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师三百手|“学霸就餐区”,养成权威主义人格的温床

by , at 17 December 2024, tags : 学霸 人格 学生 就餐 中学 点击纠错 点击删除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近日,网传成都某知名中学食堂开辟了所谓的 “学霸就餐区”。

图片中展示的 “高一学霸就餐区 “,有专门特供的配好餐的精致木盒,有新鲜水果,有汤品。配菜有三荤一素,木制餐盒装得满满地。

说起来,这不算什么新鲜事物,早几年前,就曾曝光过特供 “学霸餐” 的中学。

图片中的这间成都某知名中学,招收的学生基本上都是从全成都各初中掐尖的 “学霸”,也就是说,这间高中按照分数招收的最后一名学生,在他原来的初中班级里也是妥妥的学霸。

就是这样由全成都各初中掐尖录取生源的知名中学,在学霸中还要再度区分学霸中的学霸,并给予公开的特权。

“不平等” 简直就是这间中学的座右铭,核心价值观。

我不知道这间中学教不教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的 “平等” 讲起来算不算阳奉阴违。

所谓 “学霸”,大概就是指那些学业成绩拔尖的学生。从心理学角度,一个学生能够成为学霸,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天赋。这么说吧,智商测验 160 分及以上的学生,只要心理不崩溃不摆烂,在这间中学坐在学霸就餐区吃饭根本不需要付出太多努力。相对地,智商 130 的同学就算是付出十倍、二十倍艰辛的努力,也很难争取到坐学霸就餐区资格。(智商 100 就比一半人聪明,130 及以上就是人群中前 2.5% 最聪明的人)。

所以,“学霸就餐区” 鼓励和弘扬的是什么?努力吗?No!是天赋。人生来就不平等,就高人一等的天赋。

中学阶段(初高中)是一个学生情绪、人格和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敏感期。直白地说,就是学生终其一生人格塑造的最关键时期。

如果学生处于一个享有公开特权,且又被严格和苛刻管理限制的校园里,那么,这样的学生最可能就是发展为权威主义人格。

权威主义人格是一个社会心理学概念,指的就是崇拜和服从比自己权力更大的人,但对不如自己的相对弱势者倾向于充满偏见和苛刻对待。

知名中学通常对学生都有着严格乃至苛刻的管理限制,例如不得携带手机等电子产品进校园,男女生不得有亲昵嫌疑的交往;甚至上厕所、说话也受到严格的限制。

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个性不能自由舒展,那么就必然扭曲发展。所以,中国的中学教育大概率会培养出人格扭曲的学生,一代一代地培养。同时,校方滥用权力加以管理,使其中大部分学生养成慕强的人格,也就是崇拜和服从拥有强权的人和机构。

同时,因为天赋和不算艰辛的努力就能享有校方赋予的公开特权,这种不做什么就能比别人艰辛努力更优越的经验,培养的不是安全型的高自尊,而是自恋。

一个慕强的自恋者,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瞧不起比自己弱势的他人,不仅会以片面且负面的刻板印象来看待弱势者,而且也会倾向于以惩罚性方式苛刻对待弱势者。

这就是权威主义人格的一体两面:慕强和凌弱。

权威主义人格(authoritarian personality)概念最早是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学家阿多诺提出。他试图用这个概念来解释二战时期第三帝国社会的人格基础。

没错,权威主义人格就是第三帝国社会的人格基础。

可以想见的是,能够坐在 “学霸就餐区” 的“学霸中的战斗机们”,成年后大概率能够顺利跻身社会菁英阶层,有机会成为掌控权力的“大人物”。

他们压根就看不起,也不在意比他们弱势的人群,包括培养他们的中学教师群体。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当“衡水模式”在县中扩散,青少年心理危机更严重了

关于衡水中学,一个夸张的说法是“每个人的家乡都有一个衡水中学”。如果更确切一些,许多地方都有学习衡水模式的封闭式管理学校。“衡水模式”如何发展起来?有什么样的社会影响力?严格的封闭式管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什么影响?本刊记者专访了21世纪教育 …

“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一群北大师生的教育实验

******▲ ******2013年6月,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视觉中国 / 图) 全文共17499字,阅读大约需要35分钟 编者按: 2021年12月,我们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一群北大师生,在当地官员的支持下,跑到宁夏的贫困县,为学生提 …

高校公示学生变性信息,要平衡知情权和隐私权

原创 彭志强 红星评论 韩浩月赵 大众知情权与个人隐私权如何平衡兼顾? 近日,一份盖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护理学院公章的公示在网上流传。据潇湘晨报报道,该公示称,护理学院一名学生向学院提交了个人基本身份信息变更申请,因进行性别重置手术缘 …

【重温】看理想|韩国电影中的民主革命

在政治学中,有一个经久不息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因素引起制度变迁?前面讲民主转型的时候,我提到过,过去两三百年,全球的制度变迁进入一个加速度变化的进程。在古代,尽管王朝不断更替,但是制度却很少发生根本性的变迁,无非是这个朝代姓刘,那个朝代姓李, …

老师,你要走了吗?

文 / 熊韧凯 詹校长气呼呼地冲上二楼,首先看到的是三个坐在走廊上的孩子。其中黝黑瘦高的叫沈欣,见着她,詹校长就知道他们准没干什么好事。她比班里不少同学大上一岁,性格也是全班最叛逆的。詹校长经过时,她大概是将脑后长长的马尾辫一甩,别过头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