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全国各地都在支援物资给上海,上海人民买到的菜还那么贵?

by , at 14 April 2022, tags : 上海 物资 社区 疫情 团购 点击纠错 点击删除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六神合体 发表

建议不再援助上海蔬菜等不易保存的时令物资。

统一援助方便面,压缩饼干,包装鸡蛋,维生素片,面粉等易保存储运的物资。

物资包装统一打印援助上海字样,来不及打印的统一不标注生产日期,条形码等标识。

对于流通市面标注援助上海,或者未打印生产日期和条形码标识的,一律以侵占国有资产论处。

援助的方便面,火腿肠,压缩饼干等物资保质期一般都是一年以上,不标注生产日期也足以应对上海防疫时间长度。

防疫结束后未消耗完的物资,应统一收回,计算第一批发出时的时间为所有物资的生产日期。在第一批保质期到期内分发至山区,环卫工,低保户等需要扶贫援助的人手中防止浪费。

知乎用户 抱风眠​ 发表

上海人民真给我秀翻了。。。。

上海不愧是国际大都市,疫情期间普通民众依然能保障三菜、四菜一汤,大虾、排骨样样有,第 28 号选手甚至做了一道《法式香煎小羊排 + 德国肉肠 (可能是)+ 瑞典出品的绝对牌伏特加 + 英国烟草公司出品的 Punch 牌古巴雪茄》,给人一种老上海浪漫的破防感。

咦?怎么混入了一个奇奇怪怪的东西。。。。

比赛过程几乎没有悬念,第 23 号选手孙玉门以其抽象派作品《啃了一口的馒头》始终遥遥领先,这个作品妙就妙在他还啃了一口,在其他作品还在搭配菜色,考究摆盘的时候,这位选手却用他数十年练就的扎实牙法让菜品一次成型,使简单的馒头瞬间具有了抽象而朋克的美感。这个不完整的馒头就是本帮菜里 “断臂的维纳斯”,而他的主人孙先生,我愿称之为 “上海滩朋克厨王”。

众所周知,微信拉票、人厌狗嫌,往往投票结果取决于朋友圈 + 单位职工数。然而,就在《啃》被广大上海人民以 144186 票、94.21%的得票率推向王者宝座的时候,主办方叫停了比赛,这如梦方醒的戛然而止,使整个比赛的荒诞性达到了顶点。。。。

知乎用户 ZNZHANG​ 发表

没想到不到一天瞬间过千赞了 说明大家真的对上海的怨气不是一般的大

但是我要先声明一下 这篇文章是一位中国公民 对于政府机关办事不力的合理吐槽

首先 我是一个爱国的中国公民 跟那些吃里扒外的闸种不一样

恨国党 1450 那些用户名就带着内涵整个国家的人 建议还是绕着走 看到你们真的晦气


如果这次之后上海官场没有大震动

领导没有被撸下去几个

是平不了民愤的

你很难想象

2022 年

堂堂中国金融中心

竟然需要民众自己去抢菜而且还抢不到

基本温饱解决不了你还当啥金融中心啊

全国那么多物资无偿援助竟然会变成明码标价的产品

就这点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效率

那些上面人整天啥事没干净糊弄中央是吧

而且有理由怀疑是不是某个部分被人渗透了

广州紧张过 深圳也紧张过

但是都没像上海这样 近乎崩盘的情况

几个月前 看了一篇文章

有哪些推动历史进步的死亡事件?

里面其中一句话真的很感动到我

“逝者已逝,众恶徒已正法,然天下居庙堂者与处江湖者,当以此为鉴,牢记生命之重,人权之重,民生之重,法治之重,无使天下善良百姓,徒为鱼肉;”

上海的政府机关人员乃至全国的机关人员

都应该铭记这句话

知乎用户 农转非一世 发表

平时不用支援就能吃得上,现在有支援反倒吃不上了,那一定就是有人不想或者不能让人吃的上。

4-10 更:

这几天发了物质,是几十个口罩,几盒连花清瘟,十来个抗原,还有一张卡片。

呵呵呵… 既然这些东西都能送到每一个人手上,菜就不行?哪怕发的时候顺带点呢?

4-13 更:

前两天晚上,突然听对面楼的一个老太太一直在喊救命,谁能来救救她的老头子,但是最终还是没等到救护车,老伴就走了。

这两天,老太太一直在哭,哭的累了,就会停一会,过一会又会开始哭… 老太太的年纪已经很大了,现在她的房子里也就她一个人,希望她能挺住。

4-14 更:

发了一袋米,一桶油,一些挂面。

知乎用户 0xffff 发表

为什么呢?因为你们支援的免费蔬菜被人高价团购倒卖了。

这是一次物资没发过的宝山区团购发现的实锤:

当然,第一时间就有人背锅了:

我肯定是相信我们清正廉明的政府的。你们信不信我就不知道了

知乎用户 杜勒蒙德 发表

我不知道有没有人还记得当初武汉上方的口罩黑洞

还有朱一旦拍的《一块劳力士的回家之路》

当时全国供都供不上武汉一座城市用的口罩,有人高价买到了原本应该免费捐赠的口罩。

还有当时我们山东捐赠了 350 吨菜,从此这批菜人间蒸发不知去向,现在还能搜到相关新闻,可后续报道就 “时间长了民众也就忘了”。

口罩还能收到以后扔地下仓库屯着,到时候投机倒把把捐的卖给别人捞一笔,毕竟口罩没保质期。菜可是会放烂的。

有人这时候就开始骂了 “资本真不是个东西,腐蚀人心”。

啊对对对,啊对对对,可太对了!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法律法规修订这么快,就不能再拟订一个特殊时期物资保障法案么?谁发国难财严惩谁,这也方便后续疫情出现怪现象能做到有法可依。

为什么不堵洞不立法,有没有一种可能,他们是一种人,那还是资本不是东西么?谁不是东西我不说。

同理,买不到菜,是全国解决不了上海吃菜难的问题么?还是他们就没想让你吃上?他们是资本吗?疫情第一年就发生的问题第三年还在发生,太厉害了。

=== 更新

微博看到的图,属实是把我看笑了,这土豆自从住楼房以后没见过发芽成这样的,太逆天了……

知乎用户 香皓哥​ 发表

大家知道全世界物流最发达的城市在哪里吗?

告诉大家一个秘密,这就是上海。

前十名快递公司中有 6 家总部位于上海,其它四家在上海也有强大的运营中心。

顺丰速运 深圳

EMS 北京

中通快递 上海

韵达快递 上海

圆通速递 上海

京东物流 北京

申通快递 上海

百世快递 杭州

德邦快递 上海 (已经被京东收购)

J&T 极兔速递 上海

上海青浦区,是全世界最发达的物流总部之都。

魔幻的是,竟然会发生物资配送不到位,老百姓买不到菜这样的问题!

真不愧为魔都。

这样的组织能力,太丢脸了!


现在的中美之间,是不是已经到了必须撕破脸对决个你死我活的时候了 ?

如何看待梁万年称「动态清零是上海抗疫最佳方案」?上海市本轮疫情防控的难点在哪?

4 月 5 日晚杭州来福士被封控,隔天两位涉事人员被依法立案调查,她们将会面临什么处罚?

知乎用户 Kevin 发表

身为在上海的土著,最近这几天都不得不承认,我们一直以为上海是中国最好的城市,这一切只不过我们的一厢情愿。

现在我们每天的就是不断的出现各种谣言和官方的辟谣中。

但我们要不是官方苍白无力的辟谣,每天的发布会上都会充斥各种物资充足,各项民生问题得到保障。

但真实的生活确实,如果你不通过各种高昂的评团,抢货,你真的有可能饿死在这座中国第一的经济都市。

从 3 月 12 日到 4 月 11 日 30 天的时间里:

我们从政府这里收到除了一瓶 2L 的油,10 公斤大米,一袋挂面,半袋青菜和两罐午餐肉。

可笑的是就连最基本的保障物资,上海都已经开始了区域自治,有钱人的社区不但保障了物资,甚至还有丰富的外卖,而一些充满老人的小区,因为大部分居民并不会线上社群的团购,可能已经几天不曾有新鲜的菜和肉了。

从封城的决心左右摇摆,到区域的管控不及时,阳性密接人员的肆意流动,核酸检测的聚众传播,到物资配送分配的不公,再到现在上海团长们的天价团购。

再到前两天杭州放毒,整个上海的管理体系暴露的问题已经千疮百孔。哪怕已经这样了,我听的很多上海人的言论里面,还有把责任推诿给香港人,外地人。

但事实是这样的吗,绝对不是在我看过整个上海的疫情地图后,可以清楚看到所有疫情的爆发地,基本都是上海本地人高度集中的区域。

毁掉上海的不是奥米克戎,而是我们自己的傲慢与骄傲。

错了就要认,就要改,而不是停留在以往的辉煌中不能自拔。

知乎用户 硕鼠 发表

去看这条 —-> 上海浦东菜农称,「网上不少封控市民吃不到菜,我们这很多菜烂掉运不出去」,该如何解决新鲜蔬菜运输问题? - 知乎 (zhihu.com)

知乎用户 happy 等于你 发表

早上朋友圈看到的图片

知乎用户 JIUQIANSHUODAO 发表

看什么时候被删吧,说到底有些领导或相关利益群体故意的不让上海老百姓分到充足物资,保持高价买菜的现状,为什么呢,如果发国难财这件事就是管理层自己参与呢?细思极恐

知乎用户 菲畅欣幂涛蕊 发表

开始我以为是运力不够了所以无法送到蔬菜,后来我发现每次抗原都是说发出就发出而且很准确的发到你家门口,这个就不对了完全不对了,看来是选择性运力不够啊,于是我就呵呵了。

知乎用户 李帆 发表

坐标全上海防疫最拉跨的浦东新区,不要拿闵行和宝山来说事儿,宝山人民第一次领到物资的时候我们街道连物资消息都没有。

鉴于评论区一个封号的都没有,那么开始补充普通居民视角的正文。

上海买菜贵只有一个原因:通过运力垄断来达到渠道垄断,我们可以称之为疫情时代的运力黑帮。

在疫情封锁初期,所有人买菜的途径集中在盒马、美团、叮咚、山姆会员、每日优鲜、麦德龙等等平台。这些平台的共同点都是在疫情期间基本保持了平时的物价,甚至还会有促销活动,但是这些平台都出现的问题都是在某个时间节点,突然被废掉一大片运送网点,原因往往是其中某一个网点的出现了阳性或者违反了某个防疫规定。

团购 1.0 时代,我们贴心的社区开始出具了一份团购报告,鼓励小区居民通过团购解决问题,上面大致罗列了 20 几家没听说过名字的农贸公司或者合作社,并且街道耐心的提醒我们,非名单上面的公司可能并不符合现行的防疫要求,因此居委和物业有权拒绝为不符合标准的货物进入小区。在团购 1.0 时代,我亲眼见证了 30 个一板的鸡蛋如何一周内从 30 元攀升至 75 元,其涨速之快连比特币见了也得叫爸爸。这时候最惨的是小区里的老人,因为大多并不是用微信,也不会在微信里面参与团购和接龙,只能每天提着袋子隔着栏杆呼喊对面的农贸市场,对面的农贸市场依然保证着老人们能够按照疫情前的价格购买蔬菜,紧接着热心的社区认为农贸市场并没有防疫许可证,不可以继续运营,于是贴心的为我们关闭了核酸全阴的农贸市场,每每想到这里,我的低血压都好转了不少。

团购 2.0 时代,这个时候小区里真正的英雄团长开始出现,前期在没有经验的时候都还是按照清单上面的电话组织团购,后来团长们发现这些团购的价格根本压不下来,但由于听说通行证的审批极为严格以及小区里的家人已经开始断粮,团长们不得不一次次组织团购,甚至有时候会自己倒贴手续费促成团购。在经历了几次高价团购之后,我们开始发现,在据说通行证审批严格并且运费昂贵的情况下,这些商家依然能够保证每日供应上百小区的物资,相比之下,盒马、美团、叮咚的运力简直被秒成了渣滓,山姆和麦德龙更是不知道在哪两块,不得不感慨大企业竟然没有小公司对于防疫政策领悟的深刻,建议这些小公司努力做大做强,5 月就融资 6 月就上市,在线上线下对消费者形成包围式收割。被社区痛斥生活作风奢靡,在疫情时代不够务实的团长们开始考虑联系大公司进行团购,于是鸡蛋的价格再次从 75 降到了 30,水果从单一的天价香蕉苹果变成了多品种组合,牛奶开始有了供应,猪肉也从单纯的五花 + 腿肉的组合开始出现了里脊、肋排、梅花肉等等,鸡肉和牛肉开始出现,调料组和日用品组也逐步推出,矿泉水、可乐、咖啡、KFC 等等社区定义的反映腐朽生活的非必要物资也开始丰富封控区的生活。

但是这种团购仅仅维持了一周,群里突然冒出了几个从未见过的人怒斥我们给防疫添乱,认为吃鸡蛋和五花就能活着,凭什么要团这么丰富的物资。我的团友们大多火冒三丈开始对呛,但是小区居民们却渐渐被对面带了节奏,团过 “非必要物资” 的人们大多羞愧难当。我深知此时需要用魔法打败魔法,既然对方举起了封锁防疫的大旗,那我就需要举起提高免疫力的大旗,拿着专家对于提高免疫力的言论和临时搜到的数据和图表,才让小区居民集体站在了团长这边。正当我们认为胜利在握的时候,第二天便得知物业将不再为小区封控楼居民运送任何非清单团购物资,仅负责居委协调下的团购物资。

物业领导解释,是因为担心我们乱七八糟找来的团购可能会有病毒传播的风险,我不禁反问道浦东仅持有防疫证和通行证的企业可以运送物资,既然有证就代表物流系统病毒传播的风险很低,难道说通行证也分三六九等。他们又说现在通行证也有假的,有黄牛在倒卖,你没看新闻吗,我说你们不要瞎说,上海刚刚辟谣过通行证都是严格审核的,不存在黄牛倒卖的现象。他们见我过于胡搅蛮缠,于是对我义正言辞的说道,总之他们只配送他们负责的物资,其他物资自己找没有封控的熟人去送,可以帮我们放货架,但是不保证货物不丢失。

慢慢的我逐渐了解到,浦东区的物资运输有一个总的调度,在这个调度之下分了 36 个街道负责各自的物资事物,各个街道会对商家们的资质进行考核,各个不知名小商家纷纷入选,不得不说街道一定是进行了充分的调研,才能一口气找到这么多不知名的实力商家。接下来街道和商家联合对小区居民进行每日物资贩卖,为避免恶意价格战以及培养居民节约粮食的意识,商家的货物均会增加一定的溢价并且收取一定的手续费。至此一套完整的商品供应体系就此形成。至于外地支援的物资,当然捐助的部分还是要送的,毕竟温暖还是要送的,至于售卖的部分则依然需要进入本地闭环运作的物资供应体系,毕竟现在讲究一个客随主便。你放在宏观视角一看,浦东区的物资供应井然有序,毕竟只要你有钱蔬菜猪肉和鸡蛋管够,你没钱的话就尽量抛弃自己的物质享受,才精神层面升华自己的人生意义。

———————————上面仅是胡言乱语,下面才是原文————————————

上海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像武汉和深圳一样,武汉和深圳都是在初期精准防控之后,发现了依然存在外溢于是迅速进行全市封锁,不得不说武汉和深圳的快速封城是救了周围省市。而上海在已经发现外溢之后,依然选择继续精准封控。但是精准封控的手段最大的好处是在疫情出现的初期能够高效快速的扑灭疫情的同时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一旦在封控之后出现了多点外溢,这时候代表精准封控的前提已经不存在了,疫情已经不是初期现象而是过渡到中期了,但是上海依然慢了半拍。

上海慢半拍的风控,对于高风险区的条件和其他省市不同,健康码的数据不准,导致了周边省市直接对上海进行了层层设防,在没有有效沟通的情况下,上海的物流系统直接崩溃。这导致了上海封锁初期物资出现了匮乏,这是我们早期买不到菜或者只能买天价菜的原因。后来上海的物资开始充盈,但是第二个问题开始显现,由于上海的封控过于仓促,而且疫情扩散过于厉害,上海自己的市内物流体系开始吃紧,只要是有阳性的街道就会全部封锁街道内的所有小区和单位,导致上海大量非阳小区被封锁,同时也有大量的核酸阴性的快递员依然处于封锁期,这就出现了魔幻的一幕,居民整天因为运力不够买不到菜,而进货的商家则需要时时刻刻担心菜会在仓库坏掉。以至于上海居民现在在线买菜全凭手速,运力就那么多,抢到就能买,没抢到的只能干瞪眼。物流的严重瘫痪导致手里有运力的卖家可以坐地起价,毕竟现在是菜谁都有,能不能运来就要各凭本事了。

知乎用户 echo​ 发表

我听一位从事农产品相关工作的长辈说,上海一天消耗的蔬菜 1 万吨左右,10 天就是 10 万吨。这还只是蔬菜…… 不包括肉、蛋、米、水果等等。

所以尽管全国都在支援物资给上海,但那显然是杯水车薪。而且最近长三角这里天气已经开始热起来,南北、东西的温差和路途的遥远,有些蔬菜运过来的确是容易变质。

另外因为市民都被封控起来了,厂家工作人员人数骤减,效率降低,单位时间产出减少,成本就起来了。

加上封控前那一波抢菜,供需关系变化导致价格自然攀升,再要让他们降下来估计需要比较长一段时间。

种种原因导致菜价、乃至物价上涨。

但其实上海目前最缺的不是物资,是人力。很多人是能买到菜,但送不进小区。哪里都缺人,实在没人。

这也是目前最迫在眉睫需要被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最后一公里配送的保障。

知乎用户 luckstudent 发表

刚看到一个视频,华东师范大学为部分留学生过生日。

知乎用户 武陵轻薄儿 发表

你以为的买菜:全国人民捐到上海 - 上海人民买菜

上海现在实际上的买菜:各省捐菜 - 货车司机运到上海各蔬菜集散中心(可能因为阳性导致入沪货车减少,只能运 80%)- 集散中心按不同街镇分拣(可能因为阳性导致分拣员减少,只能分拣 80%)- 上海货车司机运到各街镇物流中转点(可能因为阳性导致运力只有 80%)- 小哥从各街镇物流中转点运到各个小区门口(可能小哥阳性导致运力只有 80%)- 志愿者从各小区门口拿到购买者家里(可能因为组织核酸检测等原因志愿者运力只有 80%),于是各省捐菜到上海某个人手里至少经过五次中转,每次的运力损耗按 80% 算,最终的运力就只有 32.768%

实际上的运力损耗应该不止 80%,至少从小区门口到购买者这里是不止的。

知乎用户 艾法​ 发表

我有一个疑问:高价 “团购” 和“黑市”有区别么?

能在 “黑市” 上买到物资,而且还有人能配送,说明其实物资是不缺的,那为什么正常的 “白市” 消失了呢?

那些应该站出来运营 “白市” 的单位,为什么都隐身了呢?

如果有 2000 万人,每人每天的食品成本多赚 10 块钱,一天就是 2 亿的利润,那这 2 亿的利润,进了谁的口袋呢?

“黑市” 里的物资渠道,哪来的呢?

一天赚两亿,会是 “白市” 消失的原因吗?

知乎用户 还是不注名好 发表

不知道,缅甸的民地武都知道” 与病毒共存 “对经济是会有大影响的,要封城防控。

而疫情防控时期蔬菜的配送费要限价……

知乎用户 东南之秀 发表

为什么?这恐怕要问问当初不让互联网争菜摊,留下来的那批机构的人了,也就是大家嘴里常说的 “买办”。

我写这篇回答的时候是 11 号,物流还在恢复中,运力还在释放。一个星期前路上除了警车救护车一辆车都不会有,这几天路上的车渐渐多了起来。

我还算好的,当初没信上海鸳鸯锅的鬼话所以觉得 4 天绝对不可能搞定,一下子屯了半个月的物资。但那些听信了鬼话只买四五天物资的人呢?甚至于那些只买 4 盒泡面的佛系青年呢?居无定所的 “在沪华工”(当然我也是其中一员)呢?他们要怎么办?他们要怎么保护自己的亲人和儿女?

这座城市这次真是令人失望得印象深刻,连最基本的物资保障都能出问题。天津西安就不说了,就说深圳封控期间什么时候物资供应出过问题?现在最保守估计从全市鸳鸯锅开始算,浦东是第 16 天了,浦西也已经第 12 天了,为什么就不能做到物资统一配送,分发到户?

团购价格问题不能保证就算了,万一过程中发生疫情扩散谁来负责?我还看到新闻简报说遇到价格问题可以打 12315 举报。这真是不知道底下的人正在经历什么,大米没得吃了,好不容易买点东西你还指望别人去举报,举报了下次买谁的?

干脆全举报了吧,都下去吃绿化带!哦豁,现在是除了少数防范区,其他家家都得足不出户,绿化带都没得吃!

我现在真的鄙视当初不让互联网争菜摊,留下来的那批机构的人。如果没有这股势力估计早就可以做到统一派送分发到户了吧。

更恐怖的是买办这么势利,这么仰仗外国资本,这么注意自己在洋人眼里的形象,你说外籍住户多的小区是不是肯定有人扛着物资上门配送?打赌,信不信,不然油管上肯定能搜到好多老外在中国上海没得吃的影片。可是现在我一条都没看到。

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疫情之下,是谁和谁在博弈?

4 月 14 日:

  • 终于等到第二轮物资发放

发国难财的人 biss

知乎用户 阅读修身​ 发表

侵占并高价售卖援助物资的人应该枪毙,向所有上海人民谢罪。

知乎用户 叶鄉 发表

民国时期资本家囤货居奇的戏码,我现在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对比米棉之战,对比两年前的武汉,就知道并非做不到,而是不想做,哦不,是就不做。

知乎用户 高校专业那些事​ 发表

上海的腐败,触目惊心。

其实上海天天吹自己多厉害多廉洁。

时间多厉害已经打脸。

而多廉洁更打脸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吃不上菜的上海和同一时期的广东十元蔬菜包。

广州市供销总社推出的 10 元食材包深受管控区 “街坊” 欢迎。据悉,市供销总社第一时间响应上级统一部署,参与兜底保障白云区云城、黄石(部分)街道等管控区域生活物资供应。

10 元食材包备受欢迎,广州供销多举措保供稳价

知乎用户 kudo tsung 发表

知乎用户 deemer 发表

因为快递停了,物资进不了上海,进上海的也配送不到居民区。

快递从配货到送达需要多个环节,需要一定时间。客观上,是奥密克戎传染性增大、潜伏期变短,核酸检控有效期只有 3 天(72 小时),很可能一个快递就需要 2 次以上检疫。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总不能一个个去判定消杀几次吧,时间 hold 不住啊,所以干脆就 “层层加码”,这样麻烦点,但最安全。

主观上,这帮人也不想担责——宁可多一道工序、宁可防疫过当,或者干脆断了物流配送,只要我自己不担责就行了。至于供应链断裂的后果、老百姓吃不吃得上饭…… 那和我没直接关系啊。

所谓懒政,背后总是各种因素合力的结果。

全域静态管理下的上海,物资配送可问谁?

全域静态管理

2022 年 4 月 9 日,上海市的确诊病例增长到 24943 人(包括确诊病例 1006 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23937 例),说明本轮疫情仍然处于快速上升阶段,防疫防控的拐点尚未到来。

钟南山院士对上海疫情点评为:

这一次上海确实出现了比较大面积的扩散情况… 防控的措施准备不够充分,对奥密克戎病毒的传播特征认识不够,一定要在疫情暴发初期就将其阻隔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当前上海全市乃至全国上下都已经统一思想、坚持动态清零。因而从 3 月 30 日开始,上海逐渐进入全域静态管理模式

全域静态管理就是指所有人员不能流动、不能外出, 全面进行严格管控。除了民生保障公共服务类企业之外, 所有企业继续停业 (或者进行居家办公)。

由上述定义可见,这种社区组织模式由此前的封闭式管理、非接触式配送、非必要不外出… 升级而来,其坚持时间与执行效果离不开民众的理解与配合

**从长期看,连续的封城直接影响经济与就业,对于 “兜兜里没钱” 的人们尤为敏感。**从《财新》的统计数据看, 2022 年 3 月的中国制造业 PMI 指数已经跌破枯荣线(48.1),创下 2020 年 1 月武汉封城以来的新低。而本轮上海疫情是在 3 月下旬才趋于严重、4 月初才进入封控的,因而后市严峻。

2500 万上海市民乃至全国人民盼望尽快遏制疫情,早日回归正常生产生活。

而在短期内,封控对人们的直接冲击在于保障民生,也就是物资供应与配送。什么是民生?公共卫生、社会治安等公共秩序的维护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但现阶段上海人民的最大民生,则是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从目前情况看,国家与各省市均大力调拨物资支援上海这座特大城市,理论上是能够满足基础供应的。但上海市民还是普遍感到物资匮乏。显然:

物流配送的 “最后 100 米” 成为制约日常用品供给的关键。

众所周知,尽管有一些农产品生产与加工基地,但上海市绝大部分农产品都是从外地输入的;市场化体系的高效运转保证了上海市日常的 “菜篮子” 供应。

但以 “菜篮子” 为代表的生活必需品对价格非常敏感,其供应又接近于完全竞争,因此**降低成本就成为供应商的必备技能,这意味着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中的精细化。**例如,由顾客需求拉动的准时化配送几乎成了平台标配,大家都在以需定量、竭力降低动态库存——这对于生鲜产品而言尤其重要。

但精密高效的供应链系统往往意味着更低的冗余度和容错率。全域静态管理很快就打破了原有供需平衡:

无论是实体门店还是网络配送都面临着 “最后一百米” 的供应链问题,也就是安排配送人员和工具为收货人送货的最后环节不再顺畅,使得原有供应链管理不再有效。

按照《疫情防控期间邮政快递业生产操作规范建议(第七版)》、《上海市邮政快递业疫情防控规范(加强版)》等要求,对进入上海的快件需要实施全流程的消杀处理,对运输车辆、电动自行车、揽投服务工具和处理场所进行清洁消毒,人员以无接触方式投递,且设置投递前静置期… 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车辆管制、路口封控的要求,因而只要出现任一环节的意外,物资就进不来上海,或者进上海后到不了小区。

例如几天前,上海就出现过因分拣人员阳性而导致大批蔬菜腐烂的悲剧。

封控下的物资供给问题

市场化的供应链系统出现困顿,这就对非市场化的物资调拨分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上海市的管理系统似乎并未做好充分准备。

事实上,自从 1988 年上海爆发甲肝疫情以来,上海市就没有面临过这样全城封控的状态。哪怕是 2003 年非典期间,上海市只有 8 人感染,当时媒体也仅仅 “呼吁减少出门”,社会运转并未受到重大影响。

而这一次,数十年未发生过的紧急状况(疫情情况已超出昔日的武汉)、不断膨胀的城市人口(由 1988 年的 1260 万上升到 2021 年的 2500 万)大大超过原有预案的应对,并暴露出 “政府病” 的沉疴。

封控管理中的物资供给其实有两个关键点。

(一)分配端的公正

在市场化条件下,价格反映了供需关系;但当市场失效时,再依赖价格的指导作用就显得削足适履了,甚至导致两个后果:

**后果一:价格的非理性上涨。**经济学上有个观点,缺粮 10% 的结果不是粮食涨价 10%,而是一直涨价到饿死 10% 的人为止。因为当市场参与者仅知道发生供需失衡但不清楚严重程度时,购买者出于规避风险的需求会被迫抢购,而供应者也会逐渐惜售,从而共同把物价推高到一个难以想象的程度。3 月底上海市 “划江封控” 时就出现过类似的“天价白菜事件”。

**后果二:行为的道德绑架。**简而言之就是:“当你购买的不是商品 / 服务而是救命品时,它应该值多少钱”。例如 4 月 4 日,上海某女子找人为父送菜,但因封控而无人接单,所幸某快递员分文不取单程 27 公里送到。这个正能量事件却有一个负能量结局——该女子为快递员打赏 200 元却遭网暴(多人觉得 200 元太少世风日下…),冲动之下不幸坠楼身亡。

所以在市场化逻辑失效的时刻,“看不见的手” 就让位于 “看得见的手”——这并非什么中国特色,二战时美国的战时经济管制、欧洲普遍实施的配给制皆是如此。

相比于市场供给,配给制更考验管理者的水平。由于缺少价格的锚定,分配者在客观上难以精确地评估自身行为。例如,一袋面粉和一件衣服的价值相当吗?有限的医疗资源应该优先供应老人还是小孩?这都是管理者需要人为判断的难题,并没有一个现成的参照系。

**另外,分配过程的不透明又放大了分配者的权力,容易滋生个人偏好与寻租行为。**4 月 8 日,华东师范大学为留学生过生日而遭到全网批评。除了违反防疫期间不聚集的规定,以及 “内外有别” 的因素外,还有一个原因是:

在特殊期间,广大市民都在为一日三餐操心。你们居然还有余力准备可乐、饼干、咖啡条、糖果等食品?

(二)配送端的公平与效率

分配端仅仅是解决 “分蛋糕” 的问题,要想彻底扭转供需失衡,关键还是要从配送端发力,增大运力。

4 月 9 日,交通部在物流保障协调工作机制会议中回应了部分地区对货车层层加码的问题,提出确保通行管控政策统一,确保公路交通网络不断、应急运输绿色通道不断、必要的群众生产生活物资运输通道不断(即 “三不断”)。

事情又回到了防控期间加快优化机制流程、打通 “最后 100 米” 的老问题。

交通部确保 “三不断”,其实前面还有一个“一断” 的大前提,即坚决阻断病毒传播渠道。而如何保证两者的协调,这才是一个真正的难题

物流配送 “层层加码” 的主要原因,还是原先形成的固有城市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防疫要求与配送迭代的需要。两者脱节导致了难以兼容的缝隙间不断摩擦、产生矛盾。

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奥密克戎的潜伏期缩短到 3 天,迫使核酸检测报告的有效期最多只能持续 72 小时。而从物资调拨、仓储打包、长途运输到上门配送,全过程都涉及人工交接,且很可能超出超过 3 天。因此 “一码通行” 就存在中途失效的潜在危险。

更要命的是,种类、批次繁复的物资调拨很可能来自国内天南海北,各地所需的配送时间、防疫状况又存在差异。供应链的后端环节面临时间压力,难以 “逐一核实、按需验码”,就只能采取更保险的 “一刀切”。

另外,在巨大的外溢风险及聚集性疫情压力面前,各地防控政策也可能出现 “应激反应”,多做一道检疫手续,甚至层层加码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就对城市的管理精细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在天平两端协调,在安全与效率之间取得平衡,既需要公共政策制订者拿出 “绣花” 的功夫(例如加紧信息互联互通),也需要供应链各环节管理者的敢于担当。

4 月 8 日,京东新任 CEO 徐雷称,京东在防疫救助方面 “从来不惜力”,货物和运力都不是问题。但在运营配送方面存在库房解封、车辆车证、道路封控、配送人员与街道社区对接等现实困难,因而 “使不出劲”。

![](data:image/svg+xml;utf8,)

为此他列举了一个实例。

今年春节前后,河北地区的防控曾一度吃紧。京东有个食品配送的仓库位置特殊,它的正门位于河北固安,但有一段后墙位于天津境内。因河北的防疫政策,库房内的物资堵着大门出不去。为了保证京津地区的供应,经过周密论证与紧急协调,仓库员工把库房后墙砸开,连夜修了一条简易公路,绕道天津保证京津两个城市的供给。

严格说起来,这种行为是存在一定风险的:

对于京东这样的上市公司而言,企业的运行必须符合各地政府的规定,尤其是合规性方面的义务。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地库房 “一停了之” 也是符合商业伦理的。

但是,在严峻复杂的疫情面前,促进供应链稳定畅通、把工作措施落实到位,却往往不是喊喊口号、机械执行就能做到的:

它需要管理者的专业判断,以及主动承担风险的决断。

正能量的来源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各级政府和舆论宣传都报道了防疫过程中的各种英雄事迹,也披露了一些不尽人意之处。然而,什么才是真正凝聚人心的正能量?

它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 “端红酒、喝咖啡” 格调故事,也不应该是 “救丁丁、庆洋生” 的区别对待,更不应该是上海某电视台教你 “五日轻断食” 的何不食肉糜。

相反,为了让上海人民不再设置凌晨五点的抢菜闹铃、众志成城打赢疫情防控的硬仗,孙副总理在上海调研时强调 “抓好保运保供保链,及时送抵生活必需品”。这种有温度的发言属于正能量。

京东新 CEO 徐雷说:

现在好了,我们终于可以使劲了。

**这种 “不算账、敢担当” 的豪情也是正能量。**就冲这句话,不少网友觉得被戏称为 “狗东” 的某平台:

能处,有事真上。

而更让我激荡的正能量,则是前同事与同行们纷纷驰援上海,保 “沪” 抗疫。

这一刻,我真正感受到了这个平凡工作的重要意义。因为在这场协同抗疫的硬仗中:

无数的普通人身上都闪耀着一样东西,哪怕那是他们身上仅有的东西。

愿他们一切安好,期待得胜归来后把酒言欢。

全文参见:

全域静态管理下的上海,物资配送可问谁?​mp.weixin.qq.com/s?__biz=Mzg2NjY2NjU3OQ==&mid=2247486049&idx=1&sn=b57282a18c5e16421bcfd25740b6adf1&chksm=ce461b5df931924bc00d1963472dfdb12a8eb3aad5278ec4c38bd1f1f6b384301df65260c503&token=1072634563&lang=zh_CN#rd​mp.weixin.qq.com/s?__biz=Mzg2NjY2NjU3OQ==&mid=2247486049&idx=1&sn=b57282a18c5e16421bcfd25740b6adf1&chksm=ce461b5df931924bc00d1963472dfdb12a8eb3aad5278ec4c38bd1f1f6b384301df65260c503&token=1072634563&lang=zh_CN#rd

更多内容请访问公众号将军箭(jiangjunjian31)。左走天堂,右走金盆,弓开弦断, 一往无前。本号关注财经与民生,虽是自娱自乐,仍求立足干货!欢迎关注,欢迎转发!

知乎用户 有事问彭叔​ 发表

每次出现大的问题的时候,都会有人趁机发大财的。

就像上海这个骑手,一天就赚了 1 万多元,上海如果封城再久一点,想想一个月下来就是自己过去一年都赚不到的钱。

这种情况下,只要一个人愿意出更多钱找人送菜,价格就会被不断的抬上去。这不是上海会出现的情况,而是全国哪里都会的,这是人性。

做为一个外卖骑手,本来这个单子你 10 块钱能送,但这个时候有 100 个人要你配送,然后在 100 个人里面,都只出 10 块,那么还能按照 10 块钱的先后顺序配送,但是里面只要有一个人涨价,那么其他人如果不涨价,就会被排到最后面了。

西安去年封城的时候,在没放开那会,点那些外卖,平时 5 块钱的配送费,直接就变成了 50,最高的一个彭叔还见过是 200 元,光配送费就 200.。

很多人觉得在疫情期间可以到处搞这种事的人是权贵,但实际上更多的都是普通商家而已。

知乎用户 汪欣仁​ 发表

没人送上门。

一个居委会 10 个人左右,服务的居民从几千到几万不等。又要做核酸,又要发抗原,又要解决各种居民的个性问题,现在上头各条线物资发的不能说少了,但是怎么送到居民手里,却成了基层一线居民区的沉重负担。

这几天我已经见过很多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崩溃了。在那个男书记的录音火遍全网之前,几个女书记要么累倒,要么看上去一礼拜老了 10 岁,有的在电话里失声痛哭。她们从前都是很精明干练的人,但是这次压力过大了。

上海多年来讲究扁平管理,街道和居民区之间不像别的地方还有社区,也就是少了一个层级,一支队伍。从前这是上海社区治理的特色优点之一,这次防疫暴露出那么多基层一线的问题,以后会怎么样,就不好说咯。

知乎用户 外滩经济观察 发表

盒马和京东拿到了许可,盒马加派 3000 人,京东加派 2000 人,上海百姓的吃菜问题就要彻底解决了。那么前面的问题在哪里?体制内的人唯上,字典里缺了很多字母,包括 P,所以一个 P 也不敢放,唯唯诺诺,心里只有拍上峰马屁,不敢提出合理化建议,这就是问题的根源。

各家平台运作起来,不用八方支援,不用累死三军,问题就这么解决了,这才是依靠群众,也是上海本来的模样。

中央是真心为了百姓的,是可以依赖的,所以,大家只要是在做正确的事情,就坚持到底,不用怕什么官僚。

​前几天和一个人聊天,这人说宁愿饿死,也不吃资本家的菜。在这种困难时期还扯淡,道不同不相为谋,删是必然。

副总理在调度各大 “资本家” 平台了,那么依靠民营企业,就是依靠群众,就是正确的事情。

​上海的菜篮子就要正常化了,不会倒掉了。那些对上海存有敌意的人,恐怕只有一声叹息了。今天,各方亲友们可以睡一个好觉了。

知乎用户 李前敏 发表

4.10 更新

评论区有一部分人群明显是带着情绪评论的。其实吧,遇到问题有两种人,一种是不管问题是什么先发泄情绪,自己感受很重要;另一种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做事的。你发泄情绪可以,请不要在公共场合发泄,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现在上海面临很多困难,蔬菜供应只是其中之一而且优先级并不靠前。应该精诚团结,共度时艰。

说点正能量的,昨天家里断菜了,小区群里化缘,邻居送的白萝卜(通过志愿者投递,无接触)。

前天下单的社区盲盒刚刚送到了,100 块还挺丰富,见着肉了。就是鸡蛋短缺目前没有。

正能量说完,回应一下负能量的看法。

类型 1,居委会感染阳性,导致社区工作瘫痪的。。。

怎么办?设置好闹铃抢菜吧,这个无解

类型 2,不会抢菜的老人,向社区反馈,志愿者优先照顾,或者小区群里化缘,总归有办法解决。

类型 3,群租房的租客。

这类人其实是最难搞的,首先群租房不合法。其次群租房动辄住了十几个人,免费菜大礼包,每个人分一片菜叶子吗?而且群租房基本就一个公用厨房,很多人是没有或者没有自己的厨具的。社区的资源也紧张,全面管够群租房不现实,你让正常居民和租户怎么看?怎么做到公平公正?实际上个别小区前段时间起冲突也是这些人不满,带着情绪闹出来的,然后被各路不良媒体或个人渲染成了 “上海不给外地人发菜”,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也浪费了更多社区的资源。社区和志愿者是真的苦,想想前几天浦东一个街道主任的哭声,4 个人管一个 4-5000 人的小区,每天只能睡 2-3 个小时,那段录音我听完了内心是很难受的。群租房租客生活困难也有很多解决办法,但我相信冲出去跟志愿者起冲突一定是最差的办法。

最后补充一下,外地的菜贩现在几乎不可能进来上海。社区的人力资源非常紧张,不要等冰箱空了才去下单,配送有时候要等 2-3 天(比如昨天核酸,那社区的人力全部投入核酸这块,蔬菜发放只能暂缓)记得提前下单。

你猜猜商贩不听劝偷摸着跑上海,回来是 3+11 还是 7+7?

以上

******** 分割线 **

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唯物主义价值观告诉我们,量变引起质变。很多人对上海这座超级城市民生保障的困难程度缺乏具象的认知。

上海常住人口 2490 万,中国人均蔬菜消耗 377 kg / 年,按困难时期供应减半(实际上减半供应已经很低了),很容易计算出每日至少需要 1 万吨以上的蔬菜。这也很容易回答为何见不到外省捐赠的蔬菜。

1000 多吨,也不过杯水车薪。

回到这个问题上来,价格问题的本质上是供需关系,例如上海的莴笋没有低于 7 块一斤的,旁边的常熟价格一块五。。。这里主要两个问题很难克服:

  1. 人力严重不足。自鸳鸯锅封城以来,基本上断绝了社会层面的人力资源(因为很难纳入闭环监控,实际上南通感染的很多都是偷摸着贩菜去上海,然后感染的),目前我感受到的至少 3 轮号召社区志愿者了,第一轮社区服务志愿者,第二轮在职党员,第三轮退役军人。
  2. 蔬菜供应不足(自发流动的菜贩现在很难进入上海,社区渠道和 app 供应就是不足),或者宏观供应充足但是局部分配无法跟上(本质上还是第一点人力不足)

蔬菜和其他商品不一样是,大部分蔬菜都是产地就近消费。嘉定的蔬菜供应就比浦东好很多,起码我所在的社区还是有很多途径可以买菜,不用指望 app 上永远也抢不到的菜。

价格有所上涨但可以接受。当然还可以选择社区盲盒。浦东的问题在于,远离蔬菜产地,且感染人数太多社区压力非常大,甚至多个社区感染导致整个小区陷入 “无政府自治状态”,更何谈蔬菜供应。

随着气温上升,距离较远省份蔬菜运输到上海不现实,只能考虑临近省份,这里又不得不面临另一个问题,随着上海感染人数上升,江浙两省提供 6 万间隔离房间,这对江浙两省的人力资源也是极大挑战,对蔬菜的供应优先级势必往后。

最后的最后,警惕境外 NGO 组织恶意制造地区矛盾。敌人通过网络渗透到你我身边,警惕网络上的 “50 万”。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不传播恐慌本身就是我们作为渺小的个人对抗疫事业做出的一点微薄贡献,全民抗疫人人参与。相信党,相信政府,上海加油!上海必胜!!

知乎用户 墨毒​ 发表

核心原因: 因为上海的资源调配和基层组织完全不行。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全国目前对上海在进行饱和式救援。这种救援不仅是医疗救援,也包括物资提供。

铺天盖地的防疫物资和生活物资,一车一车运输到上海,堆满仓库。其实,没有疫情的时候,上海本地也没有很多农产品,主要是靠经济腹地运输的,更何况疫情期间了。

**但是从仓库到各个区,再到各个社区,再到各个小区,再到每栋楼每家发放,是需要上海内部体系来完成这个工作的。**毕竟,从江苏统一运过去的物资,司机总不能直接送到家。这个最后一公里的运输,目前出现巨大问题,在新闻里上海市政府也承认了。

见链接:《上海正努力解决最后一百米问题

上海:正努力解决 “生活物资难以抵达家门” 问题

**截止到目前,上海市的主要配送工作,由 1.1 万名快递和外卖小哥来完成。我们算一下,也就是说,平均每位快递员需要服务 2500 人,以家庭为单位计算,大概 800-1000 户左右。**而且主要以点对点服务为主。我不知道各位对这个工作量有没有概念,我特地搜了一下,平时快递员一天处理 100 件左右,去年双 11 新浪财经采访的快递小哥表示,工作量达到每天 250 件,这个工作量需要工作 16 小时。

见如下链接。

头条文章

首先,这个压力交给快递物流,就已经极其离谱了。我们暂时不讨论这个问题。现在的问题是,1.1 万人送 2500 万人,即使在完全理想化的状态下,即每家每户买一次东西可以搞定所有生活需求,快递小哥只送一次,以现在的情况,也是四天一轮,而且快递小哥不能休息,不能感染,必须保持双 11 的高强度工作。我认为这是做不到的。目前的运输体系和能力,根本达不到 2500 万人城市的需求。预计差不多能满足的就是三之一上海的服务。

**那么,就变成了一个生活物资供应的结构性困境。**特么的就是完全不够,怎么办?社会达尔文主义登场了。各区也好,各社区也好,居民个体也好,来吧,各凭本事。你有门路,有关系,有资源。能搞到菜,心善的分一分。已经尽力了。

有没有其他方法呢?我认为是有的。**形成有序配送,提升效率非常重要。了解社区需求,市区政府协调资源,将物资送到社区,其中社区的职能最为关键。**本社区有多少人,有多少户,有多少租户,有多少老年人,高危人群,孕妇,有多少外国人,**对本社区的情况,基层组织起码得心中有数吧?如果真没数,现在也得赶紧有数,不然怎么做自己的工作。**这个数据从下向上统计起来,就是做特么一个 excel 表,也能算出来上海各个区,各个社区所需要的物资数量了。**只分类按人头和户算即可,不需要统计具体需求,以物资包形式发放,尽量简化工作。**从区里再报到指挥部审核,统筹协调运输队伍,从仓库将物资运到各个社区。这个过程,肯定不能完全平均,也有各种困难。但是封城了,各级政府和社区必须创造条件做到,才能保证 2500 万人城市的基本生活。

**物资到达社区以后,由社区领导发动下沉党员和志愿者来协助发放,完成最后 100 米的物资上门。**社区组织,是基层党组织。不是服务员,而是基层工作者。社区绝对不能拉胯。**所有的社区工作,绝对不应是居民自发组织,报给社区,主任审核完事,而是以基层社区为核心进行密切配合。**管你是什么级别的干部,管你有多少钱,在社区都是书记领导抗疫工作才对。别的城市的基层能做到,上海做不到,是何道理?所有的党员都必须到社区报道,加上志愿者,怎么会人手不够?上海的社区敢打出党旗来吗?

综上所述,我认为目前上海物资充足,没有问题。但当前运输体系靠快递物流点对点服务,根本不够,所以必须优化体系。社区党组织必须起到基层核心作用,承担起上报告、沟通,下动员、分配的核心环节。现在,上海的基层组织拉胯了,是抗疫不利的重要问题所在,必须立刻调整。疫情就是战争。战争时期,首先保证基本供应。物资包形式配送,全部搭配好,要确保人不会饿死,剩下的高级需求、特殊需求。再各凭本事团购去。

更简单的话说,就是上海现在不对劲,应该像其他城市一样,搞社会主义。

知乎用户 虾说 发表

首选,物资不都是免费的。

其次,正常的渠道目前还没看到。

最后,市场监管局出来管加价了。是的,市场监管局不管供应,不管渠道畅通,现在开始管零售端了。可见,市场监管局,监管的真是市场……

你们还小,不太了解黑市这个东西,多少带点儿无政府的市场经济特征吧。

知乎用户 夏天的空调 发表

菜的价格 = 材料成本 + 加工成本 + 物流成本 + 商家利润。

材料成本是拿到菜的成本。

支援物资,只有少部分是捐赠。大部分是对口通道。但要算成本的。

捐赠的物资,比起上海每天的正常消耗,只是杯水车薪。捐赠的基本都作为礼包免费发了。因为都是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操作,所以加工和物流都没有算成本。

即使捐赠物资,一开始也受到分拣能力影响,无法及时送到居民手上。所以现在很多捐赠物资都是在出发地就分箱了。万分感谢。

然后是加工成本,蔬菜的分拣,肉类的切配包装,都需要人,疫情期间都算加班,成本上升。

物流成本:上海日常几十万物流人员满足日常生活。封禁的前几天只发了一万一通行证。让快递小哥成了最难约的男人。

这几天开始放宽食品,农业企业通行证。但他们只能团购。企业自己配货到每个小区,物流成本比以往大增,所以价格也不便宜。

最后,如果把美团,叮咚当做官方价,和往常的价格差不多。就是少了折扣。这是市政府压下来的。但是没人配送。

所以,最后还是要怪政府。

2500 万人封闭式管理,竟然没有物资计划的预案。简直无法想象。

而且,这事从武汉,天津,到现在长春,上海都是这样。

知乎用户 徐鹏 发表

上海有 2000 多万人,取简单点的数字,算一天消耗粮食 2000 万公斤,也就是 20000 吨,这些粮食如果全部是从外地运往上海,需要上千台中型或重型货运车,在上海市内再次打包分发,市内走的轻型货车一次拉个 2、3 吨最多,那这车次有多少?

上海现在需要人,来分拣,转运,派送物资,外部供应肯定不是问题,毕竟平日上海人是肯定饿不着的,但外部输入再大,上海周边的农贸批发市场无法运进城内,也是白搭。

我说一个数字,我坐在城市不过 500 万人。20 年湖北封城时,央视报道过我市,当时各种有通行证,可以倒腾物资的相关人员上万,包括商超,菜贩,副食,物流等。小区基本全部封闭后 10 天左右,基本物资已经非常稳定,而且随着竞争 - 也就是物资来源选择多,价格也很快接近了封闭前,到隔离一个多月后,各种时令水果,糕点,生鲜,甚至河鱼都有了供应。

那么,换成上海需要多少人呢?上海现在每天数字这么夸张,能应收尽收都极为困难,到哪找人能安全,避免再次传播的充分倒运,分发物资呢?

上海人忍着吧,只有一点点筛选出健康可靠的相关人员,物资的供应,保障才有着落,这还是上海从上到下的管理者别出幺蛾子的情况。

早别做,哪有现在这麻烦事

知乎用户 老铁别开车 发表

小布尔乔亚们和投机分子的桥头堡,保鸡市!

需求各地捐助物资到保鸡市,对接方自然是市政府职能部门。

可是物资出现在了一些团购商户售卖的高价商品中。

当热点发酵,事情已经瞒不住了,商户对外轻飘飘的发了一封声明。

这让我想起来抗美援朝时期,某些投机倒把分子把那些发了霉的棉服运往给战场,造成大量的非战斗减员。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知乎用户 深具世界眼光​ 发表

♦放弃个性化需求,应该均一化配送♦

似乎并没有真的饿死的人。

【不过上海的供应,我觉得应该进入战时状态,也就是取消那种个性化购买,而应该均一化】

就是不要说 你要喝牛奶,他不吃芹菜,而应该就是这些,平均的配送,先送到各小区,小区再送到各户,也应该限制那些个人囤积的。

菜往各家送时可以防疫人员来做。

就是那种粮票型的供应。

当然也可以分出一部分好的东西出来,放到市场上,市场经济,人们购买,不用限价。满足一部分人个性化需求。如果有些富裕的情况下。

我觉得这就够了。然后另外对有些人,送饭比送菜更好。因为他们不能做饭什么的吧。方便面可以大规模调进去。全国的方便面豆调过去也没什么。方便面主要给不能做饭的人。

知乎用户 常庆 发表

菜还是那个菜,为什么涨价了,不就是供不应求?

为什么供不应求?咱就这样一直问下去,你就知道答案了。

为啥来钓鱼,橘子里也没饭吃啊。

知乎用户 李尚星 发表

那些趁机冷嘲热讽的人,格局也就这样了。

上海这次捅了这么大篓子,至今没有撸一个像样的官员,你就知道中央是怎么看上海的,上海的难言之隐又是什么。

众所周知,上海是最大的财政输血城市,别忘了,上海同时也是老龄化负担最重的城市。

很多人张口就是 “为什么别的城市可以,为什么深圳可以,就你上海不行”,深圳才几个老年人要养?为什么深圳明明 GDP 是上海的 75%,财政负担这么轻,公职收入这么高,每年上缴的钱还不到上海一半?

上海有近 600 万老人要养,占常住人口的四分之一,一笔巨大的财政赤字,那是怎么挤出钱来上缴的?这次疫情给出了答案。

为了省钱,上海公职人员拿着长三角最低的工资,不到深圳的一半,也远低于周边的江浙地区。这合理吗?和上海房价的匹配度如何?那些把考公吹成宇宙尽头的人,肯定不包括上海人。

为了省钱,上海的基层管理走自治模式,居委会要钱没钱要人没人,还没小区业委会权力大,太平时期这是 “市民自治的典范”,让市场主导资源配置,但在非常时期,这就是人道灾难。

动态清零这种自上而下的总动员,偏偏在上海出了问题,难道不正是公职人员 “生态位太低” 造成的吗?生态位太低,就没钱招足够的人,更招不到能人,危机一来基层组织能力自然就瘫痪了。行政力量退出,市场主导的结果,自然就是高价菜。

上海为啥迟迟不封城,就是因为知道自己的问题,但又不能公开讲,因为要 “隐忍”,“顾大局”。

所以,为什么上海人民买不到菜?

知乎用户 半边翅膀​ 发表

现在是没有足够的人员来进行消杀、分拣、分装、运送、配送等工作。一阳具关,其余阴着的工作人员一个人连轴转得做着 N 个人的工作,可想而知人员成本有多高~

我真的建议困难时期,大家包容宽容一点。APP 点不到,试试市消协指定的一些团购,我都整理在这个回答里了: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25760797/answer/2423882405

知乎用户 Maylie PEVC 猎头​​ 发表

我朋友老公是某市菜篮子公司的一把手,本来说好,他们要支援上海的,结果我朋友后来告诉我,他们不来了!

why?他们 当地政府说:他们来支援上海,回去后,司机们全部要隔离起来。

所以,你看,

要么,大家愿意给上海送货,回去被隔离起来,接下来缺去上海送货的司机!

要么,大家虽然想送,但为了公司正常运转,还是避开不去上海,省的公司生意收到影响!

全国,想上海能够快速清零,周边所有地方省市政府的协同帮忙,也是非常必要的,否则,上海政府再能干,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最终,上海一直清零不了,全国其他省市一起遭殃!!!

知乎用户 缪缪​ 发表

主要是运力不够,封闭后网购订单暴增,叮咚每天只有早上六点和八点半可以下单,没有抢到过。居民只能自行组织个人团购,这些个人团购没有能力消毒,缺乏监管。封闭后很多新增可能就是这些个人团购引起的。

知乎用户 文熙 发表

那么问题来了,

世人都知道物资到不了老百姓手里,

为什么还早捐?

那么另外一个问题来了,

都知道在卖物资,

为什么还视而不见?

知乎用户 Mamamia 发表

你猜,为啥政府直到 9 号才开放了一丢丢京东的业务?

你猜,为啥社区只能团购?买菜只能盲盒?谁在卖?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们西安当时发的免费菜里面土豆、茄子、西葫芦大到离谱,我活了三十年压根没见过的那种离谱,一看就是山东大兄弟捐的。

后来没几天放开社区团购,以微信群接单为主,基本上一家农户承包一个小区的一个品类,我喜欢的猪前腿 18 一斤,五花 20 一斤,其他菜品比平时还便宜,我至今想不通为什么,还好吃新鲜,当然不是山东捐的那样大到震撼我妈的程度。

我看送菜的小姐姐辛苦,就鼓动她涨价,你猜怎么着?小姐姐说不涨价,我们有良心,再说了,昨天一个涨价的刚被收拾。。。

结果隔离十几天全家胖了好几十斤,舒服的不想上班。

羡慕吗?

知乎用户 GOPE 发表

郊区成片的闲置土地,建筑设计图纸也是现成的,建筑原料非常充分,施工能力世界第一。房子为什么还这么贵呢? 卡在了那个环节呢?

这原本就是同一个道理啊

知乎用户 饼当 发表

免费发到居民成什么了,成计划经济供给制了!

这是什么意思?!

这是逆市场潮流的!上海人坚决不能干这种事!

只要 “有力” 上海人能买到东西,说明市场的功能还是很有作用的嘛,不要大惊小怪。

你吃不到东西是因为你穷,和你收入低是因为你不努力,本质上是一个意思。

不饿,哪来的动力努力工作?要不说市场调节效率高呢,为什么高?不是没有原因的!

知乎用户 鱼头好吃鱼尾好吃 发表

正常时期,新鲜肉菜的整个销售环节里,最大的成本就是最后一公里。

很多青菜,农民那里收回来只有市场价格几分之一。大卡车运到批发市场在转批到目的地农批市场价格也只有一半。

用小货车运到菜市场摊档,也就最终售价一半出头。

你想想,一个档才买那么一点点菜,却要养三个人的工钱,小老板自己的贷款利息和基本利润。小老板往往赚的只是辛苦钱,档位费还往往是成本的大头。大超市也差不多,甚至售价还更贵。因为铺租更高了。

那么一旦到了大量小区封锁的时候。中国虽然执行力一流,可以接管之前所有物流。京东也吹嘘自己可以保留当地仓库运行。相信也可以用货车运到街道办,但是最后一公里,是国家目前解决不了的。因为前面的可以组织企业,甚至征用。但是最后一公里,企业愿意被征用也没用,因没人了。

之前深圳一些很大的社区,比如益田村。封闭后是内部化小封闭。外卖能送到大社区门口,但离多数人家还有几百上千米。为了不聚集又不能让业主自己来拿。

只能小区志愿者往来大社区门口和小封闭区搬运。但毕竟不是快递员也不是小菜档小超市。真的是很慢很容易出错。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做。要解决最后一公里,除非国家能重建新的,不是市场经济而是计划经济的最后一公里。但这在疫情里太难了。

深圳这次的快递小哥保障只是特例,并不能推广的。毕竟,这次 20 年那次,福田是只有京东快递还好,所以我们当时就办了 plus。

但是这次国家给小哥提供住宿后。却变成京东快递福田全面消失,任何东西都运不了。其他快递反而好好的。

所以,除非国家平时就能养着一批最后一公里的队伍,确保有一支后备军。否则就很难保障这最后一公里。

但这有严重干扰市场。而且最后一公里是就业的大户,国家下场对就业损害太大。

难啊。

知乎用户 第一大宗师 发表

上海也好,长春也罢,各地捐赠菜巨多,但是呢,没听说哪个免费收到大礼包的,反正我们小区没有,隔离一个多月了,一次也没有。那么是不是官贪污了呢?我认为不是。

运粮问题自古以来就是难题,比如历史上的汉凶战争,运一百斤军粮,路上折损 99 斤,只能送到 1%。再比如最近俄乌战争,有时物资折损率甚至达到 100%,大量被抓的俄兵几天没吃饭,饿得投降了。这就是为什么俄罗斯在基辅撤兵的主要原因。

抗疫也就好比战争了,那么蔬菜运往上海,疫情管控路上被隔离几天,好不容易运到上海,志愿者不够,及时的烂掉了,这样的视频很多。

最后呢,有极少数新鲜菜运到社区了,社区雇了许多志愿者,志愿者的工资谁出?社区出。那么社区出的起吗?一个两个社区可以出,一百二百个,社区出的起不?那怎么办?就得社区领导自己垫钱,有的自己垫了三五万,有的垫了十几万,这钱从哪出?

那么社区相当于居委会,不属于公务员编制,其上级是街道办事处,这是处级公务员。问题来了,社区领导能不能向街道办事处领导要钱?不能,为什么不呢?那是能力不行,能不能干?不能干走人,让贤,垫钱的能力都没有,还当什么社区书记!

所以这社区就得想办法,比如卖捐赠蔬菜包,这不算贪污,卖多少钱都有账,顶不上我自己垫的钱,我贪污什么了!所以,没有一个人收到捐赠菜,也没有一个人因为卖高价菜被抓。

所以说呢,这个历来就是一个难题。历史上解决的办法就是_买爵鬻官。_

你要是捐一百万,给你个秀才身份。捐一千万,给你个挂职县令当当,样你光宗耀祖。捐一个亿,给你个知府。捐十亿就吃你黄马褂,赐三眼雀翎,赐红宝石顶子。

这能解决实际问题,这些捐钱的官员没有任何权利,只是有个荣誉,只是有个身份,总比那暗地里买官的强太多,两者有本质的区别,这是进步。

比如说,我们三万人的小区,疫情期间,我给这三万人每个人提供十斤免费菜,就算十块钱一斤,也就 300 万。然后,有一个条件,菜好不好吃?真好吃。蔬菜包买的起不?买不起。那俺是啥?爷是大好人。

那选举了,你们看看选我当总统,对不对,把你们亲朋好友都拉来,你们选谁不是选,选爷有菜吃。

当然乌克兰就不一样了,乌克兰民众,一口菜也没吃到,就因为泽连斯基会演戏,就选了泽连斯基,所以乌克兰战乱不止,对不对,都逃亡了。

要是捐的足够多,捐一万亿,那怎么办?那就给他封王,封个铁帽子王,世袭罔替,赐丹书铁券,赐免死金牌,赐上方宝剑,嗯。

当然了,要是捐一万块钱呢?那也不能样你白捐,给你发个学位证,清华大学名誉学士。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您老为了解决吃菜难题,发心捐了一万块钱,这是您一年的可支配收入!足以证明您真的达到了止于至善,确实具备大学毕业的水平,真学明白了!您亲民!

如果,不是这样,那就样小吏继续垫钱!继续卖高价物资!当官不给民买菜,不如回家吃青菜!

知乎用户 申屠致远​ 发表

怎么这么不懂事。火耗,漂没自古有之。路上没扎紧菜掉了,分拣时候被老鼠吃了不是很正常吗

知乎用户 xelloss 发表

上海出事以来。各地支援上海的蔬菜源源不断,然后…… 烂在了集散点。

因为上海压根缺的不是物资。缺的是分配物资的人手。疫情之前,上海有大概 15 个蔬菜批发点。3 月底忽然就被关停到了 3 个。

很多相关从业人员都被封在了家里。那仅有的那点运力,要维持 2500 万人口的城市简直就是天方夜谭。那自然各方都要争夺这宝贵的运力。然后就出现了一个外卖员 1 天赚原来 1 个月钱的现象。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现在上海人民的精神状态怎么样?

知乎用户 妖刀明月​ 发表 四问上海东方卫视 抗疫晚会?你特么想恶心谁? 这么开心? 上海东方卫视抗疫晚会? 上海人民心里一万只羊驼在奔腾!在咆哮! 上海疫情,每天新增 2 万 +! 上海东方卫视歌舞升平:接着舞?接着唱? 上海东方卫视 4 …

如果上海封到 5 月 1 号,你们的物资还能撑多久?

知乎用户 Maxwells 发表 《非必要不进食》 知乎用户 一棵猫树 发表 坐标上海松江,今天已经弹尽粮绝,因为是租住公寓,三不管地带,物资没我们的,团购的话小区都不带我们,而且加进群阴阳怪气,充满着谁让你们不买房的优越感。 学校老师说给 …

靠疫情发财的,不怕报应吗?

以下文章来源于假装是天堂 ,作者我是老徐 [ 假装是天堂 我是老徐,在这里讲一些你看得懂的深刻。](#) 封面图源:图虫创意 原创:我是老徐 来源:假装是天堂(ID:jzstt986) 文章已获授权 发国难财的,又来了。 最近网上在流传一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