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日记(26):这些天我在做什么?
2月21日 周五 阴 来武汉的第26天。 这几天非常忙,几乎一整天都在拍照,晚上回来也没有什么空闲,所以日记的更新又中断了。今天跟大家来解释一下我这些天在忙什么。 我是跟着援鄂北京医疗队来到的武汉,算是随队的记者,同一批的记者有12位,都算 …
又见面了,大家,我是和小欣。
很抱歉,我的“武汉日记”没能写到最后,因为在武汉的最后阶段,工作多、任务重,实在没有时间和精力再把日记继续写下去。但我从未忘记要为这些日子做总结。
现在,我已经回到了北京,正在郊外的集中隔离点进行隔离观察,终于有一点时间做一些整体的回顾。
从1月27日到3月31日,连头带尾,我一共在武汉待了65天。虽然这两个多月时间,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北京医疗队驻地和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工作和生活,但工作之余,我也时刻注视着这座城市。
65天,从武汉封城的第5天,到解封之前的第8天,我几乎经历了这座城市沉寂、挣扎、求生、缓和、复苏的全过程。我一直遗憾未能见证武汉解封的那一天,看到她彻底苏醒,恢复曾经喧嚣热闹的容颜。
但65天,我也已经很满足,可以亲眼看到、亲手记录这些可怜、可爱、可敬的武汉人。这些人的头顶或许没有光环,都只是曾经平静都市中不起眼的一个,但他们面对疫情,如夜晚的萤火虫一般,星星点点,相互取暖,聚成微光。
1月28日,我到武汉的第二天,到武汉协和医院西院采访,发热门诊外不能及时就医的市民坐在门口草坪上,等待被“传唤”。
对新冠肺炎的最直观认识是突如其来扑到我眼前的,一名患者被医护用担架推进住院楼,后面紧跟着家属穿雨衣、戴墨镜做防护,小跑着冲进住院楼。
面对这种新的疾病,很多医护人员都是有些不知所措的。武汉协和医院西院住院楼,12层耳鼻喉科室的护士们正在集中学习如何进行专业防护。很快他们就将在北京医疗队医护人员的带领下,进入该层临时改造的隔离病房内上班,救治新冠肺炎患者。
从北京来的呼吸科、感染科等科室医护人员,是他们的带路人,也是主心骨。
最初封城的武汉,还有一点点“侥幸”的从容。在夜晚不戴口罩偷偷打球的少年——
和汉口沿江道附近仍亮起招牌营业的小烧烤店,似乎都在说:我不紧张。
然而火神山和雷神山已经热火朝天地拔地而起了。1月29日,武汉雷神山医院建设工地,工人们合力将防渗漏土工布铺设到地基上。
1月30日,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工地,工人肩扛施工材料。这是工人们用肩膀、用手臂扛起来的两座医院。
与此同时,北京医疗队已经紧锣密鼓地筹备了在武汉协和医院西院的第一个新冠肺炎病区。
1月29日,一名新冠肺炎患者在医护人员搀扶下进入隔离病区,北京医疗队负责的病区正式接诊患者。
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作为新冠肺炎重症定点收治医院,开始运转。1月29日下午,一名重症患者被全身防护的医护人员送进住院楼。
很多普通科室的医护人员,紧急“转型”,成为隔离病房里的工作者。1月31日,武汉协和医院西院护士用胶带保护自己被防护服、护目镜压伤的脸。
2月8日,两名护士进入隔离病房前,相互仔细检查防护服是否严密。
这座城市在逐渐适应封闭带来的不便——
2月3日,蔡甸区万达广场,药店大门紧闭,想买药的男子从门缝里向里找寻。
2月3日,蔡甸区万达广场家乐福超市门口,简陋防护的工作人员远远地询问购物市民是否需要帮助。
2月7日,一位爹爹家里断了燃气,独自到银行营业厅缴费,被保安劝返。
2月7日,一位车主趴在马路上修理汽车。
2月14日,武汉市民进超市购物前排队检查体温。二月中旬,这家超市才开始对顾客进行限流,保持超市内顾客不超过30名。2月18日起,武汉大型商超不再对个人开放,居民生活物资由社区统一采购分发。
医疗系统的改变是最为迅速的。一家家方舱医院迅速建起来,为轻症患者提供了医院之外的更好的手指场所。
2月12日夜里10时许,武汉体育中心方舱附近,两名全身穿防护服的市民在路边徘徊。
而医院,在城市封闭之后,成为了生活的一个中心。
2月3日,武汉协和医院西院,脚步匆匆的医护人员。
2月16日,在医院与认识的人擦肩而过,两人不约而同回头。
2月12日,在武汉协和医院西院新冠肺炎病区并肩作战的梁小华、彭晶荻,这对90后小夫妻将7个月大的孩子交给父母照料,每天在宾馆居住,到医院上班。
2月16日,武汉协和医院西院护士王源(左)与自己的大学同学、来自北京安贞医院的护士王岩,10年后在这一特殊时期再见面,两人拥抱。
事情的改善是迅速的。2月7日,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北京医疗队负责的病区,已经有首位患者出院,虽然只是临床确诊患者(图片左),但也给了大家希望。
2月13日,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北京医疗队收治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首批4人康复出院,一位大姐手舞足蹈庆祝自己战胜病毒。
2月13日,一名患者在去其他科室检查的路上遇到医生,双手合十表示感谢。
冬春交接,天气变换,武汉冷冷暖暖,令人有些应接不暇。
2月15日,一场大雪突袭武汉,协和医院西院下班的清洁工大姐用垃圾袋做雨衣,脚步匆匆。
在大雪里清扫地面的清洁工师傅。
雪中购物归来的男子,自行车前前后后挂了十几个袋子的食品和生活用品。
对医疗队来说,在陌生的城市开展工作,总少不了当地人的帮助。
2月15日,每天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的公交车司机身穿防护服。
2月19日,义务接送康复病人返回社区的出租车司机。
2月21日,在北京援鄂医疗队驻地为队员义务理发的当地志愿者。
医院病区的运转越来越平稳。
2月17日,在武汉协和医院西院一起住院的老年夫妻,去其他科室做CT检查归来的路上相互搀扶。
2月22日,大雾中的武汉协和医院西院。
2月24日,武汉协和医院的年轻护士们。
2月24日,武汉协和医院的护士搬起一箱苹果进入隔离病房,准备发给病人。
2月24日,武汉协和医院西院,正在穿防护服的护士。
我则继续看着这个城市里的喜怒哀乐、日常生活。
2月20日,武汉协和医院西院,一名男子坐在角落椅子上情绪低落。
2月20日,穿防护服的市民购物归来。
2月25日,协和医院西院耳鼻喉科护士陈志红在隔离病房里身体不适,忍不住吐在口罩和防护服里,紧急回到清洁区进行清理。
2月27日,武汉蔡甸社区居民在小区门口接快递。快递员成为城市生活最重要的人。
3月7日,一名协和医院西院的医生站在隔离墩上张望。
3月7日,武汉协和医院西院,病人集体从病房出来,前往门诊楼进行CT检查。
3月7日,一名出院患者乘坐公交车返回社区,他一边打电话,一边从车窗伸手向住院楼上的病友道别。
3月9日,一名男子在居民楼顶打太极拳。
事情一直在往好的方向发展。转眼到了方舱医院关舱的时候。
3月10日,武汉江夏方舱医院里,女子在角落里吃饭。
3月10日,武汉江夏方舱医院,隔离中的市民躺在床上看手机。
3月10日,武汉江夏方舱医院关舱,最后一批隔离市民坐在床边等候医护人员安排出舱。
3月10日,武汉江夏方舱医院对面的山坡上,几名武汉人或坐或站。
3月14日,武汉协和医院西院,经过北京医疗队数十天救治,41岁的高龄产妇刘女士康复出院。她生下宝宝三天后因肠道穿孔到医院做手术,之后确诊新冠肺炎转入武汉协和西院西院。如今终于康复,尽快见到自己一个多月大的宝宝。
武汉,正在重新缓缓找回精气神。
3月15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街头行人。
3月16日,街头巡视的武汉当地志愿者。
3月16日,在路上飞奔的保安。
3月16日,武汉某汽车公司内又出现了工作人员,复工的准备正在进行中。
3月19日,两名医护人员推着一位患者前去门诊楼做CT检查,中途休息。
3月17日,一名出院患者远远地与采访的记者打招呼。
3月21日,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北京医疗队负责的病区内,91岁的患者孙爷爷康复出院,他是病区里康复的年龄最大的患者。曾是一名老兵的孙爷爷颤巍巍地向医护人员敬了一个军礼。
3月17日,武汉光谷,夜里骑电动车飞驰在空旷马路上的快递小哥。
3月20日,武汉长江二桥上,一名市民用手机拍摄风景。远处的高楼外墙上,“白衣执甲”四个大字送别各省市援鄂医疗队。3月17日起,援鄂医疗队陆续撤离武汉。
3月20日,汉口一家小店夜间营业,店员穿着有防护作用的服装,食品只接受外卖,食材只有虾。
3月25日,汉口沿江路附近,一名女子在巷中遛狗。
3月25日,汉口江汉路,路障封闭的社区,居民从路口探出身子观察街头状况。
3月25日,武汉汉口江滩,一对情侣在沿江步道上散步。
3月21日,一名医护人员闲暇时刻坐在医院园中休息。
3月26日,公交车站重新有市民等候公交车。
3月26日,万达广场,开始有了人流。
3月26日,店主正在清理放置已久的地毯,为开门营业做准备。
3月30日上午,武汉协和医院西院,患者闫大姐与即将回京的北京医疗队护士握手道别。北京医疗队3月29日夜里接到撤离武汉的通知,3月30日是他们在武汉协和医院西院病区最后一天上班。
3月30日上午,躺在床上的患者挥手与北京医疗队医护人员道别。
3月30日下午,北京医疗队撤离武汉前送走最后一批康复患者,患者侯先生手腕上绑着北京队员亲手编的红丝带,祝他的生活越来越好。
3月31日上午,北京援鄂医疗队即将离开驻地,前来送别的武汉市民在口罩上手绘国旗和爱心标识。
3月31日,被北京医疗队治愈的高龄产妇刘女士前来送别北京医疗队,她眼含热泪与北京朝阳医院医生唐子人拥抱道别。
3月31日,北京援鄂医疗队即将离开驻地,前来送别的武汉市民高举双手欢呼雀跃。
3月31日,登上前往机场的大巴车的北京医疗队员,与武汉协和医院护士隔窗握手道别。
65天,时间过的飞快。这65天,我与武汉重逢,也让我重新认识这座城市,认识这里的人们。
4月8日,武汉市就将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有序恢复对外交通,结束将近80天时间的封城。
这漫长的两个多月,你们受苦了。
这漫长的日子,你们终于熬过。
4月6日晚
和小欣
—未完待续—
链接:
一篇文章演变成一种符号/江夏方舱医院的最后一天/我在隔离病房外,看到她的脸/日记(40):不太听话的人/日记(39):昏招频出与灵魂拷问/武汉,38个春天的片段(上)/我在武汉协和医院西院的30天/日记(29):加油,防弹少女团!/日记(28):一“战”到底/日记(27):雾中武汉/日记(26):这些天我在做什么?/日记(20):雪中武汉/日记(17):还有月,还有灯/口述:中医药大学研究生被困湖北天门的漫长寒假/日记(13):伙伴/日记(12):心安理得/日记(11):有的人死了,他应该活着/日记(10):十日谈/日记(1):回家→离家→回家的旅程/日记(2):这些空的病房,明天将住进病人/武汉日记(3):忘记节日、假期,今天星期几?/武汉日记(4):“谎言杀死生活”/武汉日记(5):进门三思
————想说但没说的还很多————
痛过,记得,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和小欣摄于2020年3月29日武汉
以防丢号,可以关注
微博:小心和小欣
豆瓣:小心和小欣
2月21日 周五 阴 来武汉的第26天。 这几天非常忙,几乎一整天都在拍照,晚上回来也没有什么空闲,所以日记的更新又中断了。今天跟大家来解释一下我这些天在忙什么。 我是跟着援鄂北京医疗队来到的武汉,算是随队的记者,同一批的记者有12位,都算 …
“到病房,要经过四道隔离门。虽然你看不见病毒,但是每推开一道门,你就会想象,里面病毒的浓度在一步步增加” 本文** 3742字,阅读全文约6**分钟 医疗组队在隔离病区治疗、抢救病人;供图:唐子人 文 | 孙爱民 编辑 | 王小 3月的最后 …
记者/郭慧敏 编辑/石爱华 宋建华 杨鹏在病房里查房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转好,完成救助任务的各地医疗队开始分批离鄂。3月17日,41支国家医疗队3675人踏上返程。 杨鹏****所属的中日友好医院援鄂重症医疗队,是国家卫健委所属的国家医疗队, …
疫情蔓延之际,来自武汉的真实纪录率先在台出版!人至今还在被封城的武汉,29岁女社工郭晶的实境日记,将由联经出版《武汉封城日记》一书,写出城里人们的恐慌、焦虑和坚强,情感深刻、动人入微。台湾读者可借此理解真实的封城生活,在文字中获得力量,并期 …
**摘要:**方方坦言,她根本没想过“武汉日记”如此受到读者追捧。 作家方方每天一篇日记,记述抗击新冠肺炎背景下的武汉,其平实的语言、生动的叙事、真切的情感、敢言直言的风格,被网民争睹为快。方方2月22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坦言,自己并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