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国电影票房 9 年来首次降低?
知乎用户 gudetama 发表 再这样发展下去,国内就没有电影院了。 咱们可以管他叫 多媒体自习室 知乎用户 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发表 我只想说:我想看电影,只是 tm 的想看电影,别总想着给我上思想政治课! 记得前几年,去电影院看摔跤吧爸 …
现在的影视圈已经不需要观众的参与了,资本自行炒 ip,资本自行捧资源咖,资本自行买水军,买评分,买影评,买收视率,买网播,买热搜,再捧个奖出来,一条龙闭环服务。既然都不需要观众的参与了,那我去找其他的乐子咯
之前看到 749 局那么烂,我都没觉得中国电影市场药丸,可后来看到陆川哭诉他的电影不被人理解,我才感到大事不妙了
厨子不知道自己做的菜难吃!那就完了
一开始看到《满江红》这个名字,觉得能配上这个名字的应该是展现两宋交替宋金战争的史诗级战争电影!
结果看了之后这电影居然是个剧本杀。。。。
因为短剧。
经过不懈的努力,电影这个行业终于将目标客户的审美拉低到了他们希望的水平。
然后这帮客户突然发现他们在两个小时电影里获得的,在 5 分钟的短剧里都可以获得。
然后… 就没有然后了。
赛里斯最封建,最固执的圈子就是娱乐圈子。英国老哥在某颁奖典礼上说得好,大家搞娱乐的很多都是小时候成绩不怎么样的,所以给你颁奖的时候感谢上帝和观众就得了,别参与这个,那个的。
看完 749 局,
我为电影行业还没凉透感到悲哀,
用这种东西侮辱大家的眼睛,
还特么先收钱在侮辱,
还特么不允许别人批评,
还特么封我号!
汪海林那个话说的很到位:
“十年时间没有实现产业升级,反到消灭了观众,培养了一代脑残,关键还赔钱。”
这也就罢了,毕竟智商税也相当多,烂钱也是钱,但这几年短剧开始井喷发展断了影视行业的根。
影视行业辛辛苦苦培养的一代脑残观众在短剧面前就是一座超级金矿。
短剧的调度、抖包袱的水平实际上不低的,同时短剧本身大大弥补了演员演技不足的问题。而且竞争之残酷远远超过小圈子的传统影视圈,只要形成规模,那可真是势不可挡。
传统影视圈,作为上层生态位选手,硬生生把自己混到和短剧争夺恰烂钱生态位,这真不怪短剧。
这可是真正的哈耶克大手的问题(捂脸)
还要等《流浪地球 3》来验证。
如果球 3 来了观众依然不愿意进电影院,那就说明人们已经习惯于短剧短视频游戏,电影行业在没有巨大技术更新前都将一直凉下去;如果球 3 票房继续刷新系列新高,那说明只是现在电影行业一直在生产垃圾,而观众选择了远离垃圾。
看看电影从业者的评论就知道了:十年前怪审查,五年前怪大众审美,现在怪经济下行。
反正他们没错就是了。
热拉滚烫和满江红就是典型的杀鸡取卵,之前大家都用这行业洗钱,但是洗的比较谨慎,观众也没太注意,显得行业好像挺火爆。现在观众真的明白是烂片洗钱了,真不去了,真骂了。。。
取消艺术类考生,全改成统考,十年之后,中国的文艺圈会有天翻地覆的变化。
怎么就凉了?满江红证明了,就算没有观众,院线自己也能玩的很开心,赚的盆满钵满。那每年多上映几部满江红不就盘活了,还需要我们干嘛呢
看日本的小成本动作片都比看一个肥婆减肥来的爽
我的评价是,只要多出热辣滚烫,满江红,749 局中国电影行业一定会好起来的!
冷知识:
热辣滚烫同期票房打赢了飞驰人生 2
满江红同期票房打赢了流浪地球 2
蒸!
流浪地球 2 能输给满江红,从那时起,我就对所谓的电影行业没有如何兴趣了
电影行业可以改一下收费模式
先看后给钱
不好看不给钱
以前杂耍的艺人都是这样。
志愿军存亡之战这种电影,放在以前是妥妥的样板级主旋律题材,谁敢在里面夹藏私货,就让你知道知道什么叫无产阶级专政。结果现在让陈大导演用来捧他儿子,然后还用一个逃兵来暗戳戳的抹黑松骨峰三连这种英雄部队。
这电影要不是公司强制要求必须看,否则扣绩效的话,我是绝对不会去看的。说实话,我是忍着恶心看的。拍的这叫什么勾八玩意?
煽情不是不可以,恰到好处就行了,不能没完没了。像魏巍同志《谁是最可爱的人》里描写的那样,几句话就把一个愿意为了人民,为了党出生入死的志愿军战士写的活灵活现。
这陈大导演拍的,知道的是志愿军,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战争版的爸爸去哪了。李家女儿撒泼打横,不服从命令,谁的话也不听,四处乱窜非要找爸爸不可。拜托,胡编乱造可以考虑一下限定环境吗,这是军队! 军队是有军纪的,哪怕你牛如李云龙,有驴掌的万般宠爱,战场抗命的话也得下放被服厂当厂长;要是孔二愣子,早就枪毙两回了。
还有那个松骨峰三连的逃兵,陈大导演还找补了一下,说是被敌军坦克带下去了,不是自愿的,最后还让他在水坝闸门掩护战友光荣牺牲。这就是纯纯的低级红高级黑。原创出这么个角色,不光侮辱了美军的视力,也侮辱了我的智商,更抹黑了松骨峰三连。
松骨峰英雄连在战斗中牺牲 111 人,重伤 6 人,轻伤 1 人,几乎是全连拼光。志司记三连集体特等功,授 “攻守兼备” 锦旗一面。志司对战功评级是极其严格的,如果真有这么一个逃兵,志司是断不可能授予三连这种至高荣誉。陈大导演硬是虚构了这么一支英雄部队,存在一个在战斗中放弃战友后安然无恙的逃兵,是想说明什么?细思恐极呐。
有时候我觉得教员对待知识分子的方式还是讲原则,讲道理的,知识分子,文艺工作者就是要接地气。文艺创作首先要了解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然后才能高于生活。解决问题要从人民群众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不是关起门来想当然。而且要时刻清楚的记得自己的立场,知道要站在党和人民的一边。
现在文艺界冒出来这么多类似方方,莫言,管虎这种歪屁股的香蕉人,除了说明袁隆平爷爷的工作卓有成效,让这么一大帮百无一用的文人天天吃饱了撑得无病呻吟之外,还能说明我们现在还是对他们太好了,好到他们觉得自己又是整个中国最靓的仔,可以高高在上,数典忘祖,指桑骂槐。
幸好,我们祖国的历史足够长,能给我们足够的历史经验。如果将来某一天,教员的这种对知识分子来说相对温和的教育方式被证明对这帮人行不通,那么我们只好采用朱元璋的教育方式了。
你选的嘛,偶像~
24 年开春的《麻辣滚烫》30 + 亿,怎么能说电影凉了呢?
去年 23 年《满江红》40 + 亿。每年都有好电影不是吗?
是吧。各位大师和制作者们。
这个事应该以满江红为界限。
满江红之前,观众看电影,能通过电影院排片,来判断哪个电影比较好。午饭后和晚饭后人流高峰期的电影质量一般比较好的,午夜档之类没人的电影就是比较差的。电影院和观众有个默契,观众相信电影院为了口碑,会优先安排好电影。
但满江红时,在流浪地球票房口碑明显好过满江红的情况,多少电影院宁可把巨幕厅给满江红,也不给流浪地球更多排片。这让大伙意识到,电影院并不在乎观众看到的电影好不好,反正来都来了,总会看个电影再走,就算喂屎这群观众也会吃。
看电影一般是多人一起的,好不容易聚一块,结果吃了坨屎,谁提出看电影的谁是傻逼,以后谁还敢带人去看电影。当年满江红票房有多高,吓跑的人就能有多少,电影院愣是把长久生意做成了一锤子买卖。
之后又出了个减肥片,得,通过宣传搞出了个大票房,这下互联网的各种电影宣传也信不过了。当年减肥片的票房有多高,吓跑的人就能有多少。电影界愣是把长久生意做成了一锤子买卖。
以前看电影要趁早,晚了就要被剧透完了。现在,看电影要晚,等网上剧透完了,确定好看再去看也不迟。
“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不熟悉工人,不熟悉农民,不熟悉士兵,也不熟悉他们的干部。什么是不懂?语言不懂,就是说,对于人民群众的丰富的生动的语言,缺乏充分的知识。许多文艺工作者由于自己脱离群众、生活空虚,当然也就不熟悉人民的语言,因此他们的作品不但显得语言无味,而且里面常常夹着一些生造出来的和人民的语言相对立的不三不四的词句。许多同志爱说‘大众化’,但是什么叫做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
——1942 年 5 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我其实已经很少看电影了,所以能说的不多。
但是有两点能说的——第一,唐氏少年居然可以顶着全网抵制出 2;第二,满江红比流浪地球 2 票房高!
就凭这两点,中国电影该死!而且必须死!死了,才有可能涅槃重生。不死,那么电影圈就是一群僵尸霸占着,而且还是一群靠吸国人阳气续命的僵尸!
PS:我还忘了那个挂着志愿军片名侮辱志愿军的初升!
花 40 块钱去看肥婆减肥,我实在提不起兴致。
B 站上,老电影的播放量都居高,无论是外国电影还是中国电影。
比如《大决战》系列,《地道战》《地雷战》《铁道游击队》《三进山城》《横空出世》,《尼罗河上的惨案》《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虎口脱险》《解放》等等。
这些影片无一例外都是公认的好电影。
反正我就希望 25 年春节档凉透了才好。
又有乌尔善又有肖战。
电影观众真是有福了啊。
中国电影行业作品:
《好东西》9.1 分
《热辣滚烫》7.5 分
《雄狮少年》8.3 分
《雄狮少年 2》未知
《出走的决心》8.7 分
中国电影行业疑惑:“为什么我突然就凉了?”
现在一堆电影的营销主题都是「女性带男朋友进电影院受教育」,
指望这个来撑票房,
能不凉吗?
这当然是【鼠目寸光】【急功近利】的电影人,应得的福报啊。
2023 年初,《流浪地球 2》,总投资 9 个亿,拍摄周期 4 年,这部迄今最能对标好莱坞顶级工业电影的电影,是如何被【唯利是图】的电影院线,去竭力打压排片,
反而是张艺谋这位 “电影国师”,在一个晋商大院 2 个月就拍完的魔改历史电影《满江红》,却被院线和各方资本大力扶持,卷了 45.4 亿票房,
更有一众院线经理 / 从业者们所经营的 “电影票房” 营销号,信誓旦旦宣布,《流浪地球 2》的失利,这是 “公平竞争” 的结果。
在 2023 年金鸡奖、2024 年百花奖的评选中,《流浪地球 2》与郭帆、吴京等主创人员,又是如何一次次被操控奖项的 “专家评委” 们,竭力打压甚至直接无视,给他们扶持的 “科班” 导演和明星,去当垫脚石的?
从《流浪地球 2》的境遇,让越来越多如笔者一般,曾经为内地电影的发展和成功,而一直鼎力支持和摇旗呐喊的网友们,都彻底寒了心。
到 2024 年金鸡奖,张艺谋《第二十条》,这种充其量就是把 2 集电视剧搬上大银幕的成品,获得 “最佳影片奖”“最佳男主角”,李庚希这个甚至连中戏 / 北电都考不上的 “纯资源咖”,成了新晋 “影后”。——这吃相都难看到离谱的地步了!
我们越来越意识到,过往许多节节攀升、连创奇迹的票房记录,或许只不过是出品方与院线上下勾连,只为到股市圈钱的资本游戏;
被 “专家评委” 们把控的影视奖项,什么“影帝”“影后”“视帝”“视后”,影评人吹嘘的所谓“演技”“艺术表现力”,更只不过是他们这个小圈子自娱自乐的捧人把戏!
还记得 2017 年,吴京《战狼 2》,投资成本 2 亿元,票房 57 亿,出品方分成比是 39%,收回 20.8 亿,盈利 18.8 亿,
2 亿投资,取得如此核爆式的票房,震惊了整个互联网的各个圈子,成为当时持续数月的霸榜话题,
更让无数投资者觉得国产电影大有可为,各个三四线中小城市甚至广大县镇,都一哄而上地大量铺设院线。
2016 年底,全国银幕总数是 4.1 万块,到 2017 年底,飙升到 5.1 万块。2018 年底,6.0 万块。2023 年底,已达到 8.6 万块,而最新目标是 2025 年,要突破 10 万块。
2019 年,郭帆与吴京打造的《流浪地球》系列,《球 1》是 2 亿制作成本 + 2 亿宣发成本,46.9 亿票房,片方收回 17.1 亿,盈利 13.1 亿**。**
接着,饺子导演的《哪吒之魔童降临》,0.6 亿制作成本 + 0.8 亿宣发成本,50 亿票房,出品方收回 18.2 亿,盈利 16.8 亿。
3 部优秀国产电影联手,把好莱坞巨制《复联 4》,挤出了国内票房前三名,
然而,面对这泼天的富贵,真正和郭帆导演、饺子导演那样,认真做好项目、为观众带来优秀作品的电影人,居然只是凤毛麟角。
太多的电影人,这几年的事实已经一次次证明,他们的选择就是要【竭泽而渔】,就是要【党同伐异】,就是要【唯利是图】!
所以,《战狼 2》之后整整七年,全国电影院增加了至少一倍,
可是经历了 2023 年暑期档的 “回光返照” 之后,2024 年暑期档终于难以为继,票房跌回 2015 年的水准,又有什么稀奇?
看看 2024 年的暑期档,除了沈腾 / 马丽组合的《抓娃娃》,30 亿票房一枝独秀,票房号召力依旧,
其他诸如陈思诚、乌尔善、唐季礼、徐峥、胡玫这些著名导演,谢霆锋、黄轩、成龙、张艺兴、于适、张若昀、朱一龙、刘昊然、葛优、王俊凯、这些一二线明星,一部接一部的扑街。
2024 年的国庆档,更是七部电影全部赔本,没有一部能盈利。
陈凯歌、成龙、刘德华、宁浩、陆川、刘烨、赵丽颖、张子枫…… 也加入了扑街大军。
每上映一部最新的商业大片,就扑街一部,收买再多营销号与影评人,信口胡吹也是徒劳。
就在电影市场一片愁云惨淡的同时,从来不被看好的国产单机游戏领域,却制造了新的惊天核爆点:
《黑神话》发售一个月,全球销量近 2000 万,发售 3 个月,全球销量突破 3000 万!如果把这款单机游戏,也和电影一样,一视同仁地看成一部买断制的文娱产品,则纯盈利超过 100 亿,直接碾压了国内市场有史以来全部的影视剧!——甚至超过了暑期档和国庆档,4 个月全部中外电影的总盈利之和!
**新的蓝海市场已经出现,曾经投资到影视圈的资本热钱,必然蜂拥而去国产 3A 游戏领域,**现如今,各大厂商新上马的新 3A 游戏,已经不下十余个了。
而从 2017 年起,因《战狼 2》的票房核爆,而在文化娱乐领域广受瞩目的电影圈,转眼就成了秋扇弃妇,明日黄花!
事实上,《黑神话》的主创者冯骥,就曾公开承认,他当年义无反顾地下定决心,做一直到 2024 年之前,都没人觉得有钱途的国产单机游戏,就是受了从 2015 年《大圣归来》开始,国产电影票房屡创新高的激励,意识到国内文娱市场拥有巨大潜力,大有可为。
2019 年,《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突破 50 亿时,也曾让 “台湾漫画之父” 敖幼祥直接破防,「感受到大地震般的震撼,看着对岸几十年前落后我们许多,到现在已是望尘莫及,面对哪吒的票房,除了羡慕之外,嫉妒也没有什么鸟用吧」
而随着《黑神话》的成功,曾经领先内地单机游戏 20 年的台湾游戏界,同样一个个破了大防,甚至连美国的一众游戏大 V 都公开表示:《黑神话》威胁巨大,盲目追求 “政治正确的” 欧美游戏产业需要【反思】了。
前几年是中国电影界,在贡献了《大圣归来》《战狼 2》《流浪地球 1》《哪吒之魔童降世》《流浪地球 2》这些优秀作品时,曾经就是整个文化娱乐领域,当仁不让的优秀先锋。
然而他们自己不珍惜这一切,就鲜花着锦了那么几年,就盛极而衰了,反而被此前根本无人看好的国产单机游戏,一步到位就后排超车,正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的写照。
面对当下 40~60 元一张的电影票,广大观众早已学会精打细算,只看自己实在感兴趣的电影,再不是 9.9 元 / 19.9 元票补时代的随意挥霍,权当去电影院吹两个小时空调了。
而电影圈(juan)的从业者们,居然还认为广大影迷观众是天真幼稚、人傻钱多,可以因为明星的 “个人号召力 “,或者他们铺天盖地的宣发营销,就无脑给片子买单,当然只会碰得头破血流,黄粱美梦,一枕成空。
突然想起来之前看到的一个综艺节目,非常有意思。
大意是每个人拍个短片,来展示自己(的导演功底啊,演技啊啥的)。
叫兽易小星拍的一个短片名字忘了,大概是这么个剧情:
【某天,某个老板在暴毙的儿子坟头上遇到了一只毛毛虫,莫名其妙的觉得 “肯定是儿子转世”,于是砸重金要求演艺公司把它(毛毛虫)包装成明星。然后成功了,毛毛虫成了大明星……】
当时评价短片的 “导师” 里面我记得是有陈凯歌的,他又双叒叕破防了,我记得骂的很是难听……
“我让你批评中国人,你怎么批评中国的娱乐圈呢???”
一直虫子当了流量偶像,当荒唐成为现实,清醒就成了原罪。_哔哩哔哩_bilibili
以中国的人口规模和城市化率,电影院的普及率,这帮圈里的人都可以直接把盘子整崩了,这不是观众的原因。是这帮贵圈废物烂泥扶不上墙!
你已经改行给人洗钱去了,观众看不看的,有你点嘛事。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别既要又要的。
中国的男人有 7.4 亿,按照我国男女工作收入差来说,男的整体总收入应该比女的高至少 30%
然后现在上线的电影几乎都在排斥男观众,在主动的逼迫男观众离开电影院。
你 tm 一个服务行业,自己作死作到快失去了一半的客户?你还来问我为什么凉了?
中国电影市场的巅峰是战狼,战狼 2,红海行动,流浪地球这些在拍在上映的时候
现在院线里面都是什么牛马?有主打男性向的大制作么?偶尔 tm 有一部就不错了。
影视行业工作者就跟瞎了一样,中国国产电影票房前十没有一部女性向电影!没有一部!不是都说资本逐利么?结果却都不投男性向电影,这正常么?不是故意谁信啊?
男观众普遍喜欢看的电影标签是什么?动作,热血,战争,历史,科幻,灾难,犯罪,悬疑,烧脑,神话。
整个 2024 年,你自己去统计一下,符合上述标签的大制作一共才 tm 几部?其中叫好又叫座的又剩几部?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也就抗美援朝系列,以及献礼大片《我和我的祖国》,除了吴京主演的前两部长津湖,其他的抗美援朝电影包括现在还在上映的《志愿军存亡之战》都不尽如人意。
一个女胖子励志减肥片票房冠军力压飞驰人生 2,一个三个月速成的魔改历史片满江红力压科幻巨作流浪地球 2。
那就别怪男观众用脚投票了,票房你们随便洗,我们花一分钱买票算我们输。
男性观众电影不花钱了?那他们会花到哪里去呢?steam 国区用户突破总用户的 35% 成为全球最大单一市场应该很能说明问题吧?
然后人们就发现,《黑神话悟空》光 steam 就卖了 2200 万份!总销量超过 3000 万份!光大陆全平台就卖了 2300 万份!这是 300 块一份的东西,比电影票 40 均价贵了快 8 倍!
6 年投入 4 亿,一月销售超过 67 亿,目前销售额已经超过 90 亿。
直接把中国历史票房冠军 57 亿的《长津湖》,秒成了渣渣,人家还不需要把大头拿给院线分成!投入产出比纯秒杀!
一帮资本家不好好琢磨赚钱,天天想着分割观众群体打拳,那电影行业死了也好。
话就放在这里,《满江红》这样的工业垃圾挂在中国票房前十里一天,电影行业就该苟延残喘一天,这都是他们的福报!
都是这样的货色。你凭啥不凉啊。ԅ(¯ㅂ¯ԅ)
中国的电影行业已经烂到家了,我建议是不破不立,先死了再讨论。
流浪地球 2,多棒啊,嘿卖不过满江红。
哈哈哈哈哈,这属于对我人生观产生冲击的事了,不过也还行,大不了就不看电影了呗。
流浪地球 2,工业化制作模式探索,中国绝无仅有的科幻电影,等等一系列的名头,却被电影院线和制作方练手打压。
我只能说,互联网是有记忆的。
因为舔狗市场崩溃了。
这类垃圾电影,本来就是靠舔狗市场撑起来的。
舔狗不爱看,但是为了找个机会和女神独处,也就忍着恶心买了票。
女神也不怎么爱看,但是有舔狗硬请,不看白不看。
现在舔狗濒临灭绝了,单身狗是决计不会花钱恶心自己去吃垃圾。
而女神没人买票白嫖了,自己花钱看垃圾电影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舔狗最泛滥最猖獗的时期,大导演们根本就不用用心拍什么电影,
即便屏幕上不停播放着毫无意义的画面,角色们说着混乱又莫名其妙的对白,
票房也能赚个盆满钵满,因为买票的舔狗们根本就不在意电影内容。
各个大导演大编辑们靠着舔狗市场赚了两个钱,就误以为自己是什么才华横溢的老艺术家。
大导飘了,蹬鼻子上眼了,真的认为观众们爱吃自己烹煮的那些屎系料理,还装起了大师。
现在大浪褪去,舔狗凋零,老艺术家们纷纷露出了腚。
电影院没观众,不是一样能拿票房冠军,
所以凉了和观众有什么关系。
因为内娱常年以来,辛苦培育出来的一大群文化巨婴们,被短视频平台抢走了。
十几秒的视频,一分钟的短剧,精神快感随叫随到,还不花钱。心智负担 0,想热闹就刷两下评论区,看累了放下手机直接睡就行了
你电影何德何能跟短视频比。
就算现在反悔,想搞点好电影也晚了。现在刷短视频的时间都不够,没几个人愿意再浪费几个小时和几十块钱去赌你的电影是否真的好看。况且,再爽能爽过短视频?再乐能乐过短视频?
今年黑猴卖了 100 多亿,电影票房降了 100 多亿,巧不巧,巧不巧?
多年以后我们会发现
热辣滚烫的到来,意味着国内电影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它标志着电影不需要好创意,甚至不需要讲好一个故事,只需要上映前疯狂营销就行
重要的不是饼好不好吃,重要的是把这张饼推销出去
它贾圣,配享太庙(激动音)
别说什么审核问题。我敢说,就目前国内这帮搞电影的,就是拍黄片,拍的都稀碎
不是,为什么那么多人说审核,说投资人啊?你都拍黄片了,还想着送到审核那里审核,然后上映赚票房吗?就是日本 AV 也没有在电影院看的啊。自己去那些黄色网站上看看,国产黄片多尴尬。先不说剧情,毕竟看这种视频很少有人是从头看到尾的,对于剧情也不是特别关心。就说关键地方吧,你说进去了吧,好像是进去了,但看女演员那一副死马的表情,好像被 QJ 了,又好像没进去,但一看标题不是啊,难道是男演员是细狗吗?你要么就像日本 AV 一样,玩真的;要觉得这样子女演员不能接受,你就学学香港三级片,没进去,但女演员表现的是进去了,而且各种表情都很好。结果你什么都不是,似进非进,再加上稀烂的剧情,烂上加烂。
你就告诉我,现在看电影还能有什么选择
就三类
第一,主旋律类,我和我的祖国,长津湖这样的
第二、喜剧片,这个不举例子了,反正乐呵乐呵一下也行
第三,以减肥片和 749 局为代表的烂片
除了这些,还能看什么?
他不凉谁凉!
因为影视圈都是乐色啊
一堆二元一次方程都解不出来的人除了裤裆那点事知道什么别的
男性观众一直在跑。
昨天看到一篇推文,讲国内音乐剧市场,女性占比 80%,男性 20% 左右(大约,没记得准确数值)。重点:男性比例比百老汇低 10%(那边是 30%)左右。
电视剧市场,男性观众占比大概在 30% 左右。作为全民娱乐消费品,从电视台时代的 1:1 左右跌到现在。(部分热门男频剧比如狂飙庆余年,以及免费盗版资源的盛行一定程度拉高了这个比例,毕竟是唯一的免费娱乐品)
电影市场,看灯塔的统计,2024 暑假档大概女性 58%(逐年增长),男性观众不用想主要是靠喜剧片(性别无关)+ 美国大片撑起来的。
上一篇关注女性生存状况的电影,好东西 + 影版张桂梅 + 出走的决心。。
上一篇关注男性生存状况的电影,想不起来。(评论区提醒逆行人生,不过这个我记得也是被知乎以及其他男性社区给排斥了)
新电影
一个行业突然就凉了,在国朝近几年并不罕见。我个人觉得这也算中国特色了。
p2p、个人消费贷款和信用卡,从发展到火爆到萧条乃至消亡,昙花一现突然就凉了。
互联网创业那一挂的就不提了。
还有房地产那条链上的所有产业,别的国家能吃几十年的饭,连日本这么个屁大点地方的国家都吃了 30+,国朝满打满算二十年给搞成夕阳行业。
无他,吃相太难看,拉绝户网赚子孙钱,对大鳄来说反正赚够了就润,剩下的烂摊子管他呢。
现在想起贾玲的热辣滚烫就令人恶心
会逐渐边缘化,现在游戏产业等于 2.5 个电影产业,游戏每年还在以 10% 的速度持续增长,电影基本不涨,微软 687 亿收购暴雪,为什么不收购奈飞?年轻人一天可以刷 4 个小时抖音,打 6 个小时游戏,电影看 5 分钟都嫌累,去抖音找小帅 5 分钟都给你讲完了。
游戏对电影的碾压是全方位的,这一点在 VR 普及后会更明显。说点震撼的数据,网上连看别人打游戏的人数都已经超过 9 亿了,奥运会能有 9 亿人看吗?
别说电影,奥运会世界杯这种体育行业,也会被降维打击,只不过这两东西周期长,趋势相对来说慢一点。
贾玲能拍电影,但她绝对做不出黑悟空,这就是门槛。
?自己菜还不让人说?
自己菜还能怪观众了?
明天郭帆宣布今年大年初一上流浪地球 3
你看看电影行业凉不凉
我始终认为国产电影业到现在这个地步,开心麻花 + 贾玲这帮人付一半责任
电影人不创新了,全搞买版权 + 抄袭 + 营销去了
李宗盛说:最可悲的是观众了,老被喂乐色
得意洋洋的奚落港产片不行了,但人家以一个县城大小做到亚洲好莱坞,辉煌过。你十几亿人,辉煌都没辉煌过就开始衰落。
我还记得半湖绿整阴兵那会
那些院线嚣张的很
看了所谓电影从业者的回答,
没料错,它们还在怪审核。
也是,
审核的把《过油肉高温可以减肥》放出来,
就是对电影观众最大的侮辱。
因为电影行业的大佬早就不做电影了,
例如《满江红》,这就是一个殿堂级短剧啊。
完看满江红之后,我就知道,张艺谋这是要坏心办好事了。满江红基本上就是一个 “短剧低成本拍摄指南”,从剧情节奏到镜头语言,再到转场和妆造,基本上每一步都是可以低成本复制的。
以至于很多短剧导演照着搬就能拍出东西,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影视剧门槛的下限。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观众的审美水平培养低了,结果一部投机取巧的电影,把所有吃饭家伙事都泄露出去了,让短剧导演学会了,短剧一夜之间出现了好多满江红级别的作品,都去看短剧了。
正是应了那句老话:
“上面本意是坏的,奈何下面执行好了”。
未来 50 年内,一部满江红就足以养活所有短剧导演,建议拍短剧的供张艺谋为祖师爷。
看到又有人怪审核风险导致人不敢拍大投资的电影
我倒是很好奇
一不是科幻片,不需要按帧算钱的特效
二不是战争片,没有上万人的大规模场景
三没有啥外景,不需要全国甚至全世界跑
到底是什么原因,能使一部电影需要上亿的成本的?
打了很多字,最后都删了。
所有想说的话,最后都凝结成一个字:
该
《满江红》完美的展示了什么叫劣币驱逐良币,过于赤裸裸了。
贾玲能拍出《热辣滚烫》,陆川能拍出《749 局》,张艺谋能拍出《满江红》…… 但这些人永远也做不出《黑神话 · 悟空》,门槛在这里,前面这些人越不过就是越不过。
将来电影会分成两类,一类是《流浪地球》这种新时代优秀作品,隔三差五的吸引全社会去观看,另一类是《上海堡垒》这种旧社会毒瘤影视,不停地告诉人们——屎里有毒,快跑!
一部当年票房第一的电影,在 b 站居然连切片都没有,从那时起中国电影就已经死了
你不能指望一个表演专业文化本科线 300 分戏剧导演文化本科线 300 分的行业有太良性的发展…
没人洗钱了。之前看过一个报道,电影假设拍摄成本一亿,票房得接近 4 亿才能勉强回本。
首先影院都拿 50% 了,还有其他发行方等抽成,还有各种税。
所以徐峥的《泰囧》真的很牛,总成本才 3000 万,票房十亿。票房破亿之后后面就是纯挣钱的了。
《战狼 2》就更牛掰了,成本 2 亿,票房 56 亿,相当于 50 亿是纯挣的,抛开各种分成吴京起码赚了十亿。
所以现在除非是真的很好看的电影,其他的如果不洗钱真的都是亏,老板们也不爱投资了。
不知何时开始,所有电影的宣传模式都指向同一个方向:
诈骗。
目前电影行业的主要矛盾已经演变为——人民群众受教育程度与审美水平的都在提高,但是电影的智商水平与艺术水平却在逐步下降
20 年左右几个大爆电影让资本觉得自己又行了,又开始回头造屎去了。
而且拜登这 4 年的 lgbt 运动直接搞死了欧美的文娱产业,也没法靠外语片救济了。
而且国产电影集体扎敦春节和暑期两个档期,其他时间也没人了,影院只能在档期死命提价格,然后就更没人来了。
要不贾玲这几个月努力多吃多睡争取过年的时候上映热辣滚烫 2?
说起来这些年除了《流浪地球》和《长安三万里》外让我看了两遍以上的国产电影居然只有…《无名之辈》。
对你们失望了,真的。
因为很多有名有姓的大导演,
不塞点恶心人的私货,
他就不会拍东西了
《满江红》绝对可以在中国电影史中占据一席之地,推动了电影行业的倒退。
感兴趣的可以去微博、虎扑、小红书或者就是知乎里搜索 “满江红”“阴兵”,你会看到一个魔幻的世界。
你把观众当 SB,观众就能让你成 SB。
上个月一个抗美援朝影视项目策划会,参会者有平台制片,承制公司制片,导演,策划,龚十一人。
项目总投资一个亿,当编剧提出来,主角作为一个党员,他最后的单元任务就是以党员的精神为内核,最后牺牲。
这十一个人里面,全部反对,他们不相信党员会牺牲自己,最后编剧据理力争,项目最后否定编剧的思路,重启故事线。
其实电影市场一直很好,但是这群制片人,导演,编剧都是被戛纳奥斯卡洗完脑的人,他们用西方价值观写中国故事。
本质和纽约皇后区一个黑人写铁岭象牙山的牛大帅没什么去呗,他们脑子那点东西,就是嚼剩的吐出来的渣子,西方人都看不上,更何况国人。
每个人写故事,都是下意识的用自己价值观去构建故事框架,影视就是价值观的映射。
所以这帮连自己国家价值观都搞不懂的人,用西方价值观写故事,故事就拧巴,他们写自由,能和西方一样吗,他们写人权能和西方一样。
西方人追求自由,说明什么,人类永远没什么追求什么,西方追求自由,是社会真的不自由,所以他们追求自由,可是中国编剧导演,总想用西方内核写中国故事中国的自由和西方是一回事吗。
这还好刚才那个影视项目,是今天大多数影视项目特点,这群人一边开会,一边骂志愿军,他们能写出什么好故事呢。
汪海林前一阵总结,他们写主角参加革命,就是因为爱上了姑娘,他狭隘被洗脑的脑袋里,只能用自己那点自私的情怀写故事。
他们自己都不信,好的骗子是他们撒的谎自己都信。而好的编剧,你要坚信自己制度和文化优越性。
这群人自己都不信我们志愿军的能赢,不相信的自己的正义性,他们能写出来什么好故事呢。
中国人要用自己价值观写故事,这是我一直坚持的,可是现实是,一群所谓专业的人,连自己文化制度优越性都不信,用西方价值观写故事。
真当观众是傻子,看不出来恶心吗。
市场一直在,只是掌握市场渠道的人,一个个都好像是外行在干活。
这个市场一直都在,而且日益庞大,只是需要影视的革命了。
满江红 麻辣滚烫
我蛇精病才去电影院找罪受
然后人家还要说观众是沙比
犯贱吗,花钱找骂
假如我们用中国的重工业片《流浪地球》系列来做个成本分析,
你就会发现,
很多电影的工程量远远小于流浪地球,但是成本却不遑多让,甚至远远超出。
或者用高票房片《战狼 2》来对比,也是同样的道理。
战狼 2 成本也不过 2 亿,但是有些 “大片” 你都不知道这钱用去哪里了。
毕竟编剧也没赚到钱,特效也没多少。
这样的烂电影产出,只不过是沉疴已久,亟待手术罢了。
你说好莱坞流水线,你连流水线都做不到。
人家流浪地球就拍了两部,什么流程项目控制成本计算,工业化都来了。
有的电影拍了不知道多少部,到了片场还得靠喊。
电影圈,本质上还是民国的余孽,这个圈子的文化是继承自民国的上海滩,搞的是封建主义、官僚主义、帝国主义买办那一套
因为缅北被端了,洗钱行业 GG。
其实从洗米华被抓的时候,就已经有定论了。拖延了两三年才开始败坏,上面已经很给娱乐圈面子了。
小道消息中,某位代孕的明星把孩子都献上去拉投资,下限果然低。
凉透也就是这两年凉透的事,看看这两年给了我们多少 “惊喜”。
我看《满江红》能拿票房冠军还只后知后觉的觉得不对劲,到了《热辣滚烫》就发现导演能煽动男女对立屁股已经歪到了天上,再到《749 局》就看到粗制滥造到如此地步还能信心十足的宣发,真正感觉中国电影要凉,直到《好东西》能豆瓣 9.1 分,终于确信中国电影已经凉透了。
?!?
《半湖绿》你们自己不是玩的很开心吗?
你们不是可以自己安排票房吗?
怎么突然就需要观众了哈哈?!
不是忽热凉的,其实凉的已经很晚很慢了。
一、洗脑式营销的盛行
洗脑式营销自《你好,李焕英》开始崭露头角,其通过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的高密度投放,成功打开了电影宣传的新模式。这种模式在《消失的她》中被进一步验证。而《满江红》的操作更将 “幽灵场” 这一遮羞布公之于众:依靠幽灵场 + 洗脑式营销 + 明星效应的组合拳,成功超越同期真正意义上的良心工业大作《流浪地球 2》,取得票房冠军。(ps:流浪地球团队在电影上映半个月后,才后知后觉的开始营销,开始巡演)
此后,洗脑式营销变本加厉,成为资本逐利的核心工具。《封神》便是典型案例。这电影本身在剧情、特效和台词方面拉垮的不行,刚上映前几天,网上全是负面评价,但后面居然凭借着 “商务殷语”“自来水” 等概念的包装、全平台铺天盖地的通稿和大规模水军投入,硬生生将其塑造成“中国的指环王”,其营销费用占比比电影制作还要多得多。这一现象标志着电影是可以通过营销直接颠倒黑白的。而这,恰好证明了电影质量本身也不是那么重要,勉强及格,就可以通过洗脑营销取得超高收益。
二、电影内容被营销挤压
《热辣滚烫》的操作几乎复制了《封神》的模式。在 “减肥”、“励志” 等话题的包装下,真正的电影内核几乎被无视。全平台通稿宣传和热搜推送铺天盖地,但观众对电影质量的关注却被边缘化。这种喧宾夺主的营销手段,不仅让观众疲于应对,也导致行业内的优质创作逐渐边缘化。
在随便给观众喂屎都能赚得盆满钵满的时候,还有谁愿意花时间精力冒着得罪同行的风险去拍好电影呢?
与此同时,一些不设立场、只逐利的官媒(给钱就能上的某公主)也加入推波助澜的行列,成为营销的噱头,进一步助长了资本对行业的操控。
三、行业资源分配固化
国内电影奖项如金鸡奖、百花奖、金像奖等,已成为某些群体瓜分资源的工具。这种资源固化导致电影行业内部自我循环,素人和真正有才华的新人几乎没有出头机会。现如今,很多新晋明星的身份背景往往是 “富二代” 或“权二代”,普通人通过自身努力进入行业的通道越来越窄。
以《流浪地球》的导演郭帆为例,作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工业电影,剧情特效几乎无可挑剔,却几乎没有在国内主要电影奖项中获得提名,更别提获奖。连导演都被排挤在山头之外,这种排挤优质创作者的现象,让年轻人怎么出头?有能力的人都被这样对待,这行业怎么可能有未来?
四、评价体系的虚假化
电影评价体系的失真是行业失衡的重要原因。评论可以被删除,热搜可以买卖,票房可以作假,评分可以刷分甚至锁分,这些现象使得观众看到的内容早已不再真实。
例如,《封神》在大量差评的情况下依然保持 8.0 分,而不刷评的《流浪地球 2》的评分是 7.8。《好东西》直接 9.1…… 看看以前,8 分以上的都是什么作品!相较之下,真正不刷分的电影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很难获得与其质量相匹配的评分。这种现象不仅令观众对评分体系失去信任,也使电影行业内部生态逐渐恶化。
中国电影行业如今的困境不是一日之寒,而是多年积累的结果。从资源固化到评价体系的失真,再到洗脑式营销的泛滥,只有在彻底 “凉透” 之后,才能迎来真正意义上的洗牌和新生。
只有当新鲜血液流动起来,观众需求被真正重视,优质创作者能够公平竞争,中国电影才有可能重新焕发活力,走向更加健康的未来。
忽然来了很多自来水,说我用封神举例不恰当。好的就是好的,不好的就是不好,到底好不好,看第二部票房就知道了。没有横向对比都是耍流氓,为什么拿流浪地球 2 举例,因为人家是真良心。流浪地球 2 成本大概 5 亿。太空电梯的特效咋样有目共睹,整个工业流水线制作流程完全可查,记录详尽,甚至还出版成书,真正热爱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谁不服气。人家这是真的在给行业开路,抬高行业上限,做大蛋糕的。看流浪地球 3 开拍,多少人不要钱都想去,无论是演员,或者幕后工作人员。因为但凡参与了,这是真能拿出手吹牛逼的履历,脸上有光。
封神 3 部,总投资 30 亿,平均每部 10 亿。投资是球 2 的一倍,历时十年。除了自己营销的,哪个地方拿得上台面上说?说特效好的,雷震子,那个龙,是什么网游水准?这个特效值 10 亿吗?剧本方面连官方自己都不好意营销。
满江红,投资 10 亿,特效都没有。
热辣滚烫,投资 3.5 亿,也没特效,除了真减肥。
为什么拿特效说,因为电影最花钱的,除了洗钱,营销费用,就属特效最烧钱,按帧算钱。去掉特效,剩下的支出满满都是水分。
小时代和流量明星电影虽然庸俗且水平低,可它们割的是粉丝经济的韭菜,普通人最多也就是被挤占了观影空间。
从满江红到封神再到热辣滚烫,可是标准的用营销和水军来抢票房。
经过这三部电影一而再,再而三的打击普通人的观影信心。
你还能指望电影行业不凉?
现在看电影的人少了,成龙出来说话被骂还带点冤枉,张艺谋好意思恬着脸叫观众看电影吗?
电影行业,已经逐渐变成资源型垄断行业,不是这个圈子的人,很难进入其中。
看最近的预制菜影后,就知道内娱已经完了,彻底没救了。
资本都贴脸输出,直接操纵金鸡奖影后,台下有人大喊黑幕,台上的人,只要脸皮够厚,照样敢领奖。
管中窥豹,其它地方的黑幕,估计更多 ,藏得更深。
应该多拍一些豆瓣评分高达 9.1 的【好东西】。
集美会消费的,加油。
还有人认为女性是看电影的主力???电影都崩成这样了,女性为啥还不发力啊???作为非主力的男性稍微 使劲一点,电影市场就崩了,谁是主力还不是一目了然。
看电影的主力是男性,男性,男性。
现在整一堆骂男人的电影,还指望男性掏钱,怎么可能啊。
来让女性展现一下消费能力。
因为大家都知道了,拍满江红的导演拍的东西不能看,拍八佰的导演拍的东西不能看,拍白昼流星的导演拍的东西不能看,拍减肥纪录片的导演拍的东西不能看,拍小时代的导演拍的东西不能看,拍唐人街探案 2 的导演拍的东西…… 偶尔能看一下,拍逐梦演艺圈的导演…… 查无此人。
同时大家还知道了,成龙大哥现在拍的电影是真不能看,绝了哥的电影是真不能看,包贝尔的电影是真不能看,函数姐的电影是真不能看,各种偶像顶流主演的电影是真不能看。
另外在题材上,玄幻题材的基本不能看,恐怖题材的基本不能看,战争题材的那几个活在上世纪的大导演拍的基本不能看,主旋律题材的同上。
最后,好莱坞大片不火出圈的也没啥看的必要了。
《胖妞减肥记》敲响了国产电影的丧钟
现在除了沈腾的喜剧,已经没什么去电影院的欲望了
自己比较俗,就喜欢看这类的喜剧片,开心一下挺好
小破球 1 上映时我儿子还小,虽然带他去电影院了但他没啥印象,小破球 2 时六年级看的懂了。去年春节,我们是先看的半湖绿再看的的小破球 2,我儿子看完半湖绿一直沉默,他接受不了秦桧能帮岳飞保存遗言并宣传出去,我啥也没说直接带他看了夜场小破球 2,我儿子说这才是电影该有的样子。回家后,他自己出钱买了 b 站会员把小破球 1 看了不下五遍。
我带他看水门桥,他看了一半嫌弃的不得了,说太假了。
她妈看减肥纪录片带他去了,我讨厌假玲所以没去,结果我儿子提前跑回来了,到 b 站上看小破球 2 洗眼睛。。。
连我 12 岁的儿子都知道好坏,这帮子国师大师名导不知道?
所以,中国电影凉是必然的,不是以这帮霉体人、淤了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你不能指望高考 300 分的导演,高中都没上过的演员,能理解故事内涵叙事有逻辑吧。
当然 211 毕业的导演拍的片我一定支持的,至少他高考分数不比我低,叙事至少有逻辑,做事肯定更严谨吧。
肥妞应该被钉在耻辱柱上
高赞说对了。
电影票价从不到 10 元涨到 50 元以后
基本就是舔狗经济和合家欢经济。
电影内容不重要。
在电影院的暗环境中和妹子呆一两个小时,尝试身体接触,突破下一步关系才重要。
这两张电影票,加上零食 100 多元。不是 2024 年的价格。
90 年代末上映泰坦尼克的时候,广州就是这个价了。
当时,大学老师工资 800 元。
电影的黄金年代,是城市年轻人多,恋爱多的年代。
有一年春节假期,新闻说一个相亲男,一天看了三场电影。
这是六张电影票,仅仅是相亲。给票房贡献了多少。
胖猫事件以后,舔狗经济逐渐解体,这是多年来一系列事件的爆发的结果。
没有舔狗了。就真没有人日常去看电影了。
春节合家欢的社交活动还在。
熊出没票房稳定。
准确的说
是被以下几部电影成功带偏
你好李焕英、热辣滚烫、第二十条、满江红
这几部跟拍着玩一样的电影
也能拿到几十亿票房,
谁还有心思去好好拍电影?
明眼的人都看得出,疫情之后,很多电影都是瞎几把拍一通剪一通,搞几个流量明星,搞几个一毛特效,然后挂个大导演的名字就出来圈钱 。
质量比那个大师小罐茶还低劣。
最恶劣的是,你吃完屎还不许骂,你骂了人家就说是你味蕾还没打开。
杜琪峰人家说点真话然后被人喊打喊杀,
那么就请你们继续看样板戏喽~
继《热辣滚烫》后再没进过电影院,
第一是上当受骗的阴影太大了,
既然中国电影不尊重观众,那我们就没必要花钱;
第二是《流浪地球 1/2》拉高了审美品味,
那些好莱坞大片也不过如此。
坐等《流浪地球 3》。
因为洗钱的方式,从电影转移到直播带货了。
就是这么简单的事。
以前我跟别人做心理工作,提到一个事情。
很多为人实在的朋友,一直都有一个苦恼。就是他们经常被一些小瘪三、老流氓之类的老家亲戚或者邻里熟人当面拉踩打压,又是不会端茶倒水了,又是没有眼力劲儿不会打招呼啦,总之被挤兑得很难受。他们的父母亲朋,有时候也因此看不起他们,急得方寸大乱,责怪他们不会应酬、失了面子。
我就跟他们说,这些当面诋毁他们的人,其实内心知道谁才是好的,谁才是坏的。他们知道你是好的,但是他们嘴上不能认。
倘若你真的跟他们使坏的说法一样,去干点破罐子破摔的事情,他们就会说:
你说你当初多好的一个人,现在怎么变成这样了。
这就是社会上常说,坏人学坏倒也不可怕,怕的是好人学坏。好人学坏往往更加没有底线。
为什么呢?
因为很多学坏的好人,真心以为学坏是对的,真心要把坏的标准贯彻到底。
用我们常说的话讲,就是太实心眼儿了。
明了这一点,很多人也就不那么在意别人的打压了。他们慢慢也就明白,别人尽管不断打压他们,其实内心里还是认同他们的。
一句 “当初多好的人”,就充分反映出他们之前的表演全都是假的,他们内心里知道,什么才是好,什么才是坏。
所以现在电影突然凉了,张艺谋他们是很着急的。因为他们真的知道,现在真没人跟他们玩了。
电影票房的滞后性彻底爆发了出来!他们也不整满江红骗人了,也不热辣滚烫捞钱了。他们现在真的知道锅是铁打的了,真的知道自己拍的电影是骗人的了,真的承认什么电影才是好电影了。
这是坏事情,这也是好事情。
偷票房而不被打击,这是坏事情,是电影市场制度性崩坏的体现。是官方的耻辱。
偷票房而被观众制裁,这是好事情,是电影观众三观仍在的体现。是人民的胜利。
否极泰来。良币抛弃劣币,市场淘汰傻逼。骗子死得差不多了,最终才会有好的电影出现。
我来电影院是爽的,是追求感官刺激的
不是来赤石或者品味你所谓的什么艺术表现和拙劣演技的。
谁在乎你拍电影前减肥多少
谁在乎你找了 xx 大牌导演和演员
谁在乎你花了多少钱
谁在乎你为了 xx 镜头反复 NG 多少次
谁在乎你获得了什么奖项
我就是想看一部惊险刺激的动作、特效大片。反派不降智,正派不开挂。两方你来我往 120 分钟,然后再多塞点俊男靓女进去养养眼,我就满足了,这很难吗?
《速度与激情:特别行动》这种放以前标准的爆米花片,现在居然没有一个能和他比的。全球电影行业连爆米花都做不明白,凭什么抱怨观众不去影院看电影?
很难想象我今年看到的最好看的电影是《变形金刚起源》这部动画片。
一群文盲,文化水平低得不行,表达能力略等于无,就是一群臭流氓。
两个事。前两天老婆说疫情后就没一起看过电影了。我回忆说对,最后一次看电影还是疫情时候跟同事两个大男人大过年的去看《流浪地球》,票好像还是工会免费送的。
昨天在 b 站无意中刷到一个短视频爽剧,叫什么穿越成魔尊后一心求死,我刷了一中午没睡觉,简直比喝酒还爽
回到这个问题上,叫我掏几十块去电影院,没啥好看的啊。
steam 玩游戏,
两小时内不满意全额退款,系统秒通过。
两小时之后,如果游戏真的很烂,联系客服写信,有一定概率照样给退。
steam 评价基本真实可靠,说好评如潮那游戏就真好玩,几亿投资广告打上天,说褒贬不一那就是不行。
看电影,
烂片骗钱就算了,关键是还浪费时间,还浪费车费,
退钱想都别想,
明明是个烂片,上映期间都吹的好评如潮,就是要把你骗过去,
这么搞最后都是劣币驱逐良币。
电影人不能勇敢的站出来,搞电影开场一小时,不满意直接全额退款,
让良币驱逐劣币,
是竞争不过游戏的。
你是投资人投资了《大明王朝》和《雍正王朝》编剧筹备八年的电影,这位编剧曾两夺飞天奖并且获得白玉兰、金鹰奖优秀编剧荣誉。电影顺利拍摄并且定档,你寻思这波稳了,然后突然有一天…
电影凭空消失啦!
电影词条都炸了!
各位投资人数数兜里有几个钢镚够这样霍霍的。叫你投资中国电影,该!
谢邀。
我作为一个中度的电影爱好者。从小到大,看过的电影估计有 2-3 千部。
这 2-3 千部不是短视频解说,是整部看完,有时候还会研究一下后面的演员表那种。
是古今中外,从西区柯克到王家卫;从比利怀尔德到忻钰坤的那种。
六七年前,我看完战狼 2,我就想,中国电影这是要完了。
从历史上看,但凡是政治正确,压倒艺术追求的时代,那么这个艺术就要走到尽头了。
算算日子,从战狼 2 到现在已经 7 年了。中国电影又坚持了 7 年,这才有人在知乎上发出 “为什么中国电影要完蛋了”,这才是令人惊异的。
但是其实中国电影肯定不会全部完蛋,我们还会看到类似于样板戏那样的文化僵尸。当然其实我们已经看到了。
作为一个 40 岁的中年人,我曾经目睹过中国电影的辉煌,已经足够。
眼见他高楼起,
眼见他宴宾客,
眼见他楼塌了。
所谓世事无常,由他去吧。
《流浪地球 2》的票房不如《满江红》,我可 qtm 的吧
从此不去电影院看电影,除非《流浪地球 3》
电影不是给人消遣的而是给人卖赎罪券的。。。。。我不觉得大伙有罪到需要去影院买赎罪券。。。。。
还是垃圾观众太少了,养不活一群垃圾
现在电影行业很像国内的股票市场。
行业本身其实有很大潜力,搞好了会有非常好的前景。
但这个行业由于来钱快、收益大、名利双收,吸引了大批世系门伐全柜,各种二带三带,各种资本大亨。
所以,这个行业历经磨难,在 20 年后刚有点起色,这些人就来割韭菜。
由于这些人 “有全有势有小圈子”,基本拿走了绝大多数资源。
同时,又由于这些人要么是思想过时但仍要死占着位子的老顽固、要么是靠世系关系捧起来的水货,要么是就想挣快钱连脸都不要的混子,他们的产品就是各种变着花样的烂。
电影属于现货现钱的行业,你的产品不行,这个行业很快就完蛋。
而这不是因为市场没潜力,也不是因为没有好导演好演员,只是因为这些能提供好产品的人拿不到资源。
中国不但是电影业,各行各业都弥漫着一股杀鸡取卵、敲骨吸髓的氛围,满江红热辣滚烫 749 局已然把最后的公众信任给完全榨干。这个行业里的所有既得利益者都不认为自己做的有什么过错,都把这片领域当成自助餐厅,谁更更像饕餮,谁就是赢家。哪天不上菜了,那肯定是菜的问题,而不是自己的问题。
文化产业都要凉。
图书出版业凉了,报纸周刊凉了
电视台电台媒体凉了
游戏本来就不行
电影也凉了
文旅产业已经凉了
演唱会在凉的路上
歌曲销量也凉了
电视剧也凉了
艺术类不说了吧
那还有什么文化产业没凉的?
网文?抖音短剧?
——————————————————
是不是社会大众都不需要精神粮食?
还是牛马的精神粮食只能靠投喂?
别看各行各业,好像男性消费力很低
但是,一旦男性走了,整个行业就会迅速垮掉
男性并不是真的消费力低,他们只是转移支付了
一旦一个行业让男性不愿意转移支付,自然就垮了
就像化妆品,真的是女人消费主力吗?
不是的。
女人是使用的主力,但却从来都不是消费的主力。主力是男性。
越高端的消费品,溢价越高的消费品,主力都是男性。
只是转移支付的时候看不出来。
数据工们又只看表面,自然觉得男性消费不如狗
把不如狗的男人得罪了,就等着黄吧。
大概率舔狗不爆金币了,哈基米连张电影票都买不起
——————————华丽的分割线———————
收藏人数有点小多啊:-I
整个文娱产业对应的是一个精神消费的需求池。
电影行业不产出好电影,只想着做数据刷票;但旅游行业在努力发展,游戏行业在推出好游戏。
那你这电影被用户用脚投票就太正常了
记住一句话:用户永远不会为糟糕的质量买单
你承认不承认也得接受,去电影院就是去看特效大片的,而且看了一部烂片的后果就是很长一段时间不愿意去了,以前靠欧美大片回血,现在只能靠熊出没保本,这是市场控制不了的。靠文艺片上院线骗钱的日子已经没了,你看有几个口碑好的,点电影院是快餐文化,不是高雅艺术,别整太多高屋建瓴的东西。
另外,电影院必须是个综合体或者综合体的一部分才能赚钱,现在上座率都满足不了,开一家亏一家,全世界都这样。
简单,让向华强他们恢复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电影圈的内一套,拍的好演员导演开香槟,拍的不好演员导演拿脑袋开香槟
先来看被广泛吐槽的名场面:
这部剧的宣传海报,里面的设备器材,和芯片不能说毫无关系,只能说是出了五服。
就是说编剧和道具布景对于芯片这个行业是干啥的,一点认知都没有,并且一点都不想或者无法去了解。
包括国内的很多财经律政剧,没事就喜欢搞感情戏填充时间。
如果对比上个世纪香港的同类财经剧律政剧,起码你真能学到点东西,梁凤仪就写过很多这类财经小说。
为啥呢?因为我们的这些从业人员,真的是不懂,一点相关的专业知识都没有,并且没有足够的智商去学习。
大家可以放心,如果一个人是学霸,他干哪个行业都不会太差。还是说影视行业,韩寒就取得过不错的业绩。人家好歹也是新概念作文大赛出身的。
再举一个例子,张嘉佳,《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的作者。大学的时候,我见到过他几次,他来找我们班长玩,我在班长的宿舍见到了本尊。当时他就留着一头飘逸的长发,在学生这个群体里就显得很突出了。
等他走了,我好奇的问班长,这是谁?班长说这是他同学。然后淡淡的说了一句,高考语文 144 分。
高考语文,150 分满分,他考了 144。这在 1999 年是多么炸裂的存在。
所以张嘉佳后来不管是写书拍电影,都有不俗的成绩,人家起码是有扎实的底子的,智商也是在线的。
曾仕强教授告诉我们,没有知识也要有常识,没有常识也要会掩饰。
现在电影行业的这帮从业者,是连掩饰都不掩饰了。大有一种我是沙比我怕谁的高亢气势。
所以,电影行业的主要矛盾就成了,从业人员低下的专业素质和感人的智商,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之间的矛盾。
那这个行业就应该被打倒在地,还得踩上千万只脚,永世不得翻身,才是社会的正常现象。
毁灭吧,累了。
怎么能说凉了呢?
5 亿成本在一个小院子里拍个剧本杀,然后再花 5 亿买买水军,再花 5 亿买买阴兵场次,就能创造 45 亿的票房收入,15 亿变 45 亿,这还不够暴力吗。
这哪里凉了?这行业蒸蒸日上好吧。
观众的口味还是太挑,以后的影院,不需要观众!只需要把屏幕开着,甭管有没有人,反正这场次满员了,钱不就滚滚来了?只要所有电影都跟《半湖绿》一样,哪还有亏本?《半湖绿》这还是胆子小,只敢赚 45 亿票房而已。胆子越大,票房收入越高。我有个想法,所有电影都直接投 10 亿成本,然后所有影院只需要半夜排满场次,每部电影都能创造 100 亿的票房,那不得赚死啊。
您甭管有没有观众,您就说这票房高不高吧,半夜都坐满了人看好吧。
因为电影人的知识和水平赶不上观众,还想给观众上课。
对我来说,很明确就是从满江红开始,把看电影这件事情排除了日常娱乐清单。现在还能清晰的记得,那么有诚意的让人骄傲的流浪地球排片就是上不去,就是没有 IMAX 厅,那么多看睡着的评论。如果满江红同样优秀也就不说什么,那么个拼凑出来的劣质小品电影,真的意难平。你们不尊重观众,观众不陪你们玩就好了。
再多出点《好东西》,《热辣滚烫》,《749 局》,《满江红》
电影行业一定会好起来的!
从球 1 带起来以后
几年的电影行业的红火
出了几部好片
让投资人觉得自己又立起来啦
造点屎也依旧有人吃啦
结果针灸造出一坨又一坨大的
不怪自己造粪机器
怪观众怪行业
多出点 热辣 某江红这种片子 凉的更快
尤其热辣是转折点,意味着很多人再也不会用几个小时 + 越来越贵的票价去看大变浪费生命
缝小刚当年那句吐槽含金量越来越高
一部热辣滚烫,让国内的电影业彻底走向没落。。。。。。。
不是突然凉的
而是慢慢慢慢的凉的
观众给了足够的时间让电影行业进行自救的
但是好电影没有几部啊
有的确实是电影高票房,数据很漂亮
但这些票房怎么来的,大家都门儿清
所以,观众一次次的给机会了啊
毕竟所有的导演不可能一直水平在线
但是绝大部分导演水平几乎都不在线,那就没意思了
点映就有 10 万人数加打出 9.1 只是开胃菜,
真正流弊的是上映一个月,评分稳稳 9.1,不增不减,史无前例。
可能觉得分掉了就是打基本盘的脸,分再涨就要冲到公认世界 top10 电影了,又在打自己的脸。
尝试用不那么情绪化的方式回答。
现在行业内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因为不赚钱所以不敢投新导演,因为没有新导演所以没有新血,整个内容呈现一种垂垂老矣的态势。每年当然还是有一些让人欣喜的新人,比如去年《宇宙探索编辑部》的孔大山,再前一年《独行月球》的张吃鱼,还有刘循子墨,殷若昕,魏书钧等等,中生代的申奥、文牧野,还有再老一点的郭帆、路阳。你可以很直观的感受到这些导演拍出来的东西是新的,是年轻人的,至少说教味没那么重。
但很明显,如果中国每年需要 100 部电影上映的话,这个数量远远不够。
那为什么没有更多的新导演呢?因为电影是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拍摄的时候少则一两百人,多的时候像《流浪地球》可能超过 3000 人,需要导演组有非常强的指挥能力。所以,要验证一个新导演的水平,是非常困难的事,有可能投入 2000 万,经过三年的等待,最后血本无归。对资方来说,投老导演,投演员转导演,更可控风险更低。
还有一个问题,盘子就那么大,新人的崛起意味着老人的退场,但是他们又掌控着行业的话语权,所以每个新导演刚入行必须拜山头,这道关卡又会筛掉很多有才华、但是没情商的新人。这个懂得都懂,我就不深入讲了。
再说的直白一点,电影这个行当要延续下去,就必须换血。而我一直有个暴论,我认为未来年轻人会通过新的拍摄工具,颠覆整个行业的逻辑。这个工具,就是虚幻引擎(以及其他相似的游戏制作工具),只是目前制作起来还是太复杂了,随着不断迭代进步,肯定会开始出现 “更轻量化”、操作界面对小白友好的制作软件 / 游戏引擎,就像剪辑软件、特效软件,也是随着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容易上手。
值得一提的是,前两年很火的瞬息全宇宙,据说他们特效团队一度只有五个人,但是完成大部分关键 CG 镜头。这也佐证了我的观点,未来制作一部科幻电影,也许真的不需要这么多人,如果相关游戏引擎对于环境的渲染足够强大、足够便宜,人人都可以足不出户,在家就把一部电影拍了,那么就会容纳更多有志、有才的青年导演进来,而他们拍摄这些内容,再也不需要收到所谓行业前辈的 “指指点点”,会更年轻,有更多创新。
甚至我们可以畅想一个未来:以后用这些工具制作 “画面” 的难度,就跟敲键盘写网文一样简单。说实话,我近半年开始关注一些高水平网文,我可以说很多网文的脑洞和情节的精彩程度,是远远超过现在市面上的电影的,只是碍于现在从文字到画面的转换成本依旧很高,很多网文还是不适合拍成电影。未来不管是 AI 的发展,还是各种 3D 渲染引擎的发展,我相信可能就在 10 年内,也许就能做到一两个人靠着输入文字,就拍完一部高水平电影的壮举。
我知道写到这里,肯定会有人吐槽,我为什么不玩游戏,还要来看你的电影?这里面其实牵涉到一个问题,电影的被动娱乐模式,和游戏的主动娱乐模式,其实是不一样的,简单来说黑猴的过场 CG 的观看体验,和游戏内操作打怪的体验,确实就是不一样的,我们很多时候反而会被过场动画的情绪和内容感染到,而玩游戏的时候,是很难有相关的体验的。
我认为电影和游戏不是互相淘汰的关系,而是一个互相靠近的过程,到最后电影会成为游戏的一个子集,会有一部分游戏引擎制作出来的内容,只有 “画面的呈现”,没有可操作的部分。
总而言之,我认为此刻的行业低谷,是必然的,因为现在的电影从各个方面来看,都太老了。我们需要一场拍摄方法和理念的革命,就像法国新浪潮发起的 “把摄影机搬到街上”,催生出了新好莱坞一代,最终淘汰了大制片厂模式。现在的电影,也需要新的一波浪潮,新的技术革命,才能在灰烬中重生。
以上
现在拍的杰宝玩意也有脸叫电影????
也就中国电影和好莱坞凉了而已,
但是,底层原因竟然是相似的。
流浪地球
战狼
魔童
红海行动
青蛇缘起
让我们吃不下屎了
我去买球 2 的票
翻场次的时候恰巧点开了满江红的场次
我买的球 2 的票 70,晚上 7 点多的黄金场
而且还有票
满江红午夜场,票价一百多,全部满员
那可是十二点多开始放的场
票价一百多
再多的观众有什么用?
打得过阴兵嘛?
。
。
。
有人截了图,给各位开开眼
好莱坞女星就在采访里说过这个问题,说现在已经不是她们的时代了,自己的孩子以前小时候,跟自己去片场会很高兴,因为能看到很多明星,现在?喜欢的都是社交媒体上的网红,觉得自己老妈过时了
多拍些热辣滚烫,中国电影就靠这种 vlog 了
票补没有了,导致以前十几元看一场电影的普通人不愿意来了;
电影质量太差,国外的只引进爆米花,国内的全是说教片,像我这种资深影迷觉得被侮辱了,也不愿意去;
新上的电影前三天直接锁评分,导致根本没有讨论度,请的那些捧场的水军,文笔烂的要命,看了让人不爽,更不愿意去了;
影视小花多为圈内人士,演技不达标就算了,颜值完全不够看,你们愿意捧,观众不愿意;
一帮子早该退了的老明星老导演,不断重复着自己巅峰期创造的角色,审美疲劳。
综合来说,就是既没有新生活力,又缺乏创作深度;既没有品质保证,价格又高居不下。
这种产品,不烂在摊子上,还想什么呢?
抓娃娃,热辣滚烫等这类电影,白给我票我都懒的去,何况一张票三四十!!!
以前觉得满江红很 g 湿,回过头来看,现在比那一坨还恶心!
还是质量差,还搞虚假宣传。多来几部流浪地球,你看行业会凉?
其实我最诧异不是每年没有流量地球级别片子,也不是层出不穷的热辣滚烫,什么芭比,出走的决心,而是连每年稳定一部西虹市首富的搞笑片都没有。枉费了国内这么大的市场的素材库。
走进电影院,就像一个故意错过所有好看题材的人在那里展示自己作品。
突然?
再多来点《满江红》《热辣滚烫》这种垃圾洗钱片,电影行业只会凉得更快。
尽刷分,不看电影
真当大家看你刷的分数才去电影院啊
于是乎又复制满江红式院线刷票。你尽管刷
分帐的时候反正花的是你的钱。
就现在这个电影拍的质量,我看超级精简版 - 这个女人叫小美,都觉得是在浪费时间
电影行业属于全产业链在作死。
我上大学的时候(大概 18 年?),我有 88vip(还是淘票票会员?),反正是每个月四张 4 元优惠券,那时候我是每个月都看满,甚至看超,因为本身不贵,最多不超过 30 块一张票,甚至促销的时候十块以内一张票,我不喜欢的电影我直接转身就走了,虽然那个时候我看电影也算是包场,一场下来几乎没人。
后来发生了啥呢,那年封了快一年,国庆档还是春节档?我记不得了,反正应该是刚放松然后大家出来娱乐,然后电影票涨疯了,都是三位数一张,甚至三位数都买不到。这不就是杀鸡取卵吗?但是仗着那时候大家没啥其他的消遣方式且经济没那么炸,疯狂割韭菜。而且我有好几次买了票,为了涨价把原来的场次取消,然后延后十分钟新开场次涨价 (这个事我遇到了两次),我投诉到 12315 才给我赔偿。还有诸如淘票票会员优惠券取消了,电影票价涨起来就回不去了,这些就不说了。
你们不会以为大家都忘了那年春节大家精神娱乐生活最贫瘠的时候你们做的事吧。
现在这帮人,要是真心实意的想解决这个问题,先去把《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抄一百遍再说
今年 500 万对结婚,意味着之前大概率在 500 万对左右在谈恋爱,剩下的都是单身狗。
有几个单身狗会去独自看电影?
又有几个电影值得单身狗去看?
因为以前是一个舔狗舔一个女生。然后就去看电影,吃饭,各种娱乐。
现在舔狗少了,女生为了增加转化率,就转到线上了,一个直播博主可以有 3000 个云舔狗。一个云舔狗可以有 30 个云对象。
以前要把钱分一半给电影院。现在是把钱分一半给直播平台。
电影行业突然凉了?
没有啊,要凉这事不是早就知道了吗?
我提个问题,诸位还有没有印象,熊出没是什么时候开始成为名作之壁的?
答案是 2019 年春节档。
之后这几年,熊出没一直稳居年度票房前十,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要知道,熊出没成为名作之壁那年,国产电影第十名是《西红柿首富》。
说明从 2020 年开始——当然不能忽略特殊时期的影响,中国电影产业就开始崩塌了,一部专门给小孩儿看的电影年年进前十,我只能说一句,中国电影失去了忽悠观众的能力。
这几年除了流浪地球,中国电影届已经拿不出制作精良,智商在线的作品了,估计是因为特殊时期有点儿本事的都离开了电影届,剩下一群关系户硬撑了。
我觉得电影届赶紧凉掉是好事,总拖着半死不活才膈应人,长痛不如短痛,房塌了可以再盖,老站着那块儿地方涂脂抹粉,也掩盖不了那是一座破房子的事实。
改下《主角和配角》里一句话:
你管得了宣发,你还管得了观众爱看谁啊!
补张图
电影行业的从业人员贫富差距太大了。
明星动不动几千万上亿的片酬,但是幕后的那些动画师特效师道具师音效师,一个月也就大几千万把块,更别指望能拿到什么票房分红。
相反,这些人如果有个五年以上经验,作品质量过关,跳槽到游戏行业,薪资至少翻倍。所以为什么《流浪地球》之后做不出科幻片了,因为能做出科幻片的幕后技术人员都快被游戏行业挖空了。
游戏行业也不是没有那种技术含量不是很高但是赚很多的,比如配音演员录一句台词两百块。但你猜怎么着,这两年 AI 技术疯狂迭代,现在 AI 配音已经可以以假乱真了,成本从两百变成两毛。以后这块的成本又可以省下一大笔,这些钱都会变成其他开发人员的工资。但是 AI 能取代电影明星吗?明显不能。
虽然游戏赚钱了大头还是被老板投资人分走,但是大部分游戏其实不怎么赚钱甚至亏钱。哪怕游戏做三年被砍了,项目组的打工人也至少赚到了三年的高薪,亏的是老板和投资人。
所以数字媒体艺术和技术相关的从业人员自然会用脚投票。虽然都要加班,但是游戏行业还是比电影行业待遇好多了。《黑神话悟空》员工平均薪资 24k,已经算是用爱发电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但是你猜《流浪地球 2》的幕后制作人员能拿到这个数不?所以外界看来那就是,这几年电影越拍越烂,但是游戏越做越好。
因为电影行业自己亲手把正常人赶出电影市场了
就是这么简单
凉没凉我不清楚,但票房是不会骗人的。
雷斯林老师前几天就发了一组数据,最近 5 年的票房,宣发可能会骗人,但是钱不会骗人,看来这个情况确实是越来越不容乐观……
年度电影总票房。
2018 年:607 亿
2019 年:641 亿
2020 年:203 亿
2021 年:470 亿
2022 年:299 亿
2023 年:549 亿
2024 年至今:400 亿,预估不会超过 450 亿
进电影院看电影这个习惯,可能渐渐要被大家抛弃了。
但怎么说呢,今年电影春节档票房收益就是历年最高的嘛,80.16 亿元。
这是什么概念,就是比 2023 年还要高 18.5%,观影人次也到了 1.63 亿,比去年多了 26%。
当时大家都觉得电影市场好起来了,直接一个突飞猛进不是梦。
但是请稍等!今年春季档电影票房好,是因为今年档期比往年要多 2 天,突出一个横跨 8 天,还带了一个 2.14 情人节,那这些 buff 叠加起来,多个 20% 也很正常。
进入到五一档之后,一个《末路狂花钱》加众多二次元动画拉抬了整个票房总额,15.27 亿,也高于去年同期,但是只比去年增长了 0.4%,这个时候其实已经就有点颓势了,因为出现了圈层效应电影引领票房冠军的现象。《末路狂花钱》东北人估计看到会嘎嘎乐,我作为一个南方人,可能笑点没有那么能 get 到吧,总觉得这个电影喜剧效果没有在我的心趴上。
暑期档就更没眼看了,如果不是因为出了一个爆款《抓娃娃》33 亿元,这 116 亿的总票房估计还得跌。是消费者没钱吗?当然也是,但如果真的是没钱,又应该怎么解释《黑神话 · 悟空》卖出几千万分,挣到十几个亿的现象呢?
一个游戏 200 多,看起来怎么都比一部电影票要贵,但所谓 “老男人” 就是有消费能力,就是觉得这种互动沉浸式体验才是最适合自己的。游戏作为一个综合艺术,当然要比电影有更强的吸引力了。
到国庆档这边,怎么说呢,票房整体 21 亿元,这个减幅还是比较明显的,而且最麻烦的问题就是后续观影下降趋势变得相当明显了。
其实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女性观众比例开始上升明显了,男性观众似乎开始不咋进电影院了。于是出现了不少针对女性观众的电影题材——也不知道哪个是因,哪个是果了。
像是这几年其实性别议题非常明显的电影,《芭比》《出走的决心》,以及最近非常火的《好东西》就是如此——这会不会继续拉开观影群体的性别差异呢?我也不知道。
2024 年就剩下 1 个月了,在这最后一个月里也确实没有看到上映电影里有特别可能出现爆款的作品,明年也不知道电影行业到底是什么光景了。
因为看电影是带有强烈的社交属性在的。
纯为了满足精神空虚的话,看短视频就行了,低质量高成瘾的短视频再烂,但是它管饱。
目前整个社会风气,是在扼杀所有潜在的男性观众,说实话,我们公司新入职的零零后,正是荷尔蒙分泌最旺盛的零零后,公司年会的时候问他找对象了么,他的回答是准备不结婚,想到讨好女的就烦,就是这么直白的说的。
你电影市场本来就悲催的有规模众多的大冤种男性观众,没了看电影这个社交需求,他们在消失了,偏偏制片方还不反思,没有几个反思一下是不是要保住市场,反而变本加厉,去年消失的她还能说是挂个反诈骗的名头,去讨好女性,今年呢?今年装都不装了,就差把男性挂到靶场上,喊着集美来冲啊。
我觉得制片方应该认识到啊,自从那个李佳奇眉笔事件之后,就应该认识到,女性群体是没有钱的,真有钱的女性群体,她们也撑不起来电影市场啊。
电影是大众消费品,看的是观影人次,才有钱赚,单人刷不起来的。
我从未见过如此傻叉的市场,面向大众的行业,在主动的消灭自己的用户群。
冯小刚说他费老了劲才拍了《1942》却没有人看,赔的底裤都没了。他随便拍的《私人订制》还加了很多广告,看的人趋之若鹜,他赚的盆满钵满。
《1942》太沉重,是文艺片(我也不知道什么是文艺片),大家不喜欢看,影响大家过年的心情,可以理解。为什么《私人订制》那么垃圾还夹带那么多广告,看的人却那么多?冯裤子曾说只要是垃圾电影,不论谁拍的,大家能不能不要看,更不要花钱去看!?拍垃圾电影就能赚钱,谁还费尽心思拍高质量电影?
当然也有导演拍了不少智障电影,以为老百姓都瞎。
知乎用户 gudetama 发表 再这样发展下去,国内就没有电影院了。 咱们可以管他叫 多媒体自习室 知乎用户 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发表 我只想说:我想看电影,只是 tm 的想看电影,别总想着给我上思想政治课! 记得前几年,去电影院看摔跤吧爸 …
知乎用户 毒眸 发表 回头看 2021 的春节档,像一场梦。 78 亿的票房新纪录,观影人次达到了历年最高,有 1.6 亿人次在新年伊始涌进了电影院。大家都愿意相信,电影市场的 2021 会是崭新的、充满生机的一年。 时间推移,变数发生。 …
知乎用户 不想上吊王承恩 发表 看到有不少人说体制内包场的,地方上咱不清楚,我们这边哪家的机关党委敢把包场时间定在大年初一初二初三的,常务副是不想过党建测评了吗? —————— 今天上大年初三,我家是远郊区,附近最好的电影院,票价在 80 …
知乎用户 闲人电影 发表 《长津湖》是一部合格的主旋律大片。 没有夹带私货是这部电影最大的优点,毕竟连爽文都不敢这么写的抗美援朝,只要据实拍出来,顺利上映,就能收获一大波票房。 从国庆档到现在,《长津湖》在票房上一枝独秀。 整个十月份,除 …
知乎用户 毒眸 发表 四年了,内地影史终于有新的单片票房纪录诞生! 电影实时票房数据统计显示,截至 11 月 25 日,电影《长津湖》累计票房突破 56.95 亿元,坐上了《战狼 2》“霸占” 了四年之久的内地影史票房冠军宝座。 “是天时 …