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估算北溪管道泄露对气候的冲击恐相当于 200 万辆汽车一年的排放量,将对气候造成哪些影响?

by , at 01 October 2022, tags : 甲烷 管道 天然气 北溪 泄露 点击纠错 点击删除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每日经济新闻​ 发表

题目里列出的 “11.5 万吨甲烷泄,对气候的冲击约等于 960 万吨二氧化碳”在人类文明 2021 年的等效排放量有约 363 亿吨二氧化碳的当代背景下完全可以忽略不计。这对气候造成的影响可以视为零。丹麦有人称 “最坏的情况” 可泄漏 50 万吨甲烷,即便那是真的,结果也还是可以忽略——当然,我们可以要求欧盟将这个排放量加到他们的总排放量里、扣除他们的排放额度。

960 万吨等效二氧化碳的数字大概是按 20 年内的影响等效的,按 100 年的影响就只剩不到 300 万吨等效二氧化碳排放量了。人类巨大的总排放量不是用这种破坏性事件积累起来的,而是来自成体系的能源利用与废气排放、开采和运输过程中成比例的温室气体泄漏、土地利用及土地利用方式改变。

“恐相当于 200 万辆汽车一年的排放量” 的表达方式,是专门吸引欧美普通网友注意力的,就连是什么样的车都没指定。放在中国互联网上,这很容易让人想到 “人类拥有的汽车好像比这多太多了,算个啥”。2022 年初,地球上约有 14.46 亿辆汽车。

可以看出,这种宣传完全是为了忽悠不了解气候状况却又喜欢凑这方面热闹的人。那对环保几乎不会有任何用处,非常蠢。“环境保卫基金的能源政策主任 Andrew Baxter” 可能闲得淡出鸟来了,或者是个高级黑,在用行为艺术揭发环保组织和网络环保人士的水平。

有在网络上做这种宣传用的闲钱,搞搞地球工程调整气候会比较有用。工业化造成的气候问题,可以被工业化地解决。

可以看看:

在全球变暖的趋势下,人类还有机会阻止气候变化吗?

喜欢太空地球工程胜过大气或地表地球工程的话,可以看看:

如果在地球和太阳之间的拉格朗日点建造一面巨大的反射膜,减少太阳对地球的热辐射,是否可行?

知乎用户 赵泠​​ 发表

以前波士顿圆脸有个视频。就是说战争导致的环境破坏,环保人士们从来不提,要知道一点火星都能引起一片大火,何况是一发导弹,甚至几千几万发,因为它们美爹建国两三百年只有寥寥十几年不打战,因此从来不提反而天天盯着我们吃肉吃海鲜啥的

知乎用户 微风而来 111 发表

是 “泄漏” 不是“泄露”

液体气体等的外溢叫 “漏”

信息秘密的曝光叫 “露”

知乎用户 老皮 发表

波兰:“谢谢你,美国!”

欧洲:“听我说谢谢你,因为有你,冻死在冬季。”

这也说明了,欧洲即使愿当美国的狗,也得不到美国的信任。

知乎用户 鱼事爱评 发表

环保少女人呢?!

赶紧揪出来谴责啊!

知乎用户 花生了什么树​ 发表

中国发展一下,立马拍一部穹顶之下。

美国炸管道,殖乎一片 “标题党”“够干啥”

知乎用户 宋春 发表

查了一下,2020 年中国保有汽车 2.81 亿辆和美国持平,和欧盟持平。

三个地区加起来,大概 8.4 亿辆,约一下八亿。

二百万是八亿的四百分之一。

如果把世界其他地区全算进来

那也就等于全世界的车一起多跑了几小时呗。

那能有啥影响……

(数学不好,粗略估计,因为不会每辆车每天都开起来。不过再怎样也就是全球车多跑一两天的事)

知乎用户 海雨 发表

学工科救不了地球人

知乎用户 听雨 发表

欧洲应该

1,严厉谴责美国政府危害全球环境安全

2,全世界制裁美国相关官员和政客

3,冻结和没收美国在欧洲的资产

可惜欧洲各国没有一个有独立主权和外交。欧洲政客的隐私都在美国政府手里,谁敢反美,美国政府的舆论战就可以搞死谁。

就像对中国挺中反美的人士那样,甭管是画家作家企业家教授谁挺中反美就摸黑污名化谁!

知乎用户 司马衵 发表

所以,把这管道炸了的人应该自动失去气候变化的发言权不是么?

那是谁呢?

欧洲,是你么?

日本,是你么?

俄国,是你么?

中国,是你么?

印度,难不成是你小子?

知乎用户 有 360 天了么​ 发表

人不能,至少不应该!嚎滴油?

对环境影响有限,但环保欧洲开始挖煤、砍柴火。

这个影响相当大……

知乎用户 宝贝请转身 发表

天然气烧了可以供暖,泄了可以变成温室气体

这波是双赢

知乎用户 髡髡 发表

美国从没把欧洲人的福祉放在眼里,欧洲却把美国的利益放在了心上。

知乎用户 金中口鸟 发表

“灾难性” 影响!北溪管道泄露对气候的冲击恐相当于 200 万辆汽车一年的排放量

每经记者 李孟林 每经编辑 兰素英

从俄罗斯向德国输送天然气的主要管道 “北溪 - 1” 和“北溪 - 2”几乎同时发生泄露事故,引发全世界关注。在欧洲相关国家准备展开事故原因调查之际,环保组织和科学家开始担心,此次事故或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甲烷泄露事件之一,将对气候造成灾难性的影响。

据悉,虽然俄罗斯方面已经完全暂停 “北溪 - 1” 的天然气输送,“北溪 - 2”已完工但从来没有投入运营,但两条管道线路都装满了高压天然气,其主要成分为甲烷。

科学研究表明,甲烷是气候变暖的第二大原因,仅次于二氧化碳。以 20 年的时间框架作为对比,甲烷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 80 多倍,而在 100 年的时间框架内,甲烷的温室效应大约是二氧化碳的 30 倍。

非营利组织清洁空气任务组的高级科学家 David McCabe 表示,鉴于甲烷的强温室效应,这场大规模泄露事件的影响非常令人担忧,“虽然目前还有很多不确定性,但泄露对气候的影响将是灾难性的,甚至是史无前例的。”

评估北溪管道泄露的甲烷规模非常困难。此前的甲烷 “超级泄露” 事件发生在陆地管道或石化燃料开采现场,可以通过卫星图像进行评估,但北溪管道深埋于波罗的海中,要获取准确的数据就十分困难。

此外,管道内存有多少天然气、存储的温度和压力是多少、管道受损的规模有多大,这些都是不确定因素。另外,天然气在排放过程中会被海水吸收一部分,这部分的规模大小也十分难以测算。

尽管如此,不少气候科学家已经在社交媒体上进行粗略估算。

非营利组织环境保卫基金的能源政策主任 Andrew Baxter 估计,若按 95% 的甲烷含量计算,此次事件可能有 11.5 万吨甲烷泄露,对气候的冲击约等于 960 万吨二氧化碳,这相当于 200 万辆汽油车一年的排放,或者 2.5 座煤炭发电厂一年的排放。

如果 Andrew Baxter 的估算准确,北溪管道事件将是史上最大的甲烷泄露事件之一。作为对照,美国最大的甲烷泄露事件发生于 2015 年,当时洛杉矶阿利索峡谷的一座天然气存储设施在几个月时间里泄露了 9.71 万吨甲烷。

卫星监测甲烷排放机构 GHGSat 副总裁 Jean-Francois Gauthier 的 “保守估计” 显示,北溪管道最初泄漏时,每小时释放的甲烷可能超过 500 吨,压力和流速随时间推移而减少。相比之下,阿利索峡谷泄露事件在峰值时期,每小时的峰值约为 50 吨。

但 “北溪 - 1” 管道内存有的天然气规模尚不清楚,该管道运营公司的发言人拒绝透露停止输气后管道内的天然气数据。

而 “北溪 - 2” 管道的发言人本周曾表示,该管道系统里有 3 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的化学工程师 Paul Balcombe 推测,如果这些天然气全部泄露,将导致约 20 万吨甲烷的排放。

所幸的是,据有关当局表示,相比石油泄露,天然气泄露对海洋生物造成的影响要小得多。德国环境部表示,泄漏不会对海洋生物构成重大威胁。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知乎用户 每日经济新闻​ 发表

邻国环保少女哭晕在厕所。

知乎用户 闲坐说闲事 发表

看到某些答主这也没影响,那些没影响,实在令我痛心疾首

我们对世界环境气候的影响正是这么一点一滴累加起来的。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不要等到极端天气降临到每一个人头上,再悔之晚矣。

世界兴旺,匹夫有责。我们应当立刻行动起来!

建议点燃。

知乎用户 不坠青云 发表

比起对气候的影响,对相关活动人士的影响更大。

知乎用户 某独立游戏作者 发表

对气候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但我想知道这 200 万汽车的碳排放费是俄罗斯出还是德国出。

知乎用户 划水 发表

我觉得这位应该不通俄了,骂完后再通俄。

知乎用户 洛天​ 发表

专家很愚蠢。泄露不泄露它都要烧掉,烧了给人们取暖发电,还是烧掉。既然如此还扯什么对气候影响?

知乎用户 陈必红​ 发表

北溪管道泄露的天然气能有俄罗斯自己烧掉的天然气多?为什么没有人关注俄罗斯烧掉天然气对气候造成的环境影响呢?

是因为啊,北溪管道被炸之后全世界都在关注到底是美国炸的还是美利坚炸的,到底是拜登指派的还是布林肯指派的,到底是美国在这件事中收益最多,还是欧洲在这件事中受害最大。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做呢?

传统手艺来了,转移视线就是一个非常拿手的手艺。怎么转移大家对这件事的关注点呢?环境问题啊,既能政治正确,又能左右舆论,还能倒打一耙!嗯,就这么玩!

美国某机构办公室内,专员一只手按着腿间秘书的头,一只手拿起电话:哎,那谁谁谁,给那谁谁谁两百美金让他以专家的身份接受采访,说一下泄露对环境的影响;那谁谁谁,去跟在美上市的传媒都说一下,制造一个新热点,就按专家采访中说的内容让大家讨论;那谁谁谁,你安排一下你们组去这家传媒里面去提问回答一条龙,最好是制造矛盾吵起来,大家过几天就忘了谁炸管道了。专员放下了电话,另一只手也按住了秘书的秀发,气定神闲!

而在这个传媒上,我正在揭露真相!

知乎用户 经过 2018​ 发表

本周以来,位于波罗的海海底、连接俄罗斯与德国的 “北溪 1 号” 和“北溪 2 号”天然气管道几乎同时发生的大型泄漏事件,无可争议地成为了全球媒体瞩目的核心焦点。

而在各方纷纷猜测 “幕后黑手”、欧洲能源价格再度“高飞” 的同时,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显然也不容小觑……


不少环保人士已担心,此次不明原因的泄漏事件可能导致气候灾难,尽管目前还不清楚泄漏的具体程度。这两条北溪管道在事故发生前都并未正常运行,但管道内均含有大量的天然气。

天然气主要由甲烷 (含量高达 85%) 组成,而甲烷是一种强效的温室气体,是气候变暖的第二大原因,仅次于二氧化碳。

非营利组织清洁空气任务组的高级科学家 David McCabe 表示,目前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但如果这些管道发生故障,对气候的影响将是灾难性的,甚至可能是前所未见的。

McCabe 和其他气候专家表示,目前还无法评估泄漏的规模,因为管道中气体的温度、泄漏速度以及有多少气体会在到达水面之前被水中的微生物吸收等变量,都存在不确定性。

“但由于这两条北溪管道主要含有甲烷,发生大规模和高度破坏性排放事件的可能性非常令人担忧”,McCabe 称。

甲烷排放危机

以 20 年的时间框架作为对比,甲烷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 80 多倍,而在 100 年的时间框架内,甲烷的温室效应大约是二氧化碳的 30 倍。

科学家们此前已多次强调,在未来几年内大幅削减甲烷排放,将摆在遏制气候变化的一个关键位置。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可持续天然气研究所 (SGl) 的助理研究员 Jasmin Cooper 表示,很难准确量化有多少甲烷已经进入了大气——特别是考虑到海底管道泄漏的现有数据稀缺。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可能会根据天然气吞吐量做出估算,但就排放到大气中的天然气 / 甲烷的数量而言…… 他们现在需要派出一个团队来测量和监控,” 她指出。

GHGSat 副总裁 Jean-Francois Gauthier 则表示,根据现有数据进行的 “保守估计” 显示,最初泄漏时,每小时释放的甲烷可能超过 500 吨,压力和流速随时间推移而减少。

GHGSat 是一家开展卫星监测甲烷排放的机构。

作为对比,Gauthier 表示,“2016 年美国阿利索峡谷发生大规模天然气泄漏时,峰值时每小时泄漏的甲烷气体量也不过约 50 吨。所以这将呈现一个数量级的增长。”

北溪 2 号的一位发言人本周早些时候表示,该系统拥有 3 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该管道此前从未正式运行,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前就已被德国方面搁置。

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的化学工程师 Paul Balcombe 表示,将这些气体全部排放到大气中,将导致约 20 万吨甲烷的排放。

德国非营利组织 Deutsche Umwelthilfe 对这条管道的潜在排放量也做出了类似的估计。

而根据业内的转换公式,在 100 年的时间框架内,这一数量的甲烷将与约 600 万吨二氧化碳造成的全球变暖潜力大致相同。

这几乎相当于古巴哈瓦那、芬兰赫尔辛基或美国俄亥俄州代顿等中型城市全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在北溪 1 号方面,目前尚不清楚该管道系统泄漏的气体数量,该管道发言人拒绝透露几周前该系统被关闭维修时,管道内还剩下多少天然气。

周边环境风险

欧盟能源专员内阁主席斯特凡诺 · 格拉西 (Stefano Grassi) 周二表示,此次泄漏有可能演变成“一场气候和生态灾难”。

格拉西在推特上表示,“我们正在与 (欧盟成员国) 联系,调查发生了什么,并找到最快的方法阻止泄漏,避免更严重的损失。”

此次天然气泄漏事件的一大聚焦点还在于,其是否对会泄漏点附近的波罗的海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虽然石油泄漏会立即影响周边海域,并导致海洋动物死亡,但有关当局称,天然气管道泄漏对周围动植物的威胁有限。德国环境部表示,泄漏不会对海洋生物构成重大威胁。

但绿色和平组织 (Greenpeace) 周二仍对此表示担心。

该组织指出,鱼类可能会被吸入大量气体,从而影响它们的呼吸。

对于此次泄漏的持续时间,丹麦能源署表示,目前还没有人去查看管道。泄漏可能会持续几天,甚至可能一个星期。(财联社)


我是留学小邦主,想获取更多海外资讯请关注我们

外事邦留学

知乎用户 外事邦留学 发表

不得了,真有点不可思议!确实有些弄不懂甚至一头雾水。既然北溪管道泄漏造成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厉害,会不会这个冬天不太冷了呢?那担心个寂寞不成?还有,温室效应如果具有延迟性表现,是不是下个夏季热过头到时要费力给地球降温?

知乎用户 肥拆 eLab 发表

天然气早就停了吧,里面那都是保护性气体吧

知乎用户 严重朱震 发表

毫无影响。

知乎用户 一元​ 发表

对气候没啥直接影响,但是可能造成的政治影响有可能让 2122 年的地球变的山清水秀,鸟语花香。

知乎用户 风起于青萍之末​ 发表

没事,灵活标准就行了。

德国专家:只要不是中国人干的,那就对环境没什么污染。

德国政治家:谁在德国说环境污染,那就是通俄!

知乎用户 是核物不是核武 发表

北溪断线,目前没有任何组织 / 国家出来认领这次袭击。要去调查海底的状况,真的很复杂。谁干的?

盲猜是俄罗斯。兵不厌诈,虚虚实实。

如果站在第一层,在受益者角度,管线被炸,美国可能收益最大,大家毫无疑问几乎都去指责美国了,正好为俄罗斯自己开脱了(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贼喊捉贼)。

可是更深一层,俄罗斯就是借着这个由头妄图搅浑水、带偏舆论,把锅扣到美国头上,让欧洲和美国生隙,然后俄罗斯专门搞乌克兰去了。

俄罗斯炸这个跟卡廷森林屠杀一样,硬指为纳粹德国干的,直到苏联解体才公布资料,真相大白!

俄罗斯炸这个跟它用导弹袭击韩国客机一样,死不承认,直到苏联解体才公布资料!才把黑匣子交给韩国。

这次俄罗斯肯定不会承认,那么打到它解体就有结果了!替俄罗斯洗白的黄鹅,去吃 shit 吧!

立贴为证!!!时间会告诉我们真相!

卡廷森林惨案:

苏修击落韩国航空事件:

分裂俄罗斯,结果就有了!

知乎用户 路子墨​ 发表

是泄漏不是泄露。

扣钱。

知乎用户 三尺长锋 发表

天然气虽然运不过去,这下温室效应地球温度升高,欧洲就不会冷了,躺赢啊这是。

还有既然不烧也能升温,那为啥还要输送过去烧呢?

知乎用户 青崖白鹿 发表

全球气温升高,欧盟表示:我真的会谢!

“听我说,谢谢你,因为有你,温暖了冬季~”

知乎用户 荣耀 发表

让全球变成温室,欧洲不就暖和起来了嘛。就不需要俄国佬的资源了,哈哈!

知乎用户 梦幻泡影 发表

要知道全球汽车总量 15 亿,200 万辆只相当于汽车总量的 0.13%,还不到全球一个月新生产汽车数量的 1/3.

知乎用户 张明 发表

全球有大概 144600 万辆汽车,而中国就有 30700 万辆,200 万辆占 0.138%。

2019 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大概是 3410000 万吨,这次泄露相当于 960 万吨,占 0.028%。

所以,“灾难性” 影响?就这?

不是说不该重视环境污染和泄露事故,

而是媒体们老这么哗众取宠搞标题党,

真不合适。

知乎用户 风君子​ 发表

其实吧~ 较真的去计算。也没多大冲击。

真去算排放量,比这恐怖的多的去了。

知乎用户 513 发表

有没有一种可能,该行为有利于节能减排。

受此影响燃料价格暴涨,减少普通人的家用汽车使用,有利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达到节能减排。

知乎用户 流风 发表

知乎用户 隔壁家的库克 发表

上海有个电台,上海交通广播,几年前听,就经常很 nb 的宣布,上海有 200 多 w 辆汽车(言下之意大家都在听,你们快来投广告)。

拿出地球仪看看上海的大小,影响说小不小,说大…. 其实也还好吧…

知乎用户 沈文 发表

环保从来都是一张牌,他们可没想过真搞

知乎用户 一只花生 发表

非营利组织 = 洗钱组织。

以上。

知乎用户 阿尔法瑞斯​ 发表

有没有可能是波澜干的?

这家伙对大鹅恨之入骨。

对三德子也得恨得牙根儿痒。

断了大鹅的财路,

断了欧洲的活路,

而且大家都认为是美国干的。

把事儿做绝。

把水搅浑,火上浇油。

它那也有天然气,一来是狠赚一笔,二来是打开局面,浑水摸鱼。

知乎用户 两步逃离地狱​ 发表

200 万,想想现在的汽车保有量,算得了什么

知乎用户 快乐 ing 发表

有个屁的影响!这特么问题就离谱的厉害!

知乎用户 路漫求索 发表

蚝戴尔右

知乎用户 lanyyz 发表

幸好已经把环保少女打成俄国间谍了

知乎用户 M3 小蘑菇 发表

最大可能就是普京下令干的,众所周知,如果欧洲国家不再购买俄罗斯天然气的话,俄罗斯的这些气井要么得炸毁,损失惨重;要么就得在俄罗斯境内烧掉,对俄罗斯造成巨大的生态污染。这两种情况都是普京不愿意看到的。

那么怎么办最好呢?当然是在天然气管道靠欧盟出口那一侧进行排放最好,于是普京想到了这个主意: 在靠近欧盟国家的海底炸坏管道,排出天然气。这样做不但保护了俄罗斯的气井和环境,还让欧洲国家和美国相互猜忌,另外让欧洲国家承受这一海域的生态灾难,逼着欧盟乞求普京关闭阀门和配合维修管道。

高啊!

知乎用户 温巴世 发表

几乎是一颗蛋打散入太平洋的影响

啥影响都没………

知乎用户 趟 Jolly​ 发表

how dare you!

知乎用户 宙巡 发表

只能说全世界的 “专家” 都一样。

知乎用户 猫大人 发表

… 所以恢复使用火力发电比使用天然气更环保的意思?

知乎用户 天天都很困 发表

地球表示无所谓。一次火山喷发等于全人类的生产的量,影响什么了。什么都没影响

知乎用户 wendell 发表

影响应该比不上澳大利亚的山火

知乎用户 大雪无痕 发表

都这时候了,谁还在乎气候啊?

环保少女都通俄了。

知乎用户 棋声惊昼眠 发表

得得,又打什么环境保护牌了?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知乎用户 读书的文艺哈士奇 发表

2021 年通辽汽车保有量为 407.34 万辆。

所以翻译一下,这个排放量相当于 0.5 个通辽一年的排放量。

知乎用户 叹息的狒狒 发表

破案了,是德国干的,只要天然气露的够多,德国冬天永远不会寒冷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觉得没毛病啊.

对欧洲来说, 天然气不用花钱买了, 再过几十年, 温室效应约等于开暖气了.

这波啊, 俄罗斯血亏.

知乎用户 小树卡比 发表

乐。

截止到 2022 年,全球汽车保有量是:14.46 亿,其中我国汽车的保有量是:3 亿。

知乎用户 末羽 发表

通俄了

知乎用户 周臻骅 发表

老美:“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咱们不死不休了!”

知乎用户 赵先生 发表

山东二线城市临沂 2021 年汽车保有量 264 万辆 不要试图通过一个大数字来哗众取宠

知乎用户 塔斯马尼亚机场 发表

看了下各位的回答,我想如果真有世界末日的话,大概会在这种一次次无所谓的态度中走向灭亡的。

知乎用户 宓光德 发表

“北溪 - 1”和 “北溪 - 2” 被炸发生泄露事故,是一场人为灾害,有人已经认定是美国干的。拜登就曾说过,俄乌战场有变化,美国就炸毁管道。波兰外长还发互联网说“谢谢你,美国!"。

但不论是谁干的,环境已经受到很大影响,它将进一步提高气温变暖的力度,对本来就气候变化异常的北半球特别是欧洲在环境上起到雪上加霜的作用。德国莱茵河已经断航。

两条管道线路都装满了高压天然气,其主要成分为甲烷,此次事件可能有 11.5 万吨甲烷泄露。甲烷是气候变暖的第二大原因,仅次于二氧化碳。所以有专家预测,这当于 200 万辆汽油车一年的排放,或者 2.5 座煤炭发电厂一年的排放。这使欧洲若干年的环保努力付之东流。

除了管道本身天然气的泄露,由于断供,欧洲在没有天然气的情况下只有用煤炭或木材替代,这些燃料又会多释放出大量温室气体。

管道泄露和改变燃料相叠加,产生的温室气体成倍增加,对气候的不利影响是巨大的。

知乎用户 红色银河宝爷爷 发表

爆炸吧,燃烧吧,小宇宙

知乎用户 文四爷 发表

俄罗斯停止供气后,每天不都把天然气烧了吗,相对于烧了的,这点泄露的应该影响也不大吧

知乎用户 长通​ 发表

以前冲发展中国家

现在面对自己阵营

别说我话难听,政客们对她的态度也就是

知乎用户 羲和​ 发表

So?

知乎用户 JLRUN 发表

同样是炸鱼

你看看人家

知乎用户 藏人桑 发表

既然是专家,为什么不算一算俄乌战争各种坦克飞机产生多少尾气,各种弹药对环境和大气的污染

知乎用户 智猴 发表

有环保组织发声吗。

知乎用户 被扶上墙的咸鱼​ 发表

不会有什么影响,全球汽车保有量近 15 亿辆,200 万辆占总量 0.13%,毛毛雨啦。

知乎用户 折腾一哈​ 发表

所以我这十年,白摇不到号了呗

相当于有 20w 的我,这十年的排放量

我很痛心

我替我自己和地球感到不值

尤其是我自己

目前北京摇号人数大概 400w 吧

这世界功绩,你们可以再泄露一根

知乎用户 广阳野人 发表

抛去谁炸的不谈,这个管道自身没有问题吗?

知乎用户 大棋 发表

相当于 1/3 个北京的汽车排放一年。我国汽车保有量 4 亿台。

知乎用户 东边一树 发表

环保少女到底是彻底翻身呢,还是自杀谢罪呢,我们拭目以待

知乎用户 呃呃呃呃呃呃呃 发表

@格蕾塔 · 桑伯格

知乎用户 武装押韵 发表

利好电热毯生产概念股

知乎用户 勃法无天 发表

所以说从地球上抹去美国就是对世界最大的善意

知乎用户 Brad​ 发表

恐字用得很精准。

知乎用户 马桶伸出怪手 发表

还搁这环保呢。

知乎用户 薯片​ 发表

天杀的美利坚

知乎用户 我惹发 发表

环保少女应该出来说一句

知乎用户 二大爷还是你大爷 发表

刚好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方向与碳循环有关,这就是来唬网友的

首先,这么简单的换算肯定不等于自然界的真实情况,环保机构就喜欢用一些简单的换算和看似离谱的数值来忽悠网友

第二,二百万辆小汽车一年的排放量毛线都不是,不过如果放在我们这里一个十八线小城市,倒是要引起市政府的一些重视

这操作属实是让这些环保机构玩明白了,

不过说实话 2.5 做煤炭发电厂放倒是也能给即将要过冬的欧洲国家的一两个幸运城市解一下燃眉之急的

德国的面包店是德国受能源涨价冲击最严重的营生之一,德国网友的 DNA 恐怕要动了

所以理智的欧洲网友此时心理应该是一万个草泥马,因为 lz 的面包没有了,怎么过冬?

发现人类到了 2022 年,虽然天天喊着环保和新能源,信息产业多么发达,离开了天然能源还是玩不转。这该死的面包,总会有的。

知乎用户 Dip her​ 发表

让欧洲美国少点,限制 200 万辆汽车就好呗

知乎用户 CAFEBABY 发表

【那就麻烦欧洲国家少开 200 万辆车一年,把这个碳排放中和起来吧!】

知乎用户 深具世界眼光 发表

评论区有些人生动形象地体现了什么叫理屈,什么叫词穷,什么叫胡搅蛮缠,什么叫顾左右而言他

果然人类的本质是双标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昨天看到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

我的第一个反应是:心疼。

心疼地球的不可再生资源被无端浪费,心疼气候的承载能力,心疼人类的相互攻讦,等等。

众所周知,海底天然气管道是何等坚固,非爆破或其他暴力不能使其破坏。

但是在一天之内,两天管道有三处泄漏点,说不是人为很难相信。

我以为出现这种事情,大家会讨论那如喷泉般泄漏的甲烷气体对温室效应会有怎样的影响,明年夏天会不会又很热。

但是昨天我翻遍了知乎里的回答,几乎所有人都在看乐子,分析是美国干的,还是俄罗斯自导自演,很多人在幸灾乐祸,认为利好我方电热毯。

我很诧异。

大家没人关注能源浪费和气候变暖吗?

今天的知乎热榜上终于有专家提到北溪泄漏对气候的影响,我想大家终于可以重视下了吧?

但是我又翻了下知乎评论,发现很多人说专家危言耸听,这个泄漏量对气候的影响和现有汽车相比是小巫见大巫,还有很多人在抖机灵,甚至有个性签名为:数学老师的人的评论如下:

我觉得很悲哀,他们好像从来都不爱这个地球。

他们的目光局限于人类的争端,认为你我双方非输既赢。

可是,他们从不曾将眼界放大一点,将眼光放长远一点。

虽然你我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在这个宇宙中渺如沧海一粟,但是基于人类最基本的人性,是不是应该有珍惜资源,关爱环境的意识?

大家都刚刚经历过今年的酷夏,如果没有空调,没有能源提供电力,我们如何度过这个夏天,靠自身调节吗?

自身已经无法调节了,因为环境温度已高过人体温度。

很多不舍得开空调的老年人在这个夏天离去,也有一些人得了热射病。

这还不够引起我们的重视吗?

但我知道,即使我说了这些,肯定还会有很多键盘侠说我是圣母,白莲花。

我不想称这些人为人,我觉得这些键盘侠已经丧失了最基本的人性。

但我相信正常、理智的人应该还是占绝大多数的。

出现北溪这样的事件,我感觉我们需要警醒,也要避免这类事件的发生,如果人人都以看乐子的心态面对这些事,没有社会和舆论的压力,那这种事估计还会发生。

希望明年的夏天不要再继续很热了吧,希望大家都能身体力行地践行环保意识吧。

至少别浪费,谢谢。

知乎用户 听雨的秘密花园 发表

在十多亿汽车保有量面前,将对气候造成半天的影响,忽略不计。

知乎用户 xkszltl 发表

200w 辆车一年的排放量,就相当于 6 亿辆车一天的排放量,能有什么影响,全球现在都不止这么多汽车,就一天的排放量,屁事没有。

知乎用户 袁佳 发表

造成欧洲今年暖冬

知乎用户 红蝶 发表

单纯从甲烷和全球变暖的关系科普一下:

甲烷 (metiane), 分子式 CH4, 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分子量 16.04,甲烷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沸点 - 161.49°C,比空气轻,易燃烧, 水中溶解度极小,与空气形成适当比例的混合物遇到火花会发生爆炸,爆炸极限 4.9%~16%。甲烷主要是作为燃料如天然气和煤气,广泛应用于民用和工业中。作为化工原料, 可以用来生产乙决、氢氟酸、合战氢、炭黑值氯基甲烷、二硫化碳、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和氢氰酸等颇有应用潜力的清洁能源。

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甲烷作为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 16%。当前大气中的甲烷浓度已达到工业化前水平的 2.5 倍。除了部分属天然生成外, 绝大部分甲烷来源于人类的活动。比如,天然气管道和油井的泄露,掩埋场地的垃圾废物分解,煤矿逸出等等。比如本次事故就属于天然气管道的泄露。

甲烷是具有快速增温效应的短寿命强势温室气体。其在大气中寿命为 12 年,但在 20 年尺度下的全球增温潜势约为二氧化碳的 84 倍,在 100 年尺度下则为二氧化碳的 28 倍。甲烷排放在目前人为感知的温室气体全球变暖中的贡献率达到了 25%。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发布的特别报告中明确指出,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深度减排是将全球升温控制在 1.5℃以下的必要条件。

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 2019》显示,2018 年全球煤矿甲烷泄漏量达 4 000 万 t,与当前国际航空和航运业的年度总碳排放量水平大致相当。该报告还指出,如果按 20 年时间尺度内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来衡量,全球甲烷泄漏最严重的 10% 的煤矿,其开采过程中排放的甲烷,与采出的煤炭全部直接燃烧带来的温室效应几乎相当。

牛羊排放甲烷

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一份报告指出: 不仅汽车、空调、工厂排放大量温室气体, 加速气候变暖, 连老牛也应该对气候变暖承担一定责任, 因为它们在反刍和打嗝的过程中会排放出导致气候变暖的气体—甲烷。据推算, 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 18% 来自家畜。全球 10.5 亿~ 15 亿头牛, 17 亿头羊才是温室效应气体的最大元凶。奶牛在消化这些食物时, 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原虫、真菌和古菌等, 都在忙着打破牛瘤胃内的纤维素和其他营养素。奶牛在消化过程中会释放出氢气和二氧化碳, 古细菌把这两种气体转化为甲烷, 每头奶牛每天可产生最高达 380 L 的甲烷, 主要由每 40 s 一次的打嗝排出。每年全球反刍动物产生约 8000 万吨的甲烷排放量, 约占每年人造甲烷的 28%。在新西兰, 因为绵羊和奶牛打嗝产生的甲烷占该国甲烷总产生量的 15%。

再说个搞笑的事情,德国中部城镇拉斯多夫的一个牧场,曾发生过 90 头奶牛集体放屁、打嗝,导致牛圈内甲烷聚集而引发农舍爆炸、奶牛受伤的怪事。

推荐本书,《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 比尔 · 盖茨,可以增加对碳排放和气候变化更详尽的认识。

知乎用户 公子小白 SD 发表

我说我杀人不眨眼,你问我眼睛干不干。。

知乎用户 鱼余雨 发表

我支持点了,反正不花钱,还能取暖。(能不能点我也不知道)

知乎用户 数分高代我的伙伴 发表

那为什么不去泄露的位置点把火 呢?

知乎用户 第二题选 B​ 发表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很多人为行为的影响对于大自然真的九牛一毛. 局限性太大, 参考盖亚假说

知乎用户 梦回海布里​ 发表

这个冬天全球会变暖,专家预估整体气温将提高 5℃左右,欧洲将经历一个历史上最暖和的冬天,这对欧洲人民来说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这个回答标题党满意了吗?

知乎用户 布里茨 发表

薅带儿油!

知乎用户 夜鱼海​ 发表

实际上更大的问题是对碳中和的影响,俄乌战争后欧洲都已经纷纷把碳中和的目标往后推了将近十年。比起泄露本身,该冲击更可能影响欧洲对碳中和目标的预期。

看到一种很乐观的愿景是,欧洲在此后更加坚决地摆脱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并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完成此后的碳中和目标。

而具体如何呢,可能还要看这场战争的结果,也不排除其他的黑天鹅事件发生。

知乎用户 肯尼鸭​ 发表

国家都管不了的事,我一个小老百姓能有什么办法?这种行径就是恐怖行动,是反人类罪行,我坚决反对并且强烈谴责。好了,我饿了,要去搬砖赚点泡面钱了。其他的交给其他的侠士解决。退朝!

知乎用户 盛世微尘​ 发表

讲真,我猜是俄罗斯干的。俄罗斯资源丰富,财大气粗,钱多的花不完,财政有钱根本不用出口天然气来获得收入,之前出口给欧洲完全是为了把欧洲和自己绑在一起,现在因为乌克兰两者闹翻了,普京怎么可能继续出口欧洲天然气?既然不出口了,为了体现与欧洲决裂的决心,索性就炸了吧。你可能会说为什么不关阀门?现在我以专业角度告诉你,这个和普通管道不一样,阀门关了也没有用,只要欧洲想要气,还是能够通过逆向开关偷俄罗斯的天然气。现在知道了吧,跟美国一点关系都没有,说什么美国卖液化气赚钱,都是胡诌,美国一年 GPD20 多万亿美元,卖液化气才能赚多少钱,把美国想的太坏了,人家可是民主文明的灯塔,当年即使教训了伊拉克,阿富汗这些国家,可人家一个平民也没有杀过,这些国家被美国占领后一片欣欣向荣,没有杀戮,没有压迫,没有爆炸,不抢这些国家的资源,为了建设这些这些国家花了几万亿美元,为了建设国家甚至耽误了美国自己的基础设施升级,简直就是现代国际主义精神的典范,你说这样的国家怎么可能干这种事儿?

知乎用户 战忽华北局一号 发表

另一预测是 50 万吨甲烷,按照 GWP100 年尺度算碳排放约 1250 万吨,按照 GWP20 年尺度算,碳排放约 4000 万吨,相当于北溪管道运营公司所在国瑞士半年的碳排放,远高于 200 万辆汽车一年的排放。

————————

最近北溪 1 号管道天然气泄露事件成为了舆论焦点,因为这次的燃气泄露让能源供给原本就不富裕的欧洲人民雪上加霜。而且比较蹊跷的是,海底天然气管道保护那是里三层外三层的,别说自然破裂,就是让你去破坏,你没个” 金刚钻 “,还真就破坏不了。

更为蹊跷的是,几个泄漏点在泄露之前被监测到有强烈的水下爆炸。而且这几个泄漏点都在水深区,即使要修一时半会也修不了。像是一切都被安排好了一样,所以人为破坏的概率大。

于是乎,各路专家都出来分析是谁干的,有说是俄罗斯干的,有说是乌克兰干的,有说是美国干的,也有说是英国干的。各个都说得头头是道,吃瓜群众们也吃得津津有味。虽然我也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吃瓜群众之一,但看着汩汩冒出的天然气,处于职业本能就想到,这么大的天然气泄露,得排放多少温室气体啊!这么大的温室气体排放该算到谁的头上啊?于是我就和小伙伴们开始了讨论。

首先科普一下甲烷这个温室气体,在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规定的 7 大温室气体中,甲烷的等量温室气体排放仅次于二氧化碳。为什么要说等量呢,因为这七大温室气体对全球暖化的影响不是对等的,比如排放一吨甲烷在 100 年的尺度下温室效应是一吨二氧化碳的 28 倍。有个专门的指数叫 GWP(全球暖化潜势)就是指这个。不过这个 GWP 不是固定的,它会随大气中各种温室气体浓度变化而变化,甲烷的 GWP 最早是 21。

关于甲烷,还有一个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温室效应的时间尺度,因为有些温室气体寿命长,有些温室气体寿命短,为了能够横向比较,我们常用的温室气体 GWP 都是按照 100 年的时间来计算的。也就是说,对于寿命短于 100 年的温室气体,就把这温室气体对全球增温的效应拉长到 100 年来计算。

这个设定对于大部分温室气体都没啥影响,因为他们在大气中都能存在百年以上,但对于甲烷不一样,甲烷在空气中的寿命也就 10-20 年。那个 GWP28 其实是指排放一吨甲烷对全球暖化的影响拉长到 100 年以后的值。如果我们把这个时间缩短到 20 年,那么甲烷的 GWP 将高达 81。

以前大家觉得气候危机离我们还远,所以也没当回事。现在危机已经到门跟前了,所以一些专家也在考虑从新评估甲烷 GWP 是采用 100 年尺度还是 20 年尺度。毕竟如果要给全球碳排放设定一个临界值,且这个临界在值 100 年以内的话,再用 100 年尺度的 GWP 就不合理了,因为可能存在实际超过临界值而计算值还未超过的情况。

有点扯远了(其实是故意的)。我在说回来这次的泄露到底排放了多少温室气体,本来我打算根据管道长度、管道直径和管道压力来计算这一管天然气到底有多少,正在到处找资料时,一位小伙伴贴出了这张图。

好家伙!这已经被大咖们给算出来了!根据斯坦福大学和佛罗里达的两位科学家的独立核算,北溪一号这次的甲烷泄露量大约是 50 万吨。如果按照 100 年尺度的 GWP 来算,这次甲烷泄露的碳排放 1400 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如果按照 GWP20 年尺度来算,这次甲烷泄露的排放将高达 4000 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相当于这条管道公司所在国家瑞士半年的碳排放!

那么问题来了,谁应该为这碳排放买单?

如果按照区域温室气体清单的计算方法,这 4000 万吨的排放只能是地球买单。因为泄漏点是在距丹麦博恩霍尔姆约 12 英里附近的公海,不在任何一个国家境内。

如果按照组织层面运营控制权的碳排放核算方法,这 4000 万吨的排放应该瑞士买单。因为北溪一号的运营公司注册在瑞士。一想到这一漏就漏掉瑞士近半年的碳排放,瑞士一定相想对破坏者说一句:

“听我说谢谢你,因为有你…..”

还有一种方法是组织层面的股权比例法。如果按照股权比例法来分,这 4000 万吨的排放可以按照股权比例分摊到参股北溪一号的俄罗斯和欧洲诸国。这样每个国家的负担要少一些,只是大家可能都觉得自己当了冤大头。

其实吧,这个法那个法,都不如刑法管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不但要判刑,而且还要赔偿所遭受的损失。

所以说,尽快找到这个故意搞破坏的人,不但管道让他赔,50 万吨的天然气让他赔,4000 万吨的碳排放还得算到他的头上,这才是最佳解决方案。

知乎用户 老汪聊碳中和​​ 发表

北溪管道泄漏的甲烷(假设排放 25 万吨)对气候的影响在 2030 年达到峰值,会造成升温 0.000016 摄氏度。

你没看错、这里也没写错,因为这是一次性、非持续的甲烷泄漏,只占全球年排放量(4 亿吨)的一小部分;且甲烷在大气中的寿命也较短(9 年左右)。

模拟代码:GitHub - Climate implications of NordStream pipeline leak

来源:Chris Smith (IPCC 报告贡献者)

知乎用户 锦鼠观天 发表

这帮虫豸,唉。

知乎用户 Rain​ 发表

人在国外,根本没看到有关温室气体方面的报道,一般来说白左们对这种会很起劲的。

然后国内是热搜。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气候?什么气候?考虑原子弹才是正事

知乎用户 顾思​ 发表

两条北溪天然气管道被蓄意破坏,导致大量甲烷排放,造成很可能是迄今为止有记录以来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向大气排放了 7.78 亿立方米天然气,加剧了温室效应,对地球生态造成破坏

知乎用户 加油努力不放弃 发表

我想,可能是炸了天然气管道,然后导致全球变暖加剧,这样欧洲冬天就不会冷了(doge)

知乎用户 歌者 发表

200 万辆汽车?随便一个大点的城市就不止 200 万辆汽车。

知乎用户 夜舞狂龙​ 发表

我有一计——划根火柴把泄露的甲烷点着变成二氧化碳,危害不就小了 80 倍吗?

知乎用户 ZZOO 发表

世界啊,早晚玩完

知乎用户 风清月朗 发表

所以普通人真没必要如此节约能源,一天节约下来能源,比不过泄漏 1 小时带来的碳排放量。如果不是为了省钱,谁会愿意节约能源呢,谁不想开 24 小时空调?保护气候真与普通人无关。

知乎用户 李萧肖侃 发表

美元体系的脆弱 - 3:美元体系真的脆弱吗?1985 年沙特为何抛售原油,油价又是如何摧毁苏联,而当下美国又会做出什么选择?

对于苏联解体有很多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钱不够了,通胀严重,失业率严重,最后经济停滞彻底解体。
因此从经济层面来看,为何苏联能够长期繁荣呢?主要是苏联时期向欧洲出口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赚取了大量的外汇,这些外汇可以进行外循环,买回大量的生活物资,维持国内的经济平衡,因此苏联的经济非常好。里根发现苏联的经济模式以后,联合沙特一起抛售原油,把油价从 110 美元 / 桶打到了最低 19 美元 / 桶,苏联长期的外汇盈余迅速消失,外循环失败,内循环停滞,最后老百姓没吃的没喝的,决定解体。苏联解体的核心就是经济模式出现了结构性的失衡,而当局无法通过国际分工解决这一系列问题。
当下的俄罗斯就是缩小版的苏联,2020 年俄罗斯的 gdp 只有 1.48w 亿美元,欧盟 gdp 为 15.29w 亿美元,为俄罗斯的 10 倍,长期闭关锁国的情况下,欧盟的经济体要比俄罗斯的经济体承受能力要更强。
而 **2020 年俄罗斯的原油产量为 5.74 亿吨,按照每桶 80 美元股价,合计价值为 3380 亿美元,即俄罗斯的原油占 gdp 的比例为 22.88%。**原油经济不仅仅是俄罗斯重要的 gdp 组成部分,还是其重要的经济来源,即要解决俄罗斯问题,就必须解决俄罗斯的原油问题,最终彻底改变其内部好战称王的思维,消除地区不稳定性因素。
**1 那么按照苏联版本的策略是否可行呢?**按照国际原油贸易原则,原油的经贸都是以周、月确定具体的成交价,以日确定交割价,因此无论是俄罗斯把原油卖给谁,都得参考国际油价。
那么一旦原油价格面临大规模的打压,美国及西方国家大规模的抛售石油储备和增加产量,则原油价格会大规模的暴跌,如果原油价格下跌一半,就意味着其外汇收入要减少一半,国内的货币可能贬值 50%,则俄罗斯称霸的意义就丧失殆尽了,不仅没有实现称霸的目的,还使得国内积弱贫苦,最终经济破产,卢布彻底变为废纸。2 **禁止使用 swift 系统是否可行,禁止出口原油、天然气是否可行?**目前西方国家冻结了大部分的俄罗斯银行账户,但是也意味着还有少部分的银行账户可以进行结售汇,主要是为了维护欧洲地区的经济恢复,美元体系的能源部分需要重构,这是时间问题,而重构之前如果切断贸易往来,存在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效应。
因此仅仅保留俄罗斯的原油、天然气贸易权利即可,还不至于全面切断,待到西方全面布局完成,才可以用这一策略。
俄罗斯的中产财富必然不断被通胀洗劫,因此富人能走则走,国内留下的只是一些既得利益者和穷人,加剧了社会的矛盾和不平衡。**3 全球资本市场回调与美联储加息是否引发新一轮的金融危机?**对于美联储加息,我们认为 2022 年主要是以点为主,不会形成一个加息周期,此次加息目的只是纠正市场预期,而不是彻底改变通胀结果。造成通胀的原因有石油价格因素,也有本身货币超发的原因,还有疫情导致的社会生产资料供给不足的原因。单纯的加息是无法解决通胀问题的,而美联储今年的初步行动我们也认为不会导致金融系统崩溃,更不会导致金融危机。中国人民币升值主要是美元体系通胀导致的,美国市场通胀幅度越高,那么中国越赚钱,外汇越多,人民币升值压力越大。反之,如果美国通胀消除,那么我国的外贸红利也将消失,外贸也会转为低速增长。**4 那么美国的通胀什么时候消除呢?**我们认为单独参考原油价格因素的话,参考 2006-2007 年油价与美国加息的节奏,及资本市场的表现。如果考虑到疫情因素及劳动力就业因素,则要参考疫情结束的时间及结束后的六个月,我们认为奥密克戎可以结束疫情的大流行,那么 4 月份以后,我们将观察六个月,如果疫情感染率降到历史新低,而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反复爆发,则疫情宣告结束。两者结合来看,无论今年通胀如何上涨,都不会导致金融危机,通胀式复苏并不需要太多的担忧,通胀会随着经济周期的发展而自然降低。
美联储加息的初期不会导致经济危机,美国银行体系内大量的货币都在银行系统内,并未流向市场,并未因此产生巨大的流动性泛滥,美联储的行为完全是预防式加息。
通胀式复苏、预防式加息这是后疫情时代区别于以往经济周期最大的不同,美国银行的资产货币乘数远低于国内,美联储要在货币扩张前把货币收回来,这也是提前缩表的目的。
到目前为止,我们认为非石油因素的通胀会在 2022 年 11 月份消除,而石油如果再次暴涨,那么对我国非常不利。美联储一旦放开手脚进入到一个新的加息周期,那么我国的人民币、资本市场、房地产将面临三杀。
美联储利率一旦突破 1.5% 国内也将被迫加息,那么国内资产价格会出现大面积的崩盘,即全球性大通胀于我国是不利的。
[1]

**俄乌战争没有将美国的战略重心转往东欧,反而加大了美联储的加息力度,这将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买卖,两手皆失、两手皆输。**在《沙盘推演》中我们对于全球式复苏的经济周期的判断对我国最有利,而俄乌战争一旦进入僵持期,那么最大的输家可能是我国。

参考

  1. ^ 美元体系的脆弱 - 3:美元体系真的脆弱吗?1985 年沙特为何抛售原油,油价又是如何摧毁苏联,而当下美国又会做出什么选择?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1MjE5MDAzNw==&mid=2247487470&idx=1&sn=9eb672d07118d9eb845b694e6c5ed12f&chksm=fb84a6d4ccf32fc2c3b113f8867c3a456c5af8482ba83e9a8041d901baa75e234d4bb32658f6&scene=21#wechat_redirect

知乎用户 房住不炒科技兴国 发表

美国简直了 缺了大德了!近几年所有大破事都是这个搅屎棍搅得,经验告诉我们,但凡身边发现搅屎棍,要及时扼杀!

知乎用户 嘚嘚马爷 发表

有的人,对,只是有的人,你们到底知不知道温室效应是什么啊???!!

温室效应不是夏天更热,冬天更冷吗!?

啥叫都一样,烧了也是取暖,变成温和效应应该更暖和啊???

你们一定是在抖机灵对吧?

知乎用户 被窝数羊达人 发表

才两百万辆汽车一年的排放量,没多大影响,非要说数字的话,盲猜一个 0.000000001%

知乎用户 蒜汁老豆腐 发表

相当于一辆车 200w 年的排放量

知乎用户 星空的那一点光 发表

How dare you!!!

知乎用户 钰珏燚龘 发表

记得有一年川渝地区干旱,原因就是之前该地区天然气出了事故,比较久远的事情了

知乎用户 Dejia Meng 发表

@赵泠

有人回答说这点排放量只相当于全球汽车多跑了几小时,是的,你们知识很渊博,我确实没想到这点。

可是,你家全世界汽车把排气管集中起来把尾气往这么点一片水域里集中泵啊!考虑过水里的生物吗?这么多生物的异常又会造成什么样的蝴蝶效应?

知乎用户 大海星 发表

大概就相当于在足球场放了个屁的影响

知乎用户 豆泥丸 发表

所以揪着家用汽油小汽车(柴油车和货车不算)搞环保,是件事倍功半的事情。

如果仅仅计算排放,

大概的顺序是,

自然灾害,

反刍动物,甲烷,比二氧化碳厉害多了,

工业排放,

重载柴油车,

家用汽油小汽车。

知乎用户 知乎网友 发表

还是有点间接影响的吧,横竖国际冲突造成的碳排放量随便一天就能达成普通人一年的碳排放量,那普通人还有啥低碳生活的意义呢,实在是杯水车薪了,那还是怎么舒服怎么来吧,这样想的人多了就能给全球变暖再踩一脚油门(x)

知乎用户 夏默秋时 发表

我能怎么办呢,我还不知道我今天中午要吃什么呢

知乎用户 南瓜瓜 发表

都什么时候了还担心气候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环保先锋呢?救一下啊

这可比肉蛋奶影响大多了

知乎用户 一只馒头 发表

我懂了!老美是怕欧洲老爷冻着,赶紧加强温室效应帮助他们过冬,这波是双赢啊!

知乎用户 小阳天​ 发表

查了下我们省会城市的汽车量。

也就一个省会城市一年的排放量。

就是博环保人士眼球呗。

关门,放环保少女!

How dare you!

知乎用户 何处是吾乡 发表

联合国五常之二接近直接军事冲突,

战争绵延不断眼看即将扩大,

冲突升级严重破坏国际贸易稳定。

这个时候你关心长期气候变化?

房子都快烧没了,你不关心生命安全,你嫌天太热?

知乎用户 李二狗呀 发表

我说呢,我们十一 36 度

知乎用户 张北海 发表

北京小汽车指标减少 200 万辆

知乎用户 蜡笔大新 发表

利好新能源汽车

知乎用户 brokeback 山​ 发表

如果不泄露的话,最终也会被烧掉。烧掉的话,还会耗费氧气,生成二氧化碳。相比较而言,直接释放到大气中反而更环保

知乎用户 丁壬化木 发表

美国管你这些?

知乎用户 酥破慢 发表

欧洲:感谢美国佬送的大火箭,在海里给欧洲烧了个火盆架起来烤,最后不得加点孜然。

知乎用户 幸幸爸 发表

有人说忽略不计,真有意思,能不能让全世界把年收入给我一亿分之一阿,也不多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大概是为了解释今年全球高温,明年可能的持续高温埋下的伏笔之一

反正异常高温肯定不是战争,伐木,污染等政策原因造成的

知乎用户 山高水低​ 发表

好戴尔游?

知乎用户 氕氘氚 发表

How dare you!

知乎用户 芝士就是力量 发表

大约在冬季……

知乎用户 二锅头 发表

有小孩的人更关心气候环保这些问题,因为他们的下一代一代还要住在这颗球上。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终于能稍微理解降临派了

知乎用户 杜甫在追茅 发表

200 万辆那也太多了吧?

希望专家考研一下

全球现在有多少汽车

根据老百度得知:

全球的汽车保有量是:14.46 亿辆

由此可得北溪管道泄露对气候的冲击就相当于是

我放了个屁,对我居住的城市所造成的气候影响吧。

笑死,200 万辆车,也太小看人类平时活动一天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了吧 [飙泪笑]

我怀疑那个专家是来自还处于石器时代的外星人

知乎用户 瞳乙 发表

CO2 可以被自然界吸引转化,甲烷不能。

知乎用户 勤俭智仁勇 发表

问题来了,这个排放量是指 北溪管道漏一天,还是漏一年,还是漏一万年呢?

知乎用户 雨向前 发表

美国人均汽车保有量 83%。

希望美国为了环保见到汽车存量

知乎用户 影子 发表

所以环保和我们普通人真的有关系嘛

知乎用户 二分之一 发表

运到欧洲被烧掉也是温室气体排放,在海里泄露也是温室气体排放,即温室气体没有增加。

当此关键是欧洲人民不要用其他方式取暖,进而产生新的温室气体。

相关方请联系 “好歹儿有” 系统刺激脑内发热取暖。

知乎用户 劫倾城 发表

现在谁还会关心环保

知乎用户 春暖花开日上三竿 发表

欧美日子好过的时候,道貌岸然的搞圣母,限制穷国发展。

日子不好过,直接翻脸不认人,烧杀抢掠。

气候?

现在你问谈气候的影响?

不仅幼稚,还可笑。

人家根本就从来没把气候当回事,以前说点漂亮话,你还真当真啊!

醒醒吧!兄弟!

知乎用户 20K 金 发表

放个屁客厅空气就臭完了是吧。。。。。

知乎用户 香蕉船的香 发表

20 年疫情那会,几亿辆车被静默管理,气候好转了吗

知乎用户 口袋怂猫 发表

先说是不是再说有没有。

1、排放量的担忧应该就是温室气体的问题。那这些天然气真的会产生温室效应吗?温室效应真的存在吗?是烧掉产生的温室效应强还是漏掉的强?

2、现在在天上产生温室气体效应的是多久以前排放上去的?从排放到产生温室效应需要多久?现在正在产生温室效应的,有没有可能是当年西方国家发展时大量排放上去的?

3、温室气体效应对实际的气候影响有多少?巴黎协定到底是西方国家为了保护环境而做的努力,还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进行打压的工具?

如果上面几个问题能得到解答,那对气候的影响就明了了。

知乎用户 周大智 发表

就这么瞧不起地球吗???

知乎用户 觉得深 V 发表

原来美国是为了让 “全球变暖” 缓解欧洲冬天的寒冷,他真的,我哭死…

知乎用户 看起来像个小号​ 发表

现在谁还管这个?

知乎用户 墨一世 发表

BYD:我明年计划销售 400 万辆汽车。

知乎用户 冷风 发表

俄罗斯都威胁要用核弹了,德国都准备开始烧煤了,你还在乎这点泄漏天然气对气候的影响?

知乎用户 蜡笔没小新 发表

how dare u?

知乎用户 竹马市徒 发表

那美国这些年直接和间接发动的战争,丢的那么多炸弹,对气候影响是多少。

知乎用户 镜月水花 发表

霉国真地球之癌

知乎用户 Even 发表

如果没记错的话,前阵子好像还鼓吹叫好人家空烧炉子来着。

知乎用户 hazel 发表

这跟一只蟑螂一年可以繁衍出 1000 万只蟑螂有什么区别

知乎用户 星光 发表

200 万辆车一年的排放在一天内释放于一小块地方。这种瞬时效应对气候造成的短期影响需要评估。

知乎用户 汤小好​ 发表

有没有可能是~

另外一个 “卡廷惨案”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白花花的天然气这么便宜供应给欧洲佬,这简直是作孽啊!”

知乎用户 neizulali 发表

想起小时候看的一部电影,叫做《大气层消失》,联想到其中的场景,仿佛我家猫主子即将张口对我说:

真是造孽啊!

PS 很多答主已经论证了所谓 “毁灭性” 影响的量级,我也不是环保主义者,但就想说这干的真不是人事儿啊!(啊 tuī~)

知乎用户 游祺兵​ 发表

就感觉真浪费啊…

不知道够多少户人家烧多少年的饭?

知乎用户 六六六 发表

整个地球超过十亿多辆汽车,你现在谈这个两百万辆实在不太体面

知乎用户 拐枣酒 发表

who care?

知乎用户 M28 星云星主 发表

可以继续从发展中国家薅碳排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欧洲不是开始冷了吗?等不及烧火了,直接放温室气体了,公开公平公正啊。

知乎用户 蠓虫带着秤砣飞 发表

天然气采出来,用不了也是要烧掉的,要不然就会破坏矿井了。在俄罗斯烧掉跟在海底泄漏,对气候影响可能差不多。

知乎用户 zyqq 发表

那为什么不直接点火,把甲烷变成水和二氧化碳?

知乎用户 恩恩 发表

已知美国汽车保有量是 2.8 亿

200 万一年相当于美国 0.007 年的排放量折合不到三天。

放了个屁而已,别当真

知乎用户 怀疑自己做了假律师​ 发表

免费取暖了这是。

知乎用户 博涵 - aerofloyd 发表

这个我觉得昨天就已经说过了,就算是有排放量的泄露,这个最气候的冲击也只是目前来讲泄露的主要是天然气能源的问题,那肯定对欧洲还是以短缺的能源的这种威胁会更大。

如果要是对海洋领域的污染,这个可能是真的没有办法改变,是破坏性的。所以我觉得对气候的最大的威胁还是变暖的一个威胁,还有海洋的生态变化包括海洋的这个底层的海水流动可能造成了一些其他的生物危机等等。

知乎用户 西日韩留学吕老师​​ 发表

美国造孽的时候,通常坚信美利坚得到上帝的特别眷顾,生活在地球大气层以外。

知乎用户 思想摆渡 THINKTIC​ 发表

这些碳排放量是算在德国头上还是算在俄罗斯头上?

知乎用户 格布拉德 发表

这是真的

甲烷作为温室气体确实比二氧化碳更恐怖。

知乎用户 as 蓝月儿 发表

这个专家是德云社的,大家听了笑笑就行了。

北京市目前有 600 多万辆机动车,曼谷有 500 万辆……

知乎用户 D67O 发表

关注家电相关股票,即将大涨

知乎用户 朱栗敏 发表

西欧在气候问题上的虚伪与不诚实,在这个冬天会让他们仅剩的一点政治信誉,彻底破产。

知乎用户 Burgundian 发表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美国为何不派人炸掉北溪 2 号管道?

知乎用户 多啦 AV 梦 发表 问的好 以现在的国际政治斗争水平,将来这事未必不会发生 知乎用户 ShiraYuki​ 发表 知乎用户 逗感超人 发表 题主:哈哈哈哈哈哈! 知友:题主何故发笑? 题主:我不笑别人,单笑那拜登无谋,布林肯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