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琛|石家庄警方领导亲自组织核查,未发现警察刑讯逼供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文|立于尘

有些结论,像陈年的酒,需要时间的沉淀才能散发出独特的味道。

另一些结论,则像过期的罐头,放得越久,开罐时崩出来的东西就越惊人。

这串数字,他们已经拨打过无数次,听筒里大多是忙音。

但这一次,有人接了,并且带来了一个 “好消息”。

电话那头的工作人员同志,用沉稳的语调,口头宣读了一份迟到了六年的核查结论。

根据刘东林家属代理律师刘佳佳和王铁章公开发布的文章,这份结论的核心内容可以总结为:

2019 年 10 月,市局领导亲自组织,纪检组牵头,对刘东林之死进行了核查。

结论是:

程序合法,未发现刑讯逼供,初步判定为因病死亡的意外事件。

家属对此无异议,尸体随后火化。

这份由 “自己查自己” 得出的完美报告,形成了一个坚不可摧的逻辑闭环。

唯一的瑕疵是,这份诞生于 2019 年 10 月的结论,直到 2025 年夏天,才通过电话线,第一次抵达它本应抵达的当事人——刘东林的家属和律师耳中。

这就产生了一个小小的时空悖论:一个在 2019 年就对结论 “无异议” 的家属,是如何在之后的六年里,坚持不懈地奔走、控告,又是如何在 2024 年底聘请律师介入此案的?

也许,在某些地方,时间是可以被折叠的。

刘东林,外号 “熊”,人如其名,是个壮硕的砂场工人。

根据律师文章中引述的案件简况,2019 年 9 月 30 日,他被带走,指定居所监视居住。8 天后的凌晨,他死了。

当年,家属接到的通知是,刘东林死于 “肺栓塞”,送医院抢救无效。

几年后,在石家庄警方监管下的暴钦瑞也是这个死因。

这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医学名词,频繁出现在各种非正常死亡事件的官方通报里,与 “躲猫猫”“喝开水” 一样,共同构成了当代非虚构写作的素材库。

但家属很快发现了剧本上的漏洞。

据律师文章披露,他们拿到的就诊记录显示,救护车抵达时,刘东林早已没有生命体征。

后续长达 7 个小时的 “抢救”,更像是一场不知给谁看的:

行为艺术。

更让他们无法理解的是,一个壮得像熊的人,怎么会突然肺栓塞?

在殡仪馆,他们终于见到了刘东林。

那具躯体无声地讲述了另一个版本的故事。

律师在文章中这样描述家属看到的情景:

刘东林心脏处的胸口位置有圆形规则的淤青、背部(上半背)有不规则片状黄褐色的淤青、脚踝有伤口、双脚浮肿。

一位曾与刘东林一同被关押的工友后来透露,他自己遭受过电击、捆绑、殴打,他心脏处的圆形淤青,就是电击的痕迹。

家属想拍照,被陪同的民警制止了。

对于背部的淤青,民警同志给出了另一个专业解释:

尸斑。

至于胸口的圆形淤青,则无人解释。

或许,是 “熊” 自己不小心撞的。

最终,这份 “无异议” 的和解,是以人民币结算的。

刘东林的妻子收到百万元以上的现金,签了火化同意书;刘东林的父亲也在中间人的斡旋下,拿到了 45 万元,签了和解协议。

河北典民律师事务所主任李海峰律师,作为当时帮助公安局与家属沟通的中间人,甚至向家属展示过电脑里的同步录音录像。

据律师文章记述,李律师表示可以看,但不能看全程,因为有些内容 “涉密”。

什么秘密,比一条人命还重要?

没人知道。

人们只看到,尸体被火化了,钱给到位了,一份 “无异议” 的结论,就此在档案柜里沉睡了六年。

本以为故事会就此结束。但刘东林的家人,尤其是他的父亲,显然没有完全理解 “无异议” 的深刻内涵。

2024 年,案件在最高检的关注下,启动了犯罪线索核查。

一潭死水,终于起了波澜。

然后,事情开始往一个更魔幻的方向发展。

2025 年 5 月 11 日,石家庄市公安局雷霆出击,成立了 “5.11” 专案组。打击目标不是六年前那些可能涉嫌违法的办案人员,而是另一些人。

根据刘东林代理律师的文章所称,这个专案组将 “帮助刘东林家属的人、代理律师和报道刘东林案的记者” 共 7 人,列为 “集团犯罪” 进行打击,采取了:

指居、监听、传唤等一系列措施。

你看,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如果还解决不了,就把帮助提出问题的人也一并解决了。

这个操作堪称经典。

于是,代理律师们开始向北京律协申请维权。

他们想知道,自己作为合法合规、公益援助的刑事律师,怎么就成了 “集团犯罪” 的嫌疑人?他们什么时候才能正常工作、生活?

这些问题,连同那个迟到了六年的口头结论,一同飘荡在河北夏日的闷热空气里。

在刘东林案的平行时空里,还有甘肃的马龙案和石家庄的暴钦瑞案。

前者被狱警殴打致死,尸体火化,家属控告十年后,最高检督办,相关人员才获刑。

后者同样曾被以 “肺栓塞” 搪塞,最终 12 名公安人员成为“阶下囚”。

历史总在重复,但学费总要交足。

朗朗乾坤,天理昭昭。这些话语之所以被反复提及,正是因为它们在现实中常常缺席。

2025 年 7 月 16 日的那通电话,像一个宣告。

它宣告的不是一个调查结论,而是一种态度。六年前的卷宗已经封存,六年前的 “无异议” 已经记录在案,一切都应该翻篇了。

当律师们反复拨打那个固话,想要一份书面结论时,听筒里只剩下长久的寂静。

那份 2019 年就已写好的核查结论,也许就静静地躺在某个档案室里。

它是一张纸,一张很硬的纸。在石家庄,有时候,纸比人硬。

它永远也无法被送到家属和律师的手中,因为一旦送达,那个关于 “无异议” 的完美故事,就讲不下去了。

李宇琛

写于 2025 年 7 月 22 日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兵叔聊事|被传唤的调查记者李东,已安全回家!

本以为早已过了愤怒的年龄,但依然会有很多事,让我愤怒,震惊。 这次让我愤怒的,是一个媒体记者的遭遇,特别是其遭遇背后的故事。 6 月 9 日,李东回了一趟老家。 次日一大早,李东被当地警方从家里带走。 李东曾在北京青年报深度报道部工作,是一 …

突发!知名媒体人刘虎在法院外被扇耳光。

最近律师界的事情有点多。 前两天徐昕律师带团队13人,到云南省曲靖市人民检察院,去上访。 昨天曝出李长青律师等被海口中院蒋法官赶出法庭,还威胁要写司法建议。 今天一早,得知张锦宏律师,昨天下午也去平顶山市纪委监委上访了。 律师界的知名大咖, …

如何看待知乎徐斌律师认为大同订婚案男方 “就是强奸犯”?

知乎用户 害怕睡觉​ 发表 知乎知名律师面对程序存疑的案件发言:凭什么,我讨厌,我认为。 感觉前面漏了一行字: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知乎用户 汪新强律师​​ 发表 作为律师,我来解读一下,“讼棍” 是否构成侵权。 首先,法条是源自《民法 …

李宇琛|中国记协在安全的时候最勇敢

文|立于尘 中国记者协会终于发声了。 他们义正辞严,措辞恳切,为湖南那台在履职时被当场砸成一地碎片的摄像机鸣不平。 声明稿里的每一个字,都透露出对新闻采访权受到粗暴侵犯的痛心,以及对施暴者必须被严惩的坚定立场。 这份声明,让许多奔波在一线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