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诉的风,还是吹到了鲁迅纪念馆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原创 魏春亮 亮见

图片

01

作为一个中文系的毕业生,看到鲁迅因为吸烟被投诉,亮哥我突然明白什么是黑色幽默。

媒体正儿八经报道了,一位姓孙的女士,把矛头指向了绍兴鲁迅纪念馆内的一幅鲁迅抽烟的网红打卡墙。

作为控烟志愿者,孙女士认为,原画是鲁迅在自己家里抽烟,但墙画去掉了背景,有引导人室外聚集抽烟危害他人健康的风险,还有误导之嫌,要求对墙画进行更换。

她不但在网上发帖,还向“浙里办”投诉了。你不得不佩服人家,人家在用实际行动捍卫自己的价值观,这一点值得所有人学习。

图片

02

有时候你真的很难理解有些人的脑回路,如果一幅画就能误导青少年去抽烟,那我倒是建议孙女士去投诉《新华字典》(又不是没有人投诉过,对吧?),把字典里的“烟”啊、“酒”啊、“游戏”啊之类的字眼都删掉,汉字里没有了这些“坏字眼”,自然就不可能带坏孩子们。

有人说,有些人只盯着鲁迅手里的烟,没有看见先生笔下的魂,不配参观鲁迅纪念馆。

这倒不至于,只是鲁迅无情解剖国民性,大声呼喊“救救孩子”,都没能唤醒铁屋子里的人,他手上的烟却轻而易举地熏着了有些人的心灵。

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说,当年他创办《新生》杂志,希望用文艺改变中国人的精神,然而,不但没有人来赞同,甚至都没有人来反对,鲁迅先生由此感到寂寞如一条大毒蛇,缠住了他的灵魂。

先生要是知道是这个结果,不如只吸烟了,吸烟多少还能招来实际的投诉,也不至于把自己搞得如此悲观、如此“彷徨”了。

03

很多人都写文章,批评孙女士投诉的脑回路,我也不想多说了。

我倒是觉得,孙女士的一个建议很有意思。

新闻里说,孙女士建议,纪念馆应将鲁迅的手持香烟的形象,更换为鲁迅右手握拳的姿势,象征鲁迅的坚定与斗志,避免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图片

所谓鲁迅右手握拳姿势的版画,就是下面这张:

说实话,要不是孙女士的这个建议,我都没注意到,鲁迅纪念馆的版画选择,竟然是这么好。

这是两种价值观的分歧,这是两种不同身份的倒错。

孙女士喜欢的“鲁迅握拳”,是典型的、传统的官方叙事,把鲁迅塑造成了一个“斗士”、一个“偶像”,横眉冷对,嫉恶如仇,用笔当做矛,投向黑暗的旧社会。

而鲁迅纪念馆选择的“鲁迅夹烟”,则是一种生活化的、现代的解读视角,努力呈现“人间鲁迅”的鲜活一面,大先生也是人,有他的柴米油盐,有他的喜怒哀乐。

孙女士觉得鲁迅就应该“握拳”,这才正确,这才合适。吸烟不该是鲁迅的“正确形象”,那是鲁迅形象中不和谐的东西,需要抛弃。就像米兰·昆德拉所说,上帝不应该拉屎。

但诡异的是,按理说,“神化”鲁迅的握拳版画,更应该赢得官方的青睐;而作为个人,应该更喜欢夹烟版画种的鲜活才对。

然而,在这件事里,身份和喜好完全反了过来。官方想让人觉得鲁迅很亲切,反而是个人,觉得鲁迅就该保持愤怒而严肃的样子。

被官方抛下的“刻奇”形象,却被孙女士捡了起来,真是有意思的身份倒错。

04

忍不住还是想给鲁迅纪念馆点赞。

我敢说,义务教育阶段,鲁迅是我们每个学生最害怕的存在。教科书上的鲁迅,总是被塑造成一副苦大仇深、怒目圆睁、嫉恶如仇的样子,他的思想深邃,他的文笔犀利,他的课文要经常背诵,学生们都知道他很重要,但是都不喜欢他。

直到进入社会,经历了人生,才开始对鲁迅先生产生了共鸣。找工作抹不开面子时,想起了《孔乙己》;曾经的朋友渐行渐远,想到了《故乡》;面对种种怪现状,我们总能想起鲁迅先生的各种杂文……

经常能在短视频平台上看到,年轻人到鲁迅纪念馆给先生点烟,指着菜畦和墙根,背诵《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图片

当年,教科书强按着我们的头,去靠近鲁迅,我们敬而远之;如今,已经没有人强迫我们背诵鲁迅的文章,我们反而自然而然地不断想起鲁迅先生。

因为我们终于发现,鲁迅并不是教科书上说的那么古板,那么严肃,那么死气沉沉。

他喜欢看《米老鼠》,吐槽流行歌曲《毛毛雨》是“绞死猫儿”,他也要租房,他爱喝酒爱抽烟,也爱设计,也要学着做父亲……

更重要的是,我们越来越发现,鲁迅的那些闪闪发光的论述,穿越时光,依然精准预言了我们的现在、

总之,鲁迅先生是一个鲜活的人,一个关心现实的人,而不是一个僵化的、供人膜拜的偶像。

我想,这也是鲁迅纪念馆用鲁迅先生夹烟的版画的初衷,那是在向人宣示,鲁迅先生是个可爱可亲的人,而不是在试图误导青少年抽烟。

至于觉得青少年看到一张版画就会去抽烟,那是高估了一幅画的力量,也低估青少年的认知。

有这种想法的人,亟需做的是把自己的大脑提高到和身体一样的成年人水平,而不是急吼吼地去投诉。

05

写到此时,看到新闻说,绍兴文旅发话了,不会因一人投诉就盲目更换,大家的意见一致要求不需要修改。

这个荒诞的闹剧里,终于看到一点常识了。

多少让人有点欣慰。

最后的话:

年纪越大,我越觉得,这个时代越需要鲁迅先生。但光看先生的书,很多时候你很难看明白,所以我推荐两本关于先生的书,一本是这个《鲁迅:大先生,小日子》,走进先生的日常生活,带你认识一个活生生的大先生。是一本有趣的闲书,很适合入门选手。定价58元,现价48元。

另一本是王晓明的《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这是一部影响深远的鲁迅思想传记,如今已成经典。这本书王晓明重在讨论鲁迅的精神危机以及和绝望的抗争,揭示了鲁迅在主流意识形态之外的黑暗内心和绝望反思。附录里《鲁迅:现代中国最痛苦的灵魂》和《双驾马车的倾覆》两篇论文,更是经典,能够帮你理解鲁迅为何深刻。定价79元,现价52元。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选自伊雁声故事集《动物快跑》)

(选自伊雁声故事集《动物快跑》) 菠萝女士和土豆先生 作者:伊雁声 把尾巴和大脑都变成营养, 交给强大的内脏消化吸收。 不用再苦苦思考, 也无须东奔西走。 咱将得到食物、居所和同伴, 从此快活无边永无忧。 ——摘自呐喊的三宝诗集《动物快跑》 …

我为什么要对“张继科事件”发声?

这几天对于我来说,颇为魔幻。 尤其是昨日,2023年4月1日,“愚人节”,我被几十上百位朋友告知,“你上热搜了”,“你和张继科上热搜了”,“你成热搜第一名了”,“你在热搜上爆了”。 我是一个写新闻的人,自问一直以来还算比较踏实地写新闻,并且 …

先生就是先生,女士就是女士

这几年有个现象越来越普遍: 喜欢称女士为先生,尤其是一些杰出的女士。 比如大山里的女校长张桂梅,有些人一提及就叫她张桂梅先生。 杨绛女士过世了,便是杨绛先生千古! 屠呦呦院士获诺奖了,便是屠呦呦先生了不起! 叶叔华院士当选英国皇家天文学会会 …

如何评价胡适?

知乎用户 鲸鱼不吃辣 发表 出卖灵魂的秘诀 鲁迅 几年前,胡适博士曾经玩过一套 “五鬼闹中华” 的把戏,那是说: 这世界上并无所谓帝国主义之类在侵略中国, 倒是中国自己该着 “贫穷”,“愚昧”… 等五个鬼,闹得大家不安宁。现 …

被鲁迅记忆抹去的敷波先生

被鲁迅记忆抹去的敷波先生 作者:吴真 (《读书》2017年11期新刊) 鲁迅《藤野先生》的主人公藤野严九郎,不是在仙台,而是在靠近日本海的福井县一个乡村里默默故去的。从日本铁路的芦原温泉车站一出来,就能看到一栋藤野家老宅改装而成的藤野严九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