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科院合肥研究院 90 多名科研人员集体辞职?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腾讯新闻​ 发表

更新:

没想到这个答案的热度这么高,那我再说点我知道的事吧。

如果各位有在研究所或者事业单位工作过的话,应该知道想要从这些地方离职并不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特别还是有编制的人,一定会慎重慎重再慎重。就算决定了要离职,找领导签字走流程也需要走一段时间。我只是一个劳务派遣的小硕,当年离职的时候,流程都走了半个月,仅仅是在核所内部,就需要找 32 位领导签字。这个数字我记得特别清楚,不管是谁不在,离职流程都会被耽误,必须要都签完字才能去院里办理离职手续(由此可见核所的官僚主义多么浓厚)。而在院里还需要找财务、宿管、人事等领导签字。所以有编制的人想要从研究所事业单位离职,并不是说今天要走明天就能走的。

我为什么说这次核所的大规模离职是有组织的呢?因为 90 多位有编制的人离开,所里的领导不可能不知道,如果不是有组织的话,仅仅是找领导签字这一项,就不知道要耽搁多久。我当年离职在核所办理手续的时间大概半个月,到了研究院还得三天。如果不是有组织的话,90 多为人员的离职不可能这么短时间内办完。

而且当时核所与研究院对峙的时候,核所领导并未出面。但是核所员工强烈要求立刻马上办理离职手续。最后研究院的领导不得不上门签字,给核所的员工办理离职手续,所以才有了 90 多为科研人员集体离职的这出闹剧。

就事论事,我觉得不管所里和院里有什么样的矛盾,以员工大规模离职这种方式来要挟院里,本身就是损人不利己的做法。大佬们稳坐钓鱼台,让手下的人去跟院里对抗,对抗不成就以离职为要挟。这真的是对中国科研负责任的态度吗?这样的领导,这样的研究院,能为中国科研带来什么样的贡献呢?

再说一下高赞答案,将矛头直指此次研究院的改革行动,并且还指向了新上任的院长,而且还暗示院长和女学生的不正当关系。我就想问问,岛上此次改革的目的是什么?改革涉及到哪些措施?有何目的?所面临的的阻力在哪里?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你要是真正讨论此次改革所面临的的问题和阻力,以及如何解决已经存在的问题,我倒觉得算是做了贡献。但是你断章取义,引用未经证实的知乎答案带节奏,到底是什么意图!

研究院改革的事我也知道,改革并没有什么问题,国家也对事业单位进行改革。此次改革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减轻一线科研人员的杂事,将一些管理、财务等问题收归研究院统一管理,让科研人员不再为了报账、写资料等琐事而发愁。但是相应的,改革必然会影响到某些领导的权利,以前可以自己做决定的,现在收归院里管辖,想要进行一些暗箱操作就没有那么自由了。

其实对于一线的科研人员来说,改革的事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影响,该如何科研还是一样,甚至还能更轻松一点。对于一个有编制的人来说,难道你会因为听说了一些改革的事,就愤然离职?在我看来真的是不可思议。正常的做法不应该是先观望一下,看看形势再做决定吗?况且其他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并未受到改革的影响,正常工作正常科研。而现在核所的人在形势不明的情况下集体离职,甚至连编制也放弃不要了,这样的操作背后究竟有什么猫腻呢?


首先应该纠正一下这个问题,离职的 90 多名科研人员均是核安全所的工作人员,其他所并未发生这种大规模的离职现象。所以题目说如何看待中科院合肥研究院 90 多名科研人员集体辞职,其实和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并没有多大关系,应该改为如何看待核安全所 90 多名科研人员集体辞职?

作为一个在科学岛上待过,特别是在核所待过几年的人,说实话看到这个问题我只能说我的内心毫无波动,甚至忍不住笑出了声。

核所的离职率一直是岛上最高,没有之一。本人也于几年前从何所离职。举个数据吧,我们办公室当时 8 个人,1 位博士,3 位硕士,4 位博士在读,目前仍然留下的可能不到四人。我可以确认的是那位博士已经离职,两位在读博士毕业后并未选择留所,加上我也离职。剩下的四个人中有一个在读博士确定留所,剩下的三人没有联系过,并不清楚。

而我当年离职的时候,跟我一起离职的有两个人,我离职的那个月内算上我有 5 个人离职,后面的离职情况并不清楚,我也没有再打听。我周围认识的同事,目前尚有联系的,绝大部分都已从核所离职。虽然我们办公室可能是个特例,但是短短几年之间,科研院所有这么多人离职,并不是正常现象。至于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离职率呢?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从这个问题里寻找一下答案。

[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怎么样?​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658716)

总结一下就是核所里面科研成绩一点没有,宣传却是越吹越大。工作是溜须拍马,杂务缠身,还要陪吴老板打排球,但是真正在科研上却一点助力没有,反而被所里各种刁难。博士不让毕业,论文各种审查、各种不让发,还必须互相引用所里十篇以上的文章才能允许发表。在核所里,真正受苦的是一线的科研工作者,想要施展才华却没有机会,不会迎合领导就被排挤。

这个问题中,匿名用户全都在爆料,而实名洗地的只有两个答案。至于爆料者为什么要匿名,因为核的圈子就这么大,大家都不希望因为爆料而被核所盯上,指不定核所会做出什么恶心的事。这个问题里的答案,如果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绝对无法相信。为什么一个中科院的研究所可以出现这样魔幻的事?但是我保证,里面匿名用户的爆料,基本上都是准确的。其中有个匿名答案就是我写的,如果你能够把这些答案都翻一遍,相信你对核所的高离职率也就不会感到奇怪了。而且听说在我离职之后,核所的溜须拍马之风更盛,但是因为受不了的人都走了,留下的都是自己人,没有人爆料了。

举个我亲身的例子吧,我进去后,在一篇 SCI 文章中负责计算的工作,本来说好了我是第二作者,项目负责人是一作。但是后来领导插进来了,把我挤到了三作。而领导对这篇文章并没有任何参与,一个字都不是他写的。但是没办法,必须要给领导让路,因为领导评职称需要文章。这样的事发生在你身上,你能不寒心吗?我辛辛苦苦付出的科研成果,凭什么要给领导当果实呢?

但是以前离职,一般大家不会声张,因为核所以前会卡人,不让人离职!甚至规定离职要提前半年申请!如果你到达了组长的级别,甚至要提前两年申请!你可曾见过哪里有这样奇葩的规定?所以大家想走一般都是悄悄地走,怕被搞。但是这次 90 多人集体辞职,背后有什么猫腻呢?这个问题不妨一看,里面更精彩哟。

[如何看待科学岛 “核所吴院士劝团队百余号成员集体出走,自己却没走”?​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1142050)

吴宜灿有没有号召大家集体辞职我不好评价,只能说基于我在核所的经验来看,这个事有很大概率是真的。不过吴老板成立了公司这个事是肯定的,公司名为:安徽中科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而且已经开始招人了。上面问题里的最高赞答案已经把企业受益人都贴出来了,全是核所的老板们。

那么我想问下这些辞职的科研人员,离开核所后难道就待业在家了吗?我看未必,应该是进入了吴宜灿的公司中继续干活吧。拿着国家的经费,给自己的公司挣钱,妙哉妙哉。(我瞎编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这里还有一个瓜,关于吴宜灿去年评上院士这件事,可以看看这里

[如何评价中科院核安所吴宜灿当选中科院院士?​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7134378/answer/933880171)[2017 年中科院院士增选名单出炉,你认为谁有可能成为院士?​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285358/answer/255542956)

如果你有耐心看到这里,我相信你应该明白,这次的离职风波,其实只与核安全所一个研究所有关系,和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并没有什么关系。其他研究所:等离子,强磁场,安光所,智能所等等都很正常,并未发生大规模的离职现象。

科学岛算是一个比较封闭的环境,如果不是搞科研的人很难了解到里面的情况。我能理解腾讯新闻想要替一线科研人员排忧艰难的心情,但是能不能不要总想着搞个大新闻?这样的报道带有很强的误导性,很容易就让观众理解为是因为院领导做了不好的事而导致了一线科研人员的离职。但是实际情况是这样么?并没有人关心。

科学岛是个好地方,我到现在都非常怀念岛上的生活。除了在核所里被恶心了一阵子外,岛上其他的生活我都很满意。单位的职工宿舍 300 元每月,两室一厅,每个人一个房间。岛上的会计非常好,耐心的教我一个刚毕业的学生如何报账(因为核所里没人教,都是自己去问,为什么不教?可能有更 “重要” 的事吧)。岛上有很多体育设施,下班后还能运动运动,我的羽毛球水平就是在岛上得到了大幅的提升。岛上的老师们也很亲和,我到现在也会时常回岛玩玩看看。

希望大家能够明辨是非,看清楚到底是谁在岛上兴风作浪,而不是不知不觉间被带了节奏。我希望科学岛越来越好,希望中国的科研越来越好。如果越来越多的研究所像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这样,那是中国科研的不幸,也是对科研工作者的巨大伤害。

这次不匿名了,实名担保答案的真实性。

知乎用户 李默勤​ 发表

我自己是个博导,带了好几届学生了,手下我自己最喜欢的学生基本留不住,早些年大部分都是出国,近几年留国的比例在上升,但是继续留所的太少了。除了前几年家里条件不错的一个学生,对科研是满腔热血的,留下来当了几年博后,也出站了,现在也是出国了。

科研人员工资偏低,很多学生 28-29 出来,家里一般的压力都大,外面企业工资给的也高,都往外面跑了。所里就是稳定,但也不比外面企业清闲,可能压力还更大些。

国家一直在把科研人员的物质条件解决好,近几年也越来越好,但是这个速度还是比不上外面经济发展的速度

我自己也很痛心,有个学生,硕士就跟我,勤奋好学,转了博,后来留了所,前几年辞职进公司了,现在已经是公司的技术总监,年入不菲。后来项目合作吃饭聊天,他坦言应该早点去公司,现在可能已经财务自由了。我没说话,心里却想着当年拉他留所是不是真的耽误了他。我年轻时候对科研是有热情的,见到好苗子总想把他留下来,总觉得科研需要这样的人才,这对他好。这几年我发现并不是这样,我的视野和思维确实跟不上中国发展的速度了,现在我都尊重学生的想法,纵使这两年所里越来越缺人,但这就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我的学生,只要毕业了无论在哪工作,都祝福他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不枉寒窗二十年!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重用秘书,重用政研室,重用团委干部;打击专家,打击业务干部造成的问题在武汉抗疫中已经是个大问题了,这样的问题要多暴露,不暴露不足以扭正选人用人风向

知乎用户 天履其苍​ 发表

这种集体出走的原因不可能是简单的缺项目、少经费这么简单。说实在的,这些科研人员再不济都是博士,又是在有编制的单位,博士不同于本科硕士,毕业都 29、30 了,工作个几年,都快 40 了,有家庭有住宅,生活趋于稳定,不像 20 出头的小年轻说走就走,再加上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的待遇也是不低的,1 万左右的待遇在合肥还算可以,而且走的人里有些还是有福利分房的,所以怎能用待遇不行一言以蔽之呢?

能让 90 多名科研人员在 30、40 的年纪集体出走,一下空出 70 多个编制,这说明研究院内部出现了巨大的矛盾,并且不只是经济上的矛盾,要么是管理上出了问题,即不把我当人,要么是科研上出了问题,即情怀问题,我来这里是为了科学,结果你说我们不搞科研?

其实有关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的事件 6 月在知乎就有讨论

[如何评价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改革创举?​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7620733/answer/1249873250)

初步分析,此次集体出走和新上任院长大刀阔斧的改革少不了关系。

上面这个问题中有位答主就提到

终于有人敢说出来了,多少科研人员敢怒不敢言!物质院院领导不是想着法子服务科研人员,而是制定各种匪夷所思的措施阻碍科学发展,比如扣项目经费 20%,比如所长只有 10 万元的项目经费支出审批权!还美其名曰扁平化管理!什么都能耽误,唯独科研不能耽误!物质院很多科研都是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不作为,不会为,乱作为” 危害巨大,老朽在此预言,物质院良好势头危矣,合肥创新高地危矣,希望上级部门好好管管!!!

有个问题下有人把问题直指新上任的院长

[如何评价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改革创举?​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7620733/answer/1285616262)

那么新任院长是何许人也呢?

[如何评价中科院合肥研究院院长刘建国研究员?​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8129237/answer/1292392052)[如何评价中科院合肥研究院院长刘建国研究员?​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8129237/answer/1279968671)

不看不知道,一看这位新任院长的路人缘还真是不行,差评还是超级差评的那种。

以下为部分匿名回答的引用


刘院长推行改革后,院里新聘任的重要岗位的处长,都是刘院长的女学生,这该做如何解释呢……
刘大院长似乎对女学生、师妹情有独钟。多年前,某师妹毕业到某高校任职,没有实验设备,没有启动经费,刘大院长慷慨解囊,直接赠送了师妹价值几百万的实验设备,在当时小小的三线城市高校赢得了阵阵喝彩。不用想,这钱肯定不是刘大院长私人的钱包。拿国家的钱来讨好师妹,真是够胆识,够魄力。
刘院长,一个搞学术的人,有地痞之风,利用一群素质极为地下的保安队,实施凶恶的管理,H 书记管党的,一点权力都没得,党的会都是刘参加,黄被架空了,忽悠了。
好在我改邪归正,要我高中风格,几把 Kan 刀直接送他进 ICU. 作为一个科研人员能够憎恨他们到这种程度,大家可想而知。不过几个保安有点作用吧,哪天有机会可以较量下。


联系此次事件的导火索正是更换保安导致,有可能的原因是保安作为安防力量捍卫者某人的权益,由于此前的种种矛盾,领导与基层科研工作人员已经积怨颇深,为了更好的 “管理和控制”,院方为了大家的 “安全考虑”,组织了安保人员的更换,从而导致矛盾大爆发,科研人员的集体出走。

从已知资料来看,出走人员多为博士,很多都是科大的本硕博,不仅有编制,很多还有分房,在此背景下选择出走,说明矛盾已经到了不可化解的地步。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这件事,媒体带了节奏,加上大部分人不明真相只能胡乱评论。作为一个岛民,我解释一下。全部离职人员来自同一个所,核能安全所。关于这个所,大家可以自行知乎了解。核所吴院士在外边注册了一堆公司,与资本合作,从去年开始就在说服所职工离职去他公司,我有同学在核所也被劝说,说收入提升,有股份。今年正好利用了这次机会,即恶心了分院的改革,又成功把人忽悠进公司,核所在岛上和业内基本等同于一个传销集团。

改革肯定会伤害一部分人利益,就看阵痛后有没有改革红利,提高效率,不能因此否定和抗拒改革。试问如果改革百害无一利,为什么其他所至今无一人离职。

核所往深层次挖,改革收回了管理和财政权,有一些不为人知的东西就会曝光。我个人觉得这可能是他们极力抗拒改革,把水搅混的原因。跟安保有没有关系?换了保安后,科研资料还能不能带出来?毁掉一些不想示人的材料,账目就不那么容易了。

另外,这些老板院长们,后面站的都是总部的改革派和保守派,期待中科院乃至中纪委的严格调查,给纳税人一个交代。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说白了, 新来的官僚想让把科研系统行政化管理,让自己人上位,对不服从管理的员工进行打压,离职很正常。谁愿意待在一个天天给你下畔子,还抢你技术成果的官僚下面做事呢。事实早就证明,外行领导内行,有多少能成功,到最终是倒闭关门,国企改制这种事情见的还少了吗,但中国国情如此,谁也没办法,只能呵呵了。这些官僚对中国未来的破坏力比老美封杀还可怕。。。。。。

知乎用户 血羽 发表

更新:消息来自微博。

所以现在哪还有裸辞的,等待进一步回应吧

【# 中科院合肥研究所 90 余名科研人员辞职# 人事处:被挖走的】针对有媒体报道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 90 多名科研人员集体辞职一事,7 月 16 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人事处一名负责离职管理的工作人员透露,90 多名科研人员于 6 月份集体向该研究院提出离职,“他们都是自愿离职的,现离职手续都已经办完。” 前述工作人员透露,这 90 多名科研人员确实是被挖走的,但离职属于正常人员流动。

以下是原回答:

很多人没在高校或者研究所系统里呆过,可能以为像很多公司的辞职事件一样,不太清楚这个事情的严重性以及这个下决定的决心。

自从研究生不断扩招,以及从 2011 年开始,很多人才计划大力招聘海外人才回国开始,科研圈子的门槛水涨船高,典型内卷加剧的行业。

以前有 2 篇一区就评四青人才的,现在在很多稍微好点的学校,这个水准都只能当个副研究员了。至于想转长聘,物理学科没有几篇一区或者大子刊都不要想。

所以现在很多人都挤破头要先占坑,辞职的这些人都是博士,一路读书出来应该亲身经历了这个过程,所以他们的感受比任何人都强烈。

放弃有编制的职位,不说三四十岁年纪的家庭压力;单去其他单位找工作都很难,不少研究职位卡 35 岁以下,而且是按期聘任的;35 以上的没有 title 和很好的成果很难走特聘路线。至于去公司,这些人员既然选择在研究系统里,一般是有研究兴趣或者追求稳定的,不太可能去公司,况且公司也很难有对口职位。

所以如果事件属实,这么多研究人员冒大风险集体辞职,必然是出了大问题,或是改革严重影响项目来源与收入,或是管理问题导致难以为继,不会因为一些安插,人际关系,领导作风就出此下策,毕竟这些问题每个单位都有,严重程度不同罢了。

这群老人不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不可能是头脑一热就集体决定。而且科研圈子看似很大,但具体到某一研究领域其实很小,而且圈子不同职级,不同师门,不同团队相互交织,低头不见抬头见,其实是个人情社会,所以说如果事前没有有人安排好后路或者去处,我是不信的。

知乎用户 秋雨晨曦梦 发表

岛外人,或者不了解研究机构和高校的,就别强答了,很多回答真是想当然尔。

真正好回答,基本没人看到,高赞的,基本都是想当然尔。

提醒一件事,别拿人数说事,这很 low 的,说近点,大家可以调研下研究所和顶尖高校科研团队,说远点,大家可以看看为何陕甘支队那么点人,会比其他队伍发展的好那么多。


**一者,核安全所掌门人难辞其咎。**核安全所不是法人机构,而是合肥研究院这个法人机构下设的研究单元,但所长权限很高,毕竟中科院绝大部分都是 PI 或者实验室老大负责制。从官网信息来看,核安全所本身有很大问题,研究所基本和科技转化公司等同,从公开信息上看,核安全所的扩张和收缩,都存在问题,作为核所掌门人难辞其咎(以上均可从官网查到相关信息)。有人说,被人忽悠进公司,从官方公开信息看,这事大概率成立。

**二者,没项目,就没啥工资。**中科院是差额拨款机构,员工工资,很大比例来自科研经费。比如说,给你开的工资是两万,可能拨款所发工资只有七千(甚至还没有),剩余部分你得从科研经费中拿。PI 捞不到经费,整个课题组可能都要解散。这个和很多高校不一样,尤其是科研水平不太好的高校,大家可以关注一下高校经费来源中财政拨款和其他收入占比,真正竞争性经费一般都是事业收入,而且高校因为是高校,事业收入中仅有部分是竞争性经费,所以这些学校事业编是稳定的,但是对于研究所这是不成立的,头部几所高校的研究员序列人员,也不大成立。此外,现在的事业编,这个编制可能是人的事业编,也可能是岗位事业编,和一般人知道的差别非常大。

**三者,没项目,就没事业。**项目是机会,是机造就就人才,打造事业。给项目,给机会,不要太牛的人,总有能做出很好成绩的,但是没项目,没机会,对于绝大部分领域而言,即便是天才,不世天才,大概率没机会真正展示机会,也就不存在所谓事业了。

[匿名用户:如何看待科学岛 “核所吴院士劝团队百余号成员集体出走,自己却没走”?​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answer/1293084755)[匿名用户:如何评价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改革创举?​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answer/1250318243)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马老师喜欢灌鸡汤,但至少有一句我很认可:员工离职就俩原因,钱没给到位,心受委屈了。

这些博士待遇应该还可以,至少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相对也比较稳定,以他们的鉴别力和智商,说 90 多人被挑拨忽悠了我是怎么都不信的。

那么就只剩一种原因喽。

讲几个故事:

十年 “文艺复兴” 中,为何两弹一星始终没有受到大的影响和冲击?主管科技的聂帅拼了命地保护钱学森那些科学家,自己无力保的,就找总理由总理出面保。

1978 年 3 月 18 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届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开幕式上,小平同志提出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等重要论述。台下 7000 多名科学家喜极而泣、掌声雷动,一个小时的讲话鼓了 19 次掌。

为国效力的高级知识分子就是今天的 “士”,很多时候把尊严看得比待遇重要,士为知己者死,士可杀不可辱,这些基本的道理,当领导的必须要懂得。

事都已经闹大了,希望能得到合理解决,共克时艰之际,不能让这些 “士” 心寒啊。

当然我更希望这是假新闻,这么多体制内的人放弃编制待遇和房子,什么仇什么怨啊?我是想不明白。

——……——……——

看了一圈,隐约了解一点大概了,蛮心痛的。

我上的大学是个 985,校长是个老院士,副部级,大三时听闻他在校常委会上说:

我就想带带学生搞点研究,当校长以来天天见这个见那个,没完没了的会,我是真不想当校长了,你们谁愿意当谁当吧。

然后没多久他果然就辞职了,于是经常在学校里看见一个穿着过时的黑呢子大衣的大爷低着头紧着步子在教学楼和实验室间穿梭,擦身而过时向他喊一声 “校长好”,他会憨憨地回复你“哎,你好你好。” 然后急冲冲走过去,一头灰白的不修边幅的头发在风里凌乱,就像戈壁滩上倔强生长的白杨树。

后来来了个年轻的新校长,再后来就不说了罢。

我很想念老校长。

知乎用户 周大厨 发表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知乎用户 Alan 发表

作为中科院的同事出来说句话。

要么心受委屈了,要么钱给少了。

对于科研搬砖工来说,钱给少了已经是常态,大家早就磨炼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乐天知命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普遍会 “为五斗米折腰”,有口饭吃饿不死就足够去卖命了。

但这个心受委屈,相对而言就是天大的事情了,能把一帮子所谓的 “科学家” 折辱到自己砸掉铁饭碗破门而出,不得不佩服领导的骚操作。

——俺们科研民工们穷归穷,硬骨头还是有几根的。

放在这个全国上下认定科技兴国的共识下,出现这么档子事情,真的是让人五味杂陈。物伤其类,谁知道再下一个又是谁?

暂且观望。

多说一句,用脑谋生还得好好锻炼身体,平时实验室扛扛氧气瓶之类的操作多干一干,说不定某天就成了你的谋生职业。斜杠青年才是正道,心灵鸡汤大有道理。

知乎用户 文圣​ 发表

1. 保安

原保安由核所独立聘请,只听核所所长安排。研究院院长,书记都可以不让进核所。

2. 内网

核所用物理隔离内网,完全独立于研究院,研究人员出走带走了或删除所有的资料。

3. 公司

核所所长在外面有好几个公司,离职大部分去了所长的私人公司。ps:最近一个公司名字好像改成了 “安徽中科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总结一下

这波啊,有人试图把国有资产当自己的资产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近几年来,中国有个非常明显的趋势:政工干部的话语权越来越大,技术官僚的影响力越来越小。

这里的技术官僚不是指 “懂技术的官僚”,而是泛指长期从事某一方面的工作,具备一定的专业性,尊重科学规律的官员,也就是俗称的 “内行”。

这里的领域不仅仅是科学技术,还有财税、政法、文化、体育、招商、扶贫等,大到国务院,小到地方局处,甚至是乡镇基层,都有对这些非常熟悉且精通的人。

技术官僚在办事时不完全 “听从上命”,而是在领会上级精神的前提下,结合地方实际来制定较为科学的工作策略。

和 “技术官僚” 相对的,就是“政工干部”。

政工干部基本上以管党务的居多,过去负责组织文化、思想宣传、纪律检查,也就是长期从事务虚工作。

这几年,“政工干部”比技术官僚晋升得要快,具体成因很复杂。但有一条离不了,就是对领导来说,“政工干部”比 “技术官僚” 更听话。

“技术官僚”往往认为,上级提拔我,是因为我 “专业有能力”。而“政工干部” 不会这么想,而是认为上级提拔我,是因为我“深受信任”,所以必须加倍维持这份信任,表现出来就是“听话”。

对于上级的想法,“技术官僚”习惯于先从客观条件出发,分析可行性,行不通就变通处理;但 “政工干部” 倾向于“坚决执行领导意见”,甚至加码执行上级的意图,不顾实际情况“一刀切”。

对应到互联网公司,“技术官僚” 相当于 CTO、COO、总编辑、产品总监,“政工干部” 相当于党委书记、首席培训官、人力资源总监。

试想,如果是一个人力资源的总监深受老板信任,空降到技术部门,为了树立威信和汇报表功,提出今年技术部门的 KPI 是全员零 bug,谁反对就开除,你作为基层程序员会怎么想?

这就是 “外行干涉内行” 的生成机制。

回到这次中科院的 90 人离职事件,看起来是新领导上任,大刀阔斧搞改革,引发基层普遍不满。

就我本人在体制内的感受,这种群体性离职,很有可能是新领导外行干涉内行,阻挠业务的正常开展,因而断送了基层科研人员的学术前途。

而这种外行领导,通常都有 “政工干部” 的影子。

知乎用户 皮小只 发表

果然如我所想,还是科研院所高层内斗导致的。

中国科研院所,都是成帮成派的。

你随便去个研究所,都是讲祖师爷是谁,门派里的大牛是谁。

然而这不是最致命的,因为国外很多院所也是这样。对待这种情况,一般就是人事上把关,防治近亲繁殖。

中国科研院所最致命的是跟行政互通,把官场那套搬了过来。行政官僚掌控财权、人事、后勤等等。你不是我们这一队的,你本事再大,我也要打压你。你只要不站队正确,你再牛,你也过不下去。

不是学术至上,而是政治至上。

本人也呆过一段时间中科院院所。刚毕业那会就去长三角一个中科院大所呆过,本来想在那工作,最后还是走了。这个大所,年科研资金都是几十亿甚至更多,有七八个院士。我去了那个科室一看,所有人员上上下下全是师兄师弟师姐师妹。你就是个百人,你也不一定打的进去。

中国的科研院所就是个小官场,还有相当多的官迷。

说句粗话:玩个几把。

知乎用户 呵呵呵打坦克 发表

**保安:**我就是个打工的,这锅我不背!


关于人才流失的原因,一名中层干部解释称:“核所原先是一个搞核材料的研究室,之后扩张成一个研究所,揽下国家的几个大项目。但这两年申请不到大的科研项目,没有钱,人才就走了。核所每年离职率是我们院最高的。”

一个研究所再怎么穷,也不至于让 90 多名科研人员集体辞职,毕竟 “金饭碗” 还是很多人相中的,这一定是领导的问题。

果然,一扒便知,新任领导被批斗的啥啥不是,成了众人口中的 “害群之马”。

群主不换,我们退群。


至于这帮博士的工资待遇,

“核所很多职工学历是中科大本硕博,平均年龄为 31 岁。读了 22 年书,博士出来有个事业编制,1 个月工资 1 万多元,很多人都有科学家园的福利房。现在说不要就不要了,太可惜。” 这名干部称。
房产信息平台显示,科学家园是公寓房,2011 年竣工,均价 17000 元 / 平方米。

MMP,来来来,

医学博士工资没破万的站出来!

医学博士没分房住的站出来!

医学博士没车没房娶不到媳妇的站出来!

不照样老老实实、任劳任怨,“挣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 的心嘛……

“90 多名集体跳槽”?

酸了~

都上什么学,回家搬砖多香。

知乎用户 Dr 二炳说 发表

在读的博士生和研究生等科研人员在我们国家看起来光鲜亮丽的,地位和前景都不错的群体,实际上是一个非常非常弱势的群体,上有导师科研等压力,下有年龄伴侣婚姻等面临的压力和焦虑,家里条件不好的,父母也着急等你出来养家,除非是大热专业,冷门专业博士出来的路也很窄,可谓四面楚歌。

大量清北等顶尖学校的博士生出走,留在国外不回来的原因也显而易见。在五星红旗下生活二三十年,任谁也不可能对自己祖国没有任何感情,在相同的科研条件和生活等条件的前提下,如果可以,谁愿意远离家乡,去另一个国家生活呢?娱乐明星走个场收入就能顶过一个博士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收入,这个任何国家都是这样,没办法,但至少目前我们国家对这些科研人员还没有足够的尊重,我们国家也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好,人口多体量大的红利不可能会一直吃下去的。

再贴个讽刺的:

知乎用户 sunny 落花生 发表

90 多人的集体出走,大概率不是一时冲动,要么是积怨已久,要么就是有某个领导自己成立了公司,拉走了科研所近百人,这是蓄谋已久 “挖社会主义墙角”。

后者的可能性更高。

这 90 多位科研人员离职后,如果短时间内加入同一家公司,差不多就能证明这个猜测了。

我看了一些匿名答主的爆料,觉得有以下几点可信:新领导任人唯亲、到处安插同门;搞行政官僚主义,不尊重科研人员;绕开党组织,不尊党纪,搞一言堂。如果属实的话,这是要把国家的科研机构,变成自己家的后花园、摇钱树、聚宝盆啊。

某些领导、院士拿国家的经费,为自己谋私利,刷名望,把科研人员当做自家的工人压榨,在科研领域,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

某些人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却没有入党;职位上是领导,却没有担负起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嘴上一口一个大义凛然,背后却干着挖社会主义墙角的事情。

这些硕鼠蠹虫,可比外面的敌人可怕多了。

外面的敌人会让我们更团结,而这些身居高位的硕鼠,会让我们人心涣散、失去共识、各谋私利,最后浪费宝贵的资源,流失宝贵的人才,坐失科技创新的良机,把好好的理想蓝图,折腾成一地鸡毛。

有人说,科研单位需要更自由的风气,需要尊重人才,我觉得没错,但要再加一条:“加强党的领导”。

知乎用户 申鹏 发表

靠情怀锁住人才的时代已经到头了,现在想留人就要靠待遇和发展机会。

核研究所是一例,航研院又是一例。

如果和国家未来紧密联系的大院大所纷纷出现人才流失甚至是团队外流,未来国家的战略部署将受到严重影响!

讲情怀不如来点实在的,我可以加班,加班费对标腾讯百度可好?项目来了,别乱搞 “家长制”,让懂的人负责可好?没项目没钱,领导们能不能反省一下,看看这几年的项目都是怎么审核通过的?研究院所主体应该是主力研究人员,领导话语权受点约束可好?

有人怪罪体制,有人吐槽时代,可这一切若是人为造成的,解铃还须系铃人,有人去改变去改善去改革,就一定可以还科研工作者以尊严,还中国科研环境以清澈。

最后,如何留住人才?

其实也不难。

1. 待遇对标行业最高水准(必须做到)

2. 健全战略人才保障机制(个人发展、家庭成员的补助和优待、养老福利等)

3. 改善研究院所的从业环境(对标大厂的办公区和 GE 的实验室及厂区)

4. 提高科研人员的社会地位(前提:做到以上三条)

莫使英雄空流泪!

以上。

知乎用户 newson 发表

人才流失了,重新招不就行了嘛。

我看 14 岁敲除癌基因和 16 岁的诗仙转世就不错 。

知乎用户 饮雨 发表

保安的问题也好,项目资金不足也好,都不是主要原因。

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新任领导的刚愎自用。

[如何看待云南「结直肠癌基因研究」获奖小学生父亲致歉,承认「过度参与」?​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7101196)

一方面,是小学生能 “自主” 研究直肠癌基因,一方面,是那些科研人员为了科研项目基金四处奔走。

这样的风气,是应该控制一下了。

知乎用户 思辨 发表

建议从小学 6 年级招一些科研小天才们来接班嘛。

就是这个待遇有点低,小天才可能看不上。

知乎用户 花村妇联主席 发表

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现在已经有两个版本了,一是辞职所有人都是被所长一起用利益拐出去开公司了,而且他们自己也有问题。

二是官僚体制,乱改革,把人才都逼走了。

完全不同的两个说法,不了解情况就评论的话,很容易被打脸。

知乎用户 Van 静石 发表

我印象里,小学有一本蓝色封面的语文课外读物。里面有这么一篇故事:

我国第一位电子学女博士韦钰院士年轻的时候在西德进修,毕业的时候她导师盛情挽留,但是韦钰院士说,“我学成了当然要回国去,我的国家在等着我呢”!

为什么我现在隐隐约约还记得呢?因为我从小受的教育,都把 “留学归来” 作为一种非常光荣、非常正面的情况来评述。这直接导致了我小时候就这么认为:留学回国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你的家就在这里,你学好了当然也要回家建设了,给外国人做贡献,这怎么能行?!是要受到谴责的!这么简单的道理,我一个小孩子都能明白,那些成年的知识分子们就不懂吗?!

现在,我大致明白了,明白了为什么有的人不回来。

PS:现在我依然认为学成回国是光荣的,是顺理成章的,不过,现在我对那些留在国外的高级知识分子,不再鄙薄,我对他们表示理解。

知乎用户 吾非郎 发表

不出意外的话,我国优质科研人员会加速外流,这还是美国等国家大力排挤的情况下。不过攀权附势以及亲友团的科研员会更愿意留在国内,且过的更好。大概就是两拨不同观点的人分界会越来越清晰。

然后大力扶持量子力学,人工智能,石墨烯,换个蛋白冷冻电镜,换个物种单细胞测序,换个基因 CRISPR,继续重大突破,颠覆教科书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注意两个字 “集体”,一般涉及到集体的,都不会是这种表面的原因。

想一想,他们都是有编制的,不一定所有人都无所顾忌吧?就算没钱,要出走,也不可能一起出走,至少有个先来的跟后来的吧?

我来猜测一下事件的发展过程。

最开始的时候,换了领导,然后领导上马政策,危害到所有人的利益,或者说让所有人都感到愤愤不平。

集体辞职,我能想到的之后抗议,辞职不是目的,抗议才是目的。

我想,作为一个集体,他们最初应该是不想辞职的,只是拿所有人的辞职信作为一个筹码,跟核研究所的领导谈判,不同意我们就辞职,没想到领导根本就不在乎这些技术人员,刚好你们走了我还可以把自己的人招进来,爽快答应,才会有这样的效果。

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个机构不是一般的行政机构,而是一个研究所,研究所最重要的是什么?难道是所谓的领导?难道是研究所里面价值不菲的设备?最重要的是人,是研究人员!

这让我想起来几年前的汉芯造假事件,这么一个大项目,竟然堂而皇之地骗到了所有人,其中的原因不得不令人深思,从后面揭开造假的过程中来看,它里面是存在大量的漏洞的,包括最终的成果的芯片,仅仅是将外面的 logo 磨掉换了一换,如果有专业人员验证,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吗?唯一的解释就是,负责拍板的人,他没那么专业,或者说就是个外行,看着热闹,就信了。据我的了解,时至今日,上海交大仍未提及相关责任人有没有接受法律的追究。

学术圈子的不正之风真的该整治一下了,不然继续下去,我们的科研还有未来吗?

知乎用户 挣扎起飞的雏鹰 发表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 90 多名科研人员集体辞职​mp.weixin.qq.com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mp.weixin.qq.com/s/YKWUjMZxtOcacPyeyXbdIw)

至于我们国家的财政资金,他究竟是给独山县修行宫还是帮北京修化粪池,这是财政部门海量的顶尖技术人员计算设计出来的,他们当然比我懂,更比你懂。我唯一可以明确告诉你的是,为了中国人民入关后能住成大 house 和吃大牛排的美好愿景,这些盈余的财政资金唯独不能给科研人员改善待遇。

你说说现在科研人员有多难吧?苦读二十多年书,冒着延迟毕业和碰上坑 B 导师的风险,辛辛苦苦在实验室搬砖,待遇还赶不上大专计算机,连帮自家小孩写篇论文水个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争取出国留学美帝 Top100 都要被民众喷(doge。

国家一边宣传布衣院士草鞋青千,一边是贵州天眼大山沟里年薪 10 万重金诚聘人才。君视臣如草芥,臣亦视君如寇仇。不想出钱出好处就想白嫖的事情是不存在的,觉得财政资金投在基础科研上没效果的话,我倒是有一计。让各位老爷们既不用自掏腰包又能搞出大大的科研卫星,不妨科研人员子女中高考各加 20 分,享受少数民族待遇,初中小上学就近入读本区最好的公办学校,上学还免费赠送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我们国家的科研创新政策真是太厉害辣!

我就问一句,人民的幸福生活是不是你们的追求目标?如果我在科研院所里为国奉献得不到的,转头下海去企业,哪怕肉身翻墙去欧美,对方都能开出更高的待遇,你凭啥用苦行僧式的爱国主义来教育我?谁说爱国就得 996 喝粥吃稀饭?

刘强东说他是员工的兄弟,马云说在阿里工作 996 是福报,你们说科研人员不该高薪厚禄是爱国情怀的体现。这中间又有什么区别呢?

Talk is cheap,show salary!

知乎用户 王二來自新世界 发表

没太审题,答点可能不太相关的。

人在北京,北京某 985 博士毕业,5 篇 SCI,两年国外博士期间联合培养经历,入职北京某央属研究所。

实习期一年,月平均工资实发 6200 元 / 月,无房无其他任何福利。(参考附近租房价格,约 3200 元 / 间月)

转正后所有收入水平实发约 10000 元 / 月,无房无其他收入。(参考附近房价,10 万左右每平)

科研项目有绩效的,但是单位会全收走,除了单位正经收的管理费,还有以各种理由收水电房租等费用,都是从绩效扣。

这些都还不算什么。

最难的是,课题组需要用创收的方式,承担本组在职职工约 70% 的工资。我们组的老师除了应付领导,干各种各样的杂事,夹缝中搞搞科研以外,还得想尽办法创收,不然只能发出工资的 30% 左右。每年仅仅我们几位老师的工资,就有 100 多万元创收的压力。 哦,创收和横向经费,所里也是要扣的。10 万到帐就 7 万,所里扣 30%。

我在课题里承担了对接单位各行政部门的工作,光科技处的材料,了解的大概知道有多少,写总结,统计成果等用的时间甚至比搞科研还多。在课题里还负责老板的两个项目,还有分担管理实验室,管理学生的工作。哦,去年刚入职的时候还报了半年的帐,念了二十几年书博士毕业,干上了高中生就能干的财务助理。除了这些,我自己还有两个项目在做,我每年必须完成 2 篇以上 SCI 的科研任务,不然考核不合格,扣绩效。

我 88 的,虚岁 33 了。都说三十而立。我实习期一年,因为工资不够花,现在欠了 4 万元的债务,算下来用我的工资可能到明年这个时候才有可能还清。我还买不起房,动辄至少两三百万的首付,两三万的房贷,对我来说都是天文数字。

工作、生活、科研,还有父母逐渐老去的压力,我时常不明白活着是为了什么?

我在找工作和刚上班的大概 2 年的时间里,中度抑郁,找不到生活的可爱和另我高兴之处。

可能答的不是这个题,看到了有感而发。

时常觉得真的很想让这个社会关心关注一下青年科研工作者的状态。我了解的大多很苦很难。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看了这么多答案,大家都以为中科院是事业单位,国家给发工资呢?其实不然,工资水平与科研经费的多少直接挂钩。个人科研经费的一部分以各种形式转账至实验室科研经费,然后实验室的科研经费来给老师们发工资。如果科研经费不足,自己到手工资也很少。以我之前待的课题组为例,一个研究员,一个副研究员,四五个学生,每年需要通过自己科研经费下发的工资能有 40 万,当然研究员自己就占了 20 万,副研究员 10 多万,剩下的是学生的。这些钱先是通过做实验的方式转至实验室经费卡,然后再由实验室经费卡来给老师发工资。学生的工资通常是走自己科研经费中的劳务费。。。。。。。。。。。。。。。合肥物质所走的人,不排除拿不到科研经费没钱发工资的可能。

知乎用户 荀彧 发表

这个唆使人出走对抗改革的吴所长也不是个好东西啊,自己偷偷成立公司让这些人入股,盗窃国家的科研成果,带走删除内网研究资料。

为什么换保安心里没数?因为以前都是所里私自请的保安,这次闹事集体出走,里面有什么勾当怕被发现?

资本就真能为所欲为,随便洗地呗!

现在媒体真是会投其所好,天天就想整一出官僚迫害知识分子的剧本来博人眼球,可实际上就是两群既得利益者间的内斗,有些事情,最好让子弹飞一会!

强烈要求中纪委和国安部门查出真相!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众所周知,科研人材是经济动物,集体出走绝对不是因为饲料掺假、日常打骂、圈舍年久失修,一定是饲主主动放生或有奸人引诱出逃。

越来越有趣,目前两派了,“硕鼠携资出逃” 和 “介子进山”

知乎用户 苏灵 发表

武汉病毒研究所的美女所长后来处理了吗?没有吧。她藏了多少猫腻,有调查结果吗?没有吧。

所以对于这样的事,无需感到意外,也不必感到愤慨。我们看到了,听到了,我们看一看,笑一笑就过去了,中国的科研已经烂透了。

知乎用户 广目 发表

就这几天的事儿:

一边在微博快手抖音一群人集体喷庄小威、尹希这些最强大脑们 “叛国”、“辜负了祖国养育你这么多年”、“为什么不回国报效祖国”;

一边中科院整个所断了 funding 而集体辞职;

一边还拿出 400 亿在贵州山区里面盖体育馆、天下第一楼、盖金碧辉煌的博物馆。

请问这是什么经济学原理?

知乎用户 立党 发表

今年保研去了科学岛的同学好惨,导师突然跑了,而且有个很诡异的事情,我室友去科学岛宣讲的时候,现场有个抽奖环节,抽奖中了免面试,现在读研都可以摇号吗?细思极恐~

知乎用户 程十二 发表

建立为以人才中心的良性循环机制迫在眉睫。

一百多年前,伊藤博文对李鸿章说,大清国不乏人才、天才、奇才,但一碰到专制,就都成了奴才。奴才多了,大清国就没了血性,断了脊梁,一夜之间土崩瓦解。

人才者,求之者愈出,置之则愈匮。

水土不服的结果就是水土流失,现在的科研单位不好混,这 90 人集体出走,最深层的原因可以说是科研环境的恶劣,大家的普遍规律是留在科研单位非首选,能留下的都是情怀热爱,90 人的集体出走,科研单位发展现状的确令人担忧,用情怀发电,不知道还能为维持多久。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就是生产力诸要素中的特殊要素,重视人才,我们口号已经喊的够响亮了,缺的就是执行力。

中科院合肥是研究核物理的,“国之重器”,而科研人员主要就是中科大的博士,科研院所都是事业单位,领导层变动是不是平稳过渡,搞任人唯亲官僚腐败那就要严查,别把科研机构也搞成衙门口。

知乎用户 香草布丁热可可 发表

建议让前两天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的后浪们顶上。

知乎用户 菜刀劈豌豆 发表

核安全所在科学院系统本来就是个比较 “妖” 的单位,离职率一直很高。可以看看知乎上离职人员的吐槽。

[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怎么样?​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658716)

不知内情的人肯定以为 90 多个人放弃事业单位编制肯定是受了多大的委屈,其实原因有 2:一是以离职表忠心可以进老板在外面开的公司,核所搞了很多产业化公司,这在网上也能查到;二是主要的,核所采用的是倚重所谓 “管理干部” 的模式,很多人晋升都是靠溜须拍马,这些人在以前的核所模式下混的风生水起,但是研究院收权之后,科研单元以课题组形式运行,这些脱离科研工作很久,科研技能严重退化的人是没办法在维持既得利益的,索性一走了之,出去继续抱院士大腿。

另外,鄙视一下那些扔下研究生跑了的人,枉为人师。我当初准备离职但还没向单位提出的时候,主动拒绝掉了所有要分给我的研究生;对于项目合作者的学生,我都把项目后续资料都妥善整理移交了,离职后有学生来请教项目问题也是尽力帮忙解决。总要对得起学生叫你一句 “老师”。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身为岛民,知道一些情况也不能说啥,咱也不敢说。

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这个事情,毕竟不能只听一面之词,我是觉得两边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内部斗争,改革触及了某些山头的利益。

不要急着选边站,先把瓜吃明白了再说。

知乎用户 敬而为真 发表

《七月十六日知乎热点四首》

其一

夜半不能寐,起坐搞科研。

累的像条狗,而且没有钱。

没钱也罢了,领导还瞎管。

一怒挂冠去,我要做诗仙!

其二

夜半不能寐,起坐玩诗篓。

苦吟两天半,得了三五首。

心情颇愉快,知乎瞅一瞅。

发现女神童,一天两千首。

想我十六岁,智商不如狗。

转身跪领导,汪汪想回头。

让我做科研,快把我收留。

其三

夜半不能寐,起坐敲基因。

苦干一两年,瘦了二十斤。

领导儿子来,说他要创新。

目瞪又狗呆,小伙你太拼。

你才上小学,创个 xx 新?

老子不干了,下海去捞金!

明朝我定是,财务自由人!

其四

夜半不能寐,起坐去炒股。

今天收盘后,月色正凄楚。

知乎用户 北海 发表

当 代 魔 幻 现 实

知乎用户 卢本伟的回声 发表

近几年来,很多科研院所的人才都向外流失,其中最大的去向是高校,不难想象,形成这样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科研院所是纯学术的地方,学术研究要求在相对自由的环境中进行,这需要有一套科学的人才管理体系(或制度)既要有良好的学术氛围,也要有足够的经济保障。

可能很多人才流失的原因更复杂,外人看起来可能是因为某种原因,实则不然。据了解,很多科研院所领导班子的不团结和不作为也是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领导层以牺牲集体利益来维护个人或少数人的利益,这样的事情在科研院所不在少数。还有比较趋于安逸享受的领导,光顾着要拿项目,拿着国家的钱却做不出像样的事情,到头来所得是一时,而所失非一时。合肥研究院集体辞职至少也不排除领导层和科研人员的对立,利益是最直接的原因。

前段时间也关注了中科院其他研究机构的人才流失情况,以供参考。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人才流失有多严重?如何看待科研院所科研人才流失现象?​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6064534/answer/1332815515)

撰答:GM

知乎用户 BioArt 植物​ 发表

谢谢各位学子的提醒,我不知道内幕,被新闻迷住了双眼,都是我不好,谢谢。

在这里向大家道歉,我真的不是恶意攻击你们的,就是看着新闻发了回答,结果这么多人看,我也想不到啊!


一群人私信我,求求大家不要这样可以吗?

知乎用户 涂山月下 发表

提醒一下 这个院长刘建国可不是科研外行

这明显是内行领导内行啊

还是知识分子会折腾知识分子啊

修改了一下 是院长不是所长

知乎用户 灰衣主教米哈伊尔 发表

年内百名科研人员离职,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正常流动

16 日,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回应新京报记者称,此前媒体报道今年以来 “90 余名科研人员辞职” 离职一事,属于“正常的人员流动”,工作人员称“这种人员流动一直存在,辞职人员也都有自己的安排和去向。”

16 日,有媒体报道称,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90 余名科研人员离职。报道引用一名内部人士的表述称,离职人员集中于 “核所”,其中大多数是博士毕业,并拥有事业编制。时间均在今年年内,离职原因似与待遇并无直接关联。

新京报记者从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工作人员处获悉,所谓 “核所” 即为核安全所。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工作人员向新京报记者证实,核安全所年内确有 90 余名科研人员辞职,但属于正常的人员流动。

上述工作人员表示,合肥研究院体量很大,是中科院下属规划最大的单位之一,辞职是部分职工个人选择,“基本上都是到相关的技术成果投资公司去工作,都办理了正常的辞职手续”。

新京报记者获悉,目前上述单位在职员工们均正常工作。

知乎用户 新京报​ 发表

赵简子上羊肠之坂… 虎会曰:“… 君既闻为人臣而侮其主者之罪矣,君亦闻为人君而侮其臣者乎?” 简子曰:“为人君而侮其臣者何若?” 虎会对曰:“为人君而侮其臣者,智者不为谋,辩者不为使,勇者不为斗。智者不为谋则社稷危;辩者不为使则使不通;勇者不为斗则边境侵。


在合肥一个月一万不能算多,但是有编制和 “中科院” 身份加成,也算是体面的待遇了。所以这次的问题应该不是待遇的问题。

当然也不可能是因为 “更换保安措施” 这种芝麻绿豆的事情导致矛盾。都是在学校里被约束了二十年的人,不会因为这种事情就爆炸。

我这几年在知乎一直强调一个观点,就是无论什么企事业单位,如果发生行政干预技术的事情,是绝对不能忍的。

出现这种情况首先就意味着工作效率、科研进展、技术成果的全面停滞和下滑,并且还会进一步导致技术实施层面的工作人员(科研人员、医生教师、技术工人)和领导层全面的离心离德。

最终只会导致双输。

而且很多时候领导层为了掩盖这种双输所采取的举措,最终导致大家输的更多。

所以聪明的行政应该是为技术服务,服从技术的领导,依靠技术推动整体进步,从而让自己吃的更多

不过现实中大部分在企事业单位里搞行政的人都会有一种鱼唇的错觉,觉得自己纵览全局高高在上,就一定能比基层技术人员看得更透彻更全面。

然而事实上,如果把企事业单位视为一个整体的话,绝大多数行政人员并不具备能指挥调度这个庞大身躯所需要的智力,哪怕未来把这个工作交给 AI 也比交给行政人员靠谱。

换句话说,行政人员的不可替代性是最低的,对于企事业单位来说,行政只是依附于其本职工作(科研医疗教育生产)上的附庸品,是不可能,也绝对不应该扮演大脑核心的功能的

所以我挺佩服某些人的操作能力的。

这平均年龄 30+,都是准备稳定下来的阶段,而且这些人读书做题进,就是为了一辈子搞科研来的。

你但凡能让这些做题家们捏住鼻子,他们也就忍了。

这得是多 * 不可闻的操作,才能让基本盘都跳反啊。

转行搞行政的本机械狗表示衷心的佩服。

知乎用户 竹青 发表

高赞回答全部看完。搬运工一下

有答友很对,不懂的应该先去了解下这次院里改革事件,新任院长并不是外行,履历可查,就因为内行才了解科研圈的环境和个别所领导的尿性和潜规则,所以才有改革,别说院领导想集权财,换你上任你不想集权?不想有点作为?这种科研单位院长级别那是完全靠关系才能上位的么?能力和能量两者都要具备。所以个人认为改革初衷和目的是好的,想要给真正搞科研的技术人员创造好点环境,但是却损害了老体制下某些人的利益。

总感觉 W 老板这回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这事闹得人尽皆知,大环境内忧外患之下,政府不可能坐视不管,且事关国家科研环境的未来,总是要借此机会清一清不正之风,典型抓一抓,警钟敲一敲,给科研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希望国家更强大。

知乎用户 lost 发表

走九个科研人员,他们还得担心自己退路,走九十个,担心自己的怕就不是科研人员了。

顶一波!我们年轻一辈不会像前辈那样任人摆布的!即使是韭菜,也要争取做最难割的韭菜。

知乎用户 今来思 发表

又不是一个两个科研人员辞职。

拜托,90 个人啊,知不知道是什么概念啊?

换了小一点规模的研究院那就是直接被掏空了啊!

已经有答主说出了我想说的话,那就是这里面一定是涉及到深刻的,复杂的利息纠纷,并且研究者们除了离职以外并没有其他很好的反抗途径才会出次下策的。

都是出到社会的人了,今年这个大环境,编制有多珍贵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

那为什么还要离职呢?只可能是受损害的利益大于编制带来的稳定了。

该院长据说也已经被扒出风评极差了。相信有大瓜,坐等吃瓜。

这么严重的一次人才流失,上了头条了,肯定是要有个交代的,这事不好糊弄,大家放心。

有人讲到了科研机构行政化。

我觉得大家还是太年轻了。

在中国这个玩意就没有停止过。

你要是说是换了领导要洗牌我还是信得。

别整的跟之前就多么自由科研,领导多么民主一样。

现在的领导跟以前的领导最大的区别,现在的领导专业性比以前的差,其他的手腕心机一点都不弱。

知乎用户 电龙仔 发表

科学院某北京所,行政人员平均工资比我们实验室一线科研民工都高,行政人员很大比例都是关系户,占领了绝大部分钱多、事少、不费脑的岗位,平时去报个销什么的还得看人脸色,不少学术大佬都是一方学阀,排除异己,排资论辈,曾经神圣的殿堂突然发现就是一艘破烂不堪的船,调不了头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建议领导把研究气功的经费拿来研究核能,我相信会让这笔钱花的更有意义。

[网传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院士约 47 篇论文涉嫌数据造假,你如何看待?​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5811571/answer/899904499)

知乎用户 赵小康 发表

问题应该不大, 博士不来可以招硕士; 有资历的不来可以找刚毕业的. 铁饭碗有的是人想要.

领导不知道多开心, 走了一大堆刺头, 来了一群不清楚情况的新人, 经费分配更加得心应手了.

如果出不了成绩? 那一定是美帝捣的鬼, 对我们封锁造成的!

知乎用户 darkmaverzion 发表

最近招了几个采摘工之后,苹果树上的果子以冲击眼球的速度减少,是只把他们全赶走,换一批新的,还是到处装上摄像头?

人靠谱,还是摄像头靠谱?

知乎用户 大道无为 发表

以类似的方式知道了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美女所长) 上海所(剽窃科研成果) 昆明所(助孩子拿奖),现在又知道了合肥核安所…

知乎热榜前两名被中科院霸占,这样的出名还是不要的好…

知乎用户 小火炉 发表

腾讯新闻这种大佬竟然会邀请我,有点受宠若惊,我好好答一下吧。

这条新闻标题有点噱头,但里面实在没啥干货,这种机构集体辞职原因不会那么简单,想查清楚更不简单,强如腾讯,也只能到这个程度。

为啥我觉得辞职原因没那么简单呢?我是感觉我能稍微代入一下。我也是一个博士,进了一个事业单位工作,也不图多高待遇,就图过得去,还有稳定。外面的单位给到我两到三倍的工资,我都没去,选择了一个待遇略低的事业单位。当然,稳定和高收益是不能并存的。所以就是这么一群选择偏稳定的博士,还拿到了编制,有的还有福利房,还是在疫情下行情不好的情况下,集体辞职,要不是很过份的原因,就不会有人辞职,或者说不会有这么大规模的辞职的。

具体的辞职原因,我不去探究了,我肯定探究不到,就说一下待遇问题。任何辞职原因,先看待遇,待遇好,离职的少,待遇不好,自然留不住人。新闻里面那个领导说 “读了 22 年书,博士出来有个事业编制,1 个月工资 1 万多元,很多人都有科学家园的福利房。” 待遇是这样的。这个待遇怎么样呢?事实经常是,招人的时候,或者对外宣称的时候,都会说的高很多,但我假设这个领导的说法是准确的。1 万多一月的工资,是税前的?还是到手后的?这个差别很大。即使这个工资到手后是 1 万多,也不高。当然高和低,每个人的标准是不一样的。我作为一个博士来看,这个工资能接受,但想要用这种工资留住一个博士,看不起人吗?我现在 29 岁,也是刚出来工作不久的博士,到手比这个还低一点,看在编制和自己喜欢的份上,我忍了,但是要是领导或者单位太恶心人的话,我想走,头都不带回的。还有那所谓的福利房,肯定产权不是个人的,这种福利房我猜也只有少部分人有,还是在合肥,也没啥可惜的。我对这种待遇的总结就是,可以接受,但是舍弃也不会那么可惜。

知乎用户 小小 发表

项目和经费续不上,别说几十人,就算一个所直接黄摊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表面上这领导那保安看起来像是导火索,

实际只不过是这些年个别学科拿点项目拿点钱就扩张后续经费跟不上的尴尬。

项目都没了,经费都没多少了,靠啥养这些人?岗位编制有个卵用,心里真的都没点 * 数吗?

把部门这些年经费拿出来一看不就知道了,是蒸蒸日上、四平八稳、还是慢性萎缩不就清楚了?

知乎用户 贱贱​ 发表

首先,这些离职的员工不值得也不需要你们同情,这件事的本质跟科研人员被体制所迫离职是完全两码子事。这件事也彻头彻尾跟分院改革无关,分院改革对错利弊另当别论。

这些离职的人完全都是核所吴院士的死忠粉,没有什么科研能力,与你们心目中高大上的科研人才差的十万八千里。出去无论去公司还是其他科研院所就是死路一条。他们这辈子就铁定了心抱吴院士的大腿苟活而已。吴院士指东,他们不敢往西,吴院士让他们辞职,他们不敢不辞。核所真正有才能和抱负的人早在十年前都被扫地出门了。留下来的都是擅长溜须拍马,见风使舵之人,大部分也不是什么科大高材生,都是省内二三本,师范大专毕业,不学无术。 要不怎么会有所谓核所神话,一群大专生管理着博士生呢。这些离职的很快就进院士开的公司,继续忽悠投资人的钱。所以他们活的比你我都好,很快都是开宝马,保时捷了。认清楚问题的根源和本质。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认为,这和今年美国在核武器问题上对中国有所动作直接相关。

核武器,是中美国运竞争的重要一环。

这集体辞职事件太蹊跷,很多人的分析看起来都有道理,我也点赞了。但我敏锐地想到,这事不能仅仅从内部去考虑,要从国际大环境来看。

中国核工业能不能留住人才,是关系中国国家安全之事。

知乎用户 蓝色龙骑兵 发表

“人民富豪” 有时候说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员工的离职原因很多,但其实就两点:
1. 钱,没给到位
2. 心,委屈了

知乎用户 ApsarasX​ 发表

有些人吃瓜吃的太快,忘了反转这回事儿。一看就是有不可告人的利益在里面,就直接在那儿分析,只要是职工都是圣人,只要是领导都十恶不赦,为了几个赞就这么迫不及待,不能等等看么?

知乎用户 遥远的救世主 发表

America!

知乎用户 Iris 发表

首先这个事件的确很让人震惊,让 90 多个有编制的科研人员毅然决然地辞职,这得这个研究院干了什么恶心的事,才能让大家这么齐心辞职。

一般来说,这些科研人员都是上有老下有小,虽然科研人员的待遇一直不算高,但大家一直忍忍也能接受,做着自己喜欢的科研,而且毕竟周围人觉得这份工作稳定嘛。各位可以想想什么样的情况下,你可以不顾一切地辞掉工作,特别是有家庭的。

根据这个新闻,里面有用的信息比较少,就提到保安。感觉怎么保安就能牵扯出 90 多人的辞职。现在目前只能看接下来的报道了……

知乎用户 未来科学人 发表

走掉的活该,地球离了谁都转,空下的编制可以从小学中选拔。

知乎用户 郭小乐 发表

科研这种事情其实是需要强大的供给支持的,不单是经济方面,一个好的氛围非常重要。90 多名博士的出走足以说明问题的严重性。

这些科研人员都是博士,说实话,读书人还是有点 “臭清高” 的。你可以钱不给很多,我也可以全年自愿加班,但是你得把搞科研的当人看,给到起码得尊重。这是我自身的体会

这种问题都能杠?关评论了,不是博士水平高,是二缺真不少

知乎用户 弘扬核心价值观 发表

最近单位要请大领导出面开个会。

既然大领导要来开会,怎么着也得给领导端几盘像样的菜,显得我们敢干、能干。

单位业务上,也存在一些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如果我们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提出来,在这个会上研究,请领导定夺,领导岂不是很开心,觉得我们敢于触碰矛盾,敢于开拓进取,敢干,能干,有担当。

单位岂不是就能得到领导的重视?地位岂不是能够大大提高?领导的前途岂不是极其光明?

但是,这个会上,真正提交审议的议题,全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或者不痛不痒的屁事,又或者是轻而易举的简单事,真正的大事、难事,一个都没上。

这事仔细琢磨一下,很有意思,为什么领导不抓住这次机会好好显示自己的工作魄力、工作能力和成果呢?

假设说,领导真的组织单位研究很多长期解决不了的大事、难事,提出工作方案,然后在会上审议。

结果是会上大领导肯定会比较开心。

但既然大领导点头了,这事就得往下抓啊,作出成果来啊。

但既然是大事、难事,肯定不好啃,而且一定会触碰别人的利益和奶酪,肯定会被别人说坏话,使坏,凭空给自己的仕途升迁,制造麻烦。

或者说,这些大事、难事,可能在自己短短的几年任期内,搞不定,成果很可能被下一任摘取。

也就是说,这些大事、难事,很有可能干不成,如果能干出点成果,也会给自己带来很多麻烦。

不划算。

反之,把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简单事上会审议,在文稿上,极力通过文字,把这些小事、简单事,渲染为大事、难事,可以大大减轻领导不满的情绪。

关键是之后做这些小事、简单事,很容易,不会带来什么麻烦,不会给自己的前途产生什么影响。

真正到了需要提拔的时候,反正上面有领导办给自己说话,工作成绩是可以吹嘘的,只要在任期间不出事,提拔重用不是问题。

但只要工作中出现问题,出现差错,就会成为对手否决自己的借口。

所以,只要有后台,干小事,干容易的事,不要惹事,把宣传吹牛工作做好,是当前官员升迁的不二法门。

只有那些没背景,凭干工作上来的人,因为没人说话,只能靠工作成绩说话才能升迁,才会有大干特干的魄力。

能平平稳稳提拔,傻子才冒险。

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我们当前体制,激励机制,不是问题导向的。

在一个创业型的企业里,不管你和老板关系多好,或者你有什么背景,你不能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你就滚蛋。

在一个企业的研发机构里,比如华为,如果项目到时间完成不了,或者说出不了成果,负责人,甚至整个团队的人,都可能滚蛋。

作为一个科研院所,理所应当把科研成果作为根本目标,以这个目标来激励所有人。

能出成果的人,就给好的待遇,提拔重用。不愿干,不想干,干不了的人,靠边站。

这才是问题导向。这才能让科研人员感受到自己的科研能力和成果,得到足够的尊重。

但一切恰恰相反,科研院所的管理体制,是全面的体制化的。这些单位的领导,他们能否得到提拔的关键,科研成果当然是比较重要的因素,但最为关键的,还是伺候好,取悦好上级领导。

一个科研机构,核心不是科研人员,目标不是科研成果,而是围着党建,围着领导的喜好,围着人际关系打转,科研人员的才华和知识,是不可能得到尊重的。

有老板说过,员工离职,不外乎两个原因,钱没给够,心里委屈。

体制内的科研院所,钱首先肯定是给不够的。这一点,相信那些进入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都有心理准备。

但心里委屈,这是确定无疑的了。

考公务员,了解体制,关注老司机公众号:公务员说公考

体制老司机微信:xinhuolsj

知乎用户 体制老司机 发表

不出意外的话,该单位会在近期密集组织一些招聘,将集体辞职所留下的坑逐渐填满。

你不干,有的是人干。体制内的位子他不香吗,何况现在疫情期间好多人找不到工作呢。新招来的人还更听话,更好管理,没有那么多刺儿头。

再过半年,一切照旧,这件事就如没发生过一样。

知乎用户 要有光 发表

今年上半年明显是出国都出不去。你们不想想 90 多人去哪里了?

如果是只在国内业界交流,连编制福利房都不要,只能是对方开出了无法拒绝的条件。因为设计到编制房产这样的硬通货,起码是倍数级的增加,而且还是大倍数。

而且 90 多个人就没有一个上知乎?甚至整个合肥院就没有一个人上知乎哪怕匿名发个贴。是不是觉得很不合理。

大概率是某个新兴公司把人连锅端了,而且这家公司还跟中科院有着千丝万缕。

张口就是体制问题。体制真是个垃圾桶,啥都能往里面丢。

知乎用户 乘风破浪的爷爷 发表

科研人员出走这件事儿其他答主已经写了很多,如果真是内部行政系统有问题的话希望一定要严查。而且我也相信这类事情还有不少,我们任重而道远。毕竟如今的大争之世,说到底还是人才的争夺。

记得在哪儿看到新闻说今年要查学术腐败,我是非常支持的。国内早期在科研和专业人员不够的情况下,‘保量不保质’是一个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在这个前提下尽管人才数量上去了,但是平均质量就很难保证,而且学术腐败造假和任人唯亲等情况肯定会屡出不穷。但是在如今尖端科技的研发明显需要高质量而不是高数量的人才,故而对于学术界和科研界存在的问题是一定要解决的,解决了这些问题我们在面对科技战的时候大后方才能安稳,对教育系统也是一次改良。

除了这些问题,有一些机制上的问题也需要改善,比如其他答主谈到的研究所内行政权力和职责的分配。毕竟对于人的审查只能管一时,与时俱进的制度改良才能解决或缓解根本问题。另外一个例子就是我一直认为让本科生去写专业论文和答辩这件事儿本身就不太靠谱,在国外写长篇专业论文的通常都是研究生或者博士生。本科生这个阶段大多数还是处在‘学习’阶段而非‘专业研究’阶段。自然写出来的论文水分肯定不小,造假也会出现。(个人看法,有更专业的人士可以理性分享下哈,别喷我)

不过有些答主:

探讨事件背后问题和解决方案 ×

借机骂一骂体制顺便讽刺粉红√

知乎用户 Shiiiii22 发表

那么多匿名爆料,也反映了我们科学院人的踏实实在的作风,这些年轻的人才只想做好科研实在不想惹事,这和其他一些行业的激烈形成了鲜明对比。但是这样也容易让大家看不到真相,让领导们听不到意见,如果让很多媒体去猜测更是容易误导了,我觉得还是应该把大家对中科院的关切说出来,有问题不可怕,藏起来就不好了,而且我觉得不用探究太多的细节内幕,这些离职的年轻人才,要么是心理不顺,要么就是被挖走了,从大的原因来看无非也就是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但是一个所甚至一个课题组的问题,也是能反映出来一些科学院的共性问题。

作为一个工作 13 年之后离开创业的老科学院人,一看到这种人员流失的负面报道还是蛮伤心的,至于是课题组还是所里的问题倒不是那么关键,我们确实得深度琢磨琢磨原因,毕竟我院的核心是人才,年轻人才的流失应该引起重视,比如合肥研究院这个核所的改革是不是也尊重一下这些人才的理想,事前也听听他们的意见呢?这些年轻人才能够留在中科院不容易了,薪酬福利一般都比不过高校,其实就只剩一点尊严和理想啦。而且据我了解,比较可惜的是这么多年了,我院对年轻人才似乎更加的不重视了,通常来说,中科院自己培养的人才不算人才,年轻人才更是不算人才,很难得到平台和资源的加持,最关键的是职业晋升也很难看到希望,每次改革就好像又断了年轻人的一些念想,怎么说呢,科研院所更应该互相尊重,毕竟年轻科研人员一路读书不容易,黄金科研生涯也没有多少时间,这样立立山头的改革不做也罢。

当然更不能因为合肥研究院的这个事件就看衰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只是中科院的一个所而已,中科院覆盖了自然科学的几乎所有学科,近百个研究所中还有很多德高望重的老所,这是中国科研的脊梁,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所以平常出点小的问题也是好事,这说明大众对中科院还是充满了尊重和期望,因为有期望才会有失望才会有抱怨,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也是好事。我们科学院人更是特别希望中科院越来越好!特别希望中科院能够真正重视年轻人才,不止是提高他们的待遇,还要尊重他们的理想!特别希望当出现负面消息的时候,中科院能以老一辈科学家的风范来正视问题反思问题并且拿出勇气来应对。。。

知乎用户 陈孝良​ 发表

西南独山四百亿债,中科研究所九十多名研究员离开。

你要问我是为什么,我只能说问题可能就出在前三排。

众多答案也说了,研究员们是合肥的事业编,不少都有福利房,福利待遇应该不会怎么差,而且把锅丢给新保安唬小孩子么?魔幻啊,我们最大的问题不是美国搞我们,是我们有人搞自己,挖自己的墙脚。

知乎用户 我爱我 发表

嗯…

其实这事新鲜么?

一点都不新鲜。

国内有好多所就是这么完犊子的。

上来一个二逼领导大搞所谓改革,然后二三十年缓不过劲来。

所以这事属于顽疾,根本不是短期内能根除的。

我就这么说了吧,这种出走只是开始罢了,后面只要不换领导,这所(院)还能出更加狗屁倒灶的事。

当然换了领导这所也伤筋动骨了,估计至少十年内别想恢复了。

知乎用户 洛克马戏初号机 发表

要爱国,讲奉献,为民族,为大义,

读了那么多书,这些道理都不懂????

那么贵的辅导班白念了?

那么多特长班白读了?

音乐培养的情操哪去了?

美术滋润的品味去哪了?

那么多课外辅导书,都读到谁的肚子里去了?

爸爸妈妈省吃俭用,供你读了几十年书,你们的觉悟去哪了?

那么多名人自传,英雄事迹,感人讲座,你们都忘了?

瞧瞧人家这觉悟:

少将黄宏:“工人要替国家想,我不下岗谁下岗!”

知乎用户 LNX 发表

多学独山县搞一些 400 亿,赶英超美下半年就能实现

还真以为美欧只靠殖民和对第三世界剥削才强大起来的?这属于倒置因果,看看理工医农法教科书里别人几百年的成就,没这些科研人员,工程师探索,有剥削个锤子的能力。

评论区有人居然撕我说几百年成就不对,我用屁股思考举几个例子,

近代物理祖师爷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成书于 1687 年

1609 年伽利略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月球,次年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

1616 年 4 月,哈维第一次提出了人体血液循环的理论

1674 年列文虎克开始用放大透镜观察细菌和微小的原生动物

诸如此类,太多太多

别真以为只有 1840 年才开始落后,你吃前四个馒头,第五个馒头饱了,你就说都靠这第五个馒头?

科研是大跃进?一个晚上就能超越?科研是靠系统积累的,没几百年积累,坚船利炮一晚上造出来的?

知乎用户 宛陵公子 发表

我的一个朋友是北大生物系的研究生,毕业后到本地一所大学的研究所搞科技研发兼教学工作,干了一段时间后,尽管这边执意挽留,他还是去了美国发展。

临走的时候他对我说,中国的科研环境太差了,很难搞出成果,而这个所谓的差,并不是国家对于设备、资金投入的少,而是人文环境差,潜规则盛行。

国家对于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本就不够,对于探索性的研究项目,管理者又不愿承担资金风险。同时,各个科研机构各自为战,新的理论成果又不能实现共享,想在一个领域达到最高水平,你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跳跃,而是要从零开始。

这种条件下,很难在国际上取得突破性的成果。而且每天要应付各种人情世故,身心疲惫,难以将精力全部放在研究上。

但在美国,这些情况就好了很多,特别是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和科技成果共享上,都能帮助科研人员少走弯路,在现有成果上进行拔高。

对于朋友的离开,我是十分理解的,不要扯什么爱不爱国,对于一个痴迷于科学研究的人来说,科学无国界,科技的意义远在政治之上,若是因为人浮于事牵绊了追寻的脚步,对于人生才是最大的遗憾。

之前有一篇文章《美国前 5 位世界最顶尖全部是中科大毕业生:自豪还是悲哀》。

在我看来,悲哀大一点,不只是人才外流的问题,更为那些没有机会外流,怀才不遇,一生遭受压抑的人才感到惋惜。

知乎用户 Home Talk 发表

研究所两大毒瘤:机关和行政。

知乎用户 哒柏 发表

男朋友是北京中科院研究员(副主任),科室的科研带头人,疫情开始耽误项目进度;被自己科室主任剽窃项目成果,主任对男友的两位助研,四位学生威逼利诱,剽窃,我男朋友的学术成果。男朋友为了制止他们继续剽窃,将实验室证据保存,向人事处,所长反映情况;主人倒打一耙,举报我男朋友偷窃实验室材料。最可笑的是,最后人事处处理结果是,这个科室无法继续聘用我男朋友,让我男朋友自己今年内找到其他科室或工作。 呵呵了,体制内根本不重视科研人才,只关注利益关系。学术不端、学术剽窃问题领导根本不会管。现在男朋友打算去大学了~ 最近正在转走项目。

恰巧从其他学生口中了解到去的同一所大学有一位教授也是从上海中科院离开,离开原因是冲动易怒,把研究室数据删除了。了解了一下是同科室负责人和科室成员要剽窃他的成果,这位老师一生气就把自己在实验室的数据删了,结果就被开除了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为什么有人会认为华为加班是没错的?

知乎用户 [一棵开花的树](//www.zhihu.com/people/yike-kai-hua-de-shu-67-32) 发表于 8/1/2019 我以前工作过的公司,加班费很正规,平时1.5倍,周末2倍,节假日三倍,多数人每天都自愿 …

对中国科学院植物所“科研岗考核方案”的异议

对中国科学院植物所“科研岗考核方案”的异议 作者:助研 植物所在征求“科研岗考核方案”的意见。这里借用新语丝,异议植物所的“科研岗考核方案”。 既然是对科研岗考核,为什么只对副研和助研,而不对研究员进行考核?这种怕强欺弱,找软柿子捏的做法, …

中科院,公车私用那点事

中科院,公车私用那点事 作者:古生代小爬虫 作为一名中科院南京某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几年来席卷而来的反腐浪潮,让埋头实验室的我也不能不感到空气的湿重,除了官场,科研腐败也一直是吸引眼球的话题,中科院为段振豪事件很是憋气,但平心而论,段氏还只是 …

拼多多员工曝离职黑幕:要走可以,要离职证明,没有!

很多职场新人在求职时都喜欢找大公司,哪怕条件和待遇苛刻一点也无妨,只要卡住了大公司这一“跳板”,还愁找不到好工作吗? 凡事有个例外,就拿拼多多来说吧,虽然也贵为电商的黑马,但其离职员工们却遭遇了罕见的“大公司不幸”。 据某职场平台爆料,拼多 …

业绩不佳公司惩罚吃“死神辣条” 成都两女员工吃进医院

封面新闻记者 杨雪 因业绩不佳,悟空财税服务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业务部的7名员工都接受了一项新惩罚:吃辣条。结果,辣条一下肚,两个姑娘就进了医院。封面新闻记者调查发现,这种“死神辣条”属于典型的三无产品,所有相关信息都是假的,却在网上销售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