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的舆论形象需要自我救赎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成为仝麟阁的资深读者:**点击上方「麟阁经略」→右上角菜单栏→设为星标,其他平台读者请关注公众号“麟阁经略”

从迷笛音乐节开始,河南近期的负面新闻有失控的迹象:

_10月3日,河南省南阳市迷笛音乐节大规模偷盗;10月14日,河南省周口市一玉米地被百余人哄抢;10月22日,河南省固始县执法人员穿制服,开执法车去偷高粱,被无人机拍下,先说是去维持秩序,后来承认是偷盗;10月23日,河南省周口市大量村民在收割机旁捡花生,一老人被收割机卷入身亡,其老伴在旁边痛哭,周围村民依然沉浸式捡花生;10月24日,河南省驻马店市一收割机师傅怕收割机伤人,跪地求来哄抢捡拾花生的村民;10月25日,河南省开封市菊花展还未结束时,遭多少当地人开电动车将花搬走;10月25日,河南省新乡市,几十名老人在地里哄抢豆子,逼停收割机,险被扎;10月31日,河南省周口市几百人哄抢地里的中药材,种植户损失20万元左右,种植户哭喊着不要抢,但依然阻止不了被哄抢;11月1日,河南省许昌市百亩红薯地,遭多个村民盗挖上千斤;11月3日,河南省南阳市村民一边抢别人地里的高粱,一边和种植户对骂。

…………

_

一股戾气正在互联网蔓延,将“地域黑”推向新高峰。但我们应该明白,即使这些负面新闻大部分是真实的,由此所产生的舆论和风评,却存在放大和夸张的效果,从而导致了没有必要的偏见,这和媒体本身的特性有关。

首先,媒体是追逐流量和热点的,而流量和热点背后体现的,是人们对特定话题的关注。有河南朋友和我诉苦,说河南人偷井盖是新闻,别的地方偷井盖就不是新闻。这是由于过去某些时段甚至一些偶然性导致的刻板印象,确实对河南人不公平。

所以,河南出现这些负面新闻和不佳印象,一方面是由于秩序失调、法制建设、人口基数和发展不均衡等原因,导致河南的负面事件相对更多些;另一方面,长期的媒体报道和网络媒体的算法推荐机制,也会让人们更容易关注到河南的负面事件。

但我今天主要想讨论的,不是负面新闻是否被客观看待,而是这股舆论所产生的影响。

首先,负面新闻一旦形成规模化舆论,其制造的社会观感,会极大的影响投资者信心。作为一个商业环境本就一般的省份,在投资更加谨慎的当下,恐怕会更难拉到投资。

这会带来下一个连锁反应:投资越少,地方财政问题就越大,地方政府就有更大的动力创造罚没收入,从而继续恶化营商环境,导致越穷-越罚-越穷的恶性循环。

从2021年数据上看(2022年河南数据缺失),河南的罚没收入在各省和直辖市中排名第七。2022年债务率(债务率=年末债务余额/当年政府综合财力×100%)为24.6%,相比西南地区,偿债压力较小。

比债务问题更令人担忧的,**是投资减少带来的高失业率和劳动人口减少,2020年七普数据显示,河南为中国人口流出第一大省,共计1610万。**2月20日,据河南省统计局消息,2022年河南省常住人口总量继续下降,自然增长人口62年来首现负增长。

**劳动人口的减少,会进一步恶化当地财政和生活环境。**在几次哄抢事件中,参与者主要是当地老人,一方面能看出老龄化较为严重,老年群体的教育水平较低;二来农村缺乏青壮劳动力,老年人的安全感很低。

**这背后透露着一个根本问题——河南,以及中国的很多省份,本质上是需要秩序输入的。**包括经济资源和行政资源,一旦整体环境变差,秩序输入无法持续,其底层容易进入失序状态,而且难以自我调节。

我们看到,在迷笛音乐节中,南阳市政府投入了海量的人力物力,意图抓住这来之不易的展示机会,给当地经济注入活力。然而事与愿违,没人想到周边村民竟然成群结队来营地偷抢,当地政府在事后进行了补救,却无力制止此类事件的发生。

而在后续的多起庄稼地哄抢事件中,甚至在大量警员出动,甚至乡长、镇长亲自到场的情况下,依然不能阻止上百人的“零元购”队伍。这已经说明,靠行政的强制性力量,已经无法“责众”,只能寻求其他方法。

河南的形象该如何挽回?靠删稿?靠责怪媒体追逐流量?恐怕只会起到反效果。媒体的市场属性决定了其具有一定程度的民粹要素,况且参与此波负面新闻报道的媒体中,很多还是官媒,在事实层面难以对其责备。

我认为,河南的舆论形象,还是要靠自己来救赎,地方政府在其中应起到主要作用。“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大量赤贫且没有生活保障的老人,是否有足够的照顾?在此基础上,对他们的恶劣行为,是否有足够的教育和约束?

(哄抢行为当然违反道德和法律,但也侧面反映出农村群体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被剥夺感,而导致心理失衡)

想要在最根本上扭转当地形象,还是要关注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民生问题。负面舆论客观上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但地方政府在依法依规、帮扶企业的实际行动上,是否可以做得更多?

起码仅以我个人经历,某些地方拉不来投资,主要是地方官的胡作非为没有得到管制,即使诉诸舆论,也被高高挂起,视而不见。(大家可以看我写的这篇文章:蹊跷执行的背后:防止地方侵犯公民财产权冲动

这既是问题,但也是可以作为的机遇。我认为河南政府完全可以在帮企业维权上更加积极和高调,用实际行动来重塑公众认知和投资信心。对于涉及政府部门的负面新闻,上级部门应该更严肃地问责和更及时地回应。

淄博政府提供了非常好的经验,证明了一个传统产业衰落、鲜有正面评价的老工业城市,如何在地方政府要员的带头下,在短时间内改变公众认知,成为2023年现象级的网红城市,并逐渐摸索新的发展方向。

河南政府并非没有在上述方面努力,但作为中国人口最多、区域发展最不均衡的省份之一,其改变的道路艰辛而漫长,公众应该给予河南更多耐心,而不是热衷于“地域歧视”。

希望河南越来越好。

关于作者

仝麟阁,前财经记者、投资公司董秘,发表文章累计超过100万字。千万级报道作者,网易年度影响力创作者。研究领域为政治、历史、经济和社会问题,为500强公司、地方政府做舆情咨询和社会分析,在多家教育机构任兼职讲师,现居广州。

(我的小号,欢迎关注)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河南的泥地再次裸露出来

10月3日,看到有朋友在南阳迷笛音乐节现场发的图片,他们在泥地里摇滚。作为一个在河南长大的人,我的第一反应是:下着雨在外面不冷吗? 对都市里打拼的年轻人来说,在泥地里蹦跳是一种“解放”。但是,我却想起了小时候艰难的时光,穿着胶鞋走在泥地里, …

你们嘲笑南阳的时候,究竟在笑什么?

九月三十日中午,抵南阳。我带着孩子到明伦现代城附近一家鱼头泡饭馆吃饭。在门口,遇到一位二十多岁的美女正慢声细气在打电话。 “她绝对不是南阳人。”我告诉朋友。 妆容和穿着是其一,这位小姐姐还长着一张很少被现实欺负过的脸。 而南阳本地,即便再漂 …

不敢面对问题,就会出现更多问题!

南阳迷笛音乐节,老乡们有点像零元购,把营地哄抢一空。我算是整明白了什么叫“没人要的东西”,那就是“东西旁边没有人”。 有个大姐在营地里挑起了“战利品”,明目张胆的把别人的物品往自己包里装,从视频里看连手提电脑都没有放过。但凡有点常识的都知 …

钱多得无处可去

这几天,在一片水灾热搜中,黑龙江佳木斯市前进区的一条消息悄悄杀出重围。 当地居民发现,自己的居民区竟然在公示准备花4200万来修一个全新的方舱医院。是老少爷们儿穿越了还是佳木斯一年62亿公共收入找不到地方花? 当地工作人员回复记者时说,这是 …

职校生投稿|我也经历了不合理实习

前几天收到一篇投稿,作者和之前发布的《我所经历的不合理实习》的主人公有相似的经历。 作者/努力 我是河南省唯一公办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的一名艺术学院2020级学生,专业课程在大一大二的时候已经全部学完,大三要开始实习。虽然有自主实习这一选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