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新同学|当多元性别青年初入大学校园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原创 原来叫purple的 UltraViolet 紫外

又是一年开学季。在摆脱了高中的高强度学习后,大学中更重要的,或许是探索生命的边际、寻觅生活的意义。对于多元性别同学来说,这个过程可能更加复杂。新生活充满了惊喜、乐趣、希望,也可能会出现挑战、压力、困境。Purple构想了一些多元性别新生可能出现的困惑,收集了社群伙伴们的想法与回答,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刚刚进入大学,我应该如何发现社群同伴?

社会调查数据发现,多元性别人群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并不低,如果再算上“盟友”,我们的伙伴就更多了。

首先我们必须明白“社群”的意义是什么(不展开),小软件上认识的人大多不算此类,不过这可以给我们更多认识周边社群同伴的机会。更推荐的是,我们需要主动寻找切实关心性/别议题的同伴:

可以利用各类搜索引擎,了解本校、本地的社群组织,主动参与线上线下活动,甚至去做志愿者、实习生;可以认识一些高年级的多元性别同学,通过ta们认识更多社群伙伴。一二线城市很多有专门的性别友善空间,如酒吧、夜店、书店等,也有很多组织或小组在组织线下活动和聚会。你也可以在确认安全的情况下佩戴彩虹徽章、在电脑上贴上彩虹贴纸或使用其它彩虹周边,可能会意外收获社群伙伴哦!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在一些高校环境里,彩虹旗或别的旗帜类物品可能被归为“宣传品”,在校园里挥舞、发放彩虹旗可能会给你带来麻烦,一定要优先考虑保护好自己喔!

多元性别社群的发展仍然存在群体和地区上的差异,很多线下资源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和“性少数中的性多数”(男同)。对于跨性别者、无性恋者等社群中的“少数”,以及三四线城市或更偏远地区的伙伴,相关的信息资源和活动资源可能会更稀缺。但互联网的发展让一些资源更容易获取,在微信公众号、豆瓣、小红书等平台上你都能找到相关的社群渠道。 

无论何时都要记得,一定要优先保护好自己。你是骄傲、坚定而自由的,相似的人总会相遇,理解和陪伴终会到来

也欢迎大家点击文章下方阅读原文报名成为Purple的一员!

我应该向自己的室友或其他身边人出柜吗?可以讲述一下原因吗?

出柜是指向ta人公开自己的多元性别身份,出柜可以给别人了解自己的机会,让我们在真诚的基础上与ta人建立关系。但出柜不是多元性别者的义务,也无法一次性完成,我们为此感到紧张、困扰、害怕都是正常的;遇到不友好的人,也绝对不是我们的错。出柜有可能带来歧视、排斥或暴力等风险,因此我们需要考虑出柜的时机和方式,优先保障自己的安全和舒适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从关系亲疏、对方可能的接受程度、安全因素、支持系统等方面进行考虑。**在出柜前,就先做好试探和铺垫工作,例如通过试探的方式了解对方对多元性别人群的了解和接纳程度,通过自我表达间接传递信息等,也可以通过向你计划出柜的范围的人多分享和扩散性少数者个体的故事、事例以及有可靠背书的科普来进行铺垫;同时,也需要衡量自己是否有一定的支持系统,例如有没有能够支持自己的朋友和社群伙伴,可以先结识一些校内或本地的社群伙伴,关注当地的多元性别社群小组/组织,确保如果需要求助可以获得支持。

如果你身边的人不够友善,不能以平等、包容的态度对待多元性别群体,也不必恐慌。你完全可以不出柜、暂时以更安全的方式与ta们相处,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慢慢寻找更安全、更友善的环境

在具体出柜时,可以考虑采用不同的方式。有可能是主动、坦诚地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也可能是不主动分享但也不回避。出柜也可以用不那么郑重其事的方式,不一定要用自我标识的方式严肃地陈述,可以是开玩笑、可以是单纯地讲述自己的故事或者困扰。

在出柜后,你的人际关系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可能与一些人更亲近,可能与一些人更疏远,甚至可能遭遇更多歧视(例如网上流传着将多元性别身份作为奖学金评选、保研等环节的举报材料的故事)。在向一些人出柜后,也很可能会被ta们告诉更多人。现实情况会复杂得多,我们需要针对具体情况谨慎处理。但无论如何,请记住你永远不是一个人在面对这一切,社群会与你同在,如果需要寻求帮助,可以联系身边的朋友、社群或多元性别公益机构求助。

更多讨论欢迎参考:《彩虹青年自我探索 | 出柜》

当有别的同学向我出柜了我该如何应对?

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便是按照 ta 期望的方式对待 ta。在此原则之下,如果对方是公开出柜,或许这在当下并不是一件需要特殊对待的事情,平常心万岁!如果对方是私下向你出柜,证明你是非常值得 ta 信任的人,最重要的是尊重并好好珍惜这份信任。当然,如果对方仍然在探索自己的多元性别身份,或因此感到烦恼,我们便需要在知觉和考虑自己的能力的前提下,给对方更多的包容或提供一些支持。最后,引介 ta 到一些社群也是不错的做法。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如果对方只是比较信赖你且只向你出柜并表达了保密的希望,那么无论如何也不能去爆柜别人(outing)即未得到对方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把对方性少数者的身份转告ta人或肆意公开。即使我们自己对于公开出柜的态度比较开放也不可以替对方做主,毕竟,是否出柜,何时何地向何人出柜都应该完全由本人来决定。

我很畏惧在如今的校园环境、社会氛围下暴露自己的多元性别身份,这是对的吗?

朋友,你的任何感受都是完全合理的,**这不会是你的错,是这个社会做得还远远不够。**除了多元性别身份,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秘密和不为人知的特征,我们都可以自由地选择是否告诉ta人、告诉哪些人。一定要学会保护好自己,无论是心理上的,还是其它方面。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出柜的风险,你的出柜对象应该是你觉得会支持你以及你信任的人,你可能决定现在不是出柜的最好时机,这也没关系。当然,有时候我们也要看到出柜的好处,如果需要,你可以寻求社群组织提供包容性空间,给予你探索自我以及与ta人建立关系的机会。

在军训过程中,我因自身的性别气质受到霸凌和指责,应该如何去应对呢?

军训本身就是制度化的霸凌,而它对多元性别者而言往往意味着更严重的暴力。提前了解和准备有助于我们克服对它的恐惧。我们可以熟悉一下录音/拍照录像一类的操作,在有相关交涉或者遭受不公时方便留下证据;同理,这段时间的聊天记录也不要轻易删除。

此外,身边同学的支持会带来很多力量。虽然大家是刚认识可能还不熟悉,但只要有一两个能理解自己的小伙伴,都会在遭受伤害时带来最及时的鼓舞和宽慰。即使身边缺少朋友,也要尽量保证在线上及时向可以信任的人诉说自己的遭遇和心情。

当然,在军训的语境下,学校也是可以尝试求助的一方。比如可以找辅导员(之类的角色)沟通来促成教官公平对待。直接激怒教官可能会有即时的后果,但一般而言他们无法越过学校对学生有持续的处置。如果觉得自己的正当权益受到侵犯,可以依学校流程进行反映,可能的话也告知监护人,如果他们足够清醒和坚定地支持我们,或许在与学校交涉方面也能帮上忙。

另外,不论学校在这类事情上有多么值得指望,都可以找关注相关议题的社群诉说遭遇,传递证据。**全宇宙都关心我们的存在。**如果我们的遭遇造成了创伤,可以寻找性别友善的心理咨询/治疗。

说了这么多,最想强调的还是,**我们自己的感受是最重要的,要照顾好它。**如果当前的精神状态并不适合“正常地”完成军训, 不要顾忌找别的办法。“半训”、退课明年再来(到那时自己大概率会有更多资源和更强大的内心)都可以争取。和身边的大多数人步调不一致并没有任何问题,而总有人试图让我们害怕这种情况、以之为羞耻(军训内容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这无非是一种统治术罢了

 p.s. 这个网站https://rle.wiki/汇总了给跨性别朋友的大学指南,其中大部分高校都单列了军训的情况,可以找来参考。

我在网络上认识了一个人,准备线下见面,我感到紧张且恐惧,怎么办呢?

当你对自己辨别风险的能力不是那么自信的时候,你可以尽量减少暴露自己的真实信息(如姓名、学校、地址等)。线下见面前,你可以选择提前视频,并且多了解一些面基对象的信息,确定对方值得信任后再见面。你也可以告诉朋友你的安排,并且约定及时保持联系,必要的话也可以邀请朋友一同前往。对见面的时间地点也可以有所考量,比如在普通的餐厅、图书馆、操场等等有公众在场的开阔场所,而不是酒吧、酒店这样的密闭空间。如果你或对方希望进行身体接触,请记住“Only Yes Means Yes”,任何性行为都应该建立在相互尊重、彼此同意的基础上。

一回生二回熟,总之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安全。

我听说“男同性恋很多都有艾滋病”,我好害怕自己会患病啊!

首先,不必害怕!艾滋病毒的传播与性倾向无关,任何性别或性倾向的人,发生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都有感染HIV的风险。由于缺少避孕需求,且特定性行为方式(肛交)更容易产生伤口暴露,导致男男性行为者更易感染HIV。在进行性行为时做好安全措施(全程正确使用安全套、正确使用PrEP等)可以有效预防HIV传播。并且,男男性行为可不止肛交一种哦,不同性行为方式、作为不同角色,感染HIV的风险都是不同的,拓展了解也能打开我们实践的可能。另外,感染HIV和“艾滋病”是不一样的概念,“艾滋病”是感染HIV后的一个病程阶段,即使是感染者也并不都有艾滋病。

不过,恐惧不是你的问题,而是一定的社会氛围和议论让你产生了这样的印象。或许你还缺少对HIV/AIDS全面且科学的了解,推荐关注微信公众号“青艾健康”“淡蓝公益”,你可以得到更加丰富的解答。不要污名化男同性恋,也不要污名化自己。

而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艾滋病、艾滋病毒已经没有那么“可怕”。暴露前药物预防(PrEP)可以降低感染HIV病毒的风险。发生高危性行为后,也可以及时采取暴露后预防(PEP)进行HIV病毒预防干预。随着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广泛应用,HIV感染者的生活质量、预期寿命与HIV阴性人群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你可以自行查询更多资料,了解相关的科学知识,更加客观、坦然地面对艾滋病。

我是一名非二元性别者或性别酷儿,我担心我的新同学们能否理解我的性别认同,我要怎样做?

做自己!

虽然这样说有点老套,但自信与勇气很多时候确实是回应偏见最好的方法。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我们各自的差异实在太多了——阶级、民族、年龄、身心功能等等;在这些差异面前,“理解”或许不一定是最好的应对方法,“尊重”或许更加合适。我们或许不用担心我们的某些特质得不到所有人的理解,但假若有人不尊重一个人的某些特质,这便可能涉及到某种权力/霸权,因而成为一件需要严肃对待和处理的事情。此时我们可以留存证据并及时(向辅导员等)反馈,也可以考虑向社群求助。

现在的高校学生当中对LGBTQ+这个概念以及其中细分的女同,男同,跨性別等概念都多少有一定了解(无论积极与否),相关的讨论在社交媒体上也比较可见,但非二元性别或酷儿在尤其是国内的环境下被认知度还比较有待提高。我们的同学可能不一定了解什么是非二元性别,可能更不了解我们用来解释自己性别认同的名词(如agender/demigirl/demiboy等等),甚至可能会脱口而出沃尔玛购物袋和武装直升机之类的冒犯性的“玩笑”、按照出生指派性别来看待我们、把我们往女男二元性别里套、用错误的代名词称呼我们,这些情况或多或少都会给我们带来困扰。

我们可以尝试着帮助身边的同学了解我们的性别认同,可以在日常中主动表明自己希望被称呼的方式,可以做一个类似于“Ask me about my pronouns”那样的徽章,可以转发一些介绍非二元性别和性别酷儿的科普推文,可以(虽然这并不是作为非二元和性别酷儿们的必须)在穿着打扮上采取比较激进的去性别化的性别中立风格来给周围人通过外表判断你性别造成一些困扰,迫使ta们不得不进一步了解你。

在校期间,我们也可以抓住做Pre的机会,在Pre里面加上一些非二元性别/性别酷儿的内容,可以一口气向复数的听众“宣讲”。(当然,一定要确保自己处境的安全)。对于光谱上偏向于Agender的伙伴们,可以对一些理解起来较慢的同学采取更为简单的说明,比如“不必想我是女人还是男人,知道我就是个“人”就得啦!”

但当然,我们没有精力也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教育所有人,我们可以选择要影响的对象,例如你希望或你预期会有更多交集、或者在乎的的同学。不要给自己太多压力。

“Ask me about my pronouns”徽章

如果因为自己的多元性别身份或相关言论表达,被辅导员或校方谈话,请问我该怎么办?

坦白说,即使对被约谈已经轻车熟路,我们也还是会在结束后感到身心俱疲。一些朋友可能因此加强“自我审查”,甚至可能因此不敢出柜,但我们相信在安全的范围内坚持一定的表达还是必要的。作为一个多元性别者,就是面临一种政治性的生活,即使是被迫的。

首先,“配合”不是唯一的选项。此类约谈发生时,找我们的人通常会支支吾吾不说明原因、不想留下证据。没有明确的程序和原因,可以作为我们不配合的理由。约谈过程中我们也可以随时拒绝说话,或者夺门而出。如果对方在程序或行为上有明确失当,保留相关证据,也可以增加我们不配合的底气。但这些这些方式的风险因学校院系而异,需要更具体的评估

如果我们选择参与谈话:谈话前,可以简单复盘近期言行中的潜在风险点,思考回应方式;也要把自己将被谈话的信息告诉可信任的朋友,确保有人可以接应。谈话过程中,尽可能对谈话信息全程录音。一般而言,学校层面的谈话意味着风险还算可控,我们可以尽量避免激化矛盾,避免暴露可能导致风险的想法和行为(如自伤自杀、政治敏感言论),避免暴露ta人的信息。**我们不用要求自己在权力面前保持真实,我们和校方并不是什么真诚的关系。**谈话中对方的性别意识、平等意识可能非常薄弱,可能会让我们应激,后面会简单分享一些应对思路。谈话结束后,对方可能会强调不希望我们将谈话内容透露给任何人。这只是一种威胁,孤立我们会让我们更容易被控制。最好在谈话结束后,尽快向有关的朋友同步情况,主动向朋友、社群寻求支持,避免一个人承受。

我们要照顾好自己的心理状况。一些经验是,不要对对方抱有期待和幻想,谈话中不必投入真情实感,可以多采用一些心理技术在内心翻转权力关系。例如:试着相信,从根源上是这些衣冠楚楚的“大人们”在害怕我们。或许我们此刻还害怕他们,但这只是时间问题。试着相信,自己有权不去挨个回答他们砸过来的问题。试着不去幻想、忧虑他们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自己怎样应付。试着放松一些,我们的回答和行为不必自洽,我们可以发疯。试着把校方和自己的互动情节当作一个梗或者搞笑故事,“在这样的世界生活,幽默感是最重要的品质”。

要相信自己不是一个人在面对这一切,我们始终可以寻求支持,也总有人与我们站在一起。如果心理状况被影响,或者造成了创伤,我们可以寻求性别友善心理咨询,虽然针对政治创伤的心理支持资源还很少,但还是应该优先寻求外界尤其是社群的支持。如果情况已经比较危险(如被威胁退学、取消保研资格等),我们也可以寻求社群公益机构提供的法律咨询。

还有哪些可以补充的内容吗?

讨论过程中,我们发现,即使作为“过来人”,一些问题也并非三言两语就能做出回应。例如:

一想到要被按照自己的出生指派性别分配宿舍就感到非常焦虑,我该怎么办?

我正在进行性别过渡,但是我们校园里是公共浴室,该怎么办?

……

酷儿生活从来没有标准答案,甚至或许没有答案,我们在混沌和迷茫中摸索着幸存之道。也因此,每个人的经验与斗争都是重要的,这些日常生活或许灰暗平凡,但却能量巨大,会在远处激起回响。

欢迎对这些问题有思考的伙伴在留言区讨论,也欢迎大家补充更多问题,彼此启发。

祝所有的新生顺利开启酷儿人生的新旅程,祝你平安、自由。

↓推荐阅读

Purple招新

**【彩虹青年自我探索】系列合集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2024秋招新推送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疫情给人类带来了什么认知?

知乎用户 珞珞 发表 1. 公权力在特定时刻也许可以做出伟大创举,但猛兽被放出笼子很容易伤人,我们没想到,这么快就应验了。 2. 我们小时候,经常听说和看到各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随着我们长大,不合理的现象被消灭,海晏河清,国泰民安逐渐呈现在 …

一个阿富汗女人的来信

阿富汗女性曾过着和我们相似的生活,但现在,她们不能上学,不能工作,不能走进公共场所,不能独自乘车,不能在家以外的地方露出身体和面部(必须穿遮蔽全身的罩袍)。最新的禁令是,她们连在街上大声说话都是违法的。 9月,我在网络上联系到一位阿富汗女 …

讽刺与现实:当权贵与平民在法律面前的双重标准

讽刺与现实:当权贵与平民在法律面前的双重标准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我们常常听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庄严宣示,然而,当真实的事件摆在眼前时,我们不禁要问,这平等是否真的存在? 近日发生的两起新闻事件,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社会中的讽刺与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