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大量撤资去印度越南,会不会造成国人大量失业?
知乎用户 Gyl 发表 德资制造业员工过来聊聊,原内容已经在其他答主回答下进行了回复。我们公司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和技术保密要求,很多核心零件都是德国进口。今年疫情德国全线停工,而中国是已经开工了的。有一个很重要的总成已经库存报警,我们公司高层 …
又不是没人试过。
富士康、广达、和硕、纬创、英华达都尝试在印度生产手机。
毕竟几年前印度已经超过中国成为 “经济增长最快的大型经济体”——当然仅在为了莫迪总理为了连任前把屎尿都算进 GDP 的那几年。
你猜发生了什么?
当年某厂在金奈(地位同广州或深圳在中国的地位)建了个工厂,他们把电脑组装好要海运去海外,清关时间需要多久?
在郑州,富士康清关大概需要 30 分钟。
某大厂,在金奈花了四个星期。
最近富士康在印度又遇到清关问题了,因为零部件中国造的,拖拖拉拉检查不给清关。
印度人觉得离开中国能搞定电子产业全产业链?
我表妹也在另一个台湾大厂,当年一拨人派去班加罗尔,为了转移制造。
一年后灰溜溜的回来了……
消费电子行业讲的是:效率 * 成本 * 质量,任何一个有问题都直接崩溃。
而印度除了 “人工成本” 看上去比较低,只能同通过加关税来 “人为制造成本” 了。
所以,印度建厂,只能 India For Indian 印度制造卖给印度人,跟现在 America for American 一毛一样。
所以你能理解印度人为何不参加 RCEP 了?
加入进去,如果本国生产要素成本低,则能接纳产业转移,否则就是倾销市场。
莫迪很清楚自己的底色的。
又要印度教来建立民族国家、还要鼓动国家主义来实现全国动员、还想维护现有 “民主制度”、又要创造就业、还想赚外汇,怎么办?你把亚当斯挖出来他也做不到啊!所以只能勉强借债度日、勒紧裤腰带出口农矿产品、面对自由贸易靠 “敌对国家” 的名头来抵制了。
如果苹果决心把产能向印度转移一部分不见得是看上印度的人力成本,更多可能是怕中印贸易摩擦断供加税等突然举措下让苹果失去这个最有潜力的市场。简而言之我认为更多是政治因素。
1979 年中国在深圳蛇口搞了第一个带有试验性质的出口加工区:蛇口工业园区。开始来投资的香港日本资本也都抱着试探性心理。当时中国工人普遍吃惯了 “大锅饭” 没有积极性,去蛇口的工人工程师及干部都是专门选派的更有政治优越感,外加当时中国产业链几乎为零,初期港资日资对中国工厂效率等方面的评价跟现在知乎对印度的评价差不了多少,松下当年在中国开工厂内部都一堆等着看笑话的。当时蛇口工业园区的管理人袁庚没办法才提出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这个口号。所以用产业链效率等来判断印度越南的制造业并不见得有用。中国也是改革开放了 20 年直到 2000 年以后才逐渐在世界中低端制造业里展露了头角。所以对印度越南等国还是不要急于下结论,等等再看更好,产业来到中国也不是一夜之间的事情,去往印度越南更不会一夜之间。
如今比起印度越南,中国更应该关注工业自动化水平提高导致的产能直接转移到发达国家等消费方。当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不再需要多少工人的时候,你有人口红利还有什么用。机器到了一定的效率,人是再内卷也比不过的。比如半导体代工这个引领自动化生产技术的行业,现在就完全不是比拼人口红利能做起来的了,只要你能把产线搭起来,无论是美国中国印度还是非洲,电价相同成本就相同。所以我更认为工业自动化水平的提升让印度越南很难再通过制造业崛起,而不是什么印度没有产业链工人没效率等知乎上常见的观点。
都说美国去工业化,但 2019 年世界十大工业自动化公司里美国占 5 家:艾默生,罗克韦尔,通用电气,丹纳赫与霍尼韦尔。而中国可能前三十都找不到一家。其中罗克韦尔的财报在美国证券及产业分析师心中被看作美国工业阴晴表。我想如果美国企业要不是制造业人力成本太高也不会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取得如此成就。罗克韦尔与霍尼韦尔就是靠半导体产线而进入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巨头。
前段时间疫情,有个做制造业的朋友找我咨询资金问题去做口罩机的时候告诉我,国内很多口罩自动化产线的设计图就是从国外网站直接下载的,因为最大的口罩生产商就是美国的 3M。甚至疫情之前 3M 公司在给中国供应的医用口罩有不少是新加坡生产,3M 在新加坡这样的人均收入大概是中国 6 倍的国家设立口罩厂给中国出口医用口罩就是得益于自动化产线及新加坡强大的石化产业外加低税收。换句话说口罩这个产业,在成本上已经不在乎是中国还是印度或者越南生产了。
口罩行业因为自动化水平提高导致的人口红利失效在国内就有。大概十几年前中国人力成本非常低,江浙广东很多口罩厂无论是工业还是医用产品都利用了大量的手工生产工人。后来随着人力成本的上升,这些依靠人工的口罩工厂逐渐没有了利润,又因为中国社会越来越关注到空气污染使得大量使用自动化设备如 3M 这类的国际巨头开始在中国设厂生产倾销。于是这些广东江浙的人工口罩厂没了利润一部分关门,一部分本来就在或者迁移到河南利用内地人口红利及环保红利继续生产。今年疫情爆发后,工业化水平更高的江浙闽粤老板利用资金及技术优势大量上马自动化产线又重新进入口罩行业。国内疫情严重时期,因为天量需求无论是更自动化的江浙广东口罩还是更手工的河南口罩都有不错的销路。等国内疫情稳定国外开始严重后,口罩需求逐渐转移到了海外市场,这时候更依靠人工的河南口罩因为品控一致性低,自动化程度低产能不集中很难通过出口认证外加河南远离上游化工原材料生产地,马上在出口竞争中败给了自动化水平更高且接近化工原料生产地的江浙闽粤。3 月口罩出口浙江为最大原产地,出口金额 1.62 亿美元,其次为广东,出口金额 1.34 亿美元,江苏排第 3 名,出口金额 1.23 亿美元。
近年来制造业里人力最密集的 3C 代工行业的自动化水平在不断提高。富士康自动化程度自 2012 年起逐年提高,到 2016 年中国制造业工资增长停滞才开始减缓。19 年因为贸易战及郭台铭选举又加快了自动化步伐。有幸看过几个给富士康做自动化产线的集成商财务数据,3C 代工厂对自动化产线的需求越来越大,且大部分利润还是被美日德的工业自动化产品提供商拿走。如果这些自动化产线直接流向发达国家,中国能赚到的就更少了。
所以不仅仅要防范印度越南等国家的低人力成本优势。更应该考虑到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导致的人力成本占比下降,制造业从产地集中化走向分布式柔性化最终可以直接回流到各个消费市场 (如发达国家)。
尿裤奶粉等众多消费品现在自动化水平也提高到面向美国市场的工厂就开在美国本土才是最低成本选择了。要不也不会有中国人去美国日本买当地产的纸尿裤。还是因为纸尿裤产能就在那边。你在美国和日本买当地造的纸尿裤跟你在国内买同品牌国产纸尿裤的价格差不了多少甚至更低。特斯拉在中国建特斯拉超级工厂并不是因为中国的生产成本能降低多少或者产业链有多完备,更多的是考虑在地生产有更快的交付期,无关税壁垒及可以拿到政府补贴等。特斯拉工厂的自动化程度已经高到在美国生产与在中国生产成本相差不大,所以中国特斯拉工厂未考虑出口美国。除了上海,德国柏林也建有超级工厂服务欧洲。从特斯拉选了上海而不是广州深圳也能看出其更在乎与市场的距离而非产业链。沈阳宝马工厂不面向出口也是例子。有个新加坡自动化集成商就告诉过我新加坡这么高的人力成本下还能维持这么多制造业的根本就是依靠自动化和低税收,他们给半导体产线做了很多自动化设备。
金政委张局座张维为等文科出身非产业研究人士总在提产业链优势,这也是很多外行为中国制造业归纳总结的主要优势。但我认为产业链优势的本质还是人口红利市场红利,比如现在大家都在说的工程师红利。1979 年中国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制造业的产业链要么落后要么没有,全靠通过初级产品的加工出口一点一点从日本台湾香港学习及转移承接。例如日本当年的雁行模式某种程度上就是对中国泰国马来西亚的产业链塑造。很多人说中国的产业链形成于改开前,如果是这样那么当时产业链最完备的东北也不会一改开就被广东赶超,当年最大的工业城市上海工业产值更不会被深圳超过。
中国有 14 亿人口但世界有 70 亿。比起印度越南等蚕食中国中低端制造业,更应该关注的是服务中国之外那 56 亿人口的出口导向制造业因为工业自动化而回到发达国家,甚至导致世界从自由贸易回到以前的贸易保护主义。所以中国更应该做的是培育及提升内需市场让国际资本不得不重视你的市场而专门为你设厂,也要把更多资源投入科技创新中构建足够的技术护城河。近几年在美国日本考察时发现不仅越南孟加拉斯里兰卡产的衣袜鞋裤越来越多,日本甚至加拿大产的都可以看到了。中国生产了世界 80% 袜子的国家,最大购物网站上反而有大量妹子觉得日本生产的袜子物美价廉,原因就是自动化生产与材料。丝袜这种很多人认为拼人力成本的低端产业其实已经变成了自动化产线及材料科学的比拼。
如果自动化工厂能直接柔性生产亚马逊上下的内裤订单,那也不再需要跨境电商。京东的京造产品都能把自动化柔性生产提高到一定水平的话,深圳东莞温州等地的血汗工厂估计都得搬到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西安这几个国家中心城市的发货仓库去更接近消费者。多关注西门子倍福罗克韦尔三菱费斯托之类的工业自动化巨头会发现这就是人家的方向 (自动化与柔性化)。
与美国比,中国的能源及原材料价格并无太大优势,一旦制造业单位产值人力成本占比下降到一定程度,无论是中国还是印度越南就都无优势了。那时候难免产能得跟着市场走而非人力成本。所以今天中国更应该抓紧 3C 产业自动化程度仍不够高的宝贵时间快速升级。况且如今发达国家除了自动化领域的先发优势,还有美元欧元日元都进入 0 利率时代降低了产线资金成本这个优势。如果还在提工程师红利人口优势产业链等基于现状的要素,就跟深圳房价没涨时觉得不会再涨,涨了又满嘴骂娘砸锅卖铁去追高接盘一样愚蠢。产业分析与预测房价异曲同工,从来都是感受未来而非现在。
索尼前段时间就公布过一条 PS4 自动化生产线。虽然这条生产线只是内部实验性质,主要产能还是依靠中国代工厂,但这就是 3C 代工厂的未来。
最近微博上一个给美国网件做代工 (不算低端) 的深圳工厂主觉得投资生产线不如买房的微博很有热度。那么现在给他们降息宽松,你猜这些 3C 代工商会不会拿钱升级产线?所以这几年深圳是真没有大局观。幸亏我国地大人多不止他深圳一个城市。
许多答案酸味明显,也或许是小年轻没记忆。
made in China 其实是近些年才觉得还不错的。
放在 20 年前,你跟家里人炫耀你买的 made in China 的物件看看?那时买东西都冲着国外制造才觉得好,那时你要说中国产品质量好、工人技术好,别人都会想笑。
现在你们听到别人去日本买电饭锅、买马桶会想笑,如果二十年前你嘲笑,身边人准把你当傻逼。
换到今天同理。
没错,这知乎还有一些人举例什么有的公司去了印度这不行那不行、去越南也这不行那不行,甚至有的国际大公司去了也各种不自在。
但是,这些大公司们又不是没经历过。十几、二十年前这些国际大企业产业就转移到中国一次了,难道那时中国的制造业工厂、工人一开局就是兵强马壮?
这种转移,只要这些国家自己不作死,一旦趋势开始,那中国摸着美国过河,这些国家还不会摸着中国过河吗?
引进外资、合资公司…… 一套套按模版就行,一模一样的合作条件、合同条款拿给这些国家,签字、盖章总会吧?
国内现在内需不足显而易见,去年还是靠外贸才好看,疫情期间连续 20 万亿、20 万亿的 M2 货币空转,婚育率都明显下降,大学生就业率你们自己查,灵活就业人员两三亿,商品房下降、汽车下降、连手机都下降,未来各省份明显要打造 “强省会”,依靠周边城市续命核心城市…… 前几年取笑日、韩婚育率的时候,有想到过这么快也发生在这里吗?房价突飞猛涨的这十多年,掏空 6 个钱包结婚买房时候形势一片大好,那时根本想不到的如今的年轻人不想结婚、生育。
相比之下,东盟、印度一大把市场还没开发。资本都是冲着利益去的,复刻一波当年产业链转移到中国的套路就行了。这就像打即时战略游戏,开过一个分基地,还搞不懂怎么开第二个?跨国公司早已经习惯跨国。
印度产业链当然不会在明天太阳升起的时候替代中国,这就像当年中国电饭锅质量不会马上取代日本电饭锅质量那样。但毫无疑问,目前不能,不意味着未来十几年、二十几年不会。
有些事情,年轻人还是好好回忆回忆,比如三十多年前,在群情激愤的下岗潮那年代,在今天你们马后炮看来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那年代、1997 年投机倒把罪取消的年代……
知乎的朋友们是不是太善良了?如果我的客户跟我说,“可能” 要把 20% 的订单交给别人做…… 那么我一定不会笑的,因为我身经百战。
如果我笑了,一定是因为他先笑了。我会倒杯茶,跟他说:“您有话直说。”
如果我的员工专门来跟我汇报:“X 总说他们可能要把 20% 的订单交给别人。” 并且这个别人是业内著名的不可靠的话。
那么我会想此人是图样呢?还是其实是内鬼?
可惜我没有朱总的实力,要不然我可能也要把他发配到非洲。
如果是个职业经理人说这话,并而他的老板也在,那么翻译一下就是——给我个面子。或者——我也是没办法。
苹果这事么,我猜有内鬼,建议终止交易。
资本家说可能这话基本上是想提条件。
我建议——欢迎丫滚。
更新:我说欢迎丫滚可能有点以文害意了。我换个说法。
中国是自由贸易的坚定拥护者,我们尊重苹果公司的任何合法经营决策。
有人说是低端工作
话是没错
但多数人还是需要一份这样的工作
说得直白一点:混口饭吃
太多人做不了高端工作
社会本来就是金字塔
最佳选择是工作难度也是金字塔
平时每次【数据删除】一出事大家都让苹果滚出中国不是吗?
水果:我慢慢滚,你们别急……
郑州领导班子:(气绝)
平时转移了也就转移了,而现在这个节骨眼如果真转移了那就是自杀行为
越南也好,印度也好,都存在一个问题——它根本吃不下整条产业链。越南是由于体量问题(全国一共就 1 亿人口,要搞全产业链劳动力根本不够用),而印度则是因为自身有一大堆软硬件相关的条件都没有解决(比如基建——越南全国大部分领土都沿海,尚且可以忍一忍,而印度可没有这么好的条件)。这样一个直接结果就是,越南和印度的代工厂都严重依赖于中国供应链,和平年代你从中国进口零件去印度生产,然后再把成品出口回中国,海关一进一出也会带来巨大的时间成本和库存压力,而如果局势不那么和平,那么它们直接就被掐死了,尤其是印度这种决策不怎么理性的国家。
之前有新闻,印度海关扣留了来自中国的货物(注意这相当于印度自己主动制裁自己),直接导致富士康在印度的工厂停产。现在苹果的印度工厂基本上只用来生产面向印度本土的产品——只有在极高的印度进口关税下才有优势,如果真承担全球产能,就算不考虑成本问题,在 iPhone 新机上市的关键时期来这么一出,结果又会如何?
这还是没考虑其他的因素——比如现在印度新冠肆虐,你在印度扩大投资岂不是自己找死?而且你苹果一方面是市值第一的公司,另一方面原本产能和营收未来很多年内都离不开中国市场,疫情期间中国市场几乎成了唯一的避风港,而且苹果自身也没有不可替代的基础设施级技术,然后在中美对抗期间你做出一副想要撤离中国的姿态,岂不是等着被中国政府杀鸡骇猴?到时候中国海关直接从进口的某新款 iPhone 盒子上检测出新冠病毒,然后全国直接全面禁止原产地不在中国的手机上市销售,你看苹果股价还能不能维持得了?
更新:其实所谓 “转移生产线到印度” 是富士康自己的行为——而苹果的动作则正好相反,它转过头来就开始扶持大陆本土代工厂对抗富士康:
如何看待郭台铭说自己 “给大陆人饭吃”?富士康产业链占我国 GDP 的多少?
显然苹果并不想被富士康拉着一起去死
很单纯的一个命题:印度是未来 Iphone 销售增长潜力最大的国家,所以必须要有一部分本土化;既能获得关税优惠又能拓展印度市场,何乐不为呢。
当前的中文网络上有个现象特别有趣:
在对俄问题上煽动民族主义情绪反俄的;
在产业链 “外移” 问题上以民族主义立场大声叫好的;
鼓吹房价还会继续上涨通货膨胀不可避免的;
嘲讽中国自主研发不堪一击,鼓吹美国自主研发推动世界文明进步的;
认为欧美商业模式健康金融秩序稳定财阀被法律限制,对中国华为这样的 “大资本家” 义愤填膺的;
鼓吹欧美高福利平等无歧视躺着吃烤鸡,认为中国人不应该想着做大蛋糕而是应该研究切蛋糕技术的;
等等。
往往是同一批人。
不光是这个回答下,也不光是知乎,各个平台上你们都能看到这样的 ID。
特别讽刺的一点是,这些人一边认为中国靠欧美转移的 “人家不玩的低端产业链” 根本没有可能追上欧美。
一边又认为中国 “转移出去” 的产业链会让中国被越南印度追上打败。
而且这些人还特别喜欢鼓吹 “越南印度成本低廉”…… 等等,福耀玻璃到美国开厂的时候,鼓吹在美国开厂实际成本低于中国的好像也是这批人嘛。
我替曹总谢谢你们啊(大笑)。
反正我还是那句话,智力正常的企业级如果不是走投无路决定自杀,就不会把自己的厂子开到南亚和东南亚去。
那边缺乏一个健康的工业国家所需要的一切稳定条件,从稳定的政治环境到稳定的路况,都没有。
甚至连稳定的气候都没有,我们这边二十年一遇的灾难,人家二年一遇,甚至不止。
就是这样,想自杀的,请。
因为在印度卖 iPhone 如果不是本土生产的就要收非常高的进口税。
例如 iPhone 11 的起售价 68300 卢比,约合人民币 6400。而 iPhone 11 在中国的起售价为 5499 元,在美国起售价 699 美元约合人民币 4900。
所以 iPhone 在印度市场一直不给力,要在印度开厂就是为了在印度降价。
这消息最早来源是 Apple Insider 的报道,计划转移的是 iPhone SE 的产能,不是所有 iPhone 的产能。而且直接明确说了就是为了避免印度 20% 的进口税。这问题问的听风就是雨,看热闹不嫌事大,带节奏有一套啊。
我相信知乎还是比某条更加有理性思维的。
对于国际状况可是不吹不黑
富士康把 20% 的产能转移到印度实际上是为了未来布局,
这种投入很难在未来几年获得收益的
正如很多国家都说要把部分产能迁移出中国,不是说中国不行
而是不要把 “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同一个道理。
现在我们铁矿石也很依赖澳大利亚的,所以中国也在努力寻求 PLAN B 替代方案
中澳关系最近低点了,只是激化了这个 PLAN B 或者说让 PLAN B 浮出水面而已
其实也没有必要小看印度的,很多东西是自然选择
之前看到一个视频说各国 GDP 预估
挑几个关于印度和中国的
2024 年,印度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四
2028 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2030 年,印度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三
2040 年,印度 GDP 将达到美国的一半
2052 年,中国将是第一个国家达到 50TRILLION 美元的,太多零数不过来了
2059 年,印度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系
我不是印吹,实际上几十年前,欧美人看中国也是各种瞧不起的态度
到现在 2020 年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由于国家取得如此优秀的成绩,还是非常骄傲的
因此,不能小看他们,他们现在问题很多,我们当年也问题很多
我们当年熬过来了,谁能保正未来几年,十几年不会解决这些问题?
而且作为英国在印度洋的门户国家,获得的支持肯定很多,他们解决了基础的问题也大概率腾飞的
即便现在,用另外一个产业看,服装 / 纺织品行业
现在很多工厂都迁移去越南了,当然越南搞 5G 之类的,大家笑笑也就算了
但是纺织品这个行业,真的不是危言耸听
很多工厂的迁移,实际上并不是因为成本更低,单纯制作成本(包括人工),
越南比中国高
但是,越南出口欧洲的关税更低,综合成本实际上越南是比中国低的
所以这就导致了越南抢了中国的不少生意
虽然中国现在产业链很强,但是遇上东南亚小国的群狼战术,
对于整体的损失也是不少的,
今天越南抢服装,明天印度抢了软件 / 半导体,
作为大国还是得有点准备和预案
(有点像奥运会比赛,很多小国无法跟中国比整体金牌数量
所以就突击在某些小项目,在中国手上抢一块两块金牌)
看来以后不能买苹果手机了
友情提醒: 微软的 Vista,win10 都是印度人至少是印度人主持做的
是这样的,美国人怕中国人造航母吗?
实打实的说,不怕。美国人有远比中国更多更先进的航母和飞机,靠辽宁舰或者五艘辽宁舰,是没法吓到美国人的。
这就相当于在熟悉的赛道上比赛,如果中美的斗争单纯的靠比航母数量,那美国人有信心比十局赢十局。
美国人不怕在航母这条赛道上比赛,他们怕的是其他东西,比如高超音速反舰导弹,比如工业产量,比如 5G,等等等等。
因为即使航母上,中国追了不少,美国人也很清楚,拉开差距需要多少钱——大不了砸钱,钱能解决的问题都是小问题。
只有同高超音速反舰导弹、工业产量等因素混合起来的航母,才能让美国人慌。
这是能弯道超车的东西。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会怕印度造手机吗?
没有人比中国更会造手机,没有。
哪怕苹果是印度公司,中国也有信心在未来的某一天超越苹果。
更不要说仅仅是生产线在印度。
在中国熟悉的工业生产或者说手机赛道上,印度没有直线追赶的机会。
它如果没有弯道超车的方法,中国有远比它更多更好的手机生产线,中国真的不怕。
不太清楚消息来源。
假如是真的,说明水果看好印度市场,想要部分复制中国经验。
而且印度的极高关税,会事实上逼迫厂商在印度开厂,作为潜力最大的市场,印度确实也有这个本钱。
原本印度制造,相对中国没有任何优势(包括成本),特别是基础设施方面,在发展中国家也不算好的,作为生产基地不是一个特别好的选择。
但是它有关税武器,高关税能逼迫厂商本土设厂。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是中国产能的 20%,这么大一个体量呢(假如新闻为真),而不是 “意思意思”?
可能是因为印度的 GDP 相当于中国的 1/4,转移的产能(2 年到 3 年后建成)正好可以满足未来市场需求。
而且,产业链具有规模效应。规模越大成本摊薄后越低。
另外,印度裔高管真的没起作用吗?
最后,产业转移进一步帮助印度建立现代产业链,提高印度的现代工业能力,平衡中国世界工厂的影响。
很多人吐槽印度种姓、宗教、腐败,像个中世纪国家,却忘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最能瓦解 “封建” 思想的武器。
印度的现代化或许没有我们快速,但是未来可期。
前提是不要被疫情击垮,不要因为疫情,全球产业链瓦解。
不是苹果,是富士康,能不能实现不好说。
-—–
以下内容引自《环球时报》
-—–
今年 6 月,富士康董事长刘扬伟在股东大会上透露,接下来将把投资重点放在印度。
他表示,尽管目前疫情蔓延阻碍了印度的生产,但是从未来趋势而言,印度会是全球发展亮点,因此集团会将接下来的投资重点放在印度,会持续推动多个大型项目在印度的落地。几个月后,富士康将在公司网站上具体公布关于印度相关投资的细节和计划。
今年 1 月,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工业部长苏巴什 · 德赛(Subhash Desai)宣布,与富士康在当地合作建立电子制造工厂的交易已经取消。
这起事件缘起 5 年前(2015 年)富士康与当地政府签署的 50 亿美元投资谅解备忘录。当时,印度总理莫迪是该计划的主要推动者,郭台铭也专程出席。
不过,德赛在 1 月同时透露,由于富士康与苹果公司的内部纠纷,这笔交易将无法进行,未来也不会继续:“富士康做出的投资承诺没有兑现。将来也不会发生。他们占据了新孟买附近的土地以建立初期设施,但似乎有多种因素导致他们退出马哈拉施特拉邦。”
历史的发展趋势而已,迟早要转。而且原题中说了可能,可能!!!
就算转了,20% 试试水而已,哪有那么快。
还有担心苹果未来的,人家公司花了几百万美元的年新请的好几个顾问如果都觉得能转了,您就少操点心吧。
即便站在国家层面看,先是防止疫情复发,再是坚定不移地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还要治理一下国内资本闹起来的矛盾,反腐项目、扶贫攻坚一样不能落下,这么多重要的事情要做,怎么有空理这点小事?
不论你是如何咬牙切齿地想抵制这个品牌,作为一名普通消费者,能做的只有投票,而且一人只有寥寥几张选票。
现阶段我会选择投给苹果,如果加一个选择的话,那会是小米。(iqoo 也不错有点小心动
水果转移呗。
不是要去中国化吗?我们欢迎它走,爱去哪去哪。
现在对它笑眯眯 不代表将来不会动刀子 可以理解的吗 毕竟中国王牌,高层肯定想到了后果了。
这样做简直一剑双雕,不但完成了去中国化的目的 而且完成了对潜在的危险的躲避。 很不错啊!两者皆大欢喜?
只是希望将来它回来的时候,能别再选富士康当它的组装厂了,促进就业那些工人们,美帝不管死活可以一走了之,不是华为等国产厂商 失业的屁股是不是还要政府擦?
现在不是已经确定它转移产线到印度和越南了吗?建议修改问题。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苹果公司 3 月 9 日证实,公司将会在印度生产新款旗舰手机 iPhone 12 系列。这一行为,进一步加剧了中国作为世界工厂逐渐被东南亚撼动的地位。实际上,作为苹果的主要代工厂,鸿海精密早在 2015 年开始,就已经计划在东南亚国家进行建厂,将部分生产力从中国转移出去,以此削减中国日益增加的用工成本。
苹果这一举动真的能给中国制造业带来压力吗?
中国改革开放 40 年,取得如此的经济成就,主要还是依靠庞大的人口红利,提供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代工生产各种商品,换取外汇一步一步建设国家而来。
大家都知道,全球超过 90% 的 iPhone 和 iPad 都是中国组装生产的,其中台湾鸿海精密旗下的富士康,则是全球最大的代工厂,没有之一。尤其是位于河南郑州的富士康工厂,拥有超过 30W 工人,每年生产超过 1 亿部 iPhone。**但是看起来非常高端的产品代工,实际上处于整个供应链的最底层。**富士康这样的企业,并不是进行零部件的研发生产,而仅仅只是进行组装。苹果从全球采购的零部件统一运送到富士康,工人再按照苹果的规定组装到一起。赚的是最少,却是最辛苦的钱。富士康组装一部 iPhone 只能赚到十几美元,最后分到中国员工手中的则更少。
因此这种血汗工厂,虽然在过去维系了共和国的发展,但却并不是我们想要的未来。那么富士康存在的意义,一方面是解决大面积人口就业的问题;另一方面则是用生产侧面引导其它技术进一步发展。
比如说中国在 2010 年开始为 iPhone 代工,侧面上刺激了整个供应链企业也开始在中国设厂,建立研发团队,因为这样可以节省运输成本。这样一来,反而让中国公司也掌握了相关的零部件技术,于是才有了后来国产手机百花齐放的状态,以至于现在全球出货量前五的品牌,有三个都是中国品牌。
同理,中国让特斯拉在上海临港建立超级工厂,生产国产版 Model 3 卖给国人,中间暴露了各种问题,包括产品质量下降,工人待遇不平等,工作环境恶劣等等负面问题。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特斯拉作为全球目前最顶级的电动汽车企业,来到中国之后,同样可以刺激中国自主电动汽车的发展。
所以中国在乎的并不是产品在哪里生产,而是能否带来更多技术层面的引入,低端制造和血汗工厂,不是我们现在需要的东西。
为何库克可以从乔布斯手中接过 CEO 的大旗?并不是所谓的职场斗争,而是这家伙作为供应链行业的顶尖人才,开创了外包代工的生产模式,为苹果节省了大量的成本。**在过去,只要是实体企业,如果接触到制造环节,难免就会需要自己建厂生产,涉及到很多重资产的风险。**包括如今的华为、OPPO、魅族这些手机厂商,其实都有自己的工厂。
乔布斯当年发布 iPhone 时,也考虑苹果自己建厂生产 iPhone,毕竟这样可以最大层面控制产品质量。但是被库克否决掉,转而施行外包代工的政策,在全球寻找代工厂商,只要你能够满足苹果的要求,按时按需按量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苹果的订单就足够养活一整家企业。
其实对于苹果来说,谁生产,在哪里生产都无所谓。**从整个 iPhone 的链条来看,最前端的研发和专利掌握在苹果手中,最后端的消费者和市场掌握在苹果手中,中间的加工环节其实并没有任何定价权。**也就是说即便富士康自己用现成的零件做一个跟 iPhone 一模一样的产品,贴个不知名的牌子,卖得比 iPhone 便宜,消费者也只会说你是山寨产品。苹果这样的企业,掌握了定价权。
**因此对于苹果来说,供应链最大的问题,是抗风险的能力。**目前整个富士康超过 70% 的生产力依旧在中国,而苹果有超过 30% 的固定资产长期在中国,包括员工、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原材料等等。那么大家都知道,目前中美两国因为发展问题陷入了修昔底德陷阱,可能会处于长期的摩擦中。
这样的矛盾,对于苹果一家美国公司,其实是非常不利。哪怕是关税问题,一旦出现苹果和富士康都要付出更多的代价才能把 iPhone 从中国运到美国销售。而美国又是苹果第一大消费市场,苹果又是富士康最大的客户,这样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何苹果要将 iPhone 的产线转移到印度这些东南亚国家。
如果富士康要转移产线,应该往哪里转移呢?其实无非就是劳动力更加廉价的地方,要么东南亚,要么就只能是非洲。
实际上十年前开始,鸿海精密就已经逐步准备转移的事项。2011 年,进入巴西,希望打造全球第二大苹果手机生产线;2014 年去印度尼西亚投资了 10 亿美元建厂;2019 年甚至开始在美国本土开设企业。但是无论开到哪个地方,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包括如今的印度代工厂,整个项目进展也远低于预期。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中国本身持有的资源并不只是人口多那么简单。
**从劳动力来说,**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推行义务教育,确保农村偏远地区的孩子也可以接受至少到初中水平的教育,学历不高,但是至少可以算术和识字。而印度这样的国家,文化差异,宗教信仰,女性地位低下等问题,导致文盲程度依旧占据整个人口的 40%。中国依旧是目前唯一一个可以稳定输出大规模高学历劳动力的国家。
**从运输资源来说,**印度虽然处于东南亚,但却是一个非常缺水的国家,因为地理位置的问题,整个印度实际上只有一条恒河贯穿而过,无法实现中国长江黄河两个流域的航运。再加上铁路、高速公路、机场等运输设施的落后,以及基建的问题。河南郑州的代工厂,除了厂房之外,还修建了大量的员工生活区、医院、学校、车站、码头等配套设施,这是印度短时间无法解决的。
**从政策扶持来说,**中国对于苹果和富士康这样的企业建厂,国家划分土地,给予免税政策,修建配套的基础设施,提供相关的手续支持,划分贸易区,短时间内招募大量的技术和管理人员。这些速度只有中国政府能够做到,放到印度这样的国家,等黄花菜凉了都还没有规划好。
因此对于东南亚来说,从中国手中抢订单很困难,最多吃掉国内无法吃下的剩余订单。
2019 年,鸿海精密登上世界 500 强榜单的时候,很多人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从 2013 年开始,整个鸿海精密全球员工总数减少了 60 万人,接近一半的人数,但是其主要客户苹果,以及整个鸿海精密的营收都在增加。**这是因为压榨工人得来的吗?不是,这是因为大量的产线开始使用机器人代替人工。因此在 2021 年这个时间点来看,代工厂,早已经不是什么好生意了。
你不要问我怎么看,我用国产安卓机看的,所以 “我家没有一头牛”。
你去问问郑州港区富士康流水线上的工人们怎么看,他们家里是真的有头牛。
好消息,以后 iPhone 抗热性能会提升很多了
印度富士康有工厂,现在已经在那边有生产部分型号了,整体转移 20% 还是有这个可能的。原因就是整机避税或者国际局势方面的考虑。
小米应该都不止 20% 的产能在印度。
充电器的组装自动化生产线,很多年前就转移到印度了,开始生产率比国内低点,后面也能做到我们的 90%。
只要开始了,后面的自动化产线都在印度开了,国内的越来越少。
今年如果不是因为印度疫情严重,印度工厂开工不足,可能现在我都该失业了,工厂多条自动化线,大部分已经调试好,搬不过去就在我们这边开工了,按印度这个形势还可以撑很久。
以后国内只保留研发和 npi,哪里还需要那么多人。
如果是手机影响的产业链更长,影响的企业会更多,国家还是该注意这个趋势了。整体有一点应对措施出来了。
很正常啊,现在中国产业升级,作为工厂已经不再像之前那么便宜了,那么企业肯定要往外找更便宜的。我记得 11 年之前去耐克阿迪达斯买衣服标签上写的都是中国制,11 年之后中国制就越来越少了,到了 14 年以后买到的都是越南产的或者马来西亚产的,中国制再也见不到了,直到现在。
郭明錤聊过这个问题:
Apple’s new product introduction (NPI) sites are almost in China. It was the first time for Apple to evaluate building NPI sites in non-China seriously when the COVID-19 outbreak first occurred about two years ago, but internally it only proceeded to the proposal stage.
However, after the recent lockdowns in China, to diversify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risks, building NPI sites in non-China is no longer a proposal but an action plan.
Apple 的新產開發據點幾乎都在中國。大約兩年前首次爆發新冠肺炎時,Apple 首度認真評估在非中國建立新產品開發據點,但在內部僅止於提案計畫。然而,在近期中國封城後,為了降低供應鏈管理風險,在非中國建立新產品開發據點不再是提案計畫,而是行動計畫。
好!早该转移了!凭什么电子厂的工人赚的比农民种田还多?
把代工厂都关掉,让里面的农民子弟全都回家种田,解决粮食危机。
无所谓,只要品质不下降价格还能降低,我才不管手机是在哪里生产的
印度的手机制造,电视制造,汽车制造,产量都在逐步上升,质量也在缓慢提升。
同志们不要盲目乐观,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这不是苹果的觉得 而是某个台资代工厂的主意。
这个世界上最讨厌中国的人在哪里需要多说吗
未来一二十年美国以及其西方盟友会全力扶持越南和印度的制造业,从而重塑全球产业链,继而打压中国。
越南就是国家小,否则将会是劲敌。从越南坚持打赢了越战就可以看出这个国家韧性十足。而且也是儒家文化圈成员,说实话,越南人的能力和两广是一样的。越共改革决心很大,作为徒弟,改革力度有超越师傅的趋势。如果不是地方小,越南未来无限光明。
印度虽然国家状况复杂,但是仍然是大国。印度最大的优势就是国际环境好。不但跟美国关系好,跟俄罗斯关系也好,英国还是把它当英联邦一员看待。如果印度能保持长久凝聚力,加上外资和外国技术,乃是我国在中低产业链第一大竞争对手。让印度完全倒向西方将是我们最大的噩梦,这种事绝不能发生。
苹果只是这个趋势中的一环,世界工厂取代计划已经开始了。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如果未来一段时间中国不能拿出日本那种高端产业上的竞争力,那么中国将永久丧失和美国平起平坐的机会。我个人认为这个时间窗口不超过十年。
可能… 听说… 大概… 怎么看…
记得资本逐利… 记得你有市场… 记得只有中美才是有生存优势在这场危机,别的,你看看就是了。
转不转,印度市场都要试一试,转了再转回来 (但愿不要再出现辞职炒股脱实向虚),更稳固,今年年初也是一堆跑的,现在也有回来的,就这样…
完了,苹果也要开始摸奖了……
花一样的钱万一买到阿三产的咋整……
如果印度生产的手机入关时检测到新冠,是否会对苹果手机的中国市场产生毁灭性打击?
当年三星转移越南,很多人说中国要被取代了,结果大家都知道了,三星爆炸了,直接退出中国市场不说了,在全球都有影响。
当年耐克阿迪之类转移越南,也说很多人说中国制造业要空心化,结果大家都看到了,现在山寨莆田鞋子比原版还好,如果谁的鞋子坏了,都会自嘲说这个是正品。
其实不管是鞋子也好还是手机也好,都是一个模式,美国主子外包给台湾代工厂,然后台湾外包厂找中国越南之类的廉价劳力来完成,手机就是富士康,鞋子那就是裕元鞋业,苹果和耐克的崛起,台湾代工厂寻找的中国廉价劳力是功不可没。
价值就是这么分配的,手机或者鞋子卖价 100 块,外包给台湾生产成本差不多 20 元,各种原材料零配件也是美国控制,占了差不多 16 元,当地的水电各种消耗两元,台湾代理商利润 1 元,给当地工人工资也差不多一元,分工就是这么残酷。
现在要搬到印度越南去,也就是那么 1 元的工资里减到 0.5 元,对整体大局没有影响,而且因为零部件配套的原因,说不定那 16 元可能反而还更多了,不见得比中国好。
而且中国随着产业升级,不仅零部件里的 16 元吃下来很多份额,甚至品牌研发营销的那 80 元里也开始吃了很大份额,华为 OVM,国产各种鞋子,都已经开始冲击核心利润,说不定随着中国进一步发展,我们还要主动把那 1 元的代工转移到国外去呢,现在转移孟加拉柬埔寨非洲之类的已经很明显了。
所以这种代工厂本来就是美国产业分工下的一种不合理剥削,我们现在已经走上了冲击核心利润,和美国直接对抗的前线,放不着去看那点代工费吧,让台湾企业继续为美国代工去吧,这种赚加工费的做法,当年改革前是严厉批判的,后来我们为了解决农民工就业不得不引进这些企业,现在中国产业升级,应该慢慢改变这个产业链的低端状态了。
中国的供应链企业什么的
也可以跟着去印度开公司嘛
我认为库克作为坚定的精益供应链推行者,不会赞同这样的决策。
这样意味着更长的交期,更多的工厂,更多的工人。再者,印度工厂在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稳定性远远差于中国甚至东南亚的工厂。还有,印度人受其文化影响,不适合开展精益管理工作。最后,如果是 20 个点的转移,说明大部分产能还是留在中国,在转换期间 (也许是以后所有时间),中国工厂仍需要为印度市场留有缓冲库存和产能,也要为印度工厂可能出现的短供 / 断供作准备。Buffer 本身增加了大量成本不提,背后的计划 / 沟通工作也是成倍地增加。与此同时,拉长与复杂化供应链增加了牛鞭效应,上游一点点的需求波动会造成下游需求的巨大波动。就算苹果供应链有强大的供应链数据分析体系,我也不认为印度朋友能很好的解读数据然后落实到生产计划上 (基于我多年与印度工厂打交道的经验…)。
粗略一看,在这个时候,让信奉精益哲学的库克去心甘情愿地干这个事情,不大可能。这不是对与错的问题,只是个人管理哲学的问题。就好比一个人喜欢男人还是喜欢女人的问题一样。
假设这新闻是真的,那么我猜有以下两种可能
一来,这就是为了完成美帝国国家任务放出来的声音,风声松了以后就撤回这条消息。要是国内 (包括印度国内) 呼声越来越大了,那就上,花钱消灾。
这一点上,多说几句。很多制造业零售业的美国企业都有 Diversify country of origin 的指标,这背后有多种原因。最主要的几个原因是分散供应链风险、避开贸易战争、降低人工成本 (低人工和高质量中的权衡取舍;在低人工的国家培植工厂)、帮助发展中国家以提升公司道德水平等。我们选其中任意一个原因来分析,印度都不是最佳的目的地。综合所有情况和当下国际政治形势分析,才发现印度是合理的。所以我认为就算是这么做了,也不是为了短、中期的利益,也不是库克最喜欢的决策。
二来,最终这些印度工厂可能就是一个组装厂,还是最后几步的组装,甚至可能只是包装厂。这些工厂的目的是推迟供应链决策,让供应更贴近需求。这个是合理的,符合精益逻辑的。
2020 年底的更新… 证明我对印度社会稳定性对供应链负面影响的担忧是合理的。
台企印度苹果工厂遭打砸:2000 人参与破坏,现场一片狼藉
12 月 13 日讯,据台媒报道,台湾科技企业纬创在印度班加罗尔附近开设的 iPhone 工厂发生 “暴动” 事件,2000 人大肆打砸公司内的办公设施、家具等,现场一片狼藉。距离班加罗尔大约 60 公里的纬创“纳尔萨普尔厂”(Narsapur)近 2000 员工在值完夜班后,大肆打砸公司内的办公设施、家具、组装机组等等,甚至试图以火烧车,现场散落碎玻璃与泥块,一片狼藉。当地警察立即赶往现场,平息相关的暴力行为。据悉,该厂生产线包含平价款的 iPhone SE,及其它 IoT 智慧装置与一些医疗装置。(财联社)
对于以上三点大家应该能够达成共识,那么正在发生的这些事情,恰恰就是温铁军在前段时间直播中讲的:政治理性替代经济理性。新冷战背景下,外资的逻辑中政治站队高于经济利益。中美脱钩,美国人算的是政治账。
要有点心理建设了,不能像台湾某些人似的,全部的信念建立在大陆不会打,从不想大陆一旦打过来会怎么样。
关于中美脱钩,温铁军在特朗普上台之前就反复谈到过。长期看中美贸易结构性失衡是不可持续的。
我觉得是手机爆发期到存量市场的过度
像苹果这样的公司, 依法纳税, 又能带动上下游产业链, 最重要的是听话, 没有一个国家不喜欢这样的企业
但国内的手机业务很明显已经过了高增长期, 而印度才刚刚起步
如果把部分厂子建到印度可能可以在印度, 可以带动印度产业链和税收, 对应的可以拿到相对优惠的政策, 不必过度解读
库克转移是因为印度是增量市场,去印度制造有关税优惠,提前布局,未来大有可期。
另外,只有 20% 而已,而且生产的是旧机器,比中国落后 2 个世代,主要面对印度市场。
在中国还会继续生产新机器,如 iphone12,今年 wwdc 无处不缺乏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可见,苹果离不开中国市场。
中国人民的抵制效果越来越明显,同时中国的人口红利基本被吃完了。
早年岛事的时候,日本人在中国开的企业有不少偷偷改了名,或者改了股权结构,不敢声称是日本货,因为确实有段时间抵制得厉害,没销路,这些日本产品,多是工业领域用品,比如输变电之类的,民众知道的并不多。小米在日本玩的那一套,其实不是小米的专利。日本前段时间又由政府掏钱,帮日本医疗企业从中国搬回国内,目前来看,响应者虽然不多,但有了这个苗头。
后来导事的时候,韩国企业开始往外搬,三星手机基本上是搬干净了,去了越南不少,但零配件还是用汽车拉着从广东走凭祥去越南。
现在苹果也要跑。
我们是欢迎的。产业转移是正常现象,我国的本土企业也经常向外转移,福耀去美国办爱国企业,李嘉诚去英国修香岗城,万达投资西班牙,群众都喜闻乐见。再说,国外还有特斯拉刚在上海落地,德国鬼子也扩大了投资规模。这在经济上是正常现象。
我国也有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使劲往国内拉钱进来。现在,当然,我乎群众正努力加速把鬼子们赶出去。这就很有趣。到底外资企业能不能逆行成功,继续来中国,这就要看胡锡进的能量了。
将来几年的趋势应该是这样的,拉外资进来的叫买办;用洋货的叫洋奴。能不能用外国人的钱赚着外国人的钱,还能逃脱洋奴的称号,取决于我乎的风向。
苹果走了,富士康工人失业不要紧,我国群众又不是美国人,拿不出存款应急,不用担心工人们抱怨,他们只恨美国人卸磨杀驴,对于各位都是感恩戴德的。
我不太懂这个,但是提供一个思路希望有大佬可以帮我答疑解惑一下。
从 iphone4 开始,中国的市场增量逐步扩大,考虑到各种成本、政策优惠之类的问题,所以苹果选择在中国生产。
到了 2020 年,华为、小米、vivo 等国货的崛起,使得苹果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明显减少。同时也是因为这次疫情的发展,可能将会有更多的国人开始选择信赖国货品牌。
苹果的分析部门会不会已经预判到未来中国市场的分量会逐步缩小?
于此同时,再看印度。
首先中国品牌在印度所占的市场份额是最大的 (这是看其他问题答主说,印度手机排行榜名列前茅的都是中国产手机,如有错误,请大佬批评指教);其次印度目前排华情绪高涨,他们急需一个可以替换掉中国货的产品;最后,以印度的人口来说,它有着和中国一样大的市场潜力。
而苹果正是看到了中印市场的走向,因此提前布局,转移阵地,将生产等转移到印度,降低成本,进而降低售价(成为一款印度百姓都买的起的手机),从而占据未来的印度市场。
这会不会不过是一场商业的预判,市场的转移?
我早就说过不要过分夸大国内的产业链优势,产业链齐全能抵消一部分成本让资本没有离开的动力,但是抵消程度是有上限的,当成本上涨到产业链也无法弥补的幅度,资本照样会无情的离开。对于苹果这种手机领域一家独大的巨无霸厂商,20% 就是不小的数值,完全可以起到带动产业分离的效果。而且当今的环境,不仅有经济还有政治考量。
对于利润微薄的制造业,成本上涨是很敏感的,而且随着国内人均产值提升,制造业和用工矛盾是很大的。
举个例子:前几年富士康转移到内地人口大省河南省,按理来说用工需求应该没啥问题了吧?然而 1 亿人口的河南省仍然无法满足富士康的用工需求,富士康的招工在河南省外仍然铺天盖地的下发,甚至给予外省人员高额的 “返费”,你说为何?因为招人照样难,工资和工作环境没有吸引力,对于步入人均 10000 美元的产值国家,这些密集制造业和国内市场已经是无法调和的矛盾,根本不在一个维度,这些制造业转移西部也没用,只能被迫离开
重点来了 那么中国需要制造业吗?当然需要!尤其是以一个社会主义标称的国家,但凡上面还坚持最崇高的形态共产主义为目标,制造业就必须得到重视,但是密集劳动力的制造业只会给我们带来资本主义的发展矛盾,所以只有自动化制造业才是未来!别忘了共产主义的前提是自动化普及,工业自动化就是为共产主义量身定制的,但是对于资本主义来说并不是。
现在欧美发展自动化来搞制造业回流,严格来说这方面比转移东南亚模式高级且威胁的多,但问题来了,自动化普及是和资本主义是矛盾的,那很好的说明那一句话:资本的贪婪也将把自己送上绞刑架!
别向政治方面想。
中国手机比苹果手机早一步占印度市场,由于打了 “印度制造” 招牌,中国手机现在在印度销量也挺大的。
由于 “苹果” 一直是进口的。米国工人工资高,福利好。运到印度又关税重,卖得贵。所以印度人偏爱中国手机,即使中产也不想买太贵的。现在米国在印度设厂以降低成本让机卖得便宜点,让苹果手机销路多点,多赚印度的钱不出奇。这与政治无关,与利益在关。
无论是中国手机,还是米国手机,还是韩国的,核心技术都在本国生产,只是在印度组装。
https://zhuanlan.zhihu.com/p/104265022
你们看看这个数值,一个 20%,一个 21.97%。
正常商业行为而已,制造业转移已经是大势所趋。
所以这个问题不妨改为为什么是印度……
对于消费者来说未免不是一件好事,组装成本降低以后,就算不降价,做到不涨价或者缓涨价还是可以期待的。
从美印战略来看,这只是开始,印度制造很快将成为中国制造的劲敌。
就业率…
We need jobs, good jobs.
如果无法解决足够就业就是一个问题,客观来看确实失去了部分岗位,诸位都说无所谓,少得多了就是社会问题。
对于此问题,从短期来看,很难。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中心,其最大的优势已经不再是低廉的劳动力了,而是一个完善的、性价比最高的配套产业环境。举个例子,其实富士康哪怕在印度建起了厂房、配好了生产线、找到价格很低的工人,这就能开展生产了吗?
苹果生产线真会撤出中国内地吗?
不能,它还需要生产物料,而这个在印度国内是找不到很好的供给的,不是质量不行,就是价格太贵,最终还是得依赖从中国进口,当地的供应商还没有足够的动力和时间去做改进以满足苹果生产链的要求。
离开了中国,就相当于离开了一个完善的、性价比最高的配套产业环境,这对苹果公司来说是一个需要慎重考虑的事情。
中国工人可能是世界上执行力最高、配合度最好的工人群体,中国工人的执行力几乎是全世界公认的,这一点,印度工人无法比拟。
另外,随着近些年来中国人受教育水平的稳步提升,中国工人的技能掌握水平、创新创造水平、解决问题能力都得到很大加强,这与科技巨头越来越高的工艺要求是相辅相成的。
随着国内 IT 产业,尤其是电子终端产业的兴旺发展,海外科技巨头不光可以在中国内地得到生产组装等低端服务的支持,还越来越多地从中国式创新、中国智慧中汲取到更多的养分。
比如,从一两年来看,智能手机行业中,苹果已经不再是创新的唯一源泉了,华为等国内厂商也开始输出很多值得苹果 “抄袭” 的创新,比如华为的相机技术和优化算法,比如华为的电池技术和续航管理,等等。
此外,新冠疫情肆虐全球,而中国是少有的几乎控制住疫情的国家,各个行业都已经不同程度的复工复产,最新发布的数据,二季度经济由负转正,GDP 增长 3.2%,经济环境向好。
但此时,印度新冠疫情严峻,确诊人数逼近百万,位列全球疫情累计确诊榜第三,并且印度疫情拐点仍未到来,每日新增仍高达三四五。在这种不受控的疫情环境下,苹果想要去印度开厂办公,挑战不小。
所以,从短期看,苹果生产线不会、也不可能离开中国内地,但这不代表我们就安枕无忧,一旦越南、印度,甚至非洲的生态配套环境逐渐成熟,或者中美摩擦影响加剧,苹果是否会忍痛割爱,这是很可能的事情。
因此,我们需要做的是,在有限的时间窗口内,更多像华为一样的企业成长起来,建立起一个基于创新、基于智慧的中国制造产业环境。
要么产业升级,要么受夹板气。
为什么读大专的学生难受?
因为高中中专觉得你浪费时间,本科觉得你混日子。
出来工作,经济情况好还好说,经济发展速度下降,研究生就把本科生的工作抢了,然后本科生就把大专生的工作给抢了,那么大专生不必须去当流水线工人 (一天 12 小时)了吗?
中美贸易战大背景下,苹果作为一个较为敏感的美企,尽管无条件遵守中国法律,并且保持与中国政府的良好关系,但是还是有被制裁的风险,转移印度应该只是为了对冲风险而已。
作为全球供应链管理神级企业,你要说苹果不知道印度啥鸟样,谁能信?这也只是一个无可奈何之举,毕竟苹果再大,也只是一家企业,上面神仙打架,底下小弟也得想好后路。
不过苹果依然会将东亚作为最重要的供应链基地,中日韩企业在苹果供应链厂商名单里比重越来越大,基本趋势是不会出问题的。我个人倾向于苹果此举是为了占领印度市场,因为印度海关那个效率对苹果这个神级供应链管理企业来说绝对是扒裤衩子的因素,靠印度生产卖向世界可能亏得妈都不认识,但是卖给印度就好多了。
怎么看, 就是蠢呗. 苹果这一招, 很可能会把自己玩死.
当年美国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性质跟现在中国向印度转移的性质完全不一样. 制造业转移的背后其实是有市场因素, 就是当地消费能力升级的过程, 才是制造业转移的根本原因.
美国制造业向中国转移, 就是因为中国的消费能力在升级的过程, 可以说, 这里面有互相影响, 但根本原因就是中国的消费能力上升, 生产企业是基于对未来消费能力看好的预判下自然产生的转移. 政治因素其实占比很小.
可是, 现在中国向印度转移, 是什么原因, 大家心里都有数, 很大一部分就是政治判断, 市场判断根本不是主要因素. 很多企业进行产业转移的原因, 是基于对中国外部政治环境的不看好, 而不是对中国经济环境的不看好.
单这个也不能算蠢, 很多转移的企业可以说也只是随大流, 最多亏点钱而已. 但对苹果来说, 那就是愚蠢了. 苹果的企业性质不一样, 它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中美之间的可以协调的可能性而存在, 虽然在美国明显有将中国商业实体政治化判断的趋势, 但大部分中国人是不愿意将苹果产品跟政治牵扯上去的, 苹果这么一搞, 就是摆明了自己要放弃象征 " 中美经济协调可能性 " 的身份, 显然是自己主动向政治倾向上靠拢, 这是要凑脸过去让人打. 说白了, 你想得国际政治的利益, 你就得承受政治站队的后果. 未来并不需要政府如何引导, 就会有很多人自然而然的产生抵触心态.
我这里找不到更新的数据, 只找到 2014 年末的苹果销售占比, 中国占全球市场的 22%. 未来怎么发展我不知道, 但不会差太多. 但苹果这么一玩, 很可能会把自己的一大块肉给撕扯下来, 这就是典型的愚蠢了.
中美闹成这样,苹果要还是把产线 100% 的放在中国,那才是无视风险的不理智的行为。
至于说挪到印度,苹果并没说自己挪到印度,人家是把产线挪到印度。产线是谁的?富士康的。
印度工厂如果成了,苹果、富士康皆大欢喜,
印度工厂如果没成,那么跟印度政府斗法的是富士康,苹果能有多大损失呢?不是还有中国工厂在那托底呢嘛!
印度一旦起飞,那么美国在长期上可能面临自己滑落到世界第三的可能(中印美或者印中美),喜马拉雅两侧的经济总产值极有可能高过大西洋两岸的欧美之和,印度洋将变成印度人的印度洋。
我不知道西方人受不受得了。或者说,他们有没有意识到,他们吹捧的印度崛起 ,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以苹果对于 iPhone 的品控要求来看,除了富士康,国内其他代工厂商就没几个能达到,更何况印度?
放点风出来跟兔子谈条件?
今年的表现还有一个能打的吗?
爱谁谁,兔子赶快给他涨价!
印度看上去人力成本比中国低
看上去是这样,那实际上是怎么样呢?
在中国,你招聘流水线工人,平均学历是高中,基本上一招进来,经过两三天的纪律,实操,理论培训,这个人就是一个合格的流水线工人了,特别是中国工人的纪律性
在印度,你招聘流水线工人,首先大概率都是文盲,就会写自己的名字都那种,缺少基本的科学素养,基本上没有纪律性,理论得从最开始讲起,等开始实操,估计得有半年时间了,而且纪律性不是一段时间可以培养出来的
而现代代工厂有的时候成本都是其次,生产速度甚至比成本更重要,电子设备备货不足就意味着需求永久流失,从世嘉土星到现在的魅族手机,饥饿营销只有在没有竞争对手的时候管用,例如当年的小米同价位没有对手,所以随便饥饿营销,现在的 ns,没有竞争对手所以不管怎么缺货大家都会等,但看看现在的智能手机,你缺货?同价位多的是替代品
而这一次计划中的 20% 就是为了不影响备货而做出的降低成本的尝试,而且考虑到其他零部件厂都在中国,最后全部零件漂洋过海的成本还真不一定能压下去多少,加上良品率问题,我很看好苹果的产能回流,大概率最后就留下印度本土的产能,因为印度的关税实在是太高了,印度本土的销售用当地生产的手机还是没问题的
搞不懂这些回答的信心是从哪里来的,是中国人比其他国家的人多只手还是多只脚。进厂打工这件事别的国家的人都不能干,只有中国人可以干?好像说的进电子厂是社会精英一样?
进厂打工,提供点配套零部件这活谁都能干。
中国人要这么厉害,比印度人多三头六臂,怎么我身边这么多中国清北华五精英在硅谷给印度 manager 干活?
还天天在那产业链产业链的那,这帮人根本就不懂最终生产的主机厂可比供应商难得多。有了主机厂旁边产业链就是打杂的工作,谁都能做。十年前北方领导还在那只有南方有产业链啊,现在你再看看,是不是北方哪家大厂周边都一堆产业链。记住,产业链难度比主机厂低。远离主机厂的产业链也就能撑个几年就被本地供应商代替了。印度比中国还卷,有钱赚没人不会开厂。
还天天产业链产业链。等着印度海关卡你部件三个月看看供应商还有没有新订单裁不裁员。
苹果在中国的供应商正在逐年减少,从 2020 年近一百家供应商到目前的 50 几家,两年时间减少了近一半,而在越南,供应商数量正在逐年增加,目前已有 30 多家越南企业成为‘果链’一环。
产业链靠主机厂,而不是主机厂靠产业链。供应商这么牛逼咋不自己当世界市值第一?
搬到印度还不如越南菲律宾之类的靠谱些。印度的社会和产业环境就不说了,世界上可能没有比印度更糟糕的产业环境了,说说品控怎么样,印度给自己造武器造成什么样了,这是给自己用的,还是军工,合格率都那么低,如果是纯商业,给别人用的,看看田牌,surface 有部分是在印度组装的,品控不用我说了吧,水果对品控的要求这么严格,你觉得会选择印度吗
参考三星搬到越南,是一种比较合理的模式,把核心技术留在国内,高端的产品和科研留在中国,基础的组装生产线搬到越南,就图个便宜,你要把一些高端的产品挪过去,第一模具以及配件还是得从中国运过去,不经济也花时间,第二高级管理层得从中国派,普通工人的薪资省下的钱和管理层加的工资差不多,还是不划算
至于一些小厂子就别搬来搬去了,三星在越南吃得开是因为他现在是越南 gdp 的大头,国际大企业,越南为了留住他不管是政策上还是经济上都有很多绿灯和优惠的,小厂子没有这些优待,搬来搬去不够折腾的
说明中国发展了,人力成本提高了。人力成本提高这件事从发展的眼光来看是成为现代化工业国的必经之路,不过在其过程中免不了从事低端制造业的劳动人口的失业。
只要继续推动现代化进程,这种事情就只会发生的更多而不是更少。一方面我们应该注重下岗工人的职业化、再就业等社会福利问题;另一方面也要逐渐习惯这种事情的发生。
毕竟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
被逼的而已。
首先来说印度关税高,富士康不得已才去印度建厂。可是手机的零件都是进口的,大部分还是从大陆进口。现在印度海关扣货,富士康的生产线已经快要停摆。
富士康只能 “增加” 在印度投资,毕竟现在失业率高,摩的得想办法恢复经济。以增加当筹码好让海关放行货物。。。先过了这一关再说。
赶紧的,亚投行、开发行赶紧贷款,国企赶紧跟上,帮助印度完成大基建和工业化,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
现在装外宾的人怎么越来越多了?那些人真的相信因为中国政府歧视打压外资企业,所以苹果不得不转移到对外企十分友好、没有任何地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印度?
建议大家看一下,毕竟印度体量在哪儿放着
这个得看产量,短期内不可能。如果印度产的苹果想卖到国内,价格势必是要比国内产的贵不少,反过来亦然。等到印度一年国内能消化千万级的 iPhone 手机时,自然就会转移过去,这是利润决定的
非常好!这是我们的伟大胜利,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我们的工人也不用遭受他们的无情剥削了。剩下产能给华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内循环。让美帝的苹果和其走狗印度自己外循环去。搬石砸脚,有他们后悔的日子
在他国周围制造危机然后让资本外逃并不是漂亮国的专利,真转移了,苹果禁不禁不知道,咖喱国挨顿揍应该是没跑了。
最后发现成本更高了……
参考华为屏幕混用,多数人肯定希望买到中国制造
小米的厂不就建在印度么,还招收女职工,解决了当地的女性就业。雷总发布会上说的。
转移产能出中国去东南亚或者是南亚,也是一个为了省钱想的馊主意,这么干的, 据我所知,没一个产品质量问题不大幅度上升的。
中国企业这么被南亚东南亚工人打脸,灰溜溜的回国不是一次两次了,世界名牌这么玩~
我只能说铁粉毕竟少数,大多数人都忍受不了,对品牌的伤害~以后慢慢看吧。
TrendForce 集邦咨询分析师萧闵中:
随着中美贸易争端升级,苹果部分产业链转向东南亚、南亚建立相关供应链已是必然趋势。但中国占苹果营收比重较高,且基础建设较东南亚、南亚更为完备,预计在今后几年苹果的主要产能仍以中国为主。
从长期来看,虽有部分产能将移转至东南亚、南亚,但仍需要时间,中国供应商可利用这些时间来提高技术能力,并布局东南亚、南亚的产业发展。从以往的先例来看,中国供应商对供应链的移转并不陌生,相信中国供应商有能力应对产业链的移转。
证明印度劳动力比中国廉价?大国崛起。
ps:希望印度多抱怨,好让 iphone 输入法做个粘贴按钮和 ipad 一样在键盘左上角。
苹果的战略决策罢了…… 至于会有什么影响?短期内不会有半毛钱影响,因为要达到设计产能在印度至少要个三五年,这还是有中国供应链保障下,如果要替代中国供应链那时间线更不可预测了。
不是看不起印度,看看特斯拉上海工厂那速度,也花了两年多才建成投产,而且在中国强大的供应链保证下,国产化率仍然不高,预计五年才能真正国产。所以苹果这些战略决策转移产能对中国产生重要影响基本要到十年后…… 而十年跨度太久了,世界会发生什么,鬼才知道。
迟早的事。
比如衣服,2019 年优衣库代工厂,越南 44 家孟加拉 24 家,其中孟加拉人工每个月 67 美元,而中国现在一个工人要多少钱?孟加拉最低的时候一件 POLO 只要 5.67 美元,对零售企业来说这是更低的成本,不需要想太多。
当初国内也是一点点搭起来的配套,产业转移是必然的。
成本是一方面,市场也是,无可厚非。
中国在改开上工业化的车前,印度从来没缺过车,然而到了现在依然是这个鸟样。
这不是跟那个富士康一样吗。
富士康要转移到印度,然后我看到评论一群哭爹喊娘说什么工人失业,反正感觉天要亡了,有人说会有其他企业代替,他们说哪里会有一直在那哭,都不知道是不是脑抽了。
后面富士康一走好像是比亚迪直接代替
就如同美国制裁华为,华为自己自行研发芯片和系统来制衡一个道理;基本来说苹果产能从中国制造和用美国的芯片系统是最优解,但是为了不受对方的掣肘,及时布置后续方案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大国博弈,工厂换市场吧,苹果转移 20% 产能,但是在印度需要的可能是三倍四倍于国内的成本。
其实相比于担心转移到印度,越南,我更怕的是自动化智能化无人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从而导致中国的大陆的大量外资生产供应链重新回迁其所属国。西方国家之所以把代工厂放在中国大陆,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有限,需要便宜的人工成本。而一旦无人化水平进一步提高,那么也就没必要把供应链放在中国了。要知道,放在中国,是要给中国政府交税的,既然不需要廉价工人了,那就直接转移回本国。
如果是真的,那我可能真的,就不用苹果了,谁知道那些工人中间有没有拉完直接上工
不怎么看,感动呗,三哥都那样了,苹果还这样,这是要殉情吗?
啧,这种全球疫情大爆发的时候,转移到印度不是找死吗?
漂亮国的套路玩出新高度,阿三开心的不要不要的。老板给小费,让我打谁我打谁。
我爱妈的 in china
不管他移去哪里,咋们中国的技术一样敢敢的,少了苹果咱们照样用手机,现在国内智能手机品牌选择多,而且更新换代很快。华为旗下就不知道有多少个子系列,VIVO,OPPO 等各大厂商都是轮流上阵,基本上在 3-4 个月就会有厂家推出新款手机,苹果将 Phone 20% 的产能从中国转移到印度其实对我们没有很大的影响。
这新闻多少年了,次次来换汤不换药,我记得鼓吹外资外逃 05 年开始了。
印度现阶段不可能替代中国的制造业地位。
印度在两大问题不解决,就不要说什么制造业了。
一是征地你们搜一下,多少基础建设和厂房应为征地搁置。
二是合格劳动力,人口多不代表合格劳动力就多。
造件衣服不合格就不合格了,造电子产品不合格,我就问你苹果这个牌子还要不要了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就这么回答不会被封号,问什么问题加速就完了,上个网弄得根答政治题似的有意思?
那么,你要考虑你的苹果手机有没有屎臭味。
中国已经失去了世界工厂的地位
在深圳,关外转一圈,曾经的厂房大门紧紧的关着。机器安静的仿佛怕在打扰旁边的高楼,空气般存在的人们。几年前互联网流行的时候,许多工厂改造,摇身一变,成了办公楼。招聘着刚培训出来的要大干一场,仿佛自己就是下个独角兽。
那些做跨境电商的平台,将华强北的劣质电子产品,卖向东南亚,以前印度就是其中出口较大的一个。那些在国内很少人使用的功能机,在那边还能买个好价钱。入境这些连工厂都搬到那边去了。资本家是啄利的,他们无法走入高端产业,自己所擅长的组装加工业,业随着政府逐年提高。赚取的钱越来越少。那些给美国佬做圣诞树,加工玩具的,婴儿车的,这两年来利润一下就被扣掉 15%,甚至 20%,心理那个不是滋味啊!心理一横,搬吧。
越南嗅到了一股味道,他可以改变,模仿当年的中国。给来当地投资建厂的免税,种下新的韭菜,让你慢慢生长,时机一道在收割。十年前越南人偷渡到中国深圳打工的新闻,如今变成中国广西人偷渡到越南打工的新闻。
时代在变化,就看中国是否能进入高端行业。能,则成为发达国家行业,否,从此衰败。盼着房子能生出粮食来吃,盼的人越多,饥饿感将会越强。
有的玩意儿是不懂用动态眼光看事物吗?
四十多年前外国人也会认为中国将永远一穷二白无法温饱。现在你会不会嘲笑他傻?
一百多年前世界各国人也认为阿根廷会变成比肩列强的发达国家。现在这也变成了个笑话。
事在人为,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
大部分 iphone 都是由富士康代工生产组装的,苹果作为 fabless,并没有几条直属的生产线。
苹果并不会在意 iphone 由哪里生产,只要供应商价格低,品控好,在中国美国越南印度生产对于它而言并不重要。并不是苹果不爱美国,而是资本本身是逐利的。
https://m.cnbeta.com/view/765885.htm
而富士康作为台企,是最早响应特朗普迁回美国的号召的。郭台铭这次搅和这次台湾大选,也让大家看到了所谓的蓝营台商的 zz 立场和主张。
所谓的苹果转移产能,是富士康在印度建厂代工苹果产品。印度并没有合格的本土 oem 能代工苹果的产品,只有依靠富士康在印度投资建厂。
而富士康在印度建厂,也是早就开始行动了。小米国内也基本靠代工生产,小米印度生产线就是联合富士康建设的,生产运营由富士康负责。
比起小米,苹果能称得上是真正的 “中国企业” 了。
如何正确看待小米把在印度的商店招牌换成了 made in India ?
利益相关:苹果配套设备生产厂家,苹果如果真的有这个行动,我司的印度订单一定会增多
实际上:今年是苹果的大年,今年我司产值大致是去年的一倍,但今年印度订单远远少于去年,PM 都转向了其它案子,去年年底因为传闻招聘了一些印度员工,目前都是酱油中。
越南订单在增加
说一个可能看上去不相关的事情。
日本企业大家都知道索尼,松下,东芝之类的大企业。估计不是很多人知道村田制作所,他们在中国的工厂规模,一再扩大。
受益于美资对华为的切割,日企包括村田的营业额都创出新高了。由于需求的不同,国内的外资种类也在变化。
特斯拉会撤资吗?没有上海工厂,早在股市上被空头爆了。
资本家你让他不赚钱怎么行?不要说啥政治理性,对这些公司来说,包括美国的大公司,从来考虑的只是收益。
安全才是资本的第一要求,不是盈利。
最近都在讨论产业链转移这事,我也来掺和两句说说看法。
好多人不了解过去那段历史,究竟是怎么把产业链从东南亚抢过来的,在 98 亚洲经济危机过后,中国趁此机会大量招商,给予外资超国民待遇,土地一定年限免费给你使用,税收部分一定年限给予减免,还有非常便宜的劳动力,你想想这么大的实惠对资本有没有吸引力?后来加入世贸打开市场就更一路高歌。
但是现在时代不同啦,形势也发生了变化,中国的工业也已经强大起来啦,占比世界三四成,已经到顶啦,世界其它主体国家和市场不允许在这样下去,不能把世界所有产业都交付给你,把所有鸡蛋都放你一个篮子里,一些重要用品和必须品非得在你这买不可,万一哪一天闹得不愉快你停供啦,人家就无法运转啦,时间长啦,不等于把脖子伸在你铡刀下?何况还有工业生产还涉及到军工业,以后其它国家连武器都退化到不能生产,全都向你进口,万一你要说世界就一个中国呢?这是其它国家不能冒的风险,所以才会有其它国家联合起来搞产业转移,把鸡蛋多放几个篮子里分散风险,在生存和利润面前,目前其它国家把生存放在了首位,这就是和过去不一样的国际形势。
最后产业链,东南亚和印度能不能承接?我认为还是可以的,当然也需要个两三年的时间慢慢培育,中低端的由东南亚和印度承接,中高档由日韩承接和引导培训,剩下在当刻无法完成的继续在中国购买,又不是说彻底把中国物理隔绝,只是降低对中国产业的依赖。
1、iPhone 在印度销量有上升趋势。
这张图是印度高端手机市场的份额图,可以看到的是,苹果 iPhone 手机在高端手机市场份额上升趋势比较明显,和当年中国市场有一定相似性。另外,随着印度经济水平的提升,高端手机市场的销量也会越来越大。为了更好的在印度市场和其他厂商竞争,苹果有在印度生产 iPhone 的想法也是再正常不过。
2、先行者已经为苹果趟水了。
前两年在印度取得市场领先地位的中国手机厂商在印度建厂的新闻相信大家还有印象。通常来说,最先在印度建厂的手机厂商是最艰难的,因为很多供应链本地化以及工人培训还有政府关系的工作都没有先例,需要你慢慢趟水过去。但是后来者就可以沿着你走过的路较为轻松的再走一遍,自然会节省很多精力。
3、中美贸易摩擦是悬在苹果头上的一把剑。
中美贸易摩擦是苹果这个体量的企业不可忽视的风险,还记得当年特朗普同志想让苹果把生产线转移回美国么?为了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苹果急需寻找一个中国的替补。但是相对印度来说各方面条件更好的越南体量太小,而且已经被三星占据先机,其他的东南亚国家条件还不如越南。看来看去,印度算是一个不坏的选择。
4、苹果降低成本的一个尝试
目前来看,中国的人力成本越来越高,现在已经迈过人均 GDP1w 美元的门槛了。虽然目前来看从产业链的角度中国制造还是很有优势的,但是哪天房价和人工成本翻番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不趁着现在这个时机未雨绸缪,慢慢的引导产业链往低成本地区转移。真等到发现有必要采取措施的时候,大概率来不及了。
当然,苹果转移生产线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没准这 20% 的产能十年后还没有转完呢,后仰笑。但是很多人说的清关,基建,制度,物流这些东西在苹果这个体量的跨国巨头面前都是可以谈的,各级政府专门服务的那种,不行的话苹果也不是没有其他的备胎可以选。
客观的说,如果印度能够消耗 20% 的苹果手机,那么这个生意是划算的。
手机是精密设备,零部件无数,给印度二十年都没办法建立配套成熟的产业链。所以基本的器件都从中国出口过去,在当地工厂做组装。那么问题来了,印度除了工资低 (效率也低),地便宜还有什么优势?
整机出口的税太高了,所以 oppo vivi mi 都在印度设立工厂,但是他们的手机都是在当地消化掉的,综合成本能够低于整机的出口。
按照大厂的尿性,苹果会强制要求供应商也在印度设厂,转嫁了很多成本,但是对于供应商来说都是被逼无奈的,他们将会面对很多的不确定性。且不说这条路能不能走通,当产业转移太厉害的时候, zf 一句话就能限制了,因为大部分供应商是中国的企业,听话是必须的。
所以我觉得,如果 20% 能在当地消化,zf 不限制,就去整吧,但是需要很长的时间,经历很多困难。如果不能消化,想强行把整个产业链转移过去,zf 应该也不会答应。毕竟不是鞋子衣服。
当然,要三哥消化 20% 的苹果手机,不太可能,不要太小看我大中国的手机厂商。你知道印度高端机占比第一是谁吗?是一加!
三星成就了越南赶超中国
苹果成就印度赶超中国
可喜可贺,愿世界制造业强国越来越多,
当年中国也是从欧美东南亚那转移产能的。
小米 欧珀 维沃都在那建厂并本土化了,带来一连串上下游的产业链,苹果也不会拖后腿。由于印度政府要求产业本土化的产业政策,不转就亏本,按照印度的人口,二成略多,但随着印度产业链的日益成熟,赖中国厂商支援发展,印度在莫迪执政下,会使苹果比大家想像中的损失更少。
其次,随着美国 IT 产业印度化日益加剧,印度高管刻意扶持印度产业的不少,印度信息产业前景光明,苹果提前布局是利大于弊。
这是产业链,不是只有 “组装” 环节,有些人怎么就不明白,缺了苹果,对产业链,对国产手机产商 (对,就是国产手机厂商,他们也是深度依赖于产业链的) 可能是灾难,蒙头发财不好吗,有的人心理明白的很,就是纯粹的坏,故意引导舆论,最后社会背锅
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但是我怀疑这下边的答主的屁股问题
如果是真的,对中国当然是不利的
从苹果的角度来看,这个事当然有代价,而且代价非常大:印度的政治环境、基础建设、产业链都是明显比中国落后,而且都是代差级别的落后
但是现在中美存在硬脱钩的风险,导致苹果在中国的产能有断供的风险(这个风险偏高,而且一直在走高,更而且还有继续走高的可能!!!)
中印之间的争端导致苹果的印度市场有风险(这个风险实际比较低,而且很短期,因为印度的选择非常少,目前风口浪尖的形式,连小米 vivo 这些都抵制不了,说明它是真没办法)——但是再考虑到印度未来 2,30 年的成长,苹果在这冒风险多些投入,是非常顺理成章的。
毕竟知乎网友都知道做印度的生意不靠谱,小米步步高字节这些真拿钱投入的资本家更是切身体会到印度不靠谱——但是资本家们还是前赴后继的大把砸钱去印度做生意了——比起这些不靠谱,在印度现在能赚的钱、未来能赚的钱,更吸引资本,和资本家!
苹果也不比小米步步高头条们蠢,即使印度有风险(基本可以确定的说印度风险高),但是为了生意为了赚钱,还为了应对中美脱钩的风险,这个风险它值得承受!
嗯,感觉我的看法很不积极,算了。。。唉!
有请正在走向灵活就业的共同富裕爱好者作答,他们最喜欢铁拳赶走资本了。
不是让人家滚出中国吗?人家现在滚了。
我就喜欢看着那些叫嚣苹果、微软等欧美企业滚出去的”小年轻 “在跟那些呆在” 欧美企业 “呆了很多年的班长、组长一级的父母要钱的” 窝囊劲“的样子
站直了,别趴下,自己能赚钱,干嘛还要跟父母要?
一群傻逼罢了
我就一个疑问,如果印度乃至其他后发国家以后走上了中国的路,那欧美之后又要把这些产业转到哪里呢。
印度修过的飞机容易掉
印度自产的导弹会自爆
印度国产航母试航就起火
印度产的手机,也许会…
我想象不到呀!
趋势不可避免,不谈成本、产业链、工人素质等等,这些都是可变的,但市场是不可变的,这个是中国的基本盘。
目前中美贸易战、疫情等等影响下都在大谈特谈中美脱钩、逆全球化等等,这个也是中短期的趋势,但中央也说了要有底线思维。我所理解的底线思维就是要想清楚如果有一天中国 9 成以上只能自己玩的话,产业布局如何?希望国家智库不会让人民失望
现代版的何不食肉糜,根本不知道他们口中所谓的低端工作提供了多少就业,养活了多少家庭
中国海关检疫部门立马发布声明,从印度进口的苹果手机外包装发现新冠病毒……
库克:我当初怎么就猪油蒙了心了…
预示着中国要开始学美国禁用美国手机了
看到好多人说搬到印度搞不成,但是万丈高楼从地起,人家是慢慢搬,慢慢培养产业链,这是一个从 0 到 1 再继续增长的过程,难道中国一开始就有京东方、欧菲光、立讯精密、比亚迪? 难道人家资本家都是蠢货,搞不成还要搞?作为一个 14 亿人口的国家,或者说为了养活这么多人,高中低端产业都不能少,印度就是我们的产业对手。
太好了,没理由支持苹果了
挺好的。
苹果在中国的产业大多都是一堆低端产业。利润低薄不说,还弄一大堆污染出来。除了增加那点就业率外,我没发现它对中国经济有什么大贡献。
说不定,污染后的环境还得让政府 “一天一个亿” 来治理回来呢!吃力不讨好。
不知道具体影响什么,但是我知道我们一定又赢了。
所以转移了吗?
苹果不是刚需. 换个话题。
怎么说,如果按照白人老爷们的逻辑,最好的工业基地应该是非洲,毕竟非洲训化程度最高。
但是工业基地他怎么就跑亚洲了呢,这个就很费解了。
谈判筹码罢了
你说一点影响都没有我认为是不可能的。一些中小型企业少了像苹果这样的大企业,很可能资金压力以及订单量会有很大影响。
苹果迁移到印度当地肯定会考虑当地企业提供物料,从国内把物料送到印度的苹果工厂也只是短期的行为,中长期肯定会逐步减少国内供应。
搬出去再搬回来估计就不好说了,要搞也会考虑搞多几个研发中心在国内,充分利用国内廉价的高端人才。
我相信假以时日,这些大的国际企业迟早会搬出国内的。因为低端人力成本上涨,这笔买卖就不划算了
我只关心出厂前要撒一遍恒河水么?
产业转移这本来就是客观规律,简单合理的逻辑,只不过犹豫国际政治、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导致加速了一些变化而已,真的不必过于惊讶。
资本追求的 2 个目标:
1,安全;
2,利润。
或者资本追求的是 “安全地赚到更多利润”。
至于苹果转移产能,你可以看作是苹果在分散风险,也可以说是苹果在为以后大规模转移铺路。
没什么大惊小怪的,毕竟人家是外资,他们去哪我们管不着,所以归根结底还是增强自身。
说一个摄影圈的故事,Sony GM 镜头需要抽奖 很多质量问题。G 镜头就没有问题。 为什么? GM 在泰国生产,G 在中国生产
那以后买苹果手机要小心了,坚决不买印度产的
万一用着用着变砖了咋整,万一上面有产自恒河水域的有机原生痢疾细菌咋办
那将会有 20% 的 iPhone,品控不过关。
嗯,原本香甜的新电子产品味道,变成了屎味咖喱的味道……
这么说吧,如果苹果把全部的产能转到印度!黄牛们会荣归中国的苹果商店大门前!
如果客户突然说有别的供应商找过他,他可能是想压价吧,或者想延长数期。不然直接就跟别人买了,不用跟我说。
刚好楼下还有一个提问,怎么看待富士康印度工厂停摆
比在中国大陆建厂成本低的国家太多了、但是截止到目前中国仍然是国外实体产业最值得投资的国家。https://b23.tv/yIZdtx
不管是经济、军事、政治,最后拼的还是人,大量高素质的产业工人是中国最根本的竞争力,生产一件东西,人员培训、工作纪律、生产效率、可替代数量等等都应该被算进人力成本中,而不能简单的算支付的工资,而中国通过义务教育等各种方式使全体国民的素质大幅度提高,这使得中国的综合人力成本有着非常大的竞争力,再加上绝对的数量加成,使得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中几乎拥有了压倒性的优势
苹果在逐步转移出中国,没有一个企业家想在北朝鲜投资经营一样,企业经济不会在政治氛围中良好生存的
苹果可能会转移出一小部分,但大部分还会留在中国,华为被美国制裁而苹果啥事没有不就是因为苹果的大部分配套厂商全在中国,制裁苹果等于制裁自己。如果苹果真要是跑了,那中国市场他也就别要了,这损失可不人工成本可以补回来的。相信孰轻孰重苹果还是分的清的。
就现在印度天天想着和我们搞摩擦的架势,我们在西藏新疆边境导弹火箭炮架起来,那些资本在印度能待得住?
掌握自动化生成和高新技术才是未来,
掌握自动化可以快速高效的生成低端到高端产品
掌握高新技术保证自己不被卡住喉咙
当然是超级加倍啊
苹果要转走 20%,中国可以直接让他转走 80%,头都不带回的那种
然后坐等 iPhone 出货量暴跌,美股熔断
笑看 a 股半导体 etf 势不可挡,简直美滋滋
在 N 年前浙江商人已经把工厂布局到东南亚了
转就转呗,其实是好事,认清自身,摆正位置。自动化只能是部分产业自动化,自动化还得国民技术素养上去,不然广大人民群众咋活?失业?全到服务业?部分产业自动化,掌握核心技术,就行
要想有稳定的经济发展,前提是有稳定的政治环境和和谐的社会环境。
从经济理论来说,这是愚蠢的行为,典型的逆全球化。从政治优先讨论来说,这是美国引进全球去中国化的必然过程,所以醒醒吧!
风险平摊的没啥毛病啊,难道要一家一档全部押在一起,另外小米都在印度生产了,说明印度还是有一定生产能力的。
那这 20% 的苹果手机可能要多一个大肠杆菌的检测指标
目前中美对抗很激烈,其中政治因素很多,如果川普不挑事,估计还是在中国好挣钱。
然并卵,我倒是期待果子真把 20% 产能给阿三,尤其是准备新产品的时候。
我在毛子上学的时候写过物料单,做的比较简单的课设,主要就是各种电子元器件,找的都是当地的商店,部分元器件到货都要按星期算,而且价格贵。
我这现在给国产屏幕做视觉检测软件。
同事上一份工作有给 xx 康做果子的盖板检测,要求很高,或者是做常见视觉检测中最高的,就一点,不许漏检。
我就好奇新品发布,中国产和阿三产同样价格参着卖会不会口碑爆炸,以及阿三产的成本会比国内高多少。
说明苹果对其接下来的销量很悲观。
资本嘛,怎么赚钱怎么来,去印度有关税优势,低人工优势,正常的商业运作,印度本身也是苹果未来重要的市场,就地建厂也有利于铺货
和政治无关,资本社会都是逐利的,当前中国大陆人工成本上升,世界范围内大部分产业都在逐渐转移至东南亚,成本低,回报效率高,是个傻子都愿意转移,毕竟亏本的事谁也不愿意干
现在张嘴连图都不用了吗?
你咋不说某国产手机要转移到印度?
一到苹果新机发布季,各种流言四起。
建国要求的吗?不然库克脑子瓦特了?不知道打贸易战的时候走了就回不来了?
那么问题来了,印度的哪些邦能获得这些产能呢?
去新德里炒房,让他们内卷然后我们收益。
印度产 iPhone11 成主流,质量成金坷垃?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苹果 iPhone 的大部分生产线都是来自中国,甚至可以说苹果是国产手机了,不过在最近也有消息称,苹果公司正在逐步将 iPhone 生产线转移到印度。
根据现在的已知信息,目前鸿海精密工业(富士康)和纬创资信两家 iPhone 代工厂已经在印度设立了工厂。而苹果另一大供应商和硕也传出已在清奈注册子公司的消息,这些工厂将会在未来对苹果设备的销售产生极大的影响,仅是关税就已经减少了 22%,同时也会有效地降低苹果手机的售价,为苹果的市场竞争力有不小的影响。
目前印度资通讯技术部长普拉萨 24 日推文宣布:苹果开始在印度生产旗舰机种 iPhone 11。同时也有不少产业界人士透露,iPhone 11 正由鸿海在印度清奈(Chennai)工厂开始生产,这些似乎都已经对 iPhone11 的生产有了实锤。
除印度外,苹果还将在明年开始让越南代工厂生产最新款的 AirPods 系列产品,并且苹果已经将目前的 AirPods 部分交给了越南生产。
另外还有消息称,富士康将会投资 10 亿美金扩建印度南部的一家 iPhone 组装厂,现如今主要是生产 XR 机型,但是在未来的计划中,富士康将会在中国生产的机型逐步转移到这家工厂。
有关举措被印度政府视为推动「印度制造」的一大动力。毕竟清奈是印度第四大城市,将会对印度整个国家的经济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很可能大家以后买到的 iPhone 都将会是印度生产的了,不知道最后拿到手的质量将会怎么样呢?
如果是这样,可以考虑制裁水果了。
哎哟不好,富士康几十万工人顿时降薪 20%,国家税收损失巨大。还是去跪求厨子别走吧。
这种问题,其实不需要太多的思考
无论是别人宣布制裁我们,还是我们制裁别人,无论是别人来中国投资建厂,或者把财产、厂子转移走,最后肯定都是我们赢!
投资领域的 101
“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进一个篮子里”
很难理解么
就这样
不是什么好事情,至少短期看不是。
这种低端重复工作,转移出去的越多越好!凭什么我们没日没夜的干活,还要被人瞧不起?印度的国内环境,罢工不断,节日奇多,交通环境差,他想降低利润率就去呗,让老美体验一下印度的任性!
在这个问题下,xfh 都无声了呢。
天天喊着美国剥削,现在不剥削了,高兴吗,我很高兴
笑看高中 xfh 们失业
知乎用户 Gyl 发表 德资制造业员工过来聊聊,原内容已经在其他答主回答下进行了回复。我们公司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和技术保密要求,很多核心零件都是德国进口。今年疫情德国全线停工,而中国是已经开工了的。有一个很重要的总成已经库存报警,我们公司高层 …
知乎用户 Gyl 发表 德资制造业员工过来聊聊,原内容已经在其他答主回答下进行了回复。我们公司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和技术保密要求,很多核心零件都是德国进口。今年疫情德国全线停工,而中国是已经开工了的。有一个很重要的总成已经库存报警,我们公司高层 …
知乎用户 财经十一人 发表 你把中美印的独角兽企业拿出来对比下,看看有多少独角兽是水货?这玩意就是和财富那个世界 500 强一样,可以拿这玩意比而且可对比的方面有很多,但光看数量还是歇菜吧!你把财富 500 强里的中美企业,拿出来对比下, …
越南更多是合作关系,印度更多是竞争关系,短期内中国制造的优势不可动摇,但亟须应对之道 2022年4月7日,越南海防港的一处电动汽车组装车间。图/法新 文 | 柳书琪 陈伊凡 顾翎羽 编辑 | 谢丽容 过去20年是中国科技制造产业波澜壮阔大步 …
知乎用户 山高县 发表 如果印度有一只及格线水准的军队的话。没有任何可能会输。 这就是为什么 62 年印度的失败震惊了世界。。。。。。。。。 知乎用户 云舞空城 发表 从藏南交通的角度说点外行话 在现阶段,藏南墨脱的交通仅仅依靠一条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