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航天技术短短几年就超过了中国?

by , at 31 July 2020, tags : 航天 火箭 马斯克 点击纠错 点击删除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季退思 发表

航天需要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零件每一种加工工艺都具有大于 99.9999% 的可靠性。不然就隔三差五天上放烟花。

几乎每一个分项的每一种零部件环节,美国都有领先中国 20-30 年,有的更多的老牌牛逼。

哪怕是倒闭了的老牌牛逼企业的下岗再就业人员,那也是比中国领先 20 多年的老牌牛逼。

(我觉得这算是废话,但好像真的有人不知道,我国 1970 年第一次太空探索、发射人造卫星成功的一整年之前,1969 年美国都已经载人登月成功了。中国第一次载人航天 2005 年杨利伟要比 1961 年苏联尤里 · 加加林、美国阿兰 · 谢泼德 晚了 44 年)

NASA 并没有向空叉转让技术。因为技术本来就属于 NASA 供货商。美国模式,ZF 出钱,让企业研究,研究成果归企业,ZF 再下订单出钱买产品。谈什么国有资产流失就滑稽了。

空叉 可以购买 NASA 供货商的产品。但大多数情况下 空叉 都选择从 NASA 供货商那里挖人,或者把倒闭的原 NASA 供货商的失业人员再就业,召集起来自研更好的解决方案。
NASA 对 空叉 最大的帮助是在早期发展阶段就提供了巨额合同。但这是谁都有的待遇,美帝世纪初几十家民营航天,拿着订单也造不出东西来交货最后倒闭的是大多数,最后也就 空叉 和蓝源 算是熬过来的。

实际上空叉的技术渊源关系最大的是 TRW(天合火箭)。TRW 过来的 Tom Mueller 是空叉的二把手。

克林顿时代提出的 Space Launch Initiative,NASA 发包让 TRW 造低成本可复用发动机。TRW 就立项了低成本针栓发动机计划,其中包括氢氧的 TR-106 和煤油的 TR-107,TR-106 总工就是这位 Tom Mueller。项目进行得很顺利,发动机已经成功试车,结果项目布什政府给砍了(整个 SLI 都被砍了,给 911 以后反恐战争让路)。

TRW 受此重创,被迫卖身给诺斯罗普。诺斯罗普格鲁曼并购 TRW 以后也不重视没有项目支撑没有钱途的 TR-106 和 TR-107 项目。Tom Mueller 很失望,这才去了 SpaceX。

整个 SLI 被砍,大批人才被下岗了。(不止 TRW,包括波音、诺格在内整个产业链,其他承担 SLI 项目的公司,也都纷纷下岗了一大批人)NASA 自己也下岗了一大片人。

很多空叉的人其实就是这波下岗以后,为了梦想去空叉再就业。

同期冒出来的几十家美国民营航天企业,大多数也是这样相似的背景。下岗之后再就业、创业而已。可惜没有 Musk 这样的又懂技术又有钱的人撑着,大多数都死在黎明前了。都没人能记全他们的名字了。

但即便名字都没人记得了,他们的从业人员也还是比中国领先 20 年啊。更何况空叉这十几年开发探索还是很成功的。 空叉从未落后,谈何几年就超过?

知乎用户 安好心 发表

整天的拿发展中国家跟人家世界第一强国比比比,比不过就哭哭哭。

你个 300 斤的胖子有 250 斤是自尊心。

不应该是去分析吗?不应该是去学吗?

别看单一公司。

看整个产业集群,中国还可能被甩开更远。

也要注意民营和国营。

SpaceX 某些技术也短短十几年超 NASA 了,那你觉得 NASA 应该为此受到国会质询吗?

得了吧,单靠和 SpaceX 合作省下来的钱,表扬他们还来不及呢。

要想让中国这个国家追上 SpaceX 或整个美国的话必须考虑民营入场的状况。当年火箭动力副设计师张小平被民营航天近十倍工资挖走的事,互联网上讨论来讨论去,一篇破《离职能直接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国企底层?》没三句话又掉进 “主义” 大讨论了。你们真的没劲。

就没人关注挖他的公司是咱中国私营做火箭的么?别管成功失败,有人开始尝试了。赢了的叫马斯克,输了的都叫浪费钱?

马斯克当年也捉襟见肘,特斯拉还在砸钱 + 赔钱,Paypal 也刚卖掉,SpaceX 发射失败得快绝望,最后逼到不成功则成仁的地步。已经连续失败两次,马斯克已真的借不到钱,

“这次再失败,就没下一次了。”

有人都等死状态,可以做好准备和同事告别。马斯克搞私营火箭的行为究竟属于天才还是疯子也即将揭晓。

结果成功了。皆大欢喜。

事后很快就接到单,Spacex 就这么活了下来。

第一单活儿中了 NASA 的标,甚至抢走了波音的单。不说技术多无敌,就是能降成本,就是一个香。波音开价太高,完全竞争不了。倒不是没本事竞争,而是这公司体型太大,为了这点小业务再重组生产线不值当的。SpaceX 就从牙缝里这么生存了下来。

而且马斯克的火星计划从来不是靠单打独斗,他需要的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集群。那是那种为了电动车行业发展,免费公开所有特斯拉专利的人。对待同行都这态度,对待供应链呢?整个民营航天圈形成一个生态,他本人得开心死,现实也是朝这个方向发展的。

而且自己旗下的项目,都或多或少得火星有点关系。新能源汽车,超级隧道,星链,重运载火箭,(理念上也许还需要算上 PayPal?)。看懂他想干什么了么?

太空基建!或者说第二行星基建。

他的这一整套产业架构,带动的可不是单纯的往天上放窜天猴。

是真有往天上运东西的想法。

而且想法里全有商业逻辑在,这是很厉害的。

(不挣钱没人干,光靠梦想能走多远不用我说了吧。)

看看现在美国的航天产业有多细分吧。

不仅是 SpaceX 的星链计划,PlanetLabs 的鸽子卫星五公斤一颗也是满太空的撒。一次发射几十上百卫星,和霰弹一样。每一颗和快递包裹差不多大,寿命到了就在大气层 “自杀”。

蓝色起源(贝索斯投资一百多亿的航天科技公司)的登月计划某种意义上对标马斯克的火星计划,但也会有技术合作,同时也给 NASA 开发行星着陆系统。看了么?已经开始想怎么着陆了。你不会指望 NASA 只开发着陆,其他行星登陆的相关科技就不管了吧。

除了蓝色起源,我再随便说几个这次重返月球计划的相关企业:

OxEon Energy

2017 年成立,清洁能源公司,负责做在太空制造氧气,直接解决月球或火星的氧气问题。

它未来形态的就是行星基地的供养系统。

Infinity Fuel Cell and Hydrogen

该公司制造再生电池,用于月球探测器、地面设备和栖息地。这东西未来的形态就是行星基地的能源。

Paragon Space Development Corp of Houston

散热系统、冷却系统、生命支持系统。

在太空中不好散热,不是装俩格力就能解决的事。这类科技未来形态我都懒得说了。现在大夏天的你想想空调对你意味着什么吧。

Accion Systems

提供卫星推进系统,矫正航道的。

对,不是说把运载火箭的燃料匀一点儿这事儿就解决了。而是有人站出来说,“我能为国家省钱,还更有效,请把这活儿给我。”

Astrobotic Technology

该公司提供月球车,2008 年到现在和 NASA 签了 30 多份商业技术合同。

上述这些公司 [1],基本上是一个公司做一个领域,做到专精,做到极致,最后中标。

一群这样的公司一起推进一个计划。那项目推进速度自然不是闹着玩的。

你不鼓励实体工业,你说资本去哪好?搞房地产吗?你房贷还完了吗?这些小公司把科技发挥到极致,能养活多少有真才实学的科研人员! 如果靠这个实现阶级跨越,这人生多体面。

这就是 SpaceX 开启民营航天后的时代。

但这局面也不仅是马斯克一个人的功劳。

我一直担忧美国一个可怕的地方,就产研结合。

举个例子,比如小科技公司的成立模式:

资深创业者 CEO + 科技入股的教授带着技术做 CTO = 轻松拿到投资 + 他们似乎还能拿到一些和 NASA 或是 SpaceX 的的保证和信任?

这里面有着非常成熟的生态。甚至这个 CEO 可以是连续创业者,都是钱找他,技术找他,单子也找他。我们的大公司更多是一个神格化的创始人,让这个公司横向拓宽业务。模式上很有差别。就像外国人不懂我们的圈子人脉是如何疏通关系的,我们也无法理解他们的圈子为何如此高效。

你想,你把一个技术做到极致怎么也得 5 年出货 8 年投产吧,你就不怕人家把你给踢了?新的竞争对手进来怎么办?在这点我承认我非常外行,我不懂他们怎么做到如此稳定的。

总之有这么强的产研环境,我真希望谁能去考察出个道道来。

而且绝对不要单单用学院派视角去考察,里面可能有些复杂的人文因素在,不要信别人说的西方不讲人情没有圈子,很可能有我们想象不到的更高效的圈子,如果窥斑知豹,可是学不到什么好东西。

不管怎样,他们的产研结合能力在这波 SpaceX 为首的航天热中,对相关产业的 “涌现” 是至关重要的。航天业从来没有想今天这样分工细化,如果每一部分都是逐利的,那么每一个零件都有生命力。然后再用国营的 NASA 来整合目标。卧槽,这 TM 不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状态么??听他们瞎吹什么自由主义,其实有人把控大方向真香。

令我畏惧的是,我已经在美国民营航天市场上看见如同我们中国全产业链分工时的大场面了,什么零件都有人做,什么细节都有人专精到极致。这有多可怕不妨换位思考一下,中国的产业集群对某些行业来说是什么吸引力。那些在华的加工厂,是靠在异国砸钱就能搬走的?靠围堵就能摆脱中国制造?

咱们能做到这程度的最多到手机等电子产品,而他们这是航天。说不羡慕是不可能的。这一步如果没追好,今后抢占太空我们会很被动。打起仗来更被动。玩意科技突破,可以玩点花活,人家可以停你北斗,给你关灯讹诈信息战各种恶心,咋办?你以为很远吗?星链计划对星空造成的污染还不能提醒你这些风险?

他们没那么在乎,因为主动权在他们手里。

对于 SpaceX 发展来看,美国的航天产业集群简直就是天堂,有的是买卖,有的是配套,有的新点子。换位思考,SpaceX 如果是中国的,谁拿订单养他?他和谁合作?更大的概率是,还没搞定这些,就让懂王给拉实体清单了。还星链,把你小卫星都给你没收了信不?

而在美国,他们是无忧无虑的,没有外部势力影响的,他们还有的是花样可以玩。也许连马斯克自己还没想到的点子就摆在那,像一颗神赐的果实,美国能保护它在那安安静静不受干扰,直到马斯克们发现它,拿走它。

然而美国也不是一成不变。

指望 NASA 单打独斗?因为苏联解体,50 年不再提登月。公知先是吹这个举动避免劳民伤财,然后还不够,又开始论证太空旅行没有意义…. 越说越没边儿了,等马斯克开始剑指火星又开始吹美国人天马行空,征服太空又开始有意义了。跟着他们吹箫的节奏,你不会对世界有任何理性的认知。人家美国也想解决重返月球这个问题的。

我们要看的这背后的解决方案是:有些事不能都指望国营,国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合作不香吗?(何况这本就是我们基本国策)把民间资本从楼市吸过来不香吗?

只局限在 “某位科学家从美国回来了,建设社会主义啦” 的英雄塑造之上,早就不合时宜了。因为现在的技术突破,不是一个人能搞定的事。一次伟大探索,甚至不止一家公司能搞定。以后如果有改变文明未来的行动,甚至需要多国参与…..

NASA 自己都玩不动,我们还想赖着举国体制一辈子?

去火星得有提供吃喝的、保温的、供氧的、盖房子的、供电的这些基础设施吧……. 如果全社会同时研究这些东西那是什么效率?美国甚至有酒店投资航天,打算在太空上开个酒吧。听起来不着边际,其实就是把这些已经技术整合一下,搭上这波热潮就够了。

我们要走的下一步棋很明显,就是得打造产业集群。没第二条路。

如果没什么商业前景的话也请放心,春江水暖鸭先知,资本家替你扛雷预警。若有前景,干好了说不定还能嵌入美国的产业链。一个国家就一个华为,不封杀你封谁?如果中美合作占据半壁江山,谁敢乱动中国企业谁就下去当在野党,不是很明显的事吗?

但你若还走第一条路,小心星球大战计划第二季拖垮你财政。

还有,我们很多时候就是被中国的逆向工程给宠坏了。从某年开始,西方很多技术对中国的封锁是歇斯底里的。八十年代里根时代为了遏制苏联,美国是会卖给中国黑鹰直升机的。到现在台蛙岛黑鹰都是主要采购的武器。

苏联解体到现在,美国卖过咱什么关键技术?他们的盟友谁敢给中国半点儿?不仅如此。他们还极力打压。整个民用航空业,除了欧标就是美标,中国符合标准能上天的就是一款椅子(前几年的消息)。事实上我们真这么差劲吗?如果是,那歼 20 哪来的?

我们是得不到他们的资源共享的。再加上现在的中美局势。可以说他们的产业集群跟我们一点儿关系都没有。现在连学相关知识的学生都不让去,真是一点边儿也别想沾了。我们一直是在这样的环境发展起来的,今后也会一直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就这,还奢求技术上摸着鹰酱过河?实属想多了。

对,中国工业是 NB,但是从未说利润 NB 啊。甚至我们的低利润是竞争力的一部分,这算什么好事么?

你看他们西方人虽然是带不走这些岗位,但是人家现在开始创造高利润岗位怎么办?我们是不是得睁大眼睛了?

还有,你别指望川建国打压他们高科技企业。他是不喜欢高科技企业。可他今天就是打不动航天业了。想想为什么有些产业连川普这种亡国之君都打压不了?可能魔鬼就藏在细节里。而且如果航天业增加就也多了,说不定他也不想打了。也可能这行业意味着国家安全?活着潜在的增长比我们所有人想的都高?我也不知道,总之不要寄托于他自己完蛋。

我们不仅需要工业,还需要赚钱的工业。讨论点实际的吧,别整天主义来主义去的。主义谈太多专业谈太少,会事与愿违。

参考

  1. ^https://mp.weixin.qq.com/s/ASl1ssmzrWEEV4Q3aqlBFQ

知乎用户 Wenkan Photo 发表

  1. NASA 并没有向 SpaceX 转让技术。
  2. 但是 SpaceX 可以聘用在 NASA 工作过的人才。
  3. SpaceX 可以购买 NASA 供货商的产品。
  4. 但大多数情况下 SpaceX 都选择根据第一性原理自研更好的解决方案。
  5. NASA 对 SpaceX 最大的帮助是在早期发展阶段就提供了巨额的国际空间站货运和载人合同。

除了 SpaceX,全世界的航天机构实际上都是在用 80 年代的技术。那被超过并没什么奇怪的。

关键是,SpaceX 有赚钱的动力,而其他国家的航天机构都只有刷政绩的动力。这就是区别。

知乎用户 「已注销」 发表

美国的航天技术本来就远远超过中国,何谈再次超过?

至于有人说 NASA 没有向 spaceX 转让技术,所以 spaceX 的成就与美国的航天技术无关,他们一定没有参与过工程实践,不理解火箭到底是如何设计与制造的。

知乎用户 降妖除魔大师兄 发表

航天是一个极庞大的体系,NASA,SPACEX 只是总体单位,在其下,还有各种分系统公司,各种元器件厂所,乃至各种软硬件工具公司。NASA 的人才充其量只是 SPACEX 进行总体设计和系统协调的关键。但是如果没有整个欧美航天产业的支撑,SPACEX 的很多理念根本没法实施。

比如,欧美有很多高性能并且不贵的材料和元器件,SPACEX 可以在系统设计的时候随意采用,随意采购,中国航天不可以。中国航天必须基于材料和元器件的可获取性进行设计,采用低性能的国内产品,支持研制昂贵的国产高性能产品,或者是花大代价采购国外产品。

这类产品不局限于硬件,软件也需要积累,在这方面,欧美仍然有很大的先发优势,各种算法模型都有很好的基础。

甚至于,设计的理念也领先很多年。你看的别人的一个理念很好,也非常理性地在借鉴时考虑到了自身特点。但是,别人有理念的获取和优化过程,对里面的优势很了解,并且已经践行了这个理念好几年,对它的劣势也有认识,很快就可以提出新的更有效的理念。打个比方,我们看 SPACEX 可回收火箭很好,想借鉴一下。但是人家 SPACEX 玩了这几年可回收火箭,对其中的问题也有了很多认识积累,时机成熟,就可以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实际上,SPACEX 的出现和发展,就是美国对 NASA 和联合发射集团的思考和改进。

SPACEX 是站在巨人的肩上,中国航天必须自己成为巨人。

所以,这个问题根本不是 SPACEX 怎么超过了中国航天,而是怎么欧美航天又玩出了新花样。


更新于天问一号发射成功之后

任重而道远!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知乎用户 Saturn V 发表

这个时间线还是要搞清楚的。

SpaceX 是 2002 年就已经成立的公司,神州 5 号是 2003 年 10 月 15 日发射的。

现在 SpaceX 的核心猎鹰 9 号火箭,首飞是在 2010 年 6 月 4 日,此时的 V1.0 在运力和性能上是逊于长征 3 乙,远逊于长征 3 乙改进型的,且 V1.0 也没有任何回收的打算,连降落用的支架都没有是个一次性的火箭。

研发猎鹰 9 v1.0 的资金的确是 NASA 投资的,但 2008 年选择时 SpaceX 不仅拿的是 35 亿美金里的小头 16 亿美金,还要负担起更多的任务 12 次。且这是一个固定价格合约(fixed-price contracts),也就是如果研发费用超标了 NASA 不给你补贴。

2012 财年结尾 NASA 又给了 SpaceX“巨资”8.58 亿美金,尽管竞争对手天鹅座飞船和安塔瑞斯火箭在没有任何展示飞行的前提下,NASA 就已经额外给了 9.1 亿美金的资金。

且和诺格在测试发射前就拿到合约 70% 的投资不同,上面说的猎鹰 9 v1.0 的首射,是 SpaceX 自己出资完成的。

2 年后 NASA 的商业载人投资,SpaceX 再一次拿了小头。以 2019 年的美金计算,SpaceX 获得 25 亿美金合同而波音获得了整整 43 亿美金合同,其中 3 次测试飞行的研发价格波音(22 亿)更是直接比 SpaceX(12 亿)多了 10 亿,几乎已经是 SpaceX 全部的合同价格。和商业货运一样,商业载人同样是固定价格合同。

SpaceX 的两位宇航员都国际空间站工作快两周了,波音的飞船呢?

当然 12 亿美金也不是小数目,但如果放在 NASA 自己的项目里概念可就完全不同。NASA 给 Aerojet 建造 18 个 RS-25 引擎的合约费用,是 17.9 亿美金,对你没有看错,18 个引擎,17.9 亿美金,给一次性的 SLS 用。

这就是中国人眼中得到了 NASA“全力支持” 的 SpaceX.

顺带一提,NASA 没有给重型猎鹰投资一分钱,更没有给 SpaceX 的火箭复用测试投资过一分钱,事实上直到几个月前,NASA 都不允许 SpaceX 用复用过的火箭来发射载人任务。

现在 SpaceX 是拥有预估约 361 亿美金 “庞大” 资产和 32 亿美金 “雄厚” 融资,以及制造发射研发一条龙多达 6000 人的 “资深” 科研团队。

所以你更应该问的,是为啥 10 年后总共拿政府投资不过 70 亿美金的 SpaceX,能从左边的 v1.0 发展到右边的 Block5 和重型猎鹰,而 10 年后中国航天依然在用着长征 3 号乙的改进型当作主力发射火箭。那些当初说回收火箭不行,回收火箭无法再用,回收复用火箭无法降低成本的各路院士,现在又在干啥?

知乎用户 默苍离 发表

今天,如果腾讯自残武功,把游戏部门裁撤了,把天美农药吃鸡堡垒 EPIC 什么的打包送给你,然后给你 100 个亿,依托腾讯做游戏,相信我,给你半年你就能超越网易。你就会被捧成中国的马斯克和世界创业先锋。

1,NASA 本来的人才储备、供应链建设、技术积累,超过中国航天 30 年以上(2000 年状态)。

2,NASA 的人,高端的,在 SPACE X 成立后都跑去上班了。

3,表面上,SPACE X 没有直接用 NASA 的技术,其实人才、供应链、技术经验积累全用了。

4,SPACE X 没钱的时候,NASA 给他承包的钱。

5,SPACE X 现在超过中国,很厉害啊,马斯克是大家的偶像。

从 1~4,我们看到一个精心设计的侵吞国有资产的过程。这个过程被包装成私有制的优势和精英奋斗的极致。

从 5,我们看到其实所谓高人们,真的有深度思考能力的不多。

从 5,我们也能看到是什么人在影响控制和掌握美国的舆论。

北海,要多想。

知乎用户 阿哲 发表

你看到的是突破拐点以后的 spacex。其实这个公司是 2002 还是 2003 年成立的,最开始几年的发射记录简直惨绝人寰,一直到 falcon9 1.2 版以后才算站稳脚跟。与此同时,美国许多民营航天公司已经死在沙滩上了。一个所在行业有雄厚技术基础、经受淘汰考验、突破瓶颈的公司,进入快速发展期是很正常的。

同样是一个老板旗下的 tesla,2003 年成立。第一代产品 roadster 研发失败,公司濒临破产,导致 musk 和真正的创始人决裂,后者被赶出了公司。一直到 model s 上市,才捡回一条命。同时期,不少新能源汽车公司也挂了不少。

知乎用户 北冥岛 发表

值得一提的是,马斯克根本不是出生在美国的美国人, 他是南非人。却可以接触美国航天的顶级机密。在座的各位中国人不如反省下自己,如果你生在中国,20 岁加入美国籍,打算参与一把 NASA 的顶级航天技术。你觉得你是会像马斯克一样成功,还是被 FBI 请喝咖啡?

想明白这个问题,你就该知道。无论从中国国家角度出发,还是从中国个人身份出发,你的屁股到底该在哪里。


因为空 X 是美国公司。

如果你认为,空 X 没有用 NASA 的技术,那请问,为什么英国,澳洲,加拿大诞生不了空 X?

如果空 X 不是站在美国这个巨人的肩膀上,那马斯克作为一个南非出生的南非公民,为什么不建设南非,make Africa great again?

如果私有化是包治百病的良药,那波音,洛马,蓝色起源(亚马逊的贝索斯创办的)的火箭是不是都该扔进垃圾桶,或者干脆开除他们的私企企籍?

空 X 目前是据说做出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他这个成绩究竟来自于私有化还是竞争?如果是竞争,中国可以学,可以拿来用,国企也可以有竞争。如果是私企,中国也在搞,民营航天早就开放了。但是,这一切的根本依然在于中国的航天科技实力。没有国家航天的硬实力,没有科研 “基础设施”,没有科研机构支撑,没有科技人才储备,如果什么都没有,大喊三声私有化也能有像空 X 那样的成绩,那是不是只要印度搞几个私企,就能 3 年实现载人航天,航天实力立马超越中国?你觉得可能么?

我再举几个实例。

中国的无人机技术世界领先,这点大家没有疑问吧?彩虹系列,翼龙系列全世界卖,除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无人机技术根本不能与中国相比。最近,中国的民营无人机企业也开始发展。比如四川腾盾科技,这家企业 2016 年才成立,到目前已经推出 7 款无人机,还参加了珠海航展。如果它不是一家中国企业,它能这么快地不断推出新型号么?换一个国家,比如韩国?人家私企确实参与军工项目,可他们怎么就做不出先进的无人机呢?日本三菱总是私有企业吧,一架 MRJ 支线客机,折腾快 20 年了,还不利索。同样的时间,国有的中国商飞已经卖了几十架 ARJ 支线客机了,C919 已经快测试完毕了。

私有化不是包治百病的良药。空 X 的技术是建立在美国国力的基础上的。中国需要坚定举国体制科研攻关,同时追踪美国进展,学习实践美国的有益经验。

知乎用户 孟德尔​ 发表

因为美国的工业基础和科研能力比中国更强。

科研能力这个自不必说,工业基础很多人觉得不服气,要拿那个被传歪的 “最全工业门类” 来说事。问题来了,假设某省集合了全省野鸡大学组成一个新的联合大学,科室门类比清华北大更全,师生数量比北大更多,每年发表论文是清北的 10 倍,那么他们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就超过清北了吗

美国人后来居上的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在冷战时期,苏联一度在航天上全面领先,然后美国开始认真搞,只花了 10 年就把苏联吊起来打。美国的材料学、加工技术与苏联互有优劣,但总体美国占优。

SPACEX 虽然只是一个私人公司,但它的人才和基础材料、加工技术都是来自美国市场,即使达不到波音洛马普惠这些假国企的水平,至少吊打中日欧是没有问题的。

到目前为止,中日欧的火箭发动机水平都没有达到美俄 80 年代水平,而且相差甚远。考虑到美俄在 80 年代发动机上吃的苦,中日欧要迈过这个门槛花的时间只会更长。SPACEX 即使只有美国 90 年代的民用技术水平,也是完全碾压中日欧的。

中国航天 VS SAPCEX,就相当于,无名学校毕业在小厂干了 20 年经验满满的中年工程师 VS 清华毕业留学美国呆过诺奖实验室发了一大堆顶刊的新人博士。

比少花钱多半事,美国博士肯定不太行,但是比科研能力还是算了吧。

评论说想看数据对比,好的,请看一下数据,然后再看看人家达到这个指标的年份,说中国航天落后美国 50 年已经是比较自夸的说法了:

[中国为什么不制造航天飞机,相关技术实力如何?​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323812/answer/21662852)

SPACEX 总工的来历

[为什么 SpaceX 的成就大都被舆论归为马斯克的个人成果而不是 SpaceX 全体工程师的成就?​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0676263/answer/180446589)

知乎用户 charlary 发表

侧重点不一样,完全没有可比性。就好比中国的月球车上了月球背面,nasa 没干过,中国航天就超过 nasa 了?你在逗我吧。

中国航天从创立至今,走的原来 nasa 和苏联的老路。其核心是国家投资,举国体制和求稳。不注重商业利益,尽可能全面均衡发展。另外中国航天不是没有尝试过商业化,而且在一段时间内商业化曾一度因为成本优势取得非常大的成功,被视为 “nasa 救星”(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美国国会把 nasa 的经费砍得七零八落),但是很遗憾这条路在 2011 年被美国彻底给打断了,就是用的现在搞华为的套路 “无限追责 “,中国航天被直接逐出了世界航天产业链。因为美国 zf 的霸道制裁一度导致 nasa 在短期内没有合适的低成本火箭可用(nasa 主任还特地跑到国会去 complain,当然喜闻乐见没什么鸟用,国会老爷们没把你经费砍光就不错了,还管你国际合作?)的尴尬境地,然后才有了后面 spaceX 的强势崛起,要不然那很可能就是另一个故事了。中国航天的商业化进程直到最近借着北斗,才又重新开始,也算是找到一个突(漏)破(洞)口。

spaceX 从一开始走的就是商业化的路子,怎么赚钱怎么来,成功率不高没关系,只要找保险公司兜底就好了。其他类似的商业举措不胜枚举。说白了,马斯克最牛的地方不是媒体宣传的所谓第一性原理和科技水平,而是他的商业头脑,商业魄力,运作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

也不同意大多数答案的内容,实际上 spaceX 并没有马斯克宣称的那样,突破上世纪 80 年代 nasa 巅峰的技术,更没有突破这个时代,其最大的成功都是在商业成本上而不是技术上。他这种商业精神和高精度控制的态度确实值得学习,但是也没有媒体宣传的那么神。

在技术上马斯克最牛的地方实际上是精密控制领域,这一点确实和二十一世纪以来高速发达的信息产业联合在了一起。通过精密控制,spaceX1 做到了仅使用民用品质的配件却达到了军用品质的稳定度,再加上回收技术(说白了还是精密控制),从而大大节约了成本。但这儿实际上只是商业游戏,技术上并没有本质的突破。

知乎用户 王治钧 Lawrence​ 发表

这真是个好问题,为什么是他,埃隆 · 马斯克(Elon Musk),看他的几个项目:PayPal 网络支付开创者、Tesla Motors 新能源车先锋和 SpaceX,这哥们干的都是互不搭嘎,而且杀进去就斜刺里超越同行,为什么?

2013 年他和 TED 负责人克里斯 · 安德森(Chris Anderson)同台分享了这几个项目的情况,卓有远见的人物。

其中 Chris 直接问了一个问题:Elon,你怎么做到的? 这些计划——Paypal,太阳能, Tesla,SpaceX,这些都彼此很不同,都是大规模的宏伟计划,怎么会有人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创新? 你到底如何做到的?

Elon 一时回答不上来这个问题,只说,我做了很多工作。

Chris 站在他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理解:

Elon 你有一种能力,可以让你在顶层设计系统地思考, 汇聚了设计、科技和商业, 所以如果 TBD 是 Design(设计)、Technology(科技)和 Business (商业), 把他们打包起来, 以一种人们很少能够做到的方式融合起来然后 —— 然后关键的是——你对这个 拼接的组合非常的有信心,甚至会去冒疯狂的风险。 你赌上了你的财富,而且你好像还赌了好几次,基本没别人会这么做了。这种思维模式,我们能否将它放进我们的教育系统中?人们可以向你学习到什么吗? 你所做的真的太令人惊叹了。

Elon 回复:

我真的觉得我们有一个非常好的思考框架就是物理。你知道它是推理的第一原理。 把一切都归结于事物的基本本质然后从头开始推理,这不同于类比推理。 我们生活当中, 我们都是用类比推理, 实际上就是说我们要照搬别人的做法然后稍加改动,你必须这样做。 否则,从心理学上看,你这一天就过不去了。 不过当你想要做一件新的事情, 你必须按物理原则办事。 物理正是一种用反直觉的方式来发现新事物的方法,就像量子力学它就非常反直觉。 所以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然后也要非常注重负面的反馈, 寻求反馈,特别是从朋友那里。 这可能听起来像个很简单的建议, 但是很少人这么做, 这是非常有帮助的。

[

ElonMusk2013 TED 访谈,多个并行项目背后的思考

王治钧 Lawrence 的视频

 · 3243 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254204831948574720)

知乎用户 爱临依旧 Rachel 发表

Space X 的火箭是否吊打中国航天的火箭?(✓)

美国航天国家队的火箭是否原本就吊打中国航天的火箭?(✓)

美国本国内的航天技术底蕴原本就吊打中国航天吗?(✓)

Space X 是否用到 NASA(以及美国航天国家队)的技术 ,是否为 NASA 的小马甲? (×)

Space X 如今的成就与火箭技术是否离得开美国本国内的航天技术工业底蕴? (×)

Space X 的火箭技术是否吊打世界其余各航天大国(俄罗斯、日本、欧洲……) 的火箭? (✓)

美国航天国家队的火箭技术是否吊打世界其余各航天大国(俄罗斯、日本、欧洲……) 的火箭? (✓)

Space X 的火箭是否吊打美国航天国家队的现役火箭? (✓)

所以,这问题不就很明朗了吗?

而其实这个问题修改成『为什么 Space X 的火箭技术短短几年就超过了美国自家的航天国家队的火箭』也一样毫无违和感。


政府机构主导的官僚体制下的活力与创新力不如民企主导下的,本就是一个跟正常的事情,不分中美,不分国内外。知道美国自己本国内都有不少 “公知” 对着自家航天国家队那一拖再拖的 SLS 深恶痛绝地口诛笔伐、甚至将其讽刺为『Shit L Shit』么?

而回到中美航天之间的话题上来,就不拿那已经被说烂了的土星五号 + 阿波罗载人登月来举例子了,老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研制出 200 吨级的分级燃烧循环巨型氢氧机托举着航天飞机升空的时候,中国的 “旗舰型” 主力火箭还是长征二号丙、连长征三号基本型都尚未首飞呢,是什么时候给了你们一种『中国航天技术一直以来就跟美国很接近』了的这么个错觉?

原本的差距的远若鸿沟,犯不着妄自菲薄,尽力做好自己分内应该做的就成。

知乎用户 工业革命熵不起 发表

准确说,是 SpaceX 在中重型运载火箭的性价比上,以及低轨卫星星座项目进度上,分别实现了阶段性超越。很多人早就迫不及待下结论,说这是市场的胜利,过去举国体制的玩法走到头了。

乍一看,这话似乎挺符合现实,中国的航天效率很低,美国 NASA 的投资效率也很低,接下来民营航天仿佛确实是主流。然而,脱离了背景的新闻,往往只能当段子。

中国航天最大的问题是缺钱,就算冯 · 布劳恩和钱学森遍地走,也要被饿趴下。

马斯克现在最火的项目就是星链。星链在地面台站、工厂、发射方面,先后差不多烧了 10 亿美元,这笔钱是 2015 年初谷歌和富达给的投资。类似的项目美国还有很多,比如泰雷斯的 LeoSat,亚马逊的柯伊伯,波音也计划搞 3000 颗规模的星座。哪怕是 108 颗卫星的 LeoSat 星座,也要花 36 亿美元,折合人民币 200 多亿。

美国人能把太空项目玩得这么豪迈,是因为美国是全球资本中心。

航天是个高风险的烧钱项目,发射活动的容错率很低,市场前景也很难预估。大部分国家的政客如果抛开政治因素,都会本能排斥给这种项目拨款,毕竟同样的钱投到社会建设上,3 年就能立竿见影;而高风险的航天一旦出了问题,整个政府都要背负骂名。所以美国赢得登月竞赛之后,很快对航天失去了激情。

但美国还集中了世界大部分风险投资,资本密集度甩开世界其它国家之和。哪怕是航天这么高风险的项目,仍然不愁融资。刚才提到的 LeoSat 星座项目,要花 200 多亿人民币,这相当于中国全国一年的航天经费。这样的低轨星座项目,换到中国融资,一轮能有几千万人民币就好不错了。这些年美国航天市场的火热,就是全球产业停滞下,金融资本的大力出奇迹。

全球各大城市的人均风险投资额

所以民营航天出彩的项目,基本都只在美国。欧洲没有那么发达的资本市场,联手日本也就砸出来一个 OneWeb,前几个月也宣布准备破产了。就算是 OneWeb 这个项目,2017 年也融资了 17 亿美元,光是启动项目就烧掉中国大半年的航天经费

这说明不是其它国家太无能,而是美国太特殊。绝大部分国家都只能在航天领域搞举国体制,只有美国这种金融帝国,可以用市场手段发展高门槛、高风险的航天事业。

哪怕是官方投资,中国也就不到美国的十分之一。NASA 玩一次好奇号火星探测的经费,就够中国航天花一年半了。美国当年的阿波罗登月项目,烧掉了当时的 200 亿美元,相当于 2005 年的 1350 亿,够现在的中国用 70 年

缺钱,就必然缺人缺设施。

仅从发射工位来看,中国就差了 1 个数量级。中国现在 4 个航天发射中心一共是 12 个发射工位,这里面还包括 1 个东风导弹发射井,和 2 个早就没法用的第一代东方红卫星发射场,算下来能给非军事航天项目用的工位只有 9 个。

而美国仅在范登堡基地就有 51 个发射工位,卡纳维拉尔角还有 47 个,基础设施多到大部分只能封存起来。马斯克随随便便就租下来当年载人登月的发射台,一口气签了 20 年的合同,按照自己的需要改造发射工位。

现在 SpaceX 在美国三大航天中心都有工位,而且是专门对接同一家公司、同一款火箭的,维护程序可以简化合并,工期可以内部协调。不像我们的工位,要周转不同任务、不同型号的发射,只能靠工作人员加班加点来抢进度。国家项目都排不过来,能留给民营公司的发射窗口更少。

经费紧张还会提高失败率,反过来造成技术路线保守。

航天开发新技术,如果有失败,那最好是出现在地面测试上。但新技术测试要花钱,充分测试就要充分花钱,中国航天长期经费紧缺,基础设施少,就整体偏保守,眼下这一轮氢氧发动机新技术,本该是在 90 年代开发的,结果硬生生拖了一代人才补课。想当年,美国人为了提高登月的成功率,在地面搞了 7 次土星五号的全箭燃烧测试。这种土豪撒币的氪金胜利,别人只能干看着。隔壁的苏联,连配套 N1 的测试台都不给钱,工程师只能把测试拖到上天,最后变成大号二踢脚。

眼下这一轮航天市场爆发,虽然中国进度上落后了,但不代表未来没机会反超。

中国航天经费紧缺,技术上激进的项目就更不容易上马。现在马斯克证明了回收火箭没问题,中国很快就在跟进了。

马斯克的火箭虽然尽可能廉价化制造,但最大的成本节约仍然是火箭回收。中国也许在具体零部件廉价化上不如马斯克那么极限,但通过统一协调全产业链,也能用模块化设计,用规模化生产降低零件成本。目前航天旅游距离大众消费还很遥远,马斯克就算从 NASA 拿到再多的订单,也不可能和一个十亿人口大国的产业规划拼规模效应。

而且现在中国也把火箭的回收利用列入发展规划了。2017 年 11 月 12 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发布了《2017—2045 年航天运输系统发展路线图》,里面提到,2020 年要进行低成本中型火箭长征八号的首飞,2025 年研制成可重复使用的亚轨道飞行器,2035 年运载火箭实现完全复用。

今年要首飞的长征八号,之所以叫低成本中型火箭,就是因为它的一级是可回收的。长征八号芯一级主体和长征七号一样,但额外加装了导气格栅舵与着陆支架,和马斯克的火箭一样,靠发动机反推实现软着陆。

用导气格栅舵控制返回姿态,在去年已经完成了技术验证。2019 年 7 月 26 日,加装了 4 片格栅舵的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火箭残骸在格栅舵控制下,精准落入目标区域,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

航天工业的竞争是一场马拉松比赛。美国航天可以拼命烧钱,中国没这个条件,只能依靠国家规划,充分发挥世界制造中心的优势,用统一标准、统一计划实现赶超。在相当长时间内,国内民营航天,只能是高度服从于国家规划的配套市场。

美国现在也在开发新一代火箭家族,而且很土豪地一口气砸了 6 套火箭家族:除了 NASA 自己的太空发射系统,马斯克的猎鹰系列、星船系列,还有蓝色起源的新格伦系列,联合发射联盟的火神系列,诺斯洛普 · 格鲁曼的 OmegA。

中国要想在长期竞赛中持续跟进,必须进一步调整航天管理体系。

中国是主要航天国家中唯一一个没有出台航天法的国家。现在国内航天资源实际上是分散的,缺乏整合。1993 年,中国撤销了航空航天工业部,拆分出了国企航天工业总公司,与国家行政机构航天局。1998 年,为了引入竞争,又把航天工业总公司拆分成了现在的航天科技和航天科工。

直到现在,很多人还以为国家航天局是国内航天领导机构,其实航天局只是工信部下属单位,和工信部的月球探测工程中心平级,与解放军总装备部、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科院的几个研究所,互相之间没有同属关系,彼此独立经营,几乎是一盘散沙。

2017 年,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就公开指出:中国航天发展缺乏顶层统筹协调,军民需求对接机制不健全;航天的管理分设在多个部门,形成 “九龙治天” 的局面;国际合作“多头对外”,出现一个国际会议上,多方代表都是中国人,在会议上发表不同的言论,达不成统一共识的局面。

中国现在单从航天管理的集中度上说,甚至不如印度。当年苏联率先实现发射人造卫星、载人航天等壮举,就是因为充分发挥了举国体制;而登月项目失败,是因为没能坚持举国体制。美国为了在航天领域取得领先地位,成立 NASA 整合全国资源,此后一路遥遥领先。

所以中国是应该学习美国经验。但要学的是冷战时期美国组建 NASA 的经验,而不是现在的金融帝国钞能力。

知乎用户 Compass 宁​ 发表

这里撇开高深的科技不谈,从人性的角度,这个问题本质在于激励机制:“为什么孙悟空能大闹天宫,却打不过路上的妖怪?” 或者说,“为啥天宫的天兵天将打架那么猥琐,山头上的妖怪打架那么拼命?”

SpaceX 搞不起来,马斯科就破产了,几个超级大国的航天机构可没有这个压力,大家干嘛像妖怪那么拼命啊。而且大国科研机构庞大,人一多就会为了利益争斗不断,看看前不久热议的中科院 90 多人集体离职就知道了(美俄科研机构也一样)。

这样看来,天宫的人哪里搞得过山头的妖怪,spaceX 只要有资金,超越各国机构是迟早的事情。

PS:第一性原理要不是搞不到大国技术,只能背水一战,谁想一周工作 120 小时去重新发明轮子。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最近不刷贾跃亭了,只知道刷一句 NASA 亲儿子,技术转移。

实则知乎能说出来火箭公式的能占 5% 都算不错了,能搞明白什么叫做全流量分级循环火箭发动机的更是没有几个了。 对于航天界进展关注的人非常稀少。实则 SpaceX 现在走的路全都是蓝海,完全都是未知空间,没有什么技术可以借鉴学习的,这几年发展速度曲线越来越快根本就是不是工程学的正常趋势。一家不到万人的公司的实验进展,进步速度好比美国登月时举国之力的速度。

匪夷所思革命性猛禽的室压到了 300bar,这张图,造各种原型火箭的速度是用周来衡量的。网上有 24 小时直播。每天都在飞速进步。别的各个公司各国航天部门其中一枚原型火箭都要搞个半年一年,spacex 就是一个周。。。技术奇才马斯克亲自拍板张观全局,并且私人公司自己搞无需承担任何风险,这几年的真正创新的点比其他航天部门加起来还要多的多。 全世界真的各行各业都应该学习一下 SpaceX 这种方法和管理模式。

什么 NASA 技术转移啊,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如果论航天技术,以前各国都是一群狼一起慢慢长大,NASA 是其中头狼,比其他狼大一些的话。现在 SpaceX 就是外面来的一只幼年小老虎,给点吃肉就不停的长大,成长速度把其他狼看呆了。

2010 年是个蚂蚁,2013 年是个小新星,2016 年独门秘籍的剑客,到了 2020 年已经 FH + dragon + starlink 的超级巨头,很明显到了 2025 年就是神了。

现在 SpaceX 还是不那么强大,但是今年年底那?年底 Starship 亚轨道实验了,starlink 开始测试,明年一年就能入轨了,2021 年能把 20Gbps(相当于中国最高高通量卫星中星 16 号)这样的星链卫星打上千颗进入太空并且开始运营。2022 或者 2023 年就月球展示飞行了。50 米高的上半级着陆月球都会很快。

NASA 自己都早早表示不知道马斯克在那搞啥

知乎用户 哇哦这世界 发表

抛开中国航天,单论 SpaceX。

失败了那么多次的 SpaceX 总该成功了吧,SpaceX 的成功是建立在一次次失败之后的,那后面都是钱和压力。马斯克压力也很大的,火箭炸了要钱的,但是马斯克又清楚失败了就有可能成功,不尝试不失败,成功的可能性更小。

【工科生应该深有体会吧?就我而言,有一次学期末的课程设计。我电路图画好了仿真波形堪称完美,老师看了都说好,自己搭建电路累死累活不出波形。我都怀疑是不是元器件坏了,换了多个芯片得出,仿真的地线接法和芯片悬空引脚处理和实际接线不同。别问我怎么得出的结论,你试试一周时间从吃了早饭到晚上都待在实验室对着一个电路接线,芯片引脚功能我都背下来了。】

知乎用户 九乡河龙牙​ 发表

考虑问题还是要从本质上考虑。**美国是资本本位国家,中国是官本位国家。**在美国的巅峰不是当州长、当总统,而是比尔盖茨、乔布斯、巴菲特、马斯克这样的。在中国的巅峰是:

官方媒体 - 廉政瞭望

@Saturn V

的回答说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即猎鹰 9 号最近十年无限魔改进化,迭代研发,成了现在能把 60 颗单重 260 公斤的卫星 + 2-3 吨重卫星适配器送入轨道还能回收的怪物。2010 原本强于猎鹰 1 号的长征 3 乙依然是十年铁打。

但是这个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是,资本本位要省钱 (省钱就是赚钱),倒逼企业必须自己开拓低成本路线 (顺便创新)。官本位关键是抓紧时间转仕途,换赛道,首要因素不能犯错,创新其次,否则就会像那位去了某船的大佬一样,无法成为新的省部级大员了。

换位思考和同理心是非常重要的思考工具,这有助于你思考问题。如果你是一个美国航天公司的工程师,在美国的制度下你要么努力搞技术成为这个公司首席技术总监,例如大名鼎鼎的芯片之神 JimKeller,要么不断强化技能跳出去创业找华尔街融资成为一个资本持有者,例如马斯克

永远记住一句话,聪明人不管在哪都能混得开,但是在不同的客观条件下,聪明的考虑因素和规划是不同的

彩蛋环节:虽说 2010 年以来,那啥是铁打的。但是不妨碍论文期刊发的飞起,为啥要发呢?因为要评……… 为什么只发不重视呢?因为…….

知乎用户 深邃暗黑范特西 发表

很简单,因为企业家,职业经理人和行政官员压根就不是同一种生物,他们有不同的角色定位,价值追求,行为模式以及权责范围。这是马斯克能重塑这个以前几乎只有大国才能撬动行业的原因:他就是这样的企业家,而波音洛马的职业经理人和 NASA 的官员做不到。不是他们能力不行,而是这活本来就不是他们应该干的。

从这个高票答案来看,他有个结论确实是对的,确实有深度思考能力的人不多,比如他自己,完美自嘲。

理由很简单,我就问一个问题,既然你说 SPACEX 的人才资金和技术,都是 NASA 的美国国有资产,马斯克吞了米国的国有资产做出了成绩,那么为啥火箭发射后的回收,这种划时代的,可以大幅降低成本的重要技术 NASA 没有做出来?其他国家的宇航局也没有

如果你给不了答案,我可以给你一个答案:因为不论是掌控波音洛马的职业经理人,还是在 NASA 拍板的管理官员都几乎不可能做出 SPACEX 的成绩。首先他们没有必要去冒这个险,其次,即使强行去冒这个险,一旦碰到 SPACEX 当初那种连续失败,公司濒临倒闭的场景怎么办?恐怕没到这一步,就被董事会或者行政,立法系统干掉了吧

而企业家(这里的企业家是熊彼特定义的企业家,是一种角色,不是企业主或资本家的意思,更不是一种阶级,这个很重要)的角色是什么,为什么说他们是资本主义的灵魂,见以下词条。这就是我在另一个答案里说他是资本主义英雄的原因。SPACEX 能成功,整个航天行业被重塑,他起到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熊彼特企业家理论_百度百科​baike.baidu.com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baike.baidu.com/item/%25E7%2586%258A%25E5%25BD%25BC%25E7%2589%25B9%25E4%25BC%2581%25E4%25B8%259A%25E5%25AE%25B6%25E7%2590%2586%25E8%25AE%25BA/736492%3Ffr%3Daladdin)

有很多答案提到了,SPACEX 的产品研发,测试和发射流程迥异于 NASA 和其他国家的官方组织,效率远高于后者,这才是 SPACEX 成功的真实原因,而高票答案,显然没有搞明白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应用的关系。

知乎用户 老慢半拍 发表

还是怀念 5 年前的知乎,大家提问和回答都跟写论文似的,特别严谨。

1、命题错误

“航天技术”是什么?SpaceX 在 “航天技术” 这个范畴上超过中国了吗?

在我国,航天技术除了包含运载火箭、卫星、载人航天等比较出名的领域以外,还有很多其他含义,比如导弹技术,个头稍微大一点的导弹基本都是航天系统在搞,比如下面这些

根据现有的材料,没听说 SpaceX 有搞武器,在导弹技术上自然也谈不上超越中国。

说个跟这个话题相关的轶事,前些天有个公众号对比了 SpaceX 和国内科工和科技的人数,SpaceX6000 人,科工科技都超过 10 万人,言下之意 SpaceX 工作效率远超科工和科技。首先我们承认国内效率低、水平差。但实际上科工和科技军品产值巨大(特别是科工),自然也有大量人员不从事运载和卫星这些工作,直接比人数可以说是耍流氓了。这些公众号要么是无知到连科工科技的业务范围都不了解,要么就是故意哗众取宠,吸引眼球罢了。

2、用一家公司和一个国家比是否合适

拿 SpaceX 和中国航天比,有点像拿 NBA 某个新成立的俱乐部和中国男篮对比(本来想拿男足举例的,感觉对中国航天是侮辱(狗头))。你说为什么这个 NBA 球队成立没二十年,总人数不超过 100 人,为啥能把中国男篮打到妈都不认识?

为啥,因为人家 NBA 某球队的边界是模糊的,人家球队可以从美国高水平篮球人才里不断吸收最好的球员、教练和顶级的训练、医疗团队。人 TM 就不是从头开始的,而是依托美国强大的篮球基础。中国呢,本身整体水平就低啊,你也不能规划外籍球员啊,自己慢慢摸索呗。

说到底,SpaceX 根本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代表的也是美国航天工业的前沿水平,他自身起点就不低,也不存在超过中国这么一说。这点其他答主说太多了,俺就不抛砖了。

知乎用户 古城发 发表

A、B 两个人想造一辆车。

A:我想要个轮胎!(面前出现一个轮胎)

B:我想要个轮胎!(面前出现一块橡胶)

A:我想要个仪表盘!(出现一个仪表盘)

B:我想要个仪表盘!(出现一堆塑料)

.

.

.

A:我造出一台车啦!

B:我造出轮胎,仪表盘…… 啦!

其实我们跟美国还是有不少差距的,只是表面上看起来是一支火箭的差距而已

知乎用户 黑门山 发表

奉劝各位别在中文网络上吹空 X 了!

万一懂王把空 X 当成中国企业封杀了,那可怎么办?你们负得起责任吗?

你们要知道,美国封杀中国航天,中国航天依然能发射火箭、飞船、卫星、空间站、探月、探火星。

可是,如果美国像封杀中国科技企业一样的封杀空 X,那空 X 还能有什么作为?再有探索精神也白扯,再心怀宇宙也是枉然。

知乎用户 花村妇联主席 发表

嗯,你说的太对了,

我的手机都是用 “SpaceX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从来没用过什么北斗、GPS。

上次去海边还看到一艘远洋测控船,上面好大的 SpaceX 标志,可先进了。

据说上次印度发射的火星探测器,整个用的 SpaceX 的体系,根本就和 NASA 什么的半毛钱关系没有。

对了,我一个朋友因为疫情被困马来西亚,每天都是附近 SpaceX 发射中心的食堂给他们免费派发食物呢。

知乎用户 朱一韬 发表

我真的很想问一下回答这个问题的几个是航天从业人员。

航天相关技术你难道真的觉得其关键难点是在于算法上吗?在于理论上吗?在于天才工程师的数量上吗?

不,是硬件和机械,是伸手就能要到的高精度传感器,是闭着眼就能买到的微特电机,是各种基础工程技术的全面领先才能做好航天器。足够好的算法和天才工程师只是锦上添花的。

最近大家才看到美国对我们的高科技封锁,实际上这种高科技产品的封锁很早很早以前就开始了,在哈工大基本上是不能以单位名义去买一些美国高性能的电力电子元件的。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中国航天的每一步都是意义重大的每一步,因为我们能让电力电子元件从无到有,让电机从无到有,让高精度传感器从无到有,而且都能够提升到航天级别的稳定性和精度,这些都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

至于 spacex?他需要考虑这些东西吗?

这是你们贬低中国航天的理由?这么可笑?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应证了以下均为错觉:

① 中国制造业胜过美国了(实际:中国制造产业胜过美国,但制造业水平远不及美国。美国制造业空心不是水平不够而是资本选择)。

② 举国体制无懈可击(实际:举国体制在一些特殊项目十分有意义,但由政策导向,并且制约于经费,这点参考 NASA 就知道。这点)

③ 科学家不该赚钱(实际:科学家不是永动机,没有资本的驱动只会导致人才外流)

对于马斯克,没必要苛求一个企业家什么。你不能指望一个人即是资本家又设身处地的关心全人类并且拥有极高的技术水平,那是托尼斯史塔克。梦与画饼也需要天赋与技术,怎么把饼做成能让投资者接受的数据以及妥善运用个人魅力更是艰深的学问。资本和技术都是好东西,但不是人人都玩的这么溜。术业有专攻,既然你不强求毛教员去手撕鬼子,那马斯克称得上时代伟人。

综上,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

知乎用户 harxxxxx 发表

有朋友回答 SPACEX 和 NASA 的关系就是国资私有化的模式,说这只是在侵吞国有资产而已。这个例子是否符合这个模式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在 SPACEX 上,那位朋友只是静态地看问题,以为资本和技术总量没变,只是挪了地方,被装进了私人的腰包。

没错,客观上确实存在着人力和技术从 NASA 往 SPACEX 的转移。但这不是一项宏伟事业成功的根本原因。

资本、技术、人力是动态的生产力。合理地配置后,可以发挥数倍于前的作用。NASA 的部分资源,加上资本,加上马斯克的雄才大略,在转化成 SPACEX 后,快速实现了火箭回收、低成本发射这种以往不会做,也不看好的路线,是巨大的工程方面的成就。

如果没有 SPACEX,还是 NASA 官僚们按部就班地发展的话,再过 20 年也做不了回收和低成本这两件事。人家压根就不会朝这个方向去尝试。

NASA 不可能朝这个方向努力,那么中国的航天部门会不会呢?大概率也不会。很多年前,我还是个中学生的时候,在报纸上看到有人问一个我国航天部门的大佬: 火箭发射成本那么高,能不能像航天飞机那样,搞成重复使用呢?大佬回答说这条路行不通的,火箭回收难度太大,几乎无解,而且哪怕真解决了技术问题,回收过程有一系列装置改造,材料本身有它的寿命,高速高热飞行过程中材料承受了很大的损耗,回来还要维修保养,可能也就只能重复使用三五次而已,实际成本远大于一次性使用。

相信 80 后的青少年很多都想过火箭回收这个问题,毕竟一次性的多浪费啊。但是听到专家的泼冷水后心里都放弃了这个想法吧。

航天事业,方向判断不对,那差得可不是五六年,而是二三十年。

而在生产要素的配置方面,如果我们国人看不到动态增加的过程,看不到人力的决定性因素(像马斯克造特斯拉、发火箭、搞星链、登火星,这样不世出的疯子、幻想家、伟人),只以为世界上的东西是拆东墙补西墙的话,那就杯具了。

总之,SPACEX 短期取得巨大成功的关键原因是: 1,美国基础好。2,埃隆马斯克的才能和魅力。3,生产力三要素的优化配置。

我国也有民营公司在追随马斯克的脚步,开发可回收火箭了,而且取得了实验性的突破。民营队伍在效率和商业化方面,有着国家队不可比拟的优势。继续加油,大家要支持。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中国航天才是逆流而上,SpaceX 是顺势而为。美俄从没有抵制和制裁 SpaceX,但是中国航天屡屡被制裁,限制。

美国有庞大的技术储备,原本是国有的,只需要民用化就行了,像 SpaceX 只要肯花钱,就可以得到技术转移。事实上 SpaceX 花的钱也是天文数字。这叫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关键是马斯克个人魅力很强,就是有人给他投钱,他本人也靠谱,不会像贾老先生一样 PPT 骗人这么多年。

SpaceX 早期失败是很厉害的,火箭说炸就炸,可是他屡败屡战,跟钱不要钱一样。这是他成功了,他要不成功,大家肯定骂他贾老第二。谁有这魄力拿自己的未来开玩笑,而且他也不是光脚的,他鞋很大的好吗。

知乎用户 也许懂你 发表

什么是真正的商业航天?管理做到最优,成本做到极致,技术大胆创新,不文过饰非,不外行管理内行

知乎用户 以小勃大 发表

高赞说马斯克侵吞 NASA 资产,其实不然。他是为黑而黑。

SpaceX 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一个重要因素是美国的人才积累和技术积累。也就是说,SpaceX 对比我们有巨大的平台优势。他们只要肯出钱,就能招到这一领域最顶尖的人才,能买到一部分先进的技术,而我们有钱也买不到。

另一方面,SpaceX 在某些方面确实比我们做得更好——如攻克具有重大经济价值的火箭回收技术。这是三大航天国(中美俄)都没做到的事,可以说 SpaceX 确实很厉害。

知乎用户 白嘻堂 发表

我们看着他一次次失败

看着他一次次火箭爆炸化成灰烬

浓烟滚滚烧的都是钱啊

可是

他所有在航天上的投入

不如上海今年成交的历史最贵地皮 “地王” 的零头

我是学工设的,我们老师说我们专业只会仿造只能仿造,为什么?成本低啊,见效快啊,一个产品从市场调研到研发得多少年?多少钱?你辛苦研发成功他们仿造就三天,我们的企业是要见利润的,我们的事业单位是要见成效的,我们的社会就是这样,你要认真只能被淘汰

可,你告诉我,跟在后面仿制,捡别人啃过得馒头,一步步摸别人的脚印走路

怎么弯道超车?我们现在的经济很多是靠房地产,可是以后呢??我不相信中国会有 “中等收入陷阱” 但是,我宁愿抱着一定会有的危机感,去让自己努力

知乎用户 龙神天舞 发表

别在那里超过中国了,再过个两年 NASA 的 SLS 出来说不定要被 BFR 把屎都打出来,按照现在的计划表说不定 spacex 都载人登火了 nasa 连重返月球都还没搞定。我知乎问题都想好了,我要连发三问霸占热榜

如何评价 spacex 的技术来自 nasa 却后来居上超越了 nasa,是不是体制的问题

如何评价 spacex 雇佣的核心工程师都是来自前 nasa 的但是做出来的火箭比 nasa 更强,那些工程师在 nasa 时没有做出成果是体制的问题吗

如何评价世界上最好的火箭是 spacex 自行研发和制造的,世界上其他的国家航天机构都做不出来是体制的问题吗

-——- 狗头分割线 ——-

我觉得 spacex 发展迅速的原因是降维打击,想象一下如果你要求每一个软件在发布后不能出任何一个 bug,只要出现 bug 就要下架归零全部重新检视代码,有新的特性更新必须要等到下个项目立项,版本发布后五年只能更新迭代一次,那计算机技术可能永远都走不到今天,各位在写工业软件的工程师们自己门清,相比较 toC 的商业软件,toB 的软件是不是十几年前的技术还在用,银行金融行业是不是几十年前的东西都还在用。

马斯克无非就是把软件工程那套快速迭代用在了火箭上,银行金融人家不搞这套是因为炸了就真完蛋了,火箭凭啥不能测试的时候炸了,只要测试不载人,打模拟负载,ut,it,bt,st 一步步测试迭代炸了就炸了呗,只要掏钱就完事,spacex 能走到现在完全就是因为炸的多迭代快,新技术不停的引进整合调试所以技术越来越好成本越来越低。

从初代猎鹰原型机,到现在最莽的重型猎鹰,再到未来的 bfr,跟 nasa 的技术转让虽然有一点点关系,但是绝对不是主要的,因为很多技术 nasa 自己也没有都是 spacex 自己花钱研究出来的,就说可回收技术这一项,spacex 炸了多少发火箭,说不定比中国历史上所有炸过的火箭都多,但人家也不是白炸,顺手就把梅林发动机升级,低温燃料技术,飞控仲裁这些乱七八糟的一起测试了,这才有了现在便宜,干质比好,运力大的商用猎鹰 9,nasa 研究 sls 才炸了几枚,我就在这里赌一发等 sls 出来了,运力,干质比,发射成本,安全性这些指标,最多只有一项能比 spacex 的 bfr 强

知乎用户 曲线最短 发表

之前回答过的我再写一遍

一,阿波罗登月计划的举国之力打下的产业链基础

二,登月计划后 NASA 持续不断的经费使航天不至于断层,并持续低速发展

三,美国发达的资本经济,调动大量的资源研发

三个原因缺一不可,大部分人觉得原因是第三个,是空 X 自己的功劳,其实这是不把阿波罗系列的天量投资不放在眼里。

阿波罗计划白投了么?????白投了???


嘿嘿,开这个问题的无非就是想鄙视一下中国航天嘛,顺便吹一波私人公司 “体制优越”。

高赞答案也就是这个套路,“NASA 没有技术转让”,“空 X 自己牛逼” 等等,其实都是 “第三个饼就吃饱了,中国怎么不去吃第三个饼?”

况且空 X 其实还没把美国航天硬实力恢复到土星五号、航天飞机那会儿呢。只是我觉得空 X 技能树点得不错,可持续发展。

知乎用户 萝卜​ 发表

早在成立 SpaceX 之前,马斯克就创立了自己的 “火星生命基金会”。随后,这个基金会很快就召开了工作会议,与会人员包括担任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的工程师,科学家以及总监的詹姆斯 • 卡梅隆和轨道科学公司的首席技术官 Michael Griffin。好巧不巧,这个格里芬曾任 NASA 局长。

所以啊,很多人跟商人出身的马斯克比起来真是 Naive。你办个公司能请到国防科工局局长来喝彩么?

正如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美国商业航天,不仅不是一夜之间崛起的,而是走过了 60 年漫漫路,才达到了今天的成就。其间有赖于政府立法、NASA 在经济和技术上的支持、企业不懈奋斗,以及无数对航天有热爱的人捋起袖子加油干。如今的美国商业航天,是天时、地利、人和三方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产物。

而 SpaceX 则是通过 60 年商业筛选脱颖而出而出的精英。美国早在 1986 年就立法推进民用火箭配套体系,让商人们在法律的保护下有利可图,再看看我们呢?Big People 喝茶聊天咋不聊聊上天的事情呢?

至于大量回答煞有其事的介绍 SpaceX,我敢用脚丫子猜他们绝大多数连 NSF L2 都不知道。

知乎用户 不打诳语谜语人 发表

这个论断也是脸大的不行,空 X 可回收火箭是独一份,是巨大创举没错。

一白遮百丑?一个火箭就等于空 X 超过中国航天?什么逻辑?中国航天比美国航天整体差很多不假,但中国航天玩过的很多东西空 X 还没机会玩呢。

如果非要依靠贬损同行来烘托马一龙和空 X 的伟大,最合适的比较对象显然是越来越烂泥扶不上墙的波音。

还有那些拿空 X 吹航天私有化的估计都已经把波音算国企了。从私营航天的角度,空 X 最大的意义就是发明了一套新的体系,从 “体制外” 打破了以前 NASA 发钱,波音、洛马、雷神这些私营公司发财的分肥体系,这个是有正面意义的,但是也别忘记以波音为代表的私营航天可以把政商勾结的盘子做的到多么可怕的地步,也可以把高消耗低产出的无耻搞到什么地步(SLS 火箭、飞船),还可以把公司利益凌驾到航天战略之上(为了保证 SLS 的发射次数,波音通过国会禁止 NASA 开发轨道加注技术),鼓吹私营航天的各位对这些就视而不见吗?

知乎用户 赛勃朋氪​ 发表

这就好比,为什么 R 星花了 1 亿美元做出了《荒野大镖客 2》,而米哈游花了 1 亿美元只做出来一个《原神》?

因为在《荒野大镖客 2》之前,R 星还做过《荒野大镖客 1》以及《侠盗猎车手》1-5,而米哈游在做《原神》之前只做过《崩坏》1-3。两个根本就不是一个数量级和质量级的。

为啥金字塔尖的雕塑花的钱一样多,别人的雕塑就比我的站得稳呢?因为底座差了太多。

所以那些对《原神》冷嘲热讽的玩家,你们自己进公司研发游戏就知道差距了。那些整天喊着 “厉害了我的国” 的小粉红,自己进一个高科技行业就知道还有多少要追赶的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简单的说两句:

我们也不说工资水平,毕竟美帝发达国家,没法比。咱们就计算一个数据,那就是收入房价比,这个比例影响着一个行业人才的聚集程度。

各位请自行计算各个航天院所与其周围房地产价格的比值,就知道为什么不能超过空叉了。

是,涨价去库存是把银行的债务风险通过杠杆转移到了居民,但是结果呢?实际上是银行通过各行各业给自己续命了,没有凭空消失的风险。

所谓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亡。

知乎用户 丫丫奶昔​ 发表

首先让我们继续回顾一下不久前 Space X 的载人航天发射升空视频

[

美国 SpaceX 龙飞船首次载人上太空成功发射升空直播

丫丫奶昔的视频

 · 1 万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250294923539869696)

为什么 Space X 发展如此迅速呢?

简单来说,创新和节约成本

SpaceX 已经突破了人类在太空中所能做的极限,并效仿其他所有人的做法,将其带入了一个新的高度。

自从 SpaceX 公司成立以来,他们一直试图证明可重复使用的火箭是可行的。一切都始于 “蚱蜢” 火箭测试。

可重用性削减成本

航天是昂贵的。真的, 真的很贵了。一枚猎鹰 9 号火箭估计要花费 6200 万美元,这是将 50265 磅 (约合 6200 万人民币) 的火箭送入近地轨道 (LEO) 的费用。按照这个价格,在近地轨道上每磅有效载荷大约需要 1233 美元。你可能会想,这太贵了! 然而,根据美国宇航局马歇尔网站的数据,每磅发射到距离地球 200 公里、倾角为 28.5 度的轨道上的物质平均成本约为 1 万美元。

然而,更大的费用估计是用于不可重复使用的火箭,如阿特拉斯 5 号火箭、德尔塔重型火箭和其他重型火箭。

正如你所看到的,这个火箭的各个阶段都是消耗性的,燃料耗尽后就会被丢弃,因为只携带所需的推进剂比携带空的燃料箱更有效。这是一种典型的航天器。人类历史上的大多数发射都是在消耗性航天器上进行的,这就保证了不合理的每磅成本估计和推进剂成本。

rockets.

降低太空飞行成本的关键是可重用性。想想看,如果我要在近地轨道上部署 5 吨的有效载荷,大约 95% 或更多的火箭质量将是推进剂和一次性助推器。这就是为什么在太空飞行如此昂贵的原因,因为当多级火箭掉落时,有时会用降落伞着陆,但大多数情况下只会对海洋或西伯利亚的一些偏远地区造成严重影响,当然如果你是俄罗斯人的话。

但是,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是如何降低成本,才使得它们如此成功的。我假设你们在新闻上见过这样的东西:

或者这样的东西

猜猜是什么? 这是轨道级火箭着陆的第一步,修复后再飞行大约两周!

重复使用第一阶段的助推器可以节省很多钱,但这是一件相当复杂的事情。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可重复使用火箭的飞行计划 (猎鹰 9 号)。可以看到, 第一阶段削减后(还有剩余的燃料!) 和第二阶段将通过一个爆炸螺栓戒指, 第一阶段将在头锥指导引擎, 和火灾总数的三个 9 第一阶段引擎减速降落在一条船在水中, 或回转身完全和土地发射台附近指定的停机坪。

相比较:

可重用性相当复杂,而且充满风险。

然而,有了可重用性,你可以把成本降低到原来的十分之一。

最好的部分是什么? SpaceX 公司的猎鹰 9 号系统已经进行了 50 多次这样的测试,猎鹰重型也进行了一次测试,非常成功,除了三个核心中的一个没有击中船,撞到水里爆炸了。(另外两个被罚款)

所以,SpaceX 成功的关键在于他们可以重复使用助推器,节省大量资金。

最近,SpaceX 也试图让整流罩着陆

(整流罩是顶部圆形的东西帮助有效载荷不因气压和热量分解)

在整流罩的前端安装了可操纵的降落伞和更多的小型制导引擎,并用一艘名为斯蒂芬斯的改装船抓住了整流罩。

每一场展览估计要花费 600 万美元或更多,所以从长远来看,这可以节省很多钱。

所以,简而言之,着陆和捕获昂贵的东西可以节省很多钱。纸上说说简单,实践操作总是艰难。

此外,这里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实践中可重复使用——把一辆车发射到太空!

所以,基于更低的成本(重复使用性)和不断的创新,Space X 才得以在别的国家或者是航空公司花大力气花费巨额资金和时间的对比中,快速发展

知乎用户 巅峰小周 发表

我不怎么懂技术,特别是航天方面的技术,但是从各个渠道了解到的知识,应该是 SpaceX 技术优于我们,NASA 更是远超我们,我觉得这应该是实事求是的事实。现在主要是对于这个事实的看法和解释,首先对于这个事实我们的第一感受就是技不如人的挫败,然后是恨其不争的恼怒,最后是绝望否定的辱骂。我想这是常人朴素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的来自于人本能的争强好胜,更来自于内心深处的爱,正是因为热爱这个国家,热爱这片土地,才真心希望她好,比别人都好。当我们看到这个爱的出发点以后,虽然从其开始以后会有分裂,但我们也无需过度的责骂,因为我们都是一样的生活热爱这片土地的人。这是我要回答题主问题前想说的话。回到主题,我想讲事实,技不如人是事实,力所不及是事实,但我们基础薄弱、发展时间短、经费不足也是事实,而且这也是较为根本的事实,也是更需要解释和解决的事实。我们说到底还是个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最根本的问题与矛盾说到底还是民生问题,但不是说航空航天这些高科技不重要,人民当然需要理想,当然也需要展望星空,只不过凡是有先后,凡是也应该有轻重缓急,资源有限更需要合理分配,柴米油盐,诗和远方都是生活的一部分,不能完全物质,也不能彻底形而上,得合理比例的兼而有之。大国治理我们不懂,但小日子都得过,低头想想也不就是那样吗?老美一隔壁土财主,两三百年的积累;我一庄稼汉,也就是几十年的收成,然后整天看着自家的余粮,想着咋没隔壁老美的多?这个时候最需要赵老太爷给你一个耳光,想啥呢?还不快去田里干活!(哈哈哈,感觉最后的表述有点烂尾了,阳春白雪下不去了,小农思想开始泛滥了。。)

知乎用户 geogeo 发表

不久前看了一个视频,讲的是马斯克带领记者去参观他的工厂,看见他的工厂也不是很大,关键他竟然没有独立的大办公室,好吧,国内是投入不足,可是那些外行老人的办公室远比马斯克的气派吧,缺钱?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锟斤拷锟斤拷

字有点多,评论放不下(狗头)

120 条回复,有点舌战群儒的感觉,面对各种帽子也不卑不亢,通篇看下来觉得你还是很厉害的。

但是个人觉得你还是带有点诡辩的意思 题主的问题是,为什么 SpaceX 的航天技术在短时间内就超过了中国(其中问题的核心是新建美国公司是否具备在短时间内技术上超越中国,或者说美中之间的差距是否大到仅仅是一个美国公司就能在一些方面短期内超过我们国家,这个问题的背后是一种担忧,是一种忧国忧民的情绪)。

答主的回答是:不是,看似是 SpaceX 的技术实际上是强大的 nasa 的支撑,本来美国就领先,所以就无所谓超越,只不过他们换了个名字,以前的工作人员,以前的资金支持,以前的订单,种种之类的都没变所以不是被超过,是一直比我们厉害。到这里答案其实就很契合的回答了这个问题。 但是(以下是个人推论)答主可能是个正义公理感比较强的人,于是思考为什么 NASA 会把资源倾注到 SpaceX 而不是 SpaceY,Z 之类的,是否之间有某种 py 交易,毕竟 NASA 的资源是政府的或者说是每一个美国公民的,应该直接或间接的使用的美国公民身上(百度了下 SpaceX + 公益没找到一条,而微软 Facebook 都有,姑且算个论据吧),也就是说 NASA 把本该使用到美国公民身上的资源给了 SpaceX,而 SpaceX 又没有很好的回馈社会(尤其是航天航空和普罗大众的联系性更小,支持汽车行业还能让汽车便宜点大家都受益)。 基于答主的正义感,于是说出了答案中的这句话,这是一个精心设计的侵吞国有资产的这句话,事实上这句话完全和答案没有关系,有无这句话都不影响答主对于这个问题独特的见解。 但是你却针对这句话提出你的质疑:美国不是帝国主义吗,哪里来的国有资产。

这就是诡辩的起点,避开问题的中心,对其细枝末节展开攻击。

以你的一个问题举例你给劝龙各一觞的回复是:哦请问美国哪一家国企遭遇这样的经历呢?提醒您 NASA 可是活的滋润的很呢。 那我现在问一下 你从哪里得知 nasa 活的滋润呢,如果你给出比如这些年创收增加,那我会说,这些年通货膨胀创收增加有怎么能体现出滋润呢,或者又可以说,你怎么又知道创收和滋润有关系呢。你如果证明有关系,我会指出是否是主要关系呢,每当你说道新的内容我都会让你举证,如此循环,我甚至可以说,请拿出证据来,或者拉黑我,看一看有没有你那味了。 这种阴阳怪气让人很生气,甚至想打人。 观点对立没啥,好好讨论嘛,别阴阳怪气(当然了也可能是我自己阴阳怪气,才会觉得你阴阳怪气,而其实你并没有阴阳怪气,这句话没阴阳怪气的意思。。套个娃开心下,希望你不要因为观点之争影响心情)

以上。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因为他们真正的把航天当做自己的事业来做,虔诚而谦恭,就像追星星的孩子那样不知疲倦,探索不止。

知乎用户 小兔 发表

我来给你翻译翻译。

一个民营公司成立几年就超过某国说明市场经济的优越性✘

航天科工集团管理层通过体外公司运作达到私有化集团的目的✔

什么叫 tm 的惊喜。

知乎用户 李凯在纳舍科技 发表

SpaceX 探索的是如何用低成本的方式把 NASA 已经做过的事情再做一遍。不是空间探索技术的探索。

做这些事情的还是当年那批人,只不过关注点是经济性。

然后以前的技术储备还是可以直接用的,比如材料、芯片、空间数据等等。实在不行从 NASA 再去挖个人。

回到国内很多东西还是要自己突破的,材料、芯片、空间数据搜集、基础设施和基础飞行平台、科研路线的规划。

知乎有大牛也说过,中国航天看见差距,也看见自己的目标,一步步走不要拔苗助长好大喜功就是成功。

我们自己的路走的不是最好但是也是前三啊。

知乎用户 纳米酱 发表

因为马斯克容许失败

知乎用户 萝魏紫​ 发表

可能航天大部分人就知道个 NASA。SPACEX 的 CTO 穆勒本人是 RRS 的成员,RRS 是美国最老牌航空技术尤其是火箭技术的协会,成立于二战时期。NASA?NASA 他有几个师?

SpaceX 炸了几次火箭,都是军方出钱。SpaceX 当年差点倒闭,NASA 连忙给了他一张大单,救活了公司。

知乎用户 似水流年 发表

有趣,我说了句 SpaceX 敢直面失败,把发射失败视频做成锦集,就被删评禁言了

知乎用户 Kumarajiva 发表

美国人的航天基础太强了,1966 年已经有人登月,这在目前为止,还没有第二家。所以不是在短短几年内被超越,而是中国一直落后。当然你也可以说登月那是美国宇航局,但是你不要忘记,宇航局自己连火箭毛都不生产,搞生产是在民间进行,这意思是说,技术是分布在民间的,只要能整合并改进这些技术,就会快速进步。

知乎用户 锟斤拷锟斤拷 发表

更新:我已经拉黑了

@空一格

同学,没办法,实在受不了他出现在我的首页上了

嗯,毕竟我还想保有智商。嗯,对不起,

@空一格

同学


嗯,本来是想回复

@空一格

同学的,但是他把我拉黑了,他怕了他怕了他怕了

[SpaceX 首次载人发射成功,此次发射有何亮点和重大意义?​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8507994/answer/1261214654)

我上次在这里怼了

@空一格

同学,

@空一格

同学没回我,我以为

@空一格

同学没有看到,想不到是拉黑我了,不愧是大 v

@空一格

同学的风范啊;不过话说回来,我一个俗人还想不到这种手段,所以我还没有拉黑

@空一格

同学,

@空一格

同学要是真想据理力争随时欢迎


这个问题确实有问题,“超过”的概念并不清楚,而且中国航天是一个太广的范围,很难只在火箭水平上去比较,建议改成 “中国航天某院” 会更好

不过

@空一格

同学您这就是在抬杠,为什么问题下面这么多人都看得懂问的是火箭方面,就您看不懂?我问您你们班那个学霸为啥比你好,你说他篮球打的不好,请问我们说的是不是一个东西?spx 的火箭技术确实领先,您抬出其他方向的成果并不能证明 spx 的火箭不如中国

另外,spx 不搞这些的原因是 nasa 会搞,这是美国的技术优势,所以 spx 确实是建立在美国的航天基础上的,而中国航天没有这个条件,所以中国航天确实很厉害。然而这个问题并不是 “给敌人递刀子” 也不是所谓”公知“提出的,只是并不严谨,您没有必要这么急


肯定有人要反驳我,所以我先声明一下:我的回答并没有价值,您如果反对那它就是错的,写这些只是为了防止折叠,我答这个题就是要怼

@空一格

同学,您啥时候针对上次” 用风险换成本 “的回答给一个回复?用这种拉黑异见者的路数能不能走得远我不清楚,但是我看不起你!

知乎用户 申权说 发表

完全是马斯克一人之功。

虽然我跟你们一样,想说不是这样,马斯克也是站在别人肩膀上什么的。但真相其实就是这样的,否认他只能说明自己狭隘。

马斯克是一个项羽式的人物,首先是自己超级能打,然后才是他的队伍。

而中国的举国体制基本都是产生一些刘邦式的领导,政治挂帅嘛,项羽这样的人在我国现有体制下出不了头了。

当然刘邦和项羽之间,最后刘邦赢了。所以我希望这场竞争最后是我们赢。

在此之前,希望我们的领导,赶紧努力找韩信。

知乎用户 经济观察报​ 发表

中国有过三次民营航天公司尝试运载火箭入轨,但除了星际荣耀都以失败告终。

2018 年 10 月,蓝箭航天 “朱雀一号” 发射后入轨失利;2019 年 3 月,零壹空间的 OS-M 系列运载火箭在发射后失去控制,发射任务失败。

2019 年 7 月,民营公司北京星际荣耀空间科技有限公司的双曲线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实现了中国民营运载火箭零的突破。

楼上很多分析了 SpaceX,那么中国商业航天公司与 SpaceX 差在哪?

运载火箭是商业航天的高端领域,世界上有大约 2 万多家卫星公司,但运载火箭公司不超过 20 家,技术上难度非常大,并且,光 “打” 到天上去没有意义,成功入轨很重要,说明将来才有能力去把卫星 “打” 上去。

同时我国民营运载火箭发射流程模式并不完善

中国航天法目前还正在制定,民营公司火箭发射还没有法制的基础,到哪发射、谁来允许发射,要协调非常多的单位、一层层汇报,整个流程走下来,很艰难。

“机关单位确实没干过这个事儿,怎么走,都是一点点趟出来的。”

2017 年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探索研究开放共享的航天发射场和航天测控系统建设。

**在此之前,中国的四大卫星发射基地酒泉、西昌、太原、文昌,并不敢开放给民营火箭发射使用。**星际荣耀双曲线一号遥的发射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这是酒泉组织的第 3 次民商火箭发射。

我国的发射资源基础设施还是比较紧张的

比如有公司某次带了一百多人的发射队伍,但因为发射地有别的发射任务住宿都满了,周围又没宾馆,就只好住在六个小时时程以外的宾馆,然后大半夜起来坐六个小时车过去,这都是他们这些创业者面临的很实际的问题。

此外,技术的成功,离不开资本的支持,技术的成功,也能给资本带来信心。

商业航天投资起投门槛非常高,至少 30 亿人民币,且需要长期坚持,马斯克是 4 亿美金加上配套共 8 亿美金投资才干成 SpaceX 的。

大洋彼岸 “钢铁侠” 马斯克的 SpaceX 已经在商业航天领域实现超几百亿美元的估值,国内的商业航天产业却仍步履蹒跚,投资人仍犹疑谨慎。

虽然星际荣耀的成功发射是极具历史性的,但事实上,与国外民营运载火箭的技术水平仍有不小差距。

运载能力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星际荣耀双曲线一号火箭的运载能力不到 300 公斤(260 公斤),还不足以发射一颗 1 吨起重的主力卫星,而 SpaceX 重型猎鹰运载火箭已经能够达到 60 吨以上,且成功发射了三次,已相当成熟。

根据 2018 年数据,中国进行了 39 次航天发射任务,超过美国排在世界第一,不过业内人士介绍,发射的卫星数量不足美国的一半,发射的卫星重量不足美国的五分之一。

这种技术实力差距背后,还有资本投入的差距。中国缺少像马斯克、贝佐斯这样考虑人类社会未来的企业家和投资人。

不过,近几年,顺为、鼎晖等知名投资机构已经显现出对商业航天的浓厚兴趣。

据未来宇航研究院发布的 2018 年中国商业航天产业投资报告显示,与 2017 年相比,2018 年商业航天领域获得了更多资本关注:至少有 70 余家机构对 30 多个企业进行了不同轮次的投资,包括顺为资本、经纬中国、IDG 资本等中国一线投资机构。

2019 年两会期间,雷军的一项提案是推动商业航天立法,他认为这是整个高科技的制高点,而中国是航天大国,所以需要加速商业航天立法,同时还需要利用民营经济体制机制的优势加快科技创新工作。

资本不会无缘无故青睐,Space X 也不是凭空就 300 多亿美金估值。

事实上,这个领域目前属于严重供不应求状态。

据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数据预测,未来十年内将有 2619 颗载荷等待发射入轨,总商业发射次数为 412 次,预计全球总商业发射市场空间超过 250 亿美元。Space X 服务的订单到 2025 年已经排满了,并且都是高价值中高轨发射的大型商业卫星。

运载火箭是卫星上天必经的道路,不是没有需求,商业卫星对低成本高可靠的发射需求很大,最大的矛盾是日益增长的运载发射需求和发射供给之间的不匹。

来源:中国证券报

知乎用户 社会科学 发表

超过中国算什么,明明连美国都超过了好吧?

马斯克之前,美国有火箭回收技术吗?所以马斯克是穿越人士吧,他怎么就能利用十几年时间就超过了美国这个超级大国几十年的航空航天技术积累呢?

这意味着马斯克从 2002 年开始爬科技树,用不到二十年时间,以一家公司的资本和人力,从无到有的先后完成了火箭系统、飞船系统、场地系统、遥测系统、通信系统及其相关几十万技术的研发集成,一举超过了美国联邦政府几万亿美元、上千家企业、上百万科研人员六十多年的持续投入。

区区中国航天技术算什么,NASA 都服了好吧?

和马云相比,马斯克才是真 · 爸爸!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国内没有学术,只有政治

知乎用户 高日水高主任 发表

space x 核心研发米勒 12 岁就尝试自己造火箭推进器模型了,那大概是 92 年的时候。 国内的创新环境?

知乎用户 苏苏喂苏苏 发表

首先澄清一下,并不是短短几年。

spaceX 成立于 2002 年。这个公司的技术起码从 2002 年那一刻起,就已经开始积累。更何况一个公司成立之前就应该已经研发很久。所有的战略规划,应该在最初就已经提上日程,但以这样的发展速度,还是碾压一众航天国。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美国从来不缺人才,梦想,和真金白银。

美国在全球的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导致美国市场的人才储备相当丰富。这是科研,工作环境所造就的优势。

星际旅行,火星移民,这些只有在好莱坞大片中才能看到的未来,正在按照计划进行。spaceX 是纯商业的,而且是在美国纯商业的,这就比其他国家起步高了很多,更加容易招到志同道合的人才,既能拿高薪,顺道还能实现人类伟大梦想,何乐不为?(顺嘴提一下,不管其他国家航天目的如何,都会被外界贴上军事标签,一旦被贴上这个标签,就会被各种针对和限制)

美国股市对比其他国家还是很靠谱的,股民还是比较理性,虽然大家痛恨华尔街之狼们,但是美国股市给这些造梦企业提供了大量的真金白银,供他们完梦,实现他们吹过的牛逼。spaceX 烧钱程度,不是一个普通国家财政愿意支持的,需要大量的民间资本,(说白了,很多政府财政赤字严重,航天拨款是很有限的。我们国家能够稳步发展,而且是按照计划发射火箭卫星和载人飞行器,是非常值得欣慰的。我是这么理解的,所以美国政府是愿意看到 spaceX 的出现,NASA 哭晕在厕所)

套用一句话 “我们抱怨祖先 600 年前放弃了大海,600 年后我们不能让后代们抱怨我们放弃了星辰。”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可能是马斯克他们并没有沉溺在龙飞船载人成功和星链发射成功的喜悦中,马上加大力度加速研发要去火星的星舰吧。想想《三体》里章北海为啥要杀老航天啊。(* ̄з ̄)

知乎用户 dfa way 发表

这个问题,首先目前在火箭发射这一块 spacex 全球领先,暴打中美俄。但是各国航天局的主要业务也远不止火箭这单项业务。

各国的航天局除了是个科研机构,还肩负着一个承担国家荣誉的机构,一个国家展示科技优越感的存在。现在 spacex 的横空出世打了各大国航天机构的脸,让某些人的民族自豪感受挫,侥幸恩是它是个美国公司所以 NASA 不至于太丢脸,其他人也就开始找各种原因来推脱给 SPACEX 找了个 NASA 的干爹。

首先有几点关系要明确,NASA 和 SPACEX 是商业合作的关系,NASA 购买了了 SPACEX 的火箭发射服务。为啥要够买呢?因为 NASA 不做火箭,而 SPACEX 是目前火箭市场的头号承包商,NASA 是它的客户之一。

再来说一下 SPACEX,它的存在不是为了让其他机构难堪,也不是为了发展火箭技术,它的存在是一个 31 岁的 IT 男 18 年前卖了自己的公司得了 1.6 亿,觉得自己要为人类做点贡献了,要把人类变成一个星际种族,另外一个是让人类摆脱化石燃料。这样就有了空间探索 和特斯拉,太阳城,这三个公司。

我不懂那些阴谋论的智叟们为什么不愿意睁眼看世界,看下 spacex 的早期纪录片,那里面有你们想要的所有答案,为何要在着瞎猜,好来满足你们虚无缥缈的民族自尊心。

spacex 不是一个火箭公司,也不是为了帮别人发射卫星而存在的,它的目标是把人类送到别的星球,只是当时所有的航天局都没有这个计划,所以只能自己来。马斯克可供 spacex 使用的钱,只有 1 亿美金,他去俄罗斯询价不一定能进轨道的火箭都要几千万一只。把人送到火星就得要先出地球吧,当时只有火箭能做到,买又买不起,只能自己造,航天级别的零件用不起就用民用的呗,失败没什么,只要方向对的不断尝试总能成功。

请注意,有个很重要的点。目前 spacex 最成熟最成功的商品 falcon 9 火箭,是 falcon heavy 的配件。falcon heavy 本来是最初用来上火星的方案。但现在 spacex 已经把这个方案否了。意思是目前让各国航天机构难堪的火箭竟然就 spacex 一个小破公司的失败品的下脚料。目前 spacex 的研发重点是 starship,成不成功不知道呢,反正目前靠着卖卖下脚料过活。

各位忙着给别人找干爹的智叟们,为啥就不能承认别人的优秀呢,就看不到别人的赤子之心。

知乎用户 呵呵哒么么哒 发表

是短短几年就超过了航天一院一部

知乎用户 LemonKK 发表

就说一个,你去看看 SPACEX 一年投入多少钱?中国航天一年才多少钱。还有一个国内领导可是不接受失败的,一次失败就会导致所有项目延期,SPACEX 是没有中国航天的领导这么不能容忍失败,失败了就继续干,不要浪费时间,让项目停滞

知乎用户 zlanta 发表

很多人喜欢把别人成功的原因归结于关系户、起步早,却从来不找找自己和别人的实际差距在哪。

打个比方,在我就职的医疗设备公司,老板继承家业,把公司业务搞的如火如荼,他自己是机械工程师出身,每天走的比大部分技术工人要晚,对我们每个人做的工作都尝试去了解,老板娘每天 8–23 在家写程序,顺便带娃。再说下技术工人,基本上都是墨西哥人,虽然学历不高,但是他们对自己操作、组装的设备有很全面、细节的理解,而且在使用我们自己的软件过程能能不断发现新的问题,和我们沟通,然后提出改进意见。还有一点是,美国这里很多人动手能力很强,家里有全套修车工具,当然一方面也是修车业给逼的,另一方面自己动手乐趣也足。我在读博期间,我也自己买过几套 socket wrench、千斤顶、jack stand 等,自己换刹车片、刹车盘、机油、火花塞,大部分在国内的人应该连引擎室都没碰过吧。这样的工程师文化,在国内很难有吧,不过我个人觉得内在因来源于生活中欲望比较低,做事业比吃吃喝喝玩和异性相比更有吸引力,再就是社会压力低,大家会有对规则教条般的遵守欲,不会有强制 996 的现象(不过我自己喜欢 977,公司环境好离家近,周末可以去学下吉他),商业环境宽松,对 small business 的保护很好(少有恶意无续竞争),再加上像 GE 能卖的产品我们也能卖,有时 GE 也会从我们这里订购一些产品。

承认自己和别人的差距,才能更好的进步。

知乎用户 欧拉的微积分 发表

你这问题问的,我还以为中国航天技术已经赶俄超美了。

都未曾超过他们,又何尝有被超过一说。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如果有一家公司

高薪吸收中国航天人才,

努力探索载人航天。

不难想象:

这家公司会被质疑挖祖国墙角,

如有成就,还会被人质疑诸如创始人等与政界高层关系,

成就再大点公司就会被扣上 “资本主义本质” 的帽子

挖来的员工会被认为 “不能吃苦,不为国家只为钱”

为什么被超越,因为我国航天工业少这一份子,也因为本不应该两者相比,比 NASA 就可以了。

知乎用户 鹏鹏 发表

人家站在 NASA 这个巨人肩膀上

知乎用户 软件民工 发表

怎么带节奏,要看你怎么提问。

为何美国那么牛,就是造不出 口罩?体制问题啊。

只要你采取不同的问法,就可以得到想要的答案。

spacex 是美国航天技术的继承者,说它是 NASA 的白手套也未尝不可。中国航天现在也在搞商业化。spacex 的技术又不是变魔术变出来的。NASA 的人到 spacex 去工作,再给股权激励。这跟 NASA 改制有何区别。

别扯了,外行研讨这个没用。就是闲的。

人闲了,就会关注大事,就会研究体制问题。因为大事不用动手,也不用动脑。

知乎用户 无冬之冬 发表

美国的科研能力确实更强。

美国玩资本的能力也更强。

另外一点,对失败的容忍度似乎也更强一点?

知乎用户 离子云 发表

因为没有政治成本。

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 nasa,航天都是政治工程,有极高的政治属性。一次不成功可能意味着相关领导仕途全无。所以只敢走稳。

spaceX 刚开始的时候是不是天天放炮仗?中国航天要是有这么高失败率信不信领导层都要大换血?当时还幸灾乐祸说看中国多稳。

知乎用户 走地鸡​ 发表

马斯克采取了正确的技术路线,即多台小发动机并联,不需要花费过大的资金和时间去尝试制造大发动机,所以才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获得了成功。苏联科罗廖夫曾用这种方式设计了 N1 火箭,由于当时计算机技术落后,火箭计算机的计算能力无法协调多台小发动机的运行才惨遭失败,并不是多台小发动机并联本身有问题。马斯克的火箭里,各发动机都有独立的控制系统,然后并联在一起,控制系统是去中心化的,和网站服务器的并联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纵观马斯克的创业之路,他的 Paypal 是成千上万台服务器控制一个网站,特斯拉是 7000 个电池控制一台车,猎鹰重型火箭是 27 台发动机控制一枚火箭,有相似之处,相应的经验和算法是可迁移的。

知乎用户 tyrantchen 发表

更正:关于阿波罗计划的预算,应该是超过了联邦政府支出的 4%,而不是 gdp 的 4%。项目最高时占比大约为 gdp 的 0.6%。感谢网友杨威利的提醒。

首先空叉能发展起来,主要就是因为它靠相对低廉的报价几乎独霸了 nasa 的 iss 货运发射任务。今后空叉会发展的更好,因为龙飞船如果不出问题,将会取代联盟号成为 iss 的唯一指定五菱宏光。

你要是觉得空叉这么个公司时凭空冒出来的私营小作坊,那就大错特错了。

空叉的成功主要就是它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它坐拥全世界最大的航空航天人材库和最强的航空航天高精尖技术生产力。我们也想站在巨人肩膀上,很不幸我们的巨人才刚刚开始成长啊!

中国航空航天也是近 20 年随着国家经济腾飞才有起色的,我们的航天发射任务也是近 10 年才慢慢多起来的。

战后美国家底殷实,并且操控汇率和国际经济不愁钱花。所以美苏争霸时期,美国为了抢在苏联前面登月,航天项目上的投入超过了联邦政府支出的 4% 达到了 gdp 的 0.4%。项目投入最高时甚至达到了 gdp 的 0.6%

中国不一样,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内一穷二白很多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文盲更是高达 80%。不先解决吃饭问题国就要亡了,这时候你还想着甩将近 1% 的 gdp 发展航空航天?做梦去吧!哪怕现在的中国往一个不涉及国计民生的项目上甩 1% 的 gdp 看看,也是会饿死人的。

这些问题总结出来就是我们穷,我们底子薄。能发展到现在这个水平,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了。

所以下次既然你已经闲的没事干的想出这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就再多往深了想一想。

知乎用户 我的图片没有违规 发表

王健林的儿子通过不懈的努力和过人的头脑,

终于在收入上超过了我。

所以是我不够努力,自甘堕落。

![](data:image/svg+xml;utf8,)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为何联发科纸面上的芯片性能在短短一年就超过了高通骁龙? 为何苹果从无到有的 airpods 在短短两三年就超过了其它在无线耳机领域深耕多年的大公司? 为何有资源家境殷实的学生只要肯努力,上限就可以比穷人家刻苦努力的学生高的多? 为何王思聪可以那么简单就可以成功创造并经营一个公司?为何 IG 就可以顺理培养一位顶级选手,其它战队就不行?为何韩援厉害的那么多,而我们本土的电竞人才却那么少?是真的因为我们不如韩国人吗? 一句话,一个个体或公司在拥有优渥的外部条件的同时,只要肯付出努力,肯下功夫,并且敢于尝试,那么成功的几率将会比那些白手起家国家的公司的大大增加。 当然,我并未否认 spaceX 与马斯克自身的努力,但是,我想提醒某些人,看问题要结合现实实际,不要想到什么是什么,不要妄自菲薄。 在同等努力的条件下,一家美国公司就是比一家中国公司容易做大做强,这是事实。 那么我们中国的航天要怎么办? 对于中国航天人员来说不必焦躁,不必着急,一步一个脚印,无愧于心,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中国人民,就好。 而国家层面,应加大对航天领域投资,并且努力寻找改变现状的方法,不论是从政治方面,还是从制度方面。

知乎用户 GNAVITER 发表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SpaceX 实现了载人航天。

但 SpaceX 没有载人空间实验室。(无人的也没有)

SpaceX 没有月球探测器。(甚至没有执行过月球任务)

SpaceX 没有火星探测器。(目前也没有在做,Starship 目标也不是火星)

中国航天

执行过多次安全的载人航天任务,有丰富的任务经验和可靠的火箭及飞船

新一代飞船已经完成了无人测试

执行过多次成功的探月任务

有载人空间实验室的计划,并执行了成功的载人试验性任务。

有火星计划,并且发射已经在时间表上了。

你觉得谁强,漂亮的 UI 我也能做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如何评价马斯克推特回复 “我们想政变谁就政变谁”?

知乎用户 水陌轻寒 发表 谢邀。 说明了美帝的国家本质嘛。 美国联合果品公司,成立于 1899 年,控制了中美洲的水果种植与运输,并成为多个中美洲国家的实际控制者。 和它类似的还有美国标准果品公司。 在他们的操作下,不少中美、 …

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火星探测器,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品葱用户 思想火炬 提问于 7/24/2020 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发射的。政治是否真的会影响科研人员的创新力? 品葱用户 hulanmx 评论于 表示支持,但是如果成功到达火星轨道,可能又是因为伟大思想的胜利。 …

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火星探测器,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品葱用户 思想火炬 提问于 7/24/2020 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发射的。政治是否真的会影响科研人员的创新力? 品葱用户 hulanmx 评论于 表示支持,但是如果成功到达火星轨道,可能又是因为伟大思想的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