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 字仇杀队》里的思想理论是什么?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走得快李 发表

首先我得说,我认为几乎所有的答案都误解了导演的本意。这不是一部宣传以暴制暴推翻独裁政府的电影

之所以这样说,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影片中一个有些费解的地方:
在影片的结尾,民众已经被唤醒反抗暴政,纷纷走上广场。此时 V 只需发动列车,炸掉国会,独裁政权就将土崩瓦解。为什么他要以一种近乎自杀式袭击的方式,干掉那两位独裁者?

我总是觉得,如果他不 “自杀” 也完全不会有问题。民众已经醒悟,苏特勒政权铁定是药丸。新的世界一样会出现。
以前我以为,他的 “自杀式行动” 可能是怕那两个头头兴风作浪,必须干掉。姑且可说这是一种解释的话,有没有别的可能性呢?

V 在去执行自杀任务之前,把列车托付给了 Evey,告诉她自己要去亲自干掉他们,Evey 劝他留下,他告诉了 Evey 自己为什么不能留下:

也就是说,V 认为自己真的错了,而且必须死。
起初我感觉 V 是在耍脾气,但是转念一想,这么重要的事情,这么关键的时机,V 也不是少女心,怎么会是耍脾气呢?难道 V 是真的认为自己错了?是的!

从什么时候开始呢?
在 Evey 走出牢房,发现他实际上是被 V 欺骗了之后,两人有一场激烈的争吵。而后,V 陪 Evey 去天台淋雨,Evey 在雨中完成了自我的蜕变。然后,Evey 要离开,谈到了在监牢中留下遗书的拉拉姑娘时,两人有这么一段对话:

这里不得不插一句嘴,“You’re getting back at them for what they did to her"的强调点在于"You’re getting back at them”。
在影片一开始,V 在演讲中是以正义,自由作为反抗暴政的理由。而 Evey 现在发现,所谓的自由,只是一个幌子。事实上,V 不是在为自由而战,他只是在复仇。而这也恰恰是 V 十分钟爱《基督山伯爵》的原因——完美的复仇表演。
从这个角度上说,V 和苏特勒是一路人:苏特勒利用民众的恐惧,V 利用民众的渴望。苏特勒在投毒事件之后,打着安全,稳定的旗号骗来选民恐慌的选票成为元首;V 则打着正义,自由的旗号,利用民众渴望自由厌恶专政,来完成自己复仇,推翻苏特勒政府的目的。

在 Evey 发现这件事之后,V 试图做些解释:

最后,V 还是幡然醒悟,他意识到,自己在利用民众,欺骗,诱导群众,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他真正想要的不是正义,自由,而是杀死这个政府。

在此之前 V 所做的一切,炸掉 Old Bailey,播放演讲号召群众,刺杀伦敦之声,也正如苏特勒在小学,地铁站,水厂投毒一样,是他计划的一部分。只不过迎合了大家反抗专制的想法,与其说是英雄行径,不如说是阴谋。
于是在被 Evey 点醒之后,V 沉默,发怒,痛哭,决定自杀。

这时再回过头看 V 的自杀式行动,就不会再费解了,而且会发现,这正是 V 这个人物的伟大之处。不难想象,如果苏特勒政权倒台了,以一己之力打垮专政的 V,会被捧到什么样的位置。而这样一个和苏特勒是一路人的 V,他自己也很清楚,在自己得到权力以后,会有怎么样灾难性的后果。V 决定自杀,不仅仅因为他发现了自己的卑劣,更因为他发现自己将会成为人民通向自由的最大阻碍。
正是因为 Evey,他从一个 “欺骗” 民众,一心完成复仇的阴谋家,变成了一个愿意为了新的时代而牺牲自我的,V。

所以,V 前半段的行为,虽然从客观意义上是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可是此时的 V 并非为正义自由而战,他所推崇的 “以暴制暴推翻专政” 事实上是他复仇的借口。在他真正醒悟之后,他把列车交给 Evey,而且觉得列车是否发动其实并不重要。这时候的他,才真正成为了为正义自由,为人民未来而战的斗士。
换言之,暴力推翻专制在这部影片中恰恰是一个反面选项,最后推翻暴政的,不是 V 的刀刃,火车上的炸药,而是在广场伫立的千千万万个 V,是人民的觉醒。

知乎用户 杜仲 发表

真正的战斗发生在面具的前后,发生在面具前面的 “思想”,与面具后面的人类之间。

一: 颠倒的自我

我总觉得纯粹的英雄主义的电影不太符合过沃卓斯基的风格。如果《V 字仇杀队》这部电影只是一个传奇故事,那反派人物显然过于虚弱了。男主人公 “V” 一边杀死坏人,一边在日程表上打勾打叉,毫无反手之力的对手们就像一只只被捆扎好的小鸡都在伸着脖子等死,这样的人物设定是说不通的。因为这不仅缺乏实力上的对等关系,而且男主角过于轻松的胜利也难于使人信服。作为沃卓斯基巅峰时期的作品,电影的叙事深度显然不应到此为止。

但是在看第二遍,看到男主角摘下面具撞碎镜子的那一刻,我突然感觉到了不一样的东西。原来这一系列设定都是有深意的:电影里真正意义上的战斗发生在面具的前面与后面,发生在面具前面的 “思想”,与面具后面的人类之间。二者的对立关系也是电影真正的叙事核心。

而最巧妙之处在于人与思想的同为一体、却互为颠倒的处境:思想因为面具有了形象。面具背后的男人因为失去了容貌,记忆,名字而变成了一个抽象的存在。故事情节的推进伴随着面具前后两重人格的对立关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维度,迫使我们重新反思一个现实:也许思想根本就不是人类手里驯服的工具,而是一种反客为主的、掌控人类的力量。

“V” 能够以思想的名义在电视上辞煽动民众、挑拨积怨已久的矛盾。在 400 年来的欧洲历史中,这样的事情真的不知道发生了多少次了。史书中相似的记载比比皆是:一个大人物在书房里提出了思想——思想在民众之间广泛的传播——当思想倡导的价值观已经深入人心的时候,只需要稍加煽动,就会迸发出排山倒海的力量。

也许历史的前进并非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意识形态的狂热同样可以扭转它的方向。思想的可怕之处也正在于此。它能够在接受自己的人群中形巨大的向心力,以思想的名义,人类的种种恶行会在形形色色的偏激的理论中找到它的合理性,极端的行为,残暴的行为,也以保卫思想的名义渐渐的肆无忌惮。直到一切开始脱离控制,陷入混乱。

V 的第二重人格——面具背后面的男人曾经就是此类混乱的受害者。很久之前他因为意识形态的罪名被关进监狱饱受酷刑。就在他对一切不抱希望,认定自己会在仇恨中死去的时候,却意外的读到了一个快要死去的女人的回忆录——故事被写在草纸上,从老鼠洞里传来。这个为了爱情不顾生死的女人的悲惨处境,以及她在一份爱情的执念里走过的人生,让牢房里的男人读懂了人类的卑微:原来每个人都在一种身不由己的力量的拖动下活着。爱情如此,意识形态的控制亦然,有人为了爱情不顾一切,也有人心甘情愿的为思想献出生命。爱情让人不畏死亡,正如思想驱使人们走向疯狂。人是茫然的,脆弱的,思想却充满了血腥与罪恶。经历了这样的一个顿悟的过程,这个男人下定决心要杀死面具前面的思想,这也成为了贯穿电影始终的、别出心裁的主旋律。

斯嘉丽. 卡森玫瑰,不仅象征着爱情,在影片里更进一步的成为了身不由己的外力的象征。V 每次执行暗杀的最后一步就是赠与死者一朵斯嘉丽. 卡森玫瑰。其寓意在于:虽然你是一个无辜的人类,但你要为支配你行为的思想负责。

也还是出于同样的原因,V 在装满炸弹的列车里摆满了鲜艳的斯嘉丽卡森玫瑰,作为自己一生的纪念。

二:杀死思想的方法

首先 “杀死思想” 本身是一个悖论。在近四百年的欧洲历史里能够总结出一个近乎不变的定律:思想总是伴随着阻力成长。当权者越是打压思想,思想就会越发的强大。对于新生思想的口诛笔伐,反而会促进它在民众之间更为广泛的传播与更为深刻的铭记。不论是欧洲历史上的宗教改革运动还是资产阶级革命、极端民族主义思潮,都是如此。

思想到底是什么?

四百年来人类的世界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思想。不同的思想对于人生的意义、善恶的评判,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法,也都各个不同,但是思想的基本特征却始终如一:它们都是时代的叛逆者。

作为一个时代的新生事物,“思想” 产生于对立关系,在不同观点的相互碰撞中成长,因为自身的绝对性,因为争论,触犯禁忌,惊世骇俗而深入人心。在 V 的自白中这一点可以被非常明显的发现:

“对我的所作所为创造了我

这是宇宙的基本规律…

一个作用力会

导致同样的反作用力。”

所以,“思想” 的本质特征就是一种反作用力。也就是说对思想的否定恰恰证明了它存在的合理性。对思想的野蛮打压,试图杀死它的企图,恰恰是维持它继续存在的能量。

当杀死思想,看似就要成为一个无解的悖论的时候,电影却给出了一个极为巧妙的回答:中和。让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互中和。让思想与象征敌人的国会大厦同归于尽,也就是让 V 与它 400 年前的宿敌——国会大厦一起在爆炸与焰火中毁灭。

电影的自始至终,这个计划的每一步都在面具后面的男人的掌控下被精确的执行:首先,他通过福克斯盖伊的面具,赋予了自己思想的第二重人格。然后以 “思想” 的名义在电视上讲话以煽动舆论,撒下仇恨的种子并且留出了一年的时间让觉醒的思想在民众的心里传播、酝酿,形成了势不可挡的力量。(这也是在电影的结尾每个人带上一模一样的 V 字同款面具的原因)。而做出这一切都是为了一个同归于尽的结局:在万众瞩目中,装载着男主角的尸体和炸药的火车与国会大厦一起在爆炸与焰火中毁灭,所有的在场围观民众同时摘下了面具,以迎接思想的死亡,真正的自由的来临。(其实,这个结尾与沃卓斯基的另一部系列电影《骇客帝国》的大结局是极为相似的)。

而电视主持人戈登的故事则从另一个角度让我们看到,思想不仅会以直接而暴力的形式,也会在潜移默化中扭曲我们的价值观。一个鲜明的例子就是今天的娱乐、流行文化的泛滥。导演在许多细节中暗示了电视主持人戈登的举止动作、住宅布局与 V 的相似之处其用意也正在于此。

只需稍加反思我们头脑里的那些来自外界的价值观,我们就会发现媒体,舆论对现代人的控制无处不在。当它们倡导的价值观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大家的品味也就开始变得相似,对于人生的期待也趋于一致。每个人都以相同的流行语言去抒发自己的情感,一种食物是否比另一种食物好吃,一本书是否比另一本书好看,一个服装品牌是否比另一个更能彰显社会地位,一个国家是否比另一个国家更接近于正义,这一切早已被作出定论,对此有微微的质疑,便是在暴露自己的愚蠢。就这样,相似的价值观,同样的人云亦云,给我们戴上了同样的面具。以此来宣告在今天这个信息发达,物质生活过分丰盈的年代里我们不得不向娱乐流行文化做出的屈服。正如电影里不畏强权,敢于调侃当权者的戈登先生,看似活的无拘无束,但却早已向娱乐流行文化俯首听命了好久了。

三: 面具背后的男人

Evey:你报复他们,是因为他们对她的所作所为?还有对你的?

V: 对我的所作所为造就了我, 这是宇宙的基本规律。每个作用力造就一个大小相等的反作用力。

Evey:你就这样看待它,像一个方程式?

他们对我做的事情是很恐怖的。”

“而他们也创造了一个恐怖的人。”

“你知道你要去哪里吗?”

不知道, 如果是以前我会害怕, 现在我想应该谢谢你。

Evey 离开暗影长廊之前得知了隔壁字条上记录的故事是真实的,两个人欣赏着故事的主人公的画像,展开了这样的一段对话。其语句简短,却颇为耐人寻味。我感觉这段台词处理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对男主角 V 身上交替出现的的双重人格的精准的刻画:

Evey:你报复他们,是因为他们对她的所作所为?还有对你的?

V: 对我的所作所为造就了我, 这是宇宙的基本规律。每个作用力造就一个大小相等的反作用力。

此时,V 看起来是把自己设定为 “思想” 的人格。可是 Evey 分明的感觉到面具背后有一个自相矛盾的男人。也许是出于怜悯,她说:

Evey:你就这样看待它,像一个方程式?

这句话真正的含义是:“你不是一个方程式,你赋予了自己一个虚假的人格 “思想”,却不敢面对真正的自己,你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这句话戳痛了面具后面的男人,他语气急躁地打断了 Evey:“他们对我做的事情是很恐怖的。”

显然,面具后面的男人想起了自己在监狱中的痛苦的经历。Evey 也毫不示弱:“而他们也创造了一个恐怖的人。”

注意 Evey 的用词:“恐怖的人” 原文是 “monster”。而非“horrible” 或者 “terrifying”。“monster” 更为确切的含义是“怪物”,“畸形”,所以这句台词的含义更接近于“他们也创造了一个心理扭曲的怪物”。

话锋就这样直指面具后面的男人。无疑 Evey 的话刺伤了他。短暂的沉默过后,这个戴面具的男人抬起头来,以略带威吓而低沉的声音说:“你知道你要去哪里吗?”这句话的姿态有点居高临下,他又回到了 “思想” 的那一重人格里。

Evey 继续以倔强的目光看着 V 说:不知道, 如果是以前我会害怕, 现在我想应该谢谢你。

Evey 走上前, 把脸贴向面具, 似乎是要亲吻,又犹豫了一下,她以一种一般是怜悯,一半是困惑的目光,细细的打量着眼前的这张面具。然后又后退了一步,向这个戴着面具的男人告别。

Evey 离开了,V 站在镜子前凝视着自己的形象,然后摘下面具撞碎了镜子。这个面庞沉浸在阴影中的男人开始哭泣,扔在桌子上的福克斯盖伊面具,嘴角依然挂着微笑。

因为爱情面具后的男人开始觉醒。也还是因为爱情他悲哀的发现自己的人生空无一物,没有面容,没有名字,没有身份来享受一份爱情。

《基督山伯爵》里的复仇的故事每次都会让 V 感动不已。主人公唐泰斯复仇之后的新生活更是让他唏嘘,看到唐泰斯与自己的女人在树上嬉戏,这个带面具的男人难免有点顾影自怜。因为这不再是属于自己的快乐,如同他的自白:” 没有树在等着我。“

电影结束于一场庄严的仪式:所有民众一同前来瞻仰国会大厦的毁灭。在壮丽的焰火表演中齐刷刷的摘下了面具,目睹着思想与他的宿敌同归于尽,两种相反的力量相互在此中和归于虚无。人与思想的战争,人与思想的颠倒关系此时此刻从一个戴面具的男人 “V” 的故事上升到了普遍性。正如整部电影 Evey 说出的最后一句台词 “他是基督山伯爵,他还是我的父亲,母亲,我的哥哥,我的朋友,他就是你,和我,他是我们每一个人。”

这里的 “他” 指的就是此时此刻摘下面具的人,就是每一位曾经被身不由己的意识形态的力量所支配的人(也正因为这一点,许多死去的人物也出现在了人群中)。

Evey 想起了自己的父母曾义无反顾的投身到反抗暴政的崇高的事业里,难道不同样也是以思想的名义去反抗另一种思想吗?Evey 的哥哥在懵懂无知的年纪就成为了意识形态斗争的牺牲品,固然也是让人感到痛心和悲哀。在思想的世界里,人不过是一颗颗可以随意摆布的棋子。去争论,去战斗,去献出生命。也不过是在外力的支配下身不由己地前行,很伟大,也很卑微。

芬奇警督和他的助手严谨小心的行动方式让他们看起来有些呆萌,可他们却是电影里为数不多的头脑清醒的人。虽然站在反面的阵营中,可两个人的姿态却更像是与世无争的旁观者。故事即将结束的时候芬奇亲自去了一趟科拉希尔集中营,他经历了一些神秘的体验(在原版漫画里,服用了迷幻药,出现了幻觉),感觉到自己正被卷入一场人与思想的战争中,这一点已经在他神情倦怠的独白里流露出了出来:

我突然感觉到 所有这一切都是有联系的

就好像我能看到整个事件

一连串的事件 一直追溯到拉克希尔之前

我感觉好能像看到发生过的一切

和将要发生的一切

就像一幅完美的图案 展现在我的眼前

我意识到 我们都是其中的一部分

我们都被困在里面

芬奇没有阻止 Evey 启动装满炸药的列车,其实也是对于 “杀死思想” 这一行为的默许。

伟人的灵感变成纸上的文字,印刷成书籍被历史铭记,这一切却并非思想前进的终点,而是它反作用于人类的第一步。思想的力量正在于此,在于它的社会实践过程:

“我意识到 我们都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都被困在里面”

自十六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开始,人类学会了使用个人的观点去评判世界。哲学家在思考时写下的文字也不再局限于篇幅短小的文章,格言警句。而是渐渐扩展成为严谨复杂的体系。当思想的羽翼渐渐的丰满,夹杂在理论中的偏见也随之被广泛的传播。等到思想具有了发动民众的力量的时候,灾难接踵而至:人类开始因为意识形态不同而自相残杀。

十六世纪以后的战争往往与意识形态层面的对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近四百年的欧洲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仅仅因为对于世界认知的那一点点的不同,就彼此视对方为全然的异类。不同的理念,或是同一种理念的不同的理解,或是同一种理解的不同的侧重点,都足以将他们分列在不同的阵营中,促使他们举起着不同色彩的旗帜兵刃相见。

在使命即将完成的时刻,V 却小心的抹去了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的痕迹。他认为自己作为相反力量的化身,必须毫无残留的与自己 400 年来的宿敌同归于尽。唯有如此,才能开辟一个崭新的世界。

反派人物被清除,国会大厦被炸毁,所有的观众摘下了面具,V 在爆炸与焰火中被遗忘。就这样,这个中和过程纯粹而又完整。V 以自己的死亡为几个世纪以来种种意识形态的交叠更替的轮回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

英雄主义,无以伦比的优雅,无私忘我,无畏凶险的敌人,牺牲自我去成就世界,这部电影作为英雄传奇故事大概已经进入了最高境界吧。

可在镶嵌金色花边的天鹅绒幕布背后,却依稀地传来美国人不怀好意的笑声。

主题之外,导演也不忘调侃一下英国人的酸腐自大。和人与思想的 “理念的” 战争相比,这个话题显然更加的饶有趣味,在原版漫画里这都是是没有的。对英国人若隐若现的讥讽,某种程度上贯穿了电影始终。

知乎用户 毛毛呀毛毛 发表

圣诞节时伊朗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民众示威游行,理由很多,通货膨胀,政府贪污,这些我都理解,但其中一个抗议点竟然是解除互联网封锁。

在一个下午,我跟外籍聊天,我说你可以吃饭喝水可以旅游可以有工作,虽然有很多不满,可为什么你还要去冒着危险去游行?外籍说,我 24 时第一次去游行,我是一个人,我需要自由,我需要互联网自由,我想我的政府更廉洁一些?我很惊讶问到,你的政府?外籍说,是的,这是我的政府,人民不应该害怕他的政府,政府应该害怕他的人民,游行中伊斯兰革命卫队可以杀死几个人,但是他们能杀死全部的人民吗?即便我有再好的工作,我也要游行,因为这是我的国家,我的政府。

那一刻,我觉得伊朗这个在我眼里糟糕透顶的国家有了希望,这个希望正是来自人民。

知乎用户 肖尧​ 发表

V 字仇杀队的电影跟漫画基本是两个东西,电影掺杂了司机兄弟很多的个人观点。
漫画的话,阿兰摩尔原本目的基本是:“你们是脑残吗??英国让撒切尔执政会变成漫画里这鸟样!!傻逼才给撒切尔投票!!!”

知乎用户 Indiezgl 发表

V 字的意义在于打破和启蒙,至于如何建立:星际 2 里雷诺告诉年轻舰长霍纳,“我们这代人心里只剩下复仇了,而真正美好的新世界则是你们的。”

我想应该是革命者分工不同,只是第一代人并没有做到全套。

知乎用户 靳伟​ 发表

当年写的, 凑个热闹

<信仰,邪惡及复仇 -- V 字仇杀队 vs. 寂静岭>

一个是在极权暴政下云诡波谲的伦敦,一个是毁于炎炎地火的阒寂小镇;一个是红与黑的革命时刻,一个是空荡荡灰蒙蒙的鬼蜮世界;一个是白刃飞舞斗篷飘扬的英 雄,一个是独困重帷怨念横生的女孩 – 从 V 的 Grand Prix 玫瑰到 Aleasa 的散发着硫磺气息的铁床,的确很难看出,这两部电影究竟有什么关系。那不妨回到初始,回顾一下这两个故事 –

   V 来自 Alan Moore 的同名绘本小说,其时英国的民主已经用民主的方式结束了自己 – 相似的一幕发生在真实世界中的 1933 年 – 继而是一个崇尚宗教,名为 “北方之火” 的政党把持了国家权力,建立了极权统治。但是与 1933 年不同的是,英国并没有仇恨和不满可以煽动,而只有对灾难的 无边恐惧可以利用:因为某地的水厂,地铁和学校被生物武器袭击,导致 8 万人死亡,致使民众认为需要加强安全管制,因而宁肯把权力从手中丢弃。但事实上,所 谓的袭击恰恰是 “北方之火” 制造的。而 V 只是这次生物武器研制中的一个副产品,纯属意外。

  影片《寂静岭》中的真正女主角 Aleasa 的故事就要复杂的多,她来自 KONAMI 公司在 1999 年出品的游戏《寂静岭 1》,但是影片的视角和叙事虽然以《寂静岭 1》为原本,但不可避 免地受到了《寂静岭》系列后续产品的影响,因而也遭到了一些从游戏到电影的影迷们的诟病。单纯从影片上讲,她是当地修女 Dahlia Gillespie 的女儿,因为其父身份不明,被小镇居民斥为女巫,使用私刑烧成重伤。漫长的活死人状态使她的怨恨慢慢累积,正是她空前强大的咒怨创造了 寂静岭独特的三元世界。

  略设铺垫,即刻进入正题,我们来看看此两部电影的相似之处:

  1. 信仰
   前者中,信仰的出场依旧伴同着宗教,并且带着强烈的符号感 – 黑色的党服,红色的洛林十字架形的党徽,咆哮着发表演说的领袖,无一不指向 1933 年。 (对于西方观众来说,他们熟悉的也只有 1933 年。不过对于我们来说,我们还有更多的红色海洋可供想入非非。)不过这位 Adam Sutler 先生却没有奥地利下士的那份激进,在影片中 V 的亲自叙述中可知,Sutler 先生非常虔诚,原本隶属于保守党。他新组建的政党更加强调忠贞和 虔诚。他们的最常见的宣传标语就是张贴在大街小巷里的 “力量来自团结,团结来自信仰”。然而 V 用优雅的莎士比亚舞台腔吟诵着他的出场白:“人们往往用至诚 的外表和虔敬的行动掩饰一颗魔鬼般的心”。是的,寂静岭上发生的一切同样可以使用这个句子当作结语。从 Aleasa 那老胶片的闪回叙述中可以得知,寂静岭 只是一个很小的小镇,其中的居民虔信一种基督教的分支,但是带有强烈的巫术色彩。居民如果认为某人是女巫,就会施用火刑来驱逐女巫,简单点说,就是烧死 她。我们自可以说这些居民也是怀有着对邪恶的强烈厌恶才实行私刑的,但受害者却是一个年幼的小女孩,以至于警探 Thomas Gucci 都说,当年的火灾中,有些受难者性是不幸,另一些是活该。 而在《V》剧中,Sutler 及其政府所犯下的罪行更是难以计数。无数的反对者甚至包括同性恋者都会秘密地消失在茫茫夜色中。我的问题是,这些信仰,和这 些罪恶究竟有什么关系?

  2. 当信仰变成权力
  在古罗马时期,基督徒信守圣洁、仁爱、和平和公义,当火刑柱和十字架为 基督徒设立好的时候,他们毫无畏惧,相反对主的赞美更加坚定。而当天主教开始为其他人设立火刑柱和绞架的时候,他们的圣洁、仁爱、和平和公义似乎荡然无存。从《十日谈》中可以得知,教廷的荒淫无耻累累罪行,已经超出了一些普通市民的想象力。
  简言之,当一种信仰成为主流而具有强制力之后,信仰已经不再是信仰,而是世俗用以争衡的利器;而当信仰和权力结合的时候,摩菲斯特就会偷偷狞笑,这笑声中包含着对原有信仰中的崇高的嘲弄和断头台的憧憧鬼影。这也就是为什么王尔德会说:爱国主义是邪恶者的美德。
   此外,信仰有可能本身就是邪恶的,是为邪恶的信仰。说到邪恶,难免要涉及一点伦理学,我只能发表一些个人意见: 只要是包含着伤害和强迫的信仰就是邪恶的信仰。信仰不能凌驾于自由和正义之上。即便耶和华厌恶索多姆和戈摩尔,但是我们不能剥夺这些人相爱的权利,因为这些是爱,而不是恶;这其中是自我的释放和舒张,而不是毁伤和迫害。

  3. 恐惧导致屈从
  《V》剧中,北方之火党的选举形式在起初阶段并不为人看好。只有发生了恐怖袭击之后,人们出于恐惧,才战战兢兢地把权杖交到了独裁者手里,10 年后,当 V 闯进电视中心,他对国民发表了第一次个人演说:“
   尽管沉默代替了言语,言语却总是能保持它的力量;含义深刻的言语向那些愿意倾听的人们阐释着真相,而真相是,这个国家中有些事情大错特错 – 残暴、不公、偏狭和压迫。你曾经有过那种自由,你可以提出异议,进行思考,说出你想说的话;但你现在有的只是审查制度和监视系统,强迫你一致,勾引你屈 从。
  “这是怎么发生的?这要怪谁?当然要有人比其他人背负更大的责任,他们会为此付出代价的。不过再说句实话,如果你想找到这个罪人的话,你只需要照照镜子。
  “我知道你为什么这样做,我知道你害怕。谁不会呢?战争、恐怖事件、疾病。过去有无数的问题企图要摧毁你的理智,剥夺你的常识,恐惧控制了你。你在慌乱中投向了元首 –Adam Sutler,他许诺你秩序,他许诺你和平,而他所要的回报是你的服从和沉默。”
  寂静岭这个小镇面临的是相似的问题,只不过变得更微型 – 居民们只是害怕巫女和她传说中的妖术,就有了蓝衣女教主的呼风唤雨,和一个小小的火刑架,以及一个女孩的 30 年间日积月累的无边怨念。

  4. 复仇
  V 来自北方之火党研制生物武器的基地,他只是个活体实验品,但他利用一次意外逃脱出来,然后他一定要向党魁 Sutler 复仇,要摧毁的不仅仅是 Sutler 的生命,还有他那恶贯满盈的政权。类似的,在火刑中奄奄一息的 Aleasa 的力量也足以创造一个新世界,一个黑白交替无常的世界 – 白色的世 界中到处是大雾弥漫,灰烬仿佛唯美的雪花一样从天空轻轻洒落,而黑暗到来之时,怨恨织造的各种怪物肆意横行,把当年伤害过她的人逐一撕成碎片,用四下飘溅 的鲜血来籍慰她的伤痛。
  V 先是摧毁了中央司法大厅,用他的话说是为了纪念正义女神被 从大地上夺走的日子,同时为了向代替她的冒牌货致敬。然后闯入电视台,发表了一番公众演说。独裁者被彻底激怒了,民众的纷纷动摇又使他日夜不安,他的演说 和 10 年前一样充满了愤怒和激情,可惜不再拥有任何说服力。最后,V 利用臭名昭著的秘密警察头子 Creedy 杀掉了 Sutler,然后又亲自结果了 Creedy,因为当年袭击水厂学校和地铁的阴谋就是出于该政客。全剧在 1812 节日序曲和议会大厦的精彩绝伦的爆炸中结束,一切终结于值得记住的 11 月 5 号。
  而 Aleasa 的困难是,她的黑暗世界没有机会进入居民们的唯一庇护所 – 教堂。不过 “这很困难,但并非不可能”。最后一幕,她终于籍 由 Rose 的鲜血进入了教堂,当大厅的地面慢慢陷落,变成地狱的魔窟,Aleasa 开始了真正的报复 – 用铁丝网撕碎了所有的幸存居民。

  信仰在两部电影中都被复仇者粉碎。第一个终结者是人类心底的正义之声,而后者则是来自地底的愤怒之火。邪恶并不会凭空消失,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寂静岭》的悲剧性更强的原因。

  终曲:
   尽管 V 和 Aleasa 都心愿得偿,不过结局还是有点不同。V 选择了和那个罪恶的政权一起消失,因为他是这个政权的产物,而 Aleasa 则把她的世界扩展 得更大更远。同样都是悲剧性结局 – 一个是英雄逝去,而另一个完成了复仇的人却不再拥有生存的目标,她只能独自逡巡在空荡荡的灰色世界中,品味虚空的寂静。

知乎用户 叶闷闷 发表

个人认为,这个要联系 V 字仇杀队原著漫画来理解。 无论电影版还是漫画版中,开场便奠定了基调,暴力需要暴力来反抗
但是让人感到奇怪的是,为什么无论是电影版和漫画版,V 本身最后都必须要自我牺牲,与他反抗的政权一起毁灭?
其实这个问题我觉得早就有答案,电影中也暗示了很多次。甚至名字都在暗示着一切:V for Vendetta ,V 本身是一个复仇者。何谓复仇,其实也就在说,这思想境界并没有比他的对手高出多少,毕竟他也是体制的产物之一。再如它带着的盖伊福克斯面具一般,Fifth of November 的盖伊福克斯即使成功了,英国更有可能是陷入动荡而不是走向更好的未来。一如 1984 中所言 V"不过是个腰部以下的叛逆"。属于他们最好的结局,应该是与旧制度来同归于尽,而不应该与新制度格格不入,似乎这就有些像西乡盛隆。
对比原著与电影版,原著中的英国走向了一个黑暗的未来——无政府主义下的混乱。混乱对于小丑来说是公平,对于小指头来说是阶梯,但对于普通的百姓而言我想只能是灾难。可是,在电影中,你看那么多人被 V 所煽动,开始破坏秩序,丝毫不顾忌可能的未来。
所以,其实 V 也是在讽刺:**无知的人容易被人煽动,变成暴力的机器。**你看,一个注定同归于尽的复仇者,居然能成为民众的图腾,重生的希望,这本身应该才是最大的绝望吧?思想不怕子弹,可是 V 有什么思想?自由?民主?正义?共产主义?似乎都没有。
一个没有灵魂的复仇者,一个集权的政府,一群无知的民众。这在隐射什么我实在不好说。
V 告诉我们,暴力是对抗集权的最好手段,但暴力之后掌握暴力的人也会走向集权。
除非人人都参与暴力之中。
但这样一来无政府主义的深渊该如何逃脱?
一如影片所示,人人摘下面具,放下复仇者的身份——也即是觉醒,才能赢得真正光明的未来。
复仇者当与仇雠偕亡,建设者当放下仇恨。

知乎用户 莫伟智 发表

又看到这部电影,不由让我回想起以前跟同学一起观看这部电影,并浏览了豆瓣上那么多人各种激情四射的评论,心中一动,特上众人献上偶的的一篇妙评,文章有些长,大家耐心看!

一、楔子

前几天看了闻名遐迩的《V 字仇杀队》,想写点什么,但总感觉憋不出什么 P 话来。后来某人要求我写一下,那我就写一下咯~

好几年前,很多朋友就向我强力推荐,他们表示这部电影简直就是说出了他们的心声,完全可以用伟大来形容。当时我就想,既然是如此伟大的电影,我认为还是等自己的思想稍微成熟点,再来观赏品味。

直到现在,我自认为思想不再是那么幼稚的时候,看完了这部电影,接着就完全明白为何它在豆瓣上有 8.5 那么高的评分了。

我相信,很多人打分的时候,完全是冲着那一句看起来非常经典的台词——人民不应该害怕他们的政府,政府应该害怕他们的人民。这样就为电影奠定了一个格调——主题意义大于艺术价值。

呵呵,说句题外话,按照这个逻辑,我可以大胆地推测出这些人最向往的是嗡嗡嗡。在那个时代,人民群众可以持枪,可以随意把政府官员拉出来批斗甚至恶整。国家主席在人民面前,只有颤抖啊。

好了,言归正传。这部电影看起来是在讽刺纳粹德国,实际上是在讽刺英国,当然,中国网民觉得这是在讽刺天朝。而在我看来,电影是在讽刺所有的政府和某个特殊群体。

二、政府不给力

讽刺政府,这个很好理解,影片进行不到三分之一,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就全部中枪。监听国民、制造假新闻、排除异己、策划阴谋、研发生化武器、镇齤压暴齤动等等,五大理事国一样都没少干,说是五大流氓国绝不冤枉。当然,还有其他的政府,比如日本、德国,甚至可以涵盖到所有政府。影片从一开始,就把政府和人民推到了对立面。这让我们感同身受,很容易理解导演的立场,我相信中国的影迷感触肯定更深。

在政府面前,我们还真就是个 P,很渺小很无助,看起来是这样,实际上好像也是这样。可是,在 P 民面前,政府又是什么呢?政府有些时候就是 P 民的男朋友:(1)你怎么都不管我?(2)要你管我?!(3)你给我个解释!(4)你不要解释,我不听我不听你说的都是骗人的!(5)看看人家的男朋友!

特别是第 5 条,非常适用于中国 P 民。

好了,关于电影讽刺政府的话,也就点到为止,相信有非常多的影评都在分析这个,这里就不再赘述。我现在来谈谈我认为的影片所讽刺的另外一个群体。这个群体,就是你,就是我,就是他,就是我们这些 P 民。

三、忽悠万岁

影片以一个四百年前的故事作为楔子,画面还没呈现出来,就是一段 “要记住、要记住 11 月 5 日——火齤药阴谋” 的旁白,接着就是呼吁广大 P 民们,千万不要遗忘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故事中,男主人公某某某要去炸掉象征着统治的议会大厦,不幸被捕,那个旁白还在不断地提醒 P 民们,这个人是谁无所谓,但是我们要记住这种思想——要有反抗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总结出来就是:杀掉一个某某,还有千千万万个某某,某某的肉体可以湮灭,但精神将会不朽!

乍看起来,还真像是一曲悲壮的赞歌,在导演短短 2 分钟的刻画下,顿时升华为一起不朽的反抗王朝暴政和权力的里程碑事件。

可是,历史的真相是什么呢?

事情是这样滴。

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偏向基督教中的新教,扶植新教势力,结果一群天主教徒突然就觉得自己一秒钟变吊丝了,那肯定是一万个不愿意啊。同样是天主教徒,在欧洲大陆可以当高富帅,凭什么到了英国就成了矮矬穷呢?于是,一些极端分子,决定铤而走险,将詹姆士一世和他的那些新教朋党在 1605 年 11 月 5 日的国会开幕典礼上给炸死,然后扶植詹姆士一世的女儿波希米亚的伊丽莎白继任大统,来建立一个天主教主导的王国(杀其父而立其女,猜不透啊!)于是,他们悄悄咪咪地租到了上议院的地下室,又悄悄咪咪地运了 36 桶火齤药进去,又悄悄咪咪地等待国会开幕典礼的那一刻,结果在开幕典礼前的几个小时,他们被悄悄咪咪前来的士兵给悄悄咪咪地逮捕了。奇了怪啊~ 如此天衣无缝的计划,怎么就流产了呢?

咱们不妨来 YY 一下,当詹姆士一世端坐在上议院,和议员、贵族们交谈的时候,36 桶火齤药一齐爆炸,好几百号人突然就被爆了菊花,那是怎样的壮观?那是怎样的血肉模糊?很多人想都不敢想,可是偏偏就有个人去想了。他就是这起阴谋的骨干——弗朗西斯 · 特瑞山姆。他是这样想的:火齤药这么大威力,被爆菊花的人肯定不止国王和新教徒议员,也会包括天主教派的议员们。那么,没有菊花的天主教议员们,还有能力领导我们么?一群没有菊花的领导,怎么来领导高贵的天主教徒们?于是,他连夜给某个天主教议员写信,内容是啥就不得而知了,估计就是希望他通知一下天主教议员们:五号议会要爆炸,新教要被爆菊花,天主教徒躲一躲,满城尽穿铁裤衩。

后面的情节应该可以猜测得到了,就是这个议员毅然决然地背叛了他们,并把这封信交给了朝廷的人。不是历史不给力啊,实在是人类社会几乎所有的斗争就是围绕利益两字展开,演绎了几千年的老套剧情,一直到现在还是这样。于是乎,东窗事发了,电影中的那个人,也就是历史中的盖伊福克斯,被审判并判处死刑。

讽刺的是,从盖伊福克斯被绞死的那一刻起,英国 P 民们纷纷涌上街头,自发组织起篝火晚会,甚至放起了焰火,来庆祝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卑鄙无齤耻呆板保守的天主教徒们终于被法律制裁了!这个传统,还有个专属性的历史名词,叫做 “盖伊 · 福克斯之夜”。即便到了今天,英国 P 民们依旧会在 11 月 5 日,焚烧盖伊 · 福克斯的肖像,来庆祝和呐喊。电影中多次出现的烟花,在真正的历史中,实际上是英国 P 民用来庆祝火齤药阴谋被粉碎的,但到了影片中,导演一出乾坤大挪移,烟花就成了 P 民们心中的那种心灵寄托:对权力和压迫的反抗所激发出来的力量。

顺便提一下,本来对天主教徒还算比较宽容的詹姆士一世,从此彻底不淡定了:娘希匹的,敢爆朕的菊花?他颁布法令:禁止天主教徒居住在伦敦附近,禁止他们从事法律和医药行为,还威胁一部分富有的天主教徒,要想继续当高富帅,就马上加入新教,不然朕叫你们一秒钟变吊丝!于是乎,原本骨头硬得很的天主教徒们,一个个缴械投降,纷纷表示自愿加入新教。这么看来,所谓的斗士,在大棒面前,也不过如此,真逗!

历史就是这么个历史。我敢保证看完这部电影的,10 个里面有 9 个压根就没去查证什么是 “火齤药阴谋”。可是到了电影中,导演稍稍用了点小技巧,就把看电影的 P 民(特别是中国的 P 民)忽悠得高潮迭起。才 2 分钟,前戏都没开始,P 民们就被忽悠得认为自己已经 “得到了万能的思想,掌握了伟大的反抗精神”。

四、吊丝的逆袭

接着,一个长得很抱歉,但口才极好的自恋狂,出现在电视中,他是整部电影的关键元素之一,也是第一个被 V 解决的。他在脱口秀中尽情地嘲讽美国,说美国不过就是大英帝国的殖民地罢了,美国人该为三百多年前的波士顿倾茶事件负责了,甚至给美国人取了个外号叫做 “烂屁齤眼的美国鬼子”,台下一片欢呼。当他说到“力量来自团结、团结来自信仰”、“我是敬畏上帝的英国人,我无比骄傲!英格兰必胜!” 的时候,台下完全狂热了,掌声尖叫声不绝于耳。

我想说的是,当年的吊丝——希特勒就是靠这种天赋,把 P 民们忽悠得分不清东西南北的。德国的 P 民们,从此毫不怀疑地认为日耳曼民族才是世界上最优秀最纯正的民族。结果他得到了什么?P 民们一人一票地将纳粹党选为国会第一大党,希特勒也一步步地成为总理、元首。P 民们内心深处那一点民族主义,被人稍微忽悠一下,就全部迸发出来了。无数人拜倒在元首的脚下,愿意为元首、为大日耳曼、大德意志战斗到最后一刻,犹如钢铁战士附身一般。

结果十几年后,盟军打过来了,钢铁战士变成了小娘子,一夜之间一个个全部成了纳粹的受害者,哭哭啼啼地跪在盟军大爷面前,声泪俱下地控诉纳粹。这就好像嗡嗡嗡期间,红卫兵们整起人来那叫一个争先恐后,每天都是斗倒一切牛鬼蛇神,但是嗡嗡嗡刚完,都说自己是挨整的受害人。所以,我倒觉得,这部电影中最经典的台词,并非什么 “人民不应该怕政府,政府应该怕人民”,而是 V 在电视中演讲的那句话:不过话说回来,你们如果要找罪人的话,照照镜子就行了。

可是咱们这些 P 民们,从来都是自我安慰:错误那都是政府犯下的,和 P 民没有关系,因为 P 民人微言轻,不是历史的创造者,无法改变大局。 即便偶尔犯错误,那也是被政府影响,被迫无奈的。于是,二战的全部罪责都推到了希特勒和纳粹身上,嗡嗡嗡的所有错误都给了太祖和 TG。

五、洗脑的至高境界

有一幕,我印象非常深刻:伊芙在 V 家中醒来的时候,V 正在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庆祝复仇成功。当年在实验所对 V 施暴的司令官,如今被 V 以自己的,或者上帝的,或者公众的名义 “正法”。伊芙看着眼前这个神秘的男人,各种猜不透和看不懂,还以为他精神分裂了。

V 解释道,他模仿的是最喜欢的电影《基督山复仇记》中的经典桥段,并邀请伊芙一起观赏。伊芙马上问道:是大团圆结局么?V 说:是电影特有的团圆。于是伊芙马上答应观赏。看到这里,我不由得想问一句:到底是政府用和谐的电影来洗脑,还是 P 民本身就追求和谐的电影?

对于这个疑问,导演依旧利用 V 在电视中的演讲,给出了答案:我知道你们为何这样,我知道你们害怕。谁不会呢?战争、恐怖事件、疾病,曾经有无数的问题企图要摧毁你的理性,剥夺你的常识,恐惧控制了你,你在慌乱中投向了元首先生,亚当苏特勒,他许诺给你们秩序,他许诺给你们和平,所要的回报,是你的服从和沉默。

的确,恐惧使得 P 民们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人和政府来给予他们力量和安全感,他们愿意用自由换得安稳的生活。在安稳生活来临之前,P 民觉得这是一笔划算的交易,政府也确实兑现了诺言。我们可以看到,在演讲开始前,导演呈现给我们的 P 民们是这样的生活:一家三口坐在舒适的沙发上看电视、老人们坐在养老院里喝茶下棋、男人们坐在酒吧里饮酒畅谈,但是,当某个自诩具有独立之精神的 “公知”V 先生出现后,P 民们的三观,突然就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在现实中,P 民们一方面追求安稳,一方面又追求自由,既想政府跑,又不准政府吃草,这种不可思议的矛盾,使得 P 民们陷入了不可思议的 YY。最终,P 民们自己将自己忽悠到了高潮:宗教因此应运而生。神,可以给自己力量,又不至于束缚、剥削自己。P 民们跪在神的面前,无比 “虔诚” 地祈求神可以给予自己无穷的力量,满足自己无穷的欲望。有些人爱钱,祈求神可以让自己中大奖,这样就可以想做啥就做啥;有些人爱生命,希望神可以给予自己青春永驻的身体,这样就可以想干嘛就干嘛。

可以这么说,P 民创造了神,而神在 P 民的 YY 中创造了世界,世界又创造了 P 民,这样循环往复,莫名其妙…… 在潜意识里,P 民们热爱真善美,拒绝假恶丑,希望自己可以活在没有痛苦的世界里,钱多得花不完,寿命多得自己都嫌长。到底是谁在洗脑?几千年下来,其实都是 P 民在给自己洗脑,但为了给自我一个台阶下,就偏偏要说这是政府在给自己洗脑,灌输河蟹理念。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 “贱” 吧?在影片刚开始的时候,导演就借着 V 的口,毫不留情地嘲讽了 P 民一把:这样的例子是太多了,人们往往用至诚的外表和虔敬的行动,来掩饰一颗魔鬼般的心。到了后来刺杀主教的时候,V 的嘲讽更是升华到了一个全新境界:我就这一从圣经中,偷出断章残句,来掩饰我赤裸裸的恶行,外表上装作圣徒,暗地里却是魔鬼心肠…… 这句话既是说给衣冠禽兽的主教听的,也是说给政府听的,更是说给所有 P 民听的。

如果说政府是真小人,那么 P 民绝对是伪君子…… 六、魔鬼 PK 神的使者

这部电影有一个终极拷问——V,到底是什么?

在 P 民眼里,他是一个 “思想” 的传承人,一个拒绝洗脑的智者,一个值得 P 民膜拜的神的使者。

在政府眼里,这是一个不守规矩的人,一个破坏社会秩序的人,一个需要消灭的魔鬼。

应该说,P 民和政府都受到了立场的蒙蔽,是片面的。那么谁能客观的评价他呢?这个人就是女主角伊芙。在一开始刚接触 V 的时候,伊芙对他并不了解,对他既好奇,又畏惧。可以这么说,伊芙在这个时候,对 V 的认知和评价绝对是客观公正的。于是,看完《基督山复仇记》后,V 问伊芙:喜欢它吗?伊芙突然冒出这样一句回答:喜欢,但让我同情海黛小姐,因为他关心复仇胜过关心她。V 听后尴尬了一下,没有做声,我想他确实也说不出什么话来。

紧接着,电视马上切换到了 BTN 的新闻,正在播报政府喉舌——路易斯的死讯。V 看后想立即关上,被伊芙阻止。伊芙看完报道后,认为是 V 拿着自己的通行证去把路易斯杀死的,便开始质问 V 为什么要这样做。V 很淡定地回答:暴力可以用来做好事。我不知道这句话如果是从政府口中说出来的,会引起 P 民们什么反应。但这是从一个自认为代表正义的公知口中说出来的,一句万恶的话,却一下子成了真理。

V 的家中摆着一面镜子,上面有一句话:藉由真理的力量,我在有生之年得以征服万物。伊芙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你的座右铭。V 却答道:这是浮士德说的。伊芙很冷淡地说道:浮士德讲的是欺骗魔鬼的事情罢了,言下之意就是少拿这种妖魔鬼怪的事情来糊弄我,你比魔鬼好不到哪去,满口的真理正义,一肚子男盗女娼。

我突然就想起了戈登坐在自家的密室对伊芙说的那一句话:你开始失去的不仅是口味,你戴面具的时间太长,以至于都不记得面具下的自己是什么样子了。自始至终,V 都只是一个复仇者。他在整部电影里,做的最专注的事情就是把当年在研究所研究、虐待自己的人物,一个个地杀掉,并在最后把整个事件的主导者苏特勒元首给杀掉。至此,他的仇全部报完,他也就选择了死亡。至于炸掉国会和占领国会,那都是伊芙和 P 民的事情,与自己无关了。

很难想象,一个脑袋里装满了仇恨的人,只演讲了不到 5 分钟的时间,就把 P 民们忽悠得高潮迭起;只花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把一个被政府洗脑好几年的女孩,给彻底洗脑了。可是,V 就这样做到了。他不仅做到了,还很成功。

P 民们在听完他的演讲后,突然一下子就觉醒了,一下子就发现政府是充满谎言的,一下子就发现自己原来还存在着 “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一下子就发现自己原来还可以反对政府甚至推齤翻政府。这么多想法,一下子爆发出来…… 我不由得想问:早干嘛去了?

最神奇的是伊芙。她被 V 关在小黑屋里,疯狂地折磨了几十天,连头发都被剪掉了,却仍在内心坚守着那份信念——我要保护 V 的安全。在这段时间里,给予她力量的,就是一张纸条。纸条上面写满了一个叫做瓦莱丽的姑娘对于社会和政府的抗诉。

最后,她以为自己坚守住了最原始的 “良知”,却发现这一切竟然都是 V 的骗局。她愤怒了,抓狂了,不停地质问 V 为何要这样。V 很淡定地回答:艺术家用谎言来道出真相,没错,我是制造了一个谎言。但是正是因为你相信,你才找到了自己真实的一面。把镜头推向影片开始不久,伊芙在 V 的家中不停地后悔自己对警齤察所做的事情,V 安慰道:你做了你觉得正确的事情。伊芙说:不,我不应该那么做,我当时肯定发神经了。V 马上反问道:你是真的这么想的,还是他们希望你是这么想的?

V 一面让伊芙从政府的洗脑中 “解放” 出来,一面又用政府的洗脑方式(或者是比政府更加厉害的方式)将伊芙的脑子给洗得一片空白,除了仇恨,什么都没有。他要打造一个和自已一样的伊芙:眼里只有仇恨,构成世界的基石,仇恨支撑着自己吃饭睡觉呼吸,连血管里都充满着仇恨。在于 V 的相处过程中,伊芙逐渐拒绝被政府洗脑,当她自以为发掘出真相的时候,却被 V 洗脑了。

从后来的发展来看,V 的目的达到了,他把伊芙变成了一个连昔日的亲密同事都认不出的人。V 在她面前抱怨——他们对我做的事是非常恐怖的。伊芙的反应是什么?很淡然的一句:他们也创造了一个非常恐怖的人。而现在,V 又创造了一个更加恐怖的人。看过龙珠的都知道,当眼里只有仇恨和愤怒的时候,就会变成超级赛亚人…… 于是,影片的最后,V 先生放心大胆地把炸掉国会大厦的 “重任” 交给了伊芙,而他选择去见那个曾经创造了他的人——苏德勒。报仇是当务之急,至于所谓的托起 P 民心中的那一份希望的“神圣使命”,那实在是很其次的事情。

V 报仇完毕,艰难地走回来,伊芙却还是在那不停地挣扎,她一度动摇了。借用《让子弹飞》里面的台词来形容 V 的归来——有时候死人比活人好用。V 用最后的生命,将伊芙的信念彻底坚定,促使她即便是面对手齤枪,依旧毅然决然地扳下了按钮,那列装满火齤药的地铁,载着 V 的尸体,载着 V 的忽悠,载着伊芙的仇恨,载着 P 民们的 “希望”,迅速驶向国会大厦。

伊芙以为自己开创了一个新纪元。她却不明白:所谓上万年的人类文明,从来是按照 DNA 式的螺旋状前行的。循环往复,去去回回。所谓的新纪元,无非是历史的一个圈。

七、那些年,他们搞过的 G 情

在这部电影中,除了 V 和后来被 V 煽动得去占领议会大厦广场的 P 民外,反对政府,嘲笑政府的还有谁?当然少不了伊芙的好朋友,电视人戈登。他在里面做的最出彩或者说最出格的事情就是,制作了一期嘲笑元首苏特勒的节目。

在这期节目里,对元首的辛辣讽刺,逗得观众们哈哈大笑。戈登先生非常得意,他认为自己开创了一个新时代,他认为自己是一个有 “良心” 的媒体人。他未必不知道得罪元首的后果,可是他却依然去做了,这是为什么?是真的具备大无畏的 “公知” 精神么?不需要观众去猜测,他自己在后面就给出了答案:我会做某种形式的道歉,做些无聊的筹款活动,与此同时,我们的收视率会打破记录。说难听点,这叫“哗众取宠”。自以为抨击了一下政府,嘲讽了一下元首,就可以获得 P 民们的崇拜和仰慕,就能成为 P 民们心中的“精神领袖”。于是,带着 P 民们的崇敬,他被关进了监狱,然后死去。

戈登先生是不是受害者?他当然是受害者。他的暗室里面,收藏着各种劲爆且 “非主流” 的禁品,连古兰经这种伊斯兰教徒的东西,他都收藏起来,而且他还是个同性恋,这种不太传统的口味,政府无法容忍,让他很郁闷。就像后来,信中的主角瓦莱丽,她爱上了同性,不为老师接受,甚至不为父母接受,最后被社会彻底唾弃。有人会认为,这是罪恶的政府主导的扭曲价值观,限制人民的恋爱自由。在这里,P 民再次成为了政府的受害者。我还是那句话,P 民们将罪恶推向政府的时候,一定要记得照照镜子。

当 P 民为寻求自我洗脑获得心理藉慰的时候,创造了宗教。但是,起码有一半的宗教对于同性恋是持负面态度的,最典型的就是亚伯拉罕诸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他们中的原教旨主义派,甚至对同性恋持有强烈的鄙视态度,认为同性恋是性变态的行为,个别地区甚至会将同性恋判处死刑。

像 19 世纪英国著名的文学家奥斯卡 · 王尔德曾经就因为同性恋而被判处 2 年监禁。在他服刑的 2 年里,他的妻子非但不去探望他,反而带着 2 个孩子改姓,并移居外国。他出狱后,人们对他也是避之不及,他的那些社会界和文学界的好友们更是装作不认识他,而广大 P 民们也是对他的 “罪行” 指指点点。三年后,奥斯卡王尔德在众人的非议中,悲愤交加,孤独地死去。八、你被宗教撞了一下腰

说来也真是讽刺,戈登先生冒着生命危险将一本古兰经藏在家中,只为看懂美丽的图画和动人的诗句。不是穆斯林,却胜似穆斯林…… 可惜,这个世界上对同性恋最排斥的就是伊斯兰教徒。顺便说一下这个宗教排斥问题,历史上,天主教徒曾在教皇的许可下和 P 民们的狂热支持下,打着圣战的旗号,对东边的异教徒进行了长达 200 年的宗教战争——十字军东征。这一系列的战争中,几乎每一个 P 民都参与进来了,大家自发组织,对伊斯兰异教徒进行征讨,经常出现 “父亲送儿子上战场、妻子送丈夫上战场、弟弟送哥哥上战场” 的盛况。欧洲的 P 民们,在脑海中创造了一个上帝,然后接受上帝的领导,借上帝之口发出圣战,一路杀烧抢掠。对此,我只能说,政府的洗脑和他们自己对自己的洗脑比起来,简直是弱爆了。

影片结尾,当 P 民们打着觉醒的旗帜,浩浩荡荡涌向广场的时候,当他们以为自己取得最终胜利的时候,导演却用了这样一种首尾呼应的方式,将 P 民的脸抽肿:影片的开头,当盖伊 · 福克斯被绞死的时候,整个刑场都沸腾了,大家尖叫着,欢呼着,切克切克闹,把手放在空中甩,我叫你什么都不用管。成百上千的 P 民,除去那个女人(或许是犯人的妻子)面带哀伤,其余的一律以胜者的姿态在庆祝阴谋的粉碎。几百年后,又是这样一群 P 民,戴着当年唾弃的那个异教徒的面具(真 TM 够讽刺),以胜者的姿态聚集在议会大厦下面。他们见证那所谓的伟大历史时刻,就像 400 年前见证火药阴谋的破产一样……

艺术刻画下的 P 民是这样的,那么,现实生活中的 P 民,又是怎样?

答曰:没有最复杂,只有更复杂

在 P 民构成的这个社会里,出现了种种奇怪的现象:路人总是冷漠无情,网友都是义愤填膺。一个个在外头,乱闯红灯、随地吐痰,到了网上,都 TM 成了道德帝;在公交车上,看到小偷之后,立即将头扭向窗外,掏出手机发布微薄,开篇第一句:这个社会怎么了?!然后开始对政府各种口诛笔伐。我不由得想问一句:到底是路人从不上网,还是网友永不出门?
九、故事里的事,说是不是就是也是

电影结束了,我的脑海中想起了一段历史往事,不妨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法国大革命时期,吉伦特派当政,鉴于 P 民们刚刚推翻波旁王朝,法国需要一个比较稳定的环境来恢复国力,而且波旁王朝在国内仍有相当的基础,为了避免再次动乱,他们主张温和改良,并反对处死路易十六。可惜部分热心的群众认为,这是软弱无能的做法,既然是革命,就要把路易十六的命拿来。当时的反对派雅各宾派,感觉到了民意转向,立即跳出来高喊:必须处死路易十六,必须延续暴力革命!

于是乎,P 民们的热情被激发出来了,在雅各宾派的带领下,推翻了吉伦特派。由于政权的更迭频率太快,整个法国陷入了无止境的动乱,雅各宾派又分成了 2 派,一派为了顺应 “民意”,主张放松恐怖统治;另一为了更加顺应 “民意”,主张革命恐怖政策。正当 2 派争得不可开交的时候,雅各宾派内的一个超级大佬罗伯斯庇尔站了出来,仅仅用了 2 个月不到的时候,把 2 派镇压了,并在之后将 2 派领导人给杀死。接着,他又把路易十六和许多吉伦特派的骨干人员给送上了断头台。

吉伦特派的领袖之一罗兰夫人,毫无疑问的被拿来祭旗(值得一提的是她可以逃走的,却选择自投罗网),走上断头台的时候,她面带微笑对着革命广场上的自由雕像说了一句千古名言:自由啊自由,有多少罪恶假你之手而行!咔嚓,手起刀落,罗兰夫人的头颅滚了下来,前来围观的 P 民们无不高潮迭起,大家载歌载舞,自发组织起来庆祝这一盛事。当 P 民们自认为取得最终胜利的时候,罗伯斯庇尔的威望也达到了顶峰。皆大欢喜,P 民十分开心,雅各宾派也十分开心。

所谓的十分开心,其实也就是开心十分钟。当罗伯斯庇尔先生被 P 民公投选作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独裁官(这头衔叼)” 和“法兰西护国公”之后,他理所当然地顺应“民意”,开始了其犀利的恐怖统治:清理保王派和吉伦特派的余孽,打击那些扰乱市场和社会的投机分子,顺便也把 P 民们也整了一遍。P 民们就不开心了,加上一群保王派的煽动,独立自主的思想和精神又从脑海中冒出来,于是乎,各界群众纷纷走上街头抗议雅各宾派的“暴政”。于是乎,雅各宾派倒台,一群大资本家在 P 民的拥护下执政,是为“热月政变”。

在热月党人执政的那几年里,公道说来,还是做了些好事的,为法国的发展提供了安稳的环境。一方面清除雅各宾派的恐怖政策和激进措施,另一方面又尽力保护革命成果,维护共和制,希望建立资产阶级的正常统治秩序。可是,P 民们又不干了,他们表示大法兰西一直就是欧洲最强的帝国,现在居然要受到欧洲其他国家的武装干涉(为防止革命输出,其他国家组建起反法同盟)。在 P 民的强烈要求下,雅各宾派又重新活跃起来,于是,热月党人组建的督政府摇摇欲坠。

这个时候,在非洲取得各种胜利的优秀将领拿破仑先生,看准了时机,悄悄滴回到了法国。平心而论,拿破仑确实是个少有的军事天才,他在执政之前,以其优秀的战绩,赢得了国内广大 P 民的好感,大家通过拿破仑,寻回了久违的傲娇感。P 民们开始给自己洗脑:法兰西是最伟大的国家,法兰西的军队是战无不胜的军队!

拿破仑刚回巴黎,狂热的 P 民们就开始奔走相告:拿破仑将军回来了!接着,巴黎沸腾了,整个法国沸腾了,拿破仑波拿巴,这个年仅三十岁的天才军事家,在 P 民的拥护下,轻而易举地发动了政变,成立了执政府,成为第一执政。之后,拿破仑多次发挥其优秀的军事才能,对内镇压了保王派,对外击败了反法同盟,个人威望直线上升。为了报答给自己带来安定与强大的优秀领袖,狂热的 P 民支持拿破仑修改宪法,改任终身执政,2 年后,P 民们又一人一票通过新宪法,将这个曾经的科西嘉 “怪物” 送上了皇帝的宝座。从此,拿破仑带着法兰西 P 民们的强烈自豪感,在欧洲大路上南征北战,叱咤风云。

说到独裁和专制,估计被 P 民们砍头的路易十六都没有拿破仑厉害~ 可是,P 民们义无反顾地支持着他,因为 P 民们厌倦了被欧洲各国欺负的岁月,厌倦了恐惧,而这位强有力的皇帝可以给他们带来秩序与和平。尽管,P 民们需要付出服从和沉默的代价。不过这笔交易很合理,至少那个时候的 P 民认为很合理…… 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了滑铁卢战争,P 民们心中的偶像失败了,他被流放到了几千里之外的孤岛。

P 民们很失落,他们顿时失去了精神支柱。这个时候,波旁王朝的路易十八,、带着 “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的那份傲娇,回到了法兰西。为了讨好 P 民们,他做了相当给力的改革,有意将法国的制度向英国过渡。可惜,P 民们觉得她这个人不给力,无法将法兰西带回拿破仑时代的辉煌,不多久,P 民们又爆发了七月革命,换了个奥尔良王朝。于是,法国就这样在维也纳体系的束缚中,缓缓前行了 30 多年。

也不知道到底是因为奥尔良王朝不卖鸡翅还是因为软弱无能,P 民们又发动了二月革命,将其推翻,成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当然,P 民们一直在等待,等待第二位拿破仑前来拯救自己,恢复法兰西帝国的荣耀与辉煌。1840 年,拿破仑一世的遗体被运回巴黎,那一天,有近百万的 P 民冒着严寒迎接他们伟大的皇帝。

这一幕,被拿破仑一世的侄子路易拿破仑波拿巴记在了心中。自从罗马王去世后,他就打着拿破仑一世的招牌在 P 民中行动。二月革命的时候,他远在英国,革命一成功了,立刻就回到法国,靠着其叔父的影响力,当上了第二共和国的总统。总统虽然很牛 X,但听起来总还是不如皇帝霸气,于是人心思动。他看准了 P 民的真实想法,并有效利用,屡次修改宪法、取消普选权、解散议会、镇压反对派(这些步骤是不是看起来很眼熟?),一步步地窃取二月革命果实(KMT 对袁世凯也是这么形容的)。

可奇怪的是,P 民们压根就没有反对这种剥夺他们政治权利的行为,相反还在支持大总统先生完成他的终极目标——称帝。终于,在 1852 年 12 月 2 日(拿破仑一世也是这一天加冕称帝的),拿破仑一世的侄子路易拿破仑在 P 民们的拥簇下(全民公投是否赞成帝制,800 万票中有 740 万赞成),黄袍加身。

且看拿破仑三世称帝后做了些什么呢? 建立了一套庞大的军事官僚的国家机器,解散工会,封闭进步报刊,禁止一切民主派和共和主义者的活动。他还利用天主教会控制了国民教育,并让农村教士充当密探,互相揭发告密。论专制程度,那是比他叔父还要厉害。但是 P 民们非常乐意地接受了这种统治,还让他稳稳当当地做了 19 年皇帝,点解啊?因为他们的皇帝,继承了拿破仑一世的优良传统:发动对外战争,并且还具备一项他叔父不曾有的功绩:对内盲目追求工业发展。

P 民们未必能够享受到多少工业化的果实,但是工业化却让法国看起来很强大。P 民们拾回了初恋般的尊严感和傲娇感,他们在拿破仑三世的带领下,重建了帝国在地中海东部及爱琴海沿岸的势力,甚至将势力扩展到了远东的大清帝国。眼见着皇帝陛下就要遵循着拿破仑一世的足迹,称霸欧洲大陆的时候,他们的邻国,那个曾经四分五裂、弱不禁风的普鲁士,却以王者的姿态,站到了法兰西帝国的面前。

拿破仑三世积极对外用兵的时候,普鲁士王国的威廉一世和铁血宰相俾斯麦却在 P 民们的支持下,进行了一系列的统一战争。两个强国为了争夺欧洲大陆霸权,不可避免的刀锋相见。结果是什么?法兰西帝国上至皇帝,下到小兵,全军被普鲁士俘虏,帝国被迫签订了足以让所有法国人羞愧一辈子的《法兰克福条约》。十、壮哉我大 P 民

你可以限制我们的言论,剥夺我们的自由,但你绝对不能抢走我们的尊严和傲娇感…… 这就是 P 民们的逻辑。在这种逻辑的主导下,P 民们发动了革命,将第二帝国彻底终结,并把他们的皇帝关进了监狱。第二年,他获释出狱了,从此远离祖国,客死他乡。而此次战争中强大起来的普鲁士,最终成为了德意志帝国,并在之后的 70 年里,这个帝国的几位领导人在 P 民们的狂热支持下,不断地挑战欧洲甚至世界的霸权。

OK~ 讲完了,你可以认为这是一段历史,也可以觉得这是一个故事。具体是什么,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精神去衡量~ 对吧?

P 民人微言轻,在政府和统治者面前始终是弱势群体…… 我呸!

末了,我还是要重复一遍罗兰夫人的名言:自由啊,有多少罪恶假你之名而行!

自由,确实是个好东西,听起来非常诱人。也正因为诱人,才能成为忽悠 P 民的最佳口号。自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以自由为借口,行罪的我们。

知乎用户 Robin 发表

显然大多数人民并不知道什么是民主,让这样的人民行使推翻政府的权利是很不理性的,任由这些人率性为之,只会留给大家一个没有秩序的世界,常听人说什么无自由毋宁死,觉得极不负责,因为许多人在明明不知道什么是自由的时候,就去追求所谓的自由了,然后他自己死了无所谓,然后把几十年的动乱留给世界,自我感觉良好把自己当作英雄,打着为了什么民主自由的口号,其实只是为了发泄自己都无法理解的怨毒。

其实有些不太喜欢主角,v 只是为了报复世界但是他并不具有一点政治信仰,电影里 V 死了,给这个故事一个还算不错的结局,可是如果是现实世界,无疑 V 通过煽动无知的人民,最后会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政客甚至是国家元首或者党魁,然后 V 通过这些谎言成为新的政客,然后被下一个报复者夺走手里的权利。

显然真实的世界并不是这样的,因为政府知道大多数人民是愚蠢的,然后不给予这部分人应有的权利,以免这个世界变得跟想想的一样糟糕。

其实,许多人只是为了好玩,然而很多有心人在利用他们夺取所谓的利益吧

知乎用户 周周 发表

英雄为了杀死恶魔,必须化身为更强大的恶魔!
而杀死恶魔的同时,英雄也就成为被他拯救的羔羊的恶魔,命运的循环吗?
不,作为英雄的 V 打破了了这个循环,他选择了和恶魔同归于尽!
但是,我们的英雄往往不会意识到这一点!因此,民众们不要害怕,不要彷徨,请绞死我们的英雄,让他成为不灭的英灵!

知乎用户 林克 发表

嗅着血液的芬芳,

我找到安魂的殿堂,

在我入葬的晚上,

你是否一直悲伤。

……

在点开《V 字仇杀队》的时候,我并不知道这是沃卓斯基两兄弟的作品,如果事先知道的话,我想我会以一种更加适应的速度进入剧情。

毕竟《黑客帝国》这部电影早已奠定了我对这两兄弟控局的信心。

不管怎么说,影片开始了。

第一眼看见 V 时就有一种说不出的熟悉感,老实说,我喜欢他的面具,这样冰冷而沉重的面具有一种蛊惑人心的魅力。

这个时候的我并不知道他的扮演者就是《黑客帝国》中的史密斯,只是本能的觉得面具背后的那人有一点熟悉,我先入为主的认为他本应该做得更加优雅,我先入为主的认为这又是一个 “白日是乡绅,夜晚是唐璜” 式的人物,我并且先入为主的认为他的语速过快,缺少了不慌不忙的力量。

当然,若是我早知这是沃卓斯基两兄弟的作品以及 V 的扮演者就是雨果. 维文的话,我就该知道这一切都事出有因。

好了,闲话不说,先站在一个完全客观、中立的角度来看看这部电影讲了什么。

用最简明的话来概括,这部电影的背景设定是一个平行世界,以二战为划分,现实世界中德国输掉了战争,人民捍卫了和平,而在电影中的世界,德国获得了胜利,欧洲国家大多数沉沦,只留下了一个四面楚歌的英国。而在二战之前,所有的历史跟现实一模一样。

包括莎士比亚,包括 1812 序曲,也包括电影中着重强调的 “黑火药阴谋”,历史上是确有其事,并且直到今天,11 月 5 日依旧是英国佬的篝火烟花节。

在这种背景之下,纳粹、独裁便是当局者的主旋律,于是有了夜宵禁,也有了同性恋禁——这种禁,是杀。这跟现实中当年的纳粹党是多么的相似,这已经不是映射,而是直指其名。

在这样的背景下,妄图用恐怖手段来操控民众的政党不惜用活人做实验,力求制造一种 “只有我有解药” 的病毒。这样一个灭绝人性的实验最后毁灭于一场爆炸当中,而主角 V 便是从爆炸中得以解脱的其中一个实验对象。

浴火、咆哮、仇恨,走出来的 V 仿佛一个从地狱中走出来的恶魔。

实验用的病毒杀害了大多数实验对象,却唯独没有杀死 V,甚至他的基因产生了异变,他敏捷、有力,逻辑慎密而又意志坚定,如同一个巨大的复仇之魂,他是基督山伯爵。

那么接下来的事就该顺理成章,让当年参与过这个计划的人一一授首,这便是电影的全部主线。

猥琐的基督主教,死。当年的研究教授,死。当权者,死。走狗,死!

忽有狂徒夜磨刀,杀人何须徒手劳。七杀碑上的句子果真是造反的句子。

总之,V 是杀得酣畅淋漓的,我也看得酣畅淋漓,杀杀杀杀杀杀杀,杀到最后,故事便戛然而止。

那么接着,说一下故事的中心思想。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我比较笃信一个真正的好故事,并不是在讲述得到,而是讲述失去,并展现人们在失去的过程中最终保留下来的,不可或缺的东西。”

先不论这句话的狭义性,单就这出戏而言,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

在复仇的过程中,V 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而又最终保留了什么,这个暂且不提。因为导演用了一种更为巧妙的手法,让这一切在女主角身上承接了下来,在 V 复仇的过程中,女主角得到了什么,女主角失去了什么,而她又最终保留了什么,这才是沃卓斯基两兄弟真正要告诉我们的东西。

当然,还有怒而起之的群众,还有袖手旁观的警官…… 这里就不再赘述。

再来,从中立的角度看完,那么下面该是我对导演个人意图的解读。别的不谈,只说说以下在电影中出现的三个名称。

第一,《1812 序曲》。从网上得知,1812 序曲是柴可夫斯基于 1880 年创作的一部管弦乐作品。该作品以曲中的炮火声闻名,在一些演出中,尤其是户外演出,曾起用真的大炮。

不知是否导演看中了它的炮火声,《1812 序曲》得以出现在影片中两个极具代表性的时刻。首先,V 在与女主的初遇中,上演了一幕炸掉女神像的戏码,在雄壮的序曲声中,拿着天枰的女神像浩浩荡荡化为飞灰,既回应了开头的 “黑火药阴谋” 又犹如为全戏拉开了序幕,那些腾空而上的烟火奠定了整个作品的基调。

接着,作品的最后,V 完成了四百多年前黑火药阴谋未能完成的壮举,在庄严有力的曲声中,议会大厦轰然崩塌,为作品落下了帷幕。最初的就是最终的,不知导演是否在表达这种东西,总之,首尾呼应,环环相扣是做到了。

网上有高尔基对于《1812 序曲》的评价,说它的声音表达出人民奋起保卫祖国的威力,这一点不知是否被导演借鉴到作品中去,反正我是从最后五百多个 “V” 中看到了一点影子。

按说当年黑火药阴谋也是挖了一条地道,要从地道中炸毁议会,结果并没有成功。而这次地道换成了地铁,于是便成功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科技永远是第一生产力。

第二,《基督山伯爵》。基督山伯爵的名称多次出现在电影以及主角 V 的口中,可以说伯爵的故事指导了整个电影,也指导了主角的一生。

这不仅仅是主线上的一致,从细节上,一个极其重要的地方在于,在基督山伯爵中,主角唐太斯是在监狱中得到老神甫的帮助才熬过了一生中最黑暗的日子并得到思想上巨大的解放、改变,而在电影中,无论是 V 还是女主角,也都是在监狱中得到了精神的重生,而他们的共同引导者,都是瓦莱丽。

瓦莱丽作为一个被政局赶尽杀绝的同性恋者踉跄入狱,充当了一个《基督山伯爵》中老神甫的角色。老神甫让唐太斯意识到现实的黑暗,并给了他活下去的力量。而瓦莱丽,通过对自身身世的描述,表达出了一种更为深层次的力量,这种力量,不仅传递给了 V,更通过 V,传承给了女主角。

V 在浴火中重生,而女主在暴雨中苏醒。

上帝就在雨中,这段戏是整个电影的灵魂。

女主在这当中起到的作用是,她代替了 V 来表达了 V 的感情。V 该是神秘的、冷静的,有担当的,苦难与折磨应在冰山之下,苦痛与泪水该由另一个人呈现在观众眼前。

这便是我上面所说女主承接了 V 的原因所在。从故事上,她承接了 V 的理想、思想。从表达的手法上,她承接了 V 的感情表达。导演在这里的控场,嗯,很棒!

可是话又说回来,能够连接促进两人灵魂的解放,那么到底瓦莱丽这个同性恋者,是展现出了一种怎样的力量呢,为什么父母的遗弃与牢狱的迫害都不能摧毁她,导演要表达的到底是什么呢?

还是先看看最后一个名称——第三,《浮士德》。

浮士德出现在电影中只有短短一句话,导演也只吝啬的分配了一个镜头给它,甚至在女主的理解中,也只有寥寥几字——“它讲的不是欺骗魔鬼的故事吗?”

当然不是。

如果说《1812 序曲》是电影的序幕,《基督山伯爵》是电影的载体的话,那么浮士德精神才真正是导演要赋予这部电影的灵魂。

也正是瓦莱丽要表达的精神。

什么叫浮士德精神?所谓的浮士德精神,在网上有着太多的叙述,随便一搜,都可以很容易看到诸如:永不满足、不断进取、突破自我之类的。

这样的说法当然很对,不过本文不打算重复如此泛泛的内容。并且导演心中的浮士德精神显然也并非如此。

说起浮士德,当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主角浮士德,也并非魔鬼靡菲斯特,当然也不是天神,而是一个受蛊惑的少女,她的名字叫甘泪卿。

甘泪卿在《浮士德》里经历了什么样的遭遇呢?单纯美好的少女受到了浮士德的蛊惑,她因为浮士德而误杀了自己的母亲,接着她的哥哥也在浮士德手下遭了殃,因为浮士德一时的调戏,她沦为了阶下囚,她的余生都在监狱中度过。

有没有觉得熟悉呢?我们来看看瓦莱丽的经历,单纯美好的少女受到了同性恋的蛊惑,她为了同性恋而被家人遗弃,她的爱人在纳粹统治下遭了殃,她也沦为了阶下囚,她的余生都在监狱中度过。

例子还有,比比皆是。王佳芝受到了易先生的蛊惑,她不单遭到了强暴,还最终被易先生遗弃,她以及她的战友全都在易先生手下遭了殃,她在当晚被斩首。这是《色戒》里的内容。

以上的种种,无论是甘泪卿还是瓦莱丽抑或王佳芝,难道她们不知道其行为对她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吗,可是为什么她们还是要这么做?这可不是用什么爱情二字就可以解释的。

我深信导演心中的瓦莱丽是脱胎于甘泪卿的,因为在浮士德里,甘泪卿说过一句流传至今的话,她说:“只要你想我一时,我就会想你一世”。

便是这句话,道明了所有的一切。

这不是爱情,而是一种自我实现!

你珍惜我一时,我便珍惜你一世,这不是对你的承诺,而是一种对自我价值的实现。我来决定,我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是的,我来决定我是谁,因此,这种自我实现不因你如何对我而改变,不因别人的背弃而改变,更不会因为强权、压迫、折磨、苦难而改变。因为我真正的接纳了自己,我解放了我的心灵,我知道我的战场不在你这里。

不是追求自由、不是捍卫权利这种形式上的东西,而是自我实现。

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人类的需求从低到高首先是生理的需求,例如食物、空气。接着是对安全的需求,再来是对爱的需求,在爱之上,是对尊重的需求,最后,一个凌驾于一切之上的需求,便是自我实现的需求。

“人有一种冲动,要在直接呈现于他面前的外在事情之中实现他自己。” 这是黑格尔的话。

这种自我实现在甘泪卿这里是 “只要你想我一时,我就会想你一世”,到了瓦莱丽处,便变成了 “我依旧爱你,全心全意。”

而这个,才是导演真正要表达的东西。

反抗压迫、反对禁锢、追求自由、追求平等,只是自我实现的其中一个方式。真正温暖了 V 与女主心灵的,是这种忠于自我的价值实现。

而将自我实现贯彻到底的,便是那一节向着议会大厦轰然而去的列车。这个东西,V 懂,女主也懂,因此,她帮他按下了列车的闸铃。

几年前《色戒》公映的时候,一个朋友曾找来一篇观后感给我看,印象尤深有这么一句:“易先生跑后,王佳芝一个人走出了街道,仿佛整个世界停止了转动,那一刻的王佳芝好美!”

在当时那篇观后感中,作者将王佳芝的这种向易先生告发的举动归结为了爱情,他认为王佳芝舍身告发的举动是因为她对易先生产生了爱情,是爱情促使她作出了这种行为。

当时的我看完之后对这个观点并不苟同,现在也是一样。的确,我也觉得那一刻的王佳芝好美,但如果只是爱情,那她不会那么美。

我相信,我承认,我坚持,这种举动与其说是爱情,毋宁说是王佳芝对于自我的一种实现。

一部两小时十多分钟的电影中,浮士德三个字只出现了不到三秒,那是女主角在擦镜子的时候——“Vi veri universum vivus vici” 一排呈弧线半月型的拉丁文镶嵌在镜面之上。翻译过来是 “藉由真理的力量,我在有生之年得以征服万物。”

这是 V 对它的解释,但不知为何,当时我脑中想到的却是这么一句歌谣:嗅着血液的芬芳,我找到安魂的殿堂,在我入葬的晚上,你是否一直悲伤。

……

影片上画之后,在各地的观众中引起过不同层面的影响,我上网查了查,有高呼自由万岁的,有高呼思想解放的,也有单纯觉得电影不错的,甚至还有原作者的愤慨——创作出 V 的原漫画作者表示沃卓斯基两兄弟以及导演詹姆斯. 麦克特格在挂羊头,卖狗肉,把他的故事改得面目全非。

不说国外,单就中国网上的影评,就有很多不同的见解,有些详细介绍了故事的内容以及导演再创作的背景,有些从抒情的角度表示这是一部多么华丽的大片,有些更是觉得此片能在中国不被禁简直是一种奇迹…… 不过我看了那么多篇,没有一篇点中故事里最为核心的东西,我个人觉得有些遗憾。

当然,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泷泽萝拉,一篇评论也无法道尽电影中的一切,不过最后,还是有些微的杂项补充一下。

最后的镜头里,五百多人带着 V 的面具一起前进,这一幕画面早已被香港的杂志用烂,当时不解其意,只是觉得蛮有创意。现在,还是得对导演的心思致一番敬意。

不管怎么说,那张福克斯面具上,有着蛊惑人心的魅力。

另外不知是否崇尚自由的人都喜欢吃烘焙面包并在上面煎上荷包蛋,总之片中另一位自由勇士戈登就是这么做的。导演似乎总喜欢时不时的在暗示什么,比如说,那位独裁的元首便名叫沙特勒,跟历史上那位只有一字之差。

除此之外,影片中让我眼前一亮的还有扮演小时候女主的萝莉,萝莉控什么的,才不会承认呢。

有人说这部电影是《1814》加《歌剧魅影》加《基督山伯爵》的集合体,对此,我保留意见。

最终,V 在复仇中完成了自我的实现,将最后一个仇人手刃之后,他来到装满火药的列车当中,在玫瑰花与序曲的陪伴中安睡着向议会大厦轰然而去。

这个时候该有声音:“亲爱的,请将我携入一连串的哀悼或凯旋,用音乐,用花圈。”

(完)

知乎用户 小天狼星 发表

V 字仇杀队的台词太绝了,完美表达了它的思想。按顺序记录如下。

1.We are told to remember the idea and not the man. Because a man can fail. He can be caught,he can be killed and forgotten. But 400 years later,an idea can still change the world.

我们被教导要记住思想,而不是记住人,因为人可能失败。他可能被捕,被杀死,被遗忘,但 400 年后,思想仍可改变世界。

这段台词完美概括了这篇电影的情节。V 虽然肉身已死,但他的抗争精神鼓舞了千千万万普通民众,让他们自发走上街头加入革命。

2.While the truncheon may be used in lieu of conversation,words will always retain their power.Words offer the means to meaning and for those who will listen, the enunciation of truth. And the truth is there is something terribly wrong with this country, isn’t there? Cruelty and injustice, intolerance and oppression. And where once you had the freedom to object, to think and speak as you saw fit,you now have censors and surveillance coercing your conformity and soliciting submission. How did this happen? Who’s to blame?Certainly there are those who are more responsible than others. And they will be held accountable. But again, truth be told, if you’re looking for the guilty,you need only look into a mirror. I know why you did it. I know you were afraid. Who wouldn’t be? War,terror,disease. There were a myriad of problems which conspired to corrupt your reason and rob you of your common sense. Fear got the best of you. And in your panic, you turned to the now High Chancellor Adam Sutler. He promised you order, He promised you peace. And all he demanded in return was your silent, obedient consent. Last night, I sought to end that silence. Last night, I destroyed the Old Bailey to remind this country of what it has forgotten. More than 400 years ago, a great citizen wished to imbed the 5th of November forever in our memory. His hope was to remind the world that fairness, justice and freedom are more than words. They are perspectives. So if you’ve seen nothing, if the crimes of this government remain unknown to you,then I suggest that you allow the 5th of November to pass unmarked. But if you see what I see, if you feel as I feel, and if you would seek as I seek, then I ask you to stand beside me, one year from tonight, outside the gates of Parliament. And together, we shall give them a 5th of November that shall never, ever be forget.

尽管沉默代替了对话,但语言却总是能保持它的力量。语言提供了表达见解的方式,而且它可以告诉那些愿意倾听的人们真相。而真相是,这个国家有些事情不正常得可怕,不是吗?残暴,不公,歧视和镇压。在这块土地上,你们曾经有过反对的自由,有过思考和言论的自由。你们现在拥有的是胁迫你们就范的审查制度和监视系统。这是怎么发生的,这要怪谁?当然有些人需要背负比其他人更大的责任。他们会为此付出代价。不过话说回来,你们如果要找罪人,照照镜子就行。我知道你们为什么这样做,我知道你们害怕,谁不会呢?战争,恐怖事件,疾病,曾经有无数的问题要摧毁你的理性,剥夺你的常识。恐惧控制了你,你在慌乱中投向了现在的元首,Adam Sutler。他许诺给你们秩序,和平,所要的回报是你的服从和沉默。昨晚我决定结束这种沉默,昨晚我摧毁了老巴里街,以提醒这个国家它所忘记的事情。四百多年以前,一位伟大的公民打算将 11 月 5 日永远刻入我们的记忆中,他希望以此提醒世界公平、正义和自由不只是口头说说,它们是对未来的展望。所以如果你什么也没看见,仍然对这个政府犯下的罪行一无所知,我建议你让这个 11 月 5 日平淡地过去。但如果你见到我所见,如果你感到我所感,而你愿意寻我所寻,我请你在一年以后的今晚,和我并肩站到议会大厦的外面,我们将一起给他们留下一个永远不会被忘怀的 11 月 5 号。

这是 V 闯进英国广播公司后发表的一段激情澎湃的演讲。他这段话有几层意思。第一层指出了独裁者 Adam Sutler 利用恐惧控制人民思想的卑劣把戏。他人为地制造了瘟疫,又在民众恐慌之际投入事先研发成功的药物,控制了瘟疫蔓延,从而在大选中一举获胜。第二层指出了这个国家的现状,充满残暴,不公,歧视和镇压。第三层说明自己炸毁老巴里街的目的,唤醒人民的反抗意识。第四层呼吁人民和他一起并肩战斗,反抗暴政。

3.People should not be afraid of their governments. Governments should be afraid of their people.

The building is a symbol,as is the act of destroying it.Symbols are given power by people.Alone, a symbol is meaningless,but with enough people,blowing up a building can change the world.

人民不应该害怕他们的政府,政府应该害怕它的人民。

那建筑是个象征,摧毁它的行为也是。象征本身是无意义的,但人够多的话,炸掉一栋建筑能改变整个世界。

这是 V 救了 Evey 后 Evey 在他家吃早饭时 V 说的。这两句台词太经典了,尤其是第一句,被各种人引用,在各种场合被引用。我也分析不出个所以然来,有点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意思吧。

4.And the truth is, you made me understand that I was wrong, that the choice to pull this lever is not mine to make.

Because this world, the world that I’m a part of and that I helped shape, will end tonight. And tomorrow, a different world will begin, that different people will shape, and this choice belongs to them.

事实是,你让我明白了我是错的,明白了扳下这个开关的决定不该由我来做。

因为这个世界,我是其中一部分的世界,我帮助塑造的世界,将在今晚消亡。而明天,将是不同的世界,该由不同的人来塑造。这个决定应他们来做。

这是 V 决定独自面对 Sutler,Creedy 前在地铁隧道里对 Evey 说的话。在影片一开始,V 在演讲中是以正义,自由作为反抗暴政的理由。而 Evey 现在发现,所谓的自由,只是一个幌子。事实上,V 不是在为自由而战,他只是在复仇。而这也恰恰是 V 十分钟爱《基督山伯爵》的原因——完美的复仇表演。从这个角度上说,V 和苏特勒是一路人:苏特勒利用民众的恐惧,V 利用民众的渴望。苏特勒在投毒事件之后,打着安全,稳定的旗号骗来选民恐慌的选票成为元首;V 则打着正义,自由的旗号,利用民众渴望自由厌恶专政,来完成自己复仇,推翻苏特勒政府的目的。最后,V 还是幡然醒悟,他意识到,自己在利用民众,欺骗,诱导群众,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他真正想要的不是正义,自由,而是杀死这个政府。
在此之前 V 所做的一切,炸掉 Old Bailey,播放演讲号召群众,刺杀伦敦之声,也正如苏特勒在小学,地铁站,水厂投毒一样,是他计划的一部分。只不过迎合了大家反抗专制的想法,与其说是英雄行径,不如说是阴谋。
于是在被 Evey 点醒之后,V 沉默,发怒,痛哭,决定自杀。
这时再回过头看 V 的自杀式行动,就不会再费解了,而且会发现,这正是 V 这个人物的伟大之处。不难想象,如果苏特勒政权倒台了,以一己之力打垮专政的 V,会被捧到什么样的位置。而这样一个和苏特勒是一路人的 V,他自己也很清楚,在自己得到权力以后,会有怎么样灾难性的后果。V 决定自杀,不仅仅因为他发现了自己的卑劣,更因为他发现自己将会成为人民通向自由的最大阻碍。
正是因为 Evey,他从一个 “欺骗” 民众,一心完成复仇的阴谋家,变成了一个愿意为了新的时代而牺牲自我的,V。
5.Beneath this mask there is an idea. And ideas are bulletproof.

这张面具之下是一种思想,而思想是不怕子弹的。

Creedy 见第一轮子弹扫射没有杀死 V,害怕了,问 V 为什么死不了。这是 V 的回答。结合最后民众带着 Guy Fawks 的面具走上街头,就更能理解这句话。虽然 V 最后肉身已死,但他的精神不死,而是成为广场伫立的千千万万个 V,成为人民的觉醒。

知乎用户 彼阁叶落 发表

能有思考、有原则地站在对立面就是一个进步,虽说有时 “立” 比“破”重要,但即使不能建设,光摧枯拉朽地破坏本身也值得人尊敬——否则司马公为何要写《陈涉世家》?

知乎用户 读书人 发表

谢邀 人在美国,刚下飞机

哈哈开个玩笑,下面进入正题,这部电影要表达的观点主要就是反抗精神和民主自由,在我眼里最能够讽刺的应该就是天朝的十年动荡了,以下是我自己写的一段影评,开头用了百年孤独式的叙事方法,写的不好的地方请多多指教 勿喷

多年后,人们也许会记得那个曾经在电视机里带领他们振臂高呼自由的面具人,但绝不会忘记 v 留给他们至高无上的思想。

在一个被乌云笼罩的国家里,恐惧成为了政府控制民众的工具,人民被政府用限制文化的手段变得麻木愚昧,但不可置否,总有人会让阳光透进黑暗浸没的地方,正如鲁迅致力于写作救中国于水火之中,也像是马丁路德金为黑人自由而进行振奋人心的演讲,v 便是这个国家里让民主充满煜煜辉光的人物,他用独特,暴力又不失优雅的手段一步步唤醒人民记起他们曾经在他们的家园所拥有过的一切。

当正义女神像被爆破时的那晚开始,就已经注定这个国家要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革命。凭着一己之力能够在成千上万的人民心中奏响自由的交响曲,v 确实是一个优秀的演奏家。在他孜孜不倦的努力下,人们逐渐意识到自己应该拿回本该属于自己的自由。

终于,在火药阴谋日的前夜,革命爆发了,一列装满炸药的火车缓缓驶向议会大厦,他的思想也随着绚烂的烟花而照耀着他所拯救的土地上,此时此刻无数带着福克斯面具的人跨过重重阻碍完成了一年前他们和 v 的约定。当每个人都抬头仰望着议会大厦爆炸的火光时,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为自由而努力的斗士,每一个人都是 v。

知乎用户 boss 发表

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建议大家先搞清楚一个问题:恐怖主义与革命之间的区别。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的话,那么这部电影很可能对你产生误导,让你产生上街去丢酒瓶子或者真的莫托洛夫鸡尾酒的冲动。

现在告诉我,历史上无可辩驳的革命者有谁?没错,马上就可以想到的是:毛泽东和切格瓦拉,从他们身上你很快就应当得出答案。

革命者的目的应当与人民的目的一致。人民站在谁一边,谁就是革命者,革命者抵抗的便是暴政、侵略或国家恐怖主义。

而恐怖主义者的目的,只代表他们自己。

切 · 格瓦拉、毛泽东当然是革命者,那卡扎非算不算呢?这是第二个问题,好的革命者与坏的革命者之分。好的革命者,在全世界都有人支持,因为好的革命者不仅目标是正义的,达到目标的途径也应当是基本正义的,而坏的革命者,则往往会以敌对方的人民作为人质来达到目的——注意,战争中百姓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但你绝不应该刻意去杀死他们。在这一点上,坏的革命者与恐怖主义者的手法区别不大,只不过恐怖主义者更为极端,甚至会以自己人民的牺牲作为筹码。

打个比方,很多影视节目里,北爱共和军都被描述为悲壮的革命者。是的,在本地人眼中,他们是反抗英国统治的英雄,但在《以父之名(In the name of the father)》里,北爱共和军在伦敦酒吧里引爆炸弹炸死无辜民众,英国人个个恨不得绞死他们。这个时候,他们以民众为人质,在英国人眼里他们是恐怖份子,而在道义上,他们也是坏的革命者。

看过《石破天惊(The Rock)》的人,应当都记得 Hummel 将军,他为了寻求公道而对抗美国政府,然而却使用了错误的方式——用毒气导弹对准洛杉矶的无辜民众。尽管目的正义,却是无可辩驳的恐怖行为。

而 Hummel 说过的话大家应当都记忆犹新,“几百年前,华盛顿、杰佛逊、亚当斯,都曾被英国殖民者视为叛国者,而今他们却被称道为爱国者”。这句话绝对没错,但华盛顿们是站在人民一边,带领人民一起同殖民者作战,而非用他们作为筹码。

为此 Hummel 和 Mason 还有一段精彩的枪口下的辩论,Mason 说 “王尔德说过,爱国主义往往是邪恶者的美德”,而 Hummel 说 “自由之树只有用爱国者和暴君的血才能灌溉开花——这是汤姆斯杰佛逊说的”。可惜他错了,这血,绝不应该是人民的鲜血,而他,醒悟的太晚。

好了,扯了这么多,你该知道,绑架学生的武装分子是恐怖主义者,而希特勒则是国家恐怖主义。现在,可以言归正传看电影了。

看起来,在这部电影里,谁是谁非似乎无可辩驳,议员是希特勒式的独裁者,伤害与欺骗人民,然而容易被混淆的人不是他,而是 V。

是的,在如今这个恐怖主义尘嚣之上的年代,区分恐怖分子与革命者非常重要。因为在开始时,革命者也会被独裁者称为恐怖分子。

这就牵涉到另一个标准,判定一个人正义还是邪恶,看他的敌人。

别把电影里的伦敦爆炸与去年的伦敦大爆炸混淆,前者是推翻独裁建立新世界的革命,后者则是一场屠戮。

-——————————————————————————————————

这部电影对于自由的表述过于直白,纳粹式的统治,自由的共鸣,甚至同性恋者的生存空间,还有可恶的宗教隐喻,这些简直可以原封不动地用作 TOUGH“有罪” 的视频广告——如果华纳同意的话。

电影效果仍然相当震撼,那场被朋友笑称为《黑客帝国》加《甲贺忍法帖》的夜间血战,还有被香港杂志拿来吊了我们胃口无数次的片尾——无数市民戴上 V 的面具走上街头。

娜塔莉 · 波特曼长大了,不再是那个需要 Leon 保护的小女孩,当然,也不再是《盗火线》中阿尔 · 帕西诺的任性女儿,更加不是《星球大战》里的美丽女王,电影前段我甚至仍然担心这又是个英雄为美女而死的俗套故事,幸好并非如此。

片尾 cast,我们又看到了沃卓斯基兄弟,这两个家伙是如此地惟恐天下不乱与热爱革命。

配乐不错,原声碟可以收了。

-—————————————————————————————————–

9.19 日补充:

之前对于这部电影,很明显我是写了一些无病呻吟的厥词。在最近关于装 13 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中,我深刻地感到了这一点。实际上我对这部电影的真实感觉是:这就是一部披上革命外皮的好莱坞式大片,既没有复杂的叙事也没有沃卓斯基姐弟一贯的精巧安排,好人坏人一目了然,剧情也是老套的 “好人的复仇”,尽管如此 V 先生的恐怖行径还是使得这部电影因为具有危险倾向而被西方世界抵制了一番。

电影就是这么多,如果说它在除去动作与气氛渲染之外还有些什么了不起的地方,那我只好说是娜塔丽波特曼。之所以之前大放厥词,乃是因为电影上映之初媒体炒得无比凶猛,对于片尾无数傻乎乎的人民戴着面具走上街的镜头更是大为赞赏,使得当时觉得并无什么稀奇的我觉得是不是非得放出一点什么才妥当,结果证明,实在没有这个必要。

《V 字仇杀队》:1984 动物庄园的终结者

再看一遍,依旧会热血沸腾。沃卓斯基兄弟,用华丽丽的视觉效果,为我们包装了一个起义的故事。看着那在空气中划出的美丽弧线的飞刀,天空炸开的 V 字焰火,子弹时间以及最后一群 V 涌上街头聚集的场面,都是一次酣畅淋漓的观影体验。

当然,电影的意义不止于此。有的人看过电影之后,说一些无关痛痒的技术层面的分析抑或是无关紧要的花絮,而 V 电影里面所真正要传达的对于自由的渴望对极权的挑战,却故意给忽略掉了。或许,他们是怕被敏感词或者和谐了吧! V 让人们对自己整天被强奸的生活产生了反抗的因子,就像电影里面的那句话,思想是永远不会被杀死的。看过 1984 的人们,或许会对片中的政治环境设定有更深的感触。极权社会的压抑、恐怖,在这部电影黑暗的影调中露出其狰狞的面目。V 中无处不在的大总统苏特勒,就是小说里的 BIG BROTHER(译:老大哥),由此我对奥威尔的强大预见能力再次表示拜服。

诚然看过之后,我们还是要向这个操蛋的社会低头,但是,有一种感觉在你的心中从此扎下了根,即使沧海桑田也不会消退,那便是自由。 人们曾向往自由,却很多人没有追求的勇气,人们害怕失去原来的那一丁点生存的权力,于是人们在巨大的黑幕之中,卑微的祈求自己的苟活。

电影中,苏特勒所掌控的这个政府之所以恐怖,是因为其对普通民众的绝对的控制权,他用无处不在的秘密警察,宵禁,监视监听,每一个人都被监视,每一个人都不互相信任,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出卖者或者被出卖者。这种身边人散发出来的恐怖让人们失去

了为自由而斗争的勇气。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义士。打破黑暗,需要有光明使者,革命总会交给那些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人。V 在爆炸中灰飞烟灭,在人们的心中永生。

但凡极权国家总是乐于造出自己的神来,譬如希特勒、斯大林等等,让人去膜拜,去迷失,去狂热。当个人的权力失去了监督的时候,必然会走向独裁,无论他鼓吹的未来多么神圣,那只是领导者的未来。在电影最后,苏特勒唾沫横飞的演讲依旧在继续,可是

却失去了观众,至此,他也便一无是处了。当权者利用无辜无知善良的人们,实现了自己的政治野心,然后,就如动物庄园里面的猪一样,开始一步一步的把这些曾经的盟友们重新控制起来。V 中那些个武装警察,像极了拿破仑猪养的黑狗,无知、凶猛、残忍、死

忠,对平民毫无顾忌,绝不手软。

通往 1984 的路,是由大多数人的沉闷筑成的。我们向往自由,却又惧怕牺牲;面对迫害,我们缄默不言;于是,他们来的更猛烈,更肆无忌惮,更有恃无恐。终了,我们不用再问丧钟是为谁而鸣!

看看电影里这个黑暗的世界有向自己国民投毒的领袖、有杀人如麻的摇身一变成为主持脱口秀大放厥词的军人、有撒谎成性的主持人、有狼子野心的下属、有无耻下流的主教、有淫荡怯懦的便衣、有残忍无用的军警、有狂热无知的群众。当然,还有那么一丝丝

星星之火,譬如那两个警察、譬如伊芙、譬如那个搞笑之王、譬如 V,终于,在最后,有了天崩地裂的燎原之势。

我们可以毫不费力的体会到电影中人们的生活环境,他们的网络,一定会有那么多敏感词,他们的贴吧,一定有那么多 SB 包藏祸心的斑竹,他们的聊天室里,随时有记录聊天内容的监视,他们的国家一定是号称最幸福的,他们的新闻一定有一个完美的造假团队

每天创造着新奇的故事。看看那些个被创造出来而且不断被收录的词汇,看到苏特勒指使不准再播放炸毁老贝利楼时候播放的歌曲,我相信了真的有 1984 里面那样专门负责创建新词的神秘有关部门,再看看那些可笑的被修底版的老照片,真是有着 1984 主人公里面不

断篡改那些历史记录的滑稽和可笑。真理部、和平部、友爱部、富裕部,就实实在在的矗立在那里,只是名字变了而已。

一个政府开始害怕人们言论的时候,其所隐藏的祸根就很恐怖了,人民很多时候是无知的,但不是无感的,他们被蒙蔽却不会永远被蒙蔽,就像是被压缩的弹簧,越是被压的凶狠,最后的反弹越是强劲爆裂。当民众被唤醒的时候,那力量绝对可以用洪水猛兽来

形容。动物庄园最后的结局是悲剧,1984 的结局也是悲剧的,好在 V 还给了人们希望,炸毁了极权象征的国会大楼。这个国家需要的不是一个建筑,人们需要的是希望。

在 1984 里有句话:谁控制了现在,谁就控制了过去,谁控制了过去,谁就控制了现在。很荒谬,却也很真实。这些人,从一出生就在被编排好的谎言里成长,他们看着被阉割了的节目,读着被纯洁了的书籍,学着被篡改的历史,然后,他们成了被浇灌出来的成

品,不容许有思想,不容许有怀疑,排着队走上焚化炉。极权的猪让天真的动物们相信,人类先进的东西都是恐怖的,有危害的,他们之所以住进大房子里,睡床,喝酒,都是为了体会腐朽的敌人的生活方式,是替那些无知的动物们受罪的,要体谅他们的痛苦,要

更加努力地拉车、下蛋、除草、犁地。极权者往往善于讲演和作秀,用完美的演技,让民众相信他们是多么的伟大和无私,让民众们心甘情愿的支撑起他们权力的金字塔。

电影里腐朽的制度的掌控者苏特勒一面强大到无处不在,日日宣淫,另一方面生怕自己被干掉,躲在地下掩体里面,还是难逃一死,这结局似乎预示着什么。纸醉金迷的外表终究是半老徐娘的粉底,即使抹得再厚,也还是阻止不了机体的老去和暗疮的爆发。那

无处不在的肮脏和黑暗,就算洒了再多的香水,也难以掩饰的了专政的恶臭!

在这个到处充满着神奇故事的时代,每一天都有特色新闻,每一天都有冷笑话,每一天都有帖子死因不明,每一天都活在高墙之下,只是这高墙你看不见,它却又最高效的监控,随时随地、悄无声息就让一个人消失掉。

善于隐忍的民众们,每日疲倦于在这个世上讨生活,明明知道自己被那些深谙厚黑学的人不断剥削,还是要时不时的听一些傻逼专家的无耻言论。看着那些个满脸沟壑、毛发寥寥、面目丑陋、内心肮脏的代表们,有时候真想把他们从电脑里面揪出来赏给他们几

个大耳光子,边扇巴掌边问 “谁让你代表我了,你是哪个单位的”。

BEYOND 在《爆裂都市》里面唱过 “面对歪曲的制度,问哪方是我家土”。在 V 里面,斯洛普一直在那里慷慨激昂的宣扬着自己的爱国论调,要去揍美国人的屁股,暗地里做着杀人越货的勾当。如果这个国家一直在暴力镇压、一直在粉饰太平、一直在思想禁锢,

如何让人们去热爱它,连戴眼镜的小姑娘都不屑的假新闻,又如何欺骗得了那些大人,这个世界上的人们,其实是那么善良,除非等到实在忍不住的时候,人们是不会起来造反的。V 用暴力,把皇帝的新装撕得粉碎,露出这个世界的真面目,让更多的人从被清洗的

头脑当中找回了原来属于自由的记忆。关于自由,从来都是被统治者忌惮的话题,即使是那些伪自由,也不敢让人随便谈论。记得以前听过一个玩 “猫耳朵” 的故事,民众对于初次的禁令可以承受的,一旦禁令一变再变,就会让人产生被戏耍的压迫感,进而揭竿而

起,推翻暴政。

在电影中这个到处充满审查和篡改的 1984,动物庄园里的动物们依旧在辛勤的劳作,即使他们已经感觉到不对,可是,却依旧无法起来反抗,于是,电影里面设计了 V 这个复仇的形象。有人说 V 只是为了自己遭受的不公复仇,是典型的个人英雄主义,其实在 V 看

了隔壁女孩的那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之后,他复仇的初衷已经改变了,要做的不仅仅是为自己也更是为了那些死去的不知名的人们向这个政府宣战。他所做的,只是点燃导火索,至于炸药,其实早就在那里了。V 不是先知,更像是催化剂,而那些被蒙蔽的民众们就是

惰性元素,需要催化剂来促使其发生质变。刚开始,可能没有效果,一旦爆发,那将是势不可挡的浪潮。看《迷墙》里那化作锤子的军队,让人看到的是极权主义国家机器最直观的表现,终究,民众还是用暴力,来打破那一堵看似无穷无尽的墙。“光荣革命” 只是

个传说,以暴制暴才是民主必经的正道。

当这个世界越来越冷漠,我们是不是该做出点什么。人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地把自己天赋的权力逐渐放弃,因为极权和暴力不断地强奸而变得麻木起来。他们没有道德,却坚称自己是礼仪之邦;他们没有自由,却坚信要去解放苦难的世界人民;他们没有未来,却

相信这里是世界的未来;他们那么可笑,却觉得别人可怜。凡普通人,多求自保,故有所忌惮,能忍则忍。集体主义的观念被强行灌入脑子里,似乎一个集体荣誉,个人的生死存亡则没有什么大不了,这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诸多极权领袖们乐此不疲的宣淫口号。

利益,利益,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电影中的这个苏特勒,狂妄自负,残暴无能,铁腕冷血,以他为代表的极权领导层,为了获得利益,他们不择手段,为了获得权力,他们无所不用其极,为了获得更多利益,他们丧心病狂。他们就像那群猪,忽悠一群朴实的动物们赶走了庄园主,许下了一堆华丽丽的诺言,然后一再否认,一再篡改,直到记得这个事情的动物都死光了,于是,一切就好像没有发生过。

电影给了我们希望,也仅仅是希望,肉体凡胎又怎么能跟 V 一样跳将出来匡扶正义,况且在一个极权到监听监视无处不在的国度总是会时不时地发生跟 1984 里凭空消失的故事。

历史总是在不断地重演,历史也总在不断地前进,人也是在不断地进步,所需要的只是一些时间,一点火星而已。

电影只是电影,看完了,有冲动也只是暂时的,还是要一如既往的面对生活的芜杂,面对前途的无奈,面对世事的艰辛。

不能真的去戴个面具当英雄,不能真的痛扁老板一顿,因为打人是犯法的,只能默默地骂着那些 SB。

好吧,我又说太多了,但愿你能明白我在说什么!

知乎用户 王建雄 发表

v 字仇杀队的核心算是非常明确了吧
v 在其演讲里面表达的很清楚

Good evening London.
Allow me to apologize.I do like many of you appreciate the comforts of everyday routine the security of the familiar the tranquility of repetition.I enjoy them as much as and bloke.But in the spite of commemoration,when by important events of the past usually associated with someone’s death or the end of some awful,bloody struggle are celebrated with a nice holiday.
I thought we could mark this November the 5th a day that is, sadly, no longer remembered by taking some time out of our daily lives to sit down and have a little chat.
There are, of course, those who do not want us to speak. Even now, orders are being shouted into telephones and men with guns will soon be on their way. Why? Because while the truncheon may be used in lieu of conversation words will always retain their power. Words offer the means to meaning and, for those who will listen, the enunciation of truth. there is something terribly wrong with this country, isn’t there?
Cruelty and injustice, intolerance and oppression. And where once you had the freedom to object to think and speak as you saw fit you now have censors and surveillance coercing your conformity and soliciting submission.
How did this happen? Who’s to blame? Certainly there are those who are more responsible than others. And they will be held accountable. But again, truth be told,if you’re looking for the guilty you need only look into a mirror. I know why you did it. I know you were afraid.
Who wouldn’t be? War, terror, disease. There were a myriad of problems which conspired to corrupt your reasonand rob you of your common sense. Fear got the best of you. And in your panic, you turned to the now High Chancellor Adam Sutler. He promised you order, he promised you peace……and all he demanded in return was your silent, obedient consent. Last night, I sought to end that silence. Last night, I destroyed the Old Bailey to remind this country of what it has forgotten.
More than 400 years ago, a great citizen wished to imbed the 5th of November forever in our memory. His hope was to remind the world that fairness, justice and freedom are more than words. They are perspectives.
So if you’ve seen nothing if the crimes of this government remain unknown to you then I would suggest that you allow the 5th of November to pass unmarked.
But if you see what I see……if you feel as I feel,and if you would seek as I seek,then I ask you to stand beside me,one year from tonight outside the gates of Parliament.And together,we shall give them a 5th November that shall never ever be fogot.

知乎用户 飞象哥 发表

写过影评,抛开电影本身的艺术价值。从理论高度升华一下的话,个人感觉思想理论如下
1. 权利与自由的关系 某种程度分析,任何一个制度的创立,必然有外在的人事需要,国家与企业同样如此,因此制度在某种程度上是跟随人事的需要而变动,时间的推移,社会属性的变化都需要对制度的修改,否则制度就是僵化的,失败的。于是影片中元首苏特勒通过一次投毒事件绕开制度成为独裁者,将所谓的民主制度演变为独裁制度。独裁者主观意志企图建立统一价值观的完美新世界,实行宵禁进度,禁播音乐,控制文学作品,枪决政治异议者。而实质是为了维持统治,他需要文化的高度统一,来维系组织的正常运行,当组织成员价值观趋于一致时,个体才会形成高度执行力,组织才会产生强大凝聚力与战斗力。但显然元首苏特勒的文化干涉面过大,他的个人意识、他的组织、他操控的政权已经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私生活,剧烈的负面效应已经产生,组织此刻已脱离人性,必将导致反抗。于是伊薇在监狱中看到了那封同性恋女演员的一封信:“我们的尊严是那么的小,但那是我们的仅有,那是我们最后一寸领地,但在这一寸里,我们是自由的……”。最后一个看似缜密的组织,庞大的军队,突然在一夜间因为一个复仇者 V 的搅局而崩盘倒戈,看似偶然实际是必然。
苏特勒极权统治的直接结果就是将统一的行政式的个人意志强加给他人,于是影片中古兰经、交响乐、油画艺术被销毁被禁播,思想遭到控制,一切看似特殊的群体都遭到打击,直接后果就是造成社会层面媚俗文化的爆炸式传播与流行,庸俗低级拍马屁似的艺术肆意的传播,造成部分民众内心极度厌恶。大家可以感受一下,“社会层面媚俗文化的爆炸式传播与流行,庸俗低级拍马屁似的艺术肆意的传播” 这种情况我们是否经常遇到?
2. 人性角度 V 与伊薇 人性的复杂在于他的多变,在于后天社会环境与个人修炼而缔造不同的自我,人性可能迫于环境压力而选择妥协,也可能对抗压力而升华,是否记得纸牌屋的那就台词,“痛苦分两种,一种会让你一蹶不振,但另一种会让你变得更加坚强。”这就是人性的最好诠释。影片多次强调 V 喜欢《基督山伯爵》,这本身说明他最初目的是复仇而不是革命,他的境界本身没有那么高尚,他一直认为用暴力手段解决问题是最有效的方式,随着思想的升华他意识到自己将带来一场革命,而他最后也选择了改变。女主人公伊薇最初性格懦弱,恐惧这个曾经迫害过他父母的政权,直到 V 对伊薇做出了一个变态举动,将其关进虚拟监狱,化身为政府的秘密警察来不断的精神上身体上折磨她。恐惧与暴力反而激发了她的斗志,让自己寻找到了依托与信仰,于是她在雨中痛快淋漓宣泄时说出了那句话 “上帝在雨中”。“上帝在雨中” 怎么理解,导演没说,但如果你看过《肖申克的救赎》,一定记得安迪逃出监狱时在雨中宣泄的镜头与这段如出一辙,“上帝在雨中”的意义是自我心灵的救赎,而不是依靠别人,内心精神的强大往往大于身体的强悍。往回看,人性积极的一面正是在于对未知事物、对自身人性的不断地探索与纠正,在于不断地经受磨砺与修炼。当你面对权利的压迫,当你经历恐惧孤独时,你可能逃避,也可能直接面对,最后你发现他什么都不是。
主教与宣传部长等:人性积极的一面必将有消极的另一面作为衬托,于是影片中那位道貌岸然却喜欢敛财嫖娼的大主教登场了,他一边救赎别人的灵魂,另一边则加快了迈向堕落深渊的步伐。他的出现本身就是对苏特勒政府的一种讽刺,道德败坏之人却成为正义的化身,主教的行为本身就是对人性扭曲的一种诠释。客观看主教敛财腐败乱搞男女关系与基督教义本身没有直接联系,因为马丁路德金也嫖娼,但你不能否认《我有一个梦想》的伟大意义。所以主教最可怕的地方不在于敛财腐败嫖妓,可怕的是他一边作为正义的化身用道德意识约束信徒,另一边自己搞着不道德的事情。人性本身就复杂,光辉与阴暗本身就客观存在,如果没有法制的约束而是过分强加道德枷锁给个人,那么就容易产生主教这样扭曲的人物。主教这样的货色,我想大家在现实中也遇到过很多吧?
警官角色:有本著名的政治讽刺小说叫《1984》,而这部电影某种程度上就是影版的 1984,不幸的是英国政府两次都成为中标对象。书中首次提出 “双重思想” 这个概念,寓意一个人同时接受两种相违背的信念的行为。影片中的警官就是双重思想的经典个例,他在调查恐怖分子 V 的身份时,惊愕的发觉真正的恐怖分子其实是元首苏特勒的团队,但他不敢提出质疑,因为元首是不会错的,错在他的认知与觉悟,他必须服从并忠于元首。但同时他却因为血统的问题而遭到上级猜忌,原因是他的母亲是爱尔兰人,他的血统不纯正。所以警官是个很痛苦很矛盾的角色,他一边排斥自己的行为,但又必须接受这种行为,他需要自己处于无意识的状态,用句台词形容他的最终追求再贴切不过了“自从得了精神病,整个人精神多了”。
3. 政党与制度关系,片中的英国政府给了两种解释,政党被制度监督约束,或者制度被组织利用,而组织与制度的角色变换,则可能造就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和个人的价值观念。当制度不具有拘束力时,当制度沦为个人利用的工具时,很多人就会从正规渠道转到私人关系上寻找出路,于是所谓的腐败产生了,独裁产生了……

知乎用户 Echo 发表

看很多回答说的都是主张暴力推翻独裁的言论,以及 v 的丰功伟绩,人们需要一个英雄之类的思想。
v 从来都不是一个英雄。
为什么这部电影叫做 v 字仇杀队?
我想看懂了的朋友大概可以猜得出故事的梗概:
v 是个同性恋者,至于他和谁好像以前有个帖子专门分析这片子是小学的时候看的记不清楚了。因为苏特勒政府的独裁,同性恋者被严格打压,他们把 v 和他的爱人关进牢笼里,百般折磨,最后一把火烧掉了这里,爱人死于那场大火,自己也被烧的面目全非,但因为某个原因活了下来。
还记得 v 刺杀那个名流时候对那人说了什么吗?
大火后的圣诞幽灵。
所以他带上面具掩饰自己过去的身份,忘掉自己曾经是谁,游历四方磨练自己,建立黑暗长廊,拼尽全力对抗独裁,以种种手段唤醒人们沉睡的灵魂。这的确是英雄主义,伸张正义打击罪恶,但目的却和 dc 英雄们不同。v 只是为复仇而杀戮。
对,v 不仅仅不是英雄,还是罪犯。(好像本来就是恐怖分子唉)
他拥有着野心和强大的力量,技巧娴熟并且对政府的行径极其了解。但这个面具下的男人并没有底线。
他杀人毫不手软,在对抗政府的过程中不惜屠杀无辜之人,折磨人不择手段,甚至毫不犹豫的利用所爱之人达成自己的目的,手段辛辣变态,毫无原则可言。如果将政府推翻他必将建立更加严酷的独裁统治。
尽管,他的面具上挂着温和的笑容;尽管他慷慨激昂的演讲确实起到了正面作用;尽管他说出了诸如 “人民不应该惧怕他们的政府,政府应该惧怕他的人民。” 这类台词。
这点高票答案好像说的差不多了,我就不啰嗦了。

说点别的吧。
尽管我赞同最高票几乎每个字,但觉得他说的不完整。
v 做的一切是为了复仇,没有错,
但我们在他的身上,依旧能找到英雄的影子。
不仅仅是因为他所做的事,不仅仅是结局的同归于尽,更不仅仅是推翻了独裁政府。
在当时政府的独裁统治下,应该是属于全面封锁的,文化,军事……
v 所做的事情的目的放在社会大背景下已经不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v 是一个象征。
记得他说的那句台词吗:表象的背后是本质,我的本质是一个戴面具的男人。
v 是谁或者说 v 这个人想要的是什么都只不过是表象。他做的事情激发了千千万万的人的觉醒。
而这就够了。
这里引用终结者里一句台词:
**在约翰康纳向那机器人开枪之前我都不知道他们是可以被打死的。
**我觉得 v 起到的就是这么个作用,他让人们知道这个独裁是不该存在于世界上的。
感觉高票内个答主所说 v 最后因 evey 而醒悟应该是不太准确的。
v 从来就是清醒的。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知道自己的归宿是什么。
换句话说,v 所做的一切是个阴谋,也是个计划。
他说:没有一定会怎样,只有可能会怎样。
从一开始,他就注定是要死的,他也深知这一点。
他从来就不是因为愤怒和对死去爱人的缅怀而战,他一直保持着理智,用犀利而不失威严的言语和政府作着抗争。
所以最后的他,能够以冷静的口吻对 evey 说:我想要的,我所应得的,隧道另都在一端。
所以他早就准备好了面对独裁者和他特种兵的荷枪实弹,喊出:在你们的子弹都用光之后,最好已经把我打死了,否则在重新装弹之前,你们必死无疑。 以娴熟的技巧完成人生最后一次战斗,最后手捧鲜花随着列车安安静静的开往国会大厦。
这不仅仅是因为 evey 让他明白的,也不仅仅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如果不死就得不到自由和民主,这些假大空的东西本来就不是他所想要的。其实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明白自己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从开头独白知道 v 模仿的是盖伊福克斯,再从他在暗影长廊里的布置和他看的《基督山伯爵》来看,v 一直是个很有品位的罪犯,他做的事或许不是为所谓自由民主,或许他只是单纯的为了复仇,但总的来说他起到的作用仍然是积极地,他给人们以希望。
尽管事实上,
这个国家不值得被拯救。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毕姥爷事件,想到了里面的主持人调侃总统被抓~~~

知乎用户 小号号号号号儿 发表

看完电影,首先想到了利比亚。

卡扎菲上台,用铁腕把飘零的国家系在一起,国家迅猛发展,使利比亚有了免费医疗,免费教育,此时的利比亚简直是中东大地一朵富庶的奇葩。可是成也铁腕,败也铁腕,人民不满卡扎菲独裁,醒悟到,有面包又如何,我要民主,推翻了自己的政府,得偿所愿,有了民主,却没了面包,留下利比亚四分五裂,部落割据,其他民主国家也大肆入侵,国民成了难民。

一位利比亚人说,卡扎菲时期结婚有奖励,生孩子有奖励,现在连给孩子的奶粉都买不起,当时我只是缺民主而已,并没有想推翻卡扎菲政府。

那 V 字仇杀队里经历完暴动的英国又会是什么样子呢?参加暴动的人没有组织,没有纲领,没有胸怀,只有被人轻而易举点燃的仇恨,高喊我要民主,可是却不去思考民主到底该是个什么样子。说到底,很难辨别他们到底是想要民主,还是想要发泄。如果说电影有什么思想理论,对我来说,就是教育我好好学习,有自己自洽的逻辑是非观,不被人当枪使,再者明白自己要什么,做个有原则的青年,把爱自己爱人民当做革命前提,勿失本心。

知乎用户 Calon 发表

曾经被压迫和迫害的武力值爆表的圣徒先知们勇于牺牲,经他们启蒙的人民群众暴力反抗极权统治者的革命正义必胜,不顺应革命的都是为极权者卖命的一小撮脑残走狗。

听上去是不是很熟悉的感觉?

至于某政府和屁民的论调,可以这么看:
要是这个圣徒先知的代表和继承者没死,他会怎么评价新的圣徒先知及其启蒙和暴力革命呢?

知乎用户 MementoMori 发表

看这部电影一定要了解一点,就是这部电影是好莱坞著名的无敌大左派,堪称电影节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沃卓斯基兄弟(当时还是兄弟,现在是姐弟了,orz。。)写的故事和剧本

如果说沃卓斯基兄弟的电影有什么标签,那就是 “不自由毋宁死” 的极端个人主义和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的革命主义精神

Matrix 三部曲:人被机器压迫,人要革命
Animatrix: 由人对机器的压迫到机器的反抗到机器对人的压迫
Cloud Atlas:几乎每一个故事都是关于压迫与反抗
V for Vendetta: 来自法西斯政权的压迫,来自一个幽灵超人的反抗与复仇

认真看过以上电影的人会懂,沃卓斯基兄弟的世界观是比较娇骄,对其电影的政治理念无需过于当真

回到电影本身:
电影的质量是相当高的

台词:

V 一片的对白是用过心的。尤其是 V 说话时的文艺腔调(由于其阅读古籍过多)很有特色,参考其第一次见 Evey 时的自我介绍:

Voilà! In view, a humble vaudevillian veteran, cast vicariously as both victim and villain by the vicissitudes of Fate. This visage, no mere veneer of vanity, is a vestige of the vox populi, now vacant, vanished. However, this valorous visitation of a by-gone vexation, stands vivified and has vowed to vanquish these venal and virulent vermin vanguarding vice and vouchsafing the violently vicious and voracious violation of volition. [carves ‘V’ into poster on wall] The only verdict is vengeance; a vendetta, held as a votive, not in vain, for the value and veracity of such shall one day vindicate the vigilant and the virtuous. Verily, this vichyssoise of verbiage veers most verbose, so let me simply add that it’s my very good honor to meet you and you may call me V.

很漂亮地用大量 V 开头的词语交代了自己的背景和动机

The only verdict is vengeance a vendetta.
Beneath this mask there is more than flesh Mr Creedy. Beneath this mask there is an idea. And ideas are bulletproof.
People should not be afraid of their governments. Governments should be afraid of their people.

以 V 的背景说出这些话,堪称符合其身份的点睛之笔,自然地传递了导演的价值观

叙事

V 的双线叙事,围绕 V 的复仇V 的经历两方面展开。有意思的是,两条线的主要人物是一致的

  • 党政军的人物是 V 的经历的施加者和复仇的对象
  • 探长 Finch,Evey 是 V 的经历的调查(叙述)者和和复仇过程的旁观者

这样子,片中人物的形象,性格,经历,选择都是前后一致的,就算 Sutler 后期展现出极端狂暴、自负的嘴脸,由于有了故事如此的铺垫也并无违和;而 Finch 正因为在调查过程中展现出的相对理性中立,最后没有阻止 Evey 也变得合情合理。

其中又以纸片的插入了 Valerie 的支线故事,这些细节可谓用心。

符号化
此片中对视觉与人物符号化的运用堪称经典
面具的象征意义是反抗;黑装与长条旗装扮起来的政府高官会议场景无不在参考纳粹的审美;焰火、爆炸渲染着自由的力量;政府从巡警小喽罗的猥琐到喉舌主播 Lewis 的自恋到主教 Lilliman 的恋童到 Sutler 的凶狠狂暴到情报部长 Creedy 的阴险到 V 的正义感到 Evey 的无辜到 Deitric 的同情心和大义凌然无一不是在符号化权力的丑恶和个人的人性美。

总结一下,这片子对得起 IMDB 8 + 的评分。就算故事的内核理念极端而情节俗套,仍不影响它以漂亮的叙述和丰富的细节成为一部好片。电影嘛,无须过多解读其政治理念,作为观众仍该以故事本身和观影体验为主。

知乎用户 余雷 发表

V 说:“思想是不怕子弹的。”
然后便从衣服里取出了厚得可怕的钢板。
然而一些人会选择忘记这块钢板,
只记住 “思想是不怕子弹的。”
我突然很想笑…

知乎用户 三丘 发表

刚看时,我第一时间想到了《1984》。

知乎用户 醉梦若离 发表

本来并不想对这个话题做出评论的,这部电影被我理解的很简单,凡事我们需要追寻真相,追寻美好,追寻完善,不要为政府的言论而左右,我还真没有解读到什么关乎自由啊,什么思想的上层建筑的,我不是学哲学的,我听不懂那些东西。所以我觉得这部电影好就好。
但是看到排名第一的转自豆瓣的评论我觉得还是想写点什么的。长文评论对于群众的讽刺很辛辣,也不乏一些很中肯的评价,最风趣的比喻我觉得是 “政府就是 P 民的男朋友”。但是看来看去整篇文章越看越觉得作者对于群众的要求过于苛刻。
第一个就是该文刻意忽略然而最不能忽略的事情,那就是为什么会有 V 的出现。V 是一个实验产物,为何他一心复仇这个显而易见,因为政府直接把他毁了。如果他不是实验品,有期徒刑他可以在刑满释放后出狱平淡余生,无期徒刑他起码也可以在牢里惨淡收场。但是他是实验品,他再也无法成为一个正常人了。我们不能忽略电影的细节,就是国家自己制造瘟疫毒死自己国人,而后又自己拿出开发好了的药品去售卖。就凭这一点就已经是群众群起而反抗的合理条件了。对于所谓的 “P 民” 而言,生存其实是他们不反抗的充分条件,而并不是文章中所说的安稳和自由。电影中也描绘得很明显,你是同性恋是吧,我们抓你;你是异教徒是吧,我们抓你;你大半夜的出门是吧,好我们照样抓你!虽然电影描绘的社会很极端,但是现实社会也反证了这一点。那些同性恋不合法的国家里的同性恋就真的起义反抗了吗?美国也是刚刚宣布同性恋合法,之前有听说哪个美国基佬由于同性恋不合法,决心带领全国基佬夺取政权?炸掉自由女神像?还是制造出异性恋传染病毒又或是异性恋传染病毒言论来证明异性恋有罪?(当然我不是基佬,我这么说只是为了证明活着才是 P 民的第一要义;另外据我所了解,不能说同性恋更容易得病,只能说月工交更容易得病)谁都不想糊里糊涂把命丢了,因而冒险是 “P 民” 最后的选择。为什么我这里选择使用 P 民而不是群众,这里也是考虑到民智其实并没有如此之高,只有少数聪明人和大多数混沌 P 民在一起才组成了群众,而这里的 P 民是不会为了所谓的自由去反抗政府的,只有少数聪明人才会由于某些目的反抗政府,抑或是支持政府。
第二个就是文章刻意夸大了暴力事件中群众的罪行。典型的例子,文中说二战之前群众被煽动得民族感增强,二战之后这些军人就软成娘们,最后啥事都怪希特勒,啥事都怪纳粹。我相信,如果希特勒当年能通过正当的方式来强化德国,凭借他的口才,他将从千古罪人变为千古伟人。“P 民” 心中还是有民族自豪感的,如果有人能说服群众,注意是说服,说我们能通过努力来让我们到达全世界的巅峰,我觉得大多数人都会为之沸腾,甘愿为其流热汗洒热血。但是请问,谁让你用战争的方式了?战争是摧残人性的,大多数人突然看到一群尸体都会觉得精神上遭受了巨大的打击的,所以很多人一上战场方才明白:他喵的被坑了。这时候你想跑?不好意思,逃兵直接嘎嘣脆鸡肉味。因为民智不高,P 民被你忽悠过来给你打了一仗,家破人亡了,到头来还不能归罪于你了是吗?人为了切割方便把刀打磨得锋利,到头来却被罪犯怪罪说这刀太快了,我还没出力人就捅死了~ 那这波我服了,真的是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了。
第三个,刻意夸大政府的委屈。很明显的一句,如果 “暴力可以用来做好事” 从政府口里说出来会怎么样。我也是实力解释一波,如果政府很苍白地说这一句,那确实,P 民就会开始喷了,啊政府只会暴力,从来不动脑子。但是我们想想这句话的变形呢?“经研究决定,今后贪污受贿数额达 5 万元以上的,我们将会把量刑由 10 年有期徒刑提升至死刑”,或者是“由于交通事故频发,我们决定严抓科目三的腐败内幕,同时为了保证新司机质量,我们将增加司机行车心理素质以及行车文明的科目五考试”,大家是不是就觉得没那么可恶了?甚至有些欢欣鼓舞?是啊,贪污就判死刑是暴力手段,那不贪不就好了?强制进行科目五是暴力手段,那好好去学,增加行车文明不就好了?很简单的一句古话,“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英文没有中文那么博大精深,就简单的说了一句,“暴力可以用来做好事”,这句话就是万恶之源了?(当然这里还是不提倡自己采用暴力的方法解决一切,很多事情还是要依照法律来走才是正道。)

其实这部电影最大的意义,在于开民智。即便看起来伊芙最终没能逃离从一个洗脑到另一个洗脑的结局,但是电影的结尾,还是给这个表象洗白了一波。“他是谁?”“……. 他是你,也是我,也是我们每一个人”虽说 V 的行动目的仅限于复仇,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通过开民智的方法告诉群众,我们本可以有更好的生活。对伊芙而言,他就变成了一种追求,一种对于更美好,更完善的追求。其实从电影被群众的接纳角度来看,弘扬人性真善美的电影始终是被接纳度最广的,代表的前二,肖申克的救赎和阿甘正传,这都不用赘言(当然也有些另类解读,那这里就恕我愚钝并没有或者是并不想解读到这些层面)。人类进步史的确是螺旋上升的,但同时也是曲折前进的,在我看来这是一个三维的立体关系。人类在刚产生文明时就是大同社会(部落里一群男人打猎女人摘果,饭量大就吃得多饭量小就吃得少),而后进化到奴隶制社会,之后到封建制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再到如今的社会主义社会,本质上又回到了天下大同的理念中来。或许有一天,人类又会回到奴隶制社会中去(我个人以为,当机器人科技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机器人就会变为奴隶,而人类就会变为奴隶主。而当机器人的 “机智” 一开,机器人开始和人类讨论自由和平等,那就会再次进入这个循环,当然这是后话)。这其中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一个暴力手段。在大同社会是酋长,在奴隶制社会是奴隶主,在封建社会里是皇帝,在现在的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里就是政府。这个暴力手段不可或缺,这点很容易接受。那么问题就在于这个暴力手段的暴力程度了。我并不能忍住自己对 12306 的吐槽,但是我也不会因为买不着火车票而起义。这个吐槽的过程,就是一个追求更完美的过程。当然由于我这种 P 民并没有很明智的思维,可能吐槽得毫无道理。但是,只要我的吐槽有根据,不影响他人,不带给社会负能量,我觉得我就是有吐槽的权力的,同时我也没有任何权力做出吐槽之外的任何事情。这就是一部电影对于开民智的重要性的引导,他希望人民能自发地找寻更美好,更完善。至于如何在这个过程中规范自身,这个电影没有义务告诉观众,同时也不敢就这样告诉观众。不然,未开民智的 “P 民” 又该说这是给政府洗地的电影了。

知乎用户 王氧 发表

经过了一段时间,想了很多东西,自问自答。
《V 字仇杀队》仅从电影讲,只能算得上一般靠上的片子。
V 的本质不是什么反极权,向往自由,而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复仇者,别的都是幌子,都是用来实现复仇的工具。
而他也仅仅是以复仇为目,简单而又粗暴的站在了对立面。人们看的时候,觉得爽了一把,从没有想过影片结尾处,烟火绽放以后的世界到底该怎么办。
这是什么?这就是愣子……
从大体来看,出现这种愣子是正常的,是应该的,但是愣子被推上了神坛,被奉若神明,这又是什么?
比如…… 韩寒…… 某某…… 某某某…… 以及某某某。
另外,感谢

@刘远航

的答案,的确,这两部片子最大的共通点就是简单的站在了对立面。

知乎用户 blackforset1813 发表

V 知道他自己不是好人 他的死去

是推翻所有不公正与思想禁锢决心
是反抗 是相信一个没有他们的世界会更好

是社会各个阶级沟通的机会

Evry 和 V 是如此的相同却有不同
她是他的新生

知乎用户 BBf wang 发表

一个并不深刻,但至少无所不黑的电影。黑了极权政府,也黑无政府主义者,同样黑了自以为反抗暴政的正义 p 民。

知乎用户 枫冷慕诗 发表

《V 字仇杀队》。

经典台词:
我不明白,为什么我对你一无所知,而你却成为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瀑布的水逆流而上,
蒲公英种子从远处飘回,
聚成伞的模样,
太阳从西边升起,
落向东方。

你和她肩并肩坐在草地,
望着夕阳。

子弹退回枪膛,
运动员回到起跑线上,
你交回录取通知书,
忘了十年寒暑。

厨房里飘来饭菜的香,
母亲把你的卷子签好名字,
关掉电视,
帮你把书包背上。

一声啼哭响遍医院,
父亲露出惊喜交加的表情,
母亲充满爱怜的看着你,
你缓缓睁开了双眼。

如果再来一次,
你会怎么选择?

生命的最后一天,
你拉着孙子的手说不要伤心,你要去天堂。

你被老板辞掉,
回家你笑着对妻子说没事,然后乐呵呵的吃饭。

十七八岁的时候,
你喜欢一个女生,却总是装作对她爱理不理。

八岁的时候,
你拿着课本钱买了糖,回家对母亲说课本在学校。

每一个人,
都带着一个面具。
戴得太久,
都不记得面具下的自己是什么样子了。

生活是艺术,
人人都是演员。

你会相信:
一个人能有多不正经,
就能有深情。

知乎用户 牛肉丸丸子 发表

实名反对高赞

@走得快李

的答案。

@走得快李

说,V 一开始只是想以暴制暴复仇,那他在这种程度上是不是也和希特勒是一路人?希特勒利用民众的恐惧,V 利用民众的渴望,民众都是棋子而已。虽然这个想法初读真的很惊艳!但是我并不认同。双方确实都利用了民众,但是这只是手段,我们需要看到两者的目的。V 确实是因为个人恩怨想要复仇,但是他通过个人恩怨看到更深层次的社会毒瘤,从而希望唤醒民众觉醒。没错,他是要复仇,但是他并非为了个人恩怨复仇,他是为了死去的无辜之人、为了除去第五个牢房的剩下的千千万万个牢房里的人复仇。他是喜欢基督山伯爵带来的快感,但是正是这复仇的火让他二十年来保持如履薄冰,让他背负着比他个人更大的责任,从而伺机让更多的人觉醒。而苏特勒是要整个国家为自己做嫁衣,损害八千尸体不在乎,只要能有 1 个生还者为自己所用就 OK 从这个角度来说,V 和苏特勒,完全不是一类人。

@走得快李

又说,V 只是想让这个独裁者下台,想干掉这个政府,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功利性地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我不得不承认 V 的目的确实是想杀死这个政府。但是他想要的绝不止于此。如果真的想杀死这个政府,以 V 的能力,潜入政府大楼进行暗杀,或者直接发动列车,都没问题。但是他选择用查科夫斯基的 1812 序曲作为开幕的第一幕,他选择在直播上启发民众,他选择留下一个明年的十一月五号的种子,让民众思考到底谁是谁非。注意这里,V 采取的做法是让民众思考,这就否定了 V 有可能是下一个独裁者的说法。因为独裁者是不会给民众一点点喘息的机会的。

高赞答主又说:如果 V 不死,V 又会因为推翻专制被捧到什么地步。

我存一点疑问。就是,谁会知道 V 是谁呢?毕竟他留下的信息太少,只有面具是最有标识性的,但是大家也都有了。以及,就算大家发现了 V 是谁,以 V 的性格,V 会站出来承认吗?大概率不会。V 是什么人?不缺财(毕竟想偷就偷)不爱权(甚至厌恶)不贪色(20 年来再无动心且已经有了挚爱之人),支持民主和觉醒,那么如果 V 胜利了,他又没死,他会怎么来让这个国家继续发展下去呢?我来猜测一下,他会悄无声息地淡出,和艾薇生活在暗影长廊里,每天跳一支不同的舞,吃着同样的土司煎蛋。我再小心地揣测一下,V 这么多年生活在面具之下,他也说自己 “没有树”,没有根。如今碰到情投意合的伴侣,V 更想要的是摘掉面具后的清新空气和伴侣温热的双唇。

那么为什么 V 在最后一定要在独裁政府必然倒台的情况下亲手干掉独裁者,我认为这是 V 对自己这么多年来的一个交代。政府已经被推翻,民众已经觉醒,那么这剩下两个小小的独裁者,始作俑者,最让 V 痛苦的人,就让他亲手手刃了他们,以解这么多年来的心头之恨。我想 V 去的时候一定不是以自杀为目的的,不然他也不会最后一刻还要匍匐着回到艾薇的面前,死在爱人的怀里;如果他想要自杀,也不会在走之前就穿好了防弹衣。但是对方人多势众,V 的死,并不是他在这场争斗中想要的结局。

至于为什么 V 又让艾薇来扣动扳机,我认为是因为 V 代表的是过去的时代,但是艾薇是受他的启发而觉醒的,她是真正意义上的新世界的人。让她按下开关,才是真正意义上走向了新的时代。所以,这部电影并不是一部 “以暴制暴推翻独裁” 的主题电影,而是一部混杂了决不回头的复仇、以天下苍生为己任、以及反思社会包容度的电影。里面的很多问题都值得深思,如果只看到了以暴制暴,未免太浪费导演的心思了。

并无任何冒犯之意,如有意见相左之处欢迎探讨。

知乎用户 Draco Leo 发表

反对顶上某个答案。张嘴闭嘴 p 民的人也不会是什么好东西。一个思想不偏激的人也不会使用这样的称呼。
V 里宣扬的是面对强力而又非法的政府,人民应该暴力推翻它。没人领头的时候,所有人都是顺民,因为看起来根本没有希望摆脱这个政府的压迫。但一旦希望点燃起来,人们看到一个火星,其势便成。是毛泽东所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所以这片子在 CCTV6 能过是因为它可以看成一部革命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宣扬了人们在我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反动、法西斯主义的国民党反动派。之所以这么多人觉得这是在讽刺天朝,是因为天朝如今一部分也变成了这样。别的不说,我问问你们,谷歌你们上的去么?有种别翻墙?
当然世界上总有无政府主义者,在这种人看来,一个政府做的再怎么好也是压迫自己的,是剥夺了自己自由的。这种人不在讨论范围内。

知乎用户 SirMan 发表

一直没搞懂上面这些答题的,难道都没看完电影吗?
没错,主人公一开始是一个反集权的复仇者,从他一直在看基督山伯爵就能发现。
但是在男主对女主用完刑之后,诱发了女主自由意志的觉醒之后,男主自己也觉醒了,说出了:过去是我的,而现在和未来是你们的。并将列车炸弹的开关给了女主,让女主来决定是否引爆炸弹。
这部片子也不是讲的什么以暴力对抗暴力,而是在讲人们自由意识的觉醒,在讲我们不应该因为恐惧和暴力而放弃自由。

知乎用户 古力哪吒 发表

看完这部电影我的关注点是:推翻苏特勒后的社会是怎样的?再往后 100 年又是怎样的情形?

知乎用户 「已注销」 发表

苏特勒是先产生的精英,V 是后出现的精英,新精英是老精英主导的集体之中受到老精英迫害最深的非精英。最终的结局是,新精英必然或者不得不选择了与老精英同归于尽。

所以,我将它视为一部对精英主义与集体主义进行反思的主题电影。

知乎用户 头像篠崎爱 发表

第一. 这是根据漫画改编的
第二. 这是一个人复仇的故事

许乐:我不知道我是不是对的 但我知道你们是错的。

知乎用户 Tina Tian 发表

得民心者,得天下。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知乎用户 写梦 发表

对 v 字没什么好感,觉得太过直白,教科书一样刻板。很多观点像洗脑,说教意味太浓, 而且很多思想根本没什么新意。
搏击俱乐部是我的最爱,里面对宗教,对恐惧以及对自由的观点曾颠覆我的世界观。
非要把两部电影串在一起的话那就是两个字,自由。
只是 v 字在与政府对抗, 搏击在与所有体制对抗。一个是政治范畴,一个是人性范畴。

知乎用户 刘尚奇 发表

V for Vendetta 跟 Fight Club 好像没什么可比性。非要说类似的话…… 除了都是血脉喷张的革命外,二者都是以反对某物来表达立场,给自己贴上标签。

Fight Club 是对物欲和消费主义的逆袭,对虚无和意义的思考。V for Vendetta 则是 1984 的历史架空版,两个多小时的电影就说了仨字 “反极权”。

然而 V 骨子里是个无政府主义的复仇者,别指望从影片里挖掘出什么自由、民主、正义的主题(很遗憾有些人还是这么脑补了)。V 的一系列行动都是以复仇为目的展开,如果世界上所有的复仇都能称之为正义,也许 V 是对的。V 的目的是瓦解现在这个极权政府,却没打算给出建设性意见:什么样的政府才是好的。 “在这面具下的不仅仅是血肉,在这面具下的是思想,而思想,Creedy 先生,是杀不死的。” 全片一直在强调思想的伟大,然而遮遮掩掩从不肯点明这思想是什么。Eve 启动列车的理由,不是炸掉国会大厦有多么正确、炸掉了就能摆脱压迫,而只是 “比起一座建筑,这个国家的人民更需要希望”。

极权压迫跟自由是对立的,遗憾的是 V for Vendetta 也没有在这方面进行深挖。当我们看肖申克看飞跃疯人院甚至勇敢的心时,都能很容易抓住主题是对自由的追求。而 V for Vendetta 中的自由——如果有的话——也不过跟那句 “人民不应该害怕政府,政府应该害怕人民” 一样为 V 的复仇提供合理性罢了。

V 想做的就只有复仇,V for Vendetta 想表达的就只有反抗。反对永远比赞同更有煽动性,更容易获得人们的认同。V for Vendetta 和 Fight Club 一样,“骄傲地”给自己贴上 “反对者” 的标签,遗憾的是却没能更进一步。

虽然如此,但 V for Vendetta 仍然是我最爱也是我心中最伟大的几部电影之一。说这些只是想告诉你,V for Vendetta 其实没有那么深刻,但它为你打开了一扇通往深刻的门。

V for Vendetta 的思想理论是什么?揭开 “反对者” 的标签,思想的渊源是《1984》的反极权。如果你不愿止步于狂热的“反对者”(大部分人就到此为止了),愿意更进一步,请阅读反极权三部曲,然后就能理解一些公共语境,进行个人思考了。

反乌托邦三部曲:扎米亚京的《我们》,奥威尔的《1984》,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

知乎用户 的确良魔法师 发表

美国人投资用欧洲的假故事拍给中国人看的一部烂洗脑片被公知们 | 捧成神了。合着 14 亿的中国人里面 12 亿不会键盘打字的底层的农民和小商贩都不用劳动,不用吃饭 | 天天沉迷于思想,热衷于革命才是觉醒走正路?合着革了政府的命后就一夜之间没有抢劫犯罪、人人有好工作、女的瞬间白富美、男的瞬间高富帅,中国马上变成天堂了?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觉得:“图样图森破!” 我不得不由衷的想喊一句:人是铁饭是钢,贾君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

这部电影是我在深夜的时候在 CCAV 六看的,看完后,第一感觉是电影中的 V 与旁白一直在洗脑式重复着讲:“我们要自由!要有自己的思想!” 立刻想起了很多传销头子洗脑式说,“我们要成功!我们注定不能平凡一生!” 只想默默的喷一句 “贱人!就是矫情!”

看到楼上一众人对此电影的深入分析。马上想到了传销窝点中执迷不悟的学员,在看完视频后热血沸腾的要改变世界的雄心壮志,大家高谈阔论着交流讨论学习心得的场景。

可能有人说了:“你活的不耐烦了?跑到我们窝子里来妄图改变我们的世界观?” 我想说的是:小兄弟,你连世界都没有观过,哪里来的世界观。多出去走走,到中国的 7 亿农民中去看看,到 5 亿小商贩与工人中打听打听,12 亿群众的眼如果都不是雪亮的那就是一小撮的你们的眼瞎透了。

作为保有一份完美主义一份脆弱内心的知识分子,每个人都经历了现实的不少苦闷,但千万别在城堡里养成键盘上的无脑喷的习惯。当马云马化腾这样的创业者确实难于登天;做个温饱有余的理中客普通人是有多难?你可能仍然会哭着闹着说,真他妈的无聊,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但飞过高山跨过大海后,才会发现,原来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Trust me! 现在回头还来得及,不然你会像染上毒瘾一样一直沉沦下去。

“人一定要有思想,有思想才能撞掉政府的大楼,干掉这群统治我们的垃圾”,恩,人一定要成功,但 “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坚持不等于缺心眼”– 来自邓超《分手大师》。

That’s all!

知乎用户 佐贝伊德 发表

我认为最好不要对 V 有什么样固定的总结

Fight Club 和 V 是完全不同的两部电影 Fight Club 中所蕴含的是个人对于欲望社会的反抗 以搏击的方式追求最重要的真实 而 V 中我所能感受到的其实就是最基本的自由和爱


想要理解这部电影一定要非常努力的去思考导演所给予的提示 那么我可以给大家一点点的帮助

最显而易见的主题是反极权主义 那么电影中对于反极权的做法实际上做出了相当深入的思考

首先是以暴制暴的表层

V 使用盖伊福克斯的方式想要炸掉议会大厦以暴力的形式去反抗极权主义的对民众暴力行为 而他背后的动机则是复仇 这里可以类比影片中的另一部影片《基督山恩仇记》抱歉我只看过小说的上半部 但实际上他们的内核极其相似 就是复仇

基督山伯爵受陷害入狱后来在狱友帮助下越狱并找到宝藏成功复仇 与 V 的经历几乎相同 这时 V 的行为动机不过是复仇 对于自由的向往与对专制的痛恨实际上是建立在其个人的因素之上的 煽动民众起来反抗不过是为了达到他的最终目的所采取的手段

在这个时候去讲 V 是一个伟大的反极权斗士实际上是不合理的 他称不上伟大 他只是受极权迫害的众人之一

而在影片的末尾 在 V 真正的改变之后 由于 Evey 对他在思想上的反驳与对抗 V 的行为动机真正的转变为 为了人民为了自由而反抗 此时复仇不再是他真正的行动核心 他也成为了真正的英雄

更深入的一些层次在于 V 所有行为的合理性

他必须在最后选择去自杀 在杀死这个国家最大的极权统治者与下一位继任者的同时受伤死去 因为他们的行为实际上是完全相同的 以达到目的为最终要求而不惜手段 上面有回答讲 V 倘若不死则会被游行后的人们捧上神坛立为真正的英雄 而同时作为反抗者的意义则会完全消失

在炸完大厦后被所有的人逐渐忘记 重新建立起一个新的世界 一个没有极权与暴力的世界才是 V 真正想要的 与此同时扳下列车开关的行为则必须由下一个新世界的人来做 因为那个世界属于他们 而不是 V V 要带给他们的是一个完整而干净的一切 下一个世界该由他们开始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事情 是关于 V 本身的 我们从他作为一个人的角度来看 他在某个时刻爱上了 Evey 而无比的渴望她可以理解他身上所发生的一切 去接受这个身体残破而只拥有思想的一个人

“找你们自己的树” 这台词真是和 V 太配了 在复仇的路上他真的是太孤独了 无比渴望拥有爱情但实际上自己并没有能力 那就希望 Evey 可以理解他

他所采取的方法是 让她全部经历一遍 切身的感受到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是多么的不可理解 恐怖而无法以任何形式表达 这最起码证明了 想让别人理解自己是不能让别人完全经历一遍再去发表自己的看法的 V 没有把 Evey 放在一平等的位置去交流

他自己作为一个施暴者 并希望 Evey 能够就此理解他身上发生了什么 这真蠢啊。 只要他选择了这样的方式 他就不可能再与 Evey 拥有任何的爱情

或许他是看到了经历这样的痛苦之后 他是如何变得强大 而思想又是如何深入到他的骨髓 他想要把这种力量传达给 Evey 而不使用这样的方式却无法达到目的 V 应该很清楚 但是在她的强大与自己的爱情之间 V 做了选择

最后以至于 如此深爱着 Evey 的 V 在她的口中只会变成了 “他是我的父亲我的母亲哥哥 他是你也是我” 这样不再具备任何爱情所有暧昧的一句话了 可怜的很

所以要把 V 当作一个英雄是绝对足够的 但是把他当作爱情当中的男人 他输得一塌糊涂

在 V 的个人与思想上的对立 极权与反极权的对立 爱情上选择做带来的对立结果 其实都可以用那块多米诺骨牌来表达

一块被涂黑了一面的红牌

而能真正所表达电影思想的 是最后的自由与爱

还有 V 与 Evey 名字之间的关联

知乎用户 强小猴儿 发表

这是一个爱与勇气的故事

话说开了公众号就是好,可以治愈拖延症,将以前一直想写而又迟迟未曾动笔的文章提上议事日程。《V for Vendetta》——《V 字仇杀队》,怎么说这个题目都有些大,这部饱受争议的电影内涵很丰富,况且还涉及 “革命”、“独裁” 和“恐怖主义”,叫我一度不知该从何提笔。为了不贻笑大方、不曲解导演本意,同时也担心自己的深度不够,我阅读了网上一些有影响力的影评,这些影评对这部片子也是褒贬不一,态度大相径庭。

如此,我更是不知如何是好,怎样立意,才不失新颖和趣味。后来,我就想干脆就从我喜欢这部电影中的元素开始吧,我喜欢 V 做的黄油吐司煎蛋,我喜欢 Tchaikovsky 的 1812 序曲,我喜欢 Hugo Weaving 那魔力而磁性的声音,就这样梳理着,脉络逐渐清晰,心中也逐渐轻松。

电影本是大众艺术,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观众的二度创作也是电影文学的一部分,那么,我觉得怎样,那就是怎样,那就是我心中特有的《V 字仇杀队》。我更倾向于把它看作是一个关于爱与勇气的故事。

是的,爱与勇气的故事。

这是一个被恐怖极权统治的英格兰,深夜 11 点宵禁,秘密警察像章鱼触手般隐藏在伦敦的每一个黑暗角落。年轻漂亮的 Evey 小姐不慎在宵禁时间出现在街道上,秘密警察借机骚扰。危急时刻,V——一个头戴 Guy Fawkes 面具的侠客及时出现,拯救了 Evey。两个主人公相遇了。

Evey 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个作家,母亲热爱戏剧。自从 Evey 的弟弟死于圣玛丽学校的病毒传染,Evey 的父母就开始热心政治活动,抗议政府的极权统治,结果被秘密警察深夜逮捕,就此人间蒸发,Evey 也因此有了几年劳教所的生活。Evey 对这些经历心有余悸,善良柔弱,小心翼翼地生活着,是一个守法的好公民,直到遇见了 V。

V 救下 Evey 之后,邀请她共同欣赏了自己的杰作——炸毁象征审判权力的老贝利街法院。Evey 的心有所触动。在 V 下一个行动的场所——电视台,恰巧在那里工作的 Evey,不假思索地偷袭了警察、为 V 解围。由于与 “恐怖分子”V 扯上了关系,Evey 在朋友家被俘虏。Evey 经历了 V 设计的 “圈套”,却始终没有将 V 供出,与此同时,还在狱中以特殊的方式结识了一位 “新朋友”。最终,Evey 在天台的大雨中说出:God is in the rain,人生新的一页翻开了。

如此相似的场景,让我想起了《肖生克的救赎》中,安迪在爬出监狱漫长而肮脏的下水道之后,在雨中拥抱自由的场景。这大雨仿佛上帝的洗礼。不同在于,安迪选择用自己的方式开始新的生活,Evey 选择不再逃避、直面内心的恐惧,相同的是他们都做出了选择,最终获得了自由,身体上和心灵上的。起始于选择,落脚于承担责任,这就是获得自由的不二法门。

Evey 曾经觉得自己不够勇敢,也不可能勇敢起来,她惧怕权威,不敢反抗。Evey 这个形象让我联想到,生活中我这样的乖乖女们,自小听从家长、老师的话,好好读书、好好学习,善于对大人察言观色,不敢越雷池一步,是一个个标准的 “别人家的孩子”,工作上也是屈从于权威,对上级唯命是从,感情上还要接受了家长的安排,仿佛这样才能获得绝对的安全。但是,温室里的花朵不经风雨,远不如山花开得烂漫而有“活劲儿”。对于风险的恐惧阻碍了成长,需要用“反抗” 来打破。这里说的 “反抗”,其实是个中性词,指的是自我意志、自己独立见解形成的过程。其实这种“反抗的精神” 存在于每一个人的身上,我想你不时总是可以感受到它,只是缺少那么一个动力将它激发出来。

那么,Evey 是怎样将它激发出来的,她的源动力在哪里,我想除了对 V 的善良和忠诚之外,还有她在狱中结识的 “新朋友”,来自于新朋友的 “爱”。

V 是一个来自 Larkhill 拘留所的 “试验品”。Larkhill 拘留所关押着一群政府不喜欢的人,他们或是与政府政见不同,或是同性恋,被捕后被选中送到 Larkhill 作为生化武器的试验品。V 当时住在 Ⅴ 号牢房,这也是他代号的来源之一。V 是唯一的幸存者,其他试验品在感染病毒后,渐渐虚弱直至死亡。而病毒在 V 的身体和血液里发生了变异,V 的身体机能得到了增强。最后,V 制造了一场大爆炸,身体也严重烧伤,从 Larkhill 拘留所逃出后,隐匿起来,为复仇做了 20 年的准备,过起了面具后的生活。

V 在偶然的机会救助了女孩 Evey,他逐渐被这个漂亮、善良、勇敢、热爱艺术的女孩所吸引。V 决心帮 Evey 战胜她内心的恐惧,模仿他在 Larkhill 拘留所获得内心自由时的场景,在过程中慢慢发现这个表面柔弱的姑娘骨子里的倔强——那是对信念的执着、对美好的向往,并深深地爱上了她。

从 Larkhill 拘留所逃出后,一直以来,V 以为自己的使命就是复仇,杀死那些 “创造” 自己的恶魔、摧毁政府就是目的,自己不再具有爱的能力,直到遇见 Evey,一切都变了,这个女孩让他再次体会到了爱的感觉。但是,随后他就感觉到,在 Evey 面前,他的爱如此卑微,在他爱的女孩面前,他的一切 “复仇” 是多么不值一提。但是没有了复仇,也就没有了 V 本身。V 认为自己与 Evey 是属于不同世界的人,他最终选择将自己与恐惧、仇恨埋葬在旧世界,让 Evey 在爱与希望的新世界做出自己的选择。V 的精神就此得到了升华。

Evey 同样爱上了 V 这个正义而绅士的侠客,这是 “小爱”。Evey 的“大爱” 来自于在监狱中通过纸条结识的 Valerie,这是她选择 “反抗” 的源动力,这是陌生人之间无条件的爱,基于人类这一种族之间最基本、最纯粹的情感关怀。

Remember, remember the fifth of November, gunpowder, treason and plot…… 英国议会大厦最终在 1812 序曲的高潮中炸毁,在这样宏大的背景中,一个个个体的 “人”,也并不显得渺小,因为他们有思想有精神。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人的生命像火花一般,只是短暂的一瞬,但是这一朵朵火花般的生命因为情感、思想、精神的存在而熠熠生辉。

我们不仅记住了历史,同样记住了人。

知乎用户 其实想改也能改 发表

有多少人是因为这句 “人们不应该害怕他们政府 ,政府应该害怕它的人民” 而简单将此前定义成无政府主义的标杆。

在我看来主旨是自由,而不是政府和权利,权利和自由并不是一对一的对立面,理解它的主旨是不自由也是对的。所谓的不自由包括压迫和引诱,利用民众的力量来达成某些目的,用恐惧来压迫,用希望来引诱,前者是苏特勒政府,后者是则 V。

V 最终选择和片中反派同归于尽,就是打破不自由,在女主的点醒下,他终于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了自己所憎恨的世界的一份子。广场上无数个 V 和部队里无数个苏特勒本质上是一样的,利用民众的趋利避害的心理来煽动,反对从来都是最具有煽动性的。V 不得不死,电影情节里满广场的 V 摘下面具露出每个不一样的个体,才真正明白电影在表达什么。当你抹去了自己的独特性,心甘情愿成为他人的手脚,你便丧失了自由。自由的敌人不是政府,不是权利,而是盲从和沉默

知乎用户 阿宝 发表

我觉得这部电影应该是以柴可夫斯基的『1812 序曲』为主线的。了解了这首曲子的背景之后,感觉影片里有些场面根本就是音乐的配图。。

嗯,我的意思是,了解了『1812 序曲』的背景再看片子有种恍然大悟的赶脚。

知乎用户 负镜 发表

这部电影作为我最爱的电影,其实每次看它想它的体会都是不同的。大概分为:
民主自由万岁极权统治去死吧
以暴制暴同样没什么正义性可言
民众还是一如既往的脑残
所谓思想,主义或者理论其实还是由我们的观点决定的
如此等等。
也许超过原作者的本意,然而我认为这部电影最妙的地方就在于初看觉得是黑极权政府,再看觉得是黑复仇者,最后发现其实并没有在黑谁,而是展现一种社会运行的逻辑。这和 v 的一句话有点类似,原文记不太住,大概是一种力会迎来其反作用力,的感觉。

知乎用户 陈子彧 发表

v 用折磨伊芙的方式来让她觉醒,然后伊芙就真的觉醒了,对用欺骗和折磨手段的 v 非常感激,个人觉得略变态……
导演对独裁社会的政治描画的很理想主义,就像富贵人家长大的孩子去想象贫寒饥迫下的人们的生活,很难带入……(当然生活在人民民主社会下的我也不知道独裁是什么滋味,但从跌宕起伏的中国历史中也可以略知一二,电影中写的太童话了。)
从头到尾的复杂的政治说教台词,而不是用故事来让观众理解其思想,唉!直接做成 ppt 就可以了嘛!
总之,看完很失望,完全不明白豆瓣 8.8 的评分……
(豆瓣里打低分的,被评论骂的很惨)

知乎用户 「已注销」 发表

原作第一本序 I began V for Vendetta
倒数三段

It’s 1988 now. Margaret Thatcher is entering her third term of office talking confidently of an unbroken Conservative leadership well into the next century. My youngest daughter is seven and the tabloid press are circulating the ideas of concentration camps for AIDS. The new riot police wear black visors, as do their horses, and their vans have a rotating video mounted on the top. The government has expressed a desire to eradicate the homosexuality, even as an abstract concept, and one can only speculate as to which minority will be the legislated against. I’m thinking of taking my family and getting out of the country soon, sometime over the next couple of years. It’s cold and mean-spirited and I don’t like here anymore.

不翻,真喜欢 V 的话肯定能把这段读下来;就像真喜欢的能啃漫画一样。

知乎用户 一颗小小草 发表

私以为该片并没有大多数人说的那么深刻。就从影片的名字来说,就知道其实只是一部现代版的《基督山伯爵》。主人公受政府的严重迫害,内心仇恨无法化解,从而将推翻政府作为自己的毕生目标。而所谓的自由民主和反抗精神并不是他真正的动机,真正的动机仅仅是他心中无处宣泄的仇恨,这就是为什么他明知道老太婆当初并不是故意要残害他,他却依然不能放过的原因。V 怪客其实自己也知道真正促使他推翻政府的并不是什么伟大的崇高的思想,仅仅是如同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样的物理规律下他所被激发出来的一己私欲。

当他爱上女主时,由于自卑于自己体无完肤形象,因而无法放下自己复仇的计划,勇敢接受和女主浪迹天涯,他知道自己的人生已经毁灭于当年的那场大火,生活中的爱情,快乐已经离他而去,因此当他完成了对当年迫害他有关的所有人物以及集权政府的复仇时,他也就没有继续生活下去的动力和意义,也就是他最后选择死亡的原因。

革命是要流血的,V 深知这一点,他只是借助了所谓的思想来煽动人民以此来达成自己复仇的目的而已。

知乎用户 白 w 白 发表

——update at 20200815——

我错了!

————原回答————

从央视 6 能顺利播放这部电影就能看出,这部电影应该是没什么 “思想”。(我的一个想法。)

知乎用户 飞花入梦 发表

刚刚看了这部电影。说实在的,影片整个什么线索啊因果关系完全看懵了。不过还是很想说点什么。在我看来,V 字仇杀队这类电影,不在于他告诉你什么哲理,而在于悄然之间他在你心中播撒下了种子,只要你一直记得 V 独特的嗓音,缓缓告诉你,在众人沉默无语的时候,总还要有人固执的积蓄力量。

知乎用户 尧老师 发表

感觉 v 和搏击不一样的吧。
v 是想表达寻求真理,打破虚伪,解放大众,是大的追求理念。
而搏击是想表达发现生命的意义,对个体生命的热爱和挥霍,是较狭隘、原始的追求。

知乎用户 齐蔚佳 发表

大多数民众是盲目的
即便是在 “正义” 的鼓动之下


引出了一个问题
正义
公平
到底是什么

知乎用户 刘诗雨 发表

一种洗脑代替另一种洗脑 还冠以自由的名义

知乎用户 20 分钟正好 发表

轻轻的我走了,不似我轰轰烈烈的来。我挥一挥衣袖,留下了希望和你的爱。

知乎用户 无所谓 yrt 发表

看到今天的美国动乱,抗议就完全有点变质了的感觉,对这部电影感慨很多,peace of resisting.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以一种洗脑代替另一种洗脑~

知乎用户 叫我套套姐 发表

1.V 中明确提到了恐怖主义,而且还有古兰经,这就是在隐射伊斯兰恐怖主义

2.V 中的元首的原型是希特勒,希特勒制造了著名的国会纵火案,也就是一次 false flag 行动,911 同样是一次伪旗帜行动,美国政府一手策划,然后嫁祸伊斯兰世界,(你可能不知道,本拉登其实是 CIA 的人)。

3. 在片中,元首提到了如何造假,他手下的人说,爆破好像不好解释,那就从空中打击吧。它的背景是:世贸大厦其实是被定向爆破拆毁的,这个你可以随便找一个大厦倒塌的视频来看,非常明显的定向爆破。之所以不用定向爆破来嫁祸恐怖组织,是因为 “不好解释”。

4. 片中提到了媒体的说谎,911 之后,主流媒体一直在操纵舆论,向大众灌输虚假信息,帮助政府构造了这个史上最大谎言。

5. 最后民众涌向的是 “白厅”- 也就是白宫,其实是号召大家起来革命的,该片在北美首映后的一年,北美爆发了 200 个城市的“911 真相运动” 游行,和片中 V 客号召大家一年后集会是比较吻合的。

6.11 月 5 号,倒过来非常像 9 月 11 号

7. 片中捉弄元首的一幕,很多人追逐恐怖分子,追来追去没有捉到,是在粉刺美军在阿富汗的行动 - 故意放走拉登,却早就盯上了伊拉克。

8. 当捉住恐怖分子,揭掉它的面具时,居然也是元首。这样的隐射还不明了么?— 元首就是恐怖分子。

9. 有人不明白元首为什么被他的手下处死,那是因为,现在美国和世界其实是在一个影子政府的支配下,美国总统完全是一个傀儡,真正的大亨是类似:光明会,共济会,彼德伯格俱乐部,骷髅会等秘密社团的控制下。政客只是他们抛头露脸的面具。

返回来看本片之前,可以先看看 “911 恐怖大骗局” 等纪录片,网上很多。然后你再看本片的时候,理解起来就非常容易了。

知乎用户 不知 发表

其实我倒是觉得很像《让子弹飞》。

张牧之最后问黄老爷的问题,“你觉得你对我重要还是钱对我重要?”
“没有你对我很重要。”

V 不重要,萨特勒也不重要,没有这个人对 V 才重要所以他最终自杀。

知乎用户 乌鸦凯撒 发表

想必导演支持爱尔兰共和军了

知乎用户 红昼 发表

我觉得这部电影随便看看就好了,里面没有提供一个有效的解决社会矛盾的方案。

V 本身就充满了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如果结尾中 V 没有死,日后他也许会变得和那个独裁者一样。V 只是利用暴民推翻了暴政,而后自己一死了之,算是个不错的结局。他本身很矛盾,他的思维像个无政府主义者,而最后身处一个独裁者的边缘。我觉得 V 并不能创造一个更好的社会,因为在他身上只能看到破坏的力量,看不到创新的能力。尤其是临死之前炸了政府大楼,这种行为已经不是反独裁,而是反社会。综合 V 的前后表现看,他不过是个无政府主义者而已。

V 死之后好像留下了一个天堂,其实是个烂摊子。那些戴面具的民众下一步该怎么办?他们有能力构建一个更好的社会模式么?砸烂不好的,但没能力建立一个更好的,这应该就是无政府主义最致命的弊病吧。

建立一个新的社会模式远比破坏一个旧模式困难得多。一砸了之只是看个痛快,以后倒霉的还是民众自己。好的社会模式应该是政府和民众互相制衡、互相妥协,而不是互相仇视、互相毁灭。一旦出现一方碾压另一方的情况,必定是一个混乱的局面。

-——————————————————————————————————————————

相对于这部电影,我觉得《搏击会》拍得更好一些,除了导演和几位主演的完美表现之外,搏击会很好的展现了无政府主义产生的根源,以及持此理念的都是什么样的人。简单点说就是一个神经病利用奇特的个人魅力,带领一群失败者去创造天堂,最后除了地狱之外什么也没造出来。而这群失败者看着到来的地狱,还满心欢喜的认为自己到了天堂。

《搏击会》并没有把主角塑造成一个圣人,而是明明白白的让大家看到一个神经病。只是布拉德皮特和爱德华诺顿的个人魅力让大家忽略了 “神经病” 这一事实。让观众真正体会到那些追随者疯狂的原因,并且不自觉的加入其中。我一直觉得搏击会是个神作,最大的原因就在这里。

我特别喜欢海伦娜伯翰卡特演的马拉西纳这个角色,她从头到尾都没有崇拜主角,只是把他当一个普通的混混看待,不管周围的人如何尊敬主角,她照样说他是神经病、混蛋。作为一个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她一直保持着难得的清醒。

导演大卫芬奇是个很厉害的家伙~ 在这部电影里他没有表露出太多的倾向,只是把故事讲出来让大家自己评价。所以不论是喜欢无政府主义,还是讨厌无政府主义的人都能在电影里看到自己喜欢的事物。

我觉得这两部电影里的思想体系没什么特别的,只是把无政府主义加了个华丽的壳子给大家看,随便看看就算了,如果太过纠结反倒会让自己思维混乱。

知乎用户 糖米粒 发表

孙立平:极权的诱惑

  极权主义的起源

  极权主义无疑是 20 世纪留给人们的一个最大的谜。尽管此前有种种极权主义的思想和种子,但只有到了 20 世纪,它才真正开花结果。它是一场富有感召力的运动,又是一种令人恐怖的制度;它肇端于诱人的理想和不容质疑的正义,却酿造了无尽的罪恶;它在最大的程度上践踏着人性,其中却又夹杂着动人的故事;它是无数人的希望,又是无数人的厄运。可以说,没有极权主义,人类整个 20 世纪的历史将会全然不同。就在今天,它仍然在散发着巨大的诱惑力。

  这是一个怎样的谜?

  阿伦特在她那本著名的《极权主义的起源》中指出,极权主义是一种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新的统治形态。因此,有人认为,可以说极权主义是现代性的一部分。著名社会学家齐格蒙 · 鲍曼认为,大屠杀不只是犹太人历史上的一个悲惨事件,也并非德意志民族的一次反常行为,而是现代性本身的固有可能。正是现代性的本质要素,使得像大屠杀这样灭绝人性的惨剧成为设计者、执行者和受害者密切合作的社会集体行动。从极端的理性走向极端的非理性,从高度的文明走向高度的野蛮,看似悖谬,实则有着逻辑的必然。

  说极权主义是一种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新的统治形态,是因为它具有此前任何统治都不具备的那些基本要素。

  首先,极权主义是基于一种意识形态乌托邦基础上的对社会的系统改造,推进这场改造的是激昂的社会运动,结果是一套在逻辑上似乎是尽善尽美的体制。无论是其强调的意志的力量,还是精神的原子弹,深层的也许是理性的自信。

  其次,极权主义打破了传统的 “统治” 或“治理”边界,传统专制主义的统治与治理是有限的,也就是说再暴虐的统治也仍然在其他的非政治领域留有自由,而极权主义的统治是总体性的,弥漫于全部的社会生活。它垄断的不仅是权力,也不仅是财富,它还垄断着社会的 “场所” 和“空间”,换言之,它是对全部社会生活的重新组装。

  再次,极权主义模糊了 “统治” 与“被统治”的界限,使 “被统治者” 成为 “统治” 不可缺少的要素。鲍曼注意到,纳粹大屠杀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受害人的合作。专制主义仅仅要求被统治者的 “服从”,而极权主义要求的是“被统治者” 发自内心的 “合作”。为此,它要求对人的改造或“新人” 的塑造。换言之,传统专制主义是一部由车头牵引的列车,而极权主义则是在每节车厢上都安装了发动机。

  极权主义的逻辑

  极权主义是一个过程。正是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极权主义的能量和魅力开始不断地展开和延伸。

  这里有两个文本,有助于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一个是 NaomiWolf 的《10 个简单步骤建立法西斯美国》,另一个是 DennisGanse 导演的电影《浪潮》。

  我们先来看看《10 个简单步骤建立法西斯美国》一文。这篇文章写于 2007 年,是针对 911 之后小布什政府的所作所为。他认为小布什政府在 911 之后所做的,就是在摧毁民主自由制度,而走向法西斯的道路。他指出,从民主自由走向法西斯,十个步骤就可以了。这十个步骤就是:

  1、制造出一个或是内部或是外部的可怕的敌人,使人们相信自己在受到威胁,从而使人们愿意接受对自由的限制。2、建立一个法外的监禁系统,以对付威胁者或敌人,这样可以使得人们觉得有安全感。3、建立一个恶棍团体,通常是准军事性的,目的是对民众进行恐吓。4、建立内部监视体系,并鼓励人们互相揭发。5、潜入市民组织并对之进行骚扰。6、对持不同或相反政见的领导人进行专横的拘留与释放,而且一旦你上了这份名单就很难从名单中消失。7、对一些重要的不合作人物进行攻击,尤其是学者、学生和教授。因为在他们看来,学术界是各类运动的易燃地带 8、控制媒体,用虚假的新闻和伪造的文件取代真实的新闻。在一个法西斯系统中,重要的是混乱而非谎言。当公民无法区分真实还是伪造的时候,他们就一点一点地放弃了对政府应承担的责任的要求。9、异议即叛国,把持有异议定义为 “叛国”,把批评定义为 “谍报”。10、中止法治。

  这十个步骤演绎的是一个民主自由体制向法西斯体制演变的过程。作者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制度的层面。这当中尤其要注意如下两点。第一,这种演变是通过一个完整的过程逐步推进的;每一个步骤几乎都是天经地义;在其中的每一个步骤当中,你都很难意识到其最终的结果。在开始的时候,恐惧总是别人的事,孩童在玩轮滑,船只在起航,狗继续狗的生活…… 一切都从容而正常地继续着。这时罪恶在发酵,而人们却浑然不觉。第二,在有关极权主义的分析中,许多人都强调了乌托邦理想的重要性,但其实,在极权主义的想象中,对敌人或威胁的想象是同样重要的。这两个东西犹如硬币的两个方面。在这十个步骤中的第一个步骤就是制造敌人。因为只有对敌人或威胁的想象,才能动员民众的感情,才能为其独特的统治手段找到借口,才能在自己队伍乃至社会的内部形成向心力。

  如果说《10 个简单步骤建立法西斯美国》是从制度层面推演了极权主义的形成,而电影《浪潮》则演绎了在社会心理层面极权主义逻辑发酵的过程。这是在一个中学班级中进行的实验。这个逻辑的起点(第一天)是从自由散漫到纪律和权威的转变,重新排列过的桌椅和座次,统一的发言姿势和称呼,从中萌发出对独裁魅力的感受。第二步(第二天)的重点是团结与集体理念的生成,统一的军人式的步伐与统一的着装,通过对整体的魅力感受由此带来的优越感。第三步(第三天)则是用 “浪潮” 这个名字作为符号,以强化成员对其的认同与忠诚,并以集体的力量对其中的异端施加压力。第四步(第四天)极权主义的形成了内在的动力,人们可以用自己的创造性和能动性推动逻辑的演进了,同时运动本身也开始失去发动者的控制。第五步(第五天和第六天),互相的感染已经使这个运动欲罢而不能,运动的终结将导致其中某些成员的绝望。

  在这当中,有几点是特别值得注意的。第一,事情是到了中间才显得有点不对头的。故事几乎是游戏般地开始的。开始的时候,一切都是合乎情理甚至激动人心的,领袖的产生,集体的重大事情的决定,都是由民主的方式产生的。但不久,领袖在开始操纵集体,个人在走向狂热,而由神圣性赋予的优越感则在变成针对圈子外其他人的敌意和攻击性。第二,极权主义对于社会中的弱者最有吸引力。因为运动中形成的扁平结构(有人称之为平等的结构,但由于领袖的压倒一切的地位,称之为扁平结构可能更合适)彻底颠覆了过于的不平等的结构和地位分配。电影中的蒂姆就是一个例子。他在集体中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在狂热中体会着自己的价值,运动成为他的生命。第三,为了目标而走向人性的反面,并视之为一种超越。由于这个集体的目标是神圣的,女孩子可以放弃漂亮服装,也可以将说谎视为正当。总之,这是混合了许多东西的一种带有某种神圣性的驱动。直到这个时候,人们也才理解了残酷的来源,因为他们把残酷理解为是实现神圣事业的一种正义手段。

  就在我搜索网友们有关《浪潮》的评论的时候,我注意到这样一个帖子《别跟我谈走向极权的可能性——《浪潮》观后》。这位网友写道:“按照影片里对极权社会的定义和描述,以我的生活和工作经历来看,我们现在就生活在极权社会里。但我们不一样地安然生活着么?整个民族不一样都沉浸在盛世的幻觉中么?有什么不好”?应当说,这样的心态和看法,在我们的社会里不是个别的。这正是我要讨论这个问题的原因。

  极权主义为什么反对容忍

  2010 年,乌克兰举办了一个名为 “1920 到 1950 年代在乌克兰的极权主义恐怖” 的展览。展览组织者说,举办展览的目的是想让乌克兰民众和国际社会了解苏共斯大林制度的犯罪行为。通过展览,人们能知道,当有人试图反抗极权极权统治,试图争取乌克兰独立时,极权政权当年如何残暴镇压那些人。基辅纪念碑组织领导人克鲁茨克说:“纳粹法西斯占领乌克兰的 3 到 4 年的时间里曾杀害了许多乌克兰人。但极权统治乌克兰 70 多年,镇压和迫害从未停止过。”

  镇压和恐怖是极权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如果说希特勒和斯大林代表的极权主义已经是一种历史的话,现在的朝鲜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活着的案例。现在需要思考的是,这样的现象为什么会发生?我们不能假定这些极权主义者都是一种偏爱镇压与恐怖的虐待狂。如果是那样,历史过于简单化了。

  有消息说,朝鲜前一段对张成泽的处决,对一些看 A 片的人处决,都是用机关枪扫射的。甚至有消息说,有时用迫击炮进行轰炸。同时还要组织人们集体观看。这说明,在极权主义体制中,镇压和恐怖甚至成为一种表演的仪式。这说明恐怖对于体质是有意义的。

  当然,在过去很多体制中,都存在过这种仪式。比如通常说的杀头示众等。但极权主义的恐怖是登峰造极的。“等待枪决是一个折磨了我一辈子的主题。” 晚年的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向年轻的友人伏尔科夫讲述往事时,忽然沉默良久,然后说了上面的话。肖斯塔科维奇的这句话,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浸透到骨子里的恐惧。

  有人说,恐怖可以使人服从。这当然是不错的。但问题是,历史上任何体制都需要服从,但为什么极权主义体制可以将恐怖与镇压运用得如此广泛和极端?这种体制有一种特殊的需求?

  其实,任何体制中都会存在不满、批评、反对和不服从。但不同体制的区别往往在于容忍这些因素的弹性不同。极权主义体制似乎是最不能容忍反对的。这与极权主义的特性有关。

  极权主义之不能容忍反对,首先要注意的是,是他的理直气壮。当然有人会说,他们之所以不能容忍反对,是因为利益。我的看法是,利益动机的明显化,是在其堕落时期。在原型的极权主义中,之所以不能容忍反对,可能恰恰不是因为利益,而是因为哈耶克所说的 “致命的自负”,即只有他才掌握着绝对真理。

  其次需要注意的是极权主义的组织结构。极权主义无论是作为一种运动还是作为一种体制,都要求一种集中的权力,同时又要求这种集中的权力能够与作为其基础的群众相联系。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都要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这里的民主是联系群众的方式,而集中是确保权力的专断。

  为了形成这样的权力与权威结构,一种神圣的意识形态,一个能作为这种意识形态化身的领袖,一个由这个领袖控制和统辖的政党,就是不可或缺的因素。而维系所有这一切的是其神圣性。之所以不能允许质疑、批评和反对,是为了维护这种神圣性。没有这种神圣性,组织就失去了力量,与群众的联系就会中断。

  最后还要提到的一点是,极权主义对反对的警惕,也许与其对过去经历的记忆有关。极权主义要建立体制,政变与革命是两个基本途径。而无论经由哪种途径,他感受的都是一个敌对的环境。这种对环境的敌意性的记忆,也许是其后来强烈的不安全感的来源之一。

  最后还要提到的一点是,极权主义对反对的警惕,也许与其对过去经历的记忆有关。极权主义要建立体制,政变与革命是两个基本途径。而无论经由哪种途径,他感受的都是一个敌对的环境。这种对环境的敌意性的记忆,也许是其后来强烈的不安全感的来源之一。

  极权主义如何利用恐惧

  “等待枪决是一个折磨了我一辈子的主题。” 晚年的肖斯塔科维奇向年轻的友人伏尔科夫讲述往事时,忽然沉默良久,然后如是说。

  伏尔科夫同情的看着这位苏联最负盛名的音乐家,那是一张满是孩子气的脸,圆圆的镜片,蓬松的头发,总是尴尬和手足无措的神情,谨慎得几乎称得上畏惧的眼睛,这张面孔是如此意味深长,一个时代对一颗灵魂所能造成的痛苦挤压,在这张脸上纤毫毕现。

  一篇评论肖斯塔科维奇的文章这样写道。

  肖斯塔科维奇自己则在他的回忆录中说:“恐惧和压抑是弥漫着我们这一代人一生的共有心理”。在肖斯塔科维奇身上体现的这种恐惧,是我们理解极权主义统治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侧面。

  制造恐惧,是极权主义统治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地说,统治与强力总是分不开的,因此在任何社会中,统治者总会努力使人们害怕一些东西。但在极权主义制度中,恐惧在统治手段中占有一个极为特殊的地位。如前所说,极权主义权力的特点是无所不在,渗透一切。但如果仔细分析,就可以发现,这种权力是通过一个续谱不断延伸的。这个续谱的第一段,是直接的权力,极权主义权力的特点是总体性的。但尽管这个权力是总体性的,其延伸是有边界的。于是,接着这种统治所依赖的就是这个续谱的第二段,由权力制造出来的恐惧氛围。在这个领域,不用权力直接发挥作用,它制造出的恐惧氛围就可以起到类似的作用。但恐惧所起的作用,也是有边界的,这时起作用的,就是续谱的第三段,即由恐惧氛围的内化而形成的自我约束。

  因此,制造恐惧,就成为极权主义的一项工作,而这项工作往往通过表演性的仪式来进行。最近的一则消息是,金正恩的前女友、朝鲜歌手玄松月等 10 多位著名艺术家涉嫌违背金正恩的指示,制作、销售淫秽物品,8 月 20 日被公开枪决。消息说,“公开处刑是在银河水、王在山、牡丹峰等朝鲜主要艺术团员和死刑犯家属面前,用机关枪枪决。” 而在这之前,更具表演情节的是,金正恩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曾经将一批朝鲜高官用迫击炮处决,即把受刑的人置于弹着点用火炮轰。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用机关枪和迫击炮行刑的方式。它的作用,不仅是要结束行刑对象的生命,而是要产生一种极大的震慑力。这种震慑力超出一般人们对死亡恐惧的想象。

  极权主义是一种恐惧的政治,极权主义的特点是制造了一种特殊的恐惧。这种恐惧起码具有这样的几个特点。

  第一、恐惧的强度超出对于死亡的恐惧;

  人们通常说,死都不怕,害怕什么。这句话表明,对死亡的恐惧是最大的恐惧,至少对我们一般的俗人来说是如此。但极权主义的一个重要突破,是制造出一种超出对死亡恐惧的恐惧。举个例子来说,人们经常对一件事情感到不解。即在大饥荒的时候,人们为什么宁可饿死在粮仓旁边也不抢夺粮仓中的粮食。人们的疑问是,他们为什么不抢粮仓,眼看自己要饿死了,害怕什么?还有比死更可怕的吗?问题就在这里,在极权主义社会中就是有比死更可怕的。因为他们知道,如果去抢了粮仓,不但自己还是逃脱不了一死的命运,把自己的家人,甚至子孙后代也毁了。子孙后代就会成为反革命家属,要为他的这种行为付出巨大的代价,而且很可能是祖祖辈辈的代价。

  第二、这种恐惧是弥漫性的,渗透于人们的每个毛孔之中;

  奥威尔在《一九八四》中塑造了一个老大哥的人物,他从不露面,但又无所不在,监视着人们的一切。哈维尔曾经细致而深刻地描述过后极权社会那种无所不在的恐惧现象:“因为恐惧失去自己的工作,中学老师讲授他并不相信的东西;因为恐惧自己的前途,学生跟在老师后面重复他;因为恐惧不被允许继续自己的学业,青年人入团和参加不管是否必要的活动;在这种畸形的政治信誉的制度下,因为恐惧他的儿子或女儿是否取得了必要的入学总分,使得父亲采用所有义务的和‘自愿’的方式去做每一次被要求的事。因为恐惧拒绝的结果,导致人们参加选举,给被推荐的候选人投票,并假装他们认为这种形同虚设的走过场是真正的选举;出于对生计、地位或前程的恐惧,他们不得不投票赞成每一项决议,或至少保持沉默;是恐惧使得他们经历自我批评、赎罪、不光彩地填写一大串丢脸问题的令人羞辱的行为。恐惧或许有人会告发他们,将他们驱逐出现存社会,他们通常在私下里表达他们真实的想法。在大多数情况下,使得劳动者以他们名义的所谓‘工作义务’,是那种恐惧忍受经济倒退、努力想改善自身和为了讨好权势者。实际上,同样的动机也隐藏在建立‘社会主义劳动突击队’的背后,存在于这种清醒地意识到它们的主要功能是在给上级的合适的报告中被提及。恐惧导致人们出席各种官方的庆祝会、示威和游行。因为恐惧被从正在进行的工作中驱赶出来,许多科学家和艺术家效忠于他们事实上并不接受的观念,写他们不同意的或明知是虚假的东西,参加官方的组织和参与他们认为是几无价值的工作,要不歪曲和删改他们自己的作品。在保存自己的努力中,许多人甚至报告恰恰是他们自己对被报告人做的那种事情。”

  吊诡的是,极权主义制造了一种弥漫性的恐惧,但其结果却是,形成了人们对极权主义的更严重的依赖,因为,似乎在一种高度不确定性的社会中,只有极权主义才能为你提供某种保证。因此,极权主义社会中的人们,往往是对极权主义的恐惧与对极权主义崩溃的恐惧同时并存,甚至有时更担忧极权主义的崩溃。

  第三、这种恐惧会升华为一种前所未有的自我约束;

  有这样一个故事。电视台的一档娱乐节目需要在大街上做一个随机采访。主持人握着话筒,拦下一个个路人问:如果我现在能帮您实现一个愿望,那么,您希望这个愿望是什么?回答时间限定,十秒钟。那天他在街上拦下二十个路人,他向二十个路人一一询问了同样的问题。结果却令他大为震惊。二十个人中,有十九个人的回答基本相同。十秒钟过去,他们会说,我还没有考虑好。说这些时,他们表情严峻,眉头紧锁,似乎生怕自己说错。难道他们不知道这不过是一个游戏?当然不是。谁都知道这只是一个游戏,谁都清楚主持人不会帮自己实现任何愿望。既然如此,他们说什么都行,怎么说都行。可他们仍然不轻易开口,他们痛苦地一本正经地思考。甚至有人说,如果您明天采访我,或许我会给你一个最完美的客案。那天这位主持人非常失望。他说,这个城市的人已经习惯了毫无理由的严谨。或者说,他们被自己吓坏了。他们总是害怕出错。他们失去了回答一个最简单的问题的勇气。其实,只有恐惧升华为一种自我约束的时候,恐惧的效力才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接着的问题是,这种独特的恐惧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这种恐惧又是如何被强化的或再生产?这里需要注意极权主义恐惧制造中几个非常重要的技术。

  第一、你不知道你会因为什么而受到惩罚。这样的恐惧才会无边无沿。

  第二、你不知道你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这样,惩罚所造成的恐惧效应可以倍增。

  第三、你不知道这种惩罚会在什么时候实施。对于惩罚的猜测和等待,是制造和强化恐惧的有效手段,因为可以令你终日战战兢兢。

  总而言之一句话,极权主义制造恐惧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利用不确定性,只有这种不确定性才能造成恐惧效应的扩大。同时,也只有不确定性才能形成你内心的自我约束和自我审查。而不确定性起作用的条件,就是权力的总体性和任意性。任意性才能造成不确定性,而总体性才能扩大任意性的空间。可以试想,面对一个流氓和面对一个疯子,哪个令你更恐惧?因此可以说,权力的总体性才导致恐惧的无所不在。而超越了恐惧的边界的地方,才是自由的所在。

@冷哲

们以为如何?

知乎用户 我是我 发表

製片人喬 · 西佛表示,該片重要的是傳遞一個概念:「人民不該害怕政府,政府應該畏懼人民的力量,自由萬歲!」導演詹姆斯 · 麥克特格也說,「我們感到這部小說對時下的政治氛圍頗有先見之明。它表現的正是當政府不再聽取民情,社會完全由政府管控時的情形。若領導者不再聽取人民的聲音,我不認爲片中的場景不會真實發生」。 《V 怪客》將火藥陰謀設定為 V 行動的靈感來源,V 在行動時間、用字遣詞及形象上都對其進行了參考。部分影評人認為,就 V 與愛德蒙 · 唐泰斯兩者之間的直接比較來看,電影整體與大仲馬的《基度山恩仇記》相似(在這兩個故事中,英雄跳脫不公司法和創傷的枷鎖,並耗費數十年光陰準備以新的身分對他的壓迫者展開報復)。幾位影評人及評論家指出,電影的故事和風格與卡斯頓 · 勒胡的《歌劇魅影》有所相似,並拿《歌劇魅影》的角色魅影和克莉絲汀 · 黛也間的關係與 V 與艾薇的關係來做比較。身為一部關於自由與國家之間鬥爭的電影,《V 怪客》自許多經典的極權主義指標(包含納粹德國和喬治 · 歐威爾的《1984》)中擷取了部分或真或假的意象。《舊金山紀事報》的魯斯 · 史坦因指出,片中女同性戀瓦萊莉的悲慘遭遇使人聯想到納粹德國對同性戀的迫害及屠殺。 在部分影評人、政治評論家和媒體眼中,該片多次影射了美國喬治 ·W· 布希政府周遭的事件,如片中拉克希爾拘留中心裡戴著頭套的囚犯,就被視為是對美軍虐待伊拉克戰俘事件的隱喻。國土安全部警報系統及非常規引渡也被認為是電影題材的參考對象之一。IGN 的希拉蕊 · 戈德斯坦(Hilary Goldstein)認定,《V 怪客》明確譴責了美國愛國者法案。當被問到片中的英國電視網(BTN)是否以福斯新聞頻道為原型時,導演麥克特格回答道「是的,但不只是福斯。隨便一家電視台都算是共謀。BTN 一樣可以拿英國的天空新聞台來當做原型」。

知乎用户 Sean 发表

其实这部电影最深的理论,,不是 “人民不该怕政府,政府应该怕人民”,也不是 “在这个面具下的不是一具肉体,而是一种思想,Mr.Creedy, 而思想是不惧怕子弹的”。。。。这些让人热血澎湃的台词,终究还是台词。。。而不是理念。

V,这部电影,真正切切要告诉人们的,其实是多米诺骨牌的那个桥段。。。
无论多么残暴,多么穷兵黩武,武装到牙齿,高压到看似滴水不漏的独裁者 / 暴政,其实脆弱的只需要一个人 / 一群人,敢于站出来,轻轻的一推,其就会以让人震惊的速度摧枯拉朽的被推翻。所以,V 一直心心念念的要炸掉英国国会大厦,也就是想给所有被压迫的人民一个信念,发出第一个轻轻的一推。

V 的这种理念,,数百年来,,,n 个被人民推翻并且灭亡的封建王朝 / 独裁政权,一次又一次的被印证。

知乎用户 张巽恒 发表

需要复仇是因为昨天,但昨天应当死在今天,明天需要的不是仇恨,所以 V 死在了今天,而爱才是真正铸就明天之物。

记得电台要被炸掉的时候,那个人冒死去拆炸弹的情节吗?记得那个人说出的原因吗?

拆掉一样东西很简单,但是建起一样真正好的东西却很难。

炸毁一座大楼很简单,那是一个象征,一个思想。V 最初是不懂得爱的,所以他只想着复仇,他在利用群众,这和元首没有区别。换句话说如果 Evey 不出现,最后的结局大可能是:群众来到广场上,元首下令射杀,在完全的暴乱,颠覆以及痛苦中人们铭记了那一夜,但是复仇仍会继续,明天依旧留在昨天。

但是 Evey 出现了,V 牺牲了自己,群众没有收到阻拦,这甚至可以称之为光荣革命,所有人都摘下了面具,因为面具后的不再是满怀仇恨的骨骼了,那是对未来满怀着爱的灵魂。

革命不只是复仇,推翻是为了重建,明天是属于爱的,所以火车的扳机不应当由 V 扣下,而是应当用玫瑰围着仇恨,由有爱之人暨明天的建筑者扣下扳机,使火车与旧的建筑一同被摧毁。这样扳机的那一扣的意义将发生质的变化。

知乎用户 lh2-0 发表

如果真要讲的话,个人英雄主义,从哲学角度出发,唯心主义史观。

毕竟一场深远的社会变革你告诉我是因为一个人的复仇?一个人的一段话?一个没有完善世界观与方法论,没有深刻的阶级矛盾分析,没有组织机构,就单单指望人民自己走上街头?
而且也不现实啊?整个资产阶级就俩人?要不要把历史想那么简单?估计 V 把那事捅出来后,垄断资产阶级分分钟让大统领下台,再换一个他们喜欢的人上台就行了嘛。轮得到你?
革命要真这么简单,今天我就不用在这里回答这个问题了,马克思同志在 1848 年就能完成社会主义革命了。
整个看起来,也就是那么回事,虚构一个不可能存在的政府(两个人可以控制一切,我真的不想吐槽这种思想了,你以为你管的是程序啊?)一个不可能存在的人,保护了我们子虚乌有的自由(可以选总统就是自由了?呵呵,请问你们有工厂中的自由?),本来就是一个资产阶级用来骗小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东西,毕竟从其目的来看其本身就是一部商业电影,就是用来搜刮无产阶级的价值的东西。怎么会有深刻的哲学思想呢?

知乎用户 火火 发表

楼里有的见解真的不敢苟同。
第一 v 的确初衷就是报仇,但为什么他不直接私下干掉那几个,而是选择准备 20 年来完成浩大的工程?当年首相及其幕僚自导自演了一出投毒维稳事件,我认为 v 做的事情不仅仅是复仇,也不只是反极权,而是企图改变这畸形变态的统治。
第二 如果 v 不死,势必成为新领导人。但他敢于接受他人批评并接受,不愿意利用民众。我不知道这有什么可吐槽的?咱不说远了,哪怕是现实生活中,又会有多少人会在同伴已经原谅你的情况下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为此负责呢,?果然,大多数人看电影还是上帝视角。

知乎用户 林荆轲 发表

我觉得我看到了很多《1984》里的情节,比如可以监听每家每户的中央控制器,比如可以随意删改的历史档案,比如被从家中带走的平民,比如 “元首” 在巨大屏幕上的影像。电影跟小说的差别在于奥威尔把背景放在了苏联,所以小说里的大部分人物都愚蠢而忠诚地崇拜着元首,但是电影的故事发生在英国,大家会对电视里的假新闻轻蔑地说句 “扯淡,所以看上去电影对“元首” 的讽刺更明显一些。但是我觉得西方人对真正的自由的追求,从伏尔泰那场著名演讲开始,到奥威尔,到《V 字仇杀队》,都是基本不变的内容。

木心说,“极权主义是没有年龄的”。

知乎用户 偶尔跑个题 发表

所以新浪微博认证加 V 是不是有啥特殊的含义……

知乎用户 郑国栋 发表

我总觉得一定会倒向极度的混乱和无秩序
因为他打碎了旧权威和旧秩序 却没有建立新的 留下了极大的权力真空

知乎用户 五十度灰哥 发表

我只说一句:这片,可以,很清真……
  未来的英国社会处于极权统治的高压下,不能容许同性恋者、异教徒等社会角色的存在……

————节选豆瓣影片简介

知乎用户 小明明明 发表

你们根本不理解 i remember how “different” became dangerous

因为你们都没有体验过 different 变成 dangerous 的滋味

现在是抹除 different

知乎用户 选择与未来 发表

才疏学浅,但个人感觉这部电影哲学色彩很浓,思想应该是思想自由吧。

第一幕 v 出场的时候陈述了一番 “不应该问戴面具的人是谁”,很贴近于哲学的思辨方式。也算是对 V 本人思想的第一次呈现。

女主那一段在狱中被折磨,然后雨中觉醒,这一段一度让我感觉到男主莫得感情。不过这一段我很喜欢,女主为什么没有屈打成招,这个问题她自己都答不上来,这不是出于恨,大概更不是出于爱,而是一种本能,叛逆而正义的思想,这些对于何为正义的话题,一直是群众表面回避,但内心本能一般苦苦思索。女主是这样,那个探长也是,都在内心的声音与脑中的声音之间徘徊。心中的声音是那个默默探求的客观正义,而脑中的声音是 “这于我成长中接受的思想不符”。我认为 V 影响最深刻的两个人,一个是女主,一个是探长。他们有自我觉醒。而剩下的民众,可能更多的是被煽动。

语言是也是思想本身,所以在极权时代,那些政治词汇像吃饭喝水一样出现在人们身边,人也会耳濡目染,接受这么政治熏陶。就像高赞答主说的需求金字塔,大多数人都不会在低层需求未被满足的情况下自主向高层前进。而哲学其实是这个金字塔的一个阶梯,一条捷径,那个潘多拉魔盒的钥匙。所以艺术、书籍才会被控制。这样人们耳中只能听到一种声音,也就不会察觉生活有什么问题。

我倾向于 V 是一个无名无姓的标志,是思想本身,是启蒙者导火索,他的意义在于引导人群自己打开那个潘多拉的魔盒。所以片尾才会说 “他是你,是我”,片头才会有 “真理不会死,不会爱。”

他杀的那些人,有一种递进关系,从主持人到教皇到验尸官到首领,越往后越是接近于自由思想的人。但是 V 不认同他们对于群众的麻痹与压迫,所以他手刃了那些精神领袖。女主最后被给予了要不要拉下闸门的自由,也象征了 V 是推崇自由,是推崇自我思想的。他所的意义不在于给民众一个正确的答案,而是把探索答案的权利归还给民众自己。

不过,吾等蝼蚁终究很难去到金字塔的上层。政治也不是小儿的玩物,长路漫漫,上下求索而已。

知乎用户 神经不带刀 发表

发动群众是根本

人名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如何唤醒群众反抗意识

把散成沙的群众凝成一团去搞革命

是革命家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The building is a symbol.as is the act of destroying it symbols are given power by people.Alone a symbol is meaningless.but with enough people blowing up a building can change the world.”
炸毁国会大厦,它只是一个象征,一个让人们能够互相感知的象征。让人们相信,全国各地的人们,原来你们并不是如原子一般孤立的存在。
好吧,其实我没太理解清楚 LZ 题干的所指…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思想核心:没有人能拒绝简单暴力有噱头的商业片的魅力和不用多想就能得到的符号化的意义,没有人

知乎用户 Chinito 超强 发表

简单的说就是极左暴民政治和无政府主义,所以这实际上是一部极不道德的作品,他所宣扬的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反动。

知乎用户 家有你哥 发表

一部电影能反映出来的思想很少,所以别妄自套用在现实中,现实远比电影复杂

知乎用户 玉树临风提利昂 发表

大概就是:来,带上这个面具,人民就会跟你走,如果不跟你走,那一定是他们的错

全天下小清新的白日梦都是一样的

知乎用户 唐小道 发表

一堆装逼犯。。。
就是故事讲得好,电影看的爽,各种电影手法牛逼。
能不能别看到一部带政治主题的电影就过度解读?
还影射中国。。。反共分子眼里啥都反共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为了反对而反对,革命成功杀全家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显然是共产主义

旧政府的独裁和戴面具的人们代表资本对人的抽象统治,

革命胜利后摘下面具代表人本质的回归,

刀枪不入的主角代表信仰是无所畏惧的。(电影中也说的很明显主角是每个人的信仰的集合,当然电影中难逃形而上的 “理念” 也可能是讽刺。

革命后的局势不加描述代表共产主义是开放性的概念。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V 字仇杀队》(V for Vendetta)为什么受追捧?

知乎用户 阿拉白 YA​ 发表 变革和革命的话题永远不会过时,反乌托邦主义永远有其独特的魅力,这就是 V 字仇杀队取得成功、收到追捧的原因所在。 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准确地界定 “革命” 和“恐怖主义”,因为通过恐怖主义实现革命似乎成了历史的 …

跳着舞革命 (V 字仇杀队 影评)

相信我,V 是这世上最为风度翩翩的杀手、怪客、武士和复仇者。 他熟读莎士比亚,热爱柴科夫斯基,每看一遍《基督山复仇记》都会被打动,懂得烹饪,怀旧,电唱机里播放老歌。 他不属于他所在的时代他所在的世界,他好像去错了时空的流亡贵族,自得其乐,但 …

民主国家(美国英国等)对政变 / 暴乱免疫么?

知乎用户 TCM1987 发表 【法国】反《劳动法》骚乱还在延续,警察疲… 来自 ECO 中文网 【法国】反《劳动法》骚乱还在延续,警察疲于奔命、沿街商铺遭殃 经济不好哪个国家都会 暴乱 1861 年巴爾的摩暴動 1962 年 …

十年前公知真的很盛行吗?

知乎用户 鲁森林林 发表 现在明星很喜欢给自己立人设。有的是独立女性人设、有的是吃货人设、有的是大剌剌女汉子人设、有的是运动达人、有的是学霸人设等等。 可是十年前,明星最喜欢给自己立公知人设。 那个时候,谁不评论一下公共事务,谁都不好意思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