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石破茂坚持发表战后 80 年的说法?

by , at 13 October 2025, tags : 日本 石破茂 战争 石破 本人 点击纠错 点击删除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鳕鱼肠​ 发表

我原本以为他划划水算了 没想到他真敢说啊 当时的弹幕都急疯了 谁能想到他直接喷当时的宪法了 说当时军部崛起的背景 说当时搞暗杀清除异己 封杀反对声音 控制媒体 挑起民众情绪

原文节选:

议员斋藤隆夫当年在反军演说中指出,历史是战争的历史,胜者为强而非为正义,若在 “圣战” 之名下迷失理性,将危及国家百年大计。

次年,陆军甚至主张 “空袭时市民避难是战意崩溃”,这种轻视生命与人权的精神主义,令人战栗。

若不能正视历史,就无法开创光明未来。

如今,亲历战争的人越来越少,记忆逐渐风化。正因为如此,更应让包括年轻人在内的每一位国民主动思考战争与和平的意义,将其转化为未来的力量,巩固日本作为和平国家的基石。

我将与国民各位一道,铭记上次大战的种种教训,竭尽所能,确保那样的惨剧绝不再重演。

令和七年十月十日

日本内阁总理大臣 石破茂

https://news.tv-asahi.co.jp/news_politics/articles/900175474.html(原文)

知乎用户 Myshkin 梅诗金 发表

“直面过去所需的勇气与诚实的自由主义至关重要”

内阁总理大臣所感

- 值此战后 80 年之际


开篇

自先之大战结束以来,已经过去 80 年。

在这 80 年间,我国始终以和平国家的身份前行,致力于世界的和平与繁荣。今日我国的和平与繁荣,建立在包括阵亡者在内的各位所付出的宝贵生命与苦难历史之上。

我在 3 月访问硫黄岛、4 月赴菲律宾卡利拉亚参访比岛战殁者纪念碑、6 月出席冲绳全战殁者追悼仪式并参观姬百合和平祈念资料馆、8 月出席广岛长崎的原爆死难者・牺牲者慰灵仪式,以及在终战纪念日出席全国战殁者追悼式的过程中,再次立誓将先之大战的反省与教训深深铭刻于心。

此前在战后 50 年、60 年、70 年的节点,内阁总理大臣均发表了谈话;关于历史认识,历代内阁的立场,我亦予以继承。

然而,在过往三次谈话中,对于 “为何无法避免那场战争” 这一点并未多加触及。即便是在战后 70 年谈话中,也仅写道:“日本试图以动用武力来解决外交与经济的僵局。国内的政治体制并未能起到制止的作用。”但并未展开更多细节。

国内的政治体制,为何未能成为制止之闸?

经历了一战、世界迈入总体战时代之际,开战前由内阁设立的 “总力战研究所” 和由陆军省设立的所谓 “秋丸机关” 等的预测皆认为,战败乃必然。许多识者亦感到战争执行之艰难。

即便政府与军部首脑对此有所认知,何以仍未能作出回避战争的决断,反而一头扎进鲁莽之战,最终致使国内外众多无辜生命牺牲?在有米内光政前首相 “为避免小幅贫困(挤压)而反致大幅贫困,请务必谨慎” 的指摘之下,为何仍未能进行大的路线修正?

在战后 80 年的节点上,我愿与国民各位共同思考。


大日本帝国宪法的问题点

首先,可以列举当时制度上的问题。战前的日本,缺乏将政治与军事适当统合的机制。

在大日本帝国宪法下,统帅权(指挥军队之权)被视为独立;在政治与军事的关系上,“文官(文人)应优位” 的文人统制原则在制度上并不存在。

内阁总理大臣的权限亦十分有限。在帝国宪法下,包括首相在内的各国务大臣被视为彼此对等;虽称首相为内阁之 “首班”,但制度上并未赋予其为统率内阁而下达指挥命令的权限。

即便如此,至少在日俄战争时期之前,元老在外交、军事、财政的统合方面发挥了作用。那些以武士身份从事过军事的元老,深谙军事,因而能够对其加以控制。借用丸山真男的话,“元老・重臣等超宪法性存在的媒介”,在国家意志一元化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元老相继离世,这类非正式机制式微;其后在大正民主时期,政党尝试对政治与军事进行统合。

在一战引发世界巨变之际,日本成为国际协作的主要承担者之一,并在国际联盟中担任常任理事国。1920 年代政府政策,如幣原外交所体现的,对帝国主义式扩张予以抑制。

1920 年代,舆论对军方颇为严厉,政党主张大规模裁军。军人倍感局促,反弹情绪被认为是昭和时期军部崛起的背景之一。

传统上,统帅权仅限于与作战指挥相关的军令;至于与预算、体制整备相关的军政,则被解释为内阁一员之国务大臣的 “辅弼” 事项。也就是说,尽管制度上缺乏文人统制,元老、随后政党,实质上通过 “运用” 来予以弥补。


政府的问题

然而,统帅权的含义逐渐被扩大解释;“统帅权独立” 被军部用作排除政府与议会就军方整体政策与预算进行干预与统制的手段。

政党内阁时代,各政党为夺取政权而互揭丑闻,致使政党失去国民信赖。1930 年,野党立宪政友会与海军部分人士联手,围绕伦敦海军裁军条约的批准,主张其为 “干犯统帅权”,对政府发动强烈攻击。政府勉力才使该条约得以批准。

然而在 1935 年,针对宪法学者、贵族院议员美浓部达吉的 “天皇机关说”,立宪政友会予以谴责,作为攻击政府的材料,并演变为牵涉军部的政治问题。时任冈田启介内阁试图以“学术上的问题,只能交给学者” 为由,与之保持政治上的距离,但最终屈从于军部要求,两度发表否定此前通说立场的“国体明徴声明”,并对美浓部的著作下达禁售处分。

由此,政府逐渐丧失了对军部的统制。


议会的问题

本应对军方实施统制的议会,也逐步失去其功能。

最典型的例子是斋藤隆夫众议院议员的除名事件。1940 年 2 月 2 日,在众院本会议上,斋藤议员抨击战争泥沼化,严厉追究政府的战争目标,即所谓 “反军演说”。陆军对此强烈反弹,认为该演说侮辱陆军,要求其辞职;多数议员随之附和,最终以赞成 296 票、反对 7 票的压倒性多数,将斋藤议员除名。这是议会中试图履行议员职责的罕见案例,然而当时的会议记录至今仍有三分之二被删除。

在对军方实施统制极其重要的预算审议方面,当时的议会亦难言发挥了对军方的监督功能。自 1937 年起设立临时军事费特别会计,至 1942 年至 1945 年间,几乎全部军费均计入特别会计。就特会的审议而言,预算书未示内页细目,众院与贵族院基本以秘密会议形式进行,审议时间极短,称之为 “审议” 实难当其名。

即便战况恶化、财政吃紧,陆军与海军仍以组织利益与颜面为赌注,围绕预算争夺激烈对立。

此外,不可忘记的是,自大正后期至昭和初期的 15 年间,包括 3 名在任首相在内的多名政治家,被国粹主义者和青年军官等暗杀。被暗杀者皆为重视国际协作、试图以政治统制军方的政治家。

包括 “五・一五事件”“二・二六事件” 在内的这些事件,之后极大阻碍了包括议会与政府相关人士在内的文官,就军方政策与预算进行自由讨论与行动的环境,这一点不言自明。


媒体的问题

另一项不可轻忽的是媒体问题。

1920 年代,媒体对日本的对外扩张持批判态度;石桥湛山在记者生涯中主张放弃殖民地。然而自 “九一八事变” 前后起,媒体论调转为积极支持战争。因战争报道“卖得好”,各报社发行量大增。

1929 年美国大萧条引发欧美经济受重创,遂以国内经济保护为由采取高关税政策,日本出口受到巨大打击。

在严重不景气的背景下,民族主义高涨;德国纳粹、意大利法西斯相继崛起。在主要国家中似乎唯有苏联在发展;思想界亦弥漫着 “自由主义、民主主义、资本主义的时代已终结,英美的时代已终结” 的论调,接受极权主义与国家社会主义的土壤逐步形成。

在此情势下,关东军部分人员发动了 “九一八事变”,仅约一年半便占领了面积为日本本土数倍的土地。报纸对此大肆报道,许多国民为之迷惑,民族主义进一步高涨。

关于日本外交,吉野作造批判了 “九一八事变” 中的军部行动,清泽洌严厉批评了松冈洋右主导的退出国际联盟等,虽有部分尖锐批评,但自 1937 年秋起,随着言论管制加强,对政策的批判被封堵,积极支持战争的论调方得以传达于国民。


情报收集・分析的问题

当时,包括政府在内的我国,是否能够正确认识国际形势,也需反思。比如,在与德国就以苏联为对象的军事同盟进行交涉之际,1939 年 8 月签订了《德苏互不侵犯条约》,时任平沼骐一郎内阁以 “欧洲天地已生出复杂怪奇之新情势” 为由总辞职。关于国际局势、军事情势,是否收集了充足信息、是否对既有信息做出了正确分析、是否得以及时适当共享,均存在问题。


给今日的教训

在战后的日本,文人统制已作为制度得到整备。《日本国宪法》规定,内阁总理大臣及其他国务大臣必须为文人;《自卫队法》则明确自卫队置于内阁总理大臣指挥之下。

《日本国宪法》还明文规定内阁总理大臣为内阁之首,内阁对国会负连带责任,从制度上确保了内阁的一体性。

此外,已设立国家安全保障会议,加强了外交与安保的综合协调。政府在情报收集与分析方面的体制亦有所改善。这些仍需随时代推进而进一步精进。

针对过去 “缺乏政治与军事适当统合机制、以‘统帅权独立’之名导致军部暴走” 的苦涩经验,制度性补救已予以落实。另一方面,这些终究只是制度,若不被适切运用,便毫无意义。

政治一方需充分具备 “驾驭自卫队” 的能力与见识。必须正确理解当前的文人统制制度,并通过不懈努力予以适当运用。要具备不屈从于不负责任的民粹、不随波逐流的政治家之矜持与责任感。

自卫队方面,则应以专家集体的立场,就我国所处的国际军情、装备与部队运用,积极向政治方做出说明并提出意见。

政治负有跨越组织 “竖割” 并予以统合的责任。绝不可让组织割据、对立、迷失日本之国益。必须以历史为鉴:当年陆军与海军各自优先本组织逻辑而对立,甚至各自内部的军令与军政亦缺乏联动,国家意志未能一元化,终使整个国家被引向战争。

政治必须常思国民整体之利益与福祉,并以长期视角作出理性判断。当责任归属不明、局面陷入僵局时,即便成功可能性低且风险高,“勇猛之声”“大胆之方案”也易被接受。海军军令部总长永野修身将开战比作 “手术”,称“虽有相当担忧,但要治此大病,唯有下大决心、排除国难”;又称“政府判断不战则亡国,然战或亦通向亡国。然而不战而亡,则连灵魂也丧失,是真正的亡国。” 据称陆军大臣东条英机亦曾对近卫文麿首相施压称:“人有时也需要闭眼从清水寺舞台上跳下去。”如此将精神性・情绪性的判断置于冷静理性之上,导致国家误判航向的历史,绝不可重演。

为防政府做出错误判断,发挥 “止闸” 作用者,正是议会与媒体。

国会须通过行使宪法赋予之权能,适切地对政府活动进行监督。政治切不可迎合一时舆论,为博取人气而推行损害国益的党利党略与自我保身。

我们需要包含具使命感之新闻业在内的健康言论空间。先之大战中,媒体煽动舆论,结果将国民引向鲁莽战争。切勿陷入过度商业主义,亦不可容许狭隘之民族主义、歧视与排外主义。

包括安倍前首相不幸遇害在内,以暴力践踏政治、以歧视性言辞威胁自由言论,绝不容许。

这一切的基盘,乃是向历史学习的姿态。以勇气与诚实直视过去、以谦逊之心倾听他者主张之宽容的本真自由主义,以及健全而强韧之民主主义,至关重要。

正如温斯顿・丘吉尔所洞见,民主主义绝非完美的政治形态。民主需要成本与时间,且有时会犯错。

正因如此,我们更应始终在历史面前保持谦卑,将教训深刻铭记于心。

在自卫与威慑上保持实力组织极其重要。我并不否定威慑论。在当前安全保障环境下,这是实施负责任安保政策的现实。

同时,若在一国中拥有无与伦比力量的实力组织超越民主控制而暴走,民主便可能瞬间崩塌。另一方面,作为文人的政治家也并非不会误判而走向战争。对文人统制、适切政军关系之必要性与重要性,无论如何强调都不为过。政府、议会、实力组织、媒体皆须时刻铭记于心。

斋藤隆夫议员在 “反军演说” 中指出,世界历史是战争的历史,并论称并非正义必胜,而是强者征服弱者是战争的本质;忽视此点而躲在 “圣战” 之美名之下,误国家百年大计,万万不可。他主张基于现实主义的政策,终被众议院除名。

次年在众院防空法委员会上,陆军省甚至称,空袭时市民避难,将构成战争持续意志的破裂,因而应予否定。

两者虽为久远往事,却足以充分传达 “议会放弃职责”“精神主义横行” 与“漠视生命・人权”的可怖。若不正面面对历史,便无以开辟光明未来。在我国处于战后最为严峻复杂的安全保障环境之当下,更应再认历史学习之重要。

如今,拥有战争记忆的人日渐稀少,记忆的风化令人忧惧。正因如此,包括年轻一代在内,每一位国民都应主动思考先之大战与和平之样态,并将其运用于未来,我相信,作为和平国家之基石将因此愈加坚固。

我将与国民各位一道,汲取先之大战种种教训,竭尽所能,确保不再重演那般惨祸。

令和 7(2025)年 10 月 10 日

内阁总理大臣 石破茂

知乎用户 高群 发表

老政客基本的局势嗅觉 + 彻底无欲无求的职业生涯 = 这番讲话。

很多人认为还不够,但这其实已经是这几十年自民党一哥最 “激进” 的表达之一了。

石破茂并非为了低头,他全篇就在提一个问题:国民如此激进,那大家准备好战争以及战败了吗?

你准备好了,那你就是昭和军部,明知失败还要战争,最后坑害国民;你如果没准备好,那你连昭和参谋都不如。

对于石破茂来说,日本当前国际局势基本已经到了战后最紧张时刻——冷战虽然烈度比现在高,但那是美苏争霸,亚洲是二三线位置,对于日本来讲安逸的很。但现在是中美争霸,其中一极不但就在自家隔壁,还和自己有仇。

那但凡中国这个债主仇人选择挣脱自己给自己套的枷锁了,那他会选择北上捅毛子的西伯利亚烂腚眼呢?还是西出捣次大陆粪坑呢?还是南下收拾群岛雨林里的猴群?

怎么看还是东向报仇顺便拔钉子最可能啊。

那这时候你令和小裕仁们天天叫嚣天诛中国,你们准备好真打了吗?不会真指望美爹为了自己在客场和对手搏命吧?

现在中国看着是一天比一天绷不住了,一旦他哪天真打台湾了,这头猛虎时隔几百年重新尝到吃人的味道了,你觉得他们会停下来吗?

石破茂是不信的,所以他这一年闭口不谈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因为他觉得台湾真有事了日本是真的确实会马上有事。

所以回到开篇,右棍们天天叫板载,你们准备好玉碎了吗?准备好了先切个腹给大家开开眼啊,别最后又和昭和军部一样升官我来送死你去。

但这个话,放到如今日本来讲,还是太刺耳了,因为本质上日本绝大多数国民并不相信中国有这个实力——这已经成为一种群体性自我欺骗。

但骗自己虽然可以骗一辈子,世界却不是只有你一个人。

所以石破茂在一哥生涯最后时刻,还是尽人事听天命,再最后劝一次国民。

劝不住就拉倒,反正凭自己的操作,战后全家混个善终问题不大。

知乎用户 金台夕照田园调布 发表

属于是肺腑之言了。可惜学历史的人只能眼睁睁看着不学历史的人重蹈历史的覆辙。

首先要明白这个讲话的对象是日本人,而不是其他国家,简单道个歉当然很容易,但是有用吗?这个讲话实际上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说的是为什么日本战前政治制度会失效导致军部暴走,实际上是骂日本战前所有人没有一个无辜的,从政府、民众、媒体甚至天皇,是所有人的放纵导致了军部暴走。实际上是在骂今天的网右、高市、麻生、神谷、产经新闻毫无底线带着日本往死路狂奔。

然而并没有任何日本人在意他说了什么。唉,略茂蛆真的太坏了。

知乎用户 luckyhawk 发表

日本亡于 918 事变

石破茂是完全站在日本人角度阐述了一遍这个观点,其实是有很多话给日本人留面子没说的。

从国际的角度来看,只要日本搞了 918 事变,就意味着和苏联翻脸——东北地区的常年稳态是中国平衡日俄两方,日强则联俄,俄强则联日。日俄战争就是中国联日削弱俄国。

而 918 事变就意味着日本独吞了整个东北,从而彻底得罪了中苏两国。而日本就不得不寻求结盟,来抵抗中苏的反扑。而在美国压力下,英日同盟瓦解,日本已经不可能加入昂撒阵营。那么唯一的一条路就是和德国结盟加入法西斯轴心国阵营。

哪怕日本 1937 年不搞 77 事变,只要德国在 1939 年正式开打,日本就没有跳船的机会了。苏联会乐得和日本签个中立条约,然后在欧洲战争结束后回过头来把日本吊打。别忘了,中东铁路还是苏联在管理,日本的军事调动几乎是单向透明。那么,为了防卫东北,日本就一定要将防线往前推进,诺坎门也好,热河也好,都是扩大防卫圈的自然行动。那么全面吞并华北和内蒙就是一个时间和手段的问题。只要日本越过长城,全面抗战就一定会发生,中国什么领导人都明白这是亡国之战。

只要全面抗战发生,

1,日本的财政一定会崩溃。

2,昂撒集团在中国的利益一定会受损。

3,日本一定会吞并越南来解决粮食危机。

123 条件凑齐,美国吸干了日本最后的外汇储备后,就会 “好心的” 开始对日制裁——那么日本就一定要夺取南洋的英国殖民地。珍珠港在平行宇宙中未必发生,但 Z 舰队是一定要死的。

那么剩下就是等着看蘑菇云了。

日本作为一个穷鬼帝国主义,扩张的极限就是甲午战争之后的版图,他们吞并东北之后没有足够的人手统治,他们占领荷兰的油田之后没有足够石油工人开采,占据江南富饶之地还要和新四军做生意才能维持补给。日本投降前几天,各大财阀集体向银行借款囤货,坐等战败后发国难财,饿死全国的穷人也无所谓。

外面打生打死,内部卖儿卖女。要不是两颗原子弹,日本国内马尔萨斯、马克思、马克沁高低要选一个。

这才是石破茂不忍心告诉日本人的历史真相。

知乎用户 Kirisame Marisa 发表

石破茂的最后一舞”。

石破茂这个谈话注定是两边不讨好的,而且内容也并不正确,具有局限性。但是从石破茂个人讲,充满了 “老臣冒死进谏” 的味道,如果只看这篇谈话,石破茂确实是在为日本的未来着想。

如果石破茂想在历史上留下好名声,可以像村山那样只道歉,只说日本做错了,不说为什么会做错。然后继承鸠山由纪夫的生态位。虽然会被右翼骂,但是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触及问题的根源,也很难改变日本社会的看法。

如果石破茂想成为日本右翼心目中的英雄,大可以迎合民粹,搞历史翻案。当然鉴于石破茂已经被右翼戴上了亲中的帽子,所以搞这个也没有意义。

因此,石破茂发这个讲话完全就是从 “劝日本人” 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为了他个人的历史定位。

村山谈话只是笼统的道个歉,指出日本发动战争是错误的。

安倍谈话则是 “这件事过去了,和现在的日本人无关”。试图让历史翻篇,潜台词就是让人不要再去思考历史问题。

而石破谈话则是回到了 “以史为鉴” 的立场,并进一步展开了讨论。以他个人的观点去回答 “为什么会发动战争” 的问题,比较深入分析了日本当时的体制问题。

虽然这个题石破茂并没有答到要点,答题思路仍然具有他作为保守政治家的局限性,但是也算是努力答了,把这个过去很多日本人避谈的问题放到了台面上。

我猜测石破茂可能已经意识到日本社会快逐渐被民粹绑架,所以想用最后一点力量踩刹车

因此石破茂发这个讲话不是讲给国际社会听的,更多是对日本人说的,为了让日本人听进去,没有太多谈及对其他国家道歉问题。

而是苦口婆心地分析了当时日本整个体制的弊病,以及媒体煽动民粹的责任,最后整个日本又是如何陷入了癫狂,甚至借 “天皇机关说” 事件,非常隐晦点出了天皇也是有罪责的,看似是在说历史,其实都是在指向现在。

石破谈话对旧日本体制的批评只停留在技术层面,没有从根本上指出法西斯主义是罪恶的,也没有明确指出日本发动的战争是罪恶侵略战争。

但考虑到石破茂本人的身份及认知,以及他所处的当前的日本政治环境,在考虑到这个讲话 “劝谏” 的目的,能说到这种程度已经不易。

知乎用户 大熊喵​ 发表

石破茂:“当年一部分日本人的错误行为绑架了整个日本,给当年的日本和世界带来了悲剧,今天的日本人一定要牢记教训,避免悲剧重演”

多数日本人:“闭嘴!我们当年什么都没做错!日本是无辜的,没有什么可反思的!你这个日奸!”

石破茂是真的想踩刹车,可惜现在的日本人绝大多数只想踩油门

巧合的是,绝大多数中国人也都希望日本人踩油门

知乎用户 zzzzzzw 发表

石破茂:反正吧,该说的我都说了,该给留的面子我也留了,道理就是那么个道理,你们自己看着办吧,爷要回去打二游了

知乎用户 Lajiya 发表

全文看过后,不禁会想,有多少日本国民会耐心看完而且看得懂,这是个问题。

抛开善恶、意识形态不谈,仅从技术层面来大致分析为何旧日帝会走向战争,最后亡国。

旧日帝的宪政构造究竟有什么漏洞,那些人是如何把这些漏洞扩张成黑洞。

除了对日帝史有兴趣的人,多数人只需要输出情绪,会对这些有兴趣去了解吗?

天皇机关说是什么鬼?不懂。」

斋藤隆夫,哦!画骷髅 13 的,这么能活啊!」

石破茂只是想告诉国民一些常识吧,可惜最多有外交层面的意义,不对,还有自己历史定位。

不管怎么样,今天大概是石破桑一年来最开心的一天。

知乎用户 猫猫的独语 发表

在地鐵上抽空看了石破談話的視頻跟文稿翻譯

不得不說那個內容真的很厲害

村山談話小泉談話都是對國際社會的道歉反省

可以看到右翼還是不服,覺得道歉的責任是國際社會給他扣頭上的,自己只是失敗了所以要被譴責,然後就催生出了單純就是避重就輕的安倍談話

但石破這次的面向是對日本國內,徹頭徹尾否定了大日本帝國的二元君主立憲制度,還有統帥權在天皇手上的制度

石破這次是告訴大家其實軍部一開始就知道打不贏,但還是硬打,最後把所有人都賠上去了,這事為了私慾的政客有責任、不接受天皇機關說而想以現人神之姿擴權的天皇有責任、只會給被戰爭鼓舞的公眾餵情緒價值的媒體也有責任

也就是說不是軍部拖著大家送命,昭和也不是白蓮花,而是舊日本的整個制度一開始就是為了讓軍隊有話語權,乃至於可以壓過文官而設計的,這是舊日本的必然結局

除此之外石破還以古諫今,告訴民眾右翼民粹是危險的,自衛隊擴權非常危險,政客為了私利跑去挑唆仇恨更危險,會把整個國家再次帶入戰爭的悲劇

否定舊日本本身比起壓著頭道歉更能讓右翼破防,石破也很清楚,所以這次不是單純的道歉而是深水區的反省

果然是一有空就往國會圖書館鑽的石破茂的含金量

知乎用户 Tokai Teio 发表

问题下的不少回答都已经说得很好了,石破茂的这篇讲话不是对着中国、韩国说的,是针对日本政治的现状说的,以史喻今、借史警今。

正如石破茂此前所说的一样,这份讲话将是他的「政治遗嘱」,是他离任首相之前,对那些今天的「军部将校」(石破原话)——固守安倍历史修正主义路线的右翼分子——发出的最后忠言。

他最想说的话,其实就是那句「我们决不能容许狭隘的民族主义、歧视和排外主义。」石破茂深知当下的日本已经深陷排外主义与民粹主义的风暴,极右翼迅速抬头,自民党也被高市早苗掌握了权力。

今年 9 月初时,石破茂甚至想过断然解散众议院后联合温和左翼政党,重新组建联合政府。他之所以要这种必定导致自民党分裂的手法,是希望构建起一道抵抗右翼民粹主义政党上桌的防火墙。不过,在自民党的逼宫之下,这个计划最终化为泡影。

石破茂的亲密战友岩屋毅在 9 月 12 日表示,他认为日本政治需要「与民粹主义、右翼民粹主义明确划清界限」。在石破政权期间,与石破茂多有合作的最大在野党——立宪民主党也抱有共同的观点,其党魁野田佳彦在 8 月 8 日接受采访时说道:

打倒自民党。这次(参议院选举)我也本想以打倒自民党为目标来战斗的。但结果证明,仅仅以打倒自民党为目标的战斗方式已经不行了。果然,右翼民粹主义太强大了。我一直都说要对抗左右两边的民粹主义,但比起左翼民粹主义,右翼民粹主义更为猛烈。现在欧洲正在发生的事情,在日本也开始初现端倪,我们应该意识到这一点。问题是,我们的政治该如何与之对抗。

在今年七月的参议院选举中,立宪民主党虽然高举反对排外的旗帜,却因选举战术老气横秋、选前固执地抗拒日本选民所最新喜爱的政策,在选举中惨败,被埋没在以参政党为首的右翼狂潮之中。事实上,立民等中道政治势力在日政表现上的极端失败,也是这波右翼民粹之风得以吹起的原因。

野田、石破二人关系亲近。事实上,参议院选举惨败后,日本维新之会的执行部提议道「我们为了实现大阪副首都构想,不如加入执政联盟」,但亲信建议石破应优先考虑与维新之会建立关系时,他却以「这样对一直协助我们的野田先生太失礼」为由,婉拒了这个提议(官邸相关人士)。在上述的解散计划之中,立民正是石破设想中的合作对象。

除了立宪民主党以外,自民党的老伙计公明党也在最近开始大力反对右翼民粹主义与排外主义。然而,在右翼民粹主义的狂风骤雨之中,中道路线的政党就像是「过气的演歌歌手」。这个比喻本是今年七月时,野田佳彦对电视节目上对石破茂的一句戏言,但如今已经变成难以改变的既成事实。

在自己的谈话里,石破茂以自己的视角中规中矩地回顾了日本走向军国主义的历史进程,反思日本失控的原因,希望以这种战后民主主义的视角警醒选民。可是,对于在当下的右翼民粹主义风暴中随波逐流的一般选民来说,这些历史内容本就是他们自上学时代开始,便不关心也不愿意关心的大道理。至于作为这波风潮核心的右翼分子,更是一边倒地怒斥石破茂卖国,字面意思地暴跳如雷。

在几年前的访谈中,石破茂曾如此说道:

田中角荣先生曾经说过:「只要参加过那场战争的人还在这个国家的中心,这个国家就没事。」但是现在,包括我在内的政治家、官僚和企业人士,几乎都是不知道战争的一代。……
就像山本七平先生所说的那样,这个国家依靠「空气」运转,而对于其结果,谁也不负责任。我认为这种 DNA,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都没有太大的变化。
吉田满先生的著作『战舰大和号的末日』(讲谈社文艺文库)如此写道:明天终于要突入冲绳了,而海军学校出身的正规士官和帝国大学、早稻田的学徒动员的士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因为是命令,所以事不得已,但为什么我们就要去死呢?(有这样的疑问)是当然的。明明知道会失败,却还是被迫出击。结果,我们灭亡了,新的日本觉醒了,这不就好了吗?实际上,这个国家曾经灭亡过一次,但新的日本真的觉醒了吗?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历史课基本上都是在明治维新,甚至日清、日俄战争中结束的。(大家)几乎没有机会学习近现代史。如果我们不能好好验证并学习日本是否做错了,孩子不就不能承担起「新日本」的责任吗?

「实际上,这个国家曾经灭亡过一次,新的日本真的觉醒了吗?」对于石破茂的这一问题,今时今日的日本政治似乎正给出了一个残酷的回答。

知乎用户 吾牧之​​ 发表

石破茂的讲话的题眼是

米内光政前首相有 “请注意,莫要为避‘渐贫’而反致‘骤贫’” 之提醒的情况下,为何仍未能对大政方针作出重大调整?

米内光政是旧日本的海军大臣,本身也是甲级战犯,但是因为反对太平洋战争,所以在战后被美国人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他在战后任职于第二复员省,是最终完成日本海军解散任务的人

他的主要观点是日本不应该挑战英美

考虑到日本现在实质上是美国的被监管国

就算是高市早苗这种人,也不可能反对美国

所以石破茂的意思是,日本不要像二战的时候,反对英美那样反对中国

换一句话说,就是在石破茂眼中,这一次中美交锋,他其实不是很看好美国的

他认为,如果这一次日本极端的介入了中美交锋,会给日本带来太平洋战争的恶性后果

最后会让日本经济彻底崩溃

从目前的渐贫,最后成为最坏的骤贫

这句话,其实不是说给别人的,正是说给自民党内部的极右翼的

石破茂是以今天的米内光政的身份说这个的

援引甲级战犯的发言,肯定会令中国不快,但是为了能够劝说极右翼,他还是这么说了

第一个方面的讲话是认为旧日本没能建立起约束武官的文官政府,但是这并不是石破茂的主要目的

他大谈元老政治,目的是讥笑高市早苗是一个傀儡

毕竟高市早苗作为一个新进党的叛徒,其实本来不是自民党一派人物

“元老、重臣等超宪法性存在的媒介”,在国家意志的一元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号召自己仅存的支持者,一定要限制高市早苗

后面讲的大正民主云云,主要是说,不希望自民党因为内斗,为他人做了嫁衣裳

美浓部达吉,学过法律的都应该熟悉这个人,所谓天皇机关说,其实就是否定日本天皇的神格,认为天皇本人也应该在宪法约束下行事

这个理论在 1935 年日本军阀成事儿之前是日本宪法学的通说

石破茂说这个事情,是揶揄高市早苗和他的主人麻生太郎的修宪行动是愚蠢的

至于那个立宪政友会,是伊藤博文创设的,你可以理解为旧日本的自民党,也是一个长期执政的政党,但是三十年代后,该党因为内乱,援引日本极右翼势力参与本党内斗,终于丧失了执政权力,甚至最后沦为日本军阀的傀儡

在 1941 年干脆被东条英机勒令解散

之所以说什么立宪政友会,主要是告诫麻生太郎,不要让自民党重蹈立宪政友会的覆辙

哦,对了,对华友好的鸠山由纪夫的祖父鸠山一郎就是立宪政友会的末代总裁

当然,鸠山一郎也是自民党前身日本自由党的创始者

鸠山一郎有一个好朋友叫吉田茂的,就是那个上蹿下跳的麻生太郎的外祖父

麻生派的政治资源的一大来源就是吉田茂

吉田茂这个人,人品不好

当时鸠山一郎因为被人检举于二战中写文章吹捧希特勒

被禁止当首相

吉田茂当时信誓旦旦的说,一旦鸠山一郎能够担任公职,自己第一时间退位让贤

但是等到朝鲜战争爆发后,鸠山一郎被允许出任公职了

吉田茂却食言而肥

这是在挖苦麻生太郎这个人遗传不行

是祖传的见利忘义。

至于提及众议院议员斋藤隆夫,无非是说他石破茂就是今天的斋藤隆夫

他的下台是自民党的堕落的表现,这场宫廷政变,是可耻的,可笑的,最后一定会没有好下场

![](data:image/svg+xml;utf8,)

这里得介绍下斋藤隆夫,这个人是律师出身,旧日本的资深议员

1940 年在日本议会发表了斥责日本侵华战争的演讲

时任陆军大臣畑俊六一脸冷笑和看猴子一样看斋藤隆夫

当时日本的民主政治,基本上已经算是完了,他演讲完后六个月,日本的所有政党都被取缔

至于斋藤先生么自己最后也被日本军部搞了下去

不过老先生人脉很广,所以到底是没成为非国民

战后老先生创办了日本进步党,这个日本进步党就是后来的日本民主党

也就是自由民主党里面的那个民主党

前面提了自由党的老前辈,这里提民主党的老前辈

意思是,自民党的根基就是反对右翼,如今和右翼同流合污,是在自断根基

用心之良苦,可见一斑

石破茂,其实是号召党内一定要吸取鸠山一郎的教训,拿出民主党的斋藤隆夫的气魄和高市早苗、麻生太郎等人斗到底

哦,对了,这里还提到了预算问题

考虑到自民党拉着公明党在参议院和众议院,选票都已经不过半了

被公明党抛弃后,只不过是一个相对多数的席位

所以这个预算问题,实际上是暗示议员们一定要在预算案上面卡死高市早苗政府

“包括三位在任首相在内的众多政治家,相继被国粹主义者与青年军官暗杀。遭暗杀者无一例外,皆为重视国际协作、意欲以政治统制军队之政治家。”

这里就是暗示,日本的政治环境已经空前恶化

同时表达对安倍晋三的同情

安倍这个人,虽然首鼠两端,但是是一个聪明人,他任内中日两国政冷经热

这是号召残存的安倍派(大多数深陷黑金政治指责),团结起来和麻生太郎斗争

至于媒体,则是指责目前日本的极端民粹主义

至于情报收集,则是讥笑高市早苗和他的主人麻生太郎,在中美争端中,当美国人的急先锋是很愚蠢的;言下之意,他似乎认为美国基本上快要成了二战的德国了

必须以不屈于不负责任的民粹主义、不随波逐流的政治家之矜持与责任感自勉。

仍旧是政治号召,斗争谁呢?高市早苗和他的主人麻生太郎呗

看来石破茂这一次是相当的伤心了

至于旧日本陆海军因为派系利益损害日本的前途

言下之意是劝诫麻生派的人不要光看到自己的利益,要为国家考虑

既然最开始以米内光政自居,那么显然,这里的旧日本陆军,影射的就是麻生派

看来石破茂认为麻生派是今日的东条英机了

怕大家看不懂,他还举了一个例子

“据称,**陆军大臣东条英机(麻生派)**亦曾逼迫近卫文麿首相(他石破茂):“人有时也需要闭着眼从清水舞台上跳下去。” 我们绝不能重蹈因精神主义、情绪判断压过冷静理性判断而误国之覆辙。”

这就是再一次挖苦了麻生派的政变了

为防政府作出错误判断,发挥 “刹车” 作用的,正是议会与媒体。

号召议员,不分党派和麻生派斗争,号召媒体和麻生派斗争

当然了,说到这里,石破茂的非国民的帽子,算是自己给自己扣上了

为了避险,他又援引了斋藤的话

斋藤隆夫议员在其反军演说中曾论称:世界历史即战争史,战争并非 “正义者胜”,而是 “强者征服弱者”;不应忽视此点并躲在 “圣战” 的美名之下,从而误国家百年大计**。他主张以现实主义为基础的政策**,因此遭到众议院除名。

言下之意,日本右翼不知道中国和日本的国力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别看日本右翼吹得好,到时候还是实力说了算

下面这句话,就十分恶搞了

直接恫吓,支持右翼的普通人

次年的众议院 “防空法委员会” 上,陆军省甚至称,空袭时市民避难会导致 “丧失继续战争之意志”,并据此予以否定。

小心哦,你们再支持日本右翼

当心重蹈当年连个防空洞都没有的下场哦!

最后总结陈词

二者虽皆为久远之事,然足以充分昭示:**放弃议会之责任、精神主义横行以及对生命与人权之轻视,何其可怖。**不直面历史,便无以开辟光明未来。我国正处于战后最为严峻而复杂的安全保障环境之中,历史学习之重要性,尤其需要此刻再度得到确认。

麻生派是专断的派别,是精神主义的精神病患者,并不爱日本人民

至于 “我国正处于战后最为严峻而复杂的安全保障环境之中

考虑到日美同盟

这个最为严峻而复杂的安全保障环境可能说的是中国吧

在石破茂眼中

中国人没有来找日本的麻烦,就已经阿弥陀佛了

如果麻生派继续折腾下去

真要是添了新仇,那么必然会勾起旧恨了

到时候,日本人可是又要完蛋了。


他这个演讲,其实还是挺真诚的

是统一党内意见的政治遗言(当然就目前的情况来说,高市早苗想要当首相还是困难重重的),目的是和自民党麻生派斗到底

所以完全没有考虑到中国的观感

在一般的中国人,甚至部分外交人员眼里,这个讲演十分之不真诚

但是实际上,可比代表日本向中国道歉更有效果

从历史出发,直接否定了麻生派的路线

将麻生派形容为是今日的东条英机

我们实际上应该对这个讲演表示赞同,至少不是谴责

这不是写给我们,敦促中日友好的外交讲话

而是号召反对麻生派的各大势力一块把今日的东条英机——麻生太郎镇压回坟墓的召集令

因为,作为一个政治家

他当然知道,高市早苗的日本政府,必然是一个反华政府,一个把日本拉入泥潭的笨蛋政府(日本鹰牌外号叫笨派)

这种情况下,就算是讨好中国,对于日本也毫无意义

因为就算石破茂留下外交遗产,高市早苗也会当垃圾扔掉

更何况,区区讲话,本身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外交遗产

如此,还不如直接号召干掉高市早苗和他的后台麻生派呢


当然了,我觉的石破茂到底还是高看了高市早苗和他的后台麻生太郎

这俩人,其实就是牛皮大王

在目前的日美关系下,他们根本就不可能走上东条英机的路线

美国人只是希望和我们搞商业战争

根本没有兴趣和中国直接冲突

当然讲话也是很有效果的,就在刚刚,自民党的同盟公明党宣布退出执政联盟

以貌取人当然是不对的

但是你看看,左边那个还算是有点好人样子

高市早苗,啧啧啧,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

右脸的淤青,不知道是气急败坏导致的血液疾病

还是整容后遗症

似笑非笑的表情,活似豺狼

公明党是自民党二十六年的政治盟友

其建党基础是宗教团体创价学会

创价学会是建立在日莲宗信仰上的新宗教

这个日莲宗,以妙法莲华经为信仰根本

其宗教理念是在为他人服务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这个理念倒是和我们国家的理念差不多

其创始人牧口常三郎因为嘲讽东条英机,反对日本搞侵略战争,被日本军阀弄到监狱里面,折磨致死

另一个创始人户田城圣,因为不同意创价学会被日莲宗(二战时期,日莲宗已经退化成了一个侵略者的附庸了)吞并,也被扔进了监狱,日夜折磨——但是好在年纪小,身体好,天天念妙法莲华经激励自己,好歹是没死在监狱里

但是这场牢狱之灾,还是摧毁了他的健康,他五十几岁就去世了

牧口常三郎是教育家,主张教育应该让儿童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获得幸福

他还办了一个大学叫做创价大学

这个大学是第一个接受中国留学生的日本大学

从中斡旋,摆平日本官僚的就是赫赫有名的对华友好人士池田大作

当然了,作为宗教团体

总是会有一些麻烦事,所以他们在宗教团体上组建了公明党

作为本宗教的政治代言人的公明党(牧口常三郎的悲剧还是要吸取的,斋藤因为有政治人脉保住了性命,牧口常三郎因为就是一个教育家,所以被日本军阀迫害致死,这个教训是十分深刻的)

其底色,就是反对右翼

在自民党搞中庸政治的时候,还有联合可能性

眼下么,可能性就没有了。

由于该党拥有大量信徒,所以总是能够拿到稳定的选票

这才被自民党叫来联合执政

这一次和高市早苗翻脸,明面理由是认为自民党黑金政治很污秽

实际上是反感高市早苗的极右翼思想

毕竟创始人牧口常三郎的教训是深刻的,高市早苗这么折腾下去,兴许啊,就得把他们也送去监狱了

而且,因为毕竟是宗教组织

所以公明党也好,创价学会也罢,实际上都是很被右翼反感的

甚至在中国也有好多人嘲笑他们

前几年他们的传教视频还被做成了搞笑视频

所以,他们很难不感到恐惧

这次明明是讨厌高市早苗的右翼政策

但是却打着反对政治黑金的旗号

就体现了他们的恐惧了。

日本政坛的波诡云谲,和军国主义思潮复辟

可见一斑啊

据说在野党现在正在串联,打算在首相选举当中,集合大家的力量推举一个在野党的首相取代讨人嫌的高市早苗

考虑到高市早苗的自民党,在和公明党分道扬镳之后,其选票已经不占相对多数了

而且石破茂已经公然用战败讲话号召大家倒戈镇压高市早苗了

所以高市早苗,真的未必能够那么顺利当上首相

就算是当上了首相,他的主张,怕是也只能无限搁浅

当然了,他也很有可能和极右翼的参政党搞到一块去

但是参政党的席位是远远不如公明党的

所以高市早苗很有可能想要再和参政党勾兑之后,再和石原慎太郎的日本维新会勾搭到一起去

但是很遗憾,他似乎和日本维新会缺乏沟通渠道

而且吸收第三大党日本维新会后

石原慎太郎们很有可能会夺舍自民党

而且和这种人合作

将有可能导致自民党发生根本性的瓦解

了解这些之后,再看石破茂的演讲,就能够明白石破茂到底想说什么了


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

我并不认为高市早苗能够是一个长期的政权

之前我就说了,他很可能是众多短命政权中的一个

但是我到底是没料到

公明党会如此反感他

甚至甘愿牺牲从执政联盟里面获得的利益

毕竟,这个团体是服务于创价学会的

这种宗教团体,必须和执政党搞好关系

否则,可能会面临种种打压

和自民党决裂,的确需要很大的魄力

就高市早苗这种人品,十之八九会在以后难为创价学会吧

所以,现在高市早苗的政权,已经不是一个寿命长短的问题了

而是一个能不能诞生的问题了

当然,我还是倾向于他可能还是会当首相

但是很显然,他就算是当了首相,也必然会网络一大堆极右翼分子来

这必然会损害自由民主党的根本理念

到时候,最犯愁的可能就是小泉进次郎了

这个家伙,虽然是废话文学的代表,其实一直在装糊涂

他大概是自民党内部的王子,属于新时代的安倍晋三(小泉纯一郎虽然自称自己无派别,但是其实是安倍派的)

如果高市早苗这个背黑锅的,不仅没有背住黑锅,而且把自民党搞下台

想必小泉进次郎背后的安倍派会大为光火吧

毕竟大家都知道,世界经济会在 2035 年有一个明显的好转

任何一个政党,只要能够在 2035 年保持执政党的地位

就能够成为重振日本经济的功臣(一如 2012 年之后的安倍晋三自民党)

如果因为高市早苗的缘故,自民党错过这个机会

那可就十分的不妙了

考虑到日本的现实,这一次怕是很难像当年那样

在经济复苏前及时的把野田佳彦轰下台了。

要真是这样那就好玩了

不过也没什么

既然鸠山一郎的孙子鸠山由纪夫都能够退出自民党

很多事,其实也没那么紧要了

知乎用户 andycc15​ 发表

如果日本老百姓对于明治宪法的问题,元老政治,军部独走,天皇两重性,天皇机关说,反军演说等一系列内容没有起码的认知,需要一位首相来煞费苦心地进行教诲,讲述一些中国对日帝时期感兴趣的爱好者都熟识的内容。

那么是有必要反省一下日本的历史教育了。

丸山真男分析得都如此透彻了,后人连学习都做不到,真要成了’‘后者哀之而不鉴之’‘了。

知乎用户 梁幕橙 发表

虽然本身目的是踩刹车

但是部分内容还是值得赞赏的

国内左派对 45 年之前日本话术

无一例外是

军部是坏的 其他日本人都是无辜的。

石破起码在传统左派话术上更进一步

承认了 文官 议会 媒体 也是主动参与战争的帮凶之一

比如日本媒体甚至是战争的鼓吹手之一(传统左翼叙事下,日本媒体责任几乎被避而不谈)

没想到最后是石破这个中右翼说出来了

这点还是要赞赏的

知乎用户 希鲁杜雷 发表

“军部的本意是好的,但是少壮派给执行坏了。”

石破茂:“我看未必是执行坏了。”

知乎用户 刘苏州 发表

翻译成中文。

开战了就要赢,而强者才会赢。所以只有强者才应该主动开启战争,如果不是,那就说明,作为弱者启战的旧日本政体有着巨大的问题。

而日本参与的二战,是必败的,这一点日本高层早有预料。为什么还要参与?除了赌徒心态,更重要的是天皇 / 军部为了从政府(文官)那里抢夺权力,而扩大军队统帅权概念,把军队的人事权、财政权握在自己手里(特别军事预算绕开了政府 / 文官对军队财政的控制)。而扩大统帅权的借口,就是刻意发动的战争。战争开启得越大,军队的权力就越大。

那么日本当时的政府 / 文官高层阻止了吗?阻止了,然后被物理销号了。226 兵变918 事变都是结果。

那为什么政府 / 文官集团在一度占据优势的情况下,被军部下克上呢?

1、因为旧日本的政府体制有着巨大的问题,政府首脑虽有总理大臣之名,但没总理之权,整个政府高层的权力是被平分的。总理大臣没有能力集中政府的力量压制军部,甚至会有文官中的投机者和军部合作,反过来压制总理的权力。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这是明治天皇乐意见到的,不然政府首脑拥有核心权力,那天皇还怎么暗里参政,早就被当橡皮图章了(这是石破暗示,但没说出来的话)

2、日本军部是完全独立的,统帅权归军官 / 军部参谋和天皇。但财政方面是交给政府下属的陆军省和海军省的。在 918 事变之后,基本军费都通过特别军事预算走,政府不再有决策权。

为什么旧日本政体要搞出个军部尾大不掉的情况?还是因为天皇的最高统帅权。(石破也没说出来)

那旧日本体制在明治维新到甲午战争,再到日俄战争期间,为什么都显示出了非常高效的治理能力呢?为什么军事、外交和内政方面都有着不错的表现?是否说明旧日本体制没有问题,只是最后愿赌服输战败了呢?

石破茂告诉你,是不对的。明治政府之所以能保持旧体制高效运转,不是因为体制正确,而是日本维新元老们牛逼,可以更好地 “运用” 体制。

元老们虽然当了政府的文官,但他们都出身大名,军事素养极高,军事威望也有,军队中大量都是曾经大名们的武士,天然效忠元老。这些元老们能够掩盖体制的问题,但他们终究都老死了。接任的文官没这个能耐,也没有这个土壤。

所以旧日本的体制从根子上就是错的,正是这样的错误,才让日本最终陷入必败的战争,把日本维新后的百年国计扔到了泥土里。这个体制问题包括天皇。

所以现阶段日本体制才是正确,文官领导武官,限制天皇权力,偶像化盆栽化天皇。这是日本在战后保持和平发展的正确之路。

但现在又有人打着右转的旗号,煽动国民以获得权力(说的就是你,麻生)要把日本再次卷入一场必败的,和中国的战争。

国民们一定要牢记历史,看清楚某些人的嘴脸,不要让我们的后人复哀之。

还有你们这些 naive 的媒体,上次旧日本疯狂的事就有你们挑唆的份。这次你们还想来一次??疯狂向国民灌输中国不堪一击的事,你们最好想想清楚后果。

石破茂言尽于此,你们听不听无所谓,反正以后战败了,有这段离别感言,我也算半个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知乎用户 德尔 Prinz​ 发表

石破茂很可能是日本最后一个想踩刹车的人了,但大多数日本人只想踩油门,更让他绝望的是:绝大多数中国人也希望日本人踩油门!

再加上现在公明党退出执政联盟,整个日本政坛可谓是风云诡谲。

知乎用户 Mio Amakura 发表

重点其实就是批判当时的日本制度失效、军队独走、226 直接物理销号文官,所以做出了错误的决策发动了错误的战争。

当然也不可能指望直接道歉,毕竟要是真道歉了,那就该他物理销号了。首相的退休金还没拿呢

再换个角度,日本二战后军国主义没被彻底清算,加上冷战胜利者(事实上是冷战幸存者)的心态,日本已经没法靠自己走上正轨了,必须先破而后立,那么至少破得温柔点吧

知乎用户 nkreturn 发表

石破是真的感觉日本出了大问题,他这个谈话,基本是土下座跪在地上,脑袋贴着地面,然后把日本上上下下都臭骂了一顿。

态度极其谦卑,内容极其激烈。

基本内容就是,目前的日本,制度是垃圾!政府是垃圾!军队是垃圾!媒体是垃圾!政客是垃圾!全 TM 是垃圾!我们又要完蛋了!但又和二战前一样,自我感觉良好!

当然石破的语气婉转很多,但意思,就是这个意思。

日本的首相谈话,大部分是表明态度的,而石破这次,是少有的,长篇大论梳理历史的。

因为历史上的一幕幕场景,正在现在的日本重演。

他真的很想向日本人讲清楚现在的日本,他真的很想让现在的日本人听他讲的话。

可惜,本次谈话,在日本国内,根本无人关注。甚至我估计,真正认认真真看完他讲话全文,并深入思考的中国人,比日本人还多。

真是讽刺啊。

知乎用户 南樗 发表

可以说是日本政坛少有的人类,开篇就讲了,日本战败的核心问题,在于政府指挥不了军队

1. 日本的宪法有大问题,宪法规定军队有独立统帅权,政府根本没有权力指挥军队,也就是说军队不听政府是合法的!

并且这里严重指桑骂槐影射天皇,因为战前日本宪法的第一条就是:

大日本帝国ハ万世一系ノ天皇之ヲ統治ス。
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之。

明确规定了天皇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和主权者,拥有国家的最终权力,而内阁和统帅部都只拥有辅政权。关于统帅权,宪法规定天皇是陆海军大元帅,拥有最高统帅权,有权决定战争的开始与结束(宣战、议和)。

也就是说,宪法规定的最高权力和最高统帅天皇,要负战争的最大责任,甚至可以说就是他默许军队攻击政府夺权,而且军队要发动战争也要他最终拍板允许,他才是最大的制度漏洞和战犯。但不能直接骂,只能指桑骂槐说宪法有问题。

2. 日本的政府有问题,各党派相互攻击,在野党为了权力主动和军队媾和,一起攻击政府,帮军队攫取到了更多权力,政府更管不了军队了。

3. 日本的议会有问题,议会限制不了军队,本来军费需要经议会审批,结果敢限制军队的政治家,要么被集体弹劾开除(斋藤隆夫),要么被下级军官暗杀(515、226),15 年整死了 3 位在任首相。最后军队无人敢管,自己给自己批预算,闭着眼按零,到这时军队彻底藩镇化,成为独立王国。

4. 日本的媒体有问题,918 之后,媒体为了热度各种拱火,疯狂鼓吹军事冒险,把民众洗脑得越来越魔怔,舆论完全导向军国主义

明文上把日本的宪法、政府、军队、议会、媒体骂了个遍,但最终骂的还是天皇,以下是隐喻,不好直接骂的:

5. 关于天皇:1935 年美浓部达吉的 “天皇机关说”,被在野党和军队拿来攻击政府,然后政府妥协道歉,并且把该书禁售。我还去查了这个天皇机关说是个啥玩意:

国家归属于国家,不属于天皇个人
天皇只是国家的最高机关,并不是国家的主体
天皇行使权力依然要受宪法的限制

也就是说,曾经有文官想把天皇变成君主立宪,但是被冈田启介内阁给卖了,政府出面道歉,禁止了该学说,并且发表国体明徴声明,重新确立天皇神格化的无限权力。在这个过程中天皇是最大的搅屎棍,和军队在野党一起唱双簧,一起抢本来属于政府的权力。

6. 关于国家与国民性:

政治负有跨越组织 “竖割” 并予以统合的责任。绝不可让组织割据、对立、迷失日本之国益。必须以历史为鉴:当年陆军与海军各自优先本组织逻辑而对立,甚至各自内部的军令与军政亦缺乏联动,国家意志未能一元化,终使整个国家被引向战争。

翻译成人话:日本的国体有大问题,根本就没有完成统一,各行各业到处都是藩镇,山头林立,不能协调合作不说,还天天相互使绊子。

当责任归属不明、局面陷入僵局时,即便成功可能性低且风险高,“勇猛之声”“大胆之方案” 也易被接受。

翻译成人话:日本人的国民性就是疯狗,明明打不赢的局,就是要闭着眼梭哈,还觉得这是有本事的象征。

政治切不可迎合一时舆论,为博取人气而推行损害国益的党利党略与自我保身。
政治家要具备不屈从于不负责任的民粹、不随波逐流的政治家之矜持与责任感。

翻译成人话:日本的文官太多摆子了,一到关键时刻就当缩头乌龟,为了选票被民粹牵着鼻子走。没有负起政治家的责任,更没有对抗民粹的胆量和决心。

先之大战中,媒体煽动舆论,结果将国民引向鲁莽战争。切勿陷入过度商业主义,亦不可容许狭隘之民族主义、歧视与排外主义。
如今,拥有战争记忆的人日渐稀少,记忆的风化令人忧惧。
若不正面面对历史,便无以开辟光明未来。在我国处于战后最为严峻复杂的安全保障环境之当下,更应再认历史学习之重要。

翻译成人话:求你们睁开眼看看隔壁龙哥的军备,不要再发瘟走军国主义道路了,这次真的会死的。

可以称得上是语重心长了,但正如他自己所描述的,日本人的国民性就是喜欢闭着眼梭哈,却又毫无理性直面问题的勇气。而且各行各业到处都是藩镇,各个机构为了夺权和不背锅,丝毫没有大局观,根本没有担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与责任。很难说,他这次演讲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知乎用户 白鹭梦鱼 发表

在这份既是战后八十周年讲话、又是对继任的政治嘱托的发言中,石破茂选择了 “为什么没有阻止战争” 为主题,虽然他在讲话中缺乏对战争造成的无辜受害者(尤其是其他国家的受害者)的慰藉,但他的讲话对战争问题的确做出了深刻的思考,是较为标准的自由主义反战史观。石破茂使用了 “反省” 的词语,认为战争导致“国内外众多无辜生命牺牲”,对战前日本政治体制的失衡做出了较为切中要害的点评。最关键的是——石破茂几乎直言不讳地对参政党与高市早苗所代表的极右翼潮流进行了批评,指明要以史为鉴,不能让日本再一次走上错误的道路

宪法设计的漏洞

石破茂在讲话中认为,战前日本宪法存在根本问题,宪法没有把军队的统帅权交给文官政府,为军队独走留出了余地

当时的制度性问题值得关注。战前的日本缺乏有效整合政治与军事的机制。
在《大日本帝国宪法》体制下,军队指挥权(统帅权)被规定为独立权限,制度层面不存在 “文民统制” 原则——即政治与军事关系中必须确保政治(亦即文官)始终处于优势地位。
内阁总理大臣的权限也受到限制。根据帝国宪法,包括内阁总理大臣在内的各国务大臣处于平等关系,总理大臣虽被定位为首脑,却未被赋予领导内阁的指挥命令权限。
尽管如此,直至日俄战争时期,元老仍发挥着统筹外交、军事与财政的作用。这些曾以武士身份参与军事的元老们深刻理解军队本质,因而能有效掌控军部。借用丸山真男的理论,正是这种 “元老 · 重臣等超宪法存在的中介作用”,在国家意志统一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当元老相继离世,这种非正式机制日渐衰落后,在大正民主思潮下,政党开始尝试承担政治与军事的整合职能。

但是,石破茂在讲话里对元老们予以了肯定评价,认为他们统筹着日本政治、军事、外交、财政,避免了灾难。这未免有点过于抬高元老们了。事实上,元老制度本身就是宪法之外的非正式存在,他们也是明治宪法内生矛盾的产物。假设元老们实现代代相传到了 30 年代,他们能阻止日本走向战争吗? 对此我表示怀疑

日本帝国时代所谓的 “元老”,并非一个正式的官制职衔,也不是自始就存在的宫廷势力,而是对明治末年以降,明治维新的功臣们逐渐退出台前走向幕后形成的政治集团的称呼。伊藤博文山县有朋井上馨等重臣们离开内阁后,转任内大臣、枢密院议长等宫内职务,成为了 “元老”。他们之所以能以这种非正式的形式发挥政治影响力,正是因为他们与天皇之间有着密切的私人关系,他们是天皇信任的顾问。以此为桥梁,他们在离开政府后继续将派阀政治的影响力渗透至国家决策层,甚至比他们还在担任内阁职务时有更大的影响力——尤其是在大正天皇无法理政时期。元老们的存在是不符合现代民主的精神的,他们的权力是非制度化的、个人化的,“元老” 的资格不来自于选举,也不来自于科层化的考核,而是依靠私人关系,通过荫庇与地方网络结成

具体来看,在元老里,伊藤博文主张建立政党政治,而山县有朋完全是军部政治的支持者,他反对政党政治,主张职业官僚、政党与军部合作组成政府。明治三十四年(1901 年)五月十日,成立了轨太郎内阁,当时恰逢日俄战争,在元老们的协商下,桂太郎内阁延续了四年时间,取得了日俄战争的胜利。但桂太郎的内阁也非政党内阁,桂太郎自己并不受民众欢迎,1905 年发生了日比谷焼打事件。由此可见,虽然有人认为元老们推动了立宪同志会与立宪政友会的形成,从而促成了民主政治,但元老们的存在本身又是反民主的。元老们或许怀着一定民主的愿望,但对权力的贪恋最终还是让他们无法放弃自己的特权地位

在伊藤博文、桂太郎、山县有朋、井上馨等元老都去世后,明治元老只剩下西园寺公望一人。西园寺公望很难继续控制军部,这不仅是因为独木难撑,也是因为军部内新生代崛起。西园寺公望只能通过自己的手腕与天皇的信赖来对政治施加影响,无法决定民政或军部的走向。西园寺公望或许的确赞成 “宪政常道”,但他难以扭转大局——而这一局面,元老们自己难道没有责任吗?

媒体如何促进战争?

石破茂对媒体进行了批评,他既批评了媒体为军国主义造势、支持战争,又批评了军部压制言论、不允许反战言论发表

20 世纪 20 年代,日本媒体对对外扩张政策持批判态度,记者时代的石桥湛山曾主张应放弃殖民地。然而自满洲事变爆发前后起,媒体论调逐渐转变为积极支持战争。因为战争报道 “好卖”,各家报纸发行量均大幅增长。
……….
在严重经济危机的背景下,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德国纳粹党与意大利法西斯党相继崛起。主要国家中唯有苏联看似持续发展,思想界普遍弥漫着 “自由主义、民主主义和资本主义时代已终结,美英主导的时代宣告结束” 的论调,为社会接受整体主义和国家社会主义思潮培育了土壤。
在此形势下,关东军部分势力发动满洲事变,仅用约一年半时间就占领了数倍于日本本土的领土。报纸对此进行大肆报道,众多民众被其迷惑,民族主义情绪进一步激化。
关于日本外交政策,虽出现过吉野作造批判满洲事变中军方行动、清泽冽严厉抨击松冈洋右退出国际联盟等尖锐批评,但 1937 年秋季起,随着言论管制的强化,对政策的批评之声遭到压制,传达给民众的只剩积极支持战争的论调。

石破茂对媒体的批评或许比单纯批评言论管制更符合历史的真相。当然,言论管制是一方面,石破茂没有提到的是,早在 20 年代末 30 年代初,特高课就在日本全国上下大肆逮捕日共了,到战前,左翼组织几乎被扫清,累计有十余万人次被抓。特高课还通过严刑拷打或以家人威胁,让左翼人士公开 “转向”,以瓦解左翼组织,让战友们互相提防、敌视

1928 年 3 月 15 日晨,特高课依据《治安维持法》,在全国 1 道 3 府 27 县逮捕共产党,共抓捕近 1600 人,通过审讯,其中 450 余人被起诉。田中内阁还以 “作为极左团体接受共产主义者的领导” 为由,逮捕、解散劳动农民党、日本劳动组合评议会、无产青年同盟等组织……
1929 年,特高课制造四一六事件,在全国逮捕 700 多名日共党员,重建的共产党几近溃灭。1930 年……….2 月 22 日,特高课在全国逮捕日共党员 781 人。1928—1931 年,根据《治安维持法》被逮捕的左翼运动者人数分别为 3426 人、4942 人、 6124 人、10422 人……
1932 年 10 月 30 日,特高课得知日共在热海召开全国代表大会,遂以热海为中心,在东京、镰仓等 3 府 18 县,逮捕日共党员 2200 人,仅东京一地就有 680 人。于是,正进入全盛期的日共溃散。1931—1933 年,因 “共产主 义活动” 嫌疑被捕的人数分别为 6903 人、9212 人、9000 人……
1932—1937 年,被逮捕的左翼人数分别为 13938 人、14622 人、3994 人、1718 人、1207 人、1292 人。被捕者、起诉者在 1933 年达到顶峰。在一系列高压政策下,日共及激进左翼分子放弃曾在九一八事变后坚持的 “反战”、“反军”、“反天皇制” 等主张,转而肯定侵华战争……

在战时,特高课对反战言论更加严格管制,反对战争的言论、对军部或战局的负面评价,乃至思乡怀亲的抒情都会引起特高课的警告

1939 年 8 月的一次返乡军人座谈会上,一男子因宣称 “反正日本兵怎么都是死,所以才不会退缩”,受到特高课严重警告。特高课无视、践踏个人隐私,强行搜查、研究个人信件与日记,为此不惜 “投其所好地收买邮递员”,或 “在半夜把邮筒放倒,从入口处取出信件”。一士兵在书信中写有 “可怜的士兵们告别家乡的爱妻和衰老的父母,忍着离别的泪水,在强大的权力面前毫无办法,只能自暴自弃地去赴死”,被特高课以违反《治安维持法》为由调查……..
内阁情报局的一份报告显示,“事变爆发后,国民的各种揣度、臆测,特别是与军事相关的流言蜚语增多,从中国事变爆发至 1939 年 6 月 30 日,检察局共受理造谣、传谣者约 800 人,其中 250 人被起诉”。特高课更被要求无须甄别好坏,凡导致人心动摇者即可判定影响恶劣……
对天皇的 “不敬” 事件与 “反战反军” 的言论、投稿和涂鸦事件频发。此类事件在 1942 年 4 月至 1943 年 3 月共被取缔 308 件,1943 年 4 月至 1944 年 3 月共 406 件,1944 年 4 月至 1945 年共 607 件……..

然而,另一方面,媒体也如石破茂所言主动地促成了战争。筒井清忠认为,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对外强硬与战争一直是民族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宪政是相伴相生的。宪政并不一定意味着反战,媒体也不见得反对战争。事实上,大部分媒体在历次战争中是战争的,认为战争能够扩张日本的国家利益

古川隆久曾提出,可见的 “民意” 是由 20-30 年代的社会精英,也就是官僚、军官、元老与知识分子所定义的,他们共同塑造了一种左翼、宪政、民主、和平与极右、军国、统制、战争对立的叙事。但这可能并不符合真正的民众的想法。民众未必那么在乎这两种叙事的冲突。战前大众媒体制造的两个主要议题是反对既成政党的腐败与对外战争的问题。这很容易让民众把这两个问题关联到一起,即革新与战争之间的关联。起初,近卫内阁也确实有这样的倾向,一方面是政治革新,清除积弊;另一方面是对外开战,扩展日本国家利益

反政党政治的思潮原本是为了促进民主,最终因为军部对左翼言论的管制导致他们只能批判政党政治,无法宣传左翼思想,反而在客观上促进了战争。早期民本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如吉野作造、马场恒吾)批评政友会与民政党(及其前身)轮替的政治感到失望,他们认为两个既成政党充斥着贵族气息,腐败不堪,并且以守成为主,维持着城市中产阶级与富农、地主的政治联盟。但是,由于左翼思想不被允许在媒体上出版,知识分子畏惧政府的审查与军部的暴力,媒体上只剩下了批评政党的文字,不存在批评军部的文字。结果,当时的媒体纷纷批评政党腐败,反倒像是反对宪政民主一样。这无疑会给读者造成一种错觉

这些批判者自身到了后来,也有不少选择与军部合作。社会大众党就是一个例子,他们认为军部在发动战争的同时结束了民主政治,让革新政党上台,推行统制经济,这与他们主张经济再分配、照顾民生、反对资本主义的思想是有共通之处的(俄罗斯越打越富. jpg)。既成政党反倒处于被动状态,在海军谈判与 918 事变时都遭遇了媒体的冲击,遭遇了卖国的批评。反倒是那些缺乏媒体途径的地区,例如农村地区,更加支持宪政民主,因为农村地区的议员在议会里代表农民的利益,农民对这种制度设计感到满意,他们对革新体制不感兴趣

媒体批判的扭曲、军部对左翼与自由主义思想的镇压、知识分子错误地走向 “革新”,这成为军部抬头的促进因素,间接导致了日本走上战争之路

无责任体制和超国家主义

石破茂在讲话中谈到,政府必须考虑全体国民的福祉,在责任归属不明的时候,政府需要敢于承担责任,不能再和战前那样因为无责任化而让日本走向深渊

政治必须始终着眼于全体国民的利益与福祉,立足于长远视角作出理性判断。当权责归属不明、局势陷入僵局时,即使成功希望渺茫且风险极高,人们往往容易接受那些豪言壮语与激进的解决方案。日本海军军令部总长永野修身曾以手术比喻开战决策:“虽心存忧虑,然欲治愈此大病,唯有下定巨大决心,誓要消除国难”,并称 “不战必亡,战或亦亡。但不战而亡,则是连灵魂都丧失的真正亡国”。陆军大臣东条英机亦曾逼迫近卫文麿首相表态:“人生在世,有时候就需要闭着眼睛从清水寺舞台纵身一跃”。我们绝不能再重蹈覆辙——因精神冲动和情感判断压倒冷静理性思考,而导致国家发展方向出现重大历史偏差。

丸山真男将 “无责任化” 和超国家体制作为日本走向军国主义的核心原因。在一个正常的国家,总统或议会或君主居于统治核心,当政治正常运行的时候,其他机构需要服从其命令。但在明治体制下,天皇采取“自律主义”,居于幕后成为非介入的权威象征,直属于天皇的权力机关——内阁、官僚系统、军部——因缺乏上下级统属关系,形成多头竞争、派系林立的权力结构。其他国家的非常状态,在日本成为了正常状态,此即“无责任制”。而因为议会护宪运动的失败,这种无责任最终蔓延到了民众这一端,最终形成了无人负责也无人行动的怪象,导致日本滑向军国主义

明治宪法虽然采取了 “几乎在其他各国中难以见到的大权中心主义(美浓部达吉)” 和皇室自律主义,但不如说,也正因此,造成了一种非依靠元老、重臣等超宪法的存在为媒介就无法使国家意志达到一元化的体制 。这种现象也由于一种行为方式在冥冥中发挥作用,即回避把决断主体(责任的归属)明确化,倾向于 “互相依赖” 的暧昧行为关系(如抬神轿所象征的那样)的方式。 “辅弼”责任说到底是一边揣度统治唯一正统性来源的天皇意志,一边通过向天皇进言来对其意志赋予具体内容 。前面论述过的无限责任的严格伦理在此机制中,往往包含着跌入巨大无责任体系的可能性。
——丸山真男『日本的思想』“天皇制下的无责任体系”

“超国家主义”是 “无责任体制” 背后的意识形态。在旧日本,自由的思想不被允许,天皇则高悬在一切之上,这导致人们对国家的热爱与对天皇的爱戴是空虚的。这导致,旧日本并不存在一种共通的道德感与价值观,“皇道”与 “爱国” 究竟意味着什么,没有人知道。于是,所有的权力团体都将自己与天皇关联起来以获得合法性,最终会产生一个诡异的结果:获胜者本身并没有得到人们的支持,但通过将自己与 “皇道” 挂钩在一起,就得到了人们的默认

批评今天的日本极右翼

石破茂在演讲的末尾说道

在亲历战争者日渐稀少、战争记忆濒临淡去的当下,我们更应坚信:当包括年轻一代在内的全体国民都能主动思考战争与和平的真谛,并将反思成果运用于未来建设时,和平国家的基石必将愈发坚不可摧。

石破茂此番言论,显然在警告参政党与高市早苗,不要因为和平太久,就忘了其可贵,开始鼓吹战争。他也是在向国民呼吁,要以史为鉴,不能再被极右翼蛊惑,让日本再次踏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石破茂本身是右翼保守派,但随着保守支流在自民党掌权并不断带着自民党右转,石破茂居然成了左翼保守派,堪称政治奇观了。如果森山裕看到小小泉败选、公明党退出联合的未来,他会不会选择效仿小泽一郎,以石破茂为核心,组建新的石破自由党,和立民党、公明党联合执政?

当然现在这已经成了过去式,各党谈判的结果看上去在飞速走向 “玉木雄一郎内阁” 的方向

知乎用户 取经中的稳健少年 发表

相当务实的回答,直击军国主义的内核,在如今日本转右的情况下能这么事实求是反思已经很不容易了,感觉更多是借古喻今,对象就是警惕麻生和高市为首的极右翼重蹈历史覆辙,或许是今天公明党退出联合执政给了石破茂更大的勇气,要知道之前麻生高市是一直阻挠他发表战后 80 年演讲的

知乎用户 prainx​ 发表

不妨让我们看看日本网民们怎么看

油管上茂茂被右翼喷惨了 这篇文章虽然没有明确对日本的战争罪行道歉,但是战倭们认为石破茂这是在向中国谢罪 直播间有的说什么日本媒体被⏰控制了,有说与孩子无关不要和强行灌输给孩子,有的说石破茂背叛了安倍晋三七十周年谈话的。当然也有部分嘲讽网络右翼的 (我印象最深的是嘲讽右翼文化低,智力低,学历低,不会写汉字),不过很快被右翼人身攻击 (唉,左人 !)

以下是日本网友具体评论,deepseek 汉化:

日本网友评论翻译(精简整理)

1. 支持与肯定

· 他说的话全是正确的,很认真。

· 谢谢你!石破先生!

· 说得真不错。

· 石破先生应该再次出任(首相)!

· 请石破先生继续担任首相。不要在意高市女士。

· 对石破的新党抱有期待!

· (他的讲话)作为对某些人的一种牵制,已经非常足够了。

· (石破)比安倍强。

· 给能登(地区地震灾后重建)拨付财源的就是石破啊。

2. 批评、讽刺与攻击

· 这家伙失控了吧。

· 就是你啊!/ 就是你干的好事!

· 石破,你别再出来(丢人现眼)了。

· 一个(在政坛)一直在输的家伙,对日本过去的战争说三道四,真不知在说什么。

· 那些称赞石破的人是被骗了,被洗脑了。

· 对于 “帕尤库”(左派)来说,上网是不是还太早了点?

· 有个连汉字都读不懂的网络右翼在说些什么呢。

· 可不想被那些只在网上学习的人说三道四啊。

· 瞧那张得意洋洋的 “帕西格尔”(石破蔑称)的脸。

· 要是最后说一句 “我这就去参拜靖国神社了!”,人气肯定会上升的啊!

· 比起那个 “亮国媚中”(彰显美国、谄媚中国)的石破,绝对是高市女士更好。

· 说到底,他并没有大幅改写(颠覆)安倍谈话呢。对于石破先生的这份 “顾虑”,我表示感激。

· 石破根本就没讲 “为什么战败了” 这种话,果然还是脑子不正常吧。

· 该解散了吧,自民党。

3. 对历史与 “谢罪” 的厌倦

· 又是一个只会逼着我们不停说 “对不起” 的谈话。

· (在)70 周年谈话(时)就已经结束的事情,又再翻出来炒冷饭。真是麻烦。

· 日本战败的事和现在国民的苦难有关系吗?

· 孩子们明明什么罪都没有,却要一遍又一遍地(被灌输这些)。

· 过去的事就算了。

· 日本就是不停为战争说对不起。

· 说到底还是在讲为什么战败了?毫无意义的谈话。交给历史学家去处理就行了。

4. 关于历史认知与爱国的争论

· (你们这些)完全不懂 “了解日本做过什么的历史,也是一种爱国” 的网络右翼。

· 不是要交给历史学家。是要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

· 那些说 “过去的事就算了” 的人,真的理解战后 80 年见解的意义吗?

· 网络右翼也喜欢集体主义呢—心里有(斗争的)“斗” 字呢。

· 关于为何会走向战争(的原因),敢提 “军部上层和天皇”,真是大胆啊。

· 战前是天皇主权,战后是国民主权呢。

· (这些东西)都是通过儿童教育被强行灌输的。

5. 对社会议题的延伸讨论

· (你)一边考虑安全保障,一边又要不断引进外国人,这怎么行?

· 应该再多考虑一下再引进移民,像新加坡那样严格管理。

· 连日本人之间都无法相互理解,怎么可能和外国人相护理解呢?

· 因为国民的多数派说到底就是喜欢右倾化,所以自民党也不得不右倾化,这是没办法的事。

· 网民和现实民众的对立会变得更严重,搞不好会变成内战呢。

· 通过聊天,就能看出人性呢。

6. 其他零散评论

· 你们倒是去批判视频内容啊。

· 请不要公布我的用户名并来骚扰我!这是违反礼仪的!

· 统一教会已经没什么大势力了,你就放心吧。

· 《冲绳时报》的记者不在吗?· 特朗普总统 27 号要来日本了♪ 善恶分明了呢♪

附赠 deepseek 总结的直播间的舆论

看到有个啥必质疑这些评论是我编的

临时补几张图:

知乎用户 没救了自动出院吧 发表

石破茂这种别看他两次选首相选总裁睡觉。

他属于老拜登那种,人家只是老了不是傻了。

你亲美有毛线用啊,指望美军前出台湾海峡吗?

最后拿着日本给中美当战场吗?

知乎用户 鸿雁复北翔​ 发表

现在石破茂才是自民党最潇洒的人

主动权在石破茂手里,得罪他,那就不解散议会继续当首相。

在野党 210 票虎视眈眈,10 月 15 号的选举高市早苗压根选不上,公明党退了执政联盟大拆伙以后,失去公明党 1000 万城市中老年铁选票,自民党说不定有多少议员要失去位子。

这时候石破茂就是无敌之人,不管是安倍系还是麻生系谁敢得罪他?反倒是石破茂可以骂麻生,什么票房毒药,可以骂安倍系,一群拿了黑钱的虫豸,和你们在一起还能不完蛋?


可能有转机,自民党议员提议石破茂留任首相,换取公明党回归执政联盟

自民党的议员正在运做,石破茂留任首相,换取公明党回归,这样可以保住执政地位,至于高市早苗她只担任自民党总裁负责党内管理。

目前这个方案正在讨论中,留给自民党的时间不多了,如果自民当还不赶紧想出对策,在野党大概率在 20 号推翻执政党(国民、立民、维新三者联立),玉木雄一郎出任首相,我估计玉木那边估计已经想好了首相上任讲话说什么,正在写稿子呢

对于高市早苗来说这个提议是最好的,要不然 20 号真输了,她就只能安心回家相(瘫痪)夫、教(继任)子,政治生涯直接完蛋,然后小泉野田太郎要乐开花了。

现在最大阻力就是麻生太郎,他的一派人马太贪,而且为了个人利益,是可以牺牲党派利益的。

知乎用户 暮洛一 发表

石破茂:我爱日本国 我怕他完了

知乎用户 finite 发表

核心不是 “反战” 或者“反战败”,而是“避战”,也就是避免让日本成为中美热战的战场。

称得上苦口婆心,从宪法、政府、议会、媒体乃至情报,把当时犯的错都整理得清清楚楚。后面就看高市他们能不能再走一遍了。

石破茂挺可爱的,正如我们喜欢米尔斯海默,好歹思路是正常的。

知乎用户 Andrew LeoWiggin 发表

石破耄耋这个讲话以人的标准还是含糊其辞,但以倭的标准已经非常劲爆了。

认真地讲,石破茂这个讲话其实没有具体提到二战日本到底对哪些受害者造成了什么伤害,就道歉方面不如鸠山这类老中左,不过考虑到这谈话主要目标听众是日本本国人,可以从非情感上理解。

真正的比较爆炸的是石破把一些学术上的结论放到 “战后谈话” 这种宣传祭仪上来,部分抛开了 “不是一味道歉说做错了但不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错误,就是直接读空气忽视错误” 的左右循环。不指望石破这个中右翼从马大胡子的角度看问题,但在 “为什么以战前日本在立宪国家中甚至是领先地位的德莫拉克西体制仍然出现了军国主义战车停不下来,甚至德莫拉克西体制文官还在推波助澜” 的问题上做出了正面回应,提出了一些德莫拉克西制度研究上的观点,相当于在日本国内普遍性的 “战后切割空气墙” 上捅了个大洞,直播的时候倭倭头都当场炸锅了。

可惜,讲话没提到 “天皇作为国家象征君主到底利用这个影响力对军国主义战车发挥了什么作用”、“君主虚设的体制为什么会导致议会、文官政府与军方的关系恶化导致政变”,我还想继续看爱茂 TV 呢?结果圆头牢茂在空气墙边上撩了就跑,估计早就从福岛土花坛的首相府邸润出来打游戏了吧。

知乎用户 zongheng 发表

胶佬们还不给石破将军寄几盒东大的模型去,丰富下将军的退休生活。现在东大的模型比日本的好,很多冷门题材。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发表

中间偏右的石破茂硬生生的被划到了左翼阵营。

但估计没多少日本人有耐心听完看完。

知乎用户 陈子文 发表

事情已经糟糕到了这种地步了吗?

日本国内当真不知中日军事实力差距悬?殊妄想卷入战争获利

还需要石破茂专门发表讲话缓和日本内部的好战情绪。着实匪夷所思

知乎用户 云风似海 发表

石破茂一直有一种执念,他一直在思考日本当初为什么会走向侵略战争的道路。

熟悉石破茂的人对外透露,石破茂是一个有 “执念” 的政治家——温和、理性、却始终在思考日本的过去与未来。

石破茂师从自民党的田中角荣和他的父亲石破二郎

田中角荣说过,只要参加过那场战争的人还在国家核心位置,这个国家就不会出问题。但当这些人都不在了,就令人担忧了。

石破二郎曾是旧日本陆军的官僚,二战期间被派往印尼苏门答腊岛。战后回国,他长期担任鸟取县知事,以清廉和理性著称。一次在审阅公务文件时,他看到部下写下 “终战” 二字,沉默片刻后用笔划掉,改成 “败战”,他告诉身边人:“如果我们连承认自己战败都不敢,就永远学不会反省。” 多年后,石破茂从父亲旧同事的回忆录中读到这一幕,反复翻阅那一页。他说,那一刻他明白了父亲的信念——真正的反战不是情绪上的忏悔,而是理性地承认错误、警惕重蹈覆辙。

石破茂和当年的村山富市一样,认为历史将自己推到了首相的位置,自己有责任做点什么。1995 年,中左的社会党和右派的自民党组成执政联盟,社会党的村山富市出任日本首相一职。当时的日本,出现了否认发动侵略战争的舆论氛围,对此,亲自参加过战争的村山富市发表著名的战后五十周年谈话,明确提到 “侵略”“道歉”“反省” 三要素。

2005 年,小泉纯一郎发表战后六十周年的谈话,继承了村山谈话三要素,2015 年,安倍晋三发表战后七十周年谈话,仅提及 “反省” 一词,并且提出战后谈话就此结束。2025 年,石破茂在党内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下,放弃发表战后八十周年谈话,转而发表自己的八十周年个人见解,对此,保守势力仍旧提出强烈批评,石破茂愤怒地表示:“我只不过发表自己的看法而已,他们有什么资格在这里一直说三道四?”

石破茂的此次个人见解,重点提及日本当年为什么会走向侵略战争以及如何进行避免再次发生那样的悲剧。

石破茂的此番表态在日本政界和社会引发了褒贬不一的反应。

在野党国民民主党党首玉木雄一郎对此予以肯定,指出石破茂 “洞察到导致战争的体制问题,这一点很新颖,具有一定的意义。”

另一边,自民党内对其表态的反对声浪强烈。高市早苗明确表示反对称,“战后 70 年谈话已是最佳版本,无需新的表态。”

知乎用户 网线钳​ 发表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 克罗齐


石破茂和高市早苗以及更右翼的派系的针锋相对我就不说了,这个演讲如果当做纯粹的历史文章来看,本质上有夸大其词的部分,也有本应讲讲但一笔带过的部分。

但石破茂又不是历史学家,他是政客。

政客公开发表的一切实际上都会被异化为政治主张,所以石破茂的战后 80 年讲话实际上更多是借古喻今,而非真的对日本步入军国主义的反思。

就比如说,文章里提到了议会军部的斗争,议会的失败导致军部的一家独大,最终导致了军部走向对外侵略的道路。

但实际上当时的日本议会真的那么干净吗,议会是和平反战为民发声的吗?那么新体制运动发生于 1940 年,在此之前日本帝国是毫无侵略之心的小白兔吗?

别逗我笑。


石破茂把二战的责任认定在民粹的兴起,右翼的政治性迫害,媒体的转向导致民主体制崩坏,实际上都是在借着这个说法在动员听众警惕当前日本极右翼的兴起。

鼓动舆论,流量至上,以及媒体的推波助澜,甚至于构建出信息茧房,这是当前日本自民党右翼,维新会,参政会等常用的套路,政治炒作化,脱实向虚,靠着这种手段在最近可谓是风头正盛。

但事情总会不对的,烂炒已经被辟谣的外国人踢鹿,叫嚣要消灭和平宪法,将自卫队军事化,重新获得主动宣战权,靠着社交媒体上鼓动一波又一波的谣言和阴谋论,似乎确实有什么不对的东西展现出来了。

而石破茂在这里定性为,军国主义的再度复苏,民主制度的威胁。


评价: 石破茂现在就是一身轻松,他真有 TM 鱼死网破的资本,在自公联盟解体的现在,他也不怕得罪麻生派安倍派那帮子人,逼急了就解散众议院重新选举,你看自民党当不当死狗一条?

借历史隐喻这个都很温和了,他当场开骂那帮子极右翼我都不奇怪。

知乎用户 一刻 发表

公明党反水后,石破茂这个首相估计还得再当下去。

知乎用户 远山微明​​ 发表

设内阁总理大臣你来当,我就管点党务——石破茂关于战后八十周年的演讲颇有几分 “政治遗嘱” 的色彩,自民党内却有了「総総分離」的声音,高市早苗当选自民党总裁但不提名她当首相(内阁总理大臣),让石破茂留任首相。以下翻译自读卖新闻的报道——

公明党退出联合政权,永田町(日本政界)陷入巨大动荡。自公政权联立已四分之一世纪。虽然自民党与公明党之间至今多次出现裂痕,但此次竟发展到退出联合政权的地步。公明党曾被自民党揶揄为 “即使被踩也会粘在木屐上的雪”,如今这片雪终于落下了

面临政权垮台的大危机,对自民党而言,此刻必须抓住任何奇策妙计。于是自民党内开始悄然议论起 " 总裁与首相分离 " 的方案。

何为 “总裁与首相分离”?

以往,自民党总裁在就任后,会直接在国会首相指名选举中被选为内阁总理大臣(首相)。而总裁与首相分离,是指将总裁和总理(首相)由不同人物担任。

“总裁与首相分离” 方案在过去曾多次浮现。每一次都是自民党剧烈动荡或陷入困境之时。例如,在瑞可利事件(译者注:1988 年 7 月,日本各媒体揭发瑞可利以低价向政界要人赠送瑞可利 Cosmos 未上市股票,政界要人再于市场上高价抛售的行贿手法,竹下登、森喜朗、中层根康弘等人都被卷入其中)曝光后的 1989 年参议院选举。当时有望升值的瑞可利相关公司未上市股份被大量转让给政财界人士,发展成大规模贿赂事件。自民党长期政权的金钱至上主义受到批评,自民党遭遇创下历史记录的大败,失去 36 个席位。当时的宇野宗佑首相的言论 “总理和总裁是不是该分开啊”,引发轩然大波

1982 年铃木善幸首相突然辞职,围绕后继人选党内出现分裂时,也曾一度考虑以 " 中曾根康弘任总理、福田赳夫任总裁 " 的方案来暂时平息事态(译者注:后来中层根康弘在总裁选中获胜)

而此次,自民党资深议员表示:

 “让已表明退意的石破茂首相收回辞呈。高市女士则继续担任总裁。只能以此渡过难关。这样一来,公明党或许会收回退出联合政权的决定。”

“总裁与首相分离” 的现实可行性尚不明朗。

令自民党众议员在公明党齐藤铁夫代表的记者会上心头一震的是,他明确表示将配合退出联合政权,“暂时取消” 自公两党的选举合作。永田町四处流传着这样的估算:若没有公明党的选举合作,自民党众议员中约有 20% 将会落选。

在 “总裁与首相分离” 方案浮出水面的背后,也隐约可见这般选举形势的考量。无论如何,不能让政治真空状态再持续下去了。


这下我也成知乎自民党高参了(不是)

然而,石破茂并非真的清心寡欲的老人,高市与石破两个人政见差异过大,高市请石破当首相,必然涉及双方的利益交换:如果高市早苗选择辅佐石破茂,让自民和石破当总裁时那样在议会里无条件给石破茂投赞成票,那高市早苗自己的政治生命可能就止步于此了;如果高市和麻生要石破向自己妥协,做一个裱糊匠,那石破茂可能宁愿选择跑路

现在国民民主党的玉木雄一郎有接下立宪民主党抛出的橄榄枝的意思,维新会和公明党暂时还表示他们将会在第一轮首相指名选举中把票投给自己的院内代表与党代表,不会投给玉木。公明党此番表态,可能是给高市留余地

关于石破茂讲话的评价,参见小号

@白鹭梦鱼

的回答

如何评价石破茂坚持发表战后 80 年的说法?

知乎用户 上校狙击手​ 发表

老实说,其实日本的问题这么难解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国——我说的不是现在的美国,是二战那个很多人以为是灯塔正义的美国。

30 年代李顿报告书之后,美国社会疯狂仇日,以至于 1937 年罗斯福想反德,都要借助日德同盟来做捆绑,否则美国民间实际上没有美国政界商界那样的反德情绪。

多说一句,美国间战反德情绪来源八成是属于德国人和墨西哥欧战结束后还在持续性勾勾搭搭。

而美国社会的空前反日情绪,和日本外务省的逆天操作,譬如天羽英二要求美国中止对华航空援助(中杭厂项目)也让美日关系从 30 年代开始一路下坡,双方进行正常外交沟通的难度越来越大。

从 1941 年 6 月到 12 月,美军疯狂向菲律宾增兵,实际上已经做好了 1942 年和日本开战的准备,这个不同于苏联的大雷雨计划,如果说苏德战争前期是 336 万苏军对抗 490 万轴心国军队,大雷雨计划至少在苏军进一步动员之前还不那么可信,那么在日军看来,美军动手几乎是迫在眉睫的。

1941 年 11 月美军高层已经决心最快速度增援菲律宾,10 日从巴拿马运河调了 10 门 75 毫米榴弹炮调给菲律宾,几天后又批准了增加部署 130 辆自行 75 毫米炮,从夏威夷向菲律宾转移 123 挺. 30 机枪和一批 M1916 式 37 毫米炮,25 日决定从化学战仓库里取出 5000 发芥子气炮弹准备送往菲律宾,还运输了大量飞机。

11 月最终确定的运送时间表规定,在 1941 年 11 月 21 日至 12 月 9 日期间,从范弗朗西斯科出发,分 11 艘运兵船向菲律宾运送约 20000 名士兵,其中约三分之一是航空兵部队。
霍尔布鲁克号,携带 2000 名士兵和装备 (第 147 野战炮团和第 148 野战炮团减去一个营),共和国号载有 2630 名士兵和装备 (第 131 野战炮团第 2 营,第 7 轰炸机大队,和 48 名空军军官),于 11 月 21 日至 22 日从旧金山启航。由美国军舰彭萨科拉护航,他们将于 1942 年 1 月 14 日抵达菲律宾。
15000 人的船只定于 12 月 5 日至 9 日启航。约翰逊总统号搭载 2500 人的第 138 野战炮团第 2 营和第 35 驱逐机大队的 3 个中队,依托林号搭载 1400 名士兵包括第 218 野战炮团减去第 2 营.
布利斯 1941 年 12 月 5 日从旧金山启航。第二天,加菲号从同一个港口启航搭载第 35 驱逐机大队的其他人。
总之,美军的计划是到 1942 年 1 月在菲律宾部署 136 架重轰(另 34 架备用机)、57 架俯冲轰炸机(另 29 架备用机)、130 架战斗轰炸机(另 65 架备用机)

综上所述,在日本人的视角里,太平洋战争纯属对面要动手了,我抢先一步而已。

更进一步来说,1935 年休伊 · 朗被刺杀,罗斯福第二次上台之后,采取的阶级调和政策,以及向南方民主党派别妥协的政策,其实按照理论是全面转向了原教旨法西斯主义——工团调和、树立外部对手(罗斯福 1937 年 11 月的讲话)、开始恢复军队…… 可以说,战前美国政府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法西斯主义政府。

然后太平洋战争爆发了。

在这种情况下爆发并且结束的太平洋战争,日本人吃了无差别攻击的 2 枚核弹,你让日本人觉得自己有罪美国人无辜?那多少强人所难。

太平洋战争说白了就是两个帝国主义狗咬狗罢了。

至于中国——在日本看来,中国到 1945 年还在被自己击败,战败国而已,谈不上什么日本有罪没罪。

所以,日本社会现在扭曲成这个样子,除了常见因素外,还有两个决定性因素——真正击败日本的美国,屁股上也是一坨屎;而真正被日本入侵的中国,在日本眼里压根算不上战胜国。

这种情况下,日本人即使反思,也很难称得上什么用处。

而随着最后一批能为当年那个决定负责的人(譬如朝香宫鸠彦、东久迩宫彦等)去世,实际上日本社会也失去了最后一次为战争罪行真正负责和道歉的机会。

那就,准备面对历史的清算吧。

就这样。

知乎用户 RainBow 丶雷电​ 发表

就是敲打老右翼,跟他们明着说别瞎做梦搞 “大东亚统一” 了,中韩美三个大爷都别去招惹,关起门来老老实实过好自己的小日子比什么都重呀。

其实牢日民间这个老龄化率,想要再冲一把右翼路线估计很难了,这两个神人上台后,估计依旧是口号喊的震天响,实际啥也不敢做。日本人现在投票率又低,两个老右翼在日本民间的实际支持率估计惨不忍睹。石破茂就是来点醒这两个笨蛋的。

知乎用户 侃夫子​ 发表

别人备战 S3,你小子备战 S3 之后是吧。

知乎用户 BJ· 布拉兹科维奇​ 发表

凌晨三点,我反复读完石破茂这篇洋洋洒洒的演讲稿,突然意识到一件事:

这个看起来诚恳反思的老政客,正在用一种极其高明的方式,完成一次政治赌博。

一、一场精心设计的忏悔秀

先说说这篇谈话的表面功夫做得有多足。

石破茂从硫磺岛菲律宾,从冲绳广岛长崎,走遍了二战遗迹。他引用斋藤隆夫的反军演说,提到美浓部达吉的天皇机关说,甚至不避讳地谈论五 · 一五事件二 · 二六事件中被暗杀的政治家。

这些细节,在日本历届首相的战争反思中,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坦率

对比一下:

1995 年村山富市谈话:800 字,主要强调深刻反省和由衷道歉
2005 年小泉纯一郎谈话:1200 字,重申村山谈话立场
2015 年安倍晋三谈话:3500 字,但大量篇幅在讲战后日本的和平贡献

![](data:image/svg+xml;utf8,)

而石破茂这次?超过 6000 字的中文译文,其中至少 4000 字在解剖战前日本的制度缺陷。

统帅权独立、政党斗争、议会失能媒体煽动,到情报失误——他把日本军国主义的病根剖析得清清楚楚。

他花了大量的篇幅,论证了当时日本的政治体制是如何失控,如何被军部绑架,如何一步步滑向战争的深渊。他详细描述了症状,却巧妙地回避了病因。而那个病因,恰恰是东亚各国人民最关心的——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和殖民思想。

锅甩给了谁?甩给了失控的军部,甩给了不作为的政客,甩给了狂热的媒体,甩给了那个疯狂的时代。唯独淡化了作为加害者的日本,其国家意志和国民集体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二、每一句反思都留了后门

但问题恰恰在这里。

当我逐字逐句分析这篇演讲时,发现了一个惊人的规律:

石破茂每一段对历史的批判,最后都会转向制度和机制,而刻意回避具体的责任和罪行。

第一层话术:把战争归咎于制度缺陷

他说:“战前的日本没有将政治与军事有效整合的机制”。

听起来很深刻对不对?但仔细想想——制度是谁设计的?谁在执行?谁在维护?

他提到统帅权独立、内阁总理大臣权限有限、元老制度衰落。这些确实是事实。但这种叙事方式,巧妙地将战争责任从人转移到了制度

第二层话术:用相互指责稀释战争罪责

他详细描述了政党如何为了权力互相攻讦、陆军海军如何争夺预算、媒体如何煽动民族主义。

这种 “谁都有责任 = 谁都没责任” 的叙事,是典型的集体责任分散术

1937 年到 1945 年,日本在中国造成超过 3500 万人伤亡(根据《中国抗日战争史》数据)。南京大屠杀 30 万同胞遇难。731 部队至少杀害 3000 人进行人体实验。

这些罪行,能用制度缺陷四个字解释吗?

他提到了斋藤隆夫被除名,却没提斋藤反对的那场战争——1937 年全面侵华战争。他说议会没能制约军部,却避而不谈议会为何通过了一个又一个侵略预算。

第三层话术:最高明的一招——我们都是受害者

注意他这段话:

“今日的和平与繁荣,正是建立在包括战争遇难者在内的全体同胞宝贵生命与苦难历史之上的。”

看到没?战争遇难者和全体同胞被放在了同一个语境里。

日本战死军人约 310 万(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统计),但他们是侵略者。中国军民伤亡 3500 万,他们是受害者。

石破茂这种表述,精妙地模糊了加害者与受害者的界限。

三、真实目的:向内转身

读到这里,你可能会问:石破茂为什么要这么做?

答案藏在他演讲的最后三分之一——那部分关于 “今天的教训”

他的真实目标:修宪与扩军

他说:

“在自卫与威慑领域维持实力至关重要,我无法否认威慑理论的合理性。”
“文官主导的治理模式、政军关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这些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翻译成人话就是:我们需要更强大的军事力量,需要更灵活的政军关系。

根据日本防卫省 2024 年数据,日本防卫预算已经突破 8 万亿日元(约合 550 亿美元),连续 11 年增长。石破茂在今年 6 月还提出要将防卫费提升至 GDP 的 2%。

他这篇演讲的真实逻辑是这样的:

  1. 承认战前制度有缺陷(但不提战争罪行)
  2. 强调战后已经建立了完善的文民统制
  3. 所以现在可以放心扩军了,因为制度保障已经完善

这是在用反思历史为扩军现实背书。

四、国际反应:一场精心设计的传播战

更值得玩味的是,这篇演讲发布后的国际反应。

日本国内主流媒体(读卖新闻、朝日新闻)普遍评价为诚恳、深刻。韩国媒体态度相对保留,但没有强烈批判。

而中国官方至今没有正式回应。

为什么?

因为石破茂太聪明了。他这篇演讲没有触及具体的历史争议点:没提南京大屠杀、没提慰安妇、没提 731 部队、没提强征劳工。

他只谈制度、只谈机制、只谈政治哲学。

这就让周边国家很难反驳——你总不能批评他反思得太深刻吧?

这是一种话语陷阱:表面诚恳,实则避重就轻。

五、历史镜鉴:德国做对了什么?

对比一下德国怎么做的。

1970 年,西德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前双膝跪地。那一跪,没有任何话术,没有任何辩解。

2022 年,德国总理朔尔茨在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说:“德国对二战罪行负有永久责任。”(Germany bears permanent responsibility for the crimes of World War II.)

注意,是罪行(crimes),不是制度缺陷(institutional defects)。

根据德国政府统计,从 1945 年至今,德国向犹太人受害者及家属支付的赔偿金超过 890 亿美元。

而日本呢?

1995 年成立的亚洲女性基金,向慰安妇幸存者支付的慰问金(注意,不是赔偿金)仅为每人 200 万日元(约合 2 万美元)。这个基金 2007 年就解散了。

这就是差距。

六、那个被石破茂刻意忽略的问题

石破茂在演讲中反复强调一个问题:

“日本国内的政治体制为何未能及时遏制住局势?”

但他刻意回避了另一个更根本的问题:

为什么要发动侵略战争?

不是为什么没能阻止战争,而是为什么要主动发起战争。

他用了 6000 字分析刹车失灵,却不愿意用一个字讨论为什么要踩油门。

1931 年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关东军主动炸毁铁路,伪造现场。 1937 年七七事变,是日本军队借口士兵失踪,炮轰宛平城。1941 年偷袭珍珠港,是日本在谈判桌上笑着,背后磨刀。

这些是制度缺陷能解释的吗?

这是蓄谋已久的侵略

七、尾声:一个危险的信号

凌晨四点,我合上电脑。

石破茂这篇演讲,在我看来,不是一次真诚的反思,而是一次精心设计的政治公关

它的危险在于:

它用看似深刻的制度分析,掩盖了具体的战争罪行。 它用集体责任的叙事,稀释了加害者的罪责。 它用反思历史的姿态,为扩军现实铺路。

更可怕的是,这种话术很容易迷惑人。

因为它足够引经据典,足够理性,足够反思——但唯独缺少最重要的东西:

对受害者的真诚道歉,对罪行的明确承认。

1946 年东京审判,法官梅汝璈说了一句话:

“我不是复仇者,我是法官。但正义必须得到伸张,历史必须被正视。”

78 年过去了,日本政客们依然在用各种话术,试图绕过这个最基本的道德底线。

石破茂这篇演讲,不过是又一次精致的话术表演罢了。

历史可以被反思,但不能被重新包装。 罪行可以被原谅,但首先必须被承认。

这个道理,石破茂懂。

只是他选择了另一条路。


END

◆ ◆ ◆ ◆ ◆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合作、推广请联系本号。

有趣 | 有爱 | 有梦 | 有态度

微信公众号:阿波罗计划 1969

知乎用户 那么可以的 发表

一个接受了全面高等教育,了解几乎一切战争内幕的老门阀,日本右翼,他深刻的理解到日本人在二战中的罪孽深重,但深知自己无能为力,发表了自己尚有一丝良知的简单看法罢了,属于政治生涯上的,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不会对日本未来有任何影响。

知乎用户 苛责​ 发表

务实的演讲

也揭示了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

日本终将在不远的未来承担历史的清算

再也不能把问题只归咎于军国主义

很多日本人都是需要清算的

知乎用户 yoggcthu 发表

没啥内容的陈词滥调,看三行就知道后面会拉什么屎的车轱辘话。

石破茂唠的这套嗑,就是战后 40-50 年代,在盟军最高司令官总司令部(GHQ)治下的日本政府,期望实现 “以美国附属行省的身份,加入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成为美利坚打进东亚的桥头堡” 这一愿景作出的…… 姑息主义口头检讨。

连隔靴搔痒的 “反省” 都算不上。

但现在的日本国民连这一套调和、妥协的废话都不能接受(笑

顺便再说一句:

日本国民普遍上存在认知错位。他们以为自己在反中,但其实日本国民反的是美国,只是他们自己不敢 / 没有认识到。

知乎用户 绿皮工业 发表

用巨人举个例子吧。

日本对华的状态,差不多就是日本认为 “我有巨人地鸣之力,但是中国也越来越厉害了,地鸣过两年就不够看了,怎么办?”

沙币日本人的态度:“我巨人之力天下无敌,我不灭世是因为我心善自我封印巨人之力,惹我不高兴分分钟灭世”。

石破的态度:“巨人之力不是无敌的,过去巨人之力就没有战胜全世界,更何况现在。不如趁现在巨人之力还能唬住人好好拉大旗扯虎皮和别国搞好关系,别想着什么地鸣灭世,不现实的。”

高市老太婆明面上:“我地鸣天下无敌!谁敢轻视我国就发动地鸣!”

至于高市私底下怎么想会怎么做,还不知道。

但是日本还有一派最讨厌,那就是号称 “理智”“知华”“知晓二战历史” 的:“我知道,过去我国虽有巨人之力依旧战败,现在被别人超越也是旦夕之间,最重要的事是过去我国用巨人之力伤害过别国,所以,必须在现在地鸣尚有一战之力时立即发动地鸣!由此一赌我国民尚有一线生机,不赌则我国民必然会在未来被别国清算沦为奴隶!”这派人就是二战的山本五十六,现在这一派人之所以最讨厌,是因为一方面他们承认日本发动二战,承认南京大屠杀死亡行军 731 等暴行,并且承认日本已经战败。但是你问他们承认了这些,最后你得出什么结论呢?是彻底反省永不再挑起战火?不,他们的结论是日本当年给世界造成的灾难太大了,不可能被原谅,所以必须要现在趁着还有经济科技优势立刻摆脱战败国待遇首先 “国家正常化”,然后积极武装再成为世界顶级 “军事强国”,然后日本才有生存希望。

知乎用户 萌之检事正​ 发表

石破说了掏心窝的话,告诫全体国民千万不要重蹈覆辙

但我估计网→听不进去

知乎用户 丹东骨科张主任 发表

歪个楼,这让我想起拜登在选举结束后的那个精彩的发言了,那句被沿用了无数次的金句 “你不能只在胜利时才爱你的国家” 就是那里来的

估计无论是拜登、还是石破茂,毕竟是登上过权力最高峰的人,他们对国家的洞见应该是远超绝大多数人的,不过入局之后,能看到一些问题跟能否解决、以及他们是否有能力 / 意愿 / 时机去解决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了

于是他们的临别演讲都给我一种 “其实我不是你想象中的草包,只是有很多话我身在其位没法说出来,现在我都要下台了也就谁都拦不住我了” 的感觉

知乎用户 求生小少年 发表

日本:

直面当时的体制问题,才是反思的关键。(石破茂是条汉子,站在他的位置上,态度已经算诚恳了,真正有风骨、忧国忧民的政治家)


美国:

9 月底,全面取消战争部(原国防部)的女性权益部门,女权是分裂主义。其他部门后续跟上。

(6 月份白宫国情咨文刚说了男性权益才是一直被忽视的)


俄罗斯:

LGBT、女权主义、反婚反育是恐怖主义,依法禁止。


越南:

即将召开全球妇女峰会。


庆幸文明掌握在文明手中。

对手都在积极备战,而越南还在 cos 宗馥莉。

知乎用户 谜之美食家 发表

比村山谈话更进了一步,不是直接说 “我错了”,而是说 “我为什么错了”,如果日本人能认真反思这个问题,那么比他们一味的表面道歉内心不服更有意义。可惜估计没啥用,现在日本这种环境,石破天那天心胸开阔或者脑洞大开都不意外。

知乎用户 围观群众吴先生 发表

没什么好评价的,只不过是解释了一下旧日本帝国文官政府是如何翻车的,希望日本不要再次走上老路。

但问题来了,当年策动日本走向侵略扩张道路的罪魁祸首得到惩罚了吗?

没有,最大战犯昭和甚至是善终。

当年那批被推出来给个交代的祭品如今在哪里?

靖国神社,下到小民,上到首相,这批战犯至今香火络绎不绝。

所以说,即便战败,罪魁祸首依然可以善终,在日本人眼中,被推出来替全体日本人受过的英雄还在享受供奉,那日本人凭什么觉得再次走上战争之路是一件坏事呢?

知乎用户 天问 发表

说明日本的右翼民粹确实已经拥有登堂入室的能量,并已经有相当一批野心家和投机家愿意和这股能量联手。

以至于老政客们真心担忧起未来几年,日本会错判实力,导致自己也会被牵连,

所以出来敲打一下。

知乎用户 黑衣大葛戈 发表

高市早苗

知乎用户 玉龙杰赤 发表

我之前和一个在日本留学的国内学生交流过,他的想法就是日本的右翼分子一直还在想着肢解中国,我认为这种事情他们不可能投入太多实质性的措施,然后我提出了我的几个论据。

一,日本老龄化太严重,不可能耗费大量的青壮年去战场。

二,韩国在这个过程中的态度大概率是负面的,而且很有可能会与日本产生冲突。

三,美国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四,日本社会的目前的情况也无法支撑起大规模的军事冲突和伤亡,还有随之到来的经济萧条。

所以我的观点就是日本最多只是口嗨或者是私底下花钱资助一些家伙,但不可能有太多实质性的举措,但是他的看法显然不同,他觉得美国必然要战略收缩,同时,日本黄国史观和年轻一代已经完全右翼化,他甚至表示,日本人愿意付出经济倒退十到二十年的代价,然后发动上百万青壮年来实现他们这个计划,以保证皇国永续。

至少从石破茂这个发言来说,他是确实认为日本年轻一代极右过于严重,换句话来说,日本人对于侵略中国的意愿可能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低,但不管怎么样,前面那几关他们还是要过的,所以我们可能要面临一场全新的甲午战争,或者至少是英阿马岛战争这种级别的。

我补充一下,因为我跟那个人也交流过了,他一直认为会爆发类似于二战时期或者是不低于俄乌战场的这种全面战争,我认为不太可能,因为生育率太低了,而且双方现在最缺的反而是重要劳动力,把大量本国的优质劳动力白白的送到战场上,毫无疑问是一种愚蠢的行为,生育率降的很低的情况下,对外扩张的意愿都会下降,全世界各国的生育率都普遍拉垮,所以大部分国家的保守势力仍然是一种防御型的而非扩张型的,然后他一直在跟我辩论。啧啧啧。

知乎用户 莫里克夫 发表

个人鉴定为给大多数日本人心中 “完美的大日本帝国” 扇了一巴掌,客观来说比村山讲话效果好得多。

因为大日本帝国的制度构建,不管政治制度还是经济制度都是很失败的。

特别是经济制度,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相结合的经济制度,让大日本帝国不管获得多少海外殖民地,其本土总是能走一批穷人到殖民地,其本土又产生比之前规模大的多的穷人。

就这么一个政权本来是应该随着一战跟沙俄一起灭亡的。

知乎用户 真琉璃​ 发表

这踏马是日本人写的?

这是日本人能写出来的?

卧槽!

玛德!

这要是石破茂真实水平,那之前这老小子一直在装昏庸啊!

最后,他估计是真的不想干了。

知乎用户 弧矢​ 发表

通篇都在谈军部、内阁、议会和媒体为何没做到避免发动侵略战争,唯独不敢谈天皇才是那个没有踩刹车(或者主动推动军部掌权)的角色。

唯一一处提到天皇的地方,还是军部和右翼与法学家美浓部达吉等关于 “天皇机关说” 的争论。对于这个事件解释,既可以理解为为裕仁开脱责任,也可理解为石破在暗示天皇也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

总之日本哪怕是非右翼的二战史观就像石破的行文一样,总是用复杂的文藻来避免更深层次的内省和反思。永远都差那么点意思。

不过至少石破承认了发动战争的非正义性,而非右翼的那种解放亚洲殖民地 / 受害者史观,这个时间发出,应该是为了给高市内阁和当下极右翼抬头的一个警醒和忠告吧。

更新:

评论区居然有人为裕仁洗白,以下是维基百科中有关裕仁战争罪责的描述,摘录以正视听:

自九一八事变以来到二战结束共 23 位皇族亲王担任皇军高级将领,如伏见宫博恭王(元帅;海军大将、海军军令部部长)、梨本宫守正王(元帅;陆军大将)、闲院宫载仁亲王(元帅;陆军大将、参谋总长)、朝香宫鸠彦王(陆军大将、上海派遣军司令)、东久迩宫稔彦王(陆军大将、一号作战计划北路日军司令)、贺阳宫恒宪王(陆军中将)、秩父宫雍仁亲王(陆军少将)、闲院宫春仁王(陆军少将)、伏见宫博义王(海军大佐、第三驱逐队司令)、高松宫宣仁亲王(海军大佐)、竹田宫恒德王(陆军中佐)、三笠宫崇仁亲王(陆军少佐)等等,诸位亲王的军衔都是裕仁天皇亲自授予的,他们是皇军指挥官,都在权力核心。此外,东条上一任首相近卫文麿是后阳成天皇 12 世孙,宫廷贵族五摄家之一,拥有公爵爵位,当过贵族院议长和三任首相,作为天皇传统家臣已经有 700 多年历史;其家世背景无疑是天皇亲信,天皇既然能让自己的皇族亲信在国会、军部担任要职,那么包括东条英机等鹰派人士的权位自然是天皇授予的。

九一八事变是军部没有取得天皇事先同意进行,一度引起日本国会反弹,11 月 5 日,参谋总长从天皇那里得到参谋总长可以决定和命令有关关东军作战行动部分权限委任,便利用这一委任命令权,把进攻锦州部队于 11 月 28 日退回辽河以南。同年 12 月 28 日,关东军事先得到天皇和参谋本部同意,再度发起锦州战役。1932 年 1 月 3 日,占领锦州。1 月 8 日,裕仁天皇对关东军侵占东三省大片土地的 “功绩” 进行表彰:“曩者满洲事变勃发,关东军将士基于自卫之必要,果断神速,以寡克众,迅速完成芟伐,此后,凌艰苦,冒祁寒,荡伐各地蜂起之匪贼,完成警备任务,或在嫩江、齐齐哈尔地方,或在辽西、锦州地方,冒冰雪,勇战力斗,拔除祸根,宣扬皇军威武于中外。朕深嘉奖其忠烈。尔将士等其各坚忍自重,以确立东亚和平之基础,有厚望焉。”[34]

日本著名历史学家井上清在其所著《天皇的战争责任》一书,对天皇发表嘉奖敕语解读:这一敕语清楚地表明:裕仁的军队不管是擅自发动侵略战争也罢,擅自扩大战争也罢,只要取得成功,他就认为是应加赞赏的。[35] 原本国会抨击军部擅自进兵,却因为发动战争的民气高涨作罢。

1932 年,上海发生 128 事变,日军向闸北一带中国驻军发起进攻,驻防闸北的蔡廷锴将军顽强抵抗,导致日军进攻失败。裕仁天皇趁机于 2 月 2 日任命皇后的堂兄伏见宫博恭王为海军军令部总长。陆军参谋总长由伏见宫的祖叔闲院宫载仁亲王担任,至此,陆海两军作战事宜完全控制在皇室成员手中。此后激战数日,日军久攻不下,引起国际关注,日本政府担忧西方列强干预,于是决定停战防止事端扩大,天皇裕仁指示司令官白川义则道︰“在将中国第十九路军从上海击退之后,不要长追不舍,希望在 3 月 3 日国际联盟大会召开之前能够停战。” 战后天皇裕仁同近臣谈到上海事变时夸耀道︰“3 月 3 日实现了停火。但这并不是依据参谋本部的命令,而是因为我已特地命令白川不得扩大事端。” [36] 证明天皇对战争名义上具有否决权。

1933 年 2 月 4 日,陆军参谋总长闲院宫载仁亲王上奏提出作战计划,获裕仁天皇批准。[37] 关东军重启战端,出兵热河,3 月 24 日,关东军副参谋长冈村宁次奉命回国向天皇报告热河作战情况。据冈村宁次回忆,天皇陛下 “颇为热心地听取了我的上奏”[38]。战事持续到 5 月 31 日签定塘沽协定才暂时中止。“事实上,日本天皇裕仁早在 1935 年就指令参谋本部策划这场战争。1936 年 3 月,即战争爆发前一年多之前,裕仁审核了已制定的计划。该计划,非常周密,甚至指出了将如何在卢沟桥畔寻衅。”[39]。

1937 年 7 月 7 日爆发七七事变,根据支那事变画报创刊号报导,参谋总长闲院宫载仁亲王于 7 月 11 日下午 7 点 35 分再度赴叶山皇室离宫,就有关北支事变(七七事变)统帅事宜向天皇呈奏。同日 8 点 44 分抵达逗子车站返回东京。[40]

在日方在认为中日的作战只是特殊行动的前提下,裕仁在 1937 年 8 月 5 日公然违反国际战争法规,命令军队对待中国俘虏不必遵守国际法。1937 年 11 月,皇族成员朝香宫鸠彦王代替生病的松井石根担任上海派遣军司令,并指挥 12 月 2 日到 6 日攻打南京的战役。朝香宫鸠彦王颁布了 “杀掉全部俘获人员” 的命令,酿成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裕仁因攻克南京,对高级将领予以嘉勉,这之中不少人参与过屠杀暴行。1938 年 2 月 12 日,朝香宫回国复命,裕仁就在皇宫接见并对他屠城 “战绩” 大加赞赏,特赐雕有日本皇室菊花纹徽银质花瓶一对,以示褒奖且因 “战绩” 恢复朝香宫皇室身份。他的军衔也因屠杀 “有功” 而被晋升为大将。[41][42][43][44]裕仁天皇还公开表扬谷寿夫等主事南京大屠杀领导干部,据 1940 年 2 月 11 日日本大阪朝日新闻报导,谷寿夫、中岛今朝吾、牛岛满、草场辰巳、佐佐木到一 等,因攻占南京有功,获得天皇恩赏绶勋。[45]

战争时期,裕仁天皇以大日本帝国皇军大元帅身份,坐镇大本营,听取战报,批准军部或指示军部行动,由军部立案,参谋总长向天皇上奏。经过 “御说明”“御下问”“奉答” 流程,最后由天皇裁可,发布大陆命、大海令、大陆指、大海指等军令指示皇军作战方向,这证明天皇在名义上拥有统帅权。[46][47]

1937 年 7 月,裕仁授权使用化学武器第一号令:“适当时候可以使用催泪弹”。1938 年,日本开始使用毒瓦斯、毒气、细菌武器等国际上禁止的 “细菌战”,造成中国大量无辜人员的伤害。而这些武器首先必须取得天皇的许可,才能由参谋总长发出指令。据统计仅武汉战役中,日本大本营批准使用毒气 375 次,1939 年 5 月,裕仁签发 “大陆命 301 号”,批准在东北边境开展化学武器试验,1940 年批准在中国使用细菌武器,一直到 1942 年。[48]

根据《哈巴罗夫斯克战争罪审判》一书提到,在苏联伯力受审的关东军战犯,陆军军医中将梶冢隆二供称,731 部队是奉天皇敕令建立的。[49][50][51] 甚至皇室成员也参与计划,包括天皇的弟弟秩父宫、三笠宫亲王,以及他的叔叔东久迩宫稔彦王,其他皇室成员视察过沈阳、长春、哈尔滨细菌战实验室。天皇表弟竹田恒德亲王担任关东军首席主计官要职,掌握细菌部队经费,并主管审批各支部访问者,发通行证。当关东军司令官参观 731 实验室时,竹田全程监护。哈里斯著作《死亡工厂》一书分析,裕仁天皇在 1926 年继承皇位前就对化学战和细菌战表现强烈的兴趣,他不但是知名的海洋生物学者,他很早就迷上了带病真菌、杆菌和各种培养研究,裕仁相信科学是实用工具,必要的战争手段,这种手段包括化学战和细菌战。[52] 裕仁担忧在战场上对美军使用生化武器会遭受更大报复,下令严禁对美军使用生化武器,因此细菌战只针对中国。[53]

裕仁 1938 年年底签发实施无人区作战的第 241 号《大陆命》,日军开始毁灭作战役,并且愈演愈烈,1938 年后持续五年空袭的重庆大轰炸、1940 年后对解放区实行的 “反扫荡”、发展成“烧光、杀光、抢光” 的“三光作战”,目的是 “加强对敌人的封锁,摧毁敌人继续战斗的意志”,甚至 “让敌人将来再也无法生存”。据估算,在这些作战中被杀害的中国非武装人员在 240 万以上。[54][55]

大日本帝国宪法第 13 条规定:天皇得以宣战、媾和及缔约。裕仁天皇也曾行使权力宣战,珍珠港事变隔日裕仁颁布对美英两国宣战诏书 [56],下令日军全力进攻。 早在 1941 年 7 月 2 日御前会议通过的《伴随形势发展的帝国国策纲要》以及 9 月 2 日御前会议通过的《帝国国策遂行要领》,[57] 已经确定对英美开战。而御前会议是指天皇、内阁总理大臣、国务大臣、军部高层共同参与的会议。

1943 年后期,盟军逐步收复失土,日军战况失利,节节败退;研究显示军部鼓励军民以自我牺牲的方式捍卫国土。[43]例如塞班岛战役,岛上军民舍命顽抗,战斗至弹尽粮绝仍不投降,未战死的军民最后高呼 “天皇陛下万岁” 跳崖。战后,自杀地点因此被命名为万岁崖。军部大本营担忧全军覆没会打击士气,于是美化宣传殉国行为,打着 “一亿总玉碎”、“七生报国” 的口号。

日本投降时尚有 720 万兵力,他们在裕仁一声令下迅速撤军、弃械、缴械、交割占领地和移交主权给盟军,鲜少出现抗命的情形,由此足见天皇是日军精神上的领导者。日本投降后,中国、英国、苏联、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都将裕仁列为日本头号战犯。英国首相艾德礼、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斯大林分别致电麦克阿瑟,要求严惩战争罪犯裕仁天皇,建议经公审后绞死。

知乎用户 锦木千束 发表

属于想要给日本踩刹车,但毫无意义,现实是只有 407 个日本人还愿意听他说话。其他全是骂。

导致日本衰退的核心因素,资本外流,财政空虚,贫富差距没可能得到改善的可能,只建议做好最坏的准备。

解决方案可能只有一个,彻底性瓦解五大商社及其体系,对社会财富来一次彻底性的大洗牌,打破商社吸血本土,对外转移资产的永动机,释放他们掌握的资源。

可惜,这根本不可能。

实际上这将奠定东北亚火药桶的民意基础,未来如果有第三次大战,还是会在东亚爆发。

知乎用户 Sam - 林 发表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石破茂和安倍,田中一样,都是务实的爱国主义者。

日本的地缘和体量,注定上不了桌的,强行上桌只会再一次被两边同时玩死;当个和平的正常大国才是正道。

知乎用户 玉素甫 · 伏尔加 发表

在我看来,石破的这份谈话,如果称之为 “反战败”,那就是纯纯鸡蛋里挑骨头了。

与之前战后各种叙事中的片面化强调 “受害者” 不同,这份谈话着重讨论了 “为什么日本会走向战争” 这个问题,这其实就很有意思了。

但是,就媒体这点,我感觉十分矛盾——什么是 “维护民主制度” 呢?不屈从于大众潮流的媒体,算是 “民主” 吗?这说到底又是一种 “精英主义防止老鼠上桌” 的理论。

结果就是,保卫民主制度需要用不民主的手段,最后不民主的手段又注定会摧毁民主制度。我只能说,“历史的终结” 注定是不存在的。

当然,石破对此也只是浅谈辄止,不过也怪不了他。毕竟如果再往深里讨论,就得谈到天皇制明治体制、日本近代历次战争的定性问题了,这在当前日本政坛和日本社会而言无异于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真要去从根里 “批判” 的话,会直接导致日本社会的撕裂。

知乎用户 资深男保​​ 发表

石破茂已经很接近最终答案了。

但他(或者整个战后日本)应该敏锐察觉到,被并列的是希儿墨子招核,而不是希儿、埃三世和招核(都是元首),或者希儿、墨子和东条 / 近卫(都是名义掌权人),

这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招核一个 “虚位” 元首能排在这个名单里呢?

知乎用户 大萌 发表

石破茂在战后 80 周年的讲话中,将重心放在军国主义可能死灰复燃的现实风险,并系统追问战前国家机制为何在防范军国主义上失效,尤其是文官统制弱化、议会制衡塌陷与媒体被民族主义裹挟的过程。

在记者问答环节被问到及此番讲话意在向他国传递何种信息时,他明确表示此次面向日本国内,旨在促成社会记忆与制度教训的内化,而非对外宣示的姿态。

这一定调与日本当下政局紧密相关:自民党失去公明党支持后,若高市早苗在党内出线并谋求执政,多数构成将更依赖小党协作,而在经济低迷与舆情右倾的叠加下,新增的小党往往呈现右翼,加上高市本人也是右翼立场,这将放大日本在历史与安保议题风险。

因此,石破此举可视为对国民与文官政府的前置提醒:在政治重组与意识形态拉扯之中,须以制度闸门和理性治理为底线,谨慎评估政策与舆论的短期合谋,防止战前那套国家机制失效、军国主义骑劫国家的悲剧再度上演。

知乎用户 瑞宇 发表

作为日本政府的最高行政长官,人家自己都知道二战的时候日本举国一体,谁都脱不开责任。而这边还在坚持那一套什么日本军国分子和日本平民分开的理论,用了极少数极少数的几个日本中的个例来表明日本中还有大量的正义人士,罔顾事实,为了团结而团结。

南京沦陷时,日本是举国庆祝的。

知乎用户 思无邪​ 发表

石破茂不希冀他能改变日本极右化的现状,但他想给自己搏一个历史地位,死在黑金政治酱缸里的理想主义者

知乎用户 刹加利奥 发表

有反思,但讲话全文未见道歉,所以底层核心还是反战败,而非反战。

但还是不得不称赞石破茂,在当前环境下他属于务实的那一派,是有脑子的。

别看,石破茂在任首相期间,并没有搞出什么政绩。

但其实换谁上来,也不见得会比石破茂搞得好。

知乎用户 hong zuo 发表

日本国会投票删除某个议员的历史言论

这事跟石破对日本某时期的反省是不谋而合的

石破后半段就是把那位议员的言论复述了一遍

现在不让人说话,连人说话的记录都删除,下一步就是现实不符合论断,那就是现实错了

日本就是这么一步一步疯魔的

石破点出了这一点,当然日本大多数人不会在乎,但只要少数人在乎就够了

石破最像日本首相的一次

别以为这事无所谓,这事对日本政治走向影响比各位想象中大

知乎用户 TheGoliath 发表

这个讲话倒是让我对他高看一眼了

他的讲话在我们看来可能很不到位

但在今天的日本就属于离经叛道

因为日本这个民族是有大问题的

他们发自内心不觉得是自己错了

事到如今根本没有人敢去认真讨论当年的责任

反正锅都甩给军部就行了

宫崎骏之流还不断夹带私货给民众洗脑

今天的日本社会没人有能力有意愿站出来改变

石破识破了这一点,但他也没办法

他不亲中,但他真想救日本

知乎用户 杨衍 发表

日译中——

**主持人:**自民党的这场耻辱性大败,已经成了这两天日本政界最大的话题,我们来看一下前首相石破茂对此的点评,一向直性子的石破大臣直言道,日本右翼这样搞下去,只怕是连面子(命)都不要了。

**石破茂:**你说自民党一届一届一届换了多少个总裁了,改过不啦?换汤不换药啊,人家安倍桑也有理由说的,我带的是什么队,我带的清和会,你这批人是什么人啊,你叫我带,日本政坛现在什么水平,就这么几个人,你高市早苗什么的都在选首相,麻生太郎还在后面推,她能选吗?选不了,没这个能力知道吗?再下去的话真要被中国打了,中国输完输韩国,再输朝鲜,接下来没人输了。

**主持人:**另一方面来说,日本队是备战第三次世界大战最早的队伍。

**石破茂:**哦呦,谢天谢地了,我已经说了,你这样的政治环境本身就没有学好历史教训,你能跟我保证在 2026 年或者 2027 年,人家建军 100 周年这样关键的年份他能赢啊?务实一点,我劝你们,把自己文民统制、和平发展的这个理念先搞懂,岸田文雄带的蛮好的,你把他去换了干什么你告诉我,在国会输到公明党都要跑了,你倒是告诉我,怎么解释呢?——脸(命)都不要了。

知乎用户 Henning 发表

表面看:

石破依然是只反思战败,不反思战争。

实际上:

通篇石破都在借古讽今,暗示现在全民狂热想要战争的下场就是再次战败。

算近几十年来最大胆的日本首相关于二战的发言,会让日本全体右翼破大防。

知乎用户 流火之萤 发表

毕竟师从田中角荣,他知道的 “太多” 了,这次 “退位让贤” 是老兄弟们不希望他去顶雷搞的,但麻生借机把兄弟们都给坑了,也是他没想到的,既然如此,临了把话说了,大家听得进最好,听不进,自己去找 “阿鸠” 也不是不行。

知乎用户 卡塔丽娜亲王 发表

看了全文,没有看后面的答记者问,姑且来回答一波。

首先要明确,石破见解是针对日本国民发表的。作为不经过内阁的个人见解,石破见解很难说是一个外交宣言,甚至算不上一个政治信号——毕竟他就要下台了。因此,石破所谈的不是 “历史认识”,而是一个务实的问题:日本为什么没能阻止战争?这个思路比较接近加藤阳子,其著作《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和《滑向战争》都有中译本。她从政治史的视角去探讨日本陷入战争泥潭的过程,并试图将这些历史教训传递给年轻一代。石破的心态和愿望大概与她类似。

其次,关于石破见解与此前三次首相谈话的关系,我的观点是:石破见解是对安倍谈话的补充,却又构成对安倍谈话的否定。前一点不难理解,石破正是从安倍谈话中 “国内政治机制也未能予以阻止” 一句话了引出自己的见解,而对战争原因的追溯,并不见于村山谈话小泉谈话。至于后一点,下文谈到石破见解具体内容时再做分析。

然后,简单回顾一下石破口中继承下来的 “历史认识” 是什么。村山谈话中说“(我国)殖民统治和侵略过许多国家,特别是亚洲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害和痛苦”,小泉谈话几乎逐字复读了村山谈话的这个部分。哪怕是最右翼的安倍谈话,也依然提及殖民、侵略、反省这些关键词,还提及了对女性权益的侵犯,并且承认日本战败。也就是说,在对战争责任的态度上,三者高度一致。

但在战后责任(高桥哲哉语)方面则并非如此。村山谈话提出诚恳处理战后问题,提出应该立足于反思促进国际协调等。这种反思过去、展望未来的态度到小泉时就变味了,后者大量采取了实然的表述,表示日本已经为世界和平繁荣做出了贡献,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对战争的反思,并强调战后出生人口的巨大比例,试图弱化今日与昨日的联系。到安倍时,这种态度演变为对战后责任的明确否定:“我们不能让与战争毫无关系的子孙后代担负起继续道歉的宿命。” 村山说日本应该反思,小泉说日本已经反思,安倍说日本不能一直反思。石破并没有明确涉及对战后责任的立场,但他呼吁国民与他一起思考,这样来看,他或许更接近村山的立场——假如 “战后已经结束”(这是 1956 年已经出现的口号,用来描摹今日日本右翼的心态再合适不过),也就没什么思考的必要了。


石破见解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反思政治为何没能阻止战争,第二个部分直指现实。

石破对日本近代政治的反思,在学术角度上其实并无新意,他所引用的丸山真男早在日本战败次年就提出了 “无责任体制” 的概念。但他依然提供了一个比较严密的政治史架构,从明治宪法军政分立这一基本缺陷入手,简述了军部独走的过程。此外,他还提到了媒体的转向。他的叙述对国内网友来说大概是陌生的,对于多数日本人来说恐怕也是有意的。若对相关历史有兴趣,可以参考若槻泰雄的《日本的战争责任》一书。

值得注意的是,石破采取的是完全的内部视角,与安倍完全相反,后者对战争的追溯从西方的殖民统治和日本的近代化开始,中间还不忘自夸日俄战争对第三世界的鼓舞。这就是石破否定安倍的第一点。安倍想把日本的 “迷失” 描绘为国际舞台上的一出悲喜剧,从而推卸掉日本的部分责任,但石破很清楚,不论外部环境如何,战争毕竟是日本主动发动的,是日本政治的问题。

而在第二部分,石破几乎是在针砭时弊。他力陈文官政府的重要性,强调对制度运行的监督,坚持理性和言论自由,反对排外主义和民粹。这些虽然是老生常谈,但不得不看作石破对今日日本政治的告诫。(假如议会真想发挥 “止闸” 作用,恐怕需要野党联合倒阁吧。)

演讲的最后——这部分演讲的实际内容和发布的文字稿有出入——石破提到了田中角荣,表达了对传承历史的重视。年轻一代要学习、要思考,战争记忆的凋零造就了一个紧迫的关头,与政治的晦暗而不是光明的未来联系在一起。这一态度恐怕也构成对安倍的某种否定。


假如石破在 2012 年击败安倍,也许我们早在十年前就可以看到一份 “石破谈话”。现实却正相反,石破没能发表首相谈话。十年之后,日本似乎连战败本身都不愿承认。据说石破的父亲曾经说过,“如果连承认自己战败都不敢,就永远学不会反思”。

如今的日本陷入了一种可悲的境地。有网友已经整理了石破见解直播时的弹幕,日本右翼还在重复 “又是个让我们道歉的家伙” 之类的话。看来他们心里其实清楚,一旦思考就不得不承认错误。毕竟是油管弹幕,恐怕多数是年轻人吧,考虑到网右的智能水平,石破的近代史教学对他们一定是新鲜的。可他们显然没有听进去。

这不是一份政治宣言,也不是一次成功的授课,更不是一份学术报告。这样看来,石破见解简直什么都不是。它只是石破茂的谢幕演出,是他个人的宣告,也许注定沦为历史的一行小小注脚。

如果连石破茂的声音都变得刺耳,那么在日本(以及在中国),还能剩下什么样的声音呢?

若说我还有什么对石破的期待,就是希望他真的能公开反军演说的全文,让我们看看这篇 85 年前的宝刀,是不是依然能撕开今日丑陋的画皮。


10 月 11 日晨补:

石破的演讲大约二十分钟,在此之后还有一个小时多的答记者问环节。一位中国记者就谢罪问题向石破提问,他在回答中说,即使日本人忘记过去的事,亚洲人民也不会没有忘记。这句话几近是对日本年轻人的责难。

小泉和安倍一向拍着胸脯保证日本人铭记战争、反思战争、热爱和平云云。石破却把理论建立在相反的基础上。

“即使我们忘记了,各地的人民也没有忘记,对这一点非要有深刻的认识不可。” 高桥哲哉就是这样谈起战后责任的,他说这是一种应答的责任。日本的后人要不要继续谢罪,这不是日本自己说了算的,石破的话中恐怕也隐含着这样的态度吧。

1995 年,高市在国会反问,我们这些战后出生的人对战争有什么可反思的呢?不久前,她主张安倍谈话已臻完备,无须新的表态。她大概是把安倍谈话作为一个历史决议吧,又或者是一卷免除所有人罪过的经文。

但这是不可能的。既然日本还在不遗余力地慰灵,既然日本还年复一年为本国三百一十万死难军民哀悼,非要对亚洲各国说历史已经过去了,这不是掩耳盗铃吗?

对安倍而言,摆脱历史责任是为了让日本成为 “正常国家”。什么样的正常国家?一个构筑于日美安保条约基础上的国家。哈!这样说来大韩帝国果真是独立国家了!

石破当然也是国家正常化的支持者,但对他而言,这意味着对旧日本的反思,也意味着对美国的自立。在几位首相的努力下,1956 年日本与苏联建交,然而 1960 年岸信介却不顾人民的反对与美国签订新约。这些旧事或许还萦绕在石破的心头吧。不反思历史,就无法开创光明的未来。这句看似轻描淡写的话,却直指日本右翼的心脏。可惜只是遥遥一指,而不是一支利箭。

知乎用户 2345 发表

保守的进步?

主题 [为什么没能阻止战争]

然而,在这三次谈话中,对于 “为何未能避免那场战争” 这一根本问题,均鲜有涉及。即便在战后 70 年谈话中,也仅提及“日本试图以武力来解决外交与经济上的困境,国内的政治体制未能起到制止作用”,但未进一步论述。

非常学术的表达方式,写明创新点——边际贡献。

但是最重要的是: 为什么没能阻止战争?→为什么发动战争?

这才是最难最难的一步,但也尽力了,石破茂面对的环境是已经极度右转的,普通民众、自民党内部、新总裁高市早苗多次阻止石破茂发表终战演讲,也只能说尽力了

知乎用户 万年老不死 发表

如果你认同 “缺德事儿都是昭和马鹿干的,跟我这种令和废物没关系。”

那么讲话全文就破不了你的防。

你在这从明治元老,到大正德谟克拉西。到昭和初期的军部天诛国贼。上了一大堆历史课。

跟我战后日本有什么关系?我和平宪法啊。我文官统军啊。杀个总理大臣也不死刑了……

日本人破了大防了

石破茂就是说了几句,当年杀文官首相的民

间激进派和基层军官都是虫豸。大正德谟克拉西崩溃了,军部那群体育生(划掉)没脑子

日本人就破防了

它们真的忘了吗?它们记得很清楚。

昭和日本和战后日本真的没有关系吗?

没关系你破什么防?

你说什么?天皇责任?

别闹了,我还要辞职回家拼手办呢. jpg

知乎用户 君堡摸鱼分子 发表

石破茂就差和德仁死谏然后一头创死在皇居

知乎用户 七海千秋 发表

1、石破这段话讲得非常好,把历史脉络和政治原理讲得很清楚,就像老师在讲解例题一样。以行政首脑的公开发言而论,石破对本国历史的批判力度是全球罕见得高。虽然学术界和民间存在批判力度更高的言论,但是行政首脑的发言通常会追求四平八稳,很少会向石破这么犀利。

2、石破的发言,被一部分人赞赏的同时,他做这个发言的行为本身,也会被一部分人批评。批评他的人并不是什么军国主义分子,其中一些人甚至谈不上多右;一些人即使赞同石破讲的政治原理,也可能会批评他。

这个原因很简单,但我发现很多人似乎忽略了,所以我就指出来:

当代的日本人中,没有任何人是二战的加害者。特别是,日本网民的主力是 Z 世代,这些人出生成长的环境,和二战八竿子都打不到。按照正常思路,这些人不会觉得自己是二战加害者。让这些人给中韩道歉,其模型和 “让加害者给受害者道歉” 差异巨大,而是和 “让当代国男因历史上女性受压迫问题向当代集美道歉” 相似。石破的这个做法之于当代日本网民,有些像中国妇女报之于知乎国男,有人批评非常正常。

安倍在二战结束 70 周年的时候,说他希望以后的日本人不需要再道歉。在我看来,安倍的这个说法,实际上是讲了一个不以左右立场为转移的基本规律:不可能让一个群体长期为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抱持负罪感。如果一定要向一个群体强加负罪感,那这个群体中的一部分人肯定会出现反弹情绪。

实际上,当代日本并没有军国主义,民主、法治、人权、言论自由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这种情况下,一部分日本人对于强调负罪感的政治活动的批评,往往是出自于前述的情绪反弹。

知乎用户 张艾菲​​ 发表

石破茂那全文我看了,咱们别往心里去,日本年轻人着急打工挣钱开房,能看个标题就不错了。

作为长期在日本生活的在日华人,我在街头巷尾听见政治宣讲是常有的事,别看日亚上跳得欢,但是大多数日本人对政治的冷漠超出我们的想象。

所以我不认为日本的政治家发表看法,会对对日本人的根深蒂固的价值观有任何影响。而且我说一个关键「国民性」的问题,这是我们去旅游所看不到的日本人的一面。

日本是一个没有担当的国家,不负责任的国家,这么说并不是要诋毁它,而是一种描述。

当你真正钻进这个名为「日本运作」的庞大系统之下,你会发现所有人执行的标准,就是去责任化,这是关键,很多人是看不到的,我们总说日本人做事规矩多,你有没有想过这些规矩背后的目的是什呢?

他们之所以会准备各种各样规则,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剥离属于自己的责任,不担责。你想,就连小责任都要使劲摘自己的主儿,所以像战争这种彻底反思,大的责任更不要想。就像谢罪会最精彩的永远是在闪光灯下 90 度鞠躬,要的是个形式,形式大于内容。

命名知道对方最在意什么,说话永远弯弯绕,顾左右而言他,反正自己最无辜,才是日式精华。

石破茂那演讲,有人已经翻译了,那我把日文的原版放上来。

内閣総理大臣所感)

戦後 80 年に寄せて

(はじめに)

 先の大戦の終結から、80 年が経ちました。

 この 80 年間、我が国は一貫して、平和国家として歩み、世界の平和と繁栄に力を尽くしてまいりました。今日の我が国の平和と繁栄は、戦没者を始めとする皆様の尊い命と苦難の歴史の上に築かれたものです。

 私は、3 月の硫黄島訪問、4 月のフィリピン・カリラヤの比島戦没者の碑訪問、6 月の沖縄全戦没者追悼式出席及びひめゆり平和祈念資料館訪問、8 月の広島、長崎における原爆死没者・犠牲者慰霊式出席、終戦記念日の全国戦没者追悼式出席を通じて、先の大戦の反省と教訓を、改めて深く胸に刻むことを誓いました。

 これまで戦後 50 年、60 年、70 年の節目に内閣総理大臣談話が発出されており、歴史認識に関する歴代内閣の立場については、私もこれを引き継いでいます。

 過去三度の談話においては、なぜあの戦争を避けることができなかったのかという点にはあまり触れられておりません。戦後 70 年談話においても、日本は「外交的、経済的な行き詰まりを、力の行使によって解決しようと試みました。国内の政治システムは、その歯止めたりえなかった」という一節がありますが、それ以上の詳細は論じられておりません。

 国内の政治システムは、なぜ歯止めたりえなかったのか。

 第一次世界大戦を経て、世界が総力戦の時代に入っていた中にあって、開戦前に内閣が設置した「総力戦研究所」や陸軍省が設置したいわゆる「秋丸機関」等の予測によれば、敗戦は必然でした。多くの識者も戦争遂行の困難さを感じていました。

 政府及び軍部の首脳陣もそれを認識しながら、どうして戦争を回避するという決断ができないまま、無謀な戦争に突き進み、国内外の多くの無辜の命を犠牲とする結果となってしまったのか。米内光政元総理の「ジリ貧を避けようとしてドカ貧にならぬよう注意願いたい」との指摘もあった中、なぜ、大きな路線の見直しができなかったのか。

 戦後 80 年の節目に、国民の皆様とともに考えたいと思います。

(大日本帝国憲法の問題点)

 まず、当時の制度上の問題が挙げられます。戦前の日本には、政治と軍事を適切に統合する仕組みがありませんでした。

 大日本帝国憲法の下では、軍隊を指揮する権限である統帥権は独立したものとされ、政治と軍事の関係において、常に政治すなわち文民が優位でなくてはならないという「文民統制」の原則が、制度上存在しなかったのです。

 内閣総理大臣の権限も限られたものでした。帝国憲法下では、内閣総理大臣を含む各国務大臣は対等な関係とされ、内閣総理大臣は首班とされつつも、内閣を統率するための指揮命令権限は制度上与えられていませんでした。

 それでも、日露戦争の頃までは、元老が、外交、軍事、財政を統合する役割を果たしていました。武士として軍事に従事した経歴を持つ元老たちは、軍事をよく理解した上で、これをコントロールすることができました。丸山眞男の言葉を借りれば、「元老・重臣など超憲法的存在の媒介」が、国家意思の一元化において重要な役割を果たしていました。

 元老が次第に世を去り、そうした非公式の仕組みが衰えたのちには、大正デモクラシーの下、政党が政治と軍事の統合を試みました。

 第一次世界大戦によって世界に大きな変動が起こるなか、日本は国際協調の主要な担い手の一つとなり、国際連盟では常任理事国となりました。1920 年代の政府の政策は、幣原外交に表れたように、帝国主義的膨張は抑制されていました。

 1920 年代には、世論は軍に対して厳しく、政党は大規模な軍縮を主張していました。軍人は肩身の狭い思いをし、これに対する反発が、昭和期の軍部の台頭の背景の一つであったとされています。

 従来、統帥権は作戦指揮に関わる軍令に限られ、予算や体制整備に関わる軍政については、内閣の一員たる国務大臣の輔弼事項として解釈運用されていました。文民統制の不在という制度上の問題を、元老、次に政党が、いわば運用によってカバーしていたものと考えます。

(政府の問題)

 しかし、次第に統帥権の意味が拡大解釈され、統帥権の独立が、軍の政策全般や予算に対する政府及び議会の関与・統制を排除するための手段として、軍部によって利用されるようになっていきました。

 政党内閣の時代、政党の間で、政権獲得のためにスキャンダル暴露合戦が行われ、政党は国民の信頼を失っていきました。1930 年には、野党・立憲政友会は立憲民政党内閣を揺さぶるため、海軍の一部と手を組み、ロンドン海軍軍縮条約の批准を巡って、統帥権干犯であると主張し、政府を激しく攻撃しました。政府は、ロンドン海軍軍縮条約をかろうじて批准するに至りました。

 しかし、1935 年、憲法学者で貴族院議員の美濃部達吉の天皇機関説について、立憲政友会が政府攻撃の材料としてこれを非難し、軍部も巻き込む政治問題に発展しました。ときの岡田啓介内閣は、学説上の問題は、「学者に委ねるより外仕方がない」として本問題から政治的に距離を置こうとしましたが、最終的には軍部の要求に屈して、従来通説的な立場とされていた天皇機関説を否定する国体明徴声明を二度にわたって発出し、美濃部の著作は発禁処分となりました。

 このようにして、政府は軍部に対する統制を失っていきます。

(議会の問題)

 本来は軍に対する統制を果たすべき議会も、その機能を失っていきます。

 その最たる例が、斎藤隆夫衆議院議員の除名問題でした。斎藤議員は 1940 年 2 月 2 日の衆議院本会議において、戦争の泥沼化を批判し、戦争の目的について政府を厳しく追及しました。いわゆる反軍演説です。陸軍は、演説は陸軍を侮辱するものだとこれに激しく反発し、斎藤議員の辞職を要求、これに多くの議員は同調し、賛成 296 票、反対 7 票の圧倒的多数で斎藤議員は除名されました。これは議会の中で議員としての役割を果たそうとした稀有な例でしたが、当時の議事録は今もその 3 分の 2 が削除されたままとなっています。

 議会による軍への統制機能として極めて重要な予算審議においても、当時の議会は軍に対するチェック機能を果たしていたとは全く言い難い状況でした。1937 年以降、臨時軍事費特別会計が設置され、1942 年から 45 年にかけては、軍事費のほぼ全てが特別会計に計上されました。その特別会計の審議に当たって予算書に内訳は示されず、衆議院・貴族院とも基本的に秘密会で審議が行われ、審議時間も極めて短く、およそ審議という名に値するものではありませんでした。

 戦況が悪化し、財政がひっ迫する中にあっても、陸軍と海軍は組織の利益と面子をかけ、予算獲得をめぐり激しく争いました。

 加えて、大正後期から昭和初期にかけて、15 年間に現役首相 3 人を含む多くの政治家が国粋主義者や青年将校らによって暗殺されていることを忘れてはなりません。暗殺されたのはいずれも国際協調を重視し、政治によって軍を統制しようとした政治家たちでした。

 五・一五事件や二・二六事件を含むこれらの事件が、その後、議会や政府関係者を含む文民が軍の政策や予算について自由に議論し行動する環境を大きく阻害したことは言うまでもありません。

(メディアの問題)

 もう一つ、軽視してはならないのはメディアの問題です。

 1920 年代、メディアは日本の対外膨張に批判的であり、ジャーナリスト時代の石橋湛山は、植民地を放棄すべきとの論陣を張りました。しかし、満州事変が起こった頃から、メディアの論調は、積極的な戦争支持に変わりました。戦争報道が「売れた」からであり、新聞各紙は大きく発行部数を伸ばしました。

 1929 年の米国の大恐慌を契機として、欧米の経済は大きく傷つき、国内経済保護を理由に高関税政策をとったため、日本の輸出は大きな打撃を受けました。

 深刻な不況を背景の一つとして、ナショナリズムが昂揚し、ドイツではナチスが、イタリアではファシスト党が台頭しました。主要国の中でソ連のみが発展しているように見え、思想界においても、自由主義、民主主義、資本主義の時代は終わった、米英の時代は終わったとする論調が広がり、全体主義や国家社会主義を受け入れる土壌が形成されていきました。

 こうした状況において、関東軍の一部が満州事変を起こし、わずか 1 年半ほどで日本本土の数倍の土地を占領しました。新聞はこれを大々的に報道し、多くの国民はこれに幻惑され、ナショナリズムは更に高まりました。

 日本外交について、吉野作造は満州事変における軍部の動きを批判し、清沢洌は松岡洋右による国際連盟からの脱退を厳しく批判するなど、一部鋭い批判もありましたが、その後、1937 年秋頃から、言論統制の強化により政策への批判は封じられ、戦争を積極的に支持する論調のみが国民に伝えられるようになりました。

(情報収集・分析の問題)

 当時、政府を始めとする我が国が、国際情勢を正しく認識できていたかも問い直す必要があります。例えば、ドイツとの間でソ連を対象とする軍事同盟を交渉している中にあって、1939 年 8 月、独ソ不可侵条約が締結され、ときの平沼騏一郎内閣は「欧州の天地は複雑怪奇なる新情勢を生じた」として総辞職します。国際情勢、軍事情勢について、十分な情報を収集できていたのか、得られた情報を正しく分析できていたのか、適切に共有できていたのかという問題がありました。

(今日への教訓)

 戦後の日本において、文民統制は、制度としては整備されています。日本国憲法上、内閣総理大臣その他の国務大臣は文民でなければならないと定められています。また、自衛隊は、自衛隊法上、内閣総理大臣の指揮の下に置かれています。

 内閣総理大臣が内閣の首長であること、内閣は国会に対して連帯して責任を負うことが日本国憲法に明記され、内閣の統一性が制度上確保されました。

 さらに、国家安全保障会議が設置され、外交と安全保障の総合調整が強化されています。情報収集・分析に係る政府の体制も改善されています。これらは時代に応じて、更なる進展が求められます。

 政治と軍事を適切に統合する仕組みがなく、統帥権の独立の名の下に軍部が独走したという過去の苦い経験を踏まえて、制度的な手当ては行われました。他方、これらはあくまで制度であり、適切に運用することがなければ、その意味を成しません。

 政治の側は自衛隊を使いこなす能力と見識を十分に有する必要があります。現在の文民統制の制度を正しく理解し、適切に運用していく不断の努力が必要です。無責任なポピュリズムに屈しない、大勢に流されない政治家としての矜持と責任感を持たなければなりません。

 自衛隊には、我が国を取り巻く国際軍事情勢や装備、部隊の運用について、専門家集団としての立場から政治に対し、積極的に説明し、意見を述べることが求められます。

 政治には、組織の縦割りを乗り越え、統合する責務があります。組織が割拠、対立し、日本の国益を見失うようなことがあってはなりません。陸軍と海軍とが互いの組織の論理を最優先として対立し、それぞれの内部においてすら、軍令と軍政とが連携を欠き、国家としての意思を一元化できないままに、国全体が戦争に導かれていった歴史を教訓としなければなりません。

 政治は常に国民全体の利益と福祉を考え、長期的な視点に立った合理的判断を心がけねばなりません。責任の所在が明確ではなく、状況が行き詰まる場合には、成功の可能性が低く、高リスクであっても、勇ましい声、大胆な解決策が受け入れられがちです。海軍の永野修身軍令部総長は、開戦を手術にたとえ、「相当の心配はありますが、この大病を癒すには、大決心をもって、国難排除に決意するほかありません」、「戦わざれば亡国と政府は判断されたが、戦うもまた亡国につながるやもしれぬ。しかし、戦わずして国亡びた場合は魂まで失った真の亡国である」と述べ、東條英機陸軍大臣も、近衛文麿首相に対し、「人間、たまには清水の舞台から目をつぶって飛び降りることも必要だ」と迫ったとされています。このように、冷静で合理的な判断よりも精神的・情緒的な判断が重視されてしまうことにより、国の進むべき針路を誤った歴史を繰り返してはなりません。

 政府が誤った判断をせぬよう、歯止めの役割を果たすのが議会とメディアです。

 国会には、憲法によって与えられた権能を行使することを通じて、政府の活動を適切にチェックする役割を果たすことが求められます。政治は一時的な世論に迎合し、人気取り政策に動いて国益を損なうような党利党略と己の保身に走っては決してなりません。

 使命感を持ったジャーナリズムを含む健全な言論空間が必要です。先の大戦でも、メディア世論を煽り、国民を無謀な戦争に誘導する結果となりました。過度な商業主義に陥ってはならず、偏狭なナショナリズム、差別や排外主義を許してはなりません。

 安倍元総理が尊い命を落とされた事件を含め、暴力による政治の蹂躙、自由な言論を脅かす差別的言辞は決して容認できません。

 これら全ての基盤となるのは、歴史に学ぶ姿勢です。過去を直視する勇気と誠実さ、他者の主張にも謙虚に耳を傾ける寛容さを持った本来のリベラリズム、健全で強靭な民主主義が何よりも大切です。

 ウィンストン・チャーチルが喝破したとおり、民主主義は決して完璧な政治形態ではありません。民主主義はコストと時間を必要とし、ときに過ちを犯すものです。

 だからこそ、我々は常に歴史の前に謙虚であるべきであり、教訓を深く胸に刻まなければなりません。

 自衛と抑止において実力組織を保持することは極めて重要です。私は抑止論を否定する立場に

は立ち得ません。現下の安全保障環境の下、それが責任ある安全保障政策を遂行する上での現実です。

 同時に、その国において比類ない力を有する実力組織が民主的統制を超えて暴走することがあれば、民主主義は一瞬にして崩壊し得る脆弱なものです。一方、文民たる政治家が判断を誤り、戦争に突き進んでいくことがないわけでもありません。文民統制、適切な政軍関係の必要性と重要性はいくら強調してもし過ぎることはありません。政府、議会、実力組織、メディアすべてがこれを常に認識しなければならないのです。

 斉藤隆夫議員は反軍演説において、世界の歴史は戦争の歴史である、正義が勝つのではなく強者が弱者を征服するのが戦争であると論じ、これを無視して聖戦の美名に隠れて国家百年の大計を誤ることがあってはならないとして、リアリズムに基づく政策の重要性を主張し、衆議院から除名されました。

 翌年の衆議院防空法委員会において、陸軍省は、空襲の際に市民が避難することは、戦争継続意思の破綻になると述べ、これを否定しました。

 どちらも遠い過去の出来事ではありますが、議会の責務の放棄、精神主義の横行や人命・人権軽視の恐ろしさを伝えて余りあるものがあります。歴史に正面から向き合うことなくして、明るい未来は拓けません。歴史に学ぶ重要性は、我が国が戦後最も厳しく複雑な安全保障環境に置かれている今こそ、再認識されなければなりません。

 戦争の記憶を持っている人々の数が年々少なくなり、記憶の風化が危ぶまれている今だからこそ、若い世代も含め、国民一人一人が先の大戦や平和のありようについて能動的に考え、将来に生かしていくことで、平和国家としての礎が一層強化されていくものと信じます。

 私は、国民の皆様とともに、先の大戦の様々な教訓を踏まえ、二度とあのような惨禍を繰り返すことのないよう、能う限りの努力をしてまいります。

令和 7 年 10 月 10 日

内閣総理大臣

石破茂

知乎用户 百万富猫 发表

这篇演讲,以现在日本人的受教育水平尤其历史知识。。。。。。感觉基本听不懂。

知乎用户 梦执 发表

从读空气的角度,他已经是第二次公开反对高市了(第一次是高市发言要牛马之后,说很担忧)

全篇基本上就是借古讽今,指着高市、神谷等极右的鼻子骂,而且还号召其他议员要反对极右

怕不怕死我不知道,但石破茂应该还是爱日本这个国家的,不像麻生小人连党怎么样都无所谓,只管本人和小派系利益

建议自民党现在就分裂,小泉林芳岸田石破茂一起过,麻生带着黑金议员和极右一起看蔷薇少女吧(无恶意,汞红在一起捏)

——

关于内容部分,我认为其实是很深刻的

首先,讲稿中列举了巨量事实,积极反驳了日本国内洗白侵略的很多话术

这些事实早有研究,但作为首相的立场,能讲出来确实需要勇气

毕竟他是在右翼党,要承担相应风险的,如果民意汹汹,他甚至有可能因此被开除出党,结束政治生命

在演讲后的采访中,他又一再强调日本必须正视过去在东亚做的事,才能与周边国家形成正常的关系(基本上还是在狂喷那群否认屠杀的极右)

哪怕是为了搞外交而实用主义,至少是有这个承认历史的意图的,这已经很好了

只能说他现在确实不代表主流民意,不然真的有可能成为中华人民的老朋友的

知乎用户 熊大力 9527 发表

这是我进近年来看到的第二个,在自己社会生命结束前,掏心掏肺跟日本人说心里话的日本老人。

上一个是宫崎骏。用《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来对日本社会做出最后一次劝谏。

如果这两个人都觉得拉不住的话,日本可能真的没人能拉住了吧。

恭喜日本有赎罪的机会了。

知乎用户 淮山楼 发表

只能说,在包括石破茂和野田在内的政客都深感「右翼民粹势力强大」的今天,仍有相当多的在日中国留学生不愿接受残酷的现实,而是选择继续自欺欺人,一厢情愿地构建「日本民众爱好和平政治冷感」的幻梦,然后一边支持石破茂和林芳正这些稳健派政客,一边将高市早苗的上台简单归咎于短视的议员代表和麻生太郎。说句不好听的,日本议员代表们可能没有国内中专生懂政治,但他们肯定比这些精神分裂人士更懂日本民意究竟是什么样。

打倒自民党、今回も(参院選も)そう戦ったつもりだった。結果的には、打倒自民党で終わらす戦いではもういけない。やっぱり右のポピュリズムが強すぎる。左右のポピュリズムに対抗してといつも言っていたが、左のポピュリズムよりも右のポピュリズムが強烈。今ヨーロッパで起こっているようなことが日本でも起こり始めたと意識すべき。そこにどうやって政治が対抗するか。

——野田佳彦 2025 年 8 月 10 日

https://times.abema.tv/articles/-/10192877?page=1

知乎用户 旖煦 发表

石破茂,个人评价是最左的右,与当前的共识日本是反战败而不是反战不同,石破的发言针对性是当今局势

日本右翼复兴对我们来讲是个非常狂喜的事情,巨大的军事差距,如果能在修理台湾前找到机会对日本动手,对东大来讲是上上之选,把整个日本作为 “乌克兰” 战场埋葬西大和现今日本,这才是一劳永逸之举

战争最直接的,最搞笑的爆发点,我手里 4 个 A,我凭什么不梭哈,而另一方觉得我手里同花顺,谁来我都梭

而当今日本右翼民众基本上被媒体矩阵疯狂洗脑,错误归因,积极寻找身份认同。在石破茂文中,政府管不了军部,媒体报纸包装战争,到底谁手里有四个二,谁手里是同花顺,不到最后一刻,谁都不愿意下场

历史永远是折射当今社会,动乱时思良将,改革时思王安石,当今日本屁股下的是凝聚整个东亚历史恩怨的火山,西大想要爆,东大也觉得可以爆,日本政府在外交局势什么都做不了,但最起码当政的政府有能力拒绝这个按钮,但总有人为了那个位置选择这个按钮

说个天方夜谭的未来视,相比于在野党推出的那位首相竞争者,石破其实也是在野党接受的公约数,川普在任的三年如果能混过去,躲过去,对日本这个民族来说是头等大事,但很多人并不这么觉得

知乎用户 Stronger​ 发表

认真地读了一遍石破茂的 80 周年所感原文。

第一次从一个活着的日本人身上,看到了难得一见的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悲壮感。

难怪石破在日本这么不受欢迎,只能以个人见解发表,不被允许作为内阁决议。因为石破把日本人都骂了一遍。他也学会了借古讽今。看似骂的是逝者,其实就是骂的现在这些人。

首先,石破直接骂了麻生这些元老重臣。麻生出自肥前蕃,既是维新元老后代也是外戚重臣。当然,其它来自长州萨摩的安倍小泉也不会高兴。明治维新后还是搞搞皇族内阁和垂帘听政,实际上摒弃了君主立宪。

其次,虽然没有直接点名,但是也影射了天皇,更是骂政府这帮人没骨气。

然后,就是说议会议员同流合污,只顾私利,从不考虑国家和民族利益。

接下来,还骂了媒体助纣为虐,迎合和宣传军国主义和民族主义。

石破还骂了官僚和学者,认不清形式发展,枉称精英。

最后,他也说了日本人几乎没有无辜的。议会和媒体都只是在一味迎合日本人,被民意裹挟。

今后怎么办?

你们这么搞会,会重蹈覆辙的。只是,这次日本还会那么走运吗。

知乎用户 哥吴恩 发表

宫崎骏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台词:它快从里面出来了。

当时只是觉得宫崎骏作为老牌反战左翼超级大佬在退休前直抒胸臆。

现在想想,大佬就是大佬,感觉是真敏锐啊。现在民意就是在右转,全都在搞民族主义…

二战打成那个 13 样,因为种族主义、社达的冷酷设定,死那么多人,才过了两代人,就又看见网络暴民在强调人种优势了。

当年鬼子为什么杀人不眨眼,为什么纳粹工业流水灭绝,不就是因为相信人种优势,优秀人种进化更完美,是符合人类进化的未来,干掉不完美的人种是种族拣选符合主动种族演化的科学实践吗?

你们真以为那些战争暴行仅仅只是鬼子残暴没人性?

军国主义和纳粹包括宗教极端,是没法摧毁人性的,它们必须披上正义的外衣,人们才会毫无惭愧的去做恶。

就像人类主动淘汰掉落后品种或者不良品种的动物一样,是工业和科学的选择,是纯理性反而不是非理性的行为。执行淘汰的人是不会有怜悯心的,因为这是他们深信理智且正义的抉择。

他们不会觉得羞耻、惭愧,不会有罪恶感的。

我会坚决坚定的反对任何种族优越的理论,我会一直尽力陪伴人性中善的一面,去保护每一个生物意义上的人,这是作为 “人” 的底限。任何为伤害他人而准备历史故事、科学理论、宗教思想,都是我的敌人,不管多高深,对我来说都是最卑劣的罪恶。

知乎用户 丁飞 发表

很正常,如果你对前几个月相关事件有过了解,就知道石破茂一直想要发表相关谈话,像当初安倍用安倍谈话推翻河野谈话一样,他也想用石破谈话推翻安倍谈话,在历史上留名。

但是他当时在任,被麻生太郎等老资历联合威胁,甚至被党内批斗,最后在整个日本政坛的联合围剿下,最后不得不放弃了在战败纪念日(日本称 “终战日”)发表谈话。

但是现在他自己确定滚蛋了,高市早苗这种疯子上台,麻生太郎玩脱,政坛一团乱麻,估计之后石破也没什么政治前途了,光脚不怕穿鞋的,在任上重拾当时的想法。

当然作为中国人而言他谈话的内容力度和深度还是差得远,但是你要考虑到当前的日本政治生态环境,以及上一个安倍谈话的核心内容是 “当代日本人无需为战争罪行负责”,相对而言客观的说这个谈话已经相当有魄力了。

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日本当前政坛已经极端到什么程度了,那些知乎上天天提民族主义给日本洗地的,面对真的军国主义和法西斯后,反而集体沉默了。

知乎用户 环保先驱铁木真 发表

这玩意儿军宅味儿很浓啊,感觉像是论坛里军史宅对线的总结陈词 [手动黄豆汗]……

知乎用户 筱杰 发表

如何评价石破茂坚持发表战后 80 年的说法? - lamer 的回答 - 知乎

如何评价石破茂坚持发表战后 80 年的说法?

这位据他所说看过了全文,却不知道他说的那段【石破茂首先就借日本战前议员之口表达了他的战争是非观,也就是战争不是正义必胜而是强者必胜。】

存在事实性错误,还好意思说有些人阅读理解能力为 0?


带大家快速泛读下:

石破茂的开场白就说明了,我要讲的是前人不讲的东西。

過去三度の談話においては、なぜあの戦争を避けることができなかったのかという点にはあまり触れられておりません。戦後 70 年談話においても、日本は「外交的、経済的な行き詰まりを、力の行使によって解決しようと試みました。国内の政治システムは、その歯止めたりえなかった」という一節がありますが、それ以上の詳細は論じられておりません

然后论述了日帝体制的第一问题,有问题和缺陷的宪法导致日帝没有成为一个由文官统治的国家。

大日本帝国憲法の下では、軍隊を指揮する権限である統帥権は独立したものとされ、政治と軍事の関係において、常に政治すなわち文民が優位でなくてはならないという「文民統制」の原則が、制度上存在しなかったのです。

日帝是一个依靠元老、重臣维系的体制,称他们是超越宪法的。

丸山眞男の言葉を借りれば、「元老・重臣など超憲法的存在の媒介」が、国家意思の一元化において重要な役割を果たしていました

那么自然在这些人死后,就大大减弱了约束军部的力量,政党根本没实力控制军部

元老が次第に世を去り、そうした非公式の仕組みが衰えたのちには、大正デモクラシーの下、政党が政治と軍事の統合を試みました。

继而论述日帝体制的第二个问题,也就是政党下作的公开撕逼导致了国民信任度降低

政党内閣の時代、政党の間で、政権獲得のためにスキャンダル暴露合戦が行われ、政党は国民の信頼を失っていきました

军部借此机会,和卑鄙为了夺权而不顾日本长远利益的在野党联合,进而进一步走向失控

1930 年には、野党・立憲政友会は立憲民政党内閣を揺さぶるため、海軍の一部と手を組み、ロンドン海軍軍縮条約の批准を巡って、統帥権干犯であると主張し、政府を激しく攻撃しました

再论述议会失能,这也是这个 lamer 所说的【首先论】说的议员首次登场的部分,都论到第三部分了,还在首先呢,到底看没看过原文呢?好难猜啊。

然后再说这个部分说了什么,就是举了斋藤隆夫议员批判军部害日帝陷入战争泥潭而后被除名的例子,引出议会对于军队的预算没有任何限制,限制不了财权自然也限制不了事权。议会对于军部而言几乎就是橡皮图章,不具有任何限制作用。

議会による軍への統制機能として極めて重要な予算審議においても、当時の議会は軍に対するチェック機能を果たしていたとは全く言い難い状況でした。1937 年以降、臨時軍事費特別会計が設置され、1942 年から 45 年にかけては、軍事費のほぼ全てが特別会計に計上されました。その特別会計の審議に当たって予算書に内訳は示されず、衆議院・貴族院とも基本的に秘密会で審議が行われ、審議時間も極めて短く、およそ審議という名に値するものではありませんでした

然后论述媒体对于日帝社会风气的右倾起到推波助澜。

九一八后媒体大肆鼓吹战争,配合经济萧条的背景,民众更愿意接受极右思想。

しかし、満州事変が起こった頃から、メディアの論調は、積極的な戦争支持に変わりました

再然后论述日帝在情报上的错误分析可能也是陷入战争的原因

例えば、ドイツとの間でソ連を対象とする軍事同盟を交渉している中にあって、1939 年 8 月、独ソ不可侵条約が締結され、ときの平沼騏一郎内閣は「欧州の天地は複雑怪奇なる新情勢を生じた」として総辞職します。国際情勢、軍事情勢について、十分な情報を収集できていたのか、得られた情報を正しく分析できていたのか、適切に共有できていたのかという問題がありました。

最后的最后进行了反思,这部分内容很多,本部分开头说了日帝战后做了改变比如当今日本已经建立了文官政府,也有充分的外交部门进行情报沟通,以防错误决策。

戦後の日本において、文民統制は、制度としては整備されています。日本国憲法上、内閣総理大臣その他の国務大臣は文民でなければならないと定められています。また、自衛隊は、自衛隊法上、内閣総理大臣の指揮の下に置かれています

但更强调警惕民粹主义、正确运用国防力量(自卫队)

政治の側は自衛隊を使いこなす能力と見識を十分に有する必要があります。現在の文民統制の制度を正しく理解し、適切に運用していく不断の努力が必要です。無責任なボビュリズムに屈しない、大勢に流されない政治家としての矜持と責任感を持たなければなりません

警惕体制内部利益集团分裂导致的绑架国家利益的情况(举了日帝陆军海军的例子)

政治は常に国民全体の利益と福祉を考え、長期的な視点に立った合理的判断を心がけねばなりません。責任の所在が明確ではなく、状況が行き詰まる場合には、成功の可能性が低く、高リスクであっても、勇ましい声、大胆な解決策が受け入れられがちです

警惕情绪控制国家方向的情况(举了日帝为了开战所作的统治集团内部鼓动)

海軍の永野修身軍令部総長は、開戦を手術にたとえ、「相当の心配はありますが、この大病を癒すには、大決心をもって、国難排除に決意するほかありません」、「戦わざれば亡国と政府は判断されたが、戦うもまた亡国につながるやもしれぬ。しかし、戦わずして国亡びた場合は魂まで失った真の亡国である」と述べ、東條英機陸軍大臣も、近衛文麿首相に対し、「人間、たまには清水の舞台から目をつぶって飛び降りることも必要だ」と迫ったとされています。このように、冷静で合理的な判断よりも精神的・情緒的な判断が重視されてしまうことにより、国の進むべき針路を誤った歴史を繰り返してはなりません

告诫议会和媒体应该监督政府起刹车作用而不是鼓吹民族主义、排外主义、引导风气支持战争

政府が誤った判断をせぬよう、歯止めの役割を果たすのが議会とメディアです使命感を持ったジャーナリズムを含む健全な言論空間が必要です。先の大戦でも、メディアが世論を煽り、国民を無謀な戦争に誘導する結果となりました。過度な商業主義に陥ってはならず、偏狭なナショナリズム、差別や排外主義を許してはなりません

此后又强调民主并非建成后就是永恒,而需要警惕强人政治篡夺民主果实。

同時に、その国において比類ない力を有する実力組織が民主的統制を超えて暴走することがあれば、民主主義は一瞬にして崩壊し得る脆弱なものです。一方、文民たる政治家が判断を誤り、戦争に突き進んでいくことがないわけでもありません。文民統制、適切な政軍関係の必要性と重要性はいくら強調してもし過ぎることはありません。政府、議会、実力組織、メディアすべてが、これを常に認識しなければならないのです

接下来就是这个 lamer 所说的【首先论】,

首先就借日本战前议员之口表达了他的战争是非观,也就是战争不是正义必胜而是强者必胜。

这时候已经是报告末尾了,这位 lamer 还说是一开头,好难猜啊,他到底看没看过原文呢?

然后我贴原文和翻译:

斎藤隆夫議員は反軍演説において、世界の歴史は戦争の歴史である、正義が勝つのではなく強者が弱者を征服するのが戦争であると論じ、これを無視して聖戦の美名に隠れて国家百年の大計を誤ることがあってはならないとして、リアリズムに基づく政策の重要性を主張し、衆議院から除名されました。

斋藤隆夫议员在反军演说中论述道,世界历史即战争历史,战争并非正义获胜而是强者征服弱者,忽视此点而假借圣战美名误判国家百年大计则不可,主张基于现实主义的政策重要性,因而被众议院除名。

 翌年の衆議院防空法委員会において、陸軍省は、空襲の際に市民が避難することは、戦争継続意思の破綻になると述べ、これを否定しました。

翌年,在众议院防空法委员会上,陆军省称市民在空袭时避难会导致战争持续意志崩溃,对此予以否定。

どちらも遠い過去の出来事ではありますが、議会の責務の放棄、精神主義の横行や人命・人権軽視の恐ろしさを伝えて余りあるものがあります。歴史に正面から向き合うことなくして、明るい未来は拓けません。歴史に学ぶ重要性は、我が国が戦後最も厳しく複雑な安全保障環境に置かれている今こそ、再認識されなければなりません。

**这些虽都是遥远的往事,但充分警示我们议会放弃职责、精神主义横行、轻视人命与人权的可怕。**不直面历史,就无法开拓光明的未来。在我国处于战后最严峻复杂安全保障环境的今天,必须重新认识以史为鉴的重要性。

用事例来论证:警示我们议会放弃职责、精神主义横行、轻视人命与人权的可怕。

结果你说我的立场是支持我举得例子。

到底谁逻辑不正常啊?到底谁逻辑不正常啊?到底谁逻辑不正常啊?到底谁逻辑不正常啊?到底谁逻辑不正常啊?到底谁逻辑不正常啊?到底谁逻辑不正常啊?到底谁逻辑不正常啊?到底谁逻辑不正常啊?

看没看过原文啊?看没看过原文啊?看没看过原文啊?看没看过原文啊?看没看过原文啊?看没看过原文啊?看没看过原文啊?看没看过原文啊?看没看过原文啊?

瞎编骗赞应该去做营销视频而不是来知乎回答问题。瞎编骗赞应该去做营销视频而不是来知乎回答问题。瞎编骗赞应该去做营销视频而不是来知乎回答问题。瞎编骗赞应该去做营销视频而不是来知乎回答问题。瞎编骗赞应该去做营销视频而不是来知乎回答问题。瞎编骗赞应该去做营销视频而不是来知乎回答问题。

@lamer

最后石破茂表示:

戦争の記憶を持っている人々の数が年々少なくなり、記憶の風化が危ぶまれている今だからこそ、若い世代も含め、国民一人一人が先の大戦や平和のありようについて能動的に考え、将来に生かしていくことで、平和国家としての礎が一層強化されていくものと信じます。

正因保有战争记忆的人们逐年减少、记忆风化令人担忧的此刻,我相信,包括年轻一代在内,国民每一位都能主动思考上次大战及和平之态,并将其运用于未来,这将进一步强化作为和平国家的基础。

 私は、国民の皆様とともに、先の大戦の様々な教訓を踏まえ、二度とあのような惨禍を繰り返すことのないよう、能う限りの努力をしてまいります。

我将与国民各位一道,基于上次大战的种种教训,为不再重蹈那般惨祸而竭尽全力。

这能叫反战败不反战???????????????


这位 lamer,不只是他一个人,他是一种人的代表,典型代表。就是石破茂要让日本国民警惕的那类存在,煽动仇恨和排外,为了说自己想说的故意曲解他人。

知乎用户 黑暗里跳舞 发表

看似在说历史,其实是在说现在的日本

对于现代日本军部独行的风险是基本没有的,但民粹主义独行的风险却很大,面对这种风险议会、媒体包括国民基于民主主义应当做什么

只能说石破尽力想给日本踩一脚刹车了,虽然大概率没啥用

知乎用户 聊天达人石破天 发表

在位时我什么都不能说,反正现在下台了,我的心里和明镜似的。西方的政治人物全都这个样子。

目前看到的 70 岁的老人,还是冷战时期通过能力晋升任免的官员,这批人的工作能力、专业态度都是没问题的。冷战后出来的已经变妖魔鬼怪了。

原来的官员能力强,更冷静,像两个武林高手见面,先握个手比比内力,暗地里较劲一下,赢了趾高气扬,输了憋一口气,但终归不动声色,普通人不受影响。

现在被民粹裹挟的官员越来越多,大家都得印度化,一股脑先 “上上上”,甭管打的怎么样,最后宣传 “赢赢赢”。

知乎用户 北腿王 发表

石破茂的意思是,文官无法制衡武官,所以才会爆发战争。

现在一味强调发展武力,将会重蹈覆辙。

在今天的日本人看来,石破茂自然是大逆不道的。

但是在我看来,还是过于委婉,武官积极侵略,文官难道就反对侵略?

绝非如此,有争议的是侵略方式

文官大抵是打算徐徐图进,精心营造出文明的姿态,以此在国际社会上嘴硬一二。

知乎用户 JoeXZ 发表

他的反思可比鸠山由纪夫简单的道歉深刻多了

知乎用户 月入过来看 发表

自公同盟破裂,高市早苗可能没办法当首相了。

这时就有一种邪道玩法,不举行首相投票选举,上一个首相继续其任期,自民党总裁与总理大臣(首相)分离。

期待石破桑:不是吧,还来?

知乎用户 可有可无人类 发表

石破茂的历史素养远超当今世界政客的平均水平,试问现在哪个国家的领导人能够直面自己国家过去并不光荣的历史并进行系统的反思和诚恳的谈话?

知乎用户 cynthia 发表

中日之间必有一战。

今天两国关系如此拧巴,全都是因为 80 年的那场战争被 “外部势力” 强行中断了。中国真的赢了吗?我作为一个老粉红都不敢自信的说赢了:你人死的比日本还多得多,土地到最后也没靠自己的力量收复,这就好像你被人揍得鼻青脸肿,最后人家嘴上一句“我认输”,你就真当自己赢了?抗日神剧就是这种扭曲心态的外溢。日本又真的输了吗?很明显海的对岸有一大票人并不这么想。如果当年“一亿玉碎” 了,结局会不会不一样?他们是真心想尝试的。

所以给他们这个机会吧。只有真真正正的分出个高下,两国才能发展正常的关系,共同迎接美好的未来。否则就是不停的翻旧账,扯皮。

知乎用户 李晓宇​​ 发表

石破的这个谈话有点政治家的意思了。

虽然没有触及到 “日本究竟要做怎样的国家” 这一本质问题,但清晰地指出了 “日本不能做什么样的国家” 这个现实问题,在当今的日本社会是难能可贵的。

中国人在意日本的道歉吗?真的在意吗?其实我觉得并不尽然。即使道歉,有些人也会认为 “造成了那么大的损失,需要血债血还,道歉有用要解放军做什么”,但也有人会认为 “过去几十年日本在中国经济起飞的基础阶段提供了相当多的帮助,且现在的日本人应该如何为一百年前出生的日本人负责?”。作为中国,应该做的是促使日本认清自身地位,看清未来趋势,未来要么成为东亚一体化的原始股东,要么成为中美决战的战场。当前的日本还是有一定的选择空间的,但这种空间能维持多久很难说。

然而,由于日本的整体右转,当前的选项似乎只剩下立即作死还是慢慢作死。石破的谈话的意思是,几十年前的日本人是如何作死的,你们如果非要作死,劳驾换个没有历史教训的方式——这其实已经否定了路径依赖。

不要认为日本作死是给了中国报仇的机会,这种报仇即使成立,也一定会建立在中国人民的巨大牺牲和损失上。相反地,制止日本再次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甚至对外发动战争,符合中日两国,整个东亚甚至全亚洲的共同利益,唯独不符合美国的利益。从这一点上来说,石破茂的这篇谈话应该予以肯定。但现实的政治氛围是中国的肯定对他来说反而可能起到反效果,而这篇谈话的基调又左右不讨好,也许在并不遥远的未来,日本人能够认识到这篇谈话的价值。作为政治家留下这样一份政治遗产当然是说得过去的,甚至在公明联立解消的现在,这篇谈话反而有了一点虽万千人吾往矣的气概。

石破茂虽然选举失败,但自民党内唯独麻生是没资格批评他的 ,因为麻生手里输得史无前例地惨——1993 年五五体制崩坏的时候,自民党还是众议院第一大党。而麻生手里,野党一举拿下 300+,他有什么资格批评石破?这种就是老登的代表——老迈腐朽,弄权恋栈,甚至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让这样的老登堂而皇之地走上自民党副总裁的前台,有多么不得人心,他们真的不知道么?年轻人所受到的职场霸凌太容易投射到这种局面上了。

现在就看他还有没有脸要求石破如何如何维护党的统一。拜登为民主党工作了一辈子,临退休被民主党背刺以后成功放飞自我,我看石破也不远了。这样的党真的值得维系团结吗?

石破茂到目前为止都是 “辞意表明”,就是不辞职的话,谁都拿他没办法,真投票倒阁大不了解散众议院。考虑到败选以后不降反升的支持率,我认为他仍有可能留任首相,否则大概率政权交代。我现在很期待麻生提出个不合理要求把石破茂惹到掀桌子,比如 “让高市早苗担任副首相,按高市的名单组阁,不举行首相指名选举,然后称病移交给高市”。

知乎用户 畏妾 发表

一口气同时得罪高市,日本右派和东大民族主义群众。

知乎用户 gingercat 发表

几点思考,估计会让一些人不开心,我故意的

文中节选:

即便在战后七十年纪念谈话中,日本也仅提及 “曾试图通过武力手段解决外交与经济困境,但国内政治体制未能有效遏制这种局面”,

日本当时的外交与经济困境到底是什么

记得一部描述 226 兵变的电影有一些描述:日本中低层军官都已经陷入赤贫,年轻人赤贫,无法养家,但是财阀高官灯红酒绿,狂嫖滥赌!

这是生产不出来么?不是。这是没有消费!没有内需!百姓没钱!

但这种情况下,日本权贵想的办法不是增加人民收入,用内需养活自己的企业,而是企图战争掠夺的方式解决困境。

这点有意思,大家可以思考下

文中节选:

根据战前内阁设立的 “全面战争研究所” 以及陆军省计划建立的所谓 “秋丸机关” 等预测,战败已成定局。许多专家也意识到战争实施将面临重重困难。 尽管政府和军方高层都心知肚明,为何仍无法下定决心避免战争,反而执意发动鲁莽的战争,最终导致国内外无数无辜生命惨遭牺牲?

已经知道打不赢了,但权贵为啥还要开战?

我这块真的搞不懂,我感觉应该是权贵也觉得双输胜过单赢吧,

打仗输了是权贵和平民都输,如果政治改革平民当家作主,那就是权贵单输

这些日本鬼子权贵真的觉得日本劳动人民是他们的同胞么?

我觉得他们根本不觉得…

他们宁可把他们一起拉入地狱,也不肯尝试一下让日本劳动人民变成人。

这点有意思,大家可以思考下

文中节选:

斋藤隆夫议员公开批评战争陷入泥潭,并严厉质询政府的战争目标——这正是著名的反军演说。陆军方面强烈反对该演说,认为其侮辱了军队尊严,遂要求斋藤议员辞职,当时众多议员对此表示支持, 最终以 296 票赞成、7 票反对的压倒性多数通过了对斋藤议员的除名决议。

鬼子权贵不允许批评,不允许质疑,那怕是他们统治集团自己人,也不允许!

那怕这个议员只是质疑,并没企图弹劾政府,换人掌权。

那也不行,你说的话鬼子军部觉得不够阳光

你就得滚出去,愚蠢么?疯狂么?这帮日本鬼子没救了

这点有意思,大家可以思考下

文中节选:

1:然而自满洲事变爆发后,媒体舆论转向积极支持战争。这主要得益于战时新闻报道的 “畅销效应”,各大报社纷纷大幅增加发行量。

2:然而自 1937 年秋起,随着言论管制的加强,针对政策的批判声音逐渐被压制,唯有积极支持战争的论调得以向国民传播。

有趣吧,鼓吹战争有流量,有钱赚,报纸们顿时疯抢这个 “爱国赛道”

极端言论带来流量暴涨,巨量的报道增加了民众的极端,极端的民众需要更多的极端言论…. 形成闭环,在媒体流量投机和日寇政府的操纵下,民众迅速极端化,最后导致日本发生五 · 一五_事件,企图刺杀卓别林,用杀一个外国的方式来进行所谓复仇_

这点太有意思,大家可以思考下

知乎用户 忠正尚武一牢将 发表

一言以蔽之:

知乎用户 lamer 发表

其实还是反战败而不反战那一套

更新下,给有些阅读理解能力为零的人服务下。

石破茂首先就借日本战前议员之口表达了他的战争是非观,也就是战争不是正义必胜而是强者必胜。

接着讲了战前日本各相关研究机构研究结论是开战必败,但是军部和媒体为了私利用民粹主义裹挟民众进行战争,且战争中海军和陆军也互相争斗导致战争失败。

总之,石破茂认为日本实力不能够所以不该和美国开战,这不是反战败难道还是反战?

知乎用户 F· 艾伯特 发表

点评的很到位,昭和日本最大的罪过就是让一帮只会图图的丘 8 上桌,以及一个岛国瞎掺和大陆事物

知乎用户 左键小能手 发表

小编拉偏架可以,但二战定性问题这么搞真的可以?

删回答什么意思?

再说一遍,日本没有政府层度层面的书面道歉,所谓村山谈话,也是日中各表,日本轻轻掠过。

日本政府不存在对中国的正式道歉,连面对韩国慰安妇那种道歉都没有。

你们团建可以,我无所谓,但互联网有留痕,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全文看完,并未看到任何 “歉意”,总体还是 “反战败”。

鉴定为新版日本受害者论

那些日本 ip 还过来洗地,真是有意思。

知乎用户 波利西亞機槍彈鏈 发表

前兩天我說村山小泉總理都發表過「承認歷史」「謝罪」的談話,還有粉紅來衝我說現任首相不承認侵略歷史

知乎用户 竹简铸剑专家 发表

第一点:日本存在耻感文化。这种日本文化很异类,它并不是鼓励日本人知耻后勇痛改前非,反而是鼓励日本人掩盖自己的耻辱。把知晓自己耻辱的人都杀掉,黑历史自然就没人知道了。只有明白了这一点,你才能真正看懂日本电影《砂器》

第二点:日本人有 “活下去” 的全民思维。这种全民思维类似于中国的大一统思想,从上到下都以 “活下去” 为目的。在日本人眼中,“活下去”就是第一正义。所以,你会在很多日本影视剧中反复听见某些人念叨,我要活下去啊!或是一定要好好活下去之类的台词。东野圭吾的小说在日本大受欢迎,是因为日本人都接受这样一个逻辑:那些冒充死者活下去的凶手都是迫不得已的,都是值得同情的。让凶手活不下去的人才是一切罪恶的根源。比如在《祈祷落幕时》这本书中,浅居忠雄先是杀掉了一个业务员,然后抛下女儿,冒用业务员的身份苟活。在中国人的视角:这不就是个杀人劫财抛妻弃子的人渣么?既无道德又无家庭责任感。但是他的女儿浅居博美对他这个人渣父亲有过嫌弃吗?反而隔几个月就去某个大桥与她父亲相互 “探望”!告诉对方:“自己活得好好的!” 理解了这种思维,你才能理解日本人的 “委屈”。比如对待二战的态度,他们是为了活下去才杀人放火的,你不应该同情理解甚至是原谅日本人的苦衷吗?这种颠倒的独特的价值观是认知日本的基石。总之,在“活下去” 这个正义话题下,只要活到最后的国家是日本,只要活到最后的人是自己,那么国家之外的一切,个人之外的一切,都是可以送祭的。这也可以解释日本人对美国人的迷恋,谁让它们活,谁就是主人。

第三点:基于以上两种民族文化,极端的自我保护成了第三种全民共识。对于工业产品造假,印度的人思维是:能骗过你,证明了我的智商。日本人的思维是:其它人也造过假啊,我为什么要单独受到指责?二战中日本人滥杀无辜,其它国家也不干净啊。国家与民族的罪行,那是大日本帝国,是日本皇民皇军干的,我是日本国,日本公民,我现在的国家与我个人跟历史没有关系。

第四点:日本作为一个国家,有浓厚的政治投机传统,奉行事大主义和赌徒心理。谁强大,它就为谁做爪牙。在为主人狂吠之时,也乘机为自己捞好处。一战与德国宣战与英国结盟,但不派兵去欧洲,而是抢夺中国的山东。二战与德国结盟,不配合盟友攻击苏联,而是乘欧洲虚弱时抢夺东南亚。就像是座山雕与许大马棒结盟,但是你抢你的,我抢我的,最好你还匀点赃物给我。看待中日历史,日本人觉得如果当时少抢一点就完美了,不至于全都输光。低级赌徒总是懊恼自己刚才没有见好就收,并不怪罪自己的习性。但要注意一点:所有的赌徒直到死的那一天,都在找机会把一切扳回来!

第五点:我不知道是哪本小说,写过这么一句话:你不是知道自己错了,而是你知道自己要死了。日本并不缺少吹哨人,他们吹哨的目的也确实是为了全日本的利益。不过,所有的日本吹哨人都是同一个意识:下一回,真的要死光光了!想起前几年丰田章男大喊,日本只剩下汽车了!现在把这句话与吹哨人的意识合在一起联想,很有意味。

最后,谈谈个人的看法。如果非要做个类比,我觉得日本整体上像一个危险的宠物(有价值有观赏性有情感互动非素食)。它的动物性超过表面的社会性,最好不要养。我相信被自家宠物狗咬过的人不在少数,虽然没让你致命,但致命的隐患始终不会消失——只要你一直养着的话。若是把日本浓缩成一个字,那只能是 “忍” 字。不要从中国人的思维出发,觉得是忍耐坚忍,日本人说的 “忍” 是残忍!对自己之外的人,都可以“忍”!

做为一个没有脱离低级趣味的老男人,我承认我喜欢深田恭子的脸。

知乎用户 chenzj(哲秀东勋) 发表

冰冷雨天:日本媒体的战争责任

2010 年 6 月立教大学讲师吉田则昭出版了一本题名为《战时统制和新闻学——1940 年代媒体史(戦時統制とジャーナリズム)》的书,这本书是在他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再整理而成的,里面提出了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就是媒体的战争责任问题。

客观地说,战后日本对于那场战争进行了很大规模的反思,这里的 “反思” 也还是一个客观名词,并不带有任何 “反战” 的含义。因为除了为了防止以后再次出现类似现象而寻找战争责任,追究战争根源的反思之外,也有推卸责任或是美化战争的反思。但总的来说 “反战” 在日本战后的言论界是占据了主流地位的。

日本的主要媒体在战争问题上都是持这种态度,无论是中间偏左的《朝日新闻》,还是中间偏右的《读卖新闻》,就连在其它问题上表现得很右倾的《产经新闻》真正在到了对那场战争本身定性的时候也还是不敢越雷池一步,最多也就是在一些具体问题上纠缠。所以可以整个地说,在现在,日本的主流媒体还是反对战争,反对侵略的。 但是在这个问题上受批判最多的还是这些主流媒体。

战后日本被解除了武装,发动和进行了战争的军部已经不再存在。协助战争进行的政府各衙门也被美国占领军多次分割改组,除了外务省和大藏省之外战前日本政府的各省都已不复存在。而鼓吹开战,力主建立德意日三国轴心的外务大臣松冈洋佑在东京审判期间死亡,剩下来的重光葵,贺屋兴宣这两位名列甲级战犯的外务和大藏大臣虽然在战后先后重起,分别还担任过外务和法务大臣,但是他们无论是在国会答辩时还是在出版的回忆录中都在一定程度上反省了自己和自己所主管部门的战争责任,就是说起码他们向日本国民还有过了谢罪的表示。

而那些主流媒体呢?名称没变,人员构成也几乎没变,变化了的只是言论口径,从战前和战中那些铿锵有力的鼓舞着日本人去 “爱国”,去力战,最后去玉碎的那些豪言壮语摇身一变而成了对军部,政府和财阀的猛烈批判,往事全部如烟。对战争负责的只是那些军人,官僚和政治家,似乎从来没有过传媒什么事,不仅如此,现在能看到连篇累幅地宣传军部在战争中是如何扯谎造谣,钳制舆论,不让国民知道事实真相,似乎传媒只是单方面地受害者,只有军部才是坏人。

事实是不是这样的呢?其实并不完全是这样,以臭名昭著的 “大本营发表” 为代表的军部所进行的舆论操作和东条英机使用宪兵以及特高警察所进行的舆论压制的事实确实存在,但这并不能说明传媒是单方面的受害者,实际上如果认真追查起来就能发现军部的言论统制和传媒的狂热煽动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说不清楚的问题。

关东军发动 9.18 事变的理论依据是关东军作战参谋石原莞尔在 1929 年发明的 “满洲生命线” 理论。后来的甲级战犯,当时的政友会议员松冈洋佑 1931 年在众议院说过这样的话:“我认为满蒙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生死存亡的问题,是我国国民的生命线。国防上经济上必须这样考虑”,在这之后《每日新闻》曾经接连发表三十几篇社论,名字都叫做《满蒙生命线论》,这才把这个 “满蒙生命线” 给普及了开来。

实际上上世纪的大正年代(1912-1926)的日本的自由主义空气是很浓的,甚至有一个叫做 “大正民主主义” 的词。那时候军部不但不能飞扬跋扈,而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不景气中,因为传媒的宣传,那些不能创造生产价值,只会消费税金的军队一度还是一般老百姓所憎恶的对象。

事情就是在被日本人称作 “满洲事变” 的 9.18 事变的时候发生了根本的变化。9.18 事件的第二天,1931 年 9 月 19 日,日本各报都在头版头条的位置发表了柳条湖事变的消息。一直到战后日本人才知道那次事变是关东军一手策划的,但当时没有人怀疑军部发表的有关柳条湖事变是中国军队所为的说法。 不但如此,传媒对于关东军的 “赫赫战果” 还大加宣扬,对于政府一直在进行的 “不扩大事态” 的企图则横加抨击,比如读卖新闻 1931 年 11 月 26 日的社论就是这样说的:“外交官对满蒙权益认识不足,政府的外交交涉对于解决日支纷争有多少用处非常可疑”,其他的报纸也一样,纷纷排出专版来宣扬“坚守帝国的生命线满蒙”。

1932 年 10 月,旧国联派出的李顿调查团,发表了在承认日本在中国东北的 “特殊权益” 的同时也批判了关东军的《李顿报告书》,就这种批判也已经使日本传媒无法忍受了,各报一致对李顿报告书开始了批判,连首相斋藤实海军大将都看不下去了,在阁僚会议上忿忿地说:“论调实在太强,这些不负责任的文章实在没意思”。

日本媒体在一战之后一直在宣扬裁军,1930 年伦敦海军裁军会议时政府和海军内被称为 “裁军派” 的一部分人主张接受裁军,而被称作 “舰队派” 的海军军令部的那些人搞出来了一个 “统帅权干犯” 的问题,意思是军队的军备和作战一样,是属于天皇所执掌的 “统帅权” 的一部分,在政府管辖之外,所以政府不能插嘴裁军问题。在这个时候大多数媒体还是站在条约派一边,当时的《朝日新闻》主笔诸方竹虎在战后的回忆中说 9.18 事变的当时军部对于传媒是否会站在军部一边没有任何把握,甚至把传媒也看成一个潜在的威胁。

但在 9.18 事变的时候军部却得到了传媒的全力支持,1932 年日本宣布退出旧国联的时候也得到了全国一百三十二家报纸的坚决支持,唯一反对就只有《时事新报》一家,怎么会在一年之内会出现这么大的落差?这里面有很大一个理由是商业主义。

1931 年的时候日本的传媒市场还是两大报纸为主,《每日新闻》《朝日新闻》,发行量分别是二百四十万份和一百四十万份。但这时候已经出现了发行量为三十万份的《读卖新闻》作为这两大报纸的强力竞争对手,到了 1938 年《读卖新闻》的发行量已经超过 100 万份,日本传媒界的两大报纸成为了三大报纸。

可以说《读卖新闻》发行量的扩大是伴随着战争规模和战线的扩大而同时扩大的,他们所贩卖的商品就是包着爱国主义或者皇国主义包装的 “战争”。当时各个传媒都向战场派遣了大量特派员,传递用大量“日本绝对正义”,“日本精神的昂扬” 等华丽的词藻包装起来的战场实况,发行量都得到了飞跃的发展。而如果有哪家报纸哪怕是不当心敢于反对战争,哪怕是描写了战场上的真实情况,立即就会遭到在乡军人会主导的“不买运动”,不需要特高警察上门,报纸自己就经营不下去了。

中日战争全面开始之后,一片战争赞美之声的日本传媒界唯一的例外是马场恒吾在《读卖新闻》所主持的专栏 “日曜评论”了,马场恒吾利用曾经担任过读卖新闻的主笔的立场一直在主张早日解决 “支那事变”,实际上也就是主张早日和国民党政府展开谈判而已,但就这个主张也不能被军部所容忍,1940 年 10 月以后这个专栏更换执笔者,从此以后全日本的所有报纸上全部都是“断乎一蹴”,“无敌陆军” 之类的勇猛语言了。

太平洋战争之前日本言论统制的法律依据是明治年间制定的《新闻纸法》《出版法》,内务省,检事局,警视厅,特高警察全都可以根据这两部法律来检查传媒的内容,但实际上 1937 年中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警察并没有更多地介入具体的事务,比如内务省的警保局对各府县的特高课长的指示是:“和主要日报以及杂志发行所的负责人恳谈”,这种叫做 “内面指导”,由各传媒自己控制。

1938 年制定的《国家总动员法》把本来是各个私人企业的传媒组织到了政府和军部的管理统制之下,由于战争不断扩大而带来的资源不足,纸张等传媒资源都成为了战略物资,这样报纸的数目也在不断减少,1938 年日本全国有 739 家报纸,到了 1941 年初以所谓 “整顿恶德不良纸” 的名义减少到了 108 家,9 月底更是由 “一县一纸” 的理由减少到了 54 家,有趣的是这种 “一县一纸” 的做法到现在还是这样,日本一个县只有一份报纸。(转贴者注:这套管制办法被全斗焕学了去,即所谓“言论统废合”)

如果说太平洋战争之前的日本媒体是自主地在配合战争宣传的话,到太平洋战争之后就连这种自由也没有了,珍珠港之后,主管媒体的内阁情报局立即发表了 “禁止登载非经大本营许可的任何信息” 的命令,传媒作为言论机构的机能已经完全消失,成了不折不扣的国家宣传工具。在同一个命令中情报局还明言:“禁止登载对我军不利的消息,但是让人认识到战场的真相从而更加激起同仇敌忾的文章除外。”

所以从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日本传媒走过的道路就是:夸大战果——>封锁失败——>鼓吹彻底抗战这个三部曲,是一场完全的欺骗。 而且是主动地在行骗,所谓的 “大本营发表” 确实是谎话连篇,但那种谎话只能欺骗一下老百姓,骗不了传媒。各个传媒都有特派员在前线,他们对前线的了解不次于参谋本部或者军令部,而且传媒能接触到外国通讯社的信息,所以各传媒对战场上发生着什么和将会发生什么心知肚明,但却没有向国民发出过任何信息。

当然真说传媒对军部一点都没有抵抗也不是事实,1944 年的 “新名事件” 可以说是传媒反对军部的典型事件,东条时代有个邪门口号:“用竹枪也能打败英美鬼畜。”《每日新闻》记者新名丈夫写了一篇文章,说要打败英美鬼畜不能用竹枪,要 “用飞机,用海军飞机”。这一下算摸了东条的老虎屁股,东条立即下令把这位当时已经 37 岁的新名记者征召为二等兵,送去了硫磺岛。 这篇文章确实是在批判军部,但是真实的背景却有点不同,新名记者当过海军记者俱乐部的主任,这篇文章实际上和反战或者反军部并没有什么关系,仅仅是日本陆海军之间的争斗通过媒体折射了出来,所以海军出面说话了。当时日本的法律规定凡男子年满 20 岁一定要经过征兵体检,新名丈夫早在大正年间就经过了体检,当时征兵不征大正年间参加体检的,海军就问了:“大正年间就征召这一人是怎么一回事?” 行,东条就马上再追加征召 250 名大正年间体检过的人发配到硫磺岛的丸龟联队去。新名本人由于当过陆军的随军记者加上海军在罩着他,过了三个月就解除了征召,可是那 250 名大叔可就玉碎在硫磺岛了。

除了这件事之外,日本整个传媒界在战争期间的表现用曾经在那时担任过日本新闻会会长的田中都吉的话来总结最合适:“社会上一般认为政府对新闻界施加了不当的压力,也这是事实,但是从我的经验来看,不如说新闻界和军部,情报局或者内务省保持着极为良好的合作关系”。

传媒人到底在想什么?日本历史学家佐佐木隆曾经说过:“对于把战争报道作为商品的报纸来说,战争是最好的机会,是销售的大好时机,企业越大也就获利越大,没有人会失掉这个商业机会。” 所以一直到 1945 年 8 月 14 日,昭和天皇裕仁宣布接受波茨坦宣言的前一天,《朝日新闻》还在发表社论说:“信念在一亿国民的心底燃烧,默默地在各自岗位上工作所锤炼出来的火球会在一瞬间爆炸出来,这就是对敌人的暴虐的报复。” 按照作者的调查,这篇社论并非受到军部授意,而且在十天之前大本营情报局长已经向新闻界透露了日本可能已经战败,正在考虑如何结束战争的重要情报。掌握了这个信息的《朝日新闻》不但没有设法透露这个信息,而是继续像 9.18,77,以及太平洋战争开战之前那样疯狂地进行煽动。

这本书通过大量的资料,详细地描述了日本传媒界和传媒人士在战时的各种行动及其影响,不仅是战时的传媒史,而且从思想史,经济史和政治史的角度分析了这些行动的由来。

日本的战时媒体史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就是肯定会涉及到经济领域和经济史,一个很意外的方面就是不少日本在战时采取的经济措施,实际上要不然是直接出自传媒界的主张,要不然也和传媒界有莫名其妙的关系,这是因为当时的一些所谓 “革新官僚” 们的把戏,他们的自己的主张要想能够得到推行的话就一定要得到军部的支持,但官僚和军人之间的互相倾轧造成这两个集团之间关系相当紧张。官僚们在战时经常使用传媒来宣传自己的观点,因为这些理由有时干脆连知识产权都不要,把自己的观点方法传授给媒体人士,以媒体的社论什么的方式出面向军部提出建议。而媒体也很乐于扮演一个 “聪明的建议者” 的角色,加上军部一般对一直不惜用最华丽的语言在礼赞他们的媒体的感觉很好,所以从媒体说出来的话军部多少都会听。这就造成了最古怪的日本战时媒体史和经济史密不可分的现象,一些牵涉到战时传媒的著作都很难归类到经济类还是媒体类去。

这本书在战时经济史方面也有独自的探索,吉田则昭不在局限于某些具体的例子或八卦,而是详细地介绍了朝日新闻社论作家笠信太郎在战时的经济学论说,把战时动员和经济再编成这个大动作本身对传媒界再编的影响以及经过再编的传媒界反过来对经济再编成所起的反作用放在一个 “经济新体制” 下来衡量,这就使得传媒人和官僚之间的关系变得清晰可见。

这本书的研究还不仅限于太平洋战争时期,对战后的日本传媒界所继承了的战前遗留下来的传统也进行了揭露。 战后,各传媒和煽动战争有关的人物都被作为战争犯罪嫌疑人而送进了巢鸭监狱,但很快就因为朝鲜战争的爆发而被释放。和德国法国等国家在战后把战争犯罪嫌疑人永久驱逐出去不同,日本的这些人回到了传媒界而且继续把持着日本的传媒界。这样日本的传媒在战后从来没有反省过自己。虽然迫于形势,日本媒体不再进行战争煽动的举动,但在迎合读者,以销售量为本这一点上没有任何改变,这也就是日本的传媒界即使在战后也从来没有给日本社会指出过正确的方向而是一再犯错误的原因。

知乎用户 Nikki 发表

这是一篇面向日本国民的,基于历史教训的警醒信

石破茂之前在高市早苗胜选后提醒她勿使日本误入歧途。

80 年讲话又强调战后拥有战争记忆的人日渐稀少,记忆的风化令人忧惧

其实他的忧虑是很明显的,就是日本当下又出现制度性危机以及国民和媒体失能的情况,他认为仅靠少数政治家的力量已经无法阻止事态进一步恶化,他举例斋藤议员其实是指自己如今的处境,即自己已经被极端势力排挤出局,而这次日本一旦走向歧途整个民族都会万劫不复

我对石破茂发言是认可的,这次 80 年的讲话并非是留下政治遗产,反倒是很像他 “二次元宅男首相” 的人设,采用了一种类似动漫的理想做法来 “拯救世界”,主张动员国民守住政治红线对抗极端主义倾向,但这又说明作为政治家已经无能为力了,只好寄希望于年轻一代的判断力。

石破茂辞职,公明党退出执政联盟都说明日本务实保守派的生存空间在缩小,日本极化的倾向难以避免,这种极化已经在全球蔓延,全球整体性的和平也许撑不到 100 年

知乎用户 大叔 发表

石破茂看出了日本正在整体右倾的危险趋势,所以他用所谓 “首相的最后一舞” 在努力的踩刹车。

效果如何另说,但小日子里面还是有人才的。

知乎用户 bruno fighter 发表

从日本的角度,认识到这个算是很可以了

其实更深层次的没法说

简单说说,石破认为当年战争爆发的原因是军部的独走

但他现在发表讲话实际也是独走

知乎用户 海大最强男人 发表

前面忘了,反正就是

连温和的批评都容不下,那下一步是沉默也有罪

再下一步反对的不够卖力也算同谋

什么水平我不好说


其实大家没必要苛责老登本身反思不到位,毕竟大部分人观念扭转不过来

但谁也没想到相对而言那么温和的言论都要被反对

所以从很大程度上看,只有一条路可以走了

知乎用户 Maki 3.0 发表

石破茂有一个点中国人容易忽视

小泉安倍这些人不同,他是个虔诚的基督徒

这种基督普世思想让其具备基本的是非观,而非日本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点的皇国观

比如联合国大会上狂喷以色列,他本可以不疼不痒的说两句,毕竟都是美国铁杆盟友

他的基督教信仰传承于其母亲家,他父亲、东大法科出身的做题家官僚,评价也很好

我认为这样的家传这使得他秉性不错,敢于直面历史,敢于对道义天理负责。

麻生太郎虽然也是天主教徒,但是天主教本就比新教老保点,何况麻生家是老牌财阀政治家族、大久保利通的后人、天皇的姻亲,老保成分实在是太重,不如相对平民出身的石破茂。


石破茂演讲中提到了个国会议员叫斋藤隆夫

在军国主义国家日本 1940 年的时局下,公然在议会反对军部在中国的战争(论迹不论心,即便他的出发点是为日本的利益,但这种论调是对中国有利的,我对他的观点赞同,对他的勇气表示钦佩)

这人发表这种 “暴论” 后,议会对他的处罚竟然只是投票除名;然后他竟然还能再 1942 年籍由选举重返日本国会,并且最后安然活到了军国主义政府倒台。

知乎用户 DefeatedOnlyOnce 发表

日本是真走到十字路口了。

我一直觉得日本当前这个状况下,石破也就是个啥都干不成的吉祥物。但这个长文改变了我对他的看法。

日本割裂的民意,汹涌地互相倾轧,最后总有一方要压倒另一方。但站在石破的角度上看,在 2025 年叫嚣着跟中俄韩动武的抽象玩意儿们要是真搞出独走戏码,那对他的祖国而言是妥妥的灭顶之灾了(单独跟俄韩之一动武还有可能占那么点便宜,跟 2025 年的中国动武是他美爹听了都汗毛倒竖的事情,结果大部分日本人在那帮右翼唐氏儿及其喉舌持续二十年的洗脑之下竟然真认为这事儿有搞头)。所以这番讲话对日本国民而言确实谆谆教诲,我看完都有那么点动容了。虽然没重点提及对被侵略国造成的苦难,但是确实是以较有深度地视角探讨昭和日本为啥走上不归路的——不止是军国主义分子,当时的文官、媒体以及被煽动的国民都得背锅。

虽然我对日本整体持有相当负面的态度,但石破这种水平的政治人物还是值得一个尊重的。如果这样的人都不能被他们的人民认可,反而选出高市这类抽象拟人生物当首相,那如果将来日本不幸被大国混合殴打的时候,我只能送他们一句经典的 “思配苦” 了。

我有个同学在日本多年,申请永驻决定常驻日本了,基本上是个政治白痴(话说回来不是政治白痴在 2025 年这个节点很难选择常驻日本)。我有次跟他聊起石破茂他竟然给出的评价是吃相太难看了这种人怎么配当首相的。然后给我发了个日本社交媒体上传播量很大的安倍石破吃东西对比。

说实话我觉得在社交媒体上这种无聊的东西能疯传还引起讨论,还能拿来评判元首执政能力的,日本人的政治素养大概是真的路边一坨。

作为中国人,其实也甭着急,隔着海看戏就好,就日本这个屌样子,不出几年迟早变成路边一条。等到手拿把掐的那天,所有历史问题一定能妥善解决。但如果真一亿人发癫非要找闹钟碰瓷,那我真是 “还有这种好事. jpg” 了。

知乎用户 伊谢尔伦的长椅​ 发表

我之前就讲过,日本的问题不在于不懂历史,而是太懂历史。日本对那段历史的理解把握比东大要深刻太多了,而东大这边还存在相当数量的幼稚病。

知乎用户 千刃孤峰一条青藤​ 发表

没卵用

就像你对学生时代的学生说,读书可能是你这一辈子最轻松的事,能有几个人听进去?

石破茂的这个讲话,在高市的支持者眼里,还以为你在这下诅咒呢

知乎用户 躺平猿 发表

抽空看了一下,石破茂這個說法相當有水平。他點出了一個大家都忽視的重點:政治系統的缺陷是可以使一代人走入瘋狂。

這個觀點在德國那邊反省得很厲害,Weimer Republic 的絕對比例代表制決定了激進小黨可以用更激進的政策爭取生存空間。而舊日本政府的體制研究在大陸研究的確少,主要是抗日戰爭在中國已經成為一種絕對的、面譜化式的描述。「為甚麼舊日本會軍國主義化?」這個問題在知乎上最後都變成是情緒輸出。

而石破茂碰巧指出一個在日本史學界相對上公認的史實:舊日本內閣的陸、海軍部不受文官控制,財政又以特別經費而獨立,使得他們獨走完全沒有壓力,而每一次陸海軍成功侵佔領土,又會反過來削弱文官系統的法理,去到最後整個帝日政府完全沒有剎車,讓軍部獨走。而在這個過程中,天皇的默許、民眾的狂熱都是助燃劑。

能夠站到這個角度去說明帝日時期的瘋狂,證明其實他也看出來我們離下一次瘋狂不遠。最明顯的就是今日的美帝政府:當剎車系統失靈,而向外攻擊成為一個有利民眾的選項時,你覺得民眾是支持自己的良心,還是會票投共和黨呢?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ye3kQV 发表

演讲中还是没承认日本的侵略,他本人右翼的底色不变。

演讲中更多是在阐述当年日本的内在制度是如何推动了那场战场,并且最后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注意,强调的是给日本带来的灾难)。不过他对于日本制度的阐述是清晰的,有条理的,深刻的。

石破茂之前给我的感觉就是说话慢条斯理,比较文绉绉。能感觉出来是一个沉稳会思考的人。相比于他癫狂或者不太聪明的同僚,他确实要更冷静一些。

不过历史上,正确又理性的人不一定可以推动历史,历史有时候会被狂热又愚蠢的人疯狂推动。真理永存,但是人不一定遵循真理行事。

放弃幻想,准备斗争。

知乎用户 沐屿 发表

看了全文,对于发动战争的表因认识的很到位了,我觉得在日本这个环境能坚持认真分析战争产生的原因,并敢对国民讲真话,我对于石破茂的勇气和正直感到敬佩。能做到从政府,议会,媒体多层次多方面对于军队的约束失效进行剖析。

同时对未来日本青年寄语希望他们记住战争的痛苦不要再重蹈覆辙。

从这篇讲话是对内讲话的性质来看,石破的这篇发言几乎是把不能骂的天皇之外当时日本的里里外外都骂了个遍。希望这篇发言能感染一个人也是好的。

知乎用户 Viyv 发表

说两点暴论吧:

1. 石破茂的谈话,没有提到日本当年困境的核心 “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当然,这是我们以中国人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时候的见解。实际上随着东升西落以及日本衰落,这个谈话也越来越变得语气恳切了一些。我个人是不指望日本有没有可能真正的在一场社会革命之前转向的,他的这段话,以现在日本的舆论“空气” 来讲,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那么针对石破茂说的话我就简单地说一下吧,他把二战时期未能控制住军队的锅甩给了 “政府失能”“议会失能”“媒体不自肃” 等露在表面上的一些东西。这就是得引出一个观点那就是一个正常的国家需要有两只铁拳,一只铁拳对内出击,一只铁拳对外出击,而石破茂就指出了这么一点,在二战时期日帝是已经丧失了对内铁拳的能力了。

那么就可以通过这个隐晦地理解这么一点,那就是在二战之后,实际上这套体制并没有发生改变。当时他们推举出了东条英机,他们废黜了斋藤隆夫,而实际上这个体制到现在还一直是这样的,虽然他提到了对现在的 “教训启示”,但实际上现在表现出来的就是他所期望的反面,也就是当前极有可能一个极右翼分子高市早苗会被推到首相位置上。当然,随着公明党退出联立,当前存在高市早苗无法当选首相的可能性,但是他被从自民党总裁位置上赶下来然后一个虫豸接替他的党首位置来看,他还在表明,当前的日本其实根本没有阻止下一个东条英机上位的机制。

政府、政党、媒体皆是如此,与八十多年前无二,而议会虽然处于恶斗,但是稍微有点年龄的人就知道未来还是自民党的天下。实际上,日本到现在为止,都没有一个对自己右翼出铁拳的机制。我们看到世界各国都有限制其内部极左极右思想的措施,再不济也有控制闸门,而在当今的日本,这种限制是不存在的,否则就不会有高市早苗的上位以及神谷宗币、原田将大这种虫豸的登堂入室了。

在二战时期,无法对内部极右翼势力出重拳的日本政府走向了全面对外部出重拳的道路,然而如果我们仔细想一下,在一个内部分赃不均的帝国主义国家内部,其对外侵略活动非但不能提升其民众生活水平,反而会让他们越来越困苦,而被极右翼思想烧坏了脑子的日本政府、军队、民众能够想到的只有继续侵略,扩大侵略,不停侵略…… 也就是说当时的日本就是一个批量生产最残暴的鬼子的机器,伊藤秀夫这个角色实际上是相当经典——当然大多数日本人是踏上中国土地之前就已经完成了类似于伊藤蜕变一样的堕落。

而现在这个现象又一次发生了。如果说二战日本攻击美国是 “飞蛾扑火”,那么现在飞蛾被剪去了翅膀,其口器也因为自己太饿自行消化了,真的指望日本以军事实现再一次的飞蛾扑火确实不现实。但是谁能预料到未来这种充满了蛊虫的器皿里面会释放出什么类别的蛊王呢?

也就这样了。我觉得石破茂还算是个正常人,算是一堆醉汉当中唯一醒着的人,但是这又有什么用呢。我在之前还是觉得他本人大概还是希望继续当这个首相的,甚至做了很多准备背锅的姿态,在很多议题上面对极右翼做了妥协,但是还是改变不了小泉和菅义伟逼宫的窘境。也罢,他可能觉得他在任上还真的可以对日本有好处,但是明显全员癫佬的日本根本不需要一个清醒的人当首相,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喝得最多、醉得最深的人。虽然统一教会因为安倍之死被千夫所指了,但是现在日本人仍然在呼唤的还是一个鞋胶头子,一个类似于二战裕仁的 “现人神”。

巧了,东风谷早苗跟高市早苗居然同名。

2. 我们说美国苏联俩超级大国都有当爹的瘾,苏联不多说了,美国在苏联解体后四处搞什么 “建立民主政体”,颠覆了数个政权,改变了数个国家的政府组建模式。而当我国实力一步一步上升,也有很多人开始觉得,我国的模式应该到世界各地推广。但是有句话讲,“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我国的经验其实就是我国的经验,我们不能拿我国的经验硬往别国身上套。

就比如说针对现在的日本。我们说日本自从泡沫经济破裂之后每况愈下,有很多人其实都已经分析过了,他们那一套封建式的财阀控制的金融 + 产业的独立王国模式导致了他们在金融崩溃之后整个国家的产业、科技都被拉过去陪葬了,我们看日本经济学家拟合了一堆 “资产负债表衰退”“通胀太低导致经济活力差” 等一系列的理由,但是在学习了整套马列主义的我们看来,他这个情况应该用什么来解释?

“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好,到这里了,你会发现我们已经没有办法跟日本人沟通了,你这时候真的跑到高市早苗前面说,接下来不是没有逆转日本经济的办法,你过去把财阀拆了,把所有产业都拆开,该死的产业就让他死,该重点发展的产业就重点关注甚至国家控制,该与外国联合的产业就积极寻求外部援助,金融该坏账就坏账,金融家该抓就抓,用国家的力量把那些占据国家绝大多数资源的老登逐一攥出屎来,把爆出来的金币用以发展产业、民生乃至军事。

然后你想想高市早苗会怎么说?她说,我 TM 也不姓东风谷啊。仔细一想,距离 1868 年日本改朝换代已经过去了 157 年,而这之后形成的各种利益团体虽然有部分在二战结束之后被干碎了,但是很多财阀、地头蛇其实是从明治维新之后就一直存在着的。所谓的封建主义、官僚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三座大山就在日本人头上,你让他们改革?没门的。那我们也很明白,我们能够摆脱这三座大山靠的是 28 年的社会革命,那么你觉得日本有可能接受这个代价完成涅槃吗?

然后你就会发现令人悲哀的现状,囿于这个令人绝望的现状,日本媒体、政府、民众的选择与八十多年前一模一样,就是疯狂右转,建立极右翼的 “空气”,你会发现石破茂发表这段话之后就有人开始辱骂他是“中国间谍”“破坏我们早苗姐姐的大业” 之类令人难懂的话。我们讲所谓的民主政治被 tt 摧毁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而是真正的民主政治需要的是一个人人都是 “哲人” 的环境。

然后你会惊奇地发现,能够有让全民都能成为哲人的期许的国家,大国里面只有我国一个而已。而没有正常的唯物主义思想的民众拥抱的总是什么诡异的宗教(某种意义上日韩极右翼就是一种鞋胶),然后被极端思想烧坏了脑子而不自知(你猜猜为什么我一直没有那么激烈地反对绿教)。这种窘境石破茂摆脱不了,李在明摆脱不了,未来很多国家都会遭遇这样的困境,这从来不是能够用石破茂最里面的 “民主政治” 可以解决的问题。

也就这样了,再者,以上都是暴论。

知乎用户 失灵躺椅老 发表

我怀疑石破茂这通输出,是被党内右翼搞到代入了冈田启介、高桥是清等被昭和小鬼天诛的高层罢(笑)

知乎用户 无头的于天 发表

说的不错,但有以下几个问题,他并没有提到

一,以日本现在极右翼青年的文化水平,能否看懂这篇文章,存疑(笑)

二,文章没有提到,战后的日本,为何没有对试图再次重蹈战争覆辙的极右翼采取任何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禁止结社,集会,出版宣传品,甚至直接逮捕等措施,反而不停的对左翼人士采取类似措施

三,文章没有提到,哦,提到了,他认为战争中死的日本人也是伟大的,那么,这些人包括被靖国神社供奉的战犯吗?没有从根子上否定战犯,还时不时有政客跑去祭祀战犯,哦,石破茂本人比较克制,不错,可是其他日本政客,真的会如此克制吗?

四,文章没有提到,日本与周边国家的领土争端,比如钓鱼岛,竹岛 / 独岛等,这几个地区并不属于《波兹坦公告》中规定的日本领土范围,日本依然宣称这些地区的主权,是不是一种反对二战结果的行为?

五,文章没有提到台湾问题,多次有日本政客声称要干预台湾问题,严重违反 “一个中国” 原则,是不是一种挑衅行为?日方能保证不会因为台湾问题跟中国发生直接军事冲突吗?

六,美日军事同盟问题,自二战后《美日安保条约》签订后,日本事实上成为了美国对抗苏联 / 中国的前沿阵地。随着中美对抗的加剧,日本能够保证自己,未来不会成为中美热战的马前卒吗?

石破茂虽然文章写的很好,分析了战前日本为何会走向战争,并以此来警醒日本人不要重蹈覆辙,但是,如果不能解决以上的问题,战争依然有发生的可能,石破茂本人的努力,可能就白费了

知乎用户 瞬间完成 发表

还是反战败。

整个看下来,核心就是上次 b 站视频那个日本要等到中国衰弱日本强盛的时候再来一把。

石破茂相当于打了个补丁,就是如何防止日本明明不够实力的时候,被军队裹挟,应该有个机制平衡。

那把话说明白,不就是战争还是要的,但是要等到足够实力才发动战争,日本需要一套机制平衡民粹,不能在实力不够的时候贸然发动战争。

知乎用户 顾义 发表

非常冷静和学术气质的发言。

对于战后 80 年这个,无论是说者还是听众都已经日益缺乏战争的直接,感性经验的时代,相对于感性的诉诸情感可能更需要的是像验尸一样的病理报告。

知乎用户 Hakase​​ 发表

自前次大战既终,至今八十载矣。八十年来,国家誓为和平之邦,屏弃兵威,修文崇德,愿与万国共谋太平之业。今之安泰昌盛,皆建基于昔日流血流泪之人,其所受之苦,其所失之多,思之不忍言也。
臣夙夜在怀,曾三月赴硫黄岛,四月至比岛之碑,六月临冲绳之祭,八月又往广岛长崎,亲见原火之迹;及终战纪念之辰,再拜悼亡。所见所闻,惨怛入骨,使臣深悟兵祸之殃、政失之源,不敢一日忘也。
自战后历五十、六十、七十年,历代宰辅皆有陈词,以明史识。然昔之所言,多重悼亡与祈和,未深究其所以陷战之由,未析其何以不能止祸之故。臣以为,此乃当世不可不察之本也。
夫昔之制度,文武分途,政军不一。宪法所定,军政两权各行其志,而文民之制衡不立;宰辅虽居首位,然无总摄之权。于是权责散漫,上下失纲,国政纷然,不可收拾。
昔日尚有元老存者,阅历既深,尚能以识断节制军权;及其凋零,政党起而代之,然竞逐权势,互揭丑闻,信义日薄。军部遂借 “统帅独立” 之名,以拒政府节制,势益专横。卒使政令不一,国是失中,终蹈战祸之途。

制度之弊

国之治乱,系乎制度。制度不公,则贤愚无以尽其才;权责不明,则上下失其纪。昔之宪制,分军政为二途,曰统帅独立,曰文武并列。名曰制衡,实则离心。自是政治不能总摄于上,军务不复听命于中,遂使号令纷错,政令不一。此国家失道之原也。
宪法所立,虽有内阁以理庶政,而其权限狭隘。宰辅虽曰首班,实无指麾之权。各臣同列,议事掣肘。内外不能一体,上下不得一心。大政未定而纷争起,军机未谋而独断行。政不及军,军不顾政,是以国势日紊,纪纲日弛。
初,尚有元老存者,识见深远,尝以身历兵事,能审武而制之,勉以和平。然及其凋谢,继者寡矣。于是政党并兴,各以权势相倾,巧言争胜,不复思国。大正之世,虽有一时民主之风,而根本未固。党争既烈,民信日衰,军部乘隙而起,遂自专其权,以 “统帅之独立” 为名,行 “脱政之制衡” 之实。此乱之端也。

政府之衰

政者,国之纲纪也。纲纪不立,则贤者不任,众心无所归,国势因以颓矣。昔之政府,虽设内阁以总庶务,而权不出己,令不行下。宰辅受制于旧章,群臣各执一端,政令纷然,议事不决。内外隔绝,文武异心,虽欲调和,终不能济。
政党之兴,本以平衡权势、代民议事也。然其后竞逐日甚,为利而合,为怨而离,务在夺权,不思为国。彼此揭短,竞以诋毁为能,朝令夕改,民信日失。昔有立宪政友会、民政党之争,讦刺交作,遂至海军条约之议,反为党争之具。或假统帅权以攻政府,或借军意以摇内阁。于是政权动摇,法度失序,国事多出军门,而民政之机尽矣。

议会之失

议政者,国之公器也。朝廷之上,百姓之下,惟议会居其中,以代民陈情,以纠政得失。若其失职,则上无所规,下无所恃,政令孤行,天下失望。
昔之国会,始设本为制衡军政,审议国费,以防滥权。然至战祸既萌之际,其职渐失。军部以机密为名,拒议会之问;议员以安位为计,避锋芒之言。凡军费之巨,皆归特会之中,不列细目,不示账册。審议之会,多以密室举行,言论不得外闻。其时预算之巨,动以亿计,而询问不过片时,遂付可否,名曰 “審”,实则“承命” 而已。此岂所谓国会哉?

言论之惑

言论者,国之气脉也。气脉不畅,则思想不通;思想不通,则是非混淆,举国茫然。故古人云:“天下之治,贵在言路之开。”
当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舆论尚清。报章多论和平,记者论公义,抑扩张,责武断。时有石桥湛山者,主张弃殖民以止祸,其言诚恳,足为明鉴。然世事多变,及 “满洲事变”起,论调遂改。报章不复持中,而以 “胜利”“扩张” 为荣;战争之报,日日充篇,民众皆以为捷报,鼓舞相随。盖战争能卖报,报章遂逐利。言论为市,良知为商,舆论之清流,自此污矣。

鉴往知来

夫往事不忘,则来事可知。国之兴衰,皆有迹可循。前车既覆,后车安可不慎哉?
自昔之战乱,非止兵戎之罪,实由制度不正、政体不明、议会失职、言论失守而致也。法不能约权,权不能合志,众心离散,上下相疑。于是智者噤口,庸者进身,勇言者被逐,媚权者得宠。天下虽有法,已无人以行之;虽有民,已无人以恤之。此国之所由危也。
幸而战后改制,文武之权归于一统,宰辅得以总揽,军政受节于民。法有所立,责有所归,制度渐修。然臣以为,法制虽备,而人心未可一日忘戒。制度可以防弊,不能代德;条文可以定名,不能化心。苟无人持正,虽法备百条,亦徒具虚文而已。

结语

和平之道,非天授也,乃人守也。制度可立,精神难全;法律可修,良知难久。苟人不省,则旧祸易复。
今虽无战火,而世道多躁;虽有宪章,而人情或偏。若徒以制度自恃,而失省察之心;或以强盛自矜,而忘人道之本,则虽国富兵强,亦未足安。
臣愿后之君子居高位者,常以民为念,以法为度;执笔论事者,常以真为主,以理为归;居庶民者,常以辨为德,以和为贵。政不惑于私,军不恃于力,言不失其直,民不丧其思,则国之存久,理之常明矣。
八十年非久也,然可足以知得失;一念之差,足以启祸乱。愿此邦之人,念血泪之史,不忘是非之分;慎权、慎言、慎行,以守和平之基。如此,则前事之痛,可化为后世之明;旧邦虽历战火,终可再为理性与仁义之国。
臣书此言,不为颂,不为讼;惟愿国人皆思之。
谨表。

知乎用户 顾先生 发表

跟美国大量官员一样,离职了的发言清醒且理智,被民粹裹挟的政治,真的一点用处都没。

日本右翼的政治思维能力是很差的,跟红脖子一个水平。

日本真要走军国路线,它打谁呢?想来想去只能打越南,印度,印度尼西亚了 。

特别支持它去打印度,印度人口,资源,地理位置都特别丰富,而且军事水平费拉不堪!

知乎用户 希丽卡 发表

我一直认为,石破茂这个人还是可以的。至少他在任时没想着 “激化矛盾”

知乎用户 三风​ 发表

每一个日本首相都要经历的卸任后极力反战

说明他们不是不知道自己任上都做了些什么,他们知道,而且他们怕得要死,但这些事在那个位子上,硬着头皮也要做,只有卸任了之后才能一身冷汗的讲两句实话

这就是日本政治的实质,一个披着民主政治皮的世家政治,台前的那个只是任由世家意志所摆弄傀儡罢了

唉,日本政坛的劣根性,世家老登们不如让车力巨人直接对万国宣战吧,这样至少完结的痛快一些

知乎用户 张子鑫 发表

总体来看,基本上我都没想到石破茂会把问题分析的这么明白,看得出来他在问题的反思和调查研究上是下了功夫,是真心很好,是假情也罢,至少他知道问题在哪儿,而不是单纯一句 “右翼有罪” 就糊弄过去了。

但是这有什么用呢?在全国都喝了狂泉水的情况下不喝狂泉水的石破茂最后也得落得个 “被喝了狂泉水的人当疯子” 的下场。

昔有一国,国中一水,号曰 “狂泉”。国人饮此水,无不狂,唯国君穿井而汲,独得无恙。国人既并狂,反谓国主之不狂为狂,于是聚谋,共执国主,疗其狂疾,火艾针药,莫不毕具,国主不任其苦,于是到泉所酌水饮之,饮毕便狂,君臣大小,其狂若一,众乃欢然。
——《狂泉》(引自《宋书 · 袁粲传》)

其实个人感觉石破茂写这么一篇战后 80 多年的说法,与其说是劝告所有日本人不要重蹈战争覆辙,不要去尝试用战争解决问题,更不如说这篇文章是给目前群魔乱舞的各路右翼(高市早苗玉木雄一郎神谷宗币野田佳彦(作为曾经的民主党右派,钓鱼岛购岛闹剧就是在他底下闹出来的,虽然他是一个投机者,但是现在右翼做大已是不争的事实,投机也要找势大的))一份宣判书。

“你们可以借助不安的政治形势去捞取右翼选票,你们可以让日本淹没在右翼的浪潮中,你们可以按照你们的想法解禁集体自卫权,你们可以让日本获得所谓梦寐以求的正常国家待遇,你们当然也可以按照你们的想法去充当美国在亚洲的马前卒,

但是请记住,海的对面已经不是八十年前,你们的思路却依旧停在了八十年前,你们现在如此的疯狂,正是在给那个国家的怒火添加更多的薪柴,当烈焰升腾,怒火将燃遍整个亚太的时候,你们,一定会拉着日本重蹈 80 年前的覆辙,或者更糟。华盛顿只需要一条能爆金币的好狗,而幽州和平壤不需要,当战争真正开始的时候,他们的眼里只有复仇。”

“我,石破茂,会在朝鲜人民军进入东京的时候等着所有人跟我在地狱见面。”

知乎用户 吴思杰 发表

其实客观来说说的很好了,首先现在日本这个氛围什么正视历史、承担责任的话确实也不用讲,反正他们也听不进去。这个角度反而是为国家出发唯一能劝谏的了。

全文翻译成大白话意思就是:且不说发动战争对不对,但开战前不认真研究各方主张,全体被军方裹挟一意孤行赌国运梭哈的行为,是真的会面临灭顶之灾的。

不过估计这篇演讲最后结局也会和他所举的斋藤隆夫的例子一样淹没在汹涌的 “民意” 中。

历史果然是个轮回,就是不知道小日子这次还能不能轮到战争结束这天了。

知乎用户 浅羽家风筝​ 发表

日本人在通往极右翼的路上不得不面对他西方的那个强大的老父亲。

川普搞极右翼那是因为能弄垮美国的敌人很远,欧洲搞极右翼因为确实吃了亏,而且右翼和欧洲宪兵利益一致。南美搞那是没人管。

唯独日本搞不了,物理意义上的不可能,搞了就要被闹钟肘。

知乎用户 双子热风​ 发表

最起码他提到了丸山真男,许多日本民众以及东亚地区希望更深入地批判日本帝国迈向战争并将太平洋两岸拖入地狱的深层原因的民众,没有读过丸山真男的作品实在是悲哀的,他的很多作品真的应该在日本纳入必修课程。

一个读过书、技术能力强的知识分子官僚,在大势面前的无奈,或许正如彼时执教的丸山真男,最终落得被充军朝鲜以及回国吃原爆的下场。

知乎用户 叫我民哲 发表

石破茂害怕了……

看来高市早苗是要选择暴走了,石破茂提前给自己择出去……

作为首相,必然是看过对中日军事和民心的客观分析对比的文件的……

日本现在,就是被美国用枪顶着脑门子也不能出头,更别说啥民意了……

用脚都能想到,日本现在就是一盆准备上桌的祭品……

知乎用户 快乐有我 发表

石破首相:人们一定不要忘记二战为什么会发生!

媒体:

网民:

知乎用户 testPC-leonier 发表

日本初高中历史教科书的重点都在日本古代史,关于近现代史的篇幅相对来说非常短,记得是十多页左右就从伏见鸟羽之役到了两颗原子弹、战败、战后民主改革。对于大正民主到昭和前 10 年的一系列加速使日本堕入深渊的变化,一下就带过去了。

南天群星 2013 年的一首歌有一句歌词,“教科书教到现代史就没时间了,明明最想了解这一段”。

石破这次谈话在参政等新派右翼崛起,高市这个自安倍以来最右的自民党总裁出现的时间点,选择了从日本近现代史出发来反思战争而非与邻国、美国的关系变迁出发,算是比较聪明的。虽然总体上还是没有脱离自民党政权一贯的方针,但是直击了战前政治逐渐法西斯化、军队权力不断强化这个涉及老右翼口中的 “国体” 的问题,在日本人的角度看来,恐怕比村山谈话还要激进不少。他敢这么讲,当然还是因为他在自民党内的派系失势,即将离任首相,短期内是不会再有什么高位了,只要不去碰裕仁的战争责任这个真正敏感的话题,基本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知乎用户 空指针异常 发表

现在还有目田说右翼只是日本的一小撮嘛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Le 发表

满篇演讲我只看到了十个字 “你们怎么办,只有天知道”

而且日本的命运现在很大程度上确实不取决于它自己的行为,更贴合这十个字了

知乎用户 飞熊 发表

再结合今天爆出的高市早苗不能接任首相的新闻,就真的发现在日本向着战争的下坡路一路猛开的时候,还真的有人站出来踩了刹车,其中功劳最大的,就是石破茂了,respect

以下是网上偷的本次谈话全文翻译:

——————————

首相 石破茂谈话

——纪念战争结束 80 周年

自上次大战结束以来,已经过去了八十年。

在这八十年间,我国始终以和平国家的身份前行,竭尽全力为世界的和平与繁荣作出贡献。今日我国的和平与繁荣,正是建立在包括阵亡者在内的无数人们宝贵生命与艰难历史之上的。

今年三月,我访问了硫磺岛;四月,前往菲律宾卡里拉亚的日菲战争阵亡者纪念碑;六月,出席了冲绳的全战殁者追悼仪式并参观了姬百合和平祈念资料馆;八月,参加了广岛长崎的原爆死难者追悼仪式以及终战纪念日的全国战殁者追悼仪式。通过这些活动,我再次深深立誓,要将上次大战的反省与教训铭刻于心。

战后 50 年、60 年、70 年的节点时,历任内阁总理大臣都发表了谈话。对于历史认知问题,我继承了以往历代内阁的立场。

不过,在过去三次谈话中,并未充分触及 “为何那场战争无法避免” 这一根本问题。即便在战后 70 年谈话中,也仅提到“日本试图以武力手段解决外交和经济的僵局,而国内的政治体制未能起到制止作用”,但未作更深入的探讨。

为什么当时的政治体制未能起到制止作用?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已进入 “总力战” 时代。根据当时由内阁设立的“总力战研究所” 以及陆军省设立的 “秋丸机关” 等机构的预测,战败几乎是必然的。许多有识之士也意识到了战争的困难。

然而,即便政府和军部高层明知这一点,仍未能作出 “避免战争” 的决断,最终陷入鲁莽战争,造成国内外无数无辜生命的牺牲。即便当时的前首相米内光政曾警告:“不要为了避免渐贫而反倒陷入急贫”,但最终仍未能重新调整国家方针。

在战争结束 80 周年之际,我希望能与全国民众一道重新思考这个问题。

一、大___国宪法的问题

首先,必须指出当时制度上的问题。战前的日本,缺乏将政治与军事适当结合的机制。

根据大___国宪法,指挥军队的 “统帅权” 被视为独立权力,制度上并不存在“文人统制”(即政治应优于军权)的原则。

内阁总理大臣的权力也十分有限。宪法规定各国务大臣彼此平等,虽然首相为首,但并无实际统帅内阁的法定指挥权。

在日俄战争时期,这种缺陷尚可通过 “元老制度” 弥补。元老们兼具武士与政治家的身份,对军事有深刻理解,能够统筹外交、军事、财政。正如政治学家丸山真男所言,“元老等超宪法存在的调节”,在国家意志统一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元老的相继去世,这一非正式机制也随之衰退。进入大正民主时期,政党尝试整合政治与军事。

20 世纪 20 年代,日本作为国际联盟常任理事国,推行 “幣原外交”,抑制帝国主义扩张。当时舆论对军方批判严厉,政党主张裁军,军人地位低落,这种不满成为昭和时期军部崛起的背景之一。

虽然宪法上没有文人统制,但在实际运作中,元老与政党通过政治协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缺陷。

二、政府的问题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统帅权独立” 逐渐被军方扩张解释,成为排除政府与议会对军事政策、预算干预的工具。

政党内阁时期,为了争夺政权,政党间互揭丑闻,失去了国民信任。1930 年,反对党立宪政友会联合部分海军,将《伦敦海军裁军条约》批准问题上升为 “侵犯统帅权” 事件,猛烈攻击政府。虽最终勉强批准,但政府威信受损。

1935 年,“天皇机关说” 争议爆发。学者美浓部达吉主张 “天皇是国家机关的一部分”,被政友会利用攻击政府。军方也介入,使其政治化。冈田启介内阁虽试图置身事外,但最终屈服于军方压力,发表 “国体明徴声明”,否定天皇机关说,并查禁美浓部著作。

至此,政府逐渐丧失了对军方的控制。

三、议会的问题

议会本应对军方进行监督,但这一功能也逐步丧失。

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 1940 年议员斋藤隆夫的 “反军演说”。他在众议院痛批战争泥潭,质问政府的战争目的。陆军愤怒反弹,要求其辞职,结果以 296 票赞成、7 票反对被除名。

即使在预算审议方面,议会也几乎没有发挥监督作用。自 1937 年起设立的 “临时军事费特别会计”,预算内情完全保密,审议走过场,毫无实质性讨论。

同时,大正末至昭和初期,15 年间包括 3 名现任首相在内的多位政治家被国粹主义者或青年军官暗杀,尤其是五一五、二二六事件后,文人对军政策几乎无法自由讨论。

四、媒体的问题

同样不能忽视媒体的责任。

20 年代的日本媒体曾批判对外扩张,石桥湛山甚至主张放弃殖民地。

但自 “满洲事变” 后,媒体开始积极支持战争,因为 “战争新闻能卖”。各报纸发行量激增。

1929 年美国经济大萧条后,欧美国家保护主义加剧,日本出口受创,民族主义高涨。法西斯与纳粹崛起,自由主义与资本主义被认为过时,全体主义思潮蔓延。

在此背景下,关东军发动满洲事变,仅一年半便占领比日本本土大数倍的领土。媒体大肆宣传,激起民众民族热情。

虽有吉野作造、清泽洌等少数知识分子批评军部与外交决策,但自 1937 年起,言论管制加严,反对声音被封杀,媒体全面转向支持战争。

五、信息收集与分析的问题

当时日本政府是否正确认识国际形势,也值得反思。

例如,1939 年德苏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令平沼骐一郎内阁震惊,宣布 “欧洲局势复杂怪奇”,并总辞职。

这反映出日本政府在情报收集、分析与共享方面存在严重不足。

六、对当今的教训

战后,日本在宪法制度上确立了文人统制。宪法规定首相及各国务大臣必须为文人;自卫队受首相指挥;内阁集体对国会负责,并通过国家安全保障会议强化外交与安全协调。

然而,制度只是形式,若运用不当,则无意义。

政治家必须具备正确理解与运用自卫队的能力和见识,不应屈从民粹主义,也不应盲从舆论。

自卫队也应基于专业立场,积极向政治层说明国际与军事情势。

政治必须超越部门对立,避免因内部分裂而迷失国家利益。陆军与海军当年的分裂、内部缺乏协作,导致国家意志无法统一,这应成为警示。

政治家应立足全体国民福祉,从长远角度作出理性判断。若责任模糊、局势僵化,就容易被 “勇敢”“果断” 等情绪化口号所误导,重复悲剧。

政府决策若有误,应由议会与媒体承担制衡职责。

国会应依法行使监督权,不可为迎合民意或党派私利而损害国益。

媒体则应保持理性、独立与责任感,不可被商业利益或狭隘民族主义左右。

暴力破坏政治、威胁言论自由的行为(包括安倍前首相遇袭事件)绝不容许。

一切的根基在于从历史中学习。

唯有具备直面过去的勇气与诚实,具备倾听他人主张的宽容,才能实现健全而坚韧的民主主义。

正如丘吉尔所言,民主主义并非完美,它需要成本与时间,也会犯错。

正因此,我们必须在历史面前保持谦逊,将教训深刻铭记。

在当今复杂的国际安全环境下,拥有自卫与威慑力量固然重要,但若失去民主制衡,强大的军事组织也可能瞬间摧毁民主。

文人统制与正确的政军关系的重要性,永远不可低估。

议员斋藤隆夫当年在反军演说中指出,历史是战争的历史,胜者为强而非为正义,若在 “圣战” 之名下迷失理性,将危及国家百年大计。

次年,陆军甚至主张 “空袭时市民避难是战意崩溃”,这种轻视生命与人权的精神主义,令人战栗。

若不能正视历史,就无法开创光明未来。

如今,亲历战争的人越来越少,记忆逐渐风化。正因为如此,更应让包括年轻人在内的每一位国民主动思考战争与和平的意义,将其转化为未来的力量,巩固日本作为和平国家的基石。

我将与国民各位一道,铭记上次大战的种种教训,竭尽所能,确保那样的惨剧绝不再重演。

令和七年十月十日

日本内阁总理大臣 石破茂

知乎用户 张海祥 发表

日本最终走向自爆发动太平洋战争,日本百姓也有极大责任。当时的日本极端到了极点,在侵略中国的问题上不允许任何妥协,文官首相反对侵华,立马就被天诛,连着天诛三个,文官终于胆落,拱手交出首相职位给武官,武官虽然主张侵华但是认为应当一步一步,也被天诛,最终是与百姓同样疯狂的东条上台,走向自爆之路。

太平洋战争之前的首相是近卫文麿,他反对开战,但是面对军方及国民的强烈开战情绪,他最终选择辞职,谁爱打谁上。很多人谴责近卫此举是怯懦,可是事实摆在那里,之前的原敬犬养毅很勇敢,结果如何?丢了脑袋而已,而且是白白丢掉脑袋,根本阻止不了日本战车向着地狱狂奔。

日本战败已经 80 年,但是看现在的日本百姓,已经出现极端的趋向。

知乎用户 常败魔王伊津波 发表

作为个人观点的历史总结,已经很不错了。

其他回答有的认为其对天皇的部分遮遮掩掩——但对中国人而言,一战到二战之间的东亚历史属于一本糊涂账,毕竟教科书里面基本只会强调两党一大和北伐,对于日朝以及东南亚的内政没有了解。

明治体制得以维系的前提是强有力且有见识的元老、贤明的君主和温和的武官,这三者在抬着宪政的轿子往前走,轿子里面是看不见的。

后面发生了什么,石破也说了——政党为了夺取权力,选择勾结军队。随着政治许诺的逐步叠加,最终尝到甜头的军队刺杀了仅存的元老们,把天皇装进轿子里,抬着一路狂奔。

天皇机关说为什么会被打成歪理邪说?就是因为它想把这顶不透风的轿子搞成透明的,这本身就动摇了明治以来三个条件的存在。

裕仁有没有罪,如果按照德国的标准而言,可能比邓尼茨还清白的多。如果你对日本在二战前的历史没有了解的话,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印象可能仍然停留在社会主义式的剥削与被剥削阶级。那么作为最大地主的天皇看起来就是最大的罪人。

但是如果你用同样的思维去看待日本战败 20 年后,日本西边的国家发生的某件总体事件,那无论是剥削阶级还是被剥削阶级的顶头都是唯一一个人。

你认为那件事的元凶,是在大会上被逼迫承认自己领导了错误生产运动、以政治手段卷土重来的那个人呢?

还是说,你更认同此类总体事件,是源于各种条件影响下的,需要高层、议会、军队、文官、媒体所有人进行反思的过去呢?

知乎用户 Make It​ 发表

中心思想很简单,一战的胜利让日本错误估计了国际局势,因此在欧美出现经济危机导致日本经济出现问题之后,首先想到的不是解决自身的 “小问题” 而是通过发动侵华战争制造了更大的问题,当时的内阁和文官,都认为打不赢,结果无法限制军部,导致军部发动了错误的战争,最终造成日本的全面失败,其中制度的不健全,媒体的造势,就是战争的帮凶,主旨就是希望全体国民审视历史,莫要重蹈覆辙。

这个谈话并非对侵略战争的反省,而是对因发动错误的战争而导致日本遭受巨大损失的反省,反省是壳,警醒是瓤。石破茂认为目前的国际形势有点儿类似于一战或者二战的前夜,无论日本准备还是未准备好,目前的极右势力和民粹主义存在继续将日本带入错误路线的风险,虽然没明说,但话里话外的意思是日本的实力真的不行,不要瞎搞,不要乱搞,好好放眼看看世界,不要再同以前一样迷之自信,内部存在任何的经济问题都是小问题,日子苦点儿活着就好,如果擅自介入大国争端,那就会给日本带来毁灭的大问题。全体国民一定要实事求是啊。

谈话总体来说,中规中矩,石破茂是一个合格的老牌政客,对现状有着清晰的认识,但没有扭转的能力,对于日本的罪行更没有勇气承认,或者说本心上还是反战败而不是反侵略,正如谈话所讲,人们已经对战争的创伤没有感受了,而人类最大的教训就是不吸取任何教训,以日本人尤其,因此我个人评价,石破茂说了等于没说,极右入脑的人如果会思考,就不会走极端了,日本终将继续选择一条错误的路线。

知乎用户 渣哥 发表

石破科长:我已经表态过了啊,以后出事了找老高,别找我

知乎用户 元宝四重奏 发表

把在朋友圈发的稍微润色一下发出来好了:

通篇来看,石破茂的谈话还是很克制的,即使这样也已经被日本网民骂成狗了。

天皇是不能提的,只谈国会形同虚设,军部缺乏制衡,媒体推波助澜,讲战前思潮,社会背景,“反战败而不反战”。

我看过木村拓哉全部的日剧,除了『南极大陆』,因为全剧上来第一句旁白是日本在战后受尽歧视,因为我们是 “战败国”。那部剧现在还在我移动硬盘里躺着呢。

这也是日本最大的问题,“天皇” 在国民心中还是无法触碰的 “神”,你不谈裕仁这个最大的战犯,就始终无法触及反战的灵魂。

但是无论如何,石破茂已经尽可能的尽到了自己的责任,我个人感觉他的内心是清醒而痛苦的,胶佬能坏到哪里去呢?

知乎用户 面壁的破壁人 发表

日本这个民族和社会有一个很大的问题。

就是个人不敢在公众面前表达自己的任何真实想法和情感,无论是美好的还是丑陋的甚至是可怕的,他们只要一出门,就只会扮演别人想看到的样子。

所以你才会看到日本的漫画,动画,小说,电影脑洞大开天马行空,而现实中的日本却像是一个冰冷的寂静岭

石破茂这样,还有鸠山由纪夫,以及个别的和平爱好者当然是有的,但他们对日本的主体思想氛围的影响几乎是忽略不计的。

至于说日本的主体思想到底是什么,毕竟也没有见他们公开宣传好战思想,我个人认为日本的主体思想就是 — 逃避现实。

知乎用户 玄睛 发表

能够在下台之前,对老百姓说出不好听的实话,这是挺不容易的。

因为民众作为一个整体,素养是比较糟糕的 (可以理解,因为社会必然是金字塔,中位数永远是大大低于平均数)。

某种程度来说,民众作为一个整体,有点像是一个年轻女性,骄纵自我,虚荣无知,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所以,对民众说真话,不管在哪国社会,一向都是费力不讨好的行为。

尤其是日本这样的国民性格,不挨几个大逼斗,他们是不会知道好歹的。

只有某一天,日本民意自己要求公审天皇,废除天皇制度,那时候才能算日本人真的反省了,真的开始自我改造了。

知乎用户 BUGs 发表

日本右翼有刺杀自家领导人的传统……

知乎用户 广岛烧 发表

写得非常好,可以作为中学范文了。

“翌年,陆军甚至宣称:在空袭中平民避难是’战争意志崩溃‘的表现——此种思想,正反映出人命与人权被轻视的危险。

这些虽为遥远往事,却足以提醒我们:若无正视历史的勇气,便无光明未来。当今,记忆逐渐淡化,传承者愈少,正因此更应让年轻世代主动思考战争与和平的意义,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使和平国家的根基更加稳固。

我将与国民一道,铭记战争的诸多教训,竭尽所能,确保那样的惨剧永不重演。

令和七年十月十日

内阁总理大臣 石破 茂”

日本难得有石破茂首相这样的政治家,可惜被老而不死的国贼麻生太郎,谋事不足的菅义伟以及少不更事的小泉进次郎给联合做下去了,实在是可惜。

知乎用户 子非鱼 发表

估计乡民们听不懂石破的发言,还是该跟着神逼起哄而胡闹。人治一直是不靠谱的,不管是民主或是独裁,碳基生物无法对规则绝对精确地执行,治国还是得靠硅基

知乎用户 吴口丁 发表

首先,我们要给这份文件一个定义。

这份文件是首相战后 80 年的 “见解”,而不是 “谈话”。

其核心区别在于,“见解” 并没有通过内阁决议,代表首相本人意见,而不是内阁的集体意见。

至于为什么,目前只能靠推测。不外乎内阁反对和修改意见太多,已经错过了 8 月 14 日或 15 日关键日,再不发就没机会了,石破茂觉得不能发谈话就发见解吧。

其次,我们要客观承认,这应该是目前日本政治体制下,最反战而不是反战败的演讲了。

虽然比起战后 50 年村山谈话的道歉力度不足,但是比起战后 70 年心胸开阔的那位的 “不能一直道歉论”,至少没有继续摘日本的责任了。

这次的见解,更着力于制度层面的检讨与民主程序的维护,用两倍的文笔长度(6000 字对比安倍的 3000 字)谈了文人统制缺失、政府、议会、媒体、情报机制失灵五方面的责任。至少谈得上是反战,而不是简单反战败。

我们不能期待在世界全面右转的政治环境下,还有计划延续政治生命和生物生命的日本首相能发表全面致歉和批判的谈话或见解了,毕竟日本年轻人不希望背负历史责任,卸责是第一位的。目前用制度的武器把限制军国主义总是更好的,期待高市独走我们彻底毁灭十三区是不现实的。那一亿人也是我们的倾销市场。喊着毁灭日本大家群情激奋,但是真让出口工厂停工,工人失业,你负责找商品输出地么?

石破茂真的是看着愚鲁,实在精明的很。知道后面高市的右转(如果她真当上了)+ 亲中的公明党退出执政联盟 + 鬼知道会怎样的政治斗争,坚持在离任前发了水平不低的战后 80 年见解,为自己在历史上留下了一笔。

知乎用户 早为 发表

另一方面来说,石破茂也知道,目前的日本不管是国际环境还是国内舆论,传统政客已经没有闪转腾挪的空间了。

东西两边他都惹不起,经济下行,国内右转也无法避免。

这可能是他现在一副摆烂态度的原因。

知乎用户 韩煊 发表

我们印象中的日本政客:一贯亲美反中的右翼

实际上的日本政客:有亲中反美,有亲美反中,有亲美亲中,有反美反中,只不过只有亲美反中的能出来说话

在日本,政治上唯一核心的命题就是国家正常化,但中国看来,这当然是右翼行为。

可这是没办法的,没有人和国家愿意一直生活在自己是罪人的认识中。

在这个基础上左翼右翼,亲中反中亲美反美都是有可能。

比如这次的公明党创价学会,被很多人认为是个邪教组织,但是在主张中被人视作亲中。

但他并不是真正的亲中,事实上日本对华强硬就是公明党上台联合执政开始的。

创价学会是一个影响力非常广泛的宗教商政联合体,他的态度其实就是一部份日本实权派的复杂态度:你生活在东亚,就不可能不考虑到中国的态度和意见。

依托于时代浪潮致富却又对自己的资产没有实际控制权,总是感觉焦虑的小市民阶层总是最激进又最容易妥协的,而真正的资产阶级是没有民族国家之分的,人家真的有很多在中国投资的财产。

虽然知乎人总是喜欢说日资撤退了,但实际上哪有这么容易,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生产国,没有任何大型经济体可以绕过中国行事,他们又不想月薪三千九九六的自由派口嗨两句就把几千上万亿资产撤出,那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而日本在战后一直被美国在政治经济上双重性虐——又不允许日本清算国内军国主义,也不允许军国主义彻底复苏,要日本威慑东亚又不允许日本武装化。

更别说美日半导体贸易战,贸易战和前段时间的对日关税战,每一次都在把日本经济打入深渊中。

日本内部没有反美倾向是不可能的。

知乎用户 HERMES 发表

相当理想主义的发言,整篇文章情绪化的输出很少,之后的采访也相对诚恳地谈了 “侵略” 的问题(虽然不多),在未来日本加速右转的趋势下,估计会成为绝唱,从这个角度来说,颇有一种交待后事的感觉。不知道他在做演讲的时候,有没有想到田中,有没有想到他的父亲石破二郎?

只能说老派政客在关键问题上还是有嗅觉的,一如心胸大开的安倍,但有没有人能听得进去,就另当别论了。

知乎用户 腊八粥 发表

我认为未来的日本内阁総理大臣只有两人可以胜任

藤原千花

吉米大西

知乎用户 大头的笨狗狗 发表

知道的人明白他在说昭和日本,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在骂 MAGA 美国。

知乎用户 这是一工人​ 发表

稍微了解一点旧日本帝国近代史就知道,旧日本帝国从来就没有日本平民的 “黄金年代”,日本屁民在整个明治到招核从来都是付出代价的,承受罪责与苦难的,被蒙骗的,野心被激发的,并且付出代价的,时至今日,日本屁民们仍然不懂得哪怕稍微回顾一下日本近代史,只相信这群财阀控制的媒体告诉他们的,仿佛只要走向右翼,一切都会变好。

日本的顽疾并不在于其外部扩张的失败,而在于其内部并没有真正实现民主革命,日本的明治维新,其实是被美化了太多,它实际上是一个相当失败的内部改革,只不过被外部扩张成功掩盖了很多问题,可以说近代旧日本帝国是在一个松散混乱的状态下恰好碰到了扩张成功的历史机遇,这是历史的巧合,但是巧合不常有

今天的日本走上极端民族主义道路是极端危险的,是这些法西斯余孽动用一切手段想要绑架日本所有人来阻止自身被清算,如果日本人民继续被蒙骗下去,将再无翻身之日。

知乎用户 异典爱丽丝 发表

石破:我不想哪一天,在霓虹大地上再出现下克上的天诛,再出现血盟团、军部、军官独走和不祥事件,如果那样,许多总理大臣、内阁大臣和财阀的血就白流了……

知乎用户 半山庐到四方楼 发表

对石破氏来说,最悲哀的是,他想把这番话讲给别人听的具体对象,不是压根不想听他的长篇大论,就是(甚至)没有能力听完他的内容

要么在准备投新的主人,要么在看前瞻

知乎用户 neether 发表

石破茂在部署新的战后计划,这个战是中美之战

中美之间虽然没有热战,但是激烈程度一点也不比热战差,这时候还想刀切豆腐已经是不可能了。日本的右派普遍的有点看不上美国,和英国看不上美国差不多原因,再叠加上美国吸管越插越深,再想通过和美国合作达成经济增长是很困难的。

根据石破茂的操作他显然是有投共的准备了,一个爱爆冲的女首相,在战后是比较容易清理的,而他和小泉都是没什么特别黑点的人,是有可能在战后组队被中国点名出来收拾摊子的。至于日共只能祝他们好运了

知乎用户 白露横江 发表

没有人承担自责任的后果就是,所有人都有责任

知乎用户 浙恒河狸 发表

我是右翼我也不服气,日本战后得到不受限制的国际贸易体系怎么来的?不就是德国日本这俩好哥们掀桌子,美帝跟着肢解了英法殖民体系得来的吗?不打这一仗日本会怎么样?那现在日本又到了发展受限的时候了,限制日本的对手产能无限几乎要摧毁整个西方世界的产能,所有西方国家其实都站在一起,为什么不干?

知乎用户 MadMel 发表

一个老练的政治家,是不会在乎正义与邪恶的辩经的,国族的发展才是他们关心的。石破茂不会在乎日本侵略中国是对还是错,他只在乎哪一种历史观有利于日本的未来。

石破茂的发言,很类似前几天知乎键政圈热议的 “狗哨”,咱们中国人听不出来什么,因为这话就不是说给中国人听的,只有日本人能听懂。

他的发言根本不是中国人理解的对战争进行悔罪。而是在告诉日本人,时代变了,该和美国脱钩了。

这就涉及到日本人战后世界观的重建了。

首先的首先,要知道,日本是一个没有政治自主权的战败国,是美国的仆从国,这一点从没变过。

关于历史,日本的明白人其实很多,但不愿意明白的人更多,为什么呢?因为清醒是很痛苦的。

日本人作为美国人的仆从,必须得相信中国和俄罗斯是邪恶的,这样的话,日本就不是美国的狗了,而是自由世界对抗黑暗世界的桥头堡,是美国的坚定盟友。

必须这样相信,他们的世界观才能自洽。才能将美国的驻军解释为 “为了对抗邪恶势力”,而不是 “为了镇压日本”。

如果中国没有那么邪恶,美国也没有那么伟大,做狗就变成了一件极端痛苦的事情。

所以日本人普遍接受了 “作为美国的盟友对抗邪恶势力” 这个设定。

继而就接受了 “中国是坏的”,继而就接受了 “当年发动战争是好的,至少是不坏的”。

你看,这样不但没有了战败做狗的痛苦,就连发动侵略战争的负罪感也一并抹去了。两全其美。

所以日本人很擅长自己骗自己,他们的政治冷感,他们对历史的漠视,甚至他们沉醉于二次元文化,其实都是在自我麻醉。

正视现实太痛苦了。

现在,石破茂戳破了幻象。他没办法直接说 “我们是美国的狗”,而是否定了侵略战争,这对于中国人或美国人来说听不出什么,但对日本人来说就相当于 “狗哨”:否定战争 - 否定中国的邪恶 - 否定 “美日盟友” 的自我欺骗

这还没完。

否定美日盟友,让日本人明确认识到自己是狗,又是为什么呢?

是为了告诉日本人,赶紧和美国解绑。

最后总结一下:

对日本人来说,逻辑链条是这样的——

“过去的中国是邪恶落后的”

-“所以当年侵略中国是正义的”

-“现在的中国依然是邪恶落后的,美国是文明强大的”

-“所以现在美国驻军在日本是为了对付中国”

-“所以日美是盟友,互相依靠,我们不是美国人的狗”

这样一切就自洽了,内心就不再痛苦挣扎了。

这个逻辑链条中,任何一个环节破碎,整个逻辑就不通了。现在石破茂选择了这个链条中既不得罪美国又不得罪中国的一个环节把它打破。很巧妙。

无论如何,人家老头都是在对二战进行反思,你没法挑毛病。

除非你是日本右翼——日本右翼也确实炸锅了。不过没用,我最看不起的就是这帮烂货,你都是右翼了,你不应该首先反美吗?扔原子弹的是美国,占领你的是美国,驻军的是美国,结果天天就知道反华,算哪门子的右翼。

——说回来,总之呢,老头子临退休了,不怕得罪人,该说的也说了。日本人能听懂,但听不听得进去,随缘吧。

知乎用户 周正阳​ 发表

这份 “政治遗嘱”,算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吧。

​你不可能指望一个日本政界人物真的说出 “对战争痛心悔罪,真心道歉” 的话语。

​他或许已经看到,经历 80 年的大致平和,“战后”这个表述终于到了即将戛然而止的时刻。火山已经蠢蠢欲动,“踩刹车”在现实意义上是徒劳的,但在之后清算 “历史罪过” 时可以少一点骂名。

知乎用户 尹航 发表

通篇都是教训,通篇又都是预警。政府、议会、媒体、军队,挨个点名。

高市早苗听明白了没?

知乎用户 知不识字到处翻书 发表

政治尺度非常大,他真敢说啊。

过去以来,鬼子的传统都是说我们也是受害者。可这必然会有人问,可这场战争是我们发动的啊?这不很奇怪么?

对啊,就是哦卡西啊,所以我们要好好分析,为什么这么八嘎西的事情,还是哦卡西的发生了。(当然,为什么这个事情是八嘎西,那是不能谈的话题。)

整个讲话的底色已经变了,这他妈已经往前进了很大一步了。

不止如此,他直接明讲是超宪法的元老体制才能压得住军队,政党政治,议会,媒体,还有没有机关化的天皇压不住,这是在直接说体制有问题,整个国体有问题,这是非常严肃的在 “定体问” 了。

更有甚者,在全文都在讲,“我们当初有机会阻止战争” 的大背景下,提了一个天皇的事情。这就是在用 “未曾选择的道路” 在骂天皇了。

这讲话的政治尺度非常大,非常非常大,你不跟我说这是自民党总裁,我真会觉得这是日共主席的讲话,现在日共退化之后也就这尿性。

【我提问石破茂:日本不否认侵略 亚洲人民不会遗忘历史】

当然,按照真正的是非曲直来说,他依然还不够,在之后的现场采访中,他确实也说了,“日本政府从来没有说过这不是侵略,我本人也是这个立场。”但也确实避开了 “谢罪” 两个字。

但在 11 区这种地方,能说到这一步,已经是巨大的进步了。

知乎用户 巴尔冯奥贝斯坦 发表

反正也要走人了,终于忍不住说实话了,憋坏了

知乎用户 英语不会不改名 发表

非常好的一篇讲话。

作为总理大臣,通篇看来是在指责政治家们缺乏担当,忘记了为国为民的初衷,在各种压力下 “不得不” 屈服于要发动战争的力量。

现今的现代社会,广大人民的基本思维观念已经远远不同于过往,人真正被当作人,平等互助已经深入人心。假如还是要走上老路的话,那不得不说是极大的背离。

但无疑总理大臣并非对此毫不担心,一一例举了各方面的问题并加以批判,相较于以往的含糊其辞已经是相当犀利。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远远出乎了我的意外。但也让我非常赞赏他的这番表态。

无疑会有很多人会嫌其依然不够坦诚直接,这也是必然的。这世界上还有比键盘更直接的东西么?

石破真的可惜了。

颇有种偌大一个日本,现如今除了石破几乎没有人承担得起这份国家领导人的担当。

小小泉更像搞笑艺人多一些。而那位女党首,我真的不是看不起女人,做傀儡那么开心的么?

这篇讲话会成为一个新的标志点,世界现在也非常迫切需要和平的力量,哪怕日本现在并没有军队。

知乎用户 高赟 发表

看这个 1.5 倍速的,十来分钟,感觉像是给国民上历史公开课。

【【中字】我的意思是当年的日本是傻逼你明白吗 ?石破茂发表战后 80 周年见解:说得再直白点就不礼貌了】 【中字】我的意思是当年的日本是傻逼你明白吗 ?石破茂发表战后 80 周年见解:说得再直白点就不礼貌了_哔哩哔哩_bilibili

他是真的爱日本啊


石破茂战后 80 年首相个人见解全文 - 哔哩哔哩

献给战后八十周年

(前言)

自那场大战结束以来,八十年过去了。

在这八十年中,我国始终如一地作为和平国家迈进,为世界的和平与繁荣竭尽全力。今日我国的和平与繁荣,是建立在以战殁者为代表的各位的宝贵生命和苦难历史之上的。

我通过三月访问硫磺岛、四月访问菲律宾卡利拉亚的菲岛战殁者之碑、六月出席冲绳全体战殁者追悼仪式并访问姬百合和平祈念资料馆、八月出席广岛长崎的原子弹死难者 · 牺牲者慰灵仪式以及终战纪念日的全国战殁者追悼仪式,再次誓言将那场大战的反省与教训深深地铭刻在心。

此前,在战后五十年、六十年、七十年的节点上,内阁总理大臣都发表了谈话,我对历代内阁关于历史认识的立场也予以继承。

过去三次谈话中,**对于为何未能避免那场战争这一点,着墨不多。**即使在战后七十年谈话中,也有一段提到日本 “试图以武力解决外交和经济上的僵局。国内的政治系统未能起到遏制作用”,但并未对此进行更详细的讨论。

国内的政治系统为何未能起到遏制作用?

在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世界进入总体战的时代背景下,根据开战前内阁设立的 “总体战研究所” 和陆军省设立的所谓 “秋丸机关” 等机构的预测,战败是必然的。许多有识之士也感受到了战争推行的困难。

政府和军部的首脑们在认识到这一点的情况下,为什么没能做出回避战争的决断,反而贸然推进了战争,导致国内外无数无辜生命的牺牲?在曾任总理的米内光政指出 “请注意不要为了避免‘慢性贫困’(ジリ貧)而陷入‘突发性贫困’(ドカ貧)” 的情况下,为什么没能对大路线进行修正?

在战后八十周年这个节点,我想与国民们一同思考。

(日本帝国宪法的问题点)

首先,可以提出当时的制度问题。战前的日本,缺乏将政治和军事适当地整合起来的机制。

在大日本帝国宪法下,指挥军队的权力——统帅权——被视为独立,制度上不存在 “文民统治” 原则,即在政治与军事关系中,政治(即文职人员)必须始终居于优势地位。

内阁总理大臣的权限也有限。在帝国宪法下,包括内阁总理大臣在内的各国务大臣地位平等,总理大臣虽被视为内阁首脑,但在制度上并未被赋予统率内阁的指挥命令权限。

尽管如此,直到日俄战争前后,元老一直在发挥整合外交、军事和财政的作用。这些曾是武士并有军事经验的元老们,在充分理解军事的基础上,能够对其进行控制。借用丸山真男的话说,“元老、重臣等超宪法性存在的媒介” 在国家意志的一元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元老们相继去世,这种非正式的机制衰落后,在大正民主时期,政党试图整合政治和军事。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了巨大变动,日本成为了国际协调的主要承担者之一,并成为国际联盟的常任理事国。如币原外交所体现的,1920 年代的政府政策抑制了帝国主义的扩张。

在 1920 年代,舆论对军队持严厉态度,政党主张大规模裁军。军人感到抬不起头,对这种态度的反弹,被认为是昭和时期军部崛起的背景之一。

传统上,统帅权仅限于与作战指挥相关的军令,而与预算和体制整備相关的军政,则被解释和运用为内阁成员国务大臣的辅弼(hòubì,辅助)事项。我认为,元老,接着是政党,通过实际运作弥补了制度上缺乏文民统治的问题。

(政府的问题)

然而,统帅权的含义逐渐被扩大解释,统帅权的独立被军部利用,作为排除政府和议会对军队政策和预算进行干预和控制的手段。

在政党内阁时代,政党之间为了夺取政权而进行揭露丑闻的恶性竞争,导致政党失去了国民的信任。1930 年,在围绕《伦敦海军裁军条约》批准的争议中,在野党立宪政友会为了动摇立宪民政党内阁,与海军的一部分联手,声称批准条约是 “干犯统帅权”,对政府进行了猛烈攻击。政府最终勉强批准了该条约。

然而,1935 年,宪法学者、贵族院议员美浓部达吉天皇机关说,被立宪政友会作为攻击政府的材料而遭到谴责,并演变成牵涉军部的政治问题。当时的冈田启介内阁试图在政治上与此问题保持距离,声称 “学说上的问题,除了委托给学者别无他法”,但最终屈服于军部的要求,两次发表了否定天皇机关说(该学说当时是通说立场)的国体明徴声明,并查禁了美浓部的著作。

就这样,政府逐渐失去了对军部的控制。

(议会的问题)

原本应该对军队实行控制的议会,也失去了其功能。

最典型的例子是斋藤隆夫众议院议员的除名问题。斋藤议员在 1940 年 2 月 2 日的众议院全体会议上,批判了战争的泥潭化,并就战争目的对政府进行了严厉追究。这就是所谓的反军演说。陆军对此表示强烈反对,认为演说侮辱了陆军,要求斋藤议员辞职。许多议员对此表示赞同,斋藤议员以赞成 296 票、反对 7 票的压倒性多数被除名。这是议会中少数试图履行议员职责的例子,但当时的议事记录至今仍有三分之二被删除。

在对军方控制功能极为重要的预算审议中,当时的议会也完全谈不上发挥了对军方的监督功能。1937 年以后设立了临时军事费特别会计,1942 年至 1945 年间,几乎所有军费都列入特别会计。在审议该特别会计时,预算书中没有细目,众议院和贵族院基本上都以秘密会议的形式进行审议,审议时间也极其短暂,完全不配称之为审议。

即使在战况恶化、财政紧张的情况下,陆军和海军仍为了组织利益和颜面,在预算争夺上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此外,不容忽视的是,在大正后期到昭和初期,15 年间有 3 位在任首相在内的多位政治家被国粹主义者或青年军官暗杀。被暗杀的都是重视国际协调、试图通过政治控制军队的政治家。

毋庸置疑,包括五 · 一五事件和二 · 二六事件在内的这些事件,极大地阻碍了包括议会和政府相关人员在内的文职人员自由讨论和行动来控制军队政策和预算的环境。

(媒体的问题)

另一个不应轻视的问题是媒体问题。

1920 年代,媒体对日本的对外扩张持批判态度,记者时代的石桥湛山曾主张放弃殖民地。然而,自满洲事变发生以来,媒体的论调转变为积极支持战争。这是因为战争报道 “畅销”,各报纸的发行量大幅增加。

以 1929 年美国大萧条为契机,欧美经济受到重创,为保护国内经济而采取了高关税政策,导致日本的出口遭受巨大打击。

在严重不景气的背景之一推动下,民族主义高涨,德国纳粹党和意大利法西斯党崛起。在主要国家中,似乎只有苏联在发展,在思想界也弥漫着自由主义、民主主义、资本主义时代已终结、英美时代已终结的论调,形成了接受极权主义和国家社会主义的土壤。

在这种情况下,关东军的一部分发动了满洲事变,仅用了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就占领了日本本土数倍的土地。报纸对此进行了大肆报道,许多国民被迷惑,民族主义进一步高涨。

尽管也存在一些尖锐的批评,例如吉野作造批评满洲事变中军部的行动,清泽洌严厉批评松冈洋右退出国际联盟,但在 1937 年秋季以后,随着言论管制的加强,对政策的批评被封杀,只有积极支持战争的论调才被传达给国民。

(结论)

正因如此,我们应该始终对历史保持谦卑,并将教训深深地铭刻在心

在自卫和威慑中,保持武力组织是极其重要的。我不能站在否定威慑论的立场。在当前的安全保障环境下,这是推行负责任的安全保障政策的现实。

同时,如果一个国家拥有无与伦比的力量的武力组织超越民主控制而暴走,民主主义是脆弱的,可能瞬间崩溃。另一方面,文职政治家也并非不会做出错误判断,走向战争。文民统治和适当的政军关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无论如何强调都不为过。政府、议会、武力组织、媒体所有方面都必须时刻认识到这一点。

斋藤隆夫议员在反军演说中论述道,世界的历史是战争的历史,战争不是正义胜利,而是强者征服弱者,他主张基于现实主义的政策的重要性,认为不应忽视这一点而以 “圣战” 之美名掩盖而误了国家百年大计,结果被众议院除名。

次年的众议院防空法委员会上,陆军省表示,空袭时市民避难将导致战争继续意志的破产,并对此予以否定。

两者虽然是遥远的过去之事,但无不传达着放弃议会职责、精神主义横行以及轻视人命和人权的恐怖。不正面面对历史,就无法开创光明的未来。在我国处于战后最严峻和复杂的安全保障环境的当下,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必须再次得到认识。

正因为现在拥有战争记忆的人数逐年减少,令人担忧记忆的风化,所以我相信,包括年轻一代在内的每一位国民都能主动思考那场大战与和平应有的状态,并将其应用于未来,从而进一步巩固和平国家的基石。

我将与全体国民一道,吸取那场大战的各种教训,尽我所能,努力不让那样的惨祸再次发生。


他对来龙去脉大致过了一遍,有自己对当时经过的反思,也算直面历史了,读下来没有反战败的感觉,也算有深度。

对军方的有几句劝告反思让我幻视他被北宋人附体。(应该有对 24 年日本凉月号独走的反思)

我对日本人关于战争态度的了解都来源于一本书——《我认识的鬼子兵》,二十多年的书了,在那个社会氛围下,这个演讲的这个程度对首相来说足够了。

(本土派肯定偏右,爱日本必定反美,过犹不及,这个程度挺好)

知乎用户 smile​ 发表

看得出来这破工作他是一天都不想上了 我倒是怕他这么一谈 霓虹的右翼又来一枪死了

知乎用户 johor bahru 发表

1,没有割裂当年的日本和今天的日本,这是变相的承担了道义责任,值得表扬。

2,谈到了自元老以下,所有的政治势力,但是略过了天皇,请大家思考。

3,对日本普通人,没啥意义。对日本政治,戳穿了脓包,算是个扔出了个可以使用的资源,后边看发展

知乎用户 asascjj 发表

石破茂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态度,为了右翼那点醋包饺子没必要,又得罪中国人韩国人的,图个啥?

说到底,一直是日本人自己不愿意接受自己战败了的事实,又是在国际场合装受害者,又是天天对中国人韩国人哈气的,不就是因为觉得自己没失败吗?

安倍桑心胸开阔那会儿,都已经开始喊什么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了。

那问题是恁打得过中国吗?

当年军部有活儿,咬打火机,钱扣 700 多,号封一个月,火机也没了,找谁说理去?明明文官政府已经判断打不了,军部不信邪结果死了,那你说怪谁?现在石破茂就相当于在说,日本打不过老钟,底下人要是还不听,下场跟军部没啥区别,还是拉着日本人一起垫背。

知乎用户 孝直避避箭 发表

疯先知当众演说呼吁大家不要瞎闹腾刺激家园旁的古神。

更加癫狂的民众却毫不理会,反而把希望寄托在山巅之城派驻在村子里的税收队上。

知乎用户 我都想笑了 发表

虽然在位时间短

但是竭力做了自己所能做的,说了自己想表达的话

我喜欢这个老头!

希望以后还能看到他的更多作为

知乎用户 Whoami​ 发表

挺好。

不过还差了一条,就是需要告诉日本红脖子,海这边要报百世仇的,百世里不要给他们机会,会让日本红脖子们万劫不复的。

知乎用户 青云不在 发表

看了,只能说如反思。

当然,作为政治家给国民讲明治以来政治史演变,还是合格的。其中很多观点跟我们这边的认知相差不远。

但是,作为国家领导人,仅从国内政治架构缺陷和各方力量失衡来谈这件事,远远不够。他的有些话说了,如元老势力、政党力量、军方,甚至还有新闻舆论层面。但是,社会层面呢?皇室军部大财团在发动战争的角色呢?

当然这些东西石破茂不敢说,也不想说,说了下面老百姓也听不懂。但这些导致战争的因素目前还存在,社会舆论极端化倾向,高层势力赌博式思维,生活越来困难的底层民众,另外美国人有意识引导和纵容。

石破茂借古喻今,有些人听得懂的。但作为一个马上要下台短命政府总理,他的这些活还有什么意义吗。或许他本人也就求个心安,总理这鸟位本来就是背锅的,他临卸任来个一吐为快,以后爱咋地咋地。

不得不说,这个老头还是挺率真的。

知乎用户 最多四两 发表

说得很好。

这种理性分析帝日怎么张着眼睛一头栽进敞口坑的文章,虽然注定既不招日本国内只想 “再赌一把万一能赢” 的网右待见,也不招邻国 “跪下给我情绪价值” 的粉红待见,但却真能为东亚和平乃至世界和平出一份力。

但还不够。

实话说,帝日面前那个敞口坑,那就是个土坑,虽然掉进去九成是摔成 SB,但也真有几率平安落地还摸到金子。而现如今的形势,坑里已经灌满了氢氟酸,别说掉进去,靠太近都有生命危险。

石破老哥没点明这点,不知道是相信日本政治人物判断力,还是担心日本民众承受力,但都准备回家拼火车了,这种丑而实的话还不肯说,未免太过滑头,或者还存着等麻高整得一地鸡毛再出来收拾残局的心思?

总而言之,算是战后日本首相讲话中最有正面价值的一个,比那种情绪价值满满指导实践为零的谢罪有价值多了。

=======

更正下,石破老哥其实还是委婉点出了日本面前那坑已不同当年——“自卫队也应基于专业立场,积极向政治层说明国际与军事情势”——可这也太 TM 腹艺了吧,稍不注意就滑过了。

知乎用户 我凌 发表

这个讲话其实就是日本困境:

对于一个日本人、日本政客来说,这(指发表谈话)很不错了很有勇气,负责任的政治家

对于现实世界特别是对于中国人来说,这算啥?一个谢罪字样没有,论意义不如剖腹的东西。

原本来说,对内意义和对外意义同等重要,在大国(日本当然也算大国)而言,更是对内更重要。

但你夹在两强之间,对内有时候没那么重要了。

知乎用户 永恒之主 9457​ 发表

马上可以跑路去运转 sunrise 了,我们的 hcm 桑终于硬气了一回,选在 “双十” 这个节点发表了战后 80 周年讲话。讲话内容很长,其他回答里也贴过全文翻译了,这里就不重复了。

讲话中关于历史部分的内容,更多的是一种 “总结” 或者“审视”;站在战后 80 年的角度回顾历史,当时的日本为什么会把自己拖入战争泥潭,致使最终输掉战争。hcm 强调,从制度上来说,当时的宪法就是有问题的。不管是政府还是议会,都是处于实际上失控的状态。另外,媒体(纸媒)的煽风点火,加上后期的媒体管制,也是导致战争扩大化原因之一。

不过论这次讲话精华,其实还是下面的这一段。hcm 的借古讽今相当精彩,这部分的反思也是此前几次讲话所没有提到的。

(今日的教训)
在战后的日本,文官统制作为制度已经完备。《日本国宪法》规定,内阁总理大臣及其他国务大臣必须是文官。此外,根据《自卫队法》,自卫队置于内阁总理大臣的指挥之下。
《日本国宪法》明确规定,内阁总理大臣为内阁首长,内阁对国会负有连带责任,从而在制度上确保了内阁的统一性。
此外,还设立了国家安全保障会议,强化了外交与安全保障的综合协调。有关情报收集与分析的政府体制也得到了改善。这些都需要根据时代的要求,谋求进一步的发展。
鉴于过去在统帅权独立的名义下军部失控的惨痛经历,制度上的补救措施已经实施。然而,这些终究是制度,如果不能妥善运用,便没有意义。
政治方面需要具备充分运用自卫队的能力和见识。必须正确理解并不断努力妥善运用现行的文官统制制度。政治家必须具备不屈服于不负责任的民粹主义、不随波逐流的矜持与责任感。
自卫队则被要求,作为专家团体,就围绕我国的国际军事形势、装备、部队运用等问题,积极地向政治方面进行说明并陈述意见。
政治负有跨越组织壁垒、进行整合的责任。绝不能出现组织割据、对立,从而迷失日本国家利益的情况。我们必须以陆军和海军将各自组织的逻辑置于最优先地位而相互对立,甚至在各自内部军令和军政也缺乏协作,无法统一国家意志,最终将整个国家引向战争的历史为教训。
政治必须始终考虑全体国民的利益与福祉,并致力于从长远视角做出合理的判断。当责任所在不明、情况陷入僵局时,即使成功的可能性低、风险高,勇敢的声音和大胆的解决方案也容易被接纳。
(……)
为防止政府做出错误判断,发挥制衡作用的,是议会和媒体。
国会被要求通过行使宪法赋予的权能,对政府的活动进行妥善的监督。政治绝不能迎合一时的舆论,为了讨好民众而采取损害国家利益的党派策略和明哲保身。
一个包括有使命感的媒体在内的健全的言论空间是必要的。在上一次大战中,媒体也煽动舆论,将国民引向了鲁莽的战争。媒体不能陷入过度的商业主义,也不能容许狭隘的民族主义、歧视和排外主义。
包括前首相安倍遭枪击身亡的事件在内,通过暴力蹂躏政治、威胁自由言论的歧视性言辞,决不能容忍。
所有这一切的基础,是学习历史的姿态。直面过去的勇气与诚实,以及对他人主张也谦虚倾听的宽容,这种真正的自由主义,以及健全而强韧的民主主义,至关重要
(……)
我将与国民们一道,基于上一次大战的种种教训,为不再重蹈那样的惨祸,竭尽所能。

有一说一,hcm 是真的军迷啊(笑)。

当然,抛开他的各种爱好和作为 “现实主义者” 的身份,这篇讲话的精华,其实还是石破茂在跑路之前,总结了一下他对于日本政治的经验,顺带还给 “部分人士” 一些警告。现代日本从制度上就是一个经过改造的国家,确实不同于过去的日本,但类似于极右抬头、媒体失控的 “风险” 是始终存在的。hcm 现在能做的,大概也就是以此警醒现在的日本吧。

知乎用户 遗忘的世界 发表

《是,大臣》诚不欺我

石破茂是真想踩刹车,但中日民众都想踩油门。。。。。。

知乎用户 黄金开口笑 发表

石破帽的评价大大提升啊,他可能是新世纪以来评价最高的首相——他真敢讲实话呀。

现在讲的还都是直接原因——宪法的问题啊、统帅权的问题呀、陆海军大臣现役武官制啊、钳制思想啊、媒体唯利是图的问题呀、社会各界的纵容啊、部门之间掣肘缺乏通盘计划啊…… 但最后又点了一句——制度只是形式。

再往前一步,那就涉及到了 “战争责任论” 的本质了——说到底,是内部分配极度不平衡,广大下层都从战争中捞到了好处。

明治时代一直到二战爆发的日本,那贫富差距不是用基尼系数能描述的,只能用人和非人来描述。

不当兵饿死,当兵不但有饭吃,还能吃上白米饭团,换你你也去。什么精神注入棒啦,什么三宾的给啦,什么讲良心不杀平民啦,闭闭眼的事情。

日本的军国主义道路,其实从明治维新就已经奠定了——整个明治维新就是一场赤裸裸的争权夺利,攘夷派上了台,立马开国,全面脱亚入欧。水户卖幕府,尾张卖幕府,德川庆喜也卖幕府,真的就是锁国三百年积累的社会矛盾一下爆发出来,大洗牌。

以至于新制度底定之后,老百姓居然纷纷说,正是因为有松平容保公这样的守旧派,才说明世道没有完全败坏呀。这种逆历史潮流而动的站位和行动中体现的政治审美的反差,让人无语。

然后就是西南战争,互相清洗。比江户时代十倍高效的刮老百姓,开始卖南洋姐了,几十年间卖了几十万。

所以你知道管桑为什么要说什么 “炮火连天,只为改朝换代;尸魂遍野,都是农家子弟” 了吧——人想象不出自己没见过得东西。

说真的,我对于日本 “左” 翼那种 “如果一个国家要国民去死,那就让他灭亡吧”“日本战败啦” 早就品鉴够了,快端下去吧。全是情绪,没有一点思考。就是那句话:

他不是知道自己错了,他是知道自己要死了。

用我以前的答案来说就是:

如何看待哆啦 A 梦中台词反战?我从不相信 “日本战败了” 以及类似的艺术表达,能代表左翼思想。或者别说什么左翼右翼,我不相信它们能证明日本社会中存在足够强的理性、现实看待世界的思潮。
咱们网上很多人看到 “日本战败了” 就激动,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对二战结束时日本面对的局面缺乏直观地理解。
就说一个事实吧:李梅烧烤在全日本总共搞出了 55 万~ 100 万之间的熟人。但房子烧了无家可归的超过 800 万人。
日本当年的人口是多少呢?7700 万。是的,“一亿惣玉碎” 只不过是吹牛逼,1945 年日本总共也没有一亿人。那是加上沦陷的朝鲜、台湾和东北的人口。
也就是说,日本本土有 1/10 甚至 1/9 的人口,在大街上、野地里露宿。
就旧日本帝国那个不拿人当人的治理能力,要是还不投,你想想会出现什么情况?
大规模的饥荒、疫病,全社会的总崩溃就在眼前。甚至自己为了维稳搞点什么静冈小屠杀之类的(毕竟东海道就那一条路,那很容易淤积难民啊),积少成多超过南京也不是不可能。毕竟镇压一揆几百年了。
这就是为什么我不信日本社会反思过战争罪恶,哪怕他们当中有很多人曾经盼望着日本战败。
——特么的哪个国家九分之一的人口满大街满田野乱窜,他们的人民也盼着结束。但这不代表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服了。
请注意我说的是大多数人。我没有说藤本弘和安孙子素雄不是左翼,但是艺术作品除了艺术家自己的表达,肯定也要考虑受众的心态。
而日本的大多数人,无非是一种 “累了,毁灭吧”,早死早超生的心态。
这丝毫不妨碍他们在未来有可能好了伤疤忘了疼,继续爱他们的天闹黑卡。
用最近流行的话,他们从来也不知道自己错了,他们只是知道自己要死了。

神神当初有个说法,我觉得像历史谣言,说大鸾对朝枝繁春说过一句话,“你们日本的右翼比左翼好打交道”。

但是不管是不是谣言,其实他某种意义上说的有道理。

日本社会的宏观视角和现代性,简直就是被灌输进去的,作为一个整体的日本国民,如果不是枪顶脑门上逼他们思考,他们永远活在梦里。

说实话就石破帽说的这些内容,需要一个当首相的精英来说嘛?我觉得今天信息这么发达,任何一个上过大学的人,都不难反思出来。只不过是人人都不敢说罢了。

上一次你们日本人跟美国人学习,这一次我们中国人愿意给你们当这个教员。

知乎用户 地上天国 发表

日本像秦朝一样统一,只是 19 世纪后期的事,距今刚过一个世纪。

大家不要以为日本是类似中国或朝鲜的中央集权国家,把它看成是相当于西汉中期即可,需要一个汉武帝来使劲折腾那些各行其是的世袭勋贵。

如果没有汉武帝,那日本早晚还会像无头苍蝇一样撞上南墙,跟二战时期不会有什么不同。

知乎用户 无畏战舰特立 A 发表

说明石破茂有很深的汉文修养,熟读史料

曹魏名将毌丘俭出塞远征,大破高句丽军,占领高句丽王都,摧毁高句骊王国,征服朝鲜半岛后,下令 “屠丸都”,唯独对昔日曾死谏国王莫犯魏国的得来一家网开一面,不加处罚,下令诸军 “不坏其墓,不伐其树,得其妻子,皆放遣之。”

知乎用户 Kimi 发表

我受够了所有的虚与委蛇,难能可贵

你不能只在我掏车轮的时候,才出来说我们之前是侵略者,我错了

知乎用户 至人无己​ 发表

都是一些肺腑之言,是讲过去是怎么失败的借古讽今的意思,也就是说还是有高人的嘛

这家伙不错,比安倍有良心,比剩下几个有脑子

就不知道今天的日本人能不能听得进去了

知乎用户 Artemis​ 发表

给大家翻译一下:

对话全场好人,高市早苗就是个大鲨臂,甚至不如东条二等兵这个著名马鹿,给丫上去,你们就等着拿霓虹人的血喂华尔街吧!

对话派对内的其他派系,别觉着自己站在干岸上,好好想想列祖列宗以什么理念建立派对的,麻生太郎一定是得了麻风病引发失心疯了,要动祖宗规矩啦!这不给他拦着,以后没有规矩,今天是我,明天就是你们!

大家并肩子上,干死麻生派,霓虹还有几十年好苟,还能以拖待变,要是今天给这小婢养的得逞了,不出十年,霓虹就得流血又流泪啦!

知乎用户 夜神 发表

演说本身对日本影响不大,但石破茂本人应该已经在外交部的邀请名单上了

虽然他的思路还是反战败,防止脆弱的民主被暴力摧毁,防止从渐贫转到速贫,但在当前极右翼的就是要战面前,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日本自身的封建残余太严重了,不经过一场大革命,目前看不到冲破桎梏的希望,这不是谁看到问题发表演说就能解决的

知乎用户 倒也难说 发表

茂儿这个痛快,回家拼模型去了

知乎用户 菠萝蜜 发表

看完全文,他只强调了发动战争对日本利益的损害,没有一句对被侵略国家的道歉,这只是技术性的反思,而不是道义上的反思。

知乎用户 杨岩 发表

石破茂想给当前日本国内的右翼极端情绪降温。虽然没什么用,他只能做到这一步了。

知乎用户 孫志貴​​ 发表

某些话题的讨论固然重要,但并非必须在石破茂的当前这篇文章中提出。

窃以为石破茂(在报告中)指出的是比「加害责任」更为根本的问题,即他这篇报告直接可以拿来证明旧日本帝国陆军与海军的对外侵略扩张策略「变成国本」本质上就是错误的。报告同时也指出,当年的日本国内许多反战声音被暴力扼杀。

窃以为不适合就他这篇文章苛责「对加害责任讨论的缺乏」,因为政治反省并非一蹴而就,饭需一口一口吃。「加害责任」这样的话题,更适合留给今后的政客们循序渐进地讨论。不如说,石破茂的报告为今后的政客们进行更深层次的历史反省提供了新的政治土壤。

现在日本民间也好,政坛也好,都普遍存在一种认为是「中国与韩国对日本采取永世无穷无尽的反省骚扰」的心态。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才更需要石破茂这种真正从自省体制缺陷出发的文章来「醒脑」。如果没有这种清醒的反思,现在的日本只会往重蹈历史覆辙的路上狂奔。

石破茂若是在文中强行塞入「加害责任」或其他干扰项的话,反而会引起右翼的反弹和条件反射式的抵抗,从而妨碍其观点在日本国内的传播。**他这篇文章不是写给其他国家看的,而是专门用来打国内右翼们的脸的。**如果没有这篇在日本国内政坛抛砖引玉,今后日本恐怕不会再做出能让国际社会认可的道歉。

$ EOF.

知乎用户 薛定谔的大瀑布 发表

我认真的看完了石破茂的发言全文。

他是真的在剖析日本军国主义的种种恶劣行径的成因。

虽然仍然采用了选择性回避历史事件的日式叙事方式

但我看当时日本人的弹幕差不多已经急疯了。

能预料到结果就是,在可观数量的日本人眼里,石破茂跟叛国贼已经差不多了。

他还说了一句话: “我认为日本政府从未表示过过去 “那场战争不是侵略” 的事实,我本人也持相同意见,我认为这一点必须正确认识。

过去,日本在中国,或者是说在全亚洲做的事也必须要有正确的认识,日本人可能会忘,但是全亚洲人民并不会忘,这一点也必须要意识到。”

果然军宅都是人美 (不对) 心善啊。

知乎用户 另请高明很谦虚​ 发表

有种前前总理最后一年发布会的感觉了。

知乎用户 游魂野鬼 发表

承平已久,很多人忘了和平是怎么来的,动辄以武力侵占他国、种族灭绝等等言论层出不穷,社会思潮的放纵,反而又绑架文官系统。祝世界依旧和平,不同种族、国家的人依旧和平友好相处,愿法西斯的乌云永远不会到来。

知乎用户 尤克里里老艺术家​ 发表

我怀疑石破茂是老日共。

知乎用户 Helium​ 发表

这件事最有意思的不在于前首相他说了啥,虽然这些原文也确实很值得研究,更有意思的还是在演讲同时观看的以及事后发表评价的日本人的看法,根据可靠的截图信源,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

直播就 407 个人在看,是石破茂实在过气了还是自民党为了自己的选票和老脸连言论自由都不要了我暂且蒙古

而与此同时,在演讲的实时评论中我们也可以看到

根据我 QQ 的扫图翻译这几个大概是以下一点点意思

“你在说梦话吗?”

“你为什么要说这些”

“你说的只是我们的一面”

还有几个我实在是看不懂了,除了那个老钟万岁。

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在看的日本人对石破茂也没什么好声好色,不管这些人是不是带着政治任务来的自民党传声筒。

至于这事目前在日本网络上产生的涟漪我目前信源闭塞(x 被封了)所以如果有知道的话麻烦告知一声我好续上去。

只能说目前看来,石破茂与心胸开阔的安倍晋三一样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对手,他起码真的在想怎么不去输而不是欺骗自己也欺骗大众怎么赢。

但悲伤的是正经在研究他的讲话精神的人似乎并不存在于日本那边。

「我厌恶这个国家被『右倾』所浪潮席卷。这个国家从未因『左倾』而崩溃,但却有因『右倾』而崩溃的历史。无论发生什么,日本都绝不能重蹈覆辙。」——石破茂

知乎用户 得了吧得了 发表

通篇看下来,就表达了四个字,身不由己。

如果没有伟人逆天改命,真的就是国家的宿命,民族的宿命。

搞不好又是一个历史的十字路口,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知乎用户 平视寰宇 发表

“因为爷说的这番话面向的是日本国民,所以有局限性。”

“但即使这番话有局限性,也能证明行动上爷是跳车了,结局上爷可以善终。”

“哦,那你们右翼问你们以后该怎么办?真给我气笑了,这关老子屁事?!”

知乎用户 天国的 502 发表

只能说,在日本这个背景下,这篇演说:

听得懂的不用听,听不懂的不听。说的狠了容易死,说的少了听不懂。说的偏右上历史书,说的偏左上社会新闻。

前前后后里里外外上上下下没有任何用的一篇演说。

但这是石破茂能做的全部了。

高市早苗的上台,就能看出日本社会开始极右,拉着钢卷带大货车从山上冲下来的时候,石破茂踩不踩刹车影响不大了。

这辆车要么冲到平路自己减速停住,要么撞到山上车毁人亡。

不过就目前世界经济形势和国际关系,平路不太容易遇到,毕竟川皇还开着挖掘机不停的挖呢,山只能越来越陡

知乎用户 胡又天​ 发表

他已經沒有太多好怕的了,所以可以說幾句人話了。雖然不徹底,但徹底的話他就要掉頭了。

知乎用户 风尘愁染人 发表

这篇和安倍七十年讲话没有本质区别。

石破茂说,日本步入歧途,是文官体制不能约束军部。那反过来说,如果文官们认为这是精打细算的赚了的战争,那是不是应该支持呢。那全世界帝国主义在亚非拉的殖民战争都是赚的,那要不要支持呢。那甲午战争,日俄战争,是不是不必反思呢。

19 世纪,20 世纪,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热潮,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普遍性结果,在各国表现为各种不同的政治形式,标榜自由主义的英美法,同样在殖民战争中罪恶累累。只有从资本主义发展矛盾的角度来批判历史,才能得出历史真相。

另外一点。

而如今,日本已经所谓的民主化,是正道联盟,那么他们靶子上的不道联盟是谁,岂不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呢。

这是十年前安倍讲话的剖析

这种苹果安卓对立的正道联盟观未曾消失。

知乎用户 环保少男空浪​ 发表

日本这个国家和民族有几个天然缺陷,首先日本人缺乏普遍存在欧亚大陆上的正义道德价值观,日本人的宗教建构非常原始,没有给他们提供普遍合理的善恶观念。其次日本人在战术层面非常优秀,国民素质上非常强,以至于他们一定可以在很多领域在怀着巨大的价值观空洞的前提下一路获得战术上的胜利,这种战术胜利很容易走向野心的膨胀。日本人到现在也没有明确地知道自己真正缺乏的是什么,而且也难以弥补。日本人优秀的世俗成就很好地掩盖了其巨大的价值观空洞。

日本民族是一个在才能上非常强大,在道德上可以维持日常体面但在极端情况下没有道德感兜底的民族,这就是他们的极大风险。日本是一个打小规模战争很容易赢,打大规模战争必然失败的国家。为此,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不要打赢小的战争。可是日本人很优秀,总是能打赢小的战争,这是他们无解的问题。

知乎用户 sky cannnan 发表

看了原文,总结:这篇文章不是写给日本国内看的,至于写给谁的,一目了然。

从几个角度预测外界对此文的态度吧。

从中国普通民众的角度看:“没有道歉的反思,我们不耐烦听”,

从日本普通民众角度看:“唧唧歪歪半天,不就是以史为鉴那套么,耳朵起茧啦”

从日本右翼的角度看:“这货就是给自己留后路”。

客观的看:分析了日本军国主义崛起的祸因,

阐述 “我日本现在已经是缔除了军国主义祸因的正常国家啦,我们要求正常国家待遇”,

暗戳戳的表示 “某东方大国未来不要犯我们犯过的错误哈”。

放心吧,我们未来不会犯错,就像二战中美国也没犯错一样——胜者无罪。

知乎用户 没头脑 发表

日本的网友已经做了嘴替

知乎用户 南韩丁真 发表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而已

一个施政能力为 0 的人,他说的漂亮话再多,照样会被轰下台。

知乎用户 小小叶子耶 发表

演说完,早市大妈首相梦被公民党击碎!

知乎用户 无聊之人 发表

日本网→只是在网上咋咋呼呼,看似声音很大罢了,石破这篇讲话只要是个正常人都知道他说的是入木三分,值得反复通读。

同样这篇文章也同样适用我们这边,别忘记咱们这边也有历朝历代也常有军阀割据的事情和习惯,总结一句不能让军方做大。

知乎用户 悲伤的小番茄 发表

不叠甲

1. 首先,这些话并不是对中国人韩国人说的,这是对日本小登说的。所以你不会看到反思侵略的内容,只会有反思日本为什么会暴走的内容,所以,对于中国和韩国来说,这一份演讲等于 xx(中国俚语)。但是对于日本小登来说,这又是哪个日本老登在搞说教,日本小登会直接爆粗口:xxxx(日本俚语)。

2. 这份演讲讲了什么内容,总结一下:别打仗,日本会输。石破茂讲二战历史什么的不重要,因为都是托古讽今,石破茂的意思就是二战的时候,政治家不懂军事,军事家不懂政治,导致战略失误,被干死了,现在我们要吸取教训,要搞跨部门合作,消除障碍。言外之意就是,你们这群 xx 别要求日本对中国开战了,你们不知道日本军力和中国差距有多大吗?中国想干死我们,我们根本赢不了,最好就别惹中国,避免战争。

3. 我认为这份演讲日本国会是看了的,自民党党内肯定也是看了的,石破茂本身就是弱势首相,他能拿出这份报告,说明日本精英心里是有逼数的,过去中国不想打日本,日本怎么踩油门都行,在这个节骨眼上,日本再主动挑衅,中国真的有可能报二战的血仇的。3500 万条人命,一命偿一命,能把东京杀穿了。

外加上高市早苗麻生太郎现在风评不好,公明党拒绝配合,搞不好石破茂辞职被撤回,能干继续干着呗。中国也乐见于石破茂继续干着,毕竟中国现在要集中精力干碎美国,次要方向能少耗点精力就少耗点。

知乎用户 Biubiubiu​ 发表

石破茂发表的感悟,显示了他是一个还有独立思考能力、能够客观审慎看待本国历史的日本人。基于他的身份,发表这样的感悟,应该是有对同僚、对日本国民不要再次重蹈军国主义悲剧、不要再赌 “皇国兴废,在此一举” 的规劝。当然,基于日本的政治体制、社会结构和国民素质,估计也是然并卵。

当前的日本,就像一个夹在巨人中间的秋田犬,左边的、右边的,都跟它有旧仇,一个牵着它的狗链,一个拿着它的食盆。它期待着牵狗链的和拿食盆的打起来,狗链松了,食盆掉了,它就趁机从秋田变成了倭人。也许它还有一点幻觉,自己有当年韩信当齐王时的统战价值,关键时刻谁都得向它示好,哪怕是捏着鼻子。

然而实际情况是,对牵链子的来说,秋田的作用是果腹和挡枪;对拿食盆的来说,真动手,前提条件就是先把秋田敲晕。它确实很重要,只不过用处有些许不同。

石破茂应该看到了这一点,希望这条因为恐惧而躁动的秋田冷静下来,当前最重要的不是投机,而是尽量避免成为盘中餐。可惜,秋田这种狗,最大的特点就是脑子不好使。

此外,像石破茂这种人,在这个时间段说这种话,也许还有一个目的: 全国作死的形势是不可阻挡的,我赶紧把话丢出来,将来拉清单了,我可是进步的,也做过努力了,甚至可以说是大预言家,这份统战价值和政治利益,还少得了吗?

知乎用户 希德尼娅 发表

长州藩和萨摩藩这帮老登不愿意给平民出身的新精英一点点上升位置,导致新精英们只能去战场卖命,全日本最有活力的地方就是军队,最把人当人的地方就是军队(其实也没有那么把人当人,只是比同行强)。

石原莞尔们本来就不应该当什么军人,而是应该当工厂主,当教授,当议员,还不是因为所有的上升渠道全被封死,他们才不得不去军队卖命,在军队也逃不过老登们的压制,但好在他们手里有枪可以物理说服,这才是下克上的根本原因。

日本的军国主义和德国的还不一样。霍亨索伦家族的思路是打击大地主,扶持小地主,让小地主们承担基层军事指挥官、小工厂工厂主、帝国行政官员等指责,这是容克的由来。但即便如此,还是有大量新精英们出逃德国逃往美国,德国人发明了现代大学,人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德国的体制容不下这么多新精英。

日本的阶级固化比德国更加严重。和德国与日本比,那美国确实是人才的自由天堂了,此处不留爷,自由留爷处。

长州藩和萨摩藩自己本身就是大地主,但是还大不到霍亨索伦家族的这个程度(头顶上有个天皇),他们本身就身处军事贵族、工厂主和帝国行政官员这个生态位,不可能自己革自己的命。所以这是一个工业化背景下大地主们自救,但是没有完全自救成功的悲伤故事。

知乎用户 暴坊幻可可 发表

现在日本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现在的日本宪政体制,反而是极右翼思潮的新源头。以特朗普第一次上台为标志,全世界建制派低潮期真不是盖的。

石破茂本质只是说这一点:难道日本的这些政客,经过民主选举上台的政客,反而一直在为了自己的利益拱火吗?而且难道大家不知道日本不管怎么样,美国是赢是输,日本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吗?

说句实在话,高市早苗为代表的极右翼思潮代表人物慢慢走向台前,是悲哀的,但也是合理的,甚至是必然的。日本现在的宪政体制本质还是封建时代那一套,整体社会状态相比战前又缓解了多少呢?总不能说是整个国家的民族性更阴湿了吧?

以石破茂的能力是解决不了这些结构性问题的,时间也没有给他这个机会。但至少通过这篇讲话,还是说明了石破茂本人,虽然是个实打实的保守派,但其实也是真正的日本爱国者。这是这篇讲话最大的贡献。

知乎用户 彼方的呓语者 发表

虽然表达了旧日本帝国政治体制崩坏和军部夺权上位导致日本往对外扩张侵略对内压迫剥削的军国主义绝路上狂飙这一客观事实,但在这过程中某个陆海军大元帅对这一现象不仅不予以阻止反而推波助澜的历史责任是一个字都没提,颇有批德三不提洗头佬的感觉,属于是小日子的为尊者讳了

知乎用户 开阿杰的坦克 发表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知乎用户 心火牧神塞勒斯​ 发表

真正的多首的怪物

日本有过一个比喻,一群人抬装着神像的轿子上山,第一批人抬累了就让第二批人抬。到了第三批,轿子已经到了悬崖边上,连人带轿子掉下山去。

那么在整个过程中,谁要为这件事负责呢?第一批人会说:不是我们把轿子抬上去的。第二批人说:我们抬上去的时候轿子方向很正确啊。第三批人说:我们抬的时候已经在悬崖边了啊。最后所有人一起看向神像,神像说:我就是个木头啊。

这就是旧日本为什么无法刹车的原因。明治宪法开宗就定死了,日本的法理来源于天皇,天皇只有权力没有义务,百姓有义务无权力。

就这种狗屁不通的玩意居然能成为学习西方的 “优等生” 人间喜剧了属于是。

14 年里日本换了 13 个首相 19 个陆相 15 个海相,他们来自于不同政党,有不同的政见和立场,但是没有一个人可以刹车的。现代政治的前提就是权责对等,宪法的最终目的就是明确权力和责任的界线。既然他们的合法性都不来源于人民,自然内阁议会天皇都不需要担责了。

所以在整个旧日本崛起的过程中,你看不到尽忠职守的政治家,看不到体恤百姓的议员,只有中饱私囊的贵物。日本的完蛋不是任何人的责任,是所有人的责任。从文化上日本就缺乏道德体系构建,岛国闭塞的环境天然有利于文化封锁,结果就是日本的底层民众根本无法理解外来思想的内核,只能生搬硬套(结果就是日本劳工环境比带英还烂,左翼愣是发展不起来)。更别说议会内阁和天皇了,这三但凡有一个在乎百姓的,你猜百姓至于去投军部?甚至于军部画几个大饼(农业补助,改善劳资条件)就能把百姓们忽悠的一愣一愣的,哪怕战争一开这些全部都成废纸也毫不在乎的支持他们。

你说清醒的人也是有的,确实,这就跟批判拿破仑背叛革命一样,知道打不过了意识到不对了要跳船了。那问题是赢的时候你在干嘛?日本面对的情况跟德二一样,本身这俩都不相信君权民授和民主思想,统治合法性跟百姓都无关,靠着一套卡 bug 式的体系追求平衡结果就是所有人都不觉得自己需要负责。

至于二战后的日本,我说难听点,广场协议已经够说明问题了,战后的日本从多首的怪物变成了死透的尸体罢了。是,它的确是发达国家,然后呢?企业负债率小于 100% 算良性企业。空有科研却无落地空间。门阀等各利益集团绑架国家机器。整个就一半殖民地半门阀。至于某些人说民主。。日本式皿煮我个人觉得跟小胡子半斤八两,给你一张没有选项的选票有什么意义吗?

知乎用户 30 岁后即使孤岛 发表

希望我们以后跟日本建立大东亚共荣的时候,日本不要挣扎,不要抵抗,不要废话。

欣然接受哥哥对弟弟这沉重的爱。

然后天天上课啥也不学了,就背诵默写美国怎么杀了他们几十万人。

最好弄点野史,比如麦克阿瑟喜欢天皇的钩子。

就完了,没必要多少其他的。

知乎用户 喵喵喵​ 发表

为之前的罪过真诚道歉是可贵的,更可贵的是刻骨反思日本为什么会走上军国主义道路。

石破茂作为田中角荣的关门弟子能以首相的身份在多重阻力下反思日本开启战争的内因,给日本国民上了一节历史课,难能可贵。

在我看来,虽然此次谈话还没有真正触及日本军国主义犯罪的本质,但是石破喵的身份在那里,他算得上诚恳了。

知乎用户 大汉阿汇 发表

神神一直骂中国人有劣根性

其实日本人才是劣根性最重的

过了 80 年依旧大脑控制不了老二

日本要是 31 年刹车,那现在日美就并称太平洋东西二帝

只要 42 年前刹车,日本就是如今 top2,毫无疑义

要是日本及时加入反德联盟,太平洋西岸岛屿和东南亚不少地方都能吃了,这国土、人口不知道增长多少

知乎用户 帝国 发表

这烂班可算要上完了 再见了 小逼崽子们 我下班咯 我安心当我军迷去了

知乎用户 richardeven​ 发表

应该说还算是有良心的,存心要检讨日本在战争问题上的过失,目的是以后不发生这种疯狂的事情。

但可惜,麻生太郎就是日本战争中获益的家族后代,清算战争责任问题就是清算他爷爷他家族,安倍晋三的外祖父就是岸信介,甲级战犯嫌疑人,他们能清算自己的祖宗吗?

所这个讲话有意义,但意义有限。

知乎用户 陆可水​ 发表

现阶段日本第一伟人:石破茂先生!

知乎用户 LeechJ 膏药药 发表

人走茶凉,有什么好看的。

等石破茂回来再说。

日本首相只要不够右,就能起起伏伏好几回。执政时间比较长的就小泉和安倍吧。

知乎用户 jac 发表

天皇呢?

知乎用户 梦游大仙 发表

石破茂:干脆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给个台阶吧~军国主义分子和日本民众终究是不一样的,你们东大要算账就去找那些军国主义分子,民众是无辜的~现在日本人也要注意,不能重蹈覆辙当年的覆辙,被军国主义牵着鼻子走~

小鬼子们:马鹿野郎!石破老贼你个怂逼,都是你们这些投降派我们当年才会输的那么惨!我们什么都没做错,当年没有现在也没有!

石破茂:我已经在撞墙前跺了一脚刹车了,对外我态度摆出来了,对内我问心无愧了。今后你们是继续踩油门还是踩刹车看你们的了,我回家摸鱼拼模型去了~

知乎用户 坐地日行九万里 发表

去 b 站看了一眼,其实视频全长就十几分钟。

主要讲在 20 世纪初,日本的政治制度上存在缺陷的,军部权利是独立于政治制度之外,后续就是随着世界经济大萧条,日本民间民粹主义冒头,日本军部就借机不断扩大自己的权利范围,同时媒体也负有很大责任,战争话题满足民众情绪就疯狂煽动,战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叠加展开的。

现今的制度日本自卫队已经在内阁总理大臣指挥下,但是依然要文官们时刻保持警惕驾驭好军队,同时要求全体日本人直面过去的历史,防止战争再次发生。

某种程度讲,现在日本国内已经存在上个世纪日本发动战争的土壤了,石破茂正是觉察到了这点才出来讲这些话。

知乎用户 苍天消杀 发表

不用看对面了,光是看我们本土的一些人,你就压根不想踩刹车了。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高市早苗上台后,中日关系会怎样?

知乎用户 卫林 发表 说起来挺搞笑的,按常理来说,一个国家想要正常化,最应该做的是拿回经济主权和军事主权,但是日本右翼却认为:日本想要正常化就必须和中国一战…… 然而中国一没控制你的经济命脉,二没在你领土驻军,你日本右翼鼓吹国家正常化不应该 …

高市早苗如果继任会发动侵华战争吗?

知乎用户 唏嘘的马甲 发表 这娘儿们上任前是高市早苗,上任后是低村晚稻 2025.10.1 补更:她要是能继任且发动战争,那她就会变成吕巾日田 知乎用户 桂枝折断了 发表 更新一下:评论区有低阶小号进场了,大家快去围观诶 我东部战区二十几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