇,郜台乡又一次经历了被水淹的命运。对没经历过洪水的濛洼地区的孩子而言,这也是他们第一次经历洪水。他们或许会很疑惑: 明明我们这是雨水不多呀,明明我们这人口那么多啊(四个乡镇 20 万人啊!),明明我这有那么多田地啊(马上就可以收割了啊),这些水是哪里来的,为什么我们要被淹。
我经历过 07 年的开闸放水,印象十分深刻。我家就在濛洼地区中。濛洼地区的乡村中有许多很其他地方不一样的地方。其他的自然村都是依照地势,人们聚集形成村落。而在濛洼地区,人们大多生活在淮河的堤坝上。还有一些很惨的村落,和堤坝并不相连,孤零零的独自在田地中。这些村落叫做台子,高台的台。这是前人为了对抗洪水,通过垫高村子,让村子建立在类似小土包上面。当洪水来临时,这样的台子,就孤零零的初在洪水中,像一个孤岛一样。而我家就在这样的台子上。生活在堤坝上的人,还可以稍微过正常的生活,而我们台子就只能像孤岛一样。
当王家坝开闸放水后,洪水很快就将田地淹没,很巧的是,每次都是等待庄稼快要成熟的时候,放水了。我的父辈都有在洪水中抢收粮食的记忆。洪水慢慢的将人们围在庄台上。一般来说,家家户户都会提前得到通知,然后疯狂抢购生活用品,囤积米面油盐。因为谁都不知道我们要被水围多久。
那个时候,我们村居住本来就很拥挤,因为洪水的原因,我们孩子就只能在庄台上四处乱转。可是台子就这么大,还是自己一直居住的村落。所以,很快我们就意识到最大的敌人就是无聊。那个时候看电视是唯一了解外界情况的渠道。
洪水围困了很长时间。我们家的菜吃完了。是真的一点点都没有。难道一日三餐都只能吃米面馒头吗?终于有救援船到我们那了,给我们发了救济,可是万万没想到,竟然是每人一个很大的洋葱头。我当时小小脑袋一定充满了大大的问号。那玩意,我一直以为是调味品。我还记得,我吃了一个月的咸菜,直到郜台乡开闸泄洪,洪水下去了,我们才得以被解救。可是洪水退了,我们的处境就好了吗?并没有。
洪水退了,庄稼也毁了。土地都是被淹,很影响来年的收成,很容易就有瘟疫,虫害的发生。不过,因为人多,平均下来地就很少,每年也收不了几个钱,国家补助多一点,甚至能和往年收成好的时候获得的一样多。
这些年,家乡的人越来越少,人口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的问题越来越明显。年轻人能上学的,去外地上学了,上不进去学的,要么跟随父辈的脚步去卖苦力,要么去闯荡江湖,村里留下的就只有上了年纪的老人,没钱去城里读书的孩子以及村干部了。
今早得知,王家坝再度开闸蓄洪。家乡的人前几天都去王家坝拍抖音去了,昨晚应该是连夜转移。应该不会有事,人口已经很少了,相关措施也很完备了。
只是,为什么我的家乡日益衰落了呢?我和我的孩子还能回到家乡吗?我和我的孩子能在城市安居吗?以后我还有家乡吗?

知乎用户 渔舟唱皖 发表

七月二十日

假装是分割线——————

七月十九日

王家坝水位 28.18 米了,心疼王家坝附近的群众

分割线——————

7 月 12 日

不知道知乎有没有人记得,当年王家坝泄洪,有些记者可是说人们像过年一样开心呢,以小见大,这可是一部分人对于安徽泄洪的认知的缩影呢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不会吧,不会吧Σ(っ °Д °;) っ

不会真有人跟我说气候吧

请问要怎样的气候才能年年大水漫过家门?轻微发水的地方譬如上海那只能说是下水道不怎么样,至少还能拍个视频来个几百万播放量,真正的发大水那只能航拍,那么高拍下来看起来不怎么样,你站那里,高一点的可能可以看见漂浮在水里的头发,稍微深一点的只能等着打捞队接你了,这些地方譬如安徽和江西

原因在哪里呢?

当然是气候问题,天天下雨,一天下到晚,然后就淹了,我都要信了,你当安徽住太平洋吗

总结只有一点,穷

但凡有在江浙沪谈论的资本,省里 leader 把江浙沪砸了也不会淹一大片一大片,国家也不可能允许,可惜你是江浙沪片倒数第一,你能怎么办,把上海淹了?皖后面还有江浙,并排的还有江西,安徽被江浙沪带着玩,合肥在赌桌上挣钱,还有点钱整改一些落后设施,你看看江西,经济比安徽低比安徽还惨,难兄难弟没钱玩不转的

你不挡住,安徽就靠海了,江西湖北就成江浙了

知乎用户 苦涩 发表

因为安徽是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最穷的地方

[安徽省启用 5 个行洪区泄洪 (组图)_新闻中心_新浪网​news.sina.com.cn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news.sina.com.cn/c/p/2007-07-11/204313425292.shtml%3Ffrom%3Dwap)

2007 年

[安徽已经真的不行了,武汉算什么,安徽比他惨多了,泄洪的水都排到安徽去了,还有九号和十号安徽又有台风_百度知道​zhidao.baidu.com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zhidao.baidu.com/question/755827419208669124.html)

2016 年

…………………

长江上游是湖北地区,下游是长三角

湖北省 2019 年 GDP 为 4.58 万亿

安徽省 2019 年 GDP 为 3.71 万亿

长三角不必提了

淮河上游河南省,下游江苏

知乎用户 Le qingxun 发表

军民一条心,共渡难关。

这是抗洪救灾车上的标语,我看到的时候特别感动,安徽发大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现在你们告诉我,安徽是默认的泄洪区。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翻了翻评论区,这下面还有骂安徽的

就,挺心酸的哈哈

没有人是圣人

知乎用户 黄河之怒 发表

我感觉既有天灾也有人的不作为!不是说安徽不作为,而是江苏不作为!长江近些年还好,主要是淮河,自从黄河夺了淮河的河道,后又改道从山东入海,可是淮河的入海口被淤死了,淮河的入海口在苏北的盐城;如果江苏能够加大力度治理淮,扩宽疏通下游河道,并扩大或者多建几处淮河的入海口,让淮河水尽快入海,淮河也不至于经常失控,造成每每发生强降雨,就必须在安徽泄洪!目前安徽泄洪上保河南 下保江苏,保河南是因为不保也没办法,河南地势高,水往低处流,如果在河南决堤,安徽一样还是跑不了;江苏可就不同了,如果洪峰到来,安徽段淮河的水坝全部开闸放水,淮河水不断的奔腾而下,又不能及时入海,江苏的损失绝对会比安徽惨重!江苏人民且行且珍惜!

知乎用户 Jowen 发表

安徽近代以来就泄洪多次。

有的人说是安徽地势低,有的人说是为了保江苏。

其实我认为都有。

说和江苏没关系的,有点想当然了。

没经历过,可能觉得很简单。

若不是安徽在江苏上游吸收了大多数洪水和损失,下游的江苏能安然无恙?

有人嘲讽安徽不是海绵城市吗,呵呵,海绵城市就要把洪水都拦在自家吗?是海绵城市就要把损失都留给自家吗?穷就可以牺牲就可以挡伤害?

如果安徽很受重视,经济发展好,会让安徽牺牲来泄洪吗?

换个角度想,如果安徽是经济中心,恐怕周围的兄弟都会想方设法给我们安徽泄洪吧。

所以,根本原因是穷且不受重视。

越泄越穷,越穷越不受重视被地域歧视,这就是个循环。

谁都不想经历失去家园的痛苦,希望有朝一日能看到淮河流域被治理好。

知乎用户 姚小宝 发表

有恒产者有恒心,如果你辛苦努力几十年,一次洪水来了变得一无所有,经济能发展起来才是见鬼了呢。

老家皖北,说个小故事:

外婆和我口述的。她小时候,有一天突然洪水来了,她们就赶紧往大坝上逃。很快水就涨到了胸口。她当时还小,还好她家离坝子不远,很快逃了上去。很多人没有来得及逃,就淹死了。家园一片汪洋,一无所有。

我去查了一下,貌似时间能对的上的是 “花园口决堤”,按照百度百科的说法是:

“安徽、江苏耕地被淹没 1100 余万亩,倾家荡产者达 480 万人。数十万老百姓猝不及防,葬身鱼腹,上千万人流离失所,并且造成了此后连年灾害的黄泛区这是蒋介石根本没料到的后果……”

江浙沪这边对安徽还是明显有歧视,看看征婚要求就知道了

落后就要挨打。

落后了就被别人欺负(需要牺牲的时候,会先让你牺牲,因为损失小)。被欺负了,更导致落后。

落后了,人才就会流失。人才流失了,更加落后。恶性循环啊。

还好我们霸都这几年发展的很好,很给力。

希望安徽老乡们能继续加油努力!

知乎用户 拾众 发表

我是安庆宿松人,在长江边上。本县淡水量(具体是蓄积量还是流量我不清楚哈)全国第二,全省第一。我父辈那一辈大部分人都有长江抗洪经验,他们那个时候因为泄洪应该有过不少苦痛的经历,但到我这一代就没有过了,其他地区不了解。(我十八)

知乎用户 季风 发表

接镇里紧急通知,要求今天夜间三点之前,28.5 安全线以下的人员、财产全部转移到安全地点。请大家相互转告。。。夜里可能要拔闸。没人希望拔闸。但是,舍小家为大家罢了。

知乎用户 朝朝暮暮 发表

作为一个安徽人,感谢看到这个问题与相关作答。麻了个巴子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7.18 号,收到撤离通知,街道上的水已经过了一楼的高度。最深的小区,已经淹到了二楼。一个朋友住在三楼,断电断水,心惊胆战的一夜不敢睡觉。

7.19 号,雨还在下,索性已经小了,我想着不用撤离了吧,我的家还在。

7.20 号,雨停了,天阴阴的,部分道路水已经退下去,但是撤离通知又发下来了。爸妈立马从外地赶回来,回来时天已经黑了。趁着夜色,我们搬到亲戚家借住,亲戚家在五楼,但是也要趟过膝盖深的水。

7.21 号,天已经晴了,我去驾校练车,被救出来的朋友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但是还好天晴啦

可就在中午,再次收到撤离通知,连借住的亲戚家也收到了。水位开始飞速上升。

如果巢湖水挡不住了,整个镇必然沦陷,从借住的亲戚家又换到了另一家。

有家不能回,随时面临着家没了的恐惧。

有人说,泄洪会有补贴,我们能拿到多少补贴呢?被淹的田地补贴少的可怜,更不用说房子冰箱空调这些东西的损失了。

我们不想要这个补贴,只想要个安安稳稳的家,不是像逃难似的到处借住。

但是没用,因为即便雨停了,泄洪还是会毁掉你的家。

知乎用户 百无一用周公子 发表

芜湖人,

因为安徽穷的印象是已经形成了,

你懂的,印象一旦形成,很难去改变,

上游湖北省会武汉市,

下游江苏省南京市,

因为你穷,

要替人家这这些大城市承担洪水,

所以默认泄洪区正常的。。

皖北还不靠长江,

都能被淹,更别说皖南这些城市了,

芜湖,池州,安庆,铜陵全部靠着长江,

如果真的要泄洪,淹的没问题,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知乎用户 周十八的故事 发表

两天前热搜第八个就是我们县城把水坝炸了给江浙排水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皖北安徽,村里就住在淮河边上。这几天淮河水位线一直在上涨,村里也多次通知大家把地里能抢收的赶紧收了,也预计了昨天晚上淮水有可能要越过水坝。

爷爷奶奶已经快八十岁了,但是地里都种着菜,要不是因为今年疫情的影响导致渡口不摆船,大概每天凌晨一两点起来会去贩菜,每斤菜能挣个几毛钱,每年也会有个几千块的收入。但因为今年疫情,也只是在村里买买葱这些小东西什么的。

去年是爷爷奶奶第一次种玉米,想着今年可以买个好价钱 ,但是渡口不摆就卖不出去,在村里买吧,人家地里也有根本不需要。这几天听说洪水要来,他们两加班加点的收菜,要不然这一年真的是白干了。

地里有葱,快八十的两位老人昨天晚上没回家 一直在地里看着,怕有人趁着涨水偷菜。

昨天夜里水位一直涨,今天早上起来看消息说水漫过了坝子把地都给淹了。农民就靠庄稼过活,今年因为疫情上半年几乎爷奶几乎都呆在家里,即是收了庄稼也卖不出去,下半年又因为洪水导致颗粒无收,我爸听到了这个消息,也只能感叹一句我爷我奶 “也真倒霉”。

可也只能感叹一句 “倒霉”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家被淹了

现在只得了一句去小学那住,没有什么工作人员,估计是农村缘故,没什么人理

从小到大见过不少次洪水,说真的补偿什么没见过,不过见过要补偿去镇府闹的

记得 16 年,当时根本就下了三四天雨,但是它的水就是到膝盖了

去看过坝的都知道长江水在往里面泄

我不懂那些原理,水利,但我知道小时候经历的洪水好像都没怎么下太多太大的雨,就那么几天暴雨,起来就发现水涨了

这次特殊,夏天一直下雨,温度都没怎么上去,可能算是本身危险,还往里面放水,所以我家没了,附近农田又一次成了汪洋,在这一刻我似乎懂了为什么村里人都要出去,我以前一直认为这是个安宁的小乡村,但我可能以后也不想留在这,城市里好歹有武警护着。

一个人有点慌,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家,不知道带的食物能吃到什么时候,心里脆弱,怕别人说我,匿了

知乎用户 不是律师是法师 发表

不请自来,一定要说一下

本人就是安徽霍邱县人,属于 “蓄洪区”

外婆家住在城东湖边上,我们家住在岗上(地势偏高些)

98 年洪灾(具体哪年不记得了),大舅妈接到电话:东湖闸开闸了,哇的一声就哭了,然后哭着给我妈打电话(座机)说:开闸了。哭了许久才让去帮忙搬家(其实就是把屋里东西搬到外面),因为都是土房子,水一泡就倒了,东西都就砸坏了,搬到外面大水过了还能用。

小时候没感觉,就知道大人很难过,自己完全没有感觉任何变化,唯一变动的就是过去路上两边本来都是绿色稻田,现在全是白茫茫的水面,一望无际

长大后才知道,房子没了,家没了,没地方住了,稻子都淹了,收成没了,吃的没了(那时候补助极少甚至没有,本人不记事也不清楚)

大半年的辛苦一点收成没有,房子要重新盖又要好几年的辛苦积蓄。

大约等于现在买的房子倒了,公司倒闭工作丢了,房贷还要继续还的感觉吧

绿色的是东湖闸,小时候大人嘴里的噩梦,红色的是外婆家

再后来国家花大钱修了一种圩子,把村庄都围起来,再后来就很少发大水淹房子了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用的不太恰当,不过那时候蓄洪区的人民真的很苦)

知乎用户 Tale 发表

这怎么变成地域贴了?

江浙沪被淹 你们有钱被淹没事

安徽被淹 江浙沪你们欠我的??????

知乎用户 关山月 发表

这个视频应该能说明点什么,7 月 19 号凌晨 2 点多全椒爆破泄洪。为什么爆破泄洪,江苏的电视台都已经说了,不知道那些说江苏水利好不会被淹的人脸疼不疼!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也不求什么,只希望以后江浙沪的朋友们,能少黑点安徽!

[防汛进行时 安徽滁河爆破泄洪 南京段水位首次下降​v.jstv.com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v.jstv.com/wap/wosu/a/20200719/1595159150108.shtml)

知乎用户 西方宝树唤婆娑 发表

截止 2020 年 7 月 18 日 22 点整,千里淮河第一闸王家坝水位已达 28.18 米。

王家坝下游有 4 个乡镇,常住人口 20 多万。

7 月 18 日早间,当地就已做好开闸蓄洪的准备。

也就是说如果水位继续上涨,达到开闸蓄洪的条件,防汛指挥部一声令下这 20 多万中的部分人甚至全部人都要为了淮河下游的几大城市做出牺牲,主动放弃自己的房屋、农田和所有无法带走的私人财产。

为了淮河下游几大城市的安危,开闸蓄洪 15 次,蓄洪区反复化为一片汪洋……

这不是默认的蓄洪区是什么?

然而图一左下角那个蓄洪区的地名常常出现在地域黑的热帖里,常常被人蓄意与穷、没素质、要饭的这样的字眼捆绑,常常被它下游城市的人们看不起。

殊不知**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有些人只不过叫侥幸生在了一个价值比较大的地方,于是免于承受家里几辈人兢兢业业攒下的财产被洪水反复侵吞的伤痛。他们高傲矜贵,对那些来到他们地盘刨食的穷苦人们抱着极大的恶意。


高赞回答说江浙沪不觉得他们属于下游几大城市之列觉得有被冒犯到,所以他们是觉得河湖都不会倒灌?淮河上游蓄洪对长江的防汛压力没有一点缓解作用?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利益不相关,不是安徽人,我是上海人,但是妈妈是安徽人,对安徽有很深的情感。

近期安徽蓄洪保江苏那个事儿,在网上吵来吵去。我就奇了怪了,某些江苏人有点太过分了吧,说的话真的让人觉得很可怕。

一口一个不是为了江苏是为了安徽自己,难道江苏没有得到好处吗?水往下游流不是自然规律吗?如果安徽不蓄洪,流下去,谁能预知未来的天气,如果连续大暴雨,江苏确定自己一点儿问题都没有??这不就是占了便宜还卖乖。

更何况看着新闻,感觉非常触目惊心,水灾多吓人啊,即使没有损害到自己,同胞受难,无论如何也不能做到这样的冷嘲热讽吧,那些讽刺的还有人性吗?

最后,那些地域黑骂安徽穷的江苏上等人,我只想说,跟上海比的话,你们又是什么层次呢?我们是不是也该这样审视一下你们,再来决定要不要感谢你们的付出呢?所以按你们的逻辑,如果安徽顶不住了,江苏也必须淹了自己来保全上海,上海也不必感谢,毕竟只能淹穷地方,更何况没有你们上海也顶得住,不要蹭不要自作多情不要道德绑架。(这些都是由部分江苏人逻辑转换得来,我不是真的这么想。)

最后,我并没有任何地方的地域黑,也很欣赏江苏,只针对部分在天灾面前还继续刺痛灾民和同胞的没口德的人,不针对所有江苏人,我知道你们非常好。

希望水灾可以早点结束,每个人都平平安安。

知乎用户 图灵再传弟子 发表

在知乎一搜安徽,最上面两个匹配项就是 “泄洪” 跟“泄洪区”,真的惊心动魄。

安徽倾全省之力培养出合肥真的不容易。

许多国人表面亲如一家,可能内心早就产生了高高的城墙了吧。正是基于这点才有了所谓的 “特殊时期一致对外” 吧,那不特殊的时期呢?

安徽没有这个义务,不管是什么国家政策还是狗屁科学依据。

安徽人真有种。不知道有些人在想什么。

我是江苏人,但我从小在合肥长大。我的理想就没有那么远大,我只想为我最爱的城市出力,其他地方与我何干。

知乎用户 彼岸花 发表

莫泊桑写过一篇小说叫羊脂球。

小说故事背景是在普法战争期间,法国持续败退,在沦陷区,一堆法国人过哨卡,普鲁士军官提出要美女作陪,恰好人群中有个叫羊脂球的妓女,大家一直怂恿她去陪普鲁士人睡觉,虽然她不愿意,还是去了。这时,大家都很感激她。顺利通过哨卡后,开始议论纷纷,“认贼做夫”“献身敌寇”“淫娃荡妇”,甚至把她赶下马车。

为了经济大局,安徽可以泄洪,但是不要赶我们下车,江浙沪吃肉,也给皖一口热汤喝喝。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世上本就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我希望政府可以给受灾人民给予合理的补偿,建立适当的经济补偿机构,不要让受灾群众失望。以下截图来自我自己是受灾地方的亲切感受,有些言语可能太过于偏激,但是合理的政府补偿我觉得是很有必要的。

知乎用户 Yakira 发表

安徽人,仅代表个人意见,舍小家保大国从大局观上我可以接受,但是自己心里还是有怨气。可能我不够善良无私,我不能接受自己省这边损失了许多,发展跟不上,回头出了省念书打工啥的还要被有些人地域歧视说你不发达你活该被淹。

知乎用户 纸飞机的方向 发表

安徽成为全国 “泄洪区” 曝光量最高的省份,有以下方面原因:

1、长江、淮河是中国发生洪涝灾害频次最高的河流之一。而长江、淮河都流经安徽,不管是长江还是淮河,只要发生洪水,安徽肯定跑不掉;

2、气候原因。安徽跨越中国南北,在梅雨季节,一般呈现若皖南雨水多,则皖北雨水少,反之亦然。皖南雨水多,则造成长江水量暴涨,容易造成洪涝灾害。皖北雨水多,则造成淮河水量暴涨,皖北地区洪涝灾害多。所以在很多年份,不是南边洪涝,就是北边洪涝,一个跑不掉;

3、长江、淮河流经安徽的河段都属于中下游,地处平原,流速缓慢,地势低平,很容易造成洪涝灾难;

4、政治经济原因,你懂的。不管是长江还是淮河,安徽的下游即是江苏,这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而安徽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保大还是保小?答案不言自明

知乎用户 伊布叔叔 发表

我爷爷不能吃鸭肉,有时候我们骗他说是鸡肉。因为大水淹死了好多鸭子(别跟我杠什么鸭子会水淹不死),吃了 2 个月的鸭肉。

他听到这肉是鸭肉就反胃,但其实只是不能听名字而已。

7 月 20 日补充

阜南县王家坝开始蓄洪了,蓄洪区居民已经撤离了。

知乎用户 王屋山 发表

如果这一次再炸芜湖,我辞职天天就去省委省政府门口蹲着,等着省委省政府领导,我问一下,为什么天灾人祸,炸芜湖,洪水来了,流到哪算哪,谁想流离失所,家破人亡,而且是人为的。

安徽出了这么多牛逼的人物,中央,地方封疆大吏的政治人物,包括企业界,尤其汽车工业,比亚迪王传福,蔚来李斌,还有奇瑞。科学界的杨振宁更是无出其右。

哪里也不要炸,水流到哪里算哪里。

知乎用户 稻子 发表

没挖过河,你就不知道什么叫寸土伤人。

知乎用户 都还好 发表

今天滁河爆破泄洪是不是能说明一些事情,这个位置真奇妙。

我们看一看这个位置有多尴尬

知乎用户 menethil 发表

为别人牺牲,别人也并不领情。

年年防汛,按人家轮流派人上大坝值守。

还偶尔全镇搬迁避难。

也是无奈。

知乎用户 伊波千歌 发表

省会都拿来泄洪了,你说呢

知乎用户 喵奇 发表

利益相关

老家在无为市,安徽省一靠江小县城

家里老人现在还都住在江边

我不想知道什么是泄洪区

我只知道

我舅爷爷,一个人住在江边

这是他家门口现在的样子

无为市凤凰颈排灌站附近某村庄

家住铜陵的亲戚已经把老人接走了~

外公外婆家地势现在也相当危险了

父母因为工作原因在隔离中

我只能一个人坐客车回老家,赶着回去帮忙搬家。

其实挺害怕的,咱也不知道下一波洪峰什么时候会到。

知乎用户 日参省乎己 发表

安徽阜南人,老家就在淮河边上,这个地方我敢说是整个中国最穷的的地方之一了。

住在淮河边上是什么意思你们可能理解不了,我们就是住在大坝上。不过不是一般的大坝,整个大坝沿着淮河而建,绵延数百里,也挺宽,横向可以盖三个大院。

小时候发大水几乎是家常便饭,只要下大雨,淮河水就涨。雨大了就会漫出河岸,涨水之后连着对面河南的田地一块淹。以前啥都愁,就不愁水,所以小时候,这边流行柳编,树条子编筐,整个地区都靠着种田和小手艺活着。

后来,大家也都出省发展。江浙沪广,哪里发达去哪,哪里挣钱去哪。住着出租屋,吃着食堂饭,挣的都是血汗钱,还要受到当地人看不起。

近几年,大家也都混出名堂了,在外地也都买了房子,老家就越来越空了。

投胎是个技术活。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二更:今天一大早打电话给爸爸,就说屋里已经上水了。只有三叔家还能挺一会。

看新闻六安市一个地方洪水来的太急,困住一万多人等待救援。我们那里目前不算严重,洪水上涨的速度不快,有时间搬运转移。就是大片的庄稼救不回来了,成本没了,收成也不可能了。

早晨送完孩子去上课,坐在便利店里看了婶婶发来的视频,看着被淹成那个样子的家,看视频里搬东西的小叔,瘦成那个样子,忍不住哭的不成样子。想起 2003 年洪灾,那时候老婶大个肚子,家里还养了很多的小猪仔。一场水下来什么都没有了。水退去,小叔和三叔说着说着就哭了。再后来,小婶肚子里孩子刚出生没多久突然鼻子出血,很快孩子就没有了。我们那里真的太穷了。医疗条件差,并不能搞清楚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我知道比起来我们那里算不上严重,只是家园被淹的痛心和难过大家都是一样的。想到之前疫情,湖北人能挺过来真的非常非常不容易。

怎么牺牲为谁牺牲,为什么非要是这里作为泄洪区,农民从来都只是被选择,包括之前的湖北也是如此。你说他们会趾高气扬的说要不是我们淹的就是你们吗?不会。他们焦虑自己的粮食,焦虑自己牲畜,焦虑还能留下几层收层。他们只想洪水快快退去,重新安家,重新耕种。唯独不会去操心谁会来感谢自己。

希望所有受灾的人都能得到妥善的善后,都能有更好的明天,这是他们应得的。

更新:水已经到我家厨房了。估计到晚上我家院子和屋子该进水了。

我的家在瓦埠湖畔,得益于这个淮河水系的最大湖泊,记忆里没有哪一年因为干旱而导致庄稼欠收。她还是我儿时的水上乐园。

可是,雨水大的年份,叔叔们总是愁眉不展,庄稼又淹了。

每次洪水来了,记忆力似乎没有得到过外界的帮助,时候也没有补贴。田里的粮食,淹了也就淹了。

这不今天凌晨,水就爬进了我小叔的家,天不亮开始几个叔叔就帮着紧急搬运东西。一上午草草搬完,带不走的,就带不走了。

接着,没到中午,水就爬进了小叔家隔壁,二叔家也已经进水了。新一轮的搬运开始。等到二叔家搬完,小叔家那边的水已经没过小腿了。我家和三叔家在后面地势稍高一点,还有时间处理。今天下午也都要搬走。

好在三叔和小叔家在街上有几间房,东西有地方放。听在家帮忙的堂弟说,有人过来探测,预测水会超过 2003,会到墙外空调外机那里。

你说需要江苏人感谢吗?事实是,这些受灾的农民他们根本不知道被牺牲,。他们任劳任怨,水来就走。庄稼淹了,下一季他们又不辞辛苦的种出来。

我们家在哪?可能不配有姓名吧。记忆里涨水,从来没有外界的援助,都是自救。看一个知友说事后江苏会给安徽钱。也许吧。反正到不了农民那里。领点米领点面已是不错。

如果家没有被淹就不要说风凉话。我们是穷,经济给江浙提鞋都不配。我们穷就不能对自己的家园有感情,不能为失去的庄稼痛心了吗?看着自己长大的地方,看着父辈辛苦耕作的土地被洪水淹没,这种难过不是一句没有办法,每个省有每个省的定位能安抚的。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安徽省泄洪是否有赔偿?

知乎用户 专属与阳光 发表 我是个河南人,有一说一,国家应该去帮助安徽那边的洪区,洪水过后,灾区重建,毕竟,他们为了国家牺牲那么多,而那些在灾区的老人们,他们辛辛苦苦一辈子,就这样看着自己的家被冲没了,让他们怎么活?大人在外面打工,总不能断 …

安徽人致全国人民的公开信

全国各地的朋友们: 你们好!当前洪涝灾害的严重性,相信大家都知道,为上游保武汉下游保南京,上海,我们安徽沿江,沿淮流域,多地成了蓄洪区。蓄洪就是我们打开闸门,把洪水放进了我们的家园。淹没了良田,有牲畜,有新建的楼房和家用电器,还有祖坟……全 …

高考江苏卷谢幕:十七年自主命题里的高考改革轨迹

▲2020年7月9日,高考结束,南京市第九中学考点,考生们走出考场。(ICPhoto/图) 全文共4794字,阅读大约需要10分钟 13年间,江苏卷的命题有过不少大胆尝试,例如取消选择题、提高语文数学分数、降低英语分数等,也经历过将材料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