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鸦片”本是懒惰者的“精神鸦片”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2021年8月3日早上,《经济参考报》发布了文章《“精神鸦片”竟长成数千亿产业》,引起轩然大波。

我们Gamker是游戏媒体和开发团队,而我自己又是曾经被游戏“耽误”了学业的人,结合两种身份,我想以不偏袒任何一方(自认为)聊聊这篇文章,并提出5点疑问,5点疑问正好作为文章5个段落标题。

一、那篇文章的数据可靠性?

二、社会对电子游戏产业是否了解?

三、只谈负面不谈正面?

四、到底是谁的“精神鸦片”?

一、那篇文章的数据可靠性?

媒体人皆知,要让文章看上去有说服力,塞入大量数据是最有效的。但有数据就真的等于真相么?先不说数据是否真实,来源是否可靠。本身对数据的解读和比对,就是非常专业的学问。并不是随便一个编辑能驾驭的。类似这类报告,皆得附上撰写者身份、专业背景、引用来源、比对解读方法等资料,而那篇文章没有。

那篇文章虽然引用了大量数据,但使用极其不规范,别说论文了,连一篇合格的报告都算不上。

比如,仅仅因为“我国62.5%的未成年网民经常在网上玩游戏”,就能得出“网络游戏的过度投入对我国未成年人生理和心理带来双重负面影响”这个结论?这中间毫无论证,更没有因果关系,连相关性都不敢说存在。

这样的数据胡扯,我也可以:“数据显示,我国100%的未成年人每天24小时都花在呼吸上,呼吸给我国未成年人带来重大负面影响。”  当然,各位喜欢,这个“影响”可以换成任何东西,上学,吃饭,睡觉,活着。

因此这第一个疑问,并非要为电子游戏辩护,而是先质疑那篇文章的可信度。以报告的规范要求来说,它不仅不能是“报告”,甚至可以说是“谣言”了。以一篇这样毫无专业素养的谣言,来质疑一个全球巨大的产业,这合理么?

再进一步,那篇文章可以预见,一定会对相关产业的股市带来巨大影响,实际上也确实带来大量股价蒸发,《经济参考报》作为经济参考为主的报社,发表这样毫无专业度的文章,对的起你们的名字么?又是否有恶意做空股市的嫌疑?

二、社会对电子游戏产业是否了解?

任何东西都有分门别类,生物也分界门纲目科属种,再模糊也有“害虫”“益虫”的区分。一篇提出“精神鸦片”如此爆论的文章,却没有对“电子游戏”做出准确区分,甚至谈不上初步了解,只以“网络游戏”一杆子打死,合理么?

我国对所有电子游戏都统称“网络游戏”,这是以分发渠道为出发点定位的。以现在游戏的发行方式来说,这样的分类确实便于管理。但即便这样,也仍然并不准确,舆论的批评声也很大。相关部门也确实在细化“网络游戏”的分类。

而事实上,电子游戏的区分方式挺复杂,从运行端来分类,就可以分:电脑端网络客户端游戏,网络网页游戏,移动端网络游戏,移动端单机游戏,电脑单机游戏,主机单机游戏,主机网络游戏等等。

从游玩方式上,又可以分:单机游戏,联机游戏,等等。

从商业上还可以分为:长期服务型游戏,独立游戏,等等。

从游戏类型上还能分:休闲游戏,电竞游戏,传统游戏,严肃游戏,等等。

而不同类型的游戏,对玩家乃至社会对影响都是完全不同的。得出来的用户数据和用户画像更是千差万别。其中不乏对社会有积极作用的作品。

而那篇文章中,只以《王者荣耀》为代表的少数“移动端长期服务型游戏”的数据为主,就来指责整个国家定义的“网络游戏”,这是否合理?

同理,我也可以:数据显示,市面上多达40%(瞎编的)的文学作品皆有淫秽色情或者擦边球的内容,应警惕文学!

这第二段,也不是为游戏辩护,而是要说明,电子游戏的种类和区别之大,远不是一两个数据就能代表,更不是一两个负面现象就能统合的。而是要认真了解,认真区分,认真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未来孩子学钢琴等才艺,很多家长都愿意跟着学,虽成不了钢琴家,但理论知识却很完整。但孩子花了那么多时间在游戏上,家长,学校和社会却不愿意去稍微了解下游戏的知识?这算不算失职?

三、只谈负面不谈正面?

连蟑螂都对生态系统有正面作用(当然蟑螂也有详细的分门别类),除了毒品,没有多少行业是只有负面作用的。更何况是个有着千亿产值的产业。作者也就只能拿“毒品”来比喻游戏了,还有别的比喻么?

那篇文章通篇只说游戏带来的负作用,还是在数据比对还是不可靠的情况下。而游戏带来的正面作用,难道不应该拿出来比对一下么?至少比对个大小权重,再来谈是否应该禁止吧?

电子游戏对当今世界的发展,同样有着巨大推动作用,但我在这里不想举例游戏的正面作用,免得有人说我“拿好处来忽略坏处”,可以另做文章。但我以为,既然提出爆论,就总要比对一下吧。《经济参考报》的那篇文章,连比对都不愿意比对一下,就给社会提出如此大的行动纲领,合理么?

四、到底是谁的“精神鸦片”?

就像本文开头说的,我曾经多少也被游戏耽误了学业。游戏的上瘾性确实存在,但娱乐上是人类的本性之一,人们总会运用更高的技术去创造令人上瘾的娱乐,舞蹈,围棋,篮球足球,麻将棋牌,乃至现在的短视频,哪一项的本质不是利用当代最新技术,去制造让人上瘾的娱乐?

而娱乐本身没有任何过错,有过错的是“上瘾”。

电子游戏同理,如果家长,学校,社会不愿意去了解游戏,不搞懂为什么游戏令孩子喜欢,孩子到底玩的是什么游戏,孩子到底想要什么,应该给孩子什么游戏?又有什么资格要求孩子远离游戏?有什么资格禁止游戏?

其实这些家长,要禁止的不是游戏,而只是单纯的像剥夺孩子“娱乐”的权利,恨不得孩子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学习。最好就自己什么都不管,孩子只要吃饱了,一句话不说就去学习,自己只要除了上班就刷短视频,然后等着拿孩子的100分试卷就好。

那篇文章数据不严谨,倒是很喜欢用孤立讲故事,我这也有个亲自看到的故事,是不是孤立,大家自行评判:

我途径破旧的小卖铺买东西,老板是个中年男性,店里有个小女孩在用破旧的电脑看舞蹈,时不时手舞足蹈的跟着跳。中年男性老板突然对女孩凶狠的骂道:“整天不好好读书,看什么乱七八糟的玩意。快去读书。”

说完女孩委屈的关了电脑,而中年男性老板继续用抖音刷小姐姐跳舞。

故事说完了,我不知道这个女孩玩不玩游戏,但我知道如果未来她成绩不好,那些舞蹈就是老板眼里的“精神鸦片”。

家长们如果不跟随世界的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扑在工作和自我娱乐上,就不要怪孩子走了一条自己看不懂的路。当然这会产生巨大的挫败感,怎么办?吸一口名为“精神鸦片”的文章鸦片,跟着骂几句游戏产业,立马心情舒畅,责任全无,继续刷着抖音小姐姐。

“精神鸦片”,本就是这些懒惰者的“精神鸦片”。

吸“鸦片”的懒惰者可以是家长,可以是老师,可以是学校,甚至可以是某篇业余爆论文章的作者。

但不应该是孩子。

更不应该是认真研究推动发展的从业者。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假设所有游戏都关了,学生们都会学习吗?

知乎用户 护士衫下​​ 发表 题主怕不是 20 后吧…… 电子游戏才有几年,以前那么多年没电子游戏学生们就不玩了么? 或者你这么想,把你见过的现在电子游戏的这些类型,其参与者全都变成真人的话,会是怎么样个景象? 而这些,就是广大七零后至九零 …

一个喜欢玩具的人,永远也不会变坏

这是半佛仙人的第268篇原创 1 1995年,皮克斯的《玩具总动员》上映,大获成功,玩具文化前所未有的兴盛,每一个孩子都期待着自己的玩具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动起来。 玩具商们销售额暴增,志得意满的看着这个属于他们的时代,属于玩具的时代。 也就 …

一个喜欢玩具的人,永远也不会变坏

这是半佛仙人的第268篇原创 1 1995年,皮克斯的《玩具总动员》上映,大获成功,玩具文化前所未有的兴盛,每一个孩子都期待着自己的玩具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动起来。 玩具商们销售额暴增,志得意满的看着这个属于他们的时代,属于玩具的时代。 也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