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谣言不断出现,还不断有人相信」的问题?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远山微明​ 发表

提高公信力

2020 年 7 月,河南一位不法分子出于蓄意制造恐慌、引发社会混乱的心理,在微信群中散布有关新东方村镇银行的不实信息
为了及时稳定社会情绪,避免诱发更不可控的后果,河南警方迅速将造谣者抓获,并及时发布通报,请广大群众不信谣不传谣

监管部门也迅速给出了回应以稳定人心

区长王彦涛也明确表示,开封市新东方村镇银行是经正式批准设立的合法金融机构,是人民银行存款保险的投保单位,存款人的各项权益均受国家法律保护。银行目前经营正常,资金充裕,足额缴纳了存款准备金,支付能力充足,能够完全保障储户存款安全
然后,2022 年——如何看待河南、安徽等地 2900 多储户在村镇银行将近 12 亿存款无法提现?4044 关注 · 502 回答问题怎样看待河南五家村镇银行近两个月无法取款问题?212 关注 · 124 回答问题河南村镇银行事件中储户的钱到底去了哪里?到底是存款还是理财?是否适用存款保险?2706 关注 · 726 回答问题辽宁、江苏等地河南村镇银行储户再次被「赋红码」,郑州 12345 回应称原因未明,具体情况如何?1 万关注 · 4147 回答问题网传河南多名储户进入郑州后健康码变红,如何看待官方人员回应「未接到相关通知,建议先了解赋码原因」?1.6 万关注 · 5068 回答问题涉嫌利用村镇银行实施系列严重犯罪,河南警方已抓获一批嫌疑人,其将面临哪些法律惩罚?2464 关注 · 864 回答问题如何看待热搜『郑州天空出现美丽云朵』?3921 关注 · 1429 回答问题河南官方宣布对 4 家村镇银行客户开展先行垫付,如何看待这一解决措施?垫付工作开展需注意哪些问题?6538 关注 · 2687 回答问题

知乎用户 Kyoukai​ 发表

因为谣言这个东西利用了人类的本性,也就是判断东西靠直觉

科学是讲逻辑的,而逻辑很多时候是反直觉的,想要分析背后的真相很花时间,也有一定的门槛;哪怕科普简化了这个流程,也总归是有流程的

然而谣言就把一个看起来似乎有点道理的东西,生生怼上去联系在一起,如果不去细想的话可能真的就有不少人上当

举个例子之前谣言说新冠起源于美国,原因是新冠之前发生了一个电子烟肺炎,再贴出来两张 x 光说两者很相似,说这俩病其实是同一个…… 结果信的人一车一车的,甚至还会把我这个辟谣的按在地上喷,说我屁股歪,我都无语了

其实这谣言不需要太多医学知识就能破解:如果美国那么早就爆发的话,按照新冠的传播速度,现在应该已经有半个国家的人都感染了

但因为中美关系恶化,加上造谣拿着 x 光这种贼不精确的 “铁证” 到处宣传,被很多人当成了真相

你问我怎么办?我觉得这个无解,因为根据直觉判断事物是人类的本能,一只老虎跳出来了不可能还能等你的逻辑思维慢慢分析,肯定是 “蜥蜴脑” 直接发挥作用了

这也就造成了网上言论先讲站队,非黑即白,纯情绪输出没啥逻辑,键盘侠和谣言等问题,它们的本质就在于人类的本能——stereotype

摒弃 stereotype 是逻辑的基础,是科研的基础,但不可能每个人都学过这些,而且学过的人在非本领域内也是个小白,总之就是无解

因此我也从来不关评论,也不会跟键盘侠喷子生气,就是因为我知道他们颅骨里装了个屁股,而不是脑子

以上

知乎用户 向伯​​ 发表

除了科普、批判性思维等个人理性因素之外,还需要关注不确定感等心理因素和官方信源等制度性因素。

心理学和社会学领域的谣言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发现,提出了一些关于应对谣言的建议。

你能清楚地定义什么是谣言吗?

研究者将谣言定义为:**流传中的未经证实、具有工具性意义的信息陈述,它产生于模糊、危险和具有潜在威胁的环境,其作用在于帮助人们理解和管理风险。**其中重要的一点在于,谣言的功能是意义建构,也就是帮助人们理解模糊、威胁性的情境并做出应对。想想常见的谣言都是如此:公司即将裁员、某两种东西一起吃对身体不好、某产品致癌、某药物对于某病疗效显著,等等。而明星恋情、朋友外遇这种传闻,归类为 “流言”“八卦” 更准确,与谣言并不是同一类别。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我们在日常语言中,在 “谣言” 这个词里暗含了 “虚假” 的意思,但其实谣言并不一定是虚假的或不准确的。谣言只是未经证实,也有可能是真的,例如,研究者发现在组织中流传的关于裁员、收购、部门合并、管理层人事变更等的谣言往往就是准确的。

当然,我们这里要讨论的是哪些虚假的、不准确的谣言。

什么因素影响人们对谣言的相信程度?

当人们接触到一则谣言,首先会对其可信度进行判断。哪些因素可能产生影响,使人们相信虚假的谣言呢?

1、谣言符合人们本身持有的态度。例如:有谣言称某公司负债百亿,如果你本来就对这家公司没有好感,就更可能相信这则谣言。

2、来源可靠。例如:如果一则谣言来自一个百万人关注、阅读 10 万 + 的公号,就更可能被人们相信。当谣言来源还有诸如 “专家”“研究机构” 等头衔时,也更容易被相信。

3、被反复接受。例如:一则谣言迅速被很多公号转发。

4、来源的利益相关性。即来自不会从传播谣言中获益的传播者的谣言更可信。

5、人们对谣言主题和出现情况的熟悉性。例如:新冠肺炎疫情刚开始暴发时,人们对新冠病毒不了解,更容易相信有关新冠肺炎的谣言。

6、人们的辩护动机,即相信或不相信谣言可能填补某种情感需要。例如: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有谣言称双黄连口服液能预防新冠肺炎,人们想要远离病毒,愿意相信便宜易得的双黄连口服液有效。

7、人们总体的轻信性,即人们是否有搜索、检验证据的倾向和能力,与人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有关。

什么因素影响人们传播谣言的可能性?

传播谣言的可能性指的是我听到 n 则谣言,其中我传播给别人的数量。研究者指出了两个影响传播谣言可能性的因素。

1、焦虑和不确定感。这一点很好理解,当我对面对的情况感到不确定时,更可能把谣言传播给别人,和别人讨论,共同商量如何应对。

2、对正式信息来源的信任。这一点更加重要:事件发生后或情况出现时,往往会有官方说明或权威发布。有时官方的信息来源不发布消息,这时谣言自然会快速传播;而当存在官方说明但人们对官方不够信任时,人们也会诉诸谣言以建构意义。研究表明,当信任高时,人们只在焦虑和不确定感高时才更多传播谣言;而当信任低时,无论是够焦虑或感到不确定,人们都倾向于传播谣言。

这个问题是否和上一个问题重复?并不重复,因为研究者发现,即使人们不相信谣言,也有可能传播谣言,谣言也可能影响人们的行为。因为人们普遍具有损失厌恶的倾向,谣言中宣称的损失(或不信谣言的损失)虽然极不可能发生,但一旦发生会对自己造成极度负面的影响。

1993 年有一则 “前灯谣言” 在美国流传:当你晚上在路上开车时,如果看到有来车没有开前灯,千万不要向其闪灯,如果你闪灯,来车的司机会迅速掉头,尾随你到达目的地,并杀死你,这是一个新帮会入会仪式的一部分。谣言研究者尼古拉斯 · 迪方佐(Nicholas DiFonzo)和普拉桑特 · 波迪亚(Prashant Bordia)报告说这则谣言迅速在他们所在的天普大学心理系中流传,即使是具有高度怀疑精神的心理学家也迅速将消息转发给家人和朋友,以免出现不幸。这则谣言的后果是不幸的,闪灯提醒来车打开车灯的友善文化消失了。

关于谣言平息策略的研究

研究者在组织背景下,对处理谣言最多的企业公关人员进行了调查,发现公关人员大致采用两类谣言平息策略。

1、在谣言出现之前预先降低人们的不确定感。例如,在组织变革期间往往会出现很多议论,如果管理层能够预先告知员工变革的指导思想、宗旨、程序,那么谣言就会更少出现。类似地,在疫情中,当人们了解了致病、致死的原理,不确定感降低,谣言也会更少出现。

2、在谣言出现之后对谣言的控制。主要包括辟谣和惩罚造谣者。

其中,预防的方式效果更好,但并不是所有谣言都能预防。当谣言出现,必须进行辟谣时,辟谣的效果受几个因素影响。

**1、辟谣来源与谣言范围匹配。**例如,在大学里关于院系政策的谣言最好由系主任来辟谣——讲师或学生没有决策权,辟谣力度不够;而如果由校长来辟谣,又会显得小题大做,反而让人奇怪。

**2、辟谣中提供辟谣的背景。**有人会觉得,如果在辟谣时把谣言再说一遍,岂不是反而会加深人们对谣言的印象?但研究表明并不会,先立靶子再打倒是更好的方式,让那些没有听过谣言或者对谣言所知不多的人不会感到一头雾水。

3、除了揭示谣言不可信,还提供关于谣言主题的有效信息。例如,要对 “长期喝粥可以养胃” 进行辟谣,除了要说明长期喝粥对胃并不好,还要给出如何养胃的建议。

为什么有时辟谣无效?

一些谣言能够抵抗辟谣,在辟谣后继续传播,或销声匿迹一段时间后再次传播,这一现象可以用三种机制解释。

1、确认偏误(confirmation bias)。当人们听到谣言并相信谣言后,会选择性地只注意与谣言相一致的信息,而忽视相矛盾的证据,或者选择性地只解释与谣言一致的信息。例如,在一项实验中,研究者要求受试者做一个判别一些信是否是遗书的练习,向受试者提供虚假反馈,表明他们的能力越来越强。后来,研究者告知受试者他们提供的反馈是虚假的,他们对于自己能力的信念会降低,但不会消失,他们部分无视了研究者的解释。

**2、因果推理。**谣言往往包含现成的稳定因果解释。这里,“现成” 指解释来自环境,是易得的;“稳定因果解释” 指原因是稳定的,例如:公司因为(稳定的)利润下降而裁员,互联网服务供应商因为(稳定的)企业营销激励机制和(稳定的)贪婪而非法侵入用户的硬盘…… 当人们对一个事件做出解释,那么该事件为真的主观可能性也增加了。

**3、否认透明度。**人们往往忽视否命题中的否定。根据这个理论,当遇到一个命题,一开始人们会假定其为真,随后,人们为他们认为虚假的命题贴上 “虚假” 的标签,相比于肯定命题,这些虚假命题更难以记忆。例如,在没有其他信息的情况下,“鲍勃 · 塔尔伯特与黑手党无关” 会倾向于被记忆为 “鲍勃 · 塔尔伯特与黑手党有关”;而即使在有辟谣信息的情况下,辟谣也相对不容易被认知提取。心理学家提出,如果一个否命题(我没有撒谎)被表述成肯定命题(我很诚实),它更有可能被人们回忆起。换句话说,辟谣时应该多用肯定命题而非否定命题

应对谣言的建议

综上,如何更好应对谣言?

科普当然是需要的,当人们了解更多的信息,就会对可能的谣言主题和出现情境更熟悉,更不容易相信虚假的谣言。

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当然也是需要的,信息时代对于人们筛选信息、搜寻证据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批判性能力更强的人不会相信显而易见虚假的谣言,但如我们所说,即使批判意识很高的心理学家也可能受谣言影响,也可能传播谣言。

除了这两方面以外,还可以做一些什么呢?

我们提到了预防比辟谣有效。如何预防?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供受信任的官方信息渠道和降低人们的不确定感。这就是我想强调的两点。

1、受信任的官方信息渠道:近几年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一则消息在自媒体上广泛传播,一段时间后才有官方的说明或回应,甚至有时候没有官方的回应。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非正式的信息源和传播节点,如何甄别信息的真假呢?除了批判性思维以外,还可以有制度性的协助,例如:a) 更快、更及时的官方说明,及时披露信息;b)在医学健康、比较重大的社会事件等重要领域的自媒体信息进行官方认证、资质审查,让人们不会仅因为阅读量、关注量而轻信某些信息源。对于较琐细一些的谣言,现在我们已经有了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如何让更多特定谣言受众看到精准的辟谣信息,并接受辟谣信息,还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

2、关注人们的不确定感:再次回顾谣言的定义中的关键词——模糊、威胁、意义建构。传播谣言一定有心理原因,焦虑和不确定感是人们相信、传播谣言的重要原因。我们处在 VUCA 时代,生活充满了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在焦虑感唤起的情况下,大脑皮层的工作将受到一定抑制,此时人们也会难以加工理性的辟谣信息。在对一些人们十分关切的问题公布信息或辟谣时,可以简化文字,着力于抚慰人们的情感。从更广义的角度说,社会的稳定、医疗系统的完善、食品安全的保障、经济的发展等等,都有助于减少谣言。

谣言是社会固有的一部分,不会消失。只是在现在的信息社会,VUCA 时代,应对谣言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应对谣言的进步,就是我们的社会和生活的进步。

参考:

DiFonzo, N., & Bordia, P. (2007).Rumor psychology: Social and organizational approaches.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DiFonzo, N., & Bordia, P. (2000). How top PR professionals handle hearsay: Corporate rumors, their effects, and strategies to manage them.Public Relations Review,26(2), 173-190.

Buckner, H. T. (1965). A theory of rumor transmission.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29, 54-70.

Nisbett, R., & Ross, L. (1980). Human inference: Strategies and shortcomings of social judgment.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Wegner, D. M., Coulton, G. F., & Wenzlaff, R. (1985). The transparency of denial: Briefing in the debriefing paradigm.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49(2), 338.

知乎用户 知乎人文​ 发表

陈爷爷好呀 ヾ (≧▽≦*)o

要分析这个问题,我们要先说一说「奥尔波特 · 斯波特曼 · 克罗斯公式」,即**「谣言的流通量 = 事件的重要性 x 事件的模糊性 / 公众的判断力」**。为了说明这个公式的有效程度,人文君在这里举个例子:

例如,「吃食盐能够预防核辐射」的谣言之所以能够在东亚范围内流通,就是因为

  • 它所指向的事件十分重要,因为当年的核泄漏事件,几乎与每个人的生命健康相关
  • 它所指向的事件十分模糊,在福岛核电站泄漏事件中,日本政府并没有第一时间公布核泄漏的严重程度,这给了很多人猜想的空间。在后期,虽然日本政府给出了明确的信息,但猜想的空间已经制造了很多谣言,这极大地打击了官方信息渠道的公信力,增加了事实的模糊程度
  • **公众在这件事情上的判断力十分有限,**大多数公众的知识水平无法正确认识核电站泄漏、预防核辐射,就只能对谣言听之任之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比起许多事件本身,「未知」和「不确定性」**更让人恐慌,因为那意味着我们完全无法控制它,这种失控感更让人焦虑,人们在这种焦虑中失控,想尽快找回安全感和控制权,才会给谣言快速传播的土壤。**也正因如此,谣言的传播量会与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和公众的判断力强相关,因为当公众判断力不强、事件模糊性较高时,事件越重要,便越会加剧人们因「未知」和「不确定性」而产生的不安心理,加速谣言的传播。

那么,知道了这个公式,以及这个公式所根植的基本逻辑,虽然我们不能人为控制「事件的重要性」这个变量,但在如何尽量消除谣言方面,我们至少可以做到:

  • 尽量降低事件的模糊程度。在这方面,比较有力的措施包括在事件发生之后,事件主体应当有效率地快速披露正确信息、有公信力的权威媒体能够迅速发声、建立常态化的谣言粉碎平台等。
  • 尽量提高公众的判断力。在这方面,比较有效的方法包括常态化的知识科普、针对出现谣言较多的领域进行专题性的科学讲演等。
  • 在重大事件面前对公众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因「未知」和「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和压力,削减谣言传播的土壤。

其实,在遏制谣言方面,知乎就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场所。一方面,知乎站内有许多沉淀着的优质内容,在公众的日常浏览中,可以帮助公众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判断力;另一方面,在重大事件发生之时,知乎上的优质回答者也会快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第一时间减轻事件的模糊程度。当然,在知乎上还有许多心理领域的优质内容,能够帮助大家消除日常生活中的焦虑与不安 <( ̄︶ ̄)>。所以,要远离谣言,来知乎就是个很好的选择哇~

知乎用户 nell nell​​ 发表

事实上,“谣言”和 “辟谣” 之间的关系极其微妙。

不少时候所谓的 “辟谣” 只不过是开始了一轮新的 “谣言”。也有时候所谓的“谣言” 到最后被证明不是谣言。

所以要怎么判断?

我的建议是,不要纠结于判断的准确性。因为你的判断总有可能是错的

你有图片,图片可能是 ps 的。你有数据,数据的解读从来不止一种。你有专家和论文的支持,科学研究和观点可是一直在发展的哦。你有目击者的口供,目击者不会说谎吗?

你看,事实上并没有哪种证据可以保证你的判断永远为真,也没有什么真正的手段能够避免你今天的 “真相” 变成明天的“谣言”。

那么怎么办呢?啥都不做?

不是的。

其实你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件,非常简单,却对谣言有最致命的打击,那就是:

—— 你总要留一个空间给 “我现在的认识是错误的” 这个可能性。

当你有这样的认识的时候,所有的谣言以及伪装成辟谣的谣言就在你面前失去了效力。

为什么?

因为谣言最可怕的效力还不是它是假的,而是它让你深信不疑、毫不动摇、如泰山般的事实摆在眼前而色不变。这才是谣言最讨厌的地方。

被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直被骗下去。

更何况,谁又能保证自己从不被骗呢?

保持着 “我现在的认知 / 观点 / 立场有可能是错误” 的自觉,你会比那些没有这种自觉的人更容易识别谎言、更容易全身而退。

—— 因为你不以接受新的信息为耻,不以推翻自己的认知为耻,不以改变立场为耻,不以追求真理为耻。

这样的人是不会被谣言困住的。

谣言止于智者。

然而真正的智者并非总是博闻广识、万无一失。真正的智者乃是知道自己的局限,直面自己的错误,不停止追问和寻找真理。

只有这样的人,谣言对他们才是无可奈何。

知乎用户 方可​​ 发表

实际上,专业机构和权威人士只能试图建设一个对一般公众更友好、可及性更强的信息平台,尽可能及时准确地把基于目前科学的主流意见传达给非专业人士。尽可能公开、透明,在充分互动的基础上提供一些可靠的信息。鼓励一般人自己去学习和了解先进的科学知识。我们没法期望,通过现有的技术条件,在宣传上,确保 “正确” 的知识一定能取得胜利。

在现实世界的一定时期里,对许多基本的常识性的科学知识,当然有正确和错误之分。但是对于一些前沿领域的争议问题,只有专业人士普遍支持的意见,以及非常小众、证据不足、不足以用来指导实践的意见。科学知识本身就是在争论和探索中发展的,许多知识的进步都来自于试错,来自于偶然现象。这些知识本身就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在表述时,我们没法斩钉截铁地下断言。而在大众传播领域,更是有一些符合人们感性直觉、传播甚广、容易被接受,但是并不专业的意见。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在整个社会中,不能指望科学一定能战胜 “迷信”。因为人的认知方式和能力局限,本身就意味着错误是难以彻底根除的。

科学知识和理念的传达并不同于行为上的干预措施,我们可以通过金钱和物质激励让人去做某些行为,也可以使用强制力,强制人们去做某些事或不做某些事。但是人在内心层面认知上的差异是几乎不可能直接控制的。我们只能用传播手段影响人们的认识方式,但也没办法强迫人们信奉或者排斥某些观念。

而一般公众的学习需求,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现实世界中,出于文化习俗、传统和信仰、教育上的偏差、某些主观臆断的思考方式,以及商业利益下的信息轰炸,一个社区的人群,对某些事物和观点的认识是一个连续的谱系,不太可能出现整齐划一的观点。因此在物质条件上,面向未成年人,需要全社会加强对基础教育的投入,鼓励年轻人,鼓励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学习更先进的知识,掌握多种多样的思考方法,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了解学习的价值,保持持续学习的热情。而面向成年人群体,更需要注意加强科学普及和科学传播方面的机构建设和物质投入,给创作人员更多的激励。

在尊重每个人自我选择和主动学习潜能的情况下,我们只能创造更好的文化环境,鼓励人们学习、了解更先进的知识,并且创造条件,让人们切实了解掌握先进知识的益处。从知识中获益。

知乎用户 文刀半瞎​​ 发表

我以前也传播过谣言,后来发现我传播转发的是谣言之后,对此深恶痛绝。

从此以后,不在转发任何信息。

网上出现一些比较有争议的新闻,我也不会第一时间发布自己的观点,而是说等待官方通告。

即便有时候说了,我也会再三声明,仅代表个人猜测,不具备参考依据。

很多时候,也被谣言中伤,也比较痛恨谣言。

自己也想过,很多谣言非常简单,一看就知道是假的,为什么还会有人转发,还会有人信呢?

例如很久以前比较流行的,今天马化腾生日,转发送 100QB,

今天马化腾和日本人打赌,转发不到 100 万。

不转不是中国人之类的信息。

这种信息放在明眼人眼里,怎么想都想得到,这是假的信息。

可这种信息依然会有很多人去转发。

还有比较搞笑的就是,这个谣言,几乎每年都会来一遍:

《金陵十三钗》在日本上映零票房,日本电影《贞子 3D》在中国上映,而且还是 5 月 12 日,是中国国难日,南京大屠杀的日子。

转发抵制日本电影,不转不是中国人。

我相信,很多人都看到过这个谣言。

这个漏洞百出的谣言,每到 5 月左右,一定会有人转发。

这些人,真的就一点常识都没有,连南京大屠杀什么时候发生的都忘了,也好意思在这里转发这种不切实际的谣言。

那么,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谣言不断出现,还有人不断相信】的问题呢?

针对网络上的谣言,可以通过一些机制,一些关键词,进行相关提示或者绑定。

还有就是,建议出台一些奖惩机制。

不一定是奖励钱。

例如,在社交软件,社交平台,网络平台。

举报某人的账号发布的言论,是谣言,经过核实,的确是谣言,就对此人的账号进行信用评级扣分。

举报人加分。

并且对此言论,进行标红。

实行网络实名制和责任制

任何人在网络上发表不实言论和不实信息,都要负法律责任。

大家相互监督,相互学习,相互完善网络环境。

网上再建立一个比较有公信力的辟谣平台,输入关键词即可查询相关信息的真伪。

这样,只要听到任何信息,马上查询一下,就能确认是否为谣言。

而针对线下,也一样,将谣言纳入个人信用评级。

针对即时爆发的社会新闻和实时新闻。

始发者如有不实言论,转发者有不实转发,媒体有不实报道,都应予以严惩

现在很多媒体机构,也会跟风转发一些谣言,官方媒体传播谣言,散播不实信息,这种情况已经出现过很多次了。

官媒被打脸,已经是喜闻乐见的事情了。

说到底,还是发布谣言的犯罪成本太低,惩罚太轻,很多人传播谣言多年,也没有得到过任何惩罚。

加大惩罚力度,加大科普力度,提高举报奖励。

提高公众认知,才是解决谣言不断的根本。

知乎用户 叶辰渊 发表

我一个平时写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的没法给一些专业的观点或者方法… 不过我想起了我之前看过一个视频,觉得放到这里可能会对各位有帮助。

某管上有一个叫作 LEMMiNO 的 YouTuber,平时做一些事件介绍和趣味科普,他曾经做过一个名为 “八只蜘蛛” 的视频,我之前也向许多人推荐过。

许多人都可能听说过这个谣言以及它的诸多变体:人们在睡觉过程中平均会吞下八只蜘蛛

既然我用的是 “谣言” 这个词,就说明它当然不是真的——我们们可以从生物学的角度以说明这个说法是多么荒谬,如蜘蛛不喜欢潮湿的环境,而且人睡着时呼吸翻身等动作对蜘蛛来说也不好受。

但 LEMMiNO 好奇的是:这个 “谣言” 又是从何而来?况且要想彻底地证实这个说法是不是谣言,还需要找到它具体的起源。

实际上这也并不难找,用搜索引擎搜索一下,便能找到一个名叫 http://Snopes.com 的网站上有着对它的介绍。

http://Snopes.com 是一个专注于 Fact Check,探究分析判断各类流言和都市传说真假的网站,成立于 1994 年。许多人都把这个网站当作一个很可靠的信息来源。(包括答主我自己,也常常会参考引用这个网站上的一些信息)

根据 http://Snopes.com 上的说法,这个说法起源于 1993 年,一位叫作 Lisa Birgit Holst 的的作家,她在一本叫作 PC Professional 的杂志上,为了说明人们是多么容易轻信流言而上当,从而引用了 “八只蜘蛛” 这个例子。而这个例子又来自于一本 1954 年的名为《昆虫的事实与传说》(Insect Fact and Folklore)的书。

因此这个谣言算是被完美的 “辟谣” 了,它的起源发展我们都一清二楚了,不是吗?

还真不是,LEMMiNO 为了验证该说法,买来了文中提到的那本《昆虫的事实与传说》,结果发现里面完全没有提到人在梦中会吞咽蜘蛛的事。且全书里唯一有提到蜘蛛的内容为 “蜘蛛其实不是昆虫”(节肢动物蛛形纲)。

LEMMiNO 接着检查了文章最后的参考资料,发现其中真正有意义的便是上面提到的 Lisa Birgit Holst 在 PC Professional 上发表的,名为《读到即相信》(Reading is Believing) 的文章,还标注了位于这期杂志 1993 年 1 月 7 日那一期的第 71 页上。

但在网络上搜索,除去一些同样询问此人的帖子,找不到任何关于这位作家的具体信息,以及那篇文章的原文。在美国也没有一份叫作 PC Professional 的杂志。

他又尝试在欧洲地区搜索以及排除比对,最终锁定了两份英文译名都是 PC Professional 的杂志,分别位于意大利和德国。确信其中德国的那份杂志正是文章里提到的——考虑到 Lisa Birgit Holst 更像是一个德国人名,再加上这份杂志其实是美国一份很流行的杂志 PC Magzine 的官方德语版。

万事俱备,现在要做的就是出发去一趟德国搞到这份杂志了。

嗯… 其实说不定有别的办法。

LEMMiNO 最后联系上了一家德国的图书馆,给了点报酬,得到了 1993 年 1 月 7 日的这份杂志的第 71 页的电子扫描件,并委托人翻译成英文。

然后… 这一页上根本没有提到任何与人在梦中会吞下蜘蛛相关的内容。

这让他现在不由得怀疑是 Snopes 上撰写这篇辟谣文的人刻意给了读者错误的信息。直到他又发现一个讨论此事的帖子,里面提到 Lisa Birgit Holst 这个人名的字母重新排列后便是 This is a big troll。

即使这样,针对 “八只蜘蛛” 谣言的各类 “辟谣” 早已在互联网上流传,它们也几乎无一例外地提到这个谣言来自 1993 年的 PC Professional 杂志上 Lisa Holst 写的一篇文章,参考来源最终追溯到的也都是 http://Snopes.com 上的那篇辟谣文。

最后他认为这是一个 “循环报导”(Cicular Reporting)的绝佳案例——人们以为某个信息得到了多方面说法的验证,但实际上这些说法却又来自同一个来源。一旦最初的信息来源有误,便会在传播中交织成错误信息汇聚成的汪洋大海。

视频到这里也就结束了。有人可能会觉得为了这么一个流传不算特别广,人们不大会相信,且就算信了也没什么危害的谣言而大费周章并不值得,但我觉得这确实能引起一些思考。

回到问题上来,我个人认为,仅依靠谣言产生后去针对的辟谣,是没法杜绝谣言产生,且还有人去相信的问题的。一方面是我们所说的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在这个视频里就可以看出作者费了多大的工夫。

另一方面则是视频中呈现的问题:如何保证 “辟谣” 不会成为新的谣言?谁又有界定某件事是否是谣言的资格?事实上生活中接收到的许多信息都有可能是假的,但由于 http://Snopes.com 是一个知名老牌辟谣网站,所以许多人便就默认了 “他们的辟谣不会是假的”,从而使错误的辟谣广为传播。

而且以此类推,LEMMiNO 做的针对这个辟谣的视频,甚至包括我在这写下的这篇回答。除了作者自己,有谁又能确定里面没有刻意歪曲事实的部分?这是目前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从个人角度而言,我们能做的就是经常被提到独立思考,多方查证,不迷信权威,不被预设立场左右等等。但总之只要人与人、人与媒体之间的不信任一直存在,就没法彻底根除谣言的产生,以及人们相信谣言和错误的辟谣的问题。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提问者知道自己在提出一个很危险的可能性吗?我的记忆还没到忘记几个月以前发生了什么的地步,什么是 “谣言”,谁有权力来定义什么是 “谣言”?如果一个有权定义“谣言” 的角色,宣称自己要 “从根本上解决” 谣言,那他最可能的推行方式是什么?

权威发布,盖章辟谣,对吧。

抬头看了一下题目,是知乎科学提的啊?啊,那没事了,众所周知,社会科学不属于科学。

知乎用户 贾明子​​ 发表

首先要搞明白,题目的问题(P1)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谣言不断出现,还不断有人相信」的问题?”

这个问题,和题目描述中陈院士的问题(P2)

“谣言总是不断重复,如何让科普的声音盖过谣言?”

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问题。

我先来说我对 P1 的看法:我们不能、不应该、甚至应该反对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的想法。

谈论 “从根本上解决”,首先我们需要搞清楚,“谣言” 如何定义?我们如何界定 “谣言”?有没有一个权威来界定“谣言” 的边界?这个问题不搞明白,“从根本上”解决谣言就无从谈起。然而这个问题却没有答案。

1、谣言可以被认作是 “与事实不相符的、有一定流传度的言论”。基于这种定义,我们必须要清楚,“事实是什么” 本身并不总是一个可以明确界定的东西。有很多东西,“事实”根本就不是能搞明白的。法律够严谨了吧,它也只是看证据,证据一定能明确证明事实吗?如果真的可以,也就不会有什么悬案疑案以及各种富有争议的判决了。科学更严谨吧,可它也不总是在自我否定中前进吗?

基于这个定义,如果我们想要 “从根本上” 解决谣言的问题,就需要一种方案让我们我们从 “根本上” 不发出有悖事实的言论,或禁绝有悖事实的言论的传播。既然 “事实” 本身就不是能够从根本上判定的,那么这种想法就完全不切实际。想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 “从严” 界定,也就是说,把 “事实” 的范围画得很小很严格。只有那些明确可以认定为事实的东西,才是事实,有争议的、有疑问的、未知的那些都不能算是 “事实” - 否则我们做不到“根本上” 解决。

那么,对于那些我们尚有疑义的问题,我们该不该谈论,该不该传播,该不该相信?科学中、社会中、乃至于日常生活中,有大量尚无定论的命题。如果我们想要从根本上禁绝对 “非事实”的讨论和传播,我们就要禁绝对这些有争议命题的讨论 - 只要我们抱着 “禁绝” 的态度,我们就会把这些讨论扔掉。没有了争议、没有了质疑、没有了所谓 “可疑事实” 的讨论,害处显而易见。我们必须要容忍一定程度上的 “灰色” 信息的传播:我们不知道它是不是事实,但是我们需要讨论,需要传播,因为讨论的过程就可能让我们明辨。

2、谣言也可以被认作 “与官方或权威发布不相符的、有一定流传度的言论”。基于这种定义,如果想“从根本上” 解决谣言,我们就需要一个 “唯一正确” 的权威言论。这显然是荒谬的。例如说,历史上权威声音最大的时代,莫过于文字狱了。无论是清初还是秦始皇,为了反对权威的言论,动辄杀一个血流成河,杜绝谣言了吗?就算是能够杜绝,我们减少谣言的初衷难道就是为了只有一个权威声音吗?

说到底,只要人们尚有疑问,谣言就不会从根本上禁绝。谣言危害很大,但是如果妄图把它彻底禁绝并且真的付诸实施,危害只能更烈:要么我们要扫除非权威声音(基于第二种定义),要么我们要扫除有争议的声音(基于第一种定义)。

我们当然要努力正视听,清谣言。对于可以判断的,我们需要尽自己的努力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这是有益的。但是我们必须要知道,**谣言与非谣言之间有着巨大的灰色地带。我们努力讨论灰色地带,把它变成白色,那么我们的知识就会扩张;反之如果我们因为它是灰色而禁绝,我们的知识就只能收缩。**只有我们放弃这种想 “从根本上禁绝谣言” 的想法,我们才能够以更开放的姿态,去讨论谣言,让它从模糊到明晰,最终才有可能明辨。

而对于陈院士的问题 P2,才是真正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在这里,让科普的声音盖过谣言的声音,是广大知识分子、政府机构、乃至每个人共同努力的目标。这个问题太大,我只能从一个经常写一些科普文的小老百姓的视角,来说一下一个沉默的大多数中偶尔想说一句话的 geek 所能够做的。我所能做的,其实就是一句话,严谨、但是说人话。所谓严谨,就是如实陈述信息,对搬运的东西,保持中立,不脑补、不添加私货,对这些信息的个人评价,要明确说明。所谓 “说人话”,就是尽量地俯下身子,用土话来讲解专业文字。

第一条是为了努力降低自己的言论也变成 “谣言” 的概率;

第二条是为了让科普言论有更多受众,进而向着 “盖过谣言” 前进一步。

其实第二点比第一点更加困难。我接触很多专业人士(很多行业的专业人士),似乎有一个趋势,“深入”和 “浅出” 是矛盾的。越是造诣深的人,越阳春白雪,而对 “土话” 有一种鄙视的倾向。当然,专业人士不可能大量时间来做科普。但是我想,如果你偶尔想科普一下,那么还是尽量地让自己 “土” 一点吧。

知乎用户 三巡不归​​ 发表

谣言不会像滚雪球一样。相反,它们会像一把锋利的刀刃。当信息汇聚到人们心中的痛点时,很容易刺破心理防线。对此,我认为产生谣言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 一是因为恐慌,造谣者寻求一种看似合乎逻辑的解决办法,并删节、夸张、吸收到某一场景中。
  • 二是传播者缺乏准确的信息来源、道听途说、凭空想象、没有经过了解和实证。
  • 三是公众没有辨别和判断事物真相的能力,很容易接受许多经不起推敲的意见。

在某种程度上,事实可能会消除明显的不实传言。在传递真实信息的过程中,歪曲事实、不能证明事件真相的谣言,是不能被完全消除的。而且,辟谣的努力要明显高于散谣的成本。一昧的纠正错误的想法(谣言)只会加深它们原有的理解。

有鉴于此,现在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谣言出现、有人相信” 的问题。但是,我们完全能够做到 “谣言出现,有人质疑” 的局面。

只要科研团队能够在不明事实和真相的前提下,做到学术调查和研究;媒体在发布权威新闻前,坚定求真和准确;公众在得知消息后,保持理性和验证。

我相信长此以往,谣言就会有可能不攻而破、止步于此、销声匿迹。

知乎用户 神经现实​ 发表

谣言或者说偏向阴谋论的解释方式的确在传播学上更符合小编们的心智模式,也确实给社会带来了很多不良影响,因此减少谣言,降低谣言带来的损失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

不过就像陈君石院士提到的,谣言往往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今天辟谣了,明天又会出现,有的时候同样的内核换个壳之后继续大肆传播。

这是因为两方面原因,一方面人的知识储备总是有限的,另一方面事实和我们主观判断可能相差很远。

但这不完全是谣言传播的原因,让我们仔细分析一下,一个成功传播的谣言到底具备哪些要素?

1. 看似合理的逻辑链条与解释

2. 内容无法马上查证或查证困难

3. 与自身或周边环境息息相关

这是一张在较真查证平台_腾讯新闻的截屏,我们先不看答案,看看哪些你认为是谣言,哪些你认为确有其事,又有哪些是仍待证实的消息呢?


-———————- 这里是即将揭晓答案的分割线 ——————————

云南吃野生菌中毒死亡人数的这个事情,是不是也把你骗到了呢?

这里有两个误区:低估了云南人民热爱菌类的决心,高估了新冠在云南传播的程度。很显然这是一个建立在不够了解必要信息又过于相信自己的主观经验导致的错误判断。

至于疫苗对 MBI 大于 30 的人是不是有效?很遗憾尚无定论。

很多情况下我们不但需要承认自己对事情并不够了解,也过于主观,甚至有必要清楚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并且对于那些不那么确定的事情要有充足的忍耐度。

那么,如何避免类似的情况发生呢?

也许,也只有像视频里说的那样,如果把独立思考的期望寄托在别人身上,那么失去自己声音的同时,我们也只能变成被动接受答案的那个人。

只是被动地接受答案,在这样一个真相随时发生变动,反转频出的后真相时代,和盲目相信谣言的人又有什么区别呢?

参考阅读:

神经现实:当我们相信不该相信的事情时,我们在相信什么?神经现实:掐指一算,我闻到了阴谋的味道

知乎用户 孙悦礼​​ 发表

电视新闻上专家说双黄连可以预防新冠,第二天民众就大肆抢购双黄连口服液……
特朗普说注射消毒水能杀病毒,现在美国就真有人喝……
早年福岛核泄漏,专家说盐可以防辐射,就真有人挤破头去抢盐……

这些,都来自谣言以及随之而来的强大执行力。

民众根本不关心 “为什么”,他们只要知道 “怎么做”。

媒体不管靠不靠谱,只看发言者的抬头和资历,你们就是相关从业者,你们说得肯定没问题,我只要更快更广地把信息传播出去就好了。

这个过程看似高效直接,其实会付出损失公信力的代价。

反正老百姓只要听怎么做,他们也不会验证这个做法到底对不对,也没人会关心为什么这么做就可以起作用。

于是一大群很善于讲 “怎么做” 的人就获得了较高的传播量,而能把问题正是无解的现状讲清楚小部分人,却不受待见。

另一方面,很多人其实是知道是谣言,为什么得了高血脂,不去医院配药按时服药,而每天吃绿豆和茄子呢?

为绿豆茄子便宜啊…… 他只要自己觉得有效就好了

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就好比想要长高的大学生们,
他们刷到让人每天倒立吊单杠可以长高的视频,会搓搓小手期待不已;
而看到告诉他们过了 18 岁长高没戏的内容,会忍不住喷一两嘴。成年后怎么样才能再次长高?

劣币驱逐良币,加上客观条件本来就存在的局限。

让人即使知道是谣言,也会想去尝试。

以上是现状,如果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并不是杜绝谣言源头的问题,也不是增加公众辨别谣言的能力。

重要的是,要让人们有信心,要让他们坚信:

即使不去执行谣言,后果也是他们可以承担的,只要恐慌感消除,谣言的温床就不复存在。

知乎用户 极萨学院冷哲​​ 发表

泻药。

陈院士提的这个问题,是一个困惑了我们几千年的问题。

我们常说一句话要谣言止于智者,我们寄希望于智慧的人可以平息谣言。那么聪明人就能看破谣言吗?

这里我们要来追一下谣言止于智者这句话的出处。这句其实是来自于《荀子 · 大略》里的一段内容。

  语曰 “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知者。” 此家言邪说之所以恶儒者也。是非疑,则度之以远事,验之以近物,参之以平心,流言止焉,恶言死焉。

荀子这段文字翻译过来大意是

俗话说:“滚动的圆球滚到凹坑就停止了,流言蜚语碰到明智的人就止息了。” 这就是那些私家之言与邪恶的学说憎恶儒者的原因。是对是错疑惑不决,就用久远的事情来衡量它,用新近的事情来检验它,用公正的观点来考察它,流言蜚语便会因此而止息,邪恶的言论便会因此而消亡。[1]

荀子针对谣言提出的解决方案是:用参考历史类似的事件去衡量,参照最近的事件来检验,用客观公正的观点来考察,做到这三点自然就可以平息谣言。

我们现在的很多地方把知者写成了智者,这是一个传播中的错误。误认为是谣言传播到聪明人的那里就不会在传播了,但如果一个人聪明但是缺乏学识,一样会被谣言所带走。

荀子在《荀子 · 正名》中对 “知” 有过解释:知之在人者谓之知,就是说人们认知世间万物的能力叫做知。

也就是说,你拥有了知识,才能成为一个知者,才能用这几个办法去判断和平息谣言。

那道理我们都懂,为什么几千年过去了,我们还是做不到呢?

这里边就涉及到另一个问题:知识的创造与传播。

虽然我们从先秦甚至更早就创造了非常多的知识,但是,在几千年来,大部分的知识都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究其原因来自于另一个先秦的思想家,商鞅。

在《商君书 · 垦令》有这么一段内容:

无以外权爵任与官,则民不贵学问,又不贱农。民不贵学,则愚;愚,则无外交;无外交别则国安不殆。民不贱农,则勉农而不偷。国家不殆,勉农而不偷,则草必垦矣。

商鞅认为,不让民众重视学问,不让民众学习,使得百姓愚笨他们就会安心的种地了。这个思路可能在农耕社会是一个路子,但这也拖了我们近代发展的后腿。所以几千年过去,我们发展出了灿烂的知识文化,然而能掌握并传承他们的人很少。

新中国成立之时,全国 5.5 亿人口中有 4 亿多都是文盲,文盲率高达 80%。可见以前的知识传播度有多低。

直到近代,我们才清醒的认知到这些事情带给我们的后果。梁启超等一批先行者都提出了开民知的思路:“今日开民知之第一者莫先于著书” 等等。

而早在 1945 年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从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中扫除文盲,是新中国的一项重要工作。”

可以说使人民拥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是我们新中国强大起来的核心要素。

新中国发起了一批又一批的扫盲运动,同时建立了义务教育制度,设立了众多的高中大学,今年 300 多万的研究生可以代表着我国教育的飞速发展。

但知识的传播和普及,不光是通过学校的教育,也还需要包括科普工作者在内的,更多人的努力。

辟谣只是一个治标的办法,想要治本,还是需要让更多的人获取到知识,知识传播和普及,让人人都成为知者,才是解决 “谣言不断出现,还不断有人相信” 的方法。

知乎,作为一个知识传播的平台,也承载了包括传播知识、解答问题,甚至是辟谣等等功能呢。

从知乎成立至今,已经有超过 1 亿个问题得到了解答,所谓传道受业解惑,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知乎也是我 5 年多,唯一坚持下来的写作的平台。这里的对知识传播的氛围是非常让我喜欢的。身边的人也逐渐放弃了遇事不明去某度的思路,那边得到的只有营销广告。

然而当下的知乎也存在着一些新型的谣言,甚至某些人有意的将伪科学包装成科学科普的内容出现在这里流传。不知道

@周源

同学是否观察到了这些问题?

好问则裕方能不殆不惘,非如此必沦惑者也;自用为小尚需群策群智,正要问尔等可知乎?

这个对联,还在挂着吗?

参考

  1. ^http://www.ziyexing.com/files-5/xunzi/xunzi_27.htm

知乎用户 吳长安​​ 发表

结论前置:只能尽量,无法根治。

来答一下,并以疫情期间出现的巨大谣言库为例子来辅助说明,结构上是先 “为什么” 再“怎么做”。

谣言为什么会不断出现、不断有人相信?

1、谣言也有鲜明亮丽的外衣

谣言多种多样,骗人的姿势花里胡哨,但大多数是基于信息不对称,利用了人们的心理,以操纵其认知。

如膜拜权威(假借某某日报报道、某某研究指出);

如好奇猎奇(母猪下崽后开口,吃九个鸡蛋还有救);

缺乏安全感(初期某地某小区有多少人确诊);

阴谋论心理(美国人投病毒)等。

不怕谣言太聪明,就怕谣言懂得包装自己。

小样儿,你以为你穿个马甲就我就不认识了?

嘿,有人还真不认识。

2、判断力落入盆地:难以忽略的因素

这是无可否认的客观事实。

如果你以为说的是一夜把双黄连抢到脱销的群众那就错了,事实上指的是把兽用双黄连和双黄莲蓉月饼都抢到脱销的那群朋友。

注:兽用双黄连被抢到下架

注:双黄莲蓉月饼被抢完下架

抢双黄连尚在情理之中,和鸡鸭鹅抢兽用双黄连良心不会痛么?

人家双黄莲蓉月饼就满头问号:我两个蛋黄加莲蓉就怎么变成药了?

嗯… 两个蛋黄不行,九个或许就行了。

3、人为什么会相信谣言?

谣言比真相跑得更快。

人们在做决策的时候往往会受到所接受信息顺序的影响,被先入为主所支配,如体现在首因效应和锚定效应上。

这会带来一种思维定式,对于第一信息过于看重,难以适应和接受新信息和新情况,往往基于以往的知识和经验去推论。

一旦谣言先入为主,又碰到真相或辟谣信息姗姗来迟…

二者碰撞间,遇上了人们恰好有的一种本能:

人们在接受新信息的时候,具有一种保护自己既有观点不受颠覆的本能。此源于人们的认知倾向于稳定,却无论其对错。

当我们在主观上支持某种观点的时候,我们往往倾向于寻找那些能够支持我们原来的观点的信息,而对于那些可能推翻我们原来的观点的信息则忽视掉。(见于证实偏见 - 百科

这就是证实偏见(Confirmation Bias),一种选择性心理,即人会基于自身立场去选择性寻找证据、选择性解读事件。比如当你喜欢某个女生时,你会觉得她的每一个不经意的动作都是对你暗送秋波,每一次张望都是在偷看你、寻找你;当你失恋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有很多东西都暗藏悲伤,就连下雨也是老天爷在心疼你这段感情。

其中,也可能涉及到**逆火效应(the Backfire Effect)**。

换言之,即是人们把自己的看法、观点当做理所当然的事实。如果你要更正那些人的某些观点,而更正的消息与其观点恰好相背离,这反而会加深他们对错误信息的信任和对纠正方产生不信任。

真相和辟谣开向谣言的枪,却打向了自己。

4、即使心底里不怎么相信,但还是选择相信?

还有一部分人信任和转发谣言,出于保护家庭安全和家人健康的心理,毕竟为了家嘛!

此外,还可能是受从众心理的驱使。

从众,跟着大众一起转发、跟着大众一起做,别人吃鸡蛋你也吃鸡蛋,别人买双黄连你也买双黄连… 即使他们不怎么相信。

为的是什么?

万一真的有效呢?我不吃万一得病了怎么办?吃了又不会吃坏。

和大众一致的跟风行为,可以给自己带来一种安全感。

不管有没有效,至少心里舒坦了。

详细可见:有些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谣言那么明显,为什么还有人信?

怎么从根本上解决?

1、提知并提智

通过知、智并提来加强人们的防护力量,把人和谣言隔绝开来,当人免疫了谣言,就隔绝了谣言传播的路径和可能性。

这是根本之法,也是最难实现的方法。

为什么要知、智并提?

知是知识,智是智慧。没有知识就失去了判断的依据,没有智慧就没有判断的能力,二者需要并重。

2、国家和平台应该做好引导、辟谣和打击

应该把谣言尽早掐死在初始传播起点,这需要国家和平台的发力。

这是速度,另一个是覆盖面。

辟谣最大的问题就是辟谣受众远不及谣言传播的影响面。

就是说一条谣言被十万人接受了,辟谣信息却只传播给了曾接受过谣言其中的一万人。

虽然辟谣信息的确不如谣言有意思、不够抓人的眼球,但这一块缺失需要平台来补足。

不然今日的漏网之鱼,就是新的传播节点。

另外就是打击平台上的谣言传播媒介,比如转发在家族群里的各种养生消息,如果都摁死了,世界真能清净不少。


参考

袁谅. 微信谣言的受众心理研究. 传播力研究. 2018 年 (07):54-55

陈雪薇. 谣言传播中受众恐慌心理研究. 吉林大学.2018 年 (01)

Vosoughi, S., Roy, D., & Aral, S. (2018). The spread of true and false news online. Science, 359(6380), 1146-1151.

杨嘉琪. 微信朋友圈中健康谣言的成因与净化. 安徽大学.2018 年 (10)

知乎用户 宁输输 发表

媒体要做好,尤其是权威性的媒体,如果连权威性的媒体都无法做到,那普通人更无法分辨。

不可能我们听到一个什么,还要去查文献,在生活中这是挺不适用的,也没那个精力。

而且知识太浩瀚了,所以也不必嘲笑那些大爷大妈,我们接触到的信息也真假难辨。

我也见过双方都觉得对方的知识点是谣言的,尤其是在医学上的。

可能一个新的研究出来,证明了之前的错误,但是之前的信息已经大量传播了。

知乎用户 阿源老师​​ 发表

看了某些回答,难以想象这种人类共性的问题上,也要扯国内如何,仿佛国外没有一样,那口罩版 5G 如何传开的?——这就是在讨论谣言的地方制造谣言。

很难,谣言只能减少,不会消失。

什么是谣言?

在中文里有三层含义:1. 指没有事实存在而捏造的话。2. 没有公认的传说。3. 民间流传的评议时政的歌谣, 谚语。

我想这里想终止的是第一个「指没有事实存在而捏造的话」,通常来说是真实与虚无的结合。

谣言的本质是什么?

谣言是在陈述某种信息,帮助大众理解生活存在的现象或出现的事件。

产生或传播谣言的动力

人们传播谣言的动力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当事情存在不确定性,或者某个人了解信息不全面时,会产生或传播谣言。

  • 如当一群人出去玩,突然某个机构出现叫走一个人(实际上就是请他吃顿饭),但并不公布原因,此时剩下的人就会纷纷猜测原因,进而产生谣言。

(2)当个体或群体出现焦虑时,会产生或传播谣言。

  • 举个例子,大家都对癌症有着焦虑。前段时间小劳德鲁普宣布滤泡性淋巴瘤治愈,当时某短视频下就有人(假设为 A)留言「他一定没有采用化疗,不然早死了」。
  • 小劳德鲁普确实主要采用的免疫治疗,但是 A 的潜意识里每一位活下来的癌症患者都没有采用过化疗,前切尔西前锋维亚利(胰腺癌患者)表示不服,18 年宣布确诊,最近才接受了两个疗程的化疗,并且已经再次控制住病情。

(3)当事件关系自己切身利益时,会产生或传播谣言

  • 比如前面举的两个例子,一个是传播谣言的人都是一起出去玩的,一个是人人都有可能罹患癌症。

(4)当可以彰显自己社会地位时,会产生或传播谣言

  • 比如 A 离家出走了,B、C、D 在讨论,B 就完全有可能为了彰显自己比 C、D 知道得多,而说出一个有一定现实基础的故事「A 离家出走是因为家暴」,因为家暴确确实实存在于社会,C、D 就很可能采信。

(5)当自己相信信息时,会传播谣言

  • 比如你不相信彭祖可以活 700 岁,你就不会去传播;传播者必然是深信不疑的

![](data:image/svg+xml;utf8,)

(6)当产生记忆误差时,会产生和传播谣言

  • 比如有人说西游记里狼狗叼走大国师人头的画面不曾存在过,这是曼德拉效应——实际上就是一个谣言,因为是有的。来源于某个人可能产生了记忆误差,然后去告诉同伴,同伴一回想,好像也模棱两可,就传起来了

因此谣言存在的基础是人类本身,除了 1、2、5 类可以尽可能的减少,其余类型的谣言几乎是必然存在的。

如何减少谣言

主要是补全信息、消除焦虑、提升大众认知。

官方渠道应该及时发布正确的信息,同时建立可信的民间渠道作为官方渠道的补充。

官方渠道的信息必须保证正确、真实,否则消耗了信任,重新建立将非常困难,而这会给谣言提供非常好的生存空间。

官方渠道毕竟不可能面面俱到,如何提升民间渠道的价值作为补充,则是需要考虑的命题。

而提升认知,需要推广科学教育,这也就回顾到了之前我回答「如何看待我国 2020 年研究生在学人数预计突破 300 万?」里的话:我支持读书,也支持更多人读书。

如何看待我国 2020 年研究生在学人数预计突破 300 万?

消除焦虑方面,有了信任,个人有了认知,才能更好地对话,更好地消除焦虑。

举个例子:双黄连可以治新冠。

这件事的由头是本身公布的「双黄连在体外实验里可以抑制新冠病毒」,但是传播者由于认知不足,并不知道「体外实验」意味着什么,导致对外直接变成了「双黄连可以治新冠」,引起抢购潮。

并且这也导致了媒体的信任度进一步下降,后续结果还有大家对「体外实验」也产生了不信任,看见体外实验结果就只剩下嘲讽。

——看到这里一定有人会骂我洗地。

这就回到了答案最初的那句话「谣言只能减少,不会消失」,因为:

人们只相信他愿意相信的啊

参考资料:

Principe GF, Haines B, Adkins A, Guiliano S. False rumors and true belief: memory processes underlying children’s errant reports of rumored events.J Exp Child Psychol.

Jones NM, Thompson RR, Dunkel Schetter C, Silver RC. Distress and rumor exposure on social media during a campus lockdown.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7;114(44):11663-11668. doi:10.1073/pnas.1708518114

Turenne N. The rumour spectrum.PLoS One. 2018;13(1):e0189080. Published 2018 Jan 19. doi:10.1371/journal.pone.0189080

Psychology of Rumors: 6 Reasons Why Rumors Spread | Social Psych Online

知乎用户 ncc21382​ 发表

从小教育的听话服从、随大流,还有感性重主观人情、“现实” 但不是求真务实的思维导致的,认真你就输了的胡混文化也是原因之一,这些很大程度上是封建遗毒,容易把人教育成贪婪势利而盲从的工具人。在情商上加点太多,在智商上加点太少。

科学需要的是理性、敢于质疑、谦虚、好奇、实事求是、耐心。然而浮躁的当下有多少人这样?况且很多动心需要积累才有常识,无良媒体的炒作、偏差扭曲报道不但无法普及知识反而制造谣言、带来认知误解。

所以这个问题牵涉很广,要根治很难,需要决心和时间,是需要全社会整体的进步。

知乎用户 科学辟谣​ 发表

陈君石院士:如何让科普的声音盖过谣言?(视频版链接地址)

陈君石院士:我觉得从根本上杜绝谣言来了以后,不大有人相信,我觉得需要具备两个条件。

一个就是通过科普来提高我们老百姓的基本科学知识,不用太高深。基本科学知识,使他谣言来的时候,他能够根据这些基本的科学知识,来辨别这是真的,还是假的。也就是说这是科学的,还是不科学的谣言。假如我们广大的群众都有一定的基本知识,那我想这个谣言就不大会有市场了,即便有人传,也不大有人会相信。

第二、我们每次谣言来了以后,一般都会有科学家出来说话,就所谓的辟谣,但是辟谣,能够听到科学家说话的,还是少数,很多人都没有听到过。假如听到过了,他应该下次再来他就不会相信了,所以这个办法,就是要扩大科学家辟谣的这样一个传播的力度。

(以上为视频文字版)

知乎用户 红色少女编辑部​ 发表

我还记得古月在 92 年的时候去天津拍电影《毛泽东的故事》,明明是一个电影镜头,所有人却当成是真的了,后来他问一个路人,他说毛主席去世这么多年了,你们为什么还要来这样欢呼。路人说:我们知道他去世了,但我们希望他回来,看到你,我以为他回来了。

有很多谣言不断出现,有人不断相信,那也许是他们愿意去相信,因为比起残酷的事实,有些时候宁愿上当。社会如果是这个样子,p2p 成风,搞公寓长租的,把定金的钱交给房东,然后收租客一年的费用,然后卷钱跑路,法律也无法制裁。大家看见 ofo,死得这么大声,资本家却一点事都没有。那会造成更多人去效仿!“怕什么,经济犯罪没有死刑”。——这话是谁说的?

男人絮絮叨叨:“唉,老赵,我说,要不你专门跟我干这行吧,你是不知道,其他人都没你画的好,老板们喜欢……”
那些纸上,全是一些广告,花花绿绿的,尽是衣着极其暴露的女人,几乎敞开了大半个胸脯的着装,一看就知道是贴在哪里的广告。
赵之星低声道:“小唐,我是来问你,能不能先借我一点钱,我就先不画了……”
中年男人说:“借钱可以,不过,这画,你还是得画几张。”
赵之星的手一向很稳,他毕竟在上美画了二十多年的画。
但是画这些的时候,他的手没抖,眼睛却在抖。
拿了钱,赵之星直奔医院,立刻交了钱。
在下岗后跑去煤矿做活,因此罹患尘肺晚期的儿媳,再一次续上了呼吸管道。
他从医院出去的时候,自己却踉跄了一下,险些摔倒。
那几个中年妇女还在那发传单。
见到赵之星,看是个生面孔,就热情地往他手里也塞了一张:“吃药吃不起,治病治不起,没关系的,咱练这个气功,有了气感,病就能好,不用花钱。”
年迈的赵之星走出很远,还看到不少捏了传单的、躺在医院外等死的病人,而夕阳渐渐沉落,医院的黑色影子像一口井,盖住了这些奄奄一息者。
他望着渐渐沉下去的太阳,望着那影子,忽地惨然低唤了一声。
只有离他极近的几人,才听到,赵之星低唤的是一声 “主席”。

——《文学入侵

知乎用户 姜源​ 发表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谣言不断出现,还不断有人相信」的问题” 是一种很有诱惑力,但是极端错误和危险的想法和问法。人只要有嘴巴就会说话,只要会说话就可能说错话。人只要有耳朵,就会听见别人说话,就可能听见错话。人只要有脑子就会思考,只要思考就可能思考错、理解错。所以根本上解决「谣言不断出现,还不断有人相信」的方法有三个,不准人说、不准人听、不准人思考。只有唯一一张嘴可以说话、只允许听唯一一种声音、只允许唯一一种思考方式,当然可以消除谣言,但这个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社会吗?

反过来说,只要允许人说、允许人听、允许人思考,就必然存在「谣言不断出现,还不断有人相信」的现象。这个和教育水平、科学发展程度、知识普及程度毫无关系。

稍微说得远一点,谣言从来不是一个单纯的科学 / 科普问题。如何确定 “什么是正确的观点”;不同的观点如何交流、如何竞争;为什么有些观点会突然兴起、或者突然消灭;谣言的内容是如何产生的、在传播过程中发生了何种改变,这些都远远超出“科学求真” 的范围。咱们再问得刺激一点,“大楚兴、陈胜王”是谣言吗?“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是谣言吗?“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是谣言吗?这些是 “科学求真” 可以涵盖的吗?

知乎用户 厉子卿 发表

没有办法。

要做到彻底消灭谣言,需要两点:

1,人的完全理性化。

2,信息充分。

这两点就像是物理课上无摩擦的小球,无电阻的电线…… 一样,不可能做到。

知乎用户 咸球 发表

_(:з)∠)_不请自来

其他很多答主都给出了非常系统的分析和解决方案,我想就 “提高科学素养” 这个角度谈一点点自己的想法。

之前拙作探讨过公众科学参与的话题:

咸球:科研的社会参与:科学普及和公众科学研究

其中有一个论点就在于,很多科学内容的受众不需要非常清楚地知道诸如量子力学线性代数这类需要大量的训练才能准确把握的知识。而且即使他们仅仅接触了少量经过精心解析和科普的科学内容,就可以参与到科学知识的传播,乃至是一些简单的科研工作中。但我斗胆还是认为 “科学素养” 的不足的矛盾是解决辟谣 “周期性” 的根本矛盾所在。因为 “科学素养” 并非科学知识,而是充足的接受科学知识的机会。

“科学素养” 对于很多知乎上的朋友来说可能意味着 “接受过‘完善的’高中教育”,但个人愚见,即使在义务教育相当普及的我国,人口基数大也实在是无法保证有充足数量的人口掌握了乃至最基础的义务教育化学知识。这恐怕也是所谓 “我们恨化学” 的荒唐事出现的根源。

拙作的主要目的其实还是在于重新强调 “科普工作者” 这一亟待现代化的技术工种在科学教育、科学普及事业中的重要衔接作用。

**权威可以引领舆论,但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权威的科普可以非常迅速地帮助某一项谣言的辟谣,但对于提高科学素养,更多的还是要许许多多的科普工作者精心、细致地工作,才能一点一滴地改善科普环境。这确实不是什么容易的事。但科普终究是文化宣传事业地一块阵地,有科普志向地同道者还是需要不断地团结起来、努力去探索。

**科普事业在今天最大的问题是不够现代化。**当然,这里的现代化,更多地在于说科普事业没有很明确的方法论和 “工业化” 的生产方式,我了解到有一些朋友在学习科普相关的专业,做一些研究的内容,不过我个人比较期待的是他们能通过学习和研究,为我们相对业余的 “科普工作者” 做一些方法论的指导。工业化乃至市场化的科普事业才能可持续地帮助辟谣。

不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科普工作的现状究竟如何可能还需要更深入地分析和了解。个人有以下一些可能有用的想法,供各位知友讨论:

  1. 将科普 “娱乐化”。正如拙作努力提及的一些 “公众科学研究”,或者甚至可以说是游戏,他们具有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降低了科学知识的门槛,一定程度上补上了科学普及在科学家和公众之间的一个断层;因 “游戏” 产生兴趣的公众将成为一个个新的传播热点,可持续地将科学知识传递出去;而同时也能形成持续地、类似金字塔型的 “科学知识储备”,帮助科普乃至辟谣最基础的 “科学素养的提高”;
  2. 科普需要的是 “环境”,或者说 “科普场”。不少知友也提到了要一直保持科普的努力,在我看来,科普工作者的努力科普,最终不是简单地要让自己的受众知道,而更多地是要让受众们产生抗体。就如抗原呈递细胞,能在谣言再次出现时及时响应,这样科普工作者也能分出相当的精力在更好地改善科普方式方法中。这也是科普工作者应当注意的,科普也要注意 “后继有人”,要防止太多的 “用爱发电”。
  3. 科普的前景应当是乐观的。之所以说乐观,是许多科普公众号的火爆、“爆款”确确实实说明了这个需求的存在、这个市场的潜力。我国的受教育人口足够多,尽管有所谓 “学历不值钱” 等等的说法,但是科普事业的缺失也实在是使产业出现了断层、产业升级的实现也从来不是几个精英人才就能实现的。合适的方式将稍微有些技术含量的内容普及出去,就足以形成一定的科普效果;在科普实践和受众运用知识的实践中,科普工作者也应当不断学习了解,改进自己的科普方法,前景一定是乐观的,但也不能重蹈 “唯论文” 的急功近利而 “唯爆款”。

终究还是希望能与有志科普的人士一道努力,探索出有效的科普方法论;即便我自己希望以后从事学术工作,还是希望能 “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毕竟: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知乎用户 浩浩耗​​ 发表

这题很烧脑,甚至可以说是无解,但既然是小鱼哥的邀请,我还是虐一下自己吧

就单纯做个逻辑推导:谣言直白点说就是经过杜撰的谎言,它有可能是凭空捏造的也有可能是基于现实加工的,那要想尽可能的杜绝谣言,就得从谣言的传播过程来看了。

简单来讲:所谓三人成虎,谣言的传播链条大致就是三个环节

创造——传播——再传播

稍微形象一点,这个就跟进化树有点类似,我随便找了一个图,并且标注了 3 个节点。

当一个谣言被创造,经过传播再传播的级联放大,就有可能造成空前的影响。那怎么样才能最大程度消灭谣言呢?那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当然就是直接干掉 1 了

换成现实我能想到的方法就是,当一个谣言造成了社会负效应时,就要溯源到最初产生谣言的那个节点,并处于重罚。这个其实在之前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所谓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互联网的诞生即放大了谣言的传播程度,但另一方面也具备了信息溯源的特性,尤其是现在的信息主要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那么锁定一个信息的最初源头是完全可能的。

但是光做到上面这部,仍然存在一些不公平的地方,比如一个谣言传播的最大节点如果不是最初创造谣言的那个人(比如上图的节点 2,3),那应该怎么追责呢?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知道知乎上当你的内容上了热榜,就会有一个知乎热门内容分析报告,里面有一块内容就是传播节点,它显示了你的内容经过哪一个知友的再传播,覆盖到了更多的人群。

我个人认为,要想最大程度的杜绝谣言,追责的程度应该根据传播节点的覆盖度来,就好比如果是我创造了一个谣言,但最终是主要通过大 V

@白小鱼

或者是

@知乎科学

扩散出去的,那应该让他们承担更大的责任(哈哈,别打我,谁叫是你们出的题呢)。这也是在获得极大社会关注度的前提下,应该承担的责任。

就像最近的几起社会舆论事件,罗冠军事件和女孩被体罚事件,两者最终都反转被证明是谣言了,但当初负责帮忙传播的大 V 难道不该担责么?既然他们决定帮忙扩散,那在之前是否有义务先对事件的真假进行甄别,要求当事人提供更实锤的证据?

另外从这一条发散的一点,就是如果我们能在主要的传播节点,进行更严格的信息审核,针对信息的类别,分配给专业的信息节点审核,也是对抑制谣言传播有帮助的。就好比 “非洲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 这种信息,要在知乎上传播,首先需要经过知乎科学的审核,才能进一步在站内展示形成自然传播。

好了,不知不觉写了一堆,也不知道逻辑说没说清楚,就这样吧…… 明天如果有新想法,再来更新

知乎用户 腾吉道​ 发表

看到这个问题,我不由自主的联想到另一个问题

为什么学霸不喜欢给学渣讲题?

简单想想,所谓科普,其实就是各位学霸院士,给民间学渣做科普

那么这个时候科普的难点其实就可以转换成如何让人民理解科学?

或是如何令人们相信专家?

第二个问题在十几年前根本不叫个事,但由于 “专家” 这个词汇的滥用使专家变成砖家,以至于威信全无。提升威信也基本等同于从零甚至是从负开始。从而让第二个问题变得几乎只有唯一解:

让人民理解科学

回归前面的链接,其实无论大家怎么吐槽,大家对于讨厌学渣也无非几点

1、学渣漏洞大,基础不牢固

2、学渣学习有障碍

3、学渣爱提无厘头问题

4、学渣自信力爆棚

抛开二那个无解的问题,三个问题都是需要一个基础:对于 “学渣” 即人民水平的了解

如果不了解,怎么知道他们的水平在哪里,为什么提出这么无厘头的问题,以及他们为什么自信?

当了解了网民素质,我们便有了引导他们学习科学的逻辑链,而如何将逻辑链讲出来也成为了关键性的问题

蛤蟆,跳舞巨巨曾经说过:“别想着娱乐的东西能学习知识”

但很遗憾的是,大部分相信谣言,起决定作用的是谣言具有很强的娱乐性以至于掩盖了知识水平。

换句话说,大部分人还是相信娱乐的东西是能学习知识的。

在这样一个时代,让大多数人们摆脱娱乐来学习知识是地狱模式,而唯有让娱乐与知识结合才是出路

严伯钧,罗翔,毕导还有戴建业,王小伍等一系列科普大神都在做这一点

但是,还不够

传播力度不够,人数不够

现在我也不藏着我的观点了:我觉得想要根除谣言,关键是您们有更多的巨神能够放下身段投身科普事业中

科普其实是一个非常难得东西,不比研究学术轻松

如果您们不重视科普,没有更多人放下身段,我想结果可能跟现在没有什么区别。

并且,这种对人民的不屑,最终也会反噬给您们的

知乎用户 赵泠​​ 发表

可以让真实信息用更大的力度重复,淹没谣言。

例如向 GPT-3 那样的软件灌入一批适合现代传播手段和现代人口味的信息传播案例,让计算机帮助科普人员生成大量的、看起来不重复的、容易让人相信的真实信息,在各个可用途径投放。

谣言的传播遵从模因的性质,过程类似自然选择,会不断筛选出更有可信度和地区适用性的变种。真相也需要同等以上的手段来和它们竞争。这包括上面谈到的传播和投放,还有对该谣言进行解构、直接攻击、歪曲和再演绎,利用谣言传递你想要的东西。

在此基础上,可以用网络爬虫、自动化程序帮助网警 · 网监部门搜索谣言,对新发现的谣言一边投放真实信息予以淹没一边使用现有审查制度和执法手段进行彻底删除、责令发布者和传播者公开辟谣。

  • 在必要的情况下,这其实并不怎么需要发布者和传播者配合:程序可以使用他们的账号。

可以让传播数多、社会影响坏的造谣传谣者依法负刑事责任,将 “转发 500 次” 之类落到实处。但这应当从大规模虚假宣传的商业广告、非法传销公司、不当营销之类开始动手,给个人用户一些改过自新的机会。

至于在这里讨论 “认知错误不可避免”“我总可能是错的” 云云,你说得对,但那不是 “如何让科普的声音盖过谣言” 这一问题的答案。从国家管理者的角度看,“你说得对”不代表你说的东西适合在这个时间、这个地点向这些人传播,而科普的声音并不需要是 “绝对正确” 才能发出去。

动辄大谈人们应该有这样那样的心态,更是毫无意义:

  • 你将所有人的脑袋插上电修理都很难修理成那样的。相比之下,这倒是很适合立即改变人们对某事的判定。
  • 教育是非常复杂、微妙、向任何角度转向时都可能过于缓慢或用力过猛的东西。相比之下,你已经在 2020 年亲眼目睹舆论是多么容易转向了。

知乎用户 不理不理历险记 发表

一级预防,从源头遏制。干掉或者震慑威胁所有造谣的人。也可以消灭传播途径。

二级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争取在传播开来之前扼杀,加大检索判断能力。

三级预防,减少危害。在造谣已经传开之后积极辟谣,争取一个比较好的结局。

同时可以加强群众的抵抗能力,然而玄学问题并没什么用。


最近又看了一些诈骗的新闻,诈骗和造谣都是骗人,都有人信。于是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其实很多骗局于我们看来都特别沙雕,会想这为什么有人信。那么这就涉及到了普通人的教育水平,生活理念,做人的修养和戒备心等等很多的问题…

所以我会觉得,除非有一个神奇的谣言粉碎机,或者让造谣的人原地爆炸。要不然如果有一天靠社会自觉达成没有谣言传播,那将证明我们的国民素质水平提升了一个档次。到时候别说谣言了,犯罪率,道德问题,医患矛盾啥的,我感觉都能解决。

人通常都活在一个固定的层次和圈子里,其实自己圈子之外的人有很多奇怪的想法是自己平时接触不到的,但是就是有那样的一种思维和文化,有彼此之间独特的交流方式。举个例子:“你瞅啥”“瞅你咋的”。这段经典对话宛如 “how r u”“fine,thank u” 一样真实而广为人知。其实真的有人生活里就是这么交流的… 放在你身上你可能无法理解,但是它的确真实存在。

所以我觉得这种立足于大范围的社会整体问题,无论想理解还是想解决,都需要研究人员打破自己的社交圈子,向上向下去理解带入不同人群的思维。或者直接发明谣言粉碎机 or 因果律造谣爆炸武器。

知乎用户 张珺 发表

一句话,不可能。

「还不断有人相信」——人的精力总量是有限的,不可能在所有科目上有足够的辨识能力。更何况,现实分布是绝大多数人在所有科目上都没有足够的辨识能力。

「谣言不断出现」——有人相信,同时人们的信任会带来利益(金钱、流量或哪怕仅仅是虚荣心),那么就会有谣言不断出现,简单的供需关系。

这个问题本身倒不是完全不可解,最粗暴的思路是仿效禁毒,对散布谣言者处以重刑并大幅增加执法力度,但很显然类似解法带来的社会问题会远大于它能改善的问题。

所以我觉得与其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不如尝试改善一下「相信了之后怎么办」的问题。

以我个人观察而言,一手谣言的散布者,其动机是多种多样的:除了最基本的为名为利,有单纯的愉快犯,有自诩钓鱼的业内人士,甚至有可能真就是看错或者误解了点什么。如果又不能搞一刀切,那么在这方面做尝试无疑是低效的。

但到了终端用户的二手传播这里,传播一条信息的动机却大多数情况是固定的(少部分例外,我理解为纯粹的公益心):传播它,提升或强化了当事人的某种社交形象。无论热心网友(凸显正义感),知乎键政家(强调自己的立场),还是各种中老年微信群(表现关心)皆然。显而易见的,作为终端用户,很难从谣言的传播中获取到任何切实的利益或流量,取而代之的则是大多数人都试图在借传播某种信息来表现自己(的水平、观点或立场等)。

这意味着:如果我点赞一条复杂的数学科普,那么有可能是我真的看懂并认同它所讲的,但也实际上包含了「我能看懂这么复杂的东西我很牛逼对吧」这一信息;如果我关注了某个热点社会事件,那么有可能是我真的关心这样的事件和相关群体,但也部分意味着「我这么有正义感和同情心快夸夸我」——并且诚实来说,其实我们也没办法在实践中完全准确地区分这两者(我自认为在这方面有一套蛮准的看人方法,但很显然它是私人的并且也远远不是 100% 准确)。

那么回到这个二手传播动机——**传播它,提升或强化了当事人的某种社交形象。我认为,降低这个动机的期望,至少是看起来路径最短的,并且相对有可行性的一个方案。**如果社会普遍认为传播一条「谣言」对自己形象的改善是负数,那么没有人会去传播它——就像「上班族不太可能在工作群里发色图」一样是个简单的道理。

但也很显然的…… 这在实践中绝非一个简单的问题。或者简明言之:只有当社会上「求真」带来的形象加值,普遍高于其它因素带来的形象加值时,这个方案才会水到渠成。

以一些谣言重灾区的中老年微信群来说:转发一条谣言是关心你的体现,尽管它是谣言,但当事人还是关心你——当事人关心 > 当事人求真——转发二手谣言的人认可这一点,接受二手谣言的人也认可这一点。你不认可,但你说不上话。那这事就死结了,解不了。

再以「唯屁股论」盛行的知乎(其实网络环境如此,只是找个熟悉的典型)来说:是谣言又如何?爱国谣言怎能算谣言?举一个最近的例子(如何看待我国新冠肺炎患病率、病死率全世界最低?):我国真的是「患病率、病死率全世界最低」的那个吗?但如果不是的话,它重要吗?

这很显然各人会有不同的回答,并且可以预见它是难于调和的:认为「求真」总是高于其它因素的人,和认为「求真」并不是最该关心的那件事的人,他们都客观存在,这里似乎也很难有适配的道德判断——道德观可能都不一样。

但我认为它不影响我此前的判断:**只有当社会上「求真」成为个人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重要性远远高于其它传统意义上的美德时,谣言的传播才可能在「相信后」这个步骤得到遏制,并在之后由下而上地对整个谣言产业产生影响(因为它降低了发布谣言的利益)。**这当然是困难的,但我想它至少看起来是个值得尝试的方向

以上正文。以下括号内与本篇主旨无关,不必阅读。

(实在抱歉但最后我还是想辱曹。

至于为什么不求真,海量专,精确算,比我懂,比你懂。)

知乎用户 孙亚飞​​ 发表

我问个最俗的问题,造谣的人有收益,那么辟谣的人呢?

谣言为什么总是出现,还不是因为造谣有钱赚吗?造谣是生意,那么辟谣就不能是公益,不在一条战线的双方,打的是不对称战争,于是造谣的人永远胜利,这不能不说是当下信息时代的悲哀。

就在前几天,我妈跟我说又有人用纸做包子馅了。我心说她指不定又在手机上看到什么了,给她清理空间的时候就顺手翻了翻,果不其然,我爸转发来了一条纸馅包子的微信小程序短视频。熟悉的配方,熟悉的画面,只是时间变成了 2020 年。我跟我妈说这些照片都是好多年前的了,而且事情也是假的,用纸做馅肯定吃得出来。她将信将疑。我给她找出来之前记者造假的证据,但她还是觉得,过去是假的,不代表这次也是假的。

我妈就是个认识点字的农村妇女,讲多少大道理没什么用,所以我跟她像聊家常一样,把这个事的来龙去脉给她讲清楚,又跟她解释了为什么有人要编这些东西到处发的原因,告诉她,这些谣言发过来的时候,每一个打开或者转发的人,都会给这些人带来收益。因为我也算是兼职做一点自媒体,和她讲这些原理,还算有点说服力,她也终于理解了造谣其实是个 “产业链”。

整个过程中,我的直接收益为零,只是因为要解释的对象是我妈,我怕她受骗,才慢慢地解释这些问题。面对自己的父母,我们可以不讲报酬,面对别人的父母呢?做公益吗?

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出现了一种 “王海” 现象。王海是打假 “英雄”,他知假买假,然后再去获得赔偿,这种行为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和模仿。也因为这个做法,王海名气大了,经常遭到不明身份人的袭击。后来,淘宝兴起,王海又开始到网络上打假,直到现在,网上仍然有一大批活跃的 “王海”,他们通过买假货来营利。

王海最活跃的时期,中央电视台很多栏目都进行了报道,请法律专家来判断,这种知假买假并获取赔偿的行为,到底是合法的,还是一种 “诈骗”?最终,法律上认定他们是合法的,没有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舆论也认为他们是英雄,有力地支持了王海们维权并获益的行为。如今,假货依然泛滥,但是通常从价格上就能判断,不贪便宜很难上当,比起上世纪 90 年代那种 “买什么都是假货” 的市场,已经发生了质的转变。

我们现在对谣言的态度是什么呢?“500 次” 都快沦为一个开玩笑的梗了。抓到了谣言传播者,能不能追加民事赔偿?这些编造微信虚假传播信息的,只能靠腾讯自己去自净吗?能不能各部门联动,除了封号以外,要有更多让编造者感到有损失的处理方式?罚出来的钱,是不是可以作为辟谣基金,鼓励全社会都来辟谣,哪怕不懂的也能有偿举报线索?

我们对辟谣又是什么态度呢?要的是 100% 的正确。比如旁征博引,把科普写得跟学术论文一样,没多少人看,因为不好玩;但是真通俗了,里面难免有一些不那么精确的表述,然后很多人看完之后,就只盯着这几个地方。我不说这种行为就一定是杠精,但是人和人之间这样的交流是正常的吗?任何一项科学成果可能做到绝对正确吗?为什么对科普工作者的要求需要这么高?你懂得多的时候,能不能在别人科普的基础上打一些补丁,而不是直接去把别人踹倒?

如何看待孙亚飞博士辟谣称不存在三价银?

如果我们当年要求王海们必须是道德模范,必须做到每一次打假行为都不出错,以消费者和售假者不对等的关系,完全靠市场 “优胜劣汰” 的机制达成现在这样的平衡,可能吗?

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咱就谈谈钱吧。

知乎用户 鱼昆​​ 发表

简单辨析一下 “谣言” 和“知识性错误”,会发现前者相比于后者多出来的往往是一些反秩序的成分。

所以很简单,只要让秩序彻底消失,就再也不会有谣言了(逃

知乎用户 刘镇锐 发表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科普既要学习谣言,也要规避谣言…… 科普对于谣言的传播,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尽管现有的科普习惯,大概是为了省力,采用了完全相反的路径……

很多科普人都没能理解一个关键点——一个能让人相信的东西,必然有它让人相信的合理之处……

首先你必须承认,人们相信谣言,这本身是合理的,而不是不合理的,你才能破除谣言……

甚至,很多时候,科学本身的合理性,和这些谣言,完全属于同类…… 或者说,正是因为这么一批每时每刻都在钻研一个领域的普通人愿意相信一个 “神话”,这个“神话” 才有了个名字,叫做 “科学”,才成为了值得普罗大众相信的东西…… 这里的“钻研” 和“普通人”这两个特征,无论是哪个都少不了……

我非常讨厌郭德纲说的那句火箭专家的话,因为这种赤裸裸的精英主义,事实上反而是谣言生存的温床——现在太多营销号谣言拽出一堆牛气冲天的大名就这样试图引人相信了,不只是营销号谣言,想想看那些依旧在斩钉截铁地灌输一些过时理论的科普文章作者,也多半是看到大名之后就跟从了……

这种精英主义的问题在于,它固然符合普通人的心理,但它缺乏 “引人钻研” 的特性,同时,它把信息的发布者变成了“教主”,把信息的创造者变成了一个 “与普通人隔离的先知,甚至是神明”…… 科学是不能学习这种东西的(尽管很多科普作者反而一直在试图强调这种东西)……

以这个为例是要说明,同样是普通人的心理特征,有些东西具有认识论上的合理性,有些东西没有——具体来说,我们可以认为,如果一个判断标准,会让同一个命题仅仅因为其信息源的不同或者接触时间的早晚而产生可信度上的区别的话,这种判断标准,就是我们需要避免的……

这些,是科普不应该学习谣言的地方(尽管现在的科普一直在学习这些东西)……

谣言除了利用人们服从权威,从众心理,对其他群体的敌意,以及先入为主等 “在不同人身上表现出特异性” 的习惯之外;还利用了人们对于安全感,对于归属感,对于激情,对于财富和地位等因素的追求这些接近于全人类共有的普遍习惯来进行自我宣传……

这些普遍习惯,是研究者在进行钻研的时候,也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他们的理论取向的,我们应该试图确定,一个科学结论,究竟是在上面的哪些普遍习惯上,吸引了大多数的研究者们,使得研究者们愿意相信这个研究结论的——既然这些习惯是普遍的,那么它就能在吸引这些研究者的同时,也吸引普罗大众……

这些,是科普应该向着谣言学习的(然而不幸的是,大多数科普者为了打造自己的权威性,把这些全都当成了 “应该摒弃的非理性因素” 而未加处理)……

知乎用户 lokinko​​ 发表

谣言是 “社会中出现并流传的未经官方公开证实或者已被官方否认的信息”,谣言是 “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解释在私人间传递, 涉及人们的关切对象、事件或问题”,谣言源于社会, 与人们的生活需求密切相关, 是人们当下迫切渴望的内容, 但该内容在短期内并未得到权威证实, 甚至是虚假信息。[1]

想要解决「谣言不断出现,还不断有人相信」的问题,需要从谣言的产生、谣言的传播、谣言的受众给大家分析一下。[2]

一. 谣言的产生(造谣者)

造谣的动机

非主观造谣:公众无意识的造谣可能来源于其错误解读了信息,对社会或自然变动的不清晰的片面性认识和似是而非的模糊性理解。

主观造谣:(达成自我目的、博取网友同情、获取大众认同、选择性放大部分事实、对他人人身攻击)[3]

  • 刻意策划 , 达成自我目的。
  • 怀疑拼凑 , 整合误导民众。
  • 示弱喊话 , 博取网友力挺。
  • 曲解围观 , 形成虚假认同。
  • 选择性放大 , 人际传播助扩散。
  • 添油加醋 , 改造真实信息。

造谣的成本及收益

俗话说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造谣的低成本以及高收益使得大家通过谣言博取公众眼球 (明星绯闻)、制造恐慌情绪 (自然灾害、疫情等原因坐地起价的无良商家)、破坏敌对国家的社会稳定 (漂亮国).

目前,我国刑法存在一套规制网络造谣、传遥行为的罪名体系,并辅之以专门的司法解释,因此形成了我国网络造谣、传谣行为刑法规制现实之情状。

现有规制网络谣言的罪名分别是:刑法分则第一章 “危害国家安全罪” 中的煽动分裂国家罪 、 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中的编造并传播证券 、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非法经营罪; 第四章 “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 、民主权利罪 ” 中的诽镑罪,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 ;第六章 “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 罪 ” 中 的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 ,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 编造 、故意传播虚 假信息罪 , 寻衅滋事罪,组织 、利用会道门 、邪教组织、利用迷信破坏法律实施罪,组织、利用会道门 、 邪教组织、利用迷信致人死亡罪 ;第七章 “ 危害国防利益罪” 中的战时造谣扰乱军心罪; 第十章 “ 军人违反职责罪 ” 中的战时造谣惑众罪 。除此之外,如果行为人以占有为目的, 利用相关网络谣言,以敲诈、欺诈等手段非法获取他人财物的,还可能构成敲诈勒索、诈骗等犯罪。[4]
《刑法修正案 (九)》新增若干罪名规制扰乱网络空间秩序的行为, 进一步确认并加强了对网络空间秩序法益的保护。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之 “传播” 须指向不特定对象, 本罪不存在单纯的编造虚假信息罪; 虚假的 “险情、疫情、灾情、警情” 之规定兼具限定性与灵活性之特征;“扰乱社会秩序”的认定可参照有关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解释, 后者则应规定为抽象危险犯。为防止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成为新的口袋罪, 应当对 “违法犯罪活动” 与“情节严重”构成要件作适当的严格解释。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的适用依赖于信息网络安全管理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5]

可以看到,目前对一般谣言的治理没有强有力的法律制裁,惩罚力度不够,导致谣言从源头开始泛滥。

二. 谣言的传播途径(造谣者 & 辟谣者)

谣言的传播是一个造谣者与辟谣者对抗的动态平衡。

从图中可以发现,当权威信息发布时间点

,即权威信息发布与谣言起始传播时间一致时,对谣言的控制效果最好。主要体现在谣言传播者的峰值

和受谣言影响的微博用户规模

都较小。

随着权威信息发布时间点的往后推移,传播者的峰值

有增大的趋势,说明谣言流行程度增强。并且受谣言影响的微博用户的规模增加趋势较明显,最终大于百分之九十的用户都受到了谣言的影响。

当权威信息发布点

时 (通过仿真可知在没有权威信息发布时,谣言传播者在 7 时达到最大值),

的值不会随着权威信息发布时刻的变化而变化,而是趋于稳定状态,并且权威信息节点的数量比例

很小,表明在这个时间段发布权威信息,基本达不到对谣言传播进行控制的效果。[6]

三. 谣言的特点(公众)

谣言传播中公众 (受众) 的心理:

**泄愤心理:**社会内在的社会矛盾和生活压力导致受众产生一定的负面情绪,一旦出现某个关注焦点,造谣者就会利用这个关注点在网络这个自由的空间里发布谣言,释放现实社会带给他们的压力与不满,从而获得心理上的快感和满足。信谣者和传谣者则在接受谣言的同时对谣言进行大肆渲染、增添和扩散,造成更广泛的二次传播。

**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个人在社会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的态度,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窥私心理。**网络社会的匿名性、便捷性则毫无节制地放大了人们的窥私欲。人们在网上可以轻而易举地得知有关他人的私密信息,随意侵入他人私人生活空间,对其隐私在网络空间进行公共传播,网络谣言便由此产生。

**投射心理。**个体在进行社会认知时,会不自觉地将自身所具有的一些人格特点投射到客体身上,从而掩蔽了客体真正的人格心理特点,扭曲了客体的真实面貌,形成对客体错误的认知图式,实现了客体主体化。在网络谣言的传播过程中,一旦各种复杂的心理特征投射到客体身上,便会造成谣言的扩散和蔓延。

**选择心理。**网络受众总是按照一定的需求来选择信息:一是选择性注意 (接触); 二是选择性理解;三是选择性记忆。把经过自身加工和理解的谣言以口头、网络、媒体等多种形式传播出去,造成谣言的大面积扩散

谣言传播中官方辟谣难的原因:

**1.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不健全,受众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网络谣言背后所表达的往往是受众对社会价值观念的期待。因此,政府辟谣不再于单一揭示事件的真相,而在于善于倾听谣言之下的真实呼声,完善社会主义民主、畅通各阶层民众的利益诉求渠道。

2. 受众理性精神不足,社会理性缺失。

**3. 政府公信力较低。**公信力是政府治理社会的基本要求,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政府的公信力低造成受众对社会的归属感缺失,面对谣言,他们宁可相信小道消息也不愿相信政府官员。[7]

四. 如何减少谣言的出现和传播

  1. 加强科普公众,提高公众理性认识。
  2. 加大造谣打击力度,降低举报造谣成本。
  3. 建设权威的平台,实时反馈辟谣。

参考

  1. ^ 疫情下的微信谣言传播与治理 https://kns.cnki.net/KXReader/Detail?TIMESTAMP=637366363757668750&DBCODE=CJFD&TABLEName=CJFDAUTO&FileName=QNJZ202021024&RESULT=1&SIGN=4j9EChSGtBXbByQovhbPvvfT41U%3d
  2. ^ 樊亚平. “非典” 事件中的误解性谣言 [J]. 新闻记者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WJZ200306008.htm
  3. ^ 微博谣言的出现与化解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2013&filename=XYQS201302037&v=g%25mmd2B11zKHTsGW1Llvw%25mmd2BIFfRpchZa4tD0S9%25mmd2ByJTcaOTBh3Xq9rr1xOr4QkgJzP2fNjV
  4. ^ 网络造谣、传谣行为刑法规制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LAST2017&filename=FXJA201606010&v=iO%25mmd2F4GVx2dCKu%25mmd2BwF9Yfykk0aae5asxmi%25mmd2FvPY9avSnL9GYo6N3%25mmd2BxPSyrI7ZUphfVnW
  5. ^ 网络谣言的刑法规制: 基于《刑法修正案 (九)》的解读 https://kns.cnki.net/KXReader/Detail?TIMESTAMP=637366395660168750&DBCODE=CJFD&TABLEName=CJFDLAST2017&FileName=DDFX201701003&RESULT=1&SIGN=RNAX1eC%2bLA4NWd%2fgSu48r84mDMo%3d
  6. ^ 权威信息发布对突发事件微博谣言传播的影响研究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LAST2017&filename=QBZZ201612009&v=ykES5s9jAxubi4UELue2C5hrbxSrFsnKYhz36E6Bh8k28FyXz6fWuWnDPjl6PEQX
  7. ^ 受众心理分析视角的网络谣言治理 https://kns.cnki.net/KXReader/Detail?TIMESTAMP=637366402758762500&DBCODE=CJFD&TABLEName=CJFD2012&FileName=CQSK201210011&RESULT=1&SIGN=1GsPaE175TIJ%2fI9JnCqWZopANkw%3d

知乎用户 芝麻酱​​ 发表

这个问题下有很多人开始讨论「什么是谣言」

认为许多事情只是观点不一样,而不能定义为谣言

这是让我非常寒心的

很多谣言在内行看来是非常明显的谣言

外行由于不懂,会认为这只是「另一个不同的观点」

甚至许多人认为新的观点出现必然是会受到质疑的

这在营养学上尤其明显

这就是为什么辟谣这么难

人的这种思维方式

注定了谣言必然会有市场

在外行面前,当他们没办法分辨这个事情的真相的时候

辟谣和谣言对于外行来说是处于同一起跑线

不是同一起跑线

谣言通常产生在先,通常占据了先入为主的有利地位

这就是为啥我觉得辟谣很难

而且常常让我感到寒心

我辛辛苦苦把自己的知识告诉你们

对外行来说,只不过是和谣言一个位置

他看不懂优劣

他认为

「都只是不同的观点而已,我可以任意选一个来相信」

你的专业知识要去和一个非常不专业的骗子竞争,而这场竞争的裁判,可能是完全的外行,你觉得你在帮助他们,他们有时候却会反过来攻击你,这很令人寒心

但是你也不能说这种思维是错的,因为他确实也没错,不偏听偏信,对任何事情都保持质疑,这没错

你也不能要求所有人都是内行的,因为术业有专攻,否则也用不着你辟谣了

所以

根本就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谣言的办法

最后我觉得,要想好好辟谣,从知乎平台来说,就应该保障专业人士的「权威性」和「尊严」,比如给专业人士黄标,让他们在专业领域享有更大的权重话语权(这是知乎已经在做的),同时控制评论友善度,保护专业人士不受到低级杠精的语言攻击。

由于辟谣是没有收入的,所以至少要给一些成就感,最基本的比如点赞数,我就很实在,如果我得不到钱,我希望得到更多的赞,更多的粉丝,不图别的,图个心理舒服,图个我比造谣的人粉丝多,我就开心了。

另外希望知乎也好好组织一下,弄个什么辟谣联盟之类的,或者开辟专门的辟谣板块。

如果可以,我希望有钱、有组织的参与辟谣。这会让我更有动力。

知乎用户 子乾​​ 发表

这真是一个很大的题目,“从根本上解决” 还做不到,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对于科普的理解吧。

科普,即科学普及,表面上看是对科学知识的普及,现在对于科学知识的普及也有很多科普账号在做,其中还有一些做的非常不错的,趣味与知识并存,寓教于乐。但是我感觉现在还处于一个非常混乱的状态,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对于 “科普到底是什么 / 该怎么做” 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回答,大家都在摸索,进行不同的尝试。现在很难说对与错,但是我们至少可以深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1、科普,普及的是什么?

说到科普,大家首先想到是对于科学知识的普及,这是非常朴素的想法,没错,但是比较狭隘。就拿我自己来说,做了很多关于物理的科普,会跟大家分享相对论的知识,分享什么是基本粒子。但是,我做的这些知识分享,真的是大家需要的知识吗?而对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来说,他们真的需要明白什么是基本粒子,什么是相对论吗?我想这不是必须的。

但是与此不同,大家对于精神却比较容易产生共鸣。但是,这并不是说传播科学精神比传播科学知识更简单,因为如果只是教条般的散播科学精神,只会引起大家的反感。科学精神,一定是依赖于科学知识的,科学知识是科学精神的载体。大家最后或许记不得传播的科学知识,但是或许对其中的科学精神能产生很强的共鸣。

谣言,可以有无穷多种,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传播到每一个人,但是如果能更好的传播科学精神,或许能更好的应对这些谣言。科学知识能杀死谣言,但是科学精神则能打败谣言!

2、科普,要怎么普?

当然,科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与很多人的交流中发现大家有一个共识,就是科普其实比科研更难。科研至少还是在群圈内人之间的交流,大家有着相似的认知,在交流上并不存在什么障碍;然而科普是专业人士向非专业人士的讲解,传播具体的科学知识,具体操作其实是很难的。

举个例子来说。现在高考很多省份是可以分科选择的,但是有的省份,有一半还多的高中生并没有选择物理,也有很多中学生都表示物理很难。然后,我也接触过一些物理教授家里的小孩子,发现他们不仅不害怕物理,反而充满了兴趣,且想主动去学习相关的知识。难道是这些小孩子更聪明一点吗?我想也不是,不一样的是生活环境和氛围!

这些小孩子从小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氛围中,他们的父母经常谈论物理,他们的同学也很有可能会谈论接触到科学,他们的生活中有更大的概率接触甚至是深入了解物理,这样等到他们进入中学开始学习物理时,看到的不再是可怕的物理公式,而是自己早已熟知习惯的物理现象而已。但是对于更多的家庭,这样的条件是不可能的,他们生活中的元素很少跟科学沾边,等到开始学习物理,对课本黑板上的东西并不熟悉,甚至很多还要和生活中的认知相违背,那么觉得物理很可怕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所以我想,科普,需要营造一种科学的氛围,让科学的热点、事件和讨论在大家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即使不去仔细了解,接触多了之后也会耳濡目染。而这不正是科普的目的吗?

3、怎么样的才是 “好科普”

现在有很多专业人士做的科普,很难称得上是科普,而更像是圈内人的自嗨,是圈内人给圈内人的科普(当然,无法否定这也是科普),而且还出现了科学理论和科学家的粉丝化、饭圈化,给科学家排名,给理论排名,这难道不是本末倒置吗?

那么什么是好科普?此处我想说一句过时的话,我认为人民群众喜欢的科普才是真正的好科普,否则就会很容易变成上面说的圈内人自嗨。

科普是一件很难得事情,吸引大家来听来看就更难了,所以就要想尽一切办法吸引大家,如果第一步都吸引不来人那么何谈后续呢?所以就需要在形式上创新(当然,此处要注意与 “标题党” 区分,一个吸引人的标题并没有错,错的是没有与标题相称的内容支持),要跟上现代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比如说是视频、直播、二次元等等。

我自己在知乎上写了三年的科普了,今年也开始尝试做直播科普,为了能增加科普的热度、吸引更多的人来听,我耍过双节棍,蹭过情感话题热度,也女装过,但是这些方法成功地吸引了大家的注意,让更多的人听到了我的科普,虽然有有趣的灵魂,但是没有一个好看的外表,人家凭什么想对你有深入了解呢?正是因为我的这些探索,也让更多的人开始对科学产生了兴趣。我在我的直播间里经常会跟大家说,我讲的这些东西,听不懂没关系,记不住也很正常,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能感受到了乐趣,哪怕只有一丝丝,或者对科学产生了那么一丁点的好奇心,如果是这样,那么我的直播就算是有很大贡献了。


所以,我想说的是,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营造科学的氛围,传播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或许才能做好科普吧!我希望我能在这个过程中贡献自己的一丁点力量。

前段时间,很荣幸地被知乎邀请,作为知乎用户代表参加 “知乎科学联合科学辟谣平台发起「科学求真」大讨论活动” 的启动仪式,现场也见到了各行各业的老师、前辈,诚惶诚恐,因为发言的都是真 · 老师,只有我一个是学生的吧。上面的内容就是我在现场的发言(凭记忆总结)。在发言后的总结阶段,陈君石院士以及另一位老师对我的发言表示了肯定,尤其是对我谈的 “科学精神” 以及关于我做直播科普这点内容,这让我觉得很不可思议,因为毕竟还只是一个学生而已,在知乎上也只是凭着个人爱好做点科普,没想到能得到老师们的肯定!

其实上面说的很多内容都是在这三年的科普,尤其是这半年的直播科普时,与各位小伙伴一起讨论总结的,总而言之,这需要整个社会的力量,包括官方和民间,需要几代人的时间才能有所成就。我希望自己能在这个过程中有所贡献!

知乎用户 白小鱼​​ 发表

感谢陈院士提出的问题,感谢

@知乎科学

的邀请,这也是我一直以来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必然得从 “体制机制 - 机构 - 平台 - 个人” 等多个层面进行考虑。

我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需要:

  1. 提高整个社会民众的教育水平,培养科学思考的能力
  2. 提高内容传播平台对于科学 / 科普类内容的发布和传播审核力度,对于谣言内容生产者进行溯源和问责;主动加强对于优质科普内容的选拔和推送力度;
  3. 需要从机构层面鼓励具有科普创作能力的人群,多进行专业科普、大众科普内容的创作,为优质科普内容创作者和传播平台提供物质和精神激励,主动占领科学内容的宣传阵地;设立科普创作的培训班和培训课程,培养一批优秀科普内容创作者。
  4. 对于产生重大负面影响的科学类谣言,需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内容生产者和传播平台进行加重处罚。

当然,要做到以上几点是很困难的,需要各方面的长期努力。

那么作为个人,我是怎么样对抗谣言的呢?

  1. **加强自我素质。**多进行科研学习和进行科学素质方面的培养,虽然因为学海无涯没法什么都学会,但对于基础数理知识还有基本科学常识还是能够掌握的。另外多结识各个领域的朋友,有相关领域问题的时候多看看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有必要时也向他们主动请教。
  2. 追溯信息来源。对于看到的科学 / 科普类内容,首先查看该内容的信息来源,对于没有明确信息来源或者信息来源不正规的内容,一律不予采信,也不主动传播给我的朋友们。
  3. 事后复盘事件。在看到相关新闻的时候第一时间不急于发声,而是询问有相关学术科研背景的朋友,或者等科学事件传播一段时间后,再主动查看相关深入报道内容。
  4. 主动科普宣传。宣传阵地不去占领,别人就会占领。关于如何传递好的内容我有自己的见解,那么我会依照自己的方法,主动撰写面向专业人士和普通大众相关科普内容,尽传播科学内容的责任。

后记:

我发现自己也没有形成有问题先找论文的这个依赖路径… 刚在一同写作科普内容的师兄

@石中居士

建议下,找了一下相关研究论文,发现相关学术论文写的内容,比我临时撰写的回答讨论要更广也更深,有兴趣可以看看~

举例:新媒体背景下我国科学传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 百度学术

知乎用户 Ivony​ 发表

谣言是人编造的,是人传播的,是人相信的……

所以很显然根本问题就是人……

把人都解决掉就可以了……

知乎用户 赤羽白鸦​ 发表

辟谣是消极防守中的消极防守。

根本的解决方法是不辩论,一起造谣,一起放阴谋论。(如 “今日俄罗斯” 对西朝之作为)

然则需要一个忠心的小团体,愚昧的大众,以及忠诚的文书阶级

小团体不忠诚则低级黑,大众不愚昧不相信阴谋论则反噬,无忠诚的文书阶级,则百倍反噬其身,三者兼具,则为自毁长城之愚策

但——没有忠诚的文书阶级,也不可能养喂不饱的文书阶级,是第三国际的系统问题。

知乎用户 双城浮生​ 发表

1. 谣言 Vs. 流言

哇,终于有科普问题踩到传播学的地界了,开心~ 抢答一波~

要解决陈院士说的谣言问题,首先要认识什么是 “谣言”。不妨把“谣言” 和它的好哥们儿 “流言” 一起比较认识。在汉语中,两者是近义词。英文对应的词更容易区分:谣言 - Lie,流言 - Rumor。从上个世纪开始,就有很多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传播学者对谣言和流言做过研究。

例如,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波斯特曼曾经给流言下了定义:流言(Rumor)是一种通常以口头形式在人们中间流传,涉及人们信念而目前没有可靠证明标准的一种特殊的陈述或话题。

奥尔波特还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流言流通量公式:R=I x A

R 指流言的流通量,I(importance)指问题的重要性,A(ambiguity)指证据的暧昧性。

我国传播学者郭庆光这样描述流言:流言是自古以来社会生活中常见的信息传播现象,也是人们在价值判断上有着分歧的一种现象。一方面,人们把流言看做正式渠道信息的补充,现实生活中流言或小道消息最后被证实为事实的事例并不少见。另一方面,流言由于其暧昧性和不可靠性,不容易与别有用心的谣言相区别,因此人们对流言的评价一般是负面的。

也就是说,流言是伴随人类社会发展而产生的,其根源是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仍然保留了监测环境、不断获取信息,以保障自身安全的本能。这点很好理解,试想当你面临一个陌生环境,或重大事件时,必然会想方法收集信息,辨别真伪,从而快速做出决策和采取行动。每个组织或群体中都会有那么几个消息灵通人士,他们往往不是正规的新闻发言人,但当你需要获知一些重要信息的时候,会想到他们。

有时,权威信息传播渠道失灵。或者,重大事项和决策本身处于不断变化当中,无法给出确切的说法或结论。而在权威信息缺席的情况下,人们对于信息的渴求是不会停止的。越是消息匮乏,流言的传播越是迅速,这是人们天然对信息的需求所决定的。这也呼应了上面提到的公式,证据越暧昧,流言的传播量越大。

而谣言(Lie)是流言的一个子集,或者说是其中的特例。流言有自发的,也有人为制造的,而谣言则是有意凭空捏造的,其出发点是利用人群的亢奋情绪和巨大能量来达到某种目的。造谣者的根本目的是利用谣言来操控人群,不断把人们的行为引向极端,造成恶劣的后果。

我们要严防死守的是谣言(Lie),而非流言(Rumor)。尽管流言的中英文名声都不太好听,但基于前面的讨论,流言是防不住的,它作为补充,满足了人们对于信息的基本需求,而且在一部分情况下能够帮助人们作出决策。

好比细菌,谣言是病菌,一定得清除,流言有可能是益生菌,有助于人体环境的菌群平衡。如果把益生菌也除掉了,反而会出现 “水至清则无鱼” 的局面。

2. 谣言与集合行为

为什么要了解集合行为呢?因为当谣言遇到集合行为时,会形成破坏社会的 “双煞” 利器。

集合行为(collective behavior)是指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的社会聚集现象。例如灾难之后的群众骚乱,出于某种原因的自发集会、游行,物资短缺引发的抢购风潮等。2020 年疫情初期人们争相抢购口罩和囤积物资就可以视作一种集合行为。我们看到,尽管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差异巨大,但在突发疫情面前,人们的抢购行为并无二致。

集合行为是一种非常态的、非理性的群体行为,它的发生通常需要三个条件:大环境、猛消息、流言起。

第一、大环境的结构性压力,例如自然灾害、经济危机、政局动荡。

第二、突发事件或者信息,例如 “xx 可能封城了”、“xx 银行倒闭了” 的突发消息会刺激人群的迅速反应。

第三、正常的信息传播渠道无法运行,或者丧失了公信力,人们开始寻求流言作为补充的信息渠道。

可以想见,在集合行为被触发的情况下,别有用心者的造谣将带来多么可怕的后果。好比一个房间内已经充满了可燃气体,有人突然丢一根火柴进去,结果必然是毁灭性的。而造谣者往往喜欢在群体行为出现苗头的时候开始行动,这样他们精心炮制的谣言才能发挥最大的 “威力”。

3. 谣言传播中的情绪

当下的信息传播,人们不再关心事实本身,而是在传递情绪,这也就是所谓的 “后真相” 时代。在谣言的传播链中,我们也要注意到情绪这个因子的作用。

早在 1934 年,印度的心理学家在研究地震流言时就发现,“不安感”(anxiety)是流言发生的重要推动力。美国学者在 1973 年也通过实验证明了 “不安程度高的人更倾向于传播流言”。A(anxiety)也作为一个新的变量被加入流言流通量公式中。

集合行为中的情绪作用表现为 “群体暗示” 和 “群体感染”。试想在正常的人际交互中,暗示的结果未必有效。但在集合行为中,人们处于类封闭空间,处于非理性状态,很容易被暗示和 “催眠”,在亢奋和激动的情绪中,对信息失去理性判断,寻求与群体中其他人一致的做法。一个人大哭,全场跟着大哭,一个人笑,全场跟着一起大笑。情绪战胜了理智。

现实中有很多例子,正向的例子是士兵在战斗前要鼓舞士气,振臂高呼,集体冲锋,高涨的情绪会使个人忘记危险,奋勇杀敌。职场中一些公司喜欢让员工上班集体唱歌做操,把情绪调动起来。负向的例子便是在暴乱事件中,一个平时不敢做坏事的人在群体情绪的感染下成了暴徒。这也是集合行为中常见的无意识模仿。群体中的匿名性和人天生的模仿倾向,在情绪的感染下会加剧人们的非理性行为。

可见,当谣言(Lie)遇到集体行为(collective behavior),再遇到情绪时,其 “爆炸当量” 是非常可怕的,必须防范。

4. 如何防范谣言

基于前边几点的讨论,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谣言及其 “近亲” 流言的产生都有社会心理学基础,必须正确认识、科学应对。

流言是无法根除,也没有必要根除。对于流言要正确引导,防止其变为谣言。而对于谣言,必须像应付新冠病毒一样,见一个打一个。

防范谣言,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通过前人的研究,我们掌握了谣言在集合行为中的作用。集合行为有明确的特征,其发展机制也被学者们研究得比较明晰了。那么,一旦发现集合行为出现的苗头,就应该迅速启动谣言防范机制。这一点,我国的政府做得越来越好了。

回想 2003 年非典,政府对于应对突发事件和识别集合行为缺乏经验,也没有摸清信息传播的规律,最初还出现瞒报数字、封锁消息的行为。当时,集合行为的触发要素已经具备,疫情带来大环境的结构性压力,信息对于每个人的重要性(importance)又如此之大,瞒报慢报,必然是加剧流言和谣言的传播。

对比 2003 年,在 2020 年的新冠疫情期间,政府在权威信息发布机制上进步卓越。权威媒体第一时间公布疫情发展的具体情况和数据,政府每日(甚至每半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各种手机应用很快上线,实时提供疫情的动态信息。这些都非常有效地把信息的不确定性变为确定性,减少了证据的暧昧性(ambiguity),平息了人们的不安情绪(anxiety),让流言传播量的乘数直接下降,打击非常精准。

对于危害国计民生的谣言,我国政府从信息引导、立法规范各方面都做出了规定,也起到了警示作用。那么,对于三天两头出现在微信朋友圈和亲友群里的伪科学谣言如何防范呢?

**首当其冲的是提升重点人群的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重点人群包括未成年人、老年人,以及受教育水平较低的成年人。为什么不是直接提升人口的科学素养呢?当然,这更加根本,但我认为,当下媒介素养的教育更值得重视。

对于突然出现在微信群和网络上的一些爆炸性的消息,媒介素养较高的人,会立刻识别出破绽。谣言往往都有一些识别特征,通过一些简单的培训和宣导,就可以让重点人群掌握识别谣言的技巧。

例如,谣言喜欢使用极端词汇,夸大其词,利用恐吓效应引起重视和转发。再如,有的谣言会使用过期报道的画面,篡改、模糊日期,再次制造恐慌。这些只要个人稍加质疑和查询,就可以辨别真伪,并不难。

**再如,可以用大数据手段积累和标注未经证实的信息源。**这种做法已为一些社交平台所采用了,但目前谣言的重灾区微信还没有启用,期待早点用起来。

再次想强调的是,媒介素养是另一种识字率(literacy)。目前,我国手机用户已经冠绝全球,短视频时代的到来让很多识字率不高的国民也拥有了获取信息、开阔视野的机会。识字率让人们告别睁眼瞎,媒介素养则是让人们能够更加有效地使用媒介,了解媒介的运行规律,从信息源、信息的组织和表达方式、发布时机等方面识别有效信息,去伪存真。

因此,杜绝谣言,不仅仅需要科学家不遗余力地科普,传播学者、传媒人也要行动起来,也希望借助知乎这么好的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信息传播的科学规律。

嫌文章太长点这里直接看分段视频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7QViRQ​ 发表

放弃 “谣言” 的硬定性,放开讨论,把新闻媒体的专业性搞上去。如果实在是需要辟谣,等到合适的时机,用行动辟谣。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别被谣言牵着鼻子走。

要是不让人说话,最后就会搞到只要出现不一样的声音,就会有人相信的地步。

知乎用户 起个名字吧​ 发表

“科普” 的东西,就是真的吗?

当你抵触广告,别人发明了广告软文;

当你能辨别软文,你是否能够想到:你获得的任何信息,都是别人有意识传播的

如果你自认为很中立,不想因自己的屁股决定自己的脑袋;你是否能够意识到,你的脑袋,已经被别人的屁股所决定。

可怕的是,我们生活在巨大的科普当中,这种科普本身就充满了谣言。那些能被公众所认知的谣言,不过是最低级的一小部分。

我举几个例子。

1,专家说,中国人家庭用纸水平太低,远小于发达国家,每人年均 5 公斤的水平。

2,专家说,美国在 1930 年(人口才 1 亿),每年销售汽车,就达到了 500 万辆;我国在 21 世纪(人口 14 亿),年销售汽车不到 2000 万辆。

3,专家说,日本苹果种的好。因为他们土壤有机质高达 6.7%;我国才 1%。所以我国的苹果不如日本的好吃。

以上三条均不是谣言,不过它们分别出自纸业论坛、汽车行会、植保论坛。

说这些话的人,本身就有目的。他们在这个场合,总不会说:节约用纸,发展公共交通,保障粮食产量吧?

知乎用户 Serendipity​​ 发表

我个人觉得这个问题应该分为四个方面去谈论:①造谣者,②吃瓜群众,③平台,④科普工作者

1. 关于造谣者

之前知乎有个问题很火 “996 明显违反劳动法,为什么马云等人敢于堂而皇之,不加掩饰的公开谈论?”

很多人都提出一个原因,那就是:企业违法成本太低,而劳动者的诉讼风险与成本太高。

假如发现企业有一次违反劳动法的行为,则停业整顿一个月;发现两次停业整顿一年;发现三次则企业会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那么必然大大缓解当前的 996 困境。

对于造谣者也是同理,即谣言对社会和公众带来的危害和被造谣者所接受到的惩罚完全不对等。

所以应该立法对这种行为严惩,并且要做到实处,不能嘴上行动,因为现在的法律手段实在不足以震慑到那些造谣者们。

2. 对于吃瓜群众

类似于第一点,知乎也有另一个很火的问题:“中国义务教育阶段没有加入逻辑学的课程是什么原因?你认为有必要吗?”

这里不谈论逻辑学加入 “义务教育” 是否有必要,但我觉得广大的吃瓜群众应该懂逻辑学,无论从什么渠道,这很重要!

接着,能够进行逻辑推理的前提是有一定量的知识储备,让一个原始人通过苹果落地来推断出万有引力肯定不现实。但换到 21 世纪,随便一个小学生都能告诉你为什么把苹果抛到空中最终会落地。所以培养自己的基础数理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知识的储备不可能无上限,所以在自己无法判断内容是否属实时,要学会追根溯源,查看消息的源头,看看是来自正规科学杂志还是自媒体百家号等。

3. 关于平台

平台应该对内容输出者和内容本身做好严格的审核,我觉得知乎这个认证功能就很棒,一则帮忙筛选出了可靠的内容输出者,二来通过认证也能在某种程度上监督写作者的内容质量。

4. 科普工作者

毛主席说:“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

所以专业人士应该主动去在公众平台科普自己行业的相关知识,其次看到谣言应公开批评并作出指正,这样才有利于行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知乎用户 阳阳傻傻笑 2​​ 发表

根本上解决 “谣言不断出现,还不断有人相信” 问题的根源在于对民众进行科普以及对科学思维的呼吁!

科普就是科学技术普及的简称。

就是把人类研究开发的科学知识和方法,以及融入其中的科学思想和精神,通过报纸书刊等传统媒介以及公众号等新媒介多种途径传播到社会,为民众所理解。

谣言的温床就是缺乏科学的知识和思想做武器,在盲从权威和无辨别真假能力的前提下进行信息传播。那么,如果我们进行大众科普,培养大家的(科学思维)辨别意识,以及存疑思维,谣言不攻自破!

当代,对民众进行科普可以从根本上避免谣言的诞生,把谣言扼杀于未然。在谣言传播阶段可以做到 “不信谣,不传谣”,避免更多人被误导!从而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使科学思想在全社会广泛传播,从根本上铲除愚昧迷信等腐朽落后文化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

积极学习科学知识和有意识培养科学思维,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

知乎用户 嘉慧 Lincoln​​ 发表

都说谣言止于智者,但是每个人从小接受的教育水平不同,对世界的认知也不同,没有谁可以全知全能,所以很多时候普通人连辩别谣言都做不到,更何谈止谣

宣传教育是个方法,但即使你科普做的再好,也不可能覆盖所有人,因为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即使覆盖到了,也不可能被所有人都接受,因为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 “辩证地看待一切事物”;

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但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时间是最好的老师,理越辩越明。

别忘记,WH 曾经也有 8 位 “造谣者”,但最后被证明是“可敬的人” 呢。

知乎用户 invalid s​ 发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知乎用户 白云龙​​ 发表

神圣的卡拉连接着我们

OR

人类橙汁计划

OR

格式塔思维

选一个吧。

谣言的本质是信息差,除非你打破所有个体的信息壁垒,否则谣言永远存在。

知乎用户 桔了个仔​​ 发表

说实话,从 “根本” 上解决不太可能,因为辟谣总是在谣言产生后。但是还是目前「谣言不断出现,还不断有人相信」还是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相关法规配套

首先我们看看其他国家是怎么做的。恰好我目前居住在被誉为治理典范的新加坡,去年新加坡议会通过了《防止网络虚假信息和网络操纵法案》(Protection from Online Falsehoods and Manipulation Act,简称 POFMA)。

这个方案会要求如果发布者发布了不实的信息,最高罚款可能达 100 万新元,且需要自己澄清。前段时间有个叫 SPH Magazines 的媒体在 HardwareZone 论坛中,有一个论坛帖子发布谣言,声称一名男子死于新加坡的新冠病毒感染。然后就被要求做出的一项更正指南,在这个信息帐号上运营。该更正在谣言原文页面的醒目位置体现,并且用绿色标志提醒读者:目前并没有人因为病毒而死亡。

我国的话,没有专门的法规,不过在刑法里有一条。从 2015 年 11 月 1 日起,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九)》正式实施, 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传播虚假消息, 造成严重后果的, 最高将被处以七年有期徒刑。 在这之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第一项中有明确规定: 散布谣言, 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不过目前基本很少以刑法判,多数情况下都是以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判罚款和拘留 15 日内的处罚

相关平台的建立

目前我国可以说做得不错,比很多发达国家都走在前面。

首先是官方的辟谣平台。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是由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主办、新华网承办的辟谣平台,旨在为广大群众提供辨识谣言、举报谣言的权威平台,于 2018 年 8 月 29 日在北京正式上线。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除了官方平台,其他科技公司做的平台也不错。尤其是家里老人家由于教育水平有限,识别谣言能力不行,那么我们更有必要把一些好的平台推给他们。这里推荐几个

1. 知乎的科学辟谣。

@科学辟谣

是由中国科协、卫生健康委、应急管理部和市场监管总局等部委主办,中央网信办指导,全国学会、权威媒体、社会机构和科技工作者共同打造。

2. 微信辟谣助手

腾讯开发的辟谣助手,有一点很牛,就是当你看过的一篇文章是假消息时,这个微信辟谣助手会给你推辟谣信息。

3. 腾讯较真辟谣

腾讯公司的一个特点是,经常会重复造轮子,同一个公司做几个相同的产品互相竞争。当对于辟谣这件事来说,这也不算坏事。腾讯较真辟谣也是个值得推荐的平台

扶持科普自媒体

我觉得这可能是最有效的方式。可以看到很多平台都在扶持科普自媒体。在这个过程中,自媒体所有者获得收益,平台获得流量,观众获得知识,是 n 赢的事情。同时,自媒体影响力大后,由于是被广大观众监督的,不仅仅会有热心观众弹幕补充知识,也能纠正 up 主知识不足而导致的小错误。

目前还是有很多不错的科普博主的,可以把很多专业知识讲得很好。我也会在知乎上分享专业知识,但并没有做到 “科普” 化,还是得加把劲。

知乎用户 平凡​​ 发表

首先我的观点是从根本上解决是不可能的。

谣言对于真相来说,就是事物的两面性,谣言和真相是相伴相随的关系。

如果没有了谣言,那么这个真相的传播势必不会很广。

对于如何解决来说,就拿著名的地心说和日心说争论来说。

起初大家都认为地心说是正统,日心说则成为了异端,那么对于现在的人来说,地心说就是谣言,而日心说才是正统。

但是对当时的科学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那么日心说则是谣言,地心说才是真相。

可见,真相与谣言也是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发展的。


对于科普,我觉得科普分层是很重要的。

根据接受者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分层,

  • 对于初级接受者,结果比原理更重要,原理讲太多,反而会让人 confused,直接告知结果就是很好的方法。
  • 对于中级接受者,可以增加一些初级的理论,因为这些人群普遍相信自己的理解,我们要做的就是提供思考材料。
  • 对于高级接受者,可以把结论放最后甚至不要结论,他们普遍有批判性思维,有独立思考能力和鉴别能力。
  • 对于顶级接受者,他们就是科普者本身。

知乎用户 汉唐天 发表

谣言本身是一种社会现象,他本身不是真的,但是侧面反应了真相。

比如,“黄天已死,苍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这毫无疑问是个谣言。但是他反应了,人们对腐朽王朝的不满,希望换一个朝廷,换一个政府的愿望。

比如,史记陈涉世家里说到公子扶苏时,“或以为死,或以为亡”。认为他逃亡了的肯定是谣言。但这反应了人们对扶苏的同情。

如果没有一定的事实基础,谣言是不可能流传广泛的。

比如,我现在造谣说 “其实中南海(或者白宫)的工作人员都是太监,入职前统一去医院做手术”。这是不可能成为流传出去的,因为他不符合人们的基本认知。但假如我把中国和美国换成沙特或者朝鲜则流传度就会大不一样。

一个谣言之所以会流传,因为它首先在大的背景和基本方向上是符合人们日常经验的,是真实的。它不真实的只不过是具体的事件和细节。

所以,通过谣言我们可以了解社会的基本认识,了解基本的社会问题。

比如,前段时间一直说的所谓 “德国下水道”。但很多人不知道这个谣言的背景是,北京当年一场大雨,结果水漫金山,人们发现光鲜的城市只是表面,看不到的地下排水系统竟然烂到这个程度。所以引发了对市政建设部门的不满,指责他们只重视表面和检查,不重视真正的使用。在这个大背景下,“德国下水道” 才瞬间流行起来。

所以,只看到谣言看不到谣言背后的真相,实际上是不了解谣言的社会功能。同时,治理谣言不是靠 “堵”,而是靠 “疏”。真正提高社会的治理水平,改善人民生活环境,顺应民意民心。才是根除谣言的根本。

知乎用户 马卡卡 发表

美国有个心理学家叫费斯廷格,他在查阅 1934 年印度大地震的时候发现了这么一个有趣的现象

在这场地震后,可怕的谣言传遍整个印度。其内容是在此次地震灾区以外的地区将会有范围更广、震级更大的地震发生。这些谣传没有任何科学证据,但令费斯廷格不解的是,人们为什么会散布这种灾难性的、令人焦虑的谣传呢?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费斯廷格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谣传不是用来增加焦虑的,而是用来为焦虑辩护的。也就是说,即便他们住在灾区外,这些人还是感到非常害怕。这就产生了认知失调,即虽然缺乏科学证据,但他们的这种害怕却无法调适。因此,他们散布这种谣传以证明他们的害怕是事出有因的,进而也就降低了他们的认知失调。他们使自己对世界的看法与自身的感受和行动相一致。

这个就是著名的认知失调的现象

别的地方地震了,自己这里没有震,但是自己非常的害怕,虽然意识里也知道自己所在的这个地方发生地震的概率不大,但是当身体首先出现反应,又没有强力的信念来安抚身体,那么必然会出现认知失调,最后是意识配合身体,让身体跟意识一致,一起害怕会有地震发生,于是不自觉得开始传播谣言了

这种谣言,你怎么预防?

你能让人不害怕吗,能让人不恐慌吗?

谁能见到地震还不害怕?

如果他们听到了这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并且开始传播谣言,有人立马上去对她解释:其实你这里并没地震,不信你看,政府都辟谣了,也没有明显的证据表明你这里有地址。有人会搭理你??

也许时间是一种解药,这句歌词是有道理的,有些话只有等这个人平静下来才会听

知乎用户 张子立​​ 发表

陈院士提的问题特别好,但是我觉得这个问题就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的。

其实很多科学的谣言,有些时候是认为的故意造谣,为了博去眼球(比如某化纳),为了找存在感(比如转基因版宠赏善罚恶)。但是很多时候这些所谓的谣言其实是某些特定人群对知识不够了解的情况下的误解。比如我小时候老听人说,进口车用的是减速玻璃。其实压根没有这种东西,单纯是最早的老司机知识文化不够高,误解了视觉现象。

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理应是普及科学知识。但是每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科学知识是不可能学完的。所以一定会存在理解误差的。

所以,我觉得像根本解决是不可能的。但是有两个方法可以有效地改进这一现象。

第一是增大科普投入。丁香医生说过,造谣的人是职业的,辟谣的人是兼职的。而且最高明的造谣就是模棱两可的,或者说是用信息差的,这也给辟谣的人造成极大的困难。比如某化纳说,非洲的茶叶都是非转基因的。这话压根不是谣言,因为茶叶就木有转基因。但是他的过往论调和论点就会带动群众自己脑补国内的茶叶可能有转基因。这样就需要辟谣的人从多方面掰开了揉碎了讲。如果没有政府或者社会性质的投入,我们这些业余做科普的人,只能说有一搭无一搭的做。否则我就饿死了。

第二是增加对持续造谣者的打击。强调一定是持续造谣者!首先言论自由属于天赋人权。表达错误科学观点也属于言论自由。但是如果一个人持续性的表达错误科学观点,在被专业人士纠正之后还持续表达,这个我觉得就应该予以处罚。当然这里面涉及到如何定义专业人士之类的。但是我想表达的,现在在网上传播科学谣言的成本是 0!这才是让谣言传开的根本!比如某化纳现在还逍遥的很,但是他对中国转基因的打击,谁来买单?

总结一句,想根本解决不可能。这是一场漫长的战争,一场很艰难的战争。如果好解决,美国也不会那么反智了。

知乎用户 逝时若光 发表

响应知乎号召,删除垃圾回答中 (已完成 300+)所以近期暂不生产新的垃圾回答了。


我觉得其实除了外行分不清谣言和科普,令人心累之外。“伪内行” 以为自己很懂更可怕…

比如我作为知乎小透明,我的围棋科普就被路人当成

知乎用户 老杨叔聊志愿填报​ 发表

谣言的传播力度不是取决于发布者,而是大众的辨识能力。

谣言的传播是不可控的,受利于驱动的,可以换钱的。但自身的辨识能力是可控的,就看你愿不愿意提升自己的辨识能力。

提升了辨识能力,不仅可以快速识破谣言,更重要的是起码不会传播了,甚至还可能帮着辟谣。谣言的传播力度大小,关键看 “再传播” 的力度。如果大众辨识能力偏低,那 “再传播” 力度就会很大,一传十十传百,就是这个意思。虽然谣言有心理需求原因(大众内心更容易倾向谣言),但本质上还是自身辨识能力不够。

怎么提升辨识能力?作为上层建筑,就要负起责任来,多传播 “正确” 信息,及时辟谣。舆论权,是要靠争夺的。作为大众,那就的多看书,看好书,学习系统化知识,少看社交媒体。社交媒体,一定程度上说 99% 都是谣言(极端、偏激也是谣言范畴),只不过程度的不同,隐藏的深浅。

知乎用户 FoxMulder 发表

解决不了,也没必要解决。

这问题本质上约等于「如何提高低智人群的分辨能力」。这么干既无可能,也没必要。既不利于商人割韭菜,也不利于社会稳定。

影响社会稳定的谣言,有关部门肯定不惯着,绝对是第一时间重拳出击。无伤大雅的谣言,什么 wifi 微波炉基站有辐射,传就传呗,看到了就当一乐。

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对一些「原则上属实的」社会传言,有时也会被有关部门以「谣言」之名重拳出击,还会被各种野生「辟谣侠」口诛笔伐。

这些野生「辟谣侠」,和传播谣言的人,其实完全是同一档次一路货色,只不过对不胫而走的社会传言,一个选择绝对相信,一个选择绝对否定,至于事实如何,这些人的脑容量都是不足以进行逻辑化处理的。

以前我是讨厌传播谣言的人,这些人基本上脑容量都是馅薄皮大,看着是挺碍眼挺闹心的,但是细想社会危害性其实很小。

反倒是那些辟谣的人,除了野生「辟谣侠」,还不乏手握权力和资本的人,这些人是真能捅出大篓子的。

呃,我说的是川普,别理解歪了。。。我可不想占用公共资源

知乎用户 whileTrue 发表

谢邀。

无解。

知乎用户 王盐 发表

等待相信谣言的一代人大部分离世——死亡是科普最好的朋友。

知乎用户 禁与千寻 发表

普及教育,提高国民素质。

积极科普。

如此而已。

事实上几十年前的谣言和今天的谣言完全不同。

今天的很多谣言好歹还要披着科学的外衣,几十年前的谣言直接是封建迷信。

这就是教育的作用。

教育并不能消灭谣言,而是培养更多能抵抗谣言的人,减少谣言滋生的土壤。

这就仿佛要想让地里不长草,除了拔草,最好的办法就是多种菜。

知乎用户 永源 发表

把写谣言的人,雇过来写科普。这样的科普文,简单易懂还有趣。

我看澎湃新闻的小编就很适合写这个。

让专家提供知识点并审稿就可以了。

知乎用户 Anonymous 发表

问题在于,难以分辨什么是谎言,什么是真相。无风不起浪,谣言有时是真的。例如武汉新冠早期政府辟谣说不存在人传人,还逮捕了八个造谣者。可是事实证明,这次谣言是真的。

知乎用户 七的质数和​ 发表

这是一个能用现有技术可以解决的问题了。技术工程的能解决的问题,剩下就是经济预算和组织管理的问题。

由国家牵手背书建立国民可信公共知识库。开源免费上链 + 一定规则下允许 ugc 以人的个人信誉背书参与编辑和互相交叉审核。事件经过需要审核到原始视频监控源一级。

此后信息就可以分为可信网可证实的信息和非可信网证实的信息。前者贴标签提示可靠度,大众自然会养成可信网背书 = 可靠的求证精神。

时间长久以来,国民都会养成关注可信网证明的信息。并会主动把能搬上可信网的信息主动帮忙搬上去。

再时间过去之后,不能关联可信网的谣言极难有生存空间。哪怕事实还会出现一些高明的谣言,危害也远远不如现在。

知乎用户 家里有只肉丸子 发表

人总是愿意相信他希望相信的东西。

人的大脑很神奇,会自动过滤自己不喜的内容,收入自己喜好的东西。(“喜好” 也可以是 “立场”)

再多的可乐不健康的研究,对爱喝可乐的人来说都是耳旁风,而巴菲特马斯克嗜可乐的故事则会迅速进入这些人的脑袋,成为自己每日一瓶可乐的最佳作证。

柳叶刀上发表一篇中国人饮食中食盐含量严重偏高的文章,许多人即便看过了也不会留意,毕竟高盐饮食才够美味,他们会自然的想起小时候看的电视剧里,没盐吃的人没力气的故事。

是因为这些人知识水平不足,所以容易被谣言侵蚀嘛?

恐怕并非如此,只是科普并没有得到他们的喜爱或者站到他们的立场。

所以,如何让科普的声音盖过谣言?

这真是个难题。

毕竟,人的心理是最复杂,最多变的。有些科学的声音并不悦耳,反而是谣言站在了这些人的立场当中。

但真的无法解决吗?

也不一定,不过,首先你得定义,哪些是科学,哪些是谣言。

很多科学的结论,一开始可能是谣言,而一些谣言,却实实在在是科学。

我现在都弄不清楚,转基因食品不健康,到底是科学还是谣言。尽管我自己有生物学背景,甚至还研究过基因相关的问题。

毕竟,所有人类栽培的农作物,从某种意义上,都是 “转基因”的。但同时,也没有人完整地分析过 “现代转基因” 作物有没有哪条诡异的通路激活,产生某些诡异的变化。

所谓 “真理越辩越明”,所以——

科学,只在愿意思辨的人头脑里存在,对于那些不喜思辨的人们,科学或谣言,无非是两个声音而已。

知乎用户 覆杯​ 发表

任何权威机构不要为谣言站台,甚至最好不要有疑似站台的行为。毕竟瓜田李下。

这么多年的中医药有关谣言,真的是这些骗子纯靠自己让人相信的吗?很难。

毕竟电视上可每天都放着中医药骗子的广告……

你要让人们不被骗,起码得把这些广告解决掉吧?

科普的声音再大,大的过广告?

知乎用户 罗兰 发表

谣言永远会存在,不要想什么从根本上解决这种饮鸩止渴的事情。

统计学的基本规律告诉我们,我们不可能既不犯第一类错误(不相信真相)也不犯第二类错误(相信谣言)。

如果我们从根本上消灭了谣言,永远不犯第二类错误,那我们将无法避免犯第一类错误,连真相也不会相信了。

我们要做的应该是找到一个平衡点,保持真相的传播效率的同时,将谣言控制在一个可以接受的比例。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z32z3g 发表

一切新闻报道禁止出现 “某科学家”、“某女士”、“某男子”,要么精确到真实姓名,要么一律以 ABCD 代替;

禁止出现 “外媒”,必须指出是哪家外媒;

禁止出现 “近日”,日期必须精确到天;

禁止出现 “美国 / 英国 / 日本 / 非洲 / 国外”,地点必须精确到县级……

如果不能做到以上这些,则必须醒目地注明 “本消息严重不可靠”。

针对非媒体渠道的零散信息,如微信群、QQ 群散播的消息,可推出 “一键搜索” 功能,罗列全网相关信息,并由 AI 给出一个参考判断。

更根本的解决方案,则需要从教育入手,主要是语文教育,从义务教育阶段开始,直至高考,大幅加强逻辑方面的训练与考核。

增加学科史方面的教学内容,对一门学科的非专业人士来说,学科史才是更重要的知识,因为学科史反映的是认知的变化过程,理解了认知的变化规律,才能更好地判断真假是非。

当然,以上可能统统是空谈,因为人们可能并不需要那么多的求真精神,同时求真精神显而易见地存在成本,我们也不能无限地支付。

知乎用户 希刺克厉夫​ 发表

因为 “谣言止于智者” 啊,但是生活中智者又很少,而且谣言之所以能够不断出现,这之后又深刻的内因,或者是利益输送,比如非典期间加碘盐的抢购,这背后有盐商的作祟;或者是追求关注的心理需求,比如北京大妈闲来无事,造谣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吸引关注。

无论是利益驱动和心理需求,谣言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大家对谣言的无知,再者,大家都有一种 “宁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的思想,买盐又花不了几个钱为啥不买?管他是真是假,结果不断的带动周边人,新冠肺炎的谣言,大家都是恐惧心理,一种自我保护,当然小心为上。

要想截断谣言,最好的方式是政府介入,信息公开啊,北京大妈造谣之后被逮了,信息一公布,谣言就失去了存在的土壤,自然就消灭了。

知乎用户 老马护肤​ 发表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你跟他讲道理,他跟你耍流氓

所谓谣言就是这样

但是恶人自有恶人磨

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传播谣言的人就是欠骂

曾经我们单位同事群

三天两头发那种寻人启事

其实识破非常简单

你把寻人启事复制粘贴到百度

你就会发现,同一个电话号码出现在全国各地的寻人启事当中

每次有无脑的热心同事发这种寻人启事

我就发百度截图

几次之后再也没人发了

咱们也不知道到的什么人出于什么心态去天天改编这种寻人启事

但是我们单位的人起码被我锻炼出来了

但是我的做法并没有给我自己带来什么好处

反而是解锁了一个 “欠灯儿” 的成就称号

但是我不后悔

因为我自始至终也没把自己当什么好人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帮我砍一刀

知乎用户 看世界的人 发表

这的确是个很大的问题。造谣动动嘴,辟谣跑断腿。
特别造谣的喜欢开辟各种新战场新阵地去造谣。比如今天这个网站被辟谣辟得无路可逃了,他们就转战另外一个网站。又或者,线上被辟谣辟得无处可去了,他们就在线下发展人头。
其实传教也是靠谣言。
既然是科学院院士发出来的问题,我想,用科学的解决方法会更有力度一些。
比如:
1. 开源代码。要求各大网站给国家辟谣开辟后台通道。
2. 编一些程序,自动在网上搜索谣言关键字,自动回复对应的辟谣信息。
3. 建立大数据库,掌握造谣者信息资料。
4. 关于管理方面,提高造谣成本。追踪 IP,设置每条谣言不少于 200 元的处罚措施。(造谣者一般不会只造一条)
5. 给谣言设立等级制度。最高级为危害国家安全等级,传教谣言一定不是最低级。
暂时我就想到这么多。以后再有来补充。
虽然说谣言止于智者,但是!智者并不是那么多的。多数的人是从众的。那就是为什么一波谣言灭了还有另一波。一个人身处众人之中的时候,是懒于动脑的。科学水平的提高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谣言。
说到这些人为什么会信谣言?其实就跟信神是一样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是每个人的具体原因是不需要过多去深究的,终其结果就是这个谣言迎合了 ta 的需求。ta 想要一些这方面的话语去体现 ta 自己的思想的正确性。所以很多时候,人们并不是【轻信】谣言,而是【这个谣言对 ta 胃口】,【这个谣言就代表了 ta 的三观】。

知乎用户 duaner​ 发表

这要从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做起。让每位公民拥有一定的常识,对事物有基本判断能力,养成遇到事情,先自己做一个判断,不盲目听信。

很多常识是拥有初中物理、化学和历史政治的知识,就可以判断真假的。而我国己经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近二十年,民众拥有初中学历的比例很高了。解放初期由于民众文化水平低,巫婆神汉就很多,很多民众真信他们。后来民众懂了初中化学知识后,什么显字符,水变血之类把戏就没人信了。

此外,很多谣言的制造者在刻意混淆视听,从中谋利,也会造成广大民众听信。所以民众遇到反常事件时,先思考,后相信。

总之,要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在自己的知识范围,适当辟谣

知乎用户 Z 杰洛 X​ 发表

方法的话。。。。。有倒是有,但是代价十分巨大,且侵犯人权、隐私和自由——公开处刑。

第一步,建立完善的互联网实名登记制,完善到这种程度:如果在国内,你这边上网,公安系统就会自动生成记录,什么时间谁的某某账号在 ipxxx 的机器上登录,地点在哪儿,怎么绕怎么挂 vpn 都无所遁形那种。

第二步,立法通过,大人大表决过的那种。

第三步,实施,以后谁故意散播谣言且有一定影响,除了受到正常的行政刑事处罚之外,受处罚人其所有的虚拟账号和头像都会变成自己的身份证照片和真实姓名,根据谣言恶劣程度一年到终生不等的长度。

你看还有人敢么_(:з」∠)_

知乎用户 杨建东​​ 发表

三体:思想透明

镜子:模拟世界

银河帝国:盖亚计划

哈利波特:吐真剂

鲁鲁修:c 世界

eva:人类补完计划

火影:无限月读

知乎用户 乌合之子​​ 发表

我觉得 就贯彻一件事,希望科普的声音不要 “造谣式辟谣”,谣言就会慢慢消失。

远的不说,就拿白俄罗斯的那个反总统游行来说吧,人家明晃晃写着反对这个总统,字幕非要打出 “支持白俄罗斯稳定” 这样类似的话,你自己都在造谣式辟谣,就别怪 “为什么谣言总是重复” 了。

知乎用户 皇叔​ 发表

四个字:信息透明。

知乎用户 孤山远影 发表

尴尬死了,怎么会推这问题给我?

看着这提问和一本正经的答案,仿佛题主答主都 00 后或者外宾似的。

为什么大家相信谣言,心里都没个 13 数么?

什么不是谣言,X 说不是就不是?

中国的专家是如何失去公信力的?

什么是谣言?X 说是就是?

李文亮才过去多久?

网络散布武汉肺炎不实谣言被查处,看法律如何解释?【防删发文】坚决抵制关于河南村镇银行的谣言

知乎用户 Travis L 发表

无知不上进不是科普能解决的,但社会结构可以解决,也就是 “笨人懒人的意见不予采纳”

知乎用户 无 fuxk 说 发表

深圳台风,有些人在朋友圈说深圳下午三天全市停水,后面深圳三防办辟谣,发停水的下面一堆回复,而发辟谣的,一条回复也没有。

让我产生一些思考。

朋友圈里传播谣言的,他其实抱着一颗高尚的心,比如传播停水,传播食品危害的谣言,人家其实是关心你,担心的生活和身体; 传播美日负面传言,那是他在表明他爱国的立场。

而你辟谣,无非是证明两点:1 只有你清醒睿智,2 别人是 sb。

知乎用户 疯不觉 Jok 发表

面对愚昧,神们自己都缄口不言。——《圣女贞德

面对谣言,人们自己均不自知,亦或均装作不自知。谣言的不断出现就是有人真话假说,假话真说,明白的人明白却不言,迷糊的人迷糊,却还信以为真。

这个世界,或是有些人需要谣言的存在。重要的不是谣言的本身,而是其无可匹敌的影响力。

(晚上再更新点东西)

———————以下正文——————

先总结谣言出现原因,后文再做解释,结论是无法根本解决,全文预计万字以上,会及时更新。

「1」人们习惯于经验用事,在看待问题时先入为主代入自己的主观情绪,缺乏理性。

「2」人们缺乏安全感,生性多疑,信奉怀疑主义,过分渴求与众不同,叛逆心理阴谋论。

「3」人们的表达和传达能力欠缺,词不达意,无法在大趋势中坚持独立思考,盲从跟风

「4」人们缺乏基础教育知识,文化水平层次不齐,理解能力因人而异。

「5」人们易受到暗示,盲从被所谓权威,缺乏逻辑思考能力,轻信且加以想象,形象思维。

「6」人们心中需要谣言的供应以满足精神食粮的消遣和弥补物质生活的缺陷

「7」谣言真相互为主体,不可分离。

「8」人们保留谣言是一种隐藏的真相的可能性,相信谣言是遥遥领先的预言。

「9」社会风气不正,伪正义感过剩,对弱势群体的过度保护和对高位群体的过分苛责。

「10」社会潜规则过多,厚黑学使人无时不刻都在暗示揣摩,自以为是。

「11」科学尚未能给予大部分人浅显易懂且令人信服的科学论证,科学普及不足,任务艰巨。

「12」“谣言经济” 兴起,有人心怀不轨,刻意制造谣言以达到获利的目的。

「13」某些自媒体自我约束能力严重欠缺,混淆视听,刻板偏见带节奏,形成不良社会风气。

「14」“官僚主义” 诟病遗存,人们对上级控权者产生隔阂,产生猜疑,捕风捉影,过分解读。

「15」政府和主流媒体的权威公信力下降,人们倾向于小道消息。

「16」谣言被刻意作为意识形态的宣传工具,大势力用来传播想让人知道的信息。

「17」谣言的影响好坏之分,客观上造成的可以是正面的影响。

「18」人文主义思潮要求人们听从内心的声音。

1. 真相与谣言:

  • 百度百科中对谣言的解释是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但我想说,大人时代变了。谣言的产生绝对是因为产生了利益冲突。这种冲突来源于生活,所以人们也会更加感到其真实性。在朱自清的《论老实人》中,他曾说到:“老实话自然是有的,人们没有相当限度的互信,社会就不成其为社会了。但是实话总还太少,谎话总还太多,社会的和谐恐怕还远得很罢。不过谎话虽然多,全然出于捏造的却也少,因为不容易使人信。麻烦的是谎话里参实话,实话里参谎话——巧妙可也在这儿。日常的话多多少少是两参的,人们的互信就建立在这种两参的话上,人们的猜疑可也发生在这两参的话上。**” 从中不难看出谣言与真相的共存关系,两者互为主体不可分离。精神层面的价值需求和物质层面的现实因素产生冲突,甚至会使真相和谣言的地位产生完全颠倒的地位。**谣言的生效与发展大体可以总结为,给出信息,让人们进行主观的伦理判断,再举出事实声明,最终给出造谣者所想要的具体指示,对比中世纪的宗教行为,尽然有着恐怖的相似性。虚实结合,疑信参半,肆无忌惮。谣言也有可能是一种被埋没的真相,毕竟真相不是一个人说是真相所有人就会认同的,生物的多样性很高级。谣言在一定程度上为一些不为人知的真相提供了必要的保护,提供了传播的途径。然而,只要你深刻认同了上一句话,那么谣言和真相的边界就会日渐模糊。谣言和真相都可以被利用,重点是被谁利用,怎么利用。当谣言寄身于一定的科学理论又加以扭曲,人们就会更容易的相信。每个人都有对真理和真相的渴望,这一点毋庸置疑,但追求真相又何来容易,如果有人提供了他们想要的说理和论证方法,谁又愿意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呢?说到底,想要真相只是为了自己能过更好的判断和满足一种好奇心罢了,这种利己的想法只是为了自己活的更好。谣言,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人们的需要。
  • 谣言和真相总是跳着一支优雅微妙的探戈。双方互相推动,互相依赖,不能离得太远。

———改编自尤瓦尔 · 赫拉利对于宗教和科学关系的解释

2. 客观事实:

  • 真相只有一个,而谎言和谣传缺有着无数个,理论上来说,我们能全面了解真相的可能性几乎为零。现实中,一切事物并不可能全部如我们所愿,如果世界呈现出百分之百的现实,那么将会变的非常无趣和乏味,人们也不会去选择相信现实所给他们带来的焦虑。“如果知道了现实,肯定会有人选择相信童话。” 这个世界需要希望,需要告诉人们他们可以靠自己的努力改变生活,他们生活在美好的世界里。虚构的故事让人类更容易合作,但代价在于这些虚构的故事同时也决定了我们合作的的目标与方向。虚构本身并没有错,甚至有其必要性。一定程度上,虚构的故事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从各民族的神话传说到人们共同的信仰,本质上都是虚构的影子而已。所以从客观上来说,谣言(虚构的故事)和真相共同维持着社会的高速运转。所以,当官方报告和客观现实有所冲突时,最后让步的往往是现实。
  • 有些人迫切想要知道真相,但知道后却选择不相信,那么,真相与你而言算什么?还是蒙在鼓里吧,揭开黑色的幕布,谁知道会不会伸出一只血淋淋的手。如你这般的年龄,这样的心智,也只配知道万事万物美好的一面了。 材料来源网络

3. 主观情感:

  • 智人所独具有的共情能力也是谣言传播的必要性条件之一,在面对一则消息时,大脑首先会带入个人经验和信息标题所给予的先入为主的印象开始思考,理性受到了情感的排挤,如果信息中有和自己经历的或所想象的类似的情节,那么大多数人就会对信息内容产生较为强烈的认同感,从而主观上信息的真伪也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人文主义要求人们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认为只有人们自己才能赋予自己意义。但人文主义思想却被极端的错误利用了,致使人们遇到问题,只能用感性来解决问题,忙着站队表立场,扣帽子,在一件事情的真相大白之前,就开始想象,理性被搁置,潜意识里的不稳定因素作祟。难免的,人本来就是一种活在感觉里的动物,但感觉也不过是从感受器到效应器电信号传输罢了。当人们选择相信了其中一种可能性,其他的叙述也就黯然失声,无人问津了。人们更愿意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而并非一定是真相。对于别人强加于他们的意见,他们也是多么没有能力坚持己见。大众心理学已经对此类问题有了较为系统性的研究,大家可以找一些类似的书籍阅读了解一下)

4. 语言表达的漏洞:

  • **谣言产生的原因是根源性的,它的必然出现是由我们的语言模式和大脑结构所决定的。**语言总结了人类发展的经验,也用来表达人们的情感。但又有谁能把自己脑子里想说的,清晰和完整的表达出来呢?智人依靠纯粹的大脑皮层的处理,语言的表达能力真的有限,更何况还有不同种类的语言和方言文化。此处不禁想起《圣经》中上帝耶和华和巴别塔的故事。既然人们表达不清楚,也理解不清楚,那么智人所独具有的想象能力成为了补缺语言表达漏洞的奇招,人们在脑海中模拟和演算,在极其快速的反应时间内就可以做出先今世界上最强大计算机无法做到的分析和揣度,信息传递的偏差就此产生,网络的发达也让此偏差与日俱增。此处可以举一个很形象的例子来说明语言表达的局限,梦境无法用语言确切的描绘,但却可以想象,艺术作品的内涵无法用言语表达,却可以人为主观赋予。
  • 有人言不由衷,有人词不达意,有人捕风捉影,有人欲盖弥彰。

5. 谣言的价值:

  • 谣言的本身价值和过度效益不成正比。谣言的所产生的问题并不在于谣言本身,而是其产生的爆炸性的无可比拟的影响。就像恐怖主义,至少是在过去,恐怖主义的手段是散播恐惧,而不是造成严重的实质损害。类似的,谣言的本身只是一句话,**但对于谣言的过度反应,反而比谣言本身安全威胁更大。**如果谣言的利用符合人们的价值追求,那么将发挥着极其强大的力量。正是一种种谣言,让一些在后人看来匪夷所思的事情真真切切的在历史上发生了。古埃及的法老告诉人们会得到神的庇佑,为此人们心甘情愿为法老建造了气势恢宏的金字塔,教皇告诉他的信徒他们在为正义而战,为战而死可以升入天堂,为此十字军东征的战士们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圣经》缔造的创世故事,让虔诚的宗教信徒相信来世,从而团结的构造出各式的教堂文化和群体认同,致使现今仍有很多信徒因为圣经而反对达尔文的进化论。谣言变得和重力一样让人习以为常,就好像它本该存在一样。相对的,如果谣言的利用被加以错误的利用,那么就会导致希特勒屠杀犹太人的惨剧。

6. 谣言经济

  • 社会的物质发展速度显然超越了精神文明建设,科学技术和生产工具的高速变化也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社会发展的太快了,大家的生存压力变大了,为了满足自己心里层面的需要,人们回去主观选择一些自己想要知道的信息,学习或是娱乐,大数据算法的适时出现满足了这一需求。有需求就会有市场,这时,谣言的制造者就开始刻意的迎合观众,满足他们的需求,为人们量身定做想要的,即使人们想要的根本未曾发生,他们也能轻而易举的缔造它的存在。尽管如此,甚至是明知一些事物的真实性很低,人们还是主观的选择相信,因为他们需要。影响最为严重的首先是娱乐产业,各种匪夷所思的娱乐花边新闻,坊间秘闻遍应运而生,像病毒一样成指数级的传开。如此,利用谣言的成本极低但所产生的效益很高,效率也很高。谣言经济有市场有产出有消费,形成闭环即形成了产业链。谣言接收者乐此不疲,谣言缔造者也就恭敬不如从命接受了一次次点击下,流入自己口袋的钱。记得今年疫情期间,抢购双黄连事件,在一些所谓的专家和主流媒体的认证和建议下(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人们饥不择食,甚至把牲畜用的双黄连都抢购一空。早在 2003 年非典期间,此机构也推荐了板蓝根,同样被抢购一空,同样的事件一直在发生,到底有没有人或利益集团从中做梗,发国难财我们也不得而知。

7. 知识和经验的局限:

  • 当人们只处于自己所在的社群中时,那样就会出现信息的局限性形成 “信息茧房”。每个人都只能对自己擅长领域有着较为深入的了解,而其他的信息大多来源于其它领域的权威或是一些道听途说。知识的局限性造成了观念的片面性,人们对于自己擅长的深信不疑。当人们处于一个群体时,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就会受到消弱,不善于推理却急于行动,受无意识因素支配。一个人的格局决定了意识,意识决定了处事的态度。群体认同同时也催生了固执己见,年轻人处事容易败在没有经验,而年长者却容易败在过多的经验。人们一旦认同了自己的经验,就会相信自己并一丝不苟的遵循,安逸使人们不愿去承担改变的风险,经验就固化了,没能与世推移。当然,最大的局限还是人们的性格问题,自以为是却眼高手低是你,我,他共性的问题,如果能放低姿态,在得出结论前对真相产生敬畏,那么这将难能可贵。现代教育为国家培养了有知识且温顺的公民,却磨平了人们应有的理性否定的能力。

8. 自媒体的约束力:

  • 谣言的传播很大程度上依托于自媒体平台,当然自媒体平台也可以传播真相。很多自媒体平台缺乏对知识产出的严谨性,追求产出速度缺忽视了质量,甚至连一些更本性常识性的问题都无法自查自纠。某些自媒体只负责转载和消费,不负责判断信息的真伪,究其原因是此举的成本低,回报高,并无需对此负责。在自媒体的引导下,人们思考习惯于标签化,概念化,段子化和简单化。“这个社会不缺正能量,缺的是冷静的定力。静下来思考,你就会为自己的冲动而惭愧。不要标新立异,试图让自己与众不同,更不要把自己塑造成所谓的权威。克制死咬一句话群殴的大众狂欢,用静能量对抗 “语不惊人死不休” 但坏逻辑。” 材料节选自《时评中国

(后文会持续更新的会从多个角度分析原因和解决策略,以及谣言现实意义的正面影响,此为练笔文章,如有不足,欢迎指正)

知乎用户 明镜磨心 发表

解法是追求全面的信息,了解事件的全部经过,还原语境和全文,多方求证。

以前做不到是信息沟通不畅,现在做不到是因为有的人根本不想去了解事实,他们只想找个机会开喷。

喷人是刚需,真的,我没有阴阳怪气。

但是发泄情绪需要注意渠道。

以前的谣言是直接一个谎言,现在的谣言可能就是一段被加工的信息:你说它是谣言也不对,因为当事人确实说了这么一句话;你说它是谣言也没错,因为当事人的话还有上下文。

最直观的例子,我多次提过,在知乎上马云提放下架子去做快递的那个问题下面,没有人去看视频原文,就着几张对话的截图开喷;再有就是,南京某动漫会议,一位女司长说动画制作要童趣化,一堆人开喷,但是知乎提问的时候就没把人家司长的话给贴全了,并且当我贴全了全文之后,开喷的人依然不知悔改强词夺理。

喷人是一种刚需。当喷喷人就能圈粉骗赞的时候,谁会去认真检索核对信息,寻求真相呢?但凡出了事,拿出一句 “在这(知乎)就图个乐”,便可以把不负责任的言论给推干净。

类似的问题还有一个。知乎热榜曾经有个提问,王健林开除了没有眼力见的博士。但这则消息完全没有出处,提问的是一个营销号。

当知乎亲自下场把信息剪切后提问、锁定问题禁止别人放上原文辟谣的时候,我们就能明白谣言不断出现还不断有人信的另一个原因:有的用户希望这样的谣言出现,以满足喷人的刚需;有的网站需要这样的谣言出现,以满足流量的刚需。

知乎用户 紫雪光风水​ 发表

谢邀。从根本上解决不了,这是人性。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有谣言称 NBA 在央视禁播,央视强势辟谣!

有谣言称老坛酸菜是脚踩制作,央视强势辟谣!

要想解决「相信谣言」的问题,那就从一开始就不要相信他们的任何话!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KGGMfI 发表

1,提高网民整体素质

2,加强对谣言的管控

3,加大优秀科普视频的推送力度

4,邀请专家进行直播 / 视频答疑 / 回答问题

知乎用户 汪步青 发表

解决不了的。

谣言不断出现,不断有人相信。其实应该反过来,因为有人需要相信一些东西来获得满足感,找不到这些东西的时候就会出现谣言来满足他。

新冠刚爆发的时候谣言满天飞,为什么?因为人们不愿相信真相,不愿相信 zf 会老老实实干活,因为曾经发生的事让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历史是双刃剑,它既能让人寻找方法,又会让人固执守旧。

为什么早些时候 QQ 上总会有 “转发此消息会获得一年 qq 会员” 的谣言呢?因为它低成本高收益满足了人们不劳而获的心理。

为什么每年高考的时候都会有 “XXX 准考证丢了,转发此消息大家一起帮忙” 呢?每年辟谣每年都出现每年都有人信,因为它满足了大家成为一个乐于助人的人的心理。

正是因为有这些心理需求需要满足,所以才会有谣言存在,指望所有人都有分析真伪的能力是不靠谱的,谣言止于知者也只能止在知者这里,在别人那里依然继续传播。

有些人从技术上企图制定制度来解决谣言问题,这是做不到的,因为真伪的定义并不容易,需要很多成本,甚至无法做到。比如 “量子佛学” 到底算不算谣言?你不去做实验验证,你的辟谣难道不也成了谣言?

即使辟谣成功了,把真的东西告诉大众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传播天然对谣言有利,因为谣言站在人心的一边。如果不能解决人心对于满足感的需求,造谣传谣就一直有土壤。

那么是否存在一种可能,让人类一直有满足感然后对谣言再无需求呢?

也不可能。你可以让一个人一直有满足感,或让一群人在某一段时间有安全感,但你无法让一群人一直有满足感。

因为人类就是这种动物,天然的缺失满足感,缺失理性。真相对人类个体来说大部分时候是痛苦而残忍的,选择求真是需要非常高的门槛的,所以大多数人选择了简单快乐,而谣言只是众多简单快乐的选择的其中之一。

知乎用户 不器​ 发表

谣言没有办法从根本解决,已有的办法都只是把谣言的影响尽量降低,而且效果也很可能差强人意……


接下来分享一些对于谣言人们最关注的那些问题,以及人们已有的应对谣言的办法和效果,和人们在传播谣言时的心理状态。

以下观点都来自于法国学者让 - 诺埃尔 · 卡普费雷 (Jean-Noёl Kapferer)的《谣言》一书。在此做个人简化,便于大家理解。

1. 谣言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谣言的传播结构是怎样的?

(1) 非官方性的秘密渠道传播 (这点让人们研究谣言带来了很多困难),这个渠道是反权威的。可能证明某个权威是错的可以给谣言传播者很大的心理满足。然而事实上所谓权威真的不一定靠谱。这点有助于人们更愿意相信反权威的渠道消息。

(2) 谣言的内容和新闻一样具备时效性和热度,讯息过了一段时间就贬值了,所以谣言传播一定非常迅速。

每个人在有意无意传谣时都会把自己了解到的谣言信息认为是真的或者可能为真 (即便没有确定,为了证明谣言真假都推动了谣言传播)。因为人们会把这些当成社交货币传播,形成心理的满足感

(3) 人们对于某些问题需要一个简单化的解释,绝大多数人的认识上是很懒的,这点让谣言变得很难证伪,而且很多谣言本身具备 “反辟谣功能”,让官方的辟谣反而效果不佳,人们更愿意相信 “谣言” 是真的。这点可能是个人的“非理性”,但是大多数人达成不了理性人的标准

(4)谣言是基于 “事实” 产生的,而且在传播者看来具备合理性,这让人很难区分真相和谣言,但是人们出于对事件本身的关注,迫切需要一个“说法”,而谣言满足了他们的需要。

(5) 谣言产生符合制造者的利益需求,比如制造热点,吸引流量,攻击抹黑他人……

然而事实上谣言产生是非常复杂的,很多人研究谣言是很难以下手的,人们关注点更多在于对谣言制造者做道德分析,而不是结构分析。关注与传播谣言是多么不该,而不是谣言为什么被人传播的结构过程。

谣言产生其实可能的原因很多在此再列举几点:

1. 谣言信息的来源,可能是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比方说某个学者专家,在视频、文章里面出现口误,或者有人断章取义,借题发挥,自行脑补然后传播出去的

2. 人们具备获取热点信息的强烈动机,而且这种小道消息可能是经过 “证实” 的,比如说“我一哥们在某个地方传来的可靠消息”“我亲眼看见……”,即便不是这样,谣言是牵扯到人们在意的事情,所以人们有迫切了解的动机,但是没有一个合理解释的渠道,人们就会焦虑、煎熬。如果这点不解决,辟谣可能并不能帮助到人们解决问题

谣言的应对方法:

1. 逻辑推导和理性分析,从而形成判断,但是这种判断需要人们有判断依据,和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比如说有人污蔑你偷铅笔,你如果需要证明你没有偷铅笔,你可以把你家里面很有钱,偷铅笔百害无一利来证明你没有偷铅笔的动机。

但是证明这点其实很难应对那些子虚乌有的污蔑,不然的话网络暴力也不会那么猖獗了。

2. 还是建立一个较权威第三方的渠道

比如谣言粉碎机、是真的吗?这类的科普节目和渠道。但这只是让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扩宽了而已,并不一定完全粉碎谣言。

3. 抛出其他热点,加速谣言的时效尽快过去,吸引群众注意力

以及其他冷处理手段。只是淡化影响,没法根除

4. 立法

比如危害公众安全罪等等

法律的鉴定困难等问题

暂时写到这里了,有时间再追更!

知乎用户 王飞猫 发表

” 通过 XXX 手段,能从根本上解决「谣言不断出现,还不断有人相信」“——这种手段本身就是谣言

谣言的本质就是**【谎言】**。

请问你是 “上帝(god)” 还是“玉帝” 啊?

不对啊,我还说错了 “玉帝” 根本没这能耐,要是有这能耐就不需要分三界,地狱出,建 “钩舌地狱” 了啊。所以应该是“道祖”。其实呢,连上帝(god)和道祖都做不到。

谎言又分为两类,一类是主观谎言,二类是无知谎言。

一类是典型的我为某种目的而制造出来的观点。

二类是典型的我以为我自己知道而传播的观点。——这个才是重点,二类的存在意思是:人不具备【全知能力】。

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OK?

客观规律里面就有一条 “谎言”,你想要靠人去解决“谎言”,那你只能树立另一条“谎言”,但“谎言” 却不会消失。

正如 “肺毒之李医生被辟谣事件 “,官方出面辟谣,然后发现原来不是谣言。你怎么处理啊?人是有自保心理的,一旦谣言对人身安全存在某种暗示时,人会选择” 宁可信其有“,除非其自身就是业内人士,知道那是违反基本理论的。——如” 吸烟防 sars,灭新冠那种 “,如医生对此的评价可能是,弱化自身体质,更易染病。我一个知识分子,我不知道弱化这回事是不是必然成立,但我知道这叫同归于尽,死人也不会染病的。所以,我不管这谣言真实与否,但我不会去这么干。

可以说,你不想 “谣言” 诞生,那根本就不可能,除非你利用【信息筛选】强行把所有权威不认同的言论都归为谣言并删除,以及处罚。但你还是无法处理【二类谣言】,它能让专家变成砖家。

【谣言不断出现,还不断有人相信】,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按上述那种【信息筛选 + 处罚】,那极可能发展成【谣言不断出现,还不断逼人相信】,结果连事实都没人信了。

没有做过实验的人,只愿意信其愿意相信的消息渠道,如专家、权威,甚至是自己脑补出来的结果,这是很正常,也很正确的举动,这里面蕴含最大的问题是得出二类结论后逼着其他人去信。

如果你说,有一种方法能永远杜绝谣言,那我情愿谣言多一点也不会支持你那鬼方法。

知乎用户 黑白 发表

有,只要核平全世界,人类灭亡了,自然也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谣言本质上与真假无涉,而是信息渠道问题。只要有人类社会,就必定有更多的信息渠道。

认为可以靠 “科学” 解决问题的,那么请回顾一下“有限人传人”、“双黄连”、“能明白”。

知乎用户 何建飞 发表

古人都知道,流言止于智者。什么叫智者?大概是智力与智慧都不错的人吧。智力这东西虽说天生的。但都是人类,上限可能不如别人,下限总要有吧。那么智慧呢?肯读书,读正经书,正经读书,总会有收获的。

传谣最厉害的是哪些人呢?就是读书不多,却觉得自己智力不差,一心想当个智者的。这种人的产生,过去是历史大环境问题,这不受个人主观意志左右,所以等他们传不动了,也就自然解决了。可如今呢,九年义务教育都普及了,还信那些小学生都不信的东西。定个浪费国家资源罪,发配西伯利亚种土豆算了。

知乎用户 王东来 发表

根本的办法其实是增智慧。

不管你是学习也好,观察总结也好,不断的通过这种形式让自己的智慧增加,你就不容易被谣言骗了,如果全体民族的智力水平增加,那么人们就都不会被谣言欺骗了,这是目前为止最好的解决谣言问题的方式。

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疯狂的石头》里黄渤等人扮演的贼在电车上表演易拉罐骗术,通过伪造易拉罐中奖的方式,欺骗其他人。然而在电车上没有一个人相信他们,难道是他们的骗术不高明吗?恰恰相反他们的骗术很高明,但为什么电车上没有一个人相信他们呢?因为曾经有一期《焦点访谈》就专门讲过这个易拉罐骗术之后,全国各地电视台都反复播放这个易拉罐骗术的桥段,让几乎全国看过电视的人们都记住了这样一种骗术,所以当黄渤等人再用这种骗术的时候,所有人都不相信了。

对于从来没见过这个骗术的人来说,这样的骗术非常高明,使他们几乎分辨不出真假。但你一旦通过学习和了解知道了这骗术的运行逻辑,哪怕只是看过这个骗术的揭秘,就不会再被这样的骗术欺骗了。这就是增智慧能够抵御谣言的一个最好途径。

当然让民众的智慧增加这种做法并不容易,而且有些时候往往会适得其反,所以如何把握这里边的度,就是执政者应该考虑的问题了。

对于我们平头老百姓来说,擦亮双眼保持清醒,就是对付各种谣言最好的方式,所以还是要做好准备才行。

知乎用户 莫凡​ 发表

早几年跟人吃饭,那些 50 多岁的大爷们说李连杰去世了,我当时真是鄙视的要死。他们的朋友圈封闭到令人窒息,一群老头老太在那里嗮各自写的毛笔字,还有人专门讲养生的,随便一听都知道是骗人的,可是他们就是相信,你是没法想象在信息如此畅通的时代,他们居然被大数据了,有点人还被人肉大数据了,他们被封闭的圈子锁住了自己的认知,所以没办法他们已经被锁死在了低纬的生态系统里面了,原来锁住了信息也可以锁住人类的科技进步。

知乎用户 宅某 发表

六七年前,我在某论坛当管理员。

论坛里出现过一次不愉快的事——其中一个管理员(性别女,和我同龄),和我一开始关系不错。但后来她带节奏挑拨论坛内发生骂战,我就很生气,把她投诉掉了,从此再不往来。

过了一段时间,突然出现一群人对我进行人身攻击,而且多数是女性。

后来我用了一些怀柔的方法,从一个十三四岁的小丫头嘴里撬出了真相:

有人在一些网友群里暗示,她和我是情侣关系。我举报掉她是拔吊无情不认人,为了自己要在论坛里一手遮天。

我 tm 直接黑人问号脸:我在论坛里一手遮天能怎样?又没人给我钱花!没有丝毫利益的义务,怎么还扯出政治斗争的事儿来了?我上网是为了当官瘾来了?我要是真有这瘾,我早就申请知乎仲裁官了。

这么扯淡的造谣,都有年轻人信。

更何况那些消息闭塞,辨识率低的老年人。

自从这事儿之后,再有什么明星之类的破事儿,我从来不评价。网上的瓜那么多,各种热点新闻,我都很少去评价。

知乎用户 倾人城 发表

![](data:image/svg+xml;utf8,)

这题我会

知乎用户 潇湘承影​ 发表

现代社会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谣言产生的能力,现代社会也没有从根本上阻绝谣言不断有人相信的能力,原因如下:

私心作祟式的谣言,为了牟取利益而欺诈游戏,只要人杜绝不了杂念,这类谣言就有生存空间;

囚徒困境式的谣言,这是针对人与人在本质上不能相互信任的攻心计,一旦陷入这种谣言的环境里,一个人即使知道是谣言也多会选择相信谣言,因为他知道人性更靠不住;

光怪陆离式的谣言,这类谣言的产生我分不出是言语的魅力还是想象力太丰富的缘故,就是人们对一种生活的现实事件不断地 “添油加醋”,时间越久说的人越多故事越像那么回事,无法亲身体会真相的人就会被笼罩在这种谣言的迷雾中;

光明正大式的谣言,这类谣言通常由社会具有广泛公信力的权威发布,出于什么原因和目的不用理会,总之不仅存在还很普遍;

穿越时空式的谣言,大家似乎都知道科普的好处,但在有些问题上的科普 2000 年版、2010 年版、2020 年版于结论上是不同的。由于信息的积存是模糊时间的,导致以往科普出的概念可能会在当下流行起来;

真假难辨式的谣言,谁也证明不了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有龙、鬼、外星人什么的,虽然可举证存在的事件皆被证伪,但只要人相信这种东西存在谣言就会在人心上流淌。

现代社会有扼制谣言产生及传播的能力,原因如下:

社会里有崇尚正确信息和知识的环境氛围,只要你愿意解释且解释的明白,观念性的谣言是很脆弱的;

打碎谣言是重塑他人的思想观念,不仅需要最新的事实观察结论,还需要率先在人心中树立出 “伟、光、正” 这一值得信赖的形象,教人愿意相信愿意改变;

结束鱼龙混杂的全民科普时代,应以更专业的组织机构抑或背负相应责任的专业人员来科普,由于这种方式会缩减掉科普的广泛性,可以由国家的形式在手机上预装科普、辟谣这样的一个公共平台;

提升全民教育水平,培养个人的思辨能力,不盲信、不盲从,对待具有社会性影响的言论,要能学会搜集证据和听取意见以及批判正反两面的看法。

知乎用户 Anonymous 发表

初级参考手册:《1984》([英] 乔治 · 奥威尔)


马亲王的银河奖作品《寂静之城》可以作为进阶参考手册。

知乎用户 胖胖又壮又帅 发表

前进的道路上难免出现各种问题,不要过于担心,我们解决得起!

首先,我们就把提出问题的人解决了。

给我们信心,对我们要有信心,也只能有信心。

2020 年 7 月,河南一位不法分子出于蓄意制造恐慌、引发社会混乱的心理,在微信群中散布有关新东方村镇银行的不实信息

为了及时稳定社会情绪,避免诱发更不可控的后果,河南警方迅速将造谣者抓获,并及时发布通报,请广大群众不信谣不传谣。

区长王彦涛也明确表示,开封市新东方村镇银行是经正式批准设立的合法金融机构,是人民银行存款保险的投保单位,存款人的各项权益均受国家法律保护。银行目前经营正常,资金充裕,足额缴纳了存款准备金,支付能力充足,能够完全保障储户存款安全。

然后,2022 年,我们正在解决其他提出问题的人。

然后,我们将最后解决问题。

知乎用户 不语与不眠之前 发表

科学是怎样败给迷信的》的译者序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Gl68Ps 发表

只能说明地球人就这点水平了

知乎用户 Leon Xue 发表

没有可能解决。

很简单的原理:科普没有利益,造谣有。

知乎用户 老董 发表

若要让科普的声音盖过谣言,这需要科学家、教育工作者、科普工作者共同努力,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和鉴别能力。

但是,不能从根本上根本上解决「谣言不断出现,还不断有人相信」的问题。因为这是人性,人总是倾向于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堵不如疏,打压不是长久之计。

谣言就像洪水,天降大雨时洪水自会到来,这是自然规律。建造水利、加固堤坝,使洪水不至于造成大的危害,也就是了。

至于科学领域上的不同声音,不能一概称为谣言。人的认知能力不同,看问题角度不同,所以有些人的看法会很幼稚,甚至在行家看来会很荒谬,但是科学本来就是曲折前进的,今天公认的真理,将来也可能被修正;今天的权威,将来也可能变 “砖家”。以前讲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现在不咋谈了,但还是要给不同声音一丁点生存空间,哪怕是做个靶子、做个反面教材,也好过一潭死水。

知乎用户 曲有误周郎顾 发表

居然是 2020 年的问题

回想那时的我还是个小粉红

知乎用户 千里未来 发表

陈院士提的问题啊,而且还正好也是我在研究的东西,本来想写一篇论文的,但太麻烦了……

算了,直接说结论吧:

要想解决,不能依靠辟谣,只能依靠改变所有人的思维,让人们从单向判断思维改为蕴含保留意见的双向判断思维。
但如何改变,这是个问题。一个可能的方向是,验证式教育。

注:

单向判断思维:如果认识到『如果 A,那么 B』且 B,那么就相信 A。从 A 到 B 的单向。双向还包含从 B 到 A,若不可判断就保留意见。

验证式教育:不以知识点为结论,而以『知识点得到验证』为结论的教育。小说与游戏都是验证式教育,只不过当代小说游戏中被验证的知识都无实际意义,但未来改进后的验证式教育或许可以成为全民思维优化的方式。

知乎用户 Burgundian 发表

那不如解决全国每个班级里的不及格现象,及格标准不能更改。

一个社会有大量的蠢人,是个必须尊重的现象,不应该假装惊讶并回避。

知乎用户 云悠水澈 发表

真和理不是现成的,语言、道理中还包括利益和权利。古人都知道一个药方 — 开明,开指的就是让人去看,让人说话,那么,虽然达不到所谓的真理,但能不断地更接近公共的权衡和利益,祛除其中恶意的欺诈。公共、共识,就是指更多的人。

实际上,我们现在所已知的真和理都只还能说是一种共识,即使物理科学,也只是有些更客观些,有些更主观些,远达不到绝对。这些共识的历史来源有很多强权,包括所谓智者,其中有的只是善意的追寻探索,有的却包含恶意的欺诈和权利。

谣言不可能止于智者,甚至最多、最大的谣言来自于一些智者的权利,这是几千年历史证明的。谣言只可能止于公众的平等和开放,不断祛除、压制其中恶意、自我的部分,以达到更明晰、更美好、更善良、更普遍的共识、和众人的权利。

我们能达到的真理是动态不完全的。

广告:为什么树形笔记有助于高效的学习、积累、进步?

知乎用户 希格斯玻色子 发表

科普也很难!我喜欢听科普,天天听。我推荐别人听,别人都不感兴趣。我强制放给他们听,他们一会就东张西望,或者玩手机,有的更是睡着了。我认为无解。

知乎用户 adg9q​ 发表

其实这里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科学院把这些东西称为谣言

把科学上不成立的东西定性为谣言,本身就会巩固和激励谣言。因为在中立的第三方看来,那不是 “科学上不成立”,而是 “科学院的人讨厌”。

如果你称其为传闻,结论做到 “不符合现有的科学认知” 为止,你是中立的、客观的、抽离的,你是个裁判员;

如果你结论做到 “这是错的”,“这是骗人的”,定义为 “谣言”“惑众”,你就是下场博弈的一方,你是个运动员——而且还是一个为了赢不惜罔顾科学的运动员。

因为科学的结论只能做到 “不符合现有认知” 为止,不能再越此雷池一步。

而 “不符合现有认知” 不能严格的等效于确定无疑的“假的”“错的”。

再往前迈一步、迈一厘米,就不是科学了,而是 “挟科学权威以令群氓” 了。

兽人绝不为奴!

知乎用户 奥利给精加工 发表

没可能解决。

因为谣言通常很抓眼球,而真相往往枯燥无味。

知乎用户 柔王丸 发表

这个基本上很难,因为谣言这东西得以传播,有以下几个原因:

1,科学素养和知识量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成线性比例。 科学素养差,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分不清 “科学问题” 和 “立场问题”。德先生和赛先生从五四运动时就来到中国,然而直至今日,绝大多数人仍然不能让两者分工明确。

2,网络的去中心化影响,让多数人潜意识里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自我省视,自我立场倾向过度强烈。所以,在对待意见上,只求认同,不求客观。这种人占了多数比例后,整个信息传播环境变得恶劣,客观见解得不到有效传播。

3,通识教育对国民启智的效果不足。我现在很理解为何小学最初,最重要的两门课是语文和数学。因为这两门可以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提升人类的两大基础能力:信息理解和表达能力,逻辑思考的能力。然而对于大多数人,还是应试的多,学到的少,潜移默化被改变的更少。

4,谣言或者其它反科学的东西,具有巨大的生理诱惑因素。 本质上,这类东西,尤其是有商业利益和政治利益的,都是精心设计的陷阱,它们针对人生理情绪上的弱。陷阱是什么?就是前面放块肉,下面有个坑。当你看不见坑时,你得和想吃肉的本能对抗,才能避过陷阱。这对多数人来说要求都是过高了。多数人的理性大脑对抗不了哺乳脑

5,科学传播,科普的东西,缺乏足够有力的经济支持。, 媒体经济的今天,流量为王,不管是好流量还是恶流量,然而恶流量因为刺激了人的恐怖反应会得到更大的传播,所以恶意传播的东西更容易受到资本青睐。这个原因和我第二条说的去中心化的影响两条是互为影响,加深加重了恶性循环的。

知乎用户 伍陈璜 发表

谣言也存在类似生物界的 “优胜劣汰” 过程,大部分谣言都没得到有效传播。因为信息传递的通道和受众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只有少数在恰当时间以恰当方式呈现的谣言得到了传播和壮大。也是由此,它们是最强大的谣言,哪里那么容易被击败。

知乎用户 无离江湖​ 发表

谣言止于智者。那么问题来了,到底谁才是智者尼?

在这个大数据时代,网络极其便捷。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多样又丰富。但随之而来的一个困扰是,在这些大数据里如何去伪存真,筛选获取有用且真实的信息。

这成了一个难题!

自媒体、网红的兴起,为了赞赏、博眼球、蹭流量和热度,不惜一切代价甚至冒险做一些低级趣味、十分危险的表演及活动。

甚至很多官媒在转发新闻的时候,不经调查和考证只顾热度,从而散播谣言甚至混淆视听。以讹传讹的情况数不胜数。我们时常看到很多新闻剧情的反转,归根结底就是这么来的。

有些官媒比较草率,而自媒体人的素质更是层次不齐。很多事情都是捕风捉影,片面报道、故意捏造的情况也不在少数。

再加上网友们的猎奇心理、看热闹不嫌事儿大,这些都是辟谣路上的阻碍!


知乎用户 一围篱笆闲 发表

无法解决。

所谓谣言就是不真实的信息,而这个判断过程需要大量信息支撑,需要大量精力。精力的有限才是无法突破的问题。

知乎用户 查无此人 发表

因为人们需要 “不过脑子” 的东西。越追求科学和严谨,就越是远离这种需求。

凡是主张什么,提高素质、加强教育和宣传的,都是南辕北辙,等于说 “需求可以被消灭而不是被满足”。

这事儿就应该拿出和谣言一样的厚颜无耻的劲头,去他妈的科学严谨,只要 “廉价七成正确” 就可以,用科学的谣言(大误)去取代不科学的谣言。人们需要耸人听闻不过脑子的东西?满足他们,拿出 UC 震惊部的劲头,把正经内容打扮的花枝招展,四处大派发即可——————震惊,一氧化二氢有害健康 (͡° ͜ʖ ͡°)

虽然和谣言比赛语惊四座蛮为难的,但是在 “不动脑子” 这个市场上,哪怕只有一部分有价值的内容在流通,也比较拱手让人全部送给胡说八道,要强得多。

知乎用户 LEWISfromCQI 发表

事实只有一个,声音可以有一百种,现在,你们还认为健康的社会不应该只有一种声音么?

知乎用户 专注问答 发表

谣言是极少数人蓄意捏造的,有很强的目的性的,一般而言都是少部分人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而编造出来的舆情信息,从而影响公众,影响一部分决策者或者竞争对手是自己得到实际意义。

谣言不会无缘无故的产生。它的特点是具有具体性,也具有模糊性,在传播的同时给了人们发挥的空间。谣言的消失,可以分为自然消失和人为消失。谣言的自然消失有两种情况一是传播者的兴趣减退了,二是被客观事实否定了。谣言的认为消失,一般都是相关部门的介入,强力正本清源或者切断传播途径,以达到谣言消失的目的。

谣言有时候不光对企业产生恶劣的影响,还对社会和政府产生恶劣的影响,在日本福岛核事件以后,就有谣言传出中国的食盐收到了核辐射污染,迅速引起了公众的恐慌,并且还形成了食盐的抢购风波,后来官方出来回应说我们的食盐来自矿盐,大多产自青海省,而不是海盐,才得以停止食盐的抢购。

公众恐慌的根源在于信息的不平衡、不确定以及信息不对称。在突发实践中,人的心理有很强的自我调试、自我修复能力,无论风险多大,人们对确知的风险是比较从容的,而真正容易公众恐慌的是对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感。只有抓住了这一点我们在应对谣言的时候,我们就会根据公众最基本需求快速的发出公众最需要的信息,以达到防止和制止谣言的继续传播。

知乎用户 一个东亚懦夫 发表

谣言肯定会出现的,也肯定会有人相信的,能够识别出谣言本身就是一种能力,不是所有人都具有的,你只需做好自己,让自己能够分辨出哪些是谣言,哪些是真言就好了,那些传播真理的人,你们就做好自己,传播真理,传播真言就好了。

知乎用户 Sindax Xiong 发表

我都不说独立思考的能力的。

就希望他们造谣的时候,精明的他们能够好好算算价格。

1 比如,棉花收购价格是 5 元每斤。

鸡胸肉,差一点的,也就 3-4 块钱。

多亏?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8MArDn 发表

谣言止于智者

最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面对谣言不断出现,我们应该学会以下六点

首先学会反思。

俗话说,无风不起浪。听到谣言,首先要反思一下自己哪些方面做得不好了。

保持沉默是金。

很多谣言,经不起推敲,时间一长,大家自然都不相信了。所以,没有必要锱铢必较,因为很多散布谣言的人,都不值得搭理。

持续改进自己。

谣言不可怕,有的闲言碎语,可以提醒自己,帮助自己改正一些小缺点。让自己变得更好,那些说你坏话的人自然会销声匿迹的。

多和别人交流。

谣言的起因,和信息不透明,交流不畅通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你能够保持开放的心态,经常和别人交流沟通,及时了解很多信息,造谣者就不敢兴风作浪了。

通过朋友回应。

被谣言攻击的当事人,不宜直接反击,可以通过相信你的亲朋好友给你做成回应。

拿起法律武器

传播谣言的人,都是一些有着阴暗心理的小人,做的是见不得人的勾当。没有一个人敢于站出来和你对证的。关键的时候,要敢于拿出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只要你勇敢地站出来,那些人就会逃之夭夭的。

好人一生平安

素材来源于网络

知乎用户 桃源闲客 发表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找到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然后才能寻求解决的办法,还有个前提,就是得把真实的传言与真正的谣言区分开来。

什么是谣言?**《辞海》中的解释是:没有事实根据的传闻,捏造的消息。**通常是以传闻的形式来人传人,若是没有这件外衣,谁还会去相信谣言?

就其内容上讲,谣言经常是伪装成传言。**那么传言又是什么东东?《辞海》中主要有两种意思,一是指出言、发言,二是传令、传话。**直白点说,就是有源头的话语。

**《辞海》中对传闻的解释是:非亲身经历,而出于他人的传述。**也就是说,传闻有一定的可信度,哪怕是道听途说,总算是亲耳听到的,也能够追查到源头。

由此大致可看出,进行传言的人,是要为自己的话语负责任的,一般当事者不敢瞎编乱造。一旦变成了谣言,被人寻根追查、追责,其后果就会相当严重。

编造谣言的人,通常会心虚,害怕谎言被戳穿后,各种惩罚就会找上门。于是要想传播谣言,就得采用更加隐秘的手段,比如用张贴匿名小广告、小海报的形式,让人不容易去追根溯源

最难办的是中间一大坨接力传闻的各色人等,分不清信息源的真假,只当传声筒。传闻对他们而言,就像是吃哈密瓜一样,既满足了好奇心,又图了个嘴爽,关键是不用承担什么责任。

对于社会的治理者来说,他们也需要这中间的一大坨子人,去传播从他们嘴里传出的信息,只有这样大概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这样一来,各种谣言就会很随意地夹杂在传言之中,经过大众之口再传播给大众,最大多数不明就里的民众,如何分得清什么真假,一股脑信了就是。

有鉴于此,一方面从严从重打击谣言制造者,提高其造谣的成本。另一方面则是尽量提高各种事件的信息透明度,使吃瓜群众能够得到尽可能准确的信息。

这样或许能够降低谣言危害的程度,从而慢慢杜绝谣言的滋生蔓延。最忌讳的问题应该是因噎废食,采取大面积的禁言、噤声,最终搞得是风声鹤唳,则社会危矣!

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知乎用户 观照者 发表

只能从制度机制上解决,比如国家设立一个权威的发布平台,把这个平台写入法律或建立常识,人们听到一个重要的关于科学或某些信息的时候,很自觉的去查询这个平台确认。重要的信息才在这个平台发布其它不用。

为什么这样,因为谣言止于智者,智者是具备信息优势的人或者从大量复杂信息中筛选总结归纳出正确结论最终结果信息的人。人性导致人们是从众的,如果不从智者信息信息权威上下手,那由于信息差,就会导致必定出现少部分是智者大部分是愚者,愚者从众这是必然的事情,人性的东西没法根本上改变。

至于权威发布深入人心平台的搭建可以资源整合简单实现。比如当科技部发布每一条信息时,或者重要新闻信息发布必须在前者明显申明可在某某权威平台查询,否则伪造不可信。让这种真实深入人心,当你听到一个新闻时第一时间是辨别有没有申明是否真假,知道去哪查询验证真伪,人人都变智者。

而这个平台应该国家牵头独立于其它部门,为了尽快出效果和节省资源,可以和当下最广为人知的平台合作,比如抖音,百度,知乎,所有热门影响大的 app 设立一个入口,法律严苛规定必须接入口。这样每个人第一时间就可以查询真伪。

当大家在关键新闻信息结果上都不具备信息差,都变为智者的时候,那谣言就止于智者了!

知乎用户 奥特瓜 发表

m 谣言总是不断重复,如何让科普的声音盖过谣言?

这句话是不可能实现的,不断重复意味着不停止,盖过是不存在的。

就好比隔壁小区拆房子噪音不断,你选择把音响开到最大,即使你的声音盖住了隔壁的噪音,但是噪音并没有消失,只是你附近听不到。离拆房子近的地方的人还是会被噪音影响,所以要处理的不是我们覆盖的声音不够大不够广,而是应该从根本上处理掉:只要不拆房子就没声音了对吧?

(打个比喻别较真)

那么回到问题,谣言对吧?

网络实名制,谣言发现就枪毙╮( ̄▽ ̄"")╭

简单粗暴,不给发谣言的第二次机会,杀一个少一个。

发错的也枪毙,转发的也枪毙,认为是对的但是不对的也枪毙,但凡错了全枪毙。

先不要考虑合不合理,就问这么来且能完全落实的情况下还会不会有谣言?

这种情况下不怕死的很快就死光了,就剩怕死的,怕死的也就不乱来了,因为怕死。

于是乎谨言慎行 ( ̄▽ ̄)

有人说:你这不是限制言论自由么?

没限制啊,随便发,发完发错了就枪毙而已。

现在这么乱就是因为造谣传谣的成本低,低到没什么成本。并且转发这种二次传播的基本也没什么事,即使有事,也没有这些凑热闹的什么事。

那么只要罚的够狠,落实的够到位,谁敢搞。

也不用枪毙那么离谱,严打呗,见一个抓一个。老百姓罚个十万八万,集团作案往死里罚,既能打击犯罪又能创收┑( ̄Д  ̄)┍

知乎用户 朵朵他爸 发表

因为所有的谣言,都有一个特点:结论特别符合特定人群的心理。。。

拿一个我老妈转发给我的:因为火星的小恒星临近地球,所以请在 XXXX 年 X 月 X 日凌晨 0:30~3:30 之间关闭手机。。。因为,(巴拉巴拉巴拉)。。。

见鬼了!我老妈是 1966 年哈工大铸造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好吧!理工科本科毕业,居然会相信这个。。。

太阳系里出现第 2 个恒星是什么结果?整个引力系统全玩淡了好吧。。。大家早死得翘翘得了。。。关不关手机有什么关系?

但我老妈就相信这个。。。因为她认为手机肯定是对人不好的。。。所以晚上关手机没什么不好的。。。然后至于火星小恒星这些的。。。她根本就没看!

这就是典型的用正确的结论(或者看起来正确的,或者看起来符合你心意的)去覆盖错误的论据。。。然后这玩意儿你要是看多了,听多了,习惯了。。。好了!人家说什么你就信什么了!

同样,所谓 “不吃早餐就等于吃屎”。。。

拿脑袋仔细想一下好吧!屎是什么?进了大肠才能被称之为屎。。。然后大肠把里面的水份回收(不回收你就拉稀了)。。。但无论你吃没吃早餐,饿不饿。。。你的大肠也不会出现小肠的功能去吸收营养,你的大肠也不会反向蠕动将屎运回小肠。。。

(!!!上面这段曾经发在 以下视频的评论区。。。居然被删了。。。)

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谣言经常给你一个你喜欢的结论。。。让你忽略谣言所采用的论据和论证方法。。。但最关键的是:

谣言希望你盲信,谣言不愿意让你有思考的可能。。。。

所以要解决谣言的问题,只有一个办法:多思考!

知乎用户 皮卡战车 发表

在我国,什么样的东西算谣言是一个玄学问题。

一方面,一些直接触及敏感领域以及影响某些地方或部门领导前途的话题,比如今年年初的病毒,比如鸿茅药酒,即使说真话也有被判定为 “谣言” 而遭受惩罚的危险。

而另一方面,一些货真价实的谣言,比如广东有三十万黑人,比如中国艾滋病增长主要由非洲留学生贡献,比如山东大学 “三女陪一男”,比如美军开车进入叙利亚盗取石油资源,却很少见有关部门出面打击。这其中有些是因为不够敏感有关部门漠不关心;有些是因为可以打击敌人,有关部门乐意看到它传播;还有些是因为谣言的攻击目标恰好可以充当一个替罪羊的角色,起到转移视线,掩盖真正问题的作用,有关部门不仅不会出面辟谣,甚至会阻挠被谣言中伤者破除谣言的举动。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 “谣言不断出现,还不断有人相信的问题”?最根本的一点是,有关部门应该摆正心态,不要把所有对自己不利的言论一律打为 “谣言”,也不要放任对自己无害甚至有利的谣言传播,做到不造谣不传谣认真辟谣,履行好为人民服务的职责。

知乎用户 税了然 发表

如果你对人性有深刻地洞察,那么就不要企图从根本上解决谣言的问题。 如果讨论如何减少谣言,办法两条。其一是源头,其二是传播。解决源头就是严惩造谣者;解决传播就是提高民众的素养,切断谣言。只要有了源头就会有人传播,所以解决源头更重要。

知乎用户 毛球 发表

谣言止于黑粉,智者制造谣言

知乎用户 阿道 发表

先说结论,谣言的本质是故事,而故事最大的敌人不是真相,而是更加有趣的故事。

咱们这些科普的学者、官方的媒体,在辟谣的时候常常都有一个误区,就是会觉得有谣言,那咱就拿出证据辟谣咯,铁证如山,你总该相信了吧?

证据这种东西,经不起无限制的质疑的。我举个例子,以前肯德基就被传过一种谣言说,肯德基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就发明了一种激素,能让一只鸡长出六条腿,这样它就能卖出更多的鸡腿。

这谣言一传播,消费者都吓死了,都不敢去吃肯德基的鸡腿,那毕竟是「怪物鸡」的腿啊,谁敢吃?肯德基当然得做公关啊,就请记者拍自己的养殖场、屠宰场、监控自己的生产过程、全部公之于众。

肯德基觉得这怎么也得铁证如山,洗清嫌疑了吧?结果根本没有,大众提出了更猛烈的质疑,「你肯定暗地里还藏了一个工厂!」「你这记者是托儿吧!」「你这分明是自导自演!」

你看?只要想质疑,想杠,总能找到理由来否定你的,而且这些质疑你还没办法拿出所谓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清白——因为逻辑上,你没办法证明自己没做过的事情,你没办法证明自己没有另一个隐藏的工厂,你没办法证明你没发明那种怪咖的激素,这叫「证有不证无」。

可大众哪管什么逻辑,他们就跟着直觉走。肯德基作为一个公众品牌,肯定不能说什么清者自清啊,再不想办法生意就没了。

你猜它最后怎么着?

肯德基最后想了一个很漂亮的说法,它的负责人跑出来说,「我们肯德基,如果有这么厉害的技术,能让鸡长出六条腿,我们就不止拿来卖鸡腿了。」——你可以顺便脑补一下,他讲这句话时那个腹黑阴险的表情。

这话一出,还真把观众唬住了。对啊,他真这么牛逼,应该做出更加为非作歹的事情啊,还只卖鸡腿那不就太傻甜了吗?

肯德基就是反其道而行之,它不再说自己有多么清廉多么正直,而是在大众脑海中植入一个更加吓人的故事——我特么早就想弄你了,只不过现在碍于没有手段而已。

从结果来说,观众被后一个更加骇人听闻的故事影响到,反而不再相信前面那个故事(谣言)了。

所以,只有魔法能打败魔法,只有更加有趣的故事,能破除原本故事,只有更加骇人听闻的谣言,才能破除谣言。

当然了,我不是说那些科普的学者,为了辟谣反而要去传播谣言,而是要把真相用更加有趣、更加有传播度的方式讲出来,才有可能抗衡谣言。

我最后举个例子啊,今年疫情的时候,很多人都在抢板蓝根,听信谣言说板蓝根能治疗新冠疫情,那些学者就在科普什么成分啊疗效之类的,大家反而不怎么听,那索性不如学学肯德基,危言耸听一句——

「你们觉得板蓝根能治新冠?如果板蓝根真的有效,还轮得到你们抢吗?资本家肯定早就连夜收购囤积,国家也会立刻下禁令强制收购送到武汉了,怎么可能轮得到你这个小小的平民百姓?」

知乎用户 六华 发表

这个只有一次出现一个问题,一次解决一个问题,每解决一个问题,然后就又多了一份可以被别人引用与借鉴的材料,进行科普了。(这当中还要确保科普有足够大的权威性、客观性,不然到时就被别人调侃的)

同时提升在校学生的基本科学知识素质,学生把基本科学知识掌握扎实了,将来他们面对谣言,就会更好的利用所学的知识去识别谣言的。

至于进入社会的大众一般没有太多时间认真分析谣言真假,本着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原则,“万一是真的呢”,这也是最节省时间的方法。

所以,科普工作者任重而道远!

知乎用户 汪萌 发表

胜败乃兵家常事,搞错甚至搞反情报是十分正常的,哪怕海量专精确算亦不能免。。。

不信?

——堂堂超级大国,NSA 监听全球,无数大儒著作等身,不还是被中国崩溃论忽悠得颠三倒四。。。

所以本质上不可能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否则,中国八成已经亡了。。。

建议:开 源 情 报 分 析

知乎用户 一狗尾草 发表

一直注意到,人们对大自然对生态对多样性很少关心,简单说,几十万种植物,上百万种动物,还有菌类,人们知之甚少,很少注意。这方面普及太少太少。
大众关心了,生态会有效改进。

知乎用户 呵呵​ 发表

任何犯罪,如果犯罪成本低到可以忽略,那么就一定会多到无法处理的地步。

我们反其道而行之即可。

知乎用户 张家湾湾长 发表

因为谣言大概率是真的。

知乎用户 很无名少年​ 发表

最根本的做法就是提高大众的信任度。

或者换个角度说,不要总是寄希望于消耗信任度来解决问题。

最开始的时候,谣言出现,大众将信将疑。

然后发布了反辟谣和澄清的传闻,大众放下心来,相信这是谣言。

结果谣言真的发生,变成了现实,大众意识到自己受骗,信任度下降。

后来,谣言出现,大众同样将信将疑。

同样的,很快反辟谣,澄清,追究责任之类的话就会出现。

但这时,大众对这些澄清也已经将信将疑,因为之前的谣言都变成了现实。

结果谣言又一次变成了现实,大众的信任度再度下降。

事情发展到最后,谣言出现的第一时间,大众就会相信谣言是真的。

反而那些很快出现的反辟谣和澄清,大众会认为是假的。

然后在一次又一次谣言变成现实的体验中,大众不断强化 “谣言就是事实” 的观点。

而澄清言论已经失去了大众的信任,甚至会变成诸如 “律师函警告” 之类的段子。

这是从大众的视角进行观察的。

如果我们从辟谣一方的视角进行观察,情况可能是这样的。

1. 事实发生,而且可以预见会造成负面的社会影响。

2. 掩盖事实,发布澄清言论,以自身信用为担保,让大众认为事实是谣言。

3. 证明所谓谣言其实是事实的证据越来越多,辟谣的言论开始站不住脚。

4. 决定性证据出现,或者事实造成较为明显的影响,辟谣言论已经藏不住。

5. 被迫承认谣言其实是事实,反辟谣或者澄清有误,道歉并承诺消除影响。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如果真的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关键的是 “不要做”。

要知道现在的网络十分发达,文字,短视频等各种渠道可以随时记录下身边的一草一木。

这种情况下,眼见虽然不一定为实,但至少不为虚,只要不是断章取义或者恶意剪辑之类的做法,所谓的谣言基本都有一定的说服力。

而且大众并不是吃饱了撑的,除了少数想借此爆火赚钱的人以外,绝大部分人没必要因为谣言咬上和自己毫不相关的人,大家也都知道造谣现在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更何况,谣言涉及的主体可能比自己势力强大的多,比如可能是某个集体,或者某个粉丝众多的大 V 之类的人物。

所以关键还是在于,不要做那些有明显负面影响的事,不要逾越红线,然后让好印象在社会传播,逐渐恢复大众的信任度。

如果自己没有做,身正不怕影子斜,随便怎么辟谣澄清都底气十足,剩下的只是还原真相的问题。

否则如果自己做了,辟谣只是掩盖事实的临时性做法,谎言总有一天会拆穿。

所谓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这句话是同情维护那些没做错事的情况。

如果有人做错了事,还借这句话维护自己,那就变成 “辟谣一张嘴,真相跑断腿” 了,这就是另一番故事了。

知乎用户 宅狼 发表

因为很多人其实并不是真的相信谣言,而是想要利用这种谣言去证明自己认为对得事情。所以无关谣言的合理性如何都会被人利用的,人们会故意忽略掉里面的问题。

知乎用户 今天 发表

只想说,现在网络发达,但是真假难辨。

太多太多冲击底线的 “假” 让人应接不暇

真害怕万年以后的考古,研究出来的都是假的

知乎用户 QUEEN​ 发表

如何定义谣言?事实证明,真相可以被媒体舆论控制为谣言,谣言也可以被媒体舆论控制为真相。

如何定义相信?事实证明,你相信的谣言可能是真相,你相信的真相可能是谣言。

如何解决,把人类大脑都植入芯片,然后完全由中央信息中心控制,剥夺人的自由意志即可。

知乎用户 SINGULARPOINT​ 发表

感觉也不难。如今这世道关键就在一字:钱。

比如说一个谣言,后来辟谣了,我可以起诉造谣者,说精神收到损害,赔偿一个小目标。

如果法律有这条款。。。。。

知乎用户 Delia199 发表

你把宗教解决了再说谣言的事。

相信谣言并不完全是负收益,真相和收益比,算个啥。

知乎用户 雨夜鸿鹄​ 发表

在当前社会背景、技术条件下,此问题无解。

抛去那种 “利益直接相关的谣言”,譬如抹黑竞争对手,虚假宣传等谣言不谈,单说“利益不直接相关” 吃流量饭的营销号谣言问题,同样无解。

原因很简单,在一个单一封闭的系统内的资源是有限的,吸人眼球的真实新闻作为一种流量资源,单位时间内产出也是有限的。

有价值有爆点的新闻都让一些大媒体承包了,我只能蹭蹭热点喝口汤勉强过活这个样子,咋办?造谣呗,毕竟相对于真实爆点新闻,想象力是无限的。

知乎用户 中华锦绣皮皮虾 发表

谣言的源头是阻止不了的,那么只能在甄别和辟谣上下功夫。让信息的流通可以更通畅,一个消息能获得多个渠道的交叉证实或证伪,应该是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

指望权威专家的可以歇歇了,毕竟很多网民已经开始把管芳辟谣当真相啦

知乎用户 一丁一丁​ 发表

现在我们缺少一个辟谣机构。所谓的辟谣其实是官方阻止一些自己厌恶的消息而已。

认真辟谣。

设立一个谣言标准。

比如说吃大头菜能不能防癌,科学依据,临床数据掏出来摆在这里,辟谣开始。

哪个老头老太太乱发朋友圈卖大头菜保健品,就直接上门问她要科学依据,拿不出来罚 200。

李文亮事件一样。有人造非典的谣,那武汉病毒实验室就去研究它的 RNA 啊,到底是不是非典不是明摆着吗?

如果是造谣,谁在朋友圈说有非典那就一人 200 啊。

只怕病毒实验室的人看到 RNA 结构就不会跟着领导要训诫人家了吧?

科学辟谣,把成本扔给传谣者,完事儿。

知乎用户 在定处 发表

当每个人都有平等说话的权利时,

当任何人说的话都可以被质疑时,

当教育不再是灌输,而是启发时,

当人人都拥有了说错话的权利时,

当号称权威不再被追捧和迷信时,

谣言不再是一门生意,谣言不会止于智者,但谣言会止于公开透明的制度。

知乎用户 刘震撼​ 发表

这其实是一个传播学的问题。

如果仔细研究谣言,你会发现它的起源、传播方式和传播行为,非常符合传播学的运行规律。

就以 “杀精” 这个多年屡禁不绝的经典谣言来举例说明。

早期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还不很发达的时候,“味精杀精” 流毒很广,很多人炒菜做饭的时候对味精敬而远之——因为那时候味精还是个新鲜事物,刚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因不了解而半信半疑,半信半疑就给谣言制造了生存空间。

又因为我们是个生育控制国家,“精”关系到下一代,与 “优生优育” 密切相关,所以无形中放大了谣言的威力,人人对味精敬而远之。

但近年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人已经到了没有鸡精就炒不了菜的地步,二胎也逐步开放,“味精杀精” 已经很少人再相信,但它的变种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再次出现,“可乐杀精”、“咖啡杀精”、“十大杀精食物” 诸如此类再次卷土重来。

甚至最近几年,利用人们对癌症等恶性疾病的恐慌心理,“杀精”这个谣言核心又升级为 “致癌” 核心——“咖啡致癌”、“什么致癌最快”、“十大致癌食物”…….

表面上看这是个科学问题,似乎只要网络更发达一点,智能手机普及范围更广一点,权威专家不断出来辟谣,我们的科普工作再做的好一点,就有可能根绝谣言。

不不不。

不要忘记谣言的 “核心” 是会与时俱进的,“杀精”这个核心不但随着物质水平的增长而出现层出不穷的变种,从 “味精杀精” 到“可乐杀精”到 “咖啡杀精”,而且还出现“质” 的变化,从 “杀精” 上升到“致癌”。

现在很多人其实对 “杀不杀精” 满不在乎,反正能生两个了,大众也普遍有钱,吃得起滋补品,“杀不杀精”似乎无所谓,最多这边 “杀精”,那边吃点好的再“补” 回来呗,没什么了不起。

但从 “杀精”上升到 “致癌”,那就由不得你不谨慎了,癌症的可怕程度我们尽人皆知,跟“杀精” 比,不仅对身体的危害上升了一个档次和级别,而且真真正正能跟我们的个人安危紧密联系起来。

——“杀精”似乎危害的是下一代的事儿,但 “致癌” 可事关生死,是要命的事儿,真真切切的利益攸关。

你看,就这么一个小小的谣言,如果只让权威专家不断站出来辟谣,那随着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谣言的核心始终与时俱进,不断出现各种变种,甚至核心一再升级,难道要靠专家年年辟谣来解决?

那多少专家也不够用啊!

能把他们活活累死!

只靠专家辟谣,明显治标不治本。

怎么才能治本?

还是要遵循客观规律,研究谣言的本质,从传播学上入手。

还是以 “杀精” 这个经典的关怀式谣言来举例。

无论 “杀精” 还是“致癌”,这个谣言核心得以传播的本质落脚点在哪儿?

——情感。

“杀精” 诱发的是对你本人 “优生优育” 和对下一代的恐慌和担心,“致癌” 诱发的是对你本人身体生死危机的警醒。

无论哪一点,落脚点始终是——企图 “以情动人”。

熟悉普利策奖的人都知道,很多获奖图片和照片仅仅只是一个画面,就能带给人充沛而饱满的情感冲击,一瞬间就能俘获观众的心,成功诱发他各种情绪,深深沉迷其中,印象深刻而震撼,多年以后仍旧念念不忘。

颁奖第二天,很多图片照片就会以光速传遍整个世界,牢牢占据很多媒体的头版。

这也是谣言的传播途径和规律——打着 “关怀” 的旗号,企图“以情动人”,诱发受众的情绪,并借他们之手迅速流传给更多的人。

所以,要想根治谣言,不仅需要专家出面辟谣这种 “治标” 方式,还需要从传播学上对症下药来“治本”。

1、以情治情

从传播学上说,谣言很像一个以恐怖为核心的惊悚小故事,斩是斩不断的,你怎么去斩断一个故事的口口相传?

——对症下药,讲个比它更高明的故事来覆盖它,比它技巧更高明,更富娱乐性,更吸引眼球。

糖最初出来的时候,因技术粗陋,市面上的都是杂质多的黑糖红糖,后来更好的白糖乃至冰糖出现了,一举占领了糖类市场,劣质的黑糖红糖就变得无人问津,白糖冰糖代替它们占领了人类的嘴——大概就这个道理。

存在即合理,谣言一直有市场,说明人心需求有市场,人类对情感的需要,对自身安危的关注永无止境,就像对糖类的需求。

斩是斩不断的,你只能用更好的去覆盖,用良币驱逐劣币,去挤压它的生存空间。

这一点可参考影视行业,虽然每年的烂片不少,但最赚钱的一定是好片,是良币。

谣言断绝是不可能的,你看美国的反智群体多可怕,一个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强大国家,居然有几十万反科学的群体存在,只信上帝,拒绝科学,拒不相信疫苗和病毒,都怀疑他们怎么平平安安长大的,真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2、娱乐、娱乐、娱乐;

我们的很多科普文章和视频的专业性够强,干货满满,但娱乐性还不足。

多参考传播学上的理论和规律,多讲故事,多制造话题,增加悬念,加强娱乐性和趣味性。

舌尖上的中国》以及国外很多纪录片,明明说的是干货,但讲故事用的却是好莱坞大片那一套——时而悬念十足,时而惊心动魄,时而温馨动人,时而紧张刺激,有主角有反派,有故事有情节,跌宕起伏趣味十足。

让观众情不自禁投入其中,看完大呼过瘾,既有娱乐性,寓教于乐,又学到了知识。

知乎就存在这个问题,很多回答干货满满,专业性极强,但回答的人习惯性用论文来表述,严谨而枯燥,导致看的人不多,不能为更多的人所熟知,颇为可惜。

3、研究重要,科普更重要;理工科重要,人文也要跟上;理性重要,感性更重要;严肃重要,情趣更重要;

科学精英们应该业余时间,多拍点趣味性的科普视频,多写点有趣的科普文章,现在手机这么普及,只要写得有趣、讲的有意思,能一夜之间走进亿万人,把谣言击个粉碎。

4、专家辟谣要更专业;

这个专业指的是 “传播学上的专业”,最好事前找编剧用好莱坞大片的方式,把专业内容演绎成有趣的故事或段子,让专家风趣幽默的说出来,受众更喜欢,传播性更广。

千万不要把枯燥的专业内容用干巴巴的方式说出来,传播学上那是灾难。

谣言止于智者,但是人就有局限,连科学家也不例外,牛顿晚年还沉迷于宗教神学,人人都不可能是智者——要止谣言,还得靠智者用智慧的方式。

智慧的方式更重要!

专业的事儿要靠专业的人去做。

传播学本身就是多学科融合,辟谣这种事,既需要严谨的科学家,也需要编导等传播学专业人士的共同参与。

【记得点赞、喜欢 + 关注我

@刘震撼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SE9a7s 发表

大约 xxxx 年前出生的人,无条件相信媒体。认为电视里,报纸上说的一定是政府行为,不会有假。连带认为自媒体说的也比较可信。

大约 xxxx 年后生的, 没见过不美颜的照片,基本什么都不信。

结论,不约再过二三十年,谣言的受众就推出历史舞台了。

知乎用户 倩婷匠于心​ 发表

俗话说一个人如果总拿着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与之讨论有用没用,很像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因为看待世界的立脚点不同~原本只是想借此来炫耀自己的 “科学”,洗白自己的无知,但指责的各种说辞,却很可能成了 “试金石”,至少可以用来分辨一个人对世界和生命的认知能力~

很多人认为网上到处是谣言,其实从信息与真相的关系,就明白制止谣言的唯一办法就是让接受谣言的人有权获得更多的信息,信息一多,谣言自然不攻自破!结论是,开放的平方本身是具有自净化功能的,之所以谣言很多,恰恰是因为参与度不足,从而信息不足够多!参与的人越多,平台的自净化功能越强,有人也许会说,信息多了,就会有谣言,如何才能分辩出来哪些是谣言?哪些是信息?这就是涉及到一个基本的假定,什么叫成人?所谓成人就是有能够分辩是非与得失,而社会的作用就是帮助人们培养出分辩能力,有人称启蒙,我称之独立!如果我们把人当成成人看,就应当相信他能够分辩是非与得失,上当怎么办?俗话说跌倒是学走路必然成本。。。

知乎用户 冬瓜​ 发表

  首先作个猜测:昨天有人说恒大要搞事,随后恒大各家公司股票大幅下跌,晚间恒大出公告表示是谣言。然后今天这个问题直接出现在知乎科学热榜,我有种感觉,像是故意为恒大开脱。

  那就说说恒大:这次的谣言事件出现在互联网上,因为删的比较快,应该还没有出现在报纸上面。在互联网上面,谣言的溯源并不难,各家网站虽说会删贴,但基本上都是假删除,即作一个删除标记,让用户看不到,但实际内容还是存在的。从技术手段上来讲,把被删除的文章拿出来,一个个的溯源,一两天时间就能把源头找出来。

  给恒大造成了如此大的损失,恒大势必不会放过这个人,我想从恒大报案至造谣者信息被查出,三天时间足够了——如果要证明这是个谣言,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宣布抓住了造谣者。

  谣言?你怎么知道是谣言?不知道警察周六日上不上班,如果不上班的话,估计最晚下周三就能公布结果。如果没公布,估计所谓的谣言就是真相了。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VhQ68L 发表

谣言是什么?

本质不就是 “对某一事件不那么了解的人发表的看法意见” 吗?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绝大对数人来讲,除了本专业的事,其他方面的见解都属于 “不那么了解”。你能阻止人们去发表非专业内的事情吗?

言论自由肯定不是完美的,所以我们应该加强监管,引导舆论,而不是天天想着去禁止

知乎用户 羽 - 苍白正义 发表

解决不了,傻子太多,骗子都骗不过来。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45q5XB 发表

现代化有这样一个特点:一方面,科技日益进步,但另一方面,风险也日益增加。然而,风险并不一开始就以风险的面貌存在。它可能被认定为是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副作用,从而获得其合法性。直到其影响泛化后,才被认定是一种风险。

这里有两点需要关注的:

  • **风险是被构建出来的。**而拥有建构风险之权力的,正是 “科学”。因为科学共同体规定了一个限度,即在什么样的范围中,风险是副作用。而那些超出了科学共同体设定的最大值,副作用才会被认定是风险。
  • 在这样的情况下,科学共同体以外的普通民众处在什么样的位置?他们的利益——身体健康乃至精神——首当其冲遭到了损害。而另一方面,他们无法通过单打独斗和科学共同体对抗。更反讽的是,如果想要证明风险是有害的,他们必须拿起数据、图表这类论证的武器——而这些正好是科学共同体所用来构建风险之合法性的。

谣言也可算作现代社会的一种风险。它一开始并不是板上钉钉,只是以别的面目存在——比如口嗨。一旦有某种制度的介入,就有了确定谣言的标准。

然而这条红线在哪里?

我们会发现在所谓谣言和真相中间并不存在一条分明的边界。相反,这两者之间存在的是一片巨大的灰色地带。

更形象点来说,从谣言到真相,从绝对谬误到绝对真实,其实是一段连续的光谱。很少有命题判断是位于两个端点上面的,更多的是处在两者的中间。

再进一步说,如果将一个命题判断的总信息量设为 P,将该命题中事实的信息量设为 f,那么 f/P 的比值(将它称为含真率)总是在零到一中间的。这说明:

  • 含真率越大,越可信。人和这一判断之间的信息差就越小。判断对人而言就越透明。
  • 一旦含真率不为 1,则必然有信息不为真。请注意,不为真在这里有两种情况:1)确实是假的;2)人所不知道的。

可以看到,决定一个人对某信息是否是谣言的判断,并不是真假两个维度就可以说明的。其实是三个:

  • 对信息中事实部分的确认
  • 对信息中虚假部分的确认
  • 意识到有着自己所不知道的部分

最后总结一下:

谣言不断出现,不断有人相信是因为:

  • 谣言本身是建构的产物。它不是稳定的。一句话可能昨天是事实,今天就变成谣言。➡️所以谣言不断出现。
  • 影响人判断谣言的部分有三点:事实部分、虚假部分、和他所不知道的部分。一旦其中一个环节出现信息差,就会有相信的谣言的可能。➡️这是不断有人相信谣言的内在机制。

知乎用户 吴露铭 发表

我认为伪科学是科学上的谣言。

相对论就是伪科学。

https://zhuanlan.zhihu.com/p/258939521

知乎用户 懒学徒 发表

解决人信谣言的问题多半是没希望了,这涉及到个人的知识水平、判断能力以及编造者的编造能力等。一个人不可能知道所有的知识,所以他的判断一定存在着不确定性,而且编造者的知识也是会增长的。

所以,既然不能让人不信谣言,那就只能把编造谣言的人解决掉了。

知乎用户 我俗 发表

技术方向上推进神经接口技术的发展,实现方法例如:将原始记忆上传储存,供信息接受者提取复原实际情况。

知乎用户 听风​​ 发表

谣言有个特点,抓住人的焦虑扩大既有信息的影响。比如疫情期间,有人感冒去医院了,可能马上就有人发消息出来,有人新冠了,新冠这让人害怕的病毒,本身让人害怕了,附近有人可能得了新冠,处于保护自己的心态,那么不管它是真是假,我都认为是真的,这样我的焦虑就得到了缓解,我可以保护我自己,那么消息还有所谓真假嘛,通通都是真消息。

人有个特点,喜欢筛选对自己有利的消息。比如你喜欢一个女孩子并准备追求她,你问你的好哥们这女孩子怎么样,如果你哥们告诉你这女孩有哪些哪些缺点,你肯定会想你这不是搅黄我嘛,如果你哥们违心告诉你这女孩子有哪些哪些优点,你肯定会想和我想的一样,其实你想得到的是正面的回答。

谣言的这个特点和人的这个特点结合起来,就可以让谣言无限传播,无限扩大,而且还不容易被传错,因为谣言已经最大化它的价值了,人们都信以为真。

有时候还能看到几年前的谣言都已经被辟谣了,突然间又冒出来了,这就是谣言的生命力,站在人性的弱点之上,就可以驾驭人的认知。

无法从根部去解决这个谣言无限传播,无限有人相信的问题,因为人性的弱点无法解决,谣言的特性无法去除,除非让人不要发布谣言,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只能从一定程度上去减少谣言的传播。

第一,提高大众的认知水平,及时做好科普知识,及时发布权威信息,认知提高了,谣言的产生也会少。

第二,谣言一旦出现,需要及时由权威部门去鉴定并发布证据性的消息,和谣言同时传播,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人们对谣言的信任。

第三,谣言在现代的传播手段也已经不是仅仅依靠口口相传,都是互联网工具,微博,抖音,微信等等,所以相关平台需要做好信息的真假识别,以及对谣言的传播链路要有清晰的轨迹可跟踪,以及如何及时有效地切断传播链,这都是科技可以解决的事情。

第四,由公安部门去做结果性惩罚,已经被证实的谣言,对继续传播的人,该怎么处理,对始作俑者要有惩罚性措施,并发布信息告知社会,做到杀一儆百,杀鸡儆猴。

知乎用户 无惑 发表

梦里能解决,现实是解决不了的

知识越爆炸,信息反而越闭塞。这种闭塞来源于知识入口得狭窄。比如大多数人不会用搜索引擎,甚至知识来源全靠社交或者抖音,这就限制了知识的传播。

随着人员分工的明确性提升,非专业性知识变得无用,从自身角度来说,人们不愿意在去深入了了解不需要的知识,所以对于非专业领域的判断呈现直觉化的主观性。

人性如此,无法改变,受教育反而给了无知的人莫大的自信和勇气

这世界现在竟然会以无知为荣

知乎用户 道三 发表

不可能。

人的知识有限,总有知识的盲区。

能不断流传的谣言,经过多人加工,必然是能切中人类的某个需求符合人类的某个印象的。

比如说现在已经是笑话的炸鸡汉堡用的鸡长六个翅膀七个腿。

这个谣言仔细分析,符合当时人们外国科学技术厉害的印象,切中了一部分不去买菜人的认知(这部分人可能不知道有分割鸡各部分出售的情况,所以认为鸡都是整只的,单纯卖鸡翅鸡腿不可能,所以必然是一个鸡长五六条腿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又迎合了很多人对垃圾食品的恐惧。

虽然随着科普和知识进步乃至于人们对炸鸡汉堡需求的提升,这个谣言慢慢过时了,但一样会有新的谣言出现。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2Ukg1N 发表

谣言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没有谣言你让那些很多公司的广告部门怎么活,嫌大公司噶韭菜交税不爽?

二裂酵母为什么这么火,它主要功效是什么,真的有用吗?

当下谣言更多的是依赖由于信息不对等而产生的,而不是以前那种完全捏造事实的谣言。像上边这种有组织开题答题报团传播谣言的,就是利用了大众对微生物以及科研的不了解而进行的虚假宣传。

有人说普及教育能根除谣言,我认为教育只能解决一小部分的谣言,比如化妆品、饮食中的无良商家的营销手段。而像南方系媒体这样的,只能说要靠媒体自觉以及我们大众保持理性、接受信息货比三家来尽量避免谣言的大范围扩散。

知乎用户 雅克菱 Yakelin​ 发表

看到这个问题,想起来大学时候学习申论的一道题,目前我们国家科学发展水平发展迅速,但是人民群众的科学意识还没有得到很大提升,原因很大一方面是缺少接地气的科普人才队伍,当专家们用晦涩的论文和演讲普及科学知识,进行辟谣时,更多的老百姓还是在各大短视频中接受了新一轮谣言。

所以壮大人民群众中的科普人才队伍,任重而道远,其实口腔健康知识也是这样。

知乎用户 毛姆与月亮与六便士 发表

让一个权威垄断所有的解释权,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

知乎用户 mlcz167 发表

其实答案很简单:【舆论与社会管理严重脱节】是大量制造谣言的唯一真实原因!而唯一的解决之道就是:依靠法律制度,快速建立【诚信社会】。

关于如何才能建立起诚信社会的问题,其实答案也很简单,但这个答案必须从社会最高管理者口中说出才能有作用,那就是:【揭露违规违纪和歪风邪气,必须与处理结果同步进行】!否则,就是不良媒体人在以 “揭露” 或“披露”的恶心方式告知人们:即便是这样做了也没什么问题,【谴责就是广告,揭露就是炫耀】!!!

君不见,四十多年来不断滋生出的违法乱纪、歪风邪气,不正是通过不良媒介的 “公知们” 教会给更多人的吗?!如果 “揭露” 和“披露”不良事件,能够与严肃处理结果同步进行,试问:哪有谣言满天飞的当今严重失信时代出现???

“谣言可畏” 指的是:误导性谣言能让他人误入歧途而做出错事,严重误导性谣言甚至可以杀人!

“谣言止于智者” 指的是:少数聪明睿智而理性的人,他们能够分辨出自己获得信息的真假,在听到谣言后不传谣,仅此而已。

但人们必须区分清楚的是:谣言肯定是谎言!但谎言未必是谣言。谎言多半是出于 “为己避责” 的目的,而谣言却是有意误导和伤害他人,或故意造成社会的混乱甚至动乱。所以,政府应该果断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严厉禁止不怀好意者不断制造谣言。

知乎用户 Dr.2020MAGA 发表

方法很简单 拿证据 直接怼谣言

有人 有列表 有对比 有数据 逻辑通顺

这才是科学!

知乎用户 波萨达斯星人 发表

真相的生产是要适应社会形态变化的。我们的社会仍在使用工业时代的真相生产方式,然而这并不能满足今日崭新社会形态下的需求。

在工业时代,真相的消费和生产有着和今日截然不同的特点。在消费的方面而言,真相的消费者渴求的是一种普遍而永续的真相体系。自然地,为了适应这种对真相的需求,一种由专业生产部门标准化批量化展开的真相生产体系便被建立了。在这种真相的消费与生产体系下,真相和其他商品一样,被生产部门的巨头所垄断,由个人生产的劣质真相不具有太多需求,也往往很容易被巨头生产的产品排除出市场。

然而进入后工业时代,真相的消费需需求的巨大变化,也在呼唤着真相生产的变化。与工业时代早期的真相消费者不同,当代的消费者从小就诞生在满是真相的世界里。然而正是这种真相的富足甚至是过剩,使得当代消费者不再需求普遍的,与他人相同的真相。人们渴望细分化的,个人定制化的,彰显个人身份的真相。与此同时,消费者对于真相的口味也更加挑剔。今天他们要赢麻了的真相,明天又要输麻了的真相,口味每天都在变化。

此时继续让专业生产部门展开真相的大规模生产,显然是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只会导致消费者反感的真相。而具体到中国而言,这个问题更加严重。因为中国的真相生产仍在极大程度上由国有单位负责,而这种非市场的指令性的真相生产,是怎样调整也无法满足高度个人化,流动性的真相需求的。

也因此,在真相生产的领域上,中国不仅需要展开市场化,更是需要去中心化。好在真相的生产已经比过去简单了太多,技术进步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已经可以保证每个人都简单地成为真相的生产者,产出完全不亚于工业时代批量化产品质量的真相,旧时代的真相反而因低效在市场上不断落败。所以,问题只在于一张许可而已。

那么谣言又是怎样的呢?我们可以注意到,从工业时代到后工业时代,真相也从绝对变为相对,从公共变为个人。在这一过程中,谣言也是从有到无的。有了绝对的,公共的真相,才有了和真相相对的,私人的谣言。而当真相也化为和谣言一样相对而私人的产物,谣言和真理的对应也就不再存在,两者合二为一,共同成为了崭新的真相。

也因此,谣言的消灭不在于加大力度继续按照指令性经济指挥国有部门展开真相生产,这只会激起不满的消费者自己手工生产更多的新版真相,而效率低下的国有部门必然在这场竞争中落败。实际上,之所以会产生大量消费者相信 “谣言”,还是因为市场上流通的真相品类过于单一,但凡市场上出现些手工制作的崭新真相,就会有不少饥饿的消费者立刻涌上前去消费。

如果不再是维持垄断市场,而是通过大量鼓励和投资民营的,去中心化的真相生产,创造出真相充分供给的局面,那不仅谣言这个概念本身就会消散,之前一直存在的 “普遍相信某一个不被推崇的真相” 这种问题也会迎刃而解——真相的充分供给,也会充分破坏真相的公共性。而一个没有公共性的真相,便也不会造成公共性的问题。真相所伴随的问题,也会同真相一样,在私人领域发生,然后在私人领域完结。

知乎用户 银翼 发表

没啥可解决的,问题并不在于信不信谣言。而在于人们对他人言论的相信度。相信谣言和相信科普并没有区别,再说了,科普的东西也未必正确,只是当前人类认知到这里而已。

知乎用户 剑圣 发表

谣言就是大家都在传一件自己都不懂的事,这叫信息差

打击谣言,这是真的难,好比经常锻炼的体育老师突然不生病了一样,原因是班主任霸课被抓了

全知全能,这就是超越生物的一个维度了,不太可能,大家哪怕都有 9 年义务教育,学的好的学的不好的还有学太久忘了的,有盲区就容易忽悠

信息查证,如果是十万火急的信息,比如日本核泄漏海水全污染要抢盐啊,一堆人冲出门了,应该没几个能淡定坐家里去考究

结论,难度上天,但为了建设美好世界我们还是得努力,能救一个是一个呢

知乎用户 不懂穿搭的小天才 发表

为什么谣言有时候显得比真相更可信?

因为谣言的内容往往是人们十分关注的东西,正规信息渠道由于发声的人要为信息的真伪负责,所以不敢给出模棱两可的信息。

谣言在一件事情出来之后。总是会非常及时的满足人对凡是要有一个结果的期待。

辟谣为什么很难成功?

塔西佗陷阱:当一个共同体失去公信力时,无论是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做坏事说坏话。

所以,辟谣的关键不在于你说的东西和内容,关键是信任这个问题。

谣言这个问题一般都有利益相关方,所以这条路很难处理。

辟谣的话,不能全部寄希望于普罗大众,而是应该着眼于提高共同体的公信力。

映射到个人身上亦如此,当你讨厌一个人时,无论他说和做的的是对的还是错的,你都不会认可他。

失去了别人的信任,想补救的话费很大的力气,也未必可以换的来信任。

知乎用户 hhh 发表

无法解决。

我姥姥快 80 了,天天谣言一个接一个。我说你在哪看的,结果都是正儿八经的科普文章。

为啥到她嘴里就成谣言了,因为她实际上并不能看懂,她只是对这个话题感兴趣,并按自己的理解记忆了下来,并进一步传播。

这可能已经属于比较极端的例子了。但大多数人的认知的基本模式都是如此,只不过年轻人由于接受了较为普遍的通识教育,已经对低层次的谣言有分辨能力,对大部分材料有理解能力,实际上思维流程是没什么区别的。

要澄清两件事:

以理想的科学家为标准培养每个人,本身就是一件不科学的事。下场就是美国现在的样子。

谣言和真知灼见不是完全对立的关系,它们是相互蕴含、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

就像每个人体内都会不断地产生癌细胞,但只有免疫系统抑制不住才会发展为癌症。我们要做的是稳固免疫系统,而不是想着把癌细胞一劳永逸的解决掉。人活着就会老,就会死,就会有癌细胞,这是铁律,“从根本上解决” 是行不通的。

知乎用户 逆炼归元 发表

科学本身就是真伪并存的…… 所谓科普当然也是。谁盖过谁,哈哈,看谁喊得响了,孙子兵法三十六计都用上吧

[如何理解科学共同体和范式?569 播放 · 0 赞同视频

​](https://www.zhihu.com/zvideo/1391781625672286208)

知乎用户 小黑酱 发表

人只相信他愿意相信的。这是根本原因,谣言有人相信是因为人愿意相信,愿意相信是因为谣言更利于人的利益或者更倾向人的立场。

比如一个人身换绝症,这时候说什么可以治疗他总是会信的,因为他愿意相信自己有得救而不是没得救。

知乎用户 平亮 发表

没有用,这是一部分人的性格缺陷。看到那些网络诈骗者屡屡得手,并且都是用的很简单的骗术,就觉得一些人真的很容易轻信。

知乎用户 Kero 老师 发表

某些高赞的答主们,对不起,我又来反对你们了……

谣言这玩意有多气人?作为资深二次受害者的我,不来吐槽两句真的不爽!

大家微信里最不想点开的,十有八九除了前对象就是家族群。里面除了各种亮瞎我双眼的表情包之外,最多的就是各种家长传的养生文章,独门偏方,时政娱乐脑洞文……

这还不算完,一个个信为真相就算了,还要我们也跟着信,给他辟谣还骂我们抬杠……

![](data:image/svg+xml;utf8,)

1、谣言这玩意,是怎么出来的

谣言是啥?谣言本身就是属于捏造事实的假话。就是没有相应事实基础,却被捏造出来并通过一定手段推动传播的言论。

老实说,谣言这玩意禁不掉,因为它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信息的不对称。

在回答之前翻了一下回答,有意思的是大家都提到了一个词,叫做科普

我很明确的说,这个现象不可能通过科普来解决:一是成本太高,二是大家忘得太快,第三点是结论会随着研究的深入来变化。

比如说,前几年一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健身的时候要多吃鸡蛋白,不要吃鸡蛋黄,因为鸡蛋黄的胆固醇高,而胆固醇又是脂肪的一种,胆固醇高了容易得脂肪肝

结果现在出来一个新研究成果说,人体内可以调节胆固醇的浓度,使之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所以又可以吃蛋黄了。

那问题来了,我迷糊了,是吃还是不吃呢?

因此,这个问题的回答里,只要是在解决方案里说了大力科普的,那基本上都是扯淡。科普只能消除一些太过于扯淡的谣言,而不能根本上解决谣言。

![](data:image/svg+xml;utf8,)

而信息不对称这种情况,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

打个比方说,我是个老师,老师在上岗前都要去考教师资格证。在备考的时候,有一门科目,不管是小学初中高中都要考的,叫教育知识与能力,里面涉及到很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入门知识。这些知识,基本上只有教师懂,而大部分家长不懂,这就造成了一种信息的不对称。

而我在某篇文章如果提出一个你从来没听过的结论,比如说教育孩子就该打,打得越狠效果越好。

这个观点一开始你可能不会相信,但是我一旦亮出了我教师的身份,那么你可能就会偏向于相信我的话,**一方面因为我是老师,另一方面是因为大多数人不懂教育的相关知识。**那么如果有人信了,之后一传十,十传百,谣言,就是这样产生的。

(这里只是举例子!我不赞成任何理由打骂孩子的行为!!)

那么这种不对称不仅会导致谣言的产生,更有甚者会利用这种情况让大家交智商税,甚至割韭菜。所以这也是网上这种犯罪现象从源头上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

![](data:image/svg+xml;utf8,)

2、怎么针对谣言

一般来说,一则谣言从发出来到我们看到,要经过三个阶段:

  • 发布阶段,指的就是别有用心的人将谣言发布到平台的过程。
  • 传播阶段,指的是谣言在平台里传播的过程。
  • 接收阶段,指的是人们在看到谣言并且接受谣言的过程。

说的通俗点,就是源头,传播和接收。

那么针对这三个阶段,有不同的方法可以实施:

1、在源头的地方,可以考虑的是给每个账号采取实名制。实名制还可以放在文章中,即**每篇文章都有实名的 ID 署名作者。**另外,针对机构账号 / 专家账号的认证,还需要出具机构和个人的的相关证书。

这样的话,想查出谁写的谣言,一查就能查出来。

2、在传播的平台这里,应该在后台留有文章和相关作者的记录,以免出事了作者删文章跑路,方便相关调查。

造了谣删文章注销账户就完事了?想多了我的朋友。

![](data:image/svg+xml;utf8,)

同时平台可以向用户大力推广一批专业性极强的企业账号:比如政府机构,知名单位等,并给这些账号加上官方认证,让用户关注官方和专业机构发布的专业信息。而不是氪了金谁都能当大 V。

看到这里,可能你会问:那加强监管呢?没什么用,因为监管的也不知道她说的到底对不对……

3、那我们作为接收者,看到了疑似谣言的信息该怎么办?

我猜你们一定说出了直接右上角 + 举报 + 确定……

先别着急,碰到了这种情况,先去百科查一下相关的词汇,原理是否属实,如果是,那么再接着看,如果不是,直接举报。

(我个人觉得知乎做的不错的就是,举报审核属实之后能给你涨一波盐值,拿小本子记下来哦)。

要做到,不轻易信,不轻易传。

这里聪明的孩子会说,哎,我现在就查查你的文章,看看是不是谣言。(你们真 skr 小机灵鬼……)

最后,相关的立法也应该完善,逮着了就不只是封号了,罚款和进局子都要走一波。

好了,关于谣言的东西就讲到这了,作为接收者,我们能做的其实很有限,也希望这篇回答能给你们一些帮助。

点赞加上关注,干货不再迷路~

我是

@Kero 老师

,是一个在不正经和正经之间来回切换的老师。

我们下个回答再见~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其实网上的谣言大家相信的很少,年轻人相信的更少。

什么叫相信呢?

举个例子吧,假如我告诉你买哪一支股票赚钱,你投了 5000,这叫相信;我告诉你哪一所复读学校好,你去那里复读了,这叫相信;我告诉你哪个医生看病挺好,你去排队挂号了,这叫相信。

网友告诉你卖房给彩礼了,你相信了,点了点鼠标;网友告诉你孩子被老师揍出血了,你相信了,点了点鼠标;网友告诉你自己高考被顶替了两次,你相信了,点了点鼠标。这不叫相信。网上告诉你要囤盐,你囤了,后来买了个大缸腌咸菜,这叫相信。

我的意思是,你真正付出成本的那些,才叫相信。题目中 “网上不断出现谣言”,你点了点鼠标,零成本的东西,那真不叫相信,那就是解闷而已。

如果要解决谣言,也很简单,就是提高信任成本,假如吧,网友告诉你自己被高管当养女包养了,你点点鼠标,扑通一声蹦出个对话框,“转发请交 5 块押金,反转不退”,那肯定任何谣言都起不了浪了。

知乎用户 Coldstream 发表

就像问题描述的那样: 大讨论。

知乎用户 Harry Zhu​ 发表

有人类的地方就有谣言,所以根除谣言的根本解决方案就是 purge 整个人类.

谣言和真相就是一对背靠背的孪生兄弟,信息在被证明是谣言之前,他和真相看起来一模一样.

能证明谣言的只有证据,

以谣言之名阻止信息传播的人们的嘴脸,

和那群叫嚣着烧死哥白尼说地球是圆的的领导们的嘴脸是一模一样的.

证伪了谣言,才能得知真相!

知乎用户 张天传 发表

谣言的问题在于,怎么知道它是谣言呢?

先说我的愿望,我希望能有一个,绝对权威,绝对及时,绝对可信,绝对全面,然后还很方便,知名的搜索平台,来告诉每一个想要了解是不是谣言的人,想要告诉别人这是谣言的人,想要帮助制止谣言传播的人,一个明确又可信的答案,然后这个谣言可以及时的被禁止传播。

当然了,这样的平台,本来应该是百度的,但是。。。所以很奇怪,作为信息社会这么基础的需求,居然没有一个国字头企业来压轴,而是把阵地轻易的让给了资本。

现在的谣言真的太多太多了,造谣的人造谣,打着辟谣的幌子的人继续造谣;对一个领域不懂的人肆意胡说,对这个领域一知半解的人自以为辟谣搞不好还在胡说,以很多人的知识水平,自己认为的东西本身就是错的,本着好心科普的目的制造出了谣言。菠菜含铁量特别高,铅无毒无害的谣言还是科学家得出的结论呢。很多时候剧情反转反转再反转,你说我该相信谁?就比如知乎上一直有的 “捡漏群” 文章,常识告诉我假的不能再假了,但是我怎么确定他是假的?万一我禁不住常年累月的刷到,然后相信了呢?究竟谁可以给我一个明确的结论,然后如果是假的就禁了他呢?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一条消息,是没有办法在自己能付出的成本范围内,去确定它的真伪的。确实有些人能付出行动也有能力去确定,也有意愿分享出来,但是这不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常态。我看到一条我不知道的信息,如果和我知道的知识的领域相差不远的话,我可能会想一想,套用一下我已知的信息,去得出一个真与假的结论;如果这个信息和我知道的知识的领域相差很远,我有可能会嗤之以鼻,有可能会不假思索的相信,有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但是留个印象,有可能会觉得也许是真的吧。但是,不管我怎么想,我几乎都没有任何办法去知道,这到底是不是真的,是不是谣言。

因为我实在没有办法去确定啊,你说哪哪哪的警察暴力执法了,那我怎么确定有没有这种情况发生?就算这一次我又看到辟谣说警察没有暴力执法,那我如果之前相信了这个谣言的话,我心里还是留下了 “警察会暴力执法” 这个印象,或者这个印象又加深了一分。

造谣就是几乎不需要成本 ,辟谣就是成本特别高,这是没办法的事,但是你不能让我一个人去承担这无尽的给自己辟谣的成本,然后再指望所有人都把这个成本再承担一遍吧?

我当然知道这样一个网站是几乎不可能做到的,哪怕只是一个功能相对弱化的网站都是做不到的,但是好歹,得做一个有这个意思的一个网站或者信息源吧?那些 “德国良心下水道,美国霸气小护照” 的谣言流传了多久,流传深远到需要网友大范围的辟谣,才让这种谣言没有那么多受众了。这也太不好了。

所以我觉得,真的需要这样一个网站,让所有愿意去了解是不是谣言的人有办法做到。如果我们能及时准确的了解到哪个是谣言,然后举报真的有用的话(这个很重要),我相信可以斩断很大一部分谣言传播的途径的。

当然,考虑到红毛药酒当地机关千里追凶的尿性…… 我大概明白为啥没有这样一个网站了。

知乎用户 摄影师韧韧​ 发表

把人弄成聋子和瞎子

知乎用户 陈斌 发表

没有一劳永逸的办法。换个角度问,真 x 太多删不过来怎么办?不要瞎想,我说的是美国这鬼地方。真相删的太多,就会变成谣言平台,太假了,就没人看了,没人看,谣言就少了。

知乎用户 星知阳 发表

我初中的时候也被别人传播过谣言,还是一个男的,长得清秀,但是你绝对想不到他是这种人,而且我本人和我的朋友并一点都不知情,如果放在现在我一定会告到他后悔。他后来退学了,没有读书了,初二都没有读完吧。面对谣言,听的人请你搞清楚状况再去听别人说的好吗,你不知道,三人成虎吗?造谣的那个人,你是没有良心的,但是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你也一定会和我一样,被造谣还不知情。那些听谣言的人,你们问当事人了吗,或者你们亲眼看见了吗?真相是什么你们都清楚吗?对于受害人来说,失去了太多东西了,所以谣言的人,如果你的良心都不在了,请你不要做人好吗?听谣言的人,也请你们带点脑子好吗?对于制止谣言,要及时监控信息,然后作出回应,并采取法律措施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勇敢的说出来。

知乎用户 高原猎鹰 发表

科学有效地公开解答事实的真相让造谣者无脸造谣是阻断谣言和减少听信谣言的手段。

知乎用户 知乎故事会 发表

谣言不用担责是一个根本问题,许多媒体喜欢搞个大新闻,昨天澎湃新闻又搞了一个,事后连道歉都没有

知乎用户 宇宙奇闻录 发表

从根源上讲,天下人都是骗子,从古至今都是。

只是取决于别人相不相信,和认不认为是对,还是错。也就是归根结蒂是每个人以为无论是人和事是怎么样而已。以为是什么,他就觉得什么是真的,是对的。

因为任何人都几乎没法分辨是真是假。最终是以是否揭开谜题和是否受到某种伤害等,来衡量是不是骗子。这种意义上的骗子,是法律层面的和已经知道某件事结果的。

人是骗子的本质,不是因为人就是骗子,而是因为人没法知道一切。任何人都是如此。

喜马拉雅 app 上有《嬉笑怒骂 四大名著》精品有声书

里面有更多精彩内容

嬉笑怒骂 四大名著_全集免费在线阅读收听下载 - 喜马拉雅

全书 10 多万字,在公众号 “七个小人儿讲故事” 上有更新

从四大名著到四大名猪

欢迎串门,欢迎阅读收听订阅评论

知乎用户 多兰纳尔 发表

实现亿脑互联,当 70 亿人都彼此知根知底时,谣言会彻底消灭

知乎用户 sywyang 发表

要想杜绝谣言,所有人不准交流,连 7 点档都不允许。

一个人对言论的信任度基于以下几点:事实基础、科学原理、趋势判断。

首先,事实基础又有如下几点:时效性、涵盖度(深度、精度)、公开度等等。

其次,科学原理又分理论科学、应用科学、定论与前言理论等等。经常看某些 sci 上的期刊,顶级科学家相互矛盾之处你相信谁?都是科研上经过严密论证过的,科学史上著名论战也不少。原来的医学期刊说少量饮酒对健康有好处,现在的医学期刊又说任何酒精摄入量都不好,今后还会不会变化?评审会上两个顶级专家吵起来来了你见过没?今年的诺贝奖给了黑洞理论,但是知乎上说银河中心是不是黑洞两说,只能叫大质量天体。总的来说我们的科学尤其是像生命科学一类还没有发展到完全解释的地步。同时,大家每个人的判断又基于自身的学识水平,并且不可能对现代科学理论(包括科普辟谣)有 100% 的阅读与关注。

再次,趋势判断又分行为逻辑判断与事务变化判断。例如,某大型公司曾经连续出现公共安全事故,并且还请了不少专家辟谣,所谓的辟谣被证实是故意逃避责任,那么在管理层没有更换的情况下,关于该公司的一些传言,你信还是不信。其次事务是变化的,某大桥出现裂痕了,有传言该大桥裂痕涉及结构部分,很容易垮塌,你还开车上桥不?

===============================

总的来说,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因为总总原因,信息会变得扭曲,对个人而言,生命是脆弱的,为了趋利避害,很多时候相信谣言是正确的选择。例如某个水果有毒,吃下去后对个人的灾难是无限的,而不吃对个人利益损害是有限的,是个人都知道该如何选择。

知乎用户 萧爻 发表

就冲着那么多次【只要辟谣了这事就是真的】,辟谣这事也成功不了

知乎用户 巭孬 发表

其实只要记住信息是不对称的,因此对单方面的消息要多方求证

知乎用户 天鹅羽 发表

造谣的成本太低,而辟谣的精力消耗太大,这些天在十几个群里挨个怼 “以色列新抗癌药” 的谣言 + 保健品广告,去年年初的老骗术了,现在又翻出来,而上当者往往层出不穷,究其根源还是整体科学素养的不足,从小就看周扒皮的故事的老一辈人,基本上对这些谣言毫无免疫力,一句俗的掉渣的实话:科普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知乎用户 亚铁氰化钾 发表

任何故意造谣的,必须找到每一个收到这个谣言的当面澄清,否则有一个没得到的误信者被发现就罚款 10 万元

知乎用户 率然 发表

无法解决,自然科学领域还好,社会科学领域本来就很难区分,讲故事能力强的就有优势。

知乎用户 Godthrone 发表

根本上解决不了,歇歇吧。

缓解倒是有可能。

知乎用户 战术桃子 发表

保障言论自由

或者禁止一切言论

知乎用户 心境旅行者 发表

其实辟谣的方式很多,但最有效的方式无异于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方式,官方回答。

官方回答并不是专家回答,因为很多人打着专家的幌子到处造谣撞骗。官方指的是有一定权威的机构所颁布的回答!这种权威机构必须要足够深入人心,让每一个人都知道,而且是从小就应该知道的那种,比如目前来说算得上官方的就是国家,但碍于技术原因无法让每一家庭,每一个人都知道这个消息,

目前最好的方式第一便是所有地区都建立起通信技术,就算无法正常沟通,但也要能接收信息,第二以国家的名义发布各种核心事件与知识认知,后加上批注其他渠道获取的的知识非国家认可,往自行斟酌。

然后加上条规,有所发现新知识的可去国家认证,若认证通过会有一定的奖励,再由国家自行分析是否让民众知晓!

如此谣言只是茶后点心的一些小插曲而已,成不了气候!

知乎用户 马健雄 发表

无法解决

一个孩子喊 “狼来了”,村里老少爷们还能看看

一群孩子在不同地方喊 “狼来了”,你让村里老少爷们咋个办

别忘了,2019 年 11~12 月,最火的国内疫情事件就是 “B 城鼠疫谣言”

知乎用户 哒哒哒​ 发表

科幻小说里面写的一些外星种族,比如三体人,它们之间的思想是相互链接的,大家的心灵都是透明的开放的,可能这就是最根本的解决谣言的办法。

知乎用户 平凡时光 发表

根本上解决是不可能的事,谣言为什么出现,是因为说谣言的人不懂科学或者知识太少,信谣言的人也是不懂科学或者知识太少,现代社会各行各业那么多专业知识,谁能全部精通熟背呢?哪怕是美国最高端人才也是精通某一项领域吧。

知乎用户 单小 Tom 发表

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因为总有蠢人,不是智力上的。比如,某个人看见某件事,经过自己的解释,就说这是事实,这只是他认为的。然而他很自信,觉得自己的判断很对,然后继续传播。微博上经常有这种事发生。

总有人,自己不能独立思考,喜欢被人牵着鼻子走,看到什么就是什么,那么谣言就不会消失。

知乎用户 意姐健康说 发表

“谣言” 有显性的,直接明了,毋庸置疑。

但有的 “谣言” 却是隐性的。因为人类受限于时间和空间,也受限于自身所知,进而判断失误。所谓 “谣言” 反而是“真言”。

所以,只有站在更高的维度,我们才能看得清楚谣言的本质和真伪。

知乎用户 木火天涯 发表

人类所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就是科技。之所以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被解决,那仅仅因为科技还不够发达。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个问题最终是不靠科技来解决的。

知乎用户 半蓑烟雨 发表

谣言不断出现,还不断有人相信

后一句是无法解决的,因为一个人相信谣言,不仅与他的知识水平有关,还与他的偏见有关。

人们倾向于相信自己已经相信的东西,偏见这个东西在每个人身上都根深蒂固,几乎消除不了。

唯一的可行办法就是解决前一句,从谣言的源头着手,严控造谣的人,尤其是不负责任的媒体。

知乎用户 cgjjdvy 发表

谣言不是人的本性,是自然的本性。

知乎用户 白水泉銘 发表

谣言可以无限夸大事实

普通谣言 标题党

中级谣言 偏概全

高级谣言 无假话

顶级谣言 围绕预定结论找靠谱真证据

还是普及逻辑思维和义务教育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能解决 “普通” 和“中级”谣言

普通辩伪靠常识

中级辩伪靠知识

高级辩伪靠意识

顶级辩伪 结论动机分析 交叉验证 穷举

“高级”“顶级” 谣言靠高等教育能控制一些

有些既无法证实和证伪的结论谈不上是谣言

谣言无法被完全消灭,只能控制。

知乎用户 AlephX 发表

其实,每个论断后面都应该加上一个可信度,

以及可信度的可信度……

虽然现实中一般没有人给出可信度,但每个人都应该有这根弦儿。

知乎用户 鬼斧神工 119​​ 发表

谢邀。

“谣言总是不断重复,如何让科普的声音盖过谣言?”中,我看到了 “声音” 二字,这正是我所处的行业,也就是音频和声学行业。而我所处的行业也确实充斥着大量的 “谣言”,确切的说是各种 “玄学”、反科学理念和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和事实依据的虚空理论和说法。

可能没有哪个技术领域比音频领域经历过更多的错误、伪命题、混乱和彻头彻尾的谎言。在过去的大约 30 年内,引起争议的、非理性的音频伪命题汇集出现在主观主义之中。最常见的一个情形是 HiFi 音箱系统的评论家声称他们可以感受到微小的音频差异,而这种差异是无法测量到的。——Douglas Self

在知乎创作两年,我发现一些人对于一些事情的观念是根深蒂固的,不论你给他列怎样铁一般的事实。

理性派 HiFi

即便是证明一些再简单不过的基础的事情,也是无论怎样铁一般的事实和多么简单的逻辑道理都不行。还需要学历、户口本、各种不相关的东西,而就是不需要和问题相关的东西。

就差要诺贝尔奖了。但我估计就算真的有人因为这个领域的杰出贡献得了诺贝尔奖,只要和这些人的观念发生冲突,估计也不会有几个人信。而事实上,在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有些问题已经不像往日存在信息不对称了,你可以花几十块就能买到一本权威的声学、心理声学或主管听音相关的著作。你可以花几十美金就能买到国际音频工程协会的会员,免费阅览大量已发表的相关科学研究。甚至像 Wolfgang Klippel 教授这样的行业扛把子,在 B 站都有官方带中文翻译的视频。

鬼斧神工 119:HiFi 入门书籍推荐【KLIPPEL 网络研讨会 13】信号失真的可听化 - 感知评估_哔哩哔哩 (゜ - ゜) つロ 干杯~-bilibili

而这些远比你能在论坛贴吧里看到的任何所谓 “资深发烧玩家” 和一些厂商 marketing 的胡说八道要专业和靠谱的多得多得多。比很多人所买的发烧线材和一些扯淡的器材要便宜的多得多。

当你给他讲这些时,他又会说你就是个搬运工,然后继续无视大量事实和基础简单的逻辑道理。继续对一些可以说是整个音箱耳机相关声学行业最权威最专业的专家视而不见,甚至只是简单的编个理由说他们哪里错了,哪里有问题,都是理论不切合实际。

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你也永远无法救一个不自救的人。

鬼斧神工 119:地铁 2035·HiFi 耳机 · 人血馒头

看到下面有回答说,有关于人性的论述:

因为谣言这个东西利用了人类的本性,也就是判断东西靠直觉
科学是讲逻辑的,而逻辑很多时候是反直觉的,想要分析背后的真相很花时间,也有一定的门槛;哪怕科普简化了这个流程,也总归是有流程的
然而谣言就把一个看起来似乎有点道理的东西,生生怼上去联系在一起,如果不去细想的话可能真的就有不少人上当

没错,我也觉得之所以目前发烧圈会这个样子,这本质上已经不是一个科学问题,而是一个人性问题。

而人性问题也不仅仅是是否符合逻辑这么简单。实际上很多发烧圈的说法甚至经不住最基本的逻辑推敲。

为什么同样是回放设备,几乎没有人喜欢偏色的显示器,而有些人喜欢有音染的耳机或者音箱?

再比如各种反次元虚空逻辑

“只要一些低价劣质手机音质不好,能听出区别,那么全世界所有手机播放器都有区别并且越贵越好”“如果 iPhone 等手机和一些没有刻意加入音染的播放器没有区别,那么低价劣质手机也必须没有区别”

这都是什么鬼?似乎他们的世界观中,只有 “所有播放器手机都有区别,并且有推力素质解析力和调音特色,越贵越好” 和虚空打靶的不论何种硬件都一模一样。

永远是品牌和价格,对声音本身和背后的原理视而不见。

再比如 “看数据就是木耳”,“不看数据、不承认数据就是超级赛亚人耳朵”。

在科学中,反面证据使人质疑一种理论;在宗教中,反面证据使人质疑这个证据。——Floyd Toole 博士

这更是消费主义和逆火效应等因素。

鬼斧神工 119:消费主义是如何坑害发烧友的如何区分贵的东西是「智商税」「情怀税」,还是「一分钱一分货」「高端的东西就是好」?

当音频发烧圈的一些人气急败坏骂骂咧咧讨论时,你会发现它们总是说 “xx 品牌 xx 钱怎么可能这样?”“你就是个买不起的穷人”“难道 xx 品牌的人是傻子吗?”“xx 品牌怎么可能比不过 xx 品牌”“xx 钱怎么可能不如 xx 钱” 等等。似乎在这些声称无比热爱音频的人,最后谈论的总是品牌和价格。甚至有时你问他如何评价声音这种基础问题,最后得到的回答很多时候也是“xx 品牌的声音如何”“xx 价格的声音素质如何”。

如何看待耳机以价论声的观点?

在我看来,这是关于消费主义和 “只存在于广告中的真理”。相当多的高价器材还不如一些平价产品。

“我看得更开一点。我认为,很多高端音频行业实际上是奢侈品行业,只不过它们往往装自己不是。”
但我却很少原谅它们这些行为的原因是,音频发烧玄学的媒体和 kol 们告诉那些预算不高的人,要想获得出色的音质,他们需要花费 5000 美元购买电线,10000 美元或更多的钱购买纯甲类放大器,然后购买完全扯淡的 “电源” 产品。如果某个有钱老烧想把钱浪费在这些废话上,那我觉得没关系。但是,当一个财力有限的人在一个音频论坛上问,花 1500 美元买一个 DAC 是否值得时,正确的答案应该是不值得。

![](data:image/svg+xml;utf8,)

换了新的更贵的设备总是更好,对吗?永远不会变差。即便是一耳朵区别,也永远是一耳朵提升。

而关于逆火效应。

![](data:image/svg+xml;utf8,)

也有很多相似的概念,比如说 “买家的懊悔”。

之前给一个朋友私下底做双盲听,稍微控制一下变量和预先测试一下,他平时总和我说某两款播放器差别和特点,结果 ABX 盲测他没过。一整年和我说话都是 yygq 的,没说几句就急了,这还是个老师。

我认识一些,就算发现自己错了,就算认识到了,也要莫名其妙的对我发火的人。

有时候我也很难理解,就一个几千块的东西,至于吗?又不是天塌了,又不是房子没了。又不是炒股赔光了,至于吗?我觉得就算炒股赔了一百万,也不至于这么气急败坏吧。要是被坑了几万十几万急一急也情有可原。而且急了要跟坑人的急啊,为啥要跟我急?


还有一点就是很多人确实缺乏相关基础知识和经验,专业的知识无法普及,而相比之下,各种忽悠却很容易理解。对于一些人来说,自己能听懂的就是对的,听不懂的就是错的。而这些在我看来非常基础的问题,甚至有些从业多年的所谓专业人士都不知道,更别说让自认为自己很懂行外人懂了。

例如非线性失真,因为名字里有 “失真” 二字,所以认为对音质影响很大,所以很重要。

非线性失真重要吗?

“我感觉这个东西好像是那么回事,我能听到一些东西,所以我听到的就是因为它,所以它很重要”

“我能听到一些现象,我看到了一些概念和数据,所以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

我看到了 A,我又看到了 B,所以 A 是由 B 决定的。

类似的问题还有瀑布图:

鬼斧神工 119:【预告】市面上主流音箱表现究竟如何?如何通过数据解读音箱的音质?——频响曲线的 Q 值与再谈瀑布图。鬼斧神工 119:耳机的瀑布图真的有意义吗?关于耳机的瀑布图,你需要知道的。

因为听到了 “瞬态”→看到了瀑布图这样一个有时间坐标的测试结果且里面有 “振铃”→感觉两者之间有联系→好像是那么回事→就是那么回事。

甚至有人杠了两年,连相关系数是什么意思都不知道,因为我觉得如果知道什么是相关系数也不会说出那些 “绝对”“唯 xx 论”“xx 是唯一真理吗?” 这样的话。而我记得相关系数貌似是中学就有的概念吧?

简单总结一下就是,不愿意学,也学不懂,但是我最懂。不想知道,也看不明白,但是我最明白。缺乏最基本的听音能力,没有受过任何训练,没有任何专业听音调音经验,没有任何测试或资质证明,甚至连最基本的声音如何评价的概念都完全不知道,但是我的听力胜过超级赛亚人,然后念着各种似是而非的形容词造句。

鬼斧神工 119:如何评价一套 HiFi 系统,如何进行主观评价?

  1. 与非正式的试听测试的主观感受相比,客观测试数据是不重要的。如果二者相互矛盾,那么客观数据可以被忽略。
  2. HiFi 器材性能的好坏,是传统的工程科学无法解释的。
  3. 在给出 HiFi 器材区别的假想机制时,可以任意的自由发挥。例如神秘的振动缺陷,以及线材的微小差别,并无需讨论这些理论的真实性,或者收集任意的客观证据。
  4. 无论何时,只要我们想要,我们就能发明出新的术语用来描绘 HiFi 系统的客观参数(例如 “素质”、“解析力”}。

只要低于人类听觉极限就无法察觉,高出一定的值就有可能听到。这真的很难理解吗?听出区别和好坏不完全是一回事,这也真的很难理解吗?听音测试方法也有很多,难道就不能真的自己控制变量听一下吗?

鬼斧神工 119:人耳的听觉极限


回到这个问题的本身,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现象?

放他们自生自灭。

不论是 HiFi 耳机还是 HiFi 音箱,都在逐步走向衰亡。在 TWS 耳机的强势席卷下,以及几家 HiFi 耳机厂商今年连续作妖,HiFi 耳机已呈现颓势,HiEnd 音箱早已行将就木。

活力?别逗了。音频作为一种爱好正在消亡,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音频本身。就现实世界而言,Hi-End 音箱已经失去了上个世纪 80 年代的声誉,因为它断然拒绝使用基本的公正的控制措施(例如双盲听测试)。而这种拒绝成为了理性的人无休无止的讥讽和嘲笑的源头**,**这也是我感到无限尴尬的源头,因为是我的拥趸者造成了这样混乱的局面,而我本人难辞其咎。郑重声明:我从来没有说过测量结果不重要。我说的是 (而且经常是这样说),他们并不总是讲述整个故事。不完全一样。——Stereophile 杂志创始人兼 CEO J.Gordon Holt

在我之前有无数远超我的前辈,他们有些也曾试图改变这一现状,最后都已失败告终。

好良言难劝该死鬼,大慈悲不渡自绝人。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你也永远无法救一个不自救的人。

让他们自生自灭,让这个行业继续陷入永无止境的恶性循环,最终消亡。死掉的事物也就不需要救了,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了。

音频产业日趋成熟,但也产生了很多和科学相提并论的信条。其中,很多信条是无恶意的,但另外一些则是受到了商业利益的驱使,是错误的。而受伤害的往往是艺术本身。——Floyd Toole 博士

知乎用户 Midgardian 发表

像罗翔老师一样,动用公权力消灭自己不认可的声音就好了。

知乎用户 王之葵托利​​ 发表

事后怎么解决事前问题?

那只有整一台时光机。

配合上超牛逼的大数据信息检索功能。

穿越到谣言发生前。

将谣言扼杀在摇篮里了。

秋日的第一杯奶~~,啪!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C9CCB3 发表

科普?以前给科普的是

“重的小球先落地”,“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太阳系有六大行星”

除非世界上只有一个人,否则便会有 “谣言”

知乎用户 红桃 K 发表

想从根本上解决 “谣言”,有点天方夜谭的意思。首先对“谣言” 的界定就有很大的争议——你咋就肯定 “谣言” 不是“遥遥领先的预言” 呢?

毕竟我们还没有 “能回答一切问题的万能真理机”,信息传播中的失真也在所难免。戏称为人均 985 的知乎众都有翻车的时候,要让每一个人只认准“真相” 实在是强人所难。

快进到机械飞升就没那么多屁事了(

不过面对谣言,我们普通人并非无计可施,还是可以做一些微小贡献的

传播学中的 “守门人” 理论就很有参考价值:

守门人和守门理论
墨菲 (Murpbhy ,1976) 曾将其一本研究大众传播媒介中的传播者和报纸电讯编辑的书题名为《沉默的看门狗》,虽有点片面、偏激,但却极其概括地揭示了守门人 “沉默 " 的性格特点。
“守门人” 一词, 最先见于库尔特. 勒温 (K. Lewin, 1947) 的《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文章考察和研究了家庭主妇如何决定购买食物以及向家庭成员推荐食物的过程。勒温发现信息总是沿着包含有 “关卡” 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或者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 或者根据 “守门人” 的个人意见,就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人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作出决定。同时,勒温还对大众传播中新闻活动的 “守门行为“和“守门人” 作了比较研究。

所谓守门人,是指在大众传媒中可以决定什么性质的信息可被传播、传播多少以及怎样传播的人或机构。

简单来说,就是人人都能成为信息传播中的 “守门人”。错误的信息你传播了一遍,等于你也有责任…… 好吧没那么夸张,普通人没必要遵守媒体人的要求。

但我还是希望大家能加强自身信息筛选的能力,别被无良媒体带节奏,闹笑话。

简单举个例子吧:

![](data:image/svg+xml;utf8,)

从这张图我们(信息接受者)得到什么信息?

—— 一张微信对话截屏,告诉我们 “特朗普和狗不可描述” 这一新闻。

那么该怎样发挥 “守门人” 的作用呢?

—— 首先保持怀疑的态度:从常识判断这事发生的可能性甚微;其次判断消息本身可信度,信息来源是我上我也行的微信截图,容易伪造;最后多方求证,发现确无此事。

最后,愿不愿意当传播者,随你开心就好啦。

“聊天截屏也能当证据?特朗普被狗 X 了你不知道吗?哈哈哈哈。”

希望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啊不,是 人人都能发挥一点 “守门人” 的作用,不去相信、传播未被证实的信息,谣言止于智者。


然而,还是那句话——

你咋就肯定 “谣言” 不是 “遥遥领先的预言” 呢?

万一特朗普落选总统后一个想不开呢?(笑

咳咳咳……

补充一个相关脑洞回答和 “守门人” 部分理论:

红桃 K:如果所有造谣的人都立刻原地爆炸,会发生什么?作为大众传播过程中的守门人, 他实际是一个三重角色。
首先,他是一位接受者。作为报刊编辑来说,他是新闻稿件或一般文 章的第一位读者; 对影视导演来说,他是影视剧本的首批读者; 对广播电视台导播来说,他又是广播电视新闻的第一位受众。这时,他完全可以用普通受众的心态和眼光来看待和审视这些未正式进人传播渠道的消息资料。
其次,他是一位守门者。他对接收到的信息认真审视,反复比较, 再三权衡,决定增删,确定形式,选择渠道,瞄准对象。
同时,他又是一位传播者。比如删定 “六经” 的孔子, 著述《史记》的司马迁,主编《资治通鉴》的司马光,以及结撰、编修《太平御览》、《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的著名学者们,还有当代电影、电视剧的导播和制片人,他们都既是读者又是著者, 既是守门者又是传播者, 既评价他人的初传作品,又在初传作品上实施。
总之, 他们既是接受者,又是守门者, 还是传播者,一身三任, 角色多变。

感谢你的阅读。

知乎用户 周岳 发表

感谢知乎科学的邀请。

我个人认为解决陈院士提出的问题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需要从多方渠道下手。

. 第一,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首先,很多的谣言散步者是利益相关的,他们要么为了追求内容的点击量,要么推广产品,要么获得为了获得认同。

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有关部门与平台配合。

有关部门需要联合平台加上监管。及时关停相关账号。没收不法所得,并根据情节及动机处罚款或拘役

早就有相关的法律条文,但是执行的并不是很到位。导致很多造谣者有恃无恐,知法犯法

第二,阻断传播途径。

目前阶段,这一方面做的还远远不够,一是相关技术还不成熟,二是平台没有足够的责任心。甚至对于平台来说,他们乐得靠谣言吸引更多用户,对于造谣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首先目前的内容审核基本依靠人工,确实效率慢,成本高。这是客观存在的问题。但是我相信未来的大数据分析会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针对目前阶段某些平台纵容谣言传播,有关部门可进行约束 (某浪不是第一次被约谈了)

第三,减少受众。

这一点需要国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和专业人士的科普及反谣言工作。

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人民的受教育水平正在不断提高。年轻人受到谣言蛊惑的可能性越来越低。

而且最近两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有专业人士不断入驻相关平台的科普。年轻人接收到的科普与反谣言信息越来越多,越来越不容易受到谣言的蛊惑。

但是,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人士,甚至是 “专业人士” 学术不端,为了流量而去科普。

在不懂相关专业,也没有认真查阅相关资料就去 “科普”“。

传播了了很多错误的知识与内容,且拒不改正的,不承认错误的。这种人是要警惕的,甚至是要受到谴责的。本质上来说,他们与造谣者也没多大区别,只是批了一层科普的外衣罢了。

但是这些事情说起来简单,但是实际执行下去,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续写,刚说到平台平台就在我眼前做恶,为了一己私利什么都不在乎。

我在知乎平台发现邪教组织,我进行反谣言。

邪教组织的帖子没了,我被禁言了!!!就凭平台的不作为,凭什么谣言会消失。

几十个开了盐源会员的小号就让知乎走不动道了。还反个什么谣言?

不多说,上图。

我被禁言的证据

我被删除的发言

这是邪教聚会原贴

undefined

我的评论虽然已经申诉成功,但是这个帖子到现在还没有删除。这就是知乎反谣言的力度吗?爱了爱了。

@知乎科学

@知乎小管家

@中国反邪教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杀不尽的。因为科学是可证伪的。而谣言是可以洗脑的。能抵御 50% 以上就算成功了。

那些抵御不了的谣言,人们相信他的成本虽然低,但按照谣言去做的成本还是很高的。我们只能祈祷她们因为懒,就放弃了。

科学、事实,战胜谣言不容易,但 “真的东西” 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只要他在那里,能明白的人早晚明白。时间一长,那些抵御不了的谣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要不然,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知乎用户 玲珑清越 发表

从根本上解决「谣言不断出现,还不断有人相信」这个问题。

那这个问题的根本是什么,是「不断有人相信」吗?

民众的素质参差不齐,十四亿人的国家是不可能做到每个人都能清楚的辨析谣言的,尤其是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

不,这个问题的根本是「谣言不断出现」,

所以要从根本上杜绝这个问题,就是要解决为什么谣言不断出现。

何为谣言?

“当务之急是要从法律上界定什么是谣言, 才能有针对性地辟谣。” 亚太网络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德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认为, 法律意义上的谣言应该具备三个要素: 第一, 属于没有事实依据的虚假信息; 第二, 可能造成社会公众的普遍恐慌; 第三, 传播者主观上明知且有恶意。“不从法律上界定何为谣言, 一概辟谣, 有可能造成对公民言论自由的不当限制。”

为什么有各种谣言呢?因为还不够透明,还不够清楚,导致别人需要猜度,猜测,揣摩,才产生了很多谣言。有心人得以制造没有事实依据的虚假信息。

信息时代,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无论如何去辟谣,都只是一种辅助方式,,事后诸葛亮而已。

那应该怎么解决呢?

“只有政府的决策公开透明, 让权力运行在阳光下, 减少谣言滋生的土壤, 才能真正解决网络谣言‘按下葫芦浮起瓢’的现状。相关部门切不可舍本逐末, 偏移工作重心。” 刘德良说。

以上。

知乎用户 路旁的六月 发表

贴一则旧闻:

河南开封市祥符区公安局官方公众号 “平安祥符区”2020 年 7 月 15 日通报,该区一名居民因臆造散布开封市新东方村镇银行不实消息引发恐慌,被拘留。

别再听信谣言了!你的存款可以放心!两段视频、两个公告,告诉你真相!

居民散布银行不实消息引发集中取款,开封祥符区长视频辟谣

“请广大储户放心,大家的存款在新东方村镇银行是安全的,存、取款是自由的,要避免盲目支取存款造成个人切身利益受到损失。如确需办理相关业务的,请有序办理。” 开封市祥符区区长王彦涛说。

知乎用户 寒江孤影​ 发表

主要是有些官方回应跟放屁一样,辟谣反而越辟越让人信。

天天自说自话自打自脸,闹着玩儿呢?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遥遥领先的预言

知乎用户 绚辻词 发表

@上海市政府 @上海卫健委 @上海辟谣平台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DNs9tG 发表

资讯开放就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知乎用户 想吃不辣的水煮鱼 发表

如果是娱乐消息,那么辟谣很简单,信官方就好。

如果是新闻,那更简单,追踪官方消息就好。

但是,如果是科普向的 “谣言” 那么几乎不可能杜绝。

我就举一个最常见的 “夹带私货类科普”。

氰化物要命么?要命。亚硝酸盐要命么?要命。

在很多人眼里,亚硝酸盐和氰化物一样,属于剧毒。

但是,亚硝酸盐实际上可以作为一种食品添加剂。

所以,我可以写这样一篇文章《震惊!xx 火腿肠竟添加剧毒化学物质!转发别让更多人知道》

这篇文章从开头到中间,我都可以正儿八经介绍亚硝酸盐的危害性。

这部分我是造谣么?没有。

接着我可以继续写因为亚硝酸盐造成的病例,这些也是可查的。

我造谣了么?没有。

最后我只需要加上几张 xx 火腿肠的配料表,说他们添加了这种东西。

我造谣了么?没有。

从标题到内容,我每一个字都是严格按照事实写的。

但是却给人一种 “xx 火腿肠有毒” 的错觉。我还可以含沙射影一下瘦肉精事件,加强引导效果。

如果我更进一步,把中国关于食品添加剂的国家标准列出来,指出这种东西在中国是一种合法的添加剂。并且说明其经济效益。

然后再贴几张国外的即日食用的肉制品进行对比。

这里唯一的漏洞就是我用国内的包装食品和国外的现卖肉进行对比。但是通过拍照取图的手法,可以让读者忽略这一点。

于是,这样就会造成一种 “国内企业为了利益在食品中添加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而且国家政策也是默许的” 这种错觉。

通篇我造谣了么?

没有,我甚至可以用科研文献作证我的观点。

你觉得这样的文章,要怎么才能杜绝?

而且这还是食品化学方面,数码产品领域和互联网领域那简直就是重灾区。

那你说如果居民提高自我修养能解决么?

大概率不行,因为我确实是看到过类似的文章 并且还信了。

虽然我自认为学的不怎么样,但是好歹也是泡过几年实验室的人,怎么也比其他领域的人强点吧?

唯一的方法就是学会自己检索鉴别内容,但是谁能保证你所看到的就是正确的而不是另外一篇同性质的文章?

那去查文献?

可别了…… 这工作量太大了。

所以,想题目描述中的,有啥问题给你科普啥。有针对性的辟谣,是我能想到最简单有效的解决办法了。

知乎用户 银发的芝加哥​ 发表

俗话说: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制造谣言很简单,不需要技术含量,而辟谣却很累

等辟谣者辛辛苦苦收集材料,写完辟谣文之后,造谣者早制造出更多谣言了

更何况这事往往还费力不讨好

因为大家都『只想看到自己希望看到的,选择自己愿意相信的』

其实,每一个辟谣者,都是他所在时代不可多得的黑暗中的火把

智者看到他,称赞他的无私和伟大

麻瓜看到他,指责他的无知会招来野兽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谣言出现和传播的问题?

开个玩笑,恐怕只有灭霸才做得到…

言归正传,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哲学的初步任务是治疗语言,很多概念澄清了,问题便迎刃而解

我们必须承认,谣言很难被明确界定:

往大了说,特朗普狗带了,我们都知道这是谣言;

往小了说,一篇专业文章里有几个数据错误,这算是谣言吗?

所有传播类内容,必须一个错误都不能有?

那地球的科学发展早就被质子封死了

什么是科学精神?是因为科学家能承认:“我错了”

所以我们要允许错误的出现(允许群众发言、发推、转发)

但是,我们不允许故意制造错误信息

一旦发现屡教不改的制造错误信息,那么需要有配套的惩罚措施

互联网时代,其实每个人都是 “公众人物”

对大众的引导,其实就是靠塑造 “公众人物”

陟罚臧否,是每个时代 TZZ 的必修课


知乎用户 阿明​ 发表

做到自由 (当然包括言论),民主,平等,法治,即可解决 99% 的社会问题。

别喷我,以上选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知乎用户 一只神经病 发表

消灭人,可彻底杜绝传播

知乎用户 鹰扬尉​ 发表

人民民主监督真发挥作用,而不是用公权力给某些人公器私用背书,不断消耗公信力,为什么老百姓变成老不信?

知乎用户 滚烫 发表

除了官方发的,全是谣言!迟早给你逮住!团团说了别以为找不到你!

知乎用户 总座他一直很高见​ 发表

发一条三月的辟谣消息

知乎用户 Jack Yang 发表

**「谣言不断出现,还不断有人相信」**这几乎是一个无解的社会性问题,哪怕投入再多的人力物力,都不太可能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传统理念认为,谣言的盛行,就是信息透明度不够、流通速度不够。但现实中却并不是这样的。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经历,父辈在朋友圈、各种群里分享一些诸如「食盐会导致人中毒」、「手机辐射会灭绝人类」等等的谣言,如果你尝试沟通纠正,就会被反驳:你懂什么?这就是真的!即使你再怎么讲道理,摆事实,也没有。**因为根本不在同一个沟通频道上。**这个现象,其实就是典型的可得性偏见 (Availability heuristic),也就是说,当遇到同一件事情的时候,他使用的是他的经验来判断,你使用的是你的经验来判断,所以这种对立,本质上是合理的。而且,在他的视角看来,你才是那个被骗的人!!!!

也就是说,人的大脑有一个特性,一旦通过过往经验,获得某种结论,就会不断通过其他的证据来强化它。我们通常都很难接受**「我们所不认同的东西」**。那么,为什么大脑在思考决策的时候,会有一个这么大的 BUG 呢?这个问题,可能就比较复杂了,一个问题在于,思考决策比较纠结的人类,可能都在演化过程中,更容易死去,基因很难被流传下来。因为很多时候,尤其在原始社会,是需要我们快速决策的,比如:遇到草丛晃动的时候,要判断是起风了,还是有野兽来了,也就只有短短几秒钟的时间,决定生死。

另外一方面来说,大脑的这一特性,能够帮助我们稳定内在认知,不致于让我们对世界的认知随时都崩塌掉。那样的话,大脑就会总是感觉到很痛苦。

也许,在未来,真的会出现一个全知全能的神:AI 智能,结束人类漫无休止的争论,形成统一,谣言也许就自然消失了。但是,真的会有这么一天麽?毕竟,好奇和怀疑,是人类的天性!

[

盐选专栏

认知颠覆: 4 大狠招,重塑惯性思维

作者 程驿

会员专享 ¥18.00

去查看​

](https://api.zhihu.com/poisson-marketing/recommendation/url/6c809c38fae0078359d73a63f9b6e6e3)

知乎用户 寂静之空 3658 发表

话不多说,发几张图给大家看看什么是造谣

知乎用户 时光冲不散过往 03 发表

众所周知,【谣言】分为【官窑】和【民谣】

知乎用户 江南第壹深情 发表

提升公信力啊,只要三个字就能做到了

“明白,能”

知乎用户 朔方節度使郭子儀 发表

因为信息不透明就一定会有谣言

知乎用户 两仪 发表

知乎用户 徐夕​ 发表

先说结论:没法解决这个问题。一个很简单的事实就是,人类已经有 5000 年的文明史了,在长达 5000 年的时间里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现在看来,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也解决不了。

根据百度百科的释义,谣言的词义有三:

  • 1,指没有事实存在而捏造的话。
  • 2,没有公认的传说。
  • 3,民间流传的评议时政的话语。

有人制造了谣言,然后有人再转发谣言,这确实对社会产生了危害,相对来说,打击制造谣言的人简单,打击传播谣言的人这就很困难,而且也不可取。

除了明知是谣言还转发谣言的人以外,更多的人并不知道自己转发的是谣言,对一般民众来说,要搞清楚什么是谣言是很困难的,让人去分辨到底是不是谣言根本就不现实。对于转发谣言的人来说,他们中的很多人都相信那些 “谣言”,如果对所有转发谣言的人进行打击,就会造成人人自危,不敢说话了。

而且,任你是大学教授还是普通百姓,当人上了岁数以后,认知能力会下降,更容易相信谣言从而传播谣言,怎么打击?

在法律层面我们可以立法打击制造谣言的人,提高制造谣言的成本,除此以外,打击谣言最主要的办法就是提高民众的教育水平和科学素养,提高分辨谣言的能力。

[

传播学名著:谣言,[法] 让 - 诺埃尔 · 卡普费雷著

京东

¥53.60

去购买​

](https://union-click.jd.com/jdc?e=jdext-1329791098253295616-0&p=AyIGZRprFQERAFQcWRcyVlgNRQQlW1dCFFlQCxxKQgFHRE5XDVULR0UVAREAVBxZFx1LQglGa25xTlgWGTJLYRRlD2E%2BVWZbDjNMJ3UOHjdVElsXChMGVRxYJQITBlUfXhYBFAZlK1sQMkRpVRpaFAASA1USWyUDIgdSGlMcARUPVB5bHAAiB10fa8OshtLdpIKlp8St%2B87WpdebrIGl3SUyIgRlQA5BS1cbVRlYHQQaB1QTUhYGEARdH1wVBQ4GZRtaFAIbAVUaWhFsE2lVE1oQABQDVBxZJQIiBGVFNRRRElRTElscbEhcDkYOTANFaVEbXBIHEzdXGloXAA%3D%3D)

知乎用户 未初 发表

什么是谣言?

指没有事实存在而捏造的话。

1947 年,Allport & Postman 给出了一个决定谣言的公式:

谣言 =(事件的)重要性 ×(事件的)模糊性

从这个公式上来看,两者成正比关系,事件越重要,越模糊,那么谣言产生的效应也就越大。

谣言怎样才能变成 0?

以下两个条件满足其中一个的时候:

  • 重要性等于 0
  • 模糊性等于 0

我来举个例子。

近期网络上沸沸扬扬的清华学姐事件。

这位清华学姐在学校食堂怀疑被学弟性骚扰,于是在愤怒的情况下,发朋友圈曝光,扬言要让学弟 “社会性死亡”。

之后看了视频监控,发现这是个误会。

真实场景是学弟背着书包路过学姐旁边,书包蹭到了学姐,学弟本人根本一脸懵逼,就被安上了罪名

在了解了情况之后,两人相互道歉了,达成和解。

感谢监控,让我们知道了真相。“咸猪手” 事件的谣言也止于真相。

接下来让我们把时间播到没有调查监控前

  • 事件的重要性高——校内发生骚扰事件,还是在清华大学内,是非常严重的道德缺点,让社会上的群众对学校形象也会产生不好的印象。
  • 事件的模糊性高——没看监控时,女方不知道真相。

当监控被调出来,事件的模糊性为 0, 谣言也不攻自破。

分析了这个事件,那么我们要怎样对待谣言这个让人头大的问题呢?分两种情况:

  1. 谣言比较小,传播范围也很小的时候,不怎么重要,对人的伤害不大。解决方式选择解释一下就可以了。
  2. 谣言扩散广,受害者可以采用法律手段(律师函警告等),或者是联系有关部门用调查取证的方式来证明。

面对「谣言不断出现,还不断有人相信的情况 」真的是 “老大难” 问题。我们没有办法改变别人,所以可以改变自己。

在面对谣言困扰时,

希望我们都能勇敢,

保持强大的内心以及解决问题的决心和毅力,

那样它就无法打倒我们,只能使我们更强大。

[谣言不可怕,谁怂谁尴尬。💪💪💪95 播放 · 1 赞同视频

​](https://www.zhihu.com/zvideo/1314496685297684480)

知乎用户 Sasaki 呀哟 发表

无解

2020 都有人造谣李绅是贪官,真不知道是不是李绅触犯了他们祖上的利益导致现在生活不如意

知乎用户 人类的 太人类的 发表

这个问题下许多答主答得非常好,但是未必是提问团队设想的方向,因为问题是院士大佬在关于 “科普与辟谣” 这个话题下提出的,那么推测提问者的主观里是限定语境的,这里的 “谣言” 的定义似乎是狭义上的(举个例子,就是 “吃转基因食品会被修改基因”、“量子佛学证明了 xxx” 这种类型的……)。

因为首先 “什么是谣言” 就是一个 hard problem…… 如果从广义一点的意义上说,如果谣言包括 “认知局限”、“记忆混乱”、“偏见” 等等现象的话,那 “从根本上解决谣言” 无解,除非人类不是现在的人类。不过对于狭义意义上的 “谣言”,“从根本上解决” 也是不现实的,要说 “打击它们诞生与传播的土壤” 倒更准确一些。

那么 “量子佛学”、“朋友圈养生” 这类东西为什么会流传呢?恰恰有一个关键原因是因为 “科学之神” 的存在啊——不少人不就是被 “高大上” 的名词与 “专家研究表明” 唬住的吗?而且还有一些吊诡的事是,辟谣(这里指真辟谣)之后,有的人嘴上为 “辟谣了” 欢呼,但是他们能说出辟谣文章为什么 “正确” 的所以然吗?

一个不太妙的事实是,刚刚举的例子还算是特别 “典型” 的,还有更多事例比我们想象得更复杂——有时候连专业人士之间都对科学问题存在着不同争议,而现代社会学科壁垒已经很高了,吃瓜群众在一堆专业术语前只能茫然,最后无奈地选择 “我只好先信哪个”…… 如果这里面再加上科学实在论 vs 反科学实在论、范式争议、科学“可信度” 与“直觉偏好”等等哲学话题来插一棍子就更让人眼花缭乱了……

在这个问题上,最好应该把思维从 “相信科学结论” 转变为 “思考科学,运用科学方法”,但是关键是实际操作中我们最终一定逃不开迷信某个结论、相信权威这些事,但是日常生活中“迷信”“正确的” 权威可能又并不是坏事…… 所以这确实是一个复杂的需要不断努力的问题……

知乎用户 Freezing Pan​ 发表

这个真的没法解决

谣言除了造谣的制造外,还需要有相信的传谣者。

造谣的为了能让人帮他传谣,所以就会让自己的谣言看起来像真的一样,让传谣的人相信自己不是在传谣,而是在传播事实。

如果不是为了某些目的,大部分情况下,两者没有利益关系,更多的是造谣的人利用了传谣的人的信任。

造谣的人一般不会去造那种一眼就能被人看穿的谣言。比如 “川普挂了”,这句话一听就知道是假的。

我平时回答的问题都是奥特曼相关,奥特曼的谣言特别多,大部分都是编的像真的一样,不深入了解的奥迷根本不可能知道自己看到的是假的。然后在向自己的朋友传播,谣言就这么传开了。

比如说:大家都熟悉的迪迦奥特曼

有一个经典的谣言,迪迦奥特曼在企划的时候是两个奥特曼一个速度快一个力量大,后来因为经费的问题合成了一个,速度快和力量大就变成了形态。废案的两个奥特曼后来变成了迪迦第一集的那两个被破坏的石像

这个谣言为什么流传这么广?

一是因为日本的消息中国这边不是很了解。二就是,编造这个谣言的人知道这个谣言如果没有查阅相关资料,根本不会有人怀疑。

迪迦是第一个有变换形态的奥特曼,圆谷日常资金紧张,正好金字塔里还有两个石像。这么一结合。谣言就出来了。

这就是这个造谣者的高明之处。像是另一个不知名谣言迪迦奥特曼旁边的两个石像是戴拿和盖亚。这个,就是因为造谣的人水平太低,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假的。

还有一个在奥圈流传甚广的谣言

梦比优斯奥特曼第 41 集,爱迪奥特曼曾经的学生都是当年演过爱迪奥特曼的小演员

这个我也曾深信不疑。毕竟爱迪距离梦比优斯有 26 年,当年十岁左右的人,现在都三四十岁了。这时候有人说,圆谷良心把当年的小朋友都找回来了,很少会有人怀疑。毕竟,年纪对的上,圆谷良心是事实。

但是这是梦比优斯里学生的扮演者:

这是爱迪里那些小演员:

完全不一样

其他谣言有空我再说

我想说的是,如果是像

这样的谣言,一般人都知道是假的。传播出去也会成为笑话。

但是大部分谣言,他真的是让传播的人认为是真的。如果没看过圆谷当年 staff 的相关资料,有人说迪迦企划是两个奥,谁会怀疑?

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只有,彻底消灭谣言。

谣言止于智者这话,不全对。

谣言真正止于的是源头。

知乎用户 乌鸦哥​ 发表

谣言有很多种,大致无外乎这三种类型

一是虚构事实

二是夸大事实

三是夹带私货

并且很多时候谣言是以这三种类型混杂在一起的形式出现的。

谣言具有三大特点

一是普遍性,话题往往是普罗大众关注的。

二是煽动性,情绪往往是极端慷慨激烈的。

三是模糊性,内容往往是缺乏逻辑数据的。

例如辐射杀人论,可乐杀精论,木瓜大奶论,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夸大了事实,缺乏实际案例支撑。

谣言的传播分别利用了人性的三大弱点,从众,情绪化,不假思索,正好对应其三个特点。而也正是这些特点,导致了谣言的传播具有自发性,拥趸者众多,形成强大的破坏力。

谣言的创作者往往出于以下动机编造

一是政治思想动机

二是经济利益动机

三是宗教文化动机

比如著名的大楚兴陈胜王,石人一只眼等都属于政治目的,保健品养生,转基因有毒等属于经济目的,轮子功升天,全能教神通等属于第三种。

那么,难道谣言就一丁点好处都没有吗?

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谣言也是有一部分现实意义的

中国自先秦时期政府就有采风的传统,通过搜集民情风俗,了解民意,把握民众和政府的关系,调整政策。

谣言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应很多社会问题,诸如养老,医疗,教育,了解到老百姓的科学普及程度,老百姓的历史文化水平,老百姓关心什么话题,老百姓对政府的满意度等等

我们要辩证的对待谣言,同时也必须要警惕那些具有重大危害的谣言。

世界历史上曾经有这么一个谣言直接颠覆了一个王朝。

1750 年法国巴黎的街头开始流行一个传闻,他们的国王在秘密抓捕婴儿,用婴儿的鲜血涂抹全身以治疗麻风病。这当然是别有用心的政治家的无稽之谈,不过当时法国统治黑暗,百姓民不聊生,各地于是纷纷爆发动乱和起义,并逐渐演变为全国性的民间运动。这场运动也是 1789 年法国大革命成功的先声和征兆。法国雅各宾政权没能处理好这场谣言,也没从源头改革政治制度,任由谣言肆虐,导致民间怨言积累,最终使巴士底狱事件成为了压倒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类似的故事还有非常多,比如清朝的大义觉迷录,叫魂,天津教案事件等等,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谣言正在消费我们的情绪,使我们产生严重的精神内耗,其危害十分巨大。

那么在这个信息纷杂,真假难辨的时代,咱们寻常老百姓又应当如何辨别谣言呢?

因为谣言发布者都是见不得光的,捏造事实的,别有用心的。所以这里同样分别给到大家三个建议。

一是没有信息来源或官方出处的一概不予采信。比如据称,据说,据内部人员透露,我有一位朋友等等。如果对方有给出信息来源或出处,咱们就可以进行检索查询是否属实。

二是缺乏明确数据支撑和逻辑链的一律视作存疑。比如不提实验数据直接讲实验结果的,用结果推导原因的,逻辑混乱,语言前后矛盾的,图片信息模糊不清的都存在造谣嫌疑。

三是言语激烈,措辞不当,煽动情绪,大量采用口语,而非书面语的新闻不予采信。比如不转不是中国人,不转会倒霉,转的会有好运,这些一概都可以视作谣言。因为这些话语都是具有强烈暗示性,强迫性的话语,本身就是不客观的,会严重破坏人的理性和科学思维

最后祝大家生活愉快,通过理解这篇文章,能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成功筛选出对自己有帮助的正向信息。

知乎用户 Tea.L 发表

主要是好多最后都成真了,狼吃羊才用了三次

知乎用户 猴哥 发表

房住不炒。

知乎用户 姬丝秀忒刃下心 发表

加强思想管控即可,可以适当配合一点拘留,罚款甚至是徒刑,这样大家就不会诽谤朝廷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不干人事儿,还不让人说啊!

知乎用户 一茬茬韭菜 发表

哈哈

谣言往往是真的

有的国家没有合格的监督机制

没有自由记者报社言论自由

监督机制除了民变,都是自上而下的

这和我大清大明有啥区别,还是封建制的嘛

圣上哪能明查秋毫

出了事就是辟谣,删帖,拘留

这个问题就会不断出现

不是我不相信你啊

是谣言好多都成真了

知乎用户 十年一剑 发表

1、提高造谣成本,严惩不贷,让想造谣人或者组织不敢随意冒险;

2、提高公信力,不要让谣言成为遥遥领先的预言;当辟谣失败的次数多了,大家就更愿意去相信谣言了。

3、提高透明度,透明度高了,公众就愿意去相信了,谣言的生存空间就小了;

4、及时、主动公布进度,让公众 “心里有数”。比如近期的空难,空难的调查应该需要的周期很长,但是不主动公布进度、公布历史空难调查的时长这些情况,很多阴谋论就出来了。

知乎用户 系统质量师杰克​ 发表

政府带头不造谣,官媒带头不造谣。

你若看电视新闻,官方电视里俄罗斯从不打算发动战争,完全是西方造谣?然后又变成俄罗斯天天打胜仗,怎么还没打完?每天都在消灭 “纳粹分子”,怎么还没消灭完?天天都在 “特别军事行动”,怎么还没行动完?电视里还有特约评论员、专家露脸,说 “俄罗斯还是会达成目标”,怎么还没完成?

如果有政府或官方媒体刻意掩饰侵略,将武力干涉他国内政、大举入侵主权国家领土、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篡改为 “特别军事行动”,这是哪个国家和政府干的事?有人认为自己成了政府和学校“爱国主义教育” 的受害者,网上有人热议“爱国主义教育会不会起到反作用?”,这又是哪个国家发生的事?

前脚鼓吹 “房住不炒”,后脚又鼓励群众买房、买车促进消费,这是谣言吗?

知乎用户 伦伯懒 发表

还记得咱们新冠的吹哨人吗?

知乎用户 你要加油 发表

2019 年末,看到了不明病毒,就回家了,嘴里说着回家去,一回家,就待了半年。

知乎用户 steamworkshop64 发表

不可能的。

作为人类,我们总是愿意相信那些简单的逻辑,相信因果关系,而事实上这样的因果关系少之又少。

我们愿意相信自己的成功和自己的行为是由因果关系的(比如我今天出门时洗了手,所以我今天彩票中奖了),这就是迷信的由来

那么既然个人的认知有偏见,把认识的责任交给别人就好了, 交给一个不会出错误的人。

这个 “不会出错的人” 同样可以做出错误的因果关系判断(比如有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他的很多价值观凌驾于我之上,他好像可以预知未来之类),他跟我说只要相信他,每天向他祈祷就可以彩票中奖),这就是宗教的由来。

宗教和信教的人有利益冲突,我们去建立一个再信息传播时没有利益冲突的渠道,是否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我相信在某些情况下,这么做确实降低了错误(或者相比事实,更加简单的言论)的传播,可是这么做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人的沟通时不可能永远单向的,一旦人类相互沟通,就一定有利可图,就算信息的传递者没有任何传播谎言的计划,更何况这种 “绝对善良” 的知识传播者少之又少。

把迷信和宗教的目标转移到科学家身上并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总是要被谁 “欺骗” 的,不管是宗教,科学家,还是自己。不过在这个时候,真相还那么重要吗

知乎用户 布衣子​ 发表

头条文章

知乎用户 Birkhoff 发表

理论上不存在能从根本上解决谣言不断出现,还不断有人相信的问题的方法。

谣言可以简单定义为与事实不符的论述。要确定一个论述是否是谣言,最重要的是寻找到对应的事实是什么。

但是寻找事实是一件成本很高的事情。比如美国媒体认为特朗普通俄,而特朗普则发 Twitter 说是 fake news。如何验证特朗普通俄是谣言呢?很难,需要花大量的财力物力去做调查。

再比如新冠疫情刚爆发的时候,社交媒体上有不少言论认为板蓝根可以预防,大家到处抢购板蓝根。但是没有对新冠病毒进行深入分析以前,没人能确定是否是谣言。

从另外一方面来说,让普通人对常见的谣言有一定的识别能力还是有几个方面可以努力的。

第一,加强对普通人的科普。很多谣言来源于大众对基础科学知识的不了解,但凡对基础科学基础知识有一些了解,很多谣言就不攻自破了。

第二,从小培养孩子们的批判思维和逻辑能力。很多谣言禁不起质疑,只要稍微有点逻辑推理能力,就能把这些谣言攻破。

第三,增加信息透明度。尽量不要隐瞒信息,任意信息的缺失都会引起人们的脑补。而每个人思维能力的差异,会导致脑补出的信息千差万别,从而出现各种版本的谣言。

第四,加强社会尊重科学、尊重客观事实的氛围,减少阴谋论的存在空间。很多谣言滋生自阴谋论,减少阴谋论的存在空间,引导大众尊重科学,尊重客观事实,能减少很多谣言的来源。

知乎用户 禾苗麻麻 发表

谣言的可怕之处在于受众大面积的呼应形成一种惯性,让真的事实在其面前看起来就像真的谣言一样。前苏联解体的悲剧,有相当一部分原因就是在欧美宣扬资本主义美好的谣言中不断洗脑积累产生的。

那在当前信息社会飞速发展背景下,怎样避免谣言像 " 新冠疫情 " 一样的蔓延传播?

先说自己的结论。谣言止于智者这句话点明了中心,最好的措施就是让大众拥有高知情权,重点提高 “智者” 的 “智” 上面。

1. 每一个单位个体都是谣言身上的鳞片。

有一个课外游戏叫 “copy 不走样”,很好的解释了谣言的生成和传播过程。

copy 不走样这个游戏大概意思是:重复不走样。游戏规则:一共 4 个人,由游戏主持人说一个四字成语给第一个人听,第一个人传达给第二个人的时候不能说话,只能用动作来表现。然后以此类推,最后由第四个人说出这个成语。

这个游戏普通人玩成功的几率很低。

原因在于每个人都在传播的过程中主观的对信息进行加工,提取自以为有用的,并能理解的信息,而忽略了那些自认为没用的信息。

社会学家对于谣言有一个很深刻的定义:" 一个与当前时事相关联的命题,意在使人相信,一般以口传的方式在人与人之间流传,但缺乏可靠的证据标准

通常大家更在意 “人与人之间流传”” 缺乏可靠的证据 “这两点,但” 与当前时事相关 ““意在使人相信” 才是谣言最重要的特点。

而相信阴谋论的人总是认为谣言是少数人别有用心的坏人只要出来的,但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谣言的制造和传播过程中一个元素。

这个过程和病毒传播是一样的。

2. 事实真相永远不是谣言的对手。

信息是无限的,而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所有的信息都在争取人的有限注意力。

谣言的存在就是为了让别人相信,而事实就是事实,它根本不在意你相信不相信。

阻止病毒传播的核心是找到并隔离携带病毒的人,但为了阻止谣言传播,把传播谣言的人抓起来,就能从根本上杜绝谣言吗?

并不能。

然而,谣言依然天天存在在我们的生活中。

只要社会生生不息,周而复始,那么谣言会一直存在。

虽然我们很难让事实真相 “更令人相信”,但我们可以提高民众 “相信一件事的门槛”。只有不断普及提高国民科学文化素质,在每一个传播元素上提高谣言信任的个人门槛,才是最基础最有效最长久的方法。另外极端社会热点信息应当提高大众知情权,让事实真相第一时间通过官方渠道公布于众,避免二次传播,小道消息,狗仔爆料等等。

以上回答只是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立场。

喜欢就点个赞吧

知乎用户 skying 发表

网络谣言之所以能迅速在网络空间中传播,并获得民众的关注,不仅和网络技术的逐步成熟、网民数量的急速增长有密切关系,也同网络权威结构有关。

韦伯在探讨现代社会转型时,区分了三种权威类型,即 “传统型”“魅力型” 和“法理型”权威。“传统型”权威,由传统沿袭下来的风俗习惯和伦理道德保障其合法性。“魅力型”权威,由 “特殊的人格品质” 来保证其合法性。而“法理型”权威以目的合理性或价值合理性等理性认同维系其合法性。当下中国的网络社会也可以适当借鉴这种划分,分为以官方媒体为代表的 “法理型” 权威和以社会团体、网红等意见领袖为代表的 “魅力型” 权威。

“法理型” 权威,主要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在网络中的虚拟主体,以及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的虚拟主体。官方权威的 “合法性”,一方面来源于长久以来中国社会对官方权威性与生俱来的传统意识,另一方面更是由于对官方信息可靠性、科学性的理性认同。但随着各种信息渠道的多元化,当民众在官方媒体渠道无法获取更多所需的信息,同时又对疫情以及现实压力感到恐慌,就会通过网络上其他虚拟主体获取信息。如果应对不当,可能引发政府公信力降低,造成民众群体性恐慌和非理性行为等社会问题。

“魅力型” 权威,在网络社会中指那些依靠人格魅力赢得受众,并掌握一定话语权和网络影响力的 “意见领袖”。其典型代表有两种,一种是以民间社会团体、企业为背景的新兴大型网络平台;另一种是“网络红人”,包括高关注度的微博大 V、微信公众号,豆瓣、知乎等网站大牛,抖音、快手、腾讯微视等短视频平台的人气主播等。由于其服务性的信息投放理念和个性化的信息呈现方式,这些“意见领袖” 成为网络社会的 “魅力型” 权威。

网络谣言的基本载体是各类形式的信息。因此,网络辟谣的关键是信息控制。当下,应以官方媒体等法理型权威为核心,以新兴网络平台、网络红人等魅力型权威为补充,建立 “一核多元” 的网络宣传主体结构。“一核多元” 的核心是以官方媒体为代表的法理型权威,由这类网络主体发布权威信息,并通过行政渠道、市场化渠道等多种方式,将信息迅速传导至其他网络权威主体。

网络信息治理的基本策略

破除网络谣言,根本是要回归多元网络主体的协同,通过多种宣传教育手段相互补充,优化网络共生关系,使网络谣言不攻自破、无所遁形。

一、宣传主体协同

官方媒体在承担重大疫情宣传教育主导性角色的同时,必须和网络平台、“网络红人” 等魅力型权威形成角色协同,以期达到良好的效果。

在重大疫情的宣传过程中,作为法理型权威的官方媒体,核心的角色规范是提供绝对真实、权威的信息。稍有差池,就会违背民众对它的社会期望,从而产生 “角色失范”。因此,面对网络谣言,官方媒体应该以事实为依据,通过科学化、规范化的文本语言形式,对网络虚假信息予以澄清,力求言简意赅、无懈可击。

作为魅力型权威之一的专业性网络平台,其核心的角色规范是提供专业化、体现平台特色的信息。因此,需要在官方文本的基础上,发挥其大数据分析和用户数据积累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对各类民众进行文本语言的转化,以民众能够接受的信息载体、语言形式对官方文本进行拓展性说明,方便民众领会和理解官方媒体的话语内涵。

二、信息资源整合

信息资源是网络共生的核心要素,是维系网络宣传主体与民众的纽带。所谓信息资源的整合,主要指不同宣传主体提供的信息资源互相之间形成配合。尤其在网络辟谣过程中,要提高信息整合质量。

其一,是权威信息源的一致性。信源的可信度,很大程度影响了民众的信任度。研究指出,辟谣的过程,一般经历普通网民发现谣言—专业性团队批驳谣言—传统权威媒体终结谣言三个基本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专业性团队作为辟谣的中坚力量,针对谣言做出科学、全面的解释,是辟谣是否有效的关键。因此,在多元协同的网络辟谣过程中,维护信息源的一致性,是辟谣信息本身权威性、科学性的保障。

其二,是多元信息的互补性。网络谣言往往产生于官方信息的 “未尽之言”,也就是谣言相关问题在权威信息中说法模糊的部分。消除谣言,就要将官方信息的“未尽之言” 通过多个渠道说尽、说透。一方面,可以通过官方媒体多阶段发布,对整体情况进行逐步补充说明。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多种渠道,采用不同方式将谣言相关主题的证据进行补充发布,形成“无影灯效应”。

三、信息沟通有效

网络权威的 “一核多元” 结构,决定了网络宣传要想有效,需要多元化的网络宣传主体,并与民众之间形成有效的沟通和理解机制。如果说权威专家、官方机构的信息属于 “科学世界”,那么民众所能接受的信息则属于“生活世界”。如何构建“科学世界” 与“生活世界”的桥梁,使官方信息通过有效沟通进入民众生活,使民众更好地理解呢?借鉴哈贝马斯的 “沟通理性” 理论,网络信息治理的方式应当符合 “真理宣称”“真诚宣称” 和“正当宣称”三准则。

其一,是权威信息的及时性与全面性

知乎用户 红河谷 发表

我觉得有必要开一门逻辑学。但也仅仅可以辩识一些逻辑上不能自洽的流言。

关于流言,一直有几种说法:

一、谣言止于智者。

二、空穴来风,未必无因。

三、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所接触的信息确实真假难辨,大部分信息即使读书很多的人也没法识别。

看了看大家的答案,我认为提高政府公信力确实是解决之道。

之前看过一个名词,叫做 “塔西佗陷阱”

当政府或一个组织失去公信力时,无论是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做坏事说坏话。映射到个人身上亦如此,当你讨厌一个人时,无论他说和做的的是对的还是错的,你都不会认可他,失去了别人的信任,想补救的话费很大的力气,也未必可以换的来信任,或许在相处时掌握距离,谨言少行才能不至于限于这种境地吧。

知乎用户 摸鱼界扛把子 发表

我发现很多人有一种理念,宁信其有不信其无,这算是谣言传播的极佳土壤吧。就像我跟我妈解释过很多遍,喝多次烧开的水并不会致癌,隔夜菜里也不会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为了论证我的观点,我甚至去下载了研究隔夜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论文。

我妈看了表示将信将疑,毕竟那么多人讲这个事了,总不能是假的吧,而且就那么一口水,那么一盘菜,扔掉了也浪费不了多少,万一是真的呢?

而小区里的小花园可以说是各种谣言,偏方的沃土,每天一堆阿姨在那里讨论谁谁谁吃了什么身体就不行啦,谁谁谁吃了什么保健品多年的顽疾又好了。老太太们本着爱心互助的原则分享着微信或是不知道什么推送中得来的消息。

但是从我家来说,谣言到了我这就断了,我会上知网去看相关的专业文献。这说明科学才是谣言的死敌。

辟谣这条路必将任重而道远,首先官方必须及时做好辟谣工作,但最关键的还是要做好教育,培养出科学理念的下一代。

知乎用户 无恙心上​ 发表

直接上图你就知道为什么有谣言了。

知乎用户 夜色 发表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来那句俗话:谣言止于智者。

可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讲,日夜忙于生计,对于自己专业的领域也许可以分辨是非,但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恐怕是没有能力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分辨的。

不少专家建议提高国民科普水平,来从根本上杜绝谣言。我不禁想到年初英国首相宣布 covid19 群体免疫时我心中的惊愕和万马奔腾了。不过转念一想,让普通人都变成智者,其难度恐怕远高于群体免疫新冠了。

每个普通人,都是这个社会的一个细胞,不同的细胞有不同的分工:工人搬砖,农民种地,码农写代码,演员去拍片…… 就像人体有各种的细胞一般:脂肪细胞,红细胞,干细胞,免疫细胞…… 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

与其要求所有人都成为具备免疫功能的细胞,不如培养专职的免疫细胞,去建立完善整个社会的谣言免疫系统,普通人有困惑,就上去查一查看一看。比如支付宝里面有个谣言粉碎机…… 我觉得就很好。但,这不应该是哪个商业组织的责任,而应该是政府国家和科研机构的义务。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0Bqdlh 发表

对个人而言,良好的科学素养能让我们用正确的方法和角度去看问题,使我们站得高却 “不畏浮云遮望眼”,也不会被迷信、谣言、虚伪所蒙蔽。良好的科学素养还能指导我们的行为,有助于我们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避免人生的许多弯路和挫折,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记得前不久,我在电视里看到一则报道:一个名叫张悟本的人,到处宣传每天一斤绿豆煮水,能包治百病…… 一时间,人们疯狂的购买绿豆。在媒体进行的随机调查中,很多人都认识张悟本这个人和他所倡导的食疗方法,很多人都相信他的说法,甚至还有很多人因他而改变了饮食习惯…… 时隔不久,张悟本欺骗民众的本质终于暴露了。他原本只是个工人,最终因糖尿病住院了。看来,他连自己的病也没治好。

看完这个报道,我不禁回想起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那时候,我还小,因体质差而经常感冒咳嗽。爸爸不知从哪里知道了一位养生大师,还成为了这位养生大师的忠实粉丝,于是我便开始了 “神奇的” 食疗方法—一日三餐饭前吃几块生萝卜。爸爸说大师告诉他白萝卜可以润肺和解毒,坚持吃可以止咳化痰。于是,每次吃饭前,爸爸都要切几块生白萝卜让我吃。看到萝卜那白白胖胖的样子倒十分诱人,但吃起来味道真不怎么样,更何况要天天吃,顿顿吃,以至于后来我一见到萝卜就想吐。更让我难以接受的是,几个月过去了,我的咳嗽却始终不见好转…… 后来电视上报道,那位养生大师是个骗子,爸爸才恍然大悟,我也才脱离苦海。最终我的咳嗽还是在医院里接受治疗才治好的。伪科学在人间大行其道,所以我们要擦亮我们的双眼,用科学武装自己,才能避免上当受骗。

没文化,真可怕;不懂科学,更可怕。因此爱科学、学科学,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是我们小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知乎用户 Je 老 rry​ 发表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知乎用户 唐紫湘 发表

这件事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只要有一批批人不断长大,就不可能解决。

大学生或多或少都被学校附近的商户坑过,可是那些产业一直存在,为什么?他不需要坑你很多次,一人一次就够了,因为每年还会有很多新生供他们来坑骗。在每个人身上,可能也只是损失几十块钱而已,很多人不当什么。但对于被坑过的整体来说,涉案金额是巨大的。这就是骗子或者谣言赖以生存的基础。当然,这些骗子在生活中也在不断被割着韭菜。

只要不断有婴儿出生,他们不断长大、接触各种信息,就肯定存在被舆论操纵的人,而且这部分被割韭菜的人应该是占大多数。等到他们被骗得差不多了,多少长点记性了,嘿嘿,下一批人又长大了……

而且,退一步讲,你能定义什么是谣言?一些关于明星、几十年前的政局、神婆传说等等的,这种 “谣言” 你信不信无所谓,它的重要度几乎为 0,不会对社会产生较大危害,真有危害了,政府也有能力压下去。

另一部分有能力对社会产生较大危害的谣言,我只能说,就算上面压不住,传出来了,那么,如果是真的,大家要完蛋也是一起完蛋,你担心也没用;如果是假的,你根本没必要担心。

有一个 too big to fall 的概念,我觉得用在这里不错。尤其是我们现在的社会,一个 “人很多、很重要” 的经济体,你觉得谁会 (舍得) 让它毁掉吗?这么多人民,能创造多少财富和税收?为什么不好好经营它?想让它乱的人是有病吗?

对普通人来说,涉及切身利益的谣言不过是来自粮食供给、房价、社保医保等等方面,你放心好了,这些方面国家拿得死死的,不可能乱。就算有一天真的乱了,那你担心也没用,因为国家已经尽全力维持了,这种宏观调控都不起作用的话,我们大不了再肩并肩度过三年自然灾害就是了。

踏踏实实挣自己的钱,照顾好自己的家庭,让自己在爱好中得到享受,别整天信些乱七八糟的。

知乎用户 张柆苙 发表

打造一个平台,不择手段地让这个平台影响力扩大到人尽皆知的地步,这个平台专门收集甚至创造谣言,列出来等人辟谣,辟谣者可获得奖金,奖金数额甚至可以支持专业辟谣者生活,至于奖金来源你们自己想办法。

这个方案可以继续改进,最终目的是让所有人有足够动机主动去搜集足以辟谣的各类信息,形成面对传闻先求证再决定是否采信的习惯,谣言的生存土壤就将逐渐消失。再不济,当这个平台成为谣言本身的权威平台,以致当人们面对任何传闻时习惯性优先选择从这个平台检索是否收录,甚至人们有动机主动向这个平台提供谣言,把谣言做到专业得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使其如新闻联播一般深入人心,也会起到正面作用。而由于谣言的受众群体往往是不怎么会搜索信息的人,这个平台的打造就不应该像知乎这样精英化,也不应该像网易云那般文艺向,而是要像那些低劣营销号一般平民化、三俗化,流氓软件怎么做它就怎么做,重复的洗脑式广告、屡禁不止的疯狂弹窗、令很多人反感的惊叹式标题党文案、各种诱人的擦边球式配图,等等。

至于资金来源?我没商业头脑,但我听说手握用户数量不愁变现方式?而为了迅速扩大用户数量,前期烧钱持续亏损的方式很常规?这我不管,那是你们的事。

如果不愿意放下身段,就别摆着一副知识分子的表情向一群自认知识分子的精英们寻求解决谣言的办法了,谣言坑害的又不是你们,而是千千万万没机会跟你们一样获得大量知识的普通人,千千万万没能具备和你们一样有着高逼格审美、高逼格思想、高逼格追求的平头百姓。当你们把他们的精神食粮视为奶头乐嗤之以鼻的时候,大量投其所好者正使用你们不屑但是行之有效的手段在吸他们的血。要终结谣言,你就去成为谣言,挤走谣言的生存空间,最终取代真正的谣言。

知乎用户 墨砺华​ 发表

第一,提高科学精神和素养。通过多年义务教育和大众化高等教育,公众文化水平的确有很大提升,但是学历高不等于素养好,理工科毕业生未必具备科学精神,科学精神的最大内涵就是尊重事实、遵循规律、惯于思辨、敢于质疑、善于分析总结、力求客观公正冷静地看待事物。

第二,引导正确舆论导向。很多事件发生后,其实官方处理是正确妥当的,但是对外信息公布滞后,自己没有占领舆论高地,反而是一些谣言甚至是别有用心的蛊惑言论先于官方报道漫天飞,公众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误听误信,一旦既有印象形成再要改变需要调动更多的舆论资源甚至很难改变,官方在这方面总是被动消极,这点必须重视。

第三,提高官方执政力和公信力。其实很多谣言明明逻辑错误还有人误听误信是出于对官方的不信任,而这是由于此前曾经大量发生的贪污腐败、徇私舞弊等现象使得官方公信力和自身形象受到损害,因此官方还是要从自己做起,这几年风气就好多了,尤其这次新冠疫情,公众对政府的拥护空前提高,一些公知编造的童话和谣言被事实无情打破原形毕露,疫情就是一面照妖镜。

知乎用户 餐慁 发表

事实的真想就是:

国内的情况是真正的谣言是没人不管的

影响力大的谣言可能会有人辟谣

但是被默默禁言禁止发布的,一直删帖的一定是真的,是真相是事实。

知乎用户 辣条拯救世界 发表

首先我们要认识一点,谣言的本质是什么,或者说谣言是什么。

谣言,指的是没有相应事实基础,却被捏造出来并通过一定手段推动传播的言论。受众未被明确或暗示虚构的前提下,被捏造及传播的与事实不同甚至相反的言论即是谣言 (来自百度)

简单的说就是,有人在大庭广众之满嘴跑火车,但是却有不少人相信。

为什么会有谣言产生呢?

1. 利益驱使。这是大多数谣言产生的原因,散播的谣言对始作俑者有着或多或少的利益,这里就引用一下马克思所作,资本论中的一段话。

只要有 10%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有 20%,就会活泼起来;有 50%,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 100%,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 300%,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如果动乱和纷争会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它们。走私和奴隶贸易就是证据。

2. 心理原因。有小部分的人散播谣言是出于心理问题,他们看着天下大乱的样子就是为了报复或者满足自己心中的病态心理

这种人往往是危险的,他们遇到事情容易走极端,或者也有社会环境原因促使他们形成这种心理。

3. 科学知识储备不足。中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比例并不算多,这就给了一些人可乘之机,他们利用看似高大上的语言把人骗得云里雾里的。

举个生活中的栗子: 你可能身处一个全中国最大的组织之中,这个组织人员不限,地点不限,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相亲相爱一家人”

在这个组织里你经常能看到一下机密或重大消息。

“震惊!xxx 和 xxx 放到一起竟会…”

或者是,

“每天一个生活小喵招”

更有甚者是

“今天是… 日,将…. 转发到…. 将会…..”

这里甚至会出现封建迷信

4. 无意识造谣。这种现象在生活中也十分常见,最著名的是 “曼德拉效应”。

所谓曼德拉效应指的是:

大众对历史的集体记忆与事实不符,对事情持有错误的印象而导致认识产生差别。

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无意识造谣,但事实上这种行为是错误的。

如何禁止或减缓谣言的传播呢?

1. 从源头上。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谣言是如何产生的就要如何消灭。

(1) 首先要提升人均知识水平,让人们达到能准确判断谣言的真实性,从而让谣言不攻自散。

但是我国目前并不能实现全部教育水平高等化,虽然现在来看这是一个大问题,但是我相信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迟早会解决这个问题。

那么在这之前,科普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我们可以利用科普来实行对谣言的打击,从而达到削弱谣言的影响力或消灭谣言。

(2) 加强人民心理道德健康观念,减少谣言的传播。

我建议不仅要发展经济建设,更要发展人民心理道德建设

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之下,人们对金钱的重视性越来越大,人们的道德观念正在降低,这样下去很容易出现 “礼崩乐坏” 的情况。

再加上现在信息交流便捷,大数据信息冲击的情况下,人们心理健康道德观念岌岌可危。

为什么古代的谣言要少一些,第一是交流信息不便捷,第二就是古人看重仁义道德

2. 从传播上。

在谣言的传播中,我们要做到不信谣不传谣,要敢于检举揭发谣言源头。

对于谣言的传播者绝不手软,一定要做到严惩不贷,达到震慑的目的。

最后,从我做起,我就从来不传谣,比如你双击屏幕试试,一定会变蓝。

知乎用户 是大黑洞 nano 哒 发表

看到这个问题的大家可以想一想

自己真的去宇宙看过地球是圆的吗?

自己真的去世界各地看过各地的各种文化吗?

或许你有,或许你没有,但是我提这两个问题就是让你思考一下你生活中有多少东西是别人告诉你而你一个字不差照单全收的。

因为国家就是权威,出版社就是权威,课本就是权威,所以我们选择相信这些我们很难取证的信息。要不然教育对于意识形态的影响为什么那么大,为什么会有历史由胜者书写这样的话?

其实所谓谣言止于智者也不严谨,一个完全符合逻辑的谣言是完全可以蒙骗一个不去做实地考察的智者的。

而如果要求我们实地考察所有的知识,那又是过于不可能的一件事情。

所以事实就是,正常情况下,我们不可能做到消灭谣言,所有人都别觉得自己是谣言绝缘体。

没有亲眼所见,亲自考察,亲自求证的东西,其实都是道听途说,本来就没有可信度。但是我们会信不是吗?

从小到大课堂上所学,新闻所见,不都是别人自说自话传递给我们的信息吗。

真要做到没有谣言倒是也可以,所有人降智打击,不允许自己思考,全部信息来自一个完全权威的机构,不过这显然不现实。

不论是全部信息亲自求证,还是全部信息保证真实,我们都做不到,所以我只能奉劝各位一句。

遇到事情别一激动就蹦出来大谈特谈,仔细观察,慢慢思考,尤其重要的是等一段时间,你会发现很多事情的后续发展简直可以拍长篇了。

当然,包括我所说的这些,也是我告诉你的信息,可信度并不是 100%,魔幻吗,但这就是信息,我们没有办法。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98DE3B 发表

要么禁止一切言论。要么让谣言的影响变得无足轻重。董卓要是一首童谣就给唱死了,那能是童谣的问题吗?

知乎用户 逆天​ 发表

不懂独立思考,谁带节奏跟谁走。

这种 “民智未开” 的 bug,是从维新变法时就一直存在的问题,无解……

知乎用户 文子吃石头 发表

从更高大局观的解决方法我不知道。

但是普通人或许有一个方法可以提高自己辨别谣言的能力。

在国内看到某个可能特别严重且重大的消息了,先别急。

打开油管,推特,汤不热,等有着较高自由言论的平台,找到中文版区,问一下里面有没有人知道这些事情,反复多轮确认之后,慢慢等消息就行。

你要是不会弄这些,打开贴吧。

找到吧主管理比较松懈的相关论坛,直接发帖询问,注意不要出现敏感字,稍微用点隔离词 ,避免系统检测。

很快你也能得到这方面的消息。

然后慢慢的等消息,注意多观察一下微博上这方面的板区,一旦有消息,微博永远是第 1 个出现的。

为什么要推荐这几个平台?

前三个是基本无审核的高自由度平台,信息流通极快,且稳定无外力插手审核。

贴吧作为一个老平台,本身就是以言论自由而著称的,官方本身并不过多审核用户发的帖子,主要都靠吧主管理和系统审核,人工审核基本只审核举报内容。

基本上只要是没有系统删除,或者吧主删除,那么一条帖子,甚至可以保留很多年,贴吧还有一个外号,叫做预言家之地。

微博就更不用说了,基本上只要平台不处在清理期,或者外力插手时间段。

你发的帖子稍微隐晦一点,或者不使用某些敏感词,基本上分分钟过审。

实际上玩微博这么久,网上大部分各种实名举报的信息以及新闻,基本上都是先在微博上发出来,然后轻松被审核过关。

接着微博上某个媒体关注到了,进行一次转发。

然后产生连锁反应,各个平台纷纷出现该实名举报事件。

所以微博的审核度基本上是最适合用来问的一个平台。

至于抖音,最右,皮皮搞笑,皮皮虾之类的,这些就不用想了,这几个平台的官方都被打怕了。

罚款不下好几百万,约谈了也有几次,现在怂的都像被揍了一顿的狗。

知乎用户 已知 发表

如果一个人多次当众说谎,然后被打脸,那么他说的话,大家总是信七分,至少,总有很大比例的人不全信。

所以政府为了公信力,加上调查需要时间,效率时高时低,出来辟谣总是要晚一些。这就给了合理谣言的发育生长时间。

同时兼顾人情社会,又或者大局考虑,往往措辞与真实情况有所出入,甚至被打脸,导致公信力不足,也是有相关的。

还有,你只关注到了谣言,事实上,还有很多的个人披露,才是事实,只是被辟谣了。也有很多事情,是因为个人辟谣,才让真相大白。

还有时候,因为你没有调查权,只了解到部分真相,故意放出谣言,官方为了辟谣去调查,反而把真相带出来了。。。。

知乎用户 东原游僧 发表

只好公信力足够强,谣言自然没人相信,本来维护好公信力,比一万条懒政都省事儿。

然而现在公信力被某些人玩儿崩了,上海疫情期间官方公告甚至不如谣言准确。

以前谁信谣言谁 sb,现在是谁信公告谁 sb。

狼来了的故事从小就学,然而这么多年了狼来了一直在喊。

知乎用户 鲁班五号小短腿 发表

义务教育让每个人都有基础明辨是非的能力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加强教育,提高人民整体知识水平。坏处是人民变聪明了,上面也不好忽悠老百姓了,什么先啥带后啥的,国家本质啥的,都蒙不了人了。

增强公信力。难处是本质上如果不是真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政权,根本做不到。

所以,现行条件下,无解。

知乎用户 张邪 发表

少开点评论精选,让众人的观点流通起来。

知乎用户 尤瑞飞 发表

  1. 改变思考方式,坚持不能只信一个原则,若一个观点有非利益共同体的两发都支持,就相信,否则持怀疑态度。
  2. 杜绝 2 次以上的传播,将三人成虎彻底扼杀。

但凡事有好有坏,理性和感性本就是极其容易对立的两面,解决谣言,就是降低感性的存在,提高理性的占比,这必然导致交流成本的增加,影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知乎用户 一个问题的路人 发表

如果是像 “喝酒可以预防新冠” 这种完全违背科学的谣言,解决方法很简单,就是科普,这样的谣言辟谣也简单,发篇文章就行。

但是类似于 “高考泄题”,“xx 做了什么 xx 事” 这是完全没有办法的,对于这类谣言,在辟谣之前谁也无法断定这是谣言,在他眼里,这是一条信息,给他的选择是传播或者不传播。

选择出现了,以 “高考泄题” 这个谣言为例,你是一个高考生,你看见了这个信息,你传不传?必然会传播,哪怕你知道这有可能是谣言,但只要这条信息有百分之一的几率属实,对你而言就是不公平,你必须得到官方回复。

这时候官方调查后回复 “这是谣言”,你还有一个选择,信或者不信,这几个月的各种事大家也看到了,你还要判断这是不是官方在糊弄自己,这怎么判断?已经无法判断了,谁能说这次辟谣成功了呢?

知乎用户 不问字 发表

造谣要承担法律责任

被证明不是造谣的时候,好像没人需要承担

知乎用户 向往未来 发表

官方通报的谣言都是真的

信我

知乎用户 EdgeOS 发表

让辟谣有信誉,科普有力量


为何谣言不止

我认为有两方面因素,它们互相影响

因素一:人民群众对具体事件细节的不知情对未来的迷茫不安

因素二:不法分子恶意宣传

如何杜绝谣言的随意传播呢

让辟谣有信誉

让科普有力量


还记得三月份的上海吗?

谣言铺天盖地,人民群众对于未来是否封城充满了焦虑

辟谣的信息也一个接一个

就如同核战争中核弹不仅杀伤了敌人也损害了平民

又有哪位平民会相信核弹是保护自己的武器

当辟谣不再有尊重事实的义务,也失去了被相信的权利。

因此,维护辟谣平台的公信力,需要辟谣人的谨言慎行,当**公信力落下帷幕,辟谣便没有了意义**。

试想一下,

对于生僻难懂的定义

你是否望而却步?

对于低俗下流的解释

你是否嗤之以鼻?

当为了哗众取宠而科普,

当为了或求尊敬而科普。

谁又来启发人民的科学素养呢。

所以

当科普不在为了利益,

它便有了力量


当然,人们批判谣言,制止谣言的行为也是必不可少的

知乎用户 大夏踏 发表

流言流通需要三个条件,社会不安感,问题与自身的关联度,以及环境的不确定性。根本温床是社会问题和情绪。解决社会问题,疏导情绪,确保信息渠道通畅,避免陷入塔西佗陷阱。

知乎用户 灰常不喜欢 发表

社会主义没有谣言

知乎用户 霜雪催一醉 发表

师爷,你给解释下什么叫谣言?

这还用解释谣言就是谣言嘛。

解释解释什么叫他妈的谣言?

就是谣言嘛。

什么他妈的叫他妈的谣言?

谣言就是,武汉市官方微博发布消息说:八名散布武汉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的人,被依法进行了处理。

哦,这他妈是谣言啊。

知乎用户 矞云​ 发表

需要让「谣言」确实只是谣言

知乎用户 拉卡拉 发表

让辟谣这种行为承担起法律责任。

这不是张口就来,随意便说。

既然官方口含天宪,言出法随,那就应该金口玉言,一个唾沫一个钉。否则的话,自食其言的后果就是谣言四起。

知乎用户 剑光同尘​ 发表

知乎用户 酒库网九媚娘 发表

个人觉得根本不可能解决的问题,这是有悖人性的。

首先说造谣。

造谣也分好坏、利弊,从古至今也有不少事件被 “造谣” 过,不然怎么会出现那么多有趣或有教育意义的历史典故。也有些英雄事件被 “造谣” 的很夸张,但核心是为了更好的宣传英雄事迹,传播正能量,这类 “造谣” 和造谣者还是值得肯定的。

有些负面的造谣就不提倡了,这类造谣者大都是受利益驱使,有的是为金钱,有的是为满足变态的心理,这种造谣一经发现应该受到严惩!

其次说信谣。

“三人成虎” 是我想到的第一个成语,通过口口传播的形式,加上个人认知的不足导致相信谣言。

再有就是造谣者抓住了信谣者的心理,逐步突破你的心理防线,触发了你的善意、恶意、恨意等情感,导致你站在造谣者那边一起加油助威、摇旗呐喊。

大家现在获取信息太容易而导致很多人无法做出正确判断。打铁还得自身硬,提高自我认知才能更好的抵制外部诱惑,就像你现在看到古代人坚信的一些封建迷信觉得很好笑一样,但如果你没有现在的认知的话,或许你会是那个最虔诚的信徒。

总之,大家还是要多读书,多行路,多与人沟通,多表达善意,让恶意造谣者无路可走。

知乎用户 hjnbnj 发表

某部门:抛开事实不谈,只要我说这是谣言这就是谣言。

知乎用户 凉小枫 发表

知乎用户 Marvin 发表

因为政府没有公信力, 经常打着辟谣的旗子实际在造谣, 而且事后没有惩罚. 要求也不多, 只要普通人造谣被怎么处理也一视同仁的处理就行. 谣言是禁不绝的, 全国十几亿人, 即使不是刻意造谣, 三人成虎也是经常有的事. 关键还是看事后的处理.

知乎用户 匠心 发表

事实胜于雄辩,谣言止于智者。

谣言和真相差别是言论中所含事实和伪造的配比不同。事实含量超过临界值,就容易被人判定为真相。这个临界值就是共识。

谣言为了让自己不被发现就会参杂一些事实,使含真量更高一些。而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就会让参杂一些捏造的东西使自己含伪量大些。因此,谣言中真和伪的配比是个技术活。

一段言论发出来后,只有随着时间的变化,信息量增大才能确定,同时危害越大。辟谣的工作其实就是尽快提高信息量。无论是诉诸权威部门,还是摆事实讲道理都是为了增加事件的信息量,而这需要极高的专业性。当不专业的时候,结果就会混淆视听,颠倒黑白。尤其是权威部门,后果更严重,甚至还不如不辟谣,只讲自己知道的事实。因此,不专业的辟谣比啥也不做带来的影响更大。

知乎用户 珠峰上的男人 发表

武汉 8 窦娥

知乎用户 佚名已久 发表

我认为无法做到

要解决问题得先找到问题的根源,谣言是如何产生的?

1 闲来无事,法律意识淡薄

2 不爱思考,人云亦云

3 唯恐天下不乱

对于第一类很好理解,王某某因疫情在家无聊,遂在微信群中晒红码,谎称小区内有红码人员

这类人我们如何杜绝?很难,我们做不到让这些人永不无聊

第二类,其实这是人的天性,因为不思考和人云亦云意味着很轻松

这类人如何杜绝?很难,因为很难定罪

第三类人,那就是那些反社会的人了,

他们是知道这是谣言的,但他们还是要去传播

这类人比第二类更可恶,但也跟第二类一样,很难定罪

真想根治也行,那就严刑峻法

不管你是出于什么目的传播谣言,散布谣言

统统吃子弹

知乎用户 saerious​ 发表

为什么很多人相信谣言

因为有些谣言是真的。

今年 3 月份,上海疫情反复,有些人开始传 “上海封城” 的谣言,官方第一时间辟谣,专家也出来说“上海不会封城也不能封城”,这条信息甚至上了百度热搜。

结果大家都知道,过了一个星期,上海封了,一口气封了两个月。当初相信谣言的人囤粮,不相信谣言的人没有囤粮。在团购尚未兴起的那几天,后者反而吃亏了。

如果有一天,我们发现网上所有流传的谣言都是假的,谁还会相信谣言?

知乎用户 无心之士 发表

因为一个 “谣言” 在证明他是谣言之前,他还不叫谣言。对于谣言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证明 “谣言” 是谣言。然后才是其他人信不信。

如果用 “我说他是谣言,他就是谣言” 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判定谣言,那这话说的可能还不如谣言有道理有逻辑,咦不对,这种直接利用 “自身信用 / 他人信赖”(甚至强权)为筹码,和谣言利用“他人恐惧 / 贪婪” 什么什么的貌似也差不多。甚至说不定否认的谣言的言论也是“凭空造出的言论”(没有经过实际的科学的调查)。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这是劝大家 “不信谣不传谣” 的经典句子。但这段话也回答了问题。大家觉得 “辟谣” 会很麻烦吗?巧了,没准 “本该辟谣的人” 也觉得 “辟谣” 很麻烦,有人不惜跑断腿,同时也会有人懒的跑。你不处理麻烦麻烦就找上你,很正常的因果逻辑。

知乎用户 晴天好心情 发表

上海政府说 4 月 1 号到 5 号封城

之后全部解封

知乎用户 zhanghui 发表

现在就做得很好

不让说话,哪里还有谣言产生?绝无

知乎用户 无情抠脚大汉 发表

在大是大非面前,谈什么科学

知乎用户 阿蓝少爷​ 发表

听过无风不起浪这句话么?

知乎用户 杜王町真 发表

没有公信力是解决不了的,洗洗睡吧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谣言总有人相信,是因为信息不对称

但是信息不对称,根本没有办法解决

或者说,信息不对称,也是某些人所希望的,刻意造成的

那么,还有什么好讨论的呢

不会真的有人觉得,“什么都可以谈” 吧

知乎用户 匿名用 发表

目前看来已经无解啦

知乎用户 马枣 发表

取消网上的信息管制和平台间信息壁垒,所有需要事实核查的地方都可以点击跳转链接。有可靠引用信息来源的就不是谣言,没有的其价值与谣言无异。

当然了能控制传播渠道的势力,是希望谣言消失,还是谣言于我有利,还是我能定义真相呢,就不好说了。

知乎用户 岳岳 发表

什么时候所谓的谣言不再被证实是真的时候,小道消息就没有市场了。

知乎用户 某某大队长​ 发表

只要让八名造谣者被查处就可以了

知乎用户 徐子陵 发表

塔西佗陷阱

狼来了

烽火戏诸侯

一个满口谎言的人得不到他人的信任,更何况一个组织?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发表

图源:百度百科

知乎用户 繁星若幕 发表

提高公信力的同时,建立更新及时的官方信息发布平台。

知乎用户 凄凉 发表

法外狂徒张三说了,合理的猜测就不算造谣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谣言问题不是问题本身,谣言问题只是个表象。

真正的问题有几个层级:

  1. 互联网(社交网络)的主要功用是向网民提供暴力和攻击的机会和场所,以这个功用驱动的社交交流行为占据网络活动的绝大多数,至于题目本身关注的 “科学如何,真相如何,谁会相信” 根本微不足道,在网络里没有任何影响力。
  2. 为了行使暴力,网民根据自己的阵营,主动需求和鼓励对于现实和真相的曲解和谣言,并且通过他们的影响力进行强化,大部分的 “辟谣需求” 其本质上就是强行推行己方阵营编造出来的谣言强加给对方,从而获得暴力攻击的正义性。
  3. 当一个问题范畴的信息和素材堆积到一定程度之后,无论想要对这个问题得出何种结论,在精心挑选素材或者话术之后都是可能的,一个例子是几十年前的三国社区,大家发现曲解经典颠倒黑白的威力之后,迅速炮制出大量证据逻辑充足的胡说八道,“赵云其实是女人”“张飞其实也是女人”“刘备肯定是女人”。现代机器学习也发现当随机数的因子采集的足够多之后,可以拟合任何现有的数据,比如总能找到一窝蚂蚁,用他们爬行的轨迹预测今天之前一年每天的股价涨跌成功率非常高(但从明天开始预测就一点都不准了)。
  4. 所以现代的社交网络用户面临的情况是:在海量的信息被庞大的自媒体队伍无限的曲解和过拟合之后,他们可以对任何社会问题获取任意从他们的角度来看,属于科学,正确,正义的回答,同时这些回答恰好赋予了他们攻击敌对人群和立场的正当性和必胜的保证。
  5. 最终的结果就是整个互联网上所有的信息只会通过这个路径流动,一切不符合这个路径的知识传播和社会问题讨论都会被彻底掩盖 ,整个社区只留下悲愤的攻击者和慷慨激昂的正义口号。

至于说怎么解决,其实大家学校都教逻辑,学逻辑,学好逻辑的话,问题解决一半还是不成问题的。至于另一半问题,要是可以不要让很多人永远处在被欺负,永远在输,永远没说话机会的状态的话也有机会,很多事情人没赢过是永远不会理解的,即使他的智慧和见识足够去理解这个事情,他也不会选择理解这条路。

知乎用户 冰火 发表

言论不自由的前提下,谣言无法证伪,所以誰天天喊不信谣,不造谣,誰造的遥更多。

在言论自由的国家,谣言不多,因为一旦造谣,很快被打脸。

在言论不自由的国家,谣言不多,因为谣言无处不在。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珍惜 发表

豆腐做法

知乎用户 糖包黄连 发表

你以为是你选择了流量,可事实上,是流量选择了你。

那些能够带来流量的东西,不论好的坏的,只要能引爆观众的情绪,都会推上顶峰。

其中最快速的,不异于精心编布的谣言。

造谣者们不声不响地钩织着蔓延至受害者的巨网,在巨网上铺上各种谣言,把不明不白的观众聚集起来,看着他们情绪高涨,看着他们发泄嘶喊,看着他们刀枪棍棒直指上方,同类相残。

等辟谣的人们爬进这张网,把谣言一个个取下,铺上真相,却发现那些人几乎走尽。

留下的那些人看着他们坐在真相上,沉默着鞠了个躬,而后来人彻底走尽。

「他们这时明白,这个网阻止的只有真相。」

这个网,就是流量。

而我们,就是被流量割的韭菜,韭菜不需要思考,只管长大。

待某日,高居网上,看着下方喧嚣,想着悔不当初。

所以,要从根本上杜绝谣言,要么,阻止造谣者的出现,建立相关法律法规,要么韭菜不想成为韭菜,有自己独立的思考。

大抵都不是一个短时间能做到的事吧。

知乎用户 明时有媚 发表

谣言止于智者。要从根本上解决谣言不断出现,还不断有人相信这个问题。对于谣言、传言,政府部门以及相关要加大、加快对谣言的澄清,提高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只有人们了解事情的真相了,那么谣言也就不攻而破了,所以最根本的办法是澄清。

知乎用户 银河 发表

由于个体的差异性,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各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当谣言出现的时候,人们对谣言态度分几种,一种是智者,谣言止于智者。第二种是聪明者,知道是谣言,但出于某种目的,传谣信谣。最后种是被蒙蔽者,他们认为谣言就是真实的。

知乎用户 青藏高原 发表

谣言止于智者。谣言毕竟是谣言,它是绝对靠不住的,早晚会不攻自破。事实胜于雄辩,尽管有些令人不可思议的谣言传播起来有一定的市场,但大部分人是不会相信谣言的,只有部分没有主见的人肯相信谣言。

要解决谣言不断出现,还不断有人相信的问题,我们除了搞好引导和宣传以外,要教育大家平时不传谣,不信谣,自觉自愿做到相信科学,崇尚文明的好习惯。因为谣言传播起来虽然有人信,但只要大家平时不传不信谣言必定会不攻自破的。

知乎用户 沉默是土 123 发表

相信很多人听过 “谣言止于智者” 这句成语,出自《荀子 · 大略》。意思是:没有根据的话,会被聪明人止息。只有聪明的人才不会相信谣言,就算是听到谣言也能够分别得出是非对错,不会去听信谣言,传播谣言,而且帮助打破谣言。

但是大多数都为普通人,而非智者,人云亦云,茶余饭后,谣言传的多了,听的多了也就信了。那么如何能够从根本上制止谣言,那就得从根源解决。如果是人身攻击且设计到损害个人名誉的话那还是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给那些最初恶意制造谣言者以惩罚,让他们吃点苦头,以后不敢制造谣言,还能够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如果是一些夸大事实,无理取闹的琐事,我觉得还是要用事实说话,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给制造者留下话题和把柄,但是并不等于保持沉默,只是在一个恰当的时机公开表示那些都为谣言,不要听信。

知乎用户 趣乐脑力 发表

首先,谣言是什么,谣言就是假的对吧。但是又说无风不起浪,这何尝不是一种矛盾?

要想解决谣言的问题,得先解决这个风。很多谣言之前不是谣言。而是科学进步的产物。之前被广泛认可的事情被推翻了,那就变成了谣言。这种谣言我们就是要加强基本科学文化的传播,普及。这就要说到教育本身,我们太在乎注重考试需要知道的内容了,有几个关心基本科学知识的?对不起,没有。就连上了大学,绝大部分的人也只关心期末考试考什么,能不能毕业,论文怎么写。所以这也是重中之重需要解决的矛盾。

还有一种反过来的谣言,那就是本身被证实暂时是先进的,正确的,但是在当时那个年代就会被认为是谣言。这个矛盾,我们要解决科学严谨性和公德心的问题,现在很多教授专家,急于求成,为了啥咱也不敢说。研究成果可能才 80% 甚至不到一半,就拿出来说了,现在有什么成果。最后实验失败了,也不出来澄清?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当然就当科学听了,就变成了谣言。

还有一种谣言,就是失误造成的,我说完不知道会不会警察来找我啊?就是某些 xx,故意欺瞒,本来已经发生的事情非说是谣言,根本没发生。冠冕堂皇,实则为了保全自己。这就涉及到公仆的选拔的问题了,多了咱也不敢说,胆子小。

还有一种,就是犯罪分子,为了各种利息散布谣言,这种解决办法就是,普及法律知识。加强法律制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还有一种谣言,在于民众恐慌,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常见于灾难过后。所以信息快速公开就很重要。

但是不管什么谣言,彻底没有是不可能的,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能做的就是把谣言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以上是我的观点,不针对任何人。谢谢大家。

知乎用户 小白 发表

怎么从根本上解决呢?

其实,谣言的作用就是,当事情的发展大家不明所以,利用人心进行蛊惑。但是,当事态变得明朗化后,谣言就会像肥皂泡一样瞬间破灭。也就是说,谣言虽然可以蒙蔽所有人于一时,或者蒙蔽某些人于永久,但却决无永远蒙蔽所有人的可能。

因此,面对谣言时,不要恐慌盲目相信,要保持冷静的思考。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①及时辟谣,用全面可信的信息和最广泛的传播手段,公布针对性的信息。那么,到底该如何辨别信息的真假?又如何从泛滥的信息中,找到有用的信息呢?

②提高自身精神和心理 “免疫力”,正所谓: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当大家行动一致时,你应该冷静。

③对居心不良的生事者,要采取果断措施。建立合理的制度就是重要的手段之一。

俗话说 “谣言止于智者”。只要我们在谣言前多加理性分析,就可以避免谣言对我们造成负面暗示,让谣言不攻自破。

知乎用户 鱼鱼 发表

理论上来说,这个问题是没办法从根本上解决的。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允许言论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我知道肯定有人要说言论自由不等于传谣言,没错,但是要搞清楚为什么会有谣言,是因为对任何一行来说,外行人不了解,不清楚,不明白,那么自然而然谣言也就出来了,他的本质上没有恶意,只是在他自身的能力范围之内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当然别有用心的除外)。

实际上,我们能做的是控制谣言的范围和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三人成虎这个故事大家应该都听过,我觉得我们应该做的就是让三人中有一人是清醒的,那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另外,一定要准确的告诉他们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传谣言是因为人们的恐惧与未知,而对于一些专业性的问题,很难跟人们用简单的话去解释,就算说了也不明白,反而更加深他们的恐惧,大部分的基层民众也不关心 ,他们关心的是这件事对自身有没有影响,影响是好还是坏,如果需要我,那么应该要我怎么做。如果一个人被蛇咬了一口,他肯定不是先关心这条蛇的种类,一般住在哪儿,吃什么。肯定先问的是这条蛇有没有毒,我要怎么做。只有确保了自己的安全,才会追究它的来源。先定下要求,然后再解释,这样效果应该会好得多

知乎用户 永乐 发表

一方面说明造谣者的蛊惑人心的能力是非常大的!应该说他们懂得用心理学情感学,善于利用势来诱导,综合多种手段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科学求真一般地讲用事实,请证据来说话!这种做法对于那些大脑简单不擅长思考者是很难奏效的!所以科学求真如何用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问题的语言来讲问题就显得很重要了!

知乎用户 兮和兮乐 发表

不断出现的谣言,在我看来,大致分为两种:第一种就是,大家都不知道一件事情是真是假,但是,大家乐于传播,因为它符合了大多数老百姓的期望;第二种就是很多知识大家接触不到,面对无法辨别的谣言,大家的第一反应是恐惧,因为无知,所以恐惧。谣言类型不同,解决办法自然也不同,甚至有一些,现阶段是没有办法解决的。

先说第一种,为什么很多事情,大家不愿意去分辨真假。拿几年前在民众中引起巨大反响的 “我爸是李刚” 事件来说,当时事件的主人公人品如何,年龄几何,事出有没有它因,包括他的父亲,在岗位上是否廉洁奉公,一心为民。这些在大部分人眼里,他们根本不会在乎,他们只在乎那件事情的主人公有没有受到惩罚,而且,他们就是相信,那位叫李刚的父亲就是贪官,为什么?为什么群众连申辩的机会都不肯给他们?很长一段时间里,也断断续续听到过一些不同的声音,但是翻不起水花来,为什么,说明群众愚昧吗?我觉得不是这样的。整个事件反过来,被撞到的是李刚的孩子,撞人的是普通人家的孩子,那么试问,普通人家的孩子会有什么样的下场,会不会有人给他们申辩的机会?所以,不是人民群众不善良,而是他们的孩子,他们,他们的父母亲人,在对上这类人的时候,从来没有得到过公平的对待。

再说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仇富心理”。很多人都会站在正义的角度告诉大众:“富人的钱也是人家辛辛苦苦赚来的,你不应该仇视,应该努力才对。”这句话,乍一听,很对,但是大家仇视的是他们的努力吗?当今的富人,往上翻三代,都是农民,是国家 “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 的政策,让他们成为了富人,国家的初衷是让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去帮扶所有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但是很多企业倒闭,大家会纷纷拍手叫好,很多事情不管他们做过没有,大家都会觉得解气,为什么?是因为群众恶毒吗?不是的。试问:假如在一个班级中,班主任为了让大家更好,花更大的精力让一部分同学先变得优秀起来,并告诉这部分人,你们需要帮助别的同学,这部分同学欣然应允,但是当他们变得优秀的时候,不仅没有帮助别的同学,还看不起别的同学,甚至于还欺负别的同学,那么问题来了,那些没有得到资源倾斜的同学,看到这些作妖的人,会坦然的接受吗?也许有这样的人吧,但是大部分人的心理是会 “仇视” 的。所以,“仇富心理”真正的原因是 “富人” 的“为富不仁”。

诸如此类的现象还有很多,大家就是愿意为了这种谣言而奔走相告,怎么解决,这是一个世纪难题,任重而道远,大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是我们都相信,一定会越来越好。

再说第二种谣言,大家对于某些方面知识的欠缺,导致这类谣言出现的时候,会引起大家的恐慌,“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的心理。这种事情不仅会出现在老百姓中,我相信在很多高端人士中也会出现,人无完人,几乎不会有人精通方方面面的知识。

在上学时代,很多人都经历过 “地震” 谣言,好不容易收起课本,关掉小台灯,刚刚入梦,楼道就响起 “地震了,大家快起,往操场跑,快”,紧接着就是大家慌里慌张的一阵乱挤乱跑。在校园这个环境里,有文化的人还是占大多数吧,那为何还会有这种现象出现?是大家愚昧吗?不是的。是人们心中对于 “地震”,对于未知的恐惧,战胜了他们的理智。

很多科学家,大律师,大经济学家等高端人士,经常出来辟谣,效果并不显著。也许有些知识通过一定的方法,让大家熟知,对很多人的生活是有帮助的,但是这类知识其实很少。

方法其实有很多,之所以无法推及全民,因素有很多。高端人士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很遥远很神秘的一类人,他们掌握的知识,在很多人眼里,过于高深莫测,用四个字通俗的概括一下,就是 “不够亲民”。很多知识大家是乐于去接受的,但是专家们去哪里传播他们想要广而告之的常识,“科学频道”,“财经频道”,啊!!!还是去看 “快乐大本营” 吧!如果真的想要惠及全民,专家们可以放下自己的身段,从群众中来,再回到群众中去吗?专家们变得亲民,那么想要让大家知道的东西,自然会变得亲民。“谣言止于智者”,我想,应该是这样的 “止” 法。

但是,我为什么说这类知识其实很少呢?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全国知名的律师通过种种办法,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了 “员工告公司,诉讼费只有十元”、“拖欠员工工资,员工可以用最简单的方法维护自己的权益”、“离职当天公司必须给员工结清所有工资”•••••• 你且看看,会有多少诉状飞进律所法院,会有多少单位企业经不起推敲,会给社会带来多大的影响。

故,方法并不是没有,而是很多事情,它不能只是简单的看做一个常识。

以上就是我对 “谣言不止” 的一点愚见。

知乎用户 还不错小姐​ 发表

谣言止于智者。

当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一直在想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最后我觉得只有以上六个字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谣言止于智者。谣言不断出现,还不断有人相信。无非就是太傻了,太无聊了。否则又怎么会去相信谣言。

有生活常识和智慧的人,不会被谣言困扰。有分辨力且有自己生活和事情要做的人,不会那么悠闲到听到谣言。

无聊的人会努力打听谣言,那是他们生活解闷的需要。他们闲平时的生活太过无聊,偶然间听到点匪夷所思的谣言,反而会异常兴奋。久而久之,对此深信不疑,不仅听信谣言,更加成为了谣言的拥笃者,谣言的制造机。

人不能太过无聊,人也不能缺少智慧。有自己想做需要做的事情,有一颗清醒的头脑,才是打破谣言的关键。

当每个人都沉迷于自己的工作,注重自身的发展和培养,没有心思放到其他无关紧要的地方,便也能减少与谣言的接触。

当一个人内心强大,有自己的判断力,也就不会被谣言蛊惑,信以为真。

当第一个听到谣言的人及时制止,不予理睬。不给谣言传播的途径。自然也就不会有谣言不断出现还不断有人相信的事情发生。

知乎用户 明月光​ 发表

首先,全民科普基本科学知识,常识。

第二,区域性加深科普科学知识,划分到省,市,县,区,社区,村,小组等区域性管理,科普到这一步基本中青年,少年都了解到这些知识了。

再加大宣传力度,由家人宣传家人,这样长久下去,慢慢会增加全民科普知识!

知乎用户 诸葛羽毛的孔明扇 发表

主客观不统一:信息不对称 + 主观因素。

知乎用户 Morii 发表

好问题!

很高心在这里回答您。

谣言止于智者,我认为一切事情发生都是有迹可循的,从来不是空穴来风的,针对谣言不断出现,还不断有人相信这个问题,对此,我给予您我的见解。

首先,人自身本身具有进化性,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们民族文明的演化过程中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先进性的,而是通过人类的不断实践过程中得到对事物性的认知,从而不断推动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程。事物本身产生是具有矛盾的,相对文明演进来说,更是如此,在民族文明不断进化的过程中,人本身具有进化性,但是自身进化一定不是完美的,正如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由于人类本身的不断进化,通过不断的社会实践,通过主观性的创造,结合客观世界所演化的。对此,一切问题,最终都是时间问题,它不可能永远存在但是也不会永远不存在,谣言的不断出现只是存在于那个时期的一个时间节点,而恰恰在那个时间节点不同的人对所认知是不同的,见解不同。您这个问题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的,就好比是自然规律法则一样,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谣言也正如此,当一部分人相信时,另一部分不愿相信时,就会出现一个两端的局面,时间却可以慢慢淡化这一问题。所以,这个谣言产生是正常的,社会发展规律一样,顺其自然就行。

知乎用户 苏醒绽放​ 发表

相信谣言多是因为 “经验丰富”、“从众心理”、“八卦看戏” 等心理特点导致的✨

〽️“经验丰富”:自己过往的很多经验刚好跟谣言现象一致,因此判断坚信谣言,而忽略了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自己的经验实在有限。

〽️比如:看到街上吵架的恋爱中男女,因为自己的女儿乖巧,于是判定一定是男生做了对不起街上女生的事情,如果再有人告诉她一些信息佐证,那谣言就变成了事实❗️

〽️“从众心理”:人性大多期望被认可,被接纳,当谣言四起的时候,自然现在声响大的 “大多数” 一边,担心自己不认同大众,就会被“排在外面”,不被接纳,不被认可,甚至被挑战。

〽️比如:上司批评下属小丁,做事太马虎,所以客户投诉,上司 “站得高看得远” 赢得多数人的认同,小丁初出茅庐,人微言轻,如果不认同上司,可能就被冷板凳,排除在一票 “团队” 成员之外,哎,从了比较安全❗️

〽️“八卦看戏”:世界如此多彩,很多人冷静的外表下,有一颗八卦的心❕所以将生活谈资 “谣言” 编辑加工,不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也满足了其他人的八卦之心,其乐无穷♾️

〽️比如:某家的十二岁上大学的神童被退学,可惜啊,原因是因为某段 “特别” 关系破裂,欲求不满,反目成仇……

要想破除谣言,思考有三招 :

❗️提升认知:眼见不一定为实,将正确的认知植入有影响力的课本、人群(教师、公众人物)、媒体,持续传播,让大家看见与自己经验相反的事实,减少盲目判断

❗️社会成熟:传播正向价值观,比如:保持好奇心,探索真相,不让 “偏见” 蒙蔽了公平,一颗向善之心,不会轻易让 “谣言” 毁了公平,毁了一个人的生活

❗️从我做起:我们不能一下改变世界,但我可以持续学习,让自己更有影响力,还有知乎,头条等有影响力的自媒体,引导周围的朋友,慢慢的像涟漪一样,让有能量波纹影响到更远✨

#圆桌论坛

知乎用户 天天 发表

第三方澄清,且第三方一定要有公信力

知乎用户 静等花开 发表

在我们身边,总有这样那样的网络传言,如果我们不加以辨别的话,人云亦云,传言很快变成谣言,会误导以及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

面对网络谣言,我们必须得有防治措施:

一 实施网络实名证,加强网络监管制度。可以避免有些人为了泄私愤,博眼球,为了流量能带来利益而随意制造谣言。

二 道德优化 加强对民众进行相关知识的教育。谣言能大肆传播跟我们对知识的不了解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如果对这些常识越丰富越不会去相信。

三 信息公开透明化 及时公开 许多重大事件 权威机构信息越少越模糊的话,谣言会越来越多,一旦权威信息公开了谣言也就不攻自破了,所以公开是最好的免疫机制

四 分类合理的辟谣 对于极易识别的谣言 要及时借助媒体快速的辟谣 对于专业性强的谣言 我们也不要盲目的辟谣 最好向专家请教 或者让专家出面辟谣

通过这样有理有据的辟谣,才是为人民群众最好的辟谣。

知乎用户 蚊子 发表

![](data:image/svg+xml;utf8,)

1、谣言止于智者但是我们身边的智者应该少之又少。如果说扫盲的话我们身边应该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教育基础不一样,接受的教育也不一样,因此总会有一大部分人扮演谣言的传播者,一传十 十传百不可终止。所以,我们还是要重视教育,让每个人都接受教育树立正确的三观。

2、现在这个时代终会有人偏向于利益。他们这类人为了利益钻法律的空子,无视道德的约束,骗那些纯真善良的人。尤其是老人,他们都是吃过苦的,在这个钱不值钱的时代他们还是不舍得花一分钱赞起来。可是,市面上的保健品等各种推销就看到了这一点,百般讨好的骗走了老人的钱。他们就是谣言的发起者。

3、有的人会相互攀比,为了把别人比下去就会说你别人的各种谣言以取得优越感。其实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都是为自己而活并不是为别人,所以要认清楚自己活得快乐那才有意义。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就会永远做谣言的发起者。

知乎用户 河上有清风 发表

要解决这个问题,自然要知道为什么会有谣言,就先简单列举几个谣言的来源。

第一,某些人的无心之失,一些人学问还不够高,但是又觉得自己懂了,然后说出去经过传播自然就变成了谣言,而且说不定很多人不觉得是谣言,比如一些专家的言论……

第二,为了利益而散播谣言,要知道谣言一出,人心动乱,一些不法分子和唯利是从的人自然就可以趁着这谣言实施他们各自的计划,从中牟利或者制造一些不法事件,所以他们能不去散播谣言吗?这可比安安稳稳挣钱快多了,这类例子很多,比如什么东西吃下就瘦,用了就美之类的,就不多说了……

第三,其他的各种各样的原因,或许是什么恶作剧,或许是因为遭受到了什么打击,或许是一时激动,或许是封建迷信……

诸如此类,数不胜数,都有可能会导致谣言的产生,而我们就可以溯本追源,来解决这些问题。

所以我们看这些问题,可以发现主要就是知识不够,利益所驱,修养不高。

因此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些来解决,提高知识教育,加大惩罚力度,提高道德修养。

但是把这些搞好了,我们还是会发现一个无奈的事情,那就是还是会有谣言,尽管它可能比之前少了太多太多,但是还有就是还有,还是没有从根源解决问题。

那既然这样,我们就要放大招了,只有从真正的根源解决了,真正的根源是什么,那就是人!

而怎么解决这个根源呢?其实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监控全球,好让谣言刚刚出现就掐灭它!

但是问题是先不说现在的科技能不能监控全球,就算是能估计也无法实施,因为大部分人恐怕都不能忍受无时无刻被监控着的滋味。

所以谣言以及其他一些东西,注定了只能扼制,基本上不能根除……

知乎用户 小程序 乐嗨打卡 发表

你好啊,我是小呆。

不久前和一位朋友聊天,她向我吐槽身边不愉快的事情,聊天结束之前她说 “拒绝别人真的好难啊。” 萦绕在我们生活周边的一些大大小小的谣言总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我们的心情和日常生活。

我对此感慨颇多。似乎我们每个人在某些时候都缺少了一种拒绝的勇气。

失去了拒绝的勇气,往往也随之失去了自我。正是因为难以拒绝,所以常与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也正因为如此,谣言才会充斥在生活方方面面。

我们都不想成为一个 “不被别人喜爱的自己。” 但最终却活成了自己不喜欢的样子。

人间失格》中有这样一句话,我的不幸,恰恰是在于我缺乏拒绝别人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绝别人,便会在彼此心里留下永远无法愈合的裂痕

大多数的时候,似乎只有在不断满足对方的要求,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被对方接纳时,才能获得被对方肯定的满足感。反之,则会产生一种负罪感。

说 " 不”,真的很难吗

于是,哪怕面对的是一个普通的朋友,甚至是一位过路人的要求,我们都大概率会选择满足他们,以此来获得内心的一种满足。哪怕可能会因此损害自己的利益,做自己不愿做的事。

这好像是一种毫无由来的情绪疾病,控制着我们的思想和嘴巴。让我们在这种满足感之中渐渐迷失了自己。

总之,在我看来,谣言应止于智者。社会风气需要我们每个人去守护并树立。让浩然正气盛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我是小呆,会一直在。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更多精彩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小呆故事铺」

每日一更‖情感故事 / 成长干货等

知乎用户 猫生 发表

谣言不可能会断绝,但是可以去减少

知乎用户 秋兮春也​ 发表

占个空位,且待我休整停当,一路杀将过去,将造谣者传谣者一一绑来供诸位取笑。

知乎用户 无名​ 发表

我来打个酱油

首先,陈院士说的一是老百姓的基本科学常识

二就是人们能听到科学家辟谣的数量少

除了这两点,我还认为是老百姓的心理原因,当危险来临,我们面对一些不确定的因素的时候难免会听信其他人的片面之词,尤其是慌乱的时候,我们的紧张感可能会影响我们的基本判断。

比如今年疫情来说 “当一些人听说某药可以治新冠的时候,就大量的买那些药”,尤其是现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的传播速度快且广泛,我们很容易相信一些话,尽管当时坚定自己的想法,但当其他的信息逐渐多起来时也会容易动摇

所以,我觉得这个时候一个让人特别信服的权威性高的官方及时传递正确信息,要及时!!!并且上传下达的过程速度要迅速,及时遏制住逐渐动摇的心,这一点在疫情期间全国各地对于国家政策的响应做的真的很好

但其实不可能一切事情都需要官方进行通知的,一句话说得好 “谣言止于智者”,人们的思想水平和基本科学素养提高,对于那些有的没的基本影响不到

酱油已打完~溜了溜了

知乎用户 悟道者 - 华哥 发表

简单,从根上解决问题,开放型教育,百花齐放,出现更多有智慧的人。让盲从逐步减少!

知乎用户 洛一墨 发表

关于谣言,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的。因为根据信息论,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干扰和噪音,从而导致失真。所以我们只能将谣言进行区分。将谣言分为有目的的和无目的的。而有目的的根据对当事人的伤害程度,可以采用法律措施追究相应的责任。这是最基本的判断。

而既然谣言不能从根本上断绝,但可以从很多方面去减少恶意谣言。首先就是刚才提到的法律措施。其次,需要有谣言澄清机制。第三就是要对谣言受伤害者有一定的补偿,降谣言的精神伤害降到最低。最后就是要形成一定的反对谣言的社会氛围,进行形成社会文化。如此才能将谣言降至最低。

谣言通常与一定的利益关系挂钩,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有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谣言的力度。因为利益的大小与谣言的程度应该是正比关系。谁会为了一元钱去造谣生事呢?

有些国家间的谣言是出于某种外国媒体政客的恶意解读,或者偏见造成的,这种涉及政治博弈的要如何消除呢?我们不仅仅要身正,还要提升自己的综合国力,不断的澄清并客观揭露外国的这种无耻嘴脸才能将谣言的伤害降至最低。另外有些国内公知的盲目崇外和雇佣关系而造谣,这种也只能通过法律措施或者提高公民的识别能力。

而个人间的谣言,除了提高公民的识别力和法律措施外,更主要的是要构建健康的社会关系和文化。

关于有人相信谣言的问题也是无法解决的。因为每个人的判断力和价值倾向不同。往往任何观点往往都能碰到知己。大多受制于观念,学识,经历,当前环境和当前情绪控制。这是无法解决的。曾母这么了解儿子,尚且相信儿子杀人,更何况普通人?我们只能减轻伤害,提高公民的判断力。而要做到这两点,也是挺难的。需要我们的社会文化和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知乎用户 andre 发表

从现代社会来看,媒介越来越发达直接表现为我们生活中信息量的绝对增加,而现今高度信息化的社会的核心资源就是信息,信息生产、传播是经济发展的关键,而且对政治、文化以及国家和民族的生存有关,故有 “信息就是力量,经济信息就是经济力量。” 有话题有热度就有流量,而谣言相较于某些人平淡的日常生活更容易带来话题热度,相应的也就会有更强的变现能力,所以谣言不会停止。

谣言的传播往往是由某一特定群体自主完成,群体的本质特征即目标共同性和主体共同性,谣言传播者往往能在这样的群体中满足个人需求的重要手段,能提供个人信息来源和社会安全感,能提供个人表现和自我实现的场所和手段,而谣言的感染就是群体传播某种观念、行为、情绪在暗示机制下以异常的速度在人群中蔓延开来的过程。

根据传播学可知,谣言的流通量 = 问题的重要性 x 证据模糊性或是于问题的关联度 x 社会成员不安感 x 环境不确定性。

由此可知,想要阻断谣言的传播,只能降低证据的模糊性,即给人群作出清晰明确的辟谣,并为此做出有科学依据的解释。

举个现实中的例子,疫情期间有很多不知从何而来的谣言引起了人们的巨大恐慌,而官方及时且清晰明确的辟谣以及关于下一步应如何做的指示直接地遏制了谣言的继续传播,免于群众极大恐慌以及在恐慌情绪中可能产生更多的谣言。

知乎用户 Wen 发表

没有好的解决办法。大多数人天生信谣言。也是人性的弱点之一吧。

知乎用户 清明​ 发表

谣言出现→大肆传播→有人辟谣→再次传播,这都是网络上的常态了。散播谣言为了获得关注,人们休闲聊天的时候把这个当做话题,然后有人辟谣再获得一波关注,然后大家就又有话题了。

造谣,传播谣言犯法吧?如果加大惩治力度可能能解决。

如果是小打小闹的谣言是大家娱乐的饭后闲谈,没必要彻底解决吧。

谣言总会有,也总会有人传播,尤其是现在信息发达的社会,根本没办法彻底解决。

知乎用户 斧头少量将 发表

科学有时候也是谣言

知乎用户 蓝色河马 发表

从… 根本上?感觉这个问题问的哈哈哈哈

哪个根本呢,灭绝人类还是灭绝意识

毕竟不是人人都是像科学家那么有智慧的,人的思维过程也不可能完全一样,人与人对事物的认知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同。只要人是人,就永远会思考,会以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思维能力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人在说谣言的时候,可能自己并不认为是错误的,是他们的认知能力局限了他们。真理也有转化为谬误的时候,谬误最开始可能是被人们奉以为真的。因此这类谣言的出现是不会停止的,除非人不存在。

而刻意被造出来、被传播的谣言,额,这也是只能通过种种手段进行打击而无法根除的吧,毕竟你无法时时刻刻监控每个人每句话,也做不到控制人的思维让他不想传播谣言 要说解决,那就一边打击谣言一边传播正确的观念,洗脑嘛,把无脑广告多撤一撤,每天广告时间多多播放正确思想观念,让人们像熟知自己叫什么一样熟悉真理和事实,人人看到谣言都条件反射到生出纠正它的冲动,就好啦

知乎用户 健康居家 发表

谣言是无中生有,未经证实的言论。

某一类人因生活不顺、对他人不满,长久形成心理病态,为了达到抵毁社会、报复他人随意㧪造事实。

某些企业或个人为了自已利益,对它企业进行攻击,对其他人进行诽谤,歪曲事实。

甚至某些人纯属好玩、湊热闹,唯恐天下不乱,胡乱发表言论。

谣言一经传播,对他人心智造伤害,生活在痛苦之中,更有甚者会在谣言中丢掉性命;对其它企业的口碑、信誉性造成恶劣影响,搞乱企业,使之无法生成;会引发公众事件,危害公共安全,降低政府公信力!

谣言该怎样杜绝呢?

一、国家建立、建全谣言管理制度,对谣言创造者应给予经济上、行政上、法律上进行惩罚,让谣言创造者为之行为、言论付出代价。

二、网络日益发展的今天,传播速度之快,瞬时传遍大街小巷、五湖四海。因此国家应出台政策,对各大平台对文章、视频、言论的审核加强管理,凡审核不力、核实不正的进行处罚,甚至于取缔平台。

各网络在招聘监督员、审核员必须严格把关,要能力匹配,思想端正,并对其人员进行必要的能力培训、政治素养培养,杜绝谣言在各平台上传播。

三、在教育体制上因在中小学加一门课程,对谣言制造、传播带来的危害进行教育,让人们从小养成不制谣、不信谣、不传谣的政治素养。

四、加强自身的知识积累,能识别什么是真的、什么是正确,对谣言不信、不传,对谣言进行抵制打击,让谣言没有养份,自已枯萎灭亡。

知乎用户 一无所获 发表

恐怕只有平时加大宣传力度 多在一些老百姓经常接触的平台宣传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除非人人成佛成圣,否则不可能。

人并不是理智的动物,而是情绪的动物,有时候你觉得是理智在帮你决策,其实是情绪,只是你自己都没察觉到,台面上的理由其实都是借口。

只要一个人还有出于‘自我’的情绪,恐惧、愤怒、欲望,就不可避免的会对外界的刺激产生反应而失去客观的判断力,就像你被蚂蚁咬了下,看起来没多疼,但是已经影响了你走路的发力。

所以最不容易带偏的人并不是最聪明最理智的人,而是最平和的人。

知乎用户 zlapoligize 发表

以一段特殊的时期的特殊地点为例,即疫情期间的武汉。新冠病毒最开始出现在大众视线内是某一天各大平台出现某天不起眼的新闻 “武汉海鲜市场出现不知名病毒”,此时并没有兴起大多数民众的关注及担忧,生活还在正常继续。这个时候开始有一些比较吓人的言论,但是基本都和“震惊!!!××××××” 一系列新闻下场相同。后续报道出有人感染的时候其实在武汉的我们已经开始有些担心了,但是并没有官方发声,依然认为一切尽在官方掌控之中。但是这个时候已经会开始在家里消毒,尽量减少外出了。再然后就是全世界人民都知道的几位医生公开喊话表示病毒类 SARS,专业人士的公开发言是绝对能引起一定程度的重视的,不过他们也在第一时间被拘留,并且官方在第一时间辟谣。至此,大家其实放心了一些。毕竟截止到当时,大家认为官方并不会在这样的问题上瞎说。再之后,大家都知道了。从专家组说不会人传人,让大家放心,很快变成了人传人。这个时候才知道民众会恐慌?一夜之间武汉的口罩、酒精、各种感冒药都卖空了。再然后的封城…… 城外的人一边展示着对城内人的同情,一边显示出对同样是受害者的在不知情情况下离开武汉的人极端的恶意。在那段混乱的时间里,官方公布应收尽收,网上各种绝望求助;一边是苦等生活物资的居民,一边是腐烂的爱心菜和某些公务人员家里放不下的新鲜食物;一边是医务人员求助无门,一边是领导随意搬取物资;一边是全世界的物资聚集,一边是红会无下限的操作;一边是医务人员累到不行,一边是官员全身防护不肯下车指挥转运;一边是官方公告各地有序封锁,一边是闲散人员带着袖章入室打砸;一边是满城空置的车,一边是垃圾车运菜…… 今天被辟谣,明天被证实…… 很多真实的事我们认为谣言都不会这么编,很多真实的事比谣言还疯狂。在满城人人自危的时候,谣言很可怕,但是总有理智的人回去辨认会去向周围的人解释清楚,但是人人自危的时候大家一直在亲历疯狂 “谣言” 的时候,又有谁可以相信?几位官员在车内拒绝下车,民众眼里全城的官员都变得不可信;几位官员搬了几箱口罩,全城的医务人员都在害怕自己的生机被从背后掐断;垃圾车运了一个社区的菜,除了相关决策者,全城都觉得自己吃下去的都是病毒。权威保持住不 “造谣”,让大众有人可信,你看雷神山医院火神山医院建造的时候,有相关谣言能活下去吗?就像最黑暗的日子里,武汉满街亮着的路灯,照亮了满城人的心……

知乎用户 Noikla Turing 发表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指的就是,我们往往习惯了随波逐流,在当令信息高度发达充斥着各种虚拟信息的世界,不免让我们眼花瞭乱手足无措,但我们必须带着一种怀疑的心态去看待事物,不能因此丧失主观的判断逻辑与理性。首先自我要学会信息节食,适度控制自己信息量以应对信息过多所导致精神压力超负荷带来的混乱,其次应在社会广泛利用他人道德感抨击谣言论述带来的社会危害,以身作则呼吁更多人加入辟谣与传播真相之中,传递社会正能量并增强对科学知识的传递与教育,最后在联合国响应真实信息对社会生活发展的重要性,落实在更多国家中强化信息网络管理以及明确设立法律规范的重要性。如可以在些地区设立谣言的危害知识普及社会,让民众在科学实践活动中得到对知识的认识与尊重,增强人们间信任与理解为中心的社会凝聚力,并将其延伸到新闻网络媒体舆论中加大宣传力度。还可以团结人民正能量对谣言施压,增强法律对谣言的打击。不断加强对青少年知识教导同时为其树立社会模范标杆,引导其走向正确对待知识以及尊重知识不忘初心,情系使命责任感的情怀

知乎用户 李巨斌​​ 发表

根据多年舆情相关的实际工作经验,结合读过的很多研究文献,对于谣言的产生、传播,以及谣言对于公共舆论及社会的意义,或者说如何趋利避害,在当今社交媒体环境下,有以下认识:

1、谣言的定义:

关于谣言的定义有很多,但我比较认同 1991 年卡普费雷的说法,“谣言是在社会中出现并传播的未经官方公开证实或者已经被官方辟谣的信息”。这个定义提出,官方的证实或证伪是判别谣言的关键。通常理解,官方代表公共利益,评价有客观性、代表性、权威性。但这个定义也同时允许存在官方不能证实的情况,给了一个模糊地带。下面说谣言的意义和这个模糊地带存在的合理性就密切相关。

2、谣言的意义:

基于第 1 点,可以将谣言分为两类。其中第一类就是谣言出现后,很快得到官方辟谣。很快辟谣也说明谣言比较容易被证实。通常被官方辟谣的谣言就失去了传播动力,就在传播学上基本死掉了。第二类是未被很快证实的谣言,本身就说明证实的难度,信息存在复杂性:通常会问题比较重要或敏感,很难简单下结论;事实模糊,可能又传言已久;牵扯社会圈层多,关联利益广。2009 年北大新闻传播学院胡泳副教授论文提出:谣言代表一种社会抗议,是社会问题和群体心态的投射。我个人比较赞同谣言的这种意义,它既可以是对公共社会管理问题有益的预警提示,又可以作为推动公共问题讨论的一种议程设置,这种议程设置是媒体平台共同推动的。比如,当前教育、医疗领域很多谣言(未必官方证实前)都有此类功能。

3、谣言的传播:

正因为谣言存在事实的模糊性,内涵问题的严重性,以及关联的复杂性,在当今社交媒体环境下,谣言(影响力,传播速度及范围)=(问题的)严重性 *(事实的)模糊性 *(关联的)复杂性。其中,谣言(影响力,传播速度及范围)=(问题的)严重性 *(事实的)模糊性,这个公式是奥尔波特和波斯特曼在 2003 年提出的,被广泛接受。社交媒体发展成熟后的今天,我认为这个公式可以追加上 “(关联的)复杂性”。因为社交媒体特点是人人都是媒体,人人都可以随时参与,所以关联的利益攸关方越复杂多样,也是未被官方证实谣言传播的重要助推因素。

4、谣言的公共管理:

社交媒体应用和发展的现实决定,谣言的不断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即使人人都预知传播谣言的后果,也都有基本的判别谣言的能力,但个人作为可以进行议程设置的媒体,也会出现信息真伪辨别失误,性质判断失误的时候。另外谣言传播的特点也决定了,正因为往往存在问题严重性、事实的模糊性,以及关联的复杂性,所以谣言传播过程中,社交媒体中的个体难以自清。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谣言不断出现,还不断有人相信” 的状况几乎不可避免。这就对谣言的公共管理提出了两类要求:第一,对于事实比较简单,且容易定性的谣言,要快速辟谣,快速让这类谣言失去传播动力。也就是说不能制止此类谣言的出现,但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它对公共空间的影响、干扰;第二,对于事实比较模糊、涉及问题比较严重,及牵涉比较广泛的谣言,应根据此类谣言在社交媒体上议程的不断进化,做好疏通、引导、澄清。但因此类谣言背后根植真正的社会问题,推动问题的公共讨论常常是有益的,所以在未触及重大公共利益前提下,尽可能让该议程进行下去是非常必要的。现实观察发现,在舆情公共管理上,有一些未被证实谣言发起的,涉及教育、医疗领域的议题经常被打断、戛然而止,其实很没有必要。这些议题的推进讨论往往可以促进公共政策理解,缓和社群矛盾,释放积压情绪,对避免过激个案发生是有益的。

知乎用户 月飞​ 发表

这很正常啊!即使是在医疗发达的今天,也无法完全避免某些遗传疾病的出现。

知乎用户 周瑾 发表

谣言止于智者,智者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直接自己宣传打假,逻辑上面进行反驳,论证

第二种传播途径截止,可以与上面同用,简单点来说就是如果失去了传播的通道,那么谣言就不攻自破了

知乎用户 小丰子 发表

说件小事吧,一天我们开会间隙,同事 A 和 B 在小声聊天,突然 C 走过去可能似有似无的听到了什么,就对同事 A 大声说了句 “什么?你要结婚,我们还没见过你对象嘞?” 然后的然后就是都一起在讨论说:什么时候把对象带回来给我们看看啊?什么时候让你对象请我们吃饭啊?之类的…… 整的同事 A 和 B 都一脸懵逼。在一个小群体里,就类似的小场景时常发生,我觉得要避免谣言的产生的话,其实很难的,还是要就少听少信吧!

知乎用户 笑江湖 发表

解决不了,尤其是媒体传播的谣言。

因为媒体不需要关注真理,只需要流量。另外,商业也会借助媒体炒作谣言,看看身边的保健品。辟谣成本高没有收益,谣言尤其是商业谣言,会产生很大收益。

兼职辟谣干不过专业造谣

知乎用户 测试凯哥​​ 发表

说实话,从根本上解决太难太难了,甚至说不可能。

咱们老祖宗就精辟的说过 “三人为虎”、“指鹿为马”。

而且,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所以在现在 “网红经济” 的影响下,很多人因为追星反而变得很反智。这在现实生活中已经被无数的证明过了。所以如果网红说个什么话,就会造成很轰动的影响,结果却被证明是谣言。就不具体举例了,百度一下全是。

还有就是我们都比较信奉权威,例如专家什么的,但是有些专家是真的专家,业务精通,说话有理有据,并且很有经验。但是有些专家,我们只能称其为 “砖家”——想挨砖头的家伙。就像前段时间特别火的一个事情:

专家 “目测” 此桥为危桥,投放 380 公斤炸药引爆后,令人刮目相

这样的 “专家” 或者 “权威” 说的话,造成的影响有多大?让人们如何信奉?

所以,谣言总会出现,有人信也无法杜绝。就像有的人遇到电信诈骗,警察拦都拦不住。

大妈执意汇款给骗子 银行警察全市联网围堵拦不住

所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就得加强政策、法规引导,提升渠道的公信力。

知乎用户 柠柚吖 发表

不传谣,不信谣

知乎用户 目人 发表

既然说到了根本,那么语言不过是我们交流的工具

正真的根本是人,在准确的来说是人的本性

谣言发出者,心存恶念。

我们看到了就成了,谣言接收者,

有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以知看破谣言

有的人却不行。

就像小说里的幻境,有点高手可以看破

有的人看破了却还是在不知不觉中被影响了

而有的则看不破

所有谣言可以传播与发展

是因为我们缺少了,这些高手

结果显而易见,只有增加高手

那么虚假将无处遁形

说到这里,大家最好奇两个问题?

什么是高手?怎么成为高手?

虽然我们的高手没有小说里的高手

飞檐走壁,通天彻地

但是我们的生活有着这么一群高手

他(她)可能默默无闻,也可能名声大噪

但是他们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内心的强大

他们明辨是非,摆脱人性束缚,回归真我境

那么怎么成为高手呢?

感六识之悟,参天地之造化!

知乎用户 太歌 king 发表

你把渴望交流的欲望,求知欲,希望被认可等相关欲望从人身上剔除,就可以啦

(你想多了)

知乎用户 龙之吟 发表

为什么谣言不断出现,还不断有人相信呢!

说到这点那就不得不谈下我们的国情了。顺便捋一下我们的历史。

我们最早的历史出现于什么时候呢?元谋人还是山顶洞人?总归是很遥远的时代。

那么有文字记载的时代就是夏!

作为我国历史课本上的第一个王朝,那么夏以前是什么状况呢?

科学不曾有明确的解释!

而后就是山海经,三皇,河图洛书这些东西。作为一个神话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东西。即便科学,亦不能鉴定其真伪!

放着这些远古神话不说,文王作后天八卦,而后有《周易》。

《周易》这本书可谓是名传千古,震古烁今,声名赫赫。科学对此有一个科学的解释吗?

并没有。

再后面,诸葛亮作《八阵图》。将近两千年,八卦村依然存在。科学对此有一个科学的解释吗?

并没有!

这些作为我国的文化来讲,是胡编乱造吗,绝对不是。是有根据,有传承的,有出处的。

历数这几千年以来,神学,宗教一直伴随着中国的儒家文化传承不断,科学对此有一个科学的依据吗。

即便现如今,宗教昌盛,寺庙不绝,香火不断,科学对其有着科学的解释吗?

并无!

文的不说!再说武道。什么剑仙武侠咱就不提了。就说民国的国术!

八卦、形意、太极等等宗门是真实存在的还是徒有其表。

如果说是假的,那么周总理受业于民国剑仙,得传八卦,成为一代高手,好像也没人辟谣。

如果说是真的,民国距今不过几十载!国术好像有点名不副实!这些科学又有解释过吗?

所以不是我们去相信谣言,而在于我国许多事情具有其神奇色彩,而科学并不能够解释其中道理。

而国人的一大特色,那就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

当然随着我国科学文化的普及,相信谣言的会越来越少,从今年新冠的形势上看来。我们是越发理性的占据着多数。

要想不去相信谣言,那就不但需要科学的普及,更需要科学能够做出一个合理的解释。而不是让人将信将疑!

最重要的是!不要普及那些伪科学!

人的信任感也不是无穷无尽的!

知乎用户 李 009 发表

很简单!你把事实摆在那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加大信息透明度,努力让更多的人接触到更多的真实信息

知乎用户 被虐待的酱油 发表

提高人民知识水平,大幅提高政治家知识水平……

知乎用户 开心快乐每一天 发表

我个人的想法是提高平均素质或者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才是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平均素质≠平均学历哦,不能把这俩归为一谈的


谣言不断出现,还有人不断相信

我认为这反映的问题是因为有人会信这些谣言,这些谣言会吸引部分人们的注意,并借此带来流量,所以才会有幕后推手制造谣言

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只能让那些本会信这些谣言的人不去相信这些谣言——提高素质

素质提高了,思辨能力也随之提高了,就不会看到个标题惊异的就大呼小叫想要一探究竟,就不会不管三七二十一相信它

但我个人觉得,这个法子不是很现实,实行成功的可能比较小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是束缚住那些造谣的人的手脚,让他们感到造谣这件事弊大于利,自然不会再去造谣,自然也不会出现这种问题了

知乎用户 洱海之东​ 发表

从人性的角度讲,想从根本上解决谣言,不大可能。谣言之所以层出不穷,是因为它具有以下特征:

一,谣言的产生并不需要真凭实据,早在《战国策 · 魏策二》就有 “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的典故,其后果是“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现在这样的事例更不少见,比如最常见的异性绯闻,让人深受其害却又百口莫辩。

二,传播速度快,社会危害大。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只需简单动动手指,就可以迅速达到目的,并且博得众多关注,等大家发现它是谣言时,往往事态发展已经无法控制。

三,涉及范围广,辟谣极其困难。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梳理过今年的网络十大谣言,其中包括:1、肉松是用棉花做的;2、共享单车坐垫现 “艾滋针”,扎到就感染;3、比特币勒索病毒可入侵 iOS 系统和安卓系统手机;4、雄安新区补偿标准公布;5、“太原 12 级地震” 视频带有勒索病毒;6、6 月起 12306 限本人购票一张;7、恐怖的全家福;8、女主播夜间藏身故宫直播;9、香蕉被甲醛浸泡,吃了会中毒;10、一滴血可测癌症等。

这些谣言可以说囊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多人都在社交平台上看到过此类谣言,但是有多少人注意过辟谣?有的人宁肯相信那些有的没的,也不愿意探究真相。

不过,虽然说从根本上杜绝谣言不太现实,但是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减轻它的危害,比如:

一,规范自我,心存良善。当我们听到一个讯息时,不妨让它先飞一会儿,不要先急着站队,如果实在分不清真假,甚至可以选择不站队,宁肯做默然无语的吃瓜群众,也不要轻下结论去伤害别人。

二,多读书,用科学的探究精神对待谣言。比如对待 “一滴血可测癌症” 这类的谣言,不妨查阅一些相关科普书籍,用了解到的科学知识去否定它。

三,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特性,使它成为辟谣的重要阵地。

有个现象一直让人很无语,就是由于某些砖家一贯信口开河,给大家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有时候看到专家出来辟谣,反倒让人更觉得谣言是真的。

对于这种情况,可以采用拓宽辟谣渠道的方式来解决。比如,除了官方正式辟谣以外,在民间搞一些有针对性的有奖辟谣活动;针对某个具体谣言,在网络平台上提出悬赏提问,给予科学辟谣者一定的奖励。用积极的态度,系统的做法,引导网友争做辟谣人,而不是信谣传谣的推波助澜者。

四,运用法律手段,让谣言的制造者受到惩罚。谣言之所以屡禁不绝,很大程度是因为造谣付出的代价太低。即使谣言被查证出来,也确实给当事人造成了伤害,最后结果也就是造谣者道个歉,付出高额赔偿金或者绳之以法的情况并不多,当然也就起不到应有的警示作用

总之,从根本上解决谣言任重而道远,需要全社会的人,都能从我做起——“不信谣不传谣”,在多层面上付出努力。

知乎用户 藤树 发表

地球和人类都不会希望解决这个问题。

谣言从诞生那天起就能像病毒一样扩散,不找到源头就无法清除,哪怕找到源头,真相的传播也远远没有谣言快,没有谣言广。因为真相往往枯燥且没有渲染力。

在漫长的时间里,谣言的制造和传播越来越完善,而人还是像马基雅维利在《乌合之众》中所言,拥有群体的不智慧。

在群体的裹挟下,屠杀也能让人认为自己是为公义而战,何况是谣言。

而谣言止于智者,如果想要破除这个困局,就需要全人类的觉醒。

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控制自己的大脑,而不怕被大脑控制。在面对外界刺激的时候,大脑会自动作出反应,未能觉醒的人会听之任之,情绪被谣言煽动后便信以为真,并自觉成为传播的一环;觉醒的人,则小心取证,至少在不能证明其为真的情况下保持怀疑。

但,当人人觉醒、人人都拥有智慧时,地球也离灭亡不远了。

每个人都有野心,而地球的资源有限,如果每个人都能运用智慧去达成自己的目的,七十万万人的愿望要靠什么来满足呢?那个时候地球早就被挖空了。

所以,为了地球和人类的长远发展,需要牺牲品,谣言的传播和造成的伤害也是其中之一。

这是宏观的 “道理”,也只是宏观的道理。

对于每个微小的个人而言,越早觉醒越好,谁也不知道下一个被牺牲的会不会是自己,甚至于已经在被牺牲的路上了,还浑然不觉、欢声笑语……

知乎用户 祝卿好眠​ 发表

台湾那个专家不是觉得我们吃不起茶叶蛋和榨菜吗?

居然还有那么多人会信。

我听到这个事的时候,我觉得真心讽刺。

过了多少年了还在造谣我们吃不起。

我们别说茶叶蛋了,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都吃得起。

别说榨菜了,我们各种菜都吃得起。

我觉得最好就在那个专家面前吃好东西,啥贵啥好吃就在他面前吃,你不是看不起吗?来,我就在你面前吃。

当然上面是意气之争。

如果要真的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也搞个节目,专门吃饭的那种,在台湾都放。让人家看看我们是不是吃不起。这样他们也都能看得到。谣言就会没了(不过如果还是有人不信,那只能说叫不起装瞎的人了。)

知乎用户 Luo 发表

现在社会发展在社会上各各大,自媒体平台还有网络,任何用户端都可以进行留言评论是吧,所以现在的社会是非常的言论自由

而谣言不断的出现,还会有人不断的相信,我觉得这是在所难免的一个事情。想要从根本上解决,其实还是有点过于极端了。因为谣言其实它的定义就是不真实和假的东西,但是现在很多东西你没有办法去求证它具体的一个真实性。

同样还会有人不断的去相信这些谣言,其实是因为每个人的认知程度不同,受教育的水平程度不同。一件事情大多数人看来,其实他不过就是假的或者没有什么真实性可讲,但是有些人他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事物,他就会觉得说的这个东西会不会是真的,可能真的就很容易轻信这些谣言,所以只有不断的提高认知水平,多去接受一些新鲜的事物,多去开阔一些眼界。

想要从根本上解决,其实还是太过于快了。相信以后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个人认知水平越来越高的时候。这种谣言就会越来越少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1. 谣言是与实际不符合的信息。

a. 由于人类认识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过去认为是错的,现在可以认为是对的,反之亦然。所以我们对谣言的判断也会随时间出现变化。

b. 信息和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并不是非黑即白,所以谣言和可靠信息之间存在一些灰色地带。有一些信息虽有虚假的成分,但是不能就说它是谣言。

c. 相对于其他的错误信息谣言还具有一个重要特点。一般的错误信息会在传播中受到大众的甄别检验和纠正,传播过程会很快终止。谣言一般经过设计,特意迎合了大家的认识偏好,所以能被迅速广泛传播和接受,能够快速在社会中造成一个错误的共识,所以具有大的危害。

由于 ab 两点,我们不可能百分之百说一个话一定是错的,比较合理的做法是看一个说法的证据和它受到的认可程度是否匹配。证据充分的可以大众中传播,证据不充分的可以小圈子讨论。如果证据不充分还要在大众中传播就是传谣了。比如一个乡村医生 20 年经验总结的验方肯定有他的实践依据,他在自己的病人中宣传疗效没有问题,但是如果不经过更高级的检验,直接放到医科大学的教材里面教学生,那就是传谣了。科研论文中也有很多有争议的内容,它在专家小圈子里面传播讨论没有问题,但是如果把不成熟的结果拿到大众媒体上搞大新闻,比如震惊部搞 “金星发现生命” 这种大新闻就是传谣。

2、如何避免谣言

人类的大脑并不是完美的计算机,而是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勉强能用的 “代码屎山”,到处是 bug。谣言针对人脑弱点设计不易识破,要避免谣言可以从个人修养和社会文化两方面入手。

a. 对个人来说要克服心理弱点,避免自己的欲望,情绪,偏见等影响自己的认识。还要尽量缩短认识和实践的距离。自己动手最可靠,其次是一手实验记录,然后是回顾性文章,权威机构公文,新闻等。离实践越远的可靠性越差。个人要努力建立一条自己通往实践的最短消息路径。最好是 “我是律师我认为”,其次是 “我爹是律师他认为”,“我朋友的邻居是律师他认为” 这条路径就太远了。

b. 解决谣言问题最重要的方法是社会文化。人类近万年爆发式发展的诀窍就是在基因进化缓慢的情况下用快速进化的文化来纠正错误。在谣言问题上,社会应该建立一种信息追溯和可靠性评价的体系,使个人可以在不了解专业细节的情况下简单快速的评价信息的可靠性。比如科研论文中的引用规范,可以追溯信息来源,通过信息路径的长短和信誉来评价信息的可靠性。比如社会中自然形成各种权威信源,由于长期发布真实消息逐渐积累信誉。这些机制可以推广到一般大众媒体当中,利用 IT 技术固定下来,形成一个比较可信的网络。知乎的问题在于文章的体例没有限制,大家都去写情绪输出和有趣故事去了,不能突出 “可验证事实” 这个核心部分。另外三无小号和专业大 v 和氪金选手区分上不明显。假消息被证伪以后,假消息来源的文章和点赞者是否该被减少信誉分呢,低信誉分的三无小号点赞计分上是否该打折呢。真实性点赞和喜爱性的点赞是否可以分开呢。

c. 接受不确定的世界,习惯概率的思考方法。我每次说大医院比较可靠的时候,我父亲总会举出一两个大医院治不好,山上挖药的苗人治好他朋友的例子。他难以接受概率地思考方式,认为一两个例子可以驳倒大量数据统计出来的可信度。对他来说最好的办法是治好病再给钱,但是他也明白这不大可能了。我猜想他这样的工人,领着固定的工资,过着一眼看到头的生活,守着精密运转的机器,可能对他们来说,确定性才是自然的,概率的思考方法是反直觉的。对他们来说可信度的评价机制不能百分之百正确,所以也不值得相信。从这点考虑,我想人们最终解决谣言问题恐怕要到工人阶级摆脱机械化的工作之后了。那时候所有人的工作都在面对未知和不确定性,都是创造性的,人们习惯了各种不准确甚至是错误的信息,不执着于转发自己偏好的信息,也不执着于和意见向左的人辩论,只是用一套工作中惯用的方法冷漠地评估概率,接受无常,不忧不喜,如是来如是去。

知乎用户 雪玉 HL 发表

提起谣言,有一件使我尴尬的事情。

记得小时候,我有一位邻居,按村里辈份我叫他姥爷。人很善良,就是说话爱夸大其词。我们老家人常说他,没实诚。

记得一次,这位姥爷说,某年,某月,某日,乡里公安局逮住十几个小偷,统统关进监狱。我听了信以为真,一直把这件事记在心里。偶然一次,我去小朋友家里玩,说出了姥爷说得这件事情。

小朋友的哥哥已经成家,是个大人。他反问道:“是谁跟你说得,乡公安局逮住十几个小偷,还关了监狱?一天瞎说八道!"

一下子,我全身的血都涌上了头,涌上了脸。当时我很小,但也知道撒谎是件非常丢人的事情。我结结巴巴地说:“是邻居一一某姥爷去我家一一串门说得。”

从这以后,邻居某姥爷说话我只是听听,再也不敢把他说得话重复给别人。

我觉得,有人造谣是不知情,听了别人说得话觉得新奇,就说给了别人。对于我邻居姥爷来说,他是个善良的人,但是,是个村里谁家有活就请,没活推后,再也想不起来的人物。我觉得,他只是想引起别人的注意,把事说得夸大,让人感兴趣,接近他。

解决遥言的最好办法就是,先用心了解事情的真伪,才去用嘴说话。

知乎用户 轻松导学论李月儿​​ 发表

谣言止于智者,此名句含两大关键点:

一要准确判断是真知还是谣言,智慧分析与判断;

二要明智选择,是去做一名智者,还是止者,是以讹传讹、越传越黑,还是主动叫停传言,及制止传讹者。

在第一方面,要准确判断谣言,需要一定知识结构和逻辑分析能力,当自身的知识结构不足时,能使用现代化的科学检索手法去查询与检索。在分析判断时,自身逻辑分析能力有限时,可及时找到适合信赖可靠权威机构查证辨别真伪。

在第二方面,是对听闻谣言者能力的挑战,古云明哲保身,就是怕惹事而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做派。

如今世界地球村,身为社会人若都不管不顾是非谣言,假恶丑,就无法第一时间辨识与公告,真善美,也就无法第一时间弘扬,对广普社会风气与个人,都是灾难。

知乎用户 彭先森​ 发表

很高兴能参加这个活动,感谢主办方的邀请!

首先,我们需要先了解什么是谣言?今天从网络谣言入手。

一、网络谣言:

从本质上来说,网络谣言是一种信息交流的过程。网络谣言是谣言的一种新的特殊形式,他是通过网络媒介而生成并进行传播的谣言。从当前的谣言来看,理由针对公民个人的诽谤,也有针对公共事件的胡乱捏造等。

二、网络谣言的特点:

具有隐蔽性、炒作性、攻击性、报复性、宣泄性、诱惑性等特点。

它的传播范围比较广、传播速度快、传播途径多、从而也间接导致谣言的控制难度非常之大!

三、网络谣言的形成:

第一,造谣者,在某个事件发生后,人们出于好奇会关注整个事件的始末,此时,造谣者为了获得心理快感或者关注度,故意恶搞,进行大肆渲染散布谣言;

造谣者还可能为了宣泄不满情绪,在网上故意诽谤他人,为了获取网民们的同情,歪曲事实,使谣言在网上快去传播。

第二,传播者(也就是不知真相的网民),因为传播者的知识层面不等,也就造成部分传播者信息甄别能力不足,容易受到谣言的误导,从而大量转发传播谣言,使得谣言不受控制,容易带来负面的社会影响!

四、网络谣言中新媒体的双重角色:

第一,新媒体平台由于受众众多,平台种类类型广,所以新媒体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网络谣言传播的新工具。

第二,虽然新媒体为网络谣言传播提供了一个平台,但是另一方面,新媒体也成为了一个辟谣的新途径。

权威机构或者公共部门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网络谣言的辟谣和封锁,阻断网络谣言的传播途径,从而给公众一个合理的交代和解释!

五、网络谣言的传播模式:

第一: 链状模式,是指谣言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一环扣一环,如利用互动空间散步。
第二: 树状模式,是指谣言从一个人传到几个人,再从几个人传到一定数量的人群的传播模式,如现在的社交网站、论坛等。
第三: 漩涡型复合式模式,是指口头传播和其他媒体传播、网络传播与传统媒体传播于一体的传播模式,这种媒介的交叉组合能为谣言的传播积累更大的能量,造成的破坏性也相应较大。

六、网络谣言的控制策略:

1.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2. 加强受众的自律意识,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

3. 建立互联网的辟谣中介网站。

4. 建立互联网舆情监控管理系统。

5. 健全信息公开透明制度

看到这个问题后我立即去翻开我的笔记本,然后整理出来的。

说这句话的原因就是想要你的一个赞 ,从而获得巨大鼓励!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x1LRqD 发表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谣言的问题,只需要做一件事情,那就是:

如何让更多的人成为 “智者”?

因为,谣言止于智者!

为何聪明人越来越多?

因为,我们接受了几十年科学的高等教育,学习数理化对大脑进行了训练,一个个脑瓜子聪明的很,加上工作生活压力导致竞争加剧,大脑得到了空前的研究和开发。

可惜的是,聪明终究只是小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越聪明离道越远!

离道越远,就是离自己的心越远,越理性无情,越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智者,大智若愚

智者,是有心之人,是有自我的人,能分辨是非和善恶,听从自己内心的意愿做判断和取舍,价值取向不同,所以在聪明人看来有些时候很 “愚蠢”。

现在很多人迷失了自我,对科学持迷信态度,只要是名人专家说的话就盲从,没有自我的人越来越多,谣言才会大行其道!

智者的成长之路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智者都是从内求开始的,需要系统地学习能开启你悟性的课程,帮助你内心思想观念进行消化吸收,取其精华为你所用,去其糟粕净化心灵,你的思想日渐简单清澈,慢慢就能感受到幸福了!

可惜的是,现代人依赖的大脑思维,无法解读老祖宗的修身 / 修心 / 修行的智慧,能让人茅塞顿开的智慧课程少之又少,大部分课程都是各种术的层面的。

为了解决现代人难以觉醒智慧的难题,我们三合学堂早就完成了理论和实践体系,经过多年的落地与沉淀,已经非常的成熟,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留言讨论!

知乎用户 Walker 发表

本质上谣言的出现是因为公信力不够,当整个社会道德基础全面滑坡的时候,也就是谣言四起的时候,而身处其中的我们已经无法辨别真相与谣言的区别,因为他们往往只有一墙之隔

知乎用户 现实如我痴心梦 发表

有句话说的好:“” 谣言止于智者 “”,都说是谣言了,那必定少不了信息传播的三要素,源头我们不知所以解决不了,但可以在谣言传给自己时在此处解决一条支路

知乎用户 医护二人组 发表

谣言不断出现,还不断有人信。怎么破?想根本解决这个问题从目前看不太可能,谣言对于一些人,明显就是 “周瑜打黄盖,两厢情愿” 的事,有些明显违背常理的谣言,可能全世界都觉得是假的,但是还就有一部分人信,并且不断的传!

谣言,尤其很多一看就是假的,不管官方如何辟谣都没啥作用,比如副驾驶不系安全带扣六分,罚款 200 这事,交管局已经无数次辟谣,交管局肯定了系安全带的事,但是不系安全带也没有这样的处罚,但是还是很多人不仅信,还不停的传!

谣言不再出现的一个办法就是惩罚,比如一些是危害公共安全的,我觉得这样的谣言不但要制止,还要惩罚,甚至更严厉的惩罚,这样杜绝源头,基本也就能控制住谣言的传播了!

谣言不再出现的另一个办法就是提高全民素质,全民素质提高了,就不会有人相信谣言,也就不会给造谣者机会,这样谣言也就不存在了!

知乎用户 大叶​ 发表

区块链技术可以针对网上谣言进行溯源

知乎用户 梧予千桐 发表

一、做好宣传

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来宣传,让科学遍布四周。

①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会让学生人群以及有学生的家庭很大程度上对最基本的科学知识有很大的了解。

②碎片式的宣传。可以像公益广告一样,做一些科普知识的小短片,广告时间放一放,全社会一起提高科学认识。或者组织人员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在墙上进行涂鸦宣传,就像我小时候经常看到的’计划生育’一样。

③可以专门出一部宣传科普知识的有趣的动画片,当然也可以是真人版,重点是一定要是有意思、有趣的。我们的目的是为了科普,但是不要只有科普,要吸引人,只有人们被吸引到了,主动去看了,成效才能最大化,切记生硬照搬科学原理,既无聊,又不好记住。

二、关于辟谣

都说谣言止于智者,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是 “智者”,所以我们选择去相信真正的智者,也就是所谓的专家,然而,专家也有真假,这个可怎么分辨?

所以对于一些假专家胡言乱语,乱带节奏的现象,应该严惩,并且将惩罚公示,让他们知道,人是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任的。

知乎用户 花猪猪 hd 发表

必须净化专家队伍,别是个人就称专家。

知乎用户 LCJ 发表

知识盲区是消灭不了的,所以谣言不可能被完全消灭,只能在一定程度缓解。

知乎用户 昱紫熹 发表

无法可解。我母上也受过高等教育,读书明理,但总抱着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的态度去买,去做。是,花点钱不算什么。就算没用,只当买保险了。可是这是是钱的事么?她自己信,免不了也要担心亲戚朋友,怀着好意告诉人家。无形中把谣言传播地更广了。无可奈何。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4mJFmm​ 发表

远离经常信谣传谣的人群;

如果离不开,尽量不与这些人交流看似谣言的东西;

其实最简单的办法是,建立一个社区,让喜欢传谣的人在该社区上消耗掉其社交精力,就没时间在其他渠道传谣了。同时造谣传谣者本身也得到了极大满足。

不要试图消灭这个问题,这是人类社会的正常生理 / 心理需求。

合理的分类处理才是最环保的,对双方都好。

知乎用户 余情未了 发表

加强自身知识,不信谣,不传谣

知乎用户 柳翔天 发表

可以从两方面解决

一方面,谣言不断出现,那就不让疑似谣言的言论出现就可以了。

另一方面,谣言不断有人相信,那就让人们不再相信任何可能是谣言的言论就可以了。

而这两种解决方法已经在各种地方都有所提现

知乎用户 孙学文 发表

大概要等到知识编码到基因的技术实现以后了。

俗称刻进 DNA(

知乎用户 7355608 发表

至少把各视频平台发谣言的抓起来吧?每次发完没事儿一个比一个猖狂

知乎用户 高雪芬 发表

远离谣言,

知乎用户 0001 发表

号召全国人民将新闻联播作为唯一新闻来源。省事儿了。

知乎用户 运筹帷幄 发表

堵源截流为上策,发帖平台责任最大,其次才是造谣者,可借鉴立法治理酒驾,重典效显,不愁根绝。

知乎用户 求索 发表

沉默是最好的回答

知乎用户 Giotto D 发表

刚评论了两次希望大家不要轻信谣言的话,知乎现在就精准推送这问题到首页,可以啊,这个算法!I’m impressed. Really.

投放的广告也是,利用人在快速浏览信息时常常忽略细节,把广告的颜色做的与其他问题一样,连广告语都是 “知乎体”,让人不经意之间就点击到。

唉,知乎现在也变味了啊。

知乎用户 有勇有法​ 发表

谣言出现不可避免。但谣言止于智者。一定要分析谣言,识别谣言。网站也要辟谣。提高大家识别谣言的水平。

知乎用户 葫芦娃的爷爷 发表

我认为一个是提高大众的媒介素养,包括信息判断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等,

另一个是加快公布真实的情况,最好是有公信力的媒体去还原真相,让更多人更快的了解到全面的信息。

知乎用户 1235 美糖糖 发表

教育是基本。德育是辅助

知乎用户 武汉运动康复杨聪​ 发表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信息的不对等或知识的不对等,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了解方方面面,所以从客观上说这是不可避免到的。

那么,怎么减少这些谣言的可信度,那就要各行各业做好基本的教育宣传,尽可能的传递移动有用的科普知识。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16o56f 发表

懂王在宣布夺冠之后,有些人在推特上注意到 E-6B 有多次起降,而该机不是普通的民航或军机,而是管理美丽国导弹防御操作的专用军机。他们开始无尽的遐想,从而引发一件推上盛事。后来才得知,那些是正常的起降,E-6B 一直都是在不断的起飞和降落,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改变。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分析和传播案例,当我们得知某些特别的消息之后需要问的一些问题,如:这是真的一件突发事件?还只是我们刚刚得知而已?上次发生类似事件是啥时候?当时是啥情况?(翻译自我关注一位安全从业人士的定期分享邮件列表中的一段,以下为原文及相关链接,供参考。)

Right after Trump said he had COVID, some people on Twitter noticed some E-6B’s taking off and landing, which are used to manage US missile defense operations. They started speculating, which turned into a major Twitter event. Turns out, they fly all the time, so nothing had really changed. This is a great example of why it’s important to ask questions when you hear about something new. Questions like, “Is this new because we’re just now learning about it, or because it’s truly rare?” “When was the last time this happened, and what were the circumstances?” Etc.More

https://www.wired.com/story/doomsday-planes-trump-covid-19-test/?mc_cid=c55385b39c&mc_eid=f5fec7c6f8

知乎用户 烂的稀碎 发表

很简单,你解决不了。

愚民无知,只会盲从。用之作恶,常成大恶;用之行善,亦能大善。

自古有之,真的解决不了喔~

知乎用户 你的世界 发表

很简单。

人们相信一件事情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事实,是因为他们想相信。

那只要塑造出一个不容质疑的权威就行了。

除了这个权威说的话,其他人在相同论题上说的都是谣言。

当大家都有这种共识,谣言自然也就没人信了。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XC2jPd 发表

要想别人不信谣首先权威者不能造谣,至少不能为谣言背书,而各个所谓权威利益集团 (或者伪权威) 为了自己利益又会释放出不同信号,最终真理却只有一个,这就会导致社会信任分流。如果社会普遍不信任谣言 or 还没有验证的真理,社会又会造成更严重的危害,甚至社会信用危机。

毕竟,一棵大树根出了问题怎么能要求叶子漂亮呢?

知乎用户 烟烟罗罗 发表

先提个问题:

“爱之于我,不是肌肤之亲,一蔬一饭,他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疲惫生活里的英雄梦想。” 这句话的作者是谁?

肯定很多人会说杜拉斯。“因为网上都说是她的”。

但其实这句话源于两位中国作家的整合与再用:

陈丹燕先在 1992 年写出了一个 1.0 版本:“也许,爱情对于我,不是爱一个具体的男人,与他朝夕相处,肌肤相亲,而是那种爱情产生的奇妙的对世界雾里看花的感觉,那种飞翔于平凡生活之上的奇妙的感觉和不死的愿望。爱情对于我,实在是生活中的白日梦想”,1997 年余杰又把这句话精简引用在了《杜拉斯:爱是不死的欲望》中:“爱之于杜拉斯,不是肌肤之亲,不是一蔬一饭,而是一种不死的欲望,一种甜蜜的创伤,一种疲惫的梦想。”

我自己本职工作跟传播、心理学方面都有一些接触。同时我是个烟民,以前抽纸烟,后来玩起电子烟。因为身边很多人对电子烟不理解,又因为长达好几年的时间里我都在给人做科普工作;同时因为关注心理学,但发现很多人已经有了迫切的咨询需求却因为常识匮乏、有病耻感而久未就医,所以这方面的基础概念科普也没少做。

给电子烟和心理咨询 “正名” 这两件事给了我几个特别深刻的感受:

1. 绝大多数人靠 “道听途说” 学习新知识。

一上知乎随便一搜,能出来一大堆 “电子烟比香烟有害 100 倍”,你再细问一句:哪里有害?100 倍这数字怎么来的?相信我,几乎没人能回答出来。

“美国那边有好多人抽电子烟抽死了”——这就是一个典型靠道听途说输入的观点。美国哪里?什么时候的事?死了多少人?抽的什么烟?到底致死的东西是什么?是电子烟这个设备,是烟油成分,还是烟油里附加的东西?相信我,绝大部分的人肯定说不出。

2. 大部分人不会认真地考证道听途说的观点。

绝大多数人并没有什么严谨的习惯。我的感受是这个事情特别两极分化:

本身有严谨思考习惯的 “考证派”,更容易科学地接纳观点,因为他们会自己进行二次查证;

但是大部分的人是 “印象派”:只知道道听途说,并且从不查证,他们的知识体系是靠“印象” 而非 “考证” 去维系的。

3. 因此辟谣这件事,绝对不是个体去读书、学习就能彻底解决的事情。

1 月份的时候,我们劝父母戴口罩,肯定很多人被说大惊小怪吧。那现在呢?

父母肯定不可能立刻马上学会对观点进行二次查证,或者马上深入了解新冠病毒的起源与发展,从一个 “印象派” 立刻成为一个“考证派”。那他们为什么会在一个月之内从觉得你大惊小怪,变成生怕你不戴口罩?

4. 谁掌握了宣传,谁就获得了 “真相”。

因为电视广播大喇叭集中火力每日 24 小时轮番广播呀:出门聚餐无耻,一起打牌没命,不戴口罩,丧尽天良。

再顽固的大爷大妈,这么狂轰滥炸式地直接输出,他们就会觉得这是真的。

像我开头说的,我国的心理疾病患者其实非常多,大部分人其实都应该上心理咨询室去聊一聊。

但没人拿着大喇叭科普:去看心理咨询就像去体检,并不可耻,人人都该去体检,心理不健康,一样身体不好,吃嘛嘛不香。因此现在很多人依然对心理疾病有病耻感,认为去咨询就是 “我有精神病”,觉得 “就是我想多了,忍一忍就好了”。

电子烟也一样。电子烟相较纸烟,没有焦油和一氧化碳等致癌物,没有二手烟,在成分上相较纸烟大大减害。但因为没有宣传渠道,媒体又喜爱挑拣其负面新闻报道,所以很多大众提起电子烟就是 “比纸烟更有害”、“会死人”。

实际上,“抽死人的美国电子烟” 是一批【劣质】的【非法】【大麻】电子烟产品,添加到电子烟产品中的【维生素 E 醋酸酯】才是美国肺病的主要诱因。一些国家甚至有专门的法律规定不得向尼古丁电子烟添加这种成分。

但在信息不流通的前提下,如果当事人没有对这些细节进行(很少见的)主动挖掘,误解就会一直存在。

**想要只靠个人的努力去清除谣言,我认为绝不可能。**大部分人是很懒的,除非不得不考证,否则大部分人根本不会去花那个心思。

剩下的,就是宣传力量的大小之分。

普通的流量、甚至被牵制的流量(小品牌,电子烟等敏感行业相关真实)没什么人在意,谣言根深蒂固;

肉眼可见的流量,会让大家有个印象,送礼只送 XX 金,江南皮革厂老板叫黄鹤,一个事情在耳朵边重复 10000 遍,你就会对它有一个既定的印象;

顶级流量,就是电视广播大喇叭,全渠道 24 小时轮番轰炸。你想忘都忘不了。

当然,作为个体,除了让自己成为一个严谨的 “考证派”,我们也可以成为一些小小的宣传流量,至少帮助让身边的人破除谣言,也努力让别人成为一个 “考证派”。

我的一些小小努力:

电子烟和普通烟哪个危害更大? - 烟烟罗罗的回答 - 知乎

这可能是世界上对电子烟最友好的国家 - 烟烟罗罗的文章 - 知乎

知乎用户 001 呀 发表

人类存在,谣言不止。

刚开始看这个问题的时候一瞬间里脑子里想了很多,想了好久还是觉得。

这个问题根本就无法被 “根治”。

其实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分成两个小问题:

一、怎么解决「谣言不断出现」

加强公民个人素质?追本溯源?加大对谣言传播行为的惩罚力度?

怎么可能。

我们先来设计几个小对话,看看谣言的产生过程。

A:「哎,我今天去菜市场买菜,看到隔壁家陈红了,脸上青一块肿一块的,也不知道是怎么了。」

B:「怕是被他男人打的吧。」

A:「我觉得估计是,你没瞧见她平时那样儿,多大岁数了,穿的花枝招展的。我前两天还看见她跟城东买鱼的小伙拉拉扯扯的。」

B:「哎,你听说了没,隔壁家陈红跟城东买鱼的小伙偷摸好上了,被她老公发现了。」

C:「真的啊?」

B:「还能骗你不成,前两天 A 去菜市场买菜,看到了,被她老公打得鼻青脸肿的,还遮着不让看嘞。」

C:「我说这几天都不怎么见她出门,感情是这样啊,出这种事儿,她那男人能放过他。」

C:「哎,你知道吗,隔壁陈红出轨了,跟城东买鱼的小伙好上了,被她老公发现后给打了,这几天都没出门,听说是在闹离婚。」

D:「这种女人该打,不三不四。」

在生活当初,这种例子可不少见。

我们来看看,从刚开始的

“我在菜市场看到陈红脸上青一块紫一块的,不知道怎么了。”到 “陈红出轨,被老公发现,被老公打了,在闹离婚。” 到“这种女人该打,不三不四。”

也仅仅只是经过了四个人的嘴而已。

谣言怎么来的,就是这么来的哇,A 模棱两可的话经由 B、C、的主观猜测传到 D 那里,陈红就变成了一个不三不四的女人。

可能看到这里你要说了,这些都是那些爱嚼舌根不识几个大字没什么文化水平的人才会这样,文化水平高的人才不可能这样。

那我们再来看看下面这个。

A:「唉你们说,最近总经理怎么总是找小梦啊?」

B:「估计是工作上的事情吧。」

A:「可是也没必要吧这么狠吧,我都看到好几次小梦从办公室里哭着出来。昨天送文件还是拜托我送过去的。感觉她好像很怕总经理啊。」

B:「这么严重?不会…… 是被总经理性骚扰了吧。我可看了不少这种新闻。」

A:「啊?可是总经理不是结婚了嘛。」

B:「所以才说可怕呢。」

………

其实不难发现,不管处在哪一个阶层,谣言总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存在着,传播着。

而且你很难找到源头,也很难对每一个人进行认定,进而处罚。网络暴力也是如此。

说到底,谣言这个东西只是人们无聊时的谈资,而谈资,很少会有人想着去求证。

传播谣言的那些人也并非有多看重这个事情,他们只是需要这种八卦来获取关注,维持关系等等。

几十亿年前的智人利用 “八卦” 建立群体,共同捕猎以维持生存;古时候的谋士用 “八卦” 迷惑敌人;今天的人们用 “八卦” 来融入团体获取关注避免被孤立。

“八卦” 是人类的本性。

而且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也会充斥着各种各样的 “八卦”,这个我了解不多,也就不作过多说明。

说来说去,语言这个东西,本身就是极其主观的东西,往往蕴含了非常强烈的主观想象和主观意图。

就像追求客观真实的新闻报道,也不一定就完全真实客观,每个人的立场都不同,也很难有同样的 “真实客观。”

一个人文化水平再高,道德修养再高,就能保证他说出口的语言绝对客观真实不带主观臆断吗?

不可能。

二、怎么解决「不断有人相信谣言」

至于这个问题就更简单了。

有人说就有人信。

这个道理谁都懂。

说白了,就是无解。除非这世界上只三五个人,除非人类都像三体人那样,没有语言,直接用脑电波传递信息,这样一来,自然也就没有什么谎言,谣言了。

但是可能吗?

所以这两个问题,都没有答案。

或许在某一天,人类文明到达了某种我们现在理解不了的高度时,这种情况会有所改变,但那都是后话了。

最后,以上仅为个人的一些小小的看法,浅薄幼稚之处也望海涵。

知乎用户 夏彻单 发表

有的谣言真是谣言,有的谣言后面就变成真相了

知乎用户 让我改名我就改名 发表

谣言跟真假无关,跟说的人有关,只要不是官方说的,不管真假都是谣言。所以你问 “信不信” 没有意义。

知乎用户 Nefetari 发表

一个人信谣传谣无非两种情况:1、自己过得不好渴望改变,2、自己过得好,害怕改变。要从根本解决一在富民、二在安民。

知乎用户 Inori Lover​ 发表

审 计 透 明

你去看看那些以信任为生的产业怎么活下来,就知道流言该怎么铲除了。

知乎用户 克洛伊 发表

取缔营销号

知乎用户 陈登 发表

解决不了,造谣、信谣、辟谣,是人类认知机制的一种运转方式,是一种本能行为,就像是芯片只读存储上刻录的内置程序,这要怎么改,硬改没准还会搞出别的奇怪问题来,等以后脑机接口实用了,可以给大脑装个过滤插件,接收的信息发送到权威部门进行比对,判定真伪,谣言自动屏蔽,保证你接收到的都是真实的信息,我想这是最理想的解决方案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这个本质上是信息不对等造成的认知偏差。

无解。

除非用神圣的卡拉给所有人连接起来……

知乎用户 大家的三指理念 发表

谣言之所以被认为是真实的,客观事物上比较接近真实的个人认知,在大脑容错率满足和个人各方面觉得可靠的情况下,不断刷新认知。麻烦,拿不准的时候要么再三考虑最接近真实非常觉得可靠的时候可以适量传播,要么自己觉得存在问题或者不合理的漏洞那就停下来。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传谣不信谣言,谣言止于智者,不做流量的推送者。

信谣言传谣一定程度上可以让你或者某集团获得短暂的快感,但是在纵说纷纭网络流量的时代很难逃过更专业人士的法眼,终究是纸老虎,放下眼前片面利益,让可靠的话更具价值。

知乎用户 芝士 Apple 发表

法律界有名誉损害罪和诬陷罪。受害者无视无感就不会受到伤害,维护自身权益完全可以通过法律的手段正当防卫控诉。正当防卫。报警啊!

抛题:人身自由权:探讨对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的尊重。遵纪守法,美德底线原则。

哈尔滨市政标语:不是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山上下来只东北虎要吃人,被一村民看见了

村民跟村里人讲,山上下来只华南虎要吃人,让村人做好防范

老虎真来了之后,村民就因为造谣被抓了:

“明明来的是只东北虎,你却造谣说来的是只华南虎,是何居心?”

知乎用户 ZhXand618 发表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大量垃圾信息充斥在互联网上,真理和谣言难免混杂在一起。

谣言的 “易感人群”,往往是容易沉迷于算法推荐、封闭在信息茧房中的大多数人,他们好读 “书” 不求甚解,不去推敲不去考证,却乐于转发分享……

而有价值的信息,通常都有一定门槛,读下去不容易,甚至有些普通人很难读懂…

所以,科普往往是少数人在传播,而谣言会像病毒一样传染。

怎么办

要想让科普的声音盖过谣言,要么提高科普信息的传播率,要么降低谣言的传播率,或者同时。

一篇文章为什么会被转发(传播),个人认为起码有这三个基本条件:看到了、看进去了、愿意分享给别人看。

所以

  1. 要让科普文容易被看到,让谣言不容易看到;
  2. 要让科普文比谣言更引入入胜;
  3. 要让科普文比谣言更引人分享。

互联网的发展提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效率,看起来是降低了信息不对称,但其实不然。

面对海量的、鱼龙混杂的信息,我们普通人往往是没有分辨能力的,这时会出现认知的马太效应:认知水平高的人,往往能够沙里淘金、去伪存真,进一步提高认知;认知水平低的人,常常被信息所累,被谣言所误,认知水平越来越差。

另一方面,由于算法推荐,我们大多数人看到的,往往都是算法根据我们的偏好,精确投喂给我们的信息……

这种投喂不断强化我们的认知偏差,最终将我们困在一个信息茧房之中,整天看着自以为的 “世界”,就像井底之蛙……

这种信息茧房能否打破?至少目前看来不会,商人是逐利的,推荐算法的目标就是 “喂” 给用户最想看的,占据用户最多的时间。

那么如何让科普文走进多数人的信息茧房?

暂且说几个个人想法,抛砖引玉:

1. 由一些权威机构开设自媒体发表科普文章、辟谣文章,再通过一些关注较多的权威媒体转发推广;(比如某讯的较真平台就不错,我平时看到不确定真伪的说法,就去它那搜索核实一下)

2. 科普文章要注意接地气,用通俗易懂、诙谐幽默的文字来写(毕竟约 96% 的人没上过本科);

3. 可以适度学习下谣言体,师夷长技以制夷么;

4. 科普辟谣文章要想传播得好,或者能够让读者产生情感共鸣、或者能够代读者表达观点、要么能够体现读者的 “逼格”、或者能够为读者解决问题 / 解释困惑… 等等;

5. 通过一些机制降低谣言文章的传播,比如发送网民举报(适当奖励,不用太大,就像某些 APP 中看广告的奖励)、语义识别 + 人工复核(类似知乎仲裁)等,将谣言扼杀在传播过程中。

我们得像逐利的商人学习,为了文章的阅读、点赞、分享不懈努力……

想想骗子都那么努力了,我们辟谣也得费点心啊……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挺搞笑的,我就问一句 “谣言” 是谁决定的?

辟谣和谣言的界限在哪?

你怎么确定辟谣不是造谣?

知乎用户 啊啊啊 发表

谣言止于智者,彻底解决谣言这个问题不切实际

谣言分很多种,造谣者的心理也分很多种,比如有的是为了博眼球,吸引更多人来关注他而从中赚取利益,比如发生一些热点事件的时候,再没有查清事实真相前发布一些虚假内容误导大众,吸引流量,如前几年的公交车坠河事件。

还有人散步谣言是就纯粹是为了抨击他人,尤其是一些公众人物,做过贡献的人最容易收到谣言攻击,比如疫情期间张文宏,韩红,钟南山等都或多或少受到过谣言攻击。

因为现在是网络时代,所有人都能在网上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但是其中会有很多在不了解真相的情况下只通过片面之词就相信甚至认定这就是事实真相,从而也就助长了谣言的散播。

想要解决谣言我认为重点是及时的真实信息流通,一些权威机构能在第一时间把真实信息发布出来公告大众,其次整治一些无良的公众号营销号,小媒体,打消他们通过散步谣言吸引流量的想法。

但是要把真相跟谣言分清,不要把谣言当成了真相,而把真相做成了谣言。

知乎用户 山城旧事 发表

无法解决

知乎用户 绿叶 发表

有文明以来的最大难题,牵扯人性的问题!真不知道制度能不能解决!我觉得靠环境,教育慢慢改变!

知乎用户 wenhe1993 发表

定义哪些话是谣言哪些话不是谣言是一个政治问题而不是什么科学问题,甚至都不能算政治科学问题,请专家们不要没事就搞跨界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因为科普和谣言的传播方式是相同的,而科普又不像谣言那样满足人们的欲望癖好当然传不过谣言啦。你给一个人科普物理、生物知识他就能理解这背后的原理么?只是记住了个结果吧。同样的谣言也是以伪科学的理论来创造结果。对于不了解背后科学原理的读者来说这两者是一样的。要想破除谣言先得从最基本的科学精神和阅读理解能力做起

知乎用户 太平洋舰队 发表

这是个无法解决的问题,只要有人就会有谣言,就这么简单

知乎用户 爱你无悔​ 发表

无知才中谣言 没人是全知的

知乎用户 弱池水 发表

这要求先对谣言进行定义。我们说谣言是假的,是什么意思呢?严格地说,从假到真的程度映射到 [0,1], 我们究竟希望把什么东西认定为谣言?

知乎用户 Tnkiek 发表

这事太简单了,禁止个人说话写字就行了。

知乎用户 毕荣华 发表

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升级文化理论。群众知道的道理多了,就会分辨真假、好坏对错,骗子也不敢在关公面前耍大刀了。

知乎用户 忆阳春 发表

骗得了别人,你骗不了我!什么是谣言?因为谣言它已经告诉你答案啦!多么可爱的谣言!

知乎用户 学习奥 发表

无法解决。

除非信息不传递。

在座的,在答的各位谁敢保证自己没信过且将来不可能信谣言。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一个自己就在不断造谣的媒体,要大家讨论怎么辟谣,这本身不就是笑话吗?

看看,” 罗冠军强奸 “这几个字,可是被知乎小编给锁定编辑的。

如何看待罗冠军强奸事件,未保留证据给强奸犯的惩罚最大能到什么程度?女生遇到类似情况如何保护自己?

知乎用户 Dagger 发表

关键不是信息是不是所谓《谣言》本身,而是这个信息合不合带人们的胃口

知乎用户 豆先生​ 发表

答主从另一角度来谈一谈,思维的不透明性、传播渠道的不透明性和处理信息能力的有限性,注定了谣言无法被完全消灭。

一、历史上,我们的很多传统道德观念就是由谣言来强化的,这一现象现在仍然存在。

二、谣言符合某些个人或群体的利益或情感需要。

三、作为信息的口口相传的一环,某人告知我们某一信息时,我们很多时候无法完全清楚地判断其信息来源、真实目的。我们的知识构成本身也无法对所有信息进行科学地判断。

四、专业机构或专家对辟谣有很大作用。但有时他们本身也有其自身的利益诉求。

五、即使未来如刘慈欣描绘的那样,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脑机接口与外部世界连接,豪无障碍获取自己需要的任何信息,如何防止信息这些被某些个人、群体、甚至是产生了自我意识的 AI 窜改,也是很重要的问题。

六、要解决以上这些困境,人类恐怕会首先面临情感、道德和法律上的困境。如隐私权、私有财产权等。

所以人只有不断追求真相,但却很难避免谣言。

知乎用户 王白水 发表

把人都变成机器人

知乎用户 for 小妖 ever 发表

谣言不止是知识类的言论,还有新闻类的言论。基于信息和个人认知的片面性,谣言这种东西注定了在肉眼可见的时间内,不可能根除。那么我们的着重点就要放在谣言中那些传播广,危害大的谣言的处理。

首先:加速,加深互联网实名制的落实,尤其是社区类,社交类,新闻类网站的用户实名制管理,彻底清除无实名登记的小号的存在。

其次,是建立快速检索机制,同一文章,言论的发表,相关网站负责人必须提供清晰可靠的时间轴,从而由源头对造谣,传谣者进行从重处罚。

再次,成立专门的谣言处理部门,定期收集,处理,公示社会影响大,危害严重的谣言。

最后,继续推广高等教育,提高民众的认知水平。

补充一点,这个回答本来是在一楼的评论区的,结果一楼作者设置了一个关注的人才能回答。只能在这里重复一遍。只能这这里重复一遍,话说知乎能不能别设置这种明显 NT 的功能啊?

知乎用户 Sheng 发表

记得哪个科幻片里那个种族大脑直接交流没法骗人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因为许多辟谣,本身自己就是谣言。但凡辟谣却不肯把原本的谣言拿出来给公众看的,可以直接认为谣言的论点证据有力,而辟谣的论点证据站不住脚。这种情况下,辟谣方毫无疑问只在找遮羞掩饰的借口。

知乎用户 abrams2415 发表

这个没办法的。无需过多关注,根本解决不了。就举一个栗子吧。有种地球地平说,也就是地球是平的。事到如今在全世界还有非常多的人相信这个说法。就连某位 NBA 球星也是这种观点的拥护者。难道他们就没上过学,没高等教育?他们到现在都否认 NASA 的图片。所以只要有人存在,就解决不了

知乎用户 苍炎之心 发表

很难。

一个人,他的科学素养很高,是否一定就不会被谣言迷惑?未必。科学素养高,是有方向的,他可能很擅长物理,但是不太擅长生物,也可能是计算机方面的大佬,但是历史方面就比较薄弱。更不用说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跟自然科学之间巨大的差异。

随着文明的发展,科学的细分越来越厉害。一个领域的权威,到另一个领域可能就是不折不扣的小白。

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大家靠自身学识来判断各种各样的信息是否是谣言,太过强人所难。

但是人类作为一个群体其实是很善于学习的。

当被谣言整体忽悠的多了,内部就会出现纠错的机制。

目前我看到的机制,基本上就是官方辟谣。

随着越来越多的打脸,翻转,甚至再翻转的出现,人们在脸疼的不行的时候,就开始更加倾向于官方放出的消息。

而且这几年政府的公信力也是有提高的。

所以,怎么能减少谣言?让他多被打几次脸,他就学会骑墙等官宣了。。。

知乎用户 老辰去改方案啦​ 发表

谣言之所以能传播地非常广,依赖于人的五个特点:

  1. 人关心自己的利益;
  2. 人需要安全感;
  3. 人都喜欢简单的答案;
  4. 人喜欢捕捉事物之间的联系
  5. 人喜欢新鲜离奇的故事;

这五个特点,恰恰也是营销最依赖的人性特点,只不过营销会多用一个 “身份认同”。

要不然 “秋天第一杯奶茶” 就上不了热搜了。

还有未来必定会出现类似的:

  • “立冬暧昧妆容”
  • “圣诞转正套餐”
  • “2021 第一杯脱单咖啡

以及,下面这些很多人都能脱口而出的品牌广告语:

  • “怕上火,喝王老吉”
  • “农夫山泉有点甜”
  • “喝汇源肾宝,他好我也好”

以及,下面这些爆款新闻标题:

《速转给家人!钟南山推荐!地藏菩萨给出启示,每天念三遍此经文,可以有效远离新冠!》

无论有没有网络,任何基于这五个特点的信息都可以得到最大限度地传播。

但戳破谣言恰恰不能基于这五点。

比如说科普。

科普就是科学普及,再简单通俗的表达信息量也比谣言来的多,因为要严谨、有序、系统化。

最近很火的 “秋天第一杯奶茶”,我们都知道秋天和奶茶没啥关系,顶多是天冷了喝得多点,这就是一种营销手段。

但要变成科普怎么表述呢?

就要从头论证:

  • 秋天、奶茶、第一杯三者之间的关系
  • 王老吉成分在降火上的有效性,那么,什么是降火呢?火又是啥……
  • 农夫山泉真的甜吗……
  • 地藏菩萨经无法远离新冠的原因……

论证完了,热度也没了。就算在热度第一时间进行了科普,科普的再诙谐再有趣,就信息量上来说,也肯定会超过谣言和营销信息的总量,因为它必然比上述信息多了科学的解释和论证的过程。

哪怕说信息总量一样,1000 字科学论证的解释和 1000 字离奇的故事,传播范围哪个广可想而知。

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和意愿去吸收理解复杂、抽象的信息的。

这就是书籍的销量永远比不上影视剧观看量,教科书销量永远比不上小说销量的原因。

这当然也是消费主义得以全面盛行的原因,迎合人性,利用人性,播种欲望。这些都和科学客观的论证是天然相悖的。

谣言,营销都是洗脑,但辟谣是反洗脑,既然人能被洗脑,就足以说明反洗脑是从未成功过的。

所以,无法从根本上去解决【谣言有人相信的问题】,除非改变人的认知系统和偏好。

至于【谣言不断出现这件事】,就更无从根本上解决了。社交网络越发达,营销书籍越畅销,能掌握造谣本领的人就越多,因此出现了越来越多利用舆论颠倒黑白的事件。

虽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此类的方法,但还是有空间可以去改良的。既然无法改变人的认知和造谣的空间,那从传播速度入手,增加辟谣的传播速度。

例如,在微博热搜榜前三常年设置一个【信源确认实时更新】,但凡出现暂无确定消息的重量级舆情事件,都可进入到此热搜位,在二级页面呈现实时更新的信息确认动态,包含不限于民间质疑和官方回应。

同时设置两种机制:

一个是投票机制,将存疑的部分制定成选项,供大众投票和观察。

一个是奖惩机制,奖励写出高质量质疑博文的微博用户,公示造谣号或机构及其惩罚措施。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增加辟谣的传播速度,在舆情热度达到顶峰时注入理性客观的力量,谣言能起热度,那么就站在热度的肩膀上反谣言和一切利用舆论颠倒黑白的事件。

谣言恒久远,理性咏流传。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这个问题解决方法有两个。

首先,是前半句,谣言不断出现!那么能否有办法不让谣言出现呢?

最理想的解决办法。可能就是公民素质无限提高!不过现在看来,离我们很远。可能是共产主义理想社会才能做到的事。但素质提高,是逐渐的过程。还是之前提高素质。谣言自然越少!

而另一种解决办法是。如何让谣言不被人信服?

一个人信谣言,要有接收,理解,信服三个阶段。而这三个阶段是我们能够干预的。

首先是,接受阶段 !这里就包括朋友圈等等或私密,或公开的渠道来接受。

而较私密的容易形成信息闭环,而且也不好干预!这也是老年朋友圈为啥那么多谣言原因!

而公共的平台,就较容易干预。而目前主流的公众平台,去中心化特征很强。但阻断谣言也不是不可能。

有传播影响力的个人和媒体就是关键。剩下的可能就是偶发的普通个人谣言。

至于传播影响大的解决方法现行已经很多了。如依靠法律强制力等等。

这里补充的是自媒体的断章取义等等行为。也是谣言源头。

我们上学都学过,如何描述一个故事呢?

时间 地点 故事情节

之后加上个人的主观因素。这样一个故事就完整的出现了。

而自媒体往往是因素缺失,造成了谣言的产生。

媒体自由在西方的定义里也包括报道假新闻的自由。

但我觉得这个还是特色一下比较好,毕竟文化不同。

其次,理解,相信。当传播力高德组织和个人正确性能够解决,而面对陌生人,在人接受消息时,除非是完全没脑子的傻白甜才会完全相信陌生人。都会找相关新闻进行印证。

有些可能是实事类,也有些是专业类。

实事类 媒体很容易解决。只要跟得上及时报道。

而专业类,就涉及各方向的人才了。这也是媒体努力的方向了。近几年也能看到一些趋势。比如 去年央视主持人大赛招的一位计算机专业的主持人。再比如大学里新闻传播专业本科专业取消。就是为了保证专业类知识的正确性。当然这一点也一直都有,只不过去中心化,给暴露出来了,之前记者突击补课基本保持浅显认知就行。而如今这种方法也开始有时候行不通了!

而信服阶段,也是依靠媒体辟谣,比如当事人辟谣等等。

但还是有一种情况造成谣言误解。

关于案件侦破,阴谋论等等。这些情况有典型的是

破案证据不便公开。而网络出现掐头去尾的视频!这时 应该如何去做?

案件一方主动选择性公开对自己有利的证据,利用舆论时,该如何做?

案件双方都同意判决时。网络上出现一种阴谋论时,该如何去做。

这一种情况,阴谋论的个体可能是很普通的个人,却依靠社会对案件的关注度,很容易的获得了传播渠道的情况。该怎么做?

当,出现阴谋论传统媒体辟谣后,又因为普通个人造成阴谋论的。而当时双方都不愿出面解决时该如何去做?

上述,涉及 个人隐私,权威媒体和个人的公正性。属于比较困难的部分。

知乎用户 凌璃 发表

什么时候辟谣不是谣言再说。

知乎用户 在一起 - 未来 发表

谣言不断出现并大有市场,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骗子在有意引导。为了吸引眼球也好,为了谋取别的什么利益也好,骗子总是不遗余力地编造,并且在片子的话术里,往往有很多电影蒙太奇的应用,他摆出的内容真真假假,同时把两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搅和在一起,让读的人自己产生了联想,从而陷入了骗局。想起来去年看的一部电影——《误杀》,主人公巧妙地应用时空的变化,把所有人都逼到了他设定的情境里。的确是这样,我们很多时候不是相信事实,而是相信自己大脑里的世界。

二是相信的人,缺乏必要的逻辑思维能力。想起来李笑来在《把时间当作朋友》一书中,提到常见的思考误区,主要提到了概念不清和拒绝接受不确定性,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鸡叫了,然后天亮了,鸡叫和天亮相关,但天肯定不是因为鸡叫才亮的吧。这个例子很容易明白,但是掉进这个逻辑陷阱里的确是大有人在。每天传得沸沸扬扬的热点事件,就是这样,一来不断反转,二来留言里各种奇葩观点层出不穷,不能说都有问题,但是很多有问题。

如果说要解决这个问题,最重要的是加强教育,透明信息。

唯有加强教育,才能让普罗大众逐渐有思考能力,有辨别能力,谣言自然不攻自破。

唯有透明信息,才能让真相尽可能多的呈现,让多元世界的不同侧面和色彩搜能尽量展露无遗,谣言也就没有了藏身之地。

知乎用户 魔法训练营 发表

如果我们不假定一个全知全能的存在来匡扶人类的认知的话,那答案就是不可能。因为人类自己并不全知全能,甚至哪怕是自己掌握了的知识,也有一定的概率会犯错误。因此即便我们不考虑刻意编造的恶毒谣言,我们也不可能保证世界上每个人说的每句话都是正确的。而又因为我们并不全知全能,我们也总是缺少判断一句话正确与否的能力。这就导致了总有谣言出现,也总有人相信。现实世界就更复杂了,既有人恶意编造谣言四处传播,也有人说出了真相却被贴上谣言的标签。

那咋办嘛。

知乎用户 行啊 发表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人不可能以有穷之人生了解无穷之世界。他能了解的仅是自己专长的一小块。甚至有几人敢说完全了解了自己的专长?

这样的一个人,他又能如何对毫无了解的谣言进行评价?

知乎用户 把酒对长空 发表

提升应急科普能力,需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健全机制。

首先应建立应急科普主体的协作机制,让管理部门、专家、媒体、科普工作者握指成拳,形成合力 ; 其次,需建立权威的应急科普传播平台,破除科普资源分散、碎片化问题,让科学声音跑在谣言前面; 此外,还有必要建立一支涵盖领域广、专业素质高的应急科普专家队伍,关键时候站出来有效发声。

知乎用户 切拉 发表

知乎用户 勃杨 发表

让我想起一个经典的论调,谣言不是在于有人说,而是在于有人信。

知乎用户 莫名其妙 发表

脑叶白质切除手术了解一下

每个人都变成活死人,领导说啥就是啥,不就行了。阉割谣言,本质上解决就要阉割每个人独立思考的能力

知乎用户 窝的默默 发表

传播是一种双向互动,同一个信息从传者发出去,通过不同的信道到达受众,中间会产生很多噪音,例如对不同语义的理解、传播者的情感倾向、受者的文化积淀和认知偏差,都有可能让真相变成谣言。同时,真相往往只被少数人接受,在沉默的螺旋作用下,坚持真相的人,会被大部分人的声音所掩盖,为了担心被排挤,就会把自己的声音沉默,所以谣言成为了 “真相”。

因此,谣言不了杜绝,只能减少:提升真相传播者的公信力、让别的话题参与进来弱化公众对谣言的关注、提升受者的认知程度。

知乎用户 渡尘 发表

小看莎比了,你说什么人家根本不 care 你 ,院士出来科普又怎么样,搞不好还说你是营销号,出来恰烂钱,再给你扣上一顶不务正业的大帽子,还科普个屁,赶紧退网吧。

唯一有可能的方法,就是学习一下嬴政,judy,康熙这些人,让某些人呼吸几下地下的空气。

知乎用户 蒙端 发表

(原回答已删除)

社交媒体上有一定影响力的科普创作者应该更谨言慎行,主要是在回答非所学专业所从事领域且需要一定相关专业知识的问题方面

平台方请加强内容审核,特别是涉及使用 “知识分享”、“科普” 等标签的文章视频的内容需要经过专业人员评定后才可以添加

——偶然在某弹幕网站看到很多占星和未解之谜类视频下添加了不该添加的科普、知识分享等标签有感

知乎用户 一粒沙 发表

什么时候达到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我想也就没有人类了! 谣言!

知乎用户 幻月矩阵​ 发表

现阶段无法解决。因为造谣成本实在太低了,辟谣成本又过高。不对等的关系造就了谣言无法杜绝。

比如我随口编了个谣言: 某游戏的某个角色在满级时攻击力有 bug(实际数值比显示的多 5 点)。你想证明我这个结论是谣言,首先你得下这个游戏,还得拥有这个角色,还得把这个角色练到满级,还得排除各种干扰情况下进行多次实验取平均值。才能证明我这句话就是个谣言,就因为我说了这句话,你损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过高的辟谣成本)

但是不爱较真的玩家,听了我这句话,肯定懒得做这些实验,凭个人主观印象想了想好像这个角色确实是更厉害一些啊,于是就无脑相信了我这个随口一说的结论 (不断有人相信谣言)。

除非有个万能辟谣机,输入一段未鉴定真伪的结论,输出该结论是谣言还是事实,并把所有认定该结论是谣言或事实的所有依据显示出来。这样大大降低了辟谣成本。所有人看到一段自己无法得知真伪的结论只需用该机器查一查就行了。因为编再多谣言都能轻松被打脸,所以造谣者久而久之也懒得造谣了。

但这种机器怎么想也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甚至下 n 个时代能有的东西。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能辟谣的没时间可能还会觉得反胃,而玩谣言的乐此不彼。二者高下立判好不。

谁最有动力辟谣?被造谣的。但只要他不是玩谣咖,怎么玩得过。

那靠有良心的玩谣咖吗?这样的人有多少?——全民精英良心化?这个好像是共产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高度发达才那啥能实现的吧……

知乎用户 卖头教受害群众 发表

谣言的问题根本上解决不了,因为第一人会趋利避害,第二负面的谣言辟谣需要时间,因为这个时间差的存在,总会有人选择暂时相信,避免损害,而不是干等到真相落定再做决策。

知乎用户 小狗饼干 发表

当世界充满谎话,便再也没有谣言。

知乎用户 ClearWinds 发表

从我这么多年的生活经验而说。大部分相信谣言,并且传播的。和他本身的知识结构有关。一般都是自己不了解的领域,要不一知半解,要不完全不懂。而在自己了解的领域,他断然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很多人信谣传谣。在于以他本身的知识,他自己无法判断,这件事的真伪,无法证伪,再加上谣言一般都会做一些暗示,故意碰瓷一些专家什么的,或者跟一些机构扯上关系。暗示谣言的权威性,所以本来有些疑惑的人,但是由于从众心理,别人都觉得对,他自己就觉得应该这件事是正确的。所以很多数人,在面对谣言的时候,很多热都不知道是谣言,尤其是现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领域越来越细分,知识越来越密集。所以要想让一个人掌握这么多知识,是不可能完成的。

要解决谣言问题,我以为可以有以下几点。1. 科普还是要大力推广的,这样可以消除一部分谣言的传播者。2. 普及科学的思维方式,很多谣言,只要你用正确的方法去分析,就会不攻自破。比如很早之前的福岛核电站事故,很多人都去买盐屯盐。说碘盐可以防辐射。这个只要你有正确的思维方式很明显这是谣言。3. 对一些公众人物,或者一些关注人数多的,严格执行网络发言规则,加强平台监管,一旦发现造谣传谣严惩不贷。对传播方面的审查严格。4. 源头治理,对谣言发布者从重处罚。现在科技这么发达,运用大数据,可以锁定谣言发布者,进而,规范大众的意识。

知乎用户 老七​ 发表

在我看来,仅仅靠科普辟谣治标不治本,解决谣言首先要解决辩证思维教育。

目前中国的教育更多关注考试成绩,这无可厚非,只是我们该如何把在考试中学习到的辩证思维应用到工作和生活中?

我们在考数学的时候都知道先审题:题目是什么?这道题考什么?我可以运用哪些知识解决?考政治的时候,我们有三部曲: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但当我们走入社会,远离了考试,更多人听到新闻时的反应是:“哇,这也太牛了!”“哇,这也太差劲了!”“这什么东西啊,没意思!”

“这件事是真的吗?”“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他究竟做了什么?他这么做的目的有什么?”“所有人都说他做的不对,他会不会有什么难言之隐?所有人都说他做的好,他真的做的完美无缺吗?”“如果我是当事人,我该如何把这件事做的更好?”

如果大家遇到任何事,都能有一个这样的思考过程,都能用一个怀疑的眼光看待,大概谣言就不复存在了吧。

当然,如果要对他人的发言进行评价,请先深思熟虑,考虑自己的评价是否完整,是否客观,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如果养成了怀疑思维却浅显的进行片面的评价,这些人我们统称为 “杠精”。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ojS2cV 发表

Fake news.

这无法解决。即便全民素质极高,谣言也会继续传播。人会老,科技会不断进步。过去的大学生,几十年后很可能是一个老顽固。

谣言在政界娱乐圈股市是烟雾弹,也有一定的作用。

人人都说真话,那世界不一定更好。

只能提高个人分别谣言的能力。

知乎用户 阿伟 发表

从根本上解决谣言,那所有人只能被动接受消息而无法主动传播。

也就是全民禁言。

看起来很荒谬,可这是唯一解决办法。

指望信息爆炸或全民素质提升是不可能的,因为传播消息富含主观意愿,在我们开发出控制大脑的机器之前,谣言不可能灭绝。

知乎用户 一城一信托 发表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把事实说成谣言,还不断有人相信?

知乎用户 Alan 发表

心理学的角度来回答。

首先我们要知道的是,我们的认知方式有哪些。

第一,他人的口口相传。

第二,教师的教学。

第三,新闻媒介的传播。

第四,自己主观能动的获取知识。

以上便是主流的认知方式,可以说绝大部分人获取信息都是通过以上方式。少部分人通过与相关领域的专家沟通交流获取信息。

那么当谣言从以上几种方式流传开时,我们极少会去判断这些信息是否属实,谣言之所以成为谣言便是因为这条信息本身非常吸引眼球,并且最初看到时我们会觉得它符合逻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便更容易相信谣言。

下面说一说如何解决。

科学的认知方式。

何谓科学:科学本质上就是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的特点是 “可重复验证”,“可证明其不正确”,通过科学方法进行研究,得到的事物发生,发展,变化以及结果的规律,那么就是一门学科。

因此如果我们以科学的认知方式去应对谣言,谣言残破的逻辑就经不起我们的推敲。

比如,某大学生在卫生间中自宫,上报学校后学校紧急禁止使用男卫生间。

乍一看我们会觉得震惊,疑惑,但是在调动起我们的情绪后我们很快就倾向于相信他。

那用科学的思维想一想,卫生间中自宫,自宫是一个什么行为呢?相当于对生殖器进行手术,生殖器是我们体内神经数量最多的地方,平时碰到都疼的不行,更别说对它动刀了。并且出血怎么控制,进行手术的刀具是否进行消毒,割下来的东西如何处置?种种槽点都在告诉我们这不符合逻辑。

学校禁止使用男卫生间。如果没有前面那半句话,你看到这句话就会不信任,但是加上了前面那句话,有了一个因果逻辑在,就容易绕到它的逻辑里面。但是当你仔细想想,人的排泄规律是要我们去卫生间解决的,那禁止了以后虽然可以放学回宿舍或者家里解决,但是全校这么多人,不可能每个人都可以憋住吧,校领导也不会真的是白痴

因此,看到谣言的时候找一下他要表达的主语,在和现代我们的科学知识进行联系,辩清它是什么,多思考一层。

当然,我更推荐大家平时浏览的时候尽量选择主流大媒体,有国家公信力在其后背书的。目前来看想看到最客观真实的信息,那也就是论文了。

以上。

知乎用户 Hunter 发表

某些所谓的 “谣言” 真的是谣言嘛?部分谣言是个人或群体想要获取某种利益的工具,另一部分谣言的作用是用来掩盖事情真相,那么现在谣言满天飞的现象到底是谁或者是哪些群体想要达到什么目的呢?

知乎用户 海马记录 发表

制造理论的人必须先承受代价。

自己不干,却告诉别人怎么干就是问题根源。

No skin in the game,则没有信誉,无论被奉上什么头衔。特别要小心咨询评估行业的人。

知乎用户 神域 发表

不好说,如果能有人帮我整理下我的 “论文报告”,大概就知道了该如何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那就统一标准化一种信息。统一思想,统一扫盲。谣言是低成本高收益的,涉及到很多利益。不是很好解决。抽象的概念来说“谣言” 的传染源是由人的无知和对未知事物发散的想象力无规律产生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互联网还有各种能够发出 “声音” 的渠道及平台。易感人群是没有掌握足够学识量知识储备的人。要根本上解决,这个成本是巨大的,估计得举国体制才行,可以参考建国初,扫 “文” 盲的经验。国内现大学本科率不足 4%。人的问题还是得用人来解决,如果说谣言算是病毒的话,那么科普就必须是强效的抗病毒药。根除谣言… 这可能算是世界性难题了。要解决的话这可能会涉及到很多学科和各种部门的一致合作。因为谣言的量就在那,要和谐它就必须得这么多,没有一个强大的政府,一个强大的国民意志,决心和大量的成本是解决不了的。可能会涉及到的领域,文化,思想,教育,经济,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管理学,医学,传播学等等许多跨学科之间的合作。如果真的要处理的话,优先投资教育吧,社会抚养化,投资年轻人,年轻人是最容易解放思想,社会体验感触最敏感的一批人。理想: 学生一人一台手机,上的同一课程,接受的同一思想,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的环境,远离“家庭暴力”,“形式化管理”,“功利化环境”,就差不多了。最后我想说的是,想象力必须得受到知识地约束才能真正发挥出它的价值。我这边底层的人民被谣言洗脑得不要太惨。基本上都是些年纪大的人信的多,传的多,孩子说不信的一句就被打,敢反对就传统三连,“孝”,“存在即合理”,“爱你的教育”。微观层面上学生“心理疾病率飙升”,这一整年的经济我估计都不太好,有内卷化的味道了。以上。

知乎用户 Blah 发表

我们这个族群的生存模式就决定了智者永远是极少数人。

指望为利益编造谣言的聪明人自发停止,和指望愚蠢的人不再听风就是雨一样不可实现;何况没有人全知全能,任何人在某一特定领域的认知都有可能是极其愚蠢的。

目前这也不是一个需要解决的急迫问题,并且我认为当前社会,它本质上根本无法解决(教育无法根除,管控易矫枉过正),在不产生恶劣社会影响的情况下,解决这个问题的动力只来自于少数有正义感的聪明人,那么在现在这个社会里,它就是无解的。

知乎用户 vv 维内托 发表

最关键的问题是:

谁有对于 “谣言” 的定义权?

难度我说是谣言就是谣言?

知乎用户 卧龙孟德​ 发表

谢不邀。

我想说一个疫情里我看到的谣言。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看到一个景德镇朋友的朋友圈发的一篇文章。

。上不了图。大致意思就是一个医护被感染,大家之前一直猜,都往坏的地方差。已经谣言状了。然后医院出来澄清,好多医护都发朋友圈。有呼吁,有气愤,有寒心。等等

![](data:image/svg+xml;utf8,)

![](data:image/svg+xml;utf8,)

文章其实写的还蛮接地气的。

为什么?它就是一个图,然后所有的朋友圈截图。

然后所有的朋友圈截图,一截到底。

我听说了这件事情,做为一个这么遥远的人,我其实没有什么资格对这件事情说什么。

但是,看到这些截图,我只是觉得,这里面有很多的东西想表达,但是,这些截图的堆砌没有做到这样的一个出口,所以,就有了这么一个念头写这么一篇文章。

01

乌合之众

人性到底是本善还是本恶,其实一直是个议题。

这就像一个奇葩说的议题,双方都有着厉害的辩手。

他们每个人都能说的你心服口服,然后被另一方的道理又开始怀疑自己之前怎么会有这么个立场。

奇葩说这个节目,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道理这玩意,你怎么说都对。

所以,成年人的争辩,在我看来就是很浪费时间的一件事情。

每个人都很会说道理,我提出,我们只是需要一个决断者,别和我说道理了,那东西太多了,也没啥用。

因为每个人都固执的像一个金刚钻,就算他表面哦了,但其实骨子里根本就没把这个当回事。

我一直认为最好的团队,就是哪怕吵的不可开交,但是回过身还是全力以赴的干活,那就是,最好的团队。

今天,我这一票,投在人性本恶。

我觉得人怎么可能生下来是善良的呢?

我们为什么这么喜欢聊八卦?

为什么负面新闻的点击率总是这么高?

为什么我在温暖的屋子里看着屋外飘雪会有爆棚的幸福感?

这点都让我相信,人,也许我们本性就是恶的。

因为这个本性,当我们猜测的时候,我们不自觉的就会往坏处想。

然后,传播开来。

诺,你看,我就猜谁谁谁和谁谁谁外遇了。
嗯嗯,我看他们就眉来眼去的。
诺诺诺,你看,我敢保证说谁谁谁就靠拍马屁上位。
嗯嗯嗯,是啊一点本事都没有。
诺诺诺,你看谁谁谁这个做的决定真的蠢爆了。
是的啊,太蠢了。

我们每次发起这种讨论的时候,都会不自觉的像打了鸡血一样的投入进去。

这就是人性,这就是,当变量大到一个群体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变成乌合之众。

在人类的历史上,我们有太多这样的故事。

烧死的异教徒,狂热的宗教信仰者,甚至我们看到的一些不理解的传销组织。

群体精神最需要的不是自由而是服从。他们如此甘愿听从别人的意志,以至于只要有人自称是它们的主人,他们就会本能地听命于他。

- 乌合之众

多么的可怕,可是又多么的残酷。

所以,当事情有信息缺失的时候,我们就会被自己所意淫的坏消息包裹,然后像病毒一样传开来,并且感觉到那种舒服到骨髓的莫名的快感。

02

得到赞扬

如果每个人都说出自己最隐秘的渴望,那个鼓舞他所有计划和行动的渴望,那渴望一定是 “得到赞扬”。

- 齐奥兰

我不认识这个哥们,也不知道他到底有多有名。

这句话是我从一本书上摘录的。

y 和我还很认真的讨论过这件事,他说他不需要。我也差点信了。

直到有一次,他戴了他最讨厌的工牌,然后为了这件事情特意买了夏天带领子的 t shirt,我好想不经意的注意到了。

然后,提了一下,他表示,这个很受用。

那一刻,我才觉得,是啊,有谁会对这个不在意呢?

其实,不在意只是你的表达没有 get 我的点而已。

每一位曾当众演讲的人都对此深有体会 - 台上慷慨激昂,台下却全无回应,满腔热情顿时化为满腹委屈。

- 卡耐基

台下的人错了吗?未必。

那为什么台上的人会觉得委屈呢?

因为他努力了,因为他全力以赴了,因为他希望被看见,因为他也渴望赞扬吧。仅此而已。

有些东西,我们知道,但是不代表我们就能做好。

今天晚上吃饭,老婆烧了排骨。

很期待的看着我,问我:“好吃吗?”

其实,挺好吃的。

但是我吃了一口,默默的说了一句 “还可以 “。

老婆没有说话,结果女儿在旁边说了一句:“爸爸,你怎么这么严格。这么好吃还说还可以。贼好吃啊。“

我愣了一下,是啊,我为什么下意识就是说还可以,其实我心里觉得挺好吃的啊,但是我就是下意识的说,还可以。

因为还可以,它不犯错,它不张扬,它显得我逼格高一点。

或许这也是东方和西方的区别,我们真的不太善于去赞扬别人。

这点,其实我个人觉得台湾同胞们做的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认识几个台湾人,总能在不经意就很自然的表达出对细节的赞扬。

这种能随时表达出赞扬的习惯,真的超级厉害。

尽管我后面改口说了,贼好吃。

可是,那一秒开口的还可以,让我老婆心里造成的失落,和台上那个演讲的委屈,也许是如出一辙。

03

当乌合之众遇到得到赞扬

恐惧和未知,往往是乌合之众形成的原因。

当我们不知道真相的时候,我们那歇斯底里的人性,会让我们更喜欢那些负面的,黑暗的,扣着我们心房却有种说不出快感的信息,我们窃窃私语的聚集在一起,直到我们的窃窃私语变成漫天的轰鸣。

轰鸣到,有时候我们都认为它就是真相。

但,它真的是真相吗?

真相永远是真相,意淫永远是意淫。

当真相出现的时候,那些轰鸣只不过是那漫天的乌云,被艳阳照耀的没有了踪迹,干净的就像它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

但就和我说的那句还可以一样,难道像没有出现过,它就真的没有出现了吗?

没有,它出现了,它还是很糟糕的出现的。

当一个事情渴望得到赞扬的时候,往往是因为它真的做了什么事情。

所以才会有这个需求。

这时候,如果不看见,就已经会有委屈了。

如果不但不看见,还有指责。那,会变成什么样呢?

大多数情况都会崩吧。更何况这个事情,是一个要付出最昂贵代价 - 生命的事情。

能像阳明先生那样,想的那么通透的人,我想,是很少的。

那种人都是出世的智者,而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入世的,嗯,还不是强者。

正因为如此,我们会难过啊,我们会委屈啊,我们甚至会觉得愤怒。

这也错了吗?其实,这也没错。

04

我们总喜欢聊对错。但其实,哪有那么多的对错。

有些问题,你能跳出你自己,站到对面去,很多时候,它就根本不是问题。

不要苛责他们。如果我们处境相同,我们会做出同样的事。

- 林肯

如果今天的事件,医生和那些乌合之众换个身份的对调一下呢?

我不知道结果会如何。

阳明先生的那句,人人皆可成圣人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感觉他最厉害的地方,他是真正看到了每个人身上的恶,看到了那个和恶在一起的,就是善。

所以,他才说出了这句吧。

这就是人啊。

我们胆小,我们也勇敢;我们阴暗,我们也光明;我们傲慢,我们也谦逊;我们无知,我们也智慧;我们小鸡肚肠,我们也大爱无边。我们贪生怕死,我们也舍生取义。

我们矛盾的存活在时间的长流里。

我也是个平凡人。

我看到小偷偷钱包的时候我也没跳出去阻止。

我也在键盘后有时候写着自以为是的话语。

我也是那乌合之众的一员。

我是乌合之众。

可是,我又想脱离它。

我不知道我是不是能真的做到,但,做一点,是一点吧。

不知道,这支队伍后来有没有去。

也不知道如果去了,他们现在近况如何。

也许,他们也是乌合之众。

但,这就是人。

我们是乌合之众,在需要的时候,我们会从那些泥泞里爬出来,舍身成佛。

对于这些人,我是心生敬佩的。

这个疫情里,每一个在一线战斗的医护人员,都值得被敬佩。

不需要理由。


在这件事情里:大家在信息不透明的时候开始猜测和谣传,本来就在一线工作的医护工作者没有得到赞美反而被怀疑和指责,感到心寒和委屈。两个立场的人开始相互对立,谣言开始传播的更厉害,当真相公布出来后,一切开始烟消云散,没有道歉,没有表扬,只有那道留下了褪不去的伤疤,静静的趴在那。

谣言的本质,是因为人性也许本恶,我们对消极的,负面的,东西更容易传播。

尤其在信息不公开的情况下,恐惧或贪婪更容易滋长我们去相信那些消极和负面的东西。

但人就是一个在不断优化和调整的前进状态的生物。

我们是很渺小,我们就是乌合之众,但,我们也有人性之光。

最后,杀灭谣言的灵药,是信任。

也许,除了谣言,很多事情,它都是。

知乎用户 地破哲 发表

谣言止于智者,智者始于辩证

知乎用户 柠檬猹 发表

神圣的卡拉连接着我们每个人的思想

知乎用户 如画浅相思 发表

第一步: 证明世界上有神明

第二步: 所有文章发布时可选择后面加上 (本文作者已对上天发誓,造谣天打雷劈)

第三步: 选择相信神明背书文章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相信真理无法带来切真的好处,但服从训诫可以被表扬。

谣言在大多数人眼中并不是谣言,而是一个朗朗上口的段子,给人以 “我明白了” 的错觉。

要想真的制止谣言,就要让坚持真理的人过的好。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不可能消失,而且不分人。一个人再怎么厉害,他的认知都是有限的,不可能达到全知全能的地步。一种言论出现时,你不能保证全世界的每个人都拥有其相关的知识去辨别是非。

知乎用户 海贼王 发表

广开言路,降低获取信息的门槛

知乎用户 中纬度优酷​ 发表

1,公开透明,做好辟谣工作

2,对于造谣造成很大社会危害的,用法律去惩治

3,积极回应质疑,形成良好的交流机制,而不是封堵发声渠道

4,加强教育,清除反智思想,必要时教授一些逻辑学课程

知乎用户 寒来无方​ 发表

1. 构建一个积分制度

2. 在平台内实名认证

3. 每一个信息都要有用户源头,如果你发布了某个信息,大家必须能够直接找到这个起源用户。无源信息传播范围受限制。

4. 如果信息虚假,将追溯到起源处,源头用户积分减少,可信度减小。

知乎用户 Hanawa 发表

  1. 解决人
  2. 都进化成三体人
  3. 超级计算机监控

知乎用户 以你为傲 发表

全面提高国民知识文化素养,不眛,自然止然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一般来说,刻意制造谣言往往是有利的可图的,最直接的就是流量,比如 xxx 致癌,把老人骗的不要不要的,争相在家族群转发。 所以,一定要让制造谣言的人付出惨重的代价!至于如何让看的人不受骗,这就很难了,这得从小培养科学精神,提高认知能力,辨析能力,不是直接就能改变的。

总之,需要有能够让造谣者颤抖的代价才行。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1.“谣言” 是信息从混沌到有序过程中的产物,就如同猜想是真理形成过程中的产物。

什么时候人类可以不再进行科学猜想、直接获得真理,什么时候理论上谣言就不会出现

2. 之所以说 “理论上”,是因为还存在“为了个体或人群利益制造谣言” 的情况。

这当中有一个更麻烦的问题:为了多数人利益——我们假设只看动机不看效果,因为效果上类似的行为很可能造成与初衷相反的结果——制造谣言,是否可以接受?或者更现实地问:为了多数人的利益释放的假信息 / 错误信息,是否还叫谣言?是否还符合判断标准?

3. 这里涉及 “谣言判定权” 的元问题,暂不深入。

4. 说完谣言出现的问题,来说相信谣言的问题。

本质上,这个问题与第一个问题是对称的:如何判断信息的真伪?

从信息的生产和传播方来说,就是问题 1;从信息的接收和传播方来说,就是问题 4。

所以,如果人类具备直接获得所有真理的能力后,理论上就可以不再相信谣言

5. 说 “理论上”,是因为如同 2,会有“相信谣言对自己更有好处” 的情况。

比方说,自己的亲友失踪,遇害的可能性很大,但是听到了 “有人在某处见到了此人” 的谣言。

6. 回到问题本身,“如何让科普的声音盖过谣言”,其实就存在两个问题:

6.1 科学共同体是否始终拥有唯一真理?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营养学方面,多吃肉好还是少吃肉好,大约每 3 年就会有互相矛盾的科普内容成为主流,每个时刻也会有权威性近似、内容相反的科普内容存在。哪个是科普?哪个是谣言?

6.2 如何判断科普内容 “盖过谣言”?科普对象是否要公开宣示自己相信科普?

结论: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有 “将人类可以谈论的内容限制在谣言无法产生的领域内”、“剥夺每个人的真假判断权并将其集中到单一机构”、“所有人突然同时掌握所有真理、且完全按理性思考发言和行动” 等不同途径。

如果不奢求从根本上解决,也可以选择 “接受谣言与人类共生的现状,并在尊重个体与推进整体认识接近真理间寻求平衡” 这条看上去不那么闪光的道路。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想来想去也只有人类绝灭计划了。

发言过于危险,匿了。

知乎用户 谢斌 发表

革命尚未成功,网警还需努力!

知乎用户 P 小二​ 发表

这事就不可能被根本上解决,除非人没有了**恐惧,**因为恐惧滋生谣言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们假设一个事件,结果无非三种:真 / 未知 / 假

对于事件的判断,结果也无非三种:相信 / 未知 / 不信

显而易见,无论事件是哪种,其结果都只有 33% 的人相信。所以,谣言相对真相而言,被人群的认知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知乎用户 Clot 发表

武汉没有肺炎啊

知乎用户 某某某 发表

缺少一个兼具通俗易懂、科学、权威的百科搜索引擎。

知乎用户 Jerome 明允 发表

只有改变人们对于 “谣言” 和“真相”的思考、辩证的方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比如大多数人都对事物先入为主,“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然后只有你证明了它是纯属谣言,然后它才是谣言。

但是把这个思路调转过来,人们对事物都首先持怀疑的态度,然后去证明它是真实的真相,它才能成为真相。那么不就可以从本质上解决这个问题了么。

当然,这一定会带来一些后遗症问题。有哪些呢暂时也还没想明白,再说这也超出了这道题要问的了不是。等想清楚了到时候再来更新好了。

知乎用户 我也不知道叫什么好 2​ 发表

管理学里讲究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

事前:做好全民科普,提高民众受教育水平(提高数理化水平),对一些国际上很普遍的谣言做好预防针工作(5g 导致新冠),让一些有水平的媒体(包括自媒体)占据舆论市场份额

事中:建立谣言预警机制,当一些谣言有扩散趋势,立马组织相关媒体 / 机构联系相关领域权威专家进行辟谣

事后:如果谣言造成极大后果,那要思考那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后期改进这个系统。执行 pdca 循环

当然,“谣言” 永远可能存在,毕竟有些东西科学界暂时也无法取得共识,有不少当时被认为 “真理(前额叶摘除手术)” 的东西在许多年以后被推翻了。

因此对一些观点保持争议和怀疑(大跃进)还是有必要的,不可权力 / 维稳大于一切,不然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谣言大面积传播后,用夸张的谣言去解决。

只有谣言才能打败谣言。

知乎用户 憨泥鳅 发表

只要无法做到信息对等谣言就不会消失。几千年来所有试图 “消灭” 谣言的后果对规则制定者来说都是灾难性的。在无法公布真相的情况下最有效的方法是制造更多的同类谣言去中和对规则制定者损失最大的那个谣言。在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下永远不要相信群体智慧。只让十个诚实 “权威” 的盲人摸到大象的耳朵就让他们去介绍大象。

知乎用户 Johnchb 发表

当然是官媒全面监控信息、及时删除谣言以及辟谣啊。

知乎用户 醉无意 发表

无解吧 你要是说提高全民素质之类的,根本没用,这就跟骗子无法根除一样。因为这类人的智力都在中等以上,全民素质提高了,就等于全民素质没有提高,因为骗子和造谣者的水平也会与时俱进,而且一直对一部分人形成碾压

知乎用户 马天平 发表

我马天平认为:当教科书不再传播伪科学,人们自然愿意排斥谣言。

参考文章:

马天平提问知乎管理员:你们是以理服人,还是以教科书作为真理来管理别人?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4995214/answer/1226912510

河南省新郑市马天平请知乎管理员回答:牛顿力学成立的惯性系在哪里?

https://zhuanlan.zhihu.com/p/129063040

【马天平发现:零度君的民科吧见闻录是专门为了抹黑民科】

https://zhuanlan.zhihu.com/p/148604029

马天平使用电势能推翻质能守恒定律(2)

https://zhuanlan.zhihu.com/p/155475827

河南省新郑市马天平揭开科学丑闻

https://zhuanlan.zhihu.com/p/65004040

河南省新郑市马天平揭开科学丑闻(2)

https://zhuanlan.zhihu.com/p/80373905

河南省新郑市马天平揭开科学丑闻(3)

https://zhuanlan.zhihu.com/p/108497410

河南省新郑市马天平揭开科学丑闻(4)

https://zhuanlan.zhihu.com/p/134219002

【马天平证明:相对论质速关系是骗人的】

https://zhuanlan.zhihu.com/p/103733901

爱因斯坦推导的质能方程是骗人的(2)

https://zhuanlan.zhihu.com/p/146560283

【马天平发现:质能守恒定律是伪科学】

https://zhuanlan.zhihu.com/p/137510025

【马天平发现:电动力学不能解释电子加速

https://zhuanlan.zhihu.com/p/78173389

马天平与中科院副研究员张子立辩论在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82446463

【马天平评论 “反民科”】

https://zhuanlan.zhihu.com/p/59840927

【“零度君” 为何不能否定 “马天平推翻质能守恒定律”?】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5275396/answer/732221767

【马天平说:农业部 “实质等同原则” 造假】

马天平:马天平说:农业部 “实质等同原则” 造假

【马天平发现:农业部 “实质等同原则” 造假】

马天平:马天平发现:农业部 “实质等同原则” 造假

【马天平使用杀精玉米推翻 “实质等同原则”】

马天平使用杀精玉米推翻 “实质等同原则”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战时如何识别信息战中的假消息

本文系作者原创,授权“正义补丁”独家首发。转载需征求许可,规范署名(公号名/ID/作者),违者必究 作者:Moreless 字数:3663 预计阅读时间:9分钟 前言:自从乌克兰战争爆发,大家已经习惯了从各种平台上获取关于侵乌战争的最新信 …

为什么谣言总是伴随着重大新闻事件而生?

不论是吴亦凡事件,还是阿里性侵事件,最早都是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全民关注,直至最后公安机关立案调查。在事情真相被逐渐披露的过程中,互联网上的各种谣言也在积极更新。这令我们不得不思考,在涉及知名人物或公司时,为何总会有谣言如影相随? 心理学和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